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三國] 策行三國《原名:三國小霸王》 作者:莊不周 (連載中)

   
noriko1026 2018-4-3 15:20:18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2268 4927761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4-4 23:38
第320章 惺惺相惜

    荀攸依何顒的吩咐,請見士孫瑞,將他的上中二策合盤托出。士孫瑞撫著胡須,想了半天,問荀攸說,為人設策,通常是上中下三策,你為什麼隻有兩策?

    荀攸說,既是下策,自然不可取,就不用說了。

    士孫瑞更加好奇,堅請荀攸說說下策是什麼。

    荀攸不得已,說道,眼下長安最大的危機其實不是西涼人。西涼將士雖眾,但是分駐三處,且沒有了董卓這個主心骨之後互不服氣,隻是迫於生存壓力才勉強團結起來。隻要朝廷不逼他們,小施恩惠,用不了多久,他們就會離心離德,互相攻鬥。

    當務之急是守住長安。而要守住長安,就要依賴呂布、曹操等武人。王允與呂布並力誅殺董卓,大事一成就對呂布不理不睬,這可不是好兆頭。其實呂布等人非常想和士人結交,隻要你們稍微對他們客氣一點,他們就會感激涕零,敢不效死力?

    士孫瑞聽懂了荀攸的意思,答應一定想辦法彌和王允和呂布的隔閡,籠絡武人,一起為天子效力。

    荀攸辭別了士孫瑞,又來到軍營,請見曹操。

    曹操正在操練人馬,聽說荀攸來訪,他非常驚訝,親自迎了出來,將荀攸請了進去。荀攸一邊走一邊看,對曹操的紮營練兵能力大加讚賞。曹操被他誇得既得意,又不好意思,眉開眼笑。兩人到帳中入座,荀攸把他和賈詡見麵的經過說了一遍,曹操撫著胡須點了點頭,但是眼中看不出什麼失落。

    荀攸問道:“曹將軍,我能問一句嗎,你是怎麼知道賈詡的?”

    曹操笑道:“賈詡曾被舉為孝廉,在宮中做過幾年郎中,與我有一麵之緣。”

    荀攸哦了一聲,沒有再問。曹操見荀攸這副表情,又道:“公達不信我?”

    “不敢。”

    “哈哈,好了,換作我,我也不信。”曹操擺擺手。“公達,你聽說過涼州名士閻忠嗎?”

    荀攸仔細想了想,還是沒什麼印象,隻能搖頭道:“不認識。”

    “閻忠是涼州名士,自然不能和汝潁名士比,不過他在涼州的影響力不小。中平六年,韓遂、馬騰起兵叛亂,曾經挾持閻忠為謀主,閻忠因此憂憤而死。”

    “原來是位義士。他和賈詡有關係嗎?”

    “有啊,就是他,說賈詡有良平之謀。”

    “將軍是想請賈詡為謀主嗎?”

    曹操摸摸鼻子,打量了荀攸好一會兒,試探道:“公達和伯求先生是至交,我就不和你客套了。長安的情況你也看到了,名士很多,勇士也很多,但文武殊途,名士看不起武人,連立下大功的溫侯都屢受人白眼,更別說我了。我知道公達勝賈詡百倍,如果有公達相助,長安可守。隻是公達出身潁川名門,與我交往隻怕會玷汙了公達門楣,被陳元方恥笑,故隻得退而求其次,欲得賈詡,內增謀主,外弱西涼。”

    荀攸笑了。“多謝將軍厚愛。隻是伯求先生體弱思鄉,我要送他回南陽,順便看看孫策是何等樣人。一路艱險,生死難料,不敢承諾將軍。如果還有機會回長安,再為將軍謀劃不遲。至於賈詡,的確是個人才,將軍若有機會招攬他,千萬不要放棄。”

    曹操連連點頭。荀攸雖然沒有現在就答應他,總算沒有一句話回死,這已經讓他很滿意了。

    荀攸站起身來,又道:“還有一件事,想提醒將軍,請將軍斟酌。”

    “請公達指教。”

    “張文遠是難得的將才,將軍不可以匹夫視之。”

    曹操大喜。“我也正有此意,隻是礙於溫侯,未敢與他多接觸。多謝公達提醒,我會留心。”

    他將荀攸送出大營,依依惜別。

    荀攸趕回何顒家,收拾行裝,離開長安,趕奔南陽。

    ——

    朗陵,孫策與周瑜再次見麵。

    兩個月不見,周瑜容光煥發,精神抖擻,連眼睛都比以前亮了幾分,英氣逼人。隨孫策而來的蔡邕一看就歡喜得不得了,拉著周瑜就不撒手,搞得孫策很沒麵子。

    “我說蔡先生,你再這樣,我不給你拉讚助啦。”

    “你不我拉讚助,我就餓死了?”蔡邕很得意,撫著胡須,晃著腦袋。“我雖然沒什麼故吏,卻有門生無數,我在襄陽設講堂,我女兒在南陽開講,用不了幾年,你麾下的文臣有一半會是我們父女的學生。我要著史,他們還能不支持點筆墨錢?”

    “好啊,怪不得你答應得那麼爽快,原來你早有打算啊。”孫策指指蔡邕,笑道:“蔡先生,君子可欺之以方,你不再是君子了。”

    蔡邕撫須大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這也是托將軍之福啊。”

    眾人笑成一團,氣氛熱烈,輕鬆愉快。

    笑了一陣,孫策揮揮手。“蔡先生,為了能讓你早日在襄陽安居,我要和公瑾商量一下戰事。你先休著,等我們說完了,再把你女婿還你。”

    蔡邕分得清輕重,也知道自己不通軍事,在這裏也未必聽得懂,不如找地方自在去。孫策拉著周瑜進了大帳,見龐統不在,卻多了一個年輕人,便看了孫策一眼。不等孫策說話,郭嘉起身趕到周瑜麵前,未語先笑。

    “不用說,這位肯定是孫將軍常常提起的周瑜周公瑾了。在下潁川郭嘉,蒙將軍錯愛,忝任軍祭酒。”

    周瑜很是意外。祭酒可不是一般人能做的,軍祭酒更是如此,這絕對是心腹才能擔當的重任。孫策和郭嘉才認識多久,居然就擔任了軍祭酒?難道就因為他是潁川人?他看看孫策,想從孫策的眼神中看出一些端倪。孫策還沒說話,郭嘉卻一眼看出了周瑜的疑惑,卻不說話,只是客氣的請周瑜入座。

    孫策看在眼裏,心知肚明。他攬著周瑜的肩膀,將他按在座位上,搓搓手。“奉孝,公瑾是我的好兄弟,若說你是我的心腹,他就是我的後背,不用客氣,將你的輕豫重荊方略說與公瑾聽聽,好定大計。”

    郭嘉雖然覺得孫策對周瑜的信任逾於常理,不過他對周瑜印象也不錯,相信孫策看人的眼光,當下將他為孫策謀劃的爭霸方略說了一遍。沒等他說完,周瑜的眼神就變了,向孫策拱手道賀。

    “將軍得此智囊,大計已定矣,夫複何言。”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4-4 23:39
第321章 高處不勝寒

    關於如何爭霸天下,孫策和周瑜早有默契,也有比較明確的戰略方向,這是兩人合作的基礎。若非如此,周瑜絕不肯成為袁術的部下。

    郭嘉的輕豫重荊方略和他們的計劃暗合,而且更實在。孫策、周瑜之前對要不要爭豫州、如何爭豫州是有猶豫的。想爭,實力不足,不爭,又怕失了先機。現在聽了郭嘉的分析,他們知道就算豫州失了也不等沒有機會,心中大定,放下了患得患失的心理負擔。

    周瑜明白了郭嘉對孫策的意義,郭嘉也明白了周瑜對孫策的意義,一個是心腹,一個是可以依靠的後背,雖有側重不同,但戰略目標一致,立刻有知音之感。三個野心勃勃的年輕人敞開心扉,指點江山,暢談未來,儼然以天下為已任。

    當務之急,是先平定江夏、南郡,進而控製整個荊州。

    郭嘉攤開地圖,解說方略。

    自從去年年底袁術去世,到現在已經有三個月,劉勳作為袁術舊部,既沒有奔喪,也沒有送葬,有異誌已經是再明白不過的事情。如果不及時討伐,江夏、南郡就會脫離控製。考慮到孫策曾經對蒯家大開殺戒,南郡豪強很可能會倒向劉勳,到時候襄陽就會成為前線,孫策能控製的僅有南陽一郡。

    但是,要取江夏,從汝南發起攻擊是不現實的。汝南和江夏之間隔著青山、羅山、浮光山等一係列山脈,險峻難行,隻有三關可通,即大隧關、冥阨關和武陽關,這是淮水和江漢的分水嶺,也是中原與南方的分界嶺。這三關在江夏境內,掌握在劉勳手中,要從這裏經過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就算強攻奪取三關,接下還有四百多裏路要走。這四百裏大多是山路,還有水澤,卻沒有一個縣城,人口稀少,補給是個大問題,等到了西陵城下,人困馬乏,對作戰極為不利。

    因此,這條路不可選,必須另想辦法。

    辦法有兩種:一是由南陽出發,取道隨縣、安陸,沿溳水而下,直取西陵;一是由襄陽南下,先取江郡,平定南郡,再沿江而下,取西陵。南郡太守陳紀是劉勳部下將領,頗受劉勳器重,也沒有向孫策臣服。

    “南郡比江夏更重要,劉勳不鎮江陵而鎮西陵,目光短淺,自取滅亡。我建議半二郡合並考慮,先取南郡,後取江夏。江夏戶口既少,耕地也有限,取南郡後,不用急於取江夏,可先穩固南郡,特別是江陵以西諸縣,以防秋收後益州有所動作。”

    孫策和周瑜商量了一番,覺得郭嘉這個戰術比較合適,雖然時間長一點,但穩妥。劉勳隻是疥癬小疾,不足為患。益州的劉焉才是臥榻旁的猛虎,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他咬一口。如果江陵失守,荊州的腰就斷了,江南四郡鞭長莫及。劉焉坐擁荊益,有居高臨下之勢。

    “長沙是孫豫州所領舊郡,將軍可派人聯絡故吏,如果能不戰而定,即可對江夏形成合圍之勢,由江南發起進攻。屆時劉勳除了走豫章,要麼投降,要麼死。”

    “劉勳已經死了。”孫策一揚手,哈哈大笑。

    周瑜也一邊笑一邊搖頭。“將軍,如果要派人遊說長沙,我倒有一個有選。”

    “誰啊?”

    “我的一個故友,九江人蔣幹,字子翼,好縱橫家,口才不錯。不久前趕到南陽來見我,欲謀一官半職。我一直沒有合適的職務安排給他,隻好請他暫時做賓客。”

    孫策一點也不意外。他熟悉這段曆史,知道蔣幹不是演義中的那個小醜。相反,不僅是一個帥哥,而且口才極佳,號稱江淮之間無對。這裏麵可能有水份,畢竟他除了遊說周瑜不成功這件事之外,沒有留下任何值得稱道的事跡。

    “在營裏嗎?”

    “在的,我讓他來見將軍?”

    孫策答應了。不管蔣幹有沒有才,既然周瑜推薦,他總要給周瑜一個麵子。周瑜起身出去,郭嘉抓住機會說道:“將軍,我建議派周瑜出鎮江陵。”

    孫策剛才就覺得郭嘉有話要說,此刻見他如此慎重,也沒有轉彎抹角。“將他調離南陽?”

    郭嘉點點頭,進一步解釋道:“南陽是荊州第一大郡,人口占荊州四成,豪富之家最多,眼下控製也最得力,實力非他郡可比。且南陽四通八達,一旦中原或者關中生亂,避難的人南下荊州,首先會選擇南陽。如此要地,不可控於他人之手。將軍與公瑾情同莫逆,自然無礙,可是別人會有誤會。天無二日,臣無二主,將軍不可疏忽。”

    孫策沒有說什麼。他理解郭嘉的良苦用心,交情再好,主次要分清,何況周瑜的家世、名聲都比他好,就算周瑜自己沒想法,別人也會有意無意的更看重周瑜。時間長了難免會有嫌隙。但他也有他的考慮。現在他還不能放棄豫州,周瑜是鎮守南陽最好的人選,到目前為止,做得也很好,突然把他撤走,不合適。

    “將軍,這是收回南陽的最好機會。”郭嘉堅持已見。“南陽是將軍的根基,不容有失。”

    “奉孝,你不要急,這件事我已經考慮過了,但現在不是最好的時機。一來我相信公瑾,二來我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暫時脫不開身,沒精力來管理南陽。”

    郭嘉聽了,沒有再說什麼。就算他想說,也沒時間了,周瑜的聲音已經在外麵響起。

    “子翼,待會兒見了將軍,你就知道什麼叫得遇明主了。”周瑜朗聲笑道:“你若是錯過了這個機會,我會懷疑你的眼光,以後這朋友也不必做了。”

    “公瑾,我與你相交數年,還是第一次聽你如此稱許他人。待會兒我的確要好好看看是什麼樣的人能讓你周公瑾說出這樣的話來,竟是如此死心塌地。”

    孫策和郭嘉交換了一個眼神。話音未落,周瑜拉著一個年輕人掀帳而入。此人與周瑜年齡相仿,身高也差不多,隻是稍微瘦些,麵皮白淨,五官端正,有書卷氣,但一雙眼睛過於靈動,嘴唇略薄,顯得機靈有餘,沉穩不足。一進帳,他目光一掃,便落在了孫策臉上,脫口而出。

    “好相貌,果然與公瑾不相上下。隻可惜雕琢不夠,未免粗糙,不如公瑾英華內斂,溫潤如玉。”

    周瑜臉色大變,剛要阻止,孫策抬起手,示意周瑜不要說話。他緩緩抽出長刀,放在案上。

    “蔣子翼,聽說你喜歡縱橫家,那你說說蘇秦張儀的優劣。說得好,我聘你為使,往說南郡、長沙。說得不好,明年的今天就是你的忌日。”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4-4 23:40
第322章 蔣幹

    蔣幹愣了一下,隨即又看看周瑜,哈哈大笑。“公瑾,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你知道什麼?”

    “我知道為什麼你會臣服於他。”蔣幹拍拍周瑜的肩膀,走到孫策麵前,坐了下來,倚在案上,伸出手。“拿來吧。”

    “拿什麼?”

    “使者的印信啊?你總不能讓我空口說白話吧?張儀縱橫無礙,遠勝蘇秦,可不是因為他的口才比蘇秦好,而是因為他背後有秦王和秦國的虎狼之師。如今將軍的實力不能和秦王相比,總得給我一個信物好證明我是誰的使者吧。令尊的長沙太守印綬可在你手中?”

    孫策盯著蔣幹看了片刻,收起長刀,微微一笑。“請子翼給我半個月時間,我立刻派人去取。”

    蔣幹搖搖頭。“一事不煩二主,反正也沒事,我親自跑一趟吧。”

    孫策忍不住笑出聲來。這蔣幹有意思,不僅腦子活,而且性格開朗,比周瑜還跳脫,倒和郭嘉有幾分相似。他在曆史上沒留下什麼名聲,可能和他這個性格有關係。縱橫家既不是什麼正經學問,他這性格也和謙謙君子掛不上鉤,那些名士不太可能看得起他。

    “子翼是九江哪裏人?”

    “九江壽縣。不過,我的老家卻離此不遠,蔣國是也。”

    孫策一臉懵逼。蔣國?沒聽說過啊。周瑜咳嗽了一聲:“將軍,汝南期思縣即為故蔣國,乃周公姬旦第三子伯齡封地,後人以國為氏。晉楚城濮之戰,楚軍大敗,楚成王惱羞成怒,遂揮兵東向,掃蕩諸國,蔣國因此而亡,子孫流散於淮泗之間。”

    孫策挑起大拇指。“原來子翼還是周公後人,失敬,失敬。”

    蔣幹哈哈大笑。“幹平生無大誌,願得故國為侯。將軍能使我如願否?”

    “子翼之誌,可期可思,努力!”

    蔣幹站起身來,一甩袖子。“既如此,幹等候將軍命令,隨時可以起程。”說完,對郭嘉、周瑜拱拱手,揚長而去,老遠還能聽到他高聲吟誦。“北海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周瑜很尷尬,郭嘉卻笑道:“看來公瑾對蔣子翼並不是很熟悉,隻知他好縱橫家,卻不知道他還好老莊,佯狂而避世,有接輿之風。這樣的人,俗人不知其妙,公瑾可友之,不可臣之,唯將軍能盡其才。”

    周瑜聞弦音而知雅意,立刻躬身一拜。“奉孝兄所言甚是。”

    孫策暗自歎息。不管他們多談得來,君臣名份永遠優先於朋友之義,郭嘉腦子裏繃著這根弦,周瑜同樣沒有忘記。高處不勝寒,要想稱王稱霸,就得接受孤家寡人的孤獨,別指望能像普通人一樣呼朋喚友,推心置腹。

    被蔣幹一打岔,開始親密無間的氣氛就有些微妙的變化。孫策見狀,便主動把話題拉回正事上來。他決定進逼平春,伺機奪取三關。三關雖然在行政區劃上歸江夏,但從地理上卻與汝南更接近。有黃巾大帥吳霸策應,要奪取三關並沒有那麼難。控製三關之後,周瑜立刻返回南陽,準備南郡的戰事。

    周瑜、郭嘉讚同孫策的計劃。周瑜又提出建議,孫策不必急於進攻三關,可征召包括廬江、九江在內的其他各郡郡兵參戰,形成兵力上的優勢,並借機從中挑選精兵強將。廬江、九江的郡兵中有不少蠻夷,戰鬥力較強。如果能將這兩個郡控製在手中,對秋後攻取江夏有好處。

    孫策一一接納。他讓周瑜把蔣幹找來。難得有一個口才好的,不能讓他閑著,要充分發揮他的作用。戰前遊說不僅僅是輿論和心理攻勢,同時也是收集情報的機會。在去長沙之前,他需要蔣幹先和李通見個麵,然後再去江夏一趟。如果蔣幹能憑三寸不爛之舌說服李通或者劉勳,那就再好不過了。就算不能,也可以穩住他們,爭取時間。

    周瑜答應了。會議一結束,他就找來了蔣幹。蔣幹欣然應允,興衝衝地出發了。

    ——

    得知孫策到了朗陵,黃巾大帥吳霸第一時間趕來拜見。

    吳霸五十多歲,身材還算健壯,但兩鬢已經見白。與劉辟、龔都一樣,他原本也是家境尚可的小地主,溫飽不成問題。隻是人心苦不足,他想再進一步,由富而貴,這才接受了太平道的忽悠,成了黃巾軍大帥。結果沒成開國功臣,反而成了流寇,幾個親人死於戰事,想回頭也回不了。

    他現在有六千多戶,兩萬多人,但大多是老弱,戰鬥力有限。本來駐紮在大別山深處。山裏雖然安全,但生活太苦了,聽說孫策在南陽招募黃巾屯田,他也想去南陽,經過平春的時候被李通截住了。正在他急得沒辦法的時候,他偶然得知孫策到了汝南,正在平輿募兵,立刻派人去聯絡。

    聽完吳霸的自述,孫策知道這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根本不適合造反。即使是以黃巾軍將領的平均水平而論,吳霸也屬於中下之材。這也怪不得他,身為一個小地主,他對種地還有點經驗,對天下大勢卻是兩眼一摸黑,行軍打仗更是一竅不通,標準的烏合之眾。

    張角想靠這些人改朝換代簡直是異想天開。

    孫策說話很客氣,允諾將吳霸及其部下安排到南郡去屯田,待遇比照劉辟和龔都,做事卻絕不猶豫,要從吳霸的兩萬多人中挑出精銳充實到自己部下,剩下的全部留著屯田。本來就是農民,讓他們戰鬥純屬是趕鴨子上架。

    吳霸被李通打慘了,現在隻想過點安穩日子,對孫策的要求一一答應。

    一切商量妥當,孫策對吳霸說道:“李通是什麼人,說給我聽聽。”

    吳霸咂了咂嘴,臉苦成一團。他打開了話匣子,滔滔不絕地倒起了苦水。“將軍有所不知,這李通可是個心狠手辣的惡棍,跟他合作過的人,沒有一個有好下場的……”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4-4 23:42
第323章 李通

    李通在三國名頭不算響亮,很多人都不熟悉他。但孫策清楚這人是個狠角色,他唯一的遺憾是死得太早,建安十四年他就病死了,時年四十二歲。而他生前的最後一個任務是擊敗想抄曹仁後路的關羽,救出曹仁。若非如此,等江夏、南郡變成戰場前線,他的功業絕不弱於文聘。

    在史書裏,李通與文聘、許褚等人同卷,大多數人名聲不顯,許禇出名是因為演義,屬於例外,但實際上這些人都是極重的將領,否則史家不會將他們列在五子良將之後。李通的功績在於穩定後方,曹操與袁紹對抗於官渡之時,李通牢牢的控製了汝南,保證了曹操後方安全,當時和他搭擋的人就是趙儼。

    李通是江夏平春人,可是從地理上而言,平春在三關之北,與汝南地接。這是朝廷特意設定的區劃原則,不讓任何一郡獨占地理上的分界嶺,以免有人依靠地理優勢割據一方。南陽郡有一角伸入江夏腹地,也是出於這個原則。

    李通起家就在朗陵,他和郡人陳恭一起起兵。與他們同時起兵的還有一個周直,李通想幹掉周直,吞並他的部眾,陳恭不同意,於是李通就自己幹,請周直來喝酒,然後就把周直幹掉了。周直部下大亂,欲行反撲,陳恭沒辦法,隻好與李通一起出兵,降伏周直部下。後來陳恭的妻弟陳郃造反,殺了陳恭,想接管他的部下,李通又出兵殺死陳郃,用陳郃的首級祭祀陳恭。

    至此,李通成為朗陵一帶最強的武裝力量,擁眾五六千戶,整個朗陵、平春等縣都在他的勢力控製範圍以內。江夏全郡十四城,五萬多戶,李通控製的力量約十分之一,劉勳想占據江夏、南郡與孫策對抗,自然要拉攏李通,便任命李通為安陽都尉。

    李通原本和吳霸等人一樣是私人武裝,現在有了江夏太守的官方任命,他就成了官兵,想對吳霸等人下手,擴張實力。吳霸等人原屬黃巾,實力也不小,李通不敢輕惹,但是在劉辟、龔都先後被孫策父子招攬之後,留在山裏的餘部實力大減,此消彼漲,他動了心思,自然不能讓吳霸順利通過他的地盤。

    聽完吳霸的控訴,孫策並不擔心。李通功業心很強,幾次吞並的時間都選擇得很好,這樣的人不會是莽夫,他知道該選擇誰。曆史上他就沒有選擇袁紹,現在他也未必會選擇袁紹,至少不會選擇劉勳。

    孫策對吳霸說,這件事交給我了,你和其他人聯係一下,讓他們全部趕到朗陵來。

    吳霸將信將疑,嘴上答應了,積極性卻不夠。孫策也不著急,他知道吳霸會觀望,這是人之常情。等他把李通打服了,他們才能死心塌地。如果蔣幹能夠說得李通來降,那就更好了。

    ——

    蔣幹一駕輕車,進了平春城。

    孫策率兵剛出平輿城不久,李通就收到了消息,立刻放棄了朗陵,收縮到平春。平春在淮水之南,背靠桐柏山餘脈之一的東山,易守難攻,他就是平春人,很清楚地形。麵對周直、陳郃等人,他無所畏懼,敢打敢衝,麵對吳霸等人,他也有足夠的信心主動出擊。可是麵對孫策,他沒有這樣的信心。

    孫策在穰城一帶大破徐榮,全殲兩萬西涼兵的消息,他已經聽說過。當然,他也聽說了孫策在南陽誅殺豪強,奪其家產的事。他也是一個豪強,不想放棄手中的土地,否則他早就投孫策了。

    得知蔣幹來了,李通很高興,立刻派人將蔣幹迎了進去。蔣幹也算是江淮之間的名士,他主動來訪,讓李通覺得臉上有光。不僅在正堂相見,還請來了不少部下,儀式很隆重。

    雙方見禮,李通一一介紹了自己的部下,然後很客氣的問道:“不知子翼大駕光臨,有何指教?”

    蔣幹笑笑,環顧四周。“來救諸位性命。”

    李通並不意外。他知道蔣幹從朗陵方向來,很可能是為孫策做說客。孫策和黃巾關係不一般,他到這裏來,應該是應吳霸等人之邀。“這話從何說起?”

    “聽說都尉現在有五六千家?”

    李通撫著頜下的短須,傲然一笑。“敢教子翼得知,我剛剛接受了郡將的任命,已經是陽安都尉了。平春、黽縣都是我的轄區。”

    “哦,是嗎,那有多少人?”蔣幹故作驚訝。

    “兩縣相加,有一萬三千餘戶,近六萬口。”

    蔣幹拱拱手。“恭賀都尉,這兩個縣加起來戶口比朗陵還多,幾乎有平輿的六成了。”

    李通頓時尷尬無比。蔣幹看似誇他,其實是損他。一萬多戶算什麼,孫策掌握著整個豫州,僅汝南郡治平輿就有兩萬戶。朗陵人口也不少,他在朗陵附近活動了那麼久,卻一直沒能控製朗陵。孫策一來,他直接撤出了朗陵縣。

    蔣幹環顧四周,將李通等人的神情盡收眼底。“諸位知道劉子台是袁將軍故吏吧?”

    李通沉默不語。

    “劉子台能做江夏太守,是奉袁將軍之命,如今袁將軍戰死沙場,劉子台既不奔喪,也不送葬,卻擁兵對抗袁將軍指定的繼承人。這樣的人也值得你們擁戴?如果他是九江太守,我會覺得很羞恥。”

    李通咳嗽一聲:“子翼所言不妥,袁將軍物故,孫策如何能做他的繼承人。要繼承,也應該由袁將軍之子袁伯陽繼承才對……”

    李通話音未落,蔣幹就打斷了他的話。“都尉最近可曾見過潁川辛毗辛佐治?”

    李通張了張嘴,顧左右而言他,不敢與蔣幹對視。蔣幹冷笑一聲:“這麼說是見過了。那我再問一句,都尉可曾見過袁將軍之婿黃子美?”

    不等李通回答,蔣幹大聲說道:“辛佐治護送袁伯陽回鄉,為袁將軍守墓,不知輔佐袁伯陽致禮盡哀,卻煽動都尉與袁將軍指定的繼承人為敵,是為不忠。黃子美身為袁將軍長婿,與劉子台沆瀣一氣,是為不孝。他們挑動是非,陷汝南、江夏二郡於水火,是為不仁。他們誤導都尉,以卵擊石,是為不義。不忠不孝,不仁不義,都尉與這樣的人為伍,難道不怕身死族滅,遺臭萬年?”

    “誰說我們一定會敗?”一個老儒生站了起來,反駁道:“孫策父子再強,還能與袁本初對抗嗎?”

    “你是哪位賢達?”

    老儒生哼了一聲,大聲報了一個名字。蔣幹想了想,搖搖頭。“沒聽過。”

    老儒生氣得臉色發白,怒視蔣幹。蔣幹微微一笑。“幾天前,汝南數千名士齊聚平輿,要為許子將討公道,你怕是沒資格參加吧?若非如此,你怎麼還能在這裏大言不慚,妖言惑眾。怎麼,你覺得你比許子將還要高明?”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4-4 23:44
第324章 說客

    老儒生氣得臉色發白,怒視蔣幹。蔣幹微微一笑。“幾天前,汝南數千名士齊聚平輿,要為許子將討公道,你怕是沒資格參加吧?若非如此,你怎麼還能在這裏大言不慚,妖言惑眾。怎麼,你覺得你比許子將還要高明?”

    老儒生臉色一陣紅一陣白,訕訕地坐下了。

    蔣幹轉身看向李通。“都尉也覺得袁本初很強大嗎?”

    李通笑笑。“袁本初四世三公,登高一呼,天下豪傑望風而歸,難道不比孫家父子強?”

    “沒錯,袁本初四世三公,天下名士遊俠無不望風影從。山東州郡討董,他為盟主,擁兵數十萬,而孫豫州兵不過萬,糧秣不足,的確不能與袁本初相提並論。可是最後擊退董卓,收複洛陽的人是誰?”

    李通無言以對。

    “去年西涼兵兩路進擊南陽,屠南鄉、順陽,進逼穰城,又是誰擊敗了他們,全殲步騎兩萬餘?都尉駐兵朗陵,離潁川不遠,應該見識過西涼兵的凶殘。都尉守土有責,可有什麼戰績值得誇耀?”

    李通麵紅耳赤,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蔣幹冷笑一聲,轉身看著那個老儒生。“你既然坐在這裏,想必是為都尉謀劃。我想問你一句,如果孫將軍派一支人馬入隨縣、安陸,劉子台還有一兵一卒能到平春嗎?”

    老儒生轉過頭,不敢與蔣幹對視。

    蔣幹環顧四周,目光一一掃過,最後落在李通的臉上。“戰有五法,能戰則戰,能守則守,不能守則走,餘者唯死與降耳。請都尉量力而行,莫要誤了諸位前程。”他拱拱手。“言盡於此,就此告辭。”說完,轉身就走。

    李通愣住了,不知道如何應對。一錯神的功夫,蔣幹已經下了堂,穿上鞋,大步流星的往外走,那樣子就像戰火隨時燃起,他要快點跑,要不然就會被殃及一般。李通急了,一躍而起,顧不上穿鞋,奔到庭中,攔住了蔣幹去路。

    “先生留步。”

    蔣幹背著手。“該說的我已經說了,留下來幹什麼?我已經聞到了你們身上的屍氣,一刻也不想留了。”

    李通哭笑不得。“先生,你這樣回去,如何向孫將軍交待?”

    “我不需要向孫將軍交待。”蔣幹哈哈大笑。“孫將軍說了,你們既不想平天下,又不想守家園,更沒有建功立業的誌向,就是一群躲在山裏刨食的野雉。野雉有什麼用呢?無非讓小兒試射,檢驗武藝,然後拔其毛,食其肉,留其雉尾以耀武。將軍練兵新成,正好用你們來試試刀鋒。是我不忍心看你們為人詿誤,這才自高奮勇來勸你們。現在我已經勸過了,不走還能幹什麼,給你們收屍嗎?”

    追出來的那些人聽了蔣幹的話,一個個嚇得麵無人色。他們互相看了半天,將李通推到蔣幹麵前。李通窘迫不堪,搓搓手。

    “先生,我能……問一個問題嗎?”

    “你說。”

    “如果我們歸順孫將軍,孫將軍會不會……搶走我們的土地、產業?”

    蔣幹斜睨著李通,似乎覺得這個問題很白癡。李通被他看得心虛,卻又不甘心退縮,隻是硬撐著。過了好一會兒,蔣幹歎了一口氣。“你們如果歸順孫將軍,孫將軍隻會帶著你們去搶別人,怎麼可能搶你們?就你們那點產業,值得他出手嗎?”

    李通等人大喜過望。

    ——

    西陵,江夏太守府。

    劉勳垂著眼皮,一動不動。黃猗坐在一旁,臉色尷尬無比,眼皮都不敢抬。辛毗從汝南趕來,一見劉勳,就表明了袁紹特使的身份,指出劉勳麵臨的嚴峻形勢,讓他這個以劉勳智囊自詡的功曹很沒麵子。

    黃猗是在得知徐榮進入南陽改變陣營的。當時他覺得孫策離死隻有一步之遙,兩萬南陽郡兵怎麼可能是同等數量的西涼步騎對手,更何況指揮西涼人的還是曾經擊敗孫堅的徐榮。劉勳也是這麼想,一拍即合,任命黃猗為功曹,並派人向袁紹投誠。

    功曹主管一郡人事,是名副其實的大吏,強勢的功曹往往能夠架空太守,“南陽太守岑公孝,弘農成瑨但坐嘯”,黃猗對這句話並不陌生,現在終究也有機會追慕前賢,當然不肯錯過。

    但他們怎麼也沒想到,孫策不僅勝了,而且是大勝,全殲徐榮兩萬步騎。

    孫策移駐豫州,劉勳已經慌了神,正考慮是不是要重新改換門庭,卻被黃猗攔住了。黃猗說,孫策粗暴好殺,在南陽得手是意外,到了汝南就沒這麼順利了。汝南無險可守,一旦袁紹南下,孫策隻有撤回南陽。如果現在改換門庭,將來再投袁紹就難了,不如堅持一下。

    劉勳接受了黃猗的建議。聽到孫策與許劭發生衝突,千餘名流齊聚平輿,要為許劭討個公道的時候,劉勳對黃猗佩服得五體投地,覺得讀書人就是不一樣。還沒等他們的高興勁過去,辛毗突然趕到西陵,提醒他們加強戒備,孫策正在整軍備戰,隨時可能南下,奪取江夏和南郡,並指出劉勳棄南郡而駐江夏是大錯特錯,要求他立刻改變策略,主動北上,進攻孫策。

    劉勳被辛毗的名頭嚇住了。潁川名士中老一輩的是潁川四長鍾韓陳荀,年輕一輩的有辛陳杜趙,辛毗就是排在第一的辛,絕非黃猗可比。他又有袁紹特使的身份,他的意見自然非同小可。更重要的是辛毗的分析很到位,江夏實力太弱,支撐不起三關的守備,李通區區武夫,不足倚重。一旦孫策派人從隨縣、安陸攻入江夏腹部,三關必失。

    辛毗要求劉勳盡發江夏、南郡以及江南四郡之兵,北上攻擊襄陽,同時占據隨州,將襄陽、隨州、三關就可以聯成一體,將孫策攔在漢水以北,並迫使孫策放棄豫州,回撤南陽。

    辛毗還告訴劉勳,袁術之子袁耀已經向袁紹效忠,剛剛回到汝南,孫策現在什麼也不是,你們根本不用在乎他,隻要向袁紹效忠,就沒人能說你們什麼。董卓已誅,天下人心盡在袁紹,袁紹很快就能不戰而勝,這是你們最後的機會,千萬不要錯過。

    辛毗所說的都對,唯一的問題是劉勳也好,黃猗也罷,都不覺得自己有能力戰勝孫策。哪怕辛毗口才再好也沒用。他能否認孫策全殲徐榮的戰績嗎?主動挑戰孫策,和送死有什麼區別?

    辛毗心如急焚,覺得自己麵對的不是兩個人,而是兩頭豬。袁術、孫策真是瞎了眼,怎麼會選這兩個白癡付以重任?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4-4 23:45
第325章 一見如故

    蔣幹回報孫策,特別強調了李通等人的擔心和他的承諾。

    孫策明白他的意思。南陽那一套暫時還不能在汝南境內推廣,否則隻會適得其反,逼汝南世家造反,別說整說備戰了,內部的叛亂就能讓他焦頭爛額。這也是郭嘉建議他把重心放在南陽的原因之一。因為各種原因,南陽世家已經被他摧殘得不輕,反抗能力有限。

    孫策同意兌現蔣幹的承諾。蔣幹大喜。他生怕孫策不肯接受李通的條件,答應的時候便有些含糊,盡管如此,他也有先斬後奏的嫌疑,孫策不鬆口,他也沒辦法,隻能白跑一趟。現在孫策居然答應了,而且沒有任何責怪他的意思,讓他有如魚得水之感,無比快意。

    蔣幹迅速趕回平春,和李通敲定了條件。李通先派那個老儒生曾靖來致意,孫策很客氣的接待了他,兩人談得很融洽,並商量在平春設縣學,禮請曾靖出任經師。曾靖讀了一輩子書也沒能入仕,這才跟隨李通做了參謀,實際上行軍打仗並不是他所好,能做經師,教書育人,他當然求之不得。

    曾靖回報李通,為孫策說了一通好話。李通再不懷疑,立刻親赴朗陵,拜見孫策。

    孫策和李通很談得來。李通剛剛二十五歲,身材壯實,聲音洪亮。他十七歲出道,自中平六年糾合人馬,至今已經有七八年的統兵經驗,這幾年又順風順水,逢戰必勝,隊伍壯大了好幾倍,一向以青年才俊自詡,一般人很難入他的眼。不過在孫策麵前,他不敢有一點傲氣。

    孫策一戰全殲兩萬西涼精銳的戰績足以讓他之前的成績黯然失色。

    英雄惜英雄,兩人一見如故,說得很投機。孫策從曾靖口中得知,辛毗雖然見過李通,但兩人談得並不愉快。辛毗大概是覺得李通就是一草寇,手下雖然號稱有五六千家,實際上戰鬥力有限,真正有戰鬥力的人不過一兩千人而已,言語之間難免有些輕視,這也是李通決定投降的原因之一。孫策看了李通帶來的部下後,覺得辛毗看不上李通也是情有可原。這的確是一群烏合之眾。

    但是孫策沒有直接說,他熱情地邀請李通校閱人馬。

    孫策的人馬大部分都在南陽,帶到汝南的隻有親衛步騎一千餘人,再加上兩千多汝南郡兵。周瑜從南陽帶來了黃忠部,再加上周瑜本人所領的中軍,所有的兵力加起來有一萬三千多人,是李通的三四倍。

    但人數優勢隻是一方麵。在周瑜的指揮下,這一萬三千多人一絲不苟的演練陣形,前進後退,步騎配合,有板有眼,殺氣騰騰。李通一看就服了。雙方的差距真不是一點兩點,就連那些汝南郡兵都比李通的部下戰力強,真要是兩軍對壘,李通絕對不會有一點取勝的機會。

    “將軍高明,不愧是將門虎子。”

    孫策放聲大笑。他聽得出李通話中的羨慕。帶兵打仗有時候的確要靠天賦,但一些基礎卻要靠傳承,兵書裏可不講。李通自己摸索了幾年的東西,老爹孫堅可能在幾句話之中就能傳授給他。

    “文達,不是我誇口啊,我隨便找個軍侯出來,都比你手下任何一個將領強。”

    “我承認。”李通也很識相,不想自取其辱。

    “知道為什麼嗎?”

    “還請教。”

    “我在南陽設立的第一個學堂就是講武堂,專門培訓中層將領。知道講課的祭酒是誰嗎?南陽尹公。”

    李通眨巴著眼睛,半天沒反應過來是誰。孫策啞然失笑,攬著李通的肩膀。“文達,你雖然不喜歡名士,但你也不能免俗啊,連尹公都不知道。那你知道故太尉張奐張然明嗎?”

    李通一拍胸脯。“當然知道,涼州三明嘛,我朝名將。”

    “沒錯,尹公當年就是張然明麾下兩司馬之一。知道另一個司馬是誰嗎?”

    李通再次搖頭。

    “董卓。”

    李通一下子驚呆了。董卓是禍國殃民的奸臣沒錯,但董卓是戰功卓著的名將,西涼兵也是天下有名的精銳,這一點無法否定。尹端居然曾經和董卓為同僚,同在張奐麾下聽令,僅這份資曆就足以證明他並非普通人。至於為什麼沒名聲,也可以理解。涼州三明都不招名士待見,更何況張奐麾下的司馬。

    “將軍,我有一個不情之請。”

    “想去講武堂聽課?”

    “可以嗎?”

    “不可以。”孫策一口否決。“你麾下這麼多人,你去求學了,誰來統領這些人?”

    李通咂了咂嘴,也有些難辦。他這些年自己摸索有多辛苦,他太清楚了,有名將開堂講學,對他來說簡直是夢寐以求的好機會。但是正如孫策所說,他手下這麼多人不能不管,真讓他一下子放棄,他肯定舍不得。他說這句話本身就有試探孫策的意思。

    “這樣吧,你先請曾先生給你們啟蒙,認幾個字,打好基礎,到時候我把尹公請到平春來,特地給你們開課,集中講一個月,如何?”

    “當真?”

    “不相信我?”

    李通喜出望外,連忙向後退了一步,一揖到底。“多謝將軍。李通不才,願為將軍取三關,為見麵禮。”

    孫策看著李通,沉默了片刻,收起笑容。“文達,三關險固,易守難攻,需從長計議,哪怕是再訓練幾個月也能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傷亡,不要急在一時。”

    李通笑了。“將軍體恤士卒,我非常敬佩,但我不是想強攻三關,而是想學蔣子翼,做一回說客。將軍有所不知,三關守將與我交情匪淺,辛佐治經過三關時,對他們的治軍能力頗不以為然。我想他們三個現在盼將軍的使者如盼甘霖,我雖然不如蔣子翼能言善辯,卻也有七分把握說服他們來降。”

    孫策大喜。“既然如此,那我就卻之不恭了。文達,若能成功,這三關以後就歸你這陽安都尉節製。”

    李通大聲應諾。“願為將軍效犬馬之勞,萬死不辭。”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4-4 23:56
第326章 呂蒙

    李通沒有說大話,他隻去了一趟,就說服三關守將來降。

    孫策兌現了諾言,將三關納入陽安都尉的管轄範圍,並將平春、黽縣、新息、軑國、西陽五縣的賦稅劃歸陽安都尉,作為養兵之用。這幾個縣處於山區,耕地有限,賦稅都不充裕。前兩年發生饑荒,李通為了養兵,幾乎散盡家財,在籠絡了人心的同時,他也破了產。孫策將這五個縣的賦稅劃為陽安都尉專款,就在財政上保證了陽安都尉轄區的後勤補給,李通再也不需要用自己的錢養兵了。

    李通感激不盡,提出將長子李緒送往南陽求學。孫策拒絕了,李基還小,才五歲,連幼稚園的年齡標準都沒達到,這不是求學,就是送質。

    “不急,等兩年再說。”孫策對李通說道:“南陽幼稚園名額很緊張,我現在手頭也緊,不敢擴大規模。給你名額,南陽人會有意見的。”

    李通等人很好奇,他們還不知道南陽有個幼稚園。一打聽,這才知道南陽不僅有郡學,還新開了個幼稚園,專門接納普通百姓的孩子入學,不僅待遇好,先生也出類拔萃,是大儒蔡邕的女兒,周瑜未過門的妻子。第一期招收一百人,結果報名的時候來了上千人,為了爭一個名額,南陽太守閻象、輔義中郎將周瑜的門差點被人砸了,閻象不得不公布入選童子的名單以示公正。

    孫策唉聲歎氣地大倒苦水,李通等人卻心動不已。他們又不是傻子,豈能看不懂孫策的用意。專門招收普通百姓的孩子,不管這些孩子將來能不能成才,孫策已經得到了南陽百姓的民心。這些孩子將來做了官,能不感激孫策的恩德嗎?

    這是孫策的太學啊。

    孫策越是不肯讓他們入學,他們越是不甘心,好說歹說,最後孫策答應給他們十個名額,而且是下一期的。李通等人高興之餘,也對南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相約等一段時間宛城考察一番。幼稚園進不了,南陽郡學還有機會嘛。

    兵不血刃的解決了三關,孫策和周瑜各奔東西。周瑜趕回南陽,準備南郡攻勢。孫策派黃忠回平輿,自己率領親衛營趕往廬江、九江。一來要去接家人,二來九江太守周昂是袁紹的人,他必須拔掉這個釘子。

    到了蓼縣界,孫策停住了腳步。蓼縣是廬江郡的屬縣,他雖然有朱儁的手令,可以征調廬江、九江的糧賦以備戰,但是他沒有直接管理這兩個郡的權力,越界不合規定。陸康又是一個很講規矩的人,他不想因為一些細節惹來非議,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他在汝口紮營,命人傳信陸康和周昂,請他們趕來相聚。

    汝口是汝水入淮水處,是真正的交通要道,水麵上帆影如織,非常熱鬧。孫策駐軍於此的消息很快就隨著來來往往的船隻傳向四方。很快,就有人找上門來,或是自薦,或是投軍。孫策一邊整頓操練汝南郡兵,一邊主持測試。他不知道自己能在豫州呆多久,普通人他不要,要的都是將來能跟著他轉戰四方、建功立業的精銳。

    典韋及義從依然是步卒考官,陳到卻代替了秦牧,成為騎士考官。豫州沒有戰馬,能成為騎士的人非常少,所以他比較閑,有充足的時間陪著孫策在大營附近轉悠,打打獵,見見附近的小土豪。

    孫策原本很喜歡打獵。打獵不僅是為了那些野味,還有練兵的作用。但他現在很少打獵,生怕像曆史上那樣再落了單,被人偷襲,而且郭嘉也勸他持重,不要輕行。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孫策殺了那麼多人,難保不會有人想刺殺他。刺客不需要太好的武藝,必要的時候,一隻暗箭就能解決所有問題。

    孫策覺得有理,所以他從來不離開大營太遠,而且隻要出了大營,陳到和那一百名白毦士絕不離開他的身邊,任何人想接近他百步之內都逃不過白毦士的眼睛。晚出早歸,絕不會有日落後才回營。

    這一天,孫策得到消息,說吳夫人乘的船已經到了芍陂,離大營不遠了。孫策不敢怠慢,叫上典韋、陳到出營遠迎。這年頭講究孝道,他就算做了皇帝,老媽來了也得迎接,幾十裏算少的,上百裏很正常。迎得越遠,說明越孝順。

    因為離營比較遠,不僅典韋、陳到的義從步騎要跟著,秦牧率領的親衛騎也全部帶上,一行千餘人出了大營。秦牧率領兩百名騎士在麵前開道,鼓吹也跟著,吹吹打打,煞是熱鬧。這是新建的鼓吹,原本的鼓吹還跟著杜畿巡視南陽各縣。孫策平時也不用,但現在去迎老媽,這陣勢必須擺出來。

    出了大營,剛走了不遠,典韋忽然扯了扯孫策的袖子,說了兩句什麼,伸手指向遠處。鼓吹正吹得起勁,孫策也沒聽清,隻是順著典韋的手臂向遠處看,隻見一個少年站在野地裏,踮著腳向這邊張望。衣衫半舊,身子骨也有些單薄,看起來像是哪家出來打柴的孩子。

    “一個孩子,又沒武器,能有什麼危險?”孫策覺得典韋有些大驚小怪。

    “不是。”典韋湊到孫策耳邊,大聲說道:“這小子昨天就來過,沒能通過考核,我以為他回去了,沒想到還賴著不肯走。”

    孫策笑了。不用試,他也知道這孩子不可能通過考試,除非他也是穿越者。窮文富武,沒有一點家產為依托是練不成高明武功的,就算有高明的師傅教也不成,營養跟不上啊。像典韋這樣天生力大無窮的人畢竟是少數,而這孩子看起來顯然沒有典韋這樣的先天優勢。

    不過,這孩子孤身前來應試,又賴在大營外麵不走,這份堅毅也是不易。雖說已經是初春,天氣還冷,夜深露重,在外麵熬一夜可不是好受的。典韋大概也是動了惻隱之心,否則絕不會特地提醒他。

    “把他叫過來。”

    典韋應了一聲,讓一個義從走過去,把那少年叫了過來。

    隊伍沒有停,那少年跟著走,瘦弱的胸膛劇烈起伏,卻不肯大口喘氣,蒼白的臉很快就憋得通紅。孫策有些不忍,給陳到遞了個眼色。陳到會意,彎腰將那少年提了起來,放在身前,與他共乘一馬。

    “你叫什麼,哪裏人氏?”

    “呂蒙,富陂人。”

    孫策轉頭,打量了少年好一會兒。呂蒙?不會是同名同姓吧。不過籍貫正確無誤,應該不是巧合。

    “有字嗎?”

    “有,字子明。”呂蒙舔了舔嘴唇。“我自己起的。”

    孫策笑了。這麼說就不會錯了。不過這也忒廋了,看起來比龐統還要小,明顯營養不良。“多大了?”

    “十……十八。”呂蒙的眼神有些躲閃。

    孫策看了他一眼。“再說一遍。”

    “十……十六。”

    孫策擺擺手。“叔至,放下他,讓他滾!”

    沒等陳到答應,呂蒙猛地抱住陳到的胳膊,大聲叫道:“將軍,我說實話,別趕我走。”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4-4 23:57
第327章 窮孩子

    呂蒙今天十四,和龐統一樣大。論生日,他比龐統大兩個月。論身高,他至少比龐統矮半頭。陳到最有感觸,他一隻手就能將呂蒙提起來,輕飄飄的沒點重量。看他這麼怕孫策趕他走,心中莫名的一軟。但他什麼也沒說,隻是用手臂摟緊了呂蒙,免得他從馬上摔下去。

    呂蒙感受到了陳到的關心,鼻子一酸,眼眶紅了。

    “才十四歲,為什麼不去讀書?”

    “我家門戶太低,書讀得再好也做不了官,不如當兵吃糧。將軍的募兵令不是說上可以求太平,中可以守家園,下可以求富貴嘛。我就想求富貴。”

    呂蒙在野地裏凍了一夜,也餓了一夜,渾身冰冷,一邊說話一邊擤清鼻涕,又沒地方擦,隻好四個手指輪著擦,四個指頭都擦得髒兮兮的,就隻能握在手裏,卻堅決不肯擦在陳到的大氅上。孫策見了,從懷裏掏出手帕遞了過去。

    “用我這個吧。”

    呂蒙接過手帕,訥訥地說道:“將軍,我……髒呢。”

    “送給你了。”孫策又解下大氅遞了過去,讓陳到將呂蒙裹起來,又讓人取了一些幹糧和水給呂蒙。呂蒙接過大氅,緊緊的裹在身上,剛咬了一口幹糧,眼淚就下來了。他強忍著,大口大口的啃著幹糧,噎得直伸脖子,卻顧不得停下來喝水。孫策也不說話,一邊走一邊看著呂蒙狼吞虎咽,心裏暗自感慨。三國名將中,呂蒙是最富功利心的,因為他出身實在太差,不僅是地位低下,關鍵是窮,窮得連飯都吃不上。若非如此,哪有十五六歲的孩子就去當兵的。

    貧賤難可居,脫誤有功,富貴可致。這話聽起來就令人傷感。脫誤有功,這就是撞大運的意思,純屬賭命啊。即使在他姊夫身邊,他也沒少受欺負,最後竟因此殺人。他不是好殺,實在是忍無可忍,無路可退,隻能奮起反擊。

    汝南是大郡,水利設施完備,各種水陂隨處可見,良田萬頃,又是黨人名士的聚集地,以道德相尚,照理說不應該有呂蒙這樣的情況,但事實就是如此殘酷,汝南的窮人一點也不比別的地方少,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人成了黃巾軍,而且持續時間一點也不比那些窮的地方短。

    名士?我呸!

    孫策很清楚,名士看不上他,他也看不上名士,隻是情勢所迫,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隻能緩步推進。他暫時不能拿汝南世家怎麼樣,但是這一天不會太遠,他遲早要收拾他們,奪取被他們兼並的土地。土地兼並就是痼疾,不論他們是怎麼兼並的。平均地權也是必備手段,區別隻在於緩還是急,強奪還是贖買。

    “將軍,你留下我吧,我什麼都會做。”見孫策沉默,呂蒙不安的請求道:“我……我雖然沒能通過考核,可是我的身手不比那些郡兵差。這位大人可以為我作證。”

    孫策看向典韋,典韋點點頭。“的確是個好苗子,很靈活,敢打敢拚,雖然還夠不上義從營的標準,卻比郡兵強多了。好好練幾年,不會差的。”

    孫策歪著頭,打量了呂蒙好一會兒。“讀過書嗎?”

    呂蒙的眼神黯了下去,緩緩地低下了頭,揪緊了大氅不說話。

    “我送你去南陽講武堂吧。”

    “多謝將軍厚德,我不去。”呂蒙緊緊的咬著嘴唇,搖搖頭。“我……我讀不起書,付不起束脩,連自己的衣食都供應不起。”

    孫策笑了,伸手拍拍呂蒙的腦袋。“這些不用你擔心,我會解決的,你安心在那兒讀三年,回來我會考你,你能領多少人,我就讓你做多大的官。”

    呂蒙愣住了,呆呆地看著孫策。陳到晃了晃他,低聲說道:“傻啦,還不謝過將軍。”呂蒙如夢初醒,翻身滾下了馬,趴在地上就磕頭。如果不是陳到反應快,勒住了坐騎,戰馬幾乎踩著他。

    孫策也勒住了坐騎,翻身下馬。這年代還不像以後動不動就磕頭,磕頭是真正的大禮,正常情況下,就算見了皇帝也不會行這麼重的禮,最多是用額頭觸碰一下地麵,絕對不會磕得這麼重,這麼響。他親手將呂蒙扶起來,讓人牽過一匹備馬,由呂蒙獨騎。呂蒙雖然緊張,還是在陳到的幫助下小心翼翼地爬了上去,興奮得小臉通紅,說話都有些語無倫次了。孫策問什麼,他就說什麼,恨不得將自己知道的東西全部告訴孫策。

    從呂蒙的口中,孫策得知,在汝南、廬江和九江三郡交界的地方——主要集中在潁口、芍陂附近——有不少像流寇。他們實力有限,不敢什麼大規模的行動,隻是偶爾劫劫路過的商船,或者偷一些東西糊口。芍陂是附近百裏之內有名的水陂,如果孫策的家人是坐船來的話,肯定要經過芍陂。即使不是坐船來,也可能在芍陂附近停留,如果沒有足夠的護衛力量,極有可能遇上這批人。

    孫策一聽,立刻上了心。別的倒也罷了,九江太守周昂和孫家可不對付,萬一他起了歹心,要扮作盜匪打劫,那麻煩就大了。就算周昂是君子,不做這樣的事,遇到流寇也不行。

    “你和那些人熟嗎?”

    “不太熟。”呂蒙有點不好意思。“隻認識幾個人。”

    孫策沒有追問。不用說,這小子肯定和他們認識,說不定還在裏麵客串過幾天。他叫來了蔣幹,讓他帶上呂蒙和一百騎士打前站,打著他的旗號回鄉招募豪傑。蔣幹是九江壽春人,又是個小名士,多少有點號召力,更重要的宣布他即將到達芍陂的消息,威懾可能對孫家有不利想法的人,包括但不限於周昂和那些流寇。

    蔣幹正中下懷,領著呂蒙走了。

    孫策又和郭嘉商量了一下,從郡兵中挑了一些通曉水性的做水手,就地征發船隻。淮水是重要的交通水道,來往的船隻很多,孫策隻用了半天時間就征集到了一百多艘船,載著孫策及四百親衛營步騎順淮水而下,趕往芍陂。剩下的人則由郭暾、秦牧指揮,按照正常的行軍速度趕路。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4-4 23:58
第328章 又見陸康

    事實證明,孫策有些過於緊張了。他趕到芍陂的時候,芍陂風平浪靜,除了裝滿糧食的廬江郡官船,連一個盜賊都沒見到。

    吳夫人已經到了,搭乘的是運糧的官船。廬江太守陸康親自護送,他的從孫陸議也跟著。孫策看到他們時,陸議正和孫權並肩站在船頭,有說有笑。孫翊握著一根釣杆蹲在船頭,但他顯然不是釣魚的材料,抓耳撓腮,不住的探頭看,看他那著急的樣子,估計如果不是水冷,他就直接下手抓了。

    孫匡和孫尚香蹲在一旁,孫尚香握著一把小刀,躍躍欲試,孫匡文靜得多,一手抓著船幫,一手拉著孫尚香,嘴裏不停的嘀咕著。“小妹別急,小妹別急。”

    “你別叨咕了,魚都被你嚇跑了。”孫翊埋怨道。

    “是你自己笨,釣不著魚,還怨四兄。”孫尚香瞪起眼睛。“待會兒告訴阿母去。”

    “別啊。”孫翊連忙換了一副笑臉。“我說小妹,你這可有點偏心眼兒。四兄是你兄長,我就不是你兄長?你看我忙得褲腿都濕了,你怎麼還偏著你四兄。你要再這樣,我就和二兄聊天去,不帶你們玩了。”

    “誰稀得跟你玩兒。”孫尚香撇撇嘴,不屑一顧。

    這時,孫策的坐船靠了過來,船夫放下跳板,發出呯的一聲。孫尚香一轉身,看到有船靠近,孫策站在對麵笑眯眯地看著他們,一蹦三尺高,踩著尚未穩定的跳板飛奔而來,一躍而起,撲到孫策懷中。孫策嚇了一跳,這丫頭手裏還拿著刀呢,別捅著我。即使如此,他也沒敢撒手,萬一掉水裏可不得了。

    “小妹,你可別紮著我。”孫策抱著孫尚香,過了船,向孫權等人打了個招呼。

    “不會,不會。”孫尚香眉飛色舞。“大兄,你看,我刀子玩得可好了。”一邊說一邊耍了起來,一尺長的短刀在她的小手裏飛舞,寒光閃閃,靈活異常。孫策卻被她整得很緊張,這刀就在他眼前飛舞,一不小心就能劃破他的臉。

    “誰教你玩刀子?”孫策搶過刀子,故意虎著臉。“小姑娘家家,怎麼學著玩刀?”

    “我沒有。”孫翊下意識地說道。

    孫尚香咯咯地笑了起來,擠擠眼睛。“我自己學的。大兄,你別看三兄,他還沒我玩得好呢,總紮手。”

    孫翊欲言又止,轉過頭,撇了撇嘴。孫權和陸議走了過來,躬身行禮。孫匡見狀,也走了過來,有樣學樣。孫策和他們打招呼,又走到孫翊的魚簍前,探頭看了看,還沒說話,孫尚香就笑了起來。

    “大兄,別看了,他忙了半天,連片魚鱗都沒釣著。”

    孫翊脹紅了臉。“小妹,我真的生氣了。”

    “你也好意思,和小妹生氣。”孫策哈哈一笑,摸摸孫翊的腦袋。“好小子,幾個月不見,又長高了不少啊。開蒙了沒有?最近都讀了什麼書?”

    孫翊顧左右而言他。“我去告訴阿母你回來了。”

    “我聽不見,要你通報?”吳夫人從船艙裏探出身來,衝著孫策招招手。“伯符,還不來見過陸府君。”

    孫策不敢怠慢,連忙放下孫尚香,整整衣冠,邁步進了艙。陸康垂著眉坐在艙中,腰杆挺得筆直,欲起不起。孫策心中有數,連忙上前行禮。

    “見過陸公,多謝陸公照顧家母及弟妹。家父托我向陸公致意,周公瑾托我向陸公問安。”

    陸康勉強擠出一絲笑容,欠身還禮。“數月不見,孫郎如寶劍新硎,銳氣逼人,可喜可賀。”

    “陸公過獎了。”孫策裝作聽不出陸康話語中的暗諷,客氣了幾句。

    客套完畢,孫策又將郭嘉引見給吳夫人和陸康。吳夫人還好,陸康一聽說是陽翟郭家子弟,眼神便有些異樣,態度也客氣得多。不過郭嘉卻對他沒什麼興趣,說了幾句客套話便坐在一旁。陸康有點不高興,卻也不好擺在臉上。

    “仲卿,你領郭祭酒去清點數目,交接完了,我們好回去。”

    肅立在一旁的一個年輕小吏應了一聲,衝著郭嘉拱拱手。“請郭祭酒隨我來。”郭嘉和吳夫人打了個招呼,跟著去了。孫策看著那小吏的背影,對陸康說道:“陸公,這是你的屬吏?”

    陸康漫不經心的點了點頭。“嗯,他是郡中倉曹吏焦輯,字仲卿,為人還算精細,這次押送糧草便由他負責數目。將軍,我這次可是可太尉手令行事,將郡中存糧都運來了,再要可就沒有了。”

    孫策忍不住笑了一聲。“陸公,我看你這數目字比你的倉曹吏還清楚啊,我還沒開口,你就說沒有了?怎麼,你以為這是給我孫家的?”

    陸康自知失言,撫著胡須,避開了孫策的目光,以沉默應對。

    孫策收了笑容。他本來不想和陸康發生衝突,畢竟這老頭不僅不是什麼惡人,而且可以算是一個君子,又護送他的家人至此,算是對孫家有恩。可是一見麵陸康就暗藏機鋒,現在又擺出一副不合作的姿態,這讓他很不舒服。

    他咳嗽一聲,不緊不慢地說道:“陸公若有指教,不妨當麵。我雖然年輕,卻還有點容人之量,不會因人廢言,也不會因言廢人。”

    陸康斜睨了孫策片刻。“指教不敢當,隻是將軍有些做法,我不太理解,想請將軍解惑。”

    “請陸公直言,策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聞說將軍攻襄陽,將蒯家、習家成年男子殺盡,可有此事?”

    “有。”

    “又聞說將軍在南陽,攻人莊園,奪人家產,分人田地,可有此事?”

    “有。”

    “又聞說將軍在汝南,與許子將兩番衝突,以致許子將嘔血,顏麵掃地,可有此事?”

    “有。”

    “敢問將軍為何如此,又是誰為將軍出此惡謀?恕康孤陋寡聞,隻聽說聖人尚存亡繼絕,卻沒聽說過滅人滿門者能福澤綿長。將軍這麼做,難道就不怕報應嗎?君子與人為善,和而不同,許子將為汝南士林魁首,獎掖士人無數,就算與將軍有什麼分歧,將軍何至於如此待他,不留餘地?”

    陸議駭然變色,急聲道:“大父……”

    孫策擺了擺手,示意陸議不要著急。他打量了陸康半晌,忽然笑了起來。“陸公,在回答你的問題之前,我能先向你請教幾個問題嗎?”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4-4 23:59
第329章 色難

    陸康遲疑了片刻,不由自主地看了一眼吳夫人。麵對他的厲聲質問,孫策雖然沒有暴跳如雷,卻也沒有一點悔過的意思,更冷靜得讓人不解,大出他的意料。考慮到上一次衝突的結果,他心中隱隱不安,莫名地有些後悔。

    原本不是一路人,何苦多這份口舌?

    這個想法一浮上來,他又自責不已。讀聖賢書,行聖賢事,聖人有教無類,豈能因孫策是武夫就作壁上觀,看著他為非作歹,肆意妄為?

    吳夫人低著眉,麵色平靜,看不到一絲情緒,仿佛什麼也沒發生。

    陸康暗自歎息,重新抬起眼皮,直視孫策。“自然可以。”

    “謝陸公。”孫策拱拱手,客客氣氣地說道:“敢問陸公,可知蒯越與習氏兄弟勾結,行刺家父,險些致家父於死地之事?”

    陸康花白的眉頭微顫,眉心微微蹙起。他搖搖頭。“不知道。令尊受傷了嗎?”

    “如果沒有我新製的錦甲保護,他不可能逃過那一劫,所以這並不影響蒯、習兩家行刺家父的性質。況且我殺蒯、習兩家時,他們也可以反抗。尤其是蒯越、習竺,我給了他們公平決鬥的機會,是他們技不如人,死得其所。”

    陸康無言以對。這根本是蠻不講理嘛。

    “再問陸公,南陽豪強策應曹操,背叛袁將軍,這件事,你知道嗎?”

    陸康喘了一口粗氣,緊閉著嘴唇,眼神開始躲閃。他當然知道這件事。他不覺得袁術占據南陽有什麼道理可講,但曹操攻占南陽也沒什麼理由,南陽豪強既然選擇了曹操,反對袁術,就不能指責袁術反攻他們。孫策奉命行事,就算有責任也是次要責任。

    孫策追問道:“對付叛徒,難道不該奪其家產?”

    陸康按捺不住,反唇相駁。“袁術並非朝廷任命的荊州刺史,也不是南陽太守,他有什麼資格占據南陽?南陽世家不支持他,怎麼能算背叛?”

    “那陸公的意思,袁將軍與家父是逆臣?那袁紹呢?”不等陸康回答,孫策又說道:“徐榮奉朝廷詔命攻擊南陽,屠南鄉、順陽,殺傷以萬計,所到之處血流成河,我率軍反擊,全殲徐榮部,請問陸公,我做得應不應該,是不是也算逆臣?”

    “這……”陸康亂了陣腳,老臉憋得通紅。

    “看來陸公要考慮一下。不急,我們可以先談下一問題。我現在有朱太尉手令,代父行豫州牧之職,名正言順吧?”

    陸康一聲長歎。“就算你代行豫州牧名正言牧,也不至於對許子將失禮,使其顏麵盡失吧?”

    “那你知道許子將為什麼會吐血嗎?”

    “難道不是你欺淩所致?”

    “我欺淩他?”孫策冷笑一聲:“陸公也知道我曾經殺過蒯氏、習氏滿門,不是什麼善人。如果我要欺淩許子將,他豈是吐血這麼簡單?”

    陸康的臉頰不由自主的抽了抽。“那……又是為何?”

    “我問他月旦評品評了那麼多人,有幾個準的。”

    陸康驚訝不已,一雙眼睛瞪得溜圓。“就為這事?”

    “是啊,就為這事。”

    陸康長歎一聲,憤懣不已,用力一拍案幾。“想不到許子將的心胸竟如此狹隘,真是令人齒冷。”

    “陸公別急著下結論,後麵還有呢。”

    孫策不緊不慢,又將汝南名流士子集中於平輿,欲為許劭討公道,他調查了月旦評的評語,準備和許劭較量一番,結果許劭再次吐血的事說了一遍。等他說到那份不完全名單時,陸康的臉已經青一陣白一陣,全無鬥誌,如果不是礙於身份,他幾乎也要和許劭一頓血遁了。不過,他也算是領教了孫策的手段,居然能想出這樣的辦法,一條條的去驗證許劭所作的品評。

    當然,更讓他驚訝的是許劭月旦評的準確率如此之差,居然不到三成。在他看來,這人倫品鑒就算有點誇張的成份,基本還是靠譜的,哪知道如此不著調,真是大出意外。

    “陸公,還需要我回答你的問題嗎?”

    陸康瞪了孫策一眼,長身而起,準備拂袖而去。孫策也不攔他,卻不緊不慢地說了一句:“陸公治理廬江,斷獄時也是如此嗎?斷案前不調查,斷案時不結案?”

    陸康猛回首,怒視孫策,須發賁張,臉色如赤。

    “放肆!”吳夫人輕輕喝了一聲:“陸公為廬江太守官聲甚佳,百姓視之為父。我雖是婦人,不怎麼出門,也常聽人說陸公的政績和道德。你小小年紀,就算有些成績,又怎麼能在陸公麵前放肆,還不向陸公陪罪。”說著,先起身向陸康稽首。“陸公,犬子無知,衝撞陸公,請陸公不要和他一般見識,莫嫌其粗陋之才,多加教誨。”

    孫策也直起身子,嘴角挑得高高的。“那是,我的確應該向陸公多請教。陸公,你這春秋斷獄斷得可真是春秋啊。不冷不暖,不陰不陽,中正平和,深得中庸之精髓啊。”

    陸康氣得直喘粗氣,偏偏一句話也說不出來,臉色紅了又白,白了又紅,最後一跺腳,怒衝衝的出艙去了。陸議連忙跟上,陸康站在船頭,深吸一口氣,又用力跺了跺腳,跺得整條船都晃了起來。

    吳夫人瞪了孫策一眼,推了推他。“還不快去陪罪。”

    孫策不以為然。“我又沒錯,陪什麼罪?”

    “頂撞鄉裏先賢便是錯,更何況你還非議聖人之道。小小年紀便如此咄咄逼人,膽大妄為,豈不知剛者易折,柔者長保?你不去,是要我去嗎?”

    孫策無語,隻好拱拱手,很勉強地起身,走到艙門口,剛準備出艙,吳夫人又提醒道:“伯符,色難!”孫策回過頭,做了一個非常誇張的笑容,吳夫人還沒說什麼,孫尚香忍不住哈哈大笑。吳夫人哭笑不得,抬手一巴掌,拍在孫尚香後腦勺上。

    孫尚香委屈極了,眼淚在眼眶裏打轉,撅起小嘴,嘟囔道:“我又沒錯,為什麼打我。”

    孫策伸手將孫尚香抱了過來,出了艙,往肩膀上一放。“別哭了,大兄帶你騎馬去,好不好?”

    “好啊,好啊。”孫尚香破涕為笑,拍著手笑了起來。半天都沒看到人影的孫翊也從一旁冒了出來,大叫道:“大兄,我也要去。”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noriko1026

LV:8 領主

追蹤
  • 26

    主題

  • 29668

    回文

  • 5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