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玄幻] 定秦曲 作者:蒼穹戰狼(連載中)

 
Babcorn 2016-12-14 15:51:10 發表於 玄幻奇幻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949 44146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3:03
第598章 大朝會的閱兵式(中)

    說起閱兵,自然還得有一個閱兵指揮。

    當然在這一方面而言,張嘉師也沒有挑剔什麼,而是直接選擇這一個千人隊的指揮官,大秦帝國的上將軍李信的幼子李昴。

    李昴作為隴西李家的後代,在軍事方面的個人實力雖然遠不及其父親李信,但是這更多算是李昴的實戰經驗較差的緣故。

    在李信在始皇帝統一六國之後,逐步淡出現役,而李昴則是李信在兵敗楚國之後,賦閒在家之後才生下的幼子,在李信的諸子當中,李昴算得上是最受李信的寵愛。但是作為一個猛將,李信對李昴的要求也很是嚴格。

    所以在李信復出之後,知道了李昴的實力也不算弱的張嘉師,為了顧及李信的面子以及拉攏隴西李家這一個大秦帝國當中可以說已經崛起的軍事世家,李昴被張嘉師特意征闢為其麾下中郎軍團的一個什長。

    張嘉師也不是沒有想過讓其直接擔任大秦帝國編制當中的百將,但是他也很清楚李信的性格,若是他真的這樣安排李昴,李信說不定會直接讓李昴滾回家。因為李信雖然平素大大咧咧,但是對於面子什麼的他同樣很是看重,他並不希望李昴被征辟之後,被認為是因為他的緣故而一開始就破格成為一個中級軍官。

    而在征辟李昴之後,張嘉師就想起了一個後世同樣非常著名的隴西李家的猛將。

    這個人就是李廣。

    當然,張嘉師對於在公元前190年出生的李廣可以說沒有太大的念想。

    李廣的生年一直沒有準確的資料介紹,就算是青玉靈書也沒有這方面的記載。

    而唯一可以推敲李廣生年約在公元前190年到184年之間的記錄,則是公元前166年(漢文帝十四年),匈奴大舉入侵蕭關,李廣以良家子弟的身份從軍抗擊匈奴,因為精通騎馬射箭,斬殺匈奴首級很多,被任為漢中郎。李廣曾經隨從皇帝出行,有衝鋒陷陣抵禦敵寇和與猛獸搏鬥的事,因而漢文帝說:「可惜呀,你沒遇到時機,假如讓你生在高祖時代,封個萬戶侯不在話下!」

    而再對比一下李廣的卒年,是公元前119年,可以說李廣在戰場上延誤戰機而自殺的時候,應該是七十歲到六十五歲之間。

    古代作為老將,這個年紀繼續作戰已經算是一個極限,很有可能就算是在漠北之戰當中,李廣就算是沒有因為延誤戰機而自殺,恐怕也會在幾年之後退出現役。

    當然又有另外一種說法,那就是李陵與司馬遷的年紀相仿,司馬遷生於公元前145年,這也就是說李廣的孫子李陵在李廣四十六歲到四十歲左右出生,在西漢時期也算是一個合理的推斷。

    所以張嘉師認為李廣的生年在公元前190年也不算是一個無端的臆測。

    至於李廣到底是李信的孫子,還算是曾孫子,這一點張嘉師還真的無法判斷了。但是從兩個方面而言,這樣的說法都比較合理。而張嘉師在這個時候的惡意推測則是說不定李廣就是眼前的這個李昴的幼子。

    出生在公元前226年前後的李昴,眼下正值壯年,即使是在十幾年後生下李廣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而李信這個時候的長孫李煌同樣已經十七歲左右,即使是再過十幾年,也不過是二十餘歲,生下李廣這樣的猛將也不是什麼怪事。

    所以李廣是李信的孫子還是曾孫子,張嘉師認為這樣的事情也就是十幾年後才能夠知道的了。

    也許到了那個時候,來一個猛將正太養成計畫,也算是一種不錯的打發時間的方式吧。

    跟在張嘉師與帝國皇帝嬴珣的身後,與帝國丞相陳平幾乎是同一併排那樣帶領著武官隊列前進的李信,自然不知道他在十幾年後才出生的後代,已經被張嘉師所惦掛上。

    當然,李信在這個時候則是流露出一絲微笑,因為李昴作為這一支千人隊的二五百主,同時也將擔任這一支部隊的領隊這一個消息自然是很清楚。

    畢竟在當初,張嘉師在徵求他的意見之後,他也就假意推脫一番,然後才「勉為其難」的接受張嘉師的相應安排而已。

    而在事情都已成定局之後李信可以說早就在心裡面樂開了花。畢竟李信自己都知道,不管怎麼樣,這樣的安排攤在李昴的身上,自然是一種榮耀甚至是晉身之資。

    雖然李信在某個方面而言,確實算是非常的要面子,但是毫無疑問,有些事情只要確實是過於觸動李信的「底線」,他也會豁出這一張老臉……

    ………………………………………………分割線…………………………………………

    關於李廣的一句著名的詞語,那就是「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李廣並不是沒有晉陞關內侯甚至是列侯或者是徹侯的機會。

    吳楚七國之亂時,李廣任驍騎都尉,隨太尉周亞夫反擊吳楚叛軍。在昌邑城下,奪取叛軍軍旗,立了大功,以此名聲顯揚。但因梁王授下授給他將軍印,還師後,沒有給予封賞。

    據說是不僅僅如此,李廣收取的還有梁王劉武的薪酬俸祿以及相應的賞賜。這一個消息傳入到漢景帝的耳中,自然就算是一種非常敏感的事情了。

    在某個意義上,李廣若是因為漢景帝在梁王劉武時候,所進行秋後算賬而倒霉,這一個情況同樣也不算是奇怪。

    而在漢武帝時期,李廣同樣也不受漢武帝劉徹所喜。

    公元前141年(漢景帝后元三年),漢景帝駕崩,漢武帝即位。左右近臣都認為李廣是名將,於是李廣由上郡太守調任未央宮禁衛軍長官,程不識也來任長樂宮禁衛軍長官。

    從這一點來看,調動兩人作為宮禁指揮的並不是漢武帝,而是漢景帝或者是當其時的竇太后。而根據相應的傳說,那就是程不識以及李廣本身就是竇太后的親信武將。

    在那個時期,在長安地區戍守,護衛關中的南軍以及北軍是漢朝皇帝的私軍,但是作為皇帝駕崩時期,新君繼位的宮禁護衛指揮的安排,漢景帝以及竇太后都有下達相應命令的因由以及機會。

    所以在一開始,漢武帝劉徹對於李廣算得上是一種冷淡的態度,畢竟他對竇太后這個祖母的存在可以說一直以來都算是相當畏懼,所以對李廣有變相的恨屋及烏,也不算是什麼怪事。

    再加上,在漢武帝時期,李廣的軍功嚴格來說確實是比起大放異彩的衛青,霍去病等人有著很大的差距。

    公元前129年(漢武帝元光六年),漢武帝遣李廣、公孫敖、公孫賀和衛青四人率四萬大軍分別從雁門、雲中、代郡、上谷四個方面同時出擊入侵的匈奴軍。單于素聞李廣有才,下令說:「俘獲李廣定要活著送來。」匈奴騎兵俘虜李廣時李廣正生病受傷,就把他放在兩匹馬中間,裝在繩編的網兜裡躺著。走了十多里李廣裝著死去,他斜眼看到旁邊一個匈奴少年騎著一匹好馬,李廣突然縱身跳上匈奴少年的馬,趁勢把少年推下去,奪了他的弓,打馬向南飛馳數十里,重又遇到他的殘部,於是帶領他們進入關塞。

    匈奴出動騎兵幾百名來追趕他,李廣邊逃邊用弓射殺追來的騎兵,得以逃脫,回到漢朝京城,朝廷把李廣交給執法官吏。執法官判決李廣損失傷亡太多,自己又被匈奴活捉,應斬首。李廣用錢物贖了死罪,削職為民。

    沒過多久,匈奴入侵殺死遼西太守,並打敗鎮守漁陽的韓安國,韓安國調右北平。於是漢武帝就召見李廣,任他為右北平太守,李廣隨即請求派霸陵尉一起赴任,到軍中就把他殺了。李廣駐守右北平後,匈奴人敬畏李廣的威名,幾年內沒有騷擾遼西地區。沒過多久,石建去世,於是皇上召李廣接替石建任郎中令。

    公元前123(元朔六年),李廣又受任後將軍,隨大將軍衛青的軍隊從定襄出塞,征伐匈奴,許多將領因斬敵首級符合定額以戰功被封侯,而李廣的軍隊卻沒有戰功。

    公元前120年(元狩三年),李廣以郎中令官職率四千騎兵從右北平出塞,博望侯張騫率一萬騎兵與李廣一同出征,分兩條路行軍幾百里,匈奴左賢王率四萬騎兵包圍了李廣,李廣的士兵很害怕,李廣派兒子李敢騎馬往匈奴軍中奔馳。李敢獨率自己幾十名騎兵飛奔,直穿匈奴騎兵陣,又從其左右兩翼突出。回來報告李廣說:「匈奴很容易對付啊!」士兵們這才安心。李廣佈成圓形兵陣,面朝外,匈奴猛攻箭如雨下。漢兵死了一半多,箭也快用光了。李廣命令士兵拉滿弓,不要放箭,而李廣用大黃弩弓射匈奴副將,殺死好幾個,匈奴軍才漸漸散開。這時天色已晚,軍吏士兵都面無人色,可李廣卻神態自然,更加整頓部隊,軍中從此都很佩服,援軍趕到,匈奴軍才解圍退去。漢軍非常疲憊,不能去追擊。李廣幾乎全軍覆沒,只好收兵回朝。按漢朝法律,博望侯行軍遲緩,延誤期限,應處死刑,用錢贖罪,降為平民,李廣功過相抵沒有封賞。

    從這樣的情況來說,李廣沒有怨言是不可能的。

    李廣曾和星象家王朔私下閒談說:「自漢朝攻匈奴以來,我沒一次不參加,可各部隊校尉以下軍官,才能還不如中等人,然因攻打匈奴有軍功幾十人被封侯。我不比別人差,但沒有一點功勞用來得到封地,這是什麼原因,難道是我的骨相不該封侯嗎?還是本命如此呢?」

    王朔說:「將軍回想一下,曾有過悔恨的事嗎?」李廣說:「我任隴西太守時,羌人反叛,我誘騙他們投降有八百多人,我用欺詐手段一天把他們殺光了。直到今天我最大的悔恨只有這件事。」王朔說:「能使人受禍的事,沒有比殺死已投降的人更大的了,這也就是將軍不能封侯的原因。」

    而關於在漠北之戰當中,李廣迷路的原因可能有兩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是李廣指揮部隊的習慣:

    程不識和李廣從前都任邊郡太守並兼管軍隊駐防,到出兵攻打匈奴的時侯,李廣行軍無嚴格隊列、陣勢,靠近水草豐盛的地方駐紮軍隊,停宿的地方人人都感到便利,晚上也不打更自衛,幕府簡化各種文書簿冊,但他遠遠地佈置了哨兵,所以不曾遭到過危險。程不識對隊伍編制、行軍隊列駐營陣勢要求很嚴格,夜裡打更,文書軍吏處理考績等公文簿冊毫不含糊,甚至通宵達旦,軍隊得不到休息,但也不曾遇到危險。

    程不識說:「李廣治軍簡便易行,然而敵人如果突然進犯,他就無法阻擋了。而他的士卒倒也安逸快樂,都甘心為他拚命。我的軍隊雖軍務繁忙,但敵人也不敢侵犯我。」那時,李廣、程不識都是漢朝邊郡名將,但匈奴害怕李廣的謀略,士兵也大多願跟隨李廣,而以跟隨程不識為苦。

    從上述的記載可以得知,李廣在軍陣佈置方面相當不嚴謹。但是這一點應該是從李廣在第一次兵敗被生俘之後有了根本的改變。這一個情況也能從李陵的作戰陣勢的嚴謹能夠看得出來。畢竟這樣的情況不太可能是李陵自己的領悟,同樣也有李廣的相應教導。

    而另外一點,則是李廣在行軍作戰的時候,據傳說也有酗酒的惡習。

    李廣酗酒並不是無中生有的傳聞,而是在史記當中也有相應的記載。

    若是李廣真的是在行軍作戰的時候酗酒,那麼他所率領的部隊迷路也不算是什麼怪事了。

    所以,李廣羞愧自殺,很有可能也是因為酗酒誤事的的原因。

    但是不管如何,李廣算得上是一個傑出的將領,張嘉師之所以認為李廣值得他「等待投資」,同樣也是因為李廣確實是有著作為名將的基礎。同時,李廣的後代很多都是猛將,若是得到一個比起歷史更為出色的李廣,那麼接下來的李家人員,為大秦帝國效命的話,必然會為大秦帝國的軍事力量有著一個不錯的指揮體系。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3:06
第599章 大朝會上的閱兵式(中下)

    在咸陽宮正殿前面的平台上,有著以嬴珣,張嘉師以及三公位置的座位。

    這一個安排,張嘉師還是主要顧及到自己寶貝兒子嬴珣的情況。

    畢竟在閱兵這方面而言,張嘉師認為就算是他這個攝政王,最好還是站著顯得更加氣派一些。

    而九卿的座位,原來按照張嘉師的想法也是應該配置的。但是在陳平的搖頭反對之後,張嘉師還是比較尊重這個文官之首的意見。

    張嘉師也比較清楚陳平為何反對,因為若是九卿也設置座位,那麼郡守級別以及將軍職位的文武又該如何?

    再者,以咸陽宮平台的情況而言,真的設置大量的作為也未嘗不可,畢竟地方還是足夠的。但是更多的在這方面,張嘉師想著都不夠雅觀。畢竟這樣的事情,後世的一些領導者也習慣站著閱兵,坐著的話,還真的是讓很多人都等著看笑話了。

    所以出於這方面的考慮,張嘉師認可陳平的反對意見,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而張嘉師自己也不會因為這樣的事情而跟自己的頭號心腹外加帝國丞相有著什麼不滿。

    也就是因為這麼一個情況,張嘉師在咸陽宮正殿南面的平台上,設置的是五張作座位。

    而因為大秦帝國眼下的太尉依舊是懸空,張嘉師就讓太尉的位置,坐上了李信這個僅次於他跟嬴珣之下的大秦帝國武官之首。

    上將軍跟太尉也就是在一些職務上有著相當的差距。在大秦帝國的情況而言,上將軍可以說與國尉是最為接近太尉職權的職位。

    上將軍作為一個武官之首,在大秦帝國或者是之前的秦國已經算是一個默認的規則。畢竟真正設置太尉職位的時間並不長,而太尉職位至今一直懸空,所以上將軍很多時候成為了大秦帝國的武官之首,並不是一個奇怪的事情。

    而老國尉屠睢在這次大朝會上並沒有參加,因為其宿疾再次發作,張嘉師只好批准對方申請的病假。

    也許在這個重要的節日當中,作為國尉的屠睢還是應該冒下頭的,但是張嘉師顧及到屠睢的年紀確實也相當大,而是宿疾纏身,所以並沒有在這方面有著其他的想法。

    至於帝國皇帝嬴珣,自然也不會有其他想法。而終屠睢正是在四年後離休之後,嬴珣對於這個老國尉的印象也不算是深刻,甚至是很難算得上是認識到屠睢的能力。畢竟以眼下屠睢的情況,以及嬴珣很少會主動向張嘉師提出參與朝政事務的要求,所以兩者的交集即使是在這幾年的時間當中也不算是太多。

    而張嘉師也不是沒有想過,讓屠睢擔任嬴珣在兵法方面的導師,但是陳平等人雖然沒有反對,而是屠睢自己婉拒了張嘉師這個為屠睢安排的悠閒工作。

    也許屠睢是顧慮到作為皇帝師傅這個職位的敏感性,他屠睢雖然也算是對張嘉師以及嬴珣一朝的大秦帝國也算是有著莫大的功勞,更加不用說之前的始皇帝時期,屠睢這個國尉可以說也有著很大的功績。像是這個職位,自然是沒有什麼其他的問題。

    但是屠睢認為自己一來並沒有相應的精力,二來則是顧慮到這個位置的敏感性,他並不希望自己的後代會因為他曾經擔任這個這位而無端招惹禍患。

    有些事情並不是一個有遠謀的人就能夠解決的,很多事情可以說得上是人算不如天算。

    經歷過生死劫難的屠睢,對於這樣的認識可以說再是清楚不過。也就是因為這樣的認知,張嘉師直到數年之後,才成功說服作為大秦帝國宿將之一的楊翁子擔任嬴珣的兵法導師。

    而張嘉師自己似乎無法認識到,在這幾年時間當中,他甚至是安排韓信甚至是王離擔任這個位置,都被各人以各種各樣的理由婉拒的原因,是他們很清楚張嘉師這個攝政王對於軍隊的重視程度,而且在很多方面而言,也許張嘉師自己並不算是最有才華以及戰績最為彪炳的指揮官,但是毫無疑問的一點,那就是張嘉師自己才是嬴珣在這一方面最合適的指導者。

    而有可能是張嘉師自己有著其他的想法,也許是因為張嘉師當局者迷,張嘉師自己也似乎沒有認識到這一點,而是到處為大秦帝國的皇帝在這一方面,苦尋名師。

    ………………………………………………分割線…………………………………………

    在相應的大秦帝國高層在咸陽宮前方的平台就位之後,伴隨著張嘉師的微微點頭,在張嘉師身邊侍立著的喜公公,知道閱兵也該開始了。

    所以喜公公向馭勇做了一個眼神,馭勇在這個時候也不是當初的一個官場新人,他很清楚喜公公的暗示是什麼意思,於是藉故離開了自己所站著的九卿位置,去跟李昴交代著什麼以及讓李昴正式帶領部隊,按照這一段時間的訓練,在咸陽宮的這個南面的廣場,正式開始閱兵。

    馭勇離開了隊列的事情,很多人自然也是看在眼裡。但是這些人也不認為這一點有什麼不妥。

    也許馭勇的郎中令身份,去知會李昴一些事情,是有點不對勁。但是想到了這個地方是大秦帝國的核心所在的咸陽宮。馭勇這樣的安排再也正常不過了。

    而他們也不會蠢到在這一個時候對馭勇的行為說點什麼,畢竟周圍都是他們的袍澤。也許很多人之間都算是相當平和,往日無冤近日無仇,但是也難以擔保一些人真的閒的蛋疼,去跟御史中丞李左車說點什麼事情,那他們還真的就相當好玩了。

    而除了一些新加入的人在這麼一個場合內有些侷促不安之外,很多就算是第一次參加大朝會的大秦帝國文武群臣都顯得相當淡定。

    畢竟他們也不算是當年跟隨張嘉師征伐四方的「毛頭小子」了,很多人就算是看上去都算是比較年輕,但是這幾年的征戰以及治理地方政務,軍務的日子,可是讓他們積累了不少的人生經驗。

    所以他們能夠很平靜的應對這樣的事情。

    而李信則是表情相當平穩,但是內心並不平靜的想著一個事情:「不知道昴兒會不會在一會兒掉鏈子呢?」

    李信雖然很想給自己兒子足夠的信心,但是作為一個父親,李信還是有點擔憂這方面的情況。

    畢竟在這麼一個場合而言,若是李昴真的掉鏈子的話,先不說張嘉師會不會處理這個不給面子的混蛋,恐怕光是眼下大秦帝國高級官員們的非議,就足夠讓李昴在仕途上甚至是人生都遭受到極大地打擊。

    所以李信不擔心,那才叫怪事。

    但是不管如何,在一聲鐘響之後,在咸陽宮正殿側面早已經準備就緒的那一支千人隊,在李昴的帶領下,逐漸來到了轉交,然後沿著道理的標誌,向著咸陽宮南面廣場緩緩的前來。

    ………………………………………………分割線…………………………………………

    後世的閱兵,主要還是步兵方陣打頭陣,這也就是說這個國家的根本還是步兵部隊。

    而張嘉師也沒有改變這方面的思路,畢竟大秦帝國眼下還是以步兵方陣為主體的軍事部署的國家,若是讓其他兵種作為先鋒,恐怕步兵部隊會有一些想法。

    所以,出現在大秦帝國高層眼前的,是一隊編制約一百人,以二十人為一隊,分成五隊的秦軍輕步兵部隊。

    秦軍的輕步兵,主要就是一些穿著鐵甲,手中拿著長兵器的步兵。

    這種編制在大秦帝國眼下這個時期,依舊佔據相當的比例。

    畢竟張嘉師經過多年的治軍以及實戰經驗,認識到大秦帝國的重步兵部隊雖然戰鬥力確實是比起輕步兵部隊要強不少,但是重步兵對於體質較為瘦弱的軍士而言,就是一個很沉重的負擔。哪怕是一個飽經訓練以及戰爭經驗豐富的屯長,只要他的體質確實是不過關,那麼他想要擔任一個重步兵,還是沒有可能的。

    當然,也不是沒有一些高手的內勁能夠支撐他的身體使用重步兵裝備來作戰,並且相比起體質魁梧的軍士都不落下風,但是這樣的人很少會做這種明顯是發揮短處的事情,因為體質較弱的人,其身體的靈活**實上也相對好很多,所以就算是有這樣的高手,他們也更願意擔任一個輕步兵。

    而在步兵方陣前方的,自然就是李昴這個二五百主。

    他在身穿整套輕型鐵甲,騎著一匹白馬,手中握著一桿長戈,經過大秦帝國皇帝,攝政王以及三公作為的前方的時候,突然之間向著張嘉師以及嬴珣等人的方向,舉手敬了一個後世的軍禮。

    這一個想法,自然是張嘉師想出來的。而李昴在經歷之後,也大聲的叫喊著:「大秦萬歲,秦軍威武!!!」

    張嘉師則是還了一個軍禮,並且微笑著看著李昴以及隨後經過他面前的輕步兵部隊說道:「大秦萬歲,秦軍威武!!!」

    而輕步兵部隊,則是邁著不算相當規格的鵝步,在經過高台前方,扭頭看著張嘉師方向的位置。

    這一個情況,可是張嘉師認為訓練的重點。

    也許,他們也應該他們的二五百主那樣,對張嘉師漢喊出那一句口號,但是顧慮到眼下的方言問題,張嘉師還是沒有做這樣的事情。畢竟方言太亂的話,喊口號什麼的反而會變成亂七八糟,毫不氣派之餘,甚至是有可能會讓人感覺這樣的話還不如不說的感覺。

    當然,張嘉師也不是沒有想過惡搞一下後世閱兵的那四句口號,但是處於張嘉師眼下的地位而言,自然不會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蠢事。

    畢竟他眼下可是攝政王,他的寶貝兒子可是大秦帝國的三世皇帝。若是真的喊出那幾句口號,不要說陳平跟李信,恐怕附近的大秦帝國文武都得傻眼了。

    所以這樣的事情絕對不能有。

    ……

    而在輕步兵部隊方陣之後的,則是大秦帝國眼下最為自豪的重裝步兵部隊。

    比起輕步兵部隊而言,重步兵部隊平均的體格確實是相對更為魁梧。而且配上了那一面方陣大盾,則是顯得更加雄壯威武。

    至於兩者的裝備,尤其是身體的鎧甲,事實上並沒有太大的差距。若是真的尋找輕步兵以及重步兵裝備的鎧甲差距,恐怕也就是一些鐵甲的重量會因為甲片變得較薄而輕巧一些。

    大秦帝國眼下自然也不是有錢到每一個士兵都配備鐵札甲,尤其是地方郡兵部隊,不少的新兵更多只能夠使用庫存的步兵皮甲以及一些相當故舊的鐵製兵器。

    但是作為大秦帝國的中央軍團,人手一副鐵札甲還是能夠做到的。畢竟張嘉師還不缺這點小錢。

    而在重步兵部隊之後,則是大秦帝國的長弓兵。

    長弓兵在大秦帝國當中,只有相當一部分部隊有相應的編制,這一種主要是長弓兵在戰場上的殺傷力較差,射程確實是比起一般的普通弓箭手的制式復合弓要好一些,但是長弓對於著甲部隊的殺傷力不足,始終是一個問題。所以在大秦帝國再次平定天下之後,張嘉師也就是下令部分部隊視圖相應駐防地區,而是否繼續維持長弓兵的編制。

    作為中央軍團,自然還得編制一部分長弓兵來作為門面。但是比起數量更多的復合弓兵,長弓兵的數量則是較少了。

    而長弓兵的甲冑主要還是鐵札甲為主,而很多部隊的弓弩手,則是以大秦帝國的皮甲作為鎧甲。

    畢竟鐵甲對於身體的要求也不低,弓箭手為了顧及到相應的輕巧以及靈活性,配備鐵甲反而會削弱其持續作戰的能力。

    而中央軍團的弓箭手,質量比起很多部隊平均而言都要高一些,所以配備鐵甲也不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在長弓兵之後,則是大秦帝國原本就作為弓箭手主體編制的復合弓兵。

    大秦帝國或者是之前的戰國時代的弓箭製作技術,已經是冷兵器史上的一道著名的分水嶺。

    大量的復合弓的製作以及在戰場上發揮出來的殺傷力,迫使金屬鎧甲的全面列裝。

    而中央軍團的復合弓,是一種使用滑輪組作為力量引導的新型裝備。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3:06
第600章 大朝會的閱兵式(下)

    在大秦帝國的軍事力量當中,遠程力量的弓弩手一直算是建設的重點。這一點從戰國時期的秦國,在得到了不少位於關東諸國相對較為先進的弓弩技術之後,就成為了一個發展的方向。

    在得到了相應較為先進的弓弩技術之前,秦軍的戰鬥力相對於關東的其他戰國七雄,有著很大的差距。這一點從吳起在陰晉之戰當中能夠有很直觀的體現。因為吳起所倚重的魏武卒部隊,就是一支在弓弩射術以及近戰方面都相當出色的重裝步兵部隊。

    當其時的秦國大軍在陰晉之戰當中的慘敗,並不是沒有因素,吳起的以逸待勞,以及其麾下魏武卒部隊的兵甲精良,訓練有素,同樣是秦軍慘敗的兩個主觀原因之一。

    而在陰晉之戰之後,當其時的秦國君臣決定向關東諸國引進相應優秀兵器的鑄造技術,提升其整體裝備的作戰能力,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軍備方針。

    秦國當時因為地處當其時的崤山以西,很少會有大商人會進入到秦國當中謀求發展。所以在當其時,依靠商業的流通來發展相應的科技,是比較困難的事情。

    所以秦國君臣在思考一番之後,決定向被魏國嚴重威脅的韓國提出相應的要求。而韓國當其時雖然還沒有其強弓勁弩為天下第一的說法,但是也不代表韓國的弓弩水平並不好。

    但是出於很多方面的考慮,韓國只是輸出了部分工匠以及一些優質角弓的製作技術。

    僅憑這一個情況,就已經讓秦國當其時的遠程火力得到了一個階級的提升。

    而在後來的秦魏第四次河西之戰當中,秦軍依靠一支相當精銳的弓弩手部隊,成功壓制住支援河西地區的魏軍援軍,成功取得了河西之戰的主動權,可以說這種經過相當長時間的發展的弓弩手,到了其發揮出相當實力的時候。

    而秦國著名的弩陣,也逐漸在關東諸雄當中揚名。

    所以張嘉師對大秦帝國的弓弩手部隊的建設同樣是相當重視,因為大秦帝國在這方面的基礎,很多相對於後世的弓弩手,差距的只不過是兵器製作技巧的水平,而非相互之間的兵員的戰鬥訓練的差距。

    甚至可以說,若是大秦帝國的弓弩手使用後世同時期的弓弩與後世的弓弩手對陣,說不定能夠在戰鬥意識方面,輕鬆的擊敗對方。

    而這麼一點,張嘉師在讓其麾下的遼東軍弓弩手配備了後世的部分弓弩的改良技術之後,有了很大的直觀體現。

    ……

    而在復合弓弓兵過去之後,則是大秦帝**隊當中,相對比較普遍的手弩部隊。

    大秦帝國的弩陣,嚴格來說就是手弩部隊在野戰當中的戰鬥力體現。但是手弩的射程受到了其相應科技水平的限制,在射程以及殺傷力方面都有著很大的差距。但是手弩的射速相對於勁弩級別的大型單兵弩要快得多,所以在手弩的有效射程當中,手弩發揮出來的戰鬥力並不是勁弩能夠輕鬆比擬的。

    但是嚴格意義上的秦軍弩陣,卻是弓弩手部隊甚至是加上床弩級別的射手的戰鬥部隊的總和。

    所以張嘉師在手弩的改進方面,雖然沒有太過突出的方面,但是毫無疑問的事情是,在大秦帝國眼下的軍事編制當中,秦軍的手弩部隊的戰鬥力可以說相當出眾。

    也許張嘉師在這方面的建設更加傾向於勁弩甚至是床弩方面,但是對手弩的生產,張嘉師並沒有進行削弱。相反,在大秦帝國的各地兵造當中,有著一部分比例的工匠生產的就是手弩。

    手弩的生產,相對於勁弩甚至是床弩,嚴格而言是更為複雜。因為手弩所需要的小型化零件,相對而言更加花費相應的工時。

    而手弩消耗的弩鏃,往往會因為其射速方面的優勢而需要更多的數量。所以在大秦帝國的兵造生產線當中,手弩的弩鏃的生產數量是最多的。

    在經過咸陽宮正殿前方的手弩部隊,其與弓箭手相比,多了不少人裝備的是更加厚重的鐵札甲,因為相對於弓手需要的靈活性,手弩部隊在這方面的需求也不算是太大。

    甚至是不少手弩兵都配備了肩甲這種玩意。

    鐵札甲因為其製作方面相對簡單的緣故,而且在部件的配合方面,同樣顯得相對較為靈活,所以在大秦帝國眼下的鐵札甲生產當中,主要還是作為身軀主體的甲冑的生產,而比如說肩甲以及裙甲,則是按照相應兵種的需求而進行相應的配備。

    一般而言,完全配備肩甲以及裙甲兩個部件的兵種,只有重步兵。

    而一些並不太過需要靈活性的,則是會額外配備肩甲。

    勁弩手則是屬於這個範疇。

    所以在與前方的弓箭手方陣相比,這些勁弩手則是顯得更加健壯。當然,弩手也不缺乏一些體格瘦弱的官兵,因為使用手弩甚至是強弩,對於身體素質的要求,甚至沒有輕步兵那樣的規格。

    而張嘉師在當政這麼長時間,而且作為一個戰鬥經驗豐富的指揮官,很清楚手弩手在很多方面並沒有足夠的戰鬥力,而他繼續維持一個相應比例的手弩手部隊,主要還是應對其軍隊素質的要求。畢竟大秦帝國眼下的民眾,在身體素質方面而言,同樣也受到之前的戰爭很大程度的影響。在一些戰亂的區域,他們甚至是在人身安全方面都稱得上是朝不保夕,更加不用說能夠在每天都吃飽飯的情況下,維持自己的身體的體格。

    所以作為在兵種方面對於體格需求相應而言最低的手弩手,張嘉師主要還是顧及到這方面的影響。

    而手弩手相對於弓箭手更加容易訓練,同樣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說一句不好聽的話,那就是訓練一個及格的弓手,有可能需要一年甚至是更長的時間,而訓練一個及格的弩手,也許不過是半年左右的事情。

    所以作為一個大秦帝國眼下實際上的軍隊的最高指揮官,張嘉師不得不顧慮到這方面的情況。

    畢竟若是真的與外國勢力進行長時間的消耗戰,弓弩手的消耗方面,一個弓手很有可能無法滿足持續作戰的人力需求,而一個弩手則是會成為一個相對的優勢。

    而很多大秦帝國的文武高層都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些弓弩手的腰間,除了掛著箭袋或者是弩鏃袋子之外,同樣也有著一把長度為五十釐米左右的彎刀。

    大秦帝國的軍隊武器配備,也不是沒有彎刀,只是眼下的張嘉師的軍事思維當中,之前的彎刀會逐漸淘汰。因為他們會逐漸被一種更容易使用以及相對而言的人機效率更好的弧形刀具所取代。

    這種刀則是以後世的苗刀作為樣本,而在進行相應的加重之後配備到相應的官兵當中,作為護身裝備。

    苗刀的刀背雖然比起當其時同時代的日本刀要更厚,但是嚴格來說,後世的大刀在材質相同的情況下,還是能夠輕鬆將苗刀砍出一個相當深入的缺口甚至是直接砍斷苗刀。這一點可以說是是苗刀的缺陷。

    張嘉師嘗試性製作一種相對較短的加重刀身的苗刀,用來作為其麾下弓弩手近戰的裝備。

    畢竟在這一方面而言,張嘉師無法保證其麾下的弓弩手在與匈奴人的戰爭當中會受到步兵部隊的嚴密保護。

    甚至是在草原地區被匈奴人突襲的情況下,這些步兵部隊或者是其他兵種想要分神保護弓弩手,可以說是非常困難的事情。所以張嘉師不得不顧慮到這方面的情況,而思考讓弓弩手也有著一定的自衛能力。

    當然,張嘉師並不希望自己麾下的弓弩手被匈奴人的騎手屠殺的一幕出現,但是相對於匈奴人的機動性,若是他日後真的以混合兵種的部隊進攻匈奴,恐怕這也算是一個在所難免的情況。

    而在這之前,大秦帝國的弓弩手也不缺乏配備刀劍的官兵,但是他們的刀劍嚴格來說相對於自衛方面的情況而言,有著相當大的缺陷。因為這些刀劍的重量相對於體格相對較弱的弓弩手,就是一個問題。

    ……

    在手弩手之後,則是張嘉師在這一段時間大力發展出來的床弩部隊。

    這些床弩手他們與之前的袍澤相對,有著很大的區別。因為六人一組的床弩手,伍長以及另外一個士兵,則是抬著相對較為粗長的床弩弩鏃,而另外四個人,則是一人抬著床弩的一個延伸出來的支架,六人一組抬著床弩以及弩鏃,經過平台的前下方。

    這種弩鏃是步兵使用的輕型弩鏃,其作戰性能相對更大型的車弩,還是有著一些差距的。

    但是這種床弩的射程以及重量都經過了相應的改進而得到了相應的改良。

    在張嘉師在出兵遼東,甚至是向箕子朝鮮發動戰爭的時候,這種床弩就逐漸發揮出其相應的作用。而且在之後的戰爭歷程當中,這種床弩在張嘉師麾下的秦軍編制當中發揮出來的作用同樣越來越大,而比重則是越來越多。

    可以說,這種比較輕巧的床弩,算得上是很多大秦帝國的床弩部隊的一種標準裝備。

    張嘉師在東胡救援作戰結束之前一段時間,同樣也下令增加這種床弩的生產數量,為的就是在長城地區佈置這種床弩,來應對匈奴人對長城地區的攻擊。

    也許以長城的情況而言,這種床弩所能夠發揮出來的作用並不算太大,但是相對於匈奴人眼下相對較差的弓箭射程而言,這種床弩除了射速方面的劣勢之外,在射程以及威力方面同樣有著普通弓弩無法比擬的戰鬥力。

    而床弩手們同樣也配備了相應的刀劍來作為自衛武器,但是張嘉師很清楚,床弩手因為射程方面的優勢,需要他們作戰或者是自衛的機會並不算太多。因為即使是匈奴人的正面突襲,這些床弩手前方還是有著一部分弓弩手的防禦,除非床弩手直接面對匈奴人或者是其他軍事力量的襲擊,否則他們大概只有被圍攻甚至是追殺的時候,才有使用這種刀劍的機會。

    ……

    而在十六架床弩在九十多名的床弩手抬著離開之後,下一個方陣則是大秦帝國的戰車方陣。

    大秦帝國的戰車部隊,因為張嘉師改變了相應的武器配備,成為了一支主要使用蹶張弩為主的超遠程打擊力量。

    當然,這些弩戰車的兩個戰士,除了使用手中的強弩之外,還能夠使用加長了刀柄的,或者是應該說本身屬於偃月刀長度的原版偃月刀。

    張嘉師麾下的主流重步兵,使用的是中柄偃月刀,主要還是張嘉師顧及到刀柄長度很大程度影響著作戰效率。若是刀柄太長,這種偃月刀的刀柄在作戰的時候很有可能會碰撞到地面,因為重步兵很多時候使用的還有一面巨大的方陣鐵盾,在一些偃月刀的技巧是無法使用的。而且在劈砍的時候,刀柄太長反而無法有效的讓力度傳達到刀身上。

    而在戰車上使用原來的偃月刀,則是沒有這方面的顧慮。但是在很多情況而言,這種偃月刀一般而言還是不需要使用的。因為這種同樣加厚了刀背的偃月刀,主要還是劈砍一些能夠砍開的障礙以及圍欄之類的物體,並不是用來讓戰車兵在戰車衝殺的時候使用了。

    畢竟這種偃月刀在戰車上對抗步兵方面,還是有著相應的不足之處,甚至是還不如原來的輕車士所使用的長兵器有效率。

    ……

    壓軸陣型自然是張嘉師在之前一段時間,甚至是很長一段時間之後,都會作為側重發展的一個主要兵種,騎兵方陣。

    與張嘉師算是秘密而加大投入發展武裝起來的新式騎兵部隊,這一支騎兵主要還算是沿著大秦帝國編制下來,進行部分改進裝備器械的輕騎士部隊。

    在沒有馬鐙的情況下,想要發展重騎兵,就是一個隕石坑。再說張嘉師也沒有想過發展重騎兵,畢竟大秦帝國眼下並沒有發展重騎兵的基礎。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3:11
第601章 宴會(上)

    在閱兵結束之後,張嘉師則是對喜公公示意,讓對方開始準備在咸陽宮以及南面的廣場的宴會事宜。

    與之前的大秦帝國大朝會的情況差不多,張嘉師也沒有想過改變這種在會議之後進行宴會的方式。

    畢竟有些事情對於張嘉師來說,並不是一種錯誤的話,也不妨繼續延續下去。

    而這一天的天氣不錯,咸陽宮的廣場正好作為宴會的主要場所。

    而一旦下雨的話,那麼則是在咸陽宮正殿內進行相應的宴會,這一個情況在大秦帝國同樣也成為了相應的慣例。

    所以張嘉師延續這種慣例,也是懶得操心自己是不是要想其他方面的情況。

    ……

    這一次宴會,張嘉師也不是沒有想過要做得相當精彩,但是思考到安全性方面的問題,張嘉師並沒有打算聘請很多的歌舞團來進行表演,而且以大秦帝國眼下的相應基礎而言,因為經受到戰亂的影響,這一方面比起張嘉師所參與過的那一次大朝會,可以說並沒有這樣的基礎。

    因為這些歌舞團在戰亂中,同樣也遭受到很多方面的影響,比如說在戰爭中,這些歌舞團的成員四處離散,甚至是因為其人員被亂兵所殺或者是做出一些其他方面的事情而遭受到很大的損失。

    可以說,就算是張嘉師沒有考慮到相應的安全問題,他一下子都沒有辦法找到太多的歌舞團成員來在大朝會上進行表演。

    至於安全性問題,是張嘉師無法得知大部分歌舞團的成員是否是對大秦帝國仇視的人,若是這些人混入到歌舞團或者是他本身就是歌舞團的成員,都將有可能會上演高漸離的事情。

    若是真的發生這麼一個情況,恐怕張嘉師自己都得丟臉到姥姥家了。

    當然,張嘉師還真的不知道他的姥姥是誰……畢竟張嘉師的出身,就是一個被道觀收養的孤兒。

    ……

    在這麼一個時候,張嘉師應該對其麾下的群臣做出下一步的安排,而非在這裡干呆著。

    但是張嘉師自己也想到了相應的應對情況,來解決這個事情。

    那就是張嘉師嘗試性的在這麼一個時候,舉辦了一個仿照後世的西式自助餐風格的茶會。

    自助餐,有時亦稱冷餐會,它是一種非正式的西式宴會,在大型的商務活動中尤為多見。它的具體作法是,不預備正餐,而由就餐者隨意在用餐時自行選擇食物、飲料,然後或立或坐,自由地與他人在一起或是獨自一人地用餐。自助餐之所以稱為自助餐,主要是因其可以在用餐時調動用餐者的主觀能動性,而由其自己動手,自己幫助自己,自己在既定的範圍之內安排選用菜餚。至於它又被叫作冷餐會,則主要是因其提供的食物以冷食為主。當然,適量地提供一些熱菜,或者提供一些半成品由用餐者自己進行加工。

    自助餐(buffet),是起源於西餐的一種就餐方式。廚師將烹製好的冷、熱菜餚及點心陳列在餐廳的長條桌上,由客人自己隨意取食,自我服務。這種就餐形式起源於公元8—11世紀北歐的「斯堪的納維亞式餐前冷食」和「亨聯早餐(huntbreakfast)」。

    相傳這是當時的海盜最先採用的一種進餐方式,至今世界各地仍有許多自助餐廳以「海盜」命名。海盜們性格粗野,放蕩不羈,以至於用餐時討厭那些用餐禮節和規矩,只要求餐館將他們所需要的各種飯菜、酒水用盛器盛好,集中在餐桌上,然後由他們肆無忌憚地暢飲豪吃,吃完不夠再加。

    海盜們這種特殊的就餐形式,起初被人們視為是不文明的現象,但久而久之,人們覺得這種方式也有許多好處,對顧客來說,用餐時不受任何約束,隨心所欲,想吃什麼菜就取什麼菜,吃多少取多少;對酒店經營者來說,由於省去了顧客的桌前服務,自然就省去了許多勞力和人力,可減少服務生的使用,為企業降低了用人成本。

    自助餐最早是日本昭和33年(1958年)東京帝國酒店首創先例,將所有料理放在一桌,客人依據喜好取食,這種樣式十分流行。

    隨著西餐傳到中國以後,自助餐的就餐方式自然隨之帶到我國。這種就餐方式最早出現在20世紀30年代外國人在中國開的大飯店裡,使它真正與中國的老百姓接觸,是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隨著中國對外開放,新興的旅遊合資賓館,酒店將自助餐推廣到我國大眾化餐飲市場,自助餐以其形式多樣,菜式豐富,營養全面,價格低廉,用餐簡便而深受消費者喜愛,尤其受青年、兒童的青睞。

    而張嘉師選擇的這種自助餐的方式,則是一種類似於雞尾酒會的方式。

    雞尾酒會也稱酒會。這種酒會主要是喝飲料,為賓客提供一個社交的場所,其準備工作與服務程序與自助餐大致相同。酒會的食品主要是小吃。只需準備甜食盤、甜食叉、小餐紙和多多益善的各種酒杯。和自助餐相比,酒吧檯則要大些,有時還設置兩個,以方便服務。

    然而顧及到眼下很多時候並沒有辦法按照後世雞尾酒會的方式來佈置相應的格局,張嘉師則是進行了相應的變動。

    第一,雞尾酒會上的很多西式糕點,眼下是沒有人會做的,而張嘉師雖然也知道蛋糕什麼的應該怎麼做,但是麼在沒有合適的工具的情況下做出蛋糕什麼的,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再說了,以眼下的那種小麥研磨技術而言,想要做出就算是蒸雞蛋糕這種中式蛋糕,估計味道都不咋樣,因為沒幾個人會喜歡吃這種帶著麥糠的玩意。

    所以在這一方面而言,張嘉師選擇的是用一種烤麥餅來代替蛋糕。

    當然這種烤麥餅不僅僅是麥餅那麼簡單,而是張嘉師用漢堡包的方式,將一些烤肉片放進兩塊麥餅中間,然後作為一款食物來款待自己的麾下文武。

    第二,在這種雞尾酒會上,酒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東西。而張嘉師也沒有吝嗇自己在這方面花銷。畢竟眼下大秦帝國最大型的釀酒商人就是他張嘉師。

    作為一种放在後世都算是獲利甚豐的行業,張嘉師也沒有想過實施禁酒令之類的事情。

    ……

    在中國歷史上,夏禹可能是最早提出禁酒的帝王。相傳「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遂疏儀狄而絕旨酒。曰,後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戰國策?魏策二》)在此,「絕旨酒」可以理解為自己不飲酒,但作為最高統治者,「絕旨酒」的目的大概不僅僅侷限於此,而是表明自己要以身作則,不被美酒所誘惑,同時大概也包含有禁止民眾過度飲酒的想法。

    然而張嘉師對於這個說法是相當的鄙視的,因為在後世的中國,比較公認的一種說法,就是杜康發明了酒這種東西。

    而杜康有兩人,一人是黃帝時期的杜康,另外一人則是夏朝的君主少康。

    而前者的相應記載,更多的只能夠是做出醋而不是酒。

    傳說在黃帝的時候,有一個叫杜康的人,專門負責管理糧食。當時,隨著農耕的發展,糧食每年都獲得大豐收。可是,糧食多了吃不完,只能儲藏在山洞裡,山洞陰暗潮濕,時間一久,糧食全部腐爛了。杜康見狀,開始苦思冥想儲糧的方法。

    這一天,杜康來到樹林裡散步,發現了幾棵枯死的大樹,只剩下粗大空蕩的樹幹。杜康靈機一動,把糧食全部倒進了乾燥的樹幹裡。過了一段時間,杜康來到樹林裡查看糧食,他驚奇地發現:儲糧的枯樹前,橫七豎八地躺著一些野豬、山羊和兔子,一動不動,好像死了一樣。他連忙走近看個究竟:原來盛糧的樹幹裂開了幾條縫,由裡向外不斷滲水。看來,這些動物是舔吃了這水才躺倒的。可這究竟是什麼水呢,杜康湊過去一聞,只覺一股清香撲面而來,他不禁嘗了幾口這濃香水,頓覺神清氣爽。後來,杜康把濃香水帶回家,請大家品嚐,大家你一口,我一口,都說好味道。就這樣,酒在民間逐漸普及開來,杜康也被人們尊稱為「酒神」。

    因為在這種不算密封的條件下,很多時候釀造出來的酒,會因為空氣中的細菌而發酵,成為了醋或者是乾脆變質。

    而且,按照古代的釀酒技術而言,釀酒的原料往往是熟了的五穀,而這種五穀並不是存放的一種目標。

    當然這也不是完全的一個情況,一些地方特產的猴兒酒,據說就是猴子將果實放在樹洞裡發酵所得到的一種美酒。但是麼,以杜康的方式所能夠得到的,很難是一種酒。

    而關於杜康的說法,則是據《說文解字?巾部》釋:「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葬長垣。」啟襲禹位,標誌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代王朝的正式誕生。繼啟登位的太康荒淫無道,被夷族酋長后羿乘機奪位後失。但后羿隨即又被自己的親信寒浞取代。太康逃到同姓部落斟鄩那裡,后羿滅掉斟鄩,擁立仲康。仲康之子相逃奔商丘,遭到夷族的討伐。此時,相的妻子後緡正懷有身孕,她逃到有仍氏,生下了少康,因希望他能像爺爺仲康一樣有所作為,所以,取名少康。

    寒浞想斬草除根,派人捉拿少康。少康無奈,跑到有虞氏的地盤,做了那裡的庖正(掌管膳食之類的小官)。少年的少康以放牧為生,帶的飯食掛在樹上,常常忘了吃。一段時間後,少康發現掛在樹上的剩飯變了味,產生的汁水竟甘美異常,這引起了他的興趣,就反覆地研究思索,終於發現了自然發酵的原理,遂有意識地進行效仿,並不斷改進,終於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釀酒工藝,從而奠定了杜康中國釀酒業開山鼻祖的地位,其所造之酒也被命名為「杜康酒」。

    少康的釀酒經驗雖然得於偶然,但是毫無疑問,那就是既然將飯食掛在樹上,那麼其必然是使用器皿來裝著,比如說竹筒什麼的來加以封口,畢竟古人也會顧慮到飯食的熱度問題。

    所以少康釀酒,或者是少康發明了高粱酒,這一點毫無疑問。

    而還有一個算得上在相關記載當中,似乎更有說服力的杜康:

    據《呂氏春秋》《博物誌》等史書記載,杜康是周朝大夫杜伯的後代,生活在今河南汝陽縣城北一個景色秀麗的小山村——杜康村,並在這裡發明了秫酒。公元前785年,杜伯以「莫須有」的罪名被周宣王殺害,杜康為了躲避災禍,逃到杜康村做起了牧羊工。顯然,長期寄居、思戀家鄉的杜康是不會有太好的胃口的,放牧時所帶的秫米團常常剩下一半,每到這時,杜康便將剩飯扔進附近的桑樹洞中。春去秋來,桑樹洞中已經積滿了秫米團。一天,杜康又去扔剩飯時,聞到一陣撲鼻的芳香,並隱約見有許多透明的液體從樹洞中流出。杜康嘗後覺得十分甘美,精神也倍加爽朗,於是便仿照這種方式,不斷研究,釀出了專供人們飲用的秫酒。

    周平王遷都洛陽後,得以嘗到杜康酒,認為口感絕佳,於是將其定為宮中御酒,並封杜康為酒仙,賜杜康村為「杜康仙莊」。杜康酒從此名揚天下。

    然而,這種描述與酒對人的影響而言,就有著很大的誤差。

    「杜康嘗後覺得十分甘美,精神也倍加爽朗」。這一句描述來形容低度的酒都不算合適,更何況是高粱這種即使因為釀造技術問題,度數不算很高的酒就更加不靠譜。而且跟黃帝時期的杜康釀酒的說法相對,兩者有著相應的共同之處,那就是周朝時期的杜康,得到的很有可能是醋而不是酒。

    ……

    所以張嘉師下意識的無視禁酒令什麼的,畢竟他自己可不希望看到什麼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事情發生在他的身上。

    再說了,酒確實能夠誤事,但是完全因為這樣而禁酒的話,何嘗不是一種本末倒置?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3:12
第602章 酒與禁酒令的思考(上)

    除了大禹所發佈的可信度不高的「禁酒令」之外,在張嘉師所知道的情況當中,還有著幾次比較著名,影響力也比較大的禁酒令。

    其中,西周初期的《酒誥》就算是中國歷史當中,得到了正式確認的第一道禁酒令。

    而《酒誥》的出現,有著相應的歷史背景。

    從史料記載及出土的大量酒器來看,****二代統治者飲酒的風氣十分盛行。夏桀「作瑤台,罷民力,殫民財,為酒池糟。縱靡靡之樂,一鼓而牛飲者三千人」。夏桀最後被商湯放逐。商代貴族的飲酒風氣並未收斂,反而越演越烈。出土的酒器不僅數量多,種類繁,而且其製作巧奪天工,堪稱世界之最。

    這充分說明統治者是如何的沉湎於酒。據說商紂飲酒七天七夜不歇,酒糟堆成小山丘,酒池裡可運舟。據研究商代的貴族們因長期用含鉛的青銅器的飲酒,造成慢性中毒,致使戰鬥力下降。商代的滅亡被普遍認為酗酒成風是其重要的原因。而青銅酒具在進行加熱的時候,也會導致銅元素融入在酒中,讓當其時暖酒而飲的人,同樣出現慢性銅中毒的情況。

    有可能商紂王突然之間的性格大變,就是其銅中毒的原因所導致的。因為銅中毒也會有相對幾率導致神經系統受損。

    所以在這一方面而言,這充分說明統治者是如何的沉湎於酒。據說商紂飲酒七天七夜不歇,酒糟堆成小山丘,酒池裡可運舟。據研究商代的貴族們因長期用含鉛的青銅器的飲酒,造成慢性中毒,致使戰鬥力下降。商代的滅亡被普遍認為酗酒成風是其重要的原因。

    也就是因為在這方面的歷史因素,

    西周統治者在推翻商代的統治之後,發佈了我國最早的禁酒令《酒誥》。

    酒誥,出自《尚書?周書》,其譯文則是如下:

    王說:「要在衛國宣佈一項重大命今。你那尊敬的先父文王,在西方創建了我們的國家。他從早到晚告誡諸侯國君和各級官員說:『只有祭祀時才可以用酒。』上天降下旨意,勸勉我們的臣民,只在大祭時才能飲酒。上天降下懲罰,因為我們的臣民犯上作亂,喪失了道德,這都是因為酗酒造成的。那些大大小小的諸侯國的滅亡,也沒有哪個不是由飲酒過度造成的禍患。」

    文王還告誡擔任大小官員的子孫們說:」不要經常飲酒。並告誡在諸侯國任職的子孫:只有祭祀時才可以飲酒,要用道德來約束自己,不要喝醉了。文王還告誡我們的臣民,要教導子孫愛惜糧食,使他們的心地變善良。要好好聽取祖先留下的這些訓誡,發揚大大小小的美德。

    殷民們,你們要一心留在故土,用你們自己的手腳,專心致志地種好莊稼,勤勉地侍奉你們的父兄。努力牽牛趕車,到外地去從事貿易,孝敬和贍養你們的父母親;父母親一定很高興,會自己動手準備豐盛的飯菜,這時你們可以飲酒。

    各級官員們,希望你們經常聽從我的教導!只要你們能向老人和國君進獻酒食,你們就可以酒足飯飽。這就是說,只要你們能經常反省自己,使自己的言行舉止合乎道德,你們還可以參與國君舉行的祭祀。如果你們自己能限制飲酒作樂,就可以長期成為君王的治事官員。這也是上天讚美的大德,王室將永遠不會忘記你們是臣屬。」

    後世有一種說法,那就是《酒誥》的內容有部分出自商朝,但是這一種說法缺乏主要的論據,因為《酒誥》應對的對象主要還是商朝的遺民,所以出現一些商朝民眾的字眼並不是不合理的事情。

    《酒誥》中禁酒之教基本上可歸結為,無彝酒,執群飲,戒緬酒,並認為酒是大亂喪德,亡國的根源。這構成了中國禁酒的主導思想之一,同樣也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明確記載的禁酒令的先河。

    ……

    對酒課以重稅,同樣也是一種變相的禁酒令,因為高價的酒不會有多少人買得起。

    最早對酒課以重稅的人當屬商鞅,他沒有明文禁止釀酒和賣酒,但提出要對酒加收十倍成本的賦稅。所以,酒對於秦國的老百姓來說,有點太過奢侈了。

    而秦國當其時在實施這樣的條令之後有沒有因為這樣而產生相應的家庭問題,張嘉師表示這一點哪怕是在他穿越之前,並沒有相對明確的處罰方案的產生。

    所以就更加不用說現在了。

    而西漢前期實行「禁群飲」的制度,相國蕭何制定的律令規定:「三人以上無故群飲酒,罰金四兩。」(《史記?文帝本紀》文穎注)。這大概是西漢初,新王朝剛剛建立,統治者為杜絕反對勢力聚眾鬧事,故有此規定。禁群飲,這實際上是根據《酒誥》而制定的。

    中國歷史在禁酒時,很多時候都是由朝廷發佈禁酒令。禁酒也分為數種,一種是絕對禁酒,即官私皆禁,整個社會都不允許酒的生產和流通;另一種是局部地區禁酒,這在有些朝代如元朝較為普遍,主要原因是不同地區,糧食豐歉程度不一。

    還有一種是禁酒麴而不禁酒,這是一種特殊的方式,即酒麴是官府專賣品,不允許私人製造,屬於禁止之列。沒有酒麴,釀酒自然就無法進行。還有一種禁酒是在國家實行專賣時,禁止私人釀酒、運酒和賣酒。

    歷史上禁酒極為普遍,除了以上的政治原因外,更多的還是因為糧食問題引起的。每當碰上天災**,糧食緊張之時,朝廷就會發佈禁酒令。而當糧食豐收,禁酒令就會解除。禁酒時,會有嚴格的懲罰措施。如發現私酒,輕則罰沒酒麴或釀酒工具,重則處以極刑。

    ………………………………………………分割線…………………………………………

    除了中國歷史上多次推出了不同方面的禁酒令之外,在外國,則是有一條相當著名的美國禁酒令。

    從1920年1月17日凌晨0時,美國憲法第18號修正案——禁酒法案(又稱「伏爾斯泰得法案」)正式生效。根據這項法律規定,凡是製造、售賣乃至於運輸酒精含量超過0.5%以上的飲料皆屬違法。自己在家裡喝酒不算犯法,但與朋友共飲或舉行酒宴則屬違法,最高可被罰款1000美元及監禁半年。21歲以上的人才能買到酒,並需要出示年齡證明,而且只能到限定的地方購買。

    長期以來,輿論界強烈主張禁酒,至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時,美國已有2\/3的州是「干」的。但是,需要有一個全國性的法令來最終完成禁酒的使命。美國20年代國會立法頒布了禁酒令,理由就是酒是犯罪的根源。簡單的說是婦女運動造成的。由於酗酒造成了很多家庭暴力問題,為了保護婦女權益就實施了禁酒令。而且酒在宗教上也和罪相聯繫,也是宗教組織所反對的。但是禁酒令反而造成私酒氾濫,很多人通過販賣私酒中飽私囊。

    美國禁止酒精飲料的釀製、轉運和銷售的憲法修正案。工業資本家認為工人飲酒影響勞動紀律和生產效率,於是在他們施加壓力的情況下,國會於1919年頒布了憲法第十八條修正案:「自本條批准一年以後,凡在合眾國及其管轄土地境內,酒類飲料的製造、售賣或轉運,均應禁止。其輸出或輸入於合眾國及其管轄的領地,亦應禁止。」

    這一修正案也得到美國基督教新教徒的支持,因為他們有一種禁慾苦行,節儉自制的思想傾向,禁酒令符合他們的要求。但這修正案的實施,引起了非法釀造、出賣和走私酒類飲料的新的犯罪行為,禁而不止,而聯邦及各州政府又需要以酒稅補充其財政收入,1933年國會頒布憲法第二十條修正案廢止了禁酒令。

    美國人實施禁酒令的起因,是一種宗教方面的問題延續:許多早期移民是出於宗教原因而拋棄歐洲故土、奔赴這片蠻荒的。這些被稱為「清教徒」的美國創始者,把他們的一腔宗教熱情帶過了大西洋,使之成為美國民族形成中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清教徒」,力主敬畏上帝、清廉度日者之謂也。至19世紀中期,美國一些地方的居民開始訴之於法律手段約束貪杯之人,這個民間運動時起時伏,綿延不絕,終於在20世紀初掀起大潮。

    雖然酒的販賣已是非法,但仍然很容易可以在地下酒吧和其它地下組織買到,地下酒吧的名稱源於買者須輕聲說服看門人讓他們進去,看門人的工作是過濾看起來像禁酒探員的人,探員們沒有強行進入的職權,因此如果看門人不同意他們就沒辦法進入。也有很多人留有私人吧檯,用來招待訪客。大量酒品從加拿大經陸路或五大湖走私進來,還有從法國的聖皮耶與密克隆群島,還有東岸甜酒經營走私線等。

    合法和不合法的家庭釀酒在禁酒令時期都很流行,家裡可以合法釀造一定數量的葡萄酒和蘋果酒。也有一些商業販賣的葡萄酒,但只能從公賣局手中購買來供宗教儀式使用,特別是天主教和美國聖公會的聖餐,還有一些猶太教的儀式。賣「麥芽和蛇麻草」的商店在全國各地冒起,很多前釀酒廠轉為販賣從麥芽提煉出來的糖漿,表面上是為了烘焙和「飲料」的用途。

    美國禁酒令的限制只在於酒的製造、販賣和運輸,不包括酒的持有和飲用,因此在第18憲法修正案前就已經買或製造的酒在整個禁酒令時期都可以合法供應。

    也有不少含酒精產品酒精含量剛好在法定限制之下,稍微加工後這些產品可能可以和真的酒一樣,其中一個叫淡啤酒(nearbeer),剛好在法定0.5%的限制之下,雖然差不多是無酒精,但它提供了詳細按部就班的教學說明書,告知買者什麼是他們不應該做的,消費者因此可以很容易的按照提供的簡單教學自己製造含酒精啤酒。

    而在美國實施禁酒令之後,禁酒令實行後,卻沒能如預期一樣,實現美國人道德情操的淨化。市場上沒有合法的酒類出售了,秘密酒館取代了合法酒館,酒的走私活動由於獲益甚豐,日漸猖獗。至30年代初,即美國禁酒令頒布10年之後,許多美國人開始呼籲解除禁令。當時正值美國經濟大危機,全國上下惶惶不可終日,美國人希望飄香的美酒能緩解他們緊張憂慮的心情,喚起他們對新生活的渴望,希望重啟的釀酒業、售酒業能刺激深陷危機中的經濟,使之早日復甦。

    1932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富蘭克林?羅斯福,把開放酒禁作為其競選綱領之一,獲得了美國人民的支持。1933年2月,美國國會通過第二十一條憲法修正案,該修正案也分三款,第一款規定:「美利堅合眾國憲法修正案第十八條現予廢除。」第二款規定:「在合眾國任何州、准州或屬地內,凡違反當地法律為在當地發貨或使用而運送或輸入致醉酒類,均予以禁止。」第三款規定:「本條除非在國會將其提交各州之日起七年以內,由各州修憲會議依本憲法規定批准為憲法修正案,不得發生效力。」第二年,隨著猶他州作為第三十六個州簽署此弛禁法案,美國的禁酒令便正式明令廢止了,曾經轟轟烈烈的禁酒運動也隨之結束。

    ………………………………………………分割線…………………………………………

    張嘉師並不是不知道,他眼下改採用的蒸餾酒釀造方式,會讓酒類物品的危害增加很多,而且他在眼下並沒有採取相應手段來作為遏制方式,會讓酒類的產品對眼下大秦帝國許多人員的危害會出現相應的問題。

    而且蒸餾酒在釀造過程當中所需要相應的原材料明顯更多,因為蒸餾酒更多是一種酒精提純方式所生產的酒類,在這一方面而言,蒸餾酒就是一種濃縮的高度酒,想要讓這種蒸餾酒維持相應的水平,增加其糧食釀造方式的前提,是必然的。

    但是張嘉師在這一方面沒有採取相應的手段,主要還是顧及到相應作物的流通影響。

    畢竟也就是這些蒸餾酒的出現,大秦帝國很多地方都沒有出現陳糧不得不丟棄的現象,變相增加了大秦帝國的相應作物的使用率。這一點也算得上是一種好處。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4:10
第603章 酒與禁酒令的思考(中)

    眼下的大秦帝國的糧食總產量雖然不算太多,比起大秦帝國在始皇帝時期的巔峰,依舊是有著相當的差距。

    但是若是論眼下的人均糧食數量,張嘉師雖然沒有做過相對專業的統計,但是毫無疑問,這一點應該是超出始皇帝當政的巔峰。

    畢竟張嘉師的治下,人口因為各種方面的因素而出現很嚴重的損失,但是張嘉師治下的耕種體系,總體而言還算是比起大秦帝國的耕作體系要好不少。

    兩者之間的最大差距,就是耕牛的數量。

    這一點是張嘉師眼下還無法改變的距離,因為經歷過長時間而大規模的戰亂之後,大秦帝國的耕牛也算是損失最嚴重的一種財產。

    在亂世,馬匹與耕牛的損失可以說是多方面的。而馬匹主要受到戰爭的直接拖累而出現大規模的損失,耕牛的話,原因可以說無法統一概況。主要還是因為相應的環境變得惡劣,讓大秦帝國或者是其他國家保護耕牛的相應法令變得無足輕重而最終導致這樣的情況出現。

    但是張嘉師治下的耕作制度,雖然說耕牛數量不多,但是在其他相應體系的補助而言,可以說讓整個耕作體系有不少的效率提升。

    這一點主要還是張嘉師依靠後世的見識以及青玉靈書的相應耕作資料,所能夠改變的一種合適方式。

    張嘉師相信,有著這方面的補充,大秦帝國的耕作體系,總體而言已經不弱於農耕技術相對較高的宋朝時期。

    ……

    有一部分資料,很直接的描述了宋朝農業水平的相應基礎。

    「宋朝時期,中國的農業和食物最後成形。食物生產更為合理化和科學化。到宋朝末年,不再由漢人統治的華北已在農業上成熟。此後直至20世紀中期,就很少再發生變化了。華南在此後歷朝中擴大了農耕,並增加了新的農作物,但那裡的模式還是在宋朝確立的,而且並未伴有多少技術上的基本變化。」

    這一部分的資料摘錄自美國學者尤金?安德森編纂的《中國食物》。

    在中國農業發展的歷史上,宋代的地位可以說相當高:

    宋代大興水利,大面積開荒,又注重農具改進,農業發展迅速。許多新形田地在宋朝出現,例如梯田(在山區出現)、淤田(利用河水沖刷形成的淤泥所利用的田地)、沙田(海邊的沙淤地)、架田(在湖上做木排,上面鋪泥成地)等。這大幅增加了宋朝的耕地面積。至道二年(996年),全國耕地為三百一十二萬五千兩百餘頃。到天禧五年(1021年)增加到五百廿四萬七千五百餘頃。各種新的農具在宋朝出現,例如新式水車龍骨翻車和筒車。代替牛耕的踏犁,用於插秧的鞅馬。新工具的出現也讓農作物產量大幅成長。一般農田每年可畝收一石,江浙地區一年可達到二至三石。

    北宋時宋真宗從佔城引進耐旱、早熟的稻種,分給江淮兩浙,就是後來南方的早稻尖米,又叫佔城米、黃秈米[1]。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農業發展迅速。一些北方農作物粟、麥、黍、豆來到南方。棉花盛行種植於閩、廣地區。茶葉遍及今蘇、浙、皖、閩、贛、鄂、湘、川等地。種桑養蠶和麻的地區也在增加。南宋時太湖地區稻米產量居全國之首,尤其以平江府(今蘇州)為代表,有「蘇湖熟,天下足」(指蘇州和湖州)或「蘇常熟,天下足」(指蘇州和常州)之稱。農作物單位面積產量,據蒙文通先生考證,唐代平均每畝約1.5石(比漢代高50%),宋代約2石,比唐代高約30%。甘蔗種植遍佈蘇、浙、閩、廣、等省,糖已經成廣泛使用的食品,出現世界上第一部關於制塘術的專著:王灼著《糖霜譜》。

    除了《糖霜譜》之外,宋朝人范蔚宗作《香譜》以及蔡君謨作《茘支》、《茶》兩譜,皆極盡物理,舉世皆以為當。

    這些著作同樣也在側面驗證了宋朝農業發展的相關基礎。

    另外從幾個方面而言,宋朝農業發展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證明。

    這些方面包括:

    宋朝農業生產工具:

    994年推廣踏犁;1036年-1101年使用拔秧工具秧馬;1115年-1234年河北地區使用分立起壟、中耕趟地的趟頭;1127年-1162年江南水田使用碎土、平田、混和泥漿的工具耖;1169年用於開荒的留刀見於記載;12世紀後期鋼刃農具開始推廣。曾之道作《農器譜》(已佚),記述了耒耜、耨镈、車戽,蓑笠、铚刈、筱簣、杵臼、斗斛、釜甑、倉庾等農具和農業設備,是當時最詳盡的農具書。

    宋朝的農田水利發展:

    988年-998年開發河北海河流域淀泊水利;1026年范仲淹議修通、泰、海三州捍海堤,以衛民田。堤長數百里,史稱范公堤;1064年-1075年福建莆田建成木蘭陂;1069年制訂《農田水利約束》,建立全國性的農田水利管理制度;1070年-1076年王安石變法期間,全國興修水利10793處,溉田360多萬畝;1088年單鍔作《吳中水利書》是為有關太湖水利的最早水利著作;1107年-1110年修豐利渠,溉田350萬畝,並創造了暗棚濾沙技術。

    宋朝在農耕土地方面的改變:

    960年-1279年長江下游出現稻麥一年二熟制。圍湖造田引起水旱災害,己普遍受到重視;1068年-1077年宋熙寧期間,進行大規模引濁放淤、改良農田;1127年-1279年濫伐山林,造成水土流失事例已見記載;1149年架田建造見於陳慕《農書》記載,是為中國最早的人造耕地。使用深耕凍垡,熏土暖田的措施利用冷浸田;1154年蔗田利用蔗糧輪作用地養地;1172年「梯田」名稱見於《驂鸞錄》。

    宋朝時期相應的作物發展:

    960年-1279年小麥在長江流域大發展,形成「極目不減淮北」的局面。季稻已發展到福州和昆明、貴陽一線;1012年宋真宗遣使福建,取佔城稻三萬斛,分給江淮、兩浙三路種植,是中國歷史上水稻的一次大規模引種;1061年油菜已成為江南地區的主要油料作物;1086年-1100年中國最早的水稻品種志《禾譜》問世;1227年-1279年太湖地區已成為全國著名的水稻高產區,時有「蘇湘熟、天下足」之稱。

    可以說,張嘉師知道,一旦在作物方面有著相應的提升,以大秦帝國的相應政策以及眼下奠定的基礎,其農耕體系的發展力度,必然不會弱於宋朝時期,畢竟大秦帝國,是第一個全面而堅定實施牛耕制度的朝代。

    ………………………………………………分割線…………………………………………

    而有了相應的農業發展基礎,糧食以及其他方面的農作物產量有所提升的話,張嘉師就需要顧慮到另外一個方面的影響,那就是在中國歷史上多次引發相應問題的「穀賤傷農」。

    穀賤傷農的字面意義就是在豐收的年份,農民的收入卻反而減少了。

    在後世的經濟學觀點中,「穀賤傷農」是農業經濟的一個經典問題。

    傳統觀點認為,農民從出售糧食中獲取之利潤取決於兩個因素:產量(q)和糧價(p),利潤是二者的乘積;但這兩個變量並不是獨立的,而是相互關聯的,其關聯性由一條向下傾斜的對糧食的需求線來決定,二者成負相關關係。另外,糧食需求線缺少彈性,也就是說,需求量對價格的變化不是很敏感。當糧價下跌時,對糧食的需求量會增加,但增加得不是很多。其基本的道理在於,糧食是一種必需品,對糧食的需求最主要的是由對糧食的生理需求所決定的。

    而另外一種觀點則是認為,「穀賤傷農」的解釋並未仔細考慮供給方面突然增加的背後因素是否存在扭曲市場的現象。教訓之一是,美國在大蕭條時期對農業的一系列干預使本已過剩的農產品面臨更嚴重的過剩。再一個,糧食需求缺乏彈性的前提是糧食品質單一化,而品質多樣、多元化經營並不在該解釋的思考範圍內。更重要的是,即便是單一品種的糧食,其生產也要受到市場經濟規則的嚴格支配,農民在生產準備期需要進行貸款、採購原料肥料以至農用機械等,若農民大批進入糧食供應方,則相關的生產資料價格必然上漲,承擔不起高成本的農民則退出供給方,最終達到產品供求的平衡,利潤變化不會太大;若在生產準備階段就有扭曲市場資源配置的行為發生,導致農民一哄而上,「穀賤傷農」就真正成為現實了。

    在張嘉師所在的後世,防止穀賤傷農的手段主要有兩個,第一是政府的支持和保護,目前的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農機補貼、糧食的最低保護價、發展農業政策保險等均屬於此;第二就是發展特色農業,提高相應農業發展的競爭力。

    但是在古代,這種情況是不可能以後世的手段來進行應對,但是古代的國家在這一方面也有著相應的方式來解決或者是部分解決這種問題。

    其中最為著名的則是「常平倉」制度。

    常平倉是中國古代政府為調節糧價,儲糧備荒以供應官需民食而設置的糧倉。主要是運用價值規律來調劑糧食供應,充分發揮穩定糧食的市場價值的作用。在市場糧價低的時候,適當提高糧價進行大量收購,不僅使朝廷儲藏糧食的大穀倉一太倉和甘泉倉都充滿了糧食,而且邊郡地方也,倉廩充盈。在市場糧價高的時候,適當降低價格進行出售。這一措施,既避免了「穀賤傷農」,又防止了「谷貴傷民」,對平抑糧食市場和鞏固封建政權起到了積極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眾的利益和願望。

    「常平倉」制度思想源於戰國時李悝在魏所行的「平糴」,即政府於豐年購進糧食儲存,以免穀賤傷農,歉年賣出所儲糧食以穩定糧價。范蠡和《管子》也有類似的思想。漢武帝時,桑弘羊發展了上述思想,創立平準法,依仗政府掌握的大量錢帛物資,在京師賤收貴賣以平抑物價。宣帝元康年間連年豐收,谷價有賤到一石五錢的,「農人少利」。大約就在這以後,大司農中丞耿壽昌把平準法著重施之於糧食的收貯,在一些地區設立了糧倉,收購價格過低的糧食入官,以「利百姓」。

    漢以後,常平倉置廢不常。晉武帝泰始四年(268),立常平倉,豐年則糴,歲儉則糶。齊武帝時,米穀布帛價賤,議立常平倉市買積儲,永明六年(488),詔出上庫錢於京師市買,令諸州各出錢於所在地市買儲之。

    據《通典》,後魏孝文帝太和十二年(488),秘書監李彪奏請折諸州郡常調九分之二及京都度支歲用之餘,各立官司,年豐糴積於倉,歲儉減私十分之二(《魏書?食貨志》作「加私十分之一」,為誤。)糶之,遂頒詔施行。北齊武成帝河清三年(564),令諸州郡置富人倉,亦用常平之法。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置常平監於京都,常平倉於陝州。同年,度支尚書長孫平奏令民間每秋成時,按貧富為差戶出粟一石以下,儲之閭裡以備凶年賑給,名為義倉;五年,遂依其議詔立義倉。

    唐太宗貞觀二年(628),命州縣並置義倉,凡置地畝納二升(高宗時改為按戶等出粟)儲之,凶年賑給或貸民為種秋熟納還。十三年,令洛、相、幽、徐、齊、並、秦、蒲諸州置常平倉。高宗時,置京都東西市常平倉,並設常平署官。玄宗開元七年(719),擴大設置常平倉的地區,並定常平倉本上州三千貫,中州兩千貫,下州一千貫;大抵穀賤時加時價三錢為糴,不得抑配,貴時減價出糶。天寶四載(745)豐收,命義倉亦准常平法收糴,義倉遂兼有常平職能。天寶八載,關內、河北、河東、河西、隴右、劍南、河南、淮南、山南、江南十道常平倉糧共四百六十餘萬石。安史之亂,常平倉廢。德宗即位(780),始復京城東西市常平倉,後戶部侍郎趙贊奏准於津要都會各置常平本錢,置吏征商人稅並竹木茶漆等稅充之,然因軍費浩大,所稅隨得隨盡,不能用於常平。憲宗元和元年(806),規定諸州府於每年地畝稅內十分取二以充常平倉及義倉,依例糴、糶或賑、貸。自此常平倉與義倉職能合一,並稱常平義倉。文宗開成元年(836),又命官民田土常賦外每畝另納粟一升,於諸州所置常平倉逐年添儲,會昌中停罷。

    ……

    上面的描述,基本上就是唐朝或之前的常平倉制度的方針以及實際行動的方式。

    只不過,張嘉師知道,很多時候的常平倉制度,更多只能夠治標不治本,甚至是因為整體環境的惡化而形同虛設。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4:10
第604章 酒與禁酒令的思考(下)

    張嘉師並不是一個精通經濟學的人,甚至是可以算八竅通了七竅——一竅不通。

    但是經過這麼長的時間,張嘉師還是希望能夠對一些事情做出相應的準備。

    就好比是「常平倉」制度,張嘉師認為這種制度嚴格來說並沒有發揮出其相應的作用,因為即使是在每一個實施「常平倉」制度的時期的相應國家,在其國力強盛時期都會因為很多方面的因素而導致這種制度出現很多被利用的漏洞,更加不用說在這些國家國力衰弱的時候,「常平倉」制度甚至是可以說形同虛設。

    像是這麼一種情況,甚至是可以說是人的劣根性所導致的。

    毫無疑問,「常平倉」制度算是一種利好的政策,因為以中國歷史上的大部分國家,都是農耕文化為主體的的情況而言,「常平倉」制度有著它相應的必要性。

    但是在來到了這個世界的大秦帝國之後,張嘉師認識到,有些事情根本無法照著後世的經驗來進行相應的安排。

    就好比是漢朝時期的「常平倉」實施方式,就無法套用在眼下的這個情況當中。

    畢竟漢朝時期的常平倉制度,是漢朝時期國力相對鼎盛的時期所進行實施的。而眼下的大秦帝國可以算得上是百廢待興,若是貿然選擇這種方式來作為一種相應情況的應對手段,張嘉師自己都能夠想到會出現什麼樣的問題。

    所以張嘉師希望通過增加相應的消耗糧食的方式,來讓糧食的價格在一定的情況下,都不會出現大規模的變動,避免穀賤傷農或者是谷貴傷民的情況出現。

    在《漢書?食貨志》當中有著這方面的解說:「糴甚貴,傷民;甚賤,傷農。民傷則離散,農傷則國貧。」

    雖然說《漢書?食貨志》並不是第一部有系統介紹經濟歷史的資料,但是對農戶而言,這一本書無疑是第一部提出相關農耕經濟學相關記載的資料。

    其中,以下的相應內容則是說明了這方面的記載:

    理民之道,地著為本。故必建步立畝,正其經界。六尺為步,步百為畝,畝百為夫,夫三為屋,屋三為井,井方一里,是為九夫。八家共之,各受私田百畝,公田十畝,是為八百八十畝,餘二十畝以為廬舍。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則救,民是以和睦,而教化齊同,力役生產可得而平也。

    陵夷至於戰國,貴詐力而賤仁誼,先富有而後禮讓。是時,李悝為魏文侯作盡地力之教,以為地方百里,提封九萬頃,除山澤邑居參分去一,為田六百萬畝,治田勤謹則畝益三升,不勤則損亦如之。地方百里之增減,輒為粟百八十萬石矣。又曰糴其貴傷民,甚賤傷農;民傷則離散,農傷則國貧。故甚貴與甚賤,其傷一也。善為國者,使民毋傷而農益勸。今一夫挾五口,治田百畝,歲收畝一石半,為粟百五十石,除十一之稅十五石,餘百三十五石。食,人月一石半,五人終歲為粟九十石,餘有四十五石。石三十,為錢千三百五十,除社閭嘗新春秋之祠,用錢三百,餘千五十。衣,人率用錢三百,五人終歲用千五百,不足四百五十。不幸疾病死喪之費,及上賦斂,又未與此。此農夫所以常困,有不勸耕之心,而令糴至於甚貴者也。是故善平糴者,必謹觀歲有上中下孰。上孰其收自四,餘四百石;中孰自三,餘三百石;下孰自倍,餘百石。小飢則收百石,中飢七十石,大飢三十石。故大孰則上糴三而舍一,中孰則糴二,下孰則糴一,使民適足,賈平則止。小飢則發小孰之所斂,中飢則發中孰之所斂,大飢則發大孰之所斂,而糶之。故雖遇饑饉水旱,糴不貴而民不散,取有餘以補不足也。行之魏國,國以富強。

    管子曰「倉廩實而知禮節」。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嘗聞。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飢;一女不織,或受之寒。」生之有時,而用之亡度,則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故其畜積足恃。今背本而趨末,食者甚眾,是天下之大殘也;淫侈之俗,****以長,是天下之大賊也。殘賊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將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財產何得不蹶!漢之為漢幾四十年矣,公私之積猶可哀痛。失時不雨,民且狼顧;歲惡不入,請賣爵、子。既聞耳矣,安有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驚者!

    夫積貯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財有餘,何為而不成?以攻則取,以守則固,以戰則勝。懷敵附遠,何招而不至?今毆民而歸之農,皆著於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轉而緣南畝,則畜積足而人樂其所矣。可以為富安天下,而直為此廩廩也,竊為陛下惜之!

    夫寒之於衣,不待輕暖;飢之於食,不待甘旨;飢寒至身,不顧廉恥。人情,一日不再食則飢,終歲不製衣則寒。夫腹飢不得食,膚寒不得衣,雖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務民於農桑,薄賦斂,廣畜積,以實倉廩,備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方今之務,在於力農。」以趙過為搜粟都尉。過能為代田,一畝三甽。歲代處,故曰代田,古法也。后稷始甽田,以二耜為耦,廣尺深尺曰甽,長終畝。一畝三甽,一夫三百甽,而播種於甽中。苗生葉以上,稍耨隴草,因隤其土以附根苗。故其詩曰:「或芸或芓,黍稷儗儗。」芸,除草也。剄,附根也。言苗稍壯,每耨輒附根,比盛暑,隴盡而根深,能風與旱,故儗儗而盛也。其耕耘下種田器,皆有便巧。率十二夫為田一井一屋,故具五頃,用耦犁,二牛三人,一歲之收常過縵田具一斛以上,善者倍之。過使教田太常、三輔,大農置工巧奴與從事,為作田器。二千石遣令長、三老、力田及裡父老善田者受田器,學耕種養苗狀。民或苦少牛,亡以趨澤,故平都令光教過以人挽犁。過奏光以為丞,教民相與庸挽犁。率多人者田日三十畝,少者十三畝,以故田多墾闢。過試以離宮卒田其宮壖地,課得谷皆多其旁田畝一斛以上。令命家田三輔公田,又教邊郡及居延城。是後邊城、河東、弘農、三輔、太常民皆便代田,用力少而得谷多。

    太公退,又行之於齊。至管仲相桓公,通輕重之權,曰:「歲有凶穰,故谷有貴賤;令有緩急,故物有輕重。人君不理,則畜賈游於市,乘民之不給,百倍其本矣。故萬乘之國必有萬金之賈,千乘之國必有千金之賈者,利有所並也。計本量委則足矣。然而民有飢餓者,谷有所臧也。民有餘則輕之,故人君斂之以輕;民不足則重之,故人君散之以重。凡輕重斂散之以時,則准平。,使萬室之邑必有萬鍾之臧,臧襁千萬;千室之邑必有千鍾之臧,臧襁百萬。春以奉耕,夏以奉耘,耒耜器械,種餉糧食,必取澹焉。故大賈畜家不得豪奪吾民矣。」桓公遂用區區之齊合諸侯,顯伯名。

    以上的內容,明確說出了在《漢書?食貨志》,其編纂者班固對農耕文化的相關描述,重視以及有著自己相應的見地。

    其中在《漢書?酈食其傳》當中,班固則是明確說出了一句在後世很著名的話:「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

    ……

    張嘉師認為,他無法在短時間內改變大秦帝國同樣是農耕文化立國的這一個事實,他同樣也不希望改變這一點,因為對於大秦帝國雖然在後世有著耕戰制度國家的稱謂,但是本質上,大秦帝國更傾向的是農耕文化而非其他的體制。

    所以,在這一點,張嘉師知道,他在無法改變什麼之餘,更多的只能在一些方面進行未雨綢繆或者是改進而已。

    不希望實施禁酒令,也算是張嘉師在這方面的一種想法。

    在張嘉師的想法中,禁酒令除了會影響他獲取錢財的一種手段之外,還有著對於相應糧食的流通需求有著很大的影響。

    在這個時候,除了糧食的食用以及儲備之外,釀酒是用來消耗糧食的另外一種主要方式。

    毫無疑問,假如釀酒有著堅實的基礎,必然會帶動糧食的需求,從而讓糧食的供應得到相應滿足的消費額度。

    這麼一來,農民在這方面的收入是得到相應保障的。

    但是張嘉師也很清楚人的劣根性,以及假如全國出現大範圍歉收的話,這樣的情況無法滿足他所預想的局面。

    所以在某個意義上,「常平倉」制度也有著它的必然性。

    只不過,張嘉師在想到了宋朝時期的「常平倉」制度的曲折過程以及最終的結果,他就不禁搖了搖頭。

    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宋始置常平倉於京畿。景德三年(1006)後,除沿邊州郡外,全國先後普遍設置。各州按人口多少,量留上供錢一二萬貫至二三千貫為糴本,每歲夏秋穀賤,增市價三五文收糴,遇谷貴則減價出糶所減不得低於本錢。若三年以上未經出糶,即回充糧廩,易以新糧。在這之後,由於常平積有餘而三司兵食不足,常平錢谷經常被挪移助充軍費。熙寧二年(1069),推行青苗法,常平倉法遂為青苗法取代,其所積錢谷一千五百萬貫石(包括廣惠倉所積)亦充作青苗錢本,每歲夏秋未熟前貸放,收成後隨兩稅償還,出息各二分。七年,改為一半散錢取息,而一年發散青苗錢本一次,一半減價出糶。九年,各地常平錢物「見在」數增至三千七百三十九萬餘貫石匹兩等。紹興九年(1139)重建常平倉後,恢復糴糶散斂舊法。乾道三年(1167),諸路常平、義倉所積,計有米三百五十七萬九千石,錢二百八十七萬一千貫,其中絕大部分儘是虛數。如信州,帳籍所載為九萬三千石,上報之數為六萬八千石,復經盤量只有一萬二千九百石。常平倉已經名存實亡。

    在這一種情況下,張嘉師若是設置常平倉制度,恐怕下場也不會比宋朝的情況好到什麼地方去。

    畢竟有些事情可不是張嘉師真的能夠杜絕的。就算是終他在世的時候,「常平倉」制度並不會出現大亂子,但是他不在的話,或者是大秦帝國當其時出現什麼問題的話,恐怕「常平倉」制度只會養活一大票蛀蟲。

    這樣的情況不是張嘉師所希望看到的。

    所以在經濟學方面,張嘉師還是認為在很多方面滿足相應的供求,反而是一種更好的辦法。

    張嘉師當然也很清楚,他的這種想法也會有相應的問題。但是在這麼一個情況下,大秦帝國能夠得到更多的稅收,而且在一些方面而言,也能夠做到讓物資流通體系更完善的結果,張嘉師就不會認為這樣的方式會差的到什麼地方去。

    畢竟與之前的統治者而言,張嘉師這個思維方式更趨向發展商業,以農業作為國家根本。

    張嘉師來自後世,以他的思維方式而言,重視商業流通並不是一種壞事,也許重視商業什麼的確實是會引起一些他同樣不願意看到的事情發現,但是毫無疑問,就以張嘉師自己認識的後世的情況而言,商業當其時已經成為了一個國家稅收的重要基礎。

    甚至是可以說,若是大秦帝國能夠大力發展商業,那麼在幾十年之後,大秦帝國在很多方面的發展必然會比起始皇帝時期的巔峰還要有所進步。

    所以,通過這一次大朝會,張嘉師做出了相應的暗示,那就是若是環境許可,他並不介意商業發展逐漸成為大秦帝國的一個側重點。

    畢竟眼下的大秦帝國情況也不算太好,而他這個大秦帝國的執掌者卻進行就會,無疑是一種不太好的事情。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4:10
第605章 廟號與謚號(上)

    大朝會的宴會,在大秦帝國的規格自然算得上是非常高的。但是若是論及其奢華,則是不及在雍都拜祭秦國先王的祭祀宴會。

    畢竟在這個時候,雖然大秦帝國還保留著相應的圖騰文化的殘留思維,但是已經出現了孝道這樣的中華民族的優秀傳承。

    所以在影響力方面,大秦帝國的雍都祭祀儀式與大朝會的宴會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毫無疑問,若是論相應的投入,則是雍都的祭祀宴會更多。

    張嘉師這些年並沒有親自參加雍都的祭祀儀式,而眼下的三世皇帝嬴珣同樣沒有進行這樣的事情,這一點在大秦帝國很多人眼中,算是不合常理的。畢竟張嘉師不參加的話,還算是有相應的道理,畢竟張嘉師並不是贏姓趙氏的人,而嬴珣過繼到始皇帝一脈,傳承始皇帝的血脈,並且繼位為大秦帝國的三世皇帝,若是在這一方面並沒有參與,恐怕確實是難以讓眼下的贏姓趙氏宗室信服,而民間也會對這樣的情況頗有微詞。

    但是張嘉師並不希望嬴珣在眼下這樣的年紀參與這樣的事情,因為他不在的話,誰知道大鄭宮那邊會不會出什麼大問題,若是真的因為他一時疏忽,而導致嬴珣出了什麼意外的話,那麼他可真的後悔都來不及了。

    所以,在這一方面,張嘉師也不得不尋思一個相應的理由,來作為嬴珣不參加雍都拜祭的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

    而張嘉師還真的在這一方面找到了這樣的藉口,那就是嬴珣並沒有親政。

    在秦國的情況而言,即使是當年始皇帝沒有親政的時候,在這方面的安排同樣也不過是委託當其時的宗正,來進行相應的安排。

    《史記?始皇帝本紀》在這方面有著相當明確的描述:

    秦始皇帝者,秦莊襄王子也。莊襄王為秦質子於趙,見呂不韋姬,悅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鄲。及生,名為政,姓趙氏。年十三歲,莊襄王死,政代立為秦王。當是之時,秦地已並巴、蜀、漢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東,有河東、太原、上黨郡;東至滎陽,滅二周,置三川郡。呂不韋為相,封十萬戶,號曰文信侯。招致賓客遊士,欲以並天下。李斯為舍人。蒙驁、王齮、麃公等為將軍。王年少,初即位,委國事大臣。

    晉陽反,元年,將軍蒙驁擊定之。二年,麃公將卒攻卷,斬首三萬。三年,蒙驁攻韓,取十三城。王齮死。十月,將軍蒙驁攻魏氏畼有詭。歲大飢。四年,拔畼、有詭。三月,軍罷。秦質子歸自趙,趙太子出歸國。十月庚寅,蝗蟲從東方來,蔽天。天下疫。百姓內粟千石,拜爵一級。五年,將軍驁攻魏,定酸棗、燕、虛、長平、雍丘、山陽城,皆拔之,取二十城。初置東郡。冬雷。六年,韓、魏、趙、衛、楚共擊秦,取壽陵。秦出兵,五國兵罷。拔衛,迫東郡,其君角率其支屬徙居野王,阻其山以保魏之河內。七年,彗星先出東方,見北方,五月見西方。將軍驁死。以攻龍、孤、慶都,還兵攻汲。彗星復見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八年,王弟長安君成蟜將軍擊趙,反,死屯留,軍吏皆斬死,遷其民於臨洮。將軍壁死,卒屯留、蒲鶴反,戮其屍。河魚大上,輕車重馬東就食。

    嫪毐封為長信侯。予之山陽地,令毐居之。宮室車馬衣服苑囿馳獵恣毐。事無小大皆決於毐。又以河西太原郡更為毐國。九年,彗星見,或竟天。攻魏垣、蒲陽。四月,上宿雍。己酉,王冠,帶劍。長信侯毐作亂而覺,矯王御璽及太后璽以發縣卒及衛卒、官騎、戎翟君公、舍人,將欲攻蘄年宮為亂。王知之,令相國昌平君、昌文君發卒攻毐。戰咸陽,斬首數百,皆拜爵,及宦者皆在戰中,亦拜爵一級。毐等敗走。即令國中:有生得毐,賜錢百萬;殺之,五十萬。盡得毐等。衛尉竭、內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齊等二十人皆梟首。車裂以徇,滅其宗。及其舍人,輕者為鬼薪。及奪爵遷蜀四千餘家,家房陵。(四)[是]月寒凍,有死者。楊端和攻衍氏。彗星見西方,又見北方,從斗以南八十日。十年,相國呂不韋坐嫪毐免。桓齮為將軍。齊、趙來置酒。齊人茅焦說秦王曰:「秦方以天下為事,而大王有遷母太后之名,恐諸侯聞之,由此倍秦也。」秦王乃迎太后於雍而入咸陽,復居甘泉宮。

    從以上三段內容可以看見,始皇帝嬴政在親政的之前,應該是沒有在雍都進行祭祖儀式的。而在其親政之時,應該就是始皇帝第一次參加雍都祭祖儀式的時候。

    而除了親政方面的情況,張嘉師認為始皇帝的那種思維方式嚴格來說實屬不妥。

    在《史記?始皇帝本紀》當中有著這樣的記載:

    秦王初並天下,令丞相、御史曰:「異日韓王納地效璽,請為藩臣,已而倍約,與趙、魏合從畔秦,故興兵誅之,虜其王。寡人以為善,庶幾息兵革。趙王使其相李牧來約盟,故歸其質子。已而倍盟,反我太原,故興兵誅之,得其王。趙公子嘉乃自立為代王,故舉兵擊滅之。魏王始約服入秦,已而與韓、趙謀襲秦,秦兵吏誅,遂破之。荊王獻青陽以西,已而畔約,擊我南郡,故發兵誅,得其王,遂定其荊地。燕王昏亂,其太子丹乃陰令荊軻為賊,兵吏誅,滅其國。齊王用後勝計,絕秦使,欲為亂,兵吏誅,虜其王,平齊地。寡人以眇眇之身,興兵誅暴亂,賴宗廟之靈,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傳後世。其議帝號。」丞相綰、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謹與博士議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臣等昧死上尊號,王為『泰皇』。命為『制』,令為『詔』,天子自稱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他如議。」制曰:「可。」追尊莊襄王為太上皇。制曰:「朕聞太古有號毋謚,中古有號,死而以行為謚。如此,則子議父,臣議君也,甚無謂,朕弗取焉。自今已來,除謚法。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

    始皇推終始五德之傳,以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從所不勝。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賀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節旗皆上黑。數以六為紀,符、法冠皆六寸,而輿六尺,六尺為步,乘六馬。更名河曰德水,以為水德之始。剛毅戾深,事皆決於法,刻削毋仁恩和義,然後合五德之數。於是急法,久者不赦。

    張嘉師不認為任何一個國家的傳承真的能夠千秋萬代,該到了滅亡的時候若是沒有什麼意外,就好比是他這個穿越到大秦帝國,改變了本已經衰亡的大秦帝國命運的蝴蝶,那麼很多時候都有可能會沿著它自身原有的歷史軌跡前進。

    而張嘉師在這方面的想法,那就是取消始皇帝的千秋萬世的皇帝排名方式,而選擇恢復謚號的制度。

    當然,張嘉師認為還需要有一種眼下同樣也被廢止的制度,那就是廟號。

    ……

    廟號確定的初衷,主要是因為最初並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廟號,一般君王死後會建築專屬的家廟祭祀,但在幾代之後就必須毀去原廟,而於太廟合併祭祀。合於太廟祭祀稱之為「祧」,「祧」這件事情有實際上的作用。如果每個君王的廟都留下,數代之後為數眾多的家廟會有祭祀上的困難。而對國家有大功、值得子孫永世祭祀的先王,就會特別追上廟號,以視永遠立廟祭祀之意。

    另外,由於後世皇帝謚號字數膨脹,且幾乎只要是後人接位的皇帝子孫都會給父祖上美謚,故謚號實際上無法顯示皇帝評價,廟號反而取代了謚號起到蓋棺論定的功用。

    廟號據傳聞是商朝所建立的,而最原始的廟號只有四種,創基立業曰「太」(太祖湯、太宗太甲)、功高者曰「高」(高祖王亥、高宗武丁)、世代祭祀曰「世」(世祖盤庚、世宗且甲)、中興者曰「中」(中宗且乙),另外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給予祖或宗的稱號。

    始皇帝在橫掃六國之後,除了廢止了謚號之後,還延續因為謚法的完善而繼續停止使用的廟號評議方式。

    並不是始皇帝廢止了廟號,而是在周王朝到春秋戰國時期,並沒有任何廟號的出現,可以說,周朝以及主體使用周禮的諸侯國,都沒有評議廟號的習慣。

    在漢朝時期恢復了廟號的評議方式,從這一點來看,更多是漢朝的君臣希望能夠標新立異而非所謂的承襲舊制,因為周王朝到秦王朝的這一段時間,並沒有任何的廟號出現,若是承襲舊制,無論是周禮亦或是秦王朝的相應制度都沒有這種例子。

    而作為其標新立異的一個方式,那就是主要出現在東漢時期的皇帝廟號方面:劉莊為顯宗孝明皇帝、劉炟為肅宗孝章皇帝。

    可以說東漢王朝的廟號評議,在漢章帝時期應該是同樣經歷過一次相應的變革。若非如此,恐怕按照周禮,漢明帝都評不上什麼廟號了。因為在此之前,漢太祖是劉邦,漢太宗是劉恆,而漢世忠則是劉徹,漢中宗則是劉詢,漢世祖則是劉秀。

    而劉莊很明顯還真的評議不上祖這個稱號,而在之前,劉秀同樣是移除了三個西漢皇帝的廟號:高宗元帝劉奭,統宗成帝劉驁,元宗平帝劉衎。

    而劉秀移除了三個西漢皇帝的廟號的初衷到底是什麼?眼下已經沒有什麼能夠準確認知的消息,但是毫無疑問,估計劉秀會被他子孫後代的一些廟號弄得哭笑不得。

    穆宗和帝劉肇,恭宗安帝劉祜,敬宗順帝劉保,威宗桓帝劉志……

    好吧,這四位皇帝若是真的有資格評議上廟號,那麼西漢的漢景帝以及漢昭帝,是不是應該哭暈在茅坑旁邊?

    在廟號的評議方式當中,主要有以下的幾個規則。

    廟號常用「祖」字或「宗」字。開國皇帝一般被稱為「太祖」或「高祖」,如漢太祖、唐高祖、宋太祖;後面的皇帝一般稱為「宗」,如漢太宗、唐太宗、宋太宗等。但是也有例外。「祖」之氾濫,始於曹魏。到十六國時期,後趙、前燕、後秦、西秦等等小國,其帝王廟號幾乎無不稱祖。

    在稱呼時,廟號常常放在謚號之前,同謚號一道構成已死帝王的全號。習慣上,唐朝以前對歿世的皇帝一般簡稱謚號,如漢武帝、隋文帝,而不稱廟號。唐朝以後,由於謚號的文字加長,則改稱廟號,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一般來說,廟號的選字並不參照謚法,但是也有褒貶之意。太祖、高祖開國立業,世祖、太宗、聖祖發揚光大,世宗、高宗等都有守成令主的美號,仁宗、宣宗、聖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賢主,中宗、憲宗都是中興之主。另外,哲宗、興宗等都是有所作為的好皇帝。神宗、英宗功業不足,德宗、寧宗過於懦弱,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虛,文宗文弱不堪,武宗偏好武力,穆宗、光宗在位時間短且作為少,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則應用於較為悲情的亡國之君。

    …………………………………………分割線………………………………………………

    而在廟號的評議含義當中,有幾個相對有意思的廟號,是張嘉師自己都覺得很有意思的。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4:10
第606章 廟號與謚號(中)

    中國在商朝的廟號只有四個,分別是創基立業曰「太」、功高者曰「高」、世代祭祀曰「世」、中興者曰「中」。

    而在西漢成帝時期,廟號則是進行了第一次的修改,因為漢平帝時期為了讓漢成帝上廟號,增加了一些在後世比較常用的廟號名字。而漢成帝的廟號就是統宗。

    當然,以漢元帝,漢成帝以及漢平帝三人的功績,在廟號以及謚號的評定都相對嚴格的情況下,則是在漢光武帝劉秀執掌天下之後,他們的廟號相繼被廢除。

    畢竟連漢景帝以及漢昭帝都沒有評上廟號,這三個渣渣還能夠受東漢王朝的帝位承認,已經算是燒高香的事情,去除廟號看著怎麼都算合理的事情。

    當然,劉秀跟當時評定廟號的大臣都沒有想到,還沒過五十年,他們在這方面的初衷就被破壞得乾乾淨淨。因為漢明帝的廟號就是顯宗,而漢章帝的廟號則是肅宗。

    至於後世的東漢皇帝,其廟號則是更加亂七八糟:劉肇為穆宗孝和皇帝、劉祜為恭宗孝安皇帝、劉保為敬宗孝順皇帝、劉志為威宗孝桓皇帝。

    這些廟號在漢獻帝時期被取消,主要還是這些皇帝的廟號還真的對不起這些皇帝的事蹟了,所以在這方面而言,漢獻帝以及很有可能是曹操時期的大臣廢除這四個皇帝的廟號,也不算是過分的事情。

    ……

    在廟號的評定之中,祖一般是開國皇帝才能夠使用的後續謚號。

    而在後續為祖的謚號當中,太祖一般是開國皇帝才能夠使用的廟號。而高祖,烈祖等等,同樣也是這個範疇之內。

    始祖這個廟號通常給開國皇帝對血源始祖、得姓始祖或者始封之君的追封,比如商始祖契、漢始祖劉煓、新始祖虞舜、吳始祖孫堅、成始祖李特、秦始祖姚弋仲、涼始祖呂尚、魏始祖拓跋力微、周始祖姬昌、金始祖完顏函普、清始祖布庫裡雍順等。被稱為始祖的皇帝,大多數都是子孫做了皇帝之後,開國皇帝通常為了強化皇權的威嚴,通過追封自己的祖先為始祖皇帝,來展示自己的皇統。

    世祖一般作為斷代史開創者或者王朝的承上啟下的人物的特定廟號,也有作為開基者的,例如三國的曹丕和西晉的司馬炎、蒙元的忽必烈等都是世祖的廟號。大抵上因為他們都不是王朝的建立者。劉秀是漢世祖,此後,北魏的世祖太武帝、南朝宋孝武帝、南齊武帝、北齊武成帝、元世祖、清世祖等基本都是這樣的由來。

    聖祖這個謚號跟始祖的意義差不多,中國歷代皇帝用「聖祖」來做廟號的僅有」唐聖祖李耳」、「大長和國聖祖鄭買嗣」、「北宋聖祖趙玄朗」、「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四人,除了鄭買嗣和愛新覺羅?玄燁二人以外,其餘都是死後被後世子孫追封的。此廟號創始於唐朝,為唐玄宗李隆基專為老子李耳所創設,後來成為歷代皇帝專門追封自己家族中有聖德的祖先,最後被遊牧民族吸收,正式作為帝王的廟號。

    漢人王朝並沒有使用「聖」作為廟號的記載,使用「聖」作為廟號前序的皇帝只有兩位,一位是遼聖宗,另外一位則是清聖祖。當然,以實際情況而言,這個字的謚號含義,更多的算是一種偏向貶義的情況。

    漢朝之後的廟號評定在一定意義上參照了周禮當中的昭穆制度。

    「昭穆制度」,就是古代宗廟的排列次序。據《周禮?春官?小余伯》載:「辨廟祧之昭穆。」鄭玄注曰:「自始祖之後,父為昭,子為穆。」也就是說,始祖在宗廟中居中,以下子孫分別排列左右兩列,左為昭,右為穆。始祖之子為昭,始祖之孫則為穆;始祖孫之子又為昭,始祖孫之孫又為穆。

    這樣一來,在昭穆的排列中,父子始終異列,祖孫則始終同列。另外在墓地的葬位也同樣以此為準分為左右次序。在祭祀時,子孫也要按照這樣的規定來排列次序,用以分別宗族內部的輩分。正如《禮記?祭統》所說:「夫祭有昭穆,昭穆者,所以別父子、遠近、長幼、親疏之序而無亂也。」

    而太祖往往是一個國家或者朝代的開創者之後,歷史上謚號太宗的從漢太宗算起,總計大小十餘幾人,包括北魏明元帝、南朝的宋明帝、梁簡文帝、唐太宗、宋太宗、遼太宗、金太宗、夏太宗(李德明)、元太宗、明太宗、清太宗等。

    除了個別的如宋明帝、梁簡文帝不能有所作為,與類似於西夏太宗李德明這種追授的廟號之外,其他的都是本王朝的佼佼者和開創者。

    至於明太宗是誰?這個可能沒幾個人知道,但是換成是明成祖朱棣,則是耳目能詳了。因為在明朝嘉靖皇帝在位之前,明成祖的廟號就是明太宗。

    在中國歷史上,後人稱呼朱棣為明成祖也可,稱呼為明太宗也沒有問題,因為這兩個廟號都算是明朝當其時的官方說法。

    嘉靖皇帝的大禮儀之爭端,除了明成祖的廟號變動之外,還有一個被移出宗廟前殿的倒霉蛋,那就是在位時間相對較短的明仁宗,徐階等人上書說「今仁宗為皇上五世祖,以聖躬論,仁宗於禮當祧」,於是興獻王成了睿宗,於嘉靖二十九年入太廟,而仁宗則被祧出來放進了後殿。

    好吧,為了讓自己的老爹也過一下皇帝的癮頭,以及讓自己的帝位更顯得合法,嘉靖皇帝明顯沒有顧及到自己先祖的臉面了。

    而這樣的事情自然是會讓自己的先祖不高興了。

    《萬曆野獲編》當中有部分內容介紹了一個有趣的事情:「按成廟舊號太宗,先是十七年改稱祖,而興獻帝新稱宗,其主與成祖同入廟,說者謂文皇帝神靈不豫使然。」嘉靖二十年四月太廟發生了火災,付之一炬,不少人認為是朱棣在天顯靈了。

    世宗的本意通俗的說就是統緒自此開始,自此開世的意思。

    ……

    而張嘉師認為相當有意思的廟號,則是有如下幾個:

    謚法為高宗的一般都是王朝中衰的製造者,要麼就是陰險毒辣的代名詞,比較著名的就是宋高宗、清高宗,宋高宗的廟號代表的則是功過參半,他建南宋於江南使得當時的局勢並沒有進入南北朝那樣的亂世中是他的功,但卻假借秦檜之手除去了岳飛等功高震主的抗金武將則是他的過,不過自從紹興和議之後南宋的經濟一度超越了北宋的繁華時期。這段時期也叫「紹興中興」。

    清高宗弘曆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統治者,他使康乾盛世達到頂峰。但是他過於奢靡,且好大喜功大興文字獄,他留給嘉慶的則是一個千瘡百孔,奢靡成風的國家。所以嘉慶才給他上的高宗廟號。也是功過參半。

    北周高宗宇文贇,為人荒淫無道。他在位期間濫殺親族忠良,所以這個廟號到他這裡就成了他為人歹毒的代稱。漢朝的高宗漢元帝昏聵不堪,是其父漢宣帝預言的靈驗的實際證明,南齊的高宗齊明帝上台除了大殺高武子孫以外,沒做過什麼像樣的事情,連史書都說他唯嗜殺戮。

    知道中宗廟號的一般都是從唐中宗那裡得來的,中宗,顧名思義就是中興之宗。最早起於漢朝的漢宣帝,而後正統王朝中分別是晉中宗(晉元帝)、唐中宗。三位中除了漢宣帝還當得起中興之名以外,其他二位都是尸位素餐,晉中宗是被王敦氣死的;唐中宗是被老婆給滅了的。

    英宗與穆宗在很多時候算是一個多內訌和多麻煩的廟號,而且多是短命,歷史上宋英宗、元英宗只在位三四年,其中宋英宗鬧了一場大禮議,元英宗鬧了一場南坡之變,連命都丟了,明英宗還有兩場,一個是土木堡之變,一個奪門之變。其實明英宗在位時間雖然長,死的時候也才38歲,和宋英宗差不多的年齡。所以,異常迷信的滿清從來不選英宗作為先帝爺的廟號的。穆宗多數是短命的,唐穆宗、明穆宗、清穆宗無一不是短命。

    神宗以及德宗這兩個廟號也不是什麼好傢伙,雖則當時上廟號的時候一定是深思熟慮的,但是,從歷史巧合來看,也是麻煩多多,宋神宗的王安石變法不僅沒有解決實際問題反而加劇了黨爭,明神宗萬曆的所作所為大家更是清楚了。所以,滿清也不選神宗作為廟號。德宗其實也不是什麼好的廟號,唐德宗、清德宗都是一生遭遇離亂,當然,這些和廟號本身沒有什麼直接的聯繫,重要的還是王朝和皇帝本身的作為。

    ………………………………………………分割線…………………………………………

    張嘉師希望恢復廟號以及謚號的評定,並不是出於私心,因為他不認為自己能夠得到一個惡謚或者是廟號。當然,張嘉師自己眼下也不認為,同樣也不需要後世給他一個廟號什麼的。畢竟作為一個相當講求現實的人,張嘉師對於這些東西還是不怎麼看重。

    但是不管怎麼說,廟號以及謚號就眼下的情況而言,確實是能夠起到一個人的功過的評價作用。張嘉師認為這一點很是重要,因為他自己都清楚,有些皇帝若是連自己身後名都不顧忌的話,那麼必然會做出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

    就好比是他的大舅子之一的秦二世胡亥,張嘉師雖然知道胡亥在很多方面已經算是身不由己,但是有些事情他同樣難辭其咎。若是因為始皇帝的想法而讓胡亥成為一個反面例子而不為人所知,那麼這樣的情況出現在自己的後代身上,那麼他該哭還是該笑?

    當然,廟號以及謚號也不是萬能的,畢竟若是後世的皇帝在這方面真的死性不改,那麼就算是評定了多方面的惡謚甚至是偏向罵名的廟號,對方也說不定會繼續維持自己的本性。

    所以在這方面而言,張嘉師也認為自己有些想當然了。

    而張嘉師認為恢復廟號以及謚號,是可以同時進行的,因為以眼下的情況而言,兩者之間進行相應的回覆,雖然在時間上有些緊迫,但是刨除在一些物質性的應對方式方面之後,這樣的安排也不是不能做。

    至於物質性的應對方式,那就是假如真的要恢復廟號,那麼宗廟的建設估計也需要進行相應的安排。

    大秦帝國眼下只有雍都城的大鄭宮有宗廟,並且經過了公元前210年的雍都混戰之後,重新修繕一番,顯得頗為氣派,但是以雍都大鄭宮的宗廟規格而言,明顯無法滿足皇帝級別的相應需求。

    張嘉師想要恢復廟號,首先就得為上廟號的皇帝修建相應的供奉宗廟,畢竟上了廟號的話,基本就得獨自樹立該皇帝的廟宇。

    在短時間的話,張嘉師也就是希望能夠評議始皇帝的廟號,而秦二世這個皇帝,張嘉師則是當做沒看見為好。

    張嘉師在這方面的選擇性無視,讓後世的大秦帝國歷代皇帝都引以為鑑。終大秦帝國放棄帝制的一刻,秦二世皇帝最終確定的謚號為煬,而廟號則是無,並且不配享太廟。

    但是作為始皇帝的兒子,以及其確實是大秦帝國的皇帝,張嘉師一脈傳承的大秦帝國君主,在嬴秀時期最終也做出相應的應對方式,那就是胡亥作為玄祖始皇帝的兒子,配享玄祖廟的相應規格的供奉。

    也許這樣做對於一個皇帝而言,依舊是不怎麼樣,但是毫無疑問,無論是嬴秀還是後世的大秦帝國君主,認為這樣的待遇的改變已經很給對方的面子。

    ……

    張嘉師認為恢復謚號以及廟號的評定,廟號方面還算是比較容易解決的問題,但是謚號麼,眼下雖然很是嚴謹,但是天曉得會不會像他所知道的歷史那樣,出現越來越奇葩,專挑好聽的謚號?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4:13
第607章 廟號和謚號(下)

    假如說中國歷史上的廟號在某個意義上,直到清王朝滅亡,都算得上是對帝王一生有著相應正確的褒貶評價。

    那麼,中國歷史上的謚號評定,在很多方面而言,就算是一個面子工程了。尤其是在唐王朝之後的情況而言。

    謚號,分為官謚,和私謚。基本上就是作為東亞大部分國家的古代君主、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後,根據他們的生平事蹟與品德修養,評定褒貶,而給予一個寓含善意評價、帶有評判性質的稱號。此外,受中華文化影響的一些鄰近國家亦有使用,但不是每個東亞古代國家都用謚號。

    而根據夏商周斷代史的相應研究表明,遲至周穆王前後,給地位較高或較有身份的死者加以謚號的做法已比較多。

    後期,賜謚權高度集中於皇帝手中,要取決於「聖裁」。帝王的謚號一般是由禮官議定經繼位的帝王認可後予以宣佈,臣下的謚號則由朝廷賜予。

    古代除對帝王可以稱呼其「謚號」外,稱呼大臣、學者名流的「謚號」也是一種尊重的稱呼;有些人的謚號由於經常被後人稱呼,幾乎成為他們的別名,如曾文正(曾國藩)、岳武穆(岳飛)、陶靖節(陶淵明)等。

    其中,文正,武穆,靖節就是以上的人員的謚號,這種稱呼方式,更多是後人對其的一種敬稱。

    謚號制度形成,傳統說法是西周早期,即《逸周書?謚法解》中提到的周公制謚。但是近代以來,王國維等根據金文考釋得出的結論謚法應當形成於西周中期的恭王、懿王階段,這一說法得到廣泛認同。

    但是毫無疑問的事情是周王室和春秋戰國各國廣泛施行謚法制度,這一點已經是一個事實,而直至秦始皇認為謚號有「子議父、臣議君」的嫌疑,因此把它廢除了。直到西漢建立之後又恢復了謚號。

    而張嘉師認為有意思的地方是周文王、周武王不是謚號,是自稱,周昭王、周穆王開始才是謚號。這一點應該是基於王國維的謚號考證作為基礎的,若是周公旦製作謚法的話,那麼周文王,周武王甚至是商紂王很明顯就是當其時追加的謚號。

    謚法初起時,只有「美謚」、「平謚」,沒有「惡謚」。善、惡「謚號」則源自西周共和行政以後,即周厲王因為暴政「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等被謚為「厲」,另外還有「私謚」。謚號的選定根據謚法,謚法規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義的字,供確定謚號時選擇。這些字大致分為下列幾類:

    上謚,即表揚類的謚號,如:「文」,表示具有「經緯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學好問」的品德;「康」表示「安樂撫民」;「平」表示「布綱治紀」。

    下謚,即批評類的謚號,如:「煬」表示「好內遠禮」,「厲」表示「暴慢無親」、「殺戮無辜」,「荒」表示「好樂怠政」、「外內從亂」、「幽」表示「壅遏不通」、「靈」表示「亂而不損」等。

    「下謚」之「惡謚」:周厲王是一個貪婪的君,「國人」發動暴動,他逃到彘(今山西霍州市東北)並死在那裡,「厲」便是對他予以斥責的「惡謚」。

    中謚,多為同情類的謚號,如:「愍」表示「在國遭憂」,「在國逢難」;「懷」表示「慈仁短折」;「思」表示同情

    私謚,這是有名望的學者、士大夫死後由其親戚、門生、故吏為之議定的謚號;「私謚」始於週末,到漢代才盛行起來。

    ……

    本來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廟號,但是都有謚號,所以唐以前的皇帝大多稱謚號。從唐開始就誰都有廟號了,所以人們習慣稱廟號。

    明清兩代的皇帝一般一個年號用一輩子(一世一元),所以人們習慣稱他的年號,這裡面只有明英宗用過兩個年號(正統,天順),因為他被瓦剌俘虜去,代宗即位,他被放回來後成了太上皇,在代宗病重時他發動政變(奪門之變)重新做了皇帝,所以有兩個年號。另外同治原來的年號叫祺祥,是肅順他們擬的,不久慈禧發動政變,殺了肅順,年號改作同治,原來的年號沒叫開,人們都習慣地稱同治帝。

    謚號是對死去的帝王、大臣、貴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進行評定後,給予或褒或貶或同情的稱號,始於西周。周公旦和姜子牙有大功於周室,死後獲謚。這是謚法之始。

    《周禮》說:「小喪賜謚。」小喪,指死後一段時間。

    《逸周書?謚法解》:「謚者,行之跡也;號者,表之功也;車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於己,名生於人。」

    謚法制度有兩個要點:一是謚號要符合死者的為人,二是謚號在死後由別人評定並授予。君主的謚號由禮官確定,由即位皇帝宣佈,大臣的謚號是朝廷賜予的。謚號帶有評判性,相當於蓋棺定論。

    而在謚號同樣有等級區分,帝王的謚號,在隋朝以前均為一字或二字,如西漢的皇帝劉盈謚惠帝、劉恆謚文帝、劉啟謚景帝,東漢的皇帝劉秀謚光武帝等。

    但是從唐朝開始,皇帝的謚號字數逐漸增加,例天寶十三年,玄宗李隆基決定將先帝的謚號都改為七個字如李淵為「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李世民為「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

    唐後各代皇帝的謚號,一般都偏長,其中稱冠的清太祖努爾哈赤,謚號竟長達二十五個字「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將美言懿語如此堆積,亦為奇葩。

    所以在唐朝時期之後的皇帝,其謚號已經缺乏制定謚號本身的意義所在。張嘉師對於這種專挑好聽的謚號,表示極度鄙視以及無語。

    當然,哪怕是努爾哈赤的謚號,都是有著相應嚴格規定的。畢竟命謚的用字,有特定的規範,不可隨意用字,也不可對立謚之字任意解釋。

    ……

    皇帝的謚號是在嗣位皇帝的參與下得到的;而末代皇帝的謚號由下一王朝的帝王追贈,或者由遺民政權上謚,比如明崇禎帝的謚號。南明上的是「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清代定鼎中原後,追贈崇禎的謚號為「莊烈帝」。

    謚號最初用一個字,後來有兩個字的,例如戰國時趙武靈王、魏安釐王(魏安僖王),還有三個字的,例如貞惠文子;後世又有增字,甚至多至一長句的。謚號含有褒貶之意,最高的褒揚就是文、武,還有成、桓、昭、穆、景、明等也是褒字:厲、幽、煬都是貶字,沖、殤、愍、哀、悼等謚表示同情且兼有不同程度的貶意。按前人記載,議謚是在將葬之時。未死而謚的特別例子是有的:楚太子弒父,謚父為靈,豈料其父尚未瞑目,雖然不能開口說話,卻急巴巴地睜著眼睛似有所語:太子即改謚為成(史稱楚成王),他這時才瞑目。因為成字比靈字要好得多。(這個傳說總感覺楚成王有些死都要臉的感覺……)

    另外,衛靈公因衛國發生變亂而逃亡到鄰近的諸侯國,北宮喜與析朱鉏幫助他平亂歸國,衛靈公如願以償,喜不自勝,為了褒獎平亂功臣。竟別出心裁,立即賜北宮喜謚為貞子、析朱鉏為成子(子是爵位)。二人生而得謚說,也屬例外。親貴、大臣死後賜謚,唐宋有議駁制度,即由太常博士議上,若名實不相符,給事中可以駁奏再議;明清則由禮部擬謚,皇帝核定,禮部有時也會多擬幾個以備皇帝選擇。帝王美謚無過於文、武,大臣之謚極於文正。宋代夏竦死,曾惹起議謚的爭論。最初太常博士擬為文正,後司馬光反對而改為文莊。

    朝廷賜謚,很多時都是有褒有貶的,有的還既揚善、又不諱惡。例如唐代蕭瑀謚號貞褊,貞表示他端直,褊表示他多猜疑。美謚亦可追奪,如秦檜死後,宋高宗賜謚忠獻,意思是褒揚他危身奉上、智質有聖,至宋寧宗時追奪原謚論,改謚繆丑,那是指斥他名實相悖、怙威肆行。明清的情況則較為特別,規定禮部奏請才能得謚。換句話說,獲得請謚者必是朝廷眷念憐惜之臣,其謚號自然沒有貶意,只不過讚美程度有輕重之別。

    從武則天開創了皇帝生前疊加諛詞即自己定謚的先例。其實質由客觀地評判變成了一味地溢美,字數的增加是溢美程度的發展。唐代對歿世皇帝簡稱謚號。明朝皇帝謚號十六字。清朝皇帝謚號為廿二字。字數這麼多,當然就無法當名字叫了,只是在特定場合用。

    張嘉師很想吐糟這一種最起碼是十六字的謚號,那就是就算是真正的史學家都不一定記得清楚一個唐朝之後的朝代的皇帝的正確謚號,更加不用說讓他們輕而易舉的說出這些謚號對應著誰了。

    在中國歷史上唐宋時期為謚法發展時期。謚法一方面成為封建帝王尊大謚以滿足其虛榮心的工具,同時也成為駕馭群臣的褒貶手段。從女皇帝武則天開始,打破了皇帝一、二、三字謚號的舊例,她作為皇太后臨朝稱制時追諡丈夫唐高宗李治為「天皇大帝」,達四字。

    武則天稱帝后,又開皇帝追尊四代祖宗的先例,更開創了皇帝生前疊加諛詞上尊號謚美的先例,有的帝王活著的時候可以被奉上好幾次尊號。如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受尊號為「開元聖文神武皇帝」。尊號的累加也影響了謚號的累加,自唐高宗以後,大多數皇帝的謚號都在四個字以上。

    張嘉師不得不對這樣的情況表示:在這方面死要臉,還不如用這個時間來做一些更實際的事情吧。

    明清時期,謚法內容基本固定下來。首先是各層級人員的謚號字數固定下來。

    明代皇帝謚字為17字或21字(明太祖),親王1字,郡王2字,大臣2字,例如:

    明太祖的謚號為:

    明成祖的謚號為: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

    清代皇帝謚字為21字(光緒帝)或23字或25字(努爾哈赤),和碩親王1字,大臣2字,例如:

    清太祖的謚號為: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

    康熙帝的謚號為: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咸豐帝的謚號為:協天翊運執中垂謨懋德振武聖孝淵恭端仁寬敏莊儉顯皇帝。

    乾隆帝的謚號為: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

    恭親王奕?的謚號為:忠

    曾國藩的謚號為:文正

    清代大臣的謚號規定:一品大臣過世,按例請皇帝決定是否授謚。一品以下官員除非特旨,例不授謚。得謚號者只有曾入翰林,或獲授大學士者才用「文」字。而「文」字的謚號中,又以「文正」最為難得;只能出自特旨,不能由群臣擅議;清朝二百多年只得八人獲謚「文正」(如曾國藩)。文正以下的謚號則有:文忠(如李鴻章),清朝只有約十人得此謚號;再之下者有「文襄」(只限武功成者,如左宗棠)、文恭、文成等等。

    ……

    總言而之,張嘉師可不希望自己的後代在謚號方面會因為歷史的慣性而出現這麼一種奇葩的情況。要知道,若是一個朝代有皇帝開了這麼一個先河,說不定在這個皇帝之前都得會因為這個後代皇帝,而無緣無故被加上一大堆他們自己都哭笑不得的「上謚」堆疊的謚號。

    所以張嘉師在剛才沒有決定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時機未到,第二個則是張嘉師認為他得要想一個辦法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

    張嘉師自己也要面子,但是麼一些不切實際的評定的堆疊美上謚號的奇葩面子,他還真的不希望會出現在自己的身上。

    至於張嘉師為何會認為自己會得到謚號?

    很簡單,若是他這個攝政王都無法得到謚號的評定,那麼自己在這方面的安排,估計也不會有人遵從了。當然,若是真的出現這種事情,張嘉師自己都不認為是一件壞事。

    而眼下正想著一些事情的張嘉師,不知道的是,嬴珣在他死後,確實是追贈了他的謚號,而張嘉師並沒有想到的是,他的謚號並不亞於漢朝的光武帝劉秀的謚號,並且在大秦帝國的歷史當中,成為了二字謚號最為靠前的一個——定武。

    在謚號的解釋當中,定武的謚號含義分別如下:

    定:大慮靜民曰定;安民大慮曰定;純行不爽曰定;安民法古曰定;純行不二曰定;追補前過曰定;仁能一眾曰定;嗣成武功曰定;踐行不爽曰定;審於事情曰定;德操純固曰定;以勞定國曰定;克綏邦家曰定;靜正無為曰定;大應慈仁曰定;義安中外曰定;鎮靜守度曰定。

    武:剛強直理曰武;威強敵德曰武;克定禍亂曰武;刑民克服曰武;誇志多窮曰武;威強睿德曰武;除偽寧真曰武;威強恢遠曰武;帥眾以順曰武;保大定功曰武;剛強以順曰武;闢土斥境曰武;折衝禦侮曰武;除奸靖難曰武;拓地開封曰武;肅將天威曰武;安民和眾曰武;克有天下曰武;睿智不殺曰武;恤民除害曰武;赴敵無避曰武;德威遐暢曰武。

    而這個謚號,在嬴珣提出來之後,並沒有受到反對,由此可見,出於很多方面而言,張嘉師得到了這個謚號,可以說是眾望所歸。

    ps:漢光武帝的謚號當中,光的是一種中上的謚號,但是與定相對,還是差一些:光:功格上下曰光;能紹前業曰光;居上能謙曰光;功烈耿著曰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Babcorn

LV:9 元老

追蹤
  • 986

    主題

  • 920465

    回文

  • 38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