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chkuo1952 於 2012-6-10 14:53 編輯
第五部 第二百四十六章 內閣會議
馬車穿過宮門,順著寬敞的車道行駛。高穎靠在車窗上,看著漸行漸近的文淵閣披著一抹金黃的晨曦,既莊重又明朗。心想,什麼時候大殿裡面也像現在這樣光明該多好。
馬車在大殿前停下,高穎一下車就看見賀若弼乘坐的馬車緩緩地靠了過來。
「昭玄兄,你來得真早。」賀若弼也看見了高穎,熱情地招呼高穎。
「你不也一樣早?」高穎見賀若弼精神抖擻地走下車,快步來到面前,也微笑回禮。細看他眼中帶著血絲,便問道:「一宿沒睡吧?」
「出了這麼大的事兒,我那能睡得著?昭玄兄,你也沒睡吧?」
「是啊,想了一夜。」兩人一邊談,一邊順著漢白玉鋪成的台階往大殿走。
「輔伯,你對這件事情是怎麼看的?」
「太巧了。」賀若弼像是答非所問,不過高穎聽懂了他的弦外之音。
前幾天,羅馬駐漢使節梅特羅向漢帝國遞交了一份國書,國書主要表達了羅馬帝國想與漢帝國締結一項為期十年的合約。合約的具體內容是,合約一方在遭到敵國攻擊時,可以向另一方請求出兵。
這份合約,明眼人都知道是羅馬人的救援請求,可是由高傲的羅馬人隱晦地表達出來,彷彿僅僅是和平年代中雙方磋商約定的互惠互利的條款。尤其軍斗特羅講述合約內容時不容置疑的語氣,聽起來讓人產生一種錯覺,似乎此刻漢帝國正在遭受敵國的侵略,需要羅馬人的幫助一樣。
「死到臨頭,還不肯放低姿態。」從這件事情上,高穎對羅馬人的性格瞭解得更加深刻。他本來就認為與羅馬締結這份合約對帝國沒有絲毫好處,加上梅特羅高傲的態度,當時就想一口回絕。
但太尉表現卻十分客氣,他和藹地告訴梅特羅。要在內閣商議並由皇帝審核後,才能給出最後的答覆。高穎十分不解,下來曾單獨問過太尉。太尉說:「國之事,均要由內閣做出決定,不能以個人地意願為主。」高穎連連點頭,在這些問題上,太尉總比自己細心。
高穎本認為內閣大臣們會一致反對與羅馬締結這份合約,不料虞世基卻說,這是一個難得的好機會,不僅出兵的費用由羅馬人承擔。還能多報一些出兵費用以減輕國內的財政負擔。
高穎本來就看不起虞世基,聽見他這種荒唐的理由。心裡更加認定此人是一個禍國殃民的奸賊,居然為了聚斂錢財,不惜把國家捲入到戰爭中去。會上,高穎毫不客氣地痛斥了虞世基一番,把他罵得面紅耳赤、低頭不語。
要單是虞世基贊成也就罷了,可是宇文苞和新進入內閣的冼孜也贊同與羅馬人締結合約。對這兩個人,高穎不能採用對待虞世基的態度。要知道,宇文苞是恩師的兒子,是自己的師弟。也是尖酸刻薄之人,語氣稍重,就有可能引發一場內部鬥爭。
可是耐著性格講道理,高穎又顯然不是宇文苞地對手,他伶牙俐齒在朝中是有了名的,何況還加了一個同樣善於詭辯地冼孜,他更加不是對手。王宜、李穆、劉以及太尉等人又不表態。如果不是賀若弼等人出言相助,可能內閣就此事已經做出了決定。
賀若弼是軍人出身,從軍事角度辯解。內閣中沒有一人能與之辯駁。就這樣,是否簽署合約一事,在內閣中討論了數日,也沒有結果。眼看著這事即將成為一個懸而未決之事,無獨有偶。不料昨日又有軍報傳來鮮卑人「入侵」帝國領土的消息。這兩件事接踵而至。難道只是巧合?高穎隱隱感到此事不簡單。
為了弄清楚緣由,他昨夜一宿未合眼。反覆研究送來的報告。不管鮮卑人有沒有動機,在人證、物證俱全的情況下,他也不得不承認鮮卑軍隊入侵了帝國領土的事實。此刻,聽賀若弼說此事巧合,又激起他心中的疑惑,輕聲念叨著「巧合,巧合……」
賀若弼心直口快又說道:「依我之見,這事兒有可能是某些人故意為之……」他的話音未落,便被高穎喝止:「輔伯,沒有證據的話,不要妄言。」賀若弼搖搖頭不再說話,跟隨高穎進了如洞穴般深邃的門廳裡。
他們進去不久,內閣大臣們也都陸陸續續來到文淵閣。十二位內閣大臣中只有太尉,快到會議開始時還沒見蹤影。太尉平日一貫早到,今日要商議大事卻遲遲不來,眾人正在猜測緣由,一名文吏稟道:「各位大人,太尉一早就來了。吩咐下官轉告各位大人,他有要事要去面見陛下。如果不能按時到會,請各位大人先議著。」
文吏退下後,高穎清清嗓子,說道:「太尉去見陛下,我等也不必再等,現在開會。」太尉不在,三公之一地高穎是有權主持內閣會議的。可在座的虞世基也位列三公,也有主持會議的權利,但高穎甚至連假意謙讓一下也覺得掉了自己的身份,於是毫不客氣地擔起了主持會議之責,宣佈會議開始。
大殿門關閉後,高穎說道:「各位,今日的議題是關於鮮卑出兵騷擾我國邊境一事。這事不能拖延,今日必須要有結果,所以不必要的話題不要多說。」說罷,高穎掃視了眾人一眼,見大家都沒有疑問,於是又接著說道:「相信戰報大家都已經看過了,現在各位可以發表自己地意見。」
話音剛落,虞世基起身說道:「這事還有什麼好議的?既然鮮卑人動了手,我建議立即對其宣戰。」
「西部戰事剛剛平息,叛匪還未完全剿滅,加之在西部的數個軍團都已在外作戰多年,將士們歸心似箭,這個時候與鮮卑宣戰,恐怕不妥。」大司徒劉出言反對。
「戰事一起,軍費開支又要增加。現在國庫中地餘款不足支撐一場戰事。如果要對鮮卑宣戰,那麼剛剛停下來的募捐就要繼續進行。」左諫議大夫的李穆高聲說道。
「宣戰?你想過沒有戰爭要控制到什麼規模?參戰部隊需要多少?戰事要進行多久?」樞密院參議長賀若弼輕蔑地質問道。
顯然虞世基對此早有準備,面對眾多的質問,並沒有驚慌,說道:「現在對鮮卑開戰好處頗多。第一,鮮卑人自從被趕出我國領土後,一直妄圖重返故鄉,對我國懷有很深的敵意,每隔幾十年總會挑起一些事端,以試探我國國力。如果面對挑釁。我們不作出反擊,他們就會變本加厲。以後會更加猖狂,所以必須要打擊他們地囂張氣焰。」「第二,現在鮮卑地主力都在羅馬境內,是我們出兵的最好時機。這種機會稍縱即失,不容我們蹉跎之故。語雲畏首畏尾,身其餘幾。現在對鮮卑出兵,對我們更加有利。」
「第三,出兵經費地問題不難解決。只要我們答應羅馬人的合約,軍費自然有人幫我們出。這是一石二鳥。總比以後我們自己出錢出兵的好。」
「第四,將士們在前線征戰多年,的確很疲勞,也很思念家鄉的親人。可是身為軍人,就是為了保家衛國,如果面對敵人的入侵,我們的軍隊不去作戰。反而回家修養的話,我相信絕大多數將士都會感到恥辱。再有,為了鼓勵將士地積極性。可以下令對鮮卑作戰時,除了繳獲的軍用物資外,一切財產軍歸將士私有。這樣一來,將士們地士氣必定會高漲。」
「第五,我們有五個甲等軍團在西部。現在對鮮卑作戰不必在從內地調兵。至於作戰部隊。我認為以目前鮮卑的兵力來看,動用其中的三到四個軍團即可。至於規模和作戰時間。要看鮮卑人的態度而定。如果鮮卑人肯道歉,並交出右賢王,我們也可以隨時與他們簽訂合約並撤兵……」
當虞世基滔滔不絕陳述厲害關係之時,在座的內閣大臣們都靜靜的聽著,未多發一言。當他說得差不多的時後,大司空王宜說道:「虞大人,你的想法不錯,可是能用外交解決的事情,為什麼非要動用武力呢?」
「王大人地意思是先要通過外交方式解決?」虞世基明知顧問。
王宜點頭稱是,虞世基還未開口,旁邊一人說道:「與其多此一舉,不如快刀斬亂麻的好,至少對方沒有準備。」
王宜是大司空,平日主管工部和禮部,帝國的外交事務都由他來總負責。他自認為在內閣大臣中,沒有人比他更瞭解外交,現在竟被人說成多此一舉,不由升起怒火,剛想呵斥,發現說話的是冼孜,把到嘴邊惡言又嚥了回去。
冼孜現在是右諫議大夫,之前是禮部尚書,是具體負責外交的大臣。與她相比,王宜自然不能說自己是精通外交。加之她又是女性,王宜也不好惡言對之。忍了忍,問道:「冼夫人,難道你認為用外交手段不可能解決此事嗎?」
「是的,這事不可能通過外交解決。」冼孜斬釘截鐵地說道。
「能說說你的理由嗎?」
「當然。昨日戰報到地時候,下官正在面見陛下。陛下聞之盛怒,發誓要親見右賢王的首級。如果要通過外交手段解決,陛下定會要要求鮮卑交出右賢王,但這對鮮卑人來說是不可能做到的。前年,右賢王預圖趁老單于病重奪位以及與叛匪勾結地事情,老單于後來都知道才一清二楚,可老單于只是象徵性地削去右賢王的一千戶作為懲罰就了事了。要老單于交出這個最疼愛的兒子,是絕對不可能的,所以下官說用外交解決是無用的。」
既然冼孜轉述了同樂地意思,王宜也不再爭辯,徒然坐回原位。高穎心想,可能陛下召太尉去就是為了出兵之事。如果是皇帝下決心要出兵,戰爭是不可避免了。
高穎出任丞相後,就想著如何振興帝國地經濟,他甚至規劃出了數套方案,只等著平叛結束後就開始執行。現在叛亂倒是結束了,可偏偏又出了這門子事。讓他有一種有力無處使的感覺。
高穎正在感慨,聽見賀若弼說道:「我認為不宜對鮮卑宣戰。因為戰事展開後,誰也不能預計其規模和戰事地長短。一旦戰事拖得過久,即便有羅馬人的軍費做支撐,也會出現不利的局面。我建議還是勸說陛下,爭取通過外交途徑解決為好。」
高穎暗暗搖頭,賀若弼太一廂情願。同樂的個性剛毅,他認定地事情旁人很難勸阻。要說有,也是極個別之人,如以前的宇文護。現在太尉等。但太尉除了原則性的問題外,從不與同樂唱反調。所以也沒有多大可能會在這件事情上去勸說同樂。
而且高穎從前一段內閣商議是否與羅馬人結盟之事上也可以看出來,太尉似乎對合約感興趣,不然他早就出言反對,而不是一聲不吭地看著眾人爭論不休。既然太尉想與羅馬人結盟,那麼他多半會贊成與鮮卑宣戰。
高穎已經有了覺悟,可賀若弼卻還未醒悟,喋喋不休地講述出兵的害處。在他的帶動下參謀部參議長柳述,軍機處軍機處參議長薛冑都出言反對出兵,而宇文苞則在冼孜之後。表態支持虞士基的提議,陣營又變得與前幾日一樣。不過以賀若弼為代表的軍人反對出兵,以虞士基為代表的文人則贊成宣戰,雙方辯論激烈。
無謂的爭論一直持續到門外響起太尉到時才告一段落。太尉進了大殿,笑吟吟地望著眾人說道:「陛下臨時召見,晚來了,望各位見諒。」眾人連聲道無妨。
待重新落坐後。太尉問高穎道:「事情商議得怎樣了?」
高穎把虞士基和賀若弼為代表的意見講了一遍,太尉聽罷沉默了一會兒,緩緩地說道:「陛下召見老夫。也是為了這事。」
「陛下有什麼意見?」賀若弼心急地問道。
太尉說道:「陛下地意見是,這一仗必須打,而且要一直打到鮮卑人徹底妥協為止。」
太尉低沉的聲音在大殿內迴盪,壓抑得高穎喘不過氣來。從太尉地表情和語氣上,可以看出他與皇帝的意見是一致的。之前的預料成了現實。高穎的心裡充滿了失望。
賀若弼張大嘴巴瞪著太尉,驚訝得說不出話來。虞士基嘴角抽動了幾下。然後埋下了頭。其實剛才冼孜已經說得非常明白,可賀若弼卻還在追問。虞士基心想,這樣木訥的人怎麼也能混到內閣中來,看看王宜、李穆、劉等人自冼孜說話後便不再作聲,這才是識時務者。
像是在證明虞士基的想法,王宜說道:「下官贊成對鮮卑宣戰。」接著李穆、劉等人也紛紛出言支持用兵,開始一直跟著賀若弼反對的柳述和薛冑相互望了一眼後,也表示支持皇帝的意見。
「昭玄你地意見如何?」雖然已經得到大多數人的贊成,太尉仍然要徵求高穎的意見,側身問道。
高穎暗自苦笑了一下,這時他還能有什麼意見?按照規定在八成內閣大臣同意議案後,內閣就可以做出決定,即使自己和賀若弼兩人反對也無濟於事。「我同意。」高穎艱難地說出了這三個字。得到了滿意的答覆,太尉臉上閃過一絲笑容,把目光又投向了賀若弼。
賀若弼猶豫了片刻,搖搖頭道:「我保留意見。」
「好,十一票贊成,一票棄權。對鮮卑宣戰議案通過。」太尉高聲宣佈結果。緊接著又說道:「下面我們接著討論,對鮮卑的用兵方案。」
參謀部參議長柳述道:「大人,因為事情緊急,參謀部還未就與鮮卑作戰制定出計劃,是否把這個議案提到明天再議?」
「不用了。我這裡有一份作戰計劃,請你給大家唸唸。」太尉一邊對柳述說話,一邊拿出一個案卷遞給他。
柳述滿臉驚訝地接過案卷後,太尉對眾人說道:「這份計劃剛才陛下也看過了。陛下十分欣賞此計劃,讓我們再看看計劃中還有無漏洞,如果大家都沒有意見,就照此執行。」
高穎把頭低下,心想:昨日才接到戰報,只一夜功夫太尉就拿出作戰計劃,由此可見他早就想與鮮卑開戰了。以前他不是這樣的,經常說要盡快結束戰事,讓帝國能夠得到休養生息。可為什麼現在會突然轉變,反而熱衷於戰事起來?
劉武周的作戰計劃輕而易舉地得到了內閣大臣們同意,就連對出兵持反對意見地賀若弼也連連點頭。接下來,又是商議出兵將領的等事宜,不過這些事太尉都是列好了名單,直接拿出來念,並說都經過了同樂的過目,於是也順利通過。
下午三點,會議圓滿結束。在結束前,太尉用充滿感情地語氣對眾人說道:「各位,陛下明示,在勝利之日,他會在凌煙閣再舉行一次勝利大典,臨時會邀請各國使節參加,所以這場戰爭必須勝利,要大獲全勝。為此,朝廷今後的重心都要圍繞這這場戰事,也許有人對這次出兵有不同意見,但必須要以國事為重,絕不允許出現推諉、搪塞戰事的事情發生。這次戰爭,不僅是滿足陛下的意願,也是為了國家的安全,為了歷代先帝和凌煙閣中地英豪們打下來地這片國土的安寧。望各位慎之!」
高穎聽到太尉地這番話後,像是猛然醒悟一般,他突然明白了太尉為什麼遲遲不願意退休,又為什麼熱衷於戰爭,原來一切都是為了得到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