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玄幻] 定秦曲 作者:蒼穹戰狼(連載中)

 
Babcorn 2016-12-14 15:51:10 發表於 玄幻奇幻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949 44150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4:13
第608章 宴會與飲食文化(上)

    張嘉師儘管是穿越者,但是就當其時的食物的改進而言,更多算是一種硬件方面的改良。

    比如說將鐵鍋什麼的取代有可能會導致銅跟鉛中毒的青銅餐具。

    至於一些「軟件」方面的配置,比如說食材什麼的,張嘉師就表示呵呵了。

    因為這方面而言,並不是他不想做到後世的那種事情,而是更多的屬於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中國的飲食歷史,同樣也經過相應的變遷:

    根據後世考古的研究,50多萬年前北京人就知道使用火來燒烤食物。這一種情況讓中國神話中的燧人氏淚目,因為按照相應的情況而言,燧人氏還遠遠沒有當時的北京人那麼久遠。

    畢竟就算是神話什麼的,想要流傳下來,起碼都得有相應的傳承。而北京人的時期,沒有任何資料證明對方有文字甚至是相對系統的語言,所以就算是神話,也不太可能是北京人流傳下來的。

    從新石器時代直到殷商時期,對穀物的加工一直比較原始簡單。先民們通過碾盤、碾棒、杵臼等對穀物進行粗加工,難以提供大量去殼淨米。到了周代,石豈的出現,是穀物初加工方法的一次飛躍。石豈,即石磨。穀物的初加工,由以碾舂為主變為以磨為主。隨著石磨的普及,周人的飲食狀況有了很大的改善。

    與穀物加工相比,周代的肉類加工更為考究。而且,作為對肉類初加工的選割,與後期烹製具有同樣的重要性。尤其是周王室貴族在祭祀、宴會時所享用的各種肉類,其選割及烹製,由專設的官署「內饔」與「外饔」執掌。周人已完全懂得選擇無病、無特殊腥臊異味而又健壯的畜禽,並辨別畜禽各部位,然後施行宰割。在進食時,各式各樣的菜餚都有固定的位置,取食也按一定程序進行,這些都是由肉類所切割成不同形狀所決定的。

    有一個成語很明確的說明了在周朝以及戰國時期,中國人的飲食文明已經達到了相應的高度。而這個成語就是出自《莊子?內篇?養生主》的「庖丁解牛」。

    有一個名叫丁的廚師替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觸的地方,肩所靠著的地方,腳所踩著的地方,膝所頂著的地方,都發出皮骨相離聲,刀子刺進去時響聲更大,這些聲音沒有不合乎音律的。它竟然同《桑林》、《經首》兩首樂曲伴奏的舞蹈節奏合拍。

    梁惠王說:「嘻!好啊!你的技術怎麼會高明到這種程度呢?」

    庖丁放下刀子回答說:「臣下所探究的是事物的規律,這已經超過了對於宰牛技術的追求。當初我剛開始宰牛的時候,對於牛體的結構還不瞭解,無非看見的只是整頭的牛。三年之後,見到的是牛的內部肌理筋骨,再也看不見整頭的牛了。現在宰牛的時候,臣下只是用精神去接觸牛的身體就可以了,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就像視覺停止活動了而全憑精神意願在活動。順著牛體的肌理結構,劈開筋骨間大的空隙,沿著骨節間的空穴使刀,都是依順著牛體本來的結構。宰牛的刀從來沒有碰過經絡相連的地方、緊附在骨頭上的肌肉和肌肉聚結的地方,更何況股部的大骨呢?技術高明的廚工每年換一把刀,是因為他們用刀子去割肉。技術一般的廚工每月換一把刀,是因為他們用刀子去砍骨頭。現在臣下的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牛數千頭,而刀口卻像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的一樣。牛身上的骨節是有空隙的,可是刀刃卻並不厚,用這樣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節,那麼在運轉刀刃時一定寬綽而有餘地了,因此用了十九年而刀刃仍像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一樣。雖然如此,可是每當碰上筋骨交錯的地方,我一見那裡難以下刀,就十分警懼而小心翼翼,目光集中,動作放慢。刀子輕輕地動一下,嘩啦一聲骨肉就已經分離,像一堆泥土散落在地上了。我提起刀站著,為這一成功而得意地四下環顧,一副悠然自得、心滿意足的樣子。拭好了刀把它收藏起來。」

    梁惠王說:「好啊!我聽了庖丁的話,學到了養生之道啊。」

    從以上的解說可以看到,庖丁解牛從很多方面而言說明了戰國時期在宰殺牲畜的時候,已經有了一套完整的步驟,並且一些高明的廚師,他能夠憑藉自己的經驗來輕鬆分割一隻牲畜。

    周代《周禮﹒天官》提及了被成為「八珍」的食物製作方式:「珍用八物」、「八珍之齊」。而這些製作方式套用《禮記》的相應描述,則是如下:淳熬(肉醬油澆飯)、淳母(肉醬油澆黃米飯)、炮豚(煨烤炸燉乳豬)、炮羊(煨烤炸燉羔羊)、搗珍(燒牛、羊、鹿裡脊)、漬珍(酒糖牛羊肉)、熬珍(類似五香牛肉乾)和肝遼(網油烤狗肝)八種食品,這也或者是指八種烹調肉類食物的辦法。

    後世有人認為八珍的說法是指八種當其時可以被食用的肉類,但是張嘉師知道,八珍確實是八種烹調方式。因為在西周時期,除了熬珍並不是指肉乾之外,而是指燉肉湯之外,其他的製作方式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後世有人質疑周朝沒有糖,自然不太可能製作出什麼酒糖牛羊肉,但是張嘉師表示,在西周時期就已經有麥芽糖之類的玩意,漬珍就是一種添加了飴糖的烹調方式,而燉肉湯的話,則是基本屬於一種流傳下來的食物烹調方式了。

    後世的人有一種觀點,那就是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出現了後世四大名菜的雛形。

    春秋戰國時期,各個民族的互相融合,在飲食文化上逐漸形成了南北兩大風味。在北方,古齊魯飲食文化歷史悠久,烹飪技術比較發達,形成了中國最早的地方風味菜——魯菜的雛形。

    在南方,楚人統一了東南半壁江山,佔有今天的「魚米之鄉」。「春有刀鱭,夏有鰣,秋有肥鴨,冬有蔬」。一年四季,水產畜禽菜蔬聯蹁上市,為烹飪技術發展提供了優越的物質條件。由於又融匯了南方很多民族的民風、民俗和飲食習慣,逐漸形成了今天蘇菜的雛形。

    在西邊,秦國佔領了古代的巴國、蜀國,接著派李冰將水患之鄉改造成「天府之國」,加之有大批漢中移民的到來,結合當地的氣候、風俗以及古代巴國、蜀國的傳統飲食,產生了至今影響巨大的川菜的前身。

    秦國的統一大業進行到後期,秦末發兵兼併桂林、南海和像三郡,建立南越國。漢高祖十一年受封為南越王。利用廣州地處東南沿海,珠江三角洲氣候溫和,物產豐富,可供食用的動植物品種繁多,水陸交通四通八達的優勢,建立了嶺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裡飲食比較發達,目前廣東的飲食文化,其實就是由趙佗將中原地區先進的烹飪藝術和器具引入嶺,結合當地的飲食資源,使「飛、潛、動、植」皆為佳餚,並流傳至今,形兼收並蓄的飲食風尚,產生了粵菜的雛形。

    這一種說法張嘉師認為有一點道理之餘,也不得不說這些說法更多屬於扯談。

    魯菜的情況張嘉師瞭解不多,但是蘇菜則是在某一個方面而言,更多是起源於春秋戰國的吳越兩國的飲食風格,與楚國並沒有相應的關係。畢竟在一開始,吳國與越國才是這一片地區的統治者,其飲食風格流傳下來,並且結合後來攻滅越國的楚國的飲食風格,才逐漸形成蘇菜的基礎。

    而川菜的情況,張嘉師表示:麻辣才是川菜的風格,眼下他都想搞鼓出麻辣燙,然而並沒有卵用,因為麻辣燙的主要材料是辣椒而不是花椒,辣椒可不是中國本土產物,而是美洲那邊的本土產物。

    根據考古學家估計,早在公元前5000年美索亞美利加人(瑪雅人)就開始吃辣椒了,而在公元前7000年的時候就在此生長了,所以辣椒可以說是人類種植的最古老的農作物之一。最初發現於美索亞美利加的一年生辣椒,包括了番椒、甜椒和墨西哥胡椒。

    南美洲:在哥倫布去美洲途中發現辣椒的味道之前很久,辣椒就一直在美洲了。實際上,由於哥倫布把辣椒與印度發現的胡椒混淆了起來,後來哥倫布把辣椒帶回了西班牙,說它是一種香料,雖然它是茄屬類植物,但哥倫布的錯誤並沒有妨礙辣椒幾乎立刻就傳遍了全世界。而很有名的風鈴椒最早就是發現於南美洲的。

    非洲:非洲人對有姜味和辣味的「天堂穀物」很喜愛,這使他們非常容易把開胃的辣椒吸納到自己的食譜中。僅僅幾年的功夫,借由葡萄牙人的引薦,辣椒便一直傳播到了非洲大陸東邊的莫桑比克。當時,葡萄牙人撒下了購買非洲奴隸的大網,而他們在哪裡買奴隸,他們就把辣椒帶到哪裡,這樣辣椒也就迅速在非洲大陸傳播開來。

    歐洲:最初歐洲人不大接受辣椒。辣椒從西班牙進入安特衛普,然後在1526年來到意大利,1548年又來到英國。許多理論都認為,是******商人把辣椒從印度經由波斯灣帶到阿勒頗(敘利亞西北部)或亞歷山大城(埃及),然後再往北進入東歐的。另一種說法認為,是土耳其人把辣椒從亞洲帶入東歐的:經由波斯灣和小亞細亞和黑海進入土耳其在1526年所征服的匈牙利。接著,辣椒從匈牙利又進入德國。第三種可能性是葡萄牙人從它的殖民地之一霍爾木茲把辣椒出口到東歐,與來自印度的黑胡椒競爭。

    北美洲:雖然在墨西哥種植辣椒已有數個世紀,但是直到奴隸貿易全面盛行後辣椒才在北美出現。辣椒在非洲人食品中的盛行促成了它向新大陸的傳播。非洲人非常喜歡吃辣椒,以至於奴隸販子在跨越大西洋的航行中不得不攜帶大量辣椒。而且,為了讓非洲奴隸在北美生活時保持他們的飲食習慣,種植園主也不得不種植辣椒。結果,17世紀以後,辣椒在北美安頓了下來。

    亞洲:明代時期辣椒傳入中國。史料記載貴州、湖南一帶最早開始吃辣椒的時間在清乾隆年間,而普遍開始吃辣椒更遲至道光以後。之後中國各地普遍栽培,是中國境內最晚傳入卻用量最大且最廣泛的香辛料。

    明《草花譜》記載了「番椒」,最初吃辣椒的中國人都在長江下游,即所謂「下江人」。下江人嘗試辣椒之時,四川人尚不知辣椒為何物。有趣的是,辣椒最先從江浙、兩廣傳進來,但是沒有在那些地方被充分利用,卻在長江上游、西南地區氾濫起來。到了清代嘉慶以後,黔、湘、川、贛幾省已經「種以為蔬」、「無椒芥不下箸也,湯則多有之」、「擇其極辣者,且每飯每菜,非辣不可」。說明川人吃辣椒的歷史也就約四百多年。

    好吧,若是說川菜的雛形,估計形成時期應該是最晚的,或者是說,以麻辣為主的川菜特色,形成時期應該不會早於明末。

    明代高濂撰寫《遵生八箋》(1591年),曰:「番椒叢生,白花,果儼似禿筆頭,味辣色紅,甚可觀」的描述。據此記載,通常認為,辣椒即是明朝末年傳入中國。

    所以對於春秋戰國時期形成四大菜系的雛形的這種說法,張嘉師只能在心中呵呵了。

    ……

    但是,在春秋戰國時期,一直到漢朝時期,中國的飲食文化可以說是逐漸進步的。

    隨著中國統一局面的完全誕生,漢朝皇帝擁有當時全國最為完備的食物管理系統。負責皇帝日常事物的少府所屬職官中,與飲食活動有關的有太官,湯官和導官,它們分別「主膳食」、「主餅餌」和「主擇米」。這是一個人員龐大的官吏系統。為皇帝和後宮膳食開支相等於漢代中等水平百姓二萬戶的家產。

    至於漢朝時期的少府的廚師們的相應制度是否延續於秦朝的相應情況,張嘉師一時半會之間也不好下定論。但是毫無疑問,秦朝在這方面也在一定意義上影響了漢朝在這方面的安排。

    在此時期中國飲食文化的對外傳播加劇了。張騫等人除了從西域引進了胡瓜、胡桃、胡荽、胡麻、胡蘿蔔、石榴等物產外,也把中原的桃、李、杏、梨、姜、茶葉等物產以及飲食文化傳到了西域。今天在原西域地區的漢墓出土文物中,就有來自中原的木製筷子。我國傳統燒烤技術中有一種啖炙法,也很早通過絲綢之路傳到了中亞和西亞,最終在當地形成了人們喜歡吃的烤羊肉串。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4:13
第609章 宴會與飲食文化(中)

    張嘉師對於古人的伙食很是不滿,應該是說習慣了偶爾吃一頓辛辣食物的張嘉師,不得不表示眼下對於伙食味道的改善,可以算得上是白搭。

    因為不要說辣椒,孜然,就連胡椒都沒有,談何改善這方面的情況?

    所以張嘉師對於一些情況可以說很是無奈,畢竟單憑花椒就想做出後世的那種味道,他就不得不表示呵呵噠。

    張嘉師記得以前看過一個笑話,是關於穿越者穿越到某個朝代,想吃什麼沒有什麼的笑話。

    嘛,像是這種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並且沒有辦法進行相應的改變,這種心情可是讓張嘉師哭笑不得。

    就好比是胡椒當中的兩種主要的作物,黑胡椒跟白胡椒,就不是中國的本土植物,這讓張嘉師不得不表示這算什麼破事情?

    黑胡椒原產於南印度馬拉巴海岸,在當地和在傳播之後的其他熱帶地區都有著廣泛的種植。黑胡椒的果實在熟透時會呈現黑紅色,并包含一粒種子;果實在曬乾後會成為直徑5毫米的胡椒子核果。

    乾燥的黑胡椒粉是歐洲風格菜餚的常用香料,自古以來,黑胡椒就因其在調味與醫學上的雙重價值而備受珍視。黑胡椒的香馥來自其含有的胡椒鹼。常簡稱作「胡椒」的黑胡椒粉,是全世界使用最廣泛的香料之一,在世界各地的餐桌上都可見到,通常會與精製食鹽放在一起。

    而白胡椒,也就是中國人口中的胡椒,原產東南亞,在後世種植於熱帶地區。中國台灣、福建、廣東、廣西及雲南等省區均有栽培。

    胡椒生長於蔭蔽的樹林中。生長慢,耐熱、耐寒、耐旱、耐風、耐剪、易移植。不耐水澇。栽培土質以肥沃的砂質壤土為佳,排水、光照需良好。

    胡椒外表木質攀援藤本;莖、枝無毛,節顯著膨大,常生小根。葉厚,近革質,闊卵形至卵狀長圓形,稀有近圓形,長10-15釐米,寬5-9釐米,頂端短尖,基部圓,常稍偏斜,兩面均無毛;葉脈5-7條,稀有9條,最上1對互生,離基1.5-3.5釐米從中脈發出,餘者均自基出,最外1對極柔弱,網狀脈明顯;葉柄長1-2釐米,無毛;葉鞘延長,長常為葉柄之半。花雜性,通常雌雄同株;花序與葉對生,短於葉或與葉等長;總花梗與葉柄近等長,無毛;苞片匙狀長圓形,長3-3.5釐米,中部寬約0.8毫米,頂端闊而圓,與花序軸分離,呈淺杯狀,狹長處與花序軸合生,僅邊緣分離;雄蕊2枚,花藥腎形,花絲粗短;子房球形,柱頭3-4,稀有5。漿果球形,無柄,直徑3-4毫米,成熟時紅色,未成熟時干後變黑色。花期6-10月。

    好吧,就算張嘉師知道胡椒的一些情況,都不得不表示知道這麼多都沒有什麼用處,因為他眼下可沒有辦法搞到胡椒或者是黑胡椒。

    先不說眼下似乎還亂成一團,已經步入了滅亡倒計時的孔雀王朝能不能找到黑椒,光是道路的遙遠,以及匈奴人的阻礙,張嘉師就不得不表示為了當一個吃貨而讓自己的下屬做九死一生,甚至是十死無生(粵語方言,表示一件事情沒有成功的可能性或者是死定了的意思)的事情,他就不得不放棄這種相對而言不切實際的念頭。

    而眼下大月氏人已經被匈奴人驅逐,也許不到幾年時間,大秦帝國將會面對匈奴人的全面攻勢,恐怕到了那個時候,哪怕是成功從孔雀王朝控制下的土地找到了黑胡椒,估計在返程的路上就是一個重大的考驗。

    至於從南海郡進行海運或者是從羌族控制,甚至是千里無人的區域跨越青藏高原,穿過喜馬拉雅山脈抵達孔雀王朝控制區……嘛,張嘉師認為自己想要坑下屬的話,還不如直接給他定一個莫須有的罪名更加實際。

    ……

    至於孜然,則是相對而言比較可能的事情,但是在幾年前尋找棉花的計畫失敗之後,張嘉師暫時放棄了派遣商隊前往西域的計畫。

    孜然,又名:枯茗、孜然芹,原產埃及、埃塞俄比亞。在南疆則被稱為小茴香。在後世,孜然主要分佈於印度、伊朗、土爾其、埃及、中國和前蘇聯的中亞地區,孜然為調味品之王,適宜肉類烹調,也可以作為香料使用。孜然的果實可入藥,用於治療消化不良和胃寒腹痛等症。藥用、食用價值很高。

    孜然屬於屬傘形目,其作物時間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20-40釐米,全株(除果實外)光滑無毛。葉柄長1-2釐米或近無柄,有狹披針形的鞘;葉片三出式2回羽狀全裂,末回裂片狹線形,長1.5-5釐米,寬0.3-0.5毫米。復傘形花序多數,多呈二歧式分枝,傘形花序直徑2-3釐米;總苞片3-6,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邊緣膜質,白色,頂端有長芒狀的刺,有時3深裂,不等長,長1-5釐米,反折;傘輻3-5,不等長;小傘形花序通常有7花,小總苞片3-5,與總苞片相似,頂端針芒狀,反折,較小,長3.5-5毫米,寬0.5毫米;花瓣粉紅或白色,長圓形,頂端微缺,有內折的小舌片;萼齒鑽形,長超過花柱;花柱基圓錐狀,花柱短,叉開,柱頭頭狀,分生果長圓形,兩端狹窄,長6毫米,寬1.5毫米,密被白色剛毛;每棱槽內油管1,合生面油管2,胚乳腹面微凹。花期4月,果期5月。

    張嘉師無法確定眼下的自然是否已經通過東西方之間的商貿行動,流通到西域或者是更西面的帕提亞帝國,並且開始了相應的種植行為。

    在這之前的控制著帕提亞人地區的塞硫西帝國應該也從內部的農業發展當中,為孜然這種香料的流通而做出相應的貢獻。但是這種說法張嘉師認為不可靠,因為在青玉靈書當中,關於對塞硫西帝國的描述並不多,基本上就是以帕提亞人建立的帕提亞帝國為主。

    所以在這方面而言,張嘉師也無法下定相應的決心,來在這方面進行相應的計畫安排。

    ……

    而在後世的相應歷史描述當中,塞硫西人與埃及人是有著相應的交流甚至是戰爭的記載:

    安條克二世進行反對拜占庭(應該是指伊斯坦布爾當其時的城邦國,並非後世的拜占庭帝國)、蓋拉克利亞、色雷斯的戰爭,結果在東方失去大片領土。他與印度孔雀王朝國王阿育王保持良好關係,並准許在塞琉西王國境內傳播佛教。

    安條克二世聯合馬其頓向埃及國王托勒密二世發動第二次敘利亞戰爭(公元前261年~公元前255年),奪回安那托利亞大部分失土,包括米利都、以弗所和腓尼基沿岸。前258年,安條克二世收復米利都後,推翻了殘酷的米利都僭主提馬庫斯。米利都人因此送給他相應的稱號,意即「神」。

    公元前248年,他與托勒密二世之女貝勒尼基結婚,並與前妻勞迪絲一世(laodicei)繼絕了關係,並給予她頗大的領地,實現了塞琉古王朝與托勒密王朝的休戰。但這兩個王后在他死後引發帝國內戰和第三次敘利亞戰爭。

    塞硫西二世時期,貝勒尼基的死引發了第三次敘利亞戰爭。埃及法老(國王)托勒密三世是貝勒尼基的兄弟,托勒密三世旋即著手為被害的姊妹復仇,向新加冕的塞琉古二世宣戰。

    公元前246年塞琉古二世在第三次敘利亞戰爭中失利。托勒密三世曾一度佔領安條克城。公元前245年,勞迪絲一世要求塞琉古二世給予弟弟安條克?伊厄拉斯共同攝政權以及塞琉古領土中安那托利亞的管治權。安條克?伊厄拉斯宣佈獨立,這一舉動危及到塞琉古抵擋托勒密的努力。塞琉古帝國在敘利亞戰情直轉而下,於公元前241年塞琉古與托勒密議和並割讓敘利亞北岸沿海地區給埃及。托勒密三世攻下了安提阿的要塞,殺死了勞迪絲一世萊奧迪西。然後他向東深入北方王的領土,劫掠巴比倫,再向印度進發。

    從以上的記載可以看見,在數十年的時間內,塞硫西人與埃及人的托勒密王朝有著很深的恩怨糾纏以及民間的相應交流,原產自埃及地區的黑椒很有可能在這一段時間或者是之前的亞歷山大帝國時期移植到中亞地區。

    亞歷山大帝國橫跨歐亞非三個大陸,在內部之間的聯繫也許由於亞歷山大早死,而沒有太大的改變,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也是自然被移植的重要契機。

    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在籌備遠征阿拉伯半島時突然病亡,時年33歲。由於帝國初建,體制尚不完善,且亞歷山大年富力強,未曾考慮和安排繼承問題,所以他留下的權力真空無人能夠填補。中央權力迅速解體,各地總督擁兵自立,為爭奪亞力山大的遺產展開你死我活的鬥爭。公元前301年,在弗裡基亞的伊浦蘇斯之役(又被稱為繼承者之役)結束了爭執,帝國分裂為一些獨立的王國,其中以亞歷山大部將建立的托勒密王國(公元前305—30年),塞琉古王國(公元前312—64年)和馬其頓王國最為強大。由於這一時期是希臘文化在北非、西亞廣泛傳播的時期,也是希臘文化和東方文化廣泛交流的時期,因此在歷史中,自亞歷山大帝國崩潰到最後一個希臘人統治的王國——托勒密王國滅亡為止這段時間被稱作「希臘化時代」。

    卡山得統治希臘,呂辛馬庫斯佔據色雷斯,被稱為「勝利者」的塞琉古一世得到了美索不達米亞和伊朗,而托勒密一世分得黎凡特(指地中海東部諸國)和埃及。安提柯一世在小亞細亞和敘利亞建立了短暫的統治,但很快就被另外四個將領擊敗。對印度領土的控制也只是曇花一現,當塞琉古一世被旃陀羅笈多?孔雀(孔雀王朝的第一個皇帝)擊敗時即歸於結束。

    安提柯一世可能是一個軍事能力相當高的指揮官,因為若非如此,恐怕在第四次繼業者戰爭(公元前308年到公元前301年)當中,也不會被其他四個後亞歷山大時期的國家一起攜手圍攻。

    因為在這之前的三次繼業者戰爭當中,他們這些國家的矛盾同樣也相當深刻。

    公元前308年,繼業者戰爭再次爆發。托勒密將勢力抗展至愛琴海及塞浦路斯,同時塞琉古到了東方巡視以鞏固他在亞歷山大帝國東部龐大疆土的控制。安提柯重燃戰火,派遣兒子德米特裡重奪希臘。前307年,他取下雅典、趕走了卡山德派駐的總督?德米特裡並宣稱雅典重獲自由。然後德米特裡將矛頭指向托勒密,他於前306年在薩拉米斯戰役入侵塞浦路斯並擊潰托勒密艦隊。這次勝利之後,安提柯與德米特裡一起稱王,未幾托勒密、塞琉古、利西馬科斯及卡山德相繼自立為王。

    前306年,安提柯企圖進侵埃及,但暴風令德米特裡無法為他補給,他只好返回老家。這時候,卡山德及托勒密都變得較弱,而塞琉古卻仍然佔據東部,安提柯及德米特裡轉而眈視羅得島。在前305年,羅得島遭德米特裡圍攻,托勒密、利西馬科斯及卡山德同時派兵支援。最終,羅得島人與德米特裡妥協,他們承諾會支特安提柯及德米特裡對付所有敵人,翦除他們的最大盟友托勒密。但是在後來托勒密贏得「救星」的稱號,因他阻止了羅得島的淪陷,只不過勝利最終還是屬於德米特裡的,因他可全力攻打希臘的卡山德。德米特裡折返希臘,打敗卡山德,並成立新的希臘聯盟以保衛希臘城市對抗付所有敵人(尤其是卡山德)。德米特裡便是聯盟軍的大將軍。

    在這些戰禍中,卡山德表面上是尋求和平,但安提柯卻拒絕所求,而且德米特裡入侵色薩利。在那裡,德米特裡與卡山德互相拉鋸交戰。這次,卡山德召來盟友支援,而利西馬科斯的入侵安那托利亞,又逼使德米特裡安離開色薩利及派遣軍隊到小亞細亞協助他父親。在得到卡山得的幫助,利西馬科斯得以在西安那托尼亞橫行。但沒多久(前301年),他被安提柯及德米特裡孤立於伊普蘇斯。塞琉古的介入至為關鍵,他在伊普蘇斯戰役(ipsus)中及時到來拯救了利西馬科斯且徹底摧毀了安提柯的軍隊。安提柯戰死沙場,德米特裡則逃回希臘以圖保存實力。利西馬科斯與塞琉古兩人瓜分了安提柯留下的在亞洲的領土:利西馬科斯接管了西小亞細亞,而塞琉古則接收其餘的部分,翦除了奇裡乞亞及呂基亞分給了戰役中有功的、卡山德的兄弟。

    ……

    張嘉師在宴會的食物安排的考慮上,想到了這種在一百多年前的歷史,他也覺得好笑,因為他也許是因為確實閒了點,才會在孜然的事情上想到了這樣的事情。

    但是不過如何,儘管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張嘉師還是儘可能的想到了一些在宴會上使用的後世烹調方式所需要做到的菜式。

    而張嘉師並不知道的事情是,自己在這一方面的安排,會開創了一個先河,他同樣沒有想到的事情是,自己居然會在十幾年後,會逐漸將大秦帝國的兵鋒,揮戈西向。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4:14
第610章 宴會與飲食文化(下)

    儘管就眼下的情況而言,張嘉師受限於原材料問題,想要做出一些辛辣的食物,無疑叫做扯談,但是在一些事情當中,張嘉師還是能夠進行少部分來自後世的菜式的烹調方式。

    畢竟大秦帝國並不是處於這方面的一片空白,而少府這一個作為皇室財務組織的官方機構,同樣也掌管著皇帝的伙食以及一些方面的情況,只不過少府在這方面的分工,並沒有後世大秦帝國那麼精緻而已。

    而且就菜式問題而言,張嘉師主要選擇的是在後世的幾大中國菜系當中,最不傾向使用辣椒的粵菜。

    很多原材料在眼下,哪怕是找不到,但是也能夠找到相應的替代品,這一點無疑是粵菜最為佔據優勢。

    粵菜的起源已經無法詳細追溯,只不過毫無疑問,粵菜算得上是集百家之大成者,因為粵菜的發展,很多時候跟戰亂南遷到後世廣東地區的人員有著直接關係。

    無論是宋末的戰亂,亦或是明末的戰亂,都可以說是粵菜的一個發展巔峰。

    其他時候,粵菜的發展可以說是被南遷或者是因為罪行而被判處位於廣東一帶的徒刑的人員所帶動的。

    所以說粵菜是集百家之大成者,並沒有太大的疑問。

    但是粵菜在成型之後,並不傾向使用辣椒,這一點可以說是眼下最為適合在大朝會宴會上使用的菜式。

    因為張嘉師眼下還真的不知道自己該在什麼找到辣椒這種玩意,或者是說辣椒會在什麼時候能夠傳入中國,就不是他所能夠控制的了。

    畢竟眼下想要找到原產南美地區的辣椒,要麼選擇橫渡太平洋這一條無疑是送死的道路,要麼就是選擇沿著東北亞海岸線北上白令海峽,然後儘管短時間的渡海,從後世的阿拉斯加沿著落基山脈南下,抵達後世的瑪雅人選擇定居的安第斯山脈東面。

    當然,選擇這一條道路的情況也不會好多少,因為秦人還無法太過習慣更加嚴寒的氣候,說不定他派遣的人員抵達後世漠河以北數百公里,估計就得因為人員的大幅度凍傷,最終不得不放棄甚至是還沒有等這些人回來,就會因為嚴寒氣候全軍覆沒。

    張嘉師不得不對眼下居住在美洲大陸的土著人,他們先祖運氣的佩服。因為在人類遷移的路線當中,毫無疑問,從東北亞地區前往美洲大陸,所選擇的最有可能就是從白令海峽前往美洲大陸,然後分成了後世的愛斯基摩人,印第安人以及位於南美洲的瑪雅人為主體的三個人種。

    至於愛斯基摩人的文字為何以斯夫拉文以及拉丁文為主,這一點張嘉師還真的不知道了,按照張嘉師自己的猜想,有可能是愛斯基摩人的文字是後世歐洲人發現美洲大陸之後才創作出來的,因為愛斯基摩人的文字,一開始就是以拉丁文為主體,然後才輔以使用斯夫拉文字。

    所以在這一方面而言,張嘉師不認為奇蹟是能夠多次創造出來的,而眼下大秦帝國的海運能力依舊無法支持其海軍船隊進行中遠程的航海,所以張嘉師不認為後世考古的那種獨木舟從澳大利亞,新西蘭或者是所羅門群島橫渡太平洋前往安第斯山脈東面的情況,是一個正常的例子。

    畢竟就算是大航海時代,因為各種各樣的因素全軍覆沒,船隻全部被送葬在大海深處的歐洲人船隊,比比皆是。

    也就是因為如此,張嘉師選擇的是一些不使用辣椒的菜式來作為這一次大朝會宴會的相關菜式。

    ………………………………………………分割線…………………………………………

    在這一個小型就會的安排當中,除了那種類似漢堡包的夾肉麥餅,張嘉師還做了一些有後世特色的小食。

    這些小食主要是一些偏向於零嘴之類的食物,或者是下酒菜。

    比如說什麼碳烤豬肝片,跟粵菜中使用醋來作為調味料的白雲鳳爪。

    這些菜式雖然並不需要張嘉師花費太多的腦細胞,但是毫無疑問,這種小食比起很多張嘉師想要做的食物而因為原材料的問題,根本搞鼓不出來的食物要好多了。

    比如說在後世,作為下酒菜標誌的花生,張嘉師就不得不表示,這玩意在中國確實是有原產作物,但是中國的花生眼下的種植情況基本沒有,也就是張嘉師在恢復大秦帝國的統治力之後才在一些方面找到了一些花生作物的種子……

    然而,在經過一年左右的嘗試性種植,張嘉師發現眼下的野生花生基本沒有後世的那種花生的味道,甚至是本身的含油量都不算高。

    好吧,張嘉師不得不使用最蠢的辦法來對花生做出相應的質量提升。

    就好像是他對於小麥以及高粱等作物,進行的人工培育,然後提升種子質量的雜交方式,來提升花生的作物價值。

    而在短時間內想要普及花生,甚至是用花生來作為搾取油料的原材料,張嘉師表示他在這方面,估計也就是有生之年系列了。

    ……

    但是出乎張嘉師意料之外的,那就是他麾下的文物群臣對於這些食物的興趣還是很大的。也許是因為大朝會經過了很長的一段時間,這些文武大臣的腹中也有些飢餓,他們對於這些食物也沒有什麼抱怨。

    而至於那種酸酸甜甜的白雲鳳爪,則是得到很多人的青睞。

    至於他的寶貝兒子,大秦帝國眼下的三世皇帝,則是吃的不亦樂乎。

    還好自己麾下的群臣以及自己的寶貝兒子還是很顧及吃相的,要不然張嘉師說不定會後悔自己進行這方面的相應安排。

    白雲鳳爪在後世,是廣東省廣州地區漢族傳統名菜,名字的來源是當初廣州人利用白雲山上所流的清水把雞爪洗淨,這樣有別於用自來水或者井水洗淨更為美味,入口更加爽脆,清涼。類似於山水豆腐。就因為如此,所以人們把它命名為白雲鳳爪。

    後世製作白雲鳳爪的原材料以及製作方法如下:

    雞爪、蒜、美人椒、香料(即:八角、香葉、桂皮、陳皮、草果)調料:陳村梘水、白醬油、白米醋、辣椒油、麻油。

    1、將雞爪洗淨剁去腳趾,蒜子壓爛剁成容,美人椒切碎。

    2、把初加工好的雞爪入沸水中略飛水沖涼,鍋燒熱油放入姜沖、香料炒出香味,加入適量水,調入基本味旺火燒開,下入雞爪微火浸鹵4到5分鐘倒出過冷。

    3、將滷製好的雞爪盛入湯碗內,加入適量梘水拌勻,靜置片刻至發白時用清水沖洗掉梘味待用。

    4、把蒜蓉、美人椒盛入碗中,調入基本味、澆入熱油拌均勻,隨後調入白醬油、少許麻油、白醋適量、倒入雞爪攪拌均勻,整齊擺入盤中,淋上辣椒油即成。

    然而擺在眼下,張嘉師同樣也缺少一些必要的材料,所以他思考了一下,經過一段時間的配料修改,做出了這種酸甜味道的白雲鳳爪。

    嘛,這種白雲鳳爪沒有辣椒油什麼的,還真的是抱歉了。

    張嘉師在完成這一道菜式的時候,不禁在內心中自我吐糟一下。

    因為張嘉師選擇的是一種使用高粱醋來作為醃製基礎,然後使用蜂蜜所做成的糖漿來進行調味,製作出這種酸甜口感的白雲鳳爪。

    而說到了白雲鳳爪的研究成功,張嘉師就不得不說他對於醋這種東西的改進。

    ……

    醋在後世是中國各大菜系中傳統的調味品。據相關文字記載,古代漢族勞動人民以曲作為發酵劑來發酵釀製食醋,東方醋起源於中國,據有文獻記載的釀醋歷史至少也在三千年以上。「醋」中國古稱「酢」、「醯」、「苦酒」等。「酉」是「酒」字最早的甲骨文。同時把「醋」稱之為「苦酒」,也同樣說明「醋」是起源於「酒」的。

    當然,在之前張嘉師也知道,醋有可能比起酒要早一些,因為按照一些酒類發明先祖的傳說,他們得到的更多的是醋而不是酒。

    醋是一種發酵的酸味液態調味品,多由高梁、大米、玉米、小麥以及糖類和酒類發酵製成。醋在古代稱「酢」,酢字出現在周代以前,周王室中已有了「酢人」,專管王室中酢的供應,日本仍用酢字稱醋。

    相傳古代的時候醋是酒聖杜康的兒子黑塔發明的。杜康發明了酒,他兒子黑塔在作坊裡提水、搬缸什麼都干,慢慢也學會了釀酒技術。後來,黑塔釀酒後覺得酒糟扔掉可惜,就存放起來,在缸裡浸泡。到了二十一日的酉時,一開缸,一股從來沒有聞過的香氣撲鼻而來。在濃郁的香味誘惑下,黑塔嘗了一口,酸甜兼備,味道很美,便貯藏著作為「調味漿」。這種調味漿叫什麼名字呢?黑塔把二十一日加「酉」字來命名這種調料叫「醋」。

    我國是世界上穀物釀醋最早的國家,早在公元前8世紀就已有了醋的文字記載。春秋戰國時期,已有專門釀醋的作坊。到漢代時,醋開始普遍生產。南北朝時,食醋的產量和銷量都已很大,其時的名著《齊民要術》曾系統地總結了我國勞動人民從上古到北魏時期的製醋經驗和成就,書**收載了22種製醋方法,這也是我國現存史料中,對糧食釀造醋的最早記載。

    醋由於在自然環境中可以自行生成,古代人類在世界各地從很早起就開始食用醋。一般而言,東方國家以穀物釀造醋,西方國家以水果和葡萄酒釀醋。在中國,通常認為醋在西周時開始被釀造,但也有人認為醋起於商朝或更早。漢朝時醯被稱為醋。在西方,古埃及時期就已出現了醋。由於都是通過發酵釀造獲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認為酒醋同源,凡是能夠釀酒的古文明,一般都具有釀醋的能力。

    在後世,由於原料,工藝,飲食習慣的不同,各地醋的口味相差很大。歷史較為悠久的應屬始於始於五代唐長興元年(公元936年)的保寧醋。保寧醋產於今四川閬中古城,有酸味柔和,醇香回甜的特點,其隨著川菜的流行,行銷全球,有「離開保寧醋,川菜無客顧」的說法。在中國北方,最著名的醋種當屬明朝時發明的山西老陳醋。山西人以愛好食用醋而全國聞名,有「繳槍不繳醋」的笑談。在中原地區最著名的是河南特醋。在中國南方,影響最大的有鎮江香醋等。此外較為有名的醋還有浙江米醋健康等。

    「繳槍不繳醋」有兩種相應的說法。

    第一種是明末清初,山西有一位商人,押運貨物出門做生意,臨行前在寧化府「益源慶」灌了一葫蘆醋,掛在腰裡便上了路。沒想一出娘子關就遇上了強盜,但他心裡不怯。原來他不僅是位精明的商人,而且還有一身好武藝,和強盜交手沒幾個回合,強盜就跪地求饒。商人有「和氣生財」的業訓,他為了趕路,便沒再理會那幾個蟊賊,把長纓槍丟在獨輪車上便上了路。強盜乘機搶走了長纓槍,又要搶他腰裡的醋葫蘆,商人不依了,怒喝一聲:「長纓槍可以拿去,醋葫蘆不能給。」這便是民間流傳的「繳槍不繳醋葫蘆」的由來。

    而第二種是據說閻錫山酷愛吃醋,對家鄉的老陳醋情有獨鍾。於是晉人從軍,腰裡總要掖著一隻醋壺子。戰鬥中抿一口家鄉醋,將士就會越戰越勇。若是打了勝仗,舉壺痛飲。若是打了敗仗,「寧繳槍桿子,不繳醋壺子」。

    過去山西軍閥閻錫山的兵,身上常常配著「兩槍兩壺」,「兩槍」是指菸槍和步槍,「兩壺」是指醋壺和酒壺。老百姓閉起眼睛,聽到咣當咣當直響的部隊跑過去,就知道是閻錫山的兵。

    後來,閻錫山軍隊的民間趣聞,成為山西醋史上的一段佳話。

    醋在中國菜的烹飪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常用於溜菜、涼拌菜等,西餐中常用於配製沙拉的調味醬或浸製酸菜,日本料理中常用於製作壽司用的飯。另外有人相信它還具有保健、藥用、醫用等多種功用。

    醋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醋的用途很多,通常用作調味品,但有時也以道具的身份出現,用於整蠱、懲罰、預防流感以及在某些場合被某些人吃醋。

    ……

    而不管如何,張嘉師認為眼下他對於高粱醋的改進,算是一種微不足道的事情,也算是釀酒的一種副業。

    嘛,張嘉師自己才不會說,在最初因為試驗蒸餾高粱酒失敗之後,張嘉師得到了一種酸度不算很高的高粱醋,才會有繼續改進這種醋的後續事情。

    但是作為一種代表了中國飲食文化發展的基礎之一,張嘉師不認為自己對高粱醋的改進,是一件錯誤。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4:14
第一四一章 夭折的軍樂隊構思(上)

    在酒會上,張嘉師並沒有跟麾下文武交流太多,而是主要照顧著自己的兒子。

    雖然在這方面的教育,張嘉師的幾位妻妾以及包括淳于秋這個導師在這一方面的教導可以說相當的及格。

    但是作為自己的寶貝兒子,張嘉師自然還得照看著點。

    而在其他人交流的時候,張嘉師不禁嘆息了一聲,因為他發現有些事情還真的是自己想多了。

    或者是說這一件事情在眼下是無法做到的。

    而這一件事情就是張嘉師希望在這次大朝會之前,組建一支軍樂隊,然後再找一些合適的人來訓練屬於大秦帝國的軍樂舞曲。

    就好比是唐朝時期的秦王破陣樂一樣……

    ……

    「軍樂隊」(litaryband)的名稱起源於18世紀後期,主要用來指那類由銅管樂器,木管樂器和打擊樂器組成的軍隊中的軍樂團體。但後來軍隊裡的這些樂隊與城市民間的交往越來越多,民間也產生了大量由銅管、木管、打擊樂器組成的樂隊。於是人們也稱這種樂隊為軍樂隊。所以,原來的名稱中「軍事的」(litary)一詞越來越含糊了。儘管有許多民間、院校等團體也有許多類似樂隊,習慣上均稱為軍樂隊,也有稱為管樂隊的。

    而這一種說法,出自於後世的1982年英國出版的格羅夫《音樂、樂器大辭典》。

    在軍樂隊發展歷史當中,過去的軍樂隊遠不如現今軍樂隊這樣完整和龐大。軍樂隊的編制沒有硬性規定。不同國家的不同音樂團體各有千自的標準,差異只在細節方面。但有一基本原則,即單簧管(黑管)在樂隊中佔絕對優勢陣容,(相當於管絃樂隊中的小提琴陣容)。中國現代專業軍樂隊(或稱管樂隊)的編製為:短笛1支,長笛2支,雙簧管2支,降e單管2支、降b單管管10支,大管2支,降e中音薩克斯管2支。降b次中音薩克斯管2支,降e上低音薩克斯管1支,f調圓號4支,降b次中音號4支,降b上低音號1支,小號6支,長號6支。大號2支,小軍鼓1支。大軍鼓1支,大鈸1付,人員共約50──60人。如遇重大場合則按比例成倍擴大。

    在音樂會上演奏時常加定音鼓和貝斯大提琴。早期的軍樂隊編制則不如這麼排場了。如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軍樂隊在當時僅用四種不同寸尺的雙簧管(一說為3種雙簧和大管)及軍鼓組成。到了18世紀葉,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又有了發展。他把這種樂隊擴大為木管樂器和銅管樂器的混合組織,包括雙簧管、單簧管、圓號、大管,小笛,小號和倍大管。而英國皇家炮兵軍樂隊也有包括小號、圓號、雙簧管(或單簧管)和大管等多種樂器。在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執政時期又大大促進了軍樂隊的發展。主要是從陣容上,當時的軍樂隊已擁有42人。單從數量上比現今的軍樂隊已少不了幾個。到19世紀中,新發明的薩克斯管立即迅速裝備給軍樂隊。儘管與現代各類樂團相比還不為壯觀,但在當時已夠奢侈了。

    像是軍樂隊的人員編制什麼的,對於張嘉師而言還不是什麼問題,但是軍樂隊的樂器,可不是眼下缺乏相關資料的張嘉師能夠憑藉眼下的工藝就能夠搞鼓出來。

    張嘉師很相信一點,那就是有好幾種樂器,不要說現在。恐怕就算是以後世宋朝時期的科技水平,都無法製作出來。尤其是在十九世紀中期才出現的薩克斯管。

    ……

    薩克斯管是金屬製作的,強弱幅度大,在聲音的力度上可與其它銅管樂媲美,也是其它木管樂器所不可及的,在音質上又有木管樂器的特點。並帶有金屬的明亮度。在演奏上,由於它的結構是採用波姆式長笛按鍵科學原理設計的,因此,它的機械系統比較合理,機件運用靈活。所以,它能和長笛、單簧管一樣地演奏高難度的樂曲。同時,它與其它木管樂器相比。在演奏滑音、顫音、吐音、超吹方面,又有它獨到之處。

    薩克斯管是由比利時人阿道夫?薩克斯於1840年發明的。阿道夫是一位銳意的樂器製造者,擅長黑管和長笛演奏。他最初的設想是為管絃樂隊設計一種低音樂器,比奧菲克萊德號(ophiarcelle建立了第一個薩克斯管四重奏團體。

    1910年以後,爵士樂在美國興起,薩克斯管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從以上的記錄可以說明,薩克斯管的製作工藝相對於眼下的大秦帝國的科技水平而言,無疑就是一個很大的難度。就以相應的銅管拋光,內部打磨的技術。恐怕就是大秦帝國眼下無法做到的。

    張嘉師儘管可以在軍樂隊樂器方面採取古老的樂器,但是張嘉師認為薩克斯管能夠流行,並非偶然。

    薩克斯管用單簧片吹奏,開閉音孔的構造與雙簧管差不多,音域與雙簧管相似,應屬木管樂器,但管體是銅製的又可屬銅管樂器。它上細下粗音口向上。很像低音單簧管。從低音到高音有許多種薩克斯管,而且全是移調樂器。薩克斯管音色異常豐富迷人。強吹奏時類似銅管,弱奏時類似木管,是一種管樂器類最好的合作夥伴。

    法國作曲家比才、聖桑等都在自己的作品中使用了薩克斯管。薩克斯管又是爵士樂隊小號樂隊中不可缺少的樂器。

    經常用的有四種薩克斯管:降b高音薩克斯管(sopranosaxophone)。降e中音薩克斯管(altosaxophone)。降b次音薩克斯管(tenorsaxophone)。降e上低音薩克斯管(baritonesaxophone)。

    幾種薩克斯管的指法基本相同(上低音管多了一個低音a鍵新型號薩克斯帶有#f和g鍵),全都是移調樂器,用高音譜表記譜。

    法國作曲家柏遼茲曾經寫到:「薩克斯的主要特點是音色美妙變化,深沉而平靜,富有感情,輕柔而憂傷,好像回聲中的回聲、在寂靜無聲的時刻。沒有任何別的樂器能發出這種奇妙的聲響。」

    薩克斯還被譽為「無與倫比的風流樂器」。

    薩克斯管不但能出色地演奏古典音樂,而且更善於演奏爵士音樂、輕音樂,人們提到爵士樂時,第一個想到的樂器便是薩克斯管。爵士樂的最大特點是即興演奏,在演奏中使強弱拍倒置,採取連續切分音的手法,使節奏變化無窮。音色上富有戲劇性,既激烈狂燥又安鎊深沉,既滑稽又富於傷感。薩克斯管在音色上,在演奏滑音;顫音、吐音;超吹的特點方面,便適應了爵士樂即興演奏的最大特點的需要。因此,即興演奏也成為薩克斯管演奏者所追求的演奏特點。

    這也在某方面代表了秦王破陣樂若是使用薩克斯管以及其他的西洋樂器。在很多方面說不定會有著不錯的感受。

    ……

    《秦王破陣樂》即《秦王破陣舞》,又名《七德舞》是唐代著名的歌舞大曲,最初乃唐初的軍歌,公元620年,秦王李世民打敗了叛軍劉武周,鞏固了剛建立的唐政權。於是,他的將士們遂以舊曲填入新詞。為李世民唱讚歌:「受律辭元首,相將討叛臣。咸歌《破陣樂》,共賞太平人。」「四海皇風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主聖開昌歷,臣忠奉大猷;君看偃革後,便是太平秋。」

    李世民登基後,親自把這首樂曲編成了舞蹈,再經過宮廷藝術家的加工、整理,成了一個龐大的、富麗堂皇的大型樂舞。在原有的曲調中揉進了龜茲的音調,婉轉而動聽,高昂而且極富號召力。同時有大型的宮廷樂隊伴奏,大鼓震天響,傳聲上百里,氣勢雄渾,感天動地。這個歌舞使百官看了都激動不已,興奮異常。現在在表演這個舞蹈的時候,連外國的賓客都禁不住跟著手舞足蹈。中華民族鼎盛時期的象徵,果然氣勢不凡。

    秦王破陣樂的發展歷史如下:

    620年,秦王李世民破叛將劉武周,解唐之危,河東(山西永濟)士庶歌舞於道﹐軍人利用軍中舊曲填唱新詞,歡慶勝利,遂有「秦王破陣」之曲流傳於世,後編入樂府。貞觀初(627),唐太宗詔魏徵等增撰歌詞7首,呂才協律度曲,訂為《秦王破陣樂》。貞觀七年﹐李世民親制《破陣舞圖》,對舞蹈進行加工:左圓、右方,先偏、後伍、魚麗、鵝貫、箕張、翼舒,交錯屈伸,首尾回互,往來刺擊,以像戰陣之形。舞凡三變,每變為四陣,計十二陣,與歌節相應。令呂才依圖教樂工120(一說128)人﹐披甲持戟﹐執纛演習﹐定名為「七德之舞」。凡宴三品以上的官員及「蠻夷酋長」,於玄武門外奏之。擂大鼓,聲震百里,氣壯山河。後用馬軍2000人,引隊入場,尤為壯觀。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後第一年——貞觀元年(627年)正月初三,宴群臣,奏《秦王破陣樂》,這是此曲第一次在這樣莊嚴、隆重的場合中演奏。貞觀七年,李世民繪製了《破陣樂圖》,令音樂家、太常丞呂才加工編制了音樂,令李百藥、虞世南、儲亮、魏徵等制歌詞,並命呂才依照舞圖排練,遂成後世流傳之《破陣樂》。《破陣樂》從初唐到晚唐,一直流傳了近300年。《破陣樂》隨著唐朝的聲勢唐太宗李世民的威名揚名國外。

    在後世,《秦王破陣樂》在中國已經失傳,但是日本還通過遣唐使時期的相應交流,在後世時期保留了當年的相應樂譜。

    張嘉師的青玉靈書在這方面也有相關的資料,但是張嘉師不得不認為一點,那就是秦王破陣樂還真的不適合作為軍樂隊的演奏歌曲,先不說這一首樂曲更加傾向宮廷戰舞曲,在人數編制方面,其相應的舞蹈人員也是一個問題。

    而更加重要的是,很多在秦王破陣樂上面使用的樂器,因為體積問題,還真的無法作為軍樂隊的常用配置。

    畢竟若是在戰時依舊讓麾下的軍樂隊隨軍行動之時,依舊攜帶很多臃腫而體質龐大的樂器來作為演奏樂器,張嘉師自己都不會做這樣的考慮。

    所以張嘉師希望能夠做出一些容易攜帶的小型吹管樂器,來發展出大秦帝國的軍樂隊體系。

    張嘉師知道一點,若是能夠做到這一點的話,那麼大秦帝國想要普及自己的軍歌,那麼也不是一個太困難的事情。

    張嘉師知道,在眼下大秦帝國的軍隊已經有了自己的軍歌雛形,那就是著名的《秦風?無衣》就是眼下大秦帝**方人口頌唱的著名歌曲: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4:16
第一四二章 夭折的軍樂隊構思(中)

    張嘉師認為他所編組的軍樂隊,並不僅僅是在特定場合表演相應的歌舞這麼簡單。

    按照張嘉師的想法,軍樂隊應該像後世的一些裝備一樣,在一些人數較多的部隊編制當中進行相應的規劃,這一點若是能夠成功,那麼必然會對軍隊的戰鬥力有相應的影響。

    而在這種思路的前提下,其攜帶樂器的規格必然是輕巧易於攜帶,並且最好並不妨礙行軍為基礎。

    但是麼,眼下很多樂器都無法運用在這一方面,尤其是在先秦樂器當中,佔據很大一個比例的編鐘。

    ……………………………………………………分割線……………………………………

    編鐘,是中國古代漢族所發明的一種大型甚至是巨型打擊樂器。它用青銅鑄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圓鐘按照音調高低的次序排列起來,懸掛在一個巨大的鐘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錘和長形的棒分別敲打銅鐘,能發出不同的樂音,因為每個鐘的音調不同,按照音譜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樂曲。引在木架上懸掛一組音調高低不同的銅鐘,由古代侍女用小木槌敲打奏樂。

    在商代,中國就有了編鐘,不過那時的編鐘多為三枚一套。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每套編鐘的個數也不斷增加。古代的編鐘多用於宮廷的演奏,在民間很少流傳,每逢征戰、朝見或祭祀等活動時,都要演奏編鐘。

    在後世出土的戰國初期的編鐘代表,曾侯乙編鐘,在規格上就可以算是巨型。

    這套編鐘的鐘架高大,由長短不同的兩堵立面垂直相交,呈曲尺形7根彩繪木樑兩端以蟠龍紋銅套加固,由6個佩劍武士形銅柱和8根圓柱承托,構成上、中、下三層。鐘架及掛鉤(含可以拆裝的構件)達246個。短架(左)長335、高273、長架(中、右)長748、高265釐米編鐘是古代打擊樂器,也是象徵擁有者權位的禮器。主要流行於商周和春秋戰國時期。

    曾侯乙編鐘共65件,分為八組:上層3組為鈕鐘。19件;中層3組為南鐘,33件,分短枚、無枚、長枚三式;下層為兩組大型長枚甫鐘,12件,另有搏l件。最大的1件通高152.3釐米,重203.6公斤;最小的l件通高20.2釐米,重2.4公斤。鐘體總重2。567公斤,加上鐘架(含掛鉤)銅質部分。合計4,421.48公斤。編鐘的懸掛有三種方式:下層鐘用環掛式,掛鉤為爬虎套環和雙桿套環兩種中層鐘用鉤掛式,掛鉤為框架鉤和焊鉤兩種;上層鐘用插掛式,是以插銷入揮、串鉤鐘鈕。鐘及架、鉤上共有銘文3,755字,內容為編號、記事、標音及樂律理論。銘文多數錯金。全部甬鐘的記事銘文均為「曾候乙作持」5字,標明鐘的製作和享用者是曾侯乙。

    搏鐘的銘文則記載楚王熊章(楚惠王)為曾侯乙鑄宗彝一事。標音明文標示了鐘的懸技位置或敲擊部位及其所發音的名稱,它們構成了十二半音稱謂體系。樂律理論記述了曾國與楚、晉、齊、申、周等國的律名對應關係。鐘銘所見律名28個、階名66個。絕大多數都是前所未知的新材料。這套編鐘的銘文,是一部重要的中國古代樂律理論專著。全套編鐘音域寬廣,音列充實,音色優美。每件鐘均有呈三度音程的兩個樂音,可以分別擊發而互不干擾,亦可同時擊發構成悅耳的和聲,證實了中國古編鐘每鐘雙音的規律。全套編鐘具有深沉渾厚的低音、圓潤淳樸的中音和清脆明快的高音。其音域自c2至d7。中心音域內具十二半音,可以旋宮轉調,演奏七聲音階的多種樂曲。鐘及鐘架銅構件是銅、錫、鉛合金,合金比例因用途而異。用揮鑄、分鑄、錫焊、銅焊、鑄鑲、錯金、磨礪製作而成,工藝精湛。

    編鐘的裝配、佈局,從力學、美學、實際操作上。都顯得十分合理。全套鐘的裝飾,有人、獸、龍、花和幾何形紋,採用了圓雕、浮雕、陰刻、彩繪等多種技法,以赤、黑、黃色與青銅本色相映襯,顯得莊重肅穆,精美壯觀。有6個丁字形彩繪木極和2根彩繪撞鐘木棒與鐘同出。據此並經實驗判定,這套鐘的使用共需5人:3人雙手執小模。掌奏中、上層鐘;2人各持撞鐘木棒,掌奏下層鐘。

    從相關記載說明了,高級別的編鐘已經不是能夠隨意移動的存在,儘管編鐘可以拆解,但是更多的是運輸方面的問題。

    以曾侯乙編鐘的情況而言,若是按照這個規格來作為隨軍樂器,估計得要使用十匹健壯的馱馬以及五輛馬車來隨軍行動,這種情況是張嘉師無法接受的。

    但是編鐘在軍中也不屬於稀罕事物,因為眼下的編鐘的一些部件,在軍中稱作鉦。

    鉦有長柄可執,口向上以物擊之而鳴,在行軍時敲打,從這方面的描述來看,那就是鉦就是一種編鐘的部件,而軍中的鉦的重量不算太大,若是有必要的話,鉦可以與鼓以及其他樂器一起運輸。

    但是單一的鉦的音調單調,無法作為正統的軍樂樂器使用。

    而在《荀子?漢兵》當中有相應的記載:「聞鼓聲而進,聞金聲而退。」意擊鼓號令進攻,鳴金號令收兵。

    關於「擊鼓鳴金」的來歷,有一種傳說供大家參考:黃帝在與蚩尤作戰時製造的是革鼓。他從東海流波山上獵獲了一種叫做『夔』的動物,它的形狀像牛,全身青黑色,發出幽幽的光亮,頭上不長角,而且只有一隻腳。這種動物目光如電,叫聲如雷,十分威武雄壯。當時黃帝為它的叫聲所傾倒,就剝下它的皮製成八十面鼓,讓玄女娘娘親自擊鼓,頓時聲似雷霆,直傳出五百里。這就是後世「擊鼓進軍,鳴金收兵」的來歷。另有一種說法則是傳自陰陽五行家的說法,古時以東西南北中來對應五行。即,東木,西金,南火,北水,中土。而由於古代科技不發達,則一般大戰中日落前收兵。日落時。太陽正在西方,因此有了鳴金收兵的說法。即吹響落日的號角。戰士回城休息的意思。

    ………………………………………………分割線…………………………………………

    而除了編鐘之外,其他的樂器相對而言則是較為小型,其中彈奏樂器以古琴為主。

    古琴,又稱瑤琴、玉琴、絲桐和七絃琴,是中國漢族傳統撥絃樂器,有三千年以上歷史,屬於八音中的絲。古琴音域寬廣,音色深沉,餘音悠遠。

    自古「琴」為其特指。19世紀20年代起為了與鋼琴區別而改稱古琴。初為5弦,漢朝起定製為7弦,且有標誌音律的13個徽,亦為禮器和樂律法器。琴是漢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樂器,有「士無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書」之說。位列中國傳統文化四藝「琴棋書畫」之首,被文人視為高雅的代表,亦為文人吟唱時的伴奏樂器。自古以來一直是許多文人必備的知識和必修的科目。伯牙、鐘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傳至今;琴台被視為友誼的象徵。大量詩詞文賦中有琴的身影。

    琴的來源無從稽考,不過上古時期[2]中華文明之初的各個氏族領袖都與琴的創始傳說有關,如伏羲造琴、神農造琴、唐堯造琴、黃帝造琴和虞舜造琴等傳說,但無考古支持和證實,應為附會之說。甲骨文中有琴字,不過它可能從像箜篌這種中東豎琴發展而來。而箜篌最早出土樣本是在新疆省且末縣,可追溯到公元前400年至前200年。

    像是古琴起源於箜篌的說法,張嘉師就表示呵呵了,因為既然甲骨文上面有琴字的描述,那麼必然是比起箜篌要久遠得多。由此可見,古琴是一種獨立發明的樂器,而非箜篌的改進。

    (箜篌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音域寬廣、音色柔美清澈,表現力強。古代除宮廷雅樂使用外,在民間也廣泛流傳。現常用於獨奏、重奏和為歌舞伴奏,並在大型民族管絃樂隊中應用。箜篌在古代有臥箜篌、豎箜篌、鳳首箜篌三種形制《史記.封禪書》:「於是塞南越,禱祠太一,后土,始用樂舞,益召歌兒,作二十五弦及空侯琴瑟自此起。」《史記?孝武本紀》:「於是塞南越,禱祠泰一,后土,始用樂舞,益召歌兒,作二十五弦及箜篌瑟自此起。」唐代杜佑《通典》:「漢武帝使樂人侯調所作……今按其形,似瑟而小,七弦,用撥彈之如琵琶也。」此屬琴瑟類的臥箜篌。從甘肅省嘉峪關魏晉墓磚書看,其面板上沒有品柱。豎箜篌,漢代自波斯傳入,後被稱為「胡箜篌」。《隋書音樂志》記載:「今曲項琵琶、豎頭箜篌之徒,並出自西域,非華夏之樂器。」

    據考證,箜篌流傳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箜篌在古代除宮廷樂隊使用外,在民間也廣泛流傳。在中國盛唐(618-907)時期,隨著經濟文化的飛速發展,箜篌演奏藝術也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也就是在這個時期,中國古代的箜篌先後傳入日本、朝鮮等鄰國。在日本奈良東大寺的寺院中,至今還保存著兩架唐代箜篌殘品。但是,這件古老的樂器,從十四世紀後期便不再流行,以致慢慢消失了,人們只能在以前的壁畫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圖樣。

    並且在《孔雀東南飛》中曾敘「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心中常苦悲。君既為府吏,守節情不移。賤妾留空房,相見常日稀。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妾不堪驅使,徒13留無所施14。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中提及箜篌。)

    關於琴的最早文字記載見於《詩經》,與琴相似的最古實物是曾侯乙墓中的築和十絃琴。築長度與現代琴相仿,而十絃琴長度是現代琴的一半,琴體較厚,琴面不平,無徽位。戰國中期和西漢則有比現代琴短些的七絃琴出土。曾侯乙出土的十絃琴面板呈曲線,琴頭微昂,腰部下凹,尾部上翹。下有一足,很像單足的夔,有禮器的象徵。

    西周時的鐘儀是現存記載中最早的一位專業琴人。據史料記載春秋時諸侯宮廷中都有琴家,且大多以「師「為氏,如師曠、師文、師襄和師涓等。史載他們都有高超的琴藝。而在先秦時期琴被用於伴奏和演唱,稱為「絃歌」。

    在《詩經》等文學作品中也有大量關於琴的記載,可見當時琴已有較豐富的表現力。戰國時期隨著音樂的不斷進步。琴樂也得到了很大地發展和普及,從而湧現了大量的琴人。如伯牙與鐘子期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精典千古傳誦。而琴作為主要的樂器,被士人賦予禮制修心養性的功能和審美,所謂「君子之近琴瑟,此儀節也,非以慆心也」和「士不故不撤琴瑟」。儒學創始人孔子對琴十分推崇,能彈琴唱詩經三百首,還曾向師襄學琴,成為後世士人典範。後人附會作有《孔子讀易》和《泣顏回》兩琴曲。期間著名的琴人還有師曠、列子、伯牙、雍門周、孔子等。

    而根據這種說法,在春秋戰國時期。除了古琴的發展得到了相應的提升之外,並且延伸出一種特殊的樂器——瑟。

    所以就這一方面的情況而言,中國古代的古琴跟外來傳入的樂器,並沒有相應的關係。

    而張嘉師自己雖然是樂器白痴,但是他同樣也知道一個四大名琴的典故,所以在這一方面他對於箜篌引導了古琴的發明,很是嗤之以鼻。

    ……

    中國古代四大名琴。分別是齊桓公的「號鐘」、楚莊王的「繞樑」、司馬相如的「綠綺」和蔡邕的「焦尾」。

    「號鐘」是周代的名琴。此琴音之洪亮,猶如鐘聲激盪,號角長鳴,令人震耳欲聾。傳說古代傑出的琴家伯牙曾彈奏過「號鐘」琴。

    後來「號鐘」傳到齊桓公的手中。齊桓公是齊國的賢明君主,通曉音律。當時,他收藏了許多名琴。但尤其珍愛這個「號鐘」琴。他曾令部下敲起牛角,唱歌助樂,自己則奏「號鐘」與之呼應。牛角聲聲,歌聲淒切,「號鐘」則奏出悲涼的旋律,使兩旁的侍者個個感動得淚流滿面。

    今人有「餘音繞樑,三日不絕」之語。其語源於《列子》中的一個故事:周朝時。韓國著名女歌手韓娥去齊國,路過雍門時斷了錢糧,無奈只得賣唱求食。她那淒婉的歌聲在空中迴旋,如孤雁長鳴。韓娥離去三天後,其歌聲仍纏繞迴蕩在屋樑之間,令人難以忘懷。

    琴以「繞樑」命名,足見此琴音色之特點,必然是餘音不斷。據說「繞樑」是一位叫華元的人獻給楚莊王的禮物,其製作年代不詳。楚莊王自從得到「繞樑」以後,整天彈琴作樂,陶醉在琴樂之中。

    有一次,楚莊王竟然連續七天不上朝,把國家大事都拋在腦後。王妃樊姬異常焦慮,規勸楚莊王說:「君王,您過於沉淪在音樂中了!過去,夏桀酷愛妺喜之瑟,而招致了殺身之禍;紂王誤聽靡靡之音,而失去了江山社稷。現在,君王如此喜愛『繞樑』之琴,七日不臨朝,難道也願意喪失國家和性命嗎?」楚莊王聞言陷入了沉思。他無法抗拒「繞樑」的誘惑,只得忍痛割愛,命人用鐵如意去捶琴,琴身碎為數段。從此,萬人羨慕的名琴「繞樑」絕響了。

    這兩個名琴的出現時間都比箜篌要早,則是在這方面的傳說,擊碎了後人所認為的一些觀點。

    而至於「綠綺」,由於其流傳的傳說並沒有提及其製作時間,所以在這一方面,張嘉師不做相關的考慮。

    「綠綺」是漢代著名文人司馬相如彈奏的一張琴。司馬相如原本家境貧寒,徒有四壁,但他的詩賦極有名氣。梁王慕名請他作賦,相如寫了一篇「如玉賦」相贈。此賦詞藻瑰麗,氣韻非凡。梁王極為高興,就以自己收藏的「綠綺」琴回贈。「綠綺」是一張傳世名琴,琴內有銘文曰「桐梓合精」,即桐木、梓木結合的精華。相如得「綠綺」,如獲珍寶。他精湛的琴藝配上「綠綺」絕妙的音色,使「綠綺」琴名噪一時。後來,「綠綺」就成了古琴的別稱。

    一次,司馬相如訪友,豪富卓王孫慕名設宴款待。酒興正濃時,眾人說:「聽說您『綠綺』彈得極好,請操一曲,讓我輩一飽耳福。」相如早就聽說卓王孫的女兒文君,才華出眾,精通琴藝,而且對他極為仰慕。司馬相如就彈起琴歌《鳳求凰》向她求愛。文君聽琴後,理解了琴曲的含意,不由臉紅耳熱,心馳神往。她傾心相如的文才,為酬「知音之遇」,便夜奔相如住所,締結良緣。從此,司馬相如以琴追求文君,被傳為千古佳話。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4:16
第一四三章 夭折的軍樂隊構思(下)

    瑟,與琴的關係可以說相當密切。

    後世以琴瑟和鳴說明了兩者之間的關係可以說非常的密切,尤其是這個成語當中的相應典故描述,則是側面說明了琴瑟之間早已經成為了一種影響深遠的演奏方式:

    18歲那年,李清照嫁給了太學生趙明誠。趙明誠是位翩翩公子,讀書極博,酷好書畫,尤其擅長金石鑑賞。他的父親官至宰相,也是官宦世家、書香門第。二人門當戶對,意趣相投,時常詩詞唱和,共同研究金石書畫,有著說不盡的喜悅。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這嫵媚嬌憨的姿態是婚後的幸福,透出李清照內心的甜蜜。

    結婚時,趙明誠21歲,在太學讀書,尚無俸祿。夫婦二人節衣縮食,經常典當質衣,到大相國寺蒐羅金石書畫。當時,大相國寺是京城最為繁華和熱鬧的所在,寺內可容萬人貿易,有專門出售書籍、字畫和古玩的地方。一旦發現難得的古物卻囊中羞澀,趙明誠會毫不猶豫地脫下衣服作抵押。回到家中,夫妻二人燈前對坐,說說笑笑,摩挲展觀,充滿浪漫與溫馨。

    閒暇之時,他們賞花賦詩,傾心而談,有時還會玩些智力遊戲。他們斟上香茶,隨意說出某個典故,猜它出自哪本書的第幾卷、第幾頁、第幾行。猜中者飲茶,不中者不得飲。每次比賽,李清照總是贏。當趙明誠抽書查證時,李清照已滿懷自信地舉杯在手,開懷大笑,笑得茶水濺出了懷子。

    雖然並沒有直接說明琴瑟之間的關係,但是後世人多以琴瑟和鳴,琴瑟相調來說明和諧關係:

    徐琰《青樓十詠言盟》:「結同心盡了今生,琴瑟和諧,鸞鳳和鳴。」

    沈受先《三元記團圓》:「夫妻和順從今定。這段姻緣夙世成,琴瑟和諧樂萬春。」亦作「琴瑟和好」。

    《聊齋誌異孫生》:「孫由是琴瑟和好。生一男兩女,十餘年從無角口之事。」亦作「琴瑟和同」。

    《群音類選<諸腔類點絳唇>》:「願心兒折桂乘龍,怎能勾魚水相逢,琴瑟和同。」

    《詩?小雅棠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後用「琴瑟相調」比喻夫婦感情融洽諧樂。

    王子一《誤入桃源》四折:「今日也魚水和諧,燕鶯成對。琴瑟相調。」

    汪廷訥《獅吼記撫兒》:「琴瑟相調,芝蘭又吐。三遷慈教推賢母。」亦作「琴瑟調和」。

    《群音類選<玉釵記桂亭賞月>》:「琴瑟調和,百年相聚。」

    而且從以下的說法能夠看到,琴瑟很有可能是相互之間先後發明的兩種相輔相成的樂器。

    ……

    瑟的起源十分久遠,在考古發現的絃樂器中所佔的比重最大。它的出土地點集中在湖北、湖南和河南三省,並且絕大多數出自東周楚墓。其他如江蘇、安徽、山東和遼寧等省,只有一點零星發現。文獻記載「庖羲氏」作瑟。

    傳說在夏代已經有瑟了。甲骨文上的「樂」字,上面就是「絲」字,下面是一個「木」字。瑟要用弦,那麼瑟的產生應該在蠶絲出現之後。瑟弦的原料。至少有能夠繅絲的技術才可能製出絃線。先秦前後的絃樂器就是琴和瑟。

    另外一個推測,象琴瑟這一類樂器,可能和狩獵的弓弦有關。當然,弓弦的原料也可以用牛筋或其他動物的皮筋條製作。我們在1984年複製的曾侯乙墓出土的瑟,最粗的幾根低音弦,用的就是牛筋弦。

    瑟是我國最早的彈絃樂器之一,先秦便極為盛行。漢代亦流行很廣,南北朝時常用於相和歌伴奏,唐時應用頗多,後世漸少使用。

    《詩經?小雅》有:「……琴瑟擊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土女。」這是見於古籍最早的記載,說明瑟至少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孔子擅鼓瑟,用來為詩歌伴奏,在當時,孔子鼓瑟是獨立成家的,號稱「孔門之瑟」(《論語?先進》;「由之瑟。奚為於丘之門」)

    《周禮?樂器圖》記載:雅瑟二十三弦,頌瑟二十五弦,飾以寶玉者,曰「寶瑟」,繪文如錦者,曰「錦瑟」。

    《漢書?郊祀記》說:「太帝命**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能止,故破其瑟為二十五弦「。後來瑟的製作漸精,用途更加廣泛。在周代祀奉文王的家廟裡的一張瑟,上面系有染成朱紅顏色的絲絃,底部有著疏朗的音孔、彈奏時能發出舒緩的聲音來。

    最早的瑟有五十弦,故又稱「五十弦」《詩經》中有記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賓,鼓瑟鼓琴」。瑟曾銷聲匿跡千年之久,而今「幽蘭漢樂」將傳說中的聲音再次呈現於舞台之上,琴瑟合鳴,樂聲如流水,如鳳鳴,如南風,如月行,引我們走進大自然深深的芬芳裡。

    古代彈絃樂器。其歷史久遠。《樂書》引《世本》:「庖犧作瑟」。據《儀禮》記載,古代鄉飲酒禮、鄉射禮、燕禮中,都用瑟伴奏唱歌。戰國至秦漢之際盛行「竽瑟之樂」。魏晉南北朝時期,瑟是伴奏相和歌的常用樂器。隋唐時期用於清樂。以後則只用於宮廷雅樂和丁祭音樂。

    周、漢時期的古瑟,考古發掘中多有發現。湖南長沙瀏城橋一號楚墓(約為春秋晚期或戰國早期)出土瑟,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實物。河南信陽、湖北江陵等地楚墓、湖北隨縣曾侯乙墓、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都出土有瑟,弦數二十三至二十五弦不等,以二十五弦居多。

    從這方面的情況而言,瑟的歷史也許比琴要晚一些,但是更多的則是說明了瑟同樣也主導了古代漢族音樂發展的一種分支。

    …………………………………………分割線………………………………………………

    而除了琴瑟之外,中國古代樂器古箏,同樣也是撥絃樂器的一個著名代表:那就是古箏。

    古箏又名漢箏、秦箏、瑤箏、鸞箏,是漢族民族傳統樂器中的箏樂器,屬於彈撥樂器。它是中國獨特的、重要的民族樂器之一。它的音色優美,音域寬廣、演奏技巧豐富。具有相當強的表現力,因此它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現在也出現了小古箏、便攜式古箏、迷你古箏、半箏、新箏、十二平均律轉調箏。古箏是一件伴隨中國悠久文化,在這肥沃的黃土地上土生土長的古老民族樂器。屬彈撥樂器,結構由面板、雁柱(一些地段也稱之為箏碼)、琴弦、前岳山、弦釘、調音盒、琴足、後岳山、側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組成。

    箏的形製為長方形木質音箱,弦架「箏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動,一弦一音,按五聲音階排列。最早以25弦箏為最多(分瑟為箏),唐宋時有弦十三根。後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規格為二十一弦;通常古箏的型號前用s163-21,s代表s形岳山,是王巽之與繆金林共同發明,163代表古箏長度是163釐米左右,21代表古箏弦數21根。

    早在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前3世紀的戰國時代,就在當時的秦國(現陝西)一帶廣泛流傳,又名秦箏。算起來,它已經有2500年以上的歷史了。

    古箏是一件古老的漢族民族樂器。一共10級。戰國時期盛行於「秦」地,司馬遷的《史記》所記載《李斯列傳.諫逐客書》中所引資料,頗有值得我們注意的地方。李斯《諫逐客書中》述及秦國樂舞的一段說:「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鄭衛桑間,韶虞、武象者,異國之樂也。也有說法為。箏是戰國時的一種兵器,用於豎著揮起打人。還有一句古話叫「箏橫為樂,立地成兵」。後來在上面加上琴弦,撥動時發現悅耳動聽,於是發展成樂器。隨著時間的推移,兵器也越來越輕便。箏這種體形龐大、質量不輕的兵器就被遺棄了。所以眼下人們見到的箏都是以樂器的形式出現的,形態優美,並附有裝飾。

    漢代應邵《風俗通》載文:箏,「謹按《禮樂記》,五弦,築身也。今並、涼二州箏形如瑟,不知誰所改作也。或曰蒙恬所造。」從應邵的《風俗通》所載可知。漢以前的箏其制度應為「五弦,築身」,但是當時「並(山)涼(甘肅)二州箏形如瑟」,應邵不知何人所作的改革,還記下了「蒙恬所造」的傳聞,這又是說明,漢代在西北地區已經流傳瑟形的箏了。

    唐代的杜佑在《通典.樂四》中說:「箏,秦聲也。傅玄《箏賦序》曰:「以為蒙恬所造」。今觀其器,上崇似天,下平似地,中空准**,弦柱擬十二月,設之則四像在,鼓之則五音發,斯乃仁智之器,豈蒙恬亡國之臣關思哉。並有附註說:「今清樂箏並十有二弦,他樂肯十有三弦。軋箏,以竹片潤其端而軋之。彈箏用骨爪,長寸餘,以代指。」

    應邵《風俗通》說,箏乃「五弦、築身」。但「築」是什麼樣式,歷代文獻都語焉不詳。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一具漢築明器。這具築之所以說他是明器,是因為該器雖然髹以黑漆,卻是用獨木雕成。實心,不利於共鳴,若用來演奏,無法獲得足夠的音量。此外,該器通長約34釐米,用來演奏顯然太短小,而《同典》載,唐代的築長四尺三寸,漢築演變至唐代雖然有異,但相差也不至於如此懸殊。這些理由都足以證明它是明器,該器猶如有柄的小瑟,築面首位各釘以橫排竹釘,一排五個,這就與《風俗通》的記載相符。這具明器築的樣式與瑟相同,似乎又說明瑟、築、箏的樣式是極其相似的。

    箏、築、瑟的關係,既不是分瑟為箏,也不是由築演變為箏,而很可能是箏築同源,箏瑟並存。五弦竹製箏演變為十二弦木製箏,築身筒狀共鳴結構演變為瑟身長匣形共鳴結構,可能是參照了瑟的結構而改革的。根弦。弦軸裝置在與碼子平行的面板左側,弦質為金屬(鋼弦或銅弦),演奏時一般右手戴玳瑁甲片(即指甲)。調弦定音為五聲音階(即首調)三個八度音域,多用g調或d調,f調或c調或a調較少使用。

    築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擊絃樂器,形似箏,有十三條弦。弦下邊有柱。演奏時,左手按弦的一端。右手執竹尺擊弦發音。築在戰國時代是一種很流行的樂器。

    「擊築」源於《戰國策?燕策》。擊築與荊軻有關。

    戰國末年,韓、趙兩國先後被秦國所滅,燕國的太子丹也被囚在秦國作為人質。他從秦國逃了回來,發誓要報仇。後來,秦國攻打燕國,燕國眼看就要滅亡了。為了挽救危亡的局勢,燕太子丹決定讓荊軻刺殺秦王。可是荊軻來到燕國後並無動身之意,眼看秦兵就要進入燕國,太子丹十分焦急。催促荊軻早日出發,荊軻要求拿將軍樊於期的頭顱和燕國的地圖做誘餌,太子丹不忍心殺死樊於期。荊軻親自去見樊於期,樊於期聽後便拔劍自刎。於是,荊軻帶著樊於期的頭,把匕首藏在地圖裡,帶俠士秦舞陽一同前去完成使命。荊軻動身的這天。太子丹和他的門客們都身著白衣,前來為荊軻他們送行,一直送到燕國南部的易水北岸,然後擺酒高宴,互相訣別,在場的人知道這一分別將再無相見之日。都非常悲傷。荊軻的好友高漸離親自擊築,荊軻和著拍子唱起《易水歌》。在悲壯的歌聲中,荊軻揚鞭西去。可是,刺殺未遂,荊軻最後被秦王所殺。

    築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擊絃樂器,形似箏,有十三條弦。弦下邊有柱,以竹尺擊之﹐聲音悲壯。演奏時,左手按弦的一端,右手執竹尺擊弦發音。近代這種樂器已經消亡了,在戰國時代築乃是一種很流行的樂器。

    擊築遠古時代,我國曾有一擊絃樂器——築,《漢書?高帝紀》中對它的形制進行了描述:「狀似琴而大,頭安弦,以竹擊之,故名曰築。」此樂器為先秦時代的古樂器,源於我國南方,其聲悲亢、激越,在民間廣為流傳。《戰國策?燕策》記載,荊軻西刺秦王,太子丹易水送別,好友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兮一去不復還。」

    又《史記?刺客列傳》載:高漸離鉛置築內,撲擊秦王末中被誅。這兩個故事都有築的記載。令人遺憾和迷惑的是,築樂器自宋代以後,便失傳了。干百年來是只見記載,不見實物。

    從這方面的情況而言,張嘉師雖然不認為琴、瑟、古箏以及築之類的撥絃樂器是無法使用在軍樂隊方面,但是單純使用這種樂器,張嘉師反倒會擔心會不會演變成靡靡之音了。

    再說,能夠善於撥弄這些樂器的人,無不是經過長時間練習的人,而這樣的人用來作為軍事作戰的人員,張嘉師也沒有暴殄天物的打算。

    畢竟術業有專攻,軍人在這方面也許有不少人也能夠使用這些樂器,但是麼張嘉師最後也放棄了由撥絃樂器組成的軍樂隊思路。

    ……

    而除了撥絃樂器跟敲擊樂器之外,在中國古代也出現不少吹奏樂器。

    就好比是濫竽充數的竽。

    竽,古簧管樂器,形似笙而較大,管數亦較多。戰國至漢代曾廣泛流傳。原三十六管,後減至二十三管,通高78釐米。竽斗、竽嘴木製,髹絳色漆。設二十二根管,系用直徑約0.8釐米的竹管刮制而成,最長者78釐米、最短者14釐米。分前後兩排插在竽鬥上,每排十一根,用四至五道蔑箍加以固定。上端系一條絳色羅綺帶為飾。前排一根長竽管上端插有一個角質的「塞」。此竽管及其相鄰一根長竽管下端都有兩個按音孔,靠近兩管內側的竽鬥上有兩圓孔。後排兩根長管也同此情形。

    《韓非子?解老》:「竽也者,五聲之長也,故竽先則鐘瑟皆隨,等唱則諸樂皆和」。其形狀如笙而較大,在漢代樂俑和石刻畫像中多有吹竽的圖像。

    據《周禮?春官?笙師》鄭玄注、許慎《說文解字》、應劭《風俗通義》等記載,竽屬匏類樂器。人們都知道「濫竽充數」這個典故,可見其在古代的流行。古人黃滔據此寫有《省試——吹竽》一詩:「齊竽今歷試,真偽不難知。欲使聲聲別,須令個個吹。先後無錯雜。能否立參差。次第教單進,宮商乃異宜。」

    而除了竽之外,還有一種類似於竽的吹奏樂器,那就是笙。

    笙,是中國漢族古老的吹奏樂器,它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樂器,並且對西洋樂器的發展曾經起過積極的推動作用。1978年。中國湖北省隨縣曾侯乙墓出土了2400多年前的幾支匏笙,這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笙。

    殷代(公元前1401--前1122年)的甲骨文中已有「和「(小笙)的名稱。春秋戰國時期。笙已非常流行,它與竽並存,在當時不僅是為聲樂伴奏的主要樂器,而且也有合奏、獨奏的形式。南北朝到隋唐時期,竽、笙仍並存應用,但竽一般只用於雅樂,逐漸失去在歷史上的重經作用,而笙卻在隋唐的燕樂九部樂、十部樂中的清樂、西涼樂、高麗樂、龜茲樂中均被採用。當時笙的形制主要有十九簧、十七簧、十三簧。唐代又有了十七簧的義管笙,在十七簧之外。另備兩根義管,需要時,再把它臨時裝上去。早期的笙為竹製,後來改為銅製。明清時期,民間流傳的笙有方、圓、大、小各種不同的笙的形制。

    笙是我國古老的簧管樂器,歷史悠久,能奏和聲。它以簧、管配合振動發音。簧片能在簧框中自由振動,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樂器。

    史記補三皇本記記載:「女媧氏風姓,有神聖之德,代宓儀、立號曰女希氏,作笙黃。」可之,女媧當時並無笙。只作笙中簧,此時的笙簧許是以竹、木片所制,只可發出高低不同的音。到唐、虞、夏、商諸朝代,發展以數根的竹簧之管參差插入葫蘆之干殼內製成(今雲貴邊疆的苗、傜民族,仍存用此種笙)。

    遠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我國就已有了笙的雛型。在出土的殷(公元前1401~前1122)墟甲骨文中有「和」的記載。「和」即是後世小笙的前身。《爾雅?釋樂》記載:「大笙謂之巢,小者謂之和。」

    在我國古代樂器分類中。笙為匏類樂器。《詩經》的《小雅.鹿鳴》寫道:「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可見笙在當時已經很流行了。

    從戰國到漢代的文獻中,共同記載著笙和竽兩種同類樂器。《周禮?春官》中有;「笙師,……掌教歙竽、笙、壎、籥、簫、篪、篴、管。」「笙」為官名,其職務是總管教習吹竽和笙等樂器。竽和笙的區別是:笙體小、簧少;竽體大、簧多。二者早期都是用嵌簧的編管插入葫蘆內,並以葫蘆作為共鳴體,故一些文獻認為竽就是不同形制的笙,如《呂氏春秋.仲夏紀》高繡註:「竽,笙之大者」。春秋戰國時期,笙竽是重要的吹奏樂器。竽還一度在宮廷、貴族或市民中廣泛地流行。

    東漢時期的《說文解字》記載竽為36簧。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中出土了一支竽,22管,用於產生低音,簧是用銅片製成的。從出土的西漢百戲陶俑和東漢石刻百戲畫像中,也可看出竽在百戲樂隊中佔有重要地位。

    隋唐時期竽還存在,但在九、十部樂中已不用,而笙在隋九部樂和唐十部樂中的清樂、西涼樂、高麗樂、龜茲樂中均被採用。唐代湧現出許多演奏笙的名家,他們的技藝都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唐代不少詩人還為笙寫下了詩作。

    到了宋代,竽則銷聲匿跡,在教坊十三部中,只有笙色而無竽色。

    過去的笙,音域不廣,一般只用於合奏或伴奏,很少用於獨奏。在演奏樂曲遇到音不夠時,常借音吹奏。如今,改革後的笙已成為具有豐富表現力的獨奏樂器,既能演奏雄健有力的曲調,也能奏出優美抒情的旋律,代表曲有《孔雀開屏》、《鳳凰展翅》等。

    面對這種體積不算太小的吹奏樂器,以及聽過不少竽笙合奏的張嘉師,最後還是放棄了直接使用這兩種樂器的想法。

    ………………………………………………分割線…………………………………………

    也就是因為這一連串的緣故,張嘉師最後放棄了軍樂隊的竹簡構思……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4:16
第一四四章 微服私訪(上)

    大朝會最終以一種比較平淡的方式結束,這一點是張嘉師意料之中的事情。 畢竟他自己也因為很多方面的緣故,並沒有就宴會進行相應的安排。

    而且從一些情況而言,他眼下雖然是大秦帝國的攝政王,並且他的嫡長子眼下已經成為大秦帝國的三世皇帝,但是出於並不希望自己日後會因為一些現在的不恰當安排被他人認為是把持權柄,所以他也沒有讓自己的妻兒一起出席到大朝會上。

    既然如此,大朝會的宴會自然顯得有些侷促。但是這樣的情況也算是一個好事,畢竟張嘉師本身也不是太喜歡太過熱鬧的場合,大朝會的宴會也許有些侷促,但是也在張嘉師的底線之內。

    ………………………………………………分割線…………………………………………

    在大朝會結束之後,大秦帝國迎來了幾天的喜慶節日。畢竟眼下也算是大秦帝國的新年,很多平民都算是為了這麼一個時節的到來,表現出開心的心態。

    而眼下的大秦帝國,平民當中也有不少人開始飼養豬隻,所以相比起始皇帝或者是秦二世時期的新年,很多人的家中也出現了比較豐富的肉食。

    這一點毫無疑問是張嘉師所帶來的一種巨大的改變。

    當然,大秦帝國的養豬歷史相當久遠,因為在中國人的養豬歷史,甚至是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早、中期。

    廣西桂林甑皮岩遺址中已發現距今約9000年的家豬骨骼。距今7000~6000年前的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和桐鄉羅家角遺址出土的動物骨骼中,家豬骨骼佔很大比重,並有陶豬出土,說明家豬的飼養已有較大發展。又遺存豬骨中幼豬骨骼比重較大,反映了當時農業生產水平不高,宰殺幼豬還是補充糧食不足的一種手段。河南澠池仰韶村和陝西西安半坡村同屬仰韶文化的遺址中也都發現很多豬骨;廣東新石器時代早、中期的貝丘中發掘出的獸骨,也以豬骨為多,可見養豬在中原和華南地區早已盛行。此後的發展,大約經歷了下列過程。

    據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記載,商、周時代已有豬的舍飼。以後隨著生產的發展。逐漸產生了對不同的豬加以區分的要求。古代文獻中,即記載了有關各種豬的不同名稱,如牝豬稱猓牡豬稱豭;小豬稱豚,生後6個月的稱梗1歲的稱豵,2歲的稱豝。3歲的稱特,4歲的稱豜。四蹄皆白的稱豥等。而彘或豬,則為其通稱。

    商、周時代養豬技術上的一大創造是發明了閹豬技術。閹豬稱豶。《周易》說:「豶豕之牙,吉」,意即閹割了的豬,會變得馴順,雖有利牙,也不足為害。《禮記》載:「豕曰剛鬣,豚曰腯肥」,意即未閹割的豬皮厚、毛粗;而閹割後的豬長得膘滿臀圓。在《禮記》之前。「腯肥」這個詞在《左傳》中已經提到。可見,中國古代對於閹割作用的認識,為時甚早。

    但是在先秦時期,很少會有自認為有身份的人吃豬肉,所以養豬的規模嚴格來說自然不如後世那麼發達。

    而在這個時期,吃羊肉成為了一種比較主流的食肉方式。

    張嘉師在遼東郡時期的一次宴會上,就推廣了食用豬肉所制作的菜式。

    而且就遼東郡當時新興建村落的部署而言。這些村落有不少地區都有著養豬的房舍。

    張嘉師在這方面也不是沒有想過像後世的一些少數民族一樣,將這些房舍建造為兩層,樓上則是居住人員,而樓下則是飼養牲口。

    但是這種嚴格來說非常容易爆發人畜共同傳染,而且對人類危害更大的疫病的建造方式,讓張嘉師最後放棄了這方面的想法。

    不過就算如此。伴隨著因為人口不足的問題,張嘉師不得不安排部分遼寧郡的人員回遷到一些人口稀缺的郡縣之後,遼寧郡的新村落模式被逐漸推廣到大秦帝國的不少區域。

    養豬風氣自然也逐漸興盛起來。

    張嘉師在知道了這方面的消息之後,也不禁流露出一絲寬心的微笑,因為他很清楚,豬比起其他牲畜要更好飼養,作為一種雜食性動物。豬可以說是最為節省飼料以及最容易有相應收穫的一種家畜。

    但是在公元前201年10月6日這一天,張嘉師並沒有在雙玥邑的家中等待著節假日的結束,而是因為答應了自己的兒子嬴珣,而帶了自己幾個妻妾以及年紀較大的幾個子女,踏上了前往甘泉宮的道路。

    當然,張嘉師也不是拖家帶口的前往甘泉宮度假,而是打算前往甘泉宮附近的一些農村,讓自己的子女體驗一下大秦帝國眼下的平民生活。

    換句話說,這也算是大秦帝國眼下幾個身份相當尊貴的人的一次微服出訪。

    ……

    秦朝的甘泉宮的修建,是因為秦惠文王時期秦國中心逐漸轉移到渭河南邊的章台宮」則諸侯莫不西面而朝於章台之下矣」(出自《史記?蘇秦列傳》)

    秦惠文王不僅擴建了章台宮還建造了興樂宮、六英宮、甘泉宮(南宮)因為甘泉宮位於章台之北地勢平坦、開闊西靠氵皂河親近水源、生活起居便利。

    宣太后當上太后後便以此為寢宮,宣太后曾在這裡與義渠王生下兩子。最後宣太后將義渠王引誘到這裡將其殺之。宣太后之後秦太后大多居住於此。秦始皇生母趙姬久長時間居住於此。史記記載趙姬曾在此與嫪毐私通,被秦始皇發現,秦始皇本想把太后趕出甘泉宮因為大臣求情才讓太后復居甘泉宮。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作甘泉前殿,築甬道,自咸陽屬之。始皇三十五年大朝設在甘泉宮秦始皇死後李斯想篡奪政權便將秦二世關在甘泉宮內,不許他和外人接觸。項羽進入咸陽後火燒咸陽宮室甘泉宮變為廢區。劉邦建國後在甘泉宮基址上建造桂宮為嬪妃居住的豪華宮殿自漢以後,新莽、東漢(獻帝)、西晉(愍帝)、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都以此為都桂宮(甘泉宮)一直在使用。唐代重修了桂宮(甘泉宮)直到唐末桂宮(甘泉宮)才毀於戰火。

    從這一點來看,秦朝的甘泉宮與漢朝的甘泉宮是南轅北轍的。

    而漢代的甘泉宮有很多史學家認為並不是漢武帝所修築的,因為在漢文帝甚至是漢景帝時期,都有在甘泉宮避暑的相應記載。

    而有一點,那就是後世認為在《史記?匈奴列傳》當中所記載的雍甘泉,就是思蒙河的說法。張嘉師表示這也太能扯了。

    根據相關的記載:漢孝文皇帝十四年,匈奴單于十四萬騎入朝那、蕭關,殺北地都尉昂,虜人民畜產甚多,遂至彭陽。使奇兵入燒回中宮,候騎至雍甘泉。於是文帝以中尉周舍、郎中令張武為將軍,發車千乘。騎十萬,軍長安旁以備胡寇。而拜昌侯盧卿為上郡將軍。甯侯魏遬為北地將軍,隆慮侯周灶為隴西將軍,東陽侯張相如為大將軍,成侯董赤為前將軍,大發車騎往擊胡。單于留塞內月餘乃去,漢逐出塞即還,不能有所殺。匈奴日已驕,歲入邊,殺略人民畜產甚多。雲中、遼東最甚,至代郡萬餘人。漢患之,乃使使遺匈奴書。單于亦使當戶報謝,復言和親事。

    而思蒙河則是在巴蜀地區,匈奴人什麼時候來到了這個地方?

    當然,張嘉師表示,中國的地名重複的地方海了去。有重複名字的河流也不算是什麼怪事了。

    但是秦朝的甘泉宮與咸陽宮的距離並不算太遠,在甘泉宮附近同樣也有村落。

    所以在這一方面而言,張嘉師出於安全的考慮,自然是選擇這個大秦帝國同樣很著名的宮殿附近村落,作為私訪的一個地區。

    ………………………………………………分割線…………………………………………

    大秦帝國的宮殿名稱以及數量雖然很多,但是毫無疑問的是。這些宮殿大部分位於咸陽宮內,而這些宮殿的名字,則是指一座座宮室,而非宮殿群的名字。

    咸陽宮在秦國定都咸陽之後,毫無疑問就是最為重要的宮殿:

    《史記?商君列傳》載: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商鞅進行第二次變法,秦國頒布了一批旨在封建變革的法令。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把都城從櫟陽遷往咸陽,商鞅「作為冀闕宮廷於咸陽,秦自雍徙都之」。

    此處「宮廷」即秦國首都咸陽城中的王宮,自秦國統治者遷都咸陽後,它一直為秦的歷代國君的大朝之地。秦始皇時在渭水南岸修築新朝宮——阿房宮,就是想取代渭北的朝宮——「先王之宮廷」,這處作為王宮或皇宮使用的「宮廷」之名即「咸陽宮」。歷代秦王和秦始皇接見各諸侯國使臣、貴賓,為皇帝祝壽舉行盛大國宴,與群臣決定國家大事都在咸陽宮中進行。因此《三輔黃圖》稱咸陽宮「以則紫宮,象帝居」。

    章台宮在始皇帝時期已經變成了一般時候辦公的場合,史書記載「始皇帝在章台宮內躬操文墨,晝斷獄,夜理書」。

    在一般的日子當中,大秦帝國的中央各公卿機關、全國各郡縣的奏章便向這裡源源彙集。奏章被送到章台,值守吏要呈送秦始皇親自驗查,封泥完好,確未被奸人私拆偷閱,才敲掉泥封殼御覽。

    六英宮:《史記?趙世家》記載,趙武靈王於公元前299年,身著胡服詐稱使者來咸陽六英宮刺探情況,當秦昭王發覺時,「主父馳已脫關矣」。《七國考》引《廣記》載:「主父入秦,直至昭王所居六英之宮,而人不覺。」

    望夷宮:《史記?秦始皇本記?集解》載:「望夷宮在長陵西北長平觀道東故亭處是也,臨涇水作之,以望北夷。」為咸陽北阪最北的一座宮殿,遺址在今咸陽市底張鎮的睦村。秦末趙高逼迫秦二世自殺於此。

    大秦帝國在咸陽宮之外修築的離宮也不少,比如說:

    興樂宮的描述是「周回二十里,前殿東西十九丈七尺,兩序中三十五丈,深十二丈」(《三輔舊事》)。宮中建有鴻台,「秦始皇二十七年築,高四十丈,上起觀宇,帝嘗射鴻於台上,故號鴻台」(《三輔黃圖》)。西漢建立以後,劉邦將秦興樂宮重修,改名為長樂宮。

    華陽宮:《七國考》載:「孝太子妃曰『華陽夫人』。華陽,秦太子宮名,在陝西西安府舊長安城內。」孝太子指孝文王嬴柱,初封為安國君,愛姬是楚國人,稱作華陽夫人。華陽宮以秦嬴柱的愛姬命名,是華陽太后的專用宮。

    有可能華陽宮雖然脫離渭水以北的咸陽宮建築群,但是華陽宮嚴格來說並不算一個離宮。

    芷陽宮:在今西安市東郊白鹿原北端灞河西岸的席王一帶。秦穆公為紀念「益國十二,開地千里,遂霸西戎」(《史記?秦本記》)的功業,把滋水改名「霸水」,在灞河旁築「霸宮」,秦昭王時改為「芷陽宮」。

    長安宮:秦惠文王時建造,原名離宮,在漢長安城內。《三輔黃圖》載:「高祖七年方修長安宮城,自櫟陽徙居此城,本秦離宮也。」秦昭王時,昭王在此宮接見謀土范睢,「於是范睢乃得見於離宮」(《史記?范睢蔡澤列傳》)。

    步高宮,步壽宮:據《三輔黃圖》載:「步高宮在新豐縣,亦名市丘城」、「步壽宮在新豐縣步高宮西」。《水經?渭水注》在記載魚池河(今臨潼沙河)時,有「逕秦步高宮東,也名市邱城」的記述。可見此二宮為秦時所建。當在今臨潼的渭河南岸。

    ……

    但是從很多方面而言,大秦帝國的宮殿雖多,但是張嘉師對於這些宮殿的興趣不大,若非是這些宮殿直接拆除的話,在很多方面都算是一種浪費,張嘉師也就只好在眼下,安排相應戍守的衛兵以及整理人員,來維持這些宮殿的最基本運作。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4:16
第一四五章 六國餘孽的威脅(上)

    張嘉師帶著自己的幾個妻兒,在一些同樣裝扮成普通人的劍手護衛下,來到了甘泉宮東面數里的一個村落。

    這一個村落自然是有相應的人員進行查探過,畢竟在這一點,張嘉師自己也不希望出現什麼突發事情,若是對方的目標是他的話,他反倒不會擔心什麼,但是他最為擔心的是對方的目標是自己的妻兒。

    儘管在關中地區相對而言算是比較安全。但是這一點也不是例外的,因為大秦帝國同樣也做過遷移關東地區的豪族甚至是大地主前往關中地區的事情。

    若是這些人潛伏著一些還沒有死心的六國餘孽,張士心還是不認為自己有什麼完全之策能夠避免,那麼就只能夠小心一點了。

    當然,張嘉師不可能只是派出一批人員,為了故佈疑陣,張士心可是安排了八批人手來做這樣的安排。

    他們查探的方向除了這一個村落之外,還有著其他方向的一些區域,最遠的地方甚至是到達了函谷關西面的幾個村落。

    ……

    而騎在紅雲上,手裡握著干將劍的張嘉師,在打量了四周的時候,他則是想到了秦末起義的事情。

    秦末起義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情況,這一點在後世也沒有一個定義,但是毫無疑問,六國餘孽在中前期能夠主導戰爭甚至是一些事情的走勢,這一點是必然的。

    從秦末起義的較為著名的起義者領導人的身份以及相應記載來看,同樣也符合這樣的結論。

    又惡負約,恐諸侯叛之,乃陰謀曰:「巴、蜀道險,秦之遷人皆居蜀。」乃曰:「巴、蜀亦關中地也。」故立沛公為漢王——劉邦,曾經的大秦帝國基層公務員,亭長。

    而三分關中,王秦降將以距塞漢王。項王乃立章邯為雍王,王咸陽以西,都廢丘。長史欣者。故為櫟陽獄掾,嘗有德於項梁;都尉董翳者,本勸章邯降楚。故立司馬欣為塞王,王咸陽以東至河,都櫟陽;立董翳為翟王,王上郡,都高奴。——司馬欣、董翳。曾經的大秦帝國中高級軍官。

    徙魏王豹為西魏王,王河東。都平陽。——魏豹:六國餘孽

    韓王成因故都,都陽翟。——韓成:六國餘孽

    趙將司馬昂定河內,數有功,故立昂為殷王,王河內,都朝歌。徙趙王歇為代王。趙相張耳素賢,又從入關,故立耳為常山王,王趙地。都襄國。——趙歇:六國餘孽。

    張耳,大梁(今河南開封西北)人,家於外黃。秦末漢初人物,曾參加秦末農民起義軍,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時,張耳被封為常山王(後世為避漢文帝諱,恆山皆作常山)定都襄國(邢台)後歸漢成為劉邦部屬。被加封為趙王。漢高帝五年薨,謚曰景王。習稱趙景王——張耳:士人出身,曾為魏國信陵君座上賓客。

    陳餘(?-前204年),一作陳余,大梁(今河南開封)人。魏國名士,性格高傲。與張耳為刎頸之交,大澤鄉起義之後,同投奔陳勝,後跟隨武臣佔據趙地,武臣自立為趙王后,出任大將軍,武臣被部將李良殺死。與張耳立趙歇為趙王。李良引秦軍大將章邯攻趙。張耳、趙歇敗走鉅鹿,被秦將王離包圍,自覺兵少,不敢進兵攻秦,張耳大怒,責怪陳不守信義,方出兵五千去救鉅鹿,然全軍覆沒。後項羽大軍至,大勝秦軍,解鉅鹿之圍。張耳再次見時,怪他背信棄義。陳一氣之下將帥印交出,從此張、陳倆人絕交。

    項羽分封諸侯王時,陳只被封為侯,心有不滿,於是聯合齊王田榮,擊走張耳,復立趙歇,自為代王。韓信平定魏後,與張耳一同攻趙,陳未接受謀士李左車的建議,輕視韓信的背水列陣法,敗後被斬殺於泜水。——陳余。

    原為趙將,項羽立其為王。《史記?項羽本紀》:「趙將司馬卬定河內,數有功,故立昂為殷王,王河內,都朝歌。」漢二年(公元前205年)三月,漢王劉邦自臨晉渡黃河,攻下河內地,俘虜殷王司馬卬,置其地為河內郡。三年(公元前204年)夏四月,楚漢大戰彭城,漢軍大敗,諸侯見漢敗,皆亡去。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降楚,殷王司馬卬身死——司馬卯,其原來的身份不詳。

    當陽君黥布為楚將,常冠軍,故立布為九江王,都六。——英布:平民出身(後世認為英布:「六人也,姓英氏。秦時為布衣。」)

    鄱君吳芮率百越佐諸侯,又從入關,故立芮為衡山王,都邾。——吳芮:大秦帝國原來的中級官員。

    秦南郡人。秦末農民起義領袖。秦朝末年,任楚懷王熊心柱國。前206年,項羽攻入咸陽,因其攻取南郡有功,封其為臨江王,都江陵(今湖北江陵),領地故秦南郡地(今湖北省)。不久受項羽密令與衡山王吳芮,九江王英布殺義帝於郴州(今湖南郴州)。楚漢戰爭開始後,臨江國雖屬項羽陣營,但未出兵支援與劉邦的戰事。漢高祖3年7月死,子共尉即位。——共敖:楚懷王手下武將,出身有可能是原楚國中等貴族。

    秦末陳勝吳廣起義,天下大亂。陳吳政權派趙人武臣經略趙地。武臣穩定趙地之後就派韓廣安撫燕地,結果韓廣一到燕地就很受歡迎,被當地貴族立為燕王。

    公元前208年(秦二世二年),秦攻趙王武臣,燕王韓廣派臧荼率兵救趙。項羽為總盟主,破釜沉舟,大勝秦兵。

    前206年(漢元年),項羽分封天下時,不放心燕國,藉口臧荼功勞大,立韓廣手下大將臧荼為燕王,把韓廣遷為遼東王,以無終(今天津薊縣)為都。韓廣對此不服,不肯搬遷,結果於同年被臧荼擊敗及殺害,燕及遼東兩地皆為臧荼所有。——臧荼:出身原燕國將領。

    田巿,秦末齊國人,田儋的兒子。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六月,秦將章邯於臨濟下殺齊王田儋。齊人乃立齊王建的弟弟田假為王,田儋的從弟田榮起兵,將田假轟走,田假逃亡楚國。八月,田榮立田巿為齊王,要求楚國交出田假,楚國不理。所以田榮沒有隨項羽入關,只有副將田都、齊王建的孫子田安背叛田榮。隨項羽入關。項羽分封十八諸侯,封田都為齊王(臨淄王)、田安為濟北王、田巿為膠東王,也沒有封田榮。田榮不服,不讓田巿離開臨淄去膠東國。田巿害怕項羽怪罪,悄悄到了膠東國。漢元年(前206年)六月,田榮率兵擊殺田巿。——田巿,身份為六國餘孽。

    田都,秦末齊國人,本來是田儋、田榮兄弟的副將。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六月。秦將章邯殺齊王田儋,齊人立齊王建的弟弟田假為王,田儋的從弟田榮起兵,將田假轟走,田假逃亡楚國。八月,田榮立田儋之子田巿為齊王,要求楚國交出田假。楚國不理,所以田榮沒有隨項羽入關。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十月,田都和齊王建的孫子田安背叛田榮,隨項羽入關。項羽分封十八諸侯,封田都為齊王(臨淄王)、田安為濟北王、田巿為膠東王,也沒有封田榮。田榮不服。漢元年(前206年)五月,田榮率兵攻打田都,田都奔楚,以後下落不明。——田都,六國餘孽。

    田榮(?—前205年),秦末齊國狄縣(今山東高青縣東南)人,故齊王田氏宗族。秦末陳涉起義後。與其兄田儋在齊地響應,恢復齊國,田榮為相國。公元前206年7月,田榮自立為齊王,起兵反抗項羽。不久,項羽率大軍討伐齊國。公元前205年正月,田榮兵敗,潰退至平原縣,為平原縣民所殺。——田榮,身份為六國餘孽。

    梅鋗自小生得虎背熊腰,魁梧英俊,臂力過人。秦統一天下時,梅鋗率一支人馬,跟隨當時的越王經湖南醴陵至南海(今廣東一帶),居台嶺(今南雄市梅嶺一帶),梅鋗這支人馬是有史可查的早期進入嶺南的越人的群體之一。

    梅鋗這批人馬有多少?《南雄府志風俗》載始興令魏琪文曰:「……越王嘗駐台關而六千君子隨隸版籍……」謂子弟六千。台嶺即今大庚嶺,因遠望山巔峰平如石台,故稱台嶺。台嶺山下有一條河名叫湞水,南流入廣東的南雄,再經韶關匯入北江,流至廣州匯入珠江,直瀉大海。由於這種地理形勢,台嶺就成為軍事要塞。梅鋗察看了地形,並築城湞水上,「奉王居之」。擁兵據守,當地百姓稱「梅鋗城」。——梅鋗,百越後代。

    龍且(?-前203年),中國楚漢之爭時代人物,秦末楚漢爭霸時期西楚國將領,與曹咎、周殷同為楚軍大司馬。前206年,漢王劉邦起兵平定三秦,楚將龍且與魏相項他與漢將灌嬰在定陶之南交戰失敗。前204年,龍且、項聲攻淮南,大破黥布軍。黥布逃亡漢軍處。前203年十月,韓信平定臨淄,項羽派遣龍且率兵20萬攻打韓信。十一月,龍且與韓信在濰水對陣。韓信在夜間於濰水上游堆土袋造堰塞水。韓信率軍半渡攻擊龍且軍,假裝敗走,龍且率軍追擊,韓信決堰淹龍且軍,韓信反擊,龍且被殺。——龍且,出身有可能是項家奴生子。

    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楚國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楚國名將項燕之孫。

    項羽早年跟隨叔父項梁在吳中(今江蘇蘇州)起義反秦,項梁陣亡後他率軍渡河救趙王歇,於鉅鹿之戰擊破章邯、王離領導的秦軍主力。秦亡後稱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實行分封制,封滅秦功臣及六國貴族為王。

    而後漢王劉邦從漢中出兵進攻項羽,項羽與其展開了歷時四年的楚漢戰爭,期間雖然屢屢大破劉邦,但項羽始終無法有固定的後方補給,糧草殆盡,又猜疑亞父范增,最後反被劉邦所滅。公元前202年,項羽兵敗垓下(今安徽靈璧縣南),突圍至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邊自刎而死。——項羽,出身楚國貴族。

    前218年(秦始皇二十九年),秦始皇東巡,張良很快得知,秦始皇的巡遊車隊即將到達陽武縣(現原陽縣的東半部),於是張良指揮大力士埋伏在到陽武縣的必經之地——古博浪沙。不多時,遠遠看到三十六輛車隊由西邊向博浪沙處行走過來,前面鳴鑼開道,緊跟著是馬隊清場,黑色旌旗儀仗隊走在最前面,車隊兩邊,大小官員前呼後擁。見此情景,張良與大力士確定是秦始皇的車隊到達。但所有車輦全為四駕,分不清哪一輛是秦始皇的座駕,只看到車隊最中間的那輛車最豪華。於是張良指揮大力士向該車擊去。120斤的大鐵錘一下將乘車者擊斃倒地。張良趁亂鑽入蘆葦叢中,逃離現場(力士是否逃生則沒有任何記載)。

    然而,被大力士擊中的只是副車,秦始皇因多次遇刺,早有預防準備,所有車輦全部四駕,時常換乘座駕,張良自然很難判斷哪輛車中是秦始皇。秦始皇倖免於難,但秦始皇對此事十分惱怒,下令全國緝捕刺客,但因無從查起,使張良得以「逍遙法外」,後來不了了之。古博浪沙張良刺秦從此聞名遐邇。)——張良,出身韓國貴族。

    ……

    從這些記載當中,讓張嘉師可以得知的是,大秦帝國對於關東地區的統治能力尚短,甚至是可以算對攻滅六國戰爭當中新得的土地的統治,很多都沒有形成更深遠的統治效率。

    這也在側面導致了大秦帝國在幾次戰敗之後,就迅速失去了關東地區的相當多地區的控制力,甚至是不得不抽調關中地區以及北方軍團的部分兵力前往鎮壓越來越亂的局勢。

    而從這些叛亂首領的身份而言,他們很多都有六國餘孽的印記,故而在很多方面而言,都在其起義地區有著一定的號召力。

    所以秦末起義的亂局,在中期之前(大秦帝國滅亡)就已經可以算是被六國餘孽所操縱的。

    這也是張嘉師不得不重點提防的原因所在。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4:16
第一四六章 六國餘孽的處理方式(上)

    大秦帝國眼下還有的六國餘孽,到底有多少,這一點張嘉師還真的需要問老天了。

    不過在這一方面而言,張嘉師自己也不是對一些願意投靠或者是被一些手段弄慘的六國餘孽或者是秦末起義的反王后代採取趕盡殺絕的態度。

    在這一方面,有三個人可以作為代表。

    其中,若是以願意投效他的人作為代表的話,那麼張良是最好的例子。

    ……

    張良是不是六國餘孽?

    這一點當然是肯定的,因為在史記當中的記載以及其之後的行事記錄,無疑是最重要的證明:

    留侯張良者,其先韓人也。大父開地,相韓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釐王、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卒二十歲,秦滅韓。良年少,未宦事韓。韓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為韓報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韓故。

    良嘗學禮淮陽。東見倉海君。得力士,為鐵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東遊,良與客狙擊秦始皇博浪沙中,誤中副車。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賊甚急,為張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良嘗閒從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毆之。為其老,強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裡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與我會此。」良因怪之,跪曰:「諾。」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與老人期。後,何也?」去,曰:「後五日早會。」五日雞鳴,良往,父又先在,復怒曰:「後,何也?」去。曰:「後五日復早來。」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頃。父亦來,喜曰:「當如是。」出一編書,曰:「讀此則為王者師矣。後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谷城山下黃石即我矣。」遂去,無他言,不復見。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良因異之,常習誦讀之。

    居下邳,為任俠。項伯常殺人。從良匿。

    後十年,陳涉等起兵,良亦聚少年百餘人。景駒自立為楚假王,在留。良欲往從之,道遇沛公。沛公將數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屬焉。沛公拜良為廄將。良數以《太公兵法》說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從之,不去見景駒。

    及沛公之薛,見項梁。項梁立楚懷王。良乃說項梁曰:「君已立楚後,而韓諸公子橫陽君成賢。可立為王,益樹黨。」項梁使良求韓成,立以為韓王。以良為韓申徒,與韓王將千餘人西略韓地,得數城,秦輒復取之,往來為遊兵潁川。

    沛公之從雒陽南出轘轅。良引兵從沛公,下韓十餘城,擊破楊熊軍。沛公乃令韓王成留守陽翟,與良俱南,攻下宛,西入武關。沛公欲以兵二萬人擊秦嶢下軍,良說曰:「秦兵尚強,未可輕。臣聞其將屠者子,賈豎易動以利。願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為五萬人具食,益為張旗幟諸山上,為疑兵,令酈食其持重寶啖秦將。」秦將果畔,欲連和俱西襲咸陽,沛公欲聽之。良曰:「此獨其將欲叛耳,恐士卒不從。不從必危,不如因其解擊之。」沛公乃引兵擊秦軍,大破之。(遂)[逐]北至藍田,再戰,秦兵竟敗。遂至咸陽,秦王子嬰降沛公。

    沛公入秦宮,宮室帷帳狗馬重寶婦女以千數,意欲留居之。樊噲諫沛公出舍。沛公不聽。良曰:「夫秦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桀為虐』。且『忠言逆耳利於行,毒藥苦口利於病』,願沛公聽樊噲言。」沛公乃還軍霸上。

    項羽至鴻門下,欲擊沛公,項伯乃夜馳入沛公軍,私見張良,欲與俱去。良曰:「臣為韓王送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乃具以語沛公。沛公大驚,曰:「為將柰何?」良曰:「沛公誠欲倍項羽邪?」沛公曰:「鯫生教我距關無內諸侯,秦地可盡王,故聽之。」良曰:「沛公自度能卻項羽乎?」沛公默然良久,曰:「固不能也。今為柰何?」良乃固要項伯。項伯見沛公。沛公與飲為壽,結賓婚。令項伯具言沛公不敢倍項羽,所以距關者,備他盜也。及見項羽後解,語在《項羽》事中。

    漢元年正月,沛公為漢王,王巴蜀。漢王賜良金百溢,珠二斗,良具以獻項伯。漢王亦因令良厚遺項伯,使請漢中地。項王乃許之,遂得漢中地。漢王之國,良送至褒中,遣良歸韓。良因說漢王曰:「王何不燒絕所過棧道,示天下無還心,以固項王意。」乃使良還。行,燒絕棧道。

    良至韓,韓王成以良從漢王故,項王不遣成之國,從與俱東。良說項王曰:「漢王燒絕棧道,無還心矣。」乃以齊王田榮反書告項王。項王以此無西憂漢心,而發兵北擊齊。

    項王竟不肯遣韓王,乃以為侯,又殺之彭城。良亡,間行歸漢王,漢王亦已還定三秦矣。復以良為成信侯,從東擊楚。至彭城,漢敗而還。至下邑,漢王下馬踞鞍而問曰:「吾欲捐關以東等棄之,誰可與共功者?」良進曰:「九江王黥布,楚梟將,與項王有隙;彭越與齊王田榮反梁地:此兩人可急使。而漢王之將獨韓信可屬大事,當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則楚可破也。」漢王乃遣隨何說九江王布,而使人連彭越。及魏王豹反,使韓信將兵擊之,因舉燕、代、齊、趙。然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

    張良多病,未嘗特將也,常為畫策臣,時時從漢王。

    漢三年,項羽急圍漢王滎陽,漢王恐憂,與酈食其謀橈楚權。食其曰:「昔湯伐桀。封其後於杞。武王伐紂,封其後於宋。今秦失德棄義,侵伐諸侯社稷,滅六國之後,使無立錐之地。陛下誠能復立六國後世,畢已受印,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莫不鄉風慕義,願為臣妾。德義已行。陛下南鄉稱霸,楚必斂衽而朝。」漢王曰:「善。趣刻印,先生因行佩之矣。」

    食其未行,張良從外來謁。漢王方食,曰:「子房前!客有為我計橈楚權者。」具以酈生語告,曰:「於子房何如?」良曰:「誰為陛下畫此計者?陛下事去矣。」漢王曰:「何哉?」張良對曰:「臣請藉前箸為大王籌之。」曰:「昔者湯伐桀而封其後於杞者,度能制桀之死命也。今陛下能制項籍之死命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一也。武王伐紂封其後於宋者,度能得紂之頭也。今陛下能得項籍之頭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二也。武王入殷,表商容之閭。釋箕子之拘,封比干之墓。今陛下能封聖人之墓,表賢者之閭,式智者之門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三也。發鉅橋之粟,散鹿台之錢,以賜貧窮。今陛下能散府庫以賜貧窮乎?」曰:「未能也。」「其不可四矣。殷事已畢,偃革為軒。倒置干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復用兵。今陛下能偃武行文,不復用兵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五矣。休馬華山之陽,示以無所為。今陛下能休馬無所用乎?」曰:「未能也。」「其不可六矣。放牛桃林之陰,以示不復輸積。今陛下能放牛不復輸積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七矣。且天下游士離其親戚。棄墳墓,去故舊,從陛下游者,徒欲日夜望咫尺之地。今復六國,立韓、魏、燕、趙、齊、楚之後,天下游士各歸事其主,從其親戚。反其故舊墳墓,陛下與誰取天下乎?其不可八矣。且夫楚唯無強,六國立者復橈而從之,陛下焉得而臣之?誠用客之謀,陛下事去矣。」漢王輟食吐哺,罵曰:「豎儒,幾敗而公事!」令趣銷印。

    漢四年,韓信破齊而欲自立為齊王,漢王怒。張良說漢王,漢王使良授齊王信印,語在《淮陰》事中。

    其秋,漢王追楚至陽夏南,戰不利而壁固陵,諸侯期不至。良說漢王,漢王用其計,諸侯皆至。語在《項籍》事中。

    漢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嘗有戰鬥功,高帝曰:「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擇齊三萬戶。」良曰:「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願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乃封張良為留侯,與蕭何等俱封。

    (六年)上已封大功臣二十餘人,其餘日夜爭功不決,未得行封。上在雒陽南宮,從復道望見諸將往往相與坐沙中語,上曰:「此何語?」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謀反耳。」上曰:「天下屬安定,何故反乎?」留侯曰:「陛下起布衣,以此屬取天下,今陛下為天子,而所封皆蕭、曹故人所親愛,而所誅者皆生平所仇怨。今軍吏計功,以天下不足遍封,此屬畏陛下不能盡封,恐又見疑平生過失及誅,故即相聚謀反耳。」上乃憂曰:「為之柰何?」留侯曰:「上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誰最甚者?」上曰:「雍齒與我故,數嘗窘辱我。我欲殺之,為其功多,故不忍。」留侯曰:「今急先封雍齒以示群臣,群臣見雍齒封,則人人自堅矣。」於是上乃置酒,封雍齒為什方侯,而急趣丞相、御史定功行封。群臣罷酒,皆喜曰:「雍齒尚為侯,我屬無患矣。」

    ……

    從史記當中的相應記載中可以顯示出來,張良算得上是最為鐵桿的反秦人員。而其輔助劉邦,則是有幾個原因。

    但是眼下的情況而言,張良在「改邪歸正」之後,則是成為了張嘉師在很多方面都會詢問對方意見的智囊之一。

    張嘉師對於張良的倚重,算是在陳平等人眼中的一種合理想像。他們並不會因為這樣而嫉妒甚至是怨恨張良,相反,他們還會在一些方面跟張良進行相互之間的交流。

    畢竟陳平等人跟張嘉師相處的時間已經很長,自然很清楚自己的「老闆」,眼下大秦帝國的攝政王不喜歡在自己麾下的文武做出一些過火的事情。

    張嘉師的性格雖然是偏向寬厚,但是也不是那種什麼事情都放任自流的人。一旦有人觸及了張嘉師的底線,那麼張嘉師也不會吝嗇自己對對方的處置。

    這一點的最重要體現,那就是秦敏那似乎還沒有運回遼東安葬的屍體。

    而類似於張良這樣的存在的人,哪怕是因為張嘉師改變了歷史,都可以說數量不少。

    只不過這些人很少是六國餘孽的身份,更多是曾經在秦末亂世當中的戰爭裡,被張嘉師俘虜的人員。

    而其他擁有這樣的身份的人,除了張良之外,就屬於眼下的齊郡郡守臧荼。

    至於樊噲等人,則是屬於後者。

    而張嘉師對於這些願意效命大秦帝國的人,很多時候都會選擇對對方既往不咎。但是張嘉師也不是那種什麼人都會任用的人,比如說一些有斑斑劣跡的人,張嘉師則是會下令直接處決對方,而不會再讓他活下去。

    而一些罪惡不大,但是能力不太好的人,張嘉師則是選擇會讓對方返回自己的故鄉,成為大秦帝國的一員。

    張嘉師在這方面的人才選用,很多時候既然是看重對方的才能,但是同樣也會看重對方的品性。當然,張嘉師也不是那種吹毛求疵的人,畢竟他自己也很清楚水至清則無魚的道路。

    若是一個人真的是什麼問題都沒有的話,張嘉師反倒會不敢任用對方。

    而類似於張良這樣的,也算是不偏離這個準則的例子了。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4:16
第一四七章 六國餘孽的處理方式(下)

    除了願意跟張嘉師合作的人之外,還有兩類六國餘孽的存在。

    而第二類則是並沒有投靠張嘉師以及大秦帝國,但是張嘉師也沒有打算對其採取秋後算賬的人。

    這個第二類的範疇,嚴格來說還可以劃分兩類人,第一類則是類似項伯為首的項氏家族的殘餘人員。

    在張良勸降了項伯,打開了彭城的城門,放秦軍佔領彭城之後,張嘉師則是顧慮到一些問題,而將大部分在彭城內的項氏家族成員以及其家眷,集中在安邑城內進行安置。

    而在戰爭結束之後,張嘉師則是通過張良向項伯傳達了相應安排的想法。

    張嘉師的想法就是將項氏一族安排到後世的台灣島一帶隱居。

    這一點張士心認為對於項氏一族而言是一個好事。

    當然張嘉師自己沒有想到的是,在他去世之後,項氏一族居然會打算再次起兵叛亂,但是最終項氏一族無法抵禦大秦帝國的軍隊的討伐,除了極少數的人員之外,曾經在秦末亂世當中有很大影響力的項氏一族,最終逐漸成為了歷史的塵埃。

    而在討伐項氏一族之後,時任大秦帝國皇帝贏啟顧慮到張嘉師與項伯的女兒也有後代,而自己的叔父則是在某個意義上算是被他害死。在詢問自己已經逐漸隱退的父親的意見之後,嬴啟最後還是安排自己的堂兄張曼,繼承項氏一族的名號,並且任命為項城縣的縣令。

    這種安排,最終還是讓項氏一族並沒有真正的消亡,但是在大秦帝國的刻意避免一些情況的影響下,作為張家的另外一個分支的項氏一族,最終只不過是一個豪強級別的地主而已。

    ……

    與項氏一族眼下處境相近的人,還有原來的魏王魏豹。

    在歷史當中魏豹作為魏王,與後來居上的梁王彭越在史記當中,被司馬遷並列列入《史記?魏豹彭越列傳》:

    魏豹者。故魏諸公子也。其兄魏咎,故魏時封為寧陵君。秦滅魏,遷咎為家人。陳勝之起王也,咎往從之。陳王使魏人周巿徇魏地,魏地已下,欲相與立周市為魏王。周市曰:「天下昏亂,忠臣乃見。今天下共畔秦。其義必立魏王后乃可。」齊、趙使車各五十乘,立周市為魏王。市辭不受。迎魏咎於陳。五反,陳王乃遣立咎為魏王。

    章邯已破陳王,乃進兵擊魏王於臨濟。魏王乃使周市出請救於齊、楚。齊、楚遣項它、田巴將兵隨市救魏。章邯遂擊破殺周市等軍,圍臨濟。咎為其民約降。約定,咎自燒殺。

    魏豹亡走楚。楚懷王予魏豹數千人,復徇魏地。項羽已破秦,降章邯。豹下魏二十餘城。立豹為魏王。豹引精兵從項羽入關。漢元年,項羽封諸侯,欲有梁地。乃徙魏王豹於河東,都平陽,為西魏王。

    漢王還定三秦,渡臨晉,魏王豹以國屬焉,遂從擊楚於彭城。漢敗,還至滎陽。豹請歸視親病,至國,即絕河津畔漢。漢王聞魏豹反,方東憂楚,未及擊,謂酈生曰:「緩頰往說魏豹。能下之,吾以萬戶封若。」酈生說豹。豹謝曰:「人生一世間,如白駒過隙耳。今漢王慢而侮人,罵詈諸侯群臣如罵奴耳,非有上下禮節也,吾不忍復見也。」於是漢王遣韓信擊虜豹於河東,傳詣滎陽。以豹國為郡。漢王令豹守滎陽。楚圍之急,周苛遂殺魏豹。

    彭越者,昌邑人也,字仲。常漁鉅野澤中,為群盜。陳勝、項梁之起,少年或謂越曰:「諸豪桀相立畔秦,仲可以來,亦效之。」彭越曰:「兩龍方鬥,且待之。」

    居歲餘,澤間少年相聚百餘人,往從彭越,曰:「請仲為長。」越謝曰:「臣不願與諸君。」少年強請,乃許。與期旦日日出會,後期者斬。旦日日出,十餘人後,後者至日中。於是越謝曰:「臣老,諸君強以為長。今期而多後,不可盡誅,誅最後者一人。」令校長斬之。皆笑曰:「何至是?請後不敢。」於是越乃引一人斬之,設壇祭,乃令徒屬。徒屬皆大驚,畏越,莫敢仰視。乃行略地,收諸侯散卒,得千餘人。

    沛公之從碭北擊昌邑,彭越助之。昌邑未下,沛公引兵西。彭越亦將其眾居鉅野中,收魏散卒。項籍入關,王諸侯,還歸,彭越眾萬餘人毋所屬。漢元年秋,齊王田榮畔項王,乃使人賜彭越將軍印,使下濟陰以擊楚。楚命蕭公角將兵擊越,越大破楚軍。漢王二年春,與魏王豹及諸侯東擊楚,彭越將其兵三萬餘人歸漢於外黃。漢王曰:「彭將軍收魏地得十餘城,欲急立魏後。今西魏王豹亦魏王咎從弟也,真魏後。」乃拜彭越為魏相國,擅將其兵,略定梁地。

    漢王之敗彭城解而西也,彭越皆覆亡其所下城,獨將其兵北居河上。漢王三年,彭越常往來為漢遊兵,擊楚,絕其後糧於梁地。漢四年冬,項王與漢王相距滎陽,彭越攻下睢陽、外黃十七城。項王聞之,乃使曹咎守成皋,自東收彭越所下城邑,皆復為楚。越將其兵北走穀城。漢五年秋,項王之南走陽夏,彭越復下昌邑旁二十餘城,得穀十餘萬斛,以給漢王食。

    漢王敗,使使召彭越併力擊楚。越曰:「魏地初定,尚畏楚,未可去。」漢王追楚,為項籍所敗固陵。乃謂留侯曰:「諸侯兵不從,為之奈何?」留侯曰:「齊王信之立,非君王之意,信亦不自堅。彭越本定梁地,功多,始君王以魏豹故,拜彭越為魏相國。今豹死毋後,且越亦欲王,而君王不蚤定。與此兩國約:即勝楚,睢陽以北至穀城,皆以王彭相國;從陳以東傅海,與齊王信。齊王信家在楚,此其意欲復得故邑。君王能出捐此地許二人,二人今可致;即不能,事未可知也。」於是漢王乃發使使彭越,如留侯策。使者至,彭越乃悉引兵會垓下,遂破楚。項籍已死。春,立彭越為梁王。都定陶。

    六年,朝陳。九年,十年,皆來朝長安。

    十年秋,陳豨反代地,高帝自往擊,至邯鄲。徵兵梁王。梁王稱病,使將將兵詣邯鄲。高帝怒。使人讓梁王。梁王恐,欲自往謝。其將扈輒曰:「王始不往,見讓而往,往則為禽矣。不如遂發兵反。」梁王不聽,稱病。梁王怒其太僕,欲斬之。太僕亡走漢,告梁王與扈輒謀反。於是上使使掩梁王,梁王不覺,捕梁王。囚之雒陽。有司治反形已具,請論如法。上赦以為庶人,傳處蜀青衣。西至鄭,逢呂后從長安來,欲之雒陽,道見彭王。彭王為呂后泣涕,自言無罪。願處故昌邑。呂后許諾,與俱東至雒陽。呂后白上曰:「彭王壯士,今徙之蜀,此自遺患,不如遂誅之。妾謹與俱來。」於是呂后乃令其舍人告彭越復謀反。廷尉王恬開奏請族之。上乃可,遂夷越宗族。國除。

    太史公曰:魏豹、彭越雖故賤,然已席捲千里,南面稱孤,喋血乘勝日有聞矣。懷畔逆之意,及敗,不死而虜囚,身被刑戮。何哉?中材已上且羞其行,況王者乎!彼無異故,智略絕人,獨患無身耳。得攝尺寸之柄,其雲蒸龍變,欲有所會其度,以故幽囚而不辭雲。

    ……

    而在眼下這個時候,大秦帝國對於魏豹的處置並沒有使用過於強硬的手段。

    在魏豹獻出碭郡的魏國控制土地之後,張嘉師暫時任命魏豹為碭郡郡守。

    這樣的安排自然是暫時性的。畢竟若是讓魏豹繼續長時間擔任魏國地區一帶的郡守,恐怕時日一長,就算是魏豹自己沒有打算謀反,說不定會出現後世「黃袍加身」的事情。

    所以在逼死項羽以及完全攻滅西楚之後,張嘉師則是派遣張良,再次前往碭郡郡治睢陽縣,與魏豹商談相應的事宜。

    在魏豹知道了張嘉師給了他兩個選擇之後,魏豹沉思了很長的一段時間,才對張良說道:「王上既然不放心本官在魏國故地擔任官職,那麼恐怕也不會太放心本官在故國土地上隱居吧。」

    張良聽到了魏豹的話之後,不禁有些默然,因為張嘉師讓他傳達給魏豹的兩個選擇,嚴格來說也就是一個選擇而已。

    而這兩個選擇則是讓魏豹遷往其他地區擔任郡守,亦或者是給予魏豹相應的錢財珠寶,讓其退下郡守的官職,安心的當一個富家翁。

    但是魏豹並不是很希望自己遠離故土,而在知道眼下他已經獨木難支的情況下,選擇出任其他地方的郡守,才是最好的選擇。

    所以魏豹最後則是提出,要擔任長沙郡的郡守一職。

    張良聽到了魏豹的話,知道魏豹接受了張嘉師的安排,也只能夠在心中對魏豹說抱歉了。

    也許這樣的選擇,並無法保證魏豹得到善終,但是若是魏豹不接受張嘉師的這兩個安排,那麼等待魏豹的將會是極其殘酷的結果。

    因為眼下的碭郡,其大部分縣邑的縣令都是有當其時進入碭郡的秦軍司馬擔任,若是魏豹打算利用自己的聲望謀反,那麼他將會得到的是在睢陽縣被碭郡甚至是三川郡等地的秦軍官兵群起攻之,最終慘死的下場。

    魏豹也很清楚自己眼下已經沒有反抗大秦帝國的資本,張嘉師沒有選擇在這個情況下直接以他之前的罪行而處決他,可以說已經確實是非常的仁慈。

    所以,接受了張嘉師第一個安排的魏豹在公元前201年4月正式遷任長沙郡的郡守,而原來的長沙郡郡守吳芮則是遷任衡山郡郡守。

    吳芮對於張嘉師的這個安排,事實上也屬於迫於接受的處境當中,沒有幾個人會想到,張嘉師雖然沒有對吳芮採取架空的手段,但是麼,屠睢可不會放心這樣的人繼續安心當長沙郡郡守。

    要知道,屠睢率領了南征軍團的精銳部隊北上,若是吳芮有其他想法的話,趁機下令其麾下部隊南下南海三郡,恐怕會很輕鬆的控制住力量虛弱的三郡。

    所以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屠睢很乾脆的讓吳芮成為了一個跟縣令差不多的郡守,而長沙郡的郡尉以及郡丞,都是屠睢的心腹。

    所以張嘉師雖然明面上沒有動吳芮分毫,但是明眼人都知道,屠睢已經做了張嘉師想要做的事情。

    在這麼幾年的時間當中,吳芮可以說過得相當憋屈。

    而在知道自己將要調任到衡山郡擔任郡守之後,吳芮的第一個反應就是暗地裡鬆了一口氣。

    吳芮是英布的岳父,若是張嘉師明面上處置吳芮,很有可能會讓英布這個麾下悍將有所不滿。所以張嘉師沒有動吳芮,一來是吳芮很是恭順,二來則是張嘉師要顧慮到英布的想法。

    這也是張嘉師給吳芮一個機會的前提。

    ………………………………………………分割線…………………………………………

    而這一類人,還有另外一個處置標準,而這個標準的代表,就是原來在歷史上的齊悼惠王劉肥。

    張嘉師沒有處置這個已經成年的劉邦庶長子,有兩個方面的因素。

    第一個,則是劉肥眼下已經處於身敗名裂的邊緣。

    在張嘉師逼迫劉邦在烏江邊上自殺之後,劉肥的下場也不是很好,但是張嘉師沒有處決對方,還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他讓人逼迫劉肥親手殺掉他幾個庶出,年幼甚至是尚在襁褓中的弟弟。

    這一點,自然是成為劉肥無法抹去的污點。

    而這樣的事情,同樣是張嘉師所需要的。

    至於第二個因素,則是張嘉師知道劉肥雖然不被呂雉所喜,但是在沛縣的時候,劉肥可以說對劉魯元以及張瑛都有所照顧,張嘉師出於這方面的因果,心中有些後悔自己當初逼迫劉肥所做的事情。

    但是既然已經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張嘉師則是讓劉肥返回到沛縣當中,並且暗地派人知會沛縣的官吏,讓其在照顧劉肥並且給予相應的幫助以及監視之後,便讓人給劉肥送去了一百金,當做自己的補償。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Babcorn

LV:9 元老

追蹤
  • 986

    主題

  • 920465

    回文

  • 38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