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初臨貴地 第十章 難民如潮
就這樣,張凡母子二人換了個新的環境開始生活。整理日子對張凡來說倒是沒有什麼不同,也就是覺得住的地方比以前要大了許多而已。而趙氏的感覺就大為不同,自己兒子為自己家帶來的這份榮耀讓她整天笑不攏嘴,每日裡出門都是面帶笑容。家中有了些錢,張凡全都交給趙氏保管,反正他每日只是讀書練字,不需要購買什麼,有什麼文具方面的需求,張凡一提,趙氏根本不讓他動手,自己去為張凡購買。張凡想著現在家住在城東,離著賣筆墨紙硯的小店也近,就由著母親了。張凡在這安華縣城中也沒什麼朋友需他出去交際,就是午後會在城中逛逛。
不過還是有些不同,現在出門,城中人對張凡的態度都變得異常親切,不管是認識不認識的都會上前喊聲「老爺」,讓張凡是大不習慣,又不好點破,只得自己慢慢受著。
趙氏的生活有了很大的變化,這處小院中每日更是人群絡繹不絕,而且大都是穿紅戴綠的中年婦女,而且都是為了同一件事,來替各家女兒說媒的。趙氏面上顯得不耐煩,不過心裡早就樂開了花。張凡更是不厭其煩,但他要顧著自己臉面,又不好出去和那些女人理論。趙氏也來和張凡說過,還調侃張凡「像個黃花大閨女一般,引得媒人踏破門檻」。面對母親的調笑,張凡也是無可奈何。幸好這些人都被趙氏以「小兒正在專心讀書,準備明年進京會試」給擋了回去,張凡這才算是能定下心來讀書。
不過趙氏卻是有一點不甚滿意,平常自己總能接到些大戶人家的活,雖然家裡有了些錢,又是自己掌管,但是趙氏從沒有想過給自己置辦些什麼,最多就是賣些好的食材,給張凡補補經常熬夜的身體。但是她還是想去做些活,多給家裡賺些錢。張凡以前經常勸她,自從搬了新家,張凡再也沒有說過什麼,趙氏正心中竊喜,怎料城裡沒有一家敢讓她去做活,還好言相勸,生怕折辱了她。那些大戶雖然有錢,可是做的都是些商賈買賣,哪裡敢讓舉人老爺的母親給自己做活,這簡直是折他們的壽嗎!不過趙氏雖然總是跟張凡抱怨這件事,但是張凡看得出來,母親心中是一片自豪之情,也是打趣著賠笑。
漸漸的,也到了十二月,天氣轉涼,這西北的天氣尤其的冷。眼見著就要到年關了,家家戶戶都開始置辦年貨,準備著過年。張凡家中也是如此,趙氏這次花了狠心,買了塊好料子,打算給張凡做件新衣裳,喜慶喜慶,而自己還是穿著以前的粗布衣裳,張凡每次對她說起此事,她總是說:「舊衣服,穿慣了,穿著舒服。」
這一日,張凡起床,看到母親還是早早的就做好了自己的早飯,張凡吃完飯,在院子裡活動一番,正準備去書房讀書,一陣敲門聲傳來。張凡正納悶,誰會這麼早的來找自己。
母親連忙過去把門打開,只見門外站著一位婦女,手裡抱著一個才兩歲大的女嬰,手中還攙著一個六七歲的男孩。三人都是風塵僕僕,臉上撲滿黃沙,顯然都是從城外而來,而且趕了很遠的路。趙氏有些疑惑,她並不認識眼前這位,正打算詢問,對方先開口了。
「這位大嫂,能不能討碗水喝,給孩子們些吃的。」那女人的聲音十分沙啞,顯然有段時間滴水未進。
「有有,快些進來。」趙氏雖然疑惑,但她素來好心,看這女人也不像是歹人,將三人引進自家院中,關上大門。先弄了些水給她們潤潤喉嚨,又做了些吃食給她們。
那女人急忙道了聲謝,接過食物分給孩子,自己也開始狼吞虎嚥。張凡也看到了三人,他並不怪母親輕易放人進來,而且這母子三人看起來確實遭了很大的罪。
趙氏耐心待他們吃完,正要詢問,又有敲門聲傳來。趙氏開了門,卻又是一些拖家帶小的人滿臉風塵,前來討要食物。趙氏只得又放人進來。
張凡也覺得有些不對勁了,對母親說道:「母親,我出門看看出了什麼事。」說完,張凡開門走了出去。
張凡來到街上,只見到處都是難民一般的百姓在街上的各家各戶討要些飯食,遠處的城門大開,不斷地有難民湧進來。張凡料定是發生了什麼事情。
回到家中,最先來的那母子三人已經緩過勁,一個勁地感謝趙氏,在得知張凡是今年陝西新科解元,院中的人更是跪倒在地,千恩萬謝。
趙氏第一次見到有別人跪在自己面前,正不知所措,張凡忙將他們勸起,對著一開始的那個女人問道:「這位大姐,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我看街上有很多像你們一樣的人,城門口還有人不斷進城。」
「回舉人老爺,我們是北面延安府的百姓。昨夜裡不知道那裡來的韃子,足足有上萬人劫了延安府。我也是沒辦法才帶著孩子出逃,走了一夜的路才來到此處。還謝舉人老爺的搭救。」接著又是一片多謝救命的聲音。
張凡先讓他們平靜下來,又問道:「延安府的衛軍,兩城巡司的軍隊怎麼不抵抗?」
「府中衛軍只有區區百人,根本無法抵抗韃子。至於巡司,我家漢子就在裡面當兵,昨天接到上頭的命令,說是要換防什麼的,不在什麼轄區。」
張凡聽到這裡,心中有些瞭解了,只是韃子為何早不來晚不來,偏偏挑兩城巡司換防的時候前來劫掠,看來這其中另有乾坤。張凡正好看見街上有兩個當差的,招呼他們過來。那兩個衙差也認的張凡,見舉人老爺招呼自己,馬上就過來了。張凡跟母親說道:「娘,你且打開大門,將家中米糧都拿出來,做些粥飯接濟一下外面的百姓。」又對兩個衙差說道:「你二人要注意,切要讓他們一個一個來,莫讓人亂起來。還有最重要的是注意我娘的安全。」
「張老爺放心,我二人曉得了。」其中一人應道。
張凡轉身就要出門,母親趙氏卻喊住了自己:「凡兒,外面這麼亂,你這是要去哪裡?」
張凡對母親說道;「娘,我去一趟縣衙,問問馬縣令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趙氏萬般叮囑張凡要路上小心,看到張凡走遠了,這才吩咐那兩名差人一人將家中存的些米糧拿出來,做些粥飯。又拿出些錢讓另一人去再買些米來,這就開始施粥。街上的百姓已知此處有人施粥,都向此處湧來。好在大都只是一夜沒有吃飯,在那衙差的維持下,倒也是井然有序,大都先讓老弱婦幼先來討些吃的。
張凡走在去縣衙的路上,看著城中湧入得大量難民,心裡十分難受。對歷史並不精通的他這才記起,原來這大明朝的邊疆是如此的不安穩。可是這個身體的記憶中,韃子卻是很少來劫掠,就算有也只是小股,從沒有這麼大規模的入侵。張凡按下心中疑問,快步向縣衙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