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爭霸] 重生之極品三國 作者:冰劍雪帝 (連載中)

yang062066 2011-6-25 00:37:35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45 77006
jackyand5566 發表於 2011-6-26 22:08
在目送郭嘉的身影消失不見後,丁淮忽然回過頭向著身後的大樹喊道:“符皓兄,久讀聖賢書,豈不聞孔子曰,竊語者為恥乎。3zcn.CoM”


一會兒,只見滿臉通紅的田豐扭捏地從樹後慢慢向丁淮走來,邊走邊向丁淮解釋道:“丁大人恕罪,豐並非有意偷聽,只是在上茅廁的時候路經此地,偶然聽到奉孝與丁大人在此言談,又不願打擾二位,所以才藏身樹後。”


茅廁是在後院的左側位置,這裡是前院,分明就是有意偷聽,竟然連編個理由也不會。但丁淮知道田豐此人性剛烈,也不揭穿,便不願繼續追究這個話題,於是道:“方才丁淮胡言亂語,倒教符皓兄見笑了。”


田豐一聽,急忙肅容道:“田豐自以為對天下大事把握甚深,並有一顆報國之心,只是看不慣十常侍亂政而棄官歸隱。此次見張角之亂已平定,天下大亂即將開始,田豐便想再次出山輔助一明主,救黎民于水火。然而聽到丁大人的一番話,才讓田豐猶如醍醐灌頂,方知自己不過只是一隻井底之蛙,望井觀天,竟然妄自尊大,實在是慚愧之至。明日,田豐就歸鄉苦讀,老死家中,再不提出山的事情。”


丁淮一聽,不好,所謂哀莫大於心死,沒想到自己忽悠郭嘉的一席話竟然使得田豐竟然有了這種想法。


於是,丁淮佯裝怒斥道:“符皓此言差矣,符皓既知天下大亂將起,百姓將再處於水深火熱,更是應當挺身而出,為社稷,救黎民,消除亂世,方不負男兒七尺長軀,豈能輕言老死家中之語。若天下有志之士皆因一時失落而輕言放棄,試問誰來拯救天下萬民,此乃誤國之道,符皓真是糊塗。”


田豐只聽得汗流浹背,額頭不住冒汗,丁淮見狀,覺得時候到了,火候也差不多了,便真誠地向田豐發出邀請:“符皓之才,可以和周之姜尚,漢之張良相比,若是符皓兄願與丁淮共同為天下百姓而奮鬥,他日定可早安天下,使天下百姓早日脫離苦海。”


雖然田豐此時心神頗亂,但也不可能一下子便被丁淮說動,畢竟這是終身大事,只見田豐頭腦稍微冷靜下來,略一思索,問道:“天下即將大亂,而丁大人卻身處西南漢中,這中原之地只怕丁大人難以取之?”


丁淮早已胸有成竹,自是不怕田豐此問,道:“丁淮雖為漢中太守,地處西南,然丁淮豈能不知天下爭霸當以中原為重。漢中之地只是丁淮日後南下益州,北取雍涼,東納荊州的根據地而已,且漢中易守難攻,丁淮只需派一二大將率重兵鎮守即可。如此一來,丁淮便可將所有精力放在中原,先取青州,再得冀州,然後北取幽州,南征徐州,以四州之地練兵囤糧,再圖並豫二州,謀四州,平定北方,然後匯合漢中大軍揮師江南,則天下不難定矣。”


這些話絕對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丁淮既然能夠將自己未來爭霸天下的方略說出,可謂是已經將田豐當作了自己的人來看待,若是田豐真的不投靠自己,恐怕丁淮也只有將其滅口一途了,至於田豐死後郭嘉會不會看出什麼來,丁淮也顧不上了。


田豐聽到丁淮竟然對自己如此信任,將如此機密的事情對自己坦誠相告,不由心下感動,動容道:“若是丁大人不嫌田豐愚鈍,天豐願效犬馬之勞,為丁大人進獻綿薄之力。”於是田豐便以主公稱呼丁淮。


丁淮大喜,忙將田豐扶起,道:“我得符皓,如魚得水也。”


田豐道:“郭奉孝之才勝過田豐十倍,尤其是他的思想猶如天馬行空,令人難以捉摸,此人若能為主公所用,他日必定大事可成,不知主公可有收服郭嘉的良策?”丁淮微微笑道:“若不出我所料,待到明日,郭奉孝自會相投。為了保險起見,符皓今晚可與奉孝深談數語,以定其心。”


田豐微笑道:“主公果然厲害,豐正有此意。”丁淮聽罷,哈哈一笑。


送田豐出門之後,郭嘉更是心浮氣燥,坐臥不安,以郭嘉的眼光,早已料定丁淮必非池中之物,郭嘉更是心驚于田豐這樣眼光極高之人竟然已經認丁淮為主了,自己要尋找的那個“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到底是他,還是袁紹?忽然郭嘉又想起丁淮的話:“袁紹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本;若擔任一方郡守,也許會很稱職,但若要承擔拯救天下的重任,成就霸王的不世基業,難!”


這就是對袁紹的最佳論斷嗎,自己何必還要執著于袁紹四世三公的背景,執著那只能代表過去的虛名呢。自己要選的是一個眼光長遠、從善如流、大氣磅礴的主公,而不是背景光耀的庸俗之輩。


再想起丁淮數年以來的種種事蹟,自是稱得上是一個英雄,而且丁淮那犀利的眼神,簡直讓人不敢對視,想到這裡郭嘉就不由自主的打了個寒顫,那強烈的霸者之氣,任誰都會為之折服,此人不就是師父讓自己找尋的明主麼,主意拿定,郭嘉便安然入睡。


第二日,趙雲擺上酒宴為眾人餞行。酒過三旬,菜過五味之後,顏良首先問趙雲:“如今子龍大仇得報,不知今後有何打算,我主袁本初四世三公,為人仗義,求賢若渴,以子龍的武藝,必會獲得重用,不知子龍意下如何?”


趙雲聽後,沒有說話,看了看對面的丁淮,丁淮微微搖了搖頭,但緊盯趙雲的雙眼之中閃耀著一種極度渴望之意。


經過昨晚一夜的考慮,趙雲已經決定投靠丁淮,此刻心意更是堅決,於是道:“恐怕趙雲有負袁公厚愛了,此次趙雲家門慘遭不幸,幸得丁大人仗義挺身,大破白馬鐵衛,方能使得趙雲為兄長報此大仇,如此大恩大德,趙雲無以為報。昨夜雲又得知丁大人有憂民報國之心,拯救萬民之意,趙雲更是欽佩萬分。雲雖不才,但為天下、為百姓、為主公,當赴湯蹈火,在所不辭,請主公不嫌趙雲魯鈍,讓趙雲自今日起跟隨主公,為主公早日實現報國之心盡一分綿薄之力。”說完,趙雲便跪在丁淮面前。


丁淮大喜,連忙起身將趙雲扶起,正待說話,這時候,郭嘉和田豐互相交換了一下眼色,也起身一併跪在丁淮面前,齊聲道:“郭嘉(田豐)也願跟隨主公征戰天下,創千秋基業。”丁淮更是心花怒放,連忙又將兩人攙起,道:“丁淮何德何能,得蒙三位不棄,丁淮將時刻緊記今日所言,以天下太平為己任,上報朝廷,下撫百姓,共創太平盛世。”


張郃聽得此言,忍不住起身鼓掌道:“好一個太平盛世,郃本來也是奉我主王芬之命,請子龍、符皓出山,不想子龍、符皓已投名主,張郃只能空手交差。但今日能親眼目睹丁大人之風采,見識丁大人的超群武藝,實是張郃三生有幸,丁大人不但武藝了得,更有濟世救國的非凡胸襟,只是張郃已然在冀州刺史王芬手下為將,不能以丁大人為主公,實為憾事,但願來日張郃能不與丁大人為敵,便為萬幸之事了。”顏良、文醜也站起說,來意和張郃一樣,只不過是各為其主做事。


丁淮哈哈大笑道:“今日席中在座,皆是河北精英,武有萬人不敵之勇,文有運籌決勝之智。三位雖然各奉其主,于丁淮而言,實為憾事,然今日丁淮能有此緣分識得三位,已是不枉此行。來來來,讓我等共飲杯中之酒,以為今日之緣。”說完丁淮便一飲而盡。


常山分手之後,張郃回冀州,顏良、文醜二人則回洛陽向袁紹覆命,而丁淮一行人則回北海城。袁紹聽得顏良、文醜的回話後,不禁大罵二人無能,煮熟的鴨子竟然讓丁淮給搶跑了,自此之後,袁紹更是對丁淮恨之入骨。


與顏良、文醜、張郃分手之後,丁淮才算是長出了一口氣,張郃等人此來常山的目的也是為了將趙雲等人推薦給王芬或袁紹,幸得自己來的巧,遇到了公孫越的白馬兵團,雖然當時情形十分兇險,幾乎是性命不保,但畢竟最終在趙雲等人趕到後,將樊娟等數名女子救下,並且説明趙雲報了大仇。不但將趙雲打動,收到帳下,而且還意外得了郭嘉、田豐兩大智囊,此趟之行可謂收穫至豐。


現在丁淮手下,就有了大將趙雲和太史慈、成廉、龐德、武安國,另外還有張任、高順、嚴顏、徐榮四員大將和謀士閻圃為丁淮鎮守漢中和武都之地。丁淮手下原本就是武將多謀臣少,這一下子就得到了三國時期的兩個頂級謀士的相助,丁淮心中自然是樂開了花,郭嘉、田豐二人,得一人幾乎就可以得天下,何況有兩人呢。


半月後,丁淮同趙雲、田豐、郭嘉等人一起回到了北海城。由於常山以及周邊幾個村落的所有人都被公孫越等人殺害,只余樊娟等十數女子,無處可去,於是也跟丁淮等人來到北海。樊娟原是子龍的哥哥趙風的未婚妻子,本來說年底兩人完婚的,卻不料出了這樣的事情,趙風也被公孫越殺死了。
jackyand5566 發表於 2011-6-26 22:10
回到北海後,對丁淮十分佩服的孔融也趁此時機把北海軍權交給了丁淮,就這樣,在平定張角之亂後,年僅二十二歲的丁淮開始了在北方的立足。3zcn.coM孔融放下了軍權之後,每日卻也只是處理一些內務,閒時有時在家看看書,有時外出體察一下民情。


丁淮則是每日和太史慈、趙雲、武安國等將切磋武藝,操練軍隊,同郭嘉、田豐探討天下大勢,等待時機,逐鹿中原。並且丁淮又將自己在這裡的情況寫了封信讓人送到漢中,囑咐閻圃等人暫時全力發展漢中、武都兩郡的經濟,自己短期之內不會回去,會在北方繼續發展。


丁淮還另外給王綿、劉巧也寫了一封情意綿綿的長信,大意是說現在各地盜賊紛起、黃巾再現,甚是不大太平,而且自己在青州還沒有真正立足,一旦等黃巾之亂完全平定,自己也在青州有了立足之地,自會接二人前來,要二人不必太過牽掛。


張角之後的各地叛亂雖然分佈較廣,但是基本上都是各自為戰,沒有一個統一的領導,並沒有形成太大的氣候,雖然如此,這次的叛亂也持續到了中平五年。但是這次的各地叛亂雖然最終也是被鎮壓了下去,然而足足持續了四年的黃巾之亂對漢室的衝擊卻是致命的,使得本就被張角之亂抨擊的已經不太穩當的大漢的基石變得更加脆弱,再也經受不住任何輕微的碰撞了。


同時,許多地主豪強以黃巾之亂為由,紛紛擴充自己的私人武裝,到中平三年的時候,最多的私人武裝已經超過了萬人,已成尾大不掉之勢,並且還有的冒充黃巾餘孽不斷侵擾百姓,奪取財物,令各地百姓苦不堪言。


而且,在黃巾之亂基本被平息的時候,朝廷之中發生了一件事情,也就是這件事情的出現徹底瓦解了大漢的獨裁統治。


事情是幽州刺史劉焉引發的,中平五年,也就是西元一八八年,此時任太常的劉焉見這些年大漢朝的變故較多,便上疏靈帝:“四方之所以出現這些叛亂,是由於各州刺史的權利太小,而且所用非人,以致于離叛。建議朝廷將刺史改成州牧,並選清名重臣以居其任。”


劉焉本為太常,也想謀一個州牧之位,便選擇了大漢新開闢的交州。但是,侍中廣漢人董扶私下對劉焉道:“京師即將大亂,益州之地卻有天子之氣,君可去之。”於是,劉焉便改成求益州牧一職。


原本的益州刺史是張喬,但是張喬卻在中平三年平定馬相之亂之後便得重病死了,之後的益州刺史郤儉卻是向靈帝花錢買的官,但是郤儉此人無任何能力,賦斂煩擾,謠言遠聞,於是朝廷聽從了劉焉的建議,從選列卿、尚書為州牧,各以本秩居任,並且罷免了郤儉,以劉焉為益州牧。


這樣,州牧不僅掌管監察,還集各州行政、軍事、財政大權于一身,地方的監察官演變為行政長官。剛剛開始的時候確實收到了一定的成效,許多真假黃巾餘孽被各地有了軍權的州牧剿滅了,片片捷報飛到洛陽,靈帝感到十分滿意。


黃巾起義短短幾年之中,不但對漢朝是個致命的打擊,同時也就了一批英雄人物,除了丁淮之外,曹操、劉備、孫堅等一些英雄在黃巾之亂中也逐一地嶄露頭角,展示了非凡的軍事才能。


黃巾之後,一些在黃巾之亂中卓有戰功的,都被封了官,例如曹操被封為都校尉,領東郡太守,一個月後曹操棄官歸隱,兩個月後,曹操又被朝廷徵召為議郎,劉備則是平原縣令,孫堅也被封為封為都校尉,領長沙太守,其餘各有封賜,丁淮的父親丁原也因平定並州黃巾有功,被靈帝封為騎都尉領並州牧。


原本並州牧應該是董卓的,但是歷史卻發生了一些變化,使得丁原終於徹底佔據了並州,而董卓卻被封為了涼州牧,其他的各州的州牧分別是冀州牧王芬、青州牧龔景、益州牧劉焉、荊州牧王荊、揚州牧劉繇、豫州牧黃琬、徐州牧陶謙、袞州牧劉岱、雍州牧楊彪、幽州牧劉虞。


八月的時候,靈帝在洛陽設了西園八校尉,以小黃門蹇碩為上軍校尉,新任的虎賁中郎將袁紹為中軍校尉,屯騎校尉鮑鴻為下軍校尉,議郎曹操為典軍校尉,趙融為助軍左校尉,馮芳為助軍右校尉,諫議大夫夏牟為左校尉,淳于瓊為右校尉,各校尉皆統歸於蹇碩。


靈帝自黃巾之起,便可是不得不留心戎事;況且蹇碩此人頗為壯健,而且武藝高強,靈帝親自任命此人,即便是大將軍何進也不能直接命令蹇碩,自此禁衛軍的大半都歸蹇碩統領,已隱隱能與何進分庭抗禮了,何進受此之挫後也學會了韜光養晦,暗中卻在積聚力量,準備在適當的時候奮力一擊。


就在這些事情逐一發生的時候,北海的丁淮也在暗中思量,現在距離何進被殺,董卓進京的日子應該不遠了,天下即將大亂,青州糧草雖多,然地處偏僻,人口稀少,兵員不足。再說,現在的歷史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本不該成為並州牧的父親搶了應該是董卓的並州牧,並州看來不會脫離父親的掌控了。


倘如兩州相連,實力將會大增,但事實並非如此,青並兩州中間隔了一個偌大的冀州。冀州牧雖然現在是王芬,董卓進京之後就會落到韓馥手中,最終還會落到袁紹手中,到時兩州首尾不得相連,彼此無法救應,如何能與曹操、劉備、孫堅等人爭雄天下。


而且,如按果按照原來的歷史進展,父親將會在和董卓的爭鬥中被呂布殺害,雖說自己早已經寫信告訴過父親千萬不要進京任執金吾一職,同時要防備呂布,只是不知道父親會不會聽從自己的意見。


正在頭痛之時,丁淮又想到西元一九三年六月,黃巾大將管亥將會兵困北海城,那時的管亥已是無處可去,以自己目前的實力,加上上次的恩惠,應該可以招降管亥,便可坐領精兵十萬,這樣就可與天下群雄一較高下。丁淮想到此處,更是信心百倍。


這一天,丁淮的舅舅孔融忽然得了重病,眼看就不行了,以丁淮如此高超的醫術也無法完全治好孔融的病(其實就是現代醫學上的癌症中晚期),只能暫時將病情壓抑住。一旦過於勞累,病情再次復發後,就連丁淮也沒什麼辦法。孔融也知道自己的病情不再適合擔任北海太守這樣過度操勞的職位,於是,孔融便向朝廷上表請辭,並推舉丁淮繼任北海太守。


奏摺到了洛陽之後,幾乎沒有費任何周折,靈帝便欣然同意了。


當然,在孔融的奏章到達洛陽之前,丁淮先行給何進去了一封信,在信中丁淮推薦徐榮為漢中太守。因為丁淮已經是漢中太守,所以不可能再成為北海相,唯一的辦法就是辭去漢中太守的職務,接替的人自然必須是丁淮的心腹了。


丁淮曾是靈帝金口所舉的方正,並且在黃巾之亂中以弱勝強打退了進攻北海的黃巾軍,從而保全了整個青州。而且何皇后、大將軍何進以及太尉袁槐都是一力贊成,靈帝便下令讓徐榮接替丁淮的漢中太守,而丁淮則成為了北海相。


現在由於楊賜的去世,“清流”一派的勢力大不如以前,現在何進和張讓集團的鬥爭卻是日趨激烈,再加上蹇碩新一派的異軍突起,何進兩面受敵,形勢大不如以前。所以現在何進自然要大力扶植自己的勢力,尤其是現在各地權利加大,他日一旦何進一聲令下,命令他們率領大軍進京勤王,張讓、蹇碩豈可擋其鋒。


所以丁淮是漢中太守還是北海相,對於何進來說都是無所謂,何進要的是丁淮的忠心。而丁淮當然很會在何進面前表明自己的忠心了,這也就是為何何皇后、大將軍何進以及太尉袁槐極力贊同徐榮和丁淮分任漢中和北海相的原因了。並且為了表示自己對丁淮的“信任”,何進還故作大方,將丁淮當初留在洛陽的一萬精兵全部還給丁淮。


就在朝廷下令的幾天後,北海城內百姓齊聚北海相府,要為孔融送行。


孔融在任期間,愛民如子,深受北海城百姓的愛戴,所以在孔融歸隱的當天,整個北海城的百姓,無論男女老幼都來相扶相送,場面極為壯觀,十分感人。更令丁淮深深感到,如果要想得到百姓的愛戴,首先自己要對老百姓有所付出,要想百姓之所想,知百姓之所需,勤政愛民,方能得到民心。[
jackyand5566 發表於 2011-6-26 22:12
丁淮接任北海相後,十分注重農業的發展,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勵百姓開墾荒地,並且親自下地帶頭耕作,還下令減少租稅,很快就受到百姓愛戴。3zcn.com丁淮還貼出告示,招募流民,凡是來到北海逃荒的難民,都可獲得一份土地,並且由無條件租牛給這些難民,收成之後,其所收穫的糧食只需上繳四成,六成留給自己。這個條件比歷史上曹操的屯田制更有利於難民的生活,因為曹操的屯田制規定,若是租用的耕牛則需要上繳六成的收成。


告示一經貼出,青州其他郡縣的流民頓時紛紛都來北海。流民的大量湧入,使得丁淮發現自己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因為要對這些流民進行安置,並且要先借給他們糧食,將生活暫時安頓下來,不然一旦鬧起事來,後果太可怕了,好在孔融為官清正,囤積了大量的糧食和錢財,才解了丁淮的這次圍。


也就是因為這次的事情,使得周圍的殘餘的黃巾軍大是眼紅,這便有了管亥率軍進行北海取糧的事情。雖然明知北海的太守是赫赫有名的丁淮,並且對自己有恩,但是迫于生計,加上自己手下有二十萬之眾,青州的守軍畢竟只有兩萬人,管亥才決定兵指青州,一來為張角報黃巾覆滅之仇,教訓丁淮一頓,二來借糧,為何是借,因為丁淮于管亥有恩,即使真的攻破北海,管亥也會約束手下,不得妄殺,更不能加害丁淮,取了糧食便立即退兵,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有了漢中的經驗,丁淮知道內政人才是越多越好,於是丁淮貼出告示招納人才,不拘一格,不論出身,只要有才即可被授以重用,和曹操的唯才是舉同出一轍。但是,許多天過去了,竟然沒有一個人前來報名,這使得丁淮十分鬱悶,也難怪,畢竟大家對這位新的北海太守不太瞭解,所以都不敢貿然一試。


好在丁淮手下有田豐和郭嘉兩人,雖然說是兩人其實幾乎所有北海的事務都是田豐一人處理,郭嘉則每日到處閒逛。丁淮知道郭嘉最擅長的是軍事,而非內政,也就不勉強于他,而田豐則是內政和軍事的混合人才,在目前缺乏內政人才的情況下,只好讓田豐先行頂上了,好在田豐也是任勞任怨。


在軍隊的改革上,丁淮嚴格約束軍隊,將二十一世紀一些軍隊的規章制度,用在了北海軍隊上,效果大大不一樣,令郭嘉等人深深佩服主公才智,慶倖自己找到了明主,北海軍也很快被訓練成了一支鐵血部隊。


丁淮還把21世紀那種高強度,高品質的測試方法拿出來,讓北海兩萬士兵一起參加試訓,表現突出的士兵,對其再加以觀察,如果全面合格才能入選進入代號為黑甲騎的重騎兵團,黑甲騎的士兵渾身上下皆被黑甲覆蓋,並根據古羅馬盔甲的樣式,在其頭盔上加上活動眼罩,可防弓箭,手背也有黑甲防護,所騎馬匹也以特殊黑甲覆蓋,手拿也是用特別的鋼材打造的黑色鋼槍,極為鋒利,所以稱為黑甲騎。


這是丁淮根據公孫瓚的“白馬鐵衛”而得到的啟示,黑甲騎的訓練力度也是極強、極苦的,但是效果卻非常好,並且黑甲騎的戰鬥力要比公孫瓚的白馬鐵衛要強上數倍,可以算得上是除了旋風騎和陷陣營之外丁淮的又一秘密武器。大家早些日子對這些訓練手段已有所接觸過,所以對丁淮提出的黑甲精騎也不十分奇怪。


丁淮令眾將日夜訓練,那兩萬青州精兵中,經過丁淮的嚴格篩選後,入圍的竟只有487人,可見難度之大,也表示這些人潛力驚人。然後又挑了13名雖然落選但又差別不大的士兵,正式組成了自己的第三王牌軍隊——黑甲騎,日夜加緊訓練。


黑甲騎目前直接聽命于丁淮,暫時由武安國帶領,其餘兩萬人由趙雲、太史慈、成廉、龐德(經過兩年多的觀察,何進確信丁淮已經站在了自己這邊,便讓成廉和龐德來到了丁淮的身邊)帶領訓練,經過半年的殘酷訓練,丁淮的黑甲騎和兩萬北海軍基本上達到了他預期的效果,丁淮相信自己的這兩萬軍隊一定會在以後的戰場上大放異彩,讓各路諸侯刮目相看的。當然,之所以會有這麼快的成效,是因為丁淮能以身作則,吃住在軍營,同將士們同甘共苦、一起訓練,才使得北海將士無不拼命訓練。


其實,吃住在軍營也非丁淮本意,說到此事,倒有一個小故事。孔融府中下人不多,除了一些家眷之外,總共只有十三人,這十三人中,跟隨孔融最短的也有六年時間。孔融離開北海,這些人肯定是要跟隨而去的,致使諾大的太守府一個下人也沒有,只有一個打掃衛生的老蒼頭,丁淮也不以為意,便每日都和趙雲、太史慈等人吃住在軍營。


可是堂堂太守大人豈能長期吃住在軍營,但是王綿、劉巧等人還沒有來到北海,丁淮便也無所謂。郭嘉、田豐也沒什麼,兩人是謀士,不帶兵,所以不需要跟著丁淮在軍營吃住。對於龐德、成廉、趙雲、太史慈、武安國五三人可就不一樣了,雖說為將者要愛護士兵,關心士兵疾苦,但也不需要每天都吃住在軍營。


可主公都親自這樣了,五人身為領軍大將,當然都要陪著。趙雲倒好一些,反正沒老婆,吃住在什麼地方都沒什麼關係。成廉和龐德的家眷都在漢中,二人來到北海之後,丁淮也每人賜了兩名美女給他們(就是上次在常山救下的十多名女子中的四人),論起感情來,暫時還算沒有,也可不計。但是,太史慈、武安國二人,意見卻是很大,吃住在軍營,很少回家,房事都斷了半年多了,就算自己受得了,可是家裡老婆也受不了呀,便頗有怨言。


於是便由二人出頭,發起眾人聚在一起商議此事。


太史慈首先道:“主公自從接任太守以來,每日勞累,吃住在軍營,諾大的太守府竟然只有一名掃地老翁,若是傳揚出去,實在是我等失職。以慈的意思,可為主公招一些使女丫環,也好負責主公起居飲食。”太史慈此言一出,除了武安國、趙雲之外,郭嘉、田豐、龐德、成廉都是暗自好笑,卻又不好意思笑出聲來。


田豐故意咳嗽兩聲,勉強壓抑住笑意,道:“子義言之有理,只是主公的起居飲食,牽涉主公安危,非同小可,所選之人必需經過層層考驗,才可以伺候主公。況且主公已經十八歲了,主母又不在身邊,也該有些女人照顧,一是生活需要,二是生理需要嘛。”


此言一出,大家紛紛覺得有理,成廉道:“話是不錯,正如田先生所慮,此事必須謹慎,若是讓壞人混進去在飲食中下毒,後果將會不堪設想。”


大家都認為田豐的擔憂並不是多餘的,卻又覺得此事不好解決,於是便都沉默起來。這時,郭嘉忽然道:“嘉有一辦法,但此事還需子龍點頭才行。”眾人均是感到奇怪,唯有田豐仔細一想,便已明白,微微一笑,趙雲奇道:“奉孝此言是何意?”


郭嘉道:“主公年已二十四,雖然也有主母數個,但畢竟目前都不在北海。何況黃巾餘孽尚在,路上不太平,若是冒然接主母到此,一旦路上出事,則會令主公遺憾終身。而且主公也是血性男人,不可不行男女之事,否則對主公身體無益。”郭嘉說了一通,都是廢話,眾人不由紛紛撇嘴,但知郭嘉必然還有下言,否則也不會說此事非要趙雲同意不可,於是便都豎起耳朵向下聽。


只有趙雲更加疑惑,忍不住道:“奉孝不說,我等也知此中道理,但是此事乃是眾人之事,為何非要趙雲應允不可?況且此事十分容易,我等可在北海國張榜為主公招美女十人,進行各種訓練,之後便進入太守府中負責主公飲食起居,並服侍主公,豈非兩全之策。”


未待郭嘉開口,龐德道:“主公新得北海,民心未順,倘使此時張榜選美,恐怕于主公名聲不利。”田豐道:“令明所言甚是。”眾人也紛紛覺得有理,但又覺得此事難辦,個個都皺起了眉頭。忽然,趙雲想起一事,失聲道:“奉孝莫非是指”郭嘉點頭道:“正是此意,只是不知子龍可肯割愛。”


趙雲臉一紅,斥道:“奉孝休得胡言,她們之中只有樊娟四人和我同村,其餘幾人都是公孫越那賊子從其它地方強搶來的,此事只要她們自己同意即可,又和趙雲有何關聯。”這時,太史慈、武安國方才明白郭嘉的意思,原來是指從公孫越手中救下來的十一人。


這十幾人可謂個個貌美如花,無論模樣還是身板,都是一等一的好,是公孫越專門在去剿滅常山村的時候在路上搶來打算孝敬他的叔父公孫樂的。若是相貌一般,恐怕她們的下場也是十分悲慘,公孫越又豈能打算用她們獻給公孫樂。


郭嘉道:“這些女子雖然並非來自一地,但是畢竟都是同命相連,這些日子基本上都混熟了。她們中的四人與子龍更是同村,所以此事由子龍親自去說,必然事半功倍,畢竟我等眾人與這些女子無一認識,子龍以為可否?”
jackyand5566 發表於 2011-6-26 22:13
聽了郭嘉的一番話,趙雲張了張嘴,雖然想反駁郭嘉的話,可是怎麼想都覺得郭嘉說的有道理,於是,腦袋一垂,道:“雲估且一試,至於能否成功,並無任何把握。3zcn.Com”郭嘉不由笑道:“子龍旦去,此事必成無疑。”


這個田符皓,竟然如此自信,安能知道她們一定答應,若是有一人不應允,看我如何羞辱于你,趙雲在路上還想著郭嘉說最後一句話時候那詭異的笑容,讓趙雲不禁覺得這次又掉進了郭嘉的圈套之中。


結果,趙雲將此事一說,眾女皆是嬌羞不止,當時丁淮一人大戰白馬義從的情景,她們可是瞧得清清楚楚,並深深印在心中。後來趙雲等人又奉丁淮為主,更使得眾女對丁淮產生了無限的崇拜,更何況這些女子的父母兄弟姐們皆被公孫越的“白馬鐵衛”所害,已是無處可去,趙雲所說的事情,也正好給了她們一個去處,要知道在三國的亂世中手無縛雞之力的女子更是難於生存,何況還長著一張貌美如花的臉蛋。


趙雲所說之事,其實正是眾女心中所期盼之事,只是得由趙雲突然提起,眾女都沒有任何思想準備,更是由於面子薄,不好意思當場點頭罷了。結果弄得趙雲反而誤會了,以為眾女都不同意,心中思想甚是複雜,一是為主公著急,所以有點憂愁,二是終於找到了郭嘉也算漏的事情,所以有點興奮。


於是,懷著這種矛盾心情的趙雲便將眾女的表現如實說給郭嘉、田豐等人之後,道:“沒想到奉孝也有失算的時候,看來此事還需從長計議了。”


趙雲言畢,田豐、郭嘉、太史慈、武安國、成廉、龐德六人先是默不作聲,相互對望一眼後,便一起哈哈大笑起來,直笑得六人直不起腰來,這一下可讓趙雲摸不著頭腦了。也是趙雲涵養好,沉得住氣,見眾人都在不住地笑,便往席上一坐,等眾人笑夠。


足足半柱香的功夫,眾人才勉強止住笑,發現趙雲在席上坐著,覺得很不好意思,趙雲見眾人笑夠了,便問原因。田豐強忍住笑,向趙雲解釋道:“其實眾女心中早已應允,只是羞于出口而已,子龍未經男女之事,當然看不出此中玄機。”


看到趙雲面露不信的表情,眼睛卻不由斜著瞟向郭嘉,意思好像是說郭嘉不是也是光棍一個,怎麼又經男女之事了,心中雖然這樣想,但是趙雲並未說出口。看到趙雲瞟向郭嘉,田豐明白趙雲心中所想,便道:“子龍若是不信,現在可再去一次,眾女必然正在收拾行囊。”


趙雲一聽還真去看了看,果如田豐所言,也感到不好意思,便不再回來見眾人了。趙雲第二次走後,郭嘉道:“看來主公事畢,我等還需操心為子龍尋一佳偶了。”太史慈聽了,笑駡道:“沒想到你小子雖然年齡小,卻也是風月老手,以慈來看子龍就比你強多了。”眾人聽後,又是一陣大笑。


第二日,眾人便勸丁淮搬回太守府,並將此事告知,丁淮心中甚是高興,表面上卻是佯裝不同意,故意推讓一番,道:“這些女子皆是劫後餘生之人,父母親人都已被害,身世甚是可憐。況且她們都是美貌絕倫的女子,眾人目光所至,我等在北海立足未穩,更不可落井下石,授人以話柄。上次賜給孝行、令明的四個女子乃是經由她們本人同意,並非強行壓迫,故爾等不可魯莽,若是爾等真為其操心,可在北海城內為她們尋求佳偶,也使她們的下半生有個著落,豈可因為丁淮一個人之事而耽誤眾女之終生,此事萬萬不可。”


又待郭嘉等人再三進行勸說後,並解釋說眾女都是心甘情願,且對主公甚是仰慕,丁淮方才勉強同意,最後說道:“此事不可強求,雖然如此,若是日後諸女之中任何人等想要離去,隨時即可。”


丁淮在北海大展手腳的時候,朝中也發生了一些變故。黃巾之亂之後,隨著西園禁軍的建立,十常侍更是手握重權,互相商議,只要有不服從十常侍的,全部剷除,即使是大將軍何進也不可與之對抗。而且,十常侍賣官害民,中飽私囊,欺君罔上更甚,靈帝無力約束,自此之後朝政愈壞,人民嗟怨。十常侍並向平定黃巾之亂的有功之人索要賄賂,給的人十常侍則上奏為他請官,當時皇甫嵩、盧植都不肯行賄十常侍,十常侍便在靈帝面前進讒言,雖然有大將軍何進的力保,兩人最終還是都被罷了官。


經過此事之後,朝中的形勢發生了變化,張讓集團已經逐漸壓倒了何進集團,變得不可一世。更可甚者,黃巾之後,各地造反不斷,如長沙賊區星作亂;漁陽張舉、張純兄弟二人造反:張舉自稱天子,張純自稱大將軍,類似的表章如雪片般飛向京都,十常侍都藏匿不奏。


由於十常侍的再次得寵,何進的氣焰也有所收斂,一般事情上不再與十常侍硬碰,而是等待時機,欲對十常侍發起致命一擊。何進集團的韜光養晦,並不意味著“清流”集團就會沉默,雖然勢力大不如以前,但是其中的一些忠臣卻看不慣十常侍的囂張氣焰,冒死進諫。


其中最有名的是兩個人,一個是諫議大夫劉陶,冒死相諫,結果卻為靈帝所殺害;司徒陳耽為救劉陶,也被靈帝下獄,後來被十常侍殺害于獄中。這兩人先後死去,使得其他的清流人士都看到了事情嚴重性,不敢再碰釘子。


但是,十常侍也擔心各地叛亂越來越多,於是便假借帝詔命令各地諸侯討賊,如命令長沙太守孫堅,率軍討伐區星,不到五十天,捷報便已傳到洛陽,江夏平定,孫堅也因此被封為烏程侯。


而公孫瓚自剿滅幽州黃巾之亂,更是日益驕橫,逐漸不將刺史劉焉放在眼中,隱隱有出兵奪權之意。劉焉害怕,恐怕被公孫瓚所害,又得侍中廣漢董扶密柬,於是上書朝廷,同時賄賂十常侍,請命出任益州牧(這在前面已有介紹),同時推薦公孫瓚為幽州牧。當時正好郤儉此人賦斂煩擾,深得民怨,朝廷便罷了郤儉,准許劉焉前往益州,但因為公孫瓚沒有孝敬張讓等人,十常侍並未讓公孫瓚出任幽州牧,而是暫時空缺,直到後來漁陽張舉、張純造反,才讓劉氏宗親的劉虞出任此職。


朝廷的決定使得公孫瓚惱怒異常,但是由於公孫瓚的白馬鐵衛、白馬義從及嚴綱等數員大將在常山村全軍覆沒的消息傳到北平,公孫瓚大驚失色。也難怪,白馬義從共計五千人,為了殺掉一個趙雲,便動用了五分之二,另外還有自己的貼身侍衛軍“白馬鐵衛”以及嚴綱等十員大將,如此陣容可當大軍兩萬,讓公孫瓚如何不心驚。


自從公孫越率軍前去常山之後,再無消息,隨行之人無一回來,使得公孫瓚十分詫異,卻怎麼也想不到所有的人竟然都被殺死,畢竟公孫瓚此次出動的這些人的實力是很強的,除非遇到數萬兵馬,否則不會一個都回不來。


其間,公孫瓚也曾命人到常山查看,結果是一片廢墟,空無一人。直到後來,丁淮派人將公孫越和嚴綱的頭顱送回,公孫瓚方才知道這個噩耗,卻不知是何人所為,更讓公孫瓚惱怒的是來人在書信中說在十年之內要取其項上首級。


公孫越一行的全軍覆沒使得公孫瓚實力大損,漁陽張舉、張純便趁機反叛,張舉自稱天子,張純為大將軍。當時劉焉已走,幽州牧正在空缺之中,幽州諸郡群龍無首,而公孫瓚也是實力大損,一來無力征討,二是痛惜公孫越和嚴綱之死,三是埋怨朝廷不讓自己擔任刺史之職,不願出兵征討。消息傳到京城,十常侍便封劉虞為幽州牧,領兵前往漁陽征討張舉、張純。


劉虞乃是內政之臣,並非領軍之才,與張舉數戰數敗。當時代州劉恢寫書信推薦劉備去見劉虞,劉虞大喜,任命玄德為都尉,引兵直抵張純老巢,與張純大軍大戰數日,挫動其銳氣。並且,張純專一兇暴,士卒不堪忍受,於是劉備便使用反間計,其帳下頭目刺殺了張純,將頭納獻給劉備,並率眾歸降。張舉見大勢已去,便自縊而死。至此,漁陽叛亂盡平。


這些消息自然都通過丁淮派駐在洛陽的暗探傳到了北海,這些事情和三國歷史上的差不多,丁淮對此只是淡淡一笑,心中卻很明白,天下大亂即將揭開序幕,丁淮並沒有做什麼舉動,只是抓緊操練軍馬
jackyand5566 發表於 2011-6-26 22:14
就在朝中這是變故發生的時候,北海也發生了一件事情,丁淮得了一雙絕世猛將。3zcn.Com


中平五年的七月,也就是太尉更換成馬日磾的那一個月,更是靈帝初置西園八校尉的前一個月。這一日丁淮像往常一樣和趙雲、太史慈等人操練軍馬(由於黃巾之亂基本結束,龐德和成廉便被丁淮派去漢中接王綿、劉巧等人以及龐德、成廉二人的家眷,同時將那一萬精兵帶到漢中),忽聽士兵來報,說是外面有兩個大漢求見。丁淮一聽,心想何來兩個大漢,難道是顏良、文醜在袁紹手下不得其志,投奔自己來了。於是丁淮便帶著趙雲、太史慈兩人一起去看看,由武安國、趙弘二人帶領士兵繼續操練。


到了門外,只見其中一個大漢約二十余歲,身高八尺有餘,面色黑紅,身穿短衣,兩臂肌肉隆起,膀大腰粗,一看就是個猛漢,另外一人年約二十三四,身高八尺五寸,膀大腰圓,面相兇惡,腰中插著一雙鐵戟,甚是威猛。看到鐵戟,丁淮心中一動,莫非此人是他。


當二人看到丁淮溫文爾雅的舉止,眼神中頓時表露出極度失望的神采,面色黑紅的大漢對手拿雙戟的大漢言道:“子滿,莫非是那老道故意欺詐我二人?”


丁淮一聽“子滿”二字,心中大喜,果然此人就是曾被曹操稱為古之惡來的典韋典子滿,而另外一人一定是虎癡許褚許仲康,同時也明白了定是師傅左慈讓二人前來投靠,但卻不知許褚說的那句“莫非是那老道欺詐我二人”是什麼意思。


典韋此時也用懷疑的眼光看著丁淮,並未接許褚的話,只是從懷中掏出一封信,沉聲道:“想必閣下就是丁大人,某二人受一老道士所托,將此信轉呈大人。”說完將信給了丁淮,丁淮一聽師傅有信給自己,連忙接過,展開一看,頓時明白了。


原來左慈雲遊到譙縣,遇到陳留人典韋因殺人而逃到譙縣,正在逐虎過澗,結果老虎卻被正在外出打獵的許褚一箭射死,本來老虎就是害人的畜生,再說古時候也沒有稀有動物保護的法律,當然就不算什麼事情,反而應該受到獎勵。但典韋見許褚相貌魁偉,又見其箭法高超,於是就故意說老虎乃是他家所養,便不依不饒的要許褚賠,結果惹得許褚大怒,兩人便打了起來。


兩人大戰了五百回合,終是典韋技高一籌,勝了許褚。雖然許褚敗給了典韋,但是許褚並沒有因此心懷憤恨,反是十分佩服典韋的武藝,而典韋也是同時佩服許褚,兩人便惺惺相惜,正所謂不打不相識,結果反而成了好朋友。


正巧左慈路過此處,見二人武藝非凡,且都是忠勇之相,這才有推薦二人來北海投奔丁淮之事。丁淮的大名典韋和許褚都是知道的,既然得蒙左慈的推薦,兩人均是大喜,一齊向左慈致謝。


但是左慈卻多說了一句話,丁淮乃是其弟子,武藝之高,當世少找敵手。典韋和許褚都是天生好武之人,聽了左慈之言,自是心中不服,定要找到丁淮比試一下,若是丁淮的武藝真如左慈之言,兩人才會真心投靠。


所以,左慈便寫了一封書信託二人帶給丁淮,將此事的前因後果都寫得清清楚楚,在信中左慈還特別囑咐丁淮,一定要用武藝鎮住二人,使二人真心歸服。因為左慈見到兩人的比試,知道兩人均非丁淮的對手,能用武力鎮住二人效果會更好。


丁淮看完信後,心中大喜,今年不知道走了什麼狗屎運,連典韋、許褚這樣的超級猛男都能自動送上門來,臉上卻不露出任何表情,故意道:“你二人既然來投奔于我,為何見到我還不下拜?”


典韋、許褚對視一眼後,許褚道:“若那老道未曾提及大人的武藝,我二人既知大人的威名,自當拜服,但是既然那老道說到大人的武藝高超,天下無敵,我二人皆是心中不服。若是大人能擊敗某兄弟二人其中任一,則我二人才能心服口服,甘心為大人所用。”


趙雲聽了之後臉上沒什麼表情,太史慈卻是大怒道:“你這黑炭頭,如此無理,既然你二人是前來投靠我家主公,卻敢在這裡口出狂言。此事何須主公親自出馬,某家東萊太史慈先來會會你們。”


丁淮心想,既然師父已經對二人說自己武藝高強,看來自己若不能勝得二人,二人必然以為師傅在欺騙他們,定然不會真心臣服。於是丁淮一揮手,攔住太史慈,道:“既然如此,就請子滿、仲康隨我同去較場,咱們便來個以武會友。”


典韋、許褚聞言大驚,典韋道:“丁大人如何知道我和仲康表字?”典韋渾然忘了剛才許褚已經當場喊過自己的表字了。丁淮哈哈一笑道:“子滿、仲康的武藝,當世少有敵手,丁淮既自稱遍識天下英才,對於子滿、仲康的大名又豈能不知呢。”


二人聽後,都是露出不相信的神情,卻也沒有繼續再問。而一旁的趙雲卻是深信不疑,因為在常山的時候,丁淮就能夠將河北的英才一一遍數,說是遍識天下英才恐怕也不為過,何況曾聽主公說起過,龐德、徐榮、嚴顏、張任等人都是被丁淮從民間請出或從行伍之間提拔起來。


一路上,典韋、許褚看到北海士兵雄赳赳、氣昂昂,個個充滿無窮的鬥志,全然不似其他郡縣的士兵。況且二人在剛進北海城的時候,就聽說北海丁淮愛護百姓,軍紀嚴明,此刻親眼見到,不由都是暗暗心折,心想,久聞丁大人治兵有方,領軍打戰更是少有對手,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只是不知道這個丁太守的武藝究竟如何,是否像那個老道所說的那樣神奇。


五人到達較場後,眾兵士還在訓練,丁淮轉身對二人道道:“子滿、仲康,大軍正在訓練,按照我軍的規定,除非敵軍來襲,否則大軍的訓練便不可隨意中斷。你二人可隨我一同觀看,等今日訓練完畢之後,我三人再比試不遲,如何?”


聽了丁淮的話,典韋、許褚心中都是暗暗佩服,口中言道:“丁大人所言甚是,不可因為這些小事而耽誤大軍訓練。”這樣正中丁淮下懷,一旦二人看過北海大軍訓練之後,定然不會再走。


果然,典韋突然看到了那五百黑甲騎,很感興趣,向丁淮請教道:“丁大人,不知那些黑色騎兵叫什麼名字?”丁淮心中暗喜,道:“這是我軍的王牌精銳黑甲騎。”“黑甲騎,黑甲騎”,典韋口中念了兩遍。


“對,黑甲騎”丁淮道,“黑甲騎的士兵渾身上下為特製黑甲所覆蓋,普通刀槍對其造不成傷害。就連頭盔上也配有活動眼罩,可防弓箭,手背也有黑甲防護,所騎馬匹同樣以黑甲覆蓋,手拿上好鋼材打造的黑色鋼槍,極為鋒利,所以稱之為黑甲騎。”


丁淮看得出典韋對黑甲騎非常感興趣,於是道:“黑甲騎乃是我軍新成立的一支重型騎兵,該軍的統領一直沒有合適的人選,子滿若是願意,我可將黑甲騎交由你來統領,不知子滿意下如何?”


典韋身軀一顫,渴望的眼神一閃而沒,但很快便又恢復了平靜,道:“典韋一生好戰,如果令師沒有提到丁大人武藝如何,典某自然不會有這樣無理的要求;既然令師說了,典韋就渴望一戰。倘若大人能夠擊敗典韋,典韋自當為大人效力,雖死無怨。”


其實,就算是丁淮真的勝不了典韋或許褚,二人也會向丁淮效忠的,畢竟丁淮的名聲可是天下皆知。只是,若是此時不與丁淮一戰,一旦認其為主公,以後便會有主從之分,如何還敢以下犯上,與丁淮對決。


正在這時,全軍的訓練已經結束,丁淮道:“好,子滿果然豪氣沖天,那我就和子滿切磋一二。子龍,你去安排場地。”“是,主公。”趙雲領命而去,站到點將臺上,令旗連揮兩下,大喝一聲,“全軍集合。”
jackyand5566 發表於 2011-6-26 22:15
趙雲的聲音剛落,整個校場便立刻混亂起來,表面上看起來是十分的混亂,但是明眼人一眼就可看出,其實校場上的兩萬軍隊是在井然有序的合列隊。3zcn.com


果然,不到一刻鐘,兩萬人全部列隊完畢,隊形整齊,刀矛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士兵個個精神抖擻,絲毫沒有剛剛經過一上午的訓練而產生的疲憊之態,依然是個個雄赳赳、氣昂昂,殺氣騰騰。


“兄弟們”,趙雲又喊道,“你們可曾見過主公的高超武藝?”“見過。”兩萬人的聲音合在一起,果然震耳欲聾。“今天,主公將和典壯士、許壯士比試武藝,這樣的良機,甚是難得,希望你們仔細觀摩,認真學習,也好從中學習一二,提升自己的武藝,聽明白了嗎。”“聽明白了。”又是一聲震耳欲聾的吼聲。


然後,趙雲在臺上對丁淮抱拳道,“主公,準備完畢,可以開始了。”丁淮滿意的點了點頭。趙雲見到丁淮點頭,便縱身下臺,依然立在一旁,動作甚是矯健。看得典韋和許褚二人暗暗心驚,二人看得出這個趙雲和剛才那個太史慈的實力都不在二人之下,沒想到這個丁大人手下竟然有這樣多的猛將,因為二人只是聽說丁淮手下有成廉和龐德兩員大將,武藝甚是高強,畢竟二人在黃巾之亂中曾經揚過名,很多人都知道,若是二人知道丁淮手下還有嚴顏、張任、徐榮等將,將會是更加吃驚。


這時早有一名旋風騎將丁淮的七龍三叉戟拿來,丁淮伸手接過,飛身縱上點將台,持戟而立,面對黑壓壓的一片士兵,丁淮不由頓覺豪情萬丈,神情間大有氣吞山河之勢,看得趙雲、太史慈、典韋、許褚、武安國五人暗暗心折,一眾士兵更是萬分崇拜,大聲呼喊:“主公天下無敵!”


嘴角不由露出一絲淺淺的微笑,然後丁淮回身向典韋、許褚道:“不知子滿、仲康二位哪位先上?”典韋向許褚看了看,朝許褚點了一下頭,道:“某先來。”言畢,從身後拔出雙鐵戟,縱身上臺。


兩人互道了個“請”字,便縱身戰在一處。只見典韋力猛戟沉,直刺橫削,大開大張,氣勢磅礴,猶如霸王在世,讓人望之生畏。而丁淮卻是戟急如雨,戟花片片,每出一戟,就會留下三道戟花,時聚時散,聚時如閃電破空,散時如繁星遍灑,真真假假,讓人不可分辨。丁淮自知力氣不如典韋,便不和典韋硬拼,只是閃展騰挪,卻又是其勢刁鑽,時不時也用七龍三叉戟和典韋硬拼幾下,以耗其力氣。


轉眼三百多回合過去了,兩人依然分不出勝負,越鬥越急,士兵們早就看得眼花繚亂,更是有的士兵已經開始頭暈了,分不清誰處在上風誰處在下風,只聽得兵器碰撞的聲音和來回晃動的人影。只有趙雲、太史慈、許褚三人依然能看到二人的招式,就連武安國看得都有點應接不暇了。


這時候,丁淮感覺典韋的招式有點變緩了,便覺得時機到了,戟勢一頓,也不用招勢,輪戟當棒,當頭連砸,典韋也不甘示弱,舉戟上架,只聽當當連響十數聲,終是典韋力竭,最後被丁淮砸得虎口破裂,雙戟脫手橫飛,連退數步,從臺上摔下,一**坐在地上,大張著嘴,喘不過氣來。


丁淮一看,連忙飛身下臺,把七龍戟扔給太史慈,上前將典韋扶起,道:“多有得罪,子滿沒事吧?”剛才兩人之戰是進行的步戰,比之馬戰更能看出一個人本領的高低,典韋步戰是三百回合敗陣,若是換成馬戰則至少能堅持五百回合以上,因為馬戰中錯馬之後會有間歇,每一回合都有可能會得到休息,當然也可能會連戰,但是步戰卻是沒有絲毫的取巧,是一個回合接一個回合。丁淮剛到北海的時候,十一回合便打敗了青州第一猛將武安國也是一樣的道理,若是換成馬戰則武安國至少能支援二十回合。


緩了片刻,典韋才能開口說話,滿臉佩服道:“典韋皮厚,不妨事,倒是主公武藝高超,典韋敗得心服口服,從此願跟隨主公左右。”丁淮連忙將典韋扶起,正想說話,不料那邊許褚又跪下道:“許褚也願為主公效犬馬之勞,還望主公不棄。”


丁淮料到許褚會有此舉,故意道:“我與仲康尚未比試,仲康這是”許褚道:“許褚武藝比子滿稍遜半籌,主公勝得了子滿,當然勝得了許褚。更何況主公與子滿已經比試過一場,若是許褚此時與主公比試,豈非乘人之危。”


丁淮又連忙將許褚扶起,道:“我得子滿、仲康,真是如虎添翼。你二人以後便是我的左右護衛,片刻不離我左右,可攜帶兵器隨意出入我的臥室。”二人沒想到丁淮會對新投靠的二人如此相信,激動地虎目含淚,齊齊跪在地上道:“敢不為主公效死力。”


趙雲、太史慈、武安國等人也上前恭賀主公又收得兩員猛將,操場的士兵看了自己主公和典韋的一場精彩大戰,更是對丁淮萬分崇拜,齊聲大呼:“主公天下無敵,主公天下無敵。”丁淮對自己的武藝也是十分滿意,加上又收了典韋、許褚兩員猛將,心中甚是高興。


聽到士兵的呼喊聲,丁淮心有所感,便對身旁眾人道:“天下無敵這個稱號,我可是不敢當,據我所知,我義兄呂布的武藝就遠在我之上。”丁淮此言一出,眾人均是大吃一驚,丁淮的武藝已經夠讓大家震驚的了,沒想到竟然還有人的武藝更在丁淮之上,眾人便紛紛收起了傲慢之心。


丁淮收了兩員猛將,心情大快,又對士兵們訓練的效果十分滿意,便讓士兵放假半日,並讓人把郭嘉、田豐二人找來,擺上酒席為典韋、許褚接風。許褚乃是譙縣大戶,家中頗有財產,而典韋卻是家境甚貧,頭一次喝到丁淮親釀的啤酒,頓時覺得爽到了極點。


酒宴之上,丁淮也學著《三國志》中的曹操,稱典韋為古之惡來,稱許褚為虎癡。二人本就是憨厚之人,更是對丁淮感激肺腑,對能投靠丁淮這樣的主公是慶倖不已,認為是祖輩們積下的陰德。


為了證明自己的言出必行,第二天丁淮就任命典韋擔任黑甲騎統領。另外,由於許褚的加入使丁淮產生了組建虎豹騎的念頭,並將虎豹騎和黑甲騎同列一個等級,任命許褚擔任虎豹騎統領,讓人到處收購虎豹之皮,製成虎豹甲。


再由許褚從兩萬士兵中自行挑選潛質非常大的五百人,每日進行地獄式訓練。許褚又把自己的族人也推薦過來,許褚族人中的年輕人個個身手不凡,均能在許褚手下支撐十招,被如數編制到虎豹騎中。


雖然虎豹騎組建的時間比較晚,但是由於許家子弟的加入,並經過三個月的地獄式訓練之後,虎豹騎的戰鬥力幾乎可以和黑甲騎相提並論,這讓丁淮及其他人都大為吃驚,不禁對這個憨憨的許褚刮目相看。


而典韋心中也暗暗害怕一旦輸給了虎豹騎,自己可就顏面掃地了,於是便加大了訓練的力度。其餘眾將均是如此想法,不自覺中北海軍隊掀起了一片練兵競賽,丁淮更是趁此打出了“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的口號,讓士兵們**萬丈。


一方面練兵,丁淮也在和郭嘉、田豐商議以後的發展方向,對於這一個問題,郭嘉、田豐的想法和丁淮的想法基本完全相同,都是先全取青州,積蓄力量,等待天時。再以青州為本,安置百姓以鞏固根基,積糧草,練堅兵,然後出兵冀州,將並冀青三州連在一起,佔有三州之地,這樣北部的幽州便唾手可得,然後南可下徐、揚、袞、豫;西可進雍、涼、司;東可出遼東等地。


這個宏偉藍圖的第一步便是先取青州,這是丁淮整個戰略的基礎,若不能將青州置於囊中,後面的想法都是天方夜譚了。此時的青州牧是龔景,此人生性懦弱,雖有州牧之名,卻無州牧之實。上次黃巾褚燕來犯,龔景第一個逃走,所以,樂安郡焦和、城陽郡田楷都不將他放在心上,均是以防備黃巾為名,各自擁兵自重,只有北海相孔融表面上對他還算客氣,但是有時對這個州牧也是愛理不理。


其實現在的青州可以說分成了三部分,北青州歸焦和、中青州屬丁淮、南青州則是田楷的勢力範圍。雖然龔景的無能使得丁淮得到青州的難度大大降低,並且焦和、田楷之流也不是什麼厲害人物,丁淮自然也不將其放在心上,然而,龔景、焦和、田楷均是朝廷正式任命的州牧或太守,若是沒有朝廷的旨意,私自提兵討伐,無異就是造反,所以對於如何取得青州的問題上,大家都十分的頭疼,沒有什麼好辦法,其實丁淮需要的就是一個出兵的機會,但是這個機會只是可遇而不可求
jackyand5566 發表於 2011-6-26 22:16
中平五年的十月,也就是典韋、許褚投靠丁淮的三個月後,忽然探馬來報,說是黃巾軍大帥管亥率領二十萬大軍,兵分三路來犯青州。3zcn.coM左路大軍六萬直奔樂安郡,右路大軍六萬直奔城陽郡,管亥親率八萬中軍來攻北海國,現在距離北海城不過五十裡。


丁淮先是一臉驚訝,在歷史上,管亥攻打北海的時間應該還在五年之後,怎麼提前這麼多年,難道歷史一經改變就全亂套了,再一想,自己現在最愁的就是沒有出兵青州各郡的理由,管亥此來無異將會説明自己解決一個大問題,這樣的話,青州不久之後將會成為自己的囊中之物。


聽到斥候報告後,郭嘉、田豐是面露喜色;趙雲、太史慈聽後是大吃一驚;典韋、許褚卻是大喜,終於可以上陣殺敵了;武安國、趙弘則是面有懼色,兩萬軍隊如何能擋八萬大軍,況且其餘兩路還有十二萬大軍,可不是小數目,況且北海城就只有兩萬士兵,雖然平日訓練有素,畢竟大都是新招的,實力懸殊太大。尤其是趙弘,以前在黃巾軍中的時候聽說過管亥的大名,心中更是害怕。


丁淮掃視眾人一眼,將眾人的表情盡收眼底,不露聲色地說:“黃巾餘孽來犯我北海國,不但賊兵勢大,我兵甚微,而且管亥更是昔日張角手下的頭號猛將,實力不可小覷,不知眾人可有良策退兵?”


許褚第一個出列道:“黃巾餘孽又有何憂,管亥又有何懼,許褚願率五百虎豹騎出城迎敵,定斬管亥于馬下。”


田豐皺了皺眉頭,似乎很是討厭這種魯莽的衝動,介面道:“仲康神勇,我等皆知,然而以五百虎豹騎對抗八萬黃巾軍,幾乎沒有勝算。即使仲康能將管亥斬殺,虎豹騎難免死傷過半,這個結果是主公也是所不願看到的。”


許褚想了想,也不捨得讓辛辛苦苦訓練的虎豹騎全軍覆沒,於是便垂頭喪氣地回到了座位上。趙雲想了想道:“以雲來看,管亥此來必為糧草而來,我軍只需清野堅壁,拒不出戰,不出數日,賊兵將會無糧自退。”丁淮點頭含笑對趙雲道:“哦,子龍如何知道管亥所來的目的?”


趙雲看到主公對自己的肯定,更加堅通道:“回主公,自張角、張梁、張寶相繼戰死後,黃巾軍便十去其八,剩下余眾更是群龍無首,分散各地。唯獨管亥一部一直據守泰山,其部眾並無糧食來源,只能到處攻城搶糧,況且青州所受黃巾影響較小,更有流民政策的大力推廣,使得北海糧草豐足,所以子龍會有此說。”


田豐聽後贊許地點了點頭道:“子龍此計雖好,然而卻只讓管亥知難而退,卻不能全取青州。”趙雲若有所悟道:“軍師所言莫非是”


這時郭嘉接著道:“不錯,這一戰不可只為退兵,必須大敗敵軍,生擒管亥,則青州成為主公的囊中之物也是指日可定。”趙雲大喜,對郭嘉、田豐深鞠一躬道:“兩位軍師神機妙算,趙雲受教了。主公有兩位軍師相助,何愁大業不成。”郭嘉、田豐二人相視一笑,遂定下生擒管亥之計。


次日,北海城前,兩軍對陣,黃巾軍一起大喊:“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八萬人的聲音疊加在一起,簡直是震耳欲聾。面對著八萬大軍的管亥部,北海軍這邊有點寒酸了,只有太史慈一人率領三千人迎戰,其餘眾將均未露面。只見太史慈縱馬上前,大喝道:“管亥小兒,我家主公在廣宗城外曾饒你一條性命,卻也因此受到皇上的責罰,沒想到你竟然絲毫未念我家主公之情,領兵來犯。若是汝能棄刀投降,我家主公或許能饒你一條性命。”


只見對面黃巾軍中閃開一條道路,緩緩出來三員大將,當先一人,手持大刀,威風凜凜,正是管亥,只見他手中大刀一揮,聽了太史慈的話也不禁臉上一紅,正不知如何回答。身旁一將大喝道:“你是什麼人,快快報上名來。”


“我乃東萊太史慈,你可是管亥?”


“爾等無名之輩,豈有資格在此呼喊我家管帥大名。”


太史慈見管亥面有愧色,並未答話,心中暗喜,兩邊兵力懸殊,只有搶先用話將管亥套住,才不可能造成兩軍混戰的局面,否則這三千北海軍自然會全軍覆沒。太史慈心中雖然暗喜,但口中卻繼續喝道:“嘿嘿,汝等黃巾反賊,已經無處藏身,還敢在此大言不慚。”


“我等來此,乃是因北海糧廣,若肯借一萬石糧食,我等立刻退兵;如若不然,打破城池,老幼不留!”


太史慈喝道:“我家主公是大漢之臣,守大漢之地,就算有糧食豈能借給你們這些黃巾餘孽!”劉克大怒,未等管亥下令便拍馬向前飛出,大呼道:“太史小兒,速來受死。”太史慈也是大怒,正要上前,身後也是一將飛出,喝道:“太史將軍,殺雞焉用宰牛刀,讓我邢原先會會他。”太史慈一瞧,是孔融昔日手下的裨將邢原。


片刻間,兩人戰在一處,約有三十回合,劉克便一槍將邢原挑于馬下。太史慈大怒,拍馬上前,和劉克戰在一齊,只**,就將劉克挑于馬下,那邊鄧成大怒,揮刀直取太史慈,也是**被太史慈挑于馬下。


管亥本就對丁淮當日的私縱之恩感恩戴德,此次來攻打青州實是無奈之舉,方才聽得太史慈之言,心中更有慚愧,但見片刻間連折了兩員大將,不由大怒道:“太史小兒,休得倡狂,管亥並非怕你,納命來。”


太史慈見管亥已被激怒,心中暗喜,持戟與管亥戰在一齊。兩人戟來刀往,交手五十回合竟然不分勝負。太史慈心中不禁暗暗吃驚,心想這個管亥果然不凡,難怪主公說他是昔日張角手下的頭號大將。


但是這是太史慈投靠丁淮以來的第一仗,豈能有敗,何況丁淮眾人此刻都在城樓上觀戰。於是,太史慈奮力又戰三十回合,依然是勝負難分之局。憨鬥間,太史慈忽然想起丁淮的叮囑,看看時機也差不多了,大喝一聲:“今日天色已晚,明日再戰,如何?”


管亥與太史慈大戰了八十回合,早已手軟,聽到此言,正合心意,喝道:“好。”說完便虛晃一刀,命令大軍緩緩撤退,自己揮刀斷後。早就知道丁淮用兵如神,善於用計,回到大營後,管亥不敢怠慢,擔心丁淮趁夜劫營,於是在營中各處暗伏精兵射手,自己也是戴甲而睡。


沒想到,等到天亮,也不見對方一兵一卒前來。管亥正想脫衣再睡,又聽士兵來報,太史慈又來溺戰,無奈之下,只得打起十二分精神前去迎戰。


本來管亥武藝就比太史慈差了一籌,加上晚上又沒休息好,如何能勝。太史慈卻早得丁淮授計,不可取勝,只可戰平。


於是二人又從早上殺至天黑,也只是戰了個平手。約定第二日再戰後,雙方各自收兵回營。


是夜,黃巾軍正在熟睡,忽然聽到四面八方都是喊殺聲,到處都是火光,黃巾軍頓時大亂,很多士兵還在睡夢中就被殺掉了。而聽到喊殺聲跑出營帳的士兵,全是衣不著甲,馬不及鞍,更多的人是還沒來得及拿起兵器就被斬殺。丁淮同趙雲帶領旋風騎和精兵一萬,沖入敵營,往來衝突,同時讓士兵高喊“投降不殺”的口號。


左邊,典韋、武安國帶領五百黑甲騎襲擊左營,右邊許褚、太史慈率領五百虎豹騎襲擊右營。黃巾軍原本就是烏合之眾,加上昨夜未曾休息,如何擋得住、旋風騎、黑甲騎和虎豹騎這三支丁淮的王牌軍隊,只殺得眾黃巾哭爹喊娘,一聽到“投降不殺”,紛紛丟掉兵器,跪地請降。


丁淮、趙雲正行間,忽遇一將,斜披一副鐵甲,未帶頭盔,黑面短須,倒有幾分威猛,手提大刀,跨下騎著烏騅馬,正是管亥。丁淮心中大喜,二話不說,揮戟上前,直取管亥,嚇得管亥忙舉刀相架,“當”的一聲,管亥只覺得手臂一陣酸麻,幾乎拿不住刀。管亥不由心中暗驚,沒想到丁淮竟有如此大的力氣,遂不敢再與其硬碰,展開刀法,和丁淮戰在一處。


戰了五十回合,一直沒有得到很好休息的管亥便只有招架之功,再無還手之力。這時丁淮挺戟又刺,管亥忙舉刀招架,殊不料這是虛招,只見丁淮三叉戟一擺,未等管亥反應過來,鐵戟已重重拍在管亥背上,管亥只覺得喉頭一甜,口中鮮血噴出,再也拿刀不住,落下馬來。


丁淮叫手下將管亥綁了,大聲喝道:“管亥已擒,降者免死”,手下士兵也跟著高喊“管亥已擒,降者免死”。眾黃巾本就毫無鬥志,此刻聽到主將被擒,又聽到四周皆是喊殺聲,不知對方到底多少兵馬,紛紛跪地請降,一場激烈的戰爭結束了
jackyand5566 發表於 2011-6-26 22:16
丁淮收兵回城,清點人數,旋風騎、黑甲騎、虎豹騎毫髮無損;一萬士兵共計重傷五十人,輕傷二百人,無一人死亡。3zcn.coM共計殺敵一萬,俘虜七萬,此戰可謂完勝。眾將紛紛向丁淮道賀,稱主公練兵有方。


回到城中,丁淮讓趙雲、太史慈、武安國、趙弘去整編投降的黃巾軍,並厚葬邢原,同時命人帶上管亥。不一刻,管亥帶到,抬頭一看,大吃一驚,原來堂中所坐之人,正是曾對自己有恩的丁淮,心中不由有愧,又看到他身後的典韋、許褚威風凜凜,如惡神一般,不覺心生害怕。


這時,典韋大叫道:“賊人無禮,見到我家主公怎敢不跪。”


丁淮一揮手,從座上起身,來到堂前,親自為管亥鬆綁,喝斥道:“管將軍與丁淮也算是舊識,你等怎可如此對待管將軍,還不與我下去。”典韋挨了丁淮訓斥,不敢在帳中停留,急步出賬而去。看到丁淮不但將貼身大將呵斥出去,並且親自為自己解開縛繩,使得管亥搞不清丁淮的葫蘆裡面賣的是什麼藥,便只有沉默不語,任由他將自己身上的繩索解除。


為管亥解除了繩索之後,丁淮道:“丁淮對管將軍的忠義甚是欽佩,只是自從上次廣宗一別之後,管將軍為何依然棲身為賊?”管亥臉上一紅,良久才道:“管亥並非不知好歹之人,心中自是十分感激丁大人的私縱之恩。自將天公將軍的遺體安葬在了泰山之中,我等也想聽從丁大人的建議,棄兵脫甲做一良民,怎奈官吏重重盤剝,讓人生不如死,這才再次揭竿而起的。”


丁淮怒道:“非也,你們雖然不滿官吏盤剝,無奈之下,再次起兵,就應為百姓而戰。但是你們屯大軍于泰山之中,平日四處打劫,所至之處,雞犬不留,百姓塗炭,你們這等所作所為,和貪官污吏有何兩樣?”


管亥低頭深思,良久不語,丁淮又趁熱打鐵道:“我自接任北海太守以來,組鄉勇護家園、招流民開荒地,丁淮雖然不才,卻也使北海之地有今日之相,百姓衣食無憂,城內夜不閉戶、路不拾遺。旦觀天下即將大亂,百姓又將深陷火海,你既有憂民之心,何不與我一起赴國難、申民怨、平天下,還天下百姓一個朗朗乾坤、太平盛世,不知管將軍意下如何?”


丁淮一席話說得管亥虎目含晶,“撲通”一聲跪倒在丁淮面前:“今日聽得主公一席話,令管亥茅塞頓開,痛悔往事。管亥之命原就是主公所給,今後定當誓死效忠主公,若違此言,天地不容。”


丁淮大喜,忙將管亥扶起,眾人皆來道賀,恭喜主公又得一員大將。丁淮將眾人介紹給管亥認識,同時大擺酒宴,為管亥接風,更令管亥感動不已。而黃巾降卒見管亥都投降了,便也真心投降。


丁淮讓七萬人中的老弱病殘分田務農,擇其精壯,得精兵三萬,分散在各部曲之中。這樣,北海軍就由原來的兩萬,擴大到了五萬人,丁淮又讓管亥和太史慈、趙雲、武安國等人一起每日訓練士兵。


收降管亥之後,丁淮密切關注著青州其他地方的局勢,因為三路黃巾軍中尚有兩路,以焦和、田楷的實力不可能打得贏十二萬黃巾軍,必然會向北海求救,那時青州將會成為自己的囊中之物,隨手可取。


同時,丁淮也從管亥那裡瞭解到,那兩路黃巾軍首領一個是管亥心腹大將汪波,另一個是便是韓烈,韓烈此人頗有將才,雖然在管亥手下為副職,卻素與管亥不和,再加上其手下大將臧霸及三個妹妹得武藝均不在管亥之下,向來瞧管亥不起,如今管亥歸降,此人必然不會再聽管亥號令。倒是汪波那裡,只要管亥出面必然歸降。


丁淮對於韓烈並不陌生,在平定張角之亂的時候,丁淮曾多次與韓烈交手,雖然每一次都是丁淮大獲全勝,韓烈狼狽逃竄,但是每一次韓烈都不是主帥,不能真正左右戰局的發展。所以,若是讓韓烈與丁淮真正的對陣的話,誰贏誰輸還是未知數。但是,等這一次管亥的歸降使得韓烈脫離了控制,真正成了一個六萬人的統帥,可以與丁淮一較高下的時候,丁淮的手下卻又多了郭嘉和田豐兩個超級謀士,這就註定了韓烈的失敗。


丁淮與眾謀士商議之後,命人手持管亥書信去見汪波,此刻汪波已經不費吹灰之力地取下了濟南國、齊國,州牧龔景倉皇逃到樂安郡。汪波率領大軍緊追不捨,現在正在樂安郡的路上。得到管亥的手書,汪波幾乎沒有任何遲疑就決定投降了,畢竟丁淮的名字對於在張角之亂中保得性命的黃巾將領來說幾乎是一個噩夢。


於是,丁淮讓汪波繼續率領其手下將士,並依舊打著黃巾軍的旗號,汪波將樂安城的東、西、南三門團團圍住,日夜攻打,只留少數人馬攻打北門,同時在北門外十裡處暗設伏兵,守株待兔,等待著太守焦和上鉤。


丁淮另外命令一萬北海士兵換上黃巾降卒的服飾,由管亥帶領,突襲臨淄。結果可想而知,龔景絲毫沒想到黃巾軍會越過北海城,從後面打來,頓時防備不及,臨淄城失手,龔景也被管亥一刀砍了。然後丁淮佯裝率領三萬大軍攻打臨淄,結果“賊軍”見官兵勢大,不戰而降。同時,樂安郡失手,太守焦和被殺的消息也接著傳來。


於是,丁淮分兵一萬讓太史慈駐守齊國,自己率領大軍佯裝攻打樂安郡,同時派北海的黃巾降將前去勸降,結果兵不血刃便取了樂安郡。接下來,丁淮便揮師向西,裝作攻打被汪波的黃巾軍佔領的濟南國,正遇黃巾軍,“大戰”一場,盡俘其眾,同樣丁淮對於汪波的這六萬軍隊,也是將老弱病殘分田務農,擇其精壯,得精兵兩萬。


丁淮聲稱為了防備黃巾軍,遂各派兵一萬把守濟南、齊國,自此青州的三郡、三國,不到半月,除城陽郡之外其餘三國、二郡的實權已落到了丁淮手中,丁淮也不動聲色地將治所從北海遷至臨淄,儼然以青州牧的身份坐鎮青州,差的只是朝廷下道任命的聖旨。


韓烈率領的六萬南路黃巾軍首先攻下徐州東莞郡,然後向東攻打城陽郡。不到半月,在韓烈的猛烈進攻下,安丘、淳于、昌安、平昌、高密、姑慕相繼失陷,韓烈大軍直逼東武城,形勢非常危急。城陽太守田楷數次想向丁淮或徐州陶謙求救都被手下謀士徐宣死死勸住。


徐宣言道:“丁淮,乃是虎狼之輩,沒有經過朝廷許可,用詭計取得青州的大部分。而且丁淮既然已經掃平了青州三國兩郡,卻遲遲不肯出兵相助,必然是想坐收漁翁之利。大人若是向他求助,則正中其下懷,無疑將城陽郡拱手送到丁淮手中。若是向徐州求救,不等丹陽兵到,東海怕已落入丁淮小兒之手,況且陶謙此人雖然和太守交好,但是陶公雖然名為徐州牧,徐州掌權者卻是他的兩個兒子。陶公雖然仁義,但他的兩個兒子卻早就想染指青州,此舉無疑是引狼入室。況且,東武城內糧草可支援一年,士兵尚有萬五,更何況東武城池高大,易守難攻,只要軍民同心,黃巾賊兵雖然勢眾,卻難以攻破東武城,我們已經堅守了一月,只需待敵軍糧草用盡,東城之圍自然可解。”


但是,田楷生性膽小,又認為自己和陶謙的交情不錯,陶公之子豈能害他,再加上徐州東莞郡也落到了黃巾軍的手中,陶謙豈有不出兵的道理。即便陶謙不想出兵援救東城,但是東莞總要收復,一旦陶謙出兵必能牽制韓烈,東城之圍自解。


所以,頗以為高明的田楷便沒有聽從徐宣的勸諫,還是派人向徐州陶謙處求救。徐宣知道以後,仰天長歎道:“田大人不聽我言,城陽郡必將落入丁淮手中。”於是,徐宣便辭去官位,託病不出。[
jackyand5566 發表於 2011-6-26 22:17
且說丁淮得了青州三國兩郡,隨時關注著城陽郡的情況,並且早在漢中之時丁淮遍灑各地的暗探也起到了作用。3zcn.com這日細作來報城陽郡的情況,丁淮很是驚訝,城陽郡中竟然有徐宣這樣的人物。若是田楷聽從徐宣的勸告,城陽郡堅守一年不成什麼問題,而韓烈必然因為糧草不濟,無奈退兵。


歷史上,田楷並不是十分有名的人物,只是公孫瓚、袁紹爭霸時候,公孫瓚派往青州的刺史。而徐宣更是沒有絲毫的名氣,若不是這次在城陽郡遇到了,丁淮根本不可能知道三國中還有徐宣這號人物。


田楷若是不向外求救,丁淮就算能夠打敗了韓烈,也沒什麼理由拿下城陽郡,只有田楷主動向外求助,無論是向丁淮還是向徐州,丁淮都有出兵的理由,現在理由來了,丁淮取城陽郡也就變得理所當然了。


於是,丁淮使太史慈、管亥、趙弘留守臨淄,自己以趙雲、典韋、許褚、武安國為將,郭嘉、田豐為軍師,親率兩萬大軍“援救”城陽郡。這一次,丁淮的精英部隊幾乎傾囊而出,留守的則是剛剛歸降的五萬黃巾士兵,由太史慈、管亥重新進行編排、訓練。


丁淮深知此戰至關重要,因為不但韓烈所率領的黃巾軍難以對付,徐州的丹陽軍也是不易對付,徐州的丹陽軍可算是一支精銳之師,天下聞名,平時根本瞧不起青州軍。這次丁淮的用意就是大敗丹陽軍,樹立青州軍的威信,來日曹操興師到徐州報父仇的時候,徐州陶謙才可能向比他強大的青州求救。


經過五天的行軍,丁淮大軍一路輕易拿下安丘、淳于、高密等被韓烈攻下的城池。韓烈雖然攻下這些城池,因為兵力有限,並未派重兵把守,因而被丁淮一一輕易拿下。第六日,青州大軍便已駐紮在東海城外五十裡處,而徐州丹陽軍也出兵下邳,領軍之人乃是陶謙的長子陶商。


陶謙生有二子,長子陶商貪財,次子陶應好色。早年的時候,陶謙還能管得了兩人,這兩年,陶謙身體大不如以往,漸漸管束不了這兩個不孝的兒子,而徐州的勢力因為陶謙的病重也是一分為二,其中以糜竺為首的糜家支援大公子陶商,陳登父子為代表的陳家則支援二公子陶應。


此次陶謙收到田楷的求救書,加上東莞郡也被黃巾軍佔領,便準備親自帶兵去救援城陽、收復東莞,然而身體的情況卻不允許陶謙親自帶兵,這種情形下,陶商、陶應自然爭著搶著要替父帶兵,馳援城陽、收復東莞,以為徐州之主的地位。


陶商身後有糜家的支援,陶應身後有陳家的支援,糜家的財力雄厚,且又有軍方支援,陳家卻是徐州士大夫的代表,兩家的實力相當。而兩股勢力也因此經常明爭暗鬥,此次出兵兩家更是唇槍舌戰,幾乎到了動武的地步,而陶謙本就不是什麼明主,更是兩邊都不想得罪,左右拿不定主意。這時候,有個人便出了個餿主意,讓陶商、陶應兄弟倆人抓鬮決定,一切聽由天命,陶謙這個老糊塗在實在想不出更好的辦法的情況下也只能這樣做了。


結果,抓鬮的結果是陶商勝出。於是陶謙就讓大兒子陶商率領五萬丹陽軍先解城陽之圍,與青州軍裡應外合大敗黃巾軍,再乘勝收回東莞郡。陶商得到這個來之不易的帶兵機會,自然大喜,如果這次能夠大勝而歸,不但可以成功收回東莞郡,而且還可以順手佔領青州的城陽郡,到了那時候,這徐州之主定是自己無疑,誰都沒有話說。於是,陶商就興高采烈地率領五萬大軍直奔城陽而來。


這邊丁淮探得徐州軍的主帥是從來沒打過仗的陶商時,心下只是冷笑,陶謙真是個老糊塗,竟然拿著五萬將士的性命開玩笑,難怪陶謙在徐州這麼多年一直都得不到軍隊的擁護,因為他根本就不懂得士兵將領的想法,只知道任人唯親。


倘若這次任用糜芳、曹豹二人之一為將,陳登為軍師,恐怕不但韓烈頭疼,就連自己想趁機佔領東莞郡的想法也要破滅,但是這次東莞郡恐怕是要易主了。當然這是丁淮自己的想法,畢竟丁淮不知道糜芳、曹豹與陳登不合之事。


韓烈得知徐州、青州兩路救兵來之後,不慌不忙,也是分兵相拒。由臧霸率兵兩萬迎向丁淮,自己率兵兩萬迎戰陶商,讓自己的三個妹妹率領剩餘的兩萬大軍日夜攻城。其實韓烈這樣派兵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青州軍雖然人數最少,但是丁淮此人卻是用兵如神,未嘗有過敗績,乃是一勁敵。而徐州丹陽軍雖然人數眾多,而且訓練有素,但領軍的陶商卻是個大草包,俗話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只要臧霸能將丁淮的青州軍擋住三日,自己就有時間將丹陽軍打退,然後再和臧霸合兵一處對抗青州軍。另外,城陽郡的治所東武城現在已是岌岌可危,不出三五日,東武城必破,只要能夠進入城內,三路大軍合在一起,加上東武城易守難攻的優勢,青州軍即使再強,也是奈何不了自己了,只能無功而返。


且說,這邊丁淮大軍同臧霸軍隊在高密縣南50裡的地方遭遇。第一日丁淮派許褚溺戰,由於許褚新投靠,臧霸並不認識,見不是成廉、龐德,自持武藝了得,便出營迎敵,不料四十回合未到,就被許褚殺的汗流浹背,大敗而回,退守營內,任由青州軍百般叫駡,只是堅守不出。丁淮看到臧霸堅守不出,便嘗試著攻打臧霸的大營,但數次都被亂箭射回,一時之間,丁淮也無計可施,於是便向郭嘉、田豐問計。


自古以來,謀臣的地位就是這樣,只有在主公無計可施的情況下,才可能輪到謀臣獻計獻策,所以遇到難題之前,只要主公不開口,謀臣是不會輕易發言的。三國歷史上,只有象曹操、孫權、劉備這樣的明主,才有可能讓眾謀臣在戰前廣開言路,集思廣益,最後自己再定下最終策略,


田豐首先道:“韓烈這樣做的目的無非是想以臧霸拖住我軍,然後再以逸待勞,大破徐州的丹陽軍,與臧霸合兵一處,這樣我軍便更難到達東武城下。東武徐宣既然已經託病不出,僅靠田楷之流難守東武,不出三五日,東武城必被攻破。一旦韓烈大軍合兵進城,那麼我們這兩萬軍隊便無力再取東武。假以時日,韓烈一旦在城陽站穩腳跟,我軍若想再取城陽郡,便會難上加難。為今之計,我軍只有速勝臧霸,將戰線推至東武城下,方有可勝之機。”


丁淮聽後,雙眉緊鎖,田豐的話可謂是說到點子上了,這正是韓烈的真正意圖,可是雖然明知如此,卻又沒有好計策破敵。典韋想了想道:“主公勿憂,今夜待典韋率領五百黑甲軍前去劫營,主公可率大軍接應。只要典韋得手,主公便可率大軍殺出,則臧霸便可一戰而破。”


原來今日典韋見許褚把臧霸殺得丟盔卸甲,狼狽逃回,甚是威風,心中不由十分羡慕,便向丁淮提出劫營的想法。田豐忙道:“此計不可用,聽管將軍說,臧霸乃是一名不可多得的將才,豈能不會防備我軍劫營,若貿然前去,必中其埋伏。”


丁淮想了想,也覺得有理,一時之間卻也想不出什麼好的辦法來,於是便向郭嘉望去。郭嘉看到主公向自己看來,知道該自己說話了,不緊不慢道:“嘉有一計,可破臧霸。”丁淮大喜,知道這個郭嘉素有“鬼才”之稱,所思之計必為妙計,於是道:“有何妙計,奉孝可速速講來。”


郭嘉微微一笑,慢慢的吐出四個字:“月夜劫營。”典韋一聽,樂了:“郭軍師真是老典的知己,改天老典請你喝酒。”田豐一聽就愣了愣,不知道為何連郭嘉也這樣說,忙道:“奉孝何出此戲言?”丁淮也很納悶,只是沒有說話,料想郭嘉必有下言。


果然,郭嘉神秘的一笑,道:“符皓莫急,聽嘉把話講完。今日我發現臧霸軍營分為前後左右四營,看上去營營相接,環環相扣,一營動則三營救。但是,四營之中,前營最強,後營最弱,主公可出奇兵直搗其後營。臧霸熟讀兵書,必能看透此計,斷然不會從前營分兵相救,一旦事急,只會從左右營分兵。那麼主公可在其左右營分兵之後,命令兩員上將率軍奇襲左營、右營,快速切斷其前後營之間的聯繫,然後再合殲後營,四營去其三營,臧霸又能如何呢?”
jackyand5566 發表於 2011-6-26 22:18
郭嘉的話音剛落,丁淮便已是大喜,道:“真是妙計。3zcn.Com奉孝不愧有‘鬼才’之稱,此次若是能夠大敗臧霸,奉孝當居首功。”說完,丁淮又偷偷瞄了一眼田豐,發現後者並無任何不快,反而是非常贊同此計,於是,丁淮也就暗暗放下心來,看來袁紹手下謀士不和的現象在自己這裡恐怕不會發生了。畢竟郭嘉、田豐,以及自己以後還想找來的周瑜(注明一點,《三國演義》中將周瑜描寫成一個嫉賢妒能之人,實在是天大的冤枉,因為歷史上真正的周瑜不但不是嫉賢妒能之人,反而其心胸十分廣闊)、魯肅、龐統等人,都不是嫉賢妒能的人。


這時,郭嘉又道:“但是,此計有一個環節至關重要,也可以說決定著此戰勝敗與否,那就是一旦臧霸的左右營分兵相救後營,偷襲後營的我方軍隊勢必要遭遇到數倍于己的敵軍,所以這支軍隊需要具有強大的戰鬥力,以嘉來看,這個重任恐怕只有典將軍統帥的黑甲騎才能勝任。”


典韋聽後大喜,心想郭軍師真是好哥們,這樣的好事還能想著老典,回頭一定要好好請上一場。典韋樂滋滋地正要向前討令,這邊許褚卻是大怒,道:“郭軍師同許褚有仇嗎?”郭嘉故意裝迷糊道:“嘉與許將軍同在主公帳下效力,怎會有仇?”


許褚道:“既然無仇,那軍師便是瞧不起我虎豹騎了。”郭嘉故意裝作大驚的樣子:“許將軍何出此言,虎豹騎乃我軍精銳,同黑甲軍同為主公的兩大王牌主力,郭嘉豈敢小瞧?”許褚氣呼呼道:“那軍師為何說劫營者只有黑甲騎才能勝任。主公曾經說過,虎豹騎雖然成立較晚,但是由於訓練有素,其實力絲毫不遜色于黑甲騎,軍師何出‘只有黑甲騎才能勝任’之言。”


郭嘉裝作毫不知情,故意向丁淮問道:“主公說過這話嗎,怎麼郭嘉一點都不知道,所謂‘不知者不為罪’,仲康莫怪。”丁淮暗暗好笑,這郭嘉的演技真是一絕,絲毫不亞于其謀略。許褚畢竟乃是忠厚之人,聽了郭嘉的解釋,臉色便逐漸緩下來,但是心中的那股氣卻是依然未消,轉身對丁淮道:“主公,許褚願率本部五百虎豹騎奇襲敵方後營。”丁淮和郭嘉相視一笑。


臧霸,字宣高,泰山華縣人,三國時曹魏名將。少有壯節,威勇果敢,其父臧戒因廉遭忌,為泰山太守收押,臧霸時年十八,引眾劫救父親出走,天下知名。後從陶謙擊黃巾,又連結孫觀、吳敦、尹禮等,為泰山寇帥,又名奴寇。曹操討伐呂布時,臧霸等曾帶兵往助呂布。呂布被擒後,曹操尋得臧霸,一見大悅,便以臧霸為琅邪相,割青、徐二州委任于臧霸。


臧霸保守東方,清定海岱,又久從征伐,屢阻孫權之師,累遷威虜將軍、徐州刺史、揚威將軍,功勞殊多。曹丕即王位時,臧霸遷鎮東將軍,進爵武安鄉侯,都督青州諸軍事。後進封開陽侯,徙封良成侯。並與曹休討吳賊,破呂范于洞浦,被征為執金吾。明帝即位後不久逝世,追諡曰威侯。


是夜,臧霸將整個軍營巡視了一遍之後,便繼續回營看書,這是臧霸帶兵的習慣,每隔一個時辰便會巡視一遍,然後便回營看兵書,到了亥時才能安然入睡。剛坐下,忽然有士兵來報,說是敵軍偷襲後營,臧霸忙問有多少人,士兵回道,大約有五百左右。


臧霸聽後沉吟了一會,心想,莫非這是丁淮的誘兵之計,用少量軍隊偷襲我方後營,以達到分散我軍注意力的目的,然後派大軍趁機攻打前營,我不可上當。對方才五百人,我軍後營有三千士卒,是敵軍三倍,怎能不敵。況且左右兩營各有四千五百士兵,即使後營不敵,再去援救不遲。


於是臧霸傳令讓各營按兵不動,同時在營內做好埋伏,命令後營一定要擋住對方攻勢。安排完之後,臧霸長籲了一口氣,忽然一想,丁淮此人鬼計多端,便感到不妥,急忙喊住傳令兵,命令左右兩營各自分兵五百前去夾擊敵人,前營依然按兵不動,同時做好埋伏,只等對方前來偷營,士兵領命而去。


傳令兵走後,臧霸看也不下兵書,合上書簡,走到大帳門口,望著天上的明月,心潮澎湃。丁淮這兩個字在臧霸心頭壓了很長的時間,收趙弘、滅波才、殺彭脫、誅卜已,殺得自己和韓帥兩人每次都是狼狽逃竄,這些事情每件都能讓臧霸震驚,後來更傳言丁淮曾經在五千對五萬的劣勢情況下大敗褚帥,是多麼英雄了得,此人更善於用計,但如今看來今日之計不過如此,這等雕蟲小技,豈能瞞我,今晚定叫他有來無回。一想到今夜就可大敗丁淮于此,臧霸心中不禁有些激動。


黃巾軍雖然人數眾多,但是多為烏合之眾,將帥少找,並且天公將軍張角任人唯親,只知重用他的兩個弟弟,不重人才,方才導致起義失敗。若是張角從起義開始就能重用像自己和韓烈這樣的人才,豈能落到今天的地步。


臧霸自認文有謀武有勇,只是不受重用,加入黃巾軍數年以來,南征北戰,戰功累累,僅僅得到偏將的職務。而自己最為佩服的韓副帥韓烈,加入黃巾軍時日雖短,但是若論戰功,黃巾之中,無人可比,多次救張角兄弟于危難之中,較之自己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卻也一直未能受到張角賞識,直到後來波才提拔,但是至今卻也只能屈居在管亥之下,擔任副帥。而黃巾三大帥之中,除了褚燕能夠稱得上智勇雙全,管亥、張牛角二人,卻只有匹夫之勇,只因從開始便追隨張角,便身居大帥之職,黃巾焉能不敗。


想到此處,臧霸心頭頓時一片黯然,但隨即又想到今夜之戰,只要能夠大敗丁淮,不但城陽郡可得,就算全取青州也只在咫尺之間,從此再不必藏身泰山,每日為糧草憂心了,更會因大敗丁淮而名揚天下,成為一代名將。


想到這裡,臧霸不禁信心十足,直覺得心頭一片光明,前途一片大好,於是臧霸便穿上鎧甲,持刀上馬,在營內來回察看,並親自安排埋伏事宜。臧霸命令弓駑手埋伏在大門內兩旁,只要丁淮前來劫營,便亂箭齊發,然後,伏兵一起殺出,定叫丁淮有來無回。


且說一柱香的功夫過去了,還未見敵軍主力動靜,反倒是後營的喊殺聲一直不斷,臧霸心中暗覺不妙,卻又想不出哪裡不妙。雖然臧霸絕對相信自己親手訓練的士兵的實力,但是一柱香的時間竟然搞不定對方的五百人馬,使得臧霸對自己的猜測產生了懷疑,但是臧霸還是不肯從前營分兵相助。


但畢竟知道丁淮善於設伏,細細考慮之後,臧霸依然不敢調動前營兵力,便傳令左右兩營再次各分兵一千援救後營。


又過了一柱香的功夫,後營的喊殺聲漸漸小了,臧霸的心情也漸漸平復下來,心想自己的判斷還是正確的。正在這時,忽然從左右兩營又分別傳來震天般的喊殺聲,而後營的喊殺聲再次響起,臧霸頓時明白對方的意圖了,可是已經晚了。


自己現在不得不回身營救,雖然很有可能甚至說是一定會陷入對方的四面包圍之中。但是,如果自己不回身相救,一旦三營失手,前營依然會陷入對方早就設計好的包圍當中,自己恐怕到時候連逃跑都找不到方向。


於是,在冷靜思考了一會之後,臧霸果斷的命令一千弓箭手斷後,前營士兵直接殺入後營。為什麼臧霸要選擇先救後營呢,原來一旦後營失手,左右兩營就會被對方從中間切開,從而被分別包圍、吃掉。


臧霸前營的前方,能夠將臧霸前營的情況瞧得非常清楚,丁淮暗暗佩服臧霸果然是臨危不亂的將才,更是決心要將其收至麾下。覺得時機到了,丁淮向後一揮手,身後的四千士兵無聲無息的向臧霸前營逼近。


當臧霸到達後營的時候,發現自己再次中了對方的詭計,左、右、後三營早已經被丁淮全部吃掉,自己所聽到的喊殺聲剛開始的時候確是真的,到了後來便成了假的了,是對方的士卒故意發出的喊聲,讓自己以為三營的戰鬥依然在激烈進行著,引誘自己上當。


等臧霸全部明白過來丁淮的這一環套一環的計策,想要回軍的時候,已經是太晚了。臧霸軍的後路已經被丁淮的四千士兵完全堵死,現在前後左右都是青州軍隊,自己的這八千部隊已經被團團包圍。


臧霸心中不禁苦笑一聲,丁淮平定黃巾之亂並非全靠運氣,自己還是太小看丁淮了,太想贏得這場戰鬥了,沒有能夠完全冷靜地考慮問題,導致判斷失誤。若是開始就集中兵力援救後營,雖然註定也會大敗,卻不會被敵軍分別吃掉而導致最後被團團包圍。臧霸心中不由一歎,看來今夜凶多吉少,於是鋼牙一咬,臧霸率軍拼死突圍,八千黃巾軍雖然被青州軍團團包圍包圍,但臧霸畢竟平時治軍有方,黃巾軍能夠臨危不亂,在臧霸的指揮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拼死反抗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