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玄幻] 定秦曲 作者:蒼穹戰狼(連載中)

 
Babcorn 2016-12-14 15:51:10 發表於 玄幻奇幻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949 44140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2:50
第547章 大朝會(3)

    張嘉師舉行這一次大朝會,除了有相應的必然性之外,還有著張嘉師自己認為需要達到的相應目的。

    比如說官員調動,評價,陞遷甚至是懲處。

    這麼一個目的,是張嘉師嘗試性的進行小範圍的調整為主。

    當然,張嘉師還希望有一點能夠進行嘗試,那就是在小範圍實行察舉制度。

    ……

    在張嘉師原來所在的世界,察舉制是中國古代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它的確立時間是漢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察舉制不同於以前先秦時期的世官制和從隋唐時建立的科舉制,它的主要特徵是由地方長官在轄區內隨時考察、選取人才並推薦給上級或中央,經過試用考核再任命官職。

    漢代察舉的科目,是由少到多不斷增加的;增加科目尤以特科為多,是根據對專門人才的需要而設立。這些科目,劃一由皇帝確定。按照舉期分類,察舉的科目可分為常科(歲科)與特科兩大類。歲科有孝廉、茂才(秀才)、察廉(廉吏)、光祿四行;特科又分為常見特科和一般特科。在上述科目中,以歲科為先,其中又以「孝廉」一科為最重要。特科中則以「賢良方正」為最重要。漢文帝時要求舉賢良方正,漢武帝時要求舉孝廉,這都是察舉史上的標誌**件。如果按照四科標準分類,以「德」為主的有孝廉、孝廉方正、至孝、惇厚等科;以「文法」為主的有明法科;以「才能」為主的有尤異、治劇、勇猛知兵法、明陰陽災異、有道等科。但所有的科目,都以「德行」為先,在學問上則以「儒學」為主。

    由此可見,察舉制度是經過漢文帝的嘗試,但是因為一些方面的影響,漢文帝時期的察舉制度的嘗試遭受到失敗。

    其標誌性的影響,就是以著名書生賈誼的榮衰為代表。

    漢代察舉制度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舉士」(選拔人才)與「舉官」(提拔官吏)沒有分開。而且,「選舉」與「考課」沒有區分。察舉的對象既有未入仕者(無官職者),也有入仕者(現任官吏)。選舉科目的設置,也是對現任官吏的考課內容。總的來看,考試(考課)是輔助形式,不佔主要地位。這說明漢代對選才、任職官吏的考核還未制度化、嚴格化。

    到了東漢光武帝時,開始對選拔與提拔的對象,施行「授試以職」,即進行文字方面的測試,內容有策、經、箋奏(章奏文體)等。初在部分科目,後向所有科目滲透,說明考試這一環節變得愈來愈重要。

    章帝建初八年(公元83年)詔辟四科,這所謂「四科」不是具體科目,而是與察舉有關的四項標準。早在漢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董仲舒的一次對策中,就提出「四科」的概念。這兩個時期提出的內容亦大體相同。

    順帝陽嘉元年(公元132年),時任尚書令的左雄提出「改察舉之制」,主要內容是:

    (一)「限年四十以上」;

    (二)「儒者試經學,文吏試章奏」,包括年齡及課試內容的規定。又提出「先詣公府」的辦法,把考試分為兩個層次,先在中央公府初試,再由尚書省複試。這是察舉制度中考試環節的重大改革,是選才用才的一個進步。

    漢代察舉制度中,對被舉者的年齡,在不同時期、不同科目中,有不同的規定。這裡簡述東漢時的規定。

    東漢順帝陽嘉元年(公元132年),下詔規定:「孝廉年不滿四十不得舉」,規定舉孝廉必須在40歲以上。但又規定:「其有茂才異行,不拘此例」,就是對有特殊才幹者,可以放寬限制。上述規定,源於尚書令左雄的意見。左雄在關於察舉改制的建議中提出「限四十以上」,但對於「有顏回、子奇之類,不拘年齡」,即學識、才幹特別高的人,年齡不受限制。朝中有人反對左雄的意見,但順帝十分支持左雄的改革,最終頒布了詔令。

    其實以上的規定也不盡然。如在徵詔博士人才時,年齡限制則為50以上。到質帝時,又令郡國舉明經之士,年齡限制在50以上,70以下。從以上例子可見,東漢時期對被舉者年齡的限制,普遍偏高,這並不一定是好現象,因為此舉無疑是對於青年才俊仕途的壓抑。

    張嘉師希望能夠憑藉察舉制度來對大秦帝國的官吏階層的選拔進行修整。畢竟在張嘉師的認知當中,察舉制度能夠有效避免官員良莠不齊的情況出現。

    察舉制度的好處主要有四個:

    其一,在察舉制下,個人的社會背景、家庭出身不再是選士任官的唯一依據。地方士人只要有真才實學,有一定的社會威望,或有值得稱頌的道德品質,就有可能成為察舉對象,從而登上仕途。許多出身卑微的人才像主父偃、東方朔、司馬相如在漢武帝時得到重用,而這在世卿世祿制下是根本不可能的。在世卿世祿制下,官職由貴族壟斷並世襲,一般人根本沒有條件成為官吏。而世襲的貴族往往奢侈腐化,無所用心,於國於民都為害不淺。軍功制起初,只要有軍功,不管他出身如何都能授以爵位,而若沒有軍功,哪怕他出身再高貴也不能獲得爵位,所謂「有功者榮顯,無功者雖富貴無所芬華」是也。但到兩漢時,有了高爵低爵之分,一般人不可能獲得高爵,換言之,家庭出身此時使得爵位越來越無實際意義,百姓對是否擁有爵位也毫不掛心了。

    其二,察舉制有利於招徠各類人才。察舉科目很多,有孝廉、秀才、明經、明法、賢良方正、直言極諫、孝悌力田等不下十幾種,而且又讓熟悉地方情況的州郡長官親任察舉官,這就能把各類人才作為察舉對象,選士任官,這無疑有利於封建國家的統治。而軍功制不利於按才能來選拔官吏。在軍功制下,授爵僅以其軍功為依據,如此便剝奪了許多非身強體壯的士人之權利。韓非子有言:「今治官者智能也,今斬首者勇力之所加也。以勇力之所加而治智能之官,是以斬首之功為醫匠也。」說得很有道理。秦朝又實行「計首授爵」制,多次發生殺良冒功之事(這在《虎地秦墓竹簡》中有載)。在軍功制的蠱惑刺激下,將士瘋狂屠殺,幾乎每次戰爭都要死許多人,給社會造成極大破壞。世卿世祿制不利人才選拔之弊則更明顯了。在世卿世祿制下,官職由貴族壟斷並世襲,出身的小貴族即使是昏庸之輩,甚至是白痴,也可繼承父兄的職位。,這明顯是弊大於利的、

    其三,察舉制有利於中央集權,這與軍功制相比更加明顯。在察舉制下,察舉權雖下放到地方,但官吏任免權最終由中央掌握,中央仍可自由委派官吏。而在軍功制下,極易出現地方諸侯「功高蓋主」的現象,對皇權造成威脅。西漢初,分封的異姓王幾乎全是軍功制的受益者,結果造成地方王國勢力強大,中央無法駕馭。地方王國問題遂成為西漢中央集權的最大威脅,這很能說明軍功制是不利於中央集權的。

    其四,察舉制在其實行之初一般能保證被察舉者的「質量」。被察舉者有一年任期,只有勝任者才能轉為正式官員。若不勝任,就要被撤換,而且推薦者也會因此受罰,這使得察舉人不敢隨便亂推薦士人。還用策問形式直接考察士人,其益處自不待言。東漢順帝採納左雄建議,用賢才必須經過嚴格考試,一考儒家經典,二考文書、表奏。「諸生通章問,文吏考筆,得考選。」公府初試後,還要在端門(御史台)複試,如此嚴格把關選拔賢才,「南郭先生」們是很難矇混過關的。

    但是麼,事情都是有兩面性的,察舉制也曾經因為很多方面的缺點而被九品中正制度取代。

    察舉制度的弊端也很明顯:

    其一,在察舉制下,雖然察舉科目很多,但天下之大,賢人之眾,不可能把所有賢人都推薦給朝廷,仍有許多不為人知的賢才被埋沒在鄉村野氓中,終身未得任用,造成了人才的流失和浪費。兩漢由察舉而成為官吏的士人只佔總官吏人數的極少部分,而且有許多小人利用察舉機會,或賄賂或靠關係千方百計使自己成為被察舉對象。還有,被察舉者因察舉人而走上仕途,必對察舉者感恩戴德,並為之效命,這樣極易產生宗派行為,形成地方集團。

    其二,對士人道德品質的考察是察舉制的前提,但這不易作好,因為很難對人的道德品質作出中肯的評價。人的道德品質須通過對他言行的長期考察才能得出較客觀的評價,而且這種言行還可能是假的,抑或他以後發生蛻變。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如《後漢書?許荊傳》中那個挖空心思、沽名釣譽的許武;王莽篡漢前,謙恭至孝,有很大的聲譽和威望,後來卻成為篡漢的********,正所謂「向使王莽身先死,一生忠奸誰復知?」。

    其三,察舉制廣泛推行,地方鄉閭因之有了評議之風,「清議」名士好品評臧否人物,不重實際,空發議論。這種惡劣風氣還遺留給了後世,在魏晉時尤為明顯。「清議」名士中有許多是「刻情修客,依倚道藝,以就聲價」者,清議成了這些偽君子攫取名利、撈取政治好處的資本。其四,察舉制在其後期,弊端日益嚴重。到東漢中後期,地方選舉權被少數公卿大臣、名門望族所控制,他們選士任官往往推薦名望家庭的子弟而不管其學問品質如何,如此使得察舉範圍越來越狹窄,被察舉者也大都名不符實,「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寒素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社會上出現了「四世五公」、累世公卿」、「累世經學」的官僚門閥集團。

    此時的察舉制已蛻變為變相的世襲制,成為那些公卿大族維護自己勢力,維持特權的工具了。而「一部中國政治制度史證明,不論是何種官僚制度,一旦變成世襲制,它便很快就要腐朽下去。」

    但是毫無疑問,一開始實行的制度,必然會在很多方面而言,得到一定的效果以及減少一些情況的惡化。這也是張嘉師希望小範圍推行察舉制的原因所在。

    ……

    而眼下的世官制度,張嘉師認為有必要進行調整。但是世官制度已經成為一個固有規則,若是在這個時候貿然對這種制度進行變革,恐怕不是一件好事。因為這樣的情況會觸犯很多官員的利益所在。

    「世官制」就是指世代為官,官吏都具有世襲官職的特權。世官制是先秦時期在選官用人方面所實行的一項重要的政治制度。「世官」,顧名思義,即貴族世代為官的制度。就其所任而言,世官並不等於世職,並不侷限於某家族世代擔任某一固定官職,就其主體而言,世族是世官的基礎,只要一個世家大族不倒,其成員就隨時可能有出任重要官職。

    世官制度是當時特定的歷史條件決定的。周初,為了擴大和鞏固家天下,周天子以大分封的形式將統治權力、土地、人民封賜給同姓、姻戚、功臣,受封的卿大夫、諸侯便成為王朝統治的政治基礎。被層層分割的統治力的繼承,即各級官吏的選任,是涉及王朝統治鞏固與否的重大問題。

    「世官制」作為一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不可否認曾發揮過主要的作用。首先,作為王朝統治的貴族,在「世官制」下與王朝形成較長時期的共存共榮關係,從而使王朝在相當長的時期內維持了正常的統治局面。「世官制」給貴族和官吏以充分共享政權的機會,保證了他們代代矢志效忠王朝。其次,「世官制」將可供選擇的合適人選推進了各級統治機構中。貴族官吏因壟斷教育文化而壟斷了統治經驗的積累和傳承,這就決定了只有貴族官吏才可能富於統治才幹,才是當官為政合適人選。

    在某個意義上,後世的九品中正制度就是改良過的世官制度,這也正如察舉制最後崩壞的主要原因一樣,一旦一個制度形成了世襲體系,其必然會導致這種制度逐漸變質,最後崩潰。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2:50
第548章 大朝會(4)

    張嘉師之所以打算將後世的一些官員制度在眼下進行小範圍的實行,以觀後效,主要有三個方面的考慮:

    第一個,主要是眼下的世官制度依舊是佔據著很大的一個份量。

    儘管,張嘉師治下的大秦帝國,已經達到了破而後立的相應前提,但是毫無疑問,世官制度同樣影響著大秦帝國不少的地區。

    甚至是張嘉師麾下的文武官員,很多都是世官制度的得益者。

    王離,桓峰,分別代表著大秦帝國的軍事世家。蒙興同樣也是這個範疇之內。

    可以說,在軍事方面,世官制度雖然並不足以動搖大秦帝國的根基,但是其對軍事方面的影響依舊是相對比較可觀。

    但是在郡守方面的文官體系,卻是讓張嘉師無法輕舉妄動。

    先不說太原王氏眼下已經控制了幾個郡,蜀郡李家的影響同樣是相當深遠。而且在張嘉師麾下的從龍之臣而言,世官制度無疑是他們得到更多的榮華富貴的一種保障。

    可以說,僅憑後一點而言,世官制度就不是張嘉師能夠輕易出動的存在。因為張嘉師還不希望在這個時候就弄得人心惶惶。

    第二個,則是小範圍嘗試推行察舉制度,有助於一些人才的發掘。

    張嘉師認為,無論在什麼時候,人才都是非常重要的存在。而很多時候而言,人才埋沒於野,算是一種浪費。

    但是麼,張嘉師知道,發掘人才在這方面而言,還是其次,主要是張嘉師眼下並沒有真正發展察舉制度的相應基礎。

    尤其是應該讓察舉制度成為一種體系的相應準備,比如說察舉制度的相應科目,察舉制度影響的人員範疇,都算得上是張嘉師眼下的一個短板。

    有些事情,張嘉師自己確實是知道自己應該怎麼樣去做。但是毫無疑問的是,張嘉師可不能夠真的就這樣照搬後世的制度來作為實施的基礎。

    作為一個領導者這麼長的時間,張嘉師早就知道了一點,那就是最好的制度是不可能永遠都有優勢,只有最合適當前局勢的制度,才是一種好制度的道理。

    所以,眼下推行察舉制度的小範圍的嘗試,有助於察舉制度後面的實施方式甚至是能夠有效提升察舉制度的相應改良補充效率。

    而這一點,毫無疑問是張嘉師認為必須存在的準則。

    而第三點,則是張嘉師不希望一個情況的出現,那就是察舉制度所發掘出來的人才,遭受到世官制度的得益者的強力打壓,而最終落得一個淒慘的下場。

    這一個情況,主要就是以漢文帝時期察舉制度出現的人才——賈誼,讓張嘉師不得不警惕。

    ……

    賈誼(前200—前168),漢族,洛陽(今河南洛陽東)人,西漢初年著名政論家、文學家,世稱賈生。賈誼少有才名,十八歲時,以善文為郡人所稱。文帝時任博士,遷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嬰排擠,謫為長沙王太傅,故後世亦稱賈長沙、賈太傅。三年後被召回長安,為梁懷王太傅。梁懷王墜馬而死,賈誼深自歉疚,抑鬱而亡,時僅33歲。司馬遷對屈原、賈誼都寄予同情,為二人寫了一篇合傳,後世因而往往把賈誼與屈原並稱為「屈賈」。

    賈誼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辭賦兩類,深受莊子與列子的影響。散文的主要文學成就是政論文,評論時政,風格樸實峻拔,議論酣暢,魯迅稱之為「西漢鴻文」,代表作有《過秦論》、《論積貯疏》、《陳政事疏》等。其辭賦皆為騷體,形式趨於散體化,是漢賦發展的先聲,以《吊屈原賦》、《鵩鳥賦》最為著名。

    賈誼作為一個在政治方針上也有不少見解的人,其對後世景帝甚至是武帝時期都有一定的相應影響。

    在關乎於諸侯王方面的問題當中,賈誼指出危害西漢王朝政治安定的首要因素,是諸侯王的存在以及他們企圖叛亂的陰謀。他回顧歷史,列舉事實說明分封諸侯王的害處。指出諸侯王的叛亂,並不取決於是疏是親,而是取決於「形勢」,取決於他們力量的強弱,從「形勢」來解釋諸侯王反叛與否。因此,賈誼得出的結論是:「疏者必危,親者必亂」。

    根據異姓諸侯王反叛的歷史教訓和同姓諸侯王必然反叛的危險,賈誼提出了兩個方面的措施:其一曰定禮制,其二曰定地制。定禮制,就是針對諸侯王在禮制上的僭越,強調必須嚴格區分等級,使諸侯王嚴格按人臣之禮行事,從而維護天子的最高威嚴。定地制即「割地定製」,根據「大都強者先反」的歷史教訓,賈誼提出了「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方針:在原有的諸侯王的封地上分封更多的諸侯,從而分散削弱他們的力量。諸侯王的封地,一代一代分割下去,愈分愈少,直到「地盡而止」,力量也就愈來愈削弱下去了,這就叫做「割地定製」。

    景帝劉啟時,晁錯提出「削藩」政策,是賈誼主張的繼續;景帝三年(前154年)吳楚七國之亂,證明了賈誼對諸侯王分析的正確性。到了漢武帝劉徹的時候,頒行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更是賈誼「眾建諸侯而少其力」方針的全面實行了。

    梁懷王無子,按例他的封國就要撤銷。賈誼認為,這樣做對整個局勢不利;建議為梁王立繼承人,或者讓代王劉參遷到梁國來;擴大梁國和淮陽國的封地,使前者的封地北到黃河,後者南到長江,從而連成一片。文帝聽了賈誼的建議,遷淮陽王劉武為梁王,另遷城陽王劉喜為淮南王。從後來吳楚七國之亂中梁王劉武堅決抵禦的作用來看,根據賈誼的這個建議所作的部署,確實是深謀遠慮。

    另外,在《宗首》、《藩強》、《權重》等文章中,賈誼還闡述了加強中央集權的思想;在《大政》、《修政》中提出了利民安民的民本思想。

    在經濟以及農業方面,賈誼認為,富商大賈與諸侯王相勾結,有恃無恐,僭越禮制,又要農民供給他們以奢侈的生活資料,因而導致了廣大農民貧困。因此,賈誼主張重視農民,提倡儉約,反對奢侈之風。

    文帝二年(前178年),賈誼上《論積貯疏》,緊密圍繞「積貯」的論題,從正反兩面論證加強積貯對國計民生的重大意義,對於維護漢朝的封建統治,促進當時的社會生產,發展經濟,鞏固國防,安定人民的生活,都有一定的貢獻,客觀上符合人民利益,在歷史上有其進步的意義;他的重視發展農業,提倡積貯的思想,即使至今,也仍有借鑑的價值。同時,賈誼指出,商人賣奴隸,窮極奢侈,不尊重國家制度,冒犯皇帝尊嚴,主張儉約,禁奢靡之風。

    在貨幣政策上,賈誼承認貨幣流通的客觀性質,不認為單憑君王權力就可以解決貨幣問題。因而賈誼建議禁止私人鑄錢、由中央壟斷造幣的原料,統一鑄錢,即不讓銅流佈於民間,也不准老百姓私自採煉銅礦。可惜文帝未執行,以至幣制混亂。賈誼的貨幣主張,在客觀上已為後來漢武帝時實現統一的五銖錢制度,即所謂「三官錢」的流通開闢了道路,武帝時期禁止鑄錢的政策正是賈誼思想的延續。

    在對抗匈奴方面,賈誼對待匈奴思想的出發點,是傳統儒家的華夷之辨,四境少數民族侵凌中原民族是不能容忍的。因而,在北方匈奴問題上,賈誼認為和親並不能制止匈奴侵擾,提出儒法結合的戰略思想,即「德戰」:「以厚德懷服四夷」,輔以「三表、五餌」之術。賈誼認為,只要實行他的「三表」、「五餌」的策略,便可以爭取匈奴的民眾,孤立單于,並進而降服單于。

    賈誼對他這套制服匈奴的措施頗具信心,所以他向文帝毛遂自薦,願意親自來實行其計畫。賈誼主張用和平的手段瓦解敵人的策略,因而西漢贏得了30多年國內建設的和平環境,為武帝最終戰勝匈奴奠定了實力基礎,故其功不可沒。

    ps:三表,五餌分別是:三表:立信義、愛人之狀、好人之技。五餌:賜之盛服車乘、盛食珍味、音樂婦人、高堂邃宇府庫奴婢、親近安撫。

    ……

    張嘉師所看重的是賈誼的政治才華,當然,賈誼在很多方面確實算得上全才,但是對於其他方面,張嘉師倒是不太關注。

    張嘉師不是對古文學沒有什麼好感,而是對賈誼的文章實在是不太感冒。

    就以讓張嘉師很無語的《過秦論》部分內容而言,就讓張嘉師在某個意義上無視掉賈誼在文學方面的貢獻:

    「秦滅周祀,並海內,兼諸侯,南面稱帝,以養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風。若是,何也?曰:近古之無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滅,令不行於天下。是以諸侯力政,強凌弱,眾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罷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虛心而仰上。當此之時,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於此矣。」

    「秦王懷貪鄙之心,行自奮之智,不信功臣,不親士民,廢王道而立私愛,焚文書而酷刑法,先詐力而後仁義,以暴虐為天下始。夫兼併者高詐力,安危者貴順權,此言取與守不同術也。秦離戰國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無異也。孤獨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借使秦王論上世之事,並殷、周之跡,以制御其政,後雖有淫驕之主,猶未有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號顯美,功業長久。」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領而觀其政。夫寒者利裋褐,而飢者甘糟糠。天下囂囂,新主之資也。此言勞民之易為仁也。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賢,臣主一心而憂海內之患,縞素而正先帝之過;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後,建國立君以禮天下;虛囹圄而免刑戮,去收孥污穢之罪,使各反其鄉里;發倉廩,散財幣,以振孤獨窮困之士;輕賦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約法省刑,以持其後,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節修行,各慎其身;塞萬民之望,而以盛德與天下,天下息矣。即四海之內皆歡然各自安樂其處,惟恐有變。雖有狡害之民,無離上之心,則不軌之臣無以飾其智,而暴亂之奸弭矣。」

    「二世不行此術,而重以無道:壞宗廟與民,更始作阿房之宮;繁刑嚴誅,吏治刻深;賞罰不當,賦斂無度。天下多事,吏不能紀;百姓困窮,而主不收恤。然後姦偽並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眾,刑戮相望於道,而天下苦之。自群卿以下至於眾庶,人懷自危之心,親處窮苦之實,咸不安其位,故易動也。是以陳涉不用湯、武之賢,不借公侯之尊,奮臂於大澤,而天下響應者,其民危也。」

    這一部分取自《過秦論》中篇的內容,在很多方面而言,確實是做到了借鑑前人以及針砭時弊,但是麼,秦王朝真的這麼不堪……張嘉師表示:賈誼,你還能歌德派一點麼?

    在某個意義上,張嘉師不認為《過秦論》不堪入目,相反,《過秦論》是一篇非常優秀的文章,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

    但是麼,張嘉師很清楚,以己度人,賈誼在說出了前朝的弊端的同時,為何將當下的情況視而不見?

    所以,在某個意義上,張嘉師都不得不懷疑,《過秦論》有可能是賈誼為了讓漢帝國取代秦王朝更加名正言順的一篇投名狀,畢竟若是論刑罰的殘酷,緹縈救父無疑是更加的說明了相應情況。

    而後人評價賈誼寫《過秦論》是借古諷今,張嘉師知道確實是有這麼一種意味,但是麼,當其時的漢文帝並沒有這樣的想法,只看到了表面的東西,也算是浪費了賈誼的一番心血。

    ………………………………………………分割線…………………………………………

    在率領麾下文武跟隨著自己的兒子返回到咸陽宮正殿之後,張嘉師則是示意喜公公可以開始下一步大朝會需要做的事情……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2:50
第549章 大朝會(5)

    在張嘉師一開始的構思當中,將察舉制度在大朝會上提出來,是在相應儀式結束之後的事情。

    但是麼,張嘉師隨後想到的事情是,這一種安排不一定會有很好的效果。

    畢竟等到很多人吃飽喝足的話,都沒有幾個人有心思聽這種事兒了。

    所以麼,張嘉師在想了想之後,還是用一種辦法來順水推舟,那就是在對相應的官員進行問責貶斥之後,就提出察舉制度。

    在這個想法的影響下,張嘉師返回自己的座位,看著自己表現的相當安靜的兒子,他就對喜公公點了點頭。

    喜公公知道,張嘉師示意他做的事情到底是什麼,於是他輕輕的拍了拍手,偏門進來了幾個內侍,他們抬著的分別是兩張放滿卷宗的桌子。

    陳平等人在看到了這兩張桌子之後,心中的感覺有些複雜。

    這兩張桌子的卷宗,跟他們這些三公九卿沒有直接關係,但是麼,陳平以及御史大夫李左車很清楚,這些卷宗的相應內容是什麼。因為這些卷宗的出現,基本就是經過他們的再三審核。

    而喜公公則是在兩張桌子都放置好之後,拿起了左面的那一張桌子上面的卷宗,打開瀏覽一番之後,對著身邊的一個年輕內侍點了點頭:「你跟另外一個人分別唸著上面的內容。記住不要出大錯,要不然……」

    喜公公並沒有把話說完,但是這些內侍都很清楚喜公公說的這些話,到底意味著什麼。

    ……

    張嘉師雖然不喜歡使用宦官,認為宦官這樣的存在,是泯滅人性的。

    但是張嘉師卻無法改變這種情況,他能夠做到的,就只有在自己的府邸當中,儘可能減少使用宦官的人數。

    但是麼,除了喜公公以及一些倖存下來,投靠到他麾下的宦官之外,出於一些方面的需要,張嘉師還是默許了喜公公從民間新招募一些宦官在府邸當中當差。

    而且在咸陽宮中,儘管咸陽宮在某個方面,成為了一個擺設,但是更多的,一些宮室的清潔工作,還是主要有宦官負責而並非由郎中令麾下的官兵來做。畢竟這也算是一種浪費。

    所以,張嘉師雖然不希望大秦帝國再次出現大量的宦官,但是事實上,張嘉師儘可能減少宦官的數量,依舊是麾下存在著500人左右的宦官。

    ……

    宦官(太監)是中國古代京城專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員。先秦和西漢時期並非全是閹人。自東漢開始,則全為被閹割後失去性能力而成為不男不女的人。又稱寺人、奄(閹)人、俺人、奄官、宦者、中官、內官、內臣、內侍、內監等。

    宦官是中國古代京城專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員。先秦和西漢時期並非全是閹人。自東漢開始,則全為被閹割後失去性能力而成為不男不女的中性人。又稱寺人、閹(奄)人、閹官、宦者、中官、內官、內臣、內侍、內監等。《楚漢傳奇》記,宦官,是中國古代專供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員。自東漢時期開始,均為被閹割失去性能力的人。

    但是麼,這個時期的宦官確實並非全部已經去勢,就好比是趙高,其在成為宦官之後,同樣也有一個女兒趙蓉,若是趙高已經去勢,其女兒的身份恐怕是不存在的。

    宦官,也稱太監、公公、寺人、閹人、內官、內侍、中官、中涓、內豎、中貴人,是指古代宮廷中替皇室服務並閹割掉外生殖器的男性。宦官是負責宮廷雜事的奴僕,不得參與國家政務,但因與皇室朝夕相處,遂能博取信賴或有可乘之機,故在一些朝代中存在著宦官掌握國家政務大權的情況。中國早期宦

    官不一定都是閹人,在東漢之後才完全使用閹人做宦官。唐甄在《潛書》中這樣描繪太監:「望之不似人身,相之不似人面,聽之不似人聲,察之不近人情。」

    用閹割過的男人作為宮廷內侍並非中國獨有產物。以往朝鮮、越南的皇室也喜歡使用去勢的男性作為內待,中東國家埃及、波斯、印度,土耳其等古文明都曾經有相同的做法。聖經新約中亦有向來自非洲埃塞俄比亞的太監傳福音的記述。英文中太監(eunuch)一字即由希臘文「守護床的人」轉變而成,可見宦官在中外本來都是為了保護後宮貞節、皇族血統而設。土耳其人使用的是黑人太監,名為諸女領班,也有白人太監,但黑人人數多,勢力也較大。

    在相應的歷史當中,宦官在中國出現的很早,根據現有的資料推測,大約早在****的宮廷中可能就有了宦官的存在。

    周王朝及各諸侯國大都設置了宦官。《詩經》、《周禮》、《禮記》中都有關於宦官的記載。

    秦國宦官嫪毐受太后寵幸,權勢顯赫,封為長信侯。宦官一般由身份卑賤的人充當。其來源或由處以宮刑的罪人充任,或從民間百姓的年幼子弟中挑選。秦漢以後,宦官制度更加詳備,宦官作為一種特殊政治勢力,對許多朝代政局產生重大影響。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宦官由少府管轄。

    西漢初年,漢高祖劉邦鑑於秦亡教訓,間用文士充中常侍,以抑制宦官勢力。元帝以後,宦官勢力復萌。

    東漢時,侍從皇帝的中常侍專由宦官充任。他們傳達詔令,掌理文書,左右皇帝視聽。

    其時,外戚勢大,皇帝常利用宦官牽制外戚,往往造成宦官集團****局面。

    而以近期的著名宦官趙高的情況而言,宦官並不是一無是處,因為趙高除了禍亂大秦帝國的政權之外,在始皇帝時期,趙高稱得上是一個能臣。

    趙高在年輕的時候,當其時還是秦王的嬴政,聽說他為人勤奮,又精通法律,便提拔他為中車府令掌皇帝車輿,還讓他教自己的少子胡亥判案斷獄。由於趙高善於觀言察色、逢迎獻媚,因而很快就博得了秦始皇和公子胡亥的賞識和信任。

    趙高曾任「中車府令」。

    後世有學者認為:諸書「均稱秦官為『車府令』,而趙高獨稱『中車府令』者,蓋以高為中人故也」。意即趙高就任車府令的官職後,因其能自由進出宮廷,故而在車府令的官名之前加「中」,稱作「中車府令」。但是,現據「中車府丞」封泥可知,在太僕屬官車府令丞之外,當另有中車府的機構。中車府應與中廄一樣,同屬皇后宮官系統。中廄,或以管馬為主;中車府,或以管車為主。

    而趙高在這之前,必然是做出過一定的功績的事情,才能夠擔任這種險要的職位。

    而若非趙高其出身相當卑微,恐怕嬴政也會量才選擇讓趙高擔任太僕職位。畢竟趙高並不是去勢的人,而在世官制度盛行的大秦帝國,其出身恐怕也是其官職無法得到太大提升的原因所在。

    而在大秦帝國的歷史當中,趙高在秦律的修訂方面有著很大的影響,但是因為關於秦律的很多方面的詳細記載已經無從尋找,趙高在這方面的功績,在張嘉師原來所在的世界,基本上被後人所無視。

    而其功績則是逐漸演變成作為「小篆」的主要編修者之一:

    秦統一天下後使用小篆,統一文字,於是令李斯作《倉頡》七章、趙高作《爰歷》六章、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七章作為全國規範字帖,皆取材於周宣王時期的大篆《史籀》十五篇。

    西漢時期,閭裡書師將三篇以六十字為一章合併為《蒼頡篇》,共五十五章。西漢時期又稱《倉頡》、《爰歷》、《博學》為三蒼。但因種種原因《蒼頡篇》文字大都失傳。

    而在罪過方面,趙高就有很多地方都算得上是罄竹難書:

    趙高製造的多起秦朝宮廷政變,加劇了秦朝內部的動盪;趙高屢進讒言、濫殺無辜,致使秦朝損失大批文臣武將,加速了秦朝的滅亡,歷史上大都對趙高的人品及其所作所為持否定態度,這也從很多人的評價當中能夠看出來:

    李斯評價趙高:今高有邪佚之志,危反之行,如子罕相宋也;私家之富,若田氏之於齊也;兼行田常、子罕之逆道而劫陛下之威信,其志若韓玘為韓安相也。

    漢昭帝時的賢良文學評價趙高:昔趙高無過人之志,而居萬人之位,是以傾覆秦國而禍殃其宗,盡失其瑟。

    孔融評價趙高:且被刑之人,慮不念生,志在思死,類多趨惡,莫復歸正。夙沙亂齊,伊戾禍宋,趙高﹑英布,為世大患。

    陳琳評價趙高:曩者,強秦弱主,趙高執柄,****朝權,威福由己;時人迫脅,莫敢正言;終有望夷之敗,祖宗焚減,污辱至今,永為世鑑。

    唐太宗評價趙高:至如趙高之殞二世,董卓之鴆弘農,人神所疾,異代同憤。

    柳宗元評價趙高:胡亥任趙高而族李斯,乃亡,舊不足倚也。元稹批判趙高:彼趙高者,詐宦之戮人也;而傅之以殘忍戕賊之術,且曰恣睢天下以為貴,莫見其面以為尊。是以天下之人人未盡愚,而胡亥固已不能分獸畜矣。趙高之威懾天下,而胡亥固已自幽於深宮矣。

    唐昭宗評價趙高:「宦官之興,肇於秦、漢。趙高、閻樂,竟滅嬴宗;張讓、段珪,遂傾劉祚。」

    蘇軾評價趙高:始皇致亂之道,在用趙高。夫閹尹之禍,如毒藥猛獸,未有不裂肝碎膽者也。

    梁啟超評價趙高:其下者則巧言令色,獻媚人主,竊弄國柄,荼毒生民,如秦之趙高,漢之十常侍,唐之盧杞、李林甫,宋之蔡京、秦檜、韓侘胄,明之劉瑾、魏忠賢,穿窬斗筲,無足比數。

    ……

    當然,張嘉師對趙高的感覺很是複雜,因為趙高的身份很微妙,作為趙括的兒子,趙高的身份而言,做出那些事情也就不奇怪了。但是麼,張嘉師既然沒有打算跟趙高辯白,更加沒有打算認同趙高,因為再怎麼說,趙高都算是一個讓張嘉師也很痛恨的人。

    畢竟在當初,趙高都沒有少坑害他,甚至是在張嘉師抵達遼東之後,都不時給他添亂。

    但是麼,張嘉師知道,趙高此人確實是有大才,假如將馬思括的情況類比一下,張嘉師都不得不概嘆一句,趙括的血統在某個意義上也算是妥妥的。

    張嘉師之所以不希望大規模使用宦官,主要是宦官當中有好人也有壞人。但是一旦宦官沒有足夠的成長土壤,那麼宦官想要禍害朝政,明顯是不可能的事情。

    就以宋朝的情況而言,宋朝時期很多宦官基本都是沒有相應足夠的權柄,也就是趙佶這個昏君的手中,宦官的權柄才達到一定的高度。

    更加不用說明朝初期,明朝皇室對宦官的打壓,甚至是出現了明太祖立碑警示後人的事情:

    明太祖朱元璋對宦官管理較嚴,規定宦官不得識字,壓低其官階,禁止其兼外臣的文武職銜,並懸鐵牌於宮門上,明示不許干政的警戒。

    只不過,從永樂朝始,宦官漸受重用。皇帝親信的太監經常被派出巡出洋,擔任監軍。永樂十八年(1420)設東廠,由宦官執掌,從事特務活動,諸事直接報告皇帝。宣宗時,改太監不得識字的祖制,在宮內設內書堂。令學官教授小太監識字。成化十三年(1477)在東廠外另設西廠,以宦官任提督,加強特務統治。此外,宦官任職機構膨脹,宮廷中設有司禮、內官、御用、司設、御馬等12監。惜薪、鐘鼓、寶鈔、混堂等4司及兵仗、銀作等8局,總稱為二十四衙門,各設專職掌印太監。

    宦官人數激增,至明末多達數萬之眾。英宗時,掌權宦官王振網羅部分官僚為黨羽,形成閹黨,開明代宦官****先聲。此後,宦官之禍迭起。成化年間的汪直、武宗時期的劉瑾、熹宗時期的魏忠賢等,都是權傾朝野、勢力顯赫的權宦。他們專橫跋扈,排斥異己,巧取豪奪,屢興大獄,加劇了明朝政治上的**,給人民帶來無窮災難。

    當然,明朝時期的大宦官,主要就是皇權的依附者,若是失去了皇帝的信任,宦官就會迅速失去所有權柄,甚至是落得個淒慘下場。

    當然,明朝時期的很多大宦官,事實上也不算是全部都黑得很,就以明熹宗時期的魏忠賢而言,若是沒有魏忠賢的一些舉措,而是任由文人黨爭惡化下去,恐怕大明帝國都得提前一段時間滅亡。

    這也就是說,宦官的情況不能夠一般而論。而張嘉師沒有完全杜絕去勢的宦官,也有著這方面的考慮。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2:51
第550章 大朝會(6)

    伴隨著這些內侍念讀著一份份的名單,不少官員在奇怪張嘉師行事果斷之餘,甚至是有不少猜測。因為張嘉師的這些卷宗的內容,很多都算是比較貼切他們所做過的事情。

    這是不是代表著張嘉師有控制著一些他們不清楚的力量,比如說類似於擁有大量細作的情報組織。

    這一個情況,確實是比較貼切這些官員的想法,因為張嘉師確實是讓陳平代為發展出一支只忠於大秦帝國皇室的情報組織。

    張嘉師雖然不知道這個世界到底有沒有所謂的黑冰台,但是麼,他很清楚,情報組織的相應重要性。

    比如說刺探敵人的情報底細,對內則是能夠監聽不法官員的罪責。

    這是最起碼的一個主要功能,也就是張嘉師確定成立這樣的一個組織的初衷。

    而張嘉師有這麼一個想法,除了從所謂的黑冰台吸取靈感之外,還有著另外一個更加重要的借鑑,那就是明朝時期的相應情報機構。

    ……

    黑冰台起源於小說當中的鐵鷹銳士,其不單劍術超凡,且要馬戰步戰一樣精通,任何兵器到手也都是一樣嫻熟。當世的步戰士兵以魏國武卒最為精銳,天下呼之為「魏武卒」。騎戰則以趙國的「胡刀騎士」與齊國的「技擊騎士」並稱精銳。秦國變法後的新軍在收復河西的大戰中橫空出世,被天下驚呼為「銳士」。司馬錯便借這個名號創立了鐵鷹銳士:下馬步戰以超越魏武卒為準,上馬騎戰以超越趙齊騎士與與匈奴胡騎為準。

    鐵鷹銳士的簡拔方法極為苛刻:首先是體魄關。吳起當年訓練魏武卒手執一支長矛、身背二十支長箭與一張鐵胎硬弓、同時攜帶三天軍食,總重約五十餘斤,連續疾行一百里還能立即投入激戰者,方可為武卒。司馬錯則在此之外又增添了全副甲冑、一口闊身短劍、一把精鐵匕首與一面牛皮盾牌,總重約在八十餘斤;此關通過,方能進入各種較武;步戰較武要在秦國新軍的步軍中名列一流,騎戰較武要在秦軍新軍的騎兵中名列一流;個人簡拔過關後,還要過以各種陣式結陣而戰的陣戰關,過各種兵器的較武關。

    黑冰台則是起源於秦國為了破六國合縱,專門派人去對六國進行挑撥離間,但由於一次出動人數物資眾多,又沒有專門機構管理且隨行的保護人員多為臨時招募而來,所以在工作初期錯誤百出,甚至有些特情人員在他國就被刺客殺死,對秦國散佈在六國的情報網很是不利。

    在關鍵時刻,國相張儀的夫人,秦孝公的妹妹,秦國公主熒玉主持建立了專管對六國情報刺探和策劃壁裂六國的機構,這使得秦國出任務到六國的特情人員開始有了正規的領導和安全的保護。後來隨著這個機構的慢慢壯大,一些專管秦國內部事物的小機構又衍生出來,再往後,為了使秦國機密不被洩露以及應對六國的一些緊急情況,這個龐大複雜的情報機構裡有了個新隊伍——秘法隊(秘密執法隊)!有300名鐵鷹劍士組成,常年處於戒備,對六國的要員以及秦國的叛逃和洩密人員進行逮捕,秘密處決以及對一些失敗任務的直接負責人進行暗殺!這個秘法隊以及這個機構直屬秦國最高執政直接管轄,其他無關人員不得過問。

    這就有了特種部隊的皺形了,這個機構,秦國內務官稱之為「黑冰台」。

    但是麼,從現實中而言,不要說什麼黑冰台,就連鐵鷹銳士都是不存在的。

    而對於張嘉師而言,黑冰台跟鐵鷹銳士,更多的則是讓他認為這方面的情報人員有著其自身過硬的相應技巧。

    畢竟對於這些人員而言,其個人素質若是較差,在無法完成相應任務之餘,甚至是有可能會導致一些更加惡劣的情況出現。所以,陳平一開始發展這個情報組織,主要則是以一些中低級職業者為主體而進行相應的招募。

    不得不說,也就是張嘉師有著這方面的開端計畫,眼下大秦帝國的情報組織機構,才能夠在很多方面而言,做到本來相當困難的事情。

    當然,張嘉師以及陳平兩人都很清楚這個情報組織的投入,並不亞於再次組建一支人數超過五萬人,裝備精良的重步兵部隊。

    可以說,眼下大秦帝國的情報組織,能夠有著這方面的有效效率的提升,毫無疑問是大量的投入外加有效的管理所帶來的。

    ……

    但是,僅憑是這樣的話,張嘉師自然不會是太過於放心。因為像是這種組織控制在一個人的手中,很有可能會出現利大於弊的情況。

    就好比是明朝初期臭名遠颺的情報機構錦衣衛的情況一樣……

    錦衣衛,明朝著名的特務機構,前身為明太祖朱元璋設立的「拱衛司」,後改稱「親軍都尉府」,統轄儀鸞司,掌管皇帝儀仗和侍衛。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親軍都尉府與儀鸞司,改置錦衣衛。作為皇帝侍衛的軍事機構,朱元璋為加強中央集權統治,特令其掌管刑獄,賦予巡察緝捕之權,下設鎮撫司,從事偵察、逮捕、審問等活動。

    明初軍製為「衛」和「所」,每衛轄正規軍士約五千人,其下設所,分為千戶所和百戶所,京城的禁衛軍所轄衛所為四十八處。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改革禁衛軍,建立了十二個親軍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錦衣衛」。

    朱元璋設置錦衣衛的另外一個目的,則是為功臣羅織罪狀,置無罪者於死地。朱元璋擔心自己死後,下一代皇帝駕馭不了文武功臣,所以他幾興大獄,假借若干由頭,把輔佐他打天下的文武功臣屠戮殆盡,《明史?刑法志》記載:「胡惟庸、藍玉兩案,株連且四萬。」足見其酷烈程度。作俑之始,就是皇帝心術不正的產物,所以其後遺症也特別嚴重。

    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下令焚燬錦衣衛刑具,所押囚犯轉交刑部審理;同時下令內外獄全部歸三法司審理,將錦衣衛廢除。不過,始作俑時心術已壞而造成的弊政是難以斷根的,到燕王朱棣起兵奪得帝位時,明成祖朱棣為了鞏固統治又恢復錦衣衛。明初兩代皇帝重用錦衣衛,其後,有明一代,此弊終難去矣。

    在《明史》當中,有對錦衣衛的相應描述:「明初,置拱衛司,秩正七品,管領校尉,屬都督府。後改拱衛指揮使司,秩正三品。尋又改為都尉司。洪武三年,改為親軍都尉府,管左、右、中、前、後五衛軍士,而設儀鸞司隸焉。四年,定儀鸞司為正五品,設大使一人,副使二人。十五年,罷儀鸞司,改置錦衣衛,秩從三品……」

    錦衣衛直接聽命於皇帝,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親國戚,並進行不公開的審訊。也有參與收集軍情、策反敵將的工作,如在萬曆朝鮮戰爭中收集了大量的日軍軍情。延續至1661年南明永曆帝的錦衣衛指揮使馬吉翔與掌衛事任子信於咒水之難被殺才可說是正式結束長達290年的歷史。

    而也就是因為錦衣衛在一開始並沒有有效的遏制,由皇帝直接管轄,朝中的其他官員根本無法對他們干擾,因而使得錦衣衛可以處理牽扯朝廷官員的大案,並直接呈送皇帝。所以,朝中官員多畏懼錦衣衛。但是,錦衣衛的刑訊範圍只針對官員士大夫,所以一般不會審訊以及捉拿普通百姓。普通的百姓刑、民事案件只通過正常的司法進行處理。

    洪武時期,因為錦衣衛有非法****、虐待囚犯的行為,朱元璋下詔焚燬錦衣衛刑具,廢除了他們的這項職能。明成祖朱棣登基之後,恢復了錦衣衛的所有權力,並有所加強。他設置了北鎮撫司,專理「詔獄」,可以直接逮捕和拷問犯人,刑部、大理寺、都察院這些司法機關無權過問。明憲宗成化年間又增鑄了北鎮撫司印信,一切刑獄專呈皇帝,毋須通過指揮使轉達,使錦衣衛北鎮撫司成為皇帝直轄的司法機構,權力達到極致。

    負責偵察、緝捕的錦衣衛官校稱為「緹騎」。由於權力缺乏限制,他們為了邀功請賞而羅織罪名,不擇手段地擴大牽連範圍,製造的冤假錯案不勝枚舉。

    而錦衣衛指揮使,一般都是權柄過重的存在,尤其是在東廠成立之前,錦衣衛指揮使甚至是稱得上權傾朝野:

    就好比是第三任錦衣衛指揮使紀綱,他原是山東秀才,為人機敏,擅長騎射,在靖難之役時投靠燕王朱棣,深受賞識,被任命為永樂時期的首任錦衣衛指揮使。他奉旨大肆捕殺反對朱棣的建文帝舊臣,同時也藉機羅織罪名,貪贓枉法,剷除異己。他曾多次偽造詔書,敲詐鹽場。又誣陷權貴巨商,藉以勒索重金。文淵閣大學士解縉,被他用酒灌醉,脫光衣服,凍死在雪地裡。挾勢弄權的紀綱野心膨脹,越發肆無忌憚,他蓄養了大批武士並私藏大量刀弓甲冑,有不軌之心。

    而其死因則是在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紀綱奉命為明成祖選妃時,竟然先選出絕色美人私納於家中。後來,紀綱被有仇隙的宦官告發,朱棣在永樂十四年,以其支持漢王奪嫡,禍亂國政為由,將他凌遲處死。

    ……

    也就是有了這麼明顯的例子,張嘉師儘管相信著陳平,也讓陳平負責這種情報組織的組建以及相應的管理,但是毫無疑問,張嘉師並不放心這樣的組織一支獨大。

    只不過出於幾個方面的考慮,張嘉師不得不暫時放棄一些應對這麼一個情況的想法。

    第一個方面的考慮,則是一個情報組織的效能,在很多方面確實是更為有效,而眼下的話,讓陳平繼續領導著這個情報組織,毫無疑問是更好的應對很多方面的情況。這一點,是張嘉師不希望在這方面有著大幅度改變的重要原因所在。

    第二個方面的考慮,則是在以另外一種相似的機構來進行牽制,到底是不是一個合適的安排。因為若是當權者對於另外一個組織投入更多的關注,那麼其影響就不是能夠牽製為目的了。

    就好比是明朝的東廠,西廠甚至是內行廠,一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而他們雖然確實是也起到牽制其他組織的作用,但是麼,更多的,張嘉師認為,他們這些組織所帶來的危害,比起錦衣衛還要大得多。

    這也就是說,張嘉師假如真的打算這樣做,其實不算是一個好想法,因為變數太多。

    第三個方面的考慮,則是張嘉師不得不認為就算是有了相應的外部牽制,一旦這樣的情報組織已經有了自己的一貫行事風格,進行外部的牽制反而是一種減緩相應效率的安排。

    可以說,在很多方面而言,張嘉師自己都不得不認為,若是讓這個情報組織在一些情況下失去了相應的效率,那麼這更多的就是一種敗筆。

    而這三個方面的因素也在很多方面,成為了張嘉師暫時沒有確切應對有可能出現的問題的考慮基礎。

    …………………………………………分割線………………………………………………

    在張嘉師思考著情報組織的情況的時候,很多群臣在聽到了又一份卷宗的內容之後,表情卻變得有些凜然。因為這一份卷宗的內容,已經不是罰俸甚至是降職這麼簡單了。

    而是在聽到了這個衡山郡郡守嚴重瀆職甚至是知法犯法的情況之後,很多人都能夠想到的是,這個郡守的下場不會比之前的「幸運兒」要好運。

    而似乎是驗證著這些人的推測,在這個內侍停頓一下之後,這個衡山郡郡守的處理結果,同樣也被念讀出來:

    而他的結果則是革除職位以及軍功爵位,罰沒家財,並且判處勞動刑罰五年。

    這樣的結果讓很多人都不禁一凜。因為比起罰沒家財甚至是進行勞動刑罰,還不算是什麼要命的地方,而是這個衡山郡郡守居然也被革除了軍功爵位。

    這一個情況,可是讓不少人都不得不大吃一驚。因為軍功爵能夠減免相應的刑罰,而張嘉師在遼東時期甚至是大朝會之前,都沒有從重處理有軍功爵的人員。而眼下,則是明確的表示了張嘉師在這方面的重大改變……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2:51
第551章 大朝會(6)

    利用情報機構來對內監視,張嘉師並不認為這是一個好事情。

    但是作為其相當重要的地位而言,張嘉師不得不承認,這種方式雖然不被他所認可,可惜的是,這種方式有著他自身的必然性以及相應效率。

    固然,錦衣衛什麼的因為在洪武時期末年再次被裁撤,導致了靖難之役在某個意義上失去了一開始的情報控制。

    但是錦衣衛能夠有效避免靖難之役的出現甚至是扭轉靖難之役的走勢,這一個論點恐怕是一個無意義的設定。

    因為靖難之役本身並不是錦衣衛能夠輕鬆面對的相應情況……

    這可以從幾個方面的因素就能夠看到:

    第一個,靖難之役本身就是朱元璋自己為了鞏固統治而導演的一幕養虎為患。

    洪武三年(1370)四月,通過農民起義登上皇位的朱元璋,為了確保朱明王朝能夠千秋萬代地統治下去,一方面加強君主****統治,把軍政大權牢牢地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另一方面,想方設法加強皇室本身的力量,其具體的辦法就是分封諸王。他把宗室二十五人(24個兒子和1個從孫)封為藩王,分駐北部邊境和全國各戰略要地,想通過他們來屏藩皇室。朱元璋是這樣說的:「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衛國家,下安生民,今諸子既長,宜各有爵封,分鎮諸國。」從全國來看,這些封藩主要有兩類,一是腹裡,二是邊塞要地。受封諸王在自己的封地建立王府,設置官屬,地位相當高,公侯大臣進見親王都得伏而拜謁,無敢鈞禮。

    每一個藩王食糧萬石,並有軍事指揮權,於王府設親王護衛指揮使司,轄軍三護衛,護衛甲士少者3000人,多者1。9萬人。九位邊王(遼、寧、燕、谷、代、晉、秦、慶、肅)因有防禦蒙古貴族侵擾的重任,所以護衛甲士尤多。北平的第四子燕王朱棣擁兵10萬,大寧的第十七子寧王朱權「帶甲八萬,革車六千」。他們在邊塞負責築城屯田、訓練將兵、巡視要害、督造軍器。晉王、燕王多次出塞征戰,打敗蒙元殘餘勢力的軍隊,尤被重視,軍中大將皆受其節制,甚至特詔二王軍中小事自斷,大事才向朝廷報告。尤其是燕王,由於功績卓著,朱元璋令其「節制沿邊士馬」,地位獨尊。

    由此可見,所謂的藩屬拱衛中央的決策,在朱元璋時期已經成為了根深蒂固的問題,而在朱元璋死後,這些藩王所擁有的實力,很多都不是朱允炆時期的建文朝廷能夠輕鬆面對的了。

    第二個,則是因為一個叫做葉伯巨的大臣在這方面勸諫朱元璋,反而遭受慘死的事情,成為了另外一個朱元璋養虎為患的助證:

    葉伯巨,字居升,元末明初浙江寧海人。元末即有文名,弱冠游於卿大夫之間。明洪武初年以通經學入國子監學習。洪武八年(1375),明太祖朱元璋下詔,選國子監學生分赴北方任職,宣政教化,廢元末輕文之陋俗,振興民間讀書風氣。伯巨被分發山西,任平遙儒學訓導。

    洪武九年(1376),因天象出現異常情況,舊世稱為星變,封建社會人們認為是上天示警,標誌著國有大難或天下有不平之事。朱元璋遂下詔,要天下人士上書朝廷,指出政治得失或不公之處,提出批評或建議。伯巨讀詔書後決心針對朝廷得失,上書指明關乎國政典憲的一些大弊端,勸諫皇帝。對朋友們講:我認為「當今天下所能造成大禍患的有三件大事,兩件事容易看清但爆發遲,一件事難以看清卻爆發早,即使皇帝不下詔求言,我也有心上書言明,何況皇帝明白下令要人們大膽直言,我決心上書奏明所看到的問題。「遂起草《奉詔陳言疏》,疾呼「當今之事,所過者有三:分封太侈也,用刑太繁也,求治太速也。「批評朱元璋錯誤地對待有知識者和文人。

    而關於諸王分封的問題上,葉伯巨則是在《奉詔陳言疏》當中,一開始有了不少編幅的描述:

    「先王之制,大都不過三國之一,上下等差,各有定分,所以強幹弱枝,遏亂源而崇治本耳。今裂土分封,使諸王各有分地,蓋懲宋、元孤立,宗室不競之弊。而秦、晉、燕、齊、梁、楚、吳、蜀諸國,無不連邑數十。城郭宮室亞於天子之都,優之以甲兵衛士之盛。臣恐數世之後,尾大不掉,然後削其地而奪之權,則必生觖望。甚者緣間而起,防之無及矣。議者曰:『諸王皆天子骨肉,分地雖廣,立法雖侈,豈有抗衡之理?』臣竊以為不然。何不觀於漢、晉之事乎?孝景,高帝之孫也;七國諸王,皆景帝之同祖父兄弟子孫也。一削其地,則遽構兵西向。晉之諸王,皆武帝親子孫也,易世之後,迭相攻伐,遂成劉、石之患。由此言之,分封逾制,禍患立生。援古證今,昭昭然矣。此臣所以為太過者也。

    昔賈誼勸漢文帝,盡分諸國之地,空置之以待諸王子孫。向使文帝早從誼言,則必無七國之禍。願及諸王未之國之先,節其都邑之制,減其衛兵,限其疆理,亦以待封諸王之子孫。此制一定,然後諸王有賢且才者入為輔相,其餘世為籓屏,與國同休。割一時之恩,制萬世之利,消天變而安社稷,莫先於此。」

    朱元璋看到伯巨的奏疏,直斥其忌,氣得大叫:「小子間吾骨肉,速速逮來,我要親手將他射死!」於是派官兵星夜奔馳,將伯巨解往南京。抵京後朝中大臣才知其言引起帝怒,有心保護,由丞相趁朱元璋高興時上奏伯巨逮到,並請求讓刑部審訊治罪,朱元璋同意。伯巨被關在刑部監獄,受盡虐待,活活餓死。

    在這麼一個情況下,就算是朱元璋末期不廢除錦衣衛,都不見得錦衣衛在藩王的相應情報上,有足夠重要的作用。

    第三個,則是建文朝廷的相應問題了:

    建文帝在繼位之後,他對這些皇叔們憂心忡忡。建文元年(1399)正月,朱允炆即位不久,燕王朱棣即遣長史葛誠入朝奏事。朱允炆遂向葛誠密問燕王府之事,葛誠如實稟告,乃派他返回燕王府,作為內應。葛誠回到燕王府,朱棣見他神色不對,心中不免作疑。隨即朱棣親自入朝,他自恃皇叔身份,徑直走皇道入宮,登陛不拜。監察御史曾鳳韶彈劾其不敬,戶部侍郎卓敬也密奏,以燕王「智慮絕人」,建議將他徙封至南昌,但都被朱允炆以「骨肉至親」,婉言拒絕。朱棣察覺到朝廷對自己懷有貳心,回燕王府後,便託辭患病,以觀事態的變化。

    於是建文帝與兵部尚書齊泰、太常卿黃子澄商量,齊泰、黃子澄以諸王權勢過大,恐難駕馭為由,力主削藩。

    在削藩順序上,齊泰認為應先削實力最強的燕王,但黃子澄反對,認為燕王有功無過,為了爭取輿論支持,應該先找有問題的親王下手。惠帝支持黃子澄,遂先後廢除五位親王。

    洪武三十一年七月(此時朱元璋已死,新君朱允炆並沒有改元,故而繼續使用洪武年號),削周王。因周王是燕王同母兄弟,而朱允炆怕他與燕王沆瀣一氣,於是決定先廢周王。時周王次子朱有爋告發父親謀反,於是派曹國公李景隆以備邊之名經過開封,將周王全家押回南京,廢為庶人,遷往雲南蒙化。

    建文元年(1399年)四月,削齊、湘、代三位親王,廢為庶人。湘王不堪受辱,為保名節舉家**;齊王被軟禁在南京;代王被軟禁在封地大同。兩個月後,削岷王,廢為庶人,徙漳州。

    由於朝廷削藩激化矛盾,藩王與朝廷開始決裂,此時實力最強的燕王就成了真正的眾藩之首。而朱允炆與朱棣之間的博弈亦逐漸激化。

    在這一段記載當中能夠明確看出,朱允炆雖然有削藩的相應打算,但是毫無疑問,其與相當信任的黃子澄:燕王有功無過,為了爭取輿論支持,應該先找有問題的親王下手。

    好吧,對於這種智商捉急的人,張嘉師表示:書生謀反,十年不成……

    而且更為重要的事情是,其在靖難之役激戰之時,以不知兵事的身份而更換明軍的統帥:

    建文帝聽到耿炳文軍敗,根據黃子澄的推薦,任曹國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為大將軍,代替耿炳文對燕軍作戰。

    好吧,在某個意義上,黃子澄的忠心固然是不假,但是麼,像是這種經常好心做壞事的奇葩,他一開始還不如什麼事情都不做。

    而從一些評價,比如說張廷玉《明史》:「齊、黃、方、練之儔,抱謀國之忠,而乏制勝之策。然其忠憤激發,視刀鋸鼎鑊甘之若飴,百世而下,凜凜猶有生氣。是豈洩然不恤國事而以一死自謝者所可同日道哉!」當中可以看到,就算是後世之人,都不得不認為這些人好心辦壞事……

    忠誠固然是重要,但是一個沒有相應能耐的忠臣所帶來的禍害,同樣是危害甚烈。

    (ps:關於黃子澄的百科確實是需要修改一下,就好比是《過太常祠》當中描述的人,並不僅僅是黃子澄,後面部分則是描述方孝孺:如公節義振義秋,不負科名第一流。晁錯計紓憂更切,景隆薦誤恨難收。一朝鼎鑊君臣薄,異代蒸嘗奸宄羞。最是傷心株連處,還多十族入雙眸。畢竟只有方孝孺才被誅殺十族。)

    而在這麼一個人的主掌朝政的話,就算是朱元璋沒有裁撤錦衣衛,恐怕錦衣衛也挺不過靖難之役時期。

    ……

    儘管如此,錦衣衛的情報作用,在靖難之役當中,基本上是沒有足夠的作用。

    但是毫無疑問,那就是錦衣衛所發揮出來的作用,在很多時候,同樣有著相應的作用。

    比如說在對抗外敵的作戰當中,比如說「萬曆三大征」當中,錦衣衛所發揮出來的作用無疑是相當巨大的。

    張嘉師需要的也不是一個權利相當大的「錦衣衛」,所以在構建這個情報組織的初期,張嘉師就給陳平一個硬性指標,那就是在緊急的情況下,比如說在取得相應情報的情報人員,可以根據相應的情況自行判斷自己的下一步行動之外,其他情況,比如說是否對相應目標有對應的處理權限等等,張嘉師不認可錦衣衛的那種作風,所以還是選擇了效率相對較差的跟其他部門的協同方式來進行相應處理。

    當然,張嘉師很清楚,這樣的組織最好還是進行軍政體系的分離,畢竟若是所涉及的範圍過大,其影響力一旦有了一定的規模,必然不是一個好事情。

    ………………………………………………分割線…………………………………………

    而接下來的卷宗,其官員的處罰越來越嚴厲。什麼廢除職位以及相應的軍功爵,已經是小事情了。

    但是麼,畢竟還沒有出現在過往的大朝會當中,直接處決罪臣的情況。這讓不少心裡面知道自己有很大問題的官員,得以僥倖。

    很可惜的是,伴隨著越來越少的卷宗一份份的念讀下去,這些心存僥倖的人,知道張嘉師並沒有打算放過他們。

    比如說眼下擔任象郡郡守,屠睢在率軍北上之後,暫時任命為郡守,在公元前203年得到張嘉師正式任命的宋蕩,在聽到了基本上與事實相符的罪責之後,其額角上的細汗越來越多。

    而當聽到了這個念讀的內侍居然念讀出他的處置結果,是直接在咸陽宮南面護城河邊上梟首之後,宋蕩頓時無法淡定了。

    但是,早就有所準備的馭勇,則是呼喚了幾個在殿外候命的中郎,直接將宋蕩的官帽取下,然後將其押送出咸陽宮正殿。

    只不過因為宋蕩繼續不知死活的在被押解的道路上咆哮,張嘉師的眉頭不禁微微一皺,而馭勇在看到了張嘉師的表情之後,則是用眼神示意並沒有遠離的幾個郎中,將宋蕩的下顎骨卸下,讓其無法再說話……

    而在聽著內侍繼續念讀剩下的幾份卷宗的同時,張嘉師的眼神不禁放在人群中的秦敏身上……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2:51
第552章 大朝會(8)

    張嘉師儘管在大朝會上,並不吝嗇自己的「殘酷」,也不介意後世人對其評價為有可能涼薄功臣。畢竟歷史更多是一種粉飾,只要有需要的話,歷史可以被人修改的面目全非。

    就好比是清朝的歷史,張嘉師所在的世界,對於清史的評價很差,甚至是有一種不成文的說法,就是看史不看清史。

    清朝皇帝多得是連《起居注》都進行修改的人,而且在很多方面而言,《四庫全書》的影響對於文學而言,甚至是比起項羽焚燒咸陽宮以及裡面庫存的書籍都要危害大得多。

    因為《四庫全書》被銷毀的相應書籍,不可計數,哪怕是作為編纂之一的紀昀都不知道這一個確切數據到底有多少。

    所以,完全相信歷史什麼的,張嘉師自然是很清楚不可取,但是他同樣也明白,若是大秦帝國有朝一日真的再次走向了末路,他這個中興者就說不定會成為了維持「大秦暴政」的為虎作倀之輩,受到了後人的口誅筆伐。

    當然,在這方面而言,張嘉師倒是很看得開,因為他知道,自己死了之後,恐怕就算是後人將他認定為比起撒旦還要邪惡的惡魔,又能如何?

    在這一方面而言,他倒是很有自知之明,畢竟對於他來說,自己這樣做,更多的是為了無愧於心。

    只可惜,張嘉師很清楚,在他這個位置上,已經不是一個無愧於心的這種想法能夠左右相應決策的了。

    畢竟,若是這種情感在治理國家方面成為了主導,那麼毫無疑問,將會是一種情況很嚴重的情感用事。

    可以說,這種情感用事,對於治理國家而言,並不是一個好事情。

    ……

    在成為了攝政王的這麼幾年時間,張嘉師很清楚的認識到,感情用事更多的只會壞事。而且在很多方面而言,根本沒有感情用事的相應餘地,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

    就好比是秦敏的事情上,張嘉師倒是希望自己還能夠給秦敏這個本來不應該走上這一條道路的人,再一次機會。但是張嘉師更加清楚明白到一點,那就是這一種事情,真的不是他所能夠讓步的。

    因為讓步的代價……他無法承擔,也無法讓這種讓步,成為大秦帝國的一種反面教材。

    秦敏確實是有大功於大秦帝國,甚至是有大功於他這個攝政王。

    若非是秦敏在當初的海軍樓船士部隊的相應調度以及整合訓練上有著無可否認的功績,恐怕張嘉師不太可能會在大秦帝國進入原本秦末亂世的時候,迅速積累自己的實力,繼而以這個基礎,正式為大秦帝國再次匡扶天下。

    只可惜,秦敏的所作所為,確實是讓張嘉師傷透了自己對他的期望以及重視……

    ……

    秦敏原本只不過是一個遼東半島地區的一個漁民出身的秦軍低級軍官。在張嘉師以左將軍的身份,在遼東郡境內征辟善於海戰的人才之後,秦敏在這一次征辟考核當中,擊敗了不少對手,脫穎而出,成為了張嘉師一開始構建的遼東郡樓船士部隊的骨幹人員之一。

    而在之後對應朝鮮半島的相應軍事行動當中,逐漸成為樓船士部隊主要指揮官的秦敏在這一段時期的戰爭當中,所發揮出來的作用是相當巨大的。

    尤其是對後世日本九州島的相應軍事行動當中,秦敏麾下的樓船士部隊可以說是舉足輕重的。

    畢竟無論是人員以及相應軍事物資的運輸,若是缺少了秦敏麾下的樓船士部隊,可以說將會出現很大的變化。

    而這一個變化,有可能會在很大程度上,延誤張嘉師揮師西征的時間以及相應的準備。

    所以,在這方面而言,張嘉師無疑是對秦敏是青眼有加,以及相當期待的。

    只不過,讓張嘉師對秦敏越來越失望的,恰好就是其在他率軍西征之後的所作所為。

    固然張嘉師從相應的人員當中,明確證實了一點,那就是秦敏並沒有直接參與到一些事情當中,但是無可否認,若非是秦敏的放任自流,其家人並不敢在遼東郡以及之後的遼寧郡,做出了包括逼良為娼,販賣人口這種張嘉師不可容忍的事情。

    販賣人口,張嘉師自己也不好意思追究太多,畢竟從很多方面而言,他可以說根本沒有資格說這樣的話。因為包括三韓地區以及原本屬於大秦帝國統治,但是經常反叛的土著民,張嘉師採取的是相應的應對手段。

    這種應對手段,有效的提升了他麾下的軍事力量以及相應行業發展的速度。畢竟這些「額外」獲得的人口,「解放」了不少原本應該成為礦工之類的人員。但是這一種基礎,主要還是放置在這些人的纍纍白骨上。

    換一句話說,在某個意義上而言,張嘉師對於這些不可教化甚至是連同化基礎都想當欠奉的民族或者是土著民,在張嘉師的眼中,他們的存在價值就是被壓榨最後一絲體力,然後成為一具枯骨。

    可以說,張嘉師的這種類似殖民主義體系的相應情況,就是一種掠奪人口,強大自身的明顯表現。

    所以麼,張嘉師還真的沒有什麼資格在這方面指責秦敏。

    但是麼,在秦敏以及其家人經營的一些秦樓楚館方面,張嘉師則是對秦敏的做法深惡痛絕。因為根據這幾年的情報顯示,秦敏以及其家人在這方面沾染上的鮮血甚至是認命,並不在少數。

    有些人栽倒在秦敏手中,確實算是罪有應得。張嘉師也沒有打算在這個方面追究太多。但是不僅僅如此,一件在公元前206年,也就是張嘉師正式佔據關中地區之後,秦敏的弟弟居然對一個在遼東郡南部的一條村落採取屠殺的方式來掠奪人口。

    儘管,在某個意義上,張嘉師在確切知道了相應的情報之後,也只不過是在這次大朝會之前不久的事情,為了驗證這一點,陳平麾下的細作可是花了很長的時間來進行多方面的考證。

    得到了結果的張嘉師,自然是不僅僅得到這些足夠秦敏死幾次的罪證,還有的是秦敏居然還私通項羽甚至是劉邦等人。若非在這一段時間之前,張嘉師已經讓李勉架空了秦敏在樓船士部隊的權利以及影響,恐怕,秦敏說不定還會做出更加讓張嘉師無法接受的事情,比如說直接帶領樓船士部隊,投奔到項羽麾下。

    這一個事情雖然因為張嘉師的未雨綢繆,而讓秦敏無法得逞,但是有一些事情,張嘉師並沒有想到,居然還是跟秦敏有相應的關係。

    比如說在張嘉師的數次東征當中,秦敏就明確將位於遼東或者遼寧郡,以及商郡的部隊並沒有進行大規模調動的情報洩露出去。

    這一點可以說讓張嘉師在幾次大戰當中,都不得不面對敵人的大規模部隊,甚至是付出了慘重的人員傷亡代價。

    而僅僅憑藉這一點,秦敏就足夠被他千刀萬剮。

    在這個時候雖然沒有誅九族,甚至是沒有凌遲。但是這也無礙張嘉師「發明」出一套酷刑來對付這種窩裡反的混蛋。

    ……

    張嘉師不希望自己有一天會對自己麾下的功臣採取強硬甚至是殺戮的手段來對付他們。

    畢竟張嘉師自己都很鄙視這種做法的君主。

    文種(?—公元前472年)也作文仲、字會、少禽,一作子禽,春秋末期楚之郢(今湖北江陵附近)人,後定居越國。春秋末期著名的謀略家。越王勾踐的謀臣,和范蠡一起,為勾踐最終打敗吳王夫差立下赫赫功勞。滅吳後,自覺功高,不聽從范蠡勸告,收到范蠡留下的信後,請假未去上朝。爾後,為勾踐所不容。最後,被勾踐賜死。

    越王勾踐兵敗於吳時,奉勾踐之命赴吳議和。

    勾踐夫婦偕大夫范蠡質於吳,文種主持國政,群臣於浙江之上臨水祖道,種之祝詞曰:「前沉後揚。禍為德根,憂為福堂。威人者滅,服從者昌。」勾踐歸國,日以報吳,舉國政屬之種。吳增封越國,縱橫八百餘里。種索葛布十萬、甘蜜九黨、文笥七枚、狐皮五雙、晉竹十艘,以復封禮。

    言其治國之道為「愛民」二字:利之無害,成之無敗,生之無殺,與之無奪,樂之無苦,喜之無怒。文種總結商周以來征伐經驗,提出伐吳九術。其九術為:一曰尊天地,事鬼神;二曰重財帛,以遺其君;三曰貴糴粟縞,以空其邦;四曰遺之美好,以為勞其志;五曰遺之巧匠,使起宮室高台,盡其財,疲其力;六曰遺其諛臣,使之易伐;七曰強其諫臣,使之自殺;八曰邦家富而備器;九曰堅厲甲兵,以承其弊。

    赴吳請糴粟萬石,兩年後,揀擇精粟而蒸,還於吳。

    吳既滅,范蠡引退,致信種曰:「高鳥散,良弓藏,狡兔盡,走狗烹。」文種得范蠡書後稱病不朝,人或讒文種且作亂。越王乃賜文種屬鏤之劍曰:「子有陰謀兵法,頃敵取國。九術之策,今用三已破強吳,其六尚在子所,願幸以余術為孤前王於地下謀吳之前人。」種遂伏劍。

    在《越絕書》當中記載有文種的「滅吳九術」,但是在明代馮夢龍的《東周列國志》則說文種破吳是七術:「一曰捐貨幣以悅其君臣;二曰貴糴粟囊,以虛其積聚;三曰遺美女,以惑其心志;四曰遺之巧工良材,使作宮室以罄其財;五曰遺之諛臣以亂其謀;六曰疆其諫臣使自殺以弱其輔;七曰積財練兵,以承其弊。」

    但是毫無疑問的是,文種並無大錯,而是越王勾踐的心態確實是只可共患難,不可共富貴。畢竟若是文種不死,其對治理國家的才幹,毫無疑問則是同樣也相當傑出的。

    只不過,文種雖然無大錯,但是其對越王勾踐的認識不足,同樣也是其最終落得個自殺下場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張嘉師的認知當中,范蠡在出逃越國之後,則是留書給文種,說明了兩人的關係相當莫逆:

    周敬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吳國和越國發生了槜李之戰(今浙江嘉興),導致吳王闔閭陣亡,從此兩國結怨,連年戰亂不休。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闔閭之子夫差為報父仇與越國在夫椒(今無錫太湖馬山)決戰,越王勾踐大敗,僅剩5000兵卒逃入會稽山。范蠡遂於勾踐窮途末路之際投奔越國,「人待期時,忍其辱,乘其敗……」「持滿而不溢,則於天同道,上天會佑之;地能萬物,人應該節用,這樣則獲地之賜;扶危定傾,謙卑事之,則與人同道,人可動之。」他向勾踐慨述「越必興、吳必敗」之斷言,進諫:「屈身以事吳王,徐圖轉機。」

    被拜為上大夫後,他陪同勾踐夫婦在吳國為奴三年,「忍以持志,因而礪堅,君後勿悲,臣與共勉!」

    三年後歸國,他與文種擬定興越滅吳九術,是越國「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策劃者和組織者。為了實施滅吳戰略,也是九術之一的「美人計」,范蠡親自跋山涉水,終於在苧蘿山浣紗河訪到德才貌兼備的巾幗奇女——西施,在歷史上譜寫了西施深明大義獻身吳王,裡應外合興越滅吳的傳奇篇章。范蠡事越王勾踐二十餘年,苦身戮力,卒於滅吳,成就越王霸業,被尊為上將軍。

    范蠡在幫助越王勾踐成功之後,立刻離開了越國。他從齊國寫信給文種說:「蜚(同「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大意是說:飛鳥射殺完了,好的弓箭就會被收起來。狡猾的兔子捕完了,獵狗就會被煮掉。越王為人陰險,工於心計。可以與他共患難卻不能同享樂。你為什麼還不快離開呢?文種在收到信後便稱病不上朝,但最終仍未逃脫賜死的命運。

    而范蠡卻早早料到這一點,不得不說,是他的過人之處。

    而鳥盡弓藏自此以後便成為了一個成語,比喻事成之後,把曾經出過力的人一腳踢開或加以消滅。後代諸多名臣都以此為誡。

    ……

    張嘉師不認為自己需要當一個越王勾踐,但是他更不希望自己麾下的功臣,認為他賞罰不公。

    張嘉師知道,自己給予秦敏的東西,已經相當多了,但是對方依舊是無法滿足,甚至是不惜做出這麼多讓他難以容忍的事情……

    那麼就不要怨恨他了……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2:51
第553章 大朝會(9)

    在最後一份處罰書被念出來之後,陳平等知道相應內情的人不禁眉頭一揚,因為這一份處罰書並不是關於對秦敏的處罰,而是另外一個罪責相當大,足夠張嘉師將其車裂的長沙郡郡丞鄧霍。

    對於鄧霍此人,陳平等人對其的認識也不多,畢竟鄧霍只不過是當初吳芮在被脅逼歸附大秦帝國之後,張嘉師出於權衡方面的考慮,讓這個吳芮的心腹擔任郡丞。

    至於對方的罪責這麼大,陳平並沒有太大的感覺,畢竟對於這類型「新歸附」大秦帝國的相應官員,陳平以及作為御史大夫的李左車,更多的只是公事公辦。

    他們雖然也不太認可這些官員,但是出於很多方面的思考,這些官員在眼下的大秦帝國作為新的高級地方官員或者是中低級官員,其有著補充眼下張嘉師嫡系官員嚴重不足的缺點,也就是有著其被重視的必然性。

    這也可以說是一種相對應的妥協。

    但是沒有人會認為這樣的妥協並不是好事,因為在很多時候而言,這樣的妥協雖然往往不是很多時候的最佳選擇,但是毫無疑問,在穩定相應的人心方面,比如說以曾經為大秦帝國攻滅趙國立下大功的郭開而言,有著非常大的好處。

    ……

    郭開,原本為戰國時期晉陽人,趙國幽穆王趙遷的寵臣。公元前229年,秦將王翦率兵攻趙,趙王派李牧、司馬尚率兵迎戰。李牧是當時趙國繼廉頗之後的名將。數年間,他率兵北破燕軍、南拒韓魏,且幾敗秦軍,王翦畏之如虎。見是李牧領兵迎戰,秦國深感強攻無望,於是便用重金賄賂郭開,讓其設法說服趙王遷召回李牧。

    貪婪成性的郭開收受賄賂後,誣陷李牧、司馬尚等謀反,趙王遷不察真相,盲目決策,派趙蔥和顏聚取代李牧、司馬尚,並將李牧殺害。李牧被殺後,王翦率秦軍乘機大敗趙軍,俘虜了趙王遷,就這樣,把趙國吞併了。

    廉頗逃往外地時,趙王想起了廉頗,派使節去看望。就在這時,郭開拿了重金給那位使節,叫他說廉頗身體不好,吃頓飯就拉了三泡屎,使廉頗不能再返趙國。這也是典故「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由來。

    公元前229年秋天,秦王贏政得知前方戰局不利,便召群臣商議對策。大臣們一致認為:若想攻克邯鄲,首先得除掉李牧,而除掉李牧最好的辦法就是用反間計。趙王最寵信的是建信君郭開,郭開最大的弱點就是貪財,只要用重金賄賂郭開,趙國就一定會******牧。秦王採納了群臣的意見,遣大夫王敖帶一萬兩黃金入趙,收買了趙相國建信君郭開。

    郭開得了萬兩黃金,便把趙國的存亡置之度外。他入朝面見趙王,誣陷李牧私通秦國,預謀叛趙,並聲稱他的門人從咸陽盜得李牧謀反的證據。於是,他使出了秦國人偽造的李牧寫給秦王的書簡交給趙王。幽繆王趙遷原本就是一個是非不分忠奸不辨的昏庸之人,看了書簡大怒,不問青紅皂白,立刻下令******牧的兵權,以將軍趙蔥代替李牧為趙軍主帥。將軍司馬尚大驚,急忙入朝勸諫趙王,由於言辭過激,趙王把司馬尚也罷了官,將他貶為庶民。

    趙蔥奉王命迫使李牧交出兵權。李牧空懷一腔報國之志,卻遇到一個昏庸的君王,竟為無恥的小人所害。他交出兵符後,一腔悲憤之情無處訴說,便單人獨騎來到邯鄲城外的一家小酒館,喝得酩酊大醉。

    趙蔥也是一個勢力小人,他深知李牧的才能遠在他之上,恐怕日後李牧會東山再起,威脅到他的權勢,於是便想斬草除根,他在軍中挑選出數十名勇士,親自率領他們去追殺李牧,尋至小酒館,見他喝得不省人事,便乘機將他殺死,並割下他的人頭,前往軍前示眾。

    李牧所帶來的五萬北地兵,見他們所尊敬的元帥如此慘死,無不傷心流淚。一夜之間五萬大軍跑了個精光。

    將軍司馬尚聞李牧遇難,大哭一場,恐留在趙國被奸臣所害,便遣散家人,帶著夫人和孩子乘一輛馬車離開趙國,逃往渤海灣的一個小島上隱居起來,從此不問政事。

    建信君郭開在趙國為官二十餘年,歷任兩朝相國,在位其間曾利用職權搜刮了大量的金銀珠寶,埋藏在相國府宅的地下。他在秦國為官後,一直惦唸著這筆財富。後來他經秦王批准,帶著百餘名家丁前往邯鄲舊宅挖掘財寶,裝了滿滿四車,他打算把這些財寶運回咸陽,一部分獻給秦王,再用一部分賄賂秦朝有地位的高官,剩下的用來建造豪宅、豢養家奴,當然還要留一部分給子孫後代。但不幸的是在趕回咸陽的途中,遇上了一夥凶惡的強盜,他的百餘名家丁盡被殺死。

    這些人把郭開身上的衣服剝得一絲不掛,然後將他綁在一棵大樹上,上千人輪流在他身上每人割一刀,同時大喊一聲「為李將軍報仇!」最後把郭開割得只剩下了骨頭和一灘血水。據說這夥人都是李牧的部下,他們為了給李牧報仇,專門派人打入郭開府中充當耳目。在掌握了準確信息後,他們於歸途中設伏,殺人奪寶,為李牧將軍報了仇,然後帶著四車財寶揚長而去。

    但是毫無疑問的是,郭開作為一個趙國的重臣,其歸降秦國,對穩定秦國對趙國地區的統治有著相當正面的作用。

    雖然說郭開的死亡原因到底為何已經無人知曉,所謂的李牧麾下部屬殺死郭開為李牧報仇,事實上疑點很多。因為以郭開的身份,其調動小部分的秦軍作為護衛,應該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很有可能,郭開的死亡也是一件始皇帝刻意為之,或者是放任這些亂兵殺死郭開的一種表現。

    畢竟當其時穩定趙國情況的目的已經達到,而郭開此人貪婪無能,當其時還是秦王的嬴政自然不會讓這種難以駕馭的權臣,逐步成為秦國的高官,而讓秦國有可能會因為此人出現很大的麻煩。

    所以在這種官員身上,陳平以及李左車等人都不認為對其苛求太多,畢竟這些人只要安分於自己的職位上,為大秦帝國奉公安民,治理地方政務,那麼他們在合適的時間也會得到相應的陞遷,畢竟很多時候的官位,更多的就是能者居之。

    張嘉師雖然也很看重人情,但是無可否認的,他也是有能者居之的思維的擁護者。因為從姚勇以及陳恆兩個算得上是他麾下最初期的心腹,眼下的官位而言,更加符合這一種思維。

    姚勇是張嘉師來到這個大秦帝國所遇到的第一個人,也算是他第一個部下,畢竟若是將這方面的資歷嚴格推算,作為大秦帝國「六將軍」的桓硫以及蘇騰兩人,都沒有姚勇的資歷深厚,他們甚至是比起陳恆的「資歷」還要淺薄一些。

    而眼下的姚勇以及陳恆,因為其自身能力的不足,在官職以及相應的地位上,早已被蘇騰等人超越。

    陳恆在之前的一段時間,以其在東胡增援作戰當中的功績,被任命為燕郡郡尉,歸屬於郡守桓硫的麾下,負責原來廣陽郡一帶的軍政事務。而桓硫則是將郡守府遷移到燕郡北部,負責應對匈奴人有可能會發起的大規模攻勢。

    而蘇璘則是陞遷到陳恆之前的定襄城守職位,可以說,在東胡增援作戰當中,張嘉師是不吝嗇自己的褒獎。

    至於姚勇,則是繼續擔任著大秦兵造總部護衛都尉的軍職。

    其實張嘉師自己都很明白一點,姚勇的能力早就能夠擔任邊地郡尉甚至是內地郡守,但是其不願意接受陞遷,最主要還是因為蒲珊的問題。

    作為大秦兵造的關中總部司馬,蒲珊有望接替年事已高的大秦兵造總管墨舒的職位。但是在這幾年,蒲珊對於自己的職位變動並沒有太多的想法,主要還是因為她與姚勇之間已經有了幾個孩子,所以作為一個母親,蒲珊還是比較稱職的。

    而自己的愛妻不願意接受陞遷,那麼作為夫君以及愛家男人的姚勇,同樣是對這方面沒有太大的想法,顯得有些安於現狀。

    對於這麼一個情況,張嘉師更多的是表示對姚勇夫妻的理解。畢竟人各有志,而且出於一些方面的思考,張嘉師也不願意過於逼迫這些麾下官員,接受他們不願意擔任的職位。

    ………………………………………………分割線…………………………………………

    而張嘉師並沒有將秦敏的卷宗放在這些需要處罰的官員卷宗當中,有著兩方面的想法:

    第一方面的想法,就是張嘉師還沒有確定自己到底是否真的要嚴懲自己麾下的有功之臣。或者是說,張嘉師並不希望秦敏會這樣不名譽的死去。

    儘管張嘉師都不認為,秦敏還有逃離這次追問罪責的可能性,畢竟秦敏這次所做的事情的結果,早已經跟陳平等人商議清楚。

    很明顯,張嘉師自己事實上也已經早有判斷。

    而陳平以及李左車暗地裡對望一眼之後,心中都很清楚,張嘉師這一次並沒有由內侍宣讀秦敏的罪狀,更多的就是打算對秦敏樹立一個反面的典型。

    也許,這也算是秦敏的一種「贖罪」方式。

    第二個方面,則是張嘉師認為秦敏並不如同其他基本上並不是他麾下的遼東軍體系出身的罪臣一樣,有著公事公辦的原則。

    張嘉師心中很是痛恨那些知法犯法的人,尤其是對於自己曾經賦予厚望的愛將,居然落得這麼一個地步。張嘉師何嘗能夠真的視若無睹?

    但是更多的,讓一個已經無法逃離死亡以及必須要追究他責任的人,張嘉師希望能夠讓秦敏起到一個他自己都不希望看到的作用,那就是殺雞儆猴。

    而更多的,張嘉師這一次的殺雞儆猴,最主要的目標,就是與秦敏關係不錯,同樣也是「出身」遼東軍體系的高級官員們。

    儘管因為張嘉師在這麼幾年的時間,暗地裡讓蘇角,杜聰以及李勉三人,聯手架空秦敏,讓其在遼寧郡樓船士部隊當中的影響力逐漸消散,但是沒有人不認為,並沒有受到實際出發的秦敏,早已經不是遼東軍體系的一員。

    尤其是韓信這個曾經與秦敏相交莫逆的大秦帝國著名將領,同樣也是認為秦敏是正規的遼東軍「出身」的將領。若非秦敏因為其行事已經觸犯了張嘉師的底線,也不至於會落得一個有名無實的地步。

    說實話,在武官一列的遼東軍將領或者是郡守郡尉當中,與秦敏原來的關係不錯的人並不在少數。

    而在韓信與秦敏絕交之後,少數留守在遼東或者是後來遼寧郡的人當中,也與秦敏有一定的交往。

    但是這一次,很多人都看清楚了秦敏已經是無可挽回。

    因為秦敏的所作所為,這些人同樣也知道一些比較明面的東西。

    只不過,他們並不擔心自己會被張嘉師視為秦敏的同黨,比如說杜聰這個陸戰部隊的指揮官,他跟秦敏的交集更多只是在比較淺白的方面。

    ……

    而張嘉師在最後一份卷宗念讀完畢之後,則是對侍立在嬴珣身邊的喜公公點了點頭。

    而在鄧霍被卸去下顎,押解出咸陽宮正殿之後,張嘉師則是站起來說道:「諸位,這些犯罪的官員,已經得到了他們最好的處罰。但是還有一個人……孤真的對其很失望。孤自問對有功者,對有勞者,都不吝嗇自己的賞賜以及陞遷,可是有的人卻不知道他們自己什麼事情是要去做到,而什麼事情對於他們而言卻是禁忌。」

    張嘉師停頓了一下,然後對嬴珣說道:「陛下,有一個人孤還是希望能夠讓在大殿當中的人都知道他做過了一些什麼,孤不希望這樣做,但是其讓孤不得不這樣做!」

    氣勢頓時提高起來的張嘉師則是轉身對大殿當中的所有文武說出一句話:「張良聽命!」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2:52
       
第554章 大朝會(10)

    很多人對於張良這個人的名字並不陌生,但是除了陳平等幾個算是張嘉師真正的嫡繫心腹之外,其他人對於張良在這個時候被張嘉師召喚,反而是很奇怪。

    因為他們對張良的認識,更多在兩個方面。

    第一個自然則是著名的博浪沙刺殺始皇帝,而第二個則是張良在戰亂當中為其他人出謀劃策,讓大秦帝國很多地區遭受到慘重的損失,比如說李由的兵敗自殺,更多的則是因為張良為劉邦出謀劃策的緣故。

    ……

    博浪沙刺殺始皇帝嬴政,出自於《史記》當中:

    張良曾在淮陽學禮,到東方見到了倉海君,共同制定謀殺行動計畫。張良弟死不葬,散盡家資,找到一個大力士,為他打製一隻重達120斤的大鐵錘(約合60公斤),然後差人打探秦始皇東巡行蹤。按照君臣車輦規定,天子六駕,即秦始皇所乘車輦由六匹馬拉車,其他大臣四匹馬拉車,刺殺目標是六駕馬車。

    張良帶著力士回到了國內,當張良得知秦始皇要出行的時候,就開始尋找埋伏的地點。最終張良選擇了博浪沙(博浪沙在河南省原陽縣東郊)。博浪沙的地理位置優越,路面沙丘起伏所以秦始皇的車隊的速度就會降低,而且北面是黃河,南面是官渡河,蘆葦叢生,便於逃跑。

    秦始皇的馬車是用六匹馬拉的「天子六駕」,大臣「四駕」就很容易區別。但是秦始皇為了保證自己的安全,早早的做了準備,準備了多輛副車,每輛都是由六匹馬拉的,就容易混淆刺客。據說這一方法是由原來秦國的國尉尉繚準備的。

    秦始皇的車架臨近博浪沙,張良與大力士就做好了狙擊秦始皇的準備。但最終擊中的是偽裝的車駕。秦始皇大怒,下令全國緝捕刺客。

    張嘉師曾經就這一點詢問過當事人張良,而根據張良自己的說法,他與那個東海力士的刺殺始皇帝的武器,並不是鐵錘,而是青銅材質為主,以鼎具再次熔煉而成的一種金屬捶。

    張嘉師很是錯愕這一點,因為按照他的理解,那種鐵錘貌似比起什麼大木箱要合理不少。而張良當時看出了張嘉師的錯愕,他不禁說出了一個情況,那就是青銅材質的器皿反而是很容易得到,但是一定重量的鐵器甚至是經過粗略冶煉的鐵石,在當其時並不好收集。而且帶著這麼顯眼的玩意在大秦帝國內進行移動,哪怕是晝伏夜出,都很有可能會被秦軍的斥候或者是鄉間的游繳所發現。

    但是運輸青銅鼎之類的器具,則是沒有這樣的問題。而且青銅鼎更容易進行再次冶煉,而且青銅捶並沒有在質量上的太大要求,只要便於進行投擲,就能夠作為刺殺始皇帝的武器。

    聽到了這一個情況的張嘉師,不禁想到了自己突然很有興趣想要知道這方面的細節。

    張良在稍微思索一番之後,則是說出了一些張嘉師並沒有在史書當中知道的事情:

    張良所求得的那個東海力士,並沒有逃脫始皇帝之後的大索天下。因為相比起張良的相對比較不起眼的外貌(張良的外貌雖然很出色,但是相對於東海力士而言,確實算是不起眼了),東海力士的明顯外貌以及在投擲那一柄青銅錘的時候被不少人認出,在這一方面而言,張良雖然不太清楚東海力士的下場到底是如何。但是以張良在之後的約定逃脫地點等候一段時間之後並沒有看到東海力士的到來,就知道東海力士已經遭受到不測。

    而在之後的大索天下當中並沒有東海力士的通緝畫像,也可以作為一種佐證。

    至於那一柄青銅錘到底是如何作成的,主要還是以滄海君麾下的一些善於冶煉農具的工匠,集中數十人的力量,在短時間內分別將青銅錘的錘頭以及柄身份開冶煉完成。畢竟這種器具不可能在城市內的鐵匠當中進行冶煉,而且對於滄海君而言,他的家也有冶煉的地下室,只不過在那個地方工作的環境確實是非常惡劣……

    而至於當其時他是怎麼知道始皇帝出行的路線……這一點更多的只是依靠人員進行相應路線的埋伏,而張良則是帶領東海力士在兩條道路之間比較中間位置的區域進行等候。

    只要確認了始皇帝隊伍出行的道路,那麼這些人就會向張良傳達消息。

    之所以在博浪沙進行刺殺,更多的只是一種不得而而為之的選擇,而非是張良真的能夠判斷出始皇帝在這一方面的安排到底如何。

    畢竟若是始皇帝一時興起,希望南下南陽郡或者是在三川郡的某個縣進行巡視,那麼張良就算是智計高絕,都恐怕不會預料到這麼一種變化。

    聽到了張良的這些話之後,張嘉師不得不表示,有些事情確實是無法憑藉史書就能夠瞭解清楚。

    就以所謂的大鐵錘或者是大箱子的情況而言,毫無疑問的就是太史公司馬遷在以後世的眼光對這麼一種情況進行推測。

    漢武帝時期在大漢境內得到鐵器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甚至是當其時已經正式普及了鐵製器具。

    而在秦始皇時期的大秦帝國,因為大秦帝國相應的統治需要,其收繳民間兵器甚至是限制鐵製器具的流通,可以說更多也是影響著當其時的實際情況。

    ……

    而這個世界的張良,眼下已經無法成為了在史記當中能夠單獨列傳的那一位留侯張子房。

    在張嘉師原來所在的世界,張良的經歷可以說更加傳奇:

    前209年(秦二世元年)七月,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而起,舉兵反秦。緊接著,各地反秦武裝風起雲湧。矢志抗秦的張良也聚集了100多人,扯起了反秦的大旗。後因自感身單勢孤,難以立足,只好率眾往投景駒(自立為楚假王的農民軍領袖),途中正好遇上劉邦率領義軍在下邳一帶髮展勢力。兩人相見如故,張良多次以《太公兵法》進說劉邦,劉邦多能領悟,並常常採納張良的謀略。於是,張良果斷地改變了投奔景駒的主意,決定跟從劉邦。

    作為士人,深通韜略固然重要,但施展謀略的前提則是要有善於納諫的明主。這次不期而遇,張良「轉舵」明主,反映了他在紛紜複雜的形勢中清醒的頭腦和獨到的眼光。從此,張良深受劉邦的器重和信賴,聰明才智也有機會得以充分發揮。

    前208年(秦二世二年)六月,項梁、項羽叔侄所率領的隊伍已發展壯大到六七萬人,並擁立楚懷王之孫熊心為王,集各路義軍首領於薛城(今山東省滕州市東南)共商大事。張良不忘復興韓國,忙對項梁提議道:「君既已立楚王為後人,而韓王諸公子中的橫陽君成最賢,可立為王,藉以多樹黨羽。」

    早在下邳之際,張、項之間便有舊誼,因而項梁一口應承。於是,他命人找到韓王成,立為韓王,並以張良為司徒(相當於丞相)。張良「復韓」的目的終於達到了,「復家」的政治夙願也得以實現,因而竭盡全力扶持韓王成,揮師收復韓地(指戰國時韓國地盤),遊兵於潁川附近,時而攻取數城,時而又被秦兵奪回,遲遲未能開創大局面。

    年底,楚懷王命劉邦、項羽分兵伐秦,並約定:誰先入關進咸陽,誰便可以立而為王。劉邦取道潁川、南陽,打算從武關進入關中。

    前207年(秦二世三年)七月,劉邦率兵攻佔潁川。韓王和張良便與劉邦會合了。劉邦請韓王留守陽翟(韓故都,今河南禹州市),而讓張良隨軍南下。九月,軍隊抵達南陽郡(今河南南陽市)。南陽郡守奇退入宛城(河南南陽)固守。劉邦滅秦心切,見宛城一時難以攻取,打算繞過宛城繼續西進。張良認為不妥,勸道:「您雖然急於進關,但這一路上秦兵還很多,而且都扼據著險要的地勢。現在不拿下宛城,一旦宛城的秦兵從後面追殺過來,那時,強秦在前,追兵在後,就很危險了。」

    劉邦採納了他的建議,立即更換旗幟,率兵乘夜間抄小路悄悄返回。拂曉時分,劉邦的軍隊已把宛城重重圍住。接著,劉邦又採納了陳恢的意見,以攻心之術,招撫南陽太守,赦免全城吏民,兵不血刃地輕取了宛城。解除了劉邦西進的後顧之憂,劉邦兵威大振,南陽郡的其它城池見太守已降,紛紛起而效之,望風而降。

    隨後,劉邦率軍抵達嶢關(今陝西商州西北)。嶢關是古代南陽與關中的交通要隘,易守難攻,是通往秦都咸陽的咽喉要塞,也是拱衛咸陽的最後一道關隘,秦有重兵扼守此地。劉邦趕到關前,想要親率所部兩萬餘眾,強行攻取。張良勸諫道:「目前秦守關的兵力還很強大,不可輕舉妄動。」劉邦惟恐項羽大軍先入關中,因而心急如焚,忙向張良問計。張良向劉邦獻了一個智取的妙計。他說:「我聽說嶢關的守將是個屠夫的兒子,這種市儈小人,只要用點財幣就可以打動他的心了。您可以派先遣部隊,預備5萬人的糧餉,並在四周山間上增設大量軍隊的旗號,虛張聲勢,作為疑兵。然後再派酈食其多帶珍寶財物去勸誘秦將,事情就可能成功了。」

    劉邦依計而行,嶢關守將果然獻關投降,並表示願意和劉邦聯合進攻咸陽。劉邦大喜,張良卻認為不可。他冷靜地分析道:「這只不過是嶢關的守將想叛秦,他部下的士卒未必服從。如果士卒不從,後果將不堪設想。不如乘秦兵懈怠之機消滅他們。」於是,劉邦率兵向嶢關突然發起攻擊,結果秦軍大敗,棄關退守藍田(今陝西藍田縣西)。劉邦乘勝追擊,引兵繞過嶢關,穿越蕢山,大敗秦軍於藍田。然後,大軍繼續西進,於公元前207年8月抵達霸上。

    但是麼,對於眼下的張良或者是已經死去的劉邦而言,因為張嘉師的「橫空出世」,他們的人生軌跡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而因為張嘉師的出現,挖走了不少原來屬於劉邦「興漢四百載」的幾個重量級功臣,導致了劉邦在這個世界的進軍軌跡都遭遇到非常巨大的變化。

    但是,同樣也是因為當其時已經投效到劉邦麾下,並且敦促韓王韓成與劉邦結盟的張良,認為函谷關不可輕取,建議劉邦揮師南下,取道潁川郡入南陽郡,然後攻取武關進入關中。

    這也最後導致了張嘉師跟劉邦在嘉縣的一場激戰。

    在某個意義上而言,張良並不認為當初的安排是錯誤的,而是張嘉師居然有這種力挽狂瀾的實力,最終將劉邦在嘉縣擊敗,隨即在函谷關拖垮項羽的聯軍主力。

    這可以說是完完全全的人算不如天算,若是張良能夠知道後續的事情發展,說不定會讓劉邦強攻函谷關,說不定還能夠比張嘉師更快一步進入關中,說不定能夠扭轉很多人的人生命運。

    當然,這一種想法,也就是眼下徐徐從文臣隊列當中走出來的張良,心中的一抹遺憾而已。

    事已至此,他早就放棄了一些不切實際的構思了……

    ………………………………………………分割線…………………………………………

    而陳平以及李左車等人,則是知道張嘉師在這麼一個情況讓張良聽命,是什麼意思。

    他們很清楚,這是張嘉師為了讓張良發揮出更大的作用,而給張良樹立威信的一種安排。

    論功績,張良的功績僅僅憑藉其勸說魏王豹投降以及勸降項伯獻出楚國的國都彭城,就能夠讓其得到不錯的官職。

    而且平心而論,張良的能耐並不在他們這些人之下,這一點更加有利於張良的發展。

    但是毫無疑問的,張良因為他之前的所作所為,即使是其投降並且為張嘉師以及大秦帝國效命,在眼下的官職安排上,其威望甚至是比起一些郡守要低,可以說這一點,是張良能夠發揮自己才華的最大限制。

    所以張嘉師不得不採取另外一種做法,也就是使用一些特殊的情況來提升張良的威望。

    而眼下,正好就是能夠讓張良提升自己威望的最佳時機……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2:52
第555章 大朝會(11)

    張嘉師對於張良,確實是有著希望人盡其才的想法。

    固然對於張嘉師而言,張良的能力更多是一種誘惑,但是毫無疑問,張良此人的才能,讓張嘉師有一種不得不深深佩服的想法。

    因為在很多方面而言,張良的才能確實算是張嘉師麾下文武當中,屬於第一階梯當中中上等級的存在。

    張嘉師也沒有那一種忌憚功臣功高震主的想法,因為在某個意義上而言,張嘉師自己已經用這幾年的所作所為,奠定了他在大秦帝國絕大部分人心中的最高地位。

    這也可以說是張嘉師的一種威信以及魅力的表現。

    張嘉師不推崇分封制度,這一點也許對於大秦帝國的治理,有著一定的難度。畢竟眼下的很多人心中,希望的正是能夠裂土稱侯甚至是面南稱王。

    但是張嘉師不可能這樣做,因為毫無疑問,這一種做法的弊病更多。

    就以劉邦在建立大漢帝國之後的情況而論,劉邦對於功臣的打壓,並不亞於朱元璋。

    ……

    公元前202年2月,劉邦兌現了先前的諾言,封韓信為楚王,彭越為越王。受封的韓信和彭越聯合原來的燕王臧荼、趙王張敖以及長沙王吳芮共同上書劉邦,請他即位稱帝。劉邦開始假意推辭,韓信他們說:「大王雖然出身貧寒,但能率領眾人掃滅暴秦,誅殺不義,安定天下,功勞超過諸王,您稱帝是眾望所歸。」劉邦順水推舟地說:「既然你們大家都這樣看,覺得有利於天下吏民,那就按你們說的辦吧。」

    公元前202年2月28日(按西漢前期以十月為歲首,同年二月在十月之後),劉邦在山東定陶汜水(今山東曹縣附近)之陽舉行登基大典,定國號為漢,是為漢高帝。劉邦即皇帝位後,王后呂雉改稱皇后,太子劉盈稱皇太子。國都原在櫟陽(今陝西富平東南),五月定都洛陽(今河南洛陽),根據婁敬建議,又遷都咸陽以東的長安(今陝西西安),取長治久安之意。

    漢高祖建國稱帝時已過半百。步入晚年的劉邦變得日益猜忌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們,特別是那些異姓王們。結果臧荼、張敖、韓王信、彭越、韓信、英布等先後被廢殺,英布還起兵反了,劉邦抱病親征才平了他。之後其封國則轉入劉氏子孫手中。只有吳氏的長沙國倖免。不僅如此,他還對蕭何起了疑心。逼得他設法自污聲名以繹帝之疑,最後也差點不得善終。其逝前還打算殺了忠直的樊噲,因他同是呂氏之婿,擔心他助呂作亂。後樊因陳平的保護及高祖駕崩才躲過一劫。

    公元前195年,劉邦曾殺白馬為盟,訂下誓約:「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這就是歷史上的「白馬之盟」。

    「白馬之盟」的主要內容有兩個:

    一:國以永存,施及苗裔。(只要漢帝國存在,大臣們及其子孫就永遠有酒喝有肉吃);

    二: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非皇族成員不得封王,如沒有軍功者不得封侯)。

    而對於非異姓王的功臣,比如說蕭何,更加是不得不自污避免遭受到劉邦的毒手:

    蕭何計誅韓信後,劉邦對他更加恩寵,除對蕭何加封外,還派了一名都尉率500名兵士作相國的護衛,真是封邑進爵,聖眷日隆。眾賓客紛紛道賀,喜氣盈庭。蕭何也非常高興。這天,蕭何在府中擺酒席慶賀,喜氣洋洋。突然有一個名叫召平的門客,卻身著素衣白履,昂然進來弔喪。蕭何見狀大怒道:「你喝醉了嗎?」

    這位名叫召平的人,原是秦朝的東陵侯。秦亡後隱居郭外家中種瓜,味極甘美,時人故號東陵瓜。蕭何入關,聞知賢名,招至幕下,每有行事,便找他計議,獲益匪淺。今天,他見蕭何仍未領會他的意思,便說:「公勿喜樂,從此後患無窮矣!」蕭何不解,問道:「我進位丞相,寵眷逾分,且我遇事小心謹慎,未敢稍有疏虞,君何出此言?」召平說道:「主上南征北伐,親冒矢石。而公安居都中,不與戰陣,反得加封食邑,我揣度主上之意,恐在疑公。公不見淮陰侯韓信的下場嗎?」蕭何一聽,恍然大悟,猛然驚出一身冷汗。

    第二天早晨,蕭何便急匆匆入朝面聖,力辭封邑,並拿出許多家財,撥入國庫,移作軍需。漢帝劉邦十分高興,獎勵有加。

    劉邦親自率兵征討。他身在前方,每次蕭何派人輸送軍糧到前方時,劉邦都要問:「蕭相國在長安做什麼?」使者回答,蕭相國愛民如子,除辦軍需以外,無非是做些安撫、體恤百姓的事。劉邦聽後,總是默不作聲。來使回報蕭何,蕭何亦未識漢帝何意。

    一日,蕭何偶爾問及門客,一門客說:「公不久要滿門抄斬了。」蕭何大駭,忙問其故。那門客接著說:「公位到百官之首,還有什麼職位可以再封給你呢?況且您一入關就深得百姓的愛戴,到現在已經十多年了,百姓都擁護您,您還再想盡方法為民辦事,以此安撫百姓。現在皇上所以幾次問您的起居動向,就是害怕您借助關中的民望有什麼不軌行動啊!試想,一旦您乘虛號召,閉關自守,豈非將皇上置於進不能戰,退無可歸的境地?如今您何不賤價強買民間田宅,故意讓百姓罵您、怨恨您,製造些壞名聲,這樣皇上一看您也不得民心了,才會對您放心。」蕭何長嘆一聲,說:「我怎麼能去剝削百姓,做貪官污吏呢!」門客說:「您真是對別人明白,對自己糊塗啊!」

    劉邦平定了黥布的叛亂,撤軍返回長安。百姓們攔路上書告狀,控告相國用低價強行購買民間的土地房屋,價值數千萬之多。劉邦回到宮中,相國前來拜見。皇上笑著說:「當相國的竟然侵奪民眾的財產,為自己謀利!」把百姓們的控告信全部交給相國,說道:「你自己去向民眾謝罪吧!」

    相國乘機為百姓們請求說:「長安一帶地方狹窄,而上林苑中空地很多,白白地拋荒,希望下令讓民眾進去耕種,(收成後糧食歸耕者所有)禾秸則不許收走,留下來作苑中禽獸的食料。」劉邦大發雷霆,說:「相國你大收商人的財物,卻來討取我的上林苑!」於是就下令把相國交給廷尉拘禁起來,還給他上了刑具。

    過了幾天,一個姓王的衛尉侍從劉邦,上前問道:「相國犯了什麼大罪,陛下怎麼突然把他關起來了?」劉邦說:「我聽說李斯擔任秦始皇的宰相,辦了好事都歸功於主上,有了錯誤則自己承擔。如今相國大量接受那些下賤的商人們的金錢,卻來為百姓求取我的苑林,想以此來討好百姓,所以我要把他關起來治罪。」王衛尉說:「要說在自己的職責範圍之內,如果有對民眾有利的事就為他們向陛下請求,這真是宰相應做的事,陛下怎麼竟然懷疑相國接受了商人的賄賂呢?況且當初陛下與楚軍相持不下,有幾年之久,陳豨、黥布反叛時,陛下親自率軍外出平叛,在那個時候,相國留守關中,只要稍有舉動,函谷關以西的地方就不屬陛下所有了。相國不在那時為自己謀利,如今難道會貪求商人的金錢嗎?再說秦皇是因為不知道自己的過錯而失去了天下,李斯為主上分擔過錯的做法,又有什麼值得傚法的呢?陛下怎麼能用這種淺陋的眼光來懷疑宰相。」劉邦聽了,心中很不愉快。當天,派遣使者手持符節赦相國出獄。

    蕭何當時已是60多歲的老人了,見劉邦開恩釋放了他,更是誠惶誠恐,謹慎恭敬。雖然因為全身帶上刑具,害得他手足麻木,連路都快走不動了,而且蓬頭赤足,污穢不堪,但又不敢回府沐浴再朝拜天子,只得這樣上殿謝恩。劉邦見蕭何如此狼狽,也覺得有些過意不去,便安撫蕭何道:「相國不必多禮!這次的事,原是相國為民請願,我不允許。我不過是夏桀、商紂那樣的無道天子罷了,而你卻是個賢德的丞相。我之所以關押相國,就是要讓百姓知道你的賢能和我的過失啊!」劉邦的這段話雖然言不由衷,但對蕭何的廉政為民,終於還是默認了。從此以後,蕭何對劉邦更是誠惶誠恐,恭謹有加了。劉邦也照例以禮相待,但蕭何從此對國事就只能保持沉默了。

    由此可見,蕭何被劉邦猜忌,可以說是劉邦自己的心思作祟。

    無獨有偶的是,張良在之後的所作所為,更多的也就是如同范蠡那樣,避免被君主猜忌。

    ……

    張良素來體弱多病,自從劉邦入都關中,天下初定,他便託辭多病,閉門不出。隨著劉邦皇位的漸次穩固,張良逐步從「帝者師」退居「帝者賓」的地位,遵循著可有可無、時進時止的處事原則。在漢初劉邦翦滅異姓王的殘酷鬥爭中,張良極少參與謀劃。在西漢皇室的明爭暗鬥中,張良也恪守「疏不間親」的遺訓。

    前197年(漢高祖十年),漢王朝上層出現了一場新的危機。劉邦有改易太子之意。當時劉邦寵愛戚夫人,並察知呂后有異心,有代劉而王的跡象,故欲廢太子孝惠,改立趙王如意為國儲。朝野大臣,群起諫爭,但絲毫不能更改劉邦初意。

    眼看太子位行將被剝奪,呂后遂求救於「智囊」張良。張良考慮到太子一位,事關重要,不可輕易更立,大儒叔孫通說得好:「太子天下本,本一搖天下振動。」再加上當時天下方定,漢朝統治根基還未穩固,各項制度還正在健全,只有順其現狀,無為而治,才能安定天下,穩保江山。基於這個大局,張良遂對呂后說道:口舌難保太子,「商山四皓」皆八十餘,節義清高,不就漢朝爵位,匿亡山林,皇上敦聘不至,但仍然高義「四皓」。太子若卑辭固請「四皓」出山,出入宮廷以「四皓」相隨,皇上必問而知之,知之則太子位可固。事果如張良言,劉邦問知伴隨太子的「四皓」就是自己數請不來的隱士,今為太子左右,可見太子羽翼已豐,翅膀亦硬,奈何不得,從此再也不提易立太子一事。太子終得嗣位,呂后為此對張良也勳口敬重。

    張良的歸隱,事實上是不完全的,因為張良可謂對於很多事情都洞若觀火。其遭遇比起蕭何而言,自然是更加超然,這也使得張良成為了歷代明哲保身的名臣當中的又一個典範。

    ………………………………………………分割線…………………………………………

    張良之所以輔助張嘉師,願意改變自己的初衷為大秦帝國效命,更多的是認為張嘉師並不是那種殘酷無情的君主,而是一個跟始皇帝那樣,有容人之量的人主。

    再者,張嘉師治理之下的大秦帝國控制區,在張良進行了相應的瞭解之後,確實是讓其固有的觀念遭受到很大的打擊,不得不承認張嘉師的治理方式,更加有效國家以及民眾。

    張良此時雖然已經成家立室,並且有了自己的孩子張不疑,但是毫無疑問,張良並不是太過傾向發展自己的家族的人,畢竟若是張良重視自己的家族,也不會在韓國滅亡之後,對於自己重病的弟弟坐視不管,依舊是希望推翻秦國,恢復韓國,最終導致其弟重病不治。

    而走到張嘉師所在的台階下方,張良恭敬的對張嘉師抱拳作揖,然後等待著張嘉師給他的下一個命令。

    而張嘉師則是在喜公公的手中,接過一份捲軸,然後遞給張良:

    「張御史,你當著大殿當中所有文武的面前,誦讀著這一份卷宗上面的內容。」

    「喏!」

    聽到了張嘉師的話之後,張良則是恭敬的接過張嘉師遞給他的捲軸,然後轉身之後緩緩展開……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2:52
第556章 大朝會(12)

    秦敏沒有想到的是,這一份卷宗上面的罪狀,居然跟他或者是他家人做過的事情的事實並沒有太大差別,並不算是栽贓陷害,甚至是還有一些罪狀的缺失。

    但是毫無疑問,秦敏驚呆了,因為他可真的沒有想到,張嘉師居然會選擇在這麼一個時候對他進行清算。

    按照秦敏自己的想法,張嘉師也許已經知道了他的一些罪行,但是一些能夠直接要他命的罪行,他自認為自己做得很隱秘,張嘉師並不會知道。

    但是秦敏驚呆了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他失算了。因為他根本沒有想到張嘉師會對他的所作所為知道的這麼清楚。

    伴隨著張良一條條宣讀了秦敏的罪行,咸陽宮正殿當中的大部分大秦帝國官員,都不得不錯愕起來。因為這些罪行由輕到重,秦敏可以說將很多律令的相應條文都違反了。

    而聽到了秦敏居然默許其家人將良家女子逼迫為娼妓,甚至是害死了這些女子的家人之後,包括韓信在內的並不是很清楚秦敏罪狀到底有多嚴重的人,都知道秦敏這次可以說是死定了。

    因為張嘉師可是三令五申,無故謀害他人性命,逼良為娼者,死。

    這一個條例雖然並沒有在《秦律》當中有著相應的提示,但是在這幾年修訂的《秦律修正》當中,張嘉師可是將這一條罪行,列入「為吏之道」,可想而知,張嘉師對於這一條命令的重視程度。

    《秦律?為吏之道》的部分內容如下:

    凡為吏之道,必精絜(潔)正直,慎謹堅固,審悉毋(無)私,微密韱(纖)察,安靜毋苛,審當賞罰。嚴剛毋暴,廉而毋刖,毋復期勝,毋以忿怒夬。寬俗(容)忠信,和平毋怨,悔過勿重。茲(慈)下勿陵,敬上勿犯,聽間(諫)勿塞。審智(知)民能,善度民力,勞以?(率)之,正以橋(矯)之。反赦其身,止欲去?(願)。中不方,名不章;外不員(圓)。尊賢養孽,原?(野)如廷。斷割不刖。怒能喜,樂能哀,智能愚,壯能衰,恿(勇)能屈,剛能柔,仁能忍,強良不得。審耳目口,十耳當一目。安樂必戒,毋行可悔。以忠為榦,慎前慮後。君子不病?(也),以其病病?(也)。同能而異。毋窮窮,毋岑岑,毋衰衰。臨材(財)見利,不取句(苟)富;?臨難見死,不取句(苟)免。欲富大(太)甚,貧不可得;欲貴大(太)甚,賤不可得。毋喜富,毋惡貧,正行修身,過(禍)去福存。

    吏有五善:一曰中(忠)信敬上,二曰精(清)廉毋謗,三曰舉事審當,四曰喜為善行,五曰龔(恭)敬多讓。五者畢至,必有大賞。

    吏有五失:一曰誇以迣,二曰貴以大(泰),三曰擅裚割,四曰犯上弗智(知)害,五曰賤士而貴貨貝。一曰見民?(倨)敖(傲),二曰不安其?(朝),三曰居官善取,四曰受令不僂,五曰安家室忘官府。一曰不察所親,不察所親則怨數至;二曰不智(知)所使,不智(知)所使則以權衡求利;三曰興事不當,興事不當****?指;四曰善言隋(惰)行,則士毋所比;五曰非上,身及於死。)

    在這之前,在御史府當中,就已經出現了多起對於違反這一條律令的處罰個案。

    張嘉師將這一條內容放置在《為吏之道》當中,在某個意義上並不合理,因為當其時的《秦律》已經在這方面的處罰有了相當詳細的規劃。

    比如說在《封診式》,就是以如何處置犯人作為指引的一種指南:

    《封診式》的部分內容如下:

    治獄:治獄,能以書從?其言,毋治(笞)諒(掠)而得人請(情)為上;治(笞)諒(掠)為下;有恐為敗。

    訊獄:凡訊獄,必先盡聽其言而書之,各展其辭,雖智(知)其訑,勿庸輒詰。其辭已盡書而毋(無)解,乃以詰者詰之。詰之有(又)盡聽書其解辭,有(又)視其它毋(無)解者以復詰之。詰之極而數訑,更言不服,其律當治(笞)諒(掠)者,乃治(笞)諒(掠)。治(笞)諒(掠)之必書曰:爰書:以某數更言,毋(無)解辭,治(笞)訊某。

    有鞫:敢告某縣主:男子某有鞫,辭曰:「士五(伍),居某裡。」可定名事裡,所坐論雲可(何),可(何)罪赦,或覆問毋(無)有,遣識者以律封守,當騰,騰皆為報,敢告主。

    封守:鄉某爰書:以某縣丞某書,封有鞫者某裡士五(伍)甲家室、妻、子、臣妾、衣器、畜產。?甲室、人:一宇二內,各有戶,內室皆瓦蓋,木大具,門桑十木。?妻曰某,亡,不會封。?子大女子某,未有夫。?子小男子某,高六尺五寸。?臣某,妾小女子某。?牡犬一。?幾訊典某某、甲伍公士某某:「甲黨(倘)有它當封守而某等脫弗佔書,且有罪。」某等皆言曰:「甲封具此,毋(無)它當封者。」即以甲封付某等,與裡人更守之,侍(待)令。

    ……

    但是,張嘉師出於很多方面的考慮,決定在一些重大事項或者是重大罪行,比如說必須嚴懲的處罰,例如是官員嚴重違反相應法規,人口販賣,販賣孩童等等,張嘉師則是在相應補充這些條文之外,還在這些條文當中補充重度處罰的相應條文。

    這一點,主要體現在眼下逐步修訂完成的《秦律修正》的相當一部分內容當中。

    畢竟《秦律》在某個意義上都已經有了這種編纂方式的存在,張嘉師這樣做,只不過是進行相應的更進一步改進而已。

    就好比是《秦律》當中,堪稱為最為著名的《徭律》的部分內容那樣:

    御中發征,乏弗行,貲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誶;六日到旬,貲一盾;過旬,貲一甲。其得(也),及詣。水雨,除興。

    這也就是說,陳勝吳廣鼓動大澤鄉起義的前提……根本不成立。當然,這一點還得歸咎於文盲太多以及知道這方面法律的人太少的緣故。

    但是毫無疑問,張嘉師雖然修訂了《秦律》,並且確定起名稱為《秦律修正》,但是真正需要大幅度修改的地方並不多。

    比如說關於拐賣兒童,秦律當中就有了相應的描述:

    匿敖童,及佔(癃)不審,典、老贖耐,百姓不當老,至老時不用請,敢為酢(詐)偽者,貲二甲;典、老弗告,貲各一甲;伍人,戶一盾,皆(遷)之。

    而張嘉師則是認為這種處罰過輕,認為必須要增加這種懲罰,故而選擇了進行相應的修改,比如說直接讓人口販子判處死刑,以及減輕打死人口販子的人的處罰,變相鼓勵對人口販子的重度懲處方式。

    ……

    張嘉師不認為秦法暴虐,而且尤其是相比起後世封建王朝的相關法律,就可以看到《秦律》的死刑甚至是肉刑並不算太多。

    刑罰的主要方式,除了死刑以及肉刑之外,還有讓其服徭役甚至是處以罰金。

    今課縣、都官公服牛各一課,卒歲,十牛以上而三分一死;不盈十牛以下,及受服牛者卒歲死牛三以上,吏主者、徒食牛者及令、丞皆有罪。

    御中發徵,乏弗行,貲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誶;六日到旬,貲一盾;過旬,貲一甲。其得(也),及詣。水雨,除興。興徒以為邑中之紅(功)者,令(嫴)堵卒歲。未卒堵壞,司空將紅(功)及君子主堵者有罪,令其徒復垣之,勿計為aㄡ媯。縣葆禁苑、公馬牛苑,興徒以斬(塹)垣離(籬)散及補繕之,輒以效苑吏,苑吏循之。未卒歲或壞(),令縣復興徒為之,而勿計為aㄡ媯。卒歲而或()壞,過三堵以上,縣葆者補繕之;三堵以下,及雖未盈卒歲而或睿i)道出入,令苑輒自補繕之。

    譯文:為朝廷征發徭役,如耽擱不加征發,應罰二甲。遲到三天到五天,斥責;六天到十天,罰一盾;超過十天,罰一甲。所征發人數已足,應盡速送抵服役處所。降雨不能動工,可免除本次征發。征發徒作城邑的工程,要對所築的牆擔保一年。不滿一年而牆壞,主持工程的司空和負責該牆的君子有罪,令原來修牆的徒重新修築,不得算入服徭役的時間。縣應維修禁苑及牧養官有牛馬的苑囿,徵發徒眾為苑囿建造墊壕、牆垣、藩籬並加補修,修好即上交苑吏,由苑吏加以巡視。不滿一年而有毀缺,令該縣重征發徒眾建造,而不得算入服徭役的時間。滿一年而缺毀,牆面超過三方丈的,由維修的縣補修;不到三方丈大,以及雖未滿一年而有人私加破壞由之出入的,令該苑即自行補修。

    而相對而言,《秦律》在很多方面比起之後的封建王朝都要厚道不少:

    受(授)衣者,夏衣以四月盡六月稟之,冬衣以九月盡十一月稟之,過時者勿稟。後計冬衣來年。囚有寒者為褐衣。為布一,用枲三斤。為褐以稟衣;大褐一,用枲十八斤,直(值)六十錢;中褐一,用枲十四斤,直(值)六錢;小褐一,用枲十一斤,直(值)卅六錢。已稟衣,有餘褐十以上,輸大內,與計偕。都官其官,隸臣妾、舂城旦毋用。在咸陽者致其衣大內,在它縣者致衣從事之縣。縣、大內皆聽其官致,以律稟衣。

    譯文:發放衣服的,夏衣從四月到六月底發給,冬衣從九月到十一月底發給,過期不領的不再發給。冬衣應記在下一年帳上。囚犯寒冷可做褐衣。做(此字為左「巾」右「冢」)布一條,用粗麻三斤。做發放用的褐衣:大褐衣一件,用粗麻十八斤,值六十錢;中褐衣一件,用粗麻十四折,值四十六錢;小褐衣一件,用粗麻十一斤,值三十六錢。發放過衣服以後,剩餘褐衣十件以上,應送交大內,與每年的帳簿同時繳送。都官有用……其官,隸臣妾、舂城旦不得用。在咸陽服役的,憑券向大內領衣;在其他縣服役的,憑券向所在的縣領衣。縣或大內都按照其所屬機構所發的券,依法律規定發給衣服。

    稟衣者,隸臣、府隸之毋(無)妻者及城旦,冬人百一十錢,夏五十五錢;其小者冬七十七錢,夏四錢。舂冬人五十五錢,夏四錢;其小者冬x四錢,夏卅三錢。隸臣妾之老及小不能自衣者,如舂衣,亡、不仁其主及官者,衣如隸臣妾。

    譯文:領取衣服的,隸臣、府隸中沒有妻的以及城旦,冬季每人繳一百一十錢,夏季五十五錢;其中屬於小的,冬季七十七錢,夏季四十四錢。春,冬季每人繳五十五錢,夏季四十四錢;其中小的,冬季四十四錢,夏季三十三錢;隸臣妾屬於老、小,不能自備衣服的,按春的標準給衣。逃亡或冒犯主人、官長的臣妾按隸臣的標準給衣。

    官嗇夫免,復為嗇夫,而坐其故官以貲賞(償)及有它責(債),貧窶毋(無)以賞(償)者,稍肫渲取16率騁再p(償)之,弗得居;其免也),令以律居之。官嗇夫免,效其官而有不備者,令與其稗官分,如其事。吏坐官以負賞(償),未而死,及有罪以收,抉出其分。其已分而死,及恆作官府以負責(債),牧將公畜生而殺、亡之,未賞(償)及居之未備而死,皆出之,毋責妻、同居。

    譯文:機構的嗇夫免職,以後又任嗇夫,由於前任時間有罪應繳錢財賠償,以及有其他債務,而因貧困無力償還的,應分期扣除其俸祿和口糧作為賠償,不得令他居作;尚未分擔而死去,以及因有罪而被捕,應免去其所分擔的一份。如已分擔而死去,以及為官府經營手工業而負債,或放牧官有牲畜而將牲畜殺死、丟失,尚未償還及居作未完而死去,都可免除,不必責令其妻和同居者賠償。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但是無可疑問的是,真正涉及肉刑以及死刑的條文,不足十之一二。

    ……

    所以在這方面而言,張嘉師最後沒有進行大幅度修改秦律,最主要就是因為《秦律》相對而言,已經比較完善。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Babcorn

LV:9 元老

追蹤
  • 986

    主題

  • 920465

    回文

  • 38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