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種族隔離的「長城」
-
讓趙強驚呆的是一條用無數柳條紮成的「綠色長城」,長度不可估量,高度約有三四米高的樣子,看樣子似是從山海關那裡綿延而來,一直向著西北方向伸去。放眼望去,近關那側的山嶺平地皆被此柳邊隔為兩斷,最近的這段柳邊距他所在之官道不過一里多地,但見那柳邊兩側無有一棵樹木,所以視野之內毫無遮擋,人物皆能視清。有瞧得仔細的甚至還可以看見一些柳邊上還紮著些破碎的衣服,某些地段上更是用籠子裝著些不知是人頭還是什麼的嚇人東西,黑乎乎得被風早吹得干了,看著也是嚇人得很。
突然看見這樣一條好像長城般的柳邊,趙強有些驚訝,不過很快他就知道自己看到的是什麼了,心道看來這就是滿清政府為了防止關內漢人到關外而修建的「柳邊」了。
高士奇見趙強盯著那段柳邊看,有些自豪的說道:「東主所看到的便是當今聖上稱為綠色長城的柳邊了,我曾聽人說過,此柳邊全長二千六百里,設邊門二十座,邊台一百六十餘座,另有數百水口,橫經六省之地,堪稱我朝奇跡!也就是當今聖上明君在世,宇內清平,百姓安居,國庫充足,這才能在短短十年間便建成這綠色長城!若換成前朝,怕是早早的就夭折了吧。」說完又指著若隱若現於山嶺中的柳邊道:「東主請看,這柳邊是不是如一條巨龍一般盤踞呢,讓人一看便覺之壯觀非常呢。」
「壯觀,十分的壯觀!」趙強在馬上點了點頭,卻是故作糊塗的問高士奇:「不過在下不明白,朝廷用這柳邊把關內關外隔開幹什麼?」
「關外是我大清的龍興之地,為防關內漢人歹惡之輩私入關外行不法之事,朝廷這才興建此柳邊。」答話的不是高士奇,而是陳公公,說這話的時候一臉我大清的自豪感,殊不知他不過是個被閹割的漢人奴才。
聽了陳公公這話,趙強扭頭看了他一眼,不解道:「既有長城各隘,朝廷何需多此一舉建這柳邊呢?方才高掌櫃說這柳邊有二千六百里之長,沿邊設有若干邊台邊台,若是細較起來,恐怕所費不小,若單是為了防止漢人歹惡之輩私到關外來,這柳邊修得也太華而不實了吧。」
「這個嘛…」陳公公只聽過這柳邊,但為了建這柳邊朝廷到底花了多少銀子,駐了多少兵馬卻是不知道的了,但琢磨著修得這麼長,怕的確是耗費不少銀子。別看那柳條不值錢,可是卻也不是長於一地,順手就能用的,必是從他地調來,然後還要僱人扎上,在各關口派兵守衛,真算起來,就那二百多邊台的守軍每年所耗銀就是不小的數目。
柳邊修建之時,高士奇正是剛到京城之時,不像現在可參得朝中機要,所以對這柳邊之事倒也知之不多,對這柳邊的利弊之處雖也心知一二,但卻也是不能明言的,當下只笑了一笑,沒有接趙強的話茬。
見高陳二人不接自己的話,趙強心中冷哼一聲,這二人都是漢人,看起來身份都不低,如何能真不知這柳邊所建之目的。有心想要氣氣他們,便隨口說道:「依在下看,恐怕朝廷建這柳邊就是要怕這關內關外隔開,存心防著關內那些漢人,把他們都當賊看,刻意不使他們有機會能到咱關外來吧。」
陳公公聽了這話,倒沒怎麼反應,高士奇卻是有些尷尬,皇上修這柳邊的真實目的倒真如這米慶所言,但這話卻是無論如何也不能附和的,也沒法去駁他,因為他就是漢人,糾纏起來也說不清這事,索性不再就這柳邊囉嗦。
「朝廷的事誰知道呢,既然修了這柳邊,朝廷必然有自己的打算,咱們升斗小民管他那麼多做什麼。」高士奇將馬朝邊上驅了驅,讓一輛滿載藥材的馬車過去,然後對趙強道:「對了,東主這趟入京都帶了哪些好東西要出手呢?不妨與我說一說,京裡頭高某也認識不少行家,興許能幫得上什麼忙。」
「如此甚好!」
見姓高的不想說這柳邊之事,趙強便也止了這話題,順著高士奇的話說起了自己所帶的貨物,請他進京之後幫自己聯繫聯繫,看能不能找到些出手豪綽的大主顧。二人就這麼有說有笑的打馬在前頭,漸漸的離山海關越來越近了,離那柳邊所在的地段也是越來越近了,甚至在到了山海關口時,還能看見關口左邊柳邊那側有些漢人童兒在玩耍,但卻是怎麼也不敢靠近那柳邊的,偶爾走得近了,也會被自家的父母連喝帶罵的給叫回去。
見此情形,趙強心中既悲又憤,悲得是關內關外同屬中國之地,尤其是遼東自戰國時代的燕國起就已納入中華版圖,直至明末的時候,遼東地區仍然生活著數百萬漢人,然而後來遼東漢人或被後金軍隊屠殺,或被強行編入漢軍旗,或被野蠻遷出關外,直至今日,關外漢人竟然只有那少數漢軍旗的奴才和那些關內發配來的犯人,除此再無一個漢人能生活在茫茫關外大地。不僅如此,漢人與自己的土地上竟然還被人為的種族隔離,真是無比悲哀。憤的是滿清這一野蠻政策使得東北一帶漢人人口極其稀少,以致後來俄羅斯輕而易舉便殖民東北北部,割走了140萬平方公里的廣大領土。所以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康熙所興建的柳條邊都是極其反動的措施,直到民國時期,張作霖和張學良父子用火車把大量中國人拉進東北,才避免了東北再次遭帝國主義國家瓜分的厄運。
柳條邊這一畸形事物的產生就是滿清防漢制漢的鐵證,也是他們卑劣心態的最好體現。努爾哈赤起兵叛亂大明,四處攻城略地,殺戮擄掠,所以他們滿人的既得利益是用慘不忍睹的大屠殺從漢族手裡搶掠來的,所以要想保住他們滿人的既得利益,他們就必須百倍地警惕提防著被其殘害者的時時刻刻的反抗。因此,防漢制漢這一根本大政方針便成了滿清王朝,從開始至滅亡的最基本的也是首要的國策。在滿清入關前,整個遼東地區300餘萬的漢族人幾乎被努爾哈赤殺光,存活下來的只能是這個政權統治與奴役的對象,儘管對這些漢族人已經進行了「剃髮易服」實行了「編莊」管制,但滿清統治者還是提心吊膽睡不安穩。於是,皇太極便想出一個絕頂的損招,挖溝築堤,畫地為牢將人們就地封禁隔離起來,讓他們彼此間難以勾通信息聯絡協作。
他的做法便是在整個柳條邊沿線上每隔一段距離開一座門,稱為邊門,供出入柳條邊之用,此便為現在趙強所看到的柳條邊前身,現在輪到康熙這個皇太極的孫子當皇帝,比起他爺爺來,康熙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他不僅將他爺爺防漢的手段發揮到了極至修了二千六百里,還用了一大幫御用無恥文人來粉刷他的這一險惡用心,歌為什麼狗屁」綠色長城「,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山海關邊的那段柳條邊上有很多人頭被掛在上面,以此提醒關內的漢人不要再想到關外去,因山海關是關內關外的交通要道,南來北往的商隊、行人、官吏甚多,所以那些掛在柳邊上的人頭都很「新鮮」,一些籠子裡被風乾的人頭會被定期用新砍的首級換上,使之看起來更加可怖,也讓趙強看得無比窩火,對這有「天下第一關」的山海關也沒了什麼興趣,只覺也不過是個靠海的長城關口而已,比起甘肅的嘉裕關來遜色不少。想來這「天下第一關」的美稱更多的是因其地理性而得吧。
核對了路引之後,關卡的守兵便放趙強他們入了關,一進關內,迎面就見一片極其熱鬧的景象,卻是一個集市就臨著這關口,那些剛入關的商隊剛出關口,就被許多操著京片子的人給圍住,這一幕讓趙強一下有種回到後世從火車站出來的景象,不過那時他是被黃牛拉著兜票,這回卻是被人家拉住問有什麼貨要出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