【清史民國】大國崛起之東方日不落 作者:狂人阿Q(連載中)

 
mk2258 2018-2-24 20:39:01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706 50320
mk2258 發表於 2018-7-4 21:03
第六百五十三節德國會進攻英國





    “李掌院,可有什麼新進展?”

    皇太子在上書房接見李章銅,態度看起來和顏悅色。

    但李章銅卻感到了重重壓力,他態度謙卑。

    簡單介紹目前的形勢:“殿下,剛剛受到消息,法國在非洲大量招募士兵,兵力異常緊缺。德軍已經控制了馬恩河,主力轉向巴黎。似乎不急於圍殲法軍主力,而是要先攻占法京巴黎。”

    皇太子打斷李章銅:“你知道我問的是什麼,你告訴我,三天后會發生什麼?”

    皇太子已經厭煩了李章銅顧左右而言他的作風,三個月來,李章銅總是這麼應付他,從不給他一個明確的答案。

    李章銅不被人察覺的情況下,吸了一口氣,神態看似從容。

    “回殿下。三天內,英德會開戰。敢問殿下,我國是否必須履行對德義務,加入這場戰爭?”

    “嗯?”

    皇太子頗為意外。

    這是三個月來第一次,李章銅明確告訴他英德會開戰,反過來詢問他的態度,他的態度早就不是秘密,誰都知道,皇太子在積極加入這場戰爭。

    皇太子並沒有明確表態,反問道:“你倒是說說,英德為什麼一定會開戰?”

    皇太子已經不是當年的皇太子了,即便所有人都猜到他想開戰,但他從不公開表態。

    李章銅並沒有明確表態,反問道:“敢問殿下。如果英國不參戰,德國能否戰勝法國?”

    皇太子不知道李章銅想說什麼,他順著回答道:“德國國力遠強於法國,即便不能徹底戰勝法國,也必能重創法國。”

    李章銅又道:“敢問殿下。法國遭受重創,英國人能否接受。”

    皇太子搖搖頭:“德國東面的俄國依然分裂,奧匈向來親德,如果法國遭受重創,德國必然獨霸歐陸。英國人向來不願看到歐陸有強國獨霸。”

    說道這裡,皇太子不耐煩了:“你不用跟我打馬虎。英國不會接受德國獨霸歐陸,跟法國聯盟是必然的。但是絕不會在三天之內,就算巴黎明天失陷,英國也不會冒險在中德同盟關係結束之前參戰。你倒是說說,為什麼三天內英德會開戰?”

    李章銅不徐不疾道:“殿下明鑑。如果三天后,中德同盟結束,英國必然參戰。”

    皇太子點點頭,法國的局面十分危險,英國人絕不會允許德國做大,這是顯而易見的。

    李章銅接著道:“但三天之內,英國人絕不會參戰。”

    皇太子道:“這是誰都知道的事情。”

    看到皇太子越來越不滿,李章銅趕緊道: “所以德國人也很清楚這件事。”

    皇太子一愣,馬上反應到:“你是說三天內德國會對英國開戰?”

    李章銅點點頭。

    皇太子心裡開始翻滾,他覺得這件事邏輯上十分成立,所有人都知道英國一定會參戰,只是礙於中國在背後支持德國,可中國對德國的盟約是有時間限制的。

    這三個月限期,給包括中德在內的所有國家都出了一個難題,可是,這個限期,其實不是中國提出來的,而是德國提出來的。德國人結成短期同盟的目的,當然是希望能為自己爭取一個短期內跟法國獨立作戰的機會,用中國的壓力讓英國不敢參戰。為什麼是短期戰爭,主要是德國對自己的實力過於高估,普奧、普法兩場戰爭的速戰速決,讓德國人誤以為他們的軍隊有能力在短期內橫掃周邊國家。為什麼不謀求長期同盟,因為德國並不想捲入中國跟英國的世界爭霸中,不願意成為中國在歐洲對抗英國的出頭鳥。

    德國人太精明了,他們歷史上還跟意大利簽訂過這樣的短期同盟,當時是俾斯麥主導,目的是為了在普奧戰爭中,爭取一個盟友,之所以是短期同盟,也是不想在戰後繼續跟奧地利帝國對抗。

    但這一次,德國人聰明反被聰明誤,他們並沒有在三個月之內擊敗法國,甚至連決定性的優勢都沒有取得,被法國人拖入了消耗戰中。此時英國反而越來越積極的做著戰爭準備,所以他們只能在同盟關係臨近結束之前,尋求跟中國延長同盟關係。

    對這份條約,皇太子本就十分不滿。不是不滿德國,而是不滿李章銅。當初就是在李章銅的力主下,他才接受了一個短期同盟。因為李章銅告訴他,如果不跟德國結盟,德國就不敢發動戰爭。當時形勢緊迫,德國對法國下達了最後通牒,英國在給德國施壓,要求德國收回最後通牒。沒有中國的支持,德國祇能屈服。所以給德國一個安全保證,是防守讓德國對法國開戰的必要條件。

    皇太子不滿的,是為什麼不能建立一個長期同盟,如果在這場戰爭中無法跟英國開戰的話,那麼通過跟德國的長期同盟,以及德國在重創法國之後取得歐洲霸主地位,將形成一個中國聯合歐洲大陸霸主,共同對抗英國的局面。

    皇太子認為,在當時的情況下,只要中國提出結成長期同盟,是有可能讓德國接受的。可李章銅主持的談判,卻沒有做到這一點。

    短期同盟簽訂之後,現在德國人看到形勢不利,反而主動要求延長同盟關係。皇太子個人是不會拒絕的,但現實條件不允許。

    簽訂短期同盟的時候,皇太子就已經是在力壓各種反對勢力意見的情況下強行通過的,中英對抗雖然是一個無法避免的格局,可不願意打仗的力量太多了。中國文人普遍不好戰,哪怕是太子黨勢力,也不願意戰爭。那些利益集團一邊慫恿跟英國搞對抗,可實際上大多數都不願意打仗,因為戰爭會影響他們的利益。他們願意從對抗中得利,但不願意真的進行戰爭。

    由於英國推行的自由貿易政策,加上英國發達的經濟基礎,這些年英國一直是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對抗最激烈,經濟卻最緊密。

    對大多數文人來說,包括皇太子勢力中的中堅週觀海的態度,也不願意戰爭。因為跟英國的戰爭,在中國官僚集團的理解中,沒有什麼實際利益。打敗了英國,充其量可以奪取英屬印度和英屬北美。可印度是一個人口密集的外邦,奪取這裡的土地,中國人不能居其地,英屬北美,是一個類似西伯利亞的高寒地帶,缺乏吸引力。奪取可以耕種、移居的土地,是中國官僚最大的目的。

    至於少部分關心經濟利益的官僚勢力,他們也不樂意跟英國發生戰爭。因為他們認為,英屬印度和英屬北美,在英國的自由貿易政策下,原材料可以暢通無阻的進入中國,中國商品可以源源不斷的進入這些市場。在英屬印度,中國進口的棉花比英國本土都多,中國出口的商品,也比英國本土都多。這宗情況下,實在是沒有必要去跟英國進行戰爭,直接把這裡佔領。

    真正支持戰爭的,一直就只有一些皇太子派的軍事集團,可皇太子對軍隊的控制力,始終不如皇帝,軍隊中的高層,全都是皇帝時期留下的老臣。

    在這種情況下,當時皇太子支持李章銅,跟德國簽訂短期同盟協議,就已經引起了官僚集團和議會的不滿。

    官僚集團普遍認為,此舉等於是替德國承擔英國的壓力,同時讓中國有捲入無謂的歐洲戰爭的風險,實在是得不償失。議會中的工會勢力,一直都打著國際主義的旗號,堅決反對戰爭。並揚言,會用一切手段組織戰爭預算的通過,議會中的士紳勢力在這件事上,是支持工會的。

    反對勢力本就不滿,這一次,他們藉助皇太子貿然捲入戰爭的舉動,發起了對皇太子的抗爭。當德國人試圖延長同盟關係,皇太子傾向於同意的時候,讓反對勢力再次抓住機會。這些年皇太子不斷提拔太子黨勢力,已經讓反對勢力越來越團結,這次他們抓住機會,甚至喊出了太子亂政的口號,一大批老臣甚至下野的官員,密集去武當山謁見皇帝,希望皇帝出山。

    以參不參戰為導火索,爆發的這場反太子的政治暗流,讓皇太子安穩了幾年的心再次懸了起來。

    在這種情況下,他不敢再次強行推動延長同盟關係了,不得不違心的表示,他向來期待和平的態度。並公開表示,不考慮延長中德同盟,甚至表態不願意捲入歐洲戰爭。

    這讓皇太子很受挫,也讓他明白,皇帝不死,他就只是太子。

    但錯過了這次機會,他不知道還得等多少年,才有可能對英國發起直接打擊。

    因此皇太子對主持外交工作的李章銅越來越不滿。

    皇太子知道,李章銅是皇帝的人,也知道,李章銅是一個支持和平解決問題的外交官,他是外交官,體現的就是用政治解決問題的能力,一旦爆發戰爭,就是外交的失敗,本能的反對戰爭。

    對李章銅的不滿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逐步積壓,皇太子已經開始考慮,要撤換李章銅,哪怕李章銅是一個難得外交能臣,但不忠於他的官員,他不會用。

    可沒想到李章銅,卻突然告訴他,三天內就會爆發戰爭,而且是德國向英國發動戰爭。

    這就讓他有些疑惑了,難道這些都是李章銅一直推動的?

    如果是這樣的話,李章銅就是領會了他的態度,在為他走向戰爭的目的努力的。

    可如果李章銅一早就看透了這一點,為什麼他一直不說,非得等到時間就要結束之時,才突然來告訴自己,德國會在同盟結束之前發動戰爭,好把中國拖入一場英國注定要對德國開戰的戰爭,從而讓德國始終佔據優勢地位。

    如果早知道而不說,要么是隱藏真正的意圖,要么就是臨時起意,在誆騙他。

    所以皇太子直接表達不滿:“既然你明白這些道理,為什麼不早點說明?你是刻意欺瞞孤王!”

    這頂帽子李章銅戴不起,立刻告罪:“殿下明察。微臣不敢有半點欺罔之心,只是局勢一直不明,所以不敢上奏。”

    皇太子冷哼道:“那現在就明了了?”

    皇太子對李章銅的不滿,已經到了決定找機會開革他的地步,所以不依不饒,給他安一個欺罔儲君的罪名,或許無法施加刑罰,但撤免他是足夠了。這個李章銅,滑的跟一條泥鰍一樣,不趁機撤免他,以後還真不一定能找到機會。

    但之後,李章銅說了一番話,讓太子撤免他的心思,又有了些猶豫。
mk2258 發表於 2018-7-4 21:04
第六百五十四節外交官和外交家





    李章銅道:“殿下明鑑。微臣一直在努力壓制英國,微臣明白,要讓英國這個冥頑不靈的國家屈服,唯有戰爭一條路可走。所以微臣一直在努力爭取一個最有利的時機,跟德國結盟,正是這個時機。一旦這次我們可以跟德國結盟對抗英國和英國的盟友,將是五十年來,我們和我們的盟友勢力比英國和英國的盟友力量差距最大的時候。”

    李章銅說的是一個事實,中國跟英國已經打過兩次戰爭。

    第一次是克里米亞戰爭之後,中國武力調停,跟俄國結盟,英國則跟奧斯曼帝國和普魯士結盟。當時的形勢是,俄國因為克里米亞戰爭,已經被奧地利、法國、英國、普魯士、奧斯曼等國聯合打擊的很慘,所以那一次,英國的盟友,遠強於中國的盟友。最後的戰爭,幾乎是中國獨立對抗英國和奧斯曼帝國,俄國基本沒起到作用,他們在北線跟普魯士打的難解難分,只有尚未衰弱的滿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打擊了奧斯曼帝國。

    第二次戰爭,就是皇太子印象深刻,並且引以為屈辱的英國聯合美國、西班牙挑起的科羅拉多金礦戰爭,最後俄國也加入英國一方作戰。這場戰爭,中國幾乎沒有盟友,最後時刻才有滿清加入,但滿清已經開始衰落,起不到什麼作用了。最後依然是中國獨抗英國和她的盟友,打了四年才分出勝負,將俄國幾乎肢解。

    雖然兩次戰爭中國都贏了,但付出的代價也十分沉重,先後付出了數十萬士兵的性命。

    而這一次,如果中國參戰,將是第一次,中國的盟友強於英國的盟友,是最為有利的。

    如果李章銅真的是這樣的目的,那麼倒是很符合皇太子的主張。

    至於李章銅說的,之前因為局勢不明朗,不敢貿然上報的理由,皇太子也不追究了,擺擺手讓他告退。

    李章銅走出皇宮的時候,發現自己幾乎虛脫了,後背發涼。

    他並不是怕皇太子,他怕的是自己的前程。

    他是一個外交官,而且是一個已經做到了極致的外交官,在全世界範圍內,李章銅也頗有名氣,被認為是能跟俾斯麥一較長短的外交人物。

    可事實上,李章銅的地位十分尷尬。中國跟西方國家不同,西方國家數量眾多,他們是一個各種力量相對平衡的地區,任何一個強國,都不可能離開盟友贏得一場戰爭,任何一個強國,都不可能離開盟友,保護他們的利益。哪怕是路易十四時代的法國,拿破崙時代的法國,都不能免俗。在這種情況下,外交就成了一項重要的政治活動,外交大臣的地位在歐洲國家的內閣中首屈一指。外交部門也被默認為是第一大部門,幾乎首相之下就是外交大臣。許多國家甚至是首相直接掌握外交權力,比如俾斯麥就是這樣,許多國家的外交大臣之後,就是下一任首相,英國多個首相都是先從出任外交大臣開始的。

    可中國是一個統一整片陸地的帝國,從秦漢統一之後就形成了大一統的格局。在中國周邊地區,往往都是圍繞中國轉的。中國勢力範圍內,是一個天下有十分,中國占九分的政治格局。往往中國就是一切,中國的內政,遠遠強於外交的重要性。所以外交在中國,一直是可有可無的事務。過去的理藩院,不過是禮部下轄的一個小部門,甚至是養老的閑職部門。外交存在的意義,往往是為了給皇帝裝點門面的,沒有任何必要性。

    即便皇帝對外交進行了改革,理藩院被獨立出來直接向皇帝負責,在處理關於外交事務的時候,理藩院掌院也可以出席內閣會議,但事實上,理藩院掌院大臣,並不是常規的內閣成員,地位一直在六部尚書之下,更不用說像歐洲那樣,僅次於首相的地位了。

    李章銅是一個優秀的外交官,皇帝之所以提拔他,就是因為他具備在一團亂麻的局面之中,具有抽絲剝繭理清頭緒的極強的邏輯能力,當年在黑海海峽爭奪之中,正是因為他的建言,才以成立海峽委員會為掩護,讓中國事實上得到了海峽通行權,還讓其他國家互相制衡之下,都無法在海峽暢通。如果當年不是李章銅的建議,皇帝就不得不跟英法等強國,打一場爭奪海峽的大戰。

    之後李章銅在海峽委員會中工作了近十年,通過一次次完善海峽通行公約,不斷加強中國獨享海峽通行權的事實。之後被調入理藩院,平步青雲的做到了掌院一職。

    如果沒有皇帝的慧眼識珠,李章銅是不可能從一個普通書吏,快速成長到理藩院掌院的地位的。因此他一直被認為是一個皇帝派的官員。

    但他其實沒有派系,他唯一的目的只是當官。這是他跟俾斯麥那種外交家最大的不同,他是外交官,不是外交家,一字之差,中心卻不同。他跟俾斯麥一樣,都有掌控複雜局面的能力,當跟俾斯麥不一樣的是,俾斯麥積極動用外交手段,是為了實現他的理念,而李章銅運用外交手段,卻是為了當官。

    李章銅首先是一個官,其次才是一個外交官。

    作為一個中國讀書人,他也是感念皇帝的知遇之恩的,但他並不會愚忠於皇帝,他也沒有強烈的外交理念,不會像俾斯麥那樣,外交理念失敗之後,寧願辭職。他更願意為了保住自己的權位,而放棄自己的理念,屈從於自己的上級。

    所以李章銅這次馬上對皇太子表達他支持戰爭的態度,但這絕不是他真正的態度,他的真正態度和理念,其實跟俾斯麥一樣,那就是能動用外交手段為自己的國家爭取利益,那就不用戰爭的手段。

    但這不是皇太子的理念,皇太子更熱衷於通過戰爭達成目的,因為那樣最快捷。

    李章銅一直在不得罪皇太子的情況下,推動自己的理念實現。

    像這次事件,按照李章銅的觀念,他是絕對不會參加戰爭的。哪怕德國跟英法作戰中,最後失利,對他來說,也不是中國的損失。相反一個獨霸歐洲的德國,未必對中國有利。

    英國要打擊,德國也要防範,在防範第三國崛起的問題上,李章銅認為中國跟英國是利益一致的。兩國可以對抗,也可以合作。政治千萬不能感情用事,如果當年金國崛起,宋朝不是出於對遼國長期的仇恨選擇跟金國合作,而是全力支持遼國鎮壓女真人,也許還能繼續維持東亞大陸上跟遼國兩強割據的局面。後來又犯了同樣的錯誤,在蒙古人崛起的時候,選擇跟蒙古人聯盟夾擊金國。最後兩強都被崛起勢頭失控的蒙古人消滅。

    但皇太子對英國的執念,已經到了無法理智思考問題的程度。這一點上,皇太子跟皇帝有很大的距離。皇帝是一個在盛怒之下,也能談判的人。

    當年皇帝在明顯壓制了英國之後,可以放棄吞併英國殖民地,儘管知道印度就是英國強盛的基石,依然選擇將印度大部留給英國。在中英爭霸的過程中,也可以跟英國進行合作,比如接受一些由英國主導的國際會議。這些都不是皇太子可以接受的。

    李章銅絕對不會跟皇太子,跟一個未來的皇帝站在對立面,可他之所以堅持到現在才突入告訴皇太子,其實他一直是支持戰爭的,理由很簡單,他發現再不表態,他將失去皇太子的信任。他是一個官,他做外交已經做到了極限,他從未失去更進一步,站在文臣之巔,看一看風景的野心,他的能力是出眾的,這一點毋庸置疑,皇帝都看好他的能力,已經說明了一切,如果能贏得皇太子的信任,毫無疑問他還能再進一步,下一步成為尚書,進入內閣,再下一步,問鼎相權,成為丞相。攀登到一個文人能夠攀登到的巔峰。

    之所以撐到現在,才不得已挽救皇太子對他的信任,除了他也希望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之外,還因為他在等皇帝的態度。作為皇帝提拔起來的官員,他一直被反太子派勢力看作可以聯合的盟友,因此這次老派官僚覲見皇帝的行動他是知道的。他不知道皇帝的態度,所以他一直在等。

    但武當山上的皇帝一直沒有表態,剛開始還接見那些老臣,但卻不發表態度,只表示自己年邁,不遠過問政事,後來乾脆不再接見這些老臣。

    皇帝一直沒有表態,在李章銅看來,這就是皇帝的態度。皇帝或許不喜歡戰爭,但皇帝卻支持太子。

    這時候李章銅知道,他要么順從太子,放棄自己的政治主張,然後贏得權位;要么選擇違逆太子,堅持自己的政治理想,然後遭到棄用。在這兩個選擇中,李章銅不會有任何猶豫的選擇權位,因為他將外交工作本就看成做官的方法,而不是把做官看作實現外交理念的途徑。

    可他跟皇太子說的那些,邏輯上是成立的,德國在三天之內發動戰爭,確實是最有利於德國的,德國別無選擇。但未必會成為現實,要讓德國人別無選擇的主動對英國開戰,李章銅知道,他還得推一把。
mk2258 發表於 2018-7-4 21:04
第六百五十五節推一把再拉一把





    按照他的理念,他應該是讓德國不敢宣戰,哪怕注定英國會參戰,然後英法擊敗德國,法國和德國同時削弱,英國再次成為歐洲唯一的強國。

    但他現在必須滿足皇太子的目的,所以他只能讓這場戰爭爆發,而且是三天之內爆發。

    這三天,所有人都焦躁,不是換太子一人。

    就像當初德國通牒的那二十四小時內一樣,國際外交接觸十分密集,各國都要確定其他國家的態度,然後為本國的立場做定位。

    中國作為一個尚未加入戰爭,但有可能加入戰爭,而且是能夠左右戰爭局勢的超級場外力量,勢必成為各國外交活動的重點。

    儘管皇太子都不得不公開表態不會延長中德同盟,但德國人依然做著最後的努力,願意付出大量利益來拉攏中國。其中包括,願意在戰爭結束後,支持中國取得法國殖民地。並且願意大幅度降低對中國商品的關稅,跟中國加強經濟聯繫。

    英法同樣也在拉攏中國,法國說支持中國奪取德國在美洲的殖民地墨西哥,他們將利奧波德統治下的阿茲特克帝國視作德國殖民地對待,英國對法國的表態做了背書,在中國已經成功取得邁阿密基地,進入大西洋的情況下,英國也不在乎中國是否會取得墨西哥了。

    可以說中國什麼都不用做,就能藉助英國擔憂的歐洲大陸失衡的危機,取得海外利益。但中國卻非得要通過一場戰爭,去爭奪未必比這些殖民地更有價值的利益。

    只是為了滿足皇太子報復英國的執念,而李章銅卻還要積極推動這一點。

    他先是向英國和法國表態,重申中國不會延長中德同盟條約,但對是否取得墨西哥,他則沒有表示。

    李章銅不但向英法表明態度,而且公開他的態度,公開宣稱,中國不但不考慮延長跟德國的同盟關係,而且在中德同盟結束之後,在德法戰爭期間,都不會考慮任何形式的同盟。中國將不會捲入歐洲的戰爭,並且呼籲歐洲國家能夠放棄這種通過戰爭解決問題的傳統,大家文明的坐在一起,通過談判解決問題。他甚至提出了一個設想,建立一個國際性組織,來仲裁國家間的分歧。

    李章銅的態度,讓德國最後一絲延長同盟的希望破滅,戰場上的形勢雖然依然有利,可短期內結束戰爭,或者奠定勝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德國的兵力優勢也不是絕對的,因為法國在人力枯竭的情況下,想盡一切辦法在擴大軍隊規模。在英國的幫助下,法國政府甚至重新跟魁北克王國建立了聯繫,這個拿破崙後代統治的美洲小國,也有五百萬人口,能提供幾十萬軍隊。法國共和國政府,一直對於拿破崙家族即愛又怕。愛的是,拿破崙是大革命的象徵,怕的是,拿破崙後代捲土重來,顛覆共和國政權。現在也顧不得這一切了,冒險讓拿破崙家族的軍隊再次登陸法國。同時還在非洲武裝殖民地軍隊,法屬北非,儘管不是人口密集的地區,但領地廣袤,居住著阿拉柏人、柏柏兒人、黑人,總數加起來,也超過兩千萬人。英法甚至說服了美國政府,可以在美國招募志願兵。大量法裔人口踴躍參軍,有的是響應祖國的召喚,有的則是加入魁北克的拿破崙軍隊。

    法國幾乎在動員法國幾個世紀以來建立的海內外力量,做殊死一搏。德國預計,恐怕法國能從海外武裝兩三百萬軍隊,彌補跟德國的兵力差距。至少能將法軍從現在的五百萬人,提高到八百萬人。

    相比法國的海外力量,英國人的海外力量就讓人驚恐了。如果沒有製約的情況下,英國人放手組建海外兵團,他們有能力組建的軍隊數量難以預計。因為光是一個印度,在上次跟中國發生的戰爭中,就能動員兩百萬軍隊,而那已經是三十年前的事情了。英屬印度人口兩億,就算動員能力比不上歐洲國家,但只要能達到三分之一,也能武裝七八百萬士兵。另外還有英屬西非,英屬西非面積雖然沒有法屬北非那麼大,但大多數位於沿海地區,水文條件相對較好,人口也高達一兩千萬。英屬北美,在那些年跟中國、美國的移民競賽中,英國向這裡輸送了大量人口,如今人口規模也高達**百萬之多。英屬北美和西非加起來,武裝一百萬人是有可能的。

    因此一旦英國參戰,英法聯軍將取得對德國的絕對兵力優勢。

    而且英國的政治影響力一直很大,英國介入歐洲戰爭,從來都沒有單打獨鬥過。他總能拉攏到盟友,有的甚至是意想不到的盟友。拿破崙戰爭中,連幾十年沒有打過仗的瑞典,都加入了英國一方。拿破崙戰爭之後,瑞典再次沉寂下來。很難講,英國一旦參戰,會不會有瑞典這樣的國家再次參戰。

    儘管這些年國力日漸強盛,已經完全壓到了法國,但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德國在歐洲的影響力,一直都沒有法國大,更不用說英國了。在英法聯合鼓動下,德國不敢保證瑞典、丹麥會不會從北方進攻德國,德國不敢保證,一向親法的意大利,會不會支持法國,德國甚至不敢保證,俄國這個屢次萎縮後依然是龐然大物的國家會不會進攻德國。

    德國外交機構,在少了俾斯麥作為主心骨之後,就顯得沒有頭緒,感到十分慌亂。他們根本不敢想像失去中國這個盟友,單獨面對英法聯盟的局面。

    所以德國大使,同時積極跟李章銅接觸,希望挽回局面。李章銅態度堅定,同盟結束之後,絕不會介入歐洲局勢。但同時保證,同盟結束之前,中國會嚴格遵守同盟條約規定,履行同盟義務。

    情況發展到這種地步,實際上德國人已經很清楚了,三天內開戰,中國會幫忙打仗,三天后戰爭爆發,中國將置身事外。

    而且德國通過跟英國的外交溝通,他們很確信,英國必然參戰,除非德國能在已經取得優勢的情況下,陡然收刀入鞘,從法國撤軍,接受西班牙政府消滅卡洛斯政權,繼續跟法國在歐洲保持平衡。

    但德國不是俄國,做不到當年沙皇那種,明明俄軍已經佔領了柏林,卻突然在崇拜腓特烈大帝的新沙皇登基之後,命令俄軍調轉槍口向腓特烈大帝效忠。

    德國皇帝沒有這種權力,他敢這麼做,反對他的勢力,會直接讓他倒台。已經付出巨大犧牲,取得很大優勢的情況下,軍隊會極其不滿,被民族主義情緒激勵起來的民眾也無法接受,他們會發動革命。

    德國沒有選擇!

    就在當夜,德國大使召集僑民團體領袖,要求德國僑民有將錢存在英資銀行的,盡快轉到其他銀行,有跟英國資本有生意往來的,盡快中止生意。

    大使的解釋是,防止英國一旦對德國開戰,凍結這些資產。之前英國已經凍結了英國本土的德國資產,很難講他們會不會連海外英資銀行中的德國僑民存款都會凍結。海外的帝國資本,跟英國勢力的經濟聯繫也一直沒有中斷,也無法中斷。在中國的德國資本,不可能不參與中國最大的海貿國家英國的貿易,許多德國資本都在經營英屬印度跟中國之間的貿易,甚至有德資航運公司進行中國、印度和歐洲的三角貿易。他們從中國裝載商品,途徑印度的時候,會卸下一部分貨物,然後裝載印度貨物,返回歐洲。

    一旦英國對德國開戰,這些經濟聯繫,就不再安全。

    這個解釋說得通,因為所有評論家都認定,一旦中德同盟結束,英國會對德國開戰。這段時間英國不但沒有放鬆對德國的壓力,而是持續加大壓力,揪著比利時中立地位,不斷要求德國撤出比利時。儘管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德國幾百萬大軍通過比利時進入法國,撤出比利時讓那些軍隊怎麼辦,可英國人就是揪著這個不可能的問題不放,很明顯是一直在為戰爭做輿論準備。

    因此德國僑民團體,相信大使的說法,他們第二日紛紛從英資銀行中取出存款,轉存入中國銀行或者德資銀行。進行印度貿易的,也迅速中止貿易,因為三天之內不可能從中國到印度,而三天后,有可能就爆發戰爭了。

    可是消息靈通,且對政治問題十分敏銳的德璀琳卻感到這次大使的態度不同以往,如果僅僅是因為擔心英國開戰,讓僑民轉移資產,那麼為什麼不早點說。

    況且海外英資銀行也不具有凍結德國僑民存款的權力,否則會受到所在國法律的懲治,除非有絕對的理由,英國人才敢這麼做。

    德璀琳想了一夜,他就想到這樣一個可怕的可能,那就是不是英國對德國開戰,而是德國要對英國開戰,而且這種開戰的方式會十分不文明,會讓英國進行非常規的報復,包括讓海外英資銀行凍結德國僑民資產這種程度。
mk2258 發表於 2018-7-4 21:04
第六百五十六節最後二十四小時





    1874年三月二十九日,凌晨,皇太子睡夢中被叫醒。

    這種情況,肯定是出了大事。

    首相周英,攜六部尚書,理藩院掌院,集體求見皇太子。

    事情是凌晨十分,德國大使正式向理藩院提出通告,德國將於明日午時,對英國宣戰,要求中國履行同盟義務,與德國一道對英國宣戰。

    李章銅先將情況上奏給丞相,丞相立刻召集各部尚書,一起求見皇太子,這種大事,必須內閣商討,而且宣戰之權,是屬於皇帝的。目前皇太子監國,皇太子都未必說了能算,所以跟皇太子商議,之後在做定論。

    德國大使還在等待回复,很顯然,他們還需要中國最後確認一下態度,如果李章銅回复說,中國不能履行義務了,德國人可能真的會調整方式,至少不會這麼急於開戰,等待英國對德國宣戰,跟德國主動向英國宣戰,政治意義是不一樣的,先宣戰者,總要背上一個挑起戰爭的罪名。如果英國主動向德國宣戰,則更能激發德意志民族的團結。

    “還有什麼需要議的嗎?我們不是公開表態國,會遵守同盟義務!”

    皇太子聽到情況後,頗有些驚訝,距離中的同盟關係結束,就只剩二十四小時了,本以為德國人不會開戰了,沒想到他們這時候通知說他們決定宣戰,要求中國履行義務,並就此問題希望得到中國的明確回复。

    皇太子等這個消息等的望眼欲穿,態度十分明確。

    不過丞相還是很猶豫:“殿下。如今時間已經來不及了,德國人似乎打算不宣而戰,這不和法理啊?”

    皇太子哼道:“合不合外交程序,那是德國人的問題,只要同盟在,我們就要守約。”

    周英又道:“此事是否要先請示一下陛下?”

    丞相顯然不是一個想打仗的,儘管周英跟周觀海一樣,都是皇太子這幾年提拔上來的太子黨一系,但持重的文臣,都不太願意打這種沒道理的戰爭。

    皇太子道:“父皇定然是要奏明的。我會立刻啟奏父皇。不過我想父皇絕不會允許背盟之事發生的。所以可以回复德國人,如果德國對英國宣戰,我們會履行同盟義務。”

    周英也不再堅持,他畢竟是皇太子提拔的官員,不會跟皇太子一直唱反調。

    於是道:“那就請李掌院向德國大使傳達我國的態度吧。議會那邊怕是有些麻煩,天亮之後,我會找議長先商議一下。”

    皇太子道:“不要等天亮了,現在就到週觀海家裡去。趙尚書,你們擬定的作戰方略,可能立刻施行?”

    兵部尚書是趙仁,是一個權貴子弟,不過也算是太子系,因為他是從小跟皇太子一起長大的,一起在皇宮裡讀書,他的名字雖然叫仁,可他卻精通武略,跟烏拉爾的權貴子弟趙讓一樣,都是潮州趙家的子弟,父親是開國郡公趙文。

    兄弟倆一個叫仁,一個叫讓,本意是讓他們有仁讓之心,可由於兄弟倆竟然都高居尚書之位,而且都做了兵部尚書,坊間已經拿他們的名字起外號,稱其為當仁不讓。

    趙仁道:“回禀殿下。軍事方略隨時可以執行,若是對英開戰,當以水戰為主,陸戰為輔。不過方略有三,其一僅我國進行動員,水戰以地中海方向為突破,陸戰以印度、美洲方向為突破,本土可不進行動員,以非洲公司、美洲公司兵力作戰;其二,我國與屬國一起動員,對歐則烏拉爾王國進行動員,對美則印加王國進行動員,水戰則邀南非王國、希臘海軍助戰;其三,全力進行戰爭,動員本土、屬國,朝鮮、越南、緬甸諸國之兵,邀日本、南非、希臘出兵助戰。”

    皇太子道:“選第二方略吧。集中兵力,盡快拿下英屬印度和北美。”

    簡短的內閣會議很快結束,各司其職都行動起來。

    皇太子深吸一口氣,然後讓上書房直接向武當山發報,請示一下他那個老而不死,躲到武當山當神仙的父親。

    與此同時,李章銅向德國大使遞交了正式回函,表示會在德國宣戰後的三天之內,履行同盟義務。

    之所以是三天,德國大使並沒有詢問原因,準備也需要時間不是。原因則是,宣戰詔書需要皇帝同意,甚至需要皇帝簽字。

    跟德國大使的會晤中,李章銅還是有一些疑惑:“貴國不做通牒,就這樣直接對英國宣戰嗎?”

    德國大使苦笑道:“通牒不通牒,不就是一個程序嗎。如今還有誰尊重外交程序呢?”

    李章銅嘆道:“只是這樣會讓德國陷入不利的輿論形勢下。”

    德國大使道:“在惡人掌握話語權的時代,我們無論怎麼做,都會陷入不利的輿論中。英國跟我國並未交戰,但卻在對我國進行事實上的封鎖,可英國推動的國際輿論,卻一直在譴責我國。在英國率先做出敵對行為的情況下,我們還有什麼理由去尊重所謂的程序呢?”

    李章銅道:“還是希望貴國能夠妥善處理這種問題,要是在出一個比利時事件,會很麻煩。”

    德國大使搖了搖頭沒有表示。

    中國本來是沒有什麼外交程序的講究的,有的,只有一套虛頭巴腦的儒家禮儀。主要是因為,春秋戰國之後,中國就沒什麼有意義的邦交行為了。連邦交行為都少見,就無法誕生出嚴格的現代外交程序來。

    但隨著中國這些年變得強大,加上有講禮儀的傳統,開始重新塑造外交禮儀。儘管跟西方有些區別,可對不宣而戰這種事情,還是諱莫如深。要臉的文人總要講究一個名正言順,這也是為什麼,皇太子想推動戰爭這麼難,因為找不到合適的名義。

    德國在比利時的做法,實在是太孟浪了,雖然取得了一些短暫的軍事優勢,可是沒有宣戰,只是在戰前半個消失,通知比利時要過境,在西方,英國人將德國描繪成日耳曼蠻族,在中國,輿論則一直聲討德國是以強凌弱,是不義行為。

    如果德國在玩一次比利時方案,中國又跟德國站在一起,難保不讓一些道德清高的文人抨擊朝廷,這是李章銅擔憂的問題。

    或許是因為考慮到比利時問題上處理的不夠合理,或許是給英國面子,德國對英國宣戰之前,做了一些準備。29日清晨9時,德國駐英大使向英國政府提出要求,要求他們立刻解除對德國的封鎖,不得阻攔德國商船和其他中立國商船進出德國港口,否則將被德國視作戰爭行為。

    德國大使要求英國在三個小時之內給出答复。

    德國人這樣的宣稱就有意思多了,明確表示是英國已經對德國有了戰爭行為,那德國隨時宣戰,都是自衛,不存在程序上的問題。

    12時,英國鄭氏拒絕德國大使的要求,下午1時,德國大使向英國遞交照會,宣布因英國拒絕停止對德國的敵對行為,德國跟英國斷絕外交關係,並自動進入戰爭狀態。

    此時距離德國大使對英國提出照會,不過過去了四個小時而已。

    以這個時代的通訊水平,其實英國人還無法做到將德國的態度,傳遞給在海上執行封鎖任務的艦隊。

    結果德國艦隊提前出擊,並在宣戰之後,迅速攻擊了幾艘在北海巡航的英國巡洋艦,並且打沉了其中一艘。

    這幾年的海軍競賽,讓德國人裝備了80艘鐵甲艦,已經超過了法國海軍主力艦,但跟英國相比還差的很遠,因為同樣等級的鐵甲艦,英國人有200艘。

    所以德國海軍的出擊,在戰術上,沒有什麼意義。甚至連英吉利海峽都沒敢進入,因為進去容易,出來就難了。萬一被英國海軍堵在海峽中,有可能全軍覆沒。

    可德國海軍必須出擊,這是應中國要求進行的行動,就算沒有任何戰果,德國也必須展現他們在北海的存在,讓英國不得不在本土放置大量的艦隊,這有助於中國水師在其他海域擊敗英國海軍,取得制海權。這不僅僅是幫助中國,中國水師能否戰勝英國海軍,這關乎到這場戰爭德國能否取得最後的勝利。

    陸戰跟法國的戰鬥,德國人並不擔心,可他們對擁有海洋優勢的英國,毫無辦法。必須依靠中國人,只要中國摧毀,至少是壓制了英國海軍,英國對法國的支持也就無以為繼了。不但英國無法從容的向法國派出陸軍,甚至英國自己都無法從海外獲得補給。這對如今連糧食都開始依靠進口的英國來說,是致命的。

    德國向英國宣戰之後,英國還沒向德國宣戰,就爆出德國海軍襲擊了英**艦的消息。而此時效率緩慢,程序複雜的英國內閣還在走宣戰的程序。宣召文件才剛剛通過內閣草擬,交到維多利亞女王的手裡。

    在得到文件之前,女王就收到了德國海軍偷襲英**艦的情報,不但馬上簽字,而且對國民提出呼籲,希望國民支持這場保衛偉大祖國的戰爭。

    之後英國正式宣布跟德國進入戰爭狀態,可他們的海軍並沒有對德國海軍進行反擊,因為英國海軍很清楚,德國海軍不足為慮,戰爭需要擔憂的是中國海軍。英國這些年制定出了無數海軍作戰計劃,其中超過一半都是專門針對中國的。

    只是中國目前還沒有宣戰,讓英國還無法實施計劃。
mk2258 發表於 2018-7-4 21:04
第六百五十七節讓人窒息的三天





    英德互相宣戰,之後的事情雙方都按部就班的進行,有條不紊。原因其實是這兩國,早就做了開戰的準備。

    德法開戰已經三個月,三個月中,雙方都制定了詳細的預案,德國肯定會對英國參戰有相關的預防措施,同樣,英國肯定也制定了一旦參戰之後的行動計劃。

    甚至英國跟法國之間,早就協商好了合作方式。

    德國首先是海軍出擊,然後迅速回縮,沿海佈設水雷,只留下漢堡通出海的狹長水道,並將一半海軍收縮道漢堡,德國幾乎是完成了自我封鎖,目的不過是防止英軍從海上登陸。另一半海軍主力佈置在波羅的海,封鎖了丹麥諸海峽,阻止英軍可能強闖波羅的海。德國的地形,沿海地區主要在波羅的海,此時的波蘭,是一個沒有海岸線的內陸國,沿海地區從德國一直延伸到俄國的海岸都是古代日耳曼人遷徙、開拓和入侵的地區,因此一直是東普魯士的領土。波羅的海跟北海之間,只隔著丹麥以及丹麥和瑞典之間的幾條狹長的海峽,十分容易封鎖。

    顯然德國進行自我封鎖,是主動放棄了海貿,因為德國人很清楚,一旦跟英國開戰,英國一定會封鎖德國海岸,與其被動的接受英國封鎖,不如主動自我封鎖,防止英國登陸,更現實一些。

    德國的主攻方向還是在陸地上,能否結束戰爭,能否取得勝利,是看德國能否擊敗法國來決定的。只要法國戰敗,英國最大的能力,不過是繼續封鎖德國,就像他們跟拿破崙帝國那樣,進行長期對抗。但這威脅不到戰勝法國後,統治歐洲大陸的德國。

    英國這邊的行動同樣迅速,擊退了德國破交艦之後,他們一邊在國內製造德國主動攻擊英國海軍的輿論,激起民憤,掀起反德民族情緒,這很重要,因為在種族上,盎格魯撒克遜人跟日耳曼人同種,英語跟德語的發音也更相近,兩國之間的關係向來比英法之間的關係密切,聯繫也更緊密,英國王室通婚最多的,就是德意志地區的諸侯。

    軍事行動上,海軍率先出擊,封鎖德國海岸,同時登陸法國港口,護送運兵船開始向法國增援。

    普法戰爭之後,英國已經建立了一支27萬人的常備軍,對英國來說,這是史上最龐大的常備陸軍,但相比其他國家來說,其實是很袖珍的,在世界範圍內,連前十都排不進去,甚至還比不上希臘30萬常備軍的水平。

    但英國實行募兵制,兵員素質,軍餉標準,訓練水平,都是歐洲一流,這一點上,甚至以訓練嚴格文明的德國軍隊都有所不如,因此英軍是一直數量不多,但極為精銳的部隊。

    英軍將絕大多數陸軍,20萬人迅速開赴法國。同時組建更多的軍隊,能組建隊少軍隊,英國人自己都不敢保證,因為在募兵制下,他需要國民主動報名參軍,只能以軍餉和愛國情緒來鼓勵年輕人參軍。三千多萬人中,到底有多少人會在戰爭爆發的情況下,報名參軍,去其他國家作戰,這誰都無法保證。

    調往法國的這20万精銳英軍,也沒有直接開赴前線,而是接替法國軍隊,在法國北部沿海駐防,很顯然,英國人並不是很請願為法國人流血犧牲,他們只打算維持後方安全,讓法國人可以抽調更多兵力去拼命。

    同時英國開始在海外募兵,不過這些軍隊沒有任何調往歐洲的跡象,因為英國的殖民地艦隊,早就已經調回歐洲,連護航都沒有的情況下,是不可能貿然運兵的。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簡單,中國動向不明。

    戰前中國信誓旦旦,跟德國同盟關係到期後,不會延長,不會重簽,也不會干涉歐洲戰爭,同時又保證,在同盟關係到期之前,中國還是會履行同盟義務的。但戰爭就在中德同盟結束前一刻,爆發了。中國會怎麼選擇,如果他們選擇履行義務,可是他們並沒有立刻向英國或法國宣戰,現在時間已經過去;如果他們不願意參戰,也沒有聲明中立態度,沒有給不履行義務尋找理由。戰爭爆發二十四小時之後,中國一直都沒有對戰爭表態。

    中國不表態,這是最讓英法甚至德國感到煎熬的情況。中國人沒有宣戰,英國就不敢主動實行計劃,否則中國就能佔據輿論優勢,一旦本土加海外八億中國人的民族仇恨被激發,這比先下手為強搶占的先機可能危險更大,英國不願意讓自己陷入不利的輿論境地,因此絕不會主動對中國宣戰。法國則極為擔憂中國會從陸地上支援德國,那意味著難以想像的兵員優勢,已經感到人力枯竭的法國,此時深刻感受到了人的製約。

    就是德國,也非常的焦慮。哪怕他們的大使不斷跟中國溝通,而每一次中國外交部門都表態會履行義務,並且明確表態,目前的情況,是符合中德同盟條約規定的情況的,中國負有無可推卸的義務。但只要中國一日不參戰,就存在變數。中國的政治狀態十分複雜,各種力量製衡基本形成,但卻沒有英國那麼清晰。

    中國的議會中,反對戰爭的勢力很強大,輿論也不支持戰爭。以文人士大夫為主的中國統治階層,雖然跟他們古代的祖先相比,已經改變了很多,視野寬廣了很多,但依然是一個相對保守的階層,跟其他國家的統治階層相比,他們對外界的興趣不夠大,缺乏擴張的興趣。尤其對中國之外,並且對中國不具有直接威脅的情況,漠不關心,不太願意介入外界事務。

    另一方面,中國擴張的已經夠大,即便以中國的人口基數,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也很難迅速消化完所得到的利益。這種情況下的國家,除了極少數類似俄國這種擴張成性的帝國,否則一般都會產生孤立情緒。

    第三方面,代表底層利益的工會勢力日益強大,從工會最先在英國開始成為一股政治勢力開始,他們就是反戰的,工人組織從一些精神導師的理論中得到了一個教導,那就是戰爭從來都是對底層民眾不利的,是統治階層的爭權奪利,工人應該是世界的,無國界的,是國際主義者,全世界無產者應該聯合起來。出身猶太人的精神導師,大概是將居無定所的猶太民族的世界主義文化引入了這些理論中,早就了早期工人組織的普遍反戰。

    輿論反對,掌握輿論是是文人階層,統治議會的同樣是這個階層,因此議會中的主流不支持戰爭;文人階層反對,由文人階層組成的官僚集團的大部分顯然也不會支持戰爭;日益崛起的工人勢力更是反對戰爭的情況下,中國本來是沒有參戰的可能的,但在高層的運作下,讓他們有了一個參戰的外交義務。

    這很不保險。

    不過中國的國情特殊,他們的憲法跟德國類似,君主的權力相對較大,必要的時候,君主是能夠繞過議會的。他們的高層一直保證會參戰,根據德國大使的了解,是以皇太子為首的高層,力主參戰,暫時壓到了官僚集團、議會和其他政治勢力。

    目前執掌中國政權的,恰好就是皇太子勢力,但對發動戰爭的決定權,卻不在皇太子手裡,而是決定於已經不問世事的皇帝。

    這就是最大的不安定因素,只要皇帝不支持,中國政府隨時可以取消對德國的承諾。

    所以中國一日沒有加入戰爭,就一日有變數,讓德國一日都無法安心。

    德國對中國的了解,並沒有英國深刻,德國能明白的事情,英國人更明白,法國人跟中國的關係甚至比英國還要密切,至今在中國的科學體系中,法國因素都佔有最大比重,中國的度量衡,科學規範,科學理論,都帶有濃濃的法式特徵,中國的高級科學機構中,依然有不少法國科學家。這是從拿破崙時代起,中國就跟法國建立的密切聯繫。

    所以英法也清楚,只要皇帝沒表態,一切都是可以改變的。

    因此德國在不斷的催促中國政府,英法也在遊說中國政府,許下更大的承諾。其中甚至包括,將所有德國的海外領地都讓給中國。最重要的,英法都在嘗試直接跟中國皇帝對話,尤其是狀況很不利,又跟中國保持密切聯繫的法國,他們甚至動員了拿破崙家族成員,請出了在倫敦流亡的前法國總理路易波拿巴的兒子為代表,試圖面見中國皇帝。

    在中國正式宣戰之前,雙方都還有機會改變最後的結局,因此在中國的外交戰爭,非但沒有結束,反而更加的激烈起來。

    雙方都感覺到了沉重的壓力,中國是否參戰,如同一把懸掛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或者是一張已經拉開,卻沒有射出的弓箭,英法和德國雙方,都感到了一種窒息的壓力,如同等待裁決的罪犯一般,感覺到對命運的無力。

    這種狀態,一直持續了三天,七十二個小時。

    從武當山,傳下了一份皇帝的旨意,送到了京師。
mk2258 發表於 2018-7-4 21:04





    週瑯已經許久沒有出現在公共視野之內了。

    自從二十多年前,將皇太子從阿薩姆調回來後,他就開始放權,中間除了鬧議會那陣,週瑯一直放手讓皇太子去處理政務。

    一方面是因為他心態的變化,人隨著年齡增長,精力下降之後,世界觀也會發生改變,對許多事情看的淡了。

    而周瑯的心態幾乎是發生了一次突然轉變,當年將皇太子送去阿薩姆,並且不允許他回國,不允許他跟國內官員來往,不解釋外界的廢太子傳聞,目的是給太子施加壓力,讓他更快的成熟起來。

    這對皇太子是一個煎熬,但對另一個人是最大的煎熬,皇太子的生母陳三妹思兒成疾,而且外界的傳聞,讓她一直處於焦慮之中,哪怕週瑯向她解釋過,但她還是整日擔驚受怕。

    結果就在那一年,她因病而終,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六十多歲的陳三妹並不算短壽,可以說是善終。

    但周瑯接受不了這個打擊,他覺得,正是因為他對太子的狼式培養,讓這個母親耗盡了心血,否則以陳三妹常年習武,且素食的習性,她應該能活很久。

    這種內疚,讓他將皇太子召回,結果還是沒能讓母親見到兒子最後一面,反而更加的內疚。週瑯內心也不是多麼痛苦,生老病死,人總是要面對的。只是感情讓他放不下,他的痛苦在折磨他,他則自我懲罰。

    於是,他留下了太子,讓太子監國,而他則突然放手。除了工商業勢力爭取立憲議會的時候,週瑯一直不干預朝政。哪怕發生戰爭,他都不聞不問。因為他知道,任何戰爭,都不太容易顛覆一個工業化的中國,可內部的革命,卻有可能摧毀這個帝國。

    除了短暫的建立議會制期間,週瑯都一直自我流放於世外,名山大川,名寺古剎,佛道聖地他都去過。

    他跟和尚道士為伍,有一個老僧告訴週瑯,人生有三大境界,勘破、放下、自在,只有勘破了,放下了,才能得大自在。

    週瑯的年紀,歷練,讓他是有一定境界的,他勘的破,他能平靜的接受生老病死,勝負成敗,但他的境界顯然還不夠,他放不下,也就沒有自在。如果他真的放下了,估計他也就成佛了。

    反倒是儒家世界觀中,週瑯的境界可能更高一些,儒家也有三境界,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立言最難,立言也是中國功成名就者最後的追求,所以很多功高蓋世的偉大領袖,都會留下著述。但是很可惜,立言並不是留下一些語錄就能不朽。真正能夠完成三不朽的,歷代少有。

    立德最易,能夠克己守禮,修身養性,就是立德,所謂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立德主要是個人休養。這樣的人汗牛充棟,只要真的做到了聖賢書中所說的君子行為,只要做官不以發財為目的,行善不以名利為目的,能夠安貧守道,就是立德。

    立功較難,或者教書育人,桃李成蹊,或者為官做宰,勵精圖治,或者起兵平亂,匡扶天下,這都是立功。這樣的人,也不可計數。歷代開國君臣,中興之主,幾千年來這樣的人沒有一萬也有八千。

    只有立言最難。標准或許不同,有高有低。高的認為,古來只有三人可以不朽,孔子、孟子及王陽明。也有的說,只有兩個半,孔子、王陽明和作為半個的曾國藩。也有說四個,孔子、孟子、朱熹和王陽明。

    這些都屬於最高標準,孔子毫無爭議,道德的標準就是孔子製定的,立功,孔子也曾起兵平亂,最關鍵的是,孔子廣收門徒,有教無類,功在千秋。而最重要的是,孔子做到了立言。這個立言,對孔子來說,就是留下了他的語錄,只是他的語錄不是什麼紅寶書,而是論語。孟子功業稍差,所以有時候不被承認,或者被認為是拾孔子牙慧,沒有自成一派。

    跟孔子一樣,沒有爭議的,就是王陽明。立德自不用說,王陽明一生不以做官為目的,到死官都不高,可天下敬仰。以藩王侄子繼承皇位的嘉靖皇帝甚至希望通過王陽明承認他抬高父親身份到皇帝的方式,為自己增加輿論影響,許諾給王陽明大學士之位。但王陽明拒絕了,保住了他文人的高潔,這就已經立德了。立功,王陽明以地方官的身份,迅速平定藩王叛亂,在地方上任職,所過之處都有所建樹,而且是能夠給後世立下標準的施政措施,比如將保甲制系統化的十家牌法。最難的是立言,王陽明通過開創儒家心學,成為一派宗師。

    對比明朝的王陽明,清朝的曾國藩就低了一個境界,曾國藩的個人修養沒有問題,他做官不貪,嚴於律己。立功上,他是歷史上少有的文人做到挽狂瀾於既倒的不賞之功的,能在武功上,跟曾國藩相比的,武將尚且不多,更何況文臣,或許除了諸葛亮這樣的妖孽人物,再也找不到其他。但曾國藩就差在了立言上,他沒有創下能夠讓後世尊奉,並且影響深刻的學術,留下的曾國藩家書,難登大雅之堂,也脫不開孔孟之道的窠臼。

    所以曾國藩這樣的人物,在歷史上最高的評價也不過是半個聖人。而且很有後世公知拍馬屁的成分在內,不然曾國藩的地位還要低的多。

    即便標準放低一些,不求孔孟這樣的祖師爺,不求朱熹王陽明這樣的大宗師,但凡能留下影響後人的學說理論的,也都算成立言,古往今來也沒幾個人。這些人雖不是聖人,但卻能被稱作賢人,有跟孔子的七十二賢門徒,一起配享孔廟的資格。

    這樣的人有誰?

    先秦不說,秦漢不提,出的最多的,其實是文人士大夫文化發展到巔峰的唐宋時期,唐代有文起八代之衰的韓愈,他討平“淮西之亂”立功,他興古文運動,一掃魏晉靡靡之音,讓文章重歸實用、成為治世之學,他反佛,倡儒,讓儒道重新復興,成功立言,死後配享孔廟。宋代有張載,開關學,提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給讀書定下了最高的理想,他也成功立言,配享孔廟。

    同時宋代的朱熹就不用說了,開創了理學,是孔子之後對儒家革新最大的人物。

    明代出了一個王陽明。

    唯有清朝,幾乎沒出任何能夠稱子的人物。

    不是周瑯自詡,世人公認,他也已經站在了歷史最頂端的那群人物之列,立德,週瑯施政向來仁厚,有內聖外王的美譽。立功,他驅逐韃虜,恢復中原,古來有此功業者,春秋尊王攘夷的管仲,漢代馬踏匈奴的衛霍竇憲,唐代橫掃突厥的李靖而已。而他又是帝王,能跟管仲侍奉的齊桓公,衛青效命的漢武帝,李靖遵從的唐太宗相比。

    立德、立功,週瑯已經兩不朽,不過他也不去追求立言了,他沒這個能力。同時他對文人士大夫迷戀的三不朽,也不感冒,除了石頭,哪有不朽的東西。

    同樣,週瑯也不信佛,佛家的道理可以聽聽,但不必迷信。因此他更多的是住在工業時代難得的山清水秀的武當山,他練練拳,爬爬山,吸新鮮空氣,品香茗清茶,吃粗食淡飯,衣平布素娟,住茅屋瓦舍,清心寡欲,倒也怡然自得。

    所以,有人說皇帝去當神仙了。

    不過,和尚說的沒錯,週瑯放不下。

    他不止放不下舊人,他更放不下故國。

    他已經看淡了一切,但不代表他放下了一切,他能淡然面對生老病死,但他無法忘記舊人歡顏,他能從容選擇棄政放權,但他無法做到遺世獨立。

    要說他現在對手握大權,主宰一切,還貪戀的話,那不准確,他對舊人有放不下的一絲念想,他對故國也只有忘不掉的一片情懷。

    或許是一道執念,他就像那些一心想當聖賢的讀書人那樣,追求立德立功立言,像那些一心想當高官的讀書人那樣,追求位極人臣,週瑯也想爬到那座高山上看一看,看看他山巔的風景。

    但他已經沒有了征服高山的勃勃雄心,他只有隨波逐流期待山來就我的殷殷期待。

    想要看到故國攀上山巔,已經不是人力所能為之,該做的周瑯已經都做了,為有機緣、運勢這些可遇而不可求的東西,你只能等。

    也許在武當山上,清心寡欲,思念昔日的舊人,期盼來日的故國,他有機會活著看到那一天的到來。

    至於這一次戰爭,週瑯並沒有太過費心的去考慮。要是換做以前,他會將這次大戰看作一次機會,他會為此而歡喜,為此而焦躁,為此而絞盡心思。但現在,他不會了,是戰是和都不重要。

    他知道勝了,不足以讓故國登上山巔,敗了,不足以讓故國損傷纖毫。

    機緣還沒有到,所以他還得等。

    參戰有參戰的好處,不參戰有不參戰的好處,他不強求。

    於是皇太子發電報請他定奪戰和,他寫了一封詔書,只寫了寥寥數語,“戰和事宜,由太子定奪”。

    得到聖旨之後,皇太子得到了最後的授權,完成了最後的程序。

    於是一切才塵埃落定,中國理藩院正式通知英法大使,表示中國因對德國的同盟義務,不得不與英法進入戰爭狀態。

    終於中國參戰了!
mk2258 發表於 2018-7-4 21:05
第六百五十九節各自為戰





    宣戰之後,中國迅速展開了軍事計劃,之前設計好的方略開始啟動。

    但英國比中國更快。

    英國海軍迅速對西西里島中國基地發起了攻擊,此時英軍在地中海部署的海軍,主力艦高達100艘,佔英國海軍主力艦的一半。對德國進行封鎖,英軍也只用了另一半,地中海艦隊始終都沒有調動,封鎖德國也只是將印度、西非和美洲艦隊抽調回來,增強本土艦隊。英國始終都不曾削減地中海防禦。

    中國在地中海方向就顯得有些被動了,經過三年多的軍備競賽,中國建立了一支400艘兩萬噸級鐵甲艦的主力艦,是英國海軍的兩倍,可中國要控制的海域,卻是英國的五倍以上。整個太平洋都已經成了中國的內海,太平洋兩岸都是中國勢力範圍,太平洋中的島嶼都被中國控制,光一個太平洋地區,就比英國控制的所有海域都大。加上英國收縮,他們只需要控制英國到美洲之間的大西洋地區,直接放棄對印度海域的控制,這更他們的控制力大大增強。

    戰前這三個月,中國也不是沒有行動,可無法放棄的海域太多。首先太平洋地區是一定要保持一定比例的艦隊的,中國大多數的貿易走的是太平洋航線,如果太平洋海域不設防,英國人只需要調動一小支小型艦隊,就能影響中國貿易線的安全。

    中國至少需要在關鍵地區保持海軍存在,在南非必須保持艦隊,防止英國艦隊從大西洋進入印度洋,在南美南端也必須設防,防止英軍從這裡進入太平洋。除了這些開放海域外,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也必須設防。

    其中南非海軍規模可以完成阻擊任務,非洲公司的艦隊,跟南非海軍組成聯合艦隊,足以在這個方向封堵英國艦隊;但在南美,主要靠美洲公司,美洲公司的艦隊在烏拉圭、福克蘭群島(馬島)、南設得蘭群島之間巡航,封鎖大西洋通向太平洋的德雷克海峽。

    巴拿馬運河的中國艦隊不能動,儘管英國人不太可能從這裡突入太平洋,但英國海軍有可能突襲這裡,摧毀運河,防止戰爭期間中國海軍從這裡進入大西洋。蘇伊士運河也基本靠中國艦隊防守,埃及海軍已經名存實亡,蒸汽時代後,就沒幾艘大船。

    這些必須設防的海域大大分散了中國海軍的實力,導致宣戰之前,地中海方向集結的主力艦,跟英國相當,只有120艘主力艦,歐洲公司的艦隊則多是滬杭用的巡洋艦,在爭奪制海權的大海戰中能起到的作用有限。

    結果就是英軍率先發動進攻,中國反而陷入被動。

    由於英國人之前計劃做的周密,西西里島艦隊根本無法與英軍相比,英國將西地中海的主力都派到了這裡,集中了多達60艘主力艦圍攻中國基地,而中國在西西里島的艦隊規模,只有20艘主力艦和一些輔助艦,開戰之初只能龜縮進港口,然後藉助砲台火力對抗。

    中國水師對英國可能採取的進攻是有預案的,其實也猜到英國會首先攻擊西西里島,但低估了英國海軍的速度。中國則有自己的作戰計劃,英國人開戰之初計劃拔出西西里島這顆釘子,中國水師也計劃開戰之初先拔出塞浦路斯這顆釘子,雙方都希望將自己勢力範圍內的敵軍前哨先掃清。

    由於英軍率先行動,中國水師現在面臨這樣一個選擇,一是暫時放棄自己的計劃,調集主力援助西西里島,跟英國海軍主力決戰,一是繼續展開自己的計劃,先掃清東地中海的英國基地,然後在去救援西西里島。

    軍事會議緊急召開,有主張先救援西西里島的,認為西西里島對中國的戰略地位,比塞浦路斯更重要。塞浦路斯或許對歐洲國家很重要,因為這裡是直面中東海岸的島嶼,誰控制了這裡,誰就對敘利亞海岸產生了控制力,但對中國的價值不高,敘利亞現在被埃及統治,埃及是受中國控制的,因此中國不需要通過海島影響大陸,而且從蘇伊士運河出發的航路,並不經過塞浦路斯;西西里島就不一樣了,這裡是從埃及通往歐洲的必經之路之一,西西里島就卡在東西地中海之間,在地中海的蜂腰位置,誰控制了這裡,就佔據了進出地中海的主動權。

    也有主張先攻打塞浦路斯的,因為這是中國的方略,有些軍官認為應該按照自己的計劃執行,否則就陷入了被動,只能跟隨敵人的步伐行動。一旦陷入被動,這可能比得失局部的土地更可怕,因為敵人不可能不防備你的應對,你只能一步步按照敵人的計劃來行動,步步陷阱。

    皇太子最後決定,還是按照自己的計劃來,佔據主動。同時命令西西里島守軍死守,他認為西西里島是一個人口稠密的大型海島,有條件長久堅持下去,而塞浦路斯相對貧瘠,中國肯定能在英軍反應過來之前,佔據這裡。

    而且進攻塞浦路斯是能得到希臘支持的,此時希臘那30艘主力艦就顯得很重要了。

    誰也沒想到,這一選擇卻引起了連鎖反應。

    中國輕易就封鎖了塞浦路斯,派兵登陸,英國海軍早就撤走了,他們早打算用陸軍負隅頑抗。同時英國人也登陸了西西里島,用陸軍嘗試進攻中國基地。

    戰鬥的情況,反而對中國不利,因為雙方都在海軍基地建設堅固要塞的情況下,都不是輕易能攻陷的。可是中國在塞浦路斯的作戰,是單純的軍事行動,而英國人在西西里島上,卻得到了當地人的支持。

    這是意外,卻又在情理之中。西西里島是一個人口密集的海島,這裡的糧食不但能夠自給自足,還大量出口,這本是中國水師認為西西里島可以持久堅守的基礎,但中國在這裡的統治,對當地人來說,是一種殖民統治。因此當英軍登陸之後,當地人選擇站在英國一邊。而在塞浦路斯,對當地人來說,英國統治是殖民統治,現在中國人來了,依然是殖民統治,他們選擇中立。

    “為什麼?西西里人會支持英國人,塞浦路斯人不支持我們?”

    皇太子十分不理解。

    掌握外交情況的李章銅對皇太子進行解釋。

    “殿下。西西里島主要是意大利人,或者說他們自認為是西西里人。當地宗族勢力強大,組成了黑手黨這樣的幫會。我們跟英國,對他們來說都是來者,不受歡迎。而且意大利政府在這裡也有一些影響力,而意大利政府似乎暗地裡支持英國。”

    皇太子皺眉:“意大利人要跟我天朝為敵嗎?”

    李章銅嘆道:“意大利人屬鼠兩端,缺乏膽量。但英國給了他們好處,我收到一個還為確認的消息。英法都在拉攏意大利,英國人許諾他們佔領西西里島後,會把這裡歸還給意大利,只留下軍事基地。條件是意大利幫助英國。法國則希望意大利能跟法國結盟,共同對抗德國。不過意大利胃口太大,他們希望能把普奧戰爭時期,割讓給法國的尼斯和薩伏依收回來,這裡是意大利王室起家的地方。 ”

    皇太子道:“法國會答應嗎?”

    意大利這樣一個國家如果站在法國一邊,會大大緩解法國的兵力劣勢,意大利工業雖然不行,經濟也很貧弱,可意大利人口眾多,特別能生,被奧匈帝國稱之為兔子。意大利人口在統一之後,短短二十年,增長了五分之一,而且還有同樣多的人口移民海外。高增長下的人口結構很好,雖然只有2800萬人口,可意大利適齡兵源非常多,武裝三百萬軍隊不成問題。這是有可能改變局勢的一支力量,足以讓法國的兵力跟德國持平。

    李章銅搖頭道:“法國政府鼓舞民眾靠的就是收復失地,如果又將土地割讓給意大利,會影響政府的威望的。不過聽說,法國在考慮將殖民地突尼斯讓給意大利,這樣意大利就能控制地中海中部兩岸,不知道意大利是不是會同意。”

    皇太子哼道:“那我們的盟友呢?希臘人甚麼時候動手?塞浦路斯有大量希臘人,希臘政府就不能鼓動這些人嗎?”

    李章銅猶豫了一番後道:“殿下。希臘提出了一個要求。塞浦路斯要交給他們!”

    皇太子道:“這不是早就答應他們了嗎?”

    塞浦路斯主要居民是下來人,佔了近八成,兩成多是奧斯曼突厥人,所以希臘人一直試圖收回這裡,只是這裡一直被英國統治,軍備競賽期間,中國通過許諾幫助希臘收復塞浦路斯,讓希臘表示可以在戰爭中支持中國。

    李章銅嘆道:“他們提出了新要求,只要我們答應把克里特島也還給他們,他們就願意立刻參戰!”

    “什麼!”

    皇太子怒氣沖衝的站了起來。

    怒道:“周成功這是趁火打劫!”

    他大罵他的哥哥。
mk2258 發表於 2018-7-8 07:48
第六百六十節奔向戰爭(1)





    李章銅則勸說皇太子接受希臘人的條件,畢竟希臘現在已經不是一個可以忽視的國家。

    依靠區位優勢,他們是歐洲跟中國貿易條件最優良的國家,不管是從黑海出來的中國商品,還是經過地中海運輸的中國商品,希臘都是一個中間地區,借助這種優勢,希臘人發展出了規模龐大的海運業,加上他們本就有海洋文化和商業文化,投資海運的希臘資本極多,周成功也將海運業作為希臘的戰略產業來扶持。幾十年間,希臘海運業不斷增長,現在已經是世界上有數的海運大國,僅次於中英兩大強國,可以跟法國、德國在海運上一較長短。

    基於航運業的發達,希臘打造出了優良的港口,發達的造船業。這些都是重要的軍事戰略資產,這場戰爭中能夠為中國所用的話,將極大的提高中國在地中海地區的優勢。

    除了海上力量之外,希臘本身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而是巴爾幹帝國的加盟王國。

    巴爾幹帝國人口已經達到了2000萬之多,其中希臘人口最多,已經接近了巴爾幹帝國人口的一半,高達900萬人。而且是三國中工業最發達,經濟基礎最好的核心國家。

    周成功對軍事相當重視,巴爾幹帝國的軍事制度完備,儘管不可能比得上西歐國家,可動員200萬兵力的能力還是有的,周成功現在已經不是吳下阿蒙,雖然是在趁火打劫,可他確實有了趁火打劫的資格。

    相比希臘的海上優勢,這些人力資源可能更重要。因為戰爭才剛剛開始,中國不是缺乏人力,只是還無法將人力投射道這裡。希臘卻很方便就能做到這一點,因為他們距離塞浦路斯更近,更有利的是,希臘軍隊一旦登陸塞浦路斯,當地的希臘人會支持他們。

    這些優勢固然重要,但還不是無可替代的,大不了西西里島讓英國占了去,中國早晚也能拿下塞浦路斯,這是一場大戰,短期的得失不必過於在意。

    李章銅更擔憂的是:“殿下,如果希臘站在英國一邊,英國一定願意將塞浦路斯和克里特島都交給希臘。希臘中立我們不怕,但他們倒向英國的話,對大局極為不利。 ”

    盛怒之下的皇太子冷靜了下來,這讓李章銅鬆了口氣,皇太子已經不是過去的皇太子了,經過這麼多年的歷練,他已經成熟穩重了起來。

    皇太子看得出來希臘倒向英國的危害,那就不是損失塞浦路斯和西西里島這種基地的問題了,而是短期內會被英國壓制的大問題。一旦英國人搶先攻占西西里島,他們還能得到希臘支持的話,英國就有能力向東地中海進攻了。畢竟在地中海上,英國還得到了法國的支持,法國海軍也是有一定實力的,他們的主力艦雖然少於德國,但也有60艘可用的主力艦。加上希臘海軍,以及希臘港口作為支撐,英國就能迅速向東地中海投放近兩百艘主力艦。

    一旦丟失地中海制海權,這場戰爭將十分不利,中國如果不得不從西非海岸一步步打過去的話,這一場海戰不打個四五年都不可能分出勝負。一個弄不好,就是上次世界大戰中的局面,中國可以壓制英國,但無法摧毀英國。這就沒有意義了。

    相比摧毀英國,克里特島、塞浦路斯這樣的希臘人佔多數的島嶼,皇太子是可以放棄的。

    他陰沉著臉道:“海軍基地必須掌握在我們手裡。”

    李章銅道:“這是自然,我們將永久佔有基地周邊領土。”

    中國迅速答應了希臘的要求,而希臘人這一次沒有像以往那樣做牆頭草,而是戰爭初期,就迅速擺明了立場,選擇了參戰。他們以跟中國有同盟關係為由,宣布對英法宣戰。同時公開了中國的條件,用來鼓舞希臘民心。希臘海軍迅速開進塞浦路斯,希臘陸軍登陸,並且立刻得到了當地希臘人的支持。可當地的奧斯曼突厥族群又反對他們,這個島是分裂的。

    就像中國成功拉攏希臘一樣,英法說服了意大利人參戰,意大利在看到英軍已經聯合西西里人控制了整個西西里島,中國海軍龜縮在基地要塞中負隅頑抗,判斷中國不可能守得住這裡。同時法國人將突尼斯交給意大利,英國則答應戰後將埃及統治下的昔蘭尼加(利比亞地區)交給意大利統治,這讓意大利在地中海沿岸的非洲擁有了廣大的殖民地,意大利迅速跟英法結盟,對德國、中國和希臘宣戰,希臘也同時向意大利宣戰。

    此時距離中國參戰才剛剛過去了一周,就已經先後有兩個國家按捺不住在戰爭中選擇了立場。

    像意大利和希臘這樣的蠢蠢欲動者,在歐洲還有的是。

    現在他們都紛紛跳了出來,開始試圖利用這場戰爭,取得一些利益,或者解決一些懸而未決的爭端。

    北歐的丹麥試圖解決境內日耳曼邦國的法律問題。

    丹麥跟德國之間不存在領土爭端,因為德國本就是一個由大量小邦國,自由城市慢慢合併成的國家,各邦國之間的領土爭端,就不存在,因此統一後的德國,跟鄰國之間也沒有明顯的領土爭議。

    可因為丹麥跟德意志地區的歷史關係,這裡存在著歷史性的法律問題。此時的丹麥領土,或者也不能叫丹麥領土,而是叫丹麥國王統治下的領土,是比現代丹麥麵積大的多的。丹麥國王統治區域,大概能分為三部分,北部地區,大部分日德蘭半島可以算作一個主權單位,是丹麥王國領地,佔整個丹麥領土百分之四十的南部地區,則是兩個有法律糾紛的邦國,其中最南端靠近德國的是赫爾斯坦因公國,夾在赫爾斯坦因和丹麥王國領地之間的,是石勒蘇益格公國。

    赫爾斯坦因和石勒蘇益格兩個公國,都因為歷史上複雜的繼承製度,是丹麥國王領有的,丹麥國王同時也是赫爾斯坦因和石勒蘇益格大公。這在中國或許不是什麼問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的土地是不會分個一二三等的,都是天子臣民。可在歐洲,這是有明確的法律區分的。公國就是公國,王國就是王國,國王就是國王,大公就是大公。

    就好像歷史上,普魯士王國,長期以來是不算德意志邦國的,在德意志,普魯士國王的地位是勃蘭登堡大選帝侯,國王身份只能用於歸屬於波蘭的普魯士地區。因此很長一段時間,普魯士和勃蘭登堡大公,雖然統治著兩塊領土,並且連塊領土結成不可分割的國土,但東部地區的普魯士是向波蘭王國效忠的,西部地區的勃蘭登堡則是屬於神聖羅馬帝國的,一個國王分別以兩種身份,成為兩個國家的封臣。

    丹麥的問題也於此類似,丹麥國王是赫爾斯坦因和石勒蘇益格兩個公國的大公,這倒也不是丹麥吞併了這兩塊領土,或者爭奪到了兩塊領土的主權,事實上,丹麥國王家族本身出自德意志地區,可以說是德意志地區的格呂克斯堡,可以說是德國血統的貴族,繼承了丹麥王位,同時又在不同時期,繼承了赫爾斯坦因和石勒蘇益格大公的頭銜。

    而赫爾斯坦因和石勒蘇益格在復雜的歷史變化中,宣布雖然作為兩個獨立的公國,但大公將由同一個人繼承,兩個公國的聯合不可分割。這種宣稱,是有法律效率的,在某種法律文件中體現,已經形成了歷史現實。

    可這兩個不可分割公國,人口構成卻又不一樣。南部跟德國接壤的赫爾斯坦因公國,是一個純粹的德意志邦國,人口基本上都是德意志人,語言基本上是低地德語,官方語言受到德國影響,採用高地德語。夾在德國和丹麥王國領土之間的石勒蘇益格,則是南部主要是日耳曼人,北部主要是丹麥人。

    在歐洲政治發展到現代階段之後,這種古老的分封繼承製度傳統,加上現代民族觀念的形成,已經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麻煩。

    尤其是丹麥,雖然是一個小國家,但民族主義情緒很高,加上曾經有過北歐海盜時期的輝煌,民族凝聚力和認同感很強。

    社會制度的發展,讓丹麥各種政治勢力在推動現代化進程,他們希望實行君主立憲制,君主他們有,而且他們的君主願意接受立憲制的約束,議會他們也有,立憲也不是問題,問題是憲法的施用範圍。

    是單純的只在丹麥王國領土內實行,還是在丹麥國王統治下的丹麥王國、赫爾斯坦因和石勒蘇益格公國,這三塊領土內都施行,這在丹麥都是有爭議的。

    丹麥政治勢力希望將新的丹麥憲法,在丹麥王國和石勒蘇益格公國同時施行,將丹麥王國徹底凝聚成一個現代民族國家。

    這並不是丹麥要吞併石勒蘇益格,事實上民族主義情緒很濃厚的丹麥政治勢力,甚至連最南部的赫爾斯坦因公國都不想要,不在乎這個公國的歸屬,甚至希望把這個公國直接分裂出丹麥。
mk2258 發表於 2018-7-8 07:49
第六百六十一節奔向戰爭(2)





    但丹麥民族主義勢力一直堅持石勒蘇益格必須推行丹麥憲法,這並不是為了擴張土地,丹麥是一個很小的國家,人口也很少,沒有擴張的野心。可是,石勒蘇益格的主要居民是丹麥人,他們無法放棄。他們謀求的,其實是在丹麥人居住的土地上,建立一個現代丹麥國家,那麼丹麥人居住的石勒蘇益格就一定要跟丹麥王國一樣,使用同樣的憲法,成為一個國家。

    可問題是,丹麥人不在乎南方德意志人居住,由他們的國王統治的赫爾斯坦因公國,並不追求將丹麥憲法推行到整個丹麥國王統治的國家中。但赫爾斯坦因的德意志人,卻不能接受有部分德意志人居住的石勒蘇益格被併入丹麥。

    赫爾斯坦因公國大公雖然是丹麥國王,可他們一直自己認同,外界也公認是一個德意志邦國,儘管沒有加入德意志帝國,卻加入了北德意志關稅同盟。

    最重要的是,赫爾斯坦因跟石勒蘇益格,有不可分割的協議。丹麥試圖在石勒蘇益格推行丹麥憲法,被兩個公國的德意志人認為,是破壞了這個協議。

    這兩個公國一直都有分離主義情緒,全部有德意志人居住的赫爾斯坦因公國自不用說,石勒蘇益格境內的少數德意志居民,也不願意加入丹麥,希望能脫離丹麥的控制,加入大德意志地區。

    可在歐洲流行的繼承原則下,他們又不反對丹麥國王同時是他們的大公。也就是說,他們希望他們的國家加入德國,然後形成這樣的狀態,丹麥國王在丹麥是一個國王,但在德意志卻是德國皇帝名下的大公。

    兩個公國的德意志人反對丹麥憲法,丹麥勢力則強行推行憲法,歷史上曾經引起了兩次普丹戰爭。但這個歷史上,這樣的爭議只有一次,那是在1846年的時候,在歐洲革命的大背景下,丹麥試圖吞併石勒蘇益格,將這個丹麥人佔大多數的公國,徹底變成丹麥的領土,成為丹麥王國的一部分,而不是一個獨立的公國。但南方的赫爾斯坦因反對,最後普魯士支持赫爾斯坦因,軍隊開進了這裡,丹麥軍隊則開進了石勒蘇益格。不過因為當時革命的氣氛,加上英國的施壓,普魯士退出了這裡。雙方簽訂倫敦議定書,維持現狀。

    後來克里斯蒂安九世繼位,新國王在國內政治勢力的壓迫下,不得不宣布推行新憲法,在是否推行到石勒蘇益格問題上,徵詢德國的意見,俾斯麥反對。歷史上,丹麥在俾斯麥反對下推行法律,結果引起了普丹戰爭。但這個歷史上,由於德國提前統一,成為歐洲第一強國,在俾斯麥反對下,丹麥國王和丹麥的政治勢力不敢堅持將憲法強行推廣到石勒蘇益格公國。因此這個法律問題一直保留了下來,可矛盾也同時保留了下來。

    南方的赫爾斯坦因是北德意志聯邦成員,德意志關稅同盟加盟國,但卻沒有像其他德意志邦國一樣,在德國統一後成為德國的一員,而是因為丹麥國王的原因,一直保持獨立公國的地位,所以德意志民族分子一直很不滿,一直希望加入德國。

    統一後的德國,也希望能將這最後一塊德意志居民居住的邦國,統一進德國。只是俾斯麥執政時期,一直在避免讓德國引起列強的不滿,所以才沒有對這兩個小邦國動手,否則丹麥是抵抗不住德國的鐵蹄的。儘管丹麥多次表示,願意放棄赫爾斯坦因,換取德國支持石勒蘇益格併入丹麥,俾斯麥也沒有接受,因為接受這個條件,會引起赫爾斯坦因人的不滿。俾斯麥必須優先考慮德意志人的態度,他寧可不要赫爾斯坦因也不願意得到一個對德國不滿的赫爾斯坦因。

    這次戰爭前,俾斯麥辭去了首相職位,之後德法戰爭爆發,丹麥希望能藉助這個機會,解決石勒蘇益格問題。

    但德國皇帝也拒絕就這一問題談判。

    這讓丹麥越來越不滿,而且這幾年,北歐的斯堪的納維亞國家之間的關係十分親密,丹麥國王跟前任瑞典國王之間的私人關係十分緊密,瑞典國王又在推行泛斯堪的納維亞主義,丹麥甚至跟瑞典建立了貨幣同盟,發行含金量相通的貨幣。瑞典前任國王也向丹麥表示過,瑞典願意在丹麥因石勒蘇益格問題,與德國爆發戰爭的時候,保護丹麥。只不過這個保證,被瑞典議會廢除了。

    可兩國的關係依然緊密,萬一爆發戰爭,瑞典肯定更願意支持丹麥,前提是在自身安全可以得到保證的情況下。

    如果是丹麥單獨跟德國交戰,那麼瑞典自然不敢保證,可德國不但陷入跟法國的戰爭,現在英國都參戰了。

    英國人不但擅長外交,英國跟北歐的關係也極為密切,最近一二十年,北歐人口雖然不多,但人口少的同時,資源卻相對豐富,尤其是瑞典,以鐵礦為代表的礦產資源十分豐富,而且優質。但他們的主要貿易對象,就是英國,主要外來投資也來自英國。英國對北歐國家的影響力,比任何國家都大。同時英國可能保護他們的安全,至少現在英國還有這個能力。

    英國又有重視外交的傳統,所以英國參戰後,立刻抓住丹麥跟德國的矛盾,積極慫恿丹麥對德國開戰,英國願意支持丹麥吞併石勒蘇益格和赫爾斯坦因,哪怕丹麥人自己都不想要赫爾斯坦因公國。同時英國說服瑞典,一旦丹麥跟德國開戰,瑞典將支持丹麥。

    此時的北歐諸國,其實就是丹麥和瑞典,挪威此時跟瑞典聯合,由瑞典國王統治。三國人口加起來,總計八百多萬人。軍事制度、裝備水平,都跟德國差不多,因為毛奇就是丹麥軍校畢業的,這些國家儘管打不過德國,卻不是因為軍事制度不行,主要是人口少,兵力缺的原因。但三國加起來,又有英國人提供裝備的話,他們還是有能力組建近百萬軍隊的。

    因此不可小覷。

    可三國並不想打仗,哪怕是丹麥,也不願意為了領土跟德國開戰。所以他們先是宣佈在石勒蘇益格使用丹麥憲法,相信已經陷入跟英法戰爭狀態的德國,不會在這個時候跟丹麥開戰。

    如果一切正常的情況下,德國可能真的會顧及到英法的壓力,不會這時候招惹丹麥,讓丹麥人得逞,造成既定事實。可問題是赫爾斯坦因人不同意,丹麥剛剛宣佈在石勒蘇益格推行丹麥憲法,石勒蘇益格南部地區的德意志人就發生了叛亂,赫爾斯坦因人決定支持他們的同胞,丹麥王國派兵鎮壓叛亂。如果沒有外部力量干涉,這會成為一場丹麥內戰。

    可是赫爾斯坦因公國向德國求助,赫爾斯坦因和石勒蘇益格地區,生活著上百萬人口,德意志人佔一半,德國不敢放棄這些德意志邦國的請求,於是德國宣布丹麥違背倫敦協議,改變了石勒蘇益格的政治狀態。要求丹麥四十八小時內,宣布廢除新憲法。丹麥予以拒絕,結果德軍開進了赫爾斯坦因,跟赫爾斯坦因公國聯合反擊丹麥軍隊。

    於是德丹戰爭爆發了,戰爭爆發之後,在英法的聯合遊說下,瑞典以德國入侵丹麥為由對德宣戰,禁止鐵礦砂向德國出口,並動員軍隊援助丹麥。

    繼希臘和意大利之後,又有兩個歐洲國家加入了戰爭。

    但戰爭對那些有包括領土在內的各種紛爭的國家來說,持續展現著吸引力。外面又有其他國家的拉攏。

    相比丹麥、瑞典只是小國,英法德三國都不能忽視的是那些大國,爭取的主要也是那些大國。其中最不可忽視的,是歐洲傳統五大強國之一的奧匈帝國和俄羅斯帝國。

    儘管這兩個國家都很拉攏,對英法來說,奧匈帝國在俾斯麥執政時期,長期跟德國保持友誼,俾斯麥能夠容忍一些德意志邦國不在德國統治下,比如丹麥國王統治下的赫爾斯坦因和石勒蘇益格,也包括奧匈帝國統治下的奧地利。因此奧匈帝國這些年跟德國關係密切,沒什麼矛盾。

    可歷史的恩怨卻無法改變,被俾斯麥強扭在一起的德國,也不是鐵板一塊,德國南方的邦國,以巴伐利亞王國、巴登王國和符騰堡王國為首的,將近德國三分之一的土地上,生活的雖然是德意志人,可卻是信仰天主教的德意志人,跟信仰新教的普魯士格格不入,甚至他們刺殺過俾斯麥,俾斯麥也用文化戰爭來打擊壓制天主教,南德邦國對德意志帝國的統治,一直是有不滿的。他們更親近同為天主教國家的奧地利,甚至在普奧戰爭中,他們也是站在奧地利一方作戰。

    英法保證,只要奧匈帝國加入英法一方作戰,他們就支持在戰後,把南德地區併入奧匈帝國,至於是直接併入奧地利公國,還是作為獨立邦國加入奧匈帝國,英法不會干涉。英法還保證,因為以希臘為核心的巴爾幹帝國加入了中德同盟,所以奧匈加入英法一方,還能從巴爾幹帝國手中奪回丟失的瓦拉幾亞,還同意奧匈帝國在巴爾幹進行擴張,包括吞併被希臘奪走的阿爾巴尼亞。

    同時德國自然也向奧匈這個兄弟帝國許諾,他們能拿出來的利益,同樣是從敵人手里奪取。由於意大利加入了英法一邊,所以德國許諾,支持奧匈帝國奪回被意大利奪走的傳統領地,富庶的北意大利地區,不僅局限於倫巴第和威尼西亞,甚至更多。

    在對俄國的拉攏上,雙方也傾盡了一切。
mk2258 發表於 2018-7-8 07:49
第六百六十二節奔向戰爭(3)





    俄國此時是一個分裂的國家,統治俄羅斯地區的女沙皇和統治烏克蘭地區的康斯坦丁,都宣稱對俄國擁有權力,都宣稱自己是唯一合法的俄國沙皇。奧匈帝國承認康斯坦丁,但絕大多數國家還是承認女沙皇的。

    英法承諾,只要女沙皇願意站在英法一邊作戰,他們不但支持女沙皇從德國手裡重新奪回失去的立陶宛等地,還願意在戰後將波蘭重新交給俄國統治,由俄國女沙皇繼承波蘭國王頭銜。同時還表示,只要女沙皇站在英法一邊,他們還支持女沙皇統一俄國。

    這種誘惑不可謂不大,只是俄國的問題太複雜。

    內戰之後,俄國分裂,分裂的雙方女沙皇勢力當然遠遠強於康斯坦丁。可問題是女沙皇卻無法獨立吃掉康斯坦丁。如果能吃得下,早就下手了。內戰中,雙方損失慘重,但卻在戰場上沒分出勝負。當康斯坦丁構築了縱深防禦的情況下,女沙皇才被迫接受分裂的情況。

    這幾年,雙方雖然停戰,可是都保持著強大的軍備,都不斷的在邊境擴建防禦工事。修建了無數要塞和堡壘,生產和採購了無數的槍支彈藥,邊境地區碉堡林立,加上塹壕、機槍構築的防線,彷彿戰爭還沒有結束。

    女沙皇維持著300萬常備軍,康斯坦丁也窮兵黷武的武裝著200萬大軍,在這種情況下,女沙皇並沒有介入歐洲戰爭的能力。因為她一旦捲入歐洲戰爭,就會給康斯坦丁留下可趁之機,誰敢保證康斯坦丁不會藉機發難。就算戰爭初期康斯坦丁還能保持不動,一旦戰爭持續的時間一長,俄國國內出現問題,康斯坦丁絕對不會錯過這個機會。

    英法同時也拉攏康斯坦丁,提出的條件也差不多,支持對方統一俄國,願意將波蘭交給康斯坦丁統治等等。但跟女沙皇的顧慮相同,康斯坦丁也明白,一旦介入歐洲戰爭,女沙皇肯定會趁機攻打自己。一個分裂的俄國,成了一個自我防備的國家,已經失去了在國際格局變動中撈好處的機會。

    這一番外交爭奪中,德國占據了上風,權衡之下,奧匈帝國最後還是選擇支持德國。一方面跟德國的傳統友誼更緊密,另一方面,奧匈很清楚,在中國參戰的情況下,站在中國一方的國家,將擁有絕對的優勢。

    德國還取得了另一個收穫,那就是英法拉攏女沙皇和康斯坦丁的條件被人公開之後,在這場戰爭中,一直不是很積極的波蘭人突然開始認真起來。因為英法答應的條件中,不管是給女沙皇的還是給康斯坦丁的,都包括波蘭。這不僅僅是對波蘭的羞辱,似乎波蘭是一個可以隨意交易的商品,而且有實實在在的危機。與其被俄國人統治,波蘭人還是更願意接受德國人的統治。至少德國皇帝威廉一世,在波蘭的統治,給了波蘭相當的自由度。波蘭可以有自己的政府和議會,德國皇帝統治波蘭的方式,跟統治德國的方式沒什麼兩樣,談不上什麼屈辱。而俄國統治波蘭的時期,可沒給波蘭人留下什麼好印象。

    所以不但是前線的波蘭軍隊作戰開始認真起來,波蘭議會還接受了進行全面動員的要求,不過後備軍不會派上前線,而是留在波蘭保衛波蘭可能遇到的俄國侵犯。波蘭將組建一支由沒有訓練的年輕人,和已經超過兵役年紀,但有軍事經驗的老人組成的國民防衛軍,總兵力一百五十萬人,這幾乎是波蘭的極限了。

    英法的外交成果也不能說沒有,瑞典丹麥的參戰雖然不足以低效奧匈加入德國一方的劣勢,可他們在西班牙取得了成果。

    法軍在兵力緊缺的情況下,還派遣了三十萬軍隊進入西班牙作戰,英國人也先後招募了二十萬進入西班牙,終於成功幫助西班牙政府軍消滅了卡洛斯政權,而西班牙政府投桃報李,同時也不敢在剛剛得到英法支持成功平叛之後,背叛英法,所以西班牙加入了英法一方。

    西班牙雖然一直政治混亂,經濟凋敝,工業落後,可西班牙人口卻不少,有1500萬人之多,而且西班牙人這幾百年來就沒停止過戰鬥,最近一百年日趨沒落,可打的仗卻不少,內戰就打了兩回,這次內戰中,就算有萬千不利,但至少有一點很重要,他們在內戰中,培養了上百萬有戰爭經驗的老兵。

    西班牙加入英法一方之後,不但讓英法騰出了在西班牙作戰的五十萬軍隊,而且一百多萬西班牙軍隊可以為英法作戰。

    丹麥、瑞典無法彌補奧匈參戰的失利,但加上一個西班牙就差不多了。

    所以目前來說,除了中國參戰這個巨大的不利之外,在歐洲,德奧跟英法雙方的力量,基本上還是對等的,只要中國軍隊不直接開進歐洲,英法還有勝利的機會。

    而中國直接將軍隊派到德國,難度是相當大的,首先他得解決武裝力量通過俄國的外交程序,女沙皇也好,康斯坦丁也好,都宣布中立,他們不能讓本國領土被其他國家利用;其次,讓中國龐大的武裝力量進入德國,德國人似乎也不能放心。就算德國放心,要保證數以百萬計的中國軍隊在德國作戰,物資運輸是一個巨大的災難,完全依靠鐵路,根本無法保證;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中國現在也脫不開身。

    戰爭才剛剛爆發,中國海軍已經開始跟英國海軍在廣袤的海洋上展開了全面戰爭,中國的陸軍力量,優先行動的方向並不是歐洲,而是從印度和美洲兩個方向,向英屬領地發動了進攻。

    以前兩次英國跟中國交戰的經驗參考,沒有幾年時間,中國不可能完全佔領印度和英屬北美,這足以讓英法聯軍戰勝德國,或者被德國戰勝。

    歐洲之外,中國和英國之間,全面戰爭;歐洲之內,歐洲國家之間,列隊廝殺。此時戰爭才真正進入正式階段,該參戰的,能參戰的國家,都已經選擇了陣營,加入了這場規模宏大的世界大戰。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mk2258

LV:9 元老

追蹤
  • 1120

    主題

  • 100531

    回文

  • 46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