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玄幻] 定秦曲 作者:蒼穹戰狼(連載中)

 
Babcorn 2016-12-14 15:51:10 發表於 玄幻奇幻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949 44147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4:16
第一四八章 六國餘孽的威脅(下)

    張嘉師很清楚小心駛得萬年船的道理。畢竟自己的兒子以及一些妻妾在一些情況下,可以說並沒有還手之力。

    若是目標是他的話,他反而不會擔心什麼,畢竟張嘉師有著自信,那就是即使是面對幾個頂級好手的圍攻,他也能夠做到儘可能的打不過就跑。

    但是若是幾個一流好手將嬴珣以及嬴玥汐當作目標的話,那麼他還真的是分身乏術了。

    張嘉師沒有想到的事情,那就是他雖然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但是他沒有預料到的是,對方居然也會選擇在一些地方特意安排襲擊人員。

    按照正常的情況而言,這樣的安排無疑是一個削弱力量的方式。但是面對著張嘉師的故佈疑陣,他們也就只能夠將有限的人手分攤一些,儘可能的找到攻擊很有可能是大秦帝國高級官員的機會。

    而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這一次居然是張嘉師帶著自己的兒子,大秦帝國的三世皇帝嬴珣以及他的一些妻妾子女出來進行微服私訪。

    ……

    張嘉師沒有想到,這一次負責在關中地區挑起混亂的人,居然是劉邦以及項羽麾下潛逃的文武。

    而張嘉師更加沒有想到的,劉邦這邊的負責人是雍齒,而項羽那邊的人員負責人則是季布。

    在張嘉師所知道的歷史當中,雍齒是秦末漢初泗水郡沛縣人。原為沛縣世族,與王陵素善。秦二世皇帝元年(前209年),隨劉邦起兵反秦,雍齒素輕劉邦,翌年,在劉邦起義的初始階段,雍齒獻出了豐邑投靠了魏國周市。劉邦大怒,二次攻打豐邑而不下,只好到薛(今山東滕州)投奔項梁,項梁隨後借兵給劉邦。才得以打敗雍齒。

    漢高祖六年(前201)。劉邦聽從張良的意見,封雍齒為什邡侯,食邑二千五百戶,位次居五十七。

    漢惠帝三年(前192)雍齒卒,謚肅侯,葬於什邡西郊。他的第三代(曾)孫雍桓,襲爵終侯。漢武帝元鼎五年(前112)九月。發夜郎兵,下牂牁。會番禺。終倨不肯從軍擊南越;又因所籌酎金和獻祭事不合要求,被削掉侯位,計其後代先後在什邡世襲共八十九年。

    雍齒封侯的原因可以說很是戲劇性:

    漢六年(前201)正月,封賞功臣。張良不曾有戰功,高帝說:「出謀劃策於營帳之中,決定勝負在千里之外,這就是子房的功勞。讓張良自己從齊國選擇三萬戶作為封邑。」張良說:「當初我在下邳起事,與主上會合在留縣,這是上天把我交給陛下。陛下採用我的計謀。幸而經常生效,我只願受封留縣就足夠了,不敢承受三萬戶。」於是封張良為留侯,同蕭何等人一起受封。

    劉邦封賞大功臣二十多人,其餘的人日夜爭功,不能決定高下,未能進行封賞。劉邦在洛陽南宮。從橋上望見一些將領常常坐在沙地上彼此議論。劉邦說:「這些人在說什麼?」留侯說:「陛下不知道嗎?這是在商議反叛呀。」劉邦說:「天下剛剛安定,為什麼還要謀反呢?」留侯說:「陛下以平民身份起事,靠著這些人取得了天下,現在陛下做了天子,而所封賞的都是蕭何、曹參這些陛下所親近寵幸的老友,所誅殺的都是一生中仇恨的人。如今軍官們計算功勞。認為天下的土地不夠一一封賞的,這些人怕陛下不能全部封到,恐怕又被懷疑到平生的過失而至於遭受誅殺,所以就聚在一起圖謀造反了。」劉邦於是憂心忡忡地說:「這件事該怎麼辦呢?」留侯說:「劉邦平生憎恨,又是群臣都知道的,誰最突出?」劉邦說:「雍齒與我有宿怨,曾多次使我受窘受辱。我原想殺掉他。因為他的功勞多,所以不忍心。」留侯說:「現在趕緊先封賞雍齒來給群臣看,群臣見雍齒都被封賞,那麼每人對自己能受封就堅信不疑了。」於是劉邦便擺設酒宴,封雍齒為什方侯,並緊迫地催促丞相、御史評定功勞,施行封賞。群臣吃過酒後,都高興地說:「雍齒尚且被封為侯,我們這些人就不用擔憂了。」

    所以從歷史的情況而言,張嘉師雖然不知道雍齒的死活,但是心中卻先入為主的認為雍齒眼下應該是輕視劉邦,而不會為他繼續報仇。

    而丁公的情況也是一樣:

    在歷史上的丁公可以說是一個被劉邦殺雞儆猴的倒霉蛋,史書記載:季布母弟丁公,為楚將。丁公為項羽逐窘高祖彭城西,短兵接,高祖急,顧丁公曰:「兩賢豈相厄哉!」於是丁公引兵而還,漢王遂解去。及項王滅,丁公謁見高祖。高祖以丁公徇軍中,曰:「丁公為項王臣不忠,使項王失天下者,乃丁公也。」遂斬丁公,曰:「使後世為人臣者無效丁公!」

    可以說,丁公認為自己當時放過劉邦,讓劉邦最終能夠得到天下,是對劉邦有著莫大的功勞。

    但是毫無疑問,劉邦需要的不是償還丁公的恩情,有可能是應驗「升米恩,斗米仇」的諺語,劉邦認為償還丁公當初釋放他的恩惠,必然會付出很多不必要的代價,而且在另外方面而言,劉邦同樣也不希望丁公的做法會得到褒獎,從而引發一些讓自己麾下文武的不必要的想法,所以最終丁公成為了被劉邦在這一方面樹立的典型,從而被劉邦殺雞儆猴。

    (升米恩,斗米仇的典故很是發人深省:從前,有兩戶人家是鄰居,其中一家比較富裕。有一年,天災導致田中顆粒無收。窮的一家沒了收成,只能等死。富的一家有很多糧食,就給窮人家送去了一升米,救了急。

    窮的一家非常感激救命恩人!熬過最艱苦的時刻後,窮人就前去感謝富人。說話間,談起明年的種子還沒有著落,富的一家慷慨地說:這樣吧,我這裡的糧食還有很多,你再拿去一斗吧。窮人千恩萬謝地拿著一斗米回家了。

    回家後,家裡人說,這斗米能做什麼?根本就不夠明年地裡的種子。他們太過分了,既然這麼有錢,就應該多送我們一些糧食!這話傳到了富人耳朵裡,他很生氣,心想,我白白送你這麼多的糧食,你不僅不感謝我。還把我當仇人一樣忌恨。於是,本來關係不錯的兩家人。從此成了仇人,老死不相往來。

    這就是「升米恩,斗米仇」。

    一個人飢寒交迫的時候,你給他一碗米,就是解決了他的大問題,他會感恩不盡。但是,如果繼續給他米,他就會覺得理所當然了。一碗米不夠,兩碗米不夠。三碗四碗還是覺得你只給了滄海一粟。**像海水,喝得越多,越是口渴。痛,可以忍住,而癢卻是越撓越上癮的。)

    ……

    而在這個世界當中,丁公的弟弟季布在張嘉師的第一次東征作戰當中,因為援助魏豹而被張嘉師麾下的英布所部官兵。在戰鬥中擊殺。

    但是在原來的世界當中,季布因為與丁公截然不同的遭遇,成為了一個讓劉邦同樣樹立相應典型而加以厚待的人:

    季布是楚地人,為人好逞意氣,愛打抱不平,在楚地很有名氣。

    項羽派他率領軍隊。曾屢次使漢王劉邦受到困窘。等到項羽滅亡以後,劉邦出千金懸賞捉拿季布,並下令有膽敢窩藏季布的論罪要滅三族。季布躲藏在濮陽一個姓周的人家當中。

    周家說:「陛下懸賞捉拿你非常緊急,追蹤搜查就要到我家來了,將軍您能夠聽從我的話,我才敢給你獻個計策;如果不能,我情願先自殺。」季布答應了他。周家便把季布的頭髮剃掉。用鐵箍束住他的脖子,穿上粗布衣服,把他放在運貨的大車裡,將他和周家的幾十個奴僕一同出賣給魯地的朱家。

    朱家心裡知道是季布,便買了下來安置在田地裡耕作,並且告誡他的兒子說:「田間耕作的事,都要聽從這個傭人的吩咐,一定要和他吃同樣的飯。」

    朱家便乘坐輕便馬車到洛陽去了,拜見了汝陰侯夏侯嬰。夏侯嬰留朱家喝了幾天酒。朱家乘機對夏侯嬰說:「季布犯了什麼大罪,陛下追捕他這麼急迫?」夏侯嬰說:「季布多次替項羽窘迫陛下,陛下怨恨他,所以一定要抓到他才甘休。」朱家說:「您看季布是怎樣的一個人呢?」夏侯嬰說:「他是一個有才能的人。」朱家說:「做臣下的各受自己的主上差遣,季布受項羽差遣,這完全是職分內的事。項羽的臣下難道可以全都殺死嗎?現在陛下剛剛奪得天下,僅僅憑著個人的怨恨去追捕一個人,為什麼要向天下人顯示自己器量狹小呢!再說憑著季布的賢能,陛下追捕又如此急迫,這樣,他不是向北逃到匈奴去,就是要向南逃到越地去了。這種忌恨勇士而去資助敵國的舉動,就是伍子胥所以要鞭打楚平王屍體的原因了。您為什麼不尋找機會向陛下說明呢?」

    夏侯嬰知道朱家是位大俠客,猜想季布一定隱藏在他那裡,便答應說:「好。」

    夏侯嬰等待機會,果真按照朱家的意思向劉邦奏明。劉邦於是就赦免了季布。在這個時候,許多有名望的人物都稱讚季布能變剛強為柔順,朱家也因此而在當時出了名。後來季布被劉邦召見,表示服罪,劉邦任命他做了郎中。

    漢惠帝的時候,季布擔任中郎將。匈奴單于曾經寫信侮辱呂后,而且出言不遜,呂后大為惱火,召集眾位將領來商議這件事。上將軍樊噲說:「我願帶領十萬人馬,橫掃匈奴。」各位將領都迎合呂后的心意,齊聲說:「好。」季布說:「樊噲真該處死啊!當年,高皇帝率領四十萬大軍尚且被圍困在平城,如今樊噲怎麼能用十萬人馬就能橫掃匈奴呢?這是當面撒謊!再說秦王朝正因為對匈奴用兵,才引起陳勝等人起義造反。直到現在,天下因為連年戰亂所帶來的創傷還沒有治好,而樊噲又當面阿諛逢迎,想要使天下動盪不安。」在這個時候,殿上的將領都感到驚恐,呂后因此退朝,終於不再議論攻打匈奴的事了。

    季布做了河東郡守,漢文帝的時候,有人說他很有才能,漢文帝便召見他,打算任命他做御史大夫。又有人說他很勇敢,但好發酒瘋,難以接近。季布來到京城長安,在客館居留了一個月,漢文帝召見之後就讓他回原郡。季布因此對漢文帝說:「我沒有什麼功勞卻受到了您的恩寵,在河東郡任職。現在陛下無緣無故地召見我,這一定是有人妄譽我來欺騙陛下;現在我來到了京城,沒有接受任何事情,就此作罷,遣回原郡,這一定是有人在您面前譭謗我。陛下因為一個人讚譽我就召見,又因為一個人的譭謗而要我回去,我擔心天下有見識的人聽了這件事,就窺探出您為人處事的深淺了。」漢文帝默然不作聲,覺得很難為情,過了很久才說道:「河東對我來說是一個最重要的郡,好比是我的大腿和臂膀,所以我特地召見你啊!」於是季布就辭別了漢文帝漢,回到了河東郡守的原任。

    ……

    從關於季布的情況來說,若是此次的刺殺行動由季布進行相應的安排,恐怕還有可能會取得成功。

    但是在這個世界,季布早已經在數年前戰死,眼下召集了不少依舊不服從大秦帝國統治的楚國餘孽的丁公,與在張嘉師第三次南征的時候,據說率軍增援紀信,最終不知所蹤的雍齒,在一次偶然下,組成了反對大秦帝國的聯盟。

    他們打算在時機合適的時候再次發起一次起義,但是鑑於在楚國被秦軍攻滅,而項伯等項氏一族不知所蹤的情況下,他們缺乏的是一個有威望的領導者。

    但是在經過多次商討之後,丁公認為只有在關中地區做出一些事情,才會有可能讓大秦帝國方寸大亂,若是因為這樣而引起混亂的話,那麼就是他們再次起事的良機。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4:17
第一四九章 對歷史的思考(上)

    來到了大秦帝國這麼長的時間,張嘉師發現他能夠從一些資料瞭解到的大秦帝國,跟他所認識的大秦帝國有著很大的區別。

    尤其是在《史記》當中的部分描述而言,張士心則是認為有很大的差別。

    當然,這一點也算是《史記》的一個很大的問題了。

    就好比是《史記》對於過於久遠的描述而言,則是更多的道聽途說。

    比如說《史記》的三個本紀,可以說算得上錯漏百出的存在。

    ……

    《五帝本紀》是傳說時代的五帝的傳記:

    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征。於是軒轅乃習用干戈,以征不享,諸侯咸來賓從。而蚩尤最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咸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藝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於是黃帝乃征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而諸侯咸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是為黃帝。天下有不順者,黃帝從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嘗寧居。

    東至於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於空桐,登雞頭。南至於江,登熊、湘。北逐葷粥,合符釜山,而邑於涿鹿之阿。遷徙往來無常處,以師兵為營衛。官名皆以雲命,為雲師。置左右大監,監於萬國。萬國和,而鬼神山川封禪與為多焉。獲寶鼎,迎日推筴。舉風後、力牧、常先、大鴻以治民。順天地之紀,幽明之佔。死生之說,存亡之難。時播百穀草木,淳化鳥獸蟲蛾,旁羅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勞勤心力耳目,節用水火材物。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

    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為嫘祖。嫘祖為黃帝正妃,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囂,是為青陽,青陽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僕,生高陽,高陽有聖德焉。黃帝崩。葬橋山。其孫昌意之子高陽立,是為帝顓頊也。

    這是關於黃帝的傳記描述。

    然而張士心認為有一點很是無語,那就是司馬遷在這裡當中居然能夠套用上五德終始學說,好吧,太史公,你確定你打算描述黃帝為一個穿越者麼?

    五德終始學說,大部分人認為這是中國戰國時期陰陽家鄒衍的歷史觀。「五德」指土、木、金、火、水五種德性或性能。「五德終始」指這五種性能從始到終、終而復始的循環運動。鄒衍以此作為歷史變遷、王朝更替的根據。

    早期的五行學說,經春秋時期的「必有勝」、墨家學派的「毋常勝」(交相勝)到鄒衍發展為「五德終始」、循環相勝的觀點。鄒衍說「五德從所不勝,虞土、夏木、殷金、周火」。又說:「代火者必將水」「數備將徙於土」(《呂氏春秋?應同》)。他認為虞(舜)、夏、殷、周的歷史是一個勝負轉化的發展過程。它按照土、木、金、火、水依次相勝而具有階段性,又按照始於土、終於水、徙於土的循環往復而具有週期性,「陰陽消息」的矛盾運動推動著「五德轉移」,又決定著「並世(當世)盛衰」。在木勝土、金勝木、火勝金、水勝火的每一發展階段都存在著陰陽兩種勢力的矛盾和鬥爭。兩者交爭。「勝者用事」,歷史屬於鬥爭中的勝利者。而這種五德相勝又是被機械的週期律預先決定的,「凡帝王者之將興也,天必先見祥乎下民」,認為王朝的興起必有天意符瑞作為象徵和驗證。這種天人感應論是為周秦之際的新興統治勢力服務的,故「鄒衍以陰陽主運顯於諸侯」。五德終始說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後來封建王朝的一些最高統治者自稱「奉天承運皇帝」。所謂「承運」,就是繼承某一「德」運。

    鄒衍創建「五德終始說」,本意是想從他「深觀陰陽消息而作怪迂之談」的陰陽五行研究中,羅列出天降的災祥禍福,來恐嚇那些驕奢淫逸、「不尚德」的統治者們,希望他們能按照儒家的道德規範辦事、治民,能「止乎仁義節儉,君臣上下之施」及於黎庶。但是五德終始說的創立客觀上卻迎合了戰國後期各國君主實現統一大業的心理願望,為他們提供了統一天下的理論依據。

    五德終始說作為一種改朝換代的理論工具,受到歷代新王朝建立者的信奉。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根據鄒衍「水德代周而行」的論斷,以秦文公出獵獲黑龍作為水德興起的符瑞,進行了一系列符合水德要求的改革,以證明其政權的合法性,遂成為五德終始說的第一個實踐者。

    自秦漢直至宋遼金時代,五德終始說一直是歷代王朝闡釋其政權合法性的基本理論框架。「故自秦推五勝,以水德自名,由漢以來,有國者未始不由於此說」。但宋金以後,沿襲千餘年的五運說最終被逐出儒家政治文化的主流而趨於消亡。

    而在這些描述來看,黃帝的五德論調,更多的是後人牽強連接到前人的身上。

    而司馬遷並沒有區別這個事情,讓張士心很是無語。

    ……

    除了五帝本紀之外,夏本紀的描述同樣也有很大的問題:

    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鯀,鯀之父曰帝顓頊,顓頊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黃帝。禹者,黃帝之玄孫而帝顓頊之孫也。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鯀皆不得在帝位,為人臣。

    當帝堯之時,鴻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其憂。堯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曰鯀可。堯曰:「鯀為人負命毀族,不可。」四岳曰:「等之未有賢於鯀者,願帝試之。」於是堯聽四岳,用鯀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於是帝堯乃求人,更得舜。舜登用,攝行天子之政,巡狩。行視鯀之治水無狀,乃殛鯀於羽山以死。天下皆以舜之誅為是。於是舜舉鯀子禹,而使續鯀之業。

    堯崩,帝舜問四岳曰:「有能成美堯之事者使居官?」皆曰:「伯禹為司空。可成美堯之功。」舜曰:「嗟,然!」命禹:「女平水土。維是勉之。」禹拜稽首,讓於契、后稷、皋陶。舜曰:「女其往視爾事矣。」

    禹為人敏給克勤;其德不違,其仁可親,其言可信;聲為律,身為度,稱以出;亹亹穆穆,為綱為紀。

    禹乃遂與益、后稷奉帝命,命諸侯百姓興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禹傷先人父鯀功之不成受誅,乃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薄衣食,致孝於鬼神。卑宮室,致費於溝淢。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左準繩,右規矩,載四時,以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令益予眾庶稻,可種卑濕。命后稷予眾庶難得之食。食少,調有餘相給,以均諸侯。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貢,及山川之便利。

    禹行自冀州始。冀州:既載壺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於岳陽。覃懷致功,至於衡漳。其土白壤。賦上上錯,田中中,常、衛既從,大陸既為。鳥夷皮服。夾右碣石,入於海。

    濟、河維沇州:九河既道,雷夏既澤,雍、沮會同,桑土既蠶,於是民得下丘居土。其土黑墳,草繇木條。田中下,賦貞,作十有三年乃同。其貢漆絲,其篚織文。浮於濟、漯,通於河。

    海岱維青州:堣夷既略,濰、淄其道。其土白墳,海濱廣潟,厥田斥鹵。田上下,賦中上。厥貢鹽絺,海物維錯,岱畎絲、枲、鉛、松、怪石,萊夷為牧,其篚酓絲。浮於汶,通於濟。

    海岱及淮維徐州:淮、沂其治,蒙、羽其藝。大野既都,東原底平。其土赤埴墳,草木漸包。其田上中,賦中中。貢維土五色,羽畎夏狄,嶧陽孤桐,泗濱浮磬,淮夷蠙珠臮魚,其篚玄纖縞。浮於淮、泗,通於河。

    淮海維揚州:彭蠡既都,陽鳥所居。三江既入,震澤致定。竹箭既布。其草惟夭,其木惟喬,其土涂泥。田下下,賦下上上雜。貢金三品,瑤、琨、竹箭,齒、革、羽、旄,島夷卉服,其篚織貝,其包橘、柚錫貢。均江海,通淮、泗。

    荊及衡陽維荊州:江、漢朝宗於海。九江甚中,沱、涔已道,雲土、夢為治。其土涂泥。田下中,賦上下。貢羽、旄、齒、革,金三品,杶、榦、栝、柏,礪、砥、砮、丹,維箘簬、楛,三國致貢其名,包匭菁茅,其篚玄纁璣組,九江入賜大龜。浮於江、沱、涔、(於)漢,逾於雒,至於南河。

    荊河惟豫州:伊、雒、瀍、澗既入於河,滎播既都,道菏澤,被明都。其土壤,下土墳壚。田中上,賦雜上中。貢漆、絲、絺、纻,其篚纖絮,錫貢磬錯。浮於雒,達於河。

    華陽黑水惟梁州:汶、嶓既藝,沱、涔既道,蔡、蒙旅平,和夷厎績。其土青驪。田下上,賦下中三錯。貢璆、鐵、銀、鏤、砮、磬,熊、羆、狐、貍、織皮。西傾因桓是來,浮於潛,逾於沔,入於渭,亂於河。

    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涇屬渭汭。漆、沮既從,灃水所同。荊、岐已旅,終南、敦物至於鳥鼠。原隰厎績,至於都野。三危既度,三苗大序。其土黃壤。田上上,賦中下。貢璆、琳、琅玕。浮於積石,至於龍門西河,會於渭汭。織皮崑崙、析支、渠搜,西戎即序。

    道九山:汧及岐至於荊山,逾於河;壺口、雷首至於太岳;砥柱、析城至於王屋;太行、常山至於碣石,入於海;西傾、朱圉、鳥鼠至於太華;熊耳、外方、桐柏至於負尾;道嶓冢,至於荊山;內方至於大別;汶山之陽至衡山,過九江,至於敷淺原。

    道九川:弱水至於合黎,餘波入於流沙。道黑水,至於三危,入於南海。道河積石,至於龍門,南至華陰,東至砥柱。又東至於盟津,東過雒汭,至於大邳,北過降水,至於大陸,北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於海。嶓冢道瀁,東流為漢。又東為蒼浪之水,過三澨,入於大別,南入於江,東匯澤為彭蠡,東為北江,入於海。汶山道江,東別為沱,又東至於醴。過九江,至於東陵,東迆北會於匯,東為中江,入於梅。道沇水,東為濟,入於河。泆為滎,東出陶丘北,又東至於荷,又東北會於汶,又東北入於海。道淮自桐柏,東會於泗、沂。東入於海。道渭自鳥鼠同穴,東會於灃,又東北至於涇,東過漆、沮,入於河。道雒自熊耳,東北會於澗、瀍,又東會於伊。東北入於河。

    於是九州攸同,四奧既居,九山刊旅,九川滌原,九澤既陂,四海會同。六府甚修,眾土交正,致慎財賦,咸則三壤成賦。中國賜土姓:「祗台德先,不距朕行。」

    令天子之國以外五百里甸服:百里賦納總,二百里納緫,三百里納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甸服外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任國,三百里諸侯。侯服外五百里綏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奮武衛。綏服外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要服外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蠻,二百里流。

    東漸於海,西被於流沙,朔、南暨:聲教訖於四海。於是帝錫禹玄圭,以告成功於天下。天下於是太平治。

    皋陶作士以理民。帝舜朝,禹、伯夷、皋陶相與語帝前。皋陶述其謀曰:「信其道德,謀明輔和。」禹曰:「然,如何?」皋陶曰:「於!慎其身修,思長,敦序九族,眾明高翼,近可遠在已。」禹拜美言,曰:「然。」皋陶曰:「於!在知人,在安民。」禹曰:「籲!皆若是,惟帝其難之。知人則智,能官人;能安民則惠,黎民懷之。能知能惠,何憂乎驩兜,何遷乎有苗,何畏乎巧言善色佞人?」皋陶曰:「然,於!亦行有九德,亦言其有德。」乃言曰:「始事事,寬而栗,柔而立,願而共,治而敬,擾而毅,直而溫,簡而廉,剛而實,強而義,章其有常,吉哉。日宣三德,蚤夜翊明有家。日嚴振敬六德,亮采有國。翕受普施,九德咸事,俊乂在官,百吏肅謹。毋教邪淫奇謀。非其人居其官,是謂亂天事。天討有罪,五刑五用哉。吾言厎可行乎?」禹曰:「女言致可績行。」皋陶曰:「余未有知,思讚道哉。」

    帝舜謂禹曰:「女亦昌言。」禹拜曰:「於,予何言!予思日孳孳。」皋陶難禹曰:「何謂孳孳?」禹曰:「鴻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皆服於水。予陸行乘車,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檋,行山刊木。與益予眾庶稻鮮食。以決九川致四海,浚畎澮致之川。與稷予眾庶難得之食。食少,調有餘補不足,徙居。眾民乃定,萬國為治。」皋陶曰:「然,此而美也。」

    禹曰:「於,帝!慎乃在位,安爾止。輔德,天下大應。清意以昭待上帝命,天其重命用休。」帝曰:「籲,臣哉,臣哉!臣作朕股肱耳目。予欲左右有民,女輔之。余欲觀古人之象。日月星辰,作文繡服色,女明之。予欲聞六律五聲八音,來始滑,以出入五言,女聽。予即辟,女匡拂予。女無面諛。退而謗予。敬四輔臣。諸眾讒嬖臣,君德誠施皆清矣。」禹曰:「然。帝即不時,布同善惡則毋功。」

    帝曰:「毋若丹朱傲,維慢游是好,毋水行舟,朋淫於家,用絕其世。予不能順是。」禹曰:「予(辛壬)娶涂山,(辛壬)癸甲,生啟予不子,以故能成水土功。輔成五服,至於五千里,州十二師,外薄四海,咸建五長,各道有功。苗頑不即功,帝其念哉。」帝曰:「道吾德,乃女功序之也。」

    皋陶於是敬禹之德,令民皆則禹。不如言,刑從之。舜德大明。

    於是夔行樂,祖考至,群後相讓,鳥獸翔舞,簫韶九成,鳳皇來儀,百獸率舞,百官信諧。帝用此作歌曰:「陟天之命,維時維幾。」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皋陶拜手稽首揚言曰:「念哉,率為興事,慎乃憲,敬哉!」乃更為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舜)又歌曰:「元首叢脞哉,股肱惰哉,萬事墮哉!」帝拜曰:「然,往欽哉!」於是天下皆宗禹之明度數聲樂,為山川神主。

    帝舜薦禹於天,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喪畢,禹辭辟舜之子商均於陽城。天下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國號曰夏後,姓姒氏。

    帝禹立而舉皋陶薦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封皋陶之後於英、六,或在許。而後舉益,任之政。

    十年,帝禹東巡狩,至於會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喪畢,益讓帝禹之子啟,而辟居箕山之陽。禹子啟賢,天下屬意焉。及禹崩,雖授益,益之佐禹日淺,天下未洽。故諸侯皆去益而朝啟,曰:「吾君帝禹之子也。」於是啟遂即天子之位,是為夏後帝啟。

    ……

    張士心很想吐糟一個事情,那就是《史記?夏本紀》到底是到底是夏禹的本紀亦或者是夏王朝的本紀?

    因為張士心很無奈的發現,除了上面直接或者是講解描述夏禹的文字,佔據了《史記?夏本紀》絕大部分內容。

    而剩下的《夏本紀》,基本可以說一筆帶過了:

    夏後帝啟,禹之子,其母涂山氏之女也。

    有扈氏不服,啟伐之,大戰於甘。將戰,作甘誓,乃召六卿申之。啟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女:有扈氏威侮五行,怠棄三正,天用剿絕其命。今予維共行天之罰。左不攻於左,右不攻於右,女不共命。御非其馬之政,女不共命。用命,賞於祖;不用命,僇於社,予則帑僇女。」遂滅有扈氏。天下咸朝。

    夏後帝啟崩,子帝太康立。帝太康失國,昆弟五人,須於洛汭,作五子之歌。

    太康崩,弟中康立,是為帝中康。帝中康時,羲、和湎淫,廢時亂日。胤往征之,作胤征。

    中康崩,子帝相立。帝相崩,子帝少康立。帝少康崩,子帝予立。帝予崩,子帝槐立。帝槐崩,子帝芒立。帝芒崩,子帝洩立。帝洩崩,子帝不降立。帝不降崩,弟帝扃立。帝扃崩,子帝廑立。帝廑崩,立帝不降之子孔甲,是為帝孔甲。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夏後氏德衰,諸侯畔之。天降龍二,有雌雄,孔甲不能食,未得豢龍氏。陶唐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於豢龍氏,以事孔甲。孔甲賜之姓曰御龍氏,受豕韋之後。龍一雌死,以食夏後。夏後使求,懼而遷去。

    孔甲崩,子帝皋立。帝皋崩,子帝發立。帝發崩,子帝履癸立,是為桀。

    帝桀之時,自孔甲以來而諸侯多畔夏,桀不務德而武傷百姓,百姓弗堪。乃召湯而囚之夏台,已而釋之。湯修德,諸侯皆歸湯,湯遂率兵以伐夏桀。桀走鳴條,遂放而死。桀謂人曰:「吾悔不遂殺湯於夏台,使至此。」湯乃踐天子位,代夏朝天下。湯封夏之後後,至周封於杞也。

    ……

    好吧,除了夏禹的描述之外,夏朝的歷史居然就這麼一點……

    張士心不得不表示……

    太史公,漢武帝對你的吐糟先不說真假,然而卻是非常有道理的:「這不過是你的一家之言而已!」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4:17
第一五零章 對歷史的思考(下)

    除了《史記》當中那一部分應該說更像是《夏禹本紀》而非《夏本紀》的內容之外,史記當中不靠譜的內容還有很多。

    張嘉師在多次閱讀青玉靈書的《史記》內容,都覺得他在穿越之前,偶爾看到過《漢武大帝》電視劇的開頭內容,真實性說不定還是很靠譜的。

    畢竟在很多地方而言,漢武帝也沒有說錯。

    尤其是在張嘉師穿越之前,國家也在很長的一段時間當中,開展了一個「夏商周斷代工程」,來正式對夏商周時期的歷史狀況進行較為實際的考察。

    ……

    在張嘉師的認識當中,「夏商周斷代工程」是中國的一項文化工程,是一個以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相結合的方法來研究中國歷史上夏、商、週三個歷史時期的年代學的科學研究項目,是一個多學科交叉聯合攻關的系統工程。

    這一個「夏商周斷代工程」的起源,主要是一個問題,那就是中華文明具有悠久的歷史,然而真正有文獻記載年代的「信史」卻開始於西周共和元年,即是前841年,而這種說法見於《史記?十二諸侯年表》。

    《史記?十二諸侯年表》事實上也有可能是西周或者是當其時的諸侯史學家正式確定年表的總結描述。

    這也就是說,在公元前841年,諸侯甚至是周天子的在位年份,嚴格來說更多要靠猜,而且在一些事情的描述方面,更有可能對不上年份。

    同時,司馬遷在《史記》裡說過,他看過有關黃帝以來的許多文獻,雖然其中也有年代記載,但這些年代比較模糊且又不一致,所以他便棄而不用,在《史記?三代世表》中僅記錄了夏商周各王的世系而無具體在位年代。因此共和元年以前的中國歷史一直沒有一個公認的年表。

    而歷史上第一個對共和元年以前中國歷史的年代學作系統研究工作的學者是西漢晚期的劉歆。劉歆的推算和研究結果體現在他撰寫的《世經》中。《世經》的主要內容後被收錄於《漢書?律歷志》。從劉歆以後一直到清代中葉,又有許多學者對共和元年以前中國歷史的年代進行了推算和研究。這些工作都有一定的侷限性,因為他們推算所用的文獻基本上不超過司馬遷所見到的文獻,所以很難有所突破。晚清以後情況有些變化,學者開始根據青銅器的銘文作年代學研究,這就擴大了資料的來源。1899年甲骨文的發現又為年代學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來源。

    司馬遷認為:「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

    幾十年有關夏商周的重要考古發現。證明了夏商周三代和河洛之間的關係是何等的密切。但是,中國歷史還沒有夏商周以前和夏商周部分的確切紀年。我國古書記載的上古確切年代,只能依照司馬遷《史記?十二諸侯年表》,追溯到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再往上就存在分歧,或是有王無年,出現了「五千年文明,三千年歷史」的不正常現象。

    夏代究竟存在與否?夏與商的交接是在什麼時候?二里頭遺址真的就是中國第一個王朝夏的都城斟鄩嗎?甚至有些外國學者認為:所謂夏朝,根本就是商人臆想出來的歷史傳說。夏商周被古人尊稱為「三代」,其主要活動區域均在河洛一帶。在我國五千年文明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如果無確切的紀年,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也就是因為這樣的前提,「夏商周斷代工程」也逐漸成為了國家歷史考古的一個重要體系項目。

    ……

    只不過,「夏商周斷代工程」固然是有相對的成果,就好比是:2000年11月9日夏商周斷代工程正式公佈了《夏商周年表》。《夏商周年表》定夏朝約開始於前2070年,****分界大約在公元前1600年。盤庚遷都約在公元前1300年,商周分界(武王伐紂之年)定為前1046年。依據武王伐紂之年和懿王的元年的確立,建立了商王武丁以來的年表和西周諸王年表。

    有人認為如果該工程順利的話,那麼將有可能為研究中國古代文明的起源和發展給出了一個時間上的標尺,但目前看來,由於該工程的最終繁本報告遲遲未能通過。這個意義能否達到存在較大疑點。

    但是在這一種前提下,「夏商周斷代工程」收穫的更多是質疑聲音:

    自從夏商周斷代工程正式公佈《夏商周斷代工程一九九六—二〇〇〇年階段成果報告(簡本)》和《夏商周年表》以後,其中結論已被不少主流的詞典和教材採用,開始產生影響。

    在中國提出了自己的標準後,國外學者開始加以批評。而夏商周斷代工程才剛剛開始,中國的考古技術和理論水平還有待更大的提高。從夏商周斷代工程正式公佈《夏商周年表》以後,來自中國國內和國際的批評不絕於耳。某些國外人士認為夏商周斷代工程有「政治背景」。是中國政府在搞民族主義,有一些學者還對該工程的「學術道德」產生懷疑。

    在2000~2003年進行了三次辯論。斯坦福大學退休教授倪德衛在《紐約時報》上撰文,便斷言「國際學術界將把工程報告撕成碎片」。但亦有人認為所謂的「國際學術界」一貫漠視中國本土研究成果,對中國歷史沒有發言權。也有人說既然西方社會能把荷馬史詩這種伊洛特戰爭發生八百年以後的盲人藝人作品當正史,質疑中國用科學方法計算的斷代史就是骨頭裡挑刺。

    在這方面而言,國外學界經常會把諸如荷馬史詩和聖經這類藝術作品和虛幻的宗教教義當成信史,張嘉師不得不表示這種質疑明顯就是「你好意思說我麼?」的情況。

    但是在斷代史工程的內部人員也有很大的爭論,甚至是有些讓人可笑的想法:

    工程的成果是否失敗,如今還沒有強有力的論據證明。工程中有些成果也被國際學術界認可,例如張培瑜的研究,但工程內部卻是存在爭論。有些背景複雜的中國學者認為,此類工程的成果沒有必要非得通過世界上各種具有「複雜背景」的學者的檢驗,只要在中國學術界取得共識就行,中國學者對歷史的研究無需外人指三道四。也不能被有各種目的的勢力阻撓。

    在「東亞歷史」期刊(eastasianhistory)上,douglasj.keenan發表文章質疑周懿王元年天再旦是公元前899年。文章中對於工程研究方法中的錯誤提出了具體質疑。文中提到:

    「一些最近的研究計畫,包括被中國******接受的研究計畫(指夏商周斷代工程),依據的是一個在公元前一千紀早期的「天再旦」的記載。這些研究把這個奇特的記載解讀成日出時的日偏食。這樣的解讀看起來似乎合理(黎明要開始之際,天色因為日食而暗下來,然後再日出),但卻是不確定的。日出時把太陽表面遮住的部分大到可以讓天色大幅變暗的日食是很少的。在公元前899年4月21日的確是有一次日出時日食。而這些研究計畫把這個日食對應到該奇特的記載(指周懿王元年天再旦)。」

    「計算顯示,公元前899年的那次日食把主觀亮度(人類觀察者所感受到的亮度)減低的程度小於25%。為了證明這樣的亮度減少可以給觀察者有「確定的天再旦」的感覺。一些研究者對觀察了1997年日出時日偏食的觀察者進行了調查。然而,所有的觀察者所在的位置要不就是位於亮度減低不到10%的地方(這些地方的觀察者沒有「天再旦」的感覺),要不就是位於亮度減低超過80%的地方(這些地方有(指天再旦的感覺))。從這些數據,研究者作出結論,「主觀亮度減少超過10%會造成「確定的天再旦」的感覺」。這個結論根本毫無根據。實際上,飄過的雲常常可以造成主觀亮度減少25%……」

    另外,該文也質疑了對於該次日食的計算的正確性。

    此外在這一方面,有人依據《日食路線圖》作了調查,發現在前899年4月21日早晨的日食。日食帶西端在山東省,陝西省是根本就不可能看到天再旦的。而在前871年10月6日早晨,在鄭地可看到天再旦的天文景象。

    好吧,張嘉師不得不表示,用後世的情況來作為這方面的佐證方式……就好比是用幾千年之後的地貌變化來推算古戰場的情況那樣,不是閒的蛋疼麼?

    另外:《考古》雜誌2007年3月發表了朱鳳瀚的文章《堯公簋與唐伯侯於晉》,介紹了香港地區私人收藏的西周青銅器堯公簋。其銘文有「唐伯侯於晉唯王廿又八祀」的內容。

    銘文如下:「(堯)公作妻姚簋,遘於王命唐伯侯於晉,唯王廿又八祀。」

    從簋的形制與銘文字形特點來看,該器的成器時間似不會晚於西周早期中段。那麼,「王命唐伯侯於晉」的「王廿又八祀」顯然應該是成王二十八年無疑。

    鑑於夏商周斷代工程階段成果中成王22年,康王25年。均少於28年。故此,堯公簋一出,斷代工程階段成果即被否定,成王或康王的在位年數必須修訂。

    而在這一個前提下,不但是周康王或者是周成王的年份都要改,恐怕在公元前841年的年份記載,都會出現相應的變化。最起碼,有一個周成王之後,到公元前841年的周朝王上少在位三年,是必然的了。

    ……

    至於這方面的歷史,張嘉師表示後世的一些人是不是閒了點,因為嚴格來說,有很多史學家的推論都稱不上精確……

    然而……

    2013年1月初,芝加哥大學東亞語文系教授夏含夷,在台北舉行、剛剛閉幕的「中研院」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上質疑「夏商周斷代工程」,並斷言該工程「繁本」恐怕將來也不太可能發表。「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專家、清華大學教授李學勤對此作出回應稱有爭議很正常,「繁本」正在審訂之中,過一段時間會出來。

    夏含夷教授撰寫的《「夏商周斷代工程」十年後之批判:以西周諸王在位年代為例證》的論文摘要,其內容為:「夏商周斷代工程從1996年到2000年是中國古代文化史上的極大的研究項目,據工程的統計一共包括兩百多泛學科的研究員,幾乎天天都在學術性和普及性的報刊上有所反映。在2000年年底,夏商周斷代工程發表了《夏商周斷代工程1996-2000年階段成果報告-簡本》(以下簡稱《簡本》),答應在不久之後再發表規模大的『繁本』。現在已經是『簡本』發表以後十年,『繁本』還沒有發表,恐怕將來也不太可能發表。雖然如此,時間已經相當成熟給夏商周斷代工程作出一個比較全面的審查。本文就是初步的反思。」

    夏含夷稱,《簡本》對夏代和商代只提供概括的框架,對商代後期則提供絕對年代,但也承認這些年代不一定精確。對西周時代則完全不同,從武王克紂到幽王卒於驪山之下,對西周12個國王在位年代都提供了絕對年代。

    夏含夷認為,「《簡本》所載西周諸王在位年數和任何古代史書都沒有統一的方法,能夠在古書找到支持就引之,找不到支持就棄之,這和一般史學方法顯然不合。除了武王克商年代是根據《逸周書世浮解》以及另外一些傳世文件,懿王元年是根據《竹書紀年》所載『天再旦於鄭』的記載之外,《簡本》所載西周諸王在位年代基本上是根據六十三件當時已經公佈的銅器銘文所載年代記載的分期。《簡本》所提出的年代框架和分期不但不能容納近年新見之銅器銘文,並且對原來六十三件銅器的分期也有幾處重要錯誤,《簡本》的依據如此錯誤,年代框架亦隨之落空。」

    好吧,張嘉師不得不表示,有些專家教授的想法,可不是他這個穿越者能夠理解的了……

    …………………………………………分割線………………………………………………

    坐在紅雲上,不著邊際想著這些事情的張嘉師,並沒有意識到,一場並不是針對他,但是卻已經完成佈置的刺殺行動,將會在他前往的小村落,發動起來…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4:18
第一五一章 行刺之前

    張嘉師這次行動當中,所安排的人員不多,但是這些人員除了中郎軍團的軍官好手之外,還有不少張嘉師府邸當中的高級護衛。

    按照道理而言,張嘉師還是能夠在府邸甚至是雙玥邑,安排中郎軍團駐守。但是鑑於這一個情況會抽調不少中郎軍團戍守其他宮殿的護衛,張士心也沒有這樣做。

    而在眼下張嘉師府邸當中,擔任護衛統領的是審食其。

    這一點從姚勇以及陳恆兩個原來的護衛正副統領離開之後,也不是有審食其來擔任這個職務,但是在這幾年下來,張嘉師的護衛統領人員,一般在張嘉師認可之後,則是讓其作為麾下官員,進行外放磨練。

    畢竟對於張嘉師而言,若是真的有才華的人,就不應該呆在一個小地方,來虛耗自己的能力。

    而在公元前204年,原本作為張嘉師護衛統領的羊玎被外放為北疆軍團在雲中郡的一個校尉之後,原本擔任副統領的審食其,則是被升任為統領。

    ……

    在這個世界當中審食其與呂雉之間,更多的是前者單戀著呂雉。因為張嘉師的橫空出世,審食其並沒有在沛縣的時候,就得到了呂雉那種選擇,讓他得償所願。

    本身並不希望自己強人所難的審食其,只能夠默默的繼續等候著自己能夠得到的結果的到來。

    但是誰都沒有想到,在嘉縣之戰當中,審食其因為呂雉被秦軍俘虜,並沒有跟隨劉邦軍殘部殺出武關,退回南陽郡,而是「自投羅網」般的讓秦軍活捉了他。

    要不然,秦軍官兵可不會這麼輕鬆的能夠俘虜作為一個高手的審食其。

    與後世很多電視劇當中的描述不一樣的是,審食其並不是那種長得很猥瑣的人,而是相反,在史書的描述當中。審食其是一個很英氣魁梧的漢子。

    在歷史當中,審食其(?-前177年),是劉邦的同鄉,沛縣人。以舍人身份照顧劉邦的妻子兒女,漸為呂雉所親信。後被封為辟陽侯,因得幸與呂后,被漢惠帝發現。想要誅殺之。但其朋友幫助他躲過一劫。呂后死後,諸呂被殺。但是審食其並沒有受到牽連。而在漢文帝在位之後,淮南王劉長伺機殺了他。審食其死後謚號幽侯。

    劉邦自立沛公後,將父親劉太公託付給兄劉喜和審食其。高祖二年(前205年)、漢王劉邦敗於西楚霸王項羽,丟棄妻子逃走。劉邦之妻呂雉(呂后)、劉邦之父劉太公被項羽俘虜,審食其開始跟隨呂后。之後、呂后、劉太公、審食其被項羽放回給漢王。

    高祖六年(前201年),封辟陽侯。高祖八年(前199年),趙王張敖暗殺高祖未遂事發,趙王所獻的美人趙姬受高祖寵愛正懷孕,也連座下獄。她弟弟請審食其說服呂后放了他姐姐。因為呂后嫉妒趙姬得寵,審食其在這一方面沒有盡力爭取,最後導致趙姬生下劉長後就自殺了。

    而劉邦在知道此事之後,則是讓呂雉負責撫養劉長。而這一個情況,也讓劉長最終成為能夠活過呂雉專權時期的另外一個劉邦諸子。

    而第二個活過呂雉迫害的劉邦諸子,則是後來的漢文帝,劉恆。

    高祖十二年(前195年)、燕王盧綰反亂的計畫被高祖得知。遂派審食其和御史大夫趙堯去迎盧綰,盧綰稱病不朝。

    劉邦駕崩後,呂后與審食其商議:「諸將與帝為編戶民,今北面為臣,此常怏怏,今乃事少主。非盡族是,天下不安。」於是秘不發喪,計畫誅殺諸將。

    酈商知道後對審食其說:「吾聞帝已崩,四日不發喪,欲誅諸將。誠如此,天下危矣。陳平、灌嬰將十萬守滎陽,樊噲、周勃將二十萬定燕、代。此聞帝崩,諸將皆誅,必連兵還鄉以攻關中。大臣內叛,諸侯外反,亡可翹足而待也。」呂后才為高祖發喪,沒有大開殺戮。

    漢惠帝七年(前188年)為典客,翌年(前187年,呂后元年)為左丞相。左丞相不管理政務,而像郎中令一樣在宮殿內監視,官僚奏事通過他的決裁。

    呂后八年(前180年),呂后死後,審食其任太傅。呂氏一黨滅後,再任丞相,漢文帝即位不久被罷免。

    文帝前三年(前177年),淮南王劉長恨審食其沒有幫他母親,於是前往審食其府上求見。審食其出來見他,他便取出藏在袖中的鐵椎捶擊辟陽侯,又命隨從魏敬殺死了他。審食其謚幽侯。

    ……

    後世歷史對於審食其的評價不高,其實不然,審食其對於漢初,尤其是呂后****時期,有著很大的功勞。這一點從審食其在漢文帝繼位之後,同樣也沒有以諸呂餘孽的身份來進行處置,則是作為了有力的證據。

    而漢文帝在罷免了審食其的丞相職位之後,也沒有連帶廢除審食其的辟陽侯爵位,而是讓其以侯爵身份養老,同樣可見一斑。

    畢竟審食其的辟陽侯爵位雖然是劉邦所封,但是以群臣對呂雉以及諸呂的齎恨而言,審食其被群起而攻之,也不是不無可能的事情。

    (有說法辟陽侯是呂雉所封,但是劉邦所封的侯爵當中,辟陽侯審食其也在其中:以舍人初起,侍呂后、孝惠沛三歲十月,呂后入楚,食其從一歲,侯。)

    ……

    當然,除了審食其這個在眼下的大秦帝國的歲月當中,早已經成家立業(嬴玥汐通過宗室的關係,為審食其找到了一個在廷尉府擔任小官的中年人的女兒,作為審食其的妻子。)之外,樊噲也作為一個猛男,帶著自己的妻兒隨行。

    按照道理而言,張嘉師也不應該讓樊噲一家隨行。但是張嘉師覺得無奈的事情是,因為張嘉師的長子張瑛與樊噲樊伉關係不錯,而呂雉也希望自己的妹妹以及妹夫一家能夠在大秦帝國更好的站穩腳跟,於是,在呂雉的邀請下,樊噲一家也出現在這個地方。

    而對於這樣的事情,張嘉師反倒是沒有什麼意見。畢竟他對於樊噲本身也沒有什麼成見,即使是當初在沛縣相遇的那些事情,張嘉師同樣也沒有放在心上,而是打算在合適的時候,重用這個在歷史上的猛將,來應對匈奴人的戰爭。

    在歷史當中,樊噲出身寒微。早年曾以屠狗為業。他與劉邦的交往甚密,曾與劉邦一起隱於芒碭山澤間(今河南永城東北)。與蕭何、曹參共同推戴劉邦起兵反秦。待劉邦做了沛公。便讓樊噲做了他的隨從副官。跟隨劉邦征戰,先是攻打胡陵、方與,在豐縣一帶打敗了泗水郡監和郡守的軍隊,後又平定了沛縣。在與司馬橺在碭東作戰時,表現英勇,斬十五首級,打退了敵人,被封為國大夫。抵抗章邯軍隊時,樊噲率先登城。斬二十三人首級,被賜爵為列大夫。此後經常跟隨劉邦出征,常立戰功。

    攻城陽,下戶牖,破李由(李斯之子)軍,共斬首十六級,被賜上間爵。在圍攻東郡郡尉的戰鬥中。打退敵人,斬首十四級,俘獲十一人,得封賜五大夫。之後又破秦河間守軍,趙賁、楊熊等的軍隊。屢次先登陷陣,捕斬有功。被賜爵為卿,被賜賢成君的封號。後又多有斬獲而再加封賜。攻武關至霸上,樊噲率軍斬殺都尉一人,首級十個,俘獲一百四十人,降二千九百人。

    劉邦率軍入關,滅秦封關自守。欲依楚懷王「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的約定稱王於關中,這引起了項羽的不滿,派當陽君英布等攻下函谷關,項羽入關後,駐軍於戲(今陝西臨潼東北新豐鎮東南戲水西岸)西,欲擊滅劉邦軍。樊噲早在劉邦入咸陽後,就力勸劉邦還軍霸上(今西安東南),勿貪秦宮奢麗的享受。

    待項羽兵臨城下後,劉邦自度勢單力薄,乃與張良率一百多隨從赴鴻門謝罪,樊噲隨往。項羽在鴻門設宴,酒酣之時,亞父范增預謀殺害劉邦,授意項莊拔劍在席上獻舞,想趁機刺殺沛公。此時,席間只有劉邦和張良在坐,張良在帳外把行刺之事告訴了樊噲,樊噲持劍盾闖入項羽營帳,用盾撞倒拿著戟的士兵。進入帳後「西向立,凝視項羽,目眥盡裂,頭髮上指。」項羽握劍坐直身子問:「此人是誰?」張良說:「他是沛公的參乘樊噲。」項羽欣賞道:「是位壯士」於是賜酒一杯和一條豬腿。樊噲一飲而盡,拔劍切肉而食。片刻就把肉吃光了。項羽問:「樊將軍還能再喝嗎?」樊噲面斥項羽道:「臣死且不辭,豈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陽,暴師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聽小人之言,與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

    項羽沉默不語。這時劉邦藉故去廁所,把樊噲召了去,出了營帳,劉邦獨騎一匹馬,樊噲等四人步行護駕,從山下小路偷偷回到了霸上營中。而讓張良向項羽謝罪。項羽因為已經順心遂意也就沒有誅殺劉邦的念頭了。當時,如果沒有樊噲闖帳譴責項羽,劉邦的事業幾乎失敗。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后,賜樊噲為列侯,號臨武侯,升為郎中,隨漢王劉邦入漢中。

    劉邦在漢中站穩腳跟後,用名將韓信指揮了還定三秦之戰,從而拉開了的楚漢戰爭序幕。在戰爭中,樊噲或者單獨,或者跟隨漢王與西縣縣丞、雍王章邯、章邯的弟弟章平,以及趙賁等人的軍隊作戰,英勇異常,常率先登城陷陣,斬殺、俘虜敵軍,因功被升為郎中騎將、封為將軍,賜杜陵的樊鄉為他的食邑。隨後又參加對楚作戰,屠煮棗,在外黃擊破王武及程處軍,攻取鄒、魯、瑕丘、薛等地。項羽敗漢王於彭城後,樊噲屯守滎陽的戶武,增加二千戶為他的食邑。一年後,又隨高祖追擊項羽,取陽夏,虜獲楚將周將軍的士卒四千人,把項羽包圍在陳縣,大勝而歸。

    項羽死後,劉邦稱帝,史稱漢高祖。因樊噲堅守作戰有功再增加食邑八百戶。漢初,異姓諸侯王反叛不斷,樊噲成為征討叛軍的主將。先攻打反叛的燕王臧荼,俘臧荼,平定了燕地;楚王韓信反,樊噲隨高帝到陳,活捉楚王韓信,平定楚地。更賜爵為列侯。以舞陽為食邑,號舞陽侯;又以將軍名義跟隨高帝討伐了韓王信,斬韓王信,與絳侯周勃等共同平定了代地,因功再增加食邑一千五百戶;因擊退陳稀、曼丘臣軍,戰襄國,破柏人,先登,收取趙地清河﹑常山等共二十七縣,被提升為左丞相。所部敗陳稀的胡人騎兵於橫谷,斬將軍趙既,虜獲代丞相馮梁、郡守孫奮、大將王黃等十人。與諸將共同平定代地鄉邑七十三個。

    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又以相國職率兵擊燕王盧綰,平定燕地十八縣,五十一個鄉邑。高帝把他的封邑增至五千四百戶。

    總計樊噲戰功:跟隨高祖作戰,斬首一百七十六個級,俘虜二百八十八人;自己單獨領兵作戰,打敗七支軍隊,攻下五個城邑,平定六個郡,五十二縣。虜獲丞相一人,將軍十二人,將官十一人。樊噲成為漢朝從創立到穩定的重要將領。

    ……

    儘管不完全是因為歷史的記載,張嘉師認為樊噲能夠做好一個都尉甚至是將軍的職責來指揮戰爭,是一種直覺。也許樊噲不是一個在戰略上出色的名將,但是作為一個先鋒或者是前軍指揮,樊噲無疑是相當優秀的。

    …………………………………………分割線………………………………………………

    也許,張嘉師應該要為自己這次「拖家帶口」進行微服私訪而慶幸的事情是,那就是他的護衛力量當中恰好有兩個認識自認為已經準備妥當,並且認為關中沒有什麼人認識他的雍齒,從而導致了對方在這一方面的安排,最終落得一個功敗垂成的結果。

    當然,嚴格來說,後世的史學家也不認為雍齒的這種安排,能夠有很高的成功概率。因為雙方之間的能力,本身已經不是一個水平了…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4:18
第622章 行刺(上)

    c_t;    在張嘉師並沒有預料到有人準備行刺的同時,雍齒事實上也對於他手中的人員配置很是有些無奈。( )

    人手方面本來已經算得上是捉襟見肘,而且丁公那個人居然還建議分派人手去其他地方伏擊,更加是讓雍齒覺得無可奈何。

    但是他不認為丁公的說法有什麼錯誤,畢竟秦狗在這方面居然安排了人員故佈疑陣,恐怕對方的級別還真的不會太低。說不定是有秦狗三公九卿級別的人進行巡查所進行的安排。

    而雍齒以及丁公整死了都不會想到的是,他們所伏擊的人可不是三公九卿級別的大秦帝國官員,而是包括眼下大秦帝國一帝一王在內的兩大核心,而且其中的王,則是他們的死仇,大秦帝國攝政王張嘉師。

    而在人手方面的不滿,雍齒還可以用一些情況來安慰自己,但是裝備上的缺陷,這一點可是雍齒都無法避免的了。

    雖然說經過長時間的戰亂,很多流落在戰場被其他人拾取的武器,讓大秦帝國在之前收繳天下兵器的努力,基本上白費心機。

    但是,因為張嘉師對於關中的巡查以及在函谷關以及武關的盤查相當嚴格,導致雍齒在關東地區所得到的一些器械,比如說軍用的勁弩,都無法帶入關中地區。

    而除了一些兵器被認為是職業者所配備的武器被放行之外,雍齒這次帶進關中的武器,數量真的不算太多,而且在質量上,有算得上是參差不齊。

    畢竟也就是只有這樣,才會讓在被秦狗盤查的時候,得以用更多的藉口來胡混過去。

    但是就算是如此,雍齒手中的遠程武器,也就是兩張即使在五十米都無法射穿鐵甲的短弓,而箭頭則是除了一些在來到這裡打造出來的鐵製箭頭之外,其他更多的只不過是一些青銅材質,甚至是骨制的箭頭。

    可以說,這樣的遠程威脅,基本可以說微乎其微了。

    ……

    弓是拋射兵器中最古老的一種彈射武器。它由富有彈性的弓臂和柔韌的弓弦構成,當把拉弦張弓過程中積聚的力量在瞬間釋放時,便可將扣在弓弦上的箭或彈丸射向遠處的目標。

    在中國歷史當中,弓為古代兵器之一,激弦發矢,可以及遠,考此法之由來最古,黃帝戰蚩尤於涿鹿,純用弓矢以制勝,此為有弓矢之最早者;惟當時之弓矢,都以竹木為之,雖能及遠,終未能完善,迨後推闡其理,互相發明,加以精密之改造。

    於是乎弓矢逐成為戰爭之利器,非但發古人射抉之技,抑亦開後世火器之端,雖曰此皆由後人推闡而來,其創作者之功,要亦未可遽沒也。按照弓箭之第一人為揮;考工記云:古傳黃帝臣揮作弓,荀子則稱倕作弓,而山海經則謂少皞生般,是始為弓。按年代考之,當以揮為創造者,而般倕大概亦古之弓人也。在當時弓箭之用,誠十百倍於其他兵器,非但力勁及遠,擅是術者,精研而熟嫻之,穿楊貫蝨,百步射人,萬無一失,較之現代之火器,無多讓焉,故十八般武藝,以弓弩始而以白打終,其重視之也宜矣。( 廣告)

    漢劉熙《釋名釋兵》:弓,穹也,張之穹隆然也。其末曰簫,言簫梢也;又謂之弭,以骨為之滑弭弭也。中央曰撫,撫也,人所撫持也。簫撫之閒曰淵,淵,宛也,言宛曲也。

    1963年,山西峙峪遺址發現二萬八千年前舊石器時代的燧石鏃頭。用很薄的長形石片製成,尖銳周正,已具備鏃頭的形式。

    弓箭作為遠射兵器,在春秋戰國時期應用已經算是相當普遍,被列為當時的兵器之首,貴族將門之子從小就學習射箭。「射」作為一種技藝是公卿大夫必須通曉的「六藝」之一,不僅在國君會盟、宴會上被視為一種禮儀,而且在民間風俗中也以它為禮節。哪家生個男孩,門口便掛一張弓,期待男孩長大後,勇武有力,能弓善射。

    東周時期有一位名叫「養由基」的小將,自幼習射,少年便精通射技,百發百中,被人們稱為「神箭養叔。」

    漢代時,製作弓箭更加利於實戰,造出許多用於步戰、水戰、騎戰的各種弓箭。有虎賁弓、雕弓、角端弓、路弓、強弓等。不僅弓力強勁而且裝飾有銅箍、玉角,十分精緻美觀。人們視射技既是一門戰術又是一門藝術,有人形容呂布射箭「弓開如秋月行天,箭去似流星落地」。古代典籍裡,不少文人重筆潑墨描寫了生動逼真的弓箭戰鬥場面。

    《前漢演義》中描述,漢文帝時,周亞夫迎戰吳楚兵「前驅發出弓弩手,連環迭射,後隊發出刀牌手,嚴密加防」。又有:敵兵「群鏃齊飛,爭注漢軍」;漢高祖「冒矢督戰,毫無懼色」。漢代著名的「飛將軍」李廣,曾以其百步穿楊的射箭絕技威震邊關,使匈奴不敢進犯。據說,李廣使用的箭名叫「大黃箭」,常有「強弓四射,箭如飛蝗」之說。更令人驚奇的是:有一次,李廣巡視山麓,遙見草叢裡臥著一隻老虎,急忙張弓搭箭射中虎射。可是那虎居然靜臥不動,走近一看,原是一塊貌似猛虎的大石頭。箭透進石中約有數寸,外面只露出箭羽。經此一箭,李廣名聲更大,眾人皆傳李廣具有神力,故箭能穿石。

    (《前漢演義》著作於清末時期,其作者蔡東藩雖然以歷史的基礎來作為描述的根本,但是以演義的性質以及蔡東藩對於弓箭的理解而言,不能以其相應的描述來作為當時的弓箭情況的輔助。)

    唐代弓分為長弓、角弓、稍弓和格弓四種。長弓用作步戰,角弓用於騎戰,稍弓和格弓是狩獵用弓和皇朝禁衛軍用弓。唐宋以後直到明清,弓的形制日趨單一化,大致可分為常用弓和練習弓。前者注重射擊的準確度,後者練習張弓的臂力,所以練習用的是「大弓」和「長弓」reads;。明朝特別重視弓的選材與製作,一把弓所用的材料,往往分別來自許多地方。

    而在外國的中古時期,同樣也研發出多種類型的弓,包括短弓、復合弓、長弓。短弓長三到四英呎,比較容易製造和使用,應用範圍最廣也最為常見。它具有中等的程射、威力和確準度,而且必須有足夠的經驗與訓練才能有效使用。

    復合弓是源自於亞洲的武器,以混合的木材或骨頭構成的細長片製造。這種層壓物可以製造出極具威力的弓。比較短的復合弓最適合作為馬騎弓兵的武器,尤其是蒙古人和其它來自亞洲的騎手。復合弓的變形是在製造的時候,讓它的兩端往前彎曲(以蒸氣處理和用力挽拉此層壓物),這種後彎的弓可產生更大的力量,並需要高度的體力和技術操作。

    長弓源於威爾斯,後來傳到英格蘭,長六英呎,由一整塊的木頭(通常是紫杉木)來製造。弓長為配合三英呎(等於一碼,碼是用來計算衣料的單位。)長的箭而設。對付步兵時,不需要把弓拉得太緊就可以刺穿他們所穿的皮製護甲;在對付裝甲士兵時,則須用力拉緊即可刺穿步兵或騎兵的裝甲。以長弓來作射擊,需要充足的訓練和練習。一個有經驗的長弓兵可以在一分鐘內作出六次高命中率的射擊。長弓具有長遠的射程和巨大的威力。中古時代的戰場上,大批有經驗的長弓兵往往為敵人帶來極大的殺傷力。他們可以向個別的目標作射擊,或是對一個特定的區域作密集的射擊。

    而英國長弓手的興起,則是以英國重視長弓手發展為基礎的情況。

    當其時英國人會在英國各地舉行箭術比賽,以鼓勵習用長弓。在禮拜天,除了射箭以外,其它所有運動都被禁止,如此一來便能產生並徵募大批有經驗的長弓手。每一個英國的郡都需要依法每年提供一定數量的長弓手。這項募兵行動通常不乏應徵者,因為當兵的薪俸會比其它工作來得高。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各個時期的各個國家,都十分重視弓的製作和使用。因為在古代戰爭中,「兩軍相遇,弓弩在先」。無論是攻守城鎮,還是伏擊戰、陣地戰都可以弓箭為利器,「先下手為強」。自火器問世之後,弓箭仍以它輕巧靈便、射中率高之長而繼續服役軍中,一直延用到清朝末年。時至今日,我們在體育競技場上,仍能目睹射箭神手的英武風姿。

    自商周以來,弓始終是主要的射遠兵器,所以它的製作一直備受人們的重視。到了春秋,弓的製作工藝又有了較大的進步,其質量大為提高。各國都用它裝備部隊,大量使用於當時的戰爭之中。從《考工記弓人》中可以看到,當時已有了比較科學的制弓規範。其製作,首重選材,其基本材料有六種,稱之為「六材」:「干、角、筋、膠、絲、漆」。「六材」的功用分別是「干也者,以為遠也;角也者,以為疾也;筋也者,以為深也;膠也者,以為和也;絲也者,以為固也;漆也者,以為受霜露也」。對六材的選用標準很嚴格且分成等級,如弓干,「凡取干之道七」,其中以柘木為員上乘,以竹材為最次reads;。一張良弓一般要歷經兩三年才能製成,如此製作出來的弓已是非常成熟的復合弓,彈力大,經久耐用,文獻中通常稱為「角弓」。有關春秋時期古弓實物,在湖南、湖北等地的楚墓中曾多有出土,它們基本上能印證《考工記》等古籍的記載。

    ………………………………………………分割線…………………………………………

    但是雍齒手中的兩把弓,則是粗製濫造的獵弓,無論是射程或者是其射箭力度而言,更多的只能夠算是對一些都皮毛不算太厚的動物帶來一定的傷害。

    再加上主要的青銅箭頭並不算太過堅硬,除非是使用這種質量不好的弓箭,射中對方的要害或者是射穿秦狗護衛身上的鎧甲,恐怕這兩把弓的作用,還不如一把青銅劍更有用。

    但是雍齒自己都很清楚,那就是他們以商隊的身份,從關東某地買通了一些官員,取得商隊貿易的證明的時候,這個身份就限制了他們能夠攜帶武器的規格以及數量。

    要不然,他們別說將這些武器帶進關中,甚至是連自己都無法保證會混進他們前來的函谷關。

    再說了,若是在關中或者是三川郡地區遭遇到秦狗巡邏部隊的搜查,也會很容易出亂子。

    所以在這麼一個情況下,就算是雍齒打算要帶更多的武器,他都得掂量自己的人品是否堅挺。

    而雍齒也不是沒有跟丁公合計過,在關中尋找一些流落在民間的武器,但是他們忽視了一點,那就是關中的大部分人不要說不會私藏武器,甚至是部分心懷叵測的人,像雍齒他們那樣想要得到更多的刀劍,甚至是秦軍的制式強弓勁弩。

    但是只要他們在關中地區,得到這些武器的可能性很小,甚至是要冒著很大的風險。

    就以始皇帝在親政之時所經歷過的那一場嫪毐之亂之後,當其時的秦國就加強了對關中地區的民間兵器的收繳。因為嫪毐之亂流落在民間的兵器,讓逐步掌握大秦帝國最高權柄的秦王嬴政感覺到相當不安。

    所以在那之後,關中地區除了極少數真的不怕死的人之外,在平民階層當中,很少人會收藏兵器,弓弩,甚至是軍方標準的裝備。

    當然,這也不是說完全沒有,而這些不怕死的人手中,往往會擁有不少的武器,甚至是達到秦軍制式裝備規格的存在。

    而想要找到這些人,很難,而想要讓這些人賣出他們私藏的武器裝備,毫無疑問的則是難上加難。

    畢竟就算是私藏這些武器裝備的人,都不會無條件的信任其他人,更何況像是雍齒這些明顯不是關中人的存在?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4:18
第一五三章 武器的發展(上)

    在大秦帝國時期,大秦帝國執行的是收繳民間兵器的國策,主要是因為流落在民間的兵器會對治安以及大秦帝國的統治帶來很大的影響。

    尤其是攻滅的六國,流落在民間的武器數量非常多。這些兵器流落在民間的原因很多,比如說戰場遺留,兵員在逃亡的時候帶走,或者是拋棄的武器裝備,以及因為一些地區的將領或者是官員打開武庫,將兵器散落在民間等等。

    這樣的情況,成為了大秦帝國實行收繳民間兵器的一個最大的因素。

    當然,大秦帝國本身在秦國時期,也對兵器有著嚴格的規範管制,同樣也是這方面的行動基礎。

    而歷史發展到大秦帝國這個地步,在兵器方面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

    ………………………………………………分割線…………………………………………

    刀可以說是人類最早使用的武器之一,而刀為單面長刃的短兵器。同時泛指可用於切、削、割、剁、刺的工具,與匕首合稱亦為膳食器。刀的最初形態,與鉞非常接近。其形狀為短柄,翹首,刀脊無飾,刃部較長。

    在原始社會,古人類就用石頭、蚌殼、獸骨打製成各種形狀的刀。他們選用的石頭多半是石英石、砂岩,也有燧石和水晶石。用這些石料打製成的石刀質堅棱利,是很好的砍劈工具。其次是用蚌殼和獸骨磨製的蚌刀、骨刀,這類刀輕便鋒利,適於砍削器物。同樣古人不僅用刀作為勞動工具,還隨身攜帶作為防身自衛的武器。

    到春秋戰國時期,刀的形狀發生巨大變化,兩漢時,刀逐漸發展為步兵的主戰兵器之一,同時出現了許多不同形式的長柄刀。銅刀存世數量不多,體形均輕薄,最厚處僅0.35釐米。其形制粗分有短柄翹首刀、長柲卷首刀、平刃刀、曲刃刀等數類。

    而在材質發展方面,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銅刀脫胎於石刀,形狀很小。中國目前發現最早的青銅兵器便是銅刀。商朝的青銅刀,刀形較寬,刃端多向上翹,其製作如同石刀。當時的刀主要用來砍削器物,宰牛羊。或防身自衛,還未正式用於戰爭。周代重劍。不喜佩刀。西周時期,出現了青銅大刀,柄短刀長,有厚實的刀脊和鋒利的刀刃,刀柄首端呈扁圓環形,所以又叫「環柄刀」。在北京昌平縣白浮西周木槨墓中出土兩把青銅刀,一把刀身長41釐米,刀背微弓;另一把長24釐米,類似冰刀形。那時的青銅刀質地較脆。缺少韌性,劈砍時容易折斷。與同時代的銅劍相比,刀的做工粗糙,形體笨拙,遠不如銅劍精巧鋒利。因而刀遲遲沒有投身戰場。

    秦漢時期,鋼鐵問世以後,刀的製作工藝得到改善。形制上刀身加長,並且已有專門的戰刀和佩刀之分。佩刀講究式樣別緻,鑲飾美觀;戰刀則注重質地堅韌,作工精良。在當時諸國戰爭中,兵車已漸漸退出戰場,取而代之的騎兵隊成為作戰主力。因此單純的刺兵器不足以發揮效力。擅長劈砍揮殺的鋼刀的製作質量要求越來越高。據史書記載,三國時劉備令工匠造刀5000把;孫權則命造刀1000把;司馬炎也曾一次遣人造刀8000把。這些刀是用來裝備軍隊的,那時刀已成為主要兵器之一。最通用的刀要算「環首刀」,這種刀直背直刃,刀背較厚,刀柄呈扁圓環狀,長度一米左右。便於在騎戰中抽殺劈砍,是一種實戰性較強的短兵器,在戰場上的廝殺格鬥中,許多將領往往長矛短刀並用,遠刺近劈,威力無比。西漢時大將李廣之子李敢「左持長槊,右執短刀躍馬陷戰」。三國時南蠻首領孟獲的妻子祝融夫人善使飛刀,百發百中。她曾手提八尺長標,背插五口飛刀,重傷張嶷,活捉馬忠。』『

    鋼刀不僅用於戰場上,而且在官場上同樣地位尊貴。漢朝時,自天子至百官無不佩刀。佩刀表示達官貴族的身份等級。東漢時,對天子百官的佩刀形制及裝飾都有極嚴格的明文規定,誰也不准許踰越。這種佩帶用刀,從外形上要求精緻美觀,刀身通體雕錯花紋,刀環鑄成各種形態的鳥獸圖案。例如東漢中山穆王劉暢生前的佩刀,全長105釐米,刀身飾有線條流暢的錯金渦紋和流雲圖案。兩漢三國時,諸國君臣莫不看重佩刀,有的幾近嗜好,不惜花費重金,延請名師,耗用幾年甚至十幾年功夫,煉製寶刀。那時有名的制刀匠有阮師,據說他造刀「受法於寶青之虛……以水火之齊,五精之陶,用陰陽之候,取剛柔之和」。所制的阮家刀「截輕微無絲發之際,斫堅剛無變動之異」。還有蜀國的蒲元,他運用當時的先進淬火技術造刀,具有獨到之處。曾受諸葛亮之命,在斜谷造鋼刀3000把。

    隋唐時採用更為先進的「灌鋼法」代替了百煉法,煉出的刀更加堅韌鋒利。唐朝的刀有儀刀、鄣刀、橫刀三種。儀刀是皇朝禁衛軍使用的武器;鄣刀是一般官吏佩帶用刀;橫刀是專門裝備軍隊的戰刀。唐代制刀不僅注意保持漢民族傳統的製作技藝,而且隨著各國及各民族之間經濟文化的廣泛交流,還吸收了不少外來的制刀技藝,促使戰刀的製作更趨於實用。明朝軍隊使用最多的是「腰刀」。腰刀的刀體狹長,刀身彎曲,刃部延長,吸收了倭刀的長處,使劈砍殺傷的威力增大。

    明朝著名將領戚繼光非常重視腰刀的製作,在其軍事著作《練兵實紀》中對腰刀製作方法有著詳細的研究與記載。清朝,刀的種類更為繁雜,有腰刀、滾背雙刀、脾刀、雙手帶刀、背刀、窩刀、鴛鴦刀、船尾刀、割刀、繚風刀等等。其中被廣泛應用於作戰的是腰刀和雙手帶刀。腰刀上部較直,下部微曲,刃部略窄。刀身長三尺二寸,柄長三寸,重一斤十兩(古時1斤=16兩),一般用於騎兵作戰。雙手帶刀,柄長一尺五寸,可容雙手把握。刀刃長且特別寬大厚重,上部呈平線形。步兵在近身交戰時,一刀砍去,可斷敵首級或四肢。短刀在明清時代仍然是軍隊的主要兵器之一。

    可以說,在中國歷史上,刀這樣的武器很大程度上作為制式武器活躍了很長的一段時間。

    而在秦國時期,除了劍之外外。也有不少官兵使用的是彎刀一類的武器,但是在大秦帝國建立之後。為了滿足兵器裝備的規模統一,這個時期的刀逐漸封存,而被大量的秦劍所取代。

    而刀再次興起的時期是漢朝中期之前,而這一次興起的時期最為著名的則是繯首刀。

    ……

    繯首刀,又被稱之為環首刀,環首刀誕生於我國西漢時期,是由鋼經過反覆摺疊鍛打和淬火後製作出來的直刃長刀,是當時世界上最為先進、殺傷力最強的近身冷兵器,也是人類歷史上具有非凡意義的一種兵器。

    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環首刀將匈奴打敗。並間接促成了當時的歐亞民族大遷徙。

    環首刀的含義就是刀柄上帶著圓環的刀,是漫長華夏文明中的一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武備種類。它一度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作為主力近身格鬥武器保衛著華夏文明的繁衍和輝煌。而環首的出現應該是出於實用和美學的雙重原因,既可以起到平衡配重效果、又可連繩套掛手穩定握持、還能墜掛飾物和刀穗。

    環首刀最初是做為騎兵的劈砍武器來取代原本的漢劍。漢劍由於雙面開刃而不利於馬上作戰、不利於劈砍、易折斷,這在對匈奴騎兵的近身戰鬥中非常不利。而環首刀單面開刃、厚脊,在當時而言是最利於砍殺的兵器,加上強弩鐵戟的長短程配合,大大加強了漢騎兵的攻擊力。

    1974年7月。在山東臨沂蒼山地區出土一把東漢的環首刀,刀身上還刻有隸書銘文十八字:「永初六年(112年)五月丙午造卅湅大刀吉羊宜子孫」。「卅湅」就是三十煉,也就是這把刀曾經使用「百煉鋼」技術將鋼材折迭鍛打達三十次之多,而在這把刀的刃部還發現經過「淬火」。「淬火」是將刀刃加熱到某一高溫,再用水、油或空氣使其急速冷卻,並讓工件表面硬化。

    在中國刀類武器的發展當中。在商、周、秦及漢初,中國處於青銅兵器主導的時代,雖然從春秋時期起就陸續出現了鐵製兵器,卻並未全面普及軍隊。環首刀在商代就有出土,春秋戰國時期富甲天下的齊國甚至是以彎刀為外型來製做錢幣,可見在這段時間裡彎刀的使用還是比較廣泛的。這一時期,偶爾也會出土鐵質環刀。

    但總的來說。在那個劍為第一貼身格鬥兵器的時代,彎刀依然不是主角,它更多的作用只是一種生活工具。並且由於青銅本身性能的限制,注定了近身兵器只能以擊刺為主,劈砍則容易導致武器的斷毀。一直到了西漢,青銅環刀的型制開始出現了比較大的變化,刀身越發的纖長(基本已經確定了鋼鐵環刀的型制),同時鋼鐵技術的普及推廣、對匈奴戰爭的勢在必行,一切都在醞釀著一場華夏近身格鬥兵器的華麗大變革。

    西漢是鋼鐵的時代,蓬勃興起的煉鋼業將漢軍隊鑄成為那個時代罕見的鋼鐵雄師。除了鋼鐵的盔甲,鋼鐵還給兵器提供了更為堅韌的骨骼,催生出長度超過1米的環首刀、長度超過1米4的漢劍。在尚無馬蹬的騎兵眼中,環首刀那粗獷有餘細緻不足的直窄刀身蘊含了前所未見的凌厲殺氣,厚實的刀背將輕易承受住猛烈揮砍的應力,使他們化身為撲襲的獵鷹。同時,作為一種榮耀,從西漢起佩戴一把精工裝飾的環首刀也逐漸成為了繼佩劍之後,文武百官的又一種尚武尊崇。

    由於漢代尚武,墓葬中多有兵器,使得漢代環首刀出土眾多,得以讓我們一窺其貌。漢代的鋼鐵環刀是由百煉鋼工藝加工而來。百煉鋼工藝,簡單理解就是將冶好的鐵塊或高碳炒鋼,經過不斷的加熱摺疊鍛打,去掉氧化物雜質、滲碳,最終得到刀條。除此外,漢代的刀就已經有了鋼鐵復合工藝,把含碳不同的鋼鐵按不同層次鍛打為一體,使得刀剛柔相濟,在劇烈的格鬥中不會變型斷裂;通過熱處理和淬火工藝來讓刀刃變得更加堅韌,甚至已經出現了覆土燒刃技術;還有精細的研磨工序,讓刀在保持鋒利的同時更據有了獨特的美感。

    刀型上,漢代環刀纖長挺直,部分帶有內弧,尚無成熟的刀莖結構特徵。長度上大環刀基本都在100c右,很多環刀達到了110c至超過120c而這些除少部分是雙手長柄外,大多都是單手握柄的結構。

    在環首的結構上,漢環刀主要分為五種:環首另造、加熱錘鍛銲接在刀莖上;第二種和第一種類似,但是環首留有和莖端一樣寬的缺口,然後銲接在兩端;第三種還是環首另造,但是夾在折返的莖末端。這類刀比較罕見,而且刀身質量非常出色,側面反映出漢代熱處理技術的成熟;第四種是刀莖環首一體鍛造,然後與刀身用嵌焊的方式連接,再用目釘加固;第五種則是全刀一體鍛造,環首內往往有精美龍雀類圖案,所謂「龍雀大環」。

    環首刀在西漢開始普及使用、徹底取代長劍是在東漢末年。三國時期,士兵幾乎人手一把環首刀,環首刀成為了衡量軍力的重要指標。

    《太平御覽蒲元傳》中提到,三國時的諸葛亮曾命「蒲元」這個人造刀,蒲元在斜谷開工,為了造出好刀,還特地指定要使用蜀江江水來為刀刃淬火,所造的三千口刀非常精良,被稱為「神刀」。南朝梁陶弘景在《刀劍錄》中描述,孫權在黃武五年(226年)造劍十口、刀萬口,從這可看出,劍在這時已成為玩賞用兵器,而刀則為士卒實戰的兵器。

    在三國之後,環首刀作為一個經典和傳奇橫跨過近300年時光直到唐代中期。環首、窄身、長刃、直背,這系列特徵的環首刀在華夏武功最燦爛輝煌的一千年裡扮演了主角。

    ………………………………………………分割線…………………………………………

    張嘉師並不是沒有想過直接製作出繯首刀來作為制式兵器,但是以眼下的情況而言,繯首刀與陌刀一樣,算是精品武器,而眼下並不是普及這種武器的時候,張士心更加清楚這一點。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4:18
第一五四章 武器的發展(中)

    大秦帝國時期,很多刀類武器更多是在戰國時期流傳下來的,就好比是一些彎刀之類的武器,其青銅材質為主的彎刀,很多時候並不是新打造出來的武器。

    而在這個時期,大秦帝國能夠做到批量生產的秦劍,成為了很多時候的秦軍官兵的一種標準制式裝備。

    ……

    秦劍,在後世當中是一種主要作為出土文物的武器,而這種秦劍,最多的發現地址,就是始皇帝陵墓的兵馬俑當中。

    秦始皇兵馬俑,亦簡稱秦兵馬俑或秦俑,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以東1.5公里處的兵馬俑坑內。

    兵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個類別。古代實行人殉,在奴隸制度時期,奴隸是奴隸主生前的附屬品,奴隸主死後奴隸要作為殉葬品為奴隸主陪葬。

    人殉是伴隨原始公有制的瓦解而萌芽,至奴隸制建立而盛行的一項殘酷的喪葬制度。人殉最興盛的時代是殷商時期,商代貴族大墓中都有殉人。

    在後世考古當中,在安陽殷墟工陵區內,已發掘的十幾座大墓中被生殉、殺殉的多達五千餘人。

    周王朝吸取了殷商暴政的教訓,強調「明德保民」。周禮的誕生和推行,使得人殉現象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但並未根絕。到了春秋時期,列國爭霸,時代動盪,人殉復燃。戰國時期,諸侯各國先後廢止了人殉制度。秦獻公元年(前384年),「止從死」,秦國正式在官方層面上,廢止人殉制度。

    春秋戰國之際的社會變革促使葬俗發生了變化,出現以俑殉葬,即用陶俑、木俑等來代替人殉。「俑」的本意就是人殉,當人殉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之後,「俑」便成了墓葬中陶塑、石雕、人像的專有名詞。

    秦兵馬俑就是以俑代人殉葬的典型,也是以俑代人殉葬的頂峰。秦俑之所以在規模、寫實程度上達到如此的高度,除了工匠的智慧之外。還與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皇帝的意志分不開。秦俑嚴格地摹擬實物,帶有肖像寫生的性質和特點,並且在規模和氣勢上更勝一籌。

    《史記》記載:秦始皇陵由丞相李斯依慣例開始主持規劃設計,當時的少府章邯負責監工,修築時間長達39年之久,兵馬俑是修築秦陵的同時製作並埋入隨葬坑內。

    而張嘉師對於《史記》的這種描述只能夠呵呵噠了,因為毫無疑問。若是按照《史記》描述的修築年份的情況而言,最開始負責規劃的人並不是李斯。而監工同樣不會是章邯。因為在當其時還是秦王的嬴政而言,李斯跟章邯還沒有這個資格修築王陵。

    而這樣的記載錯誤,只有兩個可能性,那就是秦始皇陵修築的時間甚短,而李斯以及章邯的描述是正確的。而另外一種,則是秦始皇陵的修築,是有秦王政在位初期開始的。

    而出現這種錯誤的原因,有可能是司馬遷並不知道秦國君主修築王陵的規格以及方式,而將漢文帝。漢景帝的陵墓修築方式(在位之初就開始逐步修築。漢武帝的茂陵同樣也在此列。),套用在秦始皇陵身上。

    秦子嬰元年(前206年),秦始皇陵遭遇了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大一次的劫難。據《史記?高祖本紀》、《漢書?卷一?高帝紀第一上》、《漢書?卷三十六?楚元王傳第六》[9]等史籍記載,項羽攻入關中後,大規模破壞秦始皇陵,地面建築毀於一旦,並挖掘了帝陵。兵馬俑在這場浩劫中也損毀嚴重。考古發掘情況表明,一號俑坑和二號俑坑有黑色木炭遺蹟,說明一、二號俑坑的塌陷都是因為被火焚燒後造成的。

    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坐西向東,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發現的是一號俑坑,呈長方形,坑裡有8000多個兵馬俑。四面有斜坡門道。一號俑坑左右兩側各有一個兵馬俑坑,稱二號坑和三號坑。

    兵馬俑坑是地下坑道式的土木結構建築,即從地面挖一個深約5米的大坑,在坑的中間築起一條條平行的土隔牆。牆的兩邊排列木質立柱,柱上置橫木,橫木和土隔牆上密集地搭蓋棚木,棚木上鋪一層葦席。再覆蓋黃土,從而構成坑頂,坑頂高出當時的地表約2米。俑坑的底部用青磚墁鋪。坑頂至坑底內部的空間高度為3.2米。陶俑、陶馬放進俑坑後,用立木封堵四周的門道,門道內用夯土填實,於是就形成了一座封閉式的地下建築。

    兵馬俑從身份上區分,主要有士兵與軍吏兩大類,軍吏又有低級、中級、高級之別。一般士兵不戴冠,而軍吏戴冠,普通軍吏的冠與將軍的冠又不相同,甚至鎧甲也有區別。其中的兵俑包括步兵、騎兵、車兵三類。根據實戰需要,不同兵種的武士裝備各異。

    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平均身高1.80米左右,最高的1.90米以上,陶馬高1.72米,長2.03米。秦俑大部分手執青銅兵器,有弓、弩、箭鏃、鈹、矛、戈、殳、劍、彎刀和鉞,身穿甲片細密的鎧甲,胸前有綵線挽成的結穗。軍吏頭戴長冠,數量比武將多。秦俑的臉型、身材、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齡都有不同之處。

    在俑坑當中,有著不少秦軍兵種的各種兵馬俑:

    輕車士,即戰車上除馭手,駕車者之外的士兵。一般戰車上有兩名軍士,分別為車左俑和車右俑。車左俑身穿長襦,外披鎧甲,脛著護腿,頭戴中幘,左手持矛、戈、戟等長兵器,右手作按車狀。車右俑的裝束與車左俑相同,而姿勢相反。他們都是戰車作戰主力,但據文獻記載,他們在兵器配置和作戰職責上有著一定的區別。從秦俑坑戰車遺蹟周圍發現的兵器看,秦代戰車上的車左和車右均手持戈、矛等格鬥用長兵器及弓弩等致遠兵器,說明戰車上車左、車右的分工並不十分明確。在戰車上,除了矛馭手和車左、車右俑外、還發現有指揮作戰的軍吏俑。軍吏有高低之分,負有作戰指揮的職責。

    立射俑在秦俑中是一個較為特殊的兵種,出土於二號坑東部,所持武器為弓弩。與跪射俑一起組成弩兵軍陣。立射俑位於陣表,身著輕裝戰袍,束髮挽髻,腰繫革帶,腳蹬方口翹尖履,裝束輕便靈活。此姿態正如《吳越春秋》上記載的「射之道,左足縱。右足橫,左手若扶枝。右手若抱兒,此正持弩之道也。」立射俑的手勢,與文獻記載符合,說明秦始皇時代射擊的技藝已發展到很高的水平,各種動作已形成一套規範的模式,並為後世所承襲。

    跪射俑與立射俑一樣,出土於二號坑東部,所持武器為弓弩,與立射俑一起組成弩兵軍陣。立射俑位於陣表。而跪射俑位於陣心。跪射俑身穿戰袍,外披鎧甲,頭頂左側挽一發髻,腳登方口齊頭翹尖履,左腿蹲曲,右膝著地,上體微向左側轉。雙手在身體右側一上一下作握弓狀,表現出一個持弓的單兵操練動作。在跪射俑的雕塑藝術中,有一點非常可貴,那就是他們的鞋底,疏密有致的針腳被工匠細緻地刻畫出來,反映出極其嚴格的寫實精神。讓後世的觀看者從秦代武士身上感受到一股十分濃郁的生活氣息。

    跪射俑是所有出土的兵馬俑中,惟一的發現時就極其完整的兵馬俑。他身後的鎧甲上還殘留有紅色塗層,十分珍貴。

    而從這一點也說明了秦軍的軍服並不是統一的玄黑色著裝,而是按照身份規格來區分,而以黑色為貴。

    武士俑即普通士兵,平均身高約1.8米。作為軍陣主體,在秦俑坑中出土數量為最。可依著裝有異分為兩類,即戰袍武士和鎧甲武士。他們作為主要的作戰力量分佈於整個軍陣之中。戰袍武士俑大多分佈於陣表,靈活機動;鎧甲武士俑則分佈於陣中。兩類武士皆持實戰兵器,氣質昂揚,靜中寓動。

    軍吏俑從身份上講低於將軍俑,有中級、下級之分。在秦俑坑中數量極少,出土不足十件,分為戰袍將軍俑和鎧甲將軍俑兩類。鎧甲將軍俑從外形上看,頭戴雙版長冠或單版長冠,身穿的甲衣有幾種不同的形式。戰袍將軍俑著裝樸素,但胸口有花結裝飾,而鎧甲將軍俑的前胸、後背以及雙肩,共飾有八朵彩色花結,華麗多采,飄逸非凡,襯托其等級、身份,以及在軍中的威嚴。軍吏俑除了服飾上與將軍俑不同外,精神氣度上也略有差異,軍吏俑的身材一般不如將軍俑體魄豐滿魁偉,但整體上比較高大,雙肩寬闊,挺胸佇立,神態肅穆。更多的表現出他們勤於思考,勇武幹練的一面,有的思念家鄉。

    騎兵俑出土於一、二號坑,有116件,多用於戰時奇襲。由於兵種的特殊,騎兵的裝束顯然與步兵、車兵不同。他們頭戴圓形小帽,身穿緊袖、交領右衽雙襟掩於胸前的上衣,下穿緊口連檔長褲,腳登短靴,身披短而小的鎧甲,肩上無披膊,手上無護甲。衣服短小輕巧,一手牽馬,一手持弓。從這種特殊的裝束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從古代騎兵戰術出發,騎士的行動敏捷是一項基本的要求。二號坑出土的騎兵形象,是迄今為止中國考古史上發現的最早的騎兵實物。

    馭手俑為駕駛戰車者,在三座俑坑中均有出土,他們身穿長襦,外披鎧甲,臂甲長及腕部,手上有護手甲,脛著護腿,脖子上圍有頸甲,頭上帶有巾幘及長冠,雙臂前舉作牽拉轡繩的駕車姿態。由於古代戰爭中戰車的殺傷力極強,因而馭手在古代戰爭特別是車戰中,地位尤為重要,甚至直接關係著戰爭的勝負。

    ……

    兵馬俑的塑造,基本上以現實生活為基礎,手法細膩、明快。每個陶俑的裝束、神態都不一樣。人物的髮式就有許多種,手勢也各不相同,面部的表情更是各有差異。從他們的裝束、神情和手勢就可以判斷出是官還是兵,是步兵還是騎兵。總體而言,所有的秦俑面容中都流露出秦人獨有的威嚴與從容,具有鮮明的個性和強烈的時代特徵。

    兵馬俑雕塑採用繪塑結合的方式,雖然年代久遠,但在剛剛發掘出來的時候還依稀可見人物面部和衣服上繪飾的色彩。在手法上注重傳神,構圖巧妙,技法靈活,既有真實性也富裝飾性。正因為如此,秦兵馬俑在中國的雕塑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從已整理出土的一千多個陶俑、陶馬來看,幾乎無一雷同。

    秦朝統一六國之後秦國實行全國徵兵制,兵源來自全國各地,這恐怕是他們在臉型、表情、年齡上有差別的主要原因。工匠們用寫實的藝術手法把它們表現得十分逼真,在這個龐大的秦俑群體中包容著許多顯然不同的個體,使整個群體更顯得活躍、真實、富有生氣。

    數以千計的陶俑、陶馬都經過精心彩繪。陶俑的顏面及手、腳面顏色均為粉紅色,表現出肌肉的質感。特別是面部的彩繪尤為精彩。白眼角,黑眼珠,甚至連眼睛的瞳孔也彩繪的活靈活現。陶俑的發髻、鬍鬚和眉毛均為黑色。整體色彩顯得絢麗而和諧。同時陶俑的彩繪還注重色調的對比,個體整體間均有差異,不同色彩的服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增強了藝術感染力。陶馬也同樣有鮮豔而和諧的彩繪,使靜態中的陶馬形象更為生動。

    ………………………………………………分割線…………………………………………

    從兵馬俑的相應記載當中,描述了大秦帝國當其時的武器發展態勢。而彎刀數量的比重不多,秦劍的興起,則是側面說明了大秦帝國在冶煉彎刀的技術上不如秦劍出色,也就是因為這樣,秦劍成為了一種在秦漢之際一段時間當中,變得相當重要的武器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4:18
第一五五章 武器的發展(下)

    而在秦始皇陵的兵馬俑當中,則是主要有著以下的幾種兵器:弓、弩、鈹、矛、戈、殳、劍、彎刀和鉞。

    除了部分應該是從庫存中拿出來作為兵馬俑兵器的彎刀之外,大部分青銅武器很有可能是始皇帝時期逐步用鐵兵器替換下來的青銅武器。

    當然,這種兵器有著一個說法,那就是這些青銅兵器的材質,並不適合作為正常武器使用,而是更加傾向作為陪葬品的青銅比擬。

    這種說法,對於張嘉師而言並不是太重要,而重要的地方是,大秦帝國的常規制式兵器當中,除了弓,弩,彎刀之外,還有以下的武器:

    ……

    鈹,是古代著名長兵器之一,它是一種起源於短劍的長柄兵器,過去很多出土的鈹兵曾被誤作短劍。

    而鈹也有扁莖銅鈹和銅鈹兩種,銅鈹主要流行於戰國時期的趙、楚等國。扁莖銅鈹主要流行於秦國。

    鈹的外形極似短劍,鈹之鋒和短劍相同,平脊兩刃,鈹身斷面為六邊形,形制極像短劍,長約30~35釐米,後端為扁形或矩形的莖,用以裝柄,一般在莖的近端處開有圓孔,以便穿釘固定在長柄上。後裝長約3~3.5米的積竹柄或木柄,是一種極其銳利的刺殺兵器。

    而這種裝上了長桿的鈹,則是被稱之為長鈹。

    從文獻資料看,鈹可能起源於殷周之際,盛行於戰國秦漢。鈹最早被稱為「夷矛」,春秋戰國時期名稱又演變為鎂、鈹、鈦等,東周時代的宋、吳、秦、趙、燕等國長鈹盛行,應用很廣。這種兵器古書記載頗多,但可惜長期以來一直無完整實物出土。秦俑坑中出土的銅鈹,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銅鈹和矛的區別,除頭的形制不同外,主要是裝柄方法不同:矛是將柄納入矛筒(銎)中,而鈹是鈹莖插入木柄中。外用繩等捆綁。鈹的長柄末端裝有銅錐,用來在一些情況下,攻擊在身後的敵人。鈹身還配有保護刃部的鞘。在大秦帝國時期,鐵製兵器的逐漸興起,讓鈹也逐漸轉為使用鐵來作為鍛造原料。

    ……

    矛,是中國古代一種用於直刺和扎挑的長柄格鬥兵器。矛是古代軍隊中大量裝備和使用時間最長的冷兵器之一。

    矛的歷史久遠,其最原始的形態是用來狩獵的前端修尖的木棒。後來人們逐漸懂得用石頭、獸骨製成矛頭。縛在長木柄前端,增強殺傷效能。在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常發現用石頭或動物骨角製造的矛頭。奴隸社會的軍隊,已經使用青銅鑄造的矛頭。商朝時,銅矛已是重要的格鬥兵器。

    從商朝到戰國時期,一直沿用青銅鑄造的矛頭,只是在形制上,由商朝的闊葉銅矛發展成為戰國時的窄葉銅矛。矛柄的製作也更為精細,出現了積竹矜,即以木為芯,外圈以兩層小竹片裹緊。塗漆,使柄堅韌而富有彈性。從戰國晚期開始,較多使用鋼鐵矛頭。在秦朝時期,鋼鐵製造的矛頭完全取代青銅矛頭。隨著鋼鐵冶鍛技術的提高,矛頭的形體加大並更加銳利。

    矛是一種純粹的刺殺兵器。其構造簡單,只有矛頭、矛柄兩部分。矛頭分為「身」和「骱」兩部分。矛身中部為「脊」,脊左右兩邊展開成帶刃的矛葉。並向前聚集成銳利的尖鋒。有的脊兩側帶凹槽,稱「飲血」,為矛頭刺入人體時出血進氣,以減少阻力。「骸」是用來連接脊的直筒,下粗上細便於裝柄。

    為防止拔矛時矛頭脫落,有的矛矟兩邊鑄有環狀鈕。可用繩穿過把矛頭牢牢綁縛在柄上。矛柄有木柄和積竹柄兩種。「積竹柄」是用細竹做柄,打通竹節,竹芯內填充木條,然後用繩裹紮起來塗上漆。積竹柄堅韌而富有彈性,不易折斷,性能優於木柄。矛的基本形制有狹葉、闊葉、長葉、葉刃帶系和凹口骹式等。主要功能是刺擊,由矛頭。柄和柄末端的激組成,它與戈、戟、殳、弓、矢並列為「五兵」。

    春秋時期的矛,按其用途分為酋矛和夷矛兩種。《周禮》考工記對其規格的記述,步兵用的酋矛為4.5米,戰車士兵用的九矛為5.4米。但是,當柄長超過使者身長的三倍,用起來就不靈活了。所以,仍以2至3米長的為宜。《考工記》上說,酋矛柄長二丈,是步卒使用的兵器,夷矛柄長二丈四尺(均周尺),是戰車上使用的武器。當時的矛頭多為青銅質,但形制開始從凸脊扁體雙葉形趨向三葉窄長棱錐形,前鋒更加銳利,刺透力增強。銎部有穿孔,使矛頭能更牢固地安裝在柄端。

    矛桿長度一般為270-290釐米.l971年長沙春秋晚期楚墓中出土的兩支帶柄之矛,一支柄長297釐米,木質;另一支柄長280釐米,「積竹」柄。

    春秋後期,公元前484年(周敬王三十六年、魯哀公十一年),齊軍侵魯,魯季孫氏家臣冉求帥三百徒卒參加戰鬥,「用矛於齊師,故能入其軍」。可見矛已是步兵同車兵戰鬥的有效兵器。

    車戰時代,兩陣相對極遠,非長兵不能及;故利用槍矛以為進攻之具,而佐之箭弩,矛之所以長丈八者,亦由於是。至馬戰時代,矛已覺其太長,不免有周轉不靈之病,故用矛者已不若用槍者之多矣。

    以迄近代,火器盛行,古兵刃淘汰殆盡,即習武者亦類多不知矛之使法,不若刀槍等法,尚未絕傳也。茲在舊書攤上得抄本一,題曰《長矛八法》想系古之有心人,圖繪以示後人者;考其使用之法,與長槍略同,槍中有八母槍,蓋即脫胎於此,槍出於矛,其信然也。矛的出現在槍之前,和戈一樣年代久遠,是戰車士兵的主要裝備。用法和戈類似,也比較單一,所以。在戰車沒落以後,把鋒尖部份改為鐵的,用來裝備步兵和騎兵。

    後來,由於刺殺力更強的槍這種兵器的出現,矛也逐漸不時興了。但是,遲至明代還能看到一種改良型的蛇矛仍在繼續使用。

    蛇矛通體鐵製,由矛頭、矛柄、矛鐏三部分組成。矛頭長二尺餘。扁平,彎曲如蛇形。兩面有刃,故稱蛇矛。因刃部分呈游動如蛇狀,故此為名。

    蛇矛全長可達5.6米左右,木柄,矛尖部分用鐵製成,長約25釐米。矛尖部份採用這種形狀,是為了增加刺殺的深度,加大傷口癒合難度,給予敵人致命傷害。

    蛇矛的用法與一般的矛大致相同。主要架式為刺、挑、戮、劃等,具有一往直前的突擊能力。使用者的臂力愈大,蛇矛愈有把攻擊對象穿透的強力效果。蛇矛的最大特徵,在於其矛頭的金屬位置形如彎曲的蛇體,有著波浪式的曲線。矛尖形如蛇舌吐信,加強刺穿對象的威力。

    ……

    戈,漢民族在先秦時期一種主要用於勾、啄的格鬥兵器。流行於商至漢代。受石器時代的石鐮、骨鐮或陶鐮的啟發而產生。原為長柄,平頭,刃在下邊,可橫擊,又可用於勾殺,後因作戰需要和使用方式不同。戈便分為長、中、短3種。商代已經有了銅戈,直到秦代作戰時仍用戈。一般長戈用於車戰,短戈用於步兵。戈的擊法有勾掛、扎挑等。

    而戈的規格普遍為寬2吋,內長7吋,胡長6吋,援長8吋,重1斤14兩。柄長6尺6吋。

    但實際上戈的尺寸並不一律。標準的戈。由戈頭、柄、銅尊三部分組成。

    戈頭:分為援、內、胡三部分。

    1.援:就是平出的刃,用來勾啄敵人,是戈的主要殺傷部。長約8吋,寬2吋,體狹長,多數體中有脊棱,剖面成扇菱形。援的上刃和下刃向前弧收,而聚成銳利的前鋒。

    2.內:位於援的後尾,呈棒狀,用來安裝木柄,有直的,也有末尾向下彎曲的。內上面有穿繩縛柄的孔,稱為「穿」。為了避免在揮殺時向後脫,有的在援和內之闊設有突起的「闌」。

    3.胡:戈援下刃接近闌的弧曲下延,並沿闌側增升縛繩的穿孔,這部分稱為「胡」。開始時,胡只是為了增加穿孔而設,胡越長穿孔越多,柄和戈頭縛綁得更牢固,所以胡部就越來越長。兩週時期將胡身加刃,增加了戈的勾割能力。胡的長度一般為戈刃的三倍,即6吋,到了戰國時期,胡的長度又有所增加,成為長胡多穿式戈。

    柲:即木柄。為了便於前砍後勾,多用扁圓形柄,以利於把持。戈柄的長度不一樣,根據實戰需要,步戰用的柲短,車戰用的柲長。

    鐏:早期的鐏只是為了便於使戈在不用時插在地上,不致斜,所以在柄的尾端加上一個銅製鐏,並不能殺傷敵人。不過,近年來,發現有的商代戈鐏帶有尖刺或鋒刃,也可能用於刺擊。

    戈盛行於中國商朝至戰國時期,具有擊刺、勾?啄等多種功能。它的缺點是使用著難以使用長戈類兵器攻擊後方的敵人,而很多人在使用戈近戰的時候不夠靈活。隨著兵器和戰術的發展,戈被逐漸淘汰,後一度成為儀仗兵器。

    戈是先秦時代主要兵器之一,對後來兵器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影響甚至超越兵器本身,滲透到古代文化中。

    「干戈」是古代兵器的總稱,甲骨文已有了干和戈字,「執干戈以衛社稷」是《禮記?檀弓下》對幹戈職能的總評述。干是分杈的樹枝,用來抵禦野獸與敵人的進犯,是原始社會時人類的防禦武器;戈則是在木桿上縛上刃狀物,或收穫,或狩獵,後來發展成兵器,是一種典型的「勾兵」。干戈,一種用於防禦,一種用於進攻,後來演變成盾、戟等兵器。古代學者將干、戈分別作為防禦與進攻兩大類兵器的代表。

    ……

    殳有可能出現在春秋晚期,南方江淮流域的楚、蔡等國的一種兼有砸擊和刺殺兩種功能的有刃銅殳,在3米多長的八棱形積竹柄頂端,裝有一個青銅殳頭,殳頭刃部一般呈三棱矛狀、鋒利異常,可以刺殺;頂部厚重,帶有尖刺或飾以浮雕紋飾,可以砸擊。

    一些殳在柄上的中前段還套裝有第二個帶刺的銅箍,是一種很有威力的車戰兵器。殳的金屬首多為青銅製,可分有尖鋒的實戰用「銳殳」和無尖鋒的儀仗用「晉殳」兩類。殳主要用於車戰。在兩軍車馬交錯衝撞時使其分開,故有棱而無刃。

    殳長丈餘且無鋒刃的武器,其用法為打擊。但不是棍棒。在出土的西周銅兵器中,有不少球形器,球形上鑄有乳釘,球體中央有圓銎,可以安裝木柄。用以撞擊敵人。球體重500克至800克,乳釘少則3枚。多則18枚不等。

    此銅球裝上木柄即為殳,為車戰時之擊兵。湖北隨縣戰國墓出土古兵器,器上銘文為「殳」。殳頭呈三棱矛形,殳桿兩端各有一個花球狀和刺球狀的銅箍,桿長3.4米。此種殳首端加尖形物為戰國時期殳的一種變式。

    在之後的發展當中,殳在很大程度上與矛這樣的兵器在作用上重疊,而且在一些情況下,製作殳並不比起製作矛要簡單,所以在大秦帝國或者是漢初時期。殳很快就逐漸沒落,最終成為了奇門兵器而在歷史上逐漸減少自己的存在感。

    ……

    鉞,一種古代的漢族武器,雖具備殺傷力,但是更多的是一些儀衛所用,和使用武器不同。在西方權力象徵物是權杖,中國是鉞。在原始社會時期。鉞為成年男子的象徵。鉞確切來說是大斧,本來是刑具(用於斬首或者腰斬),而不是兵器。

    而鉞主要有以下幾種:

    1、玄鉞(即鐵鉞)。裴《集解》載,「宋均曰:『玄鉞用鐵,不磨礪』」。晉崔豹《古今注?輿服》云:「金斧,黃鉞也;鐵斧。玄鉞也。」陸機《江陵侯陸公諫》稱:「金鉞鏡日,雲旗降天。」李白《贈張相鎬詩》云:「擁旄秉金鉞,代鼓乘朱輪。」明黃道周《節寰袁公傳》:「夷考當年,與公(袁可立)先後秉機佐鉞者,名在刑書,歷歷可數,然後知公之完譽所得遠矣。」

    2、黃鉞(飾以黃金之鉞)。

    3、戚揚(斧鉞)。《毛傳》道:「戚,斧也;揚,鉞也。」

    4、雙鉞。由長柄鉞演變而成,鉞身一面為扇形刃,刃闊約13釐米,鋒利無比;另一面為長方形鉞背,上有豎孔,安裝鉞柄;柄端裝有鐵剌,狀如槍頭,把端有牙形護手柄,長約53釐米。

    鉞作為中國古代漢族的一種兵器。其形制似斧,以砍劈為主。《說文解字》曰:「大者稱鉞,小者稱斧。」兩者區別在於斧刃較鉞為窄,鉞刃較寬大,呈弧形,似新月。《十八般武藝全書》載:鉞頭較斧大之三分,鉞桿比斧桿約長50釐米。此外,還把斧背上有勾或刺,桿端有的斧,稱為鉞。

    商朝出現了用青銅鑄造的鉞。這時的青銅鉞仍保留了石鉞的特點:刃部弧曲寬闊,兩角略微上翹。商周時代斧鉞類型很多,且質料優良。如《考工記》所載的同代青銅斧內含錫量約20%。周代有一種空頭鉞,大多是管形銎,上有孔,以安裝斧柄。斧頭中含有天然銅、鉛、鐵、錫、金等多種金屬,質地堅韌,做工精良。但由於斧鉞形體笨重,殺傷力遠不如戈、刀、矛,所以漸漸脫離戰場,成為一種禮兵器。曾在河南安陽殷墟中發現的婦好墓中,出土了兩件大型青銅鉞。其刃部寬約375~385毫米,重8.5~9公斤,上面鑄有銘文:「婦好」。婦好是殷王武丁的妻子,她生前是一位驍勇善戰的著名女統帥,曾多次率兵出征。這兩件大鉞正是她權威的象徵。斧鉞作為禮兵器在商周時有著重要的地位。

    鉞作為禮兵器,出現於早商,是許多貴族成年男子的陪葬品。到了西周時就少了,西周晚期基本上消失。但做為一種兵器,經過不斷的改進,唐宋時期仍是一種主要的步兵武器,並有一個中興過程。視斧鉞與刀劍同等重要,對鉞的形制有所改進,強調其功能作用,刃部加寬,持柄加長,便於操持,有利砍殺,這主要是因為唐宋期間的戰爭對象,來自北方民族鏢悍的騎兵。對付騎兵,長柄斧鉞又有意想不到的優勢,上砍騎兵,下砍馬蹄,以步戰取勝。

    ………………………………………………分割線…………………………………………

    張嘉師在大秦帝國的兵器發展史當中,可以說是走上了一條更重實用性的道路。

    在眼下的大秦帝國的軍隊武器裝備方面,很多在後世比較冷門的長兵器,張嘉師選擇的是逐步取代其存在,而更換以作戰效率更好的兵器。

    當然,這種兵器的換裝,需要的是時間以及相應的訓練,才能夠在作戰當中發揮出作用。

    而這一點,正好是張嘉師認為需要發展大秦帝國的軍事實力,必然要經歷的一個地步。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4:18
第626章 第一五六 兵器的發展(完)

    在大秦帝國的武器當中,有兩種武器可以說是戰爭中最富威名的。

    第一種是秦軍軍官基本佩戴的秦劍,另外一種則是秦軍弩陣的主角之一的單兵手弩。

    這種單兵手弩,在後世被很多人稱為秦弩,而可見一斑。

    ……

    秦弩是秦代的弩的一種統稱,「弩者,怒也言其聲勢威響如怒,故以名其弩也。弩源於弓。威力又遠遠大於弓。在秦代,秦弩製造實行了機械化生產。

    但是秦弩並不是一種發明,而是科技進步的產物。

    弩是一種源於弓而不同於弓的遠射武器。考古發現的青銅弩機晚至戰國時期,根據考古資料證明,最晚在商周以出現了弩。弩在春秋戰國之際由木弩轉變成青銅弩機的弩。秦單人弩分為蹶張和臂張兩種,都有所裝備,蹶張弩是腳踏弓於,臂拉腰拽,以全身之力上弦,所以弩的發射速度遠不如弓。但發射出的箭鏃威力極大。飛行速度幾倍於弓。所以蹶張弩機發射時,箭鏃刺破空氣,弓弦回彈與空氣劇烈的摩擦,發出尖銳的呼嘯聲。

    《史記》記載,歷史上著名的齊魏馬陵之戰,首次顯示了弩這一新式武器的巨大威力,同時也反映了齊軍中廣泛使用弩的事實。中原地區的韓國則是製造名弩的國家。「天下強弓勁弩皆自韓出」。還有魏國的軍隊,作為戰國早期變法成功的強國,更是大量裝備弩。「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個」(《荀子議兵》)「今竊聞大王之卒,武士二十萬」(《史記蘇秦列傳》)。地處西部的秦軍也是「強弩在前,錟戈在後」。足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的軍隊都大量裝備了強弩。

    秦代弩的種類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秦俑坑發現的弩弓遺蹟多達數百處。從完整的弩弓遺蹟判斷至少應有三種不同形制的弩,弩弓為木質均已腐朽,朽木殘長130至140釐米,弩臂也已腐朽,末端安有青銅弩機,弩機通高165釐米,望山高55釐米。這是秦俑坑發現數量較多的一種弩。同時在一號俑坑還發現一種形制特殊的弩,它是在殘長64釐米的弩臂上重疊了一根木條,在弩臂上還夾有銅飾件。顯然這些裝置都是為了增強弩臂的承受強度,說明它是一種張力更強,射程更遠的勁弩。在二號俑坑還發現一處特大型號的銅鏃,每支重量達100克。較其它銅鏃一倍。這不僅是秦俑坑也是兵器史上發現型號最大的銅鏃。使用這種銅鏃的必然是一種張力更大,殺傷力更強的弩。弩出土時裝在用麻布製作的弩衣內,木質部分雖已腐朽,但青銅弩機出土後仍然活動自如,表明秦代弩機的製作工藝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而這種秦弩,則是著名的秦軍手弩。

    秦弩由國家同一督造,弓干扁圓,一般長130~145釐米,為桑木製作,但卻又不是所謂的單質弓。( )因為整個弓干皆由密實的皮條纏扎。這樣不僅增強了弓干的結構強度,而且皮條的韌性極好,彈力強,可以積蓄更多的能量,以桑木為芯,外纏皮條的復合弓干,結合了自然界中植物彈力和動物彈力。

    秦弩木臂一般長60~75釐米,寬4~5釐米。木臂前端有合口。上唇短下唇長,正好嵌住弓弣。再用皮條綁紮。往後系結在木臂兩側的耳上。這樣弓與臂緊密無間。蹬弓拉弦和射箭時的反作用力與震動便不能使其脫開鬆動了。弩臂上有凹型箭道,可以盛箭並增大了與箭的表面接觸面積,增大了發射阻力。但是箭道可以有效的固定箭簇在弩臂上的位置,提高於準確性,防止了放空弦導致的發射失敗。所以增加的一點阻力無關大礙。而且箭道一般都經過精細的打磨,顯得異常的光滑,上面也塗漆、塗蠟,用以減少發射時箭與箭道的摩擦力。

    弩臂後部裝有發射瞄準裝置,這是一套用青銅精密鑄造的組件。由望山、懸刀、牛組成。望山是瞄準裝置。但秦代其上還沒有刻度,一般高75~85釐米;懸刀也就是現代的扳機。一般長95~105釐米;牛是設計的最精巧的物件。牙與懸刀相聯,但是不直接承力,而是通過牛為樞紐。上弦時,弩手拉弦抵於望山,望山後移,牙正位後牛復位。牛上承牙力,下抵懸刀,弓弩就進入備發狀態了。如果弩機發射,過程正好與上弦正好相反。弩弓扳動懸刀,牛一鬆更下沉。牙沒有了支持,\/頃力下沉,弓弦帶箭飛離。這種精密的設計極大提高了投射可靠性,誤發率大大降低,而且減少了發射時的震動,可以大幅提高射擊命中率。

    秦弩機上具人性化的設計有三:

    1在懸刀四周用竹片作環狀的關,以防止不慎觸懸刀而發傷人。這也從側面反映秦弩射擊時有完整的制式的編隊與嚴格的射擊流程。

    2在木臂下端兩側開凹槽,便於手持指摳,這不禁讓人想起現代槍具那五花八門的握柄設計。從這點細節的精細設計也反映了秦人對於精確射擊的極力追求。增工時制凹槽以使手得力,手得力則持弩穩、弩穩則射擊精準。

    3弩機各部零件大小標準全國統一,可以互換,已有初步標準化和通用化概念。秦箭都是由鏃、稟(箭桿)、羽和栝(箭末小叉)組成。鏃是青銅所制,而且鏃頭一般都是三棱錐體,實戰證明,三棱錐體的穩定性和穿透力都是最好的。如同現在的三棱槍刺,箭桿有竹和木兩種。鏃鋌插入細竹中,外纏細絲繩,然後表面再塗漆,一般前段70%是朱紅色,後段涂褐色的生漆。栝兩端尖銳,一般尖叉有1釐米深,用來把箭穩定在弦上,完整的箭通長6872釐米。

    ……

    但是麼,秦軍的弩陣發揮出更大威力,並不是秦軍手弩的完全的功勞。

    秦軍不少弩手,還配備了比起手弩射程,威力都相應提高的勁弩——撅張弩或者是蹶張弩。

    秦軍的弩兵氣發展,很有可能最多與關東諸國的大部分國家持平,而當其時,在弓弩製作方面,韓國的弓弩性能無疑是最好的。

    而秦軍弓弩的製作科技的提升,很有可能是攻滅韓國的時候的事情。

    而同樣得到提升的除了手弩之外,還有勁弩級別的大型單兵弩。

    蹶張弩,或稱踏張弩,弩按拉弦方式可分臂張弩、腰張弩、蹶張弩等。是一種用腳踩踏機括而發箭的弓。

    蹶張弩即蹶張弩,這種武器又叫做腰開弩,弩按拉弦方式可分臂張弩、腰張弩、蹶張弩等。是一種用腳踩踏機括而發箭的弓。一般的人類在使用這種武器時必須以坐姿同時利用臂、足、腰之力張弓的弩。使用時將身平坐地上,以弩平放面前。左右腳掌俱揣入拇內,緊接弩劈,撬上腰鉤,鉤住弩弦。兩手拉腰鉤索,兩腳掌往前一蹬。劈體往後一倒,一齊用力,才能來開弩弦,掛上機括。蹶張弩的射程和威力能給敵人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蹶張弩是一種用腳踩踏機括而發箭的弓。它是一種在弓的基礎上將其演化,給其裝上拖架再在上面安裝機括,弓弦張開後,由發射裝置磁定住,箭放槽中,弓弦接箭尾。發身時開動發射裝置,箭沿著箭槽射出。弩首先作為蓄能武器,定性的說引弓張力越大,蓄能越大,另一個就是同樣的最大引弓張力下,引弓的長度越大,蓄能也越大。漢代的弩有1石(漢代1石約31千克)至10石等8種,最常用的(就是臂張弩)是6石弩蹶張弩2~3石,腰開弩7~10石。

    同時利用臂,足或膝之力張弓的弩。蹶張弩有兩種引弓方法:一種是腳端出弩,用於強弩;一種是膝上上弩,用於弱弩。如宋代的神臂弓,張弦時,弩手將弩機立於地上,腳蹶張弩機前的環,用全身的力氣向後張弦。以坐姿同時利用臂、足、腰之力張弓的弩。使用時將身平坐地上,以弩平放面前。左右腳掌俱揣入拇內,緊接弩劈,撬上腰鉤,鉤住弩弦。兩手拉腰鉤索,兩腳掌往前一蹬。劈體往後一倒,一齊用力,其機自起,掛住釩構。

    蹶張弩至少在戰國末期就已出現,秦軍武器尚有蹶張弩。秦兵馬俑曾出土大量蹶張弩。一個軍隊之所以能夠強大,除了要有絕強的戰法,還必須要有一種威力大的新型武器作為輔助,「秦軍將蹶張弩紛紛抬出。這弩箭是當年魯子所制,為秦軍所得後又加以改進,改用手發射為用腳踩踏發射,力道更為強勁,是以名為『蹶張弩』。匈奴騎兵雖然精銳迅猛,即使面對弓箭也毫無懼色,但這『蹶張弩』卻比弓箭不知快上了多少。只見城上箭如雨下,匈奴的騎兵還未到城前,就已一批批倒了下去,不稍片刻,城外就已血流成河了。雖然有戎翟和木殊薩這等騎射高手在旁帶著弓手自西北角向城中射箭,但匈奴的弓箭遠遠不及秦軍的『蹶張弩』,城上士兵又有城垛可供掩護,所以收效甚微。」

    蹶張弩的穿透能力是驚人的戰國時期天下好弩都出自韓國,溪子、少府、時力、距來等強弩,皆射600步外reads;!幾乎和現代步槍相差無幾!這些弩應該就是「蹶張弩」。它裝有粗壯的弓,大大增加了張弓的力量。必須雙腳踏住弓身用腰力才能開弓,它可以利用利用人的腰腿之力,所以比用手臂開弓的射程要遠,威力要大!蹶張弩只是給特級射手使用,有很大的威懾能力。

    ……

    秦弩手的上弦方式分為兩種,一種是輕裝弩手,他在一號坑主陣之前,身上沒有甲衣的防護。用三段連射的方式摧敵前鋒,滅敵銳氣。由於側重於機動,所以他們上弦時只能蹬弓於地立直弩臂,俯身拉弦。

    而二號坑的重裝弩手都是跪於地,他們上弦的時候,如果起身拉弦即浪費時間,又礙人視線,更會破壞陣形,造成混亂。所以,重裝弩手上弦時都是坐地,伸直腿腳蹬弓干,腳夾弩臂,手臂借腿力腰力上弦,而後取箭咬弦瞄準射擊。一排排的弩手不斷分批的拉弦、上箭、射擊組成了漫天箭雨,而且每個人都帶百支箭,持續作戰能力非常強。

    而從這兩種弩手的射箭方式而言,他們所使用的並不是手弩,而是撅張弩甚至是蹶張弩。

    而秦國的弩手雖然是國之精銳,配備著最精良的武器,但是他們可能連自衛的劍都沒有。如果他們佩有長劍,一是上弦時不方便,二是即使帶劍,如果敵人衝到面前,他們的自衛能力也是有限的。所以他們周圍都有手持長柄兵器的專人護衛。重裝弩手身上的鎧甲,與其說是防衛敵人白刃攻擊的,不如說是在兩軍對射中,取得一定的防護優勢。秦軍的重裝弩機手便可看作是帝國的一個縮影。

    他們身掛復合甲手持強弩,組成了一個**的方陣,進則摧枯拉朽,退則堅若磐石。弩機賦予他們超強的遠程打擊能力,類似於當今美國提出的不接觸戰爭。把自己置於敵人打擊範圍之外,單向的打擊對手,再加上機動的車騎混合編隊,與一號坑的本陣相配合,奇正相合,本陣展開正面對敵,重弩手守則強弩壓陣,攻則集中火力,側擊破敵。車騎混合編隊則迂迴包抄。

    …………………………………………分割線………………………………………………

    同樣在大秦帝國當中,聲名遠播的秦軍弩陣,除了單兵級別的弩之外,還有弓箭甚至是床弩。

    但是若是思考到秦軍的情況,大秦帝國相對較為缺乏馬匹,而且床弩在機動性而言的不足,大秦帝國很有可能對匈奴在河套陰山的爭奪戰方面,並沒有大量使用床弩,而是主要以手弩以及蹶張弩為主。

    但是張嘉師並沒有對床弩的發展採取遏制手段,反而是投入很大的資源,研製性能更好的床弩或者是配備相應配件,提升床弩的戰鬥能力。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4:19
第627章 刺殺(中)

    在張嘉師一行人抵達了那個預定巡視的村莊外圍,張嘉師並沒有發現這個村莊有些不對勁的地方。

    但是對於生活在農村地區的審食其,則是微微的皺起眉頭。

    他走到張嘉師的身邊,對張嘉師說道:「王上,這裡有點問題。」

    張嘉師聽到審食其的話,知道審食其不會無緣無故說出這樣的話,而他則是說道:「你能夠確定麼?」

    「暫時還不能,但是為了王上以及陛下的安全,審食其希望還是先帶幾個人去查探一下再做決定。」

    審食其雖然看到有些問題,但是他並沒有武斷的說出自己的判斷,而是對張嘉師提出自己要確認一下才能夠下定論的想法。

    張嘉師細想了一下,點了點頭:「這樣也好,審校尉,你就帶幾個好手前去查探,若是發現事情有危險,儘量不要陷入危險當中。」

    「喏!」雙手拿著佩劍的審食其,迅速向張嘉師抱拳應諾。

    而在看到了這一個情況的樊噲以及馭勇,也暗地裡下令自己的親隨或者是麾下好手,將幾輛馬車保護起來。

    ……

    審食其帶著幾個劍手,來到了這一條村落當中,因為眼下是農閒,村落並不顯得比較忙碌。

    但是審食其感覺到不對勁的地方,也就是在這裡,畢竟就算是再怎麼空閒,村子都應該會比較熱鬧。

    畢竟審食其自己都清楚,今年對於關中或者是大秦帝國大部分地區都不是災年,甚至是關中地區可以說是一次產量增加的年份。那麼在這一種情況下,這一條農村也應該是顯得有些人氣才是。

    而這個農村太過平靜了,而且審食其發現,除了一些青壯之外,整條村落並沒有看到一個老人,婦人甚至是孩童。

    「有問題!」

    審食其的內心越發的覺得自己當初的感覺很正確。

    而不可思議的是,審食其居然發現自己看到了一個很眼熟的人。

    而在這個地方,自己看到眼熟的人,只有一個可能性,那就是對方很有可能是沛縣的人。

    審食其不露聲色的打量著似乎再低頭幹活的熟人,他一時半會沒有想起這個人是誰,但是他很快就發現了對方似乎也在偷偷打量著他,隨即驚駭的倒退了幾步。

    而看到了這個人的全臉之後,審食其知道這個熟人到底是誰了。

    「雍齒!!!走!!!」

    審食其叫出了這個人的名字之後,迅速下令自己身邊的劍手跟他一起離開。

    而雍齒在聽到了審食其叫破了他的名字之後,迅速大聲說道:「我們敗露了,動手reads;!!!」

    雍齒很清楚,在被審食其發現了身份之後,等待他的將會是大秦帝國的大索天下。

    即使是他沒有在這裡被殺死,那麼在接下來的歲月當中,只要大秦帝國沒有陷入內亂,他很有可能只能夠隱姓埋名的躲藏,度過人生最後的歲月。最新章節全文閱讀

    畢竟大秦帝國的大索天下,可以說威力非凡。

    ……

    「大索」原本是大力搜索的意思,例如秦始皇二十九年,張良率力士刺始皇於博浪沙,誤中副車,秦始皇大怒,「乃令天下大索十日」。

    大索十日則是在全天下的範圍,大力搜捕張良等刺客十日的意思。但是顧慮到命令傳達的時間,大秦帝國全境的搜索很有可能會維持一個月甚至是更長一些的時間。

    與此同理的還有同樣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的相關記載:「三十一年十二月,更名臘曰「嘉平」。賜黔首裡六石米,二羊。始皇為微行咸陽,與武士四人俱,夜出逢盜蘭池,見窘,武士擊殺盜,關中大索二十日。」

    而歷史上的大索天下,例子很多,而比較著名的還有朱棣對唐賽兒的大索天下典故:

    《明史》及清代有關野史雜鈔記載:唐賽兒於永樂十八年二月,在家鄉蒲台(今山東濱州)聚集數千白蓮教徒,以紅白旗為號,揭竿而起,對抗朝廷。

    這場發生在山東境內的農民起義,因為規模小、持續時間短,且沒有震動明朝政權,所以連歷史教科書上沒有記述,但當時的皇帝朱棣卻「甚為震驚」,不但派出了「京營」五千精銳人馬,還把正在山東沿海「抗倭」的軍隊,也用在了鎮壓這場農民起義上面,有一種「攘外必先安內」的架勢。

    朱棣為何如此興師動眾?

    根據後人估計,主要有三個原因:

    其一,起義發生在「遷都北京」前夕,在這一種情況下發生起義,說不定會對「遷都北京」有很深刻的影響,朱棣決不允許在這種時候出任何亂子;

    其二,起義軍以「白蓮教」為依託,教徒對唐賽兒死心塌地,惟命是從,朱棣決不允許「邪教」蠱惑民眾;

    而事實上,除了朱棣之外,很多朝代以及皇帝,對於白蓮教採取的是武力鎮壓的手段。

    這一點主要是白蓮教教義被歪曲之後所演變出來的局面。

    白蓮教,中國民間宗教。白蓮社或蓮社,主持者既有僧侶,亦有在家信徒。南宋紹興(1131~1162)間,吳郡崑山(今江蘇崑山)僧人茅子元(法名慈昭)在流行的淨土結社的基礎上創建新教門,稱白蓮宗,即白蓮教。

    與淨土宗大致相同,崇奉阿彌陀佛,要求信徒唸佛持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以期往生西方淨土reads;。茅子元採用天台宗教理,繪製《圓融四土三觀選佛圖》,以佛像、圖形和比喻解說佛土的高低;簡化並統一前人製作的唸佛修懺儀式,製作《白蓮晨朝懺儀》。先前的淨土結社,參加者之間只是鬆弛的社友關係,社與社互不相屬。茅子元則將其改為師徒傳授、宗門相屬。他在淀山湖建白蓮懺堂,自稱導師,坐受眾拜;又規定徒眾以「普覺妙道」四字命名;從而建立了一個比較定型的教門。

    初期的白蓮教曾遭到官方禁止,茅子元被流放到江州(今江西九江)。但因教義淺顯、修行簡便而得以傳播。迄南宋後期,雖仍被一些地方官府和以正統自居的佛教僧侶視為「事魔****」,但已到處有人傳習,甚至遠播到蒙古統治下的北方。元朝統一中國後,白蓮教受到朝廷承認和獎掖,進入全盛時期。廬山東林寺和淀山湖白蓮堂是元代白蓮教的兩個中心。

    白蓮教以「普化在家清信之士」為號召,形成了一大批有家室的職業教徒,稱白蓮道人。因其「在家出家」,不剃髮,不穿僧衣,又被稱為不剃染道人或有發僧。元代由白蓮道人組成的堂庵遍佈南北各地,聚徒多者千百,少者數十,規模堪與佛寺道觀相比。堂庵供奉阿彌陀佛、觀音、大勢至(合稱彌陀三聖)等佛像,上為皇家祝福祈壽,下為地方主辦佛事,也有一些修路築橋之類的善舉。堂庵多擁有田地資產,主持者往往父死子繼,世代相傳,堂庵的財產實際上是主持者世傳的家產。有些頭面道人勾通官府,交結豪強,成為地方一霸。

    經過長期流傳,元代白蓮教的組織和教義都起了變化,戒律鬆懈,宗派林立。一部分教派崇奉彌勒佛,宣揚「彌勒下生」這一本屬彌勒淨土法門的宗教讖言。有的教徒夜聚明散,集眾滋事,間或武裝反抗元廷統治。至大元年(1308),朝廷忌白蓮教勢力過大,下令禁止。仁宗即位(1311)後,曾恢復合法地位。但十年後英宗即位,活動又遭限制。因此,許多地方的白蓮教組織對官府抱敵對態度。加之其信徒以下層群眾居多,故當元末社會矛盾激化時,一些白蓮教組織成為率先反元的力量。紅巾起義領導人韓山童、劉福通、徐壽輝、鄒普勝等都是白蓮教徒,他們以明王(即阿彌陀佛)出世和彌勒下生的讖言鼓動群眾,產生很大影響。

    明初嚴禁白蓮教。洪武、永樂年間,川鄂贛魯等地多次發生白蓮教徒武裝暴動,有的還建號稱帝,均被鎮壓。明中葉以後,民間宗教名目繁多,有金禪、無為、龍華、悟空、還源、圓頓、弘陽、彌勒、淨空、大成、三陽、混源、聞香、羅道等數十種,有的一教數名。它們各不相屬,教義頗多歧異,組織、儀軌和活動方式也不盡相同,但或多或少地帶有白蓮教的印記。統治者認為它們實際上仍是白蓮教,民間也籠統地稱為白蓮教。

    由於派系眾多,信奉的神祇極為繁雜,有天宮的玉皇、地獄的閻王、人間的聖賢等等;而最受崇奉的仍是彌勒佛。從正德年間開始,出現了對無生老母的崇拜,又有「真空家鄉,無生老母」所謂八字真言reads;。據稱,無生老母是上天無生無滅的古佛,她要度化塵世的兒女返歸天界,免遭劫難,這個天界便是真空家鄉。各教派撰有自己的經卷,稱為寶卷,常對信徒宣講。內容龐雜,但從中也可看到儒、釋、道三家對它們的影響。

    明代白蓮教信徒眾多,主要來自下層社會。各派內部實行家長制統治,尊卑有序,等級森嚴。首領的成分十分複雜,對明廷的態度也很不一致。有的借興教欺騙信徒,聚斂錢財;有的憑撰寫經卷攀附上層,取悅朝廷;有的在宮廷太監、官僚豪門中發展信徒;有的則與下層群眾反對官府的鬥爭相結合,發動武裝起義。如永樂十八年(1420)唐賽兒起義和天啟二年(1622)徐鴻儒起義皆是。

    而在明朝朱棣時期,白蓮教則是成為了一個很混亂的佛教組織,唐賽兒的起義可見一斑。

    其三,起義軍隊伍不斷壯大,屢敗官軍,且唐賽兒對於朝廷的招安不理不睬,使朝廷和朱棣顏面掃地。

    種種原因,使朱棣對唐賽兒分外仇恨,對起義軍進行瘋狂鎮壓。因為寡不敵眾,腹背受敵,起義軍只堅持了三個月就失敗了,但唐賽兒卻下落不明。

    為了消除心中忿恨,為了防止死灰復燃,為了能夠殺一儆百,朱棣下令嚴察唐賽兒的行蹤,但搜捕工作沒有任何進展。民間搜不到,朱棣決定調整工作重心,把搜捕唐賽兒的重點放到了佛門。

    朱棣之所以這麼做,究其原因:一者,搜捕人員為了推卸搜查不利的責任,有可能以唐賽兒入佛門來搪塞朱棣。二者,佛門弟子遠離世俗,官府一般不介入,唐賽兒兵敗後極有可能混入佛門避難;三者,唐賽兒起義時,曾自稱「佛母」,朱棣以此認為唐賽兒與佛門有著某種關聯。

    《明史紀事本末》相關記載,朱棣因「唐賽兒久不獲,慮削髮為尼或處混女道士中,遂命法司,凡北京、山東境內尼及道站,逮之京詰之」。

    於是,朱棣下令將北京、山東的尼姑、女道士統統逮捕,押送朝廷審訊。同年七月,朱棣又命段明為山東左參政,繼續搜索唐賽兒。段明為了完成這一任務,不僅把山東、北京的尼姑逐一搜查,全部捕捉,甚至還逮拿了全國範圍內的數萬名出家婦女。

    《明史》對朱棣這次大索天下,也有簡單記載:永樂十八年二月,山東蒲台唐賽兒反,唐賽兒不獲,溟逮天下出嫁尼姑萬人。

    ……

    從這樣的情況來看,大索天下的命令很有可能沒有什麼作用,但是雍齒並不知道這一點,他同樣也不認為張嘉師會放棄這種對於他來說有些不切實際的權利,所以在這個時候,雍齒選擇的是拚死一搏而非在外圍的護衛隊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趁機遠遁。

    但是,雍齒沒有想到的是,他將會為這一次衝動,付出了最大的代價。

    而這一個代價,就是他以及包括丁公在內的潛入關中的反賊餘孽的性命。

    張士心在聽到了審食其以及雍齒等人的聲音之後,他輕輕地下了紅雲,然後活動一下自己的手腳。

    因為他突然有一種想法,那就是既然遇上了這種事情,他為何不看看自己這幾年的實力有沒有增加呢?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Babcorn

LV:9 元老

追蹤
  • 986

    主題

  • 920465

    回文

  • 38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