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九、怨軍
此時是大宋宣和四年的三月,暮春時節,鶯****長,繁花似錦。
若換了以往,遼主耶律延禧的心情會很好,他喜好射獵遊玩,這樣的天氣裡,縱馬於大草原之上,馬頭琴的伴奏之下,唱起快樂的情歌……
只是今年,他已經完全沒有了這興趣,也沒有這餘暇。
遼軍中一片愁雲慘淡,隨著耶律延禧一起逃來的遼人都是垂頭喪氣,平日裡說話粗聲粗氣的契丹貴人,此時也都低聲細語。
誰都沒有想到,在冰天雪地的十二月,金人會猝然發動進攻,遼人雖然組織了幾場抵抗,卻還是未能撐過三月。
軍無戰意的根源,還是遼國財政上破產了。
各個部族經過連番大戰,已經沒有多餘的牲畜,而唯一有餘的是南京道繳獲了宋人大量物資,讓耶律淳與耶律大石手中有足夠的糧食軍械。因此,當遼國軍隊因為飢寒而崩潰後,耶律延禧否決了向西逃竄的提議,而是來到了燕京。
用他的話來說,燕京有長城之固,便是盡棄塞外之地,也可以從宋國身上奪回來。
而他的大臣和各部族之所以未曾徹底拋棄他,原因也在此,耶律大石大敗童貫之戰,成了遼國的強心針和救命藥,所有的遼國權貴,都將宋國當成希望。他們甚至盤算著,要將整個河北、河東之地都奪到手,這樣一來,北可以憑藉長城之險阻塞金國,南可以憑藉黃河隔絕宋人,遼國在河北、河東之地可以苟延殘喘。
不過蕭奉先對此極是反對,因為他清楚,到了燕京,耶律淳與耶律大石手握兵權,不可能還讓他像以往一般控制朝政,他想要勸說耶律延禧西去,卻被耶律延禧責備:“朕信任君兄弟,以為國家柱石,但君兄弟至今,於事無成,反令國事敗壞若此,君有何面目再於朕前獻策。未斬君兄弟首績,乃是看在皇后與元妃面上耳,君可自去,勿復言也。”
此語令蕭奉先大恐,他與其弟蕭嗣先率領親族,反向去投金國,又被遼國殘兵所獲,殘兵直接將其兄弟誅絕。
“皇叔辛苦了,大石林牙,你也辛苦了。”
回頭望了一眼身後的群山,耶律延禧心神稍定,再看著前面迎來的耶律淳、蕭干與耶律大石,他甚是感慨,快步上前,將要行禮的三人扶起。
耶律淳與蕭干老淚縱橫,耶律大石則是目光閃動,隱而不發。
“朕誤信奸佞,令國家如此,有愧於列祖列宗,傳朕之旨,以皇叔為皇太叔,若朕有不測,太叔當登大寶。”耶律延禧道。
聽得這話,周圍群臣愕然,而耶律淳更是驚駭,忙又下拜行禮,卻被耶律延禧再度扶住:“皇叔不必如此,朕言出赤誠,如今國家動盪,正需皇叔這般人物來作中流砥柱。”
他又轉向蕭干:“卿已是北府宰相,朕如今無物可賞,唯有爵位,以卿為北樞密使加政事令,軍政之事,卿皆可參決。”
說完之後,不等蕭干謝恩,他又看向耶律大石,長嘆了一聲:“若大石林牙早生十年,我大遼哪會有今日之敗……以耶律大石為南樞密院使兼兵馬大元帥,總督南京道事宜。”
耶律大石沒有想到,自己的官職會升得如此之快!
在大遼,南樞密院使雖然不如北院,但也是皇帝之下眾人之上的位置,如今遼盡失上京與中京,南京道就是其半壁江山,兵馬大元帥乃是學習宋人所設的臨時武職,耶律延禧這個命令,就是將整個大遼的文武大權,全都交給了他!
饒是他對耶律延禧昏聵誤國不滿,此時也不禁熱血上湧:“臣必不辱使命!”
此時的耶律大石,在遼國貴族之中,確實是異軍突起的青壯,在耶律延禧身邊,眾高官權貴,雖然或嫉或羨,卻無不服者。
畢竟這幾年中,耶律大石的功績,可以說是支撐大遼拖至如今的唯一閃光點,而且他在日本和南京道的戰績,也確實讓人服氣。
更何況,誰都知道,此時的大遼只剩餘一個空架子,這個時候接手全部軍政大權,並不是什麼好差使。
三言兩語之間,耶律延禧將耶律淳、蕭干與耶律大石三人都安撫下來,等眾人聯袂走入燕京城門時,其餘權貴才霍然驚覺,方才大遼天子的表現,可不像往常那麼昏聵!
隨耶律延禧來到南京道中的,還有八九萬人馬,他們大多擁入燕京城內,一進之後,便大呼小叫,在經過一場長途逃命之後,每個人都需要各自的發洩手段,來排遣心底的恐懼。
這樣一來,新到者與舊住者發生了不少衝突。
耶律延禧對此毫不關注,他入城之後,便彷彿消失了一般,將所有權力都交給了耶律淳和耶律大石,彷彿對他們真的是絕對信任。
耶律大石這幾天便忙著安撫“新人”與“舊人”之間的矛盾,這些事情讓他焦頭爛額,嘴唇上都起了泡。
他卻不知,有人正在冷眼看著他的行動。
郭藥師!
當初女真人橫掃遼東,極為殘暴,那些未隨周銓離開的漢人流離失所,逃入錦州,遼主耶律延禧令耶律淳募其為兵,組成了一支以漢人為主部隊,稱之為“怨軍”。取這個荒唐的名字,是以“起亙古之怨”,要尋女真人報仇之意。此時怨軍人數並不多,不過是二萬八千餘人。
後來周銓縱橫南京道,許多漢人紛紛投靠,但也有些人世代為遼之奴氓,對周銓心懷疑慮,他們逃往北面,背井離鄉,被耶律淳整編其青壯。再到耶律大石大敗童貫之後,原來大宋河北禁軍中頗有些人都投降遼國,也被編入怨軍,因此到現在,怨軍數量急劇膨脹,已達近八萬人,成為遼國最重要的軍力之一。遼人將之分為八營,為了便於管轄和籠絡人心,怨軍各營的主將渠帥,名義上還是用的漢人,象郭藥師,但在其下,以契丹人為監軍,實際上掌握著軍權。
郭藥師與馬植並不相識,但在怨軍組建之初,馬植就派人滲入其中,與郭藥師開始有勾聯。
在最初的混亂之後,燕京城中算是安靜下來,郭藥師一直沉默,卻有人請他飲酒相見。
請他飲酒的是他的同僚們。
怨軍八營,郭藥師只是渠帥之一,和他一般的渠帥如張令徽、趙鶴壽、劉舜仁、甄五臣等,大夥出身相類,處境相同,雖然以往免不了相爭,如今卻只能聚在一起發牢騷。
酒過三巡,眾人免不了要討論這些自上京中京逃來之人,責怪他們跋扈沒有規矩,或者有自己的外室被他們所搶的,或者有自己的子侄為其所毆的,不一而足。
郭藥師卻只是喝酒吃菜,不發一言。
原本眾人討論得熱烈,一個個都在口出怨言,他不說話,便有人覺得好奇了。
“藥師,你為何不說話?”張令徽第一個問道。
郭藥師搖頭,那劉舜仁冷笑了一聲:“怎麼,莫非藥師你怕了?”
眾人紛紛開口相激,郭藥師無奈地長嘆了一聲:“諸位可知,這酒宴,咱們是吃一頓少一頓了。”
“哦,何為此言?”眾人都是大驚。
“天子南狩,所帶兵馬幾何,你們有沒有算過?”
“算過,他們南來不過是七八萬人,拋開那些湊數的,最多只有五萬兵馬。”甄五臣道。
“對,加上原本燕京這裡的契丹人,總數不過八萬,而我們幾人手中的怨軍數量,便有八萬,再加上民團鄉勇,十餘萬漢軍總是有的。八萬契丹軍,十餘萬漢軍……你們覺得,我們會不會受到猜忌?”
此語一出,眾人都安靜下來,過了會兒,那趙鶴壽猶豫著道:“此時用人之際,當不會如此吧?”
“正是因為此是用人之際,所以我們才能在此宴飲,你們有所不知,有人向北樞密使建言,說我等怨軍,原是為備女真人而設,但是卻未與女真人戰,而是屢屢怨叛於大遼,建議要將我等一舉拿下,乘我解甲,掩殺淨盡,以絕後患呢。”
郭藥師並非危言聳聽,而是確定有人提出這個建議,只不過此建議被蕭干和耶律大石否決,提建議之人甚至受到了責罵。但這一點,郭藥師卻不會提。
眾將聞言,都是又驚又怒。
怨軍自遼東逃入錦州,在那裡因為補給待遇和受歧視等原因,兵變過好幾回,但退至燕京之後,再無叛過。可眾將畢竟有這種黑歷史,當然怕翻老賬!
“而且,我聽聞,朝廷為了抵禦女真人,準備將怨軍改為常勝軍,抽調精銳,補充給契丹將領,再將之調往長城以北。待我們手中兵力被調盡之時,便是我等授首之日,所以我勸諸位,不要多說,還是多吃,過些時日,就吃不到了。”
郭藥師這看似悲涼,實則挑唆的話語,讓眾人更是惱怒。諸將咬牙切齒,然後那甄五臣一拍案几:“娘的,反了吧……南面不就是大宋麼,咱們手下,不就是有原來的大宋河北禁軍麼,咱們反了去投大宋,只要有兵在手,還怕不能繼續吃香喝辣?”
“反了,反了!”眾人紛紛叫了起來,但一雙雙眼睛,卻是左移右動,相互監視。(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