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蠡測 作者:春雨軒主人〈天〉1-81(完)

yukiten 發表於 2008-3-15 11:51:50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85 36351
yukiten 發表於 2008-9-23 08:31

老子蠡測 作者:春雨軒主人〈天〉

老子蠡測第六十一章 寧為下流

【原文大意】《大國下流天下交,牝以静柔常勝牡;大國以謙小國聚,小國謙讓大國黨。大國勿強小國合,小國無過附大國;以静為下處下游,大小各得其所宜。

【譯  解】做為大國,要深自謙抑,如水居下流,才能為世界各國眾望所歸;百川才能齊來匯注。天下國家,或人類、動物,擁有母性雌柔寧靜者,往往能勝過擁有雄性剛強火爆者。原因是:柔弱者能能安定冷靜,安處低下,情願謙讓。所以、大國能對小國謙抑,小國便紛紛樂意來附從團聚;小國能對大國禮讓,大國也樂意與之黨合歡聚。因此、無論是大國因謙讓而得到小國來附聚; 或小國因謙讓而得到大國來聯合黨聚。只要大國不過分強求小國附合;小國不過度去討好附聚大國,雙方各因其宜,各得其便,各蒙其利,何樂不為? 尤其是:大國能對小國謙抑,才更是難能可貴,更是世界萬民之福。


【龍宮驪珠君試探】《學海聯珠第六十一》


【一】世界歷史上,出現過不少超級大國,國力超強,但立國精神原則偏差, 憑藉船堅炮利,窮兵黷武,四向擴張侵略,南征北伐,蠶食鯨吞,在地圖上 劃線搶界,瓜分他國土地。中國人為此悲酸羞辱幾百年;台灣人則歷受 荷蘭人、   日本人百年統治,悲情永世難忘。有沒有人想到:這些受侵害國家人民、會不仇恨深種,伺機報復? 例如:以中國幅員之廣大,一旦翻身為超級之大國,擁有第一流之科技;第一流之現代武器;飛彈核能;誇世的航太成就;無盡的資源;用不完的人力,如果不對小國謙讓;不對大國禮讓,也同過去的美蘇英法帝國主義的作風一樣,也來東施效顰,重演歷史,輕易發動戰爭,軍威所至,兵連禍結,生民塗炭,有些人會爽心快意,大喊光大漢唐,遠邁明元,其實是製造空前浩劫,使世界瀕臨末日,冤冤相報,戰禍要延綿到何時才了?看看蘇聯如今安在?越戰、阿富汗、伊拉克之戰,下場結果如何?有何正面的意義?

【二】智慧如海的老子、為什麼要寫《道德經》?莊子為什麼要寫南華經?達摩祖師為什麼要迢迢萬里東來中國?《中國現代及未來的領導人,若要高瞻遠矚,若要超越世界以前所有的帝王聖主、元首領袖,最好莫如深入了解先聖先賢的寶貴遺訓;了解古今中外歷史演變的浪潮與最合理的導向,以沒有界限的大愛,愛中國人,也愛世界人,一切的繁榮壯大,才能更顯尊榮、博愛、偉大。要有大禹治水的無私堅毅精神,謙讓地協和條理萬邦世界;要有釋迦出世、為實現一大善因淨緣、而完成一代時教,讓佛光普照環宇的胸襟 氣度。》否則科學再進步;生活再改善;經濟再躍進,國勢再強大,子孫、生民,國家、在生、成、毀、敗的時空演變鐵律下,有朝一日,還是會面臨一片黑暗。一切辛苦、血汗、所施所為,有為法,無非夢幻泡影,露水,閃電剎那間灰飛煙逝,龐培古城,羅馬百年的和平昌榮、路易十四到路易十六、縱橫四海的赫赫功業,美國雙子城,不都是一樣麼?不是邯鄲夢;便是南柯夢。

【三】兩次大戰之間之後,也有一些強國具有遠見的領袖專家,開始關心萬國的和平、秩序與福祉,先倡組國際聯盟,再創設聯合國,希望能主持政義協調萬邦,扶弱濟傾,維護和平,禮讓護恤弱小國家,雖然成效欠彰,總是目標正確,多少總有成就,有待提升努力。

【四】新加坡,國土不大,卻能銳意自強,聯合他國,禮讓大國,又能贏得大國推重,政經外交,都斐然有成,在國際會議上,在國際公關上 縱橫捭闔往往能扮演很稱職的和事老;進國與國之間的和平,減少戰爭觸發的可能性。以上史實史例,在在都能印證老子學說的可行性與積極性。

[ 本帖最後由 yukiten 於 2008-9-23 08:35 編輯 ]
yukiten 發表於 2008-9-30 11:57

老子蠡測 作者:春雨軒主人〈天〉

老子蠡測第六十二章 大道奧妙


【原文大意】《萬物之奧斯為道,不善人保善人寶;拱璧駟馬何所益?以道求得罪以免》

【譯   解】『道』、涵藏萬事萬物、奧妙不可思議的『秘理』與『能源』,善良 的人,珍貴愛惜祂,視祂為無上至寶;不善的人,也要顧忌祂,多少保有祂, 才足以自保平安順利。『道』、讓你能說出〈美好的言語〉,可以博取信任與尊仰。『道、讓你有〈美好的性行〉,使人賞識敬重。『人』、容或有時也會做錯,表現不 善,但是,『道』、可以捨棄嗎?所以、貴為天子,也設有太師、太傅、太保  號稱〈三公〉來輔佐他,提示、引導他。地位尊貴,四方仰敬。舉行祭天獻奉 的儀式時,很多官員要雙手拱抱寶玉、珍品進貢在先,然後有高車駟馬隨行 在後。排場有夠盛大,這對天子有何助益呢?不如用《玄德大道》指引天子, 福國利民,才是最好的獻禮。為什麼古來最有智慧的聖賢、這麼貴重這玄德大道呢?難道不是因為:如果能領悟大道,循道而行,做人施政,會如有天助,像西方人信天父、耶穌基督、一 樣,希望心想事成,有求必應,縱使以前曾經有些小罪小過,也會因為樂意奉行萬善,福國利民而蒙天意赦免,人情寬諒。


【龍宮驪珠君試探】《學海聯珠之六十二》


【一】《維摩大士頓除疑,猶如赫日銷霜雪》證道歌永嘉大師《有二比丘犯淫殺,波羅螢光增罪結》 從前、有兩位比丘〈和尚〉,一同在山中結庵修行。有一天,一僧外出辦事;一僧在庵坐禪,沒想到來了一位樵女,居然對那位年輕和尚動了心,百般色誘,使這位禪僧破了色戒,事後又懊惱又慚愧。友僧回來,知悉此事,憤慨莫名!乃一路追罵樵女缺德,樵女驚慌奔跑,不慎墬入深坑而死。二僧一犯色戒,一犯殺戒,追悔已然不及,只好相攜共往佛陀很有道行的弟子優波羅尊者的地方,含淚請教懺悔。尊者持戒甚嚴,不免斥責一番,最後以小乘教義戒律判決:認為二僧殺、淫都是重罪。懺悔只能降低惡報,不能根除罪報,證果顯然無望。二僧聽完尊者結語,愧悔交加,既驚且疑,無法釋疑,於是又相偕共往維摩居士處告解,大士深達了解罪福之相,無非虛妄,諸法大乘性空,乃以大乘教義作結論:二僧無心犯戒,事後又能《真心懺悔》,只要《過不再犯》,勤行六度,認真懺悔,端坐證入實相。所有的罪、也會像霜像雪一般,在般若慧日明光照耀之下,銷溶解化。兩僧聽了,豁然頓悟,罪性本來空寂,修果依然有望,滿心感恩,快然回庵勤修,後來都證入《無生法忍》的修行果位境界。

【二】《尊貴、富裕、顯達、威望、揚名、足利,這六項是人生的福報;也是 眾生、世世生生所夢寐以求的幸福,最會讓人心智錯亂,造下惡業。美容、 儀態、好色、氣概、情意,都會使人意亂情迷,牽腸掛肚,一旦貪著,便緊緊  束縛了吾人的心靈。憎惡、渴欲、欣喜、暴怒、悲哀、爽樂,人情所難免,沉 浸其中,卻會斵喪性情,蝕人骨髓,負累德性。你要〈捨離〉或〈從就〉呢? 〈受取〉或〈付出〉呢?〈求知〉或〈學技〉呢?進退失據之間;兩難抉擇 之際,內心千難萬難,中心無主,便阻礙了大道的通路。必須以上的所列的 心意動向,不會左右擾亂你我的心志性靈,心思才會平靜,念頭才能清明透 澈,真心才能空虛靈明,定靜安慮得、循環相生,大道自然滋生;玄〈元〉 德由是廣佈。三公應該提供寶玉珍玩,高車駟馬,裝點天子壯盛的排場好呢? 還是拿《大道玄德》獻給天子比較好呢?高明的您!心中一定有完美的建議。

【三】徐無鬼、由於女商的推薦,拜見了魏武侯。相談之後,武侯神采飛揚,滿臉堆笑,破天荒、從來沒有、也不曾有這麼回事兒。女商不明白武侯的喜樂從何而來?便虔誠請教徐無鬼:『奇怪了!先生!您是跟大王談些什麼?讓大王這麼高興的呢?我看許多人來拜見大王,總是不忘記、努力取悅大王,橫說直說,談的不是〈詩書禮樂〉,就是〈太公兵法〉。說的有模有樣,神氣活現,主公從來不當一回事兒,您到底跟他說了些什麼?讓他這麼開懷歡暢呢?』徐無鬼回答道:『我也沒對大王說些什麼大道理,不過,我對狗很有研究,所以我就大王大談《相狗的祕術》,我說:「下等的狗、能吃飽就滿足了,能力嘛!與貓沒有兩般;中等的狗、姿態優美,意氣洋洋;上等的狗嘛!好像忘記自己是狗似的,除了不會說話之外,簡直就像人一樣。」女商聽了,糊里糊塗,莫名奇妙,繼續追問。徐無鬼繼續解釋說:「人家不愛聽的話,講得再多有什麼用?你沒見過流放他國的人嗎?才出國幾天,看到認識的人就高興;離國有了一個月,看到像國內的東西,就驚奇高興;過了數年,看到像鄉里的人,就親得不得了;如果流落到空谷曠野,聽到人的腳步聲,就會樂得發狂。你知道大王為什麼開懷歡笑嗎?因為他已經太久太久、沒有聽到人跟他講真心愛聽的話了,巧言令色,討取他人歡心,不如實話一句,讓人開心啊!」』

[ 本帖最後由 yukiten 於 2008-9-30 11:59 編輯 ]
yukiten 發表於 2008-9-30 18:10

回復 63樓 a38917570 的帖子

謝謝您的觀照
這正是老子道德經
由於爲了讀者的趣味起見,所以沒有附上艱深的原文(更容易了解)
朋友可以買一本原文道德經對照閱讀

[ 本帖最後由 yukiten 於 2008-9-30 18:28 編輯 ]
yukiten 發表於 2008-10-6 14:04

老子蠡測 作者:春雨軒主人〈天〉【老子蠡測】

老子蠡測第六十三章  易細無難

【原文大意】 無為而為不生事,大小多少德報怨;圖難於易大於細,不厭煩難終不難。》

【譯  解】以不妄為的態度來施為;以不生事的態度來辦事;以恬淡而日久生香的味道,代替又濃又烈的香甜美味,作為日常品嚐的滋味。把大小、多少、恩恩怨怨等的分別心,計較心,去除。縱然人家對你存有忿怨,你又何妨胸襟寬大,報之以德。天下難事,往往從容易下手處,著手進行而完成。天下大事,往往從細微處著手進行,反得成功。所以道家真人,從埠好高騖遠,自居老大,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所以能成就偉大的事業、功業。 輕易承諾的人,大都有虧信用。凡事輕忽,以為事事無不易與的人,遇事必多阻難困擾。所以道家至人,遇到問題,總是審慎猶豫再三,先設想一切可能遭遇的疑難,再按照以上的思慮模式,找出著手最佳方式,抽絲剝繭,由小而大,由易而難,逐步解決,不嫌其煩,不厭其難,累積經驗,熟悉過程。因此難事也就不成為難事了!



【龍宮驪珠君試探】《學海聨珠之六十三》

【一】《鄭子產》公孫喬,字子產,春秋時代鄭國極為了不起的政治家。 當時鄭國是小國,夾在晉楚兩大強國之間,飽受軍事威脅,國勢岌岌可危,處境相當為難。子產為相二十二年,風雨飄搖中安定了鄭國。

【二】古代供鄉裡人比賽射箭的地方,叫做〈鄉校〉等於今天各地社區的活動中心。人民對於國家執政的臧否善弊,經常在那裡聚眾發表個人意見,議論 紛紛。有些官員認為這樣會成為製造謠言紛爭的發源地,久之必定引起暴亂,此風不可令長。便向子產建議:嚴格取締,甚至於進一步、廢掉〈鄉校〉。子產卻持不同之看法,他說:『百姓能有個地方,早晚可以到那兒閒坐談話,有什麼不好?礙我什麼啦?如果他們議論朝政長短,中肯有理,正可做我施政參考,何必將它廢掉?只聽說忠愛信賴可以減少怨恨;沒聽說強制威嚇、 可以遏止怨恨的事兒!再說如果以強制威嚇來遏止人民、發牢騷、吐怒言, 民怨會像大川激起的洪水一般,隄防再堅固,一旦潰決也絕難搶救。何稍留 一些決口,讓水宣洩,讓民怨能抒發,讓百姓出出悶氣。這不是最早的《民主廣場》嗎?台灣最近也倉卒出現《民主自由廣場》,我們的政府態度,跟公孫子產所持的觀念態度,熟優熟劣?熟是熟非?相信大家一定有合理公平的評論。

【三】子產施政一年之後,各處鄉校人民編歌咒罵他『把我們的衣帽也沒收了;把我們的田地也分割了。誰要殺子產,我願當幫手。』《子產制定田界;重劃溝渠、以利耕耘灌溉。各行各業,各有制服識別。》執政三年後,不但是鄉校,連大街小巷,人民都編些小調嘔歌他,歌頌他:『我有子弟,子產都幫我們教育好了;我有田地,子產都幫我們規劃完善,開墾豐收了。子產如果死了!誰來接續他執政呢?』我們不禁要問:『鄭國能, 台灣為什麼不能?鄭國有子產,台灣的子產,在哪裡呢?』

【四】大事、難事,怨恨的事,到了子產手裡,就變成了小事、易事、萬民稱慶的喜事,怎麼會這樣呢?主政者有道德、沒道德的差別吧!西元前五百多年,距今二千多年前,就有子產這樣具有恢闊的胸襟,民主氣度超人的政治家,看看我們當前的時局,政局,真有今不如昔的浩歎!


[ 本帖最後由 yukiten 於 2008-10-6 14:06 編輯 ]
yukiten 發表於 2008-10-15 13:39

老子蠡測 作者:春雨軒主人〈天〉

【老子蠡測】第六十四章 輔物自然

【原文大意 】《未兆易謀安易持,為之未始治未亂;〈九層之臺起累土,千里之行始足下;〉不欲不貴難得貨,慎終如始無敗事。》

【譯  解】國家太平,局勢安定時,事事容易因應固守。事變未生,徵兆未現時,事事容易應付圖謀。凡事要能洞燭機先,防患未然,動亂未顯,先期防治。合抱的大樹,也是從細細的嫩芽發端長大;九層高高的樓台,也是從低地堆築而成。千萬里的遙遠行程,還是要從腳下舉步前行。盲目的蠢動妄為,絕對是致敗之端;偏執計較,必然欲得反失。所以真人至人、不多事妄為,便減少無謂的失敗;不任意堅持固執,便殊少錯誤缺失。吾人謀事,總在接近成功時,挫敗連連,此時洩氣,前功盡棄。只有不在乎連番挫敗,忍辱忍苦,確認目標,始終如一,謹慎堅持到底,最後終究成功,何敗之有?所以真人至人、不苟同一般人之浮世欲求,不珍貴難得的寶貨、榮華利祿;學習眾人忽略不學之學問,彌補眾人無心之錯失,輔助萬物自然地發展,但絲毫不會對萬物橫加宰制干涉。



【龍宮驪珠君試探】─《學海聯珠之六十四》


【一】全篇文章、都在提醒我們:要注意天下事物之徵處《徵兆》《發端》《惡》要先防;《善》要先發。觀察事物,不要從單一觀點去堅持,去計較,要學習必要的話、也要從相反或其他的觀點去設想。成成敗敗,人生難免,最要緊的是最後能夠成功。最後成功,前此失敗都不算失敗。得得失失、不必太過在意,最重要的是:過程要兢兢業業、小心翼翼、慎始如終。

【二】佛經上常常提到一句話『佛法無邊,回頭是岸。』實在很有道理。一方面是說:人類背覺逐塵,迷途不返;顛倒錯亂,已經為時已久,要想尋回真心,只有回顧來時之路,放棄前此流放本性的盲目追逐,才能追本遡源,回到智慧的彼岸。布袋和尚不是說過嗎:『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 ,退步原來是向前。』觀音法門,重點在《出流亡所》就與上意相通。許多 大師都講 歪了!我時常為此難過。
yukiten 發表於 2008-10-20 13:44

老子蠡測 作者:春雨軒主人〈天〉

老子蠡測第六十五章 玄德深遠

【原文大意】《古善為道非明民,民之難治以智多,以智治國國之賊,玄德深遠從物返》

【譯  解】古代善於依道執政的領導者,不專門注重教導人民機詐權巧,賣弄聰明。而是特別注重教導人民真樸厚道,大智若愚。大眾若習於刁鑽奸猾,政府一定難以教化統治;人民學會了許多智巧與小聰明,必然不安於家室,不顧大體,四處搞怪,浮動人心,反抗或干擾施政。所以政府只是一味提倡〈教民智巧〉,必遭智巧反噬,國家必蒙受賊害殃禍;教導人民知識技能,必輔以不賣弄智巧,實事求是,使人民具有真正的智慧與道德,必給國家帶來無窮的福祉。明白這兩種治國方式的優劣所在,才能提供治國的模範楷式。居常採用這種優良的治國模式,便算合乎大道玄德。真常玄德、既深又遠,必待從千差萬別的事事物物中,歸本返源,歸真返樸,才能真知證得,一切才能順應大道本然,圓滿周全。


【龍宮驪珠君試探】─《學海聯珠之六十五》

【一】所謂『人心不古,世道日衰。』因何而來?本章就是答案。實在的原因是:在上位的領導人,作官的人、上上下下的民意代表,都競尚智巧,而且到了人民匪矣所思的地步。年輕時熱情、有理想、有理念,愛鄉土,愛自由、愛民主、愛國家、愛‧‧。選舉勝利,取得權力、享受國家資源,樂不思蜀,節操便沒有了!腦裡想的,全是選舉、權力、資源、m0neymoneymoney!用盡機關智巧,陰謀手段、就是要取得它,喪心病狂也不在乎。在上的人如此不擇手段、競尚智巧,在下的人民,耳濡目染,競起仿效,爭尚智巧,上樑不正下樑歪,上施下效,這國家,這社會,會演變成怎樣?上多貪官,下多刁民。不是嗎?婆娑之洋、美麗之島,消失不見了!看看台灣今天病入膏肓的艱難處境,筆者說的話,有危言聳聽嗎?

【二】君不見?車禍意外天天有增無減,千島湖喪生、大峽谷亡命,醫院病房再多,病患還是一室難求、aids、癌症、終結人命,毫不留情,令人聞之色變、他〈她〉們今生今世,都做惡了嗎;他〈她〉心地都很壞嗎;都不信神、燒香、吃素、念經、祈禱、信教嗎?為什麼?人生生老病死;眾生顛顛倒倒,因果所致;世間萬法緃橫,一心所成。三生相續,萬世牽連,若不關懷,怎免苦哀?

【三】
《城外土饅頭,〈壘壘的荒塚〉

    餡草在城裡;〈血肉的眾生〉

    一人吃一個,〈人人都有份〉

    莫嫌沒滋味。〈死別滋味酸〉》─初唐‧王梵志


【四】
眾生怕果,因為苦果難嚐;不怕因,因為苦因多在來世結下苦果,反正來世才結惡果,來世我什麼都忘了!我操個什麼勁兒呢?今生來生相忘,可是報應還是不會爽約的啊!來生成為失憶前生的人,災禍一來,難道就不痛不苦嗎?菩薩怕因不怕果,因為種下惡因,道行就要倒退,前功可能損棄;沒有惡因,當然沒有惡果,還有什惡果可怕呢?如今有多少眾生信因果、怕因果呢?有多少人立志回頭靠岸呢?有多少人在意歸真返樸呢?看看門前走過的晨跑者、氣功班的成員又少去好多個了!訪舊半為鬼,驚呼熱衷腸。開同學會,總有同學不告先去,是不是感慨良深呢?



[ 本帖最後由 yukiten 於 2008-10-20 13:59 編輯 ]
lajekeqoo 發表於 2008-10-21 02:24
看了幾篇下來的心得
真的受益良多
老子的話真的很玄
字字珠璣
句句禪理
似有非有
似對非對
yukiten 發表於 2008-10-22 11:34

回復 68樓 lajekeqoo 的帖子

真感謝您對TEN老子蠡測的關照.
日前父親受邀前往大陸.
無法親自回文.
父親交代每日必定要來感謝觀照他的好朋友們.
所以..很感謝您來留言.
待父親回國.會很高興他的分享.
能和朋友共擁老子的境界.
謝謝您.

[ 本帖最後由 yukiten 於 2008-10-22 14:06 編輯 ]
yukiten 發表於 2008-10-28 16:16

老子蠡測 作者:春雨軒主人〈天〉

老子蠡測第六十六章 玄德深遠


【原文大意】《聖人江海百谷王,上民必以言下之;先民必以身後之,不爭天下莫能爭。》

【譯  解】大江大海、所以會成為千山萬谷、眾流眾川所匯注,是因為善處低下的位置,所以百川千水、便像朝聖朝王似的一心歸附。因此之故,道家認為上賢上聖,想領導眾人,便要放低姿勢,言語謙和。想做人民的先驅元首,就要把自己身家利益,放在後面。所以,這種聖智賢人、雖居於領導地位,人民不覺得負擔繁重,為民先驅,帶頭做事,人民不受侵擾迫害,是以天下人樂意擁戴、不覺厭煩。因為他不與天命相爭,所以天下人也就無人可與抗爭。



【龍宮驪珠君試探】《學海連聯珠之六十六》

【一】 蘇東坡有一首詩,寫來送給弟弟蘇轍的女婿王子立,詩云:『送行無酒亦無錢,勸爾一杯菩薩泉,何處低頭不見我,四方同此水中天。』現代流行歌,有人高唱:『給我一杯忘情水‧‧』愛情有這麼苦嗎?求之猶且不得,奈何急急想要忘卻?還是蘇東坡的〈菩薩泉〉好。囊中羞澀,沒錢買酒,但泉水涓涓處處有。只要能放低身段尋覓,到處能發現心靈泉水的蹤跡。水淨心清,像菩薩心境,所以才會有人說:『溪聲也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淨身;千江有水千江月,處處江水照心月。』
低頭、表示心地慈悲柔軟,四方遐邇都有菩薩保佑。

【二】【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休;既到原來無一物,廬山煙雨浙江潮】─蘇東坡
『廬山煙雨』美朦朧,『錢塘潮水』波濤湧;兩般不到有餘恨,既睹兩般又何增?》煙雨是水,波濤也是水。水有多相,人有多樣。真心只有一種。真樸只有一相。只因緣起性空,正報衍生眾生,依報衍生器界。反本歸源,還有何物?廬山煙雨消失了!浙江潮水也退去了!如今蘇東波又在哪裡呢?
心閒一境,虛空靈明,就是禪定,就是真覺。

【三】《范文程》,名列明朝佞臣傳前茅〈奸臣傳第一名〉,實在不公平。他是漢人沒錯。少年好讀書,聰穎沉毅。清太祖天命三年,清兵攻下撫順,文程謁見努爾哈赤,太祖見他氣宇雄偉,特別倚重。太宗皇太極即位後,召他隨侍在左右。作戰有功,授游擊將軍,有投降的蒙古兵、殺死主將,背叛逃走;太宗遷怒其餘留下來沒有逃走的五百士兵,下令全數斬殺,文程從容進諫,五百多人因得免死。輔佐太宗攻雁門、破旅順、收平島。多虧文程參謀有功。他曾專章上書:『中原百姓,歷經喪亂荼毒,思擇賢明之主,以圖安居樂業,希望大軍所至,應當申嚴紀律,秋毫勿犯。一旦入主中國,作官的仍任其職;人民百姓,各安其業。清兵入關就算了事了嗎?如果沒有范文程,洪承畴等,這樣好的良臣輔弻。和闖王李自成打下北京城,有什麼差別呢?康熙、雍正、乾隆,一百三十八年的太平盛世,是偶然撿來的嗎?順治三年,他又上疏說:『治天下在得民心,士《讀書人》又是民中之最俊秀者,得士心便得民心。故請再行鄉試〈各省地方考試〉,廣開人才登進之門。』連多爾袞都佩服信從它。他歷事太祖、太宗、順治、康熙四朝,建立有清一代完美的典章制度。官至太保、太師、太傅,始終〈忠〉於國家。但念念不忘力勸清廷:『莫虐殺漢族人民,撫恤災窮百姓。』全活漢人無數〈哪裡去吃齋拜佛〉清史把它比做蕭何、曹参、房玄齡、杜如晦。他拯救漢人無數,漢人卻寫佞臣傳、醜化他是首號的奸佞之臣。輔佐明主,治國愛民,名列首號奸臣。明末昏君敗國亂政,虐殺忠良,使生靈塗炭的皇帝,卻把他尊為〈思宗〉〈懷宗〉,來哀悼、追思、懷念他,這到底有沒有搞錯啊!中國人也好,臺灣人也好,這種愚忠、愚孝的觀念不改,從實際的政治社會來講也好;從心理、心靈的空間來講也好。絕對不會有真正的自由、民主,進步的可能的,難道不是嗎?《天下神器,有德者居之。》豈能以專事某一族群人物或某一特定人物,來專政或來論忠論奸。誰能《以身、善下天下之人》,才是聖人,才是天王,才是百谷王。才值得天下人樂推擁戴而不厭。可讚美哉!老子之言。可敬哉!老子之道德。

[ 本帖最後由 yukiten 於 2008-10-28 16:28 編輯 ]
yukiten 發表於 2008-11-4 04:26

老子蠡測 作者:春雨軒主人〈天〉

老子蠡測第六十七章 持保三寶

【原文大意】《我道謂大似不肖,有物可肖何足道?慈儉勇廣後天下,戰勝守固天衛救。》【譯  解】天下到處都有人在評論:

『老子說的道德,非常廣大,可是很難用具體的事物來比方祂。』對的,就因為祂無可方物,無法拿什麼事物來比方,所以才成乎其《大》。如果有物可方。例如:跟什麼東西完全一樣?多高多高?多低多低?用升斗能計;有尺寸可量。那也就渺乎其小,不足為道了!雖然如此,我還是奉獻出、我經常隨身攜帶、保全持有的三個寶貝,提供給大家參考使用。第一、就是慈悲。第二、就是儉約。第三、就是不敢僭越,自以為比天下人都要先進、英明、偉大〈後天下〉。這《三寶》算不算是道的內容之一呢?請自由心證!心懷無緣大慈;心擁同體大悲。生命就會更具大勇;生活小事,國家大事,都能守住儉約、不鋪張多事的原則態度,會使人人處於更寬綽恢弘的境地;事事不自大搶先,反而會被天下人推戴為英明的領袖首長。當前的社會、剛剛反其道而行。捨棄慈悲,發揮悍然的梟勇;捨棄儉約,競尚奢華,又想海闊天空,境遇寬闊;捨棄謙和退讓,事事搶前站先,這不是明明白白、死路一條嗎?心存慈悲》,就是不得已要出征打戰時,〈戰也必勝〉;用以防守時,〈守必堅固若金湯〉。時時事事忍讓慈悲,老天〈眾神〉也會在〈平常時〉、護祐他;〈危險時〉、救助他。《馬英九獲判無罪,是否與此有關呢?》


【龍宮驪珠君試探】《學海聮珠之六十七》

【一】有一個笑話說:有一天、《尋聲救苦》的《觀世音菩薩》、雲遊天地之間,忽然耳邊傳來喊冤之聲、震天價地,乃睜開天眼、低垂慈目一瞧,原來是地獄深處,有一刑場,鍋油火燙翻滾,應報亡魂,掙扎其間。吱吱嘎嘎慘不忍睹。其中一魂、喊冤之聲,特別淒厲。菩薩慈悲心動,認為該囚也許別有冤屈,一滴楊枝水從手持淨瓶灑出,化成一絲晶繩,飄垂油鍋上方。彼囚一見大喜,立刻亡命攀援而上。其他刑囚,也隨後攀升。該囚回頭一望,一大串刑囚像粽子一般合抱在一絲細繩上,繩断魂銷,我命必休,於是拼命猛踢後囚,菩薩見狀,心中慘然,慈眉一閉,繩索立斷。眾囚紛紛掉回鍋中。人間缺乏《慈悲》,地獄必添多罪魂。故事歸故事,寓意卻良深。

【二】周勃在漢初歷事高祖、惠帝、文帝三朝,官至太尉,右相,卒諡《絳侯》,未發跡前,以編草蓆、草鞋為生,替喪家吹蕭送葬是他的 副業。隨劉邦打天下時,專管灑掃、招待、侍衛的工作。可是他臂力強、能挽強弓,打仗居然不輸給曹参。只是生性《儉約》,沒認識 多少字。高祖臨終時交代呂后說:『周勃這個人啊!為人厚重儉約, 就是沒讀多少書,不過、能安定劉家天下的人,一定是周勃,可命為太尉。』帝崩,孝惠帝委任他作太尉。十幾年後,呂后也死了!諸呂〈在朝做官的呂后宗親〉起來篡奪天下,周勃便與陳平合謀討滅了諸呂。迎立孝文帝。並把所有封賜轉送給薄昭,沒想到後來薄昭竟救了他一命。【漢文帝】文帝以周勃為右相,陳平為左相。有一天,文帝問周勃:『我朝一年下來,總共有多少判刑案件?』周勃答道:『臣不知道。』文帝又問:『那麼,一年的錢穀收入,到底有多少呢?』周勃又答:『臣不知道。』講完當下汗流浹背,惶恐至極。文帝很不滿意。又去轉問左丞相陳平,陳平回道:『這些事情,都有專門主管的人,這要去問主管的人啊!』文帝聽了,發怒回問:『那你又管些何是呢』陳平從容回答說:『陛下沒弄清楚狀況,我和周勃,都是沒用的人,瑣事一概不精。做宰相嘛!就是要上佐天子,下使卿大夫,分層負責,各盡其職,萬事萬物各得其宜,哪能樣樣干涉,一身包攬。』文帝聽了!恍然領悟,龍心大悅,說道:『先生說得太好太對了!』。周勃知道此事,責怪陳平爲何早不敎他怎麼應答,陳平說:『先生啊!我哪能事事都先告訴你怎樣作答呢?而且如果皇上問你長安有多少盜賊?你也能回答出來嗎?』周勃聽了,知道做丞相,自己實在太遜了!於是趁機辭去了相位。陳平死後,文王又起用他為相,沒做多久,他又堅決辭去相位,到絳縣閒居。死諡〈絳侯〉。太史公司馬遷評論他說:『周勃為人鄙樸,才能凡庸。但能平諸呂之亂,復劉漢,匡國難,就是伊尹、周公,也不過如此。

[ 本帖最後由 yukiten 於 2008-11-4 04:28 編輯 ]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yukiten

LV:1 旅人

追蹤
  • 3

    主題

  • 158

    回文

  • 1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