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玄幻] 定秦曲 作者:蒼穹戰狼(連載中)

 
Babcorn 2016-12-14 15:51:10 發表於 玄幻奇幻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949 44078
Babcorn 發表於 2017-3-2 15:33
第十四章 外戚的利弊(中)

    沒有母族,也就是外戚的幫助,在很多時候,一個新君很有可能會處於一個孤掌難鳴的境地。

    漢武帝雖然在當其時已經年邁,但是張嘉師不認為劉徹看不出這一點,或者是說,劉徹對於霍光有著深深信任的同時,也防備著霍光並不是周公,而是后羿寒浞這樣的存在。

    當然也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漢武帝擔心的是趙姬以及宣太后的一些事蹟再次重演,所以才會選擇逼死鉤弋夫人。

    宣太后在秦惠文王死後的數年,也就是秦武王時期,並沒有記載有過出格的事情。

    但是在其子嬴稷,也就是秦昭襄王在位之後,宣太后也許是一心為國,也許是有著其他的私心,在其後不久就與秦國北部的大患義渠王私通,並且生下兩個兒子。

    至於說宣太后為何在秦武王時期不敢這樣做,主要是因為宣太后當其時即使是算是其弟魏冉的實力,也不是秦武王的對手。

    秦武王的死法固然是有點犯二,但是這不代表秦武王就是一個昏聵的君王。

    ……

    《史記》當中有很多關於秦武王治理國政的正面記載:

    《史記?卷七十一?樗裡子甘茂列傳》記載:

    王迎甘茂於息壤。甘茂至,王問其故。

    甘茂對曰:「宜陽,大縣也,上黨、南陽積之久矣。名曰縣,其實郡也。今王倍數險,行千里攻之,難。昔曾參之處費,魯人有與曾參同姓名者殺人,人告其母曰『曾參殺人』,其母織自若也。頃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參殺人』,其母尚織自若也。頃又一人告之曰『曾參殺人』,其母投杼下機,逾牆而走。夫以曾參之賢與其母信之也,三人疑之,其母懼焉。今臣之賢不若曾參,王之信臣又不如曾參之母信曾參也,疑臣者非特三人,臣恐大王之投杼也。始張儀西並巴蜀之地,北開西河之外,南取上庸,天下不以多張子而以賢先王。魏文侯令樂羊將而攻中山,三年而拔之。樂羊返而論功,文侯示之謗書一篋。樂羊再拜稽首曰:『此非臣之功也,主君之力也。』今臣,羈旅之臣也。樗裡子、公孫奭二人者挾韓而議之,王必聽之,是王欺魏王而臣受公仲侈之怨也。」王曰:「寡人不聽也,請與子盟。」

    卒使丞相甘茂將兵伐宜陽。

    甘茂可以說是一個雜家的代表,其才能相當卓越,因為他能夠被張儀以及樗裡疾引薦給秦惠文王,其能耐可見一斑。

    而秦武王可以說相當信任甘茂,甚至是任命其為丞相一職,也算是一個知人善用的君主。

    而甘茂離開秦國,投靠齊國,並不是秦武王時期的事情。恰好相反的是,宣太后在這一次事件當中有著相當重要的行動。

    根據相應的記載描述:韓王派公仲侈到秦國告急求援。秦昭王剛剛即位,宣太后又是楚國人,所以不肯出兵救援。公仲侈就去託付甘茂,甘茂便替韓國向秦昭王進言說:「公仲侈正是因為可望得到秦國援救,所以才敢於抵抗楚國。眼下雍氏被圍攻,秦軍不肯下肴山救援,公仲侈將會輕蔑秦國昂著頭不來朝見了。韓公叔也將會讓韓國向南同楚國聯合,楚國和韓國一旦聯為一股力量,魏國就不敢不聽它的擺佈,這樣看來,攻打秦國的形勢就會形成了。您看坐等別人進攻與主動進攻別人相比,哪樣有利?」

    秦昭王說:「好。」於是就讓軍隊下肴山去救韓國。楚**隊隨即撤離。

    秦昭王讓向壽去平定宜陽,同時派樗裡子和甘茂去攻打魏國皮氏。向壽,是宣太后的娘家親戚,與秦昭王從少年時就很要好,所以被秦昭王任用。向壽先到了楚國,楚懷王聽說秦昭王十分敬重向壽,便優厚地禮遇向壽。

    向壽替秦國駐守宜陽,準備據此攻打韓國。韓相公仲侈派蘇代對向壽說:「野獸被圍困急了是能撞翻獵人車子的。您攻破韓國,雖使公仲侈受辱,但公仲侈仍可收拾韓國局面再去事奉秦國,他會自認為一定可以得到秦國的封賜。現在您把解口送給楚國,又把杜陽封給下小令尹,使秦、楚交好。秦、楚聯合,無非是再次攻打韓國,韓國肯定要滅亡。韓國要滅亡,公仲侈必將親自率領他的私家徒隸去頑強抗拒秦國。希望您深思熟慮。」

    向壽說:「我聯合秦、楚兩國,並不是對付韓國的,您替我把這個意思向公仲侈申明,說秦國與韓國的關係是可以合作的。」

    蘇代回答說:「我願意向您進一言。人們說尊重別人所尊重的東西,才能贏得別人對自己的尊重。秦王親近您,比不上親近公孫奭;秦王賞識您的智慧才能,也比不上賞識甘茂。可是如今這兩個人都不能直接參與秦國大事,而您卻獨能與秦王對秦國大事作出決策,這是什麼原因呢?是他們各有自己失去信任的地方啊。公孫奭偏向韓國,而甘茂偏袒魏國,所以秦王不信任他們。現在秦國與楚國爭強,可是您卻偏護楚國,這是與公孫奭、甘茂走的同一條路。您靠什麼來與他們相區別呢?人們都說楚國是個善於權變的國家,您一定會在與楚國結交上栽跟頭,這是自惹麻煩。您不如與秦王謀劃對付楚國權變的策略,與韓國友善而防備楚國,這樣就沒有憂患了。韓國與秦國結好必定先把國家大事交給公孫奭,聽從他的處理意見,而後會把國家託付給甘茂。韓國,是您的仇敵。如今您提出與韓國友好而防備楚國,這就是外交結盟不避仇敵啊。」

    向壽說:「是這樣,我是很想與韓國合作的。」

    蘇代回答說:「甘茂曾答應公仲侈把武遂還給韓國,讓宜陽的百姓返回宜陽,現在您一味想著收回武遂,很難辦到。」向壽說:「既然如此,那該怎麼辦呢?武遂就終究不能得到了?」

    蘇代回答說:「您為什麼不借重秦國的聲威,替韓國向楚國索回潁川呢?潁川是韓國的寄託之地,您若索取並得到它,這是您的政令在楚國得到推行而拿楚國的地盤讓韓國感激您。您若索取而得不到它,這樣韓國與楚國的怨仇不能化解就會交相巴結秦國。秦楚兩國爭強,您一點一點地責備楚國來使韓逐漸向您靠攏,這大大有利於秦國。」

    向壽聽了後,掂量著利弊,一時下不了決心,便順口說出:「怎麼辦好呢?」

    蘇代立即答道:「這是件好事啊。甘茂想要藉著魏國的力量去攻打齊國,公孫奭打算憑著韓國的勢力去攻打齊國。現在您奪取了宜陽作為功勞,又取得了楚國和韓國的信任並使它們安定下來,進而再誅罰齊國、魏國的罪過,由於這樣做了,公孫奭和甘茂的打算便都將化為泡影,他們在秦國的權勢也就會進一步削弱。」

    甘茂終於向秦昭王提出,把武遂歸還給韓國。向壽和公孫奭竭力反對這麼做,但沒有成功。向壽和公孫奭因此而怨憤,常在秦昭王面前說甘茂的壞話。甘茂恐懼,怕有不測,便停止攻打魏國的蒲阪,乘機逃亡而去。樗裡子與魏國和解,撤兵作罷。

    甘茂逃出秦國跑到齊國,路上恰巧碰上蘇代。

    當時,蘇代正替齊國出使秦國。甘茂說:「我在秦國獲罪,怕遭殃禍便逃了出來,現在還沒有容身之地。我聽說貧家女和富家女在一起搓麻線,貧家女說:『我沒有錢買蠟燭,而您的燭光幸好有剩餘,請您分給我一點剩餘的光亮,這無損於您的照明,卻能使我同您一樣享用燭光的方便。』現在我處於困窘境地,而您正出使秦國,大權在握。我的妻子兒女還在秦國,希望您拿點餘光救濟他們。」

    蘇代應承下來,於是出使到達秦國。完成任務後,蘇代藉機勸說秦昭王說:「甘茂,是個不平常的士人。他在秦國居住多年,連續三代受到重用,從肴塞至鬼谷,全部地形何處險要何處平展,他都瞭如指掌。如果他依靠齊國與韓國、魏國約盟聯合,反過來圖謀秦國,對秦國可不算有利呀。」

    秦昭王說:「既然這樣,那麼該怎麼辦呢?」

    蘇代說:「大王不如送他更加貴重的禮物,給他更加豐厚的俸祿,把他迎回來,假使他回來了,就把他安置在鬼谷,終身不准出來。」秦王說:「好。」

    隨即賜給甘茂上卿官位,並派人帶著相印到齊國迎接他。甘茂執意不回秦國。

    蘇代對齊湣王說:「那個甘茂,可是個賢人。現在秦國已經賜給上卿官位,帶著相印來迎接他了。由於甘茂感激大王的恩賜,喜歡做大王的臣下,因此推辭邀請不去秦國。現在大王您拿什麼來禮遇他?」

    齊王說:「好。」立即安排他上卿官位,把他留在了齊國。秦國也趕快免除了甘茂全家的賦稅徭役來同齊國爭著招攬甘茂。

    ……

    從以上的記載來看,甘茂更多是被蘇代的合縱連橫之計給坑害了。

    但是毫無疑問的一點,那就是甘茂在出奔齊國的時候,魏冉雖然是權傾秦國,但是樗裡疾未死,甘茂仍在,那麼秦國的兩個丞相位置,並沒有魏冉的份兒。

    很有可能也就是因為魏冉想更進一步,在甘茂奔齊的事情當中推波助瀾。

    ……

    同樣是出於史記的記載,在《史記?卷七十?張儀列傳第十》當中記載著:

    張儀懼誅,乃因謂秦武王曰:「儀有愚計,原效之。」王曰:「柰何?」

    對曰:「為秦社稷計者,東方有大變,然後王可以多割得地也。今聞齊王甚憎儀,儀之所在,必興師伐之。故儀原乞其不肖之身之梁,齊必興師而伐梁。梁齊之兵連於城下而不能相去,王以其間伐韓,入三川,出兵函谷而毋伐,以臨周,祭器必出。挾天子,按圖籍,此王業也。」

    乃使其舍人馮喜之楚,借使之齊,謂齊王曰:「王甚憎張儀;雖然,亦厚矣王之讬儀於秦也!」

    齊王曰:「寡人憎儀,儀之所在,必興師伐之,何以讬儀?」

    對曰:「是乃王之讬儀也。夫儀之出也,固與秦王約曰:『為王計者,東方有大變,然後王可以多割得地。今齊王甚憎儀,儀之所在,必興師伐之。故儀原乞其不肖之身之梁,齊必興師伐之。齊梁之兵連於城下而不能相去,王以其間伐韓,入三川,出兵函谷而無伐,以臨周,祭器必出。挾天子,案圖籍,此王業也。』秦王以為然,故具革車三十乘而入之梁也。今儀入梁,王果伐之,是王內罷國而外伐與國,廣鄰敵以內自臨,而信儀於秦王也。此臣之所謂『讬儀』也。」

    齊王曰:「善。」

    乃使解兵。

    張儀是秦惠文王時期的重臣,在秦國當其時的影響力而言,甚至是比軍方重臣樗裡疾的地位更高。

    但是在秦武王繼位之後,張儀依舊是懼怕自己被秦武王殺死,可以說秦武王當其時並不是一個傀儡,而是成功掌控秦國國政的新君。

    而相對於張儀而言,羋八子的身份「微不足道」,張儀既然怕死,那麼這也就是說若是羋八子不收斂一些,那麼即使是有著魏冉的支持,那麼羋八子也不是秦武王的對手。

    ……………………………………………………分割線……………………………………

    只不過嚴格來說,羋八子私通義渠的記載並非出於史記或者是戰國策等記載,而是出於《後漢書?卷八十七?西羌傳》:

    後四年,義渠國亂,秦惠王遣庶長操將兵定之,義渠遂臣於秦。後八年,秦伐義渠,取郁郅。後二年,義渠敗秦師於李伯。明年,秦伐義渠,取徒涇二十五城。及昭王立,義渠王朝秦,遂與昭王母宣太后通,生二子。至王赧四十三年,宣太后誘殺義渠王於甘泉宮,因起兵滅之,始置隴西、北地、上郡焉。

    所以在某個意義上,羋八子私通義渠王的事情不太可信,但是這不代表羋八子就是一個「乾淨」的人。

    在戰國策當中有著這樣的記載:

    秦宣太后愛魏丑夫。

    太后病將死,出令曰:「為我葬,必以魏子為殉。」

    魏子患之。庸芮為魏子說太后曰:「以死者為有知乎?」

    太后曰:「無知也。」

    庸芮曰:「若太后之神靈,明知死者之無知矣,何為空以生所愛,葬於無知之死人哉!若死者有知,先王積怒之日久矣,太后救過不贍,何暇乃私魏丑夫乎?」

    太后曰:「善。」乃止。

    這方面的記載說明了羋八子在昭襄王在位的時候,已經是有著男**存在的太后,而昭襄王在這一方面,或者是當其時的風氣對此事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但是這一種情況很有可能在始皇帝時期已經發生了相當重要的變化。最終導致始皇帝殺死其**宮闈的生母趙姬的傳聞出現。
Babcorn 發表於 2017-3-2 15:33
第十五章 「奇貨可居」

    在穿越大秦帝國之前,張嘉師並不知道趙姬的實際事蹟,但是也聽說過一個典故,這個典故恰好就是趙姬作為主角之一的奇貨可居。

    奇貨可居是一個史書典故。

    在《史記?呂不韋列傳》記載著一句話:「呂不韋賈邯鄲,見(子楚)而憐之,曰:『此奇貨可居。』」

    但是這一點並不一定與趙姬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

    因為趙姬認識嬴異人是呂不韋決定資助子楚之後的事情:

    陽翟大商人呂不韋,經常出現在趙國都城邯鄲的街頭。往往來來,買買。他手頭已經賺下了很多很多的錢,可說是家有萬金了。

    這一天,呂不韋正在街上走著,忽然對面走來一人,引起了他的注意。只見那人生得面如傅粉,唇若涂朱,雖然衣冠平常,但絲毫不失貴人之氣。呂不韋不禁暗暗稱奇。待那人走過之後,他問近旁一個小販兒:請問適才走過的那位是誰?

    他是……

    原來,是秦國留在趙國的人質,名叫異人,他是秦昭襄王之子安國君的兒子。安國君有子20餘人,但全非正房華陽夫人之後,皆由那些姬妾所生。異人生母,名叫夏姬。夏姬不得**,又早死,所以,秦趙澠池會盟兩國互換人質時,異人便來到了趙國首都邯鄲。異人來到邯鄲之後,因秦國不斷攻打趙國,趙王便遷怒於他,把他拘留在叢台之上,並由大夫公孫乾晝夜監守。他過著出無車,宿無婦,食無酒的枯燥無味的生活,終日裡鬱鬱不悅……

    聽罷小販兒的介紹,呂不韋凝思片刻後爽朗大笑著說道:哈哈,他真是喃喃奇貨。這奇貨,可先囤積起來,然後作一筆大生意。哈哈哈哈!

    呂不韋先以重金結交於監守異人的公孫乾,後又結識異人。有一次,他與公孫乾、異人一起喝酒。酒到半醉,趁公孫乾去廁的機會,呂不韋問異人道:秦王已經老了。太子安國君所**愛的是華陽夫人,可她沒有兒子。你兄弟20餘人,至今沒有一個得**。你何不趁這個時候回歸秦國,去找華陽夫人,求做她兒子。這樣,以後你才可能有立儲的希望呀!

    異人含淚回道:我何嘗不希望能如此呢?唉!怎奈身在他國,恨沒有脫身之計呀!呂不韋說:這好辦。我可以設法救你回國!

    異人說:能救我回國,日後倘能得到榮華富貴,你我共享!

    為了叫異人回國,呂不韋來到了秦國的京都咸陽。

    不久,呂不韋便打聽到華陽夫人有個姐姐也在咸陽城中。為了能見到華陽夫人,呂不韋設法先見到了華陽夫人的姐姐。見面之後,他先是以來時隨身所帶著趙國的金玉寶玩,取得了她的好感,接著他便把異人如何賢德,如何思念故國,如何想認華陽夫人為生母,以及日後他打算如何孝順華陽夫人等等,詳盡地說了一番。他的話,把華陽夫人的姐姐深深地打動了。

    事隔一日之後,華陽夫人的姐姐去見華陽夫人。她又把呂不韋對她說的話陳述了一回。華陽夫人大喜,當即,她便表示願接異人回國,並收留在身邊。

    說動了華陽夫人,這僅是第一步。當時,秦君還是秦昭襄王。異人若能回國,非他點頭不可。可是,因澠池會盟時,秦昭襄王被藺相如戲弄了一番,心中懷恨趙國,因此,根本不把異人回國當作一回事。

    怎麼辦呢?呂不韋又費心思了。

    後來,他得知王后的弟弟楊泉君也在咸陽。他想通過楊泉君去說服王后,再通過王后去說服昭襄王。於是,他用重金買通道路見到了楊泉君。呂不韋對楊泉君說:你居高官,享厚祿。可你這高官、厚祿和富貴能長久嗎?自然,眼下有王后和大王保護你。可是,大王與王后年事已高,一旦山崩,太子嗣位,太子會繼續保護你嗎?太子安國君與華陽夫人無子。你為何不把今日留在趙國的王孫異人,設法引渡回國,讓他去作安國君與華陽夫人的適子?果真那樣做了,安國君與華陽夫人會對你感激不盡的。那樣,你的高官、厚祿和富貴,不就又有人保護了嗎?呂不韋之計,正中楊泉君心意。當日,他便去找王后,把呂不韋的話說了一遍。王后去見昭襄王,她又把楊泉君的話說了一遍。

    終於,秦昭襄王表示願接異人回國,呂不韋這才收拾了一下行裝,回邯鄲去了。

    呂不韋費了很多的錢財與精力,看來,異人歸國之期就要來到了。可就在這時候,呂不韋卻遲疑起來。他大動腦,思謀個不停。他想:異人回國,日後繼位為王,對自己來說,最大不過是從一位秦王身上得利。如何能長久呢?將來異人山崩或者退位,又如何能從下一代秦王身上得利呢?

    ……

    而在這個時候,趙姬出現了,成為了呂不韋又一次奇貨可居的投資。

    據說,呂不韋又從邯鄲諸姬中選中一位美女,她聰明伶俐,嫵媚異常,這就是趙姬。呂不韋告知她要如此這般就能當上王妃,趙姬聽了欣然應允。呂不韋將她獻給異人,後來,趙姬產下一男嬰,取名為政,即嬴政。

    在華陽夫人的作用下,異人攜趙姬回到秦國並被立為儲君。昭襄王不久病歿,安國君嗣位,即秦孝文王,異人理所應當地成為太子,但離王位還是差著一步,呂不韋可等不了了,他與趙姬商議,以酒色迷住秦孝文王,秦孝文王整天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不久就因貪歡過度而一命嗚呼!

    異人終於登上王位,即秦莊襄王。華陽夫人為皇太后,嬴政為太子,呂不韋為相邦,封文信侯,食邑十萬戶。隨著秦國國力日益強盛,呂不韋功高蓋主,異人知道他精明異常,漸漸對他警惕起來。

    而呂不韋也有所察覺,他怎可束手待斃?於是與趙姬密議,要除掉異人,立嬴政為王,讓趙姬當上太后。於是趙姬夜夜獻**,使盡妖媚之能事,逼得異人貪歡成癮,不久便衰弱不堪,36歲時一命歸西。

    莊襄王駕崩,嬴政登上國君的寶座,僅十三歲。

    趙姬為太后,尊呂不韋為仲父,國事全部委任於他。嬴政雖幼,卻有統治天下的野心和鬥志,他知道呂不韋是他最大的障礙,而呂不韋也知道嬴政非等閒之輩,兩人都在暗暗地較量。

    但禍事最終出在趙姬身上,她年輕守寡,不甘寂寞,又與呂不韋有舊情,兩人便秘密來往,呂不韋經常隨意出入宮幃。但他也害怕嬴政知道此事,像趙姬這樣不知檢點遲早會出事,自己不能不收斂一些。

    後來呂不韋找到了一個名叫嫪毐的人,此人別的不會,只在房幃之事上能力異常。

    按照呂不韋列傳的記載,可以用**轉動桐木車輪;而呂不韋便將嫪毐引見給秦王贏政的母親趙姬,使其與趙姬私通;而且呂不韋也偽造了嫪毐已被去勢的證明。之後嫪毐以太監身份入侍後宮,與太后淫樂,最後終至秦太后懷孕。

    而在野史上記載,秦太后其**不遜於武則天,曾令其嫪毐一同出遊之時有5天時間兩人呆在馬車內不思飲食足不出戶的享受**之樂,秦太后的**之嬌聲更是持續了5天之久,連其隨從的士兵都把持不住的感嘆道:「女子之色,虎狼之物甚是難填;論女子之至淫,非太后莫屬。」

    當秦太后從馬車出來時容光煥發仿似返老還童,而身在一旁的嫪毐則與之相反的面容憔悴身影瘦小白髮蒼蒼,不由得讓士兵們尤為吃驚。

    太后怕寡居而孕被人發覺,便假稱佔了一卦,宜徙宮以避時躲災。秦太后徵得贏政同意,帶假太監嫪毐移遷至雍縣居住,在雍縣行宮生有二子,嫪毐也自稱秦王「假父」。嫪毐終日侍從秦太后,所得的賞賜異常豐厚,雍城的一應事情決於嫪毐。侍候嫪毐的僮僕有數千人之多,投奔嫪毐求官求仕的賓客舍人也有千餘。嫪毐被封為長信侯。以山陽為其住地,又以河西、太原郡為其封田。

    始皇九年,有人告發嫪毐是假太監,與太后私通,生有二子,並與太后密謀:「王即薨,以子為後。」

    嬴政時年二十二歲,聞報大怒,即派人調查,果實,而且邊及相國呂不韋。嫪毐封為長信侯以後,又得河西太原郡為毐國。他恣意享受著宮室車馬衣服苑囿,過著優裕的王侯生活,他怎麼能突然失去?

    於是,嫪毐先發制人,趁著風和日麗的四月,嬴政宿雍城蘄年宮行冠禮,竊用秦王御璽和太后璽,調縣卒、官衛士卒官騎攻擊蘄年宮。嬴政命相國昌平君、昌文君領咸陽士卒平息叛亂,兩軍戰於咸陽。秦王下令:「凡有戰功的均拜爵厚賞,宦官參戰的也拜爵一級。」叛軍數百人被殺死,嫪毐的軍隊大敗,與死黨倉皇逃亡。

    秦王令諭全國:「生擒嫪毐者賜錢百萬,殺死嫪毐者賜錢五十萬。」嫪毐及其死黨被一網打盡,秦王嬴政車裂嫪毐,滅其三族。嫪毐的死黨衛尉竭、內史肆、佐戈竭、中大夫令齊等二十人梟首,追隨嫪毐的賓客舍人罪輕者為供役宗廟的取薪者——鬼薪;罪重者四千餘人奪爵遷蜀,徙役三年。太后和嫪毐的兩個兒子,均被一同囊載撲殺。

    太后逐出咸陽,遷住城外的貢陽宮,斷絕母子關係,永不再見,並明令朝臣敢有為太后事進諫者,「戮而殺之,蒺藜其背」。結果,有二十七個進諫大臣被殘酷的處死,並把他們的屍首掛在宮牆示眾。

    ……

    而有一種說法是趙姬在此時事實上已被殺死,三四年之後才死的趙姬不過是一個始皇帝從宮女中找到的一個替身。

    而呂不韋在這一次事件當中也備受牽連:

    秦王想殺掉相國呂不韋,但因他侍奉先王有很大功勞,還有很多賓客辯士為他說情,所以秦王不忍心處罰呂不韋。

    公元前237年十月,免去了呂不韋的相邦職務。等到齊人茅焦勸說秦王,秦王這才到雍地迎接趙太后,使她又回歸咸陽,但把呂不韋遣出京城,前往河南的封地。

    又過了一年多,各諸侯國的賓客使者絡繹不絕,前來問候呂不韋。

    秦王恐怕他發動叛亂,就寫信給呂不韋說:「你對秦國有何功勞?秦國封你在河南,食邑十萬戶。你對秦王有什麼血緣關係?而號稱仲父。你與家屬都一概遷到蜀地去居住!」

    呂不韋一想到自己已經逐漸被逼迫,害怕日後被殺,就喝下鳩酒自殺而死。秦王所痛恨的呂不韋、嫪毐都已死去,就讓遷徙到蜀地的嫪毐門客都回到京城。

    ……

    按照張嘉師的理解,當其時的始皇帝不可能不知道趙姬與嫪毐之間的事情,因為即使是在權勢上依舊是受制於呂不韋,但是以大將王翦,蒙武等人,文臣當中也有昌平君兄弟的支持,可以說當其時的始皇帝已經具備了跟呂不韋勢力相抗衡的基礎。

    但是為何始皇帝選擇的是一個給予嫪毐發難的機會,張嘉師認為這算是始皇帝認為若是對嫪毐不教而誅,那麼對於關東六國的有才智之輩的投效,無疑是會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

    甚至是在秦國內部,一些忠於秦國王室的力量也會因此對當時的始皇帝頗有微詞。

    而有著王翦,昌文君等人的幫助,始皇帝事實上已經得到了秦軍的支持,再加上始皇帝當其時手執虎符,想要調動藍田大營的秦軍精銳事實上並非難事。

    在這麼一個情況下,始皇帝才毫無顧忌的前往雍都,並且在大鄭宮之中運籌帷幄,成功擊潰嫪毐集團的叛亂,一舉剷除嫪毐,趙姬以及呂不韋為首的幾支能夠有能力威脅到始皇帝統治的勢力頭目,最終完全主掌秦國朝政,向秦國橫掃**邁出最重要的一步。

    但是恐怕昌文君兄弟並沒有想到的是,他們日後居然會跟自己曾經效忠的王者以及為之效命的國家,在祖國以及忠誠之間,選擇的是兵變叛亂。
Babcorn 發表於 2017-3-2 15:34
第十六章 外戚的利弊 下

    始皇帝在在位之初是否有著依靠趙姬的母族勢力而坐穩王位的事情,史書當中並沒有明確的記載。

    但是有一點是毫無疑問的,若是趙姬一點勢力都沒有,恐怕也不值得呂不韋再次與她藕斷絲連。

    可以說,趙姬的勢力在當其時的秦國,是遠不如呂不韋的,但是兩者的聯合,恐怕足以抗衡尚未成熟的始皇帝的勢力以及秦國朝堂上的其他勢力,成為秦國朝政當中的一大勢力。

    而若非如此,趙姬即使是貴為王太后,想要盤踞著秦國的故都雍都,這個同樣是秦王親政加冕所在之地,恐怕也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

    而外戚對於一個皇帝的重要性,同樣可以從一個皇帝的遭遇可以看到。

    這個皇帝就是在史書當中並沒有太多著墨的劉辯。

    漢朝歷史上總共出現了四個被記載為少帝的皇帝,而劉辯的情況與外戚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

    劉辯是漢靈帝劉宏與皇后何氏的長子。

    但是嚴格來說,劉辯雖然是嫡長子,但是並不受劉宏喜愛。

    史書上多次記載劉宏冊立劉辯的異母弟劉協為太子的打算:

    在劉辯出生之前,靈帝的皇子們都已夭折,所以皇子辯出生後沒有養在皇宮中,而養在道人史子眇的家裡,不敢叫他的劉辯本名,稱他為「史侯」。因為史道人有道術,何氏想憑藉他的道術保護皇子辯。

    靈帝不喜歡劉辯,而喜歡王美人所生的皇子劉協。群臣奏請靈帝立皇太子時,靈帝認為劉辯行為輕佻,沒有帝王的威儀,不適合做皇帝,想立皇子劉協為太子,但因何皇后在宮中受寵,而且何皇后的兄長何進任大將軍並在朝中位高權重,故立太子之事久拖不決,一直到靈帝駕崩時都沒有立太子。cad1();

    而有可能是因為作為外戚,當其時的大將軍何進的存在,並且何進擁有著已經讓劉宏深深忌憚的勢力,最終漢靈帝一直到死去之時,都沒有確立劉協為太子。

    而刨除何進的因素,當其時的思想是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劉辯在當其時已經算是漢靈帝的嫡長子,若是廢長立幼,以及廢嫡立庶,漢靈帝想要通過朝臣們的非議,是非常困難的。

    也許也就是因為如此,在何氏外戚勢力正式成型之前,漢靈帝並沒有成功冊立劉協為太子。

    ……

    而何進的勢力成型是黃巾之亂爆之後。

    中平元年,由於爆黃巾起義,何進被任為大將軍,率左右羽林軍五營士駐紮於都亭,修理器械,以保衛京師。黃巾領張角的部下****義密謀在雒陽起兵,何進將其破獲,因此功而進封慎侯。

    中平四年,滎陽賊幾千人暴動,攻打焚燒郡縣,殺中牟縣長,詔命何進的弟弟河南尹何苗抗擊,何苗擊敗群賊,平息暴亂還京師。詔派使者至成皋歡迎,授命何苗為車騎將軍,封濟陽侯。

    中平五年,天下的形勢更為混亂,望氣的人認為京師會有大兵,兩宮流血。大將軍許涼、假司馬伍宕對何進說:「《太公六韜》有天子將兵事,可以威鎮四方。」何進認為很有道理,入朝將此事匯報給漢靈帝。漢靈帝同意,詔令何進大四方兵,講武平樂觀下。蓋了一大壇,上面建十二層五彩華蓋,十丈高,壇的東北建小壇,再建九層華蓋,九丈高,橫列步兵,騎士幾萬人,結營為陣。漢靈帝親自出來檢閱,駐大華蓋下,何進駐小華蓋下。禮畢,漢靈帝身披甲介馬,稱「無上將軍」,繞陣三圈而還。cad2();詔令何進率領全軍駐觀下。

    這時設置西園八校尉,以小黃門蹇碩為上軍校尉,虎賁中郎將袁紹為中軍校尉,屯騎都尉鮑鴻為下軍校尉,議郎曹操為典軍校尉,趙融為助軍校尉,淳于瓊為佐軍校尉,又有左右校尉。

    漢靈帝認為蹇碩壯健而有武略,特別親信他任用他,以為元帥,督率司隸校尉以下,雖大將軍也歸他領導。蹇碩雖然在朝廷專掌兵權,但還有些害怕忌妒何進,於是與各常侍共說漢靈帝,要他派何進西擊邊章、韓遂。

    漢靈帝聽了他們的建議,賞賜何進兵車百輛,虎賁斧鉞。何進暗中知道這是陰謀。於是上奏請派袁紹東擊徐、兗二州兵,要等袁紹返回來,就出兵,借此拖延時間。

    從以上的記載可以看到,成為了大將軍的何進,其勢力已經膨脹到讓漢靈帝深深忌憚的地步。

    ……

    何皇后生大皇子劉辯,王美人生二皇子劉協。靈帝欲廢長立幼,但由於自己病重,要宦官小黃門蹇碩幫助劉協,並設立西園八校尉分何進的軍權。蹇碩也因此欲除去何進來立劉協為帝。

    中平六年,漢靈帝駕崩,蹇碩計畫在何進入宮時殺之,但在蹇碩司馬潘隱的暗示下,何進稱病不入。由於沒有除掉何進,劉辯被立為帝,何太后臨朝,何進與太傅袁隗輔政,錄尚書事。

    何進久知宦官為天下所共疾惡,加以痛恨蹇碩陰謀害他,等掌握朝廷大權,就暗中佈置誅滅宦官。袁紹也久有謀劃,使何進親客張津勸何進說:「黃門常侍權重已很久了,又與長樂太后專**利,將軍應當選拔賢良的人才,整頓天下,為國家除害。」

    何進認為袁紹說得對,又因為袁氏累世寵貴,得到海內的人擁護。袁詔善於養士,豪傑之士願為他所用。他的從弟虎賁中郎將袁術也尚氣俠,所以都厚相結納。因此更廣泛地徵聘智謀之士逢紀、何顒、荀攸等,與他們結為心腹。cad3();

    蹇碩懷疑不安,與中常侍趙忠等寫信說:「大將軍兄弟執政專權,現在與天下黨人謀劃誅殺先帝左右親近的,消滅我們這些人,只因為我統領禁兵,所以暫時猶豫不決。現在應當共同把上閣關閉,急捕殺之。」中常侍郭勝,何進同郡人。何太后與何進的貴幸,郭勝出了力,幫了忙。所以郭勝親信何氏,於是與趙忠等商議,不依蹇碩的計策,並且把蹇碩的信交給了何進。何進使黃門令逮捕蹇碩,將其斬殺,自己統率其駐兵。袁紹又勸說何進「:從前竇武想誅殺內寵而反為所害,是因為他說的話漏洩出去了,五營百官服從宦官,害怕宦官。現在將軍有大舅這樣的重要地位,兄弟同統率勁兵,部下將吏又都是英俊名士,樂於盡力報命,事情在於掌握,這是天助的時機啊。將軍應當為天下除害,名垂後世。雖周朝的申伯,也不算什麼!現在人主的靈柩在前殿,將軍受詔統率禁兵,不應該隨便出入宮省。」

    何進深以為然,於是託病不入陪喪,又不送葬。即與袁紹定計策,並把所定計策告訴了何太后。何太后不聽,說:「宦官統領禁省,自古到今,漢家老規矩,不可廢。況且先帝剛逝世,我怎麼堂而皇之與士人共事呢?」何進不能違反太后意旨,且想誅殺那些為的。袁紹認為宦官親近皇上,出入號令,現在如果不全部消滅,以後一定要為害。

    何太后的母親舞陽君及何苗多次接受各宦官的賄賂,曉得何進要殺害他們,多次告訴何太后,要何太后庇護他們。又說:「大將軍擅殺左右親信,專權以弱皇上。」太后懷疑確實是這樣。

    宦官在皇帝左右者有的已幾十年,封侯貴寵,內外勾結極為鞏固。何進新當重任,素來也忌憚他們,雖外有大名,而心中不能決斷,所以事情久不能定下來。袁紹等又為何進謀劃,多召集四方猛將及大批豪傑,使他們都引兵向京城,威脅何太后。何進同意。

    主簿陳琳勸諫說:「《易》稱『鹿放走了,就不可捕得了。』俗話說『:蒙著眼睛捕雀。』微小的東西,尚且不能用得志來欺騙它,何況國家大事,豈可用詐來取得呢。現在將軍總皇威,掌握兵權,龍驤虎步,或高或下,全在您的心中。這好比燒著火爐子燎毛,有什麼為難?合於道,違於經,為天人所順。反拋棄利器,尋找外援。大兵集合起來,強的為雄,這是所說的干戈倒拿,把柄給別人,功決不成,徒徒地成為亂惡的台階。」

    何進不聽。

    因此西召前將軍董卓駐關中上林苑,又使府掾太山王匡動他所在郡的強弩手,召東郡太守橋瑁駐城皋,使武猛都尉丁原燒孟津,火光照得城裡通紅,都說要誅殺宦官。何太后還是不同意。何苗對何進說:「開始我們一路從南陽來,都因貧賤,依靠宮中獲得貴富。國家的事,也不容易!倒了的水不可收回的,應當好好考慮,應與宮中保持友好。」

    何進的意思更加狐疑。袁紹擔心何進改變主意,於是威脅他說:「互相結合的形勢已經露出來了,事情不辦,就要生變故,將軍還等待什麼,為什麼不早決定呢?」何進於是用袁紹為司隸校尉,持符節,專命擊斷;從事中郎王允為河南尹。

    袁紹派洛陽方略武吏監視宦官,使董卓等馳驅驛上,準備進兵平樂觀。何太后害怕起來,罷退全體小黃門,使還裡舍,只留何進平素親近的人,守衛省中。

    而從以上的記載可以看到的是,何進雖然是擁有著龐大的勢力,但是其計謀膽略都並不出眾,甚至是有著一些剛愎自用。

    而在某個意義上,也就是何進最終沒有選擇聽從陳琳的建議,最終誘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的局面,以及他何進,何氏勢力以及劉辯母子的消亡。

    ……

    諸宦官互相轉告說:「大將軍託病不居喪,不送葬,現在忽然到宮中來,想幹什麼呢?從前竇氏事竟再起嗎?」張讓等又派人竊聽,完全聽了何進所說的話,於是帶領常侍段珪,畢嵐等幾十人,拿著兵器悄悄地自側門進,埋伏宮中。等到何進出來,便假稱太后詔召進。

    何進入坐禁闥,張讓等責問何進說:「天下大亂,也不僅僅是我輩的罪。先帝曾經與太后不和,幾乎把太后廢了,我們哭泣解救,各人拿出家財千萬作為禮物,和悅先帝之意,只想依託你何氏的門戶而已。現在居然要殺滅我們的種族,太過分了吧?您說宮中污穢骯髒,公卿以下忠誠廉潔的是誰呢?」於是尚方監渠穆拔劍斬何進於嘉德殿前。張讓、段珪等矯詔,用故太尉樊陵為司隸校附,少府許相為河南尹。尚書得詔板,懷疑有假,說:「請大將軍出來共同商議。」

    中黃門把何進的腦袋擲給尚書,說:「何進謀反,已經殺掉了。」於是袁紹等人借此機會帶兵入宮,將宦官全部殺光。

    董卓入京後,自封為司空,權傾朝野,但他知道並不是所有人都服他,乃決定廢少帝,另立陳留王為帝以提高自己的威望。由於董卓手握重兵,朝中除盧植和袁紹外無人敢反對,遂定下廢立大計。

    昭寧元年九月初一甲戌日,董卓在崇德前殿召集百官,逼何太后下詔書立劉協為帝,廢黜皇帝為弘農王,皇太后還政。

    詔書頒布後,太傅袁隗把廢帝弘農王身上佩帶的璽綬解下來,進奉給陳留王。陳留王遂即位,改元永漢,是為漢獻帝。然後袁隗扶弘農王下殿,向坐在北面的新皇帝稱臣。見廢帝此狀,何太后哽咽流涕,群臣心中悲痛,但都敢怒不敢言。

    董卓廢少立獻的第二年正月,山東各地的刺史、州牧、太守等起兵討伐董卓。董卓怕他們以迎廢帝弘農王復位為名討伐自己,乾脆將弘農王害死。

    董卓將弘農王置於閣上,於初平元年正月十二癸丑日派遣郎中令李儒進獻毒酒給弘農王,說道:「服此藥,可以辟惡。」弘農王說:「我沒有病,這是想殺我罷了!」

    劉辯不肯喝。李儒強迫他喝,不得已,乃與妻唐姬及隨從宮人飲宴而別。

    飲酒過程中,弘農王悲歌道:「天道易兮我何艱!棄萬乘兮退守蕃。逆臣見迫兮命不延,逝將去汝兮適幽玄!」

    乃令唐姬起舞,唐姬舉袖而歌。歌畢,弘農王對唐姬說:「愛卿是本王的妃子,勢將不復為吏民之妻。自己保重,從此長辭!」遂喝毒酒而死,時年十五歲。

    ………………………………………………分割線…………………………………………

    在某個意義上,張嘉師自己都不得不為劉辯的遭遇來上一句評價:「成也何進,亡也何進。」

    因為張嘉師很清楚,若是何進並不是一個有些犯二的人,甚至是在一些決策上真的二得不行,先不說其最終會不會成為又一個王莽,但是終劉辯一生,恐怕劉辯自己也不會落得一個被鳩殺的下場。

    而這也可以說是作為一個外戚勢力的利好方面的因素所在。
Babcorn 發表於 2017-3-2 15:34
第十八章 「人丁單薄」的張家 上

    在很大的程度上,張嘉師更像是一個「太上皇」的存在而非是一個外戚勢力的主導者。

    但是對於嬴珣這個年幼的秦三世而言,張嘉師的存在是不可或缺的。

    這一點從以陳平為的秦帝國高層核心多次隱晦勸諫張嘉師不要貿然親征,就可見一斑。

    事實上,張嘉師自己都很清楚陳平等人的勸諫,不僅僅是處於他們所在的位置以及他們自己的事業考慮,同樣是有著對秦帝國的效忠心態在內。

    張嘉師若是在親征匈奴的戰爭中出現意外,那麼即使是秦帝國在整場戰爭中取得利好的態勢,光是這一個消息就足以抵消幾乎任何的戰爭優勢。

    正所謂牽一而動全身,張嘉師的身份地位雖然名義上是在嬴珣這個秦三世之下,而始皇帝的遺詔也不過是讓張嘉師暫代國政到嬴珣親政之時。

    但是即使是包括喜公公等原來始皇帝的心腹親信在內的人而言,他們都知道張嘉師雖然是攝政秦帝國,但是一旦張嘉師出現意外,即使是他們這些始皇帝的心腹,原來張嘉師麾下的遼東軍體系的高層以及跟張嘉師有著姻親關係的世家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依舊是效忠於嬴珣之外,其他的勢力,他們只知道,在失去了張嘉師的威信彈壓下,這些人是否會忠於秦帝國或者是年幼的皇帝,恐怕只有天曉得。

    這一種局面是很多人都不願意看到的。

    也許有一些人希望看到張嘉師早死的局面,但是這些人毫無疑問的都是對秦帝國或者是張嘉師一家心懷叵測之輩。

    而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張嘉師並不是沒有想到相應的辦法,但是這一種辦法既然是被秦帝國淘汰之餘,同樣是被張嘉師深深忌憚。

    而這個辦法就是分封制度。

    秦帝國的郡縣制基本上以及完全取代分封制度,在始皇帝橫掃六國之後,即使是功高如王翦李斯,都沒有成為封君,而是演變成一個大地主階層的存在。

    李斯所擁有的土地數量也許不如王翦,但是也不會相差甚遠。

    而在這個環境下,張嘉師即使是想要恢復分封制度,恐怕也得先把前面的「歷史遺留問題」給處理好。

    而先不說分封制度會成為內亂的一個重要因素,張嘉師一家本身並沒有確立分封制度的基礎。

    因為張嘉師自己並沒有「親人」在這個世界,他是一個穿越者,若是在這個世界出現自稱是他的「親人」的存在,張嘉師都不知道自己應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也許在這個情況下,殺掉那些冒認人員是最好的辦法。只不過處於名聲的考慮,張嘉師不會主動去做這樣的安排。

    畢竟一個六親不認的君主是很難得到更多的人的支持。甚至是可以說,也許會連如同王離一家的人員,都會對張嘉師心生隔閡,若是出現這麼一個情況,張嘉師可以說是得不償失。

    而在這麼一個前提下,張嘉師的一脈,也就是「親人」這個範疇內,張嘉師可以說是孤家寡人一個,他就算是想要搞分封制,都沒有合適的人選。

    最起碼像是叔叔哥哥弟弟之類的,這個根本就不可能「依靠」了。

    而歷史上的分封制度,幾乎可以說是一個家族成員的利益均分的體現。

    而這個制度的出現基礎,就是這個家族有著一定的人員存在。

    就以周武王的一些分封記錄來說,周文王一脈的人丁興旺,可以說是讓周武王的分封制度得以成功的重要因素:

    周武王姬分封姬姓宗室子弟和功臣為列國諸侯,為五等:公、侯、伯、子、男,其不及五等者為附庸。共71國,其中姬姓子孫的封國最多,有53個,這就是中國封諸侯建同姓的「封建」的由來。

    列國諸侯中著名的有:

    魯國---姬姓,侯爵

    。系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公姬旦,佐文王、武王、成王有功,乃封其長子伯禽於曲阜,以輔周室。

    齊國---姜姓,侯爵。系炎帝裔孫伯益封地,今山東青州府。

    燕國---姬姓,伯爵。系周同姓功臣,曰君奭。封國地為今幽州薊縣。

    魏國---姬姓,伯爵。系周同姓功臣,曰畢公高。封國地為今河南開封府高密縣。

    管國---姬姓,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鮮。封國地為今河南信陽縣。

    蔡國---姬姓,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度。封國地為今河南汝寧府上蔡縣。

    曹國---姬姓,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振鐸。封國地為今濟陽定陶縣。

    成國---姬姓,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武。封國地為今山東兗州府汶上縣。

    霍國---姬姓,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處。封國地為今山西平陽府。

    衛國---姬姓,侯爵。系王同母少弟,為康叔。封國地為今北京冀州。

    滕國---姬姓,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繡。封國地為今山東章丘縣。

    晉國---姬姓,侯爵。系武王少子,曰姬唐叔虞。封於唐,後改為晉。封國地為今山西平陽府絳縣東翼城。

    吳國---姬姓,子爵。系周太王長子姬泰伯之後。封國地為今吳郡。

    虞國---姬姓,公爵。系周太王次子姬仲雍之後。曰姬章已,為吳君,別封其為虞。封國地為今河東太陽縣。

    虢國---姬姓,公爵。系王季子虢仲,文王之弟。封國地為今陝縣東南之虢城。

    楚國---羋姓,子爵。系玄帝姬顓頊後裔。封國地為今丹陽南郡枝江。

    許國---姜姓,男爵。系伯夷之後,曰文叔。封國地為今許州。

    秦國---嬴姓,伯爵。系玄帝姬顓頊後裔。封國地為今陝西西安。

    莒國---嬴姓,子爵。系少昊之後。封國地為今莒縣。

    紀國---姜姓,侯爵。系太公次子。封國地為今東莞縣。

    邾國---曹姓,子爵。系6終第五子晏安之後。封國地為今山東鄒縣。

    宋國---子姓,公爵。系商王帝乙之長庶子,曰微子啟。封國地為今睢陽縣。

    杞國---姒姓,伯爵。系夏禹王之後。封國地為今開封府雍丘縣。

    陳國---媯姓,侯爵。系帝舜之後。封國地為今陳縣。

    薊國---姬姓,侯爵。系帝堯之後裔。封國地為今北京順天府。

    以上的諸侯國,幾乎可以說有將近一半是周文王一脈或者是姬姓的諸侯。而這樣的分封,在一開始能夠形成一個宗姓國派系壓倒外姓諸侯的局面。

    而與此相仿的同樣有著之後幾個開國皇帝的分封方式。

    劉邦的分封情況也類似周武王。

    在劉邦分封的王爵當中,外姓王為八個(並不是全部在同一時間出現的):張敖為趙王,英布為淮南王,臧荼為燕王,韓信封為楚王、彭越封為梁王,韓襄王的後代封為韓王,把英布的岳父吳芮封為長沙王,還有一個是盧綰,也是燕王.

    而宗親王爵則是九個(這九個並不是同一時間出現的):庶長子劉肥(封齊王)、三子劉如意(封趙王)、四子劉恆(封代王,後繼位稱文帝)、五子劉恢(封梁王)、六子劉友(封淮陽王)、七子劉長(封淮南王)、八子劉建(封燕王).還有一個是吳王劉濞.

    可以說在這一方面而言,也許人數上大致持平,但是更多方面而言,在漢帝國的情況逐漸穩定之後,外姓王遭受到劉邦的逐步清洗,在劉邦在位後期,已經形成了宗姓王壓倒外姓王的局面出現。

    而晉朝的情況則是相對而言更為極端:

    晉書?地理志記載:晉文帝為晉王,命裴秀等建立五等之制,惟安平郡公孚邑萬戶,制度如魏諸王。其餘縣公邑千八百戶,地方七十五里;大國侯邑千六百戶,地方七十里;次國侯邑千四百戶,地方六十五里;大國伯邑千二百戶,地方六十里;次國伯邑千戶,地方五十五里;大國子邑八百戶,地方五十里;次國子邑六百戶,地方四十五里;男邑四百戶,地方四十里。

    武帝泰始元年,封諸王以郡為國。邑二萬戶為大國,置上下中下三軍,兵五千人;邑萬戶為次國,置上軍下軍,兵三千人;五千戶為小國,置一軍,兵千五百人。王不之國,官於京師。罷五等之制,公侯邑萬戶以上為大國,五千戶以上為次國,不滿五千戶為小國。

    晉書?職官志記載:咸寧三年,衛將軍楊珧與中書監荀勖以齊王攸有時望,懼惠帝有後難,因追故司空裴秀立五等封建之旨,從容共陳時宜於武帝,以為古者建侯,所以籓衛王室。今吳寇未殄,方岳任大,而諸王為帥,都督封國,既各不臣其統內,於事重非宜。又異姓諸將居邊,宜參以親戚,而諸王公皆在京都,非扞城之義,萬世之固。帝初未之察,於是下詔議其制

    有司奏,從諸王公更制戶邑,皆中尉領兵。其平原、汝南、琅邪、扶風、齊為大國,梁、趙、樂安、燕、安平、義陽為次國,其餘為小國,皆制所近縣益滿萬戶。又為郡公制度如小國王,亦中尉領兵。郡侯如不滿五千戶王,置一軍一千一百人,亦中尉領之。於時,唯特增魯公國戶邑,追進封故司空博陵公王沈為郡公,鉅平侯羊祜為南城郡侯。

    又南宮王承、隨王萬各於泰始中封為縣王,邑千戶,至是改正縣王增邑為三千戶。制度如郡侯,亦置一軍。自此非皇子不得為王,而諸王之支庶,皆皇家之近屬至親,亦各以土推恩受封。其大國次國始封王之支子為公,承封王之支子為侯,繼承封王之支子為伯。小國五千戶已上,始封王之支子為子,不滿五千戶始封王之支子及始封公侯之支子皆為男,非此皆不得封。其公之制度如五千戶國,侯之制度如不滿五千戶國,亦置一軍千人,中尉領之,伯子男以下各有差而不置軍。

    大國始封之孫罷下軍,曾孫又罷上軍,次國始封子孫亦罷下軍,其餘皆以一軍為常。大國中軍二千人,上下軍各千五百人,次國上軍二千人,下軍千人。其未之國者,大國置守土百人,次國八十人,小國六十人,郡侯縣公亦如小國制度。

    在這個前提環境下,晉武帝司馬炎分封的宗室王爵達到二十七人:

    叔祖司馬孚為安平王,叔父司馬干為平原王,司馬亮為扶風王,司馬作為東莞王,司馬駿為汝陰王,司馬彤為梁王,司馬倫當琅邪王,老弟司馬攸當齊王,司馬鑑當樂安王,司馬機當燕王;堂伯父司馬望為義陽王,堂叔父司馬輔為勃海王,司馬晃為下邳王,司馬珍為太原王,司馬珪為高陽王,司馬衡為常山王,司馬文為沛王,司馬泰為隴西王,司馬權為彭城王,司馬綏為範陽王,司馬遂為濟南王,司馬遜為譙王,司馬逵為中山王,司馬凌為北海王,司馬斌為陳王,堂兄司馬洪為河間王,堂弟司馬茂為東平王。

    而這二十七王甚至是還沒算上司馬炎的兒子:

    毗陵悼王司馬軌(武元皇后生);晉惠帝司馬衷(武元皇后生);秦獻王司馬柬(武元皇后生);城陽懷王司馬景(審美人生);城陽殤王司馬憲(徐才人生);楚隱王司馬瑋(審美人生);東海沖王司馬祗(匱才人生);始平哀王司馬裕(趙才人生);淮南忠壯王司馬允(李夫人生);新都懷王司馬該(莊保林生);清河康王司馬遐(陳美人生);長沙王司馬乂(審美人生);汝陰哀王司馬謨(諸姬生);成都王司馬穎(程才人生);吳孝王司馬晏(李夫人生);渤海殤王司馬恢(武悼皇后生);晉懷帝司馬熾(王才人生);代哀王司馬演(趙美人生)。

    可以說,若是張嘉師在眼下能夠有司馬炎對比的宗族勢力,張嘉師也許也會傾向於進行分封制度的嘗試。

    但是在眼下這麼一個時候,張嘉師總不能見實際上沒有理事能力的幼子們都派遣出去吧?
Babcorn 發表於 2017-3-2 15:35
第十九章 人丁單薄的開國世家

    而在歷史上,作為一個宗室體系,一開始相對而言人丁單薄的例子也不算是少數。

    而在中國歷史上,宋朝開國之後的情況可以說相當符合這個描述。

    但是有一點是很有意思的,那就是趙家並非是「孤家寡人」,因為趙家本是一個地區的望族代表。

    趙弘殷家族本貫為涿郡趙氏,又稱河間趙氏,為戰國時期趙幽繆王遷的後人。

    由於宋朝皇室的影響力,涿郡趙氏的聲望過了同是望族的天水趙氏。涿郡趙氏與潁川趙氏有關聯。涿郡趙氏的趙廣漢曾任潁川太守,他的支派子孫後遷居潁川,又衍生出潁川趙氏。唐之後,人口廣眾多,也是望族。

    但是趙弘殷一脈有可能是人丁單薄的範疇,因為根據宋史的部分描述,趙匡胤並沒有分封近支宗親為王的記載:

    宋宣祖武昭皇帝趙弘殷,涿郡人(今河北省保定涿州市),後遷居洛陽,是宋朝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和繼任者宋太宗趙光義的父親。官拜後漢護聖軍都指揮使,據聞少時驍勇異常,擅長騎馬、弓箭。

    後來因其次子趙匡胤投靠郭威幕府,趙弘殷被派護駕出征,在兒子勸說之下倒戈,又在郭威和周世宗柴榮手下效力,先後任鐵騎第一軍都指揮使助周太祖郭威起兵推翻後漢,建立後周。從而出任檢校司徒,統率禁兵,封天水縣男。

    趙弘殷之次子趙匡胤受周世宗柴榮臨終託孤,在周世宗柴榮駕崩後,輔佐幼主後周恭帝柴宗訓。受部下擁立,在陳橋兵變中黃袍加身,稱帝,是為宋太祖。建宋。柴氏後人並未遭不測,而是獲得宋室厚待。趙匡胤南征北討,先後滅後蜀、南漢和南唐等國,再次建立了相對統一中原王朝。

    但是也許是宗親較少的原因,宋朝初期出現的兩個著名歷史事件,很有可能就是這個前提所導致的。

    一個是「杯酒釋兵權」,另外一個則是「金匱之盟」。

    在五代十國時期,臣強君弱成為了一個國家滅亡的相當重要因素。

    比如是後晉,在後晉建立之前,李從珂繼位以後。雖然石敬瑭幫他除掉了李從厚這個後患,但並沒有信任他,反而將石敬瑭當成最大的威脅來對待,想盡辦法要將他調離河東這塊根據地。

    石敬瑭認為我不興亂,朝廷之,安能束手於道路?遂決意謀反。大將劉知遠,掌書記桑維翰也有此意。於是,石敬瑭上表指責後唐末帝是明宗養子,不應承祀,要求讓位於許王李從益。後唐末帝撕裂其表,削其官爵,並以建雄節度使張敬達為太原四面招討使,將兵三萬築長圍以攻太原。

    石敬瑭在河東的兵力不足以抵擋後唐的進攻,因此石敬瑭決定求助於契丹。作為條件,他同意割讓燕雲十六州給契丹,並對遼太宗耶律德光自稱「兒」。

    於是,遼太宗決定幫助石敬瑭。但後唐君臣對契丹的來援卻毫無戒備,沒有及早截斷雁門諸通道,致使契丹主耶律德光所率的軍隊順利度過險要,進抵太原,大敗後唐軍隊,將後唐五萬大軍包圍於晉安寨。

    被圍於晉安寨的後唐軍隊內無糧草,外無救兵,軍心已亂,副使楊光遠、大將安審琦勸主帥張敬達投降,遭到拒絕,索性將他殺害,舉全軍投降了石敬瑭。契丹主作冊書封石敬瑭為大晉皇帝,改元天福,國號大晉,契丹主自解衣冠授之。石敬瑭遂即位於柳林。不久石敬瑭攻入洛陽,後唐滅亡。

    石敬瑭依靠契丹自藩帥而奪得帝位,所以每年除了向契丹貢奉大量的財物外,吉凶慶吊,從未遺忘,使者相望於道,奉表稱臣,稱契丹主為父皇帝,其實他比耶律德光還要大九歲,契丹太后、太子、諸王、元帥以及重要大臣韓延徽等,也都有賄賂相送。每有契丹使者至,必於別殿拜受詔敕,契丹使者小不如意,多出不遜之語。

    對於這一切石敬瑭都忍受下來了,但朝野上下咸以為恥,有的大臣也因此而拒絕出使契丹。如兵部尚書王權就是如此,石敬瑭派他出

    使契丹,向其主獻徽號,王權恥於向契丹主跪拜,寧願丟官,也不願充使。

    但是即使是如此,也就是成為兒皇帝的石敬瑭,其位置都可以說相當不穩:

    後晉的將帥們多有不服石敬瑭,他們想憑藉自己的實力,奪取天子之位。

    如成德節度使安重榮就是這樣一個跋扈的武夫,他常對人說:「天子兵強馬壯者當為之,寧有種耶!」此話雖出自安重榮之口,卻反映了當時藩帥們普遍存在的思想。此人雖是野心勃勃的武夫,但比起石敬瑭來,多少還有些民族氣節。

    史書記載說:他每見契丹使者,必指著鼻子大聲謾罵。他不服石敬瑭,遂收聚亡命,收市戰馬,屯積糧草,準備將來起事。又聯合契丹境內的吐谷渾等族以為援,招納吐谷渾領白承福等率本族三萬餘帳內遷,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契丹的實力。他還公然上書,指斥石敬瑭向契丹奉表稱臣,貢獻中國珍異財寶,並將此書散給朝中大臣及諸鎮藩帥,使得石敬瑭十分惱火。契丹對大批吐谷渾人的內遷也十分不滿,接連遣使責備石敬瑭。

    石敬瑭內外交困,焦慮萬分,親自跑到鄴都,連下詔書勸諭安重榮,卻毫無效果。天福六年冬,安重榮大集境內軍民,眾至數萬,向後晉的都城汴梁進軍,由於石敬瑭收買了其部將,導致戰敗。安重榮兵敗被殺後,石敬瑭為討好契丹,竟將安重榮的頭顱送給了契丹,表示自己的一片順服之心。

    早在安重榮起兵之前,後晉的天雄節度使范延光就已經舉兵反叛,時在天福二年。當時義成節度使符彥饒、東都巡檢使張從賓等,皆舉兵響應。只是由於他們各自為戰,相互協調不夠,才被石敬瑭各個擊破。在安重榮舉兵的同時,山南東道節度使安從進利用後晉王朝全力對付安重榮之機,起兵於襄州,並進攻鄧州,久攻不克,後來兵敗身亡。

    後晉諸鎮藩帥的這種不穩定狀態,使得石敬瑭十分不安。武力鎮壓,顯然實力不足,於是只好採取姑息政策,以保住石氏家族的統治地位。因此在後晉統治時期,各地藩帥中驕恣殘暴者有之,殘酷克剝者有之,專橫跋扈者有之,致使當時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這一種例子有可能成為趙匡胤進行杯酒釋兵權的前提之一,因為相對於本身有一定家族勢力的石敬瑭家族,毫無疑問的是,趙弘殷一脈的力量相對而言太過薄弱。

    而相對於杯酒釋兵權的情況,「金匱之盟」也有可能是趙匡胤一朝宗室力量相對薄弱,才有可能讓趙光義有機可乘。

    根據宋太宗的說法,他表示他母親昭憲太后杜氏認為後周滅亡皆因幼主臨朝,所以留下兄終弟及的遺言,要求趙匡胤立下金櫃之盟,死後將帝位傳給光義,宋太祖被迫接受。

    後世歷史學家鄧廣銘、張蔭麟等論證金櫃之盟為虛構,影響至今,成為最有影響力的說法:

    建隆二年杜太后病重時,宋太祖只有三十五歲,趙光義二十三歲,而太祖長子趙德昭也已經十多歲了;當時太祖身體健康,沒有短壽駕崩之象,即使太祖只能再活二十年,那時,趙德昭已三十多歲,不可能存在幼主之說。杜太后猜測趙匡胤早死,幼子繼位,宋朝重蹈五代的覆轍,是沒有依據的。

    如果確如杜太后所預料,他的兒子趙匡胤會中年崩逝,杜太后所憑的經驗或靈感,也未免太有前的洞察力了。

    但是,趙匡胤活了五十多歲,也並沒有早逝,更沒有面臨幼子主政的局面。如果真有遺詔,趙匡胤臨終前就應該命人打開金匱;即使是突然死亡,宋皇后也應該知道此事,掌管金匱的宮人同樣也知道此事;但為什麼要等到趙匡胤死後六年,才由趙普出來披露?既然公佈遺詔,趙光義就應該把遺詔的全文都公佈出來,而不是只公佈一個大概的內容,而且內容還不完全一致。

    更何況,趙匡胤並未按照杜太后的「金匱之盟」辦事,親自將皇位傳給他的弟弟趙光義。按大孝子趙匡胤一貫的行事作風,不應該是這樣的。

    所謂「金匱之盟」,其實是利益當事人

    共同編造出來的彌天大謊。

    有另外一種觀點認為趙普和趙光義互相利用而偽造的。

    他們分析了趙匡胤,趙光義和趙普三者之間的關係認為:

    第一,趙匡胤與趙普的關係,趙匡胤創業之初與趙普君臣關係極好,趙普由建國初期樞密副使升至乾德二年的宰相。但後來趙匡胤對趙普逐漸厭惡,嫌隙也開始逐漸形成。譬如,趙普曾保薦某人,雖然趙匡胤撕碎了他的奏章,但趙普卻糊好之後,第二天仍舊呈上,迫使趙匡胤接受。雖然一般認為這體現了趙普的宰相風度和趙匡胤的善於納諫,但趙匡胤的不滿也再所難免。

    另外,趙普常提趙匡胤微賤時的小事,不免也會讓已做了皇帝的趙匡胤覺得有損尊嚴。此外,趙普收受吳越進貢的瓜子金,陷害有隙官員等事件,也會令趙匡胤警覺到趙普的權柄太重。所以,趙匡胤晚期,趙普被罷相,已不再被重用,直至宋太祖駕崩時也沒有再召見他。第二,趙光義和趙普的關係。趙光義和趙普原本都是陳橋兵變的重要策劃者,在宋王朝建立之初,兩人都得寵。

    但是在建隆二年六月,杜太后去世後,趙光義處境就相當不妙了。

    七月,趙匡胤解除趙光義禁軍職務,只命他擔任開封尹,權力大大減小。這時趙普卻一再陞官,到乾德二年已升至宰相,遠遠高過趙光義。隨著時間推移,趙普漸漸專權朝政,趙光義則力圖把以開封為中心的東京府經營成獨立的小區域。

    兩人不可避免地產生了矛盾,漸漸展開了明爭暗鬥,衝突時有生。後來,由於趙普的專權遭到趙匡胤猜忌,而開始失勢,趙光義乘機利用「權謀之士「盧多遜攻倒趙普。

    趙普以他從政多年的經驗,以及他對趙氏家族的瞭解,深知要使他的命運出現轉機,主要要為新皇帝趙光義獻上一份厚禮,而且這份厚禮物要足以使他動心。於是,趙普獻上了經過他精心打扮的「金匱之盟「的厚禮。

    如果真有「金匱之盟」,為什麼這麼關鍵的東西誰也沒見過?為什麼趙普要在趙光義即位六年後才上奏?那個「謹密宮人」是什麼人?為什麼所有史書都避而不談?

    根據情理推測,此事的真相應該是:杜太后從後周倒台吸取了教訓,為大宋江山考慮,可能說過類似的話,但並沒形成所謂「金匱之盟」之類的文字。

    正因為如此,趙光義才會在侄子趙德昭還沒有成為太子之前,迫不及待地將哥哥趙匡胤害死,自己奪取皇位。而為了保住到手的皇位,他又必須盡快把哥哥趙匡胤的兩個兒子都害死,甚至把弟弟趙光美也害死。

    而按照宋史的記載,宋太祖當其時的宋朝宗室王爵人數有可能兩隻手都能數過來:

    宋太祖分封其父親五子為王,王長子封國公,拜節度使,後襲郡王名號。

    然而這個記錄缺乏的是一個事實描述,那就是作為老大的趙匡濟,早薨,追贈太師、尚書令,追封曹王;老五趙光贊,早薨,追贈太師、尚書令,追封岐王。

    而同理,作為被封王爵的趙匡胤諸子當中,滕王趙德秀,早亡;舒王趙德林,早亡。

    這也就是說,若是將趙廷美,趙光義算進王爵當中,事實上冊封的在世王爵只有四人

    而為了改變這個局面,後世宋朝君王進行了相應的詔令布:

    熙寧二年,詔宣祖、太祖、太宗之子,皆擇其後一人為宗,世世封公,以奉其祀,不以服屬盡故殺其恩禮。

    熙寧三年,太常禮院言:本朝近制,諸王之後,皆用本宮最長一人封公繼襲。詔祖宗之子皆擇其後一人為宗,世世封公,即與舊制有異。按禮文,諸王、公、侯、伯、子、男,皆子孫承嫡者傳襲。若無嫡子及有罪疾,立嫡孫;無嫡孫,以次立嫡子同母弟;無母弟,立庶子;無庶子,立嫡孫同母弟;無同母弟,立庶孫。曾孫以下准此。合依禮令,傳嫡承襲。詔可。
Babcorn 發表於 2017-3-2 15:35
第二十章 「人丁單薄」的張家(下)

    在穿越之前,張嘉師只知道他是一個被遺棄在道觀門口的孤兒,從小就由他師傅撫養長大。

    所以對於家族或者是家庭這兩個概念,他並沒有一個比較完善的理解或者是體驗。

    對於他而言,他的幾個師兄跟對他如同親生的師傅,就是他的家人,但是有些情況並不是「不完整」的「家庭」就能夠彌補的。

    所以在穿越之後,張嘉師才逐漸體會到家庭到底是怎麼一個概念。

    在將近十年的時間當中,張嘉師算是有了幾個孩子以及不少妻妾的「成功人士」,並且他知道了家庭是一個怎麼樣的概念。

    但是毫無疑問的,他的一些行為更多的是為了自己的孩子嬴珣在親政之後做鋪墊,而非是完完全全的為了嬴姓趙氏這個秦帝國的宗室體系。

    在嬴珣加冕為王的那一天,張嘉師以及陳平等人設計伏殺嬴子嬰為首的反對派宗室之後,嚴格來說,張嘉師一脈的新宗室勢力事實上已經與固有的嬴姓趙氏宗室基本上分道揚鑣。

    也許有部分遠支的嬴姓趙氏宗室一脈可以看清楚形勢而為新生的大秦帝國效力。

    對於這些有理性的宗室,張嘉師自然是不會排除他們融入到新的體系當中。

    但是對於不識相的人,張嘉師會看情況來對待他們。

    若是這些人就這樣跟張嘉師的勢力冷戰而沒有其他行動,張嘉師自己都會當他們不存在。

    但是若是這些人做出過激的行為,張嘉師就不會吝嗇自己手中的屠刀。

    尤其是眼下這麼一個節骨眼上,若是這些人真的不死心,張嘉師會直接將他們送入地獄。

    只不過,這也可以說是張嘉師缺乏家族勢力對原有宗室體系制衡的一個無奈表現。

    ……

    家族,是指具有血緣關係的人組成一個社會群體,通常有幾代人。

    語出《管子?小匡》:「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連以事,相及以祿。」

    南朝宋?鮑照《數詩》:「一身仕關西,家族滿山東。二年從車駕,齋祭甘泉宮。」

    宋?曾鞏《徐孺子祠堂記》:「當是之時,天下聞其風、慕其義者,人人感慨奮激;至於解印綬,棄家族,骨肉相勉,趍死而不避。」

    清?吳偉業《毛子晉齋中讀》詩:「龔生夭天年,翟公湛家族。」

    家族又有指代家庭的意思:

    《三國志平話》捲上:「玄德又言:『我妻兒必為呂布所殺,可以寫書見呂布,可保家族。』」

    魯迅《書信集?致沉雁冰》:「先曾決赴日本,昨忽想及,獨往大家不放心,如攜家族同去,則一履彼國,我即化為翻譯,比在上海還要煩忙,如何休養。」

    我國古代,把始祖廟叫做「祖」,始祖之後歷代先人的廟叫做「宗祠」。我國曆朝歷代以及至今之宗法制奉行嫡長子繼承製,嫡長子享有建立、奉祀歷代宗廟的特權,被稱為「宗子」,他的弟兄們則被稱為「別子」、「支子」或「庶子」,仍屬於原有的家族,到曾孫的後代,已滿五代,古時奉行「五世而遷」,這時就要從宗子之族分出,作為一個家族的分支,另建祖廟。

    奉祀支子的廟叫做祖廟,標誌這一分支的始祖;支子的後代子孫另立宗廟,以標誌這一分支從哪裡來,那麼這同祖廟的一支就稱做「一族」。綜上所述,所謂家族,就是奉祀同一宗廟的家族分支,是以宗廟為中心聚集起來的人群,它是以血統為標準劃分的。

    ……

    而五姓七望可以說是家族勢力的一個歷史重要體現。

    在所有尊貴的世家大族中有五支最為尊貴。即隴西李氏、趙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今河北清河縣)、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其中李氏與崔氏各有兩個郡望。所以稱之為五姓七望,或五姓七家。

    在張嘉師麾下勢力當中,事實上已經有著隴西李氏以及太原王氏的兩個家族的效力。

    隴西李氏在秦代與漢代是著名的武將軍人世家。這個家族湧現過西漢飛將軍李廣、秦國名將李信等著名將軍。

    秦代隴西郡最早的郡守是李崇,後人尊他為隴西李氏的始祖。李氏成為隴西郡的名門望族是由李崇祖孫三代人創基的:李崇之次子瑤為南郡守,封狄道侯;其孫信為大將軍,封隴西侯。漢朝時,隴西李氏出了兩位重要人物:飛將軍李廣及其從弟李蔡。李廣孫李陵戰敗被俘降於匈奴,使隴西李氏在郡中名望下降。魏晉時期,隴西李氏在亂世中興起,西涼王李暠是李氏第一位皇帝。

    到了隋朝,隴西李氏已經是權傾朝野的望族。隴西李氏李淵滅隋,建立唐朝,奉李姓為國姓。在唐朝,隴西李氏的聲望超過了趙郡李氏。

    唐太宗修《氏族志》,將宗室李置於諸士族姓氏之首,更將有功之臣賜姓李,從此隴西李氏由一個血緣系統的宗族演變成為一個「多元一體」的龐大世族。

    唐《姓氏譜》載「李氏凡十三望,以隴西為第一」。到南宋鄭樵編《李氏源流》時,「言李者稱隴西」。

    隴西李氏文化興起於周秦,顯於大漢,而盛於大唐。是與敦煌文化、天水伏羲文化、拉卜楞寺藏傳佛教文化齊名的甘肅四大文化之一;是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寶貴的文化遺產。

    隨著「李氏故里」、「李氏文化」商標的註冊和這一文化品牌效應的逐步顯現,隴西李氏文化越來越受到重視並以逐漸轉變為一項文化產業。

    「隴西堂」是天下李姓的宗族祠堂,也是隴西李氏文化的標誌。李氏文化本身即為一種姓氏文化,而姓氏文化最深層的涵義就是宗族傳承和族群凝聚。隴西李氏文化代表的不僅是某一地區的文化,更是天下李姓人尋根祭祖之根本和精神需求之依託。

    ……

    而同樣是出身於秦**事世家的太原王氏,系由爵位而來,意指「帝王之裔」或「王家之後」。

    追本溯源,都是黃帝后裔。黃帝,是少典之子,姓公孫,名軒轅,生於壽丘,長於姬水,故又改姬姓。其時,炎帝神農氏國運衰弱,諸侯相互侵伐,而以蚩尤暴虐。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

    蚩尤伏誅,諸侯咸尊黃帝(姬軒轅)為天子(實為部落聯盟首領),代炎帝神農氏。黃帝即位後,會諸侯於釜山,經略四方,融黃、炎於一爐,遂開中華一統之局面,被尊為中華民族的共同始祖。黃帝居軒轅之丘,娶西陵之女,是為嫘祖,嫘祖為黃帝正妃,生二子:玄囂(即少昊)、昌意,玄囂之孫高辛氏,是為帝嚳。帝嚳娶陳鋒氏女,生放勳,是為帝堯;娶有戎氏女簡狄,簡狄因吞玄鳥之卵而生契。契長而佐禹治水有功,封於商,賜姓子氏,是為商之祖;娶有邰氏女姜嫄,為元妃,生棄,棄好農耕,懂稼穡,帝堯舉為農師,封於邰,號后稷,為周朝先祖。

    天下王姓,基本上都出於姬晉之後。據民國二十六年王嗣槐堂刻本《餘姚上塘王氏宗譜》載,王氏世系如下:

    王氏得姓始祖是太子晉,為周靈王太子,名晉,字子喬,約生於公元前565年,卒於公元前549年,本姓姬。

    史載太子晉「幼有成德,聰明博達,溫恭敦敏」。十五歲以太子身份輔佐朝政,靈王重之,諸侯從之。時晉平公使師曠見太子晉,師曠問以君子之德,太子晉侃侃而答曰:「如舜的為人,仁德配於天道,雖固守其崗位,卻處處為天下人著想,使遠方的人,都。能得到他的幫助而受他的仁政。仁而合於天道。此謂之天。如禹的為人,聖勞治水而不自居功,一切以天下為本,取予之間,必合於正道,是謂之聖。再如文王,其大道是仁,其小道是惠,三分天下已有其二,依然是無比謙恭,服事於殷商。既擁有擁戴的群眾,而反失其身,為暴紂囚禁,不動干戈,此謂之仁。又如武王,義殺暴紂一人而以利天下,百姓各得其所,是謂之義」。師曠稱善不已。

    靈王二十二年,谷、洛二水氾濫,將毀及王宮,靈王決定以壅堵洪。太子晉進諫曰:「不可。曾聽自古為民之長者,不墮高山,不填湖澤,不洩水源。天地自然有其生生制約之道。」並提出聚土、疏川、障澤、陂塘等方法,來疏導洪水。同時以「壅堵治水」而害天下的鯀和周室歷史指出靈王所為「無過亂人之門」,「皆亡王之為也」。太子晉的直諫,觸怒了靈王,被廢為庶人,由是鬱鬱不樂,未及三年而薨。師曠朝見太子晉時,見太子色赤,不壽。太子晉說:「我再三年之後,將上天到玉帝之所。」果然不到三年,訃報的使者就到了晉國。

    因太子晉能預卜生死,後人便說他成了神仙。《列仙傳》記載,太子晉好吹笙,作鳳凰鳴,游伊、洛間,道士浮丘生引上嵩山,三十年後見到恆良,太子晉說:「可告我家,七月七日會我於緱氏山麓」。其時,果然身乘白鶴立於山巔,可望而不可達,數日方去。

    太子晉卒後不久,靈王駕崩,太子晉的弟弟貴嗣位,是為景王。太子晉的兒子宗敬後來仕為司徒,看到周室衰微,天下大亂,便請老致仕,避居太原。時人仍呼之為王家,遂以王為姓,成為太原王氏始祖,而尊太子晉為系姓始祖。

    武則天登封改元,封禪嵩岳時封太子晉為仙太子,別為立廟。

    聖歷二年再幸,立制御書《升仙太子碑》。現河南偃師縣緱氏山升仙太子廟,亦稱仙君觀。

    兩千多年來,太子晉成了正義的象徵。屈原在《遠遊》詩中表達了他對太子晉的景慕「軒轅不可攀援兮,吾將從王喬而娛戲。」李白亦寫道,「吾愛王子喬,得道伊洛濱。」新加坡當代學者王秀南先生禮讚道:

    年少冊立,輔政英明,諸侯懾服,萬方狄聽,為因谷洛,水利民生,極諫堵塞,有違君命,竟遭父王,貶作庶民,裔遷太原,王家頻稱,因以王姓,代出群英,簪纓相繼,為國干城,本支百世,獨負盛名,欽水思源,我祖德馨。

    太子晉公年十七而卒。周靈王駕崩,其弟貴繼位,是為景王。晉公長子宗敬仕周為司徒。其時諸侯爭霸,王室日衰,宗敬知國事已不可為,遂上表致仕,避亂於晉陽(一說居河東城都鄉唐版裡)。世人以之為王者之後,仍呼之為「王家」,遂以王為姓,是為太原王氏之始祖,後人並尊晉公為王氏「系姓始祖」。

    宗敬死後,葬於晉陽城北五里,其墓地稱「司徒冢」。宗敬的後裔,瓜瓞綿綿,人才輩出,成為太原之著姓。其後子孫蕃衍,遍佈各地。

    十八世孫王翦公及其子王賁、其孫王離,祖孫三代,俱為秦之名將,王翦公為大將軍,王賁公封典武侯,王離公稱武陵侯。秦兼併六國、一統天下之時,王翦公北征燕國,東平楚地,南下百越,攻無不克,戰功顯赫。秦始皇論功行賞,王翦公與大將蒙恬共執牛耳,王姓與蒙姓**天下之先。始皇駕崩,秦二世胡亥繼位,矯詔賜公子扶蘇死,又奪蒙恬兵權,遂令王離公為大將軍。秦二世胡作非為,橫徵暴斂,民不聊生,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劉邦、項羽起兵響應。離公率軍與項羽戰於鉅鹿,王離公兵敗自殉。

    王離公長子王元為避戰亂,遷往山東琅琊,是為「王氏琅琊祖」。

    王離公次子王威仍居晉陽,兩漢時,曾為揚州刺史,其子孫亦散居各地。九世孫王霸公又重返故里,徙居太原。王霸公生於東漢,屢聘不仕,隱居讀書。王霸公生二子,長子王殷,東漢中山太守,食邑祁縣,其後裔稱祁縣分支。次子王咸,隨父居晉陽,其後裔晉陽分支。王殷四世孫王述,生三子:王隗、王懋、王允。王允公,東漢獻帝時居官司徒,董卓篡權亂政,王允公與呂布誅殺之。王懋公,東漢侍中,幽州刺史。其六世孫王光,北魏並州刺史。王光之子名王冏,北魏度支尚書、護烏丸校尉,其裔孫稱烏丸王氏。

    王霸之後裔王瓊,字世珍,北魏鎮東將軍,有四子;王遵業、王廣業、王延業、王季和,號「四房王氏」。

    ……

    雖然在眼下,張嘉師麾下的王離以及李信兩支軍官團在某個意義上距離千年世家的勢力有著很大的差距,但是毫無疑問的是,張嘉師自己都清楚一點,那就是假如自己不對這個情況進行掣肘,歷史上的太原王氏以及隴西李氏發展成「五姓七望」可能性相當大。

    只不過對於張嘉師而言,眼下並不是解決這種苗頭的最好時機,因為他很清楚一點,那就是匈奴人的入侵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
Babcorn 發表於 2017-3-2 15:36
第二十一章 「家賊難防」(上)

    在公元前205年,也就是張嘉師第一次與冒頓會面之後,他就深深的認識到一點,秦匈之間必然有一戰,並且可以說是生死存亡的一戰。

    白登山之圍的歷史典故讓張嘉師不得不防備著一點,那就是假如在一開始面對匈奴人的攻勢當中大敗虧輸,那麼他應該進行怎麼樣的應對手段。

    誠然,白登山之圍事實上是有著諸多巧合而造就出來的一個局面,但是這不能不認為是匈奴人的勢力遠比起新生的漢帝國要強勢的關鍵因素所導致的。

    ……

    在白登山之圍當中,韓王信此人的存在可以說是造就這個情況的重要開端。

    韓王信並非是漢初三傑之一的韓王信,在歷史當中,一般是將韓王信與韓王信是分別稱呼的。

    但是在某個意義上,韓王信與韓王信也算是同一祖宗,但是血緣關係有些疏遠。

    韓王信是原來韓襄王的庶出孫子,身高八尺五寸。

    到了項梁擁立楚王的後代楚懷王的時候,燕國、齊國、趙國、魏國都早已自己立下了國王,只有韓沒有立下後嗣,所以才立了韓國諸公子中的橫陽君韓成為韓王,想以此來佔據平定原韓國的土地。

    項梁在定陶戰敗而死,韓成投奔楚懷王。劉邦帶軍隊進攻陽城時,命張良以韓國司徒的身份降服了韓國原有地盤,得到韓王信,任命他為韓國將軍,帶領他的軍隊隨從劉邦進入武關。

    劉邦被封為漢王,韓王信隨從劉邦進入漢中,就說服劉邦道:「項羽把自己的部下都封在中原附近地區,只把您封到這偏遠的地方,這是一種貶職的表示啊!您部下士兵都是崤山以東的人,他們都踮起腳尖,急切地盼望返回故鄉,趁著他們銳氣強盛向東進發,就可以爭奪天下。」

    而據《漢書?高帝紀》記載:向漢王說這段話的韓王信是後來的淮陰侯韓信。

    劉邦回軍平定三秦時,就答應將要韓王信為韓王,先任命他為韓太尉,帶兵去攻取韓國舊地。

    項羽所封的諸侯王都到各自的封地去,韓王韓成因沒跟隨項羽征戰,沒有戰功,不派他到封地去,改封他為列侯。

    等到聽說劉邦派韓王信攻取韓地,就命令自己遊歷吳地時的吳縣縣令鄭昌做韓王以抗拒漢軍。

    漢高祖二年(前205年),韓王信平定了韓國的十幾座城池。劉邦到達河南,韓王信在陽城猛攻韓王鄭昌。鄭昌投降,劉邦就立韓王信為韓王。此後,韓王信常帶領韓地軍隊跟隨劉邦。

    漢高祖三年,劉邦撤出滎陽,留韓王信和周苛等人守衛滎陽。

    等到楚軍攻破滎陽,韓王信投降了楚軍,不久得以逃出,又投歸劉邦,劉邦再次立他為韓王,最終跟從劉邦擊敗項羽,平定了天下。

    漢高祖五年春天,劉邦就和韓王信剖符為信,正式封他為韓王,封地在潁川。

    而有可能是韓王信有著一定的能力,同時為了防備韓王信,劉邦下令韓國遷往太原郡北面,以防備匈奴入侵。

    但是當其時的太原郡的情況雖然沒有代郡那麼惡劣,但是相對於富庶的潁川郡一帶而言,也算得上是一個窮山惡水之地。

    或許在韓王信的心裡面,劉邦的這個詔令明顯是欺負他的封國實力可以說是異姓王最差的一位。

    在幾個因素的影響下,韓王信有可能是因為感受到劉邦對他的忌憚,或者是對這種不合理的遷國詔令不滿,韓王信最終選擇的是暗中與匈奴人私相授受:

    漢高祖六年春天,劉邦認為韓信雄壯勇武,封地潁川北靠近鞏縣、洛陽,南逼近宛縣、葉縣,東邊則是重鎮淮陽,這些都是天下的戰略要地,就下詔命韓王韓信遷移到太原以北地區,以防備抵抗匈奴,建都晉陽。韓信上書說:「我的封國緊靠邊界,匈奴多次入侵,晉陽距離邊境較遠,請允許我建都馬邑。」

    劉邦答應了,韓信就把都城遷到馬邑。

    在這年秋天,匈奴冒頓單于重重包圍了韓信,韓信多次派使者到匈奴處求和。漢朝派人帶兵前往援救,但懷疑韓信多次私派使者,有背叛漢朝之心,派人責備韓信。

    韓信害怕被殺,於是就和匈奴約定好共同攻打漢朝,起兵造反,把國都馬邑拿出投降匈奴,並率軍攻打太原。

    漢高祖七年冬天,劉邦親自率軍前往攻打,在銅鞮擊敗韓信的軍隊,並將其部將王喜斬殺。

    韓信逃跑投奔匈奴,他的部將白土人曼丘臣、王黃等人擁立趙王的後代趙利為王,又收集起韓信被擊敗逃散的軍隊,並和韓信及匈奴冒頓單于商議一齊攻打漢朝。

    匈奴派遣左右賢王帶領一萬多騎兵和王黃等人駐紮在廣武以南地區,到達晉陽時,和漢軍交戰,漢軍將他們打得大敗,乘勝追到離石,又把他們打敗。匈奴再次在樓煩西將地區聚集軍隊,漢高祖命令戰車部隊和騎兵把他們打敗。

    匈奴常敗退逃跑,漢軍乘勝追擊敗兵,聽說冒頓單于駐紮在代谷,漢高祖當時在晉陽,派人去偵察冒頓,偵察人員回來報告說「可以出擊」。

    劉邦出城登上白登山,被匈奴騎兵團團圍住,劉邦採納陳平之計,派人送給匈奴王后閼氏許多禮物。閼氏便勸冒頓單于說:「現在已經攻取了漢朝的土地,但還是不能居住下來;更何況兩國君主不互相圍困。」過了七天,匈奴騎兵逐漸撒去。

    當時天降大霧,漢朝派人在白登山和平城之間往來,匈奴一點也沒有察覺。陳平對劉邦說:「匈奴人都用弓箭,請命令士兵每張強**朝外搭兩支利箭,慢慢地撤出包圍。」

    撤進平城之後,漢朝的救兵也趕到了,匈奴的騎兵這才解圍而去。漢朝也收兵而歸。

    在之後,韓信為匈奴人帶兵往來在邊境一帶攻擊漢軍。

    而在帶領匈奴人進攻漢朝邊境的同時,韓王信也決定誘反自己過去的部將陳豨:

    陳豨是宛朐人,當初不知是什麼原因得以跟從漢高祖劉邦。在之後的戰爭當中,陳豨被任命為韓王信的部將。

    漢高祖七年冬天,韓王韓信反叛,逃入匈奴,漢高祖到平城而回,封陳豨為列侯,以趙國相國的身份率領督統趙國、代國的邊防部隊,這一帶戍衛邊疆的軍隊統歸他管轄。

    陳豨曾休假回鄉路過趙國,趙相國周昌看到陳豨的隨行賓客有一千多輛車子,把邯鄲所有的官舍全部住滿。

    而陳豨對待賓客用的平民百姓之間的交往禮節,而且總是謙卑恭敬,屈已待人。陳豨回到代國,周昌就請求進京朝見。見到劉邦之後,把陳豨賓客眾多、在外獨掌兵權好幾年、恐怕會有變故等事全盤說出。

    劉邦就命人追查陳豨的賓客在財物等方面違法亂紀的事,其中不少事情牽連到陳豨。

    陳豨非常害怕,暗中派賓客到王黃、曼丘臣處通消息。

    漢高祖十年七月,劉邦的父親劉太公去世,劉邦派人召陳豨進京,但陳豨稱自己病情嚴重。九月,便與王黃等人一同反叛,自立為代王,劫掠了趙、代兩地。

    劉邦聽說之後,就一律赦免了被陳豨所牽累而進行劫掠的趙、代官吏。

    劉邦親自前往平叛,到達邯鄲後高興地說:「陳豨不在南面佔據漳水,北面守住邯鄲,由此可知他不會有所作為。」

    趙相國上奏請求把常山的郡守、郡尉斬首,說:「常山共有二十五座城池,陳豨反叛,失掉了其中二十座。」漢高祖問:「郡守、郡尉反叛了嗎?」趙相國回答說:「沒反叛。」漢高祖說:「這是力量不足的緣故。」赦免了他們,同時還恢復了他們的守、尉職務。

    劉邦問周昌說:「趙國還有能帶兵打仗的壯士嗎?」

    周昌回答說:「有四個人。」

    然後讓這四個人拜見劉邦,劉邦一見便破口大罵道:「你們這些小子們也能帶兵打仗嗎?」四個人慚愧地伏在地上。

    但劉邦還是各封給他們一千戶的食邑,任命為將。

    左右近臣諫勸道:「有不少人跟隨您進入蜀郡、漢中,其後又征伐西楚,有功卻未得到普遍封賞,現在這幾個人有什麼功勞而予以封賞?」

    劉邦說:「這就不是你們不能瞭解的了!陳豨反叛,邯鄲以北都被他所佔領,我用緊急文告來徵集各地軍隊,但至今仍未有人到達,現在可用的就只有邯鄲一處的軍隊而已。我何必要吝惜封給四個人的四千戶,不用它來撫慰趙地的年輕人呢!」

    左右近臣都說:「對。」於是漢高祖又問:「陳豨的將領都有誰?」左右回答說:「有王黃、曼丘臣,以前都是商人。」漢高祖說:「我知道了。」

    於是各懸賞千金來王黃、曼丘臣等的人頭。

    漢高祖十一年冬天,漢軍在曲逆城下攻擊並斬殺了陳豨的大將侯敞、王黃,又在聊城把陳豨的大將張春打得大敗,斬首一萬多人。太尉周勃進軍平定了太原和代郡。[15]十二月,漢高祖親自率軍攻打東垣,但未能攻克,叛軍士卒辱罵劉邦;不久東垣投降,凡是罵漢高祖的士卒一律斬首,其他沒罵的士卒則處以黥刑,在額頭上刺字。把東垣改名真定。

    王黃、曼丘臣的部下所有被懸賞徵求的,一律都被活捉,因此陳豨的軍隊也就徹底潰敗了。

    劉邦到達洛陽後說:「代郡地處常山的北面,趙國卻從山南來控制它,太遙遠了。」

    於是就封兒子劉恆為代王,以中都為國都,代郡、雁門都隸屬代國。

    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冬天,樊噲的士卒追到靈丘把陳豨斬首。

    而可以說的是,韓王信這個叛漢的諸侯王,堪稱是漢初為漢朝帶來邊地重大變故的一個相當關鍵的人物。

    ……

    只不過是從另外一點而言,韓王信的子孫並不認同韓王信的想法,在高後時期,韓王信的妻子攜兒子韓頹當和孫子一起歸漢,韓頹當被封為弓高侯。

    漢景帝時期,平定七國之亂時韓頹當功冠諸軍,是漢初的一位名將。

    而韓頹當的兄長韓嬰同樣也是在這一時期一同歸漢。

    韓嬰在年齡上遠大於韓頹當。在文帝時為博士,景帝時至常山王劉舜太傅。武帝時,與董仲舒辯論,不為所屈。治《詩》兼治《易》,西漢「韓詩學」的創始人,其詩語與齊、魯大不相同,他推測《詩》之意,雜引《春秋》或古事,與經義不相比附,與周秦諸子相出入,皆引《詩》以證事,而非引事以明《詩》。燕、趙言《詩》皆本於韓嬰。趙子、淮南賁生即其高徒。趙子傳蔡誼,三傳形成韓詩的王學,食子學和長孫學,學徒甚多。後人認為他的《詩》學不如《易》學精深,司隸校尉蓋寬饒本受《易》於孟喜,見韓《易》兩好之,更從受之。

    韓嬰在歸漢之後,韓嬰逐漸成為了一名著名學者,繼承和發揚了儒家思想,其思想直接承襲荀子,但又尊信孟子,以「法先王」代替「法後王」,以「人性善」代替「人性惡」。使儒家內部鬥爭最激烈的兩派觀點達到統一。

    他吸收周秦觀點,並加以改造和更新,認為「福生於無為,而患生於多欲」。統治者必須節制**,「輕謠薄賦」,「使民以時」,避免戰爭;以「謙德」為立身行事的準則,即「德行寬裕守之以恭者榮,土地廣大守之以儉者安,祿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貴,人眾兵強守之以畏者勝,聰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聞強記守之以淺者智」。大足以治天下,中足以安國家,近足以守其身」。

    為了維護大一統,他主張忠高於一切,孝從屬於忠,若忠孝必舍其一,則寧做忠臣,不為孝子。臣下對君主要「以道覆君而化之」,「以德調君而輔之」。對君主進諫要講究方式,他認為比干「殺身以彰君之惡,不忠也」。伍子胥「以諫非君而惡之」,是「下忠」。因而反對廉潔直方,不讚成傳統儒家崇敬的伯夷,叔齊、卞隨、介子推、原憲等人的廉潔氣節,而贊成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辭小官,進不隱賢,必由其道,厄窮而不憫,遺佚而不怨」,從而使臣民不為名不為利,能上能下,不憫不怨。不恥污君,不辭小官,百依百順的順民。

    他繼承和發揚了孟子的「貴民」的思想。認為「百姓與之則安,輔之則強,非之則危,倍之則亡」。統治者要「以百姓為天」,要想治理天下,必須「養民」。統治階級必須不淫佚侈靡,應節儉,「用不靡時,養不害生」,以達到「天下和平,國家安寧」,為此,必須「教民」。

    他以為「愚民百萬,不為有民」。重申以儒家思想教育民眾,提出「國之命在禮」的主張,認為「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不成,王公由之所以-天下也,不由之,所以隕社稷也」。

    他否定了孔子的克己復禮,繼承和發揚荀子「禮起於欲」,「養人之慾,給入之求」的主張,提出「因情從欲」的觀點,認為「人的六情,目欲視**,耳欲聽宮商,鼻欲嗅芳香,口欲嗜甘旨,其身體四肢欲安而不作,衣欲被文繡而輕暖,此六者,民之六情也。失之則亂,從之則穆,故聖王之教其民也,必因其情而節之以禮,必從其欲而制之以義,義簡而備,禮易而法,去情不遠,故民之從命也速」。

    他同樣否定孔子「禮不下庶人」的觀點,主張對百姓「教御以禮義」,認為「百禮洽則百意遂,百意遂則陰陽調,陰陽調則寒暑均,寒暑均則三光清,三光清則風雨時。風雨時則群生寧,如是雨天道得矣」。
Babcorn 發表於 2017-3-2 15:37
第二十二章 「家賊難防」(中)

    禍起蕭牆之內的事情,很多時候算是在所難免的。

    畢竟人心這種東西,就算是用張嘉師所知道的超級計算機都無法計算出來。這也可以說是一個人的思維的不可預測性。

    而叛亂者固然是可恨,但是更可恨的是在叛亂之後為了自己的後路而引入外敵。

    張嘉師以前只聽說過這麼一個道理,那就是「攘外必先安內」。

    在穿越之前,張嘉師對於這麼一句話,並沒有太深的感觸,但是在成為了秦帝國的高層甚至是眼下的實際控制者之後,張嘉師不得不認同這句話非常有道理。

    而在面對叛亂的同時還需要面對叛亂者引入的外敵,可以說是一個非常被動地局面。

    尤其是當這個外敵的實力並不弱小的時候,很有可能在沒有充足的準備下,變成一面倒被壓制的局面,最終落得個慘敗的結局。

    ……

    在這個事情當中,張嘉師對於先秦歷史的一段典故不得不頗為認同。那就是燕國在燕王噲這一段時期因為一個叫做子之的相國賢能而禪讓王位,最終被齊國乘虛而入的事情。

    子之,戰國時期燕國國相。燕王噲於前320年即位後,任用子之為燕相。子之為國相時,辦事果斷,善於監督考核臣屬,得到燕王噲的賞識和重用。

    從這一段描述中可以看到的是,子之確實是一個有才華的相國。在這個時期,燕國也鞏固燕易王所確立的國勢走向,穩固其七雄之一的地位。

    但是在某個意義上,燕國的傳承相當久遠,燕王噲選擇禪讓王位給子之,無疑是一個非常具有挑戰性甚至是顛覆傳統的一個行為。

    用簡單點的話來說,燕王噲在這個事情上明顯犯二了:

    燕國國相子之位高權重,專斷政事。蘇代為齊國出使燕國,燕王噲問道:「齊王如何?」蘇代回答說:「必定不能稱霸。」燕王噲說:「為什麼?」蘇代回答說:「因為不信任他的大臣。」蘇代的用意是激發燕王噲尊重子之。於是燕王噲特別信任子之。子之因此以百金贈送蘇代,而聽憑他的指使。

    鹿毛壽對燕王噲說:「不如將國家禪讓給國相子之。人們稱道唐堯賢聖,就是因為他要將天下禪讓給許由,許由不接受,既有讓天下的美名而實際上沒有失去天下。現在大王將國家讓給子之,子之必然不敢接受,這樣,大王與唐堯就具有同樣的德行。」燕王噲於是將國家託付給子之,子之由此更是尊貴。

    有人說:「夏禹舉薦伯益,此後仍以夏啟的人做官吏。待到年老時,認為夏啟不能夠擔當天下重任,而將天下傳給伯益。不久夏啟與其同黨攻打伯益,奪回天下。天下人說夏禹名義上將天下傳給伯益,實際上過後便讓夏啟自行奪取天下。現在大王說將國家託付給子之,而官吏全是太子平的人,這就是名義上交付給子之而實際上還是太子平當權。」燕王噲於是將俸祿三百石以上官吏的印信收起來交給子之。子之南面而坐行使國王之權,燕王噲年老不理政事,反而成為臣下,國家大事都由子之來裁決。

    然而在這個事情上,燕王噲算是下了一著臭不可聞的棋。

    子之執掌朝政三年,致使燕國大亂,百姓恐懼。燕國將軍市被與太子平密謀,準備攻打子之。齊國諸將對齊宣王說:「趁機奔襲燕國,必能攻破它。」

    齊宣王於是派人對太子平說:「寡人聽說太子堅持正義,將要廢私而立公,整飭君臣之義,明確父子之位。寡人的國家弱小,不足以供驅使。即使如此,卻願意聽從太子的差遣。」

    太子平於是邀集黨徒聚合群眾,將軍市被包圍王宮,攻打子之,但未能取勝。而將軍市被和百姓卻反過來攻打太子平,太子平殺死將軍市被,將其陳屍示眾,由此造成數月災難,死者達數萬人,眾人恐懼,百姓離心。

    孟子對齊宣王說:「現在攻打燕國,這是文王、武王伐紂的時機,不可失去。」齊宣王於是命令章子率領五都之兵,加上北方守軍,攻打燕國。燕國士兵不應戰,城門不關閉,此時燕王噲已死,齊軍大獲全勝,而嚴格來說,這一次齊軍取勝,事實上可以說是燕國的內亂最終導致齊軍輕鬆取勝的關鍵所在。

    而由於在齊軍的攻勢下,子之以及太子平先後被殺,最終燕國人得以統一行動,在趙國的幫助下,擁立原來在趙國作為人質,太子平的弟弟姬職為燕王,這就是燕昭王。

    ……

    太子平在齊國的入侵當中事實上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若非是太子平心懷不滿而決定引齊軍進入燕國,那麼齊國想要進攻燕國,必然是需要找一個更加名正言順的藉口。

    而在太子平與將軍市被率軍與子之麾下的燕軍交戰之後,因為燕軍的實力事實上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削弱,齊國選擇的是暫時按兵不動,在燕王噲與將軍市被先後在內亂中死去,燕國進一步陷入混亂之後,齊軍才正式介入燕國的內亂當中,乘機吞併燕國。

    而在某個意義上而言,這一步可以說是圍魏救趙的一個翻版。

    ………………………………………………分割線…………………………………………

    而與太子平的情況差不多的是隋朝的一個典故,或者是說一個可以說是被國仇家恨所矇蔽的女子。

    這個女子就是著名的義成公主。

    義成公主,隋宗室女。開皇十九年,和親東突厥啟民可汗的安義公主卒,為發展與突厥和好關係,隋文帝以宗室女嫁於啟民可汗,這個宗室女就是義成公主。

    義成公主在突厥生活近30年,先後嫁給啟民可汗、始畢可汗、處羅可汗、頡利可汗。

    615年,始畢可汗率領數十萬騎兵南下,隋煬帝在雁門被突厥軍包圍。隋煬帝派人向始畢之妻義成公主求救。公主遣使告知始畢「北邊有急」,始畢在九月撤圍而去。

    在《隋書》當中義成公主的記載如下:

    乙酉,啟民飾廬清道,以候乘輿。帝幸其帳,啟民奉觴上壽,宴賜極厚。上謂高麗使者曰:「歸語爾王,當早來朝見。不然者,吾與啟民巡彼土矣。」皇后亦幸義城公主帳。

    八月乙丑,巡北塞。戊辰,突厥始畢可汗率騎數十萬,謀襲乘輿,義成公主遣使告變。壬申,車駕馳幸雁門。癸酉,突厥圍城,官軍頻戰不利。上大懼,欲率精騎潰圍而出,民部尚書樊子蓋固諫乃止。齊王暕以後軍保於崞縣。甲申,詔天下諸郡募兵,於是守令各來赴難。九月甲辰,突厥解圍而去。

    上於朔州築大利城以居之。是時安義主已卒,上以宗女義成公主妻之,部落歸者甚眾。雍虞閭又擊之,上復令入塞。..

    大業三年四月,煬帝幸榆林,啟民及義成公主來朝行宮,前後獻馬三千匹。帝大悅,賜物萬二千段。

    啟民上表曰:「已前聖人先帝莫緣可汗存在之日,憐臣,賜臣安義公主,種種無少短。臣種末為聖人先帝憐養,臣兄弟妒惡,相共殺臣,臣當時無處去,向上看只見天,下看只見地,實憶聖人先帝言語,投命去來。聖人先帝見臣,大憐臣,死命養活,勝於往前,遣臣作大可汗坐著也。其突厥百姓,死者以外,還聚作百姓也。

    至尊今還如聖人先帝,捉天下四方坐也。還養活臣及突厥百姓,實無少短。臣今憶想聖人及至尊養活事,具奏不可盡,並至尊聖心裡在。臣今非是舊日邊地突厥可汗,臣即是至尊臣民,至尊憐臣時,乞依大國服飾法用,一同華夏。臣今率部落,敢以上聞,伏願天慈,不違所請。」

    表奏,帝下其議,公卿請依所奏。

    帝以為不可,乃下詔曰:「先王建國,夷夏殊風,君子教民,不求變俗。斷髮文身,咸安其性,旃裘卉服,各尚所宜,因而利之,其道弘矣。何必化諸削衽,縻以長纓,豈遂性之至理,非包含之遠度。衣服不同,既辨要荒之敘,庶類區別,彌見天地之情。」

    仍璽書答啟民,以為磧北未靜,猶須征戰,但使好心孝順,何必改變衣服也。帝法駕御千人大帳,享啟民及其部落酋長三千五百人,賜物二十萬段,其下各有差。復下詔曰:「德合天地,覆載所以弗遣,功格區宇,聲教所以咸洎。至於梯山航海,請受正朔,襲冠解辮,同彼臣民。

    是故《王會》納貢,義彰前冊,呼韓入臣,待以殊禮。突厥意利珍豆啟民可汗志懷沈毅,世修藩職。往者挺身違難,拔足歸仁,先朝嘉此款誠,授以徽號。資其甲兵之眾,收其破滅之餘,復祀於既亡之國,繼絕於不存之地。斯固施均亭育,澤漸要荒者矣。朕以薄德,祗奉靈命,思播遠猷,光融今緒,是以親巡朔野,撫寧藩服。啟民深委誠心,入奉朝覲,率其種落,拜首軒墀,言念丹款,良以嘉尚。宜隆榮數,式優恆典。可賜路車、乘馬、鼓吹、幡旗,贊拜不名,位在諸侯王上。」帝親巡雲內澋金河而東,北幸啟民所居。啟民奉觴上壽,跪伏甚恭。

    帝大悅,賦詩曰:「鹿塞鴻旗駐,龍庭翠輦回。氈帳望風舉,穹廬向日開。呼韓頓顙至,屠耆接踵來。索辮擎羶肉,韋韝獻酒杯。何如漢天子,空上單于台。」帝賜啟民及主金甕各一,及衣服被縟錦彩,特勤以下各有差。先是,高麗私通使啟民所,啟民推誠奉國,不敢隱境外之交。是日,將高麗使人見,敕令牛弘宣旨謂之曰:「朕以啟民誠心奉國,故親至其所。明年當往涿郡。爾還日,語高麗王知,宜早來朝,勿自疑懼。存育之禮,當同於啟民。如或不朝,必將啟民巡行彼土。」使人甚懼。啟民仍扈從入塞,至定襄,詔令歸藩。

    明年,朝於東都,禮賜益厚。是歲,疾終,上為之廢朝三日,立其子咄吉世,是為始畢可汗。表請尚公主,詔從其俗。十一年,來朝於東都。其年,車駕避暑汾陽宮,八月,始畢率其種落入寇,圍帝於雁門。詔諸郡發兵赴行在所,援軍方至,始畢引去。由是朝貢遂絕。明年,復寇馬邑,唐公以兵擊走之。

    隋末亂離,中國人歸之者無數,遂大強盛,勢陵中夏。迎蕭皇后,置於定襄。薛舉、竇建德、王世充、劉武周、梁師都、李軌、高開道之徒,雖僣尊號,皆北面稱臣,受其可汗之號。使者往來,相望於道也。

    ……

    在《隋書》關於義成公主的記載當中,最後一段話是非常關鍵的。

    那就是在隋末群雄當中,北方的割據勢力很多都與突厥人有著一定的關係。而在很大程度上,義成公主在這些人與突厥的勾搭當中,扮演者一個非常重要的橋樑作用。

    而在這些人當中,劉武周可以說是其中一個代表:

    公元617年(大業十三年),劉武周趁隋末天下大亂之機,殺死馬邑太守王仁恭,開倉賑貧,馳檄境內,得兵萬餘人,自稱太守。為了立穩腳跟,他派遣使者依附於突厥。隋雁門郡丞陳孝意、虎賁將王智辯合兵征討劉武周,將他圍困於桑乾鎮。

    劉武周援引突厥騎兵共擊隋軍,王智辯兵敗被殺,陳孝意奔還雁門,被部下所殺,獻城於武周。劉武周趁勢襲破樓煩郡,進取汾陽宮。

    為了取得突厥進一步的扶持,劉武周將俘獲的隋汾陽宮宮女獻給突厥,突厥始畢可汗以戰馬贈與他。劉武周於是兵威益振,攻陷定襄,又回軍馬邑。突厥為了扶植地方割據勢力,冊封劉武周為「定楊可汗」,送他「狼頭纛」。

    而有著突厥人的支持下,劉武周向李唐當時在山西的勢力範圍發起攻勢,但是最終落得個兵敗奔逃突厥的下場:

    公元619年十一月,唐高祖命秦王李世民率軍征討劉武周,屯於柏壁,兩軍相持很久。高祖又命永安王孝基、陝州總管於筠、工部尚書獨孤懷恩、內史侍郎唐儉進取夏縣,也不能取勝,囤軍於城南。後又被劉武周崇茂與尉遲敬德部襲破孝基營,各路兵馬都已陷沒。敬德回軍澮州,李世民於他約戰於美良川,將其擊敗。尉遲敬德和尋相又在蒲州救援王行本,又被李世民擊敗。而武周在浩州進攻李仲文,也每戰皆敗,士氣大跌。

    李世民又在雀鼠谷擊敗宋金剛,斬殺俘擄數萬人,獲輜重千餘輛。一直將宋金剛逼得輕騎遁走。其驍將尉遲敬德、尋相、張萬歲收其精兵,舉介州及永安投降了李世民。

    武周於是甚為恐懼,率五百騎棄並州向北逃竄,自乾燭谷逃亡突厥。而宋金剛卻還想收攏他潰散的軍馬來抵抗官軍,最終因無人響應,只得帶百餘騎也逃往突厥。李世民又進軍並州,盡收故地。後宋金剛背棄突厥想要逃回上谷,被追趕的騎兵擒獲,而被腰斬。

    公元620年,武周因想要圖謀逃回馬邑,事情洩露,被突厥殺死。

    而事實上,後世有一種對於劉武周的死的說法,那就是哪怕是從一開始,無論是義成公主亦或是突厥,都只不過是將劉武周等人視為進攻叛逆李唐的棋子而已。

    而一旦這一枚棋子失去它的作用,那麼等待著這些棋子的則是相當慘淡的下場。
Babcorn 發表於 2017-3-2 15:37
第二十三章 東西方思維的區別

    有些時候,所謂的「引外族入寇」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毫無疑問的是,這種思維方式很難讓他人或者對民族有著很大歸屬感的人所認同的。

    而即使是張嘉師,他都很難理解為何會有人能夠做這樣的事情。

    但是毫無疑問的一點是,對於有民族歸屬感的人而言,這種對於民族的背叛的人而言,幾乎是可以說人人得以誅之。

    而張嘉師自己都很清楚一點,這也許算是東方人的一種思維取向。而對於西方人而言,這種思維相對於他們而言,同樣也是比較難以理解的。

    ……

    在西方歷史當中,很多國家的王朝繼承事實上就是對強大勢力的屈服。

    而最為明顯的一個代表,則是強勢進入英格蘭,在歷史上稱為征服者威廉的人。

    征服者威廉,在英國歷史上被稱之為威廉一世。

    在1035年,按照他的父親的遺囑,威廉在7歲時即位成為諾曼底公爵。

    敵對的諾曼貴族陰謀篡奪威廉的地位,殺死了威廉的三位監護人,儘管不包括布列塔尼的艾倫三世,他是一位後來的監護人。然而威廉得到法王亨利一世的支持。他在15歲時被亨利封為騎士。到威廉19歲時他成功的處理了叛亂和入侵的威脅。

    1047年,由於亨利的援助,威廉在卡昂於瓦爾斯沙丘戰役中擊敗了叛亂的諾曼貴族,得到了受羅馬天主教會支持的「神聖休戰」,最終鞏固了諾曼底的統治。

    和教宗利奧九世的願望相反,威廉於1053年在諾曼底厄鎮的聖母小教堂娶佛蘭德斯的瑪蒂爾達為妻。當時威廉約24歲,瑪蒂爾達22歲。威廉被認為是一個忠實而鍾情的丈夫,他們的婚姻生育了四個兒子和六個女兒。為了懺悔這樁近親婚姻,威廉捐建了聖-斯蒂芬教堂,瑪蒂爾達捐建了聖三一教堂。

    由於威廉的貴族聯姻,諾曼底力量的加強使法王亨利一世感到威脅,曾經的支持者最終成為敵對者。

    這個時候威廉已經是一個有魅力的領袖,在諾曼底內部吸引了強大的支持,包括他同母異父兄弟巴約的厄德和莫爾坦伯爵羅貝爾的忠誠,兩人在他的一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隨後,亨利一世和安茹的傑弗裡二世於1060年去世,削弱了這兩股競爭勢力的權力中心,使得威廉受益。1062年威廉入侵併獲得了曾是安茹封地的曼恩伯爵領地的控制權。

    懺悔者愛德華死後無嗣,威廉、強大的威塞克斯伯爵哈囉德?葛溫森以及被稱為哈囉德?哈德拉德的維京國王挪威的哈囉德三世三者之間激烈的爭奪英格蘭王位。

    通過自己的姨祖母艾瑪,威廉擁有微弱的血統來主張他的權利。威廉同時聲稱當他1052年在倫敦訪問愛德華時,後者許諾給他王位。(實際上這兩點都跟威廉沒有啥關係。)

    在丹麥人佔領英格蘭期間,愛德華流亡諾曼底,一生中許多時間在此度過。威廉援救了在蓬蒂厄伯爵領地遭遇海難的哈囉德,並且他們一起擊敗了布列塔尼公爵科南二世。在那種情況下,威廉冊封哈囉德為騎士;無論如何,他也同時誘導哈囉德,透過一個隱藏的聖徒骸骨對自己宣誓效忠。然而1066年1月,依照愛德華最終的遺囑及通過維坦的投票,哈囉德?葛溫森由大主教奧爾德雷德加冕為國王。

    同時,威廉向教宗亞歷山大二世提出了他對英國王位的要求,教宗給予他聖十字旗作為支持。然後,威廉在利勒博納召開了戰爭會議並於1月份在諾曼底開始公開的集結一支軍隊。

    威廉對英國土地和頭銜的承諾,他在迪弗聚集起一支龐大的艦隊,推測達696艘艦隻。艦隊運載的入侵力量除了包括來自威廉自己的領地諾曼底和曼恩的軍隊之外,還有大量的僱傭軍,以及來自布列塔尼、法國東北和佛蘭德斯的盟軍和志願者,加上少部分來自法國其他地區和諾曼人在南意大利的殖民地軍隊。在英格蘭,哈囉德在南部海岸集結了一支大軍和一支艦隊來防衛英吉利海峽。

    對於威廉幸運的是,他的橫渡被達八個月的惡劣大風所推遲。在等待期間,威廉設法把他軍隊保持在一起。但是哈囉德的軍隊由於的不足和收穫季節到來導致的士氣下降而減少,他於9月8日解散了他的軍隊。哈囉德同時在倫敦加固他的船隻,留下了沒有防守的英吉利海峽。

    然後傳來了消息,另一位王位爭奪者,挪威的哈囉德三世聯合托斯提格?葛溫森從約克登陸並深入10英里。哈囉德再次召集他的軍隊,經過了四天的急行軍之後於9月25日擊敗了哈囉德三世和托斯提格。

    9月12日風向改變,威廉的艦隊啟航。一場暴風雨突然襲來,艦隊被迫在聖瓦萊裡索姆河畔躲避暴風,再次等待風向的改變。9月27日諾曼艦隊終於啟航,9月28日在英格蘭的佩文西海灣登陸。威廉從那裡前往向東幾英里的黑斯廷斯,在那裡築起了預製的木製城堡作為軍事行動的基地。他從那裡劫掠內陸地區並等待哈囉德從北方返回。

    威廉選擇黑斯廷斯是因為它位於一個長半島側面的末端,靠近無法通行的沼澤。戰役在地峽進行。威廉立即在黑斯廷斯修建了一個堡壘警戒他的背後,對抗可能自倫敦到達的哈囉德艦隊。

    威廉的軍隊登陸,他就能比較少的關注逃亡的問題,並能等待冬季暴風雪的結束,用騎兵襲擊周圍地區,然後再春天發動一場戰役。哈囉德對英格蘭南部進行了一段時間的偵查,並充分意識到需要立刻佔領這個地峽。

    12月25日,威廉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為英格蘭國王,諾曼王朝開始。威廉一世即位後,為了鎮壓國內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叛亂,威廉一世將英國的五分之一土地作為自己的領地,將手下的騎士封為男爵,分別派駐各地鎮守,並在全國修建了很多城堡。倫敦塔和溫莎城堡都是在那個時期修建的。

    威廉一世改變了英國歷史的走向,不論是商業、宗教或文化上,都由以往趨向斯堪的那維亞的風俗,變成了和歐洲相承繼的局面。他引入了法語和法國的生活習慣,其中一些詞彙和習俗對英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同時,威廉一世亦改變了以往以農業為主的社會模式,引入歐洲的封建制度,如騎士取代了家奴的地位,農夫地位也降為農奴階級。為了掌握全國的人口和土地分配情況,威廉一世在1085年和1086年派人調查整個英格蘭地區貴族和自耕農土地的實際情況及經濟力量,頒布了被稱為《末日審判書》的土地帳簿。

    根據《末日審判書》的調查結果,英格蘭約有150萬人口,其中90%以上是農民。

    為了鎮壓長子羅貝爾二世在諾曼底地區發動的反叛,威廉一世親自返回法國,於該年七月在芒特落馬受傷,兩個月後在魯昂的st.gervais女修道院去世,他的第三個兒子威廉陪在他身旁,去世後被埋葬在諾曼底卡昂的聖埃蒂安修道院。

    他晚年身材發胖,下葬時人們試圖將他塞進棺內的時候,他的屍體竟然脹裂了,使得整個教堂充滿了一股難聞的氣味。而當威廉運到墓地即將入土為安時,有一個人突然聲稱這塊地皮是他的,並在眾人面前要求主持公道。在付出了六十個先令後,威廉的遺體才得以入土下葬。

    ……

    征服者威廉的征服,對歷史影響最大的是,使英國自羅馬帝國時代以來再次被捲入了歐洲中心地區的複雜關係中,由於英王在法國擁有領地,英法兩國王室成為一對剪不斷,理還亂的冤家。

    此後數百年中兩國的交流和碰撞成了西歐政治生活的主題之一。這次征服改變了英格蘭的歷史進程,甚至連英語都發生了改變,大量新的詞彙加入到英語中。他將許多新事物帶入了這個孤島,如陪審制度,後來英國法律自成體系,就是以此發端的。

    威廉一世將諾曼底傳統的集權統治和軍事立國帶入了英國,是英國歷史上一大轉折。在此之前,英國一直是被入侵,被征服的對象,而從他開始,英國轉守為攻,以後的戰爭主要只在別人的國土上進行,儘管此兩項傳統在英國以後的發展中逐漸淡化了。

    在評價威廉的重要影響時,人們首先不應忘記,如果沒有威廉,諾曼人對英國的征服就不可能發生。威廉不是王位的自然繼承人。離開他的個人能力和野心,諾曼人既無理由也無能力征服英國。自從羅馬人在威廉1000年前征服英格蘭後,英格蘭從未受到過來自法國的侵略。威廉之後的10個世紀中,法國對英國的侵犯無一成功。

    諾曼底入侵者的人數並不多,但他們對英國歷史產生了巨大影響。

    諾曼人統治前的五六百年中,英國反覆遭到盎格魯-撒克遜人和斯堪的那維亞人的進犯,其文化基本上是日耳曼型的。

    諾曼人雖是斯堪的那維亞半島上維京人的後裔,但他們的語言和文化是屬於法蘭西型的。因此,威廉征服英國,使英格蘭文化同法國文化發生緊密的。

    其結果是,法蘭西文化同盎格魯-撒克遜文化在英國融為一體。如果沒有威廉,這種融合不會發生。威廉將當時先進的封建主義帶入了英國。諾曼底國王與之前的英國國王不同,他親自指揮一支幾千人的武裝騎士隊伍,按中世紀的標準,這是一支強大的軍隊。

    諾曼人善於行政管理,使英國政府成為當時歐洲最強大和最有效率的政府。有趣的是,威廉的征服促進了英語的發展。大量新的詞彙加入到英語之中。實際上,在現代英語字典中,起源於法語和拉丁語的詞彙,多於源於盎格魯-撒克遜的詞。而且,就在威廉征服英國的三四百年間,英語語法變化很大,在很大程度上朝著簡化的方向發展。

    後世認為,今天的英語,可能同低地德語和荷蘭語沒有多大差別。這是惟一一個由於個人原因而出現一個大語種的例子。

    也許會有人提及威廉征服英國對法國產生的影響。在征服後的三四百年間,英國和法國進行了長時間的戰爭。

    這些戰爭可直接追溯到威廉征服英國。而在1066年以前,英法之間,幾無戰爭。在本質上,英國在很多方面不同於所有的歐洲大陸國家。英國以其所建立的龐大帝國和民主制度,對世界其他地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不列顛政治發展史上,威廉的活動產生過多大的影響?歷史學家不同意現代民主制度起源於英國而不是德國的說法。但英國的文化和制度,是盎格魯-撒克遜和諾曼人的融合體,這種融合應歸功於威廉征服英國。誠然,威廉征服英國後的100年中,英國並沒有出現寶貴的民主制度,這是事實。但對於大不列顛帝國的形式,威廉的影響則尤為重要。

    1066年以前,英國不斷受到外族入侵,1066年以後,情況正好相反。原因在於威廉建立起了強大的中央政府,而這種政府被後繼者所擁護。由於有政府指揮的軍事力量,英國再也沒有受到過外族入侵。相反,它不斷進行海外擴張,這使英國必然比其他歐洲國家得到更多的殖民地。當然,不能把英國後來的發展全部歸功於威廉。

    但威廉征服是英國後來發展的間接動因。因此,從長期來看,威廉的影響是巨大的,要大於後來的伊麗莎白一世和維多利亞女王。

    ………………………………………………分割線…………………………………………

    而對於張嘉師而言,征服者威廉的功績可以說在西方史上是舉足輕重的。

    但是毫無疑問的一點是,若非是當其時的英格蘭地區民眾們並沒有足夠的民族凝聚力,威廉這個事實上與當其時的英國王室沒有太大關係的人想要憑藉武力繼承國王位置,無疑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Babcorn 發表於 2017-3-2 15:37
第二十四章 「家賊難防」(下)

    張嘉師自己都很清楚,他無法完全保證自己麾下文武們的忠誠。

    在後世有一句很經典的話,那就是沒有真正的絕對忠誠,有的只是沒有匹配這個忠誠的價值而已。

    這句話的意思也很簡單,那就是在足夠的代價下,任何人的忠誠都會變得很不可靠。

    正所謂「有錢能夠使鬼推磨」,更不用說很多時候,忠誠這種東西也不是能夠用金錢來完全權衡的。

    一個人對於一個勢力的背叛,也許是多方面的,但是無論如何,張嘉師自己同樣不希望這種事情的發生。

    所以在長城沿線以及一些較為重要的郡縣,張嘉師安排的是主要是原來秦帝國的官員體系或者是遼東軍文武來作為軍政主導人員。

    在這一個安排下,張嘉師暫時不太需要對一些事情過於擔憂,但是對於一些人的安排,張嘉師反而是有些不知應不應該重用。

    這些人的能力是相當不錯的,但是出於歷史上的一些記載或者是說他們本身有反叛秦帝國的記錄,張嘉師很難在這一方面作出決定。

    雖然說眼下的大秦帝國確實是在用人之時,但是一旦將一些地方所托非人而導致出現太大的問題,這樣以來所造成的惡劣影響,同樣是張嘉師不願意看到的一個局面。

    ……

    在這些人當中,張嘉師較為難以放心的是兩個人。

    一個是在後世被認為是游擊戰始祖的彭越,另外一個人則是原來隸屬楚國權臣李園之子的李晨。

    彭越在張嘉師率軍攻取南陽郡的大戰當中,主要是因為兵敗被圍困以及對於楚國的失望,最終選擇投降。

    按照道理而言,這個世界當中的彭越,與秦帝國本身並沒有太大的關係。

    而在彭越歸順之後,其對於秦帝國或者是他這個攝政王,是一種恭謹而且聽從命令的態度。

    在巴蜀的清剿山民的作戰當中,作為巴郡郡尉的彭越可以說手上沾滿了這些不服王化的山民們的鮮血。

    事實上,張嘉師曾經收到過一些博士們的上表,說彭越此人的殺氣太重,理應受到懲戒,但是張嘉師對於這些「聖母」興趣缺缺,他們的這些上表自然是被壓下不發。

    而在之後對多次戰鬥中,彭越也發揮出一定的作用,並且立下相應的功績。對於這麼一個情況,張嘉師還真的是不好讓彭越再次當一個小小的郡尉。

    他自己自然也不希望被認為是有功之臣不賞的領導者,這一個評價無疑是會讓一些人齒冷。

    再者,即使是劉邦都能夠封雍齒為侯,他在這一點若是比不上劉邦,還真的是一個他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的情況。

    所以在匈奴人入侵之前,張嘉師就曾經想過將彭越調任燕郡的郡守,負責調動相應的部隊來抵禦匈奴人的入侵或者是相機對西面的幾個郡進行協防。

    但是張嘉師猶豫的是在燕郡郡守這個任命上,西門遜雖然在軍事方面不太在行,但是其對燕郡的恢復性發展卻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勞。

    張嘉師自己都很清楚一點,若非是西門遜的治理,燕郡想要在眼下就恢復到幾乎是戰爭之前的態勢,無疑是不可能的事情。

    張嘉師不是沒有想過詢問一下西門遜的想法,但是陳平在這個時候勸諫了他:

    「王上,此事自然是王上一言而決就能夠解決的事情,何必顧忌西門郡守太多呢?」

    好吧,陳平跟西門遜沒有仇怨,而陳平的勸諫自然是處於張嘉師的角度來進行的,所以在思考再三之後,張嘉師決定將西門遜調任齊郡郡守,然後將原來的燕郡郡尉蘇騰提拔為燕郡郡守,最後將彭越調任燕郡的郡尉,在軍事上,依舊是以蘇騰為主,而彭越則是主要負責長城一帶的防務安排。

    在理論上而言,張嘉師不太認為將彭越調動到長城一帶進行防務主管,是一個符合彭越作戰風格的安排。

    但是毫無疑問的是,若是讓彭越此人負責燕郡這個大郡的總體安排,很明顯更不合適彭越。

    彭越事實上不善於守城,這一點在後世的一些描述當中是很明顯的:

    由於劉邦接連戰敗,彭越辛辛苦苦攻打下來的城池也得而復失。他被迫退守黃河沿岸,往來出沒,以出色的游擊戰術,騷擾項羽的後方。他還利用項羽與劉邦打得不可開交之機,接連攻下了睢陽、外黃等17座城池。項羽不堪騷擾,親自率軍趕來攻打,彭越卻避而不戰。而等項羽轉回頭再去攻打劉邦時,他卻又跳了出來,一舉佔領了20多個城市,繳獲的糧食數以萬計,全部送給劉邦做軍糧。

    就這樣,彭越的游擊戰術顯示出巨大的威力。楚軍糧草補給被切絕,軍事計畫被打亂,後方頻頻告急。項羽後被迫東征西戰,率領軍隊疲於奔命,首尾不相顧。

    彭越這個「游擊司令」,就像插在項羽背後的一把尖刀,成為了令項羽十分頭疼又無可奈何的心腹之患。正是由於彭越對項羽的有力牽制,劉邦才得以乘虛東進,控制了戰場的主動權。

    劉邦的正面防禦,韓信的千里包抄,再加上彭越在後方神出鬼沒的游擊騷擾,漸漸形成了對項羽的合圍之勢。項羽見大勢已去,提出與劉邦議和,雙方約定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然而,就在項羽按照約定撤軍之際,劉邦卻乘機發動全面進攻,彭越也率領全部人馬協同劉邦作戰。

    在以上的描述當中,彭越的防禦能力也許是受限於其軍力相對於項羽的楚軍而言較為薄弱,最終在防禦戰當中,其麾下的魏軍接連慘敗,喪師失地。

    但是也有可能是由於彭越與魏豹之間的不合,魏軍的指揮出現混亂,最終導致了這個局面的發生。

    只不過毫無疑問的是,彭越在防禦戰方面的能耐遠不如其機動作戰的能力。

    當然,這嚴格來說跟楚軍或者是當時的軍隊缺乏高速運輸系統的方式有著很大的關係。畢竟彭越麾下也不會有太多的騎兵,在這個情況下想要進行遊擊戰,也得是讓楚軍在沒有足夠機動力的運輸隊情況下才能夠做到這一點。

    或者是說,彭越當時指揮的是一支比較純粹的騎兵部隊,雖然是缺乏足夠的衝擊力,但是對於並不精銳的楚軍運輸隊而言,這些騎兵部隊也夠用了。

    但是面對匈奴人的話,彭越能否發揮出相應的作用,張嘉師心中也沒有太大的底氣。畢竟匈奴人並不是一支隨時需要從後方進行大規模運輸的部隊,彭越一旦是選擇按照以往的作戰方式來偷襲匈奴人,很有可能會吃虧。

    只是,在沒有足夠的有能力的指揮官的情況下,張嘉師在這一方面只能夠退而求其次。

    再者若是彭越真的是在這一方面遭受到慘敗,張嘉師也能夠指望蘇騰依靠燕山一地的防禦體系以及原來廣陽郡一帶的堡壘體系牽制匈奴人。

    畢竟蘇騰在戰爭中雖然更多是以一個騎兵指揮官聞名,但是其防禦作戰的能力也很是高超。

    ………………………………………………分割線…………………………………………

    彭越的情況得到瞭解決,但是對於李晨此人,張嘉師的忌憚更甚。

    在很大一個程度而言,李晨曾經與秦帝國一樣,有著一個共同的敵人,那就是項氏一族以及楚國王族。

    但是在楚懷王熊心被項羽逼死,以及在項氏一族與項羽失敗之後,李晨與秦帝國之間的共同敵人已經被消滅。

    在這個情況下,張嘉師認為李晨此人的立場有可能變得搖擺不定,甚至是心生異志。

    李晨可以說是秦帝國再次平定江東的最大功臣之一。若非是李晨當其時在江東起兵反叛項羽,並且迅速攻下會稽郡等地,牽制了相當一部分項楚的軍事力量,張嘉師想要迅速在項羽被田齊一族牽制在山東一地,對其圍追堵截,迅速擊敗項楚主力,無疑是一個非常困難的事情。

    只不過張嘉師忌憚的是李晨的出身。

    按照情況來說,李晨的出身是李園的遺腹子,在血統上固然是沒有如同楚國王族一樣的「榮貴」。

    但是按照身份而言,李晨的身份是楚幽王兄弟的表弟,若是李晨真的是心生異志,用楚幽王兄弟的表弟身份擁立一個不知道在哪個疙瘩跑出來的「楚國王族後裔」為楚王,登高一呼,憑藉李晨眼下所能夠掌握的能力,說不定還真的會給秦帝國帶來不小的麻煩。

    在歷史上,公元前228年,執掌楚國政權只有十年的楚幽王英年早逝,魂歸西天。他的親弟,考烈王與李環所生的次子熊猶,在大臣們的擁立下,按照兄終弟及的繼承規則,登基為王,是為楚哀王。

    但是,楚哀王僅僅只在楚王的寶座上坐了二個月,就被他人趕下了台,且命喪黃泉。發動這場宮廷政變的人是負芻,楚幽王熊悍和楚哀王熊猶的庶兄。負芻既是庶兄,沒有王位繼承權,他本應該盡力輔佐,效力楚廷,共同抗擊暴秦,卻冒天下之大不韙,將自己的弟弟打翻在地,落下個弒王竊國的千古罵名。

    有一種說法是,李園將自己美若天仙的妹妹李環獻給黃歇,黃歇與李環享盡魚水之歡,待李環有了身孕後,卻又瞞過考烈王,將李環獻給了考烈王。嬌豔無比的李環很快就得到了考烈王的**信。不久後,李環在王宮中竟然產下了一對雙胞胎,就是後來被稱為幽王和哀王的熊悍、熊猶。

    所以張嘉師不是沒有想過讓李晨調任到其他地方,並且一同將對方的家庭力量遷移到該地。

    但是當其時依舊是在任少府的虞子期反對張嘉師的這個建議:

    「王上,楚人的宗族感並非是輕易能夠解決的事情,而李晨作為故楚相國李園之後,雖然是有著名義上的身份,但是李園當其時在楚王熊猶(楚哀王)被負芻陰謀害死的同時,被項燕率軍滅族。若非是當其時李園有一門客見機得早,帶走了當其時有孕在身的李晨生母,恐怕李園一脈已然絕後。臣下認為,若是將李晨此人用得好,楚國餘孽想要反叛大秦,李晨必然先是作為屠戮對方的先鋒。」

    虞子期的建議是希望張嘉師憑藉李晨對楚國滅族之恨來牽制楚國的貴族餘孽。

    張嘉師知道虞子期的這個建議並沒有什麼私心,畢竟虞子期因為其父以及當其時會稽虞家一族大部分人都被項梁殺死在會稽防禦戰當中,可以說虞子期與項氏一族同樣有著滅族之仇。

    想到了這一點的張嘉師很清楚,虞子期與其說希望憑藉李晨來威懾楚國餘孽,還不如說讓李晨作為威懾項氏一族的存在,讓項氏一族投鼠忌器。

    張嘉師也不是沒有聽說過一點,那就是李晨希望將其長女李氏與虞子期的長子虞廣聯姻,對於這一點,張嘉師並不是很反感,畢竟這一種聯姻的安排,一來是需要講求門當戶對,二來則是需要鞏固一個家族的發展基礎的必然性。

    而按照另外一個說法是,張嘉師才是李晨希望;聯姻的首選,但是麼,李晨的長女年僅四歲,若是李晨真的是提出這個要求,估計都會被噴個半死。

    而若是將聯姻,目標放在嬴珣身上,李晨一來是沒有這個膽量,二來是因為王氏一族早有相應的安排,若是在這個安排上得到一個與王氏一族,這個在秦帝國當中依舊是軍方望族的家族交惡,甚至是有可能得不償失。

    所以虞子期成為了李晨拉攏的最主要對象。

    而虞子期也處於一些方面的考慮,比如說虞子期希望振興虞家,那麼作為會稽郡地頭蛇的李晨,必然是虞子期的聯姻首選。

    至於兩者會不會在日後在會稽郡以及江東形成尾大不掉之勢,張嘉師自己都沒有准數。

    但是那種起碼五十年後才會出現的事情,張嘉師表示他也說不定無法擔憂太多了。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Babcorn

LV:9 元老

追蹤
  • 986

    主題

  • 920465

    回文

  • 38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