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元明] 明末稱雄 作者:木子藍色 (已完成)

 
regn13 2018-3-31 23:21:57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787 138383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30
第529章 西南亂

    浙江紹興,坐落於姚江中游,是一座風貌獨特的城市,有明一代,更是一座文人倍出的名城,紹興士子的科舉中取率遙遙領先於天下各府。

    紹興城控扼著省會杭州與浙東地區的交通,城裡也是水網縱橫,幾乎每一條街道,都有內河與之並連,紹興的烏蓬船也是隨處可見,城中街邊就是河,河中船來船往。

    紹興除了文化興盛,而且盛產名茶和名酒,因此城中最多的便是茶館和酒樓,隨處可見。一年到頭,總是生意興隆。

    黃宗羲這段時間終於忙完了鄉下的事情,家裡的租也收過了,稅也繳過了,連帶著田宅新契也都辦理好了,從銀行貸了一筆銀元繳了這契稅後,倒也安穩的過了這一關。

    七月的時節,正好空閒下來,早稻也收過了,晚稻也插下了,家裡的田都是佃戶耕種,因此除了收穫季節得趕往鄉下收租,一般是沒什麼大事的。如今減租減息下,百姓的租子都交的很痛快,都不需要他再去催租收租,更加省事了。

    今天,他也跟幾個兄弟收拾好了行李,準備趕考。

    離了家,黃宗羲先來紹興,既是順路,也是要特意去拜訪下老師。

    黃宗羲的老師劉周宗,曾經是崇禎朝的左都御史,還是顧命大臣。因為父喪歸家守孝,如今在紹興家中。

    劉宗周既是一位東林領袖,同時也是天下聞名的儒學大宗師,無數人稱讚其為王明陽之後天下最有名的儒家宗師。

    黃宗羲深佩服自己的老師為人端正方直、剛毅敢言。早年,一直受到朝中權貴的妒恨,又屢屢觸犯皇帝,因此一再罷官削職。可這卻也為老師贏來極大的聲望。

    在他過去罷官期間,他創立的蕺山學院,更是備受尊敬,享有極高的聲譽。黃宗羲就是學院中的一員,也是劉宗周最為欣賞的一位學生。

    黃宗羲的父親黃尊素也是位東林黨人,生前跟劉宗周曾是關係密切的好友。後來。有這層關係,黃宗羲便拜在劉宗周門下做了弟子。

    而在去年,黃宗羲還正式把自己的次女許配給了劉宗周的長孫,兩家更是親上加親。正因這關係,黃宗羲路過紹興,便無論如何都得去拜謁自己的老師。

    坐船在城中內河的一個碼頭上靠岸,兄弟五個帶著自己的長隨很快來到了劉府的大門前。

    天剛剛亮,劉府大門前的石獅子矗立著,一個老僕正在打掃門前街道。看到他們幾兄弟,忙笑著上前。「老爺昨日還說,估計你們這幾日應當要去杭州趕考,到時肯定會路過紹興的,沒想到今天就到了。」

    老僕一面慇勤的請幾兄弟進去,一面忙去裡面稟報。

    「幾位公子,老爺請幾位進裡面談話。」

    進了裡面,卻看到屋裡除了老師劉宗外。還有三人。

    卻也都是熟人,一個是自己的兒女親家。劉宗周的兒子劉溝,另兩個則一個是陳剛,一個是王毓芝,這兩個身穿著道袍的儒生,卻都是劉宗周的女婿,身上也都有著秀才功名。

    屋裡的氣氛有些凝重。

    黃宗羲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上前一步,帶著幾個兄弟一起行李,「老師,親家翁,兩位兄弟。久違了。」

    劉宗周依然沒有什麼反應,目光有些呆滯,怔怔的望著前方,可那裡什麼也沒有。

    「老師,弟子拜見,不知到底發生何事?」

    劉溝抬起頭來望著他,嘆氣代父親答道,「兄可知道?大明完了。」

    黃宗羲心想,大明早完了,劉鈞篡位立國都三月了。

    劉溝繼續道,「福王在洛陽被擒,秦王在潼關被殺,弘光太子在四川被俘,唐王又被叛亂的沙定洲所殺,大明真的完了。」

    「什麼?」黃宗羲驚訝的瞪大著眼楮。

    「大明完了。」劉宗周終於醒過神來,長長的嘆息一聲。

    「這消息從何而來?」黃宗羲問。

    劉溝搖頭道,「這消息沒錯。」

    事實上,這個消息是由朝廷發出的消息,各省督撫都把這消息傳達到下面府縣,府縣官員則把這消息通知所有的士紳。

    劉鈞篡位後,大明立起好幾個洛陽朝廷,西安朝廷,雲南朝廷,漢中朝廷,可起的快,也滅的快。

    洛陽弘光朝廷曾經聲勢最大,引得天下響應,結果十餘萬兵馬,一朝而滅。西安秦王自稱監國,更是兄弟內訌,弟弒兄長奪位,結果旋即又被漢軍伏擊陣中斬殺,西安朝廷也因此一下子散了。

    朱由菘逃到漢中,試圖依靠流匪羅汝才和李自成,還封了兩人一個魏王一個忠王。結果張山、蔡遠率軍沿漢水殺進關中,兩人立即帶著朱由菘逃入四川。結果他們剛一入川,就被秦良玉率領的川湖兵馬伏擊,羅汝才和李自成兵敗潰逃,朱由菘被生擒。

    雲南的黔國公沐天波本來擁立唐王朱聿鍵,還聯絡了西南不少土司支持。但誰知,沙定洲根本就是一個狼子野心的狼。

    他父親沙源,曾與阿迷普名聲一起徵調水西,鎮壓奢安之亂,在雲南小有名聲。後來沙定洲繼承了沙源王弄土司之職,這人向來狡詐貪婪,早在隨父鎮壓奢安土司之亂時,就已經看出了明朝的虛弱腐朽。他一直暗中籠絡地方官員,賄賂沐府,又控制族中精英,早把大明在當地的權威架空了。

    當地的百姓只知有沙定洲,而不知有大明,儼然就是土皇帝。

    阿迷洲土司普名聲死後,他的妻子萬氏改嫁給了沙定洲,兩土司合二為一,沙定洲更是實力大增,他早就在暗中謀劃著要利用沐府和雲南巡府和三司官之間的矛盾,各土司之間的背向不一,打算發動一場奪取雲南的兵變。

    當劉鈞篡明奪位,建立漢朝的消息傳來的時候,這個野心家更按捺不住了。

    沐天波聯絡沙定洲,要一起擁立唐王,復興明朝,沙定洲表明很積極,實際上不過是想這個機會興兵而已。

    他一邊接受了朱聿鍵冊封的官職,一面以勤王為名,四處調動兵馬。等到六月底,沙定洲悍然發動了叛亂,沐天波急調各地土司發兵平叛。

    由於沙定洲突然叛亂,因此沐府反應不及,很快昆明就被陷落。

    唐王朱聿鍵、黔國公沐天波等一眾雲南朝廷官員,跑都沒來的及,就被圍住了。朱聿鍵寧死不降,親自拔劍與叛軍戰鬥,手刃數賊而死,沐天波也家人也皆被殺。

    沙定洲佔領昆明以後,自稱總府。

    這本業是世鎮雲南的黔國公世爵的稱呼,充分的表明沙定洲的野心。

    現在整個雲南的各部土司,幾乎都歸附了沙定洲。

    沙定洲奪了昆明,得到各土司的支持後,立即就向北京上了一道奏摺。

    他沒說自己叛亂,而是說沐天波反,他與諸土司發兵平判,還請求朝廷讓他代鎮雲南。

    朱常洛被俘後押到京師午門槍斃,朱存機被兄弟朱存極所殺,而朱存極又被漢軍斬殺,朱由菘又在四川被俘,現在唐王朱聿鍵也被殺了,各地勤王起義的兵馬也都一一失敗了。

    大明是真的完了,再無希望了,連一面旗幟都沒有了。

    「沙定洲蠻夷,趁機做亂,妄圖割據雲南,這是妄想。」黃宗羲道。

    他對於明朝,其實早不抱希望了,因此除了最初的震驚過後,他倒沒什麼。反倒是沙定洲,這種趁火打劫的行為,讓他非常不恥。

    他目光看向自己的老師,發現老師整個身子都在微微顫抖。

    對於黃宗羲來說,他也曾經歷過迷茫,經歷過猶豫,但現在已經基本上想通了。漢代明,是天命所歸,大勢所趨,劉鈞登基後的新政,雖然也讓他心中曾有不滿,可細思起來,其實比明時要好的多。他的心裡,也早已經承認了大漢。

    對於明,他有過惋惜,有過嘆息,但終究已經過去了。

    可看老師的樣子,明顯大明對於他來說,更有份量。如今大明徹底的完了,老師心裡也是不堪其重負。

    和黃宗羲只是一個秀才不同,劉宗周卻曾是大明的左都御史,顧命大臣,還曾任過次輔。當年他是得到崇禎託孤詔書的。

    他甚至在後悔,若是當初吳勸他接受奪情視事,不要丁憂返鄉,也許就不會有後來劉鈞篡奪大明皇權,就不會有之後大明的亡國。

    劉宗周覺得自己這個亡國之臣,辜負了君主的託付。

    這個時候,卻聽到外面傳來一陣陣歡呼之聲。

    「外面何事喧嘩?」劉溝叫來僕人,大聲問道。

    「回大爺的話,外面的百姓聽說了前明諸王或擒或殺消息後,都在歡慶。」

    「歡慶?有什麼可歡慶的,我們都是亡國之民。」劉溝惱怒的道。

    僕人低著頭不敢說話,心裡卻在想,大家巴不得這個大明早點亡才好,如今大明朱家的這些試圖復闢的子孫終於滅了,百姓們終於不用擔心朱家復闢,終於不用擔心這眼看越來越好的日子會過回去,豈有不開心之理。

    歡呼的聲音一陣高似一陣,與屋中的氣氛完全不同。

    劉宗周仰天長嘆,「天命啊。」(未完待續。)

    第529章西南亂︰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30
第530章 明已亡,天下未亡

    「我有負君恩,貽誤社稷,尚有何顏面苟存世上.」

    劉宗周緩緩起身,聲音裡帶著絲愧疚,「我當以死謝罪,今後之事,非我所能知,惟願劉氏後代子弟,各守所學,莫負國恩。則我九泉之下,亦當感欣慰。」說著,他交拱雙手,轉動身子,向著北面深深做了一揖。

    黃宗羲聽到老師說出這番決然的話時,不由的震驚,又有些失望。

    他既為老師的決定震驚,也為老師居然會有殉國的念頭而失望。如果滅亡大明的是闖賊那樣的流寇,是關外滿清那些的胡虜,那麼神州陸沉,文明不保,有此殉國之心還算說的過去。

    可如今大漢雖立不久,但已經是種種新氣象,天下一片清明,百姓無不歡欣。這個時候,卻還要為一個曾經腐朽不堪的明王朝殉葬,黃宗羲覺得並不應該。

    晚明以來,民智開啟,思想也越發開放。許多人都認識到,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而天下不是皇帝一人之天下,也不是一家之天下,天下應當是天下人之天下。臣子百姓不能只知忠於君,而更應當忠於國家,忠於天下。

    黃宗羲現在就很冷靜,大明亡了,他並不難過,甚至有點高興。

    一個腐朽的王朝滅亡了,有什麼好難過的,他們應當高興一個嶄新,一個生機勃勃充滿朝氣的王朝建立了,他們應當高興。

    如此老師此時自殺,那並不能算殉國,只能算是殉明。

    明雖亡,然國未亡,天下未亡。

    「先生此言大謬。」黃宗羲大聲的說道。

    滿屋之中,劉宗周是父親、岳父是先生長輩,他身份超然,平時大家都對他恭敬萬分。這個時候黃宗羲突然這般反對,大家不由愕然。

    劉溝和陳剛幾人,更是不由的變了臉色。

    黃宗羲卻不顧大家的愕然。他上前兩步,大聲的質問自己的老師。

    「老師身負天下名望,然後以為一死便可以逃避塞責嗎?」

    劉溝等人雖然驚訝於劉宗周的壯烈成仁打算,可卻沒有能說出反對之語。出言反對。那就是對劉宗周品德的懷疑。

    可劉宗周最看重的弟子黃宗羲這個時候卻發話反對了。

    而且他還直斥劉宗周的壯烈打算,為逃避責任,這種話已經有些無禮了。

    劉宗周的女婿,同是劉宗周弟子的陳剛立即忍不住喝道,「黃太沖。你竟敢如此無視喝斥先生,是何道理?」

    「莫非你拿了劉漢的白銀俸祿,就忘記了是非黑白?你覺得自己當上了復社社長,就能夠藐視師長不成?」

    他的連襟王毓芝也手指著他道,「你迫不急待的就要為你的主子說話了嗎?」

    黃宗羲卻沒理會二人.

    黃宗羲內心是尊敬自己的老師的,老師的學問,老師的人品,都是他一直以來心裡的楷模。

    「老師。」他努力保持著冷靜,目光直視著先生那張剛毅的臉。

    「請問老師,一死真的有用嗎?老師不僅是明朝大臣。同時也是天下儒學宗師。明亡了,可天下未亡,以老師的人望,難道不更應當在這個時候站出來,做更好的表率嗎?明雖亡,可大漢卻又立國。不論是明,還是漢,都是管理天下百姓,都有責任讓天下百姓過的更好。以老師的人望名聲,更應當參與進來。而不是自殺。自殺成了仁也取不了義,那不過是懦夫們逃避罷了。」

    「當此之際,先生豈又安能因一時之悲憤,而輕棄此有用之身?先生若只忠的是朱明王朝。忠是的朱氏一族,那先生要自殺追隨,學生無言以對。如果先生忠的是這天下,那先生便不能自棄此有用之身。」

    這番話似乎打動了劉宗周。

    老人轉過身,目光望著自己最看重的弟子,問。「那,依你之見呢?」

    極為平靜的口吻,不變的表情,讓黃宗羲無法看透老師此時的心思。但對方肯問出這句話,說明他的話確實起到了作用。

    於是,他深吸了一口氣,高聲道,「老師,當今大漢肇建,皇帝推行種種新政,卻也是讓吾等看到了天下富強的希望。以弟子之見,老師身負天下宗師名望,更應當獻言獻策,不為皇帝一人,而是為天下百姓著想。老師,我輩讀聖賢書,不也正求一個修身治國平天下麼,如今漢皇廣開言路,銳意進取,這正是我等名教子弟過往求之不得之事,如今有了這般機會,為何不好好把握?」

    說到激動處,黃宗羲甚至猛的一撩衣服下襬,跪了下去。

    劉宗周坐下來,靜靜的思考著學生的這番話語。

    劉鈞這個人,他很熟悉,論私德,崇禎收劉鈞為義子,將他自軍伍之中簡拔,短短幾年時間封侯封公甚至封王,臨終還託孤於他,讓他做了顧命大臣。可劉鈞最後卻篡位謀朝,奪了朱明天下。

    這無疑品德有虧,不忠不義。

    但他觀劉鈞稱帝之後,推行的種種新政,卻又讓他暗自稱讚。雖然劉鈞對大戶有些苛刻,但奪位之後,減租減息,清丈田地,減輕百姓負擔,百姓們實實在在的是減輕了許多負擔。

    甚至就連地方上,雖然衙門裡大多還是那些官員,可在朝廷的要求監督下,地方官吏們也大為改變,不再胡亂攤派,不再巧取豪奪,甚至地方官吏們也開始勤快起來,認真的辦起實事來,修水利修道路等等。

    劉鈞稱帝不過三個月,對外征服滿清蒙古,使得中明以來百餘年的北方邊患解決。而對內,也迅速的掃除流匪和叛亂,到現在,各地的叛亂基本上平了。甚至連朝廷十幾年都沒能平定的各路流寇,現在也基本上沒了聲勢,再不復當年縱橫南北,席捲天上的勢頭。

    各地的逃難逃荒的流民,陸續返鄉。

    市場上糧食也充足起來,貨物也變多了,連一直困擾著大家的銀貴銀荒也好了許多。

    誠如黃宗羲所說,新朝確實處處新氣象。

    亂了幾十年的天下。以重歸於清平,重歸於富強的態勢,自己殉自殺,難道真成了逃避責任嗎?

    他有些迷茫了。

    北京。

    劉鈞正看著錦衣衛提督馮勝送來的一份報告。

    「劉宗周聽聞前明宗室叛亂失敗。竟然想要自殺,結果被弟子黃宗羲力勸而止。」

    看著這個報告,劉鈞搖了搖頭。劉宗周這老頭,跟黃道周是一個類型的,茅坑裡的石頭一樣又臭又硬。

    但這種人也有一個好處。雖然不懂變通,但品德上操守還是不錯的。尤其劉宗周還是一代儒學宗師,天下士林中名望極大,若他真來一個自殺殉國,確實會有些不好的影響。

    劉宗周這樣的人,不適合主政一方,但在科道中,還是不錯的。他不會輕易的動搖自己的立場,比較能堅持公正。當初他還在京時,他的公正。曾經對劉鈞幫助極大,使得他沒有被吳和周延儒一夥給聯手打壓下去。

    不過現在劉宗周還在丁憂,三年之內他是不會出來做官的。

    倒是這個黃宗羲,劉鈞沒有料到,他還能說出天下是天下人的那番話來,再加上復社另一個副社長顧炎武的那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不難看出來,黃宗羲和顧炎武這兩個年青士人,他們的思想。確實與絕對多數明人都不一樣,遠超於他們,有點很前衛的感覺。

    不過這種思想,劉鈞還是蠻欣賞的。

    他們的思想已經從王朝進化到了國家。了不起。

    看來自己當初選擇了黃宗羲和顧炎武等人來做復社社長,真是選對了人。

    起碼比起錢謙益這種********只想著謀官的老傢伙,強太多倍,劉鈞對於黃宗羲這樣的年輕人很欣賞,對於劉宗周這樣有堅持的人也很欽佩,唯獨對錢謙益、阮大鉞這類只想著當官。只想著名聲錢財的假道學偽君子很不屑。

    錢謙益一直謀劃著想要到新朝裡撈個官噹噹,可惜劉鈞永遠不會用這種傢伙。倒是劉宗周,等他丁憂期滿,可以考慮讓他重回朝廷,負責科道或者法司的工作,要不做諫議工作也行。

    朝廷裡,還是需要幾個他這樣的硬骨頭臭脾氣的。

    「陛下,沙定洲如何處置?」

    樞密使傅山問。

    雲南發生的事情,其實錦衣衛的密探洞若觀火,早把詳細的報告發回京師了。因此劉鈞很清楚這個土司根本就是趁火打劫,而不是什麼替朝廷平亂。

    沙定洲殺了朱聿鍵和沐天波,這絲毫沒有讓劉鈞有什麼感謝的想法。相反,他敢趁火打劫,叛亂攻奪昆明等城池,那就是不折不克的叛亂行為,已經越過了劉鈞的底線。

    沙定洲的妻子萬氏,還是曾經與沙定洲父親一起出兵平奢安之亂的阿迷州土知州普名聲的妻子,後來普名聲在崇禎四年叛亂後戰死,萬氏招沙定洲為夫,使得沙定洲勢力大增。

    雲南與內地省不同,土司眾多,也與四川不同,四川畢竟漢人經營幾千年,在川中根基穩固。而雲南和貴州,基本上都是在明時才真正歸入中原朝廷的,但就算是在明朝,在雲貴兩省,也是主要以勳臣世代鎮守以及派駐三司流官,兼之土司自治為主。

    大量的土司部族自治,使得朝廷在這些地方的掌控力說不上多強,經常有土司叛亂,在大明兩百餘年間,雲貴大的土司叛亂就有好幾次。

    沙定洲的王弄土司,就是在雲貴之間,並與越南黎朝交界的地方。王弄土司距離昆明本來還有很遠,可就因為沐天波輕信了他的忠誠,結果引狼入室,最終為其所殺。

    「朝廷的大軍現在何處?」劉鈞問。

    「劉僑率領的東路軍目前已經進入廣西,正在安穩廣西局勢。秦良玉率領的中路軍,則剛剛在川東伏擊大敗闖賊和曹操,生擒了朱由菘。」

    「很好,讓他們安定四川和廣西后,立即南下進剿,秦良玉中路軍由四川直趨雲南昆明,劉僑的東路軍自廣西先入貴族,然後直搗沙定洲叛軍的老巢王弄土司和阿迷州。」

    「告訴秦良玉和劉僑,讓他們進軍之時,召雲南貴族四川湖南廣西五省的土司部族出兵協助,敢有抗拒者,先平了再說。」劉鈞的話語中帶著些殺氣。

    一直以來,對於西南諸省的土司,朝廷都是相當優待了。這些土司部族都是世襲,在自己的地盤就是個土皇帝,朝廷對他們基本上沒有什麼真正的掌控。

    但是現在,劉鈞覺得是時候改一改了。(未完待續。)

    PS︰  感謝山青盈、淡淡繁榮人生、山青盈、daniel2。、打起燈籠看書、飛航在天、就是個搞、心☆海、幻想女神等諸位兄弟們,謝謝大家的支持,還有沒有月票?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30
第531章 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上書房內,劉鈞放下手裡的試卷。Π ,

    不滿的搖頭,「這就是你們出的今次科考試卷?朕三番五次說過,今年科考不考八股,你們都聽到哪裡去了?」

    一眾禮部官員全都低著頭不敢出聲。

    之前皇帝讓禮部準備今年科舉的試卷,皇帝明言要廢除八股的考試形式,改以貼經、默義、策論為主,但禮部官員們左思右想,覺得八股考試已經是一項運行百餘年的成熟方式,便不想改,誰想到,這試卷送到皇帝面前,會引得皇帝如此不快。

    「如果你們聽不懂朕的話,那麼可以告老回鄉,沒必要再留在朝廷。」劉鈞十分不客氣的道,「朕再重申一遍,這次是本朝第一次科舉考試,禁止八股,以後也不準再用八股。」

    劉鈞從御案上抽出一個捲軸,扔到眾官員面前。

    「回去後,按這個式樣出卷。」

    禮部尚書彎腰撿起,打開來。

    只見最前面的就是一道貼經,1。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生活實踐中約定俗成的行為規範。

    1。道德。2禮儀3。法律4。社交

    這既是貼經又不是,雖然與貼經一樣,按前後文內容把空白處填空,可這道題考的不是任何儒家經典,不是出自四書也不是五經。

    他接著往下看,2。案卷歸檔的主要內容有。1。歸檔範圍,2。歸檔時間,3。歸檔原則,4。歸檔要求。

    許多道這樣的填空題後,後面則是一些新的判斷題。

    判斷題(判斷下列各題,正確的請在答題紙上相應的題號後打「v」,錯誤的打「」。每小題1分,共10分)

    1。通常一件公文只有一個主送機關。防止多頭主送。 ……

    禮部尚書有些迷茫了,怎麼一道跟四書五經也沒關係?

    他接著往下看,更迷茫了。

    簡答題(請在答題紙上作答。每小題5分,共15分)

    1簡述職業道德的含義。2簡述以工代賑的含義。3簡述「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變於夷者也。」的含義。

    論述題(請在答題紙上作答,10分)

    聯繫實際談談職業道德行為養成的途徑和方法。

    這都什麼和什麼啊?

    寫作題(請在答題紙上作答,15分)

    某某縣準備加固防洪河堤,由於錢糧不足,為此,需要向省府申請某某元的費用。

    請你代該縣向省府寫一份請示。

    答題要求。格式規範,要素完整,語言通順,條理清楚,表達準確。

    他又仔細看了下去,發現皇帝給的這張捲軸,裡面的試題多樣化,但總體上分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策論兩科。

    其中這個古怪的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主要包含了五大部份內容。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係、判斷推理、常識判斷和資料分析。

    這些題目大多跟四書五經沒什麼關係,僅有少部份的內容與其有關。

    不過捲軸後面很詳細的寫明了這五部份內容考試的用意。

    言語理解與表達主要測查考生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思考和交流、迅速準確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內涵的能力,包括根據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細節;

    數量關係主要測查報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間量化關係和解決數量關係問題的能力,主要涉及數據關係的分析、推理、判斷、運算等。常見的題型有︰數字推理、數學運算等。

    判斷推理主要測查報考者對各種事物關係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對圖形、語詞概念、事物關係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較、組合、演繹和歸納等。常見的題型有︰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類比推理、邏輯判斷等。

    資料分析主要測查報考者對各種形式的文字、圖表等資料的綜合理解與分析加工能力,這部分內容通常由統計性的圖表、數字及文字材料構成。

    常識判斷主要測查報考者應知應會的基本知識以及運用這些知識分析判斷的基本能力,重點測查對國情社情的瞭解程度、綜合管理基本素質等,涉及政治、經濟、法律、歷史、文化、地理、環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這很多內容都是他這個老進士所不理解不明白的。

    唯有策論。但還算唯一正常的。這上面也有一道策論題。

    策論:《論語‧八�x》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過去所謂夷狄,就是文化落後的邊疆地區。孔子的思想是以文化為中心,凡沒有文化的,稱為夷狄,因為東夷、西戎、南蠻、北狄這四種族在當時是沒有文化,非常野蠻。中國則稱中夏、中原,是有文化的。

    如楚國雖自稱蠻夷,其後文明日進,中原諸侯與之會盟,則不復以蠻夷視之;而鄭國本為諸夏,如行為不合義禮,亦視為夷狄。

    孔子說那些蠻族落後地區的人,也有有君主、酋長。但光有形態,沒有文化,不如夏朝、殷商,雖然國家亡了,但歷史上的精神,永垂萬古,因為它有文化。

    所以我們知道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國家不怕亡國,亡了國還有辦法復國,如果文化亡了,則從此永不翻身。

    「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夏朝雖然亡了,但夏朝的文化,一直流傳下來。

    題目︰材料中的文化一說,耐人尋味。請你依據自己的心得理解,自選角度,自擬標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結合給定材料,觀點正確,內容充實,結構完整,語言流暢,字數一千以上。

    這道策問以論語中的一句聖人言做為題目,考的卻是華夷、文化這樣的重要內容,很有考點。這也算是整個試卷裡,唯一還算讓他滿意的地方了。

    可除了這道題,其它的都考的是些什麼亂七八糟啊。

    劉鈞看出了禮部尚書的心思,道,「你們回去後好好研究下這張卷子,今年的鄉試、會試都要按此捲出題,絕不允許再考八股制藝。你們可以適當的加一些聖人經典考題進去,但只能最多點到試卷分數的三成。」

    不顧這些禮部官員們的驚訝,劉鈞繼續道,「今年科舉,鄉試,按省劃片考試,各省鄉試今年資格考試即科考錄取數為六萬人。」

    此時全國的生員也就是秀才大約有六十餘萬,秀才們參加鄉試之前,得先參加科試,也就是鄉試資格考試。須取得鄉試資格,才能參加鄉試考舉人。

    現在劉鈞給出一個科試錄取人數,六萬,意味著科試的錄取率為百分之十。

    「今年各省鄉試總錄取三千人。」

    這意味著今年將產生三千名新科舉人,這個數字遠高於明朝歷屆,一般明朝時每屆錄取的舉人也就在一千四五百人左右,劉鈞直接翻了一倍。但六萬人中錄取三千人,這是百分之五的錄取率。

    全國錄取三千名新科舉人看起來不少,但劉鈞又加了一條,這些錄取名額按省劃劃分,每省百餘人。

    這樣一來,如東南的那些文化比較發達的大省,如浙江和江北江南江西福建諸省,就會很吃虧。因為三千個舉人名額是平攤到各省的。

    不過考慮到現在省份比較多,好多新設的省根本沒什麼人,因此劉鈞把全國劃為分七大考區。

    分為東北、華北、西北、華中、華東、華南、西南七大考區。每個考區有四百餘個名額。

    「今科會試,將錄取六百名進士。」

    今年鄉試會新錄取三千名舉人,但原來考上的舉人,也會繼續參加考試,因此會試參考的舉人會很多,最少也有五六千人。

    劉鈞在提高了舉人的錄取率後,也把進士的錄取率提升了。

    反正現在不比不明朝,別說考上秀才,就是考上舉人、進士,也不會有什麼優免特權,如今是官紳一體納糧時代,就算是官員也得照章納稅,因此就鈞不在乎多錄取千八百的舉人進士,反正也不要成本。

    而且劉鈞也有意想要從科舉中選出一批優秀的人才,經過培養後,用來取代那些並不合格的現任官員。

    「會試考試,到時則按南北中三區取卷,各考區各取二百名。」

    明代時,就因為南北地方的文化水平差異,出現過文化發達的江南地區長期壟斷錄取名額的現象,甚至還在朱元璋時期發生過南北榜的事件,第一次錄取的進士,全是南方人,引發北方士人大為不滿,激化了南北地區矛盾,迫使朱元璋不得不採用鐵腕手段處置此事。

    後來便採用分地區取進士的南北卷,規定南卷取十分之六,北卷取十分之四,後來,又從中分出了中卷。

    這個南北卷中制度,就是為了平衡地方文化差異,保證國家的科舉取士最後取的全是南方人。

    現在劉鈞更乾脆一點,鄉試劃分為七大考區,而會試考試,則分南北中三卷取士。

    所有的士子按照各自的籍貫在相應的考區報考參舉。

    這樣一來,雖然選取的六百名進士,不會是全國成績最好的六百人,但選官員,又不是選科學家,並不一定要成績最好的,兼顧公平,這相當重要,畢竟科舉取士,選出來的都是未來的朝廷官員。

    (未完待續。)

    ps︰  求票票!謝謝因為瞭解.、我肥逍遙、我愛我姐我弟、櫟陽樾諸位的支持,謝謝!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30
第532章 土皇帝

    貴州,水西。

    靖南將軍、兩廣總督、太師、齊國公劉僑帶著部隊,騎著馬自阡陌縱橫的稻田間行過,貴陽地處黔中山原丘陵中部,長江與珠江分水嶺地帶。總地勢西南高、東北低。苗嶺橫延境內,崗阜起伏,剝蝕丘陵與盆地、谷地、窪地相間。

    貴陽的地貌屬於山地、丘陵為主的丘原盆地地區,其中山地多,壩地少。

    七月的太陽火辣無比,地裡的稻子卻長勢正好。

    「路還不錯。」劉僑笑著對身邊的參謀們道。

    劉僑是從廣東進入廣西,然後又接到朝廷的命令,轉入貴州。

    跟著劉僑身邊的是南下平叛的兩鎮兵馬將領們,此次南下平叛主力都是從京畿一帶調來的,其中許多將領都是打過大仗的楚軍大將。兩廣的部隊留守地方,這兩鎮南下的兵馬,今後將在平定叛亂後駐守在廣西和貴州。

    他們都是有備而來,對貴州的情況早有了詳細的瞭解。

    「當年奢香修建龍場九驛,確實很有意義。這些年來,龍場九驛這條大道,一直是貴州與外面的重要聯繫通道。」一個參謀笑著說道。

    龍場九驛就是水西和水東的土司修的,修的人還是被稱為奢香夫人和劉淑貞的兩個女土司。

    當年的奢香夫人,其實跟如今四川總督秦良玉出身類似。

    不同的是,石柱土司是土族,而水西則是彝族。

    水西彝族的遠祖可以追溯到遠古西北氐、羌族的一支,輾轉進入貴州境。在蜀漢時,因其首領協助諸葛亮南征有功,受封為羅甸國王。

    以後就一直與中原中央王朝保持著聯繫,唐宋時被稱為羅施鬼國或者羅氏鬼國。轄境以後世貴州烏江上游的鴨池河為界分為水東和水西。

    元時改水西為亦西不薛總管府,以水西首領阿察為總管,開始了土司制度。其後人世襲宣撫使職位,成為黔西北以至黔中一帶最高的土官。

    朱元璋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明朝後,對於西南的這些各族土司,只要肯歸附的那麼就依然讓他們繼續為地方土司,依然是世襲罔替。

    洪武五年。水西宣撫使靄翠及水東宣撫同知宋蒙故(後賜名欽)入朝襲職,旋列為正副宣慰使,治所移至貴州,也就是後來的貴陽。

    後宋欽死,靄翠年老。分別由欽妻劉淑貞及翠妻奢香攝職。

    當時大明擊敗元朝,成為中原之主,對於西南的土司的強盛,也很是猜忌。當時水西土司對外稱宣撫司,是明朝封授的命官,可對內則自稱「苴穆」,其妻稱「乃葉」,是全境最大的奴隸主和最高的統治者。

    其下設九扯、九縱和十三則溪土舍、土目,形成一套體系嚴密的行政制度,統治著全境的各族。全境為十三則溪。每一則溪置一穆濯為篤,由苴穆之宗親充任,又以一慕魁鎮之,猶漢代之封國。苴穆在各則溪均設官莊,耕者為官戶;下級官職人員均授以土地,由各族人民耕種,形成奴隸制體系。

    水西歸明以後,年貢方物與馬匹。地方四千里,勝兵數萬,勢力空前強盛。

    這引得明朝官員猜測。也就有了後來的明廷派駐貴州的都指揮馬曄,故意挑起衝突,公開裸笞奢香夫人,當時差點引發貴族土司叛亂。

    當時奢香和劉淑貞深知明王朝的強大。不敢叛亂,她們直接入京告御狀,並表示願意開山修路設置驛站。

    奢香此舉,也確實使得當時明朝找不到理由對土司動刀。而奢香回到貴州後,也親率各部落開置了以偏橋為中心的兩條驛道,一條向西。一條向北,驛道縱橫貴州,打開了川滇湘的通道,也穩定了西南的局面,明確的與明朝的臣屬關係。

    此後大明定水西每年輸賦三萬石。

    但在萬曆時,水西北面的播州土司楊應龍叛亂,朝廷對貴州大舉用兵,平定播州叛亂後,實行改土歸流,把播州一分為二,一部份歸入四川,一部份歸入貴州,將原土司之地設府置縣,派任流官。

    明貴州地方官經此後,與土司關係越發緊張。

    在萬曆、天啟、崇禎年間,四川永寧宣撫使奢崇明叛亂,攻佔重慶、遵義,水西宣慰同知安邦彥挾持宣慰使安拉響應,攻佔了畢節、安順、貴陽及雲南沾益等地,殺死明巡撫。

    奢安之亂,比播州之亂造成的破壞還大,貴陽被攻破後,更有十餘萬百姓被殺害。這場混亂,持續十餘年,大規模交戰九年,死傷百萬。

    後來奢崇明、安邦彥戰死,安位因年幼得免,被迫獻水外六目歸降。明遂改貴州宣慰司為水西宣慰司,仍以安位為宣尉使,並規定其不得干預軍民兩政,安氏轄區和勢力大為縮小。而水東宋氏則被革除土司,水東劃為貴陽府管轄。

    大漢立國後,水西一直態度不明,尤其是水西還趁漢代明之機,進入了水東,佔據了貴陽。

    這次劉僑出兵,皇帝特意讓他先入貴州,就是要這些人表示臣服。

    當年明王朝初立之時,奢香夫人事件,明朝開了個頭,但最後不了了之。之後二百餘年,雖然漢人不斷的向西南擴充,可實際上地方上依然是這些土司們當土皇帝。

    一旦地方官方有什麼動作過火,他們立即就會造反。

    劉鈞絕不允許自己的帝國,還有這樣的國中之中。因此,這次正好借平亂之機,派大軍進駐西南。

    要不然,對付區區一些前明叛黨,根本用不了抽調數鎮精銳南下。

    「貴陽看起來十分凋敝啊。」劉僑感嘆道。

    雖然這一路上行進還算太平,可與如今中原各地的繁華熱鬧相比,進入貴州後,真如同進入了一個原始的山林中。

    「奢安之亂距今不過十餘年,再遠點的播州之亂,也距今不過四十餘年。這兩場大亂,可是遍及貴州,荼毒黔地。就說奢安之亂,被朝廷擊殺的叛軍就達近三萬人,俘虜一萬餘人。尤其是當初叛軍圍貴陽半年多時間,兵民相食,據傳當時逃入貴陽城內百姓四十萬,最後吃到剩下兩萬多人。當時總兵張彥芳公開組織殺人,然後明碼標價,公開售賣,人肉四斤值銀一兩。」

    一名參謀說道。

    劉僑覺得四十萬這個數字也許有些水份,但殺人為食的事情,肯定不會有假,當年遼東戰場上,大凌河之圍,祖大壽等人困在城中,不就是靠吃人堅持了那麼久,最終吃了一萬多人。

    不過五十年間,接連兩場大叛亂,大梁國雖然最終沒有立起來,可造成的破壞卻是極其大的。

    如今的貴陽府,毫無一省首府該有的熱鬧繁華,還不如廣東的一個小縣城。

    水西安氏,從三國時到如今,控制這一地區已經長達千餘年時間,尤其是他們一直四方聯姻,與各土司聯合,當年的奢安之亂,四川的奢家正是與安家是姻親。

    雖然奢安之亂中,水西安氏實力大弱,可依然是貴州當之無愧的第一土司。

    劉僑要控制貴州,第一個就得先把水西安氏給壓服了。

    貴州雖然說偏遠,可這麼大的一個地方,一年才向朝廷交三萬石的賦,還不如東南一個縣繳的賦多。尤其是現在貴州的土司們,連一年三萬石的這筆賦,都還沒交過。

    「當年播州之亂平定後,朝廷殺的土司和蠻人可不少,最後改土歸流,更是直接把這些土司擁有的地盤都納入了朝廷直屬。若是水西安氏等土司,也想抗拒朝廷天威,那我正巴不得呢。」劉僑一陣大笑。

    其餘的將士們也都差不多,來的時候,大家都已經清楚了此行的目的。

    大漢不是明朝,當年朱元璋剛試探了一下,結果就縮回去了,以後再不敢動手,結果就是有明一代,西南土司大小叛亂無數。大漢朝廷現在已經北定滿蒙,內定中原,如今對這些西南土司早就是摩拳擦掌了。

    尤其是漢軍的將士們,他們來可不是為了大遊行的,來了就是希望能夠好好的打幾仗,建功立業,封爵授勳。

    貴陽城還很遠,一隊騎兵迎面奔來。

    來的是劉僑的親衛。

    「是否已經將消息送入城中?」劉僑問。

    「回大帥,屬下已經把大帥到來的消息送進貴陽城中安氏。只是.」

    「只是什麼?」

    「屬下遵照大帥的命令,前往通知安氏,讓他們為大軍準備好營房以及糧草食物,還讓他們出城迎接,可是安氏推稱安位身體不適,不能前來迎接。還說城中狹小,無空地可安置我軍將士,讓我們在城外駐紮。」

    「那安家就全都病了,沒有一個好的?」劉僑臉色沉了下來。「當年安位的舅父奢崇明和他叔父安邦彥造反圍貴陽時,逃入城裡的百姓四十萬都能容下,難道如今容不下我軍六萬人馬?」

    劉僑才不會相信什麼病了,更不信城裡沒地容納漢軍。

    這個安位,這是在作死。

    「打起旗號,擂鼓吹號,進城!」

    劉僑一夾馬腹,面若寒霜,氣勢洶洶的帶著部隊就向貴陽城殺了過去。(未完待續。)

    PS︰  感謝完美人生1989、yebaoyin、淨心琉璃三位的支持,謝謝!FFF5601211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30
第533章 一炮而定

    劉僑率軍到達貴陽城下時,卻發現貴陽城門緊閉。

    「呵呵,看來安氏不歡迎我們入城了。」劉僑冷笑著道。

    一名參謀道,「安氏雖經奢安之亂實力有所下降,但依然還是貴州第一土司。安氏所轄長官司四十八司,每司皆有銳卒數千。」

    西南的土官,武職餃號有宣慰司、宣撫司、招討司、安撫司和長官司。過去貴州也有好幾個宣慰司,但現在卻僅有水西宣慰司一家。整個貴州如今有長官司七十六,水西安家所統轄的就有四十八。

    四百戶以上者設長官司,四百戶以下者設蠻夷官司。

    一個長官司起碼有四百戶以上,因此若說每司有銳卒數千,倒也有可能。水西有四十八長官司,手下不說真有四五萬人,但萬把土兵估計是有的。

    「就算安氏有五萬土兵,他就以為有了拒城不納的膽氣和自信了?」

    而且劉僑也根本不相信水西安氏有五萬土兵,安氏是貴州第一大土司不假,可經歷了奢安之亂,打了十幾年仗,氏安家族可是牽涉很深,雖然朝廷最後也無力把安氏如播州楊氏一樣連根拔起,但他們實力一樣損失慘重。

    土司都還是比較傳統的部落制,土兵也只相當於民兵。雖說西南土兵凶悍,可畢竟只是臨時徵召的民兵,又如何比的過漢軍的職業常備軍,不說漢軍擁有火器之利,而且漢軍也是器械充足,糧草充盈,尤其是劉僑現在都陳兵貴陽城下了。

    而且劉僑深知,貴州的土司們也並不是鐵板一塊。

    當年要不是思南宣慰使田宗鼎與思州宣撫司田琛內鬥,永樂帝以解決二田爭端為由。派兵討伐,事平後,便把二田氏土司轄地分為八府四州。並設貴州布政使司,這才有了貴州省的正式設立。

    後來播州楊應龍之亂。朝廷平定後,又把播州土司設為遵義和平越等地,進一步改土歸流,可以說,比之明初之時,如今的貴州土司勢力早已大不如前了。

    「兩廣岑黃,思播田楊」

    參謀在旁邊說道,早年西南有個土司排名。西南四大土司,兩廣是岑姓和黃姓的天下,而黔東思州思南、黔北的播州則分別是田家和楊家的地盤。

    天下四大土司,貴州佔了兩個。

    但是到了現在,不論是田家還是楊家都早就成了昨日黃花了,田家在永樂時內鬥,被永樂趁機平了,改土歸流。播州的楊氏,也在萬曆時叛亂,被平定後改土改流。

    儘管當年楊應龍也曾自稱為半朝天子。安氏等也都把自己當成土皇帝。可劉僑看來,這些土司的沒落不可改變。

    同是彝族的四川奢氏,跟水西安氏世代聯姻。奢家心懷復興彝族國之心,最終也不過是讓奢家就此被平滅,連水西安氏也因此被牽連實力大削。

    當年田氏、楊氏、奢氏、宋氏等一個個大土司都被平了,現在元氣大傷的安氏還想有什麼想法?如果真有想法,那你就跟雲南的沙定洲一樣硬剛也好。

    大漢立國後,安氏既不上表歸附,如今漢軍前來,你也不阻攔,現在卻又拒不開門迎接。這劉劉僑越發的瞧不起安氏了。

    如果要反,你就早做準備。如果你不敢反,就老實的開城迎接。

    現在漢軍陳兵貴陽城下。你卻又不迎接,還關上城門,這算幾個意思。

    「看來陛下所料沒錯,這些土司還真是群井底之蛙,不知天高地厚。」

    「督臣,現在怎麼辦?」

    劉僑卻一臉的平靜,「是安家自己的選擇,不能怪我們。正好,我還缺隻雞呢,傳令下去,把炮架起來,向城上喊話,限安氏一刻內打開城門,否則我們拿炮轟開城門。」

    「真轟?」

    「不真轟還假轟?反正我們這回就是來擺平這些西南夷的,既然他們敬酒不吃,那麼我們就上罰酒。拿下貴陽,先把水西安氏這隻雞殺了,其它的那些小土司自然也就老實了。若他們還不乖乖聽話,我不介意一路平過去。」

    田、楊、奢三家倒下後,如今西南最大的土司就是水西安家了。

    特別是在貴州境內,安氏的實力差不多是貴州一半以上。

    命令一下,炮兵們立即開始把炮車推上前。此時到達貴陽城下的,並不是整個六萬大軍。只有大約一半人馬,重炮部隊也全在後面,可就算如此,有三萬人馬在手,劉僑已經成竹在胸了。

    況且未到的只是重炮部隊而已,野炮營還是跟隨著來了的,另外那些騎兵炮、山地榴等輕炮,也都數量不少,對付貴陽城裡的一群土兵,劉僑真沒什麼壓力。

    城門雖然緊閉,可城頭上也有不少兵,早就密切的盯著城下的漢軍了。

    當他們看到漢軍二話不說,直接就開始把炮推出來的時候,真有些怕了。如今的水西安氏,可不比早些年了,隨著一家家大土司被掃滅,特別是經歷了幾年前的奢安之亂後,安家勢力大不如前了。

    「快去稟報苴穆,說漢人把炮推上來了,看樣子要動手。」

    一名彝族土兵連忙小跑著入城。

    過了片刻,那小子又氣喘吁吁的跑了回來。

    「苴穆怎麼說?」

    那小子回道,「苴穆把我罵了一通,說是不該拿這點小事去打擾他,還說漢軍只是做做樣子,不敢真放炮的。就算真放炮,也沒什麼關係,打一兩炮又不會怎麼樣。」

    「就這樣?」城頭上守將驚訝的道。

    「苴穆說先晾晾那些漢軍,等到了明天,再派人給他們送百來石糧草去,就算打發他們了。」

    「可漢軍那樣子不像是裝樣子的,你看這麼多炮。」守將急了。

    「反正苴穆是這樣說的,他說萬萬不可放漢軍入城,要不然。漢軍肯定要搶劫。」

    「城裡的那些漢官呢,他們沒說話麼。」

    那小子笑了一聲,「你別忘了。城裡的漢官都是明朝的官呢,外面的漢人卻是漢朝的兵。他們比我們苴穆還不願意讓漢軍入城呢。」

    城下。一名參謀騎馬到城下向著城上喊話,下達了最後通牒。

    不過城上依然無人理會。

    「報告,一刻鐘時間到了。」

    「大炮準備的如何了?」

    「炮兵準備完畢,已經裝填好炮彈,隨時可以發射。」

    劉僑點了點頭,臉色漸漸沉下來。通牒時間已經到了,城上卻無人理會,這在劉僑看來。安氏不僅是在打他的臉,也是在打大漢朝的臉。

    「我宣佈,水西安氏已經叛亂。」

    「用大炮給我轟開城門,殺進城去,生擒安位!」

    將領們各自回到自己的部隊前面,開始調動兵馬,很快,各部已經迅速做好了進攻準備。

    隨著號角聲響起,戰鼓雷鳴響起。

    「開炮!」

    數十門早推到城門前的大炮依次轟鳴響起,一枚枚大鐵球猛的轟出。

    城中。安位正躺在涼亭裡,聽著曲看著美人跳舞,一邊品著冰鎮的酸梅湯。愜意無比。突然,一陣陣悶雷聲響起。

    「打雷了!」

    「可看起來不像要下雨啊。」

    「夏天雷雨就是這樣,跟娃兒臉似的說變就變的。」一名土官道。

    這時一名老者卻眉頭緊皺。

    「不對,這聲音不是打雷,聽著倒像打炮,可如果是炮聲,那得多少炮,得多大的炮?」這個老者曾經參加過平楊應龍之亂,後來又參加過奢安之亂。最後又得到赦免,是水西安氏中比較有戰陣經驗的人。

    安位端著酸梅湯碗的手一下子停住了。

    他臉色變了。

    他想到剛才手下來報。說城外的漢軍下了最後通牒,一刻鍾不開城門。就要炮轟。

    「不會真的發炮了吧。」

    安位早年因為年幼,因此奢安之亂後,朝廷並沒有追究他的罪行,反而繼續讓他統領水西彝人。

    做為如今貴州最大的土司,安位世有其地,世管其民,世襲其職,還世統其兵。

    「不好了,不好了,漢軍打進來了。」

    一名彝人土兵跌跌撞撞的跑了進來。

    「苴穆,不好了,漢軍拿大炮轟開了城門,殺進來了!」

    「什麼?」安位手中的湯碗一下子跌落地上,嗆啷一聲,摔成無數碎片。

    那名老者也一下子驚的站起,一臉震驚,「漢人已經打進來了,這怎麼可能?」

    貴陽是一座大城,當年奢安之亂時,亂軍圍了半年多,才拿下,還是因為城裡斷糧。而現在,從聽到炮響,到現在,這才多久一會?

    「真的打進來了,漢軍的大炮無比的猛和準,只用一輪炮,就把我們的城門給轟開了,無數漢軍跟著就衝進來了,我們都還沒反應過來。」

    那土兵說話的時候,一顆心都還跳個不停,腿都在打顫抖。他也是打過仗的土兵,可從沒有見過如此猛烈犀利的火炮,他當時站在離城門有段距離的一邊城牆上。

    只聽到一陣戰鼓聲,然後是號聲,接著就看到那擺在離城牆還足有好幾百步遠的那些大炮,依次噴出了一團團火焰,然後就是一陣陣的煙霧,再然後才聽到一陣陣天崩般的響聲。

    接著就感覺自己腳下的城牆在猛烈的搖晃,然後就聽到城門樓傳來一陣陣坍塌的聲音。再望去,已經只看到一陣煙霧籠罩了。

    硝煙還未散去,就又聽到城下前方傳來一陣陣的喊殺聲,漢軍就這樣突然而然的猛衝過來。

    煙霧漸漸散開,城門的位置已經是一片狼籍,最可怕的是,城門樓不見了,城門也沒有了,那裡出現了一個很大的豁口。

    漢軍一輪炮就把城門樓連帶著城門給轟塌了,緊接著漢軍一個衝鋒,就奪取了豁口,不等他們反應過來,就已經殺進了城中。

    太快了,快的讓他現在都還有些反應不過來。

    貴陽城裡的土兵不少,可他們根本沒想到漢軍會發炮,更想不到他們會攻城,更完全想不到貴陽的城牆連半個時辰都抵擋不住。

    事實上,他們連一刻鐘都沒頂住,一輪炮轟,再加一輪衝鋒,漢軍就入城了。

    涼亭裡,安位還在懵逼之中,其餘的人也全都目瞪口呆,不知所措。(未完待續。)

    ps︰謝謝南道,大家來點推薦票怎麼樣?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30
第534章 順者昌,逆者亡

    郡在貴山之陽,故名貴陽。

    明隆慶二年,明朝將程番府由程番移至貴陽,第二年改程番府為貴陽府。但在貴陽府建立前一百年,貴陽地名已經出現。在貴陽地名出現前,宋代把此地叫貴州,元朝時改貴州為順元,永樂十一年,貴州省建立後,貴州既是省名,又是省會名,直到隆慶時,方改名貴陽。

    在唐時,西南有南詔國,宋時有大理,南詔和大理都在雲南,而貴陽相鄰,當時也一直都是羈糜州,比之元明時的土司還更天高皇帝遠。

    哪怕到了明末時,經歷了幾百年的交流,可在貴陽依然還是彝民苗民比漢人多。在奢安之亂前,貴陽的漢民人口登記在冊的不到五萬人,而彝人數倍之。

    經歷了奢安之亂後,貴陽城裡的漢民更少。

    奢安之亂前整個貴州境內的漢民都不過十萬戶,而在奢安之亂前,光是貴陽的彝人以及土司管轄下的苗民等,就多達不下五十萬人口。

    明朝以前對於西南夷人,是不統計人口的,而是直接統計寨子。

    奢安之亂中,傳說貴陽被圍城餓死四十萬人,死的也絕大多數是彝苗等夷民,奢安之亂雖然沉重的打擊了明王朝在雲貴等地的統治,但也一樣傷了彝人土司的力量。

    只是安位卻還如井底之蛙,把大漢當成了大明。在他的印象中,大明的官軍是野蠻的,當年貴陽之圍,明軍總兵公然殺人賣肉,平叛的明軍在各地燒殺擄掠,使的他對官軍並沒什麼好印象。

    而且他簡單的認為,漢軍是去平雲南沙定洲的叛亂,因此這個時候不敢做出什麼過份的事情。

    「他們怎麼可能,怎麼敢?」安位顫抖著吼道。

    一名土官驚慌的道,「趕緊調兵阻擋他們。」

    老者卻是已經知道大勢已去,這支漢軍與明軍太不一樣了。他們速度極快。從廣西進入貴州,一路到貴陽的時間遠遠超出他的預計,原本他們以為漢軍怎麼也得十天半月後才會到達,誰能想到他們轉眼就到了。

    而且他們更只是把漢軍當成了明軍。根本想不到他們到達貴陽城下後,二話不說就炮轟城門,更料不到,僅片刻城門就被轟開,漢軍就殺了進來了。

    當年奢安之亂。十萬彝兵圍貴陽,貴陽都還堅守了一年。

    他們無法相信,漢軍只用了一盞茶都不到的時間就破城了。

    「苴穆,絕不能再下令抵抗,不然我等就完了。眼下漢軍已入城,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立即負荊請罪,自請出降。」

    老土官很清楚漢人對於西南夷人向來不放心,一旦有機會改土歸流,就絕不會放過。如今漢軍已經入城,如果他們還敢抵抗。那漢人絕不會手軟。

    「你讓我投降?」安位顫抖著問,聲音裡既有恐懼,又帶著憤怒。他不由的想起了當初年幼時的那些大叛亂。

    「別無他法了。」

    「可我本就是宣慰使。」

    老土官恨鐵不成鋼的道,「水西安氏世統水西,元明之時確實得到冊封,可如今來的是漢軍啊。苴穆可沒有向漢朝上過降表。」

    就在他們還在猶豫不決的時候,劉僑率領的漢軍已經如潮水一般的殺入貴陽城,一路上凡是拿著武器抵抗不降的,都被就地格殺。

    在尖兵的帶領下,一支先鋒輕騎迅速殺到了安位的宣慰司府外。

    霹靂啪拉的一陣槍聲過後。守衛的門外的土兵紛紛被射倒。

    大門被轟然撞開,一隊隊的漢軍闖入。

    安位面如土色,面對著一支支火銃,還有那閃亮的刺刀。只得老實的舉起了雙手,然後雙膝一軟,跪在地上。

    從破城到控制貴陽城,三萬漢軍只用了半天的功夫。

    隨著安位被擒,貴陽城裡的數千土兵都放棄了抵抗,其餘的數萬彝人苗人等。更都老實的只在家中。

    有部份彝人想逃,可四城早被漢軍包圍,城裡一個人也沒能逃離。

    控制諸城門,府庫、兵營後,接著開始全城抓人,所有城中的土官、漢官都被抓起來了,那些大戶商行們行首們也都被請了出來。

    當那些人來到城外時,卻只看到安位等一眾大小土官都被五花大綁的押在那裡。

    劉僑看著這些惶恐不安的傢伙,揮了一下手。

    立即有一排士兵背著步槍上前,然後站到十步外舉起了槍。

    「放!」

    砰砰砰的一排槍響,安位等一眾土官被當場槍斃,屍體栽倒在地。

    槍斃完一排,又拉上來一排。

    啪啪啪槍聲過後,又一排屍體倒地。

    整整三百餘貴陽城中的重要土官,都被當場處死,幾名明朝的貴陽地方官員也被處死,剩下的漢人官員則被饒過。

    誰也沒有想到,漢軍真的如此痛下殺手。

    水西安氏,統領水西一千餘年的當代苴穆就這樣被殺了。

    水西第八十一代土司,死了。

    被拉來圍觀的貴陽人,目瞪口呆,震驚了。

    劉僑冷著一張臉,心裡很滿意貴陽人的反應。他就是要殺一儆百,直接殺死安位,就是要讓所有人明白朝廷的決心和意志。

    時代不同了,中原改朝換代了,西南也要換天了。

    一根根木樁被敲進城外道路兩邊,然後剛剛被槍斃的安位等人的屍體,又被拉過來,被大刀砍下腦袋,把一枚枚首極插在了尖樁上。

    那一枚枚首級就那樣插在木樁上,臉上還凝固著恐懼。

    劉僑宣佈,從今日起,廢除水西宣慰司,鴨池河以西設為大定府,東面貴陽等地為貴陽府,南面的原威清衛、平壩衛、安順州、普定衛、安定衛等設為安順府,西南的安南衛則改設興義府,普安州改為普安府。

    一時間,貴州西部諸衛、州、土司,全都改為府、縣,並撤除所有的長官司、夷人長官司等土司。一律改土歸流,設府置縣,派駐流官。

    劉僑從俘虜中選了一些彝人,讓他們前往各部落中傳達他的命令。令各部土司即刻前來貴陽參見。

    他還讓人往貴州東部各地的土司傳令,宣佈朝廷在貴州改土歸流,罷除土司。

    貴陽東面的諸土司、衛所、州等,統一改置為平越府、都勻府、鎮遠府、黎平府、銅仁府、思南府、思州府等府縣。

    同時,原來播州之亂平定後。由播州中分出設立的遵義府,也從四川中劃回貴州省。

    如此大的手筆,當然不會是劉僑一人的主意,事實上,他出兵之前,就與皇帝面議了許久。皇帝早就決定這次南下,就是借平叛之機,對西南夷改土歸流,把西南徹底的納入帝國的統治,而不再任由土司們做土皇帝。讓西南為國中之國。

    就算安位沒有拒不開城迎接這事,劉僑也會找到理由的。他在貴州東部沒動手,而是到了貴陽城下才動手,為的就是擒賊擒王,先把貴州最大的土司安氏拿下先再說。

    先控制最強的,然後再打那些小的。只是他也沒想到,安位居然敢閉城不納,這正好給了他絕妙的理由,一舉除掉安位。

    除了把遵義重納入貴州,劉僑出兵之前。皇帝就已經決定把現屬雲南的烏撒也納入貴州,烏撒和水西一樣,都是彝人土司。

    貴州西面雲南東部,多是彝人。而貴州東部多是侗族,北面和南面,多是苗人。

    整個貴州,夷多漢少,但只要朝廷立場堅定,現在正是一個改土歸流的好時機。

    「大帥。會不會太急切了一些,萬一諸部驚懼而反,豈不得不償失?」有將領擔憂的道,他們這次的主要任務還是要去雲南平亂啊。

    劉僑卻只是笑笑,雲南平亂?他們南下之時,雲南還沒亂起來呢,皇帝交給他的任務就是來對付這些西南夷的。

    手上握著六萬精銳,現在又佔據了貴陽,劉僑可沒耐心跟夷人慢慢來。

    「聽令前來的,朝廷將保護他們的財產,至於那些不來的,甚至作反的,那他們可沒有什麼好下場。」

    貴陽的劇變很快就由一個個夷人傳到了貴州各府。

    大大小小的土司們聽到這個結果後,無不震驚。

    接著,他們都面臨著一個抉擇,漢軍大帥相召,他們是去還是不去?

    「不能去,我們這一去,漢將肯定要趁機把我們殺了。」烏撒府土司們議事,有人堅決反對去貴陽。

    烏撒也是地方世襲土司,元明降歸附,皆得世職。曾經隸屬雲南,後又隸屬四川,再隸雲南,如今又隸屬貴州,這個緊靠著水西的土司,跟水西安氏也是世代聯姻。

    如今不西安氏突然被滅,他們立即也種唇亡齒寒的感覺。

    現在漢朝殺了安位,還把全貴州所有土司都撤除了,連烏撒府也被改名威寧府。

    「我們烏撒世世代代統有此地,與中原井水不犯河水,如今中原此舉,明擺著就是要奪我山林土地,決不能答應。」幾個年青人高喊著道。

    「對,絕不答應,跟他們拼了,召集諸寨所有青壯,跟他們打。」

    許多人對於貴陽陷落,安位被殺,認為只不過是安位大意,中了漢人的陰謀詭計,他們不相信報信的人說的貴陽陷落是被漢軍一頓炮就轟開,然後一盞茶時間就拿下了全城。他們根本不相信,水西安氏實力更勝烏撒,擁有幾十萬人丁,怎麼可能一盞茶就被攻下貴陽了,什麼炮能有這麼厲害?

    鎮寧州和安順州以苗族為主,當地的苗寨接到信使的傳令後,也立即聯絡各寨商議。

    此地的苗人勢力不如彝人,過去他們也是在彝人土司的統領下,現在聽說漢人將領把水西安氏的苴穆殺了,震驚萬分。

    「也許我們應當去一趟貴陽,先看看情況再說。」一名長老思慮許久道。

    漢軍的命令傳到各地,有些實力強的土官,不但不打算去貴陽,還開始召集各部的青壯,積極備戰,四處聯絡。而一些實力弱小的部族,則為漢軍殺死安位的凌厲手段震驚,決定先去貴陽看看形勢再說。

    還有不少土官,還在左右觀望之中。

    感謝atergun、山青盈、花笑雲的支持,謝謝你們的打賞,謝謝大家!(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30
第535章 項莊舞劍 意在沛公

    劉鈞在床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房間裡只點著一支香燭,這支蠟燭裡混合了龍涎香,因此屋裡瀰漫著一股淡香,可這還有寧神功能的香燭,此時也無法讓他入睡。

    昏暗裡,他腦子裡不斷浮起西南的奏報。

    劉鈞一直在關注著西南地區的形勢,現如今,前明宗室和中原各地的叛亂基本上已經平定,剩下的也就是雲南的沙定洲等土司叛亂。

    朝廷現在還有四路大軍在西南西北,其中鄭龍芝率西路軍在陝甘,張山和蔡遠率領的總預備隊在漢中,而秦良玉的中路軍在四川,劉僑的東路軍在貴州。

    四路大軍共二十一萬人馬,還不算上各省駐軍。

    朝廷有人上奏,說前朝宗室叛亂皆已平定,應當把四路大軍召回班師。

    他們哪知道,劉鈞現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打著雲南沙定洲叛亂的理由,繼位讓幾路大軍進軍。

    實際上他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劉鈞如今的目的,就是西南的土司們。

    土司制度,是在唐宋時期的羈縻州縣制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實質還是以土官治土民,承認那些邊區部族的世襲首領地位,給予其官職頭餃,以進行間接的統治。

    中原王朝,對於這些邊疆地區的部族,實際上並沒有真正的控制。

    在邊疆地區,土司們就是土皇帝,各土司轄境就是國中之中。因為他們是世襲相襲,因此這些人在地方上那就是土皇帝,比中原朝廷的話管用的多,邊民只知土司,不知中原朝廷。

    甚至土司之間還經常發生爭奪或者部落間的戰爭,最嚴重的還是一些實力強大的部族土官,狂妄囂張,叛服不常。

    土司的種種積弊,中原王朝當然也清楚。明朝時,也早就在醞釀著解決這些土司。而要觸發這些問題,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改土歸流。

    改土歸流。一般有兩種辦法,一是從上而下,先改土府,再改土州。第二則是抓住一切有利的時機,如有的土官絕嗣。後繼無人,或宗族爭襲,朝廷就立即派流官接任。

    有的土官之間相互仇殺,朝廷立即派兵介入,平定之後,既派流官接任。

    有的土官犯罪,或者反叛,朝廷平定之後,以罪革職,立即改由流官充任。

    還有的則是土民向朝廷請求改土歸流。朝廷立即以所謂從民之間,革除土官世襲,改為流官,等等,總之,一旦讓中原朝廷抓到一點機會,就會立即改流。

    廣西、貴州、雲南、湖南、四川這五省,土司眾多,但經歷明二百餘年,也已經將大量土司改為流官。設為府縣。其中,許多改土歸流,都是伴隨著叛亂、戰爭。

    現在,劉鈞決心借這次平亂之機。派大軍深入,對西南來一次大手術,一直性從上到下,改土歸流。

    不過這是一個很冒險的計畫,西南交通不便,民風彪悍。土官驕狂,要改土歸流,必然觸動這些人的利益。

    就目前來看,進展不錯。

    秦良玉主動上表朝廷,將石柱宣慰司改由朝廷派遣流官,革去石柱宣慰司。

    劉僑也不負他的重望,在廣西平定了幾起叛亂後,迅速進入了貴州,先一舉拿下了貴陽,把貴州最大的土司水西安氏苴穆給殺了。

    貴州居於雲南、廣西、湖南、四川四省之中,劉僑沒先在廣西改土歸流,而是先從貴州開始,而且是先拿水西安氏先開刀,這一手非常的好。

    一刀捅中西南的中心,有先聲奪人之效。

    改土歸流就是一場戰爭,與西南諸夷的戰爭。

    戰爭已經開始,號角已經吹響,朝廷有進無退。

    貴州水西安氏已經殺了,貴陽已經奪了,改土歸流革除土官設立府縣的命令已經下達,現在就要看各地土官們的反應了。

    劉鈞不指望所有的土官都會望風而降,老實歸順,但他希望起碼能有一部份土官歸附朝廷,那麼一樣,朝廷在西南就不是孤軍作戰。

    現在西南還有沒有消息傳回,劉鈞一直在等待著消息,等的他晚上都睡不著。

    「來人!」

    「陛下,奴婢在。」有值守太監連忙應聲。

    「去永和宮傳娜木鐘前來侍寢。」

    「是,陛下。」

    永和宮,娜木鐘早已經睡下,突然宮人舉燈將她叫醒。

    「娘娘,陛下召你侍寢。」

    娜木鐘還有些迷糊的醒來,「什麼時候了?」

    「過了三更了。」

    「陛下還沒睡嗎?」娜木鐘嘟嚷了一聲,一下子又清醒過來。這是難得的機會,最近新選的秀女已經入宮,都是些年輕漂亮的女子,還在學習宮中禮儀。

    這些秀女可比她年輕漂亮多了,一旦等皇帝見了她們,估計到時就得喜新厭舊了。

    不過娜木鐘今天剛好來例事了,本來應當晚兩天才來的,可晚上卻突然就不期而至了。現在皇帝突然召她侍寢,這可如何是好。

    不去不行,去了如果陪不了天子,掃了天子興豈不是更不好。

    她腦子一轉,把服侍自己的一個年青宮女初晴叫過來,對著她耳語一番。

    初晴是個不到二十的宮女,長的很漂亮,平時辦事也不錯,這個時候,聽說娜木鐘要她一會李代桃僵,又驚且羞。

    「死丫頭,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一旦得到寵幸,以後你可就是飛上枝頭變鳳凰了。你總不會想著再過兩年,然後就這樣出宮吧?而且我聽你說家裡已經沒有人了,你到時出宮後去哪?難道出去後嫁做商人妾,或者嫁給哪個農夫?」

    「聽姐姐的,幫姐姐這次忙,姐以後都記你的情,你以後也就是主子了。」

    初晴臉上通紅,最終微微點了點頭,發出輕輕的一聲嗯

    貴陽城往東越過南門河,東面一百里外就是龍裡司。

    龍裡司又名龍里長官司,明洪武初置龍裡驛站。後置龍里長官司,二十三年置龍裡衛,築城,二十九年升為軍民指揮使司。

    龍裡衛領四個長官司和五個千戶所。

    崇禎末年。罷撤天下各衛所,衛指揮使曹勳按理也已經去職,但實際上,到現在為止,曹勳依然還以龍裡衛指揮使自稱。手下四司五所,依然由他把持。

    不但如此,他手下還有著一支兵馬。

    曹勳統領的龍裡衛距離貴陽不過百里,且有驛道相通。他也是最早得到貴陽城破,安位被殺的消息,也是最早得到劉僑命令前往貴陽會見者。

    「王大人,你怎麼看此事?」

    曹勳問旁邊一個中年男子,那中漢男子留著五綹長鬚,一身大明官袍,卻是貴陽通判。貴陽府雖是水西宣尉司之地。但朝廷也在此設立了貴陽府。貴陽知府之下,還有通判。這個中年男子正是貴陽通判。

    貴陽通判王紀,分掌貴陽糧運、水利、屯田等事務。不過邊府通判,其實權利不大。貴陽府連漢民編戶都不過兩三萬戶而已。

    「這個劉僑,手段倒是狠辣,貴陽城說轟就轟,水西安位說殺就殺了。如今還下了這麼一道命令,真是讓人驚嘆。」

    「大人,你覺得我們應當去嗎?」曹勳問。

    他現在身份有些尷尬,崇禎時朝廷本來裁撤了各地的衛所。但曹勳依著天高皇帝遠,並沒有理會朝廷的旨意,依然當著自己的指揮使。

    之後中原變幻,及至劉鈞篡位。沐天波擁立唐王。

    昆明朝廷派人四處聯絡西南各省的漢官和土官,曹勳得了昆明朝廷封的貴州都指揮使一職,便也搖身一變,成了昆明朝廷在貴州的大員。

    這段時間,他也積極的聯絡附近的土官,準備集結兵馬。誰知道,轉眼間漢軍就殺進來了,貴陽城更是一攻即破。

    而之前王通判更是告訴他一個更壞的消息,昆南的沐國公和唐王,都被沙定洲殺了。王通判之前正是前來勸說他發兵去雲南去討沙定洲,不過曹勳聽說昆朝******滅了後,已經意興瀾珊,雖然身上還掛了個都指揮使和總兵官的頭餃,可******都沒了,他還去幹嘛。

    「不如先靜觀其變。」王通判捋著鬍子說道。

    貴陽。

    安位被殺已經過去了七天。

    七天裡,接到劉僑命令後前來的土官,並不多。

    如今天下各省土司達到兩千多家,貴州土司也有兩百多家。在經曆數次的叛亂與平亂後,貴州的土司數量大減,不如雲南廣西等地。

    如今這兩百多家大小土司,聽命前來的不過二十餘家。

    劉僑的臉色非常難看,他本以為拿下貴陽,殺了安位,那麼殺雞儆猴,各地土司因此為朝廷軍威震懾,沒想到,根本沒起到什麼作用。

    更讓他不滿的是,不但土司十成只來了一成,就連明朝在貴州設立的那些衛所軍官,也都沒幾個來的。

    明代在貴州設立了不少的衛所,如貴陽附近就是貴州衛和貴州前衛,此外還有龍裡衛、新添衛、平越衛、威清衛、平壩衛等許多衛所屯堡,每個衛下都有數個所,以及二三十個屯堡。

    在貴州的漢民,就多是在這些衛堡之中生活。

    崇禎末朝廷擺撤天下衛所,但衛所屯堡裡的漢民大多還依然在原地生活耕種著。事實上,這些衛所軍官們早成了地主,侵佔屯田。

    劉僑本以為,他的命令一下,這些衛所的原官員現地主們會積極前來,想不到,他們還不如土官來的多。

    除了原貴州衛和貴州前衛的幾個指揮使千戶等過來,其餘各地的衛所都沒有人來。

    「距離貴陽最近的衛所是哪個?」

    劉僑問身邊的參謀。

    「貴陽西面威清衛,東面龍裡衛,都在百里以內。」

    劉僑黑著臉,又問,「我聽說水西安氏境內分為十三則溪,每一則溪置一穆濯為篤,由苴穆之宗親充任,又以一慕魁鎮之,猶漢代之封國。苴穆在各則溪均設官莊,耕者為官戶;下級官職人員均授以土地,由各族人耕種,形成奴隸體系。這十三則溪的穆濯、慕魁來了幾個?」

    「回大帥,一個也沒來。」

    「哼,難道他們以為安位我殺得,他們我就殺不得了嗎?」劉僑冷笑,「莫要忘記了,如今的貴陽府是怎麼來的,這裡本是水東土司之地,當年水東宋氏也是貴州四大土司之一。如今再看看,這四大土司何在?」

    貴州四大土司,水西安氏,水東宋氏,思州田氏,播州揚氏。田氏早在永氏年間就因為二田仇殺,被明朝趁機平定後革除土官改派流官設立府縣。

    其後播州揚長也在五十年前的播州之亂中被平,改土歸流。

    水東的宋氏,雖然當年支持明朝在貴陽設立三司,立為省城。可在不久前的奢安之亂中卻加入叛軍一邊,奢安之亂平定後,水東宋氏土司被廢,僅剩下一個水西安氏。

    之前安氏趁漢代明之際,入據貴陽,結果還不是被他一炮轟開城池,一刀砍下了安位的腦袋。

    現在水西的十三則溪,這水西安氏十三大部落居然沒有一個首領前來,這讓劉僑冷不住笑出聲來。

    該叫他們無知無畏好,還是愚蠢?

    二百多家土司,只來了二十來個,幾十個前明衛所,也只有貴州兩衛的人在,這還是因為漢軍已經佔據了貴陽和附近,兩衛的衛所屯堡都已經被漢軍控制了。

    「好啊,很好,既然他們懷疑本帥的命令,那麼也休怪本帥不客氣。」

    「調前軍兩個協,分別前去拿下貴陽東南的龍裡衛、新添衛和貴陽西面的威清衛與平壩衛。我給你們三天時間,給我把這四個衛所的所有城堡給我攻下,將所有的原百戶以上武官都給我帶回來。」

    前軍兩協軍官上前接令,領令而去。

    「對於已經聽令而來的這二十餘土官,給本帥好好招待。」

    劉僑在貴陽城裡,設宴隆重款待這些前來的土官們。不過來的土官都是些小部族土官,還多是些苗族土官。

    他們看到水西十三則溪一家都沒有來時,臉色已經不好看了,而看到連各衛所的漢官都沒到時,更是心裡暗暗後悔,早知如此,就不應該來。

    有人席上就找了藉口,就是要早點回去。

    「不急,諸位遠來是客,暫且多留三五日。」劉僑笑著舉杯,一眾小土官心思各異的也紛紛舉杯。(未完待續。)

    PS︰  感謝鬼夫,我愛我姐我弟的支持,謝謝!求推薦票!FFF5601211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30
第536章 會盟

    劉鈞駕臨坤寧宮,滿臉歡笑。『≦,

    皇后笑著上前,「陛下,何事如何開心?」

    「好事。」劉鈞笑呵呵的道,「張國柱和豪格發回捷報,漠南蒙古又有數部歸附。如今除喀喇沁、翁牛特、察哈爾、奈曼、敖漢諸部歸附後,巴林左右旗、扎魯特左右翼、克什克騰諸族也皆歸附。」

    張國柱率領的兵馬在漠南進展順利,各部紛紛望風而降,主動歸附。

    如今不但最早的卓索圖盟和察哈爾歸附,現在承德北面的昭烏達盟,也已經全部歸附大漢。

    昭烏達盟是過去奈曼、敖漢、翁牛特左、右翼、阿魯科爾沁、巴林左、右翼、扎魯特左、右翼、克什克騰十旗會盟於昭烏達,一盟十旗,因在昭烏達會盟,故稱昭烏達盟。

    昭烏達盟在西喇木倫河流域,南抵承德,北達烏哈納山。

    現在,漠南蒙古東部各部,只剩下了哲裡木盟四部十旗還未歸附了。

    在豪格率部北進威逼下,北面的錫林郭勒盟和烏蘭察布盟下的諸旗也都紛紛歸附。

    而鄭芝龍已經進軍河套,正式把寧夏省給立了起來,在鄂爾多斯一帶的伊克昭盟諸旗也都歸附了。

    大勢所趨,漠南蒙古諸部紛紛歸附。

    雖然劉鈞也很清楚,這些蒙古部族的歸附,還只是一種姿態,朝廷想要真正的控制這些地方,甚至把他們牢牢的控制,路還很遠,可這依然讓人興奮。

    如今漠南蒙古二十四部,僅剩下了靠近遼東的哲裡木盟四部十旗了。

    「哲裡木盟為何還沒歸附?」陸雪琪問。

    劉鈞笑笑,「因為哲裡木盟距離我大漢十分遙遠,且他們與滿清聯姻,關係親近,實力也比較強大,因此,想要讓他們不戰而降。比較困難。」

    「那陛下準備將他們打服嗎?」陸雪琪問。

    「那是當然。」劉鈞伸出手,在皇后微微隆起的肚子上輕輕撫摸。「科爾沁四部既然還向著滿清,那我們就把他打服。」

    「陛下,如今西南戰事未平。這又要在東北開戰,會不會太急了一些?」

    「放心吧,要對付科爾沁諸部,並不一定需要朝廷多少力氣。朕只需要兩萬兵馬,既可滅掉科爾沁等四部。」劉鈞霸氣的說道。

    哲裡木盟有四部十旗。他們所轄的地域遼闊,土地肥沃,水草豐美,人口也較多,向來是富甲漠南蒙古各部。

    他們的地域北起索岳爾濟山以南的洮兒河和嫩江流域,南至烏拉哈納德山以北的東、西遼河流域。西起烏哈納山,東至松山江、伊敦河與東遼河上游的阿拉坦額莫勒山。

    大致在後世北起齊齊哈爾南到瀋陽。

    由科爾沁、扎札賚特、杜爾伯特、郭爾羅斯四個部落組成,其中科爾沁現在有左右兩翼各中前後三旗,札賚特、杜爾伯特各一旗,郭爾羅斯前後兩旗。一共十旗。

    尤其是其中的科爾沁部六旗,更是實力強勁,滿清與科爾沁之間的聯姻尤其緊密,黃台吉在位時,連皇后在內的五宮貴妃,有三個出自科爾沁。

    科爾沁部轄地東西兩端相距近九百里,南北兩端更是相距兩千餘里,地域廣大。

    早年蒙古有三強部,察哈爾,喀爾喀。衛拉特。

    後來科爾沁為衛拉特所破,避居嫩江,為區別同族阿魯科爾沁,號嫩江科爾沁。扎賚特、杜爾伯特、郭爾羅斯三部與同牧,服屬於察哈爾。

    陸雪琪有些驚訝。

    「臣妾聽說科爾沁如今為漠南蒙古諸部最強,其又與滿清聯姻最密,兩萬人如何可破?」

    「要滅科爾沁,並不需要我們親自動手,兩萬漢軍不過是去觀戰。」劉鈞的計畫其實非常簡單。現在漠南蒙古各部紛紛臣服,僅剩下四部十旗未降,在這個情況下,要對付科爾沁也並不用漢軍親自動手。

    劉鈞只需要下一道詔書,召各部到赤峰會盟,然後劉鈞把各部組織起來,讓各部出一支人馬,組成一支聯軍,一起征討哲裡木盟就可以了。

    劉鈞甚至都已經想好了,為了調動各部的積極性,到時他可以下一道旨意,攻滅哲裡木盟四部十旗後,所有的牲畜財寶,各家瓜分。保管各部會非常的積極。

    至於說滿清,剛達成的和議,可是言明蒙古諸部屬於大漢的藩屬,大漢征討蒙古部落,滿清可無權干涉。若他們敢幹涉,那就是授大漢把柄,他們剛好不容易才求來的和議,可就等於作廢了。

    甚至,劉鈞也不怕滿清插手,現在的滿清可不是過去,其實力未必比科爾沁還強。

    「朕已經決定,召歸附漠南蒙古諸部秋後在赤峰會盟,然後共同征討科爾沁四部。」漠南蒙古二十四部,現在已經有二十部四十餘旗歸附大漢,就算每旗出一千騎,也足有四萬餘蒙古騎兵。

    蒙古騎兵,再配上大漢的步炮協同,科爾沁再牛,也是螳臂擋車。

    只要掃滅科爾沁等四部,整個漠南蒙古諸部就都臣服於大漢,大漢的北方後患解除,而滿清也就臂膀皆斷,獨木難支了。

    貴陽。

    龍裡衛的衛城露出幾個大豁口,城中還有幾處還在冒著煙。

    曹勳和王紀等官員還想要觀望,結果劉僑直接點了一協兵馬殺到。帶兵的協長也懶得跟曹勳廢話,二話不說,把炮推到衛城前,就是一通炮。

    雖然貴州不論是衛所屯堡還是各土司的堡寨,全都築城修堡寨,但這種小寨子,對於漢軍來說,也就是一盞茶的功夫,只要炮拖到了,一輪炮就能轟開。

    大炮轟開城牆,步兵跟上,當初連建奴都擋不住這招,何況一個小小的堡寨。

    曹勳和王紀等幾個抵抗朝廷天威的官員頭目,直接就被當場處決了。剩下的一眾漢民夷人們個個忐忑不安。

    王同安不安的跟許多衛城裡的同伴們擠在操場上。

    王同安的祖上是龍裡衛的衛軍,不過明末之時,衛所早就馳廢不堪,和中原的衛所一樣,王同安一家。也早就淪為了指揮使曹勳的佃戶。

    每年辛苦的種地,也才能勉強填個肚子,若有個三災兩病,就得拉饑荒。

    他看著對面站著的漢軍。年紀和自己也差不多,可卻穿著極齊整的軍服,紅藍相間,十分漂亮。早幾年,官軍進剿奢安之亂時。他也看過官軍的裝束,破破爛爛的一個個,跟他們也沒多少區別,跟眼前的這些漢軍簡直是天壤之別。

    「這些人聽說是京裡來的,估計是皇帝的侍衛親軍。」

    「不會吧,侍衛親軍怎麼會跑這來?」

    旁邊幾個同伴在小聲的說話,王同安卻不太相信。

    當看到曹指揮使和王通判被當眾槍決後,王同安差點尿了褲子,他心想這下完蛋了,肯定要殺掉他們了。

    但接下來的事情。卻出乎意料,官軍並沒有要殺掉他們。

    反而把龍裡衛城裡抄出來的帳篷契約等都拿到了桌上。

    過了一會,只聽到一名將軍過來訓話。

    那官軍說的話,他聽不太懂,他老家是陝西人,而這個官軍說的好像是湖北話,說的又快,加之他心中不安,到最後也沒聽懂什麼。

    最後,他聽到了自己的名字。他奇怪的抬頭。旁邊的同伴伸手推他,「到你了,快上去。」

    「不要,老爺饒命啊。我不想死,我還沒娶親,還沒傳宗接代呢?」王同安以為要拉他去槍決,嚇的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號淘大哭。

    「哭個卵子。」漢軍軍官樂了,沒見過這種慫貨。

    「哪個跟他解釋一下。老子沒要殺他,是分地給他。」

    一名壯漢跑出來,他原來是衛所的總旗,也是王同安的老鄉,當年祖上跟王同安一起自陝西過來的。

    「瓜慫,快起來,哭個啥子,丟人。」

    王總旗一腳踹在王同安身上。

    「叔,俺不起,他們要打死俺,俺還沒娶婆姨,還沒給王家傳宗接代呢。」

    「你聽哪個說要殺你,瓜皮。是好事,叫你是要給你分田。」

    「分田?」王同安止住求饒哭喊。

    總旗一番解釋,王同安總算明白了。原來剛才那漢軍軍官那通話是什麼了,漢軍攻破龍裡衛,殺掉了曹勳和王紀後,便決定把他們侵佔的那些軍屯田收回來,再分給王同安等原衛所軍戶們耕種。

    「朝廷早就撤除了各地衛所,現在將軍按皇帝的旨意,把過去屬於朝廷的軍屯田收回來,再分給我們。」

    「給我們?」

    王同安更疑惑了,有這樣的好事。

    「田給我們耕種,但地不是屬於朝廷的,不過以後我們每年只需上繳耕種田地產出的三成半就可以了,其餘的都歸我們,另外每畝田也只要繳十斤糧,折兩角銀田賦就行了,不需要再交其它租賦。」

    王同安根本不相信,哪有這樣的好事。

    他們以前給曹勳佃種,一年的產出大半都上繳了,還總要繳這個繳那個錢,一年到頭,一半多的都歸了曹家。

    「還不止呢,皇帝還有令,只要我們佃種且完稅五年,就有資格可以購買所佃種的田地。一畝田,只需要五塊銀元。」

    「五塊銀元一畝,這個價錢可不貴。」

    「這是皇上的恩典,當然不會貴。」王總旗見多識廣一些,他很清楚這是朝廷恩威並濟的手段,剛剛以雷霆手段攻下龍裡衛,殺了曹勳等人,接著又把田地分給衛所裡的軍戶們,還減了息,並且免了他們過去欠曹家的債務。

    朝廷好手段,恩威並濟,一面砍人頭,一面又示恩給惠,看王同安這些軍戶們興奮的樣子,朝廷的手段奏效了。

    龍裡衛改為龍裡縣,下面的各千所和各長官司,也改為鄉鎮。據說漢軍還會留下一支兵馬駐紮在這裡。

    龍裡衛百戶以上的多被槍決處死了,現在剩下的都是王總旗這樣的低級武官。王總旗的武職也是來自於世襲,他心想著,設縣以後,自己也不奢望能當個縣丞什麼的,但這個鄉長鎮長,總有點機會吧。

    畢竟龍裡衛漢民不多,夷人多數,朝廷設縣,總不會再任用一個夷人為官吧。

    想到這裡,王總旗突然覺得這天變了後,天地更廣闊了,他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憧憬。

    一轉頭,正好看到王同安那一臉歡欣的樣子,他心裡鄙視,真是知足,一點點減租免債就高興成這樣,太沒追求了。

    「每戶發糧食二百斤。」

    就在這時,前面的漢軍長官又揮手高喊了一聲,王同安和邊上的同伴們無不高聲歡呼。二百斤糧,對於他們這些人來說,相當珍貴。(未完待續。)

    PS︰  感謝小.邪道的支持,謝謝,求月票!SF0916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30
第537章 人頭換自由

    龍裡、新添、威清、平壩四衛指揮使的人頭,此刻就呈在托盤中,被四名漢軍士兵端進了宴會廳中,送到一眾赴宴的土司們面前。

    實在是讓他們意料不到的事情。

    二十餘名在貴陽城中的小土官,被留下來赴宴,眾人都在想著要找個什麼理由,儘早離開這裡返回自己的地盤。

    可萬萬沒想到,漢軍攻入貴陽,殺掉安位之後,馬上又有了大動作。但這次殺的不是彝人不是苗人,卻是漢人。還是明衛所的漢軍武官。

    一眾土官相互打量,眼楮都露出深深的驚駭。

    這伙漢軍好狠辣,一言不合就破城,二話不說就殺人。

    曹勳四人的人頭就擺在那裡,甚至這四人在座的土官還多半認識。這些雖是漢人,但這些年也早就成為一方大地主,各自手下都有不少的漢人軍戶,勢力不比他們弱。沒想到,漢軍大帥說殺就殺了。

    「這是龍裡衛指揮使曹勳將軍?」一個土官有些不敢相信,忍不住問道。他就是龍裡衛過去轄下的長官司之一的土官。

    「是的,此人就是曹勳,但不是龍裡衛指揮使,前朝崇禎之時就已經撤除天下衛所,罷免各地衛所武官。本朝立國,各省俱不設都指揮使,天下也不復設衛所。楊勳,不過是個擅威做福狂妄之狂,侵佔國朝軍屯,奴役欺壓百姓,還暗通叛軍,意圖抗拒天威,王師一到,立即斬殺此僚。」

    說話的是一名參謀,末了還加了一句,「新添、威清、平壩三衛。也是如此,宵小竊權,擅威做福。抗拒天威,被王師斬殺。獻於軍前。」

    一座土官現在臉色更加的難看了,有些人甚至心頭升起了濃濃的恐懼。

    漢軍的手段太狠辣了,毫無餘地。

    一眾土官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漢軍,以往他們打交道的漢軍,都是明軍,他們對於土官,也不敢如此強硬。多半還是拉攏為主,哪有這般大開殺戒的。

    一名老者撫鬚。眼楮望著那幾顆死不瞑目的首級,南疆要變天了。

    劉僑一揮手,四個首級就擺在一眾土官的旁邊,放在廳中末席。

    「吾皇陛下的旨意不容抗拒,朝廷天威不容抗拒。敢抗拒者,水西安氏就是前車之鑑,此四人,就是前車之鑑。」

    「本帥已經按皇帝旨意,將龍裡等四衛設為四縣,並派駐兵馬。建立縣衙。接下來就是在四縣內丈量田地,派遣官員,建立學校等。」

    劉僑笑笑。「縣以下還將設立鄉鎮,任命鄉長鎮長,建立裡村、編設保甲。」

    對于歸附的這些小土官,劉僑表示朝廷將保證他們的財產安全。

    言外之意,其它沒來的,這財產安全可就不見得會保證了。

    參謀適時的把龍裡四衛的那些抵抗的漢官結局說了一下,曹勳等人被處死後,他們的財產通通被沒收,家眷將被押往海外流放。

    那參謀還說了一句。「按朝廷制度,廢除奴隸制。不允許蓄奴。所有奴隸,都要給予自由。」

    土官們通通愣住。

    土司制度的一大特點。就是奴隸制。土司們,都是奴隸主。他們下面,自由民不少,但奴隸更多。

    現在朝廷一句廢除奴隸制,不許蓄奴,那可是一拳打在他們的七寸根本上。

    而朝廷還要清丈田畝,按田畝徵稅,更加是打破了過去朝廷與土司之間的約定。

    以後,這土司還是土司嗎?

    「接下來,朝廷將發兵進剿所有抵抗天兵的叛逆,諸位可以立即派人回去送信,如今本部人馬前來協助朝廷天兵剿匪。本帥在這裡向你們保證,你們協助朝廷平叛,攻破賊寨後,會給你們豐厚的戰利品分享。」

    「斬殺叛亂青壯夷人或者生擒一青壯者,賞銀元兩塊,老少婦人一塊。」

    貴州之地,地處偏僻,尤其是五十年內,經歷兩次大叛亂後,更是人口銳減,經濟凋敝。兩塊銀元,對於他們來說,是相當有吸引力的。殺一人就賞二塊,哪怕一個老少都有一塊,這個賞格,讓他們怦然心動。

    更何況,劉皇叔還承諾攻破叛軍寨堡後,還有戰利品能分享。

    劉僑說完,二十幾個土官都眼裡冒光。

    其實該如何選擇,已經很明顯了。

    一面是抗拒天兵的安位和四衛漢官,如今都成了刀下之鬼,財產沒收,妻妾子女流放。而如果合作,性命能保住,財產也能保住,還能跟著強大的漢軍大大的去撈一筆,何樂不為。

    一個接一個的土官都舉起了手中的酒杯,向劉皇叔致敬。

    龍裡縣。

    龍裡衛已經正式改名為龍裡縣,縣下的四所三長官司,改為七鄉,原來的龍裡衛城改為龍裡鎮,成為縣城駐地。

    王同安這兩天跟做夢一樣,總覺得有點不太真實的感覺。

    他過去是曹勳的佃戶,也曾是龍裡衛的軍戶,他上有一個殘疾的老爹,在奢安之亂中斷了一條腿,另外還有三個弟弟,姐妹也有好幾個。除了大姐出嫁給本衛的一個軍戶子弟,幾個妹妹還年幼外,他們兄弟四個,他都已經二十多歲了,四弟也都十五六了,可卻一個也沒娶親,以往太窮,一年到頭都混不到一個飽,更別說娶親了。

    而且貴州這裡,漢民本來就少,想娶個合適的漢女做妻子就更難了。

    而現在,他突然覺得自己翻身了,要時來運轉了。

    朝廷破了龍裡衛,殺了曹勳,改縣設鎮,他分到了二十畝地,一家五個男丁,因此分到了足足一百畝地。

    一畝地一年連租帶賦,只需上交一塊銀元,折算起來,還不到五十斤穀子。而且朝廷的將軍還給他們辦了一個什麼零首付按揭贖買官田。

    每年每畝地多付一塊銀元,然後七年後,這田就屬於他們自己了,他們種地就不用再付租子,只需付田賦和丁銀就行。

    這簡直讓人難以相信,可他們一家人都在那張契約上按過手印,新建起來的縣衙甚至把一百畝的地契都寫上了他們的名字。不過契約最後沒交到他們手上,交到了新開設的銀行分裡。

    這等於他們一分錢還沒花,朝廷就提前把地給他們了。而他們不過是每畝地價五塊銀元上多付兩塊利息而已,但這樣一畝地也不過七塊銀元,價錢絕不算貴,何況還是現在不花錢就能拿到地?

    以後七年,他們家每年須向銀行繳納按揭,一畝地一塊錢,七年後,七塊錢繳清後地就會交給他們了,以後那地就真正屬於他們了。

    除了這件彷彿天上掉下的大陷餅的好事外,軍隊還把他們家過去欠曹勳的債務一筆鉤銷全都免除了,本息皆免,按那軍官的話說,過去他們家繳納的利息,已經超過本金兩倍了,因此債務免除。

    不但如此,那軍官還給他們發了一筆錢,足有十來塊銀元,他們說這是過去曹家多收的利息,現在還給他們。

    如他一樣的,還有好些個軍戶,他們過去都欠曹勳家債,年年滾,就是總也還不清,這次漢軍免了他們的債,還給他們清算後還了多出的利息。

    另外,官軍還給他們每戶發了二百斤糧,又把曹家的牛和農具等免費租借給了他們。

    「從沒有見過這麼好的官軍,王師啊。」王同安的父親,在拿到漢軍軍官親自送到他手上的一筆二十塊錢的撫卹金,說是對他當年參加平定奢安之亂的獎賞,以及受傷的撫卹補貼。

    當年彝人叛軍攻龍裡衛,王同安父親受召抵禦,作戰時斷了一條腿,曹勳事後連一文錢撫卹都沒有給,甚至王家欠的那些債務裡,就有一大部份是因為父親腿傷醫治而向曹家借的債券。

    龍裡衛的那些軍戶,都感覺翻身做了主。

    曹勳過去還有不少彝苗族的奴隸,這次官軍向他們許諾,只要他們參與這次平叛戰爭,為官軍服役滿兩年,就可以得到自由之身。

    若是他們能殺死一年叛軍,就減一年時間,若能殺死兩個,就能提前得到自由之身。若是能拿到三個以上叛軍首級,那麼兩個以外的第三個,就按每個兩塊銀元折賞。

    那些奴隸們聽到這個宣佈後,全都興奮的眼楮都紅了。許多人恨不得官軍立即就發他們一把刀,然後他們立即就殺向那些對抗天軍的土司。

    對於那些軍戶和奴隸們的興奮,得到報告的劉僑笑的很燦爛。

    朝廷付出不多,給幾塊田,給一個自由的許諾,再頒一個賞格,就能讓無數的人心向朝廷,讓無數的人願意為朝廷衝鋒陷陣。

    至於那田,本來就是在那些衛所武官,那些土官們的手中,朝廷過去連稅賦都拿不到一粒,現在分給這些軍戶奴隸們,朝廷還能拿到稅,二來還得能得民心擁護。

    至於自由,對朝廷來說,只是一個承諾,但對奴隸們來說,這卻值得拿命去相拚。

    兩塊銀元一個叛軍首級,劉僑還覺得太便宜了點。如果那些憤怒翻身的佃戶和奴隸,還有那些小土司們,能砍下十萬顆首級送來領賞,那也不過二十萬塊銀元而已,對於劉僑來說,二十萬塊銀元,算什麼?

    出征之前,皇帝已經拔給了東路軍一千萬銀元做為軍費,甚至皇帝還說了,只要是必要的軍事開支,儘管開口,不夠再拔。

    劉僑覺得自己已經贏了這場戰爭,西南夷們,拿什麼來跟他鬥。(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30
第538章 留中不發

    晨曦微露。

    劉鈞已經開始在上房批閱奏章,處理朝政。最近朝廷最主要的幾件事情,一是新朝第一次科舉已經開始,縣府院試已經考完,今年的童試也是歷朝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

    據下面的奏報的數字統計,大漢全國各地下場參加今年童試的考生,突破了百萬大關。這個數字讓劉鈞也不得不感嘆大漢人口眾多,讀人也多。

    有的縣下場考試的考生多達數千人。

    其中皇帝的家鄉黃州麻城,縣試者達三千餘人,而上海縣的考生比麻城縣還多,但考生人數最多的卻不是這兩縣,而是河南的汝陽縣,參考的人數多達八千餘人。

    大漢的童試也如前明一樣,分為縣試、府試、院試,不過略有更改,改過去一年兩次考為集中考試,縣試府試院試,每次相隔半月,五月開考,七月結束。

    多數的考生會在第一輪的縣試被刷下,然後有的在府試刷下,能夠通過三輪數場考試,成為秀才中,相當少。

    童試的錄取率比進士的錄取率還要低,童試中最難的一關是府試。

    今年的科舉,雖然劉鈞有意改革,不過童試依然是照顧了多數官員們的想法,童試沿用明朝時的辦法。

    童試三考的考試內容大致相同,以四義、本經、論、策為主。府試的題少於縣試,縣試要求學生寫以四和本經為題的八股文各一篇,論一篇、策問一道。

    但府試僅需寫一篇八股文和論一篇。院試考題包括「四、本經、策、論」,考題數量、形式與縣試基本相同。

    三試中以府試最難取,考生也最多。童試中,以往參考的考生,如果以前考過了縣試,下科就能直接參加府試,而府試最難,因此以往每年有無數人在府試這關被攔下,也就導致每年童試。參加府試的考生總是最多的。

    考過縣試和府試,最後還得經過院試一關。

    到了院試時,百萬考生已經大量被攔下。院試的錄取率不到百分之十,如這次上海縣試四千餘考生。錄取了近三百,而一般縣只錄取六七十名。

    大漢今年的童試,劉鈞讓地方學官加大錄取率,如汝陽、上海、紹興、麻城這樣的考生數量極多的縣,錄取數為三五百。一般的大縣為一二百,普通縣為五六十。

    最後今年童試錄取的生員總數為五萬人。

    這意味著今年新產生了五萬名秀才。相比起過去,起碼翻了一翻。

    不過對於朝廷來說,多錄取點秀才也沒什麼影響,除了每縣秀才的前二十名,能享受廩米資格,每月點稟米,其餘的秀才不需要朝廷額外支付什麼,他們也不再享受優免待遇。頂多就是有個功名,多點榮耀。能見官免跪罷了,朝廷不在乎多給增加些秀才。

    據統計,以往天下就有不下六十萬秀才,現在增加五年,也算不得什麼。

    在明代,讀人通過童試後就成為了秀才,而秀才是得在官學進學的,稱為生員。每府縣的官學,都規定了生員數量,一開始每縣只有二十人。後來又擴招。增加了增生,再到後來,又擴招,增加了附生。而且附生沒有名額限制。

    這也主要是因為秀才的功名一般都是終身的,雖然在縣學中,秀才們也要參加月考歲考,規定了考試成績生為六等,最末等則要取消秀才功名。但基本上,很少生把成績列為末等。革除功名的情況,這就導致秀才數量一直在增加。

    到了明中後期,許多縣的附生,都已經是固定名額的稟生和增生的幾十倍,多達幾百人。甚至一些大縣的生員已經多達近千,府學往往有幾千人。如明末時上海縣學的生員就多達近七百人,包括上海縣在內的松江省的生員更多達三千餘名。

    浙江一省的生員,更多達數萬。

    大漢朝現在取消秀才們的特權後,更是擴大了錄取規模,一科就錄取了五萬人。

    新進五萬秀才,加上原來的六十萬秀才,已經參加完了今年的鄉試資格考試,也就是科試。

    今年的科舉參考人數也達了六十萬,其中有大約五萬生員因各種原因未參與科試。

    僅江西一省科試,就有五萬名秀才參加。

    由於秀才的數量太多,因此在正式的舉人考試鄉試之前,還得有一場鄉試資格考試,科試,由提學官們主持。

    只有通過了科試的生員,才能稱為科舉生員,才有參加鄉試的資格。

    明中期以後,科試的錄取率一般為三十比一。

    劉鈞同樣的提高了今年科試的錄取率,考試之前,他已經定了錄取數額,天下總錄取六萬人。

    六十萬科試考生中給予六萬人鄉試資格,這是十分之一的錄取率,三倍於明代時。

    現在,通過縣試、府試、院試、科試四道考關,從天下百萬參考讀人中,最後只選拔出了六萬人參加全國鄉試,這六萬考生將前往各省省會考試,最後所有試卷分為七大考區合併閱卷,每個考區將錄取四百餘新科舉人,全國錄取三千名舉人。

    這也是過去錄取率的一倍。

    八月鄉試,十二月會試。

    今年的錄取率雖然提升許多,但考試的內容也會次改革,八股將次被廢除。也許會有許多士子不適應,但劉鈞相信,在他提高了一倍的錄取率面前,這些士子也沒什麼好抱怨的了,畢竟改革是針對所有人,大家都是一樣的試卷,從同一個起跑線開始。

    唯適者生存,如果他們適應不了,那只能說明他不適合,也不是劉鈞要挑選的士子。

    鄉試的試卷已經出來了,幾經呈奏皇帝,幾經修改後,終於勉強得到了皇帝的許可。四五經的內容很少,只佔了不到三成,其餘的許多內容都是按皇帝要求增加的,增加了許多天文地理算術律法以及常識格物等內容。

    全國鄉試劃分為七大考區,但所有的考題都是相同的。以往明朝的鄉試錄取名額都是各省定額,兩京各錄取百人,其餘各省人數稍低,而今年則是劃為七大考區,每個考區錄取四百餘人,不再分省。

    除了讓禮部官員們忙碌不已的科舉考試,朝廷現在還有兩件大事,一是朝廷的北伐。蒙古諸部紛紛歸附,漠南蒙古共六盟五十四旗,現在已經有四盟四十四旗歸附,只剩下了科爾沁等十盟未附。

    皇帝新下旨意,要召已歸附四十四旗在赤峰秋後會盟。

    這個命令一下,理蕃院、樞密院、兵部、禮部等各個衙門,又迅忙碌起來。距離九月會盟時間不長,朝廷上下都要為這第一次會盟,做好全面的準備。同時兵部和樞密院也得到了明確的旨意,這次會盟,就是要拉上蒙古各部討伐科爾沁四部,甚至準備攻打滿清。

    軍隊和後勤方面要做好全面準備。

    至於第三件大事,當然是朝廷的四路平叛大軍。

    如今四路大軍的三路都在西南,各地叛亂的前明宗室、臣子們如今都已經被平滅,連那些想渾水摸魚的闖賊等流賊也被打的潰散,可三路大軍卻沒有收兵,反而一頭殺進了雲貴地區,大開殺戒。

    當劉僑兵入貴陽,殺了貴州最大土司水西安氏,還在貴州全面改土歸流,分田分地,解放奴隸等作為傳朝廷後,許多官員都對劉皇叔的行為大大不滿。

    認為劉僑依仗身份,胡作非為。

    一時間,彈劾的奏章雪片般的飛上劉鈞的御案。

    對於科道官員們的彈劾,劉鈞一面還是感到很高興的,他們沒有因為劉僑的身份而顧忌。可一面,又對這些官員的眼光而不滿。

    他們根本看不到劉僑在貴州所為的重要性,也看不到改土歸流的必要性,卻還在為那些叛服不常的西南夷說話,還覺得劉僑是在挑釁生非。

    而劉鈞的看法恰恰相反,事實上,劉僑在貴州的所做所為,都是出自他的授意。要沒他授意,劉僑也不敢在貴州這樣大動干戈,又是殺安位,又是改土歸流。

    雲貴等地現在名義上還算是明朝的土地,那些土司們是明朝封的土官,到現在為止他們都沒有上表朝廷歸附。

    劉鈞將彈劾劉僑的奏摺統統挑了出來,然後全都扔過了一個箱子裡,所有的彈劾摺子,統統留中不。

    劉鈞拿起筆,開始給劉僑寫信。

    在信中,劉鈞稱讚了劉僑在貴州的表現,對他動貴州的土司、漢人軍戶、土司奴隸們起來對付那些土官,很是讚賞。

    從軍事角度來說,其實劉僑有六萬精銳在手,根本沒必要再動用那些前明衛所軍戶、土司奴隸和一些小土官一起協助作戰。

    但從政治的角度上來說,這一著相當漂亮且極為重要。

    有了這些人的參與,那貴州之戰,就相當於貴州本土的這些勢力間的鬥爭,朝廷軍隊反而成了那個裁決者。

    充分的利用這些貴州土著,才是真正打破和改變貴州如今局面的最好方法。

    劉鈞信中還告訴劉僑,別急著去雲南,先把貴州徹底的平定了穩固了再說。貴州身處西南中心,搞定了貴州,那周邊的廣西、湖南、四川、雲南四省的蠻夷土著,就將被分割,難以成片。(未完待續。)

    ps︰感謝心海、我愛我姐我弟的支持,謝謝!

    地一下雲.來.閣即可獲得觀.】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