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元明】閒臣風流 作者:衣山盡(已完結)

 
mk2258 2018-1-20 12:27:23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520 69143
mk2258 發表於 2018-10-7 20:05
第五百二十二章明月如此(大結局)





    月亮好大,初夏的涼風吹動窗帷。

    西苑被烈日曬了一天,內閣值房懊熱難當。

    燭光中是一個白髮老者,他接過一個書辦遞過來的濕巾擦了擦額頭,嘆道:“實在太熱了,老夫呆不住了,得在外面走走,燈籠可準備好了。”

    那書辦道:“回閣老的話,大夥兒都知道你晚間喜歡在外面走走,早早地就點好了氣死風燈,這就陪閣老出去走走。”

    老者:“要勞了。”

    正說著話,突然,前面有一個點亮光擴散開來。定睛看去,卻是一個中年官員著提著一盞水晶為罩的燈走過來:“首輔,下官陪你走走。”

    老者笑道:“元臣,你這麼晚還來西苑,可是有要事?看你一臉喜氣,前線應該打了個漂亮仗。”

    那個叫元臣的人面上有掩飾不住的喜氣,他竭力壓低著嗓門:“首輔,我朝和朝鮮聯軍在鳴梁海之之戰大破倭寇小西行長,僅靠十二艘艦船擊敗日寇三百餘條船,斬首萬餘級。倭寇僅率五十餘隻戰船潰逃。至此,倭寇主力盡去,我大明朝海東大定也!”

    “太好了,太好了!”老者用拳頭狠狠地砸了砸手心:“你們兵部可通知陛下了?”

    那個叫元臣的官員道:“已經禀告陛下了,陛下今日在紫禁城,得到捷報,龍顏大悅,命我過來給首輔報喜。”

    “那麼,鄧子龍怎麼樣了,可妥當?”老者突然有點緊張,繼續問:“李舜臣呢?”

    據另外一片時空的歷史記載,鳴梁 之戰,鄧子龍雖然獲取了一場空前大勝,卻以身殉國。

    他因為早知道這段史實,預先做了許多安排。可歷史的事情誰知道呢,千萬不要出什麼紕漏才好。

    沒錯,這位白髮老者就是老年的周楠,如今的內閣首輔。

    元臣一臉的景仰:“首輔用人識人果然了得。當初在東南的時候,是閣老不顧所有人的反對,重用戚繼光,這才有東南的徹底平定。如今又用鄧子龍,這才有今日酣暢淋漓的大捷。首輔且寬心,鄧總兵官這次得了首輔的嚴令,不再如以往那樣衝鋒在前,現在好好兒的,就是受了涼,現在還躺在軍營裡吃藥,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好,李舜臣也沒事。”

    周楠好好大笑:“元臣,給鄧子龍去信,朝鮮還得由他鎮守,他的身體和性命可不屬於他,而是我大明朝的,藥不能停!”

    說笑聲中,周楠和元臣就走到南海邊上。

    夏風清涼,吹動岸邊的垂柳。

    垂柳的枝條拂著水中月,月影散開了。

    周楠心有所感,忍不住道:“月色真美,此情此景,叫我想起當年巡撫東南督導大軍抗倭時的情形。同樣的月色也生在海上,也生在蘇州的流水中。老夫想自己的兒孫了。不如歸去,不如歸去!”

    週首輔喜歡江南的小橋流水人家,淮安安東周這三十年來已經逐步搬遷到蘇州的新宅。

    元臣聞言大驚:“首輔春秋正盛,陛下依仗你為國之柱石,怎可輕言去字?”

    “你不明白的,元臣,我老了。世界上沒有不散的宴席,世界終歸是你們年輕人的。做老人就要有做老人的自覺,不要前人撒土迷了後人的眼睛,擋了你們上進的路。真到那個時候,做個討人厭,就不美了。”周楠豁達地一笑:“老夫一生,已經沒有遺憾了。張太岳十年前卸任首輔一職,申時行去年也致仕了。老夫也乾不好內閣首輔這個裱糊匠的活兒,想要休息了。王錫爵繼任首輔應該不錯,嘿嘿,他雖然與老夫不睦,卻也是個公正之人,威信也高。內閣有他坐鎮,當無虞也!元臣,你也不用擔心。老王和老夫鬥了一輩子,都爭的是公事。其實,從私人感情而言,我與他卻是互相欣賞的。也不知道老夫這一走,他來不來送,會不會抹眼淚?”

    最後,他感慨一聲:“時間過得真快啊,一轉眼三十四年過去了,我也老了。”

    元臣小心地問:“閣老可是因為夫人去世的事才萌生退意?”

    “是有這個因素,我一直在外做官,而她則等在家中。我與她這輩子都是聚少離多。如今她葬在虎丘,老夫也該去陪陪她了。”是的,雲娘今年春節的時候去世了:“老夫這輩子自問沒有對不起過人,惟獨對她愧疚於心。對了,元臣,你恨我嗎?”

    周楠眼睛裡沁出淚花,又說道: “元臣,三丫的事情老夫也對不起你,不過,我之所以不答應這門親事是有原因的。”他輕輕念道:“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颺直上重霄九。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

    雲娘叫楊有云,三丫的閨名叫周君柳。

    三丫當年乃是京城第一美人,士人心目中的女神。如今,她嫁去了大同,做了代王妃。

    元臣的淚水流了出來,一滴滴落到水晶燈罩上:“閣老當年不答應這門婚事自然是有原因的,學生如何敢有怨言。”

    元臣是他的表字,他的名字叫段行德,祖父段承恩,曾任順天府提學。十六年前南直隸鄉試,周楠出任大宗師,恰好取了段行德。

    後來,段行德又中了同進士,點了翰林,是個有才幹的青年才俊。如今正任兵部車駕司郎中,馬上要外派做巡撫,這輩子入閣有望。

    當年點翰林之後,段行德興沖沖地上周家提親。

    他越長越像周楠,週閣老自然不會把三丫許配給他,狠心地拒絕了。

    看到段行德滿眼淚光,周楠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元臣啊元臣,我說你什麼好呢?男子漢大丈夫,感情上的事情不用太糾結,過去了就是過去了。 ”

    “是,恩師教訓得是。對了,恩師這次回鄉榮休,若是王閣老領銜內閣,怕就怕新法會有變故。”

    周楠:“不用擔心人亡政息,新法自陛下登基以來就開始實施,經過徐相、張相、申相和老夫這三十來年的推行,一切制度都已經完善。其中的好處是實實在在看得到的,如今新法已是成法,要想改過來談何容易? ”

    段行德:“恩師說得是,朝廷就好像是一台正在依著慣性向前飛奔的大車,一旦走上正軌,誰人能擋?就算後人要想推翻,你也得拿個說法出來。簡單,你說要改,試問,你能有什麼辦法使得國庫充盈,沒有錢萬事俱休。想改,陛下和司禮監陳矩公公也不會答應的。”

    是的, 《一條鞭》《考成法》實行多年,已極盡完善,如今,國庫有存銀三千五百萬兩,乃是國朝前所未有之事。

    大明朝又迎了一次中興,繁盛強大更勝於真實歷史上的隆萬。

    但和萬曆年張居正改革單純是為明朝續命不同,歷史是真的發生改變了,以後的清兵入關神州陸沉也不會再發生。

    道理很簡單,沒有了隆萬朝,自然也不會有後來的崇禎朝。

    有人說明朝亡於小冰河期,有人說明朝亡於李自成,又有人說明朝亡於財政崩潰。都對,也都不對。

    其實,明朝是亡在崇禎皇帝手裡的,崇禎要負最重要的責任。

    在真實的歷史上,崇禎繼位的時候,關內還是完好的,各省都服從中央,對後金的戰爭雖然不斷失敗,但已經進入相持階段,國力十倍於後金。

    如果崇禎人格健全,又有足夠的政治才能和耐心,苟且個幾十年,光拼國力耗也能耗死後金。

    至於農民軍,也簡單,只要保持中原和江南的完整,靠著東南的財富,也能慢慢和李自成拼消耗。一旦天災過去,農民軍沒有流民的加入,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實際上,楊鶴、楊嗣昌父子還有孫傳庭在勦賊的時候也乾得很好。

    明朝當時還有一批得力的干部,比如孫承宗、盧像升,甚至洪承酬,誰不是一等一的名將?

    這麼一手好牌竟然被崇禎打得稀爛,不客氣地說,崇禎才是真正的民族罪人。

    現在一切都變了,未來的事情不會發生了。

    “這或許就是我穿越到這片時空的意義吧?”周楠心道。

    話說到前頭,內閣首輔這活兒是得罪人的事,徐階當年也被官員和士紳搞得很狼狽。退休的時候,本有意讓周楠頂替他的首輔之位。當時,周楠剛平定東南戰事,威望正高,入閣沒有任何阻力。

    入閣那是好事,可首輔卻不能做,勞資可不能成為士紳的公敵,就把張居正推了出來。

    老張果然如真實歷史上那樣厲害,與司禮監狠人陳矩的聯手,強力推行,這三十年來,不知道剷除了多少豪紳大族。又大力扶持商賈,設卡收商稅。

    如今,商業稅已成了國家一大財源,所佔比重也逐年增加。

    因為得罪的人實在太多,老張乾了多年也乾不下去了,下野回家抱孫子去了。然後申時行接任,再後來老申也撂挑子不干。

    周楠暫領內閣一年,現在也是到了放手的時候。

    他聽完段行德的話,點了點頭:“元臣,你總算是成熟了。”

    師生二人在海子邊上慢慢地走著,既然周楠去意已定,段元臣也不再勸,只說些閒話兒湊趣:“恩師,今日你老人家在西苑當值。說起來,今天超堂上倒是出了一件事。”

    周楠:“什麼事?”

    “科道的言官上折子彈劾禮部祠祭清吏司主事黃時榮,搞得黃主事很是狼狽,據說在司裡都摔東西了。屬下覺得,這事得禀告恩師才好。”

    周楠眼皮子一跳:“科道彈劾時榮什麼?”黃通皇,沒錯,黃時榮就是嘉善公主的兒子。

    嘉善當年偷偷生下黃時榮之後,將他交給一個心腹手下養大。

    孩子也爭氣,或者說皇家的師資力量實在太強,竟中了進士。這小子也生得英俊,和段行德還有今上長得有幾分掛相,才幹也非常出色。

    聽到這裡,週難楠心中不禁感慨,自己四位妻妾,所生的兒子沒有一個有出息的,這輩子也就在家當富貴閒人了。

    好在他們都有爵位,不用自己操心。

    可偏偏今上、段行德、黃時榮一個比一個能幹,一個比一個厲害,這是何等的臥槽?

    黃時榮的身世,周楠身邊最親近的段行德有所察覺,他小心地回答:“恩師,科道彈劾黃主事淫祀?”

    “這好沒由來,怎麼回事?”周楠關心自己的兒子,不禁皺起了眉頭。所謂淫祭祀就是不合禮制的祭祀,不當祭的祭祀,妄濫之祭。黃時榮正好管著天下的祭祀系統,成天與和尚道士打交代,這是他的職責範圍內。真被彈劾了,麻煩不小。

    段行德:“說起來,這事和首輔倒有些關係。”

    周楠:“什麼關係?”

    段行德:“首輔的原籍不是淮安安東縣嗎?事情是這樣,當地有一個叫圓覺的女道乃是有德之人,她本是當地豪門家的千金小姐。後來立誓不嫁,皈依道家。又拜名醫李時珍為師,學得一手歧黃之術。前年河南大疫,圓覺仙長帶著弟子們去河南賑災,活人無數,無奈她卻患病歸真。河南百姓感念她的恩德,在各地建廟祭祀,稱之為藥仙娘娘。地方上將此事報到中央之後,黃大人也準了。”

    如此,藥仙娘娘終於得到官方認證,正式成為神仙。

    不過,科道卻不干了,雞蛋裡挑骨頭,反彈劾黃大人淫祀。

    周楠:“這是好事,怎麼就不答應了,你和禮部說一聲,讓他們別管言官胡說。另外,你同都察院的總憲葉向高溝通一下,說這個什麼圓覺是老夫家鄉人。事情不大,請他賣個面子。”

    “是,恩師。”段行德忍不住問:“首輔認識這個圓覺嗎,她和恩師是同一代人,又是安東大族。”

    周楠:“沒印象了,不知道,她是誰?”

    段行德想了想:“聽說姓梅,以前是安東梅家的二小姐,她的兄長和恩師還是同年。 ”

    “原來是她啊!”周楠一呆,喃喃念道:“飛絮飛花何處是,層冰積雪摧殘,疏疏一樹五更寒。愛他明月好,憔悴也相關。最是繁絲搖落後,轉教人憶春山。湔裙夢斷續應難。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

    天上月,水中月,岸邊柳,當時如此,現在亦是如此。

    眼前彷彿又看到那位明媚清秀的女子。

    但那已經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全書完)

    PS:本書寫到今日已經全本了,我不是個擅長寫大長篇的作者。寫到這裡,意思已盡,也該結束了。

    雖然這書的主角不討喜,甚至有的時候讓人無法接受。

    可一本書,能夠有那麼幾個人物形象立起來,叫人記住,也是好的,算是作者的一次嘗試吧!

    各位書友,再見!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mk2258

LV:9 元老

追蹤
  • 1120

    主題

  • 100531

    回文

  • 43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