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民國】大國崛起之東方日不落 作者:狂人阿Q(連載中)

 
mk2258 2018-2-24 20:39:01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706 50331
mk2258 發表於 2018-6-16 06:48
第五百八十四節墨西哥王位人選(2)





    俄國沙皇很積極,不但跟俾斯麥聯繫,也跟英國、美國做工作。

    女沙皇如此積極,除了受到丈夫態度影響之外,也是看到了實際利益,俄國的利益。

    女沙皇是吃到了甜頭,俄國雖然沒有吞併烏拉爾、阿薩姆和多布羅加,可這些領土在自己丈夫和自己共同名義統治下,一直對俄國有巨大的幫助,烏拉爾的軍事,阿薩姆的財政,多布羅加的戰略地位,都為俄國所用。如果墨西哥讓自己的兒子統治,她兒子如今才兩歲,很顯然可以合理的派去一個攝政團隊,墨西哥這塊地方,有豐富的銀礦,煤鐵也有,最重要的還有俄國無法生產的棉花。

    女沙皇相信中國人的經營能力,用不了多久,這裡就能產出源源不斷的財富,這些財富可以通過某種形式成為俄國的力量。

    女沙皇的活動,開始讓俄國占得先機。

    對英美來說,俄國是一個強國,儘管受到中國巨大的壓力,但比那些小家族更容易保持中立,俄國王室在墨西哥立足,是不會看任何人的臉色的,墨西哥不會一邊倒的倒向中國,這是可以接受的。更有利的是,俄國不是一個海洋大國,俄國的海軍實力注定,俄國不可能跟墨西哥保持太緊密的聯繫。這樣墨西哥就不可能對抗英美,因為對抗英美,意味著丟失在這裡。

    對中國來說,女沙皇的兒子,有一半中國皇家血統,中國沒有理由拒絕。中國所圖,無非是墨西哥不能倒向英美,女沙皇的兒子可以做到,無非是墨西哥償還債務,女沙皇也可以保證。

    美中不足的是,女沙皇的兒子身上有一半中國皇家血統,這讓英美十分擔憂,俄國海軍是沒有能力將墨西哥綁在俄國身上,但中國可以啊,那麼這一半中國血統的墨西哥國王,將來是否會倒向中國。

    如果沒有其他選擇,這種擔憂也不足以讓他們拒絕女沙皇,可偏偏競爭者出現了。

    哈布斯堡家族本身對海外擴張是不熱衷的,因為無窮無盡的國內麻煩已經讓他們焦頭爛額,還要應對俄國對西烏克蘭的要求,新興的巴爾幹帝國對西瓦拉幾亞和特蘭西瓦尼亞的要求,此時去捲入美洲的爛攤子,奧匈帝國避之惟恐不及。但奧匈帝國皇帝約瑟夫的弟弟,馬克西米利安親王卻有興趣。

    在這個過程中,墨西哥本土勢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墨西哥始終存在著一個君主立憲派,這批人之前是卡洛斯的支持者,他們希望能從歐洲請一個王室去墨西哥統治,建立一個美洲世襲的歐式君主國家,最早的就是米蘭達,他希望建立印加帝國。卡洛斯的到來,是符合這些勢力的要求的,但卡洛斯太守舊,他要君主制,但不要立憲議會制,他拉攏保守的宗教勢力,在墨西哥實行的是君主毒菜制度,這讓這批充滿幻想的君主立憲派極為失望。

    這批人最近一些年都在歐洲活動,他們中的領導者是墨西哥古老的伊圖爾維德家族,按照嚴格意義來劃分,這個家族算是一個土生白人階層,但無論誰做墨西哥總督,都不會將該家族當作下等人,因為這個家族權勢很大,出身西班牙古老貴族,而且跟國內宗族從未斷絕聯繫,長期跟西班牙貴族聯姻,是得到歐洲承認的,不多的紮根墨西哥的貴族勢力。

    但作為土生白人領袖家族,伊圖爾維德又是支持墨西哥獨立的,歷史上這個家族就是推動墨西哥獨立運動的領袖,最後墨西哥獨立之後,他們希望從歐洲邀請一個王室來統治,但當時墨西哥太混亂,竟然沒人願意來,在手下的推舉下,他成為墨西哥第一帝國的皇帝。

    這個歷史上,伊圖爾維德家族雖然也倡導獨立,但墨西哥始終沒有能夠完全獨立,先是被西班牙鎮壓,後來又被卡洛斯家族統治,伊圖爾維德家族躲過了一次次凶險的* *,依然是活躍在墨西哥政治中的一股力量,土生白人勢力的核心人物。

    他們在對卡洛斯家族失望之後,就開始在歐洲活動,希望讓一個天主教的,強有力的君主家族去統治墨西哥,從而避免墨西哥一直處在伊莎貝拉女王和卡洛斯家族內戰的中心,避免墨西哥夾在中國和英美博弈的中心,一直無法穩定。

    這批墨西哥君主立憲派選中的,正是哈布斯堡家族,因為很長一段時間中,哈布斯堡家族都是歐洲唯一的,強力天主教王室家族。法國是天主教的,但法國的君主不夠強勢,而且動輒改朝換代,普魯士的君主夠強勢,但普魯士是新教國家,英國是清教國家,俄國則另一個派系,東正教了。

    墨西哥人跟哈布斯堡家族接觸很早,他們選中的是奧匈帝國皇帝的弟弟,馬克西米利安。此人不但是強國皇帝的親弟弟,身份上可以為墨西哥提供政治庇護,同時擁有豐富的執政經驗,長期作為奧地利派往維尼西亞王國行使國王權力的總督或者攝政王。不管是經濟建設,還是領兵鎮壓叛亂,都有經驗。

    但馬克西米利安本人,和哈布斯堡家族都不同意。因為這個王室已經失去了雄心壯志,只求保守,不求開拓。但最近情況突然變了,因為馬克西米利安娶了一個比利時公主為妻,利奧波德一世的女兒。

    利奧波德一世,是一個有作為的國王,也是一個有野心的政治家,他的女兒沾染了他的個性,對權勢,頭銜,充滿慾望。結婚後,她強力慫恿丈夫接受墨西哥人的邀請,去墨西哥做皇帝,因為她想當皇后,而不是當一個什麼都沒有的親王夫人。

    親王新婚燕爾,嬌妻貌美如花,一時禁不住枕邊風,他同意了。可是哈布斯堡家族不同意,威脅馬克西米利安如果去墨西哥做皇帝,就將他驅逐出哈布斯堡家族,他的後代將失去繼承奧地利王位的權力。

    但馬克西米利安一表態,立刻就成了熱門候選人,他有兩大優勢,一個是獨立,家族不支持他本就是優勢,因為他不會牽扯到大國政治中,另一個優勢是墨西哥君主立憲派的支持,這讓他有順應民意的名聲。

    而且英國也支持他,因為英國人認為,他比女沙皇的兒子更合適,因為他身上沒有中國血統。美國人也能認可一個沒有大國支持的歐洲貴族執掌墨西哥。這時候歐洲的報紙採訪中國大使,中國大使竟然也表示不會反對哈布斯堡家族這樣強力家族的成員成為墨西哥國王。

    馬克西米利安風頭一時無兩,似乎已經是板上釘釘的墨西哥國王,相關流程已經開始操作。

    樹欲靜而風不止,民族主義時代的歐洲人總是不消停的。連續戰勝強國,讓德國人的民族主義情緒膨脹的無以復加,普魯士人突然發現,既然羅曼諾夫家族可以派出代表,哈布斯堡家族也可以派出代表,憑什麼咱的霍亨索倫家族不能選一個墨西哥國王呢。

    就在馬克西米利安剛剛表態之後,普魯士好事者評出了他們的理想人選,霍亨索倫家族支系的利奧波德親王。這是波蘭國王、普魯士攝政王威廉親王的堂兄,年富力強,當然這只是一個提法,許多國家的民眾都有自己的理想人選,法國人還認為拿破崙家族合適呢,比利時人還提出利奧波德國王的次子合適。霍亨索倫家族的利奧波德親王也就是普魯士民族主義者的一個說法,並不是熱門,也沒人當真。

    但當好事者採訪中國駐柏林大使的時候,大使明確表示,如果是霍亨索倫家族的話,比馬克西米利安更合適,因為哈布斯堡家族明確表示不支持馬克西米利安,這會讓馬克西米利安親王在墨西哥的統治舉步維艱。

    其實大使並沒有什麼陰謀,國內給他的命令是,遊說歐洲強國接受中國派遣一個國王,為了避嫌,中國甚至都不打算派遣一個皇室子弟,而是從美洲身份背景身後的朱家選人。

    如果無法讓歐洲強國接受中國人選,那麼大使一定要阻擋英國背景的人選去墨西哥做國王;需要挑選一個強有力的,可以不受英國影響的歐洲貴族成員。另外需要保證墨西哥能償還中國債務。

    其實這些命令都注定了,大使的人選,只能是歐洲強國的王室家族,或者是得到歐洲強國支持的貴族成員。只有強國的王室成員,才不會被英美操控,只有強國的王室成員,才有能力給墨西哥注入償還債務的信用。

    因此俄國的羅曼諾夫家族,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德國的霍亨索倫家族,大使都不會拒絕,由於英美不太支持俄國女沙皇的兒子,哈布斯堡家族不支持本家族子弟,於是大使表示,如果利奧波德親王能得到霍亨索倫家族和德國的支持,他當然是最佳人選。

    中國大使的態度,讓德國民族主義者充滿了想像力,更讓他們認為十拿九穩的是,斡旋墨西哥危機的,正是他們能力出眾的首相,俾斯麥先生。

    當所有人都不懷疑俾斯麥能將一個德國親王推上墨西哥王位的時候,壓力就壓在了俾斯麥的肩上。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週瑯是有預料的,歷史上因為西班牙人議會邀請利奧波德親王擔任西班牙國王,能夠引發普法戰爭,原因就是德意志民族情緒的作用。法國不但逼迫利奧波德親王放棄西班牙王位,而且要求普魯士王室宣布永遠放棄西班牙王位繼承權,結果不但引發了普魯士的民族情緒,整個德意志的民族感情都被激怒了。

    民族主義是一把雙刃劍,歷史上俾斯麥利用了民族主義統一了德國,現在他自己也被民族主義架空了,現在德國的民族主義情緒,讓他們對擴張充滿野心,他們認為自己的王族比其他王族一點不差,他們也應該爭取墨西哥王位。

    俾斯麥此時絕對是進亦難退亦難,進則引起英國警惕,退則引起民族主義不滿。墨西哥問題,根本就是周瑯給俾斯麥挑的一個坑,就看俾斯麥跳不跳了。


mk2258 發表於 2018-6-16 06:48
第五百八十五節俾斯麥的選擇





    俾斯麥確實沒想到問題最後竟然引到了德國身上。

    俾斯麥一開始也沒在意,只是當成一場個別民族主義的夢囈,其他各國民間不也在討論本國的候選人嗎,中國大使的表態,讓德國人對這個提議更感興趣了,報紙上突然開始認為利奧波德是最適合的人選,而且他們迷信俾斯麥的能力,認為俾斯麥能說服英美支持利奧波德。

    此時俾斯麥也沒有認為利奧波德是一個選擇,或者他從來都不認為德國應該跟墨西哥扯上關係。

    俾斯麥十分清醒,擊敗法國之後,德意誌已經太強大了,強大到成了英國人警惕的對象,如果表現出擴張野心,開始向海外擴張,那麼德國將首當其衝的成為英國大陸平衡政策下的打擊對象。

    俾斯麥更清楚,德國的地理位置,讓德國不可能放手向海外擴張,法國可以擴張,那是因為法國擴張的時候,西班牙已經沒落,德意志尚未統一,法國擴張有天然的條件。可是德國,東邊是對領土充滿渴望的俄國,西邊是一心復仇的法國,德國哪裡有餘力對外擴張,尤其是冒著開罪英國,陷入英法俄三大強國夾擊的風險的情況下對外擴張。

    但報紙開始炒作利奧波德問題之後,許多政治團體也開始捲入其中,德國雖然是一個剛剛統一的國家,德國也還沒有開始海外殖民,但不意味著德國沒有殖民的呼聲,德國沒有殖民的傳統。

    早在1526年,奧格斯堡的銀行世家韋爾瑟家族的安東·韋爾瑟和巴托洛梅烏斯·韋爾瑟就嘗試在委內瑞拉建立殖民地。1528年1556年,他們在委內瑞拉開始奪取了一些特權,這個時間不比英法等殖民帝國晚。甚至追溯到神聖羅馬帝國時期的漢薩同盟組織,也具有極強的商業殖民傾向,美洲大陸發現之前,他們就沿著波羅的海擴張。普魯士本身,就是條頓騎士團向東歐擴張的產物。

    到了17世紀,一些德意志邦國也擁有過殖民地,比如普魯士王國的前身,勃蘭登堡公國就在1685年組建了勃蘭登堡非洲公司奪取了毛里塔尼亞海岸上的阿爾金島,之後還建立了普魯士黃金海岸和聖湯瑪斯島等殖民地。不過由於普魯士海軍實力薄弱,這些殖民地先後被荷蘭英國等強國瓜分。

    可民間推動殖民的組織一直存在,之前他們隸屬於漢堡等商業性邦國,德國統一之後,他們看到德國的強大,野心開始膨脹,聲音也更有底氣。

    漢堡貿易商會,薩克森紡織業協會紛紛發表文章,宣稱支持德國親王統治奧地利,對德意志帝國的威望和經濟價值巨大,他們認為德國的海外貿易之所以一直被英法等國壓制,就是因為德國缺乏海外領地,德國的紡織工業之所以一直發展不起來,主要是受制於原材料,美國南方能成為棉花王國,地理上位於美國更南方的墨西哥,沒道理不能取代美國,而且墨西哥確實擁有良好的棉花種植條件,現在已經是一個棉花產區。

    銀行家們對此給予了肯定,他們認為德國本土不可能為本國紡織工業提供充足的原料,如果德國不能取得類似墨西哥這樣的熱帶土地,或者以其他方式跟熱帶土地建立聯繫,德國就不得不將自己的真金白銀不斷送給美國這樣的棉花帝國。這對德國的金融安全十分不利,長此以往,要么造成德國民眾生活水平下降,要么造成德國金融基礎脆弱。

    這些聲音依然無法左右俾斯麥,因為德國的政治系統中,紡織業、商業和金融業集團,尚未發揮重要影響力,統治德國的是君主、容克貴族和軍隊。

    給俾斯麥最大壓力的,其實是君主,普魯士攝政王、波蘭國王,憲法規定的未來的德意志帝國皇帝和普魯士波蘭聯合王國國王威廉親王對海外擴張也有野心,或者說威廉親王是一個典型的容克君主,對任何土地都充滿了野心,霍亨索倫家族的祖先當年來到勃蘭登堡的時候,這裡是一片鹽鹼地,人都沒有幾個,沒人願意來這裡做國王,他們主動想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討要了這塊領地,最終發展成了後來的勃蘭登堡普魯士王國,以及現在的德意志帝國。

    霍亨索倫家族對土地不是很挑剔,更何況墨西哥還是一個富庶的國土。歷史上威廉親王說服利奧波德親王放棄西班牙王位,就有些不情不願。而俾斯麥一次一次壓制他對外擴張,讓他感到十分鬱悶,當後來俾斯麥親自為德國奪取了非洲一塊殖民地的時候,已經年邁的威廉聽到這個消息後熱淚盈眶,說自己“可以正視大選帝侯了”。

    所以當民間熱炒利奧波德親王去墨西哥做國王的輿論,威廉親王不免心動,他也覺得俾斯麥有這個能力,於是跟俾斯麥討論這一問題。

    結果俾斯麥態度堅決的告訴威廉親王,“對德國來說,有了殖民地這種財產不是意味著強大,而是一種虛弱的源泉”。他告訴親王,一旦德國對外擴張,就會遭受英國的打壓,德國的地理位置,絕不能夠跟海陸強權同時交惡,否則意味著災難。

    當俾斯麥成功說服德國想墨西哥派遣國王是不切實際的幻想之時,事態的發展又進一步加劇了。

    墨西哥人已經在推動馬克西米利安準備回墨西哥繼承王位了,英美表示了支持,但此時中國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國要求馬克西米利安先行償還墨西哥積欠中國的巨額債務,墨西哥欠的錢實在是太多了,1200萬兩黃金,折合8400萬英鎊,這種程度的債務,放到大國身上都十分沉重,放在墨西哥身上,幾乎已經破產。

    中國外交官擔心,馬克西米利安這個沒有家族和國家支持的國王,沒有能力讓墨西哥償還中國債務,除非明確看到這種情況,中國無法接受馬克西米利安親王去墨西哥做國王。

    此時俾斯麥斡旋的方案,要么是遊說英美幫馬克西米利安先出這一筆錢,要么就只能換人了。

    跟英美進行溝通後,英美都不肯出這筆錢,這是一筆巨款,如果是將墨西哥直接給兩國中的任何一國,他們都願意掏這筆錢,但一個他們支持的哈布斯堡家族成員,憑什麼讓他們出錢。

    就算是為了阻擋中國對墨西哥滲透,馬克西米利安也不保險,因為誰都不敢保證他能在混亂的墨西哥做多久,希臘就是一個例子,中國皇子看重了希臘,結果希臘先後死了一個總統,一個國王,等中國人去哪裡做國王,希臘就平靜了。

    誰敢說英美替馬克西米利安墊付了這筆巨款,馬克西米利安不會突然在墨西哥被刺殺,讓他們的投資打水漂。

    這段時間俾斯麥調停的都差不多了,突然中國人又生出了么蛾子,讓他有些懷疑中國人的誠意,擔心中國就是想把局勢搞亂,最終還是想向墨西哥派一個中國籍國王。

    俾斯麥的猜測很快就被驗證了,控制了墨西哥南方局勢的胡亞雷斯,突然邀請中國美洲國王朱濆家族的朱永親王做墨西哥國王。

    這段時間墨西哥的局勢十分緊張,美軍派了一萬人進駐墨西哥城,名義上墨西哥城還是卡洛斯家族統治,中國美洲公司也已經派遣了一萬人進駐墨西哥城外,跟城內的美軍對峙,兩股勢力在墨西哥城對峙,根本就管不了南方的胡亞雷斯。

    胡亞雷斯在瓦哈卡立足之後,迅速說服了南方的卡洛斯軍隊,收買、邀請、暗殺了大量高級軍官,控制了兩萬印第安士兵為主的卡洛斯軍隊,也控制了整個墨西哥南方,從瓦哈卡到巴拿馬都是胡亞雷斯的控制區。

    他不但控制了這裡,還建立了政府、議會、法院,接著進行土地改革,墨西哥的土地制度,主要是大地產製為主,土生白人佔據了大多數土地,印第安人人數眾多,居住在村社,可有的村社甚至整村都沒有土地。

    造成這種情況的因素,無非是因為西班牙本身就是一個封建國家,而不是英國、荷蘭那樣的商業資本國家,所以引入的就是封建莊園制度。另一個原因是因為墨西哥長期的混亂政局,造成經濟不穩,大多數墨西哥富人將他們的資金投入唯一穩定的資產,也就是土地上。事實上這些大莊園的產出,並沒有礦山和美國的資本工廠高,但他勝在穩定,這就跟中國的商人有錢後熱衷於買地是一個原因,土地雖然產出效率不高,但最穩定。在沒有其他投資渠道的情況下,資金進入土地,不過是為了避險。

    這些大地產有的是合法買賣來的,有的則是上層白人通過特權剝奪的印第安人土地,或者是歷代西班牙殖民政府賜給教會的土地。

    胡亞雷斯不加分辨,哪怕他本人是受益於教會的教育體系,而且還是在神學院中畢業,他照樣沒收了所有教會資產,將土地分配給印第安人和梅斯蒂索農民,同時對墨西哥盛行的高利貸剝削深惡痛絕,宣布十年以上無法償還的債務統統廢除。

    當外界的注意力還集中在墨西哥城的王位歸屬問題的時候,當美軍跟美洲公司軍隊峙無法南下的時候,胡亞雷斯已經在墨西哥南方完成了一次革命。

    完成革命的胡亞雷斯,宣布邀請朱永做墨西哥國王,實行君主立憲制。朱永立刻響應,宣布接受胡亞雷斯的邀請,公開表示胡亞雷斯代表著墨西哥人數最大的印第安人和梅斯蒂索人,胡亞雷斯的邀請就是墨西哥人民的邀請。

    中國人的行動,突然讓俾斯麥之前的所有外交斡旋努力,都白費了。
mk2258 發表於 2018-6-16 06:47
第五百八十六節俾斯麥的新方案





    到底是代表墨西哥土生白人高層的君主立憲派勢力邀請的馬克西米利安親王去墨西哥執政,還是代表墨西哥印第安人和混血人種的胡亞雷斯勢力邀請的朱永親王去墨西哥執政,兩個方案二選一。

    中國明確拒絕了馬克西米利安,除非他能先還錢,英美則不假思索的反對朱永,沒有任何條件就是反對。

    雙方劍拔弩張,已經開始了戰爭準備,英美同盟這些年一直維持著,不提英國是美國棉花的最大進口國,不提美國是英國工業品的最大進口國,不提美國是英國的最大投資國,只憑一點,美國人是說英語的,就足以讓英美之間維持特殊關係,不管民間有多麼反英,精英的世界觀始終是英國的。新英格蘭地區的資本家親英,南方的種植園主親英,反英的不過是一些貧苦的愛爾蘭勞工,他們在美國連選票可能都沒有。

    英美同盟不需要準備,準備是英國開始向德國提出要求,根據當年跟普魯士的同盟條約,英國要求德國現在表態,一旦英國跟中國發生戰爭,要求德國用所有的人力物力支援。

    俾斯麥是不打算履行承諾的,他有一個充分的理由,那就是英國人斷絕了給德國的軍事援助,當年說好的每年一千萬英鎊,但隨著同盟建立,戰爭遲遲沒有到來,在普魯士擊敗了奧地利之後,英國人就斷絕了援助,他們認為普魯士不需要援助了。打法國的時候,英國才再次給了援助,滿打滿算英國一共給了三年,總計三千萬英鎊。

    如果德國不履行義務,這個同盟就等於自動作廢,而且之後德國跟英國的關係,就不會那麼緊密了。有這個同盟存在,俾斯麥不打算為英國人打仗,但有這個同盟條約在,俾斯麥就不用擔心英國組建其他的反德同盟,法國人可是一直在拉攏英國,維持這個同盟,有助於繼續孤立法國。

    因此俾斯麥既不明確表示會參戰,也不明確表示會中立,態度模棱兩可,只是繼續表示希望能夠和平解決墨西哥問題。

    他告訴英國人,也許應該重新考慮一個對象,馬克西米利安無法得到中國支持,那麼重新挑選一個國王人選如何。

    英國人詢問人選,俾斯麥提出了一個建議,兩西西里王國斐迪南二世。斐迪南二世,其實跟西班牙的伊莎貝拉女王,墨西哥的卡洛斯家族一樣,都是出自西班牙波旁家族。斐迪南二世的父親,斐迪南一世,本身就是西班牙王子,伯父正是西班牙國王,可以說跟伊莎貝拉女王,卡洛斯是同一個祖父。

    現在的兩西西里國王斐迪南二世,由於有這層關係,對西班牙殖民地問題上,擁有一定的發言權,如果墨西哥不能交給伊莎貝拉,也不能交給卡洛斯的話,那麼斐迪南二世是最有繼承資格的。

    兩西西里王國算不上什麼強國,這幾年一直承受試圖統一意大利的薩伏伊王朝的壓力,斐迪南二世去墨西哥,不會讓墨西哥成為歐洲大國的勢力範圍,也不會讓這裡倒向中國。可以說是一個合適人選,但問題是現在的人選不是合適不合適,而是無法讓中國接受,中國人蠻橫的不顧歐洲的繼承傳統,想要強塞一個中國人去做國王。

    英美表示,他們不反對斐迪南二世得到墨西哥國王頭銜,但表示這是他們最後一次更換人選,一旦失敗,要求德國立刻表態。

    俾斯麥同意。

    他之所以提出這個人選,就是仔細分析了當前局勢,認為這是唯一可能讓中國接受的人選,如果這個人,中國都無法接受,那就說明中國確實沒有誠意,一定要強行在墨西哥安插中國人了。戰爭就一定會發生,到時候德國也只能表明態度。至於俾斯麥的態度,他認為如果沒有辦法避免,德國應該參戰,維繫跟歐洲大國的關係,比維持跟中國的關係更加重要,這是地理決定的,德國得罪中國,中國強大的陸軍威脅不到德國,德國得罪英國,英國的海軍卻能封鎖德國。但參戰也是有限度的,德國不會擔當主力,象徵性的派遣一些軍隊也就是了。

    之後俾斯麥迅速跟兩西西里王國接觸,斐迪南二世白得一塊領土自然願意,但對墨西哥的沉重債務問題感到頭痛。表示除非不用立刻償還債務,而是之後慢慢利用墨西哥的財政來償還,否則他不會接受墨西哥國王的頭銜。俾斯麥對斐迪南二世做了保證,但是提了一個讓斐迪南二世頭痛的要求,而且不允許對方反對。

    此時的斐迪南二世在兩西西里王國地位十分尷尬,1845年當歐洲革命席捲意大利的時候,在恐慌之下,他同意修改憲法,但革命平息之後,他立刻解散了議會,引起全國騷亂,斐迪南二世一度不得不宣布退位。普奧戰爭中,意大利對奧地利選擇,但奧地利軍隊在意大利北部擊敗意大利王國軍隊,斐迪南二世的保皇黨勢力在奧地利支持下重回兩西西里王國,並用大砲轟擊兩西西里王國主要城市,給自己贏得了一個“炸彈國王”的惡名。

    這些年他的統治下,大肆逮捕治政犯,那不勒斯被關押的治政犯人數超過40000人,他被稱為歐洲最不受歡迎的人。

    其實斐迪南二世的統治,早就岌岌可危,要不是有大國支持,意大利王國早就南下了,即便這樣,加里波第等意大利統一組織領袖依然不斷推動要南下。斐迪南二世最大的支持者就是奧匈帝國,而奧匈帝國這時候卻越來越依靠德國。有這些關係,斐迪南二世對俾斯麥的要求,無法拒絕。

    做通了斐迪南二世的工作後,俾斯麥這才找上中國,向中國大使提出這個人選,並且明確表示這是他最後一次斡旋,如果失敗德國將不再斡旋墨西哥危機,一切後果由中國承擔。

    一手甜棗,一手刀槍,軟硬兼施。

    這次中國大使想國內匯報之後,同意了,因為俾斯麥給的棗子確實夠甜。

    俾斯麥答應將西西里島交給歐洲公司統治!
mk2258 發表於 2018-6-16 06:48
第五百八十七節墨西哥內戰(1)





    中國想不想要西西里島,當然想要,想要不是一時半會了。

    當年中國剛剛城里歐洲公司,公司就一直謀求在地中海獲得一個有利的基地,現在歐洲公司在地中海最大的基地位於克里特島。

    但當年得到克里特島就有些不情不願,當時的目標就是西西里島,因為作為商業基地,人口是一個重要因素,克里特島人口只有二十來萬,百分四十是奧斯曼突厥人,百分之六十是希臘人,兩大族群一直鬥爭不斷,這麼多年過去了,人口也只增長到三十多萬,島嶼缺乏耕地是最大的影響。

    西西里島就不一樣了,農耕條件非常好,人口密度很大,超過一百萬人,還有大量農作物出口。最關鍵的是,西西里島北方的墨西拿海峽,是連通法國、北意大利到地中海的重要通道,這裡是航運中心之一。

    而且西西里島的地理位置,幾乎就位於地中海中心位置,南方不遠就是英國在地中海的基地馬耳他島,得到這個島嶼,不但讓英國以馬耳他為中心,阻擋中國勢力進出西地中海的戰略佈局破產,反過來還能壓迫英國勢力,逼迫英國海軍繼續從地中海撤退。

    以前中國占領這裡的最大影響來自英法兩國,法國經歷普法戰爭之後,這幾年著重於陸軍建設,已經開始荒廢海軍,他們再次遠離了大海,佔領這裡,法國就算想反對,也有心無力。

    週瑯也確實沒想到俾斯麥會玩這一手,看似漂亮,解決了很大的問題,但周瑯覺得,俾斯麥給自己挖了一個埋他自己的深坑。

    週瑯一直想搬到俾斯麥,但要在德國搬到這樣一個人,十分困難。所以給俾斯麥出了一個難題,如果俾斯麥支持德國想墨西哥派遣國王,中國也會支持,那樣德國跟英國的關係就會破裂;如果俾斯麥不支持本國親王去做墨西哥國王,就會得罪德國的民族主義和擴張主義者。俾斯麥將做不長了。

    現在俾斯麥確實沒有支持利奧波德親王,顯然他的反對者之後會開始集結,而他挑選的這個斐迪南二世,會是讓他倒台的一個膿瘡。

    因為這個斐迪南二世不可能做的長,他在兩西西里王國的王位很不穩,割讓西西里島給中國歐洲公司,會讓他徹底失去民眾支持,意大利王國趁虛而入一統意大利,然後斐迪南二世在墨西哥的統治,也會很快終結。俾斯麥就會落一個吃力不討好,廢了半天勁,沒有支持本國親王,他支持的對象又站不住腳,同樣的一個選擇題會繼續擺在他的面前,而中國卻白白得到了一個人口眾多,富庶的意大利南部島嶼。

    多麼划算的買賣,所以周瑯立刻照準理藩院,同意俾斯麥的條件。

    在俾斯麥的安排下,中國大使迅速跟斐迪南而死的代表簽訂條約,宣布支持斐迪南二世成為墨西哥國王,並且願意延期墨西哥債務,同時以一千萬英鎊購買西西里島。這筆錢,將從墨西哥的債務中清減。

    條約簽訂之後,歐洲公司的艦隊,迅速從克里特島調動到西西里島,進駐墨西拿。英國人想反對,已為時過晚,法國在跟中國大使進行了溝通,得到中國大使不會隨意關閉海峽,影響法國對外貿易之後,也就默認了。

    美國人也同意俾斯麥的安排,美國沒有受到一點損失,還讓墨西哥距離中國稍微遠了一些。只有英國不滿,這樣的安排,影響了英國的戰略利益,讓英國無法完全控制西地中海。

    當年為了爭奪地中海霸權,英國海軍跟中國在地中海打了一場慘烈的大海戰,雙方損失的戰列艦數量之多,比兩國之外任何國家的艦隊總規模都大,而且當時是用木帆船對抗爆炸彈,多少人葬身海底,比歷史上任何一次海戰死傷都重,最後英國退守馬耳他,中國無力西進,才保住了半個地中海的製海權。

    現在中國人突然從日薄西山的兩西西里王國手裡,得到了地中海戰略要地西西里島,迅速進駐艦隊,一舉突破英國多年維持的西地中海通道,海洋利益,一直就是英國的核心利益,現在被中國一舉突破,無異於遭受了一場慘敗,比打一次大戰還要慘。

    正因為對中國的戰略價值如此重要,週瑯才願意在自己佈局的墨西哥問題上讓步,接受俾斯麥的斡旋。

    至於英國人會不會答應,他別無辦法,除非開戰,那麼中國西進西西里島就是定局,如果開戰,只會成為一場中英決戰,因為美國不會幫忙,這是歐洲的戰爭,不在英美同盟條約範圍內,歐洲國家不會幫忙,法國有心無力,方案是德國提出來的,英國祇能獨自一人在海陸兩線奮戰,一千萬中國陸軍夾攻之下,印度必然失去,兩百艘鐵甲艦對決英國一百多艘,英國就算樂觀一些,也是兩敗俱傷,英國毫無勝算。

    所以英國人只能吞下這個苦果。

    對英國來說,這是鐵定失去的利益,對中國來說就是鐵定收穫的利益,這就是為什麼週瑯願意等一下,將推動德國對外擴張的大局緩一緩。

    在俾斯麥的斡旋之下,很快各方確認了支持,至少是不反對斐迪南二世成為墨西哥國王的態度,兩西西里國王斐迪南二世在英美海軍的護航下,帶領一萬兩西西里軍隊在墨西哥韋拉克魯斯登陸,乘坐火車進入墨西哥城。

    在各國領事和特別代表的見證下,一個歐式的墨西哥王國成立了。

    這場斡旋並沒有結束,推舉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墨西哥國王,只是斡旋成功的前提。

    但這個前提做成了,後面的事情也就水到渠成,在德國的斡旋下,英美和中國簽訂了關於墨西哥的和解協議,雙方約定一個月之內同時撤軍,並且保證,不得單方面派兵進入墨西哥,互相尊重墨西哥的獨立。

    墨西哥王國的領土範圍,將以過去卡洛斯的統治區域為準,也就是包括秘魯、智利在內,都屬於墨西哥王國的名義領土。一切都回到墨西哥危機爆發之前的狀態,沒有解決的問題,比如巴拿馬問題,依然維持原狀。英美不承認中國對這裡的佔領,中國實際上繼續控制著這裡。

    墨西哥危機看似解決了,英美的對抗也看似結束了,但矛盾本身並沒有化解,反而更加加劇,對抗也會更加強烈。

    這個對抗從英美和中國同時撤軍的那一刻起,就已經開始了。

    因為墨西哥南方的胡亞雷斯政權,並不承認墨西哥王國,不承認斐迪南二世的統治。外國軍隊一撤退,胡亞雷斯就發兵了,墨西哥危機沒有解決,而是進入了第二階段,墨西哥內戰階段。

    但在中英美針對墨西哥的條約中,三方都無法干涉,讓這場內戰真的成為了一場墨西哥內部勢力的戰爭,但三方不可能完全不參與,無非又是一場代理人戰爭罷了。...
mk2258 發表於 2018-6-16 06:48
第五百八十八節墨西哥內戰(2)





    墨西哥軍隊後撤之後,王勝就一直留在阿卡普爾科,這座因中國而興起,現在越來越中國化的城市。

    他確實走上了一條通天大道,美洲公司最新任命的阿卡普爾科總督朱永授命王勝組建一直新的軍隊。

    讓王勝不理解的是,這只軍隊的主要兵員是從秘魯招募的,以當地華人、印第安人和華印混血為主。

    王勝猜測,這可能跟朱永長期在秘魯經營有關,對秘魯人比較了解,當地的華人主要是農業移民,印第安人是凶悍的部落成員,混血兒也主要在美洲公司的農場工作,朱永跟這些人長期接觸過。

    不過王勝以專業眼光來看,這些人作為兵員也勉強合格,但還是比不上日本武士。華人過於溫和,混血比較奸猾,印第安人悍勇則悍勇,服從性不夠。這不能跟武士道精神熏陶下的正經武士相比。所以王勝有些不理解,明明有大量可以招募的,而且樂於以殺人為業的日本武士不招募,反而從秘魯本地招募兵員的做法。

    但他只是一個下屬,所以也不去多想,一心幫忙練兵就是了,他很滿意現在的狀態,朱永“說服”美洲公司,認為目前的兵力不足,很難應對再一次墨西哥危機這樣的突發事件,因此讓董事會決定增招一萬士兵,現在王勝可以帶領一萬人了,這是他人生的巔峰,放在國內算是一個參將了。

    除了訓練秘魯士兵,王勝手下還有一些特殊的士兵,來自墨西哥南方的印第安士兵。他們是作為軍官接受訓練的,胡亞雷斯手下嚴重缺乏合格軍官,以前跟卡洛斯戰鬥,這些劣勢還不明顯,因為對方也是半斤八兩,而且對方的士氣一直很低落,印第安士兵不斷叛逃。

    但現在佔領北方的,是來自意大利半島南部的兩西西里軍隊,儘管意大利人的戰鬥力,並不出名,可畢竟是一支正經的歐洲軍隊,用來鎮壓印第安人還是綽綽有餘的。胡亞雷斯就發現,兩西西里軍隊,不管是在專業素質上,還是在組織能力上,都遠超自己的部隊。

    所以他請求自己的後台,美洲公司幫忙訓練一批基層軍官,他可以挑選了一批,生活在大城市周邊的印第安部落,從中選拔了一千個在教會學校或者城裡的學校裡上過學的印第安青年,這些人都會說西班牙語,方便溝通。

    但規模太大,就容易出事。

    培訓時斷時續,王勝又一次收到通知,暫停對墨西哥軍官的培訓,將他們暫時送回去。

    他拿著命令找到朱永:“這麼下去沒意義啊,才訓練了一個多月,就停了三回。還不如不訓練呢。”

    聽到手下的抱怨,朱永搖搖頭,指了指報紙:“誰讓你們不小心,讓外國記者進軍營?還肆意拍照,接受采訪?”

    王勝看著報紙上的照片,一個印第安士兵,舉著胡亞雷斯的木製雕像親吻,背後的背景則是阿卡普爾科的美洲公司軍營。英美以此向中國施壓,認為中國干涉墨西哥內政。

    王勝嘆道:“你說他們這玩的到底是什麼啊。還不如明刀明槍明車明馬的打一仗,這樣互相施壓有意思嗎。誰都不干淨,我們不過是幫忙訓練訓練軍官,給一些武器裝備。英美不幫忙運輸,意大利人能來墨西哥?”

    朱永笑道:“少抱怨了。你以為我們吃虧了?一艘船在墨西哥灣被攔截了,上面有三千意大利兵,英美吃了一個悶虧,能不討回去?”

    王勝嘆道:“還是不痛快。跟他們打啊,怕什麼。兩個夷國,滅之如螻蟻。”

    朱永搖頭:“這不是打的問題,上面有上面的考慮。大國交兵,必然曠日持久。我倒惟願他們一直這麼暗戰下去,一旦開戰,生靈塗炭啊。你我在美洲也不得安生。你倒是多關心關心,胡亞雷斯能不能贏的事兒。”

    王勝點頭:“贏是肯定會贏的。意大利兵我看過了,過卡洛斯的兵強一些,訓練中規中矩,武器裝備都是英美給的,跟我們給胡亞雷斯的差不多。就是士兵的鬥志欠缺,缺乏死戰的決心。而且沒有民心,胡亞雷斯的人在北方現在都暢通無阻,意大利人離開墨西哥城,就有可能被偷襲。他們也只能沿著鐵路,控制墨西哥城到韋拉克魯斯港口一條線。用不了幾個月,胡亞雷斯就能打過去了。”

    朱永很信賴王勝的判斷:“你是說,幾個月就能結束內戰了。三個月還是五個月? ”

    王勝笑道:“這可說不准了,兵無常勢,沒準明天胡亞雷斯就發動總攻也說不定。”

    胡亞雷斯通過土地革命,得到了中低層的支持,雖然得罪了土生白人階層和宗教勢力,但讓底層民眾切切實實的受到了實惠,他已經擁有了民眾的支持,派出零散部隊,在整個墨西哥發動大範圍游擊 ,讓斐迪南二世政府根本從民間徵收不到財富,完全依靠外援。而且脫離鐵路就無法戰鬥,因為運輸都會受到偷襲。

    朱永交代道:“你留心戰況,這很重要。”

    王勝點點頭:“如果打贏了,你還能在墨西哥做王?”

    這也很重要,他的前程綁在了朱永身上,對方地位越高,他也會水漲船高。

    朱永搖頭道:“墨西哥是不用想了。”

    王勝沒有聽出話外之音,而且對於政治確實比較木訥。

    “聽說那個意大利國王跑了?”

    他最近聽到一些傳言,說斐迪南二世登基之後,只等了不到兩個月就離開了墨西哥,回到了兩西西里。

    朱永說道:“確實,但不是跑了,墨西哥不是他的根本。他可能要輸光所有本錢了。”

    王勝問道:“那個什麼兩西西里王國出事了?”

    朱永點頭:“意大利的紅衫軍南下了。好像戰況不順,斐迪南得回去照看自己的國家。怎麼敢留在墨西哥。”

    王勝思忖:“那這麼說,恐怕胡亞雷斯快要動手了,成敗就在這一個月內了。”

    朱永道:“確定嗎?”

    王勝道:“需要跟他們聯繫一下嗎?如果是我,肯定趁著敵國國王棄國進攻。”

    朱永道:“那就聯繫一下,不過要小心,不要給人抓住把柄了。不要用電報,派個人去面談。”

    王勝道:“要不然我去一趟?”

    朱永搖頭:“你不行,認識你的人多了,都知道你是公司的高級軍官,不方便出面。”

    王勝嘿嘿笑了起來,他也是有頭有臉的人了,還有些不習慣。

    如王勝猜想,胡亞雷斯果然準備發動一場大戰,被遣送回去的那些基層軍官,迅速被他安插進了新組建的軍隊中,現在胡亞雷斯的大軍已經超過十萬人,意大利軍隊一直沒有超過兩萬,胡亞雷斯決定發動大反攻,一次解決敵人。

    王勝的聯繫正當其時,如果王勝不派人去,胡亞雷斯也會派人來。武器彈藥不缺,中國人送來了足夠多的軍火,缺的是經費,以及勝利後兩國的關係問題。

    胡亞雷斯並不真心想讓朱永來做墨西哥國王,而且上次之後,中國已經明確表示不會支持本國人在墨西哥擔任國王了,朱永也在沒提過這樣的要求,哪怕一次次送來軍火,也沒提過額外的要求。

    這讓胡亞雷斯心裡很不踏實,大國的東西不是那麼好拿的,沒有一點要求反而不正常。

    胡亞雷斯希望能在墨西哥建立一個共和國,他在上學的時候,就受到法國大革命的影響,認為這種共和國,才是庶民的國家,王國永遠是權貴的國家。

    讓他意外的是,朱永同意墨西哥建立一個共和國,但只能限於墨西哥,朱永要求胡亞雷斯放棄對秘魯和智利的統治權。

    胡亞雷斯是百分百血統的墨西哥印第安人,他對南美沒興趣,過去卡洛斯對南美的統治也只是像徵性的,秘魯還會提供一些財政支持,智利根本是什麼都沒有。這種有名無實的統治,他不在乎。

    朱永只要求胡亞雷斯,等他驅逐了意大利人之後,不要倒向英美。這一點胡亞雷斯至少目前是認可的,因為英美是他的敵人。尤其是英國,美國倒還好一些,美國國內有一批支持他的政治勢力,他們也不希望墨西哥成為一個歐式的君主國,而是希望墨西哥能建立一個美式共和國。這些政治勢力,甚至跟胡亞雷斯有聯繫,胡亞雷斯甚至能從美國收到一些援助,他在美國的賬戶每個月都有進賬。

    但這些捐助相比中國人給的,就微不足道了,他還需要藉助中國的力量,尤其是擊退了意大利人之後,恐怕英美依然不會承認他,到時候他需要中國提供政治支持。

    基本態度雙方是一致,因此在大方向上很容易達成共識。

    軍事上,胡亞雷斯在月底就發動了反攻,之前他的軍隊已經逼近了墨西哥城,反攻已經是水到渠成了。

    短短二十天的猛攻,損失了五千人的代價後,墨西哥城被胡亞雷斯攻陷,意大利軍隊集體撤退到了韋拉克魯斯港口,兩西西里王國僱傭的運輸船已經在這裡等著了,顯然他們也已經做好了放棄墨西哥的準備。

    因為兩西西里王國已經自顧不暇了,急需這批軍隊回國抵抗紅衫軍,可惜還是晚了一步。
mk2258 發表於 2018-6-16 06:48
第五百八十九節意大利統一





    1857年底,隨著墨西哥內戰的結束,西南歐地區的意大利半島,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意大利借助普奧戰爭,奪取了威尼西亞的倫巴第地區之後,就一直摩拳擦掌想要南下,一統意大利半島。但在政治上,得不到支持。法國在普奧戰爭時期,支持意大利,是因為法國不希望奧地利太過強大,但看到奧地利被普魯士打擊的一句不振後,法國又開始擔心意大利太過強大,開始壓制意大利。

    意大利薩伏伊王朝要一統意大利,必須吞併兩個政權,一個是橫亙在意大利半島中部的教皇國,一個是統治意大利南方的兩西西里王國。但是教皇國在上次歐洲革命之後,一直有法國軍隊駐紮,他們是教皇邀請來的保護軍隊。法國是正宗的天主教護教國,在全球負擔者保護天主教的義務和榮譽。所以歷史上,中國、越南等國爆發的教案,都是法國侵略的正當藉口。類似的,俄國是東正教的護教國,所以每次俄土戰爭,俄國總拿東正教徒在奧斯曼帝國受迫害說事。

    但幾年前的普法戰爭,讓意大利人找到了機會,加里波第帶領的民族志願軍性質的紅衫軍南下教皇國,很容易就摧毀了教皇國的武裝力量,因為此時法軍已經因為普法戰爭撤退,普魯士為了牽制法國,俾斯麥也答應支持意大利。

    結果讓意大利撿了一個便宜,將佔有意大利三分之一領土的教皇國占領,加里波第目的是為了意大利的統一,拱手就將教皇國交給了薩伏伊王朝,意大利王國占據了意大利三分之二的國土。北方就剩下威尼斯控制在奧地利手裡,南方就剩下一個兩西西里王國。

    薩伏伊王朝跟兩西西里王國還是聯姻關係,國王希望通過談判解決問題,他甚至願意效仿德國模式,讓兩西西里王國繼續保留軍隊和外交權力,但斐迪南二世更希望保持獨立。奧地利也支持斐迪南二世,因此意大利一直無法統一。

    斐迪南二世最大的軟肋,不是軍事力量,兩西西里人口眾多,斐迪南二世建立了一支十萬人的軍隊,兵力並不弱。最大的軟肋是政治,他的統治很不得人心,尤其是割讓西西里島之後,迅速讓意大利民情憤怒,兩西西里各地抗議不斷。當他去墨西哥登基做國王的時候,加里波第抓住機會,從教皇國帶領三千紅衫軍南下。兩西西里空有十萬大軍,但各地紛紛迎接紅衫軍,政府官員表態支持意大利統一,重開議會,軍隊直接倒戈,向薩伏伊家族效忠。

    結果兩西西里軍隊大多不戰而降,加里波第直接開進了首都那不勒斯,佔據了這個九百萬人口的國家,斐迪南二世流亡奧地利。

    現在問題來了,通過收降兩西西里軍隊,加里波第手裡已經有了超過十萬人的軍隊,加富爾等意大利政治家對他十分猜忌,向國王提出過多次警告,作為一個政治家,這是他該做的,但在加里波第的支持者描述下,加富爾就是一個進讒言的無恥政客,事實上加富爾跟國王時常發生矛盾,並不是一個奉承國王的小人。

    意大利國王一直都很支持加里波第,可這次他不敢支持了,因為加里波第民族情緒過於激烈,控制了兩西西里王國之後,他希望國王支持他渡海進攻西西里島,這裡是割讓給中國歐洲公司的領地,在國王和加富爾等政治家看來,這等於是找死。可加里波第那一次行動看著不像是找死呢。

    加里波第要求意大利王國給他派遣一直小型艦隊,他將登陸西西里島,他認為西西里人民會支持他驅逐中國殖民者的。

    但這時候意大利王國軍隊開進了那不勒斯,做出了令人髮指的事情,他們突然包圍了加里波第的親衛,加里波第很有風範,沒有採取對抗態度,如果對抗,在兩西西里打起來,意大利王國還真的未必打的過他。他穿著標誌性的猩紅斗篷,高喊著意大利團結萬歲,孤身一人走向意大利軍隊前沿,他的志願軍一槍未放,他本以為能和解,結果直接被俘了。

    但他威望太高,而且確實沒什麼罪行,至少不是意大利國王能審判他的。結果國王只能把他帶到羅馬,然後宣布特赦他,還賜給他遊艇、豪宅,給他兒子安排宮廷職位,極力籠絡他。不過加里波第放棄了這些,他說他革命不是為了個人利益。開始在意大利四處遊覽,可所過之處,政府的密探無不小心盯防,生怕這樣一個人物,再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

    意大利王國宣布統一意大利,合併了兩西西里王國,列強們在權衡之下沒有進行干涉。

    德國對意大利沒興趣,奧匈帝國內部問題嚴重,法國剛遭削弱,英國不想逼迫意大利,擔心把意大利逼到中國一方,中國人已經得到了西西里島,如果意大利倒向中國,英國在西地中海就真的沒有立足之地了。

    在各方勢力的夾縫中,意大利巧合的統一。但薩伏伊王朝的威望不足,甚至都比不上加里波第的個人威望,南方主要是一個農業地區,跟工業化的北意大利格格不入,這裡的的封建家族勢力,以及基於宗族、血緣關係形成的獨特黑手黨文化,都排斥北方王朝的統治。游擊隊在鄉村四處活動,其中很多甚至都是打散的加里波第紅衫軍成員。

    意大利開始了長達十年的治安戰。

    在西西里島問題上,意大利王國十分明智,他們宣布承認西西里島歸屬歐洲公司,換取歐洲公司對他們吞併那不勒斯王國的承認。

    對意大利王國來說,與其費勁跟中國爭奪西西里島,還不如從奧地利手里奪回威尼斯來的現實呢。

    隨著意大利的統一,斐迪南二世輸光了一切,墨西哥也沒有了,兩西西里也沒有了。

    現在墨西哥再次成了一個問題,胡亞雷斯進駐墨西哥城之後,墨西哥北方各地迅速向胡亞雷斯效忠,各州派來代表,推舉胡亞雷斯成為墨西哥總統。

    胡亞雷斯宣布墨西哥實行總統制,並且舉行了正式的就職典禮,可惜參加者聊聊。

    中國當然受邀參加,讓人沒想到的是,美國國會也派來了代表。
mk2258 發表於 2018-6-16 06:49
第五百九十節二次墨西哥危機





    英法俄普奧等歐洲大國都沒有派代表前來,因為他們都沒有承認墨西哥共和國。

    並不是英國不肯接受墨西哥建立一個獨立的共和國,而是胡亞雷斯在債務問題上的態度,讓英國無法接受。

    胡亞雷斯接任總統之後,立刻宣布,墨西哥積欠的所有外債,一律延期兩年,並且在這兩年內不支付利息。這並不是英國無法接受的原因,無法接受的是,胡亞雷斯宣布,內戰期間,北方斐迪南政權和卡洛斯政權所借的貸款一律作廢,新政府不予承認。

    這從感情上來說,是合理的,因為卡洛斯和之後的斐迪南二世借的那些鎮壓胡亞雷斯的貸款,讓胡亞雷斯償還,感情上實在是無法接受。但這些錢主要是英美提供的,數量同樣很巨大,雖然沒有積欠中國債務多,但也超過了一千萬英鎊。

    而對於中國債務,哪怕是卡洛斯時期借下的債務,胡亞雷斯也只是宣布延期償還,沒有表示不還的意思。並且美洲公司銀行跟胡亞雷斯達成了協議,接受了對方的延期償還方案。

    英美提供的一千多萬債務中,大多數是英國提供的,將近一千萬,一千萬英鎊打了水漂,會讓英國內閣倒台的,所以無論處於經濟還是政治考慮,英國政府都無法接受。

    英國不承認胡亞雷斯政權,帶動了許多國家不予承認,西班牙人始終堅持墨西哥是西班牙領地,德國不想跟英國對立,俄國女沙皇還想看看形勢,她兒子是不是還有機會來墨西哥做國王。法國和奧地利不承認,主要是因為胡亞雷斯改革中沒收教會財產,實行政教分離,驅逐教皇使節和違抗命令的教士,讓這兩個天主教國家很難認可墨西哥。

    結果墨西哥共和國沒有得到歐洲主要國家的承認。

    美國雖然也損失了幾百萬英鎊的債務,但美國人認為墨西哥是共和國比君主國更有利於美國,這樣一個不受歐洲政治影響的共和國,也許能跟美國走的更近,在墨西哥的投資中,中國之外就是美國最多,美國可不想過於開罪這個鄰居。於是美國咬著牙默認了胡亞雷斯的賴賬行為。

    英國不斷跟胡亞雷斯政權交涉,希望他們能夠履行債務,因為當時不管是藉給卡洛斯,還是藉給斐迪南二世的貸款,都是跟歐洲承認的墨西哥合法政府簽訂的貸款協議,胡亞雷斯如果要繼承墨西哥的合法政權,就不許繼承這些合法債務。胡亞雷斯根本就不承認卡洛斯和斐迪南二世的合法地位,認為墨西哥是墨西哥人的墨西哥,而不是西班牙權貴的墨西哥。

    雙方世界觀完全不同,而且英國認為,墨西哥完全是親中國的,在政治、金融各種利益集團的壓力下,英國政府決定採取一些措施,在西西里島問題上,已經讓中國壓了一頭,打不過關張還打不過劉備了,小小的墨西哥也敢賴大英帝國的貸款,耍流氓英國是老祖宗。

    於是英國決定採取強硬態度,派軍艦封鎖墨西哥海岸,表示除非墨西哥願意償還貸款,否則會一直封鎖墨西哥。

    英國封鎖墨西哥,引發了第二次墨西哥危機。

    胡亞雷斯寸步不讓,墨西哥的傳統貿易國家就只有兩個,一個是中國一個是美國,英國封鎖也只能封鎖加勒比海一側,墨西哥的太平洋沿岸可以繼續進行貿易,甚至可以通過陸路經由中國北美領地的港口,比如休斯敦出口,封鎖根本沒有意義,除了讓南方的韋拉克魯斯等港口經濟萎縮之外,對整個墨西哥沒有實際影響。

    反倒是美國頗為不滿,因為韋拉克魯斯等港口,主要是針對想美國出口的,英國封鎖這裡,等於讓墨西哥跟中國北美領地關係更加緊密,將墨西哥逼向中國一方。美國試圖說服英國解除封鎖,但英國無法接受。

    要說因為墨西哥問題,讓英美之間決裂還不至於,但英美同盟之間至少產生了裂痕。

    英國還反過來游說美國,英國認為,即便英國接受了墨西哥賴賬的行為,也不可能讓胡亞雷斯站在英美一邊,胡亞雷斯肯定是親中國的,就像當時的卡洛斯政權,無論英美如何拉攏,也不可能讓胡亞雷斯倒向英美,除非能直接扶持一個親英美的政權,否則墨西哥注定要倒向中國。

    美國不想攙和歐洲向別的地區派遣國王這種遊戲了,但也不反對英國的操作,畢竟胡亞雷斯也賴了好大一筆美國債務,如果能換上一個肯償還美國債務的歐洲君主,美國倒也能忍受墨西哥再次變成一個君主國。

    於是英國政府再次開始推動召開墨西哥會議,英國希望拉攏更多國家參與墨西哥問題,幫助英國分擔中國的壓力。英國希望能扶持斐迪南二世重新恢復在墨西哥的統治,因為斐迪南二世不但是歐洲國家承認的墨西哥國王,也是得到中國認可的。胡亞雷斯的行為,完全就是一次叛亂。

    英國號召歐洲國家聯合鎮壓胡亞雷斯的叛亂,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這些年是沒人肯做了,這可不是十字軍時代了,充滿了信仰和慾望,可以為了各種莫名其妙的理由戰鬥。

    英國的號召沒有任何意義,中國公開發表態度,斐迪南二世已經被證明,沒有能力統治墨西哥,中國也無法接受英國直接想墨西哥派兵,這違反了中國跟英美簽訂的墨西哥協定。

    墨西哥問題依然是中英博弈問題,而且英國向來不太樂意直接派兵干涉陸地國家,除非能讓他們佔領殖民地,比如在印度和非洲進行的戰爭,或者歷史上的鴉片戰爭。

    打墨西哥,英國占領不了這裡,所以他更樂意通過海軍和軍事援助的形勢,讓被人去打陸地戰爭,但斐迪南二世實在是不爭氣,現在連自己的國家,兩西西里王國都喪失了,即便給他援助,他也沒有能力組織軍隊打回去了。

    所以英國想另外物色一個對象,一個可以不受中國控制,還願意承認應該債務,並且有能力打回墨西哥的對象。

    這樣的對象並不好找,而且一定會是歐洲大國的強勢家族,女沙皇積極行動,主動跟英國聯繫,表示俄國願意承認英國債務,俄國也有能力統治墨西哥,希望得到英國的支持。

    饒了一圈,延宕了一年,墨西哥問題又回歸到了起點,成了歐洲大國爭奪的獵物。

    而這一次,俄國人的動作,同樣在民間引起了德國的回應,德國人又提出了利奧波德親王方案,羅曼諾夫王朝可以派遣國王,霍亨索倫王朝同樣可以。

    事情是英國人提出來的,英國無法忍受胡亞雷斯政權,此時由一個歐洲大國的王族去統治墨西哥,變得不再是那麼難以接受。至於俄國還是德國,也都不重要。這兩個國家的海軍實力,注定他們不可能完全控制墨西哥,加上又不是直接將墨西哥當作兩個國家的領土,而是派一個王族去做國王而已,就像當年讓巴伐利亞王國的王子去做希臘國王一樣。

    但在俄國和德國之間,英國更青睞德國王室,因為女沙皇兒子身上一半的中國皇族血統實在是一個難以控制的風險。

    霍亨索倫家族的利奧波德親王就不一樣了,他雖然是普魯士王室成員,但並非嫡系,而是一個近支,說不好聽點,跟西班牙波旁跟法國波旁家族之間的關係一樣,可以追溯到一個共同祖先,不太可能成為一國。就算因為繼承權問題有可能讓兩國擁有一個國王,也可以通過條約,規定利奧波德家族永遠放棄德國王位繼承權加以防範。

    權衡之後,英國開始直接跟霍亨索倫家族解除,詢問了執政的威廉親王,威廉親王本人對利奧波德親王獲得墨西哥王位是持支持態度的,德國也願意為此提供幫助,但威廉親王認為,他還需要跟自己的首相商議。

    首相就是俾斯麥,上次就是俾斯麥以會引起英德矛盾為由,大小威廉親王派遣利奧波德去做墨西哥國王的心思的。

    可這次俾斯麥實在是找不到合理的藉口了,因為威廉明確告訴俾斯麥,這次是英國人親自找上門來的,英國不可能反對,反而會提供幫助,這讓俾斯麥無從反駁。儘管也爭辯了一番,告訴國王,從長久來看,德國對外擴張,一定會引起了英國的打壓,但這已經無法說服國王了。

    國王態度堅決,堅持要支持霍亨索倫家族去墨西哥做國王,而且親自向毛奇等軍事將領詢問。毛奇表示,以德國的軍事力量,只需要動用十萬軍隊就可以成功鎮壓墨西哥軍隊,如果在德國政治體制下很難處理的話,可以動用波蘭的力量。

    威廉親王的哥哥,是德意志皇帝威廉一世,但他早就得了神經病,威廉親王一直在普魯士攝政,同時身兼波蘭國王,波蘭又跟普魯士結成了聯合王國,只等威廉一世一死,威廉親王就會成為聯合王國唯一的國王,同時繼承德意志帝國皇帝頭銜。但目前這些複雜的權力構成,都因為他的神經病哥哥還活著,而無法立刻完成統一。他能夠絕對掌控的,依然只有波蘭。
mk2258 發表於 2018-6-16 06:49
第五百九十二節墨西哥王權轉讓





    毛奇的態度讓威廉親王很放心,只要不至於像西班牙、斐迪南二世那樣,陷入一場長期戰爭就好。

    同時他還跟一些經濟團體,容克勢力進行了討論。

    工商業團體是支持德國親王執政墨西哥的,儘管無法直接將墨西哥併入德國,但德意志親王統治這裡,至少可以讓墨西哥跟德國建立更加特殊的關係,讓德國工商業在這裡得到一些商業特權。

    商業勢力認為,墨西哥這種物產豐富的亞熱帶土地,非常具有商業開發價值,德國可以將這裡打造成德國的棉花生產基地,可以作為德國在美洲地區的航運中心。輕工業需要原材料,重工業也能得到這裡的煤鐵資源,而且一旦開戰,對重工業來講,利潤豐厚的軍火生意就可以開張了,這兩年經濟危機,大家日子都不好過,這種生意很值得做。

    容克勢力主要是經營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德國的農牧場,釀酒廠基本上都是他們在壟斷經營,他們認為墨西哥的土地資源豐富,很值得去投資農業。墨西哥的耕地面積,不比整個德國少,可以說得到墨西哥,可以讓德國的工業潛力擴大一倍。這對於已經開始進口糧食的德國來說,具有重要的戰略安全意義。

    威廉親王還向德國日益膨脹的金融集團諮詢,詢問墨西哥的龐大債務,是否會成為一個永遠無法擺脫的負擔。德意志銀行總裁告訴威廉,雖然中國和英國都想墨西哥不同政權發放了不少貸款,尤其是中國人,給予了墨西哥政府高達八千萬英鎊的借款,但銀行總裁認為,中國從這筆貸款上,早就賺夠了本息。中國通過貸款,獲得了墨西哥大量礦產的開採權,鐵路的運營權,每年都能得到數百萬英鎊的利潤。

    墨西哥的債務看似規模巨大,但以墨西哥的國土面積、人口和資源禀賦,只要能夠進行合理的開發,是不難償還的。而且中國和美國都在墨西哥進行了大量投資,鐵路、礦山、港口都有了一定的規模,這些基礎設施已經足以支撐墨西哥良性發展了,只需要一個穩定的社會秩序,和合理的經濟政策,已經類似德國這樣的高效管理,墨西哥很快就能成為一個類似波蘭至於普魯士這樣的作用巨大的附屬國。

    威廉親王發現,除了俾斯麥,已經開始建立起了大國心態的德國利益集團們,都是積極支持擴張的。

    於是威廉親王向俾斯麥表達了他堅決的態度。

    俾斯麥這個老油條,態度轉變的十分之快,他迅速表示支持國王的態度,讓威廉親王都有些不適應。

    其實這種政客,哪裡是真的鐵血。歷史上一直壓制德國對外擴張的是俾斯麥,可是開啟德國對外擴張的依然是俾斯麥,當他發現無法壓制德國對外擴張的野心之後,他迅速在非洲為德國建立了一塊殖民地,得到了許多組織的感謝信,讓他成功繼續執政德國政權。

    現在議會支持,國王也支持,德意志帝國現在的權力構成十分複雜。憲法規定,由普魯士首相直接兼任帝國首相,這就是普魯士主導的德國統一的特徵。可普魯士王國憲法規定,首相不是向普魯士議會負責,而是直接向國王負責的,議會可以審批首相提交的財政預算,但議會沒有權力任免首相。所以通過決定普魯士首相位置,堅決決定德意志帝國首相人選。最終對德國政治發揮最大影響的,其實還是普魯士王室。

    現在普魯士攝政王威廉要求德國王族去墨西哥做國王,俾斯麥無法說服的情況下,立刻表態支持,因為他覺得,如果要擴張,還是讓他來操作更好,與其讓國王撇開他直接去做這件事,他認為他做的話,更容易控制局面,不至於失控。

    威廉親王跟俾斯麥的關係一直不好,但卻一直支持俾斯麥做首相,因為他雖然不喜歡俾斯麥的執政理念,不喜歡俾斯麥的性格,甚至看不起俾斯麥的人品,但他很認可俾斯麥的能力。只有俾斯麥能夠幫他平衡好議會中的各種派系,幫他平衡好的國內的各個邦國勢力。

    現在俾斯麥要去做這件事,他當時樂的讓俾斯麥操刀。

    於是俾斯麥接過了這件事。

    俾斯麥先跟英國人談,英國人的態度就兩條,一個是墨西哥不能併入德國,另一個是利奧波德親王必須承認欠下的英國債務,俾斯麥滿口答應,同時希望得到英國海軍的支持,英國願意幫助德國軍隊在墨西哥登陸,並提供之後的護航。但英國沒有同意提供軍事援助,倒是可以藉一筆貸款。

    俾斯麥想了想,沒有要這筆貸款,因為貸款也是生意,最後本息都是要還的。而德國的銀行業受到戰爭賠款黃金的刺激,已經大大膨脹,他們需要投資空間,德國正在經歷經濟危機,投資領域狹小,這筆好買賣,當然是有限德國國內的銀行團了。

    德國金融業提供資本,德**工企業提供武器,德國精銳士兵進行戰鬥,一切都不依靠英國人,將來也就不至於受制於英國人。

    跟英國談妥之後,俾斯麥馬上找上了在奧地利流亡的斐迪南二世,名義上,此人才是墨西哥合法國王,是歐洲大國和中國承認的墨西哥國王。

    俾斯麥用三十萬英鎊的代價,讓失去了一切的斐迪南二世簽署了一份協議,將墨西哥王位繼承權轉讓給了利奧波德親王。

    消息傳到中國,週瑯不由感慨歐洲人真會玩,王位竟然可以轉讓了!不過這倒也給周瑯提供了一條新思路,他也正在圖謀秘魯呢。中國一直是承認秘魯歸屬與墨西哥政權的,卡洛斯在墨西哥的時候,秘魯和智利名義上受卡洛斯統治。現在胡亞雷斯成了墨西哥的統治者,中國轉而承認胡亞雷斯對秘魯和智利的統治權,週瑯已經決定要吞併秘魯和智利了,本來是打算通過胡亞雷斯來操作的,現在德國人啟發了他。

    斐迪南二世才是歐洲承認的墨西哥和秘魯、智利的合法統治者,既然德國可以從斐迪南手裡購買墨西哥統治權,中國也可以從他手裡購買秘魯和智利的統治權啊,這樣就可以堵住歐洲國家的嘴了,尤其是英國人,除非他們不承認他們支持的德國的方式,否則就必須承認中國的照貓畫虎。
mk2258 發表於 2018-6-16 06:49
第五百九十三節中德合謀





    斐迪南二世流亡奧地利,顯然受德意志勢力的控制,或許可以通過德國完成這個操作。

    週瑯剛剛生出這個想法,德國人就找上門了,俾斯麥完成了王權轉讓的程序之後,迅速跟中國大使溝通,希望中國能承認和支持利奧波德親王或許墨西哥的合法統治權。

    問題簡單了,中國大使立刻按照國內的命令,提出了中國對秘魯和智利統治區的要求,並且希望俾斯麥幫忙完成這些手續。

    在俾斯麥的牽線搭橋下,斐迪南二世又做了一筆好買賣,他以一百萬英鎊的價格,將秘魯和智利賣給了中國政府。

    中國政府則宣布,美洲國王家族的朱永親王將被冊封為印加國王,統治印加帝國版圖。古代印加帝國的版圖,包括後世的秘魯、厄瓜多爾、哥倫比亞、玻利維亞、智利、阿根廷等部分區域,而且並沒有一個明確的邊界,顯然中國的意圖並不僅僅局限在西班牙的秘魯總督區。

    英國突然發覺,似乎跟德國的合作,存有一定的隱憂,很明顯俾斯麥一面跟英國合作,另一邊還在跟中國合作,英國外交官感覺,跟俾斯麥的合作,每一次都會出現變數,很難讓對方一直按照英國的計劃去走。當年拉攏普魯士對抗中法同盟,為此給普魯士每年一千萬英鎊軍事援助,結果普魯士拿這筆錢去打普奧戰爭,而不是用來對抗法國。這次支持普魯士王族去墨西哥做國王,結果反過來,德國就把南美部分出賣給了中國。而不是按照英國設想的那樣,佔領墨西哥之後,德國會立刻跟中國爭奪秘魯、智利的統治權。

    其實原因很簡單,作為一個成熟的政治家,俾斯麥的概念中,德國利益才是第一位的,他不可能完全配合英國。

    亂!

    英國政府發現自己的外交方向完全亂了,一團亂麻,找到一個清晰的方向。不是他們的外交能力不行,而是變量的分量太大,如果單獨是對抗一個中國,那麼中國分量雖然很重,卻因此更能集中註意力,猶如兩點構成一線,是單線條,十分清晰。德國這個變量引入後,問題突然從二維變成了三維,變化幾何級數增加,所以亂了。

    之前的外交戰略很簡單,對抗中國,所以跟美國結盟,沒有任何問題,英美同盟在面對同一個對手的時候,很緊密。但現在不一樣了,英國發現,德國勢力進入墨西哥,儘管對英國的利益威脅不大,德國是派一個親王去統治這裡,不是德國直接吞併這裡,德國是德國,墨西哥是墨西哥,但對美國不一樣,美國發現,又一個列強的因素滲透進了自家後院。美國強烈反對。

    對美國來說,胡亞雷斯哪怕親中國,美國也不是不能接受,之前的卡洛斯也是中國的傀儡,換一個人,並沒有改變局面,美洲地區依然是中美英法四大勢力。胡亞雷斯跟卡洛斯的區別,不過是讓美國損失了幾百萬英鎊的援助而已,美國周邊的安全形勢沒有改變。英國不能接受,他們付出巨大代價,就是想逼退中國,哪怕僅僅是一步,也是勝利。所以他更願意接受霍亨索倫家族取代胡亞雷斯,胡亞雷斯注定是親中國的,但霍亨索倫家族必然是傾向於中立的,這意味著逼退了中國,至於在美洲中部引入了德國勢力,對英國來時沒有影響。

    這就是英美之間巨大的分歧。

    英國已經承諾支持霍亨索倫家族取得墨西哥王權,德國跟英國的關係,無論如何都比美國更緊密,這是地緣決定的,兩國就隔著一個英吉利海峽,英美卻隔著一個大西洋。如果此時突然為了英美同盟,放棄對德國的支持,出爾反爾,那麼已經變得有名無實的英普同盟,也會因此而徹底破裂,英國絕對無法接受西北歐地區一個強國倒向中國的,就好像中國無法接受英國扶持日本倒幕派掌權一樣。

    說白了,英國的戰略核心,還是在歐洲,他們的外交戰略中,歐洲大陸平衡甚至可以跟與中國世界爭霸的戰略相比肩,不分先後。跟中國爭霸,爭得是未來的利益,大陸平衡,平衡的是現在的安全。用另一種說法,那就是美國對英國的影響力,至少目前,還無法跟德國對英國的影響力相比。在美德之間選邊站的話,英國祇能無奈的選擇德國。

    而且即便英國在美洲地區,稍微對美國利益有所侵犯,美國也不敢放棄英美同盟,畢竟中國對美國的威脅更大,美國必須求助於英國以取得集體安全。

    於是英國一邊做美國的工作,說服美國接受德國勢力進入墨西哥,有助於讓中國從這裡退卻。另一方面,則十分明確的表示,英國將會支持德國利奧波德親王來墨西哥繼承權位。

    複雜的博弈之下,美國確實沒有辦法放棄跟英國的同盟,因為跟英國同盟,美國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如果倒向中國,美國認為跟中國的關係中,他更加勢弱,只能淪為跟班。

    但在復雜的博弈後,美德關係卻徹底破裂了,美國先用自己的力量,試圖影響德國的政策,希望德國自己放棄支持利奧波德親王來美洲做王國,就好像歷史上他們反對哈布斯堡家族的馬克西米利安親王做墨西哥皇帝一樣,不一樣的是,哈布斯堡家族確實反對本家族的親王來墨西哥做皇帝,但法國支持,其實美國反對的未必就是日薄西山的奧地利,而是擔憂法國勢力在北美捲土重來。

    現在美國反對德國王族來墨西哥做國王,霍亨索倫家族可比哈布斯堡家族硬氣,他們拒絕了。美國外交失敗之後,迅速出台了報復措施,宣布對德國加徵報復性關稅。德國是一個以重工業為主的國家,美國一直都是德國鋼鐵工業最大的海外市場,克虜伯幾乎想美國鐵路提供全套的設備。

    美國是得罪不起英國,除非甘願做中國的小弟,否則就無法離開英國的盟約。可德國,美國卻得罪的起。跟英國鬧了脾氣,拿德國出氣,至少在美洲這一畝三分地上,美國人吃的開。

    所以這老大、老二暗鬥的時候,受傷的總是老三的戲碼,經久不衰!

    當老大、老二明爭的時候,老三往往就消失的戲碼,也是悲劇連連!

    但問題是,美洲的西方勢力中,英國美國是老大老二,德國就甘願做老三嗎?
mk2258 發表於 2018-6-16 06:48
第五百九十四節印加王國





    “這是您要的中國最新的動向。”

    俾斯麥的辦公桌上,一份外交部門的簡明報告擺在早餐旁,俾斯麥連今日的早報都不打算看,也要先關心中國的動向,中國在美洲的動向。

    這是他最近這十多天來的慣例,德國軍隊已經開拔了,派遣了三萬先頭部隊,由銀行家牽頭聯合漢堡、呂貝克、不萊梅等地的十幾家中小型航運公司,組建的德國美洲航運公司承包這次運輸業務。

    德國有不錯的港口,但航運業這些年一直衰落,始終沒有恢復到漢莎同盟時代的地位,德國航運在統一之前,基本上只經營波羅的海業務,基本沒什麼國際性航運公司。整個德國的登記商船隻有147艘,還比不上英國前三大航運公司一家的輪船數量,也比不上中國四大海外公司的龐大船隊。

    經濟危機中,航運公司更是備受打擊,許多資不抵債,被銀行左右。正好這次德國親王入駐墨西哥,給了他們一個不錯的契機,在銀行家們的牽頭下,十幾家航運公司聯合起來,建立了德美輪船公司,專營德國到美洲的航運業務。聯合起來後,力量也就大了,他們的資產中包括30艘千噸級遠洋商船,而且開始下訂單建造更多的大噸位商船,野心勃勃的殺入了世界航運市場。

    他們的第一筆大生意,就是為德國軍隊承擔運輸任務。

    不過目前他們還沒有抵達目的地,還沒有開始行動,但俾斯麥關心的中國,已經開始了行動。

    中國皇帝冊封美洲公司背景的朱永為印加國王,宣稱統治舊印加帝國領土,他們在十天之內,就在秘魯登陸,一萬軍隊護送朱永進駐利馬,竟然沒有受到任何阻撓。秘魯過去的軍隊,是卡洛斯打造的墨西哥軍隊,胡亞雷斯奪取墨西哥政權之後,將這只軍隊撤走,秘魯陷入了短暫的真空狀態,各個勢力之間,爆發了一場混戰。中國人、中印混血,漢化的印第安人聯合起來,建立了自衛軍,土生白人和印歐混血人組建了自由軍。

    內戰的結果,是資本實力更強的中國勢力擊敗了土生白人勢力,畢竟土生白人在秘魯的人數太少,還不到百分之十,印歐混血不到百分之二十,中國人移民雖然也不多,甚至還比土生白人少一些,中印混血也沒有印歐混血的梅斯蒂索人多,但他們爭取到了印第安人的支持,印第安人的數量高達一半,是所有族群中人數最多的。而且這也不是一次民族內戰,雙方軍隊中,都大量招募了印第安人作戰,其實比拼的主要是財力,而這一點上,失去特權之後的土生白人和印歐混血,完全無法與這些年日益在經濟領域中稱霸的中國勢力相比。

    土生白人勢力在內戰中被削弱之後,政權就掌握在了中國人手中,但他們也沒有建國,長達半年多時間,秘魯都處於軍管戒嚴狀態,直到朱永在一萬僱傭兵的護送下進入秘魯。

    他手裡這支僱傭兵,兵員都是秘魯人,搖身一變,立刻就被命名為印加王國戰兵。當地的三萬中印自衛軍,則被編為輔兵。

    接著中國人的行動每天都有新消息。朱永通過美洲公司的影響力,很快跟智利政府建立了關係,進行了簡單的談判,簽署了協議。智利之前名義上歸屬墨西哥的卡洛斯政權,同樣在胡亞雷斯奪取墨西哥政權之後,智利的歸屬出現了問題,但跟秘魯不同,智利一直就是名義上服從於墨西哥政權,他們建立一套自己的政治體系,有議會,有警察,有軍隊,墨西哥對他們的統治權,僅限於派遣一個有名無實的總督。

    朱永並不打算改變這種現狀,他願意繼續承認智利的自治權,並且願意寫入憲法,智利將以自治省的身份,繼續留在印加王國中,王國政府不會干涉智利內政,反而會為智利提供保護,避免智利被列強侵犯,智利的義務,則是按照人口和財政,向王國上交一定比例的財政收入,這個比例每三年重新進行一次調整。能如此快速的跟智利人達成協議,可想而知,雙方早就在私下解決了問題,談判和簽訂協議,不過是走一個流程罷了。

    印加王國接下來的大動作是進入了厄瓜多爾,厄瓜多爾雖然面向太平洋,但之前卡洛斯在跟西班牙王國的競爭中失敗。而且厄瓜多爾歷史上歸屬西班牙的新格拉納達殖民地管轄,受位於哥倫比亞的波哥大的殖民政府管理。因此當地人其實也更支持控制哥倫比亞的西班牙殖民政府。

    這次印加王國派兵進入厄瓜多爾,理由是這裡歷史上是印加帝國的領土,結果自然跟當地的西班牙殖民軍發生了戰爭。

    腐朽的西班牙政府怎麼可能是崛起勢頭迅猛的中國勢力的對手,西班牙殖民軍迅速被趕出了厄瓜多爾。但攻占厄瓜多爾之後,印加王國軍隊並沒有停止腳步,繼續前進,又攻入了哥倫比亞,沿著科迪勒拉山脈以西的海岸狹長平原,迅速掃蕩太平洋一側的哥倫比亞城市。

    英國對這種情況極為不滿,一邊全力支持西班牙政府抵抗中國的入侵,一邊向中國發出抗議。

    西班牙王國似乎也對這種情況無能為力,已經不願意繼續在美洲消耗了,德國收到的情報表明,西班牙暗中在跟中國進行談判。

    俾斯麥要的就是這個談判結果。

    而今天的報告出來了,中國人可以接受和平,但要求將印加王國和西班牙殖民地的邊境,以科迪勒拉山脈劃分,而且是最有利於中國的東科迪勒拉山脈,這意味著哥倫比亞殖民地的東部要劃入印加王國,而這個東部地區,是橫跨大西洋與太平洋兩側的。

    看到這個消息,俾斯麥一直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中國勢力是堅決要進入大西洋啊,這意味著英國人的目光會一直被中國吸引,德國親王在墨西哥的統治,以及德國勢力在墨西哥的擴大,在英國外交部的文件檔案中,會放在此等重要的地方。

    唯一要考慮的,就是美國的態度了。

    跟普通歐洲人不同,俾斯麥可不會小看美國這個國家,無論領土、地理環境、物產資源,美國的條件,都得天獨厚,俾斯麥認為,在歐洲除了法國、德國之外,沒有比得上美國的條件的國家,但法德兩國領土加起來,都沒有現在的美國大。

    美國地利分兩塊,阿拉巴契亞山脈以東的沿海地區,山脈以西跟密西西比河之間的大平原地區,大平原地區的條件,可以跟波德平原相比,但面積更大,沿海地區就不用說了,運輸便利,就是對經濟最不利的阿拉巴契亞山脈,簡直就是一座煤山,煤田沿阿巴拉契亞山脈從北向南縱貫9個州,另外還有其他豐富的礦藏。在礦產開發之前,山脈地區的水力又是美國新英格蘭地區工業化的最早動力,即便到了鐵路和蒸汽時代,這座山本身卻並不雄峻,有多條進出西部的通道,並沒有阻礙交通。

    這樣的國家當然不能小覷,每年吸引上百萬歐洲移民,如今人口總數不亞於歐洲大國,人口近四千萬,跟德國人口相當,可人均收入卻是德國的三倍以上。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大富國。

    這樣一個國家,只因為距離歐洲太遠,一直在歐洲沒什麼影響力,殖民地出身的背景,被一些有偏見的人始終瞧不起,認為這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四不像國家,但俾斯麥卻認為,這個國家潛力十分可怕。

    如今中國人向大西洋一側的加勒比海擴張,對美國也是一個巨大的威脅,這多少也能分擔一些美國人對德國的警惕。

    俾斯麥認為這是一個好機會,讓德國可以在美洲扮演一個調停者的角色,他並不想當英國的棋子,如果聯合英美對抗中國,倒是能讓英美在中國目前咄咄逼人的擴張勢頭下,對德國友好,可那樣就捲入了大國爭霸的旋渦中來,遠沒有扮演調停人身份有利。

    這個好消息,讓俾斯麥胃口大好,早餐多吃了兩片麵包。

    但他還得等英美的具體行動才能採取措施,一旦英美在哥倫比亞加勒比海沿岸跟中國勢力對峙,他就打算介入斡旋。

    一旦斡旋成功,就等於為德國以後在美洲的角色,定了調子,德國在美洲,不但是擁有相當利益的大國,而且將扮演中間人的角色,誰都離不開,而不是誰都要排擠。

    但是很可惜,第二天俾斯麥的早餐就吃不下去了,因為美國介入了西班牙和中國之間的談判。

    印加王國雖然是一個自治王國,但根據中國理藩院制定的宗藩關係制度,這種接受中國冊封而得到合法權的國家,內政自治,外交都是由中國代理。朝鮮、越南、暹羅地區各國都是如此。

    唯一的例外是烏拉爾王國,因為是跟俄國女沙皇共治,得到了完全的獨立權限。

    俾斯麥得到消息,中國給了美國一個很大的面子,在領土問題上做出了重大讓步。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mk2258

LV:9 元老

追蹤
  • 1120

    主題

  • 100531

    回文

  • 46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