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玄幻] 定秦曲 作者:蒼穹戰狼(連載中)

 
Babcorn 2016-12-14 15:51:10 發表於 玄幻奇幻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949 44077
Babcorn 發表於 2017-3-2 15:24
第四章 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適的(下)

    在張嘉師所在的後世當中,有著一種很有意思的觀點,那就是沒有完全沒用的戰術,有的只是不會將戰術效果發揮出來的人。

    在成為了張嘉師的寄宿靈體之後,白起也能夠讀取張嘉師的記憶,或者是說在一些特定的情況下,不管張嘉師自己是否願意,白起都能夠控制住張嘉師的身體來做一些事情。

    當然,白起並不是那種喜歡鵲巢鳩佔的人,他控制住張嘉師的次數寥寥可數,這些次數更多是張嘉師面對他無法戰勝的敵人或者是極其危急的情況下,白起才會這樣做。

    而按照張嘉師自己的記憶,那就是白起也是控制住他的身體面對這個時代當之無愧的武神——項羽的時候,才不得已而為之的。

    他自己的實力根本不是項羽的對手,這一點是張嘉師自己都無法否認的。而即使是加上白起,也不過是勉強讓對方負傷,而他自己同樣也付出了更大的代價。

    可以說,若非是白起直接控制住他的身體跟對方交手,恐怕接下來的不到百招或者是更短的時間內,他也許會成為這個世界上的項羽的一個功勞記錄。

    而眼下的大秦帝國,同樣也會灰飛煙滅。

    所以經過了幾次被白起控制住他的身體的事情,張嘉師從一開始的不願意,變成了現在的無所謂了。

    而白起彷彿在之後對這樣的事情或者是說白起認為並不需要他這樣做的情況,一直到現在,白起都沒有再次控制住張嘉師的身體。

    但是這不代表白起就會這樣的沉寂下去。

    或者是說,張嘉師根本不希望白白浪費這一位先秦第一戰神的能力。

    只要是關乎於軍事方面的想法,張嘉師若是有無法決定的事情,往往會先詢問白起一番。

    白起也不是有問必答,因為對於白起而言,張嘉師過於依賴他,確實是讓他感覺到有一股興奮,但是這不代表白起就希望看到張嘉師一直都倚重他,因為對於他而言,或者是對於他依舊有著深厚感情的秦國,白起更希望秦國掌握在一個有著自己想法的領導者手上,而非一個傀儡。

    白起很清楚,張嘉師的權力**固然是不高,但是張嘉師跟一個只會聽從他人意見,甚至是一個傀儡是有著根本區別。

    這也是白起在張嘉師遇到的真正的軍事方面的問題,才不吝想法的原因所在。

    ……

    張嘉師並不是沒有想過按照蒙古騎兵的相應編制來打造一支高機動性的輕騎部隊。

    但是白起在知道了張嘉師的這個想法之後,反問張嘉師一句:「輕騎兵缺乏對重裝步兵部隊的衝擊力,也許一支純粹的輕騎兵對於匈奴人而言,是最為合適不過的。但是假如你日後的敵人並不僅僅是匈奴人,甚至是在不利於輕騎作戰的地形下進行攻堅作戰,這將會是一個災難性的噩夢。」

    白起的反問對於張嘉師而言,無疑是當頭一棒。

    而嚴格來說,即使是在匈奴控制區內,不適合大規模的騎兵交戰的場所也可以說是相當多。其中的代表就是蒙古高原延綿的山地丘陵區。

    蒙古高原是後世的地理概念。這個時期並沒有蒙古高原這個觀點。

    而即使是瀚海這個稱呼,最早可考的是《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登臨瀚海。」

    而匈奴人本身也不是發跡於山地,而是在河套及大青山一帶,後始逐步移居漠北。所屬各氏族和部落,彼此間並沒有永久性的盟約關係,只是根據共同的利害關係隨時聚合離散。頭曼創立了匈奴帝國,統一了蒙古高原各突厥部落,與河西走廊吐火羅人、大興安嶺東胡人並立為草原大帝國。

    在後世的地理概念當中,蒙古高原為亞洲內陸高原。

    其東抵大興安嶺,西及阿爾泰山脈,北至薩彥嶺、肯特山、雅布洛諾夫山脈,南界陰山山脈,包括蒙古全部,俄羅斯南部和中國北部部分地區。大部為古老台地,僅西北部多山地,東南部為廣闊的戈壁,中部和東部為大片丘陵。高原面平均海拔1580米,地勢自西向東逐漸降低。年平均降水量約200毫米。冬季是亞洲大陸的冷源之一,最低氣溫可達-45c,夏季最高溫可達30—35c。

    蒙古高原面積約2,600,000平方公里(1,000,000平方哩)。政治上和地理上由戈壁沙漠兩部分構成,北部為獨立的蒙古國(亦稱外蒙古),南部為中國的內蒙古。高原的西北邊界有阿爾泰山脈、唐努烏拉山脈和薩彥嶺,東北邊界為外貝加爾高地,南部為南山山脈,西部為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

    蒙古高原有時被視為周邊山脈間巨大的內陸排水盆地,有札布汗河、色楞格河和克魯倫河流經。境內有戈壁沙漠、只長矮草的干曠草原和海拔915~1,525公尺的山地。最高點為阿爾泰山脈的蒙赫海爾汗山,海拔4,362公尺。

    內蒙古高原是蒙古高原的一部分。位於陰山山脈之北,大興安嶺以西,北至國界,西至東經106°附近。介於北緯40°20′~50°50′,東經106°~121°40′。面積約34萬平方公里。行政區劃包括呼倫貝爾盟西部,錫林郭勒盟大部,烏蘭察布盟和巴彥淖爾盟的北部。廣義的內蒙古高原還包括陰山以南的鄂爾多斯高原和賀蘭山以西的阿拉善高原。

    內蒙古高原一般海拔1000~1200米,南高北低,北部形成東西向低地,最低海拔降至600米左右,在中蒙邊境一帶是斷續相連的乾燥剝蝕殘丘,相對高度約百米。較大河流有色楞格河、克魯倫河、鄂嫩河-石勒喀河、海拉爾河-額爾古納河-黑龍江等。較大湖泊有烏布蘇諾爾湖、庫蘇泊、吉爾吉斯湖、哈臘烏斯湖和哈臘湖。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嚴寒漫長,夏季炎熱短暫,降水稀少,以牧業為主。高原地面坦蕩完整,起伏和緩,古剝蝕夷平面顯著,風沙廣佈,古有「瀚海」之稱。

    地質上古生代末期華力西運動使蒙古地槽褶皺隆起,燕山運動只發生廣泛而和緩的撓曲和斷裂。喜馬拉雅運動和新構造運動使高原普遍抬升,並有大規模的玄武岩噴溢,填充了低窪處形成熔岩台地,廣佈於高原東部,台地呈階梯狀,檯面略有起伏。高原上普遍存有5級夷平面,形成層狀高原。

    燕山運動撓曲下陷地區,第三系湖相沉積層堆積甚厚,擴大了平地面範圍。新生代以來,氣候雖有冷溫乾濕的交替,但均屬半乾旱和乾旱氣候,高原面分割輕微,過去形成的剝蝕夷平面大部得以形成平坦而較完整的高原。內蒙古高原戈壁、沙漠、沙地依次從西北向東南略呈弧形分佈:高原西北部邊緣為礫質戈壁,往東南為砂質戈壁,高原中部和東南部為伏沙和明沙。伏沙帶分佈於陰山北麓和大興安嶺西麓,呈弧形斷續相連;明沙主要有巴音戈壁沙漠,海裡斯沙漠、白音察乾沙漠、渾善達克沙地、烏珠穆沁沙地、呼倫貝爾沙地等。

    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降雨量約200毫米(8吋)。最熱的月份和最冷的月份平均氣溫相差極大。如蒙古首都烏蘭巴托1月份平均氣溫為-31c,而7月份平均氣溫則達16c。

    冬季寒冷而漫長,全年最冷的一月,當地平均氣溫在-30c至-15c,最低氣溫甚至可以達到-40c,並伴有大風雪;春季和秋季短促,並常有突發性天氣變化,如在秋季,蒙古剛才還是秋高氣爽,霎時便狂風大作,飛沙走石,有時甚至會突降大雪。蒙古的夏季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紫外線強烈,最高溫度可達35c。風大,天氣變化快是蒙古氣候的最大特點。

    蒙古高原上較大河流有色楞格河、克魯倫河、鄂嫩河-石勒喀河、海拉爾河-額爾古納河-黑龍江等。較大湖泊有烏布蘇諾爾湖、庫蘇泊、吉爾吉斯湖、哈臘烏斯湖和哈臘湖。蒙古高原多為河流發源地,河水長且水量小,航運價值和水能都很低。內流河多為時令河,夏季為汛期。

    ……

    而由於蒙古高原的山地丘陵區的存在,這也導致了一個經典戰例的出現,那就是李陵的重裝騎馬部隊固守山嶺,成功給予匈奴人一定的殺傷。

    而同樣存在這一個問題的,則是相對於蒙古高原而言,位於原來西羌控制區的青海高原,同樣不適合騎兵部隊的發揮。

    或者是說,秦帝國以平原馬種為主的騎兵部隊,在青海高原是很難發揮出作用的同時,甚至有可能會出現大量的非戰鬥減員。

    青海高原地處「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東北部,是我國最著名的三大江河——黃河、長江和瀾滄江的發源地。這裡的高山大川間河流密佈,湖泊與沼澤眾多,是國內海拔最高、濕地面積最大、分佈最為集中的地區之一。高原上空氣比較乾燥、稀薄,太陽輻射比較強,地形複雜多變,降雨比較少。

    在後世,青海高原有確切證據的地質歷史可以追溯到距今4-5億年前的奧陶紀,其後青海地區各部分曾有過不同資料的地殼升降,或為海水淹沒,或為陸地。到2.8億年前,現在的青海高原是波濤洶湧的遼闊海洋。

    這片海域橫貫現在歐亞大陸的南部地區,與北非、南歐、西亞和東南亞的海域溝通,稱為「特提斯海」、或「古地中海」,當時特提斯海地區的氣候溫暖,成為海洋動、植物發育繁盛的地域。其南北兩側是已被分裂開的原始古陸,南邊稱岡瓦納大陸,包括現在的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亞、南極洲和南次亞大陸;北邊的大陸稱為歐亞大陸,也稱勞亞大陸,包括現在的歐洲、亞洲和北美洲。

    2.4億年前,由於板塊運動,分離出來的印度板塊以較快的速度向北移動、擠壓,其北部發生了強烈的褶皺斷裂和抬升,促使崑崙山和可可西里地區隆生為陸地,隨著印度板塊繼續向北插入古洋殼下,並推動著洋殼不斷發生斷裂。

    約在2.1億年前,特提斯海北部再次進入構造活躍期,北羌塘地區、喀喇崑崙山、唐古拉山、橫斷山脈脫離了海浸;到了距今8000萬前,印度板塊繼續向北漂移,又一次引起了強烈的構造運動。岡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地區急劇上升,藏北地區和部分藏南地區也脫離海洋成為陸地。整個地勢寬展舒緩,河流縱橫,湖泊密佈,其間有廣闊的平原,氣候濕潤,叢林茂盛。高原的地貌格局基本形成。

    地質學上把這段高原崛起的構造運動稱為喜馬拉雅運動。青藏高原的抬升過程不是勻速的運動,不是一次性的猛增,而是經歷了幾個不同的上升階段。每次抬升都使高原地貌得以演進。距今一萬年前,高原抬升速度更快,以平均每年7釐米速度上升,使之成為當今地球上的「世界屋脊」。

    青藏高原的周圍有許多山脈,它們大多數呈從西北向東南的走向,相對於高原外的地面他們陡然而起,上升很多,其中南部的喜馬拉雅山脈中的許多山峰名列世界上前十位,特別珠穆朗瑪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同時高原內部除平原外還有許多山峰,高度懸殊。高原上還有很多冰川、高山湖泊和高山沼澤。亞洲許多主要河流的源頭在這裡。

    由於其高度,青海高原的空氣比較乾燥,稀薄,太陽輻射比較強,氣溫比較低。由於其地形的複雜和多變,青海高原上氣候本身也隨地區的不同而變化很大。總的來說高原上降雨比較少。

    青海高原本身也是影響地球氣候的一個重要因素。古生物學和地質學的考察表面,青海高原的隆起使全球的氣候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作為一個高大的阻風屏,它有效地將北方大陸的寒冷空氣阻擋住了,使它們不能進入南亞。同時喜馬拉雅山脈阻擋了南方溫暖潮濕的空氣北進,是造成南亞雨季的一個重要因素。

    ……

    而在山地作戰當中,步兵是最能夠發揮出戰鬥力的兵種。

    但是在很多方面而言,白起自己都相當認同一點,那就是在平原地區的步兵在高海拔地區的山地作戰當中,還是有很多制約的。

    他認為張嘉師若是有必要的話,應該招募一些西羌民族的人員,組成一支步兵部隊,用在山地地形的戰鬥。

    而白起不知道的是,他這個想法在後世確實是被實現了,只不過實現這個想法的人以及兵力來源的民族,都是白起無法詳細得知的。

    英國廓爾喀部隊是由來自尼泊爾山區的廓爾喀人及英國陸軍聯合組成。這樣的組合雖然令人不解,但這支充滿神奇色彩部隊卻以其紀律嚴明,英勇善戰而聞名於世。1813年及1816年,英**隊在印度曾和廓爾喀人發生過兩次小規模的戰鬥,雖然英國最終贏得了勝利,但廓爾喀人的戰鬥力卻給英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815年,英**隊的編制中有了第一支由廓爾喀人組成的戰鬥營。從此,廓爾喀人在英軍中服役的傳統延續至今。

    在英控印度期間,駐印軍分成兩部分:其一是傳統的英國團隊,出於殖民者的優越感,拒絕任何土著士兵;其次是由印度人、錫克人、廓爾喀人等組成的本土軍隊,其高級軍官由英國人擔任。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在印英軍兵力保持在48個營步兵、4個團騎兵及一支炮兵;本土部隊人數基本是英軍的3-4倍。

    由於1857年印度民族起義造成的裂痕,兩支隊伍之間的關係並不和諧。在這種背景下,一戰中為英國戰至最後一息的廓爾喀人,戰後儘管在軍事編制上並未有任何變化,但無論是從軍事角度,還是出於公眾的喜愛,他們都獲得了相當程度的讚譽與推崇。

    與之相應的是,大批青年軍官嚮往在廓爾喀部隊服役,在他們看來,這可以保證自己可以在比較「體面」的任務露臉。還有一些人是因為家族的影響:其父輩曾為廓爾喀軍官。沒有跡象表明廓爾喀軍官的子孫會受到關照,但子承父業的傳統確實一直存在。
Babcorn 發表於 2017-3-2 15:24
第五章 軍政府體系(上)

    除了在軍事方面的相應制度,張嘉師沒有去做出更大的改變,而是基本上以遼東軍自身的框架進行相應的修補。

    這一點事實上也算是一種改變,但是這可以說是張嘉師在眼下不得不這樣做的一個抉擇。

    固然,後世的一些制度相對而言,比起秦帝國要有一定的先進性。但是正所謂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適的。

    張嘉師對於這一點原本也沒有太大的想法,只不過在執掌地區軍政到眼下攝政大秦帝國一應軍政事務多年的張嘉師,已經有了非常深刻的想法。

    秦帝國眼下的整體局面雖然不算是千瘡百孔,但是也算是讓張嘉師因為多方面的不順而陷入到焦頭爛額的情況。

    比如說秦帝國眼下的民政,依靠遼東,關中,四川盆地以及逐漸恢復生產的河北平原等地的生產力,已經算是相對於戰亂期間,有著很大的起色。

    但是不得不說一句,眼下的張嘉師認為現在的秦帝國事實上與後世的一個概念是沒有太多的本質區別。

    這個概念就是軍政府。

    ……

    在後世,軍政府又被稱為軍事專政,這是指一個國家的政治權力由軍隊所擁有。絕大部分軍政府,均是通過政變而建立起來的。

    軍政府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實施軍事法律,或宣佈永久性緊急狀態。在一般情況下,軍政府的大部分人員均來自軍隊之內的軍人。有些軍政府會吸納一些文職官員,但軍事統帥仍然掌握著最高權力。軍政府會標榜自己無黨派,並指責文職政治家**。然而,軍政府的統治,通常都是**獨裁。

    軍政府在某個意義上是後世的一個政體概念。但是嚴格來說,軍政府這種政體模式在算得上是相當歷史悠久的。

    而騎士國則是一種軍政府概念的國家制度。

    騎士團的雛型出現於第一次十字軍東征尚未開始的1070年左右,它的任務是進行一些「慈善「工作,比如保護來「聖地「朝聖的西方基督徒,供給朝聖者食宿,醫治生病的基督徒等等,故得此名。它的成員是以耶路撒冷的「聖約翰聖殿「為中心而聚集起來的,故又稱為「約翰騎士團「。

    但是,第一次十字軍遠征結束後,醫院騎士團的宗旨開始發生變化,他們的首領決定:一部分教友繼續為飢餓和染病的朝聖者從事慈善工作,但其中心任務是建立一支訓練有素、紀律嚴明的騎士軍,從而逐步變成了純粹的封建騎士軍事團體,並在巴勒斯坦地區存在了將近200年。其服裝是綴有白色十字架的黑色外套,後來又改為紅色外套。

    14世紀初,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進逼之下,騎士團不得不於1310年移到地中海東部的羅得島。1522年,奧斯曼蘇丹蘇里曼一世為瞭解除進犯歐洲的後顧之憂,大舉進攻羅得島,雖然騎士團只有500多名騎士和6000多名士兵,但他們面對20萬強敵,毫不畏懼,英勇抵抗,進行了整整半年多的頑強防禦戰,雖然最終被迫投降,但土軍卻付出了至少5萬人喪生的慘重代價。蘇里曼一世對騎士團的勇氣頗為讚賞,於是特許這支敵軍在1523年1月1日安全撤離了該島。

    1530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同意把馬耳他島及其附近的戈佐島交給醫院騎士團管轄。於是,醫院騎士團就在馬耳他島上建立了自己的國家,正式稱為「馬耳他騎士國「。

    此後,醫院騎士團進入了鼎盛時期,船帆上標有馬耳他八角十字的戰船橫行於地中海。18世紀,騎士團的疆域遠達美洲西印度群島的聖克魯瓦。1794年,美國獨立後不久,這個騎士國就很快對它予以承認,並同它建立了外交關係。在當時,馬耳他騎士國比美國還要強大得多呢。

    1798年,拿破崙率領的法**隊在遠征埃及的途中,將騎士團從馬耳他島上趕了出去,騎士團再度淪落天涯,直到1834年才在意大利的羅馬紮了根。此後,它們再度轉向經營慈善事業,一直延續到今天,其名稱也改為「耶路撒冷、羅得島和馬耳他聖約翰軍事護理人員騎士團「。

    而馬耳他騎士國的軍隊就是著名的醫院騎士團。

    在馬耳他騎士國成立之前,醫院騎士團全稱是「耶路撒冷聖約翰醫院騎士團」,又被稱為聖若翰騎士團,成立於1099年,最初是由法國貴族gerard和幾名同伴在耶路撒冷的聖若翰洗者教堂附近的醫院裡成立,主要目的是照料傷患和朝聖者。

    由於朝聖者無私的付出讓醫院修會迅速發展,從1110年起修會同意將分散耶路撒冷的領土的財產,可以交給醫院騎士團。

    1113年,教廷承認他們是獨立的修會,並賜予他們一系列的經濟、政治特權,如無需繳納十一稅,無需接受任何政權的領導,只受教皇節制。

    醫院騎士團的會規以奧思定會的會規為基礎制定。騎士團的成員分為教士、騎士和士官,以及會友或受贈者。騎士團由一位大團長統治,並有教士會議和八位法官協助。其組織和聖殿騎士團十分相似,但對於慈善事業上表現更為顯著。

    耶路撒冷聖約翰醫院騎士團成立時只是一個行善的組織,從1120年才開始作為一個軍事修會進行活動,以武力保護朝聖者免受異教徒攻擊,並發展成為耶路撒冷王國的一支重要軍事力量,對耶路撒冷的政局也有很大的影響力。

    它在耶路撒冷王國擁有7座大的要塞,140多座其它建築。耶路撒冷王國國王鮑德溫四世去世後,當時醫院騎士團的大團長roger?de?moulins反對居伊繼任,可惜沒有成功。後來在1187年哈丁之戰中,醫院騎士團也派出主力參戰,由於指揮上的失誤,包括醫院騎士團、聖殿騎士團在內的基督教軍隊幾乎全軍覆沒,醫院騎士團大團長roger?de?moulins戰死。

    由於巴勒斯坦的基督教王國被阿拉伯人擊敗,1291年,騎士團放棄了巴勒斯坦,前往塞浦路斯,在那兒沒待多久,1309年又撤到羅得島。在羅得島,騎士團用海軍阻止了穆斯林向東地中海地區的擴張。

    當1453年君士坦丁堡落入土耳其人的手裡時,羅得島上的聖若翰騎士團是整個東地中海地區唯一的基督教力量。

    在羅得島的抵抗一直持續到1522年。那一年,蘇萊曼一世指揮20萬軍隊乘坐著400艘戰艦來到羅得島,而島上的騎士團只有7000名士兵,雖然實力對比懸殊,但騎士團依然獨立堅守了6個月,土耳其軍隊至少有5萬人在戰鬥中喪生。最後騎士團與土耳其人達成協議,騎士團撤出羅得島,前往歐洲。

    在歐洲的7年時間裡,耶路撒冷聖約翰醫院騎士團多次遷徙,居無定所。到1530年,奉教皇克雷芒七世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的命令,醫院騎士團來到馬耳他島,每年象徵性地向西西里王國繳納1馬耳他鷹幣作為租金,在島上騎士團建立了馬耳他騎士團國。

    土耳其人對騎士團的捲土重來顯然很不安,1565年,蘇萊曼一世派出大軍進攻馬耳他。這場大戰一開始和上次在羅得島的大戰很相似:騎士團苦苦支撐,絕大多數城市都被摧毀,騎士團成員有一半戰死。

    就在騎士團眼看要支撐不住時,從西班牙來了一支援軍,戰場局勢頓時扭轉,土耳其軍隊倉惶撤退,損失達到3萬餘人。這次大勝使馬耳他騎士團國獲得了一段時間的和平局面。

    1571年,土耳其人認為海軍發展得差不多了,再次起兵企圖消滅騎士團。不過這次他們敗得更慘:還沒到馬耳他,在海上就遇上了以基督教國家組成,由西班牙王國的無敵艦隊為主力的神聖同盟艦隊於勒班陀海域展開了一場海上會戰,土耳其艦隊幾乎全被擊沉或俘虜。此後馬耳他騎士團國進入鼎盛時期,帆上標有馬耳他八角十字的戰船在地中海橫行無阻。

    耶路撒冷聖約翰醫院騎士團在馬耳他島的統治一直持續到18世紀,1798年6月11日,拿破崙迫使醫院騎士團投降,佔領了馬耳他島,島上騎士團的教堂和修道院被法軍洗劫一空。騎士團的大部分成員前往俄羅斯,在那裡,俄羅斯沙皇保羅一世給予他們以庇護,而騎士團則選舉保羅一世為新的騎士團大團長。

    離開了馬耳他島之後,耶路撒冷聖約翰醫院騎士團就此失去了領土,但作為一個組織仍然存在,雖然騎士團在馬耳他島的主權權利透過1802年亞眠條約的簽訂而得到英、法等國的承認,但騎士團卻從未被允許回到該島。爾後騎士團於1834年在羅馬重建總部,終於再次穩定下來。騎士團的軍事使命已經完結,此後主要從事慈善事業。

    ……

    而在後世,軍政府在c國主要是在辛亥革命之後的軍閥割據情況下形成的。

    辛亥革命時湖北、湖南、雲南、上海等地皆成立軍政府。首建於武昌,稱湖北軍政府,以都督為主官。分司令、軍務、參謀、政事四部。既而又改軍令、參謀、軍務、內政、外交、理財、交通、司法、編輯、教育、實業等部。其他地區軍政府的組織大體相同。

    1911年10月11日上午,武昌全部光復。晚上成立謀略處。在謀略處的主持下,宣佈成立中華民**政府鄂軍都督府(即中華民國湖北軍政府),公佈軍政府檄文和《安民佈告》,宣佈改國號為中華民國,廢除清朝宣統年號。

    從純粹的革命立場看,打著黎元洪招牌的湖北軍政府無疑是一個改良的漸進的機構,這個政府雖然是對清政府宣佈獨立,但由於其主要負責人畢竟都是清廷舊人,其政策無疑具有相當改良性質。就在漢口軍政分府成立的當天,湖北都督府向全國發出通電,宣告武漢光復。

    大約為了遏制漢口軍政分府的牽制,湖北都督府還致電黃興、宋教仁,請他們速來湖北共襄盛舉;並同時致電正在海外的孫中山迅速回國主持大計。湖北軍政府儼然以中國政治的新中心自居。

    只是這種情形並沒有持續很久。1911年10月14日,革命黨人譚人鳳、居正從上海趕來了。而且他們在16日別出心裁地為黎元洪舉行了一場規模宏大的授權儀式,以此表明黎元洪權力來源合法性,湖北軍政府的革命性越來越濃。及至黃興抵達武昌,湖北軍政府儼然變成了革命黨的總部。

    湖北軍政府既是中華民國第一個省級軍政府,同時又代行中央軍政府的職責,在近二個多月中實踐上扮演了中華民**政府的角色。

    1918年7月5日,伍廷芳、唐繼堯、陸榮廷、岑春煊、林葆懷在廣州就任軍政府總裁,宣佈中華民**政府組成。

    5月4日,非常時期國會在桂系、滇系軍閥的操縱下,根據軍政府組織法修正案,於20日進行了總裁選舉。選出孫中山、唐紹儀、伍廷芳、唐繼堯、陸榮廷、岑春煊、林葆懷7人為總裁。但得票最高的孫中山拒不就任,唐紹儀亦沒有就職。

    6月5日,軍政府政務會議推舉岑春煊擔任主席總裁。

    7月3日,岑春煊由上海抵廣州,與滇、桂系大員商議重組廣州軍政府。7月5日,7位當選總裁的其中5人,發表軍政府成立文告。非常國會的部分議員相繼致電孫中山,請其速回粵就職。

    次年7月,改為總裁製。九年再建軍政府。十年5月5日,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軍政府時期結束。

    民國十六年至十七年張作霖在北京亦組織軍政府。1927年6月16日張作霖在北京建立軍政府,正式名稱為中華民**政府。張作霖自任中華民國安國陸海軍大元帥,是北洋政府最後一個掌權者,總理潘復是北洋政府最後一個國務總理。

    同時發表了9個部的總長名單,並發布了軍政府的「組織令」,組成了「安**政府」。1927年6月20日,內閣組成:潘復為總理、王蔭泰為外交部總長、何豐林為軍事部總長、沈瑞麟為內政部總長、閻澤溥為財政部總長、姚震為司法部總長、張景惠為實業部總長、劉尚清為農工部總長、劉哲為教育部總長、潘復兼任交通部總長。

    安**政府發佈命令,規定「大元帥統率中華民國陸海軍」,「行使統治權」,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遺留下來的憲法和國會消失得連一點影子也沒有。

    ………………………………………分割線………………………………………………

    相對於人員較為充足,並且有著相應基礎,充實的國力的秦國在橫掃六國之後的地方治理上,張嘉師麾下的班子,在很多方面而言,無疑是算得上是力有不逮。
Babcorn 發表於 2017-3-2 15:24
第六章 軍政府體系(中)

    在張嘉師在後世所接收到的教育當中,軍政府概念跟獨裁有著很密切的關係。

    但是嚴格來說,在穿越到大秦帝國之後,張嘉師很清楚一點,那就是這個時期的大秦帝國,同樣存在這軍政一體化的這個概念。

    而在邊地的郡守的職務安排當中,軍政一體化就是一個最明顯的標誌。

    而事實上,秦帝國的邊地軍政體系若是對應後世的中國王朝的相應歷史名詞,在模式上相對較為接近的則是藩鎮以及節度使。

    而秦帝國的邊地郡守,因為其所在的環境而導致軍政一體,政令軍令同樣集中在郡守一人身上。

    而事實上,在秦末亂世當中,由於戰爭的到來,內地郡縣的郡守縣令的軍事權力也被恢復。其中最為著名的則是三川郡郡守李由率軍防禦亂軍對三川郡的侵攻,最終兵敗身死的情況。

    在平常而言,三川郡的郡守只負責民政,而郡尉則是負責軍事方面的安排佈置。

    ……

    而藩鎮是唐朝軍制的一種必然產物。

    在後世的相應概念當中,唐朝的軍制,顯著的一點是繼承前朝在重要地點設置都督府。睿宗時設節度大使,玄宗時開始擴大節度大使職權,並在邊境設置十節度使,統稱「藩鎮」。由此,形成了所謂的藩鎮雛形。

    唐朝之所以煌煌知名千年,就是它的兼容并包,容納了很多的異族,並且平等對待。這一點,在唐初就已經很明顯。

    但是,凡事都不能一概而論。既然有願意內附的外族人,就一定有狼子野心的人。這也是突厥雖然在太宗、高宗的時候都已經不成氣候了,但是北患仍然嚴重的原因。

    突厥有餘孽,契丹也在崛起。在西南方,雖然對吐蕃的和親有很大的羈系作用,但仍然不能阻擋他的繼續強大,並且擴張的野心。

    唐與吐蕃的緩衝地帶——吐谷渾已經被唐消滅。所以兩者必將會硬碰硬摩擦。明皇好大喜功,邊將無不以拓疆開土來封官發財。由此,邊境的兩邊都沒有安定的意願。所以,在當時談什麼和平可以說純粹是無稽之談。

    厲兵秣馬,備荒備戰可以說是此起彼伏。另一方面,唐玄宗時期,府兵制已完全破壞,開始實行募兵制,這必然會造成兵隨將走,將領擁兵自重。無形中其實已經了藩鎮形成的條件。募兵制的惡性發展形成了藩鎮割據。

    大唐一方面可以進行中亞的與大食的戰爭,卻也不得不防範身邊外族的入侵。明皇大量擴充防戍軍鎮,藩鎮節度使掌握地方兵權,是唐政府對遊牧民族騎兵實行軍事防禦的需要;藩鎮節度使掌握地方財政大權,是唐政府緩解財政壓力,解決邊防駐軍後勤的需要;藩鎮節度使擁有轄區數州的行政權,是更有效地執行軍事防禦任務的需要。

    總之,藩鎮節度使是唐軍事戰略變革需要的產物。

    唐初時道相當於現代的軍區,長官為大都督(戰時出征稱大總管),又以守捉、軍、城、鎮作為不同等級的邊防軍分區,其長官稱為「使「,有時一部分都督以欽差身份持節上任。

    至睿宗景雲二年以節度使為固定官職取代「使「時仍只有統兵權。

    玄宗時沿邊以數州為一鎮設九節度使、一經略使,藩鎮既指節度使及所部軍隊,首長由重臣出任,賜雙旌雙節、攬軍政大權。

    十鎮共擁兵486900人:安西節度使管理西域,兵力約24000。

    北庭節度使今吐魯番防禦突騎施、堅昆,兵力約20000。

    河西節度使隔離吐蕃、突厥,兵力約73000。

    朔方節度使防禦突厥,兵力約64700。

    隴右節度使防禦吐蕃,兵力約75000。

    劍南節度使防禦吐蕃、綏靖南夷,兵力約39000。

    嶺南五府經略使綏靖南夷,兵力約15400。

    河東節度使今山西太原防禦突厥,兵力約55000。

    范陽節度使今北京防禦契丹、奚,兵力約91400。

    平盧節度使今遼寧錦州招撫室韋、靺鞨,兵力約37500。

    藩鎮軍中按兵源分有以前分番服役的健兒、罷諸州團練使後新組建的團結兵和地方鄉兵;按構成劃分有只領的外鎮兵、屬下州的郡兵、屯於藩鎮帥府內宅的內院兵;最重要的是牙兵,又稱衙兵,藩鎮之最親兵,極為精銳,負責保衛衙城和藩帥,是藩鎮軍的核心力量。

    節度使權限過大,亦有身兼數鎮者,終至釀成安史之亂。亂平後,以前為平叛新設的和歸附的藩鎮林立,兵將久鎮一處導致節度使出現世襲現象、尾大不掉,朝廷無力節制;而一些忠於王事的藩鎮因宦官監軍掣肘、國家糧秣不及時也倍受箝制。

    在經歷了安史之亂後,唐朝陷入了藩鎮割據的局面。中央權力削弱,藩鎮越來越強,幾乎協同對抗中央。衝在最前面的藩鎮,叫做「河朔三鎮」,這三個藩鎮是成德軍、魏博軍、盧龍軍。唐朝為了籠絡河北降將,先後任命張忠志為成德軍節度使,賜姓名李寶臣,統恆、趙、五州,不久增領冀州,駐恆州,田承嗣為魏、博都防禦使。李懷仙為幽州盧龍節度使,統幽、營、平、薊、媯、檀、莫七州,駐幽州。這些原屬安史的叛將名義上歸順朝廷,實際上並不服從中央,自己署置將吏官員,各握強兵數萬,租賦不上供,形成地方割據勢力。朝廷無力過問。由於這三鎮都在唐朝的河北道,所以被稱為河北三鎮,又稱河朔三鎮。

    三鎮節度使的繼任不由朝廷委派,而是自傳子侄,或由部下悍將奪位。代宗大曆三年,李懷仙為其部下朱希彩、朱泚、朱滔等所殺,三朱相繼為節度使。十四年,田承嗣死,侄田悅承襲,代宗即子承認。

    德宗建中二年正月,李寶臣死,其子惟岳求繼。德宗新即位,很想改變這種狀況,拒絕了這一要求,於是李惟岳、田悅與佔據今山東地區的淄青節度使李正己、據今湖北西北部的山南東道節度使梁崇義等聯兵抗命。

    唐朝派淮西節度使李希烈等率兵討伐。八月,梁崇義兵敗自殺。次年閏正月,李惟岳部將王武俊殺惟岳降朝廷,但因不滿朝廷的報賞,田悅、王武俊和參加征討的幽州節度使朱滔又相互勾結,聯兵反叛。朱、王引兵救田至魏州,十一月築壇同盟,相約稱王:朱滔稱冀王,田悅稱魏王,王武俊稱趙王,又約淄青李納稱齊王,於是亂事進一步擴大。直到興元元年正月唐德宗下詔罪己,重申待河北三鎮如初,才逐漸平息。

    此後,河北三鎮自立節帥成了慣例。

    ……

    而與藩鎮出現情況相對的,則是節度使的權利越來越大,最終難以制約。

    自唐太宗起至唐高宗末年,唐邊境的軍事形勢發生了戰略性的轉變。唐太宗在位時,採用的是主動出擊、外線作戰的戰略方針,以騎兵進行長途奔襲、擊其不備為戰術原則。唐太宗之所以採用這樣的戰略方針和戰術原則,主要是擁有一支比遊牧民族更為精銳的騎兵部隊。

    《新唐書?兵志》明確指出:「秦漢以來,唐馬最盛,天子又銳志武事,遂弱西北蕃。」

    唐太宗去世後,唐周邊軍事態勢發生了重大變化。吐蕃、突厥、奚、契丹等少數民族的騎兵開始不斷襲擾唐邊境地區。面對周邊軍事態勢呈現的這種新特點,變唐太宗時期的軍事進攻戰略為軍事防禦戰略逐漸成為唐統治集團的共識。

    在變唐太宗軍事進攻戰略為軍事防禦戰略思想的指導下,唐政府進行了如下軍事防禦戰略部署:在西部,長壽元年,唐政府在安西四鎮部署了一支軍隊,控制經塔里木通往中亞的商路,防禦吐蕃、突厥的突襲和阿拉伯人的入侵。

    在北部,唐政府在天山北側經伊犁河谷通往中亞的路線上駐紮軍隊,防禦突騎施、黠戛斯和東北突厥的侵犯。在沿關中和河東兩道的北部邊境,唐政府沿黃河北道建立了由常備軍和永久性堡壘構成的防禦體系,以應付東突厥默啜的掠奪。唐玄宗即位後,繼續在易受攻擊的北方和西北邊境,尤其是隴右、河東和東北一帶構築防禦工事。開元五年又在今遼東營州恢復都督府,部署了強大軍事力量。到開元十年,駐守邊疆的軍隊已多達六十餘萬。

    唐所防禦的對手是遊牧或半遊牧民族的強大騎兵部隊。

    在戰爭中,他們往往投入數以萬計的精於騎射的騎兵,急風暴雨而來,風馳電掣而去,忽而搶此、忽而掠彼,飄忽不定。要想在這種不太持久的戰爭中佔據主動,就需要有龐大而且指揮靈活、快速反應的邊防軍隊。於是,唐政府開始改革原來那種被地方政府控制的無數以幾百人為單位的小鎮的軍事部署,駐有集中指揮的龐大集團軍的邊防重鎮便應運而生。

    起初,這種集團軍是由原隸屬於各衛的府兵、臨時徵集起來的新兵組成,統帥則於出征時從正式官員或京師禁軍將領及其部屬中臨時任命。若組成如此規模龐大的集團軍,短期內是難以做到的。

    因為有許多工作如動員、訓練、向前線運兵,軍隊的和裝備等都需要花費時間。待這些工作安排就緒之,敵人早已搶掠後跑得無影無蹤。所以,僅有指揮靈活、反應快速、規模龐大的集團軍還不能完全滿足戰爭的需要,還必須在邊境軍鎮駐守常備軍,時時處處防範來犯之敵。

    儀鳳二年唐政府於關內、河東諸州召募長期服役的健兒駐防於唐蕃邊境西北部的中亞,以時刻防範吐蕃騎兵的突然襲擊,長期服役的健兒開始取代定期輪番防邊的府兵。唐玄宗開元十一年(723),用召募的「長征宿衛」取代了輪番宿衛京師的的府兵。開元二十五年,被征戍邊的士兵又改為「長征健兒」。

    但是,諸邊防重鎮到底各需要多少兵力,中央政府往往並不十分清楚,當政府分配的兵額不足時,各節度使自行就地募兵就成為必然。自開元二十五年以後,各鎮節度使下的軍隊都相繼變成了募兵。募兵的來源相當複雜,其中主要是失去土地的農民和無職業的流浪人、亡命無賴以及走投無路或無依無靠之徒。

    這些士兵一般都終身從軍,兄弟相繼,父子相承,世代以軍旅為家。因為藩鎮節度使掌握著他們的生殺、賞罰、升降等權利,士兵們對藩鎮節度使的依賴性也極強,他們「唯知其將之恩威,而不知有天子。」於是,藩鎮節度使們便逐漸培養起只忠於自己的親兵部隊,擁有了軍權。

    唐邊防駐軍的後勤主要依靠政府,但如此眾多的邊防駐軍的後勤,僅靠政府是遠遠不夠的,若保障後勤,後勤制度就必須進行改革。具體方法是用屯田的收入解決軍隊的部分,以減輕中央政府的財政壓力。

    儀鳳二年,唐政府於現在的甘肅和四川西北部唐蕃邊境建立了屯田組織,隨著常備軍數量的不斷增加,屯田制度在各軍駐地全面展開。

    據《通典》記載,凡天下諸軍州營屯總九百九十二。以「每五十頃為一屯」折合田畝則為四萬九千六百頃。天寶八年,天下屯田收谷一百九十一萬三千九百六十石,而「關內五十六萬三千八百一十石」,居各道之冠。以朔方十萬軍計,每人平均五點六石,朔方節度使的軍糧通過屯田大部分得到瞭解決。

    起初,屯田生產的糧食由中央政府的度支支配,如屢敬德兼管的「營田事宜」,就隸屬於中央戶部。這種制度使常備軍將領不能及時解決自己防區內軍隊的後勤,影響了他們調動、指揮軍隊的權威,削弱了唐軍的戰鬥力。

    如「安西副大都護攝御史大夫四鎮經略安撫使」郭虔瓘「奏請募關中兵一萬人往安西討擊,皆給公乘兼供熟食」。韋湊當時就指出:「凡在丁壯,征行略盡,豈宜更募驍勇,遠資荒服。又一萬徵人行六千里,咸給遞馱熟食,道次州縣,將何以供。秦隴之西戶口漸少,涼州以往,沙磧悠然,遣彼居人,如何取濟」。

    結果是「虔瓘竟無克獲之功」。在這種情況下,唐政府不得不把防區的財政權力轉給各防區的常備軍將領。後來,唐政府又把食鹽資源的管理權交給節度使。開元十五年,朔方節度使兼關內鹽池使。

    據《新唐書》五四《食貨志》載,朔方節度使管內的鹽州、靈州、會州、安北都護府共有十三池。這些鹽池所產之鹽,除一部分上貢朝廷外,一部分用來滿足當地駐軍的需求。

    如胡洛池除「供振武、天德兩軍及營田水運官健」外,剩餘部分則給當地和外地人民。開元時,當政府開徵鹽稅時,鹽稅也就成了節度使的一項重要財政收入。天寶元年,裴寬為範陽節度使,經略河北支度、營田,河北海運使。這樣,藩鎮節度使擁有了更多的財政權。

    …………………………………………分割線………………………………………………

    俗話說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然而從青玉靈書當中很清楚藩鎮危害的張嘉師,最終選擇的是一條幾乎是軍政一體化的政治體制來治理秦帝國。

    他不是不想改變這種方式,而是他發現自己根本沒有更好的辦法改變這個局面,因為他很清楚一點,自己眼下或者是秦帝國自身,並沒有實施其他更好的方式的基礎。
Babcorn 發表於 2017-3-2 15:24
第七章 軍政府體系(下)

    一種政體往往會成為一個有著最大的利益階層以及代表部分少數階層的「庇護者」。

    秦帝國本身也不例外,按照張嘉師自身的理解,秦帝國本身就是一種農民階層作為最大代表(畢竟其兵源來源主要是農戶階級),而一些成為耕戰制度的得益者的存在則是作為少數階層的代表而成功的耕戰體制。

    秦帝國的軍功爵位制度是這一方面最為明顯的。

    當然,這不是說秦帝國並非沒有貴族階層,恰好相反的是這些貴族階層在很大層面上由於自身的能力較為出眾,而家族力量也有所幫助的情況下,往往會更快走上一條捷徑。

    張嘉師自身雖然在穿越之處不名一文,但是在被始皇帝看重並且有著刻意扶持的方式下,他迅速崛起成為了代表一個王室利益的人員,並且成功延續秦帝國宗室對於天下以及秦帝國的控制權。

    也許在一些方面而言,作為始皇帝外孫的嬴珣有些名不正言不順,但是在作為王室代表的嬴子嬰這個近支人物代表失敗,而其他遠支的秦帝國宗室根本沒有足夠力量對抗張嘉師所領導的新興勢力。

    在這麼一個情況下,即使是沒有始皇帝的遺詔,張嘉師自己想要成為秦帝國的掌控者,只不過是更血腥一些手段之下的必然。

    而始皇帝遺詔的出現,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張嘉師真的打算血洗大秦宗室派系當中的反對派的結果出現。

    張嘉師自己也許不會主動去這麼做,但是不代表陳平等人不會為了自己的功勛,青史留名之類的想法,刻意引導張嘉師向這些事實上沒有足夠力量,同時心懷不服的宗室們,舉起屠刀。

    因為想要成為既得利益者,那麼對於過往的既得利益階層而言,等待著他們的結果往往是相當血腥的,

    而事實上,秦末農民起義與其說是一直以反對秦帝國的殘暴統治作為幌子,還不如說是故舊六國貴族乘機對秦帝國進行規模更大的顛覆。

    很可惜的是,他們失敗了,在張嘉師的軍事打擊下,多次遭受到決定性失敗的六國餘孽們,再次品嚐了失敗的苦果。

    但是他們留給張嘉師的,同樣是一個讓張嘉師無可奈何的爛攤子。

    而這個爛攤子,張嘉師認為最為要命的地方,是他並沒有足夠而能力對應的治理人員,對千瘡百孔的收復區域的重建工作進行有利方面的指導。

    在很大一個程度上,張嘉師以及亂軍,叛軍們的作戰,相應的人員處理手段,都是造成了這個局面出現的最大主因。

    秦帝國本身有著相當充足的官吏,但是在戰亂當中,這些官吏幾乎是可以說十去七八,剩下的要麼是曾經反對秦帝國,僥倖生還而隱藏與民間,要麼則是在張嘉師麾下繼續發揮餘熱。

    而即使是算上張嘉師麾下收攏的一些算得上是識相的叛軍或者是六國餘孽,比如說張良,李左車等,張嘉師依舊是發現自己麾下的官吏根本不夠用。

    所以在這一個前提下,依靠軍官治理地方是張嘉師不得不去做的事情。

    要不然,很多事情張嘉師就算是想要加大力度完成,恐怕都沒有幾個人會願意按照張嘉師的想法去做。

    這一點對於張嘉師而言,是非常致命的,畢竟即使是現在,秦帝國已經將面對匈奴人的戰爭作為重點中的重點來對待,但是這不代表張嘉師就不管地方政務。

    張嘉師無法面對後院再次起火以及匈奴人大舉入侵的兩難境地。

    在這麼一個環境下,依靠軍人的鐵血手段來治理地方,雖然也有可能會出現亂子,但是毫無疑問的是,也許好處會更加多。

    張嘉師不是不知道軍政府體系的缺陷,甚至是可以說軍政府的體制相對而言要比起士族為主的體制要有更大的弊端。

    因為若是士族為亂,軍隊相對較為穩定的話,那麼張嘉師還可以憑藉軍方的力量來平定士族的叛亂。但是若是反過來的話,張嘉師還真的無法指望即使是忠誠於他的士族來平定軍方的亂局。

    就以兩個例子而言,這樣的事情未必是張嘉師杞人憂天。

    ………………………………………………分割線…………………………………………

    第一個例子是王敦之亂。

    王敦之亂,又稱王敦之叛,是東晉初年發生的一場動亂,爆發於晉元帝永昌元年,結束於明帝太寧二年。由出身琅琊王氏的權臣王敦所發動,以誅劉隗為名進攻建康,並擊敗朝廷軍隊。

    王敦之後自任丞相,誅殺周顗等人,並在武昌遙控朝廷。

    晉元帝死後,明帝繼位,王敦意圖奪位,但明帝已準備反擊王敦。同時王敦亦患病,面對明帝的討伐,只得由兄長王含與部下將領錢鳳等領軍與朝廷軍隊作戰,但最終失敗。王敦亦在戰事期間病逝。

    王敦與堂弟王導都是東晉的開國功臣,當日仍是琅邪王的晉元帝司馬睿初鎮建康時仍沒有威望,江南士族以至平民都無人理會他,王導與王敦則為他建立威望,建立起在南方較安定地方的一個朝廷。王導主掌政策事務,而王敦則掌握軍事力量,對東晉建立有極大的貢獻,當時的人更稱「王與馬,共天下。」可見王氏的地位和影響力。

    但東晉建立後,司馬睿希望減弱琅琊王氏的影響力,於是提拔劉隗、刁協等其他士族人士,用以制衡王氏勢力。司馬睿亦忌憚掌握軍事大權的王敦,亦疏遠了曾經極力扶持自己的王導。

    同時,王敦亦漸見專擅,如自行選置屬下州郡官員,自行加任割據險處的何欽為將軍,更意圖安插親信任州刺史。這些事都讓司馬睿感到厭惡,而王敦亦對司馬睿的反抗行為大為不快。

    同時,受司馬睿重用的劉隗亦不喜歡見到王氏的坐大,要求司馬睿削弱王敦,並提議以宗室司馬承任湘州刺史,出鎮湘州,後王敦寫信勸劉隗與他修好,劉隗亦拒絕。

    司馬睿亦為防備王敦,讓劉隗和戴淵以防備北方胡人為名領兵出鎮,這都令王敦十分憤怒。太興四年豫州刺史祖逖病逝,令王敦以為再無人可以在軍事上威脅他,最終決意舉兵動亂。

    在擊敗了忠於晉元帝的軍隊之後,王敦兵逼建康城,出於無奈下,晉元帝司馬睿命令百宮到石頭城見王敦。及後任命王敦為丞相、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江州牧、封武昌郡公;王敦假意辭讓。

    及攻破建康,王敦責備說:「不聽我的話,幾乎滅族。「王導仍然不理睬,王敦沒辦法。王敦見太子為人勇敢而有略,朝野中人都支持他,王敦於是打算以不孝為名廢了他,以免日後阻礙自己專政,但遭到溫嶠的大力反對,其他人亦同意溫嶠,王敦無法得逞。

    但王敦卻因周顗和戴淵二人有很高的名聲和才能而十分忌憚,將二人殺害。王敦亦更置百官及軍鎮,影響數百人,但決策朝令夕改,只是隨心而作。不久王敦即回到武昌,並遙控朝政。後又自行加領寧、益二州都督。

    甘卓知道王敦得勝並殺害周顗等人後,又得到王敦命台城所發的騶虞幡,聲言害怕他攻擊武昌會逼王敦劫持皇帝,於是決心撤回襄陽。都尉秦康和樂道融勸甘卓分兵截斷彭澤湖口,斷絕王敦在武昌和建康兩批的軍隊的接觸支援,讓王敦士眾自動離散。但甘卓十分堅決,斷然拒絕。

    同時,攻打長沙的魏乂手下捕捉了司馬承派出求援的周該和周崎,魏乂向周崎說王敦已擊敗朝廷軍隊,主掌建康朝政,而甘卓亦已回襄陽,援軍不會再來,要周崎去勸降,瓦解軍心。周崎假意答應但卻和城中人說援軍快到,鼓勵繼續堅守,最終遭到殺害,周該亦被拷問至死。及後魏乂攻擊轉猛,又將王敦送來的朝廷文章射入城內,城內的人知到朝廷戰敗都十分惆悵的惋惜。

    兩軍攻守一百多日後,衡陽太守劉翼戰死,士卒死傷枕藉,最終都被攻破,捕擄司馬承等人,又殺害譙王長史虞悝。魏乂又以檻車送司馬承和舂陵縣令易雄到武昌,王廙受王敦之命在途中殺害司馬承。易雄到武昌後仍然意志高亢,沒有懼色,王敦畏懼他言辭剛正,將他釋放,但王敦不久即派人將他暗殺。

    甘卓到襄陽後,家人都勸他防備王敦,但甘卓不聽,命手下士兵解甲耕作,每聽到防備王敦的諫言都會大怒。襄陽太守周慮受了王敦的密令,假稱湖中有很多魚,要甘卓將手下士兵都派去捕魚。及後周慮領兵在甘卓寢室襲擊甘卓,並將他殺死,斬下頭顱送交王敦,又殺害甘卓的幾名兒子。後王敦任命周撫代替甘卓的位置。

    王敦掌握朝政後,四方的朝貢大多都進了他的府第,同時將相州牧的任命皆由他掌握,所任用的都是他的親信或琅琊王氏的族人。同時又以沈充和錢鳳為謀主,二人的計謀都會聽從。又任用諸葛瑤、鄧岳、周撫、李恆、謝雍等人,更縱容沈充等人胡作非為。王敦堂弟王棱多次勸諫王敦,卻遭到王敦暗殺。同年司馬睿憂憤成疾,最終病死,由太子司馬紹繼位。

    ……

    而另外一個例子則是算在歷史上影響更大的侯景之亂。

    侯景之亂,又稱太清之難,是指中國南北朝時期南朝梁將領侯景發動的武裝叛亂事件。侯景本為東魏叛將,被梁武帝蕭衍所收留,因對梁朝與東魏通好心懷不滿,遂於548年以清君側為名義在壽陽起兵叛亂。

    549年侯景攻佔梁朝都城建康,將梁武帝活活餓死,掌控梁朝軍政大權。侯景起兵後相繼擁立又廢黜蕭正德、蕭綱和蕭棟三個傀儡皇帝,最後於551年自立為帝,國號漢。

    梁湘東王蕭繹在肅清其他宗室勢力後,派徐文盛、王僧辯討伐侯景,戰局逐漸扭轉;駐守嶺南的陳霸先北上與王僧辯會師,於552年收復建康。侯景乘船出逃,被部下殺死,叛亂終於平息。

    侯景之亂後,江南地區的社會經濟遭到毀滅性的破壞,加劇了南弱北強的形勢。士族門閥在侯景之亂中不僅充分暴露了腐朽無能,而且受到了極其沉重的打擊,從而大大加速了南朝士族的衰亡。

    出身江南寒人的陳霸先趁勢崛起,在亂後5年取代梁朝,建立陳朝。北朝的兩國尤其是西魏利用侯景之亂的機會吞併大片南朝土地,國力陡增,為隋朝統一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後世認為,侯景之亂除了對江東社會的變遷有劃時代的意義以外,也牽動著整個中國的局勢,使後三國的格局發生巨大變化。侯景之亂使南朝一蹶不振,加劇了南弱北強的形勢,北方兩國都成為這次變亂的受益者。

    因此,三國之間的均勢被打破,極大拉近南北統一的時間。其中西魏利用侯景之亂,國力得到最充分的擴充。侯景之亂中,被蕭繹所排擠的梁武帝之孫蕭詧稱臣西魏,宇文泰趁機派楊忠等將領掠奪梁土。

    550年西魏破柳仲禮,攻佔漢東;552年取劍北之地;553年佔領巴蜀;554年陷江陵,殺蕭繹,一度攻入江南湘州,其疆域擴充一倍以上。除了領土的擴張,侯景之亂給西魏及其後繼的北周帶來的紅利還有經濟實力的增強、戰略地位的提升、外交環境的改善等,從而國力陡增,由一個貧弱之國迅速具備了統一中國的實力。

    與此同時,東魏及其後繼的北齊雖然也從侯景之亂中獲得一些利益,如攻佔了南朝江淮之地,但由於內外局勢的掣肘,其所得遠不如西魏及北周,後來北齊欲借助扶植蕭淵明繼位來染指江南,但被陳霸先粉碎,不久後由於皇室***朝政**,北齊被北周所滅。

    另外,侯景之亂造成南北人員流動頻繁,南北各自皇統的神聖性也被稀釋,客觀上促進了南北社會心理的認同。總而言之,侯景之亂改變了南北朝的格局,使西魏及北週一躍而成為後三國中最強大的國家,為隋朝統一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張嘉師真的不希望自己的努力會因為「歷史的輪迴」而化為烏有,張嘉師知道,軍政府格局是一個大一統王朝必然需要避免出現的存在,所以在張嘉師的內心中,他下定了一個決心,那就是在情況許可的前提下,他會儘可能的避免這個有些苗頭的趨勢,消滅在萌芽之中。
Babcorn 發表於 2017-3-2 15:25
第八章 新興世家(上)

    李勉,原本作為蜀郡李家的一個年輕翹楚,在蜀郡李家決定歸順張嘉師麾下之後,護送其姐李氏進入關中與張嘉師成親之後,則是成為了秦軍新一代年輕將領當中的一員名人。

    事實上,即使是與李勉年紀相仿的秦軍軍官當中,在知道了李勉的事蹟之後,一開始想到了李勉迅速成為一個高級將領,很有可能與其姐是張嘉師的妾室有著一定的關係。但是對於理解李勉,或者是認識到李勉的能力的人來說,李勉能夠達到這個位置,更多是合符情理的安排。

    但是李勉並不知道的是,作為他的姐夫,也就是眼下的秦帝國實際上的執掌者張嘉師,他不太願意過早的提拔這個年輕人。

    或者是說他對於李勉自己的身份也有些忌憚。

    因為李勉本身就是一個新興世家的年輕俊傑。

    只不過由於張嘉師自己認識到人手的嚴重缺乏,他只能夠在這方面而言,做一些他並不願意去做,但是不得不去做的安排。

    或者是說,這些新興世家的出現,可以說是一支新興勢力在發展過程中的必然。

    ……

    張嘉師麾下的世家人才事實上並不在少數。

    李左車,李牧的孫子,本身李家就是原來趙國在代郡一地的望族。

    望族,顧名思義就是指有名望的大戶人家。而後來也指帝王貴胄後裔。

    在歷史當中,官員出身望族的記載不在少數:

    《後漢書?朱穆傳》:「臣聞漢家舊典,置侍中、中堂侍各一人,省尚書事,黃門侍郎一人,傳發書奏,皆用姓族。」李賢註:「引用士人有族望者。」

    《北史?朱弁傳》:「弁又為本州大中正,姓族多所降抑,頗為時人所怨。

    《舊五代史?晉書?李專美傳》:「專美之遠祖本出姑臧大房,與清河小房崔氏、北祖第二房盧氏、昭國鄭氏為四望族,皆不以才行相尚,不以軒冕為貴,雖布衣徒步,視公卿蔑如也。男女婚姻,不雜他姓,欲聘其族,厚贈金帛始許焉。唐太宗曾降詔以戒其弊風,終莫能改。其間有未達者,必曰:『姓崔、盧、李、鄭了,余復何求耶?』其達者則邈在天表,復若千里,人罕造其門,浮薄自大,皆此類也。

    《晉書?石季龍載記上》:「鎮遠王擢表雍秦二州望族,自東徙已來,遂在戍役之例,既衣冠華胄,宜蒙優免。從之。」

    宋?秦觀《王儉論》:「自晉以閥閱用人,王謝二氏最為望族,江左以來公卿將相出其門者十七八,子為主婿,女為王妃,布台省而列州郡者不可勝數,亦猶齊之諸田,楚之昭、屈、景氏,皆與國同其休戚者也。」

    清?昭連《嘯亭續錄?德尚書》:「德尚書瑛,姓?通顏覺羅氏,滿洲望族也。」

    而歷史上最早記載的望族體系,是春秋時期的晉國六卿世家:趙氏、韓氏、魏氏、智氏、范氏、中行氏六家。

    晉國六卿即中軍將、中軍佐、上軍將、上軍佐、下軍將、下軍佐,其中中軍將為正卿(上卿),中軍佐為次卿(亞卿),上軍將、上軍佐、下軍將、下軍佐四個則是下卿。

    公元前633年,晉文公在設立三軍六卿制度,將佐主要由狐氏、先氏、郤氏、胥氏、欒氏、范氏、中行氏、智氏、韓氏、趙氏、魏氏等十一個世族所把持,他們按照長逝次補的原則,輪流執政。在晉國內部,卿大夫與卿大夫之間、卿大夫與國君之間相互積極擴張自己的勢力,對外時,六卿又能聯手團結在晉國的大旗下,「尊王攘夷」,抵禦四夷入侵,維護周室王朝,捍衛華夏文明。

    到公元前453年晉陽之戰,韓、趙、魏聯手打敗了晉國的執政大臣智伯,並瓜分了晉國,韓趙魏雖然成為獨立的國家,但最後逐一敗倒在秦國的鐵蹄下,正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晉國是天子的兄弟之國,並一直是周王朝的肱骨,地位顯赫。周平王東遷,晉文侯仇出兵勤王,功在社稷。晉文侯還有個弟弟,名成師,史稱曲沃桓叔,都是在戰爭中生的,仇這個名字確實沒有成師好,當時就有人預言要出亂子。

    前784年,晉穆侯去世,其弟晉殤叔短暫的篡位,又被晉穆侯的長子公子仇奪位,晉文侯在位35年。前745年,文侯子昭侯即位後,時曲沃附近有叛亂,晉昭侯就把叔父成師封到曲沃,這是比首都翼還要大的都市,麻煩來了:成師和他的子孫數十年如一日地開始和晉侯爭國君之位,鬥爭極其複雜的殘忍。

    總之,前679年,經過長達67年的內戰,成師的孫子晉武公稱終於消滅了「仇」的子孫,晉國暫告安定,史稱「曲沃代翼」。當時,齊桓公小白已經開始了他的霸業。前677年晉武公死,兒子晉獻公詭諸即位了。詭諸在位期間干的兩件大事——擴張國土與屠殺宗族。

    晉獻公詭諸也許是晉國67年的內鬥形成的慣性吧,晉獻公即位後,即使他想仁慈都難以作到了——他的曾祖父成師的公子、公孫(史稱桓莊之族)也不少,時時想著幹掉詭諸,晉獻公寢不安席、食不甘味。

    於是以士蒍之謀,離間群公子,遂用8年的時間屠殺。本家殺得差不多了,基本上也就沒什麼問題了,但血腥的殺戮慣性使得詭諸不由自主的把毒手伸向了自己的兒子。前672年,即晉獻公五年,「伐驪戎,驪姬、驪姬弟,俱愛幸之。」

    驪姬為了給自己的兒子謀取繼承權,經過姐妹的一系列陰謀奪嫡活動,當然最根本的還是詭諸的殘忍本性,前655年,太子申生被逼死,重耳、夷吾出奔。

    驪姬還使詭諸和晉國的群臣盟誓:都不許接納或者幫助外出的公子。到此,雖然詭諸自以為完全解決了隱患,但他離死也不遠了,身後的事情就由不得他了。

    詭諸的上述做法對晉國的未來有深厚的影響,國君的兒子從此一般不被留在本國,這成了一種制度。這個措施雖然當時起到了穩定內部的作用,但是長遠看來,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紛紛裂變,晉國因為公室的人員和力量極其單薄,各個大家卿大夫不斷坐大。

    但異姓勢力的坐大,晉獻公只是掃清了障礙,真正把他們培育起來的,還是一代霸主晉文公重耳。重耳流亡十九年,身邊的心腹有狐偃、趙衰、顛頡、魏犨、胥臣等都是異氏,這些人也都是他此後重要的依靠對象。

    即使回國後,重用的先軫、欒枝、荀林父等人也大都是異姓。

    這些人都是霸業的建設者,幾十年後,他們的下一代在維護著晉國百年霸業的同時,也在蠶食晉侯的君權,果然在幾百年後,他們的子孫成為晉國宗廟的掘墓人。可以說,從晉文公、晉襄公父子相繼稱霸後,晉國的國政基本掌握在異氏的大臣手中,結果是國君越來越弱,異氏卿族越來越強。

    他們同在一個屋簷下,為了生存,為了爭權,為了奪利,展開了一輪又一輪的競爭。六卿之間親情與仇恨交織、恩義與血腥錯雜,共同譜寫了一部壯烈的歷史詩篇。其間的恩仇故事跌宕起伏,兼併廝殺極其殘酷,精彩程度絕不亞於當時各個國家間的紛紜爭鬥。

    而在這一方面的最為著名的典故,就是趙氏孤兒。

    當然,歷史上的趙武並沒有趙氏孤兒所描述的那種坎坷經歷:

    在晉景公的號召下,平日遭趙氏欺壓的貴族揭竿而起,向趙氏殺去。趙同、趙括猝不及防,慘遭殺害。諸姬憎原、屏之專,向其族舉起屠刀,將這些年為嬴姓所壓制而積累的仇恨發洩出去。一時血染宗廟,趙氏慘遭滅門。

    景公將趙氏的封地剝奪,贈與祁氏,以壯公族。大夥對趙氏深惡痛絕她始料不及。就在大家都在為搆陷趙氏落井下石時,一個重臣站了出來。

    韓獻子感激昔日趙氏養育、知遇之恩,在景公命其攻趙氏時,他毅然頂住強壓,拒不出兵。趙氏覆亡,韓厥忍無可忍,他進宮強諫景公,大膽直言:「趙氏,先賢伯益之後。自中衍以下,嬴姓顯貴。趙衰佐文公、趙盾佐襄公,皆社稷之臣,有大功於晉。奈何一朝獲罪,而絕其嗣?今有功於國者,恐無後於晉!望君侯三思……」

    韓厥的話一定程度點醒了殺紅了眼的景公,景公沉默半晌,自知有些過分:趙衰、趙盾功勛卓著,今以私心滅趙宗,難堵悠悠之口。景公從其請,遂命外甥趙武續嬴姓之嗣,並命祁奚將封地還予趙氏。

    晉景公樹立國君權威,收侈卿的目的已達到,復立趙武。這時的趙武十歲左右。一個未成年的娃娃如何能夠把持這樣室破堂空的家庭?

    趙武年幼,不能持家,內外倚靠趙旃打理,幸趙旃在下宮之難後變得成熟,不再像年輕時張狂跋扈,也失去了跋扈的資本。

    前581年,景公夢魘纏身,夢見厲鬼,憂鬱成病,遂命太子州蒲監國。半年後,晉景公猝死,晉厲公即位。景公末年,趙氏已無足輕重。八卿之中,欒、韓、二郤皆屬公室,二荀為遠支,除掉趙氏之後,晉景公樹立了崇高的威信。晉公族復強。

    厲公年輕,未有政治資歷,對臣下的控制、駕馭力度不如乃父,欒書為政,三郤蔭公室,對外以和為貴,先後與秦、楚締結盟約,後又於麻隧、鄢陵擊敗秦、楚。厲公欲重奪大權,而國內侈卿林立,尤以欒氏、郤氏為首。只有啟用一批忠於國家,反感欒、郤的貴族,厲公才能夠與侈卿逐力。

    而十多年過去,在前566年,知武子將已謀劃完畢的三駕之策在內閣中公佈,悼公慧眼,當即意識到這套對國力消耗巨大的戰略將會在晉楚爭衡中起決定性作用。知伯獲得悼公的高度讚賞,韓獻子為讓智罃一展雄才,請告老。韓厥致仕。晉悼公於6月在綿上舉行閱兵式,各大卿大夫家族成員盡皆到場。悼公立韓起為卿,韓無忌為首席公族大夫。

    經過晉悼公的長期考驗與觀察,趙武在悼公心中已呈現出治世賢臣的形象,毫不掩蓋對趙武的欣賞。

    前560年,正卿知武子及彘恭子雙亡,內閣亟待重組。晉悼公田獵於廬,商榷六卿之安排。由於悼公常以自己的意志控制諸卿的陞遷,大夥也在打聽悼公的意圖……

    這日,悼公於廬圍獵,檢閱部隊。悼公問范宣子:「卿可執政?」士匄推辭:「我之佐中軍,是因瞭解知伯,配合更親密。擇帥,臣不如中行伯。」晉悼公從其所請,命中行獻子將中軍,士匄輔佐他。

    悼公要韓宣子率上軍,韓起力薦趙武:「趙武年長於我,且寬仁重德,我不能比,豈敢居於其上?」這番話或是肺腑之言,或是韓厥的囑託,或是悼公的暗示。悼公又問於欒桓子與魏莊子,欒魘說:「臣不及韓子,韓起尚且謙讓,我豈有不滿?」悼公超拔趙武,從新軍佐一口氣連升五級,躍居上軍將,由韓起充當他的副手。由於荀盈、彘裘年幼,不能參政。悼公壓世卿,取消新軍,將其部眾劃歸欒魘、魏絳統一指揮。

    這次六卿的升降很超乎常規,除開新軍被欒魘、魏絳代領,士匄貪婪而沒有得到悼公的青睞,中行偃卻因長期的兢兢業業而升任元帥。當然,官運最好的就是趙武,從新軍佐一躍為上軍將,連超數人,可謂突飛猛進,官運亨通。

    趙武30出頭,年紀輕輕,卻僅居荀偃、士匄之下。然荀偃迫近暮年,士匄亦年過半百。等待趙武的是一片光明,他與韓起二人承載著晉悼公統治未來半個世紀的寄望,雄才大略的悼公已描繪出其未來維持中原霸權的統治畫面,且框架已然成型,即:悼公坐朝,趙武總理朝政、韓起輔之。悼公高瞻遠矚,已經在為10年後的朝政做準備。

    趙武既將上軍,感激悼公的知遇之恩,報國之心更為磅礴。或是性格因素,趙武從事文職而不善戰。武功方面,他稍顯遜色,在晉國復興霸業的過程中,韓獻子、知武子、魏莊子居功至偉,而趙武則如同一株小荷——才露尖尖角,抑或真是先祖在護佑著他。

    悼公功成名就,齊國又蠢蠢欲動。齊靈公輕佻乖張,攪動東方雞犬不寧,卻對晉國幾乎構不成威脅。

    前558年秋,晉悼公向諸侯下達會盟之令,邀諸侯共商伐齊。騰出雙手的晉悼公要嚴懲齊國,教訓齊靈公。就在悼公準備伐齊之時,突然染病,久治不見好轉。諸卿皆參拜病於**榻的悼公,祈禱國君能夠安康,病情拖了幾個月,未見起色。病勢沉重,晉國的政務都基本暫停。

    入冬後,悼公整日臥於榻上,公子彪侍於側。繁瑣的朝務,還有齊國的挑釁,秦國的窺視,楚國的反撲……人們還期待著悼公能夠再度站起來帶領他們去開創屬於晉國的盛世。

    不久,公子彪為悼公進藥,悼公吃後不久便與世長辭。內侍對外宣佈:晉侯薨逝!晉國大喪,舉國痛哭。荀偃佐公子彪主持喪禮,並發布訃告。

    悼公之死,是晉公室徹底衰敗的起點,後任國君都難以駕馭強悍的六卿。這也是趙武政治生命的巨大轉折點,晉悼公懷揣著偉大的政治理想,卻英年早逝,使趙武、韓起共創大業的抱負遭到沉重打擊,對趙武的傷害不言而喻。在往後的日子,趙武修身、養性、治國、平天下多不順心時,才明白擁有悼公這樣的主上乃是賢臣可遇而不可求的幸福。

    ……

    而在張嘉師的心中,晉悼公的死可以說是晉國公族勢力的最後一根頂樑柱的斷裂,晉國六卿的力量在之後沒有得到足夠的制衡,最終成為了覆滅晉國的最大因素所在。
Babcorn 發表於 2017-3-2 15:26
第八章 新興世家(中)

    張嘉師自己其實也很清楚一點,一個世家大族,名門望族本身就是崛起於微時。

    而哪怕是他自己,同樣也是出身於草莽之間的一個典型。

    但是相對於這一個情況,當一個家族成功崛起之後,若是這個家族能夠直接影響中樞的話,那麼這個家族往往會越來越具備威脅性,甚至是因為一些方面而成為外戚,更加是對中樞權威有著更為直接的影響。

    這一方面的代表,秦帝國之前的諸國的門當戶對的聯姻方式,就出現了很多例子。

    在這其中,作為秦國在戰國時期最為著名的女子,也就是宣太后的家庭情況,就是最為直觀的體現。

    ……

    在歷史上,宣太后的名字並不可考,羋八子的稱呼更多是後世的人將八子這個位置的名頭安在宣太后身上而成的。

    八子是秦、漢皇帝侍妾稱號。

    《漢書?外戚傳》:「漢興,因秦之稱號,……妾皆稱夫人,又有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之號焉。」

    顏師古註:「八、七、祿秩之差也。」

    《史記?秦本紀》:「尊唐八子為唐太后。」

    徐廣曰:「八子者,妾媵之號。」

    在漢代,八子祿秩相當於千石官。

    這麼一個情況就好比是漢文帝時期的竇皇后,史書一般將其稱為竇氏,竇漪房這個名字則是出自唐朝司馬貞的《史記索隱》。

    只不過這個出處張嘉師認為非常不靠譜,因為在史記的記載並沒有明確的名字,為何《史記索隱》有著明確的說法?

    再者,竇漪房的漪房出處是據說是代王宮的一個殿室的名字,而這個殿室很有可能就是竇漪房所居住,所以在史記索隱當中,漪房也成為了竇皇后的名字。

    宣太后是戰國時期秦國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

    秦昭襄王即位之初,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執政期間,攻滅義渠國,一舉滅亡了秦國的西部大患。

    而在這麼一個前提下,有著宣太后鼎力支持的魏冉,作為宣太后異父同母的弟弟,成功成為秦國權臣,有著很大的關係。

    ……

    魏冉從秦惠文王時期起,就任職用事。

    秦武王死後,沒有兒子,所以立武王的弟弟公子稷為國君,是為秦昭王。

    秦昭王的母親原是宮內女官,稱為羋八子,等到秦昭王即位,羋八子才稱為宣太后。

    宣太后並不是武王的生母。武王的母親稱惠文後,死在武王去世之前。

    宣太后有兩個弟弟:她的異父長弟叫魏冉,姓魏,名冉;她的同父弟弟叫羋戎,就是華陽君。

    秦昭王還有兩個同母弟弟:一個叫高陵君,一個叫涇陽君。

    諸多人中,魏冉最為賢能,從惠王、武王時即已任職掌權。武王死後,他的弟弟們爭相繼承王位,只有魏冉有能力物色並擁立了秦昭王。

    秦昭王即位後,便任命魏冉為將軍,衛戍咸陽。他曾經平定了季君公子壯及一些大臣們的叛亂,並且把武王后驅逐到魏國,秦昭王的那些兄弟中有圖謀不軌的全部誅滅,魏冉的聲威一時震動秦國。當時秦昭王年紀還輕,宣太后親自主持朝政,讓魏冉執掌大權。

    秦昭王七年,樗裡疾去世,秦國派涇陽君到齊國作人質。趙國人樓緩來秦國任相,這對趙國顯然不利,於是趙國派仇液到秦國遊說,請求讓魏冉擔任秦相。

    仇液即將上路,他的門客宋公對仇液說:「假如秦王不聽從您的勸說,樓緩必定怨恨您。您不如對樓緩說『請為您打算,我勸說秦王任用魏冉為相將會有所保留。』

    秦王見趙國使者請求任用魏冉並不急切,必感奇怪,將會不聽從您的勸說。您這麼說了,如果事情不成功,秦王乃用樓緩為相,您會得到樓緩的好感;如果事情成功了,秦王任用魏冉為相,那麼魏冉當然會感激您了。

    於是,仇液聽從了宋公的意見。秦國果然免掉了樓緩,魏冉做了丞相。

    秦昭王十四年,魏冉舉用白起為將軍,派他代替向壽領兵攻打韓國和魏國,在伊闕戰敗了他們,斬首二十四萬人,俘虜了魏將公孫喜。

    秦昭王十五年,又奪取了楚國的宛、葉兩座城邑。此後,魏冉託病免職,秦王任用客卿壽燭為丞相。第二年,壽燭免職,又起用魏冉任丞相,於是賜封魏冉於穰地,後來又加封陶邑,稱為穰侯。魏冉受封的第四年,擔任秦國將領進攻魏國。魏國被迫獻出河東方圓四百里的土地。其後,又佔領了魏國的河內地區,奪取了大小城邑六十餘座。

    秦昭王十九年,由魏冉操持,秦昭王自稱西帝,尊齊湣王為東帝。

    過了一個多月,呂禮又來到秦國,齊、秦兩國國君取消了帝號仍舊稱王。

    魏冉再度任秦國丞相後,第六年上便免職了。免職後二年,第三次出任秦國丞相。在第四年時,派白起攻取了楚國的郢都,秦國設置了南郡。於是賜封白起為武安君。白起,是魏冉所舉薦的將軍,兩人關係很好。

    當時,魏冉私家的豪富,超過了王室。

    魏冉並非是無能之輩,相反,魏冉能夠多次復相並且能夠讓秦國人只知道魏冉不知道有秦王,其能力可見一斑。

    秦昭王三十二年,魏冉與白起、客卿胡陽再次攻打趙國、韓國和魏國,在華陽城下,大敗芒卯,斬首十萬人,奪取了魏國的卷、蔡陽、長社,趙國的觀津。接著又把觀津還給了趙國,並且給趙國增加了兵力,讓趙去攻打齊國。

    齊襄王懼怕被伐,就讓蘇代替齊國暗地裡送給魏冉一封信說:

    「我聽來往人們傳說『秦國將要給趙國增援四萬士兵來攻打齊國』,我私下一定對我們國君說『秦王精明而諳熟謀略,魏冉機智而精通軍事,一定不會這麼做』。為什麼這麼說呢?韓、趙、魏三國友好結盟,這是秦國的深仇大敵。它們三國之間的關係非同一般,儘管有上百次的背棄,上百次的相騙,但都不算是背信棄義,一旦對外它們是互信不疑的。

    現在要戰敗齊國會使趙國強盛起來。趙國是秦國所仇視的大敵,顯然對秦國不利。這是第一點。

    秦國的謀臣策士們,一定會說『打敗齊國,先削弱三晉和楚國的力量,然後再戰而勝之』。其實,齊國是個勢單力薄的疲憊之國,調集天下諸侯的兵力攻打齊國,就如同用千釣強弓去衝開潰爛的癰疽,齊國必亡無疑,怎麼能削弱三晉和楚國呢?這是第二點。

    秦國若出兵少,那麼三晉和楚國就不相信秦國;若出兵多,就會讓三晉和楚國擔憂將被秦國控制。齊國懼怕被伐,不會投靠秦國,而必定投靠三晉和楚國。這是第三點。

    秦國以瓜分齊國來引誘三晉和楚國,而三晉和楚國派兵進駐加以扼守,秦國反而會腹背受敵。這是第四點。

    這種做法就是讓三晉和楚國借秦國之力謀取齊國,拿齊國之地對付秦國,怎麼三晉、楚國如此聰明而秦國、齊國如此愚蠢?這是第五點。

    因此,取得安邑把它治理好,也就一定沒有禍患了。秦國佔據了安邑,韓國也就必定無法控制上黨了。奪取天下的中心區域,與出兵而擔憂其不能返回比較起來,哪個有利?這些道理都是顯而易見的,所以我才說秦國精明而諳熟謀略,魏冉機智而精通軍事,肯定不會給趙國四萬士兵讓他攻打齊國了。」

    於是魏冉不再進軍,領兵回國了。

    秦昭王三十三年,魏國背離了秦國,同齊國合縱交好。秦王派魏冉進攻魏國,斬敵四萬人,使魏將暴鳶戰敗而逃,取得了魏國的三個縣。魏冉又增加了封邑。

    秦昭王三十六年,當時相國魏冉與客卿灶商議,要攻打齊國奪取剛、壽兩城,藉以擴大自己在陶邑的封地。

    這時有個魏國人叫范雎自稱張祿先生,譏笑魏冉竟然越過韓、魏等國去攻打齊國,他趁著這個機會請求勸說秦昭王。

    范雎向秦昭王闡明宣太后在朝廷內**,魏冉在外事上擅權,涇陽君、高陵君等人則過於奢侈,以致比國君之家富有。

    這使秦昭王幡然醒悟,就免掉魏冉的相國職務,責令涇陽君等人都一律遷出國都,到自己的封地陶邑去。

    魏冉走出國都關卡時,載物坐人的車子有一千多輛。魏冉死於陶邑,就葬在那裡。秦國收回陶邑設為郡。

    ……

    而除了魏冉之外,像是這方面的例子還有一個趙盾。

    趙盾被認為是晉文公之後,晉國出現的第一位權臣,集軍政大權於一身,擔任執政,號稱正卿,法治晉國。他在晉國執政期間,權傾朝野,使晉國君權首次受到衝擊與削弱,樹趙氏之威,使趙氏一族獨大晉國。一生侍奉三朝,維護了晉文公開創的霸業。

    晉獻公時,獻公大力開拓疆土,國勢日上,晉國的國土擴張迅猛,趙夙曾擔任晉獻公的御戎,作戰勇猛,封於耿,位列大夫,趙氏再度浮出了歷史的水面。然而趙氏實現騰飛還要歸功於趙夙的孫子趙衰。

    趙衰年輕時代就追隨著公子重耳,陪伴著重耳一生,為之出生入死,從無怨言。

    晉獻公晚年,**幸驪姬,終於釀成驪姬之亂,太子申生被迫自殺,二公子重耳、夷吾逃亡,趙衰保重耳守蒲城。晉獻公派遣大軍攻打蒲城,欲誅殺重耳,重耳不得不棄蒲城,投奔自己的母國——翟國。

    重耳一行來到翟國,緊盯國內的動向,終日無事。後翟國攻打戎族部落,得到了兩個美貌的少女。翟君把年少的女子配與重耳為妻,生二子伯鯈、叔劉;年長的女子(叔隗)給趙衰為妻,生了一子,趙衰為兒子起名為「盾」。

    而嚴格來說,晉文公與趙衰是連襟,那麼晉襄公與趙盾就是沒有血緣的表兄弟關係。

    趙盾在權柄方面的極盛時期,就是在其殺死晉靈公之後。

    當然在某個意義上,這也算是晉靈公自己自尋短見……

    前612年,趙盾率軍討伐不順從霸主命令的齊國,行軍途中,突然傳來國君要退軍的消息。

    趙盾一頭霧水,撤軍回去一問,才知道靈公拿了人家的錢,這個真讓趙盾難以下台,更要命的,這是點明了告訴天下人,晉國君臣不和。

    自齊國開了這個不大不小的玩笑後,幾乎中原諸侯都知道晉靈公比趙盾好說話,於是大家的膽子都大了。我們是怕趙盾,但是趙盾怕晉靈公啊。哪怕捅出了天大的婁子,只要賄賂下他們的國君,他拿人錢財,為人消災。而且這招屢試不爽。就這樣,晉國的霸權被人們嘲笑不已,反正晉靈公不管,他們笑的是趙盾,讓他們知道晉國還是我說了算。

    小霸王在國際上讓趙盾難堪,在國內也是壞小鬼。為了滿足自己的窮奢極欲,大造宮室豪宅,加重人民的負擔。

    趙盾等群臣只能好言相勸,這下小國君樂了,更加荒唐。不但荒誕還很殘暴,他就喜歡站在高台上用彈弓射擊過往的行人,看著人們抱頭鼠竄的樣子,靈公覺得很快樂。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啊!

    有一天趙盾與士會準備去覲見靈公,看到幾個宮女抬著個簸箕,外面露出一隻手,一問才知道是靈公在草菅人命。

    士會、趙盾先後去勸靈公要如何如何的勤政愛民。靈公懼怕趙盾的權勢,連連點頭稱是。之後趙盾又多次勸誡靈公,靈公正值青春期,叛逆心理強。趙盾說的多了,他反而煩。趙盾是否對靈公起了廢立之心,我們只能猜測,但是靈公已對趙盾起了殺心則是肯定。

    不久靈公先派遣殺手行刺,結果殺手看到趙盾那麼勤政,感動的自殺了。

    靈公一計不成又生一計。設宴款待趙盾,席間派刀斧手放惡狗,趙盾的車右提彌明與靈公陣中有一人叫靈輒的拚死保護趙盾,趙盾得脫。趙盾大約也安排了一下,就「流亡」了。

    這段時間是趙盾的內心質變過程,曾經的趙衰教育趙盾要做一個忠臣,但是現實讓趙盾徹底醒悟了。忠臣做不了,那就當一個權臣吧!

    沒多久就傳出消息,趙盾的堂弟趙穿把靈公給弒了。靈公同趙盾飲酒,埋伏甲士欲殺趙盾,提彌明以死相救,趙盾逃出晉都。乙丑日,趙穿殺靈公於桃園。趙盾回到都城,迎立公子黑**為君,是為晉成公。太史董狐書曰:「趙盾弒其君夷皋。」趙盾說人不是他殺的。史狐曰:「子為正卿,入諫不聽。出亡不遠,君弒,反不討賊,則志同。志同則書重,非子而誰?故書之曰『晉趙盾弒其君夷皋』」。

    就這樣,趙盾算是給了國人一個交代。公子黑**繼位,是為晉成公,成公看到自己親侄子反叛趙盾的下場,自己小心翼翼對待趙家人。於是就在繼位的當年,將國政完全委任予趙盾。

    這一連串的變故後,趙盾體體面面的繼續當霸主,沒有一個實力派的政客會再去提靈公,沒有哪個政府要員敢來反對趙盾。只有一個忠貞的董狐在史書上寫道「趙盾弒其君!」大家對趙盾的專權已經麻木了,就算還有知覺,還是麻木的比較好。有知覺的靈公都被殺了,晉國還有誰會有知覺呢?

    趙穿殺死晉靈公,事實上也為趙家的第一次衰落埋下伏筆。若非是趙武再次得遇時機,那麼晉國六卿恐怕得有所變化了。
Babcorn 發表於 2017-3-2 15:27
第十章 新興世家(下)

    張嘉師自己很認同一句話,那就是史書記載陳勝說過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在中國歷史上,千年的世家事實上是存在的,但是毫無疑問的是,這些世家一開始也並非是有著世家的根基,而是憑藉著一代代人的打拚來提升鞏固的。

    而更多地世家,其道路也是類似,但是其崛起時間因為很多方面的因素而有所變化。

    張嘉師自己都很清楚,世家這種存在嚴格來說是不可避免的,因為很多時候,一個世家的形成往往是一個社會制度的最直觀體現。而從根基上來說,假如是私有制度一直存在的話,那麼得到更多資源幫助的家庭,只要不是因為一些因素的存在,想要崛起是很容易的事情。

    別的不說,就以張嘉師自己在穿越之後的經歷遭遇而言,也可以說是這方面的一個例子。

    而張嘉師自己也很清楚一點,那就是即使他自己能夠避免他這一代或者是他的後代儘可能的不會成為一個影響嬴珣一脈的世家的存在,但是他無法避免的是類似於陳平等人在其死後的家族演變。

    因為陳平等人事實上已經有著作為世家的崛起前提。

    而張嘉師需要避免的是一點,那就是一個類似於漢朝時期的王家,這個成功取代西漢,建立新朝的世家的出現。

    這種世家事實上在歷史上也可以說是一種龐然大物,因為這個世家的模式,就是權臣加外戚。

    ……

    而在歷史上,霍家也算是這種模式之一。若非是漢宣帝成功的在霍光死後消除霍家這個定時,恐怕西漢有可能會被霍家所取代。

    而這一個情況在歷史上的王朝而言,很多有能力的君主都儘可能去避免的。

    比如說明朝時期的皇后,基本上就是出身並非世家的寒門。

    只不過這也有著一個比較特殊的例子,那就是朱棣的徐皇后就是明朝時期的望族,魏國公體系始祖徐達的女兒。

    徐達一脈可以說是貫穿明朝時期的一個望族體系。

    徐輝祖,徐達長子。洪武二十一年十月丙寅襲,領中軍都督府。建文初,加太子太傅。文帝卽位,削爵。永樂五年卒。徐輝祖,初名允恭,長八尺五寸,有才氣,以勳衛署左軍都督府事。達薨,嗣爵。以避皇太孫諱,賜今名。數出練兵陝西、北平、山東、河南。元將阿魯帖木兒隸燕府,有異志,捕誅之。還領中軍都督府。

    建文初,加太子太傅。燕王子高煦,輝祖甥也。王將起兵,高煦方留京師,竊其善馬而逃。輝祖大驚,遣人追之,不及,乃以聞,遂見親信。久之,命帥師援山東,敗燕兵於齊眉山。燕人大懼。俄被詔還,諸將勢孤,遂相次敗績。及燕兵渡江,輝祖猶引兵力戰。成祖入京師,輝祖獨守父祠弗迎。於是下吏命供罪狀,惟書其父開國勳及券中免死語。成祖大怒,削爵幽之私第。永樂五年卒。萬曆中錄建文忠臣,廟祀南都,以輝祖居首。後追贈太師,謚忠貞。

    徐欽,徐輝祖子。永樂五年七月辛巳襲。九年,欽與成國公朱勇、定國公徐景昌、永康侯徐忠等,俱以縱恣為言官所劾。帝宥勇等,而令欽歸就學。十九年來朝,遽辭歸。帝怒,罷為民。仁宗即位,二十二年十月乙巳復故爵,是年十一月庚子卒。

    徐顯宗,徐欽子。洪熙元年三月戊寅襲。正統十三年卒。

    徐承宗,徐欽子,徐顯宗弟。正統十三年七月戊子襲,領前府。天順初,守備南京,兼領中軍府,公廉恤士有賢聲。天順七年十二月庚寅卒。

    徐俌(1450-1517),徐承宗子字公輔,鳳陽人,徐達五世孫。成化元年(1465)襲爵。成化十五年,奉孝陵歲祀,掌南京左軍都督府事。弘治九年(1496),掌中軍都督府事,守備南京。弘治十三年辭解任,獲准許,加太子太傅。正德六年(1511),仍奉命守備南京。徐俌先後歷官數十年,性最孝,持身廉慎。對權貴,氣剛嚴,不少抑,見者莫不畏憚。正德十二年七月十二日病卒於官。年六十八。贈太傅,謚莊靖。

    徐鵬舉,徐奎璧之子,徐俌孫。正德十三年十一月,從祖父徐俌那裡繼承魏國公爵位。隆慶四年二月薨,享國五十七年。

    正德十六年守備南京兼掌中軍都督府事。嘉靖四年八月加太子太保,統領中軍都督府。隆慶四年(1570年)二月初三薨。

    徐邦瑞,徐鵬舉子。隆慶六年四月丙寅襲。萬曆二年,南京中府僉書。十七年卒。

    徐維志,徐邦瑞子。一作徐繼志,萬曆十七年九月丙寅襲。十九年正月己酉協守南京兼領後府。二十一年八月癸未卒。

    徐弘基,徐維志子。萬曆二十三年七月己亥襲,僉書南京軍府。三十五年協守南京,領後府。三十七年四月提督操江。天啟元年,以疾辭任,加太子太保。崇禎十四年復守南京,加太傅。卒謚莊武。

    徐文爵,徐弘基之子。崇禎末襲。在南京向滿清投降,貶為庶民。也有說在南京投降的魏國公叫徐久爵。在《清世祖實錄》裡則作徐州爵。這三個名字或者是同一個人,又或者是三兄弟,具體情況不得而知。

    ……

    而徐皇后的存在,可以說是魏國公一脈得以在靖難之變之後再次成為明朝官宦世家的最大原因之一。

    成祖仁孝皇后徐氏,是中山王徐達的長女。她天資聰穎,幼年時便貞潔嫻靜,喜歡讀書,堪稱女中儒生,人稱「女諸生」。朱元璋聞知徐氏賢淑,便將徐達召來說道:「朕與你是布衣之交,自古以來君臣相互投合的,一般都成了姻親。你有這麼好的女兒,朕想將兒子朱棣與她相配。」徐達馬上叩頭拜謝。

    洪武九年(1376年),徐氏被冊封為燕王妃,徐氏待人處事,體貼謹慎,深受明太祖和馬皇后的喜愛。徐氏跟隨燕王朱棣前往藩地,為孝慈高皇后守喪三年,她按照禮制素食淡飯。高皇后遺言中可以誦讀的部分,徐氏都能將其一一列舉不遺。

    靖難兵起後,朱棣率軍前去襲擊大寧,李景隆乘機進圍北平。當時朱高熾以世子的身份留守北平,凡是部署防禦之事,大多受命於徐氏。李景隆猛烈攻城,而城中兵力缺乏,徐氏便激勵將校、士兵、百姓的妻子,發給她們鎧甲,讓她們都登城拒守,北平城這才得以保全。

    建文四年(1402年)七月,朱棣登基為帝,十一月封王妃徐氏為皇后。徐皇后對朱棣說:「每年南北征戰不止,兵民都已疲憊不堪,現在應當讓他們休養生息。」又說:「當今賢才都是高皇帝所留,陛下不應當以新疏舊。」又說:「堯帝施行仁治是從自己的親人開始的。」朱棣對她的進言總是給予嘉獎並且採納。

    當初,徐皇后的弟弟徐增壽常常將國家的情報送到燕地,因此被朱允炆所殺,現在朱棣想追贈爵位給他,徐皇后極力表示不能這樣做。朱棣不聽,還是封徐增壽為定國公,命其子徐景昌繼承爵位,然後才告訴徐皇后。徐皇后說:「這並非臣妾的意願啊。」終歸沒有表示感謝。

    徐皇后曾說漢、趙二王品性**,應當選擇廷臣兼任其官屬僚臣。有一天,徐皇后問道:「陛下與什麼人一起治理國家?」朱棣回答說:「六卿管理政務,翰林的職責是研究問題、草擬文告。」徐皇后因此請求召見所有這些人的夫人,賜給她們冠服及錢幣,並對她們說:「妻子侍奉丈夫,哪裡只是為他準備飯菜、衣服而已,應該還有別的幫助。朋友的話,可以依從,也可以違背,而夫婦之間的話,則委婉順耳,容易聽進去。我朝夕侍奉皇上,惟以百姓生計為念,你們也要鼓勵你們的丈夫。」徐皇后還摘錄《女憲》、《女誡》,寫成《內訓》二十篇,又類編古人的嘉言善行,寫成《勸善書》,頒行天下。

    永樂五年(1407年)七月,徐皇后病重,她仍不忘勸告朱棣愛惜百姓,廣求賢才,對宗室要以恩禮相待,不要驕養外戚。又告誡皇太子朱高熾說:「以往北平將校之妻為我負戈守城,我很遺憾沒有機會隨皇帝北巡,去對她們一一加以慰勞了。」當月初四,徐皇后去世,年僅四十六歲。朱棣十分悲痛,在靈谷、天禧二寺為她舉行大齋,接受群臣的祭祀,由光祿寺準備祭奠物品。十月十四日,朱棣封其謚號為仁孝皇后。

    徐皇后去世後朱棣未有再立皇后的打算。

    永樂七年(1409年),朱棣北巡,回到了盛滿往事的北平,並著手遷都事宜。於是命禮部尚書趙羾和江西術士廖鈞卿等前往北京一帶卜選陵址,隨即選得吉地於昌平縣天壽山,得到朱棣的認可後,即降旨圈地80里,作為陵區禁地,並指示建成後將仁孝皇后安葬於此。同年,動工營建。

    永樂十一年(1413年)二月長陵地下玄宮落成,朱棣將仁孝皇后的梓宮從南京遷至北京葬於長陵。自永樂五年皇后去世時至永樂十一年下葬,這期間徐氏的棺槨一直被置於南京皇宮內未葬,徐皇后也是入葬明十三陵的第一人。

    十五年後,即永樂二十二年(公元1424)七月十八日,壯志未酬的朱棣病逝於征討漠北的途中,享年六十五歲。同年十二月,朱棣與徐皇后合葬長陵。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九月仁宗上尊仁孝皇后謚號曰「仁孝慈懿誠明莊獻配天齊聖文皇后」。附祭於太廟。

    而也許是明朝時期並沒有漢朝時期外戚專權的相應基礎,也許是徐皇后死得較早,魏國公一脈最終並沒有演變成漢朝時期的霍家以及王家那樣的世家,而是一個算是在明朝時期都較為溫純的官宦世家。

    ………………………………………………分割線…………………………………………

    而同樣是漢朝時期,在東漢,有著兩個外戚世家的影響力能夠與霍家以及王家對比的。

    這兩個世家就是著名的梁家以及竇家。

    梁家的權勢巔峰代表就是著名的跋扈將軍梁冀。

    梁商去世還沒有下葬,順帝就任命梁冀為大將軍,任他的弟弟侍中梁不疑為河南尹。到漢順帝死時,漢沖帝只兩歲,還在襁褓之中,太后掌控朝政,詔命梁冀和太傅趙峻、太尉李固總領尚書事務。梁冀雖然辭讓沒有接受,但卻更加奢侈殘暴了。

    沖帝死了,梁冀就擁立了質帝。質帝年幼卻很聰慧,他知道梁冀驕橫,曾經在群臣朝會時,盯著梁冀說:「這是專橫跋扈的將軍。」梁冀聽了,非常痛恨他,就讓侍從把毒酒加到湯麵裡給質帝吃。藥性發作,質帝非常難受,派人急速傳召李固。

    李固進宮,走到質帝榻前,詢問質帝得病的來由。質帝還能講話,說:「朕吃過湯餅,現在覺得腹中堵悶,給朕水喝,朕還能活。」梁冀這時也站在旁邊,阻止說:「恐怕嘔吐,不能喝水。」話還沒有說完,質帝已經駕崩。李固伏到質帝的屍體上號哭並彈劾侍候質帝的御醫。梁冀擔心會洩露下毒的真相,對李固非常痛恨。

    質帝死後,梁冀又迎立了桓帝,並陷害李固和前太尉杜喬,海內個個嗟嘆,人人自危。

    但是梁冀的下場並不好,最終死於在宦官幫助的漢桓帝的反撲之中:

    延熹元年(158年),太史令陳授通過小黃門徐璜,陳述日食的災異,應歸咎於大將軍。梁冀知道後,暗示雒陽令逮捕陳授加以拷問,陳授死在獄中,桓帝因此大怒。

    當初,掖庭人鄧香的妻子宣生下一個女兒叫鄧猛,鄧香死後,宣就改嫁給梁紀。梁紀,是梁冀的妻子孫壽的舅舅。孫壽把猛引薦到掖庭中,被桓帝**幸,封為貴人,梁冀因此就想認猛做女兒以鞏固自己的勢力,就把猛改為梁姓。

    當時猛的姐夫邴尊擔任議郎,梁冀擔心他阻撓改變宣的心意,就勾結刺客在偃城刺殺了邴尊,然後又想殺死宣。宣家住延熹裡,和中常侍袁赦是鄰居,梁冀派的刺客爬上袁赦的屋頂,想從這裡進入宣家。袁赦發現了,敲起鼓召集手下把這事通告給宣。

    宣馬上跑到宮中向桓帝報告了這件事情,桓帝大怒,就和中常侍單超、具瑗、唐衡、左悺、徐璜等五個人定下誅殺梁冀的計畫。

    梁冀心中猜疑單超等人,就派了中黃門張惲進入宮內,以防止他們發動政變。具瑗命令吏人把張惲逮捕,罪名是他突然從宮外進來,圖謀不軌。桓帝於是親臨前殿,召見尚書們,公開了梁冀的罪行,讓尚書令尹勳手持符節率領丞郎下的官員都帶著兵器守住宮廷官署,收起各種符節送回宮中。

    派黃門令具瑗帶著左右兩廂的騎士、虎賁、羽林、都候劍戟士等,一共一千多人,和司隸校尉張彪一起包圍了梁冀的住宅。派光祿勳袁盱帶著符節沒收了梁冀的大將軍印綬,改封他為比景都鄉侯。梁冀和他的妻子孫壽當天就都自殺了。

    朝廷又將梁冀的兒子河南尹梁胤、叔父屯騎校尉梁讓,以及他的親信衛尉梁淑、越騎校尉梁忠、長水校尉梁戟等人,連同梁家及孫家的內外宗族親戚全部逮捕送到詔獄中去,不論老少都處以死刑,暴屍街頭。

    梁不疑、梁蒙在這之前死了。其他受到牽連而死的公卿、列校、刺史及俸祿為二千石的官員有幾十人,梁冀原來的官吏和賓客被罷除官職的有三百多人,朝廷都空了,只剩下尹勳、袁盱以及廷尉邯鄲義還在。
Babcorn 發表於 2017-3-2 15:27
第十一章 新興世家(完)

    張嘉師知道,假如說梁冀是東漢權臣的一個巔峰。那麼在梁冀之後的又一個東漢權臣,漢桓帝以及漢靈帝中期的大將軍竇武,則是有一種名不副實的味道。

    竇武是扶風竇家的一個代表,據說扶風竇家在歷史上起源於西漢時期的竇太后弟弟竇少君。

    章武侯竇少君七世孫竇融,自高祖父在漢宣帝時從家鄉常山郡到扶風郡平陵為官,逐漸成為扶風郡大族。扶風竇氏跟從漢光武帝,以軍功起家,出現了竇融、竇憲等一大批顯赫一時的貴族,並成為沿襲百年的外戚世家。歷經魏晉南北朝,扶風竇氏仍然頗有軍功,故而在政治舞台與軍事活動中,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

    扶風竇家可以說是東漢時期的外戚影響力第一,在中國歷史舞台上極為活躍。他們多為功臣之後,又是皇帝倚重的「后妃之家」,權勢很大。

    也正因此,有人居安思危,有人飛揚跋扈,在洛陽城上演了一幕幕生動的悲喜劇。

    竇融可以說是扶風竇家的奠基者,但是將扶風竇家權勢發揚的是東漢名將竇憲。

    竇憲,字伯度,扶風平陵人,大司空竇融曾孫,東漢外戚、權臣、名將。

    建初二年,漢章帝立竇憲之妹為皇后。竇憲、竇篤兄弟親幸,「賞賜累積,**貴日盛,自王、主及陰、馬諸家,莫不畏憚」。永元元年竇憲派遣刺客刺殺太后幸臣劉暢,嫁禍蔡倫,後因事洩獲罪,被囚於宮內。竇憲恐懼,請求出擊北匈奴以贖死。

    逢南匈奴單于請兵北伐,乃拜竇憲為車騎將軍,以執金吾耿秉為副手,各領四千騎,合南匈奴、烏桓、羌胡兵三萬餘出征。竇憲遣精騎萬餘大破北匈奴於稽落山,北單于逃走。竇憲、耿秉乘勝追擊,深入瀚海沙漠三千里,出雞鹿塞,南單于走出滿夷谷,度遼將軍鄧鴻出稠陽塞,三軍在涿邪山會師,大敗北匈奴於稽洛山,至達和渠北醍海,殺一萬三千多人,俘虜無數。後登燕然山。在燕然山刻石記功,史稱燕然勒石。朝廷拜憲為大將軍,位高三公。燕然山大捷,使竇憲堅定了消滅北匈奴的決心。

    永元三年竇憲派兵再次出擊,出塞五千里進攻金微山,大破北匈奴單于主力,斬名王以下五千餘人,俘虜北單于皇太后,北單于倉皇逃竄不知所終。

    而這一次匈奴北單于遁逃,很有可能就是匈人的一個起源所在。

    竇憲既破匈奴,權震朝廷,遂陰圖篡漢。漢和帝知其陰謀,與中常侍鄭眾計畫剷除竇憲。永元四年,和帝命令逮捕其黨羽,沒收大將軍印綬,改封為冠軍侯,後將竇憲賜死。

    而竇憲的權力主要來源於漢章帝對他妹妹,也就是章德皇后竇氏的**信。

    而不得不一提的是,兩漢時期的皇后,若是算上孝文皇后竇氏,那麼清河-扶風竇家一門可以說是出現三個皇后。

    ……

    而比較有意思的是,在漢桓帝時期,漢桓帝在剷除梁家之後,冊封了竇妙為皇后。

    而竇武則是竇妙的父親。

    竇武字游平,為東漢初年名臣竇融的玄孫,其父竇奉,曾任定襄太守。竇武年輕時以善習經術有德行而著名,曾經在大澤中教授門生,不談時政,名聲顯著於關西一帶。

    延熹八年,竇武長女竇妙被選進宮中為貴人,以竇武為郎中。同年,冬天,桓帝立竇妙為皇后,竇武升任越騎校尉,封槐裡侯,食邑五千戶。

    延熹九年,拜城門校尉。任職期間,徵召名士,廉潔奉公,不接受送禮賄賂,妻子的衣食僅夠吃穿而已。當時對西羌連年用兵,糧食歉收,人民飢餓,竇武將所得的賞賜,全部分給了太學生,又用車載糧食和飯菜,在道路施給貧民。

    竇武的侄子竇紹,任虎賁中郎將,性情疏懶奢侈。竇武經常很嚴厲地訓誡他,但竇紹還不覺悟,竇武於是上書請求把他撤職,又自我責備不能訓導好竇紹,應當首先受罪。從此竇紹便遵守節制,事情不論大小,凡是非法的,都不敢做。

    永康元年,當時宦官專權,名士李膺、杜密等人因黨事被逮捕審訊。竇武上書切諫,為李、杜等黨人伸冤,認為這些人立忠秉節,志在維護王室,都是國家可靠的人才,朝廷的好助手。認為應當貶黜宦官,根據其罪查處懲罰,剝奪他們的封爵,並任用忠良,分清好壞。上奏後,竇武便稱病上還城門校尉、槐裡侯的印綬,桓帝不許。又下令赦免李膺、杜密,並將罪輕的黨人釋放。

    這時,海內追求高風亮節的人便互相標榜,為天下名士定出標號。竇武與劉淑、陳蕃合稱「三君」。

    同年冬,漢桓帝駕崩。因漢桓帝無子,經侍御史劉鯈建議,竇武與竇妙策劃,立十二歲的解瀆亭侯劉宏為帝,即漢靈帝。

    建寧元年,竇武因功被任為大將軍,封聞喜侯。並與太傅陳蕃、司徒胡廣共同錄尚書事。其子竇機,封渭陽侯,任侍中;侄子竇紹封雩侯,遷步兵校尉,掌管北營五軍中的一軍;竇紹之弟竇靖封西鄉侯,為侍中,監羽林左騎。由竇氏掌權。

    竇武自從輔政後,便常有翦除宦官之意,陳蕃也素有此心,他們在朝堂會議時,陳蕃悄悄地對竇武說:「中常侍曹節、王甫等,在先帝時就操弄國家權柄,把天下搞得烏煙瘴氣,百姓紛擾,罪禍就是他們。現在不誅殺曹節等人,以後就難辦。」竇武非常同意他的想法,陳蕃大喜,用手推開座席而起。

    竇武於是招引親信尹勳為尚書令,劉瑜為侍中,馮述為屯騎校尉;又徵召被廢黜的名士李膺、劉猛、太僕杜密、朱寓等,齊集朝廷,邀請越巂太守荀翌為從事中郎,徵召潁川陳寔為掾屬,共同商定計策。天下士人聞風沒有不振奮的。

    同年五月日食,竇武借此為由,請求竇太后誅除宦官,並先下手先誅殺中常侍管霸、蘇康,還要動手殺曹節等人,竇太后猶豫未決,拖延了時間。

    八月,劉瑜寫信勸竇武、陳蕃立即動手,以防意外之變。竇武馬上著手準備,罷免了黃門令魏彪,以親己的小黃門山冰代之,將狡猾的長樂尚書鄭颯關進北寺獄。陳蕃建議立即殺了鄭颯,竇武不同意,命令山冰等人審問之,供辭連及曹節、王甫等宦官,竇武打算將其一併上奏收捕。

    是夜,竇武歸府住宿時,宦官朱瑀得知消息,偷看了他的奏章,罵道:「宦官放縱非法的當然可以殺。我們這些人有什麼罪呢,何以應該一起族滅?」

    因此大呼喊道:「陳蕃、竇武奏請太后廢帝,這是大逆不道!」在晚上立即召集他的親信強壯有力的長樂從官史共普、張亮等十七人。

    曹節聽說後,驚慌失措,於是挾持靈帝,關閉宮門,脅迫尚書官屬寫詔,任命王甫為黃門令,持節到北寺獄收捕尹勳、山冰等人。山冰懷疑,不接受,王甫於是殺山冰及尹勳,並釋放了鄭颯。接著劫持竇太后,奪去璽書。並使鄭颯等持節收捕竇武等人。竇武不奉詔,馳入步兵營,射殺使者,並召集北軍數千人屯於都亭下,對軍士下令:「黃門宦官反叛,盡力誅殺的封侯重賞。」

    王甫矯詔令少府周靖行車騎將軍,假節,當時護匈奴中郎將張奐剛剛率軍回師,不明狀況,被王甫利用,命其與周靖率五營軍士討伐竇武。深夜,王甫率領虎賁、羽林、廄馬芻、都侯、劍卓戈士,共一千多人,出屯朱雀掖門,與張奐等的部隊會合。次日早晨,兩軍對陣於闕下。

    王甫的軍士逐漸增多,對竇武之軍喊道:「竇武反,你們都是禁兵,應當保衛宮省,為什麼跟著反叛的人呢?先投降的有賞!」營府軍士素來畏服宦官,到了中午,竇武之兵幾乎散光了。最後,竇武被圍,自殺,被梟首於洛陽都亭。

    他的宗親、賓客、姻屬都被殺害。家屬被流放遙遠的日南郡。竇太后也被軟禁於雲台。

    曾任竇武大將軍府掾屬的胡騰,獨自為竇武殯斂行喪,因此也被禁錮。竇武孫子竇輔,經胡騰和令史張敞一起幫助才得以生還。

    中平六年,即位之初的漢獻帝遣使追悼祭祀陳蕃、竇武等。只不過這樣的舉動有可能是出於董卓授意,因為董卓當其時希望收攏黨人之心,故而讓傀儡漢獻帝派人祭祀陳蕃竇武。

    ……

    在某個意義上,竇武並非是權臣,而是一個有著竇融風骨的忠臣。

    但是竇武的死很有可能就是漢靈帝對竇武的權勢的忌憚而導致的。

    在某個意義上,竇武對於漢靈帝而言,完全可以說是功高壓主的範疇。

    再者,更為致命的一點那就是竇武的女兒竇太后並非是漢靈帝的母親。

    而即使是如此,漢靈帝並非是刻薄寡恩之輩,他對竇妙選擇的是一種奉養以及維護的態度。

    永康元年冬天,漢桓帝臥病,便擢升田聖等九名采女為貴人。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漢桓帝病逝。十二月二十九日,竇妙被尊為皇太后。因漢桓帝無子,竇妙的父親城門校尉竇武召侍御史、河間人劉儵,向他詢問河間國中王子、列侯中的優秀者,劉儵推舉解瀆亭侯劉宏。竇武入宮報告女兒太后竇妙,於是竇妙派代理光祿大夫劉儵持符節,率領左右羽林軍到河間迎接劉宏繼位。

    建寧元年正月初三日,竇妙任命父親竇武為大將軍。正月二十日,劉宏來到洛陽夏門亭,竇妙派竇武持符節,用王青蓋車迎劉宏入殿中。正月二十一日,劉宏即皇帝位,是為漢靈帝。

    竇妙素來性格忌妒殘忍,積怒田聖等人,漢桓帝靈柩尚在前殿,就把田聖殺了。又想把漢桓帝的所有貴人都殺掉,中常侍管霸、蘇康苦苦勸諫,才沒有下手。

    建寧元年九月,竇武陰謀誅殺宦官,被發現,中常侍曹節等詐稱漢靈帝詔書誅殺竇武,將竇妙遷居南宮雲台,將竇妙的家屬都被流放到比景。失勢後竇妙雖名義上仍為皇太后,實則被軟禁。

    二年初,漢靈帝就將親生母親董氏迎入宮中,稱永樂宮孝仁皇后。

    當年四月,御座上出現青龍。大司農張奐先前被曹節所騙參與誅殺竇武,深以為恥,趁機上疏「皇太后雖居南宮,而恩禮不接,朝臣莫言,遠近失望」,但靈帝惑於常侍,不能用。郎中謝弼也上書指蛇為女子之祥,重申竇太后立靈帝,不應被家族所累,如今卻被幽禁在空宮,靈帝既然以桓帝為父,就應該以太后為母。

    謝弼因此言被靈帝左右宦官排擠,棄官回東郡家鄉後又被曹節從子東郡太守曹紹捕殺。

    竇武雖然被誅殺,但漢靈帝還是念及太后竇妙援立自己為帝的功勞。

    建寧四年十月初一日,率領群臣到南宮朝拜太后竇妙,親自奉獻祝壽。黃門令董萌因此多次為太后竇妙申訴怨忿,漢靈帝一一採納,供養資奉比以前有所增加。中常侍曹節、王甫疾恨董萌依附幫助太后竇妙,便誣陷他譭謗漢靈帝母親董氏,董萌因罪下獄而死。

    熹平元年六月,竇妙的母親在比景去世,竇妙因母親的逝去而憂鬱成疾,於初十日病逝。

    宦官依然懷恨於竇氏,用衣車載竇妙的屍體置於城南市舍數日,曹節、王甫還想僅僅用貴人禮葬之,靈帝仍念竇妙迎立自己,以禮發喪。曹節又提出葬竇妙於別處,由馮貴人配享桓帝。

    靈帝為此詔公卿會議。太尉李咸正生病,對妻兒曰:「若皇太后不得配食桓帝,吾不生還矣!」

    會議時,廷尉陳球說:「皇太后以盛德良家,母臨天下,宜配先帝,是無所疑。」「皇太后自在椒房,有聰明母儀之德;遭時不造,援立聖明承繼宗廟,功烈至重。先帝晏駕,因遇大獄,遷居空宮,不幸早世,家雖獲罪,事非太后,今若別葬,誠失天下之望。且馮貴人冢嘗被發掘,骸骨暴露,與賊並屍,魂靈污染,且無功於國,何宜上配至尊!」

    其又說:「陳、竇既冤,皇太后無故幽閉,臣常痛心,天下憤嘆!今日言之,退而受罪,宿昔之願也!」李咸及公卿以下都贊同。曹節、王甫仍然舉先前獲罪的漢朝皇后為例,爭執竇氏有大罪不宜和先帝合葬,李咸又上疏一一駁斥,且指出「今長樂太后尊號在身,親嘗稱制,且援立聖明,光隆皇祚。太后以陛下為子,陛下豈得不以太后為母!子無黜母,臣無貶君,宜合葬宣陵,一如舊制。」

    靈帝看後從其所奏,竇妙終得與漢桓帝合葬於宣陵,謚號桓思皇后。
Babcorn 發表於 2017-3-2 15:33
第十二章 地位「尷尬」的張嘉師

    在歷史當中,外戚加權臣的存在,是很多統治者都非常忌憚的存在。因為這樣的方式往往能夠動搖一個實力的統治基礎。

    而讓張嘉師自己比較尷尬的是,他自己也算是這個模式的代表人物了。

    嬴珣是他的嫡子,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從另外一點而言,嬴珣在接受了始皇帝的遺命過繼到嬴姓趙氏宗室,並且接任帝國皇帝的位置,這已經可以說跟張嘉師沒有什麼關係了。

    因為嬴珣本身已經成為了嬴姓趙氏以及秦帝國皇室一脈的最大代表者。

    而他這個也許會被後世人稱之為咸陽張家的創始人,則是毫無疑問已經轉變成一個類似於外戚的存在。

    作為一個歷史名詞,外戚者,皇親國戚也。皇帝的妻子,皇后娘家兄弟。與皇族宗親沒有絲毫關係。

    外戚亦稱「外家」、「戚畹」。一般是指帝王的母族、妻族。

    歷史上,帝王年幼時,外戚往往干政擅權,甚至有改朝篡位者。如西漢末的王莽與建立隋朝的楊堅等。

    《漢書?外戚傳贊》:「夫女**之興,由至微而體尊,窮富貴而不以功,此固道家所畏,禍福之宗也。序自漢興,終於孝平,外戚後庭色**著聞二十有餘人。然其保位,全家者,唯文、景、武帝太后及邛成後四人而已……其餘大者夷滅,小者放流,烏噱!鑑茲行事,亦已備矣。」

    唐劉知幾《史通?題目》:「如馬遷撰皇后傳以外戚命章,按外戚憑皇后以得名,猶宗室因天子而顯稱也。」

    《宋史?李處耘傳論》:「幸聯戚畹之貴。」

    《后妃傳上?章獻明肅劉皇后》:「晚稍進外家……姻戚、門人、廝役拜官者數十人。」

    清?吳偉業《永和宮詞》:「外家官拜金吾尉,平生遊俠多輕利,縛客因催博進錢,當筵便殺彈箏伎。班姬才調左姬賢,霍氏驕奢竇氏專。涕泣唯聞椒殿詔,笑談豪奪灞陵田。」

    張嘉師雖然是嬴珣的親父,但是毫無疑問的是,張嘉師現在已經與嬴珣「分家」,在法理上已經是兩個家庭的主掌者。

    若非是嬴珣年幼以及始皇帝似乎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存在,張嘉師被命為攝政,代嬴珣處理國政到嬴珣親政之後,恐怕張嘉師與嬴珣之間的相互關係,只會更多地越行越遠。

    張嘉師也許會可以避免這個情況的出現,但是在嬴珣年歲漸長之後,張嘉師能否在這個情況下和自己的長子保持著一定的關係,這一點是張嘉師自己都無法保證的事情。

    而這也算是張嘉師眼下依舊和嬴珣一起居住在雙玥邑的府邸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而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嬴珣自己並不喜歡那個冷清的咸陽宮。

    雖然張嘉師因為要處理國政以及對咸陽城附近的軍務,很少有時間能夠陪伴嬴珣等妻兒,但是毫無疑問的是,張嘉師在嬴珣的眼中是一個及格的父親。

    也就是因為如此,嬴珣更願意與張嘉師以及母親,幾個弟妹一起居住而不是遷居咸陽宮。

    張嘉師雖然對此深感欣慰,但是他並沒有表露出來,反而是有些愧疚,畢竟自己在某個意義上,距離一個及格的父親還真的有一些距離。

    ……

    而與張嘉師的情況類似的歷史人物也不在少數,但是就以中國歷史的情況而言,有著這樣的地位變遷的人極少,但是他們都沒有張嘉師的運氣或者是情況不允許,最終演變成另外一個局面。

    而這個情況的代表者,則是北漢的第一個皇帝劉崇。

    劉崇是後漢開國皇帝劉知遠的弟弟,在劉知遠長子劉承訓出生之前,劉崇的長子劉贇被劉知遠收養為養子。

    而在劉承訓,劉承勳以及劉承佑三兄弟出生之後,劉贇的地位大為下降,被外派為徐州節度使。

    在劉承佑自己無緣無故逼反郭威,最終死於心腹郭允明之手之後,群臣決定立劉知遠子、前開封尹劉承勳為帝。這時,劉承勳正重病臥**不起,又改立劉贇為帝。時劉贇為徐州節度使,獲悉立他為帝的消息後,便起程赴京準備即位。

    他才走到宋州,郭威已經搶先一步進入都城,逼迫太后下詔封自己為「監國」,奪取了朝政大權,並以太后名義下詔廢黜了劉贇,降封劉贇為開府議同三司、檢校太師上柱國、湘陰公,又遣部將郭崇威到宋州,將劉贇囚禁起來。

    公元951年正月,劉贇生父、河東節度使劉崇聞知郭威奪位滅漢,便在晉陽稱帝,國號北漢,以與郭威對抗。郭威怕留著劉贇會成後患,於戊寅日命宋州節度使李洪義秘密毒死了劉贇。

    而作為劉知遠的最後一個在世的兒子劉承勳是否死於謀殺亦或者是病重而死,史書上並沒有明確的說法。

    但是在某個意義上,劉崇的這個處境可以說是與張嘉師的遭遇有些相似,只不過劉崇一來沒有張嘉師的實力,二來更沒有張嘉師所得到的「名義」,最終落得個報仇失敗,憂憤而死的結果。

    ………………………………………………分割線…………………………………………

    後世有一種觀點認為,東漢時期多外戚干政甚至是能夠廢立毒殺皇帝,其原因在於東漢皇帝大多短壽,但是他們的母后或皇后卻都長命,且「主少母壯」。

    漢朝又確立了皇后的嫡正地位,在皇帝年幼、懦弱、昏庸或皇嗣中斷時,皇太后可以監護人的身份監督、選立嗣位人,以至臨朝稱制。

    太后臨朝稱制,其權力與皇帝相等,東漢「臨朝者六後」,這種情況下,太后們在選擇嗣君時大多「貪孩童以久其政,抑明賢以專其威」,有些太后為了滿足自身的權欲,還廢長立幼,如原和帝之後鄧太后,以長子劉勝有痼疾為由不立,而偏立少子劉隆,其生時才百餘日,剛立不久就夭折,後又立劉牿,也才12歲,一太后竟兩立幼帝,把持朝政達16年之久。

    東漢後宮干政的局面是漢朝時皇后制度乃至後宮制度不成熟的一個典型縮影,這也是封建地主階級對完善後宮制度不斷探索的結果,對以後不斷完善後宮制度起了深遠的影響。

    而事實上,東漢的外戚或者是後宮干政,作為千古一帝的漢武帝劉徹已經為這些東漢的皇帝做出了一個相對有效的處理方法。

    那就是殺母存子。

    ……

    征和二年,發生著名的巫蠱之禍。皇后衛子夫、太子劉據因受蘇文、江充、韓說等人誣陷不能自明而起兵,兵敗後自殺。之後漢武帝一直沒有再立太子。

    漢武帝一共生有六子,長子即劉據,次子齊懷王劉閎早逝,巫蠱之禍後,可以繼承皇位的只有四人:燕王劉旦、廣陵王劉胥、昌邑王劉髆和趙氏之子劉弗陵。

    劉旦在劉據死後上書漢武帝,自願回到都城長安進皇宮擔任保衛,希望得以立為太子,漢武帝大怒,立即在北闕殺死劉旦派來的使者,並削其封國三縣。

    劉胥為人奢侈,喜好遊樂,而且行為沒有法度,所以最終沒能成為皇位繼承人。

    劉髆是漢武帝與**妃李夫人所生,是貳師將軍李廣利的外甥。李廣利和丞相劉屈氂是兒女親家,征和三年,二人一起策劃謀立劉髆為太子,事發後李廣利投降匈奴,劉屈氂被腰斬。後元元年正月,即漢武帝去世的前一年,劉髆去世。

    劉弗陵是漢武帝最為年幼的兒子,在征和三年至征和四年之間,漢武帝認為年僅五六歲的劉弗陵身體好而且智商高,很像他少年之時,所以就特別的**愛劉弗陵。漢武帝有心立他為太子,但因其年幼母少,恐怕女主垂簾禍害國家,猶豫不決。

    關於鉤弋夫人趙氏的死亡時間,史料沒有確切的記載,大約是在後元元年至後元二年之間。而且死因的記載《漢書》和褚少孫在《史記》補記中記載的稍有不同。

    班固在《漢書》中記載,漢武帝在甘泉宮修養期間,趙氏隨侍在旁,因犯有過錯,受到漢武帝的斥責,致使趙氏憂鬱而死,趙氏死後就近葬於雲陽。

    褚少孫在《史記》裡補記道:

    漢武帝住在甘泉宮時,命內廷畫工描繪一張周公抱著周成王接受諸侯朝拜的圖畫,並賜給奉車都尉霍光,於是左右群臣都知道漢武帝想立小兒子劉弗陵為太子。

    數日之後,漢武帝斥責趙氏,趙氏摘下髮簪、耳環,叩頭請罪。漢武帝命人將趙氏拉走,送到冷宮之中,趙氏回頭看著漢武帝,漢武帝說:「快走,你活不成了!」

    不久趙氏死於雲陽宮。當時暴風颳起滿天灰塵,老百姓都感嘆哀傷。宮中使者連夜抬著棺材出去埋葬她,並在墳墓上作有標記。

    趙氏死後,漢武帝在清閒無事時詢問身邊的人,人們對趙氏之死有什麼看法。

    左右回答說:「人們說將要立她的兒子,為什麼除去他的母親?」漢武帝說:「對。這不是一般兒輩愚人所能懂得的。從古到今國家起內亂的原因,是因為人主年小而母親年壯。女主人獨斷驕橫,**放肆,沒有人能阻止她。你們沒聽說過呂后的故事嗎?」

    後元二年春天,漢武帝在彌留之際立劉弗陵為太子。任命奉車都尉霍光為大司馬、大將軍,輔佐劉弗陵。

    四天後,漢武帝去世,年僅八歲的弗陵即位,是為漢昭帝。

    ……

    在某個意義上,漢武帝殺母存子,立劉弗陵為繼承人,確實是避免了後宮干政,子弱母壯的局面出現。

    但是正所謂有利必有弊,漢昭帝劉弗陵的一些處境的描述,恰好是這個手段的缺陷所帶來的。

    始元元年(前86年),輔佐朝政一年多的金日磾病逝,霍光掌握了漢朝政府的最高權力。霍光與同為輔政大臣的金日磾和上官桀都有聯姻關係,上官桀之子上官安娶了霍光長女為妻,生有一女上官氏,兩家結為姻親,關係密切,每當霍光休假外出或沐浴時,上官桀經常代替他處理國家政務。

    始元四年,昭帝年十二歲,鄂邑長公主為其選皇后,上官安打算讓年僅六歲的女兒上官氏入主後宮,遭到霍光反對。上官安與鄂邑長公主的**丁外人關係要好,轉而通過公主成功實現目的,立女上官氏為皇后,自己則因親升為車騎將軍,封桑樂侯。

    上官家族為了回報鄂邑長公主,想將丁外人封為列侯,被霍光以「無功不得封侯」駁回。霍光此前又曾多次阻止上官家族其他親戚封官,雙方因而結怨,成為政敵。

    御史大夫桑弘羊自恃功高為子弟求官被霍光拒絕,且二人的政治主張有嚴重分歧,因而桑弘羊怨恨霍光。

    漢昭帝的哥哥燕王劉旦,因為沒有被立為皇帝,也心存怨恨;於是這幾股政治勢力就暫時聯合起來,試圖殺死霍光,廢掉劉弗陵。

    始元六年(前81年),上官桀、燕王劉旦等人加緊了政變的準備工作。燕王劉旦將奪取帝位的賭注壓在上官桀身上,前後派遣十多人,帶了大批金銀珠寶,賄賂長公主、上官桀、桑弘羊等人,以求支持他奪取帝位。

    他們襲用「清君側」的故伎,令人以燕王劉旦的名義上書昭帝,捏造說:「霍光正在檢閱京都兵備,京都附近道路已經戒嚴;霍光將被匈奴扣留十九年的蘇武召還京都,任為典屬國,意欲借取匈奴兵力;霍光擅自調動所屬兵力。所有這些,是為推翻昭帝,自立為帝。」並聲稱燕王劉旦為了防止奸臣變亂,要入朝宿衛。

    當時制度,吏民上書言事,霍光以領尚書先看,遇有不好的,可壓下不報。上官桀只有等到霍光休假沐休時才能代替霍光處理奏章。

    於是上官桀趁霍光沐浴之機,將奏章送到昭帝手中,上官桀想通過昭帝把這事批覆下來,而後再由他按照奏章內容來宣佈霍光的「罪狀」,由桑弘羊組織朝臣共同脅迫霍光退位。他們沒有想到,當燕王劉旦的書信到達漢昭帝的手中後,就被漢昭帝扣壓在那裡,不予理睬。

    次日早朝,霍光已得知上官桀的舉動,就站在張貼武帝所贈「周公輔成王圖」的畫室之中,不去上朝,以此要求昭帝表明態度。[36]昭帝見朝廷中沒有霍光,就向朝臣打聽,上官桀乘機回答說:「因為燕王告發他的罪狀,他不敢來上朝了。」

    昭帝下詔召大將軍。霍光進宮,除下將軍冠叩頭自責。昭帝說:「將軍戴上冠,我知道那封書信是在造謠誹謗,將軍無罪。」

    霍光說:「陛下怎麼知道的?」

    昭帝說:「將軍到廣明亭去,召集郎官部屬罷了。如果你要調動所屬兵力,時間用不了十天,燕王劉旦遠在外地,怎麼能夠知道呢!況且,你如果真的要推翻我,也無須如此大動干戈!」上官桀等人的陰謀被十四歲的昭帝一語揭穿,所有在朝大臣對昭帝如此聰明善斷無不表示驚嘆,霍光的輔政地位得到了穩固。

    上奏書的人後來失蹤了,官府追捕得很緊。上官桀等人害怕,就對昭帝說:「小事不值得追究。」昭帝不聽。

    之後上官桀一黨仍然派人詆毀霍光,昭帝怒道:「大將軍是忠臣,先帝讓他輔佐朕,敢有詆毀他的按罪處置。」

    上官桀等不敢再說。昭帝也因此更加親近霍光而疏遠上官一派。

    元鳳元年九月,上官桀等人的陰謀被揭穿之後,準備發動武裝政變。他們計畫,由長公主設宴邀請霍光,命埋伏的兵士將霍光殺掉,廢除漢昭帝。鄂邑長公主門下的稻田使燕倉知道了他們的陰謀,向大司農楊敞告發,楊敞轉告了諫議大夫杜延年。

    於是昭帝、霍光掌握了上官桀等人的武裝政變計畫。遂在這一政變未發動之前,先發制人,將上官桀、桑弘羊等主謀政變的大臣統統逮捕,誅滅了他們的家族。長公主、燕王劉旦自知不得赦免,先後自殺身亡。

    九歲的上官皇后因為年紀幼小,又是霍光的外孫女,所以未被廢黜。
Babcorn 發表於 2017-3-2 15:33
第十三章 外戚的利弊(上)

    一個幼主假如沒有親人或者是外戚的幫扶,想要坐穩帝位是很困難的事情。

    就好比是北周的宇文闡,隋朝的越王楊侗等人,就是這方面的例子。

    而至於為何說是宇文闡並沒有外戚的幫扶,主要是後世有很多人都搞錯了一點,那就是宇文闡的親母並非是楊堅的女兒楊麗華,而是朱滿月。

    楊麗華與朱滿月雖然同樣是宇文贇的妻子,但是後世認為當其時的皇后只有一個……所以一般都將楊麗華認為是宇文闡的親母。

    但是宇文贇卻恰好相反,他有五個皇后:天元大皇后楊麗華,生宇文娥英;天大皇后,朱滿月,生靜帝宇文闡;天中大皇后陳月儀;天左大皇后,尉遲熾繁;天右大皇后,元樂尚。

    而同樣有著這個誤會的主要原因之一的,就是史書對楊麗華的一段記載:

    大像二年(580年),宇文贇去世,宇文闡尊楊麗華為皇太后,居住在弘聖宮。當初,宇文贇生病,命令楊麗華的父親楊堅到宮中侍候陪伴。等到宇文贇病危,劉昉、鄭譯等人乘機假傳旨意任命楊堅輔佐朝政。

    楊麗華開始雖然沒有參與此事,但因為繼位的宇文闡年幼,擔心大權落入其他家族,對自己不利,得知劉昉、鄭譯等人已經傳達此詔令,心中十分高興。楊麗華後來瞭解到她的父親楊堅有異心,心中很不滿,在言辭神態中表現出來。開皇元年,楊堅篡奪北周天下,建立隋朝,是為隋文帝,楊麗華一時無法接受,對此更加憤恨。隋文帝雖不能責備她,但心中對她很愧疚。

    開皇六年,隋文帝封楊麗華為樂平公主。後來隋文帝商量將楊麗華改嫁,楊麗華堅決不同意,於是此事作罷。

    楊麗華與宇文贇的女兒宇文娥英,到了婚嫁的年齡,其外祖父隋文帝下旨為她選婿,奉皇帝的命令到弘聖宮聚集,等待相女婿的貴公子弟,每天都有數以百計的人。楊麗華親自在帷帳之中,讓參加選婿的貴公子弟們做自我介紹,並試他們的技藝。選不中的,就讓他們出去。到幽州總管李崇之子李敏入試時,被楊麗華相中,選為女婿。

    李敏假借一品的羽儀,其禮就如娶皇帝的女兒。

    後來將要侍奉隋文帝飲宴,楊麗華對李敏說:「我把天下都給了皇上,只有一個女婿,我當為你求柱國之職。皇上如授你當別的官,你千萬別緻謝應承。」

    等到進見隋文帝時,隋文帝親自彈琵琶,讓李敏歌舞。隋文帝十分高興,對楊麗華說:「李敏現任何官?」楊麗華回答說:「他只不過是一個白丁罷了。」隋文帝對李敏說:「現在授你儀同之職。」李敏不應承。

    隋文帝說:「不滿你的意嗎?現在授你開府。」李敏又不應承致謝。隋文帝說:「樂平公主對我有大功,我又何必對其女婿吝惜官職呢!現在授你柱國之職!」李敏這才拜謝隋文帝。隋文帝於是就在龍座上寫詔書授任李敏為柱國,以本官身份在皇宮值班。

    李敏在楊堅一朝可以說是備受信任,但是在隋煬帝楊堅的時期,李敏以及宇文娥英夫婦卻落得個淒慘下場:

    隋書記載:李敏後避煬帝諱,改封經城縣公。歷豳、金、華、岐數州刺史,多不蒞職,常留京師。往來宮內,侍從游宴,賞賜超於功臣。大業初,轉衛尉卿。樂平公主將薨,遺言於煬帝「妾唯一女,不自憂死,深憐之。湯沐乞回與敏。」帝從之,竟食五千戶。攝屯衛將軍。楊玄感反後,城闕大興,敏之策也。將作監。從征高麗,領新城道軍,加光祿大夫。十年,帝復征遼東,遣敏黎陽督運。

    時或言敏一名洪兒,帝疑「洪」字當讖,嘗面告之,冀其引決。敏由是大懼,數與金才、善衡等屏人私語。宇文述知而奏之,竟與李渾同誅。其妻宇文氏尋亦賜鴆而終。

    ……

    嚴格來說楊堅奪取的並非是他外孫的江山帝位,而是一個外人的帝位,自然也不需要背負太多的罵名。

    而宇文闡的母親朱滿月並非是勳貴之後,甚至是罪人出身。所以楊堅在剷除了北周的宗室之後,輕而易舉的奪位。

    朱滿月,是吳地人。因家人有罪而被沒入宮中,分派到東宮,為太子宇文贇職掌衣服管理之事。後來受到宇文贇的臨幸,因而生下兒子宇文闡。

    宣政元年,宇文贇即位,是為北周宣帝。

    大象元年二月,宇文贇傳位給兒子宇文闡,自稱天元皇帝。同年四月,宇文贇封朱滿月為天元帝后。七月,改稱為天皇后。

    大像二年二月,又改稱天大皇后,並下冊詔說:「你顯揚婦行四德,為六宮作出榜樣。軒轅宮中排列有序,唐堯室內顯露吉慶,美好的封號已經下達,盛大的典儀應當敬待。你要修養情性遵循天道,不要喪失禮節法度,長守嘉福,能不謹慎嗎。」

    朱滿月是宇文闡的母親,才地位僅次於宇文贇的元配楊麗華。

    大像二年七月,宇文贇去世,宇文闡尊稱她為帝太后。

    開皇元年,丞相楊堅廢黜宇文闡,自立為帝,建立隋朝,是為隋文帝,北周滅亡。同年二月,朱滿月出家為尼姑,法號法淨。

    開皇六年,朱滿月去世,時年四十歲,按照尼姑的禮儀埋葬在京城長安。

    從朱滿月的記載可以看到的是,她面對楊堅奪取帝位的行動可以說毫無反抗之力,甚至是出家為尼都有可能是受到逼迫。

    而在某個意義上,鉤弋夫人的家庭有可能與朱滿月的情況相仿。

    史書記載鉤弋夫人趙氏的父親當時已經去世,他曾犯法被處以宮刑,做了宦官,擔任中黃門,死於長安,死後葬於雍門。

    但是鉤弋夫人應該是在河間地區有親戚照拂,甚至是這些親戚在當地也有著一定的勢力,要不然鉤弋夫人恐怕「撐」不到她看到漢武帝的那一刻,或者是在長安居住而不過是一個內侍之女而已。

    歷史上對於鉤弋夫人的一些帶有神話色彩的記載,張嘉師是嗤之以鼻的。

    漢武帝劉徹巡狩,路過河間國時,觀天相、占卜吉凶的「望氣者」對漢武帝說此地有奇女,漢武帝立即下詔派人尋找。

    果然如望氣者所言,一會兒的工夫,隨行官員就找到一位年輕漂亮的女子,據說此女天生雙手握成拳狀,雖年已十多歲,但依然不能伸開。

    漢武帝喚此女過來,見其雙手果真是緊握拳狀,漢武帝伸出雙手將這女子手輕輕一掰,少女的手便被分開,在手掌心裡還緊緊地握著一隻小玉鉤。隨後,漢武帝命人將此女扶入隨行的軺車,將其帶回皇宮,由此而得到漢武帝的**愛,號稱拳夫人,此女便是趙氏。

    所謂的「望氣者」是否真的風骨凜然,張嘉師表示呵呵,因為既然是作為宮廷供奉,那麼就不要說什麼風骨之類的了。

    再者張嘉師自己對於某個萌萌噠的少女的認識,張嘉師就不禁想起這個蘿莉,或者是在歷史上也算是有著一定名氣的「奇女子」——許莫負的記載:

    各地官員遂廣徵博采,紛紛以本地祥瑞之像上奏。時臨兆郡守來報,有大人長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見於臨兆。始皇大悅,以為喜瑞,令銷天下兵器,作金人十二以像之。這年秋,河內郡上奏,該郡溫城縣令許望之妻趙氏生一女,手握玉塊,玉上有文王八卦圖隱約可見。此女出生僅百日,即能言,實屬神異。始皇聞訊,亦以為吉瑞之兆,令賜許望黃金百鎰,以善養其女。

    許望得到皇上賞賜,自然感激涕零。他已有三個兒子,正想再添個女兒,不想天隨人願,送子娘娘竟真的給他送了個女兒來。

    (張嘉師一臉懵逼的表示:送子娘娘走錯片場了……

    因為送子娘娘的兩個原形都是秦朝之後的女子:

    花蕊夫人:五代十國女詩人。《花蕊夫人宮詞》作者。五代時號「花蕊夫人」者,前後有兩人。

    在中國民間,還流傳著一個關於花蕊夫人的美麗傳說。傳說很久以前,後蜀國王孟後主的妃子花蕊夫人很喜歡芙蓉花,孟後主就為美麗的花蕊夫人在城裡城外種滿了芙蓉花。不久,宋朝軍隊打進後蜀國,孟後主投降了,花蕊夫人也被俘虜了。

    宋朝皇帝趙匡胤見花蕊夫人十分美麗,便收她作了自己的妃子,可花蕊夫人十分討厭他。花蕊夫人被送宋宮但不忘故主,繪孟昶畫像私掛奉祀。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就拿出孟後主的畫像流淚訴說思念之情。

    此事被宋太祖入宮看見追問,花蕊夫人急中生智說「所掛張仙,送子之神,蜀人皆如」,幸未追究。送子之神,於是從宮中傳到民間,到了晚清年代,把張仙男身像改花蕊女身像,花蕊夫人也又被尊為送子娘娘了。

    後來趙匡胤還是知道此事,逼迫花蕊夫人交出畫像,花蕊夫人至死不從,趙匡胤一怒之下殺死了她。花蕊夫人倒下了,鮮血染紅了院中的芙蓉花。人們敬仰花蕊夫人對愛情的忠貞不渝,尊她為芙蓉花神。

    註生娘娘,俗稱「注生媽」,又作「送子娘娘」、陳夫人、臨水夫人、順天聖母。在中國有些地區稱之為「送子娘娘」,是閩南、台灣一帶最受尊奉的生育之神,主管婦女的懷孕、生產,是許多不孕婦女或懷孕婦女的信仰寄託。

    據說朝廷曾封她為都天鎮國顯應崇福順意大奶夫人、順懿夫人等。各種典籍都說陳夫人為福建人,名叫陳靖姑,或陳進故,但有關她的家世,卻又有不同的說法。

    據《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載,陳靖姑是唐朝人,祖居福州府羅源縣,她的父親在朝廷官拜戶部郎中,母親葛氏。陳靖姑有個兄長叫陳二相,另外還有個義兄叫人,村裡人只好立廟奉祀,每年重陽節要買童男童女二人供祭大蛇。當地百姓苦不堪言。

    觀音燕薩赴群仙會後回南海,途中見福州惡氣衝天,知有妖孽為害,於是決心派神人前去除害。她剪一指甲,化作金光一道,直透葛氏之腹,葛氏感孕,在唐大曆年間甲寅歲正月十五寅時生下陳靖姑。

    陳靖姑生下來時,「瑞氣祥光罩體,異香繞闥,金鼓聲若有群仙護送而進者,因諱進姑」。陳靖姑十七歲的時候,帶劍斬殺為害一方的毒蛇,除掉了長期危害百姓的妖怪。陳靖姑立了大功,這事傳到了朝廷,唐惠宗封她為「順懿夫人」。

    註生娘娘的造像,多是左手執簿本,右手持筆,象徵其記錄家家戶戶子嗣之事。

    好吧,張嘉師只能說:「我只能夠報以苦笑……」)

    對此,他本已感到心滿意足,誰料女兒一出世,便以其怪異之像驚動了皇帝,得到天大的賞賜,怎不令他大喜過望?為了表示對始皇帝的感激之情,他特為女兒取名為「莫負」,意為莫負聖上的隆恩。

    許望的妻子生了個得到至高無上的始皇帝御賜的神異女兒,消息很快傳遍天下,許多慣於獵奇的人甚至不遠千里,專程前來看稀奇。儘管並非所有的人都能如願,但對於官階比自己高的人,許望卻無法將他們拒之門外。因此,許府門前,每天都是車水馬龍,高官顯貴絡繹不絕,使許望陷於進退兩難之地。

    經過一段時間的折騰後,那些熱衷於前來看稀奇和湊熱鬧的人才日漸少了起來。這種現象的出現,竟然同莫負的哭聲和笑容有關。

    原來,只要莫負未曾入睡,對前來看熱鬧的人只有兩種反應,一是見到某些人後,便大哭不止;一是見到部份人則綻露甜蜜笑容。

    開始,人們並不以此為意,認為哭與笑,純屬襁褓中的嬰兒本能的反應,並無甚麼特殊含義。

    可是,經過一些時日,人們發現,凡是莫負對之大哭不止的人,過不了多久必然會厄運接踵而至,或陡生疾病,或屢遇禍端,或家庭頻遭變故,或觸犯律條而被判罪。

    而莫負對之笑容頻頻者,則喜事連連,不是招財進寶,便是官階頻升。於是,人們醒悟過來,這個女嬰有一種天然本領,即可為人看相。

    凡對之哭者,必然是招災罹禍之人;而對之笑者,則為吉星高照之人。有人甚至認為,這個神奇的女嬰的哭聲乃為詛咒之聲,誰碰上了,必然災難臨頭。

    為此,那些欲來看稀奇的人聞之無不為之色變,為了不讓自己成為詛咒的對象,遂打消了前去看稀奇的念頭。於是,許府也就慢慢變得清靜起來。

    ……

    面對這些事情,張嘉師只能說:「我是一個不堅定的無神論者……」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Babcorn

LV:9 元老

追蹤
  • 986

    主題

  • 920465

    回文

  • 38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