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六章
在中國文化歷史的發展當中,蒙古人可以說是第一個對華夏民族以及中華文化產生最深遠災難的民族。
但是有些地方很有意思的是,作為蒙古帝國的創建者,鐵木真在某個意義上卻是一個最終接觸漢文化並且進行部分接受的蒙古大汗。
這也可以說是蒙古帝國在接收漢化的開端。
……
在這個開端當中,有兩個人是對鐵木真相當有影響的。一個是前遼國貴族後裔的耶律楚材,另外一個人則是全真道「七真」之一的丘處機。
耶律楚材的名字據說本身就有著契丹人漢化的味道:其名及字均取自《春秋左氏傳》中的「楚雖有材,晉實用之」的典故。
而不僅僅是如此,耶律楚材在漢文化的學習當中,其家族底蘊可以說讓其在很多方面都接收到良好的教育基礎:
自耶律楚材的祖父起他們家世代仕於金朝,常居燕京。當時燕京有深厚的漢文化的基礎,這使得耶律氏世代受到漢文化熏陶,形成了讀書知禮的家風。耶律楚材從小就受到了儒家思想的熏陶,他的理想是按照儒家的學說來治理天下。
耶律楚材秉承家族傳統,自幼學習漢籍,精通漢文,年紀輕輕就已「博及群書,旁通天文、地理、律歷、術數及釋老醫卜之說,下筆為文,若宿構著」。
成吉思汗十年(1215年),蒙古軍攻佔燕京,成吉思汗得知他才華橫溢、滿腹經綸,遂派人向他詢問治國大計。
據格魯塞《草原帝國》記載:「佔領北京後,在願意支持蒙古統治的俘虜中,成吉思汗選中一位契丹族王子耶律楚材,他以『身長八尺,美髯宏聲』博得成吉思汗的喜愛,被任命為輔臣。」
成吉思汗十四年(1219年),隨成吉思汗西征,常曉以征伐、治國、安民之道,屢立奇功,備受器重。
成吉思汗二十一年(1226年),又隨成吉思汗征西夏,諫言禁止州郡官吏擅自征發殺戮,使貪暴之風稍斂。
而在這之後關於耶律楚材的記載,主要就是窩闊台之後的事情了。
耶律楚材成為成吉思汗的輔臣之後,很有可能是處於自身的位置而學習了蒙古語言。這樣的話有助於其在相應的職位上更好的進行發揮。
而耶律楚材的著名法律《便宜十八事》的內容,張嘉師並沒有在青玉靈書當中找到,而《元史?耶律楚材傳》也沒有詳細的記載:
耶律楚材上奏:「凡是地方州郡應該讓行政長官專門管理民事,萬戶統管軍政,凡是地方所掌管的徵收賦稅的事務,權貴不能干預。」
又推薦鎮海、粘合二人,與他共同工作,權貴都不服氣。鹹得卜因為過去跟耶律楚材有仇,尤其忌恨他,在宗王面前誣陷道:「耶律中書令專門任用自己的親信故舊,必定懷有叛逆之心,應該奏請皇帝殺掉他。」
宗王派人告訴皇帝,太宗覺察到這是誣陷,就斥責了來人,把他打發回去。接著有人控告鹹得卜有犯法行為,太宗命楚材審理此事,耶律楚材上奏說:「此人驕傲自大,因而容易招來別人的攻擊。現在正要對南方用兵,以後再作處理也不晚。」太宗私下對侍臣說:「楚材不計較私仇,真是寬厚長者,你們應當傚法他。」宮中顯貴可思不花奏請召募採金銀的役夫以及到西域種田、栽葡萄的人戶,太宗下令在西京宣德遷移一萬多戶來充當。楚材說:「先帝遺詔中說,山後的百姓質樸,和蒙古人沒有區別,遇到危難時可以利用,不應輕易遷移他們。如今即將征討河南,請不要分散山後百姓,以便在這次軍事行動中使用他們。」太宗同意了他的請求。
壬辰年春天,太宗南下征討,將要渡黃河,詔令逃難的百姓,前來投降的可以免死。有人說「這些人危急的時候就投降,沒事的時候就逃走,只對敵人有好處,不能寬大處理。」
耶律楚材請求製作幾百面旗子,發給投降的難民,讓他們返回鄉里,很多人因此得以保全性命。按照蒙古傳統的制度,凡是攻打城池,敵人用弓箭和石塊襲擊的,就是違抗命令,攻克之後,必定將城中軍民全部殺死。
汴梁將要攻下,大將速不台派人來說:「金人抗拒了很長時間,我軍死傷很多,汴梁攻克之日,應該屠城。」耶律楚材急忙進去上奏道:「將士們辛苦了幾十年,想要得到的不過是土地和人民。得到了土地而失去了人民,又有什麼用呢?」太宗猶豫不決,楚材又說:「能工巧匠,富裕人家,都集中在這裡,如果將他們全部殺死,將會一無所獲。」
太宗接受了他的意見,下詔只處罰完顏氏一族,其餘都不追究。當時躲避打仗而住在汴梁的有一百四十七萬人。耶律楚材又請求派人進城,尋求孔子的後代,找到孔子的五十一代孫孔元措,奏請由他繼承「衍聖公」的封號,將孔林、孔廟的土地交付給他,命令他收集金朝的太常禮樂生。
又徵召著名的儒生梁陟、王萬慶、趙著等人,讓他們將《九經》譯成口語,講給太子聽。又率領大臣們的子孫拿著經書講解其中的含義,使他們知道聖人的學說。在燕京設置編修所,在平陽設置經籍所,從此文明教化開始興盛。
當時河南地區剛剛攻下,俘虜很多,蒙軍返回,俘虜逃跑的有十分之七、八。皇帝下令:凡是收留和資助逃亡者的,處死全家,同村鄰里也要連坐。因此,逃亡者沒有人敢收留,大多餓死在路上。耶律楚材平心靜氣地對太宗說:「河南已經平定,這裡的百姓都是陛下的兒女,還會走到哪裡去呢!何必因為一個俘虜,而使幾十個上百個人牽連受死呢?」
太宗醒悟,下詔解除了這個禁令。金朝滅亡後,只有秦、鞏等二十多個州很久沒有投降,楚材上奏道:「過去我們的百姓逃避罪罰,有的集中在這些地方,所以拚死抵抗,如果答應不殺他們,將不攻自破。」赦免死罪的詔令一下,這些城池都投降了。
甲午年,討論將中原百姓登記編戶,大臣忽都虎等人建議以成年男子為徵稅對象。耶律楚材說:「不行。成年男子逃走,那麼賦稅就徵收不到了,應當以戶為徵收對象。」爭論多次,終於確定以戶為徵收對象。當時將相大臣獲得的俘虜,往往寄存在地方州郡,楚材利用登記戶口的機會,下令將俘虜全部登記為平民,凡是隱藏私佔的處以死刑。
而很有可能,《便宜十八事》就是這方面的記載的整合而非單獨列出來的法律條文。
但是毫無疑問的是,光是耶律楚材繼續希望傳承儒家學說的相關描述,那麼耶律楚材則是在蒙古帝國高層內為保護中華文化而出了很大的力氣。
………………………………………………分割線…………………………………………
而除了耶律楚材之外,丘處機也算是讓中華文化進入到蒙古帝國高層的一個重要人物。
在後世,丘處機的名氣更多是出自於著名武俠小說作家查良鏞(就是金庸,其筆名很有可能就是鏞字拆解而成)筆下著作《射鵰英雄傳》當中的長春子丘處機。
但是在道教體系當中,丘處機的名氣事實上要遠比起小說中的丘處機要有名頭。
而丘處機在中華文化的宗教方面的代表文化進入蒙古帝國當中,主要是在《長春真人西遊記》一書當中有著相當直觀的描述。
當然,這裡只是選擇性描述有代表性的內容,那就是在蒙古帝國當中,與丘處機有著相當關係的詔書:
成吉思皇帝敕真人丘師:省所奏應詔而來者,備悉。惟師:道踰三子,德重多端。命臣奉厥元纁,馳傳訪諸滄海。時與願適,天不人遠。兩朝屢詔而不行,單使一邀而肯起。謂朕天啟,所以身歸。不辭暴露於風霜,自願跋涉於沙磧。書章來上,喜慰何言?軍國之事,非朕所期;道德之心,誠雲可尚。朕以彼酋不遜,我伐用張。軍旅臨試,邊陲底定。來從去背,實力率之故然;久逸暫勞,冀心服而後已。是用載揚威德,略駐車徒。重念雲軒既發於蓬萊,鶴馭可游於天竺。達磨東邁,元印法以傳心;老氏西行,或化胡而成道。顧川途之雖闊,瞻幾杖以非遙。爰答來章,可明朕意。秋暑,師比平安好,指不多及。
聖旨四首,其一:
成吉思皇帝聖旨道與諸處官員每:丘神仙應有底修行底院舍等,系逐日唸誦經文告天底人每,與皇帝祝壽萬萬歲者,所據大小差發賦稅都休教著者。據丘神仙底應系出家門人等隨處院舍,都教免了差發賦稅者,其外詐推出家,影佔差發底人每,告到官司,治罪斷案。主者奉到如此,不得違錯,須至給照用者。右付神仙門下收執。
其二:照使所據:神仙應系出家門人,精嚴住持院子底人等,並免差發稅賦。准此。癸未羊兒年三月日。
其三:宣差阿里鮮面奉成吉思皇帝聖旨:丘神仙奏知來底公事,是也煞好。我前時已有聖旨文字與你來,教你天下應有底出家善人都管著者,好的歹的,丘神仙你就便理[會]。合你識者,奉到如此。癸未年九月二十四日。
其四:宣差都元帥賈昌傳奉成吉思皇帝聖旨:丘神仙,你春月行程別來至夏日,路上炎熱艱難來,沿路好底鋪馬得騎來麼?路里飲食廣多不少來麼?你到宣德州等處,官員好覷你來麼?下頭百姓得來麼?我這裡常思量著神仙你,我不曾忘了你,你休忘了我者。癸未年十一月十五日。
(丘處機)請疏三首:
其一:燕京行尚書省石抹公,謹請真人長春公住持天長觀者:竊以必有至人,而後可以啟個中機;必有仙闕,而後可以待方外士。天長觀者:人間紫府,天上福田。若非真神仙人,誰稱此道場地?仰惟長春上人:識超群品,道悟長生。舌根有花木香,胸襟無塵土氣。實人天之眼目,乃世俗之津梁。向也乘青牛而西邁,不憚朝天;今焉奉紫詔而南迴,正當傳道。幸無多讓,早賜光臨。謹疏。癸未年八月日。
其二:宣撫使、御史大夫王,敦請真人師父住持燕京十方大天長觀者:竊以應變神龍,非蹄涔所能止;無心野鶴,亦何天不可飛?故蒙莊出遊,漆園增價;陳摶歸隱,雲台生光。不到若輩人,難了如此事。伏惟真人師父:氣清而粹,道大而高。已書絳闕之名,暫被玉壺之謫。以千載為旦暮,以八極為門庭。振柱史之宗風,提全真之法印。昔也三朝之教主,今茲萬乘之國師。幾年應詔北行,本擬措安於海內;一旦回轅南邁,可能獨善於山東?維太極之故宮,實大燕之宏構。國家元辰之所在,遠近取則之所先。必欲立接人之基,如宅首善之地。敢輒伸於管見,冀少駐於霓旌。萬里雲披,式副天人之望;四方風動,舉聞道德之香。謹疏。癸未年八月日。
其三:燕京行尚書省石抹公,謹請丘神仙久住天長觀者:竊以時止時行,雖聖人不礙滯於物,而君子有恆久之心。於此兩端,存乎大致。長春真人:重陽高第,四海重名。為帝者之尊師,亦天下之教父。昔年應聘,還自萬里尋思干;今日接人,久住十方天長觀。上以祝皇王之聖壽,下以薦生靈之福田。頃因譏察於細人,非敢動搖於仙杖。不圖大老,遂有遐心。況京師者,諸夏之本根,而遠近取此乎法則。如謂舍此而就彼,是謂下喬而入幽。輒敢堅留,幸不易動。休休莫莫,無為深山窮谷之行;永永長長,而作太極瓊華之主。謹疏。丙戌年八月。
從以上的內容可以看到的是,因為丘處機對於成吉思汗的影響在某個意義上甚至是遠超於耶律楚材,而道教或者是全真道當其時甚至是已經成為一個在蒙古帝國控制區內的特權階層。
而在某個意義上而言,全真道在蒙古帝國甚至是元帝國時期並沒有遭受到太大的影響,丘處機的功勞功不可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