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玄幻] 定秦曲 作者:蒼穹戰狼(連載中)

 
Babcorn 2016-12-14 15:51:10 發表於 玄幻奇幻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949 44080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23 10:12
第一六六章

    「黃禍」,作為歐洲歷史上對於來自東方的遊牧民族給予他們無比恐懼的代名詞,阿提拉之前的匈人雖然先後征服阿蘭人以及東哥特人,但是真正讓歐洲人稱之為「黃禍」的存在,是阿提拉所率領的匈人。

    在阿提拉擊敗東羅馬帝國,並且得到了大量的贖金之後,阿提拉以及其麾下匈人將目光轉移到西面的西羅馬帝國身上。

    但是一開始,阿提拉並非直接與西羅馬帝國交戰,而是打算與之結盟,共同對抗佔據了當其時伊比利亞半島,再次建立起一個強大王國的西哥特人。

    ……

    公元374年,匈奴人從中亞經裡海進入頓河、第聶伯河流域,征服那裡的阿蘭人和東哥特人,接著向黑海北岸的西哥特人進攻,迫使約一萬五千名西哥特人在羅馬皇帝的允許下,於376年渡過多瑙河,向巴爾幹半島遷移,定居於羅馬境內,作為同盟者為羅馬帝國御邊。

    378年,西哥特人不堪忍受羅馬人的奴役,舉行武裝起義。401年,西哥特人在首領阿拉里克領導下,由巴爾幹半島侵入意大利,後來阿拉里克在四萬奴隸和數萬蠻族出身的羅馬士兵配合下,終於在410年攻佔羅馬城,大肆劫掠三日後離去,419年,西哥特人在高盧南部和西班牙地區,以土魯斯為中心建立第一個得到羅馬帝國承認的蠻族王國,西哥特王國。714年,西哥特王國滅亡。

    410年,西哥特人在阿拉里克率領下洗劫了羅馬城。同年阿拉里克卒,由阿陶爾夫斯繼任。

    415年,他率領西哥特人在西班牙定居。418年末,阿拉里克之孫狄奧多里克一世率領西哥特人,以西羅馬帝國同盟者身份定居於阿奎丹,建立了第一個日耳曼王國,定都土魯斯。嗣後再次侵入西班牙,把汪達爾人和阿蘭人排擠到北非;蘇維匯人則被局蹐於伊比利亞半島西北一隅。

    國王尤里克在位期間(466~484),西哥特王國頒布法典,廢除了與羅馬的同盟關係。領土包括高盧西南部和西班牙大部。尤里克之子阿拉里克二世484年繼位後,於507年在武耶一戰被法蘭克國王克洛維所敗,本人被殺,失去高盧大部分土地。

    此後王國中心移到西班牙,6世紀中葉定都於托萊多。利奧維吉爾德在位期間(約569~586),國勢強盛,西哥特人合併蘇維匯王國,從拜占庭回科爾多瓦等地。

    西哥特的封建制度是在瓦解的羅馬奴隸制和解體的日耳曼氏族公社的基礎上產生的。西哥特人奪取羅馬大地主2/3的耕地、1/2森林以及部分奴隸、隸農和工具。在羅馬私有制的影響下,馬爾克公社瓦解,部分公社成員淪為依附農、隸農和奴隸,而國王、親兵和基督教阿利烏派神職人員則成為封建大地主。

    後來羅馬大地主也逐漸與西哥特大地主合流。大地主以服役為條件把土地授與他的親信和親兵,形成封建等級土地所有制。為了維護王國的統一,國王雷卡雷德一世(586~601在位)於589年召開第三次托萊多宗教會議,定羅馬基督教為國教。711年阿拉伯人侵入西班牙,714年滅西哥特王國。

    而阿提拉打算與羅馬人結盟對付的西哥特國王,是著名的狄奧多里克一世。

    只不過阿提拉在結盟的時候也許是因為自己的一個要求,最終導致雙方之間兵戎相見。

    當時的皇帝瓦倫提尼安三世與他的姊姊霍諾利亞,就阿提拉提出的建議卻持相反意見。霍諾利亞為了逃避與一名宮廷官員的婚約,竟於當年春季主動向阿提拉求婚。

    阿提拉在考慮過後,接受了她的提議,但卻同時提出要以帝國的一半管治權作為嫁妝。瓦倫提尼安三世得知後,斷言拒絕了提議並以「提婚不合法」為由回覆了阿提拉,並在攝政太后加拉.普拉西提阿的建議下把霍諾利亞流放。

    但阿提拉卻沒有被說服,並派遣了使者到拉文納要求進一步的解釋,準備一旦無法獲得滿意的答覆便揮軍攻打西羅馬帝國。

    在派遣到拉文納使者得不到答覆,以及加上法蘭克人的求援後,阿提拉決定集結一支龐大軍隊攻向高盧。他從阿蘭人,薩克森人,東哥德人,勃艮第人,赫魯利人等服從匈人統治的民族中抽調軍隊,加上自己領導的匈人騎兵,組成一支混合軍隊攻打西羅馬帝國於高盧的領地。

    公元451年,當阿提拉率領大軍抵達羅馬帝國比利時行省時,根據約爾丹尼斯的記載已達50萬。於4月7日他攻陷了門次城,同時間羅馬主將埃提烏斯正於凱爾特人,法蘭克人和勃艮第人中抽調軍隊。

    就在這個時候,著名的沙隆之戰爆發。

    ……

    在法國東北部的香檳平原上,坐落著法國小城沙隆。這裡是一望無際的沖積平原,地勢略有起伏,馬恩河蜿蜒流過,兩岸長滿高大的白楊樹。沙隆城外五英里的馬恩河邊,一個小山包突然隆起,周圍依稀可見人工開鑿的塹壕。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這裡是古戰場,千百年前有一支軍隊曾經在這裡掘壕據守,做最後的抗爭。如果有當地人路過,他會告訴你這個山包名叫「阿提拉營地」。

    公元451年9月20日,就在這塊平原上,爆發了歐洲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會戰。會戰一方是日落西山的羅馬帝國,而另一方是號稱「上帝之鞭」的阿提拉領導的匈人為首的聯軍。

    會戰以後匈人軍隊敗退到這個小山包附近據守,而阿提拉用木製馬鞍堆起一座小山,將他所有的金銀珠寶和妃嬪置於其上,他自己端坐在中間,打算一旦羅馬軍隊攻破他的營壘,就引火**。

    而作為羅馬人統帥的埃提烏斯,後世稱之為羅馬護國公,對瓦倫提尼安三世皇帝具有左右一切的影響,曾統兵先後擊敗過匈人、法蘭克人、勃艮地人和哥特人,被稱為最後的羅馬人。

    他出身作為騎兵長官之子。早年在西哥特人和匈奴人那裡作過人質,因而對當時幾個主要的部落民族比較瞭解。在高盧連續擊敗西哥特人和法蘭克人以後,他於430年被任命為海陸兩軍統兵官。後三度出任執政官(432、437、446)。

    433年獲貴族封號。此後幾年一直在高盧作戰,陸續鎮壓各地的叛亂和不屈服的部族。435~437年他殘酷消滅勃艮地人在沃爾姆斯建立的王國。437~439年在圖盧茲挫敗西哥特人的進攻,440年返回意大利。451年聯合西哥特人在沙隆會戰中擊敗阿提拉和匈人。但是翌年阿提拉再次入侵意大利時,他卻無所作為。454年被瓦倫提尼安謀殺。

    在沙隆之戰之前,接到阿提拉的戰爭動員令以後,從伏爾加河到多瑙河的匈人部落和蠻族藩邦盡皆響應,派兵向萊茵河畔集結。大軍所到之處,高盧名城一個接一個地陷落,慘遭屠戮和焚燬。阿提拉攻陷法蘭克城市梅茨以後,兵分兩路,一路沿塞納河向西進軍,而阿提拉自率一路南下,兵鋒直指名城奧爾良。

    阿提拉大軍對高盧北部的蹂躪震驚了西羅馬帝國的所有蠻族,大家都意識到單憑自己的力量是無法對抗匈人的。埃提烏斯抓住這個同仇敵愾的良機,四處奔走,施展他高超的政治才能建立一個抗擊匈人的統一戰線。高盧和西班牙各地的日耳曼蠻族,甚至不列顛的凱爾特部落都派兵來援;和埃提烏斯打了二十年仗的宿敵-西哥特王特奧多里克也親自領兵前來助戰。

    阿提拉得知羅馬聯軍逼近奧爾良城以後,立刻撤圍北去,同時命令在高盧各地劫掠的匈人部隊向香檳平原集結。埃提烏斯率領大軍尾隨而來,兩軍終於在馬恩河畔的沙隆附近那片廣闊的卡塔隆尼大原野相遇,各自擺開決戰的陣勢。

    羅馬聯軍方面,由埃提烏斯親率羅馬軍團組成左翼,西哥特軍隊在右翼,而中央是阿蘭人和其他蠻族。埃提烏斯這樣部署相當冒險,因為他把羅馬聯軍最弱的部分放在中間,非常容易被匈人軍隊從中心突破,將羅馬陣線攔腰斬斷;從另一方面講,中心突破的匈人部隊也有被羅馬從兩翼包抄的危險,搞得不好會重蹈羅馬人在坎尼的覆轍。埃提烏斯面對他的老朋友阿提拉,走出一步險棋。阿提拉針鋒相對,親率匈人精騎居中,把東哥特人放在左翼去面對他們的同胞,而其他各蠻族軍隊組成右翼。

    這個時候的羅馬軍隊和凱撒時代相比已經面目全非。羅馬軍團的編制到此時已經縮小為一千多人。步兵的裝備也有變化,全金屬表皮的盾牌取代了木製盾牌,防護性雖然增強,但重量也大增,非常不利於步兵衝鋒。羅馬步兵從前慣用的重型標被一種超輕型標替代,這種標雖然穿透力遠遜,但射程可達五十米。羅馬軍隊此時的戰術已經變得非常保守,一般都是組成盾牌陣等敵人來攻。與羅馬軍隊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西哥特軍隊,以大量的重裝騎兵為核心,戰鬥時由鐵騎衝擊敵陣,步兵隨後掩殺,已經體現出後古典時代戰爭的特點。

    經傳,在決戰前**,羅馬聯軍中的法蘭克軍與一支隸屬於匈人聯盟的格皮德人軍隊意外相遇並展開一場遭遇戰。戰至天明,雙方各自收兵,傷亡合計約1.5萬餘人。不過這條消息並沒有得到證實。第二天拂曉,雙方便仍然按照預定的作戰計畫開始進軍。

    會戰終於打響,匈人聯軍首先發動進攻,在遮天蔽日的箭雨掩護下,匈人精騎風馳電掣一般衝向羅馬聯軍的中央,由各蠻族的烏合之眾組成的中央陣線抵擋不住,被匈人騎兵以楔形深深插了進去。這時匈人騎兵開始向左旋轉,包抄西哥特軍隊。阿提拉對戰局洞若觀火,他知道羅馬軍團早已今不如昔,只有西哥特人尚能一戰,如果能將其殲滅,就勝券在握。這時匈人聯軍的兩翼也開始一起壓上來,會戰到此已經變為一場混戰,而羅馬聯軍形勢危急。

    阿提拉沒有看錯,西哥特人最終力挽狂瀾,為羅馬帝國贏得了這場會戰的勝利。年過六十的西哥特王特奧多里克親率鐵甲騎兵反擊,結果中箭落馬,被緊跟其後的西哥特鐵騎踐踏而死。失去首領的西哥特人只出現了片刻的慌亂,在王子托裡斯蒙(torismond)的指揮下迅速恢復了秩序。西哥特騎兵凌厲的反擊將匈人壓了回去,而慌不擇路的匈人騎兵迎頭撞上了左翼羅馬軍團的盾牌防線,紛紛倒在羅馬標的攢射之下。這時匈人左翼的東哥特人也抵擋不住西哥特鐵騎的衝擊,率先敗逃,沙隆會戰到此才分出勝負。

    阿提拉率領殘軍撤回馬恩河畔的營地,用匈人的大篷車首尾相連,弓箭手密佈其間,組成一道相當堅固的防線。入夜以後,戰場上依然一片混亂。托裡斯蒙率所部西哥特人追擊時在黑暗中與他的大部隊走散,結果誤入匈人的營地,要不是他的隨從拚死搭救,托裡斯蒙幾乎就去見了他的父王。埃提烏斯也和他的羅馬軍團失散,不得不在西哥特人的大營裡過夜。直到天亮時分,羅馬陣營才意識到他們居然擊敗了匈王阿提拉。

    阿提拉此時如同一隻受傷的猛虎,雖然縮在營壘裡負隅頑抗,依然斗志不減。匈人的戰鼓不分晝夜地響徹雲霄,而托裡斯蒙率西哥特騎兵幾次攻擊都被亂箭射了回來。在羅馬陣營的聯席軍事會議上,大家七嘴八舌,有的主張強攻,有的主張圍困,但埃提烏斯心裡卻另有計較。

    他奉勸托裡斯蒙立刻回國坐穩王位再說,以免夜長夢多。埃提烏斯一語驚醒夢中人,托裡斯蒙馬上率軍趕了回去。羅馬陣營走了西哥特人,頓時顯得勢單力薄,眾人的心氣也沒那麼高了。這樣拖了幾天以後,羅馬聯軍遂撤圍而去。

    沙隆之戰後埃提烏斯的事業如日中天,他也因此居功自傲,絲毫不掩飾對皇帝瓦倫提尼安的蔑視。

    瓦倫提尼安是幼年即位,前二十多年都由太后攝政,他人格卑劣,心胸狹窄,對埃提烏斯的輕慢一直懷恨在心,伺機報復。本來埃提烏斯的兒子和瓦倫提尼安的女兒訂有婚姻之約,公元454年的一天,埃提烏斯聽說瓦倫提尼安有意毀約,就親自面見瓦倫提尼安,言辭激烈地敦促他履行諾言。瓦倫提尼安按捺不住,跳起來一劍刺入埃提烏斯的胸膛,他的宦官佞臣們也一擁而上,將埃提烏斯殺死,羅馬最後一位名將就這樣喪生於宵小之手。

    這件事公佈以後,整個歐洲為之震驚,無論埃提烏斯的朋友還是敵人都扼腕嘆息。一個大臣直率地告訴瓦倫提尼安說:「我不瞭解陛下和埃提烏斯的過節,我只知道您剛剛用左手砍掉了右手。」僅僅一年後,瓦倫提尼安就被一個忠於埃提烏斯的匈族侍衛刺殺,而當時站在周圍的群臣和衛兵都冷眼旁觀,無人援之以手。失去了頂樑柱的西羅馬帝國,苟延殘喘了二十年後就被西哥特人滅亡了。

    但是很有可能,埃提烏斯的死,是其因為沙隆之戰當中元氣大傷或者是其他的原因,坐視阿提拉率軍進入攻入羅馬,瓦倫提尼安被羞辱有著一定關係……

    ………………………………………………分割線…………………………………………

    第二次「黃禍」則是指被唐軍多次擊敗,最終不得不被迫西遷的突厥人所帶來的。

    只不過在數百年的時間過去之後,這一批西遷的突厥人才真正的成為歐洲歷史上的「黃禍」,因為只有奧斯曼土耳其,這個由突厥人後裔創建的最後一個橫跨亞非歐三大洲的帝國,事實上才是第三次黃禍的存在。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28 05:33
第一六七章

    突厥人,作為一支在中華文化的又一個新的巔峰期所存在的北方邊患,其在史書當中,尤其是隋唐兩個朝代的歷史,佔據著很大的地位。

    突厥人的起源不詳,或者是突厥人來源的說法不少。

    在青玉靈書當中,就有著幾個記載:

    李延壽編撰的《北史》(此書被列入二十四史,與《南史》一起作為李延壽父子的著作)當中有著這樣的描述:

    突厥者,其先居西海之右,獨為部落,蓋匈奴之別種也。姓阿史那氏。後為鄰國所破,盡滅其族。有一兒,年且十歲,兵人見其小,不忍殺之,乃刖足斷其臂,棄草澤中。有牝狼以肉餌之,及長,與狼交合,遂有孕焉。

    彼王聞此兒尚在,重遣殺之。使者見在狼側,並欲殺狼。於時若有神物,投狼於西海之東,落高昌國西北山。山有洞穴,**有平壤茂草,周迥數百里,四面俱山。狼匿其中,遂生十男。十男長,外托妻孕,其後各為一姓,阿史那即其一也,最賢,遂為君長,故牙門建狼頭纛,示不忘其本也。漸至數百家,經數世,有阿賢設者,率部落出穴中,臣於蠕蠕。

    先不說這個跟羅馬人先祖有些相近的傳說真偽如何,但是在這部分描述當中,突厥人屬於胡人。

    《周書》當中的描述是:

    突厥之先,出於索國,在匈奴之北。其部落大人曰阿謗步,兄弟七十人,其一曰伊質泥師都,狼所生也。阿謗卻等性並愚痴,國遂被滅。泥師都既別感異氣,能征佔風雨。取二妻,雲是夏神、冬神之女。

    一孕而生四男:其一變為白鴻;其一國於阿輔水、劍水之間,號為契骨;其一國於處折水;其一居跋斯處折施山,即其大兒也。山上仍有阿謗步種類,並多寒露,大兒為出火溫養之,鹹得全濟,遂共奉大二為主,號為突厥。

    《周書》當中的這個說法,事實上有很大的問題,那就是匈奴人以北的勢力,根據《史記》以及《漢書》的描述,並沒有索國這個勢力。

    只不過《周書》當中也有另外一個說法:

    突厥本是匈奴的一支,後被鄰國所滅,當時有一個10歲的小男孩,士兵見他年小,沒忍心殺死他,便將他砍去雙腳扔到荒草中。後來,小孩被一隻母狼救去,長大以後與狼結合,

    鄰國國王聽說這小孩已長大,怕有後患,便派人將他殺了,殺他的人,見他身旁有一條狼,也想一起殺掉,狼逃跑了,逃到高昌北邊的山洞裡。在那個山洞裡,狼生下10個小男孩,他們逐漸長大成人,各自成家,繁衍後代。其中一支,生活在阿爾泰山一帶,阿爾泰山形似作戰時的頭盔,當地人稱其為突厥,所以他們就以突厥為族號了。

    這個說法比起「索國」一說更有說服力,很有可能,匈奴人曾經與突厥人有過交流甚至是曾經奴役過突厥人,但是這個想法更多是一種推測。

    而突厥人最早出現在史書的時間,不詳,但是突厥汗國的建立,似乎早於《周書》編撰的時間:

    阿史那土門,阿史那氏,名土門,是北方遊牧民族突厥部落的首領。關於突厥的起源,歷史上說法眾多,一說是匈奴別種;一說是出自匈奴北部的索國;一說是出自平涼雜胡。

    突厥最初居住在金山的南部,臣服於當時北方強族柔然,其族人擔任為柔然打鐵的匠工。金山的形狀似頭盔,其風俗稱頭盔為「突厥」,於是便以此為稱號。

    土門繼任首領之後,突厥部落逐漸強盛,開始到邊塞買繒帛絲棉,願意和中原王朝交往。

    西魏大統十一年(545年),西魏權臣、丞相宇文泰派遣酒泉胡人安諾槃陁出使突厥。突厥人皆慶賀說:「如今大國的使者來到,我國將要興盛。

    大統十二年(546年),土門派遣使者向西魏貢獻特產。當時鐵勒(亦作丁零、高車等)將要討伐柔然,土門率領部眾半路阻擊,打敗鐵勒,使鐵勒五萬多部落全部投降。土門仗恃著自己力量強盛,就向柔然求婚。

    柔然首領頭兵可汗阿那瑰大怒,派人前來責罵羞辱土門,說:「你本來是我的打鐵的奴才,怎麼膽敢說出這種求婚的話!」土門憤怒,便把柔然的使者殺死,從此與柔然斷絕外交關係,轉而向西魏求婚[9],得到宇文泰的同意。

    大統十七年(551年)六月,西魏將長樂公主元氏嫁給土門為妻。同年,西魏文帝元寶炬去世,土門派使者前來弔唁,贈送二百匹馬。

    西魏廢帝元年(552年)正月,土門派兵襲擊柔然,在懷荒北部大敗柔然。阿那瑰自殺,其子庵羅辰等人率領部落民眾投奔北齊,剩下的部落民眾擁立阿那瑰堂侄鐵伐為首領。土門於是自稱伊利可汗,建立突厥汗國,並且與北齊通使往來。

    西魏廢帝二年(553年),土門去世,其子阿史那科羅繼任可汗,自稱乙息記可汗。

    553年,伊利可汗死,兩兒科羅、燕都相繼立,其中燕都號木桿可汗,「勇而多智,遂擊茹茹滅之」,「又西破囐噠,東走契丹,北並契骨,威服塞外諸國。」。

    他的工作主要是征服了金山以東蒙古草原諸族。而他們的叔叔,莫賀咄葉護(葉護為突厥高爵),即在突厥汗國分裂後被尊為室點密可汗的伊利可汗的弟弟,則開拓了西域和中亞。這樣,突厥汗國的疆域「東自遼海以西,西至西海萬里,南自沙漠以北,北至北海五六千里皆屬焉」。(西海即裡海,沙漠疑為塔克拉瑪乾沙漠或中亞沙漠,北海指貝加爾湖,因此沙漠也可能指漠南戈壁)。汗國的牙庭設在於鄂爾渾河上游的於都斤山。

    公元583年,突厥汗國分裂為東西二汗國,西突厥汗國為牙庭設在應娑,其址約在焉耆西北300公里。可汗是室密點可汗的子孫;東突厥汗國牙庭為原汗國牙庭,可汗則為創立者伊利可汗的子孫。

    在短短的三十多年間,突厥人就建立了一個疆域超過一萬華裡的國家。這是講突厥語的人頗自豪的一段歷史。由於處在這樣的地理位置,這個汗國在整個亞洲和東南歐洲的政治影響是不可忽視的,如在室密點可汗管轄西域時就離間拜占庭帝國和波斯的關係,並慫恿他們戰爭,結果,東羅馬帝國和波斯在571年起進行20多年的戰爭。

    而在東亞,利用北周和北齊之間的矛盾,就不斷極盡縱橫之能事,或出兵北齊謀北周,或聯合北周攻打北齊,從中漁利,干擾中原的統一進程。

    隋帝國581年統一中國後,對突厥汗國採取分化離間兼以軍事進攻等政策。

    583年,隋分軍八路反攻突厥。突厥本是一個靠軍事力量在很短時間內建立起來的多民族國家,部落之間、民族之間經濟文化強弱參差不齊,矛盾在鐵腕政策下被壓抑下來,隨著對隋的軍事行動的失利及隋的分化離間政策成功,突厥汗國最終分裂了。

    此後,東西突厥的相繼復興,也沒能恢復西到裡海,東至小興安嶺的廣闊疆土。

    599年,東突厥南下降隋,隋文帝冊封其突利可汗為「意利珍豆啟民可汗」,隋政府並遷其屬於河套等地。

    603年,西突厥達頭可汗在內亂中流亡中國青海,不知所終,至此,名震中亞、東羅馬各國的西突厥也走向分解。

    但是,政治勢力的影響總是此消彼長,隋末年,煬帝治國窮兵黷武,東西兩突厥便有東山再起之勢。特別是東突厥,其始畢可汗竟把視察邊防的隋煬帝圍在雁門,幸得可賀敦(可汗妻的稱號)義城公主說好話,得歸。史稱雁門事變。此後到唐統一,東突厥一直是北踞蒙古草原的強勢軍事集團。

    以致隋末亂世時的軍閥薛舉、劉武周、梁師都、李軌、高開道、王世充,甚至李淵,這幫人為奪取中央政權都先後向東突厥始畢可汗稱臣,以求其軍事援助。並且有人打著其名號招搖。

    唐統一後,629年(貞觀三年)唐太宗便著手解決突厥,派李靖與張公謹領軍北擊。歷二年(在630年),東突厥再次衰亡,直至679年的五十年間,淪為唐帝國的屬國。

    西突厥在603年分解後,在611年由達頭可汗之孫射匱可汗乘中華大亂而組合起來,佔有準噶爾盆地,東北至阿爾泰,東南到玉門,西北到裡海,西南至興都庫什山的大片中亞土地。

    從太宗貞觀十四年(640年)起,太宗高宗父子二帝悉心經理西域。

    唐太宗在突利可汗故地設置順、祐、化、長四州都督府,頡利可汗故地置定襄都督府、雲中都督府。

    永徽元年(650年)唐平突厥車鼻可汗,「突厥諸部盡為封疆之臣」,乃於其地設瀚海都護府,領狼山、雲中、桑乾三都督府,蘇農等二十四州,與燕然都護府壤地交錯。

    龍朔三年(663年),移治雲中古城,改名雲中都護府,移燕然都護府於磧北,並改名瀚海都護府,遂以磧為界,磧南諸都督府州隸雲中。

    麟德元年(664年),改名單于大都護府,轄境北距大漠,南抵黃河。

    唐軍在659年斬真珠葉護於雙河,西突厥滅亡。

    657年(唐顯慶二年)春。唐朝派出兩路人馬向西突厥進發。冬十二月,蘇定方軍抵達金山(今阿爾泰山)西,擊敗五咄陸之一處木昆部,該部俟斤歸降。蘇定方率軍至曳咥河(今喀喇額爾齊斯河)西,賀魯舉西突厥十萬騎兵來拒。

    蘇定方以唐及回紇萬餘騎兵迎敵,賀魯大敗。第二天唐軍繼續追擊,五**失畢全部投唐。五咄陸得知賀魯兵敗,奔南道歸附唐安撫大使阿史那步真。

    蘇定方命令蕭嗣業和回紇婆閏追擊賀魯,唐軍冒雪晝夜兼程前進。至金牙山,縱兵破賀魯牙帳,俘敵數萬人。賀魯渡伊麗水西逃。

    蘇定方追至碎葉水,盡奪賀魯部眾。賀魯及子咥運逃至石國蘇咄城,城主伊涅達干將他們逮捕,送往石國。石國王將賀昏父子交給唐將蕭嗣業和阿史那元爽。至此,西突厥國亡。

    657年(唐顯慶二年)唐平賀魯以後,在五咄陸部設置昆陵都護府,以阿史那彌射為興昔亡可汗,兼驃騎大將軍,昆陵都護。在五咄陸的處木昆部落置匐延都督府,胡祿屋闕部落置鹽泊都督府,攝舍提墩部落置雙河都督府,鼠尼施處半部落置鷹娑都督府,突騎施索葛莫賀部落置嗢鹿州都督府,突騎施阿利施部落置潔山都督府。

    658年(顯慶三年),又在葛邏祿三部置三府:謀落部落置陰山州都督府,踏實部落置玄池州都督府,熾俟部落置大漠州都督府。後來又從大漠州中劃分出一部分另置金附州都督府。

    742年(天寶元年)秋八月,拔悉密、回紇、葛邏祿三部聯合攻殺骨咄葉護,推舉拔悉密酋長為頡跌伊施可汗,回紇和葛邏祿的首領分別擔任左、右葉護。後突厥另立判闕特勤之子為烏蘇米施可汗,並以其子葛臘哆為西殺。

    唐玄宗遣使勸說烏蘇米施可汗內附,他不聽勸告。朔方節度使王忠嗣列重兵於磧口,進行威脅。烏蘇米施害怕,口頭上表示願降,但實際上進行拖延,並不前來。王忠嗣動員拔悉密、維吾爾、葛邏祿進攻後突厥。烏蘇米施逃走。王忠嗣出兵,取突厥右廂。

    後突厥貴族「西殺」妻子、默啜之孫勃德支特勤、毗伽可汗女大洛公主、伊然可汗小妻余塞匐、登利可汗女余燭公主、宰相康阿義屈達干以及後突厥西葉護阿布思、阿史德等部落投降於唐朝。

    744年秋八月,拔悉密攻殺烏蘇米施可汗。後突厥殘部立其弟鶻隴匐白眉特勤繼位,是為白眉可汗。後突厥大亂。唐玄宗命朔方節度使王忠嗣乘其亂出擊,破後突厥左廂阿波達乾等11部。

    回紇和葛邏祿一起攻殺拔悉密頡跌伊施可汗。回紇首領骨力裴羅佔領突厥故地,745年(天寶四載)正月,骨力裴羅擊殺後突厥白眉可汗,送其首級至長安。後突厥毗伽可汗妻骨咄祿婆匐可敦率眾歸唐。

    至此,存在了半個多世紀的後突厥,在唐朝和回紇的聯合攻擊下,國亡。從此以後,突厥在中國北方退出歷史舞台,繼之而起的是回紇汗國。後突厥滅亡以後,突厥部分併入回紇,部分融入唐朝,突厥一詞逐漸少見於中國史冊。

    ………………………………………………分割線…………………………………………

    突厥人在後突厥滅亡之後,逐漸絕跡於東方國家的舞台上,但是這不代表突厥人逐漸成為歷史的塵埃,相反,在唐帝國同時期的歷史當中,在波斯人、阿拉伯人、拜占庭人和後來的西方人的史籍中,一批批名為「突厥人」的民族卻在中亞大地上縱橫馳騁,給世界歷史留下深遠的影響,他們就是突厥語民族,是突厥化的中亞和西亞人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28 05:33
第一六八章

    在後突厥被唐軍攻滅之前,突厥人就已經有部分人員向西遷移,或者是說他們返回自己的「故鄉」。

    後世的一些學者認為,這些突厥人不一定是比較純粹的突厥民族的存在,但是有一點是比較公認的,那就是這些突厥人,他們所說的正好是突厥語系。

    這麼說來,這些民族就算不是純粹的突厥人,都與突厥人有著一定的淵源。

    畢竟若是說同一種語言的話,那麼這個民族起碼是被該民族有著部分程度的同化才會出現這麼一個結果。

    ……

    突厥語是由關係密切的諸語言組成的語族,屬阿爾泰語系。

    突厥諸語言的顯著特點是結構一致,彼此相似,有元音協和現象,只有楚瓦什語和雅庫特語有較大差異。與在蒙古國鄂爾渾河谷及前蘇聯葉尼塞河附近發現的8世紀突厥語碑銘相比時,變化不大。

    突厥語作為語言學術語使用,為阿爾泰語系一個語族的名稱,使用這個語族的諸民族被稱作突厥語族。關於現代突厥語,一般認為能確定為標準語的突厥語有20--30種。

    是突厥人7至10世紀使用的語言,主要為突厥文所記載。一般認為突厥語與回鶻語可以互通,但突厥文記載的突厥語中具有更多的突厥語族回鶻語支早期特徵。

    比如早期的突厥語使用b?n而非m?n作為第一人稱,又如一些語法雙數的遺留更為工整;這些特徵可與突厥語族的其它語支進行比較。

    由於突厥語、回鶻語、喀拉汗語的近似性,可統稱為突厥-回鶻語。由於突厥相對烏古斯、黠加斯等民族經濟更為發達,突厥語是突厥語族中最先擁有文字的語言。

    在後世,主要使用突厥語的民族如下:土克曼、維吾爾、哈薩克、撒拉爾、柯爾克孜、烏茲別克、塔塔爾、裕固、圖瓦、阿塞拜疆、楚瓦什、巴什基爾、阿爾泰、哈卡斯、雅庫特、庫慕克、諾蓋、卡拉卡帕克等等。這些民族通常被稱作突厥語民族。

    在中國,居住有維吾爾、哈薩克、土克曼、撒拉爾、柯爾克孜、裕固、烏茲別克、塔塔爾等七個突厥語民族大約1000萬人。全世界1.3億人用突厥語。

    後世的突厥語民族在不同程度上和不同範圍裡與相應的古代突厥人各部在族源、語言、文化上有著某種或多或少的歷史。

    古代突厥語各部的文化是後世突厥語各族文化的先頭之一,他們在文化上的成就越是往古就越是成為當今突厥語民族共同的文化遺產和財富。

    但是,當今任何一個突厥語民族都不是由某一個古代突厥人部落單一、直線發展過來的,同時,也沒有任何一個古代突厥人部落的後裔是全部進入到後世某一個突厥語民族當中的。

    事實上,當今突厥語諸族雖以相應的古代突厥人諸部為歷史、文化先頭之一,但又都經歷了各自的錯綜複雜的歷史發展道路。因此,當今突厥語諸民族雖然都同古代突厥人部落有著千絲萬縷的歷史,彼此在文化上常常表現出某些相近與相似,但是他們在文化上又都具有各自的特殊性。

    而從突厥語族的分佈情況來看,突厥人在後突厥敗亡之後,很有可能有相當一部分的殘部學著匈奴人一樣,選擇西遷逃避戰亂。

    這些西遷的突厥人,因為突厥語本身有文字的緣故,很快就比一些新興民族所吸收,形成新的突厥語民族突襲。

    而回鶻人這算是這方面的代表之一。

    回鶻人一開始與突厥人算是兩個種族,其名字也叫做回紇人。

    漢代和三國時的丁零和呼揭是回紇人的祖先,後來到南北朝後期到隋代,回紇人又演變為回鶻,繼而分裂成西洲回鶻,蔥嶺回鶻,河西回鶻等部。到元末到明代,回鶻人逐漸分化和演變成現代的維吾爾族人。

    漢文史料中「回紇」一詞來自古回紇文,回鶻之名來源於部落韋紇、烏護。

    788年,回紇改名回鶻,取義為「迴旋輕捷如鶻」。回紇是鐵勒諸部的一支,韋紇居住在土剌河北,烏護居住在天山一帶。回鶻一度作為突厥汗國的臣屬。

    突厥汗國強盛時,回紇部落臣服突厥。743年,回紇汗國滅後突厥,統一鐵勒諸部,回紇逐漸成為鐵勒諸部的統稱。840年,回鶻汗國瓦解,居住在漠北的回鶻部落大部分南下華北,其餘部分分三支西遷,其中一支和天山一帶的回鶻結合,還有部分回鶻部落依附黠戛斯。

    回鶻後來因長期統治無道,於840年被所屬部黠戛斯打敗,回鶻貴族與部眾大部分南遷,其餘部分西遷。

    南遷的回鶻貴族有烏介可汗,還有特勒十一人、內外宰相八人、尚書兩人,還有可汗姐與回鶻公主。而西遷的回鶻貴族只有相一人、龐特勤一人。南遷的回鶻包括烏介可汗率領的近可汗牙十三部、特勒嗢沒斯及相愛耶烏率領的五部、特勤那頡啜及相赤心率領的約九部。

    南遷的幾十萬回鶻人與唐朝發生衝突,被唐朝張仲武、劉沔、石雄等人打敗、俘獲。

    從回鶻的情況來看,其突厥化很有可能是從其臣服於突厥汗國之後或者是滅亡後突厥的之後出現的。

    這也說明了回鶻人成為突厥語族,與突厥人本身有著一定的因由關係。

    ………………………………………………分割線…………………………………………

    10世紀末起,波斯人的薩曼王朝衰微,在內部紛爭的情況下,領土內的突厥語民族逐漸得勢,自稱君主。到了該世紀的最後年代,布格拉汗的後嗣伊利克汗遂進入布哈拉取代薩曼王朝。這個王朝的勢力達到天山南路的西部大概從這時開始。

    據伊斯蘭教史家的記載,1043年有巴拉薩衷和天山南路的喀什噶爾附近突厥語民族一萬帳皈依伊斯蘭教。這應是領有粟特地區的布格拉汗朝即喀拉汗王朝發展其勢力於天山南路西部的結果。到該世紀末,喀什噶爾向的葉爾羌也傳入了伊斯蘭教。

    這從當地新出土的文書可以得到證明。該文書為伯希和所獲,內為寫有1096年日期的關於當地突厥人買土地的內容,當事人要在伊斯蘭教徒官員面前宣誓。用語為阿拉伯語,書式為伊斯蘭教徒中間流行的普通形式,署名混用阿拉伯文和回鶻文。這說明對不會寫阿拉用文字的人允許使用回鶻文字.伊斯蘭教傳播以前流行於天山南路突厥語民族中的這種文書的用語為突厥語,書式全模仿唐時的形式。由於伊斯蘭教的傳播,才有上述這種變化。

    伊斯蘭教在突厥語民族中的傳播,像其它宗教例如摩尼教傳播的情況一樣,不單對他們的信仰,也對其一般文化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如前所述,伊斯蘭教徒都要直接學習阿拉伯文聖典,隨著伊斯蘭教信仰的盛行,阿拉伯文字和語言也在教徒中得到迅速的傳播。從而在閱讀聖典以外的用同樣語言寫的書籍並獲得各種知識的同時,也為用突厥語用阿拉伯字母拼寫著作開闢了道路。

    著名的《福樂智慧》的發現就是這個勢頭的開端,為當地突厥文學興盛揭開了序幕。此書為巴拉薩袞人尤素甫yusuf於1069年在喀什噶爾寫成,是獻給哈拉布格拉汗的。依現存維也納寫本,全書由73章組成,用當時該地流行的突厥語韻文以阿拉伯字母寫成。尚有用回鶻字母書寫的抄本。這是為不懂阿拉伯字母的人專用回鶻字母抄寫的。著者說此書主要是為王者寫的,但也適用於民眾。

    著者又說用阿拉伯語、波斯語寫成的這等著作很多,但用突厥語寫成的這是第一次,突厥語民族對此書能用突厥語寫成,會感到驚嘆。在當時當地伊斯蘭教徒間所謂書籍,一般只知為波斯語、阿拉伯語的,看到有用阿拉怕文字拼寫自己語言的大部頭著作當然要感到驚異和得意了。應當承認,在當地突厥族的文化發達上,信奉伊斯蘭教當起了很大作用。

    在這突厥族伊斯蘭教徒文運進步的開始階段,尚有與《福樂智慧》幾同時編寫的用阿拉伯語解釋的《突厥語大詞典》,但文化一般水平的提高不是很容易的,突厥文學引人注目的發展尚有待三百年以後。兩河地方由於突厥語民族的侵佔同化,粟特人遭到毀滅的命運。古粟特文明到了11世紀中期也和其語言一起差不多已消亡,代之而起的為在當地得到發展的同屬伊朗語的波斯語。

    但阿拉伯語屬於閃米特語系,與伊朗民族的語言不同。當伊斯蘭教徒征服波斯後,東方伊朗民族在各種事情上總是與巴格達教主的****政權發生捭闔,他們在語言和一般文化上仍頑強地執著於固有的傳統。在從來通行於中亞到東亞的粟特語滅亡後,代之而起的波斯語直到突厥文字興盛時為止,一直保持著這種狀況。蒙古時代波斯語成了中亞及其以東的國際語。

    在蒙古橫掃歐亞,建立四大汗國的時期,突厥語族可以說是首當其衝。

    蒙古人侵佔中亞細亞是西域史上的大事件。從文化方面來看,無疑是阻礙了其前進的步伐,但也產生了大的變化。蒙古人原為崛起於漠北的小部落,發達程度與附近的民族相同,到底尚未離開未開化的狀態。隨同其勢力的發展,諸種制度也漸次具備。

    總之,在初期時不外乎是採用契丹、女真、回鶻等先進民族的東西,其中尤以受回鶻文化影響最多。蒙古人襲用回鶻字母、襲用頂碗舞等都是一個個證明。

    蒙古族的活動有如惡魔之猖撅,所到之處破壞了所有文化的說法不見得妥當。蒙古人的一貫方針是,對進行抵抗的雖實行徹底的破壞和殺戮,但對不抵抗的則讓其保持原樣。蒙古族自己沒有高度文化,所以很注意吸收所有文明的優點

    。在佔有中亞後,即使未對其文化的發展有過貢獻,但也未故意阻止其發展。所以中亞文化在蒙古族佔有該地後,仍緩慢地有所發展。事實上伊斯蘭教並未受到蒙古政權的任何迫害,而是和其它宗教一樣享有信教和宣傳的自由,其教徒也得到蒙古之任用,未受任何限制。

    成吉思汗西侵時在花刺子模首都得到提拔、以後服務於幾代蒙古可汗的、在理財上建立功勞的牙刺瓦赤、馬思忽惕父子兩人,以及其它受到蒙古朝廷重用的伊斯蘭教徒是很多的。

    在蒙古政權初期被任命掌管錫爾河、阿姆河之間地方民政的有名的jumilat-ulmulk,不言而喻也是穆斯林。他當時在那裡建有許多伊斯蘭教寺院和學校,蒙古人對此種事業未加任何壓迫,從而此時伊斯蘭教得到了更大的發展。不僅幾乎擴及到全部突厥語民族中,在新來中亞的蒙古族中也有改宗者,並給其廣泛進出東亞創造了條件。

    ……

    突厥語族在蒙古人稱雄歐亞的時期,雖然在戰爭上根本不是蒙古人的對手。雙方的多次交戰甚至是可以說突厥語族的勢力敗多勝少(幾乎全部以大敗告終)。

    但是在這一個時期,在亞歐兩洲交接點的土耳其人,卻悄然崛起。

    土耳其人系西突厥在歐洲的後裔。7世紀西突厥滅於唐後,其中烏古斯部塞爾柱人自中亞遷至西亞、歐洲,同當地波斯人結合,這也可說是土耳其人出現的基礎。

    奧斯曼一世在1299年建立奧斯曼帝國。

    到1453年5月29日,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滅拜占庭帝國,至16世紀和17世紀,尤其是蘇萊曼一世時期達到鼎盛,統治區域地跨歐、亞、非三大洲。

    奧斯曼帝國的君主蘇丹視自己為天下之主,繼承了東羅馬帝國的文化及伊斯蘭文化,因而東西文明在其得以統闔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帝國瓦解,遂遭歐洲列強殖民侵略。

    1919年,在凱末爾領導下開展民族解放武裝鬥爭,推翻封王朝,擊退外國侵略,於1923年建立土耳其共和國。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28 05:33
第一六九章

    在歷史上,很多遊牧民族即使是強權一時,但是在其建立的勢力衰落幾百年或者是幾十年的時間內,就會很快的被其他民族所同化,然後直接成為歷史的塵埃。

    這些遊牧民族比如說亞述人,匈奴人,阿蘭人等等,很多都是在其勢力衰落之後,逐漸成為歷史的代名詞。

    但是突厥人的情況不同,而後來居上的蒙古人也是另外一個例子。

    而假如說第二次黃禍是蒙古人所帶來的,那麼第三次黃禍,則是遷移到中亞細亞到小亞細亞區域的突厥人,與當地民族繁衍出來的土耳其人所建立的最後一個橫跨亞非歐三大洲的國家,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所帶來的。

    ……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其創建者是當其時的土耳其人首領,奧斯曼蘇丹。

    蘇丹一開始是指一個在伊斯蘭教歷史上一個類似總督的官職,作為稱謂是最近才出現的翻譯,它也有很多其他的譯法,在古文翻譯為「素檀」、「速檀」、「速魯檀」、「鎖魯檀」,民間也又叫「素裡檀」「唆裡檀」「算端」、「層檀」等等。

    它是阿拉伯語中的一個尊稱,歷史上有好幾種含義。這詞最初是阿拉伯語中的抽象名詞「力量」、「治權」、「裁決權」,後來變為權力、統治。最後,它變為對一個特殊統治者的稱號,被這種蘇丹統治的地方,一般都對外號稱擁有獨立主權或完全主權。

    蘇丹不會自稱是哈里發,也不會表示他是實際上是受到哈里發統治的。被蘇丹統治的地方,無論是王朝還是國家都可以被指為「蘇丹國」。

    在奧斯曼之前,控制小亞細亞大部的是塞爾柱土耳其人的羅姆蘇丹國,羅姆蘇丹給予同種的奧斯曼人以慷慨的待遇,將小亞細亞西北部同拜占庭帝國接壤的索古德地區封給了厄爾圖格魯爾,作為藩屬以拱衛羅姆蘇丹國。厄爾圖格魯爾就是奧斯曼的父親。

    而奧斯曼則是出生於公元1258年。

    1290年厄爾圖格魯爾死,32歲的奧斯曼繼承了首領之位。當時的國際形勢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奧斯曼的國家蒸蒸日上的同時,他的宗主國羅姆蘇丹國在蒙古人的一再打擊下分崩離析,1308年終於走到了它的盡頭。

    在關鍵時刻,奧斯曼接過了土耳其的大旗,1299年宣佈獨立建國,自稱埃米爾,1300年又自稱蘇丹(意為最有權威的人),這就是600多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源頭。

    奧斯曼一直避免向他的前宗主國羅姆蘇丹國開刀,羅姆蘇丹國滅亡之後,由於國力尚不夠強大,出於策略,他又承認統治波斯的伊兒汗國為宗主國,曾代表小亞細亞各公國向這個蒙古朝廷納貢。

    奧斯曼擴張的主要目標是異教徒的拜占庭帝國。千年古國拜占庭此時已如身患痼疾的老人,它的軍隊主要是僱傭軍,又不再有東征的十字軍給它支援,在真主名下團結一致的奧斯曼人攻擊下節節敗退。

    奧斯曼先後佔領的拜占庭城市有厄斯基色希爾、萊夫凱、卡加希薩爾、伊內格勒和耶尼謝希爾等地。他因為在1301年在巴法埃農戰役中擊敗拜占庭軍隊,而贏得了「貝伊」的稱號。他佔領小亞細亞西北部的美朗諾爾城之後,將該城改名為卡加希薩爾,並遷都於此,作為進一步前進的據點。

    接著,奧斯曼將目標指向了拜占庭帝國在小亞細亞最後的據點——布魯沙,只要拿下了布魯沙,通向歐洲的馬爾馬拉海峽便展現在眼前。這場圍攻戰進行得非常艱苦,前後持續了9年之久。在即將破城之時,奧斯曼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

    1326年,奧斯曼給他兒子烏爾汗留下了「要公正,仁慈,珍視學者,保護人民」的遺囑之後,就撒手人寰了。

    之後,烏爾汗攻佔了布魯沙,並遷都至此,將奧斯曼的遺體葬於此城,布魯沙從此成為奧斯曼人的聖城。

    烏爾汗在位時期,奧斯曼國家繼續發展壯大。奧斯曼帝國從創始人奧斯曼到第10代蘇丹蘇萊曼大帝,300多年間一直保持上升趨勢,他的後繼者中烏爾汗、穆拉德一世、穆罕默德二世、謝裡姆一世、蘇萊曼一世都是不世出的優秀統帥,使帝國「像一團日益增長的火焰,不管遇上什麼,都緊緊抓住並進一步燃燒下去」,直至滅了千年古國拜占庭,傲視三大洲。

    奧斯曼統治期間,奧斯曼土耳其人逐漸從遊牧走向定居生活。

    而在這一段時間,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遭受到的是一個蒙古後裔人給他們帶來算得上是恥辱性的慘敗。

    這個人就是帖木兒。

    帖木兒,1336年生於撒馬爾罕以南的碣石。他出身於蒙古巴魯剌思氏部落,其祖先做過察合台汗國的大臣,父親死後繼為碣石的一名封建城主。

    雖然帖木兒是突厥化蒙古人,但由於當地自古以來的波斯文化遺留,帖木兒在文化意識上傾向波斯文化。

    1362年,帖木兒在故鄉附近起義。與蒙古人作戰時,被打傷成了瘸子。因此敵人稱為跛子帖木爾。後來,為了鞏固政權,採取婚姻關係,將西察合台汗國後王的公主納為妻妾,成了察合台汗國的駙馬。所以又稱為駙馬帖木爾。

    1360年,河中地區大勢底定,禿忽魯帖木兒控制了大部分地區,但帖木爾實際上控制了河中族。其腿傷亦在此時期受創。在1364年帖木爾終於扶持侯賽因成為可汗。但在1369年,他殺死情同手足的西察哈台汗侯賽因,建立了帖木兒帝國。

    帖木兒在建立起他的國家之後,繼續向外擴張:

    1388年征服花刺子模,

    1389年征服阿富汗。

    1390年征服東察合台汗國。

    1393年征服波斯。

    1396年,帖木爾扣押各國使節,包括明朝與奧斯曼帝國使節,表示對外宣戰,開始第二階段的國土擴張。

    (但是有些意思的是,帖木兒並沒有與明帝國交戰過的記載。)

    1398年南征印度。

    洪武三十年(1398年)再次扣押、虐待明朝使節。

    1399年末西征土耳其,於1402年征服。

    而在征服土耳其(應該是說迫使土耳其臣服)的決定性戰役當中,奧斯曼人經歷的是建立國家之後最大的慘敗——安卡拉戰役。

    1402年7月28日,安卡拉戰役正式開始。帖木兒看到土耳其軍佔了地利,雖然自己兵力佔優,也無把握直接沖那個口袋。身經百戰的他可不是西方那些只會勇敢豬突的騎士。於是他決定利用比土耳其軍隊更高的機動力繞開土軍防線從南方抄其後路,把土軍誘到平原上決戰,其軍隊根本不理土耳其大軍,照了個面就走了。這讓巴耶塞特大吃一驚,立刻拔營而起緊緊追蹤。

    帖木兒很得意地耍了個花,稍作後退,設立了防線等待土耳其主力部隊到來。

    巴耶塞特的軍隊經過強行軍趕到安卡拉戰場,不及休整,倉促投入戰鬥,整7萬人全部集中於中央,向帖木兒軍發動進攻。帖木兒軍兩翼重騎兵劈波而來,持續進攻土軍側翼,將土軍左翼擊潰,開始迂迴包抄。

    一時間戰場上鐵騎飛舞,聲如滾雷,雙方火器發射的煙炎張天,兩個同樣以騎兵見長的國家以各自的君主親自指揮,展開決戰!

    面對帖木兒黑壓壓不斷湧來的鐵騎,守衛土軍右翼的靼靼軍近2萬人被在帖木兒帳下的其舊主招降叛變,隨後安納托立亞部隊並部分土耳其親衛隊近2萬人也不支投降,土軍士氣大跌,一下子少了將近4萬部隊,要憑3萬軍隊抵擋帖木兒10萬以上的部隊,地利又失,勝算全無,終於一潰千里。薄暮時分,蘇丹巴耶塞特力屈被俘,雷神戰鼓絕響。

    帖木兒只是想恢復他的藩屬領地,並沒有過分消弱奧斯曼帝國,他把土耳其的舊領地平均分給了巴耶塞特的四個兒子們,至於巴耶塞特本人,有些當時的報告指出帖木爾將巴耶塞特拘禁於監牢內,作為戰利品看待。

    同樣地,關於巴耶塞特牢獄生涯的故事有很多,包括有一個故事描述帖木爾將巴耶塞特當作腳凳使用。另一篇文章更描述帖木爾要巴耶塞特的塞爾維亞妻子於他的朝臣面前**地跳舞。但是,這些描述都被認為是不真實的,帖木爾的朝臣寫到巴耶塞特受到極佳的照料,帖木爾甚至為巴耶塞特的死而哀痛萬分。

    因為他畢竟是一位對異教作戰勝利的英雄。但一年後巴耶塞特逝世,高傲的雷神不需要別人的憐憫和施捨,他的靈魂早就在安卡拉那一天回到戰神殿了。

    而另外一種說法是,在安卡拉之戰當中,巴耶塞特帶來的軍隊是從他所征服的各族中徵集的。但是,儘管塞爾維亞人和他們的王斯提芬仍忠實於他,但艾登、門泰斯、薩魯漢和克米安的突厥人,對帖木兒十分欽佩,他們看到他們的王公們都在帖木兒軍中,於是倒戈。

    帖木兒似乎充分利用了從印度帶來的戰象。作為一萬名奧斯曼近衛軍(雅內薩裡)和塞爾維亞兵之首的巴耶塞特戰鬥了一整天,直到看見他的衛隊被殲滅後,在日落時才撤退。但是,因他的馬蹶,他和他的一個兒子一起被俘。

    帖木兒對巴耶塞特很優待。然而,巴耶塞特試圖逃跑,因此,被關在四周有鐵欄的轎中隨軍而行,這就是後來被誇張成「鐵籠」的故事。巴耶塞特遭此挫折和屈辱,幾個月後去世(於1403年3月9日死於阿克謝希爾)。

    一旦奧斯曼軍隊被打敗和蘇丹被俘,對帕木兒來說征服西安納托利亞只不過是一次旅途行軍而已。他下令在屈塔希亞停止進軍,由前鋒軍全速進軍去掠奪奧斯曼都城布魯薩。伊本?阿拉不沙和歇裡甫丁描述這些征服者們的行為像一群野蠻的遊牧民,他們放火燒了這座可愛的城市。帖木兒之孫阿布?巴克爾一直衝到尼西亞,正像歇裡甫丁津津樂道的那樣,他們「到處燒殺擄掠」。帖木兒本人繼續去圍攻上麥那,該城當時屬於羅德的騎士們。帖木兒在發起進攻之前,規勸該城長官紀堯姆?蒙特改宗伊斯蘭教。自然,紀堯姆?蒙特憤然拒絕。

    《武功記》說,對該城的圍攻是從1402年12月2日開始,兩個星期後才結束,該城是經過猛攻後陷落的。除了少數騎士乘基督教的船逃走外,居民遭到大屠殺。《武功記》認為基督教境內的這次勝利有著重要的意義。它為帖木兒向狂熱的穆斯林們作了辯護。士麥那城的攻佔,以及隨之而來的大屠殺使安卡拉之戰(在事後)變成了一次聖戰。

    「奧斯曼蘇丹曾徒勞地圍攻士麥那城達七年,帖木兒僅僅兩個星期就攻佔了!……穆斯林們讚美神,進入該城,並把敵人的頭顱奉獻給神靈,以示感謝。」接著,帖木兒軍前往圍攻突厥-意大利人的重要商業中心福西亞,該城及時納貢自贖。熱那亞貿易公司「馬霍恩」,它還擁有對岸的希俄斯島,也向帖木兒表示效忠,而拜占庭攝政者約翰七世在帖木兒要他承認他的宗主權時,立刻派使者前往,作為依從的表示。

    儘管士麥那城民遭到屠殺,但帖木兒對巴耶塞特的勝利拯救了基督教世界。自從巴耶塞特戰勝了尼科堡的十字軍以後,被奧斯曼人牢牢封鎖的拜占庭人臨近末日,拜占庭的覆滅似乎指日可待。奧斯曼人在安卡拉遭到的突然災難使拜占庭帝國又出人意料地苟延了半個世紀(1402-1453年)。因此,靠諸事件中的這一獨特變化,在這位河中人對西亞的征服中獲利最多的是拜占庭,正像莫斯科維將從帖木兒對金帳汗國的勝利中獲利一樣。

    打敗奧斯曼帝國以後,帖木兒採取各種措施以防它復興,巴爾幹的基督教世界由這一事實更加走運。在突厥人的小亞細亞,帖木兒正式恢復了十年前被巴耶塞特消滅的諸異密國。巴耶塞特曾剝奪了卡拉曼異密阿拉丁在東弗裡吉亞和利考尼亞的領土,帖木兒任命阿拉丁之子穆罕默德二世為科尼亞和拉蘭達的統治者。

    同樣,他使伊斯芬迪亞家族恢復在帕夫拉戈尼亞的卡斯塔莫努的異密地位;在馬格尼西亞使以希德爾沙為代表的薩魯漢異密們復位;在屈塔希亞和卡拉希沙爾,使克米安的雅庫伯異密復位。艾登的異密伊薩在以弗所附近恢復了他的伊洛尼亞封地。復位的還有卡里亞的門泰斯異密伊牙思、呂基亞泰凱的異密烏斯曼。奧斯曼在亞洲的領土又僅限於北弗裡吉亞、比薩尼亞和密細亞。帖木兒還注意在為繼承權而爭吵不休的巴耶塞特諸子之間分裂,進一步削弱奧斯曼人。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28 05:33
第一七零章

    雖然說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帖木兒西征當中,尤其是安卡拉戰役之中被打得不得不稱臣納貢,臣服於蒙古人的鐵騎之下。

    據說,帖木兒在征服奧斯曼土耳其之後,從探子那裡不斷瞭解明朝的情況,大體得到的信息是明朝的軍隊動員能力在110萬,而且戰鬥力不低,城市眾多,但有完善的城牆防禦體系保護,不易強攻。帖木兒帝國要打這樣的國家確實不太容易,像打敗奧斯曼帝國一樣,細做準備,開始動員頃國之兵準備東侵。

    很多史書載其動用的軍隊達130萬,實際上真正的主力戰鬥部隊也就70到100萬左右,其他為後勤,要維持這樣一支大軍,以帖木兒帝國尚不太穩定的經濟看風險比以往的冒險要高。如果不能立刻擊潰明軍主力獲得大量補給,持久戰是有問題的。

    明朝方面,雖然靖難之役的內戰導致國力有所損失,但軍隊因戰亂戰鬥力得以保持增加。1404年11月帖木兒揮軍往東,時明朱棣奪取帝位不久,軍威正盛。

    但是,1405年2月18日帖木兒在行軍途中病亡,大軍未與明軍發生大規模交戰即停止了東侵。

    帖木兒在世時曾將領土分給子孫,並指定其長孫皮兒?馬黑麻為嗣君。

    帖木兒去世後,其後裔立即開始爭奪王位的鬥爭。皮兒?馬黑麻因遠在阿富汗,撒馬爾罕遂為帖木兒的另一孫子哈里勒所奪據自立為汗。原帖木兒王朝的所有領土,除西波斯以外,都由沙哈魯統一起來。

    與此同時,土耳其人、賈拉爾人、土克曼人在西部開始恢復失地。結果,西波斯的帖木兒後裔不久被土克曼人的黑羊王朝所滅,其領土落入黑羊王朝和白羊王朝手中。沙哈魯的控制區只限於河中、阿富汗和波斯東部。

    這個時候可以說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再次崛起的契機。

    ……

    在持續10年之久的內戰中,穆罕默德先後打敗霸據布爾薩的伊薩、在魯米利亞稱蘇丹的蘇萊曼和在埃迪爾內稱蘇丹的穆薩,最後於1413年重新統一全國,正式登上蘇丹王位。

    在亞洲,他收復了其父在位時喪失的全部領土,迫使突厥諸家族承認奧斯曼人在安納托利亞中部和西部的統治地位。在歐洲,他派遣艦隊驅逐了愛琴海島嶼上的威尼斯人,下令在多瑙河以北構築要塞,以進攻匈牙利。

    1416年,穆罕默德因其艦隊在格利博盧附近海域為威尼斯人所敗而被迫與之媾和。同年,他多次派軍對蘇菲派長老、教法學者巴德爾丁?馬赫穆德(?~1416)領導的蘇菲派人起義進行鎮壓,並親自領兵前往伊茲米爾以北地區進行圍剿,最後在巴爾幹半島瓦拉吉亞的澤裡斯將巴德爾丁俘獲,以叛國罪處以絞刑。

    穆罕默德因以武力統一全國,並以鎮壓手段鞏固了帝國的統治,故享有「勝利者」之稱。1421年因中風死於埃迪爾內。

    這也是在歷史當中,穆罕默德一世被稱之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中興雄主的原因所在。

    而在另外一方面可以說,若非是穆罕默德一世中興土耳其的國勢,那麼在其死後所爆發的一場決定奧斯曼土耳其國運的大戰,恐怕勝負難料。

    這一場大戰就是著名的瓦爾納戰役。

    ………………………………………………分割線…………………………………………

    1444年11月10日,由蘇丹穆拉德二世率領的土耳其軍隊和由波蘭國王兼匈牙利國王瓦迪斯瓦夫三世及匈牙利將領亞諾什?匈雅提率領的匈牙利和瓦拉幾亞聯軍在黑海沿岸發生的會戰。

    而瓦拉納戰役又被稱之為中世紀歐洲的最後一次十字軍運動,同時在奧斯曼軍隊肆虐歐洲大陸之始,瓦爾納之戰成為捍衛自由和主權的基督教國家浴血戰鬥的縮影。

    在這一場戰役爆發之前,教皇尤金四世給此次反擊奧斯曼帝國的軍事行動施以祝福,無論是否完全出於宗教目的,支持此次十字軍確實可以加強天主教會甚至其個人在巴爾幹地區的影響力。為此尤金四世拿出自己收入的五分之一作為軍資,用以武裝一支十字軍部隊,並且從威尼斯共和國等地徵募到戰船22艘,這支艦隊將負責保衛海峽安全的重要使命。

    由特蘭西瓦尼亞的亞諾什?匈雅提指揮的首次戰役行動在軍事和政治兩方面都是成功的,基督教軍隊相繼攻克了索非亞等城市,但是隨著冬季的降臨,天氣情況變得愈加惡劣,巴爾幹山間的道路均被冰雪覆蓋,食物與草料日益短缺,軍事行動也不得不提前中止。一同出征的弗拉迪斯拉夫三世在首都布達受到英雄般的歡迎,可是其鄰居保加利亞仍在遭受土耳其人的蹂躪,防禦要塞一個接一個的失守,那些曾經幫助過基督徒的村民也受到土軍的虐待。

    與此同時,在1444年的6月12日,蘇丹穆拉德二世與弗拉迪斯拉夫三世的使團在安德里亞堡簽訂和約,根據和約條款,塞爾維亞和瓦拉幾亞將維持現狀,匈牙利可以繼續控制這兩國領土上的若干戰略要地。8月1日,弗拉迪斯拉夫在segedin認可了這一有利的和約,不過教皇特使-紅衣主教juliano?chezarini的思想工作使事態發展產生了突變,年輕氣盛的國王於8月4日再次向土耳其宣戰,並在6天後發佈了重新動員軍隊的命令,為了應付又一場新的戰爭,各種戰備工作熱火朝天的展開了。

    新徵集的十字軍擁有16000騎兵以及2000輛號稱中世紀坦克的戰車,兵員成分複雜,其中有匈牙利人,波蘭人,捷克人,以及來自特蘭西瓦尼亞的羅馬尼亞人等等,他們將按事先制定好的路線行軍。

    儘管從貝爾格萊德到tsarigrad的路線是最近的,但是十字軍仍將按照計畫首先南下多瑙河,然後穿越保加利亞東部地區,接著沿黑海海岸行軍,最後再與基督徒的艦隊一起聯合行動。

    計畫的制定事出有因,首先,巴爾幹地區的道路狀況惡劣,作為基督教軍隊主力的戰車很難或者根本無法在其上通行,此外,塞爾維亞暴君喬治?布蘭科維奇的行為反覆無常,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麻煩,繞過他的領地還是比較明智的。

    儘管出征的日子定在1444年9月1日,但是大軍直到9月下旬才動身出發。9月18日到22日間,十字軍在orshov附近渡過多瑙河,其戰車部隊則在tournu?severin附近渡河。隨後十字軍途徑早先被土軍佔據的vidin和nickopol,由於時間緊張,十字軍並沒有心思佔領它們,而是將這兩座城市付之一炬,鄰近村莊的保加利亞人紛紛前來加入弗拉迪斯拉夫的大軍。

    在nickopol紮營休息期間,一個新的盟友不期而至,他就是瓦拉幾亞的統治者–著名的弗拉德?德庫拉伯爵,由於季節和軍隊實力等方面的原因,他對十字軍的前景並不抱很大希望,弗裡德三世勸說軍隊的領導者盡快撤軍,等集結到足夠數量的軍隊後再出征,紅衣主教馬上批判德庫拉伯爵的不虔誠,德庫拉只好作出妥協,他留給聯軍一支由他兒子率領的4000瓦拉幾亞輕騎兵以及2個有經驗的嚮導。

    這位德庫拉伯爵還特地送給弗拉迪斯拉夫2匹快馬,以便他在形勢危急時能夠迅速脫逃。大概也就是在這段時間裡,一支來自西烏克蘭的軍隊也加入了十字軍的隊列。基督教聯軍繼續向前,依次通過oryakhovitsa,shumen,novi及pazar等地,大量嚴陣以待的土耳其衛戍部隊就在前方,弗拉迪斯拉夫於是給他們出示了教皇的諭令,規勸這些土軍主動投降。

    諭令這樣寫道:

    「你們這些毫不尊重基督教信仰,佔領了shumen,makhorach(madara),petresh,varna,kavarna,galata及misia省其它要塞的土軍士兵們,你們這些奴役為了遵循上帝旨意而拒絕東正教祭禮,並於近來歸於尤金四世領導下的西方教會的希臘及保加利亞基督徒的士兵們,我們忠告並命令你們立即恢復這些基督徒的自由,為了他們的自由,我們離開波蘭和匈牙利的家鄉來到這裡,在上帝的護佑下,我們一定可以走得更遠!十字軍戰士的雙手將與那些服務於上帝和天主教會的人民的手握在一起!你們最好將上述要塞歸還我們天主教會,並且撤回到加里波利和亞洲,回到你們古代的聚居地anadol…。如果,在收到這篇諭令以後,你們仍然選擇對抗,那麼神勇的十字軍將擊敗你們,我們會命令士兵進行洗劫和屠殺。正如我曾經發過誓…在上帝的幫助下打擊異教徒以及異教徒的國王穆拉德…作為我們的以及整個基督教世界的敵人,我們將追趕並打擊你們。」

    而這一份諭令對於正集中兵力的土耳其人來說,並沒有什麼用。

    蘇丹穆拉特二世得知弗拉迪斯拉夫率軍行進於荒無人煙的多瑙河河谷地帶時,馬上招募了40000名亞洲士兵,土耳其人花費大量金銀收買了一些熱那亞船隻,在完全保密的情況下,土軍士兵從pera登船並成功渡過海峽。在東色雷斯地區,蘇丹穆拉特二世與羅馬尼亞軍隊會合,借道aitos前往瓦爾納戰場。

    1444年11月9日,弗拉迪斯拉夫國王的基督教聯軍在瓦爾納城堡的城牆下紮營,晚上傳來消息,說是有一支龐大的蘇丹軍隊已在frangen高地的山腳下佔據了有利位置。儘管土軍可能已佔有地利,但大部分聯軍軍事委員會的成員還是選擇出戰,約翰匈雅提於是被任命為指揮官。

    令弗拉迪斯拉夫憂慮的是敵軍三倍於己的數量優勢,而且由於背後就是大海,他們將無法實施側翼機動,甚至連撤退都沒有足夠的空間,最後,十字軍還是用了整晚的時間來準備第二天的戰鬥。

    根據目擊者和歷史學家們的說法,基督教聯軍在戰場上排成一個拱形,其一端是湖泊,另一端在planova,由於沒有統一的指揮,五支分遣隊彼此孤立,十字軍的右翼顯得較為薄弱,在它們後面部署著作為預備隊以及著名的捷克戰車。

    戰線中央部分則是國王親自指揮的2支軍隊,匈雅提將善於機動的瓦拉幾亞騎兵作為預備隊使用。聯軍左翼由mickhaisilagi指揮的5支匈牙利軍隊組成。

    土軍的戰線分成若干排,其中第一線擁有兩翼的掩護,左翼是西帕希騎兵和timariot騎兵,部署在frangen山的斜面上,在第一線正前方,akandjiite和azebite率領的左翼部隊的正面對著南方,他們位於最前方的目的就是搶先向敵人發動攻擊!左翼的總指揮是karadzha帕夏。右翼由daud帕夏指揮,包括羅馬尼亞的斯帕西騎兵以及timariot騎兵,他們被部署在kadakaoi農場以東,靠近topoli村的地方,緊隨兩翼的是另外大約3000名斯帕西騎兵。位於兩山之間中心地帶的是10000名土耳其近衛軍組成的方陣,他們的首要職責是保護蘇丹的生命安全,中軍之後是土軍營地,裡面有帳篷,給養和駱駝等。

    土軍的作戰思想就是包圍十字軍並切斷其從陸上撤退的所有線路,土軍左翼的akandjiite部首先發起進攻,不過talotsi率領的基督教軍隊擊退了部分土軍並開始追擊,另2支基督教軍隊也加入了追擊,這無疑是戰術上的重大失策,土軍左翼的斯帕西騎兵(來自anadol)抓住機會,狠狠打擊了基督教聯軍的右翼,潰散的聯軍士兵們一窩蜂湧向海邊,結果不少人就被殺死在那裡。

    在這樣一個緊要關頭,約翰匈雅提和國王一起率軍攻擊那些正在搶劫死人身上財物的anadol斯帕西騎兵,anadol騎兵先是被擊敗然後倉惶回撤,參與進攻的瓦拉幾亞人居然繞過土耳其近衛軍的陣地,闖入土軍大營,不過他們很快就被土軍擊敗並逃離戰場。

    此次進攻得手後,匈雅提以及弗拉迪斯拉夫三世一起返回聯軍中央,土軍數量上的優勢依然是個巨大的威脅,匈雅提在前往聯軍左翼之前告誡弗拉迪斯拉夫,戰場形勢瞬息萬變,勝負隨時可能易手,千萬不要搶在我回來之前發動任何攻勢。匈雅提指揮精銳的匈牙利騎士發動了雪崩般的進攻,土軍的騎兵建制已經被基本打散,土軍開始被恐慌所籠罩,事實上,很多奧斯曼軍人認為他們已經輸掉了這場戰鬥。

    弗拉迪斯拉夫三世被眼前的場景所鼓舞,他沒等到匈雅提歸來,便親率500名騎士組成的衛隊向由10000名近衛軍組成的方陣發起衝鋒!國王的這次攻勢看起來相當凶悍,很快他便殺到近衛軍方陣的最後一排,蘇丹的指揮部已近在眼前!不過此時的他已陷入重重包圍,不過年輕的國王應該馬上就能看見蘇丹本人,然後再像所有騎士小說裡歌頌的那樣,揮劍砍下異教徒的腦袋!

    弗拉迪斯拉夫三世衝向蘇丹,眼看就將實現曠古奇功的時候,一名土耳其近衛軍殺死了他的戰馬,摔倒在地的國王緊接著被砍下了頭顱!當國王戰死的消息傳入本已不太穩定的聯軍陣營後,恐慌無可避免的產生了,慌張的士兵們開始撤退,匈雅提試圖通過組織一次反擊來穩定軍心,可惜一切都已無可挽回了。

    而這一次作戰當中,奧斯曼土耳其人也許付出了一定的代價,比如說西方史書當中所描述的付出了於聯軍傷亡兩倍的人員損失。(這個可能性不太大)

    但是在瓦拉納戰役之後,基督教所組織的十字軍部隊,正式宣告成為歷史。

    拜占庭帝國也是因為這一戰,其首都君士坦丁堡以及附近的區域,逐漸成為了奧斯曼土耳其分割包圍的對象,最終為之後的幾年,也就是在公元1453年爆發的拜占庭帝國滅亡戰爭的君士坦丁堡淪陷戰,完成了最好的基礎準備。
Babcorn 發表於 2017-1-2 21:54
第一七一章

    在地緣學方面,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詞語,那就是——飛地。

    飛地,一種特殊的人文地理現象,指隸屬於某一行政區管轄但不與本區毗連的土地。通俗地講,如果某一行政主體擁有一塊飛地,那麼它無法取道自己的行政區域到達該地,只能「飛」過其他行政主體的屬地,才能到達自己的飛地。

    飛地的概念產生於中世紀,術語第一次出現於1526年簽定的馬德里條約的文件上。飛地的歷史成因相當複雜,具有邊緣地帶的某些特徵:政府控制力相對薄弱,行政管理鬆弛且成本較高;社會經濟相對落後,文化多樣性色彩比較濃郁。

    但是飛地在歷史上的出現,要遠早於其概念的提出。

    在中國歷史上,魏國攻滅中山國之後所控制的土地,秦國之陶郡控制區域,都算是飛地的概念之內。

    在後世,飛地的概念劃分比較清晰:

    根據類型定義:

    1:屬於某一行政區管轄,但不與本區毗連的土地;2、屬於某人所有,但與其成片的土地相分離而坐落於他人土地界線以內的零星土地;3、某國的一塊土地,在另一圓國土之中者;4、土地的實際坐落,同土地證書上所載坐落不一致的土地地理學上的飛地,常指因歷史原因,資源分佈與開發,城市經濟發展與人口疏散等需要,在行政區以外,但屬行政區管轄並與之有經濟等方面密切的土地,如屬於上海市在江蘇、安徽等地的農場、工廠、礦山等。

    根據地區與國家間的相對關係:「外飛地」與「內飛地」兩種:

    外飛地:某國家擁有一塊與該國分離開來的領土,該領土被其他國家隔開,則該領土稱為某國的外飛地。

    內飛地:某國家國境之內有塊地區的主權屬於別的國家,則該地區是這國家的內飛地,也同時是握有主權國家的外飛地。

    外飛地與內飛地雖然是相對的名詞,但互相之間卻不見得是可以互換的關係。如果與母國分離的孤立飛地是夾在兩個以上國家的邊境之間,那麼它雖然是個外飛地,但卻不是任何國家的內飛地。

    根據狹義廣義:

    狹義的飛地是特指一國位於其他國家境內,或被其他國家領土所隔開而不與本國主體相毗鄰的一部分領土。這個意義上的飛地主要是在國際與國家領土結構層面上而言的。最為著名的「飛地」當是冷戰時期的西柏林,在德國統一之前,西柏林的領土主權屬於西德,卻嵌入在東德的疆域之內。

    廣義的飛地則除了上述國際間的飛地外,還包括國內飛地,如省際飛地、市際飛地、縣域間的飛地,以民族、文化等要素劃分而出現的飛地,因經濟資源分佈和分配等因素造成的礦區、農場、林區等飛地。按照飛地的成因、結構,我們可以將國內飛地分成三種類型:

    (1)歷史飛地:如奧地利的東提洛爾與北提洛爾同屬於提洛爾邦,但中間卻被另外一個邦即薩爾斯堡邦相隔。中國河北省的三河市、大廠回族自治縣、香河縣隸屬於廊坊市,但與廊坊市之間卻隔著北京和天津兩個直轄市轄區,成為河北省嵌入京、津二市之間的一塊飛地。這些飛地都是在歷史上因為某些特殊的政治、行政或人口、文化背景而形成的。

    (2)民族飛地:民族飛地是指在一塊某個民族佔主要成份的地區中的某一小塊土地上,聚居的卻是另一個民族。如青海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位於青海湖以西,北部鄰接甘肅省,西部鄰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它的飛地在青海的西南角,與西藏自治區相連,與海西州之間隔著玉樹藏族自治州。

    (3)經濟飛地。由於資源分佈與開發、城市經濟發展與人口疏散等需要,通過行政手段,將一些特殊地區劃歸與本地區並不相連的另一行政區,從而形成了一種經濟型飛地,比如上海市在江蘇、安徽等地的農場、工廠、礦山等。

    ……

    而在奧斯曼土耳其正式攻滅拜占庭帝國的時候,拜占庭帝國所能夠控制的領土,除了當其時的君士坦丁堡以及附近一小塊地區之外,其他的更多是只能夠通過達達尼爾海峽鏈接的海島地區。

    這麼一來,君士坦丁堡事實上更像是一個飛地的範疇。

    飛地在軍事層面而言,是易攻難守之地,當然這個是刨除一定方面的地利因素而言的。

    但是毫無疑問的是,飛地的軍事力量不可能比起周邊的軍事力量更強,若是這個勢力形成對飛地的大範圍接壤甚至是全面包圍,那麼這對於飛地而言,可以說是自絕於死地之中的局面。

    而1453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可以說是完美的詮釋了這一點。

    ……………………………………………………分割線……………………………………

    君士坦丁堡是古希臘的移民城市,原名為拜占庭。它位於巴爾幹半島東端,臨博斯普魯斯海峽,扼黑海門戶,當歐、亞交通要沖,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其一面臨山兩面靠水的地勢,使整個城區宛如一座天然的要塞,易守難攻。

    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一世為了保衛受到哥特人和波斯人威脅的多瑙河和幼發拉底河邊界,決定在帝國的東部建造一座新都城,遂於公元330年定都於此,於是羅馬帝國出現了兩個首都並存的局面。

    時間遷移千年之後,拜占庭帝國早已不復當年的鼎盛。

    自從第五世紀以後,東方的希臘教會和西方的拉丁教會之間的關係已經發生過多次破裂,但事後又都言歸於好。但十一世紀中葉發生的一次破裂就是直到今天還沒有完全修復。當時雙方各自把對方開除教籍,一番謾罵要把對方打入十八層地獄。

    12世紀東羅馬帝國開始衰落。1204年歐洲「十字軍」攻陷君士坦丁堡,並佔領東羅馬帝國的大部分領土,建立了「拉丁帝國」,使其元氣大傷。57年後,君士坦丁堡才又回到東羅馬帝國的手中。

    13世紀末,奧斯曼土耳其成為東羅馬帝國最危險的敵人。1362年,雙方進行了阿德里亞堡之役,接著又在科索沃、尼科堡展開會戰,東羅馬帝國連連失敗,巴爾幹大部地區淪陷。

    幸而當時另一個迅速崛起的帖木兒帝國為了遏制奧斯曼帝國的發展,1402年雙方展開安卡拉戰役,帖木兒大勝奧斯曼帝國,並俘虜了蘇丹巴耶塞特,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首都布爾薩隨後也被之奪取,從而使得君士坦丁堡得以延續殘喘。

    1451年19歲的穆罕默德二世正式繼位,他是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第七任蘇丹,是歷史上最尚武好戰的蘇丹,畢生率軍征戰沙場,戰績顯赫,以「法蒂赫」著稱於世,「根據一份誇大和奉承的記錄,他用無敵之劍征服兩個帝國,十二個王國和二百多座城市。」

    雖然他的母親是個基督徒,他受的是成為虔誠的穆斯林的教育。而且他學識豐富,精通占星學,能通五國外語,但**的**使不少被俘的貴族男少年受到他的凌辱。

    而此時的東羅馬帝國只能偏隅一角,勢力不出君士坦丁堡的市郊,四周完全被土耳其人所包圍。隨著穆罕默德二世的登基,它的大限終於要來臨了。

    雄心勃勃的穆罕默德二世對奪取君士坦丁堡日夜不忘,他要取得前任蘇丹所沒有達成的心願。一天深夜二時許,他忽然召見首相,說他輾轉難眠,就是為了想要盡快成為君士坦丁堡的主人。

    攻破君士坦丁堡,絕非易事。它的城高牆深,號稱當時世界上最堅固的城牆,其中又以公元5世紀由提奧多西二世主持修建的提奧多西城牆為「堅中之堅」。整整7個世紀,穆斯林大軍均受阻於君士坦丁堡的城牆之下。

    在以前的東羅馬帝國千年歷史中該城共遭23次圍攻,除去1204年的十字軍趁內亂而攻破外,其餘無一成功。為了攻佔君士坦丁堡,年輕的蘇丹不斷與將領和工程人員討論攻城計畫。1452年他先是在離君士坦丁堡不過五哩之處建立了一個要塞,封鎖了博斯普魯斯海峽。雖然東羅馬帝國的皇帝君士坦丁想動用武力阻止土耳其人在接近博斯普魯斯海峽處建立要塞,但在大臣的建議下放棄了動武念頭,希臘人對迫在眉睫的危險閉上了雙眼。

    更要命的是在君士坦丁堡服役的一名丹麥或匈牙利的火炮設計師烏爾班,由於微薄的薪金而投奔穆罕默德二世,使後者幸運地獲得了當時最厲害的利器:烏爾班大炮。在當時這個龐然大物令人目瞪口呆,它重達17噸,口徑高達30英吋,複雜的裝填炮彈需耗時2個小時,最大投石彈重量1500磅。運送這樣的大炮需要用三十輛大車連成一個載具,六十頭牛在前拖拉,兩邊各配200人維持火炮的平衡。

    當穆罕默德二世開始採取一系列的行動威脅君士坦丁堡之時,東羅馬皇帝懇求世間各國的支援,可是基督教世界對此置若罔聞,西部的君王都涉及到內部爭執之中。只有埃及的蘇丹出於對土耳其的忌憚,答應給予支持。

    至於西羅馬教皇對希臘東方教會的固執依舊義憤填膺,並沒有動用它巨大的資源來幫助君士坦丁堡,但隨著局勢的惡化,教皇動了惻隱之心,可惜已太遲了,當他組建的特遣艦隊還沒駛出港口,君士坦丁堡已告失落。

    1453年的春土耳其人終於開始動手了,先花費了兩個月的時間走了150哩的路程,把烏爾班大炮運抵君士坦丁堡的城下。21歲的穆罕默德二世隨後在聖羅馬努斯(st.romanus)門的前方豎起了蘇丹大纛,1453年的4月6號正式開始了對君士坦丁堡的圍攻戰。

    據合乎情理的估計,穆罕默德二世的總兵力為25萬8千人,水師共有320艘各類船隻,但只有18艘是真正的戰艦,其餘大多為補給船和運輸船。而君士坦丁堡只有七到八千的士兵,其中二千多人還是來自威尼斯和熱那亞的僱傭兵,以致戰後穆罕默德二世封鎖了這個尷尬信息的外傳。君士坦丁堡成三角形狀,靠近海的兩邊敵軍難以接近,北面是金角灣(亦稱哈利奇灣),南面是馬爾馬拉海,沿海地區築有防禦工事,金角灣入口處有鐵鏈封鎖。西面陸地的一邊有雙層城牆和深達一百呎的壕溝作為防禦工事,土耳其人的攻勢集中在陸地一邊的城牆上。

    穆罕默德二世先發起試探性進攻,守軍擁有的小型火器可打出五到十發的,一發就能穿透幾層軀體,使得土耳其人血流遍地,損失慘重。

    次日穆罕默德二世動用他的王牌武器「烏爾班大炮」,他在城下佈置了14到15個炮兵陣地,每個陣地以一門主炮為主,同時環繞大量小口徑火炮作為輔助。龐大的大炮群向城牆齊射,一時驚天動地,這在當時的歐洲是前所未聞。

    君士坦丁堡的城牆上出現了一個個彈痕,但城牆並未立即倒塌,到下午終將5號軍事門北面的查裡西烏斯門一段城牆轟塌。但晚上守軍很快用泥漿,磚灰和軟物裝填的袋子修復了受損的城牆,這使得最初的火炮攻擊並沒產生實際的作用。

    此後十多天,類似的情景連續上演:白天,土軍大炮將城牆轟出一個個大洞,甚至局部倒塌;夜裡,城內軍民又將城牆破損處逐一修復。

    此外由於大炮發射過於複雜,每門大炮每天最多只能發射七次,而且還因為過熱的金屬時有發生炸膛事故,這些令蘇丹狂怒不已。

    每次炮轟後,土耳其人蜂擁而至護城壕,扛著粗大的樹幹,滾動巨大的木桶,想用各種雜物填滿巨大的壕溝,前擁後擠使前面的人被擠下溝內,而被雜物所埋葬。同時又遭到城內守軍的炮箭矢的嚴厲打擊,強攻一次次地失敗,而這些辛辛苦苦扔下的雜物在晚上又被守軍拆得乾乾淨淨。

    穆罕默德二世接著採用挖地道的戰術,可是那裡的土質全是岩石,困難重重,而且地道不斷被城裡的工程人員所破壞。

    土耳其人見此計不成,又決定使用車載的木製塔樓來攻城,塔樓的外面包著三層牛皮以作保護,車內藏有炮火和弓箭手,可以通過塔樓的射孔進行射擊,車上還有一架用滑輪升降的雲梯。聖羅馬努斯門的塔樓終被打開一個缺口,但湧入的土耳其人卻被英勇的守軍給趕了出去。此時已是黑夜,土耳其人決定在天亮之時再投入大量的生力軍。哪料等到天亮,穆罕默德二世看到的只是被守軍燒成灰燼的一座座塔樓,聖羅馬努斯門的塔樓被修復得依舊堅固,不由感到沮喪和失望。

    其后土耳其軍隊的炮擊照樣日夜不停,並分別向提奧多西城牆發起兩次大規模夜襲,但均被擊退。

    ……

    即使是拜占庭軍隊暫時守住了君士坦丁堡,但是對於拜占庭帝國而言,這不過是千年帝國最後的掙扎求存……
Babcorn 發表於 2017-1-2 21:54
第一七二章

    後世有一個概念,似乎是對於君王的一種褒獎。

    這個概念就是所謂的「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當然,先不說這句話到底是褒義還是貶義,恐怕沒有一個君王真的打算在自己身上試驗這句話。

    然而,在歷史上,除了被套上這句話的崇禎皇帝之外,國破身死的君王事實上非常多。

    只不過並不是每一個末代皇帝都有這麼一個待遇。

    而在中國歷史當中,受到這個待遇的末代君王不算少數,就連宋末帝都能算得上半個。

    只不過若是真的將戰死範疇也計算在內,那麼得要刨除不少人,而比較符合這個條件的,那就是金末帝完顏承麟。

    ……

    天興三年(1234年)正月,蒙古軍揮軍直進,加上南宋軍的支援下,蔡州被圍。哀宗深知亡國之日將至,不願當亡國之君,正月戊申日晚,遂下詔禪位予完顏承麟,完顏承麟初執意推卻,後哀宗苦苦哀求,曰:「朕將江山社稷託付給你,這也是迫不得已。朕身體肥胖,不能策馬出征。萬一城陷,必難突圍。考慮到你平昔身手矯健,而且有將才謀略,如國有幸逃脫的話,可延續國祚,這是朕的心意。」

    故此,完顏承麟唯有答允繼位。

    翌日,傳位大典剛開始不久,即接到戰報說宋蒙大軍已攻進城內,哀宗倉皇逃往幽蘭軒,而剛即位的完顏承麟即急率兵出門迎敵,展開巷戰,唯不敵宋蒙聯軍,遂退守子城。

    另一方面,哀宗逃往幽蘭軒後即自縊而死。完顏承麟收到哀宗死訊後,與百官到哀宗遺體前痛哭,並為其起謚號為「哀」。

    完顏承麟哭祭哀宗後,宋蒙大軍已攻到子城城下。完顏承麟率軍出戰,死於亂軍之中。

    而根據後世史學家的推測,這個倒霉的金末帝,其在位時間甚至是不到2個小時,堪稱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君王。

    ……

    無獨有偶的是,在金末帝完顏承麟戰死殉國之後的兩百多年,在1453年的君士坦丁堡防禦戰當中,拜占庭帝國的末代君王君士坦丁十一世也成為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外國版本。

    君士坦丁十一世?帕里奧洛格斯,本名應該是君士坦丁?帕里奧洛格斯,算得上是拜占庭帝國最後的頂樑柱。

    其出生於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是曼努埃爾二世皇帝的十個孩子中的第八個,約翰八世皇帝的弟弟。他的童年大部份時間在君士坦丁堡度過,在父母的監管中生活。在1437年至1439年間,君士坦丁十一世在首都擔任攝政。他在1443年入侵雅典大公國,迫使佛羅倫薩公爵繳付賠款,然而他的勝利並不長久,奧斯曼土耳其人很快干預並把他的軍隊逐回摩里亞半島。

    1449年1月6日,君士坦丁十一世在奧斯曼帝國蘇丹穆拉德二世支持下登上帝位。不久穆罕默德二世蘇丹進攻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十一世向西方國家請求援助,但西方的條件是要他把東正教會與羅馬天主教會合併。雖然君士坦丁在1452年同意了這條件,但他的人民反對合併。

    然而這個條件事實上並沒有什麼卵用,因為作為一塊「飛地」的君士坦丁堡,在幾年前的瓦拉納戰役當中,已經算得上是失去了最後的陸地支援的可能性。

    因為若是想要從陸路救援拜占庭帝國,那麼只能夠從巴爾幹半島一路向君士坦丁堡殺過去。畢竟這大部分陸地的控制區,已經成為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勢力範圍。

    而若是想要基督教教義的國家救援君士坦丁堡,最直接以及最有可能的路線,那就是擊敗土耳其人的海軍之後,直接從達達尼爾海峽一線,登陸君士坦丁堡附近運輸援軍部隊。

    當然這一點可不是那麼容易做得到的。

    所以有一個概念,那就是據說在君士坦丁堡被圍城前,穆罕默德二世向君士坦丁十一世提議,如果他放棄君士坦丁堡,便可獲准統治米斯特拉斯。

    這個條件在某個意義上對於君士坦丁十一世而言相當苛刻,因為從歷史沿革而言,這個米斯特拉斯算得上是拜占庭帝國在衰落的時候,被奪取的軍事要塞地區:

    米斯特拉斯,「摩里亞半島的奇地」,作為圓形劇場,由希臘的王子,維拉杜安威廉於一二四九年建造的。它環繞著凸出的要塞。後來多次被拜占庭耳其人和威尼斯人征服和佔領。這個城市在一八三二年沒落,留下了中世紀的廢墟,令人心動的美麗風景。

    米斯特拉斯遺址是中世紀時期遺留下來的一座城市,它建造在一個高約621米的小山上,坐落於塔伊耶托斯山的山腳下。遺址可以明顯的劃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位於上面部分的是由法蘭克人在山顛築造起來的城堡、帝王宮殿建築群、封建王室的住宅、幾座修道院以及聖索菲亞大教堂。這些建築物被一個具有兩個大門的城牆包圍起來;位於下面的部分則被另外一座城牆圍繞著,這些建築物的中心部分是於13世紀修建起來的聖傑米特厄斯大教堂。此外,一座修道院和14世紀修建的潘塔納薩大教堂也位於下面的這部分建築物中。

    米斯特拉斯是於1249年得到加強鞏固的,大約在1262年至1348年期間,這處城市成為拜占庭政府所在地;1348年至1460年期間位於希臘南部的摩里亞王國將其佔領,並將它作為王國的首府城市,素有「摩里亞半島的奇地「之稱;1460年,土耳其人攻佔了這座城市,其後,在1687年,這裡又成為威尼斯人的領土。

    由於絲綢工業的發展,米斯特拉斯曾經是一處繁榮的商業中心,人群密集,熙熙攘攘。1830年,奧托國王興建了一座新的城市,即斯巴達,這也是導致米斯特拉斯城市最終走向衰退的一個直接原因。在現今保存下來的這些遺址中,其中包括一些完美的拜占庭時期的建築物和精美的壁畫。

    也許是因為條件苛刻,也許是因為一些方面的因素,君士坦丁拒絕了這個條件,寧可戰死也要堅守該城。

    1453年5月29日,君士坦丁十一世在城牆作戰時意識到他的末日已來臨,便衝入敵陣,從此不知所蹤,相信在該日戰死,但土耳其人未能確認他的屍體。有些東正教信徒把君士坦丁十一世視為聖人,但教會並未正式確認,他的勇氣及堅持至最後一刻的表現被許多人視為偉大的英雄行為。

    ………………………………………………分割線…………………………………………

    即使是在君士坦丁堡防禦戰前期,拜占庭帝國最後的精銳多次擊退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攻擊,只不過,這更多地是「迴光返照」……

    時間推延到4月22日晚上,上萬人在山路上搭建木製的平台,塗上羊油和牛油使其潤滑,然後將70多艘船從博斯普羅斯海峽拉上岸,在船底墊起滾木,用巨大的人力和滑輪向前拖拉。先拉上佩拉山丘,再經過一片平地,最後從斜坡上直接滑到港口內的淺水區。僅僅用了一個晚上,土耳其人就完成了這個壯舉。

    第二天一早,希臘人震驚地發現土耳其的艦隊出現在了金角港內,這使他們回憶起當年十字軍佔領君士坦丁堡的情形,心理上的恐懼開始蔓延,勝利的天平開始向穆罕默德二世傾斜。本來兵力就嚴重不足的守軍,不得不撥出一部分來防守港口的一側。

    歷史上熱那亞和威尼斯是世仇對頭,針對土耳其艦隊的翻山而來,在君士坦丁堡的皇宮裡,城防指揮熱那亞人古伊斯提尼亞尼和艦隊司令威尼斯人特裡維沙展開爭吵,互相指責對方是奸細。

    4月28日晚,氣憤不過艦隊司令特裡維沙率領艦隊前去偷襲,準備火燒土耳其艦隊,但因消息洩露而遭到擊退,反而損失了兩艘艦艇和90名水手。

    4月30日,土耳其人在港口的上半區最狹窄處完成浮橋的建設,它們由大小不等的木桶組成,上面鋪著結實的木板,可以在浮橋上放置大炮,其中最大口徑的一門烏爾班大炮就被放在了上面。滿載軍隊和雲梯的70多艘艦艇向著當年十字軍攻破城池的地點駛來。

    在隨即而來的日子裡,土耳其人繼續日夜炮轟,攻城塔樓前赴後繼,而已是孤城的君士坦丁堡名不虛傳,依舊屹立不倒。穆罕默德二世看見古伊斯提尼亞尼成功頂住幾十倍於己的敵人,不由大聲讚歎真是一員猛將,想收買他為已所用。

    5月中旬,土耳其人動用塞爾維亞人組成的工程隊挖掘地道,拜占庭出色的工程師德國人古蘭特,利用「希臘火」和派出士兵殺入地道進行破壞。5月23日希臘人抓獲兩名土耳其軍官,在嚴刑逼供下他們招出了所有的地道的位置,於是土耳其人的地道戰徹底失敗。

    由於長時間的圍攻,拜占庭的力量幾近耗殆,堅固的城牆已被轟得遍體鱗傷,靠近聖羅馬努斯門的四座塔樓全被夷為平地。君士坦丁十一世為了發軍餉,逼得拿走教堂的財物,威尼斯人和熱那亞人仍舊互相指責,糧草的不足使得他們幾乎就要兵戎相見。君士坦丁十一世還在苦苦盼望威尼斯艦隊的救援,可威尼斯政府卻猶豫不決了,難道要為了一個沒落的帝國去得罪強大的蘇丹。

    5月26日晚,鑑於久攻不下,蘇丹召開最後一次最高軍事會議,他遇到了撤軍的提議,與拜占庭暗地有來往的宰相halilpasha認為歐洲會組織一支聯軍來抗擊土耳其,但是出於一些因素,蘇丹在佔領君士坦丁堡的2天後處死了halilpasha。

    而主戰者認為西歐各國正忙於內鬥,無暇顧及君士坦丁堡。年輕的蘇丹堅決支持主戰者,認定守軍已是油盡燈枯,下達旨意決心要用全部力量做最後一擊。

    蘇丹根據他的占星術,把最後的一戰定在5月29日,蘇丹用了36個小時來進行人員和物資的準備。28日全體穆斯林進行祈禱儀式,並被要求在聖戰結束前保持禁食。伊斯蘭教僧人遍訪士兵,向他們灌輸宗教信念,如成為殉教烈士,他們定會在天堂度過永恆美好的時光。

    穆罕默德二世向士兵承諾:「我要城市和建築物,一定將戰俘,戰利品,金銀財寶和美女來做英勇的獎賞,使人人得到財物和快樂。首先登上君士坦丁堡城牆的大無畏的士兵,獲得的酬勞是掌管最美好和最富饒的省份。

    土耳其人士氣高漲,整個營地裡「阿拉是唯一的真主」和「穆罕默德是他的使者」的歡呼聲響徹一片。

    面對土耳其人即將發動的最後攻擊,28日君士坦丁十一世召集將領做了最後的講話,此時他已知道威尼斯的艦隊不會前來支援,面對破滅的希望,國君準備以身作則,去激勵處於絕望中的士兵的勇氣,眾人淚流滿面擁抱在一起。

    傍晚君士坦丁十一世和群眾在聖索菲亞大教堂舉行了最後一次彌撒,天主教徒和東正教徒,威尼斯人和熱那亞人互相擁抱,歷史上第一次東西教會共同做領聖體的儀式,整個過程充滿了悲傷告別的氣氛。

    28日晚,土耳其的部隊,大炮,柴禾都已抵達護城濠溝的邊緣,70多艘艦船也抵達海港城下。29日天色剛破曉,土爾其人就開始了第一攻擊波,是由老弱病殘和流浪漢組成的烏合之眾發起,他們的目的就是消耗守軍的力量和武器。不出所料,壕溝內填滿了他們的屍體,這倒為後來的戰友了落腳之處。

    第二攻擊波由安那托利亞和羅馬尼亞的部隊發動,他們集中攻擊西北部的布蘭奇恩城牆,這段城牆在11世紀時建造,較其它城牆脆弱得多,1204年十字軍就是從這段城牆攻入城內。安那托利亞和羅馬尼亞的部隊作戰勇猛,但狹窄的地形限制了他們的兵力優勢,守城部隊不用瞄準即可大量射殺敵人,一度他們突破攻入城內,但立即被守軍拚死趕出。經過兩個小時的殊死抵抗,希臘人並沒有後退一步,君士坦丁十一世的大喊聲激發了士兵們的最後努力。

    在這個關鍵時刻,穆罕默德二世派上了他的王牌軍:土耳其新軍發起第三攻擊波。從14世紀開始,奧斯曼帝國在被征服的巴爾幹斯拉夫人中,選出一些最強健的男童,使其改信伊斯蘭教,並接受軍事訓練,組成一支奧斯曼帝國最有戰鬥力的軍隊。

    這批生力軍如猛虎下山般向守軍殺去,蘇丹則手拿一根鐵矛錘騎在馬上督戰,銳利的雙眼觀察戰場上的瞬間變化。同時一批執法人員排在陣後,部隊只許進不許退。戰場上的廝殺開始進入白熱化,鼓號齊鳴的軍樂聲,從陣地,戰船和浮橋上發出的大炮聲,雙方的嘶殺聲,一時間此起彼伏震耳欲聾,慘烈血腥的戰鬥難以用言語形容。

    真正的轉折點是擊中城防總指揮古伊斯提尼亞尼的那一箭(或一),當他看到自己鮮血直流,覺得疼痛無比,頓時喪失勇氣,急著要去找外科醫生,君士坦丁十一世趕忙攔住他喝道:「你的傷勢很輕,目前情況危急,你要留在這裡坐鎮!」已經全身顫慄的他毫不理會,從內牆的一個裂口處逃走,乘船逃離了君士坦丁堡,在抵達希臘希俄斯島後不久就因傷重而亡。熱那亞的軍隊一見首領逃走,軍心大亂也開始撤離戰場,獨剩君士坦丁十一世率軍苦戰。

    情勢急轉而下,穆罕默德二世見機催動新軍發動更加猛烈的攻勢,守軍的防線開始全面動搖。土耳其一名叫哈桑的巨人勇士,帶著30名敢死隊,爬上了外牆的最高塔樓,他砍斷了拜占庭的軍旗,高舉新月戰旗站在高塔之上,雖然最後被射中27箭打落下來,但他鼓舞了新軍的士氣,動搖了守軍的軍心,很快守軍抵擋不住,提奧多西城牆的外城牆被攻破,蜂擁而入的新軍與內、外城牆之間的守軍展開肉搏。

    5月29日天將放亮之時,一群士兵無意中發現內城牆的科克波塔門沒有被封死,於是藉機衝進城內,頃刻間土耳其人密密麻麻地湧了進來。

    艦隊司令特裡維沙見此便知大勢已去,於是集結剩下的八艘軍艦和數十艘商船準備撤退。並希望君士坦丁十一世能上船流亡,但這位自知將會成為末代皇帝的君主,拒絕從他的首都逃走,決意戰死沙場以身殉國。

    在洶湧混亂的廝殺中,守衛在君士坦丁十一世周圍的貴族警衛全部陣亡,皇帝悲憤地喊道:「難道找不到一個基督徒把我的頭砍下來嗎?」最後他被殺死在混戰中。

    在被圍困53天之後,千年的基督教帝國被穆斯林踩在了腳下,標誌著歐洲中世紀的結束。

    而這一次戰爭,向西歐宣告了「第三次黃禍」的正式到來……
Babcorn 發表於 2017-1-2 21:55
第一七三章

    在拜占庭帝國滅亡之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對歐洲基督教勢力的最後一個算得上是緩衝國家的存在也宣告煙消雲散。

    在這之前,比如說瓦拉納戰役,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主要還是作為防禦的一方,較為「被動」的應對歐洲國家所組成的十字軍的進攻。

    當然,與當年拉丁帝國所面對的多批十字軍而言,土耳其人面對的十字軍部隊,也許在質量上要超過拉丁帝國所面對的十字軍部隊,但是在數量上,卻沒有太大的壓力。

    在作為最後一次的十字軍部隊進行的瓦拉納戰役之後,十字軍正式成為歷史名詞。而假設在1452年君士坦丁十一世放棄了東正教的維護權,宣佈東正教併入羅馬教廷,恐怕也不過是一次鏡花水月的結果。

    因為在當時而言,作為多次十字軍出兵的主力國家,英法兩國還在死磕,在1453年7月甚至是爆發了英法百年戰爭最後一場決定性的戰役——卡斯提農戰役。

    所以指望英法兩國在當其時聯手組成十字軍部隊,無疑是痴人說夢。

    ……

    拜占庭帝國滅亡之後,奧斯曼土耳其逐漸控制著當其時前往東方進行貿易的大部分通路。

    而在這個時候,馬可?波羅的《馬可?波羅遊記》在歐洲的影響力卻越來越大。

    由於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控制了當其時前往東方的最簡便的道路,並且對歐洲國家採取敵對的態度,在這一個前提下,大航海時代很有可能是被逼迫出來的……

    當然這個不算是重點,重點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穩定了新佔領區之後,在公元1521年,再次發動對歐洲國家的攻勢。

    在這一年的攻勢當中,匈牙利王國被奧斯曼土耳其征服。但是在一年之後,臣服的匈牙利王國通過與神聖羅馬帝國的聯姻,選擇反叛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在1526年,第一次摩哈赤戰役爆發。歐洲人再次感受到「黃禍」的威力。

    …………………………………………分割線………………………………………………

    匈牙利在這之前已經長期對抗土耳其於南歐的擴張。匈牙利兼波西米亞國王拉約什二世率領透過於1522年與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神聖羅馬皇帝斐迪南一世的妹妹瑪利亞公主聯姻令王國與哈布斯堡王朝關係更加密切,而土耳其君臣也知道必需打破這個初期的聯盟;在拉約什二世拒絕維持和平的提議之後,土耳其決意出兵干預。

    在1526年6月,一支土耳其遠征軍越過多瑙河攻擊匈牙利本土。

    匈牙利軍隊被分成三個主要部分:川西凡尼亞軍團負責守衛喀爾巴阡山脈南部的的關口,而軍隊主力由國王拉約什二世親自指揮,而其它較小規模的軍團則由克羅地亞伯爵克里斯托夫?法蘭高賓指揮。由於王國地理位置的關係,土耳其軍隊直至在度過巴爾幹山脈的時候才確定最後的攻擊目標是王國首都。但在這時候川西凡尼亞軍團比土耳其軍隊離開布達(現布達佩斯市西部城區,當時匈牙利王國首都)更遠。之後有文獻指出因薩普雅?約翰的軍隊未能及時抵達,所以必須承擔部分國王的缺失。

    匈牙利軍隊所選擇的戰場是多瑙河下游一片廣闊但崎嶇的平原,包括一些沼澤地。土耳其軍隊之前幾乎沒有遇上任何抵抗。當拉約什二世於布達等待開戰的時候,土耳其軍隊已經圍攻數個城鎮並越過薩瓦河及德拉瓦河。拉約什二世集合了大約26,000名士兵,而土耳其軍隊則有50,000–60,000人。匈牙利軍隊列好陣勢,希望以地理上的優勢將奧斯曼軍隊逐個擊破。

    真正的戰鬥只進行了兩小時。起初蘇萊曼一世的軍隊先鋒,魯米利亞軍團,行進到戰場之內,被由柏爾?杜蒙尼所率領的匈牙利軍隊伏擊,戰局並向匈牙利軍隊預計的情況發展。但當土耳其軍隊主力於中午抵達後,戰局迅速逆轉。有一段時間蘇萊曼一世自己非常危險,匈牙利軍隊的箭擊中了他的盔甲。由於未有及時增援,他們未能持續進攻,所以延誤戰機,匈牙利軍隊的進攻變成不能挽回的潰散,那些未能逃走的士兵被殺或被俘。拉約什二世逃離了戰場,但他隨後從馬上跌下來,跌到一條河之中淹死。16,000多名匈牙利士兵及1000多名匈牙利貴族於最初的戰鬥中被殺,土耳其軍隊只損失少量兵員。

    蘇萊曼一世是一個見利忘義的人,他指令不留下任何一個戰俘的活口。兩日後他於他的日記中寫到:土耳其國王得到大臣及酋長們的效忠,屠殺2,000名戰俘,大雨如注。

    這次勝利並未令土耳其得到想要的自身安全。戰爭意味著獨立的匈牙利王國的結束,但土耳其軍隊於九月撤退,匈牙利王國剩餘領土被拉約什二世的妻舅,哈布斯堡王朝的奧地利大公斐迪南奪取,並透過與上任匈牙利及波希米亞國王烏拉斯洛二世簽訂的條約繼承這片土地。奧地利控制匈牙利北部三分一土地和現今的克羅地亞北部,而土耳其則得到匈牙利西南部和半獨立的特蘭西瓦尼亞的宗主權,利用這些據點入侵東面仍然獨立的匈牙利貴族及西北面的奧地利領地,後來更導致1529年土耳其軍隊圍攻維也納,是為「維也納之圍」。

    第一次摩哈赤戰役戰場遺址這場戰役有時會與14世紀發生的尼科波利斯戰役和克雷西會戰比較,遠程武器部隊與火藥部隊戰勝了近距離冷兵器部隊。

    對於在東歐得到這個穩當的基地,土耳其軍隊鋼鐵洪流般的重騎兵以及有效率的輕騎兵及火炮將能不斷對中歐進攻整整一個世紀。它們對匈牙利的影響,始於土耳其支持薩普雅?約翰對抗奧地利斐迪南一世,直至土耳其簽訂卡奴維茨條約割讓匈牙利為止。

    1529年的維也納之圍,是蘇丹蘇萊曼一世所率領的奧斯曼帝國穆斯林軍隊,第一次嘗試奪取維也納,奧斯曼土耳其大約為10萬人,由大維奇大維齊爾巴加利?易卜拉欣?巴沙帶隊。

    奧地利一方有1.7萬人,由威廉?馮?洛加多夫和力卡拿斯?加拉夫?薩利姆兩位指揮官指揮,由於土軍沒能在前幾天強攻佔領維也納,戰事拖了下來,冬天的第一場雪下來以後,土耳其人顧慮已經拉的太長的後勤線,決定撤退。這一戰是奧斯曼帝國第一次侵略中歐,此戰之後的150年奧地利和奧斯曼帝國互相爭奪中歐,直至維也納之戰為止。

    一些歷史學家認為蘇萊曼一世這次進攻中歐的主要目的是要重新確立奧斯曼帝國在匈牙利的統治,而這次進攻維也納只是一個偶然的機會。

    1683年維也納之戰發生於1683年9月12日,鄂圖曼帝**隊圍困維也納的兩個月後。這場戰役阻止了奧斯曼帝國攻入歐洲的行動,並維持了哈布斯堡王朝在中歐的霸權。

    這場大規模的戰爭由波蘭國王索別斯基率領的波蘭-奧地利-德意志軍隊獲得勝利,他們打敗了大維齊爾卡拉?穆斯塔法?帕夏率領的奧斯曼帝**隊。

    奧斯曼帝**隊於1683年7月14日開始圍困維也納,軍隊大約有13萬8千人,對外號稱三十萬[1]。不過大部分並沒有參與戰鬥,而且當中只有50,000名具作戰經驗的士兵,其餘是用作支援的兵員。

    困守維也納的是以施塔海姆貝格伯爵為首的不足二萬的守城部隊,維也納守軍武器不足,裝備較差。神聖聯盟有七萬餘人的援軍抵達,對抗鄂圖曼軍隊。聯軍由以下的軍隊組成:揚?索別斯基的3萬名波蘭軍隊。

    洛林的查理五世率領的18,500名奧地利軍隊瓦爾德克的佐治?腓特烈親王率領的19,000名法蘭克尼亞、士瓦本和巴伐利亞軍隊約翰?喬治三世率領的9,000名薩克森軍隊。而波蘭立陶宛聯邦國王揚?索別斯基是這支聯軍的主帥。

    17世紀上半葉,極盛而衰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再次發動對歐洲的進犯,1683年春天,奧斯曼土耳其進軍奧地利,準備佔領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都維也納。在匈牙利軍隊的默許下,土耳其軍隊進展順利。奧地利匆忙派出皇家軍隊企圖阻擋奧斯曼土耳其軍隊的進犯,結果屢戰屢敗,無力扼制敵人的強悍攻勢。7月上旬,土耳其軍逼近維也納,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利奧波德一世攜宮廷眷屬和達官顯貴一起倉皇逃離首都。

    7月14日,土耳其軍隊合圍維也納城。此時,困守維也納的是以施塔海姆貝格伯爵為首的不足13000人的守城部隊,此外城中還有5000餘市民、學生組成的民兵。被圍在城中的還有6萬維也納民眾。維也納三面有城牆,雖說備有大炮,但效果如何卻未經過檢驗。最有一面有護城河天然屏障,過橋在土耳其軍隊來之前已經拆毀。帝**隊由利奧波德的姐夫,洛林的查理公爵率領,駐紮在多瑙河上游。維也納守軍武器不足,裝備較差。而土耳其軍雖遠道而來,但馬壯兵強,糧足草豐,共有13.5萬人之多。

    土耳其人以為被利奧波德一世放棄的維也納一定會被輕易地佔領。所以,土耳其人並未馬上攻城,而是先紮營駐塞,休息整頓了10天。7月25日土耳其軍隊開始攻城,但很快被維也納軍民擊退。

    此後,土耳其軍隊又屢次攻城,均未得手,戰事呈膠著狀態。但守城軍民的食品出現了困難。8月下旬城內給養逐漸供不應求,很快就斷絕了。9月份開始後,飢餓開始威脅著城裡的軍民最後城內的飲用水也開始發生困難。與此同時,土耳其軍隊的進攻日益兇猛。此次進軍土耳其軍隊沒有攜帶攻城重炮,野戰用的輕便火炮對城牆的作用不大,所以土軍的主要策略為挖掘地道,通過地雷爆破城牆。地道即將完成前夜被維也納城內面包師無意中發現,守軍立刻採取破壞行動,將土軍地道摧毀。雙方又進入僵持階段。

    此時教皇英諾森十一世試圖勸告法國的路易十四援助利奧波德抵抗土耳其人,但沒有成功。於是以重金向波蘭求助。雖然索別斯基當年早些時候同皇帝簽訂過同盟條約,但他仍不願發兵,直到英諾森告知以洛林的查理為首的一支包括薩克森和巴伐利亞選侯,以及30個德意志諸侯組成的聯軍已經開到戰場以後,他才同意出戰。

    9月12日早晨,索別斯基指揮聯軍打響了維也納解圍戰。索別斯基將聯軍布成弧線形陣線,由奧地利皇家陸軍中將洛林公爵和薩克森選帝侯約翰?喬治率領各自軍隊組成左翼,索別斯基親率波蘭軍隊組成右翼,其餘聯軍組成中軍。

    而土耳其方面,為避免一系列麻煩問題,同時打擊帝**士氣,土軍主將穆斯塔法下令將部隊中攜帶的30000餘名俘虜就地處決。同時組織部隊排列陣形待命,他以十萬兵力在基督教聯軍的前方展開,試圖圍殲對手。

    決戰當日,索別斯基首先命令聯軍左翼的帝國諸侯軍發起進攻,土耳其軍隊馬上應戰。為了防止陣地被聯軍突破而被包圍,土耳其人將大部分兵力調至左翼與聯軍展開血戰。中午時分,索別斯基看到土耳其軍隊右翼兵力不斷減弱,就不失時機地下令聯軍中軍和右翼全部投入戰鬥,向土耳其軍隊展開猛烈的衝擊。激戰15小時之久,直到多瑙河小島上的土耳其炮群被打啞,聯軍在索別斯基的率領下,連破土耳其軍隊幾道防線,土耳其大軍漸漸不支。

    戰至日落時分,圍城的土耳其軍敗局已定,土耳其軍隊統帥卡拉?穆斯塔法為避免被聯軍包圍聚殲,不得不下令全軍後退。索別斯基再次抓住戰機,命令聯軍全線出擊,趁勢窮追猛打,土耳其軍隊很快潰不成軍。在維也納解圍戰中聯軍給土耳其軍隊以毀滅性打擊,土耳其首相的紅色帳篷被炸燬,但他本人逃走了。土軍被擊斃2萬餘人,被俘2000餘人,繳獲大炮300餘門,聯軍大獲全勝,一舉成功。

    9月13日,索別斯基在土耳其統帥遺棄的營帳中給王妃寫信報告戰果:「所有的大炮,所有的營帳,數不清的財富都落到我的手裡,土耳其人遺屍遍野,狼狽潰逃。丟棄下的駱駝、驢子、綿羊和其他牲口正等待我們的士兵去收拾……」
Babcorn 發表於 2017-1-2 21:55
第一七四章

    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發展歷史當中,其海軍力量一開始相對於其陸軍而言,是一塊很明顯的短板。

    但是在滅亡拜占庭帝國之後,有可能是得到了當其時拜占庭帝國內部擁有的造船技術以及相應的海軍武器,比如說著名的希臘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海軍力量逐漸強大起來。

    根據歷史的記載,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賽利姆一世登基之後,其海軍力量就為當時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對外戰爭發揮非常大的貢獻。

    根據後世的一些整合的資料,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海軍的快速發展,主要有著三個時期:

    奧斯曼帝國成為地中海最強大的海上帝國第一十六世紀上半葉。它可以識別在第十五屆和16世紀初的三個重要發展:

    1:蘇丹巴耶塞特(耶爾德勒姆)選定gelibolu作為奧斯曼帝國的艦隊和船廠,2:土耳其海軍崛起的基礎在於蘇丹穆罕默德二世時期,征服伊斯坦布爾,並擴展至黑海和地中海,3:蘇丹塞利姆一世,開發在伊斯坦布爾船廠作為海軍基地。

    賽利姆一世在位時期對內鎮壓異己,僅在1513年末,即有什葉派突厥人凱茲萊巴什支派的4萬餘人被斬首。

    對外繼續用兵,擴張帝國版圖。1514年8月,他在幼發拉底河東岸的查爾迪蘭戰役中,大敗波斯人建立的薩法維帝**隊,攻佔其首都大不裡士,並先後把安納托利亞庫爾德人和土克曼人的一些公國併入帝國版圖。

    1516年8月,他在敘利亞阿勒頗以北的達比克草原戰役中,擊潰埃及馬穆魯克王朝的軍隊,繼而於1517年1月攻佔開羅,滅馬穆魯克王朝,並俘獲該王朝控制下的阿拔斯王族後裔、傀儡哈里發穆泰瓦基勒(1466~1543),從其手中獲取哈里發職位,從而成為伊斯蘭教正統派的領袖。

    原馬穆魯克王朝統轄的埃及、敘利亞、希賈茲、巴勒斯坦成為帝國屬地。麥加的世襲統治者謝里夫專程前往開羅,向賽利姆贈送聖城鑰匙,表示臣服。從此,帝國屬地各清真寺伊瑪目在每星期五聚禮的「呼圖白」中,開始增加了為賽利姆祈禱、祝福的內容,稱其為「兩地(即奧斯曼帝國位於亞洲和歐洲的領土)的主人」、「兩海(即印度洋、地中海)的蘇丹」、「兩聖地(即麥加、麥地那)的僕人」、「勝利的皇帝」。

    而之後的蘇萊曼一世時期,同樣也是在對外戰爭當中,很大程度上倚重海軍的力量。

    但是這一個情況很大程度上是在陸地戰爭中多次取得勝利之後,蘇萊曼一世才有餘力再次發展出一支強大的海軍。

    蘇萊曼一世繼承父業後,於1521年鎮壓了一場由帝國大馬士革總督領導的叛亂,不久後便開始了一系列軍事征服。蘇萊曼很快就做好了征服匈牙利王國重鎮貝爾格萊德的準備,這也是他祖父穆罕默德二世的未竟事業。在塞爾維亞人、保加利亞人和拜占庭人相繼失敗後,匈牙利人成為阻止奧斯曼帝國向歐洲內陸擴張的唯一難以對付的力量,而攻佔貝爾格萊德是消滅匈牙利人的關鍵所在。

    蘇萊曼大軍將貝爾格萊德團團圍住,並從一座多瑙河中的島嶼上接連向城內發射重炮。貝爾格萊德的守軍僅有700人,匈牙利也沒有派兵增援,奧斯曼人在1521年8月佔領貝爾格萊德。

    基督教世界重鎮貝爾格萊德陷落的消息很快傳遍歐洲。根據神聖羅馬帝國駐伊斯坦布爾大使的說法,「佔領貝爾格萊德是吞併匈牙利的一系列戲劇**件的開始。它導致了拉約什國王之死、布達的陷落、特蘭西瓦尼亞的被征服、一個繁榮王國的毀滅和鄰國對將會遭遇到同樣命運的恐懼……」

    通往匈牙利和奧地利的道路被打通了,蘇萊曼卻將注意力轉移到醫院騎士團的大本營——東地中海的羅得島。醫院騎士團在安納托利亞和累范特近海的海盜活動,長期困擾著奧斯曼帝國。

    1522年夏天,蘇萊曼憑藉其父塞利姆一世留下的海軍優勢,派遣一支由400艘戰艦組成的艦隊進軍羅得島,他本人則親自統帥十萬大軍從反方向包抄。經過5個月殘酷的圍攻戰,島上的守軍有條件投降。騎士們得到蘇萊曼的允許,離開羅得島,並最終在馬耳他島重建了馬耳他騎士團。

    貝爾格萊德戰役後,匈牙利王國與奧斯曼帝國的關係惡化,而蘇萊曼解除羅得島這一後顧之憂後在東歐重啟戰端。

    在1526年8月29日的第一次摩哈赤戰役中,蘇萊曼大敗匈牙利國王拉約什二世。匈牙利人的抵抗土崩瓦解,奧斯曼帝國成為東歐的一支空前強大的勢力。據說蘇萊曼見到拉約什二世的屍體時表達了哀悼:「我來此確實是為了擊敗他;但讓他在剛剛品味到生活與權力時就撒手人寰卻不是我的本意。」

    在神聖羅馬皇帝查理五世和他的弟弟奧地利大公斐迪南的領導下,哈布斯堡王朝奪取了布達和匈牙利。為此,蘇萊曼於1529年率軍穿過多瑙河河谷,再次佔領布達,並且在當年秋天兵臨維也納城下。維也納之圍是奧斯曼帝國最為雄心勃勃的遠征,標誌著它對西方的軍事威脅達到了頂點。

    不過由於16,000名維也納守軍的奮戰,奧地利人使蘇萊曼第一次嘗到了失敗的滋味,為一直持續到20世紀的奧斯曼-哈布斯堡戰爭拉開了序幕。1532年奧斯曼帝國再次試圖佔領維也納,但蘇萊曼的大軍還未到城下就撤退了。這兩次遠征維也納失敗的原因都是奧斯曼士兵因惡劣天氣生病(迫使他們放棄攜帶圍城器械),以及補給線拉得過長阻礙行軍。

    歐洲邊境鞏固後,蘇萊曼把目光轉移到受到波斯(今伊朗)什葉派薩法維帝國威脅的帝國東方。特別是有兩起事件加劇了兩國關係的惡化:第一件事是,波斯沙赫(皇帝)塔赫馬斯普一世殺掉了忠於蘇萊曼的巴格達總督,換上了自己人;第二件事是,比特利斯總督叛變,並向薩法維帝國宣誓效忠。

    為此,蘇萊曼於1533年命大維齊爾帕爾加勒?易卜拉欣帕夏率部隊進軍亞洲,開啟了長達三百年的波土戰爭。奧斯曼軍隊攻克比特利斯,並乘勝佔領毫無抵抗的波斯故都大不裡士。1534年蘇萊曼親率大軍與易卜拉欣帕夏會合,並向波斯內地推進。塔赫馬斯普一世試圖利用波斯內地冬天的惡劣天氣誘敵深入,為避免與奧斯曼帝**隊直接對抗,他一退再退,放棄了大片領土。蘇萊曼對在冬天的波斯作戰有所顧忌,於是與易卜拉欣帕夏轉而揮師伊拉克。當奧斯曼大軍兵臨阿拉伯故都巴格達城下時,波斯總督開城投降。

    自此,蘇萊曼成為伊斯蘭世界無可爭議的領袖和阿巴斯王朝哈里發的合法繼承人。

    ……

    當蘇萊曼在陸地上的征服獲得巨大成功後,摩里亞的科羅尼要塞被神聖羅馬皇帝查理五世的海軍上將安德烈亞?多里亞攻陷的消息映入他的眼簾。

    西班牙在東地中海的存在讓蘇萊曼耿耿於懷,他視之為查理五世意圖與自己爭奪地區霸權的前兆。意識到在地中海建立一支強大海軍的必要性,蘇萊曼任命卓越的海雷丁帕夏為海軍總司令,負責重建奧斯曼帝國艦隊。海雷丁帕夏重建的奧斯曼海軍戰艦數量相當於地中海其他國家的戰艦數量的總和。

    1535年查理五世在突尼斯取得了對奧斯曼帝國的一次重大勝利,加上後來爆發的奧斯曼帝國與威尼斯共和國的戰爭,促使蘇萊曼同意與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聯合對付查理五世的建議。1538年西班牙艦隊在勒班陀戰役中被海雷丁帕夏擊敗,從此奧斯曼土耳其人在地中海稱雄33年。

    在勒班陀戰役之前的普雷韋扎海戰可以說基本上摧毀了基督教各國佔據海上優勢的努力。土耳其乘機開始集中優勢的兵力和艦隊,逐個攻拔地中海上被自由邦和騎士團佔據的島嶼。在數量龐大的軍隊和艦隊的日夜猛攻下,位於整個地中海最西部的基督教要塞羅德島最先淪陷,駐守該島的大部分醫院騎士團成員戰死,其餘都被斬首。土耳其大軍乘勝西進,攻打馬耳他。

    然則馬耳他絕非尋常地中海島嶼可比,它地扼地中海咽喉,南望突尼斯,北接意大利半島,是基督教最重視的戰略要地、而基督教方面也派遣了最忠誠勇敢、篤信上帝的聖約翰騎士團本部堅守該島,聖約翰騎士團利用在歐洲大陸上收集到的捐款和生意收益,將馬耳他修築成一個堅固異常的要塞。

    儘管擁有兵力上和技術上的優勢,但是面對英勇善戰、視死如歸的聖約翰騎士團主力和不斷趕來的教皇海軍和威尼斯海軍,土耳其大軍毫無辦法。他們曾經數次在島上建立的小塊陣地,也盡被舉著黑白條紋旗衝鋒的騎士們奪取。登陸部隊死傷纍纍,海上艦船損毀無數。

    於是土軍轉而攻打離本土較近,支援和後勤也較為簡單的塞浦路斯島。當是之時的塞浦路斯屬於威尼斯的殖民地,離土耳其的根據地小亞細亞地方很近。從這裡出發的威尼斯共和國海軍支隊,很容易的就能封鎖從敘利亞和伊斯坦布爾出發的伊斯蘭商船和艦隊,可以說是奧斯曼如梗在喉的存在。蘇丹就算使用傾國之力,也非要將這顆異教徒的釘子從國家的軟腹上拔去不可。

    ……

    1540年代匈牙利爭端再起,為蘇萊曼一雪維也納之恥了機會。一些匈牙利貴族建議鄰國的奧地利大公斐迪南與已故匈牙利國王拉約什二世的家族聯姻以繼承匈牙利王位,根據之前的協議,拉約什死後無嗣,由哈布斯堡家族繼承王位。但其他貴族則支持現任國王紹波堯伊?亞諾什,紹波堯伊得到了蘇萊曼的支持,但沒有獲得歐洲基督教國家的承認。

    1541年哈布斯堡王朝與土耳其人的衝突再起,並試圖圍攻布達。但哈布斯堡王朝的努力最終失敗,他們丟失了更多的要塞,斐迪南和他的兄長、神聖羅馬國王查理五世被迫與蘇萊曼締結了一項羞辱性和約,和約規定:斐迪南放棄對匈牙利王位的企圖,並每年向蘇萊曼繳納一筆固定的費用以換取蘇萊曼對仍處於他控制下的匈牙利部分領土的承認。更具象徵性意義的是,和約中並未稱查理五世為「神聖羅馬國王」,而只稱他為「西班牙國王」,因為蘇萊曼認為自己才是真正的「愷撒」、羅馬帝國的合法繼承人。

    摩洛哥以東的北非大片領土成為奧斯曼帝國的屬地,的黎波里塔尼亞、突尼斯和阿爾及利亞的柏柏爾人國家成為帝國的自治行省,也是蘇萊曼與查理五世衝突的前沿陣地。查理五世曾試圖把土耳其人趕出該地區,但1541年他的計畫於失敗了。在奧斯曼帝國抗擊西班牙的戰爭中一直有柏柏爾海盜助陣。

    在短期內,奧斯曼帝國的擴張保持了它在地中海的霸權。奧斯曼帝國海軍還控制了紅海和波斯灣,一直到1554年被葡萄牙帝國的海軍所擊敗。葡萄牙人於1515年佔領忽裡模子,從而對蘇萊曼控制下亞丁(在今也門)構成威脅。

    1542年為了對付哈布斯堡王朝的一次普通威脅,法王弗朗索瓦一世請求恢復與奧斯曼帝國的聯盟,為此蘇萊曼令海雷丁帕夏帶領200艘大帆船開往西地中海支援法國。

    海雷丁帕夏開往法國途中洗劫了那不勒斯和西西里島沿海地區,到達法國後,弗朗索瓦一世把土倫港讓給海雷丁帕夏作為他的海軍司令部。在該次遠征中,海雷丁帕夏於1543年攻佔了尼斯。1544年弗朗索瓦一世與查理五世講和,從而結束了法國與奧斯曼帝國的短暫聯合。

    為了一勞永逸地擊敗波斯,蘇萊曼於1548年到1549年發動了對波斯的第二場戰爭。此戰中,塔赫馬斯普一世與第一次一樣避免與奧斯曼軍隊直接對抗而選擇撤退,並在與奧斯曼帝國接壤的阿塞拜疆地區施行焦土政策,試圖讓奧斯曼軍隊暴露在高加索的寒冬中。蘇萊曼大軍暫時佔領大不裡士和阿塞拜疆地區後又被迫撤回安納托利亞過冬,波斯人隨後收復了阿塞拜疆地區。不過,奧斯曼帝國還是奪取了凡城和格魯吉亞的一些要塞。

    1553年,蘇萊曼發動了對波斯的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戰爭。最初埃爾祖魯姆被塔赫馬斯普一世的兒子攻陷,但蘇萊曼很快就還以顏色,他率軍渡過幼發拉底河上游,重新佔領埃爾祖魯姆,並洗劫了波斯的部分地區。波斯軍隊仍然沿襲前兩次避敵鋒芒的策略,使蘇萊曼進退兩難。

    1554年簽訂的協議結束了蘇萊曼在亞洲的征伐。根據協議,奧斯曼帝國將大不裡士交還波斯,但獲得了巴格達、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流域下游、入海口以及波斯灣的部分地區。塔赫馬斯普一世也保證停止所有對奧斯曼帝國領土的襲擊。

    在北非,佔領了除摩洛哥以外的馬格里布地區,並於1560年全殲進攻的黎波里的西班牙遠征軍。9月8日,由意大利畫家馬泰奧?佩雷斯?德?阿萊奇奧所繪於瓦萊塔大王宮聖米迦勒和聖喬治大廳的一組壁畫生動地描繪了這場戰役。
Babcorn 發表於 2017-1-2 21:55
第一七五章

    對於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歷史,即使是作為穿越者,張嘉師自己也不過是在相應的課程當中管中窺豹而已。

    而在穿越之後,張嘉師即使是得到了青玉靈書,他對於這個作為最後一個橫跨亞歐非三大洲,在歷史上也算是名震一時的大國,也不甚瞭解。畢竟在青玉靈書當中的相應記載,更多是截止到明末時期。

    這可以說算是張嘉師的一種不幸,但是也可說是一種幸運。

    說是不幸,主要是張嘉師不知道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一些方面很是值得他進行借鑑的。

    尤其是在軍事以及文化方面的一些層面上,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一些情況對於眼下的大秦帝國可以說是大有幫助。

    ……

    當其時的土耳其軍隊,最為著名的就是土耳其新軍——janissary。

    janissary(音譯耶尼切裡),中文通常翻譯為「土耳其近衛軍」,也就是「土耳其新軍」,創建於1362年,這支部隊的兵源來自巴爾幹半島被征服的基督徒裡挑選的男孩,這就是著名的血賦,從羅馬尼亞影片《勇敢的米哈伊》中可以看到來征血賦的就是米哈伊的少年玩伴,估計貴族們也不能免除血賦。另外德庫拉也幹過這種事。

    這些兒童被帶回土耳其接受伊斯蘭教的思想,並接受軍事訓練,依靠嚴密的組織、精良的戰術素質、狂熱的信仰,近衛軍成為土耳其帝國的精英部隊,直到最後成為左右土耳其王位的力量,被蘇丹消滅為止。

    近衛軍其實類似軍事和尚,被要求獨身禁慾,以軍隊為家,蘇丹為父,雖然後來殺老子的事不少,他們的一個特點可能是只留小鬍子,兩撇小鬍子,滿帥的。在軍事學校中培訓到二十四、五就會正式成為janissary的一員,訓練期長達十幾年,所以他們的戰鬥力強也就不奇怪了,不過好像學校中什麼都教,耶尼切裡們經常被派出去做地方軍政長官。有人還成了學者。而當他們如果退休的話是有退休金拿的。

    近衛軍的基本單位叫「orta」,類似連隊,他們的標誌是「kazan」,這東西是個鍋,大概是意味著是一個鍋裡吃飯的人,由蘇丹授予,類似戰旗般神聖,在部隊全滅前是絕不能被奪走的。

    janissary最著名的標誌就是叫做「bork」的白色頭飾,其實應該算包頭帕,在腦袋後面拖著長約45釐米,帽子前面會有金屬盾形裝飾,紋飾華貴,鑲嵌珠寶。為區別個分隊會在帽子上加一些裝飾物(如羽毛)。耶尼切裡的各部隊服裝顏色並不統一,所以bork是最重要的識別信號。

    janissary初創的時候,只包括身著鎖子甲,使用各種刀劍、戰斧、戰戟、帶鉤的長矛、釘頭錘、套索、短刀、各類盾牌;後來出現了兵,從火門、火繩、到燧發;早期還有弓箭手,使用土耳其復合弓、十字弓、重十字弓,不過弓箭手的數量比較少,而且大部分在15世紀轉型成為兵。

    這些兵很有可能就是張嘉師在穿越之前,帝國時代2遊戲當中,土耳其國家特色兵種,使用作為武器的蘇丹親衛。

    作戰時janissary被作為預備隊,部署在yerlikulu步兵(類似民兵和軍戶,更多象軍戶,戰事徵召,平時回鄉,免賦稅,還是象軍戶)之後,炮兵之前。yerlikulu步兵撤退時,janissary步兵便牽制敵人的重騎兵並將其引入己方炮兵的射程。炮擊之後,手也開始開火,此時驚恐之中的敵人多半會被土耳其的步兵消滅。

    蘇丹本人的安全則由janissary的專門部隊負責。而禁衛軍掌握的特權是他們成為一個特殊的集團,後來就利用自己衛護王宮的職責開始干涉蘇丹的廢立,終於招致滅亡。

    近衛軍的建立時期很早,可以追溯到奧斯曼土耳其開國皇帝奧斯曼之子烏爾汗時代,但是建立者卻不是烏爾汗,而是他的兄弟,阿萊丁,阿萊丁後來成為奧斯曼的宰相,他的權勢很大,奠定了奧斯曼帝國宰相一手遮天的開端。烏爾汗本來想將帝國分給他,這也是突厥人的傳統,事實上8世紀的河中的突厥汗國很大程度上就是由於分封的削弱和王子們之間的征伐而導致毀滅的,這也是所有遊牧民族國家的共同弱點,但是阿萊丁對此表示反對,他堅持烏爾汗為全國的統治者,而他自己則只要求一個村莊的賦稅。

    烏爾汗因此對阿萊丁說:「兄弟,既然你不願接受我給你的羊群和牛群,那麼你至少應該成為我的臣民的牧羊人,你應該成為我的丞相。」避免了分封制的削弱,奧斯曼帝國才能夠在長達400年的時間裡持續對歐洲構成威脅,並且在1683年之後的日子裡仍然苟延殘喘了200年。和他同時期的蒙古各汗國、帖木爾的突厥帝國都在王子們不斷的分割中削弱、解體,灰飛煙滅。

    對突厥這些遊牧民族來說,一旦你的附庸力量足夠強大那你的麻煩就來了,實際上我們看到突厥人的幾次失敗都是緣於內部部落間的內亂,其中附庸部落崛起替代宗主簡直就是草原上不斷的好戲。

    奧斯曼能夠避免突厥封建主的分裂傾向阿萊丁軍事改革可以說居功至偉,一支正規的、定期發薪餉的常備軍是土耳其制勝的法寶,我們知道同樣的歐洲常備軍是法國國王查理七世在一個世紀以後建立的十五個常備團。

    在烏爾汗之前的突厥軍隊或者說遊牧民族軍隊,採用的都是志願兵或者說兵民合一的制度,戰時適齡的男子都會跨上戰馬背負弓箭去作戰,這也是後來奧斯曼後來的封建騎兵的前身,一旦戰事結束軍隊就被解散,這種制度有個好處就是可以聚集起一支龐大的軍隊,奧斯曼後來最多擁有12萬西帕希騎兵,但是也有很多缺點,一是裝備不足,二是在戰鬥中的戰鬥力極不穩定,說到底就是烏合之眾。

    而且還有個最大的缺點就是大汗和蘇丹們常常會發現自己無兵可用,因為一旦部隊解散再次徵召的時間會很長,遇到突發情況蘇丹們常常束手無策,甚至被小規模的敵人直搗腹心,例如突厥的第一次敗亡就是類似的情況,當時李靖以三千孤軍深入直搗汗庭,突厥可汗來不及收攏自己分散的部隊只能倉皇逃跑。後來復興的東突厥可汗也是在遭到烏古思的突襲時措手不及被俘虜的。

    另外這些封建騎兵面對新的敵人表現也差強人意,奧斯曼新的目標是巴爾幹和君士坦丁堡,在巴爾幹的山地和君堡的城牆面前,步兵的作用遠遠大於騎兵,尤其是當你的軍隊大部分都是一群烏合的時候,一支精銳的意志堅定的核心力量會大大提高未來勝利的可能性。

    為此,烏爾汗和阿萊丁商議建立一支時刻可以出擊的軍隊,這支軍隊應該能夠定期領到薪餉,而不是像以前的遊牧兵那樣靠抄掠為生。

    這就是土耳其的軍戶,安納托利亞軍團,士兵們都是安納托利亞高原的農民,他們為蘇丹服兵役,蘇丹免去他們的賦稅,但是這支軍隊也存在一個問題,突厥阿拉伯式部族國家內部往往部族間甚至是家族間矛盾重重、各行其是,所以往往同族相殘,所以很快各軍團長官的傲慢讓烏爾汗很煩惱。他需要一個控制這支軍隊的措施,為此他與阿萊丁商議建立耶尼切裡近衛軍。

    從異族中挑選衛兵或戰士似乎是中近東突厥阿拉伯各部族的傳統習慣,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兩點,一是對外戰爭中掠獲了大量的奴隸,而突厥人出於遊牧的傳統以及封建制度的現實又不會把它們大量用於農牧業生產。

    在這一個情況下,只好把其中的一部分轉換成士兵加強自己的軍事機器。二是在部族間甚至是家族間矛盾重重的情況下這些沒有部族歸屬也沒有家族勢力的外族奴隸更可靠,使用起來也更得心應手。

    所以烏爾汗從被佔領的巴爾幹地區的基督徒中選擇了一千名男孩,次年又選了一千名,對他們進行軍事訓練,編成了耶尼切亞近衛軍。這個做法在奧斯曼帝國延續了數百年,一直到1648年穆拉德四世才停止。穆拉德的這個決定我們將看到是愚蠢和致命的。

    而這可以說是土耳其新軍的發展淵源。

    ……

    在之後,土耳其只不過是剛從旭列兀蒙古汗國的陰影下走出的諸多小亞細亞突厥異密國之一,但是憑藉幾代英明君主的領導和堅忍不拔不屈不撓的努力,奧斯曼逐漸崛起在西亞。要知道他們可是經歷過帖木爾近乎毀滅性的打擊,剛剛威震歐洲的雷神巴塞耶特也被帖木爾侮辱的關入了鐵籠。

    而土耳其新軍的第一次經典戰役,就是著名的君士坦丁堡陷落戰役。

    在圍攻君士坦丁堡初期,雖然土耳其士兵很英勇,但是在吉斯提尼的指揮下,君士坦丁堡的守軍仍然打退了土耳其人的進攻,在海上羅塔拉斯大公也擊退了土耳其海軍的進攻。蘇丹被氣的發瘋,他甚至打算用投石機把死屍扔到城裡去,以造成瘟疫,不過被手下勸住了,否則恐怕黑死病會早流行幾年。攻城失敗兩天後,一支小型的熱那亞艦隊衝破了土耳其海軍的封鎖進入了君士坦丁堡,這點援助令守軍的是其更加高昂,這一次蘇丹的怒火徹底地發作了,他雖然沒有真正處死那個玩忽職守的海軍將領,卻也將他痛打了一頓。正面的強攻已經很難奏效了,於是莫罕莫德開始想其他的辦法進行戰爭。

    這個時候,那個熱那亞人的建議被蘇丹接受了,後面的事大家都很清楚了,著名的陸地行船。

    戰爭持續到5月29日,凌晨一點半的時候,最後的時刻來臨了,雙方在萊卡斯河谷進行最後的決戰,這裡位於兩道城牆之間的空場上,君士坦丁皇帝親臨進行指揮,雖然他很勇敢,冷靜的下達各種命令,以期望阻止敵人的進攻,但注定會失敗。蘇丹仍然以雜牌民兵為前鋒,第二線是安托里亞的民兵阿納多利亞軍團萬餘人,最後才是精銳的新軍,這種佈置就是為了使君士坦丁的守衛者們不得不在大量消耗之後面對強悍的常備軍和近衛軍,常備軍和近衛軍還承擔督戰隊的職責,凡是後退的士兵都將被處以死刑,第一線的雜牌部隊不得不拚死戰鬥,以避免被自己的人殺死。在最後,大量損失使第一線已經失去了戰鬥力,蘇丹以第二線的安納托利亞民兵進行攻擊。

    吉斯提尼率領著自己的裝甲步兵連續幾次擊退敵人的瘋狂進攻,他們在空場的戰線上沒有後退的選擇。皇帝此時也在另一戰線上拚死的戰鬥著,只是一切的可能取決於吉斯提尼的頑抗。現在,一萬名新軍投入戰鬥了,他們的戰鬥力是驚人的,他們的視死如歸是所有的君士坦丁的守衛者所無法抵抗的。但是,吉斯提尼還是在進行著最後的戰鬥,他要為這個歐洲的古老首都爭取到勝利的希望。

    但是,一件突然發生的事情引起了全城的崩潰。在激烈的戰鬥過程中,一支新軍的小隊意外的找到一座名為競技場門的小門,這裡居然是不設防的。於是,天平逆轉了,一批近衛軍通過這裡進入了空場君士坦丁守衛者主陣地的後方,布柴爾德兄弟迅速率領部隊填補了缺口,封鎖了缺口,但是他們的兵力實在太單薄,無法消滅突入的近衛軍,被封鎖了後路的近衛軍開始向聖羅馬拉斯門進發,並從側面對守軍發起了進攻。聖馬克旗被踐踏在地上,土耳其的戰旗升起在城牆之上。

    萊卡斯地區戰鬥仍在持續著,守軍打退了蘇丹的第三次進攻,君士坦丁皇帝下令說:「為了上帝的榮譽,你們,這些上帝和帝國的守衛者,應該各自為戰。敵人已經在潰退,秩序已經混亂,上帝保佑,我們就要勝利了。「可是,就在這個時候,一發炮彈擊中了吉斯提尼,他受了很嚴重的傷,於是他要求回到後方治療。皇帝雖然希望吉斯提尼留下來繼續指揮戰鬥,但是吉斯提尼已經被疼痛折磨的失去了耐心,他強烈要求回到後方。最後,一道被封閉的軍事門打開了,吉斯提尼被送下了戰場。不久,這位在君士坦丁堡戰爭中功勛卓著的戰將在返回熱那亞的途中去世了,他被安葬在聖多米尼柯教堂,墓碑上記載著他的英勇事蹟。

    吉斯提尼走後,皇帝還在堅持著戰鬥。蘇丹軍又進行了第四次攻擊。哈珊率領著大批的新軍攻進了空場的君士坦丁主陣地,但是又被擊潰哈珊本人也戰死了。這是守衛者的最後的勝利。在衝入城中的近衛軍配合下第五次進攻開始了。這最後的一次進攻終於突破了守軍的陣線,空場的主陣地已經完全暴露了。後方的人又開始大聲叫起來,因為他們看見了已經升起的土耳其軍旗。失敗的結局已經被注定了,皇帝此時正在趕回這裡的路上,被眼前的事情震驚了,他在法朗西斯和巴拉羅古斯的保護下一直向土耳其軍衝去。他在衝鋒中喊著:「既然上帝已經決定我不能做一個沒有帝國的皇帝!那麼我就要和我的城共存亡!「不一會兒,他就倒在了城牆的一側。

    皇帝倒下了,城也倒下了,敵人從各個方向湧入君士坦丁堡。屠殺在這一刻開始了。由於蘇丹的及時制止,屠殺很快得到了平息。一共有約4000人被殺,這和1204年的那一次簡直是沒法比較的,有的時候土耳其的這些異教徒或許比之歐洲的基督教君主來得更仁慈一些。君士坦丁堡的所有房屋都被搜劫過了,教堂被焚燬,50000多人被俘成為奴隸,有近120萬卷的書籍被毀滅或是出。這是歐洲歷史上的空前劫難,抵禦奧斯曼的任務現在被匈牙利接下了。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Babcorn

LV:9 元老

追蹤
  • 986

    主題

  • 920465

    回文

  • 38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