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玄幻] 定秦曲 作者:蒼穹戰狼(連載中)

 
Babcorn 2016-12-14 15:51:10 發表於 玄幻奇幻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949 44084
Babcorn 發表於 2017-1-2 21:55
第一七六章

    作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日後威震歐陸的精銳部隊之一,土耳其新軍的成名戰爭雖然是1453年的拜占庭陷落戰,但是更早的,在成立不久之後,土耳其新軍就投入到奧斯曼土耳其對外擴張的戰爭當中。

    土耳其新軍第一次為西方人知道是在1396年,這一年雷神巴塞耶特在尼科堡擊敗了匈牙利波艮底聯軍,這時的土耳其新軍規模還很小,只有2400人,投入此次戰鬥的數量據說有1000人,和當事雙方都超過5萬的參戰軍隊相比不過是微不足道的力量,充其量充當了蘇丹的衛隊。

    土耳其新軍被稱之為土耳其近衛軍,主要就是因為這一戰的淵源。

    雖然在這一戰當中,土耳其新軍發揮出來的作用不算太大,但是此後巴塞耶特把禁衛軍擴大到6000人,這些軍人在他的注視下於1402年全部戰死在安卡拉戰役當中。這一戰可以說是土耳其新軍第一次全軍覆沒之戰。

    當然巴塞耶特一世也逃不掉,帖木爾那可都是騎兵。

    ……

    16世紀末,穆拉德三世開始准許雜耍人員加入耶尼切裡兵團。兵團紀律逐漸鬆弛。他們是不許結婚的,但到了蘇里曼大帝時期,有所放寬。17世紀末最終禁止徵募基督徒。

    到了塞利姆二世時代,幾乎成為定製,職位傳子,紀律敗壞。到了穆拉德三世時代,為了慶祝王子的割禮,人人皆可參軍,完全喪失戰鬥力。

    結果,兵團人數不斷增加,成為國家財政的沉重負擔,而戰鬥力卻逐漸喪失。耶尼切裡蛻變為宮廷陰謀的工具,其營房則成為宮廷騷動和叛亂的策源地。1622年耶尼切裡殺死蘇丹奧斯曼二世,擁立患有瘋病的穆斯塔法一世;1807年又勾結宮中的保守分子,推翻實施新政改革的蘇丹謝利姆三世。耶尼切裡實際上已成為國家進步的嚴重障礙。

    1826年蘇丹馬赫穆德二世決定建立歐式新軍,耶尼切裡兵團於同年6月掀起叛亂。蘇丹在宰相、伊斯蘭教教長等官員和伊斯坦布爾市民的支持下,將耶尼切裡徹底屠殺乾淨,然後放火燒光他們的軍事訓練設施和培訓機構!數萬耶尼切裡的屍首在烈火中熊熊燃燒了3天3夜,腥臭數千里外!

    曾經威震歐陸的土耳其新軍最終在熊熊烈火當中,成為了歷史塵埃。

    ………………………………………………分割線…………………………………………

    除了土耳其新軍之外,作為遊牧民族突厥人傳承的土耳其人,其騎兵部隊也算得上是當其時的精銳。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一開始的騎兵精銳被稱之為西帕希。

    西帕希,或稱為斯巴克,其名來自於波斯語的「sepah「,意為「軍隊「。

    西帕希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軍事封建地主騎兵(也就是依賴地產維護,而不支薪的部隊),其地位就相當於歐洲的騎士,不過與歐洲騎士有所不同的是他們的土地不可世襲。

    他們與後起的耶尼塞裡、共同構成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常備主力軍隊,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兩大軍事支柱。由於奧斯曼土耳其人早期為遊牧民族,因此早自塞爾柱土耳其時代,奧斯曼人便已經採取西帕希這種采邑騎兵的軍事編組與制度。

    當時,奧斯曼人將所轄的國土畫分為眾多的采邑,並將這些采邑分封給予王公大臣與有功兵士。「迪立克「又可根據采邑收入的多寡,分為三個不同的階級。

    這些擁有「迪立克「的人,都有義務必須蘇丹全副武裝的騎兵,以為獲得采邑的代價。隨著奧斯曼人勢力的擴張,「迪立克「制度也被推廣到其新徵服的領地上,而西帕希的人數也就越來越多,逐漸構成奧斯曼人的軍事主力。當奧斯曼王公「閃電「巴耶塞特一世橫掃小亞細亞各突厥公國時,便是依賴著這批軍隊。

    西帕希在早期是以輕裝騎兵居多,但隨著時代的演進,到了15世紀時,西帕希也出現大批裝備重裝鎧甲的重裝騎兵,但這時的西帕希已逐漸沒落了。隨著耶尼塞裡在奧斯曼帝國所佔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與采邑制度的敗壞,西帕希的地位就大不如前了。

    特別是當支薪的耶尼塞裡大肆擴編之後,在采邑制度崩壞的影響下,西帕希也越來越不可能被維持下去,於是到16世紀,西帕希便已經喪失原有的軍事、政治、經濟的地位,而為耶尼塞裡所取代了。

    至17世紀時,西帕希則由封建騎兵已成為耶尼塞裡的一部份了(仍為騎兵單位)。雖然,西帕希後被併入耶尼塞裡,然而西帕希與耶尼塞裡的結局卻大不相同。當耶尼塞裡被血腥地清理後,附屬於耶尼塞裡的西帕希卻直接被改編為土耳其新式軍隊的騎兵部隊,直到帝國崩潰為止。

    在西帕希騎兵逐漸衰落的時候,第二支成名的重裝騎兵部隊出現。

    卡普庫魯騎兵與西帕希不同,他們是蘇丹親自率領的重裝鐵甲騎兵部隊,只對蘇丹負責,其薪水也由中央發放,而西帕希騎兵則是領主騎兵,他們的薪水中央政府是不負責的,而是許以土地作為作戰的報酬。

    卡普庫魯由六個分隊組成,所以又被稱為「阿魯博魯克哈爾基,即六團之人的意思,其中,一,二分隊被稱為「烏魯菲西揚」,三分隊和四分隊被稱為「古裡巴」,五分隊被稱為「西拉赫塔爾」,六分隊被稱為「西帕希歐古蘭」。

    六個分隊的職責是不相同的,其中前四分隊負責衝擊敵人陣列的不同地方,而五、六分隊,則列於蘇丹的身側,一般不會衝鋒,是以靜止的狀態牽制敵方的運動。卡普庫魯騎兵的總指揮和耶尼塞裡的總指揮名字一樣,被稱為「阿加」,而六個支隊的指揮官都被稱為「克特胡達耶裡」。

    卡普庫魯騎兵由於屬於蘇丹直屬,只對蘇丹負責,所以地位崇高,大部分士兵都希望成為其中的一員,不過這並不容易,首先必須是穆斯林,其次是必須精通各種武器,因為選拔嚴格,所以在蘇萊曼一世時期,整個卡普庫魯軍團才6000人,他們的成員主要是中東地區的突厥人,阿拉伯人,波斯人,也有庫爾德人。

    他們是奧斯曼軍隊的精銳騎兵,除了騎在馬上以外,和耶尼塞裡的職責相同,他們在奧斯曼軍隊中的數量也多於其它騎兵。在幾個世紀以來,土耳其重騎兵一直是令對手聞風喪膽的兵種,也可以說是15,16世紀最強大的騎兵。

    土耳其戰士所使用的刀劍主要有四種:基裡克馬刀刀身不長,刃很寬,與伊朗的相比,沒有多少裝飾的雕刻紋路;帕爾尤斯是一種寬刃劍,也較為樸素;辛塞爾是伊朗風格的,刀身較細;最後是常見的雅塔干短劍。雅塔干是非常具有突厥特色的武器,它的劍身呈很奇特的反弧形,單邊開刃,沒有護手。

    14世紀早期歐洲旅行者們注意到,安納托利亞的土耳其人只有一件簡陋的皮甲護身,只有詩人的作品中的部落英雄才能擁有一套閃閃發亮,足以自豪的金屬胸甲、頭盔、手套和脛甲,甚至,他們的戰馬也要披上鎧甲。當然,在詩歌中,這些護具的種類和名稱也和武器一樣,五花八門,諸如胸甲布德魯克,鎖子甲塞博(ceber),鱗片胸甲塞夫森,圓盾卡爾卡恩,鱗片甲蘇卡,頭盔伊西克和圖古爾卡,前臂甲柯魯克,鱗片長胸甲皮拉亨-阿赫寧,環甲切赫和鎖鏈盔切赫-庫拉。

    成熟於15世紀穆斯林頭巾盔是最常見的一種土耳其頭盔,圓形的尖頂盔下連綴著一圈環甲遮蓋住整個面部和頸部,只露出眼睛,就像穆斯林婦女遮面用的紗巾。頸部通常是弓箭手們射擊的最主要和最致命的目標,而頭巾盔恰好為此了有效的防護

    。另一種值得一提的土耳其頭盔是奇恰克,它相對較小,在奧斯曼帝國中後期的騎兵部隊中普遍裝備,從外形看,它顯然學習了16世紀德國半圓護鼻頭盔和17世紀英國的龍蝦尾頭盔的設計思路。切赫-庫拉是極簡化的一種頭盔,它除了保護頭頂的碗狀鐵板,它全部由鐵環編織而成。

    不同於埃及馬穆魯克人和波斯薩法維人,奧斯曼土耳其人偏愛鐵環和板甲混合的鎧甲,這種偏好或許是長期使用混合皮革與鐵片甲養成的習慣。另外,步兵和騎兵所使用的混合鎧甲區別很大,針對不同部位重點防護。16世紀步兵甲已經基本被廢棄,只有一種叫做卡扎甘德的步兵用覆布環甲一直存在到17世紀,它雖然外形不起眼,但重量很輕,穿著也較為舒適。

    科拉津是16世紀的西帕希騎兵甲,細密的鐵環將身體各部位的防護鐵板連綴起來,組成一副完整的全身甲,具有典型的土耳其風格,它的名稱表明它起源於歐洲。除了科拉津,環甲切赫,前臂甲柯魯克和圓盾卡爾卡恩也是奧斯曼騎兵的標準裝備,直到17世紀依然在使用。

    ……

    而有意思的是,作為伊斯蘭教的國家,奧斯曼土耳其有著幾個基督教教義為主導的附庸國。

    瓦拉幾亞,特蘭西瓦尼亞和摩爾達維亞是奧斯曼帝國最重要的三個基督教附庸國。除了當地封建王公的軍隊,瓦拉幾亞的弗拉齊遊牧民也是巴爾幹附庸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他們雖然居無定所,四處漂泊,但同樣承擔附庸義務,步兵和騎兵。

    東摩爾達維亞的延伸部與克里米亞汗國接壤。300多年以來,克里米亞的韃靼人一直是奧斯曼土耳其的忠實盟友和附庸,無護甲的韃靼輕騎射手十分勝任襲擾敵人和開路先鋒的任務。

    克里米亞汗國相當貧窮,因此對戰爭、掠奪和戰利品充滿渴望,如有需要,韃靼部落中的男性成員無不蜂擁而至,即使很多人連馬匹都無力購置。韃靼的職業軍人被稱為歐古蘭,他們數量不多,擔任米爾扎貴族軍事統帥的近衛軍。

    除此以外,克里米亞汗還擁有20小隊的騎馬步兵,他們都裝備,從王家直屬領地的村莊中招募而來。韃靼人的弓箭頗具威力,在18世紀以前,其射程和命中率甚至在之上,殺傷力也不遜色,尤其對密集的步兵隊型,韃靼射手的游擊戰術和箭矢威脅甚大。

    在開闊的俄羅斯大草原上,韃靼人逐水草而聚,並時常襲擾掠奪他們的鄰居哥薩克人,搶劫他們的女人和孩子作奴隸。哥薩克人偶爾也為蘇丹打仗,與使用輕型的兩輪馬車遷徙的韃靼人不同,他們的馬車有四個輪子,又大又重,可以首尾相連結成大車陣,置火繩和輕型火炮加以保護。在水上,哥薩克人的技藝也毫不遜色,烏克蘭的河流就是哥薩克獨木舟的天下。

    安納托利亞高原東部的庫爾德人是最接近帝國心臟的自治附庸。他們原先與波斯的薩法維王朝結盟,共同對付奧斯曼土耳其,但在卡爾迪蘭之戰(1514)謝利姆一世率軍大敗易斯馬儀後,庫爾德部落長老們轉而投靠了奧斯曼帝國。

    此後,帝國在此設立了專門的胡庫梅特桑賈克,由世襲的貝伊負責管理,並調耶尼色裡軍團駐紮在中心城鎮中。庫爾德人驍勇彪悍,他們平時遊牧,在蘇丹召集時將隨耶尼色裡一同出征並承擔重要任務。例如在1596年的一次出征中,迪亞爾巴基爾(位於今土耳其東部,庫爾德區首府)的庫爾德騎兵曾為奧斯曼大軍殿後。

    其他中東地區的附庸自治政權還有黎巴嫩的瑪洛尼派基督徒和德魯茲派穆斯林,而馬穆魯克埃及和伊拉克、阿拉伯灣沿海和厄立特里亞則處在半自治狀態,在這些地方的中心城鎮,都駐有耶尼色裡軍營,標誌著奧斯曼政府的主權。

    除了兵役,這些附庸地區的自然資源對於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也具有極端重要的作用,例如摩爾達維亞、特蘭西瓦尼亞和瓦拉幾亞木材、、戰馬、錫和繩索;庫爾德斯坦、伊拉克和黎巴嫩則了瀝青、硫磺和硝酸鹽。
Babcorn 發表於 2017-1-4 09:33
第一七七章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軍隊精銳編制方式,恰好在眼下的大秦帝國是非常合適的。

    尤其是其孤兒或者是兒童就開始進行挑選,這對於張嘉師而言,無疑是一種另外的兵源。

    只是,對於張嘉師而言,孤兒或者是兒童確實是能夠培養出一支忠誠度很高的軍隊,但是這一點有一個很明顯的缺陷,那就是這些兵源所組成的軍隊,所需要的是很長的成長時間。

    也許,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在戰場上也能夠殺敵,但是在這個少年在戰場上殺敵之前,更多地恐怕是添亂甚至是在戰場上輕鬆被人擊殺。畢竟即使是再訓練有素,並且在裝備上有著一定的優勢,但是整體而言,這個少年的力氣相對於成年人而言,還是有著先天的不足。

    所以張嘉師即使是知道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歷史,恐怕都不會在這方面有著真正的行動。

    更不用說,眼下張嘉師以及大秦帝國所面對的匈奴人的全面攻勢,這些兒童軍是基本不可能發揮出戰場優勢,要是敵人抓住了這個「弱點」而加以攻擊,那麼對於作戰區域的友軍部隊,無疑是一次滅頂之災。

    在這麼一個前提下,張嘉師不會在這個時候就做這麼一個安排。

    ……………………………………………………分割線……………………………………

    雖然說土耳其新軍以及包括西帕希在內的部隊有著精銳之名。但是歷史是在緩緩前進的,歷史的車輪會將一切不合適的存在直接輾壓過去,然後繼續向前邁進。

    而土耳其新軍以及西帕希等精銳也算得上是這個範疇之內。

    在土耳其第一次衰落之前,即使西歐不少國家發現了通往亞洲的另外一條通路,並且正式宣告了大航海時代的來臨。

    只不過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海軍依舊是稱雄地中海到西北印度洋一帶。

    為了打破這一點對於西歐國家不利的因素,西歐當其時的幾個地中海沿岸的基督教國家,發起了對土耳其的大規模海戰。

    歷史將這一次海戰稱之為勒班托海戰。

    在1571年10月7日,由西班牙帝國、威尼斯共和國、教皇國、薩伏依公國、熱那亞共和國及馬耳他騎士團組成的神聖同盟組成的海軍聯盟在希臘爆發的勒班陀戰役中擊敗奧斯曼帝國海軍。

    令奧斯曼帝國從此失去在地中海的海上霸權。這場戰役也是歷史上最後一場以划槳戰艦為主的大型海戰。

    在之前的1570年土耳其人對塞浦路斯的侵犯,終於形成了一個高壓緊迫的氣氛,使地中海地區的基督教力量擰成一股繩。在羅馬教皇庇護五世倡導下創立了一個反穆斯林神聖同盟。葡萄牙和神聖羅馬帝國都不願為該同盟效力,但是西班牙和意大利城邦卻響應教皇的號召,並派遣自己的艦隊在墨西拿海峽集中。因為他們很清楚一點,他們得在基督教陸軍在塞浦路斯登陸前,在海上擊敗土耳其人。

    雙方的軍事力量對比大概是:基督教的艦隊約有200艘槳帆戰艦,多半來自威尼斯和西班牙,少部分是教皇的和熱亞那、薩吾伊和馬耳他的。海上人員共有4.4萬,包括槳手和2.8萬名士兵,三分之二的由西班牙供給。艦隊司令由奧地利的唐?胡安擔任,他是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的異母兄弟。他是一個受歡迎的人,因為大家都知道胡安在24歲時已是一個在陸地和海上有著豐富成功經驗的將領。

    奧斯曼帝國的艦隊由阿里?巴夏指揮,大約有250艘槳帆戰艦,5萬名水手和2.5萬名士兵。

    當時作戰的大型槳帆戰艦是狹長形的平底船隻,與古希臘和羅馬時代的戰艦差不多。但在過去安裝撞角的水線上方,安裝了一個18英呎長的釘爪吊橋。

    許多基督教士兵裝備有火繩,這種是滑膛的前身,而土耳其人此時仍用弓箭。所有的槳帆戰艦都裝有火炮。威尼斯人帶來6艘加萊賽船,這種船雖然行動遲緩但在甲板上和舷側均裝有火炮。

    1571年9月中旬,神聖同盟的聯合艦隊從墨西拿海峽出發,渡海來到希臘海岸,在勒班陀附近展開。他們已知道土耳其人已在那裡調動了艦隊準備戰鬥。10月7日早上,基督教艦隊的監視哨觀察到阿里?巴夏的分艦隊正在進入帕特拉斯灣。

    唐?胡安對古老的海戰形式進行了改革,專門安排4艘準時到達的槳帆戰艦行進在分艦隊的前面。當土耳其人的艦隻向前推進時,他們必須繞過這些浮動堡壘。這些在分艦隊前面的先頭艦則可以用舷炮猛擊敵人。

    雙方的戰陣靠近以後,火炮就開始射擊。但每艘艦上的前炮僅發射兩至三發,戰鬥就變成了短兵相接的混戰。特別是在中路,雙方使用撞角撞擊,鉤爪鉤住敵船,強行登上對方的艦船,在甲板上進行廝殺。激戰很快波及雙方的旗艦和後援艦隊。土耳其人兩次登上唐?胡安的座艦,但均被從鄰艦趕來的基督教士兵所擊退。

    在這個緊要關頭,神聖同盟聯軍的後備隊西班牙指揮官桑塔?克魯斯帶領200多名援軍趕到了。他帶領一艘戰艦在土耳其軍艦的翼側來迴游弋,並用火繩向敵甲板掃射。這時,聯軍裡的意大利水兵和西班牙水兵,包括唐?胡安自己,勢不可擋地攻上阿里?巴夏座艦,阿里?巴夏被殺,座艦也俘虜。

    在戰線的北端。土耳其右翼分艦隊的艦隻在斯奇洛可的指揮下,試圖衝擊基督教聯軍左邊的封鎖,利用他們良好的淺水航行技藝逃向海岸。但是,聯軍的分艦隊指揮巴爾巴裡格及時推斷那裡的水道土耳其人可以通過,自己的艦隊也可以通過。

    因此,他們也向海岸靠近並命令自己的左翼軍隊牢牢地截住了敵軍上岸的通道。同時,巴爾巴裡格的右翼軍艦利用敵軍向岸邊蜂擁逃竄的有利形勢,用「口袋陣」包圍了斯奇洛可的左翼,土耳其人只得駛離岸邊。經過一個小時的激烈戰鬥,被包圍的土耳其人終於全部被殲。

    在戰線南端,土耳其軍隊企圖包圍聯軍,幾乎取得成功。土耳其分艦隊司令烏魯其?阿里對多里亞指揮的聯軍右翼實施佯攻,多里亞為避免受到包圍,於是便向南移動,結果在他的分艦隊與聯軍中央艦隊之間形成了一個較寬的缺口。烏魯其?阿里瞅準機會,立即率艦轉向西北前進,衝向缺口,包圍了唐?胡安中央艦隊的右翼。

    聯軍艦船在烏魯其?阿里的突擊下損失慘重,土耳其人利用這個機會對該地區的基督教艦船進行了可怕的大屠殺。然而此時,唐?胡安的艦隊已接近全勝,因此可以立即派出增援艦向缺口處進行堵擊。多里亞此時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準備重新返回戰鬥。桑塔?克魯斯也帶領他的後備分艦隊先於多里亞插入缺口與烏魯其?阿里決戰。烏魯其?阿里招架不住,率艦逃走。

    經4小時激戰,戰鬥在下午結束,帕特拉斯灣被鮮血染成了紅色。奧斯曼帝國艦隊慘敗,阿里?巴夏及3萬名將士戰死,8000人被俘,損失艦船230艘。聯軍艦隊損失將士1.5萬人、艦船13艘。勒班托海戰後,奧斯曼土耳其海軍遭到毀滅性打擊,本來擁有約三百架戰船的奧斯曼艦隊只剩下約百餘艘戰船,其中很多受到重創。聯軍雖然獲勝,但由於神聖同盟國家互不協調,未能把奧斯曼帝國勢力逐出東地中海。

    奧斯曼帝國只是暫時的失去了地中海的海上霸權。之后土耳其人只用了一冬季便重建了艦隊,而且艦船數量比戰前還有增加。

    在土耳其海軍戰敗後的六個月內,一支約250艘戰船、其中八艘配備現代三桅帆裝軍備的新艦隊建成。在君士坦丁堡的碼頭,造船高峰時每天都有船艦落成。土耳其大維齊爾在與威尼斯的部長討論時說:「在我們奪取塞浦路斯時,我們除去了你們的一支軍隊,而你們擊敗了我們的艦隊也只不過是刨掉了面包的一層皮。」

    土耳其海軍驚人的恢復能力使威尼斯於1573年簽訂和約,土耳其得以在北非擴張及鞏固其地位。

    勒班托海戰標誌著槳船時代的結束、風帆戰船和艦炮時代的到來。在這次戰役後,人們發現以風帆作動力的戰船更具機動力,更適合用於作戰;此外,他們也發現火器的使用在海上戰爭中愈來愈重要。這使得歐洲的帆船艦隊開始出現改變及發展,更逐漸開發出以火炮為主力武器的戰術,影響日後海上戰爭的發展。

    ……

    勒班陀海戰假如說打擊了奧斯曼土耳其囂張的軍事氣焰,那麼在一百多年後因為戰爭慘敗而簽訂的《卡爾洛夫奇條約》,則是宣告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最終失去了向歐洲發動大規模戰爭的底氣。

    《卡爾洛夫奇條約》)是1699年奧斯曼帝國與歐洲各國與匈牙利境內卡爾洛維茨簽訂的講和條約。由此條約,奧斯曼帝國第一次割讓領土予歐洲各國,奧地利帝國開始獲得從三十年戰爭造成的長期蕭條中脫身並於中歐開始擴大版圖的機會。

    而當時與奧斯曼帝國交戰的沙皇俄國並未參加條約,於翌年1700年與奧斯曼帝國獨自簽訂君士坦丁堡條約。

    17世紀後半期,奧斯曼帝國在科普魯律時期與奧地利、威尼斯、波蘭、俄國等國相繼交戰,構成了其在歐洲最大的版圖。科普魯律王朝的卡拉?穆斯塔法?帕夏於1683年侵入奧利地領土,進行了第二次維也納之圍,然而卻由於以波蘭為中心的中歐各國聯合軍極力反抗而慘敗。卡拉?穆斯塔法?帕夏撤退至貝爾格萊德計畫重振旗鼓之際,被聽信了其政敵讒言的穆罕默德四世處刑。奧斯曼帝國缺少了有力的領袖。

    另一方面,以此次保衛戰為契機中歐各國在羅馬教皇因諾森十一世的呼籲下團結一致,形成了神聖同盟,以驅逐伊斯蘭教勢力為口號,與奧斯曼帝國形成了長期戰爭。

    之後在波蘭的慫恿下因烏克蘭領土的爭議問題與與奧斯曼帝國存在潛在敵對關係的非天主教國家沙皇俄國於1686年加盟,在1687年後多次出兵奧斯曼帝國從屬國克里米亞汗國。連戰連敗、失去領袖的混亂加上不得不參與正面衝突的奧斯曼帝國領土盡失,在歐洲的勢力大幅衰落。

    戰爭後期陷入膠著,雖然發生了森塔戰役,基本上是不戰狀態進行了講和談判。交涉非常困難,但奧斯曼帝國還是於1699年在匈牙利南部的卡爾洛維茨與歐洲各國簽訂條約,在次年於首都伊斯坦布爾簽訂伊斯坦布爾條約,結束了戰爭。

    而伊斯坦布爾條約,則是可以算得上是第二次俄土戰爭的停止標誌。

    俄國反對奧斯曼帝國侵略的鬥爭的繼續。這次戰爭是在俄國加入反土「神聖同盟」之後爆發的。

    戰爭過程中俄軍進行了對克里木的遠征和對亞速的遠征。1686年俄國加入由奧地利、波蘭和威尼斯組成的反土同盟。

    1687、1689年,俄軍在v.v.戈利岑公爵統帥下,對克里木進行了兩次遠征。1695、1696年彼得一世兩次遠征亞速。

    由於俄瑞戰爭迫近,以及其它盟國與土耳其締結了和約,俄國政府也同土耳其締結了君士坦丁堡和約。

    而歷史上俄土戰爭的緣由,一般歸納到以下的情況:

    17世紀後半期俄國實力增強後,開始謀求歐洲乃至世界的霸權,而謀求霸權的關鍵在於爭奪水域和出海口。

    奧斯曼土耳其控制的黑海及兩海峽(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在政治、經濟和戰略等方面對俄國都具有重大意義,所以彼得一世採取的行動首先是發動對土耳其的戰爭。

    1695年,彼得一世率軍攻打土耳其屬國克里米亞汗國控制的亞速夫,但由於沒有海軍,俄軍的第一次進攻失敗了。彼得一世利用冬天的時間徵集工人建造艦隊。

    1696年5月,終於佔領了亞速夫,邁出了解決黑海問題的關鍵一步。但是隨后土耳其又奪回了亞速夫。彼得一世始終沒有打通黑海出海口,他臨死前告誡子孫要消滅土耳其,遷都君士坦丁堡,實現俄國的南進政策。
Babcorn 發表於 2017-1-4 09:43
第一七八章

    在張嘉師穿越之後,有一個流行詞不得不說很有意思,那就是什麼仇什麼怨……

    但是先不說這個流行詞的起源如何,而在歷史當中,跟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發生長達十次戰爭的俄羅斯帝國,雙方之間完全可以用這個詞語來概括。

    若是真的將雙方爆發戰爭的時間前後連貫起來,恐怕什麼英法百年戰爭,無論是規模或者是持續時間對比起來,更多地只能算是小巫見大巫。

    ……

    而十次俄土戰爭的絕大部分作戰目標,都有一個很重要的詞彙,那就是克里米亞。

    但是第一次俄土戰爭與克里米亞沒有關係:

    1676~1681年的俄土戰爭是在烏克蘭同俄國重新合併後,奧斯曼帝國(1299~1922)入侵烏克蘭而引起的。土耳其反對重新合併。它在1672~1676年的波土戰爭中佔領了波多利亞,爾後又依靠右岸烏克蘭的蓋特曼多羅申科的支持,企圖統治整個右岸烏克蘭。1674年,左岸烏克蘭的蓋特曼薩莫伊洛維奇被選為烏克蘭的總蓋特曼。1676年,多羅申科率部1.2萬人佔領了蓋特曼都城奇吉林,企圖借助於土軍恢復自己的統治。為防止這一事態,俄國~烏克蘭聯軍在薩莫伊洛維奇和羅莫達諾夫斯基的指揮下,於1676年春渡過第聶伯河,包圍了奇吉林,並於8月2日攻克該城,俘獲多羅申科。在奇吉林遠征(1677、1678)期間,俄國~烏克蘭聯軍與土耳其軍、韃靼軍爭奪奇吉林的鬥爭仍在繼續進行。

    1679~1680年,薩莫伊洛維奇和羅莫達諾夫斯基率領的俄國—烏克蘭聯軍依靠新築起的伊久姆鹿砦防線,擊退了克里木韃靼人的多次襲擊。土耳其由於未能達到目的,被迫於1681年1月23日簽訂了巴赫奇薩賴和約,承認左岸烏克蘭與俄國的重新合併。俄軍和烏克蘭軍聯合作戰,是阻止土耳其軍與韃靼軍進一步獲勝的重要原因。

    根據1667年1月俄國、波蘭簽訂的《安德魯索沃停戰協定》,俄國攫取了第聶伯河以東的烏克蘭。1672年土耳其為爭奪烏克蘭,進攻波屬烏克蘭奪取了波多利耶。1676年,土耳其利用烏克蘭統領p.d.多羅申科進攻俄屬烏克蘭。奧斯曼帝國起初大獲全勝,但最終沒能完成計畫。

    根據1681年1月俄土《巴赫奇薩賴和約》,確定第聶伯河為兩國邊界。

    巴赫奇薩賴條約,是1681年1月3日俄羅斯、奧斯曼帝國和克里米亞汗國為結束第一次俄土戰爭而簽署的條約。

    他們同意了停火20年,並接受第聶伯河為奧斯曼帝國和俄羅斯之間的分界線。各方同意不定居在布格河南方的和第聶伯河之間境內。條約簽署後,諾蓋人仍然保留居住在烏克蘭南部草原遊牧的權利,同時保留了哥薩克在第聶伯河及其支流捕魚的權利以獲得在南方的鹽。蘇丹那麼認可俄羅斯在左岸烏克蘭地區和扎波羅熱哥薩克的主權,而基輔地區,布拉特斯拉夫和波多里亞,蘇丹則放棄控制。

    雖簽署和約,但俄羅斯1686年仍加入大土耳其戰爭。

    在第一次俄土戰爭之後,克里米亞汗國成為了第二次俄土戰爭爆發的一個重要誘因。

    ……

    克里米亞汗國(1430年~1783年),是由興起於亞洲北部草原的遊牧民族蒙古族所建立的大蒙古帝國的四大汗國之一的欽察汗國分裂後建立的諸多獨立汗國之一。

    由成吉思汗之孫禿花?帖木兒的後裔哈吉?格來所建。疆域東以頓河下游為界,西至第聶伯河下游地區,向北一直延伸到耶列茲城和坦波夫。

    1783年被併入地處歐洲東部和亞洲北部的俄羅斯帝國。格來家族是虔誠的穆斯林,這使克里米亞有強烈的伊斯蘭教特徵。

    從1478年到1777年,克里米亞汗國是奧斯曼帝國的一個附屬國。從1584年伊斯蘭?格來二世開始,在星期五聚禮上,以奧斯曼帝國蘇丹的名稱頌胡特巴。1475年土耳其人入侵,1478年淪為奧斯曼帝國的藩屬。

    克里木汗以金帳汗的繼承者自居,竭力保護各弱小汗國,在奧斯曼帝國蘇丹支持下,力圖在伏爾加河沿岸重建穆斯林國家,為此同俄國進行了長期的戰爭。奧斯曼帝國戰敗,1774年俄羅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兩國締結《楚庫克-凱那爾吉和約》,克里木汗國脫離奧斯曼帝國而獨立。

    瓦西里三世即位後,忙於在西部邊境上開疆拓土,對克里木汗國的入侵暫時採取了消極的防禦措施,主要是以鞏固邊境城防,每年征派數萬人的軍隊前往邊疆地區服役,此外還向克里木汗國繳納歲幣,以求自保。1478年,克里木汗國成為奧斯曼帝國的藩屬國,蒙哥吉雷汗實際上成為奧斯曼奧斯曼帝國在克里木半島地區的代理人。

    1512年,克里木汗國突然進攻莫斯科,原因是立陶宛大公西格蒙德一世用15000個金幣,買通了克里木的蒙哥吉雷汗。正在前線的瓦西里三世來不及調兵回防,蒙哥吉雷汗很快就攻佔了梁贊。莫斯科軍隊進行了有效的抵抗,蒙哥吉雷汗也無心戀戰,在大肆掠奪後撤軍。從此莫斯科大公國和克里木汗國之間正式成為敵對關係。在被沙俄併吞前,克里米亞維護了伊斯蘭邊界,定期掃蕩南俄,阻止斯拉夫人定居草原。從1777年起,克里米亞汗國附屬俄羅斯。1783年俄羅斯正式將整個克里米亞半島納入版圖。克里米亞汗國滅亡。

    奧斯曼帝國衰落時,他們也衰弱了,受土爾扈特阿玉奇汗與俄人攻擊。1774年俄羅斯迫使奧斯曼帝國承認克里米亞獨立,從1777年起,克里米亞汗王沙希因附屬俄羅斯。不久,克里米亞貴族起義反對沙希因,沙希因向俄國人請求援助。波特金率7萬俄軍到達克里米亞。

    1783年,正處於衰落之中的的奧斯曼帝國與奧地利帝國有戰端,無暇東顧,克里米亞汗國於是被歸併於沙俄領內。最後一位汗被送至羅德島遭突厥人斬首。

    ……

    而第二次俄土戰爭前期,俄國就對克里米亞汗國發動了兩次的遠征,雙方以及土耳其的援軍在這一個時間多次發生戰鬥,但是也許是由於俄國的戰略目標是奪取亞速夫,在兩次遠征失敗之後,俄國放棄了對克里米亞汗國的再一次攻擊。

    但是在不久之後,第三次俄土戰爭再次在克里米亞汗國的領土上首先爆發:

    而有一種觀點認為,從十八世紀下半葉起,俄土戰爭的起因是:圍繞東方問題的國際矛盾尖銳化;土耳其企圖對烏克蘭和黑海沿岸國進行報復,俄國依靠受奴役、信奉基督教的各族人民日益蓬勃開展的反對興起於亞洲大陸西部、後向歐洲東南部和非洲北部擴張的奧斯曼帝國民族獨立運動的支持,力圖在巴爾幹半島和高加索鞏固自己的勢力。

    1775年底,奧斯曼帝國內外形勢迅速惡化。小亞細亞的北部和中部地區發生大饑荒,財政瀕臨崩潰,列強干涉的陰影籠罩全國。在這種形勢下,國內政治鬥爭熾熱化。在黑塞哥維那、波斯尼亞和保加利亞相繼爆發了起義,並很快波及到塞爾維亞和門的內哥羅這兩個土耳其的藩屬國。土耳其對起義者進行了殘酷的鎮壓,但卻未能控制巴爾幹西北部局勢的變化,它在巴爾幹的統治開始動搖起來。

    面對這種局勢,歐洲列強中的俄、奧、英三國表示了自己的特別關注。尤其是俄羅斯認為需要尋找一個機會重新回到巴爾幹,恢復原有的一切。更為重要的是,俄羅斯想通過控制巴爾幹進而控制由地中海進入黑海的咽喉博斯普魯斯海峽,以便打通它謀求已久的在西南方面的唯一出海口。因此,它對土耳其局勢的惡化幸災樂禍,並積極地加以介入。

    沙皇政府打著「拯救土耳其帝國壓迫下的基督徒」和「保護斯拉夫兄弟」的旗號,先是通過外交途徑向土耳其政府施加壓力,但效果並不顯著。它所提出的集體保護斯拉夫人的建議遭到了受奧匈帝國支持的英國的反對。隨後又倡議在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和保加利亞實行自治,亦遭土耳其的拒絕。

    在第三次俄土戰爭中,出現了大兵團,部隊裝備了有膛線的炮,並利用了鐵路和戰地電報通訊,因此,武裝鬥爭的規模擴大了,其特點也有所變化。參加這次戰爭的有100餘萬人。兩個戰區的戰鬥行動均在寬大正面和大縱深展開,彼此緊密著,其特點是緊張激烈,持續時間長。19世紀初歷次戰爭中產生的戰役諸要素在這次戰爭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在部隊指揮上,司令部的作用增大了。

    戰術方面,俄土戰爭顯示了炮火力以及各兵種協同行動對奪取戰役勝利的重要性。向新的戰鬥隊形——散兵線轉化的必要性,以及使部隊學會利用地形的必要性也越來越明顯。這次戰爭的經驗還表明,必須用射程更遠的火炮和能夠發射重磅爆破彈的曲射火炮以及各種工程器材裝備部隊,並訓練部隊掌握野戰工程學。戰區的特點促使產生了克服水障礙和翻越山脈,以及在這種條件下組織指揮部隊的新方法。

    1709年波爾塔瓦戰役後,瑞典國王卡爾十二世逃入奧斯曼帝國境內。1710年俄土戰爭爆發。1711年,彼得一世親征普魯特河,陷入土耳其和韃靼軍隊的重圍。最終以俄國的失敗告終。俄國被迫放棄亞速,拆毀亞速海沿岸的工事。根據1711年7月俄土《普魯特和約》,亞速夫重歸土耳其。

    ……

    而也許是因為吸取了第三次俄土戰爭當中,俄國自身兩線作戰的困局,在第四次俄土戰爭之前,俄國與當其時同樣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有著深刻仇怨的波斯簽訂和平條約,爭取雙方之間的和平局面。

    而第四次俄土戰爭的爆發,起因於俄羅斯帝國與土耳其之間在1733年—1735年波蘭王位繼承戰爭後不斷激化的矛盾以及克里米亞韃靼人對俄國國土無休止的襲擊。這場戰爭同時展現了俄羅斯帝國持續向黑海地區擴張的決心。

    1735年,俄羅斯、奧地利聯合入侵奧斯曼帝國。旨在結束奧斯曼帝國和克里木汗國對俄國的侵略,合併十三世紀初期被蒙古人侵佔的黑海北部沿岸地區,取得黑海出海口。這是俄羅斯帝國經濟發展的需要。

    在1736年,俄國的指揮官們期望能奪取亞速和克里米亞半島。

    5月20日,由陸軍元帥伯克哈德克?裡斯托夫?馮?馬尼克率領的第聶伯河軍團六萬兩千人迅速攻佔了彼列科普,1736年5月31日,第聶伯河集團軍攻佔彼列科普,然後又佔領克里木汗國首都巴赫切薩拉伊,並將其焚燬。但由於瘟疫流行,糧食和飲用水不足,俄軍被迫撤回烏克蘭。俄軍頓河集團軍,在頓河區艦隊的支援下,於6月30日攻佔亞速。。並在6月17日佔領克里米亞汗國首都巴赫切薩拉伊。但是,由於缺乏補給以及流行病的爆發,使得馬尼克不得不率軍撤回烏克蘭。6月19日,由彼得?拉西指揮的俄國頓河軍團在海軍中將彼得?布烈達指揮的同區艦隊支援下俄軍攻佔了亞速要塞。1737年7月,馬尼克的軍隊佔領奧恰科夫,頓河集團軍在同區艦隊的協助下強渡錫瓦什湖,在薩爾吉爾河交戰中擊潰了克里木汗國的軍隊。

    7月13日,第聶伯河集團軍攻克奧什科夫。另一方面,奧斯曼卻在對奧地利的戰役中連連得勝,為了接應瓦拉幾亞和波斯尼亞的奧軍,俄軍在1739年初向摩爾達維亞展開進攻,使戰爭發生了轉折。8月,第聶伯河集團軍在斯塔武什內戰役中擊潰土軍。拉西將軍的軍團(將近四萬人)在同月進入克里米亞半島,多次擊敗克里米亞汗國的軍隊並進佔別卡拉薩巴沙。儘管如此,拉西和他的軍團依然如上次戰局一樣因缺乏補給而不得不撤退。

    1737年7月,奧地利加入戰爭並攻打土耳其,然而卻在諸如巴尼亞盧卡等等戰役中多次敗北。8月,俄國、奧地利與土耳其在涅米羅夫開始了沒有成果的和談。1738年中並無重要的軍事行動,為了避免瘟疫爆發俄軍只得撤出奧恰科夫和金布恩。

    1739年,馬尼克元帥的軍隊穿越第聶伯河,在stavuy擊敗土軍並佔領khotin和雅西。然而,神聖羅馬帝國的軍隊卻在格羅茨卡被奧斯曼帝國擊敗並於8月21日同土耳其單獨簽訂了貝爾格萊德合約。

    這件事以及即將到來的瑞典入侵,迫使俄國在9月18日與土耳其簽訂尼什合約結束戰爭。根據摩爾達維亞代表團的請求,摩爾達維亞併入俄國。奧地利於1739年退出戰爭,將塞爾維亞、瓦拉幾亞歸還予土耳其。1739年9月,俄國與土耳其簽訂《貝爾格萊德和約》後再次佔領亞速。
Babcorn 發表於 2017-1-7 09:38
第一七九章

    在後世,俄土戰爭往往會脫胎出一個戰爭概念,那就是克里米亞戰爭。

    狹義上的克里米亞戰爭是指俄土兩國正式決定克里米亞半島歸屬的第九次俄土戰爭。但是從廣義上的情況而言,克里米亞戰爭可以說是絕大部分跟克里米亞地區或者是克里米亞汗國有著相應關係的俄土戰爭。

    當然,這種相應關係的比例伴隨著克里米亞汗國被俄羅斯帝國吞併而比重越來越大。

    而在克里米亞汗國被吞併之前的第五次俄土戰爭,在很大程度上算是奠定了克里米亞汗國最終命運的一次大戰。

    ……

    1768~1774年俄土戰爭是由奧斯曼帝國侵略俄國和反對俄國在波蘭擴大勢力而引起的,由俄國武裝入侵波蘭而引起,是俄國取得黑海出海口鬥爭的繼續。9月25日,土耳其在法奧兩國支持下對俄宣戰。俄國將戈利岑將軍的第1集團軍從基輔調往霍京,將魯緬采夫將軍的第2集團軍調到第聶伯河與頓河之間的地帶應戰。

    1768年12月,克里木汗卡普蘭?格來的軍隊侵入烏克蘭領土。俄軍第2集團軍將其擊退,前出到亞速海,封鎖了克里木。在多瑙河戰區,戈利岑與20萬土耳其軍作戰,在對霍京的兩次進攻失利後,被迫於1769年6月率部撤回德涅斯特河。11月,土耳其駐軍由於缺少給養,放棄了霍京。第1集團軍在新任指揮官魯緬采夫的指揮下向雅西展開進攻,於10月7日佔領該城;第2集團軍沿南布格河作戰。

    1769年7月,海軍上將斯皮裡多夫的分艦隊從波羅的海駛入地中海參戰。在1770年的戰爭中,第1集團軍在里亞巴亞墓地附近及拉爾加河和卡古爾河河畔擊潰了土耳其軍。俄國分艦隊在愛琴海的出現,促進了希臘人民反抗土耳其統治的起義。

    在古卡爾河戰役之前,俄羅斯軍事會議在1769年制定的軍事行動計畫時,把基本注意力置於土耳其方面可能採取的積極行動與己方的對抗辦法之上。

    這一年其作戰行動的實際進程總的可以歸結為霍京的爭奪,但由於第1軍團亞歷山大?米哈伊洛維奇?戈利岑元帥的指揮不利,致使俄軍唾手可得的勝利不翼而飛。於是在同年9月彼得?亞歷山德羅維奇?魯緬采夫接掌了第1軍團的帥印。在冬營過後,彼得堡的軍事會議將奪取德涅斯特河下游的賓傑裡城堡作為1770年作戰計畫中的首要目標提出。

    但這個任務交予了彼得?伊萬諾維奇?帕寧指揮的第2軍團,並規定第1軍團為其作掩護。或許是「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魯緬采夫修正了這個計畫:他以積極行動取代了消極的防禦任務,建議向普魯特河與塞列特河之間的地區進攻,為的是阻止土耳其人渡河至多瑙河左岸,正如他在寫給帕寧的信中所表達的那樣「攻擊行動的直接意圖是給敵人造成恐懼,這是我的力量。「

    土耳其方面的主力軍隊是由宰相哈利勒?巴夏所統率的,並於1770年春天逐漸集中在多瑙河右岸的伊薩克地區。他們在那裡展開了規模龐大的架橋工事,毫無疑問地揣著渡河的意圖。另外,土軍有一些獨立部隊活動在多瑙河左岸,而騎兵的大部分力量則意圖打擊雅西方向。但在彼得?魯緬采夫指揮的俄軍一連串的獲勝之後,土軍開始在無序的撤退中分道揚鑣:韃靼騎兵撤至了伊斯梅爾和卡利,土耳其人則沿著卡古爾河順流而下。

    拉爾加戰役的失敗同第2軍團正在進攻賓傑裡的消息幾乎在同一時間傳入了哈利勒宰相的耳中,而此時他的軍隊則剛好渡過了多瑙河。於是他決定對俄軍的圍城進行干預。撤退中的韃靼人在雅爾普赫湖附近併入了土軍,其后土軍主力又與卡古爾河附近與拉爾加撤退下來並駐留在原地的土軍殘部會合,實力得到了增強。

    俄羅斯方面的形勢不太樂觀:他們的糧秣耗盡,而輜重隊又為韃靼人所切斷。7月10日,魯緬采夫派鮑爾的先頭部隊沿卡古爾河到格列恰尼村去。他自己則把輜重隊派到法利奇去迎接運輸車隊,並通過列普寧的軍團與鮑爾保持。在進入了隆利奇河谷後,止步於河的右岸。此一陣地的設立不但可以保障與法利奇和賓傑裡的,還便於從任何方向集中兵力,並威脅韃靼騎兵。

    但魯緬采夫仍然顧慮到韃靼騎兵與土耳其軍隊會合的可能性,分散優勢敵軍的兵力本就是作戰的基本原則之一,他於7月17日率軍來到卡古爾,同鮑爾和列普寧的部隊在格列恰尼村地區的特拉揚土城以北不遠處會師。

    面對土軍的優勢兵力,魯緬采夫決定採取先發制人的行動。他從格列恰尼方面撥出一支約1.1萬人的部隊用來牽制後方威脅日甚的位於亞爾普格湖地區的韃靼軍隊,以消除後顧之憂,全力應付眼前的土耳其軍隊。但如此一來,集中全部兵力則變得不再擁有可能性,其主力部隊的兵力不超過2.7萬步兵,6千騎兵和118門火炮。在兵力以及火力數量上,俄軍明顯居於劣勢,卻有積極的作戰要求,覓求一舉瓦解土軍的契機。

    7月20日,土耳其軍隊突然改換了自己原有的駐地,向特拉揚土城方向前進,在俄軍駐地以南通過,隊伍拖了幾俄里長,然後在距離土城約7至8俄裡的地方修築營房。

    土軍的這個營地實際上處在窪地和普魯特河之間的一個獨特的「口袋「中,佔據了穿過這裡的制高點:其北面受特拉揚土城限制,西面是河水較深的卡古爾河,東面是寬闊的窪地,南面則可通過區域則逐漸變窄,且延伸至與普魯特谷相連。這裡有4條谷脊像扇子一樣散佈在普魯特河到窪地之間的空間裡,中間的一道谷脊穿過特拉揚土城並繼續向南延伸長達4俄裡左右。

    從各個方面看土軍的新陣地都是佔有優越性的:土軍可以掌握制高點;山脊之間的低窪地帶可以方便地調動騎兵進攻南方的俄軍、甚至俄軍的後方--如果俄軍企圖從此處進攻土軍的營房。但是當魯緬采夫看到了這一情況後,他立即覺察出了土軍新陣地的致命的弱點:即土軍以優勢兵力駐紮在如此窄小的地區,各部隊之間的被山脊切割,此正是俄軍翹首期盼的各個殲滅的絕佳時機,更何況土軍左翼達到了近乎無人防守的狀態。據說他曾於當時放言說:「如果土耳其人敢在這裡支上一頂帳篷,我今天夜裡就去進攻。「

    當然,土耳其的總帥也並非對自己新陣地的弱勢毫無察覺,宰相哈利勒?巴夏打算用人造工事來彌補左翼的空缺。當天夜裡,土軍就挖了4道戰壕,於前還挖了5個大土坑,但側翼修建工事的計畫卻因為俄軍的主動進攻而未能完全實現。

    魯緬采夫制定了作戰計畫,其計畫非常簡單,主攻思想非常明確:決定戰鬥進程的是主力部隊在主要方向上的打擊,其餘的行動起輔助作用;主力進攻方向指向土軍左翼,部署鮑爾的先遣隊、普列緬尼科夫和奧裡茨的師;普列寧的先頭部隊和布柳斯的師則在同時攻擊土軍右翼,並在必要之時,支援左翼進攻;薩爾特科夫和多爾戈魯科夫指揮的重騎兵和梅利西諾指揮的炮兵旅組成預備隊。以較為偏激的說法而言,在魯緬采夫指揮下的2.7萬人中,用於攻擊土軍左翼的部隊就達到了1.9至2萬人,佔全軍兵力的2/3以上。

    7月21日夜裡兩點,俄軍分成5個部分從格列恰尼兵營出發向土軍展開攻勢。每個戰鬥群編為一個師方陣。騎兵配置在各方陣之間和方陣之後,所有方陣都受領了戰鬥任務和獨立行動方向--當然這種疏開戰鬥隊形,是有利於其擊退土軍騎兵的反衝擊的。接著俄軍開始登上通往敵營的山脊,於5時左右靠近特拉揚土城,在編好戰鬥序列後立刻向敵軍發起攻擊。土軍以密集的和炮火給予還擊。

    ]布柳斯與普列寧的軍隊一度退卻了欲進行反衝鋒的土耳其騎兵,但土軍依仗工事的猛烈火力的掩護,以一支強有力的騎兵迂迴俄軍側翼,并包圍了布柳斯與普列寧的方陣。與此同時,進入特拉揚土城的土軍以之為掩體,用射擊與人數上的優勢包圍了奧裡茨的方陣。

    此時的形勢對於俄軍而言是非常不利的。魯緬采夫果斷調集了預備隊,從窪地入口處向土軍發動攻擊。另外,魯緬采夫還下令炮兵向這個方向移動,準備集中火力炮擊土耳其騎兵。

    土軍騎兵的數次衝擊(清晨6至8時左右)對於布柳斯與普列寧的部隊而言是具有很大威脅的。為了更好地組織起防線,炮兵被編入了步兵方陣裡,其側面與背後都有步兵的掩護--換而言之,他們組成了一個個營級的小方陣。俄軍成功地擊退了土軍的突擊,肅清了突入布柳斯方陣後方的土軍騎兵後,抵近土軍兵營。到早晨8點左右,俄軍主力和此前被隔斷了的布柳斯、普列寧和奧裡茨師之間的得到了恢復,俄軍轉入進攻。

    鮑爾的部隊首先向土耳其軍隊左翼靠近;接著來到的是普列緬尼科夫的方陣。當此方陣加快推進速度,登上靠近一個工事的高地時,遭到一支土耳其精兵(按:此部土軍據說兵力在萬名以上)的伏擊。普列緬尼科夫的方陣的正面很快遭到了突破,土軍進入了方陣內部,,致使俄軍陷入混亂。方陣先頭部隊開始退卻,俄軍費了很大的勁才打退了大群敵人的衝擊。據說魯緬采夫看到這一情況後,對身邊的布牢恩什維伊斯基王子說:「現在就看我們的啦!「

    接著魯緬采夫走到一個士兵面前從地上揀起一支高聲喊道:「士兵們,你們看見了,炮彈彈沒有解決問題,再不用打了,拿出勇氣來,去和敵人拼刺刀!「

    西方軍事思想中常常把軍隊的精神,即勇氣列為獲勝的條件之一,想來這段話亦可為這種理論的印證,但同時也顯現出了俄軍當時後勤補給的不足。之後,他將梅利西諾的炮兵和奧裡茨師預備隊的第1擲彈兵團投入戰鬥。就在派到前面去的格列那結爾1團在旅長奧澤羅夫指揮下打退了土軍精兵的攻擊的同時,魯緬采夫將殘部和預備隊重新變成一個方陣,並率領他們去同土軍肉搏。

    與此同時,鮑爾部隊的沃倫佐夫格列那結爾營好不容易穿過窪地衝著土軍防護極差的左翼縱深開火,策應了普列緬尼科夫和奧裡茨的行動。鮑爾的其餘部隊跟著沃倫佐夫營前進。而布柳斯也向土耳其人右翼展開攻擊,至於成功滲入敵人後方的列普寧也以猛烈炮火開始轟擊敵方。普列緬尼科夫方面則重建士氣,連同後援部隊很快擊退了土耳其帝國精兵的反衝擊,並將土軍趕回出發地點。之後,俄軍對土軍築壘兵營發起總攻擊。

    戰鬥從凌晨5點持續到了9點半。軍隊的疲勞度都達到了極限,土耳其軍隊遭到巨大損失。正面和後方均被俄軍突破,在為俄軍留下了營房連同140門完好的大炮後,沿著卡古爾河河谷向多瑙河方向撤退。

    俄軍步兵追趕土軍達4俄裡之久。而克里木韃靼人的軍隊在土軍潰逃之後無心戀戰,向阿克爾曼退去。

    土軍在此役中損失極大,但在撤退中則遭受了更大的損失:當土軍打算用3條船渡過多瑙河時,鮑爾的軍團趕到,並再次擊敗土軍,獲得了大量的物質裝備。此役土軍被打死和俘虜約2萬人,損失火炮130門;俄軍損失約1500人。

    ……

    而在切什梅海戰中,俄國分艦隊擊潰了土耳其艦隊,從而保障了自己在愛琴海的制海權,並完成了對達達尼爾海峽的封鎖。

    9月,俄軍攻佔了賓傑裡要塞,7~11月,相繼奪取了伊茲梅爾、基利亞、布拉伊洛夫和阿克爾曼(別爾哥羅德~德涅斯特羅夫斯基)。1771年,第1集團軍在多瑙河區艦隊的協同下,於2月佔領了久爾久,3月封鎖了圖爾恰和伊薩克恰要塞。多爾戈魯科夫將軍的第2集團軍在亞速海區艦隊的協同下,於6月25日攻下了彼列科普,並佔領了克里木。奧軍推進到俄國邊境之後,俄第一集團軍轉入積極防禦。

    該集團軍分3個集群在1000公里的正面上作戰,從6月到10月多次擊退土軍優勢兵力對多瑙河左岸的進攻。俄國艦隊在地中海的勝利,促進了北非地區的埃及和中東地區敘利亞的阿拉伯人1771年反土起義的爆發。俄國在陸戰和海戰中的勝利迫使土耳其於1772年5月30日在久爾久同俄國簽訂停戰協定。11月12日,俄國又同克里木汗薩希布~格來締結條約,規定克里木脫離土耳其,成為俄國的保護國。

    1773年的戰事是在巴爾幹戰區進行的。6月,魯緬采夫集團軍渡過多瑙河,包圍了錫利斯特拉要塞。5~6月,蘇沃洛夫將軍的一支部隊多次成功地襲擊了圖爾圖凱。但由於兵力不足,魯緬采夫集團軍被迫撤回多瑙河彼岸。9~10月,俄軍攻打瓦爾納和舒姆拉,均未獲戰果。1774年6月,魯緬采夫率俄軍5.2萬人強渡多瑙河。6月20日,俄軍在科茲盧賈附近擊潰土軍4萬人。薩爾特科夫的部隊在圖爾圖凱附近擊潰土軍1.5萬人。魯緬采夫所部封鎖了舒姆拉、魯什丘克(魯塞)和錫利斯特拉諸要塞,其先頭部隊越過了巴爾幹。在這種形勢下,俄土雙方於7月24日簽訂了小凱納爾賈和約。

    和約確認俄國在這次戰爭中的勝利,保障俄國自由進入黑海。

    在此次戰爭中魯緬采夫創建了利曼槳船區艦隊,用以配合陸軍完成戰鬥任務。戰鬥過程中,被廣泛採用的不是線式戰鬥隊形,而是新的疏開式戰鬥隊形——師、團方陣,以及與步兵散開隊形相結合的縱隊。軍隊的實戰經驗寫入了魯緬采夫和蘇沃洛夫所著教範和守則。

    根據1774年7月俄土《庫楚克-凱納爾吉和約》,俄國獲得了第聶伯河和南布格河之間的地區和刻赤海峽,打通了黑海出海口,克里木汗國宣告「獨立」,並於1783年併入俄國版圖。
Babcorn 發表於 2017-1-7 09:38
第一八零章

    張嘉師不清楚關於西歐方面的近代史,最多也就是在相應科目的教科書上有所瞭解。

    當然,穿越到大秦帝國之後這麼十幾年,就算是張嘉師依舊是有著這方面的記憶,恐怕都沒有太多的印象了。

    再者,張嘉師眼下對於火器而言,也沒有太大的需求,畢竟相對於眼下已經相當成熟的冷兵器戰術體系以及相應的裝備生產系統而言,讓一切都推倒重來,無疑是一個很困難而且相對而言不切實際的安排。

    即使是張嘉師知道火器對於戰爭歷史是有著無可比擬的重要優勢,但是都得要看什麼時候。

    在很多方面而言,火器在眼下的大秦帝國,並不合適,或者是說張嘉師眼下無法想像假如讓火器在短時間內取代冷兵器的戰術體系,那麼這是一個怎麼樣的局面。

    打個比方,張嘉師不認為比較原始的火藥武器武裝起來的龍騎兵之類的部隊,能夠死磕弓馬嫻熟的匈奴人,也許在防禦作戰方面,火器有著一定的優勢,但是假如想讓匈奴人的威脅在短時間內消弭,那麼光光是在防禦作戰層面上,是無法做到的。

    再者,在很多方面而言,即使是有著長城,即使是眼下大秦帝國的城防體系已經有著很高的水平,但是毫無疑問的是,防禦是被動的,這一點就讓張嘉師以及大秦帝國無法長時間依靠防禦作戰來削弱匈奴人的實力。

    正所謂沒有千日防賊的道理,進攻就是大秦帝國想要解決匈奴人的最主要的方式。

    眼下匈奴人全面入侵,張嘉師自己都不知道這一次戰爭態勢最終會發展到哪一個局面。

    也許會大敗虧輸,也許會讓匈奴人如同設想那般元氣大傷,這兩種可能性或者是其他的結局,張嘉師能夠想像的並不是太多。

    但是正如後世的漢匈戰爭一般,主動出擊蒙古高原的腹地,是重創匈奴人以及後來的遊牧民族的最主要而且最有效的手段。

    只不過張嘉師自己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的蝴蝶效應會影響到很多的層面……

    ………………………………………………分割線…………………………………………

    張嘉師自己不是沒有想過發展出一支人數不少的騎馬步兵,用以彌補秦帝國眼下軍事力量主體,機動能力偏弱的缺點。

    但是騎馬步兵是一支很平庸的兵種,在後世,騎馬步兵部隊的戰鬥力主要還是體現在步戰當中。

    比如說唐軍的陌刀隊,就有一定數量的騎馬步兵。

    在安西都護府西征的時候,唐軍的騎馬陌刀手就發揮出一定的戰鬥力。

    但是毫無疑問的是,張嘉師需要的是一支更全面的騎兵部隊,而非在很多方面而言,算是花架子的「龍騎兵」。

    ……

    在西方,騎馬步兵大致上都可以稱龍騎兵,這個兵種最早出現要追溯到1552-1559年的意大利戰爭,法國人佔領了皮特蒙德,為了對付隨時可能在後背出現的西班牙人,當時的法軍元帥de?brissac命令他的手跨上馬背,於是就組建了世界上最早的機動步兵

    至於龍騎兵dragoon這個詞的來歷,則有兩種說法:較流行的一種認為,當時該兵種使用的隊旗上畫了一頭火龍,這是從加洛林時代或者是更早的時候就開始出現的傳統,龍騎兵由是得名;另一種認為,當時他們使用的短身管燧發被稱為火龍,龍騎兵來自這個典故。

    法國龍騎兵下馬作戰,龍騎兵聽起來威武,其實是騎馬的步兵,在戰鬥中經常下馬使用作戰,是作為機動的「馬上步兵」,他們的存在往往能對敵人造成很大壓力。

    烏爾姆戰役之後,四個師的法國龍騎兵分散在維也納附近,令俄奧聯軍寢食難安。

    拿破崙雖殲滅了麥克的主力,但如要達到其下一個目標佔領維也納,他還面臨著許多不確定的因素。首先,他通往奧地利首都的進路為金邁爾軍所阻遏。金邁爾有兩萬人,同時還得到俄羅斯名將米哈伊爾?庫圖佐夫三萬俄軍的增援。這些兵力正扼守著因河下游及其支流薩爾察赫河一線。在因河的後面還有多瑙河右岸的一系列支流,如特勞恩河、恩斯河和伊布斯河。這些河流給奧方了良好的防禦陣地而且難以迂迴。傑拉齊赫師的六千人自烏爾姆南逃後,已與蒂羅爾的奧軍會合。由於法軍繼續東進,其交通線勢必延長,因而也就會暴露在南面敵軍的攻擊之下。在威尼西亞由查理大公統率的一支強大的奧軍眼下暫時為馬塞納的意大利軍團所牽制。後者於1805年10月28日在維羅納以東的卡爾蒂羅山脊向意大利軍團發起攻擊,激戰中,雙方各傷亡六千人。當查理大公聽說麥克在烏爾姆慘敗的消息後,立即北撤救援維也納,但他已來不及阻止拿破崙的進軍了。

    第二支俄軍由巴克斯霍夫登將軍指揮正經由摩拉維亞前進,所以拿破崙當即決定立刻下手,必須搶在俄軍和查理大公之前進入維也納。此外,由於普魯士的態度變得日益敵對,這就構成了威脅他的另一個危險。大軍團在1805年10月26日即烏爾姆投降後一週開始東進。次日,繆拉的騎兵軍僅遇輕微抵抗就渡過了因河,這樣布勞瑙要塞連同其中儲存的大批補給品和彈藥都完好無損地落入法軍之手。隨繆拉跟進的是達武的第三軍、蘇爾特的第四軍和拉納的第五軍。在右翼,貝爾納多特的第一軍於1805年10月30日進入薩爾茨堡,1805年10月31日,在蘭姆巴赫展開一場後衛戰後又渡過了特勞恩河。此時,天氣變得十分寒冷,地面已為積雪所覆蓋。1805年11月2日,俄軍在恩斯河打了一場激烈的後衛戰,但次日,庫圖佐夫卻繼續後撤。

    1805年11月6日,拿破崙又組建了一個新軍即第八軍,由莫蒂埃元帥指揮,內含一個騎兵師和兩個步兵師。該軍奉命過河抵達林茲附近多瑙河左岸以構成一個左側衛,內伊的第六軍和馬爾蒙的第二軍已被派往因斯布魯克和累歐本擔任右側衛,而奧熱羅的第七軍則在交通線上擔任後衛。至此,拿破崙為一切不測事件都作好了準備。

    庫圖佐夫見維也納己陷入絕境,遂決定於1805年11月9日在冒頓渡過多瑙河,並向東北撤至摩拉維亞以便與此時已到達奧洛穆茨的第二支俄軍會合。庫圖佐夫在冒頓摧毀多瑙河上的橋樑後,於1805年11月11日在杜恩斯坦峽谷伏擊了莫蒂埃的一個師並幾乎將其全殲。其後,他又在霍蘭布隆附近打了一場艱苦的後衛戰,然後經克雷姆斯撤至跨越摩拉維亞邊界的茲諾伊莫。

    此時,法軍在多瑙河右岸的進軍卻勢如破竹。1805年11月13日,繆拉的前衛抵達維也納城郊。然而,這是違背拿破崙的命令的,因為他早就告訴繆拉應渡過多瑙河追擊庫圖佐夫。他言詞尖刻地訓斥他的妹夫道:

    「我不能批准你的行軍命令。你一個勁亂衝亂闖像個瘋子,根本就不按我給你的命令辦事。俄軍並沒有掩護維也納,而是在克雷姆斯渡過了多瑙河。你既不瞭解敵人的計畫又不考慮我的意圖,就把我的軍隊困在維也納一隅之地。但你是接到了我通過貝爾蒂埃給你下達的命令的,該命令要求你咬住俄軍,緊追不捨。而你卻莫名其妙地朝相反的方向實施強行軍追擊敵軍。我感到你的行為簡直不可思議。

    ……如果你按我的命令行事,那麼莫蒂埃軍也不至於暴露在俄軍面前而受到嚴重的損失。……你為了獲得首先進入維也納的虛榮,竟耽誤了我兩天時間。榮譽僅在那些充滿危險的地方才能贏得,進入一座毫無防禦的都城有何榮譽可言?」

    1805年11月14日,拿破崙進入維也納並將其大本營設在宏偉壯麗的肖恩布魯恩宮。奧皇及其朝臣則逃到了摩拉維亞的首都布爾諾。一週後,奧皇與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在此會晤。維也納有二十五萬人口,因此,經過長途跋涉的法軍可以在那裡獲得充裕的補給。拿破崙命令不必從法國國內輸送炮彈藥,因為他在奧地利軍火庫裡已經找到了他所需要的一切。

    拿破崙決定趁嚴冬未至和查理大公尚未從意大利前線趕回之機,毫不遲疑地深入摩拉維亞追殲逃敵。所以,他命令繆拉、拉納和蘇爾特三個軍一鼓作氣乘勝追擊。達武被派往普雷斯堡抵禦從東面來的危險。貝爾納多特被派往布德維斯去監視西面的費迪南大公,而莫蒂埃則留守維也納。在這些兵力調遣完畢後,大軍團的實力明顯地減弱了。

    拿破崙看到他的元帥們勁頭不足,心裡十分焦躁。1805年11月15日,他斥責貝爾納多特說:

    朕對於你在拉納和蘇爾特元帥離維也納只有兩天行程的地方發生戰鬥時按兵不動以致一個人也沒有渡過多瑙河深為不滿。朕期望,待朕派去的參謀返回匯報時,你會告訴他說你全軍都已過河,而且正在追擊俄軍並正在用刺刀戳他們的屁股。

    同一天,繆拉又作了一件十分荒唐的事使拿破崙勃然大怒。繆拉的前衛受到巴格拉吉昂親王師的牽制,該師當時在摩拉維亞邊界以南十五英里的荷拉布侖附近據守一個後衛陣地,繆拉便自作聰明地向俄軍指揮官提出休戰,允許他安然無虞地撤入摩拉維亞,而自己則坐等法軍步兵到來。俄軍當然求之不得欣然同意,撤到了茲奈姆。這件事使拿破崙怒不可遏,他痛斥繆拉說:我簡直不知道用什麼話來表達我對你的惱怒。你僅是我的一名前衛指揮官,沒有我的命令根本無權作出休戰安排,你毀棄了我的勝利果實。命令你立即停止休戰,向敵人進軍。告訴那位在協定上籤字的俄國將軍說他無權這樣做,只有沙皇才有這種權利。

    此後,事態發展加快,庫圖佐夫已撤至布爾諾。1805年11月17日,拿破崙在茲南姆設大本營。次日,他收到了有關特拉法加大海戰法軍慘敗的消息,他寫信給海軍部長說:

    「我已收到了你有關加的斯港外海戰的報告。等收到你更詳細的報告後我再就此事發表具體意見。同時,我鄭重告訴你,這件事對我既定的海上突襲行動毫無影響。令人氣憤的是這些行動未能在此事之前準備就緒,必須立刻行動,不得再行拖延。

    1805年11月19日,俄軍後衛撤出了布爾諾,繆拉隨即進入,在那裡發現了六十門火炮和大批彈藥。次日,拿破崙進入布爾諾,而奧皇則撤至奧爾莫茨。在布爾諾以東十三英里處,有一個名叫奧斯特裡茨的小村,約四千奧軍騎兵在小村前面的高地上擋住了繆拉的去路。緊接著,拿破崙開始展現他做為最高軍事指揮員那無與倫比的軍事才能,那就是在1805年12月2日的。」

    奧皇此時已被逼到了最邊遠的國境線上,他派了兩位全權使臣去謁見拿破崙,討論議和條件。拿破崙卻把他們送往維也納,要他們去和塔列朗商淡,並聲明其主要條件是把威尼斯併入意大利王國。把這些使節送回維也納,只不過是拿破崙故意拖延的一個手段而己,因為他決心要在與奧地利議和之前,先徹底擊敗俄軍。

    在以上的內容當中,龍騎兵成為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

    但是龍騎兵雖然有騎兵之名,但是很長時間內他們的裝備和訓練程度都是按照步兵的標準進行的;基本上同時期的騎兵均裝備有較昂貴的騎兵用短,龍騎兵則裝備步兵用長,他們的軍服和騎兵軍服也有很大區別;龍騎兵的編制類似步兵,當時歐洲國家的騎兵部隊基本編制單位是中隊,而步兵是連隊(也有聯隊),龍騎兵就是一連隊為基本編制的;少數國家的龍騎兵還包括冷兵器部隊,他們的龍騎兵部隊編制比較特別,比騎兵數量多,又比步兵數量少,所以即便在燧發時代,這些國家的龍騎兵部隊轉入下馬作戰時,較稀疏的陣型還需要依賴騎馬兵和騎馬長戟兵的掩護;龍騎兵平時訓練時也是按照步兵操典進行的,和騎兵訓練科目完全不同,騎兵科目中最重要的衝陣、追擊、馬上格鬥、馬上射擊的訓練科目龍騎兵是不會訓練的,龍騎兵甚至不會裝備正統騎兵的騎兵劍(或馬刀),除了作為主武器的步兵用外,護身武器只有一把步兵劍。

    龍騎兵中異類是瑞典部隊,出於經濟原因,瑞典國王古斯塔夫.阿道夫(名聲沒拿破崙大,但是拿破崙都很推崇的名將)將他部隊中騎兵和龍騎兵的戰術功能合併;將著甲的重型胸甲騎兵和無甲輕騎兵合併,裝備輕甲、和騎兵劍。合併後的瑞典龍騎兵在實際使用中是按照輕騎兵和騎兵的戰術用途運用的。

    龍騎兵這個兵種名稱的起源眾說紛紜,有一種說法是按照他們的兵種旗幟(繪有西式火龍的旗幟)命名的;也有說這個名稱是西班牙龍騎兵在一場發生在濃霧裡的戰鬥中搏來的,戰鬥過程中,他們中向敵軍齊射時巨大的轟鳴、綽約的火光,令敵軍產生火龍來襲的錯覺,所以敵軍稱他們為龍騎兵。

    荷蘭人在1606年就組建龍騎兵部隊,瑞典人則在1611年,但成團建制的龍騎兵肯定是在30年戰爭中誕生。每團龍騎兵有10到15個連隊,每連100人;這樣一個龍騎兵團比普通騎兵的編制大很多,後者的團很少超過500人。

    17世紀上半期時,龍騎兵的裝束與步行手相差無幾,把鞋襪換成了靴子馬刺而已。依然帶著帽子,因為不用進行馬背上的格鬥。只有軍官才有,士兵除了之外,就只有一柄直劍護身。值得一提的是,他們的裝備中包括一把小鶴嘴鋤,步行時用來鉤住韁繩。奧匈帝國的龍騎兵部隊直到1625年還編有騎馬的長戟兵。他們使用的坐騎也矮小、廉價,比不得正式騎兵的高頭良種。

    在訓練科目中,很少有教馬上射擊的,更不用說衝鋒突刺了。唯一的例外就是古斯塔夫二世的部隊,其作戰使命就是為騎兵部隊延伸的火力支援,所以瑞典龍騎兵很少下馬作戰。

    龍騎兵可以看做是機動手。

    龍騎兵訓練是有下馬作戰課程的,拿破崙一度認為龍騎兵應該掌握良好步戰技能,1805年為入侵不列顛組建兩個徒步龍騎兵師,下轄十六個龍騎兵團。

    法軍龍騎兵常常以散兵線徒步作戰,1806年12月24日klein手下的龍騎兵在奪取borkowo渡橋的戰鬥中,選取一部龍騎兵下馬組成散兵線,以火力擊退俄國散兵,然後另一部龍騎兵衝鋒奪橋。1806年12月25日拉普手下缺乏步兵和炮兵,於是讓一個團的龍騎兵下馬組成散兵線,阻擋俄軍兩個小時。總體來說1805-07年的龍騎兵多數都有不錯的步兵訓練,散兵作戰的效果也是不錯的。

    而這也可以看得上是烏爾姆戰爭龍騎兵所能夠發揮出來的重要作用。

    在半島戰爭為了應對和清剿西班牙游擊隊的襲擾,法軍龍騎兵也常常下馬作戰。無獨有偶,哥薩克下馬作戰時是優秀的射手。
Babcorn 發表於 2017-1-8 08:03
第一八一章

    騎馬步兵在很大程度上算是多次經歷過實戰考驗,說它的存在不適合戰爭要求是不合理的。

    因為即使是要說出這一點,都得要看什麼時候。

    但是對於眼下的大秦帝國而言,騎馬步兵這個兵種很難有效適應對抗匈奴人的戰爭。因為騎馬步兵部隊若是需要兼顧機動性以及防禦能力的話,整體而言甚至是比不上具裝甲騎這個重騎兵的兵種。

    若是只需要機動性的話,張嘉師反而沒有這麼多顧忌,但是只需要機動性的騎馬步兵,若是面對匈奴人的同等數量的部隊,先不說能不能打贏對方,恐怕在一場戰鬥下來,即使是能夠擊敗對方,能夠活下來的人都沒幾個了。

    這一種結果可不是張嘉師想要的。

    至於為何會出現這一點,主要還是匈奴人眼下的裝備水平,也許對於身披鐵甲的秦軍官兵,沒有很大的殺傷,但是獸牙或者是青銅的箭頭,在有效射程內對皮甲防護的殺傷是很客觀的。

    所以,張嘉師不希望出現這種明顯算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結果。

    假如將情況反過來,也就是這些騎馬步兵的裝備水平比較接近唐軍的騎馬陌刀隊,也許在對抗機動性缺乏的敵人,這種部隊有著天然的優勢,只不過對於機動性見長的匈奴人而言,也許在對抗中,匈奴人在一開始會很吃虧,但是如同蒙古人在熟悉宋軍的野戰戰術以及相應的優缺點之後,基本都會將宋軍拖垮之後才會發起致命一擊一樣。

    也許這個結果會好一點,但是以李陵以及其麾下的五千官兵的最終結果來看,張嘉師只能夠表示呵呵噠……

    ……

    用騎兵對抗同樣善於騎射的匈奴人,是最好的辦法,而且這些騎兵不能夠受到太多的速度拖累,這一點同樣是無可置疑的。

    先不說匈奴人有沒有可能拖垮一支秦軍騎兵然後全滅之,光是打不過就跑,惹不起躲得起的戰術,就夠張嘉師以及麾下的秦軍指揮官們頭痛得很。

    而騎馬步兵即使是有著一個平衡點,但是對於機動性較強的匈奴人而言,騎馬步兵在戰鬥之前往往需要足夠的時間來列陣,若是匈奴人不給你這個準備時間而直接掩殺過來,恐怕在沒有完成足夠程度的陣型之前,匈奴人很容易對沒有陣型的散兵線形成有效的殺傷局面。

    所以騎馬步兵是一種張嘉師有所意動,但是最終放棄發展這個兵種的想法。

    ………………………………………………分割線…………………………………………

    歷史上不是沒有善於騎馬作戰以及步戰的騎兵部隊,但是這樣的部隊對於張嘉師而言是很浪費的一個兵種。

    本身想要在沒有合適裝備的情況下發展出一個騎手,在資源投入以及人員要求上已經算是很高,若是指望這個騎手本身在熟悉馬戰之餘同樣也懂得下馬作戰……

    這個要求即使是法國人歷史上著名的下馬騎士部隊都做不到這一點。

    當然,下馬騎士部隊據說大部分騎士本身是缺乏馬匹,這些騎士更多就是身穿鎧甲的重裝步兵。

    而真正在這一方面有所建樹的騎兵部隊,最著名的就是俄羅斯歷史上的哥薩克騎兵。

    ……

    哥薩克人世世代代遊牧在東歐的大草原,從波羅的海到黑海都有他們的身影。哥薩克以英勇善戰著稱。在東歐的歷史上,哥薩克人組成的騎兵,是獨立的武裝力量,並不單獨服從於任何政權。在克里米亞汗國與俄羅斯的領土戰爭期間,哥薩克早年效力於克里米亞汗國,後期效力於沙俄。區別於波蘭翼騎兵,哥薩克人大部分是輕騎兵。

    哥薩克騎兵以衣著鮮亮而著稱,其壞名聲也同樣如此。他們過著遊牧般的,半自治的團體生活。俄國大草原上的這些野性十足的騎手,從小在馬背上長大。哥薩克人是極其優秀的輕騎兵,他們青睞的武器是長矛。

    拿破崙曾說過:如果我的部隊裡有哥薩克騎兵,我會用他們席捲整個世界。他們是出色的輕騎兵,但他們不守紀律,也不願下馬作戰,從而限制了他們在戰場上的發揮。他們對老百姓冷酷無情,以致整個歐洲,無論敵友都對他們恨之入骨。

    哥薩克騎兵是俄羅斯的特殊兵種,隨著沙俄的擴張,特別是葉卡捷琳娜女皇對黑海周邊的擴張,哥薩克的領地被沙俄納入版圖。隨之而來的,是面臨被強行遷入的日耳曼人進行地盤爭奪,哥薩克騎兵的驍勇善戰迅速聞名西方。

    哥薩克騎兵的移動力相當快速,在戰況不利時也能迅速撤退,脫離戰場(除非和他們交戰的也是支移動力極高的快速部隊)。哥薩克人是世界上最具傳奇色彩的群體之一。

    如果說吉普賽人是大篷車上的民族,那麼哥薩克就是戰馬上的族群。哥薩克人正是憑著一匹戰馬、一柄在橫跨歐亞大陸的廣闊疆場上,馳騁數百年,縱橫千萬里,在俄羅斯社會發展史和世界戰爭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1654年烏克蘭的哥薩克首領赫梅利尼茨基起兵反抗波蘭受到鎮壓,在軍事失利的情況下求助於俄羅斯,當年赫梅利尼茨基與俄簽訂《別列亞斯拉夫協定》,宣佈接受俄羅斯保護,又經過80年的磨合期到1722年沙俄廢除哥薩克人的蓋特曼自治,烏克蘭總督魯緬采夫把10個哥薩克軍團改編為俄軍的10個正規騎兵團。

    在冷兵器時代,哥薩克的騎兵以其速度快、機動性強、殺傷力大、驍勇善戰的輪番攻擊威震歐洲,歐洲國家也常招募哥薩克作為僱傭軍。哥薩克參加了從18世紀到蘇聯二戰中所有的戰役。

    有人說他們是歐俄草原上最具有草莽風格的經典騎兵。他們的騎兵馬蹄是與沙俄向外擴張的步伐同步飛揚的,多次為俄國開拓疆土立下赫赫戰功。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俄國大約組建了30萬人的11支哥薩克軍團。但是由於現代化武器機、排炮、坦克等的投入,騎兵注定將成為被淘汰的兵種,也就是從這個時代開始,哥薩克們再也沒有取得像此前的戰爭中那樣驕人的戰績。

    在十月革命後的內戰中,哥薩克分屬兩個陣營,布瓊尼、鐵木辛哥的紅軍第一騎兵軍所向披靡。蘇波戰爭時期,曾經在空中俯瞰過這支部隊的美國飛行員有這樣的描述:「騎兵每行八人八騎,有的頭戴圓筒捲毛高帽,有的身披黑色大氅,他們背上斜挎,腰間懸掛馬刀,在塵土中浩浩蕩蕩前進,數萬匹馬縱橫馳騁,數萬把刀交錯揮舞,這場景極其令人震撼,成為騎兵戰史上最壯烈的一幕「。據統計,從1918到1920年,有100萬哥薩克騎兵陣亡。

    內戰結束以後,蘇聯採取「胡蘿蔔加大棒」的政策,一方面延續哥薩克自治的政策,允許他們自主選舉蘇維埃,成立哥薩克軍人會議,一方面加大削藩力度,實行「非哥薩克化」。隨後打壓的力量逐步加大,對不服從者就從**上消滅,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的哥薩克暴動,曾一度導致紅軍失利,放棄了第聶伯河左岸地區。

    後來蘇俄南方戰線派出大規模正規軍鎮壓,1920~1930年代在蘇維埃政府的徹底剿滅下,哥薩克力量日漸衰落。大批哥薩克逃亡者湧入捷克等國。以後蘇俄又通過移民、摻沙子,最終使這個存在了幾百年的特殊群體融化在普通百姓當中,這才結束了哥薩克的歷史。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蘇聯軍隊開始也曾以保留了哥薩克特點的騎兵再次披掛上陣,但已是強**之末,在現代的立體機械化戰爭中,延續了400年的輝煌不再,布瓊尼式的哥薩克將領很快也被朱可夫式的現代軍事家取代了。

    在東歐歷史上穿著黑色披風,揮舞哥薩克騎兵刀衝鋒的哥薩克騎士被成為「頓河流域的雄鷹」,他們揮舞的令對手膽寒的哥薩克騎兵刀,就是鷹之利爪。

    傳統的哥薩克騎兵刀長約90cm,採用中亞鐵礦石冶煉出的精鋼打製。厚背寬刃,橡樹葉狀刀尖,佔據整體寬度2/3的深弧血槽,刀身擁有優美卻又凶悍的弧度,鷹頭般的包銅手柄,重心靠後。

    硬木的刀鞘以銅片包邊,銅箍夾緊,通常為黑色。刀入鞘後整體樸實的讓人不會多看第2眼。但是,鋼刀出鞘,任何人揮舞起來,其自身弧度帶來的劈砍威力可以輕易砍斷小樹,辟開木樁,這種威力體現在哥薩克騎士中流行的一句俗語「像劈田菜一樣的砍掉對手的頭!」。當你躍然馬背,手持哥薩克騎兵刀迎風揮舞的時候~你可體會到「如雄鷹展翅,衝向獵物」的感受。

    由於標準的哥薩克騎兵刀握把無護手,重心靠後便於激烈運動中揮舞,轉刀,哥撒克騎士傳統的劈砍技巧就是利用重心弧形劈砍。重心靠後還便於在騎乘衝擊直戳對手時的刀身平穩不晃動。

    傳統制式哥撒克騎兵刀上的銅件是青銅/黃銅的,越是摩擦越是亮。標準的哥撒克騎兵刀沒有護手,帶護手的哥薩克刀都是後裝或者的握把。

    為了使刀的整體重心靠後和穩定,有些哥撒克騎兵刀的「鷹頭包」是整體鑄造或是罐鉛的,這樣做的附帶好處是—當對手距離騎士很近,並拉拽騎士時,夠份量的握把底會輕易的敲昏對手甚至打裂對手的頭。

    據說在拿破崙戰爭時期,哥薩克騎兵的作戰方式是在接近敵人分散的部隊後大叫萬歲衝鋒,如果敵人四散而逃那麼他們就去搶劫物資,殺死落單者。

    如果敵人不為所動,舉瞄準他們,哥薩克騎兵就會全體撤退。哥薩克騎兵經常在零散的法軍晚上睡覺的時候把他們殺死,白天就喊喊萬歲,然後找落單的法軍殺。

    在博羅季諾會戰中,5000哥薩克騎兵匯合另外一支俄軍騎兵,衝擊法軍左翼的火炮陣地,擊退了意大利和巴伐利亞騎兵軍後又與前來救援的法國胸甲騎兵軍正面作戰,最後掩護哥薩克騎兵後撤。也正是左翼的一再牽制使拿破崙遲遲不敢把近衛軍投入戰場,為全軍撤退爭取了時間。

    ……

    哥薩克歷史就是一部戰爭史。後世著名的軍事暢銷書作家弗朗西斯科?蘭諾伊在評價哥薩克騎兵時說「一般來說,他們中間沒有懦夫」。

    但是由於紅色俄國在二十世紀的二三十年代對哥薩克人採取高壓統治,最終迫使了走向落日餘暉的哥薩克騎兵投入德國人的懷抱:

    1942年夏,德軍南方集團軍群突進了南高加索和伏爾加河地區,這是哥薩克人居住的傳統地帶,當德國上將克萊斯特的部隊來到此地後,哥薩克人以「解放者」的態度來迎接德軍,報名參加德軍的人數劇增,共有5萬人聚集在了第三帝國的旗幟下。

    為了籠絡人心,1942年10月,德國建立了一個庫班為基地的哥薩克半獨立國家,它擁有16萬「國民」。

    根據軍事作家蘭諾伊的記載,「國家哥薩克黨也建立起來了,在瓦西里的領導下,它承認了希特勒是哥薩克國的保護者。」

    頓河哥薩克人同時也選舉了新的首領——普拉托夫。1942年8月,普拉托夫組成了頓河哥薩克第一騎兵團,這支軍隊獨立於德軍之外,裝備的全是蘇聯時期被淘汰下來的武器裝備。這支軍隊很快就擴編了,德國不得不任命了穆勒上尉作為普拉托夫的聯絡官。

    儘管對這些變節的叛國者們極端不信任,希特勒還是於1942年8月同意組建隸屬於國防軍的哥薩克軍團。當年在南方集團軍群內組建了「李赫曼恩」和「馮?容格舒茨」兩個哥薩克騎兵團,在中央集團軍群內組建了「普拉托夫」和「馮?沃爾夫」兩個哥薩克騎兵團。

    1942年10月1日,國防軍中校赫姆斯?馮?潘維茨(helmuthvonpannwitz)向他的上級、克萊斯特上將提交了一個書面的建議:組建全部由哥薩克人組成的騎兵師。潘維茨中校之前作為國防軍指揮官,一直指揮著一支哥薩克騎兵部隊隨同羅馬尼亞騎兵作戰,對哥薩克瞭解極為深刻,同時也和哥薩克的部族首領們建立了良好的關係。

    在德軍一個將軍曾評價潘維茨是「天生就是一個領導者,他能夠激發一個團隊的集體榮譽感。」潘維茨愛兵如子,從不會讓部下去執行那些白白送命的任務。因此,哥薩克士兵親切地把他叫做「老潘」。

    從1941年6月到10月,雖然哥薩克騎兵多次執行偵查、追擊的任務,但死亡的士兵才22人。

    11月8日,當盟軍開赴北非的時候,潘維茨的建議被採納,他被任命為新建哥薩克騎兵師的師長。為了減少納粹黨內部對哥薩克的恐懼感,一位親近戈林的高級軍官提議,哥薩克騎兵師在官方文件中只能稱呼為「潘維茨騎兵師」。1942年11月15日,「潘維茨騎兵師」正式建立。

    很快,這支騎兵師就打出了威風。1942年底,騎兵師被派出協助拯救被困於斯大林格勒城下的德國第6集團軍,師長潘維茨為這次行動投入了1000人,拯救雖然沒有成功,但令人驚訝的是,這支哥薩克騎兵隊竟然抓住了3000名蘇聯紅軍俘虜。

    1943年1月13日,潘維茨被召到元首最高統帥部,希特勒親自為他頒發了「橡葉騎士十字勛章」。很自然,潘維茨抓住這個機會向元首好好讚揚了他的哥薩克士兵,但似乎希特勒的懷疑心並沒有消除。

    2月2日,斯大林格勒的德軍被重重包圍,哥薩克人的領地再次被蘇聯佔領。5日,頓河哥薩克人的首府諾夫切爾卡斯基也落入了蘇軍之手。數千哥薩克人在首領普拉托夫軍隊的保護下逃亡了西方。同時,潘維茨的哥薩克騎兵師接到命令去防守克里米亞。

    為了防守克里米亞,1943年4月6日,潘維茨在波蘭首都華沙以北的米勞訓練中心開始籌建哥薩克第一騎兵師。

    1943年9月,就在潘維茨晉陞為少將後3個月,訓練哥薩克第一騎兵師的任務完成了,第一騎兵師下轄兩個旅:第一哥薩克旅和第二哥薩克旅,每個旅下面轄有三個騎兵團。每個團擁有六個營,每個營有12個排。哥薩克第一騎兵師共有13000名哥薩克人,另外還有4500德國人,他們是教官和技術軍官。

    在德國東方戰線被蘇聯軍隊完全粉碎的時候,希特勒終於改變了對哥薩克的態度,1943年11月,陸軍元帥凱特爾正式發佈了針對哥薩克的安民告示。哥薩克人從名稱到實體上正式加入了德國正規軍序列。
Babcorn 發表於 2017-1-8 08:03
第一八二章

    在騎兵作戰體系方面,大秦帝國已經有一套相對於胡服騎射而言,算是各有千秋的秦軍騎兵模式。

   (未找到正確來源,有來源的小夥伴可以私信我~) 本帖最後由 joa1317 於 2017-3-2 14:20 編輯

Babcorn 發表於 2017-1-9 23:36
第一八三章

    青玉靈書並沒有關於諸葛**的詳細記載,張嘉師即使是想要在這方面找到相應的資料也是很困難的事情。

    但是對於張嘉師而言,一款使用於騎兵的連發手**,是非常重要的裝備。

    大秦帝國眼下的新式騎兵,在騎射方面的水平與匈奴人相比,依舊是有著整體的差距。

    即使是有著馬鐙以及高橋馬鞍等裝備的幫助,讓騎士們在騎射當中能夠有效地提升命中率甚至是在奔射當中有著較高的穩定性,讓騎射水平有著很大的提升。但是毫無疑問的是,訓練一個及格的弓騎兵,依舊是一個週期時間相當長的問題。

    也許,在列裝了在騎兵上能夠使用的連發手**,在騎兵部隊的作戰當中,能夠有效提升其中近程的作戰能力。這是張嘉師認為很有可能達到的要求。

    只不過,張嘉師從關於諸葛元戎**的相應記載來看,這種很有可能就是****的一個變種的玩意,根本就不是給騎兵部隊使用的。

    而馬均所改良的諸葛**,在騎兵上能否進行裝填甚至是使用,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但是以上的問題事實上都不是很大的問題,張嘉師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他決定將思路投向彈**這個在歷史上並沒有真正的戰爭記載的武器。

    ……

    張嘉師所看重的並不是彈**的殺傷力,在很多方面而言,彈**也許是很小型,甚至是能夠在馬背上進行裝填,這一點對於騎兵而言是至關重要的。

    也許,在歷史上,有不少勇武著稱的人能夠在馬背上使用蹶張**,但是這樣的人真的少之又少,張嘉師親身見識過的,大概也就是只用項羽,龍且,樊噲這種武力相當高的高手能夠做到這一點。

    而這種事情只可以當特例,遠無法將其與眼下秦帝國整體騎兵水平相提並論。

    所以,假如過於追求騎兵**的性能,就算是能夠做到這一點,恐怕更多的都無法找到合適的人員使用。

    而彈**的相應描述,也許張嘉師自己都不會太過於在意,畢竟張嘉師不認為這種物理原理髮射的彈丸,能夠對一定距離外的披甲人員有著足夠的傷害。

    但是彈**的相應描述卻給張嘉師帶來了另外一個思路,那就是假如將彈**的原理配闔眼下大秦帝國所流行的破甲箭進行相應的改良,說不定會有意外驚喜。

    在匈奴人入侵之前的一段時間,張嘉師就將自己的思路跟墨家工匠進行相應的交流。

    畢竟相對於他這個在機關術當中的半吊子都算不上的人眼裡,這種專業性的問題,當然還得交給專業人員來做。

    ………………………………………………分割線…………………………………………

    在後世,很多人認為機關術是中國古代科技文明的代表,無論是在生產、生活還是軍事乃至一切需要之處,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運用機械力量,巧妙地控制事物,並達到神奇的效果,這是古人對世界的貢獻。而這一貢獻,源自於他們對自然深刻的觀察和思考。因此機關術才如此深奧玄妙。

    法自術起,機由心生。在各種機械裝置裡,機關堪稱最要害的部分,它微小而隱秘,卻「牽一髮而動全身」,控制著整體的運動趨勢,是人類智慧和創造力的至高體現。當現代人用理性的眼光來打量古人生活中充滿奇思妙想的機關之術時,已不僅在尋找機關本身,還會發現機關背後古人的心思。

    墨家可以說是中國第一支對於機關術有著整合性以及創新性的組織:

    《墨子?備高臨》記載了一款連**車。這是一種置於城牆上可同時放出的大**箭六十支,小**箭無數的大型機械裝置,需十個人駕駛,最為巧妙的是長為十尺的**箭的箭尾用繩子繫住,射出後能用轆轤迅速捲起收回。

    而張嘉師在經過了相應的瞭解之後,只能夠說這玩意更多地就是類似於明朝時期的「一窩蜂」之類的武器。

    《墨子?備城門》當中記載了一款轉射機,這也是一種置於城牆上的大型發射機,機長六尺,由兩人操縱,與連**車不同的是轉射機更為靈活,能夠在一人射箭的同時由另一人將機座旋轉。

    同樣是《墨子?備城門》,記載了籍車這種武器:藉車外部包鐵,一部分埋在地下,是能夠投射炭火的機器,由多人操縱用來防備敵方的攻城隊。

    ……

    而在後世,作為墨家的創始人墨翟被當其時的人有著以下的理解:

    墨子擅長工巧和,在軍事技術方面高於其他諸子,堪稱博學多才。據說他能在頃刻之間將三寸之木削為可載300公斤重的軸承。

    據《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載:「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一日而敗」。他利用槓桿原理研製成橘槔,用於提水。他還了轆轤、滑車和雲梯等,用於生產和軍事。他還擅長守城技術(即所謂的「墨守」),其弟子將他的經驗總結成《城守》二十一篇。

    墨子的行跡很廣,東到齊,西到鄭、衛,南到楚、越。魯陽文君要攻打鄭國,墨子知道後又前去說之以理,說服魯陽文君停止攻鄭。他「南遊使衛」,宣講「蓄士」以備守禦。又多次訪問楚國,獻書楚惠王。但後來他拒絕了楚王賜給他的封地,離開了楚國。墨子晚年來到齊國,企圖勸止項子牛討伐魯國,但沒有成功。越王邀請墨子作官,並許給他以五百里的封地。墨子以「聽吾言,用我道」作為前往條件,而不計較封地與爵祿。

    關於墨子的事蹟,最著名,也最為大家所熟知的是「止楚攻宋」的故事。

    戰國初年,楚惠王意圖攻宋,墨子求見楚惠王,陳述厲害關係,還當著楚惠王的面和公輸般用皮帶當作城牆,用小木板當作攻城器械,互比攻守城池的技術,來了一場精彩的攻防「論戰」,最終阻止了楚國對宋國的侵略戰爭。其間墨子的口才固然了得,但是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他的防禦器械以及讓弟子禽滑嫠等三百人守住了宋城策略。

    戰國初年的楚國是一個國力強盛的大國。這樣一個大國的軍事計畫竟然被墨家這個學派的力量所改變,可見墨家在當時具有相當強的實力和影響力。

    在代表新興地主階級利益的法家崛起以前,墨家是先秦和儒家相對立的最大的一個學派,並稱為「孔墨顯學」。孟子曾說:「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

    據《漢書?藝文志》,墨家之學出於清廟之守(掌守宗廟),即巫祝,有濃厚的宗教傾向。墨子的思想共有十項主張:兼愛,即治國者應「興萬民之利,除萬民之害」,提倡無差別之愛;非攻,即否定非正義戰爭,肯定正義戰爭;尚賢,主張「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應唯賢是用;尚同,即「選天下之賢可者,立為天子」,達成社會的統一;節用,即節約財物;節葬,即反對奢侈的喪葬;非樂,即反對當權貴族的「繁飾禮樂」和頹廢**的靡靡之音;天志,即把一切自然現象看成是上天愛人的表現;明鬼,墨子以有人「嘗見鬼神之物,聞鬼神之聲」為理由,得出「鬼神之有」的結論;非命,墨子在先秦思想家中第一個明確反對儒家的「命定論」,認為「執有命是天下之大害」。

    公元前376年,墨家創始人墨子卒。墨家弟子將開派鼻祖的遺體從簡安葬於狐駘山下的蒼松翠柏之中。他的陪葬品極其簡單,最有價值的是一部《墨子》的手稿。墨子生前對為之奮鬥終生的事業、自己的學說非常自信,曾經慨然而呼:「天下無人,子墨子之言猶在。」

    墨子及其弟子的著作,在西漢時劉向整理成七十一篇,統稱為《墨子》。

    其中《經上》,《經下》、《經說上》、《經說下》及《大取》、《小取》六篇,專說名辯和時間、空間、物質結構、力學、光學、聲學、代數、幾何等內容,前人稱其為《墨經》。《墨經》代表著戰國時期中華科學發展的一個最高峰。

    在力學方面《墨經》中提出了關於機械運動的定義為:「動,域徙也。」意思是說,機械運動的本質是物體位置的移動,這與現代機械運動的定義完全一致。同時墨家學派掌握槓桿定律比阿基米德早了2個世紀。

    在光學方面,在我國浩如煙海的經史著作中,《墨經》是唯一一本對我國古代幾何光學發展進行系統性論述的典籍。

    《墨經》中記載了墨子及其學生做的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實驗,並對實驗結果作出了精闢的見解,這是對光沿直線傳播的第一次科學解釋。

    在數學方面,《墨經》提出了一些幾何學的定義,例如中學數學教材中所舉的《墨經》中對圓的定義:「圓,一中同長也。」這與近代數學中圓的定義「對中心一點等距離的點的軌跡」是完全一致的。

    ……

    而在墨家之前,中國本身就有著一定水平的機關學運用技巧。

    早在兩千多年以前,人們就開始在墓穴中設置一些主動防衛的設施,既起到射殺盜墓者的目的,又能殺一儆百,嚇唬有盜墓企圖的人。

    在後世,雖然所有的考古報告中從沒發現有關古墓機關的明確記載,那麼是不是我們的考古工作者們真的從未碰到這些機關呢?其實不然。節目中王教授透露,據一位連雲港的考古工作者說,他在挖掘的過程中就曾碰到過機**,並且對當時的情形做了描述。但不知出於什麼原因,這些情況並沒有寫入當時的考古報告中。

    而秦始皇在防止盜墓方面也苦費心機。秦始皇陵的內部結構,據說有空前複雜的形式:「令匠作機**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王子今認為,以機發之矢射殺盜掘者的方式,應當說是集中體現了當時最高水準的機械設計思想與機械技術。

    秦始皇陵內安裝的弓**到底是怎樣的一種情形,現在尚無確切的定論。但就秦俑坑出土的弓**來看,其弓干和**臂都較長,材質可能是南山之「柘」,當是性能良好的勁**。據學者們估計,這種弓**的射程當大於800米,張力當超過700斤。

    而春秋晚期的太原晉國趙卿墓,墓壙的四角,每隔深1米左右,各放置著一塊重約50公斤的大石頭,這種現象一直延續到貼近槨室上部的填土。這些石塊,顯然是填墓時有意放置的。槨室周圍都是堆積結構嚴密緊湊的礫石。

    墓壙內也有厚約1.2米的礫石層。這些礫石應是木槨周圍使用剩下的積石,是有意識填在墓口上的。考古工作者判斷,其作用,在於積石非常容易潰坍,使盜墓者難以進入。曾有許多盜墓者喪生於積石之中。

    古代有在墓中儲水,一旦有盜墓者進入,便將溺水而死。這種防盜的方式雖然最終會使墓遭到破壞,但盜墓者也不能逃生。

    不過,由於墓中注水實行困難,因此,這是一種並不多見的防止盜墓的形式。而較為多見的反盜墓形式則是在墓中大量儲沙,以流沙預防盜墓者鑿洞侵犯墓葬。

    在古墓中確有流沙存在。河南省上蔡縣的郭莊楚墓就採用了這種奇特的防盜術。它採用積沙積石的方法,當盜墓者挖洞挖到積沙層,沙子會流到洞裡,沙子流動會帶動石頭塌方,沙層中精心埋藏積石、最小的僅3公斤,最大的165公斤。

    這些隱藏在流沙中的石塊形狀不一,邊角十分鋒利,而且石塊放置的位置也是精心設計的,大致可分為亂石層、蒙頂石層、貼頂石層、攔腰石層和臥底石層,可以防止盜賊從不同的部位進入。墓室頂層倒塌以後,大量沙石堆積在棺內,有效地防止了被盜。

    此外,在墓中置「水銀池」,用水銀揮發的氣體毒殺盜墓者,是一種充分利用各種手段反盜墓的典型史例。

    古代的司馬遷關於秦始皇陵地宮儲有大量水銀的記載,除了史籍記載之外,在秦漢時期就有人通過盜墓實踐而確實發現。如今,這個事實已經被考古學者和地質學者用新的地球化學探礦方法所證實。

    地宮中大量儲注水銀,或許也有以劇毒汞蒸氣殺死盜掘者的動機。以當時人對於水銀化學特性的認識而言,不會沒有注意到汞中毒的現象,而利用水銀的這一特性用於防盜設計,也是很自然的。

    (那麼古代皇帝知不知道他們所吃的丹藥當中往往含有一定質量的水銀,吃丹藥無疑是慢性自殺……嗯,這是一個問題,或者是說這些皇帝知不知道水銀有毒,都是一個問題。)

    連環翻板,即在墓道中設置的陷坑,坑下分佈長約10釐米左右的刀錐利器。坑上層平覆數塊木板,木板中間有軸,下綴一相同重量的小型物體,呈天平秤狀,板上有掩蓋物。

    民國年間,山東青州一帶農民在墾田時,於雲門山發現一大冢,墓道之中就發現了帶軸的翻板,板下有坑,坑中密佈利刃。當時坑中積水甚多,待把水抽乾,發現有兩個人骨架一仰一趴倒斃於利刃之中,身邊有鐵鍬、錘子、繩索等工具,顯然是盜墓者所攜。

    與連環翻板功能類似的,是鐵索吊石。

    其主要是在墓道頂和牆壁隱蔽處固定若干金屬滑輪,利用滑輪將巨石吊起,懸於頂端。墓道地下鋪木質蹺板,索鏈由石板而下,通過滑輪以隱蔽的方式連接蹺板,中間有掛鉤和脫鉤相接,遇外力壓迫可自動脫落。

    ……

    以上的防盜裝置其出現的時間也許縱橫中國歷史,但是毫無疑問的是,當其時的機關技術,並非墨家所獨有,而墨家更像是在這一方面的佼佼者。
Babcorn 發表於 2017-1-10 10:17
第一八四章

    由於是一開始就有著明確的想法,張嘉師在接見相應的人員之後,對這種連發的手弩提出了四個非常重要的要求:

    第一個,這些手弩必須要保持在合適的大小,最起碼要讓大部分馬上的騎士們能夠輕鬆進行裝填。

    張嘉師需要的並不是一種使用強弩的「龍騎兵」,有這個閒工夫發展這種看著有些華而不實的玩意,張嘉師還不如搞鼓一些輕型的運兵車輛用來運輸官兵以及相應的作戰物資。也許在速度上,這些運兵車輛遠不如「龍騎兵」,但是無論是從這些官兵的整體作戰水平的發展基礎,亦或是這些官兵在戰鬥中的持續能力,都與遠比起龍騎兵要優秀得多。

    畢竟在物資補給方面,也許「龍騎兵」在隨軍行動的時候,對於戰鬥補給的壓力不算太大,但是若是讓這些龍騎兵單獨成軍,恐怕用不了兩三次跟敵人的戰鬥,龍騎兵自身所能夠攜帶的物資數量,就會很快的見底。

    所以這一個要求對於與會的人員而言,也算是能夠理解的。

    但是剩下的三個要求,這些主要來自墨家的兵器工匠們,則是有些不明所以或者是說他們不認為這樣的要求能夠輕鬆做到。

    ……

    第二個要求,則是張嘉師希望這些連發的手弩能夠在馬背上在不需要頻繁裝填的前提下,能夠讓騎士們進行五到十發箭鏃的發射。

    這一個要求嚴格來說對於這些工匠而言,算是一個比較新的概念,但是正如很多工匠在設計生產弓弩的時候,往往會受到傳統思維的侷限,這些工匠認為,在馬背上使用這樣的手弩進行連續射擊,其弩臂以及弓弦的復位是很大的問題。

    因為以眼下的科技水平而言,想要讓弩臂以及弓弦在相應的機關引導下自動復位,不是不可以做到,但是這種復位的力度比起第一次射擊狀態的力度,是差距甚遠的。

    這也就是說,這種自動復位的設計,也許在手弩第一次射擊的時候,其殺傷力以及精度是最好的,但是之後的射擊出去的弩鏃,肯定無法達到這樣的要求。

    這也就是說,假如這個手弩的最好的作戰能力是第一發弩鏃在100米外對皮甲人員有著有效的殺傷,但是之後發射出去的弩鏃,也許也就是能夠殺傷五十米或者是更短距離的敵人。

    張嘉師在聽到這樣的解釋之後,不禁滿頭黑線的思考得失。

    但是他不認為這些專業人員會在這方面欺騙他,所以他不得不詢問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式。

    而張嘉師得到的解決方案有兩個。

    第一個解決方案就是儘可能的縮減手弩的有效性能,而用手弩的平均能力作為作戰標準。

    這也就是說,這樣的手弩在短距離內可以說是神器一般的存在,但是在更遠的距離……呵呵,就算是射的中目標,殺傷力跟精度什麼的,見鬼去吧。

    這個解決方案讓張嘉師直接否決掉,用一句張嘉師在心中的吐糟來解釋,那就是:我要這種玩意有毛用?

    而第二個解決方案就是,放棄自動連發的設計,然後選擇簡化或者是使用更多機關技術來減少自動裝填速度然後進行射擊的時間間隔。

    這個解決方案讓張嘉師不禁想到了後世的兩個概念,那就是拉栓式以及半自動。

    ……

    拉栓式需要以手動的方式完成送入膛(上膛)與將使用過的彈機退出膛(退膛)動作的,由於每一次上膛都是以手動的方式進行,這一類指單進行單發射擊,無法達到半自動或者是全自動射擊的要求。

    栓式是近代使用的最多也是最有名的機結構了。雖然它主要使用在非自動支上,但實際上很多半自動和自動也是使用拴式的閉鎖原理。

    在歷史上,一次大戰前後是栓式發展的顛峰時期。在毛瑟和李恩菲爾德的聯手之下,栓式幾乎徹底統治了那個時代的戰場。而即便是在現在,栓式設計也一樣是手動上膛的狙擊和民用中的主流。

    而歷史上的拉栓式的射速極限,是李恩菲爾德。

    1888年英國軍隊採用為.303口徑李-梅特福彈匣式,簡稱mlm。李-恩菲爾德衍生自.303口徑彈的lee-metford型,.303口徑彈改成無煙後,由恩菲爾德兵工廠管膛線,1895年命名為李-恩菲爾德彈匣式,簡稱mle。

    為與後來的「短」區別,mlm和mle統稱為「李氏長」。此外,還有供騎兵用的。布爾戰爭之後,在李氏長的基礎上,首創「短」的概念,名為「李-恩菲爾德彈匣式短」,簡稱sle,在1903年投產。直到現代,仍有sle在民用市場用於狩獵和打靶,或作為紀念品被收藏。

    李-恩菲爾德的特點在於採用由詹姆斯?帕裡斯?李發明的旋轉後拉式機和盒形可卸式彈匣(此後,英軍的多種恩菲爾德手動均是這個系統的),後端閉鎖的旋轉後拉式機,裝填速度比較快;安裝固定式盒型雙排容量10發彈匣裝彈(彈匣雖可拆卸,只是為維護或損壞更換方便,在使用中彈匣不拆卸,通過機匣頂部拋殼口(裝彈口)填裝),提高了持續火力,是實戰中射速最快的旋轉後拉式機之一,而且具有可靠、機行程短、操作方便的優點。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塹壕戰中,它迅猛的火力給它的敵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當時的恩菲爾德兵工廠甚至曾生產了可裝20發的弧形固定彈匣用於塹壕戰。李-恩菲爾德本來帶有刺刀,但因為過於糟糕的設計而通常被捨棄不用。

    李恩菲爾德有一種叫做「瘋狂一分鐘」的說法,這個說法的起源,就是在一個優秀射手以及彈藥裝填另外一人操作的情況下,能夠在一分鐘發射出三十顆。

    這一個射速對於一些半自動武器而言,都是不遑多讓的。

    而在後世,英軍在總結第一次世界大戰經驗時認為,sle的作戰性能比p-14好,但sle不便於大量生產,需要簡化設計使它的生產更容易和成本更低。此外,p-14的戰鬥性能雖然不太理想,但其覘孔瞄具很有效,應該在sle上應用。

    其實在一戰開始後不久,恩菲爾德輕武器工廠就已經試驗過在sle的機匣上安裝覘孔照門。這項試驗在1920年代到1930年代間繼續進行,其中在1922年和在1926年分別定型出slemk.v和no.1mk.vi。在1931年對no.1mk.vi稍加後重新命名為no.4mk.i,雖然no.4mk.i已經滿足使用要求,但由於設計評審時間過長,以至於一直未能投產,直到二戰爆發時,英軍才在1939年11月正式把no.4mk.i採用為新的制式。

    在英格蘭,英國皇家兵工廠建造了兩間新工廠來生產no.4:一間在法扎克雷,另一間在馬爾特。此外,bsa公司在雪莉也建造了一個車間來生產no.4mk.i。這些工廠都在1941年6月開始生產no.4mk.i。

    由於英國遠征軍在敦克爾克撤退時損失了超過30萬支no.1mk.iii,雖然no.4比no.1更容易生產,但短時間內仍然無法滿足需要,所以英國政府決定再一次由北美的私營公司承包部分的生產。這次選中的公司是美國的薩維奇輕武器公司和加拿大的輕武器有限公司。薩維奇公司在馬薩諸塞州其可畢的史蒂文斯輕武器工廠從1941年7月開始生產no.4,sal公司在安大略省長枝海濱的工廠從1941年9月開始生產no.4。

    ……

    而半自動則是是一種自動裝填上膛的。也稱為自動裝彈。無需像非自動那樣打一拉一次栓。半自動彈擊發後,利用部分火藥氣體,後座力進行退彈殼、自動裝填上膛,並準備再次射擊。但每扣壓一次扳機只能發射一發。

    半自動運用的是h?s?馬克沁所發明的導氣式自動原理。射擊時,產生的火藥氣體除了將射出管外,同時還使產生後坐力。馬克沁就是利用部分火藥氣體的動力使完成開鎖、退殼、送彈和重新閉鎖等一系列動作。

    公認的世界上第一支半自動是由墨西哥將軍蒙德拉貢設計發明的6.5毫米半自動於1907年首先正式裝備了墨西哥軍隊。半自動誕生後,曾在本世紀中期的各國軍隊中普遍裝備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是美國軍隊的主流裝備。60年代後半自動逐漸被淘汰。在21世紀軍事用途上多用作狙擊。

    在某個意義上,m1加蘭德半自動可以說是個中翹楚。

    m1式加蘭德因其設計師約翰?坎特厄斯?加蘭德而得名。是美國軍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裝備的制式。

    約翰?加蘭德從1919年10月開始在美國陸軍的春田兵工廠從事武器研究和設計工作,其中最著名的產品就是1935年10月定型的7.62mm口徑m1半自動,也稱為伽蘭德。1936年1月9日,美軍開始裝備m1加蘭德,歷經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朝鮮戰爭,至1957年全世界共生產了m1加蘭德近1000萬支。

    m1加蘭德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著名的半自動,除了m1外,它是美國在二戰中產量最大的輕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朝鮮戰爭中的實戰表明,m1是當時最好的戰鬥之一。

    1920年加蘭德在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也譯為:春田兵工廠)開始設計半自動(自動裝填上膛)。1929年樣送交阿伯丁試驗場參加美國軍方新式選型試驗,通過對比試驗,1932年加蘭德設計的自動裝填被選中。其間,美國軍械委員會指令更改樣的口徑為7毫米(.276口徑),中選後又遭到軍方否決,仍然被要求採用7.62毫米口徑(.30口徑)。

    經過進一步,1936年正式定型命名為「美國.30口徑m1式」,簡稱為m1,一般加上設計師的姓氏而稱為「m1加蘭德」。1937年投產,成為美國軍隊制式裝備,用以取代美國陸軍的m1903式斯普林菲爾德(手動後拉式機)。m1加蘭德是歷史上第一種大量生產進入現役的半自動。

    m1的研製過程非常長,原始的設計是在1921年開始的,在完成了初步設計後,又多花了十幾年時間來進行改變各項細節的設計,以迎合美國陸軍既頑固卻又朝三暮四的設計要求,在經過相當長時間的反覆修改後才在1936年設計定型和開始大量生產,但投產後再一次進行重大修改,直到1940年才變成現在我們所熟悉的m1伽蘭德。

    m1加蘭德投產之後最初生產和裝備軍隊的速度都十分緩慢,隨著美國於1941年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加蘭德產量猛增,除了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外,1940年,美國政府增加了溫徹斯特公司作為m1的生產承包商。

    1945年8月m1停產時,兩家公司共生產了超過400萬支m1。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重新生產m1。到朝鮮戰爭結束後,新生產了16萬支m1。之後直到1956年仍在生產m1,但逐步減產。1957年,m14式7.62mm被美軍正式採用,自此m1正式停產。

    m1加蘭德可靠性高,射擊精度高,易於分解和清潔,它被證明是一種可靠、耐用和有效的。在太平洋島嶼、東南亞叢林、非洲沙漠、歐洲戰場,m1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大多數戰場上都有過出色表現,被公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好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朝鮮戰爭中是美國軍隊的主要步兵武器。

    但是有一點比較有意思的,那就是由於受限於m1加蘭德的夾設計(一般情況下是八發一個),m1加蘭德的極限射速據說為每分鐘50發上下,而李恩菲爾德的彈倉則是十發。

    若是m1加蘭德的設計為更多的或者是與李恩菲爾德持平,恐怕射速優勢會有一定的提升。 本帖最後由 joa1317 於 2017-3-2 14:30 編輯

Babcorn 發表於 2017-1-11 15:07
第一八五章

    連發手弩的性能可以說很大程度上無法滿足作戰需要。

    而增加連發手弩的威力以及射程,必然要增加手弩的體積來增強發射張力,提升射程以及穿透能力。

    而光是這樣的話,這種手弩能否滿足大部分騎士在馬背上使用,也是另外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

    很明顯,張嘉師知道這種追求性能的連發手弩,也許在步兵方面能夠有著一定的作戰適合性,但是對於騎兵而言,該怎麼使用都是一個讓張嘉師難以想到解決方案的存在。

    而假如將要求降低,比如說將這種連發手弩的「半自動」效率改變為一種有著弩箭機匣的「拉栓式」的存在,反而是有效提升這一款手弩的配備使用程度。

    就以這一款改變要求的手弩的設想,一個騎士在馬背上拉動裝填機括,然後再進行射擊,無疑是比弓箭更有射速而且在精度以及訓練要求方面,極大地滿足張嘉師的要求。

    而且這一款手弩的存在,也讓這些本身不善騎射的騎士們,有著一定的中近程殺傷力,相對於弓騎兵而言,在對抗匈奴人的騎手,也有一定的存活率提升。

    當然,這一款手弩的成本也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

    張嘉師提出來的第三個要求,就是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儘可能的簡化生產要求,提升手弩的生產速度。

    這一個要求對於與會的工匠大師們而言,也不算是太大的問題,畢竟在眼下,有著張嘉師的財政幫助,一些機關技術的小技巧得到了不少的提升。

    而若是讓張嘉師的要求運用在內,那麼不少工匠首先想到的是,將滑輪組運用到這一款新型手弩當中。

    ……

    滑輪組,它的前身就是作為單個使用的滑輪。

    關於滑輪的繪品最早出現於一幅西元前八世紀的亞述浮雕。這浮雕展示的是一種非常簡單的滑輪,只能改變施力方向,主要目的是為了方便施力,並不會給出任何機械利益。在中國,滑輪裝置的繪製最早出現於漢代的畫像磚、陶井模。

    在《墨經》裡也有記載關於滑輪的論述。

    古希臘人將滑輪歸類為簡單機械。早在西元前400年,古希臘人就已經知道如何使用複式滑輪了。大約在西元前330年,亞里士多德在著作《機械問題》裡的第十八個問題,專門研討「複式滑輪」系統阿基米德貢獻出很多關於簡單機械的知識,詳細地解釋滑輪的運動學理論。據說阿基米德曾經獨自使用複式滑輪拉動一艘裝滿了貨物與乘客的大海船,西元一世紀,亞歷山卓的希羅分析並且寫出關於複式滑輪的理論,證明了負載與施力的比例等於承擔負載的繩索段的數目,即「滑輪原理」:

    定滑輪:能改變方向,不能省力;動滑輪:能省力,不能改變方向;滑輪組(動滑輪+定滑輪):即能改變方向,也能省力

    在《墨經》當中,中心軸固定不動的滑輪叫定滑輪,是變形的等臂槓桿,不省力但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中心軸跟重物一起移動的滑輪叫動滑輪,是變形的不等臂槓桿,能省一半力,但不改變力的方向。實際中常把一定數量的動滑輪和定滑輪組合成各種形式的滑輪組。滑輪組既省力又能改變力的方向。

    1608年,在著作《數學紀要》裡,荷蘭物理學者西蒙?斯特芬表明,滑輪系統的施力與負載之間移動路徑的長度比率,等於施力與負載之間的反比率。這是雛型的虛功原理。

    1788年,法國物理學者約瑟夫?拉格朗日在巨著《分析力學》裡,使用滑輪原理推導出虛功原理,從而揭起了拉格朗日力學的序幕。

    而滑輪組的出現,則是物理力學的一個重要體現關鍵。

    理論力學是研究物體機械運動的基本規律的學科。

    力學的一個分支。它是一般力學各分支學科的基礎。理論力學通常分為三個部分:靜力學、運動學與動力學。

    靜力學研究作用於物體上的力系的簡化理論及力系平衡條件;運動學只從幾何角度研究物體機械運動特性而不涉及物體的受力;動力學則研究物體機械運動與受力的關係。動力學是理論力學的核心內容。

    理論力學的研究方法是從一些由經驗或實驗歸納出的反映客觀規律的基本公理或定律出發,經過數學演繹得出物體機械運動在一般情況下的規律及具體問題中的特徵。理論力學中的物體主要指質點、剛體及剛體系,當物體的變形不能忽略時,則成為變形體力學的討論對象。靜力學與動力學是工程力學的主要部分。

    理論力學建立科學抽象的力學模型。靜力學和動力學都聯繫運動的物理原因——力,合稱為動理學。

    有些文獻把kiics和dynamics看成同義詞而混用,兩者都可譯為動力學,或把其中之一譯為運動力學。此外,把運動學和動力學合併起來,將理論力學分成靜力學和動力學兩部分。

    理論力學依據一些基本概念和反映理想物體運動基本規律的公理、定律作為研究的出發點。例如,靜力學可由五條靜力學公理演繹而成;動力學是以牛頓運動定律、萬有引力定律為研究基礎的。理論力學的另一特點是廣泛採用數學工具,進行數學演繹,從而導出各種以數學形式表達的普遍定理和結論。

    力學是最古老的科學之一,它是社會生產和科學實踐長期發展的產物。隨著古代建築技術的發展,簡單機械的應用,靜力學逐漸發展完善。

    公元前5—前4世紀,在中國的《墨經》中已有關於水力學的敘述。古希臘的數學家阿基米德提出了槓桿平衡公式及重心公式,奠定了靜力學基礎。

    荷蘭學者s.斯蒂文解決了非平行力情況下的槓桿問題,發現了力的平行四邊形法則。他還提出了著名的「黃金定則」,是虛位移原理的萌芽。這一原理的現代提法是瑞士學者約翰?伯努利於1717年提出的。

    動力學的科學基礎以及整個力學的奠定時期在17世紀。意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創立了慣性定律,首次提出了加速度的概念。他應用了運動的合成原理,與靜力學中力的平行四邊形法則相對應,並把力學建立在科學實驗的基礎上。英國物理學家牛頓推廣了力的概念,引入質量的概念,總結出機械運動的三定律,奠定了經典力學的基礎。他發現的萬有引力定律,是天體力學的基礎。

    以牛頓和德國人g.萊布尼茲所發明的微積分為工具,瑞士數學家l.歐拉系統地研究了質點動力學問題,並奠定了剛體力學的基礎。

    理論力學發展的重要階段是建立瞭解非自由質點系力學問題的較有效方法。虛位移原理表示質點系平衡的普遍條件。

    法國數學家j.達朗貝爾提出的、後來以他本人名字命名的原理,與虛位移原理結合起來,可以得出質點系動力學問題的分析解法,產生了分析力學。這一工作是由法國數學家j.拉格朗日於1788年完成的,他推出的運動方程,稱為拉格朗日方程,在某些類型的問題中比牛頓方程更便於應用。後來愛爾蘭數學家.哈密頓於19世紀也推出了類似形式的方程。拉格朗日方程和哈密頓方程在動力學的理論性研究中具有重要價值。

    ……

    滑輪組是由由多個動滑輪、定滑輪組裝而成的一種簡單機械,既可以省力也可以改變用力方向。滑輪組的省力多少由繩子股數決定,其機械效率則由被拉物體重力、動滑輪重力及摩擦等決定。

    在後世,滑輪組是由若干個定滑輪和動滑輪匹配而成,可以達到既省力又改變力作用方向的目的。使用中,省力多少和繩子的繞法,決定於滑輪組的使用效果。動滑輪被幾根繩子承擔,力就是物體和動滑輪總重的幾分之一。原則是:n為奇數時,繩子從動滑輪為起始。用一個動滑輪時有三段繩子承擔,其後每增加一個動滑輪增加二段繩子。如:n=5,則需兩個動滑輪(3+2)。n為偶數時,繩子從定滑輪為起始,這時所有動滑輪都只用兩段繩子承擔。如:n=4,則需兩個動滑輪(2+2)。

    其次,按要求確定定滑輪個數,原則是:一個動滑輪一般配一個定滑輪。力作用方向不要求改變時,偶數段繩子可減少一個定滑輪;要改變力作用方向,需增加一個定滑輪。

    綜上所說,滑輪組設計原則可歸納為:奇動偶定;一動配一定,偶數減一定,變向加一定。

    對於繞繩方法,有一點切記:繩不可相交.其實繞繩難的就數滑輪組拉,只要掌握了要決,那就一點不難拉.滑輪組在繞線時如果動滑輪少那麼要先從定滑輪繞起;反之要定滑輪少,那麼要先從動滑輪繞起;如果一樣多的話還是要先繞動滑輪。

    滑輪組是由一定數量的定滑輪和動滑輪以及繞過它們的繩索組成。滑輪組具有省力和改變力的方向的功能,是起重機械的重要組成部分。滑輪組共同負擔構建重量的繩索根數稱為工作線數。通常,滑輪組的名稱以組成滑輪組定滑輪與動滑輪的數目來表示。如由四個定滑輪和四個動滑輪組成的滑輪組稱為四四滑輪組。

    為了既節省力又能改變動力的方向,可以把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成省力的大小沒有既省力又省距離的滑輪

    使用滑輪組時,滑輪組用幾段繩吊著物體,提起物體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

    用滑輪組做實驗,很容易看出,使用滑輪組雖然省了力,但是費了距離——動力移動的距離大於貨物升高的距離。

    畫滑輪組的繞法,首先要分析題目要求,是要減輕幾倍力(f=g/n,n)為承擔重物的繩子的段數。註:如果n是偶數,那麼繞線的起始點在上面的定滑輪上;如果n是奇數,那麼繞線的起始點在下面的動滑輪上。

    這種情況即「奇動偶定」定理。

    ……

    只不過由於僅僅是憑藉滑輪組這種東西,對於手弩的相應設計沒有更多地幫助,因為滑輪組的存在本身就有一種難以進行固定的缺陷。

    而在手弩的設計當中,這個缺陷也得到體現。

    而一旦在作戰時候一個滑輪出現鬆脫現象或者是打滑什麼的,僅僅是憑藉兩段的夾板固定,還是會出現相應的問題。

    要是在這方面出現問題,那麼很有可能會讓這個手弩失去原有的作戰效率甚至是暫時無法使用。

    而為了改善這個問題,張嘉師提出一點,那就是將這些滑輪製作成齒輪樣式的圓輪再進行相應設計生產。

    ……

    齒輪與滑輪差不多是東西方都在更早的時候就生產出來的東西。

    在西方,公元前300年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在《機械問題》中,就闡述了用青銅或鑄鐵齒輪傳遞旋轉運動的問題。希臘著名學者亞里士多德和阿基米德都研究過齒輪,希臘有名的發明家古蒂西比奧斯在圓板工作台邊緣上均勻地插上銷子,使它與銷輪齧合,他把這種機構應用到刻漏上。這約是公元前150年的事。在公元前100年,亞歷山人的發明家赫倫發明了里程計,在里程計中使用了齒輪。公元1世紀時,羅馬的建築家畢多畢斯的水車式制粉機上也使用了齒輪傳動裝置。到14世紀,開始在鐘錶上使用齒輪。

    東漢初年已有人字齒輪。三國時期出現的指南車和記裡鼓車已採用齒輪傳動系統。晉代杜預發明的水轉連磨就是通過齒輪將水輪的動力傳遞給石磨的。史書中關於齒輪傳動系統的最早記載,是對唐代一行、梁令瓚於725年的水運渾儀的描述。北宋時的水運儀象台運用了複雜的齒輪系統。明代茅元儀著《武備志》(成書於1621年)記載了一種齒輪齒條傳動裝置。

    1956年發掘的河北安午汲古城遺址中,發現了鐵製棘齒輪,輪直徑約80毫米,雖已殘缺,但鐵質較好,經研究,確認為是戰國末期到西漢期間的製品。

    1954年在山西省永濟縣蘗家崖出土了青銅棘齒輪。參考同坑出土器物,可斷定為秦代(公元前221~前206)或西漢初年遺物,輪40齒,直徑約25毫米。關於棘齒輪的用途,迄今未發現文字記載,推測可能用於制動,以防止輪軸倒轉。1953年陝西省長安縣紅慶村出土了一對青銅人字齒輪。根據墓結構和墓葬物品情況分析,可認定這對齒輪出於東漢初年。兩輪都為24齒,直徑約15毫米。衡陽等地也發現過同樣的人字齒輪。

    早在1694年,法國學者philippedelahire首先提出漸開線可作為齒形曲線。1733年,法國人m.camus提出輪齒接觸點的公法線必須通過中心連線上的節點。一條輔助瞬心線分別沿大輪和小輪的瞬心線(節圓)純滾動時,與輔助瞬心線固聯的輔助齒形在大輪和小輪上所包絡形成的兩齒廓曲線是彼此共軛的,這就是camus定理。

    它考慮了兩齒面的齧合狀態;明確建立了現代關於接觸點軌跡的概念。1765年,瑞士的l.euler提出漸開線齒形解析研究的數學基礎,闡明了相齧合的一對齒輪,其齒形曲線的曲率半徑和曲率中心位置的關係。後來,savary進一步完成這一方法,成為eu-let-savary方程。對漸開線齒形應用作出貢獻的是roteftwulls,他提出中心距變化時,漸開線齒輪具有角速比不變的優點。1873年,德國工程師hoppe提出,對不同齒數的齒輪在壓力角改變時的漸開線齒形,從而奠定了現代變位齒輪的思想基礎。

    19世紀末,展成切齒法的原理及利用此原理切齒的專用機床與刀具的相繼出現,使齒輪具備較完備的手段後,漸開線齒形更顯示出巨大的優越性。切齒時只要將切齒工具從正常的齧合位置稍加移動,就能用標準刀具在機床上切出相應的變位齒輪。1908年,瑞士maag研究了變位方法並出展成插齒機,後來,英國bss、美國agma、德國din相繼對齒輪變位提出了多種計算方法。 本帖最後由 joa1317 於 2017-3-2 14:33 編輯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Babcorn

LV:9 元老

追蹤
  • 986

    主題

  • 920465

    回文

  • 38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