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盟約
信不由中,質無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禮,雖無有質,誰能間之?苟有明信,澗溪沼沚之毛,蘋蘩蘊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薦於鬼神,可羞於王公,而況君子結二國之信,行之以禮,又焉用質?
由此可見,夏與娥都非君子之邦,若是君子,根本就不需要互換人質,奈何兩人都是滿腦子利益的小人。
信任需要一個過程,而共同的敵人現在也不存在,北邊的部族在兩個人眼中都不值一提,遠沒有達到需要兩族聯合一致的境地。
約定的三個月換質的時間,正好可以忙完各自部族的事,尤其是收割和秋種。
「你的兒子在我們城邑的吃穿用度我們會提供一些,甚至可以出城狩獵,但是需要我們的人跟著。」
「這個隨意,吃穿用度以及奴隸奴僕我會派過去和他一起去的,你妹妹在我這邊也不用擔心,一切用度照數九為例。首領不以年紀論大小,我會如待我妹妹一般對她的。」
「既然盟誓成為兄弟之族,商城的守衛也可以撤去一部分,日後兩族之間商人往來,不得阻撓,貨物來往,不多征任何貨稅,違者視為背叛誓言。」
娥鉞點頭道:「這個自然。」
他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而且現在自己部族正是渴求交換的時候,再者他也從沒有想過要問來往的商人徵收貨稅,要不是陳健提起這件事,他都不會想到。
既然無傷大雅,那麼在盟誓中加上一句也沒有什麼不可以的,而且他現在有求於陳健,希望他能派出夏城的麥官田官幫助他們部族耕種。
陳健想了一下也就同意了,沒有良種肥料,其實這種耕種方法的產量也不是很高,堆糞積肥的辦法娥鉞部族並不會,糞便尿液不是直接能當肥料的,必須要經過發酵才行,直接堆上牛糞的結果很可能是把苗壓死土地變硬。
「田官可以去教你們種麥,我們部族想要一些驢子,這種種地的辦法產量你也看到了,田官的幾句話,總值得上五十頭驢子吧?」
娥鉞點頭道:「不求產量能和你們部族一樣多,便是少一些,也足值五十頭驢子了。我這就派人回去趕來,這次你放心,不會有騸驢在其中的。」
「嗯,除了這五十頭,我們再用麥種換五十頭,一共百頭,盡快送來。」
娥鉞不知道陳健為什麼忽然要驢子,驢子脾氣倔強,身子低矮,孩子女人騎乘還行,可打仗要是騎著驢子那可不行。
不過他也沒有多問,而是讓親衛喚來了幾個族人,讓他們回去通知一聲讓兩個兒子趕著驢子盡快趕到商城。
陳健順便說了榆錢兒的要求,多要了一支送給紅魚,娥鉞自是答允,並讓族人先送來簪子。
剩下的時間就是兩人在一起商討盟誓的事,娥鉞以為盟誓很簡單,可當陳健開始說的時候,他才發覺很多東西遠不是自己想的那麼簡單。
譬如兩族的法度是不同的,同樣的罪責在夏城可能會被砍頭,在娥城會被處罰為奴隸,那麼兩族來往的時候或許會觸犯法度,到時候是按照哪個部族的律法來判處?
陳健只說了幾個例子,娥鉞便陷入了沉思。
「提前說清楚,總好過到時候再談。盟誓是讓族人知道的,這些事咱們兩個應該現在商量好。」
「你想的倒是細緻,我沒想這麼多。」
「戰爭只是暫時的,你打完了北狄,我清理完那些割頭皮的部族,咱們兩族之間還是要交流的。盟誓是為了打仗,但也不全是為了打仗。」
「你說吧,我聽著。」
陳健按照以往的習慣,將可能遇到的種種情況都按照條理列了出來,其中不需要族人知道的,兩個人之間都同意後記在心裡就行;需要讓族人知道的,則需要在盟誓的時候一條條說出。
娥鉞本以為是很簡單的盟誓,卻一直商量到了晚上才有了結果,商定出了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盟約。
盟約基本上都是陳健提出的建議,娥鉞同意後再繼續提出下一條,很多都是些娥鉞沒有想到的地方,但細細聽來又覺得很有道理,對陳健的細心頗為贊服。
第二天正午陽光最熾烈的時候,兩族在商城中的人全都站在兩個首領的身後,搭建起的祭壇上擺著牛、羊、鹿三牲。
衛西和族人也被請來,盟誓中的幾條就是為了讓他們聽到的。
娥鉞與陳健歃血為盟,同時用自己的祖先和姓氏發誓,絕不違背,否則整個部族都將遭到天地的譴責、部族將承受災禍。
當兩個人開始向上蒼厚土以及祖先念叨盟誓內容的時候,後面的族人全都愣住了,完全沒有想到一個盟誓要說這麼多的話。
盟約一共七條。
第一:兩族自此結為兄弟之盟,如有一方想要退盟,需要提前一年通知對方,如不提前通知則自動延續。
第二:兩族首領不以年齡論大小,族人必須要向尊重自己首領一樣尊重對方首領,但對方首領沒有指揮另一方族人的權利。
第三:兩族中任何一方受到其餘部族攻擊、退守到城邑的時候,另一方必須不遺餘力地給予幫助。
第四:雙方不能和其餘部族締結任何關於對方的盟約,除非對方知情。不得與和對方處在敵對戰爭狀態的部族交易、媾和。
第五:雙方族人可以在兩座城邑間自由往來,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徵收貨稅。
第六:雙方族人在越過商城進入對方部族範圍後,一切法度以對方部族為準。在對方城邑中犯了罪刑,如逃回自己城邑,首領需將此人交還。
第七:雙方均需要在城邑中準備一片空地供對方商人使節居住,在此範圍內可以做任何不違反城邑法度的事。
違反上訴七條中任何一條,即視為背叛,天地將降下災禍將整個部族陷入苦難。
明鬼神,有時候並非是迷信,只是用來約束自己行為的一種方式。
如今首領的權利還有一大部分源於族人的支持,用整個部族的命運作為盟誓的代價,總能讓首領考慮一下族人的態度。
陳健和娥鉞都不是那種相信天地注定一切的人,但族人中很多人會相信,作為首領就不能輕易地背棄盟誓。
族人們牢牢記住了除了第三第四條之外的內容,這兩條和他們無關。而衛西則牢牢記住了第三第四條的內容,這和他有關。
他沒有去過娥鉞的城邑,但卻見證了夏城的生機,至少與自己部族的城邑相差不多,只是少了些奴隸和牛羊。
在他看來,既然姬夏能夠和娥鉞會盟,娥鉞的城邑也不會弱小,弱小的城邑只有一種會盟的方式,那就是臣服強者獻上貢品,這顯然不是。
兩族相距不遠,都在草河北岸,衛西的部族如果攻擊任何一個城邑,另一個城邑必然會做出反應,這與盟約無關,而是關係到自身利益。
盟誓之後,娥鉞和陳健各自準備了一些禮物由衛西轉交給他的哥哥,由娥鉞將衛西的叔叔交還,派了一輛牛車作為囚車,兩族各出了五個騎手以護送的名義去看看衛西部族的情況。
衛西的叔叔歇斯底里地說著自己回去後可能的命運,讓人聞之落淚,娥鉞不為所動,送了他一翁酒和一些食物便離開了。血統如今還遠沒有族人的敬服重要,那個人自然也就沒有留下以為後用的價值。
哪怕衛西的親兄弟都死絕了,部族也會選出新的首領,至於血統,那是什麼?至少現在,什麼都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