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二合一?
過了好一會兒,“小房子”裡的氣氛,已經沉鬱得有一點兒叫人憋悶的感覺了,才由寶鋆打破沉默:“總署的事情,似乎……確實不能不有所更張了,請六爺的示,這個,該如何著手呢?”
恭王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神情。
他原本最擔心的,是寶鋆和關卓凡恩怨糾葛,心裡的疙瘩抹不去,彎兒轉不過來,一味“硬抗”,總署的事情,就不好辦了。
“我走之後,”恭王說道,“博川就是總署的首席大臣,這個,‘上頭’也好,朝內北小街也罷,是絕不會有所改易的;佩蘅的‘總理大臣上行走’亦然。”
管領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大臣”,仿軍機大臣例,有總理大臣、總理大臣上行走、總理大臣上學習行走、辦事大臣等不同級別。不過,和軍機處不同的是,總署的大臣,沒有“領班”的說法,原則上,“總理大臣”即為首席大臣,不過,也有兩位總理大臣並存的情形——恭王、文祥就是如此。恭、文都是總理大臣,恭王排名在前,為首席大臣;恭王求去之後,文祥就是名正言順的首席大臣了。
“今後,”恭王繼續說道,“總署的事情,就是兩位抓總的了,本來,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我不該臨走之前,多嘴多舌,給後來者平添負擔……”
文祥微微皺眉,打斷了恭王的話:“六爺,你和我、佩蘅,就不必說這種客氣話了。”
恭王搖了搖頭,微微苦笑:“這不是客氣話……”
不過,他沒有再就這個題目發揮下去,頓了一頓,說道:“我覺得。若有所更張,大約有兩條路好走。”
“第一條,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和顧問委員會,坐了下來,開誠布公,妥當協議,釐清彼此職責。該歸攏到那邊兒去的,就歸攏到那邊兒去!以後,各司其職,精誠合作,庶幾無政出多門、權責不清、牽扯掣肘之憂。”
這一條路,說白了。不過三個字——“劃地盤”。
果然能夠“釐清彼此職責”,自然是好事,可是,關鍵在於,哪些是“該歸攏到那邊兒去的”?如果是按照既成事實劃定“彼此職責”,則總署之下,還能剩下多少地盤?赫赫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不就真成了個空架子了嗎?
所以,恭王說的“該歸攏到那邊兒去的,就歸攏到那邊兒去”,得反過來理解:討價還價。折衝樽俎,從顧問委員會那兒,挖一部分地盤迴來,然後,“各司其職,精誠合作”——咱們兩家,都不要再“踩過界”了。
或者。拿寶鋆的話來說,就是從今往後,“井水不犯河水”。
可是。人家吃到了嘴裡的肥肉,怎麼肯吐將出來?不過來搶你剩下的地盤。就謝天謝地了!
“六爺,”寶鋆嘿嘿一笑,“你是真正為我們打算,可是,只怕是與虎謀皮……啊,我這麼說,不大妥當,我是說,只怕勞而無功,還治出一堆閒氣來。博川,你說呢?”
文祥點了點頭,說道:“六爺,我也覺得,這第一條路,走起來,不大容易。”
恭王也是一笑,說道:“兩位都不以為然,其實,我自己也覺得這個主意,不甚靠譜。”
頓了一頓,說道:“那麼,咱們來看看另一條路,走不走得通?”
“第二條,索性將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和顧問委員會,合在了一起!”
文祥、寶鋆,大大一震。
這個,他們可是從來沒有想過。
乍一聽,匪夷所思,仔細想來,呃……說不定……真是個……好主意呢!
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和顧問委員會“分治”的局面,照目下的情形,如果持續下去,總有一天,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要被顧問委員會“陰乾”的。到了啥事兒也管不了、啥事兒也辦不了的時候,輕輕一紙上諭,就可以撤銷了曾經聲威赫赫的總署,到時候,任誰都會覺得理所當然——留你在那裡,只好無所事事、徒耗錢糧,有什麼意義?
如果趁著手裡還有牌,同顧問委員會合在一起,則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人事,總要在二合一之後的新衙門中有所安置,“新政”就少不了“恭系”的一塊!
“好!”寶鋆的眼睛發亮了,“六爺真是‘死棋腹中出仙局’!顧委會和總署若合在了一起,以博川的聲望資歷,哪個好意思置其於郭筠仙之下?”
恭王微微一笑:“你這張嘴……”搖了搖頭,不說話了。
文祥皺起了眉頭。
“位子高低、排名前後,”文祥正色說道,“我是不介意的——這不是矯情。還有,佩蘅,你莫打什麼鳩佔鵲巢的主意,這怎麼可能?真這麼想,真這麼做,到時候,只會壞事,只會適得其反!”
寶鋆笑嘻嘻的說道:“六爺,你放心,我這張嘴,只有在你和博川的面前,才會放言無忌,惹不了什麼麻煩!”
轉向文祥:“博川,你不介意,我介意——除了我,介意的人還有許多!你也放心,我不是真的打什麼鳩佔鵲巢的主意——我沒那麼不自量力!我是說,咱們提出來二合為一,咱們就先佔了地步!拿洋人的話說,就是‘球踢倒了那一邊’,我倒要看看,那一邊要如何應對?”
這是很實在、很透徹的話,恭王、文祥都不能反駁。
不論恭王“二合一”的主意,最終是否能夠成事,這確實是一個很好的討價還價的手段。
寶鋆輕輕地咬著牙,臉上的笑意變得有些古怪了:“外邊兒有一種說法,叫做‘關恭合流’,讓咱們瞅瞅,朝內北小街那邊兒,到底有多大的‘合流’的誠意?”
恭王、文祥對視一眼,微微點頭。
“不過,”恭王說,“這個事兒,不能由我出面……”
“這自然是不能麻煩六爺的,”文祥說道,“我和佩蘅,會尋個合適的時機,面請於軒邸。”
“打擂台,”寶鋆說,“你一個人上場就好了,加上我,反而壞事——這個自知之明,我還是有的。”
文祥皺了皺眉,沒搭他的話頭。
“還有,”恭王輕輕嘆了口氣,“也得……等我走了之後,你們再來操辦這個事情。”
“六爺……”
“六爺……”
恭王擺了擺手:“事已至此,咱們不必再效小兒女之態了!再者說了……”
他沒有“再者說了”下去,眼睛裡,卻隱隱放出奇異的光芒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