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生活] 大國重工 作者:齊橙(已完成)

 
mk2258 2016-10-17 21:14:34 發表於 都市言情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921 846419
ikller 發表於 2017-6-17 23:35
第三百七十六章 空手套白狼

    馮嘯辰他們到家之後不久,馮華和馮舒怡兩口子也先後下班回到家了。大家七手八腳地把酒菜擺上桌,分配好碗筷,分賓主落座,馮家的歡迎晚宴便開始了。

    馮嘯辰是家裏的晚輩,馮家自然不需要有太隆重的儀式來歡迎他。楊海帆雖然算是和馮嘯辰平輩的,但一來年齡更大一些,二來又是外人,馮家的長輩對他頗為客氣,頻頻敬酒。楊海帆也一一回敬答謝,這其中的過程自不必細說了。

    酒過三巡,大家逐漸聊起了正事,馮嘯辰向晏樂琴、馮華和馮舒怡介紹了自己打算搞工程機械的想法,以及港島之行的收獲。有關搞工程機械這件事,他在此前已經通過信函和電話和晏樂琴他們談過了,此時隻是再把細節介紹一遍而已。但港島的事情是剛剛發生的,還沒來得及向他們通報,此時說出來,幾個長輩聽了都是倍感驚奇。

    “帝國理工大學的畢業生,水平肯定是很高的啊!”晏樂琴感慨道,“回頭我去查一下這個張國棟發表的論文,看看他有哪些方麵的建樹。有這樣一位專家給你們當總工程師,這件事可就有幾分眉目了。”

    “這都是爺爺當年栽的樹,現在讓我們能夠乘涼了。”馮嘯辰說道。

    “你爺爺一貫都很關心別人,像這樣的事情,過去他在德國的時候也做過不少的。他幫助過的一些人,後來對我和你三叔他們也都很照顧。”晏樂琴道。

    馮華對技術了解不多,倒是對投資的事情很感興趣。他說道:“你們能夠說服章九成給你們投資,這可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章九成這幾年在港島做得有聲有色,在國際資本市場上也小有名氣了。有了他這1億5000萬港幣,我也能夠在歐洲市場上幫你們籌到一些資金,多的不敢說,一兩千萬美元應當還是有希望的。”

    “如果是這樣,那可就太好了!”馮嘯辰喜道。銀行家從來都是嫌貧愛富的,喜歡做錦上添花的事情,不喜歡做雪中送炭的事情。章九成答應給辰宇公司注資,相當於為辰宇公司的信用做了背書,其他的銀行家也就有膽量投資了。相反,如果一家企業沒有得到某家銀行的青睞,其他的銀行也不會考慮對它進行投資,因為它們會覺得這家企業是缺乏信用的。

    馮嘯辰先請張國棟出任總工程師,然後去向章九成融資,相當於是用張國棟的信用做了抵押。當然,他在重裝辦的經曆、辰宇軸承公司的成功,以及他即將成為沈榮儒弟子的身份,也都是他的信用的一部分,憑著這些,他便能夠讓章九成動心了。

    有了章九成的投資,再借助於馮華在歐洲金融市場上的人脈,又可以為馮嘯辰融來更多的資金,這簡直就是一個空手套白狼的典型案例了。

    “有了章九成的1億5000萬港幣,再加上三叔幫我融的一兩千萬美元,我差不多能夠有4000萬美元以上的資產。這筆錢相比歐美的工程機械巨頭而言,實在是微不足道,但作為起家資本,倒也勉強夠用了。”馮嘯辰笑著說道。

    1984年,中國國內的美元官方彙率是100美元兌換232元人民幣,4000萬美元差不多相當於1億元人民幣,是一個很大的數目了。不過,如果想建立一家達到一定規模的工程機械企業,1億人民幣的投資也的確隻能算是勉強夠用。

    “嘯辰,4000萬美元,可是一筆不小的資金,你能把握得住嗎?”晏樂琴有些擔心地問道。

    馮嘯辰笑道:“奶奶,我在重裝辦的時候,接觸的企業最起碼都是有幾億資產的,區區4000萬美元,算不上什麼了。”

    馮華搖搖頭道:“你在重裝辦的那些經曆,還遠遠不夠。你過去說過你的工作性質,基本上隻是在企業之間做一些協調,並不是真正管理一家企業。憑借這樣的經驗來管理一家幾千萬美元的企業,風險還是比較大的,這一點你一定要有清醒的頭腦。”

    馮舒怡白了馮華一眼,不滿地說道:“你說什麼呢,我倒覺得嘯辰管理一家大企業沒有任何問題。你想想看,幾年前嘯辰第一次來德國的時候,啥都沒有。可幾年過去,他現在已經有兩家資產達到幾百萬人民幣的大企業了,你不覺得他天生就是一個傑出的商人嗎?”

    馮華笑了起來,對馮嘯辰說道:“你嬸子說得對,嘯辰,我和你奶奶也隻是給你一些提醒罷了,你千萬不要被我們的話給嚇住了。其實,我這兩年也一直都在關注中國市場,我認為,中國市場目前還是賣方市場,各種工業產品都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隻要你們能夠生產出來,銷售方麵是沒有太大難度的。這樣的機會對於一個投資者來說是千載難逢的,所以我還是讚成你去冒這個險的。”

    馮嘯辰笑著向晏樂琴問道:“奶奶,你呢,你是不是也讚成我冒這個險?”

    晏樂琴假意地板著臉,說道:“我不讚成又有什麼辦法?我已經老了,你叔叔和嬸子說了算,他們倆都讚成你了,我反對有用嗎?不過,嘯辰,我可跟你說,你這家企業辦起來之後,經營上的事情要多和你叔叔、嬸子通通氣,他們畢竟都是有市場經驗的,能夠給你一些指點。”

    “那是當然。”馮嘯辰乖巧地應道。

    如果是在幾年前,馮嘯辰提出要借幾千萬美元去辦個企業,晏樂琴、馮華等人是絕對不會支持的,更不可能幫他融資。但如今,有辰宇軸承公司的成功先例,晏樂琴他們對馮嘯辰便多了幾分信心。在過去幾年中,馮嘯辰所表現出來的能力,以及那與年齡很不相稱的穩重,都讓遠在德國的奶奶、叔叔感到驚奇。

    馮嘯辰不敢跟自己的父母商量這件事,因為高達幾千萬美元的投資,絕對會讓他們嚇得睡不著覺。而晏樂琴、馮華他們心理承受能力就要強得多了,畢竟他們一直生活在德國,也是見過一些世麵的。他們嘴上提醒馮嘯辰要注意風險,但心裏早就替馮嘯辰做過風險評估,知道這件事情還是比較有把握的。若非如此,馮華也不會去幫馮嘯辰繼續融資了。

    說罷風險的問題,馮華又說道:“嘯辰,對於這家企業的經營戰略,你是怎麼考慮的,也一並說出來給大家聽聽吧。”

    馮嘯辰點點頭道:“好的,三叔。我是這樣想的,中國的大規模基礎建設至少還要持續30年時間,工程機械的市場是非常龐大的。目前,國內的工程機械企業數量眾多,但大多數規模比較小,產品也比較落後。國內的工程企業需要高性能的工程機械,但國內無法提供,要進口又受到外彙的限製,這就是我們的機會。

    我的打算是,瞄準國際先進水平,向國內市場提供性能和技術接近進口機械的產品,在價格上則介於現有的國產機械與進口機械之間,從而實現進口替代。我在港島的時候,和張國棟談過一些技術上的設想,他表示完全能夠做到。隻要我們能夠有比較高的起點,國內大多數的同行就無法對我們構成威脅了。”

    “這個想法不錯,保持技術上的領先,實現進口替代,的確是一個很好的戰略。這樣一來,你就擁有競爭優勢了,不必去與其他企業打價格戰。”馮華讚道。

    馮舒怡道:“嘯辰,回頭你把你們打算做的產品給我列一個清單,我幫你們做一下專利檢索,看看有沒有一些已經到期的專利,這些專利你們是可以直接拿去使用的。”

    “那可就太感謝嬸子了。”馮嘯辰道。時下中國的企業對於知識產權還不太重視,有不少企業在自己的產品中直接山寨國外的專利技術,並不給國外企業付專利費。因為中國的國際化水平較低,國外企業或者是懶得去追究,或者是鞭長莫及,總之與專利相關的官司並不多。

    馮嘯辰如果隻打算在國內銷售自己的產品,倒也可以暫時不考慮專利方麵的問題,但他的想法是在占領國內市場之後,伺機進入國際市場,那麼專利之類的問題就需要認真對待了。在這方麵,馮嘯辰倒沒有太大的心理壓力,他手頭有不少後世才出現的設計理念,隻等著張國棟把它們變成實際的技術,並申請專利。有了這些超出時代的專利,他要和國外的工程機械巨頭們交換專利也有資本了。

    馮淩宇和馮林濤兄弟倆坐在旁邊,聽著馮嘯辰與奶奶、叔叔談論上億資產的經營,心裏都不由自主地產生了一種崇拜的感覺。這兩兄弟與馮嘯辰的歲數相差不大,過去也沒覺得這個哥哥有什麼了不起的,充其量就是比他們多懂一些德語而已。他們到德國學習一年之後,這方麵的差距早就已經拉平了。今天聽到的這番談話,再次顛覆了他們的認知,他們這才發現,自己與馮嘯辰之間的差距,遠遠不是外語水平和技術上的落差,光是馮嘯辰的這份膽魄,就讓他們覺得望塵莫及了。
V123210 發表於 2017-6-19 17:29
第三百七十七章 機器人

    第二天,馮嘯辰和楊海帆開始在德國進行考察。

    他們這一趟歐洲之行,有幾個目的。第一是融資,這件事在與馮華談過之後,就完全交給他去運作了,這是完全可以放心的。第二則是要參觀一下歐洲的一些研究所和工廠,瞭解別人的技術狀況,這一項對於楊海帆的意義遠大於對馮嘯辰的意義,畢竟馮嘯辰是穿越者,見過的世面是很多的。還有一項任務,就是要在歐洲採購一些設備,按馮嘯辰的要求,絕大部分是二手設備,這項任務已經交給了馮舒怡,她會幫馮嘯辰他們打聽二手設備的貨源,有確切消息之後再由馮嘯辰他們去洽談。

    在從中國出發之前,馮嘯辰就已經給馮華打過一個國際長途電話,委託他幫忙聯繫一些參觀地點。馮華利用自己的關係,以及晏樂琴過去攢下的人脈,幫馮嘯辰他們聯繫了包括慕尼黑大學、斯圖加特大學、亞琛高等工業學校在內的一些研究機構,此外還有巴伐利亞發動機工廠、普邁公司等企業,供他們參觀。馮嘯辰一到德國,就通知了菲洛公司的佩曼過來給他們當嚮導,有一個德國人陪同,很多事情都會好辦一些。

    「各位先生,非常榮幸向你們介紹我們研究所的工業機器人小組,我們的小組目前有45名成員,其中包括了15位機器人,別看他們看起來很笨拙,但每個機器人都是有自己的性格的。」

    德國夫琅和費學會生產技術及自動化研究所的所長瓦內克教授幽默地向馮嘯辰等人介紹著自己的部門。這是一家專門從事工業機器人研究的機構,擁有大批的測試設備,能夠對工業機器人的工作速度、噪音、振動、軌跡形式、精度等等進行測試,並把測試結果記錄下來,形成一個完整的數據庫,用於指導機器人的選擇。

    「這就是機器人?」楊海帆看著在測試平台上傻呵呵做著動作的一台機械,低聲地向馮嘯辰問道。

    「是的,如果我沒猜錯,這應當是一台運輸機器人,專門用於在不同工序之間搬運工件的。」馮嘯辰介紹道。這年代的機器人相比後世,實在是太低端了,能夠從事的工作任務很簡單,動作也不靈活。後世家庭裡用的掃地機器人看起來都比這些機器人顯得更靈巧。

    楊海帆卻是看得目瞪口呆,機器人的智能顯然是讓他感覺到震撼了。他好歹也算是見過一些自動化設備的,辰宇軸承公司擁有不少從德國引進的數控機床,已經是有些智能的樣子了,但與機器人的智能化程度相比,還是差出了不少。辰宇公司使用的數控機床在整個南江省都小有名氣,不少國營大廠的工程師都去參觀過,讓楊海帆覺得這就是高科技的表現了,現在看到人家的機器人,他才知道自己實在是井底之蛙了。

    「我一直以為機器人只是科幻小說裡的東西呢,沒想到……,嗯,不過科幻小說裡的機器人和這些機器人也的確不一樣。」楊海帆訥訥地向馮嘯辰說道。在國內,機器人這個概念的確是只存在於科幻小說裡的,而且一般都是指那種方頭方腦、有手有腳的類人型機器人。而實際上工業機器人根本就與人沒啥相同之處,只是一種具有一定智能的機器而已。

    「目前,柔性製造系統在西方工業界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傳統的數控加工中心對於大批量製造的產品具有優勢,但隨著用戶個性化要求的不斷增加,工業產品的批量越來越小,甚至出現了大量單件生產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只有柔性製造系統才能夠適應新的形式。

    在柔性製造系統中,工業機器人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組成部分。在工程機械領域裡,西方工廠的銲接、噴漆兩個工序已經完全交給機器人了,數控生產線的操作也越來越多地由機器人來控制。你們現在看到的這種運輸機器人,使用激光進行自動導向,能夠在規模龐大的車間裡自由行駛,加速工件的傳送過程。

    不過,大型工程機械的裝配環節,目前還是由人工實現的,用於設備裝配的機器人技術還是一個難點。目前機器人在裝配環節主要是承擔一些輔助工作,比如說自動控制的吊車,能夠節省工人的很多力氣。」

    瓦內克非常熱心地向客人介紹著工業機器人的應用情況,因為知道馮嘯辰他們是搞工程機械的,所以又特別著重介紹了工程機械製造中使用機器人的情況。他與馮家有些交情,勉強能夠算是晏樂琴的學生,後來又一直在機械領域裡做科研,與晏樂琴關係挺熟,連帶著便對馮嘯辰他們也頗為熱情了。

    「瓦內克先生,您認為,在工業生產中使用機器人的好處主要是什麼?」楊海帆發問道。

    瓦內克道:「好處是顯而易見的。第一,機器人的使用,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成本。雖然使用的一次性投入比較大,但在此後的很長時間裡,工廠將可以減少工人的數量,從而節省大量的人力成本。」

    「是這樣……」楊海帆點了點頭,不置可否。

    「第二,機器人能夠從事一些非常艱苦以及有損人類健康的工作,例如我剛才說到的銲接和噴漆作業,都是會對操作人員造成損害的,而機器人則無需擔心這一點。」瓦內克繼續說道。

    楊海帆還是笑笑,沒有予以評論。

    「第三,機器人的使用還有助於提高生產效率。普通工人在工作中會感覺到疲勞,從而導致生產效率下降。而機器人是永遠不會覺得疲勞的,除了定時需要進行一些檢修之外,它們幾乎可以一刻不停地連續工作幾百個小時。」

    「那麼,用機器人代替工人,在產品的性能和質量方面會不會有一些不同呢?」楊海帆追問道。

    瓦內克道:「當然會有些不同,機器人的操作,當然比不上高級技師的水平,所以對產品質量肯定會有一些輕微的影響。不過,據我所知,不少工廠是讓工人和機器人共同生產的,工人主要負責糾正機器人操作中的一些失誤或者不足,這樣一來,產品的質量就不會有明顯下降了。」

    「你是說用機器人會導致產品質量下降?……嗯,哪怕只是輕微的下降。」楊海帆有些遲疑地問道。

    「是的,不過這種質量的下降是無足輕重的。」瓦內克答道。

    「哦,我明白了……」楊海帆若有所思地應道。瓦內克的回答,顯然與他此前的設想大不相同,而這個回答,也讓他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從夫琅和費學會出來,走在大街上的時候,馮嘯辰笑著對楊海帆問道:「海帆,剛才看到那些機器人,你有什麼感想。」

    「先進,實在是太先進了。」楊海帆由衷地說道。

    「是啊,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咱們實在是太落後了。」馮嘯辰附和道。

    楊海帆話鋒一轉,說道:「不過,和瓦內克聊過之後,我倒是不那麼焦慮了。」

    「什麼意思?」馮嘯辰不解地問道。

    楊海帆道:「我原本以為,使用機器人輔助生產,能夠使生產的質量得到提升,就像我們使用數控機床代替傳統機床一樣,有些精密的操作我們原來做不了,用數控機床就能夠做到了。但瓦內克給我的答覆卻是說機器人代替工人僅僅是能夠在成本上有所節約,另外就是勞動保護方面的優勢,在產品的性能和質量上並沒有顯著的優勢。這也就意味著,我們不使用機器人,並不會導致產品的質量不如西方。而成本方面,我們其實並不是特別在乎的,你說呢?」

    馮嘯辰的臉上浮出了笑容,楊海帆的這番話,真是一語中的。西方國家大量採用自動化設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勞動力成本上升而選擇的無奈之舉。中國是一個窮國,勞動力成本連西方的十分之一都達不到,根本無需擔心這方面的問題。

    扣除掉勞動力成本上的節省,機器人對於中國企業來說就如同雞肋了。採購成本過高,很多企業都承受不起,而節省下來的勞動力卻並不值錢,甚至不及對機器人進行維護檢修的支出,這種情況下,中國企業需要機器人幹什麼呢?

    當然,機器人的應用還有一個優勢,就是進行惡劣條件下的操作,例如高溫、帶毒等作業,有利於工人的身體健康。但說句難聽的,一個窮國,有什麼資格談這種福利?比如說,西方國家早就開始機械化採煤了,而中國還有大量手工操作,每年因為礦難而死的煤礦工人高達上千。福利是一種奢侈品,經濟水平沒有達到這個程度,還是暫時別去琢磨福利的事情吧。

    「哈哈,海帆,你說得很對啊,機器人這種東西,現在對於咱們來說根本就沒啥意義。我剛才還擔心你參觀完了之後就想著要搞這一套呢。」馮嘯辰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對楊海帆說道。

    楊海帆卻是認真地答道:「嘯辰,你真沒說錯,我剛才的確在想著要搞機器人的,不過不是現在,而是未來。」
V123210 發表於 2017-6-19 22:33
第三百七十八章 「大象」

    「機器人的廣泛應用,絕對是工業發展的未來趨勢。我原來沒有見過實際的工業機器人,想像不出工業機器人能夠做什麼。但在參觀過夫琅和費學會的實驗室之後,我突然感覺到,機器人取代工人,是不可避免的。

    我們國家勞動力成本低,似乎可以不用考慮這個問題,但這也是因為西方國家的機器人技術還處於發展初期,成本太高,無法與我們的勞動力成本相比。如果他們再發展30年,能夠讓機器人的應用成本比咱們的工人成本還低,那時候咱們就徹底沒有競爭力了。要想憑著人力去和機器人競爭,相當於用長矛去對付坦克。」

    楊海帆用嚴肅的神情向馮嘯辰說道。

    馮嘯辰的臉也沉了下來,緩緩地說道:「而且,事實上,隨著咱們國家的經濟不斷發展,勞動力成本也是會隨之上升的。那時候此消彼長,咱們就更沒有希望了。」

    「正是如此。」楊海帆道,「我剛才一直在想,咱們國家的企業也許現在還用不上機器人,但對於機器人的研究必須馬上開始,不能落到別人後面去。我甚至覺得,如果咱們的工程機械公司有了一些盈利,應當拿出一小部分錢來,專門做機器人方面的研究,哪怕只是給我們自己的公司搞出一台銲接機器人,也是一個成功啊。」

    馮嘯辰道:「這倒沒什麼問題,其實工程機械和機器人也不矛盾啊。現在有些國家已經有專門的清障機器人、排雷機器人,都是用於高危領域的工程機械,我們完全可以從這方面著手來做。」

    「排雷機器人?這個好!」楊海帆眼睛一亮,「嘯辰,你不說我還真忘了。我小的時候,看連環畫裡有排雷英雄,當時就想過,如果能夠造一個機器人來排雷,我們的英雄不就不會犧牲了嗎?現在一想,覺得這並不困難啊,的確就是一台智能化的工程機械罷了。」

    「你不會是說回去之後就想搞這個吧?」馮嘯辰有些驚愕地問道。

    楊海帆微微一笑,說道:「怎麼不行?咱們算是為子弟兵做點貢獻,有什麼不好的?」

    「可是,這中間涉及到的技術環節可就太多了。張老是機械專家,咱們過去也一直都是在搞機械,對電子這方面不熟悉啊。如果要搞機器人,最起碼也得搭一個電子方面的班子,人從哪來呢?」

    「我們為子弟兵做貢獻,請軍方和我們共同攻關不就行了?軍隊裡搞電子的人才就太多了,比地方上的技術要強得多。」楊海帆想當然地說道。

    「你的意思是說……」馮嘯辰話說了一半,便哈哈笑了起來。他用手指著楊海帆,說道:「海帆,你真的變壞了,我還真的以為你是愛國心爆棚,想幫軍隊做些貢獻,誰知道你的真實用意是在這呢。」

    楊海帆被馮嘯辰揭穿了心思,也不禁有點窘,他爭辯道:「我本來就是想幫部隊做點事,後來才發現這件事對我們也有好處,這算不算你總說的那種……雙贏?」

    楊海帆還真沒說謊。他一開始提出可以幫軍方研製排雷機器人,的確是存著一些為軍隊做點貢獻的心思,這也算是一個生在紅旗下的年輕人的本能想法吧。但這個想法萌生出來之後,他突然發現這件事對於自己未來的工程機械公司也是有好處的,甚至自己得到的好處,還遠遠大於軍方的所得。

    辰宇公司要開發工程機械,電子方面的技術是必不可少的。傳統的機械一般是用液壓元件來實現控制和信息傳遞,但現代機械已經越來越多地使用電子設備來實現這些功能了。要開發像機器人那樣的智能設備當然只是一種遠景規劃,但最起碼的一些電子傳感、電子控制之類的功能,在辰宇公司未來的產品中還是必須具備的。

    楊海帆是一個實幹家,自從馮嘯辰和他談起生產工程機械的設想之後,他就在全面地考慮需要解決的障礙問題。張國棟的加盟,使辰宇公司的機械技術方面有了足夠的保障,但張國棟只是一名機械專家,不是電子專家,電子技術方面的瓶頸,依然困擾著楊海帆。

    如果能夠借幫助軍方開發排雷機器人的契機,與軍方的電子技術人員取得聯繫,那麼公司就相當於在電子技術方面擁有了一個堅實的後盾。在各項工業技術中,電子技術恐怕是中國最大的短板,與國外的差距遠比其他方面更大。但這種情況主要表現在民用領域,軍方擁有的技術還是非常強大的。

    這就有點像前蘇聯的一個笑話說的那樣,電子工程師們能夠在莫斯科接收到遠在南太平洋的電子信號,卻收看不到莫斯科電視台的電視節目。究其根源,就是國家把技術力量都投入到了軍事領域,民用領域則被忽視了。

    80年代初,中國在雷達、無線電通信等方面技術水平都很不錯,國防科大研製的銀河計算機也能躋身於世界超級計算機的行列。可在民用電子技術方面,就非常尷尬了,各地的電視機廠都是從國外引進的生產線,各種元器件也嚴重依賴進口。好不容易有幾條集成電路生產線,還是從日本引進的二手設備,水平落後於國外好幾代。

    在這種情況下,找一個幫部隊開發設備的理由,從軍方獲得電子技術方面的支持,的確是一個「雙贏」的選擇。這樣一想,似乎楊海帆最初提出這個想法,就是存著要佔軍方便宜的心思,這如何不讓楊海帆覺得難堪。

    馮嘯辰對楊海帆的為人還是挺瞭解的,多少能夠還原得出楊海帆的心路歷程,知道他的初衷是好的,由一個很好的初衷,又引出了更好的結果。他不禁在心裡感慨,浦江人的確是精明過人,這麼一點事情,楊海帆就能夠想出一個對大家都有好處的結果,也實在是難得了。

    「這件事,還得和軍方談一談,人家不見得願意和我們合作呢。」馮嘯辰說道。

    楊海帆笑道:「嘯辰,我相信你有這個辦法的。」

    馮嘯辰笑而不語,心裡則在盤算著如何才能和軍方搭上關係。軍工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系統,集中了國家的相當一部分工業製造能力,而且還是最尖端的那一批能力。他在重裝辦工作的時候,就考慮過如何把軍工系統的一部分能力借用過來,促進民用工業的發展,只是一時沒找到合適的機會。

    這個時期,國家還沒有開始提出軍工轉民用的政策,軍工企業一直被認為是需要嚴格保密的單位,不太與地方上發生聯繫。不過,以馮嘯辰的先知先覺,知道過不了多久,國家就會提出讓軍隊暫時忍耐的政策,軍工系統的日子也會變得非常難過,屆時將有大量的軍工企業轉向民品生產。到那時候,恐怕就不是馮嘯辰去求軍工企業幫忙,而是軍工企業上趕著求馮嘯辰給他們找碗飯吃了。

    在那一段軍工企業轉型的過程中,出現了不少人才、技術方面的流失,事後想來也是非常可惜的。如果歷史能夠重來一次,國家在這方面做得更好一些,至少可以保留住一些人才,等國家經濟狀況好轉之後,這些人才都是能夠發揮重要作用的。

    既然命運把自己送回到這個時代,不就是要讓自己去改變這段歷史的嗎?看來,自己即便是到社科院去讀研究生,還是得花一些精力在工業管理方面,想必羅翔飛也不會拒絕的吧?

    這段小插曲就這樣過去了。在隨後的若干天裡,在佩曼的陪同下,馮嘯辰、楊海帆他們又走訪了其他的一些研究機構和企業,看到了許多讓他們大開眼界的東西。

    在慕尼黑工業大學,他們參觀了機械製造系設計教研室,看到學生們在用計算機輔助設計方法進行機械設計,計算機不但能夠在操作者的控制下畫出圖形,還能同步求出零件加工所需要的工時和成本,並提出效費比最優的零件結構建議。

    在不倫瑞克工業大學,他們參觀了精密機械及調節技術研究所,看到專家們如何研究半導體設備中的掩膜裝置以及精密儀器中使用的快速動作小閥門,等等。

    楊海帆如飢似渴地記錄著自己看到的一切,在腦子裡盤算著哪些是未來的辰宇公司應當做的,哪些是需要在國內尋找合作夥伴來共同完成的。在這方面,馮嘯辰的心態更為平和,他所見過的技術遠要比這些天參觀到的多得多,他想得更多的是目前西方國家的技術還有哪些不足,自己是否可以用一名穿越者的先知先覺在這其中獲得一些好處。

    「馮先生,楊先生,這是咱們今天要參考的企業,普邁公司。它是德國最知名的工程機械企業之一,在整個歐洲市場上也是很有名氣的。它最具競爭力的產品就是混凝土泵車,上個月,它們剛剛交付了一台62米臂架的泵車,這是迄今為止全世界臂架最長的泵車。因為泵車的長臂很像是大象的鼻子,所以業界都把普邁公司叫作『大象』。」

    佩曼領著馮嘯辰他們走進一座規模宏大的工廠時,不無豔羨地向他們介紹著這家工廠的盛名。
Babcorn 發表於 2017-6-20 08:39
第三百七十九章 你們可以隨意拍照

    有著「大象」之稱的普邁公司正如它的綽號一樣,有著龐大的體魄。在會客室登記之後,佩曼帶著馮嘯辰二人走進了工廠的大門,迎面看到的便是四幢足有七八層樓高,長度兩三百米的巨大廠房。據佩曼介紹,這就是普邁公司的產品組裝車間。大量的零部件並不在這幾個車間裡生產,而是由分佈在各處的分廠以及外包供應商製造,再運輸到這裡來,裝配成最終的成品。

    普邁公司年產幾萬台各式工程機械,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大型機械。佩曼在此前介紹過的臂架長達62米的大型混凝土泵車在普邁公司還算不上是「巨無霸」一級的產品,它生產的混凝土地泵能夠把混凝土垂直輸送300米以上,這樣龐大的設備根本無法通過道路運輸,只能先做成若干個分段,再運到現場去進行組裝。

    「請問,您是菲洛公司的佩曼先生嗎?」

    一名穿著普邁公司工作服的德國人走過來,向佩曼問道。他臉上看不出任何表情,把德國人的刻板形象表現得淋漓盡致。

    「是的,請問您是海因茨爾先生嗎?」佩曼反問道。他們這一趟來普邁公司參觀,事先自然是與普邁公司聯繫過的,普邁公司表示將由公司的技術員海因茨爾給他們當嚮導,佩曼因此而知道對方的名字。

    對方點了點頭,隨即又將目光轉向了馮嘯辰和楊海帆。見二人都是一副東方面孔,海因茨爾皺了皺眉頭,臉上現出一些不悅的神色。

    「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我的中國老闆,馮先生,我就職的菲洛公司便是馮先生的產業。這位是楊先生,他是菲洛公司在中國辦的合資企業的總經理。今天要參觀普邁公司的,就是他們二位。」佩曼向海因茨爾介紹道,他注意到了海因茨爾剛才表現出來的那個神情,因此刻意地提及了馮嘯辰的背景,希望這個背景能夠讓海因茨爾對馮嘯辰多幾分尊重。

    「非常榮幸能夠為二位服務。」海因茨爾禮節性地向馮嘯辰和楊海帆打了個招呼,他嘴裡說得好聽,臉上卻依然是那副賺人欠錢不還一般的神氣,讓馮嘯辰頗有一些惱火。

    「我的老闆正準備在中國新建一家工程機械公司,因為知道普邁公司在工程機械上的成就,因此希望能夠參觀一下普邁公司的生產線,以便獲得一些啟示。」佩曼說道。他無法去指責海因茨爾的傲慢,畢竟普邁公司是一家大企業,遠非佩曼供職的菲洛公司可比。即便是破產之前的那個老菲洛公司,在普邁公司面前也是沒什麼地位的,如果不是馮華通過一些關係與普邁公司取得了聯繫,僅憑佩曼的面子,或者是馮嘯辰的面子,都不可能走進這家工廠,更不可能請海因茨爾給他們當嚮導。

    海因茨爾聽完這個介紹,再一次打量了馮嘯辰與楊海帆一番,眼神裡多了幾分奇怪的神色,說不上是揶揄,還是鄙視。馮嘯辰看到了這個眼神,但也不便說什麼了,人家並沒有直接冒犯自己,只是露出一些不禮貌的表情,自己還真沒辦法拿這事來與對方理論。再說,對方能夠接待自己,也是看在馮華的面子上,自己要向對方發難,對方根本就不會在乎。

    「走吧,你們想看什麼,我就帶你們去看什麼。」海因茨爾說道。

    「所有的東西都可以看嗎?」楊海帆覺得有些詫異。前兩天,他們去參觀過另外一家工廠,雖然也是事先約好的,但去了之後,對方給他們列了個約法三章,規定有一些車間和設備等是允許參觀的,理由就不用說了,當然是涉及到商業機密,不宜向同行透露了。

    普邁公司是做工程機械的,雖然產品與馮嘯辰他們要建的新公司不一定相同,但必要的商業保密意識還是應當有的吧?海因茨爾直接表示他們想看什麼,他就會帶他們去看什麼,這話是不是說得太滿了呢?

    聽到楊海帆的話,海因茨爾冷冷地說道:「當然,只要二位有興趣的內容,你們都可以看。」

    「那麼,我是不是可以拍一些照片呢?」楊海帆晃了一下手裡的照相機,問道。

    「你們可以隨意拍照。」海因茨爾答道。

    「那……那實在是太感謝了。」楊海帆有了一種莫名的感動,覺得眼前這個德國人雖然看起來讓人生厭,心地卻是很不錯的,對於他們這樣的同行居然一點防範意識都沒有,堪稱是中國人民的好朋友了。

    有了海因茨爾的這個承諾,楊海帆也就不客氣了。他提出要從生產線的最開頭看起,對於每個細節都不錯過。同時,他還表示要對各個環節都進行拍照,以便回去之後能夠向其他技術人員展示普邁公司的生產情況,讓大家都能夠得到啟示。

    至於膠卷,楊海帆就顧不上心疼了,與這些重要的技術檔案相比,購買膠卷的那點錢算得上什麼呢?馮嘯辰一向是個大手大腳的人,到德國之後就買了幾十捲膠卷,這次到普邁公司來,他們倆一共背了20卷,按每卷拍攝36張計算,足夠拍下700多張照片了。

    海因茨爾在前,馮嘯辰一行三人在後,走進了第一個車間。與從外面觀看相比,站在車間裡面的感覺更加讓人震撼。一台台正在裝配的機械排列在車間兩側,每台機械的四周都圍著一堆各式各樣的設備,有些是由工人操縱的,有些則是自動運行的。頭頂上的行車吊與在車間裡往來穿梭的自動小車不斷地把零部件送到組裝現場,工人們則在設備的幫助下,把這些部件準確安裝到位。擰螺絲之類的工作都是利用機械臂瞬間完成的,相比傳統企業裡工人拿著扳手操作,效率提高了十倍也不止。

    一台機械簡直就像延時攝影裡的作物生長一樣,由一開頭只有一些骨架,在一轉眼的工夫裡就長出了肌肉,又被包裹上了漂亮的皮膚,然後就擁有了生命,能夠離開安裝場地了。

    「所有能夠用機器完成的工作,全都不需要工人來干預了,這簡直是神話一般。」楊海帆輕聲地感嘆道。

    「有些設備,我們也需要有。」馮嘯辰道,「就比如說用機械臂擰螺絲,它不但能夠節省工人的體力,而且能夠保證每枚螺絲在安裝的時候達到規定的扭矩,避免有的螺絲上得太緊,有的又太鬆。」

    「你說得對,我得去拍一下這個機械臂的細節。」楊海帆說著,便向前走去,準備湊近一些進行拍攝。

    「先生,這裡不允許拍照。」

    站在機械臂旁邊的一名大鬍子工人向楊海帆擺了擺手,示意他不要拍照。

    「不允許?」楊海帆愣了一下,隨即回頭去看海因茨爾。剛才海因茨爾分明說過他可以隨便拍照,所以他才沒有徵求操作工的意見,沒想到對方會出面阻攔。

    海因茨爾看到了這一幕,他懶洋洋地走上前去,向那名大鬍子工人說了一番德語。那大鬍子工人轉頭看看楊海帆和站在後面一些的馮嘯辰,聳了聳肩膀,退到了一邊。楊海帆連忙向海因茨爾點頭致謝,然後舉起相機,拍了好幾張照片,把機械臂的各個細節都拍下來了。在他拍照的時候,海因茨爾與剛才那工人湊在一起,低聲地嘀咕著什麼,還發出了幾聲笑聲。

    繼續向前走的時候,楊海帆走到馮嘯辰的身邊,低聲說道:「這個海因茨爾,還真是挺不錯的,是不是你叔叔向他打過招呼,要不他怎麼會這樣照顧我們。」

    馮嘯辰抬眼看了一下走在前面的海因茨爾,臉上露出一個諷刺的笑容,問道:「海帆,你知道他剛才跟那個工人說了什麼嗎?」

    「說了什麼?」楊海帆問道,他在軸承公司的時候,跟工程師陳晉群學過幾句德語的日常會話,更複雜的內容就沒學過了。剛才海因茨爾與那大鬍子的對話,他一句也沒聽懂。

    馮嘯辰的德語是非常好的,剛才已經把海因茨爾的話聽了個真切,也明白了海因茨爾的想法。他冷笑著對楊海帆說道:「他剛才說,我們倆是從中國來的,中國人根本就不可能造出什麼像樣的工程機械,這裡的東西隨便我們怎麼看都行,反正我們也看不懂。」

    「他真是這樣說的?」楊海帆的臉色也變了。尼瑪,難怪這個海因茨爾一副拽上天的樣子,對他們卻如此放縱,原來在他的心裡,存著對中國人的鄙視。不許拍照這樣的規定,是對競爭對手設定的,目的是怕競爭對手學走了自己的技術。在海因茨爾心目中,中國企業完全不配成為普邁公司的對手,因此也就無須防範了。

    「特喵的,這小子夠狂的。」楊海帆從牙縫裡擠出一句話道。

    「狂吧,總會有他狂不起來的那天。」馮嘯辰安慰道。

    「呵呵,這樣也好,如果他不狂,我拍照還沒這麼自由呢。我們現在技不如人,的確是需要學習他們的經驗。不過,我相信,總有一天,我會讓他後悔的。」楊海帆信誓旦旦地說道
V123210 發表於 2017-6-23 18:01
第三百八十章 我侄子是收破爛的

    也許是出於對海因茨爾的怨念,也許是被刺激起了雄心,楊海帆在後續的參觀過程中更加認真了,看到什麼有價值的東西,就上前去又摸又問,再加上360度無死角的拍照存檔,大有不把普邁那點技術秘密據為己有就誓不罷休的意思。

    海因茨爾也感覺到了不妙。他之前所以敢於放出狂言,讓中國人隨便拍照,是覺得中國人愚昧落後,估計只能看點熱鬧,看不出門道。誰知道楊海帆自幼生活在工廠裡,又當了幾年辰宇軸承公司的經理,工業素養非常不錯,旁邊還有馮嘯辰這麼一個搞大工業出身的牛人,眼睛都是犀利得很的,一眼就能夠看到技術上的奧妙所在。

    每個企業都有一些自己的訣竅,有很多技術是在積累了無數經驗,甚至付出過一定代價之後才形成的。這些技術開發的過程歷盡周折,一旦突破了也不過就是一層窗戶紙,外人一看就能明白,並且能夠學個**不離十。

    技術訣竅不是產品專利。後者受到專利保護,如果別人盜用了,自己可以通過法律手段進行索賠。技術訣竅這個東西是在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別人盜走之後,自己根本就無法知道。就算能夠猜出對方在用自己發明出來的技術,你也拿不出證據來。正因為此,各企業對自己的技術訣竅都會嚴格保密,避免被別人學習、模仿。

    如果是歐美日的同行過來考察,海因茨爾肯定會有所限制,有些地方不會讓對方拍照,有些地方甚至連看都不會允許對方看。這一次,因為來的是中國人,海因茨爾存了輕蔑之心,所以才犯了這樣一個錯誤。

    海因茨爾是一個很狂熱的「元首」崇拜者,信奉民族優勢論,覺得除了歐洲人之外,其他民族都是劣等民族,不可能具有工業天賦。在此前,也曾有過中國的代表團到普邁公司參觀過,當時也是由海因茨爾接待的。那個代表團的成員對工業一無所知,到車間走馬觀花看了一圈,光拍了一些大機械的照片,說了一堆讚美之辭,然後就離開了。這段經歷強化了海因茨爾的認識,使他覺得中國就是一個落後而且愚昧的地方,那裡的人日常居家都是穿長袍馬褂的,根本不懂什麼叫現代工業。

    海因茨爾不知道,那一次到普邁來參觀的中國代表團,其實是一個教育代表團。人家是到德國來考察基礎教育的,抽空看看工廠,其實也就是當個旅遊而已。他一個機械工程師,跟人家一群教初中物理化學的老師比現代工業知識,也難怪能夠找到優越感了。

    這一次馮嘯辰、楊海帆他們過來參觀,是馮華通過明堡銀行的一個董事聯繫的。馮華在聯繫的時候就說過,哪些能看,哪些不能看,由普邁這邊掌握,不必為難。為了不讓對方覺得歉疚,馮華還特意說自己的侄子就是個初中學歷的小公務員,也不懂啥工業,隨便看看即可。

    這麼一句客氣話,通過普邁這邊的公關部門傳到海因茨爾耳朵裡去的時候,就被解讀成了另外一個意思,那就是這次來參觀的兩個中國年輕人都不懂工業,純粹是來獵奇的。既然是獵奇,海因茨爾也就懶得去嚴防死守了,這才放出話來,說你們隨便怎麼看都行。

    一個車間還沒有走完,海因茨爾就已經感覺出問題了。這兩個中國人所看的、所關心的,以及重點拍攝的,都是實實在在的技術訣竅。那些看上去威風八面,極適合於作為拍照背景的大機器,在這兩個中國人眼里根本像是不存在一般。這就是意味著對方絕非外行,而是真正幹過工業的人。

    就算他們幹過工業,又能如何呢?難道他們還能學了這些技術來和我們競爭嗎?

    海因茨爾在心裡這樣安慰著自己。他話已說出,再想收回來就有些沒面子了。對方又是他很不屑的兩個東方人,在對方面前食言,他會覺得很屈辱的。

    「二位先生,我想提醒一句,你們拍的這些照片,除了供你們自己觀看之外,不能流傳到其他任何企業去,我說的是,我不希望我們的歐洲、美國以及日本同行們看到它們。」

    走進第二個車間的時候,海因茨爾裝著不經意的樣子,對馮嘯辰和楊海帆說道。這就是海因茨爾打算亡羊補牢了,只是羞刀難入鞘,所以還要端著個架子而已。

    「海因茨爾先生的意思我明白了。」馮嘯辰微笑著說道,「您放心吧,我們不會讓這些照片傳到中國之外的其他地方去的,您是這個意思吧?」

    「呃……」海因茨爾遲疑了一下,他覺得馮嘯辰這個回答有點不對,可又不好反駁。他剛才又是嘴欠了一次,明明說了不想讓其他人看到,卻又要補充一句歐美日的同行。他這樣說話完全是出於一種本能,因為他覺得歐美日的同行才算是同行,中國企業根本不配當他的同行。可這樣一說,似乎又給了人一種誤解,那就是這些照片在中國境內傳傳是無所謂的,別讓歐美日的企業看到就行。

    自己是這個意思嗎?

    自己不是這個意思嗎?

    海因茨爾自己也被弄暈了,他勉強地點點頭,說道:「是的,我正是這個意思。」

    在普邁公司的考察整整持續了一天時間,馮嘯辰他們帶的20卷膠卷全部拍完了,又臨時讓佩曼去臨近的便利店買了20卷。參觀結束的時候,海因茨爾的臉已經有些綠了,他隱隱覺得自己這次好像錯得有些離譜了,但又說不出來。

    告別海因茨爾,離開普邁公司,馮嘯辰打發佩曼先走了,自己與楊海帆走路返回下榻的賓館。看到佩曼走遠,馮嘯辰撲哧一聲笑了出來,說道:「海帆,這次咱們可賺大了,你沒見那個海因茨爾都快哭了嗎?」

    楊海帆也笑了起來:「這才叫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呢。」

    馮嘯辰道:「咱們今天看到的這些,可都是千金不換的技術啊,如果咱們自己去摸索,十年八年也不見得能夠摸索出來。」

    楊海帆道:「沒錯,我已經意識到了。看過普邁公司的這幾個車間,我對於咱們的生產如何組織,已經有很清晰的思路了。很多技術上的訣竅,我一下子領悟不過來,不過我相信,張老只要一看這些照片,就能夠明白的。」

    「等咱們的產品造出來,一定要給海因茨爾送一枚一噸重的大獎章。」

    「直接給他脖子上掛一個挖掘機的鏟子就行了。」楊海帆幸災樂禍地說道。

    二人說笑著,已經來到了賓館。一走進大堂,馮嘯辰便看見嬸子馮舒怡從一個沙發上站起來,向他們迎了過來。

    「嘯辰,楊先生,你們回來了,我等你們好一會了。」馮舒怡笑吟吟地向二人打著招呼,同時順手幫馮嘯辰拍了拍衣服上的一點點灰塵。這樣一個小動作,讓馮嘯辰感覺到心裡暖暖的,德國嬸子,那也是親嬸子啊。

    「嬸子,你怎麼到斯圖加特來了?」馮嘯辰詫異地問道。

    「我為你們聯繫了一家舊工廠,有你們想要的二手設備,這家工廠就在斯圖加特。」馮舒怡說道。

    馮嘯辰眼睛一亮:「是嗎,大概有多少?」

    「60台車床,40台銑床,15台磨床,5台沖床,2台鍛壓機,還有其他很多,就等著你們去看看呢。」馮舒怡道。

    「價格呢?」馮嘯辰又關切地問道。

    馮舒怡從隨身的包裡拿出一疊資料,翻了翻,問道:「一台克林伯爾的fk41b小型螺旋傘齒輪滾齒機,使用了10年,基本沒有磨損,你覺得多少錢合適?」

    馮嘯辰有些傻眼,倒是楊海帆接過了話頭,說道:「這個型號我聽說過,當年浦江有廠子引進過這種滾齒機,1976年前後,大約是31萬人民幣吧。」

    「那就是不到20萬美元的樣子。」馮嘯辰按匯率換算了一下,然後說道:「用了十年的二手設備,如果磨損不嚴重,5萬美元我也可以接受。」

    「如果是5千美元呢?」馮舒怡笑呵呵地問道。

    「5千?什麼意思?」馮嘯辰瞪圓了眼睛,「嬸子,這個玩笑可開大了,如果是5千美元,我連價都不還,立馬就搬走了。」

    「你還好意思說還價呢!」楊海帆斥道,「換成我,再加5千也行啊。滾齒機可是好東西,一天生產一兩千個齒輪都不費勁,一台機器能頂上十幾個優秀銑工呢。」

    馮舒怡道:「我跟中間商說了,我侄子是從中國來的,他是一個搞廢舊鋼鐵回收的,準備收購一批廢鋼回中國去熔煉。對方說了,如果你們能夠把整個廠子所有的鋼材都包了,負責拆解、運輸,那麼他們就按廢鋼價格全部賣給你們。」

    「合著我就是一個收破爛的……」馮嘯辰苦著臉賣萌道。

    「這個破爛值得收啊!」楊海帆趕緊說道。

    「咦,不對啊。」馮嘯辰短暫地走神之後,突然想到一事:「嬸子,如果是按廢鋼的價格,那一台滾齒機不該賣到5000美元啊,現在國際市場上的廢鋼價格也就是每噸100美元左右吧。」
V123210 發表於 2017-6-23 22:08
第三百八十一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

    聽到馮嘯辰的抱怨,馮舒怡忍不住便在他手臂上拍了一掌。德國女人的力氣大,馮舒怡這一巴掌雖然在最後一刻收了點力度,還是把馮嘯辰給拍得鬼哭狼嚎起來。

    「嬸子,怎麼還打人啊!」馮嘯辰逃出兩步,捂著胳膊抗議道。

    「你真是太貪心了,用你們中國話怎麼說的,叫作人心不足什麼的……」馮舒怡斥道。

    「人心不足蛇吞象。」楊海帆笑著替她補全了這句俗語。

    馮嘯辰也咧嘴笑了,馮舒怡這話說得真沒錯,5000美元一台二手滾齒機,的確是便宜到家了,他居然還在扯廢鋼價格,實在是不地道。

    其實,德國人也不傻,哪裡不知道二手設備的價值。一台二手滾齒機,翻修一下還能用,找到合適的買家,三五萬美元的價格肯定是能夠賣得出去的。之所以向馮舒怡開價五千,說到底圖的是把所有的廢鋼一併打包賣掉。一家廢棄的工廠,除了機床之外,還有大量的其他廢舊鋼材,比如車間的鋼結構,歷年生產積壓下來的廢舊材料,還有那些沒有翻修價值的廢設備,要拆解和搬運都是很麻煩的事情。

    德國的人工成本高,環保要求也高,廢舊鋼材的處理成本不低,如果能夠找到一家企業,願意把這些麻煩事都攬過去,原來的業主也不介意把那些能用的舊設備賣個低價,就權當地僱人幹活的費用了。一台舊設備能夠賣三五萬美元,也只是理論上的可能性,要找到合適的買主,也不太容易,從這個意義上說,打包銷售是一個最好的選擇。

    馮舒怡是當律師的,過去也接過一些工業企業產權轉讓之類的業務,對於這方面的事情有些瞭解。這一次,馮嘯辰原本是讓她幫忙聯繫採購二手設備,她卻存了個心眼,沒有直接說買二手設備的事情,而是聲稱自己的侄子是來採購廢鋼的,把對方的心理底線直接就拉到廢鋼的價位上了,然後再在這個基礎上與對方談價。

    這家名叫哈根兄弟公司的企業,是一家有著60多年歷史的機械製造企業,兩年前因為各種原因而破產了。公司的最後一任哈根總裁一心想找個下家把企業的舊設備賣出去,以便拿著這些錢去鄉下養老。但時下歐洲正值製造業轉型時期,傳統製造業已經衰落,新型製造業的生產流程和工藝與傳統製造業不同,哈根公司的舊設備很難找到買主,除非是當成廢鋼賣給金屬回收公司,可這樣一來,價格就賣不上去了。

    馮舒怡找的中間商瞭解到這個情況之後,在雙方之間進行了斡旋,最後談下來整個廠子所有設備加上廢鐵的交易價格是180萬美元。買方還要額外承擔拆卸所有設備和鋼結構、並且把這些廢品全部處理掉的費用。

    「180萬美元,太值了。」

    接過馮舒怡遞給自己的設備清單,看著上面那些設備型號、技術參數和使用年限等資料,馮嘯辰有一種被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砸中的感覺。這可不是一個餡餅,而是用180萬美元能夠買到的餡餅,是一片餡餅的海洋。

    一台高精度臥式車床,哪怕是二手的,起碼也能值10萬美元,在這裡的報價只要1萬美元;一台外圓磨床,價值是一兩萬美元,而這裡的報價才1500美元。至於那些機床上的輔件,什麼夾具、量具之類,都是打包計價的,分攤下來,一把卡尺也就是幾個美元而已。德國工廠裡用的卡尺,能是金南市場上賣的那種山寨貨嗎?就算是二手卡尺,那也是德國卡尺啊,就是不知道會不會附著幾個油紙包啥的。

    「嬸子,你太偉大了,這180萬,花得太值了!」

    馮嘯辰幾乎有一種要抱著嬸子親一口的衝動,無奈中國人還是比較含蓄的,他實在做不出這樣的舉動,雖然馮舒怡平時沒事也會反撩他幾下的。

    馮舒怡得意地笑了,她早就知道這樁生意肯定會讓馮嘯辰滿意的,她故意在事先沒有和馮嘯辰商量,也是想讓他感到驚喜。涉及到二手機械裝備收購的問題,當然不是馮舒怡這個律師能夠定下來的。在談判過程中,她找了好幾位懂行的朋友來幫忙,最後連晏樂琴都親自出馬了,對各種設備的價值進行了充分評估,還參考了歐洲市場上二手設備的交易情況。最終確定的這個價格,對老哈根來說多少有些心疼,但他也知道,自己實在很難再找到這麼好的買主了。有些買家可能會願意出高價買其中的一兩台設備,但要賣夠180萬美元,他恐怕得等上十年八年。

    「現在的問題是,你必須找到人把這些設備拆卸出來,尤其是要把原來的車間拆解掉,並且把拆下來的廢鋼運走,這樣老哈根才能把工廠的土地賣掉。我找人評估過,拆解這些設備,需要40個工人幹3個月的時間,人工成本估計要20萬美元。」

    馮舒怡冷靜地向馮嘯辰提醒道。

    「40個工人幹3個月就需要20萬美元?這麼貴?」楊海帆失聲道,他是當經理出身的,算人力成本非常擅長。他想到,按每人每月80塊錢的工資標準計算,40個人3個月,也就是1萬人民幣而已,怎麼在德國就需要20萬美元了?

    「這是最起碼的價格,因為拆卸這些廠房是重體力勞動,工資標準是很高的。」馮舒怡道,「除了人工成本之外,還需要租用各種施工設備,粗略計算,也需要5萬美元以上。」

    「不就是拆幾間廠房嗎,用得著施工設備?」楊海帆不憤地說道,「如果是在中國,我隨便找一個工程隊,啥設備也用不著,一個月就干完了,而且還花不了這麼多錢。」

    「可你們是在德國,德國的人工成本是很高的。」馮舒怡道。

    「如果我們從中國派一隻工程隊過來呢?」馮嘯辰問道。

    「從中國派工程隊過來?」馮舒怡一愣,「嘯辰,你沒跟我開玩笑吧?這麼遠的路,派工程隊過來?」

    馮嘯辰說這話的時候,其實並沒有過腦子,只是因為不憤德國的高昂人工費用,說了一句氣話而已。被馮舒怡一問,他倒反而認真思考起來了,想了一小會,他的臉上就露出了笑容,說道:

    「這還真是一個好主意呢,從中國派20個工人過來,加上往返的路費,恐怕都比在德國請人要便宜。你剛才說需要40個人幹3個月的時間,我估摸著,如果換成中國工人,20個人幹2個月就完成了。」

    「完全有可能。」楊海帆附和道,「佩曼在桐川的時候,就跟我說過,我們的工人幹活比德國工人要勤奮得多,德國人幹3天的活,中國人花1天就干完了。如果從中國國內找20個人過來,一個人一個月給200塊錢,2個月也不到1萬塊錢。再算上在德國的生活費、往返的路費,最多有3萬美元就足夠了。」

    馮舒怡看看馮嘯辰,又看看楊海帆,說道:「你們真的打算從中國派工人過來?」

    「必須的!」馮嘯辰這會已經把事情都想明白了,越想越覺得還是從中國派人過來更合適。人工成本還只是他考慮的一個方面,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工作態度上的差異。既然要拆解一座德國的舊工廠,那麼任何一點值錢的東西都得回收利用。比如說車間裡的舊電纜、電器開關、針頭線腦之類,運回中國去都是能用的。中國工人見著這些東西,肯定會當成寶貝,小心輕放。而換成財大氣粗的德國工人,恐怕就沒有這種心態了。

    「可是,要派工人過來,簽證的問題怎麼解決?」楊海帆開始思考起操作層面的問題了。在時下的中國,出國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派工人出國的事,當然也是有的,不過那都是由國家出面組織的,楊海帆還真不知道該如何做。

    這方面的問題,馮舒怡卻是比較熟悉的,她想了想,說道:「這事並不困難,我們可以以菲洛公司的名義來做這件事,就說是菲洛公司要收購哈根公司,需要使用一批有經驗的工程人員,而這些人員將從中國聘請。有了菲洛公司的邀請函,再找德國在中國的領事館辦簽證,就比較容易了。」

    「好,就這麼辦!」馮嘯辰點頭應道。

    「如果是這樣的話……」楊海帆把話說了一半,看看馮舒怡,又把後面的話嚥回去了。

    馮舒怡詫異道:「楊先生,你有什麼問題嗎?」

    楊海帆尷尬地笑了笑,說道:「我剛才只是在想,既然我們派了工人過來,花了那麼多路費,是不是可以……」

    馮舒怡一下子就明白了,不禁笑了起來,道:「哈哈,你是不是想說,希望我幫你們再聯繫幾家舊企業,讓你的工人把它們也一起拆掉運回中國去?」

    楊海帆臉有點紅,說道:「馮夫人,我知道這個要求有些過分了,不過嘛……」

    「難怪嘯辰要選你做合夥人,你和嘯辰一樣,都是人心不足象吞蛇。」馮舒怡現學現賣,卻把一句俗語給說反了。
V123210 發表於 2017-6-25 11:23
第三百八十二章 意外的轉機

    次日,馮舒怡帶著馮嘯辰、楊海帆二人,在中間人的陪同下,到哈根公司去走了一趟,親自考察了廠子的情況,尤其是那批二手設備的情況。哈根公司作為一家老牌企業,車間管理做得非常規範。儘管已經停工兩年時間了,但車間裡的設備依然保管得很好,沒有那種鏽跡斑斑的情況。老哈根為了堅定馮嘯辰他們的信心,還親手啟動了幾台機床,為客人們表演了一下機加工的過程。馮嘯辰和楊海帆都是行家,一看就知道這些設備的性能一點都沒有下降,只要運回去就可以使用。

    在馮舒怡的主導下,馮嘯辰以德國菲洛公司的名義與哈根簽訂了合同,以180萬美元的價格買下哈根公司的所有資產,其中還包括一些聊勝於無的技術專利。合同中還規定,菲洛公司有義務對哈根公司的廠房進行拆解,並運走所有的廢品,如果未能完成,將賠償若干。

    鑑於馮嘯辰還要回國去組織工程隊赴德工作,其中涉及到不少程序,雙方約定拆解廠房的工作期限為半年,半年之後如果沒能完成拆解工作,再商議賠償事宜。

    簽完合同,楊海帆就急著想回國了。半年的期限說起來挺長,但還真經不起拖延。楊海帆和馮嘯辰手裡都沒有現成的工程隊,臨時招募人員也是很麻煩的事情。因為有經驗的工人肯定都有單位,不可能扔下自己的工作來給他們幫忙。如果招一批待業青年,又幹不了這種技術活。就算隊伍拉起來了,辦護照、辦簽證,都需要時間,這樣算下來,半年時間就非常緊張了。

    馮嘯辰心裡也著急,但他們此行的行程是已經安排好的,馮華還幫他們約了其他參觀的企業。在德國參觀完成後,他們還打算去一趟英國。如果半途而廢,未免太可惜了。

    「海帆,你別這樣愁眉苦臉的,車到山前必有路,大不了回國之後,我去找一趟孟部長,他的人脈廣,幫咱們聯繫一個搞拆遷的工程隊不太困難。」馮嘯辰這樣安慰楊海帆道。

    他們此時正在斯圖加特的一家化工設備工廠參觀,儘管化工設備和工程機械不是一碼事,但工業組織的原理是差不多少的,這種參觀對於他們瞭解現代工業很有好處。走在工廠的車間裡,楊海帆全然沒有了此前在普邁公司參觀時候那種激情,他的心思一多半用在琢磨如何拆解哈根公司的車間,還有一小半就是在覬覦著眼前這家工廠的設備:這家廠子啥時候能倒閉啊,如果能夠把這些設備也弄回中國去,那可就太過癮了……

    「海帆,想啥呢?」馮嘯辰注意到了楊海帆的走神,忍不住提醒道。

    「他們的車間行車吊是60噸的,如果要把它拆下來,沒有起重機還真不行……」楊海帆下意識地把心裡想的說了出來。

    「拆……」馮嘯辰抬頭看了一下頭頂上的行車,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不由趕緊捂著嘴,生怕自己笑出聲來。他倒不是那麼講究斯文的人,實在是在人家車間裡參觀的時候突然哈哈大笑,未免太過失禮了。

    「呃……」楊海帆也回過味來了,頓時大窘,同時用抱歉的眼神看了看陪同他們參觀的廠方技術人員。幸好對方不懂中文,更不知道哈根工廠的事情,想不到這兩個中國人在打著把他們廠子當廢品收走的主意。

    「嘯辰,我實在是太緊張了,剛才失語了。」楊海帆向馮嘯辰解釋道。

    馮嘯辰已經笑過了,這會倒是平靜了下來,他抬眼環視著這座車間,輕聲地說道:「其實你也不算是失語,把這家工廠打包運回中國去也並非不可能。……咦,那邊好像有個熟人。」

    「熟人?」楊海帆一愕,順著馮嘯辰的目光看去,只見在前面不遠處,居然有幾個中國人的身影,馮嘯辰說的熟人,應當是在其中吧。

    「抱歉,那幾個中國人是我的朋友,我能過去和他們聊聊嗎?」馮嘯辰向陪同的廠方人員請示了一句,這也是一種禮貌了,畢竟你是在人家的廠子裡,哪怕是去找熟人聊天,也得跟人家打個招呼不是?

    廠方人員當然不會拒絕,馮嘯辰領著楊海帆,向那幾個中國人快步走去。來到他們面前,馮嘯辰笑吟吟地喊了一聲:「來總,您怎麼會在這?」

    「……小馮?怎麼會這麼巧,你怎麼也來德國了?」

    那邊領頭的一個中年人看到馮嘯辰,也是露出滿臉驚訝之色,此人正是樂城乙烯項目的副總指揮來永嘉。去年因為樂城市徐家灣村搬遷的事情,馮嘯辰與他合作了一段時間,相互都比較欣賞,算是結下忘年交了。

    跟在來永嘉身邊的,還有他的秘書李濤,馮嘯辰與他也是認識的。另外還有兩三個人,馮嘯辰看著眼熟,知道是來永嘉的手下,但具體名字就記不住了,大致就是路人甲、路人乙之類的。不過大家倒都是認識馮嘯辰的,徐家灣那件事,馮嘯辰表現出的腹黑在樂城石化公司已經是家喻戶曉了,誰不知道重裝辦的那個年輕處長有手腕。

    馮嘯辰把楊海帆介紹給了來永嘉,眾人寒暄了兩句之後,馮嘯辰把自己到德國來的原因說了一遍,他沒有直接說自己是辰宇工程機械公司的老闆,只說自己的奶奶和叔叔在其中有一部分股份,相當於自家的家族企業。來永嘉大為感慨,說道:「難怪,原來小馮你也是工業世家出身。工程機械這個市場選得不錯,不過,一定要堅持高標準,技術領先,質量過硬,否則就沒有什麼意義了,國內大大小小的工程機械廠,沒有一千家,也有八百家,這種低水平的競爭毫無益處。」

    「受教了。」馮嘯辰向來永嘉微微鞠了一躬,說道。來永嘉這些觀點,馮嘯辰是早就知道的,也正因為此,他知道來永嘉說得沒錯,這是誠心誠意在給他們提建議,他自然是要表示感謝的。

    接著,馮嘯辰又問起了來永嘉到德國來的原因。來永嘉稱,他到德國是來進行設備採購的,樂城乙烯項目已經在進行建設,石化總公司臨時又追加了一點投資,要在原有的項目之外增加幾個輔助的小項目。這些輔助項目的設備引進談判已經完成,來永嘉帶著幾個手下過來,是專門來談設備運輸問題的。

    「這麼點小事,也要勞煩來總親自跑一趟?」馮嘯辰笑著恭維道。

    來永嘉笑道:「我這個副總,本來就是分管物資工作的嘛,運輸、保管、安裝,我都管。再說,這幾位同志前幾年在樂城陪著我看守那批大乙烯設備,勞苦功高,借這個機會,我也帶他們到國外轉轉,算是小小的犒勞了。」

    「應該的,這完全是應該的。」馮嘯辰道。

    「來總,您剛才說,你們是來談設備運輸工作的,那麼在德國這邊的設備運輸,是由你們負責,還是由德方負責?」楊海帆突然插話問道。

    來永嘉沒有多想什麼,回答道:「是我們負責的,我們這次談完之後,就要從國內派40名工人過來,負責設備的打包和裝車、裝船。沒辦法,德國的人工實在是太貴了,就這麼點裝運的工作,他們開出來的價格比我們高了10倍都不止。也好,如果不是他們漫天要價,我還不方便讓工人們出來呢。出國一天,有10塊錢的補助,還能開開眼界,我手下那些工人都爭破頭了。」

    說到這裡,他呵呵地笑了起來。馮嘯辰卻是眼睛一亮,想不到自己正在犯愁的事情,卻無意間在這裡發現了轉機。來永嘉那些手下的工作作風,馮嘯辰是見識過的。他至今還記得,在樂城的江邊貨場,立著一塊牌子,寫著:

    「一個螺絲釘也不准損失,一個螺絲釘也不能生鏽!」

    來永嘉帶著這樣一支隊伍,看守著8億美元的設備,整整三年,愣是做到設備完好無損,這不僅僅是技術水平的問題,還有良好的紀律性和高度的責任心。如果能夠請到這樣一支隊伍幫著做哈根工廠的拆遷,他還有什麼不放心的呢?

    剛才與來永嘉聊天,馮嘯辰還真沒往這個方向去想,倒是楊海帆頗有一些急智,及時地提出了這個問題。這也難怪,馮嘯辰只顧著敘舊了,而楊海帆卻是一直都在糾結拆解工廠的事情的。

    「來總,你們住在什麼地方,晚上我想請您坐坐。」馮嘯辰向來永嘉發出了邀請。

    來永嘉當然知道啥叫「坐坐」,那不是簡單的找個地方坐著聊天,而是要宴請他的意思。他擺擺手道:「這個就不必了吧,咱們回國之後還有機會聊的,在德國隨便吃頓飯,也得花到上百馬克的外匯了。」

    馮嘯辰低聲道:「來總,我可不是跟您客氣,而是有很重要的事情,想請您幫忙。這個地方不太方便說話,所以想跟您約一個合適的時候。」

    「請我幫忙?」來永嘉臉露狐疑之色,不過想了想馮嘯辰的身份,又琢磨了一下馮嘯辰的為人,覺得不太可能是什麼違法亂紀的事情,於是便點點頭道:

    「好吧,我住在斯諾特酒店,晚上五點半之後就沒事了,你們那個時候去找我吧。」
V123210 發表於 2017-6-25 23:09
第三百八十三章 為國家賺取外匯

    「拆一座工廠!」

    饒是來永嘉性格沉穩,聽到馮嘯辰說出的事情之後,他還是驚得瞪圓了眼睛。

    他們這會正坐在一家清靜的德國小飯館裡,除了他們二人之外,還有楊海帆和李濤在場。因為知道馮嘯辰要說的事情有些秘密,來永嘉沒有把其他的手下帶來,而是讓他們自己去吃飯,只帶了秘書李濤一人前來赴馮嘯辰的宴請。

    因為是求人辦事,同時又尊重來永嘉是前輩,馮嘯辰特地點了幾個價格不菲的德國菜,讓幾天來一直都靠啃面包充飢的來永嘉和李濤二人好好地打了一次牙祭。來永嘉的級別不低,在國內出差的時候,兄弟單位的接待標準都是很高的。但到德國來,他就只能和其他出國人員一樣接受出國補貼標準,一天只有100馬克的伙食費和零花錢。

    因為這些錢是實行包干制的,窮慣了的幹部們都舍不得用在滿足口腹之慾上,隨便買幾個面包應付一下就可以了,省下錢買點外國商品,或者帶回去補貼家用,都是更划算的。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90年代還是如此,中國官員出差帶一旅行袋方便麵不算什麼新聞了。至於到了新世紀,中國人出國還延續著帶方便麵的傳統,但主要目的已經不是為了省錢,而是因為吃不慣外國飯菜,這就另當別論了。

    馮嘯辰點菜的時候,李濤在旁邊看著,一邊口水直流,一邊又覺得好生心疼。一份煙燻鯡魚,180馬克,抵得上自己兩個月的工資了。雖說他自己心裡也一直覺得來一趟德國,不能嘗嘗當地的美食實在有些遺憾,但讓他拿出這麼多的錢去點一盤菜,他是無論如何也舍不得的。

    他不斷地用眼睛去瞟來永嘉,想提醒來永嘉阻攔一下馮嘯辰,不要花這種冤枉錢,誰料想,來永嘉卻像是沒看見一般,只是微微笑著,看馮嘯辰裝叉。

    對馮嘯辰這個人,來永嘉一直覺得有些看不透。馮嘯辰年紀輕輕,處事卻非常老練。徐家灣那一次的事情,他的處理手段看起來有些魯莽,實際上卻是環環相扣,一舉立威,讓徐家灣以及其他一些地方的拆遷戶聞風喪膽,再不敢和乙烯項目為難。在此後,馮嘯辰並沒有得理不饒人,而是主要與樂城市政府講和,還幫樂城爭下了電視機項目,清除了樂城政府與乙烯項目之間的芥蒂。

    時隔半年之後,樂城市果然得到了國家經委的批覆,得以上馬電視機項目。樂城市的一干官員彈冠相慶,私底下說重裝辦的那位馮處長還真是不錯。而來永嘉在知道一些內情之後,不禁暗笑,國家很快就會放開地方的投資自主權,馮嘯辰此舉,不過是賣了一個空頭人情而已。笑過之後,來永嘉對於馮嘯辰的好奇又深了一層,能夠在半年前就預見到國家政策走向,並且巧妙地加以利用,這是何等神奇的能耐啊。

    這一回在德國偶遇馮嘯辰,聽說馮嘯辰的家族企業要在國內建一家工程機械公司,來永嘉又是感慨了一番。來自於德國的實業界支持,對於一名國家機關的年輕幹部來說,可是非常強的一個背景啊。此時還是改革開放初期,幹部家屬經商不算是什麼污點,甚至被認為是思想開放的表現。最起碼,你能比其他的同僚更瞭解市場,更有商業意識,這可是時下幹部隊伍中最缺乏的知識了。

    馮嘯辰一擲千金點菜的這個行為,看在來永嘉的眼裡,自然有其他的一種解讀。除了對方對自己的尊重之外,他還看到了馮嘯辰的經濟實力,這是一個拿上千馬克不當錢的年輕人,那麼他所圖的事業,就不是尋常人心目的那些內容了。

    果然,在說過一些閒話之後,馮嘯辰進入了正題,他一張嘴說出來的事情,就把來永嘉和李濤二人給雷倒了。

    「買下一家德國工廠,幾百台各式設備,這怎麼也得上千萬美元吧?」

    李濤訥訥地猜測道。他低頭看了看服務員剛端上來的煙燻鯡魚,再也沒有擔心這份菜太貴的想法了。能夠做上千萬美元生意的人,還能吃不起一份鯡魚嗎?

    「不到千萬,比這個數稍微少一點吧。」馮嘯辰淡定地糾正著李濤的猜測。他並沒有說出實情,如果來永嘉答應幫他們做工廠的拆解工作,那些設備都是能夠看到的,180萬的價格實在是很便宜了,他不希望來永嘉有什麼想法。

    來永嘉果然被馮嘯辰給唬住了,覺得不到千萬,那就應當是七八百萬,或者至少是五百萬以上。不管是哪個數字,都堪稱大手筆了,最關鍵的是,直接買了德國人的工廠,而且還要全部拆解運回中國去,這樣的事情,過去哪有人做過。

    「你是想讓我們的工人幫你們運輸這些設備?」

    來永嘉猜出了馮嘯辰的意思,對他問道。

    馮嘯辰點點頭,道:「是的。來總您也知道的,德國工人的工資水平太高,我們根本就請不起。這幾天,我和小楊一直都在琢磨著如何從國內帶一支裝卸隊到德國來,完成這些工作,可是涉及到辦護照、辦簽證之類的事情,實在是太麻煩了。既然你們要派人到德國來運設備,能不能把我們的事情也一塊辦了呢?」

    「你估計需要多少人工?」來永嘉問道。

    「20個熟練工人,大約一個半月左右。」楊海帆答道。他已經去過哈根工廠了,評估過拆解那些鋼結構的難度。照他的計算,大約需要30個人月的工作量,當然,這裡是按每月26天的工作時間計算的,每天的工作時間也會多達10小時以上。如果照著德國人的作息制度,每週休息兩天,每天工作6小時,那麼恐怕就真的需要40個人幹上3個月了。

    來永嘉聽到這個計算,皺了皺眉頭,對馮嘯辰說道:「小馮,照理說,這是你的事情,又是涉及到為咱們國家引進設備的事情,我無論如何都是應當幫上一把的。可是,要讓我的工人在德國多呆一個半月的時間,就不太好交代了。畢竟他們是公司的職工,讓他們給你們幹私活,有點違反原則了。」

    「這不算私活啊。」馮嘯辰道,「我出錢雇你們公司的搬運工幫我們做事,相當於你們的裝卸隊接了我們的一個訂單,有何不可呢?」

    「你是說你還能出錢?」來永嘉問道。

    「我賣糕的,我啥時候說不出錢了?」馮嘯辰覺得心很累,合著這位老兄以為我想讓他們的工人白白幫忙,難怪露出一張這麼糾結的臉。

    來永嘉不好意思地說道:「我誤會了,我以為你是想讓我們給你們幫幫忙的。」

    「本來就是幫忙呀。」馮嘯辰道,「但幫忙也得給錢的,是不是?」

    「如果能夠按著我們的收費標準付費,那問題就不大了……對了,小馮,你如果付費,是付人民幣,還是付外匯呢?」來永嘉臨時想起一事,又問道。

    馮嘯辰道:「人民幣也可,外匯也可。我們原來打算聘德國工人幹活,所以也是準備了一些外匯的。如果來總覺得我們付外匯更好,那我們完全可以做到。」

    「那可就太好了!」來永嘉喜道,「如果你們付的是外匯,那我就可以向公司匯報,說我們的裝卸隊到德國來之後,應德方企業的要求,又提供了一些服務,還為國家賺取了外匯。這樣一來,這事就不但不是錯誤,甚至還能成為一個成績呢。」

    「那你們的收費標準是什麼樣的呢?」馮嘯辰問道。

    李濤替來永嘉回答道:「馮處長,我們沒有承接過國外的裝卸任務,不過我知道明州省建設公司曾經向國外派出過裝卸隊,大致的情況是:派出人員的食宿、交通、醫療、制裝,在所在國的保險和稅收等,都由對方負責。除此之外,按派出人員的技術水平劃分,普工每人每月300美元,熟練技工450美元,工程師1000美元。另外,如果派出人員在國外因工受傷,對方還要負擔醫療費用和相應的補償。」

    「每人每月450美元,這個標準倒也不低啊。」楊海帆低聲地嘟囔了一句。按時下的匯率計算,450美元相當於1000元人民幣,比楊海帆原來打算的200元可就高出不少了。

    「這個費用不高,我們完全可以接受。」馮嘯辰卻是連磕絆都沒打一個,便爽快地答應了下來。沒等來永嘉說什麼,他又笑嘻嘻地補充道:「不過,交通費這塊,我們就不負擔了吧?因為你們本來也要負擔這些工人的機票費用的,不管是不是給我們幫忙,他們不都已經到德國來了嗎?」

    聽馮嘯辰這樣一說,楊海帆才醒悟過來。從國內到德國的往返機票,即便是按外國航空公司的打折票價計算,起碼也是1000美元。來永嘉他們的工人是由公司派過來的,這些機票錢當然就是樂城乙烯公司負擔了,不需要辰宇公司來付。一個人省下1000美元,勞務費即便按2個月計算,也才900美元,無論如何計算,辰宇公司都是佔了天大的便宜的。
V123210 發表於 2017-6-30 18:07
第三百八十四章 付點小費

    這樁業務,很快就談成了。馮嘯辰覺得自己佔了一個天大的便宜,來永嘉同樣覺得自己佔到了便宜。來永嘉的那些工人本來就是要來德國的。來這麼一趟,每個人都要花掉上千美元的機票錢,如果能夠從馮嘯辰這裡得到補償,那豈不就意味著大家的機票都是白揀來的嗎?

    至於說裝卸隊在德國多呆兩個月時間,根本就算不上什麼事。來永嘉手下的裝卸隊有好幾百人,留20個人在德國幹活,不會影響到國內的事情。工人們肯定是更樂於在德國工作的,因為出國就有出國津貼,比在國內出差的標準要高得多。呆兩個月時間,每個人的補貼都夠買一台德國彩電帶回家了,這樣的好事,誰會拒絕呢?

    來永嘉通過長途電話,就此事向公司做了一個匯報。他還特別強調,這件事有前重裝辦的馮嘯辰處長作為中間人,需要聘請裝卸隊幫忙的這家企業,也是在重裝辦的關懷下建立起來的。正如來永嘉向馮嘯辰說起過的那樣,公司領導層聽說對方能夠支付勞務費,而且標準也與目前國內向國外派遣勞務的標準一致,便很痛快地答應了。這麼一件事情,對於馮嘯辰他們來說是大事,對於樂城乙烯來說,根本就算不上什麼事情。

    次日,馮嘯辰和楊海帆帶著來永嘉的幾個隨從人員去了哈根工廠,這幾個人都是過去跟著來永嘉看守過樂城江邊貨場的,都是干裝卸出身。未來的拆解工作,也是要由他們負責的。這一干人到了哈根工廠,用專業眼光審視了一番之後,表示20個人一個半月時間完成全部的拆解和裝運工作毫無困難。至於說大型機械,根本就用不上,他們弄點木頭支個架子,再掛上葫蘆吊,就足夠替代大型吊車了。

    「我們主要看中的就是這些機器設備,這是絕對不能有磕碰的。車間裡這些鋼結構件,如果能夠回收利用是最好的,實在不行,那就切割開,運回國內煉鋼用。」楊海帆向裝卸隊長王慶輝說道。

    「煉鋼?」50歲出頭,瘦得像條干魚一般的王慶輝瞪起眼睛看著楊海帆,怒道:「這麼好的鋼樑,拿去煉鋼?有這麼敗家的嗎?」

    「呃……」楊海帆被噎了個夠嗆。說老實話,他也覺得這些鋼樑之類的東西挺有用的,如果是在國內,這樣的舊鋼樑拆解下來,馬上就可以用在其他的建築物上。不過,這幾年和馮嘯辰在一起混,馮嘯辰身上那種21世紀帶來的奢侈作風多少也對楊海帆造成了一些影響,所以他才會說出拿去煉鋼這樣的話。要知道,哈根是把這些東西當成廢鋼賣給他們的。

    「王隊長,如果要完整地拆下來,工作量會比較大吧?我擔心會影響進度啊。」楊海帆好心好意地提醒道。

    王慶輝不以為然地說道:「能增加多少工作量啊?大家加個班,也就夠了。我們這些當工人的,就看不得別人糟蹋東西。過去我們跟著來總接收乙烯設備的時候,那些設備包裝箱上的釘子,我們都要一個一個撬下來。如果是撬彎了,還得再錘直了,那都是能用的東西啊。

    小楊經理,我跟你說,這德國人的東西,還真是比我們的好,就說這鋼樑吧,人家的鋼材都比咱們的鋼材好得多。這樣一根梁,有兩噸多重吧,如果拿去當廢鋼,也就能抵個五百來塊錢,可是當成鋼樑用,值四五千塊呢。你說說看,一進一出就是四千來塊錢,我們加個班算個啥?」

    「可是,我們跟來總約定的,就是20個人一個半月的時間,我怕會耽誤進度。」楊海帆說道。

    王慶輝道:「這事你就甭管了,我保證一個半月拆完運走,不就行了?這幾個車間的東西,都是寶貝,我們保證一樣都不會浪費掉。」

    「這……」楊海帆不知道說啥好了。王慶輝的表現,讓他很是感動,又覺得有些過意不去。人家是拿工資給自己幹活的,其實只要照著他們的要求把廠房拆掉,把設備和廢鋼運走,就完全可以了。可王慶輝卻憑著一個老工人的本能,表示要把一切能夠利用的東西都回收起來。這種情況下,楊海帆不作出一點表示,實在是太不合適了。

    「嘯辰,你看這事……」楊海帆把頭轉向馮嘯辰,等著他拿主意。

    馮嘯辰微微一笑,把跟著他們一塊來的李濤拉到了一邊,低聲地說道:「李秘書,有件事我不太方便直接問來總,想私下問問你,你看行嗎?」

    李濤愣了一下,點點頭道:「你問吧,不過我可不一定瞭解情況。」

    「剛才你也聽到了,王隊長說他們可以加加班,把一些能利用的廢料回收起來。我想問問,他們這樣加班,公司方面會不會給他們付加班費?」馮嘯辰問道。

    「這……」李濤有些猶豫了,想了想才說道:「這個恐怕有點難,因為公司和你們簽的協議裡沒有這條規定,最多就是到最後給大家發點獎金吧。」

    馮嘯辰也早料到是這種情況,他笑呵呵地繼續問道:「那如果是我們這方給工人們單獨發點加班費,不包含在付給乙烯石化的勞務費裡,算不算違反原則?」

    李濤更是窘了,馮嘯辰這個問題,他還真不好回答。有心不回答吧,又覺得馮嘯辰與來永嘉的私交不錯,自己身為來永嘉的秘書,擺一副公事公辦的嘴臉,恐怕以後來永嘉知道了也會責備他的。他又想了一下,含糊地說道:「這種事情,過去我聽說也有過。從原則上說,當然是不允許的,不過嘛……馮處長如果去問來總,估計他也不會直接同意的。」

    這話就說得比較藝術了,所謂「不會直接同意」,潛台詞自然就是會間接同意了。事實上,哪個單位都不會允許職工去幹私活掙錢,但哪個單位都免不了這種事。說到底,這事就是民不舉、官不究,你私底下這樣幹,誰也不會說啥,領導也是裝著沒看見。可你要拿到桌子上去徵求領導的意見,領導當然要表示反對。

    馮嘯辰也算是在體制內浸淫多年的人,對於這些事情自然是很清楚的。他所以要向李濤求證一下,就是想知道來永嘉的態度如何,會不會因為這件事而對他馮嘯辰產生反感。現在聽李濤這個口氣,來永嘉並不是那種迂腐不化的人,馮嘯辰如果能夠給他的手下謀點利益,估計來永嘉會偷著樂的。

    「那我就明白了,謝謝李秘書。」

    馮嘯辰向李濤道了謝,然後走到王慶輝等人的身邊,說道:「各位師傅,剛才王隊長跟我們小楊經理說的話,我都聽到了,我替德方感謝大家的敬業精神。有一個情況,我想向大家通報一下,德方關於這次拆解廠房的工作,有一個額外的政策,那就是如果裝卸工人能夠在不影響進度的前提下,對一些廢品進行回收,他們將按回收物品折值的2%發放獎勵。

    比如說,剛才王隊長說這根大梁如果完整拆解下來,能夠值5000塊錢,而當成廢鋼則只值500塊錢,中間這4500元的差價,德方會拿出2%,也就是90塊錢作為獎金。」

    「還有獎金?」幾個裝卸工的眼睛都亮了,原本是出於一種心疼東西的心態,承諾會把有用的東西都回收利用起來,想不到對方還能付給獎金,這可就是意外之喜了。

    「馮處長,這獎金也是算在勞務費裡,統一付給公司的嗎?」王慶輝問道。他已經在心裡打著算盤,如果對方付了獎金,自己身為隊長,應當向公司爭取一下,讓公司從這筆獎金裡提出一個比例,作為工人們的加班費。這個比例嘛,最好能夠到20%以上,實在不行,10%也不錯了。

    一根梁能夠提90塊錢,10%就是9塊錢,也就是兩三個人多干個把小時的事情而已,能累到哪去?

    誰料想,馮嘯辰卻是搖搖頭,道:「不是的,這些獎金不會付給樂城石化,而是直接付給工人的,這是德國人的規定,相當於餐館裡給服務員的小費。」

    「直接付給我們?」

    這一回,所有的人都傻眼了。原本想著能夠幫公司再多創造一點收入,自己拿個小頭,也挺不錯的。誰知道人家說的是這些錢都歸工人所有,那就意味著拆一根梁能夠賺到90塊錢,天啊,搶錢也沒這麼容易啊!

    馮嘯辰說的小費這個概念,大家是懂的。外國電影裡看過,而且前幾年有外國專家到公司去,也給為他們服務的食堂工作人員、招待所服務員等付過小費。公司倒是規定這些小費必須上交,可規定是規定,私下裡拿了又有誰知道呢?自己幫著德國人拆一個工廠,自願多干點活,幫人家省下一些材料,人家付筆小費,好像也是說得通的。這些錢,你不說,我也不說,公司想必也不會知道吧?

    王慶輝下意識地扭過頭去看李濤,卻見李濤不知啥時候已經蹓跶到一台設備邊上去了,正在饒有興趣地研究著銘牌上的外國字。王慶輝立馬就明白了:這件事馮處長肯定跟李秘書說過了,而李秘書明顯表現出不想摻和嘛。
Babcorn 發表於 2017-7-5 09:54
第三百八十五章 超值的投資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馮嘯辰向王慶輝他們私下的承諾,還是很快就傳到了來永嘉的耳朵裡。正如馮嘯辰猜測的那樣,來永嘉對此事採取了裝聾作啞的態度,只是交代李濤安排一些過去貢獻比較大的工人去給馮嘯辰他們幹活,同時還以「加強領導」為由,讓李濤留下作為現場的負責人。李濤當然明白來永嘉的意思,美滋滋地接受了這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

    把拆解工廠的工作交給來永嘉的手下,馮嘯辰自然是放心的。他給王慶輝等人許下那麼多的好處,目的也是讓他們心情愉快地干活,保證工作質量。他自己和楊海帆二人當然是沒有時間留下來當監工的,不過他還是調來了馮凌宇和馮林濤兄弟倆,讓他們跟著工人們一起幹活,這樣既是一種鍛鍊,也能夠捎帶著監督一下工作過程。

    在這些天裡,馮舒怡又給他們聯繫了幾家有意出售二手設備的企業,不過這些企業並不像哈根公司那樣已經破產,需要把整個廠子都賣掉,它們只是因為採購了新設備,所以需要把一些舊的設備處理掉。說是舊設備,其實性能也都還很不錯,價格方面則只有新設備的幾分之一,對於馮嘯辰這樣的「窮人」來說,當然是極其划算的。

    馮嘯辰把接收這些二手設備的工作也交給了李濤去打理,李濤收了馮嘯辰私下裡給的「小費」,態度自然是十分慇勤的。他讓馮嘯辰放心,聲稱自己一定會安排懂行的裝卸工人去接設備,並將這些設備完好無損地送回國內。

    收購哈根工廠以及其他二手設備的費用,都是由馮華替馮嘯辰支付的。馮華成功地幫馮嘯辰融到了一筆1000萬美元的貸款,用於在歐洲市場上採購設備和原材料。馮嘯辰的辰宇公司,算是馮家的家族企業,晏樂琴和馮華他們都是全力支持的。馮華作為一名銀行家,投資眼光頗為敏銳,他深信,自己這個侄子肯定能夠成就一番大事業,他要做的,只是幫侄子鋪好路而已。

    處理完這些事情,馮嘯辰和楊海帆繼續著他們的歐洲之旅。他們訪問過德國的一些研究機械和企業之後,又前往法國、英國,參觀了不少機構,諸如英國國家工程研究所、帝國理工大學、利茲大學等等。與在德國的經歷一樣,法國、英國的企業家和學者們對於來自於中國的同行更多的是充滿好奇,很少有擔心形成競爭的想法。馮嘯辰和楊海帆看到了不少最新的研究成果,收穫頗為喜人。

    這一趟,他們在歐洲足足呆了兩個多月的時間,這才意猶未盡地啟程回國,第一站自然還是先回到了港島。

    幾乎是剛剛走出航站樓,馮嘯辰和楊海帆就得到了一個好消息:章九成的章氏財團經過認真評估,接收了他們提出的要求,同意向馮嘯辰名下的辰宇工程機械公司注資1億5000萬港幣,用於換取公司的10%股權。這項投資當然還包括著一系列的其他條件,就不必一一細說了。

    「年輕人,這是我做過的最吃虧的一次投資,1億5000萬港幣,只換到10%的股權,而你的公司到目前為止還連一台設備都沒有呢。」

    在位於西環寫字樓頂層的大辦公室裡,章九成用略帶調侃的口吻向馮嘯辰說道。

    在馮嘯辰他們造訪歐洲的這段時間裡,章九成安排人在大陸對馮嘯辰的背景進行了全面的調查,調查結果讓章九成吃驚不已。馮嘯辰在過去幾年中所做過的事情,加在一起簡直就是一部傳奇作品。大陸雖然已經開始了改革開放,但多年來形成的保守思想不是那麼容易被改變的。在大多數政府官員和企業幹部都謹小慎微的情況下,馮嘯辰的所作所為,堪稱是一股清流。

    章九成從馮嘯辰身上看到了一種難能可貴的開拓精神,他相信,具有這樣一種精神的一個年輕人,在未來的中國肯定是能夠創造出奇蹟的。

    有關馮嘯辰的靠山,章九成也進行過認真的分析。孟凡澤、張克艱、沈榮儒,這都是在國家決策層有一定影響的人。至於最早發現馮嘯辰的伯樂羅翔飛,雖然級別上與前面那幾位還差一點,但目前也是重裝辦的實際負責人,掌管著全國重大裝備研製的工作,算是一個實權派。

    章九成一直都想找到一個契機,以便能夠進入大陸市場。馮嘯辰這樣一個有深厚背景,又思想活躍的人物,正是章九成可以利用的對象。花上1億多港幣,搭上馮嘯辰這條線,是完全值得的。在其他人眼裡,可能會覺得這樣一筆投資太輕率了,但章九成是一個喜歡弄險的人,他決定賭一賭自己的眼光,陪著這個大陸年輕人瘋一瘋。

    章九成的那點想法,馮嘯辰能夠猜出個七七八八。他沒有去挑破這中間的窗戶紙,而是笑呵呵地回答道:「章先生,您掌握的信息未免太過於滯後了。我現在現在不但已經有了設備,而且數量還不少。就在這一刻,至少有200台屬於我的各式機床正在通過馬六甲海峽,即將運抵浦江港口。」

    「200台各式機床,具體都是什麼樣的機床呢?」章九成好奇地問道。他知道馮嘯辰剛從歐洲回來,卻沒料到馮嘯辰的動作會這麼快,一趟歐洲之行居然就採購了200台機床。

    馮嘯辰掏出幾張紙,遞給章九成,道:「這是一份簡略的清單,章先生請過目。」

    這份清單,自然就是馮嘯辰在歐洲採購的那些二手設備的列表。他前來拜訪章九成,事先便準備好了這樣一份清單,以便堅定章九成向辰宇公司投資的信心。

    章九成接過清單,皺著眉頭低聲地念了起來:

    「4532數控電腐蝕切割機床,2064螺母螺紋自動機床,395m光學磨床,3b282坐標磨床,lb222三輥鋼板彎曲機……張教授,您看這些設備怎麼樣?」

    最後一句話,他是向陪著馮嘯辰他們一道來訪的張國棟問的。章九成做過機械領域的併購,對機械多少有些瞭解,不過到具體細節上,還是需要領先張國棟這樣的專家。張國棟目前已經算是馮嘯辰的僱員了,但章九成相信,以張國棟的人品,是絕對不會當面說假話的。

    張國棟是看過這份清單的,他向章九成點點頭,說道:「章先生,這些設備是建立一家工程機械公司所必不可少的。我粗略估計了一下,按照全新設備的價格計算,這張清單上的設備價值應當在1200萬美元以上。」

    「全新設備的價格?」章九成抓住了張國棟話裡的玄機,追問道:「怎麼,這些設備不是全新的嗎?」

    馮嘯辰微微一笑,道:「當然不是全新的。我不是還沒有拿到章先生投入的資金嗎?這些設備,是我在西德請我的叔叔幫我貸款買下的,總共花了不到400萬美元的樣子。」

    「原來是這樣。」章九成點了點頭。馮嘯辰這個表態,又給他提供了不少信息,一是馮嘯辰辦事有頭腦,知道用二手設備代替全新設備,以減少投資;二來則是馮嘯辰已經獲得了一筆來自於西德的貸款,額度至少在400萬美元以上。西德的銀行家自然也不是做慈善的,對於馮嘯辰的信用肯定會進行充分的評估。西德的銀行願意向馮嘯辰發放貸款,章九成的投資風險也就沒那麼大了。

    馮嘯辰道:「剛才章先生說這是你最吃虧的一次投資,我覺得現在說未免為時過早。我敢保證,不出五年時間,章先生一定會為這筆投資感到驕傲的。」

    「我現在就已經感到驕傲了。」章九成笑道,「我相信自己的眼光,這筆錢投到你身上,絕對是超值的。」

    「謝謝章先生的信任。」馮嘯辰向章九成微微欠了一下身子,說道。

    「我想修正一下我們之間的協議。」章九成道,「我希望追加一條,在未來五年內,如果辰宇工程機械公司有意擴充股本,章氏財團將擁有優先參股權。」

    馮嘯辰道:「哈哈,我完全可以答應,我相信我們之間會有長遠合作的。」

    帶著與章九成草簽的協議,馮嘯辰、楊海帆及張國棟一行從鵬城入關,返回了南江。資金有了,設備也有了,甚至連蓋車間用的鋼樑鋼架等等也都預備了不少,再往下的工作就是申請土地準備興建廠房了。

    在得知即將成立的辰宇工程機械公司有包括德國菲洛軸承公司、港島章氏財團在內的外資和港資背景之後,南江省的各級政府部門都對這件事給予了高度的重視。按照馮嘯辰的要求,南江省在北部靠近長江的玄陽市為他們劃撥了一塊1000多畝的土地,並承諾幫助完成當地的拆遷工作。玄陽市政府答應未來幾年對公司減免若干稅費,並在其他一些方面提供足夠的便利。

    馮嘯辰沒有時間去應付這些事情,因為時下已經是八月初,社科院即將要開學了,他必須馬上返回京城去。這樣一來,建立一家新工廠的工作,便落到了楊海帆和張國棟的肩膀上。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mk2258

LV:9 元老

追蹤
  • 1120

    主題

  • 100531

    回文

  • 46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