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三國] 策行三國《原名:三國小霸王》 作者:莊不周 (連載中)

   
noriko1026 2018-4-3 15:20:18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2268 4927791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4-5 18:05
第470章 項羽刀

    聽張方嘴裏嘀嘀咕咕,孫策轉頭看了他一眼。“你小子一副賊樣,不會是沒安好心,想在我背後下黑手吧?”

    “怎麼可能,我可是堂堂的……”張方脫口而出,話到嘴邊,又想起來黑山軍在他嘴裏是義軍,在孫策嘴裏可是妥妥的賊,連忙刹住,轉了轉眼珠,又接著說道:“……太尉侍從,怎麼可能幹背後下手這種沒品的事。”他瞅著孫策,眼神複雜。“如果我要報仇,我會當麵向你挑戰,堂堂正正的擊敗你。”

    “我等你啊,可別太久。”孫策哈哈大笑,典韋等人也跟著笑了起來,充滿了不屑。

    張方沮喪不已,轉過頭,低聲咒罵了兩句。

    孫策笑道:“張少帥,知道朱公叫我去有什麼事嗎?事先透露一下,我也好有個準備。”

    張方到朱儁身邊任侍從之後,不少將領都稱他為少帥,有的是尊敬張燕,有的是客氣,有的則純粹是調侃。張方開始很反感,但反對無效,慢慢也就認了。

    “讓我告訴你,我有什麼好處?”

    “你想要什麼好處?”

    “讓我跟你的義從切磋切磋。”

    孫策瞅瞅張方,一口答應。“行!挨了打,你可別叫疼。”

    “絕不會。”張方握緊拳頭,為自己打氣。“西涼軍的使者來了,帶了一些好馬做禮物。朱公請你去,大概是和你商量怎麼分配這些禮物吧。”

    孫策明白了,朱儁這是想截胡啊。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蔣幹出使河東都是舉的朱儁大旗,賈詡送禮自然也要送給朱儁。朱儁沒有自作主張的處理了,還請他去商量,這已經很自覺了。朱儁也窮,不僅缺馬,什麼都缺,麾下將領不怎麼聽話也有這方麵的原因。他大概是想用這些馬做賞賜,激勵一下諸將。

    “有幾匹馬?”

    “二十匹吧,算不上特別好,估計西涼人現在也夠窮的。”張方忽然義憤起來。“朝廷也真是,他們不是剛剛殺了董卓嗎,發了那麼大一筆橫財,怎麼連軍餉都不肯發,還要太尉自籌。”

    孫策眼前突然一亮。對喲,不是都說董卓橫征暴斂,搶生人宅,挖死人墓,不僅搶了整個洛陽城,連洛陽城外的帝陵都給掘了嗎,他肯定撈了不少錢,據說都藏在郿塢裏,現在董卓死了,郿塢易手,那些錢哪兒去了?

    孫策一邊和張方閑扯,一邊想著心思。一行人穿過一望無垠的稻田,穿過牧澤和逢澤之間的大道,來到朱儁的大營。朱儁經驗豐富,選了這麼一個地方立營,不管是誰想偷襲他,都無法越過這兩個大澤。唯一的麻煩就是一旦下雨就容易澇,前兩天下了一場大雨,大營就進了水。好在朱儁有準備,將糧食全部堆在高處,這才沒有受損。

    孫策在中軍大營前下馬,步行入營。地上還沒幹透,鋪著秸杆。秸杆有些滑,走路要特別小心。即使如此,戰靴還是沾滿了泥濘。孫策來到朱儁的大帳前,一眼就看到了二十匹戰馬。正如張方所說,絕大算不上特別好的戰馬,也就中等而已,隻有兩匹比較突出,四肢修長,頭小耳尖,算是上等戰馬。十來個士卒站在帳前,牽著馬,見孫策和張方走來,紛紛看了過來。其中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穿著郡吏服飾,與其他不同,多看了孫策兩眼,才將眼神挪了開去,低頭看著地麵,獨自出神。

    孫策進了帳,朱儁正與一個中年文士說話,文雲陪在一旁,見孫策進來,朱儁先看了孫策一眼,見孫策臉色平靜,並無怒意,又看看孫策身後的張方。張方不動聲色的點點頭,表示已經和孫策通過氣了,朱儁這才將擔心放下,朗聲笑道:“元方,這就是討逆將軍孫伯符。”

    那中年文士連忙起身,向孫策躬身一拜。“河東王敞,見過將軍。”

    孫策拱手還禮,剛準備與文雲並坐,朱儁招招手,示意孫策坐在文雲上首空著的位置。孫策看了一眼,知道這老頭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也不客氣,欣然入座。王敞看在眼裏,也沒說什麼,隻是臉上的笑容淡了一些。

    王敞轉身從席上取過一隻鑲金嵌玉,裝飾華美得讓人睜不開眼睛的木匣,雙手送到孫策麵前。

    “孫將軍,這是牛將軍送給將軍的禮物,還請將軍笑納。”

    孫策沒接,狐疑地看看朱儁。“送給我?這麼貴重的禮物,怎麼能送給我,應該送給太尉才對。”

    王敞說道:“太尉處自有孝敬,這口刀是送給將軍的。”

    朱儁撫須而笑。“伯符,既是送你的,你收下便是,難道老夫我還能和你爭不成?”

    孫策也沒再說什麼,伸手撥開用金子打造的搭扣,掀開匣蓋,裏麵放著一口刀。刀並不長,連柄不足三尺,刀身彎曲如月,樣式古樸,和豪華的木匣氣質完全不符。孫策拿起刀看了看,刀身比預想中的要重一些。他翻來覆去地看了兩遍,也沒找到銘文,正在奇怪,卻見刀身上隱隱有如山似雲的花紋,突然心中一動,知道了這是什麼刀。

    陶宏景的《古今刀劍錄》載,董卓年輕時得到一口古刀,無文字,斷玉如泥,卻不知道是什麼刀。後來發達了,遇到博古通今的大學者蔡邕,便向他請教。蔡邕告訴他,這是項羽的佩刀。

    孫策一直不相信這個故事,《古今刀劍錄》裏有很多記錄屬於野史傳聞,並不可信。董卓年輕時在隴西活動,項羽卻從未去過隴西,董卓得到他的佩刀的可能性極低。可是現在這口刀就在眼前,他不能不懷疑自己之前有些武斷。

    如果這真是項羽刀,那賈詡把這口刀送給他就大有文章了,不能不小心對待。賈詡想通過這口刀告訴他什麼,是讓他繼承董卓遺誌,還是表明對他的景仰?小霸王的名聲已經傳到河東去了嗎?

    “這是什麼刀?”孫策一臉鄉下人不識貨的表情,還有些嫌棄。“看起來還沒這盒子貴重。”

    王敞很尷尬。“這……這是牛將軍交給我的,究竟是什麼刀,我也不太清楚。看這形製,應該是一口古刀,平時可以賞玩,將來還可以傳之子孫。”

    “我又不玩古,要這古刀何用,還不如多送我幾匹好馬呢。”孫策轉向朱儁。“太尉,要不這口寶刀我讓給你,你多分我幾匹馬,怎麼樣?”

    朱儁佯怒道:“伯符,不得玩笑,這是牛輔送你的禮物,如何能讓來讓去,真是失禮。至於馬,也不會少了你的,給你一匹上等馬,再給你兩匹中等馬,就這麼定了。”

    王敞的臉頰抽了抽,強忍著罵人的衝動。一個是堂堂的太尉,一個是少年成名的討逆將軍,怎麼這麼失禮,當著我的麵嫌棄牛輔送的禮物。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4-5 18:06
第471章 徐晃

    朱儁和孫策一老一少虛情假意的推讓了兩回,孫策很勉強地接受了刀,又分了一匹上等戰馬、兩匹中等戰馬,剩下的全被朱儁吞了。對於嚴重缺馬的他來說,中等戰馬也是寶啊。當年平定黃巾之前,洛陽一匹馬炒到二百萬,現在就算打兩個對折也能值五十萬,用於賞賜是足夠了。

    朱儁很滿意,讓文雲安排宴席,招待王敞等人。趁著空檔,朱儁和孫策商量戰事。如果老天爺照顧,再晴兩到三天,附近的稻子就全收完了,除了給附近百姓留下必要的口糧之外,朱儁得到的糧食可以供他手下的四萬大軍吃半年,燃眉之急已解。

    朱儁很滿意,孫策卻直歎氣。這年頭的稻子產量太低,每畝平均還不到二百斤(漢斤)。

    有了糧食,朱儁打算回師浚儀為於毒、苦酋解圍,他們已經被困了一個月,很快就要斷糧,再不救就來不及了。孫策原本也是這麼想,可是剛剛被龐統提醒了一下,他覺得還是謹慎一些為妙,別真做了袁譚成名的墊腳石。

    孫策將自己的擔心說給朱儁聽。當然了,他把袁譚想打敗的人換成了朱儁自己。論名聲,論資曆,朱儁都比他更適合做袁譚的墊腳石,就看袁譚有沒有膽量向朱儁挑戰了。

    朱儁深表同意,不過他表示這一戰並不是誰和袁譚單挑,而是整個大軍的較量。雙方兵力相差無幾,論兵員素質,錢糧充足,袁譚略勝一籌——他有整個兗州做支撐,而洛陽卻已經是一片廢墟,除了剛剛搶來的這些稻米之外,別無他物;論將領用兵能力,已方略勝一籌。綜合考量,勝敗在兩可之間,宜速戰速決,不宜拖得太久。

    孫策覺得朱儁迷之自信。將領的指揮能力又不是飄浮在半空中的加持,就你手下那些軍紀渙散的烏合之眾,別說是你,就算是我家老祖宗孫武再世也沒用。哪個將領接手部隊之後第一件事不是嚴整軍紀,加強訓練?你以為有了糧,有了幾匹馬做獎賞刺激就行?

    孫策稍微提了幾句建議便同意了朱儁的決定。他沒有強諫,朱儁脾氣硬,還有些自以為是,用嘴說是沒用的,讓他碰點釘子才行。他心裏還有一個不能對朱儁說的想法:打敗了也沒什麼不好,也許勤王的事就可以再拖一拖了。

    說完正事,孫策走出大帳透氣,雖然帳門掀著,裏外通風,畢竟不如外麵敞亮。王敞和文雲交割完畢,帳前隻剩下給孫策的三匹馬。孫策撫著馬鬃,暗自歎息,送禮的時候全是我掏錢,收禮的時候我才拿了這麼一點,虧大發了。要不是看你朱儁是我老爹的故主,我真不願意搭理你。

    “叔至,這些馬帶回去,那匹留給子綱先生,剩下的兩匹給你備用吧。”

    陳到大喜,一邊致謝,一邊讓手下將馬牽走。作為孫策的近侍義從,白毦士不缺馬,但是缺好馬。大戰將起,戰馬肯定會有損失,能補充一匹算一匹。

    “將軍,那個王敞是董卓的故吏。”陳到湊到孫策身邊,輕聲說道。

    孫策轉頭看看陳到,陳到笑道:“我剛和那些牽馬的馬伕聊了兩句,是他們說的。董卓做過河東太守,也就是幾年前的事,因為征討黃巾才離任的。那王敞當時就是太守府的門下掾,和董卓的部下很熟。在此之前,董卓還做幾年並州刺史,似乎還做得不錯,這才升任河東太守。”

    孫策恍然大悟,怪不得賈詡等人會退入河東,原來有群眾基礎啊。

    “將軍,王敞的那個副手徐晃不錯,話雖然不多,但言簡意賅。”

    “哦,河東有人才,這很正常。”話音未落,孫策忽然愣住了。“叔至,你說王敞那個副手叫徐晃?”

    “是啊,徐晃徐公明,楊縣人,二十大幾了,在郡裏做個兵曹小吏。大概是因為讀書少吧,河東世家多,他很難出頭的。將軍要不要把他請過來?”

    孫策拍拍陳到的肩膀,很欣慰。這才是好部下啊,不僅盡職,而且盡心,時刻想著為自家主公招攬人才。“叔至,待會兒你和他多親近親近,問問他有沒有這個意思。如果有的話,我去和王敞要人。”

    “好。”陳到一口答應。

    孫策心裏一口悶氣終於吐出一半,如果真能將徐晃招至麾下,這筆生意就不虧了。哈哈,沒想到賈詡也有走眼的時候,他將來再看到徐晃不知道會是什麼心情。

    孫策原本就是一個樂觀的人,意外得了徐晃,心情大好,看到誰都是笑眯眯的。文雲安排好了酒宴,派人來請孫策入席,孫策趕到時,王敞正和文雲閑聊,兩個文人說得很投機,眉開眼笑。孫策一過去,氣氛便有些尬。文雲還好,起身招呼孫策,王敞勉強打了個招呼後就低下了頭,連目光交流都免了。

    孫策暗自發笑。老子見過的名士多了,你牛個屁啊。不過看在徐晃的麵子上,不跟你計較。

    “足下遠來辛苦,待會兒可要多喝兩杯。”

    “啊,嗯。”王敞不冷不熱的哼了兩聲,皮笑肉不笑。

    看到他這副模樣,孫策脾氣再好也忍不住了。他笑容滿麵的說道:“能向足下打聽一件事嗎?”

    王敞嫌孫策粗魯失禮,本不想和孫策搭話,可是又不能當麵拒絕孫策,隻得勉強說道:“將軍請說。”

    “河東安邑衛氏是個什麼樣的人家?”

    王敞立刻換了一副莊重的神情。“衛氏乃前朝文景武三朝重臣建陵侯之後,遷居我河東,耕讀傳家,雖說仕宦不顯,但德行學修,名重鄉裏,自然是好的。”

    孫策想了半天,才想起來所謂建德陵可能是誰。“你說的建陵侯可是衛綰?”

    “當然。”王敞板著臉,不讓自己的輕蔑太明顯。

    “哦,是他啊。”孫策不以為然。衛綰算什麼重臣,真會給自己臉上貼金。以弄車之技為郎,官雖然做得大,卻無功無德可敘,順臣而已。不過他沒興趣和王敞說衛綰。“這麼說,衛家也是儒學世家?”

    “正是,衛氏遷居河東,正是因為孝明帝時衛暠以儒學被征,至河東時病卒,天子特詔賜地而葬。”

    孫策笑著拱拱手。“我讀書少,想請教足下,按照儒家的道德觀,這兒子死了,該怎麼對待沒有子嗣的兒媳?冷言冷語,趕她出門嗎?”

    王敞頓時語塞。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4-5 18:08
第472章 不是什麼好名聲

    河東衛氏雖然在東漢沒什麼名聲,隻是地方上的一個小世家,但在河東安邑卻很有名,特別是當初衛仲道娶了大儒蔡邕的女兒時更是名噪一時。和陳留蔡氏結為婚姻,就意味著衛仲道的才學得到蔡邕的認可,將來入仕必然是一路坦途。後來衛仲道成親不到一年就死了,又讓安邑人惋惜不已,直言其福薄,承受不起這天降的好運氣。

    因此,河東人對衛家娶蔡琰這件事並不陌生,有點頭臉的人都知道,王敞身為太守府為吏多年,自然清楚這件事。此刻麵對孫策的請教,他無言以對。

    漢代女子沒有繼承權。夫亡之後,如果有子,由兒子繼承家產。蔡琰未生子,所以她可以有兩個選擇:要麼繼續留在衛家,沒有財產權,但衛家必須供養她的生活;要麼選擇離開,可以帶走自己的嫁妝,但不能帶走衛家的財產。可是不管怎麼說,衛家不能主動趕她走。

    蔡琰為什麼會離開衛家?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衛仲道死了,蔡琰又沒孩子,年紀輕輕的守寡對她對衛家都不好。如果蔡琰到時候過繼一個孩子,衛家還得分他家產。對於這種沒做過什麼大官,全憑勤儉積累的中小世家來說,這當然不合算,找點碴子,讓蔡琰自己走就是了,反正蔡琰臉皮薄,做不了那種賴著不走的事。

    王敞對內情一清二楚,也能理解衛家的選擇,但以蔡邕的身份,把女兒嫁到衛家,那是看得起衛家,衛家這麼做多少有些不道義,這其中的心思也有違儒家道德標準,提不上嘴,說不出口。讓他更擔心的還不止於此。孫策為什麼要拿衛家開刀?恐怕不僅僅是為蔡琰打抱不平這麼簡單,他是對他的態度表示不滿。如果他執迷不悟,孫策肯定還要更難聽的話在後麵。

    王敞來之前就了解過一些孫策的事,剛剛又和文雲打聽了不少,知道孫策的戰績不僅僅在戰場上,罵起人來也不弱,他自詡沒有許劭那樣的實力,不敢和孫策放對,隻能選擇認慫。惹惱了孫策,辦砸了差使,就算能活著回去,這官也丟定了。

    “這件事……可能有些誤會,我也不太清楚,恐怕無法答複將軍。慚愧,慚愧。”

    見王敞態度謙卑,認了慫,孫策不為已甚,隻是漫不經心的提了一句,蔡邕在襄陽著史,蔡琰在宛城教授兒童,她的夫君周瑜比衛仲道不知道強多少倍,這件事不用我操心,將來自會有人向衛家討個公道。

    王敞嚇得冷汗直流,更不敢替衛家說話了。

    撂下蔡衛兩家的恩怨,孫策和王敞默契了很多,趁著這個機會,孫策建議王敞留在朱儁身邊任職。朱儁是太尉,三公之首,有權辟召掾吏,但他在士林中影響一般,太尉府空缺甚多。王敞不是那種自命清高的人,他比較實在,朱儁對他也比較滿意,孫策從中一搓合,這事就成了。

    孫策將王敞推薦給朱儁,順便提出讓徐晃做侍從。他覺得那年輕人不錯。王敞欠孫策一個人情,當然不會反對。朱儁見過徐晃,也覺得徐晃不錯,但他怎麼也不會相信這樣一個年輕人有名將的潛質,孫策想要,給他就是了,隻要徐晃本人願意。

    別說朱儁不相信,徐晃本人也不相信。當陳到告訴他,孫策想請他為掾吏的時候,他看著陳到翻了半天眼睛,最後才確認陳到不是拿他開玩笑。他是河東人,沒任何家世背景,就憑著做事認真踏實才在太守府謀了個鬥食小吏,養家糊口,從來沒想過會有人來請,多少有些受寵若驚。

    見徐晃不說話,陳到還以為他有顧慮,便將自己的親身經曆說了一遍。孫策出身也不高,被世家排斥,他也不願意搭理世家,更願意親近與他出身相近的人。徐晃聽了,很有同感,不再猶豫,接受了陳到的推薦。得到王敞的允許,交接完差使之後,他就成了孫策的部下。

    宴會結束,孫策得知徐晃接受了他的邀請,大喜,隨即帶著徐晃趕回大營。顧不得休息,立刻請張紘、郭嘉來,將徐晃介紹給他們。郭嘉與徐晃聊了聊,覺得徐晃思維縝密,武技也不錯,適合做斥候。孫策征得徐晃的同意後,將他歸入斥候營,暫時先做屯長,領一百人,做郭嘉的副手。熟悉了環境之後,再根據功勞進行提拔。

    徐晃大喜,躬身而拜。屯長雖然不是什麼大官,但張紘、郭嘉都是孫策的親信,孫策將他介紹給這兩個人,又讓他做郭嘉的副手,這是對他的莫大信任。

    郭嘉也很高興,呂蒙等人雖然聯盟,畢竟年紀太小了,自己做事沒問題,管理其他人多少有點吃力,很多時候還要他親自出麵處理。有徐晃做幫手,他的任務又輕鬆一些。這同樣是孫策對他的關心。

    安排好徐晃,孫策拿出那口項羽刀,擺在張紘和郭嘉麵前。

    奢華的刀匣和古樸的刀形成的強烈反差,一下子讓張郭二人無語。聽孫策說完這口刀可能的來曆,他們都同意孫策的看法,賈詡這麼做肯定有深意。

    “將軍處理得很好。”張紘關上刀匣,淡淡地說道:“項羽雖勇,卻不值得將軍效仿,這小霸王之名普通百姓說說也就罷了,將軍不宜自承。”

    孫策點點頭。小霸王聽起來很威風,其實不是什麼好詞。出處是許貢向朝廷告密,說他驍雄有異心,宜召回京師閑處,不宜外放。現在他最擔心的就是長安來一道詔書讓他去長安,這小霸王的名聲不要也罷,別搞到最後許貢沒說,自己把自己給坑了。

    郭嘉也同意張紘的意見,但是他提出了另外一個疑問。“這口刀既是董卓遺物,怎麼會落到賈詡的手裏?”他轉著眼珠。“難道有人從長安逃了出來,趕到河東了?”

    孫策不動聲色,心中卻是暗暗叫好。果然是英雄所見略同,他也有這樣的疑問,他旁敲側擊地問過王敞和徐晃,但這兩個人都不知情,看來賈詡的保密工作做得相當不錯。一個能接觸到董卓心愛寶刀的人,一個能讓賈詡如此保密的人,這人一定不是普通人。

    這個人是誰?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4-5 18:08
第473章 袁譚的手段

    朱靈帶著親衛匆匆而行,沒有人說話,隻有急促的馬蹄聲和兵器撞擊甲胄的聲音,偶爾聽到幾聲咒罵。

    朱靈一言不發,悶頭趕路。他知道親衛們心情不好,隻是礙於他的麵子沒有明說。他心裏也憋了一腔怒火。十幾天來,他一直在尋找戰機卻徒勞而功,現在又突然接到袁譚的命令,要他連夜趕回浚儀參加會議。什麼樣的會議這麼緊急,需要他放下大軍,連夜趕回去?

    這是非常冒失的行為,萬一被對方抓住機會,無人指揮的一萬大軍很可能遭受重大損失。

    但朱靈接到命令後,隻考慮了片刻就決定接受命令,趕往浚儀。這半個多月的戰事告訴他,沒有袁譚的支持,單憑他自己的實力是不可能戰勝孫策的。沒有袁譚的支持,他甚至無法在這裏立足,隻能灰溜溜的回河北去。不管袁紹有沒有廢長立幼的心思,都不會容忍一個抗命的將領。

    一萬大軍損失了還有機會補充,被袁譚定性為不可用之人,他的前途就到此為止了。在戰場上從不退縮的將軍卻在官場上被迫低頭,朱靈的心情不可能好。

    接到命令時是下午,趕到浚儀大營時已是亥時初刻。袁譚的中軍大帳很熱鬧,在大營外就接到了絲竹之聲,聞到了酒肉的香氣,朱靈肌腸漉漉,被空氣中彌漫的香氣一刺激,更是饑餓難忍。他翻身下馬,將馬韁扔給侍從,隻帶著貼身親衛張威進了大營,來到大帳外。

    帳門大開,裏麵正是熱鬧,袁譚居中而坐,邊讓、王彧、毛玠等人坐在一側,劉備、曹昂等人坐在另一側,又多了幾個生麵孔,濟濟一堂。幾個歌舞妓在席中輕歌慢舞,樂師坐在帳外吹拉彈唱,好不熱鬧。

    朱靈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用手搓了搓臉,讓繃得太緊的臉皮緩和下來,躬身而拜。

    “折衝中郎將朱靈,拜見使君。”

    朱靈還沒到大營,袁譚就知道了。看到朱靈身邊隻有一個侍衛,其他人都留在大帳外,而朱靈卻是如此恭敬時,袁譚提到嗓子眼的那顆心總算放下了。他坐著沒動,直到朱靈再一次報名,毛玠又提醒他,他才裝出一副剛看到的樣子,推杯而起,揚著衣袖,示意歌舞妓們都退下。

    “吵死了,吵死了,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果不其然,怠慢朱將軍了,死罪死罪。”

    見袁譚如此熱情,朱靈很是意外,一時不知如何反應。袁譚拉著他,大步走到席中,指著武裝一側的首席笑道:“你看,我已經虛席相待很久了。”

    朱靈這才注意到還有一個空著的席位,而且是獨席,很是意外。不僅如此,這個獨席之後還有一排席位,應該是給他的隨從準備的。每個將領都會帶隨從,但通常都隻有一兩人,一張席就夠了。在他身後有兩張席,可供四人共坐,這是其他人都沒有的規格。

    朱靈心中一暖,受了許久的委屈一下子散了大半。

    “咦,將軍的部下呢,怎麼隻有一人?”袁譚很“驚訝”,隨即臉色一沉。“將軍雖然武藝高強,但兩軍交戰之際,安全第一。孫策狡詐,萬一遇到埋伏,有所損失,這可如何是好?”

    朱靈連忙說道:“多謝使君掛懷,我的親衛都在營外等候,安全無虞。”

    袁譚這才釋懷,立刻讓人去把朱靈的親衛都請進來。他又拉著朱靈來到隔壁大帳,指著擺好的案幾坐席說,這些都是為將軍的親衛準備的。我知道這個命令有點急,你可能來不及用餐,所以我已經準備好了,算是對將軍的一點歉意。

    朱靈感激不盡,險些落下淚來。不一會兒,朱靈的親衛入營,看到特地為他們準備的酒菜,大喜過望,一路上的怨氣不翼而飛,紛紛入座,大快朵頤。朱靈跟著袁譚來到主席入座,與眾人推杯換盞,開懷暢飲,賓主盡歡。

    就在席間,袁譚與朱靈交換了意見。因為有朱靈牽製孫策,陳留郡除了損失了幾個縣的莊稼之外,沒有任何其他的損失,眼下秋收即將結束,城內的黑山賊也到了強弩之末,估計朱儁很快就會回師解圍。大戰即將開始,朱靈這個重將也要擔負起更重要的任務。

    朱靈很慚愧。他原本是主動要求去阻擊孫策的,隻是沒能得手,眼睜睜地看著朱儁將那幾個縣的莊稼搶收了。袁譚沒有怪他,他已經很感激了,還說他有功,他自己都不好意思。現在聽說有新的任務,他立刻請戰。

    “請使君吩咐,靈萬死不辭。”

    袁譚對朱靈的恭順非常滿意。“我和諸君想了一個辦法,不知可不可行,還請朱將軍指教。”

    “使君言重了,靈不敢當。”

    “我軍與朱儁所領大軍兵力相當,文武略有所長。朱將軍是首屈一指的大將,堪與孫策相敵。若是你們相抗,勝負在兩可之間。其次便是劉東郡,他勇猛善戰,有關張二位勇士相助,兵力大致與曹豹、許眈所領的丹陽兵相當。再其次,就是我與朱儁所領的各部,說實話,也就是濫竽充數,當不得大用。”

    朱靈麵紅耳赤,連稱不敢。

    袁譚原本和朱靈各坐一席,說著說著,就移到了一起。“我欲效古人故技,將軍博學,應該聽過田忌賽馬的故事吧?”

    朱靈恍然大悟,心悅誠服的讚了一聲:“使君果然家學淵源,用兵老到,非等閑人可比。隻是……”他又皺起了眉頭。“使君要親自與孫策對陣嗎?靈雖愚昧,也覺得不妥,期期不敢奉命。”

    袁譚哈哈大笑,伸手過來,拍拍朱靈的膝蓋。“多謝將軍關心,我可沒這麼自大。這次他們搶了陳留郡的秋糧,張陳留兄弟對他恨之入骨,準備與他決一死戰,我盛情難卻,隻好讓賢,為諸君掠陣。”

    朱靈大喜。張邈兄弟之前一直對袁譚若即若離,還向孫策買了一千口刀以自保,袁譚這是用了什麼手段,居然又將他拉了過來,要與孫策交戰?幾個縣的秋糧被搶,張邈急了?他理解不了,也不想花心思去理解,那是袁譚等人應該操心的事。可是袁譚對他如此重視,將他列在眾將之首,與孫策相提並論,這讓他非常感動。

    “使君思慮周全,靈望塵莫及,願為使君效犬馬之勞。”

    曹昂看著朱靈對袁譚俯首聽命,側過身,和身後的陳宮交換了一個眼神,會心而笑。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4-5 18:09
第474章 同病相憐

    朱靈要連夜趕回去,袁譚親自將他送出大營,依依惜別。朱靈來的時候心情沉重,走的時候卻是春風得意,飄飄欲飛。

    曹昂一直陪在袁譚左右,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

    看著朱靈一行消失在遠處,袁譚轉身往回走,曹昂緊緊跟上,看了一下袁譚的側臉,笑容已經消失不見,眉弓微微聳起,眼神中多了幾分焦慮。

    曹昂忍著詢問的衝動,靜悄悄地跟著。回到大帳,宴席已經散去,大帳收集得幹幹淨淨,毛玠、程昱在帳外站著,沒有交談,各自想著心思。聽到腳步聲,他們同時轉過身,迎了上來。

    “使君。”

    “進帳說話。”袁譚招呼道:“子修,你也來。”

    曹昂應了一聲,伸手請毛玠、程昱先進,二人也不推辭,隻是向曹昂微笑著不禮。曹昂雖然出身不受人歡迎,人緣卻很好,即使是最難侍候的邊讓也對曹昂讚賞有加。

    進了帳,各人入座,袁譚扶著案幾,定了定神,抬起頭時,眼中的焦慮已經不見了,隻有殺氣。

    “諸君,大戰即將開始,勝負也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對手。”袁譚的目光從帳中三人的臉上一一掃過,一字一句的說道:“我們的對手是朝廷的太尉。”

    曹昂的心裏忽然拎了一下,明白了袁譚的神情為什麼會這麼凝重。他的情況其實比袁譚更複雜,袁家除了已經死去的,現在都在河北,沒什麼後顧之憂,他的父親曹操和幾個伯伯叔叔卻在長安,他的幾個弟弟也在長安。這次與朱儁開戰,他們就真正站在了兩個陣營,說不定哪一天,他們父子、兄弟會決一死戰。

    雖然早就料到會有這一天,可是當這一天真的到來時,他還是覺得無法麵對。

    阿翁為什麼會做這麼殘忍的選擇?

    曹昂低下了頭,避開了袁譚的目光。袁譚沒說話,轉向毛玠和程昱。程昱沒什麼反應,毛玠卻輕撫胡須,緩緩搖頭。“使君,這可真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啊,特別是對使君來說。成或敗都不一定是好事,為什麼不等一等?黑山賊不過是一些流寇而已,趕出兗州便是了,不必為此與朱太尉殺得你死我活。”

    袁譚微微點頭。“孝先的高見,我已經轉告家父,家父感激孝先的提醒,卻難以從命。”

    毛玠一聲歎息,隻得怏怏的閉上了嘴巴。正當氣氛尷尬時,程昱說道:“且不論天子是不是朝廷的血脈,就朱儁而言,他與黑山賊結盟,又縱兵掠奪陳留秋糧,哪裏還像一個太尉。使君守土有責,驅逐黑山賊是職責所在,驅逐朱儁同樣是職責所在。”

    袁譚讚賞地點了點頭。程昱不僅給了他一個開戰的理由,還給了他一個停戰的理由。隻要把朱儁逐出兗州,沒有追擊進入河南尹的境界,他就不能算是與朝廷決裂。至於黑山賊,殺也好,逐也好,影響不大。

    這一仗非打不可,但打之前給自己一個過得去的理由也很重要,隻有如此才能說服自己,說服別人。

    見袁譚同意程昱的建議,毛玠也明白袁譚的難處,接著說道:“既然如此,那何不先禮後兵?不管怎麼說,朱儁終究是朝廷的太尉,名重天下的大臣。”

    袁譚想了想。“誰能擔任此責?”

    “邊讓吧,他是名士,最能說了。”程昱不假思索。毛玠欲言又止。他知道邊讓恃才傲物,口無遮攔,得罪了不少人。可是袁譚器重他,沒人敢得罪他,讓他出使倒也不錯。成了,算是對得起袁譚的器重。不成,也讓他吃點苦頭,別一天到晚目空一切。

    見沒人反對,袁譚接受了程昱的建議。又商量了一些事,見帳角的漏壺已經指向子時,毛玠、程昱起身告辭。袁譚給曹昂使了個眼色。“子修,為我送送二位。”

    曹昂應了一聲,起身將毛玠、程昱送出大帳,看著他們走遠,又回到大帳。帳中沒有外人,袁譚不再正襟危坐,也不像宴席上那樣神采奕奕,他滿麵倦容,正用手捏著眉心,聽到曹昂的腳步聲,他抬起頭,雙目微紅。“當初隨家父征戰,聽命行事,還不覺得有什麼,現在自己主事,才知道千頭萬緒,極是勞心。子修,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

    “使君公務繁忙,日理萬機,我豈敢相比。”

    “是啊,你的責任沒我重,你的事情也沒我多,可是有一件事,我們倆是同病相憐。”袁譚站了起來,繞過案幾,走到曹昂麵前,攬著他的肩膀,一聲歎息,聲音有些齉。“我們都是被父親拋棄的長子。”

    “使君?”曹昂一聲驚呼,眼神有些慌亂,轉身就要去關帳門。

    “這裏沒有外人,就我們倆。”袁譚拽住曹昂,示意他不必著急。“子修,我知道你為人仁孝,不忍看這樣的事。令尊若非迫不得已,也不會做這樣的抉擇。我又何嚐願意如此?”

    曹昂想到袁譚的難處,又想想自己的難處,不禁對袁譚充滿了同情。他雖然和父親曹操分屬兩個陣營,但父親卻並非有舍棄他,而是將他看作一個真正的大丈夫,將家族未來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肩上。袁譚才是被袁紹拋棄,甚至在拋棄之後還不忘利用他一下,讓他來與朱儁對陣。

    袁紹是希望袁譚擊敗朱儁,與朝廷撕破臉皮?還是希望袁譚被朱儁擊敗,甚至陣亡,免除後患?

    曹昂越想越心酸,但更多的是為袁譚。“使君,你也不必想得太多,也許事情並非你想的那樣。盟主也許是對使君期望甚高,這才將兗州托付……”

    “我夙寐憂歎,輾轉難眠,也是希望如此。”袁譚苦笑著搖搖頭,用手巾抹去眼角的淚痕,拉著曹昂在席上坐下。“子修,如果你覺得為難,我不勉強你,你隨時可以離開兗州。”

    曹昂連連搖手。“不不不,我怎麼會離開使君,不會的。”

    “真不走?”

    “真不走,絕對不走。”曹昂舉手發誓。“如果袁盟主真的容不下使君,又怎麼可能容得下我?”

    “這倒也是。”袁譚笑了,神情淒然,笑意未展便消失了。“令尊敗走南陽,家父的確有些失望,若非如此,他也不會讓劉備做東郡太守。子修,既然你不走,那我們這次就並肩作戰,與孫策較量一番。你可有信心?”

    “我們對付孫策?那張陳留兄弟呢?”

    “他們隻是前鋒,試探孫策的誘餌,真正的勝負手還在你我。”袁譚指指曹昂,又指指自己。見曹昂驚愕,他笑道:“你怕什麼,我們兩個長子還打不過他一個長子?”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4-5 18:09
第475章 敵友莫辨

    曹昂出了大帳,看了一眼不遠處踱步的陳宮,心中隱隱不安。陳宮聽到腳步聲,轉身看了一眼,見曹昂站在帳門口發呆,以為他有什麼需求,快步走了過來,正想開口詢問,曹昂卻比了個手勢,示意他不要說話,轉身向營外走去。

    陳宮緊緊跟上。

    曹昂的營地就在袁譚的中軍附近,中間隻隔一箭之地。進了自己的大營,一直沉默不語的曹昂才放慢腳步,對陳宮說道:“辛苦公台兄了,這麼遲還不能休息。”

    陳宮不以為然的笑笑。“沒什麼,我一個人讀書也經常這麼遲的。”向前走了兩步,才驀然醒悟曹昂的意思。“子修,有新情況?”

    曹昂苦笑著點點頭,把袁譚剛剛說的情況告訴陳宮。袁譚突然改變作戰計劃,而且讓他擔任主攻,讓他措手不及,他一個人無法斷定袁譚的用意,必須和陳宮、曹仁商量。陳宮跟著他出席會議、參加宴會,一直等到現在,已經很疲倦了,他很不好意思。

    陳宮聽完,也覺得有些棘手,沒有立刻回答曹昂,一邊走一邊揣摩。進了中軍大帳,曹昂發現裏麵還亮著燈,知道曹仁還沒有離開,在帳門前站住,叫來衛士,吩咐他去準備點夜宵,這才推開帳門,請陳宮先進,自己又跟了進去。

    曹仁正在案前翻檢軍法,抬頭看看曹昂、陳宮,起身讓出主席,坐在一旁的坐席上。“出了什麼問題?朱文博不服?”

    “沒有,朱將軍很識趣,袁使君雖然年輕,卻著實好手段。”曹昂把經過說了一遍,曹仁也點頭讚了一聲:“不愧是世家子弟,這等手段信手拈來。不過子修你也不必妄自菲薄,這些畢竟都是小術,能得逞一時,不能瞞人一世。你待人以誠,這才是長久之道。”

    “多謝叔叔。”

    這時,陳宮慢悠悠的說道:“子修,這也許是個機會。”

    “請公台兄指教。”

    “袁使君麾下人才雖多,能信任的卻不多,朱靈是武人,昧於人情,能用之而不能信之。張孟卓兄弟是前輩,與袁盟主有怨,可與結盟卻不能托以心腹。劉玄德反複,更不可信。其餘諸將或是愚昧,或是力弱。袁使君想與孫策較量,卻又沒什麼把握,需要一個既可信又能幫忙的幫手,自然非子修莫屬。”

    曹仁說道:“話雖如此,那也隻是他想利用我們,我們該不該被他利用的?”

    陳宮沉下了臉,有點不高興。“子孝如何看?”

    曹仁笑道:“公台別誤會,我並無他意,隻是想知道我們該如何做。孫策所部皆是精銳,我們的部下以新兵為主,沒有經過真正的大戰,如果不把握好分寸,損失會非常慘重。”

    陳宮點點頭。“子孝所言甚是。不過,我們並非首攻,張孟卓兄弟率領的陳留郡兵還排在我們前麵。我看袁使君的意思應該是由張孟卓牽製孫策的正麵,由我們發起側麵突襲,一旦孫策應對不當,出現破綻,他再率主力親自出擊。擊敗孫策這樣的功勞,他豈能留給我們?”

    曹仁恍悟。“所以我們的任務就是不斷的出擊,誘使孫策犯錯,找出破綻,為袁使君創造機會,並不是真要和孫策拚命?”

    “我想應該是如此。”陳宮撫著胡須,自信滿滿。

    ——

    孫策迎來了一個憤怒的客人,他曾經想請但是沒請到的阮瑀。

    一個路粹,一個阮瑀,他先後都見到了,但他並沒什麼好激動的。當初請他們隻是想讓他們幫忙寫奏疏為袁術請諡,現在這事已經辦好了,他身邊還有了張紘這樣的大才,這兩個書生已經沒意義了,想來他都未必願意要。

    阮瑀是張邈的使者,來譴責孫策等人搶收陳留郡莊稼的。阮氏是陳留尉氏大族,也在被搶的之列,數千畝地的稻子被搶收一空,損失慘重,雖然還沒到斷炊的地步,但他們還是咽不下這口氣。麵對孫策,阮瑀引經據典,指桑罵槐,痛斥孫策這種不道德的行為,並聲明張府君很生氣,將率陳留將士討伐他。

    隻可惜孫策學問有限,聽不懂那些微言大義、春秋筆法。他估計阮瑀是主動請纓,並不是張邈想派的人。原因很簡單,他是搶收了陳留郡的稻穀,但那不是真搶,是他收的貨款,張邈現在應該已經收到了他想要的軍械,正偷著樂呢,怎麼可能派人來罵他。

    不用說,張邈付的這些貨款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像阮氏這樣的家族的,他等於空手套白糧。阮瑀不清楚這裏麵的交易,以為真是孫策搶的,這才來罵街。至於張邈要來討伐什麼的,隻是表明張邈兄弟會參戰,其他的都是官腔套話。

    得到了想要的信息,孫策沒心情聽阮瑀廢話。我隻是奉太尉的將令行事,你有什麼話,去對朱太尉說,跟我說沒用。

    阮瑀被孫策轟出了大營,氣得暴跳如雷,怒氣難消,帶著隨從匆匆趕往朱儁大營。

    孫策讓郭嘉安排人和張邈接頭,確認情況。戰場上唱雙簧很危險,如果不能確定對方虛實,很容易弄假成真。很快,他就迎來了新的客人,張邈的弟弟張超。張超代表張邈向孫策表示感謝,軍械已經收到,足以裝備三千人,他們兄弟有了一定的自保能力。為表示感謝,等秋收結束,各縣將田租交到郡裏,張邈會再送三十萬石稻穀給孫策。

    孫策大喜,這筆生意大有賺頭,秋後攻勢的軍糧供應有保障了。本來搶收的稻穀都被朱儁拿走了,他什麼也沒得著,有了這三十萬石稻穀,他也是穩賺不賠,而且利潤很豐厚。

    孫策請張超喝酒,暢談下一步的合作。張超又透露了一個消息:袁譚前兩天召開會議,準備在浚儀與朱儁決戰,采用什麼田忌賽馬的戰術,要用朱靈對付曹豹、許眈率領的丹陽兵。

    孫策靈機一動,這可是郭嘉的細作很難打聽到的高層機密。看這樣子,要麼是張超本人參加了會議,要麼是他們在袁譚身邊有眼線。如果是前者,說明他們之間的聯盟還比較緊密,還有基本的信任。如果是後者,說明他們之間的防備心理已經很重了。

    “你親耳聽到的?”孫策裝出一副很隨意的樣子問道。

    張超笑眯眯地說道:“是的,我不僅親耳聽到了他的計劃,還主動請纓了。不過,我懷疑袁譚不會完全相信我們,還會安排其他人。將軍,戰陣之上,你可別看錯了戰旗。”

    孫策欣然允諾。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4-5 18:10
第476章 別想占我便宜

    孫策和張超推杯換盞的時候,朱儁正大發雷霆,大罵邊讓、阮瑀目無朝廷,為虎作倀,枉為讀書人。特別是邊讓,被他罵得狗血淋頭,最後還讓人轟了出去,連蔡邕都受到了牽連。當年正是蔡邕將邊讓推薦給何進,何進才辟邊讓為吏,又多次提攜,直至拜邊讓為九江太守。

    你除了會寫幾篇文章,空談道義,還有什麼用?朱儁怒斥邊讓,叫來兩個士卒,將邊讓趕出大營。他還威脅邊讓說,等我攻克浚儀,我會派人去查抄你邊家,如果被我抓到你家有違法越製的行為,看我怎麼收拾你。

    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邊讓空有辯才無礙,遇到朱儁這個老兵也無計可施。更讓他鬱悶的是他就是浚儀人,現在被黑山軍占了浚儀城,他有家不能回,也不知道家裏被黑山軍糟蹋成了什麼樣子,一心等著袁譚收複浚儀。聽朱儁這口氣,他不僅要擊退袁譚,還要占著浚儀不走。

    邊讓不敢怠慢,匆匆趕回浚儀。無論如何,袁譚不能敗。如果被朱儁得手,邊家算是徹底完了。

    至於阮瑀,情況稍好一些,沒有被朱儁轟出去,但態度也非常惡劣。朱儁認識阮家的阮諶,還曾經辟除過他,阮諶以隱士自居,征辟不至,著書自娛,有《三禮圖》傳世。朱儁說,公府辟除你,你父親不到。天子蒙塵,你們沒什麼反應,一季糧食被收了,你吼巴巴地來抱怨了,就你們這德行寫什麼《三禮圖》,你懂什麼是禮嗎?

    阮瑀狼狽而去。朱儁辟除過他的父親,即使他的父親沒去,也算是朱儁的故吏,他還真不敢在朱儁麵前放肆。在太尉麵前放肆,那是清高。在故主麵前放肆,那是不忠。朱儁搶收糧食雖然不妥,但他是為朝廷著想,為迎天子回京,又不是中飽私囊,大義不虧,他沒理由和朱儁決裂。

    更重要的是他打不過朱儁,逼急了朱儁,除了挨揍沒其他結果。沒想到這樣的武夫也能當太尉,真是一茬不如一茬了,想當年連張奐都沒當成太尉。阮瑀暗自腹誹。

    罵跑了邊讓和阮瑀,朱儁怒氣未消,隨即召集眾將議事,準備向浚儀進軍,與袁譚決戰。

    孫策接到命令,趕到朱儁的大營,剛到營前,他就看到了蔣幹的馬車和隨從。孫策立刻進營,來到朱儁的大帳前報進。話音未落,便傳出朱儁讓他進帳的聲音。孫策進帳,見朱儁居中而坐,文雲和王敞坐一側,蔣幹坐在另一側,正在向朱儁彙報情況。

    孫策向朱儁行了禮,在蔣幹身邊坐下。“河內情況怎麼樣?”

    蔣幹把情況簡單地複述了一遍,董越率軍突入河內後,一路勢如破竹,連破數縣,特別是在隰城擊敗張楊後震動河內。不過好事到此為此,袁紹親自率兵迎了上去,在懷縣大破董越軍。董越潰敗,擄掠來的輜重損失一空,正在向西撤退。因為這件原因,張楊不肯接受朝廷勤王的詔書,蔣幹隻能無功而返。

    蔣幹還沒說完,朱儁就急著問道:“伯符,你看我們要不要分兵支援河內?”

    孫策拱手行禮。“朱公不用擔心,西涼兵雖然被擊潰,但他們很快就能重新集結起來。袁紹騎兵少,可以擊潰他們,卻很難重創他們。這些西北來的狼崽子沒那麼容易死。”

    朱儁笑了起來。他同意孫策的看法。他和牛輔、董越交戰多時,最頭疼的就是這件事。占了上風,西涼人會像狼群一樣撲上來撕咬,擴大戰果。一旦形勢不利,西涼人轉頭就跑,他根本追不上,所以常常勝是小勝,敗卻是大敗。他征戰半生,遇到這種情況也無計可施,一敗再敗。

    也正因為如此,孫策一戰全殲兩萬西涼精銳才會那麼不可思議。

    朱儁笑了兩聲,又說道:“盡管如此,我們也不能坐視不理。如果讓袁紹突入河南,我們可能會腹背受敵,到時候別說西進勤王,連洛陽都保不住。”

    孫策看看蔣幹,蔣幹不動聲色地點了點頭。孫策想了想,問道:“朱公有什麼計劃?”

    朱儁撫著胡須不說話,卻給文雲、王敞遞了一個眼色。文雲欠身施禮。“眼下糧食的問題已經解決,我們最大的問題是兵力不足,軍械也參差不齊。如果討逆將軍能從豫州調一部分人過來,再增補一部分軍械,就可以分出一部分人馬防守孟津、小平津、五社津,洛陽可保無虞。”

    孫策沒看文雲,卻看著朱儁。這老頭又想占我便宜,不僅想要人,還想要軍械。軍械那麼好給的?這都是錢啊,沒看我欠了一屁股債嗎?

    “從豫州調人馬過來沒問題,軍械有點麻煩。”孫策撓撓頭,很為難。“南陽的生產能力就這麼大,供應不了那麼多。”

    朱儁很不高興,臉黑得像鍋底。文雲見狀,隻得硬著頭皮說道:“若是如此,那就調令尊孫征東前來助陣,太尉親自去孟津設防吧。以賢父子的能力,擊退袁譚,解浚儀之圍應該沒什麼問題吧。”

    孫策很頭疼,還有點惱火。好容易才把老爹弄回豫州,準備秋後攻取九江、廬江,現在朱儁又想把他調回來,這不是勒索我嗎?越是如此,我還就是不給。

    孫策站了起來,拍拍胸脯。“區區袁譚而已,何必動用家父遠征,我一力承擔便是。”

    朱儁盯著孫策看了又看。“你一個人?”

    “看來朱公不太相信我啊。”孫策笑得天真無邪,陽光燦爛。

    朱儁哭笑不得。他又不是傻子,豈能看不出孫策那點小心思。他不是孫堅,他對朝廷沒什麼感情,根本不在乎勤王與否,他的心思全在秋後奪取江夏、南郡、九江、廬江上,擴張他自己的實力,想從他手裏挖點好處出來千難萬難。讓他一個人浚儀,他十有八九要消極怠戰。

    朱儁權衡了好久,說道:“所部各營,就屬你部的戰鬥力最好,適合長途行軍,還是你趕去孟津吧,浚儀的戰事交給我來負責。”

    孫策不挑不撿,一口答應。“願為朱公效力。我這就回營,立刻出發。不過,你得先給我撥點糧食。”

    朱儁恨得直咬牙,卻無計可施。“好,我給你五萬……”

    “五十萬。”孫策伸出兩根手指。“如果能再多點就更好了。”

    “什麼,五十萬?!”朱儁忍不住大叫一聲,雙臂撐著案幾,一雙老眼瞪得溜圓。“你怎麼不去搶?”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4-5 18:11
第477章 一算嚇一跳

    孫策有一萬多人,按照每人一天六升米的標準,一個月需要二萬石左右,折成稻穀近三萬石。朱儁給他五萬石稻穀,至少可以支撐一個半月。如果省一點,可以吃兩個月。

    他萬萬沒想到,孫策一開口就要五十萬。

    朱儁指揮兩萬多將士像強盜一樣起早貪黑,搶收了十來天,收割,脫粒,累得脫了一層皮,才收了一百多萬石稻穀,除了供應大軍征戰浚儀,還指著這些米去迎天子回洛陽,每一顆米都恨不得掰成兩半,怎麼可能給孫策五十萬石。

    所以他一下子就怒了。平時開開玩笑也就罷了,這種事也能開玩笑?

    朱儁原本就威猛,此時更是須發賁張,殺氣騰騰,如發怒的雄獅。不僅文雲、王敞嚇了一跳,就連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蔣幹都有些緊張。

    孫策不慌不忙,掰著指頭算起了帳。“朱公,你別急啊,聽我慢慢說。這五十萬石可不是全給我的。你別忘了,河東還有幾萬西涼軍嗷嗷待哺,不給他們一點糧食,你說他們會不會翻臉?我就按他們有五萬人算吧,一個月就要十五萬石,五十萬石稻穀也就是三個月。朱公,不是我不肯接受命令,實在是沒辦法啊。這麼說吧,五十萬石稻穀,缺一石我都不去。我可不想把小命送在黃河邊上。”

    朱儁瞪著孫策,神情猙獰,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孫策的賬算得很精,也很實際。沒糧食,西涼軍憑什麼和你合作,聽你指揮?逼急了他們,他們很可能會反咬一口。說到底,手中沒錢沒糧,什麼事也辦不成。他冒著罵名搶收了一百多萬石稻穀,卻依然支撐不了幾個月,要想迎回天子談何容易。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其實他也會算,隻是他太急了,不敢去算。

    朱儁感到一種深深的無力感,慢慢坐了回去,一下子就像老了好幾歲,看得孫策都有些不忍心。不過他又不得不這麼做,朱儁太天真,甚至有些一廂情願,也不管客觀條件允許不允許,一心就想迎回天子。迎回洛陽住哪兒?洛陽早就被董卓一把火燒了。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是好事,可是你也得量力而行,隻有一腔熱血不僅辦不成事,反而可能壞了事。南陽是發展得不錯,但那隻是剛剛起步,好容易積累了點資本,一下子全給你掏空了,以後還怎麼發展?你要薅羊毛也不能盯著我一個人薅啊,我養頭羊也不容易。

    趁著朱儁發呆,孫策給蔣幹使了個眼色,讓他留下來慢慢和朱儁討價還價,借口內急,起身出帳。他出了大營,繞到西北角外等著。過了沒多久,曹豹帶著一些親衛急馳而來,見孫策站在營外,他連忙翻身下馬,開玩笑道:“孫郎,怎麼敢勞駕你來迎我,我可承受不起啊。”

    孫策看看四周,把曹豹拉到一旁。“我收到消息,袁譚可能會派劉備攻擊你。”

    曹豹臉上的笑容立刻消失了。“當真?”

    “不敢說百分百,但基本靠譜。”

    曹豹愣了好一會兒才慢慢恢複正常。“這可有點麻煩,劉備和他手下那個關羽、張飛都是驍勇之輩,特別是關羽、張飛,我們那三千多人雖說不弱,可真要遇上這樣的對手,損失不會小。”他看看孫策。“孫郎,你可有什麼辦法教我?”

    “你們是陶使君派來的,現在遇到了難處,為什麼不請陶使君幫忙?陶使君遠在徐州,西進勤王不太可能,可要是他能牽製袁譚一部分人馬,減輕朱太尉的壓力,也算是有功啊。袁譚能派的人就那麼幾個,劉備的可能性最大,把他調走,你們不就安全了?”

    曹豹想了想,覺得有理。秋收結束了,陶謙現在有兵有糧,完全可以出來活動一下筋骨。

    “多謝孫郎提醒。”

    孫策笑笑,“待會兒你主動向朱公建議,別說是我說的。”

    “為什麼?”

    “我剛剛出言不遜,惹惱了他老人家。如果知道是我說的,說不定又會有其他想法。”

    曹豹恍然大悟,滿口答應,帶著親衛走了。孫策又在外麵晃了一會兒,估計眾將都到得差不多了,這才晃晃悠悠的進了大營,來到中軍大帳。到那兒一看,中軍大帳前站滿了人,三五成群,正說得熱鬧,見孫策走來,紛紛和孫策打招呼。孫策看了一圈,沒看到曹豹,估計在帳裏和朱儁說話,心中便鬆了一口氣。

    孫策站在賬外,和一群人閑扯。在朱儁麾下,他的軍職算是最高的,其他人大多中郎將、校尉,隻有兩個裨將軍。不過他不喜歡擺譜,又喜歡說笑話,人緣不錯,至少表麵上很融洽。正說得開心,張方走了出來,說是朱儁找他。孫策和眾人打了招呼,轉身入帳。

    朱儁坐在席上,臉色已經好了很多。曹豹坐在一旁,衝著孫策使了個眼色,表示事情辦成了。孫策鬆了一口氣,坐在蔣幹身邊。朱儁看看孫策,欲言又止了幾次,這才說道:“我給你二十萬石稻穀,你想辦法送去河內,交與牛輔、董越,先解燃眉之急。等各郡縣的糧食送到洛陽,再給他們一些。”

    “喏。”孫策拱手答應,隨即又問道:“那浚儀城怎麼辦?”

    “我再想辦法,看看能不能送點糧食進去。”朱儁歎了一口氣。“伯符,秋收結束了,能不能調一些潁川的屯田兵來參戰?”

    “朱公,屯田兵剛剛安定下來,不宜動搖,我推薦一個人,應該能幫上忙。”

    “誰?”

    “陳王劉寵。”

    “這個……不太合適吧?”

    “朱公,事急從權。陳王擅射,麾下有三千強弩兵,裝備不錯,這幾年一直在作戰,戰力也佳,現在就駐紮在陽夏,三五天時間就能趕到,還可以順便帶點船來。以強弩兵為掩護,可能直接用船將糧送到浚儀城下。戰事結束之後,還可以用這些船裝上糧食,沿鴻溝水直入黃河,最多十天就能到河內了,比陸路運輸更劃算。”

    朱儁轉怒為喜,埋怨道:“你既然有這麼好的主意,為何剛才不說。”

    孫策摸摸鼻子,很委屈。“我若是剛才說,區區三千強弩兵,朱公能滿意嗎?”

    朱儁哭笑不得。文雲和王敞互相看了一眼,忍不住笑出聲來,一邊笑一邊搖頭。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4-5 18:12
第478章 一切為了自己

    朱儁氣消,召諸將進帳議事。他取消了立刻攻擊的計劃,命令各營加強訓練,做好作戰準備,並依次向浚儀城進發。定於十日後向浚儀城發起攻擊,屆時有功者賞,失利者罰。這時候,他亮出了牛輔、賈詡送來的那些戰馬,對那些將領說,除了應有的賞賜之外,立功最多的將領還可以得到戰馬賞賜。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些人也不問朱儁從哪兒搞來賞賜的錢財,聽說有賞就激動起來,再看到那些驃肥體壯的戰馬,更是垂涎欲滴。

    按照慣例,一個中郎將或者校尉領兩三千人不等,可以擁有兩三百人的親衛營,包括至少三五十人的親衛騎士,這些人平時擔當儀仗,戰時就是將領的殺手鐧和護身符。形勢有利的時候可以發起衝鋒,給對手致命一擊,形勢不利的時候則擁著主將逃命。

    但是洛陽這幾年連年戰事,戰馬奇缺,連朱儁都湊不齊一百親衛騎士,絕大多數人隻有十餘騎,而且都是一些普通戰馬,甚至是馱馬。像孫策這樣擁有成建製親衛騎的絕無所有。也正因為如此,朱儁才願意由孫策頂替孫堅。孫堅麾下的騎士隻有三百餘人,不到孫策的三分之一。同樣因為如此,雖然孫策不怎麼聽話,朱儁卻舍不得他離開。孫策一走,他的戰鬥力至少折損一半。

    如果能得到三五匹真正的戰馬,不管是自己用還是轉手賣給別人,這都是一筆不小的財富。最好的那匹馬至少價值百金,有錢都未必能買得到。

    激起眾將鬥誌後,朱儁又安排了諸將進發的秩序。行軍也是一門技術活,誰做前鋒,誰做殿後,互相之間怎麼掩護,保持多少距離,都很有講究,要根據具體地形來安排,不是在嘴上說說就行的。好在朱儁行軍作戰的理論不多,實踐經驗卻很豐富,安排起來倒是井井有條。

    這一次,孫策成了殿後,曹豹、許眈成了前鋒。

    會議結束之後,朱儁又把孫策和曹豹留了下來,多關照了幾句。曹豹接受了任務先走,孫策最後,朱儁再三關照,讓他立刻給孫堅送消息,請他盡可能的多送一些糧食過來。

    孫策許諾戰事結束後再提供一百萬石糧食。他知道朱儁難,也知道以老爹孫堅的脾氣,就算他不同意,孫堅也會給,包括張昭、張紘在內,都會傾向於支持朱儁,支持朝廷。好在有豫州在手,他也給得起。隻要張昭這個汝南太守能夠盡心盡職,以汝南現在戶籍上的三十餘萬戶,即使是按三十稅一的超低稅額,一年也能收一百多萬石,整個豫州能收兩百萬石左右,一百萬石雖然很肉疼,還是拿得出的。

    這就是大州的好處,人口多,錢糧就多,經濟實力雄厚,支撐得起長時間的戰事。隻要不在本地打,征兵數量不要太多,通常都沒什麼事。孫策幫朱儁穩住洛陽形勢也是為豫州、荊州建起一道防線。如果戰事進入豫州、荊州,不管原來有多少人口,經濟實力有多雄厚,幾年仗一打就全廢了。

    曆史上的青州、徐州如此,兗州、豫州如此,荊州也如此。赤壁之後,襄陽一帶成為交戰中心,幾年時間,南陽、南郡兩個大郡都殘了,荒無人煙,關羽北伐時不得不依賴江南四郡提供補給。

    朱儁很滿意,有了這一百萬石糧食,他又能多支撐大半年了。如果陶謙也能像孫堅父子一樣慷慨,他就能穩住洛陽的形勢,不至於再惡化。洛陽安定,逃難的百姓陸續回來,就能慢慢恢複元氣,減少對其他人的依賴,甚至實現自給自足。

    見朱儁又興奮起來,孫策趕緊開溜。要不然老頭提起中興之類的話題,他就走不掉了。

    蔣幹跟著孫策回營,一路上又將河內的詳細情況說了一遍。正如孫策估計的那樣,董越雖然被袁紹擊敗,但損失並不大,很快就能恢複元氣。他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大型軍械,隻能搶劫一些防守能力不強的塢堡或者普通百姓家,對那些防守森嚴的莊園無能為力,搶劫到的糧食有限。如果不能給予支援,他們很難支撐太久。

    “袁紹是怎麼擊敗董越的,知道嗎?”

    “知道,我還特地去戰場看了一遍。”蔣幹從懷裏掏出一卷紙。“我寫了一份戰事報告,供將軍參考。”

    孫策接過紙卷,誠懇地說道:“子翼,這一路辛苦了。”

    蔣幹笑道:“不辛苦,不辛苦,我很享受這樣的生活。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我是樂在其中,不覺得辛苦。”

    “那也就要注意身體,年輕時不注意,年紀大了就受罪。我希望你能像陸賈一樣功成名就,複享高壽。”

    蔣幹哈哈大笑,拱手道:“願借將軍吉言,我爭取活得比陸賈還長壽一些。”

    兩人一邊說笑一邊策馬奔馳,回到大營,孫策讓龐統去請張紘、郭嘉,自己就著燈光細讀蔣幹的報告。蔣幹的確很用心,不僅記敘了事情的經過,還描繪了戰場周邊的地形,甚至畫了一幅圖。對照著圖,孫策很容易就看出了這一戰的精妙所在。

    懷縣一戰,其實並不是袁紹與董越的第一次交手。董越在隰縣擊敗張楊後,一路向東進發,前鋒一度到達獲嘉縣,第一戰就發生在獲嘉,三千餘人衝擊袁紹的戰陣未果,損失了近千人。董越收到消息之後,親率主力兩萬餘人,在懷縣迎戰袁紹,再次被袁紹擊敗,損失三千多人。董越見勢不妙,主動撤離,利用騎兵的優勢逃離戰場,這才避免了更大損失,但是搶劫來的輜重糧草損失大半。

    袁紹取勝的關鍵其實並不新鮮,和孫策準備的方案近乎雷同:強弩。他手下有數量龐大的強弩兵,交戰之前,先用大量強弩集射阻擊騎兵的衝擊,造成大量殺傷,然後再派精銳騎兵衝殺,再輔以步卒大麵積掩殺。讓孫策驚訝的是袁紹的騎兵。袁紹的騎兵不算多,也就兩三百人,但裝備極好,不僅人有甲,馬也有甲,無懼普通弓箭,衝擊力極強。

    孫策很驚訝。他知道三國時已經出現了重騎兵的雛形,但他問過不少人,都沒聽說過,沒想到這始作俑者居然是袁紹。細想起來,史書上的確曾有相關記載,曹操的《軍策令》中說袁紹在官渡之戰時有馬鎧三百具,他自己連十具都不到,隻是沒有明說袁紹是大規模使用重騎兵的第一人而已。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4-5 18:21
第479章 袁紹的殺器

    孫策還沒看完,郭嘉先進來了,和蔣幹打了個招呼,一屁股坐在蔣幹身邊,探頭看了一眼孫策手中的紙卷,很是驚訝。“這是哪來的?”一邊說著一邊將手裏的紙卷遞了過來。

    孫策接過來一看,也是關於袁紹與董越兩次戰事的詳細報告。之前有過簡略的報告,隻有雙方大致兵力,勝負結果。這次增加了很多細節,同樣繪有地圖,但依然不如蔣幹實地考察的結果來得得詳實。

    細作終究是細作,有些情報很難打聽得到。孫策想了想,問郭嘉道:“奉孝,你和你叔叔還有聯係嗎?”

    “有啊。”郭嘉從袖子裏抽出另一個紙卷,遞到孫策麵前。“這不,今天剛收到的家書。”

    “今天?”

    “嗯,就是將軍去中軍議事的時候收到的,我也很詫異。這麼多年了,我這叔叔還是第一次主動給我寫信。離開鄴城之後,我多次派人給他送禮,他可都沒回過我一個字。”

    郭嘉笑了一聲,卻有些說不出的激憤。孫策知道郭嘉出自陽翟郭家旁支,郭圖才是大宗,一向不怎麼看得起這個走偏門的族子。郭嘉從鄴城離開,本身就有和郭圖爭一口氣的成份,派人給郭圖送禮肯定不是想出賣他的信息。

    孫策沒有接郭圖的書信。既然選擇了相信郭嘉,那就相信到底。“你和他多聯係,必要的時候可以提供一些情報給他,保證他在袁紹身邊的位置。”

    郭嘉一點也不意外,應了一聲,隻是將書信收回袖中的時候眨了眨眼睛,又不經意地揉了揉眼角。

    “奉孝,袁紹手下有多少強弩兵?”

    “一萬多,將近兩萬。”

    孫策大吃一驚。“這麼多?”

    “袁紹手下的強弩兵有兩部分:一部分是泰山兵,原本是王匡的部下,數量不多,大概兩千多人,比較悍勇。還有一部分是冀州各郡的郡兵,數量很多,有一萬五千多人,原本由趙孚、程奐統領,駐紮在孟津,對韓馥將冀州讓與袁紹很有意見,自然得不到袁紹重用,現在不知去向,可能是被殺了。”

    蔣幹不解。“為什麼一定是被殺?不願意依附袁紹,難道不可能免官歸田裏?”

    郭嘉笑笑。“子翼有所不知道,這兩人曾在袁紹麵前示威,袁紹不會讓他們活著的。任何冒犯袁紹的人最後都隻有死路一條。不管以前是敵人還是朋友,概莫例外。”

    蔣幹聳了聳肩,覺得不可思議。

    孫策又問道:“袁紹帳下有多少騎兵,是不是有些重騎兵?”

    “袁紹帳下騎兵不多,就現在而言,應該不超過三千。將軍說的重騎兵應該就是披馬鎧的騎兵,那的確是袁紹手中的殺器。這些騎兵人馬俱著大鎧,防護非常嚴密,騎士與馬都是精挑細選的,大約有兩百多人,全是忠於袁紹的遊俠兒,幾乎都受過袁紹的恩惠。”

    郭嘉輕笑一聲:“將軍,這些重騎兵可都是用錢堆出來的,若無袁紹般的財力,暫時還是不用考慮了。”

    孫策同意郭嘉的意見。重騎兵在中國的時間並不長,三國時出現,南北朝成為戰場王者,隋朝還有大規模的具裝甲騎,到唐代就不怎麼聽說了。這其中既有重騎兵固有的缺點,也有經濟性的考量。戰爭就是燒錢,重騎兵更是冷兵器時代最燒錢的兵種之一。不僅人和馬的鎧甲貴,戰馬也是精挑細選的好馬,普通馬根本負擔不了那樣的重量。

    重騎兵在中亞盛行,那是因為中亞有優良的戰馬資源。體格較小的蒙古馬做重騎兵很勉強了,更別說中原馬。對於嚴重缺馬的他來說,重騎兵想都不用想。

    不過,怎麼對付這些重騎兵卻必須提上日程。

    對孫策的擔心,郭嘉不以為然。“將軍覺得那些重騎兵在這裏能發揮多大作用?過了黃河,這些重騎兵的戰力就損失一半。對於衝擊步卒陣勢來說,這些重騎兵和普通騎兵的區別不大,甚至可以說還不如普通騎兵。除了衝陣之外,他們什麼也做不了。這些重騎兵真正的威力恰恰是對於普通騎兵,西涼軍遇到這些重騎兵還真是遇到了克星,難怪會一敗再敗。”

    孫策連連點頭。陳留一帶地勢比較低,水網縱橫,中牟附近就有圃田澤、博浪澤等大小五個沼澤,浚儀、滎陽也不例外,根本沒有足夠的空間讓這些重騎兵施展。曹操與袁紹最後的決戰就發生在這一帶,和這裏的地形不利於騎兵施展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正說著,張紘走了進來。孫策暫時放下話題,將去參加會議的經過說了一遍,張紘聽完,頻頻點頭讚許。“將軍說得對,穩住洛陽對將軍非常重要,我們暫時還不宜與袁紹麵對,給點糧食也是值得的。依我看,如果能順利拿下九江、廬江、江夏、南郡四郡,甚至進一步拿下荊州的江南四郡,還可以多給一點。朝廷畢竟是朝廷,忠於朝廷的人還是有的,即使是黨人也不例外。”

    郭嘉笑道:“先生對黨人還真是同情啊。”

    張紘也不介意。在對黨人的態度上,他和孫策、郭嘉有分歧,這不是什麼秘密。孫策也說了,這是代溝,君子和而不同,大家求同存異,不要影響大局就行。

    “將軍,與西涼軍結盟,有兩件事不可不知。”

    “先生請說。”

    “其一,西涼軍殺戮過重,特別是潁川一帶,如果不能及時紓解,恐怕會引起誤會,連累將軍名聲;其二,並州貧瘠,這些年匈奴人不斷南侵,朝廷無力鎮服,一直是用賞賜安撫,每年需要花費近兩億錢。西涼軍如果打算占據並州,就算不要這麼多,五六千萬也是需要的。對將軍來說,這不是一個小負擔。”

    孫策撓撓頭。僅糧食一項,他已經知道這個負擔不輕,還是沒有張紘想得周到。一年五六千萬,這可是割肉啊。

    郭嘉搖頭表示反對。“將軍不用過於擔心,我們不會白給他們錢,我們可以讓他們用戰馬來交易,如果每年花五六千萬就能解決戰馬來源,何樂而不為之?西涼人畢竟不是匈奴人,不能將他們看作蠻夷,自樹強敵。如果不是山東人自視甚高,輕視山西人,天下又何至於此。”

    張紘點頭讚同。“是啊,如果當初能對西涼人多一點寬容,對武人多一點寬容,也不至於釀成這樣的大禍。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將軍有誌於天下,首先就要能包容天下。唯有包容並蓄,方能兼濟天下。”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noriko1026

LV:8 領主

追蹤
  • 26

    主題

  • 29668

    回文

  • 5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