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一章:不成
吳掌櫃的手指枯瘦而纖長,在打開卷軸的時候,雙眼習慣性地瞇了瞇,要看得更加清楚些。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紙上兩行大字,行書,筆走龍蛇,綿延而下。看上去,頗有些一氣呵成的淋漓氣勢。
這兩句詩源自唐朝詩人韋應物的七絕,乃是名句,用作書法之上,相得益彰,可以加分不少。殊不知葉君生此番用法,卻是偷懶了。最起碼,比起他之前的做法,諸如那《糊塗帖》,相比之下,無疑偷工減料了。
而最大的差別,自然屬於留白處的章印。
這三幅字,葉君生所用印章便是李逸風所贈送的那方雞血石印章,銘刻著「彭城葉豐」四字。
「彭城葉豐?」
吳掌櫃念叨著,趕緊陌生得很,甚至連彭城在哪裡,都有些糊塗——要知道天華朝資訊蔽塞,普通人等一輩子都未必會離開縣城,更不要說到別的州府去了。再加上書籍刊行不發達,關於地理方面的知識更是貧乏得很,許多人甚至不知道國外有國,認定天華朝便是天下。
在冀州管轄下,彭城只不過是一個小縣城,名不經傳,長居於江南的吳掌櫃沒有聽說過,那是一點不稀奇。
至於「葉豐」這個名字,他搜索枯腸,也無甚印象——沒印象才是對的。本來便認定對方籍籍無名,倘若突然冒出一個響亮的名字來。那才見了鬼呢。
本來吳掌櫃想快速跳過署名這一點,可是端詳那印章鐵畫銀鉤。筆觸凜然,頗為不凡。其本身鑒賞水平說不上多高,但春來秋往,兢兢業業在店舖裡服務了幾十載,沒吃過豬肉可也見過豬跑。用句行話說:「唯眼熟耳。」
審閱得多了,對於字畫各個細節方面都有些心得見解。現在他見到書法上的印章法度。多少瞧出些端倪來。
此子用的印,看來不是尋常貨色呀!
算是他有眼光,那方雞血石印章出自李逸風之手,作為誠心贈品。可謂下足了功夫,豈會差到哪裡去?
身為文人,一方印章便等於自家門面,馬虎不得。葉君生用此好印,對此吳掌櫃不由高看了兩分,態度端正起來,然後再仔細看字。
字,同樣是好字。用筆飽滿,精神,其中還有一股氣息蘊含著。渾然一體,看下來,非常舒服。
不得不說,這是吳掌櫃近年來所審閱到的,少見的好字了。尋常書生前來兜售作品,書法大都中規中矩。一言以蔽之,匠氣太深,工整倒是工整了,卻像是印刷出來的。無甚藝術造詣,價值不高。
葉君生這一幅字不同,頗有些獨樹一幟的味道,很耐看。
端詳了一會,吳掌櫃按耐不住又去看其他兩副,觀摩完後,腦子裡迅速計算著,有了分寸。
一盞茶時間後,他放下字,沉吟問道:「葉公子,不知你這三幅字要價幾何呢?」
「一百文一幅。」
葉君生的回答很乾脆。
這個價碼比起以前獨酌齋時期,降落了許多。關鍵在於非常時刻,非常作法,沒必要斤斤計較。又或者說昔日的售價,多少有些炒作的成分在裡頭,等於是姜太公釣魚的擺設。
百文一幅,才是最接近當前的真實行情——他在書法上的名望,哪怕寫出了讓李逸風等都驚為天人的作品,可整個大範圍來看,還是過於狹隘,不具備普遍意義。
一朝成名的事例有,可歸根到底,還是要時間積累,方見底蘊本色。
話說回來,如果葉君生能在才子競賽上揚名,那又是另一副行情了。但還沒有發生的事情,有待證明,不能混為一談。
「百文一幅?」
吳掌櫃露出了訝然的神色:這個價碼無疑超出他的心理預期許多,難以接受。畢竟對於默默無聞的書生作品,能有五十文一幅,便算高價了:
「葉公子,恕老朽直言,你這個價,高了。」
說罷,眼睛又瞇了起來,悠然看著葉君生:生意嘛,不外是討價還價。在這方面,他算是老手,自問對付一介書生,該手到擒來。葉君生二十出頭,能做過多少營生?
葉君生微笑道:「抱歉,如果低於這個價,我是不會出手的。」
吳掌櫃一怔,倒沒料到對方態度如斯堅定,想了想,道:「既然葉公子有如此自信,不如掛在本店內寄賣吧。」
寄賣,店舖只是收取一定比例的費用,但幾乎不用擔當任何的風險,能賣出去就能賺,賣不出去,也是賣主的問題,最多佔用一些地方而已。
聞言,葉君生搖搖頭:「那我還是去別家問問吧。」這話更是堅決,等於主動告辭了。
吳掌櫃不愧是老油條,很靈敏就嗅出了其中的門道:要麼葉君生自信滿滿;要麼就是他手頭拮据,等錢用,才不選擇寄賣形式,皆因等不起了……
仔細掂量,還是後者的可能性高些。
有戲!
此原因本身便可作為一個砍價的切入點,依照過往經驗,簡直無往不利。他乾咳一聲,正準備開口,提出一個大概「五十文錢」的出價時,不曾想卻見到葉君生在動手收拾字帖了。
看態勢,端是沒有絲毫還價的餘地呀。
一股莫名惱意潑辣辣湧起,吳掌櫃也不出價了,恢復淡然的神色,道:「既然如此,那葉公子且去別家問問吧。莫怪老朽說話不中聽,我在這細柳巷做了幾十年,閱人無數,經手的字畫更是數不勝數。百文一幅字的行情,哪怕問遍此地,只怕都沒人敢要的。」
買下來,出不得手,那就是砸手裡頭了。蝕本的話,負責的掌櫃責無旁貸,輕則被東家訓斥,重者還會打了飯碗。故而都要謹慎操作,力爭壓下收購的價格來才行。
葉君生捲好三幅字,放回書筪內,朝吳掌櫃一拱手:「勞煩老先生了,告辭。」信步走了出去。
身後吳掌櫃一聳肩,喃喃道:「一年到頭,總會許多心比天高的年輕人,高不成低不就,可最後呢,始終是四處碰壁,彷徨無計罷了,可惜呀。」
這話說得雖然低,可走出不遠的葉君生還是聽見了,腳步略一停滯,但終是沒有再回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