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明朝的那些事兒 作者:當年明月 (已完成)

 
tyler002 2008-9-25 15:10:03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58 120386
明朝那些事儿.jpg

第一章至第十章

  [1]

  好了,今天晚上開始工作吧。

  說起來,我也寫了不少東西了,主要心理和歷史方面的,偶爾也寫點經濟,本來只是娛樂下自己,沒有想到發表後居然還有人捧場,於是便輕飄飄起來,客觀來說,我的寫作態度很不認真,每次都是想到哪裡寫到哪裡,有些歷史史料記錄也湊合著用,記得多少寫多少,直到有一天,終於因為我這不嚴謹的寫作態度與人發生了矛盾。

  也是這件事,讓我反思了自己的行為和態度,明白了自己其實還差得遠。所以我希望能重新開始,下面的這篇文章我構思了六個月左右,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於明的一些事情,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並加入了小說的筆法和對人物的心理分析,以及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的一些評價。

  我寫文章有個習慣,由於早年讀了太多學究書,所以很痛恨那些故作高深的文章,其實歷史本身很精彩,所有的歷史都可以寫得很好看,我希望自己也能做到。望大家能給予評價。

  其實我也不知道自己寫的算什麼,不是小說,不是史書,就姑且叫《明札記》吧,從我們的第一位主人公寫起,要寫三百多年,希望我能寫完。

  [2]

  我們從一份檔案開始

  姓名:朱元璋別名(外號):朱重八、朱國瑞

  性別:男

  民族:漢

  血型:?

  學歷:無文憑,秀才舉人進士統統的不是,後曾自學過。

  職業:皇帝

  家庭出身:(至少三代)貧農

  生卒:1328-1398

  最喜歡的顏色:黃色(這個好像沒得選)

  社會關係:父親:朱五四農民

  母親:陳氏農民(不好意思,史書中好像沒有她的名字。)

  座右銘: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

  主要經歷:

  1328年--1344年放牛

  1344年--1347年做和尚,主要工作是出去討飯(這個。。。)

  1347年--1352年做和尚主要工作是撞鐘

  1352年--1368年造反(這個猛)

  1368年--1398年主要工作是做皇帝

  一切都從1328年的那個夜晚開始,農民朱五四的妻子陳氏生下了一個男嬰,大家都知道了,這個男嬰就是後來的朱元璋。大凡皇帝出世,後來的史書上都會有一些類似的怪象記載。

  比如颳風啊,下暴雨啊,冒香氣啊,天上星星閃啊,到處放紅光啊,反正就是要告訴你,這個人和別人出生不一樣。朱元璋先生也不例外,他出生時,紅光滿地,夜間房屋中出現異光,以致於鄰居以為失火了,跑來相救(明實錄)。

  然而當時農民朱五四的心情並不像今天我們在醫院產房外看到的那些焦急中帶著喜悅的父親們,作為已經有了三個兒子,兩個女兒的父親而言,首先要考慮的是吃飯問題。

  農民朱五四的工作由兩部分構成,他有一個豆腐店,但主要還是要靠種地主家的土地討生活,這就決定了作為這個勞動家庭的一員,要活下去只能不停的幹活。

  在小朱五四出生一個月後,父母為他取了一個名字(元時慣例):朱重八,這個名字也可以叫做朱八八,我們這裡再介紹一下,朱重八家族的名字,都很有特點。

  朱重八高祖名字:朱百六

  朱重八曾祖名字:朱四九

  朱重八祖父名字:朱初一

  他的父親我們介紹過了,叫朱五四。

  取這樣的名字不是因為朱家是搞數學的,而是因為在元朝,老百姓如果不能上學和當官就沒有名字,只能以父母年齡相加或者出生的日期命名。(登記戶口的人一定會眼花)

  朱重八的童年在一間冬涼夏暖、四面通風、采光良好的破茅草屋裡度過,他的主要工作是為地主劉德家放牛。他曾經很想讀書,可是朱五四是付不起學費的,他沒有李密牛角掛書那樣的情操,自然也沒有楊素那樣的大官來賞識他,於是,他很老實的幫劉德放了十二年的牛。

  因為,他要吃飯。

  在此時,朱重八的夢想是好好的活下去,到十六歲的時候,托村口的吳老太作媒,找一個手腳勤快、能幹活的姑娘當媳婦,然後生下自己的兒女,兒女的名字可能是朱三二、或者朱四零,等到朱三二等人大了,就讓他們去地主劉小德家放牛。

  這就是十六歲時朱重八對未來生活的幸福嚮往。

  此時的中國,正在極其腐敗的元王朝的統治下,那些來自蒙古的征服者似乎不認為在自己統治下的老百姓是人,他們甚至經常考慮把這些佔地方的傢伙都殺掉,然後把土地用來放牧(元史),從賦稅到徭役,只要是人能想出來的科目,都能用來收錢,過節要收"過節錢"、幹活有"常例錢"、打官司有"公事錢",怕了吧,那我不出去還不行嗎,不幹事還不行嗎,那也不行,平白無故也要錢,要收"撒花錢"。服了吧!

  於是,在這個馬上民族統治中國六十餘年後,他們的國家機器已經到了無法承擔的地步,此時的元帝國就好像是一匹不堪重負的駱駝,只等那最後一根稻草。

  這根稻草很快就到了。

  1344年是一個有特殊意義的年份,在這一年,上天終於準備拋棄元了,他給中國帶來了兩個災難,但同時也給元挖了一個墓坑,並寫好了墓誌銘: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

  他想的很周到,還為元準備了一個填土的人:朱重八。

  當然朱重八不會想到上天會交給他這樣一個重要的任務。

  這一年,他十七歲。

  很快一場災難就要降臨到他的身上,但同時,一個偉大的事業也在等待著他,只有像傳說中的鳳凰一樣,歷經苦難,投入火中,經過千錘百煉,才能浴火重生,成為光芒萬丈的神鳥。

  朱重八,來吧,命運之神正在等待著你!

  [3]

  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到來了,這一年剛開始,元帝國的頭頭腦腦們就收到了兩個消息,首先是黃河氾濫了,沿岸山東河南幾十萬人淪為難民。即使不把老百姓當人,但還要防著他們造反,所以修黃河河堤成為了必須要做的事情。

  可是令人意外的是,在元的政府中,竟然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意見,一種認為一定要修,另一種認為不能修。在現在看來,這似乎是不可思議的事情,黃河氾濫居然不去修,難道要任黃河改道淹死那麼多人,在中國歷史上有著太多不可思議的事情,這個也不例外。

  客觀的講,在這樣一件事上,就維護元朝的統治而言,主要修的不一定是忠臣,反對修的也未必就是奸臣,其中奧妙何處?要到七年後才會見分曉。

  極力主張修的是元朝的著名宰相脫脫,他可以說是元朝的最後一個名臣,實行了很多的改革政策,為政清廉,而且十分能幹(宋史就是他主持修的),可是他沒有想到的是,他的極力主張,已經給元朝埋下了一個大大的炸藥包,拉好了引線,只等著那微弱的火光。

  另一個是淮河沿岸遭遇嚴重瘟疫和旱災,對於元政府來說,這個比較簡單一點,反正餓死病死了就沒麻煩了,當然表面功夫還是要做的,皇帝(元順帝)要下詔賑災,中書省的高級官員們要聯繫糧食和銀兩,當然了自己趁機拿一點也是可以理解的。賑災物品撥到各路(元代地方行政單位),地方長官們再留下點,之後是州、縣。一層一層下來,到老百姓手中就剩穀殼了。然後地方上的各級官員們上書向皇帝表示感謝,照例也要說些感謝天恩的話,並把歷史上的堯舜禹湯與皇上比較一下,皇帝看到了報告,深感自己做了大好事,於是就在自己的心中給自己記上一筆。

  皆大歡喜,皆大歡喜,大家都很滿意。

  但老百姓是不滿意的,很多人都不滿意。

  朱重八肯定是那些極其不滿意的人中的一個。

  災難到來後,四月初六朱重八的父親餓死,初九大哥餓死,十二日,大哥長子餓死、二十二日,母親餓死。

  如果說這是日記的話,那應該是世界上最悲慘的日記之一。

  朱重八的願望並不過分,他只是想要一個家,想要自己的子女,想要給辛勞一生,從沒欺負過別人,老實巴交的父母一個安詳的晚年,起碼有口飯吃。

  他的家雖然不大,但家庭成員關係和睦,相互依靠,父母雖然貧窮,但每天下地幹活回來仍然會帶給重八驚喜,有時是一個小巧的竹蜻蜓,有時是地主家不吃的豬頭肉,這就是朱重八的家,然而現在什麼都沒有了。

  朱重八的姐姐已經出嫁,三哥去了倒插門。除了朱重八的二哥,這個家庭已經沒有了其他成員。

  十七歲的朱重八,眼睜睜的看著他的親人一個一個死去,而他卻無能為力。人世間最大的痛哭莫過於此!

  他唯一的宣洩方式是痛哭,可是哭完了,他還要面對一個重要的問題,要埋葬他的父母,可是沒有棺材、沒有壽衣、沒有墳地,他只能去找地主劉德,求劉德看在父親給他當了一輩子佃戶的分上,找個地方埋了他爹。

  劉德乾淨利落的拒絕了他,原因簡單,你父母死了,關我何事,給我幹活,我也給過他飯吃。

  朱重八沒有辦法,只能和他的二哥用草蓆蓋著親人的屍體,然後拿門板抬著到處走,希望能夠找到一個地方埋葬父母。可是天下雖大,到處都是土地,卻沒有一塊是屬於他們的。

  幸好有好心人看到他們確實可憐,終於給了他們一塊地方埋葬父母。"魂悠悠而覓父母無有,志落魄而泱佯",這是後來能吃飽飯的朱元璋的情感回憶。

  朱重八不明白,自己的父母在土地上耕作了一輩子,卻死後連入土為安都做不到。地主從來不種地,卻衣食無憂。為什麼?可他此時也無法思考這個問題,因為他也要吃飯,他要生存。

  在絕望時候,朱重八不止一次的祈求上天,從道教的太上老君到佛教的如來佛祖,只要他能知道名字的,只是希望與父母在一起生活下去,有口飯吃。

  結果讓他失望,於是他那幼小的心靈開始變得冰冷,他知道沒有人能救他,除了他自己

  復仇的火焰開始在他心底燃燒,

  如此的痛苦,使他從脆弱到堅強,

  為了有飯吃,他決定去當和尚。

  [4]

  和尚的生涯

  朱重八選擇的地方是附近的皇覺寺,在寺裡,他從事著類似長工的工作,他突然發現那些和尚除了沒有頭髮,對待他的態度比劉德好不了多少,這些和尚自己有田地,還能結婚(元代),如果錢多還可以去開當鋪。

  但他們也需要人給他們打雜,在那裡的和尚不唸經,不拜佛,甚至連佛祖金身也不擦,這些活自然而然的由剛進廟的新人朱重八來完成。

  朱重八一直忍耐著,然而除了要做這些粗活外,他還要兼任清潔工,倉庫保管員,添油工(長明燈)。即使這樣,他還是經常挨罵,在那些和尚喝酒吃肉的時候,他還要擦洗香客踩踏的地板,每一個孤獨的夜晚,他只能獨坐在柴房中,看著窗外的天空,思念著只與自己相處了十餘年的父母。

  他已經很知足了,他能吃飽飯,這就夠了,不是嗎?

  然而命運似乎要鍛煉他的意志,在他入寺僅五十餘天,由於饑荒過於嚴重,所有的和尚都要出去化緣,所謂化緣就是討飯,我們熟悉的唐僧同志每次的口頭禪就是:悟空,你去化些齋來。用俗話來說就是,悟空,你去討點飯來。我曾經考察過化緣這個問題,發現朱重八同志連化緣也被人欺負。由於和尚多,往往對化緣地有界定,哪些地方富點,就指派領導的親戚去,那些地方窮,就安排朱重八同志去。

  反正餓死也該,誰讓你是朱重八!

  朱重八被指派的地點是在淮西和河南。這裡也是饑荒的主要地帶,誰能化給他呢?

  然而,就從這裡開始,命運之神向他微笑。

  [5]

  在遊方的生活中,朱重八隻能走路,沒有順風車可搭,是名副其實的驢行。他一邊走,一邊討飯,穿城越村,挨家挨戶,山棲露宿,每敲開一扇門,對他都是一種考驗,因為面對他的往往只是白眼,冷嘲熱諷,對朱重八來說,敲開那扇門可能意味著侮辱,但不敲那扇門就會餓死。

  朱重八已經沒有了父母,沒有了家,他所有的只是那麼一點可憐的自尊,然而討飯的生活使他失去了最後的保護。要討飯就不能有尊嚴。

  生命的尊嚴和生存的壓力,哪個更重要

  是的,朱重八,只有失去一切,你才能明白自己的力量和偉大

  [6]

  朱重八和別的乞丐不同,也正是因為不同,他才沒有一直當乞丐(注意這句)。

  在討飯的時候,他仔細研究了淮西的地理、山脈、風土人情,他開闊了視野,豐富了見識,認識了很多豪傑(實際上也是討飯者)。此時,他還有了自己的宗教信仰--明教,他相信當黑暗籠罩大地的時候,偉大的彌勒佛一定會降世的。其實就他的身世遭遇來說,他是不是真的相信彌勒倒是很難說的,我們有理由相信,他的心中,真正的彌勒是他自己。

  但朱重八最重要的收穫是:他已經從一個只能無助的看著父母死去的孩童,一個被人欺負後只能躲在柴堆裡小聲哭的雜役,變成了能堅強面對一切困難的戰士。一個武裝到心靈的戰士。

  長期的困難生活,最能磨練一個人的意志,有很多人在遇到困難後,只能怨天尤人,得過且過,而另外一些人雖然也不得不在困難面前低頭,但他們的心從未屈服,他們不斷的努力,相信一定能夠取得最後的勝利。

  朱重八毫無疑問是後一種。

  如果說,在出來討飯前,他還是一個不知所措的少年,在他經過三年漂泊的生活回到皇覺寺時,他已經是一個有自信戰勝一切的人。

  這是一個偉大的轉變,很多人可能究其一輩子也無法完成。轉變的關鍵在於心。

  對於我們很多人來說,心是最柔弱的地方,它特別容易被傷害,愛情的背叛,親情的失去,友情的丟失,都將是重重的一擊。然而對於朱重八來說,還有什麼不可承受的呢,他已經失去一切,還有什麼比親眼看著父母死去而無能為力,為了活下去和狗搶飯吃、被人唾罵,鄙視更讓人痛苦!我們可以相信,就在某一個痛苦的夜晚,朱重八把這個最脆弱的地方變成了最強大的力量的來源。

  是的,即使你擁有人人羨慕的容貌,博覽群書的才學,揮之不盡的財富,也不能證明你的強大,因為心的強大,才是真的強大。

  [7]

  當朱重八準備離開自己討飯的淮西,回到皇覺寺時,他仔細的回憶了這個他呆了三年的地方,思考了他在這裡所得到的和所失去的,然後收拾自己的包裹踏上了回家的路。

  也許我還會回來的,朱重八這樣想。

  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上天給元朝的最後一根稻草終於壓了下來,元朝的末日到了。

  我們的謎底也揭開了,現在看來,脫脫堅決要求治黃河的願望是好的,然而他不懂得那些反對的人的苦心,元朝那腐到極點的官吏也是他所不瞭解的。現在他終於要嘗到苦果了。

  當元朝命令沿岸十七萬勞工修河堤時,各級的官吏也異常興奮,首先,皇帝撥給的修河工錢是可以剋扣的,民工的口糧是可以剋扣的,反正他們不吃不喝也事不關己。這就是一大筆收入,工程的費用也是可以剋扣的,反正黃河氾濫也淹不死自己這些當官的。

  這是管河務的,那麼不管河務的怎麼撈錢呢,其實也簡單,既然這麼大工程,必然有徭役指標,找幾十個人,到各個鄉村去,看到男人就帶走,理由?修河堤,不想去?拿錢來。

  沒有錢?有什麼值錢的都帶走!

  可憐的脫脫,一個好的理論家,卻不是一個實踐家。

  老把戲出場了,當民工們挖到山東時,他們從河道下挖出了一個一隻眼睛石人,背部刻著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民工們突然發現,這正是他們在工地上傳唱了幾年的歌詞。於是人心思動。

  這真是老把戲,簡直可以編成電腦程序,在起義之前總要搞點這種封建迷信,但也沒辦法,人家就吃這一套。

  接著的事情似乎就是理所應當的了,幾天後,在朱重八討過飯的地方(穎州,今安徽阜陽),韓山童和劉福通起義了,他們的起義與以往起義並沒有不同,照例要搞個宗教組織,這次是白蓮教,當然既然敢起義,身份也應該有所不同,於是,可能是八輩子貧農的韓山童突然姓了趙,成了宋朝的皇室,劉福通也成了劉光世大將的後人。

  他們的命運和以往第一個起義的農民領袖也類似,起義、被鎮壓、後來者居上,這似乎是陳勝吳廣們的宿命。

  儘管他們的起義形式毫無新意,但這並不妨礙他們的偉大和在歷史上的地位,在史書上,將永遠的紀錄著:公元1351年,韓山童、劉福通第一個舉起了反抗元朝封建統治的大旗。

  [8]

  自古以來,建立一個王朝很難,毀滅一個卻相對容易得多,所謂牆倒眾人推,破鼓萬人捶,不是沒有來由的。

  在元代這個把人分為四個等級的朝代裡,最高等級的蒙古人殺掉最低等級的南人,唯一的懲罰是賠償一頭驢,碰到個閒散民工之類的人,可能連驢都省了。蒙古貴族們的思維似乎很奇怪,他們即使在佔據了中國後,好像仍然把自己當成客人,主人家的東西想搶就搶,想拿就拿,反正不關自己的事。在他們的思維中,這些南人只會忍受也只能忍受他們的折磨。

  但他們錯了,這些奴隸會起來反抗的,當憤怒和不滿超過了度,當連像狗一樣生存下去都成為一種奢望的時候,反抗是唯一的道路。反抗是為了生存

  這把火終於燒起來了,而且是燎原之勢。

  在短短的一年時間裡,看似強大的元帝國發生了幾十起暴動,數百萬人參加了起義軍,即使那縱橫天下無敵手的蒙古騎兵也不復當年之勇,無力拯救危局。元帝國就像一堵朽牆,只要再踢一腳,就會倒下來。

  此時的朱重八卻仍然在寺廟裡撞著鐘,從種種跡象看,他並沒有參加起義軍的企圖。雖然他與元朝有著不共戴天的仇恨,但對於一個普通人朱重八來說,起義是要冒風險的,捉住後是要殺頭的,這使得他不得不仔細的考慮。

  在很多的書中,朱重八被塑造成一個天生英雄的形象,於是在這樣的劇本裡,天生英雄的朱重八一聽說起義了,馬上回寺廟裡操起傢伙就投奔了起義軍,表現了他徹底的革命性等等。

  我認為,這不是真實的朱重八

  作為一個正常人,在做出一個可能會掉腦袋的決定的選擇上,是絕對不會如此輕率的,如果朱重八真的是這樣莽撞的一個人,他就不是一個真正的英雄。

  真正的朱重八是一個有畏懼心理的人,他遭受過極大的痛苦,對元有著刻骨的仇恨,但他也知道生的可貴,一旦選擇了造反,就沒有回頭路

  知道可能面對的困難和痛苦,在死亡的恐懼中不斷掙扎,而仍然能戰勝自己,選擇這條道路,才是真正的勇氣

  我認為這樣的朱重八才是真正的英雄,一個戰勝自己,不畏懼死亡的英雄。

  [9]

  朱重八在廟裡的生活是枯燥而有規律的,但這枯燥而規律的生活被起義的熊熊烈火打亂了。具有諷刺意義的是,具體打亂這一切的並不是起義軍,而是那些元的官吏們。

  在鎮壓起義軍的戰鬥中,如果吃了敗仗,是要被上司處罰的,但鎮壓起義的任務又是必須要完成的,於是元朝的官吏們毅然決然的決定,拿老百姓開刀,既然無法打敗起義軍,那就把那些可以欺負的老百姓抓去交差,把他們當起義軍殺掉。

  從這個角度來看,元的腐朽官吏為推翻元朝的統治實在是不遺餘力,立了大功。

  此時擺在朱重八面前的形勢嚴重了,如果不去起義,很有可能被某一個官吏抓去當起義者殺掉,然后冠以張三或者李四的名字。但投奔起義軍也有很大的風險,一旦被元軍打敗,也是性命難保。

  就在此時,一封信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

  他幼年時候的朋友湯和寫了一封信給他,信的內容是自己做了起義軍的千戶,希望朱重八也來參加起義軍,共圖富貴,朱重八看過後,不動聲色,將信燒掉了。他還沒有去參加起義的心理準備。

  然而晚上,他的師兄告訴他,有人已經知道了他看義軍信件的事情,準備去告發他。

  朱重八終於被逼上了絕路。

  接下來的是痛苦的思考和抉擇朱重八面前有三條路,一、守在寺廟裡二、逃跑三、造反

  朱重八也拿不定主意,他找到了一個人,問他的意見,這個人叫周德興,我們後面還要經常提到他

  周德興似乎也沒有什麼好主意,他給朱重八的建議是算一卦(這是什麼主意),看什麼條路合適

  算卦的結果是"卜逃卜守則不吉,將就凶而不妨",意思是逃跑,呆在這裡都不吉利,去造反還可能沒事。

  朱重八明白自己已經沒有退路了,自己不過想要老老實實的過日子,種兩畝地,孝敬父母,卻做不到,父母負擔著沉重的田賦和徭役,沒有一天不是勤勤懇懇的幹活,還落得個家破人亡的下場。躲到寺廟裡不過想混口飯吃,如今又被人告發,可能要掉腦袋。

  忍無可忍

  那就反了吧!反他娘的!

  [10]

  這是一個真實版本的逼上梁山,也是那封建時代貧苦農民的唯一選擇。誰不珍惜自己的生命,誰願意打仗,在活不下去時,那些農民被迫以自己的鮮血和生命去推動封建社會的發展,直至它的滅亡。

  這是他們的宿命。

  所以我認為中國歷史上的農民起義確實是值得肯定的,他們也許不是那麼厚道,他們也許有著自己的各種打算,但他們確實別無選擇。

  湯和就這樣成了朱重八的第一個戰友。他在今後的日子裡將陪同朱重八一起走完這條艱苦的道路。

  然而湯和也絕對不會想到,自己居然是唯一一個陪他走完這條路的人。

本帖最後由 bpd 於 2017-5-18 17:16 編輯

已有(158)人回文

切換到指定樓層
tyler002 發表於 2008-9-25 15:12
正文 第十一章至第二十章
    [11]

    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濠州城。

    城池的守衛者郭子興正在他的元帥府裡,苦苦思索著對策,濠州城已經被元軍圍了很久,這樣下去是堅守不了多久了。

    就在此時,手下的軍士前來報告,抓住了一個奸細,要請令旗去殺人,如果是以往,郭子興是不會過問的,讓士兵直接拿了令旗去殺就是了,但今天,他開口問了一句:"你怎麼知道那個人是奸細?"軍士回答道:"這個人說是來投軍的,現在元軍圍困,哪裡還有人來投軍,他一定是元軍奸細。"

    郭子興差點笑了出來,投軍?元軍快打進城來了,還有來投軍的,這個借口可是真不高明,他不禁起了好奇心,想去看看這個奸細。

    於是他騎馬趕到了城門口,看見了一個相貌奇怪的人,用今天的話來說,這個人的相貌是地包天,下巴突出,更奇特的是,他的額頭也是向前凸出的,具體形狀大概類似獨門兵器月牙鏟,上下凸,中間凹(參見朱元璋同志畫像)

    這個人當然就是我們的朱重八。

    郭子興走到朱重八的面前,讓人鬆開綁,問他:"你是奸細麼?來幹什麼?"。

    朱重八平靜的回答:"我不是奸細,我是來投軍的"。

    郭子興大笑:"什麼時候了,還有人來投軍,你不用狡辯,等會就把你拉出去殺頭!"

    朱重八隻是應了一聲:喔!

    郭子興看著朱重八的眼睛,希望能看到慌亂,這是他平時的樂趣之一。

    但在這個人眼睛裡,他看到的只有鎮定。

    郭子興不敢小看這個人了,很明顯,這是一個嚇不倒的人。於是他認真的詢問了朱重八的名字,來歷,當朱重八說出是千戶長湯和讓他來的時,郭子興這才明白,這個人真的是來投軍的。

    朱重八給他的印象實在是太深了,於是他沒有將朱重八編入湯和的部隊,而是將他放在自己身邊,當自己的親兵(警衛員)。

    [12]

    在軍隊裡,朱重八很快就表現出了他的才能,比起其他的農民兵士,他是一個很突出的人,不但作戰勇敢,而且很有計謀,處事冷靜,思慮深遠(注意這個特點),而且很講義氣,有危險的時候第一個上,這一切都讓他有了崇高的威信。加上他的同鄉湯和幫忙,他在當士兵兩個月後,被提拔為九人長,這是他的第一個官職。

    作為郭子興的親兵長,朱重八是很稱職的,他不像其他的士兵,從不貪圖財物,每次得到戰利品,就獻給郭子興,如果得到賞賜,就分給士兵,由於他很有天賦,自學過一些字,分析問題準確,郭子興漸漸把他當成自己的智囊,朱重八在軍中的地位也逐漸重要起來。

    也就在此時,朱重八將他的名字改成了朱元璋,所謂璋,是一種尖銳的玉器,這個朱元璋實際上就是誅元璋,朱重八把他自己比成誅滅元朝的利器,而這一利器正是元朝的統治者自己鑄造出來的。在今後的二十年裡,他們都將畏懼這個名字。

    湯和

    在軍隊中,湯和算是個奇特的人,他在朱元璋剛參軍時,已經是千戶,但他卻很尊敬朱元璋,在軍營裡,人們可以看到一個奇特的現象,官職高得多的湯和總是走在士兵朱元璋的後邊,並且毫不在意他人的眼神,更奇特的是朱元璋似乎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也沒有推托過。

    我們不得不佩服湯和的遠見,他知道朱元璋遠非池中物,用今天的話說,他很識實務。相信也正是這個優點,使得他能夠在後來的腥風血雨中倖存下來

    在軍隊裡,朱元璋娶了老婆,與後來的那些眾多的妃嬪相比,這個老婆可以算是朱元璋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這個女孩是郭子興的義女,她的父親姓馬,是郭子興的朋友,後來死去,將這個女孩托付給郭子興,女孩名字不詳,軍隊裡的人都叫她馬姑娘。就這樣,朱元璋成了元帥的女婿,而郭子興則多了一個幫手

    我們可以想像到朱元璋喜悅的心情,他終於有了一個自己的家,不再是那個沒人管、沒人問的朱重八,他餓了,有人做飯給他吃,冷了,有人送衣服給他,有家的感覺真好。這種感情一直陪伴了他很多年。

    [13]

    此時,朱元璋已經升任了軍隊中的總管,這個職位大致相當於起義軍的辦公室主任,他幹得不錯,對於某些喜歡貪公家便宜,胡亂報銷的人,朱元璋是講原則的,由於他嚴於律己,大家也沒有什麼話說,如果就這麼幹下去,他可能會成為一個優秀的財務管理人員。可是上天偏偏不讓他舒服的過下去,不久的將來,他將面對更大的麻煩。

    主要問題是,郭子興的成分問題,他並不是農民,而是地主(想不通他怎麼會起義),當時在濠州的統帥除了郭子興外,還有四個人,以孫德崖為首,而這四個人都是農民,他們和郭子興之間存在著深刻的矛盾。

    不久,矛盾爆發了,一天郭子興在濠州城裡逛街,突然被一群來路不明的人綁票,這些人似乎對索取酬金之類也沒有什麼興趣,把郭子興死打一頓,然後關了禁閉。朱元璋得到消息,大吃一驚,立刻趕去孫德崖家裡要人,孫德崖開始還裝傻,表情驚訝,要出去找郭子興,並且說了一些與綁架者不共戴天之類的話,充分表現出了一個業餘演員的演技。

    朱元璋只把參與打人的軍士帶到孫德崖面前,並且告訴孫,你的那些貪污公款、胡亂報銷的爛賬都在我這裡,自己看著辦。

    於是,朱元璋從孫家的地窖中將已經打得半死的郭子興救了出來,這件事情讓朱元璋意識到,跟著這些人不會有前途。

    而郭子興也越來越討厭朱元璋,原因很簡單,朱元璋比他強,對於郭子興這樣一個性情暴躁、不能容人的統帥來說,他是不能容忍一個可能取代他地位的人在身邊的。終於有一天,他把朱元璋關了起來,落井下石一向是某些人的優良傳統,郭子興的兒子就是某些人中的一個。他吩咐守兵不能給朱元璋送飯,想要把朱元璋餓死,善良的馬姑娘為了救朱元璋,便把剛燙好的烙餅揣在懷中,到牢中探望朱元璋時送給他吃,每次胸口都會燙傷,但每次都送。

    有妻如此,夫復何求

    郭子興畢竟還是不想殺朱元璋,於是將他放了出來,朱元璋經歷此事後,終於下了決心,和這些鼠目寸光的人決裂。他向郭子興申請帶兵出征,郭子興高興的答應了。

    這就是朱元璋霸業的開始,一旦開始,就不會停止。

    [14]

    就從這裡起步吧

    朱元璋奉命帶兵攻擊郭子興的老家,定遠,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他的岳父實在存心不良,當時的定遠有重兵看守,估計郭子興讓他去就是不想再看到活著的朱元璋,但朱元璋就是朱元璋,他找到了元軍的一個縫隙,攻克了定遠,然後在元軍回援前撤出,此後,連續攻擊懷遠、安奉、含山、虹縣,四戰四勝,銳不可當!

    在召集(也可能是搶)了壯丁後,朱元璋來到了鍾離(今安徽鳳陽東面),這是他的家鄉,在這裡他遇到了二十四個來朱元璋隊伍裡找工作的人。

    朱元璋經理招收的二十四個人素質是相當高的,這其中有為他算過命的周德興,還有堪稱天下第一名將的徐達。

    這些人還有親戚,一傳十,十傳百,什麼叔叔、舅舅、子侄、外甥都來了,很快,他的部隊(直屬)就有了七百人。

    當朱元璋再次回到濠州的時候,他已經完全明白了自己的前途所在,所以他向郭子興辭職,郭子興非常高興,這個討厭的人終於可以走得遠遠的了。

    朱元璋在出發前,又做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他從自己的七百人中挑選了二十四個人,然後將其餘的人都給了郭子興,郭子興多少有些意外,但仍然高興的接受了。

    朱元璋的這個行動似乎可以定義為一次挑選公務員的工作,比例是三十比一,沒有筆試,考官就是朱元璋和他的眼光。

    他挑的確實很準,看看這些人的名字,徐達、湯和、周德興,這二十四個人後來都成為了明王朝的高級幹部。

    唐時的黃巢在考試落榜後,站在長安城門前,惆悵之餘,豪氣叢生,作詩一首,大大的有名:

    詠菊

    待得秋來九月八,我花開時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數年後,他帶領著十餘萬大軍,打進長安。

    此時的朱元璋,站在濠州的城門前,看著自己身後的二十四個人,他知道,邁出這一步,他就將孤軍奮戰,或者兵敗身死,或者開創霸業。

    他仰望天空,還是那樣陰暗,這個時候作出這個選擇,似乎並不吉利,他又想起了那次無奈的占卜。

    父母去世的時候,在廟裡干苦力的時候,夜裡望天痛哭的時候,也是這樣的天空。

    什麼都沒有變,變的只是我而已

    百花發時我不發,我若發時都嚇殺,

    要與西風戰一場,遍身穿就黃金甲。

    誰都不能阻擋我,就從這裡開始吧!

    出發!

    [15]

    朱元璋的第一桶金

    朱元璋又來到了定遠,對於他而言,拉壯丁已經是輕車熟路,很快他組織了上千人的部隊,他聽說在定遠附近的張家堡有一支三千人的部隊,現在孤立無援,需要找個新老闆,於是朱元璋打起了這支部隊的注意。

    他親自來到張家堡,一看寨主,大喜過望"原來是你啊"

    這個寨主他認識,原來還打過交道,而寨主叫他"朱公子"。

    自然兩人見面後,照例要敘敘交情,我認識誰,你認識不,喔,你說的是那個誰啊,認識認識,還是兄弟啊,還有張三死了,李四病了等等,越說感情越好,就一起吃飯。

    在飯桌上,朱元璋終於說出了他的來意,既然目前你們沒有主,不如跟著我混,將來混出名堂,有你們的股份。寨主也真是個實在人,馬上就答應了。

    朱元璋非常高興,可是他忘了中國人的習慣,酒桌上的話只能信一半,有時一半都不到。

    朱元璋後來想:實在應該簽個合同的

    三天後,朱元璋的使者到了寨中,寨主熱情的接待了他

    來啦,快點請坐啊,別客氣,您這趟來是?什麼,讓我們一起走,這個我們還要考慮下啊,

    什麼?我已經答應過了?

    什麼時候啊?三天前?好像沒有吧,(回顧手下)你們想想,當時有嗎?是吧,沒有啊,

    誤會,誤會啊,你說的我們一定好好考慮,讓朱公子不要急啊,

    什麼,你要走,別走,再坐會,啊,有事就不留你了,回去給朱公子帶個好,有空來玩啊!

    就這樣,朱元璋被結結實實的忽悠了一回。

    [16]

    可是朱元璋豈是容易欺負的,他讓部下去請寨主吃飯,特別交待是準備了很久的名菜,寨主一聽有飯局,屁顛屁顛的就來了,一到大營,朱元璋就把他捆了起來,飯沒有吃成,倒是自己成了粽子。然後朱元璋以寨主的名義傳令山寨的人轉移,就這樣三千人變成了朱元璋的屬下。

    下一個目標是橫澗山,這個地方有兩萬軍隊,但這卻不是一支可以勸降的部隊,此部隊的主帥叫繆大亨(這個名字就可以看出身份),原先跟隨元軍圍攻濠州,希望能順便搶個劫,不料沒有攻下來,於是帶領部隊守在這裡,朱元璋帶領了四千人對他發起了進攻。

    這是朱元璋第一次領導的以少對多的戰鬥。

    朱元璋很聰明的避開了白天,而選在晚上對這支武裝發動了夜襲,像繆大亨這種土包子當然不是對手,他沒有怎麼抵抗就投降了,於是朱元璋的部隊變成了兩萬人。

    朱元璋對部隊進行了改編,出人意料的是,他並沒有說一些類似同生共死,有福共享之類的話,而是對這些投降的士兵進行了譴責,讓他們反思為什麼這麼大的一支部隊,如此沒有戰鬥力,輕易的投降了,然後他提出了結論,這是因為沒有紀律和訓練,要想成就事業,只有加強訓練,建立嚴格紀律。

    這一番話,有理有節,大家聽了都很服氣。

    也就是在這次之後,朱元璋的部隊與那些烏合之眾的農民暴動軍有了本質的區別,在他的手中,有了一支精兵。

    此時,兩兄弟從定遠來投奔了朱元璋,一個叫馮國用,另一個叫馮國勝,朱元璋覺得這兩個人都是人才,就留下了他們,這個馮國勝就是後來的威震天下、橫掃蒙古的馮勝。

    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朱元璋決定攻擊滁州,也就在此時,一個人走進了他的軍營。

    這是一個穿著書生裝的中年人,相貌溫文爾雅,朱元璋開始時並未在意此人,只是看他字寫得好,便讓他當了文書,此人倒也不在意,依然幹好自己的工作,有一天,朱元璋在營房裡烤火,似乎是自言自語的說了一句:天天處處打仗,何時是個頭啊(四方戰鬥,何時定乎)。

    此人從容答道:秦朝亂時,漢高祖劉邦也是百姓出身,他豁達大度,知人善任,只用了五年就成就了帝王之業,現在天下已不是元的了,元帥你的戶口在濠州(公濠產),離劉邦老家不遠,就算沒有王氣所在,也多少能沾點邊。說到這裡,他停了下來,然後說出了最關鍵的兩句話。

    只要元帥能向劉邦學習,按照他的行為去做,天下就一定是你的!

    朱元璋詫異的看著眼前的這個讀書人,是的,這正是自己的方向,劉邦做得到的,我為什麼做不到。於是,他擺正了自己的坐姿,向眼前的這個人行禮。

    這個人就是開國第一功臣李善長。

    [17]

    滁州,地勢險要,宋歐陽修曾有過"環滁皆山也"的議論,可見這確實是一塊易守難攻的要害之地。

    但滁州的守軍卻遠不像地形那麼難以對付,開戰之初,朱元璋手下勇將花雲即率領上千騎兵以中央突破戰術直衝對方陣地,元軍潰敗,朱元璋率領全軍一舉攻佔滁州。

    在佔據了滁州後,朱元璋又迎來了三個重要的人,分別是他的侄子朱文正、姐夫李貞和外甥李文忠。請大家記住這幾個名字,他們都將是後來那場驚天動地的戰爭的主角。

    這樣看來,朱元璋出生的位置實在是人才多多,他招納的謀士和將領無論和哪個時代的人才相比都不遜色,何安徽之多才邪!

    此時的朱元璋手下精兵強將,謀士如雲,佔據了滁州這個進可攻退可守的險要之地,他的眼界已經不是小小的濠州,也不是滁州,而是天下

    這一年,他二十六歲。

    [18]

    最後一個障礙

    朱元璋的順利似乎並不能給他的岳父帶來好運,郭子興此時正被整得夠嗆,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批鬥,每次開會總是四個批一個,孫德崖幾次都想下手,想想朱元璋就在不遠的地方,實在不好善後,於是他就把郭子興擠出了濠州城,讓他下崗,自謀出路。

    此時的郭子興才明白了人生的艱難,他也沒有選擇,只能去投靠他的女婿朱元璋,但想想自己以前那樣對他,他還能善待自己嗎?

    到了滁州,他的顧慮打消了,朱元璋不但不念舊惡,而且還把統帥的位置讓給了他,更讓人吃驚的是,朱元璋做出了一個誰也想不到的決定。

    他決定把自己屬下三萬精兵的指揮權讓給郭子興,統帥的位置也就罷了,畢竟是個虛的,但兵權也交出去,就讓人吃驚了,郭子興百感交集,他其實從來沒有信任過這個女婿,甚至還考慮過害他,他也曾問過朱元璋,為什麼要這樣對自己。朱元璋誠懇地說,如果沒有您,就沒有我的今天,我不能忘記您的恩德。

    郭子興終於明白,自己錯了,朱元璋是對的。

    當得知這個消息後,原先企圖殺害朱元璋的人也對他敬佩萬分,這中間包括郭子興的兒子郭天敘。

    一個人要顯示自己的力量,從來不是靠暴力,挑戰這一準則的人必然會被歷史從強者的行列中淘汰,歷來如此。

    [19]

    郭子興帶了自己的幾萬人來,滁州的糧食不夠吃了,朱元璋進攻和州,攻下來後就住在那裡,將滁州讓給了郭子興。

    而此時濠州城中的孫德崖由於兵多糧少,強行要求到和州混飯吃,朱元璋正頭疼,此時卻得到了另一個消息,郭子興得知孫德崖來了,也帶了幾萬人來,要打孫德崖。於是小小的和州一下子擠了十幾萬人,而且兩個對頭正好碰上了,那就打吧。

    可是打不起來,為什麼呢?

    因為人太多了,何州只是一個小縣城,一下子來十幾萬人,城裡城外水洩不通,就好像我們今天的黃金周旅遊景點一樣,別說打仗,想轉個身都難。

    既然不能打,那就談吧!

    看來孫德崖還是講道理的,他表示,自己畢竟是外來的,還是自己走吧,朱元璋當即去為他送行,此時孫德崖在城內,他的士兵在城外由朱元璋陪同,但誰也沒有想到,還有一個人在蠢蠢欲動。

    這就是郭子興,郭子興是不講道理的,他只記得孫德崖多次羞辱過他,也管不了什麼信義了,看到城內的孫德崖身邊沒有什麼士兵,就命令手下人將孫德崖抓起來,這就害了還在城外的朱元璋。

    孫德崖的士兵聽說主帥被抓,就認定是朱元璋指使的,而此時朱元璋也得到了這個消息,場面極其緊張,朱元璋一看勢頭不妙,拔馬就往回走,士兵早就有準備,鐵索往朱元璋的頭上一套,下來吧您吶。孫德崖的士兵抓住了朱元璋,就去找郭子興談判。

    郭子興正在一邊喝酒一邊欣賞者孫德崖的表情,突然消息傳來,說朱元璋被抓住了,他一下子懵了,孫德崖固然不想放,可是朱元璋也是不能少的,於是他只好決定放人。

    可誰先放,就又成了問題,此時,徐達站了出來,他願意用自己去換朱元璋,朱元璋回去後,再放孫德崖,孫德崖回去後再放徐達,這簡直成了順口溜,麻煩啊。

    總算解決了這個問題,可是郭子興臨到手的敵人跑了,一時嚥不下這口氣,得了心病,過了一個月居然死掉了,可見心胸狹窄的人實在不能做大事。

    但這對朱元璋來說並不是個壞消息,他仁至義盡,現在終於可以放開手干了,真正的事業在等待著他。

    [20]

    和州太小了

    朱元璋迫切的感受到了這一點,在這個小縣城不可能有大的發展,他的眼睛轉向了集慶(南京)。

    迷信是封建時代人們的通病,要想佔有天下,必須要佔據王氣之地,南京就是這麼一個地方,紫金山縱橫南北,恰似巨龍潛伏,而石頭山則臨江陡峭,如虎盤踞,這就是南京龍蟠虎踞的來歷,此外在南京的前方還有一條長江,皇帝和我們一樣,買房子前都要看風水,南京背山面水,實在風水好得爆棚。在明之前,已經有六朝定都於此,到了元朝,這個地方叫集慶路。不但地勢險要,而且還很富呢

    附近不但是重要的糧食產區,而且還兼顧著商業中心的作用,最重要的是,這裡有運河之利,在那個從北京走到南京要幾個月的年代,水路實在是太重要了。

    馮國勝(馮勝)此人不但作戰勇敢,而且非常有遠見,他向朱元璋建議,應立即渡過長江,佔領集慶,這個建議深深打動了朱元璋,他下定了決心,佔領集慶!

    可是船呢,朱元璋的這班人馬不是騎兵就是步兵,唯獨少了水軍,他正急得不行,一個人的到來帶給了他解決的方法。

    此人名叫俞通海,明史上說他是水軍頭目,其實這人就是沿江打劫的海盜,經常幹的就是類似水滸傳上到得江心,且問你要吃板刀面還是吃餛飩麵的那路勾當。

    但是到朱元璋那裡,他就是個重要的人物,殺點人,搶點錢沒關係,有用就行。

    於是他召集了上千條戰船先攻採石,再破太平,終於到達了最後的目的地,集慶

    這所謂的上千條戰船其實只是些小漁船,朱元璋的這一重大軍事缺陷--水軍,也成為制約他後來軍事作戰方法的主要因素。
tyler002 發表於 2008-9-25 15:13
正文 第二十一章至第三十章

    [21]

    集慶就在眼前!

    此時的朱元璋是義軍的左副元帥,而郭天敘是都元帥,郭子興的妻弟張天祐是右都副元帥,這個職位是劉福通封的,朱元璋的地位最低,但是顯而易見,這兩個人根本沒有與朱元璋抗衡的本錢,軍隊的實際統帥是朱元璋。此時元朝的統治者們已經十分頭疼,到處都是起義軍,沒有工夫去理會小小的朱元璋,朱元璋正是抓住這個機會,向集慶發動了總攻。

    由於船隻太差,而且過於小看集慶的城防,朱元璋於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八月和九月連續兩次攻擊集慶,都被元軍擊敗,然而失敗對朱元璋來說並不一定是壞事,因為在這兩次戰鬥中,郭天敘和張天祐都戰死了,朱元璋順理成章的成為了都元帥。

    第二年(公元1356年)朱元璋親自帶兵分三路進攻集慶,用了十天時間攻破了集慶,並改集慶為應天。

    窮人朱元璋終於擺脫了鳳陽,擺脫了濠州,擺脫了滁州,來到了富裕的南京,但真正的事業才剛開始,繼續努力!

    朱元璋佔據了應天,對他來說是件好事,但從歷史大勢上看,他的形勢並不樂觀,自古佔據北方即有天時地利,中國地勢由北向南,由南方起兵進攻北方最後獲得勝利,少有先例。

    可是朱元璋此時佔據應天,卻是佔了個大便宜。

    我們介紹一下朱元璋的鄰居們,住在他東邊鎮江的是元朝軍隊,而住東南方平江(蘇州)的是張士誠,東北面的是張明鑒的起義軍,南面是元將八思爾不花(什麼名字),西面是徐壽輝。

    表面上看,朱元璋的鄰居們個個都比他強,家大業大,朱元璋被他們圍在中間,就好像是到外地打工的民工,寄人籬下,然而這些鄰居們雖然並不喜歡朱元璋,但也正是因為他過於弱小,誰也沒把他看在眼裡,自己打來打去,沒空搭理他。

    更關鍵的是,朱元璋北面的鄰居是劉福通,這個是兄弟單位的部隊。幫助朱元璋擋住了元朝軍隊的進攻。元朝的統治者倒是很重視朱元璋,可是打不著。於是就出現了這樣的情形,能打的不想打,想打的不能打。

    朱元璋充分利用了這一特點,對他而言,元朝雖然是他苦大仇深的報復對象,但還不到時候,他先要料理他的兩個鄰居。對他而言,這兩個鄰居才是真正可怕的對手。

    [22]

    下面我們要介紹他的兩個鄰居,他們的名字分別是張士誠和陳友諒。

    這兩個人都是當世之豪傑,如果他們分別出現在不同的朝代,應該都能成就大業,可惜,歷史注定要讓這個時代熱鬧一點。

    這是一場淘汰賽,只有堅持到最後的人才能獲得勝利。

    根據顧愷之吃甘蔗的理論,我們先介紹弱一點的。

    張士誠,男,1321年生人,職業是販私鹽,山東泰州人,在這裡要說一下販私鹽這一封建時代長期存在的行業。鹽是國家管制的物品,非經允許不能販賣,但海水就在那裡放著,不曬白不曬,不賣白不賣,所以很多人都看上了這條發財之道。

    根據經濟學的理論,壟斷必然造成行業的退化和官僚化,古代鹽業也不例外,老百姓只要花三分之一的價錢就可以買到比官鹽好得多的私鹽。為了嚴格控制這一行業利益,歷代封建政府,無論是漢、魏、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元,也不管他們治國的方法是道家、儒家還是法家,在對這一問題的處理上,他們都遵照了韓非子的理論。

    這一理論認為:老百姓明知去河裡撈金要處死刑還要去幹,是因為存在著僥倖心理,所以要加大處罰力度。

    對待販賣私鹽的處罰也是不斷的加重,到了隋唐時期,販賣一石(約一百斤)私鹽就要處死刑,大家知道,程咬金就是私鹽販子,看他的個頭,應該不止賣一百斤私鹽,居然還能通過大赦出獄,確實讓人費解。

    那麼張士誠的性格應該就清楚了,首先他應該是一個不怕死的人,怕死就不能幹這個,此外,他應該是一個比較有錢的人,有錢就能交到很多朋友,最後,他對元朝統治應該有著刻骨的仇恨,因為這個政府不讓他賣私鹽,還處死了他的很多朋友。

    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張士誠在山東泰州起義,他是私鹽販子,所以他的起義兄弟也大都是幹這行的,他不屬於以貧苦農民為主的紅巾軍序列,這就為他和朱元璋的長期矛盾打下了伏筆。

    作為當時眾多起義者中的一個,張士誠是通過一場艱苦卓絕的戰役決定他的歷史地位的。

    [23]

    最艱苦的戰役--高郵之戰

    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張士誠起兵後,連續攻佔泰州、興化等地,在高郵建都,稱誠王,國號大周,以天祐為紀年。

    現在看來,這個天祐紀年名字實在是取得好。

    張士誠的王位還沒有坐多久,元朝就派兵打來了,其實元朝的官員們也是認死理的,誰稱王就去打誰,要是碰到個埋頭造反不稱王的,他反倒是不理的,朱元璋就是佔了這個便宜。

    我們上文提到過的元朝名臣脫脫率領百萬大軍(注意,這個是實數)攻擊高郵,所謂"出師之盛,未有過之者"(元史),此時私鹽販子張士誠表現了他的勇氣和決心。

    當時很多人都建議放棄高郵,張士誠考慮良久,說出了一句話:"我們還能去哪裡呢"

    是啊,還能去哪裡呢?

    死也要死在這裡!

    元軍用各種武器攻城,包括多種火炮,張士誠和他的兩個弟弟張士義、張士德就在城樓上堅守,所有的將士都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更重要的是,這些起義者的心中有著這樣一個信念。

    投降也是死,抵抗也是死,不如抵抗而死!至少死得悲壯!

    於是,看似柔弱的小城高郵就在這種精神的支持下抵抗了百萬元軍三個月,這就是敢於拚命的力量。

    正在高郵外城被攻破,內城即將被攻下時,元朝政府內部出現了問題。

    在以往的史書中,我們總是看到很多奸臣,這些人只顧自己不顧國家,是大家痛恨的對象,比如秦儈,比如賈似道,總是在關鍵時刻來那麼一下,壞了國家大事。事實證明,少數民族政權也有奸臣,也會來這麼一手。

    之後的內容就是俗套了,小人向皇帝進讒言,皇帝擔心外面的將軍造反,限令立刻回來,於是脫脫撤離了高郵,他挽救元王朝的努力也就這麼付之東流。

    關鍵時候有天祐,名字固然取得好,但如果不能堅持那三個月,也不會有最後的勝利,所以決定張士誠命運的不是好的年號,而是他的勇氣。

    此戰之後,張士誠名揚天下,他再接再厲,連續攻克江蘇、浙江的富饒地區,成為佔地不是最大,卻最富有的人(不愧是做私鹽生意的)。

    [24]

    然而從此之後,張士誠就變了,從來都是做小本生意的他,突然間有了全國最富的地盤,再也不用販私鹽了,有錢了,有房子了,拿著饅頭,想蘸白糖蘸白糖,想蘸紅糖蘸紅糖。

    朱元璋對他有一個精準的評價,器小。

    這個人確實沒有大志向,但他的的確確是個好人,還是個大好人,他生來就沉默寡言,待人寬大,免除了江浙一帶的賦稅,江浙一帶的百姓受了他的恩惠,紛紛為他修建祠堂。但他的過於寬大和無主見也使得他無法成為梟雄,而只能做一個豪傑。

    下面我們要介紹的陳友諒是一個真正的梟雄。

    但在介紹他之前,我們必須介紹他原來的老闆,徐壽輝。

    徐壽輝,出生年月不詳(死期倒是很精確),湖北羅田人,是個布販,據說小伙子長得很精神,而且為人正直,是羅田第一美男子,由於經常被元朝的官吏勒索,所以對元朝心懷不滿,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劉福通起義經過他的家鄉,徐壽輝長期積累的怒火終於壓抑不住,準備造反,他的手段還是宣傳封建迷信,這次是明教。

    為了搞宣傳,他還找了兩個幫手,一個是在麻城打鐵的鄒普勝(強人),另一個是江西和尚彭瑩玉(大家應該熟悉),在宣傳明教幾個月後,他在大別山區發動起義,一舉攻克羅田,他是紅巾軍的支流,所以也戴紅巾,起義軍連續作戰,先後攻克黃州和浠水,並最終定都浠水縣城。

    他的國號很值得一提,堪稱自古以來最為奇特,叫天完(不是年號),這年號是怎麼來的呢,請大家和我一起做一個拆字遊戲,把天完兩個字的上面去掉,就可以發現是大元,這位布販子唯恐自己的國號不能壓制元朝,就想了這麼個餿主意,在字上面討個便宜。我每次看到這個年號總覺得是過幾天就完蛋的意思。

    當時徐壽輝的地盤很小,只有黃州和浠水這一片地方,但他的排場卻很大,元朝有的機構他都有,才那麼幾千人,就設置了統軍元帥府、中書省、樞密院、中央六部,真不知道他手下還有沒有兵,估計是都去當幹部了。另鄒普勝為太師,倪文俊為領軍元帥,此時一個浠水人參加了他的隊伍,此人相貌不凡,寫得一手好字,正是陳友諒。

    [25]

    厲害的陳友諒

    在那些元朝末年的起義軍中,很多的領袖沒有抵擋住元朝糖衣炮彈的攻擊,被招安,即使是朱元璋也曾經與元朝暗通消息,只有這個人從頭到尾反抗元朝外族統治,敢作敢當,不屈不撓,堅持到底,端的是一條好漢!

    陳友諒,男,1320年生人,原姓謝,工作是漁民,浠水人,曾經在縣裡幹過文書,當徐壽輝起義軍來到他的家鄉,他參加了徐壽輝的部隊,由於他很有文化,外加有計謀,很快得到了徐壽輝和當時的丞相倪文俊的信任。

    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由於當時徐壽輝已經稱帝(不識時務),元統治者調集幾省軍隊,圍剿徐壽輝,攻破國都,彭瑩玉戰死,徐壽輝這才清醒過來,他率領部隊退到湖北黃梅一帶打游擊,同時對軍隊也進行整頓。然後紅巾軍大舉反攻,重新奪取江西、湖南,並於漢陽縣城(今武漢漢陽)重新建都,改年號為太平。

    當時徐壽輝改編部隊的手法實在厲害,他在每個士兵的背後寫下了一個佛字,並說這樣可以刀槍不入,這個謊話似乎容易被揭穿,因為士兵到了戰場上就會發現不是真的(不信扎你一槍試試),這個謊話還有下半部分,如果你不幸陣亡,那並不是這個字不靈,而是因為你的心不誠。也就是說沒有死就是因為我寫了字,死了怪自己,誰讓你心不靈!

    這種類似二十二條軍規的荒唐邏輯在當時倒是很有市場,所以他的士兵在上戰場前都要唸經,搞得很多元朝政府軍也莫名其妙,還以為是碰上了和尚。

    與之相對的是他的將領們,這些人可不是吃素的,都是一等一的名將,在徐壽輝手下有所謂四大金剛之稱,分別是鄒普勝(總司令)、丁普郎(狂人,原因後來會說到)、趙普勝(雙刀無敵)、傅友德(從來沒有打過敗仗)。此四人帶領部隊橫掃元朝軍隊,創立了天完政權。

    在徐壽輝的部隊裡,兄弟義氣是為人看重的,如果有誰背叛了兄弟,是要受到大家的鄙視和懲罰的,這種組織體系很容易讓我們想起著名的洪興幫,可是有講義氣的就一定會有不講義氣的。自古以來從無例外。

    丞相倪文俊就是這樣一個人,他一直在徐壽輝身邊,深知此人除了長得帥,並沒有什麼突出的才能,自己是博學通才,文武雙全,憑什麼在徐壽輝手下幹活,於是他企圖暗殺徐壽輝,篡奪帝位。卻被人捅破,沒有辦法,只能自漢陽逃往黃州,因為黃州是陳友諒的老巢。

    倪文俊一直很相信陳友諒,因為他不但是陳友諒的領導,還提拔了陳友諒,讓他成為了軍隊中間的高級幹部,可以算是他的師傅。

    可他忘記了一條中國人的古話——

    有什麼樣的老師,就有什麼樣的學生。

    [26]

    陳友諒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用八個字可以形容他,心黑手狠,膽大妄為,從他後來的行為看,確實沒有什麼是他不敢幹的,別人把義氣看得比什麼都重要,他卻把義氣當成狗屎。

    別人不敢殺上司,殺兄弟,他幹起來毫不猶豫,幹完後還大大咧咧的承認,就是我幹的,你能怎麼地?

    要分析這個人物,需要從他的童年說起,他本是漁民,而且還是那種最低等的漁民,相當於賤民,這種漁民在元代一般不上岸,吃住都在船上,村民都不和他們打交道,因為他們身上總是有著揮之不盡的魚腥味,陳友諒就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

    從小就飽受別人的歧視,唾罵,以及那種看見他就躲得遠遠的行動和眼神,使得他心中有著深厚的自卑感,對他而言,要改變自己的命運只有靠自己!

    他努力讀書,終於在當地縣衙找到了一份寫作文書的工作,但這個工作並沒有給他帶來尊嚴,那些瞧不起他的人依舊瞧不起他,時常聽見的低語聲和議論聲讓他發瘋。

    原來讀書也無法改變自己的身份,在長時間的思考後,陳友諒似乎終於找到了一條可以讓別人敬重自己的方法。

    往上爬,不斷的往上爬,直到那最高的頂點,那些瞧不起我的人最終要在我的面前低下頭來。

    於是,當徐壽輝的起義軍來到家鄉時,本是元朝政府公務員的陳友諒參加了起義,將矛頭對準了發工資給他的元朝,他參加起義的動機明顯與那些貧苦農民不同,這動機是一個信號,代表著在陳友諒的心中,信義和忠誠不存在。

    在他的心中,唯一重要的就是權力和地位,是當他高高在上的時候,無人再敢藐視他!

    在陳友諒所學習的東西中,四書五經和經史子集都是不重要的,他掌握的最好的是"殺人滅口""斬草除根""無毒不丈夫"之類的人生哲學,厚黑學應該也是他的專長,倪文俊欣賞的也就他這一點,但他想不到的是,有一天,陳友諒會把這一招用在自己身上。

    倪文俊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跑到陳友諒處時,陳友諒仍然友善的接待了他,為他準備了房間和換洗的衣服,陪他談話,倪文俊頓感自己沒有看錯人,便把內幕合盤托出,越說越氣憤,留下了眼淚,陳友諒平靜的看著他,問出了關鍵的一句話:

    "趙普勝他們怎麼樣了"

    倪文俊更是悲從心中起,"他們那幾個人,你還不知道,都是徐壽輝死黨,不過,我們聯手,一定可以打敗他們。"

    好了,這就夠了,我不用再問了。

    一天之後,漢陽的徐壽輝收到了倪文俊的頭顱。

    [27]

    陳友諒在殺掉倪文俊後,以所謂匡扶之功成為了天完國的第一重臣,他的能力也充分表現了出來,他知人善任,有很強的組織能力,更為難得的是,他是一個很有帶兵才能的人。

    漢高祖劉邦問過韓信,自己能帶多少兵,韓信告訴他只有十萬,這件事充分說明了兵不是越多越好,關鍵看在誰的手裡,怎麼使用,而陳友諒的能力遠遠不是十萬兵可以包容的。

    與他相比,徐壽輝就差得太遠了,這個人確實是個好人,但除了好人,他什麼也不是,陳友諒每天看見徐壽輝高高在上的坐在寶座上就來氣,這個廢物為什麼坐在上面,我還要向他請示,當這個念頭出現的頻率越來越多,越來越頻繁時,思想中的圖謀就將變成行動

    要除掉徐壽輝很容易,但之前一定要先解決他的那些明教兄弟,第一個就是趙普勝。

    於是,不久後,趙普勝以圖謀不軌的名義被殺掉,丁普郎和傅友德不是白癡,看情形不對,就溜了,跑道朱元璋處繼續當差。

    此時的徐壽輝真正成為光桿司令,是陳友諒手中的棋子,於是在幾乎所有的歷史書中都出現了這麼一段奇怪的描述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徐壽輝在陳友諒的挾持下進攻朱元璋。

    進攻,還是被人挾持的,做皇帝到了這個地步,還不如死了好。

    徐壽輝並不想死,他把權力交給了陳友諒,只是希望活下去。

    陳友諒是屬於那種"臥榻之前豈容他人酣睡"的人,他絕不會放過徐壽輝。

    這一天終於來到了,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六月十六日(夠精確),陳友諒率領十萬軍隊順江而下攻克朱元璋的採石,他邀請徐壽輝去採石城的五通廟拜神,徐壽輝一向對這些活動很是熱衷。於是他應邀來到了廟裡。

    當他來到廟裡時,陳友諒正站在窗前,身邊站著兩個衛士,外面下著很大的雨

    陳友諒沒有理他,徐壽輝多少有些尷尬,他走到陳友諒身邊,以一種近乎討好的語氣說道:我們就要打下應天了,這都是你的功勞啊。

    陳友諒沒有回頭,只是淡淡的說:可惜你看不到那一天了。

    徐壽輝懵了,他不是沒有想過這一天的到來,但當它到來時,還是那麼殘酷。

    兩個人都不說話了。

    死一般的沉默。

    徐壽輝的汗和眼淚都下來了,他心中的恐懼就像一隻大手將他拖入無底深淵。

    "我把皇位讓給你,我做平章,你看這樣行嗎?"

    陳友諒終於回頭了,他用一種難以置信的眼神看著徐壽輝,說出了他一生中聽到的最後一句話,"你是怎麼在這個亂世上生存下來的?"

    衛士上前,從預先準備好的鐵錘打碎了徐壽輝的腦袋。

    徐壽輝倒下時最後看到的是陳友諒那冰冷的目光。

    衛士們洗干了前任老闆的血跡,佈置好大殿,因為這裡馬上就要舉行新皇帝的登機大典。

    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六月十六日,陳友諒在暴風雨中,於五通廟登基為帝,定國號為漢。

    這就是亂世的生存法則,徐壽輝,你不懂。

    [28]

    陳友諒雖然算是個不折不扣的不講道義的人,但他卻是一個敢做敢當的人,他的大漢國的年號是"大義"

    真是夠狠,弒君奪位的人居然敢把自己的年號取名大義,這又告訴了我們一個信息,這是一個不遵守遊戲規則的人,在他眼裡,什麼仁義道德都是狗屁,你們不是不恥於弒君的行為嗎,道學先生們,我就做給你們看看,我的年號就叫大義!

    誠然,這樣的一個人是難於對付的,要對付這樣的人,君子的做法是不行的,守規矩是不行的。

    誰能夠對抗這樣一個可怕的人,

    看來只有朱元璋了!

    在朱元璋攻佔應天後,陳友諒和張士誠都感覺到了這個對手的潛力。他們都是非常厲害的人,誰對他們威脅最大,他們的心裡很清楚。雖然朱元璋還很弱小,但絕不能小看他。

    但是陳友諒當時並未掌控天完國的政權,最先與朱元璋發生衝突的是張士誠,雙方從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朱元璋攻克應天後,就沒消停過,大大小小打了上百仗,朱元璋對張士誠極為頭疼,自己只是佔了點地盤,幹嘛總和自己過不去,本來兵力已經不堪敷用,但屋漏偏逢連夜雨,同年六月,朱元璋的部將投降了張士誠,此時朱元璋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

    他要和張士誠談判,並寫信給張士誠,大致內容是,我是貧苦農民,你是私鹽販子,大家都是苦人啊,幹嘛非要打我呢,咱們兩家和平相處吧,時不時去串個門不是很好嗎。

    朱元璋這樣做是因為他已經和徐壽輝開戰,兩線作戰非常不利於他,可張士誠也不是等閒之輩,看出了朱元璋的計謀,他回信給朱元璋,大意是,你是從哪裡來的就滾回哪裡去,我已經和徐壽輝約好,非滅了你不可。

    談不攏,那就打吧。

    同年七月,張士誠大舉進攻朱元璋控制的鎮江,朱元璋早有準備,命令當時手下的王牌將領徐達和常遇春應戰,大敗張軍於龍潭,然後猛將常遇春一路打過去,到了第二年(1357年)攻克了常州,之後在攻克寧國的戰鬥中,常遇春充分繼承了夏侯敦受傷不下火線的精神,身中三箭(貫通傷)仍然堅持作戰,又攻下了寧國。張士誠一敗塗地。

    其實張士誠的軍隊戰鬥力並不差,人數也多於朱元璋軍,但卻慘敗,從以上情況我們可以得出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的結論。

    常遇春

    常遇春跟隨朱元璋的時間並不長,他於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朱元璋攻克和州的時候才來投奔,雖然晚來,他卻一點也不客氣,開口就說,我到這裡來就是當先鋒的,把先鋒印給我吧。

    朱元璋見過的狂人不少,但從來沒有見過這麼狂的,他很生氣的說:你小子不過是個吃不飽飯的難民,到我這裡來混飯吃的,我怎麼可能給你這樣的官位呢(明史記事本末)。常遇春卻笑著說:你等著看吧

    他用行動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在朱元璋攻克採石的戰役中,元朝軍隊在岸邊列陣,朱元璋的水軍無法靠近,看著乾著急,正在此時,常遇春的船隻經過,朱元璋頓時想起了他的話,對常遇春大喝道:小子,你不是要當先鋒嗎,現在是時候了!

    常遇春應聲奮勇向前,單槍匹馬持長戈向岸邊元軍刺去,元軍接住了他的長戈(遇春應聲,奮戈直前,敵接其矛),卻沒有想到常遇春的目的正是在此,他手握長戈順勢跳上了岸邊(這似乎是個撐桿跳的動作),連殺數人開闢了灘頭陣地,後面士兵一擁而上,佔領了採石。

    此戰後,朱元璋重新認識了這個叫常遇春的年輕人,並親自授予他總督府先鋒的官位。

    [29]

    常遇春是個天生的先鋒材料,他善於使用騎兵進行突破,選擇進攻位置準確,能冷靜判斷戰場形勢,除此之外,他還是一個武林高手,個人武藝也甚是了得,這一優點在後來起了極大的作用。

    但他也有個致命的弱點,他嗜好殺戮,而且是最不道德的那種--殺降。

    古語有云,殺降不祥,從道義上說,對方已經投降,再動手似乎就不那麼光彩,可他偏偏嗜好這個,這個嗜好也為朱元璋惹來了大禍。

    朱元璋擊敗了張士誠後,便把主要精力放在對付徐壽輝身上,但他明白,自己真正的對手並不是那個虛有其表的徐壽輝,而是他背後那巨大陰影--陳友諒。

    在這段時間裡,朱元璋做出的兩個決策使得他成為了最終的戰爭勝利者,第一個決策是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正是這個決定讓他避開了天下人的注意,當其他農民起義領袖帝王思想膨脹,扯張虎皮做大旗,鍋裡沒幾兩米就敢開幾千人的飯時,朱元璋充分利用了時間,不斷發展自己的實力。

    另一個決策是在陳友諒和張士誠兩個人中間拿誰開刀,當時大家普遍認為張士誠比較弱,希望先對付他,並利用佔據的江浙一帶土地擴張自己的勢力,從而與陳友諒決戰。應該說這個決策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正確的,但朱元璋在此時體現了他的天才的戰略眼光。

    不受他人,特別是多數人的意見的影響是很困難的,當許多人眾口一辭時,很多人都會從大流,甚至改變自己原來的看法,而朱元璋正是用他的智慧告訴人們,真理往往是站在少數人一邊的。

    朱元璋對他的謀士們說,你們的看法是有道理的,但你們沒有看到問題的關鍵,張士誠的特點是器小,陳友諒的特點是志驕,器小無遠見,志驕好生事。如果我進攻陳友諒,張士誠必然不會救他,而進攻張士誠,陳友諒就一定會動員全國兵力來救,我就要兩線作戰,到時就很難說了。

    精彩!真精彩!

    如此之見識,此人不取天下,何人可取!

    [30]

    大戰的序幕

    無論怎麼躲避,決戰這一天終究會到來,這是朱元璋和陳友諒的共識。

    至元十九年(公元1359年),陳友諒已經完全控制了天完國,他的兵比朱元璋多,訓練水平也比朱元璋的士兵強,更要命的是,他的長處正是朱元璋的短處--水軍

    陳友諒佔據了湖北和江西,也就是說,他佔據了長江上游,而朱元璋佔據的應天是下游,必須要仰首而戰,由於他們正好在一條水路上,水戰就成為不可避免的戰爭方式。朱元璋一再避免決戰的原因也就在於此。

    雖然朱元璋不懂物理,但他也知道拿漁船去和戰船決戰於水上,無異於自殺。

    恰在此時,一件事情的發生使決戰提前爆發了。這是朱元璋萬萬沒有想到的

    至元十九年(1359年)11月,常遇春率部攻克池州,陳友諒大為吃驚,準備安排部隊奪回,但事情洩漏,朱元璋有了準備,命令徐達與常遇春採用伏擊方式作戰,常遇春與徐達在九華山下設伏,打敗了陳友諒的軍隊,並俘獲了三千人。

    此時,常遇春的老毛病犯了,他對徐達說,我要殺掉這三千人,徐達堅決不同意,並表示要上奏朱元璋,但他沒有想到常遇春膽子大到驚人的程度,竟敢不經過請示,連夜將三千人全部活埋了!

    常遇春殺降是有目的的,他留下了幾個人沒有活埋,讓他們回去給陳友諒帶去了一句話

    我是常遇春,是我打敗了你!

    這下麻煩大了。
tyler002 發表於 2008-9-25 15:15
正文 第三十一章至第四十章
   [31]

    陳友諒的憤怒

    陳友諒真的憤怒了,自他從軍以來,沒有人敢再欺負他,在他面前總是畏畏縮縮的,常遇春何許人也,居然敢向自己挑釁!

    他終於動手了,這次不再是小打小鬧了,打到應天,把朱元璋趕回去種田!

    當然這是朱元璋所不願意看到的。

    這次常遇春是真的把狼招來了。

    至正二十年,陳友諒率領他全中國最強大的艦隊向應天進發,他的戰船名字十分威風,在此要詳細說說,分別是混江龍、塞斷江、撞倒山、江海鱉等,就差取名為驚破天了。

    船名威風,那麼戰船呢,應該說戰船也很厲害,這些戰船大都有三層樓高,各種火炮齊備,用這樣的船來與朱元璋的漁船打仗是不用攻擊的,只要用撞就可以了。

    陳友諒在攻擊前通知了張士誠,讓他夾攻朱元璋,然後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命令他的無敵艦隊向應天出發。

    陳友諒指揮作戰有個很大的特點,這個人似乎從來不去仔細研究作戰計劃,而是率意而為,打到哪算哪,這個特點也一直讓他為軍事專家所垢,但客觀看來,這正是他的作戰特點,也是他的指揮藝術的精華之處。

    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要攻擊什麼地方,敵人能知道麼?碰到這種不按常理出牌的人,誰能頂得住?朱元璋就吃了他的虧。

    當朱元璋得知陳友諒率領大軍攻擊時,陳友諒的艦隊已經攻佔了軍事要地採石,速度之快,讓朱元璋咂舌,而應天最重要的屏障太平現在就孤零零的屹立在陳友諒的十萬大軍面前,由於沒有想到陳的漢軍攻擊如此迅速,城內只有三千士兵,由花雲任統帥,陳友諒在攻擊太平的戰役中充分顯示了他的艦隊的可怕實力。

    他並沒有讓士兵去攻城,只是讓士兵將船隻開到太平城靠江的城牆邊,並說這樣就可以攻破城池了,士兵還以為他是開玩笑,當他們的巨艦到達太平城牆時,並用短梯從容的爬上了城頭後,他們才相信,這是真的。此戰一舉殲滅了三千守軍,當陳友諒的漢軍從城牆爬下來時,很多守軍還沒反應過來,呆呆的看著漢軍,他們無論如何想不通,這麼高的城牆,還有長江天險,難道這些人是飛過來的?!!

    太平被攻破了,應天就像一個赤裸的孩子,暴露在陳友諒的利劍下,陳友諒已經殺了徐壽輝,成為了皇帝,現在他的目標只有朱元璋,僅有一萬水軍,看似不堪一擊的朱元璋。

    天下已經在我手裡!

    [32]

    看來上天要拋棄朱元璋了,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他都沒有贏的希望,每次當他到玄武湖看到那些破爛的漁船時,總有想一把火把這些垃圾燒掉的衝動。

    但事情總是有轉機的,就在陳友諒大軍南下之前不久,上天送了一份大禮給他,這份大禮是一個人。

    至正二十年(1360)四月,朱元璋的部下胡大海攻下了處州,胡大海是一個愛惜人才的將領,他聽說附近有幾個隱士很有才能,便派人去請,所謂隱士,是指神龍見首不見尾,別人已經吃完午飯,他還在洗臉的那種人,未必真有本事,但不管如何,多拉一個人下水總是好的。

    這幾位隱士的名字分別是葉琛、章溢、劉基。

    前兩個人接到邀請,立刻就來了,可是最後的這個劉基是怎麼請都不來。

    胡大海覺得此人架子太大,不想再去請了,可有人對他說,葉琛和章溢請不請無所謂,這個劉基一定要請,因為這個人懂天文。

    今天的人們對天文學的興趣有限,可在當時,這可是一項了不起的本事,不是什麼人都能學的,屬於帝王之學的一種,地上的君王們覺得遼闊的土地已經不能滿足自己的慾望和虛榮,便把自己的命運和天上的星星聯繫在一起,出生的時候是天星下凡(一般要颳風下雨),即位時候是紫微星閃耀,被人奪位是異星奪宮,死的時候的是流星落地。

    總而言之,都和星星有關,懂這門學問的何止是人才,簡直是奇才。

    於是胡大海就上報朱元璋,朱元璋甚是感興趣,便派了一個叫孫炎的人來召劉基,但劉基就是不給面子,逼急了就回贈了一把寶劍給孫炎,這是一個不友好的舉動,而孫炎眼見使命不能完成,也急了,撕下了溫情的面具,對劉基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你這把劍應該應該獻給天子,天子用劍專門斬殺那些不聽話的人(劍當獻天子,斬不順命者)。

    劉基明白了,這個眼前虧吃不得,乖乖的去朱元璋的手下幹活。但當時的朱元璋對他的真實能力並不瞭解,把他看成算命先生之類的角色。

    金子總會發光的!

    [33]

    當太平失守的消息傳到了應天後,朱元璋召集他的謀士們商量對策,在會議出現了不同的意見,大部分(注意這個詞)主張逃跑,另外一部分主張退守紫金山,但這兩部分人在一個問題上是一致的,那就是放棄應天。

    這些平日自吹神機妙算的謀士在此時露出了他們的真面目,除了痛罵常遇春外,他們做的事情也只是吹噓漢軍的強大,太平如何失守,自己的軍隊如何差等等。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絕不能戰,戰則必亡。

    朱元璋失望的看著這些人,他相信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打好了包裹,給老婆孩子準備了逃跑的車輛,隨時準備投靠新的老闆,然後在他摔跤倒地的時候再踩上一腳。落井下石、趁火打劫從來都是這些人的特長。

    此時,他看到了臉色陰晴不定的劉基,似乎有話要說,他開口問道:"劉基,你有話說?說吧"。

    劉基的那些同僚們停止了議論,看著劉基,自從這個人到了朱元璋手下擔任謀士後,沉默寡言,也沒有出過什麼主意,大家不怎麼瞧得起他,只是因為此人脾氣很好,從不發火,人緣倒還不差。

    劉基站了起來,長時間的等待和傾聽已經消磨了他所有的耐心,他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不再是一個好好先生,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劉伯溫!

    他用輕蔑的眼光俯視著這些平日自視甚高的所謂才子們,用一種幾乎歇斯底里的語氣大聲說道:

    那些說要投降和逃跑的人應該立刻殺掉!你們就這麼膽怯嗎!現在敵人雖然強大,但卻驕橫,只要我們誘敵深入,使用伏兵攻擊,打敗陳友諒是很容易的!一味只想著逃跑的人,難道也有臉自稱為臣嗎?!

    他訓斥了那些懦弱的人,並詳細分析了局勢,告訴所有的人,陳友諒並不是不可戰勝的,周圍的人被他驚呆了,愣愣的看著他。

    如果我們失去了應天,還能去哪裡呢,我雖力薄,也能拚命!要走你們走,我絕不走!

    我哪裡也不去,誓與應天共存亡!

    他的聲音如同狂風暴雨,掃蕩著大殿的每一個角落。

    [34]

    朱元璋百感交集,看著這麼多的所謂從龍之臣只為自己打算,而這個剛剛到自己手下幹活的人卻能以自己的勇氣說出與城共存亡這樣的話,他不是沒有畏懼感,他很明白,如果陳友諒攻下了應天,自己多年奮鬥的心血會毀之一旦,他也會像徐壽輝一樣成為陳友諒皇位的墊腳石,不可能做和尚,不可能做農民,等待他的只有死亡。

    他當然想一戰殲滅陳友諒,讓這個討厭的人從世界上消失,可是陳友諒太強大了,強大到似乎無法戰勝,那龐大的戰船就像可怕的怪獸,會將他和他那弱小的水軍吞沒。

    那就躲躲吧,可是又能躲到哪裡去呢,滁州?濠州?像狗一樣被人追來追去,最後又像狗一樣被人殺死?

    劉基的話給了他勇氣,一個弱不禁風的書生尚有如此決心,我又畏懼什麼!我本一無所有,經過多少的艱難險阻才走到今天,難道就不能放手一搏嗎!

    他站了起來,用威嚴的目光掃視著每一個人,斬釘截鐵的吐出了四個字:此地決戰!

    在確定了戰略方向後,他召集謀士談論如何對敵,大凡這個時候,狗頭軍師們會提出一大堆建議,好的壞的都有,就看拿主意的人識不識貨,這是個一本萬利的工作,如果建議對了,而且被使用了,自己就會成為大功臣,如果沒有被使用,事後也可以證明自己有先見之明,如果出的是壞主意,那也沒關係,老婆不好找,老闆還是好找的,換一個就是了。

    有謀士說,應該先攻下太平,然後以太平為屏障與陳友諒決戰。

    又有謀士說,應趁陳友諒立足未穩,馬上出擊與他決戰,擊敵半渡,可收全功。

    我們客觀的來看,這兩種主意似乎都不錯,提出謀略的人也是很有見識的,但真的行得通嗎?

    朱元璋再度表現出了他的軍事天才,這種天份將在今後不斷的幫助他。

    他分析道,先攻太平是不行的,因為太平城堅固,不能保證一定能攻下來,即使攻下來後,也無法在短時間內守住,陳友諒就會一鼓作氣攻克太平繼而攻擊應天,而那時主力部隊已經極為疲勞,根本守不住應天。主動出擊決戰也是不可取的,因為捨棄堅城不守,貿然出擊,一旦未能與敵軍進行決戰或是戰敗,整個戰局就會陷入被動。

    最後,他說出了自己的見解,用手指向了應天城外的龍灣——

    "就在這裡!"

    [35]

    朱元璋的計劃是這樣的,考慮到自己的水軍不如陳友諒,他決定把陳友諒誘上岸來,引他進入預定地點,設伏打他。他分析了陳友諒水軍的進攻方向,認為陳友諒的水軍一定會經過長江,進入秦淮河並直抵南京城牆之下,在這條水路上,戰船唯一的阻礙是長江到南京西城牆的三叉江上的一座木製橋,這座橋的名字叫江東橋。

    如果陳友諒走這條路,朱元璋的軍隊將直接面對漢軍的可怕艦隊,所以不能讓陳友諒走這條路。

    朱元璋為陳友諒的漢軍選定的墓地是龍灣。龍灣有一大片的開闊地,漢軍到此地只能上岸,而自己的軍隊能利用當地的石灰山作屏蔽,隨時可以在後面突襲漢軍。這裡是最好的伏擊地點。

    朱元璋召集了他的高級將領們,這些人和他一起從濠州打倒應天,個個身經百戰,朱元璋充分的信任他們,在這些將領面前,朱元璋一掃之前的猶豫和躊躇,帶著自信的表情宣佈了他的計劃。

    首先,他指示駐守城正北方的邵榮放棄陣地,因為他鎮守正是那個關鍵的地方--龍灣。

    其次,他命令楊靖、趙德勝、常遇春、徐達帶領部隊埋伏在龍灣和南城,一旦漢軍進入伏擊圈就進行攻擊。

    最後,他本人帶著預備隊駐紮在西北面的獅子山,作為最後的決戰力量。

    "此次攻擊,我為總指揮,當我揮舞紅色旗幟時,即代表敵軍已經到達,當我揮舞黃色旗幟時,你們就要全力進攻,決戰只在此時!"

    然而徐達提出了疑問:如果陳友諒軍不攻佔龍灣,而直接從秦淮河攻擊應天,這個計劃是無法執行的。

    是的,說的有道理,陳友諒帶領的是水軍,必定會走水路,他又憑什麼放棄自己的優勢去和朱元璋打陸地戰呢。

    朱元璋的臉上浮現出了一絲狡黠的微笑,他指著將領中的一個人說道:"這就要靠你了"。

    這個人叫康茂才。

    這是一個戰略意義上的陰謀,康茂才原先是陳友諒手下大將,後來投奔朱元璋,但他仍在朱元璋的指示下與陳友諒有著秘密接觸,用今天的話說,他是一個兩面間諜,是朱元璋埋在陳友諒身邊的一顆棋子。

    康茂才早已派人送信給陳友諒,說他將倒戈,建議陳友諒採取水路進攻,他將會在江東橋與陳友諒回合,並將這座唯一阻擋水軍前進的橋樑挪開,讓陳友諒的水軍經過秦淮河直抵南京城牆之下。陳友諒大喜過望,並表示一定會在勝利後重賞康茂才,在得到陳友諒的回音後,朱元璋命令李善長連夜重造了一座石橋。

    這座石橋將給予陳友諒最為沉重的精神打擊。

    朱元璋宣佈了他的全部作戰計劃,以堅定的目光看著他的將領們:"我們自濠州出發以來,經歷了無數困苦,打敗了無數敵人,才取得今天的一方土地,雖然陳友諒比我們強大,但只要我們敢於迎戰,勝利一定屬於我們!"

    "我相信我是對的!"

    [36]

    朱元璋是一個了不起的人

    在通往勝利之門的路上,你會撿到很多鑰匙,這些鑰匙有的古色古香,有的金光閃閃,但只有一把才能打開那扇門。

    在進行決策時,會有很多人在你耳邊提出他們自己的意見,將他們手中的鑰匙交給你,讓你去選擇,但這個遊戲最殘酷的地方在於

    你只有一次嘗試的機會

    如果失敗了,你將失去一切。

    在戰役實施中,只有一個時機是最適合的,能抓住這個時機的,即是天才--拿破侖

    朱元璋在那紛繁複雜的環境中,在無數的建議中,堅持了自己的看法,牢牢地抓住了那把開啟勝利之門的鑰匙。

    他的成功不是僥倖的,他當之無愧

    他正等待著陳友諒的到來

    陳友諒此時正沉浸在巨大的喜悅中,他已經成為了皇帝,現在所有的文武百官都在面前低著頭,聆聽他的訓示,他的艦隊已經兵臨城下,應天指日可克,朱元璋將永遠消失在世界上,這片大地上的百姓將在他的管理下,成為他的臣民。

    我不是漁民的後代,從來都不是!

    好消息一個接著一個,安插在朱元璋軍中的康茂才已經成為我的內線,他將在明天為我打開通往應天的道路,我的艦隊將一往無前,征服這個富庶的地方,然後就是張士誠,他不過是個軟弱的傢伙,決不會是我的對手,我將是最後的勝利者!

    [37]

    至正二十年(1360年)6月23日,也就是徐壽輝被殺後的第七天,陳友諒率領他的艦隊沿秦淮河一路進攻,到達了江東橋,陳友諒難掩激動的心情,親自登岸,在夜色中輕聲叫出了聯絡的暗號:

    老康!

    無人應答

    第二聲

    老康!

    仍舊無人回答

    陳友諒藉著皎潔月光仔細觀察了江東橋,他驚奇的發現這並不是康茂才所說的木橋,而是石橋!

    陳友諒感覺血液凝固了,他喊出了之前無數人喊過,之後還會有無數人喊的名言:

    中計!

    按照他的估計,此時應該是"火把叢生,殺聲遍地,伏兵殺出",可是在他驚慌一陣後,卻發現什麼也沒有發生,這是怎麼回事,一向精明的陳友諒現在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康茂才莫非是有事來不了了?

    無論如何,這裡很危險,不能久留。

    正在此時,他得到了消息,自己的弟弟陳友仁已經統率一萬人馬在新河口之北的龍灣登陸,並擊敗了駐守在此地的軍隊,正等待大軍的到來。

    那就去龍灣登陸吧。

    陳友諒命令船隊加快速度,於當日下午到達了龍灣,之後他組織士兵上岸,一切都很順利,但他不知道的是,一雙眼睛正在不遠處的獅子山上看著他

    那是朱元璋的眼睛

    他的預料沒有錯,陳友諒果然放棄了在江東橋進攻的企圖,他是一個疑心重的人,必然選擇穩妥的進攻方法。

    在確定所有的士兵都進入了伏擊圈後,朱元璋搖動了紅旗。

    此時,隱藏在石灰山後、應天南城、大勝關的五路軍隊從不同的地方出現,但他們並沒有搖旗吶喊,而是靜靜的看著漢軍,他們沒有接到進攻的命令。

    漢軍的士兵們終於發現自己掉進了一個大大的麻袋裡,敵人就在眼前,甚至可以看見他們盔甲上的反光,而這些敵人紋絲不動,正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著他們,那種眼神好似家鄉過年時屠戶看著圈裡的豬羊。

    戰場上出現了可怕的寧靜

    比死亡更可怕

    這是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

    他們並沒有在這種可怕的沉默中等待多久,獅子山上的朱元璋揮動了黃旗。

    五路軍隊在徐達、常遇春、馮勝的率領下對漢軍展開了輪番衝擊,騎兵來往縱橫,所向披靡!早已經驚慌失措的漢軍無法抵抗,他們紛紛奔向自己的船隻,然而此時正是退潮之時,船隻擱淺,大多數漢軍只能跳入長江逃生。陳友諒擠進能夠開動的小船上逃命,一路逃到九江,勝利的夢想就此破滅。

    此戰漢軍在戰場上留下了20000具屍體,7000名俘虜,而朱元璋的軍隊幾乎沒有受到什麼損失,還俘獲了100艘大舶和數百條小船,朱元璋借助這些船隻為即將到來的最後決戰做好了準備。

    [38]

    陳友諒打了敗仗,逃回了江西,而張士誠正如朱元璋所說的那樣"器小",眼睜睜的看著陳友諒被痛打一頓,只派了幾千兵馬在江浙與朱元璋接壤一帶武裝遊行了一番,就打道回府了,這個人確實如陳友諒所說,刀架在脖子上才會著急。

    龍灣之戰勝利後的一天,紫金山上的禪寺迎來了一位香客。當時的應天雖然已經為朱元璋所管轄,但治安情況仍然不好,所以寺中僧眾一到晚上就會緊閉寺門,這天黃昏時分,這個香客走進了寺廟的大門,口稱天晚無法趕路,希望留宿一夜,看門的小僧看此人相貌不俗(很醜)且十分兇惡,竟然不敢阻攔,讓他進了內寺。

    禪寺的主持聞聽此事,慌忙出來看,當他初見此人,也不禁吃了一驚,但他畢竟是見慣大場面的人,細看之下頓覺此人身上自有一股豪邁之氣,且帶一把寶劍在身,他暗自揣測這人極有可能是出外打劫的強盜,像這種人一定不能得罪,如果激怒了他,一把火燒了禪寺,自己和老婆孩子怎麼辦,於是作主留他一晚。

    此人正是應天的鎮守者朱元璋,在龍灣戰勝後,他也頗有些得意,常微服出巡,這也成為他之後幾十年的習慣,這天他來到紫金山下,見山上有一座禪寺,回憶起自己當年做和尚的情景,便到寺中一遊。

    這天夜裡,住持左思右想睡不著,他怕那個強盜嫌疑極重的人晚上會出來搞事,可這話也不能直說,他思慮良久,終於想出了個好主意。他決定邀請這個人去大殿講禪。

    所謂講禪和魏晉時期的清談差不多,一群人吃飽了飯,坐在一起吹牛,反正吹牛也不上稅。

    朱元璋深更半夜被吵醒,得知居然是讓他去講禪,哭笑不得,他是何等精明的人,自然明白住持的意思,住的還是人家的地方,禮貌起見,他隨住持來到了大殿。

    此時,空曠的大殿裡,只有他們兩個人,分東西坐定後,住持開始仔細的打量起朱元璋來,他發現此人衣著樸素,雖面相兇惡,但舉止還透著一股土氣,頓時對此人大為藐視

    做強盜做到這個地步,連件好點的衣服都沒有,說他是強盜都抬舉他了,頂多是個鄉巴佬。

    但既然是講禪,還是要說點什麼的,於是住持開口了:"施主何方人氏?"

    朱元璋答道:"敢煩禪師下問,在下祖籍淮右"。

    "所持何業?"

    "目下無業,唯四處遊俠而已"

    住持一聽此言,便覺自己判斷不錯,他準備教訓一下這個鄉巴佬

    "我觀施主面相,似有殺氣,目下天下大亂,望施主早擇良業,安分守己,閒來無事探研佛道,可悟人生之理"。

    朱元璋不動聲色的問道:"不知何謂人生之理"

    "人生之理即心境二字,我送施主兩句真言,望好自揣摩"

    "敢情賜教"

    "先祖有云:境忘心自滅,心滅境無侵,人生無非虛幻,得此境界即可安享太平"

    朱元璋看著眼前這個面露輕蔑之色的和尚,沉默良久,突然大笑!

    笑聲在空曠的大殿裡迴盪,久久不去

    住持大驚失色,朱元璋站起身來,緩步走向圓普,突然抽出腰間寶劍,將劍架在住持的脖子上!

    住持再也掩飾不住,驚慌失措,顫聲說道:"你想幹什麼,如要錢財,可以給你"

    朱元璋厲聲說道:"禪師心境如此了得,為何也會害怕!方今天下,所以大亂,唯因民不聊生,兵荒馬亂,只由隔岸觀火!如天下太平,誰願遊俠,如爾等人,飽食終日,娶妻生子,只是妄談心境,苟且偷生,可恥!!"

    言畢,朱元璋歸劍回鞘,朝自己的禪房走去。

    住持此時才發現,眼前的這個衣著簡樸的人實在深不可測。

    他對著朱元璋的背影大聲喊道:"貧僧有眼不識泰山,敢問施主高姓大名?!"

    朱元璋的背影沒有停留,越走越遠。

    住持歸房一夜未眠,他的直覺告訴他,這個人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他決定第二天要問個明白。

    第二天,他起身後,便跑到朱元璋的禪房,但已是人去房空,在大殿的牆壁上,卻留著用硃砂寫就的的幾行大字:

    殺盡江南百萬兵,腰間寶劍血猶腥!

    老僧不識英雄漢,只管嘵嘵問姓名。

    [39]

    對於陳友諒來說,失敗是不能承受的,畢竟一直以來,他都是成功者,但這次他是徹徹底底的輸了。他認為上次戰敗的教訓在於沒有充分利用自己的水軍,所以他更加用心調教自己的艦隊,應該說陳友諒為我國的造船事業做出了貢獻,後來偉大的鄭和船隊使用的航船技術和造船技巧就是從陳友諒那裡繼承過來的,當然,也算是搶過來的。

    這次,他製造了一種秘密武器,這是一種非常可怕的戰船,這種戰船高數丈,上下居然有三層,每層都可以騎馬來往,下層只管划船,上下層相隔,這種設計非常科學,上面打得天翻地覆,下面還能保持動力,更為可怕的是,每條船外面還用鐵皮裹著,這應該是當時名副其實的航空母艦。

    另一個設計就很能體現陳友諒的性格了,這種戰船上下之間的隔音效果非常好,下面只隔一層木板,就是聽不見上面說話,看來陳友諒還是中國隔音技術的開創人之一。這種設計最大的好處是,能夠把人隔絕開,即使上面吃了敗仗,下面還是照樣會拚命,還能防止洩密。反正要跟著我陳友諒一條路走到黑。

    這種心思機巧的人,真是不能不服啊。

    此時在他下游的朱元璋也不輕鬆,他知道上次的失敗損失對於財大氣粗的陳友諒來說只是九牛一毛,大戶人家,家裡有的是娘,碰到災荒什麼的不用怕,挺一挺就過去了,可是自己還是名副其實的貧農,手裡有的只是那一點從陳友諒手中繳獲來的傢伙,萬一出點什麼事,這個秋風向誰去打?

    更讓他煩惱的是,陳友諒在上游,他在下游,讓他很不舒服,這種心理其實我們很容易理解,好比你住在山坡下面,他住山坡上面,每次都要抬頭看人家,很難受。

    陳友諒在江裡洗臉,朱元璋就要喝他的洗臉水

    陳友諒在江裡洗腳,朱元璋就要喝他的洗腳水

    陳友諒在江裡撒尿,朱元璋。。。。。。。。。。。。。。。

    這個揮之不去的人就像達摩克利斯之劍,總是高懸在朱元璋的頭上,哪有一夜得好眠。

    一定要打敗他

    陳友諒有了新式武器,他非常高興,從至元二十一年(1361)開始,他不斷和朱元璋打水戰,結果是勝多敗少,他更加迷信武器的威力。

    應該說陳友諒的失敗很大原因就是他沒有認識到什麼樣的武器是最強大的,不是軍隊的人數,不是武器是否先進,不是強大的艦隊,而是人心。

    趙普勝是一個優秀的將領,每次進攻他總是手持雙刀帶頭向對方發起進攻,從來不是叫著"弟兄們上"的那種人,威信非常高,他對陳友諒也不錯,由於自己是個大老粗,他很敬佩會讀書寫字的陳友諒,每次都叫他陳秀才,把他當自己的兄弟看,而陳友諒為了能夠控制天完國,殺害了他,趙普勝臨死也沒有想到平日笑面迎人的陳秀才會殺他。

    陳友諒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可是他不知道的是,自己失去的遠比得到的多。從士兵的竊竊私語和議論中,從部下那異樣的眼神中,他似乎感覺到了什麼,但他並不在乎,自己控制了最強大的戰爭機器,自己就是最強大的人。

    變化就在人們的心裡,這是一個背信棄義的人,人們對陳友諒的評價大抵如此,從此天完的士兵們不再為了建立自己那理想的天完國打仗,他們打仗只是要拿餉銀,活下去。

    一支沒有了理想,只是為吃飯打仗的軍隊是沒有戰鬥力的,而且很不穩定。

    陳友諒很快就會嘗到惡果了。

    [40]

    當陳友諒的水軍不斷取得勝利時,他的部下向他報告了一個不好的消息,鎮守洪都的將領叛變了,投降了朱元璋,這個消息驚呆了陳友諒。

    所謂洪都就是今天的江西南昌,王勃的滕王閣序中就有洪都新府之言,這個地方對陳友諒太重要了,因為他的吳國首都在江洲(今江西九江),這兩個地方有多近,去過江西的朋友應該知道,這相當於是在自己眼皮底下安了個釘子。他決不允許這種情況的發生。

    但出乎意料的是,這次陳友諒沒有匆忙進攻,從他一貫的軍事風格來看,他是屬於那種想了就干,干了再想的人。

    可是這次的情況不同,他吸取了教訓,要準備好一切再去作戰,他不是一個有耐心的人,和朱元璋從至正二十一年打到至正二十二年,都是小打小鬧,他沒有這個心情和貧農朱元璋鬧下去。

    他在等待一個最佳的時機,在此之前,先忍耐吧,朱元璋,你終究會露出破綻的。

    他確實等到了這個機會

    至元二十三年(1363年)二月,張士誠突然向朱元璋北邊鄰居韓林兒和劉福通發動了進攻,他攻擊的是韓系紅巾軍的重要據點--安豐(今安徽壽縣),更為致命的是,韓林兒和劉福通都在城中,一旦城破,他們就完了。

    張士誠攻擊韓林兒的原因很簡單,他已經於至元十七年(公元1357年)投降了元朝,現在他是正規的元朝政府軍了。和壞事做盡、做絕還敢洋洋得意的陳友諒相比,他是個軟骨頭,更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之後不久,他又恢復了自己的國號吳,真是個私鹽販子啊

    劉福通正在絕望之中,徐壽輝是紅巾軍系統的,可是他不在了,還能指望誰呢,自己打了一輩子仗,就是這樣的下場?

    只能靠朱元璋了,雖然自己沒有把都元帥的位置封給他,但相信他還是能念在同是紅巾軍的面子上來救我的。

    他向朱元璋送出了求救信,朱元璋收到了,他找來了劉基商量這件事,劉基不說話,先問朱元璋的意見,朱元璋認為一定要救,原因有二,其一,自己也是紅巾軍,而且韓林兒從名義上說還是自己的皇帝。其二最關鍵的是,安豐是南京的門戶,如果安豐失守,南京也會受到威脅,唇亡齒寒。

    這又是一個看似無懈可擊的理由,而且作出這個決定的還是朱元璋本人,但劉基反對。

    他能用什麼理由反對呢

    劉基與朱元璋針鋒相對,對朱元璋的兩點理由作出了逐條批駁,

    首先韓林兒已經沒有利用價值,去救韓林兒,不救出來還好,救出來了怎麼處理呢

    其次,安豐失守是小事,如果陳友諒趁機打來,該怎麼辦?

    真是難於抉擇啊,朱元璋經過苦苦的思考,決定還是採取自己的意見,出兵安豐。

    劉基十分少有的堅持自己的意見,他拉住朱元璋的衣袖,不讓他走,一定要他放棄進攻安豐的計劃。

    朱元璋是一個很頑固的人,長久以來,他的感覺都是對的,這次他仍然相信自己的感覺。

    從這件事情上看劉基,就會發現此人確是奇才,不但懂得天文地理,厚黑學水平也絲毫不低於陳友諒,他明白,要想避免弒君的惡名,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君主自己死掉。

    劉伯溫的名聲果然不是白白得來的

    而朱元璋當時(注意這個詞)在這方面的水平明顯不如劉基。

    朱元璋終於率領他的大軍出發了。

    大錯就此鑄成

    與三年前他站在獅子山上看著陳友諒一樣,此時陳友諒也在江洲看著他。

    一股強烈的喜悅感衝擊著他

    機會終於到來!
tyler002 發表於 2008-9-25 15:16
正文 第四十一章至第五十章

  [41]

    朱元璋去了安豐,陳友諒對他的行動瞭如指掌,但令人費解的是,他居然沒有採取任何行動!

    他為什麼不珍惜這個機會,是一個難解之謎。

    後來的軍事分析家們往往以他反應遲鈍,判斷錯誤來解釋,然而事實上可能並非如此。

    作為陳友諒的忠實同盟,張士誠在此時攻擊安豐本來就帶著威脅應天的意味。在之後的戰爭進程中,他還會給朱元璋設計一個圈套,一個大大的圈套。

    至正二十三年(1363)三月初一,朱元璋出發救援安豐,他此行的戰果可能是

    1、安豐解圍成功,韓林兒和劉福通得救,他將獲得巨大的威望,韓林兒從此成為他的傀儡。

    2、安豐失守,韓林兒和劉福通死去,自己將不受任何人管轄。

    三月十三日,朱元璋到達了安豐,並且得到了他最後的戰果。

    安豐失守,劉福通戰死,韓林兒卻於亂軍中被他救了出來。

    這是一個讓朱元璋哭笑不得的結果,不但沒有守住門戶,反而多了個累贅。

    而他不知道的是,一張更大的羅網已經向他張開。

    陳友諒正在饒有興趣的看著朱元璋的表演,並準備著自己的下一步計劃。

    是的,安豐還不夠遠,遠遠不夠,這裡不是一個理想的地點,必須找一個地方讓朱元璋耗盡他的全部力量,然後再與他決戰。

    洪都背棄了我,我卻沒有攻擊洪都,不是我不想,只是時候未到,在此之前,我只能忍耐。當你被那張羅網困住的時候,就是我出擊的時候。

    朱元璋,我改主意了,我不趕你走了,我要殺了你!

    敢於與我為敵,不服從我的人,只有滅亡一途!

    朱元璋帶著失望的情緒踏上了回應天的路,看著身邊的這個韓林兒,不知該如何是好。

    與此同時,張士誠的軍隊並未就此罷手,在朱元璋撤退的路上,他們組成小股武裝對朱元璋的數萬大軍不停的進行騷擾,這個讓人厭煩的私鹽販子!這種不打不逃的游擊戰術讓朱元璋很是惱火,於是他做出了他軍事生涯中最錯誤的一個決定

    進攻廬州!

    朱元璋終於鑽入了圈套。

    廬州就是今天的安徽合肥,此城非常堅固,而且有張士誠的重兵把守,朱元璋的打算很明顯,他攻下了廬州,就打開了通往張士誠老巢江浙一帶的道路,這也可以算是此來徒勞無功的一種補償。

    但徐達堅決反對他的主張

    在朱元璋的營帳中,徐達反覆陳述著他的主張,救援安豐已經是失策,而現在進攻廬州,堅城之下,必然難克,如陳友諒此時出兵,必有不測之禍

    朱元璋卻不以為然,自己出軍安豐,陳友諒毫無動靜,此人見識不過如此,有何可懼?

    徐達仍然堅持自己的觀點。

    朱元璋突然大喝一聲,打斷了徐達,他的眼中燃燒著怒火,此行不但毫無建樹,還給自己弄來個不清不楚的領導。如此狼狽,回去有何面目見劉基。他下定了決心:

    "你不用再說了,我決心已下,必取廬州!"

    "出征!"

    與此同時,被朱元璋認為毫無見識的陳友諒正在他的行宮裡,最後一次打量著他的王宮,在他身後,站著漢軍的所有高級將領。

    他一刻也沒有閒著,在這裡的幾十個日夜裡,他已經動員了這個最強大戰爭機器裡所有的潛力,組成了六十萬大軍,將乘著無敵的戰艦,對朱元璋發起最後的攻擊!

    再也不用忍耐了,朱元璋,你的末日到了!

    他端起了酒碗,對著他的將領們說出了最後的話:

    "此次出征,我軍空國而攻,是取不留後路,破釜沉舟之意!此戰有進無退,有生無死!蕩平朱逆,只在一役,天下必為我大漢所有!"

    他一飲而盡,將酒碗碎之於地

    "出征!"

    兩支軍隊,從不同起點,向著不同的目標出征了,但他們終將到達那宿命中的戰場,迎接最後的決戰!

    [42]

    至正二十三年(1363)四月,陳友諒率領他的軍隊開始了自己最後的征程。

    也就是在此之前不久,一個人來到了洪都,他是受朱元璋委派來此地鎮守的。

    這個人叫朱文正。

    此人是朱元璋的親侄子,由於洪都的位置很重要,不容有失,很多人都沒有想到朱元璋會把鎮守洪都如此重要的工作交給這個嘴上還沒有長毛的傢伙。

    他不過是個紈褲子弟。這是朱文正還未上任前人們對他的評價。

    實際情況呢,看來這個評價並沒有錯的。

    這位朱文正公一到洪都就留連於煙花之所,整日飲酒作樂,還譜了曲,讓使女們日夜排演。而軍事佈防等重要工作則交給下屬去操辦,自己並不打理。

    他的所作所為十分符合花花公子、敗家子、浪蕩子弟等不良形象的典型特徵。

    每次看到朱文正喝得醉醺醺,不省人事,總管李繼先只能搖頭歎氣,這真是個大爺,什麼也指望不上他了。洪都危矣.

    陳友諒的第一個進攻目標正是洪都。

    後人一直為陳友諒的這個決定不解,為什麼不直接進攻應天呢,那樣朱元璋將腹背受敵,不堪一擊,陳友諒為什麼現成的便宜不撿呢

    這似乎是個很難解釋的問題,但我相信,在陳友諒那裡,這個問題很好解釋。

    陳友諒的性格弱點注定了他一定會進攻洪都。

    他是一個心黑手狠的人,一直都在背叛和欺騙中生活,對這些東西並不陌生,洪都的投敵對他而言應該並不是什麼意想不到的事。

    但從心理學上來說,像他這樣的人最忌諱的就是被人所背叛,對一個人而言,他最厭惡的往往就是自己所擅長的。

    屬於我的東西,一定要拿回來!

    攻下洪都,就可以教訓那些背叛我的人,讓他們懂得,對我陳友諒要絕對的忠誠!

    只許我負天下人,不許天下人負我,是這類人的通病。

    當然了,攻下洪都還有很多好處,此處可以作為進攻應天的基地,進可攻,退可守,如果攻擊不利,也可以控制下游,徐圖再戰。

    紈褲子弟朱文正的各種軼事自然也傳到了陳友諒的耳朵裡。這對他而言又是一個極大的鼓勵。

    攻下洪都,易如反掌!

    但他似乎少考慮了一點,

    以朱元璋之精明,不可能不知道朱文正的言行,怎麼會把如此重要的一個位置交給這樣的人?

    就在陳友諒向洪都進軍的當天,得到這一消息的朱文正收起了他那套飲酒取樂的行頭,對陳友諒露出了他的猙獰面目。

    [43]

    天下第五名將

    人們的傳統觀念中,往往以是否熱衷於吃喝嫖賭作為標準來衡量人的好壞,如果按照這個標準,朱文正同志就一定是個壞人了。

    但人們往往忽視了這樣一個事實,這個世界上還存在著有用的壞人和無用的好人。

    朱文正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壞人,這也導致了他後來的悲劇,但毫無疑問的是,他是一個有用的人。

    在朱元璋手下,有著很多天才將領,他們的軍事才能和功績不遜色於歷史上任何名將。在這眾多的將星中,朱文正是耀眼的一顆。

    按照軍事天賦和功勞,朱文正大致可以排在將領中的第五位,這並不是因為他不夠優秀,而是因為他前面的四個人都是無法超越的。後面將講述他們幾位的故事。

    與朱文正共同守衛洪都的還有一個人,鄧愈,這也是個關鍵人物,如果要排名的話,他應該排在第六。因為他就是後來的六公爵之一。

    朱文正在大敵當前之下,顯示了自己的能力,洪都是一個堅固的城池,但有一個缺點--門太多,我統一了一下,共有撫州、宮步、土步、橋步、章江、新城、琉璃、澹台八個門,此外還有水道門。

    多門是大城市繁華的象徵,但當這座城市面對六十萬大軍的時候,這種繁華就變成了噩夢。由於人多,攻城的軍隊大可以同時攻打各門,防守方卻會顧此失彼。

    但朱文正確實是一個不世出的軍事天才,城裡可用的兵用來防守實在是捉襟見肘,但他卻能調配得井井有條。

    他應該感到幸運,在城中駐守的都是身經百戰的將領,他根據這些將領的特點作出了調配。

    最重要的撫州門由鄧愈防守

    趙德勝防守宮步、土步、橋步三門(這個比較累,任務最重)

    薛顯(猛人)守章江、新城兩門

    牛海龍、趙國旺守琉璃、澹台兩門

    朱文正可能是學會計出身的,他在安排好防守兵力後,居然還能剩下兩千人(怎麼擠的),用來隨時支援各門。

    萬事俱備,只等陳友諒了。

    洪都之戰將成為陳友諒的噩夢。

    [44]

    陳友諒率領大軍向洪都前進,關於他軍隊的實際人數,歷來有爭論,我根據其戰船的規模估計出了一個大概數字,他的戰船有大小兩種,大的可以裝三千人,小的裝兩千人,而他此次出征的戰船有兩百多艘,那麼人數大約在四十萬到六十萬之間。是名副其實的大軍團。"投鞭斷江"並不誇張。

    至元二十三年(1363)四月二十三日,陳友諒的大軍到達了洪都。朱文正和他的將領們看到了最恐怖的景象,幾十萬人將城池圍得水瀉不同,江面上停滿了巨大的戰船,士兵的鎧甲和兵器閃耀出的光芒比陽光更刺眼,飄揚的旌旗幾十里連成一片,如同一件大大的斗篷籠罩著洪都。

    黑雲壓城城欲摧

    朱文正在都督府召開了最後一次全體軍事會議,他一反以往那玩世不恭的態度,莊嚴肅穆的站立著,這讓以往背後議論他無武將之容的將領們非常吃驚,他那肅殺的表情和嚴厲的語氣令人喘不過氣,他們都低著頭聽他訓話。

    "我知道你們不喜歡我,在背後議論我,沒有關係,我也並不喜歡你們,但此時陳友諒六十萬大軍已在城下,諸位如要投降,可即出行,我並不阻攔,但若不走,唯有同我一途,戰至城破人亡,一死方休!"

    他看著眼前的這些將領們,突然心中湧起了一股巨大的悲涼感,在這場戰爭中,有多少人可以活下來呢,還能看見他們嗎,自己呢

    他用可能是一生中最溫和的口吻結束了這次訓話

    "諸位珍重,望來日以富貴相見"

    將領們聽到了這句話,都抬起頭來,他們驚奇的發現,朱文正的眼中竟似含著淚水。

    什麼都不用說了,對於這些在刀口上度日的人來說,他們很明白目前的形勢,他們不喜歡朱文正,不喜歡他的放蕩不羈,但他們明白,現在他們是真正意義上的戰友。

    他們分別向自己駐守的城門走去,對於他們中間的很多人來說,那裡就是生命的終點。

    所謂戰友,就是同生共死的夥伴。

    四月二十四日,陳友諒發動了進攻,洪都戰役開始。

    [45]

    意志的較量

    陳友諒的軍隊首先選擇的進攻目標正是鄧愈守護的撫州門,此門四面開闊,十分適合進攻,陳友諒決定,就從這裡進城!

    拂曉時分,漢軍向撫州門進攻,戰況十分激烈,城內的士兵不斷的把準備好的大石頭、大木頭向城樓下的士兵砸去,陳友諒的士兵使用的是竹盾,對於從天而降的大傢伙顯然沒有什麼抵抗力,死傷慘重。

    這種情況持續了三天,漢軍的屍體在撫州門前堆成了山,卻沒有能夠前進一步。

    陳友諒這才感覺到,問題不像他想的那麼簡單。

    他嚴令士兵,如果不能拿下撫州門,軍法從事!

    二十七日,對撫州門最猛烈的進攻開始了。

    陳友諒的士兵們在後退必斬的威逼下,向撫州門發動了衝擊,由於城樓上的箭弩和木石太猛,攻城木無法使用,士兵像發瘋一樣,用手中兵器猛砍城牆,居然把城牆衝出一個十餘丈的大口子(豆腐渣工程),大凡到了這個時候,城門的指揮官會下令後撤,進行巷戰,但名將鄧愈用他自己的方法告訴了我們城牆是怎樣煉成的。

    鄧愈的殺手鑭

    鄧愈得知城牆被突破後,並未驚慌,他早有預料,準備了後著

    當陳友諒的士兵們越過城牆破口準備進入城中時,發現城裡的士兵用一種奇怪的東西對準了他們。

    槍聲大作

    槍?是的,鄧愈的後著就是火銃,元末的火槍經過宋代和元代的改造,已經非常先進,可以大規模投入使用,但由於這種東西操作麻煩,很多人(如陳友諒)不願意裝備,雖然他們也偶爾使用,但真正將火槍作為一個單獨兵種使用的只有朱元璋,後來的明軍三大營中的神機營就是火槍營。

    這種火槍給陳友諒的士兵造成了極大的心理震懾,一時不敢進攻,鄧愈不愧為名將,他知道漢軍很快就會捲土重來,沒有呆板的去修理城牆,而是迅速的用樹木修建了臨時城牆--木欄。

    這種隨機應變的細節最能反應將領的水平。

    果然,不久後,漢軍重來,與鄧愈軍爭奪木欄,守軍用弓箭和火槍還擊,但由於敵軍太多,漸漸不支,此時,閒著沒事幹的琉璃、澹台兩門守衛牛海龍、趙國旺帶領士兵前來助戰,朱文正此時正確分析了戰場形勢,帶領主力親自趕來增援,守軍士氣大振,與漢軍死戰,朱文正考慮到城牆如果不修好,遲早抵擋不住對方的進攻,便命令一邊作戰,一邊修城牆。

    說實話,我現在還無法想像那是個什麼景象,前面的士兵在拿刀拚殺,他們後邊的人用水泥刀砌牆。

    陳友諒也認識到撫州門的城牆是一個絕好的突破機會,他親自督戰,務求必克。

    陳友諒和朱文正就在不遠的地方對望,當他看到守軍的勇猛,才感覺到自己可能錯誤的估計了朱文正的能力。

    這場慘烈的戰役,從早上打倒晚上,雙方似乎都沒有回去休息的願望,為鼓舞士氣,雙方將領都親自上陣,洪都總管李繼元、跑來幫忙的牛海龍、趙國旺全部戰死,一直打倒第二天早上,朱文正的施工隊修好了城牆,漢軍見攻城無望,終於退去。

    此戰是開戰以來最為艱苦的一戰,雙方以命相博,最後的勝利屬於朱文正,但他的損失也極為慘重,自己也負了傷。

    回去一定要宰了那個承包撫州城牆工程的傢伙。

    我相信這是朱文正最想做的事情。

    [46]

    此戰的慘烈也讓陳友諒心有餘悸,在之後的幾天內沒有發動大規模的進攻,而是分兵佔領了吉安,作為後盾。城內的士兵在經歷了殘酷的戰鬥考驗後,逐漸成長和適應了戰爭,事實證明,陳友諒此時的鬆懈是一個巨大的失誤,不久之後,他將面對更為頑強的防守。

    在經歷了一個星期的小規模進攻後,陳友諒重新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

    五月初七,陳友諒在實地勘查城防後,決定攻打新城門。

    這不是一個好的抉擇,因為守衛新城門的是薛顯。

    薛顯此人,用今天的話說,應該算是個亡命之徒。一向以彪悍無理聞名,在洪都城內也是一霸,無人敢惹,陳友諒很快就會吃虧了。

    五月初八,陳友諒命令大軍攻擊新城門,新一輪的攻擊開始。

    然而當陳友諒的士兵們穿著鎧甲,拿著竹盾小心翼翼的向城門接近時,卻意外的發現城上的箭石並不猛烈,不禁大喜,陳友諒隨即決定,使用呂公車!

    呂公車是一種巨型攻城車,但由於拆卸複雜,不易活動,所以在激烈的戰鬥中很少使用,此時不用,更待何時?

    城內的薛顯等待的就是這個時刻。

    此時,他打開了城門,漢軍士兵們頓時激動起來,他們死活進不去的城門居然打開了。

    出來的是薛顯和他率領的騎兵。

    正在準備攻城機器的士兵沒有想到,城內的人如此大膽,居然還敢衝出來,大亂,薛顯帶著騎兵耀武揚威般的衝殺了一陣後,退了回去。

    之後,漢軍再也沒敢猛烈進攻新城門。

    真是我是流氓我怕誰啊!

    從五月打到六月,陳友諒一直在望城興歎,難道洪都是攻不下的?

    他決定攻擊水路。

    六月十四日,他出奇不意的從洪都的水關進攻,然而等待他的是早已守候在那裡的長矛隊。漢軍士兵剛接近水關,守軍就用特製的長矛穿過鐵柵攻擊他們,刺死刺傷不計其數,漢軍拚死用手抓住刺出的長矛,才算暫時穩定住了局勢,此時裡面的守軍的長矛刺擊停頓了下來,漢軍大喜,以為守軍已經逃跑,誰知過了一會,裡面又開始用長矛向外刺,漢軍習以為常,仍舊用手去抓,誰知一抓便慘叫起來,細看才發現,守軍將長矛和鐵鉤在火上烤紅後,再用來刺擊漢軍。

    原來剛才是去加熱了。

    洪都近在眼前,就是進不去。

    無計可施之下,他又去攻擊趙德勝守衛的土步門,此戰倒不是沒有收穫,守城大將趙德勝被漢軍的冷箭射死,但立刻有人接替了他的指揮位置,仍然牢牢的控制著城門。

    陳友諒陷入絕望

    這是個什麼樣的地方啊!什麼時候才能進去!

    其實,城內的朱文正也有著同樣的痛苦

    什麼時候才能出去啊!

    圍城,真正的圍城!

    [47]

    鋼鐵戰士朱文正

    朱文正已經有一個多月沒有睡好覺了,他在陳友諒大軍到來前做好了部署,八個門來回轉,督促將領做好準備工作,作戰之時,他總是穿著盔甲睡覺,一有危險,他要立刻起身,帶領自己手下那點少得可憐的兵力去增援,是名副其實的救火隊員。

    當領導真不容易啊!

    但他確實堅持下來了,他用他頑強的意志抵抗了六十萬大軍的進攻,把他們阻攔在城下,完全無法動彈。

    頑強的意志是可以戰勝強大敵人,朱文正證明了這一點。

    大家可能也發現了一個問題,為什麼援兵還不到呢?

    如此大的戰役,朱元璋一定已經得到了消息,為何他還不增援朱文正?

    這並不能怪朱元璋,

    因為朱文正根本就沒有向他求援!

    大凡這種敵眾我寡的防禦戰,守將都會在第一時間向主帥求援,寫上諸如你再不來,大家就一起完蛋之類的話,交給送信人,並且還會反覆交待:讓他快點來,不然老子就沒命了!

    朱文正真是個奇人

    他似乎把陳友諒當成了到洪都露營的遊客。

    洪都戰役打了一個多月,朱文正以豆腐渣工程的城牆和有限的士兵與陳友諒的無敵艦隊反覆較量,靠著他的軍事天才一直支撐了下來,他似乎認為自己還有力量去對抗陳友諒,更大的消耗對方的實力,為決戰做好準備。

    但他也小看了陳友諒,一個能夠統管六十萬大軍的指揮者,怎麼會被小小的洪都難住?

    洪都,只不過是個時間問題。

    六月,陳友諒發動了更大規模的進攻,朱文正敏銳的軍事嗅覺告訴了他自己,洪都的抵抗已經接近了極限。再也不能拖延了,他派了一個人去找朱元璋。

    這是一個值得一提的人,他的名字叫張子明。

    張子明從洪都出發,去找朱元璋,為了保險起見,他白天不趕路,而是找地方睡覺,晚上趁人少才出發(有點類似倒時差)。這種沒有效率的走路方法,使得他走了半個月才到應天找到朱元璋。

    此時的朱元璋也是一頭包,他派徐達去攻打廬州,所受到的待遇和陳友諒差不多,始終無法攻破城池。

    朱元璋問張子明朱文正的情況,張子明是個聰明人,他沒有說朱文正撐不住了之類的話,而是說:陳友諒來了很多人,但死傷已經十分慘重,而且出師時間過長,糧食差不多了,如果你出兵的話,一定能擊敗他。(師久糧乏,援兵至,必可破)

    朱元璋聽了這話後,十分高興,馬上派人去廬州讓徐達班師(早幹什麼去了),準備決戰!

    然後他告訴張子明:你先回去吧,我準備準備,不久就去洪都

    不久是多久呢?

    朱元璋接著說:讓朱文正再堅持一個月,一個月後我就到了!

    一個月?到時朱文正的骨頭可能已經拿去敲鼓了!

    [48]

    話雖如此,張子明還是上路了,這次為了趕時間,他日夜兼程,誰知到達湖口時,被陳友諒的士兵擒獲,陳友諒親自接見了張子明。

    張子明給陳友諒的第一印象,是一個呆字,站在那裡,手都不知往哪裡放

    這個人容易對付。

    陳友諒開始給張子明做思想工作,從拉家常開始,到天下一統、民族大義等等等等,張子明只是不斷的點頭,到最後他也說煩了,表達了自己的真實想法

    和我合作,誘降洪都,你就能活,不合作,就死。

    張子明連忙說,我合作,我合作。

    於是,陳友諒派人押著張子明到了洪都城下,讓他對城內喊話,讓城裡的人投降

    張子明連聲答應,走到城下,大聲喊道:

    請大家堅守下去,我們的大軍馬上就到了!

    陳友諒傻眼了,他沒有想到這個柔弱的讀書人有這樣的膽量,氣急敗壞,拿刀殺了張子明。

    他這才明白,這個書生並不怕死,只是他的使命沒有完成,他還不能死

    他還一直記得張子明臨死前那嘲弄的眼神

    更讓他不安的是,從他的將領們的眼神中,看到的是對這個讀書人的敬佩。

    這些殺人不眨眼的傢伙居然會佩服這個人?

    不對,事情不應該是這個樣子的,擁有最強力量的人就可以決定一切,不是嗎?

    當我弱小的時候,那些比我強大的人肆無忌憚的欺辱我,現在我擁有最強大的軍隊和力量,這個世界上的所有人都應該怕我,畏懼我,尊敬我!

    那麼為什麼這個微不足道的讀書人不怕死,不怕我呢?

    陳友諒第一次對自己的行為方式產生了懷疑。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事情用暴力和權威解決不了的,陳友諒不明白這個道理,就如同徐壽輝不懂得陳友諒的生存方式一樣。

    至元二十三年六月,在確定了與陳友諒決戰的方針後,朱元璋從廬州調回了徐達的部隊,並召集了他所有的精銳力量,包括二十萬士兵,和他手下的優秀將領徐達、常遇春、馮勝、郭興等人,連劉基這樣的文人謀士也隨軍出征,與陳友諒一樣,朱元璋這次也算是空國而來。

    遲早有這一仗,躲也躲不過,那就打吧。

    陳友諒和朱元璋就像兩個賭徒,一個帶了六十萬,一個帶了二十萬,去進行一場危險的賭局。他們使用的籌碼是無數人的生命,賭注是自己的生命,財富和所有的一切。

    但這個賭局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贏的人將獲得這片大地的統治權。這個獎勵太讓人動心了,沒有人能夠拒絕。

    至正二十三年(1363)七月六日,朱元璋帶著他的全部賭注從應天出發,去參加這場賭局。

    [49]

    朱元璋不會真的讓朱文正守一個月,他的軍隊以急行軍向洪都前進,不分晝夜,不停的走,向著他們的宿命中的戰場前進

    朱元璋在行軍的路上,這是一個晴朗的白天,江上不時刮起陣風,卻讓人感覺相當溫和舒爽。

    朱元璋卻沒有欣賞景色的心情,他的旗艦正向洪都前進,當他回頭時,看到的是他的眾多戰船,以及統帥戰船的文臣武將,這是二十萬的大軍。朱元璋每當想到這裡,心裡就止不住的激動。

    從一個一無所有的放牛娃,到今天千軍萬馬的統帥者,我是怎樣走到這一步的啊,那麼多的艱難與困苦,悲涼與絕望,我都挺過來了,現在我要去爭奪天下!

    陳友諒是如此的強大,無敵的戰船,勇猛的士兵,他一直都比我強,一直都是

    已經不是三年前了,已經沒有伏擊這樣的便宜可撿了。這一次我要面對的是他真正的力量,只能硬碰硬!

    朱元璋的手不禁的顫抖起來,這種顫抖是畏懼,也是期望。

    當面對強大的敵人時,人們的第一反應往往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先上去拚一拚,不行再說。這個行為的錯誤之處在於,牛犢並非不怕虎,而是因為它不知道虎的可怕。

    當朱元璋弱小時,他專注於擴大自己的地盤,佔據滁州!佔據和州!陳友諒、張士誠算是什麼東西!

    然而隨著他自己的不斷強大,他才意識到自己面前的是怎樣的一個龐然大物,是怎樣的可怕與不可戰勝。他終於開始畏懼。

    越接近對方的水平,就越瞭解對方的強大,就會越來越畏懼。當他的畏懼達到極點的時候,也就是他能與對手匹敵的時候!

    朱元璋不斷的追趕陳友諒,不斷的瞭解陳友諒的可怕,也不斷的增強著自己的實力,只為那最後的決戰,戰勝了他,天下再無可懼!

    以顫抖之身追趕,以敬畏之心挑戰。

    [50]

    陳友諒,我已經有了和你決戰的本錢,你已經在洪都耗了兩個月,士氣和糧食還能剩下多少,我雖兵少,但絕不怕你!

    只要打倒了陳友諒,我就是天下之主!

    此時江上突然狂風大作,朱元璋的坐船搖晃起來,他也從沉思中猛然醒來,這裡不是決戰的戰場,陳友諒也不是那麼容易打敗的,要戰勝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馬渡江頭苜蓿香,片雲片雨渡瀟湘。

    東風吹醒英雄夢,不是咸陽是洛陽。

    勝利仍然遙不可及,還是考慮一下怎麼作戰吧。

    陳友諒,我來了!

    七月十六日,朱元璋大軍到達湖口,為了達到與陳友諒決戰的目的,他分兵兩路,分別佔領了經江口和南湖口,同時還封鎖了陳友諒唯一可以退卻的武陽渡口,堵塞了陳友諒的退路。

    朱元璋經過反覆考慮,正確的認識到,要徹底戰勝陳友諒,唯一的方法是徹底摧毀他的水軍,他決心與陳友諒在水上決出勝負。

    七月十九日,陳友諒在得知朱元璋來援並且封鎖自己退路的情況後,主動從洪都撤退,前往鄱陽湖尋求與朱元璋決戰。

    他徹底膩煩了和這個人打交道,也不想再等了。他沒有尋求突圍,回到江洲,雖然這對他來說很容易,朱元璋封鎖江口的那些破船根本不放在他的眼裡。

    我已經沒有耐心了,既然你要水戰,那就來吧,就在水上決一雌雄!

    七月二十日,朱元璋水軍與陳友諒水軍分別來到了鄱陽湖,在康郎山相遇,兩隻軍隊經過無數的波折,終於走到了最後決戰的地點。

    大戰就在明日!
tyler002 發表於 2008-9-25 15:17
正文 第五十一章至第六十章
    [51]

    鄱陽湖,又稱彭澤,北起湖口,南達三陽,西起關城,東達波陽,南北相望三百餘里,對當時的朱元璋和陳友諒來說,可謂是浩瀚無邊。它上承贛、撫、信、饒、修五江之水,下通長江,由於南寬北窄,形狀像一個巨大的葫蘆。

    毫無疑問,就地形而言這是一個理想的戰場。

    公元675年,不世出的天才王勃前往交趾看望自己的父親,路過滕王閣,為壯美的山色湖光所感,一揮而就了流芳千古的滕王閣序。

    當王勃登上滕王閣,遠眺碧波萬頃、水天相連的鄱陽湖,不禁壯懷激烈,寫下了為後人傳頌千古的名句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現在,這個映照著無上光芒的地方,將成為一個更為光彩的舞台,在這個舞台上,將上演這場戰爭中最為精彩的一幕。

    決戰前夜。

    朱元璋的艦隊停靠在南鄱陽湖的康山,與陳友諒的艦隊對望,可以清晰的看到敵方船上的***。

    明天就要決戰了,這是朱元璋畏懼的,也是他所盼望的,輸掉戰爭就將一無所有,贏得戰爭就獲得一切。

    朱元璋的思緒又回到了二十年前,他接到湯和來信的時候

    如果那時,我不選擇投軍,現在我的人生會是如何呢,也許在某一個地方平靜的生活著,過完自己的一生。

    事實證明,現在我走的這條路是最為艱難的,從郭子興到韓林兒,從滁州到應天,這是怎樣的一條路啊,在陰謀和背叛,流血和殺戮中生存下來,就是我的宿命嗎?

    已經不能回頭了,和尚不能做了,農民不能做了,甚至乞丐也不行,要麼成為九五至尊,要麼戰敗身死!

    我經歷了常人不能忍受的磨難,忍受了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這是我應得的!我所等待的就是這一天!

    一定要勝!

    勝利必定屬於我!

    陳友諒,以性命相搏吧!

    對岸的陳友諒也在沉思,但他考慮的卻是另一個問題。

    從自己參加起義開始,腦海中似乎就沒有信義這兩個字,為了走到現在的位置,我殺了很多人。

    倪文俊賞識我,提拔了我,對我有知遇之恩,我殺了他。

    趙普勝是個老實人,對我很尊重,把我當兄弟看待,我殺了他。

    徐壽輝把權力讓給我,只想活下去,我殺了他。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的,不是嗎,心黑手狠才能取得勝利,因為在你弱小的時候沒有人會可憐你!

    我相信我所做的沒有錯

    為了今天的權勢和地位,我不稀罕什麼名聲,讓那些道學先生罵好了,手中的權力和武力才是最重要的。我背叛了很多人,他們不再信任我,隨時可能背叛我,但只要我擁有最強的力量,我就能控制一切!

    終於走到今天這一步了

    一定不能輸,如果我輸了,一切就全完了!

    我不想再被人唾棄,被人看不起,我要屬於我的尊嚴!

    朱元璋,來吧,我在這裡等著你!

    這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決戰,決定的不僅是朱元璋和陳友諒的命運,也決定著天下人的命運

    在這場決戰中,沒有正義與邪惡的區分,勝利的人擁有一切,失敗的人失去一切

    這場決戰沒有規則,沒有裁判,這些東西在勝負面前顯得蒼白無力。對決戰雙方而言,勝利就是阿彌陀佛,勝利就是原始天尊,勝利就是四書五經,勝利就是仁義道德!

    決一死戰吧!

    成王!

    敗寇!

    [52]

    鄱陽湖!決死戰!

    七月二十一日,鄱陽湖戰役正式開始

    雙方在湖上佈陣,此時朱元璋的士兵們才發現一個嚴重的問題。

    他們的戰船太小,在陳友諒的巨艦前就像玩具,陳友諒的戰船中,最大的長十五丈,寬兩丈,高三丈,大家可以自己去換算一下這船有多大,船隻分三層,船面上居然有士兵騎馬來回巡視。從船的前面看不到船尾(首尾不相望),士兵們站在自己的戰船上只能仰視敵船(仰不能攻)。

    而朱元璋的戰船居然還是以至元二十年龍灣之戰中繳獲陳友諒的船隻為主力的,還有若干漁船在內。雖然朱元璋的士兵們早已聽說陳友諒的戰船厲害,但只有近距離觀察,才發現這是多麼可怕的艦隊。

    這仗怎麼打?

    這一場景應該給朱元璋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之後明朝的船隻製造一直都以巨艦為目標,鄭和下西洋時,最大的"寶船"居然有127米長,似乎是在向幾十年前的陳友諒示威。

    但在這個情況下,退卻也是不可能了,只能打了。

    先攻!徐達的猛擊!

    朱元璋在一片哀歎聲中說出了他破敵的方法,他認為敵人的船隻雖然大,但機動性不好,利用自己船隻的靈活性,是可以擊破敵人的(不利進退,可破也)。

    話是這麼說,可誰去打呢?

    此時,徐達站了出來,

    "我做先鋒!"

    徐達並非匹夫之勇,他仔細分析了敵方船隻的弱點,命令他的船隻列為小隊,帶上火槍和箭弩,在靠近敵船後,先發射火槍和弩箭,在靠近對方船隻後,便攀上敵船,與敵人作短兵相接。

    在經過仔細考慮後,徐達與常遇春、廖永忠等制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準備給陳友諒沉重的一擊。

    第二天,徐達率領他的艦隊開始了突擊。

    他身先士卒,帶領前軍前進,在靠近陳友諒軍後,出奇不意的帶領自己的部隊向陳友諒的前軍發動了突然襲擊。

    陳友諒軍大為慌亂,萬不料朱元璋軍竟然主動發起進攻,急忙派出艦隊迎擊,此時,徐達的艦隊突然分成十一隊,從不同角度圍攻巨艦(類似群狼戰術),由於巨艦行動不便,顧此失彼,無法打退徐達的攻擊,而徐達軍乘勢攀上其中一條巨艦,殺敵一千餘人,並俘獲該艦,陳友諒前軍被打敗。

    陳友諒軍發現了徐達攻擊的特點,便集中幾十艘巨艦發動集群攻擊。徐達急忙將艦隊後撤,陳友諒軍順勢發動攻擊,然而他們沒有想到,這是一個圈套。

    陳友諒軍尾隨追擊徐達,此時,風向突然轉為逆風,在中軍艦隊裡等候多時的俞海通立刻集中大量火炮,向進入射程的陳友諒軍猛烈轟擊,陳友諒前鋒艦隊幾乎全軍覆沒,二十餘條戰船被焚燬。

    朱元璋軍旗開得勝。

    但陳友諒畢竟是陳友諒,在初期的失敗後,他及時整頓了艦隊,發揮自己巨艦的優勢,利用船隻上的火炮對徐達軍發動猛攻。

    在這次攻擊中,徐達的戰艦被擊中,他不得不放棄旗艦,轉移到其他船隻上,暫時失去了對艦隊的指揮能力。陳友諒軍趁機發動反攻,連續擊沉朱元璋軍幾十條戰船,朱元璋軍損失慘重,溺水死亡者不計其數。

    雙方回到了僵持狀態

    然而,朱元璋軍的噩夢才剛剛開始,陳友諒軍即將發起一次出人意料的攻擊。

    這次攻擊是陳友諒也沒有預料到的,對朱元璋而言,卻幾乎是致命的。

    [53]

    第一猛將張定邊的衝鋒

    元末是一個名將輩出的時代,在各路諸侯手下都有一大批勇猛的將領,這之中又以朱元璋將領為最強,這些人各有專長,如徐達善謀略,李文忠善奔襲,常遇春善突擊,馮勝善側擊,朱文正善防守。但要說到勇猛,天下無出張定邊之右!

    張定邊,1318年生人,原籍湖北沔陽,與陳友諒一樣,他也出身漁家。此人不但勇猛善戰,而且知天文識地理,甚至還懂得算卦,是陳友諒的兒時夥伴,也是他的死黨,早在湖北時就陳友諒、張必先結拜為兄弟,發誓生死與共,陳友諒一生多疑,唯有對此人極為信任。

    在戰局出現僵持狀態後,張定邊決定實施他的行動,這一行動事先並不為陳友諒所知,相信如果他知道的話,也是絕對不會同意實施的。

    張定邊率領他的旗艦和兩艘副艦從陳友諒水軍陣型中駛出,陳朱兩軍都以為他是出來巡航的,並未在意,誰知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張定邊率領他的三條戰船一刻不停,直接衝向朱元璋旗艦!

    百萬軍中取元璋首級!

    張定邊勇不可擋,以孤軍衝進朱元璋水軍前陣,此時作戰雙方都被他驚呆了,陳友諒軍也不知為何出現這一情況,而朱元璋軍更是沒有提防,前鋒紛紛敗退,張定邊也不理睬,直奔朱元璋而去。

    一直衝到中軍,朱元璋水軍才反應過來,他的目標是全軍主帥朱元璋!

    被驚呆的將領們紛紛緩過神來,立刻指揮自己的戰艦前去阻擋,張定邊衝到中軍,已經被三十餘條戰艦圍住,前無去路,後有追兵,在這些將領看來,張定邊的表演已經結束了。

    可更讓他們目瞪口呆的事情還在後面。

    張定邊簡直堪稱一身都是膽,身陷重圍,孤軍奮戰,卻越戰越勇,銳不可當!

    他雖然孤軍深入,實在勇猛無比,為鼓舞士氣,親自持劍站立在船頭,以示決不後退之心,士兵為其勇氣所感,無不盡力而戰,艦船竟然從重圍中殺出,一路擊敗朱元璋各路將領,先後斬殺大將韓成、陳兆先、宋貴等人。衝出一條血路,朱元璋水軍竟被他沖成兩半,一路直奔朱元璋而來。

    此時在後軍的朱元璋眼見張定邊戰船一路衝過來,也慌了手腳,連忙命令船隻躲避,誰知屋漏偏逢連夜雨,由於轉舵太急,船隻竟然擱淺!

    朱元璋已經是束手無策,以無戰船前來相救,眼看就要當俘虜。

    在武俠小說中,大凡遇到類似情形,都是美女受難,武林高手前來相救,事實告訴我們,在真實的歷史中,危機時刻,也會有武林高手出面的,此時的朱元璋就是例子。

    雖然不是英雄救美(形象差的遠了點),但也頗具傳奇色彩。

    [54]

    射擊冠軍常遇春

    此時,常遇春的戰船就在朱元璋不遠處,在眾人都急得團團轉的時候,他手持一弓,來到瞭望軍士身邊,沉穩的對他說:"不要慌亂,告訴我,哪個是張定邊?"

    軍士用手指向前方戰船艦首一人,常遇春拉弓搭箭,軍士手還未放下,箭已離弦,一箭正中張定邊!(射的還是移動靶)

    張定邊被射中後,無力指揮戰鬥,就此退出朱元璋水軍,竟無人阻擋。

    張定邊算是結結實實的當了一回趙子龍。可惜朱元璋不是曹操,沒有規定不能放箭。

    第二天的戰役就此結束,這實在是驚心動魄的一天。

    當天夜裡,陳友諒召開作戰會議,總結了當天作戰的經驗,他認為要發揮自己戰船的長處,必須保證集群突擊,而船隻的行進速度不同,無法保證統一,於是他創造性(自認為)的想出了一個主意:把船隻用鐵索連起來!(眼熟吧)

    這實在是不應該的,據說陳友諒和施耐庵的關係很好,如此說來,他應該也認識羅貫中,那就實在不應該犯這個錯誤,不知何故,陳友諒竟然會採用當年曹操用過的昏招,看來羅貫中寫完三國演義出版後並沒有送他一本。

    第三天

    朱元璋先攻,他親自吹響號角,召集眾軍前來佈陣進行決戰,此時,陳友諒的鐵索連環艦隊發揮了巨大的威力,相連在一起,綿延竟有十里之遠,望之如山。

    朱元璋連續派出三支艦隊輪番進攻,都被打敗,而陳友諒敏銳的察覺到朱元璋的右翼薄弱,便指揮大軍猛攻朱元璋軍隊右翼,這一招十分厲害,朱元璋軍隊抵擋不住,眼見形勢不妙,朱元璋親自仗劍守在船前,以旗艦為底線,退後者親手立斬!

    但他連殺十餘名後退的千戶後,仍然阻擋不住敗勢,眼看就要全軍崩潰,誰知此時,他的軍中也出了一個類似張定邊的猛將。

    丁普朗是趙普勝的結拜兄弟,也是當年徐軍四大金剛之一,他投奔朱元璋並非出於自願,而是不得已,所以作戰一向並不積極,但此時的對手卻讓他露出了自己的狂人本色。

    對他而言,什麼都在其次,只有兄弟義氣是最重要的,陳友諒這個卑鄙小人,殺了趙普勝,今天一定要他償命!

    據說他在自己的船頭樹起七尺白布,上書八個大字"旁人不問唯誅九四",因為傳言陳友諒小名為陳九四,這意思就是說,老子只找陳友諒算賬,無關人等都閃一邊去。

    陳九四、朱重八,從名字來看,都是苦命人啊!

    [55]

    丁普朗的衝鋒

    在張定邊上演好戲後,丁普朗演了續集,他也率領自己的戰艦衝向敵陣。此時正是朱元璋敗退的時候,所以他的攻擊帶動了軍隊的士氣,使得朱元璋能夠撐到決戰的時候。

    不過他的衝鋒方向並不理想,與張定邊不同,他是哪裡人多就向哪裡衝擊。勇則勇矣,卻無效果,自己卻吃了不少虧(身被十餘創),這就是名將之勇與匹夫之勇的區別。

    百萬軍中如何取上將首級?

    這裡分析一下戰爭中的這種奇特現象,百萬軍中如何取上將首級,如果經過仔細研究就會發現,這是個技術活。

    大家應該玩過三國誌過關遊戲,要想打倒後面的大將夏侯敦、曹操等人,你必須先打一大批諸如小兵,趙熊、胖胖等等,本人技術不行,每次見不到大將,就已經死在無名之輩手中。

    實際戰爭也差不多,要想越過萬軍殺大將,談何容易!

    我們以三國大將關羽為例,他斬殺顏良(此為史實)的過程就很值得研究,首先,顏良站在陣前,並不知道關羽要來殺他,其次關羽依靠快速的交通工具(馬),"大喝一聲,衝將下來",顏良還不知怎麼回事,就沒了腦袋。

    可見這種殺法有幾個特徵,用簡單語言表達就是找個空子、趁你不備、給你一刀,很有些捅黑刀的意思。

    綜合來說,要實現這一目標,任重道遠。

    首先,要具備突然性,你不能對對方軍隊喊話:我要來殺你們上將,準備好。這樣是不行的。就要專打沒準備的。

    其次,你要看得準,不能往人堆裡沖,要學習羽毛球選手,專朝人縫裡打,也就是所謂的結合部。比如今天的黃金周旅遊點,千萬不能往人堆裡衝鋒,那樣的話,你不被打死,也會被擠死。

    最後,你要速度夠快,有先進的交通工具(快馬、快船),此外還要使用一定的配音(如大喝)迷惑對方,讓對方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再來一刀,頭就沒了。

    大功告成,可以看到,這種軍事行動是有很高的技術含量的。

    張定邊就是具備這些條件的人,他深知兵法,能掌握時間和機會,所以可以給朱元璋猛烈地打擊。

    而丁普郎卻只是匹夫而已。他左衝右殺,不但無法接近陳友諒,自己還被團團圍住。性命不保,卻也相當悲壯,明史記載,他身受重傷,頭已經掉了,人還拿兵器穩穩站立,陳友諒的士兵以為天神下凡(首脫猶直立,持兵作斗狀,敵驚為神)。但我看到的其他史料上記載,他是在被包圍後,不願做俘虜,自殺的,按說自殺不會如此生猛,連自己的頭都能砍掉。也算存一疑點吧。

    無論如何,丁普郎是個夠義氣的人,他沒有和兄弟同死,卻也求仁得仁,死得其所了。

    丁普郎的攻擊給了朱元璋軍支持下去的勇氣,讓他們等到了下午那個決定勝負的時刻。

    [56]

    在不斷的敗退中,朱元璋意識到,這樣下去就會全軍覆沒,此時,他的部將郭興向他建議:現在敵情嚴重,並非士兵們不賣力,實在是沒有辦法,敵人的船隻太大,我們無法打敗他們,只能用火攻!

    朱元璋深以為然,他立即佈置,命令七條船裝載火藥,並把稻草人穿上盔甲,擺出動作,組織敢死隊操縱船隻,並派人接應。

    一切佈置好了,卻無法實行。

    因為朱元璋遇到了和周瑜一樣的問題——

    沒風!

    朱元璋再有本事,也拿老天爺沒辦法,他看著郭興,那意思是你還有什麼主意,這次郭興也沒辦法了,他對朱元璋說:那就等吧。

    這風是說來就來的麼,朱元璋只能組織他的部隊拚死抵抗。

    就這樣苦苦支撐,到了下午三點,奇跡發生了,

    東北風起!

    朱元璋隨即命令,火船出發!

    這七條船在點火後靠近陳友諒戰艦,火借風勢,風助火威!陳友諒的戰船由於鐵索連江,無法脫離,頓時陷入一片火海。

    朱元璋趁機命令軍隊發動總攻,一時間,殺聲震天。

    此時的陳友諒正在中軍休息,還在做著殲滅朱元璋的美夢,突然士兵慌亂的跑進來,大喊道:大事不好!

    陳友諒心知不妙,不等士兵說完,立刻出艙察看,

    他最先看到的是戰船上士兵的眼睛——

    恐怖的紅色!

    耀眼的火光將每個士兵的眼睛映成了紅色。

    無力回天了!

    此時,已是黃昏時刻,天上殘陽如血,地上血流成河,被殺死的士兵們的血水染紅了湖水,壯闊的鄱陽湖變成了血湖。

    晴日浮光躍金,舟發鳥翔,雨時雲水茫茫,風急浪高,這是平日鄱陽湖的美麗景色,而此時的鄱陽湖卻是喊聲殺聲一片,火光映天,血水橫流。

    陳友諒的數十條戰船全部被焚燬,船隻火光沖天,不時傳出被燒死和殺死士兵的慘叫聲。陳友諒明白,他已經完了

    火光、鮮血與天空映成令人恐懼的紅色,這是真正的秋水共長天一色!

    在這片可怕的紅色中,數十萬人手持刀劍,拚死廝殺,他們彼此並不認識,也談不上有多大仇恨,但此刻,他們就是不同戴天的仇人,死神牢牢抓住了每一個人,士兵的慘叫聲和哀號聲讓人聞之膽寒。

    這是真正的人間地獄!

    烈火初張照雲海,赤壁樓船一掃空!

    [57]

    陳友諒是真的一敗塗地了,他收拾了自己的軍隊,原先的艦隊如今只剩下一半,但他也絕對不能回江洲了。

    這場賭局一旦開始,無論你贏或是輸,都不能走,賭局會繼續進行,直到其中一個人輸掉一切,才會結束。

    陳友諒召集了他的將領們,用發紅的眼睛看著他們,他已經不能再輸了,出人意料的是,他並沒有責怪他的將領們,因為他明白,到了這個地步,只能同舟共濟了。

    "雖然我們今天戰敗,但勝利仍然屬於我們!"

    將領們驚奇的看著他,難道還有什麼取勝的方法不成?

    "是的,我們還有辦法!"

    與此同時,朱元璋的旗艦上,將領們十分興奮,有的甚至已經開始準備慶祝勝利,朱元璋也不例外,他對將領們說,陳友諒已經兵敗,他的滅亡只在旦夕之間,我們一定能夠消滅他(兵敗氣沮,亡在旦夕,今將全力滅之)!

    徐達卻保持了難得的冷靜,他提醒朱元璋,陳友諒還有相當的實力,一旦他要狗急跳牆,我們也要小心對付,千萬不可大意。

    朱元璋轉過他那張興奮的臉,看著徐達,露出了一絲狡黠的微笑……

    "我知道"

    第四天

    陳友諒的最後一擊!白色旗艦。

    陳友諒的自信來自他的情報,在目前的情況下,要想全殲朱元璋的艦隊已經不可能了,只能採用最後的方法,殺掉朱元璋!

    他已經通過情報得知,朱元璋的旗艦被刷成了白色,只要集中所有的兵力攻打白色戰艦,殺了朱元璋,就能獲勝!

    但當他一到達戰場,頓時目瞪口呆,一夜之間,朱元璋軍隊的很多戰艦都被刷成了白色,再也認不出哪個是旗艦

    還沒等他楞完神,朱元璋已經命令軍隊發動了總攻,在前兩天戰果的鼓勵下,朱元璋軍異常勇猛,大量使用分船戰術,利用陳友諒巨艦運動不靈活的特點,連續擊沉陳友諒軍多艘戰艦。此戰從清晨打倒晚上,陳友諒的軍隊終於不支,全面退卻。

    鄱陽湖大戰到此結束了第一階段,陳友諒慘敗,被迫退守鄱陽湖西岸的渚溪。

    [58]

    陳友諒陷入了絕望,不但是軍事上的絕望,也是人生的絕望,一直以來的行為模式告訴他,只要心黑手狠就能獲得一切,但事實就擺在眼前,看上去不堪一擊的洪都守了三個月,看上去柔弱不堪的張子明居然不怕死。

    難道我錯了?

    不,不可能,這只是意外,我不會錯的!

    但是之後的事情,卻讓他不得不承認自己的錯誤,

    他手下的左右金吾將軍帶領自己的軍隊投降了朱元璋。

    陳友諒聽到這個消息後,憤怒掩蓋了他所有的理智,他下令凡是抓到朱元璋的士兵和將領,就地處決!

    而朱元璋得知此命令後,卻下了一道相反的命令,凡是抓到陳友諒軍的俘虜,一律好好對待,然後放走。

    這兩道命令的發佈徹底斷送了陳友諒的軍心。士兵們對陳友諒極其不滿,紛紛逃亡。

    陳友諒在西岸等待了很久,與朱元璋大戰三十餘天,也沒有等到任何機會,相反,他的士兵卻是不斷的減少,將領們也不再為他效忠。

    八月二十六日,他終於做出了決定:逃跑!

    他最後看了一眼這片寬闊的湖面,一統天下的夢想和雄心壯志就這樣破滅,來時的龐大艦隊和六十萬軍隊,如今只剩下敗卒殘兵,這對於梟雄陳友諒而言,其實並不算什麼。兵沒有可以再招,艦船可以再造,讓他不理解的是,自己為什麼會失敗?

    我不缺乏駕馭手下的謀略,沒有婦人之仁,我敢於殺掉所有阻擋我前進的人,而不畏懼人言,這是常人無法做到的,我比所有的人都心黑手狠,為什麼會失敗?我已經擁有了最強的軍隊和戰爭機器,我的部下為什麼會背叛我?

    陳友諒是永遠找不到答案的,因為答案就在他的行為模式中,從他殺害自己的兄弟和首領的那一刻開始,他的將領們已經充分理解了他的準則,那就是誰有力量,誰更狠毒,誰就能控制一切!

    仁義、道德、誠信都是不存在的。當這些行為被他的將領們當成人生的信條後,他的軍隊就成為了千萬個狠毒的陳友諒的集合體。這樣的集合體就類似金庸小說裡的星宿派,一旦陳友諒倒霉,每個人都不會繼續效忠於他,而是上去狠狠地踩上一腳,落井下石。

    當然,失敗後的陳友諒對他們而言也不是毫無價值,至少他的腦袋還是很值錢的。

    陳友諒陰險毒辣,他的將領們比他還要陰險毒辣。陳友諒迷信暴力統治一切,他的將領們比他更迷信暴力。

    當他的生存基礎--暴力,被人掀翻後,他也就沒有任何底牌了,等待他的只有滅亡

    飽經風霜的張學良曾經用他一生的經歷對日本的年輕人說:不要相信暴力,歷史已經證明,暴力不能解決問題。

    我相信,這就是陳友諒失敗的根本原因。

    [59]

    陳友諒率領軍隊希望能夠撤退,他選擇的突破口是湖口,但此時的陳友諒不是原來的陳友諒了,他拚死作戰,損失慘重,才勉強打開湖口通道。

    此時他才鬆了一口氣,但朱元璋不會放過他。

    朱元璋被陳友諒敲打多年,對他早已深惡痛絕,必置之於死地,率領十餘萬大軍追來,

    陳友諒聞訊,親自出來站在船頭指揮作戰,也就在此時,一支冷箭射來,穿透了他的頭顱。

    一切就此結束了!

    不對,事情不應該是這樣的,我做錯了嗎?

    陳友諒死後,張定邊盡到了自己的責任,他將陳友諒的兒子陳理和陳友諒的屍體搶回,並帶回了武昌。

    至此,歷時三十六天的鄱陽湖之戰,以朱元璋的全面勝利,陳友諒的全面失敗而告終。

    這一戰奠定了朱元璋問鼎天下的基礎。鄱陽湖之戰也作為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戰役之一而載入史冊。

    對於朱元璋的勝利,生活在周圍的老百姓自然也有自己的一套解釋,由於決戰的地點在康山,老百姓認為陳友諒失敗的根本原因在於地點選得不好,"豬(朱)見糠(康),喜洋洋。"所以陳友諒才失敗。如果陳友諒泉下有知,只怕會氣活過來。

    朱元璋並沒有放過陳友諒的後代陳理,即使他根本不可能給朱元璋帶來任何威脅。斬草固然是重要的,順便除個根也是必須的。

    至元二十四年(1364)二月,朱元璋親自趕往陳理所在地,陳友諒的最後地盤武昌督戰,主帥張定邊不愧是抓住時機的老手,眼看形勢不妙,就帶著陳理投降了。

    朱元璋終於戰勝了這個中國大地上他最頭疼的敵人,陳友諒。

    "天下足定矣!"

    值得一提的是張定邊,他把對陳友諒的忠誠保留到了最後,部分履行了他當年結拜的諾言,他拒絕了朱元璋的任用,去幹了朱元璋原先幹過的工作,出家當了和尚。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他似乎要和朱元璋鬥氣,一口氣活到永樂十五年(1417)才死,年一百歲,朱元璋死後,他還活了二十年。也算是給陳友諒報了仇。諸位可以借鑒,遇到恨透一個人,想要拿刀去砍人的時候,用張定邊的事跡勉勵一下自己,不要生氣,修身養性,活得比他長就是了。

    我們回頭來看陳友諒的一生,給他一個公正的評價:

    毫無疑問,陳友諒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壞人,但在那個亂世裡,他的行為法則卻是當時通用的選擇。如果要生存下去,這似乎又是必然的選擇,他的錯誤在於將這種法則發展到了極致。直到走火入魔的地步,迷信暴力,不講基本的信義,使他喪失了人心。

    但他又是一個真正的梟雄,他壞事作盡,卻又敢作敢當(後來的朱元璋也沒有能夠做到),具有極強的軍事和政治才能,反抗元朝統治,能夠自始至終,從來沒有向元朝妥協,堅持到了最後。

    從這個角度看,他也是條好漢。

    可惜,在這個亂世裡,他只是個梟雄,真正的英雄是朱元璋。

    [60]

    有的朋友可能已經注意到了,此時的朱元璋已經不再是那個貧農乞丐,他已經成為了地主,他是怎樣變成地主的,這其中牽涉到一個封建社會的歷史規律問題,我們有必要探討一下。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已經提到,此文是希望在輕鬆之中將明朝的事情和一些制度規律講述給大家,所以這些有一定深度的問題,我們也要探討,這樣才能對明朝有一個理性和規律性的認識。這樣的討論之後還有很多。

    當然了,還是用我的敘述方式,我相信再深刻、抽像的規律和制度分析都是可以用通俗的語言表達出來,讓大家共同分享的。

    在封建社會中,農民起義成功後,那些以平分土地為目標的農民領袖都變成了大地主。幾千年來,歷史無非是姓劉的地主趕走姓項的地主,姓李的地主取代姓楊的地主,從無例外。這似乎是個魔咒。

    要解釋這個問題,完全可以寫一篇論文,文章的名字應當是《論農民起義后土地生產關係的變更與土地契約從屬的再分割》,當然了,這樣的文章大家有無興趣看,那是要打個問號的,所以我們會用另一種方式來解釋。

    地主是怎樣煉成的

    比如一個農民領袖張三,起義後召集了三萬人,佔據了一塊地盤,他有一件事情是必須要做的,就是吃飯。因為農民起義軍也是軍隊,也是人,是人就要吃飯,怎麼養活三萬人呢,這個時候張三最直接的解決方法應該是去搶地主家的糧食,但問題在於,地主家也不是銀行的提款機,想取多少就有多少,把地主搶光了,吃什麼呢?

    地主(這兩字要讀重音)家也沒餘糧啊!

    這個時候,張三手中有的只是土地,而所有的糧食都被吃光了,他就必須召集農民,將地分給他們,然後向他們收租,於是農民領袖張三就變成了地主張三。

    而封建社會的中國,不存在其他的選擇,不是做農民,就是做地主,商人固然可以成為另一個選擇,但當時商人沒有形成一股獨立的政治力量。他們不可能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張,你也不可能到一群飢餓的農民面前要求他們為商人爭取權利。封建社會的農民也不可能要求實施資本主義。

    這就告訴我們,每一種主張的背後,都隱藏著某種勢力或者利益的群體。如房地產商一定說房價會不停的漲,電信公司一定說自己的收費很便宜一樣。而農民的主張只可能是種地或者收租。

    一位著名的歷史學家說過,農民兩千年的起義只是為了一塊土地!

    不是農民就是地主!別無選擇!
tyler002 發表於 2008-9-25 15:19
正文 第六十一章至第七十章
    [61]

    下一個目標,張士誠!

    在解決了陳友諒的問題後,朱地主向比他更有錢的張地主發動了進攻。

    朱元璋和張士誠可謂是不共戴天,尤其讓朱元璋想不通的是,自己並沒怎麼招惹對方,怎麼就把自己當成最大的敵人呢?

    現在陳友諒已經完了,是時候收拾張士誠這個私鹽販子了。

    張士誠本不是容易欺負的,說來也巧,他的小名也叫九四,與陳友諒的名是傳言中來的不同,他的這個小名在正史中有著明確的記載,他打仗和統治地方主要是靠他的幾個兄弟:張士義、張士德、張士信。除了張士信之外,另兩個人都很厲害,但已經戰死了,現在的吳在花花公子張士信的帶領下,已經走了下坡路。

    看來這次再沒有天祐了。

    至元二十四年(1364)正月,朱元璋即吳王位,他終於完成了從農民向王侯的轉變過程(之前他一直沒有封王),事實證明,艱苦的道路走下去,得到的成果也會更多。歷史上為了將他與張士誠的吳區分開來,稱這個政權為西吳,張士誠為東吳。

    然而有的史料上記載著朱元璋自立為吳王的字樣,大家仔細研究一下就會發現,這句話裡自立二字很值得推敲。因為韓林兒此時還是名義上的皇帝,要成為吳王要經過他的批准,批准後就是合法的,如果朱元璋是自立,明顯就是一種犯上的行為,並沒有得到韓林兒的詔書。韓林兒是否心懷不滿,不肯下詔書任命朱元璋呢,這也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至元二十五年,朱元璋在經過周密準備後,發兵進攻東吳。

    八月出兵,不到半年,便工區了江蘇一帶的大片地區,如徐州、鹽城、泰州等,甚至還包括張士誠原先的根據地高郵。

    眼看朱元璋就要踢開他前進路上最後一塊攔路石,與元朝政府決戰,此時,一個意想不到的消息讓他驚呆了。

    意想不到的背叛

    正在他征戰江蘇的時候,密探告訴他,他的親侄子,戰功卓著的朱文正已經勾結了張士誠,準備出兵討伐他。

    朱元璋之前也曾被人背叛過,至正二十二年,大將紹榮和趙繼祖密謀殺害他,被告發,朱元璋將其二人處死,至元二十三年,正在與陳友諒決戰的關鍵時刻,大將謝再興叛變,朱元璋處理及時,將叛亂鎮壓。

    然而,朱文正的叛變,卻讓他真正陷入了痛苦中,連自己最信任的親侄子,得力大將都要背叛自己,到底是為了什麼!

    其實原因很簡單,只是為了官位。

    在朱元璋打敗陳友諒後,他論功行賞,由於朱文正是他的侄子,立功最大。所以他先問朱文正有什麼要求,要封什麼官。朱文正頗有些大將風度,對朱元璋說,咱倆是親戚啊,你先封別人吧,我對這些沒什麼興趣。

    朱元璋聽了大喜過望,覺得自己的這個侄子真是個人才,識大體,顧大局。於是就把好的位置封給了別人,仍舊讓朱文正來守江西。

    他哪裡知道,朱文正是跟他客氣客氣的,就如同拍賣行裡的叫價,他是等著朱元璋提高價錢,挽留他一下,說出如你一定不能推辭這類的話,沒有想到朱元璋居然不抬價,直接敲了鎯頭。

    成交!

    朱文正的不滿終於爆發了,守洪都是我功勞最大,論功行賞卻沒有我,他怎麼想也想不通,整日借酒澆愁,還公然出外強搶民女,賣官賺錢。但這仍然不能讓他達到心理平衡,每當他看到那些手下在應天這些富庶的地方耀武揚威,而自己只能守著江西,都會從心底裡對朱元璋表示不滿。當這種不滿到達頂點,他就必然走向極端。

    天下誰還可以和朱元璋抗衡?

    只有張士誠了。

    就在他緊鑼密鼓的準備時,朱元璋知道了這個消息。

    他丟下了手中的工作,親自來到洪都。

    他要清理門戶。

    [62]

    朱文正和朱元璋的見面很有戲劇性,看到朱元璋時,朱文正就懵了。朱元璋卻一點也不懵,他充分表現了自己質樸的本性,沒有講諸如今天天氣很好啊,你好像長胖了之類的寒暄話,一點也不玩虛的,直接用鞭子去抽朱文正,一邊打還一邊說:小子,你想幹什麼!

    朱元璋本來想處死朱文正,但由於馬皇后的勸阻,他沒有這樣做,而是將他關了起來。客觀的講,朱元璋對朱文正還是不錯的,他在之後的洪武三年(1370)封朱文正年僅八歲的兒子為王,並就藩桂林。

    無論怎麼說,錯誤在朱文正的一邊。

    這個戰功卓著,頗具天才的將領就這麼結束了他的光輝一生,最後在囚禁中死去。他的悲劇源自於他的性格,這個有著軍事天才的人,卻不懂得怎麼為人,他性格乖張,心胸狹窄,品行不佳,即使不壞在這件事上,總有一天,也會因為其他事情惹禍。從這個角度看,他的悲劇是注定的。

    性格決定命運啊!

    這件事情卻給朱元璋造成了極大的心理陰影,他從此不敢相信任何人,連自己最放心,最得力的侄子都背叛自己,還有何人可以相信?

    對於朱元璋來說,火藥已經埋藏在他的心裡,就看何時爆發了。

    解決這件事情後,朱元璋接著對付他的老對頭,張士誠。

    至元二十五年的戰爭已經把張士誠趕出了長江以北,東吳軍縮在江杭一帶,也就是今天的蘇州和杭州。張士誠似乎還不明白自己的處境,他還想佔據所謂的江南半壁,當他的富地主。

    可是朱地主用行動告訴了他,天下只能有一個最大的地主,而這個人絕對不會是你張士誠。

    至元二十六年(1366),朱元璋率領他的全部精英,以徐達常遇春為主帥討伐張士誠。

    在討論作戰計劃時,發生了爭執,常遇春認為應該直接攻取東吳的老巢平江(今為蘇州),徐達也贊成他的這一意見,他們都認為,只要取得了平江,張士誠的所有地盤都將不戰而降。

    朱元璋不同意。

    朱元璋又一次展現了他的天才戰略眼光,他認為如果直接攻擊平江,張士誠在杭州的兵力一定來救,那麼平江就會極難攻克。而先攻擊杭州和其他地區,就能夠剪除張士誠的羽翼,平江自然也會成為囊中之物。

    事實證明,朱元璋確實是一個天才的軍事家,他這次又對了。

    在臨出發前,朱元璋反覆強調了一件事,那就是在攻克城池之後不可以隨便殺戮,因為殺完了人,得到空地,有什麼用呢(克城無多殺,苟得地,無民何益)。

    這話不是說給徐達聽的,是說給常遇春聽的。

    這位老兄,自九華山後,惡習一直不改,攻城之後必行殺戮,朱元璋多次嚴重警告他,才有所收斂。

    大軍出發了,朱元璋坐在營帳裡,有著一種說不出的興奮感。

    天下就要到手了!

    [63]

    這次朱元璋又集合了二十萬大軍,並交給徐達和常遇春指揮,這兩位名將沒有讓朱元璋失望,他們相約分兵進攻杭州和湖州,並很快攻下。

    現在只剩下平江了。

    平江攻擊戰

    平江號稱第一堅城,張士誠這幾年窩在家裡,看著陳友諒被打垮,看著自己的地盤被朱元璋一點點蠶食,只幹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修城。

    平江誠共有八個門,分別是葑門、虎丘門、婁門、胥門、閶門、盤門、西門、北門。每個門的城牆都極其堅固,是用大塊條石混合糯米製成,城上設置有固定的弓弩位,有靠近城牆者瞬間就會被射成刺蝟。城內還有大量的糧食,足夠守備數年。

    張士誠雖然是一個不思進取的人,但他卻是一個意志堅強的人,當年元召集百萬士兵進攻小小的高郵,歷時三月不能攻克,就充分說明了他的意志力。

    而此時,張士誠更加明白,如果平江失守,他就無處可去了。

    他決定拚死一搏。

    對這樣的一個城池採取攻擊行動,是需要周密的計劃的,可是當朱元璋的部下來詢問主攻哪個門時,朱元璋卻對他們大喊道:幾十萬軍隊,還要分哪個門主攻嗎,都給我往死裡打!

    看來幾百年的李雲龍並不是這一招唯一的使用者。

    朱元璋做出了軍事部署,他將自己的名將們充分調動起來,分配了任務,具體如下:

    徐達攻葑門、常遇春攻虎丘、郭興攻婁門,華雲龍攻胥門,湯和攻閶門,王弼攻盤門,張溫攻西門,康茂才攻北門。

    眼花了吧,還有呢!

    他嫌這些人不夠,另外安排耿炳文攻城東北,仇成攻城西南,何文輝攻城西北。

    數了一下,他在平江城外佈置了十一支軍隊,從不同的角度方位攻打,別說是人,神仙也受不了。其實不用打,這麼多人只要擠進城去,也能把張士誠擠死。

    朱元璋尚覺得做的不夠絕,在城外構築長圍,把平江城團團圍住,豈止是人,兔子也跑不出來。

    為了解決平江城過高,士兵仰攻不方便的問題,他在城外動工興建新式房地產--木塔,共分三層,站在塔上可以俯視城內的所有情況,並在每層配備弓弩、火銃和襄陽炮(新式火炮)。真正做到了指哪打哪。

    按說這麼幾套行頭擺出來,張士誠要是識時務,就該投降了。

    可這個私鹽販子硬是認死理,一定要抵抗到底。

    至元二十七年元月,攻擊開始。

    朱元璋的步兵、弓箭兵、炮兵協同作戰,日夜不停的攻擊城池,步兵從城下進攻,炮兵從木塔上不停往下射箭、開槍、開炮。

    張士誠的士兵在承受城樓下士兵進攻的同時,還要注意防空,而且木塔日夜都派人堅守,這些木塔上的士兵一旦碰上了值夜班,就不能下塔,吃喝拉撒都在塔上,吐個痰,小個便之類的行為,理所當然的往城樓上的東吳士兵身上招呼

    實在是苦啊,這才是真正的胯下之辱!

    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張士誠和他的士兵們以驚人的毅力堅持了八個月,直到至正二十七年(1367)九月,平江才被攻陷。

    [64]

    張士誠是很有幾分骨氣的,他在城破之時還在城中堅持巷戰,即使朱元璋反覆宣傳,只要張士誠投降,不但不會殺他,還會善待他和他的親屬。但張士誠抱定了決死的信念,他殺死了自己的所有親屬後,準備上吊自殺,被部將解救下來。後被俘押往應天。

    在押往應天的船上,他閉口不言,也不吃飯,表示自己決不屈服的決心。

    朱元璋派重臣李善長審問張士誠,李善長厲言喝斥張士誠,卻得不到對方的任何回應。

    從始至終,張士誠都用蔑視的眼光看著李善長。

    李善長被他看得發毛,又見他不說話,氣得暴跳如雷。

    張士誠看完了李善長的表演,說出了他在這次審訊中唯一的供詞。

    "你不過是條狗而已,讓你的主人出來吧!"

    沒辦法了,朱元璋出場。

    他看著這個打了十年仗的老對手,這是個怎樣的人啊,

    要徹底的打敗他,要徹底的征服他!

    於是他用少有的和藹語氣勸降張士誠,希望自己能感動他,而他得到的答覆也只是一句話

    "你並不比我強,我之所以失敗,只是上天照顧你,不照顧我而已"(天日照爾不照我而已)

    朱元璋終於被激怒了,他殺死了張士誠,並把張士誠的屍體燒成灰,所謂銼骨揚灰是也

    張士誠是一個有著堅強的意志的人,他白手起家,最終成就一方霸業。但他的缺點和他的優點一樣突出,作為亂世群雄中的一個,他有著小富即安的心理,卻並不明白,在這樣的環境中進行的,只能是淘汰賽,勝利者只有一個。

    做不成天子,就不能再做人了!

    但他仍然是值得我們敬佩的,他意志堅強,反抗元的暴虐統治,雖曾投降過,但畢竟只是權宜之計。在死亡面前毫不畏懼,把自己的信念堅持到了最後一刻。

    不怕死的人是值得我們尊敬的!

    [65]

    朱元璋終於掃清了自己前進路上的兩大障礙,即將面對自己的最後一個對手。

    對他而言,這個對手才是真正的敵人和仇人。

    平心而論,陳友諒和張士誠確實是他最強的對手,但從個人感情上而言,他與此二人並無仇恨,甚至還有惺惺相惜之感。

    但元就不一樣了,正是在這個殘暴王朝的統治之下,朱元璋失去了他的父母,家破人亡。自己流離失所,乞討度日,不得已才去造反。

    在朱元璋的心裡,埋藏著對元的刻骨仇恨。

    不但有家仇,還有國恨。

    在朱元璋掃平陳友諒、張士誠的戰爭中,為了麻痺元朝,朱元璋不稱王,不稱帝,並暗中表示不與元朝為敵。他還給當時的元朝大將察罕貼木兒送去了厚禮。

    這麼看來,他確實是個搞關係的能手。

    在元朝看來,這是一個只想在戰爭中撈點好處的鄉巴佬,給點好處就行了。

    如果他們去調查一下朱元璋童年時候的悲慘經歷,再思考一下是誰造成了朱元璋的痛苦,就會發現自己的這個想法是多麼的荒謬。

    朱元璋的策略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當他解決了陳友諒,即將掃平江南的時候,元朝政府連忙派戶部尚書張昶來封他為官,他們總是覺得這個人是可以為他們所利用的,給點錢就是了。

    朱元璋的反應卻大大出乎他們的意料,他把官辭了,卻把張昶留下了。朱元璋挖了元的牆腳,還對劉基說:元朝送了個賢人給我,你們沒事可以和他多談談。

    如果這一行為還不能讓元朝明白朱元璋的真正用意,那他們就太蠢了。

    在朱元璋與陳友諒、張士誠作戰,打得你死我活的時候。元朝政府曾經非常高興的做了一回拳擊比賽的旁觀者,對於他們來說,最好的結果是三個人都倒下,然後自己上去宣佈勝利。

    元朝政府最愚蠢之處就在於,他不知道這場比賽是一場淘汰賽,而最後勝利的獎品是與自己決戰的資格!

    當朱元璋歷盡艱難,從屍山血河中走出,從陳友諒和張士誠的屍體上爬起來時,元朝政府才畏懼的發現,這個勝利者比以往任何一個對手都可怕。

    他有著精良的軍隊,善斷的謀臣,勇猛的武將,他率領的不再是那種一攻即破的農民起義軍,而是一支戰鬥力絕不遜於自己的強悍之師。

    元朝政府為了挽救自己的命運,想盡了各種辦法,他們送了大量的金銀財寶給朱元璋,希望他能接受招撫,繼續做他們的奴隸。

    可是他們慢慢發現,眼前的這個朱元璋不但想要自己的錢,更想要自己的命。

    比賽就要開始了!

    讓我們看一下雙方的選手,現在我們先歡迎元朝選手,元順帝出場!

    下面請元順帝用一句話表達他現在的心情,

    元順帝:就剩一句啊,那我說了,希望對方選手下手輕點,我怕疼

    現在請朱元璋選手說自己的感想,哎,朱元璋選手哪裡去了。

    喔,我們找到他了,他正在磨刀,那我們就不打擾了

    現在比賽開始!

    [66]

    在此之前,我們還要介紹一下朱元璋的對手,元。

    元是蒙古建立的政權,蒙古強大起源於十二世紀,1206年,蒙古族首領鐵木真統一漠北,代表著蒙古進入全盛時期。

    要說明一下的是,很多人都認為蒙古的強大是自鐵木真之後才開始,這個觀點是值得商榷的。實際上蒙古人的戰鬥力一直相當的強,他們是天生的戰士。

    這個強悍的民族之所以一直沒有登上歷史舞台,只是因為自身的分裂。而當鐵木真解決了這個問題後,其可怕的破環力和戰爭能力就如狂風暴雨宣洩到世界各地。

    文化先進的民族被相對落後的民族征服,在歷史上並不少見,如西晉和北宋的滅亡等等,但其中存在著一個誤區。那就是人們一直認為這些落後民族能夠成為征服者,是因為他們的士兵英勇善戰,並不是他們的軍事機構先進。

    在那些人看來,這些連字都不認識的野蠻人,只是憑藉著所謂的勇猛作戰,怎麼可能在軍事謀略上勝過長期受到系統軍事理論訓練的文化先進民族的軍官們。

    事實證明,他們可能是錯的。

    軍事和經濟的發展往往是脫離的,這句話已經被歷史多次證明。

    蒙古的軍事制度雖然簡單,卻很實用,他們沒有南宋那些無用的官僚機構,作戰時採用小股騎兵試探,然後採取突然襲擊的方法對敵方薄弱部位實施衝擊。一旦攻擊受挫,立刻撤走,然後尋機從側面突破。

    機動,這是蒙古軍隊的最大優點。

    更讓人難以相信的是,蒙古軍隊的武器也比南宋更先進,他們天才的發明了當時最為可怕的弓,其射程可達300米,無論多厚的鎧甲都難以抵擋。只有最精銳的南宋軍隊裝備的神臂弓才能與之相比。但戰爭中,武器從來都不是最重要的,作戰的士兵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

    和蒙古人打仗是一種很痛苦的事,因為他們並不與對方直接用刀劍廝殺,其最重要的武器就是弓箭。

    當你碰到蒙古騎兵時,你的噩夢就開始了。進攻前射箭,進攻的過程中射箭,甚至在他逃跑時,還在射箭。你追也追不上,打也打不著,這種類似無賴的打法可以把人逼瘋!

    這也是為什麼後來的蒙古軍隊進攻東歐時,那些體格遠遠比他們健壯的歐洲人被打得落花流水的原因。

    他們基本上都不是被刀劍砍死的,而是被箭射死。

    而蒙古人的另一個特點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那就是屠城。

    蒙古人從東亞打到西亞,再打到歐洲,一直都來這一套,他們的屠城是比較有特點的,值得一說

    從各方面資料來看(多桑蒙古史、元史),蒙古人的屠城並不是放縱軍紀造成的,他們的屠城帶有明顯的政治色彩(注意這一特點)。

    屠城是為了讓對手屈服。

    在攻城前他們一般會打好招呼,投降就不屠城,不投降後果你們自己去想。

    但他們缺德之處在於,不投降他們必然會屠城,但是投降的他們也並不放過,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為了保障後方的需要,他們認為,有人留在自己的身後是不安全的,一定要殺光才安心。(蓋蒙古兵不欲後路有居民,而使其有後顧之憂也)

    蒙古的狂潮席捲全球,不過歐洲人似乎更有自律精神,他們認為無端出來這麼些恐怖的傢伙,是因為自己犯的錯太多,上帝用鞭子來教訓自己,所以他們稱呼蒙古人為"上帝之鞭"。

    這一榮譽稱號的授予在歐洲歷史上是第二次,第一次給了匈奴王阿提拉。

    歷史學家們給了蒙古軍隊的這種屠殺行為一個非常確切的定義--國家恐怖主義。

    蒙古軍隊似乎也有某些人相當愛好行為藝術,其具體表現為西亞戰役中,將被殺死的人腦袋砍下來,推成一座三角型山。

    此外他們也是頗有些黑色幽默感的,比如在攻克巴格達後,他們將最高領袖哈里發關在一座裝滿金銀珠寶的房子裡,讓他活活餓死。

    他們在全世界範圍內解決了幾千萬人吃飯的問題,卻是用最殘酷的方式--屠殺!

    [67]

    這是一個可怕的敵人,他們的破壞力是極其驚人的。此處我們要列舉幾個數字。

    這些數字讓人看了不寒而慄。

    蒙古攻滅金國時留存人口的數字如下:

    金全盛時(1207)有戶768萬,元滅金時(1235)剩下87萬戶,下降89%

    蒙古滅南宋時留存人口的數字如下:

    南宋嘉定16年(1223)有戶1267萬,元滅宋時剩下937萬,下降26%

    這麼看來,蒙古對南宋還是相當寬大的,當然這其中是有原因的,我們後來會說到。

    蒙古軍隊對中原諸國的攻擊確實厲害,滅掉西夏國用了二十二年(1205-1227),滅掉曾橫掃天下的金國用了二十三年(1211-1234)。

    此時的蒙古認識到了自己的可怕實力,他們將下一個矛頭指向了南宋。

    在他們看來,與他們同樣健壯勇敢的金國人也不堪一擊,何況是整天只會吟詩作畫、體格瘦弱的南人?

    南宋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蒙古人做好了一切準備,進攻南宋。

    他們認為,十年之內必然滅宋。

    可他們沒有想到,這一仗打了近五十年,還搭上了一個大汗的命。

    在他們屠城的威脅下,這些柔弱的南人似乎並不害怕,從兩淮到襄陽再到四川,無不遇到激烈的抵抗

    他們在合州遭受到了最大的挫折。

    宋寶祐七年(1259)二月,大汗蒙哥親自帶領軍隊攻擊四川合州,這一仗打了五個月。守將王堅堅守合州釣魚城,不但打退了蒙古軍隊的進攻,還在戰鬥中擊傷了大汗蒙哥。

    發生的這一切,讓蒙古貴族們很不理解,是什麼樣的力量支持著這些柔弱的人,讓他們如此堅強呢?

    他們決心找出答案。

    雖然南宋進行了激烈的抵抗,但最終還是無法擋住蒙古軍隊的鐵騎。

    1279年,在激烈抵抗後,南宋最後一個戰時丞相陸秀夫在海上向幼年的皇帝趙昺行禮,說出了最後的話:

    "國家到了這個地步,陛下也只好以身許國了"。

    然後他背著皇帝,跳入了大海中。

    南宋滅亡了,但蒙古貴族們心中的謎團始終沒有解開。

    此時,他們發現自己有可能從一個人身上找到答案,

    這個人叫文天祥。

    [68]

    此時的文天祥已經在元的監獄裡待了很久,他是在南宋最危急的時刻起兵的,組織義兵抗元,戰敗後被俘。

    這樣一個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人,正是元朝統治者們理想的研究對象。是什麼支持著他去做這樣一件根本沒有可能達成的事呢?

    於是,從投降的宋朝丞相到皇帝,再到元朝的丞相、皇帝,個個都來勸降,但他們得到的回答都是一樣的。

    絕不投降!

    在一次又一次的交鋒中,蒙古貴族們認識到,這個人心中有一樣東西在支持著他,

    這樣東西叫做道義!

    道義是個什麼玩意兒?

    看不見也摸不著,但蒙古貴族們還是把握住了一點,那就是只要降伏了這個人,就能樹立一個典型,道義是可以被打敗的。

    於是他們換著法子折磨文天祥,從舒適的暖房到臭氣熏天的黑牢,從軟到硬,無所不用。

    但文天祥軟硬不吃,

    文天祥在艱苦的環境下,堅持了自己的信念,寫下了千古名篇——《正氣歌》

    其中有兩句話,是他內心的寫照:

    時窮節乃現,一一垂丹青。

    一個人的氣節和尊嚴,正是在最困難的時候體現出來的。

    蒙古貴族們沒有辦法了,只好讓忽必烈出場。

    忽必烈是一個接受過長時間漢化教育的人,他深知,殺掉文天祥很簡單,但要征服他心中的信念是困難的。

    他以一種近乎哀求的語氣,對文天祥說,你是真正的人才,留在我這裡做個宰相吧。

    文天祥拒絕了他!

    忽必烈反覆勸說,都沒有效果,他實在無法了,只好對文天祥說:你想幹什麼,自己說吧。

    文天祥昂頭說道:只求一死!

    好好的活著不好嗎,為什麼一定要死呢,那個道義就那麼重要?

    他佩服這個人,但也不理解他,

    成全了你吧!

    1283年,文天祥被押往大都的刑場,他到達刑場時,周圍圍著無數百姓,他們將看著這個英勇不屈的人被處死。

    文天祥提出了他人生的最後一個問題,南是哪個方向,立刻有百姓指給了他

    他向南方跪拜行禮,然後坐下,從容不迫的對行刑的人說:

    我的事結束了。

    這一天,文天祥是真正的勝利者!

    他以自己的勇氣和決心告訴了所有的人,在這場以個人對抗一個國家的戰爭中,他才是不折不扣的勝利者!

    他至死也沒有放棄自己的信念!

    元朝的統治者們最終還是沒有找到答案。

    其實答案就藏在文天祥的衣帶詔中,這也是他的遺書。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

    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此誠為光照日月、氣壯山河的絕唱!

    文天祥的行為告訴了所有的人,肉體可以被征服,但道義是不會被征服的。

    這種道義,不但屬於每一個人,也屬於他們的國家,民族。

    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69]

    我們介紹文天祥不但是要介紹他的偉大,還有更重要的原因。

    作為典型人物,文天祥的行為及思想很值得研究,我們在前面說過,很多看起來不相關的事情,是有著很深刻的聯繫的,文天祥的行為與後來明朝眾多的正臣及東林黨的產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我們將在今後的文章中揭示這種隱秘的聯繫及其產生原因。

    而元朝就在這種情況下,開始了自己的統治,他們不瞭解自己統治下的這些人在想些什麼,也不想瞭解,而文天祥卻作為一個楷模,成為了被統治者的精神偶像。

    這樣的統治是不會牢固的。

    蒙古貴族們很注意保持自己的民族特點,他們不接受漢化,不與漢人通婚(夢想娶趙敏的人就放棄吧),他們與被統治者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無法達成共識。加上時不時又出來幾個貴族叫囂著把漢人都趕走,拿農田去養牛羊,幸好當時的丞相脫脫阻止,這個愚蠢的主意才沒有得以實現。

    這裡要說明一下,這個脫脫不是後來的那個脫脫,這個元初的脫脫是個不折不扣的好人,就是因為他的建議,元朝軍隊在攻陷很多城市後,沒有大肆屠殺當地居民,而是不斷向農耕文明發展,此人實在是功不可沒。

    另外說兩句,看元朝史書是一件很艱苦的事情,他們的名字經常重複,動不動就是帖木爾,脫脫等,我曾寫過一首打油詩:

    紙頭皆掛帖木爾,抬眼望去盡脫脫

    玩笑而已

    在元朝的大家庭裡,家長對家庭成員似乎沒有什麼感情,看中了什麼就搶什麼,彷彿這個家根本就不是他自己的。這種情況持續了幾十年,雙方越看對方越不順眼,既然過不攏,就分家吧

    可問題是這個家裡幹活的都是家庭成員,離開了他們,這些蒙古貴族是無法生存下去的,一方要分,一方不讓分,就只好使用家庭暴力了。

    可是這些曾經縱橫天下的蒙古騎兵已經在享樂的生活中沉淪了,有的連馬都不會騎了,他們除了欺負家裡那些手無寸鐵的下人外,並無其他本事。

    而等到這些下人們拿起了平時幹活的菜刀和鋤頭反抗時,曾經的統治者就將手足無措。

    比如蒙古軍隊中最精銳的部隊阿速軍,這支部隊即使在強悍的蒙古軍隊中也是出類拔萃的,曾立下大功。當起義爆發時,他們被派去鎮壓,這支部隊接到命令後,立刻出發,日夜兼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先去搶了一把老百姓。

    但是運氣不好,在搶劫回來後,正好碰到了起義軍,剛看到對方的旗幟,領隊的首領便大叫"阿卜,阿卜"(快跑),這支最為精銳的部隊就是這樣敗退的,退回去後還反覆強調自己是遭遇數倍於自己的起義軍才敗退的。

    就是這樣的軍隊素質,才使得元朝軍隊在起義初期顯得不堪一擊。

    但隨著起義的擴大,元朝統治者們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成吉思汗的血液在他們的血管裡復甦過來,他們重新整編了部隊,戰鬥力也直線上升,先後鎮壓了全國很多地方的起義。

    只要跨上馬,我們仍然是偉大的成吉思汗的子孫!

    而在元朝陷入危急之時,也出現了一些具有豐富作戰經驗和軍事才能的將領。

    其中最優秀的一個,叫做擴廓帖木爾,

    他還有個為人所熟知的名字——王保保。

    [70]

    擴廓帖木爾這個名字太拗口了,我們就稱呼他為王保保吧。

    王保保是元朝名將察罕帖木爾的外甥,也是他的養子,在察罕被殺後,他承擔起了守護元朝的使命,並成為了明朝的主要敵人。

    這個名字將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

    目標,元!

    朱元璋終於可以做他想做的事了,消滅元,為自己的父母報仇,而他提出的口號更能引起人們的共鳴。

    "驅除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這也是當時很多人的想法。

    我們引用著名史學家吳晗先生的話來形容當時的局勢"在這樣的情況下,戰爭的性質改變了,不再是紅巾軍原來的階級鬥爭的性質,而是一個漢族和蒙古族的民族戰爭。"

    今天的蒙古族當然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但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看,當時的人們是不大可能和蒙古騎兵一同聯歡的。

    事實上,他們等待這一天的到來已經很久了。

    是的,當時就是這樣。

    北伐開始

    至元二十七(1367)年十月,朱元璋派遣大將徐達、常遇春揮師北伐,這次北伐是有著特殊歷史意義的,公元十世紀初,石敬瑭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將北邊險要之地燕雲十六州割讓給了契丹。

    此人堪稱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罪人之一。其人格之無恥,行為之卑劣,臉皮之厚度,後人難於匹敵。

    他的這一行為使得從此中原王朝在與遊牧民族的軍事鬥爭中處於無險可守的被動地位。由於中原以步兵為主,而遊牧民族以騎兵為主,割讓十六州以後,中原步兵們就要在千里平原上直接面對騎兵的衝擊。

    從某種程度上說,整個宋朝就毀在了石敬瑭的手中,中原的士兵們不得不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去抵抗遊牧民族的侵略。直到整個大宋王朝的崩潰。

    在燕雲失陷四百年後,朱元璋開始了他的北伐,開始了中國歷史上少有的由南而北的統一戰爭。
tyler002 發表於 2008-9-25 15:20
正文 第七十一章至第八十章

    [71]

    朱元璋此時又面臨新的選擇,該怎麼進攻呢

    當時朱元璋已經佔據了江浙和湖廣一帶,但元仍然佔據著北方的大部分地區。要實現推翻元朝的目的,必須有一個明確的作戰計劃。

    朱元璋並沒有選擇直接進攻元首都大都的策略,他認為要想徹底的擊敗元朝統治者,必須先攻取山東和河南,然後再圖大都。

    這個策略被證明是正確的,因為此時的元朝實力還很強

    為了鼓舞軍隊的士氣,朱元璋在出征前對他的士兵和將領們說了一句話,以鼓舞他們的士氣。

    "天道好還,中國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順,匹夫無不報之仇。"

    我們可以想像到,朱元璋應該是咬牙切齒說出這句話的。

    北伐正式開始,主將是堪稱明帝國雙璧的徐達和常遇春,他們並未讓朱元璋失望。經過殘酷戰爭考驗的吳軍連續攻破元的防線,僅僅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就佔領了山東。

    這一過程實在是無甚可寫,因為元軍實在是不堪一擊。

    在王保保的心中,並沒有把朱元璋和徐達當回事,在他看來,徐達軍和被他打垮的那些紀律鬆散,戰鬥力差的農民起義軍沒有什麼區別。他把自己的主力拿去對付與他爭權的李思齊,而只是將防守的任務交給了他的弟弟脫因帖木兒,這位脫因帖木兒倒也是一位不錯的將領,但和超一流的徐達常遇春相比,他還差得很遠。

    徐達和常遇春用自己的軍事行動給他上了一堂軍事理論課,他在濟南還沒回過味來,就發現自己駐守的山東已經遍插吳軍的旗幟。

    徐達常遇春一刻不停,從山東出發,分兵兩路,進攻河南,在這裡,他們遇到了北伐途中最頑強的抵抗。

    駐守在這裡的是元梁王阿魯溫,他是一個比較有能力的將領,危急時刻,他正確認識了形勢,集中了五萬軍隊,在洛水北岸佈陣,等待敵軍到來。

    應該說,他佔據了一個很好的位置,這個有利地形帶給他兩個優勢,如果敵軍敢於強攻,他就會召集軍隊擊其半渡,打一個措手不及,而且即使作戰不力,也方便撤退逃跑。

    事實證明,他還是充分利用了地形的其中一個優勢,當然,不是前者。

    當徐達軍到達洛水時,他們並沒有蒙古軍隊想像中的躊躇,而是在第一時間就發動了進攻,而組織進攻者正是永遠當先鋒的常遇春。

    他帶領軍隊象飛一樣的度過了洛水,目瞪口呆的元軍連部隊都還沒來得及組織起來,常遇春的鋼刀已經架在了他們的脖子上。於是,"敵大潰,追奔五十餘里"。梁王阿魯溫做了俘虜。

    此時王保保才意識到,自己面前對手的可怕。

    但已經太晚了。

    [72]

    就在徐達與常遇春出征山東,大破元軍時,一個新的王朝在應天宣佈了它的誕生。

    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應天宣佈繼皇帝位,定年號為洪武,國號為明!

    當然,在此之前,必然有一大批大臣勸朱元璋登基為皇帝位,而朱元璋的反應自然也是十分驚訝,然後連連推辭。

    大臣們肯定不會甘休,於是磕頭的磕頭,尋死的尋死(當然只是說說),好像朱元璋不當皇帝他就活不下去。

    朱元璋為了不讓大臣們難過,並挽救那些想尋死的大臣,只好勉為其難的登基了。

    當然了,最後還要再說兩句比如我是被迫的,都是你們逼我之類的話。注意說這幾句話的時候臉上一定要露出十分痛苦的表情,就好像馬上要被拉去殺頭一樣難受。

    歷史上的這套把戲大家應該也看慣了,封建社會歷來都是如此。但這一套不演也是不行的,大家各有所需,大臣演完後可以陞官發財,朱元璋演完後可以做皇帝,可以說是雙贏。

    不管我們如何鄙視這套把戲,但王朝建立的事實及其對歷史深遠的影響的是存在的。

    就在這一天,明王朝建立了,它將以自己獨特的生存方式延續二百七十六年,並將它的影響擴展到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

    它的光輝,它的榮耀,是我們每個人共同擁有的。

    它的陰暗,它的醜惡,是我們每個人共同承受的。

    1368年正月初四,這個日子將永遠被歷史所銘記,在這一天,一個偉大的王朝建立了。

    放牛娃朱元璋坐在他的寶座上,看著跪在下面的文武百官,心中百感交集。

    他沒有想到,這個位置會屬於自己,其實他原先所要求的只是一碗飽飯,一個家,一個妻子,如果運氣好,能有一頭牛幫他耕地。

    然而現實的殘酷逼迫他選擇了這一艱苦的道路,在這條道路上沒有人可以陪伴他,他所能相信和依靠的,只有他自己。

    如果再讓我選擇一次,如果我當時能吃飽飯,能活下去,我還會走這條路嗎?

    這些已經沒有意義了,放牛娃朱元璋,不,我們應該稱呼他為皇帝朱元璋了,他很明白

    走上了這條路,就不能再回頭!

    [73]

    在這裡,我們還要介紹一下韓林兒,這位原先朱元璋的皇上現在哪裡呢?

    他已經在江底沉了一年了

    1367年,韓林兒坐船到應天,由朱元璋手下將領廖永忠迎接,結果在路上出了交通事故,船沉了,事後廖永忠承認是自己幹的。但問題在於,他有沒有得到朱元璋的指示呢?

    我認為,這種可能性是很大的,朱元璋留著韓林兒只是為了挾天子以令諸侯,但當他滅掉陳友諒和張士誠後,就出現了一個尷尬的局面。

    諸侯都沒了,要天子幹什麼?

    朱元璋事後曾經表白過自己,說他本無此意,是廖永忠自作主張,並且還公開指責他,說如果不是你小子自己幹這件事情,以你的功勞,我本是要封你公爵的,現在為了懲罰你,只封侯爵。

    這真是奇談,以廖永忠的功勞,如何與徐達、李文忠等人相比,可封公爵?給你個侯爵,自己偷著樂吧。

    無論如何,朱元璋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

    事情還未結束,朱元璋還有一個敵人,只有消滅了這個敵人,他才能成為真正的華夏之主!

    在成功佔據了山東和河南後,明軍向著最後的目標大都(今北京)前進,大都是元朝的首都,也是蒙古統治的中心,只要佔據了大都,就可以宣告元朝的滅亡。

    這無疑是極有吸引力的。

    徐達和常遇春是幸運的,他們得到了這個可以名垂青史的任務。

    洪武元年(1368)七月二十七日,徐達軍攻克通州,直逼大都,目標就在眼前!

    大都作為元的中心,城防十分堅固,而且城中有大量的軍隊和糧食,足以堅守一年以上,而更為嚴重的是,就在離大都不遠的太原,王保保統帥的十萬大軍正虎視眈眈,隨時準備勤王。

    徐達和常遇春充分估計了困難,做好了應對多種情況的準備,於八月二日才正式包圍大都。

    然而讓他們吃驚的是,這裡並沒有大軍駐守,也沒有元朝皇帝,這位仁兄聽到消息,七月二十八日就帶著老婆孩子跑了。

    看來怕死的還真不少。

    當徐達縱馬奔入齊化門時,他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在歷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筆。

    中原政權失去四百年的燕雲地區終於收復了,從此它就像母親的手臂一樣保衛著自己的孩子,抵禦著遊牧民族的侵略。在它的庇佑下,明朝獲得了發展政治經濟的時間和環境,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和延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盛唐之後,經歷長達四百年的戰亂,中原政權終於真正且完全掌握了這片大地的統治權,在這片土地上,在明王朝的保護下,農民勤勞耕作,商人來回奔波,先進的生產力不斷的向前發展。

    這是不朽的歷史功績!

    光榮屬於徐達、常遇春,更屬於朱元璋!

    無論朱元璋所作所為是對還是錯,也無論後世對朱元璋如何評價,但屬於他的光榮無人可以拿走,他的不朽功勳無人可以否認!

    朱元璋,歷史將證明你的偉大!

    [74]

    我們要說明一下,當時的元朝皇帝名叫妥歡貼睦爾,他的謚號是元惠宗,元順帝這個稱號,並不是元朝給他的,而是明朝對這位元朝亡國皇帝的一種調侃,朱元璋在這一點上頗有點幽默感,因為他放棄了堅固的大都,選擇了逃走,明朝認為他"順應天意",所以稱呼他為元順帝。

    元順帝推出了大都後,逃到了上都(今開平,內蒙古正藍旗境內),繼續做他的皇帝,歷史上稱之為北元,元作為一個全國性政權的時代結束

    元這個朝代滅亡了,但對於朱元璋和他的將軍們來說,挑戰才剛剛開始。

    真正的對決,王保保!

    在統治全國的元朝滅亡之後,蒙古貴族仍然企圖重新入主中原,不斷組織力量反攻。當時的局勢對於朱元璋來說並不樂觀。

    此時王保保率領十餘萬軍隊,佔據山西、甘肅。丞相納哈出帶領二十餘萬軍隊守遼東。而雲南還有十餘萬元軍,甚至高麗(今朝鮮)也仍然聽從元的統治。

    這就好比朱元璋睡覺時,幫邊站著一群拿著大刀和長棍的人,隨時準備給他一下。

    在這種情況下,徐達和常遇春又開始了進攻,這次他們的目標,正是王保保。

    此時的元軍終於痛定思痛,重新整合了軍隊,元順帝也認識到了王保保的實力,將所有的軍事指揮權交給了他。王保保終於得到了他夢寐以求的兵權,他將名正言順的帶領精銳元軍與統領明軍的明朝第一名將徐達決戰。

    徐達、常遇春在攻下大都後,分兵兩路,常遇春南下保定,從北路進攻山西。

    徐達的部隊進軍漳德,從南路進攻。他們預備在太原合擊王保保,將他一舉殲滅,由於第一先鋒常遇春成為了北路軍的統帥,徐達軍的前鋒由湯和擔任。這位朱元璋的老朋友十分想搶頭功,他在沒有得到徐達許可的情況下,自行突進,攻克了澤州,在他看來,取得山西指日可待!

    事實證明,他們把王保保看得太簡單了。

    王保保等待的正是這個時刻,他利用湯和孤軍深入的機會,連夜集合大軍在山西韓店偷襲湯和,湯和率領的明軍慘敗,死傷數千人。

    徐達軍陷入困境,這是他與今後的老對手王保保的第一次交鋒。

    此時,元順帝突然不順了,回到上都後,每天看到的都是草原和沙漠,還是大城市好,他有點後悔,自己為什麼要逃出大都,韓店的勝利鼓舞了他,看來明軍並不可怕。於是他命令王保保集合主力,北出居庸關,收復大都!

    王保保經過了周密的準備和計劃,帶領了十萬大軍,向大都攻擊。但在他的心中,卻有著兩種打算,如果徐達不去救援,他就趁機攻下大都,迎接元順帝歸位。如果徐達來援,他就以逸待勞,設下圈套,伏擊徐達。

    這是一個萬無一失的計劃,無論徐達選擇哪條路,他都是勝利者

    可是徐達卻選擇了第三條路,一條讓他哭笑不得的路。

    [75]

    徐達在得到王保保進攻大都的消息後,冷靜的分析了局勢,他看透了王保保的打算,決心給他一個意料不到的驚喜。

    你不是要攻打大都嗎,我就打你的太原!

    徐達認為大都有大軍駐守,而且城防堅固,不足為慮。退一萬步說,即使丟了,再打回來就是了,賠得起。而王保保就不同了,他傾巢而出,太原成了空城,而明軍的主力離太原很近,王保保如果沒有了太原,就只能去關外放羊了。於是他連夜帶領騎兵直搗太原。

    其實徐達的目標也不是太原,而是王保保,他相信王保保一定會回兵救援的

    果不其然,王保保得到這個消息,大為吃驚,立刻率領十萬騎兵回救太原,他回擊速度十分之快,在太原附近遭遇了徐達。

    此時徐達的軍隊以騎兵為主,而步兵大隊還未趕到,士兵數量只有王保保的一半

    兩支騎兵部隊就這樣相遇了,這也是中原政權的騎兵與縱橫天下的蒙古騎兵第一次大規模的交鋒。

    怎樣戰勝騎兵

    自古以來,騎兵都是最具威力的兵種之一,在馬的幫助下,原本柔弱的步兵成為了具有高度的突擊性和機動性的部隊,而不幸的是,在中國歷史上,除了少數幾個王朝外,其軍事力量都是以步兵為主的。這就使得他們在面對騎兵時吃了大虧。

    但騎兵並不是不可戰勝的,事實證明,古羅馬的重步兵是可以用長矛陣克制騎兵的,可是中國人向來沒有穿幾十公斤盔甲的習慣,而且當時並沒有中西交流制度。中國人有中國人的辦法,他們不斷研究著以步兵制騎兵的方法,其中的成功者之一是諸葛亮。

    在他統治下的蜀軍,是曹操軍團的噩夢。

    他發明了若干武器來克制騎兵,首先是絆馬釘,這個玩意兒設計獨特,不管你怎麼扔到地上,總有一面鐵釘朝上。打仗前就灑在騎兵即將衝擊的地帶,騎兵到來時,馬蹄就會被扎爛。其使用方法類似今天修自行車的小販在路上灑圖釘。當然,唯一的區別在於,馬被扎後,是不會有人幫你補的。

    第二招是大車,諸葛亮的軍隊都配備有木車,當發現騎兵時,就將木車擋在步兵前面,用來阻擋騎兵衝擊,也算是木械化部隊了。

    最狠的是第三招,也是諸葛亮最神奇的發明,連弩,這絕對是當年的機關鎗,據史料記載,這種連弩是一擊十發,殺傷力極大,所以當年的魏軍騎兵很畏懼與蜀軍交鋒。

    但這種方法操作性太強,而且不適合進攻,所以使用的範圍並不大。

    到了宋朝,在與西夏和遼的戰鬥中,由於步兵長期打不過騎兵,為改變這種被動局面,不知是哪位天才一拍腦袋,想出了以幾千名步兵組成大方陣,還取了個學名,所謂"以步制騎"。

    上陣交鋒,其結果是,打也打不了,跑也跑不掉。直到天才將領岳飛出現並組建了專業騎兵岳家軍後,中原政權才算是揚眉吐氣了一把。抵禦住了金國騎兵的攻擊。

    到了元朝,以騎兵起家的蒙古軍把騎兵戰術發展到了極致,並依仗這一戰術橫掃天下。他們驕傲的認為,只要自己有馬,就不用擔心自己的統治被推翻。

    然而就在蒙古騎兵威風凜凜的在官道上呼嘯而過,兩邊的南人百姓只能俯首躲避時,那些低垂下的頭所思考的並不只是往哪裡躲避,他們中間的很多人都堅信,一定有辦法打敗這些騎兵,一定有辦法的。

    其實方法很簡單,只是實行起來很困難。

    [76]

    衝擊!騎兵對騎兵

    綜觀歷史上強盛的中原王朝,都有一支強悍的騎兵部隊,而此時的明朝也是一樣,徐達和常遇春都是非常厲害的騎兵將領。他們對騎兵調配自如,選擇突破方向準確,對騎兵的使用已到了得心應手的地步。

    在被元朝統治的九十餘年裡,中原的人們不斷向他們的敵人--蒙古騎兵學習著使用騎兵以及戰勝騎兵的戰術。

    在漫長的積累和等待後,拿起武器反抗的人們終於走到幕前,和他們的騎兵老師蒙古軍隊決戰。而徐達和常遇春正是其中最為優秀的代表。

    現在,他們正面對著蒙古軍隊最勇猛的將領王保保。

    洪武元年(1368)十二月一日,徐達率領明軍騎兵抵達太原城下,與回師救援的王保保軍對峙於太原城外。但由於兵力不如王保保,徐達始終沒有發動進攻,王保保不知對方葫蘆裡賣的什麼藥,自己及時趕到,徐達跑來偷襲太原的目的沒有得逞,但他居然不打也不撤,實在無法理解,於是他一時間也不敢動彈。

    十二月四日,常遇春經過三天的觀察和思考,對徐達說出了自己的意見:"我軍步兵未到達,如果只以現在這些騎兵與敵人對攻,只會增加自己的傷亡,不如選擇深夜偷襲敵營。"(我騎兵雖集,步卒未至,驟戰必多殺傷,夜劫之可得志)。

    這個意見毫無疑問是正確的,常遇春實在是一代名將,眼光獨到,判斷準確。似乎是天助徐達,就在這個時候,太原守將豁鼻馬派使者投降,並表示願意充當內應(這應該算是個蒙奸)。

    一切都預備好了,馬已餵好,刀已磨亮,只等晚上動手了

    當天晚上,王保保沒有睡覺(算他運氣好),這個愛學習的人,此刻正坐於軍營之中秉燭夜讀兵書,突然聽見外面喊聲大作,他心知不妙,當機立斷,毅然決定逃跑,逃跑時頗為狼狽,光著一隻腳跑出大營,匆忙騎上一匹馬,就飛奔出營。

    您問那十萬大軍怎麼辦?連我的鞋都不要了,還要軍隊幹什麼?可見名將就是名將,懂得權衡利弊,畢竟自己的命最重要,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嘛。

    可那十萬大軍沒有了主帥,就像沒頭的蒼蠅,四萬人被殲滅,餘者全部逃散,王保保在衛隊的保護下一口氣逃出上百里,可是常遇春並沒有放過他。

    常遇春深知除惡務盡的道理,連夜出擊,王保保叫苦不迭,邊逃邊戰,等他逃往大同時,他的身邊只剩下了十八名侍衛。而常遇春一口氣追擊到了忻州才撤回。

    這是一場真正的殲滅戰,也是中原騎兵對蒙古騎兵的第一次大勝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77]

    在攻克山西後,徐達帶領軍隊繼續進攻陝西,此時的陝西是由地主武裝李思齊和張良弼等人鎮守,中國歷史上,由於地形問題,大凡從山西進攻陝西,都是極為艱苦,難以攻下。從最初的秦國據守函谷關據六國,到後來的日本人侵略中國,拚了老命,卻始終無法踏入陝西一步。

    但這次情況不同。

    李思齊身經百戰,但他並不想打仗,他對元朝很難說有什麼深厚的感情,他組織軍隊對抗起義軍,說到底不過是怕那些泥腿子搶了自家的糧食。所以當徐達軍進攻時,他一退再退,一直退到臨洮,感覺戲也演夠了,對元朝有了交代,就投降了。而張良弼和他的弟弟張良臣可謂是不識時務,先降後叛,堅守慶陽,後被徐達討平,終究沒有掀起什麼大風浪。

    至此,陝西和山西平定,北方的大部地區落入了明軍之手,為後來與元的決戰做好了準備。

    新王朝對舊王朝都有趕盡殺絕的習慣,如南宋的殘餘部隊逃到了崖山(今廣東新會),元朝軍隊還不放過,硬是把他們趕到了海上全部消滅。世易時移,現在輪到朱元璋了。

    元順帝不喜歡荒涼的上都(開平),想要回到大都(北京),朱元璋卻連上都也不想讓他呆了。

    洪武二年六月,常遇春出兵開始了北伐,但他沒有想到的是,這竟然是自己的最後一次出征。

    與他一同出征的是李文忠,兩人帶領八萬步兵,一萬騎兵開始了這次遠征。在常遇春那種特有的突襲攻擊方式下,元軍不堪一擊。北伐軍先攻錦州,擊敗元將江文清,後攻全寧,擊敗元丞相也速,軍隊絲毫不停,進攻大興州,擊敗元軍並擒獲元朝丞相脫火赤。

    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內,元精心設置,號稱可防二十年的抵禦防線,在常遇春面前就像豆腐一樣軟弱,這位明朝第一先鋒在他人生的最後一戰中充分顯現了銳不可當的威力。他帶領騎兵一路馬不停蹄,逼近上都!

    元順帝此時正在上都,聽說明軍攻來,他充分發揮了自己的特長--逃跑,帶著老婆孩子連夜遁去。一直逃到了應昌(今內蒙古達來淖爾湖),狼狽不堪,在他逃跑的途中,應該可以充分體會一百年前宋朝君主的心情。而後來的事實證明,這並不是他最後一次搬家。

    常遇春一向是窮追猛打的,他追擊幾十里,殺掉了宗王慶生和平章鼎珠,此戰還俘虜了上萬蒙古兵,在打仗的同時,常遇春東西也沒少拿,他把元順帝的家當馬三千匹,牛五萬頭全部帶了回來。

    此戰毫無懸念,也沒有什麼激烈的戰鬥,這並不是因為元軍軟弱,而是由於常遇春太快,他就像一個高明的劍客,手持利劍,在對手反應過來之前,已經直插對手的心臟!這樣的對手太可怕了。

    常遇春勝利班師,經過柳河川時,暴病而死,年四十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還!

    綜觀常遇春的一生,從太平之戰自告奮勇,到北出沙漠,所向無敵,他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他是真正的軍事天才,是真正的第一先鋒。他的生命就像燦爛的流星,雖然短暫,卻是那樣的光耀照人,他的軍事才能和功績也將永遠為人們所傳頌。

    [78]

    在常遇春北伐的同時,徐達也正在關中奮戰,他派遣部將張溫(相當厲害)前去攻取甘肅,張溫進展順利,很快就攻下了蘭州等地,就在徐達節節勝利之時,危險也正向他靠近。

    王保保的計劃

    王保保在敗退回太原後,並沒有採取大的軍事行動,他在觀察徐達的動向。在經過前兩次的交鋒後,他已經很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眼前的對手有多可怕。如果沒有好的機會,他是絕對不會出擊的。

    高手過招,最忌心浮氣躁,王保保的直覺告訴他,現在只能等待。

    當他發現張溫孤軍深入,攻取蘭州後,一直躲在家睡覺的王保保敏銳的感覺到,機會到了。

    他立刻動員了十餘萬大軍,兵分兩路,先以步騎數萬圍攻蘭州,但蘭州並不是他的最終目的,只是一個誘餌。他把主力隱藏起來,駐兵十萬在地形險要的定西。這一招在兵法上叫圍點打援。

    他相信自己的判斷,蘭州對於明軍太重要了,他們一定會派兵來救的,現在要做的就是等魚上鉤了。

    他的判斷沒有錯,很快第一條魚就來了。

    在得知蘭州被圍後,明將於光率部前來救援,當他到達蘭州附近時,發現自己已經陷入了元軍的包圍,在奮戰之後,全軍覆沒,於光戰死。

    王保保終於取得了這次計劃中的第一個勝利,但也有一件事情他沒有想到,那就是蘭州的守將張溫的能力。

    當數萬大軍把蘭州圍得水洩不通的時候,張溫卻毫不慌張,他分析了敵情後,正確的作出了主動出擊的判斷,他親自帶領三千人突襲城外數萬敵軍,居然打敗元軍,使其後撤幾十里,為後來的定西之戰爭取了時間。

    當然除了這件事情讓王保保意外,其他的一切都在計劃之中,他仍然採取這種方式,等待著第二條魚上鉤。

    第二條魚確實來了,不過卻是一條鯊魚。

    王保保的軍事行動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洪武三年(1370)正月初三,朱元璋召開軍事會議,他看透了王保保的企圖,制定出了一個更為複雜的計劃。

    計劃是這樣的,首先命徐達為征虜大將軍,李文忠為左副將軍,馮勝為右副將軍,鄧愈為左副副將軍,湯和為右副副將軍率軍出征。當時元順帝正在應昌,而朱元璋一向是個要麼不做,要麼做絕的人,他準備讓元順帝再搬遠一點,如果能夠趕去西伯利亞當然最好,就算不行,也不能讓他過得舒服。

    他命令不要再救援蘭州,而是讓大將軍徐達自潼關出西安直接攻擊定西,與王保保決戰;另外一路,讓左副將軍李文忠出居庸關入沙漠攻擊應昌,去幫元順帝搬家。

    同時,為了迷惑王保保,他還命令大將金朝興、汪興祖分別進攻山西、河北北部元軍,以吸引元軍注意力,策應主力作戰。

    這個計劃可謂是天衣無縫,王保保也確實沒有識穿朱元璋的計策。他仍然在定西守株待兔,可惜他的對手是朱元璋和徐達,不是兔子。

    洪武三年(1670)二月,四路大軍同時出發,一時之間,軍報紛紛傳到王保保處,戰局亂成一片,二十五日,王保保得到消息,金朝興攻克東勝州。三月二十三日,他又得知,汪興祖攻克朔州。而李文忠已經出居庸關,正在他手忙腳亂之時,真正的敵人已經靠近。

    三月二十九日,徐達率師進抵定西。王保保已經退無可退,只能決一死戰了。

    定西的沈兒峪即將成為決戰的戰場。

    [79]

    王保保的應對

    這一次,徐達帶了將近四十萬人進攻王保保,為達到突擊的效果,他親自率領十萬軍隊連夜奔襲定西,元軍已經做好了迎戰的準備,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讓他們墮入雲裡霧裡。

    徐達的十萬人到達後,並沒有任何作戰的表示,相反,他的軍隊第一個行動是去找木頭,修房子和營寨,元軍大惑不解,難道他們想在這裡常住?

    統帥王保保卻明白徐達的用意,他不住的感歎,徐達真是深通兵法之人,王保保守住定西沈兒峪的目的就是為了誘敵攻堅,並伺機反攻,然而徐達不上他的當,先紮穩陣腳,慢慢對付他。

    這個人真是不容易對付啊。

    更讓他鬱悶的是,明軍三月二十九日到達,卻不急於出戰,只是用小股部隊試探,讓元軍煩惱不已。而到了四月五日,情況出現了惡化。

    從四月五日起,徐達將士兵分成三班倒,不斷派士兵到王保保兵營放火,襲擊,如果不搞這些,他們也沒有閒著,就在元軍營帳前敲鑼打鼓,還有吊嗓子的,甚有開場唱戲的苗頭,元兵又累又餓,不得休息。逼急了,想要進攻,又礙於敵方營壘堅固,只能看著乾著急。

    王保保再也坐不住了,他明白,這樣下去,軍隊不被打垮,也被鬧垮了,他不得不出擊了。

    六日,王保保通過當地人的指引,找到了一條小路,可以抄明軍的側翼,他派遣了一千精兵對明軍發動了突然襲擊,明軍萬沒有想到元軍會突然出現,陣勢大亂,左軍大將驚慌失措,脫離了指揮位置,元軍得以攻入內營,眼看明軍就要大亂,此時徐達在中軍帳內聽到外面大亂,他沒有像王保保一樣驚慌失措,而是靜聽動靜,並依靠他的軍事直覺判斷出這不過是小股部隊的偷襲,於是他騎馬趕往側翼,並親自持劍督戰,士兵們看到他的身影,頓時士氣大震,將元軍擊潰。

    在危急時刻判斷出敵情,並能夠及時應對,是一個將領最重要的素質,徐達不愧名將之威名。

    元軍潰敗後,王保保以為明軍會收斂一點,沒有想到剛收兵回營,明軍又開始開台唱戲了,這下子王保保也沒有辦法了,他晚上也睡不著,只有苦笑著看著對面盡情表演的明軍。

    其實他也煩惱不了多久了,因為明軍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他們即將採取行動。

    [80]

    就在元軍被吵得不得安寧卻又無計可施時,四月七日夜裡,明軍突然停止了以往的喧囂,元軍大喜,紛紛開始休息,雖然他們心裡也知道,明軍的這次安靜並不尋常,但長期不能睡覺的痛苦實在讓他們無法忍受。於是個個倒頭就睡。

    在元軍開始休息的同時,等待多時的徐達正在檢閱他的士兵,這麼長時間的等待,就是為了今晚!他十分清楚,今晚是最好的時機,也是唯一的機會。王保保佔有地利,而且有十萬之眾,自己遠道而來,糧草無法長期維持下去,這個機會一定要抓住,如果不能一鼓作氣擊敗對方,最後的失敗者就會是自己。為了取得勝利,他作出了一個決定。

    最大程度發揮士兵的戰鬥力,是將領的責任,一般來說,將領們是利用自己的謀略和軍事調度來達到這一目的,然而當戰鬥到了最關鍵時刻,所有的軍事智慧都無法再發揮作用時,將領們就只剩下最後一招,親自上陣

    徐達在出征前,將他的部隊放在前列,以保證所有的士兵都能看到他的帥旗,無論士兵們在何處奮戰,只要看到這面旗幟,他們就會有勇氣戰鬥下去

    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卻也是唯一的辦法

    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孫子兵法

    徐達五條全佔,豈有不勝之理!

    就在元兵熟睡時,徐達以中央突破戰法,偷襲元軍中軍,元軍實在過於疲倦,甚至有的士兵聽到了喊聲,也無力起身,乖乖的做了俘虜。明軍在徐達的帶領下,以雷霆萬鈞之勢,全殲元軍,十萬大軍就此崩潰。

    此時王保保正在中軍營休息,事實證明,他在逃跑方面是很有點天賦的,這位仁兄在大亂之中,反應仍然十分敏捷,搶過了馬,還順道帶上了自己的老婆孩子,向北方逃去。一片混亂之中,尚能如此周全,不服不行啊。

    此戰明軍大敗元軍,生擒元剡王、元濟王及文武大臣一千九百餘人,蒙古士兵八萬四千餘人(可怕的數字)。王保保又一次全軍覆沒,這一次,他連十八個侍衛都沒有,只帶著老婆孩子逃到了黃河邊,想起慘況,唯有抱頭痛哭。

    很多史書寫到這裡就沒有了,這是不太符合邏輯的,因為王保保沒有長翅膀,也沒有摩托車,不可能飛過黃河,所以就在這裡丟下王保保也是不太厚道的。其實如果考察歷史中的很多細節,就會發現很多有趣的地方。

    仔細分析王保保過黃河的經歷,我們就會發現,平時多學幾種技術是多麼的重要。

    王保保到了黃河邊後,沒有渡河的船隻,但名將是不會被難倒的,他不知去哪裡找來了根木頭,讓他的老婆孩子趴在上頭,全家老小就抱著這根木頭過了河。(保保與其妻子數人從古城北遁去,至黃河,得流木以度)

    可以看出,王保保一定很擅長游泳,另外他應該還有一定操縱船隻的能力,定西在甘肅境內,是黃河上游,此地水流湍急,划船也不一定能橫渡,而他抱著木頭就能過黃河,實在是一種本事。這真是個多才多藝的人啊。
tyler002 發表於 2008-9-25 15:21
正文 第八十一章至第一百章

  [81]

    王保保上岸後,望著對岸的景色,悲痛欲絕,在不久之前,他還有一支龐大的軍隊,現在卻只剩下了自己和老婆孩子。

    十萬大軍,毀於一旦!

    向對岸遙拜後,他騎上馬向和林(今蒙古烏蘭巴托西南)奔去,在那裡他還能夠東山再起

    事情還沒有完,我還有機會的

    在王保保潰敗的同時,李文忠正在幫元順帝搬家,他自出居庸關以後,連續擊敗阻擋他的元太尉蠻子(不是外號)、平章沙不丁朵耳只八刺(名字比較長),並再次攻克開平,五月二十一日,他到達了元順帝的老巢應昌。

    元順帝確實是個可憐的人,自洪武二年(1369)被迫搬家後,在應昌只住了幾個月,就死掉了,他這個皇帝當真是相當窩囊。可是追悼會還沒來得及開,老相識李文忠又一次不請自來,此時的元朝倒是相當硬氣,想要固守。可是固守也是要有實力的,何況攻城的是李文忠。

    李文忠絲毫不客氣,既然你不肯自己搬,那就只有幫你了。

    他攻城效率之高,令人驚歎,攻下應昌只用了一天,蒙古騎兵素來以速度快,機動性強聞名,但面對李文忠這樣的進攻速度,他們也只有瞠目結舌了。

    由於沒有想到李文忠如此厲害,城裡的王公貴族們都沒來得及跑,元順帝的老婆們全部被俘,王公大臣們全部被抓,其中還包括元順帝的孫子買的裡八刺。

    唯一跑掉的是元順帝的兒子愛酞識理達臘,也就是後來的元昭宗。他跑到了和林,和王保保回合,這對難兄難弟抱頭痛哭,立志報仇雪恨。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有疑問,為什麼王保保如此慘敗,還要稱呼他為名將呢,這涉及到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名將是什麼樣的人

    名將是怎樣煉成的

    如同前面所說,我們會對歷史中某些本質性的東西進行分析,當然了,還是用我的方式。

    很多人都羨慕名將的風采,也很想體會一下在戰場上指揮千軍萬馬的感覺,所以軍事論壇裡往往人滿為患,很多軍事迷都恨自己沒有出生在金戈鐵馬的年代。

    但實際情況是,歷史上的名將畢竟只是少數,大多數的都是類似三國誌遊戲裡面的小兵,上陣不久就被殺死。而且名將絕不是那麼容易煉成的。

    在下就此談一下看法,因為這也有助於我們瞭解後來的明朝大將們的成長過程和經歷及明朝軍事制度的一些問題。

    [82]

    在成為名將的道路上,我們要經歷六個坎坷,讓我們以六個年級來標明他們,只有戰勝眼前的坎坷,才能升入下一個年級。當然,有些天才同學不需要經過這六個年級,生下來就會打仗,也是有的,不過極少,我們可以忽略。

    好了,名將學校開學了,第一個年級要學習的是軍事理論。所有想成為名將的人,必須要學習一些經典的理論知識,包括孫子兵法、吳子兵法等等,只有在積累了大量的理論知識後,你才能跨入下一個年級,但這個年紀有一個很特殊的規定,因為有些同學家裡窮,買不起書本,所以他們只能在實戰中去學習這些理論。他們之中的優秀代表就是李雲龍同學。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實在沒有說錯的,這些在實戰中學習理論的同學將可以跳過第二個程序,直接進入第三個程序。

    我們還是和大多數同學一起,來看看第二個年級要學習些什麼,第二個年級學習的內容是實戰。這是極為重要的,那些理論中學習的優秀者如果不能過這一關,他們就將被授予一個光榮的稱號--紙上談兵,這個稱號的第一個獲得者是趙括同學,授予者是二年級的年級主任趙奢。

    我們來解釋一下為什麼實戰如此重要,這是因為雖然軍事理論都是高年級的學長們經驗總結,但由於他們寫這些東西的時候,情況和現狀是不完全一樣的,在實戰中,如果照搬是要吃大虧的。趙括同學就是沒有學好,才不能畢業的

    作為一個學員,想成為名將,一般都是從小兵幹起,當然除了高幹子弟外,比如趙括同學,由於年級主任趙奢是他父親,所以他一開始就是大將,這是不妥當的。

    因為只有戰場才能讓一個人成為真正的名將,他必須親手持刀去追擊敵人,見識戰場的慘烈,明白人被刀砍是要死的,瞭解你不殺我,我就殺你這條戰場上永不過時的真理,知道所謂打仗就是以性命相搏,他們才會明白什麼是戰場,什麼是實戰。

    大多數學員會在這一關被淘汰,他們會改行,一生當一個軍事票友,這對他們來說並不見得是一件壞事。

    而留存下來的那些學員,在殘酷的實戰中逐漸瞭解了戰爭的規律,開始真正走上名將之路。

    好了,我們帶領剩下的學員來到三年級,三年級要學習的是冷酷。

    成為一個名將,就必須和仁慈、溫和之類的名詞說再見,他必須心如鐵石,冷酷無情,當然歷史上也有很多以仁出名的儒將,但請大家注意,他們的仁是對士兵和老百姓而言的,對敵人他們比誰都冷酷。

    所謂仁不帶兵,義不行賈,冷酷不是殘忍,不是殺戮無辜的老百姓,而是堅忍,比如你的一個很好的朋友觸犯了軍紀,但你為了執行軍紀,一定要殺了他,只有這樣,你才能控制軍隊,即使他是你最要好的朋友,甚至是你的親人,你也要這樣做。

    這才是真正的冷酷!

    學員們將在戰場上學會冷酷,他們可能都是善良的年輕人,平時從不與人爭吵,但當他們走上戰場,親眼看到自己的同鄉和戰友被敵人殺死,或者身負重傷在地上痛苦的呻吟,他們會被憤怒和痛苦所鼓動,毫不留情的殺死一切與自己敵對的人,給地上的傷兵補上一刀,然後一個人在屍體旁邊喃喃自語,就在這地獄一般的環境中,他們變了。

    從殺雞都怕見血到敵人的腦漿和鮮血濺到身上渾然不知,從溫文爾雅到冷酷無情,他們在殘酷的環境中畢業了,不合格者將被淘汰,而那些心如堅石的人將進入四年級的學習,他們離成為名將越來越近。

    [83]

    四年級要學習的是理智,這也是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我們作為普通人,生活中會被許多事情左右自己的情緒,比如買彩票中個二等獎幾百塊,你也會高興半天,要是炒股票賺了大錢,就更不用說了。那麼如果你玩的遊戲是以人命為賭注呢?你會有何反應。

    當你在極度緊張的環境中與敵人僵持了很長時間,突然敵人退卻了,你能遏制住心中的激動,先判斷形勢再去追擊嗎?當你抵擋不住敵人的進攻,全軍即將崩潰時,你能及時冷靜下來,發現敵人的弱點嗎?

    是的,這太難了,我們都是凡人,都有感情,容易激動,而我們的學員們就必須保持冷靜和理智,在任何時候都不被感情左右,就如同賽車一樣,賽車是一項激情四射的運動,然而車手卻必須保持絕對的冷靜。

    這就是四年級學員要做到的,能過這一關的人,已經很少了,剩下的精英們,我們繼續前進!

    五年級是最重要的一個年級,在這個年級裡,學員們要學習的是判斷。

    這是名將的重要特徵,不需要理由,不需要依據,你能依靠的就是你自己的判斷。你要明白的是,你所掌握的是無數士兵的生命,而所有的人都等著你拿注意。

    小兵只管打仗,遇到問題,他會問伍長,伍長會問百戶,百戶會問千戶,千戶問指揮,你就是指揮,你還能去問誰?!

    在士兵的眼中,你就是上帝,就是主宰世界的神!他們能否活下來就看你的了!

    兵法之所以奇妙,關鍵在於一個變字,所謂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海!戰場是一個瞬息萬變的世界,決斷只在一線之間,進攻還是防守,前進還是退卻,都要你拿注意,在你身邊也許有一大群參謀,但他們往往並不站在真理一邊,決斷的還是你。如果參謀比你高明,為什麼要你當主帥?!

    如果你能從那變化莫測的世界中,發現其中的奧妙,並就此做出正確的決斷,那麼恭喜你,你已經具備了名將最主要的素質。但是還有一關是你必須通過的,只有過了這一關,你才是真正的名將。

    現在我們來到最後一個年級,這個年級我們要學習的是堅強。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學習內容,所謂勝敗兵家常事,不過安慰自己而已,打了敗仗,死幾萬人,你能承受這樣的心理壓力嗎,你怎麼去面對那些士兵的家人,怎麼有臉去見將指揮權交給你的上級?那是幾萬人命,不是幾萬隻雞!

    然而你的選擇只能是堅強,即使你屢戰屢敗,但必須屢敗屢戰!我們可以想像,當你數次敗在同一個人手下時,你會畏懼這個人,所謂的恐某症就是這麼來的,即使你有著傑出的軍事才能,不能戰勝自己的軟弱,還是不能成為名將的。

    而那些最優秀的人能夠從失敗中爬起來,去挑戰那個多次戰勝自己的人,這才是堅強!

    [84]

    當你具備了以上所有條件後,你就成為了真正的名將,但還有一點,是你必須具備的,那就是運氣。

    說起來似乎有點滑稽,這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沒準就在你萬事俱備,準備大展身手時,一支冷箭射來,就此死掉,那才是比竇娥還冤,你的一切抱負和能力都無法展現了。戰史上只會這樣記載,某年某月某日,某某人在戰場上被不知名小兵射死,其人具體情況不詳。

    所以名將之路是一條艱苦的道路,非大智大勇,大吉大利之人不能為。

    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在這變化無窮的戰場上,要想成為真正的軍神,你必須在一次次的殘殺中倖存下來,看著周圍的人死去,忍受無盡的痛苦,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努力獲取那不為人知的奧秘和規律,經歷無數次失敗,有勇氣從無數士兵的屍體上站立起來,去打敗對手

    這才是真正的名將之路,一條痛苦、孤獨、血腥的道路,在這條路上,能信任和依靠的人只有你自己。但只要你走到終點,光榮和勝利就會在那裡等待著你。

    無論是徐達、常遇春、王保保還是後來的戚繼光、袁崇煥都是這樣的名將,他們就是這樣成長起來的。他們完全有理由為自己的成長經歷而驕傲和自豪。

    所以當不成名將的各位學員,你們完全不必為此而悲傷失望,因為這工作不是一般人能幹的,甚至可以說,不是人能幹的,諸位普通學員,還是回去做老百姓吧,那才是快樂的生活。

    [85]

    在對北元戰爭連續取得勝利後,元軍終於明白了眼前的這個敵人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容易欺負的南宋政權,而是一個可能徹底消滅自己的強大對手。

    王保保明白,現在要做的就是等待。總會有機會的。

    兩年後,一直龜縮的元軍終於慢慢向明朝伸出了觸角,他們四面出擊,趁明軍後撤,他們又佔領了東自吉林,西至甘肅、寧夏北部的廣大地區,他們以這些要塞為根據地,不斷向明軍進攻,使用的還是最讓人討厭的游擊戰術,你打他就跑,你走他又來。

    在這種情況下,朱元璋與他的將領們開始討論採取何種方式對付北元,在應對方法上出現了分歧,包括徐達在內的大多數人讚成進攻,一次性解決北元。但也有人反對。

    反對的人有兩個,一個是劉基,另一個是朱元璋。

    劉基認為北元還有強大的實力,而且更重要的是,王保保還活著(保保未可輕也)。至於朱元璋,他更多的是憑借自己那天才的軍事直覺。如果在十年前,他可能會堅持自己的看法,以防守為主,但現在不同了。

    他現在是一個偉大國家的君主,不可能再示弱於人,於是他同意了徐達等人的要求,擬定進攻計劃。

    從這一情況可以看出,劉伯溫之名確實並不虛傳,他完美的詮釋了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的規律。而朱元璋也證明了他獲得天下絕無半分僥倖。

    領導就是有水平啊!

    朱元璋這次擬定了一個幾乎完美的計劃,他手下的名將們全部參與了這次行動計劃。他召集了十五萬大軍,命徐達為征虜大將軍、李文忠為左副將軍、馮勝為右副將軍,各率兵5萬人,分三路出征。

    其中以徐達為中路,出雁門關進攻和林,並沿途宣傳要把王保保和北元皇帝趕出老家,然而這只是一個詭計,他的真實目的是引誘元軍出戰,在野戰中殲滅敵人;這個計劃可以說明兩點,一、當時明軍的實力已經相當厲害,可以與元軍在野外決戰,二、朱元璋的軍事思想已經達到了很高的境界,即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目的,這是十分難得的。

    此外,李文忠為右路,出居庸關經應昌靠近和林,在徐達軍隊與元軍決戰時出其不意發動攻擊,一舉切斷元軍後路。並與徐達合擊元軍。

    馮勝為西路,出擊甘肅,他沒有固定的戰略目的,只是起疑兵作用。可以說這一路基本是去觀光順便搶戰利品的。

    朱元璋的這一戰略部署,主攻,輔攻,佯攻皆有,分路出擊,待時機一到,便可以三路合擊。堪稱一個完美的軍事計劃。

    但就如我們前面所說,戰場上的變化實在是太快了,沒有人能夠完全把握,即使朱元璋和徐達這樣的傑出軍事家也不能。

    出征的時刻到了,在三位將領中,馮勝的情緒是最低落的,因為他自認軍事能力並不差,卻只承擔了配角,而徐達和李文忠頗為趾高其昂,作為戰爭的主角,此戰一定要蕩平北元!

    馮勝,其實你完全沒有必要沮喪,因為在戰爭中,主角和配角是經常調換的。

    洪武五年正月二十二日,三路大軍從不同的路線向著北元出擊,等待他們的將是不同的命運。

    [86]

    在出征之前,朱元璋讓主將們自己挑選先鋒,出乎很多人意料之外,徐達選擇了一名資歷尚淺的將領,由於此人是常遇春的內弟,而常遇春是他的老搭檔,所以很多人猜測,徐達這次是走了後門,故意讓此人立功,以告慰常遇春不能出征之遺憾。由於此次出征北元兵勢威武,很多人都認為是必勝之戰,大家都想搶著立功,對徐達任用私人很不滿意。

    他們未免太小看徐達了,他是真正的明朝第一名將,用兵如神,為人公正,他之所以挑選這個人出征,只是因為此人確實是最合適的人選。

    這個人就是藍玉!

    鬱悶的馮勝也挑選了他的先鋒,傅友德,這是一個真正的傳奇人物,他之前似乎從來沒有打過敗仗,但由於表現的機會並不是很多,其名聲遠遠不如郭興等人。馮勝挑選他為先鋒似乎有點破罐子破摔的意思。

    這兩個人的選擇在很大程度上挽救了這次並不成功的出征,這只能用無心插柳來形容了。

    洪武五年(1372)二月二十九日,徐達大軍進入山西境內,藍玉率領騎兵為先鋒,先出雁門關,他的運氣不錯,在野馬川(今蒙古克魯倫河)碰到了王保保的騎兵,藍玉奮勇當先,一舉擊敗王保保。這是王保保的第一次退卻。

    三月二十日,藍玉連夜追擊,在土剌河(今蒙古烏蘭巴托西)再次攻擊王保保,王保保戰敗,向北逃去,這是王保保的第二次退卻。

    徐達和藍玉都很興奮,在他們看來,擊敗王保保只在明日!

    而此時的王保保卻終於等來了他的機會,報仇雪恨的機會。早在一個月前,他得到了明軍出征的消息,在仔細考慮了自己的軍隊實力後,他正確地認識到,自己的軍事才能不如徐達,軍隊戰鬥力也不如明軍騎兵,不能與明軍正面作戰,如戰必敗,要想擊敗明軍,只能用伏擊。

    為達到這一目的,他與元將賀宗哲商定,在嶺北(今內蒙古北部)設下了圈套。所以他在戰役開始之初,不斷出兵與明軍接觸,故意戰敗,應該說藍玉是一個頭腦冷靜的將領,他並沒有孤軍深入,而是等待徐達大軍的到來。此時的徐達卻也已經被勝利沖昏了頭腦。他上當了。

    五月六日,王保保突然出現在嶺北,徐達立刻帶領軍隊追擊,當他進入嶺北山區後,賀宗哲突然出現,偷襲明軍,由於沒有提防,明軍大敗,死傷萬餘人,此時王保保和賀宗哲合軍一處,準備一舉殲滅徐達的大軍。

    可是徐達畢竟是徐達,他在四年級學到的科目挽救了他,在極為不利的境況下,他以令人難以想像的理智和鎮定穩住了局勢,將軍隊安全撤出,並修建了堡壘,擋住了王保保的數十次進攻。藍玉在作戰中十分英勇,多次掩護軍隊撤退,表現了他名將的素質。

    王保保看著煮熟的鴨子又飛了,只能望天興歎,此生勝不過徐達矣!

    [87]

    就在中路徐達軍失敗的同時,李文忠的軍事行動也充分體現了禍不單行這句俗語的準確性,六月二十九日,李文忠率領軍隊抵達口溫(今內蒙古查干諾爾南),元軍敗退,李文忠似乎是受了徐達的傳染,也開始輕敵冒進,他將輜重留在後方,親自率領大軍輕裝追擊元軍。

    李文忠並不是毫無戰略考慮的,他的用兵特點就在一個快字,如果把徐達比作謀略周詳的長跑選手,李文忠就是百米賽跑的能手,在應昌,他創造了一日破城的紀錄,這次,他認準了元軍沒有防備,所以大膽追擊,以圖一舉殲滅元軍。

    當他追擊到阿魯渾河(今蒙古烏蘭巴托西北)時,終於找到了敗退的元軍,只不過似乎和他想像中有點不同。這支部隊並沒有逃跑的狼狽和疲態,相反個個都龍精虎猛,躍躍欲試。

    似乎上當了。

    統率這支軍隊的是元將蠻子哈刺章,這是一個很有才幹的將領,他採取了和王保保相同的戰略,吸引明軍主力進攻,然後尋找時機決戰。此時的李文忠軍已經連續追記了數日,十分疲勞,而元軍利用小股兵力引誘,大部隊卻得到了充分的休息。他們已經在此等待李文忠很久了。

    到這份上了,啥也別說了,開打吧。

    李文忠確實厲害,在極為不利的情況下,他親自率領部隊與元軍交鋒,激戰數日,居然打垮了元軍,殲敵上萬人,但明軍死傷也不少。按說打到這個地步,面子也有了,就該回去了。可李文忠實在不是好惹的。

    他力排眾議,以驚人的意志力和指揮才能率軍隊追到了稱海(今蒙古哈臘烏斯湖),一定要把元兵趕盡殺絕,元將蠻子哈刺章自知惹了大麻煩,招惹了這個煞星,他已經命令軍隊後撤,以躲避李文忠,打不起還躲不起嗎?

    沒有想到,李文忠欺人太甚,一點面子也不給,一路追過來,不要自己老命誓不罷休。俗話說狗急還跳牆,何況是人!元軍隨即以決戰架勢佈陣,意欲與明軍決一死戰。李文忠雖然勇猛,卻並不笨,看見元軍要拼老命了,便收兵修建營壘,據險自守與元軍對抗,元軍十分驚訝,不明白這個追了他們幾百里地的傢伙為什麼突然不打了,但這個人太可怕,他們畏懼明軍設有詭計,也不敢輕舉妄動。雙方就此僵持下來。不久之後,李文中發現糧食不夠了,便如同遊行一般,大搖大擺的把部隊撤走,元軍看他如此囂張,認定必有伏兵,不敢追擊,李文忠就此班師而還。

    徐達和李文忠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打擊元軍的目的,但至多只能算是個平手,並不能算勝仗。

    而事先最不為人看好的西路軍,卻創造了奇跡,這一奇跡的締造者,正是傅友德。

    [88]

    西路軍前進的方向是蘭州,到達蘭州以後,馮勝作出了一個決定,分兵!

    由於此次他的任務只是疑兵,沒有什麼作戰任務,五萬人在自己手下閒著也是閒著,還不如讓他們去幹點事。但馮勝畢竟是一流的軍事將領,深知大漠之中,分散兵力是大忌,所以他只給了傅友德五千人而已。更出奇的是,他也沒有交給傅友德明確的戰略任務,這也不能怪馮勝,因為他自己也沒有具體的戰略任務。

    在我看來,馮勝似乎是看著手下的五萬人無事可幹,讓他們出去逛逛的。

    五千人確實不多,但要看在誰的手裡,這些兵到了傅友德的手中,就逛出名堂了。

    神奇的傅友德

    他沒有因為自己的兵力少就龜縮不前,在判斷當前局勢後,他親自率五千騎兵攻打西涼(今甘肅武威),擊敗元將失刺罕。一勝。

    取勝之後,傅友德馬不停蹄,進攻永昌(今屬甘肅),擊敗元太尉朵兒只巴,殺敵數千。二勝。

    此時的馮勝終於看清了傅友德的實力,他放心大膽的將主力交給了傅友德,對於傅友德來說,這無異於是如虎添翼。他親自帶兵再次攻打元軍於掃林山(今甘肅酒泉北),活捉元朝平章,並殺死元軍五百餘人,三勝。

    此時甘肅的元軍陷入了極度的恐慌之中,他們從各處聽說有個叫傅友德的瘋子看到元軍就打,而且戰無不勝,非常害怕。唯有求天保佑,這個瘋子不要來找自己的麻煩。

    然而傅友德就像上了發條的鬧鐘,根本停不下來,六月三日,他繼續進攻,這次倒霉的是元將上都驢,他不巧遇到了傅友德,結果全軍覆沒,自己也被俘投降。四勝。

    六月十一日,傅友德大軍攻打亦集乃路(今內蒙古額濟納旗),元軍守將伯顏帖木兒聽到傅友德前來,連抵抗的勇氣也沒有了,當即開城投降。五勝。

    傅友德大軍繼續前進,在別篤山口遇到了元岐王朵兒只班帶領的元軍主力,傅友德二話不說,碰到就打,擊潰元軍上萬人,抓獲文武官員二十餘人。元岐王朵兒孤身一人逃走。六勝。

    之後,他又率兵追至瓜州(今甘肅安西),擊敗當地元軍,繳獲牛羊等大量戰利品。七勝。

    一直打到十月份,由於繳獲的戰利品實在太多,已經嚴重影響了軍隊行進速度,而元軍已經被打怕了,見到西路軍就逃,也無仗可打了,二十四日,明軍班師回朝。

    從五月到十月的這五個月裡,元軍痛苦不堪,傅友德帶領數萬大軍從甘肅打到蒙古,所向披靡,來回折騰元軍,元軍又怕又恨,打又打不贏,躲也躲不了,整日在恐懼中生活。

    傅友德以幾萬軍隊在北元境內如入無人之境,縱橫南北,竟無人可擋!實在令後人歎服,他七戰七勝的不朽傳奇也就此記入史冊。

    [89]

    十一月,中路軍徐達、右路軍李文忠由於戰況不利,也先後班師。在這次北伐中,朱元璋並沒有達到他肅清北元的目的,而北元也認識到了明的強大,雙方就此進入僵持狀態,明朝的第一代名將們也結束了他們的傳奇,即將面對未來的命運。

    這一僵局在十餘年後才被打破,打破它的人正是在這次北伐中成長起來的藍玉。

    暫時結束北元戰爭,讓我們看看朱元璋是怎樣著手建立他的國家的。

    朱元璋建立了國家後,第一個任務就是給它取一個名字,這可是極其重要的,就如同今天的人們要給孩子們取名字一樣,這個名字要叫幾百年,馬虎不得。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蒙古族是馬背上的民族,文化修養有限,但他們建立的朝代取名為元,可是大有來歷,這個元字是取自於易經"大哉乾元"之義,也代表了其對中華文化的景仰。

    而朱元璋將自己的朝代取名為明,就有很多爭議了,很多人認為,這是因為朱元璋出身於明教,所以才有此名,而另一些人認為,元是北方政權,按照風水來說,是水,屬陰,而朱元璋定都南方,要用南方之火明來鎮住北方之水陰。

    當然了,情況到底是怎樣,只能去問朱元璋了。

    在給自己的國家取好了名字後,他也考慮著給自己找個光榮的祖先,雖然他經常自稱"淮右布衣",擺出一幅英雄不怕出身低的勢頭,但大臣們都知道,這些稱號只有他自己能說,誰要敢當著他的面說出這些話,就等著掉腦袋吧。他原先考慮要認宋朝的大聖人朱熹為祖先,但有一個客觀原因使得他不得不放棄這一想法。

    因為朱熹生活的年代離他太近了,不太好混水摸魚,朱百六等人還在那裡擺著呢,別說騙人,自己都騙不過去。於是就此作罷了。

    經過二十餘年的混戰,中國大地上餓殍遍野,田地荒蕪,開國皇帝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恢復生產,朱元璋在這一點上做的就相當好,他十分關注三農問題,把所有的熱情都放在了農民兄弟的身上。洪武三年(1370),他規定凡是開墾荒地的,就免除三年租稅,而且為了鼓舞開荒,他制定法令,只要你開了荒地,這塊地就是你的,就算原先的主人找來,你也不用怕,我朱元璋給你撐腰。這就大大的促進了開荒的進行。

    為了鼓舞種田,他還發佈命令,犯罪之人,只要不是殺頭的罪,統統發配去種地,也算是幹了件好事。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所謂的犯罪之人以官員居多,當時僅鳳陽一地,就有一萬多官員在田里插秧,具體原因我們後面再說。同時,他還大大削減各地的租稅,除了一個地方外。

    這個地方就是張士誠佔據過的江浙地區,由於當地的人民支持張士誠,他對此十分不滿,規定江浙地區賦稅高於其他地方數倍。這一規定直到後期才廢除。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朱元璋是個有仇必報的人,請大家記住他這個性格特點,對我們分析他後面的行為大有益處。

    [90]

    相對的,他十分痛恨從商的人,這極有可能與他在小時候被屯米的奸商害過有關,當時的著名富商沈萬三就成為了他重農抑商政策的犧牲品。這位沈萬三十分有錢,據說家裡有個聚寶盆,所以錢財源源不斷,這位同志也想學習呂不韋,想搞一把政治投機,他主動投靠朱元璋,並出錢修築了三分之一的南京城牆,這些城牆十分堅固,都用上好的花崗石修建,並用糯米為漿,外面還塗有石灰,堪稱鐵壁。

    沈萬三花了大價錢,希望朱元璋給他點好處,可他從來就不明白朱元璋是個怎樣的人,朱元璋聽說此事後,不動聲色,等城牆修好,就準備殺了他。沈萬三實在太蠢,像朱元璋這樣的人怎麼會容忍一個商人去修建首都的城牆!還是馬皇后反覆勸說,朱元璋才沒有動手,但他還是沒收了沈萬三的財產,把他發配到雲南。

    沈萬三平生第一次作了虧本生意,但他並不是唯一的不幸者,幾乎所有的商人都受到了歧視,朱元璋限制商人的行為看似平常,卻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自宋朝以商為主的發展方向,對中國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我們將在後面對此進行詳細的闡述。

    在政治制度上,他幾乎照搬了元朝的各項機構,中央設中書省,左右相,主管國家大事,下設六部,當時的很多人認為,朱元璋的明朝政府將繼續按照元朝的官制走下去,然而後來發生的事情是他們意想不到的。這也留待後面再說。

    明朝的制度還有很多,我們之所以介紹上面這些,是為了下面發生的故事作一個鋪墊。

    在此,我們還要介紹一下明朝的科舉制度,這是明朝的一個特色。

    科舉制度並非自明朝起,卻在明朝發揚光大,說來真是有趣,唐宋時雖有科舉,但錄取名額十分之少,一科往往只取幾十人。明朝自洪武三年(1370)年起開科舉,實行擴招,這下子想做官的人就擠破了頭。紛紛以讀書為業,這些人就是後來明朝文官勢力的基礎。

    當時的考試分為三級,第一級是院試,考試者統稱為童生,你可不要以為都是小孩來考,七八十歲的童生也是有的,考試範圍是州縣,在這個考試中合格的人就是我們大家熟悉的"秀才",你可別以為秀才好考,考試成績有六等,只有在這個考試中,考到高等的才能得到秀才的稱號,而考到一、二等的才能有資格去參加更高一級的考試,叫"錄科"。

    現在你已經當上了秀才,從此就擺脫了平民的身份,大小也是個知識分子了,你有某些特權,比如可以免除一人的徭役,見到縣長大人可以不下跪。但你並不是官,還差得遠呢

    要當秀才已經如此之難,可是為了當官,同志們還要繼續奮鬥!

    下一級的考試叫鄉試,你可千萬別誤會,這個所謂鄉試不是指鄉里的考試,而是省一級的統考。請注意,鄉試不是你想考就能考的,三年才有一次,一般在八月,由省裡出題,而且有名額限制。在這一級別考試中過關的人就叫舉人,這個舉人可不得了,是有資格做官的。之所以說是有資格,是因為這個級別是不能包你一定當官的,也就類似今天的大學畢業不包分配

    那舉人怎麼才能當官呢,很簡單,當官的人死了,你就有機會了。

    所以你如果在明朝去參加某位官員的追悼會,看到某些人在門口探頭探腦,面露喜色,要不是和這家有仇,那一般就都是舉人。

    現在大家知道為什麼范進同志考中舉人後會發瘋吧,換了你可能也會瘋的。

    在這個考試中獲得第一名的人叫作解元。這就是三元裡的第一元。

    好了,你已經考中舉人了,終於走出了省城,現在向京城出發,為了當官,向前衝啊!

  [91]

  現在你已經是舉人了,那麼請你打好包袱,準備好筆墨紙硯,明年二月你將要迎接人生的真正考驗--會試。
  
  這個考試只有獲得舉人資格的才能參加,也就是說,你的對手將是其他省的精英們,朝廷將在你們中間挑選三百人(可能有變動),但要注意,這三百人並不是我們經常所說的進士,他們只是"貢生",要想當進士,你還要再過一關。
  
  會試考試的第一名叫會元,這是三元裡的第二元。
  
  在說下一關之前,我們要介紹一下科舉考試的考場,當時的考場可不是今天光線明亮的教室,還有一大堆家長在外面抱著西瓜等你。明代考試的考場叫做貢院,其實從其結構環境來看,可以稱其為牢房。
  
  貢院裡有上萬間房間(大家可以估計一下錄取率),都是單間,有人可能覺得單間很好,別忙,我來介紹一下這是個什麼樣的單間,這種單間叫做號房,長五尺,寬四尺,高八尺。
  大家估量一下就可以感覺到,這幾乎就是一個籠子。考生在進去前要先搜身,只能帶書具和燈具進去,每人發給三支蠟燭,進去後,號門馬上關閉上鎖,考生就在裡面答題,晚上也在裡面休息,但由於房間太小,考生只能蜷縮著睡覺,真是要多難受有多難受。
  
  然而就在這樣的艱苦環境下,在那盞孤燈下,在難以忍受的孤寂中,我們的先人滿懷著報國的理想,用堅強的毅力寫出了妙筆生花的文章,實在值得我們尊敬。
  
  每一個經歷過這場考試的人都應該獲得我們的掌聲,不僅是那些成功者,也包括那些失敗者。
  通過會試的精英們面對的最後一道考驗就是殿試,在這場考試中,他們將面對這個帝國的統治者,考試方式是皇帝提問,考生回答,內容主要是策問。這些可憐的考生是不敢也不能抬頭的,他們只能戰戰兢兢的答完問題,然後退出等待自己的命運。
  
  皇帝及大臣根據考生的表現,會劃分檔次,共有三甲,一甲只有三個人,叫進士及第,分別是狀元、榜眼、探花,這是為我們大家熟知的,二甲若干人,叫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人,叫賜同進士出身。
  
   而狀元就是三元中的第三元。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92]
  
  如果到了這裡,你還榜上有名,那麼恭喜你,你將會被派任官職。不過不要期望過高,此時分派的官職都不高,經歷這麼多苦難,你得到的很可能只是一個八品的縣丞而已,離縣太爺還遠著呢,但不管怎麼說,總算是當官了吧。
  
  科舉考試不但是獲取官位的方法,也是讀書人追求榮譽的途徑。對他們而言,狀元就是他們的目標,雖說文無第一,但第一是人人都想要的。狀元也是人,憑什麼不是我?!
  
  事實也是如此,但狀元雖很難得,三年才有一個,產量很低,但畢竟還是有的,所以讀書人心中的最高榮譽並不是狀元,而是另一種稱號,這才是每個讀書人朝思暮想的,獲得這一稱號的人將成為傳說中的人物,為萬人景仰!
  
  這一稱號就是連中三元,具體說來就是身兼解元、會元、狀元三個稱號於一身。這是真正的高難度動作,必須保證全省考第一,然後在會試中全國考第一,最後殿試裡在皇帝心目中也是第一。這就要求考生光是學問好還不夠,必須反應快,長得比較帥,才有可能獲得這一稱號。所以要得到這一稱號是要有一定運氣的,祖墳上豈止是冒青煙,簡直是要噴火。
  
  這種人在明朝276年的歷史中只出現過兩個,一個是洪武年間的安徽人黃觀;另一個是就正統年間的浙江人商輅,非常厲害。商輅在歷史上有一定地位,後面我們還要提到他。
  自隋唐開始科舉後,獲得這一榮譽的只有十三個人,分別是唐朝兩人,宋朝六人,金一人,元一人,明一人,清兩人。這些人實在是值得我們崇拜的。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93]

  參加科舉考進士是為了當官,隨著老百姓做官的人越來越多,世俗的名門望族勢力慢慢消退,科舉進士們形成了所謂的科舉勢力,也就是後來的文官群體,這一群體給明朝的政治帶來了十分巨大的影響,他們形成了類似黑社會的組織結構。上可威脅皇帝,下可統治百姓,十分之可怕。在此,我們先看看他們的組織內的運行秩序。
  
  我們前面說過,進士一錄取就可以候補官員,而舉人要當官,就難得多了,他們要參加三次會試,如果實在沒出息,還是不能考過的話,就可以到吏部去註冊,過幾(從一到幾十不等)年,官員死得多了,有了空缺,就會把這些舉人翻出來,選擇其中一些人去當官。這個叫"大挑"。那麼大挑的標準是什麼呢,說來大家可能不信,是看你的長相,選擇方式類似現在的警察局認人,舉人們如同嫌疑犯,幾十人一隊,站在吏部大臣們面前任人挑選。
  
  這個時候,長得醜的可就真是叫天不應了,肯定是沒有你的一份了,早點回家吧。
  
   其實長得醜不是你的錯啊!
  
  選中的舉人就可以當官了,這些舉人雖然沒有考上進士,但也算是上過榜的,所以他們叫做一榜出身,而進士就叫兩榜出身,大家畢竟都是考試出來的,所以進士們也把舉人看成自己的同類。也就是所謂清流。
  
  這些清流們內部的秩序區分很有趣,需要詳細說說,大家瞭解這些規則後,就能較好的理解明代中期文官集團中發生的很多歷史事件。
  
  我們列舉出五個官員來說明這個問題,給他們分別命名為甲、乙、丙、丁、戊,這五個人的職務是這樣的,甲是兵部侍郎(三品),乙是禮部郎中(五品),丙是刑部員外郎(從五品),丁是翰林院侍講學士(從五品),戊是布政史參議(從四品)。
  
  這五個人中甲、乙、丙、丁都是進士,戊是舉人出身,他們在兵部大堂相遇,分清官位後,他們按照秩序坐下,大家開始談話,由於說的不是公事,自然要從出身講起,此時戊一定會先退出,為什麼呢
  
  因為他夠聰明!雖然他的官位在五人中排第二,但人家談的是進士的事,你一個舉人連殿試都沒有參加過,湊什麼熱鬧。這就類似現在開口問學歷,他是北大,我是清華,您呢,總不能說是克萊登大學畢業的吧。這個時候上去無異於自討沒趣。而且這些進士出身的人十分喜歡講登科時候的事情,一開口就是想當年,老子如何在殿試中應對自如等等,就如同圍城裡的那句名言"兄弟我在英國的時候",時不時就會拋出一句。
  
  其實他很有可能是答非所問,慌不擇路爬出去的,誰知道呢。這是見面的第一步,擺出身
  
  下面是第二步,大家既然都是進士,那就好談了,談下一個問題,何時中進士的。一談之下,甲是洪武十六年的,乙是十九年的,丁是二十二年的,丙資格最老,是洪武三年的,這就類似今天見面問人:您的哪一屆畢業的啊,喔,是師兄啊,失敬失敬。當時可不是說兩句就能解決問題的,這個時候,那三位就要向丙行禮了,這是規矩,不管你官和年紀比對方大多少,遇到比你早登科的就要行禮。這是第二步,擺資歷。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94]

  第三步就是比名次,哪怕都是進士,也有個優等名次的問題吧,甲說:我是三甲同進士出身,乙笑一下:我是二甲進士出身,丙也笑:我是二甲第十五名。
  
  這個時候丁說:我是庶吉士。
  
  那幾位馬上就不笑了,乖乖的站起來行禮,這是因為庶吉士實在來頭很大。
  
  在所有的進士中,只有一甲三人可直接進入翰林院,二甲和三甲中挑選精英考試才可成為庶吉士,他們的職責是給皇帝講解經史書籍,並幫皇帝起草詔書,是皇帝的秘書,權力很大,到了明朝中期,更形成了不是庶吉士不能當大學士的慣例。
  
   你說庶吉士厲害不厲害?
  
  這三套擺下來,大家心裡都有了數,將來多多關照啊,科舉勢力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排定秩序,形成強大力量的。
  
  考上了進士對於當時的人太有誘惑力了,而考一個好的名次也有額外的吸引力,中國人講究衣錦還鄉,也就是穿著官服回家給當年的窮哥們、鄰居家大嬸大哥看看,這個時候,排場越大,面子就越大。
  
  大家在電視上看到過,古代官員出行都要帶一大堆人,前面有打鑼的,舉牌子的開道。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那些舉牌子的,學問都在牌子上呢!
  
  如果你是狀元,那就威風了,牌子上可以寫上"狀元及第""欽點翰林"這樣的大字,招搖過市,引得無數百姓感歎不已,抓住自己孩子的腦袋使勁晃,將來一定要學他!
  
  二甲和三甲怎麼寫牌子呢,他們的牌子上會列明"同進士出身""兩榜出身"這樣的字,也是很多人傾慕的。
  
  進士的牌子好寫,人家畢竟見過大世面,那舉人怎麼辦,不能寫中進士,也不能寫兩榜,放心,辦法是人想出來的,舉人出門的時候,由於可寫的不多,他們充分發揮了創造力,
  
  比如他是丁寅年江西鄉試中舉的,就寫個牌子"丁寅舉人",再想想,老子在縣衙是主簿(正九品),官位低是低了點,但也是官嘛,於是第二個牌子就寫"某縣主簿",此外還有什麼何年何月被表彰過,有何政績,都可以寫上去,反正能騙騙老百姓就行了。
  
  正是這樣的誘惑,使得無數人前仆後繼,向著官位前進,可正如前面所說,當官哪有那麼容易呢,朱元璋早就為他們設置了最困難的一道關卡,這道關卡不但改變了歷史悠久的科舉制度,讓無數人陷入極端的痛苦中,在某種程度上,它還影響了中國未來幾百年的命運。
  
  這道關卡就是八股!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95]
  
  八股
  
  這是一個很值得一提的現象,八股可以說是明朝的發明創造,這套玩意自朱元璋起,到明朝中期發展完善,影響了後來近五百年的知識分子,不可不說。
  
  學子們的考試科目分為三場,第一場考經義,也就是四書五經,第二場考試實用文體寫作,第三場靠時務策論,也就是給你個事情讓你分析,頗有點應用文的意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經義,這是取士的關鍵。
  
  那時候的考生們不像現在的學生,考試前要複習很多內容,對他們而言,只要背好四書五經就行了,題目只能在這裡出,不可能有別的題目。範圍相當小,背起來容易,而且寫文章時有規定的字數,一般不超過五百字,不像現在的某些命題作文動不動就要千字以上,這麼看來,當年的考試似乎要容易些,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關鍵在於格式和個人發揮,八股文分為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出題、中股、後股、束股、收結幾個部分,其中精華部分是起股、中股、後股、束股,這四個部分你不能隨便寫的,必須用排比對偶句,共有八股,所以叫八股文。
  
  這種寫法十分古板,你想多寫一個字也不行,真是害人不淺,很多人都是一邊寫一邊亂編,只為了湊字數,達到對偶的效果,文字表面上看,十分整齊,細看下內容,廢話滿篇。
  
  痛苦的不僅是考生,還有出題的老師,四書五經只有那麼多字,各級考試都從裡面出題,而出過的題一般是不能再用的,於是老師們奇計百出,把四書五經上下句割裂開,單獨拿來出題,如把一句話斬頭去尾,只用中間的幾個字拿來考人,這種語句不通,張冠李戴的詞句,連老師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何況學生呢。
  
  結果就是糊塗考糊塗,出題的人不知道是什麼意思,考試的人也不知道,這樣考出來的是什麼人才?
  
  八股說到底是一種形式而已,就算古板,應該也不會造成太大的負面影響,別急,明朝統治者們還有殺手鑭,這一招才是最厲害的。
  
  明朝規定,所有的文章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必須仿照古人立言,要按照聖人的思想去寫文章,這個聖人是誰呢--朱熹。
  
  這位差點成為朱元璋祖先的聖人到底是什麼貨色呢,他一貫主張天理為本,要犧牲人欲,那句著名的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就是他思想的體現。這樣的一個人滿嘴仁義道德,按說應該是個道學家,但他還有一個愛好,就是扒灰(不懂的可以去查書),搞大了他兒媳婦的肚子。有這種行為,稱呼他為禽獸也很貼切。
  
  就是這麼個敗類,居然被當成聖人,他曾經給四書寫過注,也就是標注他自己的理解,然而這些理解被統治者看上,要求所有的學子必須按照朱聖人當年的思維來答題。
  
  天可憐見!朱聖人當年可能在上茅廁想出一句,寫下來,吃飯時又想出一句,寫下來,本來就作不得準,而過了上百年居然要所有的人按照他的思維方式來思考,簡直是一種折磨!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96]

  下面我們將從制度上回來,看看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後遇到了什麼新的麻煩。
  
  朱元璋在解決了北元後,制定了一系列旨在恢復生產和生活的政策,得到了好的效果,但此時,朝廷內部的矛盾又激烈起來,大臣分成兩派,以地域為區分,開始了新的爭鬥。
  
  這些所謂派別,實際上就是老鄉會,大家都說一樣的方言,朱元璋手下最大的老鄉會就是淮西集團,會長本來應該是朱元璋,但考慮到他還兼任皇帝一職,所以當時是由李善長代理,這一集團人多勢眾,主要成員有李善長、郭興、郭英、湯和、周德興,還包括死去的常遇春等人,可以說這些人是朱元璋同志起家的班底。當時的人們見面都以會說淮西話為榮。
  
  有的朋友問道,李善長何許人也,為什麼是第一功臣,確實,他好像很少出面幹什麼大事,這是由他的工作特點決定的。此人主要負責後勤和政務辦理,如果把劉基比作張良,那麼李善長就是蕭何。他一直跟隨朱元璋打天下,鞍前馬後的勞頓,後勤工作不好搞,勞心勞力又不討好。朱元璋是個明白人,所以在建國後,便以李善長為第一功臣,任命他為丞相。
  
  李善長這個人的特點是外表寬厚,卻心胸狹窄,誰敢和他過不去,就一定要解決對方。
  
  俗話說惡人自有惡人磨,有敢專權的,就有敢分權的,淮西集團很快就遇到了對手,那就是浙東集團,這個集團的首領就是劉基。
  
  這兩個集團就在朱元璋的眼皮底下開始了鬥爭,朱元璋似乎也很有興趣,他準備看一場好戲。
  
  這場戲的主角是李善長和劉基,但僅有主角是不夠的,下面我們要介紹配角和龍套出場,這些人人多勢眾,是這場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他們的名字叫言官。下面我們將介紹一下這些人。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97]
  
  言官到底是什麼官呢,顧名思義,就是說話的官,到了明朝後期,也有人把這些人稱為罵官,實際上,他們是明朝監察制度的產物。
  
  朱元璋建國之初,仿照元朝制度,建立了御史台,到了洪武十五年(1382),朱元璋將其改名為都察院,都察院的長官是左右都御史,這個官名大家在電視上經常可以聽到,而都察院的主要骨幹是都察御史,這些都察御史共有十三道,以當時的十三個省區分,共有110人,這些人權力極大,他們什麼都管,由於平時並沒有什麼具體的事務要處理,就整天到處轉悠,不是去兵部查吃空額,就是到刑部查冤假錯案,辦事的官員看到他們就怕。
  
  有人可能會問,這些人權力如此之大,要是他們也徇私枉法怎麼辦呢,說到這裡,我們就要大大的佩服一下朱元璋了,他想了一些很絕的方法來規範御史的行為,首先挑選御史的時候,專門找那些書獃子道學先生,認死理的去幹這行,因為這工作得罪人,撈不到錢,而道學先生是最合適的人選。
  
  其次,他用了以小制大的方法,這些御史都是七品官,可以說是芝麻官,賦予他們監管長官的權利,就使得他們不敢過於張狂。有個官名叫八府巡按(周星馳電影裡出現過),大家咋一聽,八府的巡案,官一定很大,其實這也是個芝麻官,往往是朝廷臨時委派監察御史擔任的,就相當於以前所謂的特派員,官極小,權極大。但就是這樣,朱元璋還是不放心,於是他又建了一套班子,來監督都察院。這就是六科給事中。
  
  對應中央六部,朱元璋設立了六科,各科設都給事中一人,官位正七品,左右給事中官位從七品。這些人的權力大到駭人聽聞的地步。
  
  他們如果認為以皇帝名義發出的敕令有不妥之處,居然可以將敕令退回!而皇帝交派各衙門口辦理的事件,由他們每五天檢查督辦一次,倘若有拖延不辦,或是動作遲緩者,他們就要向皇帝打小報告,各部完成任務,還要乖乖的去六科銷賬,此外官員年終考核,這些給事中進行審核。
  
  這些人的行為特點可以概括為:你要打我,我就罵你。這不是一句玩笑話,他們從不動粗,全部功夫都在嘴和奏章上,你要是得罪了他,那就慘了,這些人罵人的功夫極高,都是飽讀詩書之輩,罵人也有典籍來歷,出自某典某條。如果你書讀得少,還以為他在誇你呢。可能回家查了書,看到某個典故方才恍然大悟,連祖宗十八代也給人罵了。
  
  這種罵人不帶髒字的功夫,實在厲害。這種獨門絕技代代相傳,東林黨期間達到了高峰,那可真是口水橫飛,引經據典,用意惡毒卻又言辭優美。套用葛優的一句話:"人家罵你都聽不懂!"
  
  朱元璋搞來這群人後,他自己也很快就吃到了苦頭。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98]

  有一件事可以說明言官們的可怕,洪武年間,御史周觀政巡視南京奉天門,這裡說明一下,周觀政是巡城御史,屬於最低層的監察御史。在他巡查時,遇見一群太監正領著一夥女樂往奉天門內走去。根據大明的內宮制度,女樂是不准入內的。周觀政當即上前制止,領頭的太監理都不理他,說了一句:"我有聖旨在身!"(注意這句話的份量)。
  
  按說一般人也就放他過去了,可周觀政堅持說就是有聖旨也不得違背大明的內宮制度,堅決不准女樂入內。太監遇到這麼個人,只好回宮稟報朱元璋。朱元璋苦笑一下,便傳口諭,不再讓女樂入宮,還特意加上一句,周觀政你幹得好,回去休息吧。無論怎麼說,朱元璋已經仁至義盡,給足了周觀政面子。可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周觀政死都不走,這個書獃子不依不饒,一定要朱元璋出來和他說,朱元璋明白自己選的這些人都是不會通融的。娛樂也搞不成了,親自穿上朝服出宮進行安撫,對周觀政說,你做得對,我已經反悔,不用女樂了。周觀政聽到後,才回家睡覺。
  
  真是千古奇談!皇帝口諭還不行,居然還要親自出來道歉!我們在歎服這個書獃子的同時,不也應該欽佩他的勇氣和正直嗎,大明王朝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堅持原則的人,才能夠延續兩百年長盛不衰。
  
  應該說朱元璋搞的這個監察制度是相當不錯的。
  
  但請注意,如果你不是十三道御史,也不是六科給事中,不屬於言官,可千萬別多嘴!不要看著言官在皇帝面前擺威風,你也跟上去來兩句,不砍了你才怪。言官敢這麼做,那是有悠久傳統的。
  
  自古以來,就有言官的設置,這些人不管具體事情,他們的任務就是提意見,而歷來的封建王朝也形成了一個傳統--不殺言官。歷史上無論多昏庸的皇帝,也很少有膽量敢殺言官的。所以在朝堂上經常出現這樣一種情況,言官在下面說皇帝的不是,一點不給皇帝留面子,還洋洋自得,很有點你能把老子怎麼樣的氣魄。而皇帝只能在上面一邊聽,一邊咬牙切齒,想著明天就把你調個位置再整治你。言官確實威風啊!
  
  上面說的那個故事並不只是為了說明言官的權力和威嚴,列出此故事還有一個目的。
  
  大家也可以看出,這件事情中,周觀政做的過分了,用今天的話說,太較真了。皇帝有很多事情,你把女樂攔住,皇帝也傳口諭,表揚了你,這就足夠了。非要皇帝出來跟你說清楚,他哪裡來的那麼多時間和耐心?
  
  朱元璋是制度的制定者,所以他要做榜樣,但後來的皇帝呢,天剛亮就讓他起床頂寒風出來和你說清楚?就算再好的脾氣也會被這些御史惹火的,可見,御史的這一特點決定了他們將來的發展方向會出現一定的偏移,我們將在後面看到這股偏移的力量對國家造成的巨大影響。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99]

  演員到齊了,下面我們來看看這場戲是怎麼演的吧。
  
  先說一下淮西集團的首領李善長,他被朱元璋引為第一功臣,於洪武三年被封為韓國公,這是很了不得的,因為當時朱元璋一共只封了六個公爵,其他五個人分別是徐達、常茂(常遇春兒子)、李文忠、馮勝、鄧愈。大家已經知道了這五位仁兄有多厲害,他們都是血裡火裡拚殺出來的一代名將,而出人意料的是,李善長排位居然還在這些人之上,名列第一。
  他也是公爵裡唯一的文臣。
  
  相比之下,劉基也為朱元璋打天下立下了大功,卻只被封誠意伯(伯爵),耐人尋味的是,他的俸祿也是伯爵中最低的,年俸只有240石,而李善長是4000石,多出劉基十幾倍。
  
  後人往往不解,劉基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在許多重要決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為什麼只得到這樣的待遇?
  
  其實只要仔細想想,就會發現這個問題並不是那麼難以解釋。朱元璋是一個鄉土觀念很重的人,李善長是他的老鄉,而且多年來只在幕後工作,從不搶風頭,埋頭幹活,這樣的一個人朱元璋是很放心的。相對的,劉基是一個外鄉人,更重要的是,劉基對事情的判斷比他還要準確!
  
  從龍灣之戰到救援安豐,朱元璋想到的,他也想到了,朱元璋沒有想到的,他還是想到了。
  換了你是皇帝,會容許這樣的一個人在身邊麼?而且這些決策並非安民之策,而是權謀之策,用來搞陰謀政變十分有用,外加劉基厚黑學的根底也很深,朱元璋時不時就會想起他勸自己不要去救韓林兒這件事。誰知他將來會不會對自己也來這麼一手。
  
  不殺他已經不錯了,還想要封賞麼
  劉基一生聰明,但也疏忽了這一點。
  
  這也就決定了他在這場鬥爭中很難成為勝利者。
  
  洪武元年,雙方第一次交鋒。
  
  當時的監察機構是仿照元朝機構建立的御史台,劉基的官位是御史中丞,也就是說,他是言官的首領,我們前面介紹過言官們的力量,此時的優勢在劉基一邊。
  
  引發矛盾的導火線是一個叫李彬的人,這個人是李善長的親信,他由於犯法被劉基抓了起來,查清罪行後,劉基決定要殺掉他,此時正好朱元璋外出,李善長連忙去找劉基說請,劉基卻軟硬不吃,不但不買他的帳,還將這件事向朱元璋報告。朱元璋大怒,命令立刻處死李彬。
  不巧的是,這份回復恰巧落在了李善長手裡,他雖怒不可遏,但也不敢隱瞞不報。他明白直接找劉基求情是不行了,為了救自己的親信一命,他想了一個借口,他相信只要講出這個借口,劉基是不會拒絕他的求情要求的。
  
  他找到劉基,對他說:"京城有很久不下雨了,先生熟知天文,此時不應妄殺人吧"。李善長可謂老奸巨猾,他明知劉基深通天文之道,以此為借口,如劉基堅持要殺李彬,大可將天不下雨的責任推到劉基的身上,當時又沒有天氣預報,鬼知道什麼時候下雨。
  
  然而劉基的回答是:"殺李彬,天必雨!"
  
  李彬就這樣被殺掉了。
  
  李善長被激怒了,他開始準備自己的第一次反擊。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100]
  
  劉基敢說這樣的話,應該說他是有一定把握的,他確實懂得天文氣象,可問題在於即使是今天的天氣預報,也有不准的時候。
  
  這一次劉基的運氣不好,過了很久也不下雨,等到朱元璋一回來,李善長積聚已久的能量爆發了出來,他煽動很多人攻擊劉基。朱元璋是個明白人,並沒有難為劉基,但劉基自己知道,這裡是呆不下去了,於是在當年八月,他請假回了老家。
  
  臨走前,正值當時朱元璋頭腦發熱,想把首都建在鳳陽,同時還積極準備遠征北元。劉基給了朱元璋最後的建議,首都建在鳳陽是絕對不行的,而北元還有很強的實力,輕易出兵是不妥當的。後來的事實證明,他又對了。
  
  應該說,當時的朱元璋是很理解劉基的,他對劉基的兒子說過,現在滿朝文武都結黨,只有劉基不和他們搞在一起,我是明白人,不會虧待他的。
  
  朱元璋這次可真是被劉基給蒙了,劉基並不是什麼善男信女,他在臨走之前已經布下了自己的棋子,楊憲。
  
  楊憲是劉基的死黨,他得到了劉基的指示,接任了御史中丞,準備對淮西集團的反攻。
  
  這位楊憲也不簡單,他韜光養晦,扶植高見賢等人並利用言官的力量,不斷收集李善長的把柄,並在朱元璋面前打小報告,說李善長無才無德,不能委以重任。朱元璋不是蠢人,他知道楊憲說這些話的目的何在,開始並未為之所動,但時間長了,他也慢慢對李善長有了看法,對李善長多有指責,十一月,他召回了劉基,並委以重任。淮西集團全面被打壓。
  
  浙東集團眼看就要成為勝利者,李善長十分憂慮,他明白自己已經成為了靶子,一定要學劉基,找一個代言人,但這個人又不能太有威望,要容易控制。於是他看中了胡惟庸,但他沒有想到的是,這個選擇最終讓他踏上了不歸之路。
  
  胡惟庸是李善長的老鄉,他很早就追隨朱元璋,卻一直不得意,總是幹些知縣之類的小官,但他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在得到李善長的首肯後,他成為了淮西集團新的領袖。這場鬥爭最終將在他手中結束。
  
  就在浙東集團最得意的時候,事情又發生了變化,由於劉基這個人言語過於直接,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沒有溝通技巧,很多人開始在朱元璋面前說他的壞話,朱元璋對這個足智多謀的人也起了疑心,於是就有了後來那次決定劉基命運的談話。
  
  這一天,朱元璋單獨找劉基談話,初始比較和諧,雙方以拉家常開始了這次談話,就在氣氛漸趨融洽時,朱元璋突然變換了臉色,以嚴肅的口氣問劉基,如果換掉李善長,誰可以做丞相。
  劉基十分警覺,馬上說道,這要陛下決定。
  
  朱元璋的臉色這才好看了點,他接著問:"你覺得楊憲如何?"
  
  這又是一個陷阱,朱元璋明知楊憲是劉基的人,所以先提出此人來試探劉基。
  
  劉基現在才明白,這是一次異常凶險的談話,如果稍有不慎,就會人頭落地!
  他馬上回答:"楊憲有丞相的才能,但沒有丞相的器量,不可以。"
  
  但考驗還遠遠沒有結束,朱元璋接著問:"汪廣洋如何?"
  
  這是第二個陷阱,汪廣洋並不是淮西集團的成員,朱元璋懷疑他和劉基勾結,所以第二個提出他。
  
  劉基見招拆招,回答道:"此人很淺薄,不可以。"
  
  朱元璋佩服的看了劉基一眼,這是個精明的人啊
  
  他說出了第三個人選,"胡惟庸如何?"
  
  劉基送了口氣,說出了他一生中最準確的判斷
  
  "胡惟庸現在是一頭小牛,但將來他一定會擺脫牛犁的束縛!"
  
  說完這句話,劉基鬆了口氣,他知道考驗已經過去了,但他錯了,下一個問題才是致命的。

[ 本帖最後由 tyler002 於 2008-9-26 04:57 編輯 ]
tyler002 發表於 2008-9-26 05:16
正文 第一百零一章至第一百一十章

[101]
  朱元璋終於亮出了殺著,他用意味深長的口氣說道:"我的相位只有先生能擔當了!"
  
  大凡在極度緊張後,人們的思想會放鬆下來,劉基也不例外,他終於犯了一次錯誤,這次錯誤卻是致命的。
  
  他沒有細想,回答朱元璋"我並非不知道自己可以,但我這個人嫉惡如仇,皇上慢慢挑選吧"
  
  這句話說得非常不合適,自居丞相之才不說,還說出所謂嫉惡如仇的話,如劉基所說,誰是惡呢?
  
  劉基的昏勁還沒有過去,又加上了一句話"現在的這些人,在我看來並沒有合適的"(目前諸人,臣誠未見其可也)
  
  朱元璋就此與劉基決裂!
  
  至此之後,劉基不再得到朱元璋的信任,他雖明白自己地位遠不如前,但仍然堅持在朝中為官,為浙東集團撐台。但朱元璋不是那麼好打發的。



  洪武三年,朱元璋親自下書給劉基,對他說了這樣一番話,"你年紀這麼老了,應該在家陪老婆孩子,何苦在這裡陪著我呢?"
  
  這意思就是,我要炒你魷魚,走人吧。劉基只好回到了鄉下。
  
  這時,浙東集團的另一干將楊憲失去了劉基的幫助,很快被淮西派排擠,本人也性命不保,被胡惟庸找個借口殺掉了。
  
  在這場鬥爭中,淮西集團最終大獲全勝。
  
  劉基明白,自己失敗了,他現在唯一的願望就是好好在家養老,度此一生。可是在這場鬥爭中,失敗的人是要付出代價的。
  
  胡惟庸成為了丞相,他沒有放過劉基,指使手下狀告劉基,此時劉基已經沒有官位,還能告他什麼呢,但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實在是至理名言。劉基的罪狀是佔據了一塊有王氣的地。所謂王氣實在是個說不清的東西,說有就有,說沒有也沒有,只看你的目的是什麼。
  於是朱元璋再次下詔處罰劉基,官都沒了,還罰什麼呢?朱元璋有辦法,他扣除了劉基的退休金。
  
  劉基陷入了絕望,但他的智慧又一次發揮了作用,他沒有在原地等死,而是出人意料的回到了京城。
  
  這實在是很絕的一招,他明白,胡惟庸對付他的根本原因在於朱元璋,只要自己回到京城,在朱元璋的眼皮底下,讓他放心,自己的性命就有保證。
  
  但這次,他又錯了。
 
  洪武八年正月,劉基生病了,朱元璋派胡惟庸(注意這點)探視劉基,胡惟庸隨身的醫生給劉基開了藥方,劉基吃了藥後,病情越來越重,過了不久,就死去了。
  
  關於劉基的死因,後來的胡惟庸案發後,醫生供認,是胡惟庸授意他毒死劉基的。這也成為了胡惟庸的罪狀之一。
  
  但很多人都知道,胡惟庸和劉基有仇,朱元璋也知道,卻派他去探望劉基。而劉基這樣有影響的人,胡惟庸是不敢隨便動手的,不然也不會讓劉基在他眼皮底下逍遙五年,他很有可能是得到了朱元璋的默許。無論此事是否是朱元璋指使,但毫無疑問的是,劉基之死朱元璋是負有責任的。
  
  劉基一生足智多謀,為明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他對形勢判斷準確,思維縝密,能預測事情的發展方向,雖然他本人並非真如民間傳說那樣,有呼風喚雨的本事,但從他的判斷和預測能力來看,料事如神並非過分的評語。他和諸葛亮一樣,已經作為智慧的象徵被老百姓所銘記。
  在我看來,他確實無愧於這一殊榮。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102]

  胡惟庸勝利了,他在朱元璋的幫助下打敗了浙東集團,除掉了天下第一謀士劉基,現在他大權在握,李善長也要給他幾分面子。
  
  但他真的是最後的勝利者嗎?
  
  他並不明白自己勝利的真正原因,不是他比劉基更強,而是因為朱元璋站在他的一邊。朱元璋對於兩大集團的鬥爭情況是很清楚的,他之所以沒有出來調解,是因為無論這場鬥爭誰勝誰負,最後的勝利者都是他。無論是姓胡的地主勝利還是姓劉的地主勝利,只要保證朱地主的最高地位就行了。
  
  朱元璋之所以選擇胡惟庸,並不是因為他很強,相反,正是因為胡惟庸對朱元璋的威脅小,所以朱元璋才讓胡惟庸成為了勝利者。而愚蠢的胡惟庸並不瞭解這一點。
  
  於是,在打垮劉基後,胡惟庸越發猖狂,他貪污受賄,排擠任何不服從他的人,甚至敢於挑戰朱元璋的權力,私自截留下屬的奏章,官員升降,處決犯人,都不經過朱元璋的批准。
  
  洪武六年(1373),胡惟庸擠走了另一個丞相汪廣洋,獨攬丞相大權,並掌權七年之久。
  
  但讓人費解的是,朱元璋卻對胡惟庸的犯上行為無任何表示,這是很不尋常的。
  
  朱元璋是一個權力慾望極強的人,他自血火之中奮戰而出,是那個時代最傑出的人才,李善長僅僅是稍微獨斷專行了些,就被他勒令退休,胡惟庸何許人也?即無軍功,也無政績,居然敢如此放肆!
  
  這就實在讓人不解了,很多的歷史資料上記載了種種胡惟庸不法及朱元璋置之不理的故事,並由此推斷出胡惟庸罪有應得,朱元璋正當防衛的結論。
  
  當我們揭開事實的表象,分析其中的本質時,就會發現大有文章。
  
  歷史上著名的鄭莊公,一直不為其母親所喜愛,他的弟弟也仗著母親的溺愛,向他提出種種不合理的要求,而鄭莊公總是滿足他,直到最後,他的弟弟企圖謀反,鄭莊公才出兵滅掉了他的弟弟。
  
  後人往往以為鄭莊公仁至義盡,傳為美談,可是也有人指出,鄭莊公是真正的偽君子,是想要他弟弟的命,才縱容他的不法。
  
  當我們深刻理解了這個故事後,對朱元璋的這種反常舉動就會有一個清晰的結論--這是一個陰謀。
  
  這個陰謀在不同的語言方式中有不同的說法,成語是欲擒故縱,學名叫捧殺,俗語是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用小兵張嘎的話來說是"別看今天鬧得歡,當心將來拉清單"
  
  但我們還有一個疑問,對付一個小小的胡惟庸,朱元璋需要動這麼多腦筋,要忍耐他七年之久嗎?
  
  不錯,只要我們仔細的分析歷史,就會發現,胡惟庸絕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標,朱元璋真正要毀滅的是胡惟庸背後的那個龐然大物。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103]
  
  朱元璋甘願忍受胡惟庸的專橫,讓這個跳樑小丑盡情表演,套用圍棋裡的一句話來形容就是"不為小利,必有大謀",他經歷如此多的磨難,陳友諒、張士誠、王保保這些當世豪傑都不是他的對手,何況小小的胡惟庸!
  
  他這樣委屈自己,只因他的目標對手太過強大,這個對手並不是李善長,也不是淮西集團,而是胡惟庸身後那延續了上千年的丞相制度。
  
  自從朱元璋當皇帝後,他一直都覺得這個制度過於限制他的權力,他一向認為自己的天下是靠他的能力爭來的,偏偏有人要來分權,真是豈有此理!
  
  但是這個制度已經有了很多年的歷史,無論是大臣還是一般的百姓都認為丞相是必不可少的。要廢除這個制度,必須有一個充分的理由,而胡惟庸這樣無德之人的任意妄為正好可以為他提供一個借口。
  
  他靜靜的注視著胡惟庸,等待著機會的到來。
  
  胡惟庸的對策
  
  胡惟庸雖然是個不折不扣的小人,但他並不笨。隨著自己行為的一步步出格,他對朱元璋的畏懼也越來越大。然而朱元璋卻並不對他下手,這讓他有了不祥的預感,他還是比較瞭解朱元璋的,這個人要麼不做,要麼就做絕,從不妥協。
  
  在經過長時間的思考後,胡惟庸想出了一個絕妙的對策,那就是拉人下水。
  
  在他看來,要想不被朱元璋殺掉,必須保證有足夠的人與他站在同一邊。所謂法不責眾,你朱元璋總不能把大臣都一網打盡吧。
  
  至於手段也是比較簡單的,先找好對象,然後封官許願,大家一起吃個飯,沐個浴,然後搞點娛樂節目,情感交融之後,找一個雙方都關注的話題談話,這期間是要投入點感情的,如果談話中能流下點"真誠"的淚水,那麼效果會更好。
  
  這一套下來,雙方就成了鐵兄弟,然後就是結盟發誓,有福必然共享,有難必然同當。
  
  如果細細分析一下拉人下水這個詞,就會發現其中問題很多,如果要去的是什麼好地方,是不用拉的,下水還要人拉,可見這"水"不是油鍋就是火坑,正所謂"有危險你去,黑鍋你背"是也。一旦有了什麼麻煩,誓言就會轉變為有難必然你當,有福自然我享。
  
  被他這一套拉下水的有吉安侯陸仲亨、御史大夫陳寧、都督毛驤等一批重臣,一時之間朝中都是胡惟庸的眼線。
  
  但胡惟庸並不滿足,他還要拉攏一個最重要的人--李善長!
  
  因為李善長不但德高望重,身上還有一件難得的寶物,那就是免死鐵券。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104]

  我們有必要說一下免死鐵券這玩意,在明朝,皇帝給大臣最高的獎賞就是免死鐵券,其作用是將來大臣犯法,錦衣衛去家裡殺人的時候,只要你沒丟掉(估計也不會有人丟),而且在刀砍掉你腦袋前拿出來,就可以免除一死。很多的大臣為腦袋考慮,費盡心思想搞到一張,因為無論什麼金券銀券都沒有這張鐵券頂用,那些有幸拿到的,就會放在家裡的大堂供起來,逢人來就會展示給對方看,似乎有了這張鐵券就有兩個腦袋。
  
  李善長就有這樣寶貝,而且還有兩張,胡惟庸拚命巴結他,這兩張鐵券是重要的原因之一,雖然胡惟庸不能拿去自己用,但李善長不死,自己就有了靠山。
  
  但這張鐵券的作用其實是有問題的,因為鐵券是皇帝給的,就像支票一樣,能否兌現要看開票的銀行,皇帝就是開票行,他說這東西有效就有效,他說過期就過期。很難想像皇帝下決心殺掉某人,會因為自己曾經開出的一張口頭支票改變主意。用我們今天常說的一句話來形容就是"我捧得起你,就踩得倒你!"
  
  換個思維來看,其中的變數也很多,皇帝不一定非要殺你不可,他大可把你關起來,打你個半死,然後神不知鬼不覺的找人害你一下,然後報個暴病而死。這樣既成全了他的名聲,又遂了心願,一舉兩得。不是我不守信用,實在是你沒福氣啊。
  
  而當時的胡惟庸和李善長都非常看重這兩張空頭支票,充分說明了他們的政治水平和朱元璋比起來只是小學生水平。
  
  當胡惟庸暴露出他的企圖後,李善長並未理睬他,因為他和愚蠢的胡惟庸不一樣,他親眼看到過無數的英雄豪傑都敗在朱元璋的手上,十分瞭解朱元璋的可怕,不會犯和朱元璋作對這樣愚蠢的錯誤。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當年選擇的小人物,現在居然不自量力,要和朱元璋較勁,甚至現在還要拉自己下水。事易時移啊,他堅定的拒絕了胡惟庸的要求。
  
  胡惟庸這個人看問題不行,看人倒還是有一套的,他發現李善長不知他那一套,便開始走親戚路線,恰好李善長的弟弟李存義是胡惟庸的兒女親家,於是胡惟庸便把李存義拉下了水。李存義得了好處,便不停的遊說李善長。李善長剛開始的時候還嚴辭喝斥李存義,後來聽得多了,也就默許了,他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我已經老了,等我死後,你們自己看著辦吧。(吾老矣,吾死,汝等自為之)
  
  李善長就這樣被拉下了水
  
  胡惟庸終於放心了,滿朝文武都是我的人,你朱元璋能把我怎麼樣!你能做皇帝,我就不能嗎!
  
  現在看來,他確實是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丑。
  
  但胡惟庸的這些活動確實給朱元璋出了道難題,畢竟如此之多的大臣都是一黨,朱元璋要考慮如何分化瓦解他們,才能消滅胡惟庸的勢力,而這又談何容易,真是一道難題啊
  
  然而朱元璋在聽完密探對胡惟庸反常舉動的報告後,只用了一句話就解決了這個難題,水平是相當的高:
  
  "那就都殺掉吧!"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105]
  
  在殺人這件事情上,朱元璋一向是說到做到的,他冷眼旁觀胡惟庸的一舉一動,看他能玩出什麼花樣來。而胡惟庸也積極做著對付朱元璋的準備,他知道自己和朱元璋遲早有一天會正面交鋒的。
  
  這一天很快到來了。
  
  在一次出遊中,胡惟庸的兒子墜馬,死於路過的馬車輪下。胡惟庸一怒之下沒有通知司法部門,就殺了馬車伕。這件事情傳到了朱元璋那裡,他命令胡惟庸向他解釋這件事情。
  
  胡惟庸趕到朱元璋處,他在去的路上已經想好了所有的借口和說辭,一見到朱元璋,他便忙不迭的訴起苦來,說自己是如何可憐,兒子如何孝順,馬車伕如何不遵守交通規則,違章壓線行駛等等,而朱元璋的態度非常奇怪。
  
  他只是沉默,用冷冷的眼光看著胡惟庸。
  
  胡惟庸仍不知趣,不停的述說著委屈,等到他發現在這場兩個人的對話中始終只有一個人說話時,他停住了,看著朱元璋,他發現朱元璋也正看著他。
  
  令人恐懼的沉默。
  
  朱元璋終於站了起來,他走到胡惟庸面前,用不大卻十分清楚地聲音平靜的說道:"殺人償命!"
  
  然後他飄然而出,沒有再看胡惟庸一眼。
  
  胡惟庸呆住了,他一直坐在椅子上,呆若木雞的看著前方。
  突然,胡惟庸的手顫抖起來,他用身體壓住自己的手,但是沒有用,他全身都抖動起來,就如同一個抽風的人。
  
  他按捺不住心中的恐懼了,這是他身體的自然反應。
  
  在家中與那些同黨商議的時候,他覺得朱元璋似乎軟弱得不堪一擊,各個部門都有自己的人,而朱元璋並沒有什麼親信。隨著他的同黨人數的增加,他不斷的感覺到自己的強大。在同黨的吹捧中,他似乎看到自己將要取朱元璋而代之,成為最高的統治者!
  
  而當他真正面對朱元璋的眼神時,他才感覺到,自己和面前的這個人差得太遠。自己也算是個人才,但自己的對手似乎並不是人,而是一把寒光閃閃的刀。
  
  朱元璋是這樣走到這一步的呢,從茅草屋的風雨到皇覺寺的孤燈,從滁州的刀光劍影到鄱陽湖的烽火連天,他從千軍萬馬中奔馳而出,自屍山血海裡站立起來。他經歷過無數的磨難,忍受過無數的痛苦,他不畏懼所有的權威,不懼怕任何的敵人。一個個蓋世梟雄在他面前倒下去,他見過的死人比胡惟庸見過的活人還多!
  
  胡惟庸終於明白了為什麼李善長不願意和朱元璋為敵,不是他沒有野心,而是因為畏懼
  
  不用交手,胡惟庸已經明白,自己上錯了擂台,他跟朱元璋根本不是一個公斤級的選手。
  
  但後悔已經太晚了,就一條路走到黑吧。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106]
  
  之後發生的事情有很多不同的說法,很多史料記載,是胡惟庸準備謀反,為人揭發,所以朱元璋動手解決了胡惟庸。然而也有一些史料記載,此事另有隱情,在我看來,後者可能更有可信度。
  
  洪武十二年(1379)十月,占城國(今越南中部)派使節來南京進貢。但是胡惟庸沒有將此事奏報給朱元璋知道,這應該可以算是嚴重的外交事件,朱元璋得知占城國使團抵達京城時,長期累積的怒火終於爆發,他嚴辭訓斥了應對此事負責的胡惟庸和汪廣洋(時任左都御史)。
  
  其實這個時候,胡惟庸最正確的應對方法是認錯,誰沒有個打瞌睡的時候呢。他卻和汪廣洋把責任推給了禮部,他認為這樣就可以了事。
  
  朱元璋充分顯示了他的創意性思維,並將之運用在這件事的處理上,他沒有被胡惟庸牽著鼻子走,去查詢到底是誰幹了這件事,而是先處死了汪廣洋,然後囚繫了所有與此事有關的官員。
  
  既然不是你就是他,那我把你們都抓起來一定是沒錯的。
  
  刀已經架在胡惟庸的脖子上了,何時砍下只是個時間問題。
  
  他並沒有等太久。
  
  塗節是胡惟庸的死黨,他當時的職務是御史中丞,相信大家已經熟悉了這個官職。他在胡惟庸集團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發動輿論攻擊政敵,拉幫結派圖謀不軌,哪樣都少不了他,胡惟庸一直把他看作自己的親信。
  
  然而這個親信用自己的行為重新解釋了死黨這個詞的含義--致你於死地的同黨。
  
  他眼見胡惟庸不行了,便把胡惟庸的陰謀上報給皇帝。朱元璋等待的就是這一刻,他命令立刻處死胡惟庸、陳寧和胡黨中的重要成員,並滅了胡惟庸的三族。然後他命令,深入調查還有誰參與此事,如果查證屬實,一律處死!
  
  於是名留青史的胡惟庸案件拉開了序幕,事實證明,查證屬實是很難做到的,因為太麻煩,而一律處死很容易,當時的審訊方式也為此案的發展提供了便利。審案的官員抓住嫌疑人後首先提供的待遇不是咖啡或是清茶,而是死打一頓,打完再說,有些與被審官員有仇的傢伙還會趁亂上去過過手癮,反正也是辦公事,順便報報私仇也是可以理解的嘛。
  
  然後就是詢問同黨,那些讀書人哪裡經得起打,東扯西拉供出很多所謂同黨來,只要自己認識的,有一面之緣的,借過錢的,還過債的,想到什麼人就說什麼人。審案官員自然大喜,上奏皇帝,再去抓其他人,於是案件越來越大,從洪武十三年(1380)案發,連續查了好幾年,被殺者超過一萬人。
  
  胡惟庸精心籌劃多年的計劃和組織就這麼被摧毀了,事實證明,朱元璋要消滅他十分容易,就如同捏死一隻螞蟻。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胡惟庸都只是一個跳樑小丑,他唯一的有成效的工作就是拉了上萬人和他一起共赴黃泉。
  
  我們差點忘記了那個告密的塗節,他的結局頗有戲劇色彩,這個在胡惟庸案件中扮演了滑稽角色的人案發後即被押赴刑場,與胡惟庸一同被處死,不知此二人在刑場上相遇,會有何感慨。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107]
  
  胡惟庸死了,這個結果正是朱元璋需要的,現在他正坐在自己的龍椅上,看著下面的大臣們,這些可憐的倖存者,他們和胡惟庸同朝為臣,或多或少都有些接觸,眼看著自己的同僚們一個個被拉出去殺掉,他們的心中充滿了恐懼。
  
  該結束了吧,我們只想活下去。
  
  朱元璋卻並不這麼想,在他看來,要做的事情還很多。
  
  不要急,好戲才剛開始。
  
  值得注意的是,朱元璋在處死胡惟庸後僅一個月,就撤銷了丞相這個延續上千年的職位。取消了中書省的設置,安排機構分流人員,如此大動作,卻幹得雷厲風行,乾淨利落,這讓我們有理由懷疑他是早有準備的,就如同水滸傳的宋江,晁蓋死後無論如何不肯繼位,一旦"勉為其難"答應了,立刻就能組織大型慶典。
  
  無論如何,朱元璋達到了他的目的,丞相這個讓人討厭的職位終於消失了,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然而他卻沒有意識到,對於他的王朝和他的子孫來說,這將是他人生中所犯的最大錯誤。
  
  要解釋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介紹一下為什麼丞相這個職位是必須存在的。下面我們將開始講述。
  
  丞相是怎樣煉成的
  
  很多朋友會問,瞭解史實不是已經很有趣了嗎,為什麼還要說這些歷史本質類的東西呢,我們有必要讓大家知道這樣做的好處。
  
  大家知道,史實豐富多彩,寫起來也有很大的發揮空間,讀起來也更有趣,而所謂的歷史內涵和規律卻相當的枯燥。但請大家注意,掌握這些內涵和規律卻可以讓你擁有想像不到的能力。
  
  相信很多人對諸葛亮和劉伯溫這兩個智慧化身非常崇拜,他們往往能夠預見到事情的發展方向,即使住在農村裡,一年進不了幾次城,也能夠知道天下大勢,並能夠準確預測未來的走向,如諸葛亮之於隆中對,劉伯溫之於安豐之戰,他們為什麼能夠知道未來發生的事情呢。
  
  這正是因為他們沒有滿足於看到事情的表面,而是深刻的理解了其內在的發展規律。我們知道,最讓人畏懼的就是未知,如果人人都知道自己的未來,他們就不會再害怕,但在時間機器沒有發明之前,我們還是只能向諸葛亮和劉伯溫同志學習。
  
  比如在我們知道了地主怎樣煉成的規律後,下次當你看到史書上的某位農民領袖起義,你不需要再往下看,也能對他的將來作出判斷,只要這人沒有在起義過程中被人幹掉,你就能肯定,下一個王朝中必然多了一個地主。這就是規律的力量。當你掌握了那些旁人不知道的規律和內涵時,你就掌握了打開未來的鑰匙!
  
  我之所以和大家一起去探討這些歷史規律,其實不僅是要告訴大家這些帝王將相的成長之路,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通過這樣的探討,我們的每一個人都能走上劉伯溫、諸葛亮之路。
  
  我堅信,這是很有可能的。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108]
  
  我們就此開始吧,還是用我們自己的方式,這次我們的主角還是張三,他剛剛當完了地主,這次我們仍然用他當主角,但在丞相這一篇中,他不能直接當丞相,而是要先當村長。
  
  張三當上了某村的村長,他就要開始管理,每天他會從村東頭逛到村西頭,看甲家的門有沒鎖好,乙家的兩口子有沒有吵架,村子不大,一天可以逛兩三趟,完事後回家睡覺,這就是村長的管理生活。
  
  不久,張三當上了鄉長,鄉很大,他要逛一天才能走一圈,於是他開始兩天逛一趟,把工作交給村長負責。
  
  由於工作出色,張三當上了知縣,他每天再也不能去逛了,他全部的時間要用來批示鄉長們報告,並完全信任他們。
  
  之後張三不斷陞官,從知府到布政史,再到丞相,全國都歸他管(我們假設沒有皇帝),這下子張三就忙了,他連看奏章的時間都沒有,每天見無數的人,忙到晚上還沒完,各個部門的頭頭腦腦都要找他,而他一個人要對這些部門的提議作出決斷,他實在太累了,於是他找了一個人幫他的忙,並把自己的權力分一部分給他。
  
  大概情況就是這樣,張三的位置就類似皇帝,他找來幫忙的那個人就是現實中的丞相。
  
  由於全國事情太多,而皇帝的精力有限,所以他不得不找一個人來,把一部分權力交給他。
  
  相信大家已經理解了丞相的由來,這個故事雖然簡單,但卻包含了政治學上一個非常深刻的理論--分權制衡理論。
  
  歷來的皇帝不乏英明之人,他們並不比朱元璋差,卻都使用了丞相制度,作為皇帝專制的封建社會,皇帝是並不願意將自己的權利交出去的,因為一旦將權力分給別人,自己就有被制約的危險。但皇權的無限擴大性與皇帝的精力有限性的矛盾,必然導致丞相制度的產生。
  
  說到底,丞相確實是一個討人厭的傢伙,他不斷的給皇帝提意見,並且還能反駁皇帝,作為皇帝是不會喜歡這個傢伙的,他認為,這個人只不過是自己招來幹活的一個打工仔,自己給了他工作,給了他權力,但這個人卻什麼都要管。
  
  他不但要管國家大事,還要管自己的私事。想修個房子他要管,說是費錢,想出去玩他要管,說是勞民。甚至有些過分的傢伙,連自己吃飯休息睡老婆,他也要管,不但要管,還振振有詞,美其名曰"為了陛下身體著想",臉上還經常是一幅欠揍的表情,好像自己總是欠他二百塊錢似的。
  
  到底誰是老闆,誰是打工的?
  
  問題在於,你還不能發脾氣,那些士大夫們都看著呢,你要接受他的意見,態度還要好。如果你忍不住罵了他,甚至於處罰了他。那麻煩就來了,道理總是在丞相一邊,史書上會記載他敢於直言,而你就很不幸的背上了不納諫的惡名。下面那些官員也會站在他的一邊,並用崇拜的眼神看著他。
  
  那些丞相們心裡也清楚著呢,所以幹這些事的時候往往是前仆後繼,好像巴不得你打他一頓才好。
  
  唉,這些討厭的傢伙!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109]

  因為這些原因,皇帝是並不喜歡那些丞相的,他們都像朱元璋一樣,十分想把這個職位取消,但問題在於,如果取消了這個職位,所有的事情就要自己幹了。可是辛苦當上皇帝並不只是為了幹活的,他們還要享受生活,自己並不是鐵人三項賽的選手,沒有那麼強的精力。所以這個職位一直保留了下來,直到朱元璋干皇帝為止。
  
  朱元璋從小吃苦耐勞,小伙子身體棒,精神頭兒足,飯量大,一頓能扒好幾碗,他不但是鐵人賽的冠軍級選手,估計也練過長跑耐力還很強,在他看來,把丞相趕回家,不過是多幹點活,自己累點,也沒什麼。於是歷史上就留下了勞模朱元璋的光輝事跡。
  
  吳晗先生統計過,從洪武十七年(1384)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僅僅八天內,他收到了一千六百六十六件公文,合計三千三百九十一件事,平均每天要看兩百份文件,處理四百件事情。
  
  這真是一個讓人膽寒的數字,朱元璋時代沒有勞動法,他干八天也不會有人給他加班費。但他就這麼不停的幹活,這也使得他很討厭那些半天說不到點子上的人,有一個著名的故事就表現了這一點,當時的戶部尚書茹太素曾經上了一篇奏折給朱元璋,朱元璋讓人讀給他聽,結果讀到一半就用了將近三個鐘頭時間,都是什麼三皇五帝,仁義道德之類,還沒有講到實際內容。朱元璋當機立斷,命令不要再讀下去,數了下字數,已經有一萬多字了。
  
  朱元璋氣極,命令馬上傳茹太素進見,讓侍衛把他狠狠地打了一頓。
  
  可以看到,廢除丞相制度後,朱元璋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不過他並不在意,因為在他看來,多幹點活就行了,然而事情遠不像他想得那麼簡單。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皇帝和丞相之間的權力制衡關係,我們用另一種方式來表述。
  
  雙方的關係其實可以用拔河這個運動來形容。皇帝和大臣分別在繩子的一頭,向著自己的方向拉,這項運動並沒有裁判,但卻有一項不成文的規則,那就是不能太過分。雙方的進退都有一定限度。
  
  這個限度正是上千年的政治實踐劃定的,他告訴拔河的雙方,哪些事情是皇帝可以做的,大臣不能干涉,而哪些事情是大臣應該管的,皇帝應該允許。
  
  在那上千年的皇帝與大臣的博弈中,這一規則在不斷的完善。雙方都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能做什麼,就在這樣的規則中,權力達到了平衡。
  
  而朱元璋不守規則,改變了這一切,他把大臣們拉得東倒西歪,並宣佈他們從此被解雇了,然後拿著那根繩子回家晾衣服。
  
  他似乎認為這樣就解決了問題,權力由他一人掌握就可以了,不再需要所謂的平衡。
  
  事實證明他錯了,歷史規則不是小小的朱元璋能夠改變的,既然朱元璋並不喜歡這種平衡,歷史之神將給他和他的子孫安排另外的拔河對手,而這個對手與之前的那些人不同。
  
  他們也不守規則。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110]
  
  我們要說明一下,朱元璋不守規則的行為只是害了他自己和他的子孫辛苦操勞,對於整個明朝政治而言,並不一定是件壞事。朱元璋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卻沒有砸到這個朝代。
  
  在我們的歷史和生活中,有著很多非常奇妙的規則,這些規則看不見,摸不著,卻始終起著作用。比如著名的黃金分割,以黃金分割比例確定的圖案是最美麗的,劃分的結構是最合理的。很多的藝術高超的二胡演奏家發現,在胡弦的某個位置拉出的音色非常優美,經過驗證,那個位置正是胡弦的黃金分割位。
  
  這些規則實在是太神奇了,如果你依照這些規則去做,你就能夠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如果你違反這些規則,你將受到它的懲罰。
  
  在歷史中也存在神奇的規則,這些規則在冥冥中操縱著一切,沒有人可以抗拒它。
  
  在這場拔河中,歷史規則也起著作用,一千餘年來,王侯將相們根據這一規則確定了自己的位置,而朱元璋無視這一規則,他認為自己能夠徹底消滅丞相制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確實做到了。
  
  他取消了丞相的官位,並禁止今後設置這一職位。他利用自己的權力消滅了丞相的稱呼,但在這場鬥爭中他真的勝利了嗎?
  
  事實證明,歷史的辯證法跟他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它搞出了一批名叫內閣大學士的人,這些人除了名字不是丞相外,其餘的一切和丞相都沒有什麼區別,更具諷刺意味的是,他們的權力甚至要大於前朝的任何丞相。
  
  他們無孔不入,無所不管。他們不但管理國家大事,還管理皇帝的私事,他們不准皇帝隨意騎馬遊玩(正德),不准皇帝吃偉哥(隆慶),不准皇帝選擇自己喜歡的繼承人(萬曆),他們甚至開創了屬於自己的名臣時代,一個幾乎沒有皇權制約的時代(高拱、張居正)!
  
  朱元璋想用自己的一己之力改變延續千年的權力制衡,最終受到了歷史規則的懲罰,朱元璋來到歷史的商店裡,想要買一塊肥皂,歷史辯證法卻強行搭配給他一卷手紙。如果朱元璋泉下有知自己的行為導致的卻是這樣一個結果,估計也只能哭笑不得了。
  
  朱元璋,你是偉大的,但也是渺小的。
  
  在歷史規則這個龐然大物面前,你是那麼的弱小,你的抵抗是那麼的無力。
  
  歷史大潮,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誠如斯言!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