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大朝會(13)
就算是張嘉師知道《秦律》在很多方面依舊算是相當完善,但是出於最合適的永遠不是一成不變的思維,張嘉師還是在一部分《秦律》當中,進行相應的修改。並且在逐步控制的區域,逐漸實施這一部《秦律修正》。
張嘉師不認為他這樣做是為了虛名,就算是陳平等參與這一部分內容修改的人員,基本也是這樣的想法,但是毫無疑問,張嘉師忽視了一點,那就是《秦律修正》居然是在嬴秀在位時期,才進行下一步的修訂。
至於這麼長時間才進行進一步的修訂,若是說張嘉師自己的《秦律修正》已經非常完美,這一種說法恐怕是張嘉師自己都不會相信。
但是早已經去世的張嘉師,並沒有想到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主要還是「歸咎」於他自己。
……
在張嘉師病死之後,《秦律修正》並沒有需要進行一定程度的斧正的前提。而在十多年之後,贏啟打算按照實際情況對《秦律修正》進行下一步符合實際的修訂方案,卻因為一次意外的戰爭而不得不擱置。
在贏啟在位的時期,這一次修正方案並沒有進行再次的提出。因為很多時候,內部壓力被外部壓力所轉移的時候,這一種法律的修訂,已經沒有必須要做到的前提。
這也是《秦律修正》再次被修改的一次良好機會,因為若是這個時期的贏啟在這方面堅定自己的想法,那麼對於之後一百餘年的大秦帝國的統治以及相應法律的修正,必然會出現很大的影響。
但是也就是贏啟「錯過」了這個機會,最後進行相應的符合當其時情況的再一次修訂的《秦律修正》,出自於被稱為光武帝嬴秀之手。
……
嬴秀,作為自張嘉師以及嬴珣之後的大秦帝國又一中興之主,其存在在這個世界的大秦帝國以及整體歷史上有著很大的影響。
在嬴秀在位之前,大秦帝國已經逐漸走向下坡的道路。不僅僅是因為越來越多的內部問題導致大秦帝國的情況下滑,更多的是因為內部方面的因素影響,導致大秦帝國在很多區域的控制力度萎縮,甚至是不得不退出一些大秦帝國原有的控制區,進一步導致大秦帝國的國力下滑。
在某個意義上而言,這也可以說是一種張嘉師生前不希望看到的一種惡性循環。
而在嬴秀即位之後,嬴秀首先採取隱忍的態度,放任已經有了權臣世家的王家,繼續在很多方面包攬權柄。
張嘉師若是知道不僅僅是自己的兒子無法扭轉一些歷史上的「必然性」,就連自己的更為久遠的後代,都不得不陷入這一個怪圈,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表情該哭還是該笑。
因為嬴秀所面對的這個王家,可以算得上是西漢時期的王政君家族的翻版。
西漢時期的王政君,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縣東)人,陽平侯王禁次女,母親李氏。漢元帝劉奭皇后,漢成帝劉驁生母。
王政君母親李氏懷著王政君時,夢見月光照射到自己胸前。王政君長大後,性情溫順,學會了婦人之道。到十四、十五歲時貌美聰慧,原先嫁一戶許姓人家,可男方突然死了,後來東平王娶了她,但東平王還是死了,他的父親覺得很奇怪,便派人為女兒占卜,占卜者說:「因她是夢月入懷的,所以此女貴不可言。」於是王禁讓女兒學習各種才藝,在她十八歲時將她獻入宮中為家人子。
當太子到皇宮時,對這五個女子興致缺缺,但又不想違逆皇后的心意,便說:「其中有一個人可以。」這時因為王政君坐得最靠近太子,且打扮素雅,所以眾人都以為太子就是屬意王政君,遂將她送到太子宮,劉奭與王政君成了夫妻。太子原本已有姬妾十多人,但長年以來一直都沒有人懷孕,而王政君成為太子妾室後,一夜之間王政君竟然懷孕了,這使宣帝非常高興。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王政君分娩生下一個兒子,那年她二十一歲。漢宣帝親自為皇孫命名為劉驁,字太孫,時時帶在身邊。
黃龍元年(公元前49年),漢宣帝駕崩,劉奭即位為帝,是為漢元帝。先封王政君為婕妤,三天之後升她為皇后。王政君自從生子以後,日益受到冷落;其子劉驁起初寬博謹慎,但後來喜好宴飲玩樂,元帝也覺得他沒什麼才幹。此時傅婕妤很得寵愛,生下定陶王劉康,元帝想要立劉康做太子。王政君與其兄王鳳、太子劉驁都為此感到恐懼,後來由史丹擁護,漢元帝也考量到皇后為人謹慎,太子又是宣帝以前所喜愛,因此決定不廢太子。
竟寧元年(公元前33年),漢元帝駕崩,由劉驁即位為帝,是為漢成帝,尊母親王政君為皇太后。當時以太后兄長王鳳為司馬大將軍,同母弟王崇為安成侯。後來又同日封王譚為平阿侯、王商為成都侯、王立為紅陽侯、王根為曲陽侯、王逢時為高平侯,世稱「五侯」,王氏權勢大熾。王政君的生母李氏,早年與王禁離婚而改嫁苟賓,生苟參。苟賓死後,王政君讓母親再回去與王禁復緣。王政君又同情異父弟苟參,以漢武帝時的外戚田鼢自比,也想給苟參封侯爵,但被成帝拒絕,因此讓他任侍中水衡都尉。王家一門族人藉著太后的關係,在朝廷擔任相當多的官職。
這也可以說是王氏家族的崛起契機。
而王禁除了是王政君兄弟的父親之外,同樣也是取代西漢,建立短命新朝的皇帝王莽的祖父。
可以說,若非是王政君發跡,恐怕王氏家族都不會達到後來的那個地步。
但是王政君嚴格來說並不算是一個惡人,甚至是算得上是一個忠於夫家的皇后。
雖然說王政君在王莽代漢,對於漢室有不可推卸的過錯:
元壽二年(公元前1年)六月二十六日夜,漢哀帝無子而亡。王政君聞哀帝死訊後,迅速移駕未央宮,部署王氏子弟控制中樞。哀帝臨終前將玉璽交給他的男寵大司馬董賢,王政君聽取王閎建議,派王閎威脅董賢交出玉璽,再交給王政君。
王政君召見董賢,問他國喪該如何調度,董賢不能對,脫下帽子謝罪,王政君說:「新都侯王莽曾以大司馬身份參與過成帝葬禮,知道該怎麼辦,我讓王莽來幫幫你吧!」於是立即召王莽入宮,從董賢手中奪取兵權。隨後董賢自殺,王政君所深惡痛絕的趙飛燕和哀帝傅皇后被逼死,已故傅昭儀和丁姬的陵墓也被扒開,哀帝所拔擢的傅、丁兩家迅速被王氏剷除。王政君依然被尊為太皇太后,並以中山王劉衎為帝,是為漢平帝。
若非是王政君剷除當其時已經有了一定實力,甚至能夠牽制王氏家族坐大的傅、丁兩家,恐怕王莽想要代漢,無疑是有著一定的難度。
但是同時,王政君的節操,無疑也稱得上是後者之選:
元始五年(公元6年),漢平帝死後,孺子嬰繼位,眾人請求王莽傚法周公輔佐周成王故事。王政君認為不可,但無力阻止。王莽遂輔佐孺子嬰,自稱是攝皇帝,厭惡他的人很多。王政君聽聞後說:「眾人所見者略同,我雖是一婦人,也知道王莽這樣做必定會給自己招來災禍,這種行為萬萬不可。」但王莽又更以各種祥瑞之兆做為天命,自立為帝,並將這些符瑞告訴王政君,王政君大驚。
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王莽篡漢建立新朝,便讓安陽侯王舜去向太后索取玉璽。王政君怒罵:「你們父子一家承蒙漢家之力,才能世世代代都得到富貴,既沒有報答他們,又在他人託孤之時,趁機奪取國家,完全不顧恩義之道。為人如此,真是豬狗不如,天子怎麼會有你們這種兄弟!而且如果你們自以為得到天命而成為新皇帝,想要改變正朔服制,就應該自己做新的玉璽,流傳萬世,為何想要得到這個亡國的不祥玉璽?我不過是個漢家的老寡婦,隨時都可能會死去,所以想要拿這顆玉璽陪葬,你們終究是得不到的!」王政君隨即痛哭流涕起來,旁人也跟著垂泣。
王舜雖感到悲哀,但過了許久還是說:「臣等已經無話可說了,但王莽仍然一定要拿到傳國玉璽,太皇太后您能到死都不拿出來嗎?」王政君知道王莽是要威脅她,便將傳國玉璽取出、砸到地上給王舜,為此傳國玉璽還崩碎了一角,並說道:「我已經老死了,有你們這樣的兄弟,我們王家今天是要滅族了!」王莽得到玉璽後非常高興,在未央宮為王政君置酒設宴,大肆慶祝。
王莽置酒請王政君到長壽宮。王政君前往,見元帝廟已被廢棄,大驚。她哭著說:「這是漢家的宗廟,皆有神靈存在,是犯了什麼罪讓你毀掉!假設鬼神無知,修廟有什麼用?如果有知,我原本是人家妃妾,怎能辱沒先帝之廟來做為我用食的地方?!」她又私下向左右侍從說:「此人侮慢神靈,怎能長久得到上天保祐!」於是酒會不歡而散。
由此可見,王政君作為一個皇后是及格的,而王莽最終代漢,固然是王政君有了一定的責任。但是若非是當其時的事情基本已成定局,即使是王政君打算力挽狂瀾,恐怕已經為時過晚。
……
而這個世界的王氏家族,則是發跡於被察舉制度推薦入太學的王禁。
在被推舉入位於咸陽新城南部的大學府就讀,王禁因為機緣巧合,得到了當其時化名為張遜的太子嬴遜的友情。雙方得知了對方已經有了子女之後,決定讓其子女結親。
而王禁的女兒,自然則是張嘉師沒有影響到的王政君。這一個情況或許算是一種命運的捉弄……
嬴遜的兒子是後來被稱為秦閔帝嬴奭。
在中國古代的謚號當中,閔並不算是一個惡謚,因為慈仁不壽曰閔。
(齊閔王其實應該被稱之為齊愍王,因為按照謚法當中的劃分,「愍」更加偏向惡謚。因為「在國遭憂曰愍;在國逢艱曰愍;禍亂方作曰愍;使民民悲傷曰愍;使民折傷曰愍;在國連憂曰愍;佐國逢難曰愍;危身奉上曰愍。」所以毫無疑問,一部分史書上稱齊閔王為齊愍王,才是正確的。)
王政君後來與嬴奭成婚,則是同樣也成為了歷代大秦帝國皇室婚姻的又一段佳話。因為王政君很好的扮演了帝國皇后這個角色。
只不過,嬴奭的仁慈以及在某一方面的短視,卻造就了大秦帝國第一個大型外戚家族的出現。
在嬴奭的短暫人生走完之後,王政君雖然認為她的家族勢力似乎有些過於龐大,但是出於一些私心,以及當其時的王氏家族並沒有太不切實際的想法所影響,王政君並沒有採取遏制手段,來阻止後來的王氏家族被誅滅的慘劇發生。
公元10年,被過繼為秦平帝嬴康的嬴秀登基。時年已經十六歲的嬴秀,對於在很多方面已經威脅到大秦帝國皇權的王氏家族,尤其是現任王氏家族的族長王莽,很是忌憚以及痛恨。
而這個時候的王政君,如同張嘉師原來的那個世界歷史上,相當高壽,而且作為嬴秀祖母,嬴秀不得不在很多方面的顧慮下,暫時放鬆對王氏家族實行打擊的想法,而是選擇了隱忍王氏家族的囂張氣焰。
公元13年5月11日,比起張嘉師所知道的王政君,這個世界的王政君壽命還要長幾個月。但是也就是因為這個充當大秦帝國皇室以及王氏家族最為關鍵的調和者的去世,嬴秀為主的大秦帝國皇族以及王氏家族相互之間矛盾頓時激化起來。
而嬴秀當其時除了倚重大秦帝國皇族以及他手下心腹親信的力量之外,還借助了因為王氏家族的崛起而逐漸退隱朝野的張嘉師另外一支嫡系血脈——咸陽張家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