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3章云中誰寄錦書來?
趙侯九年(公元前480年),中秋佳節,趙無恤回到了鄴城。
這時候,距離他北上掃平東胡之患,已經過去快四個月了。
在他出征的那幾個月裡,國相張孟談將一切治理得井井有條,除了真定郡的中山國遺民有過幾次小的叛亂反抗外,一切安好。
現如今,徵召的數万軍隊和二十萬民夫都已經受完賞,拿著君侯恩賜的錢帛,以及根據功勞分配的地券,開開心心地回家過冬了。君侯還承諾,來年春耕,會給他們一些優待:討伐東胡別的東西沒繳獲多少,那三十多萬頭牛羊卻足夠讓趙國內郡的牲畜劇增,他們可以代替人力在地里幹活,解放一部分人去做勞役,修道路,開溝渠。
趙侯重新坐鎮鄴城未央宮後,那些必須等他回來處理的政務也一一理清,在冬至前撤空了案几上的所有捲宗。
然後便是一件比較重要的大事,在臨漳學宮裡學習了整整五個年頭後,趙侯的長子趙操終於如期出師。趙無恤在未央宮的趙氏宗廟里為他舉行了隆重的冠禮。
這時候距離趙侯自己的冠禮,已過去整整二十五年了……冠禮之上,趙操沒有享受到趙無恤當年冠禮時站在東階的待遇,這意味著在趙侯心裡,對太子人選依然堅持原先的選擇。
但趙操之母伯羋並沒有失望,反而鬆了口氣,下來以後對兒子囑咐,讓他安安生生地做封君,不要有任何非分之想。
趙國律法嚴格規定,封君成年後不得內留,趙操在冠禮後,立刻就坐上馬車,趕赴東方的瑯琊赴任“瑯琊君”去了。
他這個不是諸侯,勝似諸侯的封君,擁有瑯琊沿海一郡數縣之地,將為趙無恤鎮守海濱,同時監視淄川、膠東、膠西這三個諸侯。
據趙無恤所知,趙操走的時候,還帶上了一個叫曾參的年輕人,任命他為瑯琊君幕府從事。
說來也氣人,鄴城的法律風氣,臨漳學宮的務實精神,趙操這五年裡學到了不少,但骨子裡的好儒也沒放棄。經過東胡之役後,趙無恤對這個長子是有一點失望的,他雖然跟趙佳同歲,但基本沒受過什麼挫折,想事情依然十分單純天真。
但畢竟是趙無恤的親生骨頭,他只能往好處想了,孔門的學說也不盡是迂腐的,曾參的一些理念,倒是揉雜了趙無恤提出的一些東西。何況,無恤幾年前就已經指派了好法術的成摶擔任瑯琊令,或許可以補正趙操一二。只希望趙操能聽自己的話,能夠“外儒內法”吧。
就算他想復古,想大興仁義,也對當地影響有限,趙國的封君權力可大可小,像鐘吾君趙廣德和商君趙伊,就擁有實權,但趙操這類沒有執政經驗的黃毛孺子,先讓瑯琊令越俎代庖幾年吧,不管封君個人喜好如何,都必須服從國策,不然就束起雙手,做一個清閒封君吧。
至於趙無恤的太子趙恆,現如今也快十五歲了,垂鬟結髻,玉面峨眉,和他母親樂靈子越來越像。趙無恤對他的教育更上心許多,讓張孟談、子夏、鄧析等人輪番授課,做趙恆的夫子,希望他在重視律法之餘,接受不同的學說熏陶。
趙無恤的后宮依然是那樣子,樂靈子和季嬴維持著宮中平衡,在空同明珠進入後也沒有引起什麼波瀾,倒是這草原女子似乎極好生養,趙無恤總共之臨幸了她一兩次,十二月初的時候,居然就診斷出來有孕了。
到了臘月初八的時候,又是一年雪落時,趙無恤剛做完臘祭,回到季嬴的長秋宮裡準備休息,卻接到了一封信,一份來自草原的信… …
不用打開,只用看羊皮封面上那一如赤山勒石的筆跡,趙無恤就知道,這是趙佳寫的……
……
“君上吾兄,在上,妹護樓煩校尉佳再拜言。”
“初秋一別,已隔三月,如三歲兮……”
這封信應該是上個月,也就是冬至之月寫的,路上花了月餘時間才到鄴城,可見這寒冬時節裡,沿途羈旅之艱難。
但這封信卻洋溢著夏天般的熱情,讓趙無恤讀過之後,心裡生出一絲暖意,驅走了臘月的冰涼。
信很長,沒有太多的吐訴思念,而是重在敘事。趙佳用有些雜亂的語氣,講述了趙無恤離開代北後,她在那裡做的事情……
隨著趙國在北疆打開局面,控制的地域自然不再局限於代郡,而是開始向外拓展。九月的時候,正值秋高馬肥,趙佳率領第一批軍屯部隊,進入代郡以北的陰山、大青山南麓地區,想要在這裡拓殖,建立一個據點。
她在信裡講述了建立據點的經過,十分曲折,以至於趙無恤都不知道這究竟是真實發生的事情,還是少女加入了想像的成分。
“陰山之陽,又有山系,因其青杉蒼翠,故名曰大青山。大青山之南有平原闊野數百里,荒於水、武泉水流經其間,土地肥沃,水草豐美,宜農宜牧。妹聽土著匈奴鄉導之言,於荒於水之西築城……”
然而剛築完一面土牆,這新城便因為未知的原因轟然坍塌了,當地的匈奴人都十分恐懼,連趙軍裡的一些人也惶恐不已,以為這是觸犯了當地的鬼神?紛紛勸趙佳放棄在這一帶建立據點的打算。
然而趙佳是什麼人,豈能輕易服輸?她將本地土著巫師統統趕走,從代郡找來了魯班的弟子,臨漳學宮裡培養出來的營造工匠,發現之前的城址的確沒選好,其地卑濕,地基很難打牢,那些部落的鄉導是故意引他們來此的……
與此同時,趙佳還覺察到,這個名為“匈奴”的小部落對趙軍的到來充滿敵視,除了派鄉導欺騙他們外,還試圖劫掠趙軍的糧秣,讓巫師對著沿途河流水井下咒,毒殺趙人,他們知難而返。
趙佳大怒,這是第一次有部落對趙國陽奉陰違,若是這根出頭草不拔掉的話,只怕會在草原掀起一場巨大的反抗。
於是她繼續與這個名為“匈奴”,人數千餘的小部落虛與委蛇,另一方面秘密從龍城招來援軍,在一天夜里聯合樓煩、空同人突然發動襲擊,將匈奴部毀滅。像對付東胡人一樣,焚燒了他們的帳篷,殺光了他們的男人,將女人送給臣服於趙的空同、樓煩人,匈奴部落,就此滅亡……
用匈奴部立威血祭後,趙佳又讓工匠到荒無水以東,尋找新的城址。
傳奇從這裡開始。
趙佳說,工匠們白天見有一群天鵝在雲中飛翔,整天都在大青山南麓同一個地方的上空來回盤旋,鳥群下方的地面上還放射出耀眼的光輝……看到這個景象後,工匠認為是吉祥之兆,過去一瞧,土地夯實,附近還有水源,於是便決定在這裡築城。
“佳乃改卜陰山河曲而禱之,晝見群鵠遊於雲中,乃於其處築城……城名曰:雲中!”
……
“匈奴,雲中城……”
趙無恤讀到這里後,已是唏噓不已,他不知道,趙佳在信裡其實想說很多很多,她想把自己的所見所聞,自己的整個世界都告訴趙無恤。
但立刻又覺得自己能告訴他什麼呢?這樣做又有何意義呢?最後只能在敘事完畢後就草草的收了尾,以“今附貂裘、狐皮等少物,均乃妹親手射獵,為路遠不得多附,還請兄長納之。仲冬寒冷,代北如此,鄴城亦然,望兄長及阿姊、諸侄以貂狐之皮為衣,珍重安好……”作為結束。
讀完全篇後,趙無恤竟突然大笑起來。
自己的小妹,她不知道,她在不聲不響間乾了一件了不得的事啊。匈奴在春秋之世只是一個小小部落,游牧於陰山、大青山一帶,小到趙無恤都沒注意到他們,可在後世卻大名鼎鼎,建立了第一個草原帝國,影響深遠,誰料就這麼被趙佳斬草除根了。
這是不是意味著,未來攣鞮氏的頭曼、冒頓、伊稚斜,那些正兒八經的“撐犁孤塗單于”,本該縱橫歐亞草原,讓白人也聞風喪膽的上帝之鞭們,直接就沒了出場的機會?而戰國的趙國名將李牧也沒機會駐紮雲中,拿剛起家不久的匈奴人刷功績了。
幾個世紀後的歷史會因此發生怎樣的變化,趙無恤不得而知,他只知道,經過趙佳這麼一折騰,代郡之外的大片草原,這回是徹底落入趙國實際控制下了。那裡位於後世的呼和浩特一帶,擁有比代郡更加優良的草場,可以大規模放牧馬匹,訓練騎兵,靠近黃河的岸邊土地肥沃,開闢耕地,可以養活大量人口。
可以這麼說,雲中城,就是趙國釘進草原,在塞北建立統治的一根釘子!
“傳詔令。”趙無恤又將這封信看了兩遍,讓侍從在上好的錦書上記錄道:
“以塞外代郡龍城以北;陰山、大青山以南;黃河以東設雲中郡,郡治雲中城。“
“公女趙佳,英睿有為,三箭退虜,勒石赤山,親執金鼓,伐滅匈奴,有為君分憂之心,克定邊疆之勳。昔殷之婦好,列於高廟,今公女功參佐命,不讓鬚眉,非常婦人之所匹也,理當嘉獎,使其為雲中君,統領雲中軍務! ”
什麼,以一位公女做封君!?
侍從差點咬了舌頭,這件事一定會在朝堂上引發爭議吧,但他不敢做越過職權的事,依然顫抖著手記錄下來。
趙無恤也不管旁人怎麼看了,他拿起玉印,在錦書前沉默良久,心裡充滿了憐惜和無奈。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未央宮今夜的月亮很圓,但趙佳卻要一個人在塞外草原簡陋的城寨裡,忍受寒冬料峭。趙無恤回來以後,和季嬴又一起去信勸過幾次,希望她能回來,但趙佳的性格跟趙鞅一模一樣,這匹倔強的銀馬是鐵了心要呆在代北了… …
趙無恤心裡默默訴說著自己的歉意:“小妹啊,安逸生活、美食衣帛,都不足以喚回你,既如此,這就算是為兄給你的少許補償吧……”
他在玉印上呵了口氣,在墨跡剛幹的詔書上重重蓋下紅章!
雲中君,趙國的第五位同姓封君,是個女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