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三國] 三國小駙馬 作者:墨柱 (已完成)

 
王烏鴉 2018-3-11 16:56:29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040 184403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18:59

第140章 高覽詐敗(一)

    並州軍佈陣速度極快,陣型相當齊整,可距離漢軍陣列稍遠了些,足有一裡半之遙,遠遠超過兩軍交兵所應保持的五百步距離。關羽觀察並州軍陣,不由笑了起來,不屑地搖了搖頭,道:“軍陣雖然頗得兵法,但是主將膽子太小。”

    關羽近年統領冀州防務,部下基本全是黃巾健卒。部將周倉曾為張角親衛首領,姜述因為史上關羽與周倉有主僕之情,特意將他分到關羽部下。周倉是好戰胚子,近期沒仗可打,早就憋得夠嗆,原本指望此番過把癮,沒想到一場大仗也無,除了沿途耀武揚威,愣是沒有出手機會,一聽關羽如此評價敵軍,順杆子爬了上去,請戰道:“將軍,並州軍擺出這般鐵桶陣,看來只有烏龜的膽子而已,一沖准垮,屬下請命出擊,請將軍允准!”

    周倉精明,劉辟也不傻,哪肯將這等破敵首功平白讓給別人,不等關羽表態,從旁邊一下子閃了出來,毫不客氣地將周倉擠到一旁,正氣凜然地進言道:“慢著,師兄,你貴為中軍校尉,負責將軍安危事大,這等小事該由前軍負責。將軍,屬下請命沖陣。”

    劉辟這樣一來,龔都也急了,趕忙跳了出來,一肩將劉辟頂了開去,望著關羽懇求道:“不成,怎麼也該輪到後軍了,將軍,再怎麼說,這一仗該輪到屬下才對。”

    一看眾將跳出來,周倉不由急了,雙手出擊,忙不迭將劉辟、龔都兩將推到一邊,臉紅脖子粗地嚷道:“爭啥爭,都讓開,前鋒明擺著是我。將軍,您下令罷,屬下這就去砍下高覽的狗頭!”

    有一幫不懼惡戰的屬下,關羽十分滿意,看著諸將鬧騰得不成樣子,揚手止住眾人喧嘩,下令道:“都別爭了,你們三個一起殺上,一舉打垮敵軍!”

    三員虎將一聽有仗可打,哪有不樂意之理?各自轟然應諾,頭也不回沖回本陣,自去調兵遣將準備,一時間軍陣中號令聲響成一片。

    張燕心中不安,站在關羽身側,道:“將軍,還需多留兵馬守營。”

    關羽也不太放心,道:“你帶著左軍兄弟守營,營中炸彈和火油,萬萬不能有失。”

    一會工夫,三匹報馬前來稟報軍情,前軍、中軍、後軍皆已做好戰鬥準備,關羽舉手往下一揮,沉聲喝道:“出擊!”

    數名鼓手擂響巨鼓,隨著咚咚的進軍鼓聲,周倉、劉辟、龔都統軍依序壓上,速度不快,氣勢卻是滔天。

    一見漢軍大批前壓,排列整齊的並州軍突然騷動起來,前軍部分士兵為聲勢所駭,不由自主往後退了數步,這讓高覽險些氣歪鼻子。未戰先怯是兵家大忌,高覽的火氣一下竄了上來,陰森森地下令道:“傳令:敢妄言者,殺!敢後退者,殺!敢亂動者,殺!”

    “起速!”

    “起速!”

    “起速!”

    漢軍緩行兩百步左右,三路將領幾乎同時下令,旋即便見三個軍陣一齊開始加速。

    “傳令,弓弩準備!”漢軍開始加速,雄渾的氣勢又增強幾分。高覽不懼反喜,心道漢軍騎兵如此衝擊,不是來當箭靶子嗎?當下不急著下令反衝鋒,命令全軍謹守陣型,所有弓手準備發射,打算給漢軍騎兵送一份重禮。

    高覽想法雖好,可是低估了漢軍的戰術素養。騎兵此時執行的戰術是姜述親自設計的方案之一,模仿成吉思汗打仗那套辦法,敵方想守是守不住的。高覽幻想萬箭齊發,狠狠肆虐漢軍鐵騎一番,卻聽漢軍騎兵軍陣突然傳來數聲大吼:“分。”

    原本齊頭並進的三個漢軍騎陣突然變陣,中路周倉所部降下速來,不緊不慢向前逼近,劉辟與龔都兩部騎兵各自轉向,一左一右各向四十五度方位分了開去,繼而兩部速度陡然提升,不等高覽弄清情況,兩部漢軍已是呼嘯著沖向並州軍兩翼。

    兩部漢騎配合極為默契,不等並州軍有所反應,兩部漢軍幾乎同時來了一個漂亮的打馬迴旋,勢若奔雷般從並州軍側翼七十步外掠了過去,劉辟、龔都幾乎同時下令:“放箭!”數千支羽箭如暴雨般,射向還未來得及做出反應的並州軍兩翼。

    呂曠與楊柞兩將也是戰場老手,反應很快,漢軍弩箭方才發出,兩將已經下達命令,早已擎弓在手的並州弓手這才如夢初醒,各自側身張弓反擊。一撥非常壯觀的箭雲,呼嘯著向疾馳的漢軍反擊過去。

    “嗖嗖嗖……”箭雨穿梭,密如蝗群,遮天蔽日,箭嘯聲淒厲無比,論及箭雲規模,是兵力雄厚的並州軍要強,說到殺傷效果,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漢騎弓箭數量雖少,戰果卻是驚人至極,一輪箭矢下去,並州軍陣數百人中箭跌落馬下,而並州軍箭雨大多落到空處,僅有數名漢騎中了流矢,傷亡雖有,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戰果之懸殊實在讓人無法想像。說穿了也並不奇怪,漢軍新式弩弓執行新標準,射程為八十步,而並州軍弓箭射程並不統一,除了個別特製良弓射程達百步開外,絕大多數士兵手中的制式軍弓射程為七十步,實際射程只有五、六十步,這不是雙方士兵力量上相差懸殊,而是因為軍弓品質標準不一樣。並州軍所用的制式軍弓,縱使拉滿了弓,極限是七十步射距,很難傷到七十步開外的漢軍騎兵。還有一個原因,大漢騎兵正在高速行軍,射擊活動靶子的準頭本身就低,而並州軍停在原地,屬於死靶。兩個主要原因疊加,並州士兵倒了大黴實屬正常之事。

    得勢不饒人,劉辟、龔都二將絲毫不給並州軍喘息之機,率部兜個圈子,再度殺了回來,又是一通箭雨,生生射得並州軍鬼哭狼嚎,剛才兩個回合對射,並州軍兩翼明顯陷入被動挨打的窘境。

    劉辟、龔都兩部開始發威,周倉並未急於發動衝擊,而在距離並州軍兩百余步外兜起圈子,根本不似衝鋒打仗,而似觀敵掠陣。

    這讓高覽左右為難,兩翼騎兵若不出擊,弓手處於明顯劣勢,騎兵一旦出擊,原本嚴謹的防守陣型便不復存在。射程方面能占漢軍騎弓上風的強弩,全都集中在中軍,無法參與兩翼對射。若是調動中軍弩手,在不遠處虎視眈眈的周倉部就會乘機沖陣。

    高覽帶兵近十年,大小數十戰,從未遇到如此賴皮的打法,眼看兩翼成了漢軍的靶子,損失慘重,臉色瞬間變黑,再也無法忍耐,下達軍令:“傳令,左右兩翼騎兵出擊!”

    左右傳令軍隨即下令,已經火冒三丈的兩翼騎兵,早已蓄勢待發,此時聽得軍令,無不奮勇爭先,如脫韁之馬,瞬間加速,殺氣如虹貫日,氣勢兇悍地向漢軍猛撲過來。

    “撤!”一見並州軍兩翼騎兵殺出,劉辟、龔都兩將不驚反喜。這個戰術是後世蒙古鐵騎的遊獵之法,用來對付高覽的烏龜陣非常有效。並州軍兩翼始終不出,漢軍可以多來幾波箭雨,並州軍定會承受不往。不變陣死傷慘重,變陣只能向中軍靠攏,陣型嚴整的中軍紛亂之時,早就閑得手癢的周倉部豈會放過破敵良機,一個衝擊就足以令並州中軍崩潰。

    這種戰術也有破解之道,但需要兩個條件之一,或以威力超出的強弓勁弩對射,或用速度更快的精銳輕騎出擊,遺憾得是高覽沒有想出破解之道,即便想出對策也沒用處,部下根本不具備破敵條件。

    並州騎兵出擊看似勢大,卻正好落入漢軍彀中。劉辟、龔都二將興奮之餘,各自下達軍令,率部向斜刺裡加速撤離。

    呂翔是高覽部將,驍勇異常,並不畏懼漢軍的強悍,一見劉辟率部往斜刺裡逃竄,大聲呼喝道:“追上去,休走了逆賊!”

    單純論馬術,兩軍相差無幾,並州軍雖然成軍時間較短,但境內有不少牧馬之人,尤其邊境郡縣招募的士兵,騎術奇佳。但是漢軍騎士是從各軍挑選出來的好手,馬術精湛自不消說。還有一個關鍵點,漢軍配備馬鞍和雙邊馬蹬,這是雙方實力相差懸殊的根本所在。若想逃走,劉辟只需率部狂奔,並州軍就望塵莫及。劉辟心思很黑,暗中壓住速度,任由並州騎兵從後急趕過來。

    “手駑攻擊!”劉辟待並州騎兵前鋒距離己方五十步左右時,毫不猶豫地高呼下令。早已準備好手弩的漢軍騎兵,立馬紛紛回身,將手中弩機瞄著沖上來的並州軍暴射,可憐並州軍那能想到漢軍會來這麼一手,一瞬間,沖在最前面的百餘騎登時便被射成了刺蝟,又絆倒不少後面的戰友,慘嚎聲不絕於耳,整個衝鋒陣型立馬大亂。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18:59

第141章 高覽詐敗(二)

    “沖,不許停,敵軍沒箭了,追上去,殺光他們!”呂翔不愧有勇將之名,他一馬當先沖在最前面,乃是漢軍騎兵火力最為集中的目標,憑藉著手中長槍撥打,竟然躲過了被射成刺蝟的命運,只是大腿上中了一箭,雖是吃疼不已,但並不畏懼反而生出一股狠勁,揮軍依舊狂沖不已。

    呂翔的判斷沒有錯,哪怕漢軍裝填水準再高,在縱馬飛奔的當口,要想瞬間裝好駑匣也不可能,但是漢軍騎兵還有一招,左右馬腹上各掛有一個小型踏駑,只需調整踏駑方向對準敵方,就又是一輪駑箭疾飛,雖然許多騎兵擔心誤傷隊友未射,但是隊尾的百餘漢軍卻無所顧忌,並州軍前鋒紛紛跌落馬下,一向勇悍的呂翔也被射中要害而亡。

    呂翔戰死,部下弄不清漢軍到底還有多少駑箭可以發射,已被嚇得有些傻了,狂野的氣勢瞬間落到底處,再無勇氣追擊,調轉馬頭欲回本陣,奈何先前沖速已經到了極限,收住又豈是那麼容易?於是整個隊伍全亂了套,人吼馬嘶擠成一團。

    一見並州軍騎兵亂了套,劉辟當然不肯放過殲敵良機,大呼一聲:“回馬沖陣!”率部在戰場上兜個小圓弧,如利刃般切向混亂中的並州騎軍。

    出擊的並州軍左翼,除了部分見機快的散兵逃回,餘者大多倒在追擊或逃跑的路上,主將呂翔也沒有倖免。於此同時,並州軍右翼騎軍也沒躲過崩潰的命運,同樣被龔都打得落花流水,唯一不同的是右翼主將楊柞運氣較好,雖然受傷,並未喪命,只是心膽俱喪之下,狼狽不堪率殘部向著本陣逃去。

    “傳令:前軍以弓弩壓住陣腳,不管何人沖陣,皆殺無赦,中軍跟隨本將出擊,擊潰敵軍左翼!”高覽沒有想到兩翼騎兵敗得如此之慘,眼見戰局已顯頹勢,再也無法穩坐中軍,黑著臉下達命令,率領中軍騎兵向緊追亂兵而來的龔都部沖去,試圖打龔都一個措手不及。

    “放箭!放箭!”眼見己方敗兵洶湧而來,並州軍前軍將領呂曠心中有些不忍,然則軍令難違,下令早已張弓多時的弓弩手發起覆蓋式射擊,毫不客氣地將亡命奔逃而來的敗軍,連同銜尾追殺而來的劉辟部前軍罩入其中,但聽箭聲大起,潰兵固然是死傷無數,急追而來的漢軍也遭了池魚之殃,數十名沖在最前方的漢軍騎兵也被射殺,追擊勢頭不由一窒。

    劉辟是張角弟子之一,以勇悍著稱,儘管前鋒死傷不少,但卻不願放過一舉衝破敵陣的良機,抽出腰刀,吼道:“隨我殺上去,沖!”劉辟部冒著並州軍的箭雨,悍然發動突擊,立馬引來並州軍一撥撥箭雨,損傷驟然大了起來。

    率部等待時機的周倉見劉辟攻擊受挫,登時便火冒三丈,不去理會高覽軍中軍,大呼道:“隨我上!”率部加速向呂曠部衝殺過去,打算與劉辟一道形成夾擊。

    眼看形勢不妙,高覽不由大急,大呼道:“隨我衝鋒!”實際上,此番高覽所領軍令是詐敗,誘使漢軍主力追擊。但是如此打法,敗是定了,可怕的是全軍覆沒,如何完成軍令?

    高覽此時真打算拼命了,不去管前軍被漢軍兩路兵馬夾攻,一心只想以優勢兵力一舉擊垮龔都部,取得戰場的局部優勢,從而扳回一局。

    “破敵便在此時,眾軍隨我突擊!”高覽一動,龔都馬上察覺到其意圖,但卻絲毫不懼,大吼一聲,率部向前狂飆猛進,與洶湧而來的並州中軍撞在一起。

    整個戰場亂成一團,各處戰火紛飛,唯有關羽率領右軍騎兵穩穩地屹立在原地不動。

    看著前方打得熱火朝天,在營門觀戰的張燕求戰心切,望著不動聲色的關羽,高聲請戰道:“賊軍已亂,末將請求率部出擊。”

    關羽臉色鄭重,道:“不急,看看再說。敵軍似有誘敵之嫌,想必還有後手,你固守大營,我率右軍上前幫忙,先勝了這場再說。”說完,關羽緩緩舉起大刀,指向前方戰場,下達軍令:“隨我殺!”右軍騎兵開始加速,直奔敵軍主將高覽。

    這隊騎兵成為壓倒並州軍的最後一根稻草,膠著戰況立時分明,並州軍開始出現逃兵,高覽見關羽統兵殺到,不由呼喊一聲:“撤!”

    軍令一下,戰場頓時成了一邊倒的局面,漢軍開始高聲喊叫:“繳械不殺。”隨著越來越整齊的聲音響起,大量來不及逃走的並州兵開始投降。

    關羽並未盲目下達全軍追擊的命令,道:“各軍追擊十五裡,馬上退兵回營。”

    關羽吩咐傳令兵下達軍令,動作卻未停頓,拍馬朝高覽追去。高覽原來在戰場核心位置,撤退時被自家兵馬阻擋,距離關羽並不很遠。關羽早就瞄上高覽退路,就在高覽就要脫離戰場之時,斜刺裡忽然傳來一聲大喝,道:“納命來!”

    高覽一驚,扭頭一看,卻見一位紅面長須、威風凜凜的大將已到近前,青龍偃月刀帶著淩厲的風聲到了眼前。高覽歷史上與顏良、文醜、張合併稱為河北四柱,一身武藝實不簡單,危急時刻勒馬避讓,性命雖然保住,坐騎卻被一刀劈為兩段。

    關羽見高覽落馬,策馬上前,朝著高覽的頭部劈去。高覽聽到風聲近耳,此時左腿還壓在馬下,兵器也已脫手,避無可避,擋無可擋,只能閉目等死。不料關羽大刀近前,將刀一扭,刀鋒轉為刀面,拍在高覽頭上,高覽慘呼一聲,昏迷過去。

    高覽親兵上前來救,關羽冷聲喝道:“你等若想不管你家將軍性命,就儘管上來。”

    高覽親兵皆為高覽的族人親信,聞言不敢上前,見高覽昏迷不醒,生命控制在對方手中,若是對方發狠,高覽性命立時難保。又聽關羽喝道:“棄械!到我軍營受降。”

    雖是對方大將,言語卻讓人不容拒絕,親兵都看向高展。高展是高覽的族弟,為親兵首領。此時到了這般田地,高展將眼一閉,手中兵器一扔,道:“降了吧。”

    上党郡冶地長子城內,一群文武聚在城頭觀戰,見高覽部大敗,一位武將來到太守面前,道:“大人,高將軍兵敗,末將請求統兵出城往救。”

    太守逢紀笑道:“孝起勿憂,必為詐敗。”

    這員武將為南陽人,姓陳名震字孝起,被袁紹征辟為上党郡尉,文武雙全,膽略過人,觀看片刻,謂逢紀道:“旗鼓不整,衣甲皆棄,士兵鼠竄,降者無數,必非詐敗。”

    逢紀初時臉色輕鬆,聞言細觀戰場,失聲道:“高覽失機敗軍,沒有引出敵軍,計謀已失。這……火速通報主公!”

    匈奴左賢王引領部下在上党西北埋伏,忽有信使急馳而來,道:“高覽將軍大敗,敗軍或逃入長子城,或逃往此處。”

    左賢王喜道:“計成矣。”又問信使道:“追兵多少?”

    信使答道:“敵軍追擊十五裡即回。”

    左賢王似是吃了只蒼蠅,臉色驟然難看起來,道:“我等在此埋伏是空等了?”

    信使道:“太守只是讓我通報情況,其餘在下不敢過問。”

    左賢王沉思半晌,下令道:“兒郎們,先去長子城。”

    左賢王引兵進城,逢紀引文武屬下出門相迎。眾人進府落座,左賢王道:“前番計畫失敗,未知後續如何行止?”

    逢紀道:“此間戰況已用貴族神鷹傳給主公,尚未有回音。”

    上党城外大漢軍營,斥候報導:“方才大批匈奴騎兵入城。”

    關羽問道:“人馬多少?有無其餘詳情?”

    斥侯道:“至少兩萬騎兵,從西北方向過來,從時間判斷,午時我軍相戰之時,其部距離戰場應在五十裡內。”

    關羽與張燕互視一眼,不由暗道僥倖,關羽道:“高覽部以弱搦強,應為詐敗之軍,若我軍追擊,匈奴軍突起,猝不及防間,或會大敗。若再會合長子守軍,趁勝奪我大營,我部甚或全軍覆滅。”

    張燕道:“將軍運籌帷幄,雖然戰果小些,卻破了對方奸計,可喜可賀。不過匈奴援軍已至,我軍又是騎兵,要是攻城還需步兵前來。”

    關羽搖頭道:“我軍只是偏師,目的不在於攻城掠地,而是牽扯並州兵力。我倒希望長子城內兵力充裕,如此主公那邊壓力也會小些。”

    高柳城外,高空中飛來一隻大鷹,突然發現下面有只大野兔,從半空中猛撲下來,將要抓住大野兔時,十餘隻利箭疾射而來,大鷹身中數箭頓時斃命。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19:00

第142章 高柳之戰(一)

    許褚從草叢中爬出來,問道:“這是第幾頭?”

    一位大漢答道:“今天獵了四頭,共計二十七頭。”

    許褚笑道:“這群匈奴人,怎會養了那麼多大鷹,發現情報了嗎?”

    大漢嫺熟地從大鷹身上搜出一個小竹筒,打開取出一物,道:“發現一個紙卷。”

    許褚道:“寫些什麼?”

    大漢苦笑一聲,道:“將軍莫取笑我,我不識字。”

    許褚笑了笑,拿過紙卷看了一遍,道:“雲長倒是了得,又打了勝仗,還抓住了高覽。”然後將紙卷塞入竹筒,對大漢道:“三兒,速送到主公處,路上小心,別被敵軍斥候抓到。”

    袁紹大營,一眾文武正在議事,文有審配、許攸、郭圖,武有鞠義、文醜、顏良、牽招。審配負責攻城事宜,請罪道:“匈奴人不善攻城,近日連番攻城,損傷甚眾。”

    許攸在王芬謀逆案時被通輯,得袁紹之助逃過大劫,一直在袁紹身邊謀劃,負責情報,參與機密。許攸道:“以現在的兵馬勢力,攻破高柳城甚難,我等主要目的是要牽制姜述主力。如今匈奴左賢王與高覽設計殲滅關羽所部;長安已經同意出兵,李催統兵東進,威脅河東,牽制張濟部;郭汜出兵潼關,威脅弘農,牽制黃忠部;陶謙出兵攻打廣陵,牽制青徐兵馬。劉岱出兵濟陰,牽制冀兗兵馬。諸路兵馬皆動,姜述手中已無兵可調。等到韓遂、馬騰援兵趕來,我軍必勝。”

    袁紹問道:“諸路兵馬已動否?”

    許攸答道:“尚無消息傳來,按照約定日期,後日應當全部發動。”

    袁紹又問:“高覽進展如何,計成否?”

    許攸搖頭道:“尚無消息傳來。”

    袁紹微有怒意,道:“按照計畫,此戰應該早就結束。匈奴人以鷹傳訊,最是快捷,為何未傳來消息?”

    許攸道:“匈奴馴鷹者亦感到奇怪,近日接到情報甚少。大鷹畢竟為禽類,近處可以傳訊,遠處效果不佳,亦是自然。”

    正說話間,有親兵來報:“城中守軍出城,攻打匈奴軍營,匈奴王派使緊急求援。”

    袁紹大驚,道:“出兵多少?”

    親兵道:“不低於五萬。”

    袁紹道:“姜述部下精銳,當急救之。”

    審配連忙止住,道:“主公萬萬不可,我軍繞城與敵軍主力野戰,恐怕不利。其主力出城,城中兵力空虛,可以趁機攻城。”

    袁紹略一思忖,道:“眾將聽令,盡起營中兵馬,全力攻城。”

    袁紹紮營于高柳城西南十五裡,匈奴紮營高柳城以北十裡,高柳城依官路而建,周邊地勢陡峻,兩營互通資訊需要繞路而行,甚為不便,袁紹得到消息之時,匈奴大營形勢已經十分危急。

    姜述近日接連得到各方情報,聞知曹操、劉岱、陶謙等均有異動,正與郭嘉商議,定下各個擊破、速戰速決的戰術,以張合統領步卒守城,盡起大軍先攻匈奴大營。

    匈奴王呼廚泉趁京城大亂逃回屬地,因大漢內亂勢弱,雄心遂起,此次袁紹厚贈金銀財寶,又聞長安起兵回應,因此應袁紹所請,使左賢王統兵三萬往援上黨,自統五萬騎兵來到代郡。與袁紹約期攻打數次,均無功而返,損失慘重。呼廚泉見高柳城難克,已有回兵之意,不料漢軍突然出城攻打,連忙分派眾將嚴防死守。

    姜述親自率軍攻營,張飛為前鋒,人馬皆著甲,以火油燒開寨門,重騎兵長驅而入。匈奴兵不善防禦,兵甲不齊,向以弓箭禦敵為主,而弓箭力不能透鐵甲,如何抵擋重騎兵?半個時辰不到,大營皆亂。呼廚泉見勢不好,急令全軍撤退,忽有部將報導:“烏恒人作亂,奪了馬場,正在軍營中亂殺。”

    呼廚泉不由大驚失色,馬匹若是有失,即便撤退亦不能行,急統親軍往內營奪馬。正逢烏延統兵趕至,呼廚泉二話不說,揮兵殺上,烏延部兵馬甚少,急促間尚不知詳情,見匈奴兵不問青紅皂白揮刀便殺,只得下令還擊。烏延部兵少,很快被殺了大半,正在危急之時,蘇僕延統兵趕來。烏恒三部同氣連枝,蘇僕延見烏延部危急,急忙統兵上前去救。

    匈奴人紮寨,與漢卒不同,其兵丁居於週邊,內圍一圈為馬場,最中心是草料存放之所。丘力居自得姜述密令投奔匈奴,本就是為了內應,今奉姜述軍令,在漢軍攻營之時,統領部下奪了馬場,放火點燃草料。烏延、蘇僕延事先並不知道實情,引兵前來探視,不想卻做了替罪羊。

    呼廚泉見草料場燃起大火,心中更怒,自知若不能奪回馬場,逃無可逃,已至絕境,因此呼喝部下集兵攻打烏恒人,匈奴人多勢眾,很快殺光烏延、蘇僕延兩部。可憐烏延、蘇僕延這兩位部落首領,好容易引領族人來投匈奴,反倒死在匈奴人手中,至死也未弄清其中緣故,不明不白做了一雙冤枉鬼。

    此時張飛統兵已經殺透營盤,孫堅、公孫瓚等將各引部兵隨之殺上前來,各按部署分頭行動,張飛引部下救應丘力居,孫堅、公孫瓚引領騎兵開始追殺匈奴兵。

    呼廚泉身邊兵將騎馬者不過十之二三,其餘皆無馬可騎,只能做為步卒使用。匈奴兵戰鬥力本就弱于大漢精銳,武器兵甲要低幾個檔次,沒了戰馬戰鬥力又降下大半,不久便被殺得東跑西顛,鬼哭狼嚎。呼廚泉見不是路,急忙呼喝眾軍撤退,孫堅從遠處望見,棄了匈奴餘將,統領部下直奔呼廚泉而去。

    孫堅手下四員部將程普、祖茂、黃蓋、韓當,皆負勇力,如同五個箭頭劃了一道微妙弧線,都奔呼廚泉而去。呼廚泉身邊兵馬不足三千,見祖茂引兵近前,分出兵馬阻擋,又見程普領軍殺至,複又分兵阻攔,待孫堅殺至呼廚泉近前,呼廚泉身邊只有五百餘兵馬。

    孫堅一馬當先,古綻刀起落之間,便是斑斑血花,呼廚泉見不是事,撥馬就走。那邊黃蓋引兵過來,呼喝眾兵一齊放箭,一時間箭如雨下,呼廚泉等一干人多喪命於箭陣之下。

    呼廚泉戰死,匈奴人更是膽寒,伏地乞降者無數。入夜時,諸事已經停妥,諸將各自押著俘虜輜重馬匹漸次回城。匈奴五萬兵馬只有五六千人得以逃脫,漢軍損折不足兩千。丘力居建了大功,族人損失慘重,只余兩千餘人。

    袁紹知曉此戰為關鍵之戰,若是匈奴敗滅,並州軍獨力難支,攻打代郡時不計傷亡,輪番發起猛攻。袁軍與匈奴人不同,並州軍除了沖車、樓車之外,還有少量投石車。

    《三國演義》言投石車是劉曄在官渡之戰時獻於曹操的利器,其實不然,投石車在戰國時已經出現,因為載重不高,又無準頭,攻擊距離近,一直沒有得到重視。

    袁紹攻城之時,見識了城中投石車的威力,尋找隨軍工匠,仿製了十余台投石車。但是此車非彼車,高柳城上投石車得姜述指點,經過數次改進,射距長,載重多,堅固耐用,配置瞄準裝置,威力很大。

    袁紹聽聞造好一批投石車時,大喜過望,攻城時卻發現威力尚不如駑車,因為不知其中原因,遷怒于軍中工匠,幸得審配勸說,眾多工匠方才得了性命。

    高柳為邊城要塞,城牆又高又厚,城門內已被土石塞滿,沖車、巨木皆用不上,投石車作用不大,對守軍威懾最大的是樓車。樓車高於城牆,其上可以存兵百餘,弓手躲於其中居高臨下發射,守軍吃虧不小。

    張合在城牆上督戰,命令巨駑手將火油罐捆在駑箭上,瞄準樓車發射。駑車發射准度很高,射距長,威力極大。油罐隨巨駑箭擊中樓車,罐體破碎,火油灑在樓車表面。十余架駑車同時發射,樓車表面頓時淋滿火油,隨即發射火箭引燃。不到半個時辰,十余架樓車逐一點燃,車內弓手死傷無數,樓車全部被毀。

    攻城器具失效,只能採用蟻海戰術,使用雲梯攻城。城上準備充分,攻到城下的敵軍人少,則用弓箭或擂木滾石,城下聚集的人多了,便用火油燒敵。

    袁軍從午時攻到入夜,不僅沒有破城,反而損折萬余士兵。此時匈奴大敗消息傳來,諸路漢軍又漸自歸城,袁紹見事已不諧,無可奈何之下,只能停止攻城引兵回營。

    高柳城內,漢將漸次回城,姜述命人設宴慶功,席間對丘力居大加讚揚,眾將這才明白丘力居前期脫逃乃是奉了姜述密令,一改方才冷嘲熱諷的態度,大家歡聚一堂。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19:00

第143章 高柳之戰(二)

    袁紹回到營中,愁眉不展,命人喚審配等人相商。匈奴兵大敗,袁軍已是孤軍,已經到了非常危急的時刻。在絕對的實力面前,陰謀詭計作用不大,眾人提出幾點建議,於戰局走向均無太大作用。

    眾人議到午夜,也未曾想到太好的辦法,最終袁紹決定明日退兵。眾人剛出營帳,只聽外面喧嚷起來,袁紹使人去問,不一會工夫,回報道:“有人向營中發射火箭,引燃數頂營帳,已經撲滅。”

    袁紹冷笑一聲,道:“此疲兵之計,傳令諸軍無令不得出營。”

    大戰過後,軍營最怕營嘯,士兵精神高度緊張,即便有些輕微的風吹草動,都可能引發不正常的反應,從而做出過激的行為,而這些行為可能引發嚴重後果。設想在黑暗中突然傳來一聲怪叫,士兵思想會高度集中,若是有人拿著武器出門探視,也是高度戒備,見到人後則會下意識動手,由此小事變成大事,最終爆發營嘯,部分兵丁神經質似地亂砍亂殺,造成整體混亂,最終即使清醒之人為了自保,也會對同仁揮刀相向。袁紹方才軍令,就是為了避免營嘯。

    袁紹腦中胡思亂想,剛剛睡著,外面又是一陣喧嘩,袁紹披衣出帳,命令帳前親兵,道:“你等分別帶領一隊兵丁,多帶火把巡營,有亂言亂動者殺。”

    親兵走後,不少文武前來探視,正逢兵丁來報:又有火箭射入營中,引燃數頂營帳,火已撲滅,兵丁分至其餘營帳安頓。袁紹歎道:“諸位回去安歇,明日一早撤軍。”

    審配道:“是否加派巡邏,防止敵兵劫營。”

    袁紹笑道:“不必。敵兵大戰一日,早已疲累不堪,若有氣力劫營,難道是無敵神軍不成?”

    袁紹回到帳中躺下,想起當年與姜述、曹操把酒言歡之事,歎道:“當年相交融洽,不想如今兵戈相向。”又想起姜述、曹操現為兩朝丞相,大權在握,而他卻在為了自保掙扎,心中感謂良久,翻來覆去,一直沒有安歇。

    正在此時,外面又傳來喧嚷之聲,袁紹也不起身,躺在榻上想著心事。過了一刻鐘時間,喧嚷聲欲來欲大,有人闖入帳中,急呼道:“主公,敵兵劫營,已經沖近中軍。”袁紹大驚,急令親兵披甲,又使人通知各將禦敵。

    諸將白日累了一天,中間又被驚起數次,此次被驚醒以為還是疲兵之計,因此旋而睡下,不料這次真正出了大事。等到鞠義、文醜、顏良等接到軍令出帳,營中早已亂了套。諸將列不得陣,只能招聚散兵,各自呼喝禦敵。

    漢軍幾乎全體出動,又是占了先機,大批袁軍兵不及甲,紛紛四散奔逃。公孫瓚、典韋、孫堅殺近中軍,帥帳周圍兵馬不多,精銳漢兵上前瞬間殺散袁軍,直接衝擊中軍營帳。

    整個營盤十分混亂,漢軍牢牢把握住了主動權,可在鞠義等將拼死抵抗之下,始終無法將優勢轉化為完勝之勢。孫堅部徹底嵌入袁軍大營,與公孫瓚部合力殺得袁軍死傷狼藉,從左側湧將上來的鞠義部上前阻住去路。雙方混戰成一團,漢軍固然戰果碩碩,但無法徹底擊潰並州軍,隨著顏良、文醜等將整頓兵馬上前,戰況開始變得膠著。

    很快,徹底摧毀袁軍的戰機出現,公孫瓚雖無呂布、典韋那般勇猛,但是具備敏銳的戰場洞察力,其獨當一面的根本緣由就在於此。公孫瓚在激戰中準確尋到空子,愣是率領數百親衛從營盤空隙穿過,揮軍直取正在指揮作戰的袁紹。

    “攔住他,上!”袁紹雖然通曉武藝,卻非悍勇之將,見公孫瓚氣勢洶洶沖將過來,連忙指揮親兵禦敵。

    “列陣,殺!”一見袁紹派出身邊親兵殺將過來,公孫瓚沉著下令,緊隨其後的部下聞令而動,行進間擺出錐形突擊陣形。

    雙方距離只有短短四十余步,彼此各不退讓,猛烈撞擊在一起,刀鋒閃閃,人頭滾滾落地,慘嚎聲四起,血花四濺,殘肢亂飛,沒有擺起陣型的袁軍吃了大虧,在嚴謹的陣型面前,有若紙糊般脆弱,頃刻間便被公孫瓚部下撕成碎片,原本站在後列的袁紹暴露在漢軍兵陣前面。

    沒料到漢軍攻擊如此兇悍,袁紹見公孫瓚如地獄煞神般沖過來,膽氣瞬間喪失精光,哪敢以一己之力強扛戰陣之威?不由呼喝一聲,向斜刺裡逃去。

    公孫瓚見袁紹溜得乾脆,一槍捅死袁紹扛旗親兵,命令部下持旗齊呼:“敵酋已死,降者不殺,敵酋已死,降者不殺!”

    雖然沒能斬殺袁紹,可是奪了帥旗,對於袁軍士氣是致命的打擊。漢軍附近將士見狀,會意地跟著大聲嚷嚷,最後幾乎全部漢軍放聲狂吼,聲如雷震,不明所以的袁軍頓時一陣大亂。帥旗被敵軍拿在手中,附近袁軍皆能看到,本就不高的士氣瞬間崩潰。

    大獲全勝的戰機出現,眾將毫不猶豫,各自呼喝廝殺,袁軍徹底失去抵抗的勇氣,亂紛紛四散逃去。袁紹好不容易逃出生天,剛想收攏士卒以備再戰,冷不丁聽得馬蹄聲暴起,黑夜裡雖然看不見來人,卻能猜知應是敵軍追殺過來,再一看全軍散亂得不成樣子,無心再戰,再次下達撤軍命令,緊隨身側的親衛吹響撤軍號角,無心作戰的袁軍更是潰不成軍。

    到了天亮,營盤全部被漢軍奪下,袁將牽招、謀士郭圖被俘,袁軍死亡萬餘,降卒三萬餘。姜述命令張合統兵收拾戰場,收編俘虜,命令諸將各自統兵追擊殘敵。

    袁紹趁夜黑逃脫,身邊只余騎兵十餘,情景十分悲慘。到了天亮,逃兵慢慢聚集,鞠義、文醜統領殘部陸續趕到。袁紹看到如此慘狀,不由放心大哭,道:“我舉兵討賊,未想竟至如此大敗,文武沒於戰事,兵丁亡於刀槍,實我無能之過。”

    鞠義、文醜苦苦相勸,袁紹這才止住悲聲。遠方忽然來了一彪人馬,袁紹如同驚弓之鳥,不由大驚失色,鞠義、文醜兩將道:“主公先退,我等前去阻敵。”等到人馬將近,瞧清卻是袁軍旗號,到了近前一看卻是顏良護著審配、許攸等逃了過來。

    眾人大喜,合兵一處,約有六千餘眾,審配道:“如今天色大亮,必有騎兵來追,須火速撤往雁門。”

    袁軍急急往雁門撤退,後面漢軍騎兵縱馬狂追,一路上袁軍丟盔卸甲,人馬倒撲於地者不計其數。公孫瓚、孫堅等正追殺興起之際,卻聽前方一陣號角聲大作,一支兵馬從遠處地來,漫天煙塵滾滾。

    “全軍止步,就地列陣!”一見旗號,知曉前頭來了並州援軍,衝殺在前的公孫瓚不敢怠慢,勒住奔馬,高呼下令。一陣號角聲過後,狂奔不已的漢軍官兵紛紛立住腳,急速聚集在大漢軍旗之下,很快排成嚴整的攻擊陣型。

    沖來的兵馬並非並州精銳,而是雁門太守蘇由聞知前方兵敗,召集轄下異族小部落頭領,湊成兩萬餘雜兵,全合郡兵前來接應。援兵人數雖然不少,裝備卻是極差,帶甲者甚少,武器五花八門,喊聲更是烏七八糟,各族語言混雜。

    “殺啊,殺死敵軍一人者,賞萬錢。”

    “拿賞錢啊!”

    “休要走了敵軍,兒郎們,殺啊!”

    ……

    雁門位於北疆,漢人佔據多數,也有不少異族部落,這些異族小部落受到大部落欺壓,因為大漢朝廷仁義,來投者皆獲優待,多安排北方諸郡。雁門郡轄地小部落林立,部眾皆習弓騎,民風彪悍,聽聞蘇由重賞,不由湊起兵馬紛紛響應。除了數千郡兵列出陣式,其餘雜兵皆一擁而上,根本不懂行伍規矩。

    公孫瓚看清援軍是些雜兵,不由火冒三丈,見聯軍沖到兩百步左右,下達攻擊命令:“一群烏合之眾,衝垮他們,殺!”

    公孫瓚將令一出,其弟公孫越、部下校尉鄒靖等,各自呼喝部下衝鋒,數路漢騎開始加速,最後如利箭般迎上一湧而來的雜兵。一片刀槍閃爍之間,慘嚎聲此起彼伏,敢於擋在前路的雜兵基本成了刀下亡魂,一次衝擊便將散亂的雜兵生生撕裂,漢騎猛衝猛殺,雜兵轉眼間成了四處逃竄的散兵游勇。

    公孫瓚沒有親自上陣,率領數百親衛策馬立於陣後觀戰,見雜軍一觸即潰,面露輕蔑之色,道:“不堪一擊!”

    雜軍雖然慘敗,畢竟拖了一會,袁紹奔逃之間,忽見前面遠遠望見一座城郭,知道是陰館城到了,不由如釋重負,擦了一把汗珠,道:“雁門將到,終於可以喘口氣了。”

    袁紹話音剛落,前方顏良忽然惶急地高呼一聲,道:“主公,前方有變!”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19:00

第144章 恢復並州(一)

    袁紹聞言,抬頭遠望前方城池,臉色瞬間變得蒼白。前方數道煙柱沖天而起,濃濃的煙霧若亡靈般隨風飄蕩,顯然前方城郭大火沖天。袁紹知曉起火地點正是雁門治所陰館城,毫無疑問,陰館肯定出了大事,袁紹的心登時沉到谷底,臉色瞬間陰沉下來,咬緊雙唇,一時並未立刻做出決斷。

    往救陰館?顯然不行,雖說此地距離城池只有十裡,快馬加鞭花不了多長時間,然而如今敵情不明,驟然前去估計援求不成反遭埋伏。那邊煙霧大起,陰館城怕是已救不得。雜軍拖不了太長時間,追兵將至,此地斷不可久留。既然有兵馬偷襲雁門郡城,想來姜述還有後招,若是稍作拖延,只怕逃脫不了。但是該往何處?優柔寡斷的袁紹一時間無法決定。

    陰館城,呂布一馬當先殺至郡衙,魏續引領親兵護住身後,呂布肅清前方敵軍,道:“侯成引部下先去控制四門,宋憲領兵護住倉庫。曹性部下分為十隊巡街,發現敵兵主力號角為號,我自會引軍援救。”

    蘇由引兵前去接應袁紹,郡丞辛毗聚些衙役散兵殺近,見敵將威猛異常,座騎一匹紅色寶駒,手中握著方天畫戟,問道:“莫非溫侯大駕在此?”

    呂布策馬上前,道:“我正是呂布,你是何人?”

    呂布原為並州第一勇將,並州境內聲名十分響亮,眾人聞知呂布親至,皆無抵抗之心。辛毗見狀,道:“下官為冀州人辛毗,現任郡丞一職。既然溫侯來到,想必丞相將至。我兄辛評為丞相舊識,現在國學任職,我早有投奔丞相之心,怎奈往昔袁紹反意未露,一直未能成行。溫侯既至,我願助一臂之力。”

    呂布知道袁紹本人距離雁門不遠,急欲引兵去捉袁紹,聞言大喜,道:“既然辛大人懷忠義之心,我留下部將協助你守城,以候丞相,我自引兵去城外廝殺。”

    呂布說完,讓侯成統領本部兵馬協助辛毗守城,吹號聚齊眾將,統兵殺奔東方而去。

    城外,就在袁紹沉吟不決之時,一名渾身是血的騎卒從陰館方向疾馳而來,狂奔到近前,滾鞍下了馬背,急報導:“報,大人,陰館城丟了!”

    袁紹方才見到煙柱沖天,便已猜到陰館城難保,還存些僥倖心理,此時聽到准信,心裡一陣氣悶,軍心不定之時,不敢表現出來,故作從容道:“何處兵馬?”

    騎卒答道:“回大人,敵軍是從南方殺來,旗號是安東將軍呂,兵力一萬五千餘眾。”

    “南方?呂布?”一聽兵馬來自南方,袁紹不由一愣,陰館城南沒有官路,又有一條河流阻隔,人馬涉渡不便,以木筏強渡方可。如此想來,呂布此番引兵攻城早有謀劃,並非臨時起意,如此一來,目前處境怕是堪憂。

    審配見袁紹沉吟不決,策馬上前,小聲說道:“主公,敵軍須臾便至,此地不可久留,還請主公明鑒。”

    袁紹何嘗不知應該急速離去,奈何敵情未明,無法斷定該往何處,一時間心神不寧,因此遲遲沒下軍令。沒等袁紹作出決斷,卻聽馬蹄聲轟然響起,欲行欲近,卻是孫堅統領騎兵追到,人馬雖然不多,氣勢卻是雄壯。孫堅一馬當先,大呼道:“休走了袁紹,殺啊!”

    公孫瓚殺散雜兵趕來,比孫堅兵馬晚到片刻,不甘落後,統兵殺上,呼道:“丞相有令:活捉袁紹者,賞金千兩,官升三級,殺啊!”

    鞠義、顏良分頭引領兵馬迎上,瞬間便混戰在一起。公孫瓚挺槍與顏良戰在一起,兩將皆是英勇難敵,一時間殺得難解難分。袁紹緊張思忖對策之際,卻見西方煙塵大起,無數鐵騎出現在遠處,負責警戒的親衛發出警報:“大人,敵軍從陰館城殺來了!”

    袁軍此際極端被動,南邊河流攔路,東西兩個方向皆有兵馬攔擊,唯有北面敵蹤全無。按照常理來說,北方確是袁軍最佳突圍方向,袁紹卻不會如此簡單考慮,他明白姜述行事策劃周密,毫無動靜的北方可能是真正的殺機所在。但並州軍大敗之後,一直沒有時間休整,已無再戰之力,只能先顧得眼前。袁紹下令道:“傳令,全軍向北突圍!”

    袁紹軍令下達,號手吹響突圍的號角,正與漢軍交鋒的鞠義、文醜、顏良等將立馬撇下對手,統領部下迅速向袁紹中軍靠攏,雖然損失了不少士兵,但是諸將一鼓作氣,很快聯成一體,向北方急急逃去。

    呂布急行軍數日,剛剛奪城建功,此時士氣正旺,見袁紹北逃,統兵直追上去。孫堅、公孫瓚兩部馬力已盡,見呂布已追將下去,傳令部下到河邊飲食歇息。

    袁紹著急逃命,見呂布統兵追得甚急,忙令顏良、文醜率領殘兵攔截。顏良不是呂布對手,不到三合,已是難支,文醜看見,連忙催馬上前,與顏良合力雙戰呂布,方才擋住呂布。鞠義趁機保護袁紹繼續北逃,兵丁馬匹體力將要耗盡,沿路逃兵漸多,衛護袁紹的士兵越來越少。

    袁紹此時最擔心的不是明面上的追兵,而是前方看不清摸不著的陷阱,這種未知的危險最是致命。正在袁紹憂心忡忡之時,前方忽現出現一座城池,袁紹問道:“前方是何處?”

    雁門太守蘇由就在左近,答道:“雁門屬縣崞縣。”

    袁紹聞言大喜,兵馬殺到現在,糧秣輜重早已丟棄乾淨,袁軍從昨夜至今尚未就餐,兵將馬匹體力難以為繼。此時進入縣城,部下歇息之余,還可補充糧秣輜重,袁紹想到這裡,下令道:“蘇由,你先帶些人馬去縣城安排,接應兵將入城。”

    蘇由剛走,審配策馬追上袁紹,輕聲道:“主公,請借一步說話。”

    袁紹見審配臉色鄭重,打發左右去稍遠處護衛,道:“有話請講。”

    審配道:“主公,恕配直言,從敵軍舉止來看,所行皆處心居慮,背後應該還有文章,請主公明察。”

    袁紹能在亂世中崛起,歷史上曾是漢末最大的諸侯,自然不是無能之輩,聽完審配之言,回憶從開戰以來至現在的經過,推斷姜述佈局,臉色數變,下令停止行軍,兵將就地歇息,跳下馬來,與審配兩人席地商議。

    審配道:“配以為敵軍此番圖謀甚大,追兵氣勢洶洶,呂布、公孫瓚、孫堅三軍次第追擊,但又不曾以泰山壓頂之勢,一舉致我軍於死地。姜敘統兵守衛代郡,彼時兵力八萬有餘,公孫瓚、孫堅兩路追兵相加不過萬餘。從衣甲上看,呂布部下非代郡守軍,而是冀州騎兵。從種種跡像分析,敵軍應當早有佈置,故意給我等留了一條生路,讓我等不得不按其設計的路線退兵,其背後必然隱含陰謀。倘若應付不當,估計危難就在眼前。”

    袁紹在得知陰館城遇襲之時,心頭就如壓了塊巨石,隱約感覺有些不安,聽審配說到這裡,點頭示意認同。審配接著說道:“姜述收服烏恒,部下平添五六萬騎兵,從前面佈局來看,呂布攻擊雁門應是配合大局,時間把握得恰到好處。只需三千騎兵,截斷這條官道,我軍便無路可逃。留下北路,放任我部逃脫,應是提前設計。我等若是進入縣城休整,必遭敵人重軍圍困,此間利害請主公明察。”

    袁紹不由倒吸一口涼氣,本想逃回並州之境,再謀東山之起,以現在形勢來看,根基之地恐怕也難以保全,道:“誘入小城,重兵圍困,圍點打援,而後各個擊破,並州不保也。應當何解?”

    審配道:“急赴雲中,結連馬韓。”

    “兵馬疲憊,如何急行?”袁紹歎道。

    “棄之。”審配道。

    袁紹望著審配,良久未語,長籲一口氣,道:“你與顏良、文醜只選千騎,我們夜間北上。”

    審配道:“如何向餘人解釋?”

    袁紹道:“如今形勢危急,若讓他人得知,不免會洩露消息,皆瞞之即可。”

    呂布統兵追至崞縣縣城,天色漸黑,正欲命令部下安營,情報官來報,道:“主公傳來軍令。”

    呂布閱完軍令,大喜道:“命令諸軍退後五裡紮營。”

    剛剛立完營寨,公孫瓚、孫堅兩部兵馬趕到,呂布謂兩將道:“奉主公將令,我統兵悄然赴北方埋伏,你等駐守此寨。”

    未等公孫瓚、孫堅兵馬全部入營,呂布點起部下精兵,趁著夜色沿小路趕往北方設伏。

    袁紹與姜述在高柳大戰,曹操、韓遂、馬騰等諸侯,密切關注戰事動態,做好隨時應變的相應準備。曹操根據姜述南線的部隊部署,頻繁調動兵馬,準備在袁紹牽制姜述大量兵力之際,發力攻打司隸。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19:00

第145章 恢復並州(二)

    曹操準備妥當,諸將皆已召至長安,正待下達出擊將令,高柳傳來急報,當即召集眾人商議。文武聚齊,曹操道:“袁紹與匈奴聯兵攻打代郡以前,曾經上表朝廷出兵策應,今已安排妥當。今日突然接到急報,袁紹、匈奴聯軍大敗,匈奴王呼廚泉戰死,袁紹殘部逃回並州,傷亡慘重。”

    眾人皆大驚失色。歷史上曹操謀士眾多,如今主要謀士皆被姜述提前挖走,當前謀主為戲志才。戲志才道:“姜述主力三十余萬,皆百戰精兵,實力在我朝兵馬之上。高柳之戰原本可以牽制姜述大量兵力,沒想到袁紹敗得如此迅速,並州元氣大傷,已無牽制之力,姜述北方主力隨時可以南下。前番謀劃皆成空談,在下以為目前不宜與其交鋒。”

    李催、李肅曾與姜述交過手,內心對姜述懷有畏懼之意,皆不願與其為敵,聽罷戲志才所言,紛紛出言附合。

    曹操環視眾人,道:“姜述新勝,兵馬士氣正高,袁紹新敗,並州無還手之力。若不出兵牽制,姜述必會攻打並州。並州若失,長安東北門戶洞開,若是姜述來攻,我等如何抵擋?”

    李肅道:“姜述接掌洛陽大權以來,並未尋釁周邊。幽州之戰是張純作亂,引烏恒人入境劫掠,惹惱其統兵北上。後來韓馥不奉洛陽朝令,又欲讓地與袁氏,姜述這才趁勢奪了幽州。此次與袁紹交戰,是袁紹聯合匈奴攻打代郡在先。若我等不主動開戰,我認為姜述短期內不會主動尋釁。”

    郭汜道:“姜述無故奪了廣陵,不是尋釁嗎?”

    在座文武多有知道內情者,知道此事是陶謙無理在先,內幕並不光彩,又牽扯到曹操,因此無人搭話。郭汜等將平常駐兵在外,不明真相,見李肅暗使眼色,郭汜也不再做聲。

    眾人皆沉默不言,曹操道:“如今諸州不奉號令,錢糧賦稅皆不向朝廷交納,朝廷所得賦稅不多,然而兵馬甚眾,已是不堪重負,諸位有何妙策?”

    論起政事,西涼眾人皆閉口不談,這是他們的弱項。戲志才道:“姜述佔據地盤甚大,人口眾多,兵馬精而不眾,又注重內政,境內糧錢豐盈。此次袁紹即便不敗,諸侯齊力協力,速戰速決,或能取勝。倘若相持日久,彼錢糧可以為繼,而我等錢糧定會不足,久戰必敗。丞相所言之事,不外乎人口、錢糧兩事,朝廷不能養活太多兵丁,只有兩策可能解決,裁兵或者拓土。”

    長安文臣因為劉協之故,大多依附曹操,西涼將領把持軍職要職,曹操雖在軍中安插夏侯淳、夏侯淵、曹仁、曹洪等將,畢竟時間急促,諸將威信未立,麾下兵馬不多,軍中影響力有限。西涼諸將向以兵丁為命根,裁兵之舉自然不會同意,均贊成拓土之策。

    戲志才言:“姜述實力強大,目前不宜交鋒,已成定議。我朝兵馬雖多,然實力不如姜述,但是不弱于其他諸侯。南邊劉表,西北韓遂馬騰,北部袁紹,西南張魯、劉焉。諸人以張魯實力最弱,不奉號令,漢中又是富庶之地,可以屯兵。若下漢中,可望蜀矣。若得蜀地,天府之國,朝廷錢糧窘境可解。”

    諸人皆無異議。曹操道:“諸位若無異議,暫罷前番出兵洛陽之議,集中兵力討伐漢中。”

    正在此時,曹純匆匆進來,道:“報丞相,接到北方緊急軍情,姜述統兵追殺袁紹,又遣呂布奪了陰館,現袁紹殘部北逃,生死未蔔。”

    眾人大驚,議論紛紛,曹操與袁紹有舊誼,道:“袁紹新附朝廷,不好不救,諸位以為該如何行止?”

    眾人面面相覷,室內頓時肅靜下來。侍中涼盛道:“述軍緊追不捨,袁本初危在旦夕。交兵之處,遠在北疆,即便如今發兵,亦不可救。不若靜觀其變,袁本初倘若逃脫,必會遣人求援,可順勢遣將入並州。若袁公路真有難,我軍鞭長莫及,安能救之?不若靜觀其變。”

    議郎張範道:“雁門之西為新興、雲中,袁本初殘部北上,應是投此兩處。北地離新興、雲中很近,如今為馬騰部下佔據,不若傳命馬騰起兵。”

    牛輔道:“馬騰依附洛陽,豈能與姜述交惡?”

    張範搖頭道:“不然。韓遂、馬騰皆有自立之心,往昔依附洛陽,為遠交近攻之故。並州若為姜述所得,馬騰必不自安。聞韓馬皆與袁本初暗通資訊,便是此故。若朝廷下旨,賜予高官,資其錢糧,再派人說之,其或會興兵。”

    秋天的夜晚略有些涼意,月光明亮,地面上似灑了一層銀霜。高懷伏在官道旁的大樹後面,正警惕地仔細甄別附近傳來的聲音。高懷是高順的遠支族人,現是呂布部下斥候營伍長,依令在附近區域監視,防範袁軍趁夜逃跑。呂布擔心走了袁紹,將手下斥候全部派了出來,分為二十個小隊安排在不同區域,高懷這個小隊負責監視這條大道。

    月亮漸漸移到西方,夜已經深了,伏在地上的高懷有些困意,他揪了幾片身邊的雜草,放在嘴裡咀嚼,苦澀的滋味讓他呸了幾口,人卻精神了不少,這是高懷自己琢磨的小竅門,犯困時十分有效。

    高懷是個孤兒,從小靠族人救濟,吃百家飯長大,身體一直健康得很,他與高順的年紀相仿,卻比高順提前躥高,十二歲長得便像個青年,為別人幫傭謀生。高順家境不錯,看他可憐,經常接濟他,無事時教他認幾個字。高懷認為識字的人都很高貴,學得很認真,雖未正式讀過書,但是識字不少。

    後來高順當了校尉,讓高懷做了隨身親兵,見他做事認真,頭腦比較靈活,又將他推薦給呂布,進了斥候營,後來因功升為伍長。斥候身份比普通士兵要高得多,伍長待遇比什長還高,高懷為此興奮了很長時間,因為他已算是一位低級軍官了。

    再到後來呂布降了姜述,高懷也成為朝廷士兵,這在他看來實屬正常,就如當初從丁原部轉成董卓部一樣,無論名義上最終屬於誰,對於普通士兵來說沒有太大的差別。

    不久軍中實行新政,管理制度參照青州軍實行,這讓他感到十分興奮,因為青州兵丁都有軍餉。第一次領軍餉時,都伯陪著一位軍官到軍中,將兵丁召集起來,詳細詢問記錄每位元士兵的情況,並問軍餉是否需要發給家人。高懷沒有親人,軍官問明情況,拿著一張卡片問他,每月要現錢還是記帳,若是記帳就收下這張卡片,需要花錢的時候,憑卡到大漢錢莊提取現錢。儘管大漢錢莊信譽很好,已在各地建了數十家錢鋪,但是高懷不相信卡片,他認為還是現錢讓人感覺踏實。此後,每月月底軍官都會到軍中,給兵丁發餉,每個兵丁上前領餉或在卡片上按手印,軍官都會隨口說道:“餉錢是丞相的恩德。”

    高懷終於有了自己可以支配的金錢,他十分興奮,他很感激丞相。傳說丞相是天上的星星,下凡人間救助萬民、造福百姓。傳說雖然很美,畢竟只是故事,距離小人物十分遙遠,餉錢卻把丞相與他拉得很近,錢雖然不多,卻是丞相給的。

    高懷想起丞相,不由想起那次丞相的講話,不由幹勁十足。高懷曾經見過丞相,那天完成訓練之後,郎將集合全軍,帶到營前,道:“丞相今天前來視察,都打起精神,別給老子丟面子。”

    呂布是一條好漢,很能打仗,除了上次栽在丞相手中,從未敗過。丞相年紀不大,相貌很英俊,有一種懾人的威勢,他的眼睛似能看透人的心靈。丞相是大英雄,平常威風凜凜的呂布,在丞相面前像一個乖寶寶,恭恭敬敬跟在丞相身後。丞相講話沒有大道理,說得都很樸實,兵丁們都能聽懂,一席話很暖人心,讓兵丁們知道打仗不是目的,奮力殺敵最終是讓天下和平,異族不敢欺淩,百姓安居樂業。高懷聽完這席話,感覺渾身充滿力量,原來當兵不僅可以吃飽飯、拿餉錢,而且很有意義,要負起保家衛國的光榮責任。

    高懷過慣了苦日子,從不亂花錢,後來餉錢攢得多了,見戰友將錢存入錢莊,換成一個卡片,攜帶十分方便,高懷也有些意動,到了錢莊,拿出銀錢要換成卡片的時候,卻又捨不得,最後將餉錢換成金子,一直隨身藏在懷裡。

    高懷想到這裡,摸了摸甲衣內的硬物,不自覺地笑了。正在這時,身下忽然傳來輕微的顫抖,高懷猛然打了個激靈,快速跑到官道上,伏身傾聽。遠方傳來急驟的馬蹄聲,從聲音判斷至少數百人以上,高懷立刻發出幾聲悅耳的鳥叫,這是斥候間傳遞的暗語,他的手下會依照暗語迅速行動。

    手下迅速將戰馬從樹後拉出來,道:“伍長,快走吧,敵軍快要到了。”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19:00

第146章 恢復並州(三)

    高懷能從蹄聲分析出敵軍的大概數量,這是高級斥候需要掌握的本領之一,他又認真傾聽片刻,大致判斷敵軍千騎左右。高懷迅速起身,招呼手下上馬,往主力埋伏的方向急馳而去。

    袁紹帶著千騎,包蹄摘鈴,借著月光悄然出城,全軍噤聲慢慢行出四五裡,這才放馬往前急奔。聽身後一直沒有動靜,袁紹不由放下心來,放慢馬速,謂審配道:“姜述也非神人,不想竟讓我等逃出生天。”

    審配尚未答話,只聽前方突然人呼馬嘶,袁紹不由大驚,策馬往前探視,前軍顏良報:“前方道路不平,一匹馬折了腿,還傷了數名士兵。”

    原來是虛驚一場,袁紹心情頓時安定下來,道:“速速趕路。”

    顏良道:“受傷士兵如何處置?”

    袁紹淡然道:“殺了。”

    顏良只覺渾身一涼,心中也生出寒意,卻又不想壞了部下性命,急道:“此地離城已遠,屬下認為不必傷他們性命,將他們挪到官道遠處即可。”

    袁紹略一思忖,道:“也罷,任其自生自滅吧。”

    往前行了裡許,前方又是一陣人呼馬嘶,袁紹正欲上前探視,顏良策馬過來,道:“前方官道人為破壞過,有許多陷馬洞,戰馬不慎踏入其中,馬腿便折。”

    袁紹道:“全軍點起火把,小心行軍。”

    審配沉思片刻,道:“若有人故意為之,前方或有埋伏。”

    袁紹哈哈笑道:“前方若有埋伏,必不會挖這些陷馬坑驚動我等,大膽行軍便是。”

    此時月亮被烏雲遮住,天地間暫態黑暗下來,眾軍點起火把,周邊驟然一亮。顏良到前面觀察一番,打馬又來中軍,道:“前方路上小洞密密麻麻,應是敵軍派人故意為之。”

    袁紹道:“命令兵丁覆土而行,一路填埋,鋪出路來。”

    蘇由在旁說道:“前方官路不暢,不若走小路為上。”

    袁紹道:“此敵軍疑兵之計,若無異狀,反而要加倍小心。官道既然設了障礙,必無伏軍。”

    顏良領兵在前,逢洞則填,行速頓時減慢,袁紹派人傳令前軍:不必整理全部,只須鋪出容一騎通去的通道即可。顏良部聞令而行,速度立時加快。眾軍又行三裡左右,道路漸平,行軍速度頓時驟增。

    此時天色微亮,袁紹勒馬看往身後,沒有一點動靜,哈哈大笑道:“這般小計,如何逃過我袁本初的眼睛?”

    話音未落,突聞激昂的號角聲傳來,在黎明前的寂靜中顯得尤為突兀,官道兩旁忽然冒出無數士兵,硬弓強駑鋪天蓋地而來,袁軍瞬間傷亡無數。

    突見伏兵現身,袁紹不由臉色大變,喝令道:“聚兵前沖。”

    顏良集合前軍,文醜集合後軍,袁紹集合中軍,形成三個方陣,依令往前直沖。只見前方火把亮處,無數騎兵擋在前路。顏良定睛看時,不由駭了一跳,道:“這殺神何時跑到前面來了?!”

    為首大將正是呂布,左有曹性,右有宋憲,躍馬向前,方天畫戟指向袁紹,喝道:“袁本初,此路不通!”

    呂布武力無雙,董卓尚要懼上三分,袁紹雖有懼意,但此時無路可走,只能硬著頭皮,厲聲下令道:“前軍後軍準備!沖陣!”

    顏良細觀敵陣,人馬眾多,準備充分,沖陣無疑與送死無異,但是軍令如山,不得不行。顏良與文醜互視一眼,皆面露無奈之色,各自下令道:“起速。”騎兵漸自加速,直往前方衝擊。

    呂布策馬回到本陣,見袁軍速度漸將沖起,下令道:“箭駑準備!立盾!起索!”

    呂布部下奉命行事,弓手拉弓引箭,駑手瞄準方向,盾兵立起巨盾,前方忽然拉起數十道絆馬索。

    袁軍騎兵眼看就要接近敵陣,忽見前方繩索突起,前排騎兵不及收速,直接撞將上來。絆馬索一側固定在左側大樹上,另一側為活頭,繩索在右側大樹上繞了數圈,有十余名步卒緊緊拉住。前排士兵即便有備,此時只能眼睜睜看著馬匹悲嘶倒地,兵丁從馬背上倒栽蔥摔將下來。後排騎兵已經提起速來,躲閃不及,與前排騎兵撞在一起,正在人馬混亂不堪之際,又聽對方一聲軍令:“射箭!”

    只見弓箭強駑鋪天蓋地而來,戰場之上紛嚷起來,馬匹的悲鳴聲,兵丁的慘呼聲,將校的傳令聲,號手的號角聲,弓駑的飛射聲,大樹受大力衝擊發出的嘩嘩聲,數種聲音摻雜在一起,整個場景顯得異常悲慘。

    等到聲音漸小,再看戰場上已是血流成河,袁軍前後兩軍六百騎卒,只余百餘騎還留得性命,倖存者皆面露懼色,聚集在顏良、文醜兩將周圍,不敢繼續上前廝殺。

    袁紹策馬上前,見到這般慘狀,不懷憐憫之心,反而滿面怒色,沖著顏良、文醜喝道:“帶得什麼兵?!如此不堪一擊!”

    顏良、文醜部下殘兵皆面露怒色,顏良、文醜兩將互視一眼,也眼蘊寒意,但昔日受過袁家恩德,兩人歎一口氣,欲領殘兵再次沖陣,親兵輕聲勸道:“軍心已失,如此與送死無異。”

    審配在側,見袁紹如此行止,已讓兵將離心,急忙諫道:“主公,敵軍兵多,有心在此設伏,非兵將之過。”

    袁紹急道:“已無路可走,如之奈何?”

    審配道:“只需退兵返回,必可無虞。”

    袁紹略一思忖,下令道:“回軍崞縣。”

    呂布也不著急追殺,讓魏續帶領後軍打掃戰場,統領部下隨在袁軍身後,貌似一路護送,等袁紹一行進城,便與公孫瓚、孫堅兩部兵馬合軍,分派兵馬,圍住四門。

    姜述聞知袁紹困於崞縣,謂郭嘉道:“計策已成,並州可以立下,就是不知馬騰是否上勾。”

    姜述隨即下令冀州兵馬重兵出擊,皆至上党城會合,命關羽擔任此戰總指揮,調鄧茂、臧霸、朱桓、賀齊、董襲、孫策、吳懿六將歸關羽麾下。關羽會集眾軍共有六萬,以張燕為副將,中軍兵馬一萬,其餘兵馬分為十軍,部將各領兵馬五千,以周倉、鄧茂、臧霸、朱桓、賀齊、董襲、孫策、吳懿、龔都、劉辟為將,集兵攻打長子城。

    再說匈奴左賢王劉豹,聞知呼廚泉戰死,顧不上他事,逕自引軍返回,與右賢王劉靖爭奪單于之位。上党太守逢紀見左賢王引軍撤回,冀州軍陸續增兵,與郡尉陳震商議,道:“主公兵敗,被困崞縣,匈奴左賢王撤回,城中守軍不足五千,敵軍兵多將廣,有何妙策應對?”

    陳震道:“關羽世之虎將,冀州軍多為黃巾精銳出身,身經百戰,戰鬥力強橫,我軍即便固守亦不可為。我有一策,或可生效。”

    逢紀喜道:“請孝起教我。”

    陳震道:“如今之計,非奇計不可行之。可行詐降之計,今日我派親信赴敵軍營寨獻降,約期獻城。其軍入城之時,必會先至郡衙,我軍將兵馬埋伏,突起而圍殺中軍,或可擒殺其主將。軍無首不行,主將有失,或能大敗其軍,危勢可解。”

    逢紀依計,兩人仔細商議相關事宜,定好策略。陳震回府,派心腹家人陳丁,口齒伶俐,靈活機變,叮囑諸般說詞,使其到關羽大營請降。

    諸軍整合完畢,關羽正與張燕琢磨攻城事宜,聞長子城來人求見,使左右喚進帳來。陳丁入帳,上前見禮道:“奉我家主人之命,前來請降。”

    關羽道:“你家主人何人?如何行事?”

    陳丁道:“主人陳震,字孝起,南陽人,現任上党郡尉。想於今夜二更,打開南門,接應大軍入城。”

    關羽細問諸般詳情,陳丁一一道來,關羽遂允陳震請降,道:“你家主人,向有才名,今來請降,乃順天應命之舉,我怎能拒之門外。你回城讓你家主人準備妥當,二更時我親自統兵入城。”

    關羽目送陳丁出帳,謂張燕道:“飛燕以為此事如何?”

    張燕沉思片刻,道:“其中有詐。陳震擔任郡尉已久,威望甚高,若真心歸降,只須調派兵丁,抓拿逢紀獻城來降,何需如此費力?”

    關羽笑道:“飛燕所想與我暗合,我欲將計就計,今夜便攻下長子城。”

    陳丁入城,細說與關羽見面過程,陳震以為得計,厚賞陳丁,與逢紀一同做好諸般準備。當夜二更,果然有兵馬到達南門,陳震引領親信打開城門,接應大軍入城。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19:00

第147章 恢復並州(四)

    孫策率部首先入城,並不依陳震指引行事,分派兵馬先搶了城門,然後從外到內依序佔據要害,步步為營。陳震上前來問,孫策冷笑道:“詐降之計,早為將軍識破。”

    陳震面色頓變,待要走時,卻被孫策一把生擒過來,丟給軍士綁起。鄧茂、臧霸、朱恒統兵依序進城,不往城內衝擊,各沿城牆內側繞行,先去占了其餘三門。候關羽統領主力進城,方才合力殺向郡衙。

    逢紀統兵埋伏,見陳震許久未引敵軍過來,正在焦躁不安,忽見有兵馬從南邊殺來,以為得計,在火光中尋找中軍位置,正欲指揮伏兵出擊,不料敵軍並不沿路急行,而是佔據街道巷口,依序慢慢前壓。逢紀見狀,知道計策不成,此時敵軍進城,不得不發,指揮兵馬殺出。

    關羽部下精銳,數量十倍于守軍,一經接戰,守軍便潰不成軍,逢紀見大勢已去,欲待要走,卻被賀齊趕上生擒。守軍無人指揮,見漢軍勢大,紛紛伏地求降。

    天亮之時,合城皆下,關羽分派兵馬駐守城池,張榜安民。上党郡城百姓,聞知漢軍占了城池,心中忐忑不安,後來見兵將軍紀嚴明,並無欺壓搶奪之事,盡皆喜悅不提。

    關羽入城撫民已畢,記下諸軍軍功,分派部下統兵駐守各縣,又聚眾將商議,道:“上黨既下,並州七郡已占其二,我與張燕將軍合計,欲兵分三路,我引中路軍攻打晉陽;分兩路偏師攻打樂平、西河兩郡,眾將何人願去?”

    眾將踴躍爭先,關羽道:“樂平、西河兩郡守兵不多,唯晉陽守軍兵多將廣。”

    眾將聞言,立即住口不言,再無求偏師之任者,關羽與張燕互視一眼,笑道:“眾將皆欲建功立業,確為可嘉可賀之事。既然如此,我來分配諸將任務。眾將聽令。”

    眾將皆出列稱喏,關羽道:“孫策、臧霸,你兩將統領本部兵馬去取西河。”

    兩將神色皆不情願,但軍令不得不領,道:“喏。”

    關羽又道:“攻下西河郡城,臧霸守護郡城,分兵去取各縣,防備長安兵馬,以防守為重。派人與河東駐軍黃忠將軍聯繫,相互呼應,不得誤事。”

    又吩咐孫策道:“西河為涼州、並州通道,近得消息,涼州馬騰派兵東上,欲救袁紹。孫策統領部下在官道附近駐紮,若涼州兵馬來援,則放其過境,然後屯兵建寨,截斷援軍與涼州之間聯繫,便是大功一件。”

    又點賀齊,道:“你領本部兵馬去取樂平,分兵佔領各縣,等候朝廷派人接管,再引兵與主力匯合。”

    關羽謂張燕道:“上黨新下,請飛燕暫留此地,處理諸事,我讓周倉引軍在此相助,待朝廷來人交接,再與我等匯合。”

    眾將依序上前接了軍令。

    關羽又謂餘將道:“你等回營收拾,明日起程往取晉陽,龔都部為先鋒,劉辟部押送糧草,其餘諸將隨我同行。”

    眾將上前領命,各自回營準備不提。

    賀齊字公苗,會稽山陰人。少為郡吏,守剡長,威震山越。轉守太末長,誅惡養善,期用盡平。歷史上官至吳後將軍,徐州牧。賀齊文武雙全,尤通兵法戰略,齊郡朝廷召賢,賀齊辭官前去,姜述以其為親隨。

    賀齊為江東大族賀家嫡子,性情與甘寧相仿,生活奢侈,後隨姜述左右,為姜述點撥,方改惡習。後來派至軍中歷練,上下皆贊其才能,姜述拔其獨統一軍。

    賀齊前番建功,生擒逢紀,今得令去取樂平,軍令在身,正欲建功,次日便領本部兵馬,徑往樂平進發。沿途均無兵防守,賀齊分兵一千,先取諸縣,自引四千兵馬,攻打樂平郡城。

    樂平太守陳琳,字孔璋,廣陵人,與山陽人王粲字仲宣、北海人徐幹字偉長、陳留人阮瑀字元瑜、汝南人應瑒字德璉、東平人劉幀字公幹並見友善,皆以文名傳於世。歷史上陳琳曾書討曹檄書,曹操閱後驚出一身冷汗,文名揚於天下。

    賀齊統兵殺來,早有探馬報知陳琳,陳琳文才雖好,但不知武事,急忙聚眾商議。郡尉田疇道:“前番刺史下令,已派精兵兩千北上救援崞縣。合郡之兵不足三千,老弱居多,賀齊部下精銳,人馬又眾,如何抵擋?洛陽為大漢正朔,合該出城降之。”

    賊曹袁佑為袁紹族侄,聞言怒道:“今並州歸附長安,豈能歸降叛逆?此皆你等怕死而托言爾。”

    田疇冷笑一聲,道:“往昔並州歸附洛陽時,為何不稱為叛逆?並州乃大漢國土,非袁家私產,今郡兵羸弱,與其相爭,與殘民之舉何異。”

    袁佑欲再出言,陳琳道:“今日聚集乃議事,諸位勿起爭執,但請暢所欲言。”

    袁佑自謂弓馬嫺熟,奮然請命道:“我引兵馬一千,與其相爭,若是不勝,再議降不遲。”

    田疇道:“姜開繼乃大漢國戚,聲名聞於天下,又有識人之明,起用之人,無論文武,皆世之俊傑。武有呂布、黃忠之勇,文有賈詡、郭嘉之智。賀齊領兵前來,雖不聞名,然曾為姜開繼親隨,又豈是易與之輩。袁大人引兵去爭,除了損折兵丁性命,又有何益?”

    袁佑固請道:“我統兵出戰,若擒不得賀齊,那時任太守投降不遲。”

    袁紹對陳琳有知遇之恩,陳琳見袁佑固要如此,心道若是不戰而降,恐惹人非議,因此應允下來。讓袁佑挑選兵馬一千,於城中操練。此日聞知賀齊率部已至,袁佑統兵出城迎敵,望見賀齊領軍來到。

    賀齊見守軍不守反迎,心中暗罵此人傻逼,當下也不安營紮寨,列成陣勢,與其交戰。袁佑飛馬綽刀而出,賀齊挺槍出馬,責駡袁佑道:“樂平乃朝廷之地,朝廷派兵前來,何敢迎戰?!”

    袁佑罵道:“我等只知長安,豈順洛陽?”

    賀齊大怒,挺槍驟馬,直取袁佑。袁佑揮刀來迎,兩馬相交,戰到四五合,袁佑抵擋不過,撥馬便走,賀齊策馬追趕。袁佑回顧賀齊馬漸相近,忽將手中刀擲去,被賀齊撥開。此時兩馬極近,賀齊打馬疾行,一槍徑中袁佑後心。賀齊下馬斬下袁佑首級,揮軍殺上,守軍四散奔走,降者無數。

    賀齊大勝,紮下營寨,喚俘虜上前,叱責道:“你等一郡之兵,安敢與朝廷相抗?我今不殺你等,放你等回去,說與陳琳,早來投降。”

    眾卒謝了賀齊不殺之恩,急忙跑回城中,對陳琳細言其事。陳琳召集眾人,道:“前番欲降,怎奈袁佑恃強要戰,以致如此。”

    郡中諸官,田疇本就欲降,今袁佑已死,眾人皆無異議。陳琳齎捧印綬,引手下文武十餘人出城投大寨納降。賀齊出營迎接,待以賓禮,置酒共飲,納了印綬。

    賀齊順利取了樂平,遣人分頭向關羽處報捷,又舉薦陳琳、田疇等人。

    再說孫策、臧霸引軍去奪西平郡。入了西平境內,孫策與臧霸商議,道:“西平兵少,攻取此郡甚是簡單。但其與長安防區相接,若長安出兵,我軍兵力則不易抵擋。如今需與漢升將軍通報資訊,約定防區,以防長安出兵。”

    臧霸點頭稱是,與孫策商議一番,派心腹去與黃忠說明情況,分兵一千往攻各縣,自領兩千兵馬赴長安邊界要路擇險設寨,防備長安援軍。派遣副將引兵兩千隨同孫策攻打西平郡城。

    西平郡為並州西南門戶,西南為長安朝廷轄境,東南為司隸,西方為馬騰轄區北地郡,戰略位置非常重要。黃忠得到消息,知曉此地為門戶所在,不容有失,分兵北移屯紮,與臧霸部遙相呼應。

    孫策獨領大軍,欣然西上,星夜投西平郡治所離石城而來。西平太守袁朋為袁紹從弟,原為上庸郡尉,因為劉姓諸侯奉召討袁,潛逃至並州投靠袁紹。袁紹見袁朋熟悉戰陣兵法,甚是倚重,令其統兵一萬守護西南門戶。袁紹被困,袁朋派心腹引兵五千往援崞縣,聞知大軍來攻,手中兵馬太少,棄了各寨,集兵郡城。聽得孫策引兵到了城下,乃集齊將校,整點精兵器械,出城迎敵。郡尉公孫度諫曰:“敵軍精銳,將校驍勇,不可迎敵,不如固守為上。”

    袁朋怒道:“你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未戰先怯,欲與賊通連為內應爾?”喝令左右推出斬之。眾官皆告曰:“先斬家人,于軍不利。”袁朋乃喝退公孫度,自率兵出城迎戰。

    孫策營寨初立,聞守軍出城,令副將統領本部立營,自引部下列陣迎敵。孫策挺槍立馬,大喝道:“我乃富陽孫伯符,誰敢與我決一死戰?”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19:00

第148章 恢復並州(五)

    袁朋問部將:“誰敢出戰?”眾皆畏懼,莫敢向前。袁朋無奈,自驟馬舞刀迎之。

    孫策見袁朋近前,大喝一聲,挺搶直取袁朋,一合之間,袁朋兩臂發麻,拿刀不住,不敢交鋒,撥馬便走。孫策引眾軍隨後掩殺。袁朋逃至城邊,城上亂箭射下。袁朋驚視之,見公孫度立於城上,道:“你不順天時,自取敗亡,我與百姓自降朝廷矣。”

    言未畢,忽有一箭射中袁朋面門,袁朋墜于馬下,左右軍士割頭獻給孫策。公孫度率眾出城納降,孫策讓公孫度交接諸事,令其齎印綬,往崞縣大營去見姜述。

    姜述連聞勝績,又知公孫度、田疇、陳琳歸降,不由喜出望外。陳琳文名雖佳,姜述尚不放在心上,然公孫度、田疇皆非常人。

    公孫度字升濟,遼東襄平人,歷史上公孫度出任遼東太守,東伐高句麗,西擊烏恒,威行海外。以遼東為基業,擴土千里,分設數郡,奠定了三國魏、吳、蜀之外之燕國根基,其孫公孫淵立國。

    田疇字子泰,右北平無終人,文武雙全,尤善邊事,有軍事才能,熟識邊境地理,曾被曹操征為議郎,官職不高,卻以德義聞於天下。

    姜述得此三人,讓其皆到洛陽丞相府候命。又傳訊讓賈詡、程立等商議文武官員人選,安排到並州新下諸郡就職。

    晉陽守軍四萬,並州兵曹袁強、晉陽郡尉袁希,皆為袁氏族叔,素得袁紹信賴。袁希前期統兵往救袁紹,被姜述伏兵擊敗,死傷萬餘,無奈退回晉陽。諸人見崞縣形勢危急,近日操練兵馬,欲再出兵援救崞縣,卻聞關羽大軍殺來,不敢啟行。

    關羽引領部下來取晉陽,在城下紮寨。袁強召集眾人商議,袁希道:“本初被困崞縣,形勢危急,並州主力皆在晉陽,若不出援,本初勢危。然今日關羽統兵來攻,援軍不得出,須得想法退了此路兵馬,再設法營救本初。”

    袁強道:“我軍新敗,兵力又少於敵軍,如何退敵?”

    袁希道:“我等倚城相戰,兵力雖然稍少,但城中壯丁可征,占得地利人和,出戰或有勝機。”

    袁強又道:“關羽武藝高強,諸將皆非對手,奈何?”

    袁希道:“我部下勇將潘鳳,有萬夫莫擋之勇,可以敵之。”

    袁強思忖片刻,道:“既然如此,趁敵軍立營未穩,可急擊之。”

    眾軍緊急集合,袁強盡出晉陽守軍,到城外列陣。袁強統兵出戰,實是為形勢所逼,內心對敵軍的戰鬥力深為忌憚。見到敵軍迅速擺出攻擊戰陣,袁強心裡怯意已生。袁希前番統領兩萬兵馬往救崞縣兵敗,收攏不足一萬殘軍,吃過姜述的大虧。若非袁紹命在旦夕,袁希實在不想跟關羽部硬碰,但是又不得不為,此時見敵軍陣勢殺氣沖天,方才的豪情壯志頓時消失,早看不見出城前的意氣風發,強自控制不露慫相,表面自做鎮靜,內心卻是提心吊膽。兩位主將心理生出這番變化,各項軍令不免有些遲緩,出城列陣後遷延不進。

    守軍舉動早讓關羽看在眼裡,不由冷笑一聲,抬頭看了看天色,見日頭已是西斜,不再多做耽擱,面色一肅,高聲下令道:“騎兵隨我身後,全軍出擊,違令者,殺無赦!”

    關羽命令下達,部下將士轟然應命而動,關羽一馬當先,龔都、劉辟、朱恒等部將隨之殺出,一萬五千鐵騎如浪潮般向敵軍席捲而去。

    袁強官職最高,是此戰第一指揮官,見敵軍騎兵蜂擁而來,不免有些慌亂,揮舞大刀,吼道:“整理陣形,準備防禦。”此令一下,各級將校嘶吼不斷,開始整頓隊形,口令聲響成一片,將出城時列成的進攻陣型轉換為防禦陣型,陣型看來十分嚴整,但士兵戰心因此低落不少。

    跟隨關羽進攻的全是騎兵,速度奇快,瞬間已經接近晉陽軍戰陣,關羽衝鋒在前,並未停下整頓陣型,率部毫不停歇,發動猛烈衝鋒。

    “弓弩準備!”望著洶湧而來的敵軍騎兵,袁強心裡立馬打起鼓來,不敢下令反衝鋒應戰,只想穩固防禦。

    晉陽軍儘管士氣不高,可底子是大漢並州邊軍,令行禁止,聞主將下令,排在全軍正前方的三千弓弩手立馬舉起強弓,人人張弓搭箭,準備給衝鋒而來的敵軍迎頭痛擊。晉陽軍算盤打得不錯,奈何卻在做無用之功。

    關羽部騎兵皆習遊獵戰術,怎會傻到沖入弓弩有效射程挨揍?離晉陽軍陣約一百五十步時,關羽高呼一聲:“右轉!”率部劃出漂亮的弧線,如奔雷般直往敵軍側翼沖去。

    袁希與姜述部下交過手,吃過此種戰術的大虧,來不及告知身側的指揮官袁強,代替袁希下令道:“側翼騎兵立即衝鋒!”

    號鼓手、傳令兵未聞袁強下令,不敢妄行,袁強聞言去看袁希,見他神色惶急,知道必有原因,不待細問,喝道:“依此下令!”

    袁希猜出關羽部的戰術,自是不願讓兵馬坐等挨箭,其下令側翼騎兵發動衝鋒,試圖趁著敵軍側翼暴露之際,將敵軍攔腰截斷,戰術沒有問題,軍令雖略有耽誤,尚算來得及,致命的是袁希漏了一事,此法若是攻擊陣型尚可,但是先前轉為防禦陣型,一萬五千步兵皆排在陣列前方,數排弓箭手、盾刀手擋在騎軍前面,此時出擊,騎兵如何按令行事?如此致命軍令下達,整個側翼頓時亂成一團,步騎擠在一起,人馬相互踐踏,不等敵軍攻擊過來,軍陣已經崩潰。

    關羽本就想對敵軍側翼動手,今見其側翼亂得不可開交,自然不會放過破敵良機,沒有下令直接撲擊敵軍,而是喝令全軍弓駑齊射,只聽機簧聲、弓弦聲、馬蹄聲齊響,前排騎兵側轉身,將手中弩機對著敵軍側翼直射,後面騎兵則是強弓側上斜射,晉陽軍更是人仰馬翻,亂成一團,慘嚎連連。

    遠程打擊結束,正面衝擊的時機到了,關羽喝道:“直沖!”率部直接殺入側翼。

    晉陽軍側翼軍陣已亂,如何抵擋精銳騎兵的攻擊?側翼步騎兵不及禦敵,紛紛逃命,小部分逃往城門方向,大部分逃往中軍。潰兵在前擋住中軍弓駑,敵方騎兵在處追殺,結果自然可想而知。

    關羽見勝機已現,立即下了決斷,進入決戰階段。身為主將,關羽自然不會再衝鋒陷陣,讓龔都等部將各自指揮部下作戰,引領親軍駐馬高處指揮,讓步兵截斷晉陽軍退路。又招呼一名校尉過來,讓他帶領五百步卒,依計行事。

    袁強尚未狠到射殺自家潰兵的程度,被潰兵瞬間沖散防線,中軍亦亂了起來,晉陽諸將失去戰陣,各自引領部下抵擋,可是軍心已亂,逃兵不斷出現,大敗之勢已不可逆轉。

    關羽親軍此時不斷齊呼道:“皆是漢家兒郎,棄械者不罪。”隨即諸軍開始回應,聲音越來越大,整齊劃一在戰場上空飄蕩,最終完全掩蓋住了戰場上的其他聲音。

    在如此聲威之下,早有心志不堅的晉陽兵丁棄械,棄械一經開始,隨即無限放大,晉陽軍士氣盡泄,很快戰場上就跪滿棄械投降的兵丁。

    袁強等將竭力呼喝指揮,但在漢軍整齊劃一、震耳欲聾的吆喝聲中,指揮體系幾乎失效,只余近萬中軍士兵聚集在袁強等人周圍,被關羽部下緊緊圍住。

    關羽見大局已定,讓鄧茂分兵招納降兵,引到大營安置。降兵漸次被押出戰場,紛亂場面逐漸變得清晰分明。關羽部下步騎將袁軍圍在核心,逐漸集成一個圓圈。

    關羽站在高處觀看形勢,打出旗語讓諸將調整陣型,場中形勢慢慢變化,部下兵丁圍成的圓圈生出一個尾巴,這是為晉陽兵留出的逃生缺口,缺口兩側佈滿弓駑兵、刀盾兵,最末端是兩排騎兵。

    陣形經此變化,更是隱含殺機。圍在核心的晉陽兵馬卻不知曉,何處壓力輕就自然而然擁往此處,很快晉陽軍發現了此處空隙,開始有意向這邊挪動,渾然不知已經進入對方設下的陷阱。

    袁強、袁希等主要指揮人員若是果斷,合兵殺向一處,損折些兵馬,大有突圍可能。遺憾的是袁強等雖然知曉兵法,但實戰經驗不足,又無壯士斷腕的決心,因此被誘入計中而未覺察。

    戰場上的口號聲一直未停,士兵喊了許久,氣力漸低,聲音弱了下來,仍然足以擾亂袁強等現場指揮不暢,而且無法得到城中提示。隨著兵馬被關羽部下逼入狹小的通道,一見前方全無兵馬,近前的晉陽軍不理會通道兩側是否有埋伏,皆從此處缺口往外逃竄,方才置於死地而後生的士氣頓時全消,陣形全失,丟盔卸甲,在逃命過程中潰不成軍。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19:00

第149章 恢復並州(六)

    等到了通道盡頭,晉陽兵將不由傻了眼睛,兩側各有騎兵軍陣,陣前豎著白旗,到白旗下棄械的安然無恙,再往前狂奔可就沒有好下場了,弓駑齊發之下,頓時變成一隻只刺蝟。失去心氣的兵丁到了此時,自然而然做出求生決擇,大部分奔到白旗下棄械,部分死硬分子即便逃過弓駑之利,又如何逃過蓄勢待發的騎兵追殺?

    關羽見大局已定,吩咐眾軍停止呼喝,將縫隙重新堵住,分兵去奪城池。鄧茂、龔都、劉辟三將奉令,引領本部兵馬去搶城門,其餘兵將袁強等牢牢圍死。

    關羽在高處觀望,見袁強統兵拼死衝殺,為首一員晉陽戰將,手持開山大斧,甚是英猛,正與董襲捉對廝殺,占盡上風。關羽生出好勝之心,策馬進入戰圈,替下董襲,呼道:“來將報名?”

    此將答道:“鄴人潘鳳字無雙。你是何人?”

    關羽道:“討虜將軍關羽關雲長。”

    潘鳳聞言大喜,道:“正好尋你不到,沒想到送上門來了。”說完掄起大斧殺上,關羽揮刀迎上,鬥三十余合,潘鳳氣力不加,撥馬要走,被關羽用刀背拍落下馬,親兵上前綁住。

    袁強此時兵馬只剩兩千左右,勇將潘鳳被擒,眾人氣力耗盡,已是突圍無望。袁強十分硬氣,呼道:“我軍慘敗,突圍無望,晉陽已不可守,本初也救不得,並州已是覆滅之局,今有愧于本初重托,有死而已。眾人自行歸降。”

    袁強說完,拔劍自盡。袁希在側,泣道:“此戰皆我失誤,如今兵敗失機,有何面目苟活?”然後亦拔劍自盡,倒在袁強身側。兩棵大樹倒下,戰心更加渙散,開始有將校統領殘部集體投誠,到了最後,場上只剩下百余名袁氏死忠。

    關羽讓兵士喊話招降,見其無動於衷,下命駑箭齊射,一時間箭矢紛飛,百余名袁家死忠全部斃命。

    晉陽軍主力非死即降,城軍守軍薄弱,又無核心人物支撐,城中開始紛亂起來。正在此時,鄧茂等將引兵來攻南門,關羽方才布下的暗子開始行動,五百名身著晉陽軍衣甲的敗兵猛然發作,殺開南門,放鄧茂等部入城。晉陽守兵在城牆上望見城外袁軍全軍覆滅,皆無戰心,又見城門已失,紛紛放棄抵抗,棄械歸降。

    晉陽郡城順利拿下,關羽派人拿了並州文武家小,張榜安民,派人赴崞縣大營報捷,留在晉陽收編降兵,處理軍政事務。人馬休整數日,接到姜述軍令,關羽派劉辟、龔都、朱恒三將統兵去取新興。

    新興郡城兵馬甚眾,各郡前來營救袁紹的援軍被擊潰以後,大多就近投靠新興郡城,城內兵馬共有萬餘。初聞馬騰援軍到達崞縣,士氣有所上漲,又突聞晉陽失守消息,士氣再次大落。

    新興太守賈范為當世名士,袁紹重其名望征辟出仕,並非袁紹的鐵杆心腹。郡尉孫禮因邊功久居此職,袁紹因其才留任。郡城文武主官皆非袁紹死忠。客軍職務最高者是騎都尉嚴綱。

    嚴綱與公孫度交好,聞公孫度投降洛陽,袁紹已無翻盤可能,想出降又無門路,也無法與公孫度聯繫,一直耽誤在城中。此日忽有人來訪,嚴綱出來相見,並不相識,道:“不識閣下,不知所來何事?”

    來人道:“有機密事來見將軍。”

    嚴綱見此人面相憨厚,應無惡意,請他入廳奉茶,屏去左右,道:“閣下有事便請講來。”

    來人道:“袁紹大勢已去,欲使將軍歸降。”

    嚴綱聞言便知是洛陽來使,心中暗喜,道:“久有此意,恨無機緣相投。未請教閣下大名。”

    此人笑道:“吳郡朱桓,字休穆,現任奉車校尉,在關征虜部下為將。”

    嚴綱聞言,連忙重新見禮,道:“久聞丞相十六親隨,皆為英才,不想今日得見尊容,失禮之處,且請見諒。”

    朱恒笑道:“過譽,未知將軍轄下兵馬多少?”

    嚴綱道:“我領西河五千精兵往援崞縣,為溫侯領軍擊敗,折兵兩千餘,麾下兵馬不足三千。”

    朱恒道:“守軍多少兵馬?”

    嚴綱答道:“城中守軍原有萬餘,數次去援崞縣,數敗失兵,只余五千餘兵馬。尚有別郡敗兵,共有兩千餘眾。”

    朱恒道:“賈范、孫禮忠於袁氏否?”

    嚴綱道:“賈範數次整兵出援,應是袁氏心腹,然相交甚淺,不知其心。孫禮非袁紹所拔,任職在袁紹掌控並州之前,應該不是袁紹心腹。”

    朱恒大喜道:“可否請孫禮前來一敘。”

    嚴綱道:“與其交情尚可,可試請之。”

    嚴綱遂以故友來訪為名,讓左右去請孫禮前來作陪,孫禮與嚴綱性情相近,交情不錯,未曾生疑,欣然前來。到了客廳,見孫禮陪著一人來迎,三人入內奉茶。嚴綱屏去左右,謂孫禮道:“袁氏已敗,我欲投奔別處,與君相交甚契,今日請君前來,以為作別。”

    孫禮為歷史名人,官至魏國三公,見識自是不凡,聞言打量朱恒一番,道:“莫非洛陽使者當面?”

    朱恒笑道:“關征虜部將朱恒,確是朝廷使者。”

    孫禮道:“久聞休穆大名,膽略果然與眾不同,丞相識人之明實在令人佩服。”

    朱恒聞言,已知使命達成,道:“丞相久聞公才幹,欲請至洛陽任職,未知公有意否?”

    孫禮道:“大勢所趨,安敢以臂擋車?”

    三人定計。當夜孫禮、嚴剛各領心腹士兵,圍住賈範府第。賈范聞外面喧嘩,出門來看,卻是孫禮、嚴綱領兵在此,問孫禮道:“德達,平常相處融洽,如何興兵相逼?”

    孫禮道:“不欲新興再起刀兵,因此請公同赴洛陽。”

    賈範環視周邊,只有十餘親隨,知已無回天之力,歎道:“念本初征辟之德,前番數次往援,損兵折將,亦是盡了心力。事已至此,任兩位處置。”

    朱恒兵不血刃,奪了新興,得兵萬餘,派人往關羽處報捷,又薦孫禮、嚴綱之功。劉辟、龔都兩將行軍走在半途,聽聞消息尚不相信,到了新興城下,見朱恒出門來迎,才知消息是真,兩人謂朱恒道:“本想借此城建功,未想到功勞全讓休穆搶去,以後戰事可不許再與我等相爭。”

    關羽部將紛紛建功,並州全境除了孤城崞縣,諸城皆下。姜述任命魯肅為並州刺史、虎威將軍魏延兼任並州兵曹、護匈奴中郎將。改晉陽郡為太原郡,任命荀諶為太原太守,鮮于銀為上党太守,王粲為西河太守,徐幹為上郡太守,鄒丹為雲中太守,尾敦為雁門太守,單經為定襄太守,孫權為五原太守,公仇稱為朔方太守。

    ……

    張經帶著一伍斥侯,正沿小路檢查兩側山林,忽然看見前方一潭清水,不由歡呼一聲,讓手下先往前巡視,將身上衣服扒個精光,噗通一聲跳入潭水之中,大呼舒服。

    此番攻伐並州,張遼部負責押送糧草。張經是張遼族人,在張遼手下擔任伍長,此時引領手下先行,主要檢查兩側有無伏兵。張遼行軍謹慎,行軍先防伏兵,紮寨先防劫營,因此姜述委以重任,讓張遼統兵押送糧草輜重。

    張經行軍多日,身上癢得難受,在譚水裡泡了好長時間,這才神情舒爽地上岸穿衣。手下早已趕去前方,主力部隊還未趕來,四周一片靜諡。張經擔心誤事,正欲向前趕路,卻聽不遠處劈啪一聲,似是樹枝斷裂之聲,張經一驚,以為道側密林之中,會有野獸出沒,連忙縮在一從野槐樹後屏息窺視。

    腳步聲響漸近,竟然還有數人輕聲說話,王經不由有些納悶,難道是自己耽擱時間過長,手下兵丁來尋自己不成?正在王經猶疑之時,只見四個身影從左側樹林現出身形,四人皆身著漢人衣飾,一人年紀大些,手持鋼叉,腰間掛著自製弓箭,看其舉止打扮,似是本地獵人;其餘三人身材彪悍,雖未著甲,身上卻帶有肅殺之氣,又配備定制武器,應是行伍出身。

    “大家注意一點,附近發現不少漢軍斥侯,若是壞了大事,咱們可擔待不起。”為首一人警惕地觀察一下四方,讓一人去潭中取水,對其餘人叮囑道。

    “剛有一撥斥侯過去,難道敵軍還會加派斥侯不成?老衛地勢又熟,在這茂盛的林子裡一窩,敵軍除非大規模搜山,否則怎會發現我們?。”一名黑臉漢子道。

    “你懂什麼?這夥敵兵押送大量輜重物資,隨行保護的士兵數千,這麼大的架勢,護送的輜重物資肯定十分重要。當前敵軍主力皆在崞縣,若是毀了這批物資,對於我軍意義重大。”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王烏鴉

LV:16 版主

追蹤
  • 2090

    主題

  • 219146

    回文

  • 88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