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玄幻] 定秦曲 作者:蒼穹戰狼(連載中)

 
Babcorn 2016-12-14 15:51:10 發表於 玄幻奇幻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949 44130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1:38
第430章 項羽計謀

    張嘉師雖然下令麾下的各支參戰部隊對項羽麾下的楚軍殘部,進行圍追堵截。

    但是,張嘉師沒有想到的是,這一支南歸的楚軍部隊,更多是一個誘餌。

    而彭越以及虞子期兩人,都沒有發現一個情況,那就是這一批楚軍的陣型當中,缺少了很多戰車。

    而在長達幾個月的即墨攻防戰當中,渉間也沒有發現項羽損失很多的戰車。

    但是等到渉間知道了這個情報之後,已經太晚了一些。

    因為項羽在這個時候,已經露出了他的佈置的意義所在。

    那就是使用五千騎士突襲張嘉師麾下的部隊。

    ……

    至於項羽為什麼會想到這一種戰術,自然不是說項羽突然開竅了。而是在想到了自己現在已經陷入到困境當中的項羽,已經顧不上自己以往的做法。

    或者是說,他認為自己想要扭轉這種已經非常絕望的困境,就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將張嘉師殺死。

    大秦帝國現在真正的領導者,並不是位於咸陽的那一位小皇帝,而是在齊地的張嘉師。

    要是張嘉師死去的話,先不說張嘉師麾下文武有多少人會繼續忠誠於那一個小皇帝,而是一旦張嘉師死去,很多被迫於張嘉師的威脅而不得不偃旗息鼓的殘餘反抗者,還會再次拼盡全力,再次賭一把。

    也許,項羽所發動的睢水之戰,本身也有著擒賊先擒王的打算。

    畢竟項羽在之後追殺劉邦,迫使劉邦三番四次將劉盈以及劉魯元一雙兒女踹下馬車,就可想而知,劉邦被項羽追擊得多麼急迫。

    ……

    睢水之戰,是張嘉師原來得那個世界,位於公元前205年爆發的一場大規模戰爭。

    漢王(劉邦)率領劫持常山、河南、韓、魏、殷等五國聯軍約五十六萬人,向東伐楚,攻下彭城。項羽聽聞後,以諸將率領大軍繼續平定齊國,作為迷惑劉邦的手段,而自己親率3萬精兵繞道彭城後方。

    這也是劉邦在這一戰安於享受,疏忽大意而導致的一場慘敗。

    畢竟就算是劉邦麾下的五十六萬烏合之眾,在戰鬥力方面再不濟,都不會在短短一日時間,就被項羽打得大敗,甚至是潰散而逃。

    從睢水之戰隨後的記錄來看,項羽繞道彭城西南的蕭縣,抓住劉邦聯軍進入彭城之際混亂不堪,劉邦等主帥鬆懈的時機,開始西出蕭,向東進攻彭城。

    項羽選擇早晨發動偷襲,此時敵人尚在睡夢中,突然遭遇大規模偷襲,其慌亂可想而知;戰術上選擇直接攻擊劉邦指揮中樞,造成劉邦聯軍指揮系統癱瘓,這樣聯軍就無法組織有效的反抗,然後項羽死死咬住劉邦的主力進行攻擊,不給劉邦喘氣的機會,而且利用驅趕的方法把聯軍逼到河水邊上,使他們因為擁擠掉進河中淹死或自相殘殺。

    由於兵力懸殊,硬拚是不行的,項羽利用驅趕引誘的辦法把聯軍推向南方的谷、泗水,在此展開攻擊,殺聯軍十餘萬人。聯軍為了活命拚命南逃,逃到更南的靈壁東睢水上,聯軍自相殘殺,被擠落水10多萬人。項羽追擊劉邦,卻忽然起了大風,楚軍大亂。劉邦趁機帶著僅剩的數十騎逃走了。

    而後世的人將睢水之戰的項羽勝利優勢,有了以下的幾個方面的總結:

    第一,攻其不備。

    劉邦進了彭城,自以為已經穩操勝券,每天喝酒慶功,把當年項羽從咸陽掠走的秦朝的財寶、美女全都收歸己有。這恰好應驗了范增當年對劉邦的兩句評價:貪於財貨,好美姬。他對項羽的反攻也有準備,但是,項羽沒有在劉邦重兵佈防的彭城的北面、東面採取軍事行動,而是從彭城西面的蕭縣進行奇兵突襲,打了劉邦一個措手不及:

    史書記載:「圍漢王三匝……欲過沛,收家室而西;楚亦使人追之沛,取漢王家。家皆亡,不與漢王相見。」

    第二,地理和人氣優勢。

    項羽這次是本土作戰,是在自己西楚的國土上進行戰爭,因此,項羽的士兵人人都懷著收復西楚國都的激情參戰,戰鬥力很強。劉邦卻是從關中千里迢迢來到西楚都城作戰,是侵略軍,所以,劉邦在地理上、人氣上都不佔優勢。

    這一仗項羽以三萬精兵大破劉邦的五十六萬軍隊,殺死聯軍十餘萬,逼迫漢軍跳水淹死十餘萬,劉邦本人差一點被俘。

    不過不管如何,睢水之戰是中**事史上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之一,名氣極大。

    而從這兩點來看,項羽在本身也有一定的冒險思維。而睢水之戰,算得上是項羽在這方面的戰術當中,最成功的一個事例。

    (《史記?項羽本紀》當中的睢水之戰記載:春(,漢王(劉邦)部五諸侯兵凡五十六萬人,東伐楚。項王聞之即令諸侯將擊齊,而自以精兵三萬人南從魯出胡陵。

    四月,漢皆已入彭城,收其貨寶、美人,日置酒高會。項王乃西,從蕭晨擊漢軍,而東至彭城。日中大破漢軍,漢軍皆走,隨入谷、泗水,殺漢卒十餘萬人。漢卒皆南走山。東睢水上。漢軍卻為楚所擠,多殺。漢卒十餘萬人皆入睢水,睢水為之不流,圍漢王三幣。於是大風從西北起,折木發屋,揚沙石,窈冥晝晦,迎逢楚軍。楚軍大亂,壞散,而漢王乃與數十騎遁去。)

    而項羽這次打算尋找機會突襲張嘉師的部隊,就是打算將張嘉師殺死,然後再次引起天下的亂局,從而再次讓楚國恢復,甚至是再次徐圖霸業。

    ……

    而項羽這麼做,自然還需要有人配合才行。

    光是讓牽引戰車的戰馬作為騎士部隊的偽裝,項羽自然是知道這一點還是不足夠的。

    但是他想到了另外一點,那就是讓項莊來代替他作為主帥,打起自己的旗號,吸引秦軍其他部隊的注意力,然後尋找機會,自己親自率領五千騎士,發起對張嘉師麾下部隊的突襲。

    一開始,項莊並不同意這種做法,認為這樣的戰術很是危險。

    但是項羽對於自己的堂弟,可是用了很是懇求的語氣說出了這麼一句話:「莊弟,此乃我們項氏一族的最後的生機,若是孤兵敗,秦狗自然不會放過項氏一族。要知道我們在棘原殺死了太多的秦狗。」

    項羽的話,讓項莊陷入沉默當中。

    說實話,他對項伯以及項佗居然會獻出彭城投降張嘉師,事實上也很是憤怒以及疑惑。

    因為在他的心中,他的想法跟項羽差不多,那就是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張嘉師自然不會再留下他們這些項氏族人,一定會斬草除根,讓項氏一族成為歷史的塵埃。

    要是張嘉師知道了項莊的想法,就會沒好氣的白了項莊一樣,自我吐糟:「我張嘉師的誠信還不至於這麼差勁吧。我就這麼讓人無法信服?」

    不過,就算是項莊知道了張嘉師的想法,也不會改變自己的初衷。畢竟對於他而言,就算是張嘉師不會殺死他,他還是會選擇繼續跟隨項羽的道路。

    項莊,作為項羽麾下的武將一直追隨項羽南征北戰,最後在烏江邊戰死項莊是故楚大將軍項燕的第三個孫子,而項羽是項燕的二孫子,項莊跟項羽是兄弟關係,至於是不是同母親兄弟就歷史沒有相關記載。

    還有一種說法,項莊是項羽的堂弟,但是這種說法的可信度相當低,畢竟項莊在年級上小項羽不少,而從項伯等項梁兄弟的情況來看,項莊不可能是項伯的孩子,而且項羽父親項超早死,項梁的孩子也不會僅僅是一個普通的楚軍將領的身份,所以項莊更多是項羽的族弟,而非近支兄弟,更加不可能是項羽的親弟弟。

    但是這也無妨項莊在史書當中留下一道濃厚的記錄。

    在《史記?項羽本紀》當中,有這麼一個記載: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於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郤。」項王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范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莊則入為壽。壽畢,曰:「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項王曰:「諾。」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

    而有一個成語,則是直接描述了這個記載,那就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而關於項莊的傳聞,說項莊是位劍術家,師從項梁,精通多種武藝特別是劍術。

    至於項莊是怎麼死的,主要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事項莊被項羽命令從軍營當中,混在逃離楚軍當中,離開營地,至此下落不明。

    第二種則是項莊是在烏江邊上的那二十八騎士之一,戰死在烏江邊上。

    這兩種說法,事實上都有可能成為了項莊的歸屬描述。

    但是項莊的威望並不足以完全代替項羽繼續統率這一支大軍。

    在項羽率領五千騎士趁機離開了營壘之後的第七天,一個跟隨項羽作戰的項家將領,不服從項莊的命令。

    雙方甚至是發生了猛烈的爭執。要不是因為景氏的出面制止,項莊甚至還會跟對方大打出手。

    這一次作戰,項羽並沒有讓景氏隨行,而是讓項莊等人照顧好景氏之後,才率軍出發。

    但是項羽都沒有想到,他還是做錯了一點,那就是他不應該將這麼一個重擔,就這樣放在項莊身上。

    項莊在性格上還是有些優柔寡斷,在鴻門宴上,舞劍的項莊其實非常難受。范增和項伯一個是軍師,一個是大將軍,一個是項羽認下的亞父,一個是本家叔叔,一個堅持要殺劉邦,一個挺身而出保護劉邦,而最高領導項羽則面無表情。

    項莊進退兩難,唯一的辦法就是引誘激怒劉邦對自己發火,從而藉口刺殺劉邦。讓項莊更難受的是,出於接受范增命令的考慮,如果項羽和范增二人不下令停止劍舞,項莊必須繼續演下去,一邊要演出更多的劍招,一邊要做出更多引誘劉邦發怒的行為,這是很難做到的。而且項莊還需要注意自己不要誤傷到項伯這個族叔,這其實是讓項莊更加是無所適從。

    可以說,鴻門宴的失敗,假如說項羽是罪魁禍首,那麼項莊自己不夠果斷,也需要肩負一定的責任。

    畢竟要是真的殺死了劉邦,有范增的擔待以及項羽的信任,項莊的處罰也不會太重。

    當然,范增自己的計算有誤,也許也是導致項莊思考問題有所偏差的關鍵所在。

    ……

    而在之後,就算是項莊自己都沒有想到的,那就是這個跟他有了爭執的項氏族人,居然會在自己的營帳當中痛罵項莊。

    這讓陳平麾下混入到楚軍當中的細作,探聽到一個項莊以及項羽極力隱瞞的消息,那就是項羽這個時候並不在營地,更加沒有統率大軍南下。而是在大軍南下之前就離開了這一支部隊。

    這一個消息讓這個細作大吃一驚,因為他沒有想到的是,自己居然會在這麼一個場合得到這個消息。

    至於這個消息的可信度到底是多少,這個細作人員很難得到自己判斷正確的論據,但是在思考了一段時間之後,這個細作還是拼著暴露的危險,拚死將這個消息傳達出去。

    要是項莊以及項羽知道這麼一個情況,會不會後悔自己做事情太過於衝動呢?

    因為在接到了這個細作的情報之後,得到這個情報的虞子期以及彭越,在商討一番之後,做出了一個決定。

    那就是等臧荼以及渉間麾下部隊趕到之後,迅速發起對楚軍的猛攻。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1:39
第431章 秦楚決戰(前)

    首先接到項羽並不在這一支楚軍當中,而是由項莊擔任代理主帥的人,是虞子期。

    在知道了這個情報之後,虞子期與麾下的中高級軍官進行商議。

    「諸位認為這一個情報的真偽如何?」

    虞子期並沒有說太多的廢話,而是直接說出了自己的問題。

    事實上,虞子期自己是比較傾向這個情報是正確的。但是出於他本身也算是相當謹慎的性格而言,虞子期並沒有直接自己決定接下來的行動,而是召集自己麾下的官兵進行商議、

    坐在虞子期左下方的虞大,在沉默一小會之後,點了點頭:「家主,這個情報雖然不排除是項羽逆賊放出來的假情報,但是從很多方面來看,這一個情報也不乏真實性。門下的建議是,繼續尾隨楚軍,然後等待涉將軍以及彭郡尉的部隊的到來,然後合擊這一支楚軍。」

    虞大在停頓一下之後,補充了自己的另外一個看法:「倘若我們與彭郡尉以及涉將軍的兵馬匯合,那麼就算是項羽藉故散佈這個消息,恐怕楚軍是由項羽指揮,在我們的相對優勢的攻勢當中,項羽想要反敗為勝,可不是那麼輕鬆的事情了。家主,門下認為,若是我們對這一支楚軍發起攻擊,還是等待彭郡尉以及涉將軍的部隊跟我們進行合流,才對這一支楚軍殘部進行打擊。」

    虞大作為虞子期麾下實戰經驗最為豐富的人,他的意見在這一支秦軍部隊當中,自虞子期麾下的軍官心中,都算是讓人信服的人。

    所以虞子期說出來的話,讓很多在營帳中的會議軍官都覺得虞大的建議,正好是恰到好處。

    儘管有些軍官認為虞大的這個想法,在一些情況下事實上不太可能收穫太多的成果。

    但是麼,在很多方面而言,他們也著實想不到虞大的這個計畫到底是有什麼疏漏。只不過他們認為還是有些不妥當。

    而他們則是在看到了很多同僚都認為虞大的計畫算得上是相當不錯的情況下,也不會拿自己都沒有想到的問題的建議,來否決虞大的建議。

    所以在知道了大部分人都傾向於虞大的建議之後,他們也不會再說什麼。

    ………………………………………………分割線…………………………………………

    與虞子期等南下秦軍的戰鬥路線而言,張嘉師在這麼一段日子當中,並沒有急忙率軍南下,而是打算處理一下齊地的亂局。

    但是麼,對於他而言,並沒有想到項羽居然會採取這麼一種冒險的方式,來一招擒賊先擒王,然後趁著大秦帝國因為他的死亡而陷入混亂當中,再次圖謀天下。

    當然,就算是張嘉師現在知道了這個事情,都不會擔心什麼。因為儘管韓信等人分別率軍征伐齊地。但是張嘉師麾下的大軍還有三萬人,而且是有經驗相當豐富的李信親自率領。

    作為一個被項燕擊敗的人,李信對於項氏一族,尤其是項羽這個項燕的嫡親孫子,可以說同樣也有很大的怨念。

    但是對於張嘉師跟項伯交流的條件,李信並沒有什麼意見。因為他自己都很清楚,用自己的榮辱來換取大秦帝國再次輕鬆收復彭城的契機,還算是一個相當划算的買賣。

    李信自然不會因為張嘉師的選擇而抱怨什麼。

    李信自己今年都五十多歲,按照他自己的計畫,要是大秦帝國能夠再次一統天下,那麼對於他而言,也就是逐漸淡出軍方的最好契機。

    他並沒有打算一直做這個上將軍的職位,對於他而言,上將軍這個位置固然是大秦帝國所有人都夢寐以求的最好軍銜,但是對於他而言,上將軍這個位置更多的是對他的能力的肯定。

    既然如此,他何不在這個最妥當的時機,向張嘉師表態呢?

    前線的戰報,李信也能夠知道怎麼一回事。但是在看到了虞子期等人發過來的情報之後,經歷過多年軍事生涯的李信,從這些戰報中看出了一些問題。

    但是這些問題,對於李信而言,就算是他看出來有什麼地方不對勁,一時半會之間都沒有辦法知道到底有什麼地方有問題。

    畢竟這些戰報雖然比較詳細,只可惜李信認為這些戰報的描述,對於讓他感覺到疑惑的有問題的地方,更多的於事無補。

    所以他率領三萬大軍,護衛著張嘉師南下,也不是打算一點事情都不去做。

    最起碼,儘管李信不知道什麼地方讓他感覺到不對勁,但是李信要做到大範圍的警戒偵查,以防萬一,還是沒有什麼難度的。

    ……

    而在這一段時將的夜裡,項莊不時抽出自己佩戴的工布劍,在擦拭劍身的時候,不禁微微嘆息。

    而工布劍,原本也不是他所擁有的寶劍,而是在三川郡當中,在項羽殺死了李由之後,這一把著名的寶劍才落在他的手上。

    擦拭著工布劍的項莊,不禁想起了關於這些寶劍的典故:

    ……

    關於工布劍的傳說,如下:

    此劍為歐冶子及干將為楚王所鑄,劍「釽從文起,至脊而止,如珠不可衽,文若流水不絕。」出自《越絕書.外傳記寶劍》

    釽,劍身上的飾物。指劍紋如流水至柄至尖連綿而不斷。

    而工布劍的起源,則是:楚王命令風鬍子到越地去,尋找歐冶子,叫他製造寶劍。於是歐冶子走遍江南名山大川,尋覓能夠出鐵英、寒泉和亮石的地方,只有這三樣東西都具備了,才能鑄製出利劍來。最後他來到了龍泉的秦溪山旁,發現在兩棵千年松樹下面有七口井,排列如北斗,明淨如琉璃,冷澈入骨髓,實乃上等寒泉,就鑿池儲水,即成劍池。

    歐冶子又在茨山下采得鐵英,拿來煉鐵鑄劍,就以這池裡的水淬火,鑄成劍坯,可是沒有好的亮石可以磨劍,歐冶子又爬山越水,千尋萬覓,終於在秦溪山附近一個山岙裡,找到亮石坑。發覺坑裡有絲絲寒氣,陰森逼人,知道其中必有異物。於是焚香沐浴,素齋三日,然後跳入坑洞,取出來一塊堅利的亮石,用這兒水慢慢磨製寶劍。

    經兩年之久,終於鑄劍三把:第一把叫做「龍淵」,第二把叫「太阿」,第三把叫「工布」。這些寶劍彎轉起來,圍在腰間,簡直似腰帶一般,若乎一鬆,劍身即彈開,筆挺筆直。若向上空拋一方手帕,從寶劍鋒口徐徐落下,手帕即分為二。斬銅剁鐵,就似削泥去土,之如此,皆因取此鐵英煉鐵鑄劍,取這池水淬火,取這山石磨劍之故。

    在這個時候,龍淵劍已經失傳,有一個傳聞,是指龍淵劍曾為伍子胥一家的家傳寶物:漁翁將伍子胥載到岸邊,為伍子胥取來酒食飽餐一頓,伍子胥千恩萬謝,問漁翁姓名,漁翁笑言自己浪跡波濤,姓名何用,只稱:「漁丈人」即可,伍子胥拜謝辭行,走了幾步,心有顧慮又轉身折回,從腰間解下祖傳三世的寶劍:七星龍淵,欲將此價值千金的寶劍贈給漁丈人以致謝,並囑託漁丈人千萬不要洩露自己的行蹤,漁丈人接過七星龍淵寶劍,仰天長嘆,對伍子胥說道:搭救你只因為你是國家忠良,並不圖報,而今,你仍然疑我貪利少信,我只好以此劍示高潔。說完,橫劍自刎。伍子胥悲悔莫名。

    至於太阿劍,則是在張嘉師的手中。或者是說太阿劍這一把寶劍,是胡亥希望張嘉師能夠替他尋找到一個合適的主人,就像是扶蘇將他所擁有的湛盧劍,給予了張嘉師那樣。

    而關於太阿劍的典故,則是:

    楚國的都城已被晉國的兵馬圍困三年。晉國出兵伐楚,是想得到楚國的鎮國之寶:泰阿劍。世人都說,泰阿劍是歐冶子和干將兩大劍師聯手所鑄。但是兩位大師卻不這樣認為,他們說泰阿劍是一把諸侯威道之劍早已存在,只是無形、無跡,但是劍氣早已存於天地之間,只等待時機凝聚起來,天時、地利、人和三道歸一,此劍即成。晉國當時最為強大,晉君當然認為自己最有資格得到這把寶劍,但是事與願違,此劍卻在弱小的楚國鑄成,出劍之時,劍身果然天然鐫刻篆體「泰阿」二字,可見歐冶子、干將所言不虛。晉君當然嚥不下這口氣,於是向楚王索劍,楚王拒絕,於是晉君出兵伐楚,欲以索劍為名藉機滅掉楚國。兵力懸殊,楚國大部分城池很快陷落並且都城也被團團圍住,一困三年。城裡糧草告罄,兵革無存,危在旦夕。

    這一天,晉國派來使者發出最後通牒:如再不交劍,明天將攻陷此城,到時玉石俱焚!楚王不屈,吩咐左右明天自己要親上城頭殺敵,如果城破,自己將用此劍自刎,然後左右要拾得此劍,騎快馬奔到太湖,將此劍沉入湖底,讓泰阿劍永留楚國。第二天拂曉,楚王登上城頭,只見城外晉國兵馬遮天蔽日,自己的都城宛如汪洋之中的一葉扁舟,隨時有傾滅危險。晉國兵馬開始攻城,吶喊聲如同山呼海嘯,城破在即。楚王雙手捧劍,長嘆一聲:泰阿劍,泰阿劍,我今天將用自己的鮮血來祭你!於是,拔劍出鞘,引劍直指敵軍。匪夷所思的奇蹟出現,只見一團磅礴劍氣****而出,城外霎時飛沙走石,遮天蔽日,似有猛獸咆哮其中,晉國兵馬大亂,片刻之後,旌旗仆地,流血千里,全軍覆沒。這件事情過後,楚王召來國中智者風鬍子問道:泰阿劍為何會有如此之威?

    風鬍子說:泰阿劍是一把威道之劍,而內心之威才是真威,大王身處逆境威武不屈,正是內心之威的卓越表現。正是大王的內心之威,激發出泰阿劍的劍氣之威!

    而在《史記?李斯列傳》也有著相應的記載:「今陛下致崑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

    ……

    這些寶劍的典故,還直接指向了楚國的一個相劍師風鬍子:

    《越絕書?外傳記寶劍》:「(楚王)令風鬍子之吳,見歐冶子、干將,使人作鐵劍。歐冶子、干將鑿茨山,洩其溪,取鐵英,作鐵劍三枚:一曰龍淵,二曰泰阿,三曰工布。畢成,風鬍子奏之楚王,楚王大悅。曰:『何為龍淵、泰阿、工布?』風鬍子對曰:『欲知龍淵,觀其狀,如登高山,如臨深淵;欲知泰阿,觀其釽,巍巍翼翼,如流水之波;欲知工布,釽從文起,至脊而止,如珠不可衽,文若流水不絕』。晉、鄭王聞而求之,不得,興師圍楚之城,三年不解。倉穀粟索,庫無兵革,左右群臣賢士,莫能禁止。於是楚王聞之,引泰阿之劍,登城而麾之,三軍破敗。士卒迷感,流血千里,猛獸歐瞻,江水折揚,晉、鄭之頭畢白。楚王於是大悅」。

    ……

    只可惜,想起了這些典故的項莊,並沒有讓自己的心情放鬆下來,而是繼續愁容滿臉。

    這一段時間以來,越來越多的官兵知道了項羽並不在營壘當中的消息,而他作為代理主帥,並沒有足夠的資歷以及魄力來威迫那些軍官,更不用說同樣跟他是項氏一族的人。

    很多項氏一族的將領軍官,在這麼一段時間當中,甚至是憑藉自己的在項氏一族當中的輩分,對於項莊的命令陽奉陰違。這一點,對於項莊而言,不僅僅是一個嚴峻的考驗那麼簡單。

    他隱約覺得,要是讓這種情況惡化下去,那麼對於這一支可以算是恢復楚國,甚至是讓大楚雄霸天下的最後一支部隊,很有可能會因此煙消雲散。

    項莊在這個時候還不到二十五歲,他的年紀成為了一個無法控制的誘因,隨時會讓這一支楚軍部隊陷入到內亂的炸彈直接爆炸。

    要是真的發生了這種情況,項莊自己都不敢想像結果會是如何。

    他不是沒有想過一點,那就是用武力來彈壓這些對他越來越不滿的人。

    而項羽也對他以及另外的一些將領說過,要是出現問題的話,那就是他完全可以全權處理。

    很可惜,項莊在這麼幾天,依舊是無法下定決心……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1:39
第432章 秦楚決戰(1)

    「彭郡尉,不知你對我們接下來的作戰,可有什麼想法?」

    虞子期現在跟彭越同級,儘管他也算是外戚派系的一員,但是在這方面而言,虞子期也沒有自持身份,對彭越露出一些不屑的表情。

    ……

    作為投降張嘉師的前任楚軍大將,彭越在張嘉師的派系,地位不算低了,但是在很多人的心中,實際上看不起這種牆頭草。尤其是以彭越的出身,以及在投降之前,效命於敵對勢力的一方,這讓張嘉師麾下的大部分文武,很多都對彭越有著一些奇怪的心思。

    當然,包括臧荼在內的很多人,知道彭越曾經效命於楚人,這一點還不是什麼大問題,真正的問題來自於彭越的出身。

    彭越年輕的時候在鉅野湖澤中打魚,夥同一幫人做強盜,殺人越貨什麼的自然不在話下。

    這一點在很多秩序為正規軍人出身甚至是有著世家血統的人,對彭越還是相當看不起的。很多人都忘記了一點,那就是張嘉師自己對於這些人員,並沒有什麼不同的想法,畢竟張嘉師麾下的刑徒軍,很多人的經歷跟彭越沒有太大的區別。

    比如說英布,出身跟彭越相比,非常相似,但是在張嘉師麾下,英布既然能夠發揮出自己的實力,更加是能夠算得上是平步青雲。

    現在的英布,可以說是大秦帝國所有刑徒的楷模之一。

    而這些人不敢對英布以及刑徒軍有什麼想法,畢竟在一開始,刑徒軍也算得上是張嘉師麾下最早的一支嫡系部隊。

    張嘉師最早期的官職是阿房都尉營,而刑徒軍則是在雍縣之戰之後,因為張嘉師麾下部隊的戰損嚴重,而被始皇帝嬴政默許,成為張嘉師麾下的另外一個嫡系部隊。

    在前往遼東之前,張嘉師手底下就是經過補充以及休整的阿房都尉營,以及刑徒軍部隊。

    沒有人會故意找老大的真正嫡系部隊的指揮官麻煩,而且在現在,英布的戰功,資歷,職位以及在張嘉師心中的信任程度,是現在張嘉師麾下中高級軍官當中的相當一部分人都羨慕的存在。

    而彭越雖然在投降之前,也有著算得上是亂世名將的頭銜,但是更多的,很多人?都沒有將彭越與英布相提並論,要不是張嘉師對彭越也不乏恩惠,很多人說不定都很難忍得住自己心中的冷嘲熱諷。

    ……

    彭越事實上對於這麼一種情況還是有所瞭解的。但是他默不作聲的應對自己遭遇到的情況。

    對於彭越而言,這些冷嘲熱諷事實上也不算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張嘉師在任命他為巴郡郡尉之前,就已經跟他說清楚張嘉師對於他的期望。

    那就是張嘉師希望彭越能夠依靠他的經驗,訓練出一支善於游動作戰的山地步兵部隊。

    對於張嘉師的這種安排,彭越一開始還是有點不滿的。但是礙於自己已經投降張嘉師,以及這個職位對於一個降將而言也不算是太低的待遇,彭越還是接受了張嘉師的安排。

    但是在率領一部分部隊來到巴郡,正式履任巴郡郡尉,開始訓練一批約萬人,主要由巴郡土著民徵募的新兵之後,彭越認為張嘉師的這個安排,對於他來說,確實是稱得上人盡其才。

    儘管彭越在山地部隊的訓練能力上,與阿勉等苗人的相關對比上還是有著不少的差距。而且因為巴人很多時候都存在著語言溝通的問題,彭越在一開始的兩個月,並沒有做到最基本的編練。

    但是彭越並沒有氣餒,而是在思考了一個晚上之後,決定改變訓練方式,以及自己在尋找了兩個認識巴郡一部分土著語言的人教導一番之後,繼續進行這方面的訓練。

    不得不說,彭越的這種改變,確實是對於訓練這些巴人有著相當的效果。而對於彭越自己而言,自己完成了任務,就是進一步獲得張嘉師青睞的一個晉陞之資。

    在這一次作戰當中,從江水順流而下的彭越,並沒有參與過大規模的戰鬥。但是在整合了張嘉師讓他統率的部分部下以及巴人所組成的山地部隊之後,彭越也成為了一個讓很多秦軍軍官都無法忽視的存在。

    虞子期對於彭越,既然沒有輕視,也沒有過於的獻媚,因為虞子期用不著這樣做。

    但是麼,虞子期的平靜對待,讓彭越心中對虞子期也不乏好感。

    在彭越心中,有著一種被人尊重的感覺。

    這也算是一種彭越的性格表現,在張嘉師原來的那個世界當中,彭越也有著相應的描述以及評價。

    公元前204年,彭越經常往來出沒替漢王游動出兵,攻擊楚軍,在梁地斷絕他們的後援糧草,史稱「彭越撓楚」。

    同年冬天,項羽和劉邦在滎陽相持,彭越攻下睢陽、外黃等十七座城邑。[16]項羽聽到這個消息,就派曹咎駐守城皋,親自向東收復了彭越攻克的城邑,又都歸復楚國所有。彭越帶著他的隊伍北上谷城。

    公元前203年秋天,項羽的軍隊向南撤退到夏陽,彭越又攻克昌邑旁二十多個城邑,繳獲穀物十多萬斛,用作劉邦的軍糧。

    在鴻溝之盟之後,追擊楚軍的劉邦打了敗仗,派使者叫彭越合力攻打楚軍。彭越說:「魏地剛剛平定,還畏懼楚軍,不能前往。」

    劉邦舉兵追擊楚軍,卻被項籍在固陵戰敗。便對留侯說:「諸侯的軍隊不跟著來參戰,可怎麼辦呢?」

    張良說:「齊王韓信自立,不是您的本意,韓信自己也不放心。彭越本來平定了梁地,戰功纍纍,當初您因為魏豹的緣由,只任命彭越做魏國的國相。如今,魏豹死後又沒有留下後代,何況彭越也打算稱王,而您卻沒有提早作出決斷,您和兩國約定:假如戰勝楚國,睢陽以北到各城的土地,都分封給彭相國為王;從陳以東的沿海地區,分封給齊王韓信。齊王韓信的家鄉在楚國,他的本意是想再得到自己的故鄉。您能拿出這些土地答應分給二人,這兩個人很快就可以招來,即使不能來,事情發展也不致完全絕望。」

    於是劉邦派出使者到彭越那裡,按照留侯的策劃行事。使者一到,彭越就率領著全部人馬在垓下和劉邦的軍隊會師,於是大敗楚軍。項羽自刎而死。[23]那年春天,封彭越為梁王,建都定陶。

    公元前201年,彭越到陳地,朝見劉邦。九年,十年,都來長安朝見。

    這些描述,則是說明了彭越固然是也有自己的私心,但是對劉邦的禮遇,彭越則是同樣也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對劉邦的支持。

    可以說,彭越也不算是那種恩將仇報之輩。

    至於彭越為何要反叛,很有可能是被劉邦逼反的。

    司馬遷在《史記》當中,也有著這方面的隱約描述:

    「魏豹、彭越雖故賤,然已席捲千里,南面稱孤,乘勝日有聞矣。懷畔逆之意,及敗,不死而虜囚,身被刑戮,何哉?中材已上且羞其行,況王者乎!彼無異故,智略絕人,獨患無身耳。得攝尺寸之柄,其雲蒸龍變,欲有所會其度,以故幽囚而不辭雲。」

    「彼無異故,智略絕人,獨患無身耳。」這一句話在很大的一方面,就是說彭越本身應該無謀反之意,然而劉邦在稱帝之後,因為很多因素的影響之下,逼反了包括彭越在內的大部分諸侯王,以及逐步削弱包括韓信在內的諸侯王勢力,然後一舉成擒。

    在人物戰術方面彭越是世界戰爭史上第一個正規使用游擊戰戰術的軍事家,可以說是游擊戰的始祖。論軍事謀略與指揮才能,他不如韓信,但論功績,他卻有過之而無不及。在楚漢戰爭中,正是由於他率部在楚軍的後方開展游擊戰,打擊楚國的補給,用敵進我退,敵退我追的戰術,使項羽兩面作戰疲於應付,使楚軍的糧食裝備得不到補給,也給了前線漢軍不被項羽殲滅的機會,楚漢戰爭正是在劉邦的正面防禦,韓信的千里包抄,和彭越後方游擊戰的基礎上,才在最後的垓下之戰中有機會殲滅項羽麾下疲憊的部隊,並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而根據英布在反叛漢朝之後,說出了一句話,相當中肯的評價了彭越的能力:

    「上老矣,厭兵,必不能來。使諸將,諸將獨患淮陰、彭越,今皆已死,餘不足畏也。」

    可以說,在英布的眼中,漢朝很多將領,他都不放在眼裡,唯獨畏懼的是劉邦親征以及韓信,彭越兩人而言,要不然也不會說出這樣的話語。

    而最能體現彭越的軍事能力的事情,也是讓彭越配享武廟:唐朝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禮儀使顏真卿向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並為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漢梁王彭越」。[42]及至宋代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彭越。

    ……

    彭越在深吸一口氣之後,對虞子期說道:「虞郡守,此事確實是可行,但是項籍此時雖然不在楚軍營地之中,然而楚軍的戰力,也不是我們能夠輕鬆戰勝的。此事還需要慎重商討一番為好。」

    虞子期微微的點了點頭之後,露出了一絲有些狡黠的笑意。

    彭越看到了這種情況,不禁有些疑惑,他不認為虞子期是笑他剛才說的話語,而是很清楚一點,那就是虞子期似乎有著不同的想法。

    他在看著虞子期一小會之後,對虞子期詢問道:「不知道虞郡守……有什麼良策?」

    虞子期在這個時候,從自己的懷中取出了一個錦囊,他對彭越說道:「王上在前日派人前來,送虞某這個錦囊,裡面可真的是王上安排出來的一個妙計。不得不說,若是楚軍知道了這個妙計,絕對會千方百計截殺這個信使。」

    虞子期的話,讓彭越的疑惑更加深刻。他隨後對虞子期進行詢問:「不知道這個妙計是?」

    「圍而不攻,四面楚歌!」

    虞子期淡淡的說出了八個字。而彭越則是在思考一番之後,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

    因為他很快就想到了張嘉師的這個計策,到底有多麼的狠毒。

    當然,這個狠毒,是對於那些楚軍官兵而言的情況。

    ………………………………………………分割線……………………………………

    張嘉師並沒有後悔自己安排信使,將這個世界本來不存在的戰術,讓虞子期等人進行實施。

    他知道以虞子期等人的能耐,自然不需要他說得太過於詳細。像是彭越等人自然就能夠理解他描述的八個字所蘊含的意思以及知道自己應該怎麼樣安排這樣的事情。

    對於張嘉師而言,自己也似乎不需要使用這種計策,就能夠解決楚軍,但是在思考了一段時間之後,張嘉師還是不想自己麾下的官兵付出相當慘重的傷亡,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楚軍不戰自潰。

    四面楚歌這種戰術,正好是讓楚軍不戰自潰的最好辦法之一。

    也許,斷糧也是讓楚軍失去戰鬥力的一種手段。但是出於統治楚地的安穩性而言,要是用斷糧來餓死大量的楚軍官兵,更多的只可能會讓秦楚兩地之間的仇怨越來越深刻。

    張嘉師自然是不希望這個情況發生,所以對於他而言,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楚軍在減少傷亡的情況下,自行潰敗。

    但是張嘉師沒有想到的事情是,因為時間的差距,他所派遣的信使並沒有接到那個「項籍不在楚營」的關鍵消息。

    這也在很大程度上,被項羽在隨後一段時間的交鋒當中,打個措手不及的關鍵所在。

    但是對於張嘉師而言,有很多情況也不是說他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的。

    最起碼以項羽的騎士部隊的機動性而言,就算他跟李信兩人都有所準備,項羽說不定還是能夠跟在睢水之戰那樣,尋找到攻擊機會。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1:40
第433章 戰爭之路(上)

    公元前202年7月12日,這一天在後世,被稱之為張嘉師統領以及主導的新大秦帝國的最後決戰的開端。

    在這個日子之前的幾年時間,張嘉師從公元前208年4月出師遼東,在經歷過遼西之戰,薊縣之戰,鉅鹿之戰這三個戰役,雖然說在鉅鹿之戰當中,張嘉師也無法扭轉歷史的滾滾車輪,在鉅鹿之戰當中,落得一個不勝不敗,而代價也相當慘重的結果。

    但是在鉅鹿之戰之後,原本也在雍縣之戰以及長城之戰等一系列作戰當中,成為大秦帝國新銳將星的張嘉師,成為了天下群雄無法忽視的一股新興力量。

    而在鉅鹿之戰之後的一段時間,張嘉師並沒有直接參與過戰爭。但是在王離等人的投效以及張嘉師自己作為大秦帝國始皇帝嬴政的女婿,張嘉師得到了北疆軍團大部分殘部官兵的投靠。並且得到了九原郡以及雲中郡以東的大片河北之地。

    在公元前207年4月,休整一段時間的張嘉師,率軍從雲中郡一帶,跨越河水中上游的淺灘,發起了對上郡的攻勢,拉開了奪取關中之戰的序幕。

    在張嘉師以及大軍的奮鬥下,張嘉師在得到了咸陽以及附近地區之後,宣佈了關中地區的歸屬。

    而在隨後的函谷關以及武關兩次大戰當中,張嘉師麾下的新秦軍先後擊敗項羽以及劉邦,將兩人的軍事力量驅逐出能夠威脅關中地區的範圍內。

    這兩次作戰,意義相當重大,因為這也宣佈了張嘉師可以在關中地區的統治,變得更加牢固。

    而在擁立自己的長子,也就是現在大秦帝國的三世皇帝嬴的相應事件當中,張嘉師逼迫子嬰謀反,然後誅殺了大量反對他以及嬴的大秦帝國宗室,正式宣佈了大秦帝國在這個時候,進入了嬴(張)時代。

    儘管,明眼人都知道,現在的大秦帝國皇帝嬴,更多是一個傀儡,而張嘉師才是真正的掌控大秦帝國的最高權力者。但是就算是陳平等人,都無法否認一點,那就是假如張嘉師真的有意於那一個位置,在張嘉師的控制範圍內,沒有人能夠阻擋張嘉師坐上那個位置。

    但是他們更加清楚一點,那就是張嘉師並沒有對那個位置流露出太多的興趣,而且以張嘉師的攝政王身份而言,就算張嘉師沒有登基稱帝,他也算得上是大秦帝國真正的無冕之王,不對,應該說是無冕之帝,因為張嘉師現在的權利,就跟一個真正的帝王沒有什麼區別。

    而在隨後一段時間,張嘉師並沒有打算直接出兵關東,而是在再次休養生息一段時間的同時,親自率領少部分兵力發起對漢中地區的攻勢。

    漢中之戰以張嘉師的大勝,並且得到了蜀郡李家的投效而告終。

    儘管是有著蜀郡李家投效,而李家也願意派遣人質以及跟張嘉師進行聯姻的意外驚喜,但是蒙武在漢中之戰的戰死,成為了張嘉師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無法改變的心結。

    經過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整頓部隊以及發展國力之後,張嘉師發起了第一次東征作戰。

    在這一次東征當中,張嘉師先後得到了河北之地的大片土地以及作為天下要沖之一的三川郡,正式掌握了大秦帝國在之後的平亂戰爭當中,所能夠得到的主導權。

    幾個如同韓廣,臧荼等被項羽在榮陽會盟當中分封的諸侯王,要麼成為了戰場上的亡魂,要麼則是成為了張嘉師麾下的一員大將,而這些人的或死或降,雖然並沒有直接改變天下大勢的影響力,但是也極大地打擊了天下反秦勢力的力量。

    在第二次東征之前,張嘉師先後派遣小股部隊,發起了對巴郡以及黔中郡一帶的攻勢或者是收復工作。

    這一次行動的手段,張嘉師儘管沒有得到太多的戰報,但是他自己都隱約覺得,那就是阿勉以及李爽等人的行動,必然是讓很多土著民倒了大黴。

    張嘉師儘管還是無法輕鬆接受這樣的事情,但是對於他而言,他已經習慣了作為一個統治者,有些事情還是默許更好一些。

    對於張嘉師而言,大秦帝國的再次統一,讓天下萬民再次得到一個平和發展的環境,那才是一個真正重要的地方。

    一些手段固然是見不得人,但是張嘉師也逐漸認可了這方面的事情描述。那就是天底下的國家,沒有完全的光明正大,有的只是為了統治權利而實施的各種手段而已。

    白起說出來的一句話,讓張嘉師很是沉默不語,因為張嘉師認為這句話,完完全全的無可辯駁:

    歷史是勝利者所書寫的,對於失敗者而言,就算是他真的光明磊落都好,只要他真的是失敗了的話,那麼他所做的一切,就是逆天而行。

    這也是張嘉師表示相當沉默的根本原因。

    ……

    在逐漸平定了巴郡以及讓黔中郡的情況逐漸好轉之後,張嘉師帶頭籌劃了第二次東征。

    在張嘉師,沒有確定第二次東征的正式計畫之前,第二次東征有著兩個比較有爭議,也是最多人認為可行的方案。

    第一個方案就是以當時的三川郡以及邯鄲郡,鉅鹿郡(現在則是被合併成趙郡)三個地區,分別發起對齊地以及魏地東面國土的攻勢。

    第二個則是張嘉師發起了第二次東征的作戰方案:「南下南陽郡以及南郡,發起對章邯,劉邦等叛逆諸侯的攻勢。

    張嘉師原本對第一個方案也算得上是相當意動,因為對於張嘉師而言,第一個方案能夠帶來更多的經濟收益以及國力提升。畢竟這些地區的發展基礎,在張嘉師麾下控制區當中,也算得上是讓很多地區都相形見絀。

    但是張嘉師最後還是選擇了第二個方案。因為當其時的齊楚正在激戰,為了避免過於刺激齊軍以及楚軍,迫使這兩個正在打得不亦樂乎的國家因為大秦帝國的大軍壓境而結成同盟,讓戰況變得無法預料,張嘉師最後還是選擇了攻打南陽郡以及南郡的這一個作戰方案。

    對於張嘉師而言,攻打南陽郡以及南郡的作戰計畫,難度以及變數同樣也很大。但是老天在這個時候很明顯是站在他的身邊。

    在張嘉師發起了對章邯軍部隊的猛攻之後,屠睢也在同時發起了對進攻長沙郡的劉邦的攻勢。

    若是沒有屠睢以及他麾下北上的這一批大秦帝國最龐大的一支主力部隊之一,張嘉師很有可能要面對完全不同的局勢走向。

    這也可以說,屠睢以及北上的南征軍團,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第二次東征的勝利走勢。

    最起碼,若非屠睢以及南征軍團,恐怕張嘉師想要這麼輕鬆的解決隱約成為了最大的叛逆諸侯之一的劉邦,還不會有這麼快的結果。

    在迫使劉邦在烏江自刎之後,第二次東征雖然還沒有完全勝利,但是已經宣佈大秦帝國一方已經勝券在握。

    而時間流逝得很快,在第三次東征到了現在,張嘉師只需要擊敗項羽的這一支楚軍殘部,大秦帝國曾經統治過的勢力範圍內,再也沒有大規模能夠反抗大秦帝國統治的反對者。

    ……

    張嘉師想要做到這些事情,僅僅憑藉軍事上的節節勝利,明顯還是不足夠的。

    戰爭不僅僅是戰場上的勝負,還有著的是相互的國力之間的全方位對比。

    在張嘉師發動西征遼西,正式宣佈遼東軍團介入天下亂局之前,遼東郡,朝鮮地區以及日本九州島地區,在張嘉師的發展下,已經逐步成為了一個個產糧基地。

    其中以遼東郡為首,在以燕國以及大秦帝國此前的治理基礎,在進行整修的情況下,遼東郡成為了一個以遼河為主體的大型農業基地。

    而朝鮮地區的發展雖然還不算完善,但是對於張嘉師而言,朝鮮地區在能夠小規模的對外輸出物資,已經是在短時間內的最好成果。

    可以說以遼東郡為核心,朝鮮地區為輔助的糧食產出,成為了張嘉師前期作戰的最大依仗之一。

    而在同時,張嘉師還大力發展商業,以他自己為首的管理高層,在遼東郡建立了一套以重視商業發展的基準方式,扶持了遼東郡以及隨後的商業產值鏈的重要基礎。

    尤其是張嘉師自己,在逐步放寬了鹽業以及養蜂作業的壟斷地位之後,連帶著很多相應行業的發展也得到了大力扶持。

    其中,以鹽業為重點,張嘉師並沒有藏私,而是將圍海製鹽較為先進的方式進行傳授。

    在張嘉師原來的歷史當中,製鹽是一個發展相當慢的技術:

    歷史上有用鍋煎熬製鹽之舉。

    人類最早是採集自然界存在的滷水和鹽,包括地表天然滷水和岩鹽及海濱窪地自然結晶的鹽,供給食用。中國在5000多年前,就開始刮取海濱鹹土,淋鹵煎鹽。有天然滷水的地區,曾採用「先燒炭,以鹽井水潑之,刮取鹽」的生產方法。戰國末期,四川開始掘井、汲鹵、煎鹽。齊管仲(公元前?~前645)實行「官山海」政策,即鹽由官民並制,產品全部由官府統一運銷。但由漢代至明代,除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到唐玄宗開元十年(722)的139年間,開放全國海灘、鹽井、鹽湖,任民自由產銷外,其他歷代為了增加財政收入,大都實行專賣制度,以嚴刑峻法控制著鹽的產銷,以徭役的形成強迫鹽戶產鹽,生產者役作極苦,還要負擔繁重的鹽課,因而嚴重地阻礙了生產的發展。雖然隋、唐之際,山西湖鹽生產已形成「墾畦澆曬」的新工藝,宋、元之際,福建海鹽生產已部分採用曬鹽法,但生產規模小,工具設備簡陋,生產者之間只有簡單的協作,一直停留在一家一戶的小生產狀態。

    清代後期,寧德的漳灣、南埕青山等地鹽民試行曬滷製鹽技術。民國20年(1931年),福鼎葉禮意等人在秦嶼文渡建圃製鹽,先用木板曬鹽,量少質次,後聘請浙江師傅傳授製鹽技藝,整灘造埕、揚鹵曬鹽。50年代,寧德、福鼎鹽區改革製鹽工藝,建設納潮工程,充裕鹵源。60年代初,寧德三都鹽場用薄曬勤轉的製鹽工藝,抽水制鹵與鹵液結晶上下工序緊扣,提高鹽的產量質量。用擴建結晶池與滷水蒸發池提高原鹽產量。70年代後期,改變露天鹵井為砌加蓋鹵井。該場卓雪生研製成功直流電動軸流泵,解決傳統踩水車抽鹵的操作方法。至80年代末,閩東製鹽基本實現機械化。

    井礦鹽的情況有所不同。四川在宋代出現了卓筒井,首次使用鑽頭(「圜刃」銼)鑿井。由明代到清代,手工機具逐漸完備,分工協作逐漸明確,商業資本日益轉為產業資本。隨著外地游民的流入,勞動力市場逐漸形成,到清代乾隆(1736~1795)、嘉慶(1796~1820)年間,自貢鹽業已進入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階段。1835年以後,黑鹵井、岩鹽井、深層天然氣井的相繼開鑿,又為鹽業提供了豐富的原料和能源。岩鹽井自然溶浸通腔,一井注水,多井出鹵,促成了有關井戶的聯合,大大促進了鹽區工場手工業的發展。

    張嘉師的圍海塞鹽法,在很多方面而言,並不算太過於先進,而且就算是曬出來的鹽片也含有很大雜質,張嘉師更多的只能夠通過一些簡單器械的研磨以及提純,來得到相對純度比較高的粗鹽或者是細鹽。

    不是說張嘉師沒有打算改進這方面的技藝,而是在綜合了現實情況以及天工開物的相應描述之後,認為還是必須要提升產量優先的張嘉師,最後還是放棄了暫時無法實現的,相對較為先進的製鹽技術。

    而為了避免一些問題的出現,張嘉師最後還是將位於遼東半島的幾個大鹽場的控制權,依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畢竟鹽這種必需品,在很多情況下還是會出現囤積居奇的情況,張嘉師將幾個大鹽場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主要就是避免這種問題的出現。

    鹽業的支出以及利潤之間的對比雖然不算是暴利,但是刨除很多方面的支出之後,鹽的利潤非常高,這也是張嘉師能夠在很多時候讓自己手中的計畫,能夠得以實施的重點。

    因為張嘉師現在儘管不算是富可敵國,但是相對而言,明面上比起張嘉師有錢的人,在大秦帝國還真的沒幾個。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1:40
第434章 戰爭之路(中)

    張嘉師對於商業的理解,並不是在古代很多朝代以及皇帝那樣,對於商業而言採取的是一種抑制措施。

    中國古代盛行重農抑商,而重農抑商是中國歷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經濟指導思想,其主張是重視農業、以農為本,限制工商業的發展。從李悝變法、商鞅變法規定的獎勵耕戰,到漢文帝的重農措施,直到清初恢復經濟的調整,都是重農抑商政策的體現。

    《史記?秦始皇本紀》載:「皇帝之功,勤勞本事。上農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摶心揖志。」

    在農耕時代的中國商業和商人的命運,與王朝政策相關,而政策的變化,也與不同時代的政治形勢相關聯。

    商鞅變法實行的重農抑商政策規定:土地可以買賣;家裡有兩個成年男子不分家的,加倍徵收他們的賦稅;粟帛生產得多的,受到免除徭役的優待。

    而在北宋時期的慶歷新政的相應記載當中,也有著重農抑商的關鍵描述:

    宋代慶歷年間,有人提議要放寬鹽和茶葉專賣的禁令以及削減商人的賦稅,范仲淹認為不可行。因為徵收鹽和茶葉稅,僅僅是分掉商人的一部分利潤而已,對商人徵稅,並沒有(對商人的利益)造成多大損害。如今朝廷的各項開支沒有減少,每年的稅收是不可缺少的,如果不向茶山鹽池和商人徵收,就必然要向農民收取。與其損害農民(的利益),倒不如還是向商人徵稅。當前解決問題的辦法,不如先節省國家的各項開支;國家的用度有了盈餘,就應該先寬減對農民的稅收和勞役;然後才可以考慮到商人。因此,開放私營茶葉和鹽的禁令,減免商人的稅收都不是眼前急辦的事情。於是為商人減稅的議論也就平息了。

    中國封建社會採取這種政策,歸根到底是由其經濟基礎決定的。封建國家的經濟基礎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這種經濟的主要部門是農業。農業是古代決定性的生產部門,提供給人們最基本的生活資料,農業生產的狀況直接關係到國家的興衰存亡。為此,歷代統治者都把農業當作根本性的大事來抓,採取一系列督促、鼓勵、組織農業生產的措施,在國家經濟政策上向有利於農業發展的方向傾斜。通過發展農業,封建國家可以徵收穩定的土地稅來保證財政收入,還有利於社會穩定,將農民緊緊束縛在土地上。統治者認為,發展工商業不僅不如經營土地那樣使生活有保障,還會加劇勞動力從土地上流失,造成種種社會問題。因此,重農抑商、以農立國就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傳統治國主張。

    古代重農抑商政策主要表現在:一、統治者反覆強調農業為本業,商業為末業;二、在土地問題上,採取抑制兼併的政策,防止農民大量破產,穩固農業生產基礎;三、強化戶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動;四、從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業活動:限制商人的政治權利,堵仕途之路,不許其後代做官;利用稅收制度懲罰商人;對重要行業採取官營,不許商人染指;從日常生活方面對商人進行限制,對其穿衣、建房、乘車都有歧視性規定等等。

    ……

    但是張嘉師主要來自後世,對於商業的認識儘管不算清楚,甚至連皮毛都很難算得上。

    但是張嘉師認為發展商業的最根本好處,不僅僅是能夠從商業範疇當中收取相應的稅收,更多的是商業能夠讓各地的物品流通,也就是後世稱之為「物流」的產業鏈能夠大力發展的最重要因素。

    在後世的物流定義當中,物流是包括運輸、搬運、儲存、保管、包裝、裝卸、流通加工和物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的活動,它是由供應地流向接受地以滿足社會需求的活動,是一種經濟活動。

    這個時候自然沒有這麼多的功能,但是張嘉師很清楚,物產的運輸,、搬運、儲存、保管、包裝、裝卸、流通加工這麼幾個範疇在這個時代,事實上更多的也是由商人或者是官方組織來完成。

    儘管這幾個範疇,很多方面都不比後世嚴謹以及有條理,甚至是在一些情況下,一些物流方面的安排,會出現因為信息傳遞遲緩的混亂甚至是錯誤。

    就好比是一支部隊需要一批物資,但是因為突然發生一些事情的變故,這些物資久久沒有進行運輸,而這一支部隊的得失成敗,很大程度上會因為這樣受到影響。

    而從本質上而言,一支部隊的後勤補給安排,同樣也是物流的一個方面的體現。

    所以,張嘉師認為大力扶持商人,然後讓物流體系能夠加速發展,對於一個國家而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

    在大秦帝國,很多馳道級別的道路,更多是為官方以及軍方進行服務。張嘉師認為這樣的情況事實上可以進行調整。因為張嘉師想要讓物流體系加速發展,僅僅是憑藉自己對商人的扶持,還是力所不及的。

    在張嘉師原來的那個世界,有一句話,很有道理,那就是:「要致富,先修路。」

    交通運輸便利能有效的進行物資交流,促使各行業的發展,當然,真的因為這種安排而富裕起來的人們,實際上很少。但是這樣的結果,無礙於物流產業鏈的硬件基礎的發展程度。

    對於張嘉師而言,要致富先修路這一個觀點,他是保持沉默的,但是他認為道路的修築對於物流發展而言,是一個必須要做到的事情。

    而且物流的提升,也能夠在商業,軍事,政務等等方面,得到質量的提升。

    張嘉師出於體恤民力方面的因素,並沒有大規模徵調民夫,進行道路的修築。

    但是刨除以修復的,由始皇帝時期或者是更早時間修築的馳道級別為主的工程,張嘉師在這幾年的時間,還是總計用以工代賑或者是薪酬方面的優恤,修築了幾條距離不算太長的馳道級別道路。

    這幾條道路分別是北疆道最東面延伸至商郡郡治王儉城的北疆道支道;從定襄城南下延伸到遼東工業區的遼寧道;從北疆道,也就是以後世張家口所在地區為支點,延伸至薊縣的燕郡道;從北疆道以及臨晉道延伸到後世大同地區的晉北道。

    除了這幾條嚴格來說並不算太長,而且更多是在軍事以及政治意義上的道路,對於商業發展而言,暫時還沒有太過重要的幫助。

    但是一旦張嘉師能夠平定天下,讓大秦帝國恢復平靜環境,那麼這些道路在商業方面的發展,會更有幫助。

    而在張嘉師的計畫當中,在平定楚國的動亂之後,他將會以東海道以及武關道為核心,在南郡,三川郡,九江郡,長沙郡以及衡山郡幾個平原地區,修築幾條重要的支道。

    這些支道更多是應用於民事方面的物流體系,因為張嘉師計畫將這幾個郡,主要沿著江水或者是淮河一帶的平原產量區,進行大力修復以及進行相應發展。

    也許匈奴人不會讓張嘉師有太多的心思來做好這樣的事情,但是對於張嘉師而言,他真的想要跟匈奴人決戰,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成功的事情。

    冒頓應該不會讓當年蒙恬在河套陰山之戰的那一次慘敗的情況再現,這也就是說,張嘉師想要逮著匈奴人主力進行決戰,難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而且在眼下的情況而言,相對於匈奴人的戰馬數量,大秦帝國還算是比較缺乏戰馬。這也就是說張嘉師就算是想要決戰,都不會在這種處於相對劣勢的情況來做這種事情。

    當然,張嘉師堅信,一旦他大規模量產對於騎兵戰鬥力大幅度提升雙邊馬鐙,高橋馬鞍都量產出來,那麼在雙方的戰鬥力差距上,大秦帝國的騎士部隊絕對能夠打匈奴人一個措手不及。

    但是麼,因為張嘉師也就是對這些情況道聽途說,對於雙邊馬鐙以及高橋馬鞍真正能夠帶來多大的戰鬥力提升,他還是沒有一個基準可言。

    所以,他親自囑託現在已經擔任大秦帝國兵造督導的墨舒,生產出五千副高橋馬鞍以及雙邊馬鐙的結合馬鞍,用以對自己親衛的三千騎士進行相應訓練。

    ……

    對於墨家,張嘉師的態度是相當支持的。因為他不認為這些奇技淫巧會是什麼都無法做到的垃圾。

    相反,很清楚科技發展對於整個時代的發展而言的重要性的張嘉師,一直以來都扶持著包括墨家,農家,以及雜家等等學說的人員發展。

    在工業以及軍事方面,張嘉師主要是倚重墨家的技巧。

    儘管在墨家的核心思想當中,兼愛非攻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了墨家的重要想法。

    墨翟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今天下之君子,忠實欲天下之富,而惡其貧;欲天下之治,而惡其亂,當兼相愛、交相利。此聖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務為也。」(譯文:「現在天下的君子,(如果)內心確實希望天下富足,而厭惡其貧窮;希望天下治理好,而厭惡其混亂,那就應當全都相愛、交互得利。這是聖王的常法,天下的治道,不可不努力去做。」)

    在墨家的觀點當中,兼愛便必須非攻,非攻即反對攻戰,即「大不攻小也,強不侮弱也,眾不賊寡也,詐不欺愚也,貴不傲賤也,富不驕貧也,壯不奪老也。是以天下庶國,莫以水火毒藥兵刃以相害也」。當然,非攻並不等於非戰,而是反對侵略戰爭,很注重自衛戰爭。自衛是反侵略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不自衛就會等於不反侵略。兼愛是大到國家之間要兼相愛交相利,小到人與人之間也要兼相愛交相利。只有兼愛才能做到非攻,也只有非攻才能保證兼愛。

    張嘉師認為這個觀點很可笑,因為歷史證明了只有大一統的國家,才能夠最大限度的避免內部環境當中的戰亂發生。當然,這個說法相對於比較籠統,但是無法否認的是,現任墨家鉅子墨宏,也就是張嘉師的岳父之一,在經歷過大秦帝國統一天下的十多年的管理之後,也認識到兼愛非攻的錯誤性。

    這也是張嘉師能夠跟墨家有著良好合作關係的最重要因素。

    張嘉師倚重墨家,不僅僅是為了讓墨家的劍手們為他在很多方面當中效命,更多的是看中了墨家在科技的一些厚實基礎。

    比如說墨家在兵器鍛造以及機關技巧方面,比起大秦帝國的官方兵造水平而言,更多是起碼持平,而一些細節更加要領先於大秦帝國的相應技術。

    所以張嘉師認為,墨家能夠跟他進行合作,這也是讓他一個很驚喜的地方。

    而為了保持住雙方之間的這種合作關係,張嘉師在出征朝鮮期間,聽到了嬴汐關於讓墨嫣兒成為他的親隨的建議之後,並沒有直接反對,而是用一種更多是默許的態度來應對這個問題。

    張嘉師當時可沒有想到他跟墨嫣兒的關係會發展到這個地步,但是他也有一種隱約的感覺,那就是墨宏這個便宜岳父,也許也是有著什麼安排才會讓墨嫣兒過來。若非墨宏的默許,恐怕嬴汐也無法讓墨嫣兒擔任他的親隨。

    而假如說墨家是軍事方面張嘉師所倚重的一個學說,那麼在民事方面,張嘉師更加倚重農家以及雜家為主的學說流派。

    農家,又稱「農家流」,是先秦時期反映農業生產和農民思想的學術流派。該流派主張勸耕桑,以足衣食。」

    《漢書?藝文志》將農家列為「九流」之一。五代詩人顏仁郁《農家》詩:「時人不識農家苦,將謂田中谷自生。」宋代愛國詩人陸游《岳池農家》詩:「春深農家耕未足,原頭叱叱兩黃犢。」

    (「九流」是指《漢書?藝文志》當中對幾個大型學說流派的總括: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

    農家的主要描述是:農家者流,蓋出於農稷之官。播百谷,勸耕桑,以足衣食,故八政一曰食,二曰貨。孔子曰「所重民食「,此其所長也。及鄙者為之,以為無所事聖王,欲使君臣並耕,悖上下之序。「所重民食「也正是農家的特點,尊神農氏。

    農家學派主張推行耕戰政策,獎勵發展農業生產,研究農業生產問題。農家對農業生產技術經驗之總結與其樸素辯證法思想,可見於《管子?地員》、《呂氏春秋》、《荀子》。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1:40
第435章 戰爭之路(下)

    張嘉師注重扶持農家,是因為這個時候,或者是說在一直以來,直到後世他穿越到來之前的一段時間,長達幾千年的歷史當中,中國的根本是農耕制度國家。

    中國的農耕制度,主要體現在這個制度已經發展成中國歷代王朝主要文化基礎的農耕文化,作為最重要的核心基礎。

    農耕文化,是指由農民在長期農業生產中形成的一種風俗文化,以為農業服務和農民自身娛樂為中心。漢族農耕文化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類宗教文化為一體,形成了自己獨特文化內容和特徵,但主體包括語言,戲劇,民歌,風俗及各類祭祀活動等,是中國存在最為廣泛的文化類型。

    中國農業最早是在中原地區興起來的。中原漢族農耕文化包含了眾多特色耕作技術、科學發明。裴李崗文化有關遺存中出土了不少農業生產工具,為早期農耕文化的發達提供了實物證據,尤其是琢磨精製的石磨盤棒,成為我國所發現的最早的糧食加工工具。

    傳說中的三皇之首的伏羲教人們「作網」,開啟了漁獵經濟時代;炎帝號稱「神農氏」,教人們播種收穫,開創了農業時代。大禹採用疏導的辦法治水,推進了我國水利事業的發展,也促進了數學、測繪、交通等相關技術的進步。

    戰國時期,由河南人鄭國主持修建的「鄭國渠」,李冰父子主導修築的「都江堰」,極大地改善了相應地區的農業生產基礎——水利興建。隨著民族的融合特別是中原人的南遷,先進的農業技術與理念傳播到南方,促進了中國古代農業水平的提高。可以說,中國農業的起源與發達、農業技術的發明與創造、農業的制度與理念,很多時候是由水利改善作為最基礎的前提。

    早在先秦時期漢族民間流傳的《擊壤歌》有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就描述了鄉村閭裡人們擊打土壤,歌頌太平盛世的情景。漢族民間流傳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反映了廣大農民的艱辛不易。北周庾信亦有詩為證:「興文盛禮樂,偃武息民黎。」體現了文化在衣食溫飽解決之後的重要意義。「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刻畫了讀書人對積極人生的理想與追求。中國上萬年的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歷史,創造了發達持久和長盛不衰的傳統文化。

    同時,燦爛輝煌的漢文化又豐富了農業的內涵。兩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在有文字記載的幾千年中華文明發展歷程中,雖經無數次大大小小天災**的考驗,仍然一直蓬勃興旺,綿延不斷。事實證明這一技術知識體系具有可持續發展特徵。

    在中國文化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中,農業文化是基礎,因為它是以滿足人們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衣、食、住、行)為目的的,它決定著漢民族的生存方式,塑造著漢民族文化的自身。中國是世界農業的發源地之一。

    中原農耕文化,是中國農耕文化的一個重要發源地,是中國農業文化的基礎,又是宋代以前中國農業文化的軸心。中原農耕文化源遠流長。

    ……

    在這種前提下,在缺乏讓制度環境發生根本性質變化的張嘉師,並不會做一些本末倒置的安排。

    比如說將中國現在還在發展中期的農業基礎制度,硬生生的扭轉為工業化進程。

    工業化進程並不是說做就能夠去做到的事情,就算是有著墨家以及大秦帝國的科技精華基礎的輔助,張嘉師就算是想要做到工業革命的描述,都恐怕有心無力。

    因為一般的觀點,工業革命的基礎有兩個,這兩個基礎分別是英國工人哈格里夫斯發明的珍妮紡紗機、18世紀中葉,英國人瓦特改良蒸汽機,

    這也代表了工業革命的開始的根據是為哈格里夫斯發明的珍妮紡紗機,而工業革命的標誌是瓦特改良蒸汽機。

    紡紗機這樣的玩意,對於張嘉師所掌握的知識以及人才儲備而言,技術難度並不算高。

    但是在這種環境下,張嘉師就算是打算將黃道婆改進過的紗車製作出來,恐怕都沒有辦法讓這種東西發揮出相當的作用。

    因為眼下而言,根本不知道棉花到底在什麼地方有種植的張嘉師不認為這種紗車或者是珍妮紡紗機之類的工具,能夠處理好對於麻,絲綢等等的主要衣物製作原料,進行相對效果更好的加工。

    畢竟這些作物的情況跟張嘉師所認識的棉布,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至於皮革,或者是毛皮,就不是這種工具能夠處理的原材料了。

    工具的不合適,也許還能夠通過多次對工具的設計休整,能夠改善這個問題。但是有些事情可不是單純改善工具就能夠做到的。

    就以工業革命的社會制度而言,張嘉師不認為自己能夠做到工業革命的幾種關乎於生產力的核心意義:

    (1)工業革命是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實現了從傳統農業社會轉向現代工業社會的重要變革。(2)從生產技術方面來說,它使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工廠代替了手工工場。(3)工業革命創造了巨大生產力,使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工業革命同時也是一場深刻的社會關係的變革。

    從第一點而言,張嘉師不認為自己能夠將農耕制度直接跳躍到資本主義制度。

    要知道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出現的時間大概是十五世紀中葉。

    按照張嘉師原來所在的時間,在這方面的比較嚴謹的看法而言,認為明中葉,在蘇州、杭州的絲織業,廣東佛山的冶鐵、鍛鐵業中,已見多少帶有資本主義性質的手工作坊。到清中葉,繼續出現資本主義萌芽的有:江南一些地區的絲織業,陝西南部的冶鐵、鍛鐵和木材採伐業,雲南的銅礦業,山東博山和北京西部的煤礦業,四川的井鹽業,山西河東的池鹽業,江西景德鎮和廣東石灣的制瓷業,一些地方的制茶、制煙、蔗糖、榨油等農產品加工業,一些地方的染坊、踹坊、紙坊和木版印刷業,上海的沙船運輸業等,共約20個行業。

    但是麼,張嘉師治理之下的大秦帝國,不要說資本主義萌芽,就算是一些地方,比如說苗族以及黔中的相當一部分區域內,還是存在相當落後的奴隸制度體系。

    張嘉師知道,自己想要改變這些情況,都得緩緩徐圖,而不能夠一下子操之過急。要不然,天下會不會出現動盪,這個他自己都無法說得准了。

    而對於張嘉師而言,制度方面也許還不需要太過急切的進行多方面的改進,但是麼,對於土地方面的整合改革,是他認為必須要做到的事情。

    這也是他大力扶持農家的根本所在。

    ……

    中國的糧食產出一直都不算太多,直到張嘉師穿越過來之前的一段時間,利用現代科技才能夠真正做到畝產大量增加的事情。

    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得到更多的糧食,以及更多的利益,就會逐漸演變出土地兼併這個困擾著歷代中原王朝,甚至是因此而覆滅的重大問題。

    土地兼併,是指土地愈來愈集中到少數大地主、大官僚手中,而農民則越來越多地喪失土地,甚至根本就沒有土地。土地兼併是封建社會中央集權的一個難以治癒的頑疾。大地主為了擁有更多的土地,採用各種卑劣手段,尤其是災年,地主巧取豪奪讓擁有土地的農民變賣自己的土地和房產淪為佃農。

    中國歷代調整治理土地兼併的法令也不少,目的是限制土地兼併,確保自耕農利益,限制大地主利益,以維繫封建統治,保證國家穩定的財政收入。較為著名的有:北魏至唐朝前期實行的均田制,宋朝的王安石變法,明朝張居正草擬的一條鞭法,清朝康熙年間的攤人丁入畝制度。(後面就不說了。)

    但是這些制度,最後還是沒有讓這些王朝延續更長的時間。這些制度法令雖然是因為觸及了大部分利益階層而最終失敗,但是對於這些制度而言,他們本身確實是也能夠做到限制土地兼併,改善很多階級之間的矛盾。

    但是土地兼併往往在一個朝代的後期表現突出,它是封建經濟發展的結果,是地主土地私有制和地主階級力量增強的表現。

    封建社會中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是造成土地兼併的根本原因。封建中央政權的軟弱是造成中國封建社會王朝末期土地兼併愈演愈烈的直接原因。

    當土地兼併嚴重時,兩種矛盾突出起來。一是農民與地主的矛盾,二是封建國家同地主的矛盾。這些矛盾的發展將出現兩種結果,一是封建政府採取抑制兼併的措施,使兼併現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二是直接導致農民戰爭的爆發。

    秦朝時期的土地兼併不算嚴重,秦末起義嚴格來說,很難將主要誘因放在這個情況上。

    但是漢朝,晉朝,唐朝,元朝,明朝甚至是清朝,這幾個在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大一統王朝,可以說或多或少都是滅亡在土地兼併所引發的農民戰爭影響之下。

    所以,張嘉師認為進行土地改革,這一點必須要在合適的時間當中,作為第一要務來進行處理。

    而他所選擇的辦法的核心,就是將土地收歸國有。這也是後世的那種土地國有制度的一種比較籠統,而符合現在情況的方式。

    後世的那種土地國有制度,通過多種實施方式以及手段,規定了:「礦藏、水流,由法律規定為國有的森林、荒地和其他資源,都屬於全民所有」。

    張嘉師沒有打算參照後世那種將土地收歸國有的方式,來進行參照。

    後世的土地國有制實現方式,主要是分階段分別採取不同方式,逐步實現土地國有制。接管和沒收帝國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國民黨政府及反革命分子等佔有的城市土地,無償把它們變為國有;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私營房地產公司及房地產業主擁有的城市地產,通過贖買的方式變為國有;以城鄉建設徵用土地的方式,將城鄉非國有土地變為城市國有土地;用憲法規定全部城市土地屬於國家所有的方式,將城市其餘尚未國有化的土地變為國有。

    張嘉師不認為這種方式適合現在的情況,因為有一句話相當有道理,那就是:「土地的特性,決定了在不同時期可以有不同的土地制度,決定了土地不僅是生產資料,具有自然屬性,而且是構成社會土地關係的客體,具有社會經濟屬性。其社會經濟屬性,是人類在佔有、開發、利用土地過程中所發生的人與人的關係。」

    在這種情況下,張嘉師認為那種分階段的做法,對於現在而言,更多是一種畫蛇添足,而他認為,直接在再次定鼎天下之後,對大秦帝國的土地進行直接強制收歸國有的命令。

    當然,這樣做的做法可不能這麼直接。

    對於有主的土地而言,張嘉師計畫讓這些土地的所有者,繼續得到五十年期限的土地使用權利作為補償。這一點是張嘉師認為必須要做到的讓步。

    也許問題會在五十年之後爆發,但是麼,對於張嘉師而言,這同樣也算得上是他的一個相當大的讓步了。

    畢竟在張嘉師的心中,只要農業基礎跟得上,那麼五十年的時間,足夠讓很多人積累不錯的財富,然後購買更多的土地使用權限。

    這固然也會出現一些問題,但是相比起土地兼併的嚴重性而言,這些問題還算是小事情了。

    而張嘉師的這種做法,儘管對現在的戰爭沒有直接或者是比較間接性的影響,但是麼,張嘉師很清楚,大秦帝國要在保持足夠競爭力的前提,那麼這種做法必不可少。

    ………………………………………………分割線…………………………………………

    在張嘉師知道了前線的戰報,是虞子期等人的部隊,逐漸將楚軍殘部圍困起來之後,並沒有因為這樣而鬆一口氣。

    因為他知道,眼下才是真正的關鍵所在。

    但是漲價是自己沒有想到的事情是,在兩個被箭鏃射中了肩膀或者是背部的殘存斥候小隊成員匯報之後,張嘉師才知道,自己被一支人數在五千人上下的楚軍騎士盯住了。

    至於這一支騎士隊伍的指揮官到底是誰,張嘉師淡淡的說出一句話:

    「項羽……沒想到我們居然會在這種環境下再會。」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1:40
第436章 秦楚決戰(2)

    張嘉師與李信兩人所指揮的大秦帝國中央兵團兵力,人數約莫三萬人。

    在兵力上的對比而言,張嘉師並不擔心項羽會一擊擊破他麾下的部隊。

    固然,張嘉師也知道這個時空並不存在的睢水之戰的事蹟,但是對於張嘉師而言,他認為項羽想要再次主導一次以少勝多的戰役,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為無論是他還是李信,都不是那種隨便會麻痺大意的人。

    尤其是李信,作為大秦帝國的上將軍,對方的作戰經驗可以說是張嘉師麾下所有將領當中最為豐富的一員,項羽雖然也不算是戰鬥經驗較少的人,但是相比起李信,項羽在這方面還是嫩了些。

    而對於張嘉師而言,讓他擔心的並不是項羽的作戰經驗,而是項羽自身所擁有的,那種可以說是一向無前的身先士卒的統率能力。

    項羽精通兵法,這一點還不算是張嘉師最忌憚的,但是麼,一旦項羽率先突破他所布置陣型,那麼很多時候對於張嘉師而言,就是讓他非常頭痛的情況。

    在這個世界的鉅鹿之戰,儘管是有了他的介入,項羽並沒有辦法完成他在張嘉師原來所在的那個世界的鉅鹿之戰的戰績。但是依舊是主要憑藉個人的能力身先士卒,直接突破了章邯所布置的作戰陣型。

    這個情況是張嘉師不得不防的。

    而讓張嘉師認為讓項羽大敗虧輸的辦法,不是沒有,而是張嘉師不認為自己能夠做到這一點。

    那就是他讓幾個實力不錯的軍中將校限制著項羽的能力。

    這個想法是美好的,但是張嘉師不認為自己麾下的軍中將校能夠做到這一點。

    要是張嘉師真的打算這樣做,那麼對於張嘉師而言,自己麾下派遣出去阻擋項羽的將校,估計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的命。

    所以,張嘉師在細想一番之後,還是打算跟項羽來一次硬碰硬。

    ……

    將領方面的因素,張嘉師不認為自己能夠搞得定項羽這個變態。但是麼,軍官方面的因素比不上項羽這個變態,不見得他麾下的精銳部隊幹不過楚軍。

    固然楚軍這次出動的應該是所有的騎士,而張嘉師麾下的騎士部隊,也不算少,在人數方面的對比而言,說不定比起項羽的五千騎士還要多一點。

    要是在以往,張嘉師不會打算這樣做,而是儘可能維持住戰陣,然後跟項羽進行消磨戰術。

    這一點對於張嘉師而言,更加符合張嘉師的作戰安排。

    但是麼,張嘉師不打算這樣做,可是有原因的,因為這五千多人的騎士部隊當中,有三千人左右的騎士,已經熟悉了使用帶雙馬蹬的高橋馬鞍進行作戰。

    張嘉師想要憑藉這三千也許因為裝備因素而提升相當程度的作戰能力的騎士,來讓項羽認識到有些時候,一些細節足以決定戰鬥的勝敗得失。

    三千裝備高橋馬鞍配套的騎士,到底能夠發揮出多大的作戰能力,張嘉師心中還是沒有太大的底氣。但是對於張嘉師自己而言,以項羽所統率的這五千騎士,正好就是一個在對決匈奴人之前的最大試金石。

    ………………………………………………分割線…………………………………………

    張嘉師在思考一番之後,也沒有讓部隊選擇進行整體的戰陣列裝,而是讓自己的步兵部隊組成防禦陣型,用來保護輜重部隊。

    至於統率這一支部隊作戰的人選,張嘉師選擇了作為馭勇麾下一個騎士都尉,他的名字叫做張武。

    在張嘉師於幾年前偶然遇到這個人之後,張嘉師有些懷疑這個人會不會是曾經成為漢文帝劉恆親信,並且有從龍之功的那個郎中令張武。

    因為張武的歷史描述,更加算是一個文人:

    在《史記?孝文帝本紀》當中,有著這樣的一段記載:「丞相陳平,太尉周勃等人使人迎代王。代王問左右侍郎中令張武等,張武等議約:漢大臣皆高帝時大將,習兵,多謀詐,此其數意非止此也。特畏高帝,呂后威嚴耳。今已誅諸呂,新喋血京師,此以為大王名,實不可信。願大王稱疾毋往,以觀其變.。。乃命宋昌參乘,張武等六人乘傳旨長安。至高陵休止,而使宋昌先馳之長安觀變。乃使太僕嬰與東牟侯興居清宮,豐天子法駕,迎於代邸。皇帝即日夕入未央宮。乃夜拜宋昌為衛將軍,鎮撫南北軍。以張武為中郎將。」

    而根據張武的生平描述,他本身就是代國郎中令,漢文帝劉恆的謀臣。

    公元前180年,周勃陳平蕩滌諸呂,迎立代王劉恆。張武懷疑其中有詐,勸阻劉恆不要前往長安,而謀臣宋昌反對,認為呂氏不得人心,天下歸心於劉家,劉恆應該前往長安即位,最後劉恆採納了宋昌的意見,成為漢文帝。張武後因鎮守蕭關與匈奴人廝殺戰死。

    (蕭關,在今寧夏固原東南。六盤山山脈橫亙於關中西北,為其西北屏障。自隴上進入關中的通道主要是渭河、涇河等河流穿切成的河谷低地。渭河方向山勢較險峻,而涇河方向相對較為平易。蕭關即在六盤山山口依險而立,扼守自涇河方向進入關中的通道。蕭關是關中西北方向的重要關口,屏護關中西北的安全。

    同時根據相應的記載,張武死於蕭關,應該是漢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的事情。在這一年匈奴曾入蕭關,襲擾北地等郡,致使關中震動,張武在匈奴入蕭關的同時,應該是兵敗被殺或者是自殺。)

    作為中郎部隊的騎士都尉,張嘉師看重的是張武的忠誠度以及對於騎士部隊的指揮天賦。

    在張嘉師特許張武加入到中郎部隊麾下之後,他就接到了馭勇的抱怨,那就是張武居然不是太過精通騎乘戰馬,更不用說在戰馬上進行作戰了。

    張嘉師聽到了這個情況,心中也有些錯愕,甚至還有一種想法,那就是這個張武到底跟那個歷史所記載的張武到底是不是同一個人。

    但是,儘管有著這樣的疑惑,張嘉師還是安慰馭勇一番:「那個張屯長的能耐,也許還沒有表露出來,而眼下,我們也沒有重大的戰事,郎中令,你不認為還需要靜觀其變一番,會更好一些麼?」

    聽到了張嘉師的話的馭勇,好一會才點了點頭。因為儘管是對張武有些不滿,但是馭勇還是對這個年紀比他還大一些的下屬,在一些情況上面還是有些佩服的。

    而張嘉師的寬待,也得到了不錯的成果。

    在這兩三年的時間當中,在很多方面而言,張武的能力成長得很快,甚至在排兵佈陣方面,就算是馭勇都很難比擬。

    這不是說兩人的統率能力相當不濟,相反,馭勇的臨戰經驗也算是比較豐富,而張武讀過不少的兵書,在這方面的長處也許是一種不錯的天賦。

    在知道了這個情況之後,張嘉師不禁露出一絲微笑,因為他可以確定一點,那就是這個張武就算不是歷史的那個大漢郎中令,估計也是一個不錯的人才。

    ……

    張武在接到了命令之後,心中不覺得奇怪。

    因為他知道,張嘉師讓他們這幾千中郎騎士部隊列裝這種馬鞍,可不是讓他們來成為花架子。

    他在熟悉了這種馬鞍之後,認為這種馬鞍能夠極大提升騎士的作戰能力。

    所以,他也很是興奮,因為能夠跟項羽作戰,是很多大秦帝國官兵的一個念頭。

    有些大秦帝國官兵想要跟項羽交戰,主要是為了報棘原被坑殺的秦軍官兵的仇恨;有些秦軍官兵想要跟項羽交戰,主要是想證實張嘉師所看重的敵人,更多是不過如此之輩;有些人想要跟項羽交戰,更多是想要證實自己的能力。

    而張武,就是第三個想法的持有者之一。

    張武不是那種井底之蛙,他不認為項羽能夠有這麼一種盛名,是一種虛假的情況。相反,在進入到中郎軍團之後,張武就從很多袍澤口中,知道了不少關於鉅鹿之戰的情況。

    他對項羽也有些敬畏,因為張嘉師自己都不敢保證自己在大抵相等的情況下,還能夠對項羽的作戰中,取得必勝的想法。

    張武更加不會這樣想,但是心中更有底氣的張武,也不會對項羽有著太多的畏懼。

    他要做到的,就是要讓自己在這一次作戰當中,全力以赴。

    ……

    張武也有著自己的小小的野心,那就是在軍中用自己立下的功勛陞官甚至是得到不錯的軍功爵位。

    儘管相對於張嘉師在掌控大秦帝國之前的軍功爵爵位而言,現在的軍功爵位,很多特權都被廢除了,但是不代表軍功爵位就是讓他們不屑一顧的玩意。

    相反,很多人還都是以自己有新的大秦帝**功爵為榮耀。

    張嘉師減少了不少他自己認為很容易會造成尾大不掉的原來軍功爵特權。

    在張嘉師得到關中控制權之前,大秦帝國除了張嘉師麾下遼東軍之外的二十級軍功爵位制是獎勵軍功、鼓勵殺敵求勝的軍功爵祿制度,它是新興的地主階級為提高軍隊戰鬥力而採取一項措施,同時也是調整當時社會關係的途徑之一。

    軍功爵位的意義相對而言是非常積極的,因為為了獎勵軍功,商鞅規定,凡行伍中人,不論出身門第,一律按照其所立軍功的大小接受賞賜。即便是秦國的宗室也是這樣。宗室未立軍功者不得列入宗族的簿籍,不得擁有爵位。

    禁止私鬥。商鞅認為,在戰場上士兵為國家而戰奮勇殺敵,是應當的;鄉里打鬥,為私而斗於國無力。禁止私鬥,違反規定者將受到十分嚴厲的處罰。

    軍功爵本身有處罰制度,主要是關於貶值、奪祿、降職。表現不好的和有失職行為的官吏,國家降低其爵位,若是情節嚴重者,則是廢除爵位,而直接處死。

    范睢的死很有可能就是屬於情節嚴重的牽連法令的結果:

    據雲夢秦簡《編年紀》云:「秦昭王五十二年,王稽、張祿死。」

    張祿即范雎在秦國的化名,可見,當秦昭王五十二年(公元前255年),當秦軍攻打邯鄲失敗、范雎保舉的鄭安平投降趙國、河東失守後,按秦國「被保舉的人犯罪則保舉者一起受刑」(簡單點來說,就是連坐的一種)的法律,被秦昭王處死。

    在軍功爵的相應權利方面,在軍中,爵位高低不同,每頓吃的飯菜甚至都不一樣。三級爵(簪裊)有精米一斗、醬半升、菜羹一盤。兩級爵位「上造」的只能吃粗米,沒有爵位的普通士兵能填飽肚子就不錯了。

    軍功爵是可以傳子的。如果父親戰死疆場,他的功勞可以記在兒子頭上。一人獲得軍功,全家都可以受益。

    當爵位到五大夫時可衣食300戶的租稅。如果軍功傑出,衣食600戶的,可以養士(自己的家臣與武士)。

    俸祿,以實物的形式向各級官吏發放俸祿。主要是粟米,可兌換布匹。還有的時候國君會發給官吏以錢幣、黃金,但數量較少,不屬於正常俸祿。俸祿發放的時間單位,秦國以年為單位發放俸祿,叫歲俸。俸祿主要是粟米,其記量單位是「石」。(秦1石=30。75公斤)

    ……

    而經過張嘉師對於軍功爵制度的相應調整,則是主要有三點:

    第一點,軍功爵位無法免除罪責,相反,按照軍功爵位的階級劃分,比如說第一等到第五等的民爵,犯法而且證據如山的情況下,按照相應《新秦律》規定,處罰增加半等。第六等到第十等的吏爵,則是增加處罰一等,如此類推。

    第二點,張嘉師在思考一番之後,修正相應爵位傳承條例。但凡吏爵者,可傳兒子,但是減爵兩等;官爵(第十一等到第十五等爵位)傳承,則是減爵三等,如此類推。

    第三點,則是在這些權利削減的基礎上,進行相應補償。比如說放寬擁有爵位者的經商限制,並且給予相應的稅收優惠等等。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2:18
第437章 秦楚決戰(3)

    張嘉師不願意讓軍功爵位的傳承能力出現一堆不干正事的米蟲,對於世襲情況下的權利進行最大程度的修改是勢在必行。

    而且在張嘉師重商的觀點下,軍功爵自身很多優惠,張嘉師也會將其引導向商業範疇上,比如說相對而言好處更大的商業稅收優惠。

    說實話,張嘉師現在還不知道自己的改革制度方案到底會發揮出一個怎麼樣的效果,但是對於他而言,有些事情最好還是未雨綢繆好一些。

    在很多時候,大秦帝國的軍功爵位制度引發的問題並不算太多,因為大秦帝國本身也不是倚重分封制度來確定統治基礎的國家。

    相對於漢朝時期的各種權貴問題,唐朝時期的皇室分封而導致初期出現的相對較多的皇親叛亂謀反,大秦帝國的郡縣制加軍功爵制度,也許由於統治時間較短,而沒有出現過於明顯的弊端。但是無論如何,在後世穿越而來的張嘉師,在這幾年的所在位置的觀點下,還是認為這種制度有修正的必然性。

    雖然這種修正不一定會比現在的制度更好,但是也不會比大秦帝國自身軍功爵位制度有可能出現更惡劣的問題。

    ……

    張嘉師雖然是不喜世家大族,因為在這個時候的世家大族雖然是沒有安史之亂之前的唐朝世家大族那麼強大,甚至是連什麼四世三公的汝南袁家都比擬不上。但是不得不說,張嘉師作為一股新興的政治勢力的首領,自然不希望自己的既得權益會被其他人威脅。

    唐朝的大型世家,主要有這幾個姓氏的規模最大:河東裴氏、趙郡李氏、京兆韋氏、蘭陵蕭氏、博陵崔氏、隴西李氏、宗室李氏、清河崔氏、弘農楊氏、滎陽鄭氏。

    這些世家大族,除了李氏之外,對於唐王朝也算是相當有影響力。

    比如說蘭陵蕭氏在武則天登基稱帝之前也算是一個真正的世家大族,其族女是唐高宗李治的原配之一蕭淑妃。

    同樣可以作為例子的,則是同樣也是李治的原配妻子王皇后。

    王皇后姓氏不詳,生卒年約628年—655年11月27日。並州祁縣(今山西祁縣)人,她出身於太原王氏,是元魏尚書左僕射王思政的孫女,父親是羅山令王仁祐,母親魏國夫人柳氏,叔祖母是唐高祖李淵同母妹同安公主(其夫君是王思政的兄弟王裕),唐朝知名將軍之一王方翼是同安公主之孫;而皇后的母方親戚裡,其舅柳奭為中書令。後來因武則天被立為皇后而被廢為庶人。最後,她和蕭淑妃都被武則天打了一百大板,被打得皮開肉綻,而後二人的手腳被砍掉,並被放到酒缸中,不久,二人去世。

    (蕭淑妃(?-655年11月27日),唐高宗李治的妃嬪,南朝士族蘭陵蕭氏望族,齊梁皇室後裔,生許王李素節、義陽公主、高安公主。高宗李治為太子時,蕭氏為良娣。唐高宗登基之後,晉為淑妃,寵冠後宮。後在與武則天的宮廷鬥爭中失敗,被廢為庶人,關押在暗室,被武則天砍去手足,浸泡在酒缸中,最終被折磨而死。)

    這樣的例子有很多,而在西漢王朝中後期開始,中國王朝就出現了外戚開始著重影響朝政的事情。

    當然,這種事情最早還可以追溯到臨朝稱制人物,是戰國時期秦國昭王的母親宣太后。

    公元前306年,十七歲的秦昭王繼位,其母宣太后以兒子年幼為名,開始了長達41年的攝政生涯,並由此揭開了後宮參政的先河。宣太后在這40多年中,始終是秦國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形成了秦國上下只知「有太后、穰侯、高陵、華陽、涇陽,不聞其有王」的局面。昭王無法容忍母后長期臨朝專權。最後,他聽從范雎建議,收回全部大權,逐「四貴」於關外,改任范雎為相,這才徹底地結束了宣太后長期左右秦國朝政的局面。

    而在這個情況的同時,外戚專權的情況也開始得到了蓬勃的發展,「有太后、穰侯、高陵、華陽、涇陽,不聞其有王」這一句話當中的穰侯,就是秦昭襄王的舅舅魏冉。

    而垂簾聽政跟臨朝稱制是不同含義的:古時後宮是不能上廳堂的,所以后妃要掌權就要「臨朝」,從秦始皇開始皇帝的命令專稱「制」、佈告公文稱「誥」;后妃掌權之後其命令自然也要上升到皇帝的級別,於是就叫「稱制」。

    這種情況還有一個例子,那就是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三位臨朝稱制的人員,齊國的君王后。

    公元前265年,齊襄王去世,君王后之子田建繼位,史稱齊王建。齊王建繼位後,尊君王后為太后。君王后賢德,與秦國交往謹慎,與諸侯講求誠信,因此齊王建在位四十多年,齊國未經受戰爭。公元前249年,君王后去世。

    君王后在位時期的外戚問題並不算嚴重,直到君王后病死之後,齊王田建才倚重君王后的弟弟,他的舅舅後勝。

    除了這些著名的女子之外,像是漢元帝的孝元皇后王政君其家族王家,漢章帝的章德竇皇后其家族竇家。都是由外戚身份發展成權臣世襲體系。

    (建初二年(77年),竇氏與妹妹同時入宮。建初三年(78年),被立為皇后。竇氏寵幸特殊,獨佔後宮之愛。章和二年(88年),漢章帝去世,漢和帝劉肇即位,尊竇氏為皇太后,並由竇氏臨朝攝政。永元九年(97年),竇氏去世,與漢章帝合葬敬陵,謚號章德皇后。)

    其中,以其妹為漢順帝皇后的梁冀,是兩漢外戚權臣的巔峰體現。

    梁冀最初為黃門侍郎,轉侍中、虎賁中郎將,越騎、步兵校尉,執金吾。永和元年(136年),拜河南尹,任內殘暴不堪、做事肆意妄為。其父梁商病逝後,拜大將軍,襲爵乘氏侯。順帝崩,立沖帝,與太尉李固等錄尚書事。沖帝崩,立質帝。因質帝當面稱梁冀為「跋扈將軍」,次年即被他所毒殺,另立桓帝。

    此後他更加專擅朝政,結黨營私,任人唯親,大肆將官爵給予親族。梁氏一門前後七人封侯,三位皇后,六位貴人,兩位大將軍,女人擁有食邑稱君的有七人,娶公主的三人,其餘任卿、將、尹、校的共五十七人。

    延熹二年(159年),早對梁冀專權亂政不滿的漢桓帝,借宦官單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等五人之力殺死梁冀,全族都一併被殺。

    可以說東漢後期的宦官問題,更多是皇帝為了抗衡越來越龐大的世家外戚勢力,改採取的一種辦法,也許,無論是漢桓帝劉志或者是漢靈帝劉宏,都很清楚宦官的問題,但是相對於外戚的權柄而言,宦官更讓他們覺得能夠信任。

    ……

    張嘉師不希望自己的後代會遭遇到這些情況,所以他希望能夠採取的辦法,是類似於明朝中後期皇帝那樣,挑選小官員的良家女子擔任皇后之位。

    他不想過多的介入嬴珣的感情世界,所以這種想法,事實上更多是張嘉師自己偶爾權衡一番。而在十幾年之後,張嘉師對於出身平民的清河竇氏女子很是認可,因為這個女子並沒有什麼勢力,而嬴珣的婚姻問題也無法拖延太長的時間。

    所以竇氏女在後來成為了大秦帝國的第一位皇后,事實上更多是張嘉師的默許。

    因為要是張嘉師不認同竇氏女子的皇后身份,嬴珣最多也是將其封為妃子,而不是直接在大婚之後冊封為帝國皇后。

    而在後世的歷史記載當中,第一個大秦帝國皇后竇氏,她的名字叫竇漪房,事實上就是張嘉師的賜名。

    在張嘉師原來那個世界的歷史當中,竇姬在漢惠帝時竇姬以家人子身份入宮伺候呂太后,後被賜予代王劉恆。劉恆即位後竇姬被立為皇后。景帝即位後尊其為皇太后。建元元年,漢武帝即位,尊其為太皇太后。竇太后與漢文帝劉恆育有一女二男:長女館陶長公主劉嫖,長子漢景帝劉啟、少子梁孝王劉武。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竇太后去世,與漢文帝合葬霸陵。

    作為對於「文景之治」的見證者以及對黃老學說的支持者而言,竇姬已經算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女中豪傑。

    她有著自己的想法,對於年輕時期的漢武帝的看法並不支持,也算是一種意見相左的表現。

    但是無法否認,竇姬的存在,對於漢文帝,漢景帝以及漢武帝三人都是影響很深遠。

    在《漢書?儒林傳》以及《史記》當中有著這個記載:建元二年(前139年),趙綰上書武帝言勿將政事稟奏給太皇太后。竇太后大怒,暗中找到趙綰及王臧的過錯,責備武帝說:「他們這是要當第二個新垣平呀!」將御史大夫趙綰、郎中令王臧下獄,其後二人自殺,丞相竇嬰、太尉田鼢被免職。並任命柏至侯許昌當了丞相,武強侯莊青翟當了御史大夫。而武帝所推行的新政亦全部廢除。

    張嘉師不是沒有想過關於竇家外戚的問題。但是與竇家外戚的自身歷史情況相對,張嘉師不認為這些外戚能夠干擾到自己都覺得很是滿意的兒子,大秦帝國皇帝嬴珣的決斷能力。

    外戚固然可怕,但是若是作為帝皇者無法駕馭一切,那麼張嘉師就算是做的再多都毫無意義。

    ………………………………………………分割線…………………………………………

    張武自身也有著一定的野心,他自然不會是那種隨便就想著謀反的人,因為他很清楚,大秦帝國有張嘉師在,直到皇帝陛下嬴珣親政之前,張嘉師不會出現意外的話,大秦帝國可以說誰敢謀反,誰就死得很慘的範疇。

    先不說張嘉師嫡系的原來遼東郡派系的人員,已經成為張嘉師統治大秦帝國的堅實基礎,光是以王家以及李家等在大秦帝國內也算是排得上名號的世家豪強跟張嘉師的合作以及對張嘉師的服從,就足以說明了張嘉師對於地方體系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張武的野心也不是取馭勇這個郎中令代之,而是選擇在戰爭中有著出色的表現,而得到張嘉師的外放,成為一郡郡守或者是一郡郡尉,進入到大秦帝國的官僚體系高層。

    這一種野心,就算是張嘉師知道了,也只是淡然一笑而已。

    畢竟對於張嘉師自己而言,他也認為一句話很有道理。那就是拿破崙的那句話:「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一個好士兵。」

    人麼,總得有點追求才有動力做好一件事情。

    而張武也知道張嘉師對於他的待遇,也可以稱得上是破格提升了。

    因為要是按照正常的情況而言,很少有直接參加大型作戰機會的張武,僅僅憑藉熬資歷這種陞遷手段的話,更多的只能是成為一個五百主而已。

    而都尉這個級別的軍銜,比起五百主可是提高了很多級別。

    張武對自己的能力有自信,也對張嘉師以及馭勇的賞識很是感激。他知道,這次作戰,既然是他的晉陞之資,同樣也是報答張嘉師以及馭勇厚待的最好方式。

    至於這一戰之後他能不能完成自己的願望,被張嘉師拜為一郡郡守或者是一郡郡尉,張武表示這個不是什麼問題。

    而問題是,他總得要打好這一次作戰,讓張嘉師不覺得失望才是。

    ……

    而與張武的心情相對,現在的儀態確實是相當不咋樣的,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項羽這幾天甚至都沒有好好休息過,更加不要說整理儀容什麼的。

    但是,他眼下的心情既然是很興奮,但是也覺得自己似乎有些太過於想當然了。

    在他的心中,自己這一戰理所當然的會成功,就像是當初他對章邯所部發起的攻擊那樣。

    但是看著這一支秦軍的佈陣以及其軍容,項羽的內心事實上沒有什麼底氣。

    要知道,他麾下的這幾千騎士,固然也算是精銳部隊。但是在這一段時間的晝伏夜出的行軍當中,可是很大程度消耗了這些騎士的體力。

    就算是他自己都覺得自己可是有些疲累,更加不用說他麾下的騎士部隊了。

    「不過即使是這樣的話,又如何?」

    項羽自嘲般說出了這句話,因為他知道,自己眼下只能夠賭一把了……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2:18
第438章 騎士部隊(上)

    在沒有鞍鐙的時代,人們需要騎跨於裸馬的背上,僅靠抓住韁繩或馬鬃並用腿夾緊馬腹使自己在馬匹飛馳的時候不致摔落。但這種方式是很不可靠的,首先是長時間騎馬容易疲勞,同時在奔跑的馬背上也難以有效地使用弓箭,而在近戰中,騎手無法隨心所欲地使用刀劍和長矛,劈砍或刺殺落空、雙方兵刃的撞擊等都隨時會令騎手從馬上滑下。因此這一時期騎兵除速度佔優外,其戰鬥力是遠不如腳踏實地的步兵的,所以在騎兵到達目的地後,往往下馬作為步兵投入戰場。

    在這麼一個前提下,在沒有鞍蹬的時代,騎士們更多的只能夠作為騎馬步兵來使用。但是也有很多實力高超的騎士,確實是能夠在沒有鞍蹬的戰馬上進行騎射。

    比如說匈奴人,在《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匈奴,其先祖夏後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唐虞以上有山戎、獫狁、葷粥,居於北蠻,隨畜牧而轉移。」

    《史記索隱》引張晏的話說:「淳維以殷時奔北邊。」意即夏的後裔淳維,在商朝時逃到北邊,子孫繁衍成了匈奴。

    還有一說認為,移居北地的夏之後裔,是夏桀的兒子。夏桀流放三年而死,其子獯鬻帶著父親留下的妻妾,避居北野,隨畜移徙,即是中國所稱的匈奴。

    雖然說匈奴人的說法很多,但是麼,這些說法基本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匈奴人善於騎術,要不然也很難做到作為一個遊牧民族發展下去。

    至於匈奴人的騎術能力如何,則是能夠從一個著名的歷史典故——「胡服騎射」能夠窺視一斑。

    「胡服騎射」,是指戰國時趙武靈王為了國家的強大,推行「胡服」、教練「騎射」的故事。

    這個典故的記載,來自於《戰國策?趙策二》記載:「今吾(趙武靈王)將胡服騎射以教百姓。」以及《史記》卷四十三《趙世家》記載:「十九年正月,大朝信宮,召肥義與議天下,五日而畢,遂下令易胡服,改兵制,習騎射」。

    當時所謂的「胡服」,是指類似於西北戎狄之衣短袖窄的服裝,同中原華夏族人的寬衣博帶長袖大不相同,所以俗稱「胡服」;「騎射」指周邊遊牧部族的「馬射」(騎在馬上射箭),有別於中原地區傳統的「步射」(徒步射箭)。從此,使軍隊中寬袖長衣的正規軍裝,逐漸改進為後來的衣短袖窄的裝備。從而順應了戰爭方式由「步戰」向「騎戰」發展的趨勢,為國家的穩固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由於實行胡服,趙國建立起以騎兵為主體的一支軍隊,它在戰爭中的作用即刻顯示出威力來。就在行胡服的次年,趙國就向侵略趙國已久的中山國發動進攻,一直打到寧葭(今河北獲鹿縣北)。又西攻胡地,到達榆中(今內蒙古河套東北岸地區),「闢地千里」,林胡王向趙貢獻良馬以求和。趙武靈王讓代地的相趙固專主管所佔領的胡地,向內地提供騎兵。

    趙武靈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05年),分三路大軍進攻中山國,奪取了中山國的丹丘、華陽、鴟之塞、鄗、石邑、封龍、東垣等地。中山王獻4邑請和,趙軍才停止攻擊。趙武靈王決心要滅掉中山,於二十三年、二十六年相繼再攻中山,到趙惠王三年(公元前296年),終於最後滅掉中山,把中山王遷到膚施(今陝西綏德縣東南)。

    趙國在加緊進攻中山的同時,還向北方的匈奴侵略者出擊,「攘地北至燕、代」。向西邊林胡、樓煩用兵,到達雲中、九原,並且增設郡縣。

    儘管,胡服騎射不能夠完全體現出匈奴騎士在這個時期的騎術如何,但是作為大型的遊牧民族,匈奴人自身也擁有著胡服的概念。這在某個意義上,也算是匈奴人精於騎射作戰的表現。而胡服的重要作用,就是讓中原傳統的戰術,逐步發展成更加全面的作戰方式。騎士在這個時期,也不再是無法與敵人正面交戰的附庸兵種。

    在漢武帝時期,匈奴民族有完善的軍事裝備:優良的戰馬,矯健的騎士,堅固的盔甲,加上鋒利無比的兵器。

    馬匹在匈奴人的生活中扮演著雙重角色,平時是作為交通工具,戰時則成為戰馬。從出土實物看,匈奴馬匹身體略矮,頭部偏大,應屬於蒙古馬。蒙古馬雖不十分高大,但體能充沛,耐力持久,行動迅速,非常適應高原環境,再配上御馬工具——馬籠頭和馬鞍,大大增強匈奴軍隊的戰力。《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匈奴兵「盡為甲騎」、「控弦之士三十餘萬」。

    在張嘉師原來所在的世界的相關記載當中,匈奴兵器「其長兵則弓矢,短兵則刀鋋」,考古發掘資料與此正相吻合。匈奴墓地發掘情況顯示,兵器一般出土於男性墓葬中,以銅、鐵、骨、木質地為主,主要有弓、箭鏃、弩機、刀、劍、戈、矛、斧、流星錘等。

    匈奴人不像中原士兵靠盾牌保護自己,而代之以更省勁、更堅固的盔甲來裝備自身,形成「盡為甲騎」、機動靈活而又強大的匈奴騎兵。

    這個時期的匈奴人,科技水平並沒有漢武帝時期那麼先進,但是也算是大秦帝國北方邊患大敵。

    而在這方面的科技層面的斷層,主要是有可能來自兩個因素對於匈奴人的科技提升:

    第一個,和親。

    和親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弊端。因為和親政策很有可能導致中原地區的先進技術外流。

    所謂「和親」是指兩個對立民族停止戰爭,捐棄仇怨,轉而建立和平、友好、親睦的關係,這不是自然形成的形態,而是經由兩個民族的政治、軍事當局協商並用正式條約(口頭或文字)規定了的一種民族關係形態。

    這種形態的建立非常不穩固,因為匈奴在和親之後,依舊不時大舉南下,尤其是以漢文帝時期繼續對匈奴和親,但是在文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77年),匈奴右賢王背棄和親之約,率數萬大軍侵佔河南地,並進襲上郡,殺略漢民,威脅長安。

    這也在某個意義上證明了一點,那就是和親靠得住,母豬都會爬樹。

    西漢王朝初期為和親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仍然沒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反而使匈奴貴族得以豪華奢侈的生活,助長了他們的貪慾,所以西漢初年的和親大體是失敗的。

    重點還不是這個,在和親過程中,繳納聘禮、貢物、回賜及與之相關的互市等活動非常頻繁,必然會促進官方貿易和雙方經濟的發展,出嫁公主在和親過程中還帶走了先進的生產技術、生產工具和生產工匠以及農作物稻種、農業器具等,又為北方少數民族的農業發展提供了條件,補充了他們單一脆弱的牧獵經濟,促進了北方少數民族由遊牧經濟向定居經濟的轉化,縮短了北方少數民族同漢族間在生產生活上的差距。

    「出嫁公主在和親過程中還帶走了先進的生產技術、生產工具和生產工匠以及農作物稻種、農業器具等。」這一句話確切表明了一點,那就是匈奴人在漢武帝時期的國力巔峰,主要就是因為和親才會達到這個效果。

    當然,這個情況不是絕對的。

    這也引出了匈奴人在技術方面,短期得到飛躍性發展的另外一個原因。

    那就是秦末漢初的戰亂。

    戰亂當中,大秦帝國為了平定叛亂,讓王離,渉間以及蘇角等北疆軍團將領率軍南下,結果在鉅鹿一戰當中大敗虧輸,全軍覆沒,這也導致了長城地區的防務空虛。

    匈奴人在這一段時期,在冒頓的統率下,襲擊東胡,滅之,迅速西近,又攻滅月氏,這時大約正是秦二世末期即大澤鄉起義之時。冒頓之後繼續吞併其他部落如零丁及西域諸國,最終統一了所有的北方草原地帶,東西萬餘里,控弦之士四十萬。大約在向西北擴張的同時匈奴掠取了被秦將蒙恬佔領的河南地,隔故塞與中國相望,並不時入侵中國邊郡。

    這兩個情況看起來不搭邊,但是也就是因為長城的防務空虛,才會導致匈奴人入侵北方邊郡掠奪人口以及文明產物,迅速拉近了雙方之間的科技差距。

    ……

    在胡服騎射之後,騎士部隊的重要性越來越大,而且逐漸佔據了相當的部隊編制。

    在《漢書》當中有一個記載:「十四年冬匈奴謀入邊為寇,攻朝那塞,殺北地都尉昂。上乃遣三將軍軍隴西、北地、上郡,中尉周舍為衛將軍,郎中令張武為車騎將軍,軍渭北,車千乘,騎卒十萬。……於是以東陽侯張相如為大將軍,威侯赤為內使,欒布為將軍,擊匈奴。匈奴遁走。」

    從這個記載當中說明了此時漢軍的騎兵在單場戰役中的參戰規模和所佔兵力比例明顯增大,已經不再僅僅擔任輔助作用了,而引起了這個情況的最主要原因,那就是西漢王朝在這個時候,已經有效提升了騎士部隊的作戰能力。

    要不然,以當其時的環境而言,騎士部隊就算是編制再多,都很難在對抗匈奴的戰鬥當中,起到足夠的作用。

    雖然沒有足夠的資料表明,到底是發生了什麼樣的變故,導致漢朝的騎兵重要性一下子提升這麼多,但是無法否認的事情是,在漢武帝時期,騎士部隊的作戰能力已經相當成熟,要不然也不會出現以下幾個對於這一段時期的騎兵部隊作戰描述(這些內容主要出自《史記》):

    「其明年,元朔之五年春,漢令車騎將軍衛青將三萬騎,出高闕。」

    「右賢王以為漢兵不能至,飲酒醉。漢兵出塞六七百里,夜圍右賢王。」

    「其明年春漢復遣大將軍衛青將六將軍,兵十餘萬騎,乃再出定襄數百里擊匈奴。」

    「其明年春,漢使驃騎將軍去病將萬騎出隴西,過焉支山千餘里,擊匈奴,得胡首虜萬八千餘級,破得休屠王祭天金人。其夏,驃騎將軍復與合騎侯數萬騎出隴西、北地二千餘里,擊匈奴,過屠延,攻祁連山,得胡首虜三萬餘人,裨小王以下七十餘人。」

    「元狩四年春,上令大將軍青、驃騎將軍去病出將各五萬騎,步兵轉者踵軍數十萬,而敢力戰深入之士皆屬驃騎。」12「秋,蝗。遣浚稽趙破奴二萬騎出朔方擊匈奴,不還。」

    「夏五月,貳師將軍三萬騎出酒泉,與右賢王戰與天山,斬首虜萬餘級。」

    「四年春正月,朝諸侯王於甘泉宮。發天下七科謫及勇敢士,遣貳師將軍李廣利將六萬騎、步兵七萬人出朔方,因杼將軍公孫敖萬騎、步兵三萬人出雁門,游擊將軍韓說步兵三萬人出五原,強弩都尉路博德步兵萬餘人與貳師會。」

    「冬,遼東烏桓反,以中郎將范明友為度遼將軍,將北邊七郡,郡二千騎擊之。」

    這也說明了一點,那就是在對抗外族,尤其是遊牧民族的作戰當中,騎士部隊已經成為相當重要的編制,甚至是主力。

    要不然,就算是以綜合部隊的作戰能力而言,都有可能出現打得過但是無法對對方帶來有效殺傷的作戰結果。

    而在中國歷史上到底什麼時候出現馬鞍跟馬鐙這種產物,文獻記載以及出土實物之間的對比,卻有著很大的誤差。

    在《史記》當中有這個記載:「匈奴追者騎數百追之,廣行取胡兒弓,射殺追騎,以故得脫。」

    這種轉身後射的情況,說明此時應已有馬鞍和馬鐙的使用。因為沒有馬鞍的時候,在奔馬上射箭極為困難,因為騎手一邊要雙腿使勁夾住馬腹並保持平衡,一邊還要雙臂用力拉開弓並儘量使射出的箭命中目標,即便是自幼生活在馬背上的遊牧民族,這一作戰方式也是非常低效且難於實行的,這時候最好的辦法是停住馬射箭或乾脆下馬發射;當高橋馬鞍投入應用後,它給予騎手一個縱向的穩定作用,使其可以在飛馳時向前方射箭,但由於橫向上無有效支撐,朝左右方向甚至轉身向後射箭時仍然容易跌落,是很危險的,前面引用西方學者的評價中就可看出這一點。

    在中國所發現的最早表現高橋馬鞍的文物是東漢末年作品,如雷台漢墓出土的騎俑和鞍馬彩繪木雕。

    但是也可以從這方面推斷出一點,那就是中國騎士部隊普及高橋馬鞍的時間,絕對不晚於出土文物所代表的時期。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2:18
       
第439章 騎兵部隊(中)

    張嘉師對於騎兵的建設,一直以來都相對比較重視。

    而在當其時的遼東地區,也算是大秦帝國的一處產馬地區,主要就地供應遼東郡部隊或者是遼西郡部隊的需要。

    張嘉師不是沒有思考過,在那個時候就將高橋馬鞍以及配套的雙邊馬鐙都製作出來武裝部隊。

    但是白起並不支持張嘉師這種做法,因為當其時張嘉師的實力還算是相對弱小,若是張嘉師在這個時候將他的這一張底牌暴露出來,那麼絕對不是一個好事情。

    因為高橋馬鞍以及雙邊馬鐙太過容易進行仿造。

    甚至可以說,這兩個玩意,只要是一個有一定經驗的騎士看到,就知道這種東西有什麼作用。

    也許,張嘉師會在前期,能夠依靠這兩種裝備,在騎兵作戰當中能夠取得不錯的質量優勢,但是在一段時間之後,要是敵人也生產出相對大量的高橋馬鞍以及雙邊馬鐙列裝部隊,那麼對於張嘉師而言,就是喪失這種質量優勢,而不得不被對方的數量優勢壓制。

    但是,從這個時候來看,張嘉師已經對內亂的大秦帝國統治區域,完成了絕大部分地區的清理,並且逐漸恢復其治理效能。

    在這種情況下,張嘉師就算是暴露了這一種裝備,也不會有太大的威脅。

    也許匈奴人會在一些情況下瞭解到這種情況,但是對於那個時候的匈奴人而言,也許張嘉師在這個時候藏著掖著,也能夠打匈奴人一個措手不及,但是麼,就算是白起自己都很清楚一點,那就是匈奴人可不是一兩場決戰就能夠輕鬆擊垮的存在,雖然說一開始打匈奴人一個措手不及的想法很不錯,但是白起不看好冒頓會集中力量攻擊某一個地區,而是更有可能會是在公元前204年那樣,大範圍威脅大秦帝國的邊境線,讓張嘉師以及戍守長城的駐軍首尾難以兼顧。

    在這種情況下,一旦使用馬鐙的部隊跟匈奴人作戰,既然找不到重創匈奴人的機會,更多的也會因為準備時間較短而失去先機。

    這麼一個情況對於一個國家的邊疆防務而言,也是一個重大的考驗。

    畢竟要是對方集中力量的話,也許對單一地區的防務考驗非常嚴重,甚至是有可能會出現失守這種情況。但是更多的,若是以匈奴人的機動性而言,主體還是步兵為主的大秦帝**團,在很多時候就足以因為機動性不足而喪失先機。

    這一點,就算是在西漢前期,比如說白登山之圍以及漢文帝時期多次被匈奴叩邊的情況,就足以證明這個擔心不無道理。

    ……

    張嘉師這次除了給自己直屬的中郎部隊的騎士們配備了馬鞍以及馬鐙之外,另外還有一種能夠半自動發射的小型弩匣型手弩以及增加滑**能,設計更加以後世樣式為基礎的小型復合騎弓。

    兩者的射程方面,並不比張嘉師原來給自己的騎士部隊配備的弓弩有著明顯優勢,而在殺傷力方面則是算有微不足道的增加。

    但是這兩種弓弩的特點,也不是那種比較老舊的弓弩能夠比擬的。

    那種小型半自動射擊的弩匣型手弩,在很多方面而言,射程以及發射精度在很多方面的影響下,都不算很好。

    但是這種手弩,經過張嘉師麾下的中郎騎士的測試,在安裝了馬鐙以及高橋馬鞍的戰馬上,能夠輕鬆的將那種有半自動功能的弩機設計下壓,然後再次進行設計。

    與這種半自動射擊的手弩相對,張嘉師也不是沒有思考過將連弩設計出來。

    但是對於連弩的設計,經歷過多次失敗的張嘉師,不得不懷疑關於連弩的這句話:

    「損益連弩,謂之元戎,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

    這句話的描述,很多地方都不是什麼問題,而重要的問題是,像是這種描述,更多的就像是全自動的射擊方式。

    然而張嘉師在經過很多方面的嘗試,都無法解決弩弦在發射出第一支箭鏃之後的復位問題。

    弩這種武器的弓弦,需要的張力一般比起弓這種武器要大一些。

    僅僅是憑藉著一部分物理設計器械的效果補助,張嘉師想要在足夠的射程下,讓這種弩弦能夠做到全自動射擊,無疑是痴人說夢。

    因為他下令專門研究這種武器的人員,經過多次失敗,最多也就是只能夠將手弩的射速以及設計,在張嘉師的射程要求為主下,變更成半自動的射擊方式。

    張嘉師陷入到一個誤區。那就是就算是諸葛連弩,在射程方面沒有張嘉師那種更多算得上是嚴苛的要求。

    諸葛弩的射程主要是有兩個數據:鐵矢50米,普矢120米,單發精確射擊30米全中靶,連發快射6秒鐘射完十箭。

    而這個射程數值,更多的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這種射程很有可能已經算是最大射程了。

    在眼下而言,就算是使用竹木製作的弩鏃,120米左右的射程,在戰場上根本很難發揮出相應的作用。

    但是這種武器用來進行巷戰或者是伏擊作戰,效果非常不錯。

    公元231年(太和五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魏明帝曹睿詔命張合統領眾將到略陽迎擊,諸葛亮退守祁山,張合追到木門谷,與蜀軍交戰,飛來的箭矢射中了張合右膝,在隨後的戰鬥當中,張合陣亡。

    據說張合就是死在連弩的手中。

    而讓一個名將在基本沒有反應過來的前提下被亂箭射中,很有可能是這種箭鏃的數量太多。而以諸葛連弩的描述來對比,這個說法也不是空穴來風。

    張嘉師事實上也算是觸摸到連弩的範疇,但是追求射程的張嘉師,只能夠因為射程較短的原因而不得不放棄那種「失敗」的,但是確實是能夠進行扣下扳機就能夠進行一次射擊的真正半自動連弩。

    到底哪一種設計更好一些,張嘉師認為射程才是王道。

    這種有效射程將近兩百米的手弩,其射擊方式比起單發手弩要簡單,或者是說,在弩匣箭鏃射擊完畢之前,這種手弩的操作相當簡單。

    因為在第一次射擊完畢之後,射手只需要將那種曲柄機括下壓,讓手弩的弩弦能夠進行再次復位,在這個時候,弩手只需要進行瞄準射擊就可以了。

    而出於一些方面的考慮,張嘉師並沒有為了追求相對更大一些的射程,而特意研製出這種手弩專用的短小弩鏃,而是繼續沿用大秦帝國大部分弩兵都通用的制式弩鏃。

    根據少規模生產出來短小弩鏃的測試數據,這種弩鏃在兩百米之後,雖然還能夠有相當殺傷,但是對於有一定防護能力的步兵部隊而言,這種弩鏃的破甲能力相對較差,而在同等距離上,通用制式的弩鏃在很多時候的破甲能力更好一些。

    因為短弩鏃的自身重量相對較輕,而那種長桿弩鏃的的重量更大,但是在很多方面而言,重量也會影響著武器的殺傷效果。

    就好比是一柄就算是精鋼打造的日本刀,跟中**隊的大刀對碰,因為重量以及設計因素,日本刀往往會更吃虧一下。

    ……

    張嘉師為一部分中郎騎士列裝的弓箭,最大的不同就是在弓身兩端的滑輪組。

    弓箭的使用歷史相當悠遠,而最早的箭很簡單,用一根樹棍或竹竿,截成一定長度的箭桿,在一端削尖就是箭。而矢的真正起源應是原始社會石器時代,人們把石片、骨或貝殼磨製成尖利的形狀,安裝在矢桿一端,這就製成了有石鏃、骨鏃或貝鏃的矢了,比起單用木棍竹竿削的箭可算進了一大步。由於遠古的箭桿難以保存至今,所以出土實物中往往僅留下箭鏃。新石器時代的石、骨、蚌鏃,有棒形、葉形、三角形等多種,有些已有鏃莖和逆刺。

    在冷兵器時代,弓箭是具有鋒刃的一種遠射兵器。弓由彈性的弓臂和有韌性的弓弦構成;箭包括箭頭、箭桿和箭羽。箭頭為銅或鐵製或是尖銳骨制,桿為竹或木質,羽為雕或鷹的羽毛。

    而箭鏃的發展,在某個意義上比起弓這種發射器械更加快捷:商周時期,青銅鏃的主要式樣是有脊雙翼式。春秋戰國時,三棱式鏃盛行,戰國時此類鏃多裝鐵鋌,以節省銅材。漢以後銅鏃開始向鐵鏃過渡,這個過程經歷了約200年。河北省滿城縣出土的西漢前期的三翼式或四棱式鐵鏃,仍系模鑄成型,鋒利程度不及銅鏃;出土的東漢鐵鏃呈扁平的銳角三角形,既適合鍛造,又有較強的殺傷力。這種形制遂為後代長期使用的點鋼鏃所承襲。

    古代箭鏃的箭桿多用竹製,也有木製的。先秦時期,在南方的雲夢澤和肅慎族聚居的東北地區,均產制矢之楛。直至明、清,華南制箭還用竹竿,華北用萑柳,東北、西北多用樺木桿。為了較準確地命中目標,必須把握住箭在飛行中的方向,於是人們在箭桿的尾部裝上羽毛,使箭的形制趨於完善。

    而張嘉師在箭鏃的性能選擇上,並沒有過於追求原材料帶來的優勢,而是在一定程度上選擇了一個箭鏃自身在歷史發展當中延伸出來的設計,來增強或者是補充大量箭鏃的射擊性能。

    這種設計就是北宋時期的風羽箭。

    《宋史?兵志》記載:「慶歷四年(1044),宋廷「賜鄜延路總管風羽子弩箭三十萬」。可見風羽箭也是一種實戰兵器。這種箭將箭尾安羽處剔空兩邊,利用向內凹進的空槽產生渦流阻力使箭保持飛行穩定。

    這種風羽箭對於箭桿的開口設計相當嚴格,有一定的偏差的話,都會導致箭鏃的作戰效能下降很多。

    而在張嘉師現在的箭鏃生產計畫當中,風羽箭主要使用在輕型手弩上,畢竟這些手弩的射速也讓配套的箭鏃消耗很快。在這種情況下,性能比起優質箭鏃要差一些的風羽箭,事實上剛好能夠彌補這個缺陷。再說,使用大量箭鏃作戰的場合,也不在乎這麼一點關乎箭鏃所帶來的性能差距了。

    而張嘉師在這些騎士上面配置的箭鏃,很多就是這種風羽箭。

    ……

    而相比起遠程配備而言,張嘉師對於自己麾下的親衛騎士部隊,所選擇的武器配套,並不是那種制式的中柄偃月刀,同樣也不是成本高得嚇死人,同時也不利於在騎士進行近戰的苗刀,而是彎刀。

    在經歷過多次戰爭以及歷史的發展,很多人都發現了一點,那就是造型符合流體力學的彎刀更適合於劈砍。

    而世界冷兵器史上,比較著名的彎刀主要有以鋒利聞名的大馬士革彎刀,以用途功能較廣的廓爾喀彎刀,以及被認為最適合騎士作戰的蒙古彎刀。

    三種彎刀各有千秋:

    廓爾喀刀是一柄中等長度的彎刀,在日常和戰鬥中每個廓爾喀士兵都佩帶在身。在他們手中,它是一柄令人敬畏的剃刀般鋒利的武器,也是一個切割工具。事實上,人刀已經合二為一,儼然是他們手臂的延伸。

    當來復槍不能發射,或者子彈打光時候,廓爾喀人就會把拔出廓爾喀刀,以無以復加的勇氣狂風暴雨般與敵人作殊死鬥爭,這種景象誕生了廓爾喀刀的傳奇色彩。廓爾喀刀,一直作為一種超級乾淨利索的屠殺武器,敵人在兩刀刺中之後,往往軟縮下去,臨死都會驚奇於如此仁慈的刺死,因為它是神速的刺殺。

    大馬士革彎刀之所以如此鋒利,主要是因為其鍛造方法與眾不同。現代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大馬士革彎刀獨特的花紋竟然是由無數肉眼難看到的小鋸齒組成得,正是這些小鋸齒增加了大馬士革彎刀得威力。大馬士革鋼刀上的花紋簡直是人工雕琢的自然之美。因動人的傳說和自身的優異性能,大馬士革鋼製成的刀具,成為刀具收藏界的極品。近年來有一些公司採用鍍錫工藝模仿大馬士革鋼的花紋,真正的大馬士革鋼又稱為結晶花紋鋼,是古代粉末冶金和鍛造技術完美的結合。

    蒙古彎刀在長時間的混戰當中,進行過更加適合作戰的改進:在近身肉搏中,令到更符合力學原理,不需要士兵的自身力量,光靠馬匹的衝擊就很容易將敵人的頭割下,這樣很好地彌補蒙古人和中亞及歐洲人比的身體力量缺陷。據某些西方文獻報導,蒙古騎兵只是將彎刀放在馬鞍的一側,刀刃彎的部分長長伸出。而靠近刀柄的部分是直的,而且比一般的彎刀靠近刀柄部分長得多。這樣保證不會誤傷自己。當騎兵一沖入敵陣的時候就很容易順帶將敵人連人帶盔甲削掉。也為騎兵自己本身節省了體力。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Babcorn

LV:9 元老

追蹤
  • 986

    主題

  • 920465

    回文

  • 38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