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元明] 明末邊軍一小兵 作者:老白牛(已完成)

 
bigsing 2010-8-6 13:16:41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899 4065508
bigsing 發表於 2010-8-6 14:31
第二卷 不一樣的屯長 第二十章 不患貧而患不安

  留著楊通與兩個婦人守墩,王鬥幾人騎馬到了董房河邊。

  沿著河邊轉了一圈,眼前董房河蜿蜒往西北而去,沿著河的兩岸,一些軍戶或是民戶不久前播種的田地小麥正在出苗。可以看出,河兩邊耕種的田地還是太少,離河邊不遠,便是裸露的大片大片乾燥的土地。

  眾人策馬踏過低淺的河水,來到河的對面,對面也是同樣這種情況。

  王鬥略略一估計,從周莊到董家莊沿河一帶,兩岸可供開墾的荒地達數千畝之多。

  其實這些土地土質都算不錯,可惜水利失修,灌溉不便,這些原本算是優良的田地都荒蕪了。大明北地就是如此,乾旱少雨,農事全賴灌溉,有水之處為沃壤,無水之處便為荒漠,對灌溉系統的依賴性極大。

  策馬沿河而行,可以看到河岸旁一些原本渠池的痕跡,不過這些河渠多年沒有疏濬,水流不到,己經多是淤淺廢棄了。這使得離河稍遠一些的田地無奈荒廢,畢竟那種可供灌田的磚石深井不是隨隨便便人家便可挖制的。

  如果官府衛所將這些河渠重新疏濬修理,完全可以讓這一帶成為良田土地。

  不過這只能想想,各地水利失修嚴重,是眼下整個大明普通存在的情況,朝廷沒有這個財力顧及水利的維修,有限的一些經費又被官員們貪污私肥,保安州衛同樣也沒有這個財力心思,只能自己想辦法了。

  策馬四顧,眼前地勢開闊,這是一片多好的土地啊,「千里桑乾,唯富涿鹿」,後世的涿鹿縣是有名的商品糧基地,而眼前的土地只能無奈荒蕪。舉目望去,往東北方向,往南是屬於五堡的欒莊,往東便是保安衛後千戶所的五堡,那邊土地比舜鄉堡更好,那裡甚至可以種植水稻。

  王鬥沉思著,幾人中算齊天良最是種田好手,當然馬術也是最差,他努力操控馬匹來到王鬥的身旁,叫道:「王頭,這一片都是好地啊,如果挖些池修些渠,再招些軍民開墾,將來這一片都可以成為良田。」

  王鬥點頭,其實大明對於各地軍民開墾荒地向有優惠,開墾土地盡歸軍民不說,三年成熟後,每頃土地止征少許的牛具銀,甚至很多地方應納稅糧還准蠲免十年以上。

  可惜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國庫空虛,需要徵收大批的稅糧,官紳豪強將自己應納稅糧轉派到平民身上,本來開墾荒地投入就大,才一熟後,往往官府衛所便迫不及待地交來催派,造成墾農入不敷出。若是繼續追逼錢糧,就不得不迫使墾農逃亡,又造成田地荒蕪,這樣惡性循環,各地災荒越來越嚴重,也造成百姓不願意開墾荒地。

  其實一個朝代的末期總是不缺乏土地,災荒戰亂過後,有些地方整村整城的荒廢,甚至千里無人煙,大明各地其實荒蕪的土地不少,但沒有一個安定的環境讓百姓生活耕種也是白撘!

  世人常言不患寡而患不均,其實後面還有一句更重要,不患貧而患不安!戰爭荒亂比貧窮更可怕!

  王鬥盤算著如何招募軍民前來耕種,如果能讓這些軍民安心下來,屯堡還是很多希望的,歷史上盧象升任宣大總督時,大興屯政,積粟二十萬石,崇禎帝諭九邊奉以為式,此外還有諸多成功的例子。

  從齊天良與母親身上,王鬥也看到了中國古代農民對土地的渴望,有一個安定的環境,加上每人授以耕牛和幾十畝土地,讓他們代代相傳,足以讓很多貧困破產的民眾砰然心動了。

  再讓這些人全部加入軍戶,保證了糧食來源,同時又保證了兵源,同時還是一個強大有凝聚力的集體,將來一邊耕種一邊征戰,便可以讓自己勢力如滾雪球般不斷壯大,成功複製曹操與明太祖的經歷。

  王鬥策馬坐在馬上,四顧河兩岸的土地,心頭豪情充溢胸腹,自己的明天,就從這裡開始。

  ……

  看過土地後,幾人興奮地回到靖邊墩商議屯堡事務,略一提及,便覺得事情繁多,首先屯田需要青壯人口,此外還有很多準備工作要做,比如說將來的開荒耕種需要耕牛農具,建堡需要木料青石,還有墾民需要的口糧等。

  如果今年可以疏濬修建一些水渠,便要搶著明年春天播種,又需要種子。今年肯定來不及播種冬麥了,只得明年開春種一些高粱、穀子、豆子等。到了明年夏秋再種小麥。

  千頭萬緒,首先需要人口,這也是屯堡開始最難的。

  保安州衛一個龐大的地方,歷史上保安州自建州以來,保安州的民戶就沒有超過一千戶,人口一直在五六千左右。而軍戶,自建衛來,歷史上曾有軍戶八千多戶,人口數萬。到萬曆年時,直降到三千多戶,現在不知道有多少。眼下保安州衛的軍戶百姓紛紛逃亡,加上不久前遭了兵災,人口越少,特別是青壯人口少。

  而招募流民,這是要靠運氣的,流民流向不定,有時大股流民湧入某地,有時又百里看不到一個人。自己暫時也沒那個財力到各地去大規模宣傳。

  不過上月後金入寇,各地遭災,保安州衛各地倒是出現了不少的流民,或許可以從他們那兒招募。本地人中也可以想想辦法,畢竟每人授田幾十畝,就算本地的一些軍戶民戶,家口多的,也完全可以分出一些男丁前來授田,關鍵是要讓他們相信未來屯堡的前景。

  ……

  王鬥等人商議己畢,還是楊通守墩,王鬥備了一份禮,帶著韓朝幾人首先來到董家莊,求見管隊官張貴,希望他支援一些人口耕牛農具等。

  聽聞王鬥請撥三十戶人口和十頭牛,還有需要青石木料等物質,張貴面有難色,眼下衛所中缺額越來越嚴重,董家莊各地屯堡都是人口不足,他也是有困難的。

  他拍著王鬥的肩膀嘆了口氣,道:「老弟啊,老哥也是有難處的,還要老弟自己多想辦法了。」

  最後他叫來自己的心腹,掌管董家莊堡內糧草輜重的總旗洪丘,讓他撥給了王鬥十戶軍戶,五頭牛,一石米,此外還有十五把鋤頭,餘者物質,便要王鬥自己想辦法了。

  不過他可以發出告示,幫王鬥在董家莊堡內宣傳,看誰願意去現在還不存在的靖邊堡屯田。

  王鬥看張貴確實盡了自己最大努力,他告辭出來,便隨洪丘去領人口物質。

  不過隨後王鬥又失望了,那十戶人都是老弱,而自己要的是青壯人口,那五頭牛,同樣是瘦弱不堪,離自己期望太遠。不過王鬥還是收下了,蚊子腿肉雖小也是肉,入了自己嘴就沒有放過的道理。 本帖最後由 九臉龍王 於 2016-7-26 16:25 編輯

bigsing 發表於 2010-8-6 14:32
第二卷 不一樣的屯長 第二十一章 地窩子

  在董家莊內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王鬥幾人趕著牛,帶著軍戶們回往靖邊墩而去。

  幾人神情都很高興,此行雖然收穫小,但也總算是打開了第一步。

  那些被劃撥給王鬥的軍戶們個個拖家帶口,挑著自己簡單的行李跟在王鬥幾人身後,各人神情間都有些忐忑不安,換新東家了,不知道未來命運會怎麼樣。

  王鬥的名聲他們是聽過的,他們殺韃子很厲害,不過往往這樣的人,性情就越凶暴,他會善待大夥嗎?聽說此行是到靖邊堡去屯田,未來前景又會如何?

  眾軍戶各樣心思,眾人一路趕路,午時,一行人到了靖邊墩面前,齊天良高聲叫軍戶們注意避開壕塹旁幾個暗藏的塌窖陷阱。這時吊橋與墩門打開,楊通與妻劉氏,齊天良妻陶氏笑容滿面地迎了出來。

  此時各人己是飢腸轆轆,王鬥高聲吩咐兩個婦人:「楊家嫂子,齊家嫂子,你們快去煮一些粥出來,給新來的兄弟們充充飢!」

  接著他又補充了一句:「粥要煮得稠一些。」

  兩個婦人高聲應了一聲,轉身回墩去煮粥了。

  聽到王鬥的話,軍戶們一陣騷動,看來新東家的心腸不錯,與他讓人畏懼的外貌不合,各人心中湧起希望,看來此行也不會那麼差,各人按戶各找地方溫順坐下,只是輕聲議論一聲。

  王鬥打量那些軍戶,這十戶軍戶中,連家小在內,共有口四十多人的樣子,男女各佔一半,放眼望去,無不是衣衫襤褸,人虛體弱,可能只有七、八個會顯得壯實些的年輕人。而一些縮在父母旁的孩童,更是頭髮蓬亂,面黃肌瘦,身上衣裳破如麻袋,只是用畏懼的目光打量著人高馬大的王鬥幾人,又好奇地看向眼前高大的靖邊墩。

  前幾日己是過了霜降,天氣越發寒冷,這些軍戶身上的皮襖氈帽到處是破洞,寒風吹來,很多人都是發抖起來。一些男丁還好,他們身旁的婦人小孩更是不堪。

  看著眼前這些人,王鬥嘆了口氣,這些哪是大明軍人,分明是一群大明丐幫啊,自己靖邊墩七人,雖也是穿得破破爛爛,不過顯然的,身體素質與精神面貌比他們強太多了。看來以後得花一些時間為他們調養身體啊。

  等待中,劉氏與陶氏終於吃力地各端一大口鍋出來,鍋內騰騰的冒著熱氣,遠遠的一股米粥的香味飄了過來。

  軍戶們一陣騷動,個個都是使勁地伸脖子往那邊看,特別是那些孩童,更是使勁地唵著口水。

  劉氏與陶氏二人親熱地招呼起來:「喝粥啦,大夥都將碗筷拿過來喝粥啦。」

  軍戶們紛紛從自己行李中找出碗筷,有王鬥等人在前,他們不敢擁擠爭搶,按著家口,一個個拿著碗上來排隊領粥,排在後面的只是不斷的探頭探腦,非常焦急的等待。

  劉氏與陶氏不斷招呼著那些軍戶,特別是陶氏,神情間更是親熱,有新人來了,看在自己是靖邊墩老人的份上,至少王頭會將那些婦人們交給自己指揮吧?

  她一邊用勺子為各人舀粥,一邊大聲道:「大夥喝著粥,可不要忘了總旗王大人的恩德啊。」

  眾軍戶只是沒口子的答應,一邊各找地方狼吞虎嚥地吃起來。碗中的粥香甜濃稠,都是純正的米粥,決對沒有添加野菜樹皮之類的,過久了糠菜度日的日子,喝著這麼好的米粥,很多人都是流下淚來。

  ……

  王鬥幾人也是一起喝粥,幾人毫不顧忌形象地在墩外席地而坐,王鬥喝了六碗粥後,拍拍肚子站起來,韓朝幾人也是隨後停了碗,再看那些軍戶,他們各人喝了一些粥後,精神氣都好多了。

  王鬥讓韓朝招呼軍戶們過來,楊通也是大囔道:「總旗大人訓話了,大夥兒都快些安靜。」

  王鬥走到那些人面前,看著這些人,王鬥也感覺到壓力,以後他們的衣食生存就要靠自己來維繫,自己能讓他們過上好日子嗎?注視了這些軍戶良久,王鬥開口朗聲道:「昨日管隊張大人將你們劃撥於我,以後你們都在我的堡內屯田,我王鬥在這裡說一句,以後都是一堡的兄弟,我王鬥當一視同仁,決不會虧待你們。」

  底下半響沒有言語,很多人都是麻木地聽著,正要冷場的時候,底下一個年輕人低低的在後面說了一聲:「王大人說讓小的們來堡內屯田,不知大人要小的如何做?」

  王鬥讚了一聲,道:「這位兄弟問得好,王鬥不才,奉防守大人及管隊大人之令屯田,以後我們都在這董房河邊開墾荒地,事後每人都會分下田地,還有耕牛種籽等物,防守大人己向我保證過,屯堡只管放手去做,將來開墾出來的田地,決對不會有人徵擾,大夥只管安心屯種便是。」

  聽到王鬥的話,底下各人一陣騷動,顯然防守官許忠俊的保證,對這些人還是有說服力的,而且到時不但有田地,還有耕牛種籽等物分發,對他們也產生了強大的吸引力。

  又有一人問道:「不知小的們將來要納糧多少,耕牛種籽等物將來小的們要償還嗎?」

  王鬥大聲道:「明人不說暗話,眼下大夥一起開墾土地,興修水利,這些財帛都是我出,而且考慮到大家的口糧不多,以後每日的工食也是由我來付給。將來等米麥成熟,第一年,我給大家免徵稅糧。第二年,每畝屯田徵糧一斗,以充付先前支借的牛具等銀。第三年,每畝屯田徵糧兩斗,此後永為成例,不再另生加派。我王鬥說話算話,當日我與甲長鐘大用言明前往擊殺韃子,事後我果然去了,搏命撕殺後,才有了現在的官位職務!殺韃子是如此,在屯田方面,我同樣也是如此!」

  聽了王鬥爽直的話,眾人都是相互而視,個個心動,王鬥話說得直,第二年起就要徵糧,反給他們真實可信的感覺,王鬥的話比那些吹得天花亂墜的上官們有說服力多了。如果真如王鬥所說,第三年後便不再加派,那每畝徵糧兩斗各人是完全承受得起的,這只是明初軍戶們的納糧份額,雖比明面上的民戶租重,但在眼下這種年景,這種負擔己經算是很輕了。

  話後,雖有一些人還是疑慮不安,不過大部分人心中都是湧起希望,如王鬥所說,希望將來能過上太平安定的日子吧。

  安撫訓話後,王鬥吩咐將從董家莊內帶來的牛趕回墩內去喂養,那些鋤頭等物也一樣拿進去。楊通為王鬥將墩內那張唯一的椅子搬了出來,王鬥坐在椅上開始為軍戶們登記文冊,可惜沒有桌子,只能拿塊木板墊在腿上寫了。

  王鬥書寫毛筆字繁體字並不是問題,他揮筆而就,將這十戶人依各人軍戶帖一一登記,各戶年籍、從軍腳色、貫址、家口,男婦,成丁等一一備註,並開具正副兩本文冊。

  最後統計,十戶軍戶中共有男婦四十五口,其中男子二十二口,成丁十八口,不成丁四口。婦女二十三口,十三歲以上的壯女十五口,十三歲以下的幼女八口。另還有各戶帶來的隨身事產也是一一登記。

  忙完後王鬥鬆了口氣,站起來活動了一下手腳,許久沒有摸筆了,才登記十戶人家,就感覺到有些勞累。

  他心下暗嘆了一口氣,以後墩內事務繁多,難道事事都要自己親力親為?特別是這種文書工作。

  可惜現在墩內除了他,還有齊天良識幾個字,能算點數外,餘者韓朝兄弟與楊通,還有兩個婦人都是連自己名字不會寫的正統文盲。除了自己親力親為還真沒辦法,不過以後隨著屯堡的發展,案牘文書事務越來越多,看來以後得招個書吏了。

  那些軍戶見王鬥竟可以流利書寫文冊,也是暗暗詫異,各人臉上都是露出了佩服的神情,這王總旗上馬可以殺賊,下馬可以舞墨,還真是文武雙全,各人內心不由都對王鬥增添了幾分信心。在這大明就是如此,能讀書識字的人總是讓人佩服的。

  王鬥忙完後,讓韓朝兄弟幾人為那些軍戶安排住的地方,這麼多人墩內肯定住不下,暫時也沒有營房安排,只能先讓他們沿著墩旁撘些茅屋,暫時居住。

  北地流民向有在野外建蓋地窩子的習慣,在地上刨個坑,找些石頭樹枝在周邊壘個小牆,然後在頂上搭一些茅草便可成房屋了,這種建築簡單有效,不需什麼原料,聽聞傳自塞外胡人,只要有一定的柴草碳木,便可很好地抵禦嚴寒。

  韓朝幾人指揮那些新居民在墩外搭建地窩子,這方面,王鬥當然沒有韓朝等人懂,他只是要求那些新居民搭建地窩子時要排列有序,而且方便時也要集中到一個茅坑內,不可亂撒亂排,儘量注意衛生。

  可以看出,韓朝很有指揮能力的樣子,王鬥看這兄弟二人來歷神秘,似乎很有故事,不過王鬥當然不會去過問他的隱私。

  到了晚上,一個個地窩子己經具備雛形,一堆堆的柴火燃起來,加上小孩的玩鬧笑聲,給靖邊墩外增添了許多生氣。

  ※※※

  老白牛:晚上有事,第二更會晚些,見諒。 本帖最後由 spigyeh 於 2016-12-29 00:39 編輯

bigsing 發表於 2010-8-6 14:32
第二十二章 小人多

  夜晚,一燈如豆。

  在王鬥的屋內,王鬥招集韓朝、韓仲、齊天良、楊通幾人商議事務。

  王鬥決定明日去舜鄉堡一趟,去向管屯官杜真討要一些人口與耕牛等物,有了董家莊的例子,他對明日之行己不抱什麼希望,不過去試試也好,能要到一點算一點。

  明日王鬥準備帶韓仲前往舜鄉堡,至於韓朝、齊天良、楊通三人,他們另有分派事務。

  齊天良總算會寫些字,懂點算術,讓他去保安州城買米面與耕牛農具是最適合不過,而韓朝為人謹慎,身手也不錯,陪在齊天良身旁也有個照應。

  王鬥打算給二人一百五十兩銀子,讓他們去買十石米,十頭耕牛,此外犁具與各色農具一樣要買,需要的都買,看他們視情況分配銀錢。不過王鬥估計這一百幾十兩銀子購買這些物質還是緊張,眼下米麵價格雖比上兩個月有所下降,不過仍是昂貴。耕牛農具等物,也一樣是價錢高昂。

  王鬥身上只有六百多兩銀子,一下子就拿出去一百五十兩銀子,心下感慨真是花錢如流水,而且這些花費還是遠遠不足。耕牛農具不說,到時買來的十石米,想必也支持不了多久。王鬥屯堡計劃招五十戶人,想必到時那些人就如外面的軍戶一樣,大多是沒什麼存余口糧,都要吃自己的。

  眼下還好,可以讓大家喝些粥,不過等接下來的建堡開荒等重活,那各人吃食就多了。老弱與婦孺可以少吃些,不過壯丁吃米,一年至少要五石五斗,而且繁重的體力勞動下,各人每隔幾天還要吃些油葷,否則便容易嘔血。補充油葷,最好便是吃些肥肉,不過不比後世,在這大明朝,肥肉可比瘦肉貴多了,眼下豬肉真貴,到時這裡也是一筆巨大的花費啊。

  王鬥面上神情平靜,一副智珠在握的樣子,不過心裡還是快速盤算著未來如何再搞一些錢財,他想了很多辦法,都覺得來錢不快,自己第一桶金是來自後金軍的繳獲,或許自己應該在這上面再想想辦法。

  齊天良高興地接受了王鬥的指派,王鬥如此信任他,一百幾十兩銀子眉頭不皺就交給他,讓他很是感動,他胸脯拍得震天響保證自己會很好地完成任務,而韓朝則是沉穩地拱了拱手,就不再言語。

  至於楊通,他的任務還是守墩,加上明日指揮那些新來的居民們繼續蓋地窩子,接受這個任務,楊通也很是高興,自己終於有大展拳腳的空間了。

  ……

  第二天一早,王鬥就帶著韓仲,騎馬往舜鄉堡而去。

  兩人策馬一路向南,過茶房墩的時候,墩內守軍見二人經過,一副大明官軍打扮的樣子,便懶洋洋地鳴了幾聲鑼,放了一聲小手銃,告知鄰墩無疑便不再理會了。

  過了茶房墩不久,二人馬快,很快舜鄉堡己是出現在二人的眼前。

  那舜鄉堡是保安衛左千戶所的所治,董家莊堡與輝耀堡皆為其所屬,相傳為舜之都城,週二裡一百二十一步,高三丈五尺,萬曆十三年包磚,現防守把總許忠俊防戍,領有馬百匹,官軍近三百人。堡內約有軍戶數百,人口一千多。

  舜鄉堡設有南門與西門二門,王鬥與韓仲從南門進入,守門的甲長驗看了王鬥二人的腰牌,臉上露出詫異的神情,顯然他是聽說過王鬥的大名的,他上下打量了王鬥一陣,才揮手讓王鬥二人進入。

  比起董家莊,舜鄉堡確實熱鬧了許多,至少沿街的店舖多了不少,人流也密集了許多,據說堡內各街共有商號店舖四十多家。不過唯一不變的就是堡內眾多的廟宇,同樣破舊骯髒的建築街面,來往神情麻木,衣衫襤褸的軍民。

  舜鄉堡堡內有三街二十一巷,那千戶官廳便是位於城堡東側的東大街上。

  王鬥找了家店舖辦了一份厚禮,來到官廳前面,向守門的小校遞入名貼,希望他通報一下管屯官杜真,就說靖邊墩甲長王鬥求見。

  那小校貪婪地看了王鬥二人的馬匹一眼,又懶洋洋地看了一下手中的名貼,他眼睛一亮,笑了一聲:「原來你就是王鬥?還長得真是彪悍,怪不得能殺韃子。」

  不過隨後他又是一副死氣活樣的樣子,懶洋洋地玩弄著名貼道:「杜大人很忙的,怕是沒時間見客啊,你們有什麼事便在這裡跟我說吧,我找個時機去通報杜大人。」

  韓仲早看他的樣子不舒服,此時他怒喝一聲:「你這可是在消遣我們?通報,你要通報到什麼時候?」

  他搶前一步,就要上前去扭打那個小校。

  那小校吃了一驚,後退一步,隨後又覺得自己示弱,他色厲內茬的指著韓仲喝道:「怎麼,你是哪跑出來的賊囚軍,膽敢在千戶官廳面前撒野?還有沒有軍法?」

  他一聲喝令,門前幾個軍士都是圍了過來,不過看王鬥二人魁梧彪悍的樣子,眾人也是緊張,特別剛才聽說眼前就是連殺十個韃子那王鬥,神情更是緊張。

  王鬥拉住韓仲,低聲道:「辦正事要緊,這種小人,以後再找機會收拾他。」

  他淡淡地打量了一下那個小校,看他的腰牌,也只是一個總旗官銜,他微微一笑,上前對那小校拱手道:「我這位兄弟性子就是急,還請不要見怪,王鬥來得匆忙,也沒備什麼禮物,這點銀子,就請拿去買酒喝好了。」

  說著他掏出一塊約一兩的碎銀,含笑地交到那小校的手上,那小校見韓仲恨恨退下,心下鬆了口氣,嘴上猶自嘟嚕著:「不就是殺了幾個韃子?在這裡,你是條虎也得給我好好蹲著。」

  隨後他看到手上的銀子,神情一怔,立馬是滿面笑容,心想這姓王的好大方,等他抬起頭來時,己是轉換了神情,語音親熱,他笑道:「王總旗真是太客氣了,夠爽快,不愧為敢殺韃子的英雄好漢。」

  他一頓道:「行,還請王總旗稍候,我馬上進去通報杜大人。」

  王鬥微笑地拱了拱手:「有勞了。」

  等那小校進去後,王鬥的臉色陰沉了下來。

  ……

  很快,那小校出來,說是杜大人讓王鬥進去。

  王鬥含笑地拱了拱手,讓韓仲在外面看馬,他自己隨那小校進去。

  那副千戶杜真的值房是在官廳的右側,穿過儀門、大堂,很快就來到杜真的值事大廳內,此時杜真正伏案看著一些文冊,那小校將王鬥領到這裡,向杜真稟報了一聲,然後對王鬥使了個眼色,王鬥含笑對他點了點頭,那小校出去了。

  王鬥上前給杜真叩頭作揖,等王鬥行了全套禮後,杜真才慢條斯理地起來,過來示意王鬥不必多禮。

  王鬥遞上禮單,言表這是靖邊墩兄弟一些心意,杜真見禮單豐厚,滿意地點了點頭,問起王鬥的來意,他沉吟了半晌,緩緩道:「王鬥你為所內屯田,這是好事,當日我也曾答應防守許大人給你協助,只不過現在整個所內耕牛種籽都是不足,軍戶同樣缺少……這樣吧,我叫人帶你去看看,看能勻出什麼物什給你。」

  說著他叫來一個叫杜恭的人,吩咐幾句,讓他將王鬥帶了出去。

  王鬥只好隨那個叫杜恭的人出去了,心下感覺這杜真比較官僚傲慢,不好接近。

  ……

  那位叫杜恭的年在三十六、七左右,身形又矮又胖,在王鬥魁梧的身材面前,足足矮了一個頭,兩撇焦黃的鼠須。身上穿著一身的百戶官服,言談間得意洋洋,似乎是杜真的遠親,所以得以管理堡內一些重要的倉房輜重等。

  王鬥第一感覺這人浮浪油滑,小人得志的樣子,他見過董家莊內同樣掌管糧草輜重的總旗洪丘,那個粗豪的漢子與杜恭相比,二人可說是形成鮮明的對比。

  王鬥向杜恭要求請撥耕牛種子軍戶等,杜恭打著官腔道:「王老弟啊,你打仗殺敵是厲害,可這屯田之事,和打仗是完全不同的,我們千戶所諸多的屯堡,幾乎每堡都缺乏人口耕牛農具,堡內物質就是這些,如果每人都來討要,我也是很為難的。」

  王鬥掏出一錠約十兩的銀子,交於杜恭的手上,道:「還請杜大人行個方便。」

  杜恭眼睛一亮,他慢條斯理地將銀子收入懷中,嘆道:「也好,都是一個所的兄弟,能幫就幫點吧。」

  他似乎想起一事道:「畢竟耕牛農具不能撥下很多,大部分還是要王老弟自己想辦法,聽說我們堡內那家牛市行價錢公道,王老弟倒可以考慮一下。」

  王鬥哦了一聲:「杜大人介紹,自然是好的。」

  此時二人神情更見親密,杜恭還親熱地宴請了王鬥,席中,他不斷的吹噓自己是如何如何的受管屯官杜大人賞識,王鬥不時應和幾聲,讓氣氛更加融洽。

  酒酣耳熱時,王鬥似乎無意提起:「對了,進來時守門的那位總旗是誰?」

  ……

  等王鬥再見到那位守門小校時,只見他鐵青著臉,臉上一個鮮明的手掌印,見到王鬥時,他恨恨地轉過頭去,一副咬牙切齒的樣子,王鬥冷笑幾聲,看也不看他,昂然從他身旁而過。

  他叫了韓仲,讓他隨自己與那杜恭一起去領取物質,聽聞又有物質撥來,韓仲也是興高采烈,不過最後結果讓王鬥目瞪口呆,領到手的物質只有四頭牛,三副犁具,二十把鋤頭,一個空頭幫王鬥在堡內宣傳的承諾,此外便什麼都沒了,比董家莊還不如。

  半響,王鬥才罵了一聲:「媽的!」 本帖最後由 九臉龍王 於 2016-7-26 16:24 編輯

bigsing 發表於 2010-8-6 14:33
第二十三章 牛價

  王鬥與韓仲趕著牛,二人將犁具與鋤頭放在牛身上,趕牛騎馬慢慢往回走。

  路上,韓仲提起剛才那小校之事,想到妙處,不由嘿嘿笑了起來,先前他一直在大門外面,正與那小校大眼瞪小眼時,一個身著百戶官服的人從官廳內出來,不由分說,指著那小校便是一陣臭罵,最後還狠狠地打了他一記耳光,當時那小校臉都綠了。

  加上旁邊的韓仲一直看他的笑話,那小校可說是又羞又怒,想到這裡,韓仲的心內就格外快活。

  韓仲問王鬥道:「王頭,那百戶打那廝是你使的招吧,您用了個什麼計謀,讓那百戶都是幫向著你?」

  王鬥笑罵了他一句:「嘴多,快趕路吧。」

  韓仲裂開嘴傻笑起來,王鬥笑了笑,這種事情只是小插曲,不再值得自己多費心神,還是將牛與農具取回去,盡快開始屯堡的工作才是正理。

  牛走得慢,二人也只得騎馬慢慢走,時近傍晚,二人才走到靖邊墩外。

  此時墩外十戶人家建的地窩子己經象模像樣,見王鬥回來,一旁指手劃腳不停的楊通忙迎了過來,他一邊慇勤地問王鬥可是辛苦,一邊勤快地將牛趕回墩內去,嘴上還說著王頭就是厲害,一出馬,又討回了不少物什。

  王鬥也是舒了口氣,看眼下墩內己有了九頭牛,再多就裝不下了,看來還得在外面修建一個牛欄。

  問起韓朝與齊天良,二人還沒有回來。今早王鬥與韓仲去舜鄉堡時,二人隨後也去了保安州城,臨行時,二人從軍戶中挑了幾個青壯同往,那些軍戶新來乍到,為表忠心,自然是踴躍前往。

  想必等二人回來時又會帶回一些牛與物質,趁他們沒回來,正好在外面先修建一個牛欄,這個任務自然是交給楊通,一時間楊通又是呼喝指揮那些軍戶在外面修建牛欄。

  三日後中午,在簡陋的牛欄修建好後,韓朝,齊天良二人也從州城回來。

  二人除了帶回大量的耕牛農具米面外,同行的,竟還有眾多的人口。當日二人去州城時,只帶了六個年輕人同往,眼下回來,竟多了二十餘人。看這些人,個個衣衫破舊,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或是拖家帶口,或是挑著自己簡單的行李,一些青壯點的年輕人,則是幫忙挑米趕牛。

  看他們樣子,竟是一群流民。

  王鬥又驚又喜,問起韓朝二人,原來他們此行去保安州城,除買回各樣的物質外,還隨便在州城招募了五、六戶的流民前來,而且還在州城內請人貼了告示,告知靖邊堡這邊需要屯戶。

  遺憾的是,當時保安州城的流民不少,聽說這邊招人,很多人都是心動,不過隨後聽說屯戶都要加入軍戶,大部分人又打了退堂鼓。最後只有這五戶人家願意前來。

  不過這己經是意外之喜了,王鬥吩咐將物質搬入墩內。

  看樣子東西不少,除了十頭牛,幾十袋米面外,此外各樣的簸箕、扁擔、籮筐、鋤頭、犁頭、犁架、牛軛、曬席等物也是堆了滿地。這些物什除了耕牛就存於外面的牛欄外,餘者都是堆入墩內的倉庫內。

  新來的幾戶流民不安地站在一旁,王鬥安撫了他們一陣,吩咐兩個婦人為他們煮粥,然後又讓楊通指揮他們去撘建地窩子,就在那十戶軍戶的對面,兩邊相對,等於留出一條街道。

  喝著香甜的米粥,又馬上親手為自己建蓋安住的地方,這幾戶流民都是心安下來。先前的十戶軍戶己是以老人自居了,他們的現身說法,讓新來的幾戶居民更為放心。

  雖說做軍戶苦,但總比餓死強吧,看起來那王大人似乎心腸很好的樣子,或許自己可以在這裡生活得更好。

  ……

  王鬥將韓朝與齊天良二人招入墩內,問他們此行詳情。

  齊天良拿出一張清單,上面彎彎扭扭的寫著字,詳細列表購買的物質,單價多少,花用銀錢多少,所餘多少等等。

  齊天良道:「小的們前往州城後,顧不得歇息,便前往米店牛行買牛買米,最後依王頭吩咐,共買了十頭壯牛,十石米,十副犁,另外一些干活的籮筐、鋤頭等物也是買了不少。」

  他談起此行的見聞,有些恨恨地道:「本來可以買更多的,無奈物價騰貴,只能買這些了。」

  王鬥看著清單,齊天良在一旁解說,那十石米是在一家名為萬勝和的米行買的,州城內幾家米店他們都跑過了,就算這家米行價錢最公道。不過話雖如此,一斗米也要五錢的銀子,一石米就要五兩銀子,買十石米便花去了五十兩的銀子。

  王鬥眉頭暗皺,大明富足時,一兩銀子可以買米兩石,就是在平常年景,一般一石米也只要一兩銀子,現在米價雖有回落,但仍是這麼貴,竟要五兩銀子一石,實在是離譜了。

  還有牛,是二人在一家名為義和昌的牛行買的,韓朝二人到處打聽過了,州城內的大牛價格普遍都要在八兩多一頭,小牛也要五兩多一頭,買十頭牛,己經算是打了折扣了,也是花去了八十兩銀子。

  王鬥記得明初明中牛價一頭不過三兩銀子,萬曆時一頭牛價也只在五兩多,現在一頭大牛竟要八兩多,牛價彪升得如此厲害。

  齊天良繼續解說,他們買了牛與米後,又到一家打鐵店內買了鋤頭,鐵耙,犁頭、犁壁等。此外又跑到竹器店去買了簸箕、扁擔、籮筐等物,都是比往年貴了不少。

  加上他們這些天的吃用等,等他們回來時,身上銀錢己經所剩無幾了。

  齊天良不住大罵各樣物價之貴,罵那些奸商趁機哄抬物價,連今年木炭都比往年貴了不少,他們買了一百多斤的木炭回來,竟用了一兩多的銀子,放在往常,這些木炭只要五錢銀子。

  王鬥半響無語,盤算一百多兩銀子就沒了,不由也恨恨罵了一聲:「這些奸商,搶錢啊。」

  齊天良回來時,還跑了一家木器店,為王鬥買了一套的桌椅檯凳回來,倒讓王鬥有些驚訝。

  不過隨後齊天良談起了一件趣事,讓王鬥也是起了好奇之心。

  齊天良看著韓朝嘿嘿而笑,他道:「那日在萬勝和買米時,那個米店的掌櫃是個女的,聽聞還是個寡婦,我看她對韓兄弟很有好感的樣子,不時偷偷打量,還向我問起了韓兄弟的狀況。我打聽過了,她賣米給我們時,店內的米價比其它米店便宜了兩分,我看這其中不乏韓兄弟的功勞,說不定以後我們墩內沒米時,還可以到她店內去賒些米吃。」

  他大笑道:「或者韓兄弟乾脆出馬,使些美男計,將那女掌櫃迷上,就連賒欠都不用了。」

  「哦。」

  王鬥也是意動,他看向韓朝道:「老韓,這也是一個法子,值得試試。」

  韓朝早沒了沉穩的樣子,他漲紅了臉,只是道:「王頭,您就不要消遣小的了。」

  王鬥遺憾地嘆了口氣,韓朝不願意出賣自己的色相,那只有自己的腰包大出水了。

  ……

  此後幾天,王鬥一邊繼續招集人口,一邊準備物質。或許是王鬥在董家莊,舜鄉堡與保安州城的告示宣傳起作用,幾天內,陸續有一些軍戶流民到靖邊墩外要求加入。

  隨著人戶漸多,王鬥感覺到書吏的重要,他又去了一趟董家莊堡。

  兩天後。

  「學生鐘榮,見過總旗大人。」

  王鬥面前,是一個穿著綠袍盤領小吏服飾的人,這人年在四十多歲,身材高瘦,鬍鬚稀疏,臉色有著營養不良的青黃,神情中有一股掩不住的滄桑與疲倦之意,身上的衣袍也是非常沉舊,還露出幾處補丁。

  他施了禮,就是靜靜站在那裡,這人就是前幾日王鬥從董家莊要來的書吏,名叫鐘榮就是。董家莊內有小吏三人,一個司吏,兩個攢典,鐘榮就是其中的攢典之一。

  大明吏員分為攢典、司吏、典吏、令吏幾等,攢典就是吏之最末等。在大明,吏員陞遷是非常困難的,如果一路順利,做攢典年滿三年後才可以升為司吏,再三年才是典吏,又三年才是吏之最上等令吏,而令吏仍是不入流的小官。大明官吏陞遷之難,可見一斑。

  大明衛所各堡的吏員雖是受衛所經歷司管轄,不過他們的考評卻是要看各堡掌印官的評說,這給吏員們的陞遷又造成了更大的困難,而且他們的俸米也是由各堡支給,每月幾斗米,還經常拖欠,所以明末各衛所的吏員逃亡嚴重。

  這鐘榮也是經常過著飽一頓飢一頓的苦日子,加上他在堡內又頗受司吏李朝的排擠,因此在管隊官張貴來詢問何人願意到靖邊堡去時,鐘榮便自告奮勇前來了。

  王鬥在鐘榮施禮後,也是將他上下打量了一番,看他雖是形容落魂,倒也是態度不卑不亢,加上不管怎麼說他也是個吏員,能寫會算,心中己是起了留他之心。

  他站起來微笑道:「王鬥得先生之助,實為幸事,今後先生就留在墩內,以後每月的俸米,我都會如數支給,決不剋扣拖欠。」

  他吩咐楊通去在墩內為鐘榮找間房先住著,就讓他睡原來馬名夫婦那間好了,再為他準備一套桌椅。

  鐘榮隨楊通下去了,他是聽說過王鬥大名的,見他一個武夫卻也談吐文雅,不由心下暗暗詫異。

  ※※※

  老白牛:

  今天就一更了,明日三更。時間為下午兩點半,傍晚六點,晚上十二點,謝謝大家的支持。 本帖最後由 九臉龍王 於 2016-7-26 16:23 編輯

bigsing 發表於 2010-8-6 14:34
第二十四章 建堡

  崇禎七年九月十二日。

  這時己經是後世陽曆的十一月初,再過幾天就要立冬了,天氣越加寒冷。

  王鬥招募軍戶的計劃也進入尾聲,截止今日為止,最後文冊統計,還在紙面上的靖邊堡共有居民五十五戶,男婦共二百三十口。其中男子一百一十口,成丁七十五口,幼男三十五口。婦女一百二十口,十三歲以上的女子八十四口,十三歲以下的幼女三十六口。

  這些人王鬥吩咐鐘榮一一登記入冊,開具正副兩本,其中一部分人原來是外來流民們的,還為他們簽發了軍戶帖,將他們名字記入軍籍黃簿,以後他們家世世代代都是靖邊堡的軍戶。

  靖邊堡現在共有軍戶五十五戶,口兩百多,都是實打實的實數,在舜鄉堡幾個屯堡中,算是規模較大的了。這些人暫時都是在靖邊墩西面外側修建地窩子居住,一時間這邊己是形成一個村鎮。

  而隨著人口的招滿,靖邊堡的修建,也是迫在眉睫。

  十三日,韓朝、齊天良奉王鬥之令,去董家莊與舜鄉堡招募一些泥水土木匠前來商談建堡。

  當日傍晚,韓朝二人便回來了,帶回了七、八個衣衫襤褸的工匠。齊天良己經與他們商談好了,工錢方面,除了每日的食宿外,需每日給銀一分,王鬥答應了他們。

  這些工匠見王鬥答應,都是喜形於色,這個冬日的飯食終於有下落了。

  他們這些人都是世代匠戶,己經參加過諸多城堡的修建,建設規劃靖邊堡,其實對他們來是輕車熟路的事。在靖邊墩周邊轉了幾天後,他們很快便拿出城堡的設計平面圖,包括街道的劃分、水井的位置、廟宇的位置及各處宅院的位置,還有將來堡牆、堡門及堡牆上的垛口、射口等防衛設施都有。

  在選址上,他們的意見也與王鬥相合,都是決定緊沿靖邊墩南向修建堡壘,一來這樣防守更有依託,二來那靖邊墩原來是修建在一個隆起的小丘上,地勢從高到低,有利於城堡的排水,以防未來雨澇積水之患。

  圖紙好了,選址也不是問題,關鍵是修建城堡的成本錢糧。

  依盧象升的計算,在大明,修建一個火路墩需要銀二百兩,修建一個樓台需要銀六百兩,修建一座周長一里多的小型城堡需要銀七百多兩,糧六百多石。那些匠戶的計算大致也是如此。

  王鬥未來的靖邊堡,規劃中周長也就在一里多,不過他手上可沒有銀七百多兩,糧六百多石,只能先建一些城堡主體,細節從簡再從簡,未來慢慢考慮完善就是。王鬥其實很想將靖邊堡修建成棱堡式樣,那樣防守更加堅固,可惜這種花費是驚人的,王鬥暫時也沒那個財力,只能將來再看了。

  幸好建堡土地不要錢,這樣就省了許多。

  大明一般軍堡的主體是城內的營房、糧倉、草料場、武庫、馬場,再加上外面的城牆、城門、甕城、角樓、護城河等,各地屯堡基本上也是如此。不過依王鬥現在的財力,只能營房與城牆先建,餘者慢慢說吧。

  在王鬥決定後,很快的,那些匠戶忙活起來。

  首先的,在靖邊墩南向的幾十畝地中,他們熟練的劃出幾十份的基宅地,並分出出行道路與三條主要街道。

  隨後在正西面的中軸線盡端,匠戶們還第一時間劃出一座廟宇的位置,保安當地軍民一般稱這個位置的廟為「正王廟」。然後街的交叉處又劃出一塊地方,未來將在這裡興建「馬王廟」,一個高高的戲台也將建在這裡,戲台對面還將興建「老爺廟」,此外在城的南端也將興建一個「娘娘廟」。

  除此外,在城的東面地方,還要留出幾塊地修建未來彰表軍功的廟祠,如旗壽廟、顯忠祠、褒忠祠等。另外各條街的主街街心上,還將留出地方興建各樣市坊與牌坊。

  這種規劃都是當時大明各邊鎮軍堡民堡的常規佈局,王鬥自然不可能擅改,他也改不來,老實說王鬥後世就對建築一竅不通。

  而對於匠戶們第一時間劃出各色廟宇的修建地方,王鬥也表示理解,這都是當時軍民們的精神食糧。這個世界娛樂貧乏,除了拜廟看戲,還能有什麼娛樂?想自己後世小的時候,能去戲台看戲,就是最大的享受了。

  靖邊堡的大體格局就是如此,下面該動手開工了。王鬥一聲令下,所有的靖邊堡居民,除了孩童外,所有的男女一齊上陣,所有人都必需勤奮建設自己的家園。

  一時間,靖邊堡的居民們,無論男女,都是拿著鋤頭,挑著簸箕、籮筐,只是到堡的周邊去奮力挖土挑土。連孩童們都是懂事的在旁幫忙。

  不過修建堡牆與營房可以用黃土夯就,就地取土,不需要什麼料錢,只需費些吃食勞力便可,有些錢則是不能避免的。

  如城內宅院地基與城牆地基都需要石料,而且這些石料還要求石質堅硬,不易風化,以青石最好。特別是砌築城牆的地基,均需基深五尺、寬一丈四尺,一圈城牆地基下來,石料用量甚大。

  還有打井,這是建堡第一要務,幾十戶人不可能都到河邊去挑水喝,一個小堡至少需要三口井水,保安州各地地下水源算是豐富,所以打井一般到二十餘丈就可出水,且水質大多清洌甘甜,聽聞山西陝西一些地方需要打井深達三四十丈,甚至五六十丈才可以見水。

  不過就算打井只深到二十餘丈,為免塌陷,也同樣需要用磚石修砌,這樣深井的石料用量也是不少。

  靖邊堡周邊土地空曠,無處可以採石,只能到欒莊或是舜鄉堡周邊的山上去采,其實欒莊離靖邊堡更近,不過那裡是屬於五堡的管轄地,與舜鄉堡是不同的千戶所,只能到舜鄉堡的周邊山上去采。

  那裡的石場離靖邊堡路遠,開採、運輸花費想必都很大,而且除了石料,各處營房倉庫的屋樑修建同樣需要木料,這也是一筆很大的花費。

  王鬥派出了二十幾個男丁,讓韓朝統領著,到舜鄉堡的山上去採石,為了方便運石,他還去舜鄉堡僱傭了幾輛的騾馬牛車。他要求韓朝儘量采出一些石料用於供應營房地基與打井所需石料,至於街道的鋪就與外面的城牆地基,以後慢慢說吧。

  同時間,王鬥又去了董家莊一趟,請求管隊官張貴支援一些木料,張貴言道無嘗支援很有難處,不過他手上正好有一批空閒的木料,可以便宜些賣給王鬥。

  王鬥答應了,幾天後,董家莊的總旗洪丘領著莊內的幾十個軍戶,讓他們抗著木料,忽哧忽哧從董家莊一路步行而來,這傢伙,連騾車都舍不得用,光用人力抗木。看著那些累得快要趴下的董家莊軍戶們,王鬥半響無語。

  洪丘是個粗豪的漢子,年近四十,滿腮的虯髯,他看著眼前熱火朝天的場景,拍了拍王鬥的肩膀,感慨地道:「王鬥老弟,哥哥真是服了你了,獨立建堡,能所不能啊。」

  王鬥只能苦笑,獨立建堡,說得輕鬆,這其中的辛勞實是不足為外人道耳。

  洪丘收了王鬥的木料錢後,別的沒說,只要求王鬥給他手下軍戶們吃頓飽飯,王鬥沒說什麼,就讓那些軍戶們吃飯去了,立時那些軍戶們如虎下山一樣的精神起來。

  ……

  崇禎七年九月二十五日。

  今天是靖邊堡第一口井出水的日子,經過幾個工匠的努力挖掘還有修砌,這口井終於完結。

  該井深約二十餘丈,井水較淺水質較好,井底鋪以細沙,井壁用青石修砌,外面圍以碎石。當第一桶水拉上來時,一時間周邊圍觀的軍戶們歡聲雷動,再品嚐一下,井水清洌甘甜,遠遠甲於他堡。

  眾軍戶們喜笑顏開,特別是一些加入軍戶的外地流民們,很多人曾一輩子困於飲水之苦,見到這麼好的水,許多人都是流下淚來。最後這口修砌好的井被眾人稱為「王公井」,以感念王鬥恩德。

  而該井修建好後,附近的董家莊軍民聞聽後,有些人還趕來觀看,觀後無不是嘖嘖稱羨。

  除了這口井外,經過這些天靖邊堡一百多成年男女的每日努力,堡內幾處營房及倉庫、草料場己經慢慢成了規模,雖是簡陋,但至少可以避風擋雨。眾人相繼從地窩子搬出,住入營房宅院之內,這個冬天,總算不太冷了。

  外面的城牆地基仍在修建,此時靖邊堡內仍是髒亂,劃出的幾條街道仍是泥土滿地,到處是石塊木料及各樣的垃圾物什,不過總算有一個城堡的雛形了。

  ※※※

  老白牛:

  上三江了,謝謝大家的支持。

  另回萬世大唐書友:第二十三章中的米面耕牛等銀價根據明末真實史料而就,註:崇禎十五年,河南內黃縣米價一斗七百文,豆價一斗四百文,豬肉每斤錢二百五十文,大牛一頭價七千文,小牛一頭價四千文。崇禎十六年,浙江嘉興府大雨成災,米價漲至六兩一石,豬漲至七兩一口,與牛價相當。

  此外,有明一代,宰殺耕牛是大罪,連家裡有病牛或者快死的牛都要上報官府批准再宰殺。沒人買耕牛來吃的,一頭牛比一石米重多少實在沒有意義。

  回天天-關注書友:在當時明朝的北方,一畝地交納稅糧兩斗己經稅很重了,那時小麥畝產不過七、八斗,上好的良田也只是產糧一石多,一年下來,種種成本算下,餘糧僅勉強夠一家老小吃用,略一天災xx,便要賣兒賣女或是成為流民了。我讓主角未來每畝徵糧兩斗,還說讀者會不會怪主角太狠,沒想到你比我更狠啊。

  回河禾書友:該問題請看本書第三章。 本帖最後由 九臉龍王 於 2016-7-26 16:23 編輯

bigsing 發表於 2010-8-6 14:35
第二十五章 比賽

  靖邊堡有了一定的規模,外面城牆的修建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完成的。

  此時王鬥己經將心力放到了城堡周邊荒地的開墾建設上去,爭取要在明年開春前墾出一定的田地,興建一定的水利,以使堡內軍戶們一開春就可以耕種。

  從靖邊堡的西面到董房河一帶,其實有幾條淤塞廢棄的水渠,如能利用,便能使這一帶成為良田,不過王鬥財力不足,只能招集些軍戶疏濬其中一條水渠的一段,再略為修補,暫時能利用水源便可。

  餘者的,王鬥打算拿出一百兩銀子,在各地打個五口磚石深井,眾軍戶一起取水使用,到明年開春前,先開墾出一批土地,每戶分個幾十畝再說。

  這段時間,王鬥早派齊天良領一些軍戶對這一片土地進行過詳細的調查,哪裡荒地多,哪裡土地肥,都有過仔細的瞭解。最後王鬥決定在靖邊堡西面,一條名為百戶渠的廢渠兩旁開墾荒地,並將這條水渠疏濬,然後再圍繞水渠兩邊各打幾口深井,大致解決田地的用水問題。

  此時除了韓朝領著二十幾個男丁仍在舜鄉堡的山上採石外,王鬥現在手上有約男丁五十餘口,壯婦八十多口,在這個時代,婦女同樣要跟男子一起下地干活。而經過這些時間的調養,各人氣色好了很多,雖然這些男婦中以老弱居多,不過不可否認他們的幹勁很足。

  這部分人中,王鬥除了讓楊通領著,又分出一部分人去疏濬百戶渠外,餘者各人都是隨他一起在周邊開荒修利。

  一連多天,眾人都是天亮而出,天黑而回,每天都是努力幹活,見王鬥每天都是帶頭,揮汗如雨,非常拚命的樣子,眾軍戶有些意外,有些感動,感覺王總旗這樣的上官真是少見。

  而王大人都每天帶頭幹活了,自然沒有什麼軍戶敢在後面偷懶。

  而每天齊天良,韓仲,鐘榮三人也是同樣跟在王鬥身旁狠幹。王鬥也暗暗觀察過那個楊通,他帶著一些軍戶去疏濬百戶渠,倒也賣力。整理出來的淤泥也挑往一處,將來用來肥田。王鬥點了點頭,這楊通還是可以用的。

  這天一大早,眾軍戶們迅速吃完早飯,在王鬥的統領下,眾人又是出堡而去,各人或是扛著鎬頭,或是扛著鋤頭,又有一些婦女挑著簸箕,籮筐等物同往,一些軍戶又趕著那十幾頭耕牛,同樣拿去開荒,這樣可使速度加快一倍。按人力,每個男丁一天只可開荒半畝,而有了耕牛後,可以一天開荒一畝,甚至更多。

  王鬥見鐘榮也是扛著鎬頭跟在自己身旁,今天他穿了一身的短袍棉襖,稀疏的鬍鬚不時被寒風吹拂而起,不過高瘦的身材仍是挺得筆直,可以看出他身上的文人氣質。這些天他同樣每天跟眾人下地干活,想他一個文人,也能吃得起這樣的苦,倒讓王鬥頗為意外。

  想起這些時日鐘榮用得頗為得力,堡內能寫會算的讀書人就他一個,王鬥不想他累壞了,那樣自己又要找過書吏了。

  他看了鐘榮一眼,笑道:「天寒地凍的,先生一個斯文的讀書人,哪能與我們這些老粗一起吃這樣的苦?不若先生還是回堡休息吧。」

  鐘榮停下腳步,他鄭重地向王鬥施禮道:「學生不才,蒙王總旗抬愛,眼下屯堡初創,眾人皆是每日辛勞,鐘榮又豈能獨自偷懶,讓各人羞煞汗顏?鐘榮定要跟隨眾人前往。」

  王鬥讚了一聲:「好,他日屯堡大興,王鬥定不會忘了先生的一份功勞。」

  鐘榮深施一禮:「多謝大人。」

  他直起腰桿,一聲不啃又隨王鬥而去,他來王鬥這時間雖短,卻己感受到了一股朝氣蓬勃的氣勢,這種感覺讓他陶醉,加上王鬥對他的賞識,他的幾個手下心腹同樣對他尊敬,比起往日在董家莊堡的日子,鐘榮己是離不開這裡。

  ……

  眾人到了百戶渠一處,這裡己是開墾出一大片的土地,王鬥拿了一把鎬頭,對旁邊的齊天良、韓仲、鐘榮三人笑道:「老齊,韓兄弟,鐘先生,你們今天還敢不敢與我比試?」

  韓仲叫道:「比就比,誰怕誰。」

  齊天良也是叫道:「我老齊自認為耕田是一把好手,不信今日還會輸給王頭你。」

  鐘榮也是說道:「學生願意接受挑戰。」

  四人手上或拿著鎬頭,或拿著鋤頭一排站好,個個神情嚴肅。王鬥目光深邃,只是看著前方,韓仲咬牙切齒,雙目圓睜,齊天良張大嘴巴,神情頗有些猙獰,鐘榮也是緊抿著嘴,只是雙手用力握著鋤頭。

  猛然王鬥一聲大叫:「啊!」

  高舉鎬頭,一馬當先衝了出來。

  隨後齊天良、韓仲、鐘榮三人也是漲紅著臉,大叫著隨王鬥身後衝出。而這時,地旁一個負責敲鑼鼓舞士氣的老漢也是同時敲響了手中的鑼,鑼聲急促,頗有將軍令的味道。

  老漢一邊用力地敲著鑼,一邊嘶聲大喊道:「幹活啊,大家奮力幹活啊!」

  身後一排排男女隨著王鬥幾人衝出,個個都是高舉著鋤頭。

  ……

  揮鋤如雨,王鬥自自己鎬頭落到地下起,就沒有直起身來過,鐘榮也是一聲不響地干著,齊天良是邊看三人成績邊手上不停地揮動,韓仲則是埋頭猛幹一陣,見自己成績超前就裂開嘴大笑,見自己落後了,罵個幾聲後,連忙又奮起直追了。

  就這樣一直幹到中午,直到陶氏的大嗓門遠遠傳來:「吃飯啦,大夥兒都休息吃飯啦!」

  卻是陶氏與劉氏率著幾個婦人送飯來了,為了提高效率,眾人都是在地頭吃飯,由陶氏領著幾個婦人在堡內做好後送來。

  見吃飯時間到了,王鬥站起身來笑道:「吃飯了,大夥都休息吧!」

  鐘榮,齊天良,韓仲三人也是直起了腰,鐘榮突然一個踉蹌,旁邊的齊天良忙扶住他道:「鐘先生你沒事吧?」

  鐘榮擺了擺手,連聲道:「沒事,我沒事!」

  他敲了敲腰骨,嘆道:「好久沒幹農活,身子骨都鬆了。」

  王鬥也是關切地問了他幾句,讓他好生注意休息,鐘榮連連道謝。

  然後王鬥對各人笑道:「怎麼樣,你們看輸贏如何?」

  果然今日又是王鬥第一,齊天良嘆道:「王頭的本事,我老齊真要甘拜下風。」

  鐘榮也是在旁微笑,韓仲則是不服氣地道:「又讓王頭拿到第一,明日再來比過。」

  王鬥微微一笑道:「好了,休息了,大家吃飯吧。」

  眾人都是紛紛放下農具,集中到一起吃飯,看今天又是大桶米飯,有大桶清湯,有幾臉盤的素菜,還有一臉盤的葷菜,眾人都是喜笑顏開,辛苦幹活後,最享受的就是美美的吃飽了。

  在王鬥的規定中,向來是一日葷,五日素,清晨給於早粥,每十人七日給酒一杓,幹活就能吃飽,而且上官還不打罵,每日與他們同甘共苦,這樣的生活,讓很多人在夢裡都是笑了出來。

  靖邊堡雖然成立時日尚短,但己經快速成為一個有凝聚力的集體。

  王鬥幾人也是找地方坐下吃飯,這時楊通及時出現,這傢伙,每到吃飯時定要從百戶渠那邊過來,與王鬥幾人一起吃飯,以顯示自己也是這個圈內人的意思。王鬥明白楊通的心思,微笑著招呼他坐下,楊通歡喜地坐到王鬥身旁,把韓仲一屁股擠到一旁去了,韓仲怒目地瞪了他一眼。

  正吃著飯,忽然王鬥看到一個小小的身影怯生生地出現在自己眼前,王鬥咦了一聲:「秀娘?」 本帖最後由 九臉龍王 於 2016-7-26 16:23 編輯

bigsing 發表於 2010-8-6 14:35
第二十六章 外柔內剛

  王鬥站起來道:「秀娘,你怎麼來了?」

  謝秀娘見周邊的人都是看著她笑,她有些羞怯不安,看著自己鞋面低聲道:「哥哥你多日未回莊內,母親掛念,便吩咐秀娘前來探望。」

  王鬥笑道:「原來如此,這些時間屯堡的事務確是忙了些,算算有些時日沒有回去,倒讓母親她老人家掛念了。」

  他溫和道:「你還沒有吃飯吧,過來一起吃點吧。」

  謝秀娘溫順地應了一聲,便移步過來,圍在王鬥身旁的各人忙閃開一點,給謝秀娘讓出位子。韓仲端著碗叫了一聲:「嫂子,可有些時日沒見你了。」

  齊天良也在旁道:「是啊是啊,有些時間沒與王頭去莊內了,老夫人她還好吧?」

  謝秀娘輕聲應了一聲,見這麼多人看著她,更是不敢怎麼說話。

  鐘榮私下也打聽過王鬥的事,聽說他有一位未成婚的童養媳,看來就是眼前這位小女孩了,他忙站起來對謝秀娘拱手作揖,微笑道:「原來這位就是小娘子,學生鐘榮這邊有禮了。」

  謝秀娘見眼前這位像是讀書人的樣子,她不敢怠慢,記著以前母親教過自己的禮節,襝衽回了一禮,輕聲道:「先生多禮了,秀娘不敢當。」

  旁邊的楊通早聽說過王鬥家內有一個媳婦兒,只是一直沒有見過,心下雖奇怪王頭那麼魁梧的人,怎麼會有這麼一個瘦小的媳婦,面上他當然不敢怠慢,滿面笑容地歡叫道:「原來這位就是小娘子,小的楊通,早聽說王頭提起過您,今日一見,真是三生有幸。」

  他一連聲的道:「快快,小娘子快請坐下,這麼冷的天,得趕緊喝些熱湯暖暖身子才是。」

  他叫囔著,讓自己婆娘劉氏趕快添一雙碗筷過來。

  劉氏小跑著過來,手上提著湯桶,她倒了一碗熱湯,對謝秀娘笑道:「這天寒地凍的,小娘子快請喝些熱湯暖暖身子。」

  謝秀娘見這麼多人都是奉迎她,知道這都是因為王鬥之故,她心下又是自豪,又是緊張,更害怕自己舉止不得體,讓別人在背後說閒話,她接過湯碗,輕聲謝了一聲,小口小口的喝了起來。

  王鬥大口大口的吃飯,勸謝秀娘多吃點,謝秀娘吃著,只是不停的點頭。

  眾人吃過飯後,王鬥又繼續領著眾人幹活,謝秀娘輕聲對王鬥道自己也想幫忙。

  王鬥想了想給她一把鋤頭,讓她跟在自己身後,讓她注意不可太勞累,謝秀娘歡喜地答應了。

  傍晚收工時,謝秀娘與王鬥一起回去,王鬥問起莊內事情,謝秀娘言道眼下莊內平靜無事,自己想留在靖邊堡內,看能不能幫王鬥做點什麼,又說母親也是這種說法。

  王鬥笑了笑,便讓謝秀娘留下了,就讓她住在靖邊墩原來自己那間房內。

  ……

  第二天,謝秀娘也是隨王鬥一起出工,周邊的軍戶早傳遍王鬥與謝秀娘的關係了,這就是未來靖邊堡的主母,很多軍戶都是過來恭敬行禮,口稱小娘子,謝秀娘都是一一回禮。

  此後謝秀娘又在堡內住了幾天,每日都是隨王鬥早出晚歸,一起勞作,她這種行動舉止,頗得堡內軍戶之心。不過幹了幾天後,王鬥發覺謝秀娘又有些臉色蒼白起來,便吩咐她要注意休息。

  其實自王鬥繳獲後金軍所獲,並拿回銀錢回家後,他也曾請郎中為謝秀娘檢查過身體,郎中言道謝秀娘從小身虛體弱,最好不要過於操勞,能安心靜養才是最好。

  不過說歸說,每日謝秀娘還是隨王鬥一起出工,並言自己從小幹活,讓王鬥不必擔憂。

  王鬥第一次發現這小女孩還挺有性子的。

  時間很快到了崇禎七年的十月中,後世的陽曆己是十二月初,快到大雪時節了,這大明的北方實在冷得緊,北風一吹過來,真是要人老命。王鬥盤算著再幹一段時間,等地表上凍後,那時眾軍戶就只能休息了。

  好在開荒修渠己經快告一段落,等明年開春就可以耕種了。

  今天似乎特別冷,還飄下一些雪花,北風一吹而過,落在地上的殘雪立時凍成堅冰。在外面勞作的眾軍戶們個個裹得像粽子,不過仍有縮手縮腳之感,口中呼出的都是濃濃的白氣。

  王鬥也是裹緊了身上的皮襖,將頭上的皮帽戴得更緊些,口中罵了幾聲鬼天氣,他無意中掃了旁邊的謝秀娘一眼,不由一愣,只見謝秀娘那邊己是臉色發白,嘴唇青紫,似乎在不斷地哆嗦著。

  王鬥過去一把抓起她的手,見她小小的手上己滿是凍瘡,王鬥大聲道:「秀娘,我讓你不要出來,你偏要出來,看看你的手,這麼冷的天,真是胡鬧。」

  謝秀娘蒼白著臉只是怔怔看著王鬥,她半響不說話,良久,她輕輕地說了聲:「哥哥,你可是嫌棄奴家無用?」

  王鬥呆了一呆,放緩聲音道:「秀娘,你怎麼會這樣想?」

  謝秀娘眼睛閃閃亮的看了王鬥一陣,最後她慢慢抽出手,背轉過身去,幽幽地道:「奴也知道自己無用,可就是想為哥哥分憂啊。」

  她慢慢而去,聲音徘徊轉側,最後輕不可聞。

  看著她小小的身影消失,王鬥呆了良久,最後叫陶氏過來,讓她照顧好謝秀娘。

  陶氏道:「王頭只管放心好了,我一定會照看好小娘子的。」

  王鬥長長地嘆了口氣,或許剛才自己態度太生硬了,這個小女孩也只是想為自己做點事啊。

  ……

  第二日,謝秀娘回往辛莊,王鬥叫陶氏陪她回去。

  到了十一月初時,靖邊堡軍戶開荒修渠之事完全結束,根據鐘榮的統計文冊,共開墾有田地一千一百六十三畝,疏濬水渠三里多,開挖灌井五口,這個成績在舜鄉堡諸多屯堡中算是非常不錯了。

  事後王鬥的靖邊堡屯頃畝數文冊上繳報備後,不說張貴吃驚,就連舜鄉堡管理所內屯田諸事的杜真也是非常驚訝,防守官許忠俊得知後也是非常歡喜,看來自己當日讓那王鬥去屯田,還真是不錯的選擇。

  王鬥也是心中自豪,自己為了這個屯堡,可以說是克服了種種困難,才有了現在這個成績,自豪是完全應該的。而這時韓朝等人也從舜鄉堡那邊回來了,經過多日的辛勞,他們終於採集到足夠堡內各宅院建築的石料,至於外面城牆地基的石料,那還要等明年繼續努力。

  不過這種天氣下,王鬥當然不能讓韓朝他們繼續幹了,看看韓朝,人都黑瘦了一大圈,王鬥吩咐韓朝等人好好休息。

  許忠俊醞釀著什麼時候去靖邊堡視察一下,重申自己對王鬥的支持。而王鬥這邊,他己經開始忙另外一件事了。

  ……

  「老弟,你屯堡搞得不錯嘛,真是讓人刮目相看啊。」

  董家莊內,張貴感嘆了一句,接著又說道:「說吧,你老弟來找我有什麼事,哥哥知道你向來是無事不登三寶殿的。」

  「正有所求。」

  王鬥微微一笑,抱了抱拳道:「小弟今日來,是請老哥支援一些刀劍器械的,您也知道,我那屯堡初創,還沒器械防身呢。」

  張貴撫著唇邊的短鬚,沉吟半晌,道:「也罷,我庫房內還有一些長槍火銃,就便宜些給你吧。」

  王鬥道:「多謝老哥了。」

  王鬥隨洪丘去了倉房內,裡面堆了一些軍械,大多是刀槍與三眼銃,王鬥問道:「沒有鳥銃弓箭嗎?」

  洪丘的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

  王鬥想了想,弓箭手訓練困難,現在大明鳥銃的質量也讓人擔憂,暫時有刀槍與三眼銃也不錯。

  他拿起一根長槍看了看,槍長約一丈,槍頭鐵製,形如鴨嘴,典型的大明制式長槍,可惜這批長槍的保存不怎麼樣啊,槍頭都生鏽了,還有那些三眼銃,也同樣是鏽跡斑斑。

  王鬥嘆了口氣,這樣的兵器,這樣的質量真是不行,最後他選了三十根過眼的長槍與十把三眼銃,腰刀價錢由於貴被他放棄了,好在自己堡內還有一批繳獲的後金腰刀可以使用。

  除了這些兵器外,王鬥還花了四十兩銀子買了三百多斤生鐵,買不如造,還是自己動手算了。 本帖最後由 九臉龍王 於 2016-7-26 16:22 編輯

bigsing 發表於 2010-8-6 14:36
第二十七章 匠頭李茂森

  王鬥取了長槍與三眼銃從董家莊回來,他己經決定自己打造一批兵器,接下來是兵器種類的選擇問題,無論是從實戰還是從自己的財務情況出發,他都必須先理清這個思路。

  戚爺爺曾言過斧、鉞、錘、戈、戟、鉤鐮等膽大藝精者可用,用於獨馬衝殺敵陣,卻不可教隊兵,不可堂堂當大敵。至於钂鈀、大棒與線槍幾樣多用於馬上,所以這些王鬥暫時都不考慮。

  最後王鬥選定的是腰刀,長槍,盾牌,火銃幾種兵器,這樣經濟實惠,而且長短並用,防守兼備,當可出入作戰。

  遠程兵器王鬥拋棄了弓箭,改而選用火銃,不是因為弓箭不犀利,而是製造購買成本太過高昂,而且合格的弓箭手也太難練,沒有幾年時間很難見到成效,王鬥沒有這樣的時間。

  火銃手的訓練簡單,一把火銃也相對便宜,使用火器也是未來歷史的潮流,王鬥沒理由不選用火銃。

  王鬥現在手上有十一把三眼銃,不過他內心渴望的是擁有鳥銃,三眼銃有效殺傷力也就在二十餘步,而鳥銃則遠得多,一把精良的鳥銃有效殺傷力可在八十步。

  戚爺爺曾贊鳥銃為臨陣第一利器,利能洞甲,射能命中,弓矢弗及。歷史上戚家軍訓練鳥銃手,向在八十步立五尺高木牌一塊,鳥銃手三發一中,十發七中方為藝精。

  不過鳥銃製造的工藝複雜,對制銃工匠的手藝要求頗高,因此要找一些好的工匠來。如果堡內有製造鳥銃的工匠,以後三眼銃王鬥將慢慢不再使用。

  王鬥目前有繳獲自後金軍的大刀長槍一批,還有從董家莊買來的長槍,二者以後都要打造,只是困於財力,只得慢慢再說了。

  舜鄉堡內有一批匠戶,世代都是打製兵器,想必內中有人會製造鳥銃,王鬥派韓朝與齊天良前往,希望能通過舜鄉堡的百戶杜恭搞幾個工匠過來。王鬥知道杜恭性情貪婪好貨,臨行時給了韓朝一些銀子,讓他到舜鄉堡後備下一份厚禮。

  王鬥準備兵器訓練軍卒,韓仲幾人當然雙手贊同,只有韓朝對王鬥準備打製鳥銃有些疑惑,不過他沒說什麼,領了王鬥的任務後就隨齊天良到舜鄉堡而去。

  ……

  幾天後韓朝二人回來,帶回了六、七個工匠,其中一個還是匠頭,聽他言自己精通鳥銃的打製。

  此時這幾個人站在王鬥的面前,無不是粗手粗腳,滿面風霜,身上的棉襖破破爛爛,只是不時跺腳哈著白氣,這天氣實在太冷了。王鬥看他們臉都凍得青紫,便讓他們先下去飲用熱水。

  等他們緩過氣來後,王鬥才招他們過來說話。

  那匠頭叫李茂森,年在四十五、六,身材甚是粗壯,不過臉上卻是神情精明,王鬥問他可是會打製鳥銃。

  李茂森道:「回大人,不是小的誇口,當年小的在衛城軍器局中,論起打製兵器火銃,那也是數一數二,就算到了千戶所後,這手上的技藝也沒有落下。」

  王鬥看他臉上似在回憶,神情又是驕傲又是痛恨,他原來是在保安衛城,最後怎麼會跑到這舜鄉堡來?想必這其中有一個複雜的故事。不過這不是王鬥關心的,他順口問了他些製造鳥銃的知識。

  李茂森一一答了,他道:「大人,造鳥銃,以六斤為妙,只是耗鐵甚多,四十斤毛鐵,最後只煉到七、八斤精鐵,所費不小。」

  依他估算,加上鐵價,炭價,工匠的工錢食糧,還有其它的耗費等,一根鳥銃的成本在三到五兩,所需不是一筆小數目。

  王鬥點了點頭,他看過歷史上相關記載,這李茂森的估算跟他差不多,這倒是個實誠的人。不過王鬥只關心鳥銃的質量,歷史上很多明軍使用鳥銃炸膛,造成軍士對使用鳥銃有一種畏懼,王鬥不能拿自己部下的生命去開玩笑。

  對王鬥的憂慮,李茂森道:「大人,鳥銃之所以炸損,一是材料不足,或是工匠們在製造時取巧,粗細薄厚不均,特別是在銃管的銲接上,許多工匠技藝不足,造成鳥銃炸鏜。不過小的自然不存在這些問題,只要大人材料充足,小的便可以為大人造出精良的火銃來。」

  王鬥點了點頭,他當然不可能憑李茂森一面之詞便放心於他,歷史上大明對鳥銃的質量要求其實很嚴格,不論工部還是各地衛所,他們造出軍器都要註明某部、某衛、某所、某年、某季成造字樣,事後還需造冊,以便隨時查考。不過就算這麼多規定,大明軍器的質量卻是有目共睹。

  當然,大明軍器質量之所以低下,也跟官場的腐敗與糟糕的匠戶制度有關,這事王鬥當然沒有必要提。

  他道:「李匠頭你這樣說是最好不過,不過我們還須立下典章,今後你們便留在堡內,每月食糧工錢不會少於你,今後你們每造出一隻合格鳥銃,我都會給你們獎勵,如有不合格,便要扣去你們相應月糧以充材料耗損,如有造成軍士損傷,還要加以處罰。」

  李茂森一咬牙道:「好,就依大人這麼說。」

  李茂森來靖邊堡之前,己聽齊天良吹得天花亂墜,說只要到了靖邊堡,肯定會每日衣食充足,天天吃飽,眼下他們這些工匠在舜鄉堡每日飢寒交迫,這年景能找個吃飽飯的地方不易,李茂森相信自己的技藝會讓王鬥信服。

  這事就這麼定下來,以後李茂森幾人就留在靖邊堡內了,王鬥忽然想起一事,他道:「對了,李匠頭,除了火繩引燃的鳥銃外,你們可會製造那種轉輪火銃或是擊發火銃?」

  王鬥將自己說的那兩種火銃大致描繪了一番,他說的便是歷史上的轉輪式燧發槍與擊髮式燧發槍。

  那轉輪燧發槍約出現在十六世紀中後期,是用齒輪發條摩擦燧石生火而點燃火藥。那擊髮式燧發槍則是出現在十七世紀初中期,由擊錘撞擊燧石起火,在今後的幾百年中非常流行。王鬥自然也想擁有這樣的利器。

  李茂森想了半天,他雖然奇怪王鬥怎麼會想到這樣的鳥銃,不過他最後還是搖了搖頭,道:「慚愧,大人所說火器,小的實在不知,還要仔細思量才是。」

  王鬥點了點頭,舜鄉堡畢竟是個小地方,也不可能出現多麼高深的火器人才,是自己心急了。

  隨後李茂森幾人被安排下去,王鬥給他們每人一間居房,還為他們專門選定了一個場所作為兵器作坊。

  李茂森幾人歡喜地去了,一路上還好奇地打量這處新建屯堡。

  ※※※

  老白牛:

  中午出去應酬,現在才回來,十二點前還有一章,謝謝大家的支持。

  另說明一下,有書友認為主角身處山西省某地,其實現在主角位於的是河北省張家口涿鹿縣,明時稱為保安州,西接山西省的蔚縣,東接張家口市懷來縣,北接張家口的宣化縣。而且保安州離邊塞還有點路,隔著當時的懷來衛,隆慶州,永寧衛三個地方,也就是現在的懷來縣與延慶縣。 本帖最後由 九臉龍王 於 2016-7-26 16:22 編輯

bigsing 發表於 2010-8-6 14:36
第二十八章 列隊

  崇禎七年的十一月初八日。

  冬至己是過了幾日,北風更為凜冽,而從這一天起,王鬥也開始挑選一些青壯出去訓練。

  在大明,屯堡兵一般是不用出外作戰的,所以難得見到屯兵訓練,不過王鬥豈能因此罷休?隨著時日的一天天過去,王鬥心中的危機感也越來越緊迫,多一分武力,將來就多了一分保護自己及家人的希望。

  王鬥決定開始練兵,他現在所憑藉的,就是這身體的一身技藝,還有後世豐富的知識。不過對於訓練軍士,王鬥決定還是嚴格按照戚爺爺的《紀效新書》與《練兵實紀》兩本兵書進行訓練,實用的就是最好的,王鬥認為目前這是最適合自己軍隊的訓練手冊了。

  眼下堡中成年男丁有七十五口,不過除去其中的老弱,最後只有三十四口是適合訓練的青壯。而這三十四人,自加入靖邊堡軍戶來,每天都是吃得飽飽的,又經過這些時間的建堡開荒鍛鍊,他們的身體條件,己經完全適合接下來的軍事訓練。

  今日王鬥便將他們帶到堡外,趁著現在農閒,正好進行一些軍事訓練,不然等到明年開春農忙時,他們又要干活了。王鬥現在身家還不足,還養不起脫產的軍人。至於餘者的老弱與婦人,則是繼續在堡內外幹活,修堡建房等,不過看著王鬥等人在外面的樣子,他們還是不時好奇看來。

  三十幾個年青人聚在一起,人人都是興奮好奇,雖然寒風凜冽,天氣嚴寒,不過他們還是笑哈哈的議論個不停。這些人有一些原來是軍戶子弟,有一些原來是流民,當然他們現在都是靖邊堡的軍戶。他們當然沒有王鬥那種危機感,不過他們是王鬥的部下,王鬥吩咐他們怎麼做,他們就怎麼做。

  王鬥一一看去,這些年青人個個是站得歪歪扭扭,東倒西歪的,就連原來那些軍戶子弟也是一樣。

  王鬥心下感慨,沒有嚴格訓練過的軍士就是烏合之眾,看來對他們還是要從最基本的隊列先訓練起。況且這古時作戰,嚴整的隊列和嚴格的紀律向來非常重要,能保持嚴整戰陣的就是虎狼,沒有隊列,就是烏合之眾。

  戚爺爺也曾言過:「開大陣,對大敵。堂堂之陣千百人列隊而前,勇者不得先,怯者不得後。叢槍戳來,叢槍戳去,萬軍之中只如一人,如此可天下無敵。」就是強調隊列與紀律的重要性。

  當下王鬥開始,把這三十四人先分成了四隊,每隊幾人,由韓朝,韓仲,齊天良,楊通四人各領一隊,這讓四人非常高興,齊天良與楊通裂開嘴直笑,沒想到自己也帶兵了。只有韓朝很感慨的樣子,似乎是想起什麼往事。

  等各人分隊站好,韓朝四人也是左右站在王鬥身旁。

  王鬥大聲道:「今日把你們招來,就是訓練你們戰陣技藝,眼下兵荒馬亂,天下還不太平,前幾月韃子寇邊,你們也是知道的,我們這裡雖是屯堡,但也一樣要操持技藝,如此將來你們才可以保護你的妻小家人。」

  王鬥神情嚴肅,下面各人都是下意識地站得直些。韓朝幾人也是同樣嚴肅。

  訓完話後,王鬥先讓他們學習站隊列隊,左轉右轉,齊步行進跑步等,眾人先是新奇,後來便是亂成一團。

  那隊列可說是慘不忍睹,隊伍歪歪扭扭不說,各人連左右都分不清楚,這情況不說下面的青壯軍戶,連兩個隊長齊天良與楊通同樣如此。一天下來,各人比幹了一天的活還累。只有韓朝兄弟遊刃有餘,完全不當回事的樣子,還一直呼喝自己隊中青壯站直站好,這讓王鬥心下更好奇這兩兄弟的來歷。

  接連幾天,各人還是左右不分,連王鬥大聲喝叱也沒用。還是韓朝想出辦法,讓各個青壯軍戶的右手臂上都綁根繩子,標明左右,這樣情況才慢慢好轉。

  王鬥也看出韓朝兄弟的練兵能力,從這天起,王鬥就吩咐韓朝兄弟和自己一起參與訓練列隊,二人當仁不讓。

  從訓練中也可以看出二人風格,韓朝性子會好些,總會耐心指正那些軍戶的隊列錯誤,不過韓仲脾氣風爆,換他訓練眾人時,如有人站隊不對,他不由分說提根棍子就是上前一頓好打。

  說也奇怪,他這法子更好用,被打過的人下次站隊更穩。對自己被打,那些青壯軍戶似乎都是見怪不怪,都是習以為常,連旁邊看熱鬧的一些軍戶與婦女們都是哈哈大笑,被打的則是不好意思地摸摸自己的頭。

  一般沒事時靖邊堡軍戶與婦女們都會來堡外觀看各人訓練,各人一邊看一邊指點,議論各家孩子怎麼樣,誰站得更好等等。而有旁人的圍觀下,青壯軍戶們的精神也是更足,個個努力的,雄糾糾氣昂昂的站得更直。

  這樣在十天後,各人站隊終於有些樣子,在韓朝敲起步鼓讓他們小跑時,各人己有些整齊的模樣。

  訓練的間隙,王鬥去看了一下李茂森他們打製鳥銃的情況。

  來到作坊,這裡熱火朝天,外面的冰寒似乎完全不見,一股股熱氣直冒出來。

  李茂森幾人正努力打造著一些鳥銃,看樣子離完成都很遙遠,王鬥隨便一看,便發現這鳥銃的打製真的很複雜。依李茂森的介紹,這鳥銃製作,首先是銃管,將做銃管的熟鐵燒紅後,敲擊在一根鋼芯上,這樣捲成鐵管,冷卻後再裹數層,敲擊細密,達到一定厚度後,抽出鋼芯,一段銃管才完成。

  連做幾段銃管後,就將它們一節節焊合起來,這裡是關鍵,銲接不好便容易炸鏜。初步的銃管做好後,便要用鋼錐鑽出銃鏜,挫出准心,這裡時間最久,有時可長達一個月。

  之後是用鋼條將鏜內刮光刮淨,然後是各樣的裝配。王鬥想不到一根鳥銃這麼多學問,這麼的複雜,看來做根鳥銃沒有一個月做不好,自己還是過段時間來看吧。

  ……

  在四隊軍戶列隊訓練十五天後,王鬥讓他們上午接著訓練隊列,下午開始補充一些東西。

  比如說讓眾人列隊長跑,以各人一口氣跑一里,不氣喘,隊列不嚴重分散為合格。此後又讓各人負重奔跑,重量慢慢往上加,這都是戚爺爺《練兵實紀》中最基礎的練手力、練足力、練身力等要求。

  又五天後,王鬥在下午開始為各人添加兵器的練習。

  四隊人中,王鬥暫時只讓他們訓練長槍與腰刀。每隊九人中,先分出兩個膽勇便捷之人使刀,餘者各人使槍。這使刀的人,將來或是藤牌手,或是鳥銃手,這兩個兵種同樣需要練刀。

  眾人手上一一分到兵器,人人都是興高采烈。

  王鬥先教眾人槍術,他大聲道:「你們都看好了。」

  他擺了個側身起手的姿勢,猛然一聲大喝:「殺!」

  飛沖上前,擎槍瞬間刺中了前方二十步一個人形木把的目、喉、心、腰、足五處,所有的動作似乎都在一眨眼間完成。

  眾人一片叫好,以韓仲的叫聲最為響亮,韓朝也是由衷地讚了聲:「真是好槍法!」

  眾軍戶紛紛問道,要如何才能做到像王鬥這樣。

  王鬥道:「無他,熟練爾,你們如我這樣刺個一萬次,十萬次,便能和我一樣了。」 本帖最後由 九臉龍王 於 2016-7-26 16:22 編輯

bigsing 發表於 2010-8-6 14:37
第二十九章 分解

  考慮到這幾隊軍戶都沒學過武藝,繁雜的招式練習只會讓他們混亂,而且戰陣上複雜的東西也是無用。

  所以王鬥決定從自己槍術中選出最適當的幾招,教他們一些簡單有效的殺敵技藝,戰場上的招式往往越簡單越有效。只要反覆練習,同樣可以發揮出巨大的威力。

  最後決定的就是一招,就是刺!而且這一招還分解為兩個步驟,第一步,側身握槍,第二步,用力突刺。以後每天就讓他們反覆練習這兩個動作,直到他們動作練得標準,練得飛快,練到條件反射為止。

  至於練刀,也是同樣一招,分為兩步,第一步抬刀,第二步斜劈。抬刀動作同樣需要標準,刀劈下的動作角度也有嚴格的規定!

  此後每天這幾隊青壯就是天天在堡外練習刀槍,無一例外的,每天王鬥也是與韓朝四人一起出來練習。

  此時己是到了崇禎七年的臘月初,每到晚上便是飄雪,第二天起來那殘雪直凍成堅冰,讓地上滑溜無比。

  眼下各人在屋內烤火都是冷不可言,在這野外,更是站一會兒便凍得全身僵硬。不過王鬥每天讓他們的練習都是不斷,王鬥曾有明言,受不了可以退出,不過此後他們連家人都要被驅逐出靖邊堡。

  這個時節,被趕出堡還真是死路一條,看別人都是咬牙堅持下來,自己為什麼不能呢,練死總比窩囊趕出堡後餓死凍死強。因此再苦,每個青壯倒都是咬牙堅持了下來。不過為防軍戶們凍壞,每天王鬥都會準備一些薑湯讓他們驅寒。

  這天一早各人仍是出堡練習。

  天色灰沉,寒風如割,各人臉上都是被凍得青紫,許多人臉上還裂開一道道口子,口中直呼出厚厚的白氣。為了保暖,大夥可說是想盡辦法,各人身上穿的衣裳也是五花八門,有的人穿著厚厚的棉襖,有人則是裹著厚厚的皮襖。各人戴的帽子也是不盡相同,有棉帽,有皮帽,款式多樣。

  王鬥身上也是裹著厚厚的皮襖,頭上戴著皮帽,和大夥一樣,他的皮襖皮帽也是沉舊,非常時節,沒人顧得上美觀。

  練了一會隊列後,各人又開始練習刀槍。使槍的二十餘人站成數排,人人握槍。使刀的也是同樣握著自己的腰刀。

  那日王鬥從董家莊買來的長槍只是保養不當,其實還是可以使用,經過重新的打磨與回爐鍛打後,又重新現出了鋒利。而幾個使刀青壯則是使用繳獲自後金軍的那些腰刀。

  看眾人列好隊,王鬥一聲大喝:「準備!」

  「嘩!」的一聲響,眾人站得筆直!

  王鬥大喝道:「抬槍!」

  「殺。」

  數十根長槍一起突出,場面壯觀。

  「揚刀!」

  「殺!」

  一陣的怒吼,一片的刀光揚起,雖然眼前使刀的只有十二人,但他們整齊劃一的斜劈下來,在寒風中卻頗有凜冽威勢。

  ……

  「抬槍!」

  「殺。」

  「揚刀!」

  「殺,殺,殺!」

  ……

  「殺,給我用力殺,你眼前就是賊寇,不需花槍,不需虛架,你只需刺,再力的刺,飛快的刺。你刺得比他們快,你就可以活下去,而那些賊寇,就是你們的軍功首級。」

  王鬥大吼著,他提著棍棒來回走,看到誰姿勢發力不到位,上前就是一頓棍棒,讓各人更是提起精神。

  看著場中各人整齊劃一的動作,那隱隱有上陣殺敵的氣勢,旁邊的韓朝嘆道:「才一個多月吧,就有這個樣子,想當時我們在遵化練了多久,四個月,五個月,還是半年?」

  韓仲也是張著嘴看著場中各人,他眉歡眼笑地道:「想到這些兵以後都是我們帶,真是死了也甘心啊!」

  經過王鬥對這些軍戶們一個多月嚴酷的訓練,此時他們可說己可上陣,如果再能練個三個月,上個陣見點血,至少在大明的衛所兵中,他們算是一支可戰的軍隊。

  這些時間,王鬥也對這幾隊人略為調整,又從堡內選出幾個男子,補充進去,組成三隊戰兵,每隊十二人,隊中刀手四人,槍手八人。每隊頭目便是韓朝,韓仲,楊通三人,這樣的人數,可以更好地發揮出隊形的威力禛意在清心。

  至於齊天良,一個多月訓練下來,他明顯是跟不上眾人進度,所以齊天良被選去管理新建的輜重隊。以後隨軍還是需要輜重隊的,鐘榮只是管理文書,當然不可能隨軍,齊天良總算識點字,又是墩內老人,便讓他管理輜重隊吧。

  不過他們這隊,連齊天良算上,只有八個人,都是堡內原來的老弱男子,沒辦法,堡內人力就是這些。好在他們平時不須怎麼練習,因此他們身體就算差了些,也勉強可以勝任了。

  倒是楊通有股狠力,一直堅持下來,所以也任了一個戰兵隊的隊頭。

  不過這三隊兵雖然有點軍人的樣子,不過他們的服飾旗號還談不上什麼正規,各人穿得五花八門,三個隊頭每人拿一根長兵器,上面掛一面破爛的旗就算是隊旗了,好在各人身上有一塊表明他們身份的腰牌,可以認出他們是靖邊堡的軍人。

  現在王鬥軍中只有一個步鼓,原來是放在靖邊墩的倉庫內的,雖然破舊,總算也可以用。餘者的號令金鼓,現在還沒有,只能等將來再置辦,反正現在人少,先用聲音吼叫算了。

  至於那訓練隊列時步鼓的敲擊,王鬥暫時讓輜重隊的人敲打,能利用人力就儘量利用吧。

  ……

  這天,王鬥又從十二個刀手中選出一半人來練習盾牌,那盾牌,自然是取自那日繳獲自後金軍的圓盾與皮盾。

  王鬥自己拿了一塊盾牌,他雖然從小主習槍術,不過刀棍盾牌也曾練過,雖然不如自己槍術,但教下面那些軍戶菜鳥是綽綽有餘。

  他左手拿著盾牌,右手拿了一把腰刀,示意對面的韓朝取根長槍,他大聲對各人道:「盾牌為一軍之藩蔽,除了不能隔銃子,矢石槍刀皆可遮蔽,且牌手為接戰短兵,向為臨敵各軍之應援,加之進退自如,堪為利器!習好盾牌,當可一壯軍中膽氣。」

  王鬥說完,他大聲叫道:「你們都看好了!」

  他示意對面的韓朝進攻。

  韓朝一聲叫,雖是演練,他仍是毫不留情,手中長槍閃電般從側面向王鬥直刺而來。

  王鬥大聲道:「來得好!」

  他手中盾牌一擋一格,立時將韓朝的長槍擋住盪開,他身子毫不外露,在格開長槍的同時,接著這個勢,王鬥一把欺近韓朝身旁,猛然他刀光一閃,腰刀己是當頭向韓朝劈下,韓朝慌忙招架,不過無論韓朝如何招架,王鬥都是一刀接劈一刀,刀勢威猛,似乎要將韓朝劈成兩半似的。

  圍觀各人都是看得心驚膽顫,猛然韓朝跳開,他連連罷手,氣喘吁吁地道:「大人勇猛,小的自愧不如,認輸便是。」

  王鬥點了點頭,轉頭對看得面如土色的各軍戶道:「你們都看到了,這就是牌手之利!練好後,除了對上精良火器炮石外,餘者刀槍弓箭無不可蔽,當然了,還有這個……」

  這次他示意韓朝拿著盾牌,然後他要過韓仲的大棒,準確來說,這是一根夾刀棍,長約八尺,粗約二寸,在大棒基礎上還加一五寸短刃,形如鴨嘴。這種兵器多見大明邊軍騎兵,上馬可刺,下馬可擊,騎兵中使用人數眾多。

  難道韓朝兄弟以前是騎兵?王鬥心中閃過這個念頭,他拿著大棒示意韓朝開始。

  韓朝一手拿刀,一手拿盾,他盾牌嚴密地遮護住自己身體,不時移動著腳步,只是謹慎地看著對面的王鬥。王鬥身體隨著韓朝的身體轉動著,他雙手拿著大棒,只是窺探他的破綻,猛然王鬥一聲大喝,大棒直砸向韓朝的盾牌。

  韓朝舉牌一擋,王鬥這下力道好猛,可以感覺到韓朝的身形一下滯住,王鬥又是猛砸幾棒,棒棒都是砸在剛才的位置上,可以看出韓朝的身形己是散亂,身體從盾牌處露了出來,猛地王鬥改砸為刺,大棒上的短刃己是停在韓朝的心口。

  王鬥收棒,對下面目瞪口呆的各人道:「看到了吧,盾牌不懼刀槍弓箭,卻懼火器大棒,以後你們遇到這兩種賊寇,需要小心,招呼手上有火器的兄弟上就是!」

  下面各人還沒從剛才的演練中回覆過來,眾人都是驚嘆地議論個不停,韓仲也是齜牙咧嘴,沒想到自己手上的大棒換到王鬥手上,竟有如此威力。

  接下來王鬥讓幾個刀手練習盾牌,同樣也是分解為幾個動作,其實每個盾牌手還應有兩根隨牌標槍才妙,不過王鬥現在手上沒標槍,只能未來再說了,而且先讓幾個牌手把盾牌刀術練好再說。

  時間很快到了臘月初八,這天是臘八節,大明各地都要吃臘八粥。而就在這天,匠頭李茂森興沖沖地來找王鬥了。 本帖最後由 九臉龍王 於 2016-7-26 16:22 編輯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 5

    主題

  • 1197

    回文

  • 1

    粉絲

開心就好!!
開心就好!!
開心就好!!
開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