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大朝會(43)
馬援在這個被改變的世界當中,成為了湛盧劍的繼承者。
在張嘉師從扶蘇手中得到了湛盧劍之後,張嘉師手中已經聚集了多把先秦名劍以及作為大秦帝國象徵的定秦劍。
其中,鹿盧劍以及定秦劍在張嘉師病死之後,在其的喪禮上被白狼以及紅雲帶走。而剩下的數把名劍則是先後得到了它們的傳承者。
湛盧劍是仁慈之劍,在張嘉師沒有病死之前,湛盧劍就成為了張瑛的佩劍,這麼一個情況可以說是出乎張嘉師的意料之外。但是在細想一番之後,張嘉師也不認為湛盧劍成為張瑛作為它的新主人,主要就是這把劍的「胡鬧」。相反,張嘉師很清楚以自己的庶長子的作風,與早已經死去的公子扶蘇有一些類似之處。
想到了這麼一點的張嘉師,則是有些恍然了。
而干將劍以及莫邪劍兩把劍作為張嘉師與虞姬的佩劍,在張嘉師死後半年,虞姬無疾而終之後,兩把劍則是分別放在了張嘉師與虞姬的棺木內,作為陪葬品。
按照虞姬的想法,這兩把寶劍也不需要作為陪葬品,但是在想到了張嘉師的身邊並沒有名劍相伴,虞姬在嘆息一番之後,也只能夠讓干將劍與莫邪劍作為陪葬品。
在歷史當中,雖然不時傳出張嘉師的陵墓被盜掘的消息,但是在多年之後的考古當中發現,張嘉師的陵墓雖然多次受到盜墓賊的破壞,但是毫無疑問的事情是,干將劍以及莫邪劍兩把寶劍並沒有被盜走,而張嘉師與其妻妾的諸多棺木同樣也沒有被破壞。
也許這些流傳的消息,更多的只不過是大秦帝國皇室為了保護張嘉師的陵墓而散佈出來的假消息。
畢竟在張嘉師的陵墓當中,最值錢的也許也就是干將劍以及莫邪劍了。
而張嘉師從胡亥手中得到的太阿劍,則是成為了文皇帝嬴珣的佩劍,再之後則是成為了大秦帝國歷代皇帝的象徵。
也許在大秦帝國當中,大秦帝國最為尊貴的寶劍是被帶走的定秦劍,但是假如論影響力的話,則是以數十位大秦帝國君主先後作為佩劍的太阿劍為首。
而張嘉師手中所得到的名劍當中,也就是只有湛盧劍是流傳在外的。
而在張瑛死後,湛盧劍就被張琇封存起來,作為宗廟的鎮守寶劍。而在一百多年後,因為機緣巧合之下,馬援成為了湛盧劍的新主人。
……
作為一把仁慈之劍,湛盧劍手中有沒有染過鮮血,這一點已經沒有幾個人知道。但是馬援心中很清楚,湛盧劍雖然被稱之為仁慈之劍,但是其仁慈的名義並不是劍的本身,而是使用者的品性。可以說,湛盧劍之所以有仁慈之名,最主要的還是湛盧劍的佩戴者的仁義受到很多人的稱頌。
他馬援雖然算不上一個仁者,但是也不是一個殘忍好殺的人。當然,在馬援的心中,他也有著自己的觀點,那就是懲罰罪惡即使褒獎良善。
所以在知道了張淵對他的這個安排之後,馬援也沒有多想什麼,而是希望這個世界能夠因為一些罪惡的減少而變相增加良善的機會。
若是張嘉師知道了馬援的想法,都不知道他該哭還是該笑了。
畢竟在這個時候而言,馬援的這種思維方式,就好比是佛家常理那般,要是張嘉師知道這個事情,都說不定會吐糟一句:「你丫的是不是也是穿越者?」
……………………………………………………分割線……………………………………
為了完成這樣的安排,張淵以及其他幾個家族的族長為馬援調動了不少的資源。其中甚至是包括一些重型攻城器械。
這些物資在大秦帝國自然是備受禁止流通在外的器械,但是對於咸陽張家以及其他家族而言,想要在一些方面得到了這些物資,還不是什麼大問題。當然,這些物資主要還是嬴秀在私下命令相應的人員進行調撥的。若是讓張淵他們拿出這些器械,先不說他們「拿」不拿得出來,光是以嬴秀的情況而言,這都不見得是一個可以顯擺的玩意。
所以,這些重型器械,主要就是從晉南郡以及晉北郡兩地調撥過來。
而在晉南郡以及晉北郡前往馬援所在的山寨的距離也不算太近,而且因為太行山的盜匪多如牛毛,所以為了避免一些意外的發生,這些重型器械主要還是依靠一支一百人左右的運輸隊進行相應的運輸。
也許,這些運輸隊能夠杜絕一些小型的盜匪的「非分之想」,但是同樣毫無疑問的是,這一支運輸隊的出現,也讓一些勢力覺察到一些情況。
畢竟這些勢力雖然並不是這一次「舞台」的主角,但是對於他們而言,想要讓他們在這方面無動於衷,還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所以在這一條道路上,這一個運輸隊雖然相對而言算得上是比較安全。但是更多的,這一支運輸隊所運輸的物品可以說已經成為了一個半公開的秘密。
若非因為這樣的情況被似乎因為一些突發情況而弄得手足無措的王莽以及其心腹無視掉,恐怕馬援需要面對的將會是一個有所準備,很多方面都有一定加強的塢堡。
而想要攻下那個時候的王氏家族的根基所在,那麼必然需要馬援甚至是大秦帝國付出更為慘重的代價。
……
公元28年9月26日,在阿房宮的後宮範圍內,呈現出一片慶喜的氣氛。因為在這一天,嬴秀將會迎娶郭聖通作為其第一個妃子。
但是王莽以及其心腹甄豐等人可就沒有嬴秀那麼好的心情了。因為在這一段時間以來,感覺到處境似乎越發不妙的他們以及王氏家族的其他黨羽,都有一種莫名的危機感。
王莽自然不認為這麼一個情況是他杞人憂天。但是在沒有確切證據證明嬴秀已經準備對他以及王氏家族動手的情況下,王莽認為他貿然的決定反而會讓勢態變得更加惡劣。
而包括他的兒子王匡在內的人都認為眼下只能夠放手一搏,但是王莽認為,在貿然行事的情況下面對包括咸陽張家甚至是與大秦皇族聯手的幾個大家族,用膝蓋想都知道下場會如何。
王莽不認為他懼怕了這些固有的強大勢力,但是這些勢力所擁有的底蘊甚至是明面上的實力,卻讓王莽不得不處於一個投鼠忌器的心態當中。
畢竟王氏家族眼下的力量可以說今非昔比,在先後被嬴秀坑了兩次之後,眼下的王氏家族雖然看起來依舊是有著相當渾厚的力量,但是他很明白,這樣的力量在很多家族的面前,已經不是一種威脅,反而是一種誘惑。
王莽知道,只要他判斷錯誤的前提下再走錯一步棋,那麼等待他以及王氏家族的,必然就是一個非常淒慘的下場。
王莽不是不願意冒險賭一把,而是在他明白到自己已經無法再這個情況下肆無忌憚的「豪賭」的前提下,他也就只能夠看一步走一步。
最起碼,王莽不認為這幾天會是嬴秀親自動手對付他們的時機。畢竟嬴秀雖然是大秦帝國的皇帝,但是相比起關中地區,很多關東的家族並不是太過聽從嬴秀的命令。甚至是可以算得上有不少家族看到了大秦帝國的皇帝局面處於劣勢的情況下,很多人都有著一些陽奉陰違的行事方針。
這一個情況也不是嬴秀登基為帝之後才出現的。恰好相反,大秦帝國眼下的中央權柄的衰落,並不是嬴秀的責任。最起碼,王莽自己都認為,若非是嬴康的當年的行動所連累,恐怕眼下的嬴秀所面對的處境會好得多。
畢竟也是因為嬴康的判斷錯誤,王氏家族才能夠壯大到這一個地步。
假如說一個家族的崛起有著皇帝的扶持才能夠扶搖直上的話,那麼眼下的嬴秀與王氏家族,明顯就是一個正在相互之間進行強烈對抗的存在。
或者是說,眼下的嬴秀已經有了進一步的行動計畫,正在等待相應的機會而已。
……
大秦帝國確立起以皇帝為主體的中央集權制度,是始皇帝時期便已經確定這個基調。
當其時的秦王嬴政統一全國後,認為自己德高三皇,功超五帝,王的稱號已不能顯示他的至高無上的權勢和地位,於是更改名號,把古代傳說中的三皇、五帝的稱號合而為一,號稱「皇帝「。從此,皇帝便成為封建國家最高統治者的稱號。
此外,還規定皇帝自稱「朕「,命稱「制「,令稱「詔「,印稱「璽「。廢除子議父、臣議君的「謚法「,規定皇帝按照世代排列,第一代稱始皇帝,後世以二世、三世計,以至「傳之無窮「。這些規定都表明皇帝的神聖地位和至高無上的權力。也使皇帝將國家的司法,立法和行政,軍事等大權總攬於一人之手。
同時,秦始皇承認土地私有合法化的法令。黔首之稱,在戰國時已經廣泛使用,含義與當時常見的「民」、「庶民」相同。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下令「更名民曰黔首」(《史記?秦始皇本紀》)。這是秦統一中國後更定名物制度的內容之一。
黔,黑色,《說文解字?黑部》:「黔,黎也。從黑從今聲。秦謂民為黔首,謂黑色也。」
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下令「使黔首自實田」,即命令佔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農,按照當時實際佔有土地的數額,向封建政府呈報。政府承認私有土地的合法性,並依此徵收田租。
而在胡亥繼位為帝之後的內亂戰爭當中,張嘉師的力挽狂瀾,同樣也為大秦帝國的中央集權制度已進行相應的強化。
同時為了讓大秦帝國減輕土地兼併帶來的危害,張嘉師修改了土地使用權限,讓大秦帝國的土地使用權限收歸國有而民眾則是擁有暫時的土地使用權利。
雖然說張嘉師並沒有預料到,在第一次土地再次進行分配的時候,江東地區會再次爆發大規模的起義,但是也就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大秦帝國至今的土地兼併現象並不算太過嚴重。
這也可以算得上是一種矛盾的現象。
土地私有合法化,促進了大土地所有制以及封建地主經濟的發展。同時,也使地主階級利用土地剝削人民成為合法,壓在農民身上的地租、賦稅以及各種徭役也愈來愈重。
而張嘉師採取土地收歸國有的決策,無疑是觸動了原有的既得利益者的根本利益。而張嘉師有著這樣的底蘊以及實力,無視這些在戰亂當中實力損失慘重的既得利益者的微弱的威脅,正式確定起土地收歸國有的政策。
雖然在之後的歷史當中,哪怕是嬴秀眼下當政的時期,大秦帝國的土地兼併現象也有逐漸失控的苗頭,但是毫無疑問的是,一旦一個君主有能力堅決擁護張嘉師當初制定的國策,只要並不是太過複雜的情況,大秦帝國所面臨的土地兼併現象,想要惡化下去的難度並不小。
這也就演變出一種中央集權制度與地方制度的強弱對比的效應。
畢竟自古以來,只要國家存在,就會存在地方和中央的權力分配問題。至於怎樣分配才能使國家得到穩定的同時又能促進社會的發展,始終是政治一直要解決且每一個時期都不易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到為止也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模式,各國都會根據不同的國情採用不同的政治體制,以促進各自國家的發展。一般而言,如果中央權力過於集中,地方發展就是失去活力,地方只是聽命於中央而沒有太多的自主權,地方的發展就不會主動,沒有地方的主動發展只依靠一個中央政府則全國的發展肯定就會受到制約。但是如果地方權力過大,中央不能統領控制地方,則地方權力的分散就會造成地區發展的不均衡,進而也會影響國家的發展。
而土地收歸國有正如中央集權的力度很好,得到了堅實的支持,土地兼併的地方苗頭自然就無法惡化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