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軍事]農夫三國 作者:蒼山虎 (連載中)

 
mk2257 2011-8-16 21:03:53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341 315378
mk2257 發表於 2011-8-17 01:44
280.碑文

正午時分,往雒陽去的隊伍已經行出冀縣所轄之地。   
十個裝骨灰的箱子再添上趙口的重量,拉車的犍牛也絲毫不會吃力,它自會溫順地跟著隊伍行走,無需老頭去多管。   
車軲悠悠間,人們總要尋些話說,打發途中寂寞。那邊押運羌氐的卒兵中,倒有幾人是認得的,原都為趙氏的部曲家奴,如今身份反在自家這姓趙的之上,為免彼此尷尬,趙口不會去理會他們,只與領頭的文吏、軍候說話。   
這五百卒兵的軍候名田讓,聽說與了不得的右軍師田豐出自同族,原為虎牙軍中百人將,新近才調到冀縣三校尉麾下來任軍候。   

受趙昂託付過的文吏實在年輕,本身事情又多,耐不住 ​​趙口問題層出不窮,不多時便尋由頭去了,再不肯出現在老頭視線中。
田軍候為這支隊伍的最高指揮官,不過他的上司正是校尉趙衢,又一位天水趙氏之人,弄清楚這層關係後,趙口思索半晌,還是覺得自己有和他對話的資格。   
待牛車再次與田軍候坐騎靠近的時候,趙口便壯著膽,手拍車上木箱,出聲問道:“軍候,此等卒兵俱無家眷老小耶?如何無有接回屍骸者,盡使火殮之?”     趙口問得突然,田讓怔了下,回頭先看他一眼。   
不過或許真如老頭所料,有冀縣令與頂頭上司趙校尉兩位面子在,這位軍候也該認得他,不以普通小民而輕之,回話並無怠慢處:“道途遙遠,若以棺柩往返,費力不說,屍身早惡臭難擋,又或起疫事害人,不如火殮便宜!”     對方態度甚好,趙口心里便踏實幾分。

接著再問:“若如此,何不就地收殮下葬?今以火焚屍,肉骨不得全,魂亦難得安,非死者所願也,長此以往,卒兵豈不生怨?”     
“天象儘自然。鬼神或虛妄!便得魂魄,亦當為英魂,三崤山有舊友良伴相隨,如何不可得安?”
田讓先辯上一句,方又道:“我等卒兵,盡以死後得葬三崤山、名列英烈碑為榮!遠征不願火化歸山者。
之前當先交代軍吏處,死後就地而葬。此等送往雒陽之骨灰,皆自願為英魂,不再惜骨肉身!”     
如此駭人聽聞、匪夷所思事,大概亦只有鄧慕安之地才有聞,趙口頓時被田讓的語言嚇到,吶吶住口不語。   

趙口不再說話。左側一輛牛車上又有人壯著膽開口,轉移開話題去:“田軍候,我等運送之人,盡為與此等羌氐戰死者乎?”     
田讓又轉頭,如常答道:“然也!”     待田讓再答話,老趙口這才知道,人家的和顏悅色並不是只針對自己,而是人皆如此。
之前倒是自己拿喬了。   
此次送糧之行所見,民夫們疑問盡多,有兩人開頭,開口的就慢慢多起來,又有人指著羌氐俘虜問:“此等當死之異族,殺之可也,押往雒陽何用?”     田讓道:“此輩鄧使君已賜與有功、親貴者為奴!不可再輕殺!”     
話茬一旦說開。相問聲此起彼伏,頓時熱鬧,趙口都難在插進話去,田讓卻甚有耐心。不似文吏那毛頭小子,盡一一給與答复。   
到傍晚時,隊伍就於山野中屯駐下,搭營帳、埋鍋造飯,次日朝食過後再复出行。   

第二日午後,就進入右扶風,司州之地。這邊所見各民屯的“杜公塢”都還只得個雛形,尚無一建成者,不過看到它們的第一眼,趙口立即便愛上,拉著田讓問得喋喋不休,到此時方信自家將來也能住入這樣的塢堡內去。   
得新安置的難民填充,比起涼州邊地來,這邊人口要稠密得多,而且越往東走,人煙越密,沿途雞鳴犬吠聲不斷,實與本來的亂世景象格格不入。其餘孩童舞長戟、婦人騎馬事,亦讓天水來的民夫們大開眼界。   

到弘農時,建成的“杜公塢”全貌就可見了,見田讓好說話,到這裡,趙口等左右央求著,田讓出面,使他們能得進入一屯民居內近距離仔細觀察一番,出來時盡是一臉羨慕和興奮,讚歎的話題直說過好幾十里路去。   
待入得函谷關,眼前景象又是一變,河南為鄧季治下最繁榮之地,卻並未建起一座塢堡來,民風與弘農相似,此外高冠遍地,長袖飄飄,從老到幼民眾中獨有的精氣神,也隨時能讓外人感覺到。   

雒陽城本是這支隊伍行進的終點,到此後就該返轉的。然待此地的縣令韓嵩拿名冊交接完羌氐、英烈骨灰後,羌氐奴自有得賞的功民到縣衙領取,不用多費心,英烈骨灰卻尚需役民搬運。韓嵩又對冀縣來負責民夫事的文吏道:“本縣尚需僱請役民將骨灰送至三崤山,不如貴縣民夫牲畜、車輛便宜,請他等多行一程,可省去上下裝運事。役錢自有本縣中出,每位與錢三百文,或糧五十斤,如何?”     
有錢糧可賺取,一路跋涉至此,再多走一小段又何妨?文吏便代民夫們應允下,請田讓等卒兵暫留雒陽歇息,民夫們則再往三崤山去。   

運送來的戰死卒兵骨灰中,十餘人戶籍就出自本地,陣亡名冊早到十數日,家眷已得信,出城時,有數十人悲悲啼啼地加入隊伍中來,又有韓嵩領上百役民隨行。   

三崤山綿延起伏,埋骨地離雒陽不遠,出城一個多時辰後,便已入山。一處山道上,趙口看見左右兩旁的緩坡上盡是齊排的墳塋,約莫有數千座之多。   
每座墳塋面前,都有一塊小小的碑石。牛車路過時,道左有塊碑石離得最近,上門刻著許多文字,趙口並不識字,先吆喝牛車停在道旁,待後面文吏上來後,央求念給他聽。   
那少年文吏煩不過老頭,只得如實讀道:“偃師縣某亭某屯楊公,諱名雙,本涼州武威人氏,初平三年選為輜輔兵。生前於軍中立有小功兩件,持勇守義,無違“勇卒七德”之事。初平四年,張濟犯函谷關,時楊公隨虎牙軍郭石部駐守,喪於該役。殮屍時,身有六創,脾肺俱裂。此公焉不為勇卒、輜輔兵輩之表率乎?”     
雖不識字,對碑文慣例大概趙口還是了解的,只知人皆得為死者隱,尚未曾聞過有人將死時的慘狀也書在碑上的!   
對死者後事如此肆意妄為,偏還能讓卒兵們趨之若鶩,此非咄咄怪事?    咋舌不解間,韓嵩已領隊直入。隨隊到地頭,趙口又有幸得見卒兵們提起便滿臉肅容的英烈碑,鄧慕安初立時只有八面,如今已添至十六面,全用來銘刻戰死者姓名的。   

趙口等到時,尚有一位石匠搭高台,扒在一面英烈碑上刻字,地上亦有十餘名石匠忙著製作各墳頭用的小石碑。   
英烈碑上除死者名字外,只各塊碑首有一句話,文吏厭煩,不願再念給趙口聽,只是雒陽令韓嵩每次到此,都要再吟嘆一遍,今又再仰首念道:    “丈夫揮戟踏馬,歿於天下正事,豈有憾焉?”     讀過字,韓嵩搖頭晃腦好一陣,方才止住,衝石匠旁一位觀望監督的老者道:“常老,天水之戰新死難卒兵遺骸已到!尚煩請劃定其等安埋地!”     
常老年歲已高,鬚髮盡白,精神卻好得很,以洪亮的聲音答道:“你等且拜大賢良師再來!”     
天子奔曹操後,今鄧季治下太平道早已無需再遮遮掩掩的,如韓嵩這等官員,每次進三崤山都要被常老逼去拜謁大賢良師之位。   

韓嵩無奈,只得先丟下手中事,請民夫們少待,自去山中拜謁反賊頭子的靈位,同來的文吏亦多隨去。   
常老又才轉過身去,對高台上刻字的石匠大聲叮囑道:“老高且仔細些,若錯一字,便得如前番換塊碑石重刻,莫讓弟子再笑話去!”     地上幾個年輕些的石匠中,有人偷笑,高台上的卻被他聲音一嚇,險乎手打滑,回頭怒道:“住嘴!”     
被高台上石匠吼過一句,老常竟真的住了嘴,直到韓嵩 ​​等官吏歸來,才又領著,指定出大片新的安葬地點來。   
將裝著木箱的骨灰盡卸下後,此地剩下的事情都有雒陽吏對照名冊,監督役民與石匠去做,趙口等則隨韓嵩先返城。   

歸雒陽後,民夫們本要與田讓等卒兵匯合,全隊返回天水去。   
然而又生出變故,雒陽突然傳來潁川曹軍犯梁縣的消息,驍騎軍此時已出汜水關,又騷擾兗州去了。
郡中兵力不足,偏將軍顧升傳語田讓,使其所曲暫留下,先一起合兵往梁縣去救急。   
軍情要緊,田讓自當隨懶顧去救急。雒陽歇息一日後,幾名文吏先領冀縣民夫們踏上歸途。   
此時趙口的牛車上,已裝著雒陽發放的五十斤糧,想到歸冀縣後,還有六石糧等他去領,這位已幸苦大半生老頭心中充滿著無限快活。   
歡欣之餘,老頭也生憑第一次對統治自己的主君勢力生出楸心、擔憂來——聽聞曹軍已犯境呢,不知可否能抵禦住?
mk2257 發表於 2011-8-17 01:45
281.城破

鄧季忙著平定西涼、安穩後方,曹操亦不會閒著,入秋時,已再出兵攻伐徐州劉備。   
有過上次教訓,河南趙雲之驍騎軍,如今已是曹操的一大威脅,這次東伐劉備不過假名而已。他令曹仁、李典二人領一萬軍,打著自己軍旗去徐州虛張聲勢,他自己則與郭嘉留在陳留縣,定計剿滅驍騎軍、圖謀河南。   
得聞曹操又領大軍伐劉表,趙云自再出汜水關,襲擾兗州。   
已有前事,趙云亦料曹軍如今當有防備,暗存著幾分小心,只是實不知曹軍主力並未離兗州,早已分散伏在陳留等他。   
陳留並無多少可擄掠的,太守張楊亦只龜縮城中,不見郡縣兵出城,不過驍騎軍到陳留縣外時,已有許褚、曹純領五千虎豹騎來敵。    張楊不肯派兵出城接應,見到虎豹騎獨來,驍騎軍中趙雲以下反倒鬆口氣,皆認為曹操留虎豹騎防自家騎兵。對方雖亦稱精銳,人馬卻沒自家多,若能敗之,兗州又復空也。趙雲與臧霸、郝昭、段煨合計過,便與其等在陳留縣外決戰。   

待戰事一起,虎豹騎幾乎完全不顧軍士傷亡,只亡命與自家死鬥,趙雲方才漸起疑。   
不過驍騎軍在趙雲手中,已變得更靈活詭異,人馬又多過對方,牢牢佔據著整體優勢,盡量控制自身傷亡的前提下,不斷蠶食虎豹騎,許褚、曹純只能苦苦抵擋,交戰一個時辰後,虎豹騎折損近半。   
趙雲欲要全殲虎豹騎,這時候,曹將李通、蔡陽已各領兩千步卒自野地來援,其等雖添得四千新力軍,卻也不算大危險,憑河南卒兵之武勇,仍可奮力戰而勝之。   
虎豹騎傷亡慘重。得人接手,漸漸退出戰圈去,待趙雲復將李通、蔡陽兩軍沖散,驍騎軍自身亦漸疲。   

許褚、曹純又復領虎豹騎來廝殺,李通、呂虔亦整合散軍,再來參戰,驍騎軍左右衝突。敵法莫能擋。只是不多時後,曹將呂虔、滿寵、王忠等又各領一兩千軍至。   
曹操若真一心東征徐州,便留各軍守備,亦不當來得如此快,趙雲已知不妙,欲脫離戰場時。兩軍已犬牙交錯,急切見如何撤得出?
曹純、許褚、李通、蔡陽各領軍死纏住驍騎,使滿寵、呂虔、王忠圍上來,陳留縣中亦城門大開,夏侯惇、曹洪、於禁領萬餘人馬殺出,務要將驍騎軍圍殺於此。   
驍騎軍若滅在兗州,可順勢圖河南之地自肥!    ——     

驍騎軍方出汜水關。曹軍探馬已急報屯軍潁川之夏侯淵、樂進,兩人早受有令,旋即領一萬軍士,出兵去圍梁縣。   
梁縣中有偏將軍周毅領三千卒兵駐守,聞斥候報曹軍來犯,已急使人往雒陽求援。   
只是夏侯淵所部甚善長途行軍,使者尚未到雒陽,梁縣已先被圍住。   
按鄧季律法。外敵入侵,民眾尚需出力自守,賈逵升任河內太守後,新任的梁縣令林楓才二十餘歲,曹軍圍城開始攻打後,他急動員民眾上城牆參與守城。   
梁縣戶籍今已設有二十多個亭,兩萬餘戶民眾。不過多散居在鄉野中,城內只得五千戶。   
不過添得數千民眾協助守城,弓卒兵又甚精,夏侯淵揮軍猛攻兩日。折損千餘性命,卻毫無破城希望,慮雒陽救兵來,反對己軍不利,便思退回潁川去。   

樂進勸阻道:“能否取河南,還看此戰!曹公以西南重事託付將軍,自擔艱辛圍驍騎軍,今既勞師至此,豈可輕言退?”     
夏侯淵惱道:“君言自有理,然梁縣甚堅,急難破之,在此徒折損軍士,無可建功,為之奈何?”     
樂進道:“將軍圍三缺一,獨北城未遣軍士往攻!某觀兩日來,其地守軍已漸抽調開,或可遣小股精銳,襲而破之!”     
對方說得有理,夏侯淵點頭允道:“便依足下言,再圍攻一日,若尚不得破城,當退也!”     

次日,夏侯惇督各軍再急攻三面城牆,吸引周毅注意力,樂進則親領六百挑出的精銳,暗襲北門。   
曹軍在三處城牆兩日猛攻,卒兵們都已抽調過去協防,北城牆上如今只有一千精壯留守。   
顧升所領雒陽援兵,之前報來已過新成縣,再有一兩日可到,曹軍連戰不利,周毅已不大擔心。待樂進開始攻北城,得報只有數百人,便不以為意,只令精壯照常防守。   

在曹軍中,樂進並不如何引人注目,歷史上卻有數次先登之功,勇悍只在張遼之下,究其緣故,他那短小的身材實在太容易使人輕視。   
樂進容貌短小,戰陣上更容易被人忽略,穿著又樸素,渾沒一點將軍模樣,混雜在軍士中,若非特意指明出來,誰也不會知道這位竟然是一位矯健善戰的悍將。   
樂進領六百精銳攻北城牆,攀爬的軍士盡被滾木、落石砸倒,第一次搭上的六架雲梯很快都被城上守軍叉倒在地。   
見情況不利,樂進對身側軍士奮然道:“諸位今日建功,豈無曹公之賞?壯士且隨某登城!”     
鼓舞起士氣,第二次雲梯搭上時,樂進便從其中一架攀上。   

第一根滾木落下來時,樂進身體矯健,立即翻身避入雲梯背後,絲毫未傷。   
在雲梯北面倒斜著迅速再爬上些,避開兩塊落石,樂進手中斬馬刀已可夠到城牆上撐出的叉桿,被他一刀斬斷叉桿桿柄,翻身登上女牆。   
見上城牆來的曹軍貌不驚人,城牆上精壯雖驚,卻不會怕他一個人,盡欲將他趕落城頭,槍矛長戟紛紛亂攢刺來。   
樂極在女牆上揮刀左右奮力劈砍,連斷數支木槍頭,再縱步躍入人群中去斬殺。   
此人之武勇,精壯們此時方知,莫有能抵擋者,被他連劈殺數人,攪得城頭大亂,曹軍軍士趁機源源不斷攀上城牆,合力殺退精壯,救出渾身是傷的樂進,北城宣告失守。   
待周毅得聞,急領卒兵千人復來奪城北,夏侯淵已先調援軍來,兩千弓弩手在城頭上一陣亂射,將周毅等盡射殺在地。   
夏侯淵旋即自北入城,圍殺城中鄧軍。   

梁縣城內,煙火四起,更慘烈的巷戰、城牆戰在到處上演。   
西城牆上,三名百人將領卒兵與數百精壯,血戰至最後,無人肯降,俱齊呼:“可聚於三崤山也!”     
東城下,一位軍候射出手中最後一支箭矢,面對擁上的曹軍,拔劍自刎,臨死前大叫:“三崤山內當有某之地!”     
東城街道上,面對數十曹軍包圍,兩位刀盾輜輔兵抵背而戰,酣戰半個多時辰,力竭終亡時,身側躺著七八具曹軍屍首。   
一間小院子裡,幾名弓卒在甚長指揮下,據屋死死堅守,連射殺數十名曹軍,直到對方縱火,盡攜手化為灰燼。   

敵軍入屋時,一位平民與家中婦人摔死襁褓中的孩兒,合力咬死一名曹軍,夫妻二人俱中數刀,躺在血泊裡的男子看著妻子死後的面容,出聲嘆道:“我家對得住鄧慕安所予!”     
精壯中一名少年,長戟詭異難防,連奪七名曹軍士卒性命,雖渾身是傷,周圍曹軍卻再不敢上前,只得以亂箭射殺。少年身中數箭時,尚以戟柄杵地,大笑道:“終未負疙瘩大哥!”     
草堂中一位夫子,曹軍入內時本渾身嚇得發抖,卻還是顫幽幽地將頭探入懸掛的套子中,雙腳蹬開地上案幾,未幾便窒息而亡。   
偏將軍周毅陣亡,巷戰時城內已是大亂,民眾恐慌,卒兵失去統領,又只能各自為戰,終被夏侯淵分隔包圍開,一一殲滅,三千卒兵無一人乞降,盡數戰死。   

聞周毅身死,縣令林楓召集差役、文吏最後據守縣衙,終為曹軍破開,綁縛獻至中軍處,聽聞對方是縣令,夏侯淵勸降道:“你等身為大漢子民,竟然從賊,行大逆事,此是非不明也!今曹公奉天子令討四方不臣,何不早降,得撥亂反正?”     
林楓大笑應道:“某自幼便已從賊,不識大漢天子為何物!且便你家曹公,恐亦為天子錯看,誤認為忠良輩!”     
聽身為階下囚的縣令尚語出辱及主公曹操,夏侯淵大怒,令將其斬首,林楓笑道:“死則死爾!然吾主在西,某當西向受刑!”     
果然面西而立,受刀斧加頸而死。   

待梁縣初定,夏侯淵檢點自家軍中,全軍卻已只剩得五千餘,城內混戰時已佔優的,不料損失的性命比攻城時還多,使得夏侯惇難以置信之餘,驚恐難安,與樂進語道:“早聞河南民風彪悍,今方得知!一縣已是如此,全郡非曹公可能圖也!”     
這樣大的損失,倒似一場敗仗而非勝仗,若非局面是自家佔優,則損過半的軍士恐都要爭相逃亡了。   
樂進也只能苦笑,梁縣這塊硬骨頭雖啃下,卻也嘣壞自家牙口,人員損失確實是得不償失,好處倒也有些——河南富裕,光梁縣城中所得的牛馬牲畜,便足有近萬,馬匹六千餘,正苦坐騎不足的虎豹騎可得大補充。   
懶顧軍援軍已至左近,夏侯淵雖得梁縣,則損太大,兵少卻也不敢據守下來,強擄民眾隨軍後,先撤回潁川去。   
一番戰過,梁縣倖存的民眾尚不足萬人,夏侯淵撤軍路上已開始有人尋機逃亡,剩下的也在一兩年內,多又逃回河南去。
mk2257 發表於 2011-8-17 01:46
282.新校尉

陳留城外,驍騎軍已陷入重圍。   
連戰過虎豹騎與李通、蔡陽兩軍,軍馬已疲,且折損的卒兵已過兩千,滿寵、呂虔、王忠再以新力軍加入來,戰場各處犬牙交錯,若再被夏侯惇、曹洪、於禁等合圍上,恐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越是危急關頭,越能顯示出將領的能力,趙雲或許不是各軍將軍中最有本事的,然驍騎軍中還 ​​有臧霸、郝昭、段煨三位校尉,勇武之外,各都有不凡見識,這一點上要遠勝虎牙、蕩寇、威烈三軍中同級校尉去。   
見事已擊破,臧霸與段煨尋趙雲道:“中曹軍之計也!將軍,我等當速退!”     
趙雲答道:“敵軍糾纏甚緊,各部盡有人在接敵,若貿然退之,死傷必眾!且先前戰死卒兵遺骸亦難得保!”     
“為將者豈能常懷婦人之仁?”先前勝虎豹騎時,便知自家這位將軍指揮騎兵實在犀利,不過仁心太過也實使人無奈,段煨新任校尉尚不好質言,臧霸顧不得尊卑,厲聲道:“再不做舍取,全軍俱將有危!”     
趙雲也知道此時當捨棄一部分曹軍重圍中的卒兵,保全大部才是道理,只是就此突圍而走,被捨棄的卒兵將超過兩千之數,實使他難下定奪,猶豫間,旁邊已有人出語道:“將軍且領軍突圍,某願領曲下斷後,救援接敵之各部!”     
眾人回視,出言的乃趙雲中間下轄之軍候吳樸,這位小胖子如今大概為鄧季麾下最年輕的軍候,才只得十九歲,平日相處時溫順如同羔羊,未語先有笑,靦腆得緊,逢戰時卻變了個人,如同瘋狗一般,勇悍難逢敵手的。   

麾下愛將欲留斷後。趙雲更難捨他,搖頭道:“你只一曲人馬,難為此事!臧校尉且領人馬先突圍,某自領中軍斷後!”     
從來沒有將軍斷後,部眾先走的道理。臧霸、段煨俱搖頭,溫和的吳樸難得發怒,厲聲道:“軍中豈可無將軍主持?末將一曲雖少。
卻不懼曹軍之圍!”     言畢,吳樸高呼道:“曲中諸兄,且隨某行!”     “喏!”     吳樸麾下五百人,先前戰中折損甚少,此時聽到少年軍候的招呼,不顧疲憊。俱齊應聲過,打馬轉回隨他往戰場中撲去。   

少年領所五百人呼嘯而去,恐有不測,趙雲心如絞痛,臧霸亦汗顏道:“將軍且領軍突圍,某率人馬接應吳軍候去!”     
中軍牛角號“嗚嗚”吹響時,卒兵們紛紛脫離戰鬥。開始隨中軍突圍,只是連同郝昭在內兩千餘人陷得深,要走已是不便。   
吳樸早看見“郝”字旗所在,領頭突回,當先殺入去接應郝昭領著的五六百騎。   
曹軍只顧死死困住郝昭等,吳樸領曲下五百人突入時,外圍兩名曹軍裨將來擋,俱被少年一合刺於馬下。再突入,迎面正遇到王忠。   

天下大饑荒之時,民間吃人肉屬於正常事,然而曹軍中這位王忠為將,也是親啖人肉才得熬過飢荒來的,自持勇力過人,便親領千人來堵吳樸。   
待兩相錯馬時。王忠揮大斧連砍,吳樸輕輕側頭避開,長戟已其迎面電刺而出。   
王忠亦低頭避過,不料對方回戟時。正鉤掛在他肩膀甲胄上,順勢一扯,一股巨力湧來,王忠頓時失重,跌落下馬去。   
吳樸彎腰,順手已扯過王忠所用大斧,左手長戟拖著地上王忠,右手持長斧,縱馬砸入敵軍中去,單手揮動大斧三次,便連砸死三人。   
對面驍將雖年輕,所為卻猶如神人一般,使王忠所部盡駭然,不多時被便被卒兵殺散開去。   
尋到郝昭,小胖子才抖開長戟一路拖拽來,已死得不能再死的王忠,大聲道:“郝校尉,將軍令你等速與他部匯合突圍!”     
吳樸人少,郝昭便問:“我部若出,足下何往?”     “尚受命往迎各處卒兵歸!”     
郝昭亦想留下,然回顧身邊數百騎,被曹軍圍得久,此時才得稍歇口氣,一個個俱粗喘得厲害,實已不能再戰,
只得恨恨道:“足下當保重,某等再有相聚之時,當把酒共歡!”     言畢,領麾下卒兵突出去先尋趙雲。   

郝昭雖走,各地被困住的卒兵卻還有千餘,吳樸便往最近一處戰團殺去。   
待复突入敵圍,匯合被圍困之兩百餘卒兵,臧霸亦已領一曲人馬殺回來,見到吳樸,喘著氣,沒好氣道:“吳軍候如此爭先,置我果毅校於何地?”     吳樸回笑道:“主公軍中,豈只果毅校有勇?”     臧霸無奈,又厚顏問職位在他之下的小胖子道:“今欲如何?”     
小胖子遙指著兩地戰團,說:“我等兩部,各往救一,再於中央匯合,如何?”     臧霸不答他話,打轉馬頭先沖一處戰團殺去了。   
抿嘴一笑,吳樸先使人馬暫歇,自回頭問解救出的兩百餘卒兵:“諸位可能再戰?”     
這兩百人中亦有一名軍候在,乃是西涼人,彪形大漢,名為陸嘯,他大聲回道:“足下即可,我部有何不能?”     
戰到這個時候,曹軍中先拖累驍騎軍的許褚、曹純、李通、蔡陽等亦疲,軍士死傷又大,不堪再戰,尚出力的都是最後才加入的滿龐、呂虔等,夏侯惇領曹洪、於禁等萬人亦已殺至,將剩下的卒兵重重圍上。   

吳樸領數百人,幾次出入若無人之地,又臨陣斬殺王忠,滿寵大怒,領軍來堵住,亦親與吳樸交手數合,又敵不過,敗奔歸己軍中去。   
吳樸、臧霸分救出數處戰團中袍澤,戰場已被他倆扯亂許多,曹軍注意力轉集中在兩軍身上,餘下卒兵多已能自家殺出來匯合,不多時,兩人身邊已聚起兩千餘人,卻盡都力疲得緊,夏侯惇指揮著曹軍團團圍住。   
別處已不可見尚支撐混戰的卒兵,臧霸、吳樸方領軍打轉馬頭,廝殺突圍向外。   
血染征袍,二將卻猶悍勇難擋。   
曹操早在陳留城頭看見小將吳樸之表現,回頭對郭嘉嘆道:“如此人尚不得顯名,鄧慕安麾下,悍將如何多也?”     
讚歎過後,愛才之心又大起,令軍士快馬出城,往陣中去喊話:“對面小將若降,曹公當以將軍位賞之!”     
吳樸雖精力比別人旺盛許多,苦戰一日盡衝鋒在前,卻也力竭,身上又有四五道創口,劇痛得厲害,身子在馬背上搖搖欲墜,好一陣方才調穩些,哈哈笑著回道:“某乃鄧公麾下驍騎軍軍候吳樸是也!煩請回告貴上,曹家子之斷臂,便為某所為,若曹公不記前仇,再以自家位相讓,某便從之!”     
不待快馬回報給曹操,陣中得聞的曹洪已是大怒,親領軍突入來取吳樸,交手數合,吳樸已漸不支,手中長戟被對方扣飛出去。   

“嗖!”     不待曹洪補刀,一支冷箭突然而來,正插曹洪臂膀上,曹洪吃疼,又見臧霸打馬靠過來,急伏鞍而逃。   
吳樸回首看去,出手相救的卻是段煨,在百步外施射此箭,外圍曹軍正大亂,驍騎軍擋開前敵,已又復殺歸,當先一人,長槍挑人如雨落,正是將軍趙雲。   
趙雲終難捨部眾,先領全軍突圍出後,略歇息回復得些人馬氣力,又殺回來救援。   
虎豹騎已先被殺殘,此時只憑步卒,攔不住衝刺奔踏歸來的驍騎大軍,趙雲一馬當先突入,郝昭、段煨隨後接應,吳樸拾撿回自家長戟,再鼓餘勇與臧霸等殺過去匯合。   
經過一番屍山血海淬煉,全軍匯合後,驍騎軍又復氣勢如虹,不可擋其鋒。見再戰下去己軍要先承受不住,曹操只得鳴金收兵歸城,將野外讓給這支河南精騎。   

收軍歸城後,曹操方知吳樸即為斷長子手臂之人,不由大恨,曉諭軍中:“日後有戰,得此人首級者,賞千金、賜萬戶侯!”     
曹軍退卻,趙雲等亦無力追趕,全軍於城外歇息,待入夜時,方從容去收拾戰場中的卒兵屍首,第二日徐徐退歸河南去,曹軍不敢阻。   
陳留縣外一戰,曹軍投入兩萬餘人,欲施計圍殺八千驍騎軍。然戰至最後,也只是兩敗俱傷之局,驍騎軍折損近半,輕傷不算,有三千六百餘騎或亡或殘。曹軍亦傷亡慘重,死傷八千餘軍士,尚折一將王忠進去。   
五六日後,鄧季聞梁縣失守、驍騎軍受損事,也是無奈,只得令趙雲領殘軍入駐梁縣去休整,至此只能防曹軍再入寇,不敢再出軍去牽制。   

小胖子吳朴升官的速度,已為軍中一個奇蹟,已然是冉冉升起的一顆新將星:其去歲入軍時尚只為百人將,積功拔賞為軍候,已是年輕,兗州一戰又再立大功,得提升為校尉。   
十九歲的校尉可謂獨一無二,河南後起之秀中,如今已是第一位人物,尚要超過之前的謝允、夏侯盛、李累等去。   
驍騎軍四校尉亦齊備,只是卒兵大缺,明歲成年之卒兵,只能先補入其軍。   
夏侯淵、樂進襲取梁縣亦不算勝,河南不可輕取,曹操亦絕西進之心,開始專心東圖徐州。
mk2257 發表於 2011-8-17 01:47
農夫三國 283.徐庶
正文
建安二年,孫策又破嚴白虎,威震于江東,曹操遣朝廷使拜其為騎都尉,襲父爵烏程侯,領會稽太守,欲使他與吳郡太守陳瑀合力攻伐壽春稱帝的袁術。

受朝廷命后,孫策卻與陳瑀先起戰事,陳瑀大敗,單騎北上去投奔袁紹,孫策又獨得吳郡。

鄧季帶來的影響,歷史產生一個偶爾的偏差,便要改變無數人的命運去。

揚州江東諸郡已漸為孫氏所有,只是這一年,孫策并未截獲到許貢密通曹操的書信,許貢便沒被殺。

許貢不死,孫策亦不會死于許氏三位門客之手。當然,性格是不會變的,郭嘉所語:“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于獨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于匹夫之手!”

孫策或還將如郭嘉所言死在刺客之手,只是何時才死已未可知。

許貢以書信暗通曹操,言孫策驍勇與項籍相似,久留江東勢成難制,不如遣使招回朝廷去閑養。

曹操果然依言又遣使招孫策北上。只是亂世諸侯,有兵權有地盤才是道理,以漢室虛言相招,孫策果然便往,豈不成忠臣朱雋一流人物去?

天下已如此模樣,丈夫各懷異志,孫策托辭不肯去,曹操離得遠,自身都尚未得大勢,亦無它法左右。

鄧季得涼州天水、隴西二郡后,兵勢強盛,使豪強忌憚,南面的武都郡本小,傳檄而定。

連得三郡,需先耗費精力來穩固統治消化成果,軍事需暫停下,鄧季令各地再推薦干才文吏為用,委任三郡內各縣。又留威烈軍駐天水,自與虎牙軍先歸長安去。

其余各郡鄧季得的晚,如今尚不足用。只根基之地河南郡可號稱人才鼎盛,然就培養長大的少年們來說,十之五六最后都往軍中去做卒兵,一二成做文吏,剩下的則文不成武不就。只能為匠民或者農夫。

自己培養起來的河南一二成文吏中,都年青欠缺經驗,尚需不斷在政務中磨礪,才可在政事上獨擋一面,才干能力現在就足委以縣令以上者,少之又少。三輔之地又才剛新委任過一批官吏。此時就顯示出擴張太快的后遺癥來,除非不分良莠任意委派縣令下去,否則新得之三郡,將大缺治理人才。

莫說郡守、縣令,就是各縣普通文吏,此時也開始不足用。

歸長安后,張既已被正式任命為右扶風。得重用委一郡之地,他又于鄧季處請發檄文,征辟各地名士賢才來投,亦學曹操家搞唯才是舉。

聽張既所言,鄧季猶豫道:“我所行之策,已盡罪于世家大族,名士否之,便傳檄文。何人肯來投?”

張既卻諫道:“明公之策開罪者雖眾,然世間亦當不乏有慧眼高士識之!今天下名士,多有待價而沽之意,不出榜招賢,其等不知明公求才之心,或有矜持輩,便生仰慕。亦無顏自來奔;傳求賢榜出,便毫無所得,耗費不過紙墨一二,余有何損?”

鄧季恍然大悟。旁邊田豐已開口贊道:“德容精達明通,無懼艱辛,此吾不如也!他人毀謗非語,慕安當以笑視之,求賢才方為實!”

之前不行此事,不過顧及又要遭罵名,得兩人勸后,鄧季便使書吏撰寫榜文,四處張貼。除境內外,最重的就是如今士人云集的荊襄之地,亦令艾蘭暗行。

賊廝輩求才,自然又引天下罵聲一片。

鄧季一概不理,只依然故我。

十數日后,先有左馮翊山中伐樵換糧、未入四等民戶籍之兩人求官,算是打破第一次。

這兩人名為李義、嚴干,皆為寒士,本非出自大族。嚴干字公仲,之前靠與人擊劍賭賽勝負;李義字孝懿,靠替人辦喪事維持生計。二人為友,李傕、郭汜亂起時,一起逃入山中,靠菜食野菜、采樵換糧為生,鄧季入主三輔,亦未定行止,直到見求賢榜文出,方來求仕。

田豐、賈詡考校過,兩人果然盡能勝任縣令,只尚不熟治下所行之策,便暫留于長安觀政,待來春再委往涼州去。

過得月余,荊襄之地亦陸續有混得不如意的寒士來投,在田豐等眼中,十余人可做合格縣令,最出色的一位是潁川人,名石韜,字廣元。

潁川多遭亂事,除已出仕各諸侯者,士人多避往荊州,導致荊州成為天下之新人才庫。荊州飽學之士,今首推龐德公、司馬徽、宋忠三人,其余才干,或為三人弟子,或多有交往,可惜劉表雖近水樓臺,卻一概不得用。

田豐等贊石韜通達,鄧季便招來問話:“荊州劉景升本天下名士,如何盡不得士為用耶?”

石韜答道:“劉景升虛有其表,知惡不能去,知善不能親,故無人愿隨!”

鄧季先默然,終究還是忍不住自家好奇心,又問道:“荊州士人如何觀我?君可直言,勿為相隱!”

石韜盯他看一會,方答道:“多惡之!”

劉表天下名士都不受待見,自家自然更好不到何地去,鄧季自然知曉士人們甚厭煩自己,又端正坐姿,正色道:“愿聞其詳!”

石韜雖心中惴惴,卻不善假言,只得如實道:“荊州士人多傳,將軍好武戈輕文事,此一惡也;行暴法侵良人家產、田地、人口,此二惡也;聚強軍耀武揚威,不思盡忠漢室,此三惡也。有此三惡在,故多不喜!”

其實尚有些對鄧季人格的評判,比如不明事、性輕率等,石韜恐引他發怒,便不好直說了。

以上三惡對鄧季倒算不得什么,聽之全在意料中,沒有什么喜怒感,只問石韜:“然何得足下不棄?”

石韜道:“鄙友徐元直言,將軍以暴秦之法行仁心于萬民,實世間奇人也!且雖盡傳惡名,未真有殘害士民事于前;謂厭文不知禮,待田元皓卻如項籍侍范增;其余良醫云集、賜田輕賦免役、立塢堡防賊害,俱解民之苦。活人無數,此名不副實,行前古未有者也!”

受《演義》影響,若論荊州士人中鄧季最想得的,自然是諸葛亮、龐統、徐庶三位,不會不知道元直就是徐庶的字,聽石韜此語。頓時大喜過望,問道:“某聞元直先生名久矣,今其何在?”

石韜驚訝不已,張口道:“此本我欲問之語!徐元直非在將軍治下乎?”

見鄧季茫然不似作假,石韜再道:“徐元直年前便已奉母遷往司州,近日方托商賈傳書信于我。盡贊將軍盛德,喚某亦來投,將軍如何不知?”

徐庶荊州名士,田豐亦曾有聞的,聽此語亦驚道:“我等俱不知元直到也!”

既然人已到自家治下,又能邀友人來出仕,鄧季便不再焦慮。定下心仔細詢問:“與君書信中,未言其任何事乎?”

石韜搖頭稱并未有語,鄧季便請他先去安置,再使佐吏偏察治下名冊人口。

耗時數日,方得一人名徐福,口稱避疫,年前奉母自武關入,自求為夫子。今已落戶籍在弘農郡華陰縣某民屯中。尚未婚配,因已奉養有老母,官府并未再強求。

鄧季方記起這位大才年輕時任俠,曾因殺人事外逃,棄武從文,《演義》中假名單福的。

只因史書記載“庶先名福,本單家子”。單福為羅貫中誤解,單家子意為家中單獨,民間寒士,非出自大族的意思。便如左馮翊之李義、嚴干二人,記載為“東縣舊無衣冠,二人皆單家子”一樣。

徐福才是徐元直的本名,徐庶為逃亡后所改。

以鄧季的水平,一時弄不清楚這其中緣故,只是聽文吏所報,徐福入關時間、姓氏、所領老母都與徐庶吻合,便請石韜陪同,駕車親往華陰去求見。

治下日漸寬廣,鄧季在民間巡視已遠不如之前多,徐庶落戶的這個民屯,尚是第一次來。

對民眾來說,距離產生神秘感,嘴里經常念叨的大人物,今日竟然親自來到自家民屯,待到門前,亭長先往通告后,頓引得屯長以下居民竟轟動,爭相出來圍觀。

本世名士皆重禮儀,鄧季與石韜下牛車,先整備好衣冠,才對迎出的屯長溫聲道:“尚請屯長告語夫子,鄧慕安求見!”

本屯夫子是何等人物,竟引得鄧使君親求見?屯長驚得張口結舌,先急思平日有無得罪夫子之處,好半晌才反應過來鄧季還在等著,急語道:“夫子每日早課畢后,皆往渭水垂釣,堡內只其母在家!”

鄧季回顧石韜道:“既如此,我等先謁拜徐母,如何?”

石韜自然稱是,鄧季令黑鐵衛守在外,只典韋隨身,與屯長行進西堡中去。

此屯塢堡建起當不超過半年,墻壁木檐都還甚新,鄧季打量幾眼,與別屯并無差異,建得甚結實。

屯長已手腳并用,先爬上四樓去通報徐母,待鄧季等攀樓與老婦人見面,石韜先施禮道:“徐阿母安好!阿母氣色如故,韜等幸甚!”

頓時落實這位名徐福的夫子就是大才徐庶,鄧季心中大定,亦上前行禮拜見,口稱晚輩。

屯長欲往河邊去尋徐庶,鄧季止住,先陪徐母耐心說過一陣話,奉上兩匹細絹為禮,告罪后,方領石韜、典韋下樓,親往渭水去尋人。

渭水南岸,一名雄偉的中年文士正身披蓑衣,持桿垂釣,旁邊地上擺著壺老酒,悠然自樂。

學堂中數名童子先尋來,告知鄧使君求見事。

聽喧鬧聲已漸往河邊來,文士起身,將釣竿、酒壺盡擲入河中,喟然笑道:“休閑時日,自此不復得也!”(。)
mk2257 發表於 2011-8-17 01:48
農夫三國 284.垂釣



雖已入春,長安卻比荊州要冷得多。

新任的司州別駕徐庶不習慣北地氣候,縮手站在廊下,聽自家主公對十余名新委任、準備赴任的縣令說話。

“他處之縣令,為官可總結為九字:興教化、勸農桑、斷獄訟!”剛朝食過的鄧季正沖一群縣令言道:“諸位在京兆觀政數月,當知某之治下,縣令職與他處盡不同,教化與勸農桑無需費心,斷獄訟之外,更重治戶籍、宣法規、興工事!”

去歲末投奔來的士人,石韜被委為隴西郡治所狄道令,李義被委為武都治所下辯令,嚴干被委為隴西氐道令,三位最為要職,其余便略次些,所任盡為小縣。

除他們這些外來者,司州各郡亦抽調出十余合格文吏,也被委任西涼三郡之縣令,已先上任去了。

治下的縣令,至少需要鄧季這位主公都見上一面,彼此認識下。

面對石韜、李義、嚴干等,鄧季又道:“某不欲使民皆知鄧慕安之名,只求百姓盡明所行各法,得其利而安居。諸位往西涼,除以上諸事外,尚需多出撫慰治下羌氐事,勿以為縣令職低,其實任重道遠,勞苦有累,尚請勿辭艱辛,專于用事!隴西、武都兩郡皆尚缺太守,旦有政績斐然者,某當既拔賞為用!”

既然來投奔,自都少不得懷有進取心的,鄧季缺人用,今兩郡太守空缺不說,日后攻略涼州,郡守位尚多。

受此激勵,石韜等齊高聲應答道:“喏!”

涼州諸縣治下民少,又多雜居著羌氐,今尚不平,往該地任職,比在司州內確實要幸苦些,不過幸苦才更有升遷機會。

鄧季亦有安排。涼州三郡合計有三十縣,各縣衙差役比司州差役數量要多出不少,最少的小縣也有兩百人,可代郡縣兵用。(最穩定,給力文學網)為將三郡所需的六七千差役湊足,甚至緩下河東武衛軍的組建速度,除軍中抽出年齡大的老卒兵外,今歲成年的刀盾卒。亦將有大半被派往去充任。

好在隨著治下人口基數增大,每歲新加入的卒兵亦變多,今春司州新選卒兵已有近萬,戟卒、力卒填補四軍所缺,刀盾卒、弓卒有四千余,調三千入涼州為各縣差役。剩下往河東組武衛軍。

涼州本民風彪悍之地,豪族部曲得復自由身后,天水、隴西、武都三郡,不計投降的羌氐各部,漢民人口雖只剛十萬出頭,卻也能挑出近三千卒兵來,姜敘、梁寬、趙衢三位校尉所屬軍中再抽調一些。才得籌足數目。

待一群縣令告辭出去,鄧季將板著的臉松下,回首沖徐庶道:“今日公事已畢,我等且垂釣去!”

徐庶哭笑不得,暗悔當日自家的釣具、酒壺扔早了些。

這位急功近利的主公,拉攏人心的手段也太粗糙了些,在華陰聽聞自己喜垂釣,便常以此來討歡心。就差將要收買人心的話語直言出來了。

不過徐庶也不好就此事進諫言,鄧季至少還記得主公身份,往河邊去垂釣每次都帶著正事——會再邀請客人同往,晚上多半還要擺宴席來款待。

受鄧季邀請的兩位老人,一為韋端,一位呂護兒。

這兩位一為朝廷所任前涼州刺史、如今天水太守衛康之父;一為羌人小部首腦、已替鄧季傳信招攬數部羌人來投。都以人質身居于長安內,鄧季每次垂釣請上他倆。聯絡感情,顯示誠意,安涼州士人、異族者心,在徐庶眼中便算是正事。

比起那兩位來說。自家只算順帶的,便不能因鄧季安于享樂而進諫。

智者,知人也。(最穩定,給力文學網)以徐庶之智,一段時間近距離接觸下來,對這位主公的滿身缺點自然已看得一清二楚,果然如荊州士人所云的,鄧季不明于事,不敏于思。

若是敦厚些,反應慢見事不明也可言有君子之風,偏生他性子又有些脫跳輕浮,使人難信服。

不過之前以仁心創立的各種制度,似乎又藏有大智慧在。這種矛盾的存在,讓智如徐庶都有些看不透。

鄧季身上的優點也讓徐庶嘆服。

以徐庶看來,最大的優點就是這位主公之心胸寬廣,善于聆聽臣屬、民間之語,平日虛心納諫,能聞過而改。

隨在身邊,便常能見非只有田豐,賈詡也敢直面責其非,鄧季皆老實聽教,不以為罪。

有兩人在前,徐庶也就不客氣。對平日見不慣的行為已諫過數次,有些鄧季自認無錯的,會詳細解釋原因,或許有爭論,但都不會惱怒;真有錯處時,果然會改,日后不犯或少犯。

委任在河東的武衛將軍徐盛,著手建軍后,因事多不勝其煩,固守一地又非其所愿,便向鄧季求歸軍中居原職,欲再領兵出戰。為此一人之言,鄧季先請問于臧霸,得其同意換去擔任武衛將軍后,又與兩位軍師商議,以車黍、徐盛兩位功高,且相隨甚久,只居校尉之職有些委屈,破例將兩人改為果毅將軍,還是統領軍中的果毅校,位卻已只在正職將軍之下,尚要高過顧升、伍寧、尹奉三位偏將軍去。

這樣用心對人對事的態度,仁政愛民,算得暇不掩疵,便有大缺點在身,比起其他諸侯來,更值得徐庶不離不棄。

遣人問過兩位軍師與京兆尹田疇,三人俱有公事纏身,不能隨往城外去悠閑。鄧季便與徐庶駕馬出府,遣黑鐵衛往韋端、呂護兒府中請人,于街頭匯集,一行再往城外去。

難得見韋端剛弱冠的幼子韋誕今日隨往,徐庶笑道:“仲將雖只弱冠,書寫卻已盡可稱道,觀字便有劍拔弩張之感,使某愛不釋手,何日能再得幾字?”

仲將是韋誕表字,他亦笑著回道:“徐公何貪也?前日方為貴府題門匾,今又討要?”

徐庶開始耍無賴:“主公治下之文字,便令兄、衛伯儒兩人最佳,今又有仲將可堪比!前兩位一任于天水,一為安邑令,皆難求之。某不尋仲將討要,豈非舍近而求遠?”

韋端已年老,耳朵卻好,牛車中聽見兩人對話,插嘴對徐庶道:“犬子尚欠磨礪,元直勿再夸贊,使他自傲!”

徐庶笑答:“某與仲將忘年而交,韋公勿置言!”

書法沒有鄧季、呂護兒兩位半文盲插言的余地,聽過一會,鄧季才笑對徐庶道:“元直公若欲再討字,需趁近日得便!仲將今歲已弱冠,不久亦當外任縣令去也!”

二子皆能得用,顯見鄧季提防心亦漸消,于己家是好事,韋端方作喜,韋誕已正色拒絕道:“正欲求告使君,長兄于外任官,老父年邁,身側無人,某只欲留長安奉養,不愿外出任事!”

韋誕言語一點轉圜都沒有,恐鄧季心生不悅,韋端急斥道:“吾雖老邁,未至不可動彈,家中不缺童仆,何需爾留身側?使君抬愛,尚不知謝恩,何出此無禮之語?”

外人面前,受父親呵斥,韋誕不敢爭辯,默然不再語。

看模樣便知其心中不樂,鄧季笑道:“此何難哉?仲將若出仕,奉父隨往治地去將養,豈不得忠孝兩全!”

忽聽此語,父子倆頓時驚喜難信,好一會,韋誕才忍不住問道:“使君所言當真?”

鄧季哈哈大笑,故意逗他,轉話題去語其它,不再提起。

待一行出得城門,韋誕越發心癢難撓,一個勁追問,鄧季才道:“信便為真,不信便罷!”

能如此安排,允韋端出長安城,已是解除禁足令,呂護兒大羨中,韋誕方才回神過來,問道:“使君欲使某往何地任職?”

鄧季答道:“河東猗氏縣尚缺一縣令,仲將可愿往任?”

韋端知曉長子在天水任太守,自然不會再將奉養自己的幼子也任命到涼州去,如此安排已是滿足得盡,急沖韋誕道:“還不速謝使君厚恩?”

韋誕果然就在道左行大禮相謝,非為自家,卻為父而謝也。鄧季受了,一群人再往河邊去。

見同被囚居的韋端已得自由,呂護兒便沒再垂釣的心思,鄧季卻又不提自家事,只好無精打采地隨隊而行。

待到河邊整理釣具時,鄧季才又沖他道:“羌氐尚未開始納牲畜,不過貴部已出十一名卒兵,已盡往驍騎軍中去,足下若欲歸去,亦可自便!”

呂護兒立即亦眉開眼笑,強按下激動聽鄧季繼續道:“貴部居三輔內,族人亦通農耕事,前已有功,某當再行賞:若有愿隨四等民之策棄牧改耕者,可得隨漢民例入籍!”

鄧季對羌氐外族征收賦稅甚重,若能得入四等民之策,亦算大佳,棄畜牧事又何妨?不料尚有此意外之喜,呂護兒可顧不得百年后族人是否被漢人同化去,忙點頭應道:“我部皆欲改為農耕,謝鄧公之恩!”

今日垂釣倒皆大歡喜,韋端、呂護兒兩個老頭一改往日沉悶,言語歡暢不聽歇,嚇得河中魚兒再不肯上鉤來。
mk2257 發表於 2011-8-17 01:49
285.合教


建安三年春,張衛代表他的兄長張魯,通過子午谷,自漢中來長安出使,求見司州之主鄧季。

子午谷為關中通過秦嶺與西南連接的六條谷道之一,最為險峻。六道從西至東分別為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庫谷道、武關道。子午是這六條古道中,歷史上唯一一條多次被人謀劃偷渡、但卻從來沒有成功過的險峻要道,故有“秦嶺六道,子午為王”之說。

這六道中,儻駱道在三國時開辟,庫谷道為隋唐時開辟,此時均未成道;武關則早有偏將軍尹奉駐守。司州漸安后,剩下的三處咽喉要地,去歲挑出的卒兵,就開始有屯駐陳倉道出口陳倉、褒斜道出口郿縣、子午道出口杜陵縣的。

自蜿蜒綿長、狹小艱險的子午谷口出來,是京兆尹之杜陵縣。為防備張魯,鄧季已在谷中依險駐下一曲弓卒,峽谷兩側山壁上建起十余座箭塔來,旁側堆著很多滾木、大石。亦有文吏在此辦理出入人等之腰牌憑證。

見到谷中駐軍、山壁上箭塔時,張衛腦中在盤算若自己領大軍來,能否破而過之。

當然,他此次北來,并非只為探查關中虛實。更重要的,是為自己兄長張魯與鄧季的結盟。

漢中張魯兄弟本為沛人,祖父張陵入蜀學道,家中也就隨來。張魯母親盧氏有姿色,養生駐顏有術,老尚有少婦之容,號稱通鬼神。劉焉入主益州后。盧氏以鬼道得信任,常來往于劉焉家中。張魯由此得用,劉焉令其與別部司馬張修將兵掩殺漢中太守蘇固,堵塞斜谷,殺朝廷往來使者,使益州與朝中斷絕往來,獨據一方。

張魯、張修殺蘇固,張魯又殺張修,并其眾。獨領五斗米教,自此占據漢中。

五斗米道創立時間與太平道相差不遠,創立者究竟是張修還是張魯的祖父張陵后人已難考證,據《后漢書劉焉傳》說張陵造作符書,《三國志張魯傳》亦載張陵客蜀,學道鵠鳴山中,造作道書。以惑百姓。東晉常璩《華陽國志漢中志》說:“漢末,沛國張陵,學道于蜀鶴鳴山,造作道書。自稱太清玄元,以惑百姓。”《三國志魏書張魯傳》則注引《典略》說:“光和中,東方有張角。漢中有張修。角為太平道,修為五斗米道”。

記張陵修道的史書不少,創五斗米道之說卻無。細推之,張陵、張衡、張魯三代家傳的其實應該為“鬼道”,五斗米教多應為張修所創。張修被殺后,部眾盡被張魯吞并。并統領其五斗米教,將祖、父與自己編為“三張”,豎立起“張天師”信仰,就是后來道教中的天師道。

這時的五斗米教與張角之太平道教義相仿,兩教中信徒小病者都只需獨思己過,飲符水,病愈者為信教,不信者則不信道。

張魯割據漢中,替劉焉擋住朝廷使者,尚算得看重,以其為益州北部藩屏。待劉焉身死,劉璋繼領益州牧,因張魯不聽調遣,劉璋斬殺其母盧氏,兩家由是成仇,互攻伐不斷。

與劉璋成仇,北面如今多出鄧季這位強鄰來,所行之道本多有相似處,軍力又強,恐治下民改往去投關中,張魯常難自安。郡中功曹閻圃勸道:“系師(注)教中與太平道頗有相似,何不使兩教并一,兩家連結為盟,借其等勢行事?鄧季此時只欲取西涼,本無力圖漢中,使者若往,兩下更得安。待兩教合并,系師或可借其一軍,南下滅劉璋,自據蜀中險要為基業,再徐圖四方可也!”

因李傕、郭汜之亂,三輔民大逃難,入蜀者極多。張魯在漢中趁機招徠,將之前堵塞的道路又復疏通開不說,境內道左俱設義舍,置義米肉于內,免費供行路人量腹取食,謂過多討取者得罪鬼神,將患病。

義舍之法舍糧,為的就是招攬亂世中流民。如今張魯雖只漢中一郡之地,卻有十余萬戶,近六十萬人口,算是此世中人口比較稠密的地區之一,倒也有與劉璋一爭的資本。若再得鄧季強軍相助,蜀中之主倒也可做上一做!

便從閻圃之意,遣弟張衛出使長安,一為探查鄧季之虛實,二則求合教、結盟事。

出子午谷后,不過大半日便到長安,以使者身份入將軍府,通名求見到鄧季,張衛述說來意。

此事鄧季不能決定,使人先安頓下張衛,問田豐、賈詡道:“張魯遣弟出使,只為兩教并一,兩家結好。田師、左軍師以為如何?”

賈詡笑道:“此不過張魯權宜之計,欲借主公名行事。兩教便合,亦各有分屬,將軍正圖西涼,無力南顧,何不應之,虛委一二,使之與劉璋起戰?”

賈詡同意與張魯合教結盟。田豐倒沉吟一陣,方道:“是否結盟漢中,并無關我等大局局!有山川險道阻隔,便不與結盟,張魯亦當不敢北犯!只是否合教,為敵為友,不可問吾與文和,當取太平道眾人之意為重!”

聽田豐這般說,賈詡亦覺得自家有些逾越,亦改口道:“元皓語方為慎重之言!”

于是,鄧季便在京兆問本地太平道教徒對五斗米道的感觀,又遣輕騎往安邑與雒陽問常老、車黍、田麻子、懶顧等老人。

長安教眾之意、各地回語皆多不喜五斗米道。交出軍權閑在雒陽養老的田麻子回話:“我等教義如今已大不同前,五斗米動輒假鬼神之名行事,早相悖離,道不同不與為謀也!”

常老回話:“兩教若合,當何者為主?新教冠何名?”

車黍傳語:“自某等隨天地人三公將軍起事,未曾與五斗米有絲毫往來,今其托言合教,不過見司州勢強,欲假名謀私利,無須理會!”

張魯提議兩家合教,只是籠統說法,并無細則附錄,可見其意不誠,得眾人回語后,鄧季招張衛來,語道:“令兄之五斗米,與我太平道舊時雖有相似處,然本各有源流,今意更大不同,合教事難行!兩家結盟,互為奧援則可!”

拒絕合教,張魯便沒借口向鄧季借一旅強軍南下討劉璋,結盟只是幾句空話,隨時可破裂的,當不得真,張衛只能悻悻而歸。

解決張魯所提合教之事后,鄧季又再傳使治下文武,令若有平西涼之策,盡可上書言事。

安邑令衛覬全族俱已從賊,由不得不替主上分憂,此時寄書來言:“西方諸將,韓遂、馬騰以下,皆豎夫屈起,無雄天下意,只茍安樂目前而已!此輩因利而結義,有小恨則反目。將軍當緩而圖之,待其等自生變!”

眾多上書中,只衛覬見解獨與他人不同。鄧季與田豐、賈詡、徐庶共閱后,田豐嘆道:“此亦良言!可恨袁紹、曹操輩不與我等時日,西涼需早定為安,拖沓不得!”

徐庶出言反對道:“以某之見,安邑令此語方為正策!袁紹尚患公孫,曹操急滅劉備,其等便功成,亦需一二年息養,尚不能全力圖關中!使君東有雄關、塢堡,當能守備也!居于關中靜待西涼賊輩自亂,趁勢而進兵,或可收事半功倍之效;若操之過急,使西涼各賊自危,驅率羌胡,連接一氣,齊鋒東向,勢大難當不說,便得勝,卒兵死傷亦眾也!”

“元直此言亦有理!”鄧季此時亦傾向此策,贊道:“我若急進軍,引韓遂、馬騰再復聯合,有馬玩、成宜、楊秋輩為羽翼,再得羌人為助,西涼之軍將不下十萬,勢大難勝也!”

聽鄧季之言后,賈詡搖頭道:“西涼賊輩盡多,數十年來滅一股又復興數部,盡不可平,又流竄各地生亂!若不先往取之,或已有亂軍東來,襲擾天水、三輔地,久之威烈、虎牙兩軍疲于應付,無力外圖,且如此是戰在內而傷民,不可取也!為今之計,不如趁韓遂、馬騰交鋒,假以助其等一者之名,出軍西涼?”

鄧季、田豐、徐庶三人俱眼前一亮,叫道:“此計妙也!”

衛覬、徐庶言急討不可,賈詡之意卻是久待關中不妙,又有真正可行之策獻上,鄧季興奮問道:“今韓遂、馬騰于西涼爭鋒,我等助何人為佳?”

“馬騰勢微,韓遂力強,自當助弱勝強!”徐庶腦中已急閃過賈詡之計出軍后的種種應變,語道:“如此,便需人出使馬騰處,說與連結!”

田豐問道:“不如再遣左馮翊鄧伯苗往使?”

“西涼賊中多兇悍不知禮,”賈詡搖頭道:“伯苗坦直,不知避讓鋒芒,出使恐遭其等害!”

智者知人,對賈詡之論,田豐頷首同意,鄧季不由道:“若如此,何人可出使?”

徐庶躬身道:“某投將軍帳下,尚未有寸功奉上,便得竊居高位,時難自安,今愿往武威說馬騰!”

有賈田二人語在前,鄧季沉吟道:“此番出使,或有不測事,豈可使元直涉險!”

徐庶大笑道:“丈夫得輔明主,為自身功名,何尚畏懼不前?某若有難,老母得將軍養之,焉能有憾?”

注:系師,天師道中對天師的稱呼。
mk2257 發表於 2011-8-17 01:50
農夫三國 286.子與父

正文

不放心徐庶之安危,鄧季在黑鐵衛中親挑一屯人馬護送。

鄧季的黑鐵衛組建至今,人數常不固定。上次與楊千萬一戰過后,又自卒兵中抽調些補入,今有一千五百之數,設三曲人馬。

護送徐庶的黑鐵衛的屯長是熊智,外表雖生得五大三粗的,內里卻甚精細,才被鄧季選中。另外出使隊伍中,還有十余名文吏,一位黑鐵衛所屬的女醫匠。

屯軍金城郡的韓遂在涼州威望極高,豪族歸心,自家軍馬眾多不說,又得涼州羌人依附,不計楊秋、成宜等依附者,麾下亦還有四萬余騎。馬騰帳下有長子馬超、校尉龐德兩位世間罕有的猛士,卻也敵不過韓遂,吃了數次敗仗。

鄧季勢力西侵入涼州后,韓遂亦開始有防備,遣成宜、楊秋、馬玩等附庸入安定,便為牽制長安。

欲統合大軍與鄧季爭鋒,馬騰卻因之前妻、子之死,如同瘋狗一般,只欲與他這位義兄弟決死戰,不顧長遠,幾次欲求和,遣去的使者盡被斬殺。逼得韓遂兵鋒不得不先對內,力求短期內能安定涼州,再作其它打算。

被韓遂擊敗,馬騰屯軍于武威郡姑臧、武威二縣。在姑臧城內聞鄧季使者來,馬騰請入,徐庶見禮道:“將軍祖上為伏波將軍,吾主祖上為云臺二十八將之首、元侯,兩家結好于光武時,可謂世交也!今聞將軍與韓遂交兵不利,吾主特遣某見禮,愿以司州卒兵為將軍之臂助!”

馬騰微嘲答道:“足下所言何不實?熙熙攘攘。不過利來利往!鄧慕安出軍助某。非為圖涼州焉?”

對方自也不笨。徐庶笑道:“長安之意,兩軍互結盟好。待敗韓遂后,吾主取安定、北地二郡養民,余地盡由將軍治之,如何?”

馬騰尚在沉吟猶豫,身后馬超已出聲怒吼:“張掖、居延二屬國外,涼州只九郡,汝家已得天水、武都、隴西。再添二郡之地,九得其五也!”

校尉龐德亦反對,出列沖馬騰道:“關東之語盡不可信!某等久居邊地,亦曾聞鄧慕安詐糧于荊州,便與其聯軍破韓遂,金城恐亦非將軍可得!”

馬騰未吭聲表態,徐庶大笑著插上:“今逢亂世,劉表空言仁義,實則懦弱,故吾主以詐計行之。此見智也!將軍戎馬半生,勇冠三軍。雄踞涼州多年,素有盛名,麾下帶甲精騎過萬,豈劉表輩可比?若得破韓遂,其敗軍當多改投將軍帳下,豈從吾等外人?金城郡如何不能得?”

“父親!此人慣能巧言令色,不可信也!”馬超疾呼反對:“且勿中計,若引賊軍入涼州,定遭罵名于身!”

“哼!”馬騰對馬超冷哼道:“入軍不過兩載,如何盡插手大事,又于中軍帳內喧鬧無禮?”

馬超急聲辯道:“兒不更事,一心卻只為父謀劃,卻不敢忘孝,急切逾越處,求父親寬宥!”

將徐庶晾在場中,馬騰緩聲問長子道:“以你之見,當如何?”

馬超再抬首,兇光已直逼徐庶,道:“韓文約心腹成公英數次通信于父,只求和解。便斬殺此人,持首級請與韓遂合好,聯西涼各豪杰,兵鋒東向,奪司州之地!”

馬騰“哈哈”笑問徐庶:“足下以為如何?”

徐庶面上毫無異色,只笑答道:“此或亦可!將軍雖有妻、子之恨,然與韓遂合謀司州,料亦不當為世間丈夫所恥!只不知得司州后,亦當何人為主?”

尚未聽明后面挑撥話語,馬騰已回首罵馬超道:“可聞否?外人俱知汝母與幼弟之仇,身為人子、人兄,卻絲毫不念,只欲與仇寇為友,實為豎子也!”

當著許多人面毫不留情,直將馬超斥得面紅耳赤,恨恨退出帳外去。

馬騰方才對徐庶道:“某起兵亂世,非為謀西涼之雄主,初時不過憂家小為叛賊害,勉力為之爾。不料稱雄一世,臨老尚不能保全妻子,此畢生之恨也!此仇不可不報,若得鄧司州出軍相助,擒殺韓遂,某愿奉長安為主,不復生叛意!”

是否會守諾奉鄧季為主日后再看,能得馬騰同意兩家合軍攻韓遂,徐庶已是大喜,這次出使目的就算達到。

馬騰留徐庶在姑臧逗留做客三日,才遣歸長安去回報鄧季。

聞徐庶出城欲返長安,馬超招尚未弱冠、與自己一向親近的堂弟馬岱來道:“鄧季賊輩陳兵欲入主西涼,父親卻只記前仇,不肯與韓文約和解,欲引鄧軍入寇,此大謬也!”

馬岱惶恐道:“大兄為人子,豈可言伯父之失?”

馬超頓時怒瞪他:“汝亦如此觀吾?”

知道自家這位兄長性子暴躁,少年馬岱急辯白道:“弟不敢!”

馬超乃道:“此時只你我兄弟二人在,非吾言父親之過,實憂心也!本州久亂,便得之亦難成事,何如東圖據關中以為基業?父親志止于西涼,非馬氏之遠謀也!”

少年男兒,誰不想有縱橫天下的機會?馬岱向來服這位堂兄武勇,不過三兩句話,已是熱血澎湃,點頭贊同:“馬氏祖上,強袁氏、楊氏百倍,子孫卻只得居于邊地,豈得甘心?大兄見地極明,奈何伯父不許!”

“父親不許,余等可自行事,后再報與聞!”要瞞著伯父行事?馬岱睜大眼,聽馬超繼續道:“徐庶此人亦為鄧季重臣,吾觀其等雖皆為騎,隨行中卻尚有文吏、女眷在,行速當慢,若暗遣軍馬追上,于路中截殺,鄧慕安豈可罷休?待父親得聞,恐司州軍報復,亦只得與韓文約盡棄前仇,合兵并敵也!”

馬岱收起驚訝,思索一會,答道:“定當如此!只大兄需仔細,壞伯父大事,恐遭重責不饒!”

“若吾獨行此事,定難為父親所容!”馬超搖頭,雙目緊視這少年堂弟:“休、鐵二弟年更幼,不足托事,吾只岱弟可用!汝尚未弱冠,父親又常念亡故之叔父,便有降罪意,亦當輕罰!可領吾麾下三千軍馬出城追殺徐庶,待歸來父親有責罰,你我兄弟并肩齊擔,如何?”

馬氏常居邊地,子弟家傳自幼開始習武,皆悍勇得緊,只是誰人尚未弱冠便得統領軍隊?馬岱初時難置信,待反應過來,立即點頭大喜,點頭應允:“善!”

待把自家軍馬委于馬岱統屬,馬超親送其等出城。

城門處今日正當龐德巡視,見馬超所部欲出城,急攔道:“未得主公之令,何人敢私動軍馬?”

馬超上前語道:“且放吾弟外出,吾自隨足下往父親帳下請罪!”

龐德尚不敢徇私,猶豫間,馬超已怒斥道:“吾為少將軍,何人真敢攔阻?”

馬超自上前,斥罵開城門軍士,龐德雖不滿,終不敢攔,馬岱已領三千騎魚貫而出。

待馬岱出城疾奔而去,馬超方與龐德歸馬騰面前,跪伏在地,泣道:“母弟之難,兒亦不敢或忘!然與馬氏大事相較,亦當為輕!今鄧慕安只四軍騎卒,卻盡得罪天下,何德可治涼州?望父親以基業為重,暫與韓遂合兵,驅楊秋、成宜、馬玩輩與羌胡為前鋒,先取關中,再圖報仇事!”

馬騰不耐煩道:“圖謀大事,亦當觀天時曉進退,否則反為家族取禍之因!今連韓遂亦敵不過,只困守一地,如何再言天下爭雄?此事已有計較,何又來言?”

“欲行大事者,何者不押身家性命,迎萬難而上?豈可畏難裹足不前?”馬超再努力道:“西涼之眾,聯合可得十余萬眾,正當躍駒縱橫世間,如何輕易居人下?韓遂老矣,子輩盡無才干,若得取關中,其地終當為我馬氏所有!”

“涼州紛亂多年,民乏,吾亦乏!”馬騰面上難得露出一絲軟弱,為自家長子解釋道:“韓遂老,吾亦老!稱雄圖霸之心已絕,再無它念,只望汝與馬岱、馬休、馬鐵盡得善終!便屈膝降鄧慕安,亦無不可!”

馬超從未聽父親親口道出自己已無雄心壯志,呆得一會,方道:“父親欲降鄧慕安,恐不可得也!孩兒已遣岱弟領軍出城追殺鄧季使臣,岱弟雖未弱冠,卻勇力可嘉,料徐庶終不得歸長安!”

“逆子!”

馬騰這才得聞,急挺身而起,面色潮紅,全身顫抖著,胸膛如風箱般劇烈起伏不定。再怒視心腹大將龐德,怒問:“何不攔截?還不速追?”

龐德急跪伏在馬超身側,出語道:“某亦不欲主公輕讓關東廝輩入主涼州,故未攔阻,更不欲追!請主公治罪!”

臨時能得龐德支持,自是意外之喜!馬超再將頭伏地上,出語道:“父親若欲降鄧季,請斬兒首級,送頭顱往長安求免罪!”

“嗆!”一聲拔出佩劍,馬騰雖惱怒得厲害,只是他已從欲稱霸天下的梟雄褪化為眷顧子侄輩的普通老人,怎么可能真將唯一成年的長子斬殺?

持劍良久后,佩劍終究被扔棄在地,馬騰黯然道:“罷!龐令明速遣使傳語韓遂,吾愿解斗結盟,共伐鄧季!”
mk2257 發表於 2011-8-17 01:51
農夫三國 287.突圍



隊伍南行只得一日,荒野中休整露宿,第二日午時許,后面開始有馬蹄轟鳴聲傳來,不多時,大群騎兵就出現在身后,好看的小說:。

徐庶、熊智等尚在疑惑,對方遠遠看見自家隊伍,卻盡歡呼起來。

聽到后面騎兵大隊的歡呼,人人都知道此行已出現變故,熊智急喝令道:“速行!”

這次出使,眾人皆有雙騎,然而之前為照顧隊伍中文吏和女醫匠,將養馬力,行速并不算快,此時方才開始加速急逃。

徐庶少年時喜游俠,騎術自精,乘騎的又是鄧季所賜駿馬,待放馬狂奔起來,盡駕馭得住,全不用別人照顧,倒是另幾位文吏控制坐騎一路狂奔有些吃力。

見到鄧季使臣隊伍在前,馬岱已是大喜,久居邊地之將門虎子,軍旅事自幼便通,早令輕騎們各隊散開,呼嘯分圍而來。

“嗷!嗷!嗷!”

四野的追兵們怪叫聲此起彼伏,不停恐嚇圍堵逃奔的使臣隊伍。

這一追一逃,前后盡都如風馳電摯,馬背上只見四野景物在飛速后退。

除身后有追兵,涼州久亂,各地尚有不少小股的馬匪和盜賊,熊智并不敢領屯下斷后,使徐庶等先逃。追來的又全是騎兵,四野俱空曠,便是他們回頭阻擋,也攔不住。

馬岱在后追殺,死死咬住只是不放。

才出姑臧城時,徐庶等先前一日只是緩奔。坐騎留有余力。又都有它騎可換乘。不似馬岱一路急追來,馬力消耗巨大。

晌午時,馬岱不得不先停下,回復馬力,徐庶等暫時得甩脫對方,奔出三四里去后,亦休整進食。

然而沒過多久,追兵又復趕上。重復之前模樣。馬岱已將部眾分為前后兩隊,輪番追逐,不再急馳,只是如惡狼般,每時每刻吊在后面,不使徐庶等再得絲毫歇息功夫。

晝夜不停奔馳三日后,俱不得稍息,便是一人雙騎,人馬亦難承受住。徐庶、熊智以下,人人面上俱被風刀割得干裂。須發肌膚上全是厚厚的灰塵,數日不得眠。又都眼皮沉重,有時甚至就在顛簸的馬鞍上打起瞌睡;戰馬亦疲憊不堪,不馱人的也渾體是汗,逐漸有些無論如何鞭打,亦不肯再往前的。

第三日的時候,就開始放棄部分戰馬,幸而糧食、清水俱不缺,雖然疲憊不堪,日夜追逐、奔逃中,已出得洪池嶺(注)。歲月侵蝕下來,當初霍去病在此地附近為防備匈奴而修筑的夯土長城已多處坍塌,阻攔不了道路,因韓遂、馬騰大交兵,各處城墻亦未能有軍駐守。

奔逃中,熊智勉力維持,未使隊伍陷入到絕境去,只是一路往南,最大也是最后的阻礙終于橫亙在面前:黃河已到。

此地是黃河上游,河面不算太寬廣,不過亦需舟楫才能過河,河對岸大概便是天水郡之勇士縣,鄧季的治下。

疾奔逃來,道路與先前出發時已大不同,卒兵們沿河上下打量,并不見有任何渡船,馬岱的騎兵卻已圍了上來。

見對方果然被河水攔住,馬岱自然大喜,左右散出的四五百人已包抄開去,他自帶千余騎逼上前。

看來終免不得要斗過一場,熊智輕喘口氣,問徐庶:“別駕可記得來時渡口?其地當有渡船待我等!”

涼州之地徐庶亦是生平第一次到,附近地理盡不熟,不知來時通過的渡口在東在西,若認錯,往西為韓遂占據之金城郡,沿河往東則又轉回馬騰地界去了,好看的小說:。

倒是隊伍中有認得的西涼人在,插語答道:“來時渡口,當在西四十余里外!”

熊智便提戟指西:“如此,趁其等未合圍,我等便往西突!”

“諾!”

黑鐵衛之精銳,尚在虎牙、蕩寇駐軍之上,百名卒兵雖已疲倦得緊,熊智一聲令下后,精神卻又復大振。

“破之!”

當西一面,五百余西涼騎已攔截過去堵住,熊智一聲過后,戰馬齊動,卒兵們將徐庶與文吏、醫匠圍在中央,潮水般沖對方撲去,嘴里齊聲應和:“破之!”

馬岱所統三千騎,亦為馬超之精銳,不過比起他們來,黑鐵衛甲胄、技藝、勇氣都要更勝一籌!

成百上千馬蹄叩擊地面的轟鳴聲中,熊智屯與負責西面圍堵五百西涼騎如兩只紅眼的公牛,已猛然撞到一起,然后開始拼死絞殺。

“速圍,不可使走脫一人!”對方突圍不出意外,馬岱指揮北、東兩面騎兵加快速度,厲喝道:“殺!”

“殺!”

糾纏在一起的兩軍中,一名黑鐵衛勇卒厲喝過后,長戟詭異地在半空中劃過,第一個割開西涼騎兵的咽喉,拉開圍堵與突破的序幕。

他身畔,兩位同伴正相互配合,一人揮戟將左側的西涼騎拖拽下馬,另一人長戟迅速點在那不幸者的咽喉上,噴起的血水染紅坐騎。

“啊!”

滾熱的鮮血和臨死的慘嚎此起彼伏地各處交纏,迅速在戰場上綻開一朵朵死亡之花。

各什長、伍長領自家所屬,相互配合,收割著人命。

面對數倍之敵,落單者多只有死路一條。急馳過時,一位勇卒的坐騎不幸被撞翻倒地,頓有數名西涼軍見到便宜,放馬過來踩踏,第一只馬蹄踩在他胸腔上時,這位勇卒嘴中發出一聲凄厲慘叫,手中鐵戟反手捅入對方馬腹。

三名西涼騎圍住一名勇卒,刀槍只顧朝對方人馬上下遞去,讓對方疲于應付,正危急間,“咻”地風響過,一支冷箭飛來,釘在左側那西涼人戰馬脖頸上,受創的戰馬暴怒亂竄,甩落掉騎士,往自家人中沖撞去,被圍的勇卒趁機摸出馬鞍下手戟,脫手飛射出兩柄,連射殺另兩騎士。

此時還能施放冷箭的,都是簇擁護衛在徐庶身邊、最中央的勇卒,能入選黑鐵衛的勇卒,多精通弓與長戟。

雖有人護衛,不過戰陣中兇險,徐庶早持劍在手,重操少年時技藝——幾名護衛團圍在身側,讓他異常顯目,不斷有悍不畏死的西涼騎來絞殺。

其他文吏就慘,缺人護衛,身無甲胄,不多時便盡遭害。

一戟將當面的敵騎器械打斷,順手再將那人頭顱砸裂,熊智轉頭看時,勇卒俱在拼死血戰,外圍疾奔來的西涼騎與此地已只有一箭之地。

受主公左右叮囑過,這次任務最重要的是保全別駕徐庶的性命,。若能多給些時間,當前四五百騎熊智有十全把握沖散殺開道路,只是遠處馬岱大軍正急圍而來,容不得再拖延下去。

“破之!”

再一次厲聲怒喝后,熊智躍馬而上,不顧四下亂刺來的槍矛,雙手大鐵戟左右亂砍,奮力向前,轉瞬間就砍翻七八騎,自身亦受兩創。

熊智帶頭突破,他身后勇卒們亦迸發出高昂戰意,完全不顧自身傷亡,隨之向前急突。

所過之處,殺得西涼騎驚慌失措。

這一次奮進過后,熊智坐騎已突破到陣中高聲呵斥疾呼的對方將領面前,此人滿臉絡腮胡,應該是統領圍堵這邊的四五百騎的將領,軍侯一流人物。

熊智身為百人將,身上魚鱗甲卻與麾下的勇卒沒有任何差別,只是見他生得虎背熊腰,帶頭突破,料有勇力,那軍侯令身邊軍士:“殺!”

頓有十余名西涼騎圍聚過來。熊智身后緊隨來的幾名勇卒急上前敵住,讓熊智去獨斗那西涼軍將領。

“當!”

待打馬靠前,對方一把斬馬刀已急劈過來,熊智急揮右手戟擋住,發出一道清脆的金鐵交擊聲。

左手戟已脫手飛出,正釘在那軍侯戰馬肚腹上,趁對方因馬傾斜身子失衡,一戟劃破他咽喉。

“殺!”

戰團后面,馬岱已領大軍突入進來,落后面的近二十位黑鐵衛勇卒拼死力相抗,血戰中,有人在大聲喝喊:“速走,將某等衣冠葬于三崤!”

喊過這句,他已被三支長矛同時捅穿身體。

他將捅入體內的矛柄死死拖著,再也沒有松開。

這一小群黑鐵衛無人得活,只是直到最后一人倒下前,馬岱始終不得寸進。

“鄧季之卒,俱死士乎?”親見這樣的場面,給馬岱這位初歷戰陣者帶來的震撼無疑是巨大的,他猶豫一下,高呼道:“傳令,降者不殺!”

只是降敵似乎不是鄧季親衛腦中會考慮的,軍士們呼喊一陣,無人應答不說,反引來一片哄笑聲。

熊智斬殺圍堵軍馬之將領,領勇卒們亦殺散身邊敵軍,渾身染血,卻只能含淚厲喝:“速走!”

徐庶與四十余卒兵才得突圍而出。

“回身!射!”

方脫離接觸,后排的卒兵急取彎弓搭箭,回頭盡射對方戰馬,引起一片混亂,阻礙西涼騎追擊。

回頭時,一名勇卒見隨隊的唯一一位女醫匠已落馬,兩位西涼人正以繩索捆綁她,不由大急,忙呼道:“熊百將!醫匠遭擒!”

“勿顧念!”熊智打馬只顧向前,冷聲道:“且先送元直先生尋舟渡河,將此行回報主公要緊!”

注:洪池嶺,今烏鞘嶺,河西走廊最東端。
mk2257 發表於 2011-8-17 01:52
農夫三國 288.樹下

正文


少年人第一次領軍出外,徐庶、熊智向西突圍而去,馬岱自然不肯舍棄全功,領軍急趕殺于后。

為防備金城郡韓遂,威烈軍鎮守天水后,姜敘、梁寬、趙衢三位校尉領所屬人馬,俱改屯到勇士縣來。

將來征討韓遂,還要從此地渡河,勇士縣衙中已受令,大量聘請民夫廣造舟楫,預備大軍所用。這幾日都有在北岸停靠近百艘舟筏等候出使隊伍,待徐庶等不顧惜馬力,一路狂奔到時,已將追兵甩出去半里遠,待到達渡口,將已快脫力的戰馬盡胡亂拖拽上船,熊智等才渡河。

馬岱領軍追至岸邊,最后一艘渡船都已駛出去十余丈遠,西涼軍只能向河中施射幾輪箭雨,魚鱗甲保護下,效果甚微,只兩名倒霉的船夫中箭身死,戰馬亦被射死幾匹。

渡河抵達縣城外,姜敘、趙衢、梁寬三人已得報,與縣令一起迎出城外來。

馬騰初時答應合力破韓遂,后又有軍追殺于后,徐庶亦不知此行結果究竟如何,該如何回報給鄧季。見禮后姜敘等問起,結盟事徐庶未肯多言,只道被西涼軍追趕至河邊。

言談中,徐庶已隨姜敘等抵達城門,熊智卻不肯再往前行,沖三位校尉行禮道:“某等醫匠于陣中遭擒,本當于北岸死戰奪歸,奈何別駕安危、出使事在前,不敢犯險,今已至天水境內,有諸位校尉在此,便以別駕之性命大事托之,就此別過!”

聽聞熊智等隊中女醫匠被敵軍所擒。知曉軍中狀況的盡是臉色一變。徐庶與勇士縣令愕然中。姜敘出語道:“吾校卒兵千人,可陪你渡河!”

熊智搖頭拒絕,道:“校尉受令守勇士,豈可私隨某等渡河往北?此違軍法也!若遇意外,更添某等之罪!只坐騎乏力,若得換戰馬為用,已是感激不盡!”

對岸數千西涼軍在,熊智等去奪女醫匠。卻只是送死而已,不過他說的也是實情,姜敘三校尉便有心助一臂之力,也不可擅自出軍,卻已等不及回報冀縣城中暫時節制其等的威烈將軍張遼,討要到軍令。大文學

徐庶隨鄧季后,本地政事已熟悉得差不離,軍中事卻尚多有不知,見熊智一句話后,姜敘果然就在城門外沉臉招來親衛。將其等疲憊不堪的戰馬盡換過。

換得戰馬,熊智沖眾人行過軍禮。領麾下尚存之四十三人上馬,打馬復往北去。

軍中事徐庶之前不好插言的,見熊智等離去,方才驚問道:“此為何故?”

雖說此番追殺后,伯父馬騰當能止與鄧季聯合之意,然付出數倍于敵的代價,最重要的人物卻沒有留下,少年馬岱不免郁悶,領軍馬后撤,半個多時辰方才與后隊匯合,才得馬超親衛告知,俘獲對方一名女醫匠,甚有姿色。

唯一的俘虜是名女性,倒沒必要斬殺去。馬岱隨親衛尋至,遠遠地見那白衣女醫匠被捆綁在一株樹上,約莫十歲模樣,挽婦人發髻,面雖污垢,隱約卻可見低下的麗容。此時嘴唇微動,竟在哼著什么歌謠,只是聲音有些小,隱隱約約的聽不清。

被綁在樹上,周邊盡是各種不懷好意的目光和邪笑,這女子應該顯得狼狽、畏懼才是,在她臉上卻丁點也看不出,反倒一副悠閑居與自己家中的模樣,使馬岱大覺怪異。

行得近些,方聽清這鄧軍中的女醫匠,吟唱的是《國風》里《召南》中《草蟲》的句子,馬岱忍不住喝問道:“縛樹之婦,汝夫何在?”

緊捆在樹上,使她胸前兩峰更突得高,若不是這少婦當為掌權者所得,怕早免不得先被輕薄一番了。

對周圍目光盡視而不見,少婦只淡淡地斜視馬岱一眼,也不搭話,又自去輕唱自家的。

馬岱身后親衛出聲喝道:“好膽!少將軍問話,敢不理睬?”

“不過文弱女子,何須綁縛如此?”馬岱回顧左右道:“松縛!驅散閑人!”

馬岱靠近,一直旁觀取樂的兵痞才四散開去。大文學

待親衛上前解開捆縛的繩索,少婦得復自由,活動下酸麻手臂,頷首對馬岱道:“謝過小將軍!”

不知道她謝的是得松綁,還是將兵痞們驅散,馬岱再開口問:“《草蟲》盡為思夫之語,汝唱此詩,尊夫何在?”

少婦終于面露出一絲哀容來,語氣卻仍顯得平靜:“方亡于陣中。”

馬岱又是一怔,轉頭對親衛道:“且領往認尸,助其葬之,再來回話!”

這番好心卻未得婦人認可,她輕搖秀頭,答道:“妾夫君不欲葬于本地,不必費事!”

她夫亡而無大哀,卻不會給人薄情寡義的感覺,只是嫌太冷淡。

此女與馬岱之前認識的任何一名女子都不同,人秀麗不說,又獨有一種氣質在身,似乎渾身上下都散發著不同的韻味,使少年好奇之余,心頭亦忍不住蕩漾起來,問道:“舊夫已亡,何不隨某歸做新婦?”

聽聞這般話,婦人面上奇怪得緊,既不見絲毫羞怯,也沒有惱怒之色,倒是一副似笑非笑的模樣。

婦人不答話,面上表情又奇怪,馬岱也不知如何繼續下去,好半晌才再盯著對方:“方才所唱,音清悅耳,可否再吟一首?”

若非親眷,對這時代的婦人來說,這同樣是冒犯褻瀆,當前女子卻不以為意,竟然點頭同意,開腔唱起來,聲音在馬岱耳中說不得的婉轉動人:“芄蘭之支,童子佩觽。雖則佩觽,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帶悸兮。芄蘭之葉,童子佩韘。雖則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帶悸兮。”

親衛們茫然不知。待她唱完。馬岱回想歌詞。卻頓時漲紅臉去,曉得這是《衛風》中的《芄蘭》,描寫一名童子佩戴成人服飾,行為卻仍幼稚無知,既不知自我,又不知與他人相處,諷刺童子的無能。

自己身披甲胄、統帶軍馬,在她眼里卻只是個無能的童子?

想要動怒。卻又發不出火來,憋得半晌,馬岱才問:“汝夫既亡,汝以身為俘,若不從某,欲歸何者?”

少婦舉手理理鬢角,微笑道:“妾雖于陣中遭擒,前景尚未可知,不可以俘視之!”

馬岱哈哈笑道:“汝陷于此,何人可奪歸?”

少婦嘆口氣。嘴中應道:“小將軍且稍待,今日內定有軍馬至!”

眼前婦人不似說假。或者說不屑說謊的樣子,引得少年眼神一凝,問道:“汝為何人?如何知定有救軍專至?某盡精騎,鄧季大軍至時,已無蹤也!”

婦人將身子斜靠在先前的樹上,胸前兩團又復高高鼓起,逼得少年將軍窘迫地轉開頭去,少婦方緩緩道:“妾不過尋常醫匠。然司州之軍,勇卒七德外,俱有二者逢戰不可失,失則辱男兒之顏,為全軍之恥!”

“何二者不可失?”

“首為各軍軍旗,若為敵所奪,卒兵逃歸者,盡當斬!二為妾等女醫匠,陣中戰死無罪他人,卻不可使遭敵擒,否則得活之護衛者免卒兵之身,戶籍削為罪民!”

“依汝所言,前番護衛者當歸來救?”馬岱不屑道:“汝等一屯人馬,得活者尚不過半,敢闖某軍中奪人?送死焉?”

少婦嘆氣道:“彼等亦知送命,然當必來!此可恨也!”

“汝何有恨?”

“只恨妾為女流,力弱行緩,陣中哀夫之殤,一時不查竟為賊擒,自盡不及!”婦人再嘆氣道:“復使數十袍澤枉送性命!”

“盡胡言!”馬岱全然不信少婦所言,怒吼道:“彼等倉惶渡河南去,奔命已是不及,豈肯再顧汝?若畏鄧季刑法森嚴,天下非只司州一地,自可散逃而去!”

少婦無心與他辯駁,只苦笑道:“司州卒兵行事,外人豈能明?”

馬岱半信半疑,見婦人完全一副當然模樣,既驚訝又憤怒,質問道:“若其等不至,汝欲如何處之?”

“定無有此事!”

眼前明明佳人,偏卻愚不可及,只是不松口,引得馬岱瞋目一字一句重復問道:“若不至,汝欲如何?”

少年執著,婦人慘然一笑,竟然道:“若真不至,妾便隨小將軍歸去!”

能有此語,馬岱頓時轉嗔為喜,問道:“此言當真?”

對方卻不再答話,只以一雙美目眺視著遠方,看向袍澤們應該出現的地方。

再搭話幾次,婦人都不應,馬岱也賭氣,就在樹下席坐陪她等。

樹下這一對安靜的組合頓時就奇怪得緊,看他們二人模樣,軍士們大多茫然。

只是大半時辰后,視線盡頭突然有一團黑云抖動而出,熊智領麾下四十三騎,已然出現,直突突便沖殺過來。

樹下,少婦聲音幽幽響起:“小將軍當另納良人!”

馬岱尚只顧著愕然,卻無需他下令,見對方人少,軍士等已自圍殺過去。

一場更加慘烈的戰斗瞬間就在外圍爆發,四十四位勇卒悍不畏死撲到近前,瘋狂地將大隊西涼人馬扯開一個口子,旋即陷入重圍。

一名名西涼騎被挑落、刺死、撲倒,面對四面八方似乎無窮無盡的刀槍叢林,勇卒亦在一個個倒下。

他們此時就是幾頭陷入土狗群中的野狼,發瘋似地嚎叫著撕咬對方,身受無可避免的致命傷害,同時也要給對方遭成巨大的創傷。

“為何送死?”

四十余騎要在數千騎中救出人去,不論何等的計謀、武勇,應該都是癡人說夢,所以他們只是來送死。

馬岱麾下的西涼精銳折損過百人,最后一位勇卒騎士才血盡落馬而亡,馬岱已黯然魂傷,回首問婦人道:“汝欲如何?”

女醫匠再不復之前堅強模樣,紅著眼施禮道:“尚求小將軍應允,使妾得留全尸!”

待徐庶攬下責任,與姜敘、梁寬、趙衢三校尉領軍渡河來時,馬岱已退,此地只留一地尸首在,女醫匠以一條白綢自掛于樹上。

徐庶手撫熊智尸體,放聲慟哭。
mk2257 發表於 2011-8-17 01:53
289變計

長安將軍府中,徐庶跪伏於地,埋首大聲道:“事不宜遲,庶請將軍速決,勿使賊焰高漲,禍及百姓!”

    主座上,鄧季尚在沉吟中,徐庶抬起頭來,又激昂出語:
“韓遂、馬騰據西地多年,羌漢多為其羽翼,一呼百應。今將軍欲平涼州之患,聚四軍之力尤嫌不足,何尚使分守四地?二位軍師所定之計雖稱妥,然戰事拖延日久,邊地百姓受西賊所害不說,司州亦長困於西事,不得稍解!如此時日長久,引得袁紹、曹操、劉表、劉璋諸雄見利起意,遣軍來犯,腹背受敵也!將軍本四海皆敵,不行險以攻代守,二三年間,群雄將並力相向,便卒兵驍勇難敵,恐隻圖困守於關中、三河之地亦不可得也!”

    徐庶歸來不久,馬騰又複與韓遂修好,準備東寇的消息也隨之傳來,這次出使算是完全失敗。

    馬騰、韓遂合兵,加上西涼各地的大小豪強們,至少能聚合起十餘萬騎來,就是湊足二十萬人馬來犯也不算難,鄧季準備應對的卻隻有兩萬餘眾。西涼本人馬彪悍,幾乎十倍於己,可謂鄧季生憑遭遇的第一場大戰。

    待西涼大軍組成,兵鋒難擋,好在其等各路諸侯混雜,人心不齊,糧草亦難籌得這許多,不是能持久的。以田豐、賈詡計議,當暫避鋒芒,堅壁清野,遷走百姓,讓出天水、隴西去,隻嚴守三輔不失,待西涼軍久伐無功,諸侯自生異心。乘勢間之。其軍自生亂。方再覓機而破。

    徐庶卻建議鄧季先不顧東麵,迅速集虎牙、蕩寇、威烈、驍騎四軍之力,與西涼軍決死一戰。

    毫無疑問,曆史、演義上徐庶都是一位謀略見長的軍師型人才,不過這時,少年遊俠情懷卻也不減得幾分。這次出使,熊智等護衛壯烈之死,蕩氣回腸。激得他難以自抑,堅決反對與西涼盟軍打消耗戰。

    隻是這建議太過弄險,鄧季思慮好一陣,方歎止道:“元直當知袁紹、曹操輩關東虎狼覬覦於側,我豈敢調離守軍,以虛地迎之?”

    莫說鄧季待下甚寬,便是反之徐庶此時亦敢據理力爭:
“觀天下大勢,劉表顧家之犬,實不足為慮;曹操急取徐、豫,用兵東向。尚無暇他顧,正苦軍之不足。留夏侯淵、樂進偏師駐潁川,隻防司州軍再出關襲擾,不得不為也,若聞驍騎軍調離,必急招潁川軍往助,圖滅劉備,兗州可得相安無事;幽州公孫瓚覆滅在即,袁紹豈易輕舍河北,使前功盡棄?若憂並州高幹、袁尚二人,或可請黑山襄助,襲擾牽製!司州四軍皆騎,往來甚速,若以雷霆之勢破得西涼大軍,震懾天下,群雄必不敢再輕犯!若如以前,隻顧分守四地,將軍與劉表之流何異?且關中雖有地理,卻比荊州更危——將軍勿忘,司州四地皆敵也!若隻與西涼相持不下,待袁本初定幽州、曹孟德得徐豫,狼視關中之時,卒兵隻疲於防備,恐日漸窘迫,人力難挽,大禍臨頭也!”

    能入廳中議事的,皆是世間智者,聽徐庶剖析到這,才盡倏然驚心,田豐、田疇更是後背直冒冷汗,反思不停。

    徐庶將情況說得如此嚴重,卻甚有道理,廳中人誰也沒吱聲,直到好一會後,左馮翊鄧芝才打破沉寂道:“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徐別駕所言非無的放矢,吾等俱需當心才是!隻是便按別駕之謀,聚將軍麾下四強軍於西涼,得一時破馬騰、韓遂諸賊,亦難盡數根除涼州之亂,待彼等殘軍退歸舊地,不數年又將難治,回複舊勢,冒奇險隻圖眼前小利,亦非智者所取!”

    西涼之地廣袤,自漢末以來,羌氐、豪族、賊寇大大小小的勢力此起彼伏,難以計數,從無一日得安,以鄧季如今數萬軍力,守住現有地盤已是極致,便是聚集全軍,打敗馬騰、韓遂或許有可能,現在經營涼州卻是力有未逮,故之前才定計,要遷將軍府於長安,花數年之功來慢慢梳理。

    西涼人倨傲,又排外,就連徐庶也不得不承認,鄧季這樣的外來勢力若要徹底占穩涼州,麾下卒兵至少還得再增加一倍人馬才行,就算打敗馬騰、韓遂一時,麵對此起彼伏的各種叛亂,吞並涼州也隻是奢望。鄧芝言後,徐庶起身答道:“鄧伯苗所言有理,然若能一戰敗馬騰、韓遂,攜威勸降一二叛者,以涼人治西涼,西地留一軍防之可也,三五年內當再無西患,餘力盡轉防關東,諸侯不敢輕犯,司州方得安!將軍最缺乃是時日,每得多修養一載,得多壯一分勢,能有數載安穩,豈不大善?居於關中觀天下之變,待得機東出時,尚何人可抗衡?”

    如今的鄧季威名日盛,在天下人心中,已是武力漸與董卓、李傕類似之輩。然而田豐、賈詡、徐庶、鄧芝這般人皆知,治下司州四境安寧,民富兵強不說,每歲官府錢糧充足,新入卒兵過萬,若無大變故,這個數據隻會增不會少,自我造血、自我壯大之能絕對堪稱舉世第一,比董卓、李傕輩不知要強到哪去——司州若能得十年安穩無事,袁紹、曹操、劉表輩勢力盡可碾壓而破。

    鄧芝、徐庶對話過後,廳中又複寂靜,見無人再出言,田豐歎道:“元直所見可謂極明,豐甚慚愧!居高位不察危局,是豐之過也!然險計卻不敢苟同,蓋河南、河東不敢有失!若待來歲得數千新入卒兵補入,臧霸之武衛軍成,河東有自保之力,尚可調蕩寇軍來此,如今卻隻是過急!”

    曹軍正與劉備廝殺不休,便起心襲擾,軍力亦寡,還造不成太大威脅。但調走驍騎軍,河南雖有顧升、伍寧兩位偏將軍在,卻要分守關隘,無人敢保全能無事。

    田豐保守,卻隻因隨鄧季一步步走到今日,甚不容易,河南成果凝聚著他與田疇等老人無數心血、期盼,實舍不得拿來冒如此大險。

    且袁紹已將公孫瓚逼得困守孤城,眼見公孫已覆滅在際,若引本初起心,大軍南下,或再使袁尚犯境,河東、河內俱將起戰事。

    河內之地,如今遍地塢堡,尚有韓浩磐石軍駐守,還可與袁紹周旋一二,河東臧霸之武衛軍今卻尚不足千人,若以徐庶之議,將蕩寇軍抽出來,河東郡幾乎將無守衛者,民屯中塢堡又多未成型,可說是完全敞開,開門揖盜了。

    作為人,總是要不斷權衡利弊的,明知道徐庶所言有理,曹操忙征劉備、袁紹急滅公孫,恐俱暫時無暇顧及鄧季,也不敢輕易弄險去賭上一賭:河南郡為起家的根本重地,人口、賦稅穩定,民心所向,每歲新入卒兵,半數出於河南,乃基業所在;河東郡有鹽鐵之利,能使司州不用養給於他人。

    若聚集麾下四軍與馬騰、韓遂等西涼盟軍大戰,便勝之亦不能安定下涼州,卻要使鄧季最根本、最關鍵的兩個郡麵臨淪陷的風險——即便這風險不算太大。

    徐庶描述的危局並非荒謬,然而孰輕孰重,人人都能思量出,兩位軍師、京兆尹田疇、左馮翊鄧芝、長安令楊阜一時俱無語,好一會後,倒是賈詡悠然一笑:“馬騰、韓遂聚集大軍,不似我等司州軍馬迅捷,倒有一二月時間尚可作功夫!”

    待眾人目光全轉過去,賈詡撚須笑道:“薑敘、梁寬、趙衢三校新組,卒兵不足數,於眼前戰陣並不堪用,不如遣往河南協防?”

    “可行!”田疇頓時眼前一亮,新組的三校人馬,卒兵各校隻千餘,尚未經曆過戰陣,且盡為涼州人,恐其中有人與馬騰等有瓜葛,難堪大用,遣去加強河南郡防禦卻不差,有這三千人馬協防,已可將趙雲之驍騎軍調走。

    能合三軍之力敵馬騰、韓遂,鄧季已是滿意,徐庶卻仍不舍,開口追問賈詡:“河南郡以三校新卒換驍騎軍,河東郡之蕩寇軍左軍師可有良策調出?”

    賈詡並不賣關子:“武衛軍未成,河東之局隻因兵寡,高幹、袁尚虎視於外,牽製徐蕩寇,以吾之見,守不如取!不待敵犯我,蕩寇軍先以迅雷之勢破敵於並州,再轉調西涼參戰,如何?”

    毒士一語出,眾人頓時眼亮,隻田豐尚有疑問:“出軍先破高幹、袁尚,解外圍再轉戰西涼,此計自然絕佳,然若耗時良久,使蕩寇軍陷入戰事,馬騰、韓遂至,吾等豈非兩地作戰?”

    “並州之敵,徐晃可速戰速決!”比起諸位文臣,鄧季倒多得幾分豪氣:“便不能取,亦有人接手,吾當連接外援共取並州,使一戰後,高幹、袁尚再無南侵之力!”

    連接外援?田疇、鄧芝、楊阜等俱反應過來,異口同聲道:“正當聯黑山張燕之時!”

    張平難夾在袁紹勢力中,太行山中日子越發難熬,想來麵對鄧季送上的大禮,由不得他這位黑山大賊寇不心動,蕩寇軍出軍,並無力占據並州,後麵事情卻俱可丟給張燕去做。

    便是張燕不能全取並州,拖過這一年去,河東已能自守!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mk2257

LV:8 領主

追蹤
  • 450

    主題

  • 19387

    回文

  • 4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