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3.第七十一章跳出歷史(1)
一
4月11日,慶喜離開江戶,移居水戶。7月19日,他又自水戶出,準備從水戶的弘道館遷至嗣子家達的新封地——駿府。如此算來,他在水戶隱居反省的時間共計九十九天。
反過來說,歷經二百七十八年,因豐太閣的政略被移至江戶的德川氏又重新回到了駿府的居城。
慶喜自水戶出,經海路、陸路,於7月23日抵達駿府,住進寶台院隱居反省。其間,擁有二百八十年歷史的大江戶改稱「東京」。
慶應四年(1868年)7月17日,朝廷正式布改名通告。
其時,東北地方自然尚未平定。兩個多月後的9月22日,會津城終於陷落,並留下了幾多悲慘故事。
在會津城陷落之前不久,朝廷宣布更改年號。9月8日,朝廷改元,以慶應四年(1868年)為明治元年。自此,作為國家的日本的封建政治面目煥然一新。
這實在是一個極大的轉變。
嘉永六年(1853年),黑船駛來浦賀海岸,令所有日本人一片嘩然,開始意識到列強的存在。而今距離當時已有整整十五年,如此波瀾萬丈的歷史過程足以勝過一個世紀的變遷。
即便如此,回想起來,其間連續生的一系列事件著實如履薄冰。面對列強的武力威脅,日本左躲右閃,好不容易來到了「明治時代」。由於各種極其微小的失誤,東洋諸國大都失去了獨立主權,屈服於列強的淫威之下。其中,只有日本勉強避開了列強的侵略,原因何在?
有些人將原因歸結於武士道,有些人認為原因在於以「神國」自居的一君萬民的國體,有些人舉出了勤勤懇懇的國民性,有些人則指向了對回歸優異民族的追求。
當然,正是這些優點相互作用,在西方列強橫行世界,幾乎全球所有有色人種都淪為其殖民對象時,日本才奇迹般地實現了有色人種中唯一獨立的國家。然而,對於這些毅然捨身投入到逆卷倒回的怒濤之中的大部分人而,起到直接作用的便是水戶學。
那些早早便注意到列強的科學並為之傾倒的人們與固執的幕府不斷鬥爭。就其毅力而,他們同樣是武士道的實踐者,而就其強烈的人類信義而,亦在水戶學的範疇之內。
慶喜便是點綴在水戶一角的日本刀。
可以稱做「日本文藝復興」核心人物的水戶齊昭亦曾親手鍛造過刀劍,藤田東湖也在《正氣歌》中大聲疾呼——日本人只有不斷磨鍊,才能從鈍鐵變成削鐵如泥的日本刀。
在這種希望和期待中,慶喜出現了。既然如此,應該如何對待自己所希望看到的「明治時代」這一問題,移居駿府寶台院的慶喜自然早已有了決斷。
關於慶喜其人,時至今日,似乎仍無定論。其主義主張既是尊皇亦是開國,其本人既被尊為志士們的核心人物,同時又是最後的將軍。他果斷執行大政奉還,卻蒙受賊名,其後又堅決貫徹恭順至……
連會津的松平容保都怨恨慶喜的無,在詩中寫道:「大樹(將軍)為何拋棄兄弟!」因此,彰義隊如何看待慶喜的恭順,自然不難想象。
「對我的忠義便相當於抵在我脖子上的利刃!」
隊員們企圖為江戶最後的君主奉獻生命,卻遭到呵斥,自然會感到茫然,不知何去何從。
縱是越前的春岳,也在未曾公布的手記中流露出自己的感,如此罵道——
慶喜其實是膽小鬼!
慶喜公名聲頗著,才智過人,著實令人欽佩,然世人有所不知,其人實則異常膽小,故而難做決斷,與水戶烈公相同,可謂有其父必有其子。(后略)
春岳認為,當旗本們紛紛反對慶喜獻出江戶城時,慶喜實則十分擔心,生怕獻出江戶城會犯下愧對歷代先祖的不孝之罪,以致茶飯不思……由此推測,從而得出了慶喜膽小的結論。
對於開放江戶城后的慶喜,很多史書中記載稱:「驚愕以至不知所以……」認為慶喜當時或許已經喪失理智。但與此相對地,也有不少人對慶喜的大膽感嘆不已,九州三池一萬石的若年寄立花出雲守種恭便是其中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