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啥時太平
一天後,日本人的大部隊開著汽車經過我們村子,連停都沒停,一溜煙兒往東去了,這時候看來,之前那些騎鐵驢子的,應該是他們的先頭部隊。
小日本兒是很狡猾的,每次大規模行動都會有先頭部隊探路,因為咱們中*隊武器不如他們精良,比如當時中*隊裡的主力槍支“漢陽造”,有效射程只有250米左右,而日本人的“三八大蓋”有效射程是480米左右,這就是差距。中*隊裡的“中正式”有效射程倒是在500米左右,跟三八大蓋有一拼,不過那種槍支是稀缺貨,只有精銳部隊才能裝備。中*隊只要不是迫不得已,很少跟日本軍隊正面交鋒,一般都是埋伏、或者是突襲,這時候的小日本兒,早給埋伏怕了。陳輝當時朝他們打槍,把他們往東邊兒引,他們那麼不要命追趕,估計就是怕大部隊遭埋伏,想去“蹚雷”。
在這裡,我再插一嘴?如果有朋友不喜歡我往書裡插嘴的話,請留言,以後我就不插了。
咱說一說抗日戰爭裡的“中*隊”,與其說是“中*隊”,不如說是國民黨軍隊,因為共軍,從頭到尾,沒跟小日本兒打過啥轟轟烈烈的大仗,那些著名戰役,都是國民黨打出來的,因為“那個”原因吧,現在中國大陸的書裡都一概統稱“中*隊”,不過我估計,台灣可能不會這麼稱呼吧。從小時候那些抗日的電影裡就能看出一些端倪,當時抗日的電影也只有個《地雷戰》、《地道戰》、還有個《小兵張嘎》,《鐵道游擊隊》好像是後來的吧。當時覺得那就是抗日,現在想想,那就是扯淡,就憑幾條地道、幾枚地雷、幾個小毛孩子,跳樑小丑過家家似的,就能擋住幾十萬裝備精良的日本軍隊?那些“淞滬會戰”、“長沙會戰”啥的,咋不拍出來給老百姓們看看呢,因為那些戰役跟共軍毛關係沒有。抗日十大戰役,共軍就一個“平型關大捷”跟“百團會戰”,“平型關大捷”直到現在還頗具爭議,國、共、日三方說辭不一,三方都說自己在那場戰役裡取得了勝利。
抗日戰爭時期,共軍那時候,到底在幹啥呢?軍隊化整為零、融入百姓,在大後方養精蓄銳、籠絡人心,等待時機、逐鹿中原。在國際上,製造輿論,說老蔣不抗日,逼著老蔣拿出精銳跟日本人兩敗俱傷,共軍在旁邊偷笑著隔岸觀火、坐收漁翁,國日雙方大戰之後,他們再衝上去專打日軍殘兵跟*殘兵,主要目的是繳獲裝備充實自己的部隊。老蔣那句“攘外必先安內”,其實是很有道理的。
抗日戰爭,其實就是一場國、共、日三方戰爭。
我們村過去有個姓張的老人,黃埔軍校畢業的,出來就是國民黨連長,他最後一戰,也是跟日本人打的,結果戰敗了,帶著殘兵撤離,不曾想,走到半路,給共軍伏擊了,共軍把他們武器繳了以後,問他們,跟著我們幹呢,還是回家呢?把張老頭兒給氣的,老子在前面跟日本人打,你們在後面捅我們刀子。
回家!
張老頭就這麼回來了。這張老頭是誰呢,前些日子給我郵寄過藥品的朋友們可能不陌生,收件人叫“張永慶”,這是我朋友,這個張老頭,就是我這朋友的太爺。老頭兒不愧是黃埔軍校出來的,特別有修養,為人處世端端正正。我上小學的時候,參加過一次區上舉辦的長跑比賽,我那次的成績是,小學組,全區第四。這張老頭兒也去了,當時他好像已經八十歲了,得了個老年組全區第九,雖然只有九個老頭兒參加比賽。當時我就問他,你這麼大歲數了,咋也來參加比賽?老頭兒樂呵呵地說,貴在參與嘛。
當時那廣播裡,反覆播放著張老頭的名字,叫個張文什麼來著,說他是黃埔軍校多少期多少期畢業的學員,曾擔任過國民黨連長,參加過抗日戰爭,不過,就是沒說他是咋回來的。這老頭兒活的歲數也不小,一直到我朋友結婚生子,我朋友喊他太爺,我朋友那孩子,就應該喊他高祖了,去世到現在也有十年了吧。
不好意思,說的又有點多了,還跑題了,咱還是言歸正傳吧。
日本人這一次過來,主要是搶糧食的,他們或許也知道我們這幾個村子的人躲進了深山裡,不過他們並沒有進山,山下的村子多的是,他們犯不著跟我們這幾個村子慪氣,再者,他們或許也有任務,期限之內得搶多少斤糧食,進山找我們這個幾個村子裡的人,耽誤了時間不說,也搶不到多少糧食,小日本兒不會幹這種丟西瓜撿芝麻的事兒。
日本人的大部隊過去以後,護山團就派出幾個人,也沒敢帶武器,沿路往東去尋找陳輝,當然了,在很多人看來,陳輝活下來的可能性不大,兩條腿咋能跑過仨軲轆的鐵驢子呢,他們主要是想看看能不能把陳輝的屍體找回來,不能讓這麼好的孩子暴屍荒野呀。
當時王草魚的大孫子王小順,也被派去找陳輝的屍體了,以下這些,都是王小順後來跟我奶奶爺爺說的。
當時他們是怎麼找呢,他們一共四個人,往東走了一段路程以後,有個人就說了,這麼找可不行,東邊地方這麼大,有山有村子,誰知道陳輝當時想往哪兒跑呢。別人就問他,那咋找呢?那人就說了,陳輝不是一邊放槍一邊跑嘛,那些日本人也是一邊放槍一邊追他,咱們在地上找彈殼,順著彈殼往前找。
其他三個人一聽這主意不錯,散開了在地上找彈殼,找到以後,判斷一下方位,沿路往前走一段再找。
打往東的路上,一直找到一塊莊稼地,出了莊稼地往北走,這時候,他們大概已經走出了七八里地,最後來到一處山腳下,這是條死路,三面環山,進去的人除非長翅膀飛出來。
在山口那裡,幾個人一下子找到幾十枚彈殼,再往裡走不遠,幾個人沒見著屍體,在山根兒底下,找到一截樹樁子,一人多高,人腰粗細,那樹樁子上面,全是刺刀眼兒,整個兒都快給刺刀捅成馬蜂窩了,再仔細瞅瞅,上面還有無數個子彈洞。
幾個人覺得奇怪,把樹樁子掰開一看,裡面的木頭都給子彈打酥了,大概數數,足有五六十顆子彈頭。
幾個人看著那截倒霉的樹樁子面面相覷,小日本兒這是玩兒的啥花樣兒,是不是沒找著陳輝,拿截木頭樁子撒了半天氣?
出了山口,幾個人繼續往前找,不過,再也找不到一枚子彈殼,好像那些日本兵追到山口那裡就停止了。
又朝前走了沒多遠,徹底失去了線索。幾個人碰頭兒一商量,這咋辦呢,這要是空著手兒回去,也不好交代呀。最後,幾個人把那截樹樁子抬了回來,所有人圍著那截千瘡百孔的木頭樁子一看,全傻了眼……
這到底是咋回事?誰也說不清楚。
陳輝呢,至此下落不明。有人說,陳輝給日本人抓住砍了腦袋,身體給日本人潑上汽油燒了;還有人說,陳輝給日本人打死以後,變成了一截木頭,更有人說,那人根本就不是陳輝,是一截木頭變成了陳輝的樣子,救了幾十號人。反正是眾說紛紜。
直到五十年多後,那一年,我已經十六歲,有這麼一天,家裡來到了個人,看著有六十多歲,風塵僕僕,一身道士打扮,進門就找白仙姑,也就是找我奶奶,當時我奶奶已經七十多歲快八十了。道士見到我奶奶以後,說有事相求,然後從身上掏出一塊“四水令”,自報家門,說自己是歆陽子的關門六弟子、黃花觀第三代掌門,名叫陳輝……
自從那次大掃蕩以後,日本人再沒來過,我太爺他們在山裡呆了能有五六天,把帶過去的乾糧全部吃完了以後,這才從山裡出來。
回到家裡,把之前埋下的糧食刨出來存好,就這麼又安安生生過上了日子。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很快的,時間來到了公元1945年秋,日本戰敗投降。這一年,我奶奶二十七歲,我太爺七十八歲,我太奶五十六歲,我爺爺三十八歲。
當然了,日本人無條件投降,對於山溝裡的我奶奶他們來說,也沒啥真正值得高興的,因為日本人沒來的時候,日子過的就不怎麼好,現在走了,日子也還是這麼個老樣子。再者,日本人戰敗的消息,直到冬天才傳到我們這個閉塞的村子裡,不過,趕走了外敵,就該著耗子動刀窩兒裡鬥了,這時候,國共內戰又拉開了帷幕,狼煙四起,烽火連天……
我太爺由我奶奶扶著,站到山頭兒,眯著起眼睛眺望遠方,嘴裡叨咕一句,這狗日的,啥時候才能太平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