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民國】大國崛起之東方日不落 作者:狂人阿Q(連載中)

 
mk2258 2018-2-24 20:39:01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706 50332
mk2258 發表於 2018-6-4 13:17
第五百六十四節英國的政治反攻





    這場經濟危機以及經濟危機帶來的社會危機,並不是中國獨有的,而是世界範圍的。

    但就跟上次歐洲革命一樣,英國、荷蘭成功的躲過了社會危機,因為他們擁有適應工業時代的權力平衡體系,議會、憲法都在良好的運行,工人的鬥爭,可以在議會中得到表達,犯不著進行暴力革命。

    而且西北歐的民族,往往更理性一些,有傳統的法治觀念。不是天氣較穩溫暖的法國、西班牙等國,國人太容易情緒化,感情用事。

    英國、荷蘭能躲過社會危機,但經濟危機卻避無可避,尤其是英國,同樣是經濟危機的重災區,因為這是一場工業過剩危機,而英國是世界領先的工業國,工業生產比重最大,不可能沒有危機。

    英國紡織品價格下跌,企業不得不縮減生產。鋼鐵出口量下降,與危機前相比,扁鐵價格下降15%,生鐵價格下降11%。英國商品大規模傾銷,在英國商品的衝擊下,美國、法國、德國的工業生產都出現下降。

    靠空頭支票、出口信貸生存的進出口商首先大批破產,繼之,銀行紛紛倒閉,英格蘭銀行為了維持銀行券信用,將貼現率提高到前所未有的10%,導致大量中小銀行破產,破產銀行和有價證券共損失達8000萬英鎊,危機造成的全部損失則高達25000-30000萬英鎊。

    英國衝擊下的美國,同紐約爭奪全國金融中心地位的費城,幾乎全部銀行都停止支付。紐約63家銀行中62家遭到擠兌而停止支付。貼現率上升到60%到100%。鐵路公司的股票價格跌去85%-87%。

    在德國經濟和貿易中心漢堡,交易所一片混亂,數以百計的銀行和工商企業倒閉,貼現率提高到12%。法國的情況算是最好的,因為最近幾年來,法國的工業增長始終比普魯士要緩慢,緩慢意味著投機風潮不大,法國經濟增長主要靠金融業和奢侈品生產,奢侈品從業人員少,針對富人的消費受影響往往也較小,法國銀行業的大部分資產都用於投資國外債券,而不是用於投入工業,國債的風險也相對較低,因此金融業沒有出現破產潮。

    但是破產事件也高達12030起,動產信用公司股票價格下跌64%,達姆斯塔特信用銀行股票價格下跌一半,法蘭西東方鐵路公司股價下跌三分之一。但相比中國,光一個松江府,破產工廠就高達上萬,法國的破產情況,就算不了什麼了。

    破產是經濟為危機帶來的,破產又會解決經濟危機的生產過剩問題。而生產下降最嚴重的,其實並不是英國,而是其他國家,因為英國技術先進,成本有優勢,經濟危機期間,英國國內市場萎縮,就大量向國外市場傾銷,造成其他國家危機更加嚴重的同時,也讓其他國家生產下降規模更大。

    法國的生產和貿易縮減情況比英國更嚴重,鐵路建設縮減三分之二以上,生鐵價格不斷跌落,跌去一半。絲紡織工業出口額減少7500萬法郎,價格跌去30%到40%。小麥價格跌落一半,農民苦不堪言。德意志聯邦的棉紡織工業產量下降28%,生絲產量減少24%,棉紡織品出口下降42%,呢絨出口下降15%,亞麻佈出口下降82%。在產量減少的同時,價格直線下跌。生絲價格跌去25%。

    美國同樣遭受重創,冶金工業和紡織工業減產20%到30%,鐵路建設工程量縮減一半,造船量減少四分之三。每週運煤量減少15000萬噸,許多煤礦關閉,煤價大幅度下跌。美國農業損失更為慘重,在俄國小麥的競爭下,歐洲糧食過剩,加上美國小麥豐收,播種面積擴大,結果糧食價格急劇下跌。西部糧價下跌了60%到70%,90%以上的農民無力償還債務。

    對外傾銷商品的英國,當然也不會好過,曼徹斯特45000名工廠工人有1萬多人失業,18000人半失業。金屬加工中心謝菲爾德工人的工資總額同比減少三分之二。英國棉織品的出口從2330萬英鎊增加到3910萬英鎊,國內消費卻從2150萬英鎊減少到1710萬英鎊。

    事實上,英國棉紡織品的總產量反而是增加的,只是國內需求萎縮,這意味著民眾生活水平的下降。

    而通過傾銷,英國漸漸恢復了生產,竟然只用了一年時間,就度過了經濟危機。

    到1855年秋,英國徹底度過了經濟危機,而幫助英國度過經濟危機的,主要就是印度,就算不是全部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英國的技術和設備先進,工業品競爭力強,有能力向外低價傾銷工業品,英國工業最先從危機中恢復過來並不奇怪,但只用了一年,還是讓人驚嘆。

    1855年秋,英國出口額開始顯著增長。其中向印度的紡織品輸出額從3900萬英鎊增至4800萬英鎊。在增長額中,印度佔了將近90%。英國輸往印度的棉布,幾乎比輸往歐洲大陸和美國的棉布總數多一倍。

    相比英國,其他國家表現的都不算好。

    中國的生產規模雖然比英國大,但技術上並不比英國先進,甚至還處於大量從英國進口機器階段,不可能比英國人更先進。中國的殖民地市場,也從來沒有像英國那樣,進行各種本土為主的政策。基本上實行的都是跟國內一樣的政策,除了公司管理之外,沒什麼區別。因此殖民地只要有可能的,都發展出了自己的優勢工業,中國工業品傾銷很難做到。

    由於殖民地和海外領地的生活水平一直較高,反而導致在這次危機中,大量人口移民,經濟危機前一度跌落到90萬的移民數量,猛增了一倍,高達182萬人,而且移民的情況跟以前也不一樣了,以前都是以農業移民為主,而這一次城市移民數量高達100萬,首次超過了農業移民。

    這些城市人口,並不是因為海外領地上的土地,也不是政府組織的移民,他們完全是被海外領地的工資所吸引,在國內無法就業的情況下,跑去海外領地謀生。其中北美領地吸收了其中的一半移民,澳洲吸收了三分之一。

    中國尚且如此,那些沒有海外殖民地,又受到英國工業品傾銷衝擊的國家就不堪了。

    此時歐洲國家在民族主義的刺激下,開始出現一種爭奪殖民地的呼聲,他們最強硬的證據就是,通過一個管理合理的殖民地,可以平衡本土的經濟,比如印度之於英國。

    可此時海外殖民地已經被瓜分殆盡,單論殖民地面積,佔據著澳洲和太平洋大小島嶼,非洲中部和大半個印度的中國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佔領印度半島主體、英屬北美、西非地區的英國排第二,佔領南美東部和加勒比群島的西班牙排第三,佔據南洋地區的荷蘭排第四,佔據北非的法國排第五,第六則是佔據非洲局部海岸的葡萄牙。

    這讓歐洲一些後進崛起的強國失去先機,想要殖民地,就得從殖民帝國手里奪取。但德國尚未統一,意大利實力不濟,挑戰者們還需要時間成長,殖民地矛盾暫時還不激烈,大國間的爭霸鬥爭依然是主流。

    世界霸權自然是在中國和英國之間爭奪,由於中國這次社會危機中的變化比英國更大,從一個皇權**的國家,陡然變成一個議會制國家,相應的政治勢力很不成熟,權力還沒有完成平衡,因此國內很不穩定。

    這就讓英國占了先機,走出經濟危機,並且沒有發生社會危機的英國,開始在外交上,一改這麼多年的被動,展開了反攻。

    聯合歐洲國家,一直是英國外交的重點,他利用中國採取的貿易保護主義,拉近了跟不少國家之間的關係。跟法國、德意志聯邦都先後達成了貿易互惠協議,英國給予法國絲織品和手工藝品優惠稅率,換取法國降低英國的紡織品關稅,給予德意志地區農產品和煤炭的優惠稅率,換取對方降低英國紡織品稅率。

    但英國這種聯合,能起到的政治作用並不大,法國和德意志的矛盾,讓兩個勢力不可能聯合起來,法國正在摩拳擦掌隨時準備打壓一下勢力增長過大的普魯士,普魯士則暗中綢繆打算給法國人來一次民族之戰。

    在美洲繼續聯合美國對抗中國,這個聯盟較為穩定,但短時間內爆發不來戰爭。因為美國內部問題一大堆,南北方的分裂,已經越來越明顯,廢奴和蓄奴已經成為國會辯論中的焦點,而不是中國問題。南北方爭執的關稅問題,也遠勝過雙方都中國問題的關心程度。

    英國的外交行動是全球的,而且是持之以恆的,不管有沒有經濟危機,都沒有中斷過。結果真的讓他們在世界的一個角落,卻靠近中國的地方,找到了突破口。英國成功的拉攏到了日本勢力的支持,或者說他們利用各種援助,換取了日本政治勢力對他們的支持。

    這股勢力,不是幕府,而是倒幕派。

    經濟危機衝擊下,英國支持下,日本國內矛盾激化,倒幕戰爭終於爆發了!
mk2258 發表於 2018-6-8 20:55
第五百六十五節不一樣的倒幕派





    日本的倒幕運動,教科書上往往描述為,資本經濟發達的西南蕃閥聯合對抗封建幕府的一次資產階級革命性質的鬥爭。

    這純粹有些附會,因為要說資本經濟發達,全日本最發達的地方在江戶,也就是後世的東京,就好像中國的辛亥革命沒有爆發在上海而是武漢一樣,並不是因為武漢經濟發達,而是因為這裡防守薄弱。

    討幕運動之所以從西南爆發,是因為這裡是幕府統治薄弱的地區,大名是幕府建立時候反對幕府的蕃閥為主,當地統治階層對幕府向來沒有什麼好印象。

    歷史上,最早的倒幕運動,甚至發生在鴉片戰爭之前,發起者是身為下級武士的大鹽平八郎,在1837年的大阪,他率領幾百個人參與了反對幕府政府暴政的起義,一天之內便被鎮壓。這顯然不可能受到什麼西方資本主義的影響。而是破產的下級武士,對於統治者不滿而發生的暴動而已。他們早期的口號也不是什麼工業化、現代化,而是尊王攘夷,打著尊崇天皇的大旗,極力排外,希望驅逐西方勢力,而不是進行西方的資產階級革命。

    不過西方人狠狠教訓了他們一下,在洋槍洋砲下,倒幕派武士發現,他們的武士刀完全沒有對抗的能力,深受刺激,明白西方比他們更強大,幕府不攘夷,不是幕府軟弱,而是幕府攘不動。於是他們開始轉變口號,變成了開港倒幕,只把鬥爭方向沖向幕府。

    所以倒幕運動,本質上,其實是一場王朝末期,對社會不滿者對政府的一次集體反抗行為。只是因為夾在了現代化的歷史大背景下,恰好被一群開明派政客領導,藉此機會讓日本走上了現代化進程。

    因此內因是農業經濟崩潰下的社會秩序崩潰,跟中國的農民起義王朝更替沒什麼區別,但機緣巧合領袖們及時轉身,轉向了西化過程。因此可以說是一場受到現代資本思想衝擊的封建政權更替運動。

    因為中國這頭鯨魚躍入大海,導致日本這個小蝦米不可能跟歷史上一樣發展,所以現在的倒幕派和幕府也跟歷史上不一樣。

    歷史上倒幕運動的發生,起因是幕府迫於壓力,跟美國簽訂了通商協議,但當時天皇不肯接受,是幕府大老擅自簽訂的條約,引起了下級武士廣泛的不滿,或者說這是一個導火索,讓他們長久積壓的不滿找到了一個宣洩的渠道,最終形成了倒幕運動。

    這個歷史上,倒幕派的出現,更多是受到中國商品衝擊,導致日本自然經濟解體,新經濟制度重新架構,過程中不同利益集團的權力不平衡引發的。

    因為經濟凋敝,西南強藩率先開始從海貿中獲利,而幕府一直堅持封閉,導致西南強藩對幕府的不滿,中國走私集團,為西南強藩帶去了先進武器,助長了他們的信心,於是跟歷史上一樣,地理關係讓西南強藩率先受到資本經濟的衝擊。但由於衝擊來自中國,引起了心理反感不同於洋人的衝擊,他們更容易接受一些,在利益驅使下,西南強藩暗中保護走私,就好像歷史上他們保護汪直、鄭芝龍這樣的走私商人一樣。

    幕府對此十分不滿,一度責罰過西南強藩的藩主,但這些藩主由於長時間居住在江戶,對藩地的控制不夠緊密,早就被掌握藩政的藩士架空。他們跟藩士的關係,是通過傳統的封建文化和道德維繫的。

    但這些文化和道德在利益的衝擊下已經破碎,於是長州藩、薩摩藩率先出現了藩士公然違抗幕府命令的情況。

    一度幕府打算討伐這兩個強藩,但中國當時介入調停,讓戰爭沒有爆發。並且說服日本漸漸開國。

    總的來說,中國的態度是支持幕府的,給幕府帶去了大量的新技術,派去了大量的技術顧問。

    但日本四分五裂的政治形態,並沒有因為引入新技術而變得更強,反而是經濟越發展,幕府的控制力越弱。繼西南強藩之後,東北強藩借助開發礦產、山林強盛起來,因為幕府壟斷礦產開發權跟幕府產生了衝突。

    另外還有築前國這種依靠新的礦產資源起家的強藩,也漸漸甩開了跟其他藩國的差距,成為獨秀於林的強藩。

    中國一直支持幕府,所有的外交往來,都是直接跟幕府進行。表達的態度也很明確,支持幕府掌管日本政局。

    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得到幕府的感激的。也同樣讓強藩不滿,雖然中國事實上也保護了他們,讓他們沒有在弱小的時候,遭受幕府的鎮壓。可隨著他們越來越強,中國就成了幫助幕府壓迫他們的邪惡勢力。

    英國人趁虛而入,他們無法從幕府哪裡打開缺口,但卻在這些反對幕府的勢力中,找到了盟友。由於比歷史上開放更早,而且通過中國,他們對西方的了解很多。都知道英國是一個西夷強國,可以跟中國爭鋒。於是他們跟英國一拍即合,英國給予軍事援助,提供先進武器,西南強藩反抗幕府,奪取政權之後,他們會給予英國貿易優惠,向英國開放日本港口,而不是現在這樣,幕府只對中國開放。

    在中國強大的情況下,倒幕派儘管有怨言,也只能壓在肚子裡,表面上還要繼續對幕府保持效忠,可一旦中國遇到麻煩,他們馬上就要行動。

    經濟危機期間,中國內部不穩,東部沿海地區,幾乎都爆發了大大小小的工人運動,中國官府焦頭爛額,無心關注日本。

    同時經濟危機也對剛剛不如工業化的日本造成了重大打擊,這幾年,中國工人運動,讓一批勞動密集型產業移入了日本。

    日本出現了一批紡紗工廠,一些繅絲工廠,和各種礦產、林產公司。這些資本產業,其實大多數不是幕府控制,就是幕府領地上的產業,但強藩手裡也控制了一部分,不過經營方向都一樣,那就是向中國出口。

    日本從印度和美國進口棉花,紡紗之後出口中國,賺取一點微薄的加工費。利用本土的桑蠶,繅絲後出口中國。日本的金銀銅礦,木材最大出口國都是中國。結果中國經濟危機了,不管是幕府還是強藩,經濟瞬間都遭受了重創。工人失業,財政緊張,社會危機爆發。

    相比經濟上,已經開始出現一批現代工業,日本政治上還處在唐化時期,類似唐朝時候的藩鎮割據,但幕府對藩國的控制較好,幕府通過剝奪外樣大名的封地,讓幕府的領地,跟大名形成犬牙交錯形勢,同時勒令大名長期居住江戶,沒有給大名反叛的機會。幕府對國家的控制力,介於中央集權和諸侯割據之間。

    這樣的政治形態和經濟水平,明顯是不匹配的,遲早要出事。

    於是在中國搞議會制,無暇他顧的時候,日本的倒幕派勢力聯合了起來。西南強藩之間的聯盟,已經形成了十年之久,東北強藩也聯合在了一起,中部強藩則才剛剛形成。在經濟危機之下,更多的下層民眾破產,或者生計陷入困頓,市民和農民起義不斷,下層武士主要是對政治腐朽和不公感到憤慨,經濟上則通過為中國海外公司服役,變得優渥起來,為他們的妻子女兒購置漂亮和服的收入是有的,糊口在日本這個生活成本低廉的國家,就更不用說了。

    倒幕派就是被這樣一群,並不是出於對自己現狀的不滿,而是帶有某種使命感的人領導著。

    其中的主力,還是倒幕最早的長州藩和薩摩藩,兩藩藩主都推崇蘭學,也就是從荷蘭人哪裡引入日本的西方知識,所以他們很早就開始引入西方技術,讓周瑯一度對日本人的學習能力十分驚嘆,也跟他們基礎更好,對西方認識更深有關。

    這兩藩之所以能夠率先興起,其實也是被逼的,兩藩都靠海,而且都貧瘠。

    以長州藩為例,祖上本是一個非常顯赫的大名,戰國時期,毛利元就以安藝郡吉田城為據點,領有中國(日本中國)地方十國120萬石領地,其孫毛利輝元與織田信長對抗。信長死後與豐臣秀吉妥協,參加執政,為五大老之一,地位跟德川家康平齊。

    豐臣秀吉死後,德川家康為爭奪權位,跟豐臣舊部發生的關原之戰中,長州藩為西軍總大將,而且是石高最高的西軍大名。關原戰敗後被德川減封,從120萬石減到了17萬石。領土從十國減為周防、長門兩國。由於大減封,長州藩經濟陷入困境,開始重新丈量土地,甚至把年供外的雜稅小物成,楮木、鹽田等都算入村高,以增加總收入,實行商品專賣制,補充財政。還屢次發布《節儉令》,削減藩士的俸祿。

    即便採取了大量改革措施,增加了藩財政收入,但依然維持困難,無法解決財政虧空,藩債不斷增加,造成農民窮困,不斷發生農民起義。通過支持地方商人實現各種商品專賣制度,雖然增加了財政,但小部分商人大發橫財,引起市民的普遍不滿,引發反對專賣制度的大暴動。

    所以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條,因此當中國開始變革,轉向工商業之後,他們是十分歡迎跟中國通商的。
mk2258 發表於 2018-6-8 20:54
第五百六十六節倒幕戰爭





    跟中國通商,成為他們擺脫困境的唯一機會,因此自然而然的支持本藩商人參與走私貿易。這跟伊麗莎白支持海盜是一個道理,就是沒辦法的事情。但幕府接二連三的製裁,導致跟強藩關係緊張。後來幕府接受開國,勉強緩和了關係,但幕府卻將海關把持在手裡,要求開港的藩國必須向幕府奏報,幕府派出海關奉行去管理港口。結果外貿中最大一筆利益,關稅生生被幕府拿走了。

    矛盾早已不可化解,貿易越是繁盛,強藩越是不滿,戰爭是遲早的事情。只要有一個火星子,野火就會燎原。導火索是一次偶發事件,一艘英國船闖入了長州藩的下關,運輸的是印度棉花,可因為幕府不接受來自英國的商船直接通商,決定扣押這艘船,英國人不配合,下關奉行要求長州藩派兵鎮壓,長州藩卻擅自放走了英國商船。幕府大為不滿,要求長州藩制裁相關的一些藩士。長州藩不肯接受,雙方因此劍拔弩張,藩主毛利敬親正好結束了參覲交代。此時有人向幕府告密,那艘英國船運輸的,其實不是棉花,而是武器。長州藩勾結夷人,意圖不軌。

    幕府要求毛利敬親來江戶解釋,但毛利以不合體制為由拒絕,他剛剛結束參覲交代,沒理由再去江戶,事實上他也怕。長州藩跟英國人有聯繫,這是事實,經濟上,因為英國人送來的棉花更便宜,中國商人賣的貴,長州藩通過跟英國人的走私,從中獲利不少。只是這次英國人不知道腦子哪裡不對了,闖入幕府把持的馬關港。

    幕府以毛利敬親和長州藩不敬為由,嚴厲斥責長州藩,然後經過跟其他強藩溝通,發現支持長州藩的不多,幕府早就對西南強藩擅自通夷不滿,這不但意味著關稅降低,還有未知的風險,尤其是他們陽奉陰違,等於公然破壞鎖國法令,挑戰了幕府的威信。但西南強藩相互勾結,一直讓財政緊張的幕府投鼠忌器。

    這次洋人公然闖關,讓長州藩處於不利地位,幕府決定殺雞儆猴,召集了兩萬幕兵,討伐長州藩。

    可結果竟然戰敗了,被八千長州藩兵殺的大敗,雙方的戰鬥,都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日本戰爭,而是使用了線膛槍和爆炸炮的火器時代戰爭,但長州藩對火器的理解顯然更深刻,他們的軍隊組織更科學。

    幕府戰敗之後,威信大大降低,這時候許多蕃閥看到,幕府連一個強藩都打不過,對幕府不再畏懼。

    長州藩雖然打敗了幕府,但知道自己的斤兩,自認為沒有正面挑戰幕府的底氣,擔心幕府繼續討伐,他們開始拉攏其他蕃閥,同樣重視蘭學的薩摩藩跟長洲聯盟,約定如果幕府來犯,將共同對敵。

    幕府戰敗後,明白靠傳統的武士已經不可能打敗這些蕃閥,於是他們開始採購軍火,編練新軍。幕府的行動,讓長州藩渲染為幕府有意打擊所有西南強藩,甚至大家所有外樣大名,引起了日本各地的恐慌。

    經過聯繫長州藩說服了薩摩藩主動出擊,然後拉攏到了築前藩。

    戰國末年黑田長政入封築前成為52萬石的大名,一直到現在,黑田家族掌握的福岡藩都是北九州最大的藩國。築前國南方的築後國境內有日本最好的三池煤礦,煤炭的開採、運輸,蒸汽動力在這裡更容易使用,依托這些有利因素,結合本藩較強的人力物力,福岡建立了繅絲廠,紡紗廠等大量工廠。但他們出產的產品,被幕府徵收關稅,大大影響了利潤,因此對幕府不滿。

    土佐藩雖然也是一個經過改革,並因為海貿而強大起來的藩國,可他們並不願意與幕府為敵,當倒幕軍兵臨土佐藩,在坂本龍馬等藩士的遊說下,土佐藩倒戈了。土佐的倒戈,讓幕府威信降到谷底。此時倒幕派並沒有長驅直入攻打幕府,而是在九州、四國等地擴張。

    薩摩藩吞併了日向國的日向沃肥藩一統九州島南部。

    肥前藩攻占了幕府管制的長崎。

    熊本藩以熊本城為據點,佔據肥後國及豐後國兩國領地,吞併了豐前國。

    築後國雖然也是一個強國,境內三池煤礦的開發,讓築後國的經濟比周邊鄰居都強,儘管煤礦開採被幕府壟斷,派駐了礦山奉行管理,但煤礦出產,還是為築前國帶來了繁榮。但築後國本身卻沒有強藩坐鎮,而是分為有馬豐氏的久留米藩21萬石和立花家的柳川藩11萬石,兩藩的石高加起來,也沒有周邊任何一個鄰居高。因此即擔心倒幕派的肥前藩攻擊,也擔心被熊本藩吞併,結果選擇向築前國的福岡藩效忠,合併成歷史上的筑紫國。

    這些大藩兼併,其實並沒有經歷多少惡戰,他們吞併方式主要是吞併沒落的大友氏這種淪落為德川家家臣的旗本,降服沃肥藩這種小蕃閥,驅逐豐前國小笠原中津藩,小笠原小倉藩這樣的親幕府譜代大名。

    九州島一分為四,西方的肥前藩,北方的福岡藩,東方的熊本藩,南方的薩摩藩。

    四國島的土佐藩在長州藩的支持下,擊敗了伊予國的松山、宇和島、大洲、今治四藩,降服了贊岐、阿波兩國,完成了四國島的統一。

    長州藩也沒閒著,先攻占了幕府直轄領地石見國,奪取了石見銀礦;接著攻占幕府親藩大名鬆平氏領地出雲國。降服統治安藝國和備後國的廣島藩,長州藩毛利家的勢力,已經基本回復到戰國時代,成為西南第一強藩。

    四大強藩瓜分九州島,土佐藩一統四國島,長州藩攻略中國地區,同時結成同盟,約定倒幕。幕府當然不能容忍這種叛亂,宣布四藩叛亂,招募各藩國討伐。四藩國則聯合長州、土佐藩,積極應戰。

    幕府的大軍,也已經集結到了備中一帶,一場決戰不可避免。

    由於中國海外公司長期僱傭日本下層武士,讓幕府和倒幕派中,都有大量接受過正規訓練的武士,利用這些武士,雙方都建立了現代化軍隊。長州藩之所以更強一些,是因為他們學習的更加徹底,他們的藩士吉田松陰,早在中國開始招募日本武士之前,就求學中國。

    當時吉田松陰從中國走私商人哪裡聽到中國招募了九百萬大軍,跟西夷作戰,讓他極為驚訝,他很難想像一個國家可以武裝九百萬武士。這種盛況讓他不顧幕府的鎖國令,擅自稱作走私船來到了中國,千方百計,混進了晉商的運輸隊,真的去戰場上看了一番。

    之後深受觸動,在中國學習了五年,他很想進軍校,但沒有渠道,他想盡辦法,從軍校學生哪裡弄到了一套軍事教材,然後一邊打工,一邊自學,市場去校場觀摩,通過自學摸清了現代化軍事制度的原理。

    回到日本之後,他一開始被長州藩作為脫藩武士對待,可藩士得知他學到的知識後,向藩主舉薦,藩主讓他創辦學校,開始在長洲普及現代軍事學。幾年後他培養出了一批軍官,以這些軍官為骨幹,根據吉田松陰的建議,長州藩建立了奇兵隊,招募浪人和農民當兵,成為一支非武士軍隊。

    長州藩同樣通過在中國軍隊中服役過的下級武士管理軍隊,軍隊中高低軍官配置合理,結果長州軍隊鶴立雞群,百戰百勝。

    當備中決戰開始後,長州聯軍兵力雖然只有八萬,幕府軍高達十二萬,結果長州藩再次擊敗幕府軍,將勢力範圍推進到了姬路城。

    此時日本倒幕戰爭朝著新的戰國爭霸演化,照此發展下去,毛利家有可能取代德川家,建立新的幕府。

    長州藩本來自己就打造了一些軍工廠,英國人在印度生產的武器裝備,又源源不斷的送來,他們自己有日本唯一的軍校,對幕府的優勢越來越明顯。日本各地的大名開始站隊,知道勝負將決定自己家族未來幾百年的榮辱。

    幕府最大的麻煩,並不是人力物力不如對方,而是出在了政治腐朽上,作為現政權,所有的社會不滿情緒,都集中在幕府身上,數以十萬計的貧苦武士,都將自己的困境歸罪於幕府的統治,不管毛利家能不能改變他們的未來,但至少是一種可能。於是下級武士紛紛投靠毛利家,為毛利家補充著源源不斷的兵員。

    幕府的軍事體系嚴重落後,空有龐大的人力物力,卻無法將人力物力組織起來,而且還要面對境內持續不斷的叛亂,接連戰敗讓農民、市民紛紛暴動。

    幕府的靠山中國,卻在玩議會制,皇太子沒興趣每週跟幕府通一次電報。幕府唯一能依靠的,只有中國領事,領事將情況匯報給了國內,國內一時拿不定主意。讓領事盡量斡旋。

    中國領事的面子,倒幕派還是要給的,毛利敬親親自會見領事,提出了一些要求。毛利敬親並不要求幕府下台,但要求公武合體,讓強藩參與幕府政治,由強藩輪流派遣人員在幕府擔任要職。而且要保證他們已經奪取的領地,保證藩國在領地的管理中擁有絕對的權力,包括礦山、港口和關稅都歸藩國管理。

    幕府拒絕了這些要求,這等於把幕府架空,讓強藩控制幕府。

    於是戰爭再次爆發,這次東北強藩也終於加入了進來,他們先是在自己領地內,驅逐了幕府官員,控制了本國的礦產和港口,接著公開表明態度,加入倒幕派。

    幕府開始面臨兩線作戰的處境。
mk2258 發表於 2018-6-8 20:56
第五百六十七節鐵甲巨艦





    事實上,至此幕府依然佔據優勢,無論是石高還是人口、物產,都比倒幕派加起來多,問題關鍵還是出自腐朽的政治架構讓組織能力欠缺。東北強藩只是叫囂的兇,改革較晚的他們,沒有西南強藩那種底氣,只是渾水摸魚,並沒有發一兵一卒。幕府真正的對手,依然只有西南強藩。

    於是幕府依然決定鎮壓,本州島大部,不是德川親領,就是德川家的旗本領地,或者親藩、譜代大名這些依附於幕府的勢力,因此幕府還是能抽調人力的。

    但這些一級級分封下去的諸侯,他們豢養的武士已經腐朽,長久的和平讓劍術缺乏實踐,而對手已經用線膛步槍武裝了起來,德川能調動的武士更多,但武士本身卻已經被時代無聲的拋棄。

    此時倒幕派武裝已經達到了十萬,其中長州藩的軍隊就高達四萬,是其中的骨幹,能跟長州藩兵相比的還有熊本藩的一萬人,薩摩藩的八千人,肥前藩的兩千人,其他部隊都是湊數的,只能起到輔助作用,土佐藩、福岡藩等藩國更多的是資助軍糧。

    德川幕府調動了二十萬人在備中開戰,再一次失敗,二十萬人中十萬以上都是傳統的武士,他們身披祖先的鎧甲,茲娃亂叫的向前衝鋒,枉死在線膛槍的齊射下。德川的新軍高達八萬,武器裝備跟對手相當,但使用上很不合理。

    備中決戰之後,德川幕府再無一戰之力,勉強將殘兵敗將收縮在大阪。

    但德川幕府依然不打算和談,此時他們已經對戰爭完全失去了信心,之所以不和談,是因為他們終於受到了來自中國的明確信息,中國議會批准援助日本。

    議會是最大的麻煩,今時不同往日,沒有議會的批准,中國援助日本就是不合法的。

    皇帝當然有辦法繞過議會,但任何形勢的架空議會,都是對法制的破壞,哪怕採用合法的方式來繞過議會,也是破壞,他破壞了法制的精神。就好比俄羅斯的總統、總理接力賽,它並沒有破壞憲法,但誰都明白,憲法沒有得到尊重,變成了笑柄。

    要么不玩,要玩就好好玩。週瑯既然組建了議會,他就不能像袁世凱或者孫大砲那樣,把議會再當作玩弄權術的手段,想用了,拉出來用用,不想用了,丟廁所擦屁股。他是真的打算將議會當成平衡皇權、官僚集團的均衡勢力的,那麼最好尊重議會,尤其是在中國這個沒有議會制傳統的國家。

    當然如果議會確確實實造成了無法接受的內耗,週瑯才會扔開議會。但日本的局勢,顯然還沒壞到這種程度。週瑯支持幕府的原因,主要是希望維持日本的分裂,一個分裂的日本,就是一條始終套著狗鏈的惡犬,不但傷不到自己,反而可以為我所用。目前長州藩倒幕的旗幟始終是公武合體,要求聯合朝廷(公家)和幕府(武家)改造幕府權力。最壞的情況,不過是他們成功奪取了幕府的權力,日本依然是一個諸侯割據的封建國家。

    此時的強藩和幕府,都還不想失去自己的權力,建立一個中央集權制國家,天皇這面旗子只有下級武士在用,他們希望尊王攘夷,排斥西方影響,建立強力政權。這既不符合幕府的利益,也不符合強藩的利益。強藩希望加強自己的權力,事實上他們的成功,反而可能讓日本更加破碎。但問題是,他們摧毀了幕府之後,很可能造成權力真空,然後在重新洗牌之下,被下級武士利用,成功尊王,打造出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國家。

    就好像歷史上那樣,下級武士、強藩聯合打敗了德川幕府,木戶孝允、大久保利通等精英迅速利用天皇的名義,要求王政復古,逼迫強藩奉還版籍,然後廢刀,取消武士特權,強藩和下級武士同時被他們出賣了。他們又利用統一政權,建立農民為主的士兵,擊敗了西鄉隆盛領導的武士階層反撲。

    所以幕府最好能保住。

    議會一直不通過出兵的預算,因為這是花錢的事情,錢花多了,最後還得從議會代表的商人、工人和農民身上來出,所以議會代表們對此很謹慎。卡預算,這是全世界議會的通病,中國也無法免俗。

    儘管理藩院、兵部一再的強調日本幕府跟中國的特殊關係,但議會覺得,支援日本,師出無名。理藩院甚至拿出皇帝曾經斡旋日本幕府和諸侯關係時候的許諾,答應過支持幕府,才換取了幕府開國。如今幕府遇到了麻煩,中國置身事外,會失信於友邦。

    議會則認為,皇帝的許諾,主要是針對外敵入侵,如果日本遇到的是英夷入侵,中國或可支援一二,但他們是內鬥,中國沒道理介入。理藩院又拿出英國支援倒幕派軍火說事,議會只能同意中國同樣給予幕府一批軍火。相對於軍火援助,出兵的成本高太多了,畢竟是商人,這賬算的清。

    所以幕府也不是完全沒有援助,沒有中國軍火的支持,幕府憑什麼也用的起步槍大砲,他們雖然有一些軍工廠,但完全無法支撐十萬人以上的戰鬥。可以說日本這場內戰,事實上也是一次代理人戰爭。

    光靠軍火援助已經無法讓幕府避免敗亡,理藩院和兵部繼續呼籲議會批准出兵預算。他們列舉出了越來越詳細的證據,甚至拉來了幕府的代表發表演講,告訴議會,一旦討幕派勝利,他們將跟英國結盟。

    理藩院對此的解釋是,一旦讓英國在東亞腹地建立立足點,這是對中國巨大的威脅。並且對議會做了一番科普,告訴他們在外交領域,目前英國跟中國在全球對抗,而且中國暫時落於下風,因為中國始終無法在英國周邊找到盟友,西北歐地區都親英,唯一反抗英國的愛爾蘭,則因為中國無法提供支持,而始終無力反抗。英國人卻在亞洲的印度立足,並以此為基地,滲透進了中國附近。

    一旦英國在日本立足,得到三千萬日本人的支持,將來中國跟英國的戰爭中,勢必要防備日本,根本無力跟英國全力爭鬥,留著防備日本的力量,將大大提高軍費支出。

    提到軍費支出,終於說服了議會,尤其是兵部虛頭巴腦的告訴議會說,一旦有英國人的支持,日本足以組建百萬大軍,中國就需要保留相當的力量,現在不肯出動十萬人幫助日本幕府,將來就需要用百萬大軍來防備日本。這筆賬議會還是會算的。

    於是議會批准可以兵部動用十萬軍隊援助幕府,同時海軍提供相應配合的經費預算。

    至此,一切都是在議會和官僚機構的相互博弈下推動的進程,週瑯沒有動員皇權干涉。因為此時還沒有緊急到需要他動用力量,哪怕只是影響力甚至表態的程度。

    議會批准預算,兵部擬定計劃,最後還是要皇帝批准。

    這就是流程,皇帝依然是三軍統帥,可以是名義上的,也可以是實質上的。如果皇帝總是隨意批准,那麼就流於形式,就好像英國君主那樣,漸漸形成只有簽字同意的傳統,如果皇帝總提出意見,那麼就是實質上的,因為皇帝對軍隊的行動始終有決策權。

    兵部尚書將水師陸師擬定的聯合作戰計劃拿到皇帝面前,向皇帝奏明,然後希望得到皇帝的批准。

    這時候皇帝才發話了:“水師只是從屬嗎?議會不是批准可以動用水師全面配合陸師作戰嗎?”

    兵部尚書點頭:“是的,陛下。所以我們決定由水師護航運送十萬馬步兵趕赴大阪,在倒幕派軍隊攻打這里之前,完成布防。水師之後會保護後勤物資的運輸。”

    週瑯質疑道:“只是維持物資運輸?為什麼不配合封鎖倒幕派海岸呢?阻斷英國對他們的援助!”

    兵部尚書解釋道:“這個方案水師提出過,但理藩院認為不妥。這並不符合國際公法,我們跟日本沒有開戰,非交戰國沒有足夠的法理封鎖對方的海岸線。除非我們向日本宣戰,但我們是去援助的。”

    週瑯笑道:“國際公法嗎?任何國際規矩、慣例,都是國家行為形成的傳統。這不能說違反國際法,只能說沒有先例,我們就創造一個先例。動用水師是最省事的,甚至不需要向日本派兵!”

    兵部尚書疑惑道:“不派兵?如何阻擋叛軍?”

    週瑯笑道:“派十艘主力鐵甲艦進入大阪,派三十艘巡洋鐵甲艦封鎖關西大名,讓領事斡旋一下。讓倒幕派見好就收,否則後果自負。”

    兵部尚書疑惑:“他們會接受嗎?現在他們的形勢正好。”

    週瑯道:“會的。他們是日本人!”

    再給日本來一次黑船來潮嗎,週瑯覺得這很好,之後幕府會持續衰落,變成一個傀儡。西南、東北強藩形成分裂勢力,中北越前、越後、加賀等地也因為跟幕府領地相隔著崇山峻嶺,且隨著銅礦等資源的開發,而漸生分離傾向。

    這樣的日本是中國需要的。

    而要製造這樣的日本,最省事的的辦法,就是派鐵甲艦去!
mk2258 發表於 2018-6-8 20:56
第五百六十八節毛利敬親的野望





    毛利敬親最近志得意滿,他沒想到事態發展的這麼順利,毛利家祖上闊過,但畢竟已經是陳年往事,可如今他輕易就恢復了祖上的領地,奪取了中國地區。

    毛利敬親最近頗為煩惱,他沒想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就不努力了。戰事越順,其他諸侯就越退縮。薩摩藩、熊本藩這樣的大藩,竟然只派遣了不到一萬軍隊,很顯然他們不想讓長州藩做大。

    現在攻城略地奪取的領地,都是毛利家祖上之地,加上地理關係,只能增強長州藩的實力,對其他強藩卻沒有幫助。

    尚未擊敗幕府,諸侯聯盟就開始離心離德。當然毛利敬親也是可以繼續拉攏他瑪的,問題是毛利敬親自己也有小心思。肥前藩當時全力攻打幕府控制的要地長崎,結果當他們拿下長崎之後,周邊的領地都被其他勢力瓜分了,築前國吞併了築後國;熊本藩吞併了豐前國;舉目四顧,肥前藩已經很難擴張了。

    肥前藩對此頗為不滿,他們認為自己對倒幕的貢獻,比福岡藩的黑田家要大,可黑田家卻吞併了最肥美的築後國,奪取了三池煤礦,這不公平。

    而且在九州島上,福岡藩成為坐擁築前、築後兩國的大藩,熊本藩成為坐擁豐前、豐後和肥後國的超級強藩,薩摩藩同樣坐擁薩摩、大隅、日向三國,稱霸南九州的大藩,只有肥前藩,就只有一個肥前國。

    肥前藩的鍋島家多次遊說毛利敬親,他們希望能夠得到築前、築後國,至於統治兩國的福岡藩,則可以讓他們移封,按照他們的石高,將他們封到新佔領的幕府領地上,作為交換,肥前藩願意支持毛利家覲見天皇,取代德川家成為新的徵夷大將軍,建立毛利幕府。

    雄霸九州中部的熊本藩也對築後國虎視眈眈,希望奪取這裡;九州南部的薩摩藩,則認為自己擴張的最小,他們本就佔據著薩摩國、大隅國,也佔據著日向國的大部,因此他們的擴張只是日向國的小部分。他們希望得到肥後國的人吉藩,但控制肥後國的熊本藩實力強大,熊本兵向來驍勇,很不好惹。薩摩藩如果得不到人吉藩,他們希望將四國島上的伊予國封給他們。

    掌握了築前築後,宣布恢復筑紫古國的福岡藩,獨霸了四國島的土佐藩,則希望能保住目前的勝利果實,兩藩控制的領地都相對富庶,可兵不行。土佐藩更是靠著長州藩的支持,才得以一統四國島,單靠他們的力量,根本就壓制不住伊予國、阿波國這樣的勢力,他們已經進取無望,只想守成,他們願意提供大量的軍糧,換取長州藩對他們的認可。

    雖然內部有強藩掣肘,但隨著恢復中國十國領地,長州藩的力量快速增強。大量脫藩武士來投奔他們,希望在這個新的戰國能夠崛起成為新的諸侯,有許多武士都是曾經隨著中國海外公司南征北戰的攘夷志士,他們熟悉新式兵法,是很好的基層軍官。中層則是吉田松陰軍校培養出來的武士,這些後備軍官力量,讓長州藩可以將大量武士,甚至農民訓練成合格的士兵。

    外部又有英國支持,他們送來了大批軍火,讓長州藩即便沒有其他藩國支持,也足以單獨對抗幕府,畢竟日本不缺人,長州藩過去就有七十多萬人,現在佔領了十國後,已經擁有數百萬人口。

    所以毛利敬親採取了平衡手段,沒有滿足九州強藩的要求,讓強藩對他的支持下降,但筑紫國將成為長州藩安插在九州島的釘子,以後只能依附於長州藩生存,就好像幕府安插在各地的親藩大名一樣。

    毛利最擔心的,是外部力量的干涉,第一當然是中國,但他收到的消息是,中國人引入了夷人的議會制,結果議會跟朝廷內鬥,朝廷想支援幕府,議會一直不同意,一時間中國很難派兵來助戰。

    只是朝鮮人有些讓人擔憂,他們派了一艘兵船進入了對馬藩,跟對馬藩眉來眼去。對馬藩現在也沒有表明態度,顯然依仗朝鮮國的支持,在坐看時局變化。

    如果朝鮮此時殺入日本,顯然對日本局勢很不利,好在沒有發現朝鮮跟幕府有勾結,不然長州藩後方不穩,毛利敬親就要擔心老巢了。

    戰局上,毛利敬親毫不擔心,他的部隊軍火充足,軍隊訓練有素,吉田松陰為總大將,一切管理的井井有條,有吉田松陰這個兵法大家在,毛利敬親認為他不會敗。

    在備中擊敗幕府主力之後,幕府軍一潰千里,前鋒已經打到了美作、播磨,攻取大阪指日可待,然後直上京都,謁見天皇。隨著幕府敗像明顯,各地諸侯已經開始了暗中投靠,紀伊國到近江國都有勢力前來暗中聯絡,顯然只要能奪取大阪,整個關西地區都會倒戈,到時候天皇控制在了自己手裡,大義就有了。

    掌握了天皇這面大旗之後,只需要再打一次關原合戰,幕府也就該屈服了。到時候給德川家留下他們本家領地,毛利家就將取代德川家,成為新的幕府,毛利幕府!

    一想到自己也能像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那樣,成為關白,徵夷大將軍,掌控日本大權,毛利敬親頓生一種即將踏上人生巔峰的感覺,甚至頗有些感慨高處不勝寒。

    因此即便有各種問題,毛利敬親的心情還是不錯的,直到吉田松陰陰沉著臉焦急的前來求見。

    吉田松陰伏倒在地,上報了一個消息,毛利敬親一下蹦了起來。

    “什麼?!中國兵船來了?來了多少?”

    毛利敬親慌忙問道。

    吉田松**:“據聞有十艘巨艦進入大阪,三十艘大艦巡海。各地傳來消息,他們在兵庫津、馬關和長崎都進行了鎖港!”

    毛利敬親大罵:“八格牙路!”

    吉田松**:“請主上定奪,是否要繼續進兵大阪?”

    毛利敬親雖然暴怒,但怒過之後則是怕,中國兵艦來了,他們的大兵是不是會到。

    如果中國兵來了,那麼這仗還打個屁啊,吉田松陰親自見過,十幾年前中國人就能調動千萬大軍作戰,這比長州藩人口還多,千萬武士兵臨長州,除了趕緊磕頭謝罪之外,還能怎麼辦。

    最擔心的事情發生了,毛利敬親決定,先弄清楚中國方面的情況再說。

    很快,中國領事求見,送上拜帖,明確表示是來問罪的!
mk2258 發表於 2018-6-8 20:56
第五百六十九節情勢逆轉的太快





    “毛利大人,可知我國為何發兵?”

    “何大人請直言。本藩自認沒有觸怒唐國之處,大唐無禮發兵,有失大國氣度!”

    毛利敬親沒有怠慢,第一時間親自跟中國領事見面。

    領事道:“毛利大人心裡明白,勾結英夷,為君子所不齒。”

    毛利敬親失口否認:“絕無此事。”

    在儒家文化大背景下,誰都不敢落下一個勾結夷人的名聲,日本的主流聲音是攘夷。幕府開港之後,也只跟中國、朝鮮、越南等東亞國家全面通商,荷蘭人得到了一些特權,但跟其他西方國家,依然是不進行貿易的。其他強藩,雖然暗中走私,但卻從來不敢跟西方人建立正式關係,不僅是怕幕府,文化上做不到。

    領事道:“既然如此,那在下就不提了。我國還是希望日本能夠太平,本使特來斡旋,敢請毛利大人罷兵!”

    毛利道:“若不罷兵?”

    領事道:“我國則不得不派兵前來,議會雖然允許派兵十萬,但兵凶戰危,一旦開戰,如猛虎搏兔,不敢不盡全力!”

    毛利強忍一口氣:“唐國何苦非要助德川? ”

    領事道:“實乃為攘夷。”

    毛利繼續否認:“長州藩絕無聯夷之事,此乃德川家的毀謗。”

    領事嘆道:“毛利大人應該知道,日本偏居海之東,數百年來國泰民安。可西夷東侵,滿清本是遼東胡種,與西方俄夷勾結。兩百年前,俄夷既已侵至東海。五十年前,滿人更是聯俄入寇蒙古。我大周天子苦心孤詣,奮起攘夷。先逐俄夷於滿蒙,在驅俄夷出西域。數百萬漢軍奮戰一甲子,才將夷人驅離神州,退避歐陸。如今英夷從海上來,竟至日本。自古有夏無夷,非我華夏,盡是蠻夷。日本改新不易,千年砥礪,才驅逐蝦夷,有日本四島之地,成禮樂詩書之邦。如今英夷東侵,凡心中存有禮義廉恥,敢不攘夷!”

    領事的態度很明白,中國要的,就是阻擋夷人向東擴張勢力。還是中國跟英國全球競爭的大戰略。至於說辭不同,那是因為不同文化的語境不同,在日本就顯得有些春秋了。

    毛利沉默良久。夷夏之辨這個大義壓下來,他有些接不住。一旦坐實了他勾結蠻夷,毛利家可就完蛋了。天皇不敢支持他,那些浪人甚至可能倒戈,尤其是那些在中國海外公司跟夷人打過仗的武士,他們一個個將自己的行為樹立的崇高無比,無論如何是不可能接受聯夷的。

    毛利明白,中國現在做的事情,按照東方的理解,那就是在全球攘夷,跟夷人爭鋒。

    他確實接受了英國的支持,也答應將來成功後給英國一些回報,可那都是沒影的事兒,他並不打算真的跟英國合作,不過騙一些軍火罷了。現在中國支持幕府,一旦將他打成聯夷的罪魁,甚至不需用兵,他也必然失勢。

    一股危機感瞬間壓在了毛利心頭,人生的大起大落來的太快了。

    他感到自己瞬間從君臨天下的雲端被打下來,進入了現實之中。

    只能放下姿態,問道:“如果此時罷兵,日後幕府問罪,該當如何?”

    領事道:“自有我國出面斡旋。若毛利家願意攘夷,則是中國之友,若是一意孤行,聯夷頑抗,毛利大人可要三思啊。”

    毛利又道:“關西諸侯本是一體,德川家倒行逆施,才有如今戰亂四起。若要罷兵,德川家需要答應三件事。”

    “哪三件?”

    “其一,廢參覲交代,此乃罔顧人倫的惡政!”

    至今,雖然毛利敬親在指揮軍隊,可他的家人卻在江戶做人質呢,可以說他是冒著失去親人的風險在對抗幕府,這也是他為什麼一直打著公武合體的旗幟,只是要改革幕府,而不敢公然反對幕府的原因。

    領事道:“此事可依!”

    毛利道:“其二,諸侯皆可覲見天皇,幕府不得阻攔。”

    領事想了想:“這也合理!”

    毛利又道:“其三,關西之地,應該交由關西諸侯領有。幕府不得乾涉!”

    領事想了想,搖頭道:“不可。長州藩不能過京都!”

    很顯然原則已經定下來了,倒幕派的強藩以後可以脫離幕府,不受幕府控制,可以直接覲見天皇。但領地不能越過京都,一旦將整個關西地區都交給倒幕派,京都就控制在了倒幕派手裡。

    毛利又道:“那京西之地都可割於關西?”

    領事搖了搖頭:“此事你們跟幕府去談,本使只是斡旋。你們談成了最好,若談不成,本使無力干涉。”

    談判至此結束,毛利敬親頗為沮喪,眼見大功告成,卻不得不半途而廢,讓他恨中國,卻也恨不起來,一切情報表明,確實是因為聯合英夷而起,如果他不聯合英夷,中國的議會是不可能通過預算案的,但不聯合英夷,他又沒有跟幕府對抗的資本。至於聯合英夷對抗中國,他想都不想。

    中國直接出面乾涉,這讓毛利敬親建立幕府的美夢徹底破滅,他也不是拿得起放不下。如果能夠保住目前佔領的領地,毛利家的勢力也已經得到了大大擴張,從三十幾萬石增加到兩百萬石以上。成為僅次於幕府的日本第二大勢力,可問題是,這些東西沒有得到中國的保證,幕府如果不答應,繼續開戰,中國人又會幫助幕府。到時候,別說保住這些領地,毛利家恐怕只能沒落了。

    毛利敬親瞬間發現,現在的局勢,反而變成了毛利家要盡快跟幕府達成協議,確保佔領土地,而不是幕府著急了。

    想到這裡,毛利敬親立刻採取行動,第一步,馬上要求統治下的各個港口,立刻採取攘夷措施,驅逐來港的英國商船,不能再給中國人抓住把柄,第二步,將英國人派來的各種代表,統統趕走,第三步,才是馬上去跟幕府談判。

    並且要拉上中國領事,讓中國領事做個見證,也就等於得到了中國的保證。

    此時跟毛利敬親一樣感到情勢變化太快的,還有一個英國人哈德爾,他是一個愛爾蘭人,但卻是終於英王的愛爾蘭貴族,他信仰新教,在三一學院畢業,在東印度公司服務過,對東方文化頗為了解。

    是他成功的跟日本的地方勢力建立了關係,也是他,成功的說服英國政府支持日本的地方勢力,還是他,成功的讓日本的地方勢力跟英國達成了協議,簽署外交條約。

    當長州藩興兵之後,形勢一片大好,哈德爾迅速從印度趕到日本,跟在毛利敬親身邊,他希望毛利盡快履行承諾,跟英國建立外交關係,英國願意承認毛利家族對日本的控制,當然前提都是毛利家能夠打進京都。

    眼看著毛利軍隊逼近京都,幕府軍隊一觸即潰,哈德爾以為不出一月,他就能成功的在中國勢力腹心位置,建立一個抗中基地。

    可誰能知道,當他早上剛剛從日本藝伎柔軟的肚皮上醒來,突然就被通知要求離開。

    他實在不明白為什麼,經過很長時間的溝通後才知道,是他們的主人不想讓人以為自己通夷。

    哈德爾瞬間沮喪起來,他知道他又一次碰到了那道無形的壁壘。

    很多年他都無法理解這種現象,東亞國家,一旦跟西方國家正常交流,就會遭人詬病,首先就是他們本國的知識精英會反對,警示君主,接著跟西方人接觸的本國人會被嚴懲,西方人被驅逐是好的,擅自進入這些國家,甚至有生命危險。

    這種文化上的排斥,形成了一道壁壘,這道壁壘並不是中國人主動去構造的,但哈德爾發現,中國人在外交領域大肆加強這道壁壘,讓西方跟東亞國家很難建立正常關係,讓英國無法利用東亞國家之間的矛盾來反對中國。

    勾結夷人是罪孽,這種觀念首先是一種文化現象。讓哈德爾最不理解的是,中國人自己都在跟西方通商,可卻在東亞其他國家維護封閉。中國人跟西方通商,沒有被認為勾結夷人,可一旦那些小國跟西方通商,馬上就先被他們本國的知識精英扣上一個通夷的帽子。中國之所以不會被扣上這頂帽子,源於中國是東亞文化中心,誰通夷,他們都不會通夷,這是一種文化霸權。是歷史形成的,誰也無法改變,哈德爾惱恨的是,中國人濫用了這種文化霸權。

    連朝鮮、越南這些統一的獨立國家,都不敢背上這頂帽子,更何況日本這種四分五裂的國家裡的諸侯。

    哈德爾知道自己的外交行為再一次失敗了,他現在想得,已經不是力挽狂瀾,再次支持長州藩奪取政權,然後成為英國對抗中國的棋子,他現在想的,更多的是趕緊降低損失,收回英國政府在長州藩身上的投資。

    那些援助給長州藩的軍火,可都是按照低息貸款的形勢給他們的,這些錢必須追回來,因為這筆錢高達三百萬英鎊,不追回來,這個賬平不了,首相都得下台。
mk2258 發表於 2018-6-8 20:56
第五百七十節長州藩賴賬





    長州藩通過中國領事的居中調停,他們成功派出代表跟幕府開始談判。

    但談判很不順利,幕府現在形勢佔優,他們很想將戰爭進行下去,借助中國的力量,徹底消滅這些割據了多年的強藩勢力。

    幕府不但在領地問題上寸步不讓,別說長州藩提出的,丹波、攝津等國了,他們連長州藩佔有目前的十四國都不同意,只同意長州藩退回長門、周防兩國,保持原本的勢力,也不同意廢除參覲交代製度。

    見到這種情況,反倒讓西南強藩團結了起來,他們團結,不是想為長州藩爭取利益,他們是為了自保,如果長州藩退回了長門、周防,他們吞下的那些領地也得吐出來,而且還要擔心幕府秋後算賬。所以他們在結束參覲交代,得到直接覲見天皇權力的態度上,跟長州藩是一致的。

    長州藩人才濟濟,外交人才也不缺,他們連橫合縱,很快就跟趁火打劫的東北強藩達成了共同行動的盟約,東北強藩也派人來談判,並且提出了一致的要求,結束參覲交代,大名可以自行覲見天皇。

    幕府的壓力頓時大了起來,而且中國領事不是一味支持他們,中國領事希望幕府能接受對方一些條件,然後讓日本恢復和平。並且表示,雖然中國議會同意出兵十萬,但十萬軍隊能否解決幕府的困境,並不能保證。一旦十萬中國軍隊都無法阻擋強藩聯軍的話,中國不可能提供新的支持。長州藩在壓力之下,將自己的直屬軍隊已經擴大到了十萬人,薩摩、熊本等西南強藩開始踴躍出兵,強藩聯軍的規模不斷擴大,已經高達十五萬人。東北強藩也開始直接出兵,在跟幕府接壤地區威懾,東北強藩人力缺乏,但兵員素質更好,他們的兵力也高達五萬人,強藩的軍隊總數高達二十萬。幕府兵力雖多,可大多數不堪使用,如果不能進行徹底的改革,能戰的就只有中國的十萬援軍。

    領事告訴幕府,中國軍隊畢竟是勞師遠征,戰鬥力能保留多少尚未可知,一旦戰敗,則強藩不再畏懼中國,不管中國朝廷能否說服議會繼續增兵,恐怕在新的援兵到來前,強藩就能完全攻占幕府領地。

    領事還告訴幕府,他們缺的只是時間,只要時間足夠,他們下決心重新打造軍隊,中國提供一些支持,幫忙訓練士兵,派遣軍事顧問,甚至幫助幕府培養軍官,很快幕府軍隊就能壓倒強藩,到時候幕府大可以反攻回去。

    加上此時幕府境內局勢十分不穩,大小諸侯心懷異志,農民、市民不斷一揆,財政瀕臨崩潰,全靠借債度日,再不結束戰爭,幕府統治也得崩潰。

    於是幕府不得不做出了妥協,他們接受了強藩的要求。但從長州藩手裡要回了但馬、播磨兩國,將長州藩的領地壓縮在十二國,除了舊有的長門、周防,同意石見、安云、出雲、備後、備中、備前,伯耆、美作、因幡和隱岐十國併入長州藩,讓長州藩一躍而成200萬石高的超級大名。

    其他強藩,比如薩摩、熊本、土佐等強藩的擴張也得到了承認。同時確認了以仙台為中心的伊達家族對陸奧國(陸前、中、後)的支配權,秋田藩對出羽國(羽前、後)的支配權,也確認了松前藩對蝦夷國的統治權。

    認可這些強藩可以自由覲見天皇的權力,允許他們自行經營本國物產、商業,西南強藩和東北強藩也可以不執行參覲交代,給出的理由是他們路途太遠,但強藩們接受了向幕府象徵性進貢的要求,繼續保持幕府名義上的統治。

    中國領事全程參與談判,但始終不發表明確的態度,也不肯在最後的條約上簽字。

    條約簽訂之後,各方撤兵,裁減軍隊,休養生息,一場內戰結束,只留下了大量孤兒寡婦,興起了一批新的軍事貴族,日本依然四分五裂。

    英國人再次找上們來,他們是催長州藩還錢的,但長州藩否認了他們向英國人借過錢。英國人手裡有憑據,他們拿著長州藩藩臣村田清風代表長州藩跟英國簽訂的條約作證。結果村田清風當著英國使者的面否認,表示說錢都讓他中飽私囊了,藩主毫不知情,然後對英國使者表示抱歉,為了給英國人一個交代,他當著英國人的面,切腹自殺了。嚇的英國使者褲子都濕了。

    長州藩耍了無賴,可英國人耍無賴耍了幾百年,才剛剛紳士起來,無賴手段還沒忘記,文的不行,他們可是會動武的。

    然後英國派出了軍艦,這次他們直接找幕府,說幕府既然是日本合法政府,就應該替地方政府償還債務,幕府有中國做後盾,當即拒絕了這無理的要求,英國軍艦趕往長州藩的港口馬關,威脅要砲擊馬關,攻占港口。

    這時候得到消息的中國軍艦趕到,跟英國軍艦對峙了半日後,英國人退縮了。

    在中國的支持下,長州藩成功的賴掉了這筆他們不可能承擔得起的債務,中國之所以支持長州藩的賴賬行為,目的是告誡英國,不要試圖在中國周邊扶持傀儡,那樣連本錢都收不回來。

    一場內戰,雖然沒有改變日本割據的面貌,反而加強了割據勢力。但這場戰爭,不可能沒有任何影響。

    事實上,影響很快就出現了,戰後,不管是戰爭中表現差勁的幕府,還是戰爭中一鳴驚人的長州藩,都開始了激烈的競爭。雙方都知道,和平只是暫時的,戰爭隨時會到來。

    在這種氛圍下,雙方都開始更徹底的改革,都拼命要加強自己的力量,以期在將來能夠壓到對方,至少是能夠自保。

    幕府自不用說,強藩們已經擁有了合法的對外溝通的權力,儘管跟西方人加強交流文化上的風險很大,但跟中國交流就不存在任何風險了。

    於是日本強藩們紛紛向中國開始派遣留學生,又名遣唐使,在中國的各種學校中學習,聘請中國顧問,開辦各種工廠、礦山,引入各種新技術,拼命加強自己的經濟力量。

    一場現代化的競賽,在日本開始,長州藩依然引領潮流,他們第一時間跟中國公司簽訂協議,修建一條從馬關到福山的鐵路,將長州藩瀨戶內海的海岸平原聯繫起來。肥前藩開始以幕府留下的基礎,擴建長崎港,鼓勵貿易。福岡藩繼續鼓勵興建大型工廠,強製本藩的農民都種桑養蠶,擴大生絲生產。東北強藩採取的措施依然是吸引人口,開發物產,尤其是松前藩,守著一個偌大的蝦夷國,緊缺人口進行開發。

    同時各番國積極鼓勵本藩武士受僱於中國公司,一來,他們發現這些武士從中國公司學到的軍事技術和經驗對提高他們的軍事能力很有幫助,等於中國在免費幫他們培養軍官,至於死人,無所謂了,反正有撫卹,而且不讓這些武士去受僱於中國人,各藩就得養著他們,否則他們就會成為破產武士、浪人,製造社會矛盾。於是他們將為中國打仗,定性為攘夷的大功業,從官方進行正義性宣傳。

    事實上,正是從這次戰爭之後,日本開啟了他們的現代化之路。

    不過中國暫時對日本人的現代化進程無力干涉,因為議會制剛剛出現,就已經讓習慣了高效的君主**的中國官僚集團極不適應。他們開始希望議會能夠給他們更多的自由空間,他們認為這種為每一筆預算進行投票的方式效率太低,希望每年通過一個總預算,在預算之外,留給朝廷一定的空間,讓朝廷自行發揮,否則在這樣一個大國里,很多事情可能只能陷入扯皮之中。

    議會中的商會勢力,幫會勢力和工會勢力才剛剛嚐到掌握權力的滋味,他們發現讓朝廷高官求著他們的感覺真好,一絲權力都不想從手裡溜走。但這次他們失敗了,因為佔議會七成人數的士紳代表,認為朝廷的意見是對的,他們覺得得給官府自由空間,於是通過了由丞相提出的提案。

    顯然在學習如何在議會中鬥爭方面,新的政治勢力的反應速度,趕不上組織有序的官僚集團。官僚集團已經學會瞭如何拉攏議會勢力為他們說話了,而他們跟士紳階層的傳統紐帶還沒有中斷,顯然他們漸漸將士紳階層拉攏成了他們在議會中的代表。

    而新勢力之間,內鬥甚至多於合作,工會跟商會勢成水火,幫會勢力只顧自己。

    反應的是民間的爭鬥,已經進入了白熱化階段。工會在議會中試圖通過改善工人工作條件,減少工作時間,商會則希望降低企業稅率,降低進出口關稅,商會不支持工會,工會不支持商會,雙方互相拆台。

    在民間,他們的鬥爭更激烈,經濟危機改變了他們,經濟危機漸漸過去,而改變卻留了下來,而且很深刻,很特殊。

    各種矛盾不但沒有解決,反而更加的激烈,各種勢力代表的權力,還沒有達到平衡,此時正是中國力量最弱的時候。

    此時偏偏又是一個國際風雲激動,政治格局多變的時候。
mk2258 發表於 2018-6-8 20:55
第五百七十一節產業升級





    英國是第一個擺脫經濟危機的國家,依靠對外傾銷,壓榨殖民地兩大方式,英國的生產再次恢復增長。

    美國是第二個擺脫經濟危機的國家,英國經濟恢復之後,美國北方的糧食,南方的棉花再次大規模向英國出口,同時在中國商業勢力開發黑海石油的動力下,美國的石油工業也起步了,美國人也是看到了地上的油苗,然後一些知道有石油這種東西存在的商人開始開發,他們引入中國和奧地利的鑽探技術,比歷史上更快速的建立起了石油工業。

    在出口和石油工業的推動下,美國經濟迅速結束了危機,開始轉入增長階段。

    普魯士一直在進行擴軍備戰,俾斯麥故技重施,完成了兵役制改革,任用毛奇作為總參謀長,大肆修建戰備鐵路,國家訂單向軍工產業傾斜,讓重工業在經濟危機中下降的不多,而輕工業本就不是普魯士的擅長,因此他們的生產下降一直不大,在英國經濟恢復了之後,對外傾銷行為結束,普魯士的工業恢復增長,結束了經濟危機。

    之後是法國、奧地利等國。

    中國的危機持續了兩年,在1856年底,日本內戰結束之後,才開始轉入增長。

    經濟危機中,中國的鐵路公司破產了一大批,鐵路巨頭們趁機地價收購破產公司,主要看重的是他們手裡的特許權。當然這些公司手裡的鐵路,也是重要資產。全國鐵路公司,收購了十幾家內陸鐵路公司,將他們的鐵路併入自己的鐵路幹線上,形成了更密集的網絡,經過統一管理,鐵路運行效率大幅度提高。江南和江北兩家運河公司,則瞄準了長江沿線的鐵路公司,他們都試圖將鐵路跟他們運行的長江航運業務聯繫在一起。可是往四川修建鐵路太過困難,經濟危機背景下,兩家運輸業巨頭的日子也不好過。於是他們決定合併鐵路業務,將他們名下的鐵路資產組合,建立一家控股的運河鐵路公司,跟咄咄逼人的全國鐵路公司競爭。

    全國鐵路公司和運河鐵路公司,迅速成為兩大鐵路巨頭。全國鐵路公司的鐵路網覆蓋全國,勢力最強,運河鐵路,則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效益更好。

    兩大巨頭之外,還有東北鐵路公司,利用較為獨立的地理板塊,糧食、礦產等大宗商品支撐發展的較好。東南則有控制了雲貴、兩廣四省,輻射到越南的雲南路礦公司的鐵路網,至此中國形成了四大鐵路巨頭並存的局面。競爭並沒有結束,反而更加激烈起來。因為每一家都有建立全國鐵路幹線的能力和資本,每一家都有強大的融資和運營管理能力。鐵路業開始進入巨頭時代。

    其他行業雖然沒有鐵路業壟斷程度這麼高,但在這次經濟危機的打擊下,集中度也大大提高。

    棉紡織工業,從經濟危機前的十萬家工廠,縮減到了六萬家,可是手工作坊這種形勢,基本上從東部沿海消失了,即便是福建這個鄉村工廠一直依靠廉價水力維持的地區,最後一批作坊也停業了,蒸汽化大工廠徹底淘汰了作坊生產。

    但經濟危機結束之後,這些倖存下來的工廠擴張速度極快,他們管理能力更強,技術水平更高,不到半年時間,僱傭工人的數量就已經超過了經濟危機之前,而總產量卻超過了經濟危機前的一半。顯然優勝劣汰之後,效率大幅度提高了。

    類似的情況,在機械製造業,造船業,礦業領域都有不同程度的體現。

    變化最大的,還是金融業。金融業是重災區,他們是泡沫的製造者,也是泡沫破裂後死的最慘的。公行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救市,但金融業還是倒閉了一半之多。大量熱衷於風險的金融機構倒閉,包括數百家股份制錢業公司,這些公司之前一直被認為不可能倒閉,但依然死在了經濟危機之下。尤其是大量縣級錢業公司,他們高息攬儲,低息放貸,搶奪市場,他們的利潤空間本來就小,風險控制又不足,結果成批的倒閉。

    大浪淘沙,剩下的大都是一些資本雄厚,自有資金更多,風險意識更強的大型錢業公司,跟鐵路行業一樣,金融業更是一個大魚吃小魚的行業。不過金融業的從業壁壘沒有鐵路行業那麼高,因此總數還是巨大的。

    經過這次洗牌後,中國依然有數万家金融機構存在。但開始形成了一批巨頭,有十幾家省級錢業公司,最大的是廣東錢業公司、江蘇錢業公司和浙江錢業公司三家。五六家私人銀行,最大的是日昇昌票號、蔚泰厚票號。保守經營的山西人,在這次經濟危機之後,大有斬獲,過去跟他們競爭的大量江南中小錢莊,因為作風大膽,擴張極快,反而死在了危機之中。經濟危機過後,保守的山西人,在金融業中佔了半壁江山。

    中國度過經濟危機的方法,並沒有壓榨殖民地,也沒有出台政策限制殖民地的產業,讓殖民地只能成為市場。但度過經濟危機之後,增長的後勁卻開始顯現。因為不壓榨殖民地,讓中國海外領土的經濟條件甚至比國內更好,這是一個更富庶的市場,更加可持續。

    北美形成了自己紡織工業,不但沒有被這次經濟危機打倒,反而因為經濟危機期間,湧入了大量城市失業勞工,工廠規模更大,設備更先進的北美紡織工業反而得到了發展。經濟危機之後,中國北美領土甚至不需要進口紡織品了。他們把本土和英美棉布徹底擠出了北美市場,而且向本土大量輸出棉紗。這意味著他們的產業升級了,從提供原材料轉變為提供初級加工品。

    但北美市場比以前更大,因為他們開始進口更多的機器設備,在皇太子高關稅壁壘的限制下,以前從美國、英國進口的機器,都轉向了從本土進口,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他們進口本土的紡織設備、採礦設備,出口棉紗和礦產,都是附加值較高的貿易。中國印度領土,人口更多,相對資源較少,沒有北美那麼富庶。但印度的自然條件好,他們也發展出了自己的棉紡織工業,大規模出口棉紗到本土市場,同樣進口機器。他們出口的產品附加值不高,但數量極大,種類繁多,比如棉紗、麻類、染料,各種農業中能提供的經濟作物,他們幾乎都生產出口。

    殖民地經濟的發展,除了讓本土的高附加值產業,比如機器製造業快速發展,開始整體產業升級,同時也給本土金融業提供了一個龐大的投資市場。殖民地和海外領地,尚處於資本原始積累階段,遠不能跟已經完成了資本積累的本土相比,因此對資金的需求是很大的,這是金融業一個巨大的機會。金融服務,也開始成為本土向海外輸出的一個高附加值產業。

    這未必是一件好事,因為中國本土還沒有完成工業化、城市化,卻開始資本輸出,這勢必造成一種產業空心化現象。可現行製度和文化下,這些情況無法改變。

    受害最大的是中國中西部內陸地區,在本土工業高速增長時期,他們的資源、資本被東部吸走,本地產業較為落後,當東部完成工業化之後,卻開始向海外轉移資本和產業,他們依然落後。如果時間足夠長,也許中國內陸腹地,會變成意大利的南方,相對北方簡直是另一個世界,或者變成美國的內陸,人口極少,依靠農業和礦業維持。

    但中國又跟意大利和美國不同,意大利南方人可以大量遷往北方,美國內陸人口從一開始就不多,中國卻是一個人口均衡的成熟社會,內陸人口跟沿海相比,一點不少,甚至更多。而且他們不像西方人那樣,想走就走,他們即便短期進入城市打工,最終也是要回家鄉的。這讓當地人口不可能減少,至少不可能減少到只依靠農業和礦業為生。

    各種問題總是層出不窮,作為一個半退休的皇帝,週瑯已經不想管了。他都不知道自己的年齡該怎麼算,對外工部的年齡都超過了八十,看起來也已經是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了,時間對他格外開恩,但他卻看淡了時間和生命。

    除了一些大的歷史事件,很少有事情能夠吸引他的注意,他打造的官僚機構足以應對普通內政,那些事情不是他該操心的事情了。

    唯一能引起他興趣的是,德意志民族崛起對世界格局的衝擊。

    俾斯麥已經開始行動,經濟危機給了他一個有利的時機,讓他借助危機完成了最後的準備。兵役制改革,參謀部製度,戰備鐵路,現在只等著法國人打響第一槍了。為了讓法國人先開槍,俾斯麥扔出了準備已久的,那一片引逗法國公牛的紅布。

    俾斯麥成功的讓普魯士議會通過,普魯士和波蘭組成聯合王國!

    法國提出了強烈抗議,向普魯士發出通牒,要求他們宣布廢除這項決議,普魯士拒絕,法國皇帝向普魯士宣戰。

    1857年春,普法戰爭提前十三年爆發了!
mk2258 發表於 2018-6-8 20:55





    這場戰爭會爆發,一點都不讓人意外,歐洲人只是意外為什麼等到現在才爆發。

    這場戰爭的結果,卻讓人很意外,大家意識到法國有可能贏,也有可能輸,但誰也沒想到法國會輸的這麼慘,輸的這麼快。一個半月時間,法國損失了七十萬軍隊,其中四十萬做了俘虜,親自領兵的拿破崙總理投降。

    如果法國實力這麼弱,為什麼法國人要開戰呢?

    因為法國人覺得自己不差,或許他們也確實不差。這幾年法國總理拿破崙加強了法軍的軍備建設,而且法軍的服役期更長,大多數軍官和士兵都是職業軍人,他們在軍隊中一待就是二十多年,他們積累的軍事經驗和技能,比任何歐洲軍隊都豐富。

    拿破崙也給自己的軍隊裝備了後裝槍,而且比普魯士的武器更優秀,採用了金屬彈殼,解決了氣密性問題,後裝的情況下,不但速度大大提高,威力也一點不輸給前裝步槍,而普魯士還在用著他們引以為豪的紙殼彈針擊槍。

    拿破崙也建設了總參謀部。

    進行完這些改革之後,拿破崙分析過法國跟普魯士的國力對比,他認為即便普魯士跟波蘭相加,在人力上法國高達3600萬人,普魯士和波蘭加起來也不過3000萬人,加起來也比不上法國。人口意味著兵力,相通的義務兵役制度下,法國的可徵召士兵比普魯士多一倍。財政上,法國也比普魯士和波蘭之和要多,

    外交上,歷史上的拿破崙三世被認為犯了致命錯誤,沒有拉攏奧地利和俄國,而是自信奧地利一定會參戰。其實這種自信是有道理的,因為法國這幾年多次徵詢過奧地利的態度,奧地利再三表示站在法國一邊,只是戰前俾斯麥不可能不做小動作,法國犯的錯誤是,一直以為奧地利在對普魯士問題上,跟法國是盟友,因此在向普魯士宣戰之前,沒有進行確認。結果戰爭爆發後,奧地利一直中立。

    由於執政的拿破崙總理判斷法國在兵力、財政、外交上都有一定優勢,可這種優勢隨著普魯士和波蘭的聯合,正在逐步下降,法國不可能接受一個人口跟自己差不多的聯合王國在中歐出現,因此普魯士波蘭聯合,法國必然開戰,這是沒有選擇的事情。

    至於拿破崙樂觀與否,對結果的影響其實並不重要。因為法國軍隊表現的,實在讓人難以置信。

    拿破崙總理的性格被評價為熱衷軍事冒險,他年輕時曾加入意大利燒炭黨,算是一個革命者,這時代的革命家都有一個特徵,那就是敢冒險,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勝率,他們就敢壓上百分之百的籌碼。

    拿破崙也是如此,開戰之後,他迅速調動軍隊,自信的親自領兵,讓軍隊迅速開出法國,目的是要趕在波蘭軍隊支援普魯士之前,法軍就擊敗普魯士。

    但他太高看法國軍隊的速度了。前鋒已經進入了普魯士,後衛軍有可能還沒有徵召,要求入伍的信件還沒有送到後備役士兵手中。前方已經開始交火大砲可能還在法國的另一邊,或者大砲在這裡,砲彈不在,砲彈在這裡,大砲又不在。

    後世無數人分析研究法軍為什麼如此混亂,跟普魯士相比,簡直就一無是處,完全是去給毛奇做陪襯的。

    有人是因為克虜伯的鋼砲厲害,這就太外行了,就好像恩教主覺得普魯士打贏奧地利,靠的是針擊槍一樣。

    事實是,當法軍剛剛開進普魯斯的盟友巴登王國境內,法軍後衛還拖在梅斯的時候,波蘭軍隊就已經部署在了萊茵河東岸。當法國軍隊還在士兵等裝備,裝備等士兵的時候,波蘭軍隊卻是齊裝滿員的投入戰鬥。

    波蘭軍隊尚且如此,更精銳的普魯士軍隊自不用說。結果當法軍前鋒推進到萊茵河畔的美因茨的時候,就被包圍在了這裡。援軍被阻擋在沃爾姆斯,後衛還拖在斯特拉斯堡。

    表面上看兩國投入戰鬥的兵力都差不多,普魯士四十萬,波蘭三十萬,法國總計投入了七十萬軍隊。可俾斯麥這次依然以德意志聯邦的旗幟作戰,而且之前幾年狠狠的煽動起了德意志民族情緒,南德地區的巴伐利亞、巴登、符騰堡此次都站在普魯士一邊,德意志民族認為,法國在無端干涉普魯士君主的繼承權問題,他們認為這是大國對小國的欺凌。而且他們無法接受,霍亨索倫家族的人竟然無法登上普魯士王位這種情況。

    不過主力依然是普魯士波蘭聯合王國軍隊,其他邦國的軍隊素質不差,武器也不差,但很難在這種大型會戰中配合到一起,也確實不需要他們參戰,因為普波軍隊足以擊敗法軍。前兩個興起,普波聯軍將邊境地區集結了50萬人,法軍前鋒此時只有20萬,結果兩倍多的兵力優勢,用了一個興起,就吃掉了法國前鋒。

    法軍本來分三部分向前推進,結果第一線一個星期就被吃掉,只有半數殘兵突圍而出。讓第二線十分驚恐,選擇迅速後退,但已經遲了。論調動速度,他們輸了一籌,毛奇利用鐵路將十萬普魯士軍隊,調動到了法軍後方。第二線20萬法軍再次被包圍,攻擊法軍的,還是普波軍,兵力46萬,同樣用了一個星期殲滅法軍。逃走的法軍殘兵,依然只有一半。

    兩個星期,法軍損失二十萬兵力,而且主力被逐出德意志地區,按道理應該承認失敗,接受和談了。但拿破崙總理卻下令繼續動員新的軍隊,法軍後備軍還沒動員起來呢,法軍極限兵力可以超過130萬人,可不等後方的新兵送到,普魯士波蘭軍隊就已經氣勢洶洶的殺過來了。

    拿破崙認為自己兵力不足,他決定後撤,撤往薩爾堡再說。但此時法國人驚訝的發現,在法國境內,普魯士人利用法國鐵路調動軍隊,竟然比法國軍隊還快。結果拿破崙的軍隊沒能全部撤出去,被分割在了薩爾堡和斯特拉斯堡兩部分,拿破崙本人十分不幸的,跟著十萬士兵被包圍在了斯特拉斯堡。

    經過一天半的砲轟之後,拿破崙總理選擇投降。這就是為什麼大家認為普魯士贏在克虜伯大砲上,因為跟歷史上一樣,拿破崙在被砲擊後,選擇了投降。事實上,一戰之前,大砲一直都不是一個殺傷性武器,死於大砲的人比步槍要少的多。而這場戰爭中,法軍的步槍明顯好於普魯士波蘭軍隊,老兵和軍官比例極高的法軍,進攻精神也強於普魯斯波蘭軍隊,但法軍就是輸了,輸的很慘。

    輸的原因只有一個,輸在了組織能力上,法軍的混亂和鬆散管理,在對付北非的部落武裝的時候,還能佔盡優勢。

    可他們在北非打的是很少超過千人的治安戰,而不是大兵團作戰。嚴重缺乏大兵團作戰的經驗。拿破崙也建設了參謀總部,可卻流於形式,專業的參謀人員,根本就壓不住一個個老兵痞,這些老油條將只會舞文弄墨的參謀耍的團團轉。

    法國軍隊中一直流行一種反智傾向,都覺得讀書無用,耍嘴皮子無用。拿破崙總理試圖鼓勵軍人學習,但卻受到普遍的反對。法國元帥麥克馬洪一再宣稱,假使他發現任何軍官的姓名在一本書的封面上出現,他就會立即將這位軍官從升遷名單中剔除。

    這樣的風氣,對比普魯士軍隊中,軍官們踴躍發表軍事論文,毛奇甚至寫過小說,可以說是天差地別。作為書呆子身份的參謀們,怎麼可能在這樣的法軍中得到尊重,他們編制的作戰計劃,怎麼可能有人服從。

    當法軍還在按照拿破崙一世時代的方式,先將大兵團集結起來,然後緩緩開進的時候,毛奇指揮的軍隊,卻可以做到以團為單位,分散進軍,毛奇甚至研究了法國的鐵路網,制定出瞭如何利用法國交通設施的計劃。他的軍隊,分散前進,在計劃中的決戰地點匯合,聽起來似乎很危險,許多軍事家多次評論普魯士必敗,其中就包括恩教主,但每一次普魯士都贏了,毛奇指揮下的普軍,就是有這麼高效的組織能力。

    結果就是法國人總是發現,在他們面前的敵軍總是比他們多,總是比他們跑的快。

    就這樣三戰之後,拿破崙總理被俘,作為執掌法國大權的實權派,他的被俘,在法國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法國皇帝小拿破崙是一個不太關心政治的人物,以前的政治都託付給他的叔父掌握,現在叔父被俘,他六神無主,反對派上台。

    法國政府明智的求和,但雙方的條件沒有談妥,在英國支持下普波軍隊向巴黎進軍。

    法國人尋求中國的幫助,這時候皇帝立刻召開內閣會議,討論這個問題。並且向議會要求權力,讓議會授權,必要的情況下,皇帝在來不及得到議會同意的情況下,可以直接向軍隊下達命令。

    議會陷入了扯皮中。

    這是周瑯猜到的結果,他就是要讓議會去扯皮,將中國偽裝成一個政治虛弱的國家。

    因為周瑯覺得,此時還不具備進行一場世界大戰的條件,而且他打算通過這次事件,鍛煉一下議會應急的能力。

    調整一下中國政治的反應速度,做好迎接世界大戰的準備,下一場世界大戰,一定要解決所有擠壓的問題。

    讓中國可以通過一場戰爭,奠定霸主地位,讓世界徹底進入中國治下的和平時期。
mk2258 發表於 2018-6-8 20:57
第五百七十三節打破俾斯麥體系





    中國一直做出了支持法國的態度,但時間上確實來不及,法國人一個來月就敗了,讓人如何幫助?

    遊說議會讓議會授權皇帝可以在緊急時刻動用特殊權力,就用了三個月時間,而此時法國已經無力回天了。

    普魯士波蘭軍隊在俘虜了拿破崙總理之後,戰爭進入了一個短暫的間歇期,普波和德意志聯軍需要時間調整部署,毛奇的快速行動,只能是戰術上的,即便在精密的組織,在這個時代也不可能像機器一樣運作,因此也存在著後勤跟不上的問題。

    在這個間歇期,兩國進行了簡單的談判,法國可以接受普魯士合併南德邦國,承認普魯士波蘭聯合王國的地位,不阻撓德意志的統一。但法國不能接受割地賠款。俾斯麥此時是打算接受法國的條件的,他的目的並不是割地,但此時已經被民族情緒鼓動起來的德意志民族,以及在勝利面前完全對俾斯麥失去了耐心的國王以及軍隊,都不支持俾斯麥。哪怕俾斯麥用辭職相威脅,此時也已經不管用了,國王巴不得趁機換掉俾斯麥呢。

    德意志民族,此時已經不僅僅是普魯士人,包括其他邦國,都因為對法國人的輝煌勝利而興奮不已,德國人被法國欺壓了這麼多年,沒想到能英德如此輝煌的勝利,怎麼可能原諒法國,當年拿破崙是怎麼對待德意志邦國的,大家可都還沒忘記呢。

    因此阿爾薩斯和洛林必須割讓給普魯士,原因很簡單,這兩塊地方歷史上就是德意志民族的土地,如果光是歷史也就罷了,關鍵是這裡的人口也主要說德語。在17世紀以前,阿爾薩斯屬於屬於神聖羅馬帝國的領土,以說德語的居民為主,是哈布斯堡家族統治的領地,三十年戰爭後根據《威斯特伐利亞和約》割讓給法國。當地居民不斷抵制法國統治,法國的語言習俗,法國文化等等。

    由於當地居民中,**語的人只佔少數,絕大多數人一直在講一種德國南部的方言。直到1833年德語仍為當地小學的唯一教學語言。從1853年開始,法國政府才規定法語為阿爾薩斯地區的唯一教學語言,並限制德語課時為每天一課時,法國政府推行法語教育,有可能用法國文化,同化這裡的德國人。這種同化,讓德語民族深受刺激。尤其是毗鄰這裡的南德邦國民眾,尤其同情阿爾薩斯和洛林居民。而俾斯麥鼓動民族情緒的目的,就是為了一統德國,他需要這些南部德意志人的支持。

    在種種厲害權衡之下,俾斯麥支持要求法國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兩地的主張,但法國拒絕了。不管此地的民族是不是都是德國人,不管這裡是不是都說德語,法國都統治這裡兩百年了,突然把這裡讓出去,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且兩地的經濟十分發達,是僅次於巴黎地區的第二大經濟發達地區。首先是當地的地理位置,這裡是溝通南德意志地區和北方的通道,也是溝通法國和德國的東西通衢,是一個重要的十字路口。航運條件極好的萊茵河流經這裡,有運河與羅訥河、馬恩河相通。因此這裡的進出口貿易一直都很發達,交通要道容易發展一些大宗工業生產,比如棉紡織工業在這裡十分發達,這是德國所欠缺的產業。反倒是這裡對法國極為重要的鋼鐵工業,對擁有魯爾區的普魯士沒那麼重要,但奪取這裡,卻有削弱法國的意義。

    無論從政治上,還是從經濟上,以及軍事上,法國都無法放棄這裡,因此拒絕了普魯士的要求,結果戰爭就繼續下來。

    此時國際環境有利於普魯士,因為跟中國的關係,英國支持普魯士削弱法國,儘管這有可能打破歐洲大陸平衡,但太強大的法國對英國威脅更大,英國需要法國不那麼強大,尤其是當法國對英國不那麼友好的時候。

    普波為首的德意志聯軍進軍速度一直很快,法國空有龐大的後備兵員,但始終組建不起來,別說徵集新兵訓練了,匆忙拉起來送上戰場,往往都不佔兵力優勢,因此不斷敗退。

    普魯士甚至敢於分兵,在確保了奧地利中立之後,留下來防備奧地利的軍隊,也開進了法國,他們從斯特拉斯堡向南進攻,計劃佔領里昂,主力則直逼巴黎。

    法國其實還是有機會的,巴黎是全國鐵路中心,如果法國能將西部兵力調到巴黎,在這裡進行防守戰,避免跟普魯士進行高機動性的野戰,他們是有可能守住巴黎的。最後通過消耗戰,迫使普魯士讓步。阿爾薩斯南部城市貝爾福就一直在堅守,歷史上這裡堅持了一百多天,直到真正結束,也沒有被普魯士攻占,導致這裡最後留在了法國。

    但法國的性格,從不缺乏進攻的勇氣,卻缺乏堅持的毅力。如果他們處於順境,那倒是能利用這股勇氣去進攻,就好像拿破崙那樣,帶著新兵依然持續進攻。可一旦不順,法國人是最容易崩潰的。現在的法國雖然依然有進攻的勇氣,可他們沒有進攻的能力,又缺乏防守的耐心。

    缺乏耐心的法國人,組建了新內閣,一直反對拿破崙**的政客埃米勒·奧利維耶上台組閣,此人是一個對戰爭盲目樂觀的人。加上出於維護統治的政治需要,他不允許前線部隊向戰區縱深後撤,更別提撤回巴黎了。他擔心隨著敗兵撤往巴黎,伴隨而來的會是一場革命,誰都知道,法國人沒有直面失敗的勇氣,到時候人民肯定不滿,把責任都推給政府。

    這種決定也不能說完全錯誤,如果法國在前線擋住了普魯士軍隊,那就是正確的,可法軍沒能擋住,但未必就是錯誤的,因為誰也說不好法軍撤退的時候,是不是會引發革命。如果提早引發革命,那法國祇能完蛋的更早。

    可法軍又不可能擋得住普波軍隊,因為對方始終能保持四五十萬的進攻兵力,而法軍一直沒有超過三十萬,他們的軍隊總是組織不起來。

    一次次的失敗,讓法國人不滿意了,巴黎再次發生了革命。然後皇帝和政府高官逃出了巴黎,此時法國真的是完蛋了。

    這時候中國才完成了政治準備,統治法國,中國可以為法國提供軍事援助了。但此時法國人已經不需要援助了,他們需要的是和平。

    在英國的斡旋下,法國迅速接受了普魯士的條件,將除了依然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貝爾福之外的阿爾薩斯和洛林都割讓給了普魯士,並且賠償普魯士80億法郎。

    值得一提的是,法國人這筆賠款,主要是自己籌集的,是法蘭西銀行承銷的債券,而不是求助於英國金融家,法國人是真有錢。

    主要是法蘭西銀行有錢,以法蘭西銀行為主體的法國銀行業,同樣是歐洲最發達的金融業之一。此時佔領巴黎的,是首次以獨立身份站在政治舞台上的工人階層,他們嚴重欠缺經驗,犯下了許多嚴重錯誤,第一沒有迅速成立政府,尋求國外的承認,第二沒有建立中央政府,沒有要求其他各地效忠,第三就是沒有控制法蘭西銀行的黃金儲備。

    法蘭西銀行執行國家銀行職能,其實是一家私人銀行,股東有一萬五千人,其中有掌握法國一半以上上市公司股票兩百個金融實業界巨頭。銀行存有金銀幣七千多萬法郎,銀行券一億多法郎,國家證券和票據八億法郎,銀行借款押品價值上億法郎,金銀錠價值上千萬法郎。此外,在銀行還存有價值一百萬法郎的貴重物品,九億法郎的有價證券,八億法郎的鈔票(未經出納員簽字)。總計銀行擁有各種資財三十億法郎。

    但工人組織建立的巴黎公社,卻沒有利用這些儲備作為金融槓桿來加強自己的統治,甚至沒有佔領法蘭西銀行,自己卻發生了經濟危機。他們只希望法蘭西銀行給公社撥付最迫切需用的錢,給自己的工人軍隊支付薪水。但法蘭西銀行並沒有接受,公社兩次要求銀行支付款項時,銀行故意刁難。就在這種情況下,公社也沒有去奪取銀行。

    此時的工人政權實在是太稚嫩,充滿了幻想和不切實際的理想,他們不謀求全國權力,不謀求外國承認,當然基本上也不可能得到認同。他們就佔著巴黎這個小天地,然後做出了許多讓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他們召開大會討論的不是外交政策,執政理念,而是討論該不該讓銀行將破產工匠抵押的工具還給工匠之類的瑣碎事情。

    逃出巴黎的法國政府和內閣,則迅速掌握了地方權力,得到了其他各省的支持,他們開始抽調人力物力,穩定軍隊,開始鎮壓巴黎公社。

    諷刺的是,跟普波軍隊對抗的時候,他們自始至終都沒能組建起50萬以上的進攻兵力,但鎮壓巴黎公社,他們卻組織起了70萬大軍。法國並不缺兵力,缺的只是將人力組織起來的時間而已,普魯士不會給他們這個時間,他們始終沒有為自己爭取到足夠的時間。

    之後的事態,跟歷史上沒什麼差別,普魯士主導的德意志帝國在凡爾賽宮建立;法國鎮壓了巴黎公社,建立了共和國。拿破崙家族退往魁北克,再次遠離法國政治。法蘭西的帝國時代,徹底終結。

    帶著一統德意志的偉大功勳,俾斯麥這個首相兼外交大臣威望一時無兩,即便是德意志帝國的皇帝,也無法蓋過他,他的權威無比穩固。

    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國也迅速震驚了所有人,因為無論從人口還是經濟,他都迅速壓到了所有競爭對手,他的人口高達五千萬(包括波蘭),在歐洲只比俄國略少,但經濟實力技術力量則遠強於俄國。而且軍事實力,已經得到了證明。

    俾斯麥又藉助於自己凝聚起來的統一德國的力量,在歐洲政治中開始縱橫捭闔,發揮起了中心地位,在俾斯麥時代,柏林陡然成了歐洲的中心,一系列國際會議開始在柏林召開,離開德國,似乎歐洲的問題就無法解決。俾斯麥成了事實上的歐洲宰相,在梅特涅之後,歐洲大陸開始進入俾斯麥時代。

    但鐵血宰相俾斯麥,事實上沒有多麼大野心,他的目的僅僅是統一德意志民族,然後讓德國保持歐洲強國地位,僅此而已。為了不跟英國發生衝突,在俾斯麥執政期間,始終都沒有大力發展德國海軍,也不熱衷於擴張殖民地。而是執著於在歐洲大陸上建立起一系列錯綜複雜的外交條約,讓誰也無法單獨開戰,反而維持了緊張對立中的和平。

    如果中國不加干涉,歐洲一定會按照這種進程走下去,這不是周瑯願意看到的。

    他必須砸碎俾斯麥試圖打造的大陸平衡體系。

    週瑯認為突破口就是法國!

    他的做法是,支持法國,迅速恢復實力。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mk2258

LV:9 元老

追蹤
  • 1120

    主題

  • 100531

    回文

  • 46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