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諸葛一家
董俷的目的很簡單。
連續對太平道的襲擊,肯定激起了太平道的怒火。根據黃劭和唐周的分析可以得出結論,青、徐、兗三州的太平道一定會設法對他們圍追堵截,而且人數眾多。
而董俷這邊的情況也不是很好。連續的征戰,已經讓他們也快要到了極限。典韋和巨魔士還好一些,黃劭和唐周可真的是吃不消了。更重要的是,他們的人手幾乎快損失了一半,不能再打下去了。
這種時候,最好是暫避風頭。
一來可以蓄積力量,二來呢,他們突然停止攻擊,銷聲匿跡。真正著急的不是他們,而是那些追擊他們的黃巾力士,和遠在鉅鹿籌謀的張角三兄弟。畢竟,抓不得他們,會讓太平道的信徒對他們的大賢良師產生懷疑。這樣做,很好很強大。
著急去吧!
董俷也有些疲憊了。並不是一個生性好殺的人,連續的殺戮,對他而言也有些倦怠。
正好借助這一家子隱姓埋名。至少在抵達徐州之前,董俷決定暫時不會再有行動。
至於對方是怎麼考慮?董俷並不在意。
可以看得出,他們也想借用自己的人來加強護衛。不管那位家主是什麼態度。這種事情對於雙方來說都有好處,所以董俷也不介意,一行人向徐州前進。
兩天後,他們來到了下邳國。
只要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應該聽過這個地名。
劉備解徐州之圍,曾駐紮下邳;關雲長千里走單騎,也正是因為下邳有劉備的家人,而他恰好鎮守下邳,最後不得不暫時投降曹操。
而最有名的,莫過於那位三國歷史上最聲名狼藉,同時也是最受人關注和喜愛的虎狼之將,三姓家奴呂布。其生命中最後的謝幕典禮,也正是在下邳。
下邳在漢朝是東海郡的首府。當年劉邦奪天下後,改封韓信為楚王,其都城也在下邳。本朝明帝,建立了下邳國,並封他的兒子劉衍為下邳王,一直到現在。
抵達下邳後,董俷出於對這座城市的仰慕,帶著典韋走了一大圈。
晚飯後才回到了客棧,剛走進房間,卻發現那位家主帶著那個俊秀的小童子在裏面等候。
唐周和黃劭,小心翼翼的作陪。
看到董俷進來,兩人使了一個眼色。沒等董俷明白過來,那位家主卻站起了身。
他拱手道:「俷公子,一路多有得罪,諸葛珪賠禮了!」
「啊,客氣,客氣!」
董俷有點懵,不清楚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讓這位倨傲的家主竟然來這裏賠禮。
不過看唐周和黃劭的樣子,這位家主的來頭似乎不小啊。
慢著,諸葛珪?他竟然姓諸葛!董俷不禁很震驚,不是因為眼前的文士,而是因為這個姓氏,聯繫著三國演義中一位鼎鼎大名的人物,諸葛亮。諸葛珪,是什麼人?
諸葛珪自顧自的說:「剛才珪與小兒在街上聽人說起了一件事,有一位壯士在青、徐、兗、豫四州之上連續襲擊太平道的道場。珪略一思忖,就想到了俷公子一行人。剛才與兩位先生交談,才知道俷公子竟然是伯喈先生的門生,失敬,失敬!」
董俷先是一陣緊張,不過後來聽這位諸葛珪的口氣,似乎是很讚賞他的行為。
同時也在感歎,名士就是名士……想必如果不是蔡邕的名頭,這諸葛珪也不會是這種態度。
當下還禮說:「先生客氣。俷不才,蒙伯喈先生錯愛,雖說要收為門下,但還沒有行拜師之禮。說不上是伯喈先生的門生,還請先生不要誤會。」
這種態度,讓諸葛珪非常滿意。
「能得伯喈先生的讚賞,俷公子足以自豪!」
雙方又客氣了兩句,分賓主落座。諸葛珪這才說:「俷公子,既然將要成為伯喈先生的學生,說起來也是一家人,珪也就不客氣了。俷公子剷除太平邪道,實乃大快人心的舉動。那太平道明裏傳教,暗中卻行不軌之事,珪早就看不過去。」
董俷總算放下心,至少這諸葛珪已經表明了太多。
但還是有點不放心,暗裏使了一個眼色,唐周起身說:「諸葛大人,學生還要去查看一下部曲的情況,就先告辭了。君明,請隨我一起去看看,我可安撫不了那些人。」
君明是典韋的字,出自於蔡邕的手筆。
典韋典君明,很上口。典韋對這個字非常的滿意,同時也很開心。畢竟,為他取字的人可是天下間最有名的大儒,蔡邕蔡伯喈。說出去的話,也足夠他感到自豪。
唐周和典韋出去警戒,屋子裏只剩下董俷、諸葛珪、黃劭以及那童子四人。
諸葛珪微微一笑,對唐周他們的目的了若指掌,但是卻毫無半點怒意。當然,如果董俷不是蔡邕的學生,就他這種防備的態度,足以讓諸葛珪立刻起身,拂袖而去。
「珪此次之所以舉家遷移,也是因為那太平道的緣故。太平道這兩年野心彰顯,而朝廷對此視若不見,無異於養虎為患。珪常擔心,大亂將起,故而才決定搬遷。」
董俷點點頭,「君貢先生的擔心,也正是俷之所憂。」
君貢,是諸葛珪的字。
諸葛珪正色道:「故而珪聽聞俷公子的壯舉後,有幾件事情想要請教。」
「請教不敢,但問無妨。」
「俷公子一路所為,看似沒有章法,但卻又暗藏玄機。珪想請教,俷公子所為何謀?」
「這個……」
董俷有點猶豫,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畢竟和這個諸葛珪相交並不算深,就算他姓諸葛又能如何?保不齊也是個野心家。諸葛氏在琅琊確實是一個望族,剛才黃劭也介紹過。據說這位諸葛君貢先生的祖上,曾擔任過董俷老子現在所擔任的職務,司隸校尉。可那又能說明什麼?
沒想到,諸葛珪沒有開口,他身邊的童子卻說了話。
「俷公子所謀,顯然是為了吸引太平邪道的注意力,其意當在洛陽,是不是?」
董俷嚇了一跳,看著那童子。
不會吧,連個小屁孩兒都能看出我的計畫?這小屁孩兒是誰?難不成是傳說中的孔明先生?
董俷不知道諸葛亮出生於何年何月,本能的就把這童子和諸葛亮聯繫在了一起。
諸葛珪從董俷的反應中也得到了答案。
他笑了起來,「俷公子不必擔心計謀敗露,也無須害怕珪和太平妖人有所牽連。說實話,俷公子的目的在洛陽,還是小兒提醒了珪。否則,珪至今也猜測不出。」
「敢問小公子何名?」
「小兒諸葛瑾,年方十歲!」
呼了一口氣,原來不是孔明先生。不過董俷突然一顫,駭然的看著那俊秀的童子。
諸葛瑾,諸葛瑾……諸葛子瑜,不就是傳說中孔明先生的哥哥?
目光轉向諸葛珪,這位難道是諸葛老爹嗎?
對於董俷的這番失態,諸葛珪有點茫然不解。自家兒子才十歲,聲名不彰。俷公子為何會如此失態?看他的樣子,分明是對自己這個兒子非常,非常的仰慕啊!
「俷公子聽過小兒的名字?」
「啊……這個,這個是頭次聽到。」
「為何如此吃驚?」
董俷張口結舌,然後哈哈大笑以掩飾剛才的失態,說道:「瑾公子真是聰慧,我從未見過如此聰慧的人,故而有些失態了。呵呵,君貢先生,您可真的是好福氣!」
諸葛珪忍不住洋洋自得的捋著鬍子,看得出來,他的確是很驕傲。
「我弟弟聰明勝我十倍!」
董俷一陣劇烈的咳嗽,看著諸葛瑾道:「你弟弟?」
諸葛珪更得意,笑著說:「哦,他說的是我那次子亮。年方三歲,確是聰慧過人。」
次子亮!
董俷真的快要瘋了……他見過那小屁孩,喜歡跟在諸葛瑾的屁股後面,還拖著鼻涕。長得是粉雕玉琢,很漂亮。可是當時,董俷還真的沒有把那小鼻涕蟲和大名鼎鼎的諸葛先生聯繫在一起。諸葛亮,那個鼻涕蟲,就是傳說中的諸葛亮嗎?
咦,我居然還掐了一下諸葛亮的臉蛋啊!
那可是名人的臉……
「俷公子,俷公子……」
「啊,君貢先生,有何指教?」
董俷總算是清醒過來,尷尬的笑了笑。就算是諸葛亮又如何?還不是個小屁孩兒!
諸葛珪也笑了,「看起來,我這兩個孩兒,讓俷公子很吃驚!」
董俷正色道:「君貢先生,非是俷說恭維之言。俷觀兩位公子,他日必將名揚天下,名留青史啊。」
名揚天下還好說,名留青史……
諸葛珪拱手道:「若小兒將來真有此成就,皆拜公子今日之言。子瑜,你可聽到了嗎?以後要更加刻苦讀書,方不負俷公子今日的看重。還有你弟弟,要好好教導。」
「孩兒明白!」
諸葛瑾很恭敬的答應,不過又好奇的看了一眼董俷。
這位俷公子,好像真的很看重我。只是,他為什麼會看重我呢?嘻嘻,俷公子好像是個好人。但說心裏話,他長得真的很難看,特別是笑的時候,比不笑還難看。
如果董俷知道這小屁孩兒此刻心裏的想法,定然是哭笑不得。
諸葛珪說:「俷公子,客套話珪就不多說了。公子之意,珪已明白。珪一家將會在廣陵轉道,走丹陽而入荊州。我與好友龐山民相約,他會在江夏接我一家老小。若俷公子也要去荊州,我們不妨結伴而行。只是珪不知道,俷公子可願意。」
這一席話,讓董俷萬分的感動。
人家已經知道了自己的目的,同時也明白,和他一起走,可能會有很多的兇險。
但諸葛珪還是願意和他結伴而行。
其原因……董俷不願意再去揣摩。而且揣摩文士的心思,比和一百個人打架還累。
他站起來躬身一禮:「君貢先生高義,俷多謝了!」
======
fitch(緋)編案:
典韋,在歷史上有名無字。有一說字『子滿』,此為「操聞韋死,...,親自臨哭,遣歸葬襄邑,拜子滿為郎中」之謬誤(典韋之子,典滿)。
庚新在本章杜撰典韋的字為君明,切不可當真或引用。
龐山民,荊州名士龐德公之子,後娶諸葛亮二姐為妻。但《三國演義》內文為龐德公,字山民。此應謬誤。
庚新在本章說,龐山民為諸葛亮之父-諸葛珪的好友,應該是指龐德公。否則撇開年紀不說,將女兒嫁給好友還以好友待之,這是不符合古代倫理觀念的。當然,不排除龐山民和諸葛珪是忘年之交,而此時的龐山民尚未娶諸葛亮二姐這種可能。
本帖最後由 fitch 於 2013-10-19 18:48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