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玄幻] 定秦曲 作者:蒼穹戰狼(連載中)

 
Babcorn 2016-12-14 15:51:10 發表於 玄幻奇幻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949 44090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5:37
第一三六章

    假如說在戰國之前,周王室,秦國,燕國,齊國以及晉國這些作為中原文化的主體國家,承擔著對外開拓的「責任」,並且取得一定的成功。

    那麼在南方,楚國以及越國則是成為了在這方面的翹楚。

    ……

    楚國在楚武王時期,開始向外大舉擴張。

    但是一開始,楚國對付的同樣算是在周王室「招撫」下,成為諸侯國的隨國。

    楚武王三十五年(魯桓公六年,公元前706年),楚武王入侵隨國,先派薳章去求和,把軍隊駐在瑕地以等待結果。隨國人派少師主持和談。

    斗伯比對楚武王說:「我國在漢水東邊不能達到目的,是我們自己造成的。我們擴大軍隊,整頓裝備,用武力逼迫別國,他們害怕因而共同來對付我們,所以就難於離間。在漢水東邊的國家中,隨國最大。隨國要是自高自大,就必然拋棄小國。小國離心,對楚國有利。少師這個人很驕傲,請君王隱藏我軍的精銳,而讓他看到疲弱的士卒,助長他的驕傲。」熊率且比說:「有季梁在,這樣做有什麼好處?」斗伯比說:「這是為以後打算,因為少師可以得到他們國君的信任。」楚武王故意把軍容弄得疲疲塌塌來接待少師。

    少師回去後,請求追逐楚軍。隨侯將要答應,季梁勸阻隨侯,隨侯害怕,從而修明政治,楚武王沒有敢來攻打,而是強求隨侯替楚國要挾周天子,楚武王說:「我們是蠻夷,現在中原諸侯都背叛天子而互相攻伐侵奪。我也有一支不像樣的隊伍,想因此參與中原的政事,請求周王室尊封我的名號。」隨侯畏懼楚國的兵威,照辦不誤,派遣使者向周天子進言,請求尊封楚國國君名號,但周天子沒有同意。

    楚武王三十七年(魯桓公八年,公元前704年),隨侯通報楚國,說周天子拒絕提高楚君的名號。楚武王聞訊大怒說:「我的祖先鬻熊,是周文王的老師,很早就去世。周成王提舉我的先公,竟然只封高他子男爵的土地,讓他住在楚地,蠻夷部族都順服於楚國,而周王室不提升楚國爵位,我就只好自稱尊號。」

    於是當即自稱王號,稱為「楚武王」。楚武王稱王,開諸侯僭號稱王之先河,當時周王室衰微,對楚國無可奈何。

    楚武王五十一年(魯莊公四年,公元前690年),周天子召見隨侯,責備他奉立楚國為王。此後隨國對楚國的態度不免有些冷漠。楚武王很生氣,認為隨侯背叛自己。同年三月,楚武王再次派兵大舉攻打隨國。

    楚武王運用一種名叫荊屍的軍陣,把戟頒發給士兵。楚武王臨行前準備齋戒,進宮告訴夫人鄧曼說:「我心神動盪不安。」鄧曼嘆氣說:「君王的福祿已盡。滿了就會動盪,這是自然的道理。先君大概知道,所以面臨作戰,將要發佈征伐命令而使君王心跳。如果軍隊沒有什麼損失,而君王死在行軍途中,這就是國家之福。」

    楚武王於是出征,死在樠樹下面。令尹斗祁、莫敖屈重秘不發喪,開通新路,並在溠水築橋,在隨國境外建築營壘。隨國人恐懼,向楚軍求和。屈重以楚王的名義進入隨國,和隨侯結盟,而且邀請隨侯在漢水轉灣處會見,然後退兵。渡過漢水以後公佈喪事。

    從楚國與隨國的戰爭可以看到兩點,第一點,使出這樣一種計謀的楚國,其國力事實上不比隨國強大太多。

    而第二點,周桓王因為在公元前707年的繻葛之戰的慘敗,導致周王室最後能征戰的部隊被鄭莊公消滅。在這麼一個情況下,即使是周桓王當其時想要對「擅自稱王」的楚國做點什麼,都有心無力。

    當然,即使是沒有繻葛之戰這個前提處存在,周王室還有一定的能戰之師,這些軍隊打不打得過楚國還是一個問題。

    只不過隨國也許是因為周莊王平定王子頹之亂,最終選擇的是再次與楚國交惡,而引發楚武王第二次對隨國的戰鬥。

    而除了隨國之外,楚武王也對楚國周圍的國家發起攻勢:

    楚武王三十八年(魯桓公九年,公元前703年)春天,巴國派遣韓服向楚國報告,請求和鄧國友好。楚武王派遣道朔帶領巴國的使者到鄧國訪問。鄧國南部邊境的鄾地人攻擊他們,並掠奪財禮,殺死道朔和巴國的使者。

    楚武王派遣薳章責備鄧國,鄧國人拒不接受。同年夏天,楚國派遣斗廉率領楚軍和巴軍包圍鄾地。鄧國的養甥、聃甥率領鄧軍救援鄾地。鄧軍三次向巴軍發起衝鋒,不能得勝。斗廉率軍在巴軍之中列為橫陣,當與鄧軍交戰時,假裝敗逃。鄧軍追逐楚軍,巴軍就處於他們背後。楚、巴兩軍夾攻鄧軍,鄧軍大敗。鄾地人黃昏後潰散。

    楚武王四十年(魯桓公十一年,公元前701年),楚國的莫敖屈瑕打算和貳、軫兩國結盟。鄖國人的軍隊駐紮在蒲騷,準備和隨、絞、州、蓼四國一起進攻楚**隊。莫敖擔心此事。斗廉說:「鄖國的軍隊駐紮在他們的郊區,一定缺乏警戒,並且天天盼望四**隊的來到。您駐在郊郢來抵禦這四國,我們用精銳部隊夜裡進攻鄖國。鄖國一心盼望四**隊,而且依仗城郭堅固,沒有人再有戰鬥意志。如果打敗鄖軍,四國一定離散。」

    莫敖說:「何不向君王請求增兵?」斗廉回答說:「軍隊能夠獲勝,在於團結一致,不在於人多。商朝敵不過周朝,這是您所知道的。整頓軍隊而出兵,還要增什麼兵呢?」莫敖說:「占卜一下?」斗廉回答說:「占卜是為決斷疑惑,沒有疑惑,為什麼占卜?」於是就在蒲騷打敗鄖**隊,終於和貳、軫兩國訂立盟約回國。

    楚武王四十一年(魯桓公十二年,公元前700年),楚武王派兵攻打絞國,軍隊駐紮在南門。屈瑕說:「絞國地小而人輕浮,輕浮就缺少主意。請對砍柴的人不設保衛,用這引誘他們。」楚武王聽從屈瑕的意見。絞軍俘獲三十個砍柴人。第二天,絞軍爭著出城,把楚國的砍柴人趕到山裡。楚軍坐等在北門,同時在山下設伏兵,大敗絞軍,強迫絞國訂立城下之盟而回國。

    在進攻絞國的這次戰役中,楚軍分兵渡過彭水。羅國準備攻打楚軍,派遣伯嘉前去偵探,三次遍數楚軍的人數。

    楚武王四十二年(魯桓公十三年,公元前699年)春天,楚武王派屈瑕率軍攻打羅國,斗伯比為他送行。回來時,對他的御者說:「屈瑕一定失敗。走路把腳抬得很高,表明他的心神不穩定。」於是進見楚武王,說:「一定要增派軍隊!」楚武王拒絕他,回宮告訴夫人鄧曼。

    鄧曼說:「大夫斗伯比的意思不在人數的多少,而是說君王要以誠信來鎮撫百姓,以德義來訓誡官員,而以刑法來使屈瑕畏懼。屈瑕已經滿足於蒲騷這一次戰功,他會自以為是,必然輕視羅國。君王如果不加控制,不是等於不設防範嗎!斗伯比所說的請君王訓誡百姓而好好地安撫督察他們,召集官員們而勉之以美德,見到屈瑕而告訴他上天對他的過錯是不會寬恕的。不是這樣,斗伯比難道不知道楚**隊已經全部出發?」

    楚武王派賴國人追趕屈瑕,但沒有追上。屈瑕派人在軍中通告:「敢於進諫的人要受刑罰!」到達鄢水,楚軍由於渡河而次序大亂。全軍亂七八糟毫無秩序,而且還不設防。到達羅國,羅國和盧戎的軍隊從兩邊夾攻楚軍,把楚軍打得大敗。屈瑕吊死在荒谷,其他將領們被囚禁在冶父,等待處罰。楚武王說:「這是我的罪過。」於是把將領們全都赦免。

    楚國進攻羅國的慘敗,也許成為了楚武王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敢或者是說武力對外征伐的重要原因。

    ……

    楚武王死後,楚文王可以說奠定了楚國作為春秋戰國時期的強國的基礎。

    其治理楚國的評價,事實上不失為一個「文」字謚號。

    但是楚文王依舊是有對外征戰的記載:

    楚文王二年(魯莊公六年,公元前688年)冬天,楚文王舉兵北上討伐申國。

    楚、申之間有鄧國(在今湖北襄樊一帶),楚伐申,必須假道於鄧。鄧與楚為姻親,當時的鄧國國君鄧祁侯是楚文王之舅。楚文王雖有伐鄧之意,一時尚無口實。

    楚文王引兵過鄧時,鄧祁侯說:「楚文王是我的外甥」,於是讓他停在鄧國,設宴款待他。騅甥、聃甥和養甥請求鄧祁侯殺掉楚王,鄧祁侯不許,於是三人說:「亡鄧國者,必是此人。等到他滅了申國,再來滅鄧國,就好像咬噬您的肚臍一樣,再也來不及圖謀應付了。要殺他,只有乘這個時候。」鄧祁侯不聽按正規的禮儀接待楚文王后,楚文王繼續北上,攻滅了申國,除掉周朝南土最大的一個姬姓國,將申變成楚國的一個大縣。

    此時,鄧雖倖存,但已危若釜底游魚。次年春天,楚師在自申返楚的途中伐鄧。

    鄧人對鄧侯的勸告,不無道理。而在另外一個方面而言,一個著名的成語假道滅虢,有可能就是當其時的晉國大臣荀息聽說了這個事情而對晉獻公進行建議才發生的。

    ……

    而在這之後,則是一些楚國對外擴張的記載:

    楚穆王十年(魯文公十一年,公元前616年)春天,楚穆王因在厥貉會見時,麇國中途逃走回國,於是興兵攻打麇國。楚將成大心在防渚打敗麇軍。後潘崇再次率軍攻打麇國,兵鋒直抵錫穴。厥貉之會和孟諸打獵,是楚國自城濮之戰失敗後霸業復盛的表現,說明楚國仍是左右中原局勢的主要強國。

    楚穆王十一年(魯文公十二年,公元前615年)春天,楚國令尹大孫伯去世,楚穆王任命成嘉(子孔)擔任令尹。同年夏天,楚穆王因群舒(包括舒鳩、舒蓼、舒庸、舒鮑等部)背叛楚國,於是派成嘉率軍鎮壓,俘虜舒國國君、宗國國君,進而攻打巢國,使楚國勢力進一步向江淮地區發展。

    公元前496年二月,楚國滅亡了頓國。

    前495年二月,楚國滅亡胡國,俘虜了鬍子豹。

    前494年春天,楚昭王聯合陳、隨、許發兵包圍蔡國國都。離城一里建築堡壘,寬一丈,高二丈。役夫屯駐九晝夜,和子西的預定計畫一樣。蔡國人把男女奴隸分別排列捆綁作為禮物出降。楚昭王讓蔡國遷移到長江、汝水之間就班師。前491年夏季,楚國攻下夷虎,開始策劃向北方擴張。

    楚惠王九年(公元前480年)夏天,楚惠王派子西、子期攻打吳國。

    楚惠王十一年(公元前478年),楚惠王因白公勝之亂時,陳國侵襲楚國,便派子西之子公孫朝率軍奪取陳國的麥子。陳國人抵抗戰敗,公孫朝於是包圍陳國。同年七月初八日,公孫朝之軍殺死陳國國君陳湣公,滅亡陳國,並以陳地設置為縣。

    楚惠王十二年(公元前477年),巴人攻打楚國,包圍楚國的鄾地。同年三月,楚國將領公孫寧、吳由於、薳固在鄾地擊敗巴軍。

    楚惠王十三年(公元前476年)春天,越國為迷惑吳國,而出兵攻打楚國。同年夏天,楚惠王派公子慶、公孫寬率軍追擊越軍,追至冥地時沒有趕上越軍,於是退兵回師。同年秋天,楚惠王為報復越國,派葉公沈諸梁率軍攻打東夷,三夷百姓與楚國在敖地結盟,楚國的勢力發展到東海,之後楚國不斷向淮海一帶擴張。當時吳國逐漸強大起來,欺辱齊國、晉國,攻打楚國。

    而這也許算得上是在春秋末期,楚國最後的向外擴展的時期。

    …………………………………………分割線………………………………………………

    而從這些情況來看,中華文明在早期,同樣是一步步的對外開拓的戰爭史。

    這也就是說,中國對外開拓的步伐,事實上不僅僅限於漢唐,而是在更早期,中華文明就向外不斷的進行普及甚至是有著越來越大的影響。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5:37
第一三七章

    在戰國中後期,華夏民族對外開拓逐漸遇到了更強大的敵人。

    秦國則是義渠,趙國則是匈奴人體系當中(更多算是後來併入到匈奴)的林胡以及婁煩,而燕國則是東胡。

    秦國面對的義渠,在某個意義足以成為改變中國歷史的存在,因為當其時的義渠,在實力而言,並不差於秦國以及之前與義渠鄰接的魏國太多。

    若是義渠人真的想跟秦國進行大規模的戰爭,先不說其他,恐怕秦國想要得到巴蜀之地,其難度將會變得十分龐大。

    但是在這個時期,義渠對於魏國的威脅無疑是更大,因為魏國的河西郡無疑是分攤了來自義渠的大部分壓力。

    而在史書上,義渠的出現甚至是早於秦國:

    西周王朝建立後,義渠臣服於周。周穆王曾討伐戎狄於大原,周宣王曾料民於大原。周王朝在多次鎮壓異族遭到激烈反抗後,遂改變策略,採取安撫政策,將五戎即義渠、郁郅、烏氏、朐衍、彭盧等安置於大原地。五戎中,唯義渠居大原中心地帶,南臨涇水。這裡自然條件好,宜耕宜牧,義渠很快強大起來。

    西周末年,犬戎叛周,兵臨鎬京城下,並殺幽王於驪山,周平王懼戎狄,慌忙遷都洛邑。義渠趁周室內亂,宣佈脫離周王朝的統治,正式建立郡國,在今寧縣焦村鄉的西溝村建立了都城。從此,中國歷史上有了義渠國的名稱。義渠國建立不久,隨即出兵併吞了彭盧、郁郅等其他西戎部落,擴大了疆域,並先後築城數十座,派兵駐守。它的國界西至西海固草原,東達橋山,北控河套,南到涇水,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在政局動亂的春秋戰國時代,它直接參與了中原合縱與連橫的政治、軍事角逐,特別是先後同強秦經歷了400餘年的反覆軍事較量,成為當時秦國稱霸西戎的主要對手。

    《墨子?節葬》中說:「秦之西有義渠國者,其親戚死,聚柴而焚之,熏上謂登遐」。「登遐」意思是登上遙遠的天邊,即靈魂升天的意思。這是我國最早的關於火葬的記載,也是義渠的習俗之一。

    義渠民族剛強勇猛,他們「以戰死為吉利,病終為不祥」。所以作戰十分英勇,寧死不屈,這也是義渠國能延續數百年的重要原因之一。義渠國實行全民皆兵,遇到戰爭,青壯男子都要上戰場,造成女多男少。義渠規定,同族十二世之後可以互相通婚,兄長死後,弟弟可以娶嫂為妻。義渠定居隴東高原後,開始從事農耕,逐漸發展成半農半牧民族。

    公元前650年前,義渠在吞併了北地諸戎後,進一步向東向南發展,首先把鬥爭的矛頭指向了秦國。

    公元前651年,義渠收留晉國人由余為使臣,派他出使秦國,以緩和兩國緊張關係。由余到秦國後,秦繆公以上卿款待,並向他請教治國之道。由余說:「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懷忠信以事其上,一國之政猶一身之治,不知所以治,此真聖人之治也。」繆公聽了大為讚賞,便用離間計召降了由余。

    此後,秦用由余計攻北地義渠,「益國十二,開地千里」。

    義渠在戰爭失敗後,吸取教訓,養精蓄銳,築城廓以自守。

    公元前430年,義渠發大兵攻秦,從涇北直攻到渭南,迫使秦兵退出渭河下游,此後30年內,是義渠國最強大的時期。它的地域東達陝北,北到河套,西到隴西,南達渭水,面積約20萬平方公里。

    這裡記載的秦繆公就是秦國在春秋時期的著名君主秦穆公。

    在秦穆公之前的秦國幾位國君,對於開拓疆土並不算熱衷,而是算得上是休養生息的守成君主。

    而可以說一點的是,秦穆公能夠稱霸西戎,就有著這幾位國君的治理秦國的功勞。

    在秦穆公繼位之後,在秦國的周圍,生活著許多戎狄的部落和小國,如隴山以西有昆戎、綿諸、翟,涇北有義渠、烏氏、朐衍之戎,洛川有大荔之戎,渭南有陸渾之戎。他們生產落後,披髮衣皮,各有君長,不相統一。他們常常突襲秦的邊地,搶掠糧食、牲畜,擄奪子女,給秦人造成很大的苦難。

    秦穆公即位後,一開始就力圖東進,向晉國獻公求婚,獻公將女兒嫁給他為夫人。他又跨過黃河滅掉茅戎(今山西平陸縣境)。晉獻公也在掃滅周圍小國,擴大領土。他對這位東床跨黃河東進不放心,於是派軍隊滅掉虞、虢兩國,控制了關中通向中原的咽喉要道崤函地區,卡住了秦國東進的道路。

    而很有可能是因為晉國強盛,卡住了秦國東進的道路,再加上西戎等部族對於秦國的威脅,秦穆公只有改變方針,向著西戎進行相應的軍事行動。

    秦穆公任用人才。為了使國家強盛,秦穆公四處搜求人才,重用他國來的客卿,「西取由余於戎,東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宋,來丕豹、公孫支於晉。「這些謀臣武士,輔佐穆公,使秦國兵強馬壯。

    他用計將從晉國投奔到戎人中的由余招來作謀士。由余長期生活在戎人中,對他們的情況熟悉,他的建議穆公很重視。秦國根據由余的計畫,逐漸滅掉西方戎人所建立的國家12個(有說20個),開闢國土千餘里。秦穆公對戎人的勝利,周王特加祝賀,並賜金鼓,希望他擂鼓繼續向戎人進攻,這就是史書上所說的秦穆公「稱霸西戎「。

    在戰國時期到來之後,秦國與義渠的戰爭進入到白熱化階段:

    公元前352年,秦出兵伐魏,一舉攻佔了魏西河郡和上郡,接著秦和義渠摩擦又起。秦國乘義渠國內亂,派兵攻打義渠,並平定義渠內亂,義渠便臣服於秦。此後雙方時戰時和。公元前327年,義渠以國為秦縣,以君為秦臣,正式成為秦國屬地。

    公元前318年,義渠乘中原諸國混戰,脫離秦國控制,聯合東方五國伐秦。秦國為了消除後顧之憂,用計謀拉攏義渠,以錦繡千匹,美女百名,送義渠王。但義渠不上當,仍起兵伐秦,大敗秦兵,收復了部分失地。

    公元前314年,秦國在中原戰場取勝後,調集重兵從東、南、西三面入侵義渠,先後奪得義渠25城,義渠國土大大縮小。

    公元前306年,秦昭王立為國君,因年紀尚小,由母親宣太后攝政。她改變正面征討義渠戎國的策略,採用懷柔、拉攏、腐蝕的政策,以墮戎王之志。她書請義渠王於甘泉宮,讓其長期居住,並以優厚的生活款待他。後義渠王同宣太后***生有二子,使義渠王完全喪失了對秦國的警惕。

    34年後(公元前272年),宣太后殺義渠王於甘泉宮,接著發兵攻打義渠,義渠國亡,領土併入秦國。義渠國滅亡後,逐漸漢化,成為華夏民族的一部分。

    ……

    而在這一方面而言,作為秦國在春秋戰國時期交戰最長時間的敵人,義渠可以說是秦國的勁敵。

    而義渠的國力並不算弱,若是義渠王在秦孝公變法之前與魏國一起分割秦國而滅之,恐怕中國歷史真的會出現巨大的變化。

    ………………………………………………分割線…………………………………………

    而在三家分晉之後,經歷了百餘年的歷史發展,趙國成為了管治原來晉國北部大部分地區的一個強國。

    而在趙武靈王時期,趙國更加是將北方的魏國勢力削減而得以復國的中山國進行逐步的蠶食。

    中山國是趙國的心腹大患,嚴重威脅著趙國的領土完整。中山國原為白狄族,在春秋時被稱為鮮虞(也作鮮於)。在公元前406年,魏文侯派樂羊率領魏趙聯軍經過趙國攻滅中山。後來趙魏交惡,中山成了遠離魏國本土的飛地,魏國對中山很難形成有力的控制。魏國佔領中山不到三十年,中山就擺脫了魏國的控制,得以復國。

    中山國正好楔在趙國的中央地帶,全境只有東北角一小塊與燕國接壤,其餘皆為趙國所包。中山將趙國的領土一分為二。代郡、邯鄲、上黨郡與舊都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是趙國的四個重鎮,由於中山的從中阻隔而交通極為困難。趙國是一個北為遊牧文明、南為農耕文明的國家,本來就存在嚴重的分裂趨勢,中山國的橫亙中央,使偏居南端邯鄲的趙國中央政府對趙國的控制更加不力。而且中山是一個遊牧民族建立的國家,插在農耕文明重鎮邯鄲與遊牧文明重鎮代郡之間,使代郡偏離趙中央邯鄲的離心力更強了。

    中山雖然不是一流強國,但由於處於趙國的心臟地帶,給趙國的國家安全和統一帶來了極大的威脅。鄰近的齊國、燕國與中山相勾結,共同對付趙國。齊、燕把中山作為牽制趙國的最佳搭檔,對中山的資助很多。由於齊、燕的阻撓,趙國一直也沒有解除自己的這個心腹大患。趙國的幾代國君雖然都想幹一番事業,由於中山的牽制,趙國的圖強大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英武有為的趙肅侯雖然一再擊敗齊、魏、燕等強國,但卻在解決中山的問題上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趙武靈王即位後,就秉承先君遺志,在肥義的幫助下,展開了對中山的進攻。肥義是與中山同為白狄族的肥人的後裔。

    在這一年,魏相公孫衍發起五國相王的合縱運動以對抗秦相張儀拉攏齊楚圖魏的連橫策略。趙武靈王沒有接受魏國的求盟,說趙國的實力還很弱,不具備稱王的資格,反而自降一格,讓國民稱自己為君。結果,魏國的五國相王運動沒有成功,被楚國擊敗,被迫割地求和。

    趙武靈王四年(公元前322年),趙武靈王與韓宣王在區鼠相會,研究趙、韓兩國對付當時複雜的國際局面的對策。同時,趙、韓兩國還就韓趙聯姻的事宜敲定細節。韓趙聯姻是趙肅侯生前就定下的政治婚姻。次年,趙武靈王迎娶韓女為夫人。

    趙武靈王看到中原各國的爭霸戰爭處於糾纏狀態,很難在短時間內決出勝負。於是,趙武靈王改變了趙肅侯逐鹿中原的南進戰略,把趙國的戰略調整為北向進軍胡地。

    而在之後,趙武靈王進行胡服騎射,富國強軍。在公元前306年再次率領趙國向外征伐:

    趙武靈王趁秦國此時內戰正酣,西渡黃河,攻取了秦國與林胡接壤的榆中地區,對秦國造成嚴重的壓迫之勢。林胡在與趙軍的作戰中損失慘重,林胡王被迫向趙武靈王獻出大量的良種馬,才得以求和。在得到良種林胡馬的補充後,趙武靈王又招募了大量的林胡勇士,把他們編入到自己的騎兵軍中。

    在這一年,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楚國滅掉了越國。楚懷王滅掉越國後,成了獨據長江中下游的巨無霸,對整個黃河流域的國家都虎視眈眈。齊國更是由於錯誤地估計了形勢,沒有想到楚國的實力會如此強大,如此輕易地滅掉了另一個強國越國。

    楚國由於滅掉越國而與齊國接壤,齊國非常緊張。本來與楚國接壤的韓、魏、秦對於楚國咄咄逼人的氣勢也十分害怕。但他們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野心勃勃的楚懷王向韓、魏、秦、齊大舉進攻,奪取了四國不少的土地。

    四國於是開始向趙國求援,而楚懷王也派使者與趙武靈王聯繫南北夾攻四國。趙武靈王希望楚國能把這種咄咄逼人的氣勢持續下去,同時又不希望楚國變得更強大。於是,趙武靈王派仇液入韓、富丁入魏、趙爵入齊,以堅其抗楚之心。秘使王賁入楚,轉達趙武靈王同意楚國南北夾攻的建議。趙武靈王派樓緩入秦,密切觀察秦國內亂的發展。派代相趙固監視胡人的動靜,注意燕國對秦國內亂的反應。

    趙武靈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05年),趙國大舉進攻中山,從南、北、西三個方向合攻中山國的都城靈壽。這個時候,樓緩派人來報,秦國的內亂以宣太后的勝利而結束。趙武靈王決定暫停對中山的進攻,先解決秦國的立新王問題。於是,趙武靈王向中山王索取四邑後退兵。

    趙武靈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00年),趙武靈王繼續攻擊中山國,奪取中山與代郡和燕國交接的土地,把中山完全裹在趙國境內,對中山進行嚴密的封鎖。林胡與樓煩想與中山夾擊趙國的代郡,遭到趙武靈王的痛擊。趙武靈王奪取林胡和樓煩的大片土地,設立雁門郡和雲中郡,迫使林胡和樓煩大幅度地向北遷移。趙武靈王派人修建兩道長城,以阻止林胡和樓煩的南下。

    這兩道長城的位置大概是:第一道在今內蒙古烏加河、狼山一帶,第二道在今內蒙古烏拉特前旗、包頭、呼和浩特至河北張北一線。

    而在這一方面而言,趙國可以說是將中原文明的控制區,開拓到黃河中上游地區的重要勢力。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5:37
       
第一三八章

    在周王朝時期,由於分封的諸侯國以及一些在商朝甚至是夏朝就流傳下來的諸侯數量不少,部分史書只能夠選擇性的將一部分諸侯國忽視。

    其中,與燕國齊名的就是在河南中部地區的燕國。

    這個燕國又被稱之為郾國或者是南燕國,但是在五胡十六國時期,在山東一帶也有一個南燕,所以在這個方面而言,這個燕國更多是被冠以郾國的稱呼。

    南燕國為姞姓,始封國君伯倏為軒轅黃帝之後吉光的後裔,姞伯鯈所立之南燕國,地在今河南延津東北45里處,小地名「城上」。

    此南燕國與姬召公後代的北燕國不同,北燕國姬姓,其地在河北、遼東,原稱郾國。姞姓南燕國是個小國,發祥地在浚水河畔。

    唐代著名古籍專家、學者孔穎達(574-648)解釋說:「南燕國,姞姓,黃帝之後也。始祖為伯鯈。小國無世家,不知其君號也。」

    《左傳》記載春秋時史事,南燕國的出現還要早於姬姓燕國。

    南燕國的滅亡年代無考,但可以確定的是,最早也要在魯定公十年(西元前500年)之後被滅,因《左傳》中最後一次提到南燕國即為此年。

    《左傳?隱公五年》(公元前718年)記載:「衛人以燕師伐鄭。」

    這個記載說的是衛國人借用姞姓燕國的軍隊去攻打鄭國。

    桓公十二年公會宋公、燕人盟於谷丘,十三年公會紀侯、鄭伯及齊侯、宋公、衛侯、燕人戰,齊師、宋師、衛師、燕師敗績,十八年王子克奔燕。

    莊公十九年衛師、燕師伐周,二十年鄭伯執燕伯仲文,以其伐周之故,

    《左傳?宣公三年》(公元前606年)記載:鄭文公娶了姞姓燕國的女子「燕姞」,夢見燕國開國國君姞伯鯈以天使身份贈給蘭花,「燕姞」就生了個兒子,取名為「子蘭」,成為後來的鄭國國君鄭穆公。「夢蘭之喜」,就成了喜得貴子的吉祥話,一直流傳到現代。

    《左傳?宣公三年》還記載:石癸曰:「吾聞姬、姞耦,其子孫必蕃。姞,吉人也,后稷之元妃也。今公子蘭,姞甥也;天或啟之,必將為君,其後必蕃。」

    這段話的意思是:我聽說姬、姞兩姓聯婚結為配偶,他們的子孫一定繁衍昌盛。姓姞的人,是吉祥的人。姬姓始祖后稷的正妻,就是姞姓的女子。如今鄭子蘭是姞姓的外甥,或許是上天要是他光大,他一定會成為鄭國的國君,他的後代必然也會繁衍昌盛的。

    當然,這個郾國對於歷史的影響並沒有北燕國,也就是姬姓燕國那麼大。

    因為在某個意義上,姬姓燕國可以說開創了部分漢人王朝,東北部控制區的輪廓。

    …………………………………………分割線………………………………………………

    燕國征伐東胡,開拓疆土二千餘里,史書並沒有太過詳盡的介紹,在史記當中,更加是只有寥寥數筆的描述:

    「燕有賢將秦開,為質於胡,胡甚信之。」

    而這個記載甚至不是出自於《燕召公世家》,而是出自《匈奴列傳》,這個事情不得不說很有意思。

    因為出現這個情況,也許不是太史公的錯誤,而是在燕國流傳的史書當中,很有可能這個為燕國開疆擴土的名將秦開,並沒有相應的描述。

    而這個情況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張嘉師也不太清楚,畢竟相對於樂毅這個曾經作為戰國風雲名將的人,秦開的存在並沒有得到太多的關注。

    而白起則是提及到一個可能性,那就是秦開事實上就是燕國外戚的存在,在這個情況下,秦開在開拓疆土之後若是與燕國裂土封王,那麼燕國很有可能會處於一些因素而不去記載秦開的事蹟。

    白起這個推測張嘉師也說不上到底是否有可能,因為在《燕召公世家》當中的相應時段的描述,確實沒有秦開的描述:

    燕王噲即位以後,齊國人殺掉了蘇秦。蘇秦在燕國的時候,和國相子之結成了兒女親家,蘇秦的弟弟蘇代也和子之交往密切。等到蘇秦死後,齊宣王又任用了蘇代。

    燕王噲三年(前318),燕國聯合楚國及韓、趙、魏三國去攻打秦國,沒有取勝就回國了。當時子之做燕國的國相,位尊權重,主決國家大事。蘇代做為齊國的使臣出使到燕國,燕王問他說:「齊王這個人怎麼樣?」蘇代回答說:「肯定不能稱霸。」燕王問:「為什麼呢?」回答說:「不信任他的大臣。」蘇代是想用這些話刺激燕王,使他尊重子之。於是燕王十分信任子之。子之因此贈給蘇代一百鎰黃金,任憑他使用。

    鹿毛壽對燕王說:「您不如把國家讓給國相子之。人們之所以稱道堯為君賢聖,是因為他把天下讓給了許由,許由沒有接受,因此堯有了讓天下的美名而實際上並沒有失去天下。如果現在您把國家讓給子之,子之一定不敢接受,這就表明您和堯有同樣的高尚品德。」燕王於是把國家託付給了子之,子之的地位就更其尊貴起來。有人對燕王說:「大禹舉薦了伯益,卻任用啟的臣子當官吏。等到大禹年老時,又認為啟不足以擔當治理天下的重任,把君位傳給了伯益。不久,啟就和他的同黨攻打伯益,奪走了君位。天下人都說大禹名義上是把天下傳給了伯益,而實際上接著又讓啟自己奪了回去。現在大王說是把國家託付給了子之,但官吏卻沒有一個不是太子的臣子,這正是名義上把國家託付給子之,實際上還是由太子執政啊。」燕王於是把俸祿三百石以上的官吏的印信收起來,交給了子之。子之就面向南坐在君位上,行使國王的權力;燕王噲年老不再處理政務,反而成為了臣子,國家一切政務都由子之裁決。

    子之當國三年,燕國大亂,百官人人恐懼。將軍市被和太子平謀劃,準備攻打子之。齊國眾將對齊湣王說:「趁這個機會出兵奔赴燕國,一定能把燕國打垮。」齊王於是派人對燕太子平說:「我聽說太子主持正義,將要廢私立公,整頓君臣的倫理,明確父子的地位。我的國家很小,不足以做為您的輔翼。即使這樣,我們也願意聽從太子的差遣。」太子平於是邀集同黨聚合徒眾,將軍市被包圍了王宮,攻打子之,沒有攻克。將軍市被和百官又翻過頭來攻打太子平。結果將軍市被戰死,被陳屍示眾。這樣,國內造成了幾個月的禍亂。死去了好幾萬人,民眾非常恐懼,百官離心離德。孟軻對齊王說:「現在去討伐燕國,這正是周文王、武王伐紂那樣的好時機,千萬不能失掉啊。」齊王於是命令章子率領五都的軍隊,並且偕同北方邊境的士卒,一起討伐燕國。燕國的士兵不迎戰,城門也不關閉,燕君噲死,齊軍大勝。燕子之死後兩年,燕國人共同擁立太子平,這就是燕昭王。

    燕昭王是在燕國被攻破之後即位的,他以自身的謙恭和豐厚的禮物來招攬賢才。他對郭隗說:「齊國趁我們的國內混亂沒有防備,攻破了燕國,我深知燕國國家小、力量弱,不足以報仇。可是如果得到賢士一起來治理國家,雪洗先王的恥辱,這是我的願望啊。先生看到有這樣合適的人才,我會親自侍奉他的。」郭隗說:「假若大王一定要招致賢士,那就先從我郭隗開始。至於那些比我更賢能的人,難道還會以千里為遠而不來嗎?」昭王於是給郭隗改建了華美的住宅,並像對待老師那樣用最高層次的待士禮節服侍他。這時樂毅從魏國到來,鄒衍從齊國到來,劇辛從趙國到來,賢士們爭著奔赴燕國。燕王弔祭死者,慰問孤兒,和臣下們同甘共苦。

    二十八年(前284),燕國殷實富足了,士兵都樂於出擊,不懼怕戰事。燕王於是任命樂毅為上將軍,和秦、楚以及趙、魏、韓等國共同謀劃,發兵征討齊國。齊軍戰敗,齊湣王逃到外地。燕軍單獨追擊敗逃的齊軍,攻入齊都臨淄,奪取了齊國所有的寶物,焚燒了齊國的宗廟宮室。齊國城池沒有被攻下的,只有聊、莒和即墨三處,其餘都隸屬於燕國,達六年之久。

    昭王三十三年(前279)去世,他兒子惠王即位。

    惠王在做太子的時候,就和樂毅有嫌隙;等到即位以後,他不信任樂毅,讓騎劫代替樂毅做將軍。樂毅逃跑到趙國。齊國田單憑藉即墨一城的兵力,打敗了燕**隊,騎劫戰死,燕軍後退到本國,齊國又全部收復了其原有的城池。齊湣王在莒死去,於是齊國人擁立他的兒子為襄王。

    這些內容主要翻譯自《燕召公世家》當中,從燕王噲到燕惠王時期的事情,然而確實是沒有秦開的記載,那麼就不得不引人深思。

    ……

    無獨有偶的是,在《戰國策》的相應內容當中,秦開依舊是沒有被提及:

    燕昭王收拾了殘破的燕國之後,登上了王位。他謙卑恭敬,以厚禮重金招聘賢才,準備依靠他們報仇雪恥。於是,他去見郭隗先生,說:「齊國趁我國內亂,發動突然襲擊,打敗了燕國。我深知國小力弱,不可能報仇。然而如果能得到有才幹的人,與他們共同管理國家,來洗雪先王的恥辱,這是我的願望。請問要報國家的大仇,應該怎麼辦?」

    郭隗先生回答說:「成就帝業的國君,以賢者為師,同朝共事;成就王業的國君,以賢者為友,同朝共事;成就霸業的國君,以賢者為臣,同朝共事;亡國的國君,以賢者為奴僕,則不能保有國家。折節屈尊侍奉賢者,面向老師接受教導,那麼,才幹超過自己百倍的人就會到來;先於別人去勞役,後於別人去休息,先於別人向人求教,別人已經不求教了,自己還求教不止,那末,才幹超過自己十倍的人就會到來;見面時別人有禮貌快步迎上來自己也就有禮貌地快步迎上去,那麼和自己能力相仿的人就會來到,靠著几案,拄著手杖,頤指氣使,指手畫腳,那麼,干雜活、服苦役的人就會到來;如果對人暴虐粗野,隨便發怒,任意呵斥,那麼,只有唯唯諾諾,唯命是從的犯人、奴隸就會到來。這些都是古代施行王道,招攬人才的辦法。大王如果能夠廣泛選拔國內的人才,親自登門拜訪,天下人聽說大王親自拜訪賢臣,天下的賢士一定都會奔赴燕國。」

    昭王說:「我應當拜訪誰才合適呢?」

    郭隗先生說:「我聽說,古代有個君王,想以千金求購千里馬,經過三年,也沒有買到,宮中有個內臣對國君說:『請讓我去買吧』,國君就派他去。三個月後他找到了千里馬,可是馬已經死了,就以五百金買了那匹死馬的頭,回來報告國君。國君大怒,說:「我要找的是活馬,死馬有什麼用?還白白花了五百金。』內臣回答說:『死馬尚且肯花五百金,更何況活馬呢?天下人由此一定會認為大王善於買馬,那麼千里馬就會買到。』於是,不到一年,許多千里馬就送上門來。現在大王果真想招攬人才,就先從我開始吧;像我這樣的人尚且被任用,何況比我更有才幹的人呢?難道他們還會嫌千里為遠而不到燕國來嗎?」

    在這時,燕昭王專為郭隗修建了官宅,並且尊他為師。不久,樂毅從魏國來了,鄒衍從齊國來了。劇辛從趙國來了,有才幹的人都爭先恐後地聚集到燕國,昭王悼念死去的人,安慰活著的人,同老百姓同甘共苦。

    二十八年後,燕國殷實富裕了,士兵生活安適,都樂意為國而戰。於是,昭王就任命樂毅為上將軍,與楚、秦、趙、魏、韓等國合謀討伐齊國。齊國大敗,齊閔王逃往國外。燕國的軍隊單獨追擊敗逃的齊軍,攻下齊都臨淄,把那裡的寶物全部掠去,燒燬了齊國的宮殿、宗廟。齊國的城邑沒有被攻下的,只有莒和即墨兩處

    蘇代從齊國上書燕昭王說:「我這次來到齊國,本來就知道有人會在燕國進我的讒言,所以臨行之前給您呈上書信:『如果將來我在齊國得到顯貴的地位,燕國士大夫就再也不會信任我;如果我的地位卑賤,他們就會看不起我;如果我受到重用,他們會怨恨我;齊國對燕有什麼不友好的地方,他們又會歸罪於我;若是天下諸侯不進攻齊國,他們又將說我蘇代一心為齊國打算;若是天下諸侯進攻齊國,他們將和齊國一起拋棄我。我的處境有累卵之危。』

    大王對我說:『我一定不會聽信那些閒言讒語,我將會斬釘截鐵、毫不動搖地信任你。請記住,最主要的是在齊國能夠得到重用,其次是在下邊的群臣中獲得信任,即使最不理想,只要死不了,還能幹你想幹的事,聽憑你的自信力去辦吧。』大王又和我說:『離開燕國到了齊國就好辦了,只期望事情能辦成功就行。』自從我受命出使齊國,至今已有五年了。其間,齊國多次發兵侵地,但都從未曾圖謀燕國。齊趙兩國的邦交,時好時壞,時分時合,燕國不是聯合齊國圖謀趙國,以離間齊趙的關係;就是我暗地裡使燕國幫助趙國圖謀齊國,以促成燕國的計謀。然而齊國依舊信任燕國,以致齊國北部邊境不設防線,用那裡的軍隊去攻打別的國家。近幾年以來大王聽信田伐、繰去疾的話,準備進攻齊國,而使齊國大為戒備而不信任燕國。如今,大王又派盛慶告訴我說:『我要任用合我心意的人在齊國工作。』假使大王真想任用那樣的人,那麼請讓我為大王去輔助他。如果大王真要罷免我而專任所謂合意的人,那麼請讓我回國後解除職務。假如我能夠見到大王,也就心滿意足了。」

    ……

    以上的內容取自《戰國策?燕策一》以及《戰國策?燕策二》的內容,依舊是沒有出現秦開的名字,這不得不說是很神奇的事情。

    按照常理來說,秦開這樣的開地二千餘里的名將卻不見於該國史書當中,確實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而在秦開的記載當中,則是有著「赤北長城」為秦開修築的說法。

    但是這一點與秦開的記載也有衝突,那就是秦開若是真的開地兩千餘里,那麼恐怕在史書當中,就不會僅僅有這個一段「赤北長城」為秦開所修築的描述了。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5:38
第一三九章

    在某個意義上,先秦時期到秦帝國,對外擴張的步伐是比較頻繁的。 而在秦帝國,對外擴張的戰爭主要有三個:

    一個是迫使閩越國放棄自身統治權利的同時,讓閩越國周圍的百越地區成為秦帝國的控制地區。

    當然,這個結果嚴格來說並不算美好,因為這是秦帝國的軍隊在進攻閩越國失敗之後,而閩越國認識到無法與秦帝國對抗,最終選擇的一個相互讓步的結果。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統一中國,將全國劃分為36郡,隨後派兵南下平百越。大約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平南越後,秦兵打到福建,削去無諸等王號,置閩中郡,從此福建正式納入中央版圖。

    秦二世時期爆發農民起義,無諸和搖率領閩越軍參加反秦隊伍,接受鄱陽令吳芮的領導。後又佐劉邦攻楚,表現得非常勇敢。劉邦登帝位後,先後封無諸、搖、織為王,有13人封侯。閩越人民參加反秦鬥爭,加速了閩越社會的漢化和封建化進程。漢廷對閩越實行分而治之的政策,從漢高祖五年(前202年)起,先後把閩中地分封給閩越王無諸、東甌王搖、南海王織。

    閩越王無諸,姓騶氏,生卒年不詳,越王勾踐後裔,西漢時期諸侯國閩越國國君。越國解體後,無諸移居閩地,佔有福建及周邊地區,自稱閩越王。

    秦朝統一天下後,降為君長,秦朝以其轄地設置閩中郡。

    閩中郡的範圍大大超過福建省的範圍,閩中郡包括今天的福建全部、浙江舊溫州、台州、處州三府屬等地,就是現在的福建省、浙江省東部寧海縣及以南一帶,包括溫州地區、台州地區、麗水地區、衢州部分地區。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舉行反秦起義,各地反秦武裝紛起響應。無諸因「秦奪其地,使其社稷不得血食」,便與同是越王勾踐後裔騶搖率領越人歸附鄱陽縣令吳芮。[5]陳勝、吳廣起義失敗後,楚將項羽和沛公劉邦所帶領的隊伍成為反秦主力軍。無諸率領閩中甲兵跟隨劉邦入武關,戰藍田,攻析、酈,以「阻悍」著稱。

    秦王子嬰元年(公元前206年),劉邦率領軍隊攻克咸陽,秦王子嬰出降,秦朝滅亡。隨之項羽亦率軍入關,殺子嬰,焚咸陽,自立為西楚霸王,把持向諸侯發佈命令的大權。在分封諸王侯時,項羽以「楚、越舊隙」,不封無諸和騶搖為王,因此他們沒有歸附項羽。同年,楚、漢戰爭爆發,無諸和騶搖率領閩中甲兵輔助劉邦,攻擊項羽,為西漢王朝的建立和中國的重新統一做出貢獻。

    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劉邦消滅項羽後,登基稱帝,建立西漢政權,是為漢高祖。漢高祖稱帝后,重新立無諸為閩越王,統治原先閩中之地。無諸倣傚中原,在現今福州市的冶山之麓築城建都,稱為「冶城」,在《史記》當眾,冶城又被稱之為東冶。

    對於閩中郡的政治情況,大致就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無諸雖然擊敗秦軍,但是面對根本不成對比的國力,無諸選擇的是成為閩中郡的君長(部落首領),在閩中郡控制區內實施秦帝國的一些制度,並且向秦帝國納貢稱臣,最終秦帝國也沒有實質性的控制閩中郡。

    ……

    而與閩中郡的情況相對,閩越的下場可以說比起百越以及被暴打一頓的匈奴人要好上不少。

    秦帝國南征百越的記載並不算太過於詳細,而在相關記載當中,以屠睢為首的第一批南征秦軍以及以任囂為首的第二批南征秦軍,其主要對手就是西甌為首的百越部落聯軍。

    秦時,東南沿海一帶被稱為百越之地,這裡居住的少數民族在春秋戰國時期被稱為越人,因其分部眾多,故稱為百越.

    百越大體分為東越(又稱東甌或甌越)、閩越、南越、西甌等幾個部分。東越居住在今浙江南部的甌江流域,以溫州一帶為中心;閩越的勢力範圍以今福建的福州為中心;南越分佈於今廣東的南部、北部和西部地區;西甌活動於今廣東的西南部和廣西南部一帶。

    百越居住的地區,氣候溫和、雨水充沛、物產豐富、幅員遼闊,但由於為山川所阻隔,遠離中原,至秦時他們仍過著相當原始的生活,社會的發展遠遠落後於中原地區。

    而據說在秦國橫掃六國時期,始皇帝就將百越列為下一個攻擊目標。

    在張嘉師所在的後世,則是有一種觀點:那就是第一次秦攻百越之戰也被稱之為「秦甌戰爭」。

    這種觀點的根據是:百越軍隊主要由於百越土著部隊的最初首領是西甌國首領譯籲宋(西甌國的位置在現在的廣西),而其實參戰的百越軍不僅僅是西甌**隊,其他百越地區的越人其他土著武裝也參加了戰爭,但是總指揮是西甌國首領譯籲宋、而主力是西甌軍而已。

    「譯籲宋「這個名字很多歷史學者都認為是百越土著軍首領的名字,但是也有不同看法,說「譯籲宋「這三個字很可能是百越軍總指揮官在戰場上喊的口令,因為「譯籲宋「這個三個字和現在兩廣的壯語和粵語的「一二三「都很相似,秦軍是外來人,這次戰爭秦軍並沒有深入兩廣腹地,對西甌軍的底細應該也瞭解不多,所以有可能把百越土著軍的指揮官在戰場上喊的口號當作該指揮官的名字了。

    但是可以確定該戰爭的百越軍首領確實為西甌國首領,至於該首領是不是叫譯籲宋?如果不是的話,那戰爭中西甌國首領的名字叫什麼?為什麼西甌軍在戰場上喊「一二三「?這些都已經無法考證。

    秦軍在這次戰爭中的參戰兵力以及組成,在幾乎所有的史書中都說到秦軍調動50萬大軍在屠睢的率領下進攻百越,在《淮南子?人間訓》中記載:「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使尉屠睢發卒五十萬為五軍,一軍塞鐔城之領,一軍守九疑之塞,一軍處番禺之都,一軍守南野之界,一軍結餘干之水「。

    史書當中描述的大軍是五十萬,但是根據一些記載則是則五十萬大軍並非同時作戰的。

    在後世的廣東和廣西的地方志中記載,秦軍在開始時期是屠睢一路和趙佗一路這兩路一共20萬人馬最先發動進攻。但是那剩下的30萬人是什麼時候才開始加入戰爭的呢?從史書上看,剩下的30萬人應該在前線部隊陷入戰爭泥潭,也就是在屠睢寫部隊缺糧的戰報給秦始皇以前就出動了,因為在屠睢寫的信中說到了自己的「五十萬大軍已經傷亡甚重「。

    後世根據考證,其中一路秦軍開始攻擊的是東甌閩越地區(主要在現在福建),這路秦軍也是五路中最晚才加入兩廣戰場的一路。秦軍這50萬大軍到底是那裡的兵為主呢?根據我們湖南等地的地方志記載,秦軍這次戰爭所動用的部隊還是以以前滅楚國的部隊為主力,但是為了適應南方作戰,秦軍這50萬大軍中也有不少於10萬人的原楚國部隊。

    百越軍在這次戰爭中的參戰兵力則幾乎沒有任何史書有比較確切的記載,只能從部分考古資料中看出百越軍的人數要遠遠少於秦軍,而且當時的嶺南百越基本上為蠻荒之地,交通不便,原始森林密佈,自然環境惡劣,所以當時的兩廣總人口數根據考古學家的估計都不會超過50萬,當時能戰的適齡青壯年大致在5萬人上下,這在不少野史中也有類似「百越土著軍人數僅及秦軍十分之一「的說法。但是不管怎麼樣,秦軍的兵力是佔絕對優勢的,秦軍為了這次戰爭的勝利是不惜代價的。

    關於戰爭的經過,秦軍五十萬大軍雖然在兵力上佔絕對優勢,在裝備上更是要遠遠超過百越部落軍隊,但是戰爭的過程卻令秦軍感到了戰前從未想到的艱苦和壓力,在戰前,秦軍考慮到了糧草可能會出現問題,也考慮到了南方炎熱的氣候對於大部分出生在北方的秦軍士兵的不適應。

    但是秦軍到了兩廣後才發現,戰場環境的惡劣以及敵軍的超乎尋常的凶悍頑強都是以前始料未及的,在史書上記載了以西甌軍為主力的百越軍隊的頑強抵抗,百越軍在首領「譯籲宋「的率領下與秦軍進行了慘烈的激戰,秦朝大軍步步艱難,節節受挫,損兵折將,遲遲不能進入越人的世居領地。

    在戰爭中,百越軍在首領「譯籲宋「戰死後又馬上另選了新的首領,並全線退入山地叢林中與秦軍繼續作戰,百越軍甚至不惜與野獸為伍,至死不投降秦軍,並且不斷對秦軍部隊進行偷襲,切斷秦軍糧道,迫使秦將屠睢寫信給秦始皇上報說秦軍糧草已經不足,秦始皇被迫命令徵調大量民工開鑿靈渠,溝通了湘江和灕江水系,確保了秦軍的糧草運輸。

    另外秦軍還有一個最大的敵人---------炎熱的氣候,秦軍士兵多為北方人,大部分都為現在陝西、山西、河南等地人,不適應南方炎熱的氣候,士兵中瘟疫橫行,直接影響了秦軍的戰鬥力。以西甌軍為主力的百越軍這時在新首領桀駿的率領下大致在公元前218年左右的時期對秦軍發起了反擊,秦軍大敗。

    根據《淮南子》記載,秦兵「伏屍流血數十萬「,而秦軍總指揮官屠睢也在現在的廣西桂林一帶被一支百越軍夜襲部隊擊斃,迫使秦軍「宿兵無用之地,進而不得退「,惶恐不可終日,以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監祿無以轉餉「,雙方一直處於相持對抗的局面。而根據學術界討論,秦軍的陣亡在30萬人上下,剩下的20萬人全部退到兩廣的北部邊界一帶,但是百越軍的傷亡同樣十分慘重,也沒有力量繼續發動進攻,雙方形成了對峙局面,而且一對峙就是3、4年時間。

    但是這一路秦軍的傷亡人數很有可能只不過是數萬到十多萬而已,因為在這個推論當中,每一路進攻百越的秦軍官兵人數不過二十萬,《淮南子》的屍橫幾十萬的描述,張嘉師自己就表示呵呵噠。

    一直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在靈渠糧道全面開通且糧草充足之後,徵集「諸嘗逋亡人、贅婿、賈人為兵「(大概是商人和囚犯等人)近10萬加上原先剩下的20萬秦軍部隊,秦軍再次集中了30萬大軍向百越軍發動了最後的總攻。

    這時的百越軍,根據不少野史記載,僅僅只有數千人而已,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在此前的反攻作戰和3、4年的武裝對峙中,百越那區區幾萬人馬早就被耗盡了,最後秦軍幾乎未遇到大的抵抗就佔領了全部嶺南,並設置了南海、桂林、象郡等三郡,這已經算是第二次秦攻嶺南的戰爭了。

    秦甌戰爭狹義上說是秦王朝與盤踞在廣西的西甌國的戰爭,但是實際上應該說是秦王朝與整個南方百越民族的戰爭,這次戰爭完善了中華的基本版圖。

    從此以後,廣西和廣東成為了中華版圖的省份,期間雖然在秦末漢初時期曾經由秦將趙佗建立了南越國而獨立出去,南越軍在漢初高祖和呂后當政時期也曾經數次擊敗漢軍的進攻,但是南越軍同樣消耗很大。

    在漢文帝時期,南越國撤帝號,與漢朝修好,在漢武帝時期,10萬漢軍南下進攻南越國,南越國經過此前的對漢戰爭,傷亡已經很大,無力抵抗強大的漢軍,最後南越王率領南越全國在籍的40多萬老百姓投降漢朝,此後兩廣之地再也沒有和中華大地分開。

    ………………………………………………分割線…………………………………………

    而在張嘉師原來所在的世界的歷史當中,秦帝國在滅亡之後,一直到漢武帝時期才繼續中華民族的對外開拓戰爭。

    只不過,眼下因為秦帝國面對匈奴人的全面侵攻,而顯得焦頭爛額的張嘉師並沒有想到,他會將這個步伐在他的手中提前,甚至是發展出一個沒有人想到過的地步。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5:38
第一四零章

    在張嘉師穿越到大秦帝國之前,並沒有想到過自己會有一天會狗血的穿越,更沒有想到的是自己居然會有這麼一天,成為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

    而在奪取了關中地區的控制權,先後擊敗劉邦以及項羽兩人向關中進軍的軍隊之後,張嘉師憑藉著喜公公這位始皇帝親隨內侍所掌握的遺詔,擁立了其嫡長子張珣為大秦帝國的三世皇帝,而自己則是憑藉著雍都加冕的情況,誅殺了包括原本應該會成為大秦帝國亡國之君的秦王子嬰在內的嬴秦宗室之後,最終確立了自己成為始皇帝或者是大秦帝國繼承者的地位。

    儘管張嘉師並沒有最終坐上那一張實際上唾手可得的帝位,但是對於張嘉師而言,這麼一個結果對於他而言,反而是一種好事。

    正所謂性格決定命運,也許當初在張嘉師未名之時就對他青眼有加的始皇帝嬴政,就知道張嘉師的這個性格,而給他留下了這一份遺詔。

    在某個意義上,張嘉師即使是沒有這一份遺詔,作為張嘉師的嫡長子張珣,只要張嘉師繼承了帝位,那麼不出意外的話,張珣也將會是張嘉師的第一繼承者。

    這也換句話說,張珣成為大秦帝國的皇帝,事實上就是始皇帝將這個時間提早了十多年甚至是數十年的時間。

    畢竟當其時的張嘉師正是春秋鼎盛之年,若是不出意外,張嘉師執掌大秦帝國數十年的時間,也不過是正常不過的事情。

    只不過在靜下心來,張嘉師真的沒有想通到底是什麼一個原因,會讓始皇帝最終做出這麼一個決定。

    因為這很明顯是始皇帝認為他最終會取得大秦帝國控制權以及自己的後代幾乎死傷殆盡為前提的。

    不得不說,正常人真的不會做出這麼一個決定。或者是說,始皇帝在某個意義上,算是上多了一層保險。

    而張嘉師也不是沒有詢問過喜公公這方面的情況,但是很明顯,喜公公更多地也就是傳達了這一份詔書的命令而已。

    也許喜公公知道更多地細節,但是張嘉師自己也能夠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喜公公自己不想說的話,他也不會逼迫對方。

    張嘉師自己能夠想到的是,也許始皇帝會想到一些有可能發生的事情,而讓他作為一個保險般的存在。

    畢竟若是始皇帝真的有意讓他直接繼承大秦帝國,或者是率軍撥亂反正的話,那麼喜公公當初在前往遼東的時候,直接宣讀這一份遺詔就行,也不必在他真正的控制著秦帝國核心地區之後,才宣佈有這麼一個玩意的存在。

    不過,不管怎麼說,張嘉師雖然跟隨在始皇帝麾下不算很長的時間,但是在與始皇帝「共事」的時候,張嘉師很清楚一點,在很多方面而言,他跟始皇帝這個千古一帝,差距甚遠。

    最起碼,張嘉師不認為自己能夠有始皇帝的魄力,做一些在後世看起來算得上是正確,但是操之過急的事情。

    …………………………………………分割線………………………………………………

    始皇帝廢除分封制度,事實上也是需要大魄力才能夠做到的事情。

    因為分封制度的長時間影響,讓當其時的人在很大程度上都認為其是一個最高的人生目標。

    古代皇帝或國王分封諸侯的制度。被封諸侯有自己的領地,在諸侯領地內皇帝或國王並沒有直接的權力。

    「分封制」在周朝時期是周王室把疆域土地劃分為諸侯的社會制度,在「分封制」下,國家土地不完全是周王室的,而是分別由獲得封地的諸侯所有,他們擁有分封土地的所有資源和收益,只需向周王室繳納一定的進貢即可盡義務,即相當於中世紀歐洲諸王國與羅馬教廷的關係,即現代意義上的聯邦的基礎。

    周王是共主性質的(共主是氏族社會遺留的領袖模式,禹為最後的氏族共主)。諸侯的土地理論上在其死後可由周王室收回重新分配,但一般是世襲。

    春秋時期,隨著井田制的瓦解和爭霸戰爭的發展,周朝王室衰微,「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被「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取代,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喪失,「分封制」開始破壞。

    但是在戰國時期,封邑的存在事實上就是分封制度的另外一種延續。

    而在秦帝國,始皇帝廢除分封制度可以說是對當其時的秦帝國文武的一些固有觀念的嚴重顛覆。

    這一點若是出現大問題的話,那麼即使是始皇帝在世,恐怕秦帝國會陷入大規模內亂的境地。

    毫無疑問,始皇帝是經過深思熟慮,才真正決定廢除分封制度的。

    但是在某個意義上,廢除分封制度成為了秦末亂局的一個次要誘因,甚至是佔據了非常大比重的存在。

    因為從之後的歷史而言,分封制度或者是相應的改良,才真正的成為「人心思向」的存在:

    漢朝承襲了秦朝「郡縣制」,這種行政區劃管理制度,與秦行政區劃不同的是,在推行「郡縣制」的同時又推行封國製,封國包括王國和侯國,這種兩種並行制又稱「郡國製」,兩漢時期雖郡國並行,但仍以「郡縣制」為主。漢朝初期,劉邦面對拼湊起來的諸侯勢力和亡秦後的六國背景,首要任務是:努力維持穩定局面,剷除異姓諸侯王,以分封同姓子弟的方式,調和異姓諸侯王與郡國製的兩極偏差。劉邦與項羽相爭時,先後分封七個異姓王。稱帝后,又分封同姓子弟九王,使後來中央政府及封國之間的鬥爭,延續了很長的時間。漢初恢復封建制,同時又施行郡縣制,使郡國雜處,以相牽制,對維護中央集權和國家統一起到一定積極作用。

    早在楚漢戰爭時間,劉邦為了分化項羽的陣營,壯大自己的力量,曾封韓信、英布等為王,這些人因為非劉姓,故稱「異姓「。由於異姓王非劉邦嫡系,又雄踞一方,在封立後數年之中,他們相繼被誅除殆盡。

    與此同時,劉邦又大封他的子弟為王,稱為「同姓王」,高於列侯。當時封立的「同姓王「共有9國,他們在封國內是國君,權力很大,其政權與中央基本相同,除太傅和丞相由中央任命外,自御史大夫以下的各級官吏,都由諸侯王自己任命,諸侯王還擁有一定的軍權、財權、治權等,史稱「郡國並行制「。

    當其時的漢帝國全境只有四十餘郡,其中大部分郡屬漢高祖劉邦所建立的諸侯王國所有,漢初諸侯王國地位遠在漢郡之上。

    景帝三年(前154)平定吳楚七國之亂以後,諸侯王國支郡逐漸被削,諸侯王特權被奪,王國地位降格,與郡同為一級行政區劃。漢王朝的地方行政區劃遂行郡(國)縣兩級制,與秦代的郡縣制實質上沒有什麼差別。

    文帝、景帝時,為消除地方勢力對中央的威脅,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文帝採納賈誼「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建議,把齊國分成六個小王國,把淮南國分為三個小王國,以削弱其力量;景帝採納晁錯「削藩」的建議,削減了幾個諸侯王的封區,導致了以「清君側」為藉口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國之亂。

    七國之亂平定後,景帝下令取消了諸侯王的治民權,又減縮諸侯王的統治機構,降低王國官職的等級,使之成為中央直接管理的一級地方行政單位,基本上解決了劉邦實行諸侯王制度的弊病,到了漢武帝時期又實行推恩令,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

    漢初政權推行郡國並行制,擴大地方王國的自治權力,中央政府對地方事務不多加干涉,也是當時「無為而治」的表現形式。其時的郡國並行制,對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起了較大作用。

    一、增強了各國發展地方經濟的積極主動性這時諸侯王國封域大多以歷史、地理諸因素形成的地域為界,每一王國成為各具特點的經濟區域,故為當地政府發展地方經濟提供了有利條件。特別是諸侯王在國內有治民和財政自主權,大大加強了各國政權發展本地經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史記?吳王濞列傳》說:會孝惠、高後時,天下初定,郡國諸侯各務自拊循其民。就是說,漢初王國、侯國的諸侯、列侯都對本國的老百姓採取優撫政策。其目的就是為了招致天下亡命,安置流亡人戶,使人民積極從事生產,以發展王國經濟。吳王劉濞居國以銅鹽故,百姓無賦。卒賤更,輒與平賈。歲時存問茂材,賞賜閭裡。佗郡國吏欲來捕亡人者,訟共禁弗予。如此者四十餘年.太史公亦云:吳王能薄賦斂,使其眾,以擅山海利.吳王濞就這樣通過種種優待國民的辦法,調動人民的勞動積極性,因而促進了吳國經濟的迅速發展。

    《史記?淮南衡山列傳》載淮南厲王長,收聚漢諸侯人及有罪亡者,匿與居,為治家室,賜與財物爵祿田宅.說明淮南王為爭奪更多的勞動人手,不惜對流民甚至逃犯皆賜予優厚待遇。而膠西於王端因故令吏毋得收租賦,從而使老百姓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再生產,亦有利於地方經濟的發展。

    又據《漢書?淮南王傳》:淮南王安……亦欲以行陰德循百姓,流名譽,招致賓客方術之士數千人。

    劉安及其門客所著《淮南子》一書,其中就有當時關於農業氣象和生產經驗方面的論述,認為為治之本,在於安民,告誡統治階級必須節慾、省事,使民足用,勿奪(農)時等等,提出順應自然、遵循客觀規律的發展經濟方針。這些都可說明西漢前期諸侯王在恢復發展本地經濟方面所起的積極作用。特別是在當時人口流散、百業待舉的情況下,各國之間甚至中央政府和諸侯王國之間展開了一場爭奪生產勞動力的競爭。

    二、便於各國因地制宜地發展地方生產漢初諸侯王國政治、經濟權力的擴大,也利於各國因地制宜發展生產,充分開發各地的自然資源。

    《史記?高祖本紀》載齊國東有琅邪、即墨之饒,南有泰山之固,西有濁河之限,北有渤海之利.故齊帶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采布帛魚鹽。當時齊國政府除實行自由放任政策,因地制宜地發展本地生產外,還專門設有經營鹽鐵生產的機構,以開發利用豐富的自然資源。

    《十鐘山房印舉》收有齊國的海右鹽丞印。傳世的封泥有琅琊右鹽、齊鐵官長、齊鐵官丞、臨淄鐵丞等。

    三、各國經濟的迅速發展由於實行郡國並行製為地方經濟的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所以地方王國的經濟迅速發展起來。吳王劉濞經過三、四十年的苦心經營,搞活了地方經濟,很快使吳國成為東方的經濟強國。

    《鹽鐵論?錯幣篇》記載:吳王擅障海澤,鄧通專西山,山東奸滑咸聚吳國,秦、雍、漢、蜀因鄧氏,吳鄧錢布天下。吳王濞積累的大量財富為發動七國之亂提供了物質基礎。

    他曾經遺諸侯王書說:寡人節衣食之用,積金錢修兵革,聚谷食,夜以繼日,三十餘年矣。凡為此,願諸王勉用之。能斬捕大將者,賜金五千斤,封萬戶;列將,三千斤,封五千戶;裨將,二千斤,封二千戶;二千石,千斤,封千戶……。

    可以說,在某一方面而言,分封制雖然並不符合中央集權的基礎,但是這不能夠說明分封制度一無是處。

    中國歷史上自三國開始直至最後一個王朝清朝,各個時期國家行政區劃管理上不同程度實行了「分封制」,但分封不是主體;各個朝代政權穩定以後,封國與侯國實際成了行政區劃體系之一,或形式上分封;即使存在軍閥割據政權,大多數情況下,要領受中原王朝的冊封。

    如五代十國時期十國之一的楚國之國王馬殷,儘管於907年建國,仍舊於927年(天成二年)接受中原王朝後唐冊封為「楚王」。

    ……

    張嘉師不認為自己能夠有這麼一個魄力,做到這種決定。因為處於他的角度而言,即使是他來自後世,在知道以及接觸到很多事情之後,很清楚有些決定真的不能夠頭腦一熱就直接拍板。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5:38
第一四一章

    張嘉師成為攝政王一段時間之後,因為自身所處於的位置,而接觸到的情況相比起穿越之前甚至是擔任右將軍的對比而言,他認識到作為一個高層,一些決策真的不是那麼簡單,或者是有著比較深遠的含義。

    張嘉師在穿越之前,就聽過這麼一句話,那就是想要徹底征服一個民族,最重要的手段就是摧毀對方的文化。

    而在這一方面而言,在沒有穿越之前,張嘉師對於這句話更多地是不明所以,而在擔任右將軍之後,則是有些一知半解。

    但是在成為攝政王一段時間之後,他深深明白到這一點的重要意義。

    因為在一些方面而言,一個民族假如喪失了它自身的文化,那麼這個民族的底蘊將會變得一文不值,繼而這個民族甚至是很快的就失去他們為何要傳承下去的基礎。

    而在某個意義上,始皇帝的書同文,恰好是對關東六國的文化根基,進行一次比較深入的摧毀的手段。

    ……

    書同文並非是始皇帝時期獨創,恰好相反的是,在周王朝甚至是商王朝時期,書同文事實上就已經確立起來。

    當然,這種確立書同文範疇的含義,無疑是相當模糊的概念。

    《中庸》當中就有關於書同文的描述:「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

    在某個意義上,周王朝在建立之初,很有可能就是確立書同文,車同軌的相關制度,並且有效實施。

    但是在平王東遷之後,周王室的影響力以及實力逐漸削弱,最終讓這一個比較一致的民族文化發展根基,最終形成了其他諸侯國為了有效削弱周王室的影響,而最終發展成一些強國往往會發展出自身一套文字以及語言體系的情況。

    在始皇帝統一中原之前,列國的文字不統一。就是一樣的文字,也有好幾種寫法。

    殷商以降,文字逐漸普及。作為官方文字的金文,形制比較一致。

    但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兵器、陶文、帛書、簡書等民間文字,則存在著區域中的差異。這種狀況妨礙了各地經濟、文化的交流,也影響了中央政府政策法令的有效推行。於是,秦統一中原後,秦始皇下令李斯等人進行文字的整理、統一工作。從那時候起,採用了比較方便的書法,規定了統一的文字。這樣,各地的文化交流也方便多了。

    秦統一六國前,諸侯國各自為政,文字的形體極其紊亂。這給政令的推行和文化交流造成了嚴重障礙。因此在統一六國後,秦始皇即把統一文字作為當務之急,令丞相李斯、中書府令趙高和太吏令胡毋敬等人,對文字進行整理。李斯以秦國文字為基礎,參照六國文字,創造出一種形體勻圓齊整、筆畫簡略的新文字,稱為「秦篆」,又稱「小篆」,作為官方規範文字,同時廢除其他異體字。隸書也叫「隸字」、「古書」。是在篆書基礎上,為適應書寫便捷的需要產生的字體。就小篆加以簡化,又把小篆勻圓的線條變成平直方正的筆畫,便於書寫。

    兩種形體的文字均在全國推廣。但把小篆作為秦國標準文字,隸書作為日用文字,皇帝詔書和政府正式文件一般用小篆書寫,非官方文件用隸書抄寫。

    這叫做「書同文」。這裡的「一」和「同」同義,就是「統一」。

    而始皇帝的書同文制度,最終再次確立了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的統一步伐性質,這一點不僅僅是對於始皇帝的帝國統治有著實質性的幫助,同樣也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發展,甚至是延續,有著根本性的幫助。

    ………………………………………………分割線…………………………………………

    而與之相比的是,相對於雖然不算歷史最為悠長,但是其延續時間最長的古中華文化而言,另外三個文化古國的消亡,跟其文化被人為破壞或者是無法延續延續下去,有著很直接的關係。

    古希臘雖然不算文明古國,但是其文化影響對於西方而言是相當深遠的。

    即使是在古希臘滅亡之後,亞歷山大大帝還為希臘文化的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因為在亞歷山大帝國,希臘化是最明顯的象徵。

    亞歷山大死後,曇花一現的馬其頓帝國瞬即分崩瓦解。

    19世紀30年代以後的西方史學界認為地中海東部、小亞細亞、埃及形成的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國家是希臘化的國家,所以稱地中海東部地區這段時期為「希臘化時代」。

    公元前229年起,羅馬不斷向地中海東部地區擴張,利用希臘化諸國的各種內外矛盾,製造不和並使之相互削弱,必要時訴諸戰爭,先後於前168、前64、前30年分別滅亡馬其頓、塞琉西和托勒密王國,逐步使各希臘化地區併入羅馬。

    希臘化時代地中海東部地區,社會生產力有所提高,農業、手工業和商業都有一定程度的發展。所有希臘化國家的主要經濟部門都是農業。包括埃及的亞歷山大里亞等工商業中心在內的一系列城市的出現,許多地區之間商路的建立,流通貨幣的大量增加,都說明商品經濟有所發展。頻繁的戰爭和大量奴役戰俘,使奴隸數量有所增加。

    由於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響,生產和戰爭的需要,各族人民交往的增加,以及各國國王採取的一些有利於文化發展的措施,數學、物理學、天文學等都有很大發展,歐幾里得、阿基米德、阿里斯塔克等為其代表。埃及亞歷山大里亞博物館及其圖書館,在當時享有國際性學府的聲譽。

    希臘化時代佔主導地位的政體,是存在地區差異的以國王為中心的君主**。大批馬其頓人和希臘人移居埃及和西亞各地,使在很大程度上與希臘城邦體制有關的城市制度在西亞等地得到發展。

    除以馬其頓人和希臘人為公民主體的城市外,還有一些各地原有的以寺廟為中心的城市或公社。

    而希臘文化的消亡,在某個意義上與羅馬人的崛起有著相當密切的關係。

    ……

    孔雀王朝可以說是古印度文明體系最後一個繼承者。

    在孔雀王朝或者是之前,古印度的文化體系主要依靠印度教的相關情況來進行傳承以及發展。

    印度種姓制度源於印度教,又稱瓦爾納制度,是在後期吠陀時代形成的,具有3000多年歷史。這一制度將人分為4個等級,即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

    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嚴的等級制度。

    四個等級在地位、權利、職業、義務等方面有嚴格的規定:

    第一等級婆羅門主要是僧侶貴族,擁有解釋宗教經典和祭神的特權;

    第二等級剎帝利是軍事貴族和行政貴族,他們擁有徵收各種賦稅的特權;

    第三等級吠舍是雅利安人自由平民階層,他們從事農、牧、漁、獵等,政治上沒有特權,必須以佈施和納稅的形式來供養前兩個等級;

    第四等級首陀羅絕大多數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屬於非雅利安人,他們從事農、牧、漁、獵等業以及當時被認為低賤的職業。

    同時,各種姓派生出許多副種姓(或稱亞種姓、次種姓),進而衍生出更多分支。

    除四大種姓外,還有一種被排除在種姓外的人,即所謂「不可接受的賤民」,又稱「達利特」。他們社會地位最低,最受歧視。種姓世襲,不易更改。社會地位高低、經濟狀況好壞,大多與種姓有關。儘管印度獨立以來,已廢除種姓制度,但幾千年來種姓制度造成的種姓歧視在印度不少地區、尤其是農村仍相當嚴重。

    有一種說法是,在印度獨立後,印度憲法第15條規定:「任何人不得因種姓、宗教、出生地而受歧視」;第17條明文規定廢除「不可接觸制」。

    為了保證低種姓人和賤民的教育和求職權力,印度還實施了著名的「保留政策」,不僅在議會兩院為他們保留了一定比例的席位,而且在所有政府機構和國營企業中為他們保留高達27%的名額。另外,還給低種姓出生的學生一定比例的升學名額。在今天,印度人的身份記錄裡不再有任何關於種姓的記載。

    儘管自印度獨立以後,廢除了種姓制度,印度憲法明文規定不准階級歧視,但是種姓制度對今天的印度社會特別是印度農村仍然保留著巨大的影響。種姓層級最高的婆羅門不及人口的4%,卻佔有七成的司法權及接近半數的國會席次。就算在天災時,賤民亦飽受歧視,得不到最基本的援助。如在2008年8月,印度比哈爾邦的阿拉里亞發生水災,然而由於阿拉里亞為賤民的集中地,災民得不到地方政府的任何協助,令大量災民死於水災當中。

    另外,一份旨在展現印度長期受歧視種姓的社會經濟發展的研究數據表明:

    在2001年,印度全國平均識字率為63%,而最低種姓的識字率卻只有55%。最低種姓兒童疫苗注射水平於2001年為40%,比全國平均水平低4個百分點。在1995年到2005年的十年間,最低種姓的貧困率從49%降至了39%,雖然降幅大於全國平均的8%,但其還是要高出2005年的全國平均值27%。

    這也就是說古印度文明雖然已經消亡,但是一些主要起源於印度教的制度,還伴隨著印度教在後世印度依舊佔有很大一部分比例而繼續存在。

    而在某個意義上,印度教恰好算是印度古文明的一個體現,只可惜這種體系的關係並不全面,而且還算得上是相當偏頗……

    ……

    而在孔雀王朝時,印度沙門文化逐漸衰落下去,而婆羅門文化則逐漸重新佔優勢,並日益在印度人的行為處世、倫理觀念、價值評判上取得正統地位。與此相應,印度婦女地位所獨有的某些特點也於此時基本形成,印度父系文化觀念的強化始於此時。

    此時婆羅門立法家們對婦女所制定的清規戒律明確化、具體化,包括有很多法律內容的《摩訶婆羅多》、《羅摩衍那》兩大史詩於這一時期最後成書,各種《往世書》、《法經》、以及婆羅門教最重要的法典《摩奴法論》也編定於這一時期。婆羅門教的這些權威經典對婦女一生的各個時期、婦女的義務和責任、婦女在家庭和婚姻中的地位等各方面,都作了非常明確、具體的規定。

    羯陵伽戰役對阿育王影響極大。在羯陵伽之戰結束後,阿育王轉變了原有的治國方針,放棄了一切侵略性的軍事行動,並致力於政治穩定和發展經濟文化。他採用佛教作為他的宗教哲學,不再向鄰國派遣軍隊,而是派去宣揚佛法的高僧,其本人的形象也變成了慈悲為懷的仁愛之君。

    阿育王不久宣佈佛教為印度的國教,下令在王宮和印度各地樹立石柱,開鑿石壁,將他的詔令刊刻在上面。他還召集了全國的一大批佛教高僧,編纂整理佛教經典,在各地修建了許多佛教寺院和佛塔。為了弘揚佛法,阿育王派出了包括王子和公主在內的大批使者和僧侶,到鄰近的國家和地區去傳教。印度公主在去錫蘭傳教時,不僅帶去了許多僧侶和佛典,還帶去了一枝神聖的菩提樹的樹枝,並親自種植在錫蘭。

    經過一番宣傳和使節往來,佛教不僅傳遍了錫蘭,而且很快傳到了埃及、敘利亞、緬甸、中國和世界各地。除了宣傳佛教,阿育王還採用了各種人道的統治方法,他建立醫院和政治保護區,修訂法律。

    在主幹道的交叉點附近,設立國家糧倉和倉庫,供緊急時候使用。在各條道路兩旁植樹,隔約三里挖一口井,設立行人休息的處所。此外,為了向民眾貫徹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在所統治範圍內各地樹起許多石柱,刻上詔文,表明自己的決心,希望獲得人民的支持。

    只可惜的是,阿育王死後,其帝國開始分裂了,西北地區總督的王子宣告獨立,而帝國南部的半獨立狀態的安度羅也宣佈獨立,剩餘國土在維持了50年的統治之後,孔雀王朝為大臣沙密多羅?巽伽所滅,巽伽王朝建立。

    而巽伽王朝的文化制度,恰好就是讓孔雀王朝傳承的古印度文明,逐漸煙消雲散。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5:38
第一四二章

    張嘉師不認為,秦帝國在其征服六國之後,短短十多年的時間就宣告成為歷史塵埃,並非是沒有原因的。

    但是將這個事情歸納與始皇帝「焚書坑儒」的舉措上有著部分緣由,這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

    始皇帝時期確實是有著焚書的舉動,但是先不說各地郡縣的官府內也有著一些被焚燬書籍的存檔,僅僅是在咸陽城內所保留的書籍就應該是比較全面的。

    這可以說是始皇帝在聽從李斯的建議之後,對中華文化所選擇的一種保護措施。

    然而,最終這麼一個保護舉動,被進入咸陽之後的項羽以及楚軍,連帶咸陽城以及咸陽宮,都付諸一炬。

    所以說,與其說是始皇帝湮滅先秦時期的不少文化,還不如說最終做出這一點的是項羽這個被稱之為「沐猴而冠」的屠夫。

    ……

    但是毫無疑問的一點,始皇帝的書同文制度,可以說再次為中華文化的傳承以及發展,再次開闢出一條正確的道路。

    即使是中國文化的發展當中,文字的種類並不在少數,但是嚴格來說,在秦帝國之後的文字,更多是書寫方式的大同小異或者是一些被認為是很少人看得懂的書法的爭鋒而已。

    而在官方文稿的書寫方式方面,往往是有著自己的一套既定選擇。

    這一點就是從始皇帝時期再次開展的。

    而在某個意義上,書同文制度的再次發展,可以說是中華文化傳承以及發展的最重要關鍵之一。

    若是沒有書同文制度,而是讓戰國時期的那種「文字各自為政」的情況再次出現,那麼對於中國文化的發展而言,基本就是慢性自殺的結果。

    而在這麼一個情況下,若是缺乏一個有效率而且得到更多人認可的文字發展體系來作為傳承文化的基礎,那麼很有可能在五胡十六國時期,中華文化將會逐漸被異族的淺薄文化水平所取代。

    ……

    北魏這個國家,在中國歷史上可以說是一個異族代表。

    後世歷史當中將這個國家所在的朝代,稱之為五胡十六國南北朝時期。

    其中,南北朝的北朝,所指的就是北魏。

    在北魏孝文帝時期,有著一個對於後世中國而言,或者是說對東西魏,北周北齊甚至是隋唐兩國有著很直接關係的變革,這個變革就是孝文改革。

    這個改革的原因是很多的,但是為何以漢化為主體框架進行,主要就是因為鮮卑族的文化在中華文化的同化下,很快就成為鮮卑族部分官員的愛好。

    鮮卑族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古老的北方民族,拓跋部是鮮卑族活動在大興安嶺北端東麓一帶的一個分支。拓跋部不斷南遷,在西晉時,部落首領拓跋猗盧因為幫助當時朝廷抗擊劉淵、石勒有功,被皇帝封為代王,建立了代國。但不久,代國被興起的前秦所滅,拓跋部的歷史也暫時的中斷了。淝水之戰後,前秦統治瓦解,拓跋部的拓跋珪趁機復國,召開部落大會,即代王位,並改國號為魏,稱皇帝,史稱北魏。此後幾代北魏統治者都致力於統一,發動兼併戰爭,先後滅掉了北方的大夏、北燕和北涼,於439年統一了北方。

    五胡亂華以後,終由鮮卑族的拓跋氏統一華北,建立北魏,其時北魏歷代君主都已重視漢文化之學習。到北魏孝文帝一代,已有馮太后與朝臣李沖的改革,建立均田制,重新建立以農業為主體的大帝國。由於孝文帝由屬漢族的馮太后撫養,受漢文化影響較深,即位後才有日後的漢化政策。

    在民族征服的過程中,北魏統治者對各族人民實行了民族歧視和殘酷的民族壓迫政策,在征服戰爭中也常常出現瘋狂的民族殺戮,民族矛盾不斷激化(改革的必要性)。到了北魏中期,民族矛盾雖已日趨緩和,但由於統治階級過度的剝削和壓迫,階級矛盾也日益尖銳起來,農民起義年年爆發,特別是公元445年(太平真君六年)在陝西杏城的盧水胡人蓋吳領導的起義,發動了十餘萬群眾參加起義,北魏政府派出6萬騎兵前來鎮壓,統治者拓跋燾親臨指揮,最終蓋吳被叛徒殺害,蓋吳起義失敗了,卻使北魏統治者受到了極大的震動。

    公元471年(皇興五年),拓跋宏即位,是為孝文帝。此後,農民起義依舊有增無減,而朝廷殘酷的鎮壓非但沒有平息人民的起義,反而激發了更多矛盾和鬥爭。為了緩和社會矛盾和民族矛盾,馮太后孝文帝先後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統稱為孝文帝改革。

    而孝文帝本身受到漢化影響的程度很深,據說太和十四年(490年),孝文帝拓跋宏年滿二十三歲,這時,他已成長為一個具有卓越才華、有膽有識的青年政治家。在馮太后的長期嚴格教育和直接影響下,他不但精通儒家經義、史傳百家而才藻富贍,而且積累了豐富的治國經驗,增長了實際才幹,這些都為後來的改革大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這年九月,馮太后病逝。孝文帝哀傷至極,大哭三日。他痛哭失聲地對臣下說:「朕自幼承蒙太后撫育,慈嚴兼至,臣子之情,君父之道,無不諄諄教誨。」又在詔書中說:「朕幼年即帝位,仰恃太后安緝全國。朕的祖宗只專意武略,未修文教,又是她老人家教導朕學習古道。一想起太后的功德,朕怎能不哀慕崩摧?內外大臣,誰又不哽咽悲切?」從此以後,孝文帝獨自挑起了改革的重擔。

    太和十七年(490年),24歲的拓跋宏開始親政。孝文帝繼承太后遺志,重用漢族士人,在各方面進一步實施改革,全盤推行漢化。他模仿漢族王朝的禮儀,作明堂、建太廟、正祀典、迎春東郊、親耕藉田,祭祀舜、禹、周公、孔子,養國老、庶老,允許群臣守三年之喪。

    太和十五年(491年)十一月,他仿照漢人官制,大定官品,考核州郡官吏,他在考課詔中規定:「二千石官吏考在上上的,試充四品將軍,賜乘黃馬一匹;考在中上的,委任五品將軍;考在上下的賜給衣服一套。」同年冬天,設太樂官,議定雅樂,除去鄭、衛之音;命中書監高閭與樂官討論古樂,依據儒家六經,參照各國音樂志,制定聲律。

    太和十六年(492年)正月,頒布五品詔,詔令規定:宗室遠屬不是太祖拓跋珪子孫和異姓封任的都降為公,公降為侯,侯降為伯,子、男不變。名稱雖易,但品秩如前,公為第一品,侯第二品,伯第三品,子第四品,男第五品。又命令群臣議五行之次,採納秘書丞李彪等人的建議,以為晉承曹魏為金德,北魏應承晉為水德。四月,頒布新律令,廢除了北魏初年殘酷的車裂、腰斬,改為梟首、斬首和絞刑三等,把夷五族、夷三族等酷刑加以降等,夷五族降止同祖,夷三族降止一門,門誅降止本身。

    而孝文帝改革的幾個重要重點,有著以下幾個方面:

    一:太和年間,議定百官秩品,分九品,每品又分正、從。從品為北魏之首創。十九年,又按照家世、官爵等標準,將代北以來的鮮卑貴族定為姓、族,姓為高,族次之,其中穆、陸、賀、劉、樓、於、嵇、尉八姓,「皆太祖已降,勳著當世,位盡王公,灼然可知者,且下司州、吏部,勿充猥言,一同四姓。」

    所謂四姓,一說為中原漢族高門崔、盧、李、鄭,一說為漢族甲、乙、丙、丁四種郡姓,後者似為確。班定姓族,使鮮卑貴族與漢士族得以進一步結合。

    這個方面的改革,很有可能就是讓主要掌握漢文化的中原士族逐漸進入到朝堂,起到普及漢文化的基礎。

    而九品中正制度當與之相對的南朝宋國,雖然依舊是成為了朝堂的主流,但是在包括劉裕這個開過君主在內的人都出身草莽的關係,南朝的世家大族更多是有力者的附庸或者是交好對象而已。

    這個時期的世家大族,與東晉時期的「王與馬,共天下」的時期相對,已經遜色不少。

    所以在某個意義上,北魏實施九品中正制度,就是讓世家大族找到又一個崛起契機的地方。

    二:為了便於學習和接受漢族先進文化,進一步加強對黃河流域的統治,拓跋宏決心把國都從平城(今山西大同市)遷到洛陽。為了這個,他怕大臣們反對遷都的主張,先提出要大規模進攻南齊。有一次上朝,他把這個打算提了出來,大臣紛紛反對,最激烈的是任城王拓跋澄。孝文帝很惱火說:「國家是我的國家,你想阻撓我用兵嗎?」拓跋澄反駁說:「國家雖然是陛下的,但我是國家的大臣,明知用兵危險,哪能不講。」孝文帝想了一下,就宣佈退朝,回到宮裡,再單獨召見拓跋澄,跟他說:「老實告訴你,剛才我向你發火,是為了嚇唬大家。我真正的意思是覺得平城不是個用武的地方,不適宜改革政治。現在我要移風易俗,非得遷都不行。這回我出兵伐齊,實際上是想借這個機會,帶領文武官員遷都中原,你看怎麼樣?」拓跋澄恍然大悟,馬上同意魏孝文帝的主張。

    公元493年(太和十七年)五月,他召集百官,宣稱要大舉伐南朝齊,計畫在南伐途中造成遷都的既成事實。在朝會上,任城王拓跋澄站出來反對,退朝後,他立即召見任城王澄,屏退左右,單獨與澄計議說:「這次舉動,的確不易。但國家興自塞外,徙居平城,這裡是用武之地,不能實行文治,今將移風易俗,實在難啊!崤函帝宅,河洛王裡,朕想趁此南伐大舉而遷居中原,不知任城意下如何?」拓跋澄被提醒,立即表示贊同。六月,即刻下令修造河橋,以備大軍渡河;並親自講武,命尚書李沖負責武選,選擇才勇之士。七月,立皇長子拓跋恂為太子,發佈文告,移書齊境,聲稱南伐;下詔在揚、徐二州徵集民丁、召募軍隊;又使廣陵王拓跋羽持節安撫北方六鎮,調發精騎。至此,準備基本就緒。

    魏孝文帝親自率領步兵騎兵三十多萬南下,從平城出發,到了洛陽。正好碰到秋雨連綿,足足下了一個月,到處道路泥濘,行軍發生困難。但是孝文帝仍舊戴盔披甲騎馬出城,下令繼續進軍。大臣們本來不想出兵伐齊,趁著這場大雨,又出來阻攔。孝文帝嚴肅地說:「這次我們興師動眾,如果半途而廢,豈不是給後代人笑話。如果不能南進,就把國都遷到這裡。諸位認為怎麼樣?」大家聽了,面面相覷,沒有說話。孝文帝說:「不能猶豫不決了。同意遷都的往左邊站,不同意的站在右邊。」一個貴族說:「只要陛下同意停止南伐,那麼遷都洛陽,我們也願意。」許多文武官員雖然不讚成遷都,但是聽說可以停止南伐,也都只好表示擁護遷都了。孝文帝把洛陽一頭安排好了,又派任城王拓跋澄回到平城去,向那裡的王公貴族,宣傳遷都的好處。後來,他又親自到平城,召集貴族老臣,討論遷都的事。平城的貴族中反對的還不少。他們搬出一條條理由,都被孝文帝駁倒了。最後,那些人實在講不出道理來,只好說:「遷都是大事,到底是凶是吉,還是卜個卦吧。」

    孝文帝說:「卜卦是為瞭解決疑難不決的事。遷都的事,已經沒有疑問,還卜什麼。要治理天下的,應該以四海為家,今天走南,明天闖北,哪有固定不變的道理。再說我們上代也遷過幾次都,為什麼我就不能遷呢?」貴族大臣被駁得啞口無言,遷都洛陽的事,是倣傚先祖的美事,就這樣決定下來了。

    遷都洛陽可以說是將北魏的政治中心遷移到漢文化最為深厚的區域。

    而且在之後,孝文帝實施漢化中最重要的政策,即將語言改變,規定不再說鮮卑復合語,而須改說單音節的漢語。

    《魏書?咸陽王禧傳》記載孝文帝言:「今欲斷諸北語,一從正音。其年三十已上,習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見在朝廷之人,語音不聽仍舊;若有故為,當加降黜。」

    在某個意義上,語言保護對於一個民族而言,算是最為根本的手段,但是毫無疑問,這種強制性的改變語言的方式,確實是讓很多史學家都感覺到不可思議。

    當然,當其時據說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語言標準,或者是說當時的「官話」,據說起碼還有「平城」「洛陽」兩地的口音標準,所以即使是選擇強制說漢語,但是孝文帝對於地方方言的改變,似乎沒有一個直接的認識。

    而在某個意義上,這一點也算是比較致命的,因為地方的方言差距問題,實際上是一個凝聚力發展的重大難題……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5:38
第一四三章

    陳平在接到鹽場被襲擊的消息之後,曾經思考過要不要將這件事情告訴給在張嘉師知道。[就上比^^奇^^中^^文^^網]

    但是,身邊的曹參跟李左車兩人,並不建議這樣做。

    「若是左將軍顧及到一些方面,恐怕,要做到更好的情況,難矣。」

    李左車所說的更好的情況,陳平當然知道是什麼。

    在陳平的預想當中,此事既然是解決一個潛在問題的好辦法,同樣也能夠依靠這些新豪強在這麼十幾年所積累下來的支援,解決遼東郡現在所面臨的困局的好辦法。

    這些豪強,在原有的豪強被遷移到咸陽地區之後,迅速崛起,很明顯,他們也是動用了一些不見得光的手段。既然如此,有些事情與其是放任自流,最後導致嚴重後果發生,那麼還不如趁著這樣的契機,先將一些隱患解決掉。

    而曹參則是說出了另外一個情況:「我們是要將那些有劣跡的豪強消滅掉,還是連帶其他人一起攻擊?」

    曹參曾經遇到過很多豪強欺壓黔首,為富不仁的事情。在他以及下屬不動聲色的調查下,發現了前任遼東郡守司馬雅雖然是比較廉潔,跟這些劣跡斑斑的豪強,也沒有太多的聯繫。但是有些事情,並不是司馬雅能夠輕鬆解決的。

    與現在的左將軍府不同,司馬雅麾下的官員軍官,有著相當一部分跟遼東郡的豪強們有著程度不一的聯繫。

    也許,司馬雅也想解決這樣的問題,但是出於投鼠忌器的考慮,司馬雅最後也就是懲治了一些規模不算太大,但是有著明顯罪行的豪強地主。

    在曹參翻閱了過往有所記錄的卷宗檔案,統計出一些情況。那就是,以幾家大鹽場為營生的豪強,事實上已經被司馬雅記錄為禍患。

    而遼東郡境內,也有著一些大牧場主,他們手下所犯的事情,同樣也是司馬雅想要追究,但是投鼠忌器的問題所在。

    畢竟,司馬雅的遼東騎軍能夠有如此規模,這些大牧場主的幫助,尤其是戰馬的培養,這些人讓司馬雅無法下定決心。

    面對這樣的情況,曹參並不贊同將所有豪強都一網打盡。最起碼,在曹參的心中,認為這樣做與其說是為日後的事情,防患於未然,還不如說更加像是一種矯枉過正的行動。

    陳平心中顧慮的自然是這一件事情。

    畢竟,要是將所有豪強一網打盡,恐怕,日後若是張嘉師真的有所行動,那麼,其他地方的豪強們,很難會支持張嘉師。

    這可以說是一件長遠來看,非常不划算的事情。

    李左車不在意這個問題,因為對於他而言,能夠直接解決問題的方式,才是他思考問題的方針。

    而對於陳平等人而言,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或者是應該說該採取一種怎麼樣的情況,來解決問題才是他們現在最需要做到的事情。

    而陳平在沉思一下之後,看著李左車以及曹參兩人,他說出一句話:「這些就先不動其他豪強,主要是對付那些居然敢動手的豪強吧。」

    陳平作為張嘉師麾下現在最重要的官員,很多事情都有能力自己決定。

    而李左車在看了一眼陳平之後,緩緩說道:「陳司馬,你是擔心一旦事情鬧大了,反倒是不好收拾吧。」

    「這是其中一方面的因素,還有一個方面,那就是很多豪強之間盤根錯節,牽一髮而動全身,要是沒有充分的準備,我們要對付遼東郡的所有豪強無疑是痴人說夢。李書吏,你認為如何?」

    陳平看著李左車,希望能夠知道對方會有什麼想法。

    李左車聽到了陳平的話,他很清楚陳平這樣做是打算求穩而已。要是爆發出其他什麼問題,陳平這樣的做法,也有著很大的回轉餘地。但是麼,李左車擔心的是,陳平這樣的選擇,固然是比較穩妥,但是何嘗不是一種打草驚蛇的做法?

    李左車輕輕地嘆了一口氣,最後也點了點頭。

    陳平也猜想到李左車嘆息的原因,畢竟他也很清楚,自己

    的選擇是一種不算是太好的方案。他何嘗不是希望能夠一勞永逸的解決遼東郡的豪強問題?

    可是,一旦他這樣做,即使張嘉師不責備他,那麼,接下來,張嘉師在很多方面的行事,會遇到很多障礙。

    畢竟,這些豪強,不只是遼東郡,而是整個大秦都存在的問題。

    要是因為這樣的事情,而對其他跟這件事沒有太大關係的豪強們動手,那麼,這樣的後果,陳平也無法想像會是怎麼一副局面。

    擰成了一股力量的豪強們,恐怕先帝在是都會相當頭痛,更加不要說現在還羽翼不豐的左將軍府?

    「李書吏,以我的名義,邀請一些沒有什麼劣跡的家主,進行飲宴。」

    陳平的這句話,並不讓李左車覺得吃驚。畢竟,打壓一部分,跟另外一部分進行拉攏,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他點了點頭,然後就在竹簡上進行刻寫。

    左將軍府的內部人員辦公,雖然已經基本上被紙張所取代,但是,在這些方面,李左車等人還是留下了相當一部分的竹簡,應對外部的情況。

    而陳平則是默默地拿起毛筆,在一疊紙張上面,寫下了一些命令。

    ………………………………………………分割線…………………………………………

    在第二天的早上,左將軍府的墨家劍士們被派出去,對那些陳平已經確定為行動目標的家族,進行警戒監視。

    在跟左將軍府進行了全面合作之後,墨家劍士被陳平聘請,然後成為了左將軍府中的一支特殊力量。

    雖然說,這些人的人數比較少,大部分墨家劍士還在墨家總部或者是遼東兵造當中,擔任警備人員。但是,這二十多個墨家劍士,可以說是相當精銳的人員。

    他們的指揮者,是墨家的另外一個長老,墨屏。

    雖然說現在的墨屏,實力跟墨宏相比還有一點兒差距,但是,要是單對單的情況下,墨宏或者是喜公公要解決掉對方,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再者,墨屏並不是一個對於名利看得風輕雲淡的人,所以,進入到左將軍府,事實上是墨屏自己一個人的決定。

    陳平也不介意這些墨家劍手由墨屏來進行指揮,畢竟,作為墨家長老,加入到左將軍府,也是一件算得上是雙贏的好事。

    ……

    在接到了這次行動命令之後,在墨家總部靜修的墨屏,迅速帶著自己手下的墨家劍士,行動起來。

    而墨宏在這個時候從墨家總部的一棵樹後面走出來,看著自己的師弟,他緩緩說道:「你還是要走上這一條路麼?」

    「鉅子,人各有志,墨屏自問這些年來已經償還了對墨門當年的恩情。」墨屏揮了揮手,讓自己的手下先行一步之後,然後就這樣平靜的看著自己的師兄。

    說實話,他很看不慣自己的師兄,因為在墨屏的心中,墨宏沒有那種他認為正是墨門現在所缺乏的激情。

    所以,墨門與左將軍府的合作,墨屏是少數沒有意見的長老之一。

    因為跟左將軍府的合作,讓墨屏看到了自己能夠做好的事情。

    而正如他對墨宏所說的一樣,這完全是個人的志向。

    墨宏看著自己的師弟,輕輕地嘆了一口氣,他知道,要改變墨屏的想法,已經是不可能的。但是他今天特意找到墨屏,並不是想說這個。

    他看著自己的師弟,好一會才說出一句話:「我想告訴你的事情是,要是你覺得在外面累了。那麼……這裡永遠是你的家。」

    墨屏點了點頭,然後默默地從墨宏身邊走過。

    墨宏默默的抬起頭,看著天空的朝陽,若有所思……

    ……

    而與此同時,蘇角以及間兩人,幾乎同一時間接到了陳平的書簡。上面雕刻著的內容,主要是希望他們

    兩人能夠調動出一支各五百人的部隊,做一些事情。

    蘇角以及間兩人,各自思考了一定的時間之後,雖然不知道陳平需要他們調動這些兵力,去做些什麼。但是麼,他們也沒有太在意。而是調撥出相應的部隊,向定襄城靠攏。

    陳平沒有直接調動定襄城的駐軍,還有著一些因素,那就是陳平完全無法得知定襄城的駐軍當中,有多少人跟這些豪強有著關係。既然如此,陳平自然不會選擇這麼一個安排。

    再者,定襄城內的情況,同樣也是陳平不得不顧忌的。最起碼,陳平跟李左車等人在商議一番之後,不得不防備那些豪強會不會突然之間襲擊定襄城。

    既然如此,定襄城的駐軍也完全屬於不可輕動的範疇。

    在現在這個時候,隨著墨屏以及他麾下的墨家劍手進入到任務當中,一些消息也反饋到郡守府之後,陳平很清楚,就憑被墨家劍手截殺的人員手中,所得到的這些書信,那幾家豪強被他剿滅幾次,都沒有人敢說些什麼。

    「現在,就差攻擊人員的到達了。」陳平喃喃的放下手中的綢帛,冷冷一笑。

    ………………………………………………分割線…………………………………………

    陳平動用了多少部隊?這一點只有少數幾個人知道。因為在兩支以戰車以及輕騎兵為主的部隊,抵達了聚集區域之後,早已經在等待的王陵以及夏侯嬰兩人,分別帶領其中一支部隊,前往自己的目標所在。

    不僅僅是陳平以及夏侯嬰,本來在遼東郡西部游弋,假裝東胡人的黥布所部刑徒軍騎士,也接到了命令。

    因為襲擊張嘉師的鹽場,是三家擁有著鹽場的豪強,聯合在一起,聘請一個現在名聲不顯的刺客組織,所進行的陰謀。

    墨屏麾下的墨家劍手,有不少人已經跟這個刺客組織的信使交手過。

    這些信使的實力,相比起墨家劍手的平均水準而言,並沒有太大的差距,好幾個墨家劍手的交手當中負傷,可見一斑。畢竟這些墨家劍手,即使是對上張嘉師麾下的一個百人級別隊伍,在近接戰當中,說不定都完全不落下風。

    所以,墨屏在收拾好交戰地區的情況之後,就給陳平一份書信。

    上面記載著的是他對這個組織的感覺,以及叮囑陳平要注意好定襄城內的情況,以防萬一。

    至於對方會不會突襲左將軍府邸?

    墨屏很清楚,除非來了幾個跟墨宏同等級別的高手,要攻擊現在的左將軍府邸,基本就是找死的事情。

    畢竟,先不說張嘉師麾下訓練有素的精銳秦軍,配備了最好的裝備這一點。光是府邸內有著喜公公這個高手坐鎮,少量的刺客根本做不到什麼。

    當然,他這也不過是出於自己的職位,才會給陳平進行提醒。畢竟他現在可是左將軍府當中的一個官員。

    當然,墨屏不可能知道,要是真的有人想要找張嘉師的麻煩,他的警告一點用處都沒有。畢竟面對著這些非人類的存在,估計喜公公也做不到什麼。

    而墨屏更加不可能知道,有些人或者是有些存在確實是想宰了張嘉師,但是麼,這樣的後果,恐怕也不是那些人或者是非人類的存在能夠無視的。

    再說,現在的天神,想要下一次不周山,已經不是那麼輕鬆的事情了。因為,相比起能夠依靠一些寶物,隱蔽自身氣息,就能夠欺騙神獸們的情況不同。在地皇神農已經跟天界斷絕關係的情況下,要是這些人敢下不周山,燭龍也不介意當一次通風報信的「小人」。

    燭龍雖然是最強的存在之一,但是麼,要是讓他單獨對抗三皇,他打死都不會做。因為根本打不贏。

    再者,燭龍對於兩批來訪人員口中的小傢伙,同樣也是相當好奇,要不是因為一些事情,燭龍也不介意在外面遊歷一下。

    可以說,人間與天界的相互制衡,才有了張嘉師現在的舒適日子。

    ……

    而在三支秦軍隊伍各自向著自己的目標區域行動

    之後,陳平在定襄郡的最大酒館裡面,設宴款待了十幾位豪強家主。

    對於陳平的邀請,很多家主並沒有想太多,而是欣然赴約。畢竟現在這個情況下,他們還有很多地方,需要跟已經基本掌握住遼東郡的左將軍府進行合作。

    陳平也是出於這些因素,才會選擇這些雖然實力不算太強大,但是風評也不壞的豪強,作為左將軍府拉攏的選擇方案。

    但是麼,陳平跟了張嘉師這麼久,有些事情改變了陳平的想法。

    按照道理而言,陳平似乎不應該在一開始,就做出一件讓這些赴宴的家主都為之嘩然的事情。

    在陳平的注視下,手裡面拿著一些綢帛的家主,表情很是精彩不過。

    他隨後微微一笑:「各位家主,平這次設宴款待諸位,主要是想大家知道,有些事情,並不是我們左將軍府言行不正,而隨意遷怒於他人。有些人,似乎活得不耐煩,那麼,左將軍府自然也不會對於此事視若無睹。」

    聽到了陳平的這句話之後,在遼東郡內的一個也算是有一定資產的商人,驚疑不定的看著陳平:「陳司馬,這是什麼意思?難道陳司馬還想將我們一網打盡不成?」

    「非也,平這次邀請大家到來,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希望有人能夠填補一些空缺。」陳平說道這裡,看著十幾個人,露出了淡淡的微笑:「根據平所知,諸位的家業也許不算太大。但是諸位應該也對一些無主之物,很有興趣才是。」

    陳平說出來的這句話,讓很多人臉龐的表情陰晴不定。

    而陳平也沒有說下去,因為有些事情,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直到好一會,另外一個家主才看著陳平,緩緩說道:「陳司馬,您所說的無主之物,可否跟裡面的內容有著一些關係?」

    「然也,除了幾個鹽場之外,其他的相關產業,包括莊子,塢堡,諸位有興趣的話,完全可以付出一點代價,就能夠得到。」

    陳平說出來的這些話,讓十幾個家主頓時不淡定了。因為他們雖然沒有人能夠以一家之力,完全吞併掉陳平所說出來的產業。但是,很多人都很清楚,陳平擺在這個時候,說明了這個事情,明顯就是有了萬全準備。

    很多人兩眼放光的看著陳平,甚至有些人已經跟自己的隨從小聲交流著什麼。

    陳平淡然一笑,緩緩說道:「此事在今天晚上還沒有准數,但是麼,也許……兩天之後,諸位可以再次到郡守府一行,陳平必然會讓大家都比較滿意的。」

    說完了這句話的陳平,拿起了自己桌子面前的酒爵,笑道:「諸位,請滿飲此爵。」

    「謝陳司馬款待。」

    很多家主的心思,已經不在於這次酒宴上,因為在他們的心中,自己家族的實力擴大,似乎已經不太遙遠。

    ………………………………………………分割線…………………………………………

    而在遼東郡南部的一條小河邊的莊子裡面的一間大房子內,一個老人來回踱步。

    他的心中很是焦慮,因為按照道理而言,那個組織無論如何,都應該將消息傳回來才是。

    而在現在,他再也得不到什麼消息,這讓他如何不焦急。

    他跟另外兩個相熟的家主,也許無法想像得到,那個組織確實是派人知會他們任務失敗的消息。但是,這些信使,無一倖免的被墨家劍手所殺。他們身上的書信,同樣也被墨家劍手搜刮出來。

    他們這一整天,都完全可以說得上是食不甘味。這也沒有辦法,畢竟他們也不是不知道那個鹽場背後的主人到底是誰。若是有個差池,他們一家人還能不能活下去,也不存在疑問了。

    而就在這個時候,一個莊丁連滾帶爬的走進來,大聲說道:「不好了主人!外面來了幾百個秦軍!!!」

    老人頹然坐在地上,他悲哀的說出一句話:「一子錯矣!」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5:38
第一四四章

    除了遼國之外,西夏受到的漢化程度也算是比較深刻。

    西夏的很多地區的命名,甚至是直接傳承自宋朝時期的地方名字。

    當然這一點並不代表西夏的漢化與宋朝有著很大的關係,相反,西夏的漢化早已經在其立國之前就已經是深受唐朝漢文化的影響。

    西夏的前身是定難軍節度使,其開拓者是拓跋思恭。

    拓跋思恭,是唐朝末年黨項族的首領,為夏州(治今陝西靖邊北)偏將,咸通末年據宥州,自稱刺史。黃巢入長安,拓跋思恭與鄜州(治今陝西富縣)李孝昌同誓討賊,唐僖宗以他為左武衛將軍,權知夏綏銀節度事。抵達王橋,被黃巢擊敗,之後與鄭畋等四節度同盟,屯兵渭橋。

    中和二年(882年),皇帝下詔命他為京城西面都統、檢校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之後進封四面都統,權知京兆尹。黃巢被平後,拓跋思恭兼太子太傅,封夏國公,賜姓李,拜夏州節度使。嗣襄王李煴之亂,僖宗詔命思恭出兵,還沒發兵,李思恭卒。

    乾寧二年(895年),以其弟李思諫為定難節度使、思孝、思敬為保大節度。

    而因為賜姓的緣故,拓跋思恭在作為定難軍節度使名單上,傳承了李氏的家族傳承。

    而從這個情況來看,作為外族首領而傳承節度使職位,李思恭可以說在用人方面,必然是與漢人有著很多方面的交流甚至是任命。

    只不過從一個方面的記載來看,黨項族本身很有可能並沒有自己的文化發展基礎。

    因為西夏文的出現是西夏景宗李元昊正式稱帝前的大慶元年,命大臣野利仁榮創製。三年始成,共五千餘字,形體方整,筆畫繁冗,結構仿漢字,又有其特點。

    這也就是算,西夏文化很有可能始於李元昊時期,而在李元昊之前,漢文化幾乎已經成為定難軍控制區域的主要文化基礎。

    而這一點可以從西夏文字絕大部分與漢文字有著密切關係就可以看出。

    因為只有漢文字完全深入到定難軍控制區的生活以及官方交流範疇的情況下,就會出現這種情況。

    後世認為,西夏文用點、橫、豎、撇、捺、拐、拐鉤等組字,斜筆較多,沒有豎鉤。單純字較少,合成字佔絕大多數。兩字合成一字居多,三字或四字合成一字者少。合成時一般只用一個字的部分,如上部、下部、左部、右部、中部、大部,有時也用一個字的全部。

    會意合成字和音意合成字分別類似漢字的會意字和形聲字,約佔總數的百分之八十。部分譯音字由其反切上下字的各一部分合成,類似拼音字。有的字以另一字的左右或上下兩部分互換構成。兩字多為同義字。象形字和指示字極少。

    書體有楷、行、草、篆,楷書多用於刻印,篆書散見於金石,行草常用於手寫。

    西夏文「形體方整,類八分,而書頗重複」,是獨立於漢字之外的一種全新的方塊文字,初看與漢字相似,因為它是模仿漢字的構字方法、借用漢字的基本筆畫重新創製的。它的基本筆畫,也有與漢字相同的點、橫、豎、撇、捺、左拐、右提,但沒有漢字常見的豎鉤,對撇捺等斜筆運用較多。

    由於筆畫繁多,結構複雜,多數字都在十畫以上,認記、書寫都有一定難度,就連漢字中書寫最為簡單的數字,到了西夏文裡筆畫也相當繁雜。

    西夏文仿照漢字創製,漢字書法有篆、隸、真、行、草五種書體,真書即楷書。傳世西夏文獻中已發現篆、楷、行、草四種書體,而未見隸書。黨項人論述西夏文和漢文的關係時也說:「論末則殊,考本則同」。

    而在西夏文出現系統的發展之後,才正式成為西夏國取代漢字成為官方文字的基礎。

    作為「國字」,西夏文曾在西夏王朝所統轄的後世寧夏、甘肅、陝西北部、內蒙古南部等廣闊地帶中,盛行了約兩個世紀。元明兩朝,西夏文仍在一些地區存活了大約三個世紀,才正式宣告逐漸失去傳承基礎。

    這一點很有可能跟西夏文與漢字有一定共同點有著相當的關係。

    西夏文在西夏國的應用範圍十分廣泛,如官署文書、法律條令、審案記錄、買賣文契、文學著作、歷史書籍、字典辭書、碑刻、印章、符牌、錢幣、以及譯自漢、藏文的佛經等。

    西夏文是西夏文化的精華所在,它的使用在整個西夏時期從未間斷過。

    西夏滅亡後,其後人在一定範圍內延續使用至明朝中期,成為探尋西夏後裔蹤跡的有力佐證。

    西夏文字創製後即尊為西夏國字,下令推行,用於書寫各種文書誥牒,應用範圍甚廣。西夏國滅亡後,西夏文仍在繼續使用。

    到了蒙古國滅亡西夏之後(公元1227年),西夏文則是另稱為河西字,且其文化並未完全消失,元代人用它刻印了大批佛經;明初時期亦曾刻印西夏文之經卷,到了明朝中葉,還有人以西夏文刻於經幢。近代既在敦煌莫高窟發現了西夏文本的地藏經殘本,此時距創造文字之時已歷時約500多年。

    ……

    而在出現西夏文之前,黨項族的文化底蘊雖然不算一片空白,但是卻相當膚淺。

    在黨項族在內徙以前仍過著「不知稼穡,土無五穀」、「畜嫠牛、馬、驢、羊以食」的遊牧生活,他們「逐水草而居,但候草木以計時歲」。社會形態尚處於原始社會父系氏族公社末期,生產力水平低下,沒有賦稅,也沒有文字。

    內徙後,由於長期受到各民族特別是漢族文明的影響,社會經濟與文化都有了長足的發展,並在西夏立國前形成了穩固的政權。黨項族歷經數百年的輾轉遷徙,不斷吸取融入了其他民族的先進技術與文化,加速了本民族的封建化進程,社會發展快速,對外交往頻繁,很需要有可以記錄本民族語言的文字以便交際。這是創製西夏文的社會原因。

    西夏統治者想要與宋、遼平起平坐,在各國之間表奏往來時若無自己的文字,顯得低人一等。這是創製西夏文的政治和民族心理的需要。沒有文字不僅不便於人們之間的交際,也妨礙文化、教育的發展,這是創製西夏文的文化原因。

    西夏王朝提倡佛教,包括西夏皇族在內的黨項人虔誠信佛。用黨項人能聽懂、看懂的西夏文翻譯佛經是信仰、推行佛教所必需,這是創製西夏文的宗教原因。總之,西夏文隨著黨項民族的快速發展而誕生。特別是西夏建國前夕,由於政治與經濟上需要有一個獨立的局面,文化也相應地需要從漢族文明的母體脫離出來。

    在生產力發展以及與其他民族文化的撞擊中黨項文化有了質變,而文字的創製則是這種質變的顯著表現。在西夏建國前夕,為了進一步突出黨項族民族文化的特質,元昊下令創製了記錄黨項語言的文字,即西夏文。

    關於西夏文的創製時間,漢文史書多有記載。

    然而由於幾種主要文獻所記相互牴牾,在創造時間和創製人的問題上又產生了一樁「公案」。漢文史籍記載西夏文創製的時間,一類認為是西夏第一代皇帝之父李德明時期。《遼史》記李德明「制蕃書十二卷,又制字若符篆」。當時所謂的「蕃書」,即後世所說的西夏文。另一類認為是元昊時期所創造。《宋史》記載:「元昊自制蕃書,命野利仁榮演繹之,成十二卷,字形體方整類八分,而畫頗重複。

    但是毫無疑問的是,西夏文的出現,可以說為西夏國在某個意義上形成自己的國家文化底蘊有著很深刻的關係,而在某個意義上,這也算是一種像是遼國的「一朝兩制」形成的一種變形。

    只不過西夏的漢化程度不會因為西夏文化的出現而大幅度削減,而是相反的是,西夏即使是出現了西夏文,其漢化影響依舊是逐漸深入到西夏國的很多方面。

    ……

    西夏的政治制度受宋朝影響很大,官制的設置基本上模仿北宋。中央行政機構有:中書省、樞密院、三司、御史台、開封府、翊衛司、官計司、受納司、農田司、群牧司、飛龍院、磨勘司、文思院、蕃學、漢學等。地方行政編制分州、縣兩級,在特殊的政治中心和軍事國防要地有時也設郡、府。

    西夏政治是蕃漢聯合政治,黨項族為主要統治民族,並且聯合漢族、吐蕃族、回鶻族共同統治。皇族注意與黨項貴族的關係,以通婚與權力攏絡黨項貴族,而母黨「貴寵用事」。這些都使皇族與母黨、黨項貴族之間時常發生衝突。

    西夏在前期即有像遼朝那樣的蕃漢官制,但是到中後期全面採用宋朝制度後,蕃官逐漸式微。

    西夏制度由番漢兩元政治逐漸變成一元化的漢法制度。西夏的皇權備受貴族、母黨與權臣等勢力的挑戰而動盪不安。

    西夏的國家體制和統治方式深受儒家政治文化影響。官制自1038年夏景宗立國後確立,大體上學自宋朝制度。官分文武兩班,中書司、樞密司與三司(鹽鐵部、度支部與戶部)分別管理行政、軍事與財政。御史台管監察、開封府管理首都地區的事務,其他還有翊衛司、官計司、受納司、農田司、群牧司、飛龍苑、磨勘司、文思院、番學與漢學等機構。

    隔年,夏景宗仿照宋朝制度設立總理庶務的尚書令,改宋朝二十四司為十六司,分理功、倉、戶、兵、法、士六曹,使西夏官制和機構已頗具規模。到夏毅宗時又增設各部尚書、侍郎、南北宣徽使及中書、學士等官。一來職官和機構愈分愈細,二來官制改革由擴充政治軍事的官職轉向擴充社會經濟文化方面的官職。

    蕃官是專由黨項族擔任的官職,有一說此為爵位制度。蕃官主要是為了保持黨項貴族在政權中的主導地位,非黨項族不能擔任,有寧令(大王)、謨寧令(天大王)、丁盧、丁弩、素齋、祖儒、呂則、樞銘等等官稱。夏景宗增設番官後,還學習遼朝與吐蕃的一些制度,如南北面官制。西夏的蕃官制度很雜亂,夏毅宗時又增設不少官職,至今仍不太清楚其官職功能,有一說蕃官只是西夏文表示的漢官官名而已。

    西夏文諺語也提到「衙門官員曾幾何,要數弭藥為最多」,表明黨項族當官為數不少。隨著西夏皇帝越來越崇尚漢法,改蕃禮、用漢儀,蕃官系統逐漸式微。夏崇宗以後,蕃官就在也沒出現在相關文獻中。

    西夏的軍事制度是在黨項的部落兵制的基礎上吸取宋制而發展起來的。樞密院是西夏最高的軍事統御機構,下設諸司。軍隊由中央侍衛軍、擒生軍和地方軍三部分組成。

    中央侍衛軍包括「質子軍」、皇帝衛隊和京師衛戍部隊。「質子軍」人數約5000人,是由豪族子弟中選拔善於騎射者組成的一支衛戍部隊,負責保衛皇帝安全,號稱「御圍內六班直」,分三番宿衛。

    另有皇帝親信衛隊3000人,是從境內各軍中精選出來的強勇之士組成,皆為重甲騎兵,分為十隊,每隊三百人,隨皇帝出入作戰。京城地區還屯駐一支訓練有素的衛戍部隊,共2.5萬人,裝備優良,是中央侍衛軍的主力。

    擒生軍人數約十萬,是西夏的精銳部隊。主要任務是承擔攻堅和機動作戰。因在戰鬥中生擒敵軍為奴隸,故此得名。西夏的地方軍由各監軍司所轄,共有50萬人,軍兵種主要是騎兵和步兵兩種。西夏兵役制度是全民皆兵制,平時不脫離生產,戰時參加戰鬥。最小單位是「抄」,每抄由三人組成,主力一人,輔主一人,負擔一人。

    而在某個意義上,以上的西夏軍政制度的介紹,說明了宋唐時期的國家文化底蘊,已經逐漸深入到西夏當中。

    這也算是在一些方面而言,西夏可以說是一個漢化程度要比起遼國要深入的國家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5:39
第一四五章

    中華文化的發展開端,雖然相對於其他古國文明稍微晚了一些,但是毫無疑問的是,在大部分古國文明失去傳承的時候,中華文化依舊有著自己強大的傳承基礎,保證中國文化的傳承不至於出現真正的中斷。

    在張嘉師所在的後世,有一句有一點道理,但是毫無疑問的是別有用心的話,這句話就是相當著名的「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

    這一句話之所以確實是有道理,那就是因為在宋朝以及明朝滅亡之後,中華文化的傳承確實是遭受到一定的打擊,但是所這一句話別有用心,張嘉師自己就得想一下首先提出這種觀點的人,並不是中國人自己,而是那個所謂的東方日出之國的學者……

    嘛,先不說別的,繼承遼國政治遺產的金國,在漢化程度上相比起遼國,更加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分割線…………………………………………

    有一種觀點提及到一個民族漢化的程度的相應設想:

    生活方式是決定北方民族漢化程度的首要因素。常見的公式是:與農耕民族的生活方式的差異越小,漢化就越容易、越徹底;與農耕民族的生活方式的差異越大,漢化就越困難、越膚淺。中國歷史上的北族王朝,對漢文化是採取積極接受的態度還是採取消極抵制的態度,大抵上即取決於此。

    從生活方式來考慮,女真人主要生活在白山黑水的森林地帶,這種地理環境使他們與生活在草原上的遊牧民族有著明顯的區別。

    建國前的女真族基本上是一個狩獵民族,他們的生活方式兼有漁獵、農耕和畜牧三種形態。需要說明的是,女真人的畜牧業與草原民族的遊牧生活方式沒有任何相似之處,據宣和七年(1125年)出使金朝的宋人鐘邦直描述說,金源內地會寧府一帶,「一望平原曠野,間有居民數十家,……更無城郭,裡巷率皆背陰向陽,便於牧放,自在散居」。這是作為漁獵和農耕經濟補充成分的定居畜牧業。

    女真人的基本生活方式早在建國前一百多年就已形成。史稱生女真「舊俗無室廬,……遷徙不常」,至獻祖綏可,「乃徙居海古水,耕墾樹藝,始築室,有棟宇之制,人呼其地為納葛裡。『納葛裡』者,漢語居室也。自此遂定居於安出虎水之側矣」。獻祖時代大約相當於十一世紀初葉,從這個時候起,女真人開始定居生活,並且有了農業經濟。

    從文獻材料中可以找到有關女真人農耕生活方式的不少證據。《高麗史》卷六靖宗八年(1042年)四月條,有東女真酋長向高麗索求耕牛的記載。金太祖天輔六年(1122年),宗翰派人向宋使馬擴交待說:「傳語童太師(即童貫):昨來海上曾許水牛,如今相望甚近,欲覓千頭,令送來。」這說明海上之盟時金人曾向宋朝索要過水牛。據南宋歸正人介紹說,金朝初年,女真人有「每春正擊土牛」的習俗,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耕牛在女真人經濟生活中的重要性。

    關於生女真的農耕生活,宋人有這樣的描述:「其地則至契丹東北隅,土多林木,田宜麻谷,以耕鑿為業,不事蠶桑。」金初,宋使前往會寧府時,沿途所見的景像是:「州地平壤,居民所在成聚落,新稼殆遍,地宜穄黍。」金朝初年,專門針對以女真人為主的猛安謀克實行了牛頭地制度,可見當時女真社會中普遍存在著農業經濟。

    建國以來的大量考古成果也為女真人的農耕生活方式提供了許多物證。在生女真的活動區域內,南起松花江,北至黑龍江,西起大興安嶺東麓的金東北路界壕邊堡,東至三江平原,都發現了大量的金代農業生產工具。

    在促使女真人徹底漢化的諸多因素中,猛安謀克的大批南遷肯定在必須考慮之列。

    生女真的傳統居住區域是所謂的「金源內地」。金朝初年,女真人的分佈範圍僅限於上京、東京和咸平府三路。後來隨著金朝的軍事擴張,女真猛安謀克以軍事屯田的方式逐步向遼朝的領地內遷徙,不過當時尚未進入長城以南的漢地。太宗時滅掉北宋後,原本沒有長期佔據中原漢地的意圖,所以先後扶植起偽楚、偽齊兩個傀儡政權。但由於漢人的傀儡政權在政治上和軍事上都無法與南宋相抗衡,於是金朝只好改變策略,對中原漢地實施直接統治。這樣一來,就勢必要讓部分女真人移居中原。

    從太宗末年起,開始將女真猛安謀克大批遷往長城以南漢地,宋代文獻有「金左副元帥宗維(即宗翰)悉起女真土人散居漢地」的記載,這是天會十一年(1133年)的事情。熙宗皇統初,當金朝從南宋手中重新奪取河南、陝西之後,又將大批猛安謀克遷入中原屯田,「凡屯田之所,自燕之南、淮隴之北俱有之」。這可能是金代女真人規模最大的一次移民浪潮。海陵王正隆間,為了加強對女真貴族的控制,「不問疏近,並徙之南」,除了少數安置在長城以北的北京路之外,其他均遷入中原漢地。

    至海陵末年,猛安謀克的人口分佈區域已從金初的上京、東京、咸平府三路擴展到上京、東京、咸平府、北京、西京、中都、河北東西、山東東西、大名府、南京等十二路。我在《金代猛安謀克人口狀況研究》一文中,曾對金章宗泰和七年(1207年)猛安謀克人口在全國各地的分佈數量做過一個粗略的估計,其中長城以南各路的人口估計為360萬左右,約佔全部猛安謀克人口的47%。這個數字大致可以代表金代女真人移居漢地的比例。

    如此眾多的女真人進入中原漢地,自然給女真族的徹底漢化提供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機緣。遷居中原的猛安謀克多為永久性移民。女真人原有以其所居之山川命名的習俗。及至入居中原後,便多以中原地名命名,如完顏燕京、蒲察燕京、完顏絳山、裴滿河西、蒲察西京、完顏鄯陽、烏古論兗州、粘哥荊山、尼龐古華山、徒單渭河等等,這說明他們並沒有客居異土它鄉的感覺,一種新的鄉土觀念很快就已經在他們的頭腦中紮根。若是與契丹人和蒙古人相比較的話,女真人確實很容易融入漢人社會。這仍然可以用生活方式來加以解釋,因為漢人的生活方式與女真人傳統的生活方式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也正是由於這個緣故,才會有那麼多的女真人遷入漢地並且長期定居下來。

    金國剛吞遼滅宋,入主中原的時候,衣冠服飾確實是在東北苦寒之地的那套,但入住中原後,因為天氣濕熱,水土不服,很多人死於暑熱,厚重的毛裘大衣很快被拋棄。

    從太宗開始,就在非正式場合穿戴中原衣冠了,熙宗開始,衣冠開始制度化,全盤照抄唐宋,皇帝登基平天冠袞龍袍,大臣們清一色圓領朝服,帽子也有很長的耳朵,幾乎跟宋朝沒有什麼差別。

    到了世章和金朝後期,連髮型都全盤漢化了,世宗、章宗和以後的皇帝,都是清一色的漢式滿發,女真貴族中女真髡發習俗也幾乎絕跡。

    遼朝的漢化色彩始終不明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一直堅持實行二元政治。金朝初期雖也一度摹仿遼朝的北南面官制,同時奉行兩套體制,但自熙宗改制以後,就完全拋棄了女真舊制,全盤採用漢制。政治體制的一元化,是女真人漢化很徹底的一個重要原因。

    金朝建國之初,朝廷中樞權力機構實行女真傳統的勃極烈制度,對於所佔領的遼地,也一概搬用生女真舊制。

    如太祖收國二年(1116年)佔有遼東京州縣以後,「詔除遼法,省稅賦,置猛安謀克一如本朝之制」。即不管是系遼籍女真,還是漢人、渤海人、契丹人、奚人,全都不加區別,「率用猛安、謀克之名,以授其首領而部伍其人」。

    但一到進入燕雲漢地,這套女真制度便行不通了,於是只好因仍原有的漢官制度。史稱「太祖入燕,始用遼南、北面官僚制度」,就是指同時奉行女真舊制和漢制的雙重體制。金初的所謂「南面官」,亦即漢地樞密院制度,故《金史》謂「天輔七年,以左企弓行樞密院於廣寧,尚踵遼南院之舊」。與此相對的「北面官」,主要指當時實行於朝廷之內的勃極烈制度。

    金初的二元政治存在於1123至1138年。漢地樞密院系天輔七年(1123年)始設於營州廣寧,後遷平州,再遷燕京,天會間一度分設燕京和雲中兩樞密院,後又歸併為一。至天眷元年(1138年),改燕京樞密院為行台尚書省,結束了雙重體制並存的局面,這是熙宗漢制改革的結果。

    早在太宗天會初,就有一些女真貴族的上層人物積極主張摒棄女真舊制,全盤改用漢制。

    《金史》卷七八《韓企先傳》曰:「斜也、宗幹當國,勸太宗改女直舊制,用漢官制度。」斜也即太祖弟完顏杲,太宗時為諳班勃極烈,與國論勃極烈宗幹同主國政,可見當時支持漢化的勢力已經相當強大。不過終太宗一代,仍維持著二元政治的局面。

    《金史》裡雖有太宗天會四年(1126年)建尚書省的記載,但人們一般認為當時的尚書省是設在燕雲漢地,與後來建立的三省制度無關。

    金朝政治制度的重大變革,直到太宗末年才提上日程,天會十二年(1134年)正月,「初改定製度,詔中外」。由於太宗一年後就死去了,所以實質性的漢制改革是在熙宗朝進行的。熙宗天眷元年(1138年)八月甲寅,「頒行官制」,是即「天眷新制」。這是金朝政治制度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自金初以來實行二十餘年的女真勃極烈制度,「至熙宗定官制皆廢」,以三省六部制取而代之。同年九月丁酉,「改燕京樞密院為行台尚書省」,這不只是簡單地改換一個名稱而已,它的性質已經發生了變化:漢地樞密院是作為雙重體制中的一元而存在的,而行台尚書省則只是中央尚書省的派出機構。這兩件事情的發生,標誌著二元政治的終結和金朝政治體制的一元化。

    ……

    但是金國的軍事制度,後世稱之為「猛安謀克制度」的軍隊組建方式,雖然與漢化沒有太大的關係,甚至是可以稱得上是女真人的一種軍事制度延續方式。

    但是猛安謀克制度的衰落,很明顯與金國當其時的政治制度幾乎全面進入漢化有著密切的關係:

    到世宗時代,猛安謀克制實際上面臨許多危機。第一,表現為猛安謀克戶的貧困、遊惰、積弱、腐化;第二意味著猛安謀克軍的廢弛和猛安謀克的名存實亡。主要原因就是女真民族進八漢地後,女真人深溺於國家供養的享受中、好消費、不好農耕;隨著封建化加劇,土地出租給漢人,收益減少,貧富差距出現;土地分配方式不科學造成的土地肥薄之差;戰亂之苦、勞動力短缺等等。可以說,大定年間的大規模猛安謀克戶遷移,很大一部分原困就是為了平衡土地狀況。

    儘管這樣,從世宗開始以後的幾個皇帝都蠍力挽救猛安謀克的危機,但無論是軍事訓練,還是戰爭,或是戍守,都表現出貧、弱、無力、厭戰、畏戰之象,猛安謀克將領也失去往日雄風。

    特別是在宣宗時代,儘管皇帝為了使河北軍戶免遭戰役之苦,而盡數遷往河南,但猛安謀克戶仍是舊習不改,游懶、賭博、奢華成風、不事農耕。於是政府為了養活這批人,不得不加重稅收,結果導致其他民族的人民不信任金朝政府的統治,階級矛盾激化。

    當面對蒙古軍隊進攻時,金朝已無可用之兵,只好收編義軍,抓壯丁人伍,以前成百上千名的猛安謀克軍,最少時竟剩三十至一百五十名的小兵團了。可見,猛安謀克制已然崩潰,形同虛設。作為軍事組織如此,同軍事職能連帶的行政職能自然也不復存在。

    而在某個意義上,作為女真人的又一個政權,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並沒有在這一方面吸取教訓。

    因為作為清帝國當中統治能力根本的「八旗制度」,同樣是在清帝國迅速漢化之後,很快就步入衰退期,然後失去了其作為支撐清帝國統治的能力。

    若非是在一些關鍵時期,漢軍團練的崛起,清帝國的統治恐怕早已經變成歷史塵埃。

    當然,這麼一來,張嘉師還會不會出現在他的那個世界上,恐怕成為一個沒有人能夠解答的問題。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Babcorn

LV:9 元老

追蹤
  • 986

    主題

  • 920465

    回文

  • 38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