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戰爭]【帝國風雲】作者:閃爍(完)

   關閉
52蘿蔔頭 2012-9-3 06:09:47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044 228428
52蘿蔔頭 發表於 2012-9-3 06:16
本帖最後由 52蘿蔔頭 於 2012-9-3 07:15 編輯

第十章 利益同盟

兩天後,馮承乾花掉了最後一個便士,結束了民間走訪。

“有收獲嗎?”腓特烈三世並不在乎馮承乾花了多少錢,只關心花掉金錢與時間是否有收獲。

“現在還談不上,只是有一種很獨特的感覺。”

“什麼感覺?”

“英國人有強烈的愛國心,哪怕是那些食不果腹、每天都得勞碌奔波的產業工人,也對身為大英帝國子民而驕傲不已。”

“愛國的,不僅僅是英國人。”

“陛下說得沒錯,可是更應該知道,愛國心既是臣民對祖國的最高忠臣,在某些時候也是最後的底線。”

“此話怎講?”

“如果沒有愛國心,那些吃苦受累的工人會甘于寂寞嗎?”

“這……”

“不可否認,大英帝國非常強大,子民也非常驕傲自豪,但是社會底層存在很多不為常人所見的問題。”

“比如……”

“至少,英國產業工人的待遇就比不上帝國,工作與生活環境極為糟糕。”

腓特烈三世笑了笑,說道:“好吧,就算你說得沒錯,這又有什麼用呢?”

“阿卡留斯是怎麼死的?”

腓特烈三世愣了一下,沒有立即反應過來。

“陛下,下一場戰爭,將是強國的全面戰爭,受到考驗的不僅有軍隊,還有作為國家根本的社會,特別是基層民眾的承受能力。很多在和平時期不為人重視的問題,在戰爭期間都會被放大。”馮承乾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如果充分利用敵人的弊病,就能事半功倍的取得勝利。英國現在存在的問題,就如同阿卡留斯之踵。我們有一句俗話,叫做千里之堤毀于蟻穴。當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問題累積起來,並且在某一刻同時引爆,肯定能使大英帝國毀于一旦。”

“看來,你考慮得非常長遠。”

“不做長久打算,我們不可能戰勝大英帝國,也就不可能取而代之。”

“我們?”

“身為臣子,自然得為陛下、為帝國著想。”

腓特烈三世笑了笑,說道:“這麼說,你這兩天收獲不少啊。只是你得留下來,以帝國戰爭大臣的身份參與談判。”

“談判?”馮承乾皺起了眉頭。

“法國已經發放了對俄貸款,英國首相索爾茲伯里主動提出與我們進行談判。”

“共同應對法俄聯盟?”

腓特烈三世點了點頭,說道:“法國以援助俄國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為由提供貸款,受到威脅的不僅僅是我們。”

馮承乾也點了點頭,表示明白德皇的意思。

在眾多列強中,俄國的擴張欲望最為強烈。雖然在克里米亞戰爭與俄土戰爭中慘敗,但是俄國並沒放棄擴張領土的野心。自彼得大帝開始,俄國最大的野心就是獲得一處開放的溫水港口。

在遠東,俄國積極謀求獲取遼東半島。

在近東,俄國一直在蠶食奧斯曼帝國。

雖然英國忌憚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工業潛力,但是更加害怕強大起來的俄國。

在任何一個政治家眼里,籌劃中的西伯利亞大鐵路必將成為俄國實現工業化、或者說進入工業時代的基礎。

“陛下怎麼看?”

“這也是我想問你的問題。”

馮承乾笑了笑,說道:“索爾茲伯里主動提出談判,顯然英國當局對俄國發展壯大心存疑慮。”

“當初,要不是英國,俄國早就主宰巴爾干半島了。”

“從本質上講,索爾茲伯里那樣的英國政治家擔心的不是俄國侵吞多少領土,而是俄國會不會成為工業強國。”

腓特烈三世皺起了眉頭,覺得這兩個問題本來就是一個問題。

“在我看來,現在的俄國、哪怕是今後的俄國都不足為懼。”

“為什麼?”

“陛下,論國土、人口、資源,帝國是俄國的對手嗎?”

“這……”

“毫無疑問,帝國的國土面積不足俄國的十分之一、人口不到俄國的一半、資源更是遠不及俄國,可是帝國弱于俄國嗎?”

腓特烈三世鎖緊眉頭,等馮承乾說下去。

“工業時代已經來臨,而在工業時代,決定國家實力強弱的,既不是國土面積,也不是人口與資源多寡。”馮承乾稍微停頓了一下,接著說道,“在工業化時代,決定國力的要素是工業生產能力。不可否認,俄國有廣袤的國土、眾多的人口與豐富的資源。可惜的是,一個連步槍都得進口的國家,還有什麼工業化可言?現在的俄國,是一只外強中干的紙老虎,根本不足為慮。”

“你說得沒錯,可是俄國有雄厚的基礎。”

“俄國確實有雄厚的基礎,卻沒有把其變成國力的體制。”

“體制?”

腓特烈三世再次皺起眉頭,開始深思馮承乾的話。

“外界關注的只是俄國的強大,卻很少有人看到俄國的虛弱。一個沒有給予公民應有平等權力、仍然維系著農奴制的國家,絕對不會有光明的未來。”馮承乾笑了笑,說道,“只是這種情況,對我們有利。”

“你的意思是,我們可以借機聯合英國?”

“只是表面上的聯合。”

“為什麼?”

“英國打壓俄國不假,可是俄國再怎麼擴張,也不會與英國的根本利益發生沖突,即俄國的核心目標是稱霸歐洲大陸,而不是成為全球性的殖民帝國。說得準確一點,在稱霸歐洲大陸之前,俄國不會謀求更多的海外殖民地。可惜的是,我們要想發展壯大,就得積極謀求海外殖民地,也就不可避免的會對英國的核心利益構成威脅。兩害相權取其輕,英國現在會與我們聯手應付法俄,卻不表示今後也會站在我們這邊。”馮承乾長出口氣,說道,“只要索爾茲伯里這樣的政治家認為我們構成的威脅超過了法俄聯盟,就會倒轉槍口,跟法俄一同對付我們。”

腓特烈三世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表示明白馮承乾的意思。

“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充分利用這個機會,盡可能的拉攏英國,盡可能長久的維持與英國的友好關系。”

“你打算怎麼做?”

“我?”馮承乾愣了一下,說道,“陛下,我只是戰爭大臣,負責帝國外交事務的一直是宰相。”

“宰相不在,得由你代勞。”

“可是……”

“我們與英國的關系,說到底就是軍事上的關系,是不是?”

馮承乾愣了一下,隨即苦笑了起來。腓特烈三世的意思是,德英合作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礎之上,而牽制法俄本身就是政治軍事合作。

“你也不用擔心,這只是初次接觸。”

“既然陛下這麼說了,我也只能領命。”

“很不情愿?”

馮承乾笑了笑,說道:“談不上不情愿,我只是覺得,越俎代庖不是什麼好事,畢竟我只是戰爭大臣。”

“你這人,說話也太直接了。”

“在陛下面前,沒有必要拐彎抹角。”

腓特烈三世笑著搖了搖頭,說道:“就這麼說好了,你明天就去找索爾茲伯里,找該說的話說。”

“陛下還有什麼吩咐嗎?”

“了解索爾茲伯里嗎?”

馮承乾沒有吭聲,他對索爾茲伯里算不上了解。

“我讓古斯塔夫準備了一些資料,你抽空看看。”腓特烈三世打了個呵欠,說道,“差不多了,你先下去吧。”

見到皇帝疲憊,馮承乾立即起身告退。

索爾茲伯里是英國保守黨領袖,在擔任首相之前,數度出任印度事務大臣,還擔任過外交大臣。在任下院議員期間,曾竭力反對議會改革法案。任外交大臣期間,出席了旨在阻止俄國向巴爾干地區擴張的柏林會議,迫使俄國修改《圣斯特凡諾條約》,把俄土戰爭的碩果全部吐了出來。三年前,索爾茲伯里第一次組閣,隨後第二次組閣,堅持對愛爾蘭采取高壓政策,反對愛爾蘭自治。在外交上,索爾茲伯里堅持“光榮的孤立政策”,認為英國不跟任何國家結盟才能更好的維持歐陸均勢,並且把重點放在掠奪殖民地上,阻止德意志第二帝國這樣的新興國家發展壯大。

毫無疑問,索爾茲伯里極度敵視德意志第二帝國,認為發展壯大的德意志第二帝國對英國構成了嚴重威脅。只是做為政治家,索爾茲伯里更加清楚,德意志第二帝國暫時還是牽制其他歐陸強國的關鍵籌碼。

像他這樣的現實主義者,肯定很難應付。

問題是,哪個政治家不是現實主義者?

馮承乾覺得,索爾茲伯里與俾斯麥有很多共同點,只是索爾茲伯里沒有俾斯麥那麼出名罷了。

想到要與索爾茲伯里面對面的談判,馮承乾就有點頭痛。

回轉一想,馮承乾也就釋然了。能在俾斯麥這樣的偉人面前應付自如,還用害怕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英國首相嗎?

再說了,提出談判的是索爾茲伯里。

擺明了,現在更需要對方的是英國,而不是德意志第二帝國。

放松心情之後,馮承乾睡了個安穩覺,養足了精神。
52蘿蔔頭 發表於 2012-9-3 06:16
本帖最後由 52蘿蔔頭 於 2012-9-3 07:16 編輯

第十一章 主動出擊

見到索爾茲伯里,馮承乾首先注意到的是那遮住了半個臉龐的胡須。

大概是這個時代的特色,男人都喜歡留胡須,似乎很多人都認為胡須越多越密,才越有男人的氣概。

索爾茲伯里也在打量馮承乾,只是喜怒不表于色。

老實講,對馮承乾的第一印象讓索爾茲伯里有點失望,因為這個五官分明的東方人既沒有留胡須,也沒有出眾的相貌。

“首相,覺得我很眼熟嗎?”馮承乾有點受不住了。

來到這個時代之後,馮承乾見到每一個人,都會說到這句話,因為所有人都會用讓他尷尬的目光打量他。

“當然不是,我還是第一次見到伯爵閣下呢。”

“首相客氣了。聽陛下說,首相打算與我談一些與法俄有關的事情?”

“伯爵閣下心知肚明,那我們談起來就輕松多了。”索爾茲伯里笑了笑,說道,“法國援助俄國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對貴國構成了嚴重威脅,所以我建議共同采取行動,向法俄施壓。”

“首相的意思是,這也對大英帝國構成了威脅?”

索爾茲伯里的眉頭跳了幾下,隨即就恢復如常。“伯爵說得沒錯,這條鐵路將使俄國煥然一新,而一個嶄新的俄國必然會破壞現有的均勢局面,也就會對貴國與我國構成實質性的威脅。”

“那麼,首相有什麼好的建議呢?”

“我覺得,只要我們兩國能夠站在一起,就是最好的回應。”

“站在一起?”

索爾茲伯里點了點頭,說道:“首先發表外交聲明,對法國援助俄國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表示嚴重關切。”

“首相的意思是,任其為之?”

“這……”

“僅僅表示關切根本于事無補,最多只是讓法俄有所顧忌。即便能延緩一些時日,恐怕今後也會惡夢成真。”

“伯爵的意思呢?”

馮承乾笑了笑,說道:“要想阻止法國援助俄國,就得采取實質性行動。”

“什麼行動?”

“那得看首相了。”

索爾茲伯里皺起眉頭,表示不明白馮承乾的意思。

“如果以事論事,我的建議是以牙還牙,采取針鋒相對的措施。”

“比如……”

“比如,修建一條在戰略價值上能夠與之抗衡、能對法俄兩國構成威脅的鐵路,比如從柏林通往巴格達的鐵路。”

索爾茲伯里一愣,有點不敢相信的看著馮承乾。

“當然,這只是應對當前威脅的權宜之計。”

“伯爵的意思是,還有長久之計?”

“法國援助俄國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旨在實現法俄結盟。首相肯定知道,如果法俄結成同盟,肯定會打破歐陸現有的均勢局面,不但對我國構成了威脅,也將使貴國的歐陸政策全面破產。”

索爾茲伯里沒有吭聲,表明不反對馮承乾的觀點。

“既然是長久之計,就得考慮得長遠一些,所以我的建議是,貴國必須改變一貫的外交立場。”

“伯爵的意思是……”

“如果能與貴國簽署同盟條約,相信……”

“這不可能!”索爾茲伯里忍不住了,隨即意識到說錯了話。“這麼重要的事情,我無法做主。”

“首相誤會了,這只是我的建議而已。”

“伯爵閣下肯定知道,如此重大的事情必須得到議會的支持,而在下院,恐怕沒人會贊成這樣的提案。”

“沒有做的話,誰知道結果會如何?”

“這……”

馮承乾暗自笑了起來,索爾茲伯里這下為難了。

修建從柏林到巴格達的鐵路,即後來被稱為“巴格達鐵路”的想法並非出自馮承乾,而是馮承乾借用了他人的想法。數年前,帝國就有人計劃修建一條經博斯普魯斯海峽直通波斯灣的鐵路。經由這條鐵路,德意志第二帝國不但可以控制小亞細亞,還能在波斯灣建立前進基地、直逼高加索、威脅埃及,在英國通往印度的道路上打下一顆釘子,為帝國的全球戰略打下基礎。

如果沒有馮承乾,俾斯麥也會在年內采取行動。

在馮承乾熟知的歷史中,是由德意志銀行與符騰堡銀行出面,委托考拉出面取得了由伊斯密爾到安卡拉鐵路線的經營權,再成立了小亞細亞鐵路公司。五年之後,該計劃才因列強反對而下馬。

因為熟悉這段歷史,所以馮承乾主動向索爾茲伯里提了出來。

主動提出,肯定要比事後讓英國出面干預好。

別忘了,當前是英國首相提出聯手牽制法俄,即便德意志第二帝國也是獲益者,主動權也在帝國手上。

就算索爾茲伯里不會把馮承乾的話當回事,也會造成其他影響。

比如,可以讓俾斯麥出面,正式提出修建巴格達鐵路,並且與英國均享利益,從而降低英德的利益沖突。

只是,馮承乾與索爾茲伯里的談判,也因此不歡而散。

馮承乾沒有耽擱,立即回去向腓特烈三世稟明情況。

“是你主動提出修建鐵路?”

“只是提了一下,畢竟現在求人的是英國。”

“可是……”腓特烈三世嘆了口氣,說道,“波斯灣是英國的核心地區之一,絕不允許他人染指。雖然你把握時機的能力非常強,但是這麼做只會空

生嫌隙,對促進英德友誼沒有絲毫幫助。”

“陛下認為,我們與英國存在友誼嗎?”

“這……”

“利益聯盟的本質是利存而聚、利盡而散。雖然當前我們與英國有共同利益,但是這種合作方式根本不可靠。英國今日可以為了利益與我們合作,明日也就會為了更大的利益與法俄合作。”

“你說得沒錯,可是……”腓特烈三世又嘆了口氣,沒有說下去。

“我知道陛下在顧慮什麼,可是現在不表明立場,恐怕今後將更加難處。”

“今後?”

“即便我不提出此事,也會有人去做。”馮承乾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幾年前,就有人提出修建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前往巴格達的鐵路,而且帝國的幾家銀行很有興趣。有如此大的利益,即便陛下反對……”

腓特烈三世立即皺起眉頭,似乎他並不知道這件事。

“不管怎麼說,這件事情已經發生了。”

“也只能這樣了。”腓特烈三世思索了一陣,說道,“你主動提出來,比今後讓英國以此為由提出指責要好得多。”

馮承乾點了點頭,沒有多說什麼。

“此事,還是由宰相出面吧。”腓特烈三世長出口氣,說道,“明日,女王將檢閱皇家海軍主力艦隊,邀請我們前去觀摩。你不是很想見識大英帝國的艦隊嗎?好好準備一下,不要錯過如此好的機會。”

“女王在向我們炫耀?”

腓特烈三世笑了笑,說道:“差不多吧,如果女王回訪,我會陪同她檢閱帝國陸軍。”

“陛下羨慕嗎?”

“羨慕?”

“女王有世界上最強大的艦隊,而陛下只有……”

“我有世界上最強大的陸軍。”

“可是,沒有艦隊,再強大的陸軍也無法跨過英吉利海峽,拿破侖辦不到,想必陛下的陸軍也辦不到。”

“我就說過,你說話太直接了,根本不留余地。”

馮承乾笑了笑,說道:“能得陛下信任,我怎麼敢說假話來奉承陛下呢?”

腓特烈三世也笑了笑,說道:“說實話,確實有點羨慕。如果我們有一支這麼強大的艦隊,哪怕稍微差一點,我也心滿意足了。”

“只是……”

腓特烈三世看了馮承乾一眼。“你知道我要說什麼?”

“如果我沒猜錯,陛下肯定會說,只是決定帝國安危的不是海軍,而是陸軍,所以帝國最需要的是一支強大的陸軍。”

腓特烈三世笑了笑,這確實是他想說的話。

“陛下有沒有想過,如果僅有一支強大的陸軍,帝國仍然會一事無成呢?”

“你的意思是……”

“陛下是否知道,好幾年前,一個旅英的美國人發明了一種威力強大的自動武器。”

“馬克沁?”

馮承乾點了點頭,說道:“那麼陛下有沒有想過,這種自動武器將改變歷史,使戰爭改頭換面。”

腓特烈三世的眉頭跳了幾下,似乎有點懷疑馮承乾的這番言論。

“陛下現在不相信也沒什麼,只是我們必須明白,在這個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改變的不僅僅是生產方式,還有很多很多。下一場戰爭,必然是國家綜合實力的較量。沒有強大的海軍,帝國就不會有海外貿易,也就不會獲得海外資源。僅憑本國資源,帝國有把握打贏下一場戰爭嗎?”

腓特烈三世既沒有贊同,也沒有反駁馮承乾。

馮承乾也沒再多說,畢竟要改變一個陸權帝國皇帝自幼就形成的意識,絕對不是靠三言兩語就能辦到的事情。

德意志第二帝國需要時間,腓特烈三世也需要時間。

馮承乾相信,只要時間久了,耳聞目染之下,腓特烈三世肯定會有所改變,認識到海權的重要性,下定決心打造一支強大的海軍,讓已為歐陸頭號強國的德意志第二帝國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大國。

也許,見到英國皇家海軍主力艦隊,腓特烈三世就會有所感悟。
52蘿蔔頭 發表於 2012-9-3 06:16
本帖最後由 52蘿蔔頭 於 2012-9-3 20:46 編輯


第十二章 皇帝的回報

目睹英國艦隊的風采,馮承乾的感觸並不大。不是因為在樸茨茅斯見過英國戰艦,而是這是個變革的時代。

近代海軍,經歷了風帆時代、鐵甲艦時代與無畏艦時代。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是鐵甲艦時代末期。以蒸汽機為動力的鐵甲艦徹底取代了風帆戰艦,只是很快會被更加強大的無畏艦取代。

英國艦隊,不可說不強大。

只是在馮承乾眼里,再過十多年,這支看似強大的艦隊就會在海軍軍備競賽中被徹底淘汰。

此時的強大,根本算不了什麼。

誰能率先抓住軍事技術革命的契機,誰就能在下一輪競爭中拔得頭籌。

檢閱艦隊,無非是英國在炫耀武力。

看得出來,腓特烈三世很有感觸。

區區島國,能夠成為全球第一強國,擁有超過本土面積一百倍的海外殖民地,控制數億人口,大英帝國靠的就是這支強大的、戰無不勝的艦隊。沒有這支艦隊,大英帝國恐怕還是英倫三島上的小國。

維多利亞女王處心積慮的安排,已經達到了目的。

只是,腓特烈三世在認清了大英帝國的實力之後,也產生了取而代之的想法,並且認識到了海軍的重要性。

檢閱皇家海軍艦隊後,腓特烈三世沒有返回倫敦,直接登上了“勃蘭登堡”號。

與英國皇家海軍那些龐大的戰艦相比,“勃蘭登堡”號、以及隨行的“伊倫娜”號顯得極為渺小。

如此巨大的反差,再次給腓特烈三世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不難想像,為什麼威廉皇儲會在成為皇帝之後,全力支持海軍建設。

任何一位帝國皇帝見到大英帝國的艦隊,都會產生同樣的感想,即一個強大的帝國必須擁有一支強大的艦隊。

德意志第二帝國不例外,沙皇俄國也不例外。

回國途中,腓特烈三世多次找到馮承乾,詢問了與海軍、特別是與海軍建設長遠規劃有關的問題。

馮承乾沒有鼓動皇帝,而是講出了事實。

海軍不像陸軍,不是招一批軍人,把槍支分發下去,再進行幾個月強化訓練就能組建部隊的簡單事情。

構成海軍實力的三個因素分別是:理論、人員與戰艦。

雖然馬漢現在還是美國海軍學院院長,要等到兩年後,“海權論三部曲”的第一部,即《海權對歷史的影響1660-1783》才會問世,後面的兩部,即《海權對法國革命和法帝國的影響:1793-1812》與《海權與1812年戰爭的聯系》要到一九零五年前後才會完成,但是與海權有關的著作已有不少,而且馬漢已經對海權產生了較為系統的認識。更重要的是,馮承乾深知“海權論”對歷史產生的影響。哪怕馮承乾不了解“海權論三部曲”,也有能力影響與改變歷史。

人員方面,即便沒有馮承乾,德意志第二帝國也不缺乏優秀官兵。

在馮承乾熟知的歷史中,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海軍官兵在技能、修養與士氣上,都明顯高于對手。

關鍵,還是物質基礎,即戰艦。

建造戰艦,考量的是一個國家以工業與科技實力為核心的綜合國力。

現實很殘酷,作為新興工業強國,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工業實力還不夠強大,科學技術也不夠先進。

馮承乾說得很明白,即便帝國奮起直追,也要十年之後才能初見成效。

說得再簡單一些,即便腓特烈三世全力支持海軍建設,也需要花上十年的時間來鞏固與夯實基礎。

至于腓特烈三世關心的花費,更是一個天文數字。

馮承乾並不指望皇帝能夠立即做出決定,只希望腓特烈三世能夠深入思考一下,早日認清海軍的重要性。

所幸的是,腓特烈三世不是一個優柔寡斷的皇帝。

“勃蘭登堡”號即將進入威廉港的時候,腓特烈三世再次把馮承乾叫了過去。

“我考慮好了,回去之後就找宰相商量。”腓特烈三世這兩天也沒休息好,大概一直在考慮海軍的事情。“也許達不到你提出的要求,但是肯定比現在好得多。我會替你爭取,也希望你不要讓我失望。”

“陛下有什麼希望?”

“得到一支強大的海軍。”

馮承乾笑了笑,沒有接這句話。

腓特烈三世也笑了笑,說道:“不需要女王那樣的海軍,只要能夠與之抗衡,在必要的時候發揮必要作用的海軍。”

“這麼說,陛下需要的只是一支‘風險艦隊’?”

“風險艦隊?”

馮承乾一愣,知道自己又說漏嘴了。

在馮承乾熟知的歷史中,要到十多年後,受到重用的提爾皮茨海軍元帥才會提出“風險艦隊”理論。

“簡單說來,就是一支能夠讓敵人有所忌憚,從而不敢輕易向帝國開戰的艦隊。”

“具體一點。”

馮承乾稍微沉思了一會,說道:“大英帝國的安危系于海軍,國家利益也系于海軍。如果我們的艦隊能在海戰中重創英國海軍,哪怕不能取代英國,也能讓英國喪失全球霸權,被其他列強取代。只要有這個風險存在,英國就會有所忌憚,從而不敢與我們為敵,更不敢向我們開戰。”

“這只是假設。”

“如果英國與我們開戰,我們就能通過海上決戰迫使英國退出戰爭,至少使英國喪失干預歐陸戰爭的能力。”

腓特烈三世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似乎明白了馮承乾的意思。

“如果陛下需要的是這樣一支艦隊,並不難辦到。”

“是嗎?”

“英國海軍奉行兩強政策,即艦隊規模超過兩個最強大的競爭對手之和,所以帝國海軍的規模只需要達到英國海軍的一半、或者稍微多一點,就能促使英國修改基本政策,放棄與我們對抗的念頭。”馮承乾笑了笑,說道,“即便英國仍然與我們為敵,我們也有機會在海戰中挫敗英國艦隊。”

“如果給你陸軍預算的百分之十,你能辦到嗎?”

“這……”

“當然,這只是開始,今後會逐年遞增。”

馮承乾思索了一會,說道:“這樣的話,海軍建設得重新規劃,盡量縮減前期開支,把重點放在後面。”

“為什麼?”

“技術革命即將到來,戰艦的更替周期縮短,現在建造的戰艦,恐怕幾年之後就會變得落後。”

“你的意思是,先打好基礎,再擴大建造規模?”

馮承乾點了點頭,說道:“經費有限,好鋼就得用在刀刃上。我們不與大英帝國爭一日之長短,自然得從長計議。”

“看來,能得你輔佐,確實是帝國的榮幸。”

“陛下過獎了,我也只是在做分內的事情。”

腓特烈三世點了點頭,說道:“前幾日收到消息,大清提出從我們這里采購軍火,我已經告訴宰相,讓他慎重考慮。”

“陛下……”

“雖然我不知道你的來歷,但是從你的姓氏來看,你肯定與大清有關。”

“這……”

“你不用告訴我,我也不會問,你與我立下血誓,我會完全信任你。”腓特烈三世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我也相信,你是全心全意為帝國服務,可是我更加清楚,遲早有一天你會離開帝國。”

馮承乾暗自嘆了口氣,他也確實沒有打算長久為德意志第二帝國服務。

“算是我給你的回報吧。”腓特烈三世笑了笑,說道,“大清參贊陳季同近日在柏林,你可以抽空見見他。”

“陳季同?”

“他是大清駐法公使,兼任駐德參贊。我見過他一面,談得還算投機。只是此人生性高傲,且玩世不恭。”腓特烈三世笑著搖了搖頭,說道,“在他眼里,大清依然強大,總是我行我素,顯得極有個性。”

“這到是非常難得。”

“是啊,在大清,像他這樣的人肯定沒有幾個。”

“行,有機會的話,我會跟他見上一面。”

“快到了,你去準備一下吧。”腓特烈三世打了個呵欠,“明日晚上召開御前會議,商討你跟索爾茲伯里提到的事情,別遲到了。”

馮承乾點了點頭,表示明白皇帝的意思。

當前,最要緊的事,就是落實英德聯合對抗法俄的秘密協議。

雖然這應該是宰相的事,但是馮承乾首先向英國首相提出修建巴格達鐵路,也就沒有理由把他排除在外。

回到柏林的時候,已經是深夜了。

馮承乾在路上吃了晚飯,準備洗個澡就上床睡覺。

只是,侍從還沒準備好熱水,就有人來訪了。

“誰會這麼晚來找我?”

“他只說他叫卡爾。”

“卡爾?”馮承乾有點頭大,在德國叫“卡爾”的人多了去了。

“他說,他代表德意志銀行與符騰堡銀行來見大人。”

馮承乾猛的一驚,這才想起,卡爾正是德意志銀行與符騰堡銀行積極推動修建巴格達鐵路的臺前代表。

“伯爵,要趕走他嗎?”

“不,不用了,請他進來吧。”馮承乾長出了口氣。

銀行家的嗅覺確實靈敏,馮承乾幾天前才向索爾茲伯里提出修建巴格達鐵路,消息就傳了回來。

當然,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電報早已普及,通信不再依靠信使了。
52蘿蔔頭 發表於 2012-9-3 06:17
本帖最後由 52蘿蔔頭 於 2012-9-3 20:47 編輯


第十三章 銀行集團

雖然是初次見面,但是馮承乾看得出來,這個叫卡爾的資本家是個非常精明的人。

“聽聞,伯爵已經向英國首相提出修建經博斯普魯斯海峽通往波斯灣的鐵路,所以鄙人冒昧前來拜訪。”

“卡爾先生深夜前來,就是為了此事?”

“一是為了向伯爵表示謝意,二是……”

“為什麼要謝我?”馮承乾笑了笑,說道,“我這麼做,也是為帝國著想,為皇帝陛下服務。”

“雖然話是這麼說,但是伯爵仍然幫了我們的大忙。”

“是嗎?”

卡爾顯得有點尷尬。“伯爵有所不知,修建鐵路一事早就有了計劃,只是一直苦于沒人正式提出來。伯爵向英國首相提出,等于讓此事正式化。想必,帝國內閣很快就會跟英國政府進行談判。”

“這麼說,我到無意中幫了卡爾先生。”

“不是幫我。”

“那是……”

“不瞞伯爵,我代表德意志銀行與符騰堡銀行做事,相信伯爵聽說過這兩家銀行。”

馮承乾笑了笑,說道:“還真是讓卡爾先生失望了,我現在的一切都是陛下給的,與銀行沒有關系。”

“那麼,今後呢?”

“今後?”

“雖然我們都是陛下的臣民,但是伯爵肯定需要一些金融上的幫助,是不是?”

馮承乾沒有開口,因為他清楚金融的意義與價值。

“我深夜前來叨擾伯爵,第二件事就是希望伯爵能夠提供更大的幫助,我們也會為伯爵提供方便。”

“什麼方便?”

卡爾從口袋里拿出一個信封,放在了馮承乾面前。“這是德意志銀行的支票簿,伯爵享有五十萬馬克的透支額度。”

“借來的錢,遲早得還。”

“伯爵是銀行的貴賓,自然不會計入利息,至于還帳嘛,更不需要伯爵操心,我們自會想法處理。”

“你是在賄賂我?”

“伯爵多慮了,這只是伯爵應得的一份。”

馮承乾看了眼信封,說道:“這個東西我不能要,畢竟無功不受祿,修建鐵路的事情還沒有下文。”

“明天不就有結果了嗎?”

馮承乾的眉頭跳了幾下,這些資本家的消息還真靈通。

“如果伯爵肯在御前會議上向陛下施加一些影響,我將再次前來拜訪,絕對不會讓伯爵失望。”

馮承乾依然沒有開口,因為他知道,巴格達鐵路只存在于圖紙之上。

“伯爵是否覺得我們的誠意還不夠?”

“卡爾先生,你想得太多了。”馮承乾長出口氣,說道,“對帝國有益的事,我自然會盡力爭取。”

“這麼說……”

“到底怎麼做,得由陛下與宰相決定。”

“可是……”

“卡爾先生的消息如此靈通,相信明天就能收到消息了。”馮承乾打了個呵欠,“時間也不早了,我還得早點休息,也請卡爾先生回去吧。”

卡爾遲疑了一下,說道:“那麼,我就靜等好消息了。”

馮承乾笑了笑,起身送卡爾出去。

當然,卡爾沒有帶走那個裝著支票簿的信封。

馮承乾沒有表態,不等于不需要銀行提供的金融幫助。以這個時代的標準,五十萬帝國馬克絕對不是一筆小錢。要知道,帝國工人的平均工資也才每月數馬克而已。五十萬帝國馬克,在一個多世紀之後,相當于數千萬美元。

對馮承乾來說,現在最需要的就是錢。

送走卡爾後,施密特趕了回來。

“伯爵,這東西……”

“放在這里吧,你先去休息。”

施密特點了點頭,知趣的離開了書房。

沉思了好一陣,馮承乾才去了臥室。

第二天下午,馮承乾提前幾個小時前往波茨坦皇宮。

“這是……”

“一個叫卡爾的資本家給我的,說是代表德意志銀行與符騰堡銀行,有五十萬帝國馬克的透支額度。”

“你自可留下,沒有必要交給我。”

“陛下,微臣所做都是為帝國著想,如果授首他人恩惠,豈不是受賄?”

腓特烈三世笑了笑,把支票簿交到馮承乾手上。“海軍建設不是缺錢嗎?如果你不想要這筆錢,大可充入海軍軍費。”

“以後,類似的事情就不用向我匯報了。有人把錢送上門來,沒是什麼不好,你自己把握分寸。”

“修建鐵路的事。”

“我已經跟宰相商量過了,宰相也認為有這個必要,只是暫時不益采取行動。”

腓特烈三世嘆了口氣,說道:“雖然索爾茲伯里沒有反對,但是英國內閣與下院肯定不會支持我們的提議。宰相的意思是,可以借此拉攏土耳其,而不是把手伸進波斯灣。削弱英國不可一蹴而就,必須緩緩圖之。”

馮承乾點了點頭,說道:“我也是這個意思,既然不可為,就不要為之。”

“此事我已交給宰相處理,你就不用操心了。”腓特烈三世笑了笑,說道,“等下的御前會議上,宰相肯定會提出來。作為發起者,你得支持宰相。不管怎麼說,宰相比你我更加熟悉外交事務。”

“帝國海軍軍費的事情……”

“宰相已經原則上答應了我提出的條件,把海軍軍費翻倍,只是得從明年開始,而且今後每年的增幅不得超過陸軍的兩倍。”

“大概十年之後,海軍軍費就能達到陸軍的百分之二十。”

馮承乾暗自嘆了口氣,沒有多說什麼。

“對了,威廉跟我說過,他愿意支持海軍建設。”

“皇儲?”

腓特烈三世笑了笑,說道:“威廉幼年時長期旅居英國,對英國皇家海軍的印象極為深刻,早年就多次提起,帝國應該擁有一支強大的海軍。昨天晚上他找到我,提出拿一半的年俸支持海軍建設。”

“皇儲能有這樣的想法,也確實非常難得。”

馮承乾點了點頭,說道:“既然皇儲為帝國著想,微臣定會盡心竭力。”

“我清楚你的為人,只是皇儲年輕,閱歷尚淺,希望你平日里能多與皇儲接觸,讓他知道管理國家有多麼不容易。”

“陛下言重了,皇儲聰慧,不需要微臣提點。”

腓特烈三世笑了笑,說道:“你要這麼說,那我可無地自容了。不管怎麼說,你得在這件事情上用點心,也算是為我分憂吧。”

“能得陛下信任,微臣肝腦涂地也不足以報。”

“好了,別跟我說這些客套話。”腓特烈三世揮了揮手,說道,“時間還早,你也好久沒有來過了,去外面逛逛吧。其他大臣到了,我讓古斯塔夫去叫你。對了,後花園有幾株新培育的牡丹。”

馮承乾沒多耽擱,跟腓特烈三世告辭後,就跟隨古斯塔夫去了後花園。

事實上,馮承乾對花草並無興趣,在他的那個時代,城市覆蓋了整個陸地,花草非常少見,也沒有多少人懂得賞花弄草。

皇宮的後花園非常大,馮承乾還是第一次在白天進入後花園。

來到這個時代的第一個月,馮承乾都是晝伏夜出,即便在夜晚也很少到處閑逛,大部分時候跟腓特烈三世呆在一起。

必須承認,德國皇室比英國皇室簡樸得多。

後花園里,沒有多少奇花異草,更不像大英帝國的白金漢宮那樣,有探險家從世界各地帶回來的奇珍異寶。

只是,德皇的後花園別有一番風味。

與白金漢宮相比,波茨坦皇宮顯得更加安寧,讓人身心舒坦。

御前會議安排在下午四點,還有一個多小時,馮承乾四處閑逛了一會。直到聽到一陣喧鬧聲,他才停下腳步。

“是索菲公主與瑪格麗特公主。”施密特輕聲說了一句。

成為馮承乾的內侍之前,施密特在古斯塔夫手下辦事,了解每一位皇室成員。

馮承乾仔細看了一眼,確實是索菲公主與瑪格麗特公主,兩人正在矮樹墻後的花叢中嬉戲打鬧。

“伯爵,要過去問好嗎?”

“不用了,我們去別處看看吧。”馮承乾轉過身來,說道,“御前會議就要開始了,我們還是早點回去為好。”

“還有一個小時呢。”

馮承乾笑了笑,沒有理會施密特,徑直朝花園外面走去。

雖然德皇沒有明說,但是出訪英國的安排已經表明,腓特烈三世有撮合馮承乾與索菲公主的意思。如果馮承乾迎娶索菲公主,就將成為皇室成員,也就能名正言順的在帝國政府中獲得高位。

馮承乾也想過,只是覺得沒有這個必要。

依靠皇帝沒有錯,可是刻意跟攀附皇族,卻是大可不必。

再說了,馮承乾並沒打算永遠為德意志第二帝國賣命,他還有更加宏偉的理想,遲早會掛印而去。

沒走多遠,馮承乾就停下了腳步,因為他看到了迎面走來的威廉皇儲。

大概是印象不大好,或者是認識上的問題,馮承乾不想跟威廉皇儲走得太近,以免腓特烈三世生疑。

要知道,威廉皇儲是皇位的第一順位繼承人。

只是,現在想躲也躲不了。

暗自嘆了口氣,馮承乾加快腳步朝威廉皇儲走了過去。至少在目前看來,威廉皇儲是馮承乾在建設帝國海軍時的最大支持者。
52蘿蔔頭 發表於 2012-9-3 06:17
本帖最後由 52蘿蔔頭 於 2012-9-3 20:48 編輯


第十四章 海軍之父

威廉也沒想到能在後花園見到馮承乾。

兩人寒暄幾句,威廉主動邀請馮承乾前去作客,又談了一些與海軍有關的事情,就告辭分開了。

皇帝回來之後,皇儲不再擔任監國要職,也就沒有理由過問政事。

馮承乾趕到御書房的時候,御前會議已經開始了。

正常情況下,腓特烈三世會每個月召開一次由全體內閣官員參與的大會,每周召開一次由主要內閣成員參與的小會。遇到特殊情況,腓特烈三世會根據所涉事務,隨時召集相關官員召開御前會議。

這次,腓特烈三世召集的就是相關的內閣官員。

除了帝國宰相俾斯麥,還有財政大臣、工業大臣、內務大臣等幾名與修建巴格達鐵路有關的內閣官員。

雖然腓特烈三世已與俾斯麥達成一致,先把鐵路修到伊斯坦布爾,再根據英國的反應,決定是否繼續推進,但是財政部長、工業大臣與內務大臣都表示反對,認為修建巴格達鐵路的時機還未成熟。

爭論持續了兩個多小時,直到太陽落山都沒得出結論。

腓特烈三世的耐心也被耗光了,最後決定讓俾斯麥出面與英國談判,等到談判有了結果再做定論。

至于修建鐵路的經費,則由財政大臣出面湊集。

這只是當天的第一個議題。

接下來討論的,就是馮承乾提出的海軍建設問題。

“經費上的問題,我已與宰相達成共識,帝國海軍明年的軍費撥款比今年增長一倍,達到帝國陸軍的百分之十。”腓特烈三世大概已經厭煩與大臣斤斤計較,開門見山的向大臣提出了條件。“財政預算得重新制訂,威廉表示愿意捐助一半的年俸給海軍,作為皇帝,我也得做出一些表率。”

“陛下……”

“明年,皇室開支減半,省下的錢全部用于海軍建設。”

財政大臣愣了一下,一時不知道該如何反駁皇帝。

俾斯麥也有點吃驚,畢竟削減皇室開支將影響到所有皇室成員,肯定會有人不滿,也就會使皇室不得安寧。

“建設海軍,關系到帝國的千秋基業。如果皇室不做出表率,如何讓臣民信服?”腓特烈三世看著俾斯麥說出了這番話。“做為帝國皇帝,如果我都不能以身作則,又如何讓其他人為帝國效力?此事就這麼決定了,盡快提交一份新的財政預算報告,希望各個部門都能適當的縮減經費,支持海軍建設。”

俾斯麥沒有反對,財政大臣自然不好出面反對。

馮承乾沒有開口,也不便于在這個時候開口。腓特烈三世如此大力支持海軍建設,已經得罪了不少人,如果馮承乾在這個時候出面,只會立于風口浪尖,成為其他大臣發泄不滿的對象。

會議結束後,馮承乾謝絕了腓特烈三世的挽留,決定回家吃晚飯。

這次會議,給馮承乾最大的感受就是,作為專門負責海軍建設的戰爭大臣,他在帝國內閣中孤掌難鳴。

雖然皇帝的支持,讓他獲益匪淺,但是並非所有時候都能得到皇帝的支持。

回家的路上,馮承乾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可是在這個時代,除了皇帝,他還能依靠誰呢?

快到伯爵府的時候,馮承乾似乎想到了什麼,讓馬車停了下來。

“去皇儲那里。”

“伯爵,已經是深夜了,現在去……”

“去吧,皇儲不會這麼早睡覺。”

施密特沒再多問,畢竟要去哪里是馮承乾說了算。

威廉皇儲成年後,從波茨坦皇宮搬到了柏林郊外的皇儲行宮,只是經常去皇宮住上一段時日。

所幸的是,皇儲今晚沒有留宿皇宮。

“伯爵真是稀客。”

“殿下見笑了,本該早來拜訪殿下,只是近日事務繁忙,所以拖到了今天。”

“伯爵不用客氣了,深夜來訪,肯定有要事吧?”

馮承乾笑了笑,接住了威廉遞來的雪茄。知道馮承乾喜歡抽雪茄的人沒有幾個,威廉算是用心了。

“不瞞殿下,今日前來,確實有事想請殿下幫忙。”

“與海軍有關?”

馮承乾點了點頭,說道:“陛下已經下了詔書,明年的海軍經費提升一倍,達到陸軍的百分之十。雖然宰相與其他大臣均已同意,但是我覺得此事還不妥當。在帝國內閣,真正至支持海軍建設的人並不多。”

“伯爵的意思是……”

“不知道,殿下是否有合適的人選?”

“這……”

“雖然陛下任命我為戰爭大臣,但是僅分管海軍事務。現在的戰爭部,可以說是門可羅雀。俗話說,孤掌難鳴。就算陛下信任我,殿下也非常支持,可是管理這麼大個機構,僅靠我一個人,還是有點力不從心。”

威廉皇儲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隨即思索起來。

“聽說,殿下去年去過英國?”

“去年?外祖母登基五十年的慶祝活動,那可不是值得炫耀的經歷,伯爵莫非想拿此事取笑我?”

“殿下想多了,只是殿下前去,應該有海軍官兵隨同吧?”

“這……”威廉稍微思索了一陣,說道,“伯爵這麼一說,我還真想起了一個較為合適的人選。”

馮承乾笑了笑,他有意提醒了威廉皇儲。

“伯爵可否聽說過提爾皮茨上校?”

馮承乾的眉頭跳了幾下,他怎麼可能沒聽說過德意志第二帝國公海艦隊之父呢?

“去年,正是他隨同我前往英國。我們一路上談了很多與海軍有關的話題,此人極有遠見,對海軍的作用與地位有非常深刻的認識。只是前幾年不受重用,在海軍中默默無聞,恐怕伯爵沒有聽說過。”

“他在魚雷部隊服役快十年了吧?”

威廉一愣,這才發現馮承乾知道提爾皮茨。

“德蒙任海軍部長的時候,不大重視魚雷部隊,像提爾皮茨這樣的軍官不受重用也不足為怪。”馮承乾笑了笑,說道,“殿下覺得,此人可靠嗎?”

“伯爵的意思是……”

“殿下推薦的人才,我自會重用,只是……”

“那肯定沒問題,伯爵大可放心。”

馮承乾點了點頭,說道:“那麼,還請殿下為我引見。”

“這是當然。”威廉笑了笑,說道,“擇日不如撞日,在伯爵出任戰爭大臣之前,提爾皮茨剛剛晉升為上校,被任命為巡洋艦艦長,前幾日回到柏林,正準備去波羅的海上任。就安排在明天中午吧。”

“這樣也好,我也很想見見這位上校。”

“那麼,還請伯爵早點前來。”

馮承乾笑著點了點頭,說道:“時間不早了,殿下早點休息,我就告辭了。”

離開皇儲行宮、返回伯爵府的路上,馮承乾的心情開朗了許多。

之前,他一直忘記了大名鼎鼎的“帝國公海艦隊之父”。直到去找威廉皇儲之前,他才猛然想了起來。

如果能夠獲得提爾皮茨的幫助,肯定會事半功倍。

只是,現在的提爾皮茨,是那個讓數位英國海軍大臣恨之入骨的偉人嗎?

在馮承乾熟知的歷史中,要到十多年後,提爾皮茨才會受到德皇重用,出任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大臣,主導大艦隊的建設工作。

現在的提爾皮茨還不到四十歲,僅僅是一艘巡洋艦的上校艦長。更重要的是,中日甲午戰爭與俄日戰爭還沒有爆發,提爾皮茨也沒有去遠東目睹這兩場戰爭,他對海軍能有足夠深刻的認識嗎?

馮承乾有點懷疑,只是轉而一想,也覺得沒必要擔憂。

如果歷史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在威廉還是皇儲的時候就與提爾皮茨結下友誼,並且在登基之後就重用了提爾皮茨。也就是說,在一八八八年之前,提爾皮茨已經對海軍有了足夠深刻的認識。

即便提爾皮茨還沒有認識到海軍的重要性,馮承乾也可以點撥他。

只是,這個晚上並不安寧。

回到伯爵府,馮承乾就見到了再次前來拜訪的卡爾。

毋庸置疑,金融資本家的消息非常靈通,這才過了幾個小時,帝國內閣政府還沒有發布與修建鐵路有關的消息呢。

卡爾是來感謝馮承乾的,自然也希望能夠得到更多的支持。

因為有皇帝的授意,所以馮承乾沒有謝絕送上門的好處,十分不客氣的收下了卡爾提供的一百萬帝國馬克的“勞務費”。為此,馮承乾還專門開了個賬簿,把收受的好處全部記錄了下來。

送走卡爾,已經是凌晨了。

與這個時代的人不一樣,做為來自末日之戰的軍人,馮承乾不但受過特殊訓練,身體還做過特殊調制。正常情況下,他每天只需要休息四個小時。有必要的話,他可以連續幾天不睡不眠。

天還沒亮,馮承乾就起來開始新一天的工作。

到此,他在這個時代的生活才算步入正軌,至少能夠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一八八八年四月二十四日,肯定會被載入史冊,因為在這一天,馮承乾將見到帝國海軍之父。只是,在馮承乾來到這個時代之後,提爾皮茨還是帝國海軍之父嗎?在這個世界的所有史書中,提爾皮茨只是帝國海軍的功臣,創建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的不是別人,正是馮承乾!
52蘿蔔頭 發表於 2012-9-3 06:17
本帖最後由 52蘿蔔頭 於 2012-9-3 20:49 編輯


第十五章 開拓者

皇儲安排的午宴非常奢侈,還專門為馮承乾準備了幾樣中式菜品。

馮承乾並不覺得奇怪,因為威廉幼年時,長期跟隨母親旅居英國,深受英國式貴族風俗影響,淡忘了普魯士貴族的傳統。就馮承乾所知,威廉皇儲是一個極好面子的人,招待貴賓自然不會有半點吝嗇。

當然,馮承乾的注意力也沒有放在那些美味的菜肴上。

“上校,這位就是馮承乾伯爵,想必你早已聽聞。”

提爾皮茨只是點了點頭,並沒多說什麼。

威廉皇儲笑了笑,又說道:“父皇已經任命伯爵為戰爭大臣,專門負責海軍事務,想必今後你們會經常見面。”

提爾皮茨又點了點頭,同時打量了馮承乾一番。

“聽聞,上校去年曾隨同皇儲前往英國。”馮承乾知道,僅靠皇帝的信任與支持,不可能贏得像提爾皮茨這樣的普魯士軍人的信任與尊重。“那麼,上校覺得,大英帝國有什麼值得我們學習嗎?”

“學習?”提爾皮茨終于開口了。

“向強者學習,是後進者的最佳選擇,是不是?”

提爾皮茨的眉頭跳了幾下,說道:“如果伯爵這麼說的話,我到覺得,應該學習的不是如何打造一支艦隊,而是如何使用艦隊。”

“是嗎?”威廉皇儲搶先開口。

“艦隊只是物質基礎,如同帝國陸軍。”提爾皮茨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先皇在凡爾賽宮加冕的時候曾對宰相、羅恩伯爵與毛奇元帥說過,是羅恩伯爵磨利了帝國的寶劍,毛奇元帥正確使用了這把寶劍。與此一樣,如果不知道如何使用艦隊,即便擁有了艦隊,也不可能取得勝利。”

威廉皇儲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似乎被提爾皮茨說動心了。

馮承乾笑了笑,說道:“我們不妨做一個假設,即帝國擁有一支強大的艦隊,那麼上校打算如何使用呢?”

“伯爵未免考慮得太過長遠了吧?”

“以帝國的實力,我覺得這並不長遠。”馮承乾沒打算謙卑退讓。“按照我的估計,二十年到三十年之後,假設就會變成現實。更重要的是,如果不知道如何使用艦隊,又如何能夠打造出一支適合我們的艦隊呢?在這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上,我覺得首先明確擁有艦隊的目的,才是關鍵。”

“伯爵所言有理,如果沒有目的,就無法明確發展方向。”

提爾皮茨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說道:“事實上,這也正是伯爵開始提到的,我們應該向英國學習的地方。”

“上校,你的意思是……”顯然,威廉皇儲對與海軍有關的話題都極有興趣。

“英國為什麼要打造世界上最強大的艦隊,為什麼要維持超過兩個最強大對手之和的艦隊規模?”提爾皮茨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原因很簡單,艦隊是英國的國本,不但維系著本土安全,也是其全球利益的基石。沒有艦隊,英國將什麼都不是,而有了艦隊,英國就不可戰勝。”

這番話,讓威廉皇儲沉思了起來。

馮承乾也不得不對提爾皮茨另眼相看,並且意識到,他並沒有低估提爾皮茨。

“伯爵,你認為呢?”

馮承乾笑了笑,說道:“上校所言沒錯,只是我們需要明白另外一點,即艦隊對帝國的意義並非如此。”

“是嗎?”提爾皮茨皺起了眉頭。

“不可否認,以現在的狀況發展下去,帝國遲早能取代英國,成為全球頭號強國。只是在那一天到來之前,還有許多路要走。短期之內,帝國的核心利益依然在歐洲大陸,也就依然得以陸權為主。”馮承乾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同樣不可否認,一支強大的艦隊能為帝國開辟更為廣闊的殖民地,提升帝國的國際地位。可是我們必須認識到,在擊敗與取代英國之前,海外利益都不牢靠。只要戰爭爆發,我們又沒能在海洋戰場上取勝,英國海軍就會封鎖我們,切斷我們與海外殖民地的聯系。說得直接一點,在戰爭時期,和平時期謀奪的利益都將化為泡影。”

“伯爵的意思是,艦隊的價值不在于開辟殖民地?”

馮承乾點了點頭,說道:“至少在目前看來,帝國打造艦隊的首要目的,絕非開辟海外殖民地。”

“那……”

“艦隊的價值,在于挑戰英國,使英國有所忌憚,不敢貿然干預歐陸。”

威廉皇儲鎖緊了眉頭,顯然對馮承乾的話不太滿意。

提爾皮茨卻不大一樣,顯得很有興趣。“在伯爵看來,只要歐陸爆發戰事,英國就會成為我們的敵人?”

馮承乾笑了笑,說道:“那得看當時的情況。”

“這……”

“目前看來,短期內、大概二十年左右吧,歐陸爆發大規模戰爭的可能性不大,畢竟法俄還沒有強大到能夠戰勝我們的地步,加上我們與英國的關系尚算融洽,法俄更不會貿然制造戰端。問題是,只要我們執意打造一支強大的海軍,就會成為英國的心腹大患,從而導致英德決裂,法俄也就會趁機制造開戰的理由。”馮承乾稍微停頓了一下,又說道,“如果僅與法俄為敵,尚不足為慮。即便二十年之後,帝國依然有很大的把握擊敗法俄,穩坐歐陸頭號強國的交椅。關鍵在于,英國會袖手旁觀嗎?在帝國大力打造海軍艦隊的背景下,英國肯定不會容忍我們稱霸歐陸。”

“伯爵的意思是,英國會協助法俄?”

“不僅僅是協助,而是直接參戰。”

威廉皇儲與提爾皮茨都露出了驚訝神色,畢竟現在英德正處于蜜月期,還在協商如何阻止法國援助俄國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呢。

“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對英國來說,誰威脅到它的海上霸權,誰就是它的敵人。”

“伯爵所言極是,只要我們發展海軍,就會成為英國的敵人。”

“那麼,我們能夠放棄海軍嗎?”馮承乾看了威廉皇儲一眼。

“絕對不可能,帝國不可能永遠都只是歐陸強國。”

“那麼,答案就很簡單了,在下一場戰爭中,英國不會是我們的盟友,而是我們的頭號敵人。明白了這一點,也就很容易明白,在戰勝英國、並且取而代之之前,帝國海軍的主要價值就是瓦解英國的海權。”

“瓦解?”提爾皮茨似乎不大明白馮承乾這句話的意思。

“上校覺得,英國會在帝國海軍發展壯大之後,再加以鏟除嗎?”

“這……”

馮承乾笑了笑,說道:“很明顯,英國不會坐以待斃,也就不會給我們太多時間,會在帝國海軍尚未發展壯大,準確的說是在還不足以通過一場決定性的海上戰役擊敗英國皇家海軍的時候采取行動。最有效的行動,就是在歐陸挑起一場全面戰爭,策動法俄等國向我們開戰,迫使帝國不得不把重點放在陸地上,從而失去超越與挑戰英國海軍的機會,最終以戰敗收場。”

威廉皇儲愣了一下,說道:“照伯爵這麼說,我們沒有絲毫勝算。”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伯爵的意思是……”

“打與不打的選擇權在英國手上,可是怎麼打的選擇權在我們手上。”馮承乾故意停頓了一會,才說道,“只要戰火點燃,怎麼打就不由敵人單方面決定。在此之前,我覺得應該把重點放在準備工作上。”

“伯爵說得沒錯,只有擁有了強大的海軍,才能論及今後的事。”

“上校,聽說你已經是巡洋艦艦長了?”

提爾皮茨勉強笑了笑,說道:“能為陛下效力,是我的榮幸。”

“那麼,你是否有更加長遠的打算呢?”

“這……”

“陛下讓我負責帝國海軍建設,此事千頭萬緒,我連從何著手都不知道。”馮承乾也笑了笑,說道,“我覺得,必須從基礎做起。如果上校不嫌棄,我希望由你來負責籌建帝國海軍的第一支大艦隊。”

提爾皮茨一愣,似乎沒有想到馮承乾會如此信任他。

“當然,只是籌建而已。在擁有戰艦之前,還得建設供這些戰艦停靠的軍港,以及各種各樣用來維持戰艦的基礎設施。考慮到帝國的地理環境,特別是波羅的海與北海,還要考慮得更加長遠一些。”

“伯爵是說,提高基爾運河的通行能力?”

“如果艦隊進出波羅的海都得走斯卡格拉克海峽,不但航程遙遠,在戰爭時期還極易遭到封鎖。”

“此事重大,我覺得應該向父皇稟明之後,再做決斷。”

馮承乾點了點頭,說道:“殿下所言有理,只是我僅負責海軍事務,像這樣的事情,不大方便提起。”

“我會找機會向父皇提出來。”

“這樣的話,就再好不過了。”馮承乾笑了笑,對提爾皮茨說道,“上校,愿意擔任帝國海軍的首任大艦隊司令嗎?”

提爾皮茨會拒絕嗎?顯然不會!
52蘿蔔頭 發表於 2012-9-3 06:18
本帖最後由 52蘿蔔頭 於 2012-9-3 20:49 編輯


第十六章 以退為進

任命一個有名無實的大艦隊司令在馮承乾的職權范圍之內,算不上什麼大事。幾個月之後,借提爾皮茨籌建大艦隊有功,馮承乾為他申請了帝國海軍少將軍銜。在威廉皇儲的幫助下,得到了腓特烈三世準許。

只是,籌建大艦隊的事情,依然是漫無頭緒。

以籌建大艦隊為名,馮承乾在這幾個月里走訪了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所有造船廠,對帝國的造船能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做為新興工業國,德意志第二帝國的造船能力並不差。

此時,德意志第二帝國已經擁有威廉港造船廠、伏爾鏗造船廠、日爾曼尼亞造船廠、威悉造船廠、但澤造船廠、基爾海軍造船廠、布洛姆與福斯造船廠、席紹造船廠、霍瓦茲造船廠等多家能夠建造巡洋艦以上級別大型戰艦的造船廠,為帝國海軍、以及他國海軍建造了數個級別的數十艘戰艦。

只是,德意志第二帝國依然缺乏建造戰列艦級大型戰艦的造船廠。

此外,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

因為訂單非常有限,造船廠又參差不齊,所以每個造船廠都難以發展壯大,也就無法在新興技術上取得突破。

馮承乾的第一個想法,就是整合帝國的造船工業,把分散的造船廠合並到一起。

問題是,從何著手?

德意志第二帝國是資本主義國家,造船廠大多是私營的,受法律保護,無法用國家強權進行整合。

雖然馮承乾是軍人,但是他不得不承認,在某些時候,金融家比軍人更管用。

要想整合帝國的造船工業,必須依靠帝國金融資本家。

為此,馮承乾決定回柏林之後,就去找卡爾,通過他與德意志銀行、符騰堡銀行等帝國金融資本建立關系。

在這幾個月里,還發生了很多事情。

經俾斯麥與索爾茲伯里出面,法國在對俄貸款上有所收斂,沙皇也暫時放下了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的想法。至于馮承乾在索爾茲伯里面前提到的巴格達鐵路也暫時告吹,僅修建到伊斯密爾。

俄國暫緩西伯利亞鐵路的修建計劃,不等于法俄同盟的基礎就沒有了。

隨後,沙皇用獲得的貸款,從法國訂購了五十萬支步槍,為在三年之內把陸軍擴充一百萬做準備。

對德意志第二帝國而言,俄國此舉,絕對是如芒在背。

馮承乾回到柏林時,帝國上下正在討論這件事情。

毛奇元帥已經提出,帝國應該針鋒相對的擴充陸軍,至少要擴軍五十萬,應對實力大增的俄國陸軍。

話雖好說,做起來卻很困難。

帝國的軍事體制,是由已經去世的羅恩伯爵建立的,羅恩也因此成為了帝國開國三大元勛之一。

雖然知道俾斯麥與毛奇的人更多,但是論貢獻,羅恩絕不亞于他們。

毛奇提出擴軍,就得修改帝國的軍事體制,也就得出臺新的征兵條例,並且對兵役制度進行修改。

這些,都是小事。

關鍵是,擴軍五十萬,意味著需要花數十億帝國馬克采購武器裝備,每年還要多出數億帝國馬克的陸軍軍費。

在帝國財政早已捉襟見肘的情況下,增加這麼大筆開支,肯定不是件小事。

結果,事情扯到了下一財年度財政預算上,而核心又是軍費預算。

馮承乾回來的也正是時候,因為毛奇早就盯上了海軍軍費,俾斯麥也認為暫時沒有必要擴充海軍。

了解情況後,馮承乾沒有立即去找腓特烈三世,而是去了皇儲行宮。

“這件事,我知道的也不多。”威廉皇儲嘆了口氣,說道,“父皇讓我少問政事,只是聽說毛奇元帥要求削減海軍軍費,宰相沒有提出反對。父皇還沒做出決定,所以你回來的正是時候。”

“陸軍軍費有多大的缺口?”

“明年大概有十五億馬克,以後會更多。”

馮承乾稍微思索了一下,說道:“海軍經費不到五億馬克,就算削減掉一半,也無法填補陸軍的空缺。”

“話是這麼說,可是……”

“看來,我得找陛下好好談談。”

“此事益早不益遲,伯爵得抓緊時間。”

馮承乾點了點頭,表示明白威廉皇儲的意思。雖然腓特烈三世還沒批準毛奇提出的陸軍擴軍計劃,但是在毛奇與俾斯麥軟硬兼施之下,肯定無法始終保持沉默,遲早得在此事上做出決斷。

“伯爵這幾月可有收獲?”

“跑了不少地方,談不上什麼收獲。”

“是嗎?”威廉皇儲皺起了眉頭。

“帝國的造船業、乃至帝國的所有工業都處于初級階段,各家企業的規模都很小。”馮承乾勉強笑了笑,又說道,“說得好聽一點,是發展潛力巨大。說得難聽一點,就是羽翼還未豐滿。”

“看來,伯爵這幾個月的辛苦沒有白費。”

“也算是吧,帝國要想發展壯大,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啊。”馮承乾嘆了口氣,說道,“時候不早了,我就不再叨擾殿下。”

威廉皇儲也未挽留馮承乾,因為他知道馮承乾要趕著去見皇帝。

離開皇儲行宮,馮承乾就去了波茨坦皇宮。

到達的時候,已經是傍晚了,腓特烈三世正準備用晚餐。馮承乾一路兼程,肚皮早已空空如也。

“今天回來的?”

“下午才到,前來覲見陛下的時候遇到威廉皇儲,所以耽擱了一些時間。”

“不是偶然遇到的吧?”腓特烈三世笑了笑,說道,“威廉也不小了,而且一直對海軍興趣濃烈,想必他是專門等著你的。”

“再過幾年,我會讓威廉參政,讓他學習如何治理國家。”腓特烈三世長出口氣,又說道,“你肯定聽說了,毛奇提出擴充陸軍,而且至少擴軍五十萬,宰相沒有反對,大臣都等著我做決定。”

“帝國是陸權為主的國家,擴軍很有必要。”

“是嗎?”

“陛下,我說的可是心里話。如果沒有穩固的本土,帝國就算擁有全世界最強大的海軍也派不上用場。不管怎麼說,我們沒有英吉利海峽這樣的天然屏障,如果陸軍戰敗,帝國將遭受亡國之災。”

“你的意思是……”

“也許,五十萬還不夠多。”

“俄國擴軍一百萬,法國不會在一旁看熱鬧,恐怕要不了多久,也會提出類似的擴軍方案。我們必須考慮同時與法俄開戰,所以我覺得,如果要擴軍的話,就得把法國潛在的威脅也考慮進去。”

“你覺得擴充多少才算合適?”

“目前看來,至少得擴軍一百萬,如果法國也開始擴軍,還得增加一些。”

腓特烈三世有點為難了。

“我只是分管海軍的戰爭大臣,對陸軍的事情不大了解,所以只是一面之詞。”馮承乾笑了笑,說道,“只是我覺得,既然擴軍的目的是應對新增的威脅,為什麼不根據現實情況做出決定呢?”

“你的意思是……”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軍隊在和平時期存在的價值就是為下一場戰爭做準備,因此首先得搞清楚下一場戰爭會是個什麼樣子,才能知道該如何打造現在的軍隊,也才能夠明確是否需要擴軍。”

腓特烈三世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似乎覺得馮承乾的話很有道理。

“我的意見是,在決定擴充陸軍之前,得做好兩件事。一是明確下一場戰爭大致會在什麼時候爆發,以及以什麼樣的方式爆發、會有多大的規模、會出現哪些新式武器、戰略戰術有沒有變化。二是制訂一份詳細的戰略計劃,由此對帝國軍事力量進行全面規劃。有了這兩個基礎,就能知道是否需要擴軍了。”

“你說得沒錯,看來我們都忽視了最本質的東西。”

“陛下,關心則亂。”馮承乾暗自松了口氣,說道,“俄國突然宣布擴軍,不但陛下感到緊張,恐怕帝國上下沒人不緊張。一時之間,忽略了事物的本質,也是常有的事情。只要搞清楚了真相,就不難應對了。”

“我會盡快做出安排。”

“陛下,此事不益伸張,畢竟現在還沒有必要與法俄持劍相對。”

腓特烈三世點了點頭,說道:“那就單獨找毛奇,讓他組織一次沙盤推演,模擬下一場戰爭。”

“陛下,我有個不情之請。”

“什麼?”

“如果可以的話,希望陛下準許由我組織人員充當假想敵。”

“這樣的苦差事,恐怕總參謀部的參謀沒人愿意干。”

腓特烈三世笑了笑,說道:“既然你有如此興趣,也未必不可。只是你牽扯進去,就得由我親自擔任裁判官了。”

“那就有勞陛下了。”

說到這,晚餐也吃完了。馮承乾很自覺,沒有打擾皇帝晚上的活動。腓特烈三世既是帝國皇帝,也是丈夫與父親。一般情況下,腓特烈三世很少在晚上處理政務,而是守在妻子兒女身邊。

在帝國陸軍擴軍這件事上,馮承乾采取以退為進的策略,已經初見成效。
52蘿蔔頭 發表於 2012-9-3 06:18
本帖最後由 52蘿蔔頭 於 2012-9-3 20:50 編輯


第十七章 戰略大師

一八八八年九月九日,在德皇腓特烈三世親自主持下,帝國總參謀部秘密舉行了一次後來十分聞名的戰略沙盤推演。

參與推演的是以毛奇為首的帝國陸軍,以及由馮承乾為首的帝國海軍。

德意志第二帝國從未公布這次推演的結果,只是從參與人員就看得出來,這次沙盤推演意義非凡。

毛奇身邊有瓦德西,還有施利芬,都是成名已久的帝國名將。

馮承乾身邊,卻是一幫二三十歲的年輕軍官。只是,二十多年後,這些軍官無一例外的成為了帝國名將。

扮演假想敵的軍官名單是:埃里希-魯登道夫,伯恩哈德-迪姆林,巴伐利亞王子魯普雷希特,海因里希王子,符騰堡的阿爾布雷希特,費里克斯-伯斯梅爾,亞歷山大-弗里坦格-羅林霍芬,奧托-貝洛,埃里希-法爾肯海因,弗里茨-貝洛,約希亞斯-黑林根,格奧爾格-布魯赫米勒,馬克斯-霍夫曼。

當然,當時負責策劃德軍作戰的軍官中,也不乏名將。

推演開始前,瓦德西放出豪言,將在二十四小時之內,讓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毛頭小子敗下陣來。

結果,這次推演沒有在二十四小時內結束,而是足足花了一個星期。

雖然最終判定德軍集團獲勝,但是馮承乾率領的一批年輕軍官,著實讓自視甚高的毛奇與瓦德西等人大開眼界。

更重要的是,沒有讓德皇腓特烈三世失望。

推演結束後,腓特烈三世當場表彰了魯登道夫等人,提升了他們的軍銜,連還為預備役軍官的霍夫曼都破格晉升為陸軍少尉。

這場推演的第一個結果,就是毛奇在九月底正式提出辭職。

腓特烈三世沒再挽留,讓毛奇元帥回家養老,由瓦德西出任帝國總參謀長,施利芬升任帝國陸軍軍需總監。

在慶祝瓦德西升任帝國總參謀長的宴會上,馮承乾把注意力放在了施利芬身上。

此時的施利芬,只是一個配角。

馮承乾知道,再過幾年,施利芬就會成為主角,而由他提出,而且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帝國軍事戰略計劃,將使他成為帝國歷史上最有名的戰略家,並且一舉打下帝國在今後數十年的軍事戰略。

“上將,恭喜了。”升任軍需總監的同時,施利芬也拿到了帝國陸軍上將軍銜。

“伯爵客氣了,也應該恭喜你。”

馮承乾笑了笑,見到一下涌現出如此多年輕有為的將才,德皇腓特烈三世在高興之余也授予馮承乾帝國海軍少將軍銜。

這只是榮譽軍銜,在拿到帝國海軍學校的畢業證之前,馮承乾仍然是文職官員。

“想必要不了幾年,上將就將成為帝國總參謀長。”馮承乾朝四周看了一眼,說道,“到時候,肯定會有一場更加豪華的宴會。”

“伯爵,我可沒有想過。”跟瓦德西相比,施利芬非常低調。

“想沒想過不重要,如果不是上將,恐怕瓦德西將軍也成不了總參謀長。”

“此話怎講?”

“如果上將的計劃能夠得到貫徹,推演肯定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我只是協助元帥,如何談得上是我的功勞呢?”

“上將太客氣了,就我所知,你才是真正的策劃者。”

施利芬勉強笑了笑,沒對馮承乾這句話給出回答。

“我很想知道,如果上將的計劃得到了貫徹,會有什麼樣的結果。”

“恐怕,那得等到戰爭爆發之後了。”

“也未必得上戰場才知道結果。”馮承乾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上將在推演中提出的戰略規劃,以西攻東守為主,即集中兵力攻打法國,以側翼打包抄的方式,繞過法國的邊境防線,經荷蘭與比利時從北部入侵法國。該計劃的核心在于速戰速決,以比當年色當會戰還要快的速度擊敗法軍,揮師巴黎。迫使法國投降之後,再移師東線,重拳出擊,一舉擊潰俄軍。”

施利芬沒有開口,這確實是他的戰略構想。

“有一點我沒有搞明白,上將準備花多少時間擊敗法國?”

“這得由實際情況決定。”

“什麼情況?”

施利芬知道馮承乾有備而來,不問出個緣由來,肯定不會罷休。“以我所見,主要得由東線的戰況決定。”

“上將的意思是,德軍能在東線守多久,就能在西線攻多久?”

施利芬點了點頭,表示就是這個意思。

“那麼,上將有沒有想過,俄軍根本不可能攻破我們的東部防線呢?”

“我們能在東西兩線之間迅速調動兵力,並且集中兵力發動戰略進攻,有一個極為關鍵的基礎,即帝國有著較為完善的鐵路網。”馮承乾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俄國的歐洲地區有類似的鐵路網嗎?如果帝國在東部首先進行防御,就能充分利用內線作戰的優勢,而俄國卻沒有進攻的基礎。”

施利芬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表示明白馮承乾的意思。

“由此可見,俄國在東線很難有所作為。關鍵就是,帝國能否在西線速勝,而不是打成持久消耗戰。”

“伯爵的意思是?”

“如果是我,會把重兵集中在西線,在東線只留很少的兵力,大約占帝國陸軍總兵力的十分之一。”

“這也太冒險了吧?”

馮承乾笑了笑,說道:“有多大的風險,就有多大的收獲。”

“可是……”

“我明白上將的意思,東普魯士是帝國的根本,如果東普魯士失守,恐怕我們會被容克貴族生吞活剝。”

施利芬苦笑了起來,他也是這個意思。

“問題是,如果不在西線集中占絕對優勢的兵力,上將的戰略計劃根本不可能實現。”

“如果我沒看錯,上將這份計劃的核心是右翼突擊,猛攻法軍左翼,避免在正面戰場上與法軍作戰,然後直搗黃龍,攻占巴黎,迫使法國投降。這種大回旋式的進攻,最注重的就是兵力投入。”

“伯爵說得沒錯,兵力調動當屬第一。”

“問題是,攻入法國之後,我們的優勢就蕩然無存了。”

“上將忘了,我們能在西線投入重兵,依托的是強大的本土鐵路網,可是從比利時進入法國,根本就沒有可以支撐大兵團進攻的鐵路網。就算有,也會遭到敵人破壞,很難為我所用。”

“伯爵的意思是……”

“很明顯,帝國軍隊越是深入法國,後勤保障越是跟不上,兵團作戰的壓力就越大,最終將寸步難行。”

施利芬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他還真忽略了這一點。

“由此可見,速戰速決將是西線取勝的關鍵,任何拖延都將導致災難性的後果。”馮承乾稍微停頓了一下,又說道,“如果西線打成持久消耗戰,上將還認為,我們能夠在東線取得勝利嗎?”

“如果東西兩線都打成了持久消耗戰,以帝國的實力,恐怕最多三年,就會因為物資枯竭而戰敗。”

“伯爵所言有理,必須得速戰速決,也就得把兵力集中到西線上。”

馮承乾笑了笑,說道:“上將,我們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伯爵的意思是……”

“能在短期內擊敗法國自然再好不過,問題是,如果不能在短期內擊敗法國,西線肯定會變成士兵的墳墓。”馮承乾看了施利芬一眼,說道,“那麼,上將有多少把握在開戰後的幾個星期內擊敗法國呢?”

“我們還得考慮一個問題,即在法國已露敗像的情況下,英國會不會參戰,會不會向歐陸派遣遠征軍。”

施利芬的眉頭跳了幾下,神色顯得更加嚴峻了。

“如果會,那麼情況將對我們更加不利,甚至使我們喪失在西線迅速取勝的機會。”

施利芬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開始認真思考馮承乾提出的問題。

“上將,我覺得很有必要制訂一份備用計劃。”

“備用計劃?”

“如果西線不能速戰速決,就只能把希望放在東線上,以雷霆之勢擊敗俄國,解決腹背受敵的問題,再在西線跟英法決戰。”馮承乾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不可否認,英國的援助會使法國實力大增,但是英國的優勢在海上,不在陸地上。如果能夠趕在英國完成戰爭動員之前擊敗法國,我們依然能夠取得勝利。即便不能,我們也有希望在資源枯竭之前迫使英法媾和。”

“果真如此的話,就得制訂一份更加詳細的戰略計劃,而且不僅僅是軍事計劃。”

“上將所言極是,作為帝國軍人,我們必須考慮得比其他人更加長遠一些,備好完全之策,才能應對不時之需。”馮承乾笑了笑,說道,“所幸的是,我們還有充足的時間,至少法俄現在還沒有向我們開戰的資本。”

“伯爵盛名在外,並非虛傳。只是伯爵甘愿負責海軍,是否有點屈才了?”

“上將言重了,對于陸軍,我還是個門外漢。有上將這樣的統帥,帝國陸軍必然會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兩人都笑了起來,施利芬對馮承乾多了幾份好感。
52蘿蔔頭 發表於 2012-9-3 06:18
本帖最後由 52蘿蔔頭 於 2012-9-3 20:51 編輯


第十八章 委曲求全

受推演影響,腓特烈三世沒有批準五十萬擴軍計劃,只是象征性的擴充了十萬。

這件事,也正是促使毛奇元帥辭職的直接原因。

腓特烈三世沒再挽留毛奇,以毛奇健康不佳為由,當即批準辭職請求,任命瓦德西為帝國總參謀長。

這樣一來,等于給俾斯麥發出了警告。

結果就是,在審議年度財政預算的時候,俾斯麥做出重大讓步,不但批準了高達十億帝國馬克的海軍軍費,還按照腓特烈三世的授意,把陸軍軍費壓縮到一百億帝國馬克,而不是毛奇申請的一百二十億。

趁此機會,威廉皇儲正式向腓特烈三世提出擴建基爾運河。

腓特烈三世對這件事很感興趣,因為這是關系到國本的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可是錢從哪里來?

除了錢,還有一個誰也不能忽視的問題,即勞動力。

不同于英國這樣的老牌帝國,德意志第二帝國是新興工業國,勞動力短缺一直是阻礙發展的大問題。

當然,最積極的不是腓特烈三世,而是馮承乾。

擴建基爾運河,受益者除了帝國的資本家,還有帝國海軍。

只是,必須解決資金與勞動力。

資金的事,腓特烈三世讓俾斯麥負責,主要還是通過銀行融資,讓帝國資本家參與運河修建工作。

勞動力的問題,馮承乾主動找到了腓特烈三世。

“引進勞動力?”

“陛下,現在最要緊的就是獲得足夠的勞動力,而不是在乎從哪里獲得勞動力。”馮承乾早就有了想法,只是一直沒有找到適當的機會。“我們不是英國,沒有像印度那樣的殖民地,也就不可能指望從殖民地獲得勞動力。可是並非沒有補救措施,大清就有不少的剩余勞動力。”

腓特烈三世笑了笑,似乎早就料到馮承乾會這麼說。

“陛下也許覺得我有私心,可是還有更好的選擇嗎?”

“我沒有懷疑你,只是大清的那些人……”

“只要是人,就是勞動力,欠缺的只是適當的培訓。”馮承乾稍微停頓了一下,“而且在此之前,已經有人嘗試了。”

“嘗試?”

“美國修建太平洋鐵路就雇傭了不少大清的勞工,不然這條橫貫洛基山脈的大鐵路不可能在短短六年之內完工。”

腓特烈三世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表示明白馮承乾的意思。

“運河與鐵路一樣,需要的只是最基本的勞動力。帝國欠缺勞動力,為何不從大清雇傭勞工呢?再說了,大清的勞工所需的報酬比帝國工人低得多,還能大幅度降低擴建運河的花費。”

“如果只是雇傭,恐怕難以滿足需求。”

“那就得想別的辦法。”

“你有辦法?”

“大清已經向帝國訂購了兩艘戰艦,為何不借此事向大清提出,可以用輸出的勞工抵償購買戰艦的款項?”

“這……”

“當然,這屬于變相支付,需要銀行出面。”馮承乾笑了笑,說道,“大清這幾年大搞洋務運動,肯定會采購更多的武器裝備。如果能夠抓住這個機會,還能給帝國的軍事工業帶來豐厚的收入。”

“這確實是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事實上,這也是當前唯一的解決辦法。”

腓特烈三世笑了笑,說道:“我會認真考慮,還得跟首相商量。這件事要辦成了,明年的海軍軍費絕對不會讓你失望。”

“陛下多心了,我所做的,都是在為帝國著想。”

“問題是,那些招募來的大清勞工能用嗎?”

“陛下的意思是……”

“我對大清也算有所了解,雖然地大物博,但是極度落後,國民愚昧透頂。我擔心招來的勞工無法勝任擴建運河的工作。”

“這確實是個問題。”

“你有什麼好辦法嗎?”

“只能在招募的時候多加注意,盡量挑選年輕人。如果有必要,可以對他們進行勞動技能培訓。”

腓特烈三世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當然,這些還得等招到勞工之後再做決定。”

“好吧,你精通漢語,這件事就由你來負責。”

“陛下……”

“總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給我吧,宰相日理萬機,也沒有多少精力來處理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腓特烈三世笑了笑,說道,“再說了,擴建運河對海軍也很有幫助,你理應肩負起一些職責。”

“我一定不負陛下重托。”

搞定了這件事,馮承乾總算可以安心休息一段時間了。

只是,擴建基爾運河,絕非帝國的內部事務那麼簡單。

消息一經傳出,立即引起了英國的高度重視。十月初,英國首相索爾茲伯里親自致電俾斯麥,詢問帝國擴建基爾運河的意圖。雖然俾斯麥承諾,擴建基爾運河只是為了擴展帝國內河航運,屬于經濟范疇內的基礎工程,但是索爾茲伯里依然表示極為關切,因為這條運河同樣可以為軍隊所用。

英國出面干預,運河拓建工程耽擱了下來。

因為還不敢得罪英國,所以在此事上,俾斯麥顯得極為謹慎。

關鍵就在,運河的通航能力。

這個時代,萬噸巨輪還極為少見,內河運輸船一般就幾百噸、大的也不過千噸,而帝國準備把基爾運河的通航能力提高到三萬噸,甚至有人提出應該提高到五萬噸,不然在二十年後還得再次拓建。

支持提高到五萬噸的,正是馮承乾。

雖然別人不知道,但是馮承乾非常清楚,二十年後,戰列艦的噸位將達到三萬噸,一些主力艦的噸位甚至超過了四萬噸。只有把運河的通航能力提高到五萬噸,才能確保在大戰期間,帝國海軍的主力艦能經運河在波羅的海與北海之間往返,而不用繞過丹麥半島,運河也才有足夠的軍事價值。

問題是,果真如此的話,擴建運河的目的就昭然若揭了。

根本不用多想,英德關系肯定會急劇惡化,法俄也將趁此機會拉攏英國,俄國甚至會再次提出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

經過數個月的磋商談判,俾斯麥最終做出了讓步。

年底,英德簽署秘密協議,英國為拓建基爾運河提供一千五百萬英鎊貸款,參與運河的設計規劃工作,運河在拓建之後,能供排水量在三萬噸以內、吃水深度不超過七米、船體寬度不超過二十八米的船只通行。

英國提供貸款,不是在做好事,而是要借此全程參與與監督運河拓建工程。

從政治上講,這是德意志第二帝國為了維護與英國的友好關系,或者說是為了爭取更多的時間,做出的必要讓步。

沒有妥協,就沒有和睦。

帝國不得不吞下這顆苦果,馮承乾也不得不接受現實。

讓馮承乾沒有想到的是,《基爾運河拓建協議》公布之後,英國與帝國國內都出現了輿論風潮。

在英國,評論家把索爾茲伯里說成了賣國賊,認為幫助德意志第二帝國拓展具有極大戰略意義的基爾運河等于自掘墳墓,必然後患無窮。雖然政治家都知道,索爾茲伯里為英國爭取到了盡可能多的利益,但是仍然有很多不明事理的人受到鼓動,索爾茲伯里遭遇了第二次組閣之後的首次信任危機。

在帝國,沒有人罵俾斯麥,因為受輿論宣傳影響,大家都把俾斯麥看成了受害者。

帝國民眾敵視的不是軟弱的宰相,而是借勢凌人的英國,因為是英國把這些帶有侮辱性質的條件強加到帝國頭上,是英國在蠻橫干預帝國內政,是英國在想方設法的阻止帝國發展壯大。

在民間形成的仇恨,最難以消除。

到此,英德矛盾也浮上了水面。

在此之前,大部分帝國民眾都把英國當成盟友,因為在德意志第二帝國的統一戰爭中英國一直支持普魯士,為北德統一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在此之後,帝國民眾看待英國的目光肯定會有所改變。

很多人都把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根源歸結于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擴張野心,可是又有多少人認識到,正是英國處處逼迫、阻止德意志第二帝國發展壯大,才使帝國走上戰爭之路,也使得帝國在大戰中幾乎靠一己之力對抗所有歐洲強國,在綜合國力遠不如對手的情況下,獨獨堅持了四年之久。

一個民族在國家安危上形成了共識,這個民族就不可戰勝。

受輿論宣傳與民意影響,帝國的銀行家表現得非常積極,到年底就籌集了二十五億帝國馬克。

資金的問題基本得到解決,剩下的就是勞動力了。

十二月八日,俾斯麥在宰相府召見大清駐得參贊陳季同,詢問了“定遠”與“鎮遠”兩艘戰艦的情況。

名為詢問,實為暗示,帝國能以更加廉價的方式,為大清建造更好的戰艦。

對正在積極籌劃海軍的大清來說,這絕對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

要知道,當初采購“定遠”與“鎮遠”二艦,總共花掉了三百四十萬兩白銀,幾乎掏空了李鴻章的腰包。俾斯麥主動提出,可以通過勞務輸出的方式抵償戰艦的采購經費,自然大受李鴻章歡迎。

兩天之後,陳季同再次去了宰相府。

這次,俾斯麥通知了馮承乾,讓他去見見來自大清的使節。
52蘿蔔頭 發表於 2012-9-3 06:19
本帖最後由 52蘿蔔頭 於 2012-9-3 20:51 編輯


第十九章 事在人為

見到陳季同,馮承乾有一種很親切的感覺,因為這是他來到這個時代,見到的第一張與自己相似的面孔。

只是,馮承乾並不了解陳季同。

他只知道,陳季同是很有名的外交官,精通英語、法語、德語與拉丁語,是李鴻章手下的大紅人。只是此人生性放蕩不羈,娶了一個法國女人,鬧出過婚外情,還因為債務問題而官司纏身。

以後來的標準衡量,陳季同算不上優秀的外交官,也許連及格都達不到。

雖然俾斯麥在場,但是見面後,陳季同說的是漢語。

“久仰伯爵大名,正是聞名不如見面。”

“參贊客氣了,區區小名不足掛齒。”

陳季同笑了笑,改用德語說道:“伯爵可是來自大清,還是……”

“參贊誤會了,我與大清沒有半點關系。”馮承乾也笑了笑,他這番話是說給一旁的俾斯麥聽的。“雖然早就想去大清看看,但是一直沒有機會。參贊此次前來,是否與采購戰艦的事情有關?”

“陳參贊就是為此事而來。”

“這麼說,大清首輔李大人對此很有興趣?”

“李大人的意思是,如果價格公道,大清還會訂購幾艘戰艦,只是相關事宜要在談判協商之後才能做出決定。”

俾斯麥與馮承乾一唱一合,讓陳季同有點尷尬。

馮承乾笑了笑,對陳季同說道:“價格都好說,鄙人不才,只負責帝國海軍建設,有些事情還是能幫上忙。”

“李大人的意思是,如果有機會,想請伯爵前去面談。”

“面談?”馮承乾的眉頭跳了幾下,沒想到李鴻章會邀請他訪問大清。

“這也是我請你前來的原因。”俾斯麥接過話題,說道,“伯爵負責帝國海軍建設,自然得在出售戰艦的事情上費點功夫。如果可以的話,就去大清一趟吧。如能促成此事,必然對帝國大有裨益。”

馮承乾沒有開口,他還沒有反應過來呢。

“當然,一應花銷都由我們承擔,伯爵不需操心。”

“參贊太客氣了,只是此事……”

“我會向陛下稟明,相信陛下也不會反對。”

馮承乾看了眼俾斯麥,覺得出訪大清有點不妥。為了獲得腓特烈三世的信任,馮承乾一直在竭力與大清撇清關系。

“伯爵,你的意思是……”

“如果陛下同意,我也很愿意走上一趟。”馮承乾沒再多想,笑著說道,“當然,其他的事情還得勞參贊費心了。”

次日,俾斯麥主動向德皇提出,讓馮承乾以帝國戰爭大臣身份訪問大清。

腓特烈三世沒有反對,只是提到,馮承乾應借此機會說服李鴻章,讓大清從帝國采購更多的軍火。

此事已定,馮承乾就沒再多想,開始著手準備。

按照德皇的授意,馮承乾去大清,除了推銷帝國建造的戰艦,還要推銷其他軍火,目的就是讓大清花錢從帝國采購軍火。

為此,馮承乾就得另有準備。

數日後,馮承乾派施密特去了英國一趟,花重金從馬克沁手里買下了一挺機槍,並且訂購了十萬發槍彈。

按照馮承乾的吩咐,施密特還邀請馬克沁來柏林展示他的偉大發明。

雖然已經有人認識到了馬克沁機槍的巨大威力,比如英國的劍橋公爵在觀看馬克沁機槍的射擊演示之後就極為震驚,鼓勵馬克沁繼續改進,但是沒有人像馮承乾那樣,知道馬克沁的發明將徹底改變戰爭面貌,把主宰戰場十多個世紀的騎兵送進墳墓,讓戰爭變成士兵的絞肉機。

如此重要的發明,自然不能讓英國獨占。

當然,還有很多重要的發明,得到了馮承乾的關注。

比如在幾個月前,馮承乾就安排人員前往法國,尋找一個叫維埃里的化學家,設法獲得無煙。只是此事較為難辦,畢竟德法積怨已久,維埃里不會心甘情愿的把如此重要的發明拱手送給敵國。

出行前,馮承乾專程前往波茨坦皇宮,做了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

看完馬克沁機槍的射擊演示,腓特烈三世驚訝得半天沒有合攏嘴。這挺只需要兩個人操作的機槍,在一分鐘內打掉了近六百發子彈,而訓練最好的士兵,用最好的步槍在一分鐘只內最多能打出十發子彈。即便是帝國陸軍早已采購的加特林機槍,在一分鐘之內也只能打出三百發子彈,而且需要六個人。

“陛下,感覺如何?”

“你這東西是哪里得來的?”

“去英國訪問的時候,我向陛下提到過一個叫馬克沁的美國人。”

“這就是他發明的機槍?”

馮承乾點了點頭,說道:“前幾日,我專程讓施密特前往英國,花重金買下了這挺由馬克沁親手制作的機槍。”

“花了多少錢?”

“兩萬英鎊。”

腓特烈三世一驚,隨即笑著說道:“這筆錢花得很值,如果能夠大批量生產,帝國陸軍必將戰無不勝。”

“只是,這麼好的東西,敵人肯定也會擁有。”

“這……”

“陛下,我安排這次演示,不是想讓陛下知道機槍有多麼厲害,而是希望陛下能夠明白一個道理。”

“什麼道理?”

“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必然引發一場變革,如果能夠抓住這次機會,超越老牌帝國將指日可待。”

腓特烈三世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似乎覺得馮承乾的話很有道理。

“陛下,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成立一個專門的機構。”

“什麼機構?”

“專門負責帝國的科技工作,對重要的科學技術研究與發明提供國家支持,並且盡量從他國獲取先進技術。”

“有這個必要?”

“非常有必要,能盡早成立就最好不過了。”

腓特烈三世沉思了一陣,說道:“你說得有道理,我們必須重視科學技術。只是單獨成立一個部門,肯定會遭到反對,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我這樣的認識。為了減少麻煩,你最好利用自己手里的職權。”

“陛下的意思是……”

“在戰爭部下設立一個專門負責科學技術的機構,名義上以軍事技術為主,具體操作則由你自行決定。”腓特烈三世笑了笑,說道,“如果你覺得這個機構非常重要,可以立即著手組建。”

“等有了下文,我再來向陛下稟報。”

兩日後,馮承乾在帝國戰爭部下設立了一個名為“軍事科技研發處”的特殊機構。因為暫時沒有合適的人選,所以馮承乾直接管理該機構。隨後,馮承乾向腓特烈三世匯報了相關情況。

忙完這些事,出訪大清的日子也臨近了。

一八八九年一月十日,馮承乾達上了駛往大清的郵輪,在陳季同的陪同下,以德意志第二帝國戰爭大臣的身份,對大清進行正式訪問。

按照他的安排,提爾皮茨少將也在出訪名單之中。

一路上,馮承乾與提爾皮茨感觸極多。

沿途停靠的所有港口,幾乎都能見到英國皇家海軍的戰艦,幾乎到處都有英國皇家海軍的身影。進入印度洋,到達印度附近的時候,這種現象更加突出。即便在國際航道上,也能經常遇到皇家海軍的戰艦。

在這個時代,英國皇家海軍是全世界唯一的全球存在與全球部署海軍。

論全球影響力,其他任何國家都望塵莫及。

在漫長的航行途中,馮承乾也與提爾皮茨談了很多與海軍有關的事情,特別是海軍在國家戰略中的作用。

雖然提爾皮茨還很年輕,遠不是馮承乾熟知的那個海軍統帥,但是他已有深刻認識,很多方面連馮承乾都刮目相看。比如在提爾皮茨看來,帝國耗費巨資打造艦隊,關鍵不是艦隊有多大的影響,而是能否在戰爭中發揮作用。說得簡單一些,艦隊的價值只有在作戰使用中才能體現出來。

借此機會,馮承乾也從陳季同那里了解到了一些大清的情況。

與馮承乾熟知的歷史一樣,李鴻章已為大清首輔,而且積極推動洋務運動,提出了“師夷長計以制夷”的策略,派遣留學生前往西方學習,並且從西方采購軍火,充實大清的軍事力量。

洋務運動能成功嗎?

陳季同抱有很大的希望,馮承乾沒有給他潑冷水。

歷史已經證明,只學其表的洋務運送不會有好下場,李鴻章再厲害,也不過是讓大清茍延殘喘了數十年罷了。

讓馮承乾感興趣的不是李鴻章,而是一個更有名的人。

只是,此人現在僅有二十二歲,因為有基督教傾向被送出家門,還是香港西醫書院的一名學生呢。

至于此人今後能否成就大業,馮承乾也說不準。

原因很簡單,歷史上大清只向德國采購了“定遠”號與“鎮遠”號,而在馮承乾的影響下很有可能采購更多的戰艦,那麼六年之後的中日甲午戰爭的結局就有可能改變,歷史也將因此改變。

在是否為大清建造更多戰艦的問題上,馮承乾也非常矛盾。

大清的病根在腐朽的政治制度,而不是缺少幾艘戰艦。也許甲午戰爭會有不同結局,說不定根本不會有甲午戰爭,可是大清滅亡的歷史肯定不會改變,那麼改變歷史進程會產生什麼影響,就是誰也無法預料的了。

所幸,事在人為。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52蘿蔔頭

LV:7 大臣

追蹤
  • 23

    主題

  • 11850

    回文

  • 3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