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元明] 崇禎十七年秋 作者:話淒涼 (已完成)

 
王烏鴉 2018-3-4 13:28:17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414 85725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4 16:28

第220章 沈志祥聞風而逃

  戰荊楚,跨天塹,氣衝霄漢。

  三軍兒郎是吾膽,千難萬險只等閒。

  為破韃虜士爭先,直搗黃龍功名賺。

  壯志撼山嶽,雄心震深淵,勢將滿夷驅出舊河山。

  待到諸君大會金陵時,淩霄閣裡英名傳。

  今日痛飲慶功酒,壯志未酬誓不休。

  來日方長顯身手,甘灑熱血寫春秋。

  王彥在席間,大為動情,意氣風發,他唱的豪氣干雲,使得諸將都為之感染,心中紛紛升起一股豪情。

  “彩~”堂上諸將待王彥唱罷,紛紛雙收一禮,齊聲大喝:“彩~”

  一夜的酣暢的慶功宴過後,王彥並沒有在荊州城停留,他留其兄王夫之暫代荊州府務,留大將劉體純領忠至軍一萬五千余眾,會同萬餘俘虜,鎮守荊州,並重築城池,他則率領督標親軍、忠貞、忠勇兩軍,合起七萬精銳,攜大勝之勢,以雷霆掃穴之態,殺奔常德。

  長江上,千帆帆,萬舸舸,七萬精銳之師,遮江而渡,旌旗遮天蔽日,兵器甲胄,寒光刺目。

  王彥原本的人馬不用多說,都是揚州血戰後,殘存下來的精悍之士,而改編的順軍,也是曾經縱橫中原的百戰之師,現在荊州一戰,使他們重新恢復了銳氣,頓時便有了一股,天下之大,舍我其誰之感。

  這時江風徐徐,吹動著大纛招展,也拂動著王彥頭頂殷紅的盔纓和戰袍。

  大明“炎精開運,篤生聖皇”,在五德始終之中屬於火德,而且大明還有“三重火”之說。第一,明承宋是火德,此為一火;第二,大明天子姓朱,朱是赤色,赤色屬火,此為二火;第三,明字拆開是日月,日者陽之極也,日配朱色,也成一火,此為三火。

  大明崇火,軍服盔纓皆為赤色,王彥視之如晨時朝霞,一片赤紅,心中不禁雄心萬丈,“有此雄兵在手,本督光復山河之心,易之也!”

  在他身後,一群明軍將領,看著一隊隊蹬岸集結的明軍,不禁深以為然,紛紛生出了一副指點江山的氣概。

  王彥大軍渡過長江,望常德而進,沿途被清兵佔據的松滋、公安、澧州、石門等州縣,紛紛望風而降。

  武陵城乃常德府治所在,清續順公沈志祥,領白甲漢白旗七千五百人,以及一部綠營駐軍於此。

  這些時日來,隨著耿仲明率主力北去,原本退到湘西的堵胤錫和高一功,再次進兵常德,對清兵佔據的城池騷擾不斷,沈志祥數次率兵征剿,但高部明軍不是四散隱藏,就是遁入武陵山,使他幾次都無功而返。

  沈志祥的精銳騎兵,在面對神出鬼沒的明軍時,幾乎沒有對策,以至於除了城池之外,武陵境內的鄉間小鎮,都被明軍控制。

  清軍派出城,到鄉間征剿糧草的小隊清兵,基本都是又去無回,最後清兵沒有千人,根本不敢出城。

  明軍的騷擾,令沈志祥煩不勝煩,而荊州方面的戰況也牽制著他的一部分心思,對於他而言一旦荊州被打下,他就等於孤軍陷在長江之南,極有可能被明軍圍殲,不過荊州有耿仲明的精兵守衛,料想應該不會出什麼問題。

  彼時他與武昌的聯繫被嶽州明軍阻斷,荊州被明軍包圍的如同鐵桶一般,他的哨騎自然也得不到什麼資訊。

  這日沈志祥正端坐在衙內,給勒克德渾寫信,準備再次派使者試試,詢問一下他該如何應對眼下時局,但一名清兵小校卻慌慌張張的闖進堂來。

  沈志祥見他如此,心裡一陣煩躁,以為是高一功又來騷擾,隨怒斥曰:“身為牛錄額真,統領數百精銳,慌慌張張的成何體統。”

  那白甲牛錄聽了呵斥,臉上的慌張之色,沒有絲毫減弱,反而帶著哭腔道:“國公爺,明軍攻陷荊州,懷順王死了~”

  “什麼?”沈志祥聞語頓時大驚失色,“狗奴才,竟然敢動搖軍心,爾從哪裡得到的消息。”

  沈志祥與耿仲明相識多連,追溯起來,都是毛帥的屬下,所以相互之間十分瞭解,也對他的能力十分信任。

  明軍圍困荊州,讓他心裡擔心,但他覺沒想到明軍能打下荊州,還逼死耿仲明,現在他聽了那清兵之言,本能的就以為是有人在傳播謠言,動搖他的軍心。

  那牛錄接連被沈志祥訓斥,心中甚是委屈,他說的可都是事情,於是連連向沈志祥扣頭,嘴裡不停的解釋道:“奴才不敢欺瞞主子,南明的楚國公王彥,已經率軍過江,浩浩蕩蕩的向常德殺來,沿途的州縣都已經複叛投明瞭。”

  沈志祥見那牛錄磕頭連連,不似做假,臉上不禁一陣慘白,隨連忙派人前去打探,以便再次確認。

  不一日,探馬回報沈志祥,言:“明軍足有七萬餘眾,盔甲鮮明,旌旗蔽日,刀槍林立,甚為精銳,其大隊尚在公安,但前鋒以到澧州,沿途州縣紛紛宰殺大清委派的官員,重新投降明朝,其兵馬兩日之內,必至武陵城下。”

  得到確切的情報,沈志祥不禁面色陰寒,如今他能走的路已經不多,要麼守著武陵城,等著勒克德渾來援,要麼乘著明軍尚未兵臨城下,趕緊棄城而走,尋機渡江北歸。

  這時沈志祥與武昌的消息完全斷絕,他根本不知道勒克德渾的情況。

  雖然他知道,貝勒爺絕不會看他陷在常德,必然會發兵營救,但他卻不知道,他能否堅持到援兵的到來。

  荊州之戰,耿仲明和黃甲漢八旗的覆滅,讓明軍士氣大震,同時也讓清軍深受影響,對於沈志祥來說,他是公爵,而耿仲明是王爵,而且耿仲明的兵馬是他的三倍以上,如今耿仲明都敗了,那他還有什麼理由去守武陵城呢?

  隆武二年二月十九日,沈志祥捨棄常德,僅帶白甲漢八旗七千五百人,沿洞庭湖望北去,欲在華容一帶尋機渡江,返回清廷控制的湖北之地。

  沈志祥率八旗兵棄城後,武陵城內的綠營兵,隨即開城向堵胤錫投降,明軍從新奪取湘北門戶常德。

  與此同時,停留在澧州的大將袁宗第探知清兵棄城的消息,他隨即一面飛馬報之王彥,一面與王士琇,領五千騎兵追殺。

  沈志祥一路逃到華容,但被長江所阻,加之船隻不足,隨被迫遁入華容縣城之中,不久王彥領主力與袁宗第匯合,將七千五百名八旗兵,團團圍在城中。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4 16:29

第221章 章太僕死守嶽州城

  且說王彥率主力,去攻荊州之後,章曠同王績、謝曠等人,抓緊加強城防,無數守城物資,都被堆上城牆。

  如此幾日之後,滿大壯領兩千明軍,自武昌回到嶽州,言:“勒克德渾領四萬滿蒙精騎,已經趕到武昌。”

  這時滿大壯判斷,清軍可能會走長江南岸,來攻嶽州,所以欲棄船入城防守,但章曠同王績商量之後,決定讓滿大壯留在城外,牽制騷擾清軍。

  滿大壯隨領兩千明進入洞庭,將舟船安置于離嶽州三十裡外的君山小島,暫時駐兵于此,安心備戰。

  不一日,清兵前鋒騎兵,就已經出現在嶽州城外,數十名滿蒙精騎,在城下耀武揚威,以箭射城一番後,才縱馬離去。

  太僕章曠見此,知勒克德渾大軍幾日之內必至,隨命士卒將四門徹底封死,決意死守嶽州城。

  這時章曠為了堅定守軍信心,除了他自身抬棺守城,不下城樓之外,又命士卒將張天師、城隍神、真武大帝、關公像,請上四門,以香火供之,與軍民一起守城。

  對於守軍,章曠則納大將王績之言,命軍民劃地而守,以十人為一隊,守一垛,晝夜輪換。每隊一面小旗,賜兩統,百人一面大旗、賜佛朗機炮一門。

  夜間則每五躲點一燈,章曠與王績晝夜巡視。

  如此嶽州城內,由同知謝曠守東門,指揮使王績守北門,太僕章曠親守南門,千戶韓昭武守西門。

  一萬後勇軍,兩萬名壯,全都上城守衛。

  二月十日,勒克德渾領滿猛精騎四萬餘眾殺至城下,他遙望嶽州城上,兵馬巡城,甚是嚴密,又觀城樓上立著高大神像,心中驚疑不定。

  次日,勒克德渾自江西調來的三萬綠營兵至,他隨命清將徐勇攻城。

  清兵以木板,大桌,牛皮蔽體而進,城上守軍以滾石、雷木砸下,又以火炮、箭弩雜發,清兵木板、大桌俱碎,隨匆匆退下。

  當天,清軍在嶽州城下紮下大營,士卒趕來嶽州,甚是疲乏,紛紛鼾睡,清將見城池四門堵死,便沒有派人巡哨。

  是夜三更,清軍正熟睡之時,忽聞炮聲大作,殺聲震天,勒克德渾大驚失色,沖到帳外,只見一座清營火光沖天,頓時大怒,隨領騎兵殺去,要將劫營的明軍盡數斬殺。

  騎兵沖到營前,縱火的明軍紛紛望西北而逃,勒克德渾見此大喜,連忙催兵追趕,欲將明軍趕入湖中,但他殺至湖邊,卻迎來一陣炮火,而他所追趕的明軍,卻已經蹬上停在岸邊的戰船。

  勒克德渾隨知這股明軍,並非城內守軍,而是洞庭湖上的滿大壯部也。

  滿大壯偷襲得手,燒毀清軍大批物資,心中大喜,隨與屬下放聲大笑,駕船駛入洞庭。

  此後每夜,滿大壯部必駕船至嶽州城外,或派兵上岸,或以火炮轟擊,令勒克德渾煩不甚煩,但清兵水戰不利,雖有船隻但不善作戰,幾支綠營駕船出戰,都被滿大壯打敗,勒克德渾無奈之下,只得將清營撤離湖岸十裡下寨。

  這日,勒克德渾見城上守軍正在用飯,隨再次催促徐勇攻城,清兵架雲梯數十座搶城,守將以火油燒之,又以統手斃殺蹬城清兵,清軍攻城再次挫敗。

  攻城接連失利,勒克德渾心中大怒,以火炮轟城,牆垛多被擊毀,但唯有城樓安然無恙。

  勒克德渾見此,不禁怒斥炮隊,其將領卻言,“城樓上有神靈,士卒不敢冒犯。”

  勒克德渾聞語大怒,來到炮陣,怒斬三人,而後親自操炮,怒擊東門張天師像,發三炮,盡無一中,心中大疑,隨作罷。

  如此清兵又攻幾日,依然無法建功,勒克德渾正焦急之間,忽有屬下言,“荊州有人來也!”

  勒克德渾命人招來相見,視之乃耿仲明之子耿繼茂,不禁大驚,曰:“汝父何在?”

  耿繼茂大哭拜曰:“明軍陷荊州,吾父以為聖朝精忠矣。”

  勒克德渾聞語,頹然而坐,再問經過,始知耿仲明會同鄭四維,合計四萬餘人馬,只有兩百黃甲漢騎突出,其餘盡數覆滅,頓時氣結,吐血暈厥。

  帳中一眾清將見此,一片慌亂,七手八腳,捶胸扳手掐人中,半晌才將勒克德渾搶救過來。

  這時隨著荊州被攻陷,勒克德渾的目標,已經發生天大的改變,他原本是要將明軍包圍在荊州一帶,然後一舉圍殲,但現在卻變成了,將常德的白甲漢八旗解救出來。

  次日清兵再次攻城,勒克德渾親自提刀督戰,並言,攻城不利者,皆斬。

  綠營諸將見此,一片肅然,不敢不催兵死戰,而除了綠營兵之外,勒克德渾還派出滿八旗五百餘人,蹬城做戰。

  原本滿人性命高貴,勒克德渾不捨得用他們來打攻城戰,但這時他已經意識到常德的危機,不得不用上最精銳的兵馬,以便儘快大破嶽州。

  這時五百名滿洲勇士,內穿錦衣,棉甲,外罩兩層重甲,系雙刀、雙斧,在綠營的掩護下,登上城牆,他們雙刀揮舞,勢甚勇猛。

  守軍用盾牌抵擋,用槍刺之,火統轟之,俱不能傷。

  一時間,城上無人能擋住這股清軍,守軍俱漏怯色,後勇營指揮使同知謝曠見此,心中大急,一面指揮人馬壓上,一面急呼曰:“可刺其面耳。”

  守軍聞語,遂群刺其面,又有守軍以鉤鐮槍,鉤其腿,挑其甲,乃殺數人。

  然真滿州五百人,守軍一時不能殺盡,反而是其依靠刀劍難傷,逐漸戰據城牆。

  岳州守軍本非精銳,後勇營乃綠營降卒所編,兩萬名壯則未曾經歷戰陣。

  這樣的人馬,遠處放統、放矢,可也,但要短兵相接,卻顯然不行,特別是殘酷的拉鋸戰,弱勢立馬就會表現出來。

  這時謝曠見此,不禁大急,而他身邊的後勇營已有潰逃之勢,他眼看城牆就要失守,忽然對退怯的後勇營大喝曰:“爾等欲此生,欲一直帶著恥辱耶?且看爾等之頭,爾等有何面目見祖宗父母?今韃虜就在眼前,諸君何不努力,一雪剃髮之恥,做一回英雄耶!”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4 16:29

第222章 戰岳州王績怒斬巴布泰

  真滿州穿了幾層鎧甲,確實難以對付,頗有點殺不死的小強的味道,明軍只能拿槍戳其臉,以鉤鐮槍將其放倒,然後以刀劍戳之。

  總之想要殺死一名真滿州很難,特別是明軍中大部分都是沒有什麼戰鬥經驗的民壯,後勇的士卒也似乎不太可靠,情況頓時危急起來。

  後勇營被王彥下令剃成光頭,誰都知道他們曾今做過清廷的綠營,不僅待遇上遠遜於明軍,還要再精神上遭受士民的另眼相待,使他們飽受屈辱和折磨。

  這樣的情況,極容易使得後勇營的士兵恨上王彥,恨上他們現在的身份,但王彥派一百多名士子,做了他們的總旗,百戶,卻起了思想上的引導作用。

  這些士子寒窗苦讀十於載,他們用平生所學的儒家學說,孔孟之道,民族大義,說與手下士卒聽,使他們在面對異樣的目光時,不在是恨誰,而是希望洗刷自己身上的恥辱。

  至此,後勇營,才終於有了一絲知恥而後勇的味道。

  這時士卒,聽了謝曠的斷喝,臉上紛紛露出慚愧之色,他們見謝曠挺槍殺入戰團,微微猶豫後,不禁舉刀怒吼,“同知大人待我等不薄,是男兒漢的,跟老子上啊~”

  百十名士卒見此,想著這些日子受到謝曠的恩惠,紛紛大吼著揮刀執矛,與真滿洲戰作一團。

  謝曠乃是大明朝的舉人,而後勇營的士卒卻多是窮苦之人,甚至是流民。

  畢竟生活在這樣一個操蛋的時代,不是萬不得以,誰會去當兵呢?

  可以說,謝曠與士卒們完全是兩個世界的人,基本上不會存在交集,但事實造化,他成了這支軍隊的二把手,成了成天與他們廝混在一起的人。

  如果是一般的大明官員,或許會對行伍十分不恥,但謝曠是立志要投筆從戎,收取關山五十州的男兒漢。

  王彥給他這支軍隊,雖然這支軍隊有著不光彩的過去,但他心裡還是十分高興,決心要將這支軍隊練成一支強軍,但是一支由綠營改編而來的軍隊,又怎麼變強呢?

  被剃成禿子的他們,天然的頂著一份恥辱,也天然的被人們看不起,所以天然的士氣低迷。

  王彥臨行前,謝曠向他請教道:“國公爺,怎麼才能讓這支人馬,變成精銳慣戰之師呢?”

  王彥對謝曠言:“大兵能戰否,在於精神!無精神之軍,有利則順風順水,不利則立馬大潰,可以百勝而不能一敗也!有精神之軍,雖百敗亦死戰到底,其意之堅宛如磐石,敵雖強亦不可摧其志也!道武要練好此軍,關鍵在於精神,而此軍之神便是其營號,知恥而後勇,謂之後勇軍也!”

  謝曠聞言,若有所思,但還是接著請教道:“國公爺,那這精神該如何練呢?屬下該怎麼去辦呢?”

  王彥看了他片刻,然後意味深長的道:“聖人感人心,而知天下和平,人心之所向,取之好惡,道武欲練強兵,無他,查其心耳!”

  謝曠聞語,隨心中了然,他為得軍心,隨放棄士大夫之好惡,對手下士卒平等相待,與士卒同食同寢,親自為士卒代寫家書,報之平安,甚至拿自己的餉俸,資助家境貧寒之人,是以營中士卒,多受他的恩惠。

  百來名士卒中,沒人挑頭也就罷了,現在有人帶頭,這些士卒們哪個也不願意當孬種,隨紛紛跟隨謝曠殺敵。

  只是這些清兵,確實難以對付,加之他們佔據城上一段,更多的清兵趁勢爬上城來,嶽州已經有了陷城的危險。

  謝曠等人雖然拼命死戰,但無奈殺死的卻沒有爬上城的多,反倒是明軍這邊,損失慘重起來。

  這時謝曠見著城上危機萬分,眼看著一員清將揮舞雙刀,如入無人之境,死在他刀下的明軍已經不下二十餘人,心裡頓時大急,挺著長槍就向那清將刺去,但他不過是一文人,雖學了幾手花把式,卻哪裡是那清將的對手,一刀就被逼倒於地。

  那清將見他身上鎧甲,知是明軍將官,心裡不禁一喜,提刀就要來斬他人頭,謝曠見此頓感一陣絕望,但就在戰刀落下之時,一支長槍,卻一下將其挑開。

  謝曠視之,乃是指揮使王績看東門危機,帶人馬來援。

  這時謝曠只見,王績所帶士卒,一人攜帶數個陶罐,飛速的砸向身穿重甲的清兵,而陶罐破裂,清兵頓時被火油淋濕,紛紛驚恐起來。

  戰場上,對於士卒而言,被刀砍死,被槍戳死,被箭射死,被統打死,被炮砸死,都算不上什麼,最恐怖,最令人懼怕的還是活活燒死。

  這些滿族精銳身上沾上火油,心裡頓時大恐,氣勢頓時一泄千里,而這時明軍的火箭已經射來,城上瞬間就升起一團團的火焰,響起一陣陣驚恐淒厲的哀嚎。

  王績亦是文人出身,一手槍法,只能算勉強過關,本不是那清將對手,但這時城上情況的轉變,卻讓那清將分心應對,因而使得兩人看上去鬥得旗鼓相當。

  彼時滿州精銳身著重甲,雖刀劍不能敵,但也使得他們動作遲緩,在援軍趕來之後,滿州兵一個接一個的被明軍點然,情勢逐漸逆轉。

  城牆上的清軍,慢慢被趕下城牆,那清將見此,不敢戀戰,隨幾刀逼開王績,轉身邊向牆邊走去,但他著甲太多,動作並不靈敏,一名明軍鉤鐮手,卻一下鉤住他一條腿,將他鉤倒於地。

  王績見此,立馬大喜,同幾名士卒挺槍執刀的砍殺上來,誰知那清將甚為悍勇,居然反手一刀,斬斷幾名明軍小腿,瞬間就將王績逼退。

  這時那清軍,方欲起身,但鉤鐮手卻又至,一下將他脖子鉤住,再次拖倒於地。

  清將頸上亦有護甲,雖倒卻未受傷。

  王績見此,連忙再次殺上,手中長槍挑動,將清軍手中戰刀挑飛,一眾明軍立馬一擁而上,將那清將死死押住。

  這時那將軍動彈不得,不禁雙目圓瞪,口中大罵,面目甚是嚇人,王績隨挑其護頸,一刀斬之。

  攻打東門的清軍,隨再次敗下城去。

  這時王績走到方才數次建功的鉤鐮手旁,見他長得頗為雄壯,宛如一頭健牛,心裡歡喜,隨問道:“汝喚何名?現居何職?”

  那明軍聞語,撓了撓頭,行了個不倫不類之禮,洪聲答道:“某鐵大牛,現為將軍帳下鉤鐮手也。”

  王績點了點頭,笑道:“還真是一頭壯牛,從即日起,來本將親兵中做個百戶吧!”

  鐵大牛聞言,頓時大喜,而後持槍握刀站在王績身後。

  這時清兵已然退下,謝曠安排人手收拾城上屍體之後,便來到王績身邊,行禮道:“多虧將軍來得及時,不然末將的東城,就要被清兵攻破了。這清軍身著重甲,實在難以對付,還好將軍能想處火油之法,不然危機根本無法解除。”

  王績聽了,卻笑道:“這可不是本將想出的辦法,都是國公爺的策略。”

  “國公爺?”

  “正是了。”王績解釋道:“清兵的這些攻城把戲,本將隨國公爺在揚州城幾乎都一一見識過,就說這重甲攻城,當初我們也是毫無辦法,死傷了不少兒郎,但國公爺卻很快想出了破解之法。這次本將聽聞勒克德渾又用著套辦法,便立馬敢來支援,還好來得及時。”

  謝曠了王績之語,心中不禁一陣感歎,如今打嶽州的不過是清廷貝勒,兵馬不到七萬,而當年的揚州城,可是面對清廷的親王,以及三十萬人馬進兩月的圍攻,其中的艱辛比此時的嶽州怕是要難上百倍不止。

  這時謝曠看著比他還要年輕的王績,卻從他身上得到了不少守住城池的信心,王績跟隨王彥在揚州守城兩月,幾乎什麼攻城手段都見識過,經驗無比豐富,有他在嶽州就不會輕易失陷。

  此時城上的屍首已經清理乾淨,明軍的屍體在城中挖大坑合葬,而清軍的屍體則斬其頭顱,屍身拋下城牆。

  這些清軍的人頭,被明軍綁在一根根木棒上,掛在城上示眾,其中那枚清將人頭,居然重大十八斤,令人暗暗吃驚。

  這時清兵也開始在城下清理屍體,雙方十分默契的沒有相互射殺,只是派人監視,但清兵看見城上懸掛的清將人頭,卻紛紛大哭,跪求首級。

  王績與謝曠見此,不禁十分驚奇,但明軍之中無人能識。

  兩人一番猶豫之後,還是將頭顱擲下,讓清兵取去縫合。

  是日清營掛孝三日,有薩滿巫師,設醮於城下招魂,王績等人才知斬殺之人,乃是清廷宗室,努爾哈赤的第九子,奉國將軍愛新覺羅•巴布泰。

  岳州城上,王績與謝曠見此,心裡頓時萬分懊悔,那枚人頭送往福京,起碼要換個伯爵,但現在卻白白送給了清軍。

  清軍帳內,勒克德渾心裡猶如刀割一般,原本以為能靠重甲建立奇功,沒想到卻折了巴布泰。

  此戰過後,無論多爾袞怎麼保他,他貝勒的身份也將不復存在,這讓他心裡萬分痛心,即是為了戰死的巴布泰,也是為了他自己。

  這日在薩滿巫師的主持下,勒克德渾等滿清宗室,合計六人在營外設法壇,祭奠巴布泰,但嶽州城上卻突發一炮,正中法壇,薩滿巫師當場被斃,六人亦全部受傷。

  勒克德渾被士卒搶回營中,被氣得再次吐血暈厥。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4 16:29

第223章 勒克德渾連失兩旗

  禍不單行,福無雙至,勒克德渾最近的遭遇,就很好的詮釋了這一點。

  從暈厥中再次清醒過來的他,對明軍的炮擊行為大怒不已,但他還沒來得及聲言報復,另一個打擊卻接踵而來。

  二月二十三日,一陣陣炮擊之聲,從嶽州之西隱隱約約的傳入清營之中,令諸多清將心裡一陣茫然。

  勒克德渾等人判斷,炮聲來自同嶽州只隔著一個洞庭湖口的華容縣,但那裡明清雙方都沒有駐軍,怎麼會發生炮擊呢?

  勒克德渾的心裡不禁升起一絲不祥的預感。

  果然在當夜,就有小船躲過明軍的搜捕,來到清軍大寨,勒克德渾連忙讓親衛帶來人入見。

  小船正是被困在華容縣的沈志祥派出的求援使者,他沒有走洞庭湖,而是從北面的長江水道,駕舟而來。

  沈志祥被七萬明軍包圍之後,心裡其實已經絕望,所以他派出的使者,不是別人,正是他的兒子沈永忠。

  如果勒克德渾能救他,自然皆大歡喜,但如果救不了,他沈家的嫡子也得以保留下來。

  這時沈永忠來到清營,營中彌漫著一絲暴躁不安的氣息,忽閃忽閃的火炬下,一些守夜的清兵三三兩兩的坐在一起,少有交談,顯得有些死氣沉沉。

  清軍帥帳在大營的最中間,是一座巨大的牛皮大帳,沈永忠跟著衛士,穿過一隊隊巡邏的士兵,來到帳前。

  在牛皮帳篷內,點著十幾根牛油大蠟,中央生著火盆,溫度令人感到燥熱,居中坐著一個滿身戾氣的漢子,正是清廷貝勒勒克德渾,他坐在一張虎皮大床上,頭皮光禿禿的,只有腦後留了一小塊銅錢大小的頭髮和一條鼠尾辮子,他面前的案臺上擺著大盆的水煮豬肉,一把鋒利的匕首正插在豬頭上。

  這時沈永忠被衛士帶進帳來,勒克德渾見他,有些蒼白的臉上,頓時一陣潮紅,不用多說,他已經明白發生了什麼。

  嶽州西面的炮聲,是明軍進攻漢軍正白旗的聲音,沈志祥選擇了一條他最不願意看見,最為錯誤的道路。

  “咳~咳~”接連的打擊,使勒克德渾心中掀起巨大的波動,使得他不禁一陣劇烈的咳嗽。

  這時他心中憤怒無比,恨不得拔刀殺了眼前的沈永忠,但接連兩次吐血暈厥,加上水土不服,讓他這個關外漢子的身體,也變得極為不適。

  此刻勒克德渾急需發洩心中怒火,但卻沒有順手之物,忽然他抓起插在豬頭上的匕首,就直接向沈永忠射來,口中連連罵道:“說~狗奴才,誰讓你們棄常德的?”

  沈永忠早以被勒克德渾的樣子嚇得不輕,等匕首射來時,更是立馬膽寒,不過好在勒克德渾最近有些疲軟,手腳無力,失去了準頭,從沈永忠頭皮上飛過。

  雖是躲過了匕首,但沈永忠卻也嚇得腿腳一軟,跪在了地上,他怕勒克德渾再拿利器傷他,於是只得連連扣頭,嘴裡不停地說道:“貝勒爺息怒,貝勒爺息怒!”

  勒克德渾見此怒氣稍息,但還是拿起一塊肥肉,砸在沈永忠身上,“狗奴才,說為什麼不守常德,為什麼跑到華容縣來。”

  沈永忠心裡不禁一陣惶恐,他現在已經看出,清軍在嶽州城下,進展並不順利,勒克德渾這是拿他出氣,不過雖然他明知如此,但旗人也分三六九等,而他是來求援,所以也不敢表現出任何不滿。

  “貝勒爺,明軍勢大,懷順王都斃了,家父一萬人,孤軍困于大江之南,又得不到貝勒爺的消息,所以才棄城北歸,為大清保存實力!貝勒爺,現在王彥率領八萬兵馬,將家父圍在華容縣內,日夜攻打,還請貝勒爺出手相救啊!”

  “為大清保存實力?”勒克德渾看他接連扣頭,心裡更加憤怒,“蠢材,你們父子將要害死七千五百名八旗健兒,你們父子就該死在華容。”

  沈永忠聞語,卻大驚失色,難道勒克德渾要見死不救,心中不禁大急,連忙再次磕頭道:“貝勒爺,家父正是要為大清保下白甲漢八旗的精銳,才捨命在王彥包圍常德之前,沖出重圍,望北而歸,怎麼會害八旗子弟呢?貝勒爺,奴才求您趕快發兵,救救家父和七千八旗子弟吧!”

  勒克德渾對這個愚蠢之輩,已經不能忍受,他剛壓下去的怒火,再次被點燃,這時他不禁站起身來,拖著有些無力的身體,走到沈永忠身邊,然後猛然一腳將其踹倒,他自己也是一陣踉蹌,幸好被侍衛扶住,才沒有跌倒。

  沈永忠被踹倒後,心中大為恐懼,但一想到其父還被明軍圍在華容縣內,頓時又連忙爬起來繼續扣頭,“貝勒爺,救救家父,救救家父,家父對大清有過大功啊!”

  “白甲漢八旗,有騎兵之利,你們不走洞庭東面與本帥匯合,卻要走西面,跑到華容死地,爾讓本帥如何搭救!爾父愚蠢,但他還知道派爾前來救援,以此來保全爾之性命,這說明他也知道自己犯下大錯,已經沒有活路,但爾卻是徹徹底底的愚蠢。”

  華容縣北面是長江,東面和南面是洞庭湖,可謂三面環水,勒克德渾連洞庭湖上的滿大壯都對付不了,怎麼可能隔著洞庭湖,去救沈志祥呢?

  勒克德渾原本想著打下嶽州,他就能渡過新牆河,與常德的沈志祥連成一片,雖然荊州以失,但他進可威脅長沙,退可解救常德清兵,也不算敗的太慘,但他萬萬沒有想到,沈志祥會走洞庭西岸,逃到華容一帶,把自己逼到死地。

  沈志祥父子死不死沒關係,但滿清的白甲漢八旗,也跟著完蛋,這就讓勒克德渾肉疼了。

  荊州一失,折了耿仲明和漢軍正黃旗,現在沈志祥和漢軍正白旗也要完蛋,那勒克德渾進入湖廣以來,就損失了兩旗人馬。

  大清朝自立國以來,就沒有受過這樣的損失,勒克德渾的政治生命,已經徹底結束,令他頓時生起一股心灰意冷之感。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4 16:29

第224章 青山綠水睹興亡

  自南京改名江寧以來,雖然江南之地,未如清廷之願,太平安定,但江寧城內卻真是寧靜了不少。

  昔日繁花似錦,車水馬龍的大明南都,此時再也看不見口吐蓮花,風流倜儻的白衣少年,也看不見持劍四顧,眉宇蒼茫的江湖俠客,更看不見鮮衣怒馬,揮金如土的王孫公子和那羽扇方巾,寫詩作賦的文壇鋸子。

  城中之人,如今窄袖馬褂,滿帽小辮,已經不復故國衣冠,只有青山綠水和古老的城牆,還是舊時模樣。

  這時天下未定,百里開外的太湖上,還活動著陳子龍和吳易的義軍,加之最近江湖上,又突然冒出了一個名喚天地會的組織,常常刺殺投清的漢官,以及滿族大員。

  前幾日,曾經力主降清的元兇之一的趙之龍,返回南京,剛一進城,就被人直接射殺,而那行刺的義士在清兵圍捕之下,高呼一聲,“天地會,反清複明,殺盡天下漢賊”後,便拔劍自穩於市前。

  此外當初跪迎多鐸入城的褒國公朱國弼,也在雪夜被人割了首級。

  天地會在江南的活動,使得城內人心動盪,清廷的豫親王多鐸,便令清兵加強巡視,搜捕義士。

  清軍在巡視時,卻不會仔細甄別,看見不順眼的便直接投入大獄,而稍有反抗者,就被直接砍殺,所以城內百姓,多不敢隨便出門,昔日繁華的南都,在清廷的高壓統治之下,顯得有些死氣沉沉。

  江南之地,自宋以來,得到前所未有的開發,在經濟文化上,徹底超越北方,成為中原王朝的賦稅重地。

  大明朝建都北京後,就全靠江南輸血,才能養活京師內近百萬人,而一條漕運,更是成了朝廷的命脈。

  滿清入關以來,奪取了整個北方和江南之地,但是北方糜爛,清廷聽從漢族大臣的建議,廢除三餉,以籠絡民心,所已經得不到什麼稅銀。

  若大一個國家要進行管理,沒有銀錢肯定不行,不過對於清廷而言,好在他們並不用靠著那點可憐的稅賦來治理國家,他們從大順手中奪來的銀錢,足夠支持清廷的財政運轉一段時間,而且即便沒有錢財,清軍也可以通過屠城劫掠,殘殺富戶來進行解決。

  用漢人的錢,來收買漢人的心,清廷統治者可謂狡詐至極,不過清廷此舉雖然拉攏了普通百姓,但屠城殘殺,畢竟不得人心,使得士紳階層無法歸心,所以僅靠劫掠非長久之計。

  時有投降清廷的陝西河西道孔聞譚向多爾袞奏言:“聖朝欲定天下,只依二事,立就太平,其一止殺,其二留發,則天下即太平矣。”

  多爾袞觀其奏章,雖然立馬就將孔聞譚革職,並永不敘用,但清廷也意識到他們的政策必須有所改變,光靠野蠻無法統治中國。

  此時清軍佔據富庶的江南,為清廷財政上的轉變帶來了一絲契機,所以在經過最初的掠奪之後,清廷便開始卓力恢復江南的經濟,以便行成穩定可靠的稅賦來源。

  只是在清廷統治下的江南,百姓和士民都生活在高壓之中,經濟活動嚴重萎縮,就連昔日繁華的秦淮河,也徹底蕭條,大批士民在清兵的敲詐勒索下紛紛破產,再加上社會動盪不安,整個江南的經濟,實際上已經徹底崩潰,所以在稅收上,根本沒有達到清廷的希望。

  彼時清廷豫親王多鐸坐鎮江寧,他除了要掃平南明的抵抗勢力之外,就是要恢復江南的財政,使清廷獲得穩定的財政收入。

  這時在平南大將軍府內,多鐸心中有些憂鬱,南方隆武朝廷的建立,使得清廷招撫南方諸省的計畫破滅,而江南此起彼伏的義軍,以及最近崛起的天地會,又使得江南不太安寧,他根本無法恢復江南的經濟。

  此時以是順治三年二月,多鐸坐鎮江寧已經有大半年的時間。

  在這段時間裡,他除了剿滅幾支義軍之外,並沒有什麼進展,不僅沒有恢復經濟,浙東和福建的南明勢力,也一個都沒有剿滅,這使他心裡有些焦急起來。

  前不久,隆武朝廷在湖廣發動荊楚之戰,他雖然派遣了勒克德渾帥十萬大軍入楚,但心裡卻還是有些不安。

  因為如果明軍在湖廣得手,那江寧在戰略上,就完全陷入被動。

  最近他又得到了王彥入楚的消息,這就讓他的內心更加擔憂起來。

  多鐸乃是努爾哈赤第十五子,身上戰功無數,基本沒有遇見過什麼敵手,也就只有王彥才讓他在楊州城下吃癟,所以他心中對王彥有一份忌憚,同時又希望能和王彥再戰一場,以此來洗刷他身上的恥辱。

  此時多鐸心中急欲擺平江南之事,只是他擅長打仗破壞,但對治理地方卻一概不通,所以他便招來總督洪承疇相商。

  江甯城內,洪承疇得了多鐸的召喚,連忙放棄手中之事,匆匆過府拜見。

  多鐸的府邸,乃是原來大明南都守備勳臣趙之龍的宅子,那老小子投了清廷,以為可以保住榮華富貴,結果被送到北京軟禁,好不容易花費家產上下打點,得以放歸南京做官,卻被義士射殺。

  如今他家產俱被清廷吞沒,自身也沒落得什麼好下場,即便身死,史書上也必然臭名昭著,這讓洪承疇內心一番感慨。

  一旁跟來的侯方域他如此,心裡不禁冷笑連連,他如今已經成了洪承疇最為信任的心腹幕僚,同時也是天地會江寧分舵的舵主,與余太初共同負責搜集清軍的情報。

  多鐸主持了幾次對太湖義軍的圍剿,都因為侯方域事先從洪承疇處獲得了消息,並通過余太初傳遞出去,使得清軍大敗。

  陳子龍和吳易,因為情報得力,不僅擊斃了數千清軍,連多鐸派去的主將汪懋功也被斬殺,使得義軍一時聲勢浩大,甚至一度逼近蘇州。

  侯方域起初還為身陷清營而煩勞,但看到他的消息起了大作用,於是便安心在洪承疇身邊隱藏起來。

  這次多鐸招洪承疇相商,侯方域本能的感覺必有大事,隨即便跟了過來。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4 16:32

第225章 洪亨九諫言掃蕩東南

  洪承疇並不知道侯方域的真實身份,他有意提攜侯方域,因而將他帶到多鐸的府上,好讓他有機會被多鐸賞識,從而獲得高位。

  此時洪承疇雖然位居江南總督,看似位高權重,其實許多事情都做不了主,他只能建議,而後讓多鐸這個太上皇來做決斷。

  中華文明發展數千年,自魏晉以來,天子處心積慮的要加強君權削弱相權,以及削弱地方的權利,歷經數百年之變革,到趙宋之時,制度基本已經完善。

  這時候君權與相權已經達到比較理想的狀態,獨相變群相,宰相的權利被削弱分散,不足以威脅皇權,而百官對與皇帝也能起到約束,能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蒙元入侵之後,從一個落後的遊牧文明,一下控制了如此遼闊而廣大的疆土,但其卻沒有統治國家的先進手段,開了歷史的倒車,中書省替代三省,被分散的相權從新集中起來,而地上也劃成大省,從新退回到東漢時代。

  這樣的結果就是元代權臣輩出,不到一百年的時間裡,居然歷經十二帝,大部分都是非正常死亡。

  蒙古帝國的政治建設一塌糊塗,十二個皇帝只有英宗粗通漢語,對宋制不屑一顧,採取了最為落後的家族統治模式,國變成了家,君臣變成了主奴。

  元世祖期間,有一位姓董的漢族大臣,官居參知政事,相當於副宰相,忽必烈很寵倖他,讓他在皇宮裡處理政事,經常不能回家。

  某一天,忽必烈睡醒之後,發現這位大臣在他床邊睡著了,心裡十分惱怒,但他是個二百多斤的大胖子,行動不便,就讓自己妃子去踹他一腳。

  妃子見大臣乃是一品大員,卻哆哆嗦嗦不敢動腳,忽必烈卻急道,“他和養馬的一樣,都是伺候朕的,不過是個家奴,有什麼不敢動手的!”

  堂堂宰相,在蒙元皇帝眼中,盡成了家奴,這真是野蠻戰勝了文明,華夏歷史的倒退。

  大明朝建立之後,因為宋亡以有八十餘年,所以秉承元制,許多問題立馬就顯現出來,所以太祖以殘酷手段,大肆殺戮功臣,從新改革制度,並走上皇權的極端,不過隨著內閣制的出現,中華的制度又逐漸回到原來的軌道上來。

  只是在這樣的制度變遷之時,難免發生思想上的混亂,所以出現了百官罵皇帝,小官罵大官等等混亂的現象,但至少表明大臣不在是皇帝的奴僕,君臣之間的關係,在經歷蒙元近百年摧殘之後,又向君臣共治天下的方向走了回來。

  明朝是一個思想變革,經濟變革,文化變革的時代,可惜變革就意味著動盪,意味著思想混亂,而變革還為完成,國家卻已經覆滅。

  清朝入關以來,承明制,但其只是在表面上學習明朝制度,權力非在內閣,而在攝政王大臣會議之手,本質上又是一個蒙元,思想上依然是家天下。

  洪承疇位居江南總督,地位不可謂不高,但面對多鐸時,該怎麼跪還是怎麼跪,毫無封疆大吏的尊嚴。

  侯方域當年為江南四公子,見官不拜,就算是遇見皇室宗親,也只是長揖一禮,現在也要陪著洪承疇長跪不起。

  這時多鐸看了兩人一眼,便直接開口問道:“江南之地乃天下膏腴之地,賦稅本該為天下翹楚,但如今上繳朝廷之賦,卻不及前朝十分之一。洪大人總督江南,以有些時日,可有什麼辦法幫助本王恢復江南賦稅,為聖朝效命呢?”

  洪承疇聞語額頭上不禁冷汗直冒,“啟稟王爺,江南之地,歷經兵禍,僅江陰、嘉興、昆山、吳淞四地,被殺之民就已經超過百萬之眾,民生早以破壞,加之人心不穩,又有太湖逆賊四處騷擾,要想恢復賦稅,卻十分艱難,卑職以為若能剿滅陳、吳逆賊,再與民生息一載,或可以為聖朝提供數百萬之銀錢。”

  “李、吳二賊,本王數次派兵進剿,皆無功而返,確實可恨,奈何八旗不識水戰,綠營又不進全力,始終無法擒賊,著實可恨。”

  多鐸頓了頓,又問道:“對了,天地會之事,查的怎麼樣呢?”

  清廷正在查天地會,而他居然沒有聽到風聲,這讓跪在一旁的侯方域聽了心裡不禁一緊。

  這時洪承疇答道:“天地會之事,卑職已經派遣機密之人秘密探查,到是得到了一些消息。”

  “哦~”多鐸聞言來了性趣,正身做傾聽之態,“這些逆賊都是什麼身份,快快說來,本王要將他們一網打盡。”

  “據密探傳回的消息,天地會乃是南明的楚國公王彥授意屬下大將胡為宗所建,目的便是刺殺和收集聖朝情報。這胡為宗來到江南之後,自任天地會總舵主,與福王政權時的錦衣衛殘餘結合,又得到漕運上諸多幫派支持,在江南之地遍設分堂分舵,如今會眾怕以經不下萬人。”

  “會眾萬人?”

  多鐸面色不禁一陣沉重。

  “這王彥還真是我大清死敵!當初本王就該將他困死在揚州,不然現在也不會如此麻煩。對了,洪大人既然派密探打入天地會之中,可探知其總舵所在,本王定然一舉殲滅這些逆賊。”

  洪承疇聞語,卻磕了一頭,“王爺恕罪,天地會組織嚴密,卑職的密探,並未打入核心,所以還不能獲得天地會的機密,不過卑職見議王爺,我大清也該建立此等組織,如此既可以對付天地會,還可以刺探南明的消息,豈不美哉!”

  侯方域聽了洪承疇的話語,心裡掀起一陣波瀾,若不是為了從洪承疇身上獲取消息,他定然讓會眾不惜代價,也要殺了此賊。

  多鐸道是立馬點了點頭,“此事本王會稟告攝政王,但在此之前,本王在江南卻不能沒有作為。那王彥已經入楚,隆武朝廷欲在湖廣取得突破的心思,昭然若現,如今我困頓於江南,一旦王彥在湖廣取得優勢,而後在順流而下,封鎖長江,我大清在江南立馬就會形式大危。對此,不知洪大人有何見解。”

  洪承疇聞語,思索片刻,才開口說道:“卑職贊同王爺之言,我大清在江南必須有所作為。卑職以為,既然南明能憑藉湖廣的優勢之兵,發動荊楚之役,那我大清完全可以憑藉江南二十萬兵馬,掃蕩浙東,進逼福建。”

  “其實無論是太湖上的陳、吳二賊,還是天地會,即便是王彥,都不過是疥癬之疾,只要王爺能掃蕩浙東魯王和福建隆武,反賊便失去根本,不僅江南,天下也易定也!”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4 16:32

第226章 陳方言欲除漢賊

  秦淮河邊,一座芳草萋萋的老院牆,正是曾經香車寶馬夜上銀裝的秦淮名樓之一花月樓。

  如今這些名樓多已經門前冷落,不復往日繁華熱鬧,能夠容納百人的堂內,只有三名士子座在角落,身邊也沒有姐兒作陪,一個個都是一幅心事重重的樣子。

  這幾名士子都並非金陵人氏,而是來自福建、廣東一帶的考生。

  中國古代趕考,一去數千里,其中頗為艱難,若途中遇上盜匪,甚至會丟掉性命,所以許多士子進京趕考,若是不中,便會在京師停留下來,以備三年之後再次春闈。

  弘光朝建立之後,南方的舉子,就都趕到金陵來參加春闈,但誰想清軍鐵蹄南下,趙之龍等人賣了城池,使他們困於城中。

  如今他們被迫剃髮,南歸的路上,又有清兵設卡阻攔,所以只能待在城內。

  此時真可謂百無一用是書生,他們空有一腔才學,卻無謀生之計,而在家國危亡之時,亦沒有辦法力挽狂瀾。

  清兵佔據金陵後,他們手中盤纏也多是用盡,原來的同窗舊友,不願意降清的家產多被侵奪,自身難保,而投降清廷的,他們又恥於為伍,不願意接受接濟,唯有秦淮河上的姐兒,自古便有供養文人墨客的傳統,所以他們就只能棲身在著煙花柳巷之所。

  “聽說天子已經下詔,不剃髮者為順民,剃髮者為難民,不再如之前妄殺,我等歸鄉之機以至矣。”

  “唉~天子雖然不怪罪我等被迫剃髮之舉,但清廷大軍屯於水陸要地,道路完全阻隔,我等即便有心南歸,也過不了層層關卡也。”

  “依子坤兄之言,我等豈不一直坐困於此。我等聖人門徒,本該匡扶正道,兼濟天下,如今卻成了這幅鬼模樣,真是恨不早死也。”一名士子聞語,羞怒的一下將頭上滿帽摔到桌上,漏出了一枚光禿禿的腦袋。

  “方言兄切莫意氣用事,當今天子素有光復之志,吾聽說朝廷與清廷正在湖廣激戰,一旦拿下湖廣,到時候順江而下,未必不能打到金陵。方言兄當留下有用之身,報效朝廷才是。”

  “唉~但願真如雲飛兄之言~”

  幾名士子在堂內唉聲歎氣,苦悶的喝完杯中之酒,一名身著長衫之人,卻走進堂來,立馬就吸引了眾人的注意。

  坐在樓上的老鴇見此,連忙嬉笑的走下樓來,“候公子,可是好些時日沒來花月樓了,雙兒姑娘每日可都念叨公子些許遍哩。”

  來人正是侯方域,他曾為江南四公之一,與李香君之事,讓世人廣為傳送,風流之名顯著於世。

  侯方域之所以出現在這裡,卻是因為他要與天地會進行聯絡,而他這樣風流倜儻的公子,出入煙花之所,只會讓洪承疇以為他風流成性,能為他提供極好的掩護,所以他正是利用這一點,才將與天地會的聯絡之所,放在這青樓之內。

  這時那老鴇風情萬種的迎上前來,侯方域亦如歡場老手一般,與老鴇調笑,“媽媽說笑了,雙兒姑娘今日可有客人?”

  這邊侯方域與老鴇調笑,那邊座在堂角的三名士子,臉上卻滿是怒色。

  他們能留在花月樓之內,就是雙兒姑娘花錢供養,對於雙兒姑娘,他們自然心懷感激,甚至十分仰慕,而侯方域在他們眼中,卻不過是一個數典忘祖,不知廉恥的小人。

  這樣一個寡廉鮮恥,賣國求榮之輩,怎麼能得到雙兒姑娘的接見呢?

  “無恥漢賊,吾恨不能生食其肉也。”

  一名士子,猛然放下酒杯,咬牙切齒地說道,另外兩人聞語,臉上頓時一驚,一人忙小聲勸道:“方言兄,切莫衝動,此賊如今效命於清廷,乃是大奸賊洪承疇之心腹,我等還是不要招惹的好。”

  “哼~不過是數典忘祖,甘願為奴之輩耳,我陳方言豈會怕他。”

  兩名士子聞語,心裡一驚,連連再勸,但那陳方言卻沒有理會,而是站起身來,忽然朝著侯方域發笑道:“我道是誰,原來是‘出仕兩朝侯公子,忍對桃花說李香’的江南四公子侯方域啊~”

  侯方域進堂之時,就注意到了堂內三人。

  此時他聞對方嘲笑譏諷之語,眉頭不禁一皺,一旁的老鴇見了,連忙惱道:“陳公子,怕是喝多了,候公子可千萬不要在意,還請唐公子和趙公子,撫著陳公子回屋歇息。”

  三名士子,如今全靠花月樓接濟,老鴇的話語還是有些用處,兩名士子不想惹下麻煩,於是連忙去拉陳方言,但陳方言這時卻來了火氣,一揮手便掙脫開來,接著朝侯方域道:“侯公子乃是大明尚書之子,複社領袖,往昔曾縱論時局,痛批朝政,自詡為大明忠臣。今故國不在,昔日痛批之奸黨,右僉都禦史楊公兵敗投水於鎮江,首輔大學士馬公仍在浙東與清兵惡戰,到時侯公子搖身一變,成了清廷大臣的幕僚。這能屈能伸的烏龜之法,真是讓在下佩服也!”

  侯方域問語臉上不禁一陣鐵青,但他心裡卻沒有什麼變化,對於他人的不理解,他心中早有準備,而世人越是對他指責,也越加便宜他在清廷內部的隱藏。

  這時他自然不會向人解釋,而故作老羞成怒的冷哼一聲,便直接上樓進入那雙兒姑娘的屋中。

  “方言兄太過衝動了,若是此賊報復,不僅連累媽媽,我等也命皆休矣。”

  那陳方言看著侯方域的背影,卻沒聽進去同伴的話語,從始至終侯方域都未曾回他一言,這讓他心理升起一股難言之感,忽然他轉頭對二人道:“子坤兄、雲飛兄,大丈夫在世,當留不世之名,我決定做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兩位兄台可願助我一臂之力。”

  “方言兄莫不是想殺了侯方域?”兩人臉上頗為驚恐。

  “哼~”陳方言聞語看了二人一眼,恨聲道:“即是大事,侯方域也算大麼?天地會聲言欲除盡天下漢賊,那我便要除掉漢賊之首洪承疇,當然侯方域也必須死。”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4 16:32

第227章 象牙白骨娟面扇

  樓上,侯方域進了房間,片刻後從花草蟲魚四季屏風之後,走出一個芳齡二八,身著綠裙,肌如羊脂白玉,細眉小嘴的女子。

  “公子怎麼突然就來了。”女子見了侯方域,急忙迎上來,微微一禮。

  江山傾覆,覆巢之下無完卵,連秦淮河上的風塵女子也被牽連,曾經名揚天下的八豔早以成為歷史,各大名樓培養的無數名妓,也都在清軍進入南京的那一個夜晚遭受了兵禍,或死或散或者論為悲慘的營妓。

  這女子正是花月樓的頭牌雙兒姑娘,她生得十分美麗,但要與陳圓圓、董小宛之類的大名妓相比,還是要稍遜一籌。

  侯方域與雙兒乃是舊識,因為她曾是李香君的小婢,在清兵入城後,她同李香君失散,而媚香樓又被大火焚毀,她便投靠到花月樓來。

  一場兵禍之後,花月樓雖然保存下來,但其中的姐兒不是被清軍搶走,就是與難民一起逃出城外,反是新投來的雙兒被老鴇捧為了頭牌。

  侯方域來南京尋找李香君時,在花月樓與雙兒相遇,之後便時常過來,等到他被清廷抓獲,又假意降清,並加入天地會後,雙兒因為值得信奈,就被吸納進入天地會,專門幫侯方域傳遞情報。

  “雙兒~”這時侯方域拱手回禮,“事態緊急,便直接過來,餘堂主可還在金陵城?”

  “公子先坐。”雙兒微微伸手,與侯方域在桌前坐好,而後又幫他沏了一杯茶,才開口道:“餘堂主去太湖見陳公了,聽說是要策劃義軍劫下清廷運往湖廣的糧船,可能要過幾日才回,公子何事這麼著急呢?”

  侯方域沉默片刻後道:“吾剛得到消息,洪承疇建議多鐸攻打浙東,多鐸已經同意下來。浙東魯王殿下雖與朝廷不和,但畢竟是朝廷在東南的屏障,只要浙東在,福建便無憂,若是魯王殿下被打敗,那朝廷在東南的局勢就會惡化,所以吾立馬趕來,欲與餘堂主見上一面。”

  “清軍要攻打浙東!”雙兒捂著小嘴有點震驚。

  余太初不在,侯方域本來不打算和她這女流之輩說這些,但如今他身邊連個可以讓他說真話的人都沒有,讓他每日都在煎熬,而雙兒雖然不懂軍國大事,卻可以作一個很好的聽眾,讓他可以毫無壓力的訴說。

  “唉~”侯方域歎了口氣,“去歲魯王大軍攻杭失敗,可謂損失慘重,至今未有什麼動作,想必是還沒有恢復實力。多鐸這次要組織二十萬兵馬南下掃蕩浙東,吾擔心魯王或許招架不住,所以急於將消息傳遞出去,讓浙東早做準備。”

  雙兒聽了有些明白,總之事情非常緊急,於是秀眉微皺道:“可是餘堂主去了太湖,即便雙兒將消息傳遞過去,這一來一回,怕也要四五天時間。公子是否有拖延多鐸出兵的辦法呢?”

  侯方域聞言眉頭一挑,沉思片刻後,一口將茶水飲盡,而後眯眼道:“有!”

  雙兒聞語,隨注目向他看來。

  這時侯方域正了正身子,“這次多鐸出兵浙東,對我大明來說,乃是天大的危機。天子聽從楚國公之言,推行東守西攻之策。如今楚國公正與清兵激戰與湖廣,從西面進攻滿清,東南之地,浙東和福建的防守,便不容有失,一旦東南戰敗,那東守西攻之策就徹底失敗,所以我等必須阻止多鐸出兵。”

  “現在餘堂主不在金陵,那天地會在金陵的會眾,就得聽從吾之指揮。雙兒你立刻傳命出去,招集高手,吾要刺殺多鐸!”

  侯方域是天地會青木堂金陵分舵的舵主,雖然他主要工作是潛伏在洪承疇身邊,竊取情報,基本未與會眾接觸,但憑藉他的權杖和印信,他確實有權調動金陵分舵的會眾。

  “什麼?刺殺多鐸!”雙兒聞語頓時大驚。

  “不錯~”侯方域點了點頭,“只要刺殺了多鐸,清廷發兵浙東的計畫必然瓦解。”

  “這樣的大事,是不是要跟堂主和總舵主稟報一下。”

  多鐸可是打敗李自成,攻滅弘光朝廷的清廷親王,身邊防衛何其森嚴,想要刺殺,絕對比登天還難。

  侯方域聞語,搖了搖頭,“來不及了,多鐸三日之類就會出發,我們沒有那麼多時間。不過此事,確實要通報堂主和總舵主,不論刺殺成與不成,天地會必然會遭受清廷的血腥報復,所以雙兒今夜就需要將消息傳遞出去,讓會眾早做準備。”

  “雙兒知曉了,公子稍息,雙兒這就去安排。”雙兒見侯方域之意以決,便微微一福,準備下去安排。

  “且慢~”正當雙兒準備退下之時,侯方域卻忽然改變主意:“刺殺的消息,等兩日後再報給堂主,雙兒可先派人告知堂主,清廷用兵浙東之事,讓堂主想辦法將消息傳給魯王,吾在親筆附上書信一封,雙兒一併讓可靠之人送到太湖。”

  雙兒聞語,心裡卻不禁一陣奇怪:“刺殺之事,公子為何不立馬通報堂主呢?”

  侯方域微微猶豫了一下,但還是說道:“清廷在天地會之內安插了密探,刺殺之事絕不能暴露,所以才讓雙兒稍等兩日。”

  “什麼,我們之中盡然有清廷的密碟,那公子的身份,豈不有危險。”雙兒問語,不禁有些慌張。

  侯方域卻微微一笑,“這點雙兒到是不用擔心,天地會採用點線聯繫,整個天下知道吾身份的不過只四人,清廷的密碟暫時查不到我。不過這件事情給我們提了一個醒,天地會最近活動太過張揚,今後必然成為清廷重點打擊的對象,多鐸已經見議多爾袞成立密碟組織來對付我們,雙兒今後行事,卻要小心一些。”

  雙兒聽完點了點頭,她之前不過是個小婢,但好在她從小長在青樓之中,見識過各種人物,心智比一般女子要成熟許多,但如今情況越來越複雜,他確實也該小心謹慎一些,畢竟一旦出了紕漏,不僅自己身死,整條線上的會眾都可能受到牽連。

  侯方域見她點了點頭,隨也不在多說,“拿筆墨紙硯來,吾現在先把書信寫出來。”

  片刻後,侯方域將書信寫完,便告辭離去,但雙兒卻讓他稍微等待,不一會兒,雙兒便從後面出來,然後將一個把象牙白骨娟面扇遞給侯方域。

  侯方域接過摺扇,打開來看,見白色的扇面上,畫著一朵桃花,臉色頓時一變。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4 16:33

第228章 洪承疇被刺

  多鐸既然決定掃蕩浙東,便立馬雷厲風行,命令多羅貝勒博洛,揀選精銳二十萬,準備三日後,揮師南下。

  有道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多鐸之所以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便湊齊大軍所需要的糧草物資,除了大漢賊洪承疇能力過人之外,主要還是清廷佔據江南,侵奪了無數漢人的資產,手中物資銀錢極其充沛。

  有明一代,士紳愛財,國有難而不願捐其財也。

  毅宗皇帝末年,朝廷財政崩潰,天子在二月中旬下了一道捐餉的命令,責成勳戚、太監和百官報效,以納銀三萬兩為上等。

  捐餉之事,本非可取之策,但天子既然下命,勳貴皇親世受國恩,況朝廷以到危難之時,覆巢之下無完卵,勳貴皇親為了自身之利,也該為國出力,但天子之命下達之後,達官貴人們卻相顧不動。

  毅宗皇帝見此,只得派內官徐高,密諭周後的父親嘉定伯周奎,讓他納銀十二萬兩,給其他臣工做個榜樣,但周奎不肯答應,說是“老臣安得多金?”一口咬定只能捐一萬兩。

  周奎身為天子的岳父,平日所受之恩惠,豈止萬兩,天子認為太少,要他至少拿出二萬兩。周奎卻咬定牙關,就是不肯,結果周後實在看不過去,於是暗中派人送去五千兩,而周奎不僅自己一個銅子不添,反將周後送來的銀子扣下兩千,只以三千兩應命,實際捐了個負數。

  滿朝勳戚當中只有太康伯張國紀輸銀二萬兩,晉封侯爵。文武百官捐助的不過幾十兩、幾百兩不等,聊以應景。

  不久大順軍進城,從周奎家抄出現銀五十三萬兩,其他財物也值幾十萬兩,而大順在北京僅追贓助餉就得七千余萬兩之巨。

  毅宗皇帝下命捐餉之舉固然不妥,但國家在最危難的時刻,勳貴皇親卻如此愛財,國家上層貴族如此,廣大士紳愛財之風氣,在明季可見一般。

  江南之地,素有抗稅之風,但朝廷所征之商稅,其實並不繁重,但士紳惜財,與東林串聯,不願交付,結果使明代財政始終處在捉襟見肘的邊緣。

  清軍南下之後,江南士紳在國家危難之時,才恍然醒悟,毀家紓難者不在少數,但大勢已去,不僅自身被清廷屠戮,幾代積攢之財,也成了清軍南下攻滅明軍的軍資。

  王彥在入楚之前,為籌集軍費,用盡百般辦法,而清廷卻沒有這方面的顧慮,可以肆無忌憚的屠殺江南士紳,獲取銀錢。

  世人言守業遠比創業難,破壞者往往要比守業者佔據更多優勢。

  滿清以關外小族,統攝大半個中國,其錢財多來自破壞劫掠,而南明朝廷卻不能傷害自己的子民,清廷靠著劫掠來的財富,施慧於小民,減免賦稅收買人心,而南明卻沒有這樣的不義之財,還得收取賦稅,甚至加稅,來維持朝廷運轉和與清廷的作戰,長久之下,財政和人心,都對南明不利起來。

  這時多鐸靠著清廷在江南掠奪的物資,輕易組織二十萬大軍攻浙東,侯方域的舵主令也傳遍金陵。

  隆武二年,魯監國元年,清順治三年,二月二十九日,多鐸從江南各地抽調的南徵兵馬,集結于江寧郊外。

  清晨,多鐸將江甯事務交給洪承疇,而後便在護衛的擁簇下,騎馬出城,江寧百官相送。

  街道上,一隊隊清兵,站立在街道兩側,將百姓隔絕開來,多鐸騎在高頭大馬上,威風凜凜,夾馬慢行,洪承疇、侯方域以及百官,跟隨在後。

  沿街百姓,統統被勒令低頭下跪,稍有不敬之舉,立馬被清兵痛毆。

  在街邊兩側的酒樓上,幾間窗戶被打開一條門縫,十幾名漢子,臉色嚴肅的從縫隙處,注視著街上緩緩而行的一群人。

  他們身上著勁裝,桌上放著長刀,甚至還有弓箭和手統。

  中國歷代,除了極為變態的蒙元,其它各朝基本沒有禁止民間藏有兵器,當然精良的鎧甲,弓弩,火器等還是不被允許。

  “香主,虜酋多鐸過來了,動手吧~”

  在視窗,一名漢子輕輕放下窗戶,關閉縫隙,轉頭對一劍眉星目,英氣逼人的中年男子道。

  那中年男子看了一眼,額頭上涔著冷汗的諸多會眾,站起身來,走到窗邊:“多鐸是誰?在座諸位想必都如雷貫耳。今天我等集聚於此,就是奉命除掉此賊,阻止清兵南下。這次行動風險極大,我等家人,天地會必然盡心照料。諸君,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今日便是我等成就大義之時。反清複明,諸君共勉!”

  諸多會眾聞語,臉上一片肅然,紛紛低聲附和道:“天地會,反清複明,殺身取義。”

  香主見眾人說完,隨每人分發一枚毒藥,而後便親自拿起一把弓箭,靠到了窗邊。

  他沒有選擇手統,因為火器的準頭實在不敢恭維,弓箭威力雖小,他卻有把握射中。

  這時在街上的隊伍中,侯方域騎在馬上,緊隨在洪承疇之後,他看著前面的多鐸,已經靠近了天地會埋伏的白礬樓,心裡不禁十分緊張。

  這時他正要降低速度,以免被會眾誤傷,卻忽然聽到一聲斷喝,三名跪在街旁的男子,猛然起身,忽然抬手,一枝袖箭便直接射中他的腰間,一旁的洪承疇也身中兩箭。

  侯方域和洪承疇慘叫一聲,便跌落下馬,眾多官員見此,頓時一陣混亂,衛護多鐸的清兵見此,則立馬舉盾,將他圍了起來。

  三名男子,行刺得手,也不離開,其中一人,更是放聲大笑,“福建陳方言,今除國賊,人生大幸,不辱祖宗之名也。”

  戰馬上的多鐸,見著突然一幕,頓時大怒,連忙呵斥清兵將三人拿下。

  這時在酒樓裡,那香主見此,不禁怒道:“這是誰的人馬,怎麼此時行刺,豈不懷了吾等大事。”

  會眾們看著清兵已經護在多鐸身邊,連忙問道:“香主,現在怎麼辦?”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4 16:33

第229章 天地會與粘杆處

  陳方言三人之舉,使得清兵已有防備,已經不利於刺殺,但天地會會眾得到的命令,乃是不惜一切代價,也要阻止多鐸南下。

  香主乃是嘉定人士,名喚黃澍,曾助進士黃淳耀守嘉定,城破後躲入井中,僥倖得活。

  這時黃澍看著眾清兵護衛下的多鐸,突然張弓搭箭,斷喝一聲,“殺虜!”,便一腳踹飛門窗,從酒樓二樓躍下,他手指一鬆,羽箭便極速向多鐸射去。

  清兵沒想到樓上居然還埋伏著人手,頓時大驚,連忙舉槍便刺,黃澍在射完一箭的同時,將長弓一拋,在空中抽出腰刀,而後在落地的瞬間,就與清兵戰作一團。

  多鐸乃是久經戰陣之人,小時候打獵,長大了殺人,對危險有著天然的警覺。

  黃澍所射的一箭,速度奇快,但畢竟多鐸被清兵用盾牌護住,黃澍能射中他的角度不多,只能從樓上躍起,射他頭顱,但這樣也降低了他躲避的難度。

  “噌”的一聲,多鐸往馬上一伏躲過一箭,但他鑲白的頭盔,卻也被射落下去,漏出他光禿禿的頭皮和那鼠尾小辮。

  “嘭~嘭~”幾乎在這一瞬間,街道旁的酒樓上,七八扇窗戶,同時飛起,十多名勁裝漢子,緊跟著黃澍之後,從樓上躍下,口中紛紛大呼:“天地會,反清複明,誅殺韃虜~”

  多鐸躲過一箭,眯眼看著殺出的天地會之人,嘴中不禁冷哼一聲:“天地會~哼~”

  多鐸歷經戰陣,比著危險的情況,他遇見不下百回,豈會在意一場刺殺,不過他回想起來剛才的一幕,心裡卻也有些慶倖,這些天地會沒有在一開始就動手,而是在他有所警覺之後,才冒然殺出。

  這時他看了已經被壓到一旁的陳方言三人一眼,心裡似乎有些明白,今天兩股反清之人,前來刺殺,但只前三人的舉動,卻將天地會行動的突然性,給徹底破壞。

  在多鐸看來,這些天地會之人,既然已經沒有了一擊命中的可能,卻依然暴露出來,實在太過愚蠢,但他也同時明白,必定是他出兵浙東,使天地會感到恐懼,所以即便損失再大也要破壞。

  這時十多名天地會會眾,緊跟在香主之後,直奔多鐸而來,瞬間就與護住多鐸的清軍戰在一起。

  這次在城內刺殺多鐸,無論成敗,他們都沒有活路,黃澍懷著決死之心,因為他知道,如果他們不能成功,清軍的鐵蹄就會跨過錢塘江,掃蕩浙東,那時又將有無數漢家兒郎倒下,無數漢家姐妹受到欺淩,所以即便付出在大的代價,他也必須殺了多鐸。

  這時黃澍揮刀砍死一名清兵,便直奔多鐸而乃:“清狗,爾三屠嘉定,造孽無算,某今日就要替慘死在清兵刀下的二十萬義民,報仇雪恨。”

  多鐸看了殺來的黃澍,臉上一陣冷笑,天地會神出鬼沒,這次為了刺殺他,盡然出動十多名精銳,卻給了清廷抓捕的機會。

  這些人,只要抓住一人,他就有辦法從其嘴中撬出許多秘密,搗毀天地會在江寧的勢力。

  此時多鐸看見清兵根本擋不住黃澍,不禁微微皺眉,不過他卻並不擔心,他對自身能力信心十足,即便是滿洲最勇猛的巴圖魯也不能輕易傷他,他又豈會懼怕一名刺客。

  這時待黃澍殺到他身前十步,他便斷喝一聲,“逆賊,受死!”而後忽然一抽腰刀,夾動戰馬,向那漢子斬來。

  多鐸勇力過人,在戰場上殺人無數,是滿人的英雄,他這一刀,力量極大,又暗含戰場廝殺的技巧,頓時便劈得黃澍後退幾步。

  這時越來越多的清兵已經湧了過來,將天地會徹底包圍在狹窄的街道之內,而十多名會眾,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片刻間就死去一多半。

  多鐸一刀劈退黃澍後,便不再上前,而是讓清兵將這些叛黨,團團圍了起來。

  這時連黃澍在內,已經只剩五名會眾,他們在清兵圍成的大圈中,背靠著背與清兵對持,地上是一地的清兵屍體。

  多鐸見此,一邊調來弓箭手,彎弓搭箭,對準幾人,一邊打馬上前,“爾等以陷死地,不過只要能說出天地會總舵所在,以及江寧城內的天地會密探,本王可保爾等不死,並賞賜百金,提拔為官。”

  黃澍與四名會眾,看著將他們團團圍住的清兵,那一根根指著他們的長槍,對準他們的弓箭,心中一陣悲涼,都知道事不成矣。

  面對多鐸的話語,幾人沒有回應,這時黃澍目視四名手下一眼,四人心中已經意會。

  多鐸在他們不答話,面漏殺氣,但這幾人對清廷來說,極為重要,可以使清廷迅速摸清天地會的情況,因而多鐸還是以招撫為主,即便不成,也要生俘,然後大刑拷問。

  此時,他正欲提高條件,但被圍的五人中,除了黃澍,其他四人卻忽然倒地,嘴角俱有黑血留出。

  多鐸見此,立馬大驚:“不好,他們嘴中藏有毒饢,快阻止他。”

  黃澍見四名手下俱已自殺,又聽多鐸之語,不禁哈哈大笑:“大丈夫豈可效命夷狄,清狗,今日叫爾知道大漢義士之烈。”隨即咬破,毒發而亡。

  一大群清兵擁上來,卻只能看著黃澍的身體,徐徐倒下。

  侯方域被射中腰間,但幸得李香君的扇子相護,擋住了一箭,只是從馬上跌下,受了一點輕傷,他看著眼前的一幕,心中不禁有些自責,雙眼情不自禁的便朦朧起來。

  洪承疇身中兩箭,不過袖箭的威力不大,傷勢並不太重,只是箭上的毒素有些麻煩,已經尋找郎中醫治。

  多鐸看著十多名義士的屍體,心中無限惱怒,同時對天地會也更加重視,他下命將義士的頭顱全部砍下,掛在城門處示眾,又命人將陳方言三人押入大牢,便再次寫下奏報發往北京。

  不久之後,清廷為了對抗天地會,在北京成立了粘杆處,招收大批特務,前往各地搜捕天地會之人,江南各地頓時風起雲湧。

  這次行刺,並沒有阻止多鐸南征之心,反而更加堅定了他掃蕩浙東的想法,洪承疇受傷,他便招閩浙總督張存仁入江寧暫代政務,而他則按計劃,領著二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的殺向浙東。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王烏鴉

LV:16 版主

追蹤
  • 2090

    主題

  • 219146

    回文

  • 88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