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三國] 三國小駙馬 作者:墨柱 (已完成)

 
王烏鴉 2018-3-11 16:56:29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040 184569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19:05

第180章 涼州之行(五)

    韓遂臉色大變,站起身來,瞅向閻行。閻行會意,匆匆出門。韓遂知曉李儒既然說出口來,諸將家小想必早已出城,但是城中防備極嚴,家小如何能夠安然出城?韓遂想到這裡,問道:“諸將家小如何出城?”

    李儒道:“諸將家小皆在北城,距離北城牆不遠,最近有人購置數處房宅,正在大興土木,與諸將居處只相隔一條街道,又因施工封住小巷兩端,將眾家牆壁打出通道,輕易可至北城牆。城內土層深厚,冬季水位又淺,挖一條出城地道,又費得了多少工夫?偷出眾將家小輕而易舉。倘若齊侯行此法攻城,文約能防得住嗎?”

    韓遂聞言頹然坐下,道:“想必齊侯謀劃已久,早將在下研究透徹,如此看來,唯有投降一途可為。”

    李儒笑道:“非是投降,而是舉地而獻。文約從始至終回應齊侯,何謂投降?舉地而獻是大功,丞相怕是要為馬家與文約爭取侯爵了。”

    韓遂道:“侯爵?實封侯爵?”

    李儒笑道:“如此大功,若非世襲侯爵,如何向天下子民交待?但是封邑多少需要朝議才能決定。”

    漢朝侯爵分為許多種,最大的是萬戶侯爵,食邑萬戶,可以世襲。韓遂聞言愁容頓消,道:“如此得享富貴,亦不是不可。諸將年紀皆大,不知齊侯有何安排?”

    李儒道:“齊侯言及諸將,唯對閻行讚不絕口,想來日後前程遠大。其餘諸將,丞相言因才施用,絕不至於拋棄不管。”

    韓遂無子,一直視閻行為己出,頓時又去了一樁心事。此時閻行急步跑了進來,道:“諸將府第外面如故,內中皆剩些粗笨下人,諸府皆有暗道相連,聯通北邊工地,小婿帶人沿跡尋找,發現一處秘道直通城外。”

    韓遂此時已經下了決斷,道:“別管這些事了,我意已決,聽命于齊侯,你出去整頓兵馬,準備交接。”

    閻行不明詳情,聞言一愣,道:“這……”

    韓遂笑道:“去吧,未必是禍事。”

    閻行對韓遂一向言聽計從,知曉韓遂一旦定計,難以說服,當下領命出去。

    李儒突然高喊一聲,道:“高將軍,你們出來吧。”

    韓遂嚇了一跳,只聽屋頂傳來聲音,道:“得請文約將軍下令,約束一下親兵,不要引起衝突才好。”

    韓遂急趨院中,抬頭見屋頂露出數百帶甲壯士,心中暗自吃驚,見親衛上前,連忙喝止。韓遂此時不由出了一身冷汗,心中慶倖不已,若是真與李儒翻臉,這幫人馬一旦發動,閻行武藝再高,恐怕也難抵擋。

    高順見韓府親衛退去,從房頂一躍而下,上前與韓遂見禮,道:“附近部下較多,尚請將軍傳下軍令,免起衝突。”

    韓遂問道:“兵馬多少?”

    高順道:“糧庫附近有三千精兵,府第周圍兩千眾。”

    韓遂不由目瞪口呆,心道這群人似從地底冒出來一般,府中護衛和巡街士兵一無覺察,突起發動,奪城亦非難事。如今韓遂已經決定投降,不想惹出事端,急忙傳下軍令,讓親衛持軍令帶著高順親兵到各處通知。

    三人入內落座,韓遂道:“這許多兵馬如何進來?”

    高順道:“商家皆有護衛,分為數十批也就進來了。”

    韓遂又問:“如何入府?”

    高順道:“後面府第已租下十餘日,府上衛兵對後面防衛鬆懈,只有十餘位手下,皆被生擒,並無傷亡。”

    李儒見韓遂面露疑色,道:“高將軍部下陷陣營,一千人馬殲滅匈奴右賢王萬余親衛,當年穿過匈奴王城,如穿街過巷般輕鬆。”

    韓遂曾經聽聞此事,還以為是傳說而已,問及細狀,高順一一說明,韓遂臉上頓時滾下汗珠,心道幸虧做了正確決斷,否則單憑這五千兵馬,奪取金城也是輕而易舉,心中暗自慶倖不迭。

    韓遂已降,不戰全部拿下涼州,姜述升樂安太守陳宮為涼州刺史,張飛兼任涼州兵曹,孫堅兼任護西域將軍。命鮮于輔接替陳宮為樂安太守,阮瑀為武都太守,鮮于嗣為隴西太守,應瑒為漢陽太守,劉幀為安定太守,崔巨業為北地太守,姜洚為武威太守,沮授為金城太守,辛毗為張掖太守,逢紀為酒泉太守,陳琳為敦煌太守,趙浮為廣魏太守,程奐為北地太守。又大量提拔在青州擔任吏員的國學弟子,到涼、並、幽三州擔任縣長、縣尉等基層官員。

    軍事交接快速,政事交接繁瑣,姜述見春節臨近,讓劉曄、高順暫時駐留涼州,讓典韋、許褚、馬超引領兵馬隨同回京。又讓韓遂、馬騰暫管轄地政務,與朝廷所派文武官員交接以後,再帶領手下文武趕赴長安。

    行到半路,趕雲傳來捷報,已經順利滅掉三韓,南部百餘小國非降即滅。匈奴騎兵已經趕至樂浪,待春節過後兩軍會合,操練嫺熟,然後全力攻打高句麗。趙雲又在信中提及,欲娶紀漢國女主紀柑為妻,請求指示。

    趙雲攻打三韓,樂浪太守派校尉弓遵引五十名熟悉地理者為嚮導。三韓之地,西漢時皆屬漢境,三韓之王亦四時來郡,征丁納錢,如漢民基本相同。恒靈兩朝昏弱,三韓生出野心,不遵朝令,又趁機北擴。幽州派兵來剿,三韓見兵威不敵,便引兵後撤,待大軍退回,複使兵侵佔。後來朝局動盪,三韓更生野心,欲奪樂浪、遼東之地而分之。

    三韓在樂浪吃了大虧,三國士兵逃脫者十不過一,國王或戰死或被擒。馬韓、辰韓、弁韓管理體制與中原不同,其國民多是戰國遺民逃至此處,與當地土著融合繁衍,逐漸形成的族群,大多依水而建民居,只有三韓有數處低矮城郭,餘者外側只有矮牆以防野獸。因受漢民影響頗深,其國民亦種植,知蠶桑,作綿布。

    其國中有國,三韓面積皆不大,每國如同漢朝一郡大小,其國中之國實為民眾聚居之地,大則數千戶,小則千餘戶,三韓民眾相加,有十余萬戶。前番征戰兩萬兵馬死者九成,實力大減,國王非死即俘,各小國頭領如一盤散沙,又無城郭拒守,安能抵擋漢軍精騎?

    趙雲東征年餘,滅小國五十余,計有爰襄國、牟水國、桑外國、小石索國、大石索國、優休牟涿國、臣濆沽國、伯濟國、速盧不斯國、日華國、古誕者國、古離國、怒藍國、月支國、諮離牟盧國、素謂幹國、古爰國、莫盧國、卑彌國、占離卑園、臣釁國、支侵國、狗盧國、卑離國、監奚卑離國、古蒲國、致利鞠國、冉路國、兒林國、駟盧國、內卑離國、感奚國、萬盧國、辟卑離因、日斯烏旦國、一離國、不彌國、支半國、狗素國、捷盧國、牟盧卑離國、臣蘇塗國、莫盧國、古臘國、臨素半國、臣雲新國、如來卑離國、楚山塗卑離國、一難國、狗奚國、不雲國,不斯濆邪國、爰池國、幹馬國、楚離國。所過之外,皆依姜述所令,除了漢族遺民,相貌與中原人相同又會說漢語者赦免,隨軍勞役,其餘男女老幼皆不放過。一時間三韓地面空曠無人,只有少數人躲于深山或深山土著得以倖免。

    趙雲入境之後,就食於敵,不需後勤供應。等及滅了三韓,回頭去滅三韓之南諸小國,地曠人稀,劫掠之糧不足軍用。所幸姜述早有所料,命東萊水師出船運送軍糧,在樂浪之南朝鮮半島東西海邊各擇一處建設簡易港口,東海岸取名為討夷港,西海岸取名為征蠻港。

    太史慈部自從攻下廣陵,在海上橫衝直撞,沿途海匪不降者皆滅之。又擇海島為中轉站,佔據夷州,再向南發展,已到交州海面。

    甘寧引兩千水軍負責供應趙雲部軍需,沿海路發現一島,就是如今濟州島,見此島土壤肥沃,氣候宜人,水源充足,面積甚大,報請姜述在此設立居民點。島上土著尚未開化,其人種短小,言語不與韓同,皆髡頭如鮮卑,好養牛及豬。其衣有上無下,略如裸勢。善於造船,對大漢水軍敬若神明,十分恭順,請示姜述行止。

    姜述彼時在並州謀劃馬家,接到甘寧、太史慈等軍報,判斷方位,知曉太史慈所言夷州即當今臺灣島,甘寧新發現島嶼為濟州島,下令在夷州、濟州設縣,取名為臺灣縣、濟州縣,遷流民入住。明示水師:蠻夷恭順者使其壯丁為力役,發糧為晌,補充海外基地人員不足。授其部眾耕種之法,教授漢文漢話,以使將來基地自足自給;蠻夷野蠻者皆族滅。

    太史慈水軍再往南行,氣候大變,兵丁多有不服水土而得病者。姜述命水軍暫時停止擴張,回東萊配合國內征戰。又授豆芽之法,讓水軍以此防止敗血病,並讓華佗派遣弟子十余人前去夷州、濟州等地,研究病症破解方法。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19:05

第181章 趙雲娶妻

    趙雲滅了三韓,又滅南邊諸國。其時諸小國俗少綱紀,邑落雜居,不能善相制禦,不行跪拜之禮。居處作草屋土室,形如塚,其戶在上,不分長幼男女,舉家共居一室。其葬有槨無棺,不知乘坐牛馬,以瓔珠為財寶。或以綴衣為飾,或以縣頸垂耳,不以金銀錦繡為珍。其人性強勇,魁頭露紒。如靈兵,衣布袍,足履革蹋。國民少勇健者,皆鑿脊皮,以大繩貫之,又以丈許木鍤之,通日歡呼作力,不以為痛,既以勸作,且以為健。常以五月下種訖,祭鬼神,群聚歌舞,飲酒晝夜無休。其舞,數十人皆起相隨,踏地低昂,手足相應,節奏有似鐸舞。

    十月農收之後,亦複如之。信鬼神,園邑各立一人主祭天神,名之天君。又諸國各有別邑,名之為蘇塗。立大木,懸鈴鼓,事鬼神。諸亡逃至其中,皆不還之,好作賊。其立蘇塗之義,有似浮屠,而所行善惡有異。其南方或沿海有通漢境者通曉禮俗,遠處直如囚徒奴婢相聚。禽獸草木略與中國同。特產有梨般大小的大栗,還有尾皆長五尺餘的細尾雞。男子時有文身。因為路途遙遠,來往請示不及,趙雲則滅其野蠻者,受降其知漢人禮儀者。選擇精細識字士兵為官,治理降眾。

    青州人紀貢,曾為著名海匪,發現此處民眾愚昧,統領手下百余水賊來此定居,先向淳是國王購地。淳是國王愚昧無知,以為海邊土地不能耕種,低價賣給紀貢大片國土。紀貢依此建城,值黃巾之時,聚流民前來安置,共得二千餘戶,練兵一千,又與漢境通商,漸成氣候,自號紀漢國。

    淳是國王見紀漢城富裕,會合附近十余國,聚兵五千往攻。沿海諸小國與北邊小國習俗不同,有城柵。其言語不與北邊小國同,名國為邦,弓為弧,賊為寇,行酒為行觴。相呼皆為徒,有似秦人,與燕、齊之俗不同。大國四五千家,小國六七百家,總二三萬戶。

    沿海平原土地肥美,宜種五谷及稻,曉蠶桑,作縑布,乘駕牛馬。嫁娶禮俗,男女有別。又通治鐵,俗喜歌舞飲酒。有瑟,其形似築,彈之亦有音曲。善於步戰,兵仗與漢人相似。衣服潔清,長髮。亦作廣幅細布。法俗特嚴峻。

    蠻兵皆有鐵器,軍法嚴苛,但與紀貢所率漢人士卒相比,武器太差,戰力稍微不如。漢人歷來善守,依城而守,蠻族數攻不破。諸小國頭領聚集商議,以罷戰之名與紀貢談判。紀貢未防詭計,出城後被蠻族埋伏重傷,回城後傷重而死。紀貢無子,其女紀柑接掌國主。

    紀柑十四歲,向居國內,識文字,能讀書,又隨父親學些武藝。紀柑繼位後一心為父親復仇,但是兵少不敢進攻,聽聞趙雲率兵前來,派使請降,想借漢軍為其父報仇。

    趙雲行軍半途,聞聽有人請降,命人傳來一看,卻是漢人,細細問了狀況。紀漢雖是自行立國,但國民皆是漢人,今被蠻人所攻,趙雲不由大怒,統兵往擊諸國後方。諸國兵丁皆與紀漢交戰,留守兵丁稀少,被趙雲統統族滅。

    蠻國國王聽聞信息,不顧與紀漢相爭,回頭來戰趙雲。紀漢士兵皆是流民,兵甲不齊,戰陣不熟,戰鬥力都高於蠻人。趙雲部下皆是百戰精兵,比紀漢軍士兵不高強了多少倍,因此諸蠻國一經交鋒,不到一刻便被擊潰,趙雲部皆是騎兵,蠻兵皆是步軍,交戰區域又是平原,因此蠻兵被殺得屍橫遍野。

    紀柑在城上遠遠看見,芳心大慰,親自披掛,統兵出城助戰。待蠻兵死絕,趙雲與紀柑相見之時,卻是對了眼色,彼此生出愛慕之心。

    趙雲、紀柑兩人皆是主事之人,存了心思一來一往,感情發展很快,不到十日已經進展到談婚論嫁。但趙雲如今統兵在外,紀柑身份又非常特殊,兩人婚事卻需彙報給姜述定奪。

    飛鴿傳書確實方便,姜述尚未趕回洛陽,趙雲就接到了姜述的手書。趙雲打開信,信上寫了兩行字:得佳人為之賀,回朝時須人多。上半句趙雲看明白了,主公贊同與紀柑的婚事,心情很高興;下半句沒看懂,琢磨了半天沒弄明白,拿著手書去尋紀柑商議。

    紀柑聞知趙雲來訪,十分興奮,趙雲年輕俊郎,武藝高強,又居高位,確是如意郎君。紀柑迎趙雲到客廳坐下,趙雲望著紀柑雪白的臉龐、小巧的下巴、櫻桃般的嘴巴、秀氣的瓊鼻、動人的雙眸,想起已得姜述同意,麗人即將是未來相守一生的愛人,忘了正事,望著紀柑浮想聯翩。紀柑見趙雲癡迷地望著自己,頓時滿臉通紅,內心卻是充滿了喜悅,看著趙雲那幅模樣,不由“撲哧”一聲笑了出來。趙雲這才回過神來,想到自己這樣盯著紀柑,確實有些失態,又想到眼前的玉人將是自己的妻子,不由露出幸福的笑容。

    紀柑見趙雲與往常不同,問道:“今日似是丟了魂兒,遇上什麼事了?”

    趙雲自覺有些失禮,不由有些靦腆,忽然想起正事,道:“主公寫了手書過來,已經允了我們的婚事,但信上所言我未弄懂,前來與你商議。”

    紀柑從趙雲手中接過手書,第一句看明白了,姜述同意兩人婚事,心情也非常高興。第二句一時也沒看明白,琢磨了一會,忽然臉色一紅,將手書丟給趙雲,道:“主公無聊得很。”

    趙雲異道:“這關主公何事?”

    紀柑最初默然不答,最終見趙雲有些急了,道:“婚事只是我兩人之事,若是多出人來……你還不明白?”

    說完,紀柑臉色紅得如同朝霞一般,丟下趙雲,自個兒進室去了。趙雲又琢磨了一會,不由恍然大悟,自言自語道:“主公這樣安排,也不怕我壞了軍規?”

    姜述回到洛陽,已是臘月二十八日,回府歇息一夜,次日一早參加朝議。年終最後一次朝議,有些論功行賞的意味,今年的事情特別多,從軍事角度來度,豐收得讓人不敢想像。去年戰敗董卓,奪了司隸,今年連奪幽州、並州、涼州,平了烏恒三部、南匈奴,收服文武數十人,平添三十余萬兵馬。從治政角度講,新政推行平穩,朝局安靜,朝堂地方各級官員賣力,連續大戰糧草得以保證,難民得以安置,後方運轉平穩。文武眾臣得力,配合默契,新政已經擺脫原先漢室朝廷的舊框架,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新景象。唯有錢糧虧空太大,不僅朝廷倉庫乾乾淨淨,地方庫藏也皆見底,若非五大商家鼎力相助,但憑姜家之力怕是早已難以維持。

    此次朝議,除了各地鎮守一方的文武重臣,京城附近的文官大員基本到齊。姜述帶領諸文武上朝,何後、馬後垂簾聽政,眾人行禮罷,各在案幾後坐好。何後道:“自恢復京城以來,承蒙文武百官齊心協力,今年又新複幽、並、涼三州。孤與太后商議,決定加封齊侯為齊王,立功文武由丞相府擬定方案,各有封賞。”

    姜述聞言一愣,劉邦以前曾有祖訓,非劉氏子弟不得封王。天下尚未平定,何後、馬後雖是好意,但如此行事絕對不妥,會引起天下諸侯猜忌之心,對以後平定天下有害無利。姜述見眾臣皆出言依附,更加感覺不妥,起身奏道:“臣領兵恢復諸州,乃臣子應為之事。高祖曾有祖訓,非劉氏子弟不得封王。臣得先帝厚愛,尚萬年公主,得封昌邑侯。又因戰功,進封齊侯,身為丞相兼任大將軍,已是位極人臣。此議萬萬不妥,請太皇太后、皇太后收回成命。”

    何後與馬後商議,本想送給姜述天大驚喜,不料卻遭到姜述堅決拒絕。兩後互視一眼,馬後道:“丞相勞苦功高,大漢得以延續,全賴丞相統領諸公恢復。丞相有功不能封王,難道不如皇室寸功未立之人?”

    姜述正色道:“臣在其位,須謀其政。皇室自有規矩,無功而封王者有之。臣已封侯,安敢違背祖訓而封王?請太皇太后、皇太后撤回懿旨。”

    賈詡在旁見姜述並非假意辭讓,亦起身奏道:“臣以為丞相之言極是,今天下尚未平定,丞相已封侯爵,天下平定之時如何?”

    何後、馬後聞言,小聲商議一下,何後道:“既然丞相固辭,便依丞相之意。孤與太后皆女流之輩,朝堂之事需丞相與諸公費心。今年立功文武,丞相與眾臣商議,擬上名單,元霄時封賞功臣,以免百姓議論朝廷薄待功臣。”

    姜述道:“臣認為文武封賞朝堂皆有法令,若無特殊情況,皆應按法度執行。若不依法令,厚賞文武眾臣,此太皇太后、皇太后對臣子的恩德。日後再有立功者,依據法令封賞,還是依照此次封賞執行?朝廷法度已立,一切均按法度辦理,無法度可依者,可以朝議定奪,以為慣例。今年武將封賞,皆有軍功體制可依,諸將封賞已經執行。地方文臣均有績考為評,臣以為封賞也可按照法度執行,績優者升,績劣者汰。朝堂眾臣考核尚無依據,臣於年後召集眾臣商議,制定考核制度以為法度,以新定法度封賞朝臣。外界傳言臣只用親信,若讓臣會同群臣商議,即便封賞公正,外界亦有微詞。臣認為無論親疏貴賤,皆以法度考評,此公平之舉,外界對臣流言可止。”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19:05

第182章 一龍兩後

    姜述所言,圍繞“公平”兩字,世上果真有公平嗎?沒有絕對的公平,但要製造公平的氛圍。實則大漢法度甚是嚴謹,只須改變其中不合理的條文,凡事皆有法度可循,所謂“法度面前人人平等”,雖是一個口號,但是依照這個原則執行,久之特權階級便少了踐踏法度的機會,國家也會儘早進入健康的法制社會。

    姜述之所以不顧何後、馬後臉面,駁回兩後封賞文武群臣的建議,一來不想讓兩後借此拉攏臣子之心,樹立兩後權威;二來天下尚未平定,倘若重賞成為慣例,日後文武重臣功勞太多,最終會封無可封。三是錢糧不足,按照新政封賞,已經為財政帶來巨大壓力。兩後不當家不知柴米貴,若按兩後建議執行,財政負擔過重,於朝廷後續發展不利。四是封賞眾臣除了薪俸,還有爵位、蔭功等,這會開亢官、亢爵之先例,與姜述所力行的“能者上庸者下”用人制度所背。

    朝堂之上,除了幾位清貴職位,余人皆姜述親信,姜述此言一出,又站在維護朝廷法度的高度上,當下眾臣紛紛附合。何後、馬後實則沒有考慮太多,因為姜述及一眾文武為朝廷立下汗馬功勞,感覺不厚賞不足以昭示心意。此時兩後聞姜述所言有理,又見群臣附議,當下應允下來,令按姜述所言辦理。

    姜述又道:“臣還有一事稟報,東萊經過數年新政,如今已見成效。朝堂諸公、各地重臣但聞新政之名,未見新政之實。欲請太皇太后、皇太后下旨,明年諸文武分批前往東萊觀瞻,討論新政得失,總結新政心得,以便境內推行新政。”

    朝議之後,何後召姜述入後宮,道:“與凝兒商議良久,本想給你一個驚喜,為何堅辭不就?”

    姜述道:“若受王爵,長安必會因此生事,借此誹謗,拉攏劉焉、劉表等人。如今天下未定,便受王爵,以後平定天下,如何封賞?此所謂高處不勝寒,此事以後千萬不可再提。”

    何後又道:“文武群臣甚是出力,本想厚賞他們以結其心,你為何阻攔?”

    姜述道:“我知你是好意,但此例萬不能開。朝廷定下規制,便按規制進行,若是隨意厚賞,形成慣例,久後朝廷財政不堪重負。你和凝兒均不知財政現狀,實是好心辦了錯事。”

    何後奇道:“青冀兩州今年豐收,給重臣賞些銀錢難道還負擔不了嗎?”

    姜述搖頭道:“其一,朝廷錢糧虧空太大,九月倉庫錢糧已盡。近三個月戰事不斷,除了行軍打仗,還要救助難民,發放犧牲將士撫恤,青州、冀州錢糧只能維持到正月。明年春天錢糧便需借貸商家,財政狀況堪憂。其二,若封賞文武眾臣,眾臣手下封不封賞?若以公平行事,大功者大賞,小功者小賞,如今朝廷財政狀況,委實負擔不了。”

    何後駭然道:“雖是臨朝議政,然而確實不知財政如此窘迫。”

    姜述苦笑道:“打仗不僅依仗兵丁,關鍵在於錢糧。戰爭最燒錢糧,我等今年恢復三州,明年已經無力發動大規模戰爭。”

    兩人說話間,馬凝過來給何太后問安,見姜述也在,三人便談論起財政收支。財政諸事以前姜述皆委託糜竺負責,後面又加上龐統,兩人竭盡全力,又有五大鉅賈在後支撐,才得以維持錢糧不至於耽誤大事。因為兩後不懂財政,餘臣又不管財政,龐統、糜竺雖然苦累,但很少對外人提及。兩後仔細詢問情況,方知姜述維持朝廷之苦累,在感念姜述辛苦的同時,又為私自決斷事務羞愧。

    三人聊了一會,已近午時,何後想起今天除夕,姜述在家過年,內宮只有一群孤兒寡母,不免有些淒苦之意。姜述見狀,吩咐拿上酒來,陪何後、馬後提前過年。

    何後、馬後雖然有子陪伴,但是畢竟年少,想到情郎晚上在家陪著高堂妻兒,不由又是羡慕又是傷感。兩後嘴上不說,卻是借酒消愁,一會兒工夫喝得有八九分酒意。借著酒意,馬後先自把持不住,朦朧間忘了何後在場,非要與姜述喝杯交杯酒。姜述偷眼看何後臉色,見何後並無不悅之意,心想速戰速決,不如先把馬凝灌醉再說。姜述陪著馬凝喝了一杯,卻見馬凝已是醉酒,守著何後之面撲在姜述懷裡,玉手去解姜述衣物。

    此時姜述眼中,馬凝似是化身女魔,渾然要吞掉他的樣子。姜述欲要掙脫,見馬凝的模樣可憐,又有些不忍,當下低聲寬慰幾句。馬凝不管這些,上來先用小嘴封住姜述的語言,繼而小手開始動作,又去主動撩撥姜述。

    姜述被馬凝弄得火起,在何後寢宮又不好與她歡好,正在不上不下之時,忽然有具溫暖的軀體從後邊貼了上來。姜述回頭一看,不由嚇了一跳,原來何後也喝多了酒,見兩人在這邊拉扯親熱,心中邪火升騰,也上前湊這個熱鬧。

    室外寒風凜凜,室內暖和如春,姜述見兩後如此撩撥,索性放開手腳,不管兩人身份,就在何後寢宮,上演了一出一龍兩鳳。待將兩後殺得香汗淋漓,不由大呼過癮,兩後汗出如醬,酒意漸消,清醒之際,見到如此場面,羞愧過後興致更高,兩人輪番上陣,折騰了姜述一個多時辰,才軟手軟腳的撲在榻上昏睡。

    姜述見兩女裸體相擁,臉上都帶著紅暈,下體一片狼藉,不由心火又來,欲待提槍上馬,兩後此時均已力竭,見狀同時開口求饒。姜述伸手環住兩具嬌軀,道:“只要以後相親相愛,其他的都不要去想它了,你們身處深宮,委實辛苦,以後我再好好補償你們。”一番話說得兩後心頭發熱,嬌羞地互視一眼,三個人緊緊擁在一起,合藉三修,顯得恩愛逾恒,姜述更是其樂融融。

    除夕之夜,眾妻圍繞身側,姜述又想起午後與兩位風格不一的絕色佳人纏綿之際那種與眾不同的滋味。姜述打量眾妻,全部弄到一塊甚難,但是先將兩三人弄到一起難度不大。

    守夜到了下半夜,眾妻皆困,姜述讓她們皆回房歇息,諸女漸次回房,貂嬋、董白兩女自願陪著姜述守夜。姜述想起一龍兩鳳的滋味,在兩女耳邊說了數句,將兩女拉進臥室。

    有了第一個成功案例,姜述開始給眾妻配對,一天一個組合,過了一個性福勃勃的大年。諸女初時不太習慣,後來姜述以妻妾過多為理由,硬是讓諸女參與,最終將萬年公主也拉下了水。諸女習慣以後,姜述索性將臥室改造,一張大榻之上可容十餘人,如此再也不需夜夜串門那般辛苦,而諸妻也皆能享受人倫之樂。

    初八晚上,姜述與伏壽並肩坐在書房裡練琴,只見姜述一襲黑衫,顯得面白如玉,貌勝子都尤多三分英氣。伏壽一套白色衫裙,隨風飄飄,膚若凝脂,秀髮披肩,貌賽仙子。兩人並肩而坐,相依相偎,明亮的月光透窗而入,悠揚的琴音中,仿若神仙中人。

    一曲既了,伏壽在姜述耳邊吐氣如蘭道:“夫君,我們明天去看我家人好不好?”

    一聲夫君勾起了姜述的頑心,姜述抱拳作禮道:“小生一切悉聽娘子吩咐。”

    伏壽一噘櫻唇,正想嬌嗔,姜述的魔手已經到了她的腋下,稍稍一動,她就花枝亂顫,倒在姜述懷中,一陣如蘭似麝的幽香,令姜述一陣頭暈目眩,禁不住低頭吻上伏壽溫潤的櫻唇。伏壽身子驟然一僵,隨即軟在了姜述的懷中,丁香暗渡,兩人糾纏在一起。

    此時,大手已經順著她腰側的曲線,抓上那座覆碗形的小山,隨即在那堅挺的小山上輕攏慢撚。伏壽只覺絲絲熱氣透衣而入,刺激得她一陣酥麻直沖腦際,禁不住粉臉仰起,嘴裡呢喃出聲。

    姜述整個手掌緩緩揉動,體會柔軟如綿的奇妙感覺,嗅著伏壽身上的淡淡幽香,聽著伊人誘惑十足的微微喘息,姜述不禁渾身發熱。此時伏壽已經神智模糊,腦海一絲清明使她下意識的輕聲呢喃:“別,夫君,馬上就要大婚了。”

    姜述愛憐地看了伊人一眼,臉上露出一絲微笑,而後低頭在伏壽耳邊輕輕說道:“壽兒,我們就在這兒洞房好不好?”

    然後順勢在小巧玲瓏的耳垂上舔了一下,再吻住她圓潤的櫻唇,伏壽隨著他的吮吸不斷扭動身子,根本不能思考判斷,下意識地點點頭,在她的潛意識中姜述對她總是好的,沒想到這次被算計了一通。

    姜述輕輕的吻上伏壽的額頭,然後眼睛,鼻尖,最後唇舌再度糾纏在一起,他左手摟住伊人,緩緩解開伏壽腰間的緞帶,拂開衣襟,熟練地褪去貼身的小衣,一雙玉兔傲然挺立在月光下。姜述看著眼前的景象,從來沒想到雙峰在月光下會是如此美麗,只見覆碗肌膚晶瑩剔透,在明亮的月光下泛出耀眼的光芒,給人一種既神聖又誘惑的感覺。他一愣之後,貪婪的享受這絕世聖品,享受吞噬的快感,左手攀上左邊山峰,體會那溫潤如玉的美妙觸覺。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19:05

第183章 考察東萊(一)

    正月十八,第一批趕赴東萊觀瞻的官員啟行,經黃河水道直入渤海,沿海路直至黃縣港。官船是東萊船廠製造的客船,載客二百餘眾,船身非常平穩,大部分官員首次在海中航行,雖然海浪顛簸引起部分人不適,但大都站在甲板上,興致勃勃地欣賞天水一色的美景。

    三艘海船共六百餘眾,共有上百名朝堂重臣和地方大吏,都是千石以上官員,可以說是官星璀璨。將近黃縣港口,中山太守官寧站在船頭,使勁揉著眼睛,問:“這是黃縣?”

    同船的官員問他:“官大人,怎麼啦?”

    官寧又問道:“是東萊黃縣碼頭?”

    水手在旁答道:“正是。”

    官寧感覺難以置信,道:“這怎麼可能?我上任前還來過一次。”

    官寧是鄭玄的弟子,德才聞名天下,此時並無平昔的穩重,隨船同來的官員善意地大笑。船長姜四寶是東萊人,參與過東萊開發,經歷過其中過程,自豪地說道:“這是神跡,是齊侯一手創造出來的。”

    聞聽官寧的置疑,以前到過東萊的官員皆心生感慨。四年前黃縣碼頭還是不堪入目,三年前開始興修擴建,兩年前建成許多房屋,可是只有框架,船隻、商人、貨物皆少,只是兩年時間,恍若春風吹拂的小草,顯得活力無限。昔日只有百餘人的小碼頭,如今船來船往,光是大船就有上百艘之多。貨運輸送量大增,雖然用了大量補充來的流民,但是港口依然缺少不少人手。

    碼頭還是以前地址,只不過擴建了數十倍,碼頭停泊著無數船隻,大批勞力正在裝卸貨物。節奏顯得十分緊張,百姓顯得十分繁忙,但是個個喜氣洋洋,目光裡充滿了希望。

    國淵是東萊開發的功臣,水利工程規劃、農業育種推廣等大多出自他的手中,此次隨船同來,眼中也露出不敢置信的神色。國淵起初猜想,黃縣碼頭發展數年,應該與渤海碼頭規模相仿,但如今這個碼頭,比渤海碼頭至少大四倍。

    國淵目的與眾官不同,眾官來東萊為了參觀學習,國淵是為了種子基地。國淵擔任大司農之職,漢朝大司農主管全國的賦稅錢財,是漢朝的中央政府財政部,凡國家財政開支,軍國用度,諸如田租,口賦,鹽鐵專賣,均輸漕運,貨幣管理等都由大司農管理。姜述將大司農權力職責做了改動,讓大司農專管合境農業、屯田、農機、農肥、水利、田稅等涉農事務,類似現代大農業部概念。將財政開支、軍政用度、稅收、專營、貨幣、漕運等權力收到丞相府,由龐統專門負責此事。

    國淵如今掌管六州農桑,身上擔子更重,所幸在東萊、青州任職期間帶出一批官吏,如今已經成長為幹材,為國淵分擔了不少事務。農業生產重點是土水種肥,新下三州水利灌溉條件不好,國淵讓屬官研究建設水利設施的規劃方案。三州平均氣溫又低,農田產量不高,田淵此次來東萊,重點觀察種子培育基地的新品種,順便挑選人才赴三州建立種子基地,培育耐低溫、抗旱性強的品種。

    因為紡織工業的發展,拉動棉花、蠶絲的價格不斷上漲,東萊百姓數年前自發種植棉花、桑麻,目前種植區域越來越大,擴展到青州、冀州許多郡縣。國淵對棉花種苗十分重視,成立一個小班子專門負責此事,此時已經取得一些成績。棉花比平常農作物抗旱,耐低溫,國淵將棉花種苗作為此次考察重點。

    隨著棉花種植與織機的推廣,北方三州許多地區都會受益,部分旱田為主的郡縣將變為棉花主產地,這將影響朝廷農業水利方面的規劃。種苗看起來事情不大,卻是當前最緊要的農桑事務。

    大型水利工程、大型良港、大型商埠,都是提前時代的產物,很少有舊例可循,從規劃、建設、運營、法度,都是姜述與東萊官員摸索探討出來的,目前來看尚算成功。

    黃縣商埠、威海商埠都是依託碼頭而建,威海港主要輻射南方諸州及倭島,黃縣港主要輻射北方諸州及三韓地區。貿易對象不一樣,兩處商埠各有特色,商鋪類型、經營品種等官府不介入,一切順應市場需要。

    黃縣商埠不在黃縣城內,與黃縣港接壤,規劃面積很大。與威海商埠相似,最初發展時眾人跟風圈地,建設房屋,不知該做什麼,直到港口逐漸興盛,這才真正繁榮起來。官府又將遠景規劃、海商貿易產品、預計的客商流量都張榜公佈出來,圈地蓋房的人家逐漸有了主意。有的見港口各種原料齊備,從外地聘請工匠,製藥制革紡織,採購原料加工出成品賣給海商;有的專營糧絹布等,有的做館舍客棧,還有規模龐大的妓院。

    衣食住行,老百姓的四件大事,東萊都做得不錯。棉製品開始普及,解決了百姓的衣;興修水利,推廣種肥,農業產量大幅度提升,養殖也隨農業發展起來,解決了百姓的食;目前東萊各縣都做好住房規劃,開始建設有排水、排汙、綠化等配套設施齊備的民舍,先從縣城開始改造,未來五年分期規劃建設百姓居住問題,這些舉措解決了百姓的住;建設瀝青官道,雖然建設成本上升,但是道路維護費用降低,隨著路網的不斷建設,行的問題也會逐年好轉。

    夜晚來臨,華燈綻放,許多店鋪依然營業,大紅燈籠高高掛起。諸位官員以前也有來過東萊的,看過夜市後感覺更加神奇。孫乾、國淵、官寧、邴原、程秉皆師從鄭玄,一門五高官,鄭玄為之十分驕傲。孫乾為齊郡太守,聞知師兄弟來東萊考察,前天就趕到黃縣等候。眾人坐在商埠一家酒樓裡,臨窗遠眺,官寧感謂道:“變化真大。”

    孫乾一直待在青州,最熟悉新政,道:“明年會更熱鬧。丞相曾言,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此言確實不假。丞相天縱奇才,確實讓人佩服。”

    邴原曾任青州功曹史,現任河間太守,道:“此間許多生意,皆為暴利,若是規範官營,朝廷必然得利豐厚。”

    程秉任琅琊太守以前,曾為姜述親隨,受姜述影響最大,道:“丞相曾言,僅讓朝廷受益,不使天下人受益,此策不會長久。”

    邴原異道:“目前鹽鐵專營,此制實施多年,每年朝廷受益頗多,怎會不長久呢?”

    程秉笑道:“當年我也存有疑惑,問過丞相,丞相言,舉例說鹽每年為朝廷謀利萬錢,若讓商人承辦鹽務,讓其每年交納兩萬錢,商人數年便可暴富。”

    眾人默不作聲,都在思考,國淵道:“官營本身並非全不合理,譬如鹽鐵放開,商人便無所不用其極,利用特權從百姓身上牟取暴利。我朝當初實行鹽鐵專營,是為了控制鹽鐵流入匈奴,後來見鹽鐵專營謀利不少,才形成定規。”

    程秉道:“我認為其中並非官營是否合理的問題,而是用人體制是否合理。官營管理者觸及私利,往往貪墨枉法,即便有人真心出力,或因才能不足,效果不好。全部交給商賈也不對,商賈追求利益,往往不顧朝廷利益,囤貨居奇,牟取暴利。我認為還是官營、民營結合,擇清廉才幹管理官營,制定相關獎勵政策,類似商家聘請掌櫃。鼓勵民間經商,以免資源被少數人佔據,形成壟斷經營。”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19:05

第184章 考察東萊(二)

    國淵笑道:“所言有理。方才所言壟斷經營,確實值得深思。丞相家財,不是壟斷經營謀利所得嗎?”

    姜述為人寬厚仁愛,對待屬下如和風細雨,眾人也不怕失言。程秉道:“不錯,例如竹紙,為丞相與糜家控制,數年時間天下造紙商基本全部倒閉。丞相曾言,日後國內商業發達,朝廷要出臺反壟斷法案,避免國家經濟命脈為少數人控制。”

    國淵道:“丞相奇思妙想,思想深遠,非我等所能想像。當初任職東萊之時,丞相曾言,要將東萊打造成一個經濟特區。”

    眾人心生好奇,問道:“經濟特區?”

    國淵道:“經濟特區,用中庸之道處理政務,用格物知識創造財富,使它成為一個樣板,供各地官吏參考。如今樣板已趨成熟,將是各郡縣治政的最好參考。重視農桑水利,使百姓不再忍饑挨餓,此為無農不穩;以格物推進作坊,增加用品產量,物資豐裕,百姓借此賺取工錢,官府借此增加稅收,此為無工不富;各地所產物資不同,彼此流通交換,借商業進行平衡,可以繁榮不少產業,養活失地農民,官府又可收取商銳,此為無商不活;做好這三點,經濟定會騰飛,彼時國富民強,這就是丞相的大思路。”

    眾官在東萊轉了十餘天,水庫工程、種子基地、港口碼頭,商埠工坊,瀝青馬路……十分震憾。水庫工程可以改造出無數良田,種肥農具研發可以提高農業產量,新型工坊批量產出大量物資,交通發達可以迅速輸入生產原料,輸出各類產品。諸位官員感受到東萊百姓的自豪,見識了許多從未見過甚至沒有聽說過的新鮮事物,不由感慨萬千,大有啟發。尤其東萊上下官員親民敬業的精神,更加值得所有朝廷官員學習。

    最讓官員感興趣的是養殖廠,目前東萊人工養雞規模不小,受制於冷凍技術,不敢大力發展肉食雞,重點發展蛋雞。官員參觀養殖場,場地內規矩很嚴格,只讓參觀人員沿週邊觀察。最讓官員感興趣的是人工孵化,不需母雞抱窩,徹底顛覆了他們的傳統認識。雞蛋產量之高,也讓他們瞠目結舌,養殖場的利潤更讓他們兩眼放光。

    港口、交通、商埠需用錢糧太多,不好複製,這養殖場投資不大,各地均有市場,非常容易複製。各群太守在此停了一天,詳細詢問細節,又央請國淵同意入內參觀。

    第一批官員離開東萊,帶走讚歎與震憾,同時還有沉甸甸的責任。回到京城,姜述召集眾官,問道:“諸位此行可好。”

    “不錯。”

    “受益匪淺。”

    大家紛紛表態。

    官寧道:“變化實在不小,三四年時間,想不到東萊竟能發展到這般地步。”

    孔融說道:“百姓傳說東萊是神跡之域,此次認真轉了一圈,我相信了。”

    姜述道:“現在一切草創,還未到大成之時,稱為神跡之域過矣。東萊發展有其特殊的際遇,水利工程改造投入不大,但是效果明顯,這些奠定了農業基礎;率先發展海貿,占了商業先機,又因戰亂吸引大量商家前去安置,使東萊工坊商業發展不缺銀錢;戰亂造成大量流民,使東萊人口劇增,解決了發展過程中的用工問題。各州郡縣情況不一樣,東萊具體施政方法只能參考,不能複製。譬如司隸各郡縣水利設施完備,只須重視種肥,農業產量就會大幅提升。商貿發展需要一個基礎,如黃縣、威海這般規模的商埠,未來很難白地拔起,也不便複製。至於工坊之類,各地可以根據郡縣特點,因地制宜鼓勵大戶商家發展。諸位只需領悟東萊發展的道理,農工商在其中發揮的作用,重視農桑、水利、工商等,必然可使轄區走向良性發展。切忌不要冒進,凡事循序漸進。”

    諸官告辭離去,國淵留下彙報棉花工作。棉花目前正式代替木綿花,百姓三四月種上棉花,夏秋季節開始採摘,積攢到一定數量,以鐵鋌碾去其核,取其中棉花,以竹為小弓,長尺四五寸,牽弦以彈棉,令其勻細,卷為小筒,就車紡之,自然抽緒,如繅絲狀,不勞紉緝,織以為布。

    此時棉花顏色多為黃白,是品種最次的粗絨棉花。下子種之,也就是散種,象種小麥一樣,在地裡打一個個窪宕,往裡面撒上四五粒種子,上面蓋上草木灰與豬糞,任其生長。

    小鐵鋌子,也就是一個小鐵棍子往棉花上敲打,將棉籽打擠出來。史上黃道婆改革工藝,也用這種方法脫籽,因為脫籽累得要命,逼著人發揮靈巧及智慧,發明了脫籽機械。

    竹弓也是小弓,一尺來長的小弓彈棉花效果同樣很差。漢朝人很有智慧,棉纖維很短,於是混紡些桑麻進去,舒適的棉布便生產出來。

    不過因為姜述的指點,這些原始工藝已經成為歷史。姜述穿越以來,借助最多的是工匠,無論是造紙、造酒、陶瓷等等,他只是提供思路,由工匠進行研究改進,定型後姜述將其用於商業牟利。農具之類關乎民生,姜述也沒有計劃借機牟利,因此將諸般農具研發皆無償交給國淵。

    國淵是位實幹家,從姜述這邊問明原理,兩人研究定下草圖,回去後國淵召集工匠研究琢磨。許多農具提前出現,得益于姜述清楚諸般農具原理,實則古代農具非常簡單,似是一層窗戶紙,只需將原理和草圖畫出,漢代工匠很快就會琢磨出來。

    國淵說完基本情況,讓從人拿來一床棉被與棉襖。洛陽朝廷所占之地,皆處北方,禦寒是民生重點。前番棉花主要用於紡織棉布,後來棉花種植多了,甄氏工坊試製成棉被與棉襖,受棉花產量限制,成品數量不多。

    古時保暖被子主要是絨被、毛氈,普通百姓使用麻被與葛被。前期東萊用雞鴨絨毛做成的絨被,受養殖規模限制,產量很少,僅夠內宮使用。木棉樹也產棉,可誰捨得用木棉花塞被子?

    姜述用手捏了捏棉被,提起來試了試重量,問道:“一床被子用多少皮棉?”

    棉被好處很多,但受棉花產量限制很大,使用皮棉過多,產量跟不上去,棉製品普及十分困難。

    國淵道:“六斤多點。”

    姜述道:“一畝棉田只能製成六件被子,棉田還需要想辦法提高產量。”

    國淵道:“屬下前年派人去西域、嶺南尋了不少種子回來,種植方法也在調整,產量將會穩步提升。因為種子需要一個適應過程,採取移栽法之後,目前黃海試驗田最高能達到百斤,普及到農戶,畝產應該能達到八十斤。”

    成本還是不低,但已有普及的價值。姜述撫摸著棉被,道:“北方諸州天寒,棉被非易損之物,百姓若是最終都有棉被、棉襖,冬天就好過了。”

    國淵道:“三州皆適合種棉,但因新下不久,官員剛剛到位,推廣種棉需要時間。如今錢糧不足,青冀兩州不宜鼓勵種植棉花。”

    姜述:“今年北方三州就會逐漸規範,明年就能實現自給,若想錢糧豐裕,還得過兩年苦日子。這些成品都送到吏部,獎勵給政績優良的官吏。”

    洛陽織坊原屬皇家,如今被姜家買下,大部分改為紡織棉製品。如今有先進織機,工藝變得很簡單,成本降低不少,棉布價格漸低,隨著百姓收入增加,很快就會進入千家萬戶。

    這裡彙聚了手藝最高超的織女,她們將一個個棉紗變成精美的紡織品。受棉花品種限制,採用混紡工藝,不過混得是絲,可是織品精美,絲毫不亞於絲稠。棉布手感很好,絲棉有機結合,柔軟又不失光滑。

    姜述與國淵從織坊出來,國淵道:“自來水已經試驗成功,主公可要過去看看。”

    姜述一怔,繼而心花怒放,道:“看看去,何時研究成功的?”

    國淵道:“工匠們先是使用鐵管,後來發現成本很高,而且鐵銹是個問題,後來改用竹管,用瀝青封住介面,效果不錯,而且成本很低。”

    樂安練油廠製作的火油,目前產量穩步提升,除了供給軍用,還製成燈油推向民間。瀝青產量越來越多,除了修路之外,開始廣泛使用於其他用途,用作密封材料是其中一項。國淵安排一個小班子,研究繼續分離瀝青,從中提煉一種稠性物質,高溫時塗在竹管介面處,密封效果極好。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19:06

第185章 格物進展

    自來水原理簡單,只須有密封管道,利用壓差就可將高處水引往低處。姜述過來觀看,重點不是自來水,而是密封材料。姜述仔細觀察過後,認為這種材料已經接近現代塑膠,這個發現令他欣喜若狂。塑膠用途十分廣泛,是現代工業的基礎,若是利用得當,許多超時代物品將會提前面世。

    研究瀝青的小吏年約二十八九,正在鼎爐上方觀測,神情專注。分離瀝青利用的加熱法,姜述對此不是很懂,指點不上,饒有興趣地圍著研究場所看了一圈,對管理者十分感興趣。

    國淵將小吏叫過來,姜述道:“你叫什麼名字?”

    工匠頭道:“在下名叫馬強,是國學副教育長馬鈞的族弟,也是馬教育長的學生。”

    馬鈞可以說是三國時期著名的發明家,前年投奔東萊,一直在長山島從事研究工作,姜述巡視長山島時發現此人,因為馬鈞是歷史名人,此後十分重用。馬鈞也不負重托,數項科技攻關皆與他有關,又讀書識字,頭腦反應很快,經過姜述重點培養,對格物已有獨特見解,姜述成立國學之初,讓馬鈞兼任副教育長。

    姜述問馬強道:“有何心得?”

    馬強道:“加熱可使瀝青分解成數層,功能各不一樣,可惜爐火溫度所限,不能再作詳細分解。”

    姜述上前仔細觀察,見爐底燒得石炭,用風囊助燃,記得小時用的風箱。讓人送上紙筆,劃出草圖,道:“可用硬木製成風箱,如此風力可以控制,或許能使爐火溫度提升。再還有一個辦法升溫,使用高煙道。瀝青附屬物皆易燃,研究時千萬小心。”

    馬強聞言,連忙仔細請教,問明原理,高興得抓耳撓腮。姜述謂國淵道:“此處研發諸物,已與農具相差甚遠,讓馬強這夥人歸丞相府轄下,我撥專款讓他們研究。”

    剛剛回府,將作大匠虞翻前來求見。將作大匠秩俸二千石,原屬少府,後來從少府分離出來,專管宮室。姜述主政之後,將朝廷治鐵、鑄幣、制器皆合併過來,使親隨虞翻掌控。

    虞翻字仲翔,會稽餘姚人。為姜述十六親隨之一,此人博學好問,好為實務,性格耿直。姜述因其所學甚雜,通達匠事,使其任將作大匠之職。後來見虞翻做事認真,律下嚴謹,又善於鑽研,就將治鐵、鑄幣、制器等事務皆合於將作大匠轄下。

    虞翻接手之後,根據姜述要求,按照長山島基地工序,改變武器、盔甲生產工藝;又遵照姜述指點,將工產工藝全部改為工序制,大幅度提升了生產效率。在生產走上正規後,按照姜述要求,建起兩座高爐,領著工匠研究鐵板與鐵管的生產工藝。

    將鐵礦石煉成生鐵簡單,只要溫度達到,將生鐵練成鋼鐵也不複雜。但將鐵錠煉成鐵管、鐵板,已經遠遠超過這個時期的工匠想像。自虞翻接手治鐵以來,數十名工匠開始琢磨辦法,攻克一道道難關,生產出了粗糙的鐵管和鐵板。

    虞翻過來就是報喜,姜述聞言大喜,鐵管若能批量生產,採用壓井原理,可以大量開發石油,直接促生化工時代提前來臨。鐵板批量生產,將大幅度降低兵甲成本。姜述拿著鐵管、鐵板的樣塊,道:“鐵管生產工藝確定了?”

    虞翻道:“分為管坯準備、加熱、穿孔、軋管四步。”

    姜述沉思一會,道:“在其後工藝加上再加熱、定徑、熱處理、矯直、精整、檢驗。”

    虞翻用筆記下,道:“喏。”

    姜述道:“目前鐵管成品多長?”

    虞翻道:“成品最多者兩尺。”

    姜述道:“不錯。無須定量生產,先穩定工藝,然後尋找生產長管的辦法,若能達到丈餘,鐵管就有大用了。”

    虞翻道:“鐵板工藝是否補充?”

    姜述道:“鐵板生產工藝與鐵管仿佛,按照鐵管工藝改進一下即可。鐵板目前厚度能控制嗎?”

    虞翻道:“厚薄不均,正在想法改進。”

    姜述道:“很好,近期辛苦了,回去重賞工匠。鐵板厚薄能控制個大概,甲衣成本就會大幅降低。”

    說完,姜述又畫出幾個圖形,仔細與虞翻講解。虞翻一邊聽一邊點頭,驚奇主公為何懂得如此多,不由深為佩服。若照姜述所言工藝,一年之後,全軍皆可披上鐵甲,那時便真正無敵於天下了。虞翻臨行前,道:“主公之才,自古未有。”

    虞翻走後,鄭玄又派人來請,說新生入校,請姜述前去講話。姜述在民間有英雄之名,文名也是最盛,又兼任國學名譽教育長,新生入校不能不去。

    給新生講了一堂激勵人心的勵志課,又被高年級請去參加討論會。國學的教育方式已與傳統教育相背,教育氛圍很好,儒家雖然還占主要地位,但是其餘學科的地位已經上來,法家、道家等言論也不禁止。

    姜述聽著學生們辯論,很有意思,除了引用儒家教義,還引用法家、道家、陰陽家的名言,如此發展下去,數年之後就會出現百家爭鳴的學術氛圍,對於學生和國家都是一件好事。

    姜述剛回府第,許褚迎上前來,道:“元儉回來了,正在外院等候。”

    姜述問道:“元儉一人來的?”

    許褚道:“人員不少,還有二十餘名女子。”

    姜述心中暗喜,道:“讓廖化到書房說話。”

    廖化奉召前來,道:“主公,此行不辱使命,已將祝融公主請來。”

    姜述道:“南疆偏遠,氣候不同中原,元儉辛苦了。此行可有風險?兵丁有無損傷?”

    廖化道:“路途確實難行,所幸路上遇到一人,姓張名嶷字伯岐,巴郡南充國人。張嶷熟知南蠻地理,又通曉蠻族語言,順利打探到祝融族駐地。南疆氣候雖然與中原不同,隨行軍醫備有藥物,兄弟們有過傷病,所幸沒有損傷。去見祝融族長之時,又得張嶷通譯,言及丞相欲娶其女至京,族長雖處蠻夷,向聞丞相大名,當下並未為難,反而以禮相待。護送祝融公主返回時,卻逢蠻王孟獲統兵來劫,被我部擊敗。此後孟獲率部追擊,與我軍連戰十餘,皆被我軍擊退,進入益州境內,孟獲方才引兵返回。蠻兵雖眾,但是甲衣不整,武器簡陋,對我軍士兵有威脅者,唯有毒箭,傷了兵丁二十餘。所幸祝融公主頗知醫理,識得其毒,指點軍醫用草藥解毒,此行得以全員而歸。”

    廖化述說簡單,姜述卻明白此行危機四伏,所幸前有張嶷嚮導,後有祝融公主相助,這才得以平安返回。姜述道:“孟獲為何追殺不舍?”

    廖化道:“開始我也不能理解,後來祝融公主說,孟獲數次求婚皆被所拒,想必擔心公主進京……”

    姜述聽廖化說到這裡,已知其中因果,道:“你喚張嶷進來。”

    張嶷膀大腰圓,通曉武藝,史上也是名人,曾任蜀國蕩寇將軍。史上評價張嶷:識斷明果,咸以所長,顯名發跡,遇其時也。姜述與其對答數句,見此人識文能武,又知西川地理,道:“你此次立下大功,讓你隨我左右,可願否?”

    張嶷初為縣吏,因為得罪上官去職,此次隨同廖化南行,本有投奔姜述之意,聞言大喜,行下大禮,道:“屬下叩見主公。”

    姜述收了張嶷,又使人召祝融公主赴客廳見面。南疆服飾與漢民大不相同,祝融身穿赤紅外袍,頭戴羽雕巾,年約十六七歲,生得極其妖媚,渾身裝束猶如火焰在燒,如同妖蛇般的軀體,讓人感覺口乾舌燥。

    姜述即使妻妾如雲,也被她的媚態誘得差點失神,祝融近前施禮畢,姜述道:“公主遠道而來,一路辛苦,且請坐下,有事細聊。”

    祝融雖處蠻地,卻通曉漢語,南疆與洛陽口音雖有差異,但是一路行來逐漸適應,卻能聽得明白,聞言坐在客位,道:“久聞丞相威名,不想如此年輕英武。”

    姜述知道南疆女子率直,微笑不語,繼而問道:“南疆形勢如何?”

    祝融道:“南疆區域甚廣,各部落分別聯盟,分成南、北、西三大勢力。北邊以孟家為首,勢力最強,稱為北洞王,合族壯丁二十余萬。孟家因為勢大,自稱為南疆之王。我族處於西邊,我父為諸族之長,稱為西洞王,壯丁十萬余眾。南邊部落以撣族領袖木鹿大王為首,稱為南洞王,有兵丁近三十萬,因為信仰不同,與我族甚不相融。”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19:06

第186章 祝融抵京

    姜述道:“撣族占地多大,部眾多少?”

    祝融道:“占地極大,南至大海,東接交州,西鄰貴霜。部落不知其數,木鹿大王管轄百姓上百萬之眾,其部民不習耕作,皆以漁獵為生,又不習北方之地,若不犯其領地,其族向不北侵。”

    姜述聞言,心中大約有了輪廓,撣族現今應是部落聯盟,管理比較鬆散,所能控制兵丁不少,其境大約在現今緬甸、老撾一帶。

    姜述道:“洛陽寒冷,來此習慣嗎?”

    祝融抬起眼光,正好與姜述目光對上,感覺如同刀光落到身上,充滿王霸之色。祝融頓時丟了以往女中豪傑的勇氣,不由羞紅面色,低下頭來,卻又欲拒還迎,偷偷又望向姜述,輕聲道:“還能習慣。”

    姜述望著祝融,確實與中原女子長相不同,應是東西方混血人種,但是長相精緻,身材火爆,委實誘人得很。姜述道:“知道為何召你進京嗎?”

    祝融臉色更紅,道:“廖將軍曾對家父言起,說丞相與我有緣。”

    姜述道:“可願嫁給我嗎?”

    祝融低下頭,小聲道:“願意。”

    姜述道:“聽聞南疆只娶一妻,我妻妾不少,可有異議?”

    祝融搖頭不語。

    姜述道:“既然如此,我派人去宮中請旨,你暫且住在府內。漢人規矩甚多,我派郭旭指點於你,遇事多與她商議。”

    祝融抬起頭來,道:“我能過來找你嗎?”

    姜述走到祝融身前,將她輕擁入懷,道:“你今生將與我相守,與我一起十分尋常。我平時公務繁忙,有暇時會去看你。”

    祝融倚在姜述懷裡,感覺初見時的那份惶恐早已消失,內心變得異常踏實,道:“傳言你三頭六臂,神通廣大,對異族兇狠異常,其實都是假的。”

    姜述笑笑,道:“傳言多有虛妄。你隨身帶了多少護衛?”

    祝融道:“二十名女衛。”

    姜述道:“你在京中閑著無聊,現今正好組建女衛,你可以過去幫一下忙。”

    祝融喜道:“好,我平昔最好練兵。”

    次日上午,姜述還未辦完公務,只見郭旭急匆匆過來。姜述知道郭旭如此模樣,應是內府出了事,連忙上前問道:“府上出什麼事了?”

    郭旭道:“祝融公主與尚香姑娘打起來了。”

    姜述聞言,不由有些頭痛,本來想給祝融找點事做,沒想到竟然出事,問道:“傷到了嗎?”

    郭旭道:“兩人表面凶得很,下手卻是有數,武藝又相當,都沒受傷,我來時兩人已被二夫人勸開了。”

    姜述頓時放下心來,道:“你在此等我一會,我辦完幾件緊急公務,一同回府。”

    姜述回到府上,孫尚香已讓公主叫去,甄姜在室內陪著祝融公主說話。祝融公主見到姜述進屋,滿臉委屈,美眸蒙上一層水氣。姜述道:“怎麼了?受委屈了?”

    祝融公主道:“我奉夫君之命去訓練女衛,尚香姑娘不准,還故意尋釁,與我動手過招。”

    姜述笑道:“也怪我忘了給你手令。不打不相識,如何?能勝得了她嗎?”

    祝融道:“我怕傷著她,沒敢使絕招。”

    姜述道:“你那飛刀別隨便用,萬一出現意外,那可不是小事。”

    祝融聞言,頓時忘了心中不快,奇道:“夫君如何知道我會飛刀?”

    姜述笑道:“你忘了夫君的神通?”

    兩人說話之時,甄姜奉茶過來,道:“兩位妹妹真是女中豪傑,身手比男子還要俐落。”

    姜述接過茶,望著甄姜道:“姜兒,這些事讓下人做就行了,你坐下歇息一會。”

    甄姜心中一暖,道:“你這嘴是越來越巧了,府中被你哄來的女子越來越多,後邊有你受的。”

    公主聞聽姜述回府,帶著孫尚香過來。公主是正妻,甄姜、祝融公主皆上前問安,眾人一起坐下。姜述看孫尚香臉色正常,想是氣早已消了,笑道:“香兒,此事卻是怪我,我讓祝融過去幫你,又沒給她手令,以致讓你們兩人誤會。”

    孫尚香方才被萬年公主數落一通,又感到祝融公主不遠萬里過來,孤伶伶地十分可憐,此時早已消了氣,來到祝融公主身前道歉:“是姐姐脾氣不好,方才之事妹妹不要見怪。”

    祝融與孫尚香性情相近,都是嘴硬心軟的人,見孫尚香賠禮,心中早軟了下來,忙道:“都是妹妹不是。”

    兩人一番較量,各自欽佩對方武藝,被姜述一語言中,不打不相識,很快聊到了一起。姜述見狀放下心來,對萬年公主道:“你和姜兒主持家事,讓我輕鬆不少。”

    公主嗔怨道:“一個接一個的來,日後我和姜姐姐可忙不過來。琰兒、練師、貞兒都在府上居住,現在還沒名份,這些日子空閒,要不就把親事辦了吧。”

    姜述道:“午後我們去給母后請安,順便請一下旨。”

    下午,姜述夫婦來見何後,說起娶妻之事,何後道:“平妻太多,於禮不合,總不能全都頒旨為平妻吧。”

    公主道:“田豐兒、步練師、蔡琰、糜貞、董白、孫尚香、夏侯娟都已下旨封了平妻,馬雲鷺是馬騰嫡女,祝融是異族公主,甄宓是甄姜的妹妹,這三人封為平妻。杜一娘、伏壽、馮香兒、吳莧、甘怡、郭氏姐妹、喬氏姐妹、姜穗兒皆封為媵妻。”

    何後不由樂了,道:“你這公主做得倒好,整日為夫君討要平妻、媵妻,一下封這麼多,可是建朝以來的一件奇事。”說完,狠狠白了姜述一眼,不知是內心忌妒還是心疼女兒。

    姜述見狀低頭不語,萬年公主道:“母后,夫君立了許多功勞,就當封賞他。”

    何後想了半晌,無可奈何,命人取來印章,頒下懿旨,封馬雲鷺、祝融公主、甄宓為姜述平妻,杜一娘、伏壽、馮香兒、吳莧、甘怡、郭旭、郭昱、喬瑛、喬琪、姜穗兒為姜述媵妻。”

    求了懿旨,姜述才記起至今尚不認識大小喬姐妹,出宮上了車駕,問萬年公主道:“喬氏姐妹現在安置何處?”

    萬年公主笑道:“以為你心裡能裝多少人呐,沒想到人快要過門了,你還不知道她們身在何處。”

    姜述將萬年公主攬在懷裡,手往她腋下一放,還未動作,公主已是嬌笑討饒,道:“兩女為前太尉喬玄族人,到京後一直在喬府居住。”

    姜述送公主到府,道:“快娶進門來了,至今還不相識,我去喬府一趟,別娶進兩個醜八怪來。”

    喬玄早已致仕,雖然曾任三公,但是為人清廉,又無產業,諸子俸祿不高,府上略顯敗落。所幸族弟喬融家富,攜兩女進京候旨,見喬府破敗,拿錢整理一下門面,日常用度多從喬融處支取。

    喬瑛正與喬琪在閨房說話,丫環進來說道:“齊侯來訪。”

    兩姐妹接了何後旨意進京,至今已有半年多,先前入宮見過何後,已經知曉齊侯要娶兩姐妹為妻,但是齊侯當初在外征戰,回來後事務又多,一直無緣相見。姐妹兩人聞聽消息,互視一眼,連忙梳妝打扮,前往客廳偷看。

    喬玄臥病多年,長子喬宣與喬融迎接姜述到客廳,姜述未及落座,對喬宣道:“聽聞喬公臥病,已讓華神醫長徒樊阿前來診視。你頭前引路,我先去見喬公一面。”

    喬玄早年帶兵,受過風濕,晚年腿腳不便,因此去職賦閑在家多年。姜述最初入洛陽之時,喬玄便臥病在家,因此兩人並不認識。喬玄雖不出門,但也知風雲變幻,如今姜述獨攬朝權,雖不能出門相迎,早已打扮整齊,正在室內坐候,見進來一位俊郎青年,雖是便裝,氣度不凡,知是姜述親臨,道:“老夫腿腳不便,不能出迎,望齊侯恕罪。”

    姜述環視室內,簡陋異常,道:“久聞喬公清名,不想清貧如斯。”不及落座,轉身對許褚道:“速安排親衛回府取五百金來。”

    姜述坐下,謂喬玄道:“已請華神醫首徒樊阿來為喬公診治。”

    喬玄去職多年,早已嘗盡世間冷暖,見姜述贈金延醫,不由大為感動,道:“老朽風燭殘年,無力幫助齊侯一臂之力,感此厚恩,無以為報。”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19:06

第187章 妖嬈祝融

    姜述道:“喬公向年曾為大漢出過汗馬功勞,本以為曾任三公,在家得享富貴,不想卻是這般景象。今已得知情況,安能袖手旁觀?”

    喬玄心中感動異常,歎道:“人言齊侯仁愛,果然不假。老夫二弟喬瑁現任東郡太守,與劉岱不甚相容。今無以為報,召二弟舉地來投,算是老夫盡些心力,以報齊侯恩德。”

    東郡為兗州上郡,人口三十余萬,東為山陽,南為濟陰,北為冀州之境,只有西部與陳留相連,恰似插入朝廷防地的一根釘子。姜述正研究如何小成本擴展實力,聞此喜訊不由大喜,謝道:“多謝喬公美意。”

    喬玄讓喬宣取來紙筆,寫封家書,遞給喬宣道:“你速去東郡見二叔,送上家書。”

    姜述連忙止住道:“喬公切勿心急,此事可能引發戰事,容我歸府之後,定好後續應對事宜,安排兵馬隨從大公子起行。”

    喬玄點頭道:“久聞齊侯謀定而後動,不動則已,動則必勝,今日看來果然不假。”

    又說了數句,姜述起身道:“欲與岳丈談些私事,先行告辭。”

    姜述隨喬融前往客廳,于路詢問進京經過。喬融道:“我等族人因為避禍,遷到吳縣居住。吳郡太守嚴白虎之弟嚴興,經常上門糾纏,正好接到太皇太后下旨,我奉旨來京,嚴氏兄弟因此未敢阻擋。”

    轉過彎來,卻見兩位少女鬼鬼祟祟在前面探視,姜述仔細打量,兩女生得果然美麗。前面少女年約十六七歲,一套青色衫裙,隨風飄飄,膚若凝脂,秀髮披肩,貌賽仙子。後面少女玉顏與前面少女有九分相似,眉似遠山,目如秋水,瓊鼻瑤口,玉膚剔透,美到了極至。真是一對絕美的姐妹花。

    喬融見是兩個寶貝女兒,正要出言斥責,姜述笑道:“正欲尋你兩人說話,一同到客廳去吧。”

    三人陪姜述進房,兩喬偷偷打量姜述,果然生得出色,面白如玉,貌勝子都,英氣勃勃,渾身透出雍容華貴之氣。兩女心中非常滿意,還未開言,皆已嬌臉通紅。

    姜述謂喬融道:“一向忙於公務,雖有婚約,至今未曾登門拜訪,失禮得很。今太皇太后已賜懿旨,近期將要完婚,岳丈還是早做準備為好。”

    喬融樂得合不攏嘴,道:“叩見太皇太后時,已得了消息,基本準備妥當,何時迎娶,提前給消息就行。”

    姜述道:“如今岳丈族人皆在江東,彼處尚不安定,不若讓族人遷至東萊或是洛陽,我會派人提前安排。”

    喬家族人遷去江東,本就是為了避禍,聞言大喜,道:“我即修書送給族人,從海路直赴東萊便是,只怕嚴白虎會設法阻攔。”

    姜述默然片刻,道:“不怕,你修書時言明兩女嫁我為妻,若敢阻攔,我派水軍直接奪了吳郡。”又招呼許褚過來,道:“你留下一隊親衛,衛護喬家,若知喬家族人遷居之期,通知東萊水師接應,若是嚴白虎阻攔,授權子義滅了嚴家。”

    許褚領命退下,姜述又謂兩女道:“我今日尚有公務,明日午後可去我府上一敘。今日已訂婚約,你等以後出門,當有護衛隨從。”

    姜述回府路上,讓人召賈詡、郭嘉、龐統、劉曄、高順、馬超前來府上議事。眾人聚齊,姜述向眾人介紹道:“此為前太尉喬公之子喬宣,今欲說服東郡太守喬瑁舉地來投,特請諸位一同商議。”

    東郡似一把出鞘的尖刀,插在冀州和兗州兩郡中間,兩地防線由此成幾何倍數拉長。一旦東郡歸附,防線往前一推,冀州全境便成了內地。反之,劉岱掌管之郡只余陳留、任城、東平、泰山,富庶大郡陳留將與東部三郡徹底分開,想要聯絡需要繞行徐州之境。兗州兩個主要人物劉岱駐泰山、張邈屯陳留,各個擊破,兗州可以速下。

    眾人看著沙盤,明白東郡的重要性,皆歡欣鼓舞。龐統道:“如今錢糧不足,倘若興兵,卻是難以籌措。”

    姜述道:“無妨,去年揚州、交州豐收,糜家已經運來大批糧食,糧草可能支撐到春糧下來。我等錢糧雖緊,青州百姓手中卻有存糧,關鍵時刻可以預征百姓餘糧,若是長安敢有異動,趁機將其滅掉。”姜述說話之時霸氣十足,這就是底氣與實力。

    賈詡道:“東郡近年沒有戰事,人口眾多,錢糧肯定富足,可以支撐一下。何況此次無須出兵太多,只需出動兩萬兵馬,張邈便不敢動,隨即冀州守軍前壓,防線立刻便會穩固。”

    姜述道:“士元,你在府中治理錢糧,才華不能盡施,拔你為兗州刺史,為此次戰事主將,孟起為副將,出兵兩萬。刀鋒營留下廖化部駐京,其餘四營護送喬宣去東郡,策應此次戰事。奉孝,通知冀州雲長部派兵前移至冀兗邊境,一旦東郡事了,立即進入東郡接管防務。再通知東萊水師,出動五千水軍沿黃河西進,至東郡附近擇地駐紮,護住黃河水道。”

    龐統、馬超、高順、郭嘉等人齊起領命。

    姜述又謂劉曄言:“子揚接任丞相長史。”

    眾人領命出去,姜述盤算一會,見無破綻,起身回房。來到臥室,卻見祝融公主在房中等候,姜述道:“莫不是又受委屈了?”

    祝融公主搖頭道:“姐妹們對我極好。”

    姜述道:“莫不是想家了?”

    祝融點頭道:“有些想家,又寂寞得很,特來尋你說會兒話。”

    姜述坐下,侍女奉上綠茶,姜述道:“最近女衛訓練得如何?”

    祝融近來與孫尚香操練女衛,長進不少,道:“尚香姐姐不虧是孫武傳人,訓練女衛讓我大開眼界。我往常自以為深得練兵之要,與她相比卻差得太遠。”

    姜述道:“你族人久居山林,與平原戰法不同,正好相互學習一下。”

    兩人說了會話,祝融又開始思念家鄉。姜述見祝融燈光下面色不豫,帶著濃濃的離鄉愁緒,不由心生愛憐,上前摟住她道:“世間事皆無兩全,所謂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路途遙遠,天下未平,回鄉途中危險得很。再有三五年時間,等這天下平定,我帶你回鄉省親。”

    祝融聞言,美眸內泛起幾分歡喜,看得姜述一陣失神。祝融靠在姜述身上,道:“我本是異族女子,夫君是天朝貴人,得為夫妻,原本應該知足。但是想起父親族人,卻始終放心不下。”

    姜述摟著她的腰肢,聞著她身上散發出的體香,看她嬌容越發嬌媚迷人,不由心猿意馬,柔聲道:“有夫君痛你,別想煩心事。”

    說完,輕輕吻向祝融的櫻唇,只覺似是觸到一塊暖玉,略有一絲涼意,又有水果天然的香氣。祝融是異族之人,不似漢人女子那般保守,敢愛敢恨,不會故作矜持,故而大膽迎合。

    祝融未見姜述之時,早聽說姜述許多故事,她隨廖化入京,便是存著愛慕英雄的心思。後來見到姜述,見這漢家兒郎如此俊郎,芳心如何不喜?又被姜述氣度迷住,芳心早被勾走,今被姜述親吻,不嗔反喜。姜述手段高超,不一時祝融全身好似火燒一般,本就妖豔的如蛇嬌軀更為勾人,逗著姜述一時失神,一股炙熱的火焰從心間升起。

    門口服侍的美婢,忽然聽得室內一陣翻滾之聲,正待入室察看,隨即聽到令人心神震盪的嬌呼,美婢們頓時醒悟過來,互視一眼,各自粉臉通紅,心道:“主人果真風流,這蠻族公主剛來數日,便被弄上了床榻。”

    史上蠻王孟獲之妻,成了姜述榻上伴侶。此時正是天雷勾動地火,一發不可收拾,祝融自小練武,雖是初次行魚水之歡,卻能持久,室內嬌聲不絕。房外美婢各自想入非非,不時有人先行回房,想是更換褻褲去了。

    姜述如今已經成年,常年習武,肌肉一塊塊如似鑌鐵,散發出令女子迷醉的陽剛之氣。祝融蜿蜒的嬌軀半遮半掩,如同玉脂般的肌膚隱隱若現,此時眼色迷離,喘息時慢時快,殷紅小嘴或張或閉,天生媚態實在誘人魂魄。

    姜述提槍上馬,一手抓起祝融豐潤的長腿,來個梅開二度。祝融嬌聲輕呼,似被迷失了神智,雖然有心交戰,奈何力不從心,不由開口討饒,道:“夫君,已是不堪承受。”

    室內一片狼藉,已是夜裡子時,祝融公主整好衣裳,媚色褪去,臉色帶著一抹笑意,戀戀不捨地欲要回房。姜述見她行路蹣跚,知其受創不輕,道:“別回去了,自家府上,何人會笑你?”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19:06

第188章 大喬小喬

    次日上午,龐統、馬超整頓好兵馬,前來辭行。姜述謂兩人道:“我軍實力遠超對方,但是兵事兇險,需要細心穩重,行軍必防埋伏,紮營需防偷襲,只要提防對方詭計,此行必會旗開得勝。”

    龐統省起一事,問道:“主公,占得東郡後喬瑁如何安排?”

    姜述道:“我已安排妥當。喬瑁精通錢糧諸事,待其回京,安排為少府,替出糜竺。東郡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須得文治武功才幹之人,我安排郭圖隨軍同行,讓他出任東郡太守。喬宣甚是穩重,便留在東郡,先任縣長。”

    午後,喬氏姐妹前來求見,郭旭將兩女接入書房。兩女落座,甚是羞澀,臉色通紅,不知如何開口。姜述笑道:“不久將嫁進門來,日後要相守一生,如何顯得這般生疏?”

    兩女心中略定,但依然不好意思開口,氣氛顯得有些尷尬,姜述笑道:“音樂為心靈的視窗,我為你兩人彈支曲聽。”

    姜述如今除了畫技和棋藝,書法、琴藝皆已大成,只見琴弦揮動間,一曲優美的旋律在室內蕩起。喬氏姐妹皆通音律,在此尷尬氛圍中,音樂是溝通心靈的最佳媒介。

    姜述此時漸入虛無之境,心情十分平靜,彈得是《春花江月夜》,琴聲悠揚,意境靜謐,依譜唱道:“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一曲彈完,氣氛頓時顯得輕鬆起來,大喬道:“這是什麼曲子,甚是好聽,有時間教我可好?還有這歌詞,寫得真好,是誰寫的?”

    姜述召兩女上前,道:“現在就可以教,你們識譜嗎?”

    兩女皆點了點頭,兩雙黑白分明的美眸盯著姜述,很崇拜的模樣,讓姜述不由有些好笑,心道果然蘿莉好推倒,一首曲子便將兩位絕世美少女吸引住了。當下教兩女彈了一會,起身取出一本曲譜,遞給兩女道:“這是曲譜,你們基礎很好,沒事的時候多加練習,很快就能學會。”

    正是陽春三月好季節,室外的風息了,姜述道:“我們到花園彈琴去。”說完,領著兩女往花園走去,郭旭領著幾位美婢抱著琴跟著過來。

    園中桃花初開,姜述道:“有人說桃花妖媚,多不喜歡,其實並不媚俗,只是花中其一,迎著春風,為大地添上一抹顏色,如何俗了?世人皆說牡丹富貴,其實牡丹花瓣大而豔,色濃而厚,何止媚桃花十倍?”

    小喬介面道:“此話甚是有理。”

    行到花園亭中,婢女上前拭淨幾凳,三人坐下,姜述見郭旭站在身旁侍候,笑道:“旭兒,你也坐下來。”

    郭旭坐下,姜述為兩女引見,道:“旭兒也是你們姐妹,前番書房缺少人手,過來幫忙。”兩女連忙與郭旭見禮。

    姜述望著三女美豔的嬌容,與春景相映,更顯得貌美如花,本想說幾句調笑的話,感覺兩喬初次進府,不好造次,話到嘴邊又收了回來,說道:“今天春光明媚,日光和煦,楊柳初青,桃花初開,真是春光一片美好。”

    姜述想說之語沒說不出口,改成這句沒營養的套話,郭旭跟隨姜述日久,熟悉姜述心思,見狀接話道:“雖然春光無限好,可我喜歡下雨的時候。細雨霏霏,水珠滴欄,山光蒙霧,三兩蓑衣,那一番靜幽之美,也是極好的。”

    有了郭旭搭話,兩女更是放得開了,大喬忽道:“夫君,昨日初次見你,態度從容,氣度雍容,神態自然,雖然言語很少,但我感覺距離很近。為何今日反而感覺有些隔閡?”

    姜述轉頭問小喬道:“琪兒,你呢?”

    小喬認真想了想,道:“我似乎也有這種感覺。”

    姜述道:“與你們雖有婚約,但至昨日尚不相識,因此過府拜訪,只是單純想見上一面,再沒其他心思,因此言談舉止都很正常。今日相見,心中想著與你們雖有婚約,但是前期忙於公務,沒有時間見面,心裡愧疚得很,心中便多了贖罪的心思,想與你們多些接觸,彌補以前的過失。心中存著念頭,便不自然從容,心中著了相,所以有此感覺。”

    兩女聽著這話,心中委實感動,卻不知姜述這張嘴,最會哄女孩子歡心。小喬道:“夫君公務要緊,若是如此,我與姐姐反而內疚了。”

    姜述笑道:“你們三個都是神仙中人,顯得我身上俗氣越來越重。還是心態平穩,無欲無求最是自然,我為你們再彈上一曲。”

    姜述步出亭子,盤腿坐在碧綠的草地上,將琴放在膝上,奏了一曲《憶故人》。明琴譜裡有一曲《山中憶故友》,但姜述不知道曲譜,這是後世古琴大師彭祉卿打的新曲譜,曲調委婉纏綿悱惻,若是靜心彈奏,會觸發聽者對遠方親友的思念,又相會無期,給人催人淚下的感覺。

    三女皆通樂理,能夠從中聽出姜述的心聲,郭旭謂二喬道:“夫君琴技又有長進。”

    公主聽到花園響起美妙的琴音,循聲尋了過來,見姜述與三位美女一起彈琴說笑,走近前來,笑道:“近年難聞夫君彈琴,今日琴音纏綿悱惻,原來是美女在側,引發情思了。”

    郭旭抬頭一看,見公主駕臨,連忙上前施禮。喬氏姐妹不識得公主,姜述引見道:“這是公主殿下。”

    喬氏姐妹連忙上前見禮,公主打量兩女一番,見兩女生得豔麗如花,相貌極好,心中暗自嘆服夫君眼光,道:“三位妹妹快坐。”

    公主還沒坐下,那邊又轉來幾個人,姜述打眼一看,卻是甄姜與幾位美婢簇擁著周氏過來,連忙上前見禮,道:“見過母親。”

    喬氏姐妹這次過府,剛才見過大婦,又見婆婆過來,趕緊上前拜見。周氏也不識喬氏姐妹,見兩女生得美貌,道:“你們全都免禮,這兩位生得如花苞般美麗,卻是不識。”

    公主上前攙著周氏,道:“這位是喬瑛,右邊這位是喬琪,都是您的媳婦兒。”

    周氏聞言,又仔細端相一番,笑道:“述兒真是好福氣,取得媳婦個頂個漂亮。”

    周氏在屋裡悶得慌,見風息了,出來透透氣,正好聽到琴聲被吸引過來,見人聚得挺多,道:“這邊也沒地方坐下好好說話,去那邊長亭坐會,看著春花綠樹,心情開闊。”

    一群人簇擁著周氏來到長亭,美婢早備好座位,周氏坐下,問公主道:“婚期定好沒有?”

    公主道:“已經查好,本想與夫君商議,再去稟告母親,今兒正好都在,正好商議一下,下月十八是個好日子。”

    周氏道:“餘人皆在京城,時間寬裕得很,豐兒如今還在青州,得抓緊時間通知田家,免得誤了吉期。”

    姜述道:“母親放心,已經通知田家準備,今天定好日子,已經使人送去消息,耽誤不了吉期。”

    周氏道:“馬家那邊啟行了嗎?”

    姜述道:“馬家已入並州地界,三四天就會入京。”

    周氏道:“祝融、旭兒、昱兒身邊沒有家人,你們如何安排的?”

    姜述道:“已讓祝融拜了鄭玄先生為義父,旭兒、昱兒拜了孔融先生為義父,婚嫁時兩位先生出面安排。”

    周氏道:“宓兒、昱兒年紀小些,一併娶進門嗎?”

    公主道:“媳婦已與夫君商議過,先娶進門來,過幾年再合房。”

    周氏道:“家裡添了許多人口,住房能安排開嗎?”

    甄姜見公主看她,答道:“媳婦已經安排妥當。”

    周氏望著眼前的佳子良媳,十分滿意,道:“這事公主和姜兒要多費些心思。”

    婚期定好,諸事排好日程,這次娶妻二十人,史上聞所未聞,是件轟動天下的大事。姜述擔心因此耽誤正事,頒下公文,命令外地文武官員各司其職,只能發文賀喜,不得親自赴京。

    此時濮陽城內,喬瑁看著劉岱發來的公文,額上青筋暴露,顯得怒不可遏。去年兗州地面豐收,各郡縣又無戰亂,錢糧甚是富足。劉岱以備戰為名,下文讓東郡供應大宗糧草器具,顯然想耗費東郡實力來壯大自身,用心十分惡毒。

    喬瑁原為東郡郡尉,曹操隨同劉協去了長安,喬瑁一直代行太守之職。劉岱初時回應洛陽,因為喬玄名望太高,就令喬瑁正式接任太守。後來劉岱又歸附長安,數次命令喬瑁出兵襲擾冀州,喬瑁出身兵家,知曉姜述兵馬眾多,東郡勢弱,宗族又皆在洛陽,如何敢行?只是應付敷衍了事,因此與劉岱不合,賴張邈從中調和,如今生出這般事情,不能不讓喬瑁怒火中燒。喬瑁嘟囔道:“老夫就是不給,把老夫惹火了,老夫就去投奔齊侯。”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19:06

第189章 喬瑁獻地(一)

    正在此時,親兵來報,道:“大人,孔兵曹引兵在城下叫門,說是奉令調防。”

    喬瑁知曉這是先禮後兵,若是應付不好,怕是要兵戎相見。喬瑁出身兵家大族,又曾擔任郡尉,知曉兵事,心知此路兵馬絕不敢放進城來,若是劉岱一心想致他於死地,此舉無益是引狼入室。喬瑁亂世之中擁有一郡之地,自然不是草包,其中勾當瞬間分析明白,道:“來了多少人馬?”

    親兵答道:“約有萬餘精兵。”

    喬瑁道:“立即傳令,全城戒嚴。”

    親兵道:“如何回復孔兵曹?”

    喬瑁道:“先想辦法拖延。”

    喬瑁以前也想過投奔姜述,打探到姜述重用心腹親信,擔心獻出城池兵馬又不得重用,因此猶豫再三。如今到了關鍵時刻,濮陽城中只有五千兵馬,出城野戰定敗無疑,即使固守又能拖延多少時日?當下之計,也只有投奔齊侯一途了。

    喬瑁心中定計,疾書一封手書,道:“喬七,你立即從北門出去,快馬送給魏郡太守關靖。”

    正在此時,親兵來報:“大人,北門有一彪人馬求見。”

    喬瑁一愣,道:“何人?”

    親兵道:“此人自稱是大人之侄,名叫喬宣。”

    喬瑁略一思忖,喜道:“速將這撥人迎入城中。”親兵尚未走到門口,喬瑁又道:“慢,我親自去識別一下。”

    喬瑁本來擔心孔封派人詐門,來到北城門,見城下五百餘彪悍騎兵駐馬城下,當先一位青年正是侄兒喬宣,呼道:“侄兒身邊兵馬是何人部下?”

    喬宣聞聲遙看,認出是叔父喬瑁,策馬上前,道:“此丞相府精兵,護衛侄兒至此。”

    喬瑁聞言大喜,正想投奔洛陽,不想洛陽自尋上門來了,當下讓守門兵丁打開城門,放這群人馬進城。喬宣策馬行近,跳下馬來,施禮道:“侄兒拜見叔父。”說完,從懷中取出一封書信。

    喬瑁打開書信一看,喜道:“原來喬家已與齊侯聯姻,正好解我如今窘迫。”

    喬宣問道:“叔父何事煩惱?”

    喬瑁面顯怒意,道:“劉岱欺我太甚,大軍已臨南門。”

    喬宣身後轉出一位將領,問道:“有多少兵馬?”

    喬瑁見此人甚是雄壯,渾身殺氣,抬眼望向喬宣,喬宣道:“此刀鋒營主將高順將軍,此次引領精兵護衛侄兒到此。”

    刀鋒營因為匈奴一戰名揚天下,喬瑁聞言頓時去了心事,上前見禮道:“見過將軍。兗州兵馬萬餘,正聚集在南城門,城中守軍只有五千,我已傳下軍令,全城戒嚴。”

    高順道:“無妨,後續兵馬一個時辰內將陸續趕到,龐士元與馬孟起帶著兩萬精兵,數日內也會入境。”

    孔封在城下等待多時,見守軍不僅不開城門,反而加強戒備,明白喬瑁對劉岱戒心甚重,當下命令部下在城外紮營立寨。建起帥帳,孔封召集諸將,道:“刺史大人因為錢糧不足,命東郡太守喬瑁交納錢糧物資,猜測其不願就範,讓我等領兵前來催要。本想以換防之名進城,若其不依令交納,便將其擒下去見大人。奈何城中防備甚嚴,若是我軍強攻,兵力不足,甚是棘手。”

    部將劉昱原為劉岱親衛統領,是劉岱鐵杆心腹,道:“將軍,臨行前大人曾授我密計,我已派人潛入城中,若是計畫順利,便會逼得喬瑁就範。”

    城內,高順問明詳細情況,道:“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以孔封兵力,強攻定然難勝,其先文後武,又無取勝把握,其後必有詭計。喬大人領兵防衛城池,保護倉庫,街道巡邏交給我軍。只需派百名士兵以為嚮導。”

    喬瑁既然已有投奔之心,又有長兄書信,並未生疑,道:“如此便好,我即安排親兵,引領貴軍熟悉地形。”

    此次跟隨高順左右的五百精兵是何儀部下,當即劃分區域,一什為一隊,在喬瑁親信指引下迅速熟悉地理。東郡城池雖然不小,但是劃分五十塊區域,很快就摸透了城區大致情況。高順陸續接到各隊彙報,說是地理已明,高順又下軍令,道:“五什合成一隊,兩隊護衛郡衙,兩隊護衛太守家小,其餘六隊在重要路口設卡。”

    兩隊士兵在親兵引導下趕到喬府,兩隊士兵見喬府面積不大,開有兩門,百人將紀冊分派五什巡邏後門,自己統領五什守護前門。紀冊是何儀老部下,曾經占山為王,眼神賊毒。紀冊安排眾兵丁在附近巡邏,自己選了街面一處館舍角落坐下,貌似渾不在意,實則在警惕過往行人。

    有五個頭包裹巾的大漢,行色鬼祟地出現在附近,一位行人與一位大漢碰了一下,只覺好似撞上了城牆,連退幾步摔倒在地,只聽砰的一聲,大漢身上掉下一把刀來。

    “臭小子!不長眼嗎?找死啊!”這位大漢眼角上方一條大疤,面相兇狠,迅速撿起刀藏好,頓時惡言相向。

    “二魁,住口!”一位同伴喝了一聲,二魁嚇得後退一步,顯然甚是懼怕這位同伴。

    大漢甚有首領風範,城中還有要事,自然不想節外生枝,上前扶起路人,道:“這位大哥,我這兄弟不知好歹,有所冒犯,特此致歉。”

    路人被二魁嚇得渾身哆嗦,哪敢計較?見有人出面道歉,見坡下驢,不發一言,爬起身來一溜煙跑得沒影了。

    紀冊見這幾人,行蹤鬼祟,又帶有兵器,定然不會是好貨色。但是穿著軍裝,不便跟蹤,招手讓幾名手下過來,叮囑幾句。幾位手下迅速脫下甲衣,換上便裝,往那幾人離去的方向跟蹤過去。紀冊又招呼喬瑁親兵過來,向他交待一會,那親兵領命,匆匆去尋喬瑁去了。

    幾位大漢圍著喬府轉圈,並未走遠,紀冊部下很快追了上來,只聽那為首大漢正在教訓二魁,道:“二魁,我可跟你講明白了,此次事關重大,若是莽撞惹禍,耽誤了大事,你可吃罪不起。”

    二魁道:“大哥教訓得是,可是喬府戒備森嚴,前街後街都有兵丁,如何去抓那喬家獨子?”

    大漢道:“我方才看了一下,兵丁不是很多,我等二百余人一同發動,定能殺進府去。”

    二魁道:“大哥,這靠譜麼?單憑一小兒,就能令喬瑁投鼠忌器,放棄東郡?”

    大漢道:“上邊吩咐自有道理。聽說喬瑁中年得子,對兒子寵愛萬分,說不定會……別多說了,我等吃人家的糧,只能奉命行事。”

    紀冊部下跟在他們身後,隱隱聽到交談內容,大概知道他們要對喬瑁獨子不利。為首一人暗使個眼色,一位手下轉身往後去尋紀冊去了。

    胡同口一個院落裡,不少壯碩漢子進進出出,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濃濃的血腥之氣,想必此家主人已是凶多吉少。一位相貌陰鷙的大漢坐在房內,此人便是劉岱心腹家將劉能,奉劉岱之命陰謀劫奪喬瑁之子,二魁等人都是劉能的心腹。

    “報,前街又增加一標兵丁,約有五十人。”

    “報,喬府人員出入頻繁,奴僕丫環進出不斷。”

    “報,一標兵丁過府門往南去了,並未停留。”

    ……

    紀冊得聞消息,早安排人將情況彙報給高順,帶著數名便衣手下,已經探知到對方據點,在巷口附近安插幾個眼線。高順接到消息,急忙與喬瑁商議,兩人當即定下方案,喬瑁吩咐親信前往自家府上,分批逐漸疏散家人至郡衙。

    喬瑁的獨子喬修年方五歲,生得粉雕玉琢,甚是惹人喜愛。因為喬瑁中年得子,對其寵愛有加,性格有些驕縱。喬瑁派來接應家人的心腹,名叫喬豪,忠心耿耿,與夫人試圖說服喬修喬裝出去。喬修平時嬌慣,只是不從,急得喬豪出了一身大汗。

    紀冊見陸陸續續出來不少僕從丫環,卻無主要人物出府,沉不住氣,帶著一什士兵進府,正好看到這般景象。紀冊行近夫人身邊,道:“兵家凶危,可不是任性之事,若夫人放得下心,此事交於在下。”

    喬夫人和喬豪正好無法可施,聞言大喜,當即點頭同意。紀冊讓人尋了一個大箱子,回頭對部下說了數句。紀冊手下二話不說,上前迅速捆了喬修,用綿巾塞住口,擱在箱子裡。

    喬夫人、喬豪見狀,驚得目瞪口呆,還未來得及說話,紀冊就吩咐道:“趕快吩咐僕役將箱子抬往郡衙。”

    喬夫人雖是心痛嬌子,但是關鍵時刻,也知不能心軟。當即喚了數名健僕,上前抬了箱子,徑去府衙。一路上紀冊領著兩什手下在後暗自跟隨,見到箱子抬進府衙大門,這才領兵回去。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王烏鴉

LV:16 版主

追蹤
  • 2090

    主題

  • 219146

    回文

  • 88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