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天鐵火炮緊相圍
消息傳到西藏,全藏上下,包括新官上任的攝政德柱活佛,統統地慌了神:這是什麼意思呀?
朝廷宣佈,一等子爵、安徽提督、敕命軒軍松江軍團第三師師長伊克桑,為“督辦川藏軍務欽差大臣”,率松江軍團第三師入川,並公佈了軒軍的進軍路線:走海路,由津至滬,然後溯江西上,直至四川敘州府宜賓;再北入岷江,至嘉定府樂山,棄舟登陸。
而後,西進理塘。
全程海、江水路,由輪船招商局負責運送。
輪船招商局的船,全部都是蒸汽船,算算日子,順利的話,不過個把月,軒軍就可以兵臨理塘了。
朝廷詔令,四川總督吳棠、湖廣總督李鴻章,從速籌備軍需,隨時解運前線。
真不是開玩笑——要來真的啦!
軒軍在藏人心目中的模樣,原本就和伏魔金剛差不了多少。張六起事,兩千鹽民,被軒軍屠戮淨盡;沒過多久,一方梟雄李世忠,宴席之上,被伊克桑親手砍下了腦袋。不久之前發生的這兩件事,進一步為軒軍怒目猙獰的形象抹上了濃重的油彩。
對了,這一次的“督辦川藏軍務欽差大臣”,就是這個伊克桑啊!
“督辦川藏軍務欽差大臣”,是一個非常嚇人的名頭。一般來說,平定瞻對、理塘這種一隅之亂,領兵主將,並不一定要加“欽差”的名頭。即便要加,“督辦川邊軍務”。就足夠了。“督辦川藏軍務”,可是督辦兩省軍務,正常情況下,只有平捻、回那種大亂子,才有督辦數省軍務的必要,用在這裡,太誇張了!
最關鍵的是,雖然目下平亂用的是藏軍。可瞻對、理塘地處四川,西藏本身並沒有什麼軍務要“督辦”的,為什麼把川、藏扯在一起?
這支軒軍入藏之後,都會發生些什麼?
“梳理政務”,怎麼個“梳理”法?
想起一句話來:“賊來如梳,兵來如簏,官來如剃”——不寒而慄啊!
德柱活佛以下。前藏、後藏。僧俗貴族,迅速達成統一:必須趕在軒軍達到之前,解決藏人內部紛爭,並平定瞻對、理塘之亂,這樣,朝廷大軍就沒有足夠的入藏的理由和必要了。
“解決藏人內部紛爭”,就是解決貝丹頓珠。
一收到朝廷將派出軒軍平瞻對之亂的消息,貝丹頓珠就覺得不妙了。他徘徊數日。終於狠下心來:破釜沉舟,大干一場!
他的計畫是:發動武裝政變,奪取年幼的達賴喇嘛,以為和朝廷談判的資本。如果最後還是談不下來,就挾持達賴出逃,另立“中央”。
然而,當他謀之於盟友的時候,情形不對勁了:那些曾經指天誓日,和他同進同退、生死與共的傢伙。一個個虛與委蛇,不肯落一句實在話;又或者顧左右而言他。連他的話頭都不肯接。
同時,達賴喇嘛的護衛突然大大加強。而且,由原來的藏人單獨護衛,變成了漢、藏兵丁共同護衛。
緊接著,“甘哲仲基”出現了辭職潮,幾天下來,聲威赫赫、一度凌駕於攝政和噶廈的“甘哲仲基”,就變成了一個空架子。
貝丹頓珠驚覺,不過數日,自己就已眾叛親離了!
目下,唯一尚未棄己而去的,只剩下老巢甘丹寺了。
他感覺到,危險如一張大網,正向自己合攏過來。
他一頭鑽進了甘丹寺,寸步不離。
“奪取達賴喇嘛”神馬的,是根本談不上的了,眼下要考慮的是:我要不要逃?
還沒等他想定,對方便動手了。
德柱活佛密謀於署理幫辦大臣唐懷武,兩人經過周密策劃,突然大舉發難,緹騎四處,貝丹頓珠留在甘丹寺外的黨羽,一鼓成擒。
然後,命令貝丹頓珠出寺自首。
貝丹頓珠不肯奉命,下令大築工事,擺出了一副決一死戰的架勢。
德柱和唐懷武調集駐拉薩的漢藏軍兵,將甘丹寺團團地圍了起來。
甘丹寺建於旺波日山上,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這也罷了,關鍵是甘丹寺的地位特殊,如果毀於戰火,大夥兒的臉上須不好看。
因此,德柱和唐懷武並沒有馬上下令進攻,先派了使者,入寺嚴詞斥告貝丹頓珠以下僧人:甘丹寺乃我黃教祖寺,宗喀巴大師手創,“六大寺”之首,非貝某一人之產業!爾等若繼續冥頑不靈,負隅抗拒,炮火之下,玉石俱焚,數百年古寺毀於一旦,爾等的罪過可就大了!哼哼,死後身入火獄,也贖不了爾等之罪愆!
朝廷有諭,達賴喇嘛也說了:只罪貝丹頓珠一人,其餘人等,只要放下兵器,束手輸誠,概不加罪!
同時,德柱叫人編了一首歌子,命圍困甘丹寺的兵丁們日夜高聲傳唱:“旺波山上甘丹寺,天鐵火炮緊相圍。達爾罕貝丹頓珠,你上天還是入地?”
甘丹寺的心理防線迅速崩潰了。貝丹頓珠眼見周圍人心浮動,知道甘丹寺已不可恃,萬般無奈,在夜幕掩護之下,帶著幾個心腹死黨,逃出了甘丹寺。
然而,沒走多遠,便被發現了。眼見圍寺的漢、藏兵丁,黑壓壓地逼了上來,貝丹頓珠長嘆一聲,命令手下投降,自己舉起藏刀,抹了脖子。
貝丹頓珠伏法之後,唐懷武立即派馬騰蛟,率一部援軍,開赴理塘,並統一指揮前線的藏軍。
馬騰蛟一到理塘,第一件事,便是將宗堆抓了起來,接收其部,然後和普隆巴一起,整頓軍隊,準備重新發起進攻。
貢布朗傑自收到軒軍即將入川平亂的消息後,日日心驚膽顫,目下拉薩又生大變,後台老闆貝丹頓珠掛掉了,情知事已不可為,連忙對馬騰蛟表示:以前種種,都是誤會,現下誤會說開了,俺們明兒就要回瞻對啦。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你想的還真是美啊。
馬騰蛟回覆:奉軒郡王均諭,貢布朗傑父子,若自縛赴營請降,可保首領。不過,你們就不要想著再做什麼瞻對的頭人了,乖乖地到成都去吃牢飯吧。如果誠心悔過,過個三五年,大約還可以放出來,“交地方官管束”,吃一口安閒茶飯,了此餘生。
不答應?那朝廷大軍就進兵瞻對,“老少無遺,玉石俱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