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歷史] 隋末 作者:木子藍色 (連載中)

 
andychen64 2013-1-14 17:24:58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958 241246
andychen64 發表於 2013-2-19 15:51
第二卷 高築城 第562章 擋者披靡

    天空陰風怒號,雪飛片片飄落。

連綿的聯軍大營火光沖天,血花飛濺,無數的聯軍士卒驚慌的跑出營帳。

    聯軍前後左右中五軍,東面的聯軍就劃分為左軍,是由北平郡盧龍的趙家家圭趙匡名義上統率。花白頭發,騎著一匹高大雄駿白色戰馬的趙匡早年也曾經是北齊的一名校尉,不過北齊滅亡後,他就歸隱北平家中不出。

    披掛整齊的趙匡眉頭緊皺,目光直盯著東面如火龍一般直沖過來的朝廷兵馬。

    太快了,快到讓他這個曾經久經戰陣的左軍統帥,也感到一陣心驚。

    他轉身回頭看去,身後的大片營地上,士卒們還在慌亂的奔跑,大部份的士卒還沒有準備好。

    “趙大,馬上集結所有趙家親衛騎兵,隨我一起迎上去!”趙匡只看到遠遠沖來的朝廷騎兵,並不知道來的是遼東重騎。以眼下亂糟糟的士卒,根本無法擋住這支騎兵。

    曾經帶過兵的趙匡深知,如果不能將對方騎兵的勢頭揭止,那麼現在還沒有完成集結的東面營就有可能潰散。甚至東面大營的潰散,有可能會引起連鎖反應,到時說不定整個大營都將潰散,他必須為大營贏得時間。

    趙家多年來在各個莊園秘密訓練的上千騎士已經匯聚了起來,趙匡一馬當先,他的身後是當年與他一同上過戰場的趙家家將。一千趙家騎兵縱馬迎擊,後面還跟著零亂的上千東面大營中的其它世族騎兵。

    奔馳的戰馬鐵蹄,將營地中的積雪踐踏的高高揚起,如雷般的鐵蹄之聲隆隆作響。

    雙方騎兵正面沖撞,就如同兩個浪頭正面沖撞,激起無數的飛濺的浪花,那就是雙方騎兵的廝殺的刀槍濺出的火花!

    趙匡所率趙家騎兵十分的勇猛,這大部份都是當年跟隨他的家將家兵,這些年雖然他居住北平鄉下,但趙家卻從沒放棄過訓練兵馬。一個個的莊園,就是一個個的塢堡,里面的家丁都是武裝家丁,脫下鎧甲即為農,拿起武器就是兵。

    面對著對面如地獄里竄出來一般的朝廷騎兵,他們沒有絲毫畏懼,提著長槍,拿著彎刀就勇猛的沖了上去。但是他們手上的武器叮叮當當的敲在破軍營的鐵甲上根本無濟于事,而相反的,重裝騎士們的每一次揮舞,就有一個聯軍騎兵發出慘叫倒地!一會兒不到,聯軍騎兵就不斷的被撞倒,撞飛,人馬倒地就象那台風襲過的稻浪,後續部隊奮不顧身的跟隨撲上,同樣給那片堅甲鐵壁打回,被鐵蹄踩成肉泥!

    無論是人,無論是馬,在鐵甲洪流的重壓之下,紛紛給揣倒在地,那勢頭,仿佛是一頭巨大的龍,而漫天的敵軍隊伍不過是巨龍旁邊隨風飄蕩的雲朵,被巨龍只伸出了它巨爪輕輕一排便煙飛雲散散!

    趙家騎兵的迎擊,沒有讓那奔騰的鐵流有半分的停頓,只是讓這股白黑相間的洪流激濺起無數鮮血構成的血花,然後繼續勢不可擋的輾壓而過。

    趙匡沒有絲毫畏懼,縱馬橫沖,奔騰揮槊。一千趙家騎士也敢死異常。

    但不是人人都是趙家騎士,他們後面跟隨的那上千東面營地聯軍騎士們,此時終于被眼前的殘酷事實擊敗。兩千的騎兵,居然連滯留對方瞬間都做不到,就死傷慘重,紛紛落馬。這般殘酷的事實讓他們恐懼,看著那些人馬皆著戰甲,鐵甲戰馬額頭上還有著一根幽幽長刺的樣子,他們心底終于閃過一個名字,遼東破軍營甲騎具裝的重裝騎士營,遼東軍真正的精銳中的精銳部隊。

    他們當即心如死灰,這支如鐵甲怪物一般的騎兵部隊,根本就不是他們能抗拒的了的。想以兩千輕騎就去直面抵擋數量遠勝于他們的委騎,這無異于以卵擊石。

    一聲聲恐懼的號叫,趙家軍身後的聯軍騎士們紛紛調轉馬頭,開始向四面奔逃。原本已經薄弱的騎兵陣,更是瞬間潰散。趙匡與一名遼東軍重裝騎士迎面相對,重騎那長達七米的馬槊,如同一條奔騰的長蛟,瞬間而至。趙匡百忙之中揮起左手中的鋼盾格擋。

    只感覺一股如山般的沉重大力傳來,根本來不及卸去,趙匡就已經如斷線的風箏一般的整個人從馬上倒飛而出,重重的摔在了數丈之外。

    一名趙家騎士飛快的縱馬而至,將昏迷的趙匡從地上搶到馬上。

    “撤!”見家主生死不知,聯軍騎士又已經退走,一名趙家家將立即大吼一聲,護衛著趙匡一路向西逃竄。

    聯軍東面大鼻一片驚慌“遼東重騎兵來了!

    剛剛勉強才聚攏起來的數千兵馬,一看到趙家家主率著兩千騎士前卻迎戰,居然不到半刻鐘就已經徹底敗落下來,立即一哄而散,全都轉身向著西面繼續奔逃。

    處于遼東大營包圍之中的盧家堡城東面塔樓之上,盧家家主盧徹已經全身披掛上塔觀敵。

    滿天火光之中的混亂大營,讓盧徹面如鐵青。

    “傳令下去,中軍鐵壁營、刺槍營、弓手營出東城,倚城列陣,列陣迎敵,勿必將這支騎兵的攻勢阻滯下來。再立即傳令聯軍右軍從西面趕來。再傳令南面前軍、北面後軍自兩翼包抄,將這支兵馬一舉殲滅。”盧徹的手中也有一支三千人的騎兵,這是他們盧家多年來秘密經營的底牌。但是看到強于軍事的趙家家主趙匡率兩千騎兵,都被對方一舉擊潰,他也不敢將這寶貴的騎兵派上前去。唯期待以鐵盾陣、刺槍陣將這支騎兵攻勢阻滯,再以弓箭將其殺傷,最後大軍合圍,徹底殲滅他們。

    盧徹的傳令兵開始飛馳四處傳令,但是聯軍的營地太大了,大到佔據了幾十里地之長。要想將盧徹的命令傳到,一時半分根本不可能。

    盧家城堡東面的堡門已經打廾,一架架的絞索將那吊橋架在了深深的濠溝之上,一隊又一隊手提著大鐵盾的盾牌兵率先出城。沉重的腳步踩在吊橋之上,隆隆作響。

    “ !啊!”

    背城堡百步,數千盾兵口中一聲大喝,紛紛將手中的大盾插入雪地之中,立時樹立起一面面由堅鐵大盾組成的鐵壁。

    後面無數的刺槍步兵也已經源源不斷的從城堡之中涌出,長長的木槍尖上的幽幽鋒芒,反射著戰場之上蕭殺之氣。

    “榮譽屬于我們!殺!、,如風一般狂風突進的重裝騎士紛紛大吼,響亮的嘶吼如一道驚雷震蕩在這雪夜之中。

    鐵甲重騎兵毫無減速的繼續沖擊,隆隆的戰馬,猶如敲擊在聯軍士兵心頭上的催命鼓,讓人心驚莫名。

    黑色的破軍戰旗迎風獵獵作響,若隱若現的招展在戰場之上。

    以狂風驟雨一般的狂猛勢頭,不等盧家的刺槍營趕到鐵盾陣後舉槍列陣,重騎就已經以閃電一般的速度奔騰到了近前。面對著映射著熊熊火光的一面面金屬盾牌組成的鐵壁,破軍營重騎沒有半點停滯,以無可匹敵的勢頭撞了上去。

    盾飛,人倒,陣破!

    一陣陣劇烈無比的金屬撞擊聲傳來,重騎與鐵壁的撞擊,最後倒下的不是騎兵,而是那些盾兵。一面面的盾牌都撞的凹陷下去,一個個的步兵被掀的飛起,落下。

    沒有半絲的停頓,數千盾兵組成的這道鐵臂,瞬間就被輾平。

    如狂風掃落葉,如驟雨打青苗。

    這股勢頭猶如狂飆,披靡一切,毀滅一切,雷霆般的聲勢,沒有任何人,任何命令,任何統帥所能遏止得住!

    雪花在天空飄落。

風在頭頂呼嘯。

馬在耳朵邊嘶鳴。

如山的刀槍在身邊揮舞!

重裝騎兵沖擊而至!他們全身披黑甲,外面罩著的白色披風早已經被鮮血染紅,白色、黑色、紅色,猶如那猛鬼從黑暗中浮現,神威凜凜,勇悍無比。

    他們不畏懼彎刀,不畏懼長槍,也畏懼弓箭。他們與跨下戰馬身上的甲騎具裝,能將九成以上的攻擊阻擋。除了偶爾有戰馬被地上的尸體帳篷等物絆倒,除了偶爾與那些不怕死的聯軍狠狠的撞擊摔落馬下,他們就是無敵的存在。

    他們仿佛生來就不知道死亡是何事!那瘋狂的氣勢,沒有什麼事情是他們不敢做的,單身一人的鐵甲騎兵就敢去單挑敵人的整整的一個隊列,而且一個個憑空生出了無窮的力氣,長槊一揮之下就能把幾個敵兵一起撞飛,一個人就能把對方整個隊列殺散。

    只要還有體力,只要戰馬還在繼續奔馳,他們就是無敵的存在。

    張合率著重騎們踏破了盧徹還沒來的及建起的陣列,自盧家堡城一側疾馳而過,繼續向著那連綿不絕的聯軍營寨一路橫掃而去。

    張合牢牢的記著李奔雷的命令,今夜重騎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從東殺到西,徹底的踏破對方的聯營。

    重騎雖強,不懼刀槍,可一旦重騎的體力用盡,他們就將從最強,成為最弱。

    向前、向前、向前!!。
andychen64 發表於 2013-2-19 15:56
第二卷 高築城 第563章 滅此朝食

    重裝騎兵如一道雷霆掃過,將所有擋在前面的聯軍紛紛擊破。~~

    盧徹站在城堡的塔樓之上,氣的直跳腳。

    唯一讓他欣慰的是,這支如此彪悍的騎兵雖然看起來有五六千人,但是就這麼點人,如果就想擊敗自己的二十萬大軍,無疑是痴人說夢。一邊強忍著心中的憤怒,他一邊發號施令,叫囂著讓傳令兵去傳令給聯聯軍的大小將領們,讓他們合圍殲滅這支朝廷騎兵。

    已經沒有人再去注意朝廷騎兵出現的東面,就連東面那些剛剛被重騎沖的嚇破了膽的聯軍東面的士卒們,此時也是一個個的抹著額頭上的汗水,四處散亂的站在各處平復著剛剛的驚魂一刻。雖然不時的有令呼喝集結,可底下的士卒們卻在磨磨蹭蹭,沒有誰再願意馬上趕去面對那支那猛鬼一樣的朝廷騎兵。

    李奔雷披著雪白披風,跨坐馬上一直在觀看著重騎的沖擊。

    當看到重騎已經沖過了中心的盧家堡位置,而盧家堡中的盧家兵馬也已經大部份出城向西追擊而去之時,他的嘴角泛起了一絲笑意。

    他剛才沒有隨重騎一起出擊,就是為了引出盧家堡中的兵馬。如若不然,萬一盧家的兵馬閉堡不出,那麼這堅固的城堡,到時攻起來就會很麻煩。

    現在城堡中的大部份兵馬已經出堡,所有的聯軍都將目光對準了往西而去的破軍營。就連這些剛受襲的東面聯軍士卒,現在也是放松了警惕,反而沒有了半分準備。

    “傳本帥命令,貪狼營三千輕騎,與兩千武騎營輕騎,立即率輕騎掩殺敵軍後背。以最快的速度,擊破叛軍的陣形,不可與敵糾纏戀戰,只須沖破敵陣即可。順著重騎的方向,一路尾隨掩殺。”

    “其余四萬步兵,本率親統兩萬人馬為中軍,陳林領一萬人為左翼,陳山領一萬人為右翼,自東向西,列陣尾隨輕騎掩殺。驅趕叛軍向西,一舉徹底殲滅叛軍!”

    “得令!”

    “進攻,殺~”

    一聲令下,五千輕騎兵率先縱馬狂奔。自暗夜中殺出。

    隆隆的鐵蹄之聲,讓那些劫後余生的聯軍東面士卒們一個個臉色狂變,齊齊扭頭向東望去。

    但見黑夜之中,又是一支騎兵自暗夜中殺出,滾滾而來。

    “敵騎,朝廷的騎兵又來了!”

    發一聲喊,這一次沒有一個聯軍士兵再次試圖阻攔。所有的士卒撥腿就跑,只恨爹娘少生了兩條腿。

    輕騎在前。他們一路之上並不擊殺那些聯軍士兵,只是如趕羊一般的驅趕著他們向西前進。但如果有將領試圖聚攏反擊,那麼就會有輕騎狂沖而至,一如潮水一般的沖擊,讓其徹底潰敗為止。一旦抵抗的陣列破陣,聯軍潰散向西敗走,朝廷的輕騎就不再追殺他們。

    如此三番五次。再沒有人敢聚兵抵抗。就算有的世族將領下令,那些士卒也沒有人理踩了,所有的人只是一路向西奔逃。

    輕騎奔馳向前,不少的潰散的聯軍士卒漸漸又落在了他們的身後,那些沒有了輕騎追趕的士卒還沒有來的及松一口氣。只見後面又是無數轟轟的腳步聲傳來,只見黑夜中密密庥麻的朝廷步兵正列著寬廣的步兵陣向著他們沖來。

    官兵們手中的弩機幽黑發亮,嗡嗡的機弦響起,落在最後面的上百聯軍士卒瞬間被弩箭淹沒。

    “跑啊!”

    聯軍士卒們魂飛天外,不得不再次向前狂奔。

    如同生命的收割者。遼東軍步兵們緩緩向前推進,在他們的前面,是數倍速于他們的聯軍士卒。聯軍雖多,卻已經是人人喪膽,根本無人能組織反擊。

    “大王,大事不好了,朝廷的大軍從後面殺過來了。後面的兵馬全潰了。”

    一名聯軍校尉騎著戰馬自後面直沖而來,迅速的趕到了正率著追趕重騎兵的盧徹。

    “有多少人?”

    “最前面是上萬的騎兵,後面還是六七萬的步兵,他們已經把後面的兵馬全部擊潰了。”

    盧徹差點暈了過去,上萬的騎兵。六七萬的步兵,朝廷還真是看的起我。居然調來也這麼多的兵馬。

    但轉念一想,又覺得不可能,朝廷哪來的這麼多兵馬。

    “不可能,朝廷的兵馬早就調到了各處戰場,離漁陽最近的兵馬,只有臨渝關與北京城和軍都關的兵馬,就算加起來,也不定有七八萬人,朝廷哪來這麼多兵馬殺到?更何況,本王早就派斥候監視著臨渝、軍都與北京城,根本就沒有消息說朝廷大軍調動,現在怎麼可能有七八萬人殺到?”

    那校尉滿臉的哭喪,“大王,末將也不知道這些,但是朝廷的兵馬確實已經殺過來了。所有試圖阻攔的弟兄們,全都被擊潰了,現在後面已經潰了。”

    听到那校尉的話,盧徹心中慌了。

    他能聚起這麼多的兵馬,不過是因為盧家是河北北部最大的世族,更兼三支盧氏家族都支持他,他才能坐上燕王的位置,聚攏二十多萬的世族聯軍。

    可是現在,他慌了。

    剛剛五千騎兵,就已經將他們的連營踏破,無人能阻。

    眼下又來了一萬騎兵,後面居然還有六七萬的步兵,這他們還如何阻擋。

    “這,這如何是好?”他驚慌的向左右問道。

    盧徹的弟弟皺眉道,“今夜受敵突襲,陣勢已亂,眼下朝廷大軍又自後殺到,卻是無可抵擋。大王,不如我們先退入盧家堡,有此堅固堡壘,家能阻敵于外。待得明日天明,我們再整頓兵馬,與朝廷大戰不遲。”

    盧徹一听,忙激動的道,“對,對,盧端所言甚是。今夜已經不宜再戰,馬上傳令,速回盧家堡。”

    盧徹的命令傳到各支隊伍中,大家一听回城堡,都馬上高興的點頭同意了。他們都已經知道後面又來了朝廷的大軍,再這樣打下去,他們還沒有把前面那如閃電一般奔馳的重騎兵給滅了,他們就要被後面的朝廷大軍給滅了。

    黑夜之中與朝廷亂戰,最吃虧的還是他們。聯軍中的士卒大多是農民、奴僕,黑夜混戰,本就沒有多少的戰斗力,更加是降落許多。

    追殺重裝騎兵的時候,大多數的聯軍並不積極,但是一听說退入城堡,卻一個比一個的積極,很快的就已經與盧徹的中軍部隊聚攏在了一起。

    亂糟糟的聯軍丟下西面還在被重騎踐踏的士卒們不管,齊齊調轉方向,向著身後的盧家堡趕去。

    聯軍的突然回轉,也出了李奔雷的意料。

    騎在馬上看著身後的盧家堡,李奔雷下令停止了前進。

    叛軍如此迅速的回身,已經有了準備,這個時候再強行驅趕著潰軍沖上去,並不能取得計劃中的成功。

    李奔雷調出五千步卒包圍了盧家堡,然後以剩下的三萬五千步卒在盧家堡的西面五百步停止,列陣迎敵。

    五千輕騎也調了回來,護衛兩翼。

    聯軍在知道盧家堡已經被朝廷兵馬圍起,並擋在了身後時,不得不放慢了腳步,花了近一個時辰重新聚集兵馬。

    一夜的撕殺,天漸漸明亮,盧家堡方圓數十里的範圍內,那原本營帳處處的景象已經不見,剩下的唯有那凌亂的雪地上,處處還冒著煙霧的一地毀壞的亂象。

    卯時,兩軍的主力開始遭遇。

    天空下著小雪,千軍萬馬在雪霧中,飄蕩似的若隱若現,戰線如同長蛇般蜿蜒動蕩。

    到得天完全亮後,叛軍的主動出戰。聯軍的隊伍如同烏雲般緩緩逼近,他們的隊伍覆蓋了整個大地,黑壓壓的兩翼長長地伸展開來,一眼望不到盡頭,揚起的塵囂遮天蓋日,“沙沙沙”的腳步聲不斷響起。

    李奔雷冷笑著︰“跳梁小丑,也敢出來囂張!”

    雖然叛軍數目眾多,但他毫不畏懼,叛軍如果昨夜趁著夜色四下奔逃,躲躲藏藏跟自己打游擊的話還真的難以對付,但是如果要打起野戰來,他們不配。

    叛軍里面雖然也有些士卒是打過仗的老兵,但絕大部分是倉促成軍的老百姓和世族奴僕。而自己的部下的兵馬都是紀律嚴明久經戰火的戰士,驍勇無比,全都是最有經驗的老兵,他們曾參加過遼東之戰,經歷過草原之戰,河北之戰。李奔雷相信,光憑這支虎豹步兵,自己就足以將叛軍一掃而空了,何況自己還有著整整一萬人的騎兵!

    昨夜一戰,雖然最後未能徹底的擊潰殲滅聯軍,但也徹底的震懾打擊了這支叛軍。而且成功的y u叛軍離開了堅固的盧家堡,叛軍現在軍心士氣降至最低點。現在叛軍又要與自己打野外陣地戰,他們這是找死。

    張合的重裝騎兵昨夜踏破了連營之後,已經力盡,最後由五千輕騎接應回了陣營。五千重騎陣亡受傷的不多,大多都是脫力,一解鎧甲,人馬都已經疲憊不堪。短時間內,卻是已經無法再上戰場。

    不過李奔雷毫不擔憂,就算沒有重騎兵的參與,憑著手上的兵馬,依然能殲滅這支叛軍。

    站在陣列前沿,李奔雷騎著戰馬緩緩走過,“滅此朝食!”

    數萬朝廷兵馬齊齊大吼︰“滅此朝食!”
andychen64 發表於 2013-2-19 15:58
第二卷 高築城 第564章 範陽鏖兵

    遼東軍的如雷吼聲,讓世族聯軍的士卒們臉色更加難看。

    此時天已經大亮,看著朝廷的兵馬,陣列整齊森嚴,將士鎧甲精良,旌旗招展如海,刀光如雪,長矛如林,陣列中彌漫著一股強烈的肅殺之氣。

    未戰先怯,聯軍士氣再降。

    盧徹臉色蒼白,不過看到盧家堡只是被圍著,還掌握在城中留守的家將手中時,他心中也是松了一口氣。盧家堡中,不但有他的家眷,也有著大多數盧家族人,如果盧家堡一破,那麼盧家人肯定都會毫無戰意。

    時間拖的越久,盧家城堡越有可能被朝廷兵馬攻破。

    盧徹不敢拖下去,當即下令,率先對朝廷兵馬展開進攻。

    迎著早上的風雪,聯軍聯軍開始緩慢地向前沿移動。

    無數披著簡易的獸皮為甲,喘著粗氣的農民高舉著長矛、刺槍,世族的s 兵們則都穿著簡陋的明光鎧甲,他們一邊揮舞著武器,一邊嚷嚷著︰“殺啊!”、“沖啊!”為自己助膽,聲音驚天動地。

    黑壓壓的隊列如同潮水似地涌向朝廷的陣地,鼓聲滾動,號角齊鳴,士兵們也漸漸興奮起來,仿佛已經忘記了昨夜那驚慌的逃命。

    遼東軍陣勢巍然不動,相比于世族聯軍的喧囂,遼東軍的陣營一片森然。

    如山的長矛林高高地朝天豎起,風吹卷旗幟,發出獵獵的聲響。

    奔騰的馬蹄聲接連不斷,騎著戰馬的傳令兵奔走于各個方陣之間的通道,高聲地發布著口令︰“扎穩陣腳!”、“做好準備!”

    前排的步兵听命地蹲下,將盾牌和長矛托深深地插進泥里,組成一字擺開的防御陣勢,遠遠看去那面銅牆鐵壁上面,仿佛突然綻開了無數的刺hu 。

    在陣勢的後面,一萬人的弓手隊、弩手隊已經排成十列縱隊,正在給自己的強弓、手弩上箭表情冷峻。

    而在整個陣列兩翼則是五千輕騎兵,在兩翼展開,護衛著步兵方陣的側翼。

    兩軍接近到一百步距離時候,沉不住氣的聯軍弓箭手率先放箭了。

    空中密布飛舞的箭矢落入了遼東軍密集的隊列中,不時濺起了一朵血花和呻吟。中箭的遼東兵一聲不吭地倒下,後排的士兵不出聲地站前一步,補上了隊列中的空缺。

    步兵陣中的將領一聲號令︰“舉盾!”師的一下子盾牌手們紛紛把盾牌舉向天空遮擋,從上空望去,整個遼東軍的陣營的前排呈現一片金屬的反光仿佛他們突然間多了個金屬的屋頂。一下子,聯軍的箭矢叮叮鐺擋的射滿了那一面盾牆,卻造不成什麼傷害。

    “弟兄們為了河北沖啊!”聯軍陣前,昨夜被重裝騎士一記馬槊撞飛昏倒的趙匡已經醒來,而且還被委任為聯軍前陣指揮。

    “沖啊!殺啊!”河北的聯軍士兵們紛紛歇斯底里的嚎叫起來,以巨大的喊聲來減弱心中的恐懼。如雷鳴般怒吼中,聯軍發起了沖鋒他們大跨步地跑步前進,以排山倒海的洶涌氣勢沖向敵陣灰色的人群海浪般的奔騰、擴展開來,喊殺聲驚天動地。

    整個隊列漫天地撲向遼東軍的陣頭,氣勢驚人。

    等他們沖到了六十步左右距離時候,遼東軍步兵陣前的將領一揮手︰“放!”第一排弩手隊應聲站起放箭,那密集的箭雨,就如同一陣撲面的暴雨打向聯軍的陣列。在這種距離遭遇強弩射擊,造成的損傷十分可怕,一陣驚人的喧囂“啊、啊”慘叫聲接連不斷,沖在最前面的幾百名士卒當即就倒下了一半。

    後繼者奮勇向前,但遼東軍弩手隊所配備的弩皆是連射弩,事先上好弦,那箭匣中的有七支弩箭,不用裝填即可連射。此時聯東軍的第一排弩手已經蹲下為自己弩機上弦,第二排弩箭手又開始了射擊,又是一陣可怕的金屬風暴卷入聯軍中間,接連不停的七連射,讓更多的聯軍士卒倒地不起。

    接著是第三排、第四排…由于世族聯軍方面缺乏和披甲等防御裝備,遭受弓弩襲擊時候傷亡尤其慘重。雖然在出戰前不少的士卒已經臨時找到了各種各樣的防御物品”比如鍋蓋之類擋在胸前,但是這種小小的木制鍋蓋,根本擋不住遼東軍凶悍的弩箭打擊。就在遼東軍陣前那五十步距離,聯軍傷亡慘重,那些剛剛從田地里放下鋤頭,拿起武器的百姓們,還沒有接近到遼東軍的步兵方陣就已經倒地。

    “沖啊!”迎面被弓箭射倒下了一大井,前鋒的人潮已經變得稀稀落落了,但後面督戰的世族軍官們可不管這此。他們讓自已的親衛們舉著弓箭大刀,敢有臨陣不前進,立即上前一刀揮起,將人頭砍下。

    在後面督戰的軍官的驅趕下,無數的聯軍士卒無奈的高舉著木槍,橫刀、鐵叉等各式武器,他們前僕後繼的向著朝廷的陣前沖擊。

    遼東軍的前排刺槍手們揚聲吐氣,齊聲大喝︰“殺!”盾牌一翻,無數的刺槍同時向前攢刺,將沖在最前面的上百名聯軍士卒刺個對穿。

    更多的士卒怒撲上來,卻被陣箭雨撲頭襲來,渾身被射得刺蝟似的,慘叫倒地。

    聯軍士兵們一排又一排地倒地,可後面的世族軍官們卻強逼著更多的士卒一個又一個上去,卻一個又一個地給打退,在遼東軍的陣前,空中散發著刺鼻的血腥,紅霧迷漫,那陣前的積雪早已經被這些士卒們滾熱的鮮血所融化。

    他們的血,在沒有半點價值地流淌。

    遼東軍的方陣簡直是一個攻守兼備的高效率殺人機器。盡管河北士卒前僕後繼,但是武器和實力上的差距卻是相當無情的,比起訓練有素和裝備精良的遼東軍正規軍,民軍實在是差得太遠。連最前面的盾陣都沒攻破,聯軍就已經傷亡了最前沿的數千人。在遼東軍陣前,他們遺尸累累,傷亡慘重。聯軍的洶涌的攻擊浪潮就象海浪撲到了礁石上,統統給打個粉碎。

    聯軍中的不少世族軍官們也發現了這慘烈的情況,不少人心有隱側的請求暫時撤兵,以尋找更好的戰機。

    不過此時的盧徹的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遼東軍身後的盧家堡身上,他擔心再拖下去,他們盧家的根基就要被朝廷攻破,一鍋端掉。

    面對這些世族將領的求情,他沒有半點猶豫,通通拒絕掉了。

    “戰場之上,非生即死,兩軍拼命,如若此時一退,那麼軍心士氣再也不可挽回,到時如果朝廷追擊,我等皆將死無葬身之地。傳令下去,繼續進攻,率先破陣者,本王賞黃金十兩,田地百畝。”盧徹的話讓其它的將領都無話可說,如今他們已經起兵造反,要麼打敗朝廷,以後河北就是他們的。要麼被朝廷擊敗,從此各個家族徹底的灰飛煙滅,誅族夷滅。

    一個個的世族將領親自提著刀槍,縱馬來到前線,驅趕著士卒們繼續發起攻擊。

    遼東軍的陣中之下,李奔雷與張合、陳林、陳山等人一直密切的關注著聯軍的情況。

    “大帥,叛軍如此自殺式的沖擊了差不多兩個時辰,現在軍心士氣已經降到了極點。且自昨晚至今,他們已經一天沒有吃東西了。叛軍又累又疲,軍心士氣盡失,末將看來,是到我們反擊的時候了。”陳山也道“如若不是大帥不許用炸彈攻擊,我看這些叛軍早潰散了。”李奔雷長嘆一口氣道“真正該死的不過是那些世家大族,以及那些地方豪強地主們罷了。

    這些百姓也不過是一群身不由已的可憐百姓罷了,火藥威力無比,一出死數。不但會多殺傷百姓,而且說不定會讓這些世族們直接見勢不妙逃走。”“不過打到現在,叛軍又累又疲,體力士氣都已無多,是到一舉定乾坤的時候了。”李奔雷點點頭。

    張合上前請令道“大帥,我破軍營經過半日休整,人馬皆已經恢復,請求讓我破軍營出戰。”李奔雷沉吟了一下“好,一會等到反擊開始之時,你率破軍營直沖對方的那面王旗,那是叛軍首領所在。只要奪下那面大 既算破軍營大功一件。”

    “謝大計!”“傳本帥命令,讓工兵營發射煙霧彈,散彈,全軍反擊。再傳令輕騎自兩面襲殺,絕不許放過一個,降者可免殺,抵抗不降者,就地斬殺!”“嗚嗚嗚!”號手吹響了反攻的號角。

    遼東軍的陣營響起了雷霆一般的喧天吼聲“破軍萬歲!”隱藏在步兵陣中一直沒有使用的拋射車,一架接著一架的被掀去了偽裝。工兵營的士卒們裝一個個的炸彈裝填點燃、拋射。

    “轟!轟!轟!”驚天的劇烈爆炸聲不斷的響起,河北聯軍的軍中一道緊接著一道的火光沖天而起,猛烈的反擊開始了。!。
andychen64 發表於 2013-2-19 16:00
第二卷 高築城 第565章 搶購風潮

    遼東軍的陣前響起雷鳴般的呼聲,“破軍萬歲!”

    大軍開始反擊。

    布置在兩翼的五千輕騎兵率先出擊,踏著漫天彌漫的雪粉泥漿,他們猛然出擊。

    五千輕騎從兩翼突襲了世族聯軍的左右兩翼,騎士們手中的連弩如驟雨一般的射過去,間雜著一個個猛烈爆炸的手雷。

    密集的弓箭與猛烈的手雷爆炸,讓聯軍士卒只抵擋了短短的一刻鐘,就被打的軍心全無,四處潰散。

    遼東軍步兵陣前的那些兵馬同樣如此,被工兵營那上百計的拋射器不斷的將一個個的煙霧彈、散彈、火油彈拋入密集的軍陣之中,造成慘烈的傷亡。

    鏖戰一天,本就已經面臨崩潰的聯軍,終于再也承受不住如此猛烈的打擊。後方督戰的世族軍官們最先開始調頭逃戰,遼東軍的拋射炸彈的距離比弓弩遠的多,剛才第一波的猛烈爆炸,已經接連炸死了十幾個世族軍官。

    當他們逼著那些普通士卒上前冒著箭雨自殺式攻擊時,他們絲毫不絕對的有什麼不動。可當自己也面對著這猛烈的箭雨時,他們扛不住了。

    後面督戰的世族軍官一逃,陣前的聯軍士卒們再沒有了半分猶豫,一個個拼命的調轉著方向逃跑。

    隆隆的鐵蹄之聲再次響起,休整了半日,依然還十分疲憊的破軍營重騎兵再次出擊,這一次,他們的目標直直的瞄準了叛軍之中那面高高飄揚的大 。

    盧徹已經徹底的喪了膽,被那翻從未見過的劇烈爆炸聲中驚掉了魂。

    那劇烈的響聲,沖天的火光,猛烈的攻擊,讓他的心髒都差點負荷不過來。

    在盧家親衛的護衛下,他不停的拍打著戰馬,只想著有多遠就離這些朝廷的兵馬有多遠。太可怕了,一陣猛烈的巨響過後,他的前軍士卒就已經倒下了大半。

    一邊逃跑。他一邊不忘下令讓其它士兵們停止撤退就地抵抗,他期望這些士卒能阻擋住遼東軍的腳步,讓他好安全的逃走。但打了一夜,剛才又強攻不下,士氣已衰。

    遼東軍重騎兵聲勢驚人,一片橫刀的閃光灼眼,整個隊列黑壓壓的。只听見刀劍的撞擊之聲和鐵甲的摩擦聲,殺氣逼人。那鋪天蓋地的馬蹄要把聯軍整路大軍踩扁似的。忽然,那全身都包裹在厚重鎧甲的重裝騎士齊聲喊道︰“破軍萬歲!”,頓時天崩地裂!

    重裝騎兵轉眼就已經殺至!他們悍不畏死,憑借著強悍的爆發速度,堅固的重裝鎧甲向著大 猛烈沖去。勢頭凌厲如火,勢如破竹地切入了聯軍的中軍陣營中,狂暴地旋轉著,迅速向著大 直撲而去,聯軍中軍陣勢隊列頓時潰亂。

    失去了陣勢掩護的聯軍步兵驚慌失措,紛紛向西逃跑。卻被後面迎頭趕到的朝廷步兵們大片大片地砍倒在地,就象那秋風掃落葉,勢不可擋。

    “棄械不殺”

    “投降免死!”

    戰場之上,朝廷官兵已經開始在喊話。一句句的喊話,在那些h n天外的聯軍士卒耳中,卻仿如仙樂。這是他們這輩子听過的最好的聲音,一個個士卒轉驚為喜,欣喜的快速的扔掉了手中各式各樣的武器,直接蹲在了地上,劇烈的喘息著。

    重裝騎兵進行了可怕的突破,十幾萬聯軍、沒有一支兵馬能阻擋他們前進的步伐。重裝騎兵中路直接強悍突進。輕騎兵分左右兩翼,在兩翼狂風一般時分時聚。將一支支的隊列沖潰。遼東軍騎兵就象一陣暴風,在他們的鐵蹄下。就象平靜的海洋被旋風卷起波濤一般,龐大的聯軍再無抵抗能力,那些密密麻麻的方陣一個接一個的崩潰,隊列開始混亂,士卒驚慌失措地逃命。

    看著朝廷騎兵那勢若雷霆的沖擊,世族聯軍的將領們一個個臉色如土。

    當初他們在河北大亂之時,憑借著手中手量的兵馬和堅固的塢堡,就能讓那些縱橫河北的農民亂軍莫可奈何。當年的亂軍可是動則數萬人馬,黑黑如蟻聚。

    這次他們聚起了二十萬人,昨夜雖然吃了大虧,但還只覺得是因為被突襲。今日早晨的大戰,他們都認為此戰必勝的是自己。卻不成想,才半天時間,他們就已經潰散了。

    “大王,前軍張元帥已經敗退了。”

    “大王,後軍王無帥已經敗退了。”

    “大王,右軍劉元帥已經敗退了。”

    “大王,左軍趙元帥戰死,其部已經潰敗。”

    一個又一個的壞消息傳到了盧徹的耳中,讓他心中陣陣發冷。听到後面連聯軍最強的趙匡都戰死了,他不由的身體一晃,差點從馬上摔落。

    連趙匡這樣既勇猛,又懂謀略的世家將領都戰死了,聯軍還有什麼希望。

    盧徹的恍忽之間,後方突然又是一陣騷亂,他回頭望去,只見那支戰馬額頭上頂著一支長長尖刺的騎兵已經沖過來了。他們勢如破竹,銳不可擋。

    看著朝廷的騎兵已經越迫越近,盧徹回首望向前路,卻見左右兩翼,朝廷的兩支輕騎已經迂回繞了過去,已經將他們包圍了。

    前有輕騎堵截,近有朝廷的重騎迫近,後面還有整整數萬的朝廷步軍趕來。

    恍如一夢!

    盧徹撥出腰間長劍,對著身邊的盧氏子佷道,“是我誤了大家,是我誤了盧氏家族,我是家族罪人。唯萬死,不足以謝吾罪。待我自刎之後,你們提著我的人頭,投降朝廷吧。希望到時朝廷能網開一面,留我盧氏一點香火。如若朝廷網開一面,今後切記依令守法,全我宗族,切不可再犯吾之錯矣!”

    說完不等宗族子弟們勸阻,如一汪秋水般的寶劍已經架在頸上,用力一切,鮮血噴灑,盧徹摔落馬下。

    “家主!”眾人驚呼。

    破軍營滾滾將至。

    “快砍下家主人頭,向朝廷請降,快,再晚就來不及了。”一名盧氏子弟看著凶悍的朝廷騎兵已經到了,忙焦急的大聲喊道。

    一名子弟撿起地上盧徹的寶劍,用力連砍數劍才斬下盧徹底的人頭,盧徹的鮮血四處飛濺,將諸盧氏子弟的身上濺的血跡點點。

    “我們投降,投降了!”一名盧氏子弟高高的舉著盧徹的頭顱,聲音顫抖著大聲喊道,生怕朝廷的騎兵听不到。

    張合遠遠的已經看到聯軍的大 已經降下,一名身著鎧甲的聯軍將領提著一顆人頭,身後全是跪著的聯軍將領。他慢慢的減緩速度,一直超過盧氏子弟身後很遠,才漸漸的停了下來。

    策著戰馬緩緩來到盧徹的人頭前,張合冷冷的看了一眼,又听了一會,就已經明白了一切。

    李奔雷率著步卒已經趕到,听完後,冷冷的道,“本帥接受你們的投降,現在立即下令,讓聯軍立即向朝廷投降,免造無端殺戮,另派人往盧家堡傳令,讓堡中人開門投降。”

    盧徹的二弟,盧家代家主盧端立即點頭下令聯軍投降,並派人往盧家堡傳令開門投降。

    “棄械不殺!”

    “投降免死!”

    一句句的吼聲在戰場上響起,幾十里的平原上,到處都是不斷扔下兵器,蹲在一旁的降兵。也有仍然四處逃跑者,但已經只是一小部份人,對于這些人,李奔雷下令,派出輕騎四處追擊,就地格殺。

    到得傍晚時分,盧家堡的大門終于打開,那有幾百年歷史的盧家堡終于第一次陷落。

    範陽戰事一結束,李奔雷立即讓人飛鴿傳信給北京城報捷。

    臨朔宮已經剛剛被更名為紫禁宮。

    大雪紛飛的北京城中,朝廷以雷霆之勢,將京城中那些心有不軌的,上次跳出來作亂的勢力一一清洗之後,京城又恢復了平靜。

    不過在這表面的平靜之下,則是百姓們心中的憂慮,人人都在等待著河北山東淮北等地的消息傳回來。雖然不少人對朝廷很有信心,認為世族的叛亂很快就可以平定,但是仍有許多人認為這場叛亂,只怕是會亂上許久。

    在這種想法之下,剛平靜的京城,又開始了搶購囤積風潮。開始是搶購糧食,到了後來,什麼都搶購,甚至漸漸已經有不少的商人也已經摻與到了其中,甚至是在後面推波助瀾,使的這次的風潮有越來越烈的趨勢。

    一大早,陳克復就已經如今了三省六部及四大司的官員們入宮。

    文華閣中,陳克復身披裘衣,心情並不是很好。

    “近日京城百姓們因擔心世族叛亂,遷延日久,所以有不少人開始搶購糧食。這原本是一件小事情,只有我們的朝廷處置得當,這事情會很好的平息掉。可是到現在,這股風潮已經越演越烈,幾乎全城的百姓都在搶購糧食,甚至不止搶購糧食,他們已經開始搶購一切,米麥粟豆,麻絹絲綢等。而且我已經知道,這里面還已經有許多的商人加入其中,甚至在背後推波助讕。這件事情,你們可知道?”!。
andychen64 發表於 2013-2-19 16:01
第二卷 高築城 第566章 殺或不殺

喜有些自責的上前道,“這段時間朝廷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糧食上面,又兼最近河北等地世族做亂,朝廷工作中多有疏忽,這是臣的失職,請殿下責罰。

陳克復面色緩和了一點,揮了揮手,道:“我也明白最近朝廷的事情比較多,擔子比較重。朝廷的大軍如今三面作戰,后勤諸事都交給了諸公,本來就已經是很沉重的擔子。再加上如今各地的叛亂四起,地方一時癱瘓,也難為諸公了。”

“不過,如今是關健時刻,創業之初,擔子肯定要比較重的。不過我們也不能因此放松了自己,如今將士們在外流血拼殺,那我與諸公等坐鎮后方,更應當治理好朝政地方,以維護地方安穩繁榮,如此才不會辜負了將士們的鮮血付出。這次的搶購風潮,已經不僅僅是百姓恐慌搶糧,而是摻雜著比較復雜的情況。”

從桌上拿起幾本折子,陳克復讓內侍傳給大臣們。

右仆射房玄齡翻看了一遍后,有些驚訝的道,“這搶糧風潮居然有李淵、王世充、楊暕、宇文化及等勢力都有摻與到其中,甚至連蜀中及江南兩家也摻與進來了?”

這幾份折子正是調查司所上,里面詳細的調查了這次搶糧風潮的前后。最后他們查出,這次的他糧風潮,最初是因京城百姓恐慌河北動亂開始搶購。后來又有奸商見有機可乘,也加入其中,他們囤積居奇,肆意在背后推波助瀾,以謀取暴利。

不過隨著深入調查,他們馬上又從其中的幾個囤積居奇的商人那里發現了一些線索。通過全力調查之后,居然發現,不但京城開始物價飛速上漲,就是朝廷控制下的其它地方也同樣如此。

而且更加讓他們驚訝的是,他們最后居然發現。這在后面搞鬼的商人中,其中有一半以上居然是由如今天下的其它各大勢力在背后控制。也就是說,這次的風潮,居然是各大勢力對朝廷的一次陰謀。

如今河北各地世家叛亂四起,朝廷大軍數個戰場做戰,如今又要忙著地方與世族叛軍做戰。在這樣的關健時刻,本來就還處于缺糧之中的朝廷。再受到各方勢力的陰謀,使得各地物價瘋漲。物資奇缺。那么接下來,也必然會使得朝廷的聲望大跌,甚至因這種搶購,引發新一輪的動亂。

眼下地方世家豪強們已反,如果再引得普通百姓民眾也作起亂來。那朝廷可就危險了。到時由內亂引發外部危機,甚至在外作戰的幾支軍隊都會受很大影響,有可能引起對外的戰爭失敗。

“這事屬實嗎?”高士廉也是震驚的道。

調查司李忘生道,“我們已經查到了足夠的證據,這幾日警察司與憲兵司都連連出動,已經抓捕了上百人。目前取得的口供與我們的證據一致。”

毛喜與房玄齡等人相視一眼,都感沉到了濃濃的危機。這次發生這么大的事情,他們事先居然什么也不知道,這太被動與失職了。幸好陳王已經開始展開了行動。要不然,只怕這次的事情將造成很大的麻煩。

“殿下,我們必須馬上展開反擊,如若不然,聽怕會造成百姓動亂。民以食為天,特別是如今的河北,如果因為饑荒,肯定會爆發動亂。我提議。應當立即對那些囤積糧食的商人進行查處。”

杜如晦點頭道:“進行應當立下法制,規定糧食為進行專營。禁止商人私下大量買賣,如此可絕奸商及其它敵對勢力暗中搗亂。”

其它的大臣也是紛紛進言。提出不少可行的計劃。

陳克復一一讓人記下后,仔細的思考了一會。

糧食可以說不管什么朝代、什么時代都是國家的戰略物資,是隨時關系著百姓生活的不可或缺的東西。如果讓朝廷把他們如鹽鐵一般的專營,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可以避免這種戰略物資落在別人手中,朝廷能更好的控制。可壞處也有,糧食關系著百姓民生,朝廷專營,弄不好就容易出,就如私鹽一樣,到時官員與商人勾結,只怕反而出現更壞的情況。

仔細思考了許久之后,陳克復搖了搖頭,謹慎的道,“糧食為民生之本,每個政策都須慎之又慎。將糧食改為朝廷專營,我不認可。我仔細考慮了一下,朝廷可以出臺律令,將糧食的商品經營提升一些檔次,加強朝廷監管。例如,由戶部增設一個物價科,對天下一些緊要的物資,都納入朝廷的監管之中。由朝廷每月一次,制定公布物價的大致價格,允許一定范圍內的浮動。但禁止其超過最高價位,敢有超過者,則對其進行查處。如糧食、鹽、鐵、銅及麻、絹等民生及國家戰略物資,皆納入監管。”

“另外,這次的事件,朝廷絕不能手軟,對于搶購的百姓,由各里正、保正、甲正對其進行警告,如有再搶購者,則沒收其搶購物資。對所有居奇的商人,則勒令其以平價出售糧食。而對于那些各大勢力在背后支持的囤積商人,只要獲得證據,立即將其在朝廷統治境內的所有資產沒收,并將其家人充軍韋州,如有嚴重者,則斬首示眾,并公之于眾。”

“而且,朝廷也必須在近期內,向京城及各地百姓發放出售一批糧食,每個百姓為限量領取,嚴禁領取之后再出售。并且朝廷也須加以宣傳,盡快平息此次風潮。”

毛喜等三省六部官員們,將陳克復的話仔細的思考許久。這幾個方法,既有從重處罰,警示奸商,又有安撫百姓,并發放糧食緩解風潮,卻是一個好的計劃。

不過對于這個物價科,卻是各有看法。畢竟歷來除了鹽鐵等專營之物,朝廷還從沒有去管過這些民間的經商之事。此時突然要加這樣一個衙門,并且由朝廷來制定價格,這卻是前所未有。而且弄不好,也容易出亂子。不過暫時來看,設物價科,卻是比由朝廷專營來的穩妥一些。最后,眾人也都一一通過。

“稟報殿下,漁陽捷報!大捷,李奔雷大將軍在范陽一舉擊敗盧氏二十萬世族叛軍,叛首盧徹兵敗自刎,余者皆降。恭喜殿下,賀喜殿下。”太監總管李朝恩滿臉激動,臉色紅潤的跑入文華閣中,大聲報喜道。

閣中諸大臣一聽到此捷報,也紛紛動容。河北的眾叛亂世族之中,就以這盧氏的叛亂聲勢最大。他們一來就在距離涿郡沒有多遠的漁陽等地叛亂,二來他們的叛軍也多達二十萬之數,更加上他們叛亂之初,還曾派了一支騎兵到北京城下耀武揚威,是以在京畿一帶的影響也是最大。

這次世族叛亂時間還沒多久,連河北其它地方都還還沒傳來捷報,卻傳來平定盧氏之亂,如何不讓他激動高興。

眾臣紛紛鞠躬行禮,高興道,“恭喜殿下、賀喜殿下。”

陳克復哈哈大笑數聲,心情也為之開朗不少。

“快將此捷報呈上來。”

接過捷報,陳克復高興的瀏覽起來。

“殲滅叛軍三萬八千人馬,俘叛軍十八萬三千。”

“叛軍首逆盧徹兵敗自刎,從逆趙匡戰死,余者諸逆皆降。”

“盧家堡全堡皆降,盧氏宗族族人奴仆共計一萬三千八百五十三人皆已被俘。”

“哈哈哈!橫刀立馬,唯我李大將軍!干的好,打的漂亮。此一戰,打下我河北漁陽四郡百年安穩。”陳克復滿臉喜悅,心情激動無比。

看完后,陳克復又將捷報傳給諸大臣觀看。

毛喜第一個看完,也是臉色高興,“殿下,如今盧徹已死,河北東北部四郡皆平,還不知殿下打算如何處理盧氏等河北叛亂世族,以及那些附逆叛亂的百姓?殺或不殺?”

聽到毛喜問出這個問題,其余的大臣也全都抬頭往陳克復看去。

盧徹是第一個被平定的叛亂世族,如何處置他,可以說是十分重要。關系到后面其它世族的處置,如果處置的輕了,那么無疑朝廷的威嚴無法體現,甚至會讓那些還沒有平定的叛亂世族們心存僥幸。

可是如果處置的嚴厲了,那卻有可能會造成極端。從嚴從重處置,很有可能激起那些叛亂世族們的徹底反抗。到時必然會給朝廷帶來許多麻煩。畢竟如今朝廷也處于多事之秋,能早一日平定叛亂,朝廷就能早些時日恢復元氣。真的拖延下去,到時河北糜爛,朝廷損失會更大。

更加麻煩的還是山東淮北,如今朝廷對那兩地,并沒有建立穩固的統治。如果朝廷對盧氏處置過重,必然激起這兩地世族的激烈反應,說不定到時還會讓河南的李密與江南的陳朝從中插手得利。

對于如何處置這些敢公然叛亂的世族豪強們,他早就有過深深的思考,一切后續計劃早就在他的心中。不過此時,他還是想聽聽自己這些朝政上的助手們的看法和意見。
andychen64 發表於 2013-2-19 16:03
第二卷 高築城 第567章 非猛不可

    陳克復話一問出來,文華閣中諸臣都不由面色凝重起來。

    早在遼東軍剛入關進入河北之時,他們就都仔細的商議過如何對待河北的世族豪強。

    雖然這殿中有小半人是河北山東出身,但是他們大多只是一些小地主出身。如尚書左僕射雖在河北居住二十多年,但他實際上是江南人士族出身,吏部尚書杜如晦、戶部尚書高士廉、禮部尚書長孫無忌、大將軍王仁恭、羅忠等皆是關隴貴族出身。

    真正河北山東出身的只有尚書右僕射房玄齡,尚書中丞魏征這兩個朝中大員,還盡是耕讀傳家的小地主階層。其它的朝中將領如秦瓊、程咬金也是小地主及破落官宦之後。

    其它如羅士信、郭孝恪、張勇、張錦、等諸多軍中將領則更是底層出身,不是農民就是獵戶,他們對于世族豪強們並沒有多少感情。

    朝廷之中,真正職位較官的河北山東世族出身的官員,也就是以河北降將羅藝、薛定國這批人位置最高了,不過他們都是軍中將領,領兵在外,在這種朝廷大政之上,並沒有說話權。

    陳克復問出這個問題後,閣中大部份的大臣們都沒有什麼事,畢竟無論從重還是從輕,與他們本身的利益並沒有沖突,一切也只是看對朝廷的利益。

    不過眾人之中,身為文官之首的尚書左僕射毛喜卻是微微有些變s 。雖然陳克復剛才這話問的十分平淡,但他陪著陳克復身邊二十多年,卻是已經敏感的從那平淡中感受到了陳克復的堅決。唯有他心中已定,才會如此平淡的問話。

    毛喜的心中充滿著憂慮,自陳克復在河北扶立了楊杲稱帝之後,他與陳克復就已經有了絲微微的裂痕。雖然二十多年的守望,但毛喜的心中實際上真正忠誠的還是陳深,這些年對于陳克復的守望,也只是在遵守著當年陳深給他的托付。

    雖然中間有些曲折,但是在面對陳克復與陳深兩人之間的選擇時,毛喜的心中更向著陳深。

    他覺得自己越來越看不懂少主了,自當年他從莊子里偷偷跑去遼東參戰時,他就變了,變的是那麼的陌生。他從沒有想到過,有朝一日,少主會將江南的一切割裂,並那麼輕易且毫無留戀的舍棄。雖然他也知道江南的情況並不如表面那樣,可做為南陳後人,陳深之子,他只看到陳克復沒有半點猶豫的就做出了選擇,甚至沒有去努力的嘗試著改變那一切。

    他突然想起了之前陳克復在軍都關上誦出的那句詩,“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他心底到底是怎麼想的呢?

    想到陳克復越來越強硬的行事風格,他的心里越發的擔憂。他覺得他變了,變得有些過于的自信,已經變成了自負。做為如今朝廷的文官之首,他早已經看出,這次河北的世族大亂,實際上卻是這位殿下一手在幕後推動的。這一切都是他故意為之,目的只是鏟除這些世族。

    他一點點的挖坑設阱,終于將河北山東等地九成以上的世族豪強們都網了進去。

    毛喜突然明白過來,陳克復的心中必然已經早就想好了處置世族們的計劃。他花了這麼大的精神,挖出這麼大的一個坑,如今把所有的世族們都給網了進去,不可能會如此輕易的放過他們。

    心頭莫名的一股寒意升起。

    太殘酷了,也太狠歷了。

    一向尊崇儒家聖人經典的仁義之道的毛喜,突然對陳克復這種處心機慮的算計一陣陣的失望。為君王者,當以仁孝治天下,以德治國。可如今他卻感覺到,陳克復越來越講究武力強權,打仗之時如此,對待外族之時也是如此,如今對待已經屬于朝廷治下之民的河北世族又將如此,那麼等到將來,他得了天下,會不會還是如此對待天下百姓?

    如此一來,他與楊廣又將有何區別?

    腦中閃過萬般思緒,毛喜滿心擔憂的上前恭身說道︰“殿下,臣以為,朝廷當以仁義治國,特別是此戰亂之時,更需如此。唯如此,方能彰顯朝廷的仁德,才能讓萬民景仰信服。如若一味講究的以森嚴法度制國,不免將人人自危,久之朝廷人心盡失,久之國將不國矣。”

    他話音剛落,魏征馬上出列道,“臣以為,大業七年以來,紛擾不斷,國家朝廷極需休養生息。臣造成相國大人所方,如今朝廷要做的,臣以為就是休養生息。一味的殺伐,並不能解決問題。反倒是朝廷如果這次從輕處罰,那麼有先前的雷霆之怒,再給以從輕處罰,那麼就是朝廷的雨l 之恩,如此一來,必然天下歸心,地方安穩。民心歸附,地方安穩,則才能恢復生產、國力,強壯朝廷實力。”

    “大業七年之後,征伐不斷,如今朝廷急需要統一天下。要天下統一,就要撫民以靜,休養生息。馬上就是共和新朝,然朝廷民力不足,國力不強,所以要文治,法律就要寬,要仁厚,就要簡便。臣以為,大亂之時,首要的是教化,至于律法,只求中正就可以了。”

    陳克復坐在那里面色無波,並不評論對錯。

    吏部尚書杜如晦出列,恭身行禮說道︰“臣不同意相國與魏中丞的意思,要文治,那也需是在大亂之後。如今天下分裂,各方大戰,當此之時,朝廷當行雷霆手段,對于任何企圖作亂者,都應毫不留情的予以鎮壓。唯有鐵血與強硬才能展示朝廷的決心,也才能讓那些情有不軌之心的勢力收斂起來。如若這次從輕處罰,那麼朝廷先前的這番大動作,無疑就是雷聲大,雨點小。到時這些叛逆,就會以為朝廷柔弱可欺,他們不但不會感恩,反而更會j 起他們心中的野心。所以臣以為,此次對叛逆不但要重責,且需要以嚴厲的方式處罰。”

    “以臣之見,所有叛亂的世族豪強的家主及骨干份子,皆需要誅其九族,並抄沒家產。另外所有附逆的世族豪強份子,也須斬首示眾,就是那些附逆謀反之人,也須通通全家流放,抄沒家產!”

       杜如晦的如此鐵血嚴厲的處置方式一提出,立即就引起了數人的倒吸涼氣。

    這次的世族豪強大叛亂,基本上河北山東等地的世族有九成以上反叛。而地方上的豪強亦有七成以上叛亂,就是那些鄉村的農莊主小地主們,也有半數以上附逆反叛。除了這些領頭之人,自願與不自願被裹挾叛逆的農民及世族奴僕更是數量驚人,僅漁陽等四郡之地,所聚集起來的亂兵就足有二十萬人。如果再算上他們的家人,那麼這四郡中涉及到的人數就能多達六七十萬人。

    漁陽的叛軍還只是一支,如果把河北、山東、淮北的叛軍都加起來,人數能多達百萬。而把所有涉及到的人口加起來,絕對達到三四百萬人口。

    據朝廷的統計,河北、山東、淮北三地加起來的百姓也就兩千萬人口左右,再加上連年戰亂的減口,如今這三地,連還沒有收復的那些郡縣的人口加起來,也都不到兩千萬之數。

    如果真按杜如晦所說的辦,那整個朝廷治下的人口就要立即減口三分之一,這數量比自大業七年以來數年的戰亂減口的人數還要多,如何不讓他們驚訝。

    就連陳克復都不由的眉頭揚了一下,真這樣搞,只怕到時真要盡失人心了。

    “三代以後到現在,人越來越薄情狡詐,所以秦朝只靠律法統治;漢朝雖然講王道,但是加上霸道,看來是想教化,結果教化不成。天下難道有能夠做到而不要去做的嗎?魏征這種書生,不識時務,如果相信他的虛論,一定會敗壞國家。我主張嚴律重刑。”陳家老臣,刑部尚書魯廣利上前道。

    魏征搖頭,“從前,黃帝征蚩尤,高陽征九黎,商湯王放逐夏桀,周武王征伐商紂王,都能夠做到天下太平,百姓還是那些百姓,而變大亂為大治,五帝三皇他們難道不是以教化做到的嗎?”

    陳克復笑著點了點頭,閣中眾多的大臣也都拍掌附合。

    “亂世當用重典,杜尚書說的沒有錯,不過重,也有一個界限。早在開隋之初,朝廷就已經廢除了肉刑。所以我們處置也不能過于嚴厲,但是也不能一味如魏征所言一般從輕處置。輕重處罰,皆在朝廷一念之間,但朝廷也須慎之又慎。‘

    ‘治亂當用重典,亂後當以仁德安撫天下。

    陳克復站起身,負手而立,“此次河北世家的反叛,性質十分嚴重,影響及其惡劣。如果不是朝廷早有防備,我們的朝廷很可能已經不得不退回了遼東。我只問諸位大臣們一句,如果這次世族叛亂,最後輸的是我們,你們覺得那些世族會怎麼對付我們呢?”   
andychen64 發表於 2013-2-19 16:04
第二卷 高築城 第568章 流放百萬

    “吾治亂世,非猛不可!”沉寂的文華閣中,陳克復滿臉肅穆,嚴厲道出。“世族豪強數百年來,依靠著他們在鄉村的莊園、塢堡完全就是不服朝廷管教,猶如世外之國。他們巧取豪奪,兼並土地,欺凌鄉里,壓迫百姓。偷漏逃避稅賦,隱匿人口,更兼私自蓄養私人武裝,暗自囤積糧食武器。一待朝廷有變之時,立即就跳出來興風作亂,甚至敗壞朝綱。如果我們能老實歸正,本王還可以放他們一馬。可是這次朝廷不過是向他們借些糧食,清回一些他們巧取豪奪之土地,他們就立即裹挾百姓,武裝大軍叛亂。”

    “此是可忍,孰不可忍?”

    房玄齡若有所思的望著陳克復,已經大致明白了陳克復的心思。

    總之就是朝廷絕不能容忍在朝廷的治下,還有著這麼一個國中之國的存在。這些世家豪強們以前的作為,早已經讓陳王有了打壓削弱他們的意思。這次的借糧與清田正是如此,可是世族大族們的反應太過激烈,居然舉兵反叛。

    如此一來,反而是給了朝廷一個天大的機會,雖然短時間內會給予朝廷損傷。但是從朝廷的長遠利益來說,這卻是一個可以一舉鏟除他們,將這個積弊徹底清除的大好時機。

    明白了陳克復的意思,房玄齡快速的在心中仔細的盤算了一番後,立即有了一個大致的策略。

    他恭身道,“殿下,臣贊同殿下之意,亂世當用重典,非如此不足以震懾宵小,非如此不足以穩定地方。不過杜尚書先前所上之策,卻是有些過于嚴厲。臣以為,此次叛亂,罪在滿懷野心的世家豪強,至于那些附逆的百姓卻大多不過是被迫而已。所以臣以為,朝廷當區別對待,既要懲前又要蔽後,既要鏟除那些心懷異心之人,也須得對大多數普通百姓多留一次機會。”

    陳克復滿懷欣賞的對著房玄齡笑了笑,能這麼快明白自己的想法確實不錯。

    “那依右僕射之意,朝廷該如何分別處置這些世族豪強及普通附逆百姓?”

    “臣提議,所有的叛亂之世族豪強的家主、及其在叛軍中擔任校尉以上職位者,皆以叛亂謀逆罪論處,就地斬首示眾,並沒收其全部財產,其三代以內親眷改死刑為流放,通通流放韋州墾荒屯田放牧。”

    “所有有家中子弟參與到叛亂中的世族豪強宗族,全部抄沒宗族財產,全部宗族成員流放至剛剛由冉摩羅島更改的羅州(韓國濟州島,此時還是野人時代,剛被海龍衛攻佔不久,更改為州,轄兩郡四縣)。”

    “至于附逆之百姓,也須區別處置,凡世族豪強之世代奴僕家丁者,全家流放韋州與羅州二地,有擔任叛軍軍職者,一律斬首,家人流放。其余附逆百姓,則需舉族遷入燕州、遼州、海州三郡。”

    陳克復沉吟了一會,“對于叛逆之世族豪強,只誅逆首骨干,其實不殺改為流放,確實是一個不錯的辦法。一味的殺戮並不是上策,流放韋、羅兩州,卻也能充實荒蕪二州,確實上策。不過也不能大意,對于流放的世族豪強宗族,必須打亂分散流放,切不可讓其一起流放,且流放之後,也須由韋、羅二州駐軍多加監守,防止其再做亂。如有逃跑,作亂者,由當地駐軍殺無赦。”

    “將些次參與叛亂中的百姓,舉家全部免于刑罰,而改而遷入遼東,本王同意。不過對這些百姓不能以流放論,就按移民算,遷移到遼西遼東之後,將其打亂,分散入各郡縣,再由當地里正、保正、甲正監察,且須按均田制,分給土地。”

    “殿下仁慈!”毛喜與魏征等人,雖然對這結果還有些不太同意。可也明白這事情已經不再單純的是一件叛亂之事,而是關系到朝廷與地方世族豪強之間的利益爭斗,這個時候陳克復退了步,比之杜如晦的大清洗已經輕了不少,他們也見好即收。

    房玄齡看到陳克復稱贊,心下也是松了一口氣,他年齡不大,卻居于次相之位,不知道有多少人盯著他。在朝中他也是小心翼翼,緊跟陳克復的步伐。

    “殿下,臣還有一個提議,為防止他日世族叛亂重演,臣以為,朝廷在擊敗了各地叛軍之後,應立即下令摧毀所有的塢堡。將其材料拆下來,對各地郡城城池朝廷候補,並可用來在各地建築m ng學、小學堂之用。不但如此,對于那些這次未參與的世族豪強,朝廷也不能輕視。須下令將其塢堡拆除,並清點所有的隱匿人口,登記造冊。”

    “除此外,可下令遷各地世族豪強富戶,盡皆遷入京畿之地,以充實京畿。如此一來,將其置于京畿重地,朝廷監視之下,必然不可能再有機會作亂,且不但充實了京畿,也能一舉鏟除地方豪強勢力,由朝廷重新執掌地方。”

    遷富戶入京畿,這是歷朝歷代開朝之時,都會做的事情。一來大亂之後,京畿人口稀少,遷富戶入京畿,可充實京畿。二來把各地的豪強富戶們遷入京畿,那麼地方上的豪強勢力必然會相應削弱,有利于朝廷對地方的平穩管理。

    這次朝廷挖了這麼大的坑,將大多數的世族都給拉下了水,一網打盡。但也還有一些並沒有作亂,並不是因為他們忠于朝廷,只是有些人奸滑,想要再觀望觀望罷了。也正因此,他們才躲過此劫。不過現在正是削弱世族的絕好機會,陳克復又豈能做一半就停。

    “好,本王同意次相的提議,就按此辦理。另外朝廷馬上將于各地開辦縣學、郡學,需要大量的飽學之士。這些世族豪強們自來有治理經學的傳統,就由朝廷下令,征僻世家飽學之弟,調任各處郡縣擔任教習教員,縣學教習可視為從九品,郡學教習可視為正九品品級。凡在各郡縣執教滿五年以上者,即可獲得吏部詮選資格,表現優異者可詮選為朝廷正式官員。”

    既然重重的打了這些世族們一棒子,那麼接下來也得適當的安撫于他們。把他們拉出來當先生教員,一來解決朝廷教員的缺少,二來也是可以安排這些世族子弟,避免他們整日無所事事。

    不過雖然陳克復表面上看似大方,把他們安排去當教員,就有從九品,正九品的品級。但實際上,這個品級只是視同,也就是享受這個級別的待遇,並不是真正的朝廷官員。他們只有在教滿五年書後,才有資格參加吏部的官員先撥,不過到那時,選不選的上,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當即,內史省擬詔,門下省審核,陳克復用印,朝廷關于世族叛亂的處置詔書迅速的下達到了河北各地將領的手中。

    李奔雷第一個得到詔書,接到詔書觀看過後,他沒有半分猶豫。當即下令,依詔令,數以千記的世族子弟被就地斬首,一顆顆的人頭堆成了人頭山。

    從盧家堡開始,漁陽等四郡之地中,一座又一座世族大家用了數百年時間經營起來的堅固塢堡紛紛被摧毀,所有的糧食已及財產被抄沒,未被斬首的叛亂世族豪強宗族親眷,也全都被關進了漁陽的臨時犯人營中看押起來。

    一場暴風雨一般的大清洗在漁陽率先展開,一個個的人頭被砍下,一座座的塢堡被催毀。一個個的世家豪強被抄滅,無數的世族豪強的族人從過去高高在位的人上人,一下子成了犯人營中的待罪之身,等待著流放到最北面的韋州草原和最東面的羅州。

    還有不少的被認定有罪的百姓也是心有戚戚,他們都被下令舉族流放到韋州、羅州。到是不是被告之,要被舉族遷往遼西、遼東的世族豪強的隱戶、及佃農們,反而長長的松了一口氣。雖然去遼東要背景離鄉,但是這幾年遼東已經不再是苦寒之地,一說起遼東,只會讓河北的百姓向往。能離開這個混亂的河北,去遼東遼西,還能均田分地,百姓們心中反而隱隱j 動高興起來。

    所有人中,心中最復雜最不安的也許就是那些並沒有參與叛亂的世族豪強們了。他們也被下令,需放棄塢堡,需要被清量土地,清除隱匿人口。還要舉族遷往京畿幽州,一個個的心里充滿著憤怒與不甘,卻又無可奈何。

    那些鋪天蓋地起來造反的世族豪強們,瞬間就被朝廷滅掉了,那前車之鑒讓他們心中畏懼。不過等最後听到,朝廷要將世族子弟中有學問之人,征僻為九品教員,調至各地縣學郡學任教員,且任滿五年後,即可參加朝廷吏部詮選官員時,又激動起來了。當李奔雷讓手下隱晦的提醒那些世族們,此次朝廷征僻的名額有限,先遷到京畿才能先得時,大多數的家族立即就一改態度,無比主動的搬遷起來。!。
andychen64 發表於 2013-2-19 16:08
第二卷 高築城 第569章 攤丁入畝

    河北盧氏世族聯軍兵敗第二天,高陽郡才傳來李承義兄弟的捷報。

    本來他們平定高陽郡的時間在李奔雷之前,不過因為跑掉了一個高開道,李承智不肯上傳捷報,非親率兵馬追擊高開道,一直在大雪中追了兩天,才終于將高開道俘獲。

    等到他們的捷報一路傳到北京時,已經比李奔雷的捷報晚了一天。

    漁陽燕王盧徹二十萬聯軍戰敗,盧徹自刎身亡。

    高陽郡佛國大乘皇帝高曇晟鮮虞城兵敗,只做了不到三天皇帝,就與他的尼姑邪輪皇後靜宣一起人頭斬落,去了他所宣揚的未來世界。

    燕王、大乘皇帝、齊王死後,很快河北又傳來了清河崔氏家主趙王崔賢兵敗身死的消息,渤海魏王高奎、趙郡高邑王李竣、平原劉家家主平原王劉德,也先後被秦瓊、羅士信二將擊敗被俘。

    緊跟著,在李靖的五萬大軍,與張仲堅的五萬水師艦隊的聯合進攻下,山東瑯王氏家主魯王王植,彭城蘭陵縣的蘭陵王蕭儼,齊郡的濟南王鄭經,紛紛如雪水遇到鐵水,瞬間蒸發。

    一個又一個傲立數百年的大家族,一個又一個的聲望傳于天下的大家族族長,僅僅過了一把自立為王的癮後沒多久,就紛紛被朝廷早已經秘密集結調撥隱伏好的兵馬,一一擊潰。

    要麼兵敗自刎,要麼直接戰死,要麼戰敗戰俘。

    涿郡盧氏、漁陽盧氏、河間盧氏、高陽崔氏、清河崔氏、上谷崔氏、趙郡李氏、渤海高氏、平原劉氏、瑯琊王氏、齊郡鄭氏、彭城蘭陵蕭氏。

    這些傳承了數百年,宗族千萬的地方土皇帝一個個的倒下。

    更多附庸在他們身後的世族豪強家族倒下,河北山東江淮再一次變了天。到處都在流血,無數的人頭砍落,連天邊的霞雲都如血一般的鮮艷。

    一個個堅固的塢堡被催毀,一個個強大的宗族被瓦解,更多被隱匿的人口被重新登記在冊。

    與此同時,河北山東淮北等地的佛門道教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擊。寺廟的田產被丈量登記,寺中隱匿的戶口佃農也被清查登記帶走。就邊寺廟中的浮財。也被當作歷史積欠的稅賦抄沒,大量的僧尼觀道被勒令出家還俗。甚至各郡縣城中不少的寺廟也被拆毀清除。

    緊接著朝廷的聖旨下達,無數的告示從涿郡貼到了江都。在這一張張的通告上,朝廷宣布,下達分家令,所有的宗族百姓,兩代以上者,必須分家立戶。並且下達禁止蓄奴令,廢除奴隸制,改為雇佣制。所有的大隋子民不得再蓄養買賣奴隸,對于家中的佣人僕從,也全部更改為雇佣制。並下令,在各地興建學堂,並每三年一次科舉考試,選撥人才為官。同時更改稅法,田賦改為攤丁入畝制度,將百姓所有的田賦丁役等各種各樣的稅收。通通合並為田賦及丁稅一樣,並且實行攤丁入畝制度。田地多,則需要繳納的丁稅也多,田地少,則需要繳納的丁稅也少,並將每年的稅賦改成春秋兩季征收。

    一道道的朝廷政令,讓人看的眼花繚亂。

    一道分家令。卻是在破除宗族世族舉族共同居住。實行大宗族制度的一項法令。這法令的目的很簡單,破壞宗族的凝聚力,拆分宗族的實力,避免世族越聚越大。且在分家開戶後,能增加戶數,增強戶籍統計,減少隱匿,偷逃避稅。這一道法令要是放在以前,絕對是會引起世家豪強們的齊齊反對。不過如今河北世族剛受到滅頂之災。已經沒有人敢,也沒有人顧的上反對這條法令了。

    而禁奴令,對于普通百姓同樣影響不大,甚至是有好處。往年踫到天災**之時,破產的百姓最後往往自賣為奴,進入那些世族豪強們的莊園作工。如今禁奴令一出,卻是能減輕一些這種情況。

    而那個建學堂。與重新舉辦科舉考試的告示,卻是讓不少的士子讀書人眼前一亮。大隋朝首創科舉制度,將推薦制度進行了修改,加入了以科舉考試選撥人才為官的新方式。這科舉制度一出,卻是打破了貴族世家們以往的出仕壟斷。給了普通的文人們一個魚躍龍門,改變自身命運的機會。

    不過大隋朝的科舉因動亂。已經停了許久沒再開科考試。

    自天下出了七個皇帝之後,更是沒有哪方勢力再提這科舉考試。卻沒有想到,如今河北朝廷首先重開科舉,不僅讓那些讀書人一個個看到了希望。就是那些這次逃過一劫的世族豪強子弟們,得到這個消息也是紛紛動心。如今他們想再如以前一般的靠著世族的地位,舉薦入朝為官,已經是不可能了。但是如果能通過朝廷的科舉。卻是一條陽光大道。

    一條條的通告讓整個河北朝廷統治下的郡縣都沸騰了,這連番的大變革,讓無數的人驚訝。

    不過真正讓無數人關心側目的還是最後一條攤丁入畝制度,前面的幾條,基本上就是奔著那些世族們去的,不過是痛打落水狗,一舉絕了他們再次坐大的機會,而從根本上瓦解削弱他們的政策罷了。

    可這後面的一條,可卻不光光是對付原先的地方世族豪強了。

    攤丁入畝制度,看似簡單,可實際上卻是將自先秦有記錄以來的稅賦制度徹底的改變了。簡單一點的說,就是以前的稅賦制度雖然也多有變動,但有核心的一條,即是以丁為基礎,按丁納稅。不管田地多少,只以丁收稅。

    丁是古今以來的稅賦基礎,男女始生為黃四歲為小十六為中,二十一為丁六十為老。二十一歲到六十歲為正丁,中男為次丁,老小黃免課役。所有的稅賦都是按這丁來算,正丁是一份,次丁則納一半。

    這樣的制度對普通百姓是最不公平的,因為百姓的地越來越少,可要交的稅賦卻從來不變,都是按人口納稅。但對那些地主貴族們來說,這樣的制度卻是對他們最有利的,因為他們田多,一家幾口幾十口人,卻擁有著成千上萬畝地,把要交的稅攤到自己的田地中,實際比例並不多。

    而現在,這新出的攤丁入畝制度,卻把這千年來的稅賦制度改變了。征稅不再以丁為基礎,而以田地為基礎。田地越多的人,需要交的丁稅越多,相應的,百姓如果地少則少交,如果沒有地,則不用丁稅交。而且在這新銳中,是把所有的雜稅捐役,通通納入了丁銳之中,所以,百姓除了需要承擔自己相應田畝的田賦,即糧食稅外,其實的稅收也全部按田畝數轉成了相應的丁稅。

    而那些地主貴族們,他們不論人多人少,也一律將按照他們的田畝數量來征收田賦以外的丁稅,這是一筆龐大的丁稅,過去百姓所承擔的雜稅,基本上全都轉嫁到了他們的頭上。

    如同一記重錘,不但敲擊在了世族地主身上,再一次狠狠的打擊了他們。這一記重錘,同時也將所有朝廷的文武大臣,貴族等田產多者都打擊到了。

    這是一記大範圍的大殺傷性的新政,也是陳克復考慮許久,醞釀再三之後,才最終挑選在了這個時候公布的。此時地方強大的世族豪強地方勢力已經瓦解,明知是打擊他們的,他們也無法再反對。

    唯一可能反對的就是內部的文武功勛們,不過為了抑止以後再次產生那些強大的世族豪門,陳克復還是祭出了這個殺手 。攤丁入畝,就是釜底抽薪,從根本上去抑制他們的兼並。也是減輕那些百姓們的負擔,避免那些無地的百姓因承擔不起賦稅最後造他的反。

    不過如果得不到內部文武們的支持,再好的政策也是無法施行的。

    這一點,陳克復深知。

    為了能得到朝廷內部文武們的支持,他考慮許久之後,又頒發了一項新詔令,以換取內部勢力的妥協合作。

    在元旦的元會大朝會之上,陳克復不等那些大臣們發言反對新稅制,率先拿出一道詔書交給了宣旨官。

    “大隋皇帝令,奉天承運,皇帝詔日︰為表彰朝廷功勛之臣的社稷軍功,朝廷特重新制定封爵制度。凡封爵為十二等,一十八級。第一等為王爵,非皇子不得封,明定正一品,封食邑萬戶口,並授永業田萬畝。第二第上為嗣王,為王爵之子降級襲封之爵位,明定從一品,封食邑五千戶,並授永業田五千畝。第二等下為郡王,皇太子之子為郡王,嗣王之子降級襲封為郡王。明定從一品,封食邑五千戶,永業田五千畝。所有王爵,非皇族不得封,異姓臣子不得封王”

    大元會之上,殿中監安排的今日議事內容並沒有這一項。但是宣旨官的話音一出,仍然是引得無數的大臣心神激蕩。封爵,歷來是大多數大臣所最終奮斗向往的目標。!。
andychen64 發表於 2013-2-19 16:10
第二卷 高築城 第570章 封建邊疆

    “第三等國公,明定正二品,食邑四千戶,授永業田四千畝。

    宣旨官站在御案之下,手中捧著明黃s 的皇帝詔書,聲音抑揚頓挫,洪亮的宣告著詔書。

    正二品的國公,已經是人臣所能得到的封爵的最高一級,正二品的高品,更兼還有四千戶的食邑與四千畝的永業田。讓殿中一個個穿著紫袍的大臣們都目光發亮,從某些方面來說,三品以上的大臣,都有機會獲得這個國公爵位。畢竟此時是開朝之時,爵位的封賞,絕對會比普通的時候來的更大方。

    雖然之前朝廷也有加封了一些爵位,但一來數量少,二來也有些混亂,是以,所有人都對這次的封爵更加看重。

    宣旨官不急不緩的念著詔書,不少的大臣們則在底下心中思量著。

    沒有多久,這次的爵位制度已經全部宣布完畢。

    十二等十八級爵位,從正一品的王爵,到從六品的縣男——好看的小說:。足足有著十八個爵位,除了皇族專封的王、嗣王、郡王,還有十五個爵位是臣子可以獲封的。

    公、侯、伯、子、男,五個爵位之下,各自下面還有著郡、縣爵位。正二品的公爵後面是從二品上的郡公和從二品下的縣公。其次是正三品的侯,下面還有從三品上的郡侯與從三品下的縣侯。然後就是正四的伯,下面有從四上的郡伯,與從四品下的縣伯。然後是正五的子,下面是從五上的郡子與從五下的縣子。最後才是正六的男,與從六上的郡男與從六下的縣男。

    封邑與永業田也是從正二品的四千,到從二品的三千。正三的兩千,從三的一千,正四八百,從四六百。正五四百,從五三百。正六兩百,從六一百。

    這些食邑與永業田都是十分的豐厚,反正比起隋朝以前的爵位制度是大方了。大年三年時。朝廷只保留了王、侯、伯三級封爵,且不給封邑與永業田,只領一些俸祿。成了一個好听一點的名號卻沒有什麼實際的好處。

    可眼下朝廷的新爵位制度。卻是給出了豐厚的食邑與永業田。就算按慣例,到時真的實封食邑不會有這麼多,可是這世代可以相傳的永業田卻不會有假。

    等宣旨官念完之後,陳克復卻沒有讓他繼續念封爵詔書,而是站了起來,“封爵,乃是國之重事。封爵之制凡爵非社稷軍功不得封,封號非特旨不得予。為酬謝我朝文武大臣們的奮力拼博。今日特定此十二等十八級封爵之位。封爵地位尊崇,輕易不與授,封爵為世襲之制。由嫡長子繼承,世減一等。”

    “為酬謝諸臣之功勛。陛下與本王決定,所有的封邑與永業田全部為食封,一分不減,且為酬謝眾臣功勛,此次所有的封爵的食邑與永業田皆增加一倍。”

    一道道驚訝聲響起,無數人驚訝側目。眾人沒有想到,朝廷不但不按慣例只實封食邑的三分之地,或者不給實封只級榮譽,這次不但給真封,而且居然還要翻一倍——好看的小說:。那一等王爵可是就有整整兩萬戶的食邑,兩萬畝的永業田。那可就是說,一個王爵就能得到整整兩萬戶人口的所有稅賦。這可是一筆巨大的收入,更不用提還有兩萬畝的永業田,一時人人激動起來。

    就算到時封一個最低的第十二等、十八級的縣男爵位,那也有兩百戶的食邑,可以享受上千人的上繳稅賦收入。

    “毛喜加封為燕國公,加文散官從一品開府儀同三司實食封八千戶,賞永業田八千畝。陛下特旨,加封兩千戶實食封、兩千畝永業田。另自今日起,晉封三公之司徒位,與天子坐而論道。”

    毛喜叩拜謝恩,“謝皇帝恩,皇帝萬歲!”

    “大隋皇帝令,房玄齡加封為宋國公,晉位尚書左僕sh 。杜如晦加封楚國公,晉位尚書右僕sh 。高士廉加封越國公、晉位內史令。三位大臣皆加文散官從一品開府儀同三司,並食實封八千戶口,賞永業田八千畝!”

    得到加封的三人連忙上前,跪倒拜伏,三人此次不但加封為第三等的正二品國公,而且還都升了實職,為三省之首,心中實在是激動不已。

    “加封李奔雷為鎮國公,加武散官從一品驃騎大將軍!實食封八千戶,賞永業田八千畝!”

    一開始,就立即加封了四位正二品的國公,立即讓無數的大臣都不由心動起來。

    不過隨後他們又微微又些失望,四位國公之後,朝廷後面只加封了十八位郡公,三十六位縣公,以及四十八位國侯,七十二個郡侯,一百零八個縣侯。

    兩百八十六個爵位,基本上都是當年跟著陳克復在遼東起兵的武將們,其中雖然有一部份是文臣,但數量很少,都是如毛喜一般的陳家舊臣,剩下的也都是如房玄齡這樣後來從中原過來的文臣。

    而河北降兵一派,只有三人獲得封爵,分別羅藝的鎮北侯,薛定國的征北侯、羅成的定北郡侯——好看的小說:。其實的降臣降將,都沒有獲得封爵。

    有人高興有人羨慕也有人妒忌,但他們也不敢對這次封爵有什麼意見。朝中最主要的那批人都封了爵,其它人也就無關緊要了。

    陳克復坐在皇帝的寶座之上,代天子理政,小皇帝自從上次的事情之後,已經徹底的被陳克復軟禁在和安宮,再也接觸不到宮外的人,甚至就連上朝做樣子,也不需要他了。

    緩緩的掃過眾臣,陳克復朗聲道,“這次的封爵名單,只是第一批。相信為朝廷立下功勛的也不這些人,肯定還有更多的人立下功勛,朝廷從不吝惜封賞,只要有社稷軍功,朝廷就會給予封賞。”

    听到這話,不少沒有得到封賞的大臣們也是心安了不少。

    “此次朝廷的封爵異常豐厚,但是唯有一個條件。那就是朝廷自共和元年往後,所有爵位封地都不許封在大業七年以前的朝廷疆土之上。今天所封的兩百多個爵位,你們所有的封地,都在大業七年以後打下的疆土之上,其中燕州、遼州、海州三地不包括在其中。現在可以封賞的地方包括遼州北面的韋州,海州東面的羅州島,江南東面剛更改為流州的流求島三個地方。你們所有的食邑封戶同樣如此,朝廷給了你們豐厚的食邑,但是能不能達到朝廷給予的數目,則須由你們親自去招攬流民自願到封地去。”

    “等到將來,朝廷打下的疆土越大,那麼諸位大臣們可供選擇的封地也就越多,實食封的食邑也會越來越多。”

    听到這最後的一個條件,本來滿臉高興的不少獲封爵位的大臣們,突然傻眼了。他們的食邑,他們的永業田,居然不在大隋朝,而在那些偏僻的蠻夷之地。那所謂的韋州那是以前的室韋草原,地方比兩個河南河北加起來還大,可人口卻只有移民過去的二三十萬人口。

    至于那個什麼羅州,那更是懸于東海之上,靠近百濟國的一個大島,雖然面積巨大,但是那以前還全是野人,雖然如今朝廷水師佔據了那里,也抓走了那些野人,可那樣的地方,誰願意去——其他書友正在看:。

    而那個本來是水師元帥張仲堅大人國家的流求島國,雖然如今成了朝廷的一個州,改成了流州。可距離北京足有上萬里之遙,而且還同樣是懸于海上,這樣的封地,給的地盤再大,又有什麼可高興的。更何況,這樣的惡劣的封地,他們還要自己負責找封地百姓,他們卻能拐騙那成千上萬戶的百姓前往那些蠻夷海上之地?一想到這,本來臉上的笑容都沒有了。

    但是封邑已經下來了,他們也無法再要求朝廷更改。如果不是因為封地在這些蠻夷地方,朝廷又豈會給他們如此大的封地,還給這麼多的食邑?不管怎麼樣,最起碼這爵位的封號還是實實在在的,也算是個安慰了。

    殿上坐在龍椅之上的陳克復看著眾人的反應,嘴角也不由的露出了微笑。

    封爵能凝聚朝廷的官員忠誠之心,更能凝聚統治階層的力量。但是封爵也是雙刃劍,封的越多,給的越厚,官員們高興了,可是中央朝廷的實力必然受到削弱。可要是不給,那麼眼下別說這新稅政推行不下去,就是將來也早晚要給的。

    想來想去,最後陳克復想出了這麼一個辦法。

    不但封,而且大封,每個人都大封特封,加倍的封。但同時,卻不將他們封在中原,不讓他們有機會吸中央朝廷的血。而是把他們給封到這幾年新打下的邊疆疆土上去,那些地方,動不動就是有數一兩個河北那麼大,但是卻地廣人稀。

    現在朝廷把這些不值錢的土地封給這些文武功臣們,一來厚賞了大臣們,二來有了這些大臣們的參與,以後邊疆各州也必然能加快發展與融入到中原。

    一舉數得,何樂不為
andychen64 發表於 2013-2-19 16:11
第二卷 高築城 第571章 元旦朝會

    共和元年,元旦。

    按隋朝國朝例制,每年的新年元旦,進行都要舉行元旦大朝會,又稱元會。這一天,不但京官從七品以上要參加元會,而且各地地方上的太守、通守以及駐守地方的留守、副留守等大臣通通都要赴京朝集。

    且四海蕃國國王使臣,也會一齊來賀。

    元會不單單只是朝會,而且還是一個慶典。既彰顯中央進行的權威聲勢,也是避免外方地方大臣久不入朝,而在地方無人管束,每年的朝集不單要入京參加元會,也得接受尚書省的考核。

    大業十一年的元會,是先皇帝楊廣繼位以來,最隆重的一次元會,不但各地方官吏通通入京朝集,就是四方的蕃國也大多遣使前來進貢朝見,甚至有數個小國國王親至。這是前所未有的盛世,也是楊廣一生事業的顛峰。

    不過才短短的一年間,天下已經劇變,九洲分裂,群雄割據,中原大地,皇帝、反王各地雄立。且各方戰亂四起,地方不穩。新的一年到來,這朝廷盛事朝集卻冷清了下來。

    北京朝廷如今擁有遼西、遼東、室韋、河北、山東、淮北等廣大區域,甚至邊河東北京,關隴北部的十余個郡也盡皆統屬于北京朝廷,所轄郡已經多達近六十個,首次超過了江南陳朝,成為了如今擁有地盤最廣的一方勢力。

    這次的元會也是遼東軍擁立楊杲稱帝建都北京後的第一次元會,同時也是改元共和的第一次元會,更是遼東軍進入中原後的第一次元會。

    不論從哪方面講,這次的朝會也是十分重要。因此,雖然如今淮北、

    山東、河北、河東等地還不穩定,但這次的朝集各地方的官員們支是沒有缺席者。

    唯一的區別就是這次的官員們入京的時間很晚,基本上都是在元旦前幾日到達,而且朝廷也免去了地方官員入京面見天子須帶貢品的慣例。而且為了應對地方的局勢,這次地方也就只有各郡縣的太守、

    縣令到達京城,其余的官員都留守地方。

    反倒是契丹、扶余、新羅、百濟、奚國、鐵勒、東突厥等各國,基本上都有重要人物到達,不是國王即是王子、大臣。且全都帶著豐厚的貢品前來朝見。

    紫禁宮中,在京官員與地方朝集大臣們,從太和大殿一直排到了千步之外的宣和門口氣勢雖不如大業十一年的元會,但也依然讓不少的外族使臣們驚訝。

    元旦大朝會是一次典禮朝會,不議政事。

    之前陳克復的封爵之事,勉強也能算的進慶典之中。封完爵位之後,不少的大臣們原先想在這元會之上,直言反對稅賦改革一事。不過陳克復的一著封爵,削去了大多大臣的不滿。最後雖然心中還有些不滿新的攤丁入畝稅賦改革,但是顧慮到今日的大朝會,再加上先前也得了封爵的好處,眾人也沒有人再提起此事,只等日後再提。

    按照固有的禮儀制度儀式,元旦大朝會一項一項的進行,一切安好。唯一的一點不足,那就是本應當出席的天子,卻被告之身體不適無法出席。

    一直到了午後,這繁復的元旦大朝會才算結束。

    陳克復下令,宮中賜御膳。

    待得滿朝官員吃飽喝足,這元會也就算結束,各回各家。

    不過普通的官員們可以離開,但朝中的重臣們卻被傳到了政事堂。

    政事堂為加參知政事餃的宰相們的議事辦公之所,就在紫禁宮中的南門附近的順華閣中。

    北京朝廷的大多官制都是依隋朝,也實行的是群相制度。三省六部中,除了尚書令一職為虛職不授外,尚書省左右僕射、門下省左右納言,內史省左右內史令六位主官,自動為宰相之位,除這六人外,按新制,還須從在京從三品以上大臣中調三位大臣加授參知政事餃,補齊九相之位。

    九相每日在政事堂聚集辦公,九相位置相等,無高低之分,輪流執掌政事筆,七日一輪。

    如今朝廷,陳克復名為大丞相,卻並不是宰相,而是比之宰相更權大,相當于監國的攝政王,在皇帝成年親政之前,朝廷政事由他暫攝。

    如今的朝廷九相之中,毛喜剛剛被陳克復加封了無權的三公司徒位,卻被罷去了相位。

    房玄齡為左僕射,杜如晦為右僕射,高士廉為左內史令、魯廣利為右內史令,魏征為左納言,長孫無忌為右納言,兵部尚書李靖加參加政事餃,金吾衛大將軍李奔雷加參知政事餃,新晉吏部尚書陳節加參知政事餃。九人共同為相,皆陳克復之心腹。

    毛喜自遼東起事以來,一直就是陳克復的文字之首,只是如今,他越來越覺得,自己這位毛伯執政,已經與他和他的這個朝廷,開始有了差距,總是無法節奏一致。再考慮到毛喜終究是年齡大了,特別是因這次河北世族之事的處理上,他的觀念與自己的相關太遠。因此,最後陳克復加封他為三公,罷他的相位,卻又將同是陳家莊出來的老家臣魯廣利,由吏部尚書晉為右內史令的相位。

    而陳節就是過去的李節,自當初李閬被滅後,他就轉而投靠了自己。這幾年由武轉文,表現出s ,這次也將其提升為相位。

    新晉為右僕射的杜如晦道︰“殿下,如今朝廷名義上所收復佔據的郡已經多達六十個,三百多個縣。

    而且隨著朝廷陸續收復更多的土地,那麼郡縣數量還會j 增。大業七年之時,朝廷已經有二百多個郡,一千多個縣。中央尚書省要同時管理兩百多個郡,根本無法同時高效的管理這麼多的郡。所以臣請提議,按先前已經試行的方法,繼續推行州、郡、縣三級制度。”魏征反對,上前道“早在大隋代周的大象二年,天下已經有引1

    州、5郡、川泓縣。當時許多郡甚至只有一個縣,一個郡一般只轄一至三個縣,三級行政區劃…的意義已經不大,許多郡的太守實際不理事,但這個額外的行政機制卻仍造成地方官僚體系龐大,增加朝廷與百姓的負擔。後來文皇帝才撤去郡制,改為州縣二級制。到了大業三年,先帝又改州縣為郡縣二級制,目的也是減少龐大的地方官僚體系,減輕百姓負擔。如今右僕射又要恢復三級制,這無疑是在倒退。”高士廉也上前道“朝廷如今雖然有兩百多個郡,但是早在先帝之時,就已經在郡之上增設了冀州、兗州、青州、徐州、豫州、揚州、荊州、粱州及雍州等監察州。監察州行監察考核之權,官府體制並不大,官員也不多,卻能很好的代替朝廷監察地方,還能很好的消除地方龐大的官僚體系,此是利國利民之事,如今我朝也吸須如此照做即可,無須恢復州制。”對于這個監察州,陳克復並不怎麼看好。事實上,監察州不是如郡縣一般的行政單位,而只是一個中央派出的監察單位。地方上的二百多個郡,依然得由朝廷的尚書省直管。尚書省不但要處理全國政務,還要管理著這兩百多個郡,以此時尚不發達的通訊來說,這並不是一個好的辦法。

    實行三級制,由中央管理到州,州管理郡,這無疑能讓中央朝廷的反應更迅速。甚至地方上的政務處理起來也更快,如地發上發什麼什麼災情動亂,也能更及時的處理。

    不過如魏征等人所說,增加一個州級體系,無疑也有弊端。一來是讓地方的官僚體系更加的龐大,二來也有可能造成冗官,甚至還有可能讓地方的權利過大,架空中】央朝廷。

    凡事有利有弊,一切都有兩面性。

    陳克復是個穿越者,他深知歷史走向,明白歷史上不管是唐宋還是明清,都是三級行政區劃…。最大的原因,就是隨著歷史的婁展,朝廷的地盤越來越大,人口也越來越多。東漢末年,天下只有十三州,分轄一百多個郡。經過三國割據,南方荊、揚、益、交等州有較大發展,到西晉統一時增加到十九州。而現在的朝廷卻足足有著兩百多個郡,一千多個縣,早超出了以前。

    仔細的把遼東等改成三級制度試行的前後思慮許久,陳克復才慢慢道“如果繼續實行郡縣二級制,那麼等朝廷重新統一天下時,那時中央面對數百個郡,上千個縣,將無法有效管理。而如果只是一味的繼續實行九州監察制,也一樣無法改變這種情況。本王傾向于增設州制,但魏大人與高大人所言也不能不重視。”

    “朝廷既要增加效率,加進中央集權,可也必須防止出現冗官,免增加百姓朝廷的負擔。所以本王的意思是,在現有的郡縣基礎上朝廷改革,避免過去一郡只有一二縣的情況。凡郡,必須至少轄四縣,每州也必須轄四郡之地。如此一來,才能既解決朝廷的辦事效率,也避免地方造成冗官冗僚,平白增添朝廷與百姓的負擔。”

    商議許久之後,最後議定,在遼東軍的直屬的遼西、遼東、河北、

    山東、淮北區域,朝廷設立了海州、羅州、韋州、燕州、遵州、幽州、

    翼州、雲州、趙州、青州、兗州、徐州、琉州共十三個州,其中原來遼西遼東室韋共五州,河北之地為四州,山東為四州。州設刺史、長史、司馬等官職。!。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ndychen64

LV:6 爵士

追蹤
  • 6

    主題

  • 3575

    回文

  • 1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