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明朝的那些事兒 作者:當年明月 (已完成)

 
tyler002 2008-9-25 15:10:03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58 120392
tyler002 發表於 2008-9-29 19:00
(311-320)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11]
  但好景不長,不久之後,明朝派遣使臣去日本,日本將軍竟然私自扣押明朝使臣,此後,日本停止向明朝朝貢,兩國關係陷入低谷,
  總體而言,當時的大多數國家與明朝的關係都是極為融洽的,而在明帝國的西北部,西域各國也與明朝恢復了聯繫,並開始向明朝朝貢。
  此時的明朝,疆域雖然不及元朝,但已北抵蒙古,西達西域,東北控制女真,西南擁有西藏,並有朝鮮、安南(今越南)為屬國,其影響力和控制力更是遠播四方。
  如此遼闊之疆域,如此強大之影響力,當時的大明已經成為堪與漢唐媲美的強大帝國。
  在大明帝國統治下的百姓們終於擺脫了戰亂和流浪,不再畏懼異族的侵擾,因為這個強大的國家足可以讓他們引以為傲,並自豪地說:
  我是大明的子民。
  帝國邊疆風雲
  雖然明帝國十分強大,但搗亂的鄰居還是有的,也多多少少帶來了一些麻煩,而最早出現麻煩的地方,就是安南。
  安南(今越南),又稱交阯,漢唐時為中國的一部分,到了五代時候,中原地區打得昏天黑地,誰也沒時間管它,安南便獨立了,但仍然是中國的屬國,且交往密切。明洪武年間,朱元璋曾冊封過安南國王陳氏,雙方關係良好,自此安南倣傚朝鮮,向大明朝功,且凡國王繼位等大事都要向大明皇帝報告,得到正式冊封後方可確認為合法。
  然而在建文帝時期,安南的平靜被打破了,它的國內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由於有人及時封鎖了消息,大明對此一無所知。
  永樂元年,安南國王照例派人朝賀,朱棣和禮部的官員都驚奇的發現,在朝賀文書上,安南國王不再姓陳,而是姓胡。文書中還自稱陳氏無後,自己是陳氏外甥,被百姓擁立為國王,請求得到大明皇帝的冊封。
  這篇文書看上去並沒有什麼破綻,事情似乎也合情合理,但政治經驗豐富的朱棣感覺到其中一定有問題,便派遣禮部官員到安南探訪實情。
  被派出的官員名叫楊渤,他帶著隨從到了安南,由於某些未知原因,他在安南轉了一圈,回朝後便證明安南國王所說屬實,並無虛構。朱棣這才相信,正式冊封其為安南國王。
  於是安南的秘密被繼續掩蓋。
  事後看來,這位楊渤如果不是犯了形式主義錯誤,就是犯了受賄罪。
  但黑幕終究會被揭開的。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12]
  永樂二年,安南國大臣裴伯耆突然出現在中國,並說有緊急事情向皇帝稟報,他隨即被送往京城,在得到朱棣接見後,他終於以見證人的身份說出了安南事件的真相。
  原來在建文帝時期,安南丞相黎季犛突然發難,殺害了原來的國王及擁護國王的大臣,自後他改名為胡一元,並傳位給他的兒子胡(上大下互),並設計欺騙大明皇帝,騙取封號。
  裴伯耆實在是一等一的忠臣,說得深淚俱下,還寫了一封書信,其中有幾句話實在感人:「臣不自量,敢效申包胥之忠,哀鳴闕下,伏願興吊伐之師,隆繼絕之義,蕩除奸凶,復立陳氏,臣死且不朽!」
  裴伯耆慷慨陳詞,然而效果卻不是很好,因為朱棣是一個飽經政治風雨的權場老手,對這一說法也是將信將疑。而且從裴伯耆的書信看來,很明顯,此人的用意在於借明朝的大軍討伐安南,這是一件大事,朱棣是不可能僅聽一面之辭就發兵的。於是,朱棣並沒有馬上行動,而是安排裴伯耆先住下,容後再談。
  然而同年八月,另一個不速之客的到來打破了朱棣的沉默。
  這個人就是原先安南陳氏國王的弟弟陳天平,他也來到了京城,並證實了裴伯耆的說法。
  這下朱棣就為難了,如果此二人所說的是真話,那麼這就是一起嚴重的政治事件,必須出兵了,可誰又能保證他們沒有撒謊呢,現任安南國王大權已經在握,自然會否認陳天平的說法,真偽如何判定呢?
  而且最重要的問題在於,朱棣以前並沒有見過陳天平,對他而言,這個所謂的陳天平不過是一個來歷不明的人,萬一要聽了他的話,出兵送他回國,最後證實他是假冒的,那堂堂的大明國就會名譽掃地,難以收拾局面。
  這真是一個政治難題啊。
  然而朱棣就是朱棣,他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解開了難題。
  大凡年底,各國都會來提前朝貢,以恭祝大明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安南也不例外,就在這一年年底,安南的使臣如同以往一樣來到明朝京城,向朱棣朝貢,但他們絕沒有想到,一場好戲正等待著他們。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13]
  使臣們來到宮殿裡,正準備下拜,坐在寶座上的朱棣突然發話:「你們看看這個人,還認識他麼?」
  此時陳天平應聲站了出來,看著安南來的使臣們。
  使臣們看清來人後,大驚失色,出於習慣立刻下拜,有的還痛哭流涕。
  一旁的裴伯耆也十分氣憤,他站出來斥責使臣們明知現任國王是篡權賊子,卻為虎作倀,不配為人臣。他的幾句話擊中了使臣們的要害,安南使臣們惶恐不安,無以應對。
  老到的朱棣立刻從這一幕中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他拍案而起,厲聲斥責安南使臣串通蒙蔽大明,對篡國奸臣卻不聞不問的惡劣行徑。
  在搞清事情經過後,朱棣立刻發佈詔書,對現任安南國王胡(上大下互)進行嚴厲指責,並表示這件事情如果沒有一個讓自己滿意的答覆,就要他好看。
  朱棣的這一番狠話很見成效,安南現任胡氏國王的答覆很快就傳到了京城,在答覆的書信中,這位國王進行了深刻的批評和自我批評,表示自己不過是臨時佔個位置而已,國號紀年都沒敢改,現在已經把位置空了出來,誠心誠意等待陳天平回國繼承王位。
  這個回答讓朱棣十分滿意,他也寬容的表示,如果能夠照做,不但不會追究他的責任,還會給他分封土地。
  然後,朱棣立刻安排陳天平回國。
  話雖這樣說,但朱棣是個十分精明的人,他深知口頭協議和文書都是信不過的(這得益於他早年的經歷),因為當年他自己就從來沒有遵守過這些東西。
  為保障事情的順利進行,他安排使臣和廣西將軍黃中率領五千人護送陳天平回國,按照朱棣的設想,陳天平繼位之事已是萬無一失。
  可是之後發生的事情只能用一個詞語來形容:聳人聽聞。
  黃中護送陳天平到了安南之後,安南軍竟然設置伏兵在黃中眼皮底下殺害了陳天平,還順道殺掉了明朝使臣,封鎖道路,阻止明軍前進。
  消息傳到了京城之後,朱棣被激怒了,被真正的激怒了。
  真是膽大包天!
  陽奉陰違也就罷了,竟然敢當著明軍殺掉王位繼承人,連大明派去的使臣都一齊殺掉!
  不報此仇,大明何用!養兵何用!
  安南平定戰
  殺掉了陳天平,胡氏父子安心了,陳氏的後人全部被殺掉了,還順便幹掉了明朝使臣,他雖然知道明朝一定會來找他算賬,但他也早已安排好了軍隊防禦,並在顯要位置設置了關卡。
  只要佔據有利地勢,再拖上了幾年,明朝也不得不承認自己的地位。
  這就是胡氏父子的如意算盤。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14]
  算盤雖然這樣打,但他們也明白,明朝發怒攻打過來不是好玩的,於是他們日夜不停操練軍隊,佈置防禦,準備應對。
  但出乎他們意料的是,過了三個多月,明朝那邊一點動靜都沒有,莫非他們覺得地方偏遠,不願前來?
  存有僥倖心理的胡氏父子沒有高興多久,戰爭的消息就傳來了,明朝軍隊已經正式出發準備攻取安南。
  這早在胡氏父子的預料之中,所以當部下向他們報告軍情時,父子倆還故作鎮定,表明一切防禦工作都已經預備好,沒有什麼可怕的。
  這對父子之所以還能如此打腫臉充胖子,強裝鎮定,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這父子兩個並不知道為何明朝要過三個月才來攻打他們。
  那是因為軍隊太多,需要動員時間。
  多少軍隊需要動員幾個月?
  答:三十萬
  當然了,根據軍事家們的習慣,還有一個號稱的人數,這次明軍軍隊共三十萬,對安南號稱八十萬,胡氏父子從手下口中聽到這個數字後,差點沒暈過去。
  帶領這支龐大軍隊的正是名將朱能,此人我們之前已經介紹過多次,讓他出征表明朱棣對此事的重視,朱棣期盼著朱能可以發揚他靖難事後的無畏精神,一舉解決問題。
  可惜天不如人願,估計朱能也沒有想到,他不但沒有能夠完成這次任務,而且連安南的影子都沒能看見。
  明軍的行動計劃是這樣的,分兵兩路,一路以朱能為統帥,自廣西進軍,另一路由沐晟帶領,自雲南進軍。
  這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軍事計劃,凡是攻打安南,必從廣西和雲南分兵兩路進行攻擊,這幾乎已經是固定套路,從古一直用到今。
  可是意外發生了,朱能在行軍途中不幸病倒,經搶救無效逝世,這也難怪,因為大軍出發走到廣西足足用了三個月。一路上顛簸不定,朱能的所有精力在那場驚天動地的大戰中已經消耗得差不多了,再去參加一場戰爭也太苛責他了,應該休息休息了。
  朱能的位置空出來了,代替他的倒也不是外人,此人就是被朱棣稱為「靖難第一功臣」張玉的兒子——張輔。
  這是一個艱巨的任務,因為朱能的突然去世讓很多人對戰爭的前景產生了憂慮,而這位威信遠不如朱能的人能否勝任主帥職位也很讓人懷疑。
  令人欣慰的是,在這緊急時刻,張玉似乎靈魂附體到了張輔的身上。張輔繼承了張玉的優良傳統,在這場戰爭中,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15]
  張輔在接任統帥位置後,面對下屬們不信任的目光,召開了第一次軍事會議,在這次會議上,他詳細地介紹了作戰方針和計劃,其步驟之周密精確讓屬下歎服,在會議的最後,張輔說道:「當年開平王(常遇春)遠征中途去世,岐陽王(李文忠)代之,大破元軍!我雖不才,願效前輩,與諸位同生共死,誓破安南!」
  在穩定士氣,準備充分後,張輔自廣西憑祥正式向安南進軍,與此同時,沐晟自雲南進軍,明軍兩路突擊,向安南腹地前進。
  事實證明,安南的胡氏父子的自信是靠不住的,張輔帶兵如入無人之境,連破隘留、雞陵兩關,一路攻擊前行,並在白鶴與另一路沐晟的軍隊會師。
  至此,明軍已經攻破了安南外部防線,突入內地,現在橫在張輔面前,阻礙他前進的是安南重鎮多邦。
  據史料記載,當時的安南有東西兩都,人口共有七百餘萬,且境內多江,安南沿江佈防,不與明軍交戰,企圖拖垮明軍。
  張輔識破了安南的企圖,他派出部將朱榮在嘉林江打敗安南軍,建立了穩固陣地,然後他與沐晟合兵一處,準備向眼前的多邦城進攻。
  多邦雖然是安南重鎮,防禦堅固,但在優勢明軍的面前似乎也並不難攻克,這是當時大多數將領們的看法,然而這些將領們似乎並沒有注意到,在歷史上,輕敵的情緒往往就是這樣出現並導致嚴重後果的。所幸的是張輔並不是這些將領中的一員,他派出了許多探子去偵查城內的情況,直覺告訴他,這座城池並不那麼簡單。
  張輔的感覺是正確的,這座多邦城不但比明軍想像的更為堅固,在其城內還有著一種秘密武器——大象。
  安南軍隊估計到了自己戰鬥力的不足,便馴養了很多大象,準備在明軍進攻時放出這些龐然大物,突襲明軍,好在張輔沒有輕敵,及時掌握了這一情況。
  可是話雖如此,掌握象情的張輔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來對付大象,這種動物皮厚、結實又碩大無比,戰場之上,倉促之間,一般的刀槍似乎也奈它不何。該怎麼辦呢?
  這時有人給張輔出了一個可以克制大象的主意,不過在今天看來,這個主意說了與沒說似乎沒有多大區別。
  這個主意就是找獅子來攻擊大象,因為獅子是百獸之王,必定能夠嚇跑大象。
  我們暫且不說在動物學上這一觀點是否成立,單單只問一句:去哪裡找獅子呢?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16]
  大家知道,中國是不產獅子的,難得的幾頭獅子都是從外國進口的,據《後漢書》記載,漢章帝時,月氏國曾進貢獅子,此後安息國也曾進貢過,但這種通過進貢方式得來的獅子數量必然不多,而且當年也沒有人工繁殖技術,估計也是死一頭少一頭。就算明朝時還有獅子,應該也是按照今天大熊貓的待遇保護起來的,怎麼可能給你去打仗?
  那該怎麼辦呢,獅子沒有,大象可是活生生的在城裡等著呢,難不成畫幾頭獅子出來打仗?
  答對了!沒有真的,就用畫的!
  你沒有看錯,我也沒有寫錯,當年的張輔就是用畫的獅子去打仗的。
  張輔不是瘋子,他也明白用木頭和紙糊的玩意兒是不可能和大象這種巨型動物較勁的,不管畫得多好,畢竟也只是畫出來的,當不得真。作為一名優秀的將領,張輔已經準備好了一整套應對方案,準備攻擊防守嚴密的多邦城。
  其實到底是真獅子還是假獅子並不重要,關鍵看在誰的手裡,怎麼使用,因為最終決定戰爭勝負的是指揮官的智慧和素質。
  張輔的數十萬大軍在多邦城外住了下來,但卻遲遲不進攻,城內人的神經也從緊繃狀態慢慢鬆弛了下來,甚至有一些城牆上的守兵也開始和城邊的明軍士兵打招呼,當然了,這是一種挑釁,在他們看來,自己的戰略就要成功了,明軍長期呆在這裡,補給必然跟不上,而攻城又沒有把握,只有撤退這一條路了。
  安南守軍不知道的是,其實明軍遲遲不進攻的理由很簡單:刀在砍人之前磨的時間越久,就越鋒利,用起來殺傷力也會更大。
  事實正是如此,此時的張輔組織了敢死隊,準備攻擊多邦城。他所等待的不過是一個好的時機而已。
  在經過長時間等待後,明軍於十二月的一個深夜對多邦城發起了攻擊,在戰鬥中,明軍充分發揮了領導帶頭打仗的先鋒模範作用,都督黃中手持火把,率隊先行渡過護城河,為部隊前進開路,都指揮蔡福親自架雲梯,並率先登上多邦城。這兩名高級軍官的英勇行為大大鼓舞了明軍的士氣,士兵們奮勇爭先,一舉攻破外城,安南士兵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平日毫無動靜的明軍突然變成了猛虎,如此猛烈之進攻讓他們的防線全面崩潰,士兵們四散奔逃。
  戰火蔓延到了內城,此時安南軍終於使出了他們的殺手鑭,大象,他們驅使大象攻擊明軍,希望能夠挽回敗局,然而,早有準備的張輔拿出了應對的方法。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17]
  考慮到畫的獅子雖然威武,但也只能嚇人而已,不一定能嚇大象,張輔另外準備了很多馬匹,並把這些馬匹的眼睛蒙了起來,等到大象出現的時候便驅趕馬匹往前衝,雖然從動物的天性來說,馬絕對不敢和大象作對,但蒙上眼睛的馬就算是恐龍來了也會往前衝的,何況是大象。與此同時,張輔還大量使用火槍攻擊大象,殺傷力可能不大,但是火槍的威懾作用卻相當厲害。
  在張輔的這幾招作用下,安南軍隊的大象嚇得不清,結果紛紛掉頭逃跑,衝散了後面準備撿便宜的安南軍,在喪失了所有的希望後,安南軍徹底失去了抵抗的勇氣,明軍一舉攻克多邦城。
  多邦戰役的勝利沉重地打擊了安南的抵抗意志,此後明軍一路高歌猛進,先後攻克東都和西都,並於此年(永樂五年)五月,攻克安南全境,俘獲胡氏父子,並押解回國,安南就此平定。
  在安南平定後,朱棣曾下旨尋找陳氏後代,但並無結果,此時又有上千安南人向明朝政府請願,表示安南以前就是中國領地,陳氏已無後代,希望能歸入中國,成為中國的一個郡。
  朱棣同意了這一提議,並於永樂五年(1407)六月,改安南為交阯,並設置了布政使司,使之成為了中國的一部分,於是自漢唐之後,安南又一次成為中國領土。
  安南問題的解決使得中國的西南邊界獲得了安寧和平靜,但明朝政府還有著一個更大的煩惱,這個煩惱纏繞了明朝上百年,如同噩夢一般揮之不去。
  這就是與蒙古部落的關係問題。
  自明朝開國以來,蒙古這個鄰居就始終讓大明頭疼不已,打仗無數次,談判無數次,打完再談,談完再打,原來的元朝被打成了北元(後代稱謂),再從北元被打成韃靼(蒙古古稱),可是不管怎麼打,就是沒消停過。幾十年打下來,蒙古軍隊從政府軍、正規軍被打成了雜牌軍、游擊隊,但該搶的地方還是搶,該來的時候還是來。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18]
  這倒也不難理解,本來在中原地區好好的,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全國各地到處走,作為四級民族制度中的頭等人,日子過的自然很不錯,但是好日子才過了九十幾年,平地一聲炮響,出來了一個朱元璋,把原來的貴族趕到了草原上去幹老本行——放牧,整日頂風和牛羊打交道,又沒有什麼娛樂節目,如此大的反差,換了是誰也不會甘心啊,更嚴重的問題在於,他們沒有自己的手工業和農業,經濟結構嚴重失衡,除了牛羊肉什麼都缺,就算想搞封閉自然經濟也沒法搞起來。想拿東西和明朝換,幹點進出口買賣,可是人家不讓干,這也容易理解,畢竟經常打仗,誰知道你是不是想趁機潛入境內幹點破壞活動,所以大規模的互市生意是沒有辦法做起來的。
  該怎麼辦呢,需要的、缺少的東西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也不能通過做生意換回來,人不能讓尿憋死,那就搶吧!
  你敢搶我,我就打你,於是就接著上演全武行,你上次殺了我父親,我這次殺你兒子,仇恨不斷加深,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明朝展開了與蒙古部落的持久戰,這一戰就是上百年。
  下面我們介紹一下永樂時期蒙古的形勢,之前我們說過,北元統治者脫古思帖木兒被藍玉擊敗後,逃到土刺河,被也速迭兒殺死,之後蒙古大汗之位經過多次傳遞,於建文四年(1402)被不屬於黃金家族的鬼力赤所篡奪,定該國名為韃靼。我查了一下,這位鬼力赤雖然不是黃金家族直系,但也不算是外人,他的祖先是窩闊台,由於他不是嫡系,傳到他這裡血統關係已經比較亂了,也許就是因為這個原因,他沒有正統黃金家族的那種使命感,所以他廢除了元朝國號,並向大明稱臣,建立了朝貢關係。從此,北方邊境進入了和平時期。
  可是這個和平時期實在有點短,只有六年。
  鬼力赤不是黃金家族的人,也對黃金家族沒有多少興趣,可他的手下卻不一樣,當時的韃靼太保阿魯台就是這樣一個傳統觀念很重的人,他對鬼力赤的行為極其不滿,整日夢想著恢復蒙古帝國的榮光。在這種動機的驅使下,他殺害了鬼力赤,並擁戴元朝宗室本雅失裡為可汗。但這位繼承蒙古正統的本雅失裡統治的地方實在小得可憐。
  這是因為經過與明朝的戰爭,北元的皇帝已經逐漸喪失了對蒙古全境的控制權,當時的蒙古已經分裂為三塊,分別是蒙古本部(也就是後來的韃靼),瓦剌(這個名字大家應該熟悉),兀良哈三衛。
  蒙古本部韃靼我們介紹過了,他們佔據著蒙古高原,由黃金家族統治,屬於蒙古正統。
  瓦剌,又稱作西蒙古,佔據蒙古西部,在明初首領猛可帖木兒死後,瓦剌由馬哈木統領。
  兀良哈三衛,就是我們之前提到過的參加過靖難的精銳朵顏三衛,這個部落是怎麼來的呢,那還得從幾十年前說起。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19]
  洪武二十年(1387),朱元璋派遣馮勝遠征遼東,馮勝兵不血刃地降伏了納哈出,並設置了泰寧、福余、朵顏三衛(軍事單位),後統稱朵顏三衛,並在此安置投降的蒙古人,朱元璋將這些人劃歸寧王朱權統領之下,靖難之戰中,朱棣綁架寧王,其中很大的一個原因就在於他想得到這些戰鬥力極強的蒙古騎兵。而這些騎兵在靖難中也確實發揮了巨大作用,戰後,朱棣封賞了朵顏三衛,並與其互通貿易,他們佔據著遼東一帶,向明朝朝貢,接受明朝的指揮。
  昔日的元帝國分裂成了三部分,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而此三部分雖然都是蒙古人組成的部落,互相之間的關係卻極為複雜,當然,這種複雜關係很大程度上是明朝有意造成的。
  首先,韃靼部落自認為是蒙古正統,瞧不起其他兩個部落,而且他們和明朝有深仇大恨,一直以來都採取敵對態度。
  瓦剌就不同了,他們原先受黃金家族管轄,黃金家族衰落後,他們趁機崛起,企圖獲得蒙古的統治權,明朝政府敏銳地發現了這個問題,並加以利用,他們通過給予瓦剌封號,並提供援助的方式扶持瓦剌勢力,以對抗韃靼。
  而在瓦剌首領馬哈木心中,部落矛盾是大於民族矛盾的,他並不喜歡明朝,但他更加討厭動不動就指手劃腳,以首領自居的韃靼。
  都什麼時候了,還想擺老大的架子。
  出於這一考慮,他和明朝政府達成了聯盟,當然這種聯盟是以外敵的存在為前提的,大家心裡都清楚,一旦情況變化,昨日的盟友就是明日的敵人。
  兀良哈三衛可以算是明朝的老朋友了,但這種朋友關係也是並不穩固的,雖然他們向明朝朝貢,並聽從明朝的指揮,但他們畢竟是蒙古人,與韃靼和瓦剌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最後是明朝,他可算是這一切的始作俑者,特長就是煽風點火,北元是他打垮的,瓦剌是他扶持的,兀良哈三衛是他安置的,搞這麼多動作,無非只有一個目的,分解元帝國的勢力,讓他永不翻身。
  大致情況就是這樣,韃靼和瓦剌打得死去活來,兀良哈在一旁看熱鬧,明朝不斷給雙方加油,看到哪方佔優勢就上去打一拳維護比賽平衡。
  如果成吉思汗在天有靈,見到這些不肖子孫互相打來打去,昔日風光無限的蒙古帝國四分五裂,不知作何感想。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20]
  一次性解決問題
  蒙古本部韃靼太師在擁立本雅失裡為可汗後,奉行了對抗政策,與明朝斷絕了關係,更為惡劣的是,永樂七年(1409)四月,韃靼殺害了明朝使節郭驥,他們的這一舉動無疑是在向大明示威。但他們沒有想到,他們的這一舉動實在是利人損己。
  因為明朝政府其實早已做好準備要收拾韃靼,缺少的不過是一個借口和機會而已,而這件事情的發生正好提供了他們所需要的一切。
  韃靼之所以成為明朝的目標,絕不僅僅因為他們對明朝抱有敵對態度。
  韃靼的新首領本雅失裡與太師阿魯台都屬於那種身無分文卻敢於胸懷天下的人,雖然此時韃靼的實力已經大不如前,他們卻一直做著恢復蒙古帝國的美夢,連年出戰,東邊打兀良哈,西面打瓦剌,雖然沒有多大效果,但聲勢卻也頗為嚇人。
  韃靼的猖狂舉動引起了朱棣的注意,為了打壓韃靼的囂張氣焰,他於永樂七年(1409)封瓦剌首領馬哈木為順寧王,並提供援助,幫助他們作戰,瓦剌乘勢擊敗前來進攻的本雅失裡和阿魯台,韃靼的勢力受到了一定的壓制。
  為了一次性解決問題,朱棣決定派出大軍遠征,兵力為十萬,並親自擬定作戰計劃,但在最重要的問題上,他猶豫了。
  這就是指揮官的人選,朱棣常年用兵,十分清楚打仗不是兒戲,必須要有豐富戰爭經驗的人才能勝任這一職務。最好的人選自然是曾經與自己一同靖難的將領們,可是問題在於,當年的靖難名將如今已經死得差不多了,最厲害的張玉在東昌之戰中被盛庸幹掉了,朱能也已經死了,張玉的兒子張輔倒是個好人選,可惜剛剛平定的安南並不老實,經常鬧獨立,張輔也走不開。想來想去,只剩下了一個人選:邱福。
  對於邱福,我們並不陌生,前面我們也曾經介紹過他,在白溝河之戰中,他奉命衝擊李景隆中軍,卻沒有成功,但這並沒有影響他在朱棣心中的地位,此後他多次立下戰功,並在戰後被封為淇國公(公爵)。但朱棣也很清楚,這位仁兄雖然作戰勇猛,卻並非統帥之才,但目下正是用人之際,比他更能打的差不多都死光了,無奈之下,朱棣只得將十萬大軍交給了這位老將。
tyler002 發表於 2008-9-29 19:02
(321-330)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21]
  永樂七年(1409)七月,邱福正式領兵十萬出發北征,在他出發前,朱棣不無擔心地叮囑他千萬不可輕敵,要謹慎用兵,看準時機再與敵決戰。邱福表示一定謹記,跟隨他出發的還有四名將領,分別是副將王聰、霍親,左右參將王忠、李遠。
  此四人也絕非等閒之輩,參加此次遠征之前都已經被封為侯爵,戰場經驗豐富。
  朱棣親自為大軍送行,他相信如此強的兵力,加上有經驗的將領,足可以狠狠地教訓一下韃靼。
  看著大軍遠去,朱棣的心中卻有一種不安感油然而生,多年的軍事直覺讓他覺得自己似乎漏掉了什麼,他思慮再三,終於省起,便立刻派人騎快馬趕到邱福軍中,只為了傳達一句話。
  這句話是對邱福說的,「如果有人說敵人很容易戰勝,你千萬不要相信!」(軍中有言敵易取者,慎勿信之)
  邱福接收了皇帝指示,並表示一定不辜負皇帝的信任和期望。
  朱棣不愧為一位優秀的軍事家,他敏銳地意識到了這支軍隊最大的隱患就在於輕敵冒進,而最容易犯這個錯誤的就是主帥邱福,在軍隊出發後,竟然還派人專程趕去傳達這一指示,實在是用心良苦。
  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了朱棣的判斷是準確的,問題在於,主帥邱福偏偏就是一個左耳進,右耳出的人,遇到這樣的主帥,真是神仙都沒辦法。
  邱福率領軍隊一路猛進,趕到了臚朐河(今中蒙邊境克魯倫河),擊潰了一些散兵,並抓獲了韃靼的一名尚書,邱福便詢問敵情,這位尚書倒是個直爽人,也沒等邱福用什麼酷刑和利誘手段,就主動交待,韃靼軍隊主力就在此地北方三十里,如果現在進攻,必然可以輕易獲得大勝。
  邱福十分高興,乾脆就讓這個尚書當嚮導,照著他所指引的方向前進。這樣看來,邱福倒真是有幾分國際主義者的潛質,竟然如此信任剛剛抓來的俘虜,而從他的年紀看,似乎也早已過了天真無邪的少年時代,但在這件事情上,他實在是天真地過頭了。
  另一方面,我們也不得不佩服朱棣的料事如神,他好像就是這場戰爭的劇本編劇,事先已經告訴了男主角邱福應對的台詞和接下來的劇情,可惜大牌演員邱福卻沒有按照劇本來演。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22]
  在那位嚮導的帶領下,邱福果然找到了韃靼的軍營,但是並沒有多少士兵,那位嚮導總會解釋說,大部隊在前面。就這樣,不停的追了兩天,依然如此,總是那麼幾百個韃靼士兵,而且一觸即潰。
  部下們開始擔憂了,他們認為那個嚮導不懷好意,然而邱福卻沒有這種意識,第三天,他還是下令部隊跟隨嚮導前進,這下子他的副將李遠也坐不住了。
  李遠勸邱福及時回撤,前面可能有埋伏,可是邱福不聽,他固執地認為前方必然有韃靼的大本營,只要前行必可取勝,李遠急得跳腳,也顧不得上下級關係,大喊道:「皇上和你說過的話,你忘記了嗎!?」
  這下可惹惱了邱福,他厲聲說道:「不要多說了,不聽我的指揮,就殺了你!」
  邱福如同前兩日一樣地出發了,帶路的還是那位嚮導,這一次他沒有讓邱福失望,找了很久的韃靼軍隊終於出現了,但與邱福所預期的不一樣,這些韃靼騎兵是主動前來的,而且並沒有四散奔逃,也沒有驚慌失措,反而看上去吃飽喝足,睡眠充分,此刻正精神煥發地注視著他們。
  終於找到你們了,找得好苦。
  終於等到你們了,等了很久。
  親征
  永樂七年(1409)八月,遠征軍的戰報傳到了京城,戰報簡單明瞭:全軍覆沒。
  這是一次慘痛的失敗,不但十萬大軍全部被消滅,邱福、王聰、霍親、王忠、李遠五員大將也全部戰死沙場。
  朱棣震怒了,他打了很多年仗,多次死裡逃生,惡仗亂仗見得多了,但像這樣慘痛的敗仗他還真沒見過。
  邱福無能!無能!
  罵人出氣雖然痛快,但罵完後還是要解決問題,明軍的戰鬥力還是很強的,關鍵問題就在於指揮官的人選。邱福固然無能,但現在朝廷裡還有誰能代替邱福出征呢,誰又能保證一定能取勝呢?
  人選只有一個——朱棣
  於是在靖難之戰後七年,朱棣再次披上了盔甲,拿起了戰刀,準備走上戰場去擊敗他的敵人,與之前的那次戰爭之不同的是,上一次他是皇子,這一次他是皇帝,上一次是為了皇位,這一次是為了國家。
  朱棣不但是一個優秀的皇帝,也是一個優秀的將領,這種上馬衝鋒,下馬治國的本領實在是很罕有的,韃靼已經領教過了皇帝朱棣的外交手段和政治手腕,現在他們將有幸親身體會到名將朱棣那閃亮刀鋒掠過身體的感覺。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23]
  朱棣完全繼承了朱元璋的人生哲學「要麼不做,要麼做絕」,這次也不例外,為了給韃靼一個致命的打擊,他下達了總動員令,命令凡長江以北全部可以調動的士兵,立刻全部向北方集結,於是長江以北無數人馬浩浩蕩蕩地開始向集結地進發,到永樂八年(1410)一月,部隊集結完畢,共五十萬,朱棣自任統帥。
  與此同時,朱棣派遣使者分別向瓦剌和兀良哈傳遞消息,大致意思是大明馬上就要出擊韃靼,希望你們不要多管閒事,如果多事,大可連你們一起收拾。
  瓦剌和兀良哈都十分識時務,而且他們與韃靼本來就有著矛盾,怎麼肯花力氣替自己的敵人出頭?
  而此時的韃靼卻十分沒有自知之明,擊敗明軍後,本雅失裡與阿魯台十分得意,甚至開始謀劃恢復元帝國,重新做皇帝。因而對瓦剌和兀良哈更加傲慢。這兩位尚在做美夢的仁兄根本不會想到,刀已經架在了他們的脖子上,只等砍下去了。
  在做好了一切準備工作後,朱棣終於率領著他的五十萬大軍出塞遠征,目標直指韃靼!
  八年未經戰陣的朱棣終於回到了戰場,一切似乎都是那麼的熟悉,在他看來,江南水鄉的秀麗和寧靜遠遠比不上北方草原的遼闊與豪邁。
  絲竹之音、輕柔吳語對他沒有多少吸引力,萬馬嘶鳴、號角嘹亮才是他的最愛!
  這就是朱棣,一個沉迷於戰場搏殺,陶醉於金戈鐵馬的朱棣,一個真正而徹底的戰士。
  朱棣率領著他的大軍不斷向北方挺進,當軍隊經過大伯顏山時,朱棣縱馬登上山頂,遠望大漠,唯見萬里黃沙,極盡蕭條,二十年前,他曾經遠征經過此地,那一年他三十歲,這裡還有很多人家,是繁華之地,如今卻變成了一片荒漠。朱棣感歎良多,對身邊的大臣說道:「元興盛之時,這裡都是民居之地啊。」
  容不得朱棣的更多感歎,大軍於同年五月到達了幾個月前邱福全軍覆沒的臚朐河,由於時間不長,四處仍然可見死難明軍的屍骨和盔甲武器,很明顯,蒙古軍隊管殺不管埋。
  朱棣看到了這一場景,便讓手下的士兵們去尋找明軍屍骨,並將他們就地埋葬,入土為安,然後他看著那條湍流不息的臚朐河,沉默不語,思索良久,才開口說道:「自此之後,此河就改名為飲馬河吧。」
  言罷,他便率領大軍渡過大河。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24]
  過河之後,明軍抓到了少數韃靼士兵,他們供認韃靼首領本雅失裡就在附近,經過仔細分析,朱棣確認了這一情報的真實性,他立刻下令部將王友就駐紮此地,自己則率領精銳騎兵帶上二十天口糧繼續追擊。
  兵貴神速,朱棣深深懂得這個道理,而種種跡象表明,自己尋找已久的目標就在附近!
  朱棣的判斷沒有錯,本雅失裡確實統領著大隊韃靼騎兵駐紮在附近,但他的老搭檔阿魯台卻不在身邊,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他們吵架了。
  本雅失裡是阿魯台扶植上台的,兩人關係一向很好,也甚少爭吵,但在得知朱棣親率五十萬大軍前來討伐時,他們慌張之餘,竟然發生了激烈的爭吵,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他們爭吵的內容並不是要不要抵抗和怎麼抵抗,而是往哪個方向逃跑!
  這二位仁兄雖然壯志凌雲,但還是有自知之明的,聽說朱棣親率五十萬人來攻擊自己後,他們立刻意識到,這次明朝政府是來玩命的,無論怎麼扳指頭算,自己手下的這點兵力也絕對不夠五十萬人打的,向瓦剌和兀良哈求援又沒有回音,那就只有跑了。
  可是往哪邊跑呢?這是個重要的問題。
  本雅失裡說:往西跑,西邊安全。
  阿魯台說:西邊是瓦剌的地盤,我剛和人家打完仗,哪好意思去投奔,不如往東跑,東邊安全。
  本雅失裡反對,他說:東邊的兀良哈是明朝的附屬,決不肯收留自己這個元朝宗室,要去你去,反正我不去。
  兩人僵持不下,越吵越激烈,後來他們決定停止爭吵(再不停明軍就要來了),分兵突圍。
  就這樣,本雅失裡一路向西狂跑,可還沒有趕到瓦剌就撞到了朱棣的大軍,不能不說是運氣不好。
  本雅失裡發現了明朝大軍的動向,他立刻命令部隊加速前進。
  與此同時,率領精銳騎兵的朱棣也快馬加鞭向本雅失裡不斷靠近。
  這是一場戰場上的賽跑,最終朱棣佔據了優勢,因為他明智地把輜重和後勤留在了飲馬河畔,只帶上口糧日夜追擊,而本雅失裡卻捨不得他搶來的那些東西,帶著一大堆家當逃跑,自然跑不快。
  朱棣終於追上了本雅失裡,並立刻向他發動了攻擊,本雅失裡萬萬沒有想到,朱棣來得這麼快,毫無招架之功,被朱棣一頓猛打,丟下了所有輜重,只帶了七個人逃了出去。戰後,朱棣不打收條就全部收走了本雅失裡辛辛苦苦帶過來,一直捨不得丟的那些金銀財寶,而可憐的本雅失裡就這樣無償地為朱棣幹了一趟搬運工。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25]
  無論如何,本雅失裡總算是撿了一條命,繼續著他的逃亡之路,但他卻未必知道,他的這次戰敗不但是他的恥辱,也會讓他的祖先蒙羞。
  或許是宿命的安排吧,朱棣追上並擊潰這位成吉思汗子孫的地方,就是斡難河(今蒙古鄂嫩河)。
  朱棣正在馬上俯視著這片剛剛經過大戰的土地,大風吹拂著一望無際的草原,斡難河水在陽光的照耀下,映出迷人的光彩,剛發生的那場惡戰似乎與這片美麗的土地毫無關係。
  勝利喜悅已經消退的朱棣突然想起了什麼,他沉思了一會,對身邊的侍衛感歎道:「這裡是斡難河,是成吉思汗興起的地方啊。」
  是的,兩百年前,就在斡難河畔,鐵木真統一了蒙古部落,成為了偉大的成吉思汗,術赤、窩闊台、拖雷、哲別等後來威震歐亞大陸的名將們環繞在他的周圍,宣誓向他效忠。之後他們各自出征,將自己的寶劍指向了世界的各個角落,並最終建立了橫跨歐亞的蒙古帝國。
  轉眼之間,兩百年過去了,草原上的大風仍舊呼嘯,斡難河水依然流淌,但那雄偉的帝國早已不見了蹤影,而就在不久之前,偉大的成吉思汗的子孫在這裡被打得落荒而逃。
  一切都過去了,只有那遼闊的草原和奔流的河水似乎在向後人敘說著這裡當年的盛況。
  百年皇圖霸業,過眼煙雲耳!
  阿魯台的厄運
  本雅失裡逃走了,他如願逃到了瓦剌,然而命運和他開了一個小小的玩笑,雖然以往與瓦剌的戰爭都是太師阿魯台指揮,本雅失裡並未參與過,可是瓦剌的首領馬哈木充分發揮了一視同仁的精神,不但沒有給他什麼優厚待遇,反而從他這裡拿走了一樣東西——他的腦袋,報舊仇之餘,還順便去向明朝要兩個賞錢。
  朱棣擊敗了本雅失裡,但辦事向來十分周到的他並未忘記阿魯台,他隨即命令大軍轉向攻擊阿魯台。
  此時的阿魯台情況比本雅失裡好不了多少,兀良哈也不肯接納他,這倒也怪不得兀良哈,被人追斬的人一般都是不受歡迎的。阿魯台只好在茫茫草原和大漠間穿行,躲避著明軍。
  明軍此時也不斷尋找著阿魯台,但由於阿魯台採用游擊戰術,方位變換不定,和明軍玩起了捉迷藏,而明軍糧食就快接濟不上了,無奈之下,只好班師,看上去,阿魯台算是逃過了這一劫。
  但人要是倒霉起來,連喝涼水也會塞牙的。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26]   
  明軍在班師途中,經過闊灤海子(今呼倫湖)時,居然撞上了正在此地閒逛的阿魯台!這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偏闖進來!
  朱棣立刻命令軍隊擺好陣勢,五十萬大軍隨時準備發起攻擊。此刻的阿魯台嚇得魂不附體,朱棣抓住了阿魯台的這一心理,派使者傳話,要阿魯台立刻投降,否則後果自負。
  阿魯台十分想投降,他很清楚明軍的實力,如果要強行對抗,只有死路一條,但部下們卻死不同意,雙方爭執不下。阿魯台急得跳腳,卻又無計可施,在這情況下,阿魯台和部下達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能拖多久,就拖多久。
  阿魯台以需要考慮的時間為理由,把使者打發走了,然後他接著回去和那些部下們討論對策,會議中,有人提出趁此機會可以偷偷逃走,明軍必然追趕不及。這個觀點獲得了很多人的支持,阿魯台也認為不錯,便決定派遣部分軍隊先走。
  然而就在他們調遣軍隊之時,外面突然傳來了巨大的喧嘩聲和馬鳴聲!阿魯台立刻意識到,明軍開始進攻了!
  然而此刻的明軍大營也並沒有接到發動總攻的命令,掌管中軍的副將安遠伯柳升聽到外面亂成一片,大為吃驚,馬上出營察看。他驚奇地發現有數千騎兵已經奔離營區,殺向敵軍。柳升大為惱火,認為是有人違反軍紀私自出戰,但當他看清那支騎兵的帥旗後,就立刻沒有了火氣。
  因為那是皇帝陛下的旗幟
  這可了不得,萬一出了什麼事情不是鬧著玩的,柳升立刻命令大營士兵不必列隊,立刻緊跟皇帝,發起總攻!
  這一幕混亂的發起者正是朱棣,自從他派遣使者前往阿魯台軍中後,便一直注視著對方的動向,而阿魯台的緩兵之計自然瞞不過他的眼睛,要知道,他自己就是搞陰謀詭計的行家裡手,當年為了爭取時間,還裝過一把精神病人,在這方面,阿魯台做他的學生都不夠格。
  而當他發現敵軍遲遲不作答覆,陣型似乎有所變化時,他就敏銳的判斷出,敵軍準備有所動作了,至於是進攻還是逃跑,那並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要立刻抓住時機,痛擊敵軍。
  於是他顧不得通知後軍,便親率數千騎兵猛衝對方大營!在他統率下的騎兵們個個英勇無比,以一當十,要知道,帶頭衝鋒的可是皇帝啊!那可不是一般人,平日神龍見首不見尾,貴為天子的人,現在居然拿起刀和普通士兵一起衝鋒,還身先士卒,衝在前面,領導做出了這樣的表率,哪裡還有人不拚命呢?
  跟著皇帝沖一把,死了也值啊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27]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朱棣的鼓舞下,明軍如下山猛虎般衝入敵陣,瘋狂砍殺蒙古士兵,朱棣更是自己親自揮刀斬殺敵人,士兵們為了在皇帝面前表現得更好一點,自然更加賣命。經過兩三次衝鋒,阿魯台軍就徹底崩潰,阿魯台帶頭逃跑,而且逃跑效率很高,一下子逃出去上百里地。他本以為安全了,可是明軍卻緊追不捨,一直跟在他屁股後面追殺,阿魯台精疲力竭,跑到了回曲津(地名),實在跑不動了,便停下來休息,可還沒有等他坐穩,明軍就已趕到,又是一頓猛砍,阿魯台二話不說,扭頭就逃,並最終以其極強的求生本能再次逃出生天,但他的手下卻已幾乎全軍覆沒。
  在獲得全勝後,朱棣班師回朝,經過這次打擊,韃靼的勢力基本解體,大汗被殺,實力大大削弱。阿魯台被明朝的軍事打擊搞得痛苦不堪,手忙腳亂,四處求援卻又無人援助,無奈之下,他於永樂八年(1410)冬天正式向明朝朝貢,表示願意順服於明朝。
  此戰過後,北方各蒙古部落無不心驚膽戰,因為明朝的這次軍事行動讓他們認識到,這個強大的鄰居是不能隨意得罪的,說打你就打你,絕對不打折扣。
  朱棣的這次出征雖然沒有能夠完全解決問題,但也沉重地打擊了敵對勢力,為北方邊界換來了一個長期和平的局面(至少他本人是這樣認為的)。
  旁觀者的崛起
  韃靼戰敗的消息,震驚了很多蒙古部落,他們沒有想到,由黃金家族統領的蒙古本部居然如此不堪一擊,而在他們中間,有一個部落對這一結果卻十分高興,這個部落就是瓦剌。
  我們前面說過,瓦剌和韃靼之間有很深的仇恨,估計也超過了人民內部矛盾的範疇,在明軍進攻時,瓦剌作為與韃靼同一種族的部落,不但不幫忙,還替明朝政府解決了本雅失裡這個禍害。這樣的功勞自然得到了明朝政府的嘉獎。作為這場戰爭中的旁觀者,瓦剌得到了許多利益,然而明朝政府想不到的是,不久之後,這位旁觀者就將轉變為一個參與者。
  瓦剌首領馬哈木是一個比較有才能的統治者,他並不滿足於自己的地盤,而自己的最大競爭對手阿魯台已經被明軍打成了無業遊民,他所佔據的東部蒙古也變得極為空虛,馬哈木是個見了便宜就想占的人,他開始不斷蠶食西部蒙古的地盤,幾年之間,瓦剌的實力開始急劇膨脹,佔領了很多地方。此時阿魯台卻缺兵少將,成了沒娘的孩子,他只能去向明朝政府哭訴,可是每次得到的都是「知道啦」「你回去吧,我們會和他打招呼的」之類的話。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28]      
  上學時候的經歷告訴我們,打小報告的一般都沒有好下場,阿魯台也不例外,他告狀之後境況不但沒有改變,反而經常挨打,而且一次比一次狠,韃靼從此陷入了極端困頓的境地。
  應該說,阿魯台落得如此下場,不但是因為瓦剌的進攻,明朝政府的默許和支持也是其中一個因素,眼看韃靼就要一蹶不振,然而此時時局又出現了意想不到的變化。
  瓦剌變得過於強大了。
  不管瓦剌和韃靼有什麼樣的矛盾,但他們畢竟還是蒙古人,「攘外必先安內」也並不單單是漢族的傳統,在打垮了韃靼後,瓦剌的馬哈木也動起了統一蒙古,恢復帝國的念頭,他立答裡巴(黃金家族阿里布哥系)為汗,還侵佔了和林。
  明朝政府終於發現,這個旁觀者竟然已經變得如此強大,大有一統蒙古之勢。而此時阿魯台也已經被打得失魂落魄,竟然帶著自己的部落跑到長城邊上來,說自己已經沒有活路了,要求政治避難。
  事到如今,再也不能不管了,明朝政府如同古往今來的所有政權一樣,都遵循一條準則:
  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昔日的朋友終於變成了敵人。
  明朝對瓦剌說:「從哪裡來,就滾回哪裡去!」
  瓦剌說:「我不滾。」
  「不滾,我就打你!」
  「你來吧,怕你不成!」
  不再廢話,開打。
  瓦剌的自信
  馬哈木敢與明朝如此叫板,絕不是一時衝動,他還是有點資本的,當時瓦剌所管轄的西蒙古一直沒有受到過明朝的正面打擊,而在明朝攻擊韃靼的軍事行動中,他還趁機撿了不少便宜,越發耀武揚威起來,這就如同一個小康之家突然中了幾百萬彩票,便擺起了排場,想去跟人比富。
  馬哈木明白,一旦和明朝撕破臉,就要動真格的了,但馬哈木並不畏懼,因為他也有自己的殺手鑭——騎兵。
  在當時,蒙古草原上最強大的騎兵部隊已經不再是蒙古本部韃靼,而是瓦剌。事實證明,蒙古不愧是馬上的民族,他們生長在馬上,血管裡流著遊牧民族的血液,即使不復當年之榮光,他們也無愧於最優秀騎兵部隊的稱號。
  馬哈木仔細觀察了明朝和韃靼的戰爭,他敏銳地發現明朝的騎兵並不比韃靼的強,只是因為明軍勢頭很大,而韃靼卻出現了內部分裂,所以才會如此輕易地擊敗韃靼。
  我不會犯那樣的錯誤,瓦剌將在我的統一指揮下誘敵深入,然後發動出其不意的攻擊,一舉殲滅明軍,重現蒙古的輝煌!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29]      
  馬哈木並不是一個只會空喊口號的人,他已經準備了一個詳盡的作戰計劃,並預設了決戰的地點,他相信,只要明軍被引入了這個圈套,他就一定能夠取得戰役的勝利。
  他幾乎成功了。
  第二次親征
  自從瓦剌表示不服從明朝的調遣,不肯回到西蒙古領地後,朱棣就下定決心,要拔掉這一顆釘子,自小以來,只有他搶別人的東西,別人乖乖聽他的話,他不去欺負別人已經是謝天謝地,還沒有誰敢欺負過他,而如今小小的瓦剌竟然敢於和他公開叫板,不教訓一下是不行了。
  永樂十二年(1414)二月,他再次帶領五十萬大軍遠征,安定侯柳升等部將隨同出征,大軍浩浩蕩蕩,向瓦剌出發。
  朱棣是一個十分有經驗的將領,他很清楚,自己的騎兵並不能在與蒙古騎兵的直接衝突中佔到多少便宜,畢竟自己手下最精銳的騎兵還是蒙古人組成的朵顏三衛,而這些人還是拿錢的僱傭兵。如今要到瓦剌的土地上與他們作戰,瓦剌的騎兵必然會全力以赴,其戰鬥力是很強大的。
  騎兵戰鬥力上的差異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決的,全民作戰的瓦剌也必然會充分利用這一戰鬥兵種上的優點,加上深入敵境,敵軍必有埋伏,如何應付這些問題呢?
  朱棣早已準備好了對策,他演練了全新的陣型,並帶上了一支特殊的軍隊,他相信,這支軍隊一定會給馬哈木意想不到的打擊。
  大軍出發後,行軍四個多月,一路掃蕩瓦刺勢力,但讓朱棣吃驚的是,即使在深入瓦剌境內後,他們也並未遇到過像樣的抵抗。朱棣與邱福不同,他的直覺告訴他,瓦剌軍隊正在某個地方等待著他,進行一場決戰。
  敵人就在前方!
  六月初三,明軍前鋒將領劉江到達康哈里海,無意之間發現了瓦剌軍隊,他立刻發動進攻,將全軍擊潰,並抓到了俘虜,據俘虜交待,馬哈木就在此去百里的忽蘭忽失溫(今蒙古圖拉河),且毫無準備。
  走了幾個月的將領和士兵們都十分興奮,他們已經走了很遠的路,希望能夠一舉打垮瓦剌,如今已經得到了確切敵情,正好可以給對方來一個措手不及。但朱棣的反應卻出乎每個人的意料。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30]
  朱棣在聽到這個消息後,仔細分析了敵情,他也認為敵人就在附近,但這些敵人決不是毫無防備的,而是已經做好了決戰準備,所以他下令軍隊不可輕動。
  屬下們聽到這個消息都很沮喪,但他們畢竟不敢違背皇帝的軍令,但出人意料的是,過了不久,朱棣又改變了主意,命令軍隊立刻兼程前進,將領們十分高興,卻又摸不著頭腦,這位皇帝陛下打的是什麼算盤?
  朱棣陷入了矛盾之中
  他長期以來的軍事經驗告訴他,從種種跡象看,瓦剌軍隊是有意識地誘敵深入,而劉江打敗的先鋒部隊很明顯是瓦剌故意放出來的誘餌,如果繼續深入必然會遭到瓦剌的伏擊。
  最好的辦法無疑是在此地等待瓦剌前來決戰,但這是不可能的。
  作為一支深入敵境的軍隊,找到敵人主力速戰速決才是關鍵,糧食就這麼多,無論如何是耗不起的。
  沒辦法了。
  敵人就在前方等著我們,那就來吧,龍潭虎穴也要闖上一闖!
  更何況,我也有自己的殺手鑭。
  前方百里,忽蘭忽失溫!
  此時的瓦剌首領馬哈木在沉浸於喜悅之中,他看著部落的另兩個首領太平和博羅,得意之情溢於言表。正是在他的周密策劃之下,瓦剌保存了實力,並集結了部落最為強大的三萬騎兵,在忽蘭忽失溫設下了圈套,等待著明軍的到來。
  馬哈木之所以挑選忽蘭忽失溫為戰場,是有著充分的考慮的,忽蘭忽失溫附近多山,有利於騎兵部隊隱藏,而且將騎兵藏於山上還有著一個很大的優勢,那就是一旦發現明軍,可以借助山勢直衝而下,以難擋之勢一舉衝垮明軍陣型,只要明軍陣型一亂,即使人再多也起不了任何作用,只能乖乖地仁自己宰割。
  馬哈木是對的,雖然他肯定沒有學過物理,不會懂得勢能這個概念,但將騎兵放在高處一衝而下確實有著極強的衝擊作用,如果明軍沒有什麼別的辦法,陣營必然會被截成幾部分,到時首尾無法呼應,形成不了強大的戰鬥力,就是一盤散沙。
  這實在是馬哈木所能想到的最好的方法,堅壁清野、誘敵深入、居高而下、一舉蕩平,如同一部完整的動作片,前三個動作是準備,最後一個是結局。但這部動作片要想得到一個完美的結局必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當瓦剌軍隊從高處向下衝擊時,明軍"沒有什麼別的辦法"。
  明軍已是我囊中之物!不久之後,瓦剌和我馬哈木必將成為蒙古新的領袖!
tyler002 發表於 2008-9-29 19:03
(331-340)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31]
  有辦法的朱棣
  明軍統帥朱棣偏偏是一個"有辦法"的人,北平城造反時他有辦法,白溝河大戰時他也有辦法,被擋在山東之外進退兩難時,他還是有辦法。
  沒有辦法,他也走不到今天這一步。
  六月初七,他帶著自己的辦法來到了忽蘭忽失溫,來到了馬哈木為他安排的戰場。
  看完四周的環境,朱棣不由得抽了一口冷氣,和他想像的絲毫不差,此處山多險峻,是伏擊作戰的不二之選。
  無論如何,這裡就是決戰的地點了。
  當那浩浩蕩蕩的大軍來到自己眼前的時候,馬哈木感覺到了強烈的興奮,身後的三萬大軍只等待他的一聲號令,就可以殺下山去,把明軍擊潰,徹底地擊潰!
  離成功只差一步!
  更讓馬哈木驚喜的是,明軍打頭的並不是什麼精銳騎兵,而是一些步兵,這簡直是天助我也,只要打開了突破口,明軍必然無法抵抗自己的攻擊。
  雖然離明軍還有一段距離,但在仔細觀察了明軍陣型後,馬哈木已有了必勝的把握,他隨即下達了總攻的命令!三萬騎兵自山上一衝而下,以猛虎之勢撲向山下的明軍,殺聲遍野,馬匹嘶鳴,震天動地。馬哈木得意地在山上指揮著他的軍隊,等待著瓦剌騎兵一舉衝垮明軍的景象。
  勝利就在眼前!
  然而,就在瓦剌騎兵發動衝鋒後不久,這場看起來一邊倒的戰役局勢突然出現了意想不到的變化!
  突擊!神機營!
  在發現瓦剌軍隊發動進攻後,明軍迅速變換了陣型,原先隊伍前列的步兵迅速由中間向兩翼後退,中軍後陣立刻湧出一支部隊填補了空位。
  這支部隊與明軍中的騎兵和步兵不同,他們手中拿著的並不是馬刀或是長劍,而是火銃。
  在迅速排布好陣型之後,士兵們將手中的火銃對準了不斷逼近中的瓦剌騎兵,他們等待著指揮官柳升的命令。
  瓦剌騎兵注意到了明軍陣營的變化,但他們並未在意,而是繼續縱馬猛衝。
  此時山上的馬哈木也看到這一幕,和他手下的那些人不同,他是見過世面的,明軍陣型的這一突然變化讓他汗毛直豎,血液幾乎凝固,他聲嘶力竭地喊道:"是神機營!快退!"
  已經來不及了。
  中軍主帥柳升一聲令下,萬槍齊發,衝鋒中的瓦剌騎兵萬料不到會有這樣的突然打擊,紛紛受傷倒地,損失慘重。一時間戰場上人仰馬翻,慘烈無比。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32]      
  但仗已經打到這個地步,已經衝鋒了,難道還能退回去不成,索性拼到底吧!
  於是剩下的瓦剌騎兵更加拚死向明軍衝去。
  這也是瓦剌騎兵所能做出的最正確的抉擇,因為當時明軍所使用的火銃是需要裝填火藥的,而裝填火藥需要時間,因而在最初的一輪齊射之後,戰場上陷入了短暫的寧靜之中。
  瓦剌騎兵見狀大喜,他們認定,只要能夠衝入明軍陣營,一樣能夠打敗明軍,獲得全勝。
  然而此時,戰場上又出現了意想不到的情況。
  瓦剌軍眼看就要衝入明軍陣營,也就在此刻,明軍開始了第二次變陣!
  神機營發動齊射之後,並沒有出現手忙腳亂裝填火藥的情形,相反,他們將火銃收好,開始有條不紊地向陣型兩翼迅速後撤,明軍大隊騎兵隨即從後軍衝出,並分為三部,左路由部將李彬、譚青指揮,右路由部將王通指揮,中軍由朱棣親自統帥。
  在朱棣的統一指揮下,明軍左右兩翼分別向瓦剌騎兵發動側擊,朱棣更是神勇無比,又一次親率大軍衝入敵陣,揮舞馬刀砍殺瓦剌騎兵,與敵軍展開激戰。
  可憐從山上衝下來的瓦剌騎兵,跑了這麼遠的路,到了明軍跟前卻發現原先密集的大隊人馬突然分散,瓦剌軍還沒有緩過神來,其左右兩翼就受到了明軍的猛烈攻擊,而自己正面的明軍更是勇猛無比,四面受敵,到處挨打,之前看似不堪一擊的綿羊突然變成了惡狼,這所有的一切讓瓦剌陷入了極端的窘境,幾萬大軍就此潰滅。
  瓦剌首領馬哈木是個聰明人,見勢不妙,立刻帶頭逃跑,而已是一盤散沙的瓦剌軍也紛紛掉頭鼠竄,要知道,遊牧騎兵雖然打仗勇猛,但逃跑起來和一般人也沒有什麼區別,反而跑得更快。
  此戰明軍大勝,「斬其王子數十人」(不知是誰的兒子),殺傷瓦剌軍萬餘人,按說人家跑了也就算了,但問題在於這支明軍的統帥者是朱棣,他秉承父親朱元璋同志的優良傳統,牢記「凡事做絕」的行為準則,繼續猛追馬哈木。
  明軍連續追擊,馬哈木叫苦不迭,跑了上百里地,還是沒有擺脫敵軍,這樣下去不是辦法,而且如此狼狽不堪也實在太丟人,馬哈木隨即鼓起勇氣,整合軍隊,再戰明軍,用我們今天的話說,叫挽回一點面子。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33]     
  可朱棣實在不給一點面子,瓦剌軍整隊反攻,正中他下懷,明軍勢不可擋,一舉攻破瓦剌軍陣(又敗之),馬哈木十分果斷,轉身就跑。
  馬哈木接著跑,明軍接著追,一直跑到圖拉河邊,馬哈木眼見逃不脫,便耍起了流氓,甩掉了難兄難弟太平和博羅,讓他們去殿後,自己一個人逃走。
  而朱棣這邊也不輕鬆,雖然追擊很順利,但中途的一個突發事件,卻把朱棣著實嚇了一跳。
  在追擊開始時,明軍使用以亂打亂的戰術,分散追擊瓦剌軍,本來這一戰術沒有什麼問題,可有一個人過於興奮,幾乎惹下了大禍。
  這個人就是朱棣內侍李謙,他當時也在痛打落水狗的人群之中,但由於他追擊太猛,以致深入敵軍之地,被瓦剌軍包圍,按說李謙並不是什麼大人物,死了也就死了吧,但和在他一起的偏偏還有一個朱瞻基。
  朱瞻基是朱棣的孫子,朱高熾的兒子,即所謂的皇太孫,朱瞻基自幼聰明伶俐,朱棣並不喜歡他的殘疾兒子朱高熾,卻十分喜愛朱瞻基,而朱高熾之所以能夠當上皇帝,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有這麼一個機靈的好兒子。
  朱棣一直以來就把朱瞻基當成將來的接班人來培養,此次出征他特意帶上朱瞻基,也是希望朱瞻基能夠借此機會見見世面,鍛煉一下。
  話雖如此,也不過是鍛煉而已,就如同今天的領導下基層體驗生活,掛職鍛煉,不會真的動刀動槍去上陣拚殺。朱棣喜歡親自抄傢伙砍人,那是因為他長年從事該項運動,經驗豐富,且善於躲閃,能夠砍人而不被人砍,朱瞻基不過是個毛孩子,帶出來轉轉而已,但這個毛孩子竟然不知深淺,一時頭熱,跟著李謙逞英雄去了。
  當朱棣發現自己身邊少了朱瞻基時,頓時傻了眼,冷汗直冒,這一仗勝負不要緊,輸了可以重來,但要是把接班人弄沒了,那才真是得不償失。他火冒三丈,立刻派人詢問朱瞻基和李謙的去向,得知他們已經追到了九龍口(地名)後,便火速派出軍隊接應自己的孫子回來,也算老天有眼,瓦剌軍慌亂之間,也沒有想到自己圍住的是這麼個大人物,見有人來接應,也就四散奔逃了。
  朱瞻基平安回來了,但內侍李謙卻不敢回來,他極為後怕,感到自己問題嚴重,還沒等朱棣向他問罪,就自殺了。
  雖然有這樣的一個小插曲,但此次戰役,明軍還是徹底擊敗了瓦剌軍主力,自此之後幾十年內,瓦剌再也不敢向明軍挑釁,邊境從此太平了一段時間。
  現代的一位偉人曾經這樣描述過戰爭和和平的關係:
  一仗打出十年和平。
  至理名言,古今通用。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34]
  戰後總結大會
  下面我們就這次戰役開一個總結大會,在召開總結大會之前,有必要先說一下這次會議的必要性和議題,畢竟把朱棣和馬哈木同志請來開會並不容易,為了不耽誤大家的時間,我們現在開始:
  這次忽蘭忽失溫戰役雖然並不是什麼決定性的戰役,但卻很值得分析,因為這個看似普通的戰役中蘊含了一些明軍作戰的秘密和規律,是應該認真研究的。
  這次會議主要探討兩個問題,第一、為什麼明軍能夠戰勝?
  先說一下,馬哈木同志不要站起來了,不用激動,事情的經過我們已經知道了,戰敗是事實,具體分析還是交給我吧。
  要知道,一場戰爭的勝負是有很多決定因素的,之前我們介紹過,明軍的騎兵個人能力不一定能夠勝過瓦剌騎兵,但為什麼明軍卻能在瓦剌佔據天時地利人和情況下擊敗瓦剌呢?
  這是因為朱棣統帥下的明軍有一套極有技術含量的戰法和幾支高素質的部隊。戰法問題過於複雜,我們下面再討論,先說說明軍的高素質部隊:三大營。
  三大營是朱棣同志組建的部隊,這支部隊也是明朝的最精銳部隊,它們分別是: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
  先說五軍營,五軍營並不是指五個軍種,實際上,五軍營是騎兵和步兵的混合體,分為中軍、左軍、左掖軍、右掖軍、右哨軍,這支部隊是從各個地方抽調上來的精銳部隊,擔任攻擊的主力。
  下面說一下三千營,我們前面已經說過五軍營是明軍主力,那麼為什麼還要單設一個三千營呢,這是因為三千營與五軍營並不相同,它主要是由投降的蒙古騎兵組成的。也就是說,三千營實際上是以僱傭兵為主的。
  之所以叫三千營,是因為組建此營時,是以三千蒙古騎兵為骨幹的,當然後來隨著部隊的發展,實際人數當不止三千人,三千營與五軍營不同,它下屬全部都是騎兵,這支騎兵部隊人數雖然不多,卻是朱棣手下最為強悍的騎兵力量,他們在戰爭中主要擔任突擊的角色。
  最後我們要介紹朱棣手下最特殊的一支部隊,神機營。
  之所以說它特殊,是因為這支部隊使用的武器是火炮和火銃,在明朝時候,人們稱呼這些火器為神機炮,許多遊牧民族的騎兵就是喪命於這些神機炮下,馬哈木同志就不要哭了,畢竟事情已經過去了。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35]
  可以說,這支部隊就是明朝政府的炮兵部隊,朱棣同志之所以要組建這樣的一支部隊,那是有著深刻原因的。
  我們看到朱棣同志沉痛地點了點頭,沒有錯,在靖難的時候,朱棣同志主要使用的就是騎兵,但是盛庸先生卻大量使用火器襲擊他和他的軍隊,造成了極為不好的影響,朱棣同志自己也幾次差點在戰場上被幹掉。
  這也使得朱棣同志深刻吸取了教訓,在他後來組建軍隊時,便專門設置了這樣一個以使用火器為主的部隊,正是這支部隊在忽蘭忽失溫戰役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好了,以上我們介紹了朱棣的高素質部隊,但這並不是他獲得勝利的根本原因,明軍獲勝的真正秘訣在於他們的戰法。
  下面我們就探討第二個問題:明軍使用了怎樣的戰法?
  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明軍的戰法是非常先進的,那到底先進到什麼水平?
  客觀地說,明軍的戰術雖不能說領先世界幾百年,但放眼全球,至少在當時,絕無可望其項背者。
  這並不是信口胡說,是有著充分的證據的,請大家坐好,下面我們將詳細介紹明朝軍隊先進戰法的發展過程。
  在朱元璋時代,明朝有徐達、常遇春、李文忠等十分優秀的騎兵將領,這些人使用騎兵作戰堪稱不世出之奇才,連靠騎兵起家的蒙古人也被他們打得狼狽不堪,但除了他們率領的騎兵之外,明朝在軍事上還有另一招看家本領,那就是火器。
  事實證明,中國人在發明火藥之後,並不僅僅用它製作鞭炮,經過上百年的演化改進,明代時候朱元璋的軍隊中已經開始大規模使用火器,包括火炮和火銃等,而相應於擅長使用騎兵的徐達等人,朱元璋的手下也湧現出了一大批善於使用火器作戰的將領。這些將領中的佼佼者就是鄧愈和沐英。
  鄧愈是偏好使用火器的,在洪都保衛戰中,他的部下就曾經使用火器重創過陳友諒的軍隊,但朱元璋時代,對火器戰術的運用達到登峰造極程度的,卻並不是他,而是沐英。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36]
  在那將星閃耀的年代,沐英並不如徐達等人那麼耀眼奪目,但他也是一名十分優秀的將領,洪武十四年,他隨同傅友德、藍玉攻擊雲南,雖不是主帥,但他的排名僅次於藍玉,可見絕非等閒之輩,一年之後,雲南平定,傅友德、藍玉先後奉調回京,朱元璋下令,沐英暫不回京,鎮守雲南。按照當時的說法,這只是一個暫時的安排,然而沐英卻遲遲沒有等到調動工作的機會,慢慢地,他由臨時工變成了合同工,他留在了雲南。
  他死後,他的子孫也留在了雲南,接著執行祖輩與朱元璋簽訂的那份長期鎮守合同,從此沐氏就成為了雲南的鎮守者,而這份合同的年限也實在有點長——二百六十年,直到明朝滅亡。
  但也正是在這片土地上,沐英創造出了他獨特的火器戰法。
  沐英時代的雲南決不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所謂春城和旅遊勝地,實際上,當時的雲南還是一片蠻荒之地,少數民族眾多,且以造反為日常主要活動項目,雲南之地少平原,騎兵沒有多大作用,大部分的軍事行動要靠步兵,本來毫無組織的少數民族應該不是訓練有素的明朝步兵的對手,可偏偏當地有一種特產,而這種特產又是少數民族喜聞樂見,並極其樂於使用的。
  這種特產就是大象。
  話說大象這種動物,身高體胖皮厚,雖不惹事但也不好惹,連山中王老虎見了也要給它三分面子,當年象牙也沒現在這麼值錢,所以大象數量很多。當地少數民族造反時,總喜歡使用這種當地特產。
  明軍騎馬,反軍騎大象,這仗怎麼打?
  克制大象的方法還是有的,那就是火器,火銃和火炮不但能夠有效打擊大象,在開槍時發出的響聲還能起到威嚇的作用。事實上,這也是當年明軍唯一可以克制大象軍團的方法。
  但事實總是不如人意,沐英時代所使用的火銃是洪武火銃,這種火銃射程不遠,且每次發射後都需要換黑火藥和鉛子,無法形成持續的殺傷力,發射火銃的士兵往往射完第一發子彈後就會被大象踩死,這種賠本買賣沐英是不會做的。
  在經過無數次失敗和思考後,沐英終於創造出了一種先進且足以克制大象的火器戰法。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37]     
  這種戰法根據敵軍大象兵打前陣的特點,將火銃兵列隊為三行,發現敵象兵前進後,第一行首先發射火銃,然後第二行、第三行繼續發射,在二三行發射時,第一列就可以從容裝好子彈,形成完備而持續的強大火力(置火銃為三行,列陣中。。。前行退後,次行繼之;又不退,次行退後,三行繼之)。
  這種開創性的戰術克服了當時火銃的局限性,三行輪流開火,沒有絲毫停歇,足以將任何敢於來犯之敵人(包括大象)打成漏斗。
  正是憑藉著這種戰法,沐英徹底平定了雲南境內的叛亂,這種戰法由於其使用的地域性,並沒有在明軍中廣泛流傳,但這並不能否定其在軍事史上的偉大意義。
  在沐英發明三行火銃戰法的百年之後,普魯士國王菲特列二世經過長期鑽研,發明了與之類似的三線戰法,其排兵佈陣方法與沐英如出一轍,後來,他憑藉著這一戰法稱雄歐洲。
  當然,這位普魯士國王認為自己才是三線戰術當之無愧的首創者,如果此事發生在發明權和知識產權制度十分清晰的今天,我們是很有理由向這位國王收取專利權使用費的。
  沐英的三行火器戰法雖然並沒有在明軍中得以廣泛流傳和使用,但我們不需要為此感到遺憾,因為就在不久之後,一種威力更大,更先進的戰法將代替它的位置,在明朝乃至世界軍事史上寫下輝煌的一頁。
  發明這種戰法的是一位優秀的軍事家,他就是我們熟悉的朱棣同志。
  我們也很榮幸地把這位發明者請到了我們的大會現場,喔,朱棣同志,你不用站起來,坐著就行,下面我們將繼續介紹這種新式戰法的使用方法。
  在明朝永樂時期,由於早期的徐達、常遇春等一群猛將都已故去,新一代的騎兵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吃苦耐勞精神有所退化(並非玩笑),不如他們的先輩,明朝騎兵對蒙古騎兵的個體戰略優勢已經失去,想要克制整日遊牧搶劫的蒙古騎兵的衝擊力,必須配合使用其他武力手段。
  朱棣同志根據其長期武裝鬥爭的經驗,設置了三大營,並正式將火炮軍隊引入了明軍的戰鬥序列,他希望用火器來壓制蒙古騎兵的衝擊,但問題在於,騎兵不同於象兵,其速度極快,由於當時火器殺傷力和射擊距離以及換火藥時間上的限制,即使朱棣使用沐英的三行火器戰法,也是無法抵禦騎兵衝擊的。
  在總結經驗教訓後,明軍終於找到了一套能夠有效克制蒙古騎兵的戰法,本人給明軍使用的這套戰法取了一個名字,叫「要你命三板斧戰鬥系統」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38]
  「要你命三板斧戰鬥系統」使用說明書
  首先必須承認,這個名字不是我首創的,而是取材於某搞笑電影中的「要你命3000」武器,也許有的朋友看過這部電影,這個所謂的「要你命3000」武器是由西瓜刀,石灰粉,毒藥,繩子一系列工具組成,具體使用過程比較複雜,也很多樣,比如先灑石灰粉遮住對方眼睛,然後用西瓜刀砍,或是下毒等等。
  我在這裡借鑒其名決不是為了搞笑,恰恰相反,我的態度是很認真的,因為在我看來這個「要你命3000」武器系統正好能夠借用來說明永樂時期明軍戰法的特點。
  明軍的這個三板斧戰法是建立在三大營基礎上的,與「要你命3000」武器系統類似的是,明軍是對三大營軍事力量進行合理調配與組合,達到克制蒙古騎兵的目的。
  所謂的要你命三板斧戰法的操作過程是這樣的,首先,在發現蒙古騎兵後,神機營的士兵會立刻向陣型前列靠攏,並做好火炮和火銃的發射準備,在統一指揮下進行齊射。這輪齊射是對蒙古騎兵的第一輪打擊,也就是第一斧頭。
  神機營射擊完畢後,會立刻撤退到隊伍的兩翼,然後三千營與五軍營的騎兵會立刻補上空位,對已經受創的蒙古騎兵發動突擊,這就是明軍的第二斧頭。
  騎兵突擊後,五軍營的步兵開始進攻,他們經常手持制騎兵武器(如長矛等),對蒙古騎兵發動最後一輪打擊,這也是明軍的最後一斧頭。
  可以看到,這是一個完整的戰鬥系統,明軍使用火器壓制敵人騎兵推進挫其銳氣後,立刻發動反突擊,然後用步兵鞏固戰場(神機銃居前,馬隊居後,步卒次之),這一系統的具體使用根據戰場條件的不同各異,其細節操作過程也要複雜得多,比如多兵種部隊的隊形轉換等,但其大致過程是相同的。
  以衝擊力見長的蒙古騎兵就是敗在了明軍的這套戰術之下,無論多麼凶悍的騎兵也扛不住這三斧頭,這套「要你命三板斧戰鬥系統」經常搞得蒙古人痛苦不堪,卻又無可奈何。
  此外明軍使用的武器也是很有特點的,據考證,當時的明軍騎兵使用的兵器與蒙古騎兵也多有不同,某些明朝騎兵使用的不是馬刀,而是另一種威力更大的獨門兵器——狼牙棒。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39]
  雖然騎兵多數使用的是彎馬刀,但據現代科技人員研究表明,高速移動中的騎兵在與敵方騎兵對交鋒時,使用狼牙棒的一方是佔有優勢的,這是因為狼牙棒的打擊範圍廣,使用方便,馬刀只有單面開刃,狼牙棒卻是圓周面鐵刺,無論哪一部分擊打對手都會造成傷害,此外還兼具棍棒打擊功能,其威力實在堪比現在街頭鬥毆時使用的王牌武器——三稜刮刀。
  而且狼牙棒的批量製作費用低廉,沒有統一標準,在棍棒上加裝鐵釘鐵簽等物體,幾十分鐘即可製作完成,簡單方便,還可自由發揮創造力,如個別心理陰暗者會加裝倒鉤倒刺等,不死也讓你掉層皮,實在讓人膽寒,正是所謂價格便宜,量又足,他們一直用它。
  綜合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明軍的勝利決不是僥倖,在他們輝煌戰績的背後,是對先進武器的研發、戰術的科學分析和戰鬥過程的細節編排,是無數軍事戰術科研人員的辛勤汗水的結晶。
  所以在我看來,科學技術是第一推動力這句話實在是極為正確的。
  和我們前面介紹過的沐英三行戰法一樣,朱棣的這套戰法在後來的時代裡也有很多近似品。
  三百多年後,一位矮個子開始使用與朱棣類似的戰法,他的戰術可以用三句話來概括:先用大炮轟,再用騎兵砍,最後步兵上。
  可以看出,他的這套戰法和朱棣時代的明軍戰法是比較類似的,正是憑借這套戰法,他征服了大半個歐洲,並最終找到了一份和朱棣相同的工作——皇帝。
  這位矮個子就是法國的拿破侖,他威震天下的資本正是他那獨特而富於機動性的炮騎結合戰術。
  天才總是有某些共通點的。
  會議開到現在,也該散會了,希望大家能夠從這個總結會議中瞭解一些明朝的戰術思想和技巧,回去後要組織做好總結工作,及時領會會議精神,並傳達到各級單位。
  對了,差點說漏了最重要一點,以上我們已經概括了明軍的戰術思想和戰鬥方法,雖然這些都是明軍取勝的重要原因,但先進的武器和戰術並不是影響戰爭勝負的決定性因素,事實上,古往今來,所有戰爭的勝負關係都遵循著一個最根本的原理:
  最終決定勝負的是參加戰爭的人。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40]
  馬哈木失敗了,他的挑釁行為終於換來了教訓,明白自己沒有與明朝對抗的實力後,他也步阿魯台後塵,於永樂十三年(1415)向明朝朝貢稱臣。
  不過總體看來,馬哈木這個人還是比較守信用的,至少比阿魯台強,或者說他很識時務,可能是那慘烈的一仗給他的心靈以沉重的打擊,他終其一生再也沒有侵犯過明朝邊界,這無疑是一件好事,但從史料來看,他也並沒有閒著,此後他將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對子孫的培養中。
  很明顯,他認識到了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以瓦剌目前的經濟實力和科技實力,絕對不是明朝政府的對手,但他也明白,先進的武器和戰術從來都不是勝利的保障,統帥和參與戰爭的人才是最為關鍵的。
  事實證明,他確實培養出了堪稱英才的下一代。
  他的兒子叫脫歡,二十年後殺掉了韃靼首領阿魯台,最終統一蒙古。
  他的孫子叫額森,這位仁兄比他老子還厲害,幹出了更加驚天動地的事,他還有一個廣為人知的名字——也先。
  創造
  朱棣對待蒙古部落的這種指哪打哪,橫掃一切的軍事討伐有效地震懾了瓦剌和韃靼,自永樂十二年(1414)征伐瓦剌得勝歸來後,明帝國的邊界終於安靜了下來,瓦剌奄奄一息,韃靼心有餘悸,「不打不服,打服為止」這句俗語用在此處十分合適。永樂大帝朱棣就這樣用武力為自己的國民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此時永樂大典已經修成,邊疆平安無事,周邊四夷爭相向明朝皇帝朝貢,大明帝國可謂風光無比。
  在朱元璋和朱棣父子的辛苦經營下,明帝國的文治武功達到了最高峰,國家繁榮昌盛、百業興旺的景象又一次在中國大地上呈現,這固然是朱棣的成就,但究其根本還是朱元璋時代打下的良好基礎在起作用,因為朱元璋就如同一個盡職的管家婆,早已為自己的子孫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讓他們去照著執行。
  事實上,朱棣時代奉行的仍然是他父親的那一套系統,但朱棣本人在此基礎上也有著自己的發明創造,下面我們將介紹朱棣統治時期出現的幾個新機構,這些機構對之後的明代歷史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而且這些也確實可以算得上是朱棣辛苦勞動的結果,是超越前人的發明創造,值得一提。
  
tyler002 發表於 2008-9-29 19:04
(341-350)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41]
  我們先從最重要的一個說起。
  這是一個全新的機構,是由朱棣本人設立的,但這個新機構的設立者朱棣做夢也不會想到,幾十年之後,它會成長為一個可怕的龐然大物,龐大到足以威脅皇帝的地位和權力。
  這個機構就是內閣。
  永樂初年,被政事累得半死不活的朱棣終於無法忍受下去了,他總算領教了自己老爹朱元璋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精神,自己縱然全力以赴沒日沒夜的幹工作,還是很難完成,在這種情況下,他任命解縉等七人為殿閣大學士,參與機務。
  這七個人組成了明朝的第一任內閣,自此之後,朱棣但凡戰爭、用人、甚至立太子這樣的事情都要與這七個人討論方作決定,其職權責任不可謂不大。
  但出人意料的是,內閣成員的官職卻只有五品,遠遠低於尚書、侍郎等中央官員,這也是朱棣精心設置的,他對內閣也存有一定戒心,為防止這七個人權勢過大,他特意降低了這些所謂閣員的品銜,他似乎認為這樣就能夠有效的控制內閣。
  後來的事實證明,他錯了。
  誰也料不到這個當初絲毫不起眼的小機構最終竟然會成為明帝國統治的中樞,當年官位僅五品的閣臣成為了百官的首領,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這個機構的生命力竟然會比明朝這個朝代更長!
  它已經由一個機構變成了一種制度,在此之後的五百餘年一直延續下去,成為中國封建政治制度中極為重要的部分。
  在我們之後的敘述中,這個機構將經常出現在我們的文章中,無數忠臣、奸臣、亂臣都將在這個舞台上表現他們的一生。
  內閣固然重要,但下一個機構的知名度卻要遠遠的大於它,這個朱棣出於特殊目的建立的部門幾百年來都籠罩著神秘色彩,它的名字也經常和罪惡、陰謀糾纏在一起。
  這個部門的名字叫東廠。
  我們前面曾提到過錦衣衛這個特務部門,雖然此部門一度被朱元璋廢除,但朱棣登基後不久便恢復了該部門的建制,原因很簡單,朱棣需要特務。
  像朱棣這樣靠造反上台的人,雖然嘴上不說,心裡卻是很虛的,自己搞陰謀的人必然總是認為別人也在搞陰謀,為了更加有效的監視百官,他重新起用了錦衣衛。
  但不久之後,朱棣就感覺到錦衣衛也不太好用,畢竟這些人都是良民出身,和百官交往也很密,而朱棣本著懷疑一切、否定一切的科學精神,認定這些人也不可靠。
  這下就難辦了,特務還不可靠,誰可靠呢?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42]
  宦官
  宦官最可靠,雖然這些傢伙沒文化,身體還有殘疾(特等),大部分還有點變態心理(可以理解),但畢竟曾經幫助我篡位,一直在我身邊,所以信任他們是沒錯的。
  就這麼定了,設立一個由宦官主管的機構,向我一個人負責,負責刺探情報,有事直接向我匯報請示,辦公地點就設在東安門吧,這樣調動也方便點。
  至於名字,既然總部在東安門,就叫東廠吧。
  永樂十八年(1420),朱棣設置東廠,這個明代最大的特務機構就此登上歷史舞台,其權力之大、作惡之多、名聲之臭實在罕有匹敵。
  由於其機構位於東安門,所以被命名為東廠,家住北京的朋友有興趣可以去原址看看,具體地址是今天的北京王府井大街北部,名字還叫東廠胡同。
  東廠設立之初便十分有氣派,主要反映在東廠的關防印上,別的部門官印只是簡單寫明部門名稱而已,東廠的關防印卻大不相同,具體說來是十四個大字:「欽差總督東廠官校辦事太監關防」,雖然語法不一定通暢,卻十分有派頭,而在我看來,這樣的印記還兼具一定防偽作用,畢竟街頭私刻公章的小販要刻這麼多字花費的力氣會更多,收費也更貴。
  最初東廠只負責偵查、抓人,並沒有審判的權利,抓獲人犯要交給錦衣衛北鎮撫司審理,但到後來,為了方便搞冤假錯案,東廠充分發揮積極性,也開辦了自己的監獄。
  東廠設置有千戶、百戶、掌班、領班、司房等職務,但具體幹活的是役長和番役,他們職責很廣,什麼都管,什麼都看,朝廷會審案件,東廠要派人聽審;朝廷的各個衙門上班,東廠派出人員坐班,六部的各種文件,東廠要派人查看;這還不算,更讓人瞠目結舌的是,這些人還負責市場調查,連今天菜市場白菜蘿蔔多少錢一斤,都要記錄在案。
  這些無孔不入的人不但監視百官,連他們的同行錦衣衛也監視,可見其權力之大。
  能統率這麼大的機構,擁有如此大的權力,東廠首領也就成為了人人稱羨的職業,但這個職業有一個先天性的限制條件:必須是宦官(有得必有失啊)。
  東廠的首領稱為東廠掌印太監,是宦官中的第二號人物。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43]
  第一號人物自然是鼎鼎大名的司禮監掌印太監,當然了,如果有人兩者兼任,那也是很正常的。
  這些東廠的特務在刺探情報,魚肉百姓之餘,也有著自己敬仰的偶像和信條,在東廠的府衙大廳旁邊,設置了一座小廳,專門用於供奉這位偶像。
  相信大家也絕對不會想到,這位擁有大量東廠崇拜者的偶像竟然是——岳飛。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東廠人員還在東廠大堂前建造了一座牌坊,寫上了自己的座右銘——百世流芳。
  百世流芳相信他們是做不到了,遺臭萬年倒是很有可能,而可憐的岳飛如果知道還有這樣一群人把他當成偶像,只怕也是高興不起來的。
  這裡也要特地說明,請大家不要相信新龍門客棧中的所謂絕頂太監高手之類的鬼話,現實中的東廠太監手邊也沒有什麼葵花寶典,抓人逞兇等大部分的具體事情都是由東廠太監手下的那些正常人幹的。
  自從這個機構成立後,不光是朝廷百官倒霉,連錦衣衛也跟著鬱悶,因為他們原本就是特務,東廠的人卻成了監視特務的特務,錦衣衛的地位大受影響。
  在東廠成立之前,錦衣衛也算是個有前途的職業,許多「有志青年」出於各種目的,紛紛投身於明朝的特務事業,但東廠機構出現後,其勢頭就蓋過了錦衣衛,搶了錦衣衛的風頭。
  原因也很簡單,東廠是直接向皇帝負責的,而且其首領東廠掌印太監是皇帝身邊的人,與皇帝的關係不一般,也不是錦衣衛的首領錦衣衛指揮使能夠相比的。
  所以在之後的明代歷史發展中,原本是平級的錦衣衛和東廠逐漸變成了上下級關係,有些錦衣衛指揮使見了東廠掌印太監甚至要下跪叩頭。
  不過事情總有例外,在明代的特務歷史中,有一位錦衣衛指揮使依靠自己的才能和努力第一次壓倒了東廠,這位指揮使十分厲害,在他任指揮使的時期內,錦衣衛的威名和權力要遠遠大於東廠,可見事在人為。
  這位堪稱明代最強錦衣衛的人是一位重量級的人物,在他的那個時代有著強大勢力和深遠的政治影響,我們將在以後的文章中詳細介紹他的一生。
  最後一個介紹的是我們經常在電視劇中聽到的一個稱謂——巡撫。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44]
  大家對這個名字應該並不陌生,這個名稱最初出現在永樂年間,也算是朱棣的發明創造吧,實際上,那個時候的巡撫和之後的巡撫並不是一回事。
  我們之前曾經介紹過,朱元璋時期廢除了中書省,設置布政使司,最高長官為布政使,主管全省事務,地位相當於我們今天的省長。本來布政使管事也算正常,但朱元璋有一個嗜好——分權,他絕不放心把一省的所有大權都交給一個人,於是他還另外設置了兩個部門,分管司法和軍事。
  這兩個部門分別是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揮使司,最高長官為按察使和都指揮使。
  老朱搞這麼一手,無非是為了便於控制各省事務,防止地方坐大,本意不壞,但後來的事情發展又出乎了他的意料,這是因為他的這一舉動正應了中國的一句俗話:
  三個和尚沒水喝。
  雖然這三位長官的職權並不相同,布政使管民政、財政、按察使管司法、都指揮使管軍事,但大家都在省城辦公,抬頭不見低頭見,關係處得不好,也是很麻煩的,平日裡三家誰也不服誰,太平時期還好辦,萬一要有個洪災旱災之類天災,如果沒有統一調配,是很麻煩的,特別當時還經常出現農民起義這種群眾性活動,沒有一個總指揮來管事,沒準農民軍打進官衙時,這三位大人還在爭論誰當老大。
  為了處理這三個和尚的問題,中央想了一個辦法,就是由中央派人下去管理全省事務,這個類似中央特派員的人就叫巡撫。
  要說明的是,中央可不是隨便派個人下來當巡撫的,在論資排輩十分嚴重的中國,能被派下來管事的都不是等閒之輩,一般來說,這些巡撫都是各部的侍郎(副部級)。
  與很多人所想的不同,在永樂時期,中央官員序列中實際上並沒有巡撫這個官名,所謂的巡撫不過是個臨時的官職,中央的本意是派個人下去管事,事情辦完了你就回來,繼續幹你的副部級。
  可是天不隨人願,中央大員下到地方,小事容易辦,要是遇到民族紛爭問題和農民造反這些大事,就不是一年半年能回來的了。要遇到這種事情,巡撫可就麻煩了,東跑西跑,一忙就是大半年,這裡解決了那裡又鬧,逢年過節的,民工都能回家過年,而有些焦頭爛額的巡撫卻幾年回不了家。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45]
  本來只是個臨時差事,卻經常是一去不返,巡撫也有老婆孩子,也有夫妻分居,子女入學這些問題,長期掛在外面也實在苦了這些大人,中央也麻煩,往往是這個剛巡迴來,又有匯報何處出事,地方處理不了,需要再派,週而復始,也影響中央人員調配,於是,在後來的歷史發展中,巡撫逐漸由臨時特派員變成了固定特派員,人還算是中央的人,但具體辦公都在地方,也不用一年跑幾趟了。
  既然說到巡撫,我們就不得不說與之相關的兩個官職。
  巡撫雖然是大官,卻並非最大的地方官員,事實上,比巡撫大的還有兩級,這兩級官員才真正稱得上是舉足輕重的人物。
  明朝政府確定了巡撫制度後,又出現了新的難題,因為當時的農民起義軍們經常會變換地點,也就是所謂的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也算是游擊戰的一種,山東的往河北跑,湖北的往湖南跑,遇到這種情況,巡撫們就犯難了。比如浙江巡撫帶著兵追著起義軍跑,眼看就要追上,結果這些人跑到了福建,浙江巡撫地形不熟,也不方便跑到人家地盤裡面去,就會要求福建巡撫或是都指揮使司配合,如果關係好也就罷了,算是幫你個忙。關係不好的那就麻煩了,人家可以把眼一抬:「你何許人也,貴姓?憑什麼聽你指揮?」
  為了處理這種情況,中央只得再派出更高級別的官員(一般是尚書正部級),到地方去處理事務,專門管巡撫。這些人就是所謂的總督。
  總督一般管兩個省或是一個大省(如四川總督只管四川),可以對巡撫發令。
  按說事情到這裡就算解決了,可是政策實在跟不上形勢,到了明朝後期,如李自成、張獻忠這樣的猛人出來後,游擊隊變成了正規軍,排場是相當的大,人家手下幾十萬人,根本不把你小小的巡撫、總督放在眼裡,正規軍不小打小鬧,要打就打省會城市,一鬧就幾個省,總督也管不了。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地方官出場了,疲於應付的明朝政府最後只得又創造出一個新官名——督師。這個官專門管總督,農民軍鬧到哪裡,他就管到哪裡,當然了,這種最高級別的地方官一般都是由中央最高文官大學士兼任的。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46]
  以上三種機構或官職都是在永樂時期由朱棣首創的,其作用有好有壞,我們在這裡介紹它們,是因為在後面的文章中,我們還要經常和它們打交道,所以在這裡必須先打個底。
  與這些制度機構相比,朱棣還給他的子孫後代留下了一樣更加珍貴的寶物,也正是這件寶物不但開創了永樂盛世,還在朱棣死後,將這種繁榮富強的局面維持下去。
  這件寶物就是人才。
  朱棣和朱元璋一樣,都是中國歷史上十分有作為的英明君主,但綜合來看,朱棣比朱元璋在各個方面都差一個層次,除了一點之外。
  這一點就是看人才的眼光。
  之前我們曾經介紹過朱元璋給他的孫子留下的那三個人,事實證明這三個人是名副其實的書獃子,作用極其有限,朱棣也給自己的子孫留下了三個人,這三個人卻與之前的齊黃大不相同。
  他們是真正的治世英才。
  由於他們三個人都姓楊,所以史稱「三楊」
  他們是那個時代最為優秀的人物,且各有特長,不但有能力,而且有城府心計,歷經四朝而不倒,堪稱奇人,下面我們就逐個介紹他們的傳奇經歷。
  第一個人 博古守正 楊士奇
  如果要評選中國歷史上著名盛世之一——仁宣盛世的第一締造者,恐怕還輪不到仁宣兩位皇帝,此榮譽實非楊士奇莫屬,因為如果沒有他,朱高熾可能就不是所謂的明仁宗了。
  這位傳奇文臣活躍於四朝,掌控朝政,風光無限,但這一切都是他應得的,為了走到這一步,他付出了太多太多。
  至正二十五年(1365),楊士奇出生在袁州,當年正是朱元璋鬧革命的時候,各地都兵慌馬亂,民不聊生,為了躲避饑荒,楊士奇的父母帶著他四處奔走,日子過得很苦。在楊士奇一歲半的時候,他的父親楊美終於在亂世中徹底得到了解脫——去世了。
  幼年的楊士奇不懂得悲傷,也沒有時間悲傷,因為他還要跟著母親繼續為了生存而奔走,上天還是公平的,他雖然沒有給楊士奇幸福的童年,卻給了他一個好母親。
  楊士奇的母親是一個十分有遠見的人,即使在四處飄流的時候,她也不忘記做一件事——教楊士奇讀書。在那遍地烽火的歲月中,她丟棄了很多行李,但始終帶著一本書——《大學》,說來慚愧,此書我到二十歲才通讀,而楊士奇先生五歲就已經會背了,每看到此,本人都會感歎新社會就是好,如果在下生在那個時代,估計混到四五十歲還是個童生。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47]
  讀書是要講天分的,楊士奇就十分有天分,可讀書還需要另一樣更為重要的東西,那就是錢。
  楊士奇沒錢,他的母親也沒錢。
  沒有錢,就上不起私塾,就讀不了書,就不能上京考試,就不能當官,畢竟科舉考試並不是只考《大學》。
  楊士奇和他的母親就這樣在貧困的煎熬中迎來了人生的轉折。
  洪武四年(1371),楊士奇的母親改嫁了,楊士奇從此便多了一位繼父,一位嚴肅且嚴厲的繼父。
  這位繼父叫羅性,他同時也兼任楊士奇的老師。
  羅性,字子理,事實上,他並不是一個普通人,此人出生世家,當時已經是著名的名士,且有官職在身,性格耿直,但生性高傲,瞧不起人
  楊士奇懷揣著好奇和畏懼住進了羅性的家,當然,也是他自己的家。
  羅性是一個十分嚴厲孤傲的人,對這個跟著自己新娶妻子(或是妾)一道進門,卻並非自家血親的小孩並沒有給什麼好臉色。這似乎也是很自然的事。
  進入羅家後不久,楊士奇就被強令改姓羅,這似乎也很正常,給你飯吃的人總是有著某種權力的。
  楊士奇就這樣在這個陌生的環境下開始了自己的生活,雖然改姓羅,但畢竟不是人家的孩子,差別待遇總是有的,羅性也並不怎麼重視他,這一點,即使是幼年的楊士奇也能感覺得到。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更加小心翼翼,盡量不去惹禍,以免給他和他的母親帶來麻煩。
  兩年後,年僅八歲的楊士奇的一次驚人之舉改變了他的生活狀況。
  洪武六年(1373),羅家舉行祭祀先祖的儀式,還是小孩的楊士奇被觸動了,他想起了自己故去的父親和顛沛流離的生活,他也想祭拜自己的父親和親人。
  可是羅家的祠堂決不會有楊家的位置,而且如果他公開祭祀自己的家人,恐怕是不會讓繼父羅性高興的。
  這個年僅八歲的小男孩卻並未放棄,他從外面撿來土塊,做成神位的樣子,找到一個無人注意的角落,鄭重地向自己亡故的父親跪拜行禮。
  楊士奇所不知道的是,他這自以為隱秘的行為被一個人看在了眼裡,這個人正是羅性。
  不久之後,羅性找到了楊士奇,告訴他自己看到了他祭拜祖先的行為,還告知他從今往後,恢復他的楊姓,不再跟自己姓羅。
  楊士奇十分驚慌,他以為是羅性不想再養他,要將他趕出門去。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48]
  羅性卻搖了搖頭,歎息道:「我的幾個兒子都不爭氣,希望你將來能夠略微照顧一下他們。」
  他接著感歎道:「你才八歲,卻能夠寄人籬下而不墮其志,不忘祖先,你將來必成大器!你不必改姓了,將來你必定不會辱沒生父的姓氏。」
  羅性是對的,有志從來不在年高。
  自此之後,羅性開始對楊士奇另眼相看,並著力培養他,供他讀書。
  如果事情就這樣發展下去,楊士奇應該會通過各項考試,最終中進士入朝為官,因為他確實有這個實力,但上天實在弄人。
  僅僅一年之後,羅性因罪被貶職到遠方,楊士奇和他母親的生活又一次陷入了困境。然而在這艱苦的環境下,有志氣的楊士奇卻沒有放棄希望,他仍然努力讀書學習,為自己的將來而奮鬥。
  由於家境貧困,楊士奇沒有辦法向其他讀書人那樣上京趕考圖個功名,為了貼補家用,他十五歲就去鄉村私塾做老師,當時私塾很多,沒有形成壟斷產業,每個學生入學時候交部分學費,不用開學時去教務處一次性交清,如果覺得先生教得不好,可以隨時走人,所以老師的水平是決定其收入的關鍵,學生多收入就多,由於他學問根基扎實,很多人來作他的學生,但畢竟在農村貧困地區,他的收入還是十分微薄,只能混口飯吃。
  生活貧困的楊士奇和他的母親一直過著清貧的生活,不久之後,他又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人窮志不窮這條格言的意義。
  楊士奇的一個朋友家裡也十分窮困,但他沒有別的謀生之道,家裡還有老人要養,實在過不下去了。楊士奇主動找到他,問他有沒有讀過四書,這個人雖然窮點,學問還是有的,便回答說讀過。楊士奇當即表示,自己可以把教的學生分一半給他,並將教書的報酬也分一半給他。
  他的這位朋友十分感動,因為他知道,楊士奇也有母親要養,家境也很貧窮,在如此的情況下,竟然還能這樣仗義,實在太不簡單。
  少了一半收入的楊士奇回家將這件事情告訴了母親,他本以為母親會不高興,畢竟本來已經很窮困的家也實在經不起這樣的折騰,但出乎他意料的是,母親卻十分高興地對他說:「你能夠這樣做,不枉我養育你成人啊!」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49]
  是的,窮人也是有尊嚴和信義的,正是因為有這樣明理的母親,後來的楊士奇才能成為一代名臣。
  楊士奇就是這樣成長起來的,在困難中不斷努力,在貧困中堅持信念,最終成就事業。
  人窮,志不可短!
  沒有功名的楊士奇仕途並不順利,他先在縣裡做了一個訓導(類似今天的縣教育局官員),訓導是個小官,只是整天在衙門裡混日子,可楊士奇做官實在很失敗,他連混日子都沒有混成。
  不久之後,楊士奇竟然在工作中丟失了學印,在當年那個時代,丟失衙門印章是一件很大的事,比今天的警察丟槍還要嚴重得多,是有可能要坐牢的。此時,楊士奇顯示了他靈活的一面。
  如果是方孝孺丟了印,估計會寫上幾十份檢討,然後去當地政府自首,坐牢時還要時刻反省自己,楊士奇沒有這麼多花樣,他直接就棄官逃跑了。
  楊士奇還真不是書獃子啊
  之後逃犯楊士奇流浪江湖,他這個所謂逃犯是應該要畫引號的,因為縣衙也不會費時費力來追捕他,說得難聽一點,他連被追捕的價值都不具備,此後二十多年,他到處給私塾打工養活自己,值得欣慰的是,長年漂泊生活沒有讓他變成二混子,在工作之餘,他繼續努力讀書,其學術水平已達到了一個相當的高度。
  在度過長期學習教書的流浪生活後,楊士奇終於等到了他人生的轉機。
  建文二年(1400),建文帝召集儒生撰寫《太祖實錄》,三十六歲的楊士奇由於其紮實的史學文學功底,被保舉為編撰。
  在編撰過程中,楊士奇以深厚的文史才學較好地完成了工作,並得到了此書主編方孝孺的讚賞,居然一舉成為了《太祖實錄》的副總裁。
  永樂繼位後,楊士奇真正得到了重用,他與解縉等人一起被任命為明朝首任內閣七名成員之一,自此之後,他成為了朱棣的重臣。
  與解縉相同,他也不是個安分的人,此後不久,他捲入了立太子的紛爭,他和解縉都擁護朱高熾,但與解縉不同的是,他要聰明得多。
  青少年時期的艱苦經歷磨煉了楊士奇,使他變得老成而有心計。他為人十分謹慎,別人和他說過的話,他都爛在肚子裡,從不輕易發言洩密,他是太子的忠實擁護者,卻從不明顯表現出來,其城府可見一斑。
  而楊士奇之所以能夠有所成就,其經驗大致可以概括為一句話:
  剛出道時要低調,再低調。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50]
  雖然楊士奇精於權謀詭計,但事實證明,他並不是一個滑頭的兩面派,在這場你死我活的奪位鬥爭中,他始終堅定地站在了朱高熾一邊,並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忠誠最終戰勝了政治對手,將朱高熾扶上了皇帝的寶座。
  永樂年間,最為殘酷的政治鬥爭就是朱高熾與朱高煦的皇位之爭,在這場鬥爭中,無數人頭落地,無數大臣折腰,陰謀詭計層出不窮,雙方各出奇謀,經過更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鬥爭一直延續到朱棣去世的那個夜晚,一個人冒著極大的風險,秘密連夜出發,奔波一個月趕路報信,方才分出了勝負。
  事實上,不但楊士奇參加了這場鬥爭,我們下面要介紹的三楊中的另外兩個也沒有閒著,他們都是太子黨的得力干將。在後面的文章中,我們會詳細介紹這場驚天動地的皇位之爭。
  第二個人足智多謀楊榮
  我們接著介紹的楊榮是三楊中的第二楊,他雖然沒有楊士奇那樣出眾的政務才能和學問基礎,卻有一項他人不及的能力——準確的判斷力。
  楊榮,洪武四年(1371)生,福建人,原名楊子榮(注意區分),他雖然沒有深入虎穴,剿滅土匪的壯舉,但其大智大勇卻著實可以和後來的那位戰鬥英雄相比。
  與楊士奇不同,他小時候沒有吃過那麼多苦,家裡環境不錯的他走的正是讀書、應試、做官的這條老路。建文二年(1400),他考中進士,由於成績優秀,被授予編修之職,即所謂的翰林。
  建文帝時代翰林院可謂書獃子雲集之地,這也難怪,畢竟掌權的就是黃子澄、方孝孺那樣的人,上行下效也很正常。
  然而後來的事實證明,楊榮這位優等生與他的那些同事們有很大的不同,他實在不是個書獃子,而應該算是一位心思縝密的謀士。
  與楊士奇一樣,這個足智多謀的人也是在永樂時期才被重用的,但他飛黃騰達的經過卻很有點傳奇色彩,因為他憑借的不是才學,而是一句話。
  建文四年(1402),朱棣終於打敗了頑強的南軍,進入京城,奪得了皇位,現在他只剩下一件事要辦——登基即位。
  然而就在他騎馬向大殿進發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一個人站了出來,阻擋了他的去路(迎於馬首)。
tyler002 發表於 2008-9-30 17:14
(351-360)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51]
  這個人正是楊榮。
  由於當時情況還比較混亂,敵友難分,難保某些忠於建文帝的大臣不會玩類似恐怖分子和荊軻那樣的把戲,周圍的人十分緊張,而朱棣本人也大為吃驚,但他不會想到,更讓他吃驚的還在後面。
  楊榮竟然對他說,現在不應該進宮即位。
  不應該即位?笑話!打了那麼多年的仗,裝了那麼久的傻,死了那麼多的人,無非只是為了皇位,可眼前的這個書生竟然敢阻止我即位,憑什麼!真是可笑!
  在場的人幾乎已經認定楊榮發瘋了,準備替他收屍。
  但楊榮真的阻止了朱棣的即位,還讓朱棣心悅誠服照辦,而他完成這個不可能的任務竟然只用了一句話。
  「殿下是應該先去即位呢,還是先去祭陵呢?」(先遏陵乎,先即位乎?)
  一語驚醒夢中人。
  我們前面說過,朱棣造反是披著合法外衣的,說得粗一點就是既要當婊子,又要立牌坊,勝利沖昏了他的頭腦,竟然一時之間忘記了立牌坊,只是一心要當婊子。無論怎麼說,如果不先拜一下老爹的墳,那是很不妥當的,朱棣連忙撥轉馬頭,去給老爹上墳。
  從這件事情上,我們可以看出楊榮已經精明到了極點,他摸透了朱棣的心理,也看透了遮羞布下權力鬥爭的真相。這樣的一個人比他的上級方孝孺、黃子澄不知要高明多少倍。
  同樣老奸巨猾的朱棣從此記住了這個叫楊榮的人,在他即位後便重用楊榮,並將其召入內閣,成為七人內閣中的一員。
  當時的內閣七人都是名滿天下之輩,而在他們中間,楊榮並不顯眼,他沒有解縉的才學,也沒有楊士奇的政務能力,並不是個引人注目的人,但這絕不是他的能力不行,事實上,他所擅長的是另一種本領——謀斷。
  所謂謀斷就是謀略和判斷,這些本應是姚廣孝那一類人的專長,而從小熟讀四書五經,應該是個老實讀書人的楊榮居然會擅長這些,實在令人費解,但他善於判斷形勢卻是不爭的事實,下面的這個事例就很能說明問題。
  一天晚上,邊關突然傳來急報,寧夏被蒙古軍隊圍攻,守將派人幾百里加急報信,這是緊急軍情,朱棣也連忙起身去內閣找閣臣討論如何處理(內閣有24小時值班制度,七天一換),偏巧那天晚上,值班的正是楊榮。
  朱棣風風火火地來到內閣,把奏報交給楊榮看,問他有什麼意見。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52]
  出乎朱棣預料,楊榮看完後沒有絲毫慌亂,表情輕鬆自然,大有一副太監不急皇帝急的勢頭。
  朱棣又氣又急,楊榮卻慢條斯理的對他說:「請陛下再等一會,寧夏一定會有第二份解圍奏報送來的。」
  朱棣好奇地看著他,讓他說出理由,楊榮此刻也不敢再玩深沉,因為朱棣不是一個對大臣很有耐心的人。
  楊榮胸有成竹地說道:「我瞭解寧夏的情況,那裡城防堅固,而且長期作戰,士兵經驗豐富,足以抵禦周圍的蒙古軍隊。從他們發出第一份奏報的日期來看,距離今天已過去十餘天,此刻寧夏應該已經解圍了,必然會發出第二份奏報。」
  不久之後,朱棣果然收到了第二份解圍的奏報,自認料事如神的朱棣對楊榮也十分佩服,並交給他一個更為光榮的任務——從軍。
  朱棣認識到,楊榮是一個能謀善斷的人,在對蒙古作戰中,這樣的人才正是他所需要的,於是在永樂十二年(1414)的那次遠征中,楊榮隨同朱棣出行,表現良好,獲得了朱棣的信任。朱棣便將軍隊中最為重要的東西——印信交給楊榮保管,而且軍中但凡宣詔等事務,必須得到楊榮的奏報才會發出,可以說,楊榮就是朱棣的私人秘書。
  朱棣之所以如此信任楊榮,很大的一個原因就在於他這個人處事不偏不倚,也不參與朱高熾與朱高煦的奪位之爭,沒有幫派背景,當然,這僅僅是朱棣的想法而已。
  朱棣不會想到,這個看上去十分聽話的楊榮並不像他表面上那麼簡單,朱棣將印信和奏報之權授予楊榮,只是為了要他好好幹活,然而這位楊榮卻利用這一便利條件,在關鍵時刻做出了一件關鍵的事情。
  永樂二十二年(1424)七月,朱棣病逝之時,那個當機立斷,馳奔上千里向太子報告朱棣已死的消息,為太子登基爭取寶貴時間,制定周密計劃的人,正是一向為人低調的楊榮。因為他的真實身份和楊士奇一樣,是不折不扣的太子黨。
  第三個人臨危不懼楊溥
  下面要說的這位楊溥,其名氣與功績和前面介紹過的兩位相比有不小的差距,但他卻是三人中最具傳奇色彩的一個,別人出名、受重用依靠的是才學和能力,他靠的卻是蹲監獄。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53]
  楊溥,洪武五年(1372)生,湖北石首人,建文二年(1400)中進士,是楊榮的進士同學,更為難得的是,他也被授予編修,又成為了楊榮的同事,但與楊榮不同的是,楊溥是天生的太子黨,因為在永樂元年,他就被派去服侍太子,算是早期黨員。
  朱棣畢竟還是太天真了,楊榮和楊溥這種同學加同事的關係,外加內閣七人文臣集團固有的擁立太子的政治立場,說楊榮不是太子黨,真是鬼都不信。
  楊溥沒有楊士奇和楊榮那樣突出的才能,他輔佐太子十餘年,並沒有什麼大的成就,也不引人注目,這樣下去,即使將來太子即位,他也不會有什麼前途,但永樂十二年發生的一個突發事件卻改變了他的命運,不過,這個突發事件實在不是一件好事。
  永樂十二年(1414),「東宮迎駕事件」事發,這是一個有著極深政治背景的事件,真正的幕後策劃者正是朱高煦。在這次事件中,太子黨受到嚴重打擊,幾乎一蹶不振,許多大臣被關進監獄當替罪羊,而楊溥正是那無數普普通通的替罪羊中的一隻。
  由於楊溥的工作單位就是太子東宮,所以他被認定為直接責任者,享受特殊待遇,被關進了特級監獄——錦衣衛的詔獄。
  錦衣衛詔獄是一所歷史悠久,知名度極高的監獄,級別低者是與之無緣的(後期開始降低標準,什麼人都關),能進去人的不是窮凶極惡就是達官顯貴。所謂身不能至,心嚮往之,有些普通犯人對這所籠罩神秘色彩的監獄也有著好奇心,這種心理也可以理解,從古至今,蹲監獄一直都是吹牛的資本,如「兄弟我當年在裡面的時候」,說出來十分威風。
  此外,蹲出名的人也絕不在少數。反正在哪裡都是坐牢,找個知名度最高的監獄蹲著,將來出來後還可以吹牛「兄弟我當年蹲詔獄的時候」,應該也能嚇住不少同道中人。
  這樣看來,蹲監獄也算是出名的一條捷徑。
  然而事實上,在當年,想靠蹲詔獄出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要夠級別,其次你還要有足夠的運氣。
  因為一旦進了詔獄,就不太容易活著出來了。
  詔獄是真正的人間地獄,陰冷潮濕,環境惡劣,雖然是高等級監獄,卻絕不是衛生模範監獄,蚊蟲老鼠到處跑,監獄也從來不搞衛生評比,反正這些東西騷擾的也不是自己。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54]
  雖然環境惡劣,但北鎮撫司的錦衣衛們卻從來沒有放鬆過對犯人們的關照,他們秉承著寬於律己,嚴於待人的管理理念,對犯人們嚴格要求,並堅持抗拒從嚴,坦白也從嚴的審訊原則,經常用犯人練習拳腳功夫,以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同時他們還開展各項刑具的科研攻關工作,並無私地在犯人身上試驗刑具的實際效果。
  最初進入詔獄的犯人每天的生活都是在等待——被審訊——被毆打(拳腳,上刑具)——等待中度過的,等到沒人審你也沒人打你的時候,說明你的人生開始出現了三種變數,1、即將被砍頭2、即將被釋放3、你已經被遺忘了
  相信所有的犯人都會選擇第二種結果,但可惜的是,選擇權從來不在他們的手上。
  這就是詔獄,這裡的犯人沒有外出放風的機會,沒有打牌消遣等娛樂活動,自然更不可能在七點鐘排隊到禮堂看新聞聯播。
  明朝著名的鐵漢楊繼盛、左光斗等人都蹲過詔獄,他們腿被打斷後,骨頭露了出來也沒人管,任他們自生自滅。所以我們說,這裡是真正的地獄。
  楊溥進的就是這種監獄,剛進來時總是要吃點苦頭的,不久之後,他也陷入了坐牢苦等的境況,但楊溥想不到的是,這一等就是十年。
  更慘的是,楊溥的生命時刻都籠罩著死亡的陰影,「東宮迎駕事件」始終沒有了結,而朱高煦更是處心積慮要借此事徹底消滅太子黨,在這種情況下,楊溥隨時都有被拉出去砍頭的危險(史載「旦夕且死」),然而楊溥卻以一種誰也想不到的行為來應對死亡的威脅。
  如果明天生命就可能結束,而你卻無能為力,你會幹些什麼?
  我相信很多人在這種狀況下是準備寫遺書或是大吃一頓,把以前沒玩的都補上,更多的人則是怨天尤人,抱怨上天不公。
  這些都是人的正常反應,可楊溥奇就奇在他的反應不正常。
  明天就可能被拉出去砍頭,他卻仍在讀書,而且是不停地讀,讀了很多書(讀經史諸子書不輟),這實在是讓人難以理解,在那種險惡的環境下,性命隨時不保,讀書還有什麼用呢?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55]
  可這個人卻渾似坐牢的不是自己,每天在散發惡臭、骯髒潮濕的牢房裡,卻如同身在自己書房裡一樣,不停地用功讀書,他的自學行為讓其他犯人很驚訝,到後來,連看守他的獄卒都懷疑他精神不正常。
  他的這種舉動也引起了朱棣的注意,有一次朱棣突然想起他,便問楊溥現在在幹什麼(幸好不是問楊溥尚在否),大臣告訴他楊溥在監獄裡每天都不停地讀書。
  朱棣聽到這個答案後,沉思良久,向錦衣衛指揮使紀綱下達了命令,要他務必好好看守楊溥,不能出任何問題。
  我們前面說過,朱棣是一個很有水平的領導,這種水平就體現在對人的認識上,他很清楚楊溥的境況和心理狀態,然而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楊溥卻能視死如歸,毫不畏懼,也絕非偽裝(裝不了那麼長時間),這是很不容易的。
  很明顯,這個叫楊溥的人心中根本就沒有害怕這兩個字。
  自古以來,最可怕的事情並不是死,而是每天在死亡的威脅下等死。
  不知何時發生,只知隨時可能發生,這種等死的感受才是最為痛苦的
  楊溥不怕死,也不怕等死,這樣的人,天下還有何可怕?!
  真是個人才啊!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朱棣才特意讓人關照楊溥,他雖然不願用楊溥,卻可以留給自己的兒子用。
  也多虧了朱棣的這種關照,楊溥才能在詔獄中度過長達十年的艱苦生活,最終熬到刑滿釋放,光榮出獄,並被明仁宗委以重任,成為一代名臣。
  看了以上這三位的人生經歷,我們就能知道:在這個世界上,要混出頭實在不容易啊。
  之所以在這裡介紹三楊的經歷,不但因為他們將在後來的明代歷史中扮演重要角色,更重要的是,他們都參加了那場慘烈的皇位之爭,並擔任了主角,以上的內容不過是參與這場鬥爭演員的個人簡介,下面我們將開始講述這場殘酷的政治搏鬥。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56]
  不服氣的朱高煦
  朱高煦一直不服氣
  這也很容易理解,他長得一表人才,相貌英俊,且有優秀的軍事才能,相比之下,自己的那個哥哥不但是個大胖子,還是個瘸子,連走路都要人扶,更別談騎馬了。
  簡直就是個廢人。
  可是,偏偏就是這樣的一個廢人,將來要做自己的主人!
  誰讓人家生得早呢?
  自己也不是沒有努力過,靖難的時候,拼老命為父親的江山搏殺,數次出生入死,卻總是被父親忽悠,雖得到了一句「勉之,世子多疾!」的空話,卻從此就沒有了下文。
  幹了那麼多的事,卻什麼回報都沒有,朱高煦很憤怒,後果很嚴重。
  他恨朱高熾,更恨說話不算數的父親朱棣。
  想做皇帝,只能靠自己了。
  不擇手段、不論方法,一定要把皇位搶過來!
  朱高煦不知道的是,他確實錯怪了自己的父親。
  朱棣是明代厚黑學的專家,水平很高,說謊抵賴如同吃飯喝水一樣正常,但在選擇太子這件事情上,他卻並沒有騙人,他確實是想立朱高煦的。
  父親總是喜歡像自己的兒子,朱高煦就很像自己,都很英武、都很擅長軍事、都很精明、也都很無賴。
  朱高熾卻大不相同,這個兒子胖得像頭豬,臃腫不堪,小時候得病成了瘸子(可能是小兒麻痺症),走路都要人扶,簡直就是半個廢人。朱棣實在想不通,如此英明神武的自己,怎麼會有個這樣的兒子。
  除了外貌,朱高熾在性格上也和朱棣截然相反,他是個老實人,品性溫和,雖然對父親十分尊重,但對其對待建文帝大臣的殘忍行為十分不滿,這樣的人自然也不會討朱棣的喜歡。
  於是朱棣開始徵求群臣的意見,為換人做準備,他先問自己手下的武將,得到的答案幾乎是一致的——立朱高煦。
  武將:戰友上台將來好辦事啊。
  之後他又去問文臣,得到的答覆也很統一——立朱高熾。
  文臣:自古君不立長,國家必有大亂。
  一向精明的朱棣也沒了主意,便找來解縉,於是就有了前面所說的那場著名的談話。從此朱棣開始傾向於立朱高熾。
  但在此之後,禁不住朱高煦一派大臣的遊說,朱棣又有些動搖,立太子一事也就擱置了下來,無數大臣反覆勸說,但朱棣就是不立太子,朱高熾派大臣十分明白,朱棣是想立朱高煦的。於是,朱高熾派第一干將解縉開始了他的第二次心理戰。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57]
  不久之後,有大臣畫了一幅畫(極有可能是有人預先安排的),畫中一頭老虎帶著一群幼虎,作父子相親狀。朱棣也親來觀看,此時站在他身邊的解縉突然站了出來,拿起毛筆,不由分說地在畫上題了這樣一首詩:
  虎為百獸尊,誰敢觸其怒。
  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顧。
  高!實在是高!
  解縉的這首打油詩做得並不高明,卻很實用,所謂百獸尊不就是皇帝嗎,這首詩就是告訴朱棣,你是皇帝,天下歸你所有,但父子之情是無法替代也不應拋開的。朱高煦深受你的寵愛,但你也不應該忘記朱高熾和你的父子之情啊。
  解縉的判斷沒有錯,朱棣停下了腳步,他被深深地打動了。
  是啊,雖然朱高熾是半個廢人,雖然他不如朱高煦能幹,但他也是我的兒子,是我親自撫養長大的親生兒子啊!他沒有什麼顯赫的功績,但他一直都是一個忠厚老實的人,從沒有犯錯,不應該對他不公啊。
  就在那一刻,朱棣做出了決定。
  他命令,立刻召見朱高熾,並正式冊封他為太子(上感其意,立召太子歸,至是遂立之)。
  從此朱高熾成為了太子,他終於放心了,支持他的太子黨大臣們也終於放心了。
  這場奪位之爭似乎就要以朱高熾的勝利而告終,然而事實恰恰相反,這場爭鬥才剛開始。
  朱高煦的陰謀
  朱高熾被冊立為太子後,自然風光無限,而朱高煦卻禍不單行,不但皇位無望,還被分封到雲南。
  當時的雲南十分落後,讓他去那裡無疑是一種發配,朱高煦自然不願意去,但這是皇帝的命令,總不能不執行吧,朱高煦經過仔細思考,終於想出了一個不去雲南的方法——耍賴。
  他找到父親朱棣,不斷訴苦,說自己又沒有犯錯,憑什麼要去雲南,反覆勸說,賴著就是不走。朱棣被他纏得沒有辦法,加上他也確實比較喜歡這個兒子,便收回了命令,讓他跟隨自己去北方巡視邊界(當時尚未遷都)。
  在跟隨朱棣巡邊時,朱高煦表現良好,深得朱棣歡心,高興之餘,朱棣便讓他自己決定去留之地。
  朱高煦等的就是這個機會,他告訴朱棣,自己哪裡也不去,就留在京城(南京)。
  朱棣同意了他的要求,從此,朱高煦便以京城為基地,開始謀劃針對朱高熾的陰謀。
  他廣收朝中大臣為爪牙,四處打探消息,企圖抓住機會給太子以致命打擊。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58]
  朱高煦深通權術之道,他明白,要想打倒太子,必須先除去他身邊的人,而太子黨中最顯眼的解縉就成了他首要打擊的對象。在朱高煦的策劃下,外加解縉本人不知收斂,永樂五年(1407),解縉被趕出京城,太子黨受到了沉重打擊。
  朱高煦的第一次攻擊獲得了全勝。
  但搞掉解縉不過是為下一次的進攻做準備,因為朱高煦的真正目標是被太子黨保護著的朱高熾。
  經過周密策劃後,永樂十年(1412),朱高煦發動了第二次進攻。
  朱高煦深知朝中文臣支持太子的很多,要想把文官集團一網打盡絕無可能,於是他另出奇招,花重金收買了朱棣身邊的很多近臣侍衛,並讓這些人不斷地說太子的壞話,而自永樂七年後,由於朱棣要外出征討蒙古,便經常安排太子監國(代理國家大事),在這種情況下,精於權術的朱高煦終於等到了一個最佳的進攻機會。
  朱高煦聰明過人,他跟隨朱棣多年,深知自己的這位父親大人雖然十分精明且長於權謀詭計,卻有一個弱點——多疑。
  而太子監國期間,正是他的這種弱點爆發的時刻,因為他多疑的根源就在於對權力的貪婪,雖然由於出征不得不將權力交給太子,但這是迫不得已的,朱高煦相信,所有關於太子急於登基,搶班奪權的傳聞都會在朱棣的心中引發一顆顆定時炸彈。
  朱高煦的策略是正確的,他準確地擊中了要害,在身邊人的蠱惑下,不容權力有失的朱棣果然開始懷疑一向老實的太子的用心。
  永樂十年(1412)九月,朱棣北巡迴京,對太子搞了一次突然襲擊,審查了其監國期間的各項工作,嚴厲訓斥了太子,並抓了一大批太子身邊的官員,更改了太子頒布的多項政令。
  朱棣的這種沒事找事的找茬行為讓大臣們十分不滿,他們紛紛上書,其中言辭最激烈的是大理寺丞耿通,他直言太子沒有錯,不應該更改(太子事無大過誤,無可更也)。
  但直言的耿通卻絕不會想到,他的這一舉動可正中朱棣下懷,
  耿通算是個做官沒開竅的人,他根本不懂得朱棣這些行為背後的政治意義,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人家本來就是來找茬踢場子的,不過隨意找個借口,是直接奔著人來的,多說何益!
  朱棣卻是一個借題發揮的老手,他由此得到了啟發,決定向耿通借一樣東西,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59]
  這樣東西就是耿通的腦袋。
  隨後,朱棣便煞費苦心地演了一齣好戲。
  他把文武百官集合到午門,用陰沉的眼光掃視著他們,怒斥耿通的罪行(好像也沒什麼罪行),最後斬釘截鐵地說道:像耿通這樣的人,一定要殺(必殺通無赦)!
  如此殺氣騰騰,群臣無不膽寒,但大臣們並不知道,這場戲的高潮還沒有到。
  耿通被處決後,朱棣集合大臣們開展思想教育,終於說出了他演這場戲最終的目的:
  「太子犯錯,不過是小問題,耿通為太子說話,實際上是離間我們父子,這樣的行為絕對不能寬恕,所以我一定要殺了他(失出,細故耳。。。離間我父子,不可恕)!
  至此終於原形畢露。
  耿通無非是說太子沒錯而已,怎麼扯得到離間父子關係上,這個帽子戴得實在不高明卻也說出了朱棣的真意:
  朱高熾,老子還沒死呢,你老實點!
  太子地位岌岌可危,太子黨被打下去一批,朱高熾本人經過這場打擊,也心灰意冷,既然讓自己監國,卻又不給幹事的權利,做事也不是,不做事也不是,這不是拿人開涮嗎?
  在這關鍵時刻,一個大臣挺身而出,用他的智慧穩住了太子的地位。
  這個人就是我們之前說過的楊士奇。
  楊士奇雖然學問比不上解縉,他的腦袋可比解縉靈活得多,解縉雖然也參與政治鬥爭,卻實在太嫩,一點也不知道低調做官的原則。本來就是個書生,卻硬要轉行去幹政客,隔行如隔山,水平差的太遠。
  楊士奇就大不相同了,此人我們介紹過,他不是科舉出身,其履歷也很複雜,先後幹過老師、教育局小科員、逃犯(其間曾兼職教師)等不同職業,社會背景複雜,特別是他在社會上混了二十多年,也算跑過江湖,黑道白道地痞混混估計也見過不少,按照今天的流動人口規定,他這個流動了二十年的人是絕對的盲流,估計還可以算是在道上混過的。
  朝廷就是一個小社會,皇帝大臣們和地痞混混也沒有什麼區別,不過是吃得好點,穿得好點,人品更卑劣,鬥爭更加激烈點而已,在這裡楊士奇如魚得水,靈活運用他在社會上學來的本領,而他學得最好,也用得最好的就是:做官時一定要低調。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60]
  他雖然為太子繼位監國出了很多力,卻從不聲張,永樂七年(1409)七月,太子為感謝他一直以來的工作和努力,特別在京城鬧市區繁華地帶賜給他一座豪宅,換了別人,估計早就高高興興地去拿鑰匙準備入住,可楊士奇卻拒絕了。
  他推辭了太子的好意,表示自己房子夠住,不需要這麼大的豪宅。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會嫌房子多,楊士奇也不例外,他拒絕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如果他拿了那棟房子,就會成為朱高煦的重點打擊目標,權衡利弊,他明智地拒絕了這筆橫財。
  楊士奇雖然沒有接受太子的禮物,但他對太子的忠誠卻是旁人比不上的,應該說他成為太子黨並不完全是為了投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對太子的感情。
  自永樂二年(1404)朱高熾被立為太子後,楊士奇就被任命為左中允(官名),做了太子的部下,朱高熾雖然其貌不揚,卻是個真正仁厚老實的人,經常勸阻父親的殘暴行為,弟弟朱高煦屢次向他挑釁,陰謀對付他,朱高熾卻一次又一次的容忍了下來,甚至數次還幫這個無賴弟弟說情。
  這些事情給楊士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雖然歷經宦海,城府極深,兒時母親對他的教誨卻始終記在心頭,仗義執言已經成為了他性格中的一部分,雖然很多年過去了,他卻並沒有變,他還是當年的那個正氣在胸的楊士奇。
  眼前的朱高熾雖然形象不好,身體不便,卻是一個能夠仁懷天下的人,他將來一定能成為一個好皇帝的,我相信自己的判斷。
  秉持著這個信念,楊士奇與太子同甘共苦,攜手並肩,走過了二十年歷經坎坷的儲君歲月。
  說來也實在讓人有些啼笑皆非,可能是由於楊士奇過於低調,連朱棣也以為楊士奇不是太子黨,把他當成了中間派,經常向他詢問太子的情況,而在永樂十年(1412)的風波之後,朱棣對太子也產生了懷疑,便向楊士奇詢問太子監國時表現如何。
  這看上去是個很簡單的問題,實際上卻暗藏殺機。
  城府極深的楊士奇聽到這句問話後,敏銳地感覺到了這一點,他立刻意識到,決定太子命運的關鍵時刻來到了。
  他緊張地思索著問題的答案。
  趁著楊士奇先生還在思考的時間,我們來看一下為什麼這個問題難以回答又十分關鍵。
tyler002 發表於 2008-9-30 17:15
(361-370)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61]
  如果回答太子十分積極,勤懇做事,和群眾(大臣)們打成一片,能獨立處理政事,威望很高的話,那太子一定完蛋了。
  你爹還在呢,現在就拉攏大臣,獨立處事,想搶班奪權,讓老爹不得好死啊。
  既然這個答案不行,那麼我們換一個答案:
  太子平時積極參加娛樂活動,不理政事,疏遠大臣,有事情就交給下面去辦,沒有什麼威信。
  這樣回答的話,太子的結局估計也是——完蛋。
  這又是一個非常類似二十二條軍規的矛盾邏輯。
  太子的悲哀也就在此,無數太子就是這樣被自己的父親玩殘的,自古以來,一把手和二把手的關係始終是處理不好的,在封建社會,皇帝就是一把手,太子就是二把手,自然逃脫不了這個規則的制約。
  你積極肯幹,說你有野心,你消極怠工,說你沒前途。
  干多了也不行,干少了也不行,其實只是要告訴你,不服我是不行的
  讓你幹,你就不得休息,不讓你幹,你就不得好死。
  這似乎是很難理解的,到底是什麼使得這一滑稽現象反覆發生呢?
  答案很簡單:權力。
  誰分我的權,我就要誰的命!(兒子也不例外)
  朱棣很明白,他最終是要將權力交給太子的,而在此之前,太子必須有一定的辦事能力,為了帝國的未來,無能的廢物是不能成為繼承人的,所以必須給太子權力和鍛煉的機會,但他更明白,要想得一個善終,混個自然死亡,不至於七八十歲還被拉出去砍頭,就必須緊緊握住自己手中的權力,直到他死的那一天!
  兒子是不能相信的,老婆是不能相信的,天下人都是不能相信的
  這就是皇帝的悲哀。
  好了,現在楊士奇先生已經完成了他的思索,讓我們來看看他的答案:
  「太子監國期間努力處理政事,能夠聽取大臣的合理意見,但對於不對的意見,也決不會隨便同意,對於近臣不恰當的要求,他會當面駁斥和批評。」
  這就是水平啊,在朱棣舉辦的現場提問回答活動中,楊士奇能夠在規定時間內想出這種兩全其美的外交辭令,實在不簡單。
  既勤懇幹活禮賢下士,又能夠群而不黨,與大臣保持距離,在楊士奇的描述下,朱高熾那肥頭大耳的形象一下子變得光輝照人。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62]
  朱棣聽了這個答案也十分滿意,臉上立刻陰轉晴,變得十分安詳,當然最後他還不忘誇獎楊士奇,說他是一個盡職盡責的人。
  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中,朱棣和楊士奇各出絕招,朱棣施展的是武當長拳,外柔內剛,楊士奇則是太極高手,左推右擋,來往自如。
  從這個角度來看,他們似乎可以算是武當派的同門師兄弟。
  於是,永樂十年(1412)的這場紛爭就此結束,太子黨受到了沉重打擊,太子被警告,地位也有所動搖,但由於楊士奇等人的努力,終於穩定住了局勢。
  可是太子前面的路還很長,只要朱棣一天不死,他就會不斷受到朱高煦的攻擊,直到他登上皇位或是中途死去。
  事實也是如此,另一個更大的陰謀正在策劃之中,對太子而言,這也將是他監國二十年中經受的最嚴酷的考驗。
  在朱高煦持續不斷地誣陷詆毀下,朱棣確實對太子有了看法,但暫時也沒有換太子的想法,皇帝這樣想,下面的大臣們可不這樣想。
  看到朱棣訓斥太子,許多原先投靠太子準備投機的官員們紛紛改換門庭,成為了朱高煦的黨羽,但楊士奇卻始終沒有背棄太子,他一直守護著這個人,守護在這個看上去遲早會被廢掉的太子身邊。
  大浪淘沙,始見真金。
  不久之後,一場更大的風暴到來了,太子和楊士奇將接受真正的考驗。
  永樂十二年(1414)九月,朱棣北巡歸來,當時太子及其下屬官員奉命留守南京,聞聽這個消息,立刻派人準備迎接,但迎接時由於準備不足,有所延誤,朱棣很不高興。
  其實說來這也就是個芝麻綠豆的小事,朱棣同志平日經常自行騎馬出入大漠等不毛之地,陪同的人也不多,像迎駕這種形象工程有沒有是不大在乎的。所以太子朱高熾雖然心中不安,卻也沒多想。
  然而後來事情的發展大大出乎了朱高熾的意料。
  朱棣大發雷霆,把朱高熾狠狠罵了一頓,大概意思是老子在外面打仗那麼辛苦,也是為了你將來的江山打基礎,你卻連個基本迎接工作都做不好,要你這個廢物有什麼用?
  朱高熾挨罵了,心裡非常委屈:不就是稍微晚了點,至於搞得這麼大嗎?
  至於,非常至於。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63]
  朱高熾不知道的是,在此之前,他的好弟弟朱高煦不斷打探他的行動,雖然並沒有什麼發現,但政治家朱高煦先生整人是從來不需要事實的,他不斷編造太子企圖不軌的各種小道消息,並密報給朱棣。
  朱棣開始並不相信,之後禁不住朱高煦長年累月的造謠,加上身邊被朱高煦買通的人們也不斷說壞話,他漸漸地又開始懷疑起太子來。
  屋漏偏逢連夜雨,沒想到回來就碰上了太子迎駕遲緩這件事,雖然這並不是個大事情,但在朱棣那裡卻變成了導火線。在朱棣看來,這是太子藐視他的一種表現。
  自己還沒有退休呢,就敢這麼怠慢,將來還得了?!
  在朱高煦的推波助瀾下,事情開始一邊倒,太子受到嚴厲斥責的同時,太子黨的主要官員如尚書蹇義、學士黃淮、洗馬(官名,不是馬伕)楊溥都被抓了起來,關進了監獄。
  最黑暗的時刻終於到來了。
  在朱高煦的精心組織策劃和挑撥下,朱棣的怒火越燒越旺,太子黨幾乎被一網打盡。
  朱棣已經認定太子黨那幫人都想著自己早死,然後擁立太子博一個功名,他對太子的失望情緒也達到了頂點。他不再相信擁護太子的那些東宮文官們,除了一個人外。
  這個例外的人就是楊士奇。
  說來奇怪,雖然楊士奇一直在太子身邊,朱棣卻一直認為他是一個公正客觀的人,於是在兩年後,朱棣再次召見他,問了他一個問題。
  與兩年前一樣,這也是一次生死攸關的問答。
  無畏的楊士奇
  當時的政治局勢極為複雜,由於朱棣公開斥責太子,且把太子的很多親信都關進了監獄,於是很多大臣們都認為太子已經幹不了多久了,倒戈的倒戈,退隱的退隱,太子也朱高熾陷入了孤立之中,現實讓他又一次見識了世態炎涼,人情冷暖
  原先巴結逢迎的大臣們此時都不見了蹤影,唯恐自己和太子扯上什麼關係,連累自己的前途,在這種情況下,楊士奇開始了他和朱棣的問答較量。
  這次朱棣沒有遮遮掩掩,他直接了當地問楊士奇,太子是否有貳心,不然為何違反禮儀,遲緩接駕?(這在朱棣看來是藐視自己)
  在此之前,也有人也勸過楊士奇要識時務,太子已經不行了,應該自己早作打算。
  楊士奇用自己的答案回復了朱棣,也回復了這些人的「建議」。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64]
  楊士奇答道:「太子對您一直尊敬孝順,這次的事情是我們臣下沒有做好準備工作,罪責在我們臣下,與太子無關。」(太子孝敬,凡所稽遲,皆臣等罪)
  說完,他抬起頭,無畏地迎接朱棣銳利的目光。
  朱棣終於釋然了,既然不是太子的本意,既然太子並不是有意怠慢,自己也就放心了。
  就這樣,懸崖邊上的朱高熾又被楊士奇拉了回來。
  楊士奇這樣做是需要勇氣的,在太子勢孤的情況下,主動替太子承擔責任,需要冒很大的風險,要知道,朱棣不整太子,對他們這些東宮官員們卻不會手軟。與他一同輔佐太子的人都已經進了監獄,只剩下了他暫時倖免,但他卻主動將責任歸於自己,寧願去坐牢,也不願意牽連太子。
  楊士奇用行動告訴了那些左右搖擺的人,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被收買,不是所有的人都趨炎附勢。
  從當時的形勢來看,朱高熾的太子地位被摘掉是遲早的事情,繼續跟隨他並不明智,還很容易成為朱高煦打擊的對象,是非常危險的。所以我們可以說,在風雨飄搖中依然堅持支持太子的楊士奇,不是一個投機者。
  就如同三十年前,他身處窮困,卻仍然無私援助那位朋友一樣,三十年後,他又做出了足以讓自己母親欣慰的事情。
  三十年過去了,雖然他已身處高位,錦衣玉食,他的所作所為卻並沒有違背他的人生信條。
  人窮志不短,患難見真情
  楊士奇最終還是為他的無畏行為付出了代價,朱高煦恨他入骨,指示他買通的人攻擊楊士奇(士奇不當獨宥),本來不打算處置他的朱棣也禁不住身邊人的反覆煽動,將楊士奇關入了監獄。
  朱高熾得知楊士奇也即將被關入監獄,十分焦急,但以他目前的處境,僅能自保,是絕對保不住楊士奇的。
  楊士奇卻不以為意,反而在下獄前對太子說:殿下宅心仁厚,將來必成一代英主,望殿下多多保重,無論以後遇到什麼情況,都一定要堅持下去,決不可輕言放棄。
  此時,朱高熾終於意識到,眼前這個即將進入監獄卻還心憂自己的楊士奇其實不只是他的屬下,更是他的朋友,是患難與共的夥伴。
  太子的地位保住了,卻已經成為了真正的孤家寡人,在朱高煦咄咄逼人的氣勢下,他還能堅持多久呢?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65]
  朱高煦的失誤
  朱高煦終於第一次掌握了主動權,他的陰謀策劃終於有了結果,太子受到了沉重打擊,而幫太子說話的文官集團也已經奄奄一息,形勢一片大好,前途十分光明。
  話說回來,人有一個很大的缺點,那就是一旦得意就容易忘形,朱高煦也不例外。
  勝利在望的朱高煦在歷史書中找到了自己的偶像,並在之後的歲月中一直以此自居。
  他的這位偶像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他經常見人就說:「我這麼英明神武,不是很像李世民嗎(我英武,豈不類秦王李世民乎)?」
  如此急切表白自我的言語,今日觀之,足以讓人三伏天裡尚感寒氣逼人,如果朱高煦出生在現代,定可大展拳腳,拍些個人寫真照片,再配上自信的台詞,必能一舉成名。
  朱高煦不是花癡,他這樣說是有著深厚的政治寓意的。
  大家只要想一想就能明白他的隱含意思,李世民與朱高煦一樣,都是次子,李建成對應朱高熾,都是太子,甚至連他們的弟弟也有對應關係,李元吉對應朱高燧,都是第三子。
  這樣就很清楚了,李世民殺掉了李建成,當上皇帝,朱高煦殺掉朱高熾,登上皇位。
  朱高煦導演希望把幾百年前的那一幕戲再演一遍。
  我們這裡先不說朱高煦先生是否有李世民那樣的水平,既然他堅持這樣認為,那也沒辦法,就湊合吧,讓他先演李世民,單從這齣戲的演員陣容和所處角色上看,似乎和之前的那一幕確實十分相似。
  但朱高煦導演也出現了一個致命的失誤,他忽略了這場戲中另一個大牌演員的感受,強行派給他一個角色,這也導致了他最終的失敗。
  他要派的是這場戲的主要角色之一——李世民的父親李淵,被挑中的演員正是他的父親朱棣。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要把這場戲演好,演完,搞一個朱高煦突破重重險阻,戰勝大壞蛋朱高熾,登基為皇帝的大團圓結局,就必須得到贊助廠商總經理朱棣的全力支持。
  朱棣不是李淵,事實上,他跟李淵根本就沒有任何共通點,但他很清楚,上一幕戲中,李淵在李世民登基後的下場是被迫退位,如果這一次朱高煦像當年的李世民那樣來一下,他的結局也是不會超出劇本之外的。
  朱棣雖然不是導演,卻是戲霸。
  讓我演李淵,你小子還沒睡醒吧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66]
  太子黨的反擊
  就在朱棣漸漸對日益囂張的朱高煦感到厭惡時,太子黨開始了自己的反擊。
  當時正值朱高煦主動向朱棣要求增加自己的護衛,這引起了朱棣的警覺,永樂十三年(1415)五月,朱棣決定改封朱高煦去青州,按說青州並不是很差的地方,但朱高煦為了奪權的需要,不肯離開京城,又開始耍賴。
  這次朱棣沒有耐心陪朱高煦玩下去了,他直截了當地告訴朱高煦:你既然已經被封,就趕緊去上任,怎麼能總是賴在京城不走(既受藩封,豈可常居京邸)?!
  朱棣不斷的打擊太子,無非是想告訴太子不要急於奪權,但他的這一行動卻給了朱高煦錯誤的信號,他誤以為皇位非自己莫屬,越發專橫跋扈,最終觸怒了朱棣。
  捧得起你,自然也踩得扁你
  太子黨的精英們抓住了這個機會,發出了致命的一擊,而完成這一擊的人正是楊士奇。
  由於平日表現良好,且自我改造態度積極,楊士奇和蹇義連監獄的門都沒進,就被放了出來,再次被委以重任。但千萬不要由此推出朱棣慈悲為懷的結論,要知道,他們的難兄難弟楊溥還在監獄裡看書呢,而且一看就是十年。
  由此可見,特赦也是有級別限制的
  逃離牢獄之災的楊士奇自然不會洗心革面,與朱高煦和平相處,在經過長期的觀察和對時局的揣摩後,他敏銳地抓住了機會,發動了攻擊。
  說來似乎有點不可思議,與前兩次一樣,他的這次攻擊也是通過問答對話的形式完成的。
  此次對話除了朱棣和楊士奇外,蹇義也在場,不過他的表現實在讓人失望。
  朱棣問:「我最近聽到很多漢王(朱高煦封號)行為不法的傳聞,你們知道這些事情嗎?」
  這話是對楊士奇和蹇義兩個人問的,但兩人的反應卻大不相同。
  蹇義雖然忠於太子,卻也被整怕了,他深恐這又是一個陷阱,要是實話實說,只怕又要遭殃,便推說自己不知道。
  朱棣失望地轉向了另一個人——楊士奇,他注視著楊士奇,等著他的答覆。
  楊士奇等待這一天已經很久了
  經歷了那麼多的波折和陰謀,自己身邊的同伴不是被殺掉,就是被朱高煦整垮,為了自己的信念,他忍耐了很久,他曾經有很多機會向朱棣揭發朱高煦的不軌行為,但作為一個政治老手,他十分清楚權力鬥爭就如同劍客比武,一擊必殺才是制勝的王道,因為一旦寶劍出鞘,就沒有收回的餘地。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67]
  朱棣已經喪失了對朱高煦的信任,他已經漸漸看清自己這個兒子的真面目,這是最好的機會,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拔劍出鞘!
  楊士奇從容答道:「我和蹇義一直在東宮服侍太子,人家就把我們看成太子的人(還裝,難道你不是嗎),有什麼話也會不跟我們講,所以我們不知道。」
  奇怪了,這句回答不是和蹇義一樣,啥也沒說嗎?
  要知道,自古以來最狠的整人方法就是先誇你,再罵你,楊士奇熟練地運用了這一技巧。所以別急,下面還有個但是呢。
  「但是,漢王兩次被封都不肯到地方就藩,現在陛下要遷都了,在這個時候,他要求留在南京,希望陛下仔細考慮一下他的用意。」(惟陛下熟察其意)
  細細品來,楊士奇此言實在厲害,看似平淡無奇,卻處處透著殺機,要把朱高煦往死裡整,楊士奇之權謀老到實在讓人膽寒。
  楊士奇終於亮出了他的寶劍,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對正確的人,使出了那一劍。
  一劍封喉
  朱棣被楊士奇的話震驚了,朱高煦三番兩次不肯走,如今要遷都了,他卻執意留在南京,他到底想幹什麼?!
  不能再拖了,讓他馬上就滾!
  永樂十五年(1417)三月,不顧朱高煦的反覆哀求,朱棣強行將他封到了樂安州(今山東廣饒),朱高煦十分不滿,但也沒有辦法,他已經意識到,自己此生注定不可能用合法手段登上皇位了
  朱棣確實是一個老謀深算的人,如果我們翻開地圖察看的話,就會發現他似乎已經預見到了自己的這個兒子將來不會老實,於是在封地時,便已做好了打算。樂安州離北京很近,離南京卻很遠,將朱高煦調離他的老巢,安置在天子眼皮底下,將來就算要打,朝發夕至,很快就能解決,不能不說是一招好棋。
  至少在這一點上,朱棣要比他的父親高明。
  至此,儲君之爭暫時告一段落,太子黨經過長期艱苦的鬥爭,穩住了太子的寶座,也為後來仁宣盛世的出現提供了必要條件。
  另一方面,朱高煦多年的圖謀策劃最終付之東流,至少朱棣絕對不會再考慮立他為太子了,但這位仁兄自然也是不會死心的,他把自己的陰謀活動完全轉入地下,並勾結他的同黨準備東山再起。
  不過這一次他不打算繼續搞和平演變了,因為在他面前只剩下了一條路——武裝奪權。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68]
  雖然方針已經擬定,但朱高煦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自己老爹打仗有多厲害,他比誰都清楚,只要他還是一個精神正常的人,就絕對不會在自己老爹頭上動土。
  朱高煦決定等待,等到時機成熟的那一天。
  告別
  平定天下,遷都北京,修成大典,溝通南洋,威震四海,平定安南,打壓蒙古
  以上就是朱棣同志的主要政績史。在執政的前十幾年中,他不停地忙活,不停地工作,付出了許多心血,也獲得了許多成就,正是這些成就為他贏得了一代英主的名譽。
  他做了歷史上很多皇帝都沒有做到的事情,但他並未感到絲毫疲憊,因為在朱棣的心目中,權力就是他工作的動力,手握權力的他就如同服用了興奮劑一樣,權力對他而言已經變成了一種毒品,一分一秒也離不開,任何人也無法奪走。
  像他這樣的人似乎是沒有也不可能有朋友的。
  但朱棣還是有朋友的,在我看來,至少有一個。
  永樂十六年(1418)三月北京慶壽寺
  朱棣帶著急促的腳步走進了寺裡,他不是來拜佛的,他到這裡的目的,是要向一個人告別,向一個朋友告別。
  八十四歲的姚廣孝已經無力起身迎接他的朋友,長年的軍旅生涯和極其繁重的參謀工作耗乾了他的所有精力,當年那個年過花甲卻仍滿懷抱負的陰謀家不見了,取而代之的只是一個躺在床上的無力老者。
  此時的姚廣孝感慨良多,洪武十八年(1385)的那次相遇不但改變了朱棣的一生,也改變了自己的命運。自此之後,他為這位野心家效力,奇計百出,立下汗馬功勞,同吃同住同勞動(造反應該也算是一種勞動)的生活培養了他和朱棣深厚的感情,朱棣事實上已經成為了他的朋友。
  這並不奇怪,野心家的朋友一般都是陰謀家。
  在朱棣取得皇位後,姚廣孝也一下子從窮和尚變成了富方丈,他可以向朱棣要房子、車子(馬車)、美女、金銀財寶,而朱棣一定會滿足他的要求。因為作為打下這座江山的第一功臣,他完全有這個資格。
  可他什麼也不要
  金銀賞賜退了回去,宮女退了回去,房屋宅第退了回去,他沒有留頭髮,還是光著腦袋去上朝,回家後換上僧人服裝,住在寺廟裡,接著做他的和尚。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69]
  他造反的目的只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抱負實現了,也就心滿意足了。此外,他還十分清楚自己的那位「朋友」朱棣根本不是什麼善類,他是絕對不會容忍一個知道他太多秘密,比他還聰明的人一直守在身邊的。
  所以他隱藏了自己,只求平靜地生活下去。
  綜觀他的一生,實在沒有多少喜劇色彩,中青年時代不得志,到了60歲才開始自己的事業,干的還是造反這個整日擔驚受怕,沒有勞動保險的特種行業。等到造反成功也不能太過招搖,只能繼續在寺廟裡吃素,而且他也沒有類似抽煙喝酒逛窯子的業餘愛好,可以說,他的生活實在很無趣
  他謀劃推翻了一個政權,又參與重建了一個政權,卻並沒有得到什麼,而在某些人看來,他除了掙下一個助紂為孽的陰謀家名聲外,這輩子算是白活了。
  他的悲劇還不僅於此,他之前的行為不過是各為其主罷了,也算不上是個壞人,他還曾經勸阻過朱棣不要大開殺戒,雖然並沒有成功,卻也能看出此人並非殘忍好殺之輩。
  但這並不能減輕他的惡名,因為他畢竟是煽動造反的不義之徒,旁人怎麼看倒也無所謂,最讓他痛苦的是,連他唯一的親人和身邊的密友也對他嗤之以鼻。
  永樂二年(1404)八月,姚廣孝回到了家鄉長州,此時他已經是朝廷的重臣,並被封為太子少師,與之前落魄之時大不相同,可以說是衣錦還鄉,但出乎他意料的事情發生了。
  父母已經去世,他最親的親人就是他的姐姐,他興沖沖地趕去姐姐家,希望自己的親人能夠分享自己的榮耀,但他的姐姐卻對他閉而不見(姊不納),無奈之下,他只好去見青年時候的好友王賓,可是王賓也不願意見他(賓亦不見),只是讓人帶了兩句話給他,這兩句話言簡意賅,深刻表達了王賓對他的情感:
  和尚誤矣!和尚誤矣!
  姚廣孝終於體會到了眾叛親離的滋味,原先雖然窮困,但畢竟還有親人和朋友,現在大權在握,官袍加身,身邊的人卻紛紛離他而去。
  耳聞目睹,都帶給姚廣孝極大的刺激,從此他除了白天上朝幹活外,其餘的時間都躲在寺廟裡過類似苦行僧的生活,似乎是要反省自己以前的行為。
  這種生活磨練著他的身體,卻也給他帶來了長壽,這位只比朱元璋小七歲的和尚居然一口氣活到了八十四歲,他要是再爭口氣,估計連朱棣都活不過他,有望打破張定邊的紀錄。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70]
  但這一切只是假設,現在已經奄奄一息的他正躺在床上看著自己這位叫朱棣的朋友
  心情複雜的朱棣也注視著姚廣孝,像他這樣靠造反起家的人最為懼怕的就是造反。所以他抓緊了手中的權力,懷疑任何一個靠近他的人,而眼前的這個人是唯一例外的。這個神秘的和尚幫助他奪取了皇位,卻又分毫不取,為人低調,他瞭解自己的脾氣,性格和所有的一舉一動,權謀水平甚至超過了自己,卻從不顯露,很有分寸。這真是個聰明人啊!
  只有這樣的聰明人才能做朱棣的朋友。
  在雙方的這最後一次會面中,他們談了很多,讓人奇怪的是,他們談的都是一些國家大事,姚廣孝絲毫未提及自己的私事,這似乎也很正常,大家相處幾十年,彼此之間十分瞭解,也就沒有什麼私事可說了的吧。
  朱棣很清楚,姚廣孝已經不行了,這是一個做事目的性很強的人,自然不會無緣無故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找自己聊國家大事,他一定會提出某個要求。
  朱棣和姚廣孝如同老朋友一般地繼續著交談,但在他們的心底,都等待著最後時刻的到來。
  話終於說完了,兩人陷入了沉默之中。
  姚廣孝終於開口了,他提出了人生中最後一個要求:
  「請陛下釋放溥洽吧。」
  朱棣默然
  不出所料,他果然提出了這個要求
  堪稱當世第一謀士的姚廣孝臨死前提出的竟然是這樣的一個要求,這個溥洽到底是什麼人呢,能夠讓姚廣孝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仍然如此掛念他的安危?
  其實溥洽的個人安危並不是那麼重要,只是因為這個人的身上隱藏著一個秘密,隱藏著朱棣追尋十餘年而不得的一個答案。
  這個秘密就是建文帝的下落。
  十六年前,一場大火焚燬了皇宮,同時也隱滅了建文帝朱允炆的蹤跡,等到朱棣帶領大群消防隊員趕到現場的時候,留給他的只是一堆廢墟和活不見人死不見屍的尷尬局面。
  從此建文帝的下落就成了他的心頭大患,為了找出這個問題的答案,朱棣想盡各種辦法四處找人,只要有任何蛛絲馬跡,他就會抓住不放。
  也就在此時,有人向他告密,還有一個人知道建文帝的下落,這個人就是溥洽。
  溥洽是建文帝朱允炆的主錄僧,據說當時正是他安排朱允炆出逃的,雖是傳聞,但此人與朱允炆關係密切,他確實很有可能知道朱允炆的下落。
  朱棣聽說後大喜,便將溥洽關進了監獄,至於他是否拷打過溥洽,溥洽如何回應,史無記載,我們自然也不知道。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他並沒有從溥洽的口中得到他想要的東西,因為直到二十年後他臨死前方才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tyler002 發表於 2008-9-30 17:17
(371-380)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71]
  但溥洽卻從此開始難見天日,他不但是一個特殊的政治犯,還是一個絕對不會被釋放的政治犯,原因很簡單,他不說出朱允炆的下落,自然不會放他,而如果他說了出來,朱棣也決不會把這個知情人釋放出獄,依著朱棣的性格,還很有可能殺人滅口,一了百了。
  如無意外,溥洽這一輩子就要在牢房裡度過了。
  但是現在,意外發生了。
  朱棣知道姚廣孝這個要求的份量,溥洽是不能放的,但這畢竟是自己老朋友這一生中的最後一個願望,實在難以抉擇。
  姚廣孝目不轉睛地看著沉默中的朱棣,他知道眼前的這位皇帝正在思考,準備做出決定。
  「好吧,我答應你」
  姚廣孝釋然了,他曾親眼看見在自己的陰謀策劃之下,無數人死於非命,從方孝孺到黃子澄,凌遲、滅族,這些無比殘忍的罪行就發生在自己面前,他曾勸阻過,卻無能為力。雖然這些人並非直接死在自己手上,但他確實是這一切的始作俑者。
  雖然他不是善男信女,但他也不是泯滅人性的惡魔。殘酷的政治鬥爭和親人朋友的離去讓他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很多人因為他而死去,他卻背負著罪惡活了下來。
  所以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他提出了這個要求。
  不是為了救贖溥洽,而是為了救贖他自己的靈魂。
  精神上得到解脫的姚廣孝最終也得到了肉體的解脫,三月十八日,姚廣孝病死於北京慶壽寺,年八十四。
  這位永樂年間最偉大的陰謀家終於含笑離開了人世,他付出了很多,卻似乎並沒有得到什麼,他的前半生努力實踐著自己的抱負,後半生卻背負著罪惡感孤獨地生活著。
  無論如何,對於他而言,一切都已結束。
  朱棣遵守了他的諾言,放出了溥洽,不是因為仁慈,而是出於對老朋友的承諾。
  皇位奪下來了,首都遷過去了,大典修完了,南洋逛遍了,安南平定了,瓦剌韃靼沒戲唱了。
  現在唯一的老朋友也走了。
  這場戲演到現在,也差不多了,當年三十一歲的青年朱棣起兵造反,最終奪得天下,之後他又開始了自己的統治,創造了屬於他的時代。
  在這漫長而短暫的幾十年中,該做的事情他做了,不該做的事情他也做了。但綜合來看,他確實是一位歷史上少有的雄才大略的皇帝。上面列出的那些政績裡的任何一條都很難做到、做好,但他卻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就全部完成了。
  做皇帝做到他這個份上,實在不容易啊。
  按說有如此功績,朱棣也應該心滿意足了,但其實不然,在他坐在皇位上的每一個白天,睡在寢宮裡的每一個夜晚,有一件事情總是纏繞在他的心頭,如噩夢般揮之不去,斬之不絕。
  是的,雄才大略的朱棣在他執政的每一個日日夜夜都掛念著這件事,恐懼著這件事。
  朱允炆,你到底是死是活,現在何方?!
  朱棣,不用再等多久了,你很快就會知道答案。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72]
  永樂二十年(1422),欠收拾的阿魯台又開始鬧事,他率軍大舉進攻明朝邊境,其本意只是小打小鬧,想幹一票搶劫而已,估計明朝也不會把他怎麼樣,這一套理論用在別人身上有可能行得通,但可惜的是,他的對手是從不妥協的朱棣。
  朱棣聽說這個十二年前被打服的小弟又不服了,也不多說,雖已年屆花甲(當時五十五歲),好勇鬥狠的個性卻從未減退。
  不服就打到你服為止!
  同年三月,朱棣又一次親征,大軍浩浩蕩蕩向韃靼進發,一路上都沒有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到了七月,大軍抵達沙琿原(地名),接近了阿魯台的老巢。
  阿魯台實行不抵抗政策,是否有什麼後著呢?
  答案是沒有。
  阿魯台不抵抗的原因很簡單,他沒有能力抵抗。
  這位當年曾立志於恢復蒙古帝國的人已經蛻變成了一個小毛賊,只能搶搶劫,鬧鬧事,他沒有退敵的辦法,唯一的應對就是帶著老婆孩子跑路。
  蕩平了阿魯台的老巢後,朱棣準備班師回朝,由於當時兀良哈三衛與阿魯台已經互相勾結,所以朱棣決定回去的路上順便教訓一下這個當年的下屬。
  他命令部隊向西開進,並說道:「兀良哈知道我軍前來,必然向西撤退,在那裡等著他們就是了。」
  部下們面面相覷,人家往哪邊撤退,你是怎麼知道的?
  可是皇帝說話,自然要聽,大軍隨即向西邊轉移,八月到達齊拉爾河,正好遇到了兀良哈的軍隊及部落。
  兀良哈十分驚慌,朱棣卻十分興奮,按照現在的退休制度,他已經到了退休年齡,雖然按照級別劃定,他應該是廳級以上幹部,估計還能幹很長時間,但中國歷史上,皇帝到了他這個年紀,還親自拿刀砍人的實在是少之又少。
  值此遇敵之時,他橫刀立馬,以五十五歲之高齡再次帶領騎兵親自衝入敵陣,大破兀良哈(斬首數百級,余皆走散)。
  此後他又率軍追擊,一舉掃平了兀良哈的巢穴,這才心滿意足地回了家。
  從朱棣的種種行為經歷來看,他是一個熱愛戰爭陶醉於戰爭的人,是一個天生的戰士。
  上天並沒有虧待這位喜歡打仗,熱愛戰爭的皇帝,僅僅一年之後,他又一次親征韃靼,不過這次出征的緣由卻十分奇特,很明顯是沒事找事。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73]        
  永樂二十一年(1423)七月,邊關將領報告阿魯台有可能(注意此處)會進攻邊界,本來這不過是一份普通的邊關報告,朱棣卻二話不說,馬上準備親征。
  人家都說了,只是可能而已,而且邊關既然能夠收到情報,必然有準備,何需皇帝陛下親自出馬?
  就算阿魯台真的想要襲擊邊界,估計他也會說:「我還沒動手呢,就算打也是小打,你幹嘛搞這麼大陣勢?」
  其實朱棣的動機十分簡單:
  實話說了吧,就是想打你,你能怎麼樣?
  看來先發制人的政策絕非今日某大國首先發明的,這是歷史上所有的強者通用的法則。
  同年八月,朱棣第四次親征,千里之外的阿魯台得到消息後,馬上就開始收拾東西,準備溜號。他已經習慣了扮演逃亡者,並掌握了這一角色的行動規律和行為準則——你來我就跑,安全第一。
  這是一次不成功的遠征,由於阿魯台逃得十分徹底,朱棣什麼也沒有打著,只好班師回朝。
  雖然此次遠征並無收穫,朱棣卻在遠征途中獲得了一件意想不到的禮物,一件對他而言價值連城的禮物。
  這件禮物就是他已苦苦尋覓二十年的答案。
  最後的答案
  胡濙終於回來了
  十六年前,他接受了秘密的使命,獨自出行兩湖江浙,探訪大小寺廟,只為了尋找朱允炆的行蹤,十年之間費盡心力,卻毫無收穫。
  胡濙十分清楚,朱棣絕對不是一個可以商量的人,自他接受這個任務起,自己的命運就只剩下了兩種結局,要麼找到朱允炆,要麼繼續尋找,直到自己死去,另一個人來接替他。
  沒有同伴,沒有朋友,不能傾訴也無法傾訴,胡濙就這樣苦苦尋找了十幾年,這期間他沒有回過家,連母親去世他也無法回家探望,因為在使命完成之前,他沒有回家的權力。
  朱棣也並不是刻薄的人,他深知這項工作的辛苦,永樂十四年(1414),他終於召胡濙回來,並任命他為禮部左侍郎,從小小的給事中一下子提拔為禮部的第二把手,胡濙成為了眾人羨慕的對象,但只有朱棣和胡濙本人才知道,這一切不過是對胡濙從事的秘密工作的報答。
  歷時十年,胡濙沒有能夠找到朱允炆,他只得回到朝廷做他的官。
  這個人真的還存在嗎?或許這一輩子也找不到他了吧。
  三年後的一次任命打破了胡濙的幻想。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74]   
  永樂十七年(1419),朱棣再次命令胡濙出巡江浙一帶,這次任命看似普普通通,實際上是另一次尋找的開始。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次朱棣是獲得了準確的情報,朱允炆就在這一帶!
  一定要找到他!
  然而胡濙這一去又是幾年毫無音信,這下子連朱棣也幾乎喪失了信心。
  胡濙一直在找,朱棣一直在等,二十年過去了,兩個青年人的約定變成了老年人的約定,朱棣的身體也是一天不如一天,恐怕等不了多久了,但約定還在繼續,也必須繼續下去。
  就在看上去朱允炆即將被劃入永遠失蹤人口時,事情出現了意想不到的轉機
  這個懸疑長達二十年的問題終於得到了解答,在一個神秘的夜裡。
  永樂二十一年(1423)的一個深夜,遠征途中的朱棣正在他的行在內睡覺(帝已就寐),忽然內侍前來通報,說有人前來進見。
  被吵醒了的朱棣很不高興,這也是人之常情,即使普通人也不願意在熟睡之際被人從美夢中驚醒,但當內侍說出前來進見的人的名字時,朱棣如同觸電一般地立刻睡意全消,他命令馬上召見此人。而這個深夜前來吵醒朱棣的人正是胡濙。(聞濙至,急起召入)
  朱棣的心中充滿了興奮、期待、和恐懼,他十分清楚,如果沒有他的命令,胡濙是絕不可能私自回來的。而此刻胡濙不經請示,深夜到訪必然只有一個原因——他找到了那個人。
  胡濙見到了朱棣,告訴了他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兩人交談了很長時間(悉以所聞對,漏下四鼓乃出。。。至是疑始釋)。
  相信很多人都會問,他們到底談了些什麼,這個懸疑二十年的謎團的謎底到底是什麼?
  我必須飽含悲痛地告訴大家,我也不知道。
  坦率地說,現在說出這句話,我也很慚愧,胡濙最終沒有忽悠朱棣,他雖然讓朱棣等了十六年,但確實帶給了他答案。
  而從我講這個謎團開始,到現在謎團結束,中間穿插了無數歷史事件,也已經過去了很長時間,但我最終還是不能給大家一個肯定的答案。
  說實話,這似乎也不能怪我,之前已經說過,此文是採集多種史料經過本人自己的分析辨別寫成,雖然也採用過一些明清筆記雜談之類的記載,但主要依據的還是明實錄、明史等正史資料。
  我這人膽子並不算小,但如此重大的歷史懸疑問題,也實在不敢亂編,史料上沒有,我自然也不能寫有。不過大家也不用失望,因為我雖然不能給出結論,卻能夠推理出一個結論。
  要知道,史料是死的,人卻是活的,歷史學家的職責之一就是從過往的死文字中發現活的秘密。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75]  
  下面我們就開始這段推理,力爭發現歷史背後隱藏的真相,在這段推理過程中,我們將得到三個推論:
  首先,從上面的這段記載我們可以知道,胡濙的使命確實是尋找建文帝,而朱棣在深夜被吵醒還如此興奮,其原因我們也已經分析過了,除非已經完成使命,胡濙是絕對沒有膽子敢擅離職守的。
  由此我們得到推論1: 胡濙完成了他的使命,帶來了建文帝的消息。
  接下來是最重要的部分,也是爭議最多的部分,胡濙到底對朱棣說了什麼?
  這似乎是個死無對證的問題,但其實只要在推論1的基礎上抓住蛛絲馬跡進行一些推理辨別,我們就可以知道在那個夜晚兩人交談的內容。
  胡濙深夜到訪,會對朱棣說些什麼呢?有以下幾種可能:
  A:我沒有找到建文帝,也沒有他的消息,這麼晚跑來吵醒你是想逗你玩的。
  結論:不可能
  原因:朱棣不會把如此重要的工作交給一個精神不正常的人。
  B: 我找到了建文帝的下落,但他已經死了。
  結論:不可能
  原因:雖然本人當時並不在場,我卻可以肯定胡濙告訴朱棣的絕對不是這句話,因為在史書中有一句極為關鍵的話可以證明我的推論
  「悉以所聞對,漏下四鼓乃出」
  看到了嗎,「漏下四鼓乃出」!如果說一個人已經死掉,就算你是驗屍的,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講這麼長時間,胡濙為人沉穩寡言,身負絕密使命,絕對不是一個喜歡說廢話的人,所以我們可以認定,他告訴朱棣的絕對不是這些。
  我們就此得出最後的結論C
  C: 我找到了建文帝,並和他交談過。
  結論:很有可能
  原因:以上兩推論皆不對,此為所剩唯一可能的結論。
  就這樣,我們結合史料用排除法得到了第二個推論.
  推論2:胡濙找到了建文帝,並和他交談過。
  結合推論1和推論2,我們最終來到了這個謎團的終點——建文帝對胡濙說過些什麼?
  這看上去似乎是我們絕對不可能知道的,連胡濙對朱棣說了些什麼我們都無法肯定,怎麼能夠瞭解到建文帝對胡濙說過什麼話呢?
  其實只要細細分析,就會發現,我們是可以知道的。
  因為建文帝對胡濙說過的話,必然就是胡濙和朱棣的談話內容!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76]
  胡濙不是吃飽了沒事幹四處找人聊天的那種官員,他肩負重要使命,且必須完成,當他找到建文帝並與之交談後,一定會把所有的談話內容告訴朱棣,因為這正是他任務中的最重要部分。所以我們可以肯定,在那個神秘夜晚胡濙告訴朱棣的,正是建文帝告訴胡濙的。
  現在我們已經清楚,只要知道了胡濙和建文帝的談話內容,就能瞭解胡濙和朱棣的談話內容,那麼胡濙和建文帝到底談了些什麼呢?
  可以肯定的是,他們不會談論天氣好壞,物價高低等問題,當年的臣子胡濙除了向建文帝行禮敘舊外,其談話必然只有一個主題——你的打算。
  陛下,你還活著,那你到底想怎麼樣呢?
  我們有理由相信,朱允炆給了胡濙一個答案。
  而在那個神秘的夜裡,胡濙告訴朱棣的也正是這個答案。
  建文帝的答案到底是什麼,這看上去也是我們不可能知道的秘密。
  然而事實上,我們是可以瞭解這個秘密的,因為這個秘密的答案正是我們的第三個推論。
  解開秘密的鑰匙仍然在史料中——「至是疑始釋」
  解脫了,徹底解脫了,二十年的疑問、憂慮、期待、愧疚、恐懼,在那個夜晚之後,全部煙消雲散。
  需要說明的是,我們同時可以推定胡濙與朱棣談話之時,建文帝應該還活著。
  因為胡濙是一個文臣,之後他還因為在此事上立下大功,被任命為尚書,並成為了後來的明宣宗托孤五大臣之一,在尋訪過程中,為了保密,他一直是單人作業,像他這樣的一個人,是幹不出殺人滅口的事情的。而他深夜探訪朱棣,也充分說明了在此之前,他並沒有向朱棣通報過建文帝的消息。
  當然,在談話之後,朱棣會不會派人去斬一下草,除一下根,那也是很難說的。
  不過我願意相信,朱棣沒有這樣做,在我看來,他並不是一個滅絕人性的人,他的殘忍行為只是為了保證自己的皇位,如今二十多年過去了,他也變成了一個老人,並且得到了那個答案,他也應該罷手了。
  推論3: 答案
  「二十年過去了,我也不想再爭了,安心做你的皇帝吧,我只想一個人繼續活下去。」
  我相信,這就是最後的答案,因為只有這樣的答案才能平息這場二十多年的紛爭,才能徹底解脫這兩個人的恐懼。
  坐在皇位上的那個,解脫的是精神,藏身民間的那個,解脫的是肉體。
  我不會再和你爭了,做一個好皇帝吧。
  我不會再尋找你了,當一個老百姓,平靜地活下去吧。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77]
  這場叔侄之爭終於劃上了句號。為了權力,這對親人彼此之間從猜忌到仇恨,再到兵刃相見,骨肉互殘,最終叔叔打敗了侄子,搶得了皇位。
  但事情並未就此結束,登上皇位的人雖然大權在握,卻時刻提心吊膽,唯恐自己在某一天夜裡醒來,會像上一個失敗者那樣失去自己剛剛得到的東西。
  因為一無所有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得到後再失去。
  被趕下去的那個人更慘,他必須拋棄榮華富貴的生活,藏身民間,從此不問世事,還要躲避當權者的追尋,唯有隱姓埋名,只求繼續活下去。
  這種殘酷的心靈和肉體上的煎熬整整持續了二十年,六千多個日日夜夜的折磨,足以讓任何一個人發瘋。
  得到了權力,似乎就得到了一切,但其實很多人並不明白,在權力遊戲中,你沒有休息的機會,一旦參加進來,就必須一直玩下去,直到你失敗或是死亡。
  得到了很多,但失去的更多。
  這就是他們必須付出的代價,無論是成功者,還是失敗者。
  走上了這條路,就不能再回頭。
  死於征途的宿命
  無論如何,朱棣終於得到了解脫,雖然來得遲了一點,但畢竟還是來了,至少他不會將這個疑問帶進棺材。
  也算是老天開眼吧,因為如果這個答案來得再晚一兩年,朱棣也只能帶著遺憾去見他父親了,不過現在他終於可以心無旁顧的過幾天舒服日子了。
  朱棣的精神得到了解放,這之後的日子對他而言應該是放鬆而愉快的,但這恐怕也是上天對他最後的恩賜了,因為死神已經悄悄逼近了他。
  永樂二十二年(1424)元月,阿魯台又開始重操舊業,在明朝邊界沿路搶劫,侵擾大同等地,此時朱棣的身體已經大不如前,但為了徹底解決問題,他還是十分勉強地騎上了戰馬,第五次率領大軍出征。
  就算不為自己著想,也要為兒子著想,幫他把對頭收拾乾淨,將來才好安心做皇帝,就算留不下多少遺產,也給你留個太平日子吧。
  古往今來的父愛,大抵都是如此。
  朱棣與往常一樣,挑選了幾個大臣與他一同出發遠征,而在他挑選的人中,有一個會在不久之後發揮極為重要的作用。
  這個人就是楊榮。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78]
  六月,大軍出發到達達蘭納木爾河,這裡就是原先阿魯台出沒之地,然而此刻已經是人去樓空。搶劫慣犯阿魯台早已收拾好包袱,逃之夭夭了。
  經過反覆搜尋,仍然不見阿魯台的身影,朱棣的身體卻是一天不如一天,大臣們發生了爭論:
  張輔表示,願意自己領取一個月的糧食,率領軍隊深入大漠,一定要把阿魯台抓回來。
  楊榮表示,大軍已經到此,如果繼續呆下去,糧草必然無法充足供應,必須盡早班師。
  朱棣木然地聽完他們的爭論,下達了命令:
  班師
  他也已經厭倦了,從少年時起跟隨名將遠征,到青年時靖難造反,再到成年時遠出蒙古,橫掃大漠。打了幾十年的仗,殺了無數的人,馳騁疆場的生活固然讓人意氣風發,卻也使人疲憊不堪。
  還是回家吧。
  七月,大軍到達翠微崗,週身患病的朱棣召見了楊榮,君臣二人之間進行了最後一次談話。
  朱棣說道:「太子經過這麼多年磨練,政務已經十分熟悉,我回去後會將大權交給他,我自己就安度晚年,過幾天平安日子吧。」
  楊榮心中大喜,卻並不表露,他回應道:「太子殿下忠厚仁義,一定不會辜負陛下的期望。」
  重病纏身的朱棣笑了笑,他奪得了江山,也守住了江山,現在兒子已經很能幹了,大明帝國必將在他的手中變得更加強大,自己也終於能夠安享太平了。 
  但朱棣想不到的是,他已經回不了家了。
  可能上天也學習了朱棣這種凡事做絕的作風,他注定要讓這個喜愛戰爭和打仗的皇帝在征途中結束他的一生。
  大軍到達榆木川後,朱棣那原本強撐著的身體終於支持不住,於軍營中病逝,年六十五。
  六十五年前,在戰火硝煙中誕生的那個嬰孩,經歷了無數風波,終於在征途中找到了自己的歸宿,獲得了永久的安寧。
  在我看來,在遠征途中死去,實在是他最佳的落幕方式,這位傳奇帝王就此結束了他的一生。
  這似乎也是一種宿命,生於戰火,死於征途的宿命。
  按照以往的習慣,應該給這位皇帝寫一個整體的評價,其實對這位傳奇帝王的評價,在以往的明史資料中有很多版本,而我認為最為出色的當屬明史的評論。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79]
  雖然明史有很多錯漏和問題,但至少在對朱棣的評價上,在我看來,史料中無出其右者,我之前很少引用古文,最多只是引用隻言片語,用來說明出處,但此段文字實在是神來之筆,在下本欲自己動筆寫評,奈何實在不敢班門弄斧,故引用如下:
  讚:
  「文皇少長習兵,據幽燕形勝之地,乘建文孱弱,長驅內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後,躬行節儉,水旱朝告夕振,無有壅蔽。知人善任,表裡洞達,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師屢出,漠北塵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賓服,明命而入貢者殆三十國。幅隕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際,倒行逆施,慚德亦曷可掩哉!
  幅隕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
  得評如此,足當含笑九泉!
  他不是一個好人,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好皇帝。
  深夜的密謀
  朱棣結束了他傳奇性的一生,終於故去了,死人沒有了煩惱,也不用再顧慮權力、金錢、前途之類的東西,但活人卻是要考慮這些的。
  在朱棣死去後的那片哀怨愁雲下,卻隱藏著一股潛流。不同的利益集團正在加緊行動的步伐,他們爭奪的就是朱棣留下的最有價值的遺產——皇位。
  早在朱棣出發遠征之時,他的好兒子朱高煦就已經預見到,自己的這位父親可能很快就要走人了,他加緊了籌劃,派出自己的兒子朱瞻圻潛伏在京城,並用快馬傳遞消息,一晚上甚至會有七八批人往來通報,在沒有電話的當年,也真是苦了那些報信的。
  朱高煦做夢都想要皇位,但他十分清楚,必須確認自己的父親搶救無效死亡後,才能動手,要是情況沒摸準,自己就起兵,結果老爹來個詐屍或是借屍還魂,來到自己面前:「小子,想學你爹造反啊!」不用打,自己就敗局已定。
  在造反專家朱棣面前,朱高煦的道行還太淺。
  所以他耐心地等待著,等待著那個消息的到來。
  朱棣的內侍馬雲是個並不起眼的人,平日看上去不偏不倚,然而此時,他也亮出了自己的立場,朱棣死後,他以內侍身份深夜召集兩個人開會,這兩個人分別是楊榮和金幼孜。
  他們三人經過密謀,做出了這樣的決定,暫不發喪,每日按時給皇帝送膳食,以掩人耳目,並嚴格控制消息,禁止軍營中人擅自外出報信。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80]
  可能有人會問,皇帝死後,由於尚遠征在外,密不發喪不是通常的安排嗎,為什麼會說是密謀呢?
  因為這看似尋常的安排實際上暗藏玄機,在朱棣死前,他召見的顧命大臣並不是這兩個人,而是張輔!
  朱棣臨死前召見張輔,並傳達了傳位太子的旨意,這似乎並沒有什麼讓人擔心的,但問題就在於張輔這個人。
  張輔是張玉的兒子,而張玉和邱福與朱高煦的關係十分緊密,他們都是靖難時候的戰友,在立儲問題上,靖難派是支持朱高煦的。
  馬雲召集楊榮、金幼孜兩人密謀做出如此重大之決定,竟然沒有張輔在場,實在是十分之不尋常。很明顯,他們是有所防備的。
  事實證明,他們的擔心並非沒有道理,因為就在一年後,朱高煦起兵造反的前夜,派人去京城尋找的那個內應,正是張輔。
  在封鎖消息之後,楊榮被賦予了最為重要的使命--回京向太子報喪,並籌備太子繼位事宜,這位潛伏多年的太子黨秘密成員終於有了用武之地,他日夜兼程,終於將遺命及時送到了太子手中。
  朱高煦從頭到尾都被蒙在鼓裡,等到他知道消息的時候,太子已經做好了各項準備,登基即位了。
  朱高煦先生,你又沒有猜對,吸取教訓,下回再來,你還有一次機會。
  明仁宗朱高熾
  歷經千辛萬苦的大胖子朱高熾終於登上了皇位,定年號洪熙。
  事實證明,這個體態臃腫的大胖子確實是一個仁厚寬人的皇帝,在他那肥胖殘疾的外表下,是一顆並不殘疾的,溫和的心。
  他登上皇位後,立刻下令釋放還在牢房裡面堅持學習的楊溥同學,並將其召入內閣。此時楊士奇和楊榮已經是內閣成員。明代歷史上最強內閣之一--"三楊"內閣就此形成。
  但此時一個問題出現了,雖然大家都知道內閣是皇帝最為信任的機構,其權力也最大,但由於這些內閣成員僅僅是五品官,要讓那些二品尚書們向他們低頭確實是很難的。
  這個問題看似很容易解決,既然如此,那就改吧,把內閣學士提成二品,不就沒事了嗎?
  事情哪裡有那麼簡單!你說改就改?你爹留下的制度,屍骨未寒,你就敢動手改造?正統的文官們在這個問題上一向是很有道理的。
  可是不改似乎又不行,問題總得解決啊。
tyler002 發表於 2008-9-30 17:19
(381-390)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81]
  在這個世界上的無數國家民族中,要排聰明程度,中國人絕對可以排在前幾位,而其最大的智慧之一就在於變通。這樣做不行,那就換個做法,反正達到目的就可以了。
  所謂此路不通,我就繞路走,正是這一智慧的集中體現。
  朱高熾沒有改動父親的大學士品位設置,卻搞了一套兼職體系。
  他任命楊榮為太常寺卿,楊士奇為禮部侍郎,金幼孜為戶部侍郎,同時還擔任內閣大學士。這樣原先只有五品的小官一下子成了三品大員,辦起事情來也就方便了。
  目的達到了,父親的制度也沒有違反,從此這一兼職制度延續了二百多年,並成為了內閣的固定制度之一。
  這類的事情在之後的歷史中比比皆是,每看及此,不得不為中國人的智慧而驚歎。
  登基後的朱高熾並沒有忘記那些當年和他共患難的朋友們,洪熙元年(1425),他用自己的行為回報了他的朋友。
  在一般人看來,皇帝回報大臣無非是賞賜點東西,誇獎兩句,而這位朱高熾的回報方式卻著實讓人吃驚,在歷代皇帝中也算極為罕見了。
  同年四月的一天,朱高熾散朝後,留下了楊士奇和蹇義,他有話對這兩個人說。
  在當年那場驚心動魄的鬥爭之中,無數人背叛了他,背離了他,只有這兩個人在他極端困難的情況下,依然忠實地跟隨著他,楊士奇自不必說,蹇義雖然為人低調,卻也一直在他身邊。
  年華逝去,大浪淘沙,這兩個歷經考驗的人決不僅僅是他的屬下,也是他的朋友。
  朱高熾注視著他的兩個朋友,深情地說道:"我監國二十年,不斷有小人想陷害我,無論時局之艱難,形勢之險惡,心中之苦,我們三個人共同承擔,最後多虧父親仁明,我才有今天啊!"
  回顧以前的艱難歲月,朱高熾感觸良多,說著說著竟流下了眼淚。
  楊士奇和蹇義也泣不成聲,說道:"先帝之明,也是被陛下的誠孝仁厚所感動的啊。"
  就這樣,經歷苦難辛酸的三個朋友哭成一團。
  在我看來,這種真情的表述遠比那些金銀珠寶更能表達朱高熾的謝意。
  朱高熾沒有辜負楊士奇的期望,他確實是一個好皇帝。
  雖然他是一個短命的皇帝,皇位還沒坐熱,就去向他父親報到了,但在其短短一年的執政時間內,他。。。(以下略去若干字),保持了大明帝國的繁榮。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82]
  為什麼要略去呢,因為這些誇獎皇帝的內容千篇一律,什麼恢復生產,勤於政務等等等等。這些套話廢話我實在不願寫,大家估計也不喜歡看,如有意深入探究,可參考相關教科書。
  在我看來,這些都是皇帝的本分事情,而真正能夠體現朱高熾的寬仁並給他留下不朽名聲的,是這樣的一件事:
  我們已經說過,朱棣是永樂二十二年(1424)七月去世的,根據規定,如無特殊情況,皇太子在父親死後可以馬上登基為帝,但是,絕對不能馬上將當年改換成自己的年號元年,必須等到第二年,老爹的屍體涼透了,才能立下自己的字號。
  比如朱棣永樂二十二年(1424)七月去世,朱高熾立即即位,並有了自己的年號洪熙。從七月到十二月,實際上已經是他的統治時期,但這段時間還是只能算在永樂二十二年內,只有到第二年(1425)年,才能被稱為洪熙元年。
  在這段時間內,是皇太子們的適應期,用通俗的話說,就是走出自己父親的影子,一般在這段時間內,新皇帝們還不敢太放肆,對父親們留下的各項命令政策都照本宣科,即使想要自己當家作主,改天換地的,也多半不會挑這個時候。
  可是就是這個忠厚老實的朱高熾,在尚未站穩腳跟的情況下,在這段時間內,就敢於更改自己父親當年的命令。
  這在當時的很多大臣們看來,是大逆不道的事情。
  但在我看來,朱高熾的這一改實在幹得好,幹得大快人心!
  十一月的一天,朱高熾突然下達詔令,凡是建文帝時期因為靖難而被罰沒為奴的大臣家屬們,一律赦免為老百姓,並發給土地,讓他們安居樂業。
  靖難之時,朱棣殺人無數,罰奴無數,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人也被定性為奸臣,此事已是板上釘釘,斷無更改之理。
  然而此時,他的兒子朱高熾卻突然下了這樣一道旨意,讓很多大臣措手不及。可更讓他們吃驚的還在後面。
  朱高熾接著問大臣:"齊泰和黃子澄還有無後人?"
  大臣半天才反應過來,答道:"齊泰有一個兒子,當年只有六歲,所以免死,被罰戍邊。黃子澄沒有後代(後得知,黃子澄有個兒子當年改姓逃脫,後被赦免)。"
  朱高熾沉吟許久,說道:"赦免齊泰的兒子,把他接回來吧。"
  他接著問:"方孝孺可有後代?"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83]
  大臣們目瞪口呆。
  方孝孺?您說的是那個滅了十族的方孝孺?
  十族都滅了,還去那裡找後代?您不會是拿死人開心吧!
  可皇帝已經下令了,就快去查吧
  這一查還查出來了,雖然沒有後代,但確實有個親戚。
  方孝孺的父親方克勤有個弟弟叫方克家,這位方克家有個兒子叫方孝復(方孝孺的堂兄),當時也被罰充軍戍邊,至此終於回家了。
  比起這些寬仁行為,更讓人吃驚的是朱高熾所說的一句話。
  朱高熾當著滿朝文武大臣的面說道:"建文時期的很多大臣們,都被殺掉了,但像方孝孺這一類人,都是忠臣啊!"
  底下的大臣們又是一片目瞪口呆,鴉雀無聲。
  忠臣?您父親不是說他們是奸黨麼?到您這裡就給改了?那麼說您父親還是殺錯了?
  就在這樣的一片爭議聲中,朱高熾完成了他的壯舉。
  在立足未穩之時,朱高熾敢於憑借自己的正義感和良心改正自己父親的錯誤,不畏人言,不怕反對,這是毫無疑問的壯舉。
  真正的仁厚也是需要勇氣的。
  朱高熾,你確實有種!
  雖然這位明仁宗短命,只做了一年皇帝,在明朝的所有皇帝中排名倒數第二,但他僅憑這一件事情,就足以對得起他謚號中的那個仁字,也無愧他一代英主的美名。
  如果讓這位明仁宗接著幹下去,相信大明帝國一定能夠繁榮興盛,欣欣向榮,但還是應了那句老話--"好人不長命",洪熙元年(1425)五月,只做了十個月皇帝的朱高熾病重,不久之後就去世了。
  這位厚道的皇帝就此結束了他的一生,但他的義舉將始終為人所牢記。
  至少那些被赦免的人們會記得。
  謀殺的疑團
  皇帝的位置又空了,但這個位置注定不會太久,很多人都排隊等著呢。
  朱高熾病重,英明神武的太子朱瞻基自然十分關注,但除此之外,還有一雙眼睛盯著皇位,這自然就是我們的老朋友朱高煦。
  朱高煦雖然屢戰屢敗,卻屢敗屢戰,以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的決心和毅力,數十年如一日地堅持搞陰謀,搞破壞,朱高熾十分仁厚,並未因此處罰他,只是警告而已。而這位無賴兄卻越發囂張跋扈,現在眼見朱高熾病重,他也開始了自己的又一次奪位陰謀。
  吸取上次的教訓,朱高煦加強了情報工作,安排了很多眼線時刻盯著朱高熾,當然不是為了保證他的安全,而是要確定他什麼時候死。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84]
  他的計劃是這樣的,考慮到京城的三大營要收拾自己手下那些蝦兵蟹將易如反掌,出兵攻打沒有把握,幾乎等於自殺,他決定拿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開刀。
  他準備等到朱高熾的死訊後,便立刻在道路上埋伏士兵,等朱瞻基奔喪路過之時,一舉將其擊滅,然後趁亂登上皇位。
  朱高煦對自己的計劃很有信心,何來信心?來自作案時間。
  之前說過,他的封地在山東樂安,而太子朱瞻基在南京(根據慣例,太子守南京),只要死訊傳出,太子必然會從南京出發,所需時日很長,而他卻可以從容不迫地安排好士兵等著太子的到來。
  樂安離京城很近,南京離京城很遠,朱高熾一死,最先得到消息的自然是我朱高煦,等你聽到風聲,趕來京城的時候,我的士兵早就在路上等著你了!
  我有充分的作案時間,朱瞻基,你就認命吧!
  朱高煦的主意應該說是不錯的,但不幸的是,他遇到了一件十分奇怪的事,這件事情不但使他的計劃落空,也在歷史上留下了一個謎團。
  洪熙元年(1425)五月,朱高熾逝世,朱高煦得到消息,十分高興,估計到朱瞻基趕到這裡還有一段時間,他不慌不忙地安排士兵準備伏擊。
  可出人意料的事情發生了,他做好準備,可是左等右等,朱瞻基就是不來,沒等朱高煦吟出今夜你會不會來的詞句,就收到了一個不幸的消息——朱瞻基已經趕到京城,繼位為皇帝。
  怪哉,真是怪哉!
  難道朱瞻基會飛不成,或是他能預知未來,未卜先知?
  這不但是朱高煦的疑問,也是後人的疑問。
  關於這一點,史料上有很多不同的記載,有的說朱高煦襲擊太子只是傳聞,實際上太子是接到喪報後從容趕到京城的,有的說朱高煦是沒有準備好,等到太子過去了才派兵出去埋伏的。
  還有一種說法就比較駭人聽聞了:
  朱瞻基比朱高煦更早知道自己父親的死訊。
  路途遠近是客觀事實,只要報信的人不是在路上紮了帳篷,睡個幾天幾夜,樂安的朱高煦一定會比南京的朱瞻基更早知道消息。當年沒有電話電報,也沒有飛機,你就是想破腦袋,也找不出朱瞻基比朱高煦更早知道死訊的理由和方法。
  其實方法是有的,也是唯一的可能性。
  如果這一說法屬實,我們就只能得出一個結論:
  朱瞻基不能預知未來,卻創造了未來。
  他謀殺了自己的父親。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85]
  如果你對這一推論感到不滿,也請不要向我丟磚頭,因為這個推論並非我首創,實際上,明仁宗朱高熾的死亡原因一直以來都是歷史懸案,到目前為止有幾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朱高熾縱慾,加之身體有病,最終病死,另一種說法認為是他的兒子朱瞻基等不及父親傳位,謀殺了他,因為從朱高熾死亡前後的一些跡象(如登基禮儀已備)表明,朱瞻基可能已經做好了登基的準備。
  前一種我們不去說他,單說後一種,事實上,朱高煦極有可能在路上設置埋伏,因為從他在後來朱瞻基已經登基,情況諸多不利的情況下也要造反的行為來看,他犯上作亂的決心是很大的。這麼好的機會,他應該不會錯過。
  那麼為什麼他沒有遇上朱瞻基呢,這其中就有幾種原因,可能是朱瞻基繞開了大道,也可能是朱瞻基聽到父親病重,提前出發,更有可能是朱高沒有準備好,錯失機會。
  對於這個問題,我不可能給出任何答案甚至推論,這可能注定又是一個永遠的謎團。
  歷史的魅力可能就在於他永遠有無數的謎團讓人們去探究,卻總也找不出答案。
  縱慾而死也好,被謀殺也好,反正不是自然死亡(很少有皇帝能遇上這個殊榮)。
  我們最終也只能得到一個肯定的結論:
  朱高熾死了,朱瞻基繼位。
  僅此而已。
  當然了,我們不應該忘記可憐的陰謀家朱高煦,這位同志搞了幾十年陰謀,卻一事無成,多次眼見煮熟的鴨子飛掉,從父親到兄弟,再到兄弟的兒子,就是沒有自己的份,說實話,搞陰謀居然搞到這個份上,實在可悲,可憐。
  如果要評最成功的陰謀家,姚廣孝一定能排在前三名,而朱高煦注定會名落孫山。
  但如果要評最可憐搞笑的陰謀家,朱高煦必能當仁不讓,名列前茅。
  真是悲哀,悲哀的陰謀家朱高煦空就是這樣等了幾十年,他的耐心已經磨滅殆盡,在他的心中,已經立下心願:
  下定決心,排除萬難,一定造一把反!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86]
  朱瞻基是個好皇帝,不是小好,是大好。
  他勤於政事,恢復生產(不要怪我說廢話,好皇帝都是差不多的),關心民間疾苦,他經常去民間私訪,但絕對不是乾隆皇帝那種下江南的方式,他微服出訪,不講排場,不向地方攤派,不給地方增加負擔,每次只帶侍衛出行。
  有一次,他去給父親上墳(遏陵),回來時路過昌平(今北京昌平區),看到農田里有幾個老農在很辛勤地幹活,類似這種的勞動模範皇帝自然十分喜歡,他便叫身邊侍衛叫了一個農民過來問話,詢問為何他們如此勤勞耕作,估計這位農民不知道他的身份,於是皇帝得到了一個自己絕對想不到的答案。
  農民回答他:我們春天耕種,夏天耕耘,秋天才能收稻子,如果任何一個時候偷懶,這一年的生活就沒有著落。連田租也交不起,要養活老婆孩子,只能每天不停地幹活了。
  朱瞻基歎了口氣,他這才明白,這些人這麼拚命的幹,並不是為了他的江山社稷,只是要活下去而已。
  這樣的回答也讓朱瞻基十分尷尬,他只好打圓場地說:「那你們冬天可以休息吧。」
  這次輪到農民歎氣了,他說:「冬天的時候,官府的徭役就派下來了,我們還得去出力氣呢。」
  朱瞻基看了看田地裡農民那總也直不起的腰,感觸良多,吩咐侍衛準備回宮。
  這位農民想必並不知道問他話的這個人的身份,他也絕對想不到,他和這個人的這番對話將會在歷史上流傳下來。
  朱瞻基回到了皇宮,連夜寫了一篇文章,把他的這次經歷描述了一番,發給各位大臣,他動情地說道:「百姓如此辛苦,才能謀生,我們怎能不愛惜民力啊。」
  當然了,皇帝陛下的感歎是否能夠對下面這些權謀老手有所觸動,那倒是很不一定的事情,但是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朱瞻基是個明白人,也是一個能夠體諒老百姓的疾苦的人。
  事實上,由於他的爺爺朱棣先生實在過於威猛,誰敢不服他就打誰,甚至有時候是沒事找事,主動去找別人麻煩,一來二去雖然確實很威風,但給百姓們也增加了很多的負擔,大軍出征要糧食,要民工,要很多的錢。朱棣自己既不種地,也不賺錢,他會向下級官吏去要,官吏大人們自然也不會去種地,他們便會把所有的負擔加在老百姓身上。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87]
  所以到了永樂後期,很多地方已經出現了逃荒的現象,生產也遭受了很大的破壞,朱瞻基沒有他爺爺那麼偉大的志向,但他很明白,現在已到了休養生息的時候了。
  所幸他的父親給他留下了像「三楊」這樣的助手,面對著民生凋敝的現狀,朱瞻基躍躍欲試,要大幹一場。
  可是在大干之前,他必須先料理一個人。
  終於造反了!
  朱高煦先生終於忍無可忍了。
  他感歎自己找錯了工作,幹什麼不好,偏偏要去幹陰謀家,這一行雖然競爭不激烈,但對素質要求極高,雖然有姚廣孝這樣的成功人士作為自己的光榮榜樣,但也不能保證自己的成功。
  要想做一個成功的壞人、陰謀家,關鍵在於提高自己的素質。
  朱高煦的素質不行,搞了幾十年陰謀卻什麼結果也沒有,幾個皇帝就在自己眼前不斷上下,現在連自己的晚輩朱瞻基也上台了,作為一位陰謀家,朱高煦的事業是失敗的,也實在混得太差。
  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他想造反已經成了公開的秘密,上到皇帝下到老百姓,大家都知道這位先生想要造反,陰謀家這一職業,最大的特點就在於隱秘工作和地下工作,相比之下,朱高煦先生可以算是這個行業的恥辱,也頗為同行們所嘲笑。
  二十多年一事無成,造反造得人盡皆知,所有一切不但侮辱了朱高煦先生的人格,也侮辱了他的智商。
  不想再等,也不想再忍了,兄弟我混二十多年容易麼!造反了!
  朱高煦雖然激動,但並沒有喪失理智,他在造反之前,派出了親信枚青,去京城找一個人,他相信,憑著多年的交情,這個人一定能夠站在他的這邊,只要能把這個人拉過來,大事必成!
  宣德元年(1426)七月,枚青潛入京城,去找朱高煦的好朋友——張輔。
  張輔熱情地接待了他,共敘友誼之後,問清了朱高煦的意圖和枚青的來意,要說這張輔為人也實在沒話說,是個直爽人,他連睡覺的地方都沒來得及給枚青安排,就把他捆起來,連夜送給了朱瞻基。
  朋友?交情?呸!時務!
  朱瞻基知道了這個消息,卻並不想動手,他希望和平解決。
  為達到這個目的,他派出了中官侯泰去山東樂安找朱高煦,希望對方能夠懸崖勒馬。
  可是下面發生的事情卻實在讓人大出所料。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88]
  侯泰奉皇帝之命前來,迎接他的是氣焰囂張的朱高煦,這位造反兄傲氣十足,竟然面對天子來使南面而坐,看那架勢大有我造反我怕誰的意思。
  而朱高煦下面所說的話就很明顯是他的心裡話了:
  「靖難時候,沒有我出力,哪有今天,結果太宗(朱棣)聽信讒言,把我封到了這個地方,仁宗想用金帛籠絡我,現在的皇帝又想用祖制來壓制我,我怎麼可能久居此地!」
  接著,他又向侯泰主動出示了自己的兵馬軍器,明目張膽地說:「這些就可以橫行天下了!回去告訴你的主子(歸報爾主),把那些煽動他的奸臣們抓來送給我,再和他接著談(徐議我所欲)。
  看看這些用詞,所謂「歸報爾主」、「徐議我所欲」,給他三分顏色,他卻想開染坊!真是無恥之極!
  從古至今,像朱高煦這樣的無賴都有一個共同特點,明明自己搞陰謀,卻總喜歡誣賴別人,給他留面子,卻是給臉不要臉。
  對付這種無賴,實在是不用講道理的,最好的方法就是給他一個響亮的耳光。
  其實你很脆弱
  到了這個地步,不打也得打了,朱瞻基召開軍事會議,商討如何平叛,當時大臣們都認為應該派遣陽武侯薛祿帶兵平叛,而張輔更是十分積極,希望能帶兩萬兵馬去掃蕩他的老朋友。
  但楊榮提出了反對意見,他認為在目前這種情況下,如果皇帝親征,必定能夠一舉擊敗朱高煦。
  張輔不服氣,與楊榮爭論了起來,雙方爭執不下,事情又走到了十字路口。
  朱瞻基也拿不定主意,派兵出去打固然省事,卻不能保證勝利,自己親征雖有氣勢,但危險太大,無法保證安全。
  正在他猶豫不決之時,大臣夏原吉只用了一句話,便堅定了朱瞻基親征的信念:
  「皇上忘記了李景隆的事嗎?」
  李景隆?對,就是那個飯桶李景隆。
  當年建文帝把兵權交給這個飯桶,結果一敗塗地,想到這個飯桶的結局,朱瞻基立刻下定決心,親征!
  誰說李景隆是飯桶、廢物?從這件事情上看,飯桶廢物也是有用的,至少他的愚蠢起到了警示後人的作用,功德無量啊!
  宣德元年(1426)八月十日,朱瞻基親征樂安,大軍行動迅速,八月二十日已經到達樂安城外。
  朱高煦固然是無賴,但無賴想要幹出點事情來,靠耍賴是不行的,還是需要點本事的。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89]
  他原先以為是薛祿帶兵來平亂,並不放在眼裡,沒有想到,自己的好侄子竟然親自前來,一下子慌了手腳,組織士兵們抵抗,卻少有聽命者。
  這個時候,朱高煦才發現自己是如此地脆弱。
  朱瞻基實在不是等閒之輩,在征途之中,他曾經問手下的大臣們:「你們認為朱高煦會如何行動?」
  有大臣回答:「樂安太小,他可能會進攻濟南,以抗拒大軍。」
  也有大臣說:「他曾在南京多年,必然會帶兵南下。」
  朱瞻基笑著搖了搖頭,說道:「你們說得都不對,濟南雖然很近,卻不容易攻,而且大軍行軍迅速,他也來不及攻擊,南京更不可能,他的那些手下們的家屬都在樂安,怎麼可能願意往南邊走?」
  「他會一直在樂安等著我的」
  事實確實如此,朱高煦一直都在樂安,倒不是因為他想決一死戰,而是他別無去處。
  大軍到達之後,並未強攻,只是用火銃和弓箭射擊城上守軍,雖然沒有動真格的,氣勢卻十分嚇人,城中守軍本來就沒有什麼鬥志,這樣一來更是失魂落魄,紛紛逃亡。
  朱瞻基充分瞭解了戰場局勢和士兵心理,派人將敕令捆在箭上射入城中,敕令上說明首惡必辦,協從不問的原則,並給朱高煦很周到地標上了生擒和擊斃兩種價碼,城中的人頓時蠢蠢欲動,就連朱高煦身邊的侍衛也有自己的打算,他們看著朱高煦時的眼神,就如同看著一個金燦燦的豬頭。
  朱高煦狼狽不堪,只好派人出誠送信,表示願意出城投降,只是希望有一個晚上的時間告別親人,就前來自首。
  朱高煦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第二天他準備打開城門,投降朱瞻基,然而他手下的部將王斌拉住了他,對他說了一番義正嚴辭的話:
  「寧可戰死,決不做俘虜!」(寧一戰死,毋為人所擒)
  朱高煦目瞪口呆,自己都準備投降了,這個部下竟然還如此有骨氣。他頓時精神大振,表示自己一定與城池共存亡!
  發表完慷慨激昂的演講後,朱高煦昂首挺胸地走回了自己的指揮位置。
  然後他換了一條小路,偷偷溜出城池,去向朱瞻基投降,還發表了他的投降演講:
  「我罪該萬死,全由皇上發落!」(臣罪萬萬死,惟陛下命)
  這場鬧劇就此收場。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88]
  侯泰奉皇帝之命前來,迎接他的是氣焰囂張的朱高煦,這位造反兄傲氣十足,竟然面對天子來使南面而坐,看那架勢大有我造反我怕誰的意思。
  而朱高煦下面所說的話就很明顯是他的心裡話了:
  「靖難時候,沒有我出力,哪有今天,結果太宗(朱棣)聽信讒言,把我封到了這個地方,仁宗想用金帛籠絡我,現在的皇帝又想用祖制來壓制我,我怎麼可能久居此地!」
  接著,他又向侯泰主動出示了自己的兵馬軍器,明目張膽地說:「這些就可以橫行天下了!回去告訴你的主子(歸報爾主),把那些煽動他的奸臣們抓來送給我,再和他接著談(徐議我所欲)。
  看看這些用詞,所謂「歸報爾主」、「徐議我所欲」,給他三分顏色,他卻想開染坊!真是無恥之極!
  從古至今,像朱高煦這樣的無賴都有一個共同特點,明明自己搞陰謀,卻總喜歡誣賴別人,給他留面子,卻是給臉不要臉。
  對付這種無賴,實在是不用講道理的,最好的方法就是給他一個響亮的耳光。
  其實你很脆弱
  到了這個地步,不打也得打了,朱瞻基召開軍事會議,商討如何平叛,當時大臣們都認為應該派遣陽武侯薛祿帶兵平叛,而張輔更是十分積極,希望能帶兩萬兵馬去掃蕩他的老朋友。
  但楊榮提出了反對意見,他認為在目前這種情況下,如果皇帝親征,必定能夠一舉擊敗朱高煦。
  張輔不服氣,與楊榮爭論了起來,雙方爭執不下,事情又走到了十字路口。
  朱瞻基也拿不定主意,派兵出去打固然省事,卻不能保證勝利,自己親征雖有氣勢,但危險太大,無法保證安全。
  正在他猶豫不決之時,大臣夏原吉只用了一句話,便堅定了朱瞻基親征的信念:
  「皇上忘記了李景隆的事嗎?」
  李景隆?對,就是那個飯桶李景隆。
  當年建文帝把兵權交給這個飯桶,結果一敗塗地,想到這個飯桶的結局,朱瞻基立刻下定決心,親征!
  誰說李景隆是飯桶、廢物?從這件事情上看,飯桶廢物也是有用的,至少他的愚蠢起到了警示後人的作用,功德無量啊!
  宣德元年(1426)八月十日,朱瞻基親征樂安,大軍行動迅速,八月二十日已經到達樂安城外。
  朱高煦固然是無賴,但無賴想要幹出點事情來,靠耍賴是不行的,還是需要點本事的。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89]
  他原先以為是薛祿帶兵來平亂,並不放在眼裡,沒有想到,自己的好侄子竟然親自前來,一下子慌了手腳,組織士兵們抵抗,卻少有聽命者。
  這個時候,朱高煦才發現自己是如此地脆弱。
  朱瞻基實在不是等閒之輩,在征途之中,他曾經問手下的大臣們:「你們認為朱高煦會如何行動?」
  有大臣回答:「樂安太小,他可能會進攻濟南,以抗拒大軍。」
  也有大臣說:「他曾在南京多年,必然會帶兵南下。」
  朱瞻基笑著搖了搖頭,說道:「你們說得都不對,濟南雖然很近,卻不容易攻,而且大軍行軍迅速,他也來不及攻擊,南京更不可能,他的那些手下們的家屬都在樂安,怎麼可能願意往南邊走?」
  「他會一直在樂安等著我的」
  事實確實如此,朱高煦一直都在樂安,倒不是因為他想決一死戰,而是他別無去處。
  大軍到達之後,並未強攻,只是用火銃和弓箭射擊城上守軍,雖然沒有動真格的,氣勢卻十分嚇人,城中守軍本來就沒有什麼鬥志,這樣一來更是失魂落魄,紛紛逃亡。
  朱瞻基充分瞭解了戰場局勢和士兵心理,派人將敕令捆在箭上射入城中,敕令上說明首惡必辦,協從不問的原則,並給朱高煦很周到地標上了生擒和擊斃兩種價碼,城中的人頓時蠢蠢欲動,就連朱高煦身邊的侍衛也有自己的打算,他們看著朱高煦時的眼神,就如同看著一個金燦燦的豬頭。
  朱高煦狼狽不堪,只好派人出誠送信,表示願意出城投降,只是希望有一個晚上的時間告別親人,就前來自首。
  朱高煦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第二天他準備打開城門,投降朱瞻基,然而他手下的部將王斌拉住了他,對他說了一番義正嚴辭的話:
  「寧可戰死,決不做俘虜!」(寧一戰死,毋為人所擒)
  朱高煦目瞪口呆,自己都準備投降了,這個部下竟然還如此有骨氣。他頓時精神大振,表示自己一定與城池共存亡!
  發表完慷慨激昂的演講後,朱高煦昂首挺胸地走回了自己的指揮位置。
  然後他換了一條小路,偷偷溜出城池,去向朱瞻基投降,還發表了他的投降演講:
  「我罪該萬死,全由皇上發落!」(臣罪萬萬死,惟陛下命)
  這場鬧劇就此收場。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90]
  朱高煦是個徹頭徹尾的丑角,陰謀家做不成,造反也失敗,不但沒素質還沒人品,一個月前還大言不慚「歸報爾主」、「徐議我所欲」。
  一個月後,就成了「臣罪萬萬死,惟陛下命。」
  不做好人,連壞人也做不成,這樣的一個活寶實在讓人無話可說。
  朱高煦,你的名字是弱者。
  在這場滑稽戲裡,朱高煦扮演了丑角,但這齣戲卻也在無意中成就了一位小人物。
  朱高煦出來投降後,按照規矩,皇帝要派一個人數落他的罪行,通俗點說就是罵人,當然這個工作是不可能由皇帝自己來做的。
  於是皇帝便指派了身邊的一個御史去完成這項罵人的工作,但皇帝絕對想不到的是,自己隨意指派的御史竟然罵出了名堂,罵出了精彩。
  這位御史領命之後,踏步上前,面對這位昔日位高權重的王爺,無絲毫懼色,開始數落其罪狀,罵聲宏亮,條理清晰,並能配合嚴厲的表情,眾人為之側目。(正詞嶄嶄,聲色震厲)
  朱高煦那脆弱的心靈又一次受到了沉重的打擊,在這位御史的凌厲攻勢下,他被罵得抬不起頭,趴在地上不停地發抖。(伏地戰慄)
  這一情景給皇帝朱瞻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他認定此人必是可造之才,回去之後,他當即下令派這個人巡按江西。(注意,不是巡撫)
  巡按外地正是御史的職責,也不算什麼高昇,但皇帝的這一舉動明顯是想歷練此人,然後加以重用。
  在歷史中,奸邪小人依靠一些偶然的閃光表現得到皇帝的歡心和信任,從而為禍國家的事情並不少見(比如和紳),但事實證明,這一次,朱瞻基並沒看錯,這位聲音洪亮的御史確實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在二十年後,他將挺身而出,奮力挽救國家的危亡,並成就偉大的事業,千古流芳。
  這位御史的名字叫做于謙。
  鬧劇的終結
  雖然這次造反以一種極為戲劇性的方式完結了,但搞笑並未就此結束,朱高煦先生將以他那滑稽的表演,為我們上演「朱高煦造反」這部喜劇的續集。
  朱瞻基確實是個厚道人,雖然很多人勸說他殺掉朱高煦,但他卻並沒有這樣做,只是將其關在了西安門的牢房裡,按說他對朱高煦已經是仁至義盡,可朱高煦偏偏就是個死不悔改的人。
  有一天,朱瞻基想起了他的這位叔叔,便去看望他,兩人沒說幾句話,朱高煦突然伸出一腳,把朱瞻基鉤倒在地。
tyler002 發表於 2008-9-30 17:22
(391-400)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91]
  我每次看到這個地方,都百思不得其解,總是搞不懂朱高煦是怎麼思考的,他的腦袋裝的是否都是漿糊。
  既然腳能鉤到,說明兩人已經很接近,你上去撞也好,咬也好,掐也好,踢也好,都能起到點作用,這麼多方法你不用,偏偏就是鉤他一下,如同幾歲小孩的惡作劇,實在讓人哭笑不得。
  鬧劇還沒有完,吃了暗算的朱瞻基十分氣憤,老實人也發怒了,便下令用一口三百斤的銅缸把朱高煦蓋住,那意思就是不讓他再動了。可後來發生的事情實在是讓人匪夷所思。
  朱高煦先生突然又不干喜劇演員了,轉而練起了舉重,他力氣很大,居然把缸頂了起來,但由於頭被罩住看不清,只能東倒西歪的到處走。
  呆著就呆著吧,你幹嘛非要動呢?
  這一動,就把命動沒了。
  朱瞻基從頭到尾見識了這場鬧劇,他再也無法忍耐了,於是派人把大缸按住,然後找來很多煤炭,壓在缸上,把煤點燃燒紅,處死了朱高煦。
  這種死刑方法極其類似江南名菜叫花雞的做法,不過名字要改成「叫花豬(朱)」。
  朱高煦先生就這樣結束了他多姿多彩的一生,他的一生,從陰謀家到喜劇演員,再到舉重運動員,無不是一步一個坑,極其失敗,但我們實在要感謝他,是他的搞笑舉動使得我們的歷史如此多姿多彩。
  我曾數次懷疑這段記載的真實性,因為我實在很難理解這位朱高煦先生的行為規律和原因,懷疑他是一個精神不正常的人。但在歷史之中,人的行為確實是很難理解的。
  不管這位朱高煦先生精神到底正不正常,史料記載是否真實,朱瞻基終於擺脫了這最後一個累贅,一心一意地去做他的明君去了。
  朱瞻基的統治時間並不長,只有十年,加上他父親的統治時間,也只有十一年,但他和他父親統治的這短短十一年,卻被後代史學家公認為是堪與「文景之治」相比的「仁宣之治」。是中國歷史上的盛世。
  何以有如此之高的評價,盛世何來?來自休養生息,清靜養民。
  其實封建社會的老百姓們自我發展能力並不差,你就算不對他進行思想教育,他也知道自己要吃飯,要掙錢,要過好日子,只要官府不要天天加收田賦,徵收徭役,給這些不堪重負的人們一點喘息之機,他們是會努力工作的。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92]
  明宣宗就是這樣的一個不擾民的皇帝,他沒有祖父那樣的雄才大略,但他很清楚,老百姓也是普通人,也要過日子,應該給他們生存下去的空間。
  在他執政的十年裡,每天勤勤懇懇,工作加班,聽取大臣們的意見,處理各種朝政,能夠妥善處理和蒙古的衝突問題,能不動兵盡量不動,所以在他的統治時期,一直沒有出什麼大事。
  這對於像我這樣敘述故事的人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但對於當年的百姓們而言,卻是功德無量。
  好的皇帝就如同現代足球場上的好裁判,四處都有他的身影,不知疲倦的奔跑,卻從不輕易打斷比賽的節奏,即使出現違規行為,也能夠及時制止,並及時退出,不使自己成為場上的主角。
  這樣的裁判才是好裁判。
  不干擾百姓們的生活,增加他們的負擔,為其當為之事,治民若水,因勢利導,才是皇帝治國的最高境界。
  這樣的皇帝才是好皇帝。
  朱瞻基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好皇帝,而且從治國安民的角度來看,他比他的祖父要強得多。
  朱瞻基的痛苦
  朱瞻基是明君,是好皇帝,但他也有著自己的痛苦。
  世界上還有人能讓皇帝痛苦?
  是的,確實存在這樣的人。他們就是那些平日跪拜在大殿上,看似畢恭畢敬的大臣們。
  這些大臣們絕非看上去那麼聽話,在他們謙恭的姿態後面,是一個擁有可怕力量的龐然大物。
  自唐朝以來科舉造就了很多文官,並確定了文官制度。歷經幾百年,這一制度終於在明朝開花結果,培養出了一個副產品。那些憑藉著科舉考試躍上龍門的精英們通過同鄉、同門、同事的關係結成了一個無比巨大的實力集團——文官集團。
  明仁宗朱高熾是一個公認的老實人,好皇帝,但就是這位好皇帝,卻被一個叫李時勉的大臣狠狠地罵了一頓,朱高熾品行很好,怎麼會罵他,這又是從何說起呢?
  原來朱高熾先生做了這樣幾件事,他登基之後,要換侍女,新君登基,這個要求似乎也不過分,此外他還整修了宮殿(規模並不大),最後由於身體不適,他曾有幾天沒有上朝見群臣。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93]
  這些事情似乎並不是什麼大事,可是李時勉卻寫了一封很長的信,數落了皇帝一通,全文邏輯性極強,罵人不吐髒字,水平很高,摘抄如下:
  所謂整修宮殿——「所謂節民力者此也」
  所謂選侍女——「所謂謹嗜欲者此也」(這句比較狠)
  所謂有幾天不上朝——「所謂勤政事者此也」(你李時勉就沒有休息過?)
  還沒有完,最狠的話後面,總結發言——「所謂務正學者此也」
  以上,翻譯成通俗語言可以理解為窮奢極欲,好色之徒,消極怠工,不務正業。
  大胖子朱高熾雖然脾氣好,但還是忍不住,把李時勉打了一頓,他的憤怒也是有道理的,勤勤懇懇幹工作,雖然有這些小問題,卻被戴上了這麼大的帽子,實在讓人難堪,畢竟當年還是封建社會,可這位李時勉卻著實有點現代民主意識,把皇帝不當幹部,就這麼開口訓斥,也怪不得朱胖子生氣。
  朱胖子氣得生了病,可這位李時勉雖然挨了頓打,但還是活了下來,到了朱瞻基繼位,竟然又把這位罵過自己父親的人放了出來,還表揚了他。
  坦言之,李時勉所說的這些東西確實是需要改正的,但作為一個封建社會的皇帝,這些行為實在不足以被扣上這麼大的帽子。事實上,在這些所謂的直言進諫的背後,有著複雜的歷史政治背景。
  李時勉的行為並不是孤立的,他代表著一群人,這群人就是文官集團。
  文官集團特點如下:
  一、飽讀詩書,特別是理學,整日研習所謂聖賢之道。
  二、堅持寬於律己,嚴於待人的原則,以聖人的標準來要求別人。(一部分)
  三、擅長罵人,掐架,幫派鬥爭。
  座右銘:打死不要緊,青史留名在。
  要說明的是,這不過是文官集團的一般特徵,也不是否定文官集團的積極意義,實際上,也有很大一部分的優秀文官是嚴於律己的。
  明宣宗辛辛苦苦幹活,也不好色,沒有什麼其他娛樂,按說不應該有什麼值得指責的,可善於研究問題的文官們還是找到了漏洞。
  這位明宣宗沒有什麼特別喜歡的活動,卻有一個小愛好——閒暇之餘斗蛐蛐。雖然這不算是健康的文體活動,倒也不是什麼不良嗜好。皇帝也有自己消閒方式,你總不能讓他每天做一套廣播體操當娛樂吧。
  但就連這點小小的愛好,也被文官們批判了很多次,後來不知是誰缺德,竟然給這位為工作和江山累得半死不活的好皇帝取了個外號「蛐蛐皇帝」。
  確實過分了!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94]
  這些人的行為可以用矯枉過正來形容,無論誰當皇帝,恐怕都受不了,你想打他,那還是成全了他,當年因正義直言被打,可是一件光榮的事。
  如那位李時勉就是一個例子,被打之後不但毫無悔意,還洋洋自得,深以被打為榮。
  而在明宣宗時代,文官集團的勢力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內閣權力也越來越大,出現了所謂「票擬」。
  票擬,也稱條旨,指的是大臣草擬對各種奏章的處理意見,並將這些意見附於奏章之上,送給皇帝御覽。
  票擬的出現是必然的,朱瞻基明顯沒有他的祖先那樣的工作精力,整日勞頓還是忙不過來,很多奏章不可能一一親自看過處理,於是他便安排內閣人員代為瀏覽奏章,並提出處理意見,這樣他也會輕鬆得多。
  可能有人會問,這樣的話,皇帝還有什麼權力呢,他不就被架空了嗎?
  這個請大家放心,古往今來的皇帝除了極個別之外,都不是白癡,給內閣票擬權只是為了要他們幹活的,皇帝還留有一手後著,專門用來壓制內閣的權力。
  這一後著就是同意的權力。
  不要忘記,大臣只是給皇帝打工的,一項政令是否可以實施,大臣只能提出意見,然後寫上請領導審批的字樣,送給皇帝大人審閱,如果皇帝大人不同意,你就是下筆千文,上萬言書,也是一點作用都沒有的。
  朱瞻基良好地把握了這一點,他有效地發動大臣們的積極性,讓他們努力幹活,卻又卡住了他們僕大欺主,翻身做人的可能性。所有經過票擬的奏章只有經過皇帝的批示,才可以實施。
  由於皇帝用於批示的是紅筆,所以皇帝的這一權力被稱為「批紅」。
  至此,到明宣宗時,皇帝的權力被正式分為了「票擬」和「批紅」兩大部分,朱元璋做夢也不會想到,僅僅過了不到三十年,他苦心經營的政治體系就被輕易地擊破並改動。
  此後明代二百多年的歷史中,「票擬」的權力一直為內閣大學士所佔有,而「批紅」的權力卻並非一直握在皇帝的手中,在不久之後,這一權力將被另一群登上政治舞台的人所佔據。
  這些人就是太監。
  明宣宗這一輩子沒幹過什麼壞事,也不好酒色,除了喜歡斗蛐蛐被人說過幾句外,沒有什麼劣跡,但有一件事情例外。
  有些後世的人甚至認為,明宣宗做的這件錯事給大明王朝的滅亡埋下了伏筆。
  他到底做了什麼傷天害理,滅絕人性的事呢?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95]
  說穿了其實也沒什麼,他只不過搞了點教育事業——教太監讀書。
  宣德元年(1426),明宣宗突然下令,設置「內書堂」,教導宦官們讀書,大家應該知道,在傳宗接代觀念極其嚴重的中國,去坐太監的都是不得已而為止,混口飯吃而已,這些人自然沒有什麼文化,而朱瞻基開設學堂的目的,正是為了給這些太監們掃盲。
  可他不會想到,這次文化啟蒙運動不但掃掉了太監們的文盲,也掃掉了阻擋他們進入政壇的最後一道障礙。
  要知道,當一個壞人並不難,但要做一個壞到極點的極品壞人是很難的。沒有文化的壞人幹點小偷小摸,攔路搶劫之類的勾當,最多只能騷擾騷擾自己家的鄰居老百姓,而讀過書的壞人卻可以禍國殃民,危害四方。
  從事情的後續發展來看,朱瞻基的這一舉措確實也培養了不少極品壞人。
  很多人認為,朱瞻基的這一措施確實是錯誤的,但其本意不過是要這些太監們學點文化,並沒有什麼其他的企圖。
  真的是這樣嗎?
  我認為不是,在我看來,朱瞻基是故意的,從法律上來解釋,就是明知其行為會導致太監參權的結果,卻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
  這位皇帝厚道,卻不蠢,他的這一舉措帶有政治目的。
  而要揭示他這一行為背後的秘密,就必須引出我們下面的一個話題:
  太監是怎樣煉成的
  先要說明,這個話題與生理方面無關,也不探究那要人命的一刀,只談談這個特殊的群體,及其參與政治的真正原因。
  太監這個名詞大家都十分熟悉,而且大多數人還會在這個稱呼前面加個死字,罵起人來十分提神,且通俗易懂。
  實際上在明代,要想混到太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謂太監是宦官的首領,不是誰都有資格被稱為太監的。
  別說太監,就是想當普通宦官也很不容易,在明朝,宦官可是個搶手的工作。
  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混碗飯吃是不容易的,就算你有勇氣挨那一刀,還要有運氣進宮才行,不要以為當宦官那麼簡單,也是要經過挑選面試的。官方的閹割場所只閹割那些已經經過挑選的人。說句寒摻話,要是人家看不上,你連被閹的資格都沒有。
  在明代經常有人在未經官方允許的情況下自行閹割,然後跑到北京去當太監。他們中間有很多人沒有被挑中,回家了此一生,當然,也有成功者(如鼎鼎大名的魏忠賢)。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96]  
  到了明朝中期,由於想當宦官的人太多,很多有志於投身宦官事業的人沒有被官方處理的機會,便以大無畏的勇氣自行了斷子孫根,可到後來又沒能進宮。他們不能成家立業,只能到處遊蕩,這些人自然成為了社會的不安定因素。
  為了應對這一情況,後期的明朝政府曾經頒布了一條十分特別的法令:
  嚴禁自行閹割!
  對此我只能說,這是一個奇妙的世界。
  明代宦官有很多級別,剛進宮時只能當典簿、長隨、奉御,如果表現良好,就能被陞遷為監丞,監丞再往上升是少監,少監的頂頭上司就是聞名遐邇的太監。
  可見,要想幹到太監實在不容易啊。
  宦官有專門的機構,共二十四個衙門,分別有十二監、四局、八司,其最高統領宦官才能被稱作太監,這二十四個衙門各有分工,不但處理宮中事務,還要處理部分政務。
  事實上,在這些宦官衙門中,也有冷熱輕重之分,重者權傾天下,輕者輕如鴻毛。一個剛入宮的宦官要想出頭,先要看他被分在哪個部門。
  如果你被分在了司禮監或是御馬監,那就先恭喜了,你的太監前途將一片光明,繼續努力下去,光宗耀祖或是遺臭萬年都是有可能的。
  因為這兩個監局是權力最大的太監機構,司禮監就是專門掌管內外章奏的,相當於皇帝的私人秘書,我們前面說過,皇帝把票擬的權力給了內閣,自己保留了批紅權。
  而到了明宣宗時候,由於文件太多,朱瞻基自己也沒有時間看完,便會讓司禮監的人按照票擬的內容抄下來,代理自己行使批紅的權力。
  這個為皇帝代筆的人有一個專門的稱呼——司禮監秉筆太監。
  於是,天下唯一可以壓制內閣票擬權的批紅權就落在了秉筆太監的手中。
  到了明朝後期,皇帝不管朝政,某些太監便會自作主張,亂髮旨意,下面的官想告狀也告不了。因為你告狀的奏章最多只能告到皇帝那裡,可代皇帝批閱奏章的人很可能就是你要告的人,那你這狀能告下來嗎?
  由此可見,秉筆太監實在位高權重。
  但是這位秉筆太監卻還不是權力最大的太監,在他的上頭還有一個——司禮監掌印太監。
  這很好理解,在印章文化十分發達的中國,你寫再多,我不給你蓋章你也沒辦法。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97]  
  而一旦司禮監掌印太監兼任了東廠太監(如馮保和魏忠賢),那就真是權傾四海,威震天下。事實上,幾乎所有明代的著名太監都出自司禮監,如果當年有名監展覽館,司禮監必然是所掛畫像最多的地方。
  司禮監出監才啊。
  而作為一個有志氣的青年宦官,你應該以這些人為偶像,努力奮鬥,爭取名留青史!(當然一般來說都是惡名)
  如果你有幸能幹到司禮監掌印太監,那說明你的太監生涯已經達到了光輝的頂點,你已成為了太監中的佼佼者,是太監中的成功人士。如果你還湊巧幹了些壞事,那麼你的名聲一定不限於當代,而會世代流傳下來,供眾人茶餘飯後談論和唾罵。
  如果你沒有能夠進入司禮監,而是進入了御馬監,那我同樣要恭喜你,這也是個好地方,雖然這裡出的名人沒有司禮監多,但也不少,比如著名的汪直、谷大用等,都是你的好榜樣。
  必須說明的是,這個所謂御馬監不是管馬的,而是管理御用兵符。說到這裡大家也應該知道為什麼御馬監是個有前途的部門了。
  司禮監和御馬監一文一武,成為最為顯赫的太監部門,宮中宦官無不盡心竭力,想進入這兩個部門。
  有好必有壞,萬一你不幸被分到了直殿監和都知監,那你就慘了。因為這兩個監名字雖然氣派,卻只管理一件事——清潔衛生。
  這兩個監不但條件艱苦,沒有人瞧得起,連辦公場所都沒有(似乎也不需要),而且秋掃落葉冬掃雪,工作十分之苦。
  這樣的部門自然是無法吸引眾多青年宦官的。
  介紹完太監的奮鬥史,下面就要談太監參與政治的問題了。
  在我們很多人的心目中,太監政治大概是這樣的一幕場景:
  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在一所陰森的房子裡,幾個面目猙獰的太監在十分微弱的燭光下進行著密謀。
  一個太監奸笑(標準表情)著對旁邊的人說道:「尚書王某某阻礙我們的奪權計劃,要把他幹掉!」
  這時另一個太監也奸笑(保持形象)著說:「我看還是先把侍郎張某某幹掉。」
  最後太監頭子(一般就是最壞的那個)發話:「照計劃行事,把那些忠臣們都清除掉,然後再把皇帝換掉,我們來坐江山!」
  以往人們心中的太監形象就是如此,只要一提到太監,就會和壞蛋聯繫起來,然後就是朝廷中的忠臣們為了正義和理想與壞蛋們進行了不懈的鬥爭,成功了就是正義終於戰勝邪惡,失敗了就是人間悲劇。
  真的是這樣嗎?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98]   
  我認為不是,人們往往過於關注那些所謂忠臣們的行為,卻很少發現這些大臣們的可怕之處。
  之前在我們的丞相怎樣煉成的專題中,曾經對明朝的相權君權分立做了分析,並用了一個拔河的比喻,皇帝和大臣各站在繩子的兩邊,不斷的拔河,朱元璋是優秀運動員,體力好,他活著的時候,沒有人能拔得過他。
  他的兒子朱棣也是運動健將,雖然設立了內閣,但還是能夠掌握主動權。
  到了朱瞻基,情況就大不相同了,文官集團十分之強大,連皇帝也奈何他們不得。
  在我們很多人的印象中,皇帝是想幹什麼就能幹什麼的,沒有人能夠管得了。可是實際上,明朝的皇帝是不容易當的,那些大臣們就像一群蒼蠅,不但要向你提意見,甚至有時候還會挖苦你,諷刺你,你還不好把他怎麼樣。
  明仁宗心地善良,卻因為小事被罵得氣急敗壞,他的兒子朱瞻基行為端正,只喜歡斗蛐蛐,也被那些人當成罪狀來批判,老百姓有自己的愛好,皇帝居然不能有。
  繩子那一頭是一股極其龐大的力量,那些在我們看來無比正直的大臣們有著充分的力量控制朝政,他們有學識,有謀略,有辦事能力,有很多的同門、同事。
  而繩子的這一頭,只有皇帝一個人。
  皇帝那所謂的至高無上的權力在文官集團的大爺們眼中也算不得什麼,罵你,諷刺你,那是為了國家大事,那是忠言逆耳,你能說他不對嗎?
  而且這些大爺們既不能殺,也不能輕易打,殺了他們,公務你自己一個人能幹嗎?
  勞動模範朱元璋老先生自然可以站出來說:把他們都殺光,我能幹!
  可是朱瞻基不能這樣說。
  於是在太祖皇帝死去二十年後,繩子失去了平衡,獲得了票擬權的內閣集團變得更強大,皇帝一個人就要支撐不住了。這樣下去,他將被大臣們任意擺佈。
  苦苦支撐的朱瞻基一步步地被拉了過去,正在這時,他看見旁邊站著一個人,於是他對這個人說:「你來,和我一起拔!」
  從此這個人就參加了拔河,並成為這場遊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這個人的名字就叫太監。
  太監更可靠
  相信現在大家已經理解了皇帝的痛苦,他並非無所不能,他也要求人,大臣們飽讀詩書,卻並不那麼聽話,而要制衡這些不聽話的人,皇帝能夠選擇的只有太監。
  太監真的都是壞人嗎?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99]   
  至少皇帝不會這麼認為,在他看來,這些人很好,從小陪伴他一起長大,帶著他放風箏,陪著他玩耍,給他當馬騎,而且十分服從。
  我們往往誤解太監和皇帝之間的關係,實際上,很多自幼和太監一起成長的皇帝是把太監當成自己的親人的,換了你是皇帝,你到底是喜歡一個從小到大無話不說,十分聽話的玩伴,還是那些表情嚴肅,經常批評自己,干涉自己行為的大臣?
  我想,任何一個人都會選擇前者。
  明朝的文官集團的權勢已經到了十分猖狂的地步,他們不但干預朝政,批評皇帝(有些確實是故意找茬),還監控皇帝的私生活,不能隨便曠工出去玩,不能好色,不能貪杯,雖然他們自己也幹這些事,卻不允許皇帝干(比如張居正)。
  於是,皇帝們只剩下了一個選擇:
  讓太監去制衡大臣。
  如果弄清楚了這一點,我們就不必為王振受到的寵愛而吃驚,也不需要為劉瑾魏忠賢等人的專權而憤憤不平。
  因為他們的出現是明代政治制度發展的必然,沒有王振,還有李振,沒有劉瑾,會有徐瑾。
  太監就是這樣被強行拉上皇帝的政治戰車的,他們並不是天生的奸邪小人,那些文官們的行為也未必比他們好到哪裡去,只不過他們出生低賤,且心理有些問題,所以行為比較偏激,更容易被人們反感。
  綜觀整個明代,壞太監很多,好太監也不少,但十分神奇的是,無論太監如何猖獗,都無法危及皇帝本人的地位。要知道,中國歷史上宦官權力最大、氣焰最為囂張的朝代並不是明朝,而是唐朝。
  在唐朝後期,宦官完全操縱國家大權,甚至可以立廢皇帝,儼然就是國家最高統治者,而在明朝,太監雖然專權結黨,但皇帝要動手解決他們,只需要寫一張小小的字條(明武宗)。
  經過以上分析,我們應該對明宣宗教太監讀書的目的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這位聰明的皇帝是不會幹無謂的事情的。
  他要培養的並不是有文化、有追求的太監,而是戰士。
  為他而戰的戰士,足以對抗文官集團的戰士。
  太監不過是皇帝手中的棋子,僅此而已。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400]   
  就這樣,朱瞻基將他老祖宗朱元璋集中的權力又分散了出去,票擬權給了內閣,批紅權由太監代理,但必須說明的是,由於批紅權十分重要,所以歷代明朝皇帝雖然委託太監代筆,卻從未放鬆過對此權力的掌握,當然也有例外,以下三人就是代表:一個頑童,一個懶蟲,還有一個工程師。
  可以看出,這是一個穩固的政治權力體系,票擬權和批紅權的鬥爭,實際上就是文官集團和皇帝及其代理人太監的鬥爭。
  換句話說,如果誰能夠同時控制票擬權和批紅權,他就是真正的皇帝!
  有這樣的人嗎?
  應該說,確實是有的,在我看來,有三個人做到了。雖然他們同時獲得兩大權力的途徑和原因都各不相同,但很巧的是,這三位國家實際控制者的統治時期,正好對應上面所說的那三位不抓權代表的朝代。
  這三位並不姓朱的皇帝分別是:「立皇帝」、「首席活太師」、「九千歲」
  這三位仁兄也將是我們後面文章中的主角,在這裡先說一下「首席活太師」是什麼意思。
  明代的最高文官不是尚書,而是三個名譽稱號——太師、太傅、太保。雖然這三個稱號都是一品,卻也有大小之分,其中以太師為最大。大家知道,所謂榮譽稱號很多時候都是送給死人的,而能夠在死後混到這三個稱號的,也是十分厲害的人。
  當然也有某些更厲害的人在活著的時候就得到過這三個稱號,而第一個被封為最高文官太師的活人,正是這位掌控大權的仁兄。除此之外,他還被封為太傅,「活太師」加「活太傅」的榮譽在明代僅此一人。足見此人之強悍。
  從某種意義上說,明代後期的政治格局正是在朱瞻基打下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這個結構不能說好,也不能說不好,因為這似乎也是唯一能夠制衡各方力量的辦法。
  別折騰了,就這麼湊合著過吧。
  隱患
  朱瞻基的政策在他活著的時候已開始實行,當時的司禮監已經可以替皇帝批紅,不過在朱瞻基的嚴格監控下,辦事的太監們倒也不敢有什麼不軌行為。因為朱瞻基雖然不願意動筆寫那麼多字,卻經常檢查觀看司禮監的批紅作業。
  內閣們對國家大事提出處理意見,並票擬出來送給皇帝,皇帝經過修改,加上自己的意見,或是直接同意,讓太監代為批紅。
  這是一個簡單而有效的工作流程。
  大明王朝就在這樣的一個流程中平靜地向前發展著。
  然而不久之後,這片寧靜就將被打破。
tyler002 發表於 2008-10-1 18:38
(401-410)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401]   
  一個奇特的宦官
  中國人有著十分濃厚的傳宗接代觀念,所以像宦官這種職業,雖然衣食無憂,但畢竟要挨一刀,比別人少點東西,也不能生兒育女。家裡要是出了個宦官,說出去也是十分丟人的。
  基於這一點,當時的人們也形成了共識:不到萬不得已,絕不做宦官!
  還是那句老話,凡事總有例外
  永樂末年,朝廷下達了一道旨意,大致意思是這樣的:凡是各省各市教育局的官員,如果長期工作表現不好的,可以調到京城當官。
  還有這樣的好事?地方上都幹不出頭,竟然還可以調到京城工作當官!
  按說這樣的好消息應該會吸引無數人報名參加,可實際上,根本沒有幾個人去理會這件事。
  為什麼呢?難道人們都願意錯過這個飛黃騰達的機會?
  當然不是,無人問津的奧秘就在於,調到京城後干的工作比較特殊——「淨身入宮中訓女官輩。」
  開什麼玩笑!老子就是不干學官,也能做個老百姓,幹嘛要挨一刀進宮當宦官?!
  是啊,誰會幹這種傻事呢?
  就在眾人對此不以為然,把旨意當笑話看的時候,一個因為犯錯而即將受到懲罰的學官正在自己的家中猶豫。
  他已經有了老婆孩子,生活雖然並不寬裕,但是也不窮,大可以安安心心過日子,但在他的心中,卻有著別人無法瞭解的雄心壯志。
  他自幼就渴望出人頭地,苦讀多年,雖成儒士被選為學官,卻一直無法金榜題名。現在已經成家,但立業卻遲遲不見蹤影。如今學官也幹不下去了,難道就此了結一生?
  不會的,我總會等到機會的
  現在機會終於來了,可惜雖然是一個機會,卻不是一個好機會
  如果迎接這個機會,等待自己的必然是一條艱苦的道路,會遇到無數人的白眼和歧視,入宮後要出頭更是難上加難,而且此後自己與妻子兒女也將天人永隔。
  不管那麼多了,要出人頭地就要付出代價!
  別人不幹,我來幹!
  這個幹出別人不敢幹,也不想幹的事情的人,就是王振。
  正是此人,打破了明宣宗朱瞻基的初衷和他創造的良好氛圍,影響了一個王朝的興衰榮辱。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402] -朱瞻基崩
  王振,出生年月日不詳,山西蔚州人(今河北),幼年讀書,任當地教官,後自願淨身入宮教育宮內人文化。
  懷揣著敢為人所不為的勇氣,王振進入了宮廷,讓他十分驚喜的是,在宮中,他這個原本教不好書的學官竟然得到了大家的尊重,這其實也很自然,因為他的這份工作實在無人與他競爭。
  由於在一堆文盲和小學文化者中鶴立雞群,他被大家稱為王先生,他的名聲也越來越大,並受到了宣宗的關注,朱瞻基感覺到他是個人才,便派他去侍奉太子讀書。
  從此,這位叫王振的太監就和當時還是太子的朱祁鎮結下了不解之緣。
  應該說,王振確實是一個好老師,他教導太子讀書,並對其嚴格管理,以至於朱祁鎮對其不敢稱呼名字,居然叫他"先生"。
  姑且不論後來王振的是是非非,但他和朱祁鎮之間確實有著極其深厚的感情,然而就是這種過於深厚的感情和信任,最終釀成一場大禍。
  轉折的開始
  朱瞻基和他的父親朱高熾的統治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盛世,而他們二人被合稱為仁宣,絕不僅僅因為他們是父子關係,實際上,他們兩人有很多相同之處。列舉部分如下:
  首先,他們都姓朱。
  其次,他們都是好皇帝,都是明君。
  最後,他們的命都不長。
  朱高熾活了四十八歲,但由於自己老爹太能幹,足足干了二十年太子,只做了一年皇帝。
  朱瞻基比他父親還少活十年,但由於父親死得早,自己二十七歲登基,做了十年皇帝。
  這十一年是明朝的黃金時代,對這段時期的統治,史料中溢美之詞不勝枚舉。大明帝國空前繁榮強大,一切似乎都在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但長期觀看電視劇的習慣告訴我們,一般到了這個時候,就會出現一個轉折,電視編劇會特地搞點矛盾鬧點事出來,比如什麼男主角殺了人,女主角得絕症之類。要是一直都是花好月圓,人人平安,那這電視劇的收視率就不會高,也賣不出廣告。
  歷史之神(如果真有的話)看來也是一個好編劇,他可能也覺得這樣的歷史沒有意思,便給這出喜劇劃上了一個句號。
  這個句號最終結束了明朝的黃金十年。
  宣德十年(1435),一代英主朱瞻基經搶救無效死亡,年僅三十八歲。
  仁宣之治就此完結。
  在朱瞻基臨死之前,他為自己那年僅九歲的兒子選擇了五位顧命大臣,雖然兒子還年幼,但朱瞻基並不擔心,因為他相信這五個人決不會讓自己失望。
  此五人分別是:楊士奇、楊榮、楊溥、張輔、胡濙
  確實是豪華陣容,文有三楊,武有張輔,還有一個專幹秘密工作的,朱瞻基應該走得很安心。
  但他想不到的是,這五位風雲人物,朝廷精英最終還是讓他失望了。
  一場狂風暴雨即將來臨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403]
  明英宗朱祁鎮
  說起這位朱祁鎮,可能有的人會咬牙切齒,對其恨之入骨,但實際上,如果仔細分析史料,就會發現他應該不算是個壞人,他的政務處理能力也並不差,為人也很勤快,雖然有兩大污點(打錯一仗,殺錯一人),也並不能完全抹煞他的能力與貢獻。
  而在明朝的所有皇帝中,要論人生的傳奇色彩與命運的跌宕起伏,估計除了朱元璋外,無人可與這位皇帝匹敵。
  在明英宗的這個時代,除了他本人皇帝--俘虜--囚犯--皇帝的傳奇經歷外,一位堪稱明代第二強人的登場也使得這個朝代的事情更加精彩奪目。
  就此開始吧
  從隱藏到暴露
  王振是一個不簡單的人,他離別妻兒,願意受宮刑做宦官,忍受別人的歧視,決不是僅僅是為了混口飯吃,在他的心中,有著很大的抱負。
  而他很明智地意識到,要想實現自己的抱負,必須牢牢地抓住自己手中的那個稀世珍寶--朱祁鎮。
  朱祁鎮是自己一手帶大的,也算是自己的學生,雖然他還只是太子,雖然他只有九歲,但他終究會長大,他終究會成為皇帝的。
  就在這種信念的支持下,王振耐心地等待著機會,等待著獨掌大權,權傾天下的機會。
  機會似乎到來了,朱瞻基駕崩了,這個精明的皇帝離開了人世,只留下了年幼的朱祁鎮,而朱祁鎮對自己言聽計從,大權在握的日子不遠了!
  事實真是這樣嗎?
  恐怕不是,因為在王振奪取大權的路上,有兩個障礙在阻攔著他。
  事實上,對王振而言,要克服這兩個障礙可以說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他也並沒有什麼好的方法,因為阻擋他前進的這兩個障礙代表著的是一股他絕對無法匹敵的勢力。
  英宗即位時,楊士奇已經七十一歲,但這位歷經四朝的老臣看上去仍然是不可戰勝的,從殘忍狡詐的朱棣、陰險無恥的朱高煦到仁厚寬容的朱高熾、精明能幹的朱瞻基,什麼樣的人他都見過,什麼樣的事情他都處理過。歷經大風大浪的考驗,使得他處變不驚,深沉老到。
  王振要想大權獨攬,首先要過他這一關,可這似乎是不可能的,小小的王振的那點花招把戲要想在楊士奇面前獻醜,還得回家再練幾十年。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404]   
  障礙
  除此之外,楊榮、楊溥都不是等閒之輩,這三個老江湖守在那裡,王振就只能乖乖地做他的奴才和太監。
  這股文官集團的勢力正是王振掌權路上的第一個障礙,但是出人意料的是,事後證明,真正能夠對王振起到遏製作用的,是第二道障礙,而組成這道障礙的,是一個女人。
  一個女人能擁有比文官集團更為強大的力量嗎?
  是的,在我看來,還不僅如此。這位偉大的女性不但能夠左右朝政,還能廢立天子!
  此人就是朱祁鎮的祖母——張太皇太后。
  十一年前,她是張皇后,十年前,她是張太后,現在,她是張太皇太后。
  在這十一年中,她失去了自己的丈夫和兒子,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每失去一個親人,她的級別就提升一次。
  這大概是世界上最讓人痛苦的提升。
  死者已矣,活人還得好好幹,張太皇太后擦乾眼淚,開始輔佐自己的孫子,實際上,如果不是她的決定,朱祁鎮是當不了皇帝的。
  在朱瞻基死後,由於太子很小,且有傳言太子並非其母孫貴妃所生,而是由宮女代生的,所以太子地位很不穩固,外地藩王來當皇帝的謠言傳得滿天飛。在這關鍵時刻,張太后堅決地支持了太子朱祁鎮,並擁立他為皇帝。
  這樣的一個人,不要說論能力,就是排資歷也能嚇死人,真正做到了「號令天下,誰敢不從」。
  而這位祖母級的人物也並不是光說不練的,王振就曾經被她惡整過一次,這件事情也成為了王振心中永遠的痛。
  正統(英宗年號)元年(1436)二月,張太皇太后召集五大臣入朝開會,等到這五個人到齊後,張太皇太后把皇帝領了過來,讓他看清楚這五個人,然後語重心長地說道:「這五個人是先帝留給陛下的,如果陛下有什麼想做的事情,一定要和這五個人商量。」
  隨後,她又說出了一句很有份量的話:
  「如果事情沒有得到這五個人的贊成,你就不能做!」
  年幼的朱祁鎮畏懼地看著他的這位祖母,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一旁的五大臣十分感動,但他們想不到的是,這位太皇太后叫他們來絕不僅僅是要表示對他們的信任,她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要做。
  過了一會,張太皇太后命令宣王振進宮,王振得命後立刻入宮面見,他也絕對想不到,自己人生中的最大一場噩夢即將開始。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405]   
  王振入宮後,看見五位大臣和皇帝都在場,估計是在開高級別會議,召自己前來,莫非是要委以重任?
  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在此之前,張太皇太后的話已經講完,她之所以不散會,就是要等王振。
  王振跪拜行禮後,剛才還和顏悅色地太皇太后一下子從慈母變成了惡煞(顏色頓異)!她突然對王振大喝:
  「你侍候皇帝的起居,不過是個宦官而已,卻多有不法的行為,今天,我要殺了你!」
  就在太后大喝的同時,殿上的侍衛拔出了亮閃閃的刀,架在了王振的脖子上。
  罵完後立刻就動手,招呼都不打一個,從其動作熟練度和時間連接上看,相信這一連串的舉動應該是經過預先綵排的。
  原先一團和氣的大殿突然殺氣騰騰,王振頓時魂不附體,他萬想不到,今天讓他進宮的目的不是委以重任,而是準備讓他進鬼門關參觀旅遊。
  一臉殺氣的太后站在殿上,亮閃閃的刀劍拔了出來,面對著突然發生的一切,王振嚇得渾身發抖,不停地打哆嗦。這一景象的突然出現不但出乎王振的意料,也讓在場的五位大臣一頭霧水。
  他們這才明白,這位平常神色溫和的太后竟然還有這麼凶狠的一面,而讓他們到場的目的絕不僅僅是交待事情,還同時給他們安排了觀眾的角色。
  朱祁鎮大為吃驚,便跪下來求祖母開恩,而大臣們也一起求情。其實張太皇太后並不是真想殺掉王振,因為當時的王振實在算是個老實人,也沒有犯什麼錯誤,於是她便順水推舟,饒恕了王振,但同時惡狠狠地警告他:
  「今天看在有人為你求情的分上,就饒了你,今後不准你干預國事!」
  王振狼狽不堪地退了出去,太皇太后那可怕的眼神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造成了他的心理陰影,自此之後,只要見到這位太皇太后,他就如同老鼠見了貓一樣,馬上退避三舍,逃之夭夭。
  事實也是如此,張太皇太后並沒有放鬆對王振的敲打,隔三差五地便會找個時間把王振叫過去罵一頓,這種搞法使得王振痛苦不堪,足足被罵七年。
  有這樣的兩個障礙,王振的奪權道路可謂任重道遠,因此他及時轉變策略,對三楊禮敬有加,每次到內閣去傳旨時候,都擺出一副羞澀的表情,像剛上門的女婿見老丈人一樣,畏畏縮縮地站在門外,不敢進門。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406]
  等到三楊發現他站在外面,讓他進來招呼他坐的時候,他都會表現得受寵若驚,好像能夠和三楊說話就是自己前世修來的福分一樣,他的這些舉動使得三楊也做出了錯誤的判斷,認為這是一個不錯的人。
  然而在他謙恭的表象之下,卻不斷地拉幫結伙,擴大自己的勢力,他利用司禮監的權力安插自己的侄子王山為錦衣衛同知,並廣結黨羽,控制朝臣。
  這位王山先生聽說自己的叔伯發達了,遠來投奔,得此高官,十分得意,但如果他知道在七年後,等待自己的將是什麼,恐怕打死他也不會來當這個官了。
  三楊可以應付過去,但那個老太婆是應付不過去的,隔那麼幾天,王振總要被拉過去罵一頓,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王振沒有辦法,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老前輩是他所對付不了的。
  只能等她老人家自然死亡了。
  這一天終於來到了。
  正統七年(1442)十月,歷經四朝的張太祖太后離開了人間,王振奪權路上最大的阻礙就此消散。
  此時,三楊中的楊榮已經去世,而剩下的楊士奇和楊溥也已年老多病,回天無術了。
  王振的機會來了。
  他從此大權獨攬,廣結同黨,不但控制了錦衣衛,還收了很多屬下,其中不乏飽學之輩,聖人門徒,而要論最無恥的一個,莫過於工部侍郎王祐。
  這位王祐先生曾經有一次到王振家中探望。在明代,大臣們都留有鬍鬚,而王振沒有鬍鬚(身不能至,心嚮往之),但當他見到王祐時,才發現這位大臣也沒有留鬍鬚,便問他原因。
  王祐先生是這樣回答他的:(以下內容可能引發嘔吐,請先做好思想準備)
  "老爺沒有鬍鬚,兒子我怎麼敢留呢?"
  在我看來,王祐先生真正達到了無恥無界限的境界,無恥到祖墳上都冒青煙。
  正是有了這些無恥之徒的幫助,王振在朝廷內的勢力越來越大,他排除異己,利用楊士奇兒子殺人的事件,攻擊他教子無方,最終打垮了這位四朝老臣,之後他又陸續誣陷戶部尚書劉中、祭酒李時勉等不服從他的大臣,並把他們趕出了京城。
  此時的王振,內得皇帝信任,外有打手幫忙,獨掌大權,魚肉百官,可謂風光無限,成為了明朝開國以來最有權勢的太監。
  大權在手的王振並不滿足,他決定做一件前人不敢做甚至不敢想的事情。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407]
  五十年前,朱元璋先生為了防止今天王振現象的出現,特地在宮門口立了一面三尺高的鐵碑,鑄上八個大字"內臣不得干預政事"。
  可是正所謂人走碑涼,誰寫的,立在哪裡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沒有人管,有沒有人執行,到了王振當權,這塊碑文就被當成了貼在牆上沒人管的獎狀,再也無一人理睬。
  大家不理,王振卻不一樣,他總是覺得這玩意太刺眼,於是便命人移走這座碑。
  如果老朱還在,他一定會把王振這小子抓起來,剮上三千刀再讓他死,可時代不同了,也實在不行了。
  大家第二天上朝,看見開國皇帝的手跡突然沒有了,卻都保持了集體沉默,他們都知道是誰幹的,到最後卻成了打死我也不說,打死我也不管。
  朝政如此,多言何用?! 
  但就在王振氣焰滔天之時,也有一個人就不買他的帳,而這個人也實在不是等閒之輩,雖然吃了點虧,但王振終究還是不能把他怎麼樣。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正統六年(1441),當時太祖太后已經病危,無法再訓斥王振,三楊也無能為力,王振實際上已經控制了朝政大權,所有外地巡撫官員回京都要照例孝敬王振一些金銀財寶,多少倒無所謂,但總得意思一下,表示對這位死太監的尊重。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此人從山西巡撫回來,別說金銀,連陳醋都沒帶回來一瓶。王振氣得七竅冒煙,大發雷霆,當即把這個人關了起來。
  王振是一個做事偏激的人,對於這種明擺著不給面子的人,他是不會留情的,他本已準備編織罪名,把這個人幹掉。但出乎他意料的是,這個人似乎很有背景。
  不但地方上的官僚老百姓幫他說話,連朝中重臣楊士奇等人也為他求情,甚至某些藩王也出面了,要王振不要把事情做絕,否則就要他好看。(藩王可是不好對付的)
  一貫整人到底的王振終於意識到,這個人雖然權位不高,卻很不簡單,是不能"人道毀滅"的,於是他一反常態,放了這個人(不放也不行)。
  此人也確實厲害,他被整得很慘,卻一句軟話也沒有說過,一直痛罵王振,一點面子也不給他,堅持和他對抗到底。大有你能把我怎麼樣的氣勢。
  這位硬骨頭有背景的仁兄就是于謙。
  可惜在當時這樣的人太少了。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408]
  抱負
  掌握朝政,統領群臣雖然威風,但這並不是王振的最終目的,事實上,王振並不只是一個貪財貪權的人,他也有自己的追求抱負。
  王振也有著自己的偶像,他的夢想就是有朝一日像自己的這位偶像一樣,橫掃千軍,銳不可當。他的這位偶像就是朱祁鎮的曾祖父朱棣。
  雖然自己以前只是個文人(現在是太監),但卻十分嚮往率軍出征的威風凜凜,而先輩鄭和的豐功偉業也不斷鼓勵著他。
  太監就不能橫刀立馬麼?立給你們看看!
  這下問題嚴重了。
  一個人如果飢餓就會去找東西吃,因為這是他的基本需求。
  如果他已經吃飽了呢?那麼他就會四處閒逛,找點事情幹,反正閒著也閒著。
  如果一個吃飽的人又找不到什麼好事幹,他可能就會去幹壞事,實現自我價值。
  王振大概就屬於後兩種情況。
  他已經大權在握,家財萬貫,權和錢都有了,這位死太監也有了新的人生追求——建功立業,名留青史。
  應該說,有這樣的志向是好的,但問題關鍵在於這位有志太監本身的素質如何。
  就如同一個貪官污吏,平日只是貪污受賄,這樣的惡行固然讓人憤慨,但這並不是他們作惡的最高境界。
  所謂作惡的最高境界,就是明明沒有這樣的才能,還要打腫臉充胖子,硬要去幹一些所謂的好事。
  這才是惡人中的極品。
  王振就是這樣的一個極品,他明明是個不成器的教書先生,明明是個投機的死太監,明明是個貪圖權位的小人,這些我們都不計較了。但他現在居然要把自己往軍事天才,戰爭英雄上面靠,就實在是太不要臉了。 
  偏偏當時的時局給了他這樣一個不要臉的機會。
  敵人出現
  我們前面說過,那位被朱棣打得落花流水的馬哈木有個好兒子,這話確實不假,永樂十六年(1418),馬哈木的兒子脫歡承襲了父親的爵位,並從此開始了稱霸蒙古的軍事行動。
  事實證明,這位仁兄確實是有本事的,僅僅過了六年,脫歡就擊敗了瓦剌的其它部落,統一了瓦剌,成為了瓦剌獨一無二的首領。
  之後,他擁立黃金家族成員脫脫不花為汗,並開始攻擊阿魯台。
  由於當年被朱棣打得太慘,阿魯台元氣不足,在與瓦剌的戰鬥中被擊敗,宣德九年(1434),阿魯台被脫歡擊敗,並最終戰死於大漠之中,這位曾與永樂第一名將朱棣周旋幾十年的風雲人物就此結束了一生。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409]
  脫歡是一個很有野心的人,他的夢想絕不局限於做一個太師,他的真正理想是恢復大元的天下,重新佔據中原,但上天沒有給他這個機會。
  正統四年(1439),壯志未酬的脫歡死掉了,可是明朝並沒有因此得到和平,因為替代他的,是一個更為可怕的對手——也先。
  也先是脫歡的兒子,他比他的父親更加強悍,也更加聰明,短短幾年之內,他向西攻擊哈密,控制了西域通道,威逼明朝西北邊境,他向東攻擊兀良哈,正統十年,瓦剌徹底擊敗了兀良哈三衛,並控制了當時尚很弱小的女真族,甚至威脅到了朝鮮。
  此時的蒙古已經完成了統一,而也先與他的父親一樣,也整日夢想著恢復大元天下,所以,在一切就緒之後,他把自己的矛頭指向了明朝。
  雖說也先進攻明朝報有自己的政治目的,但在我看來,引起這場衝突最大的原因還是在於錢。
  蒙古人很會打仗,不過也很窮,他們不種地,也不紡紗,要想得到生活必需品,只能通過兩種途徑,一種是交換,另一種是搶劫。
  在朱棣的那個時代,蒙古人更多採用第二種方法,來得快又方便,但經過朱棣的幾堂軍事教學課,以及拳腳刀劍的教育方式,蒙古逐漸意識到,繼續搶下去會虧本的。
  而且在搶劫的時候,他們往往不能夠拿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比如你家缺衣服,想搶幾匹布,可出去幾次都遇不上(人家不可能準備好了讓你搶),蒙古人雖然善戰,但並不是打不死。他們也只有一個腦袋,而搶劫是刀頭舔血的行當,隨時可能完蛋。為幾匹布就把命丟了,實在不划算。
  於是,在此之後,蒙古開始走第一條道路——和平發展之路。
  他們開始和明朝政府做生意,但蒙古有什麼生意可做呢?
  不要忘記,雖然他們不搞農業和手工業,但他們也有畜牧業,蒙古部落家家戶戶都養馬,養羊,發財致富之道就從這裡開始了。
  在部落首領的倡議下,蒙古部落開始大量放牧,生意也越做越大,貿易的形式以朝貢為主,每年蒙古定期入京交易,經常帶著牲畜千餘頭,皮毛幾千張,浩浩蕩蕩地來做生意,隨行的還有使者,在我們的印象中,使者應該只有一兩個人,不過蒙古部落派來的使者人數卻要加個千字——一兩千人。
  從古至今,估計沒有哪個國家派外交使節會一下子派出上千人,而這些所謂的使者實際上是蒙古的小商小販,他們都是趕著自己的牛羊馬來做搞對外貿易的。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410]
  如果就這樣做生意做下去也不錯,畢竟各取所需,而且明朝總是處於貿易的優勢地位,每年都是貿易順差。
  因為手工業品的生產已經形成了規模化,而且也不用多少成本,從史料分析,當時的明朝政府也確實有抬高物價的嫌疑,各種瓷器、紡織品的價格確實有些偏高,但蒙古人也只能全盤接受。
  道理也很簡單,天下只此一家,別無分店,你想買就買,想賣就賣,不願意就散伙!
  明朝的人可以不吃牛羊肉,但蒙古人不能沒有紡織品,沒有日常用具,所以不能散伙。
  然而這看似對明朝而言一本萬利的生意中,卻隱藏著危機。
  到了也先時期,由於需求量大,朝貢貿易劇增,本來一年只做一次生意,漸漸發展到一年數貢,每次來做生意的有幾千人,牲畜皮毛和馬的數量也大大增加。要知道,這些牲畜皮毛都不是白送的,明朝政府需要用大量的東西來換,由於數量過大,明朝政府一時之間也找不到那麼多現貨供應。
  明朝政府逐漸意識到,自己似乎掉入了一個貿易陷阱,看似不懂貿易的蒙古部落實際上十分精明。
  明朝政府終於發現,蒙古部落選擇這些牛羊作為貿易品是有著很深的考慮的,因為放牧牛羊對於這些遊牧民族而言幾乎是不需要什麼成本的。
  放牧所需的人工成本其實可以忽略不計,因為他們平日的生活就是放牧,除了這個之外也沒有什麼工作可幹,自然也不需要統計誤工費。而牛羊吃的是草,這些都是天然資源,在羊毛衫尚未流行的當年,草原沙漠化似乎還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牛羊養大後,直接送到明朝來交換東西,一頭牛可以換到很多明朝的農產品和手工業品。明朝的出口產品也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遲早會供不應求,這樣下去,國家怎麼得了。
  而也先也以自己統一蒙古的聲威和武力為後盾,玩了幾招陰招。
  他用劣質的馬匹冒充好馬,索要更高的價格,此外,他還改組了自己的使者隊伍,在其中塞入了大量強盜小偷,攪擾沿途居民,到了後來,他派去的那幾千人幾乎就不是來做生意的,而是沿路搶劫的盜匪。
  蒙古部落的這一傾銷行為讓大明帝國的大臣們十分不滿,某些大臣便有意搞點貿易保護措施,限制蒙古肉制產品衝擊國內市場。
  在這些大臣中,有一個人推行這一政策最為積極,相信出乎很多人意料,這人竟然是王振。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