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歷史] 豐碑楊門 作者:聖誕稻草人 (已完結)

 
q781009 2019-8-2 23:23:23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954 148266
q781009 發表於 2019-8-7 23:23
第0680章 老楊有點懵

    趙普在萬眾矚目下進了楊府的大門,進的很沒道理,甚至還有些蠻橫。

    因為在楊府門口,從頭到尾都沒人迎接他。

    沒人迎接他,就是告訴他,楊府不歡迎他這個惡客。

    趙普卻推開了擋在他面前的楊府門房,仗著自己年齡大,無人敢招惹,很賴皮的進了楊府。

    趙普蠻橫的闖進了楊府正堂以後,就看到了手持著大金刀,威風凜凜坐在那兒,不怒自威的老楊。

    趙普頓時有點臉黑,老臉上的雞皮不停的抽搐,他左右看了一眼,發現他身後跟隨的金甲侍衛們手裡捧著銅錘、金瓜、天子劍、王命令旗等一應物品,似乎都不適合拿出去拚命,更不可能拿出來威脅楊家。

    別小瞧了趙普,趙普雖然是個文官大佬,但是手上的武藝也不弱,耍的一手好劍術,關鍵時候就能跟人拚命。

    瞧著老楊這要砍人的架勢,趙普就想找個東西自保,他還不想死。

    還沒等趙普找到趁手的兵器,老楊就瞧見了他。

    然後在趙普驚愕的眼神中,老楊丟下了手裡的大金刀,匆匆迎了上來。

    “楊業見過趙相公。”

    迎到了趙普身前,老楊作揖施禮。

    從老楊入宋,一直到現在,趙普的身份和官爵都比老楊高。

    老楊在趙普面前,一直處在低一頭的位置上。

    趙普微微愣了愣,見老楊不是要跟自己拚命,頓時放心了不少,頗具大佬姿態的擺了擺手,“楊將軍不必多禮。老夫此次前來西北,是有一樁天大的喜訊要告知楊家。”

    頓了頓,趙普長吁短嘆的道:“卻沒料到,以老夫的身份,入西北,居然無人迎接,老夫只能自己厚著臉皮闖了進來。楊將軍啊!這若是老夫自己一個人到西北,那麼迎不迎接,都是一些虛禮。以老夫和楊家的關係,絕不會計較此時。

    可是此次老夫代表的是朝廷,代表的是陛下。無人迎接,這是一件很失禮的事情。這要是傳出去了,朝廷的顏面何存?”

    老楊臉色驚變,趕忙道:“趙相公勿怪。定是我家七郎忘了日子,才失禮於趙相公的。他也沒派人告訴楊業,不然楊業必定親自前往府城門口迎接。”

    趙普擺了擺手,道:“罷了,只此一次,下不為例。快叫楊延嗣出來接旨吧!”

    老楊有心打探一下聖旨的內容,一邊催促著人去找楊七,一邊迎了趙普入了正堂。

    坐定以後。

    老楊命丫鬟奉上了香茶,待到趙普喝了兩盞茶,他才開口問道:“趙相公,不知朝廷這次傳給我家七郎的是何旨意?”

    趙普品著香茶,吧唧了一下嘴,賣了個關子,“楊將軍何必這麼著急呢?等到楊延嗣到了,宣讀了旨意,大家自然都知道了旨意是何內容。”

    老楊乾巴巴笑道:“楊業也是想一睹為快,看看有什麼我家七郎做的不對的地方,好及時更改。”

    趙普端著茶杯的手一頓,一下子覺得嘴裡的茶失去了味道。

    楊七有什麼做的不對的地方?

    站在朝廷的角度上講,從楊七入西北以來,所作所為,樁樁件件,都不對。

    楊七真要能改,還用得著你楊業說?

    趙普瞥了老楊一眼,咧嘴笑道:“楊將軍多慮了,此番前來西北宣旨,並無不妥。對楊家而言,反而是一件大好事。”

    “大好事?”

    老楊心頭一突,這個時候也藏不住話了,當即問道:“莫不是要給七郎……封王?”

    趙普給了老楊一個你知道還問我的眼神。

    老楊從趙普的眼神中得到了肯定的答案,驚叫道:“萬萬不可……”

    趙普一愣,臉有些黑,他感嘆道:“楊將軍,你這是得了便宜還賣乖啊!”

    老楊正色道:“楊業並無此意,楊業只是覺得,以楊家如今的功績,並沒有資格封王啊!”

    旋即,老楊咬牙切齒道:“那個逆子脅迫君王給他封王,簡直是大逆不道之舉。楊業絕不會讓那個逆子胡作非為的。”

    趙普聞言,明顯有些愣。

    這下他算是明白了剛才他入楊府的時候,老楊為何會手持著大金刀,坐鎮在正堂內。

    這是要跟楊七算賬的架勢,完全和他無關。

    至於楊七會被封王這件事,老楊是如何提前得知的,趙普心知肚明。

    因為西北四府裡面,有關於楊七會被封王的謠言,就是趙普命人傳的。

    目的就是為了逼楊七順應民意,接下這個王爵。

    趙普沒想到的是,他一番背地裡的謀劃,到了老楊眼裡完全變了一個味道。

    明明是朝廷主動給楊七封王的,怎麼到了老楊眼裡,就變成了是楊七脅迫朝廷了。

    這明顯是個誤會啊!

    要是因為老楊在中間瞎搞,攪亂了趙普的計畫,那可是要出大事的。

    一瞬間,趙普的臉上就掛滿了驚色,他盯著老楊驚訝道:“楊將軍,這裡面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老楊一愣,義憤填膺道:“能有什麼誤會,若不是那個逆子脅迫朝廷,陛下能給他封王?他也不看看他自己有幾斤幾兩。”

    趙普愕然道:“楊將軍,看來你是真誤會了。陛下是何等高傲的人,豈會受人脅迫,向人低頭?陛下之所以給楊延嗣封王,那是念及楊延嗣平定西北有功,又剿滅了黨項叛逆,為我大宋開疆拓土。

    這可都是大功勞。開疆拓土者,封王一點兒也不為過。”

    “啊?”

    這下子,老楊愣了。

    朝廷給楊七封王,居然不是受楊七脅迫。

    這沒有道理啊!

    論開疆拓土,曹彬和石守信的功勞,遠在楊七之上。

    就楊七那點兒功績,根本沒辦法和這兩個人相比。

    偏偏楊七就後來者居上,封王了。

    這要是沒有貓膩,那就奇怪了。

    趙普似乎看出了老楊心中的想法,他失聲笑道:“楊將軍是不是覺得,以你家七郎的功績,還不足以封王?”

    老楊毫不隱瞞的點點頭。

    趙普老神在在的道:“那若是加上幫助朝廷平定燕雲十六州的功勞呢?”

    “平定燕雲?”

    老楊先是一愣,然後驚喜道:“陛下要北伐燕雲?”

    趙普點點頭,感慨道:“從去歲就開始準備了……”

    老楊鄭重道:“這可是好事,有用得著我楊業的地方,趙相公儘管吩咐。”

    趙普笑道:“也不需要楊將軍做什麼大事,楊將軍只需要讓七郎接下這封王的詔書,剩下的老夫會自己和七郎談。”

    老楊正色道:“討伐燕雲十六州,我楊家義不容辭,朝廷沒必要用一個王爵拉攏七郎。”

    老楊拍著胸脯保證道:“只要有老夫在,西北四府的兵馬,朝廷儘管調動。”

    “呵……”

    趙普咧嘴一笑,說道:“楊將軍,這西北四府,雖然說是楊家的家業,可是自上而下,所有的事情都是由七郎在掌控。

    你固然可以用當爹的身份去壓迫他,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他心裡會不會有怨氣。

    他心裡若是有了怨氣,到時候一旦北伐大戰展開,他出工不出力,很容易破壞北伐大計。”

    老楊當即瞪眼,喝道:“他敢!”

    趙普失聲笑道:“楊將軍,老夫知道你心繫大宋。可是西北四府是西北四府,大宋是大宋。一個是趙家的家業,一個是楊家的家業,根本不可能混為一談。

    老夫雖然是大宋的宰相,但也不得不提醒你一句。

    如今的你,就像是盛唐時期的李淵,而七郎就像是盛唐時期的李世民。

    李淵這個太上皇固然尊貴,可是真正掌控著天下大權的是李世民。”

    老楊聞言,愣了許久。

    趙普的話說的很簡單,老楊也能聽懂。

    一見在西北人盡皆知的事情,老楊卻一直看不透,直到今日被一個外人點破。

    誠如趙普所言,這西北四府,真正拿事的是楊七,而非他楊業。

    他可以以父親的身份壓迫楊七,但是卻不能以父親的身份代替楊七去發號施令。

    西北四府雖然已經姓楊,但是那是楊七的楊,而非他楊業的楊。

    愣著愣著,老楊有些失神。

    半晌,回過神的他,長嘆了一口氣。

    老楊衝著趙普拱手道:“多謝趙相公點醒楊業。”

    趙普笑眯眯的點了點頭,問道:“怎麼這麼久了,還不見七郎出來?”

    老楊又是一愣,轉頭問伺候的丫鬟,“不是派人去傳喚七郎了嗎?怎麼不見消息?”

    丫鬟躬身道:“人已經回來了,就在門外候著。奴婢這就去傳他進來。”

    一小會兒過去後。

    楊府的僕人帶著彭湃出現在了老楊等人面前。

    彭湃衝著老楊等人施禮過後,就站在哪兒等老楊問話。

    老楊瞪著彭湃,毫不客氣的問道:“楊延嗣呢?”

    彭湃賠著笑臉道:“回老爺的話,少爺今早的時候,帶著兩位少夫人,還有小姐和小少爺,出城去了……”

    “出城?!”

    趙普差點沒把剛喝進嘴裡的茶給噴出來。

    老楊瞪著眼睛想吃人。

    “派人去把那個逆子給老夫叫回來。”

    老楊厲聲道。

    彭湃為難的道:“老爺,少爺說是要去巡視西北四府,順便帶著小少爺和夫人們領略一下西北的風光,現在只怕已經到了幾十里外了,很難叫回來。”

    “嘭!”

    老楊拍桌而起,怒喝道:“國家大事迫在眉睫,他還有閒情雅緻陪著自己的妻兒遊玩。簡直是豈有此理。楊延平,楊延德,你們兩個去,把那個逆子給老夫抓回來。”

    楊大和楊五對視了一眼,苦笑了一聲,起身拱手道:“是!爹!”

    在老楊的督促下,楊大和楊五起身出了正堂。

    一路到了府外,跨上了馬就準備去追楊七。

    彭湃從府裡追了出來,笑呵呵的對二人道:“您二位就別去追了。少爺今早去大同書院找大儒种放去論道了,根本沒出大同府城。屬下剛才在正堂裡之所以那麼說,全是少爺吩咐的。少爺說他不想見趙普。”

    楊五皺起眉頭,問道:“這又是為何?”

    楊大笑道:“還能為何?趙普大張旗鼓的過來給七弟封王,其目的並不單純。趙光義想憑一個王爵,就讓我西北四府的兵馬給他出死力,七弟覺得劃不來。”

    楊五若有所思的道:“那爹的吩咐怎麼辦?”

    楊大聳了聳肩膀,笑道:“能怎麼辦?找個酒館喝酒去。至於爹會不會怪罪,有七弟扛著,怪不到你我頭上。”

    楊五苦笑了一聲,點點頭。

    兄弟二人跨上們,在大同府城內轉了半圈,然後在長樂坊門口停下。

    二人攜手進了長樂坊,叫了三個菜,兩壺酒,坐下開始吃了起來。

    正在楊府內陪著趙普說話的老楊完全不知道,他派出去抓楊七的兩個人,此刻正在長樂坊內磨洋工。

    老楊和趙普正在討論北伐的戰事,看得出老楊對這一場戰事很上心。

    他拽著趙普問東問西,似乎要把這一次北伐遼國的戰事的準備瞭解一個透徹。

    若不是趙普瞭解老楊的性格,還真以為老楊是遼國派來的奸細。

    兩個人湊在一起聊了許久,從出兵的數目,聊到了糧草的供應,征發的民夫,分幾路進軍,採取什麼戰術等等。

    不知不覺間,時間就這麼悄無聲息的過去。

    等到趙普因為喝多了茶水,想要去小解的時候,才發現天色已經不早了。

    小解過後,他臉色漆黑的看著老楊道:“楊將軍,天快黑了!”

    趙普話裡的意思,老楊自然聽的出來。

    趙普這是在質疑他,是不是父子聯合在一起,在欺騙他。

    老楊的臉也很黑。

    一兩個逆子已經讓他很頭疼了,現在一個個的居然都不聽他話。

    老楊惱了。

    他站起身,衝著趙普拱了拱手,黑著臉道:“趙相公勿怪,老夫親自出馬去抓那個逆子。一定把那個逆子帶到你面前來。”

    趙普淡然的拱手回禮,“那就有勞楊將軍了。”

    趙普的態度讓老楊更惱火。

    老楊讓人伺候好趙普,他出了正堂以後直接去找彭湃。

    在院子外面的一樹桃花下面找到了彭湃。

    這貨正品著酒,啃著肉,半躺在桃花樹下,好不痛快。

    老楊瞧見以後,二話不說,上去就拿腳踹。
q781009 發表於 2019-8-7 23:24
第0681章 答應出兵

    彭湃被老楊踹,又不能還手,只能抱頭鼠竄。

    老楊追著彭湃打,一邊打還一邊質問,“楊延嗣那個逆子究竟在哪?”

    老楊又不傻,兩個兒子追出去了半天也沒有動靜,這裡面要是沒有貓膩,那就奇怪了。

    彭湃可是記得楊七的吩咐的,絕不能把他的消息透露給老楊。

    被老楊bī)的無可奈何,彭湃就只能出賣楊大和楊五。

    “老爺您別打了,我告訴你,人在長樂坊。”

    老楊臨走的時候又踹了彭湃一腳,冷哼了一聲。

    老楊出了府門,跨上了馬,找路上的行人打探了一下長樂坊的位置,快馬奔了過去。

    老楊走後。

    彭湃悄悄的溜出了府,跑去大同書房跟楊七匯報消息。

    老楊策馬狂奔,沒一會兒就到了長樂坊,還沒進門就看到了楊大和楊五喝的爛醉如泥。

    一瞬間,老楊的怒火就蹭蹭往上漲。

    “楊延平!楊延德!你們兩個逆子!”

    老楊咆哮了一聲,衝進長樂坊,拽住兩個人就打。

    兩個人其實也沒喝醉,只是有點微醺。

    被老楊一奏,就瞬間清醒了。

    兩個成年人,像是做錯了事的孩子,乖乖的站在哪兒讓老楊打。

    一直等到老楊氣消。

    老楊教訓過了二人,厲聲質問,“讓你們去給老夫抓楊延嗣那個逆子,你們居然躲在這裡偷偷喝酒。簡直是豈有此理。”

    楊五耿直的道:“我們也不想這樣,七弟壓根就沒出大同府城,他讓我們過來喝酒的。”

    楊大一拍腦袋,無語望天。

    老楊質問道:“楊延嗣那個逆子讓你們幹什麼你們就干什麼?你們眼裡還有沒有我這個老子?”

    楊五語結,支支吾吾說不出話。

    老楊瞪著楊七,“既然你說是那個逆子讓你們到這裡來喝酒的,那你告訴老夫,那個逆子在哪兒,老夫要親自抓他回去。”

    楊五一愣,坦白道:“不知道!”

    老楊差點被氣死,抬手就要繼續教訓楊五。

    楊大趕忙出手阻攔,他解釋道:“七弟就是讓彭湃給我二人傳了一句話。聽彭湃說,七弟躲在种放那裡。”

    “哼!”

    老楊冷哼了一聲,瞪了二人一眼,“回頭再收拾你們。”

    丟下了這句話,老楊騎著馬去大同書院找楊七。

    到了大同書院,才知道楊七早已離開。

    老楊又策馬奔回了府裡。

    等到他回到楊府的時候,就看到楊七早他一步回到了府裡。

    正在跟趙普有說有笑的聊天。

    老楊氣的想打人,可是看見楊七在陪趙普聊天,他又沒辦法打人。

    只能衝著楊七冷哼了一聲,表達自己的不滿。

    趙普和楊七並沒有在意老楊的心。

    兩個人正在你來我往的打太極。

    趙普樂呵呵的笑道:“虎侯真是年輕有為,想當初,老夫初見虎侯的時候,虎侯還只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子。這才過了幾年,虎侯就成了毅力在西北的霸主。”

    楊七謙遜的笑道:“一點兒小小的成就,哪能跟趙相爺相比。趙相爺三度拜相,歷經兩朝,數十年間,屹立在朝堂上不倒。當真是文臣的楷模。”

    “哈哈哈……”

    趙普爽朗的一笑,“虎侯謬讚了,老夫這點微末的本事,又豈能跟虎侯相比。以虎侯今時今的地位,再進一步,裂土封王也不在話下。

    老夫就算是熬到死,頂多也就是混一個國公的名頭,著實不敢跟虎侯相比。”

    看似很平常的客,其實趙普是在跟楊七遞話。

    他牽起了封王的話頭,希望楊七能接下去。

    他卻沒料到,楊七根本不接他的話,只聽楊七笑呵呵的道:“趙相爺真是折煞小子了。以前小子在汴京城裡廝混的時候,得到了趙相爺不少照顧。

    現如今趙相爺到了小子的地頭上,小子自然不敢怠慢。

    小子已經命家妻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酒菜,為趙相爺接風洗塵。

    待趙相爺休息一晚,明小子派人帶著趙相爺,好好領略一下西北的風光。”

    趙普臉上的笑意有些不自然,“西北的風光,老夫有的是時間領略。這宴席,老夫有的是時間吃。”

    趙普索把話挑明了,道:“不如咱們先聊一聊正事?”

    楊七笑眯眯道:“邊吃邊談?”

    “先談再吃。”

    趙普強硬的道。

    老楊躍躍試的想插話。

    楊七長嘆了一聲,道:“那談吧。”

    趙普看向楊七,沉聲道:“虎侯如今稱霸西北,割據一方,就沒想過更進一步,把割據一方落在實處。”

    楊七假裝聽不懂趙普話裡的意思,驚訝道:“趙相爺何故害我?”

    “嗯?”

    趙普被楊七這個回答弄的有點懵。

    楊七鄭重道:“趙相爺,小子竊據西北之地,也只是想幫朝廷守住西北,斷無自立的念頭。趙相爺鼓動小子自立,自絕於大宋,不是害我是什麼?”

    趙普聞言,差點沒噴出一口老血。

    你大爺的!

    老夫是鼓動你自立嗎?

    你這是在跟老夫揣著明白裝糊塗呢。

    趙普臉色難看的瞪著楊七,低聲道:“老夫說的是封王的事兒,詔書老夫都帶來了,只要你點頭。從今往後,你就是朝廷承認的西北王。”

    楊七再次大驚,失聲叫道:“趙相爺,你又害我?”

    趙普惱了,“老夫怎麼又害你了,封王對你而言可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楊七連連擺手,頭搖的像是撥浪鼓,“我前幾可是答應了我爹的,絕不能接受朝廷王爵的敕封。一旦接受了朝廷王爵的敕封,我爹就要把我立斬決。

    我還年輕,我不想死。”

    這下不光是趙普想吐血了,就連老楊也想吐血。

    趙普能猜到,老楊可能是好心般了壞事。

    可楊七這小子,明顯有些記仇。

    居然毫不猶豫的搬出了老楊的話,來抵擋趙普。

    趙普下意識看向了老楊,老楊黑著臉,瞪著楊七,“前幾是前幾,現在是現在。陛下既然有聖旨,作為朝廷的臣子,豈能有違背聖意的道理。”

    楊七板著臉道:“爹,您從小就教育孩兒,男子漢大丈夫,說一就是一,說二就是二,不能朝三暮四。孩兒謹記您的教誨,絕不敢忘。”

    老楊臉跟黑了,他不願意給兒子服軟,可是他又不得不給兒子服軟。

    收復燕雲十六州,可以說是百年大計。

    老楊絕不會因為面子,破壞朝廷百年大計的。

    當即,老楊黑著臉,低聲道:“前幾是老夫錯怪你了,如今事已經弄清楚了。就當老夫當沒說過那些話。”

    楊七搖頭道:“那可不行,做人要有原則。”

    “嘭!”

    老楊拍桌,“楊延嗣,你到底想怎樣?”

    楊七咧嘴笑了。

    楊七無奈的攤開手,笑道:“爹您一直覺得孩兒在做壞事,不管是不是孩兒做的事,你都要往孩兒上扣。您是我爹,孩兒只能聽你的。你說不能接受朝廷的敕封,孩兒就不接受朝廷的敕封。這沒錯啊!”

    老楊聽得出,楊七心裡對自己有怨氣,他氣的怒髮衝冠。

    老楊惡狠狠的瞪著楊七,冷聲道:“那老子要是現在命令你接呢?”

    楊七笑道:“爹您發話了,孩兒不敢不從。不過……”

    楊七在老楊和趙普上各掃了一眼,笑道:“聖旨我可以接,但是我不會答應幫朝廷做任何事的。”

    老楊懵了。

    趙普愣了。

    接了聖旨,不幫朝廷對付遼國,那封你王爵幹啥。

    老楊可以命令楊七接下聖旨,但是他不能命令楊七統領兵馬去作戰。

    父子是父子,上下級是上下級。

    誠如趙普之前所言,西北四府掌權的是楊七,而非老楊。

    楊七不開口,老楊就算是喊破喉嚨,頂多也只能調集楊大、楊五、王貴等一小部分人。

    但是絕對不能調動大部分人。

    楊大三人雖然是掌兵之人,但是在他們麾下還有團正、營正、監軍等等。

    這些人都是要驗看楊七的命令文書的。

    所以說,就算楊大等一小部分人願意聽老楊的,老楊也沒辦法調動西北四府的大軍。

    老楊在楊七面前耍不動老子的威風,只能黑著臉坐在哪兒一言不發。

    老楊拿楊七沒脾氣,趙普就只能靠自己了。

    大事當前,趙普也不敢託大,他以商量的語氣對楊七道:“虎侯,北伐遼國乃是百年大計,這不僅關乎著大宋朝廷的穩定,更關乎著千千萬萬百姓們的生死存亡,還關乎整個民族的存亡。”

    趙普感慨道:“遼人佔據著燕雲十六州,奴役著我漢人,為漢家男兒,理當出一份力,解救他們。而且西北沒有屏障,遼人年年南侵,掠奪我族人的糧食,掠走我族人去奴役。

    面對這些,虎侯就真的能夠泰然處之嗎?”

    趙普見楊七沉默不語,就趁打鐵,道:“虎侯若是沒有實力,朝廷自然不會麻煩虎侯。可是現如今的虎侯,手握數十萬兵馬,兵強馬壯,難道就不該為百姓們出一份力。”

    趙普說的真意切,差點兒就潸然淚下了。

    老楊、楊五二人,早已激動的嘴唇都在顫抖。

    恨不得現在就驅馬北上,跟遼人血戰一場。

    楊七古怪的瞥了趙普一眼,心裡腹誹趙普。

    你一個大宋第一貪官,好意思在我面前講這些為國為民的大道理。

    不過趙普把話說到這個份上,楊七沒點兒反應也不行。

    事實上,從楊七開始經略南國的時候,就已經為這一場雍熙北伐做準備了。

    他自然沒有不參戰的道理。

    他只是在考慮,趁著這一次的機會,能從大宋上刮下來多少油。

    “趙相爺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那麼小子不答應也不行。不過這出兵也有出兵的章程,出多少兵,拿多少糧餉,戰後有什麼收穫,這些是不是都得議一議?”

    楊七笑眯眯的看著趙普。

    老楊有些急了,想要插話。

    楊大眼疾手快,抓住了老楊,在老楊憤怒的眼神中,搖了搖頭。

    老楊深吸了一口氣,沒有再說話。

    趙普聽到了楊七的話,心裡放鬆了不少。

    只要楊七答應肯出兵,剩下的事都好談。

    趙普端起茶水,淺嘗了一口,笑道:“朝廷許你一個王爵,這種天大的好處擺在你面前,你還想索要糧餉和戰後的好處?”

    楊七失聲笑道:“趙相爺,一個王爵,放在別人眼裡,那可是天大的好處。但是對我而言,真的是好處嗎?有沒有王爵,這西北四府都是我的地頭。

    為了一個名分,讓我出兵數十萬,去幫大宋打仗,你覺得我傻嗎?

    還是你趙相爺能夠保證,朝廷在拿下了燕雲十六州以後,不會掉轉槍頭,對我出手?”

    趙普心頭一驚,臉上卻不動聲色。

    楊七的猜測,幾乎和趙光義的佈局一模一樣。

    趙光義之所以又給折家老太君太后級別的謚號,又給楊七封王的,就是為了利用折楊兩家,在北伐遼國的時候出大力。

    等到收復了燕雲十六州,他就會攜大勝之姿,毫不猶豫的折返西北,對付折楊兩家。

    趙光義不僅這麼想,而且還打算這麼幹。

    所以趙普不敢給楊七任何的保證。

    趙普甚至都不敢給楊七一個空頭的許諾。

    因為他可以肯定,只要他敢點頭說朝廷不會在收復燕雲十六州以後對付折楊兩家,那麼楊七一定會提出反制的條件。

    比如讓趙光義派一個皇子過來當質子,又或者留下趙普當質子。

    楊七似乎看透了趙普的心思,似笑非笑的盯著趙普。

    趙普心頭有些慌亂,可他畢竟是老江湖,臉上一點兒異樣的表也沒有,他笑轉移話題道:“朝廷的事,自然有陛下作主。老夫不能越俎代庖。

    陛下的意思是,希望虎侯可以出兵二十萬,以左軍的份,出陳家口,一路沿遼國西南而入,征討遼國西南五州之地。”

    楊七眯起眼,笑道:“出兵二十萬?這可是要抽空我西北所有的兵力啊!”

    楊七搖搖頭,“這可不太妥當。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此前小子抽空了麾下的兵力,前去討伐黨項,就有賊人趁機襲擊了我大同府城。造成了我大同府成千上萬的百姓死。幾十萬畝良田顆粒無收。更害的許多百姓流離失所。

    要是這種事再發生一次,小子這西北四府,恐怕就沒了。”
q781009 發表於 2019-8-7 23:24
第0682章 永遠也兌現不了的聖旨

    大同府城被襲的內幕,大家都心知肚明。

    趙光義為了洩憤,幹了一件蠢事,被人抓住了痛腳,如今拿出來說事。

    趙普臉上有些尷尬,趕忙岔開了話題,“那麼虎侯打算派多少兵馬幫助朝廷討伐遼國呢?”

    楊七沉吟道:“十萬……或者十一萬?”

    趙普臉色一僵,“有點太少了吧……你需要對付的可是遼國西南邊陲的五州之地,一旦大戰爆發,遼國在西南部署的兵力,絕不會低於十五萬……”

    楊七翻了個白眼,“此前耶律休哥率領十萬大軍南下,有捆綁了近百萬遼地漢民功討復興關,還不是被我七萬兵力就打退了。

    打仗而已,又不是非要勢均力敵。更多的時候靠的還是謀略和實力。

    只要我麾下的將士不畏死,手裡的兵器夠精良,十萬打十五萬,想要取勝也不是難事。”

    楊七瞥著趙普,幽幽的補充了一句,“不要拿我麾下的將士,跟你們的比……”

    趙普氣結,差點噴楊七一臉。

    只見趙普咬著牙,低聲問道:“十一萬就十一萬!說說你出兵的條件。”

    楊七樂了,直言道:“兩個條件,任你選。要麼按照禁軍的配備,給我麾下兵馬配備糧草和裝備;要麼打下了遼國五州,我拿兩州。”

    趙普下意識的皺起了眉頭。

    依照禁軍的配置給楊七麾下的兵馬配備糧草和裝備,這個難度有點大。

    如今大宋的幾十萬禁軍,尚且還沒有配備齊全裝備呢,何談給楊七麾下的兵馬配備裝備。

    而且,一下子配備出十一萬兵馬的糧餉和裝備,所耗費的銀錢,非常多。

    朝廷雖然從南國錢行貸了一萬萬錢,那也不能貼在楊七兵馬身上。

    一旦把楊七麾下兵馬武裝肥了,朝廷收復了燕雲十六州,再回過頭來收拾楊七,就變的有些困難了。

    步人甲在攻擊方面有些短板,但是在防禦方面卻驚人的強。

    所以,第一個條件,趙普肯定不會答應。

    第二個條件就有意思多了。

    給楊七遼國的兩州之地。

    這地,目前還不在朝廷手上,等穩妥的到了朝廷手上,那就證明遼國已經被擊潰,燕雲十六州也被朝廷收入囊中了。

    剩下的就是掉頭收拾楊七了。

    在收拾楊七的時候,給楊七地,給不給又有什麼區別?

    趙普幾乎不用請示,就果斷的選擇了這個條件。

    他豪邁的道:“真要拿下了遼國西南五州之地,給你兩州又何妨?”

    楊七滿意的點頭,“那就這麼說定了。回頭徵召二十萬民夫給我送過來,老弱婦孺都行,只要給我湊夠二十萬就行。”

    在古代,打仗的時候,民夫幾乎是必備的。

    而且民夫的數量,一般都是兵卒的一倍。

    這也是為了更好的為戰爭服務,必要的時候,民夫也能充當預備役使用。

    楊七的這個附加條件雖然有點過分,但是面前還在能接受的範圍之內。

    一戶之內,青壯可遠沒有婦孺多。

    加上老弱婦孺,給楊七湊二十萬民夫,那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趙普也就捏著鼻子答應了。

    和楊七談妥了條件,趙普心裡暗自得意。

    楊七這個小狐狸雖然狡猾,但是還不是得跟著老夫屁股後面吃屁。

    拿兩州之地之日,就是你楊家一門滅門之時。

    然而,他卻不知道。

    從一開始,楊七就不在意朝廷會不會給他兩州之地。

    他只是找一個藉口而已,目的還是為了參與到這場大戰裡。

    楊七很清楚,更好更有利的條件他敢開,但是朝廷未必會答應。

    談妥了出兵的事宜。

    趙普樂呵呵的站起身,笑道:“虎侯既然答應了出兵,那麼老夫也該履行自己此行的職責,向虎侯頒布陛下的詔書了。”

    趙普招了招手,就有金甲侍衛們捧著聖旨、袞服蟒袍、玉帶、紫金冠等一系列的東西到了楊七面前。

    趙普展開聖旨,老楊帶著楊大、楊五等人跪在了地上。

    楊七皺了皺眉頭,不願意跪,被老楊狠狠的盯了半響以後,才不情不願的跪下。

    “詔曰:……”

    洋洋灑灑一大堆,趙普念了一炷香時間。

    陰陽頓挫,聲情並茂,就像是說書一樣。

    聖旨這東西是寫給人看的,唸給人聽的,可是真正懂得那些個晦澀難懂的填詞造句的人,僅有朝廷中很少的一部分人。

    大部分人是聽不懂聖旨前面是在說什麼的。

    從頭到尾,楊七就聽懂了一句。

    “……自燕雲十六州收復之日起,敕封虎侯楊延嗣,為河東郡王……”

    這個王爵的名頭給的不小。

    所謂的河東,就是指河東道。

    整個河東道,囊括了十九個州。

    一下給了楊七一個囊括了十九個州的名頭,不可謂不大方。

    至少比趙光義剛登基的時候,給他侄子趙德芳武功郡王的名頭要大的多。

    大宋的王爵分三類。

    分別是郡王,嗣王,一字王。

    郡王屬於王爵中最下層的存在,一般用於追封開國功臣,或者是給一些不受重視的皇子。

    嗣王處於中層,皇子們出閣以後,被封的王爵,一般都屬於嗣王。

    同時一些受寵的親王的兒子,也會被封為嗣王。

    一字王就是所謂的親王。

    有望繼承皇位的,或者是皇帝的兄弟,大多會被封為一字王。

    其實人們常說的一字並肩王,指的就是一字王。

    有好事者為了把一字王吹的牛一點,所以給一字王身上披上了許多神奇的色彩,比如吹噓能和皇帝肩並肩一類的。

    事實上凡是能跟皇帝肩並肩的人,一般都只有兩個下場。

    要麼死,要麼自己當皇帝。

    總之,趙光義敕封了楊七一個不錯的王爵。

    只不過上面加了一個先覺條件,那就是收復燕雲十六州以後,楊七這個王爵才能生效。

    楊七低著頭扯了扯嘴角,沒人注意到楊七臉上一閃而逝譏諷的笑容。

    在場的人,除了楊七,沒人知道,這一封聖旨,恐怕永遠也不會生效。

    如果真生效了,那麼只有兩種情況。

    要麼就是楊七自封,要麼就是楊家一門離死不遠了。

    做戲做全套,趙普把這封聖旨,當成了真的一樣的封王聖旨遞給了楊七。

    楊七自然也恭恭敬敬的接下來了。

    接下了聖旨,趙普又把朝廷賜予的袞服蟒袍、金鉤玉帶、紫金冠等等一系列王爵的標配一併送給了楊七。

    一場戲演的所有人皆大歡喜。

    演過戲以後,曹琳早已準備好了酒宴。

    一群人坐在一起吃吃喝喝談笑風生。

    就像是多年不見的老友,顯得分外的親切。

    趙普這個老不要臉的還趁機索賄,揚言楊七加官進爵,一步頂天,不給他這個宣旨的人一點兒好處,說不過去。

    以楊七如今的地位,給趙普的賄賂,基本上屬於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所以楊七豪爽的答應了趙普,等到他成了真郡王以後,一定給趙普送上萬兩黃金酬謝。

    一大一小兩個狐狸在席間冷嘲熱諷,互懟了一個痛快。

    一直到夜深了以後,眾人才散席,回到早就安排好的房裡去休息。

    此後三天。

    楊七陪著趙普在大同府城裡好好的轉了一圈。

    去過享譽西北的大同書院,去過道門建立的天風觀,去過佛門建立的弘法寺,也去參觀過被譽為東南佛國的阿育王寺廟,登上過那阿育王寺廟的白塔,俯覽過大同府的壯麗山河。

    楊七還是抵禦了趙普這個老倌不要臉的程度。

    在他嚴防死守下,趙普老倌還是從楊府弄了一萬兩打賞錢。

    然後心滿意足的帶著他手下那些金甲侍衛們,趾高氣揚的離開了大同府。

    趙普一走,老楊也沒有停留。

    大宋要征討遼國,西北四府要出兵,自然需要有一個完整的出兵計畫,以及後勤的配備計畫。

    老楊氣勢洶洶的回覆興府城去,準備召集軍機閣的人,開始訂立一套有可能永遠也用不上的計畫。

    楊七對此並沒有阻止。

    只要老楊不跟他對著干,老楊幹什麼,他也就聽之任之了。

    老楊一顆忠心向宋,楊七是沒辦法把它糾正過來。

    送走了老楊和趙普以後,楊七也開始忙了起來。

    雍熙北伐已經開啟,楊七也得開始做準備了。

    首先一紙書信送去了南國,楊七要求南國兵馬大元帥楊延定,開始秘密的把南國這些年准備的軍需物資送到洞頭島。

    同時一紙詔書送去了大理,楊七要求他跟曹彬協商建設的秘密工坊的工匠們,毀掉他們所鑄造的東西,讓工匠們帶著圖紙前往西北。

    同時,楊七還要求南國錢行各部分行,開始協助南國、大理兩地的銅錠運輸,把銅錠按時送到西北。

    做完了這一切以後,楊七開始下令,召集西北四府的各府官員前往大同府城議事,同時還下令召集了團正、各軍主將,前往大同府城議事,一應兵權,暫由監軍統管。

    各府各軍,距離大同府城有遠有近。

    最晚到達的是西夏府的陳江陵和殤傾子二人。

    所有人到齊以後,匯聚一堂。

    楊府內,臨時搭建的議事廳內,人滿為患。

    楊七望著那攢動的人頭,第一次發掘到自己麾下人才濟濟,已經隱隱能湊成一個小朝廷了。

    議事廳內。

    楊七進門以後,正在吵吵鬧鬧套近乎的文武官員們瞬間一靜。

    眾人齊齊躬身向楊七施禮。

    “臣等參見王爺。”

    楊七坐定以後,在眾人臉上掃了一眼。

    發現了他麾下文武官員們對稱他為王這件事表現不一。

    以寇准、呂端、殤傾子等人為首的這一群人,臉上透漏著難以掩飾的喜悅。

    他們似乎對楊七更進一步非常高興,甚至比他們自己陞官發財還高興。

    以楊大、楊五、馬賽英等人為首的的這一群人,神色就比較複雜。

    明明大家是親戚,你卻不知不覺間拔高的身份地位,大家看你都得仰視。

    以向敏中、王旦父子等人為首的這一群心懷大宋的官員,臉上也在笑,只是笑容有點生硬。

    似乎稱楊七為王這件事,讓他們很為難似的。

    總之,大家的表情很豐富。

    楊七擺了擺手,示意眾人不必多禮,待到眾人坐下以後,他笑道:“有關於我封王的事情,暫時還是個未知數,雖然詔書、袞服蟒袍、金鉤玉帶等一應物件全到了我手上。但是朝廷也給予了我封王的條件,那就是收復燕雲十六州。

    在沒有收復燕雲十六州之前,我依然是虎侯。只有在收復了燕雲十六州以後,我才能名正言順的成為一個王爺。

    雖然我對王爺這個稱呼不是很在意,但是大家也別急著喊我王爺。

    一切未成定局之前,一切都有變數。”

    楊七雖然笑容很和藹,但是他身上上位者的氣息已經漸漸的凝聚而成。

    一眾文武們在聽到楊七的話以後,先想到的不是反駁,而是恭敬的向楊七拱手道:“謹遵虎侯令。”

    楊七滿意的點點頭,道:“相比諸位在來的路上,多多少少也向我派去的信使嘴裡打探到了一些我請諸位過來的目的。”

    楊七環視了一圈,見眾人紛紛點頭,他笑道:“那麼我就不過多的解釋了。總之,朝廷要北伐遼國,志在燕雲十六州。

    而我西北四府,也在應邀之列,要協助朝廷功討遼國。

    根據我跟趙普的協議,西北四府將會出兵十一萬,兵出陳家口,攻伐遼國五州之地,這其中包括緊挨西北四府的朔州、應州、雲州、寰州,至於第五州,暫時還未定,但是我估計,很有可能是緊挨著遼國的武州,或者是直插中腹的新州。

    總而言之,無論是武州還是新州,我們手下十一萬的兵馬的戰線,很有可能會拉到八百里開外。這對我們的輜重而言,是一種考驗。

    遼人是遊牧民族,擅長馬上作戰。他們最擅長的就是拉長戰線,偷襲我軍的輜重線。

    十一萬兵馬,不僅要同遼國五州之地的遼兵作戰,還要維護八百多里的輜重線,這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所以我需要跟諸位共同商討一個合理的對策。”
q781009 發表於 2019-8-7 23:25
第0683章 生猛的殤傾子

    眾人先是一陣沉默,隨後王貴率先開口發問,“此戰我們要征發多少民夫?”

    這是一個關鍵。

    因為關鍵時刻,民夫也能當成軍卒用,只要給他們配備武器,他們也能做抵擋。

    楊七沉聲道:“不會太多,不會超過七萬。”

    王旦皺眉問道:“可是據我所知,虎侯向朝廷討要了二十萬的民夫,為何不全部投入到戰場?有二十萬民夫保護輜重的運送,相對的輜重就會安全更多。”

    楊七意外的看了王旦一眼。

    楊七和趙普談條件的時候,雖然沒有避開別人,但是當天能在楊府內的,大多都是自己人。

    楊大、楊五、彭湃等人顯然是不會刻意的把條件透露出去的。

    那麼就只能是老楊告訴了王旦的老子,王旦的老子告訴了王旦。

    然後王旦才會在這時候發問。

    有二十萬民夫不用,非用七萬,難道楊七腦子壞掉了?

    果然,在王旦發問以後,眾人議論紛紛。

    楊七敲了敲桌子,示意眾人聽他說,“朝廷是給了二十萬的民夫,可是這二十萬的民夫不全是青壯,更多的是一群老弱婦孺。

    我不可能派一群老弱婦孺上戰場去送死。朝廷許我兩州之地,所以這二十萬民夫,我會在攻佔了朔州和寰州以後,把他們分派到這兩州,讓他們像平民一樣過活。

    至於七萬輜重民夫,則有今歲新入伍的新兵,以及晉軍的四萬府兵代替。

    我會給他們配發武器,必要的時候,會徵召他們參戰。

    而且奪下了遼國五州以後,駐守也會交給他們。

    同時我會下令召回駐軍退役的軍卒,補足駐軍的空缺。

    此戰,由復興軍、遊騎軍、鐵騎軍出擊。

    大同軍留守,晉軍剩餘軍卒,調入復興關駐守,各府城城衛軍,衙役,鄉勇,駐守各城,嚴防賊人趁機作亂。”

    復興軍、遊騎軍、鐵騎軍,這三軍算是楊七麾下的精銳。

    一個個皆是身經多戰的悍卒。

    楊七看似徵調了十萬零五千的正規軍卒,可是實際上,再算上輔助鐵騎軍作戰的鐵騎軍預備役,以及押送輜重的晉軍府兵軍卒、各軍新軍軍卒。

    總兵力達到了十六萬五千。

    如此兵力,對陣遼國西南線的兵馬,也算是可以了。

    雖然有人對讓軍卒擔任民夫有異議,但是聽楊七堅定的語氣,擺明了是已經決定了。

    這個時候跳出來跟楊七唱反調,擺明是不明智的選擇。

    眾人小聲了議論了一會兒,也就不再說話了。

    沉默了片刻,寇准思量著開口,“虎侯是說由七萬軍卒擔任民夫,而朝廷徵召的二十萬民夫,虎侯會分派到朔州和寰州?”

    楊七點點頭,“不錯。”

    寇准沉聲道:“那可不可以這樣,在征討朔州和寰州的時候,暫時由朝廷徵召的二十萬民夫,幫助我們運輸輜重。

    這兩州距離復興關不遠,大軍在征討這兩州的時候,有基本上聚集在一起,所以沒有多少危險。

    等到掃清了這兩州以後,可以先把民夫中的老弱婦孺就近安置,然後讓青壯們繼續擔當民夫,從復興關一線,往朔州和寰州運送輜重囤積。

    咱們徵召的七萬軍卒擔當的民夫,可以只負責押送運往雲州、應州、以及武州一線的輜重。

    如此以來,就會大大的降低輜重運送線,也降低了危險。”

    楊七還沒來得及說話,王旦搶先一步質問道:“輜重的運送線固然縮短,可是後方若是沒有重兵彈壓,一旦朔州和寰州境內的遼人趁機作亂,又如何解決?”

    寇准當即就要張嘴反駁,可是他話到了嘴邊卻沒說出來。

    雖然只有一個字,可是卻重如千斤。

    殤傾子淡淡的替寇准說出了那一個字。

    “殺!”

    平淡的聲音裡充滿了殺氣。

    認識殤傾子的人都知道這個傢伙是個冷面殺神,而且從不跟人開玩笑,說啥就是啥。

    這一個‘殺’字一出,代表著有多少遼人的性命將會因此被收割。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選擇了沉默。

    唯有王旦皺眉道:“這麼做是不是有傷天和?”

    然後他就被大家以看智障的眼神關懷了一把。

    王旦這才意識到自己說了蠢話。

    同情敵人,那是聖人的職責,再座的可沒有聖人。

    不是在戰場上摸爬滾打了多年的殺才,就是在官場上侵吟了多年的陰貨。

    一個個不是心黑就是腹黑。

    怎麼可能對敵人仁慈?

    也只有王旦這個自恃才高的愣頭青,才會說出這種話。

    殤傾子出聲,算是跟征討遼國五州定下了調子,有關於遼人會趁機作亂的解決方法,就這麼簡單的被決定了。

    輜重問題暫時算解決了,那麼就剩下了作戰部署,以及朔州和寰州的治理問題。

    由原於朔州和寰州的治理問題,武將們沒有參與。

    寇准、呂端和向敏中三人,聯合在一起,推導出了一個不錯的治理方法。

    朔寰二州,地方都不大,兩州加起來,剛好可以組成一府之地。

    三個人的意思是,一旦平定了朔寰二州,可以構建為一府。

    由王旦暫代復興府知府一職,由陳耀出任新構建的一府的知府。

    同時各府抽調出一部分的官員,在大軍清掃乾淨兩州之地以後,迅速的安定地方。

    並且從各府籌集衣物、錢糧等一應物品,送到兩州之地去,盡快的安定兩州之地的百姓。

    對於那些個投了遼人的豪族,三人給出的建議是安撫,但是被楊七給否決了。

    楊七沒有心思跟那些仗著家大業大,就站在牆頭上隨風搖擺的牆頭草墨跡。

    打土豪分田地。

    把這些豪族的田地,還有遼人的田地,都分給從大宋過來的民夫。

    不服的一體斬決。

    大勢所趨之下,所有的牆頭草都沒有留著的必要,還是殺了省心,乾淨。

    眾人也感受到了楊七殺意凌然,所以都不敢去觸楊七的眉頭。

    作戰計畫則是由武將們參與定製的,文官們給予了一定的輔助。

    朝廷給的任務是從陳家口出征,征討遼國西南五州。

    距離陳家口,也就是復興關最近的兩個州是朔州和寰州。

    朔州距離最近。

    所以武將們在商討之後決定,先拿下朔州,然後在打寰州。

    打下寰州以後,一部分兵馬休整,一部分兵馬奇襲應州。

    等拿下了應州以後,再合兵攻打雲州。

    雲州也就是遼國大同府的所在地。

    大同府作為遼國五京之一,在大戰爆發的時候,可不只會有楊四麾下的那點兵力,很有可能會派重兵壓陣。

    所以大同府,應該屬於最難啃的那一塊骨頭。

    武將們還準備繼續制定平定了四州以後,奇襲武州或者新州的計畫,但是被楊七給攔住了。

    楊七心裡想什麼,大家猜不透。

    但是楊七給出的答案是,拿下了雲州以後再說。

    接下來,眾人圍在一起又商討了一些細節。

    一條一條的論,儘可能把一切的細節和意外補充完善了以後,已經是三天後了。

    三天後,一切商討妥當了以後。

    楊七站起身,鄭重道:“這有可能是我們到大戰結束後,唯一的一次集體的會議。一旦大戰爆發,我作為左軍的主帥,要麼會沖在第一線,要麼就會被陛下招到中軍行轅內去。

    到時候很有可能來不及再次召集大家。

    所以,我現在要告訴你們,在大戰期間,一切以戰事為準。

    凡是在大戰期間作亂的人,立斬決!

    凡是在大戰期間,裡通外國者,立斬決!

    凡是在大戰期間,攪動西北四府安定的,立斬決!

    以上三條,從今日開始執行。

    你們有些人,仍舊心懷舊主,這我可以理解。

    但是在大戰期間,敢給我出幺蛾子的,就別怪我楊延嗣不講情面。”

    這話說的是誰,眾人心裡都有數。

    楊七沒有點名,已經算是給他們留足了臉面。

    三個立斬決,血淋淋的。

    沒有人懷疑楊七的決心。

    會議結束以後,楊七請眾人好好吃了一頓,然後讓他們各自回去準備了。

    不過有三個人,被楊七留了下來。

    一個是殤傾子、一個是楊大、一個是楊五。

    作為此次出征三軍的三位主將,楊七有特別的要叮囑。

    楊七邀請了三人到了楊府的花廳就坐。

    心思細膩的曹琳,為他們準備了一桌上好的酒菜。

    四人坐定以後,先舉杯盛飲了一杯。

    楊大放下了酒杯,率先開口問道:“七弟單獨留下我們三人,是不是有什麼要交代的?”

    楊七點點頭,掃了他們三人一眼,說道:“你們三人對這一次北伐遼國的事情如何看待?”

    三人對視了一眼,一臉茫然。

    楊五豪氣的道:“這自然是好事,能從遼人手裡搶回我漢人的土地,還能解救那些在遼國受苦的百姓。最重要的是,我西北四府經此一戰,將會變為西北五府。”

    楊五的話雖然糙了點,但是殤傾子和楊大同時點頭,認為楊五說的有理。

    楊七笑眯眯的看著他們三人,說道:“這麼說來,三位覺得,此次宋遼大戰,大宋必勝?”

    楊大沉聲道:“雖然不敢說必勝,但是勝算至少有九成,加上我們幫朝廷分擔了三分之一的壓力,戰勝的幾率應該能夠達到十成。”

    楊七收斂了臉上的笑容,語不驚人死不休的道:“那我若是告訴你們,此戰若大宋獲勝,就是我等身死之時呢?”

    三人臉色一變。

    楊五驚叫道:“這怎麼可能?”

    楊大也皺著眉頭道:“朝廷已經許你王爵,還答應把朔寰二州給你,難道朝廷會違背諾言?”

    殤傾子只是皺著眉頭不說話。

    楊七嘆氣道:“沒什麼不可能的。我們本就是朝廷的眼中釘肉中刺,只是相比於我們,遼國佔據著燕雲十六州,對朝廷的威脅更大。

    一旦朝廷收復了燕雲十六州,遼國就很難輕易的再對朝廷形成威脅。

    只要朝廷派遣少量的兵馬,駐守在長城上,就能輕易的抵禦遼人。

    而騰出手的朝廷,必然會拔掉我們這一顆眼中釘肉中刺。

    數十萬大軍三面攻伐西北四府,再加上向敏中等人裡應外合,我們對上朝廷,又能有幾成勝算?

    至於陛下許下的諾言,根本不可信。

    咱們這位坐在汴京城裡的陛下,他已經違背了無數次自己的諾言了。

    只要能拔掉我們這顆眼中釘肉中刺,咱們這位陛下就會用完美的謊言,告訴天下人,他許下了一個謊言承諾,是多麼英明的決定。”

    楊七這話可不是信口開河。

    趙光義食言而肥的先例比比皆是。

    他對南唐後主、吳越王、北漢後主等等納土稱降的這些亡國之君,肯定承諾過,只要你們肯投降,可以一輩子享盡榮華富貴。

    南唐後主投降的比較早,或許沒得到趙光義如此的承諾,但是卻得到過趙匡胤這種承諾。

    後蜀亡國之君孟昶,大概也得到過趙匡胤這種承諾。

    而吳越王、北漢後主,可是納土稱降在趙光義手裡的。

    然後呢?

    這些人被囚禁在汴京城以後,都死了。

    趙光義在登基之初,為了安撫弟弟趙光美,還許下了他死以後,把皇位傳給趙光美的諾言。

    然後呢?

    趙光美也死了。

    趙光義曾經還當著滿朝文武的面,義正言辭的宣告過。

    朕不是好色的皇帝,宮裡的妃嬪沒有幾個。

    然後呢?

    只要是瞭解後宮的人,都知道趙光義是色中餓鬼,而且極好人妻。

    以及被楊七炸崩的三皇子,偏愛劉娥,大概也是受到了趙光義的傳承。

    總之,趙光義的話不可信。

    趙光義的諾言更不可信。

    楊大三人聽了楊七的分析,眉頭皺成了一團,不知道該怎麼辦。

    性子急的楊五,愁眉苦臉的道:“打贏了咱們就得死?可是這一仗勝算很高的。咱們該怎麼辦?”

    殤傾子目光閃爍道:“要不……我們打仗的時候,放點水……又或者背後捅他一刀子,趁機弄死趙光義?”

    殤傾子的話,把在座的三人驚的不輕。

    不愧為修道之人,對於皇帝的性命還真是不在乎。

    皇帝死了以後,天下會不會大亂,殤傾子似乎也不在乎……
q781009 發表於 2019-8-7 23:26
第0684章 虎侯救我!

    殤傾子的話說的很大膽,甚至可以說是大逆不道。

    楊大和楊五下意識就想遠離他。

    這種話心裡想想就行了,怎麼能輕易說出口。

    若是傳出去了,被證實了。

    也許趙光義會先放棄攻打遼國,然後把西北四府挨個捶一遍。

    楊七之所以在西北四府立於不敗之地,就是因為他從一開始的時候,就一直把自己定位在宋臣的位置上。

    這讓大宋朝廷的滿朝文武都覺得楊七有利用價值。

    在大宋對付遼國的時候,楊七很有可能會成為一柄利刃。

    所以,大宋朝廷上的官員們才一直勸解著趙光義,忍著讓著楊七。

    只要楊七沒有舉起反旗,就走不到你死我活的局面上。

    文臣們會想方設法的拉攏、分化、忽悠,然後用最溫柔的辦法,慢慢的消弱楊七,直到楊七虛弱不堪的時候,他們就會輕易的從楊七手裡,摘走象徵著功勞的果實。

    這也是大宋文臣們最喜歡干的一件事。

    這也是大宋文臣們最後力壓武將,走上和皇帝共天下的一道金梯。

    土匪是大宋的特色文化,招安同樣也是大宋的特色。

    大宋的文人們就喜歡招安。

    他們用三寸不爛之舌,說服山林間的土匪。

    然後等他們下山以後,拉攏、分化,最終用權謀把他們全部坑死。

    然後再驕傲的告訴那些武將,看看你們這群丘八,費了那麼多兵力幹不過的土匪,我一張嘴就搞定了。

    然後在丘八們羨慕的眼神下,他們陞官發財了。

    所以在大宋,只要不舉起反旗,那麼一切都好商量。

    但是舉起了反旗,那性質就不一樣了。

    不論朝廷有多困難,不論打得過打不過,朝廷都會集合兵力,跟你一拼到底。

    這也是為什麼同樣是搞事情,楊七在西北搞的舒舒服服的,而符家在蘇州、孟小波在川府剛開始搞事情,就迅速有大兵壓境壓了過來,然後碾壓了他們。

    而殤傾子的話,與造反無異。

    所以這是在招禍。

    看著三個人都緊張兮兮的,楊七也就不在賣關子了,他噗呲一笑,說道:“你們這麼緊張幹嘛?你們斷定朝廷這一次贏定了,可是我斷定,朝廷這一次必輸無疑。”

    楊大三人不解的看向楊七,質問道:“為什麼?”

    楊七幽幽道:“趙光義兩次北伐,都輸了……”

    楊大皺眉道:“前兩次也許是準備不足,這一次朝廷明顯準備的很充分。”

    楊七看向楊大,似笑非笑道:“僅僅是因為準備不足?”

    楊大茫然道:“還有其他的?”

    楊七吧唧了一下嘴,暗嘆了一聲。

    這都怪趙光義粉飾的太好,而且每一次戰敗還有人背鍋,而武將中真正看清楚的大佬又不願意把這種皇帝的糗事分享給手下的將士。

    以趙光義小心眼的性格,真要讓他知道了有人在背地裡給他英明的名聲抹黑,下場一般不會太好。

    有很大的幾率會被賜下牽機藥。

    所以,楊大不知道也很正常。

    楊七看著楊大,笑問道:“讓你統領四十萬兵馬去作戰,但是你不能親臨戰場,只能留在大同府城指揮作戰,你有幾成勝算?”

    楊大啞然道:“你在跟我開玩笑?戰場的情況,瞬息萬變。不親臨戰場,如何能料敵先機,如何能夠根據戰場上的而變化,合理的利用謀略?”

    楊大雖然沒有明言,但是他話裡的意思已經很清楚了,真要按照楊七所說的情況操縱戰事的話,必輸無疑。

    楊七攤開手,笑眯眯的看著楊大道:“所以,大宋討伐遼國的這一場戰事,不會贏。”

    楊大三人眉頭一擰,楊大沉聲道:“你是說陛下會像你說的那樣指揮作戰?”

    楊七好笑道:“不一直都是這樣的嗎?如若不然,前兩次北伐怎會輸?南伐交趾的那一戰,為什麼會輸?”

    一語點破了趙光義的本質。

    楊大三人腦子裡仔細分析了一下之前大宋的戰事,發現真的如同楊七所說。

    有趙光義插手的戰事,幾乎沒怎麼贏過。

    楊大和楊五心裡都在暗自慶幸,慶幸楊家如今脫離了趙光義的掌控,不然楊家很有可能會被趙光義坑死。

    許久過後,楊大問楊七,“那若是這一次戰事,陛下徹底放權給底下的將軍呢?”

    楊七苦笑著搖了搖頭,“徹底放權?怎麼可能?那可是大宋最精銳的幾十萬大軍的兵權,趙光義怎麼可能放心交到別人手上?你別忘了,趙家是怎麼奪來的皇位。”

    楊大三人心頭一震,他們輕易的能判斷出,楊七說的是真話。

    趙家是靠著兵變起家的,他們自然不可能讓兵變的事情,再在大宋發生。

    大宋目前歷任兩位皇帝,自從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以後,禁軍的兵權就從沒有旁落過。

    楊大掃了三人一眼,壓低了聲音道:“這一次宋遼大戰的結果有些懸了。咱們該怎麼做?”

    楊七鄭重道:“這也是我為何留下你們三人的原因。就是想特地叮囑你們三人,在大戰開啟以後,你們必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朔州和寰州。然後遊騎軍負責掃清殘敵,鐵騎軍率領著七萬民夫,駐紮在寰州。復興軍單獨出擊,那些應州。

    拿下應州以後,這三州之地就和西北四府連成了一片。

    駐守在大同府城的駐軍和復興關的駐軍,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前挺。

    掃清三州以後,我們就按兵不動。

    朝廷拿不下幽州,我們就絕不打雲州。

    切記不可貪功冒進,一旦朝廷的中軍潰敗,我軍孤軍深入的話,很容易陷入到被圍困的局面,到時候就危險了。”

    楊大三人聞言,重重的點了點頭。

    提醒了楊大三人謹慎行事以後,楊七就沒什麼可交代的了。

    楊大三人紛紛返回軍中早做準備。

    戰前準備讓整個西北四府都動了起來。

    大批大批的糧草和軍械開始運往復興關。

    各軍駐防在暗中已經調換。

    十一萬大軍,在九月底的時候,已經全部集結在了復興關口。

    今入十月的時候,朝廷答應徵發給楊七的二十萬民夫也送到了大同府城。

    說是民夫,其實就是一群難民。

    楊七見到這群民夫的時候,他們的狀態和此前楊七從大宋朝廷要來的黃河岸邊的難民沒有差別。

    一個個都穿的破衣爛衫的,餓的面黃肌瘦。

    所幸有上次的經驗,這一次楊七做了充足的準備。

    二十萬民夫,按照上一次安置黃河岸邊難民的辦法,分批的送到了復興關前。

    安置工作一直持續到了十一月。

    十一月初五的時候。

    大宋的先頭部隊,以及押送輜重的一大批民夫,在趙德芳帶領下到達了北方。

    也不知道趙光義是怎麼想的,居然把總管糧草的職權賜給了趙德芳。

    趙德芳到了北方以後。

    駐紮在雁門關內的李繼隆部的三萬禁軍就從雁門關撤走了,歸到了趙德芳旗下,幫著他督管糧草。

    趙德芳押解著輜重到了北方以後,第一件事並不是接管了歸他調遣的李繼隆部三萬禁軍,而是帶著一個親隨,秘密的潛入到了大同府城內,面見楊七。

    楊七在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明顯有些愕然。

    “趙德芳要見我?”

    彭湃躬身道:“是的。”

    “人在哪兒?”

    “在阿育王寺的白塔中。”

    楊七皺眉沉吟,“趙德芳在這個節骨眼上過來見我,究竟有何目的……”

    思量了好一會兒,也沒有思量出個所以然。

    楊七吩咐彭湃道:“那就安排一下,今晚我去見見他。”

    當天夜裡。

    楊七帶著彭湃,悄悄的進入到了阿育王寺面見趙德芳。

    楊七剛進了白塔第一層,就看到了正跪在佛像前,渾身籠罩著黑色斗篷,虔誠祈福的趙德芳。

    “八王爺?”

    楊七步入白塔,試探的叫了一句。

    正在祈福的趙德芳渾身一顫,站起身,淚流滿面的撲到了楊七面前,把楊七嚇了一跳。

    “虎侯救我!”

    黑色斗篷籠罩下的趙德芳,顯得很滄桑,黑髮間多了許多白頭髮,全無一個尊貴王爵的儀態,看起來像是個喪家之犬。

    一個比自己大將近十歲的中年男人撲在自己面前哭的稀里嘩啦的。

    這讓楊七覺得有些傷感。

    他扶著趙德芳,趕忙道:“王爺別激動,有話慢慢說。”

    在楊七攙扶下,趙德芳坐在了地上的蒲團上,他哽咽道:“虎侯,你可一定要救我。現在除了你,沒人能救我了。”

    楊七盤腿坐在了趙德芳對面,輕聲道:“你先別著急,慢點說,仔細說,你需要我怎麼救你。”

    趙德芳悲憤道:“趙光義要殺我,他害死了我父皇,逼死了我皇兄,現在又要故技重施,弄死我。”

    楊七愣了愣,緩緩皺起眉頭。

    趙光義是不是害死了趙匡胤,這一樁公案,在大宋眾說紛紜,一直沒有一個定數,也沒有確鑿的證據。

    但是趙光義必死了趙德芳的兄長趙德昭,這卻是事實。

    現在又要弄死趙德芳?

    這是準備斬草除根?

    楊七先安撫了一下趙德芳的情緒,然後問道:“仔細說說,趙光義要如何害你?”

    趙德芳像是抓住救命稻草一樣抓著楊七,驚恐道:“你瞧見我這頭髮了嗎?白了!都是趙光義逼的。從趙光義謀劃北征開始,他就在逼我,逼接下總管糧草的職責。

    我三番五次的推辭,他三番兩次的威脅我,逼我接下了總管糧草的職責。

    等我到了北方以後,他又逼我去統領三萬禁軍。

    當年他就是這麼逼我皇兄的。

    等到大戰剛起的時候,他一定會故技重施,讓我統領的三萬禁軍造一個圖謀造反的假象。然後就扣一頂造反的帽子在我頭上。

    等到班師回朝以後,他就會利用百姓們的呼聲,官員們的口誅筆伐,逼我自殺。”

    楊七挑起眉頭,驚嘆道:“這麼拙略的一個局,就能逼死你?太簡單了吧?”

    趙德芳苦著臉道:“重要的不是這個局,而是百官們明知道是局,也不會幫我。他們只會在後面加一把火,讓我死的更快一點。”

    楊七狐疑的看著趙德芳,道:“你混的這麼慘,在朝廷上混了這麼多年,就沒弄幾個替死鬼、或者是黨羽之類的?”

    趙德芳神色黯然的搖搖頭,低聲道:“都被趙光義殺光了……”

    “那你還真是夠背的。”

    楊七沉吟道:“說實話,趙光義這個計謀雖然拙略,可如果朝中的文武百官們都當瞎子,那就無懈可擊了。所以,想破開這個局,很難。

    我一時半會兒也想不出一個合理的辦法,你先說說你準備怎麼做。”

    趙德芳瞪著眼睛,一臉怨毒的道:“趙光義既然要拿造反誣陷我,那麼我所幸就一不做二不休,真的弄死他。皇位本來就是屬於我們兄弟的,他趙光義竊取了社稷多年,也該還回來了。”

    楊七一臉愕然。

    這是怎麼了,怎麼一個兩個的,都想弄死趙光義。

    殤傾子這麼說,趙德芳也這麼說。

    說起來,趙光義一直對楊七存心不良,遲早也會下手對付楊七的。

    楊七若是先下手為強也可以。

    只是,趙光義出行,那都是在重兵護衛下的。

    想要弄死趙光義,難度很大。

    當然了,動用火藥的話,相對會降低一點難度。

    但是背上一個弒君的名頭可不是什麼好事。

    而且,楊七完全可以熬死趙光義,沒必要真的去動手弒君。

    趙德芳見楊七臉上的表情陰晴不定,咬著牙沉聲道:“虎侯若是願意幫我,待我登基之後,我願冊封虎侯為王,並且承認虎侯在西北四府的統治權。”

    楊七愣了愣,抬頭瞥了趙德芳一眼。

    楊七覺得趙德芳不只是想要幫他弒君那麼簡單。

    趙德芳似乎還想摟草打兔子,弄一個皇位坐坐。

    趙德芳不瞭解楊七心裡的想法,他以為楊七對籌碼不滿意,就咬牙繼續加注,“如此此戰朝廷能夠奪回燕雲十六州,我可以連同燕雲十六州一起給你。”

    見楊七依舊不為所動,趙德芳就很心痛的捧出了自己最後的籌碼。

    一個方盒子抵到了楊七面前,趙德芳咬著牙,痛惜道:“這個也給你!”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q781009 發表於 2019-8-7 23:27
第0685章 遼國反應

    古樸的盒子,設計很精巧,像是一個魯班鎖,上面雕刻著各色的花紋。

    開啟盒子的方式很巧妙,楊七拿在手裡擺弄了十幾下,也沒有開啟盒子。

    趙德芳只擺弄了兩下,盒子就開啟了。

    躺在盒子中間的是一塊明黃色絹布包裹的印璽。

    螭紐,六面,肩面上刻有‘大魏受漢傳國之寶’八個隸字,螭角上有微微的瑕疵,以金鑲之。

    翻過印璽正面,可以清晰的看到‘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鳥魚篆字。

    傳國玉璽!

    世人皆知傳國璽上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鳥魚篆字,卻不知上面還刻有‘大魏受漢傳國之寶’八個隸字。

    世人皆知傳國玉璽因故卻了一角,所有人都以為是印璽的正面缺了一角,其實不然,真正缺一角的是螭紐上的螭角。

    這也是為何傳國玉璽失蹤以後,許多人仿造,卻輕易被拆穿的原因。

    很顯然,擺在楊七面前的這一方傳國玉璽是真品無異。

    自從後唐皇帝和皇太后自焚玄武樓以後,此印璽就不見蹤影,沒想到居然輾轉流落到了趙德芳手裡。

    正史上,傳國玉璽自後唐消失以後,終宋一朝,一直沒有出現過。

    楊七暗自猜想,歷史上大概就是趙德芳得了此物,想要留著稱帝的時候自己用,卻沒想到被趙光義給坑死了,只能把這個東西帶進棺材。

    傳國玉璽可是正統的象徵。

    饒是以楊七在後世見多識廣,此刻見到此物的時候,也難免有些激動。

    不論在什麼時期,這東西都是國寶,獨一無二,份量極重的國寶。

    這種東西與其扔出去讓大家搶,還不如留著自己收藏。

    楊七把玩著傳國玉璽,看向了肉疼的趙德芳。

    屏退了左右以後,兩個人就在白塔內,一談就是一夜,沒有人知道兩個人談了什麼。

    次日天濛濛亮的時候,趙德芳就走了。

    而傳國玉璽則留在了楊七手裡。

    楊七拿到了傳國玉璽以後,回去就珍藏了起來。

    ……

    大宋要掀起北伐大戰,遼國自然也得到了消息。

    自從楊七解除了對遼國的經濟控制以後,遼國的上京城再次的繁榮了起來。

    長時間的經濟控制,導致了上京城的遼國百姓們購物有點瘋狂。

    他們害怕經濟控制再次爆發,所以他們幾乎把手頭上的錢財,全都換成了生活用品。

    然而,和上京城街道上的繁華不同,被百姓們拱衛在中間的皇宮顯得有些死氣沉沉。

    蕭太后牽著小皇帝共坐在龍椅上。

    遼國文武百官們靜悄悄的站在台下。

    針落可聞。

    蕭太后瞪著鳳眼,冷喝道:“說話啊!一個個都啞巴了。趙光義揮兵百萬,南侵我大遼,你們一個個就沒什麼想說的嗎?”

    面對蕭太后的質問,大殿裡仍舊靜悄悄的。

    蕭太后唯有點名,“韓愛卿,你以為當如何應對?”

    蕭太后點名韓德讓,韓德讓自然不可能裝聾作啞。

    左右搖晃了一下腦袋上的翎羽,韓德讓躬身道:“回太后的話,老臣以為,事到如今,唯有一戰。宋國大兵壓境,以趙光義的性子,調動這麼多兵馬,若是不打一場,恐怕難以收場。”

    蕭太后挑起鳳眉,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打自然是要打,我大遼也不是軟柿子。歷來只有我大遼欺負別人的份,哪有被別人欺負這一說。”

    蕭太后這話說的輕飄飄的,可是言語間卻充滿了那種強國應有的霸氣。

    說完這話,不等百官拍馬屁,蕭太后話鋒一轉,道:“只是我大遼如今內憂嚴重,雖然在禁海的政令上稍有成果,可百姓依然困苦。以國庫如今的存糧,只怕難以支撐一場動則百萬人的大戰。

    諸位愛卿可有良策解決大軍出征的糧草問題。”

    遼國樞密使北院大王耶律斜珍出列道:“不知如今國庫存糧,能支持多少大軍出征?”

    蕭太后神色有些黯淡,低聲道:“不足二十萬……”

    二十萬?

    百官們聞言都是一愣,旋即趕忙低下頭。

    國庫的存糧僅夠二十萬大軍出征所用。

    二十萬大軍對上宋國的百萬大軍,未戰就先輸了一頭。

    雖說趙光義號稱有百萬大軍,有點吹噓的成分,但趙光義能吹出百萬大軍,那麼他真正帶領的兵馬,就絕不會少於六十萬。

    即便如此,大遼的二十萬大軍也擋不住宋國的大軍。

    耶律斜軫聽到了這個數字以後,臉色鐵青。

    蕭太后鳳目掃視百官,淡淡道:“如今國難當頭,諸位愛卿是不是也該出一出力了?”

    百官們面面相覷,蕭太后這是要薅羊毛,讓他們出血。

    已經被薅過了一次的百官們,自然不可能再被薅一次。

    一時間大殿內議論紛紛。

    有人提議讓大軍就食於敵,有人提議堅壁清野收攏燕雲十六州百姓手裡的糧草供給大軍……

    眾說紛紜,沒有一個定論。

    蕭太后冷眼看著台下的群臣,心中殺意凌然。

    可以同富貴,卻不願意共患難,這種臣子,大遼不需要。

    大遼之所以能夠稱霸北方,靠的就是團結。

    自遼太祖耶律阿骨打立契丹國起,遼國就是靠著契丹八部的團結,加上了不斷的吞併和削弱那些小部落崛起的。

    如今大遼江山打下來了,大家也被富貴眯住了眼,忘了曾經他們是從缺衣少食的遊牧部落爬起來的。

    腐朽的貴族需要消滅,新興的貴族需要扶持。

    如此才能給大遼輸入更多新鮮的血液,才能繼續強大下去。

    蕭太后雖然是個女人,可是殺起人來絕不手軟。

    耶律斜軫算是朝中少數瞭解蕭太后的人之一,他也是第一個感受到蕭太后眼中充滿了殺氣的人。

    當即,耶律斜軫出列,沉聲道:“老臣願意率軍出征,凡老臣部下,願就食於敵,不耗費國庫錢糧。”

    關鍵時刻,耶律斜軫出聲,壓下了蕭太后的殺心。

    耶律斜軫代表自己一派系的貴族妥協,讓朝堂上為之一靜。

    耶律斜軫作為遼國樞密使,地位僅次於耶律休哥之下,他已經低頭服軟了。

    朝廷上的其他百官自然不可能再愚蠢下去。

    耶律斜軫的妥協,像是提醒了朝堂上的百官。

    百官們一改剛才的態度,紛紛表示願意幫忙。

    有出萬擔米的,有出萬頭羊的,有出兵甲的,有出衣物的。

    然後,即便是把他們口中的東西加起來,依然是杯水車薪。

    大遼想要對抗宋國的百萬雄兵,可不是一二十萬兵力就能抵擋的。

    最不起碼也得派遣六十萬的大軍。

    六十萬大軍出征,每日耗費的錢糧數以萬計。

    單看趙光義為了征遼,不僅解開了封藏多年的封樁庫,還向南國錢行借貸了一萬萬錢,就足以證明,打仗,特別是打大仗,多費錢。
q781009 發表於 2019-8-7 23:27
第0686章 如意算盤

    即便是耶律斜軫願意就食於敵,百官們願意捐錢捐物,可是依然有點杯水車薪。

    “臣有話說……”

    一位三十多歲的中年官員突然站了出來,看他那獨有的氈帽、裘皮裝束,證明他是一個武將。

    南院都監蕭撻凜,南院大王府二號人物,蕭太后的族弟,也是蕭太后的親信。

    見到蕭撻凜開口,蕭太后臉色明顯溫和了不少,“馳宇可有良策?”

    馳宇是蕭撻凜的草字。

    蕭太后能在這朝廷之上,親暱的直呼其字,可見對蕭撻凜很寵信。

    蕭撻凜點點頭,躬身道:“眼下大軍出征在即,卻因國庫空虛,讓出兵的事宜現如困境。據臣所知,我大遼國庫雖然缺錢,可是在這上京城裡,有個地方卻存有大量的錢財。”

    蕭撻凜就像是一語點醒了夢中人。

    朝堂上百官一下子就想到了蕭撻凜口中的那個地方。

    百官們下意識的就看向了蕭太后。

    那是一個特殊的地方,那也是一個大遼朝堂管束不到的地方。

    在這朝堂之上,似乎唯有蕭太后一人,勉強能插手管管那個地方。

    從百官們的眼神,蕭太后就可以輕易的判斷出蕭撻凜口中的那個地方是什麼地方。

    蕭太后神色不自然的道:“你們要讓本宮去搶本宮閨女的私房錢?”

    真到了大遼生死存亡之際,蕭太后不介意搶一把自己閨女的私房錢。

    只是,眼下大遼還沒到山窮水盡的那一步。

    百官們不願意出血,卻想讓蕭太后去搶自己閨女的私房錢,這讓蕭太后心裡有些惱火。

    事實上蕭太后心裡有她自己的算盤。

    那些錢,其實她早就惦記上了,她想把那些錢留到小皇帝長大了在用。小皇帝長大了,想要在大遼坐穩皇位,自然要打一場硬仗,打一場勝仗助長自己的威勢。

    蕭太后之所以留著那些錢,就是希望給小皇帝鋪一條平坦的路。

    但是,很顯然,百官不願意讓她如願。

    百官們瞧著蕭太后臉色不好看,心裡就難免有些犯嘀咕。

    因為蕭太后不開口,誰也沒辦法從那個地方把錢弄出來。

    蕭撻凜小心翼翼的瞥了蕭太后一眼,沉聲道:“太后,眼下大戰在即,別無他法了。趙光義此次召集百萬大軍來襲,分明是打著剿滅我大遼的心思而來。

    若是因為一點兒錢財,就耽誤了戰事,導致戰事潰敗。那我們大遼,只怕有滅國之禍。”

    蕭撻凜這話並沒有誇大,說的很實在。

    雖然其中夾雜著些許的私心,但更多的是公心。

    畢竟蕭家乃是後族,和大遼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蕭太后在蕭撻凜的勸說下,內心顯得有些掙扎。

    她低頭瞧了一眼懷裡的小皇帝。

    瞧著兒子那懵懂的眼神,瞧著兒子那乖巧的摸樣,她慢慢就下定了決心。

    錢財可以慢慢的賺,可是先帝把江山託付到她手裡,她就必須為她兒子守住一個完整的江山。

    “好!”

    蕭太后幾乎是從牙縫裡蹦出了這個字。

    深吸了一口氣,蕭太后不甘心的道:“那些錢財不是本宮的,也不是大遼的,更不是諸位的。那些錢財是屬於誰的,諸位心裡應該都很清楚。

    那是楊延嗣留給駙馬督尉楊延輝的,鐵鏡那個丫頭沒資格動用。

    有資格用的唯有楊延輝,還有他和鐵鏡的兒子。

    楊延輝雖然是我大遼的女婿,可是他只能算是半個遼人,本宮可以不在乎他。

    但是,他和鐵鏡的兒子,卻是本宮的外孫,一個純正的遼人,身上流淌著高貴的皇室血統。

    從他手裡拿錢,要是沒有一個說法,本宮將來如何面對小外孫的質問?”

    對於蕭太后的話,沒有人質疑。

    楊延輝確實只能算是半個遼人,即便他是駙馬督尉,也只能算是中級的貴族。

    可是他兒子,卻是一個遼人,一個血統高貴的遼人。

    對於這一點,沒有人敢質疑。

    因為在大遼國,凡是沾上耶律家血液的人,都算是最頂層的貴族。

    更重要的是,無論是孩子的外婆,還是孩子的舅舅,都是大遼過最尊貴的人。

    當然了,孩子還有一個同樣尊貴的叔叔。

    雖然他叔叔不算是遼人,甚至可以說是遼人的死敵。

    但是就憑藉他叔叔的本事,沒人敢質疑孩子另一半的血統不夠高貴。

    總而言之,就是這麼一個血統高貴的小傢伙,難道了滿朝文武。

    跟一個連話都不會說的小傢伙講道理,給說法,有用嗎?

    蕭太后明擺了是要為難百官,可是百官卻不得不吃下這個啞巴虧。

    到了最後,唯有齊齊的向蕭太后躬身施禮,“一切全憑太后作主。”

    蕭太后笑了,笑容裡充滿了譏諷,“本宮一介婦人,這種事情難能作主。我皇兒才是大遼真正的主人,也是那個小傢伙的舅舅。此事就由我皇兒定奪。”

    蕭太后低下頭,看著假裝嚴肅,萌萌噠的小皇帝,輕聲問道:“皇兒,你也聽到了。如今國朝有難,要跟你的小外甥借點錢,你說說,該怎麼辦呢?”

    小皇帝板著臉,眼珠子滴溜溜一轉,說道:“封爵!”

    蕭太后一愣,笑問道:“你為何會有這種想法?”

    小皇帝歪著頭,認真的道:“回母后的話,皇兒前幾日讀唐史,見到那些在國家大難之時,為國家捐錢的人,都有封爵……”

    蕭太后笑著點點頭,“皇兒言之有理,那你說說,封你小外甥一個什麼爵位好呢?他可是借了一大筆錢給朝廷哦……”

    蕭太后特意把最後一句話加重,並且把捐錢,改成了借錢。

    意思很明顯,那是要還的。

    戰爭借的錢,拿什麼還?

    自然是拿戰爭的紅利來換。

    在很早很早的時候,在遼人剛發跡的時候,他們就明白一件事。

    戰爭的目的就是為了利益。

    或許在文治上,遼人差宋人很多;可是在對叢林法則的理解上,遼人遠比宋人理解的更透徹。

    遼人之所以頻頻侵入大宋,那就是因為侵入大宋有利可圖。

    而反過來,在大宋對陣遼人的戰爭中,大宋一直處在花錢的局面上,很少能從遼國獲得什麼利益。

    蕭太后這是要在戰爭開啟之前,就把戰爭獲利的分配方式定下。

    雖然這些錢名義上是還給鐵鏡公主兒子的,但是到最後還是屬於小皇帝的。

    對於借一大筆錢,究竟是多少錢,小皇帝是沒概念的。

    但是他足夠聽蕭倬的話,知道蕭倬能特意叮囑的一大筆錢,一定是很多錢,而且很重要。

    所以小皇帝再聽了蕭太后的話以後,臉上的表情就非常嚴肅,他無比認真的道:“封王爵!”
q781009 發表於 2019-8-7 23:28
第0687章 陪朕玩耍王?

    豐碑楊門第0687章陪朕玩耍王??封王爵?

    台下的百官們沒把眼珠子瞪出來。

    就連始作俑者的蕭太后也一臉驚愕。

    小皇帝雖然年幼,但是對於大遼朝堂上的官制還是一清二楚的。

    她沒料到小皇帝對他的小外甥這麼大方。

    她原本以為,小皇帝頂多賜他小外甥一個公爵,沒想到一張口就上升到了爵位的頂級行列,王爵。

    大遼的王爵和大宋的王爵有很大的不同。

    在職位上,兩者雖然是相等的,但是在職權上,大遼的王爵,遠比大宋的王爵更具權力。

    幾乎大遼所有的王爵,都是實權派。

    蕭太后雖然心驚,但是卻裝作若無其事,沒說話。

    耶律斜軫對蕭撻凜使了一個眼色。

    蕭撻凜會意,出列,躬身道:“陛下……王爵不可輕授……而且咱們大遼除了耶律氏、蕭氏外,無大功者不受王位。”

    小皇帝愣了愣,明顯有些懵,他求助的看向了蕭太后。

    蕭太后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給了小皇帝一個‘你自己看著辦’的眼神,然後沒再搭理他。

    小皇帝急得抓耳撓腮,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一個對策,最後只能直愣愣的盯著蕭撻凜,質問道:“那你說,朕要是非要封他為王呢?”

    蕭撻凜一愣,卻並沒有開口。

    很顯然他是不願意告訴小皇帝辦法。

    大遼多一個王爵,局勢會變成什麼樣,誰也不好說。

    最主要的是不能開這個口子。

    一旦開了這個口子,以後小皇帝要是許王爵許上癮了,到時候滿朝王爵,那樂子可就大了。

    但是他不開口,不代表別人不會開口。

    比如對王爵窺視已久的韓德讓。

    “咳咳……”

    韓德讓輕咳了兩下,老態龍鍾的往班列外走了兩步,在眾人矚目下,躬身笑道:“啟奏陛下,這想封楊家那個小子為王,說來也不難。只要陛下願意賜那個小傢伙耶律姓氏即可。”

    以耶律斜軫為首的百官們,嘴角明顯抽搐了一下。

    封一個一歲大的娃娃為王,說什麼也不可能。

    高傲的狼族裡突然混進一個哈士奇幼崽,誰能忍受。

    蕭撻凜躬身道:“陛下,臣以為此事不妥。”

    耶律斜軫皺眉道:“陛下,楊家幼子年幼,對我大遼尚無寸功,只是捐了一些錢財,就貿然封王,只怕百官難免心中不服。”

    “陛下,只是因為捐了一些錢財,就貿然封王,他日若是有人效仿,只怕我大遼朝堂上,將會王爵氾濫。到時候,我大遼整個江山恐怕都要亂了。”

    “……”

    百官們你一句我一句的反對著。

    小皇帝顯得有些慌亂,不過他在蕭太后鼓勵的眼神下慢慢的鎮定了下來。

    這麼多人反對自己,小皇帝明顯有些生氣。

    一張臉頰漲的通紅。

    小皇帝惱怒的拍著龍案,增加自己的威嚴,大喊道:“朕就是要封他為王。”

    “陛下……”

    “朕就是要封他為王。”

    “陛下……”

    “朕就是要封……”

    “……”

    百官們越反對,小皇帝的聲音就越堅定。

    他顯然是有些叛逆。

    當然了,他也到了叛逆的年齡。

    眼看著小皇帝意志堅定,百官們就只能把矛頭對準蕭太后。

    “太后,此事極為不妥,還請您勸勸陛下,讓陛下不要一意孤行。”

    “太后……”

    蕭太后挑了挑眉毛,似笑非笑的看著百官,輕聲道:“本宮知道此事皇兒決斷的有些荒謬,但是本宮就是要借此告誡諸位。

    你們藉著國難吃的腦滿腸肥的,卻逼著本宮從外孫手裡搶銀子,自己卻不願意放一點血。

    別以為本宮不知道你們在底下都做了些什麼。

    如今既然要從本宮的外孫手裡搶銀子,那就得付出點代價。

    你們阻撓本宮的外孫封爵,無非是害怕以後朝堂上多一位重臣,頂替了你們的位置。

    本宮就是要告訴你們,人多的是,能為我皇兒做事,能為我大遼付出的人,更多。

    能為我大遼所用,能為我大遼付出的人。

    本宮不介意為他加官進爵,讓他們頂替你們的位置。”

    在蕭太后的訓斥下,百官們下意識低下頭。

    當然了,也有比較頑固,不怕蕭太后威脅的。

    其中多為耶律氏和蕭氏族人。

    蕭太后的威脅,能威脅得了旁人,但是威脅不了他們。

    他們身上的血統,決定了他們的地位,不是輕易能夠撼動的。

    畢竟,血統這東西,除非是化作劫灰,不然是剔除不掉的。

    蕭太后似乎看出了這些人的心思,面對他們不屈的眼神,蕭太后笑了。

    “本宮記得,宋人有一句話,叫做君無戲言。在大遼,我皇兒便是君。”

    小皇帝聞言,下意識的挺直了腰板,目光炯炯的看向了台下的百官。

    這句話顯然對耶律氏和蕭氏族人的殺傷力很大。

    他們咬著牙,底下了他們高貴的頭顱。

    即便是皇族、後族,在皇帝面前,依然第一頭。

    君就是君,臣只能是臣。

    馴服了百官,蕭太后鼓勵的看向了小皇帝,“皇兒,該你了。”

    小皇帝挺著腰板,傲氣道:“朕要賜朕的小外甥,耶律姓,就叫耶律嗣吧。嗯!耶律嗣!嘿嘿嘿……”

    小皇帝也夠霸道的,不僅賜姓,連名字也一塊賜了。

    最重要的是,這個‘嗣’字。

    朝中的漢人們,下意識就像說話,不過看著小皇帝興致勃勃的,他們也就不去掃小皇帝的雅興了。

    事實上,依照漢人的規矩。

    長輩名字裡的字,晚輩是絕不能用的。

    不然就是大不敬,不孝。

    小皇帝顯然不知道這一點。

    他還在為自己賜下的姓名洋洋得意。

    顯然,他對楊延嗣的印象很深刻,所以在關鍵的時候,能想到的就是一個‘嗣’字。

    賜下了姓名,就該封王了。

    只是小皇帝接下來的話,讓百官,甚至還有蕭太后,都有些不淡定了。

    只見小皇帝拍著桌子,珍重的道:“朕要封朕的外甥耶律嗣,陪朕玩耍王!”

    一語道盡了孩子氣。

    陪朕玩耍王?

    這算什麼王?

    翻篇史書,恐怕也找不出這麼個稱號吧?

    百官們有忍俊不禁者,有臉黑者,有憋笑者,總而言之,大家都不淡定。

    小皇帝也不傻,看到了百官的反應,他也知道他說錯話了。

    所以他求助的看向了蕭太后。

    蕭太后嘴角雖然在抽搐,但是臉上的表情卻很淡定,她微微板起臉,掃了一眼台下的百官,百官們頓時沒表情了。

    蕭太后淡然道:“議一議吧。”
q781009 發表於 2019-8-7 23:29
第0688章 蘭陵郡王

    朝議的速度很快,蕭太后和皇帝執意要藉機給耶律嗣封王,百官們阻攔不了,只能快速的議論出封號。

    後面還有國家大事要商討,就沒必要在這件事上繼續交流。

    最終,耶律嗣的封號定下了。

    蘭陵郡王!

    這個原本應該在後年許給蕭撻凜的王位,提前出世,許給了一個一歲大的孩子。

    而那個一歲大的孩子,還在後宮裡找奶吃呢。

    定下了耶律嗣的爵位,確定了從耶律嗣手裡借走楊七留給他侄子的錢。

    出兵的先決條件,算是準備的差不多了。

    楊七留在上京城裡的南國錢行,到底有多少錢。

    真正惦記這筆錢的人,多多少少的仔細調查過,對於這筆錢有多少,他們心裡有個大概的數字。

    所以根本不需要去確認。

    有了錢糧,接下來自然要討論出兵的兵力。

    幾經討論,最終定下了出兵的兵力。

    出兵六十萬!

    這裡的六十萬兵力,可是真真正正的大遼精銳,而不是之前耶律休哥帶去銅台關的遼國亂民。

    作為一個馬背上的國家,遼國在作戰的時候有一大優勢,那就是不需要征發太多的民夫。

    六十萬的兵馬,他們只需要征發二十萬民夫即可。

    除了軍械和大部分糧草以外,其餘的東西騎兵都能隨身攜帶,這大大的減輕的輜重運送的壓力。

    出兵六十萬,征發民夫二十萬。

    由耶律休哥擔任元帥,統管戰局,率領三十萬大軍,坐鎮嘉峪關,此為中軍。

    由耶律斜軫擔任右軍主帥,統管右路戰局,率領十五萬大軍,配合大同府楊延輝部人馬,沿武州而下,到大同府,抵禦宋軍。

    由韓德讓擔任左軍主帥,統管左路戰局,率領十五萬大軍,配合幽州府兵馬,坐鎮幽州。

    左右兩軍,皆以中軍元帥耶律休哥令為準。

    發兵的事宜商討過後,朝堂上百官開始加緊籌備戰事。

    在快要散朝的時候,韓德讓突然開口,讓滿朝文武為之一愣,只見韓德讓躬身問蕭太后,“太后,老臣聽聞,此次戰事趙光義許楊延嗣王爵,令楊延嗣率領麾下兵馬擔任左軍先鋒。

    此前,太后曾用計,逼退楊延嗣參與銅台關的戰事。如今可不可以故技重施,再逼一次?

    畢竟楊延嗣麾下兵馬戰力不俗,能夠逼退楊延嗣,不僅能減輕我軍的壓力,也能削弱宋軍的實力,一舉兩得。”

    正準備牽著小皇帝回後宮的蕭太后聞言,臉色一僵。

    她很想破口大罵。

    本宮還要不要臉了?

    這種羞恥的事情,本宮用一次就已經羞愧難當了,再用?

    本宮的臉往那裡放?

    再說了,這種關乎生死存亡的大戰,楊延嗣又豈會因為區區威脅就能就範的?

    然而,蕭太后心裡縱然有千般委屈,也說不出口。

    她用小外甥威脅楊七,這種事根本上不了檯面,更不可能拿出來說。

    她只能打碎了牙齒往肚子裡咽。

    蕭太后臉上表情僵硬的道:“本宮試試吧……”

    韓德讓自然不知道蕭太后的心思,見蕭太后答應了,他就躬身道:“那就有勞太后了。”

    下了朝。

    蕭太后牽著小皇帝回到後宮,原本想要訓誡兩句,同時還準備把今天為什麼逼著百官答應給小外孫封王的其中的道道給小皇帝講講的。

    不過,被韓德讓這麼一鬧,蕭太后就沒這個心思了。

    “母后,母后……”

    在小皇帝的呼喚聲中,蕭太后回過了神,瞧著小皇帝清澈的眼神,蕭太后微微一笑,“去玩吧……”

    小皇帝得到了蕭太后的首肯,像是掙脫了韁繩的野馬,蹦蹦跳跳的奔向了後宮。

    他要去見自己的小外甥,並且把他今天再朝堂上的表現告訴小外甥,還要得意洋洋的跟小外甥講一講,他為了給小外甥封王,智鬥群臣的故事。

    雖然小傢伙聽不懂,但是小皇帝覺得,他有必要在小外甥面前找一找當舅舅的優越感。

    小皇帝一走,蕭太后一個人在偏殿內踱步。

    她遲疑了很久很久,最後還是決定給楊七再寫一封信。

    至於有沒有用,她不能斷言。

    但是哪怕有一丁點的機會,都應該嘗試一下。

    畢竟,萬一成了呢?

    萬一成了,大遼對大宋的勝算就會多兩成。

    這一次的信,遠沒有上一次那麼騷包。

    她只是用契丹文和漢文,把冊封耶律嗣的詔書抄寫了一遍,並且附上了小皇帝給耶律嗣賜姓名的一些話。

    蕭太后不打算再給老楊送信,她只準備送給楊七一個人。

    信件寫好了以後,蕭太后就命遼國的信使,八百里加急把信送了出去。

    從大遼到西北的大同府城,路途雖然遙遠,但是用八百里加急的話,半個月就到了。

    大遼集結的大軍出上京城的時候,楊七收到了蕭太后的信。

    楊府的書房內。

    剛看過趙光義派人送來的軍略信件的楊七,還沒等到舒緩一口氣,就看到了彭湃捧著一封信,匆匆進入到了書房。

    “少爺,遼國來的信。”

    楊七狐疑的接過了彭湃手裡的信,信挺厚的,說明裡面裝的東西不少。

    近來楊七也收到了不少潛伏在遼國的探子送來的信,所以並沒有太重視這封信。

    他一邊拆信,一邊問彭湃,“火山衛的還是稻草人?這麼厚一塌,肯定探聽到了不少東西啊!”

    彭湃愣了愣,苦笑道:“蕭倬派人送來的。”

    “蕭倬?”

    楊七明顯一愣,低頭一瞧已經被他打開的信奉,眉頭微微一皺,隨後笑了,“似乎是冊封用的詔書,手抄本,不是原本。難道蕭倬那個女人知道了我要幫大宋打遼國,所以趁機拉攏我?”

    楊七臉上的笑容沒掛多久,就消失了。

    因為他看到了詔書的內容。

    看到‘耶律嗣’這三個字的時候,楊七明顯的皺起了眉頭,臉上閃過一絲不悅。

    楊家的人為何要姓耶律?

    難道耶律就比楊姓高貴?

    笑話!

    從小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楊七深刻的明白一個道理。

    那就是沒有高貴的姓氏,只有高貴的人。

    皇族又如何?誰家還沒出過幾個皇帝了?

    真正高貴的是那些為人類、為民族、為國家做出重大貢獻的人。

    姓氏高貴?

    就是個屁!
q781009 發表於 2019-8-7 23:30
第0689章 大戰將起

    “嘭!”

    楊七看完蕭倬的書信,生氣的拍桌,“蕭倬那個臭婆娘,又威脅老子。”

    被一個三十多歲的美少婦威脅,楊七是樂意的,但是這個美少婦要是掛上了遼國太后的身份,楊七就不樂意了。

    此前的銅台關之戰,無關乎大局,蕭倬寫信威脅楊七,他也就捏著鼻子認了。

    可是這一次的雍熙北伐之戰,關乎著以後百年的局勢。

    楊七謀劃了多年,要是因為蕭倬的威脅就放棄掉,那楊七也就不用混了。

    乾脆帶著全家躲到南國去當土霸王好了。

    氣急敗壞的楊七寫了一封手書,扔給了彭湃,惱怒的道:“派人給蕭倬那個臭婆娘送去,告訴她,想讓我別插手這一次宋遼之間的戰事,沒門。”

    面對氣急敗壞的楊七,彭湃自然不敢多問,拿了楊七的手書以後,就命人快馬加鞭的給蕭倬送去。

    拒絕了蕭倬的威脅以後,楊七就把這件事拋擲腦後,開始耐心的準備起戰事。

    大戰將起。

    西北、東北的軍事調動很頻繁。

    雁門關對大宋而言,已經失去了意義。

    時間今入十二月的時候,駐守在雁門關內的李繼隆接到了趙光義借趙德芳手傳達的軍令,由雁門關撤出,趕往了真定府。

    趙光義的臨時行轅就設在真定府。

    看著架勢,趙光義是想把麾下的兵馬集合在一起,然後統一調遣。

    李繼隆一撤,楊七奉命接手了雁門關的防務。

    由於要同時駐守復興關和雁門關兩座重要的關隘。

    楊七手裡的剩下的兵馬就有些捉襟見肘。

    為了西北四府的安定,也為了防止趙光義亂出幺蛾子,楊七秘密的派人去了折家,從折家借調了一萬折家軍,去復興關口替換了晉軍的一部分府兵。

    此次北伐之戰,趙光義原本想要借助折楊兩家之力,擔任左軍的。

    不過折御勳以折家需要防禦西北諸部落叛亂給拒絕了。

    因此,折家手下的兵力,依舊保留在手裡。

    借調楊七一萬兵馬,也不是難事。

    隨著各路千軍把一切都準備妥當了以後,趙光義才率領著六十萬禁軍從汴京城出發,趕赴真定府。

    六十萬禁軍行進,速度遠沒有想想的那麼快。

    禁軍的步人甲本就沉重,加上還要押送大量的軍械,所以從汴京城到真定府這一路,趙光義足足耗費了兩個月時間。

    兩個月以後,時間已經到了二月初。

    龍抬頭的場景百姓們瞧不見,但是翻雲覆雨、威風凜凜的場面,百姓們卻瞧的是一清二楚。

    這個翻雲覆雨,威風凜凜的龍,就是趙光義。

    六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的匯入到了真定府。

    光是趙光義的儀仗隊伍,就達到了三里多長,加上六十萬大軍、押送輜重的民夫,綿延了近百里。

    趙光義到真定府內的臨時行轅內安頓下以後,大軍還沒有全部入城,押送輜重的民夫們還在河邊飄蕩。

    一直到七日後,大軍和押送輜重的民夫,才全部趕到了真定府。

    趙光義和一眾重臣們在真定府內的行轅內安歇,六十萬禁軍有一大半在真定府外的空地上紮營,民夫們在最外圍紮營。

    一時間,真定府內的人數,一下子突破了三百多萬。

    人數最多的就是民夫們。

    為了此次大戰,趙光義征發的民夫,多大兩百萬。

    近三百萬人參與的大戰,可以說是一場豪賭,一場驚天的豪賭。

    不論是西北四府的楊七,還是遼國的耶律休哥,都被趙光義這麼大的手筆給深深的震懾了一把。

    大宋的軍隊進入到了真定府內的時候。

    大遼的兵馬也進入到了嘉峪關。

    作為攻守間守的一方,耶律休哥在大軍到達了嘉峪關以後,就佈置了兵力分佈,以及戰略部署。

    在兵力部署方面,耶律休哥並沒有聽從朝堂上議論出決策分佈兵力。

    右軍主帥耶律斜軫麾下的兵力,耶律休哥給增加到了二十萬。

    左軍主帥韓德讓麾下的兵力耶律休哥給增加到了三十萬。

    而他自己統領的兵力,反而從原本商定好的三十萬,降到了十萬。

    耶律休哥的想法很簡單,右軍耶律斜軫部的兵馬要對付的是楊七部的兵馬。

    楊七的手段層出不窮,更有火藥在手,所以為了穩妥起見,耶律斜軫手下的兵力必須比楊七麾下的兵馬要多。

    如此才能在楊七的猛攻下穩紮穩打的守住大遼的國土。

    左軍韓德讓部的兵馬,要對付的是大宋精銳禁軍,硬拚是拼不過的,但是三十萬兵力,拖住趙光義麾下的六十萬大軍,還是可以做到的。

    從頭到尾,耶律休哥似乎都沒有把勝利的希望寄託在硬碰硬上。

    他似乎更喜歡用奇謀妙計取勝。

    ……

    大遼的南院大王耶律休哥在緊張的部署兵力,而大宋皇帝陛下趙光義卻並不著急,他還在漫無條理的召集西北和東北的各路統軍的將領。

    也不知道是為了鼓舞人心,還是另有所圖。

    總而言之,趙光義到了真定府以後,並沒有加緊部署兵力,而是在召開各路將領們的見面會。

    在面見安肅軍統兵將領的時候,趙光義給予了極高的讚賞,並且親自許諾了一系列的官爵。

    大概是對此前安肅軍在銅台關戰役中表現出的熱血和視死如歸的獎賞。

    而楊七作為左路軍的主帥,自然也在召見之列。

    召見楊七的詔書是二月中旬送到的大同府城內。

    當時楊七正在叮囑寇准西北四府的政務,同時也在任命楊大為此次北伐左路軍的統軍副帥。

    書房內,楊七正在叮囑寇准和楊大緊密合作的時候,彭湃匆匆進入到了書房。

    “少爺,趙光義派人過來傳口諭,召你去真定府覲見。”

    楊七停下了對寇准和楊大的叮囑,搖頭感嘆道:“該來的果然躲不掉,我就知道趙光義到了西北,一定會召我去見面的,只是我沒想到來的這麼快。”

    寇准皺著眉頭道:“侯爺,這可是一場鴻門宴,一旦你去了,趙光義很有可能會趁機發難的。”

    楊大點點頭,贊同寇准的說法,“不得不防。”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q781009

LV:9 元老

追蹤
  • 868

    主題

  • 47982

    回文

  • 13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