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元明] 開海 作者:奪鹿侯(連載中)

 
Babcorn 2019-7-28 22:49:38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993 61027
Babcorn 發表於 2019-7-29 09:38
第七十六章五島

    陳八智終究年輕,陳沐對他獨登日本並不放心,況且這義子的軸脾氣,就算放人過來恐怕也無法交心聯手,還擔心會起到反作用。

    乾脆他就把另一個更軸的傢伙從廣州府大牢裡放出來了,其實放出王如龍對陳沐而言一直不是難事,戚繼光早在好多年前就能輕鬆把他放出來。

    王如龍的關鍵問題不在怎麼放,而是放出來之後把他弄到哪裡去。

    在大明,把他放出來從來不是一件好事,對任何人來說,都不是。

    放出來容易,沒兩年再犯個錯,弄不好直接被殺掉了,還不如關在牢裡或者軟禁著,好吃好喝伺候,雖然沒自由但活著呀,還能領著參將俸祿,一月三十五石米,一年到頭刨去吃穿還有上百兩銀子花著。

    自由重要嗎?

    這世上大多數人拚死奮鬥,還不是因為沒有混吃等死的資格。

    但王如龍不是混吃等死的人,他有遠大志向,就是必須搗亂,不能讓別人舒服。

    王如龍和陳八智湊到一起會是什麼化學反應?這倆人單拿出來,破壞力都基本與三萬大軍持平。

    「王參將,父帥命我謀取長崎或其他港口,正逢西夷入龍造寺,所以我打算先將龍造寺剷除,再謀取長崎。」陳八智在露天的大營中讓王如龍觀摩他的軍團,抬手指向遠處草野城,道:「眼下正等松浦隆信派人接洽,他早晚要派人來的;至於九州,勢力複雜,陳某是沒打算的。」

    先前與鍋島直茂的戰事中,陳八智就察覺前軍將領才能參差,不,是差差差差,畢竟都是總旗火速陞遷至百戶,又沒有他爹那樣的天縱英才,帶兵練兵還行,前線作戰有些勉強。

    如今王如龍來了,算是正合他意,剛好能有個前線大將。

    「什麼隆信,是此地知縣?」王如龍皺著眉頭,滿臉好大不樂意,道:「小小七品,不出城迎接已是無禮,還不將輜重送來,將軍露宿荒野等待三日?」

    陳八智對王如龍這番言論詫異極了,下級文武官吏,有沒有陳沐的影響其實在對待外洋在認知上有非常鮮明的區別,就是你我之分。

    如八爺等人,他們都很清楚國與國的區別,但王如龍不知道,或者說知道但並不覺得有區別,這世上朝廷只有一個,叫中國或天朝,如今的國號為明,年號隆慶,其他的統稱四夷,或是外番。

    你跟他講幕府政體大名制度,他不明白的。

    他就覺得平戶島這麼大的地方,住在城裡的武士老爺應該叫知縣,正七品穿綠袍戴烏紗帽,旁邊還得有倆副手,一個叫縣丞一個叫主簿。

    別的都不算數,錯了!

    王如龍的胡言亂語陳八智不在乎,但他現在被王如龍一說,也覺得心裡不爽——我驅走敵人,救你一命,你該出來見我吧?等了三天還沒來,你是在小閣樓兒裡忙啥呢?

    「我知王參將的意思,但打這座城很難,而且沒必要。」陳八智帶王如龍邊走邊說,對左右下令道:「把收集的兵器拿出來。」

    隨著陳八智下令,在堆積如山的戰利外,一排兵器被挑揀出來,陳八智向王如龍介紹道:「他們使用最多的是這個,竹槍,槍長五尺至丈,槍尖都很長,一尺綁有幾根木枝,我想是意在不至深陷,易插易拔,當為臨時徵召農兵所用。」

    「農兵多軍士少,農兵穿戴甲冑與倭寇無二,五花八門,但大多都有腹甲。」陳八智怕王如龍不能理解,揮手在自己胸腹比劃著,指另外幾種槍道:「有鐵槍頭的也很多,他們槍刃長,既能刺也能挑,槍頭後還有一段無刃鐵桿,用木楔與槍桿榫卯,複雜實用。」

    「還有幾匹馬,咱沒馬,那些馬我賜給傳令兵了,留著王參將估計看不上。」陳八智看著王如龍魁梧身材,估摸著他叉開腿就能翻身上馬,而且讓他這種年至五旬還嚷嚷著要穿重鎧持長刀的魁梧大漢騎倭馬……陳八智搖頭道:「對你對馬都太殘忍。」

    其實登陸平戶後陳八智一直挺想回去的,要不是聽說尼子家有礦,他真覺得齊行長他爹腦子壞了。

    就算讓齊正晏和松浦隆信換換位置,估計松浦隆信更高興,他覺得草野城裡最大的武士老爺在伙食上估計還不如王如龍前幾年在廣州府當獄霸的那段日子滋潤。

    腦子是被驢踢了才想到這來當兵頭。

    王如龍看著這些兵器,內心毫無觸動,朝草野城看了一眼,道:「打下來吧,這縣令挺不是東西,百姓連大米都吃不上,摻蘿蔔吃,打下來找陳帥要個縣令,來時候我聽說朝廷要給南洋派些進士舉人,不差人治理。」

    王如龍越說越上勁了,道:「到時九島設府,既有陳帥要軍港,也有各處縣官徵收賦稅籌謀軍糧,一路向東征過去,就能取得銀山。」

    來之前陳沐是專程寫了封信,告知其自己戰略意圖,用貿易與少量支援來控制大名取得銀山,還附送了一份非常不精細的關西地圖。

    但王如龍顯然沒記住什麼貿易什麼支援,他就記住了結果,取得銀山。

    取得銀山的過程也在其腦海極其簡化——打過去。

    不得不說這挺合陳八智胃口,與鍋島直茂一戰讓他清楚敵我戰力上的差距,讓他也傾向於直接將戰線推至石見銀山,這比什麼智謀、貿易、合縱連橫看起來都容易多了。

    但後遺症更大,關鍵是他爹不是這個意思,所以不行。

    「再等等。」

    不用他等了,等了三天,尤其看著明軍登島後兵馬四出,松浦隆信坐不住了,派出親信至營地接洽,帶來自己的禮物與感謝,前來問詢明軍登島的意思,在聽說陳八智需要一個港口,並準備報復龍造寺家扣押商賈之後,毫不猶豫地將五島劃給明軍,以換來接下來戰事中的攻守相助。

    「五島比平戶還大,上面有汪直過去修的大港,就有一個問題,島上有很多倭寇。」

    但這是問題嗎?

    陳八智傳信李旦,讓這位義兄帶施和去收攏島上倭寇,同時諸軍拔營登船,一旦談不攏就強行攻島,奪取土地。
Babcorn 發表於 2019-7-29 09:38
第七十七章 要贏
               
    蘇祿群島的陳沐不想打仗,自然有他的考量在內。

    他出來不是打仗的,哪怕過去他是一介武夫,武人看問題簡單純粹,不能沒有戰爭。

    戰爭有戰利品、戰爭就是機會,最關鍵的一點在於,武人不承擔後勤,糧草輜重戰功賞賜都是文臣在做,換句話說就是有人擦屁股。

    可南洋衙門不是這樣,他非但得自己給自己擦屁股,還有往朝廷送金銀。

    當人的目標太過明確,人人都知道這件事是對的,人人都知道你下一步要做什麼,那就恰恰不能這麼做。

    因為這樣可能達成目標更容易,但想活下去就會變得很辛苦,當你掌握大權,手上捏著富可敵國的錢財,誰不想弄死你?

    這讓陳沐還是要找人給自己擦屁股,找誰?

    高拱和張居正,只有他們才有給自己兜住的資格,但這其實很難了,因為南洋衙門的權力太大。

    張居正在這件事上從來不說他會做什麼,但能做的他都做了;高拱也從不說他能做什麼,他只寫信告訴陳沐你不能做什麼——高拱說陳沐不能有大的死傷,或者說不能在南洋出大亂子。

    這就是給他畫了一條線,不能大死傷,一句正確的廢話。

    「不說征服,是施加影響;不是戰爭取利,是通過兵勢震懾,為貿易取利,保護天朝。」

    白元潔憋著臉飲了杯酒,以前的老下屬現在的小長官高談闊論,讓他撇嘴道:「陳帥就是財迷,說白了就是打仗費錢,費錢就沒法往朝廷送唄,說的跟真事兒一樣。」

    鄧子龍仰頭大笑,陳沐笑道:「兄長要非這麼理解也行,反正結果都一樣,我不想被打仗拖住,那地方島小人多,六十六國遍地兵頭,要說沙場宿將恐怕配不上,但知兵老卒哪裡都是,硬打下來很難。」

    「萬一沒打下來,反倒叫人認到差距知恥後勇,反倒不美。」

    陳沐就想悶聲發大財,像蘇祿、浡泥兩國這樣就很好,自己不必出力,達成結盟還在當地編練六個衛,一旦局勢有變至少能抽調一半組成一萬五下級軍團,從馬六甲到日本到處三月之內立即運送,這不比打仗讓自己的兵死傷慘重舒服的多?

    鄧子龍有些狐疑地看向陳沐,納悶道:「王參將那倔脾氣,你把他弄到那該不會把那當成流放地了吧?好好的把他派過去,倭國還能有個好兒?」

    「流放地?真打起來你也得過去。」

    陳沐嘁出一聲,流放得去澳洲啊,去日本做什麼。他說道:「日本這地兒危險,你看俊雄手底下倭兵,對誰都客客氣氣,又鞠躬又跪坐的,但他們的性格很奇怪,學了禮且影響很深,但無內省,不知君子慎獨,蓋因外人所觀,故表裡不一。」

    「八郎大約應付不來,咱們誰都應付不來,所以調王參將過去,沒別的意思,就是給小八送把刀。小八聽我的話,不會擅開戰端,如果開了,那一定是他束手無策。

    「能不打就不打,好好敲骨吸髓讓別人拚命挺好的;一旦開戰,因何開戰就不重要,贏才重要——想贏,就要有王如龍,否則幾千兵力恐怕撐不到援軍渡海。」

    敲骨吸髓,白元潔在心裡給陳沐豎起個大拇指,陳扒皮對自己的總結挺到位的。

    遠的不說就說蘇祿,六個衛的武備,幾乎把蘇祿三王幾代收集的大好珍珠全弄回南洋衛,而且他的話還挺在理:三衛軍隊總得置辦六衛的武備吧,當然不是說鎧甲破了、兵器壞了不能送大明修補,三年之內兵器損壞陳某都給修,但畢竟路遠啊。

    置辦起來有個替換,兵器壞肯定是臨戰,臨戰往來路途一二月,修補兵器四五月,有這時間蘇祿弄不好都沒了。

    說得蘇祿三王心踹踹的,咬緊牙關簽出六個衛訂單,陳沐一高興大手一揮送了人家三門十八斤重炮,擺在海岸炮台看著可真威風。

    這炮可不便宜,鄧子龍還以為當年找他抬三根手指喊出五兩一支小旗箭的陳二爺轉性了,哪兒知道轉眼就搓著手笑道:「過幾年銃子炮彈打完,還得再找咱買,他這不會冶鐵。」

    冶鐵在大明不是什麼高端技術,但在這一時期全世界都屬於高端技術,除大明以外大多數國家走的是另一分支,使塊煉鐵而不是炒鋼之類的方法。

    塊煉鐵就像日本刀以及歐洲敲佛朗機的打造方法,在灌鋼、炒鋼一類大規模生產鐵器的冶金技術進步之前,中國也這麼做,比方說漢代及漢代以前。

    「今年南洋衙門上書可是有東西,珍珠分三路,一路北上由張蒲州族人購去售賣;一路由顏先生在南方找路子售賣;最後一路,則由黃程在濠鏡,賣於葡人。」白元潔搖搖頭,道:「又是開張吃三年,珠市價大約都要被你弄低兩成。」

    陳沐眯著眼抱拳拱手,一臉的志得意滿,道:「慚愧,慚愧!」

    毫無疑問,能武裝三萬軍士的銃炮甲械,在蘇祿這個珠價比大明低十倍甚至數十倍的地方,用珍珠、寶石、玳瑁來換是什麼概念?

    那就是不要錢的概念。

    饒是大明有全天下最大的市場,陳沐都不覺得這批珍珠能吃得下,所以讓張四維的宗族商賈、顏清不著急賣,哪怕在手上壓兩三年都不是問題。

    只要黃程能在葡夷那好好賣就好,那是真正換金銀的地方,他們會傾家蕩產購入這批珍珠,賣到世界另一頭,就算是西班牙人也會很喜歡這批珍珠與寶石,最後還是要由西班牙人買單,陳沐還是會得到他想要的美洲白銀。

    「播州的礦工山長把呂宋、民都洛的礦也探差不多了,金、銅礦,烏木檀木,礦量頗巨。」白元潔看陳沐小人得志的模樣決定再加把火,道:「明年向內閣述職,朝堂諸公會笑掉老牙的。」

    白元潔說著問道:「兆龍呢,到南洋撒歡,你也不打算讓他回去了?」

    「回什麼啊,前一段青鸞過來,兆龍那小子出來野慣了,說什麼家裡有應龍繼承宣慰司,自己要在我這建功立業,纏著他姐姐要去新明,我已經答應他了。」

    陳沐真沒想到,自己派出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殖民隊,居然是自己小舅子,他攤手道:「他願意去就去吧,我給應龍寫信讓他再派點人來,到那邊給我找礦去。」
Babcorn 發表於 2019-7-29 09:38
第七十八章 可破
               
    楊兆龍是真的撒歡了。

    限於家族教育,他和兄長楊應龍在一開始就不一樣,楊應龍學的是統治,是播州土皇帝的權衡心術,既要保家又要奉國,這套家學到他身上就容易得多。

    他就學帶兵、學治政,學服從。

    服從宗族、服從兄長,如今楊氏有陳二爺這樣權傾幾省的女婿,四川官吏都要對他們宗族高看一眼,再不敢像從前那樣欺辱,人人揚眉吐氣之下,楊兆龍的心思也活了。

    他不想在播州老死,他也想過出門逛一逛,比方說去廣東、去湖廣、去陝西,看看那些地方他沒見過的風物。

    沒想到姐夫一封信送到播州,兄長派人把他送出海了。

    這下可好,看見的事務從聽說過沒見過,到聽都沒聽說過。

    去往新明大島的船隊從民都洛揚帆起航,一艘五百料大鯊船是楊兆龍的旗艦,隨同四艘小鯊船、八艘大福,浩浩蕩蕩一路南行。

    船隊有五百戶人家與旗軍百人隊,百姓統統來自播州宣慰司,有漢有苗有瑤有土,既有獵戶也有屠子,幾乎涵蓋播州當地百姓生活所有種類,同樣也掌握參差不齊的所有技術。

    都是陳沐的要求,南洋衙門的調令由兩廣總督發往四川,再由四川地方發給楊應龍,百姓連拒絕的權力都沒有,短短三日辭別鄉鄰,踏上背井離鄉下南洋之路。

    四艘小鯊船載著旗軍百人隊,一方面充當引路,另一方面也擔當他們登陸後的保護者,陳沐給楊兆龍的使命是在新明北方尋找合適登陸海岸設立港口聚落,並組建一支全民皆兵的小軍隊,以應對與本地土人的矛盾。

    沿途航行不是難事,從馬尼拉到爪哇,沿途各國海岸皆有閩廣先民流落定居,很容易就能補足給養。如果不是這些先民,陳沐的船隊要想順順當當找到他憑印象定名新明的澳洲那就不可能。

    只是即便如此,航行也比楊兆龍想像中要難得多。

    他們所使用的海圖是新近繪製,在陳沐的教授下南洋旗軍繪圖比之原先更偏向寫實,倒是要比三寶下南洋時期更加好認,但各地風物依然是鄭和時期的資料,當船隊行至爪哇時就出了大亂子。

    楊兆龍一直惦記著,爪哇國男子帶刀,人人惜其頭,倘有人撫孩童腦袋被他父親看見,一定會拔刀追殺,而明人是喜歡摸小孩腦袋的,有親暱的意思在內,故在船上他一再告誡部下百姓:這是爪哇國,一定不能亂摸別人頭。

    結果就打起來了。

    匆匆百年間已過,疆域變換王朝興衰,過去雄霸東南亞抵禦元軍入侵的滿者伯夷國已成昨日黃花,在馬大藍蘇丹國的攻勢下,王朝遺民躲避到爪哇東面的峇里島。

    這些軍人、貴族、商人與印度教僧侶進入這座美麗島嶼帶來繁榮,但島嶼太小、人口太少,並不能給這帶來顯著變化。

    楊兆龍沒摸人家小孩的頭,他的人上岸後不明就裡地談論著爪哇國——現在佔據過去滿者伯夷王朝故地的爪哇國,明人才不在乎誰佔據或統治著爪哇國,甚至都不在乎究竟誰是爪哇國。

    這對他們來說只是一趟旅途,遠沒有到終點的喪氣旅途,峇里島的美麗風光讓他們這次的旅途多了一抹亮色,誰還在乎別的事情呢?

    想想吧,楊兆龍應該料到的,當他的人談論起爪哇國引當地百姓不快時,這些來自播州終日被人看做蠻夷之輩的人終於有機會別過頭居高臨下地訓斥蠻夷,衝突就不可避免。

    年輕的楊兆龍在坐在岸邊,三名容貌姣好的婢女為他煮著海鮮美食,欣賞美不勝收的日落。不遠處更多人正將從岸上購來的輜重搬上小船,忙完最後幾船的貨他們也能像楊兆龍這樣悠閒地坐在岸邊,吃些食物美美地在岸上睡一覺。

    隨船的劉姓百戶督促旗軍紮下望樓與簡陋的木柵以防不測,他們肯定要在岸邊過夜。船上搖搖晃晃又太過擁擠,就沒睡安穩的時候。

    入林的獵戶負大弩持長槍,挑著獵來的野味用川人言語大聲吆喝著夜裡烤肉吃,一切看上去輕鬆悠閒。

    只不過,香味正濃的魚湯還尚未吃進肚裡,鍋就被楊兆龍一腳踹翻,因為遠處傳來嘶吼,十餘當地土人持刀張弓追趕著他的百姓,口中呼喊著明人聽不懂的話語,殺氣騰騰。

    幾個身強力壯的明人持木棍、筐簍護著身後婦人孩童且戰且退,但不及土人人多勢眾遠近兼備,人還沒跑出十幾步就被射翻近半,一番衝鋒哪裡是土人對手,轉眼皆被短刀捅殺。

    緊跟著就是婦人與孩子,一時間哭聲震徹林見道,哪個能料及如此變故。

    「有兵者上前!」

    部下被人屠戮看得楊兆龍怒火中燒,赤手空拳上前,對亦步亦趨背負大弩投矛的九股苗武士下令道:「宰了他們,劉百戶!」

    這種時候根本不需下令,兩個赤腳苗人武者捉環刀上前迎土人攻去,另外兩人蹶張大弩隔三四十步勁射出去,駑箭離弦下一刻便命中抬刀要刺向孩童的土人。

    苗弩雖無準星扳機,但弩矢上裝鐵簇即可力摜鐵鎧,楊兆龍身邊又播州最好鬥的老虎漢,兩個武士接戰當先便一人持短矛一人持環刀互為攻守,眨眼斬下一人首級。

    僅數息之間,簡陋望樓兩聲小將呼喝,十餘旗軍橫排放銃,噼啪一陣銃響,便將其後為苗兵悍勇所震懾的幾人打倒,轉眼攻守勢易,餘下幾名土人也不敢再戰,轉頭向來時路跑去。

    劉百戶雖非宿將,卻也是從河源就跟隨陳沐南征北戰的老卒,當即下令旗軍追擊,雖然尚不知發生什麼事,但他很清楚讓這幾人跑回去貽害無窮,可他們最終還是沒能追上。

    看土人消失在叢林中,劉百戶對楊兆龍道:「此地不宜久留,城中有千餘戶人家,一旦敵軍調兵我等討不到好處,左右水食已有補給,楊公子速速上船啟程吧。」

    「啟程?」

    楊兆龍才不願啟程,目睹麾下百姓被屠殺把他嘴都氣歪了,此刻正叫人從船上取下他們的甲冑、矛弩,振臂一呼船上船下便武裝出二百餘人播州軍。

    「日他娘,老子就這千戶百姓,就讓他們不明不白的殺了?」楊兆龍戴好鐵兜,提劍遠指道:「還有上百人沒回來,我要去城裡把他們救出來,你帶人跟我走。」

    「楊公子,陳帥命在下護送你等至新明,可沒說在這打仗,何況敵軍少四五百人,恐怕我等力不能……」

    「賞銀百兩,活著回來,姐夫那我會去說,倘易地而處,我不信姐夫能扭頭出海拋下自己人不管。」

    劉百戶正要答話,話還沒說出口就被楊兆龍張手止住,道:「五百兩,你要是不跟就在這看好船,別攔我!」

    劉百戶猛吸口氣,咬牙回頭望著海上船隊,拱手道:「公子,陳帥早先在船上準備許多火器,留待公子至新明自保,若用銃炮……此城可破。」
Babcorn 發表於 2019-7-29 09:39
第七十九章 霹靂
               
    荒唐的戰爭。

    率軍趕往城郭的楊兆龍大致問明白衝突從何發生,可知道原因後對他來說還不如不知道呢。

    這算什麼,禍從口出?

    儘管陳沐沒對楊兆龍說過那句話,但他此時的想法與姐夫無二,戰爭一旦開始,因何開始其實並不重要,贏才重要。

    他要去把他的人救出來。

    船上楊氏大旗被拆下,三百餘人舉兩面大旗,兵分兩陣自海岸向峇里城趕去。

    除劉百戶所率旗軍外,餘者大多不習戰爭,但生在播州他們早習慣了爭鬥,尤其當中還有大批全民皆兵的土苗男子。要不是需要留下戰力看護船隊,楊兆龍甚至能把所有婦人都派上陣前。

    在播州,婦人也是能丟投矛開小弩的。

    一行人浩浩蕩蕩,儘管有陳沐早先留給小舅子的兵器,但播州兵不經操練並不會使用。要是留的是強弩勁弓投矛也就罷了,陳沐弄一大堆鳥銃火箭,這幫人哪兒會使?

    人家還是更習慣投矛大弩,拿上這些傢伙事兒就士氣如虹,看上去比最先進的武備還要威風。

    楊兆龍胡鬧,劉百戶不會跟鬧,麾下旗軍撬開陳爺留下的軍火箱各個眼睛放光,一百旗軍三百桿銃,手銃鳥銃武裝到牙齒,推著二斤炮、總旗箭,幾名旗軍肩膀上還扛著趙士楨新造霹靂筒。

    劉百戶說:可堪一戰。

    他們浩浩蕩盪開向峇里,峇里的百姓也浩浩蕩蕩逃向海岸,這個地方是有不少流落漢人的,因楊兆龍這幫人在峇里城橫行無忌,引當地土人衝突,播州人又好鬥,鬥爭中各有死傷原本事情就該了結。

    但災禍並未平息,反而因楊兆龍殺了十幾個土人追兵後有人逃回城中,糾集上百人手向來不及出城的播州人撒氣,因兩族長相不同,同樣給當地漢人帶來災禍。

    楊兆龍快行至峇里時,正趕上面前從城中逃出數百名漢人百姓被上百滿者伯夷兵帶當地青壯追殺,這次劉百戶要果斷的多,當即下令旗軍變輪擊陣勢守林間道兩側,長矛大牌統統丟在地上給漢人留出通路,抬著鳥銃準備阻擊敵人。

    正規軍當前,楊兆龍在後面看在眼裡急在心上,他發現自己派不上什麼用場,只得高呼道:「把大旗搖起來,歡呼!」

    劉百戶雖只有百人,但陣勢排布根本沒把楊兆龍的人手當成兵,全部擋在後頭壓根沒打算讓他們參戰。

    先前他不想和滿者伯夷的峇里城打仗也是這原因,因為他覺得自己未必能打過,即使楊兆龍許諾五百兩銀,他也沒必勝把握。

    人人都愛財,可財得有命拿,楊兆龍要是死在這,他也就別想活了。

    不說陳沐私下裡懲罰他,單單他沒完成使命,這在軍法裡就是大罪。

    不過開了陳沐留給楊兆龍的軍器,這仗大約是可以一戰的。

    「先把趙知縣的霹靂筒放來試試!」

    趙士楨過去被南洋旗軍叫趙書記,後來做了馬尼拉知縣,儘管去北京一趟解了職,但大夥現在還這麼叫。

    霹靂筒是他從北京回來後做的新玩意,造價低廉取材容易,其實就是四個手腕粗的圓鐵筒綁在一塊,前頭有個把手帶扳機,火繩龍頭在筒尾,裡頭放的是用竹紙包屁股的小火箭,四個筒能轉動,用料全取自馬尼拉。

    隨劉百戶下令,陣前四個肩扛霹靂筒的堵著耳朵的旗軍單膝跪姿蹲在地上,其後四名旗軍以鐵絲從筒外捅破內裡的火箭尾,引火藥漏出在藥鍋中,接著前面旗軍扣動扳機,伴一陣火藥引燃的嗤嗤聲,一顆單兵火箭便被炸出去。

    緊跟著其後旗軍轉動箭筒,依次捅破火箭,前面旗軍一次次扣動扳機,轉眼十六發火箭先後曳出尖嘯以不規律彈道竄出去,炸裂在五六十步外各處,礦渣、碎石、鐵片與硝煙飛射各處。

    霹靂筒發射架毫無技術難度,一顆顆火箭製作也很容易,趙士楨的小玩具第一次實戰居然用峇里島恐怕他自己都想不到。

    火箭越過敵軍前方追擊最凶的正規軍,落在其後大批土人青壯組成的陣勢中立即炸出一片鬼哭狼嚎。

    這東西很難直接殺人,但在戰場上創造恐慌卻是拿手好戲,十六顆火箭爆炸在敵軍陣中,想被直接殺死很難,但想毫髮無損更難,一時間令敵軍大驚,就連衝在最前的正規軍也回頭看向自己身後。

    眼看霹靂筒殺傷不錯,劉百戶面無表情地下令道:「舉銃!」

    各部小旗先後下令,最先十餘名旗軍端起鳥銃瞄向敵軍,待小旗官下令後擊發,一排硝煙自陣前揚起,緊跟著第二排旗軍便將鳥銃端起,跟隨軍令擊發。

    他們的經驗、訓練,都是身後播州軍所不能比擬的,動作連貫心如止水,這種陣仗對抵禦蒙騎並活下來的他們而言好似玩樂,頃刻間便將三輪鳥銃射出。

    這給滿者伯夷正規軍帶來極大死傷,但他們依舊有許多人,叫喊著沖上前去,尤其還有一支三十餘人規模的銃隊。

    不是鳥銃,就是過去元軍入寇滿者伯夷時使用的舊式火銃,皆為新造,毫無改良,就被這些軍士提著衝了上來,意圖在三十步外發射打擊播州軍。

    其實在百步外他們發現劉百戶等人時就已經放過一陣銃,不過一來銃子打不到這麼遠,二來前面人群受霹靂筒崩射陣勢大亂,就連震懾的效果都沒有。

    何況南洋旗軍哪怕僅有百人,也不可能被老火銃鎮住。

    三輪鳥銃齊射給敵軍帶來不少殺傷,硝煙未盡,兩個總旗已持刀躍出,他們身後的旗軍則放下鳥銃抽出腰間手銃瞄向抵近的敵軍,再度放出兩陣輪射。

    手銃對陳沐軍而言一直是個地位尷尬的兵器,射程短、威力小就算了,還跟鳥銃一樣裝藥緩慢,所以在每次戰鬥中都是一次性兵器。即便如此,也沒多少人真正用到。

    像南洋旗軍這種火力怪物,很少有敵人能硬扛銃炮衝擊進三十步範圍,經常在五十步外就被鳥銃打哭了。

    這次不一樣,被霹靂筒打蒙的滿者伯夷軍見播州軍兵少,硬生生挨著打衝進三十步,讓手銃好好地給劉百戶長了臉。

    清一色的銃手硬是把敵軍打退了!

    「還等什麼!」劉百戶回頭對楊兆龍高聲喊著:「公子還不快把上好散彈的二斤炮推出來,此時不打更待何時啊!」
Babcorn 發表於 2019-7-29 09:39
第八十章 野人
               
    糊裡糊塗的戰事結束,當楊兆龍再度登上戰船,一貫喜好大弩投槍的他也為之動搖,決定登陸新明後就讓劉百戶擔任教習,教授他們使用鳥銃火炮。

    旗軍百人鳥銃隊使用霹靂筒、鳥銃、手銃、火炮,清一色全是火器,僅一次交鋒殺戮敵軍上百,緊跟著追亡逐北戰果超過三百,這沒什麼可怕的。

    可怕的是己方沒有戰死,一個都沒有。

    出戰時一百旗軍,上船還是一百旗軍,倆人崴腳、一個追殺脫臼,還有一個倒霉蛋繳獲火銃打著玩把自己炸傷了。

    不過舉得遠,運氣好,只是擦傷。

    新式兵器、新式甲冑、新式戰法、新式訓練,當然還有這些旗軍南征北戰無畏的心性,楊兆龍覺得只要他想,他甚至能憑這一百旗軍在這做滿者伯夷國的國王。

    因為峇里城已經向他投降了。

    木質城牆看上去就像個簡易軍營,二斤炮在城外一架就把城門轟碎,其實在他們大敗敵人的路上,峇里城就已經人心浮動,大批軍民貴族從靠山那面的城門逃了出去,城中最大的貴族毫不猶豫地向他們投降。

    沒得打,滿者伯夷國已經逃慣了,或者說這的人本來就是從爪哇島上逃了一路逃到這的,他們本身就沒有與正規軍隊作戰的勇氣。

    可楊兆龍也看不上這,雖然這確實風景很美,但太貧窮,楊兆龍覺得姐夫手底下的海盜可能會喜歡這,派了艘小鯊船回去報信,自己垂頭喪氣地走了。

    他的人還是沒救回來,這是殺再多本地人也無法報復回來的結果,不過航向新明的船隊人數並不少,甚至還更多了。

    當地許多漢人百姓擔心楊兆龍走後受土人報復,都駕上小船帶著家眷跟他一起南行,結果就是發生衝突減員後的艦隊人數比從前還多了二百多人。

    有時出身富貴聽沒意思的,峇里城投降後楊兆龍帶兵進城轉了一圈,尤其是幾位貴族的宅邸,想要拿點賠償,結果發現沒啥東西能被他看上,打了一場沒意義的仗,把人家城門轟開,扭頭走了。

    他什麼都看不上,別人的眼光可不是這樣,劉百戶帶人收了港口幾條大船,還帶走了十幾個各行匠人,這些人他們到新明都用的上,尤其那幾條船。

    裝了更多的水糧,讓劉百戶沒了後顧之憂,他可不希望向南抵達新明之前再遇上這樣的麻煩。

    實際上也不需要再有這樣的擔憂,從滿者伯夷離港後一路向南稍稍偏東,僅十六日,他們看見了廣袤的新明大陸。

    「這有多大?」

    沒有人能回答楊兆龍這個問題,他立在船頭望遠方巨大海灣,喉結蠕動,越過海岸,那有他從未見過的山脈與平原,沒有人熟悉的動物也沒有會走的人。

    至少在他目力所能及的地帶,沒有人。

    他們在這個巨大的無名海灣登陸,這是南洋旗軍先遣船隊所搜尋到最適合修建海港的地方,只是沒有人為這裡取名字,楊兆龍學著陳沐的模樣,在登陸後豎起一塊木牌,用小佩刀刻出名字,立在海岸。

    楊來灣。

    不是楊兆龍沒文化,出身富貴的他在文化程度上比他姐夫高出六個只知舞刀弄槍的邵廷達,但這種時候多有文化都沒用,經書裡不曾教給楊兆龍如何給一片土地起名字。

    人們在終於抵達新明北部楊來灣的第一個夜裡,歡呼暢快,他們從船上運載下酒肉菜餚,在沙灘上點起篝火歡快地歌唱舞蹈,待到大醉酩酊再回到船上。

    楊兆龍則裹著毛毯靠在船舷一夜不曾闔眼,他望著大海與大陸,無端分外思念播州。

    在海圖上,通過過洋牽星法,清楚標註著他離沿途有人聚居城郭的距離,此時此刻,他離滿者伯夷兩千里;馬尼拉九千餘里;離播州……一萬多里。

    有明軍駐紮的港口,最近的蘇祿,距他六千里之遙。

    當他心煩意亂倍感孤獨時,想起離開馬尼拉經由蘇祿南行啟程時姐夫曾派人送給他一個厚皮筆記本,丟在他的船艙裡,說讓他遇到困難時打開看看。

    當他翻開厚皮,在心裡狠狠地罵了姐夫一頓,上面是姐夫已經有很大改觀但仍舊歪扭的字體,清楚地寫著一句話——最近一年,不打算往新明派兵,你只能靠自己了。

    他想吐血啊,那話本裡不都說這種形式是諸葛亮錦囊妙計嗎?

    雖然第一頁很煩,讓楊兆龍似乎看見姐夫邪裡邪氣的壞笑,但後面還是寫的很有東西的,基本上就是一本新明野人生存手冊,主要是告訴他什麼東西能吃什麼東西不能吃,並叮囑他當地應該有部落形式的土人,讓他保護好自己,接著向楊兆龍分配任務。

    陳沐早就料到楊兆龍登陸澳洲後一定會產生無從下手的迷茫,所以讓他先派人尋找水源、派人伐木修屋、沿水源尋找野生動物作為肉食,並找到合適的耕地,建立起屬於他的小城鎮,然後再琢磨找礦山之類的事。

    除此之外,馬尼拉每隔一段會有大福去往新明運送少量物資,溝通消息,可以的話再送點馬,因為陳沐印象裡澳洲沒有羊馬牛,所以讓他盡快把棧道修起來。

    當楊兆龍把陳沐的筆記看完,他覺得擺在自己面前最大的問題不是如何在新明活下去,該準備的人手姐夫和兄長都給他準備好了,他最大的問題是應該做好內省。

    探究自己內心的奧秘,就是什麼,讓他吃飽撐的死纏爛打一定要到這個鳥不拉屎的鬼地方來?

    後來他就沒這閒心了,當成片的木屋搭好,第一批百姓在這住下,他們找到水源,有的捕魚有的種地有的捕獵,這些人閒暇時候則被旗軍帶著操練戰陣,其實戰陣沒啥用,因為與他們為敵的很可能不是人。

    但學習鳥銃很重要。

    楊兆龍發現這一切還挺有意思的。

    人缺少的東西越多,收穫快樂的方式也就越簡單,把安排別人的事做好後,楊兆龍耐心地進入小領主之外訓狗師的角色——在他們居住範圍的河流對岸,有一大群野狗。

    他每天的閒暇就揪著顆心,抱一盆獵戶弄來的肉,趟過河流去喂狗,一見野狗呲牙就拔腿開溜。

    這帶給陳沐小舅子莫大的樂趣!
Babcorn 發表於 2019-7-29 09:39
第八十一章 關島
               
    遠在南洋海域的陳沐並不知道小舅子在新明成日與野狗廝混,他一直等待的西班牙人來了。

    在呂宋東部海域,將環島航行視作尋常的留守營兵在半月前通過望遠鏡與海邊望樓向馬尼拉提交了發現敵情的報告,距離他們很遠的海上,懸掛哈布斯堡船旗的小船游曳。

    於呂宋北陳來島把總是陳璘麾下林大源,最早是潮州府民團小哨官,嘉靖年打當地賊人梁寧有功,升了官,趕上陳沐大招廣東地方兵馬整編營兵,進了陳璘部下,打了幾年海賊,鎮守陳來。

    把守陳來島的活計鬆快,既無外敵也無憂患,最忙的時候無非是呂宋參將呼良朋點校兵馬操練罷了,如今沿海傳警,把這幫生瓜蛋子嚇得夠嗆,趕忙佈置防線,派人先向呼良朋報信,再由呼良朋告知陳璘。

    照理說一來一往,林大源通報呼良朋、呼良朋通報陳璘、陳璘通報陳沐,等陳沐收到消息,西夷大舉來攻,早把戰火燒到呂宋北陸上作戰了。

    但南洋衙門編制完整,除了海瑞等人純屬做善事外,呂宋的一切都為戰爭準備,故當戰爭來臨,一切井然有序。

    陳璘在派人通報陳沐軍情後即前往陳來島坐鎮,白元潔去了廣東調撥糧船押送軍械,島上軍務暫交呂宋北參將呼良朋調撥兩衛兵馬兵船,一面向北集結,一面於沿岸駐派防務。

    當然,井然有序是表象,人人心裡都慌著呢,陳沐也慌,慌這仗該怎麼打。

    直至此刻,他才終於摸清楚西班牙人從美洲過來走哪條海路,一直以來陳沐僅掌握運寶船向東輸送回美洲的航線,但對美洲向馬尼拉而來的道路一無所知,直至此刻,他終於找到些許端倪——新西班牙、夏威夷、關島、馬尼拉。

    這個時代的海上投送力量,誰想誰撓頭,這才是呂宋有充足時間集結兵力的原因。

    「這也意味著敵軍來勢頗眾,若尋常數艘大船千餘兵馬,只需直接殺來便是。」當陳沐抵達陳來島,將他與徐渭的推測向陳璘說明,道:「只有兵船眾多,他們才需要在關島休整,甚至可能現在正和我們一樣,輸送軍備呢。」

    他的人遠遠地航行到關島附近過,但只是記下位置,並未登島,因為那離呂宋太遠,一旦敵軍攻來守都守不住,何況也不可能把大軍派到那麼遙遠的地方上去。

    四五千里,單單往返都要四個月,楊兆龍在各地都能補給,每次航行不過千里,都走了一個半月,更別說中途無處靠岸的關島了。

    何況先前派艦隊過去是沒有意義的事。

    「這是防務,陳帥看看。」

    陳璘推過來一副刻印的呂宋地圖,當初把呂宋各地歸攏後陳沐就派人做這件事,沿海地區的山川河流部落名稱習慣,統統木刻,印出數百份,各部將校人手都有,尤其像陳璘這樣的大將常備十幾份,就看什麼時候派上用場。

    此時佈防圖上勾勾畫畫,主要防備呂宋東北部三個環形,分別為二百里、五百里、八百里。二百里內四個軍港為防備區,常駐三支由大小鯊船混編炮船隊守備,兩日輪換;二百至五百里則是巡防區,同樣由三支船隊五日輪換巡防。

    最後五百至八百里為斥候區,派出船艦要少,僅兩支船隊,各船出五百里後分散而行,非但有大小鯊船,還有隨隊作為糧船的大福,半月一換。

    陳沐看著佈防圖若有所思,問道:「千里?」

    這顯然就是陳璘的防衛意圖了,在距呂宋海岸千里之內以逸待勞。

    「快到大風雨時節,若非大風……」陳璘頷首,戴鋼臂縛的手輕擂桌案,突然對陳沐問道:「你覺得,我們的艦隊能兵發五千里外,攻過去麼?」

    這話,陳沐聽著就笑了,他萬分確定,陳璘開口原本想說的話是『若非大風,真想攻過去』,只是話到嘴邊自己也覺得不靠譜,這才改成問他。

    「沒有大風也很難,派七八百人十幾艘船摸過去不難,咱們的人也去過,無非備足糧船耗時良久罷了。」陳沐輕笑一聲,說罷看向陳璘,道:「派一支艦隊,即使沒有大風這也太冒險了。」

    單單過去不是問題,一千軍兵備一艘糧船夠用一月,主要問題有兩個,遠海航行太容易出現意外,一旦兵力投送過多,他損失不起;再一個就是過去容易,可哪怕備足糧船,也只夠過去,回不來。

    「想過去?」

    陳璘撇眼看這陳沐,這問的是廢話,從戚繼光鎮守東南時起,閩廣海戰思想就已經由陸地御守海寇改為在海上擊敗敵軍,那是打倭寇。

    後來等陳沐從北疆回來,南洋轉向海軍,更是毫無疑問地貫徹這個觀點,如今呂宋在手,大明實際控制的陸地最南端已經是呂宋群島,那這就是陸地,他們還是要在海上擊敗敵人。

    「那就得冒險,把船隊送到五千里外,兩支小船隊,趕在風暴來臨前。」

    陳沐對陳璘的大膽非常感興趣,他抬手說道:「要想大舉東征,我們要做一件事,探探敵軍會來多少人,猜猜他們會在關島輸送多少糧草。」

    「不必興師動眾,只要兩千人,大小戰船二十艘,配十五艘大福糧船,陳某即可東征。」

    陳沐似笑非笑地看向陳璘,從他們一同急襲曾一本起,陳老哥就從最堅定的跳幫火攻者變為唯火力論者,並且隨麾下炮艦增多而愈發堅定。

    他輕飄飄地說道:「我估摸,西夷得派來兩萬。」

    「兩萬?」陳璘擺手道:「不會,西夷何來那麼多人,你不還說他們在西面跟人打仗麼?」

    「西夷沒那麼多,但依照其打仗善驅使當地土人以驅馳,如果有兩千西夷在關島,必然輔以十倍僕從!」

    「多少人都無所謂,海上靠的是船和炮,不靠人。」陳璘擺擺手,卻見陳沐瞪大眼睛哈哈大笑,「這是我該說的話啊!就西夷的模樣,他們必會派大船大艦,載員頗多尋以跳幫決戰,咱的大船都是給他們準備的。」

    二人相視大笑一拍即合,決定了這場明西海戰的走向。
Babcorn 發表於 2019-7-29 09:39
第八十二章 李氏
               
    關島風雨欲來,西兵聲勢浩大的來襲卻不能影響平戶絲毫。

    五島各路倭寇為官軍懾服,使陳八智可控兵力激增萬眾,松浦隆信非常聰明,他還懷唸著汪直給他帶來幫助的那些日子,這一次他與明軍有相同的敵人,當即擺低姿態徵求陳八智的意見發兵攻打龍造寺。

    換句話說,明軍對他而言不用白不用,他真正所求也不是土地,更沒有稱霸九州的心思,豪族出身的松浦氏僅僅想著是在平戶這一畝三分地安全罷了。

    龍造寺被誰打死,對他來說無所謂,只要被打死就好了。

    毫無疑問,陳八智當然能滿足他這個小願望,他到這邊來主要為的就是這件事。

    不過對他來說,最有意思的遠遠不是與松浦四十八黨聯軍,商議發兵肥後的事,跟日人打交道這事他不行,所以全權拜託李旦。

    自陳氏軍團登陸平戶松浦隆信贈與五島作為前沿陣地,帶來最大的變化是將大明海疆向東擴張,黃海渤海一直都是大明內海不必多說,關鍵在於朝鮮、遼東、直隸三地商賈,一窩蜂地扎向五島。

    南洋衙門從來不是一個單純的軍事衙門,他們的利益幾乎包裹著整個大明的海商,大明海商多出閩廣兩省,但其中利益不單單在兩省。

    最鮮明的例子,就是王崇古、張四維官商家族,他們的生意真正做到全國,北有山西、寧夏,南至閩地兩廣,儘管從不出海,卻是海商貨物最大的集散者。

    幾年之中,陳沐用身體力行讓被人知道合興盛意味著什麼,更讓全天下知道南洋遠征意味著什麼——意味著高拱要收商稅了!

    自打陳沐下南洋,原本僅產自西南大山裡的名貴木材,各地金銀銅鐵,還有珍珠寶石,大宗湧入國中,而且數目一年比一年多,這極大地衝擊了國中商市物產價格。

    為保護部分商賈,一開始是張居正提出漲海關抽盤,以此保護國中商人,當然為的不是保豪商,而是保大明的小手工業者以及靠出賣力氣賺銀子的力夫。

    提高海關抽盤的當年張居正是非常小心的,生怕一下減少了海商熱情。

    他們閣臣費盡心力花了好幾年時間才勉強把過去年年赤字的財政拉起一百萬兩左右;之所以重用陳沐,給他在海外擎天之權,也不過是因為有了他,能把這個數字從一百萬兩提高到二百萬兩。

    結果去年海關稅翻個跟頭,進帳又多了二百萬兩,而且海商熱情絲毫不減,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治理黃河、各地賑災、軍兵糧餉都不發愁了,還能給拖欠賦稅的省府減免賦稅,與民休息。

    用高閣老的話說:這破海關頂兩個小鎮朔!

    其實這不單單是因為海事,大明的事,一切都要從內部找原因,關鍵在高拱的四出疏,每年德才兼備的京官大臣四出閱視,一定程度上整飭了吏治,吏治清明則諸事無煩。

    張居正抓事極細,下手也狠,他提出的海關抽盤,自然盯得凶狠。

    結果高老爺子一高興,大鬍子一抽,小手一拍,就琢磨著抽商稅了。

    因為海商的錢不是錢啊,國中商賈也差不多吧?十五抽一,硬被張居正抽出四百萬兩的折色,那要地方商稅一起抽,能收出多少?

    高老爺子在屋裡整天琢磨這個,對別人來說多嚇人啊?

    各地商賈也不是傻子,誰都能琢磨出來趨勢,但人們還是趨之若鶩。

    陳沐在南洋可是富了一批人,單單馬尼拉的航線就日進斗金,不過北方商賈很少有能趕上趟的,這次陳八智在平戶用兵的消息才傳回去,諸省商賈就趕過來了。

    真正讓陳八智在意的不是商賈雲集,而是來自李如梅的一封信。

    依李家老爺子的意思,想讓倆兒子到他部下當個千戶,當然,限於李如松和陳沐有過不愉快的接觸經歷,李成梁是想把李如樟、李如梅送來。

    老將眼光最毒辣,如今邊鎮祥和,最能撈取軍功的地方就是陳沐麾下,戰事不斷,又深受皇帝閣臣待見,那是天底下將官最容易出頭的地方。

    但陳二爺那打的是海戰,身邊還有麻貴等北將,李成梁聽說他們都閒著呢,所以也就沒想把孩子往那邊送。

    如今一聽說陳八智登上平戶在五島修港立寨,李成梁當即就讓兒子給八郎寫信了——要不是八郎是小輩,李成梁都想自己寫。

    其實陳八智能看出來,這信八成就是李氏老爺子在旁邊唸著,由李如梅代筆寫的。

    千戶官職不大不小,但到底是武官,全天下,沒軍功在身,就不能升武官。當然了,有時候別人並不管軍功是怎麼來的,但軍功硬條件。

    唯獨南洋,總督以下文武官僅需報備,也就是陳沐沒有壞心思,要不然單靠這賺錢弄不好比他經略南洋還厲害。

    南洋大臣能自己做官服,別管朝廷樂意不樂意,不樂意報備後可以來封信把人撤職,但官已經當過了。

    寫信送去馬尼拉,陳八智在這邊和李旦商議後給李如梅回信,讓他們先過來,他這正是用人之際。

    本來以為李如樟、李如梅過來也就來幾十個人,沒想到足足來了千餘,正經的遼東鐵騎二百,而且還是李成梁不知走誰的關係發的調令,二百遼東鐵騎至五島為南洋助戰,其實就是二李親兵。

    其他人則是遼東漢兒、建州海西的女真以及泰寧衛故地的蒙兵,奇奇怪怪各方人馬,以陳八智看不懂的情況歸屬在自己部下,連人帶馬自備大船,甚至還運了不少兵糧。

    二李在五島歇了十餘日,又數艘大船從海上來,大幾百畏畏縮縮的朝鮮兵到崗,被島上橫行的倭寇嚇得一愣一愣的。

    別管好歹,李氏倆兄弟一拍手對陳八智抱拳道:「陳指揮,兵員已齊!」

    陳八智都被這操作弄蒙了,這是來倆千戶?

    自己把兵員找齊了、軍械戰馬備齊了、甚至就連兵糧兵船都送來了。

    這下好了,呂宋北衛有七個千戶。

    陳八智不置可否,這兩部北兵千戶在他看來像極了養父說過的西方封建軍團,一百個貴族騎士各自帶兩三個扈從和六七個農兵,不過倭寇他都收了,也別管戰力了,好歹看上去跟日本武士的戰力構成也差不多。

    當個偏師足夠了。

    「傳信,讓松浦隆信登船,分兵攻打另一個隆信!」
Babcorn 發表於 2019-7-29 09:49
第八十三章 分崩
               
    戰事緊鑼密鼓,松浦氏雖沒出什麼力,但一個勁窮操心。

    此次松浦氏為一雪前恥,動員兵力八百,由松浦隆信長子鎮信率領,駕船由平戶出發,直奔松浦郡,號稱奪回故地。

    曾幾何時,松浦氏曾領松浦郡全境,可動員近萬之眾,即使在龍造寺的欺壓下,退守平戶也依然能僱傭海賊為其而戰……李旦登五島之前,是這樣的情況。

    不過明軍過來,毫無懸念地收降盤踞在五島地方的數千倭寇,致使松浦氏僅能召集千餘兵力,還要留守地方,哪裡還能再動員起更多足輕。

    倒是作為客軍出戰的陳八智,浩浩蕩蕩上萬軍團,既有倭寇也有旗軍,還要兩個千戶的北軍,一時間聲勢浩大,攻向松浦郡。

    陳八智兵分兩路,旗軍乘船繞過鬆浦郡直往佐賀港去,陸上則讓李如樟、李如梅二千戶率軍與倭寇一路掃過鬆浦郡,當然,松浦鎮信跟著他們,接收沿途村落。

    說是松浦郡,其實一座大城都沒有,各個村落地方豪族倒是有些武裝,不過其中多數曾是松浦四十八黨之一,眼見松浦鎮信領軍襲來,當即倒戈幫著維持治安。

    雖也遇到些許抵抗,不過幾十人農兵在路上截擊又哪裡能抵擋女真蒙古騎兵的威風,蒙古騎手亂糟糟一通箭雨攢射,女真刀手呼喝著衝殺就把戰事了結,潰敗的敵眾各個跪地討饒。

    這不是李氏兄弟初次上陣了,卻是有生以來最容易的戰鬥,敵少路近、兵弱仗多,場場都是毫無傷亡的大勝,比在老家打獵還容易。

    連掃五村,連畏畏縮縮的朝鮮兵都英勇起來了。

    李如樟和李如梅是高興了,一路上差點沒把松浦鎮信和朝鮮兵跑死,短短四日,騎兵沿靠海大路像散步般行進六十里,步卒的戰場卻散佈在松浦郡各處山地林間,往來奔襲一百餘里。

    他們不深入郡中,是因為糧船炮船在沿海跟著他們飄著,當然不是為保護船艦,陳八智也用不著別人保護,他們是為了能吃口熱乎的。

    遼東鐵騎操練最凶狠、戰場最勇猛,但日常供給也最嬌氣,這幫人都是李成梁悉心豢養的家丁,既不操練也無戰事時這幫人就像大爺一樣。

    陳氏旗軍不管兵裝好賴、戰力高低,在輜重配給上統統一樣,但遼東李氏並非如此,這幫驕兵在遼東都有自己的田宅土地,雙餉支銀是真正銀子喂出來的精銳,輔以弓刀健馬、宣府精鍛鎧甲。

    說實話,他們這套東西穿誰身上,戰力都低不了,更別說宿將李成梁精挑細選的健兒了。

    這種局面一路掃過鬆浦郡,當即全郡重懸松浦梶葉紋,累歸累,但松浦鎮信也絕對高興。此人在協助父親發展平戶貿易上大放異彩,腦子聰明的很,奔襲一路等到兵臨佐賀地方,手下兵還是八百,但已經換了另一批。

    他的親信人手都留在各處村落,麾下率的是地方豪族組成的軍隊,想借明軍與倭寇之勢,來震服這批人馬,今後為松浦氏效死力。

    自平戶發兵第五日,兵臨佐賀港。

    陳氏軍團行軍不快,在海上又擊沉龍造寺家兩艘關船,何況明軍來襲的消息早就隨鍋島直茂潰退的消息傳進伊萬里城,當地聚集著百武賢兼從平戶潰退數百足輕,更動員了地方足輕,鼓舞不弱的兵勢據守城砦,以等待鍋島直茂回去調動大軍來援。

    「籠城!」

    「一月之內,必克此城!」

    接連大勝,背後有兵,拿下松浦合戰的鎮信士氣非凡,在伊萬里城南面以極快速度掃開成片林地,削木為柵布下本陣。眺望三里開外伊萬里城抽出佩刀高聲大叫著鼓舞己方足輕士氣。

    隨軍更多的倭寇也是如此,看見松浦鎮信抽刀大喊,也是聒噪大作,雖然這種士氣旺盛對被眾倭寇奉為首領的李旦來說很迷,實在看不懂他們在瘋狂什麼。

    振奮完足輕士氣,松浦鎮信一副牛氣衝天的模樣率幾名武士大搖大擺地回到本陣,正招呼人奉上清酒,忽聽小姓耳語幾句臉色大變,謹慎地對坐與一旁的李旦問道:「李首領,二位李將軍怎麼帶兵上船了?」

    李旦原本想將計畫對松浦鎮信和盤托出,不過此時看鎮信急切而心中沒底的模樣,他又不想說了,輕笑一聲抬起二指向伊萬里城指去,調侃道:「騎兵攻城,馬跑的上去麼?那木頭城得爬!」

    李旦在戰前端著望遠鏡仔細看過伊萬里城,隆俊雄麾下蓮斗此次隨他出戰,告訴他這種城池形式屬平城,顧名思義是平地起城,雖無山地之險要,佔地更大,如果不是這是一座支城形式的城砦,這座城池遠能更加雄偉。

    信長建安土城前,日本諸多城砦多為木壘土城,對石構城池並不普遍,同樣也沒有高大的天守,這個時代類似的天守的是望樓發展而來的高櫓,還未發展為天守。

    整個日本也沒有大名睡在天守,大家都睡在御殿裡,突發情況才進天守閣避難,只有織田信長在天守閣睡覺,日常起居。

    雖然伊萬里城稱不上什麼雄城,但在李旦看來卻很牢固,外圍有引水灌溉以泥地為主的濕地,二丸外三層侍町兩道木牆,足夠拖延進攻的速度,給守軍帶來足夠時間。

    可問題出在,這座城它靠海。

    「敵軍在城裡能將我等本陣看清,大軍調度必為敵所知,這會堅定其守城的決心!」

    這場仗對松浦鎮信而言是一場必勝的宿命之戰,多少年了他們從未攻陷過伊萬里城,這一次有大軍相助,松浦鎮信勢在必得,此時李氏二將撤兵無異於擾亂軍心之舉,他能忍耐著不發火就已經很難得了。

    「我剛才聽說,閣下要圍城一月,還是鼓舞士氣的說法?」李旦撇撇嘴,抬起一根手指,道:「這個時候已經該送信了,讓城中守將半個時辰出城獻投,一個時辰後閣下就該準備最後強攻了。」

    「強攻?」

    李旦的戰術與松浦鎮信稱不上相悖,完全是無稽之談,就算不拿人命當命,他們的兵勢也未強大的可以直接強攻上千守軍的堅城。

    就在此時,遠方海岸響起一聲轟隆,傳至本陣時聲音並不大卻令人心神震動,松浦隆信詫異問道:「這是?」

    「陳將軍的試射,兩位李將軍都準備啟程去下一座城池,鎮信兄,真的該準備總攻了。」

    就在李旦話音一落,排山倒海般的炮火嘯音從海岸傳過來,接連不斷好似奔雷,大量轟擊彷彿讓天地整座伊萬里城都跟著顫抖。

    松浦鎮信沒有答話,目光怔怔地看向北方。

    瞳孔裡,映出堅城分崩離析。
Babcorn 發表於 2019-7-29 09:49
第八十四章 圍攻
               
    龍造寺其實挺冤枉的,西班牙人由佐賀港口登陸,從船上卸了幾門迴旋炮賣給隆信,蠱惑著他關押明人商賈,那個時候其實雙方誰都沒想到會有什麼後果。

    在龍造寺隆信看來西夷明顯比葡夷好打交道,至少他們只要香料不要靈魂。

    結果一聽說明軍登島,由松浦郡一路橫掃而來,早先作為哨探從關島繞行日本的西船趕在陳八智攻至伊萬里城前,毫不猶豫地起錨向東跑了,留給龍造寺收拾這個爛攤子。

    這何止是爛攤子,簡直是滅頂之災。

    伊萬里城守軍一千二百,在陳八智艦隊於海灣炮轟城砦後死傷不重,但軍心全無,因為城砦最高點的三重櫓塌了。

    當時留守城砦的大將百武賢兼正在三重櫓中遠眺敵軍排布,正因兩支步騎撤退登船而高興——他根本想不到海灣的船隊有炮,更不可能想到炮轟這種戰法。

    這不是誰的錯,在他的認知裡作為大帆船上迴旋炮佛朗機就已經是南蠻大筒了,而且還是西班牙鐵匠用錘子敲出來的那種佛朗機。

    炮彈不到兩斤,已經是重炮了。

    百武賢兼也不是沒關注過海上船艦,間隔三四里,不說那些運糧運兵更多的大福船,他看清鯊船上裝載的炮筒,也只以為是船櫓,根本不會往火炮上想。

    誰能有那麼多炮啊?南蠻人船上都沒那麼多。

    陳八智船上有什麼?

    二斤炮、老子炮,甚至更重的十斤、十八斤炮,一支船隊單弦火炮一百四十四門,以戰列兜個圈子近三百顆炮彈轟擊城砦,木壘多重櫓上面兩層直接崩塌。

    拿什麼擋?

    兩次齊轟真正死於炮擊的足輕不足十人,還都是在作為指揮室的三重櫓端茶跑腿的倒霉鬼,更多的人被木刺土塊壓傷砸傷,反倒是聚在三重櫓同百武賢兼籌劃兵法的中下級武士死傷頗多。

    大量足輕無人指揮,城外的倭寇、松浦氏足輕藉機湧入城內,僅遇少量抵抗即拿下城砦。

    三四百潰軍朝獅子城一路潰逃,松浦隆信收攏降兵後更加果斷,不管伊萬里城直接追著潰軍向獅子城進發,當晚再奪二十里外獅子城。

    日本的戰事頻繁到令李旦頭皮發麻,戰果如何不說,真的是身心俱疲。

    他聽養父說過,早年隨義父受吳桂芳徵召,從清遠去往翁源河源平李亞元,往返路途五百餘里,戰事中奔襲各地三百里,不到九百里路,也就圍繞新江鎮打了幾仗。

    在這呢?

    從平戶登陸松浦津起,拐著彎行軍不足百里,到攻伊萬里城,遭遇戰事二十三次,從伊萬里城至獅子城更厲害,沿途都是龍造寺領地,過個村子都得讓你打一架或者真正看到大軍才要麼逃跑要麼投降。

    兵農不分,給農夫帶來詭異的習慣,一聽說有敵軍入境召集著提起家裡晾曬衣服用的竹槍就往山道上跑,等到了山道發現敵軍也被敵軍發現,一見勢大再呼喝著四處亂竄,在山裡逃地無影無蹤。

    在李旦寫給陳沐的戰報中,這樣一句話很能體現他對此的心情:『在大明,捕快見賊都沒他們積極。』

    沒辦法,不是農夫想積極,實在是武士集團,尤其是像松浦四十八眾這種倭寇出身的大名,他們麾下軍兵紀律太差,往往又打不過龍造寺,每當他們攻來往往不是以佔領為目的,而是以搶奪為目的。

    如果是搶奪,燒村、搶奪錢財、擄掠婦女之類的事再正常不過。

    別說他們這些窮光蛋無足眾,就算是那些富有一町土地穿得起具足的有足眾戰爭來了也跑不了。

    可惜這種積極不能給戰爭走向帶來絲毫動搖。

    發兵十日,陳八智率船隊轟塌了肥前國沿海所能見到的所有城砦,當然,陳八智在戰報裡記的是『拔寨四座』,他實在不願意把這稱之為城。

    這裡城町分離,一座山城看著還沒幾年前從戚繼光麾下時去往宣大探望養父時的豪商大院大,硬要說城,被他爹一棺材掀翻的廣海衛城倒跟這差不多。

    陳八智一路橫行無忌地追擊西夷船艦至大友北方海域,終究沒能趕上,又擔心再豎新敵擴大戰事,這才心有不甘地退回——他也沒退,跟築前國主送了封信說明借道,直接把李如樟、李如梅兩千戶從築前國放下了,然後水陸並退,在李如梅快退出築前國的岔路才分開。

    他沒別的意思,手下這兩部千戶看起來兵勢最凶悍,他想對大友氏敲山震虎,以穩固東面局面。

    顯然,陳八智達成了他的想法,不論是大友家在立花山城的大將戶次道雪還是岩屋城年輕城督高橋鎮種,都對此次借道極為慎重。

    如果不是築前國此時層出不窮的反叛讓兩個鎮將疲於應付,他們很可能在李如松、李如梅率軍通過立花山城而未經岩屋城時劫殺堵截——這幫人的高頭大馬、明亮鐵鎧,還有來自明帝國北方的強弓都令人眼饞不已。

    可是沒辦法,大友家為奪回築前國已經流了太多的血,何況一支數十艘龐大戰船的艦隊在海上虎視眈眈,令老將戶次道雪非但不敢輕動,還要做出好生招待的姿態。

    其實相較而言更讓人眼饞的是海上的兵船和運送的糧草,這一切都是戰國時代的硬通貨。

    一旦與這支無禮借道的軍隊交惡,海陸合擊之下很有可能引起築前國諸姓豪族再度反叛,到時候可不是一點鐵甲、幾百匹戰馬就能彌補損失。

    待陳八智的艦隊再停靠松浦津,兩千軍留守船艦,親率三千精銳旗軍向東開進。

    在他率軍趕路的時間裡,松浦隆信已經在野戰中擊退曾在今川之戰斬殺大友親貞的龍造寺猛將成松信勝,李如樟、李如梅的馬隊亦在回還途中掃掉肥前沿途剛剛聚起的兵勢,由東面加入合圍。

    諸路兵馬齊聚龍造寺最後的佐嘉城,龍造寺家停靠在有明海的水軍還想靠岸助戰,還未登陸最大的安宅船與兩艘關船便被岸邊佈置的二斤炮擊沉,僅有幾艘小早船仗船形狹小而突破炮火,有望登上陸地。

    也只是有望,載員七八十的安宅船都沉了,小早船哪兒還敢貼近,早被嚇跑了。

    陳八智高聲下令裡,三十門火炮依次噴出炮火,瀰漫漫天的硝煙裡,對佐嘉城發起總攻!
Babcorn 發表於 2019-7-29 09:49
第八十五章 無愧
               
    聽起來有點像講笑話,但九州地區確實傳出這樣的消息,在海賊的幫助下,龜縮在平戶的松浦隆信自起兵到得勝,十三日攻陷龍造寺家佐嘉城在內的十餘城砦,取肥前國全境,就連隆信本人都戰死於佐嘉城內。

    這種令人震驚的消息當然來源於松浦氏與相良、阿蘇等肥後國大名約定分界的談判,在這場速度極快的戰爭中,松浦氏仿若鯨吞般取得龍造寺家故土,緊跟著合縱連橫以肥後國大名作為抵禦南方島津家的藩籬,以此來應對東面勢力龐大的大友氏的威脅。

    松浦隆信心裡清楚的很,龍造寺與大友時戰時合,但不管怎麼龍造寺隆信都是隸屬九州探題大友宗麟麾下的肥前守護。

    明人在肥前一戰中起到決定性作用,但他們究竟支持誰顯得太過隨意,且表現出強盛的戰力令人心驚膽顫,他開始擔心大友能給明人帶來更多利益,到時自己被拋棄該怎麼辦。

    松浦、相良、阿蘇三家在極快速度中達成盟約,不但安穩了松浦隆信的心,也安穩了另外兩家的心……島津義弘正率軍北上,企圖染指肥後國,此等危急存亡之時,令肥後大名無暇北顧,松浦隆信不向南背刺就已經足夠了。

    陳八智走得遠,但龍造寺覆滅之戰已經打完了,南邊的島津與相良的戰事才剛剛開始。

    陳八智才不在乎他們會打成什麼樣,明軍將領根本沒人在乎,這場仗打得太容易讓他們思慮著要不要繼續擴大戰果,向東一舉擊敗大友,再向南把島津吞了,讓九州徹底變成松浦氏領受的九島府,大明自留地。

    就在此時,消息由遼東傳來——隆慶七年夏,皇帝駕崩了。

    發生這種事,讓興高采烈的陳八智無端想起邵廷達,七年前就是那個大莽蟲從屁股後頭踹了他個大馬趴,哭得吱哇亂叫。

    漢家天下另一頭,駐軍陳來島向東禦寇的南洋大臣陳沐也差不多同時收到消息,這與七年前嘉靖皇帝駕崩的消息傳遞不可同日而語,雖說呂宋國與清遠衛差不多都是道途難行的窮鄉僻壤,但陳沐的地位比過去要重要得多。

    換句話說,在朝中閣臣眼裡,兩廣總督不知道這事沒關係,陳沐得知道,不但得知道,還得盡快知道。

    對許多人來說,改換皇帝沒什麼關係,但對南洋諸將不同,他們的命運因皇帝一封下南洋的詔書而改變,隆慶皇帝對他們是有恩的。

    所有人都像飲了一杯苦澀的酒,當然天下大喪陳沐也不可能讓他們飲酒,但心頭就是這種感覺,沉甸甸,又不至於哭出來。

    陳沐對此其實有所預料,在張居正去年寫給自己的信裡,特意向他提到不要領軍北走,那時他就覺得朝中要有大變故,而大變故,一定是皇帝身體不行了。

    他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食譜起到什麼作用,才讓世間有了隆慶七年,這種事誰都說不好,興許就因為隆慶皇帝帶著他逛了一次菜園子後面的事就都有了改變呢?

    至少陳沐覺得隆慶皇帝離開人世前,心中應該是欣慰的,短短六七年,大明在他的時代扭轉國庫空虛、南攻北守更有開拓之意,河道疏濬百姓稍免苦役、大員四出吏治稍顯清明,賢臣在內而名將在外,一切雖剛剛起頭,但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就現在看來,他的太子繼位,什麼都不做,只要命長點兒,就是大明數得上的明君。

    哪怕貴為人君也逃不過生老病死,祈求多活些日子的念想不算,陳沐覺得他最牽掛的應該就是太子了。

    「可以啦。」

    陳沐收到書信後在陳來島的官邸坐了半晌,想著隔遙遙萬里外的北京一言不發,這才沉吟著起身,重複這三個字:「可以了。」

    隆慶皇帝可以了,作為皇帝他算是比較苦,受窮受難沒擔當,一輩子就拿過幾個大主意,但這幾個大主意都沒拿錯,也就可以了。

    陳沐也覺得自己可以了,隆慶對他有知遇,他也對這份知遇拿出忠誠。

    說忠君聽起來有些愚蠢,但忠誠一直是人類最好的品格之一。每個人所處位置不同,忠心深淺自有不同,但在他,將手上這些事做好,自認就可算忠君報國。

    上不愧天,下不愧地,不愧長者對自己知遇,更無愧與骨肉同胞同生此際。

    這就可以了。

    關島之事一直沒有風吹草動,大有風雨欲來之勢,派去的船隊還未回還,陳沐估計這場仗會在年末由己方先攻,故將赤海旗艦及鄧子龍鐵甲艦交由陳璘,乘五百料鯊船回南洋衛港向朝中寫信。

    他沒打算回北京,祭拜皇帝也要等與西班牙的戰事打完才行,但他必須要回趟廣東,南洋衛又有新東西了。

    再回南洋港,島上一切數年中大不相同,沿海一個個干船塢待建的戰船滑入海中不算出奇,真正讓他有成就感的是整個南洋衛沿海。

    前所未有的軍事重鎮。

    在陳沐出南洋後,對南洋衛的事情直接管理的就不多了,但各地將校尤其在海軍講武堂山長盧鏜、都督俞大猷的管理下讓廣州府南部沿海屬於南洋衛的五縣之地管理嚴格許多,其中重中之重就是南洋軍器局。

    這些老兵頭有些事情不如陳沐懂得多,但在他們所知道的領域,甚至哪怕剛剛知道,都有舉一反三的才能。

    軍器局被牢牢地保護住,南洋衛旗軍、講武堂學將、地方營兵、地方巡檢,四重防護不准任何外人入內,統統由兵部控制,尤其有趣的是軍器局大匠關元固還與講武堂兵器科教習達成合作,兵器科的研究室就設立在南洋衛當中。

    關匠這幾年愈發顯老,身體上最大的變化就是精瘦了一輩子的身材居然到老有些發福,鬚髮全白說話也變得慢條斯理,但見到陳沐時神情更加狂熱。

    「老爺,老兒做出來了!」

    把陳沐都說蒙了,我又讓你做什麼了?

    順著關元固的目光,他看向遠處海邊孤零零立著一座小道觀,道觀小院裡立著六重塔,廟門朝北,背靠海面,通體漆青,看上去像龍虎玄壇道君福地。

    六重塔每層都伸出幾個黝黑炮管,讓陳沐覺得關元固的審美又朝自己靠攏了一大步,這點綴多別緻。

    但是問題出在——陳沐別過頭去,「關匠,我啥時候讓你給我修塔了?」

    「不是塔,塔是老兒請道長畫的圖,是材料,修塔用的是老爺在北方給老兒送來的水泥,快得很,不到一個月就能在裡面放炮了!」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Babcorn

LV:9 元老

追蹤
  • 986

    主題

  • 920465

    回文

  • 37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