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歷史] 臨高啟明 作者︰吹牛者 (連載中)

 
slayeroc 2012-7-31 12:38:31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2112 1002826
slayeroc 發表於 2014-5-25 11:56
臨高啟明  第一百零五節 試炮

第一次海陸之爭落下了帷幕,更多的人急于要看穿越者在本時空的第一件自制火器的威力,暫時沒事做得人都來了,準備看個熱鬧。

林深河暫且充當炮兵教員,先滑膛炮的整個發射過程都演示了一遍。滑膛炮在17世紀的歐洲已經形成了一套比較規范的發射程序,有了許多不同的專用裝備,除了彈藥之外,炮車上最要緊的就是裝填工具了。可以說沒有裝填工具這個炮也打不了。在戰斗中,步騎兵對炮兵陣地展開攻擊占領陣地之后,如果時間倉促不能拖走或者破壞大炮的話,就會設法破壞裝填工具。同樣,炮兵萬一需要棄炮逃命,第一件事情也是帶走裝填工具,這樣做一是防止敵人馬上利用這些火炮攻擊我方,二來如果能夠奪回陣地,有裝填工具馬上就能開火。

“這tm什么蛋事。”應愈拿著來這些長長短短的木桿子來回打量著感慨的說了一句。他可是堂堂的130mm加農炮炮兵退伍,現在居然要一個從沒當過兵的小伙子來教怎么打炮。

這套裝填工具是林深河逐一畫出尺寸和外形,然后由木材廠和機械廠聯合制造的:第一個是炮刷,木桿的頂端包裹羊毛,蘸水后用來熄滅炮膛內殘留的火星,炮兵小組在數據庫里查詢了半天也沒有羊毛的存貨記錄,先用木棉代替了,第二個是干炮刷,和前一個類似,作用是擦干前面步驟留下的水分;一個頂部帶渦狀螺旋型的鐵鉤子的木桿是用來清除炮膛內可能殘余的紙片或纖維的――當時的歐洲火炮的裝藥已經采用了定量藥包,火藥按分量用用紙或法蘭絨包裹;頭部膨大的是裝填桿,塞緊火藥和彈丸的。最后還有一個點火棒,原版的比較復雜,林深河把它簡化了,用繳獲的一支短矛纏繞上火繩代替。

“現在開始試射吧。”經過幾次模擬的啞射之后,林深河看到大家基本掌握了全套射擊流程。決定開始正式射擊了。

試驗射擊,最簡單的莫過于直接朝海面上發射,但是博鋪外海海面上沒有礁石或者小島之類的參照物,無法測量炮彈射擊的實際距離,最后選擇的靶場還是港區內的一片荒地,靠近臨高角。

靶場上設立了靶子,用土堆成十二個墳包一樣的小土丘,分成三組,距離從400米、800米一直到1200米。另外在1500米外豎了一個標桿。

“報告,怎么瞄準?”應愈已經進入到炮兵的角色里去了。他忽然發覺自己的炮兵知識在這門炮面前全部失效了,那身管上的瞄準器怎么用,怎么測算角度,一概不知。

“用這個。”林深河從前車上卸下一個小的手提箱,這個箱子和博鋪木材加工廠出品的光板木箱子完全不一樣,一看即是年代久遠,做工精良的產品。

“這個是我從美國帶來的,真正的18世紀炮兵用的測量工具箱。”

“這面牛B?”炮兵們的腦袋都擠了過來,想看看這19世紀的古董。

里面有一個是類似角度器的東西,是用一長一短兩把銅尺釘成直角狀的量具,兩尺之間有一個1/4圓弧尺連接,上面刻著刻度。林深河介紹說這叫銃規,銃規的用處是測量火炮的仰角。

他演示給大家看如何使用,將長柄插入炮口,經由所垂的權線,在弧度尺上讀出身管的仰角。

“這個角度有什么用呢?”林深河說,“其實是要和射表配合起來的。”他給大家看箱蓋內側刻著一個表格,全部是英文的,有很多的數字。

“這是射表,所謂射表,就是工廠在火炮出廠前經過打靶測試得出具體射擊數據。比如在使用實心彈,裝藥1磅,上揚5度的情況下,炮彈可以打出多少距離。這個表上不僅有實心彈,還有榴彈、榴霰彈和燃燒彈的數據。”

“現代火炮上也有。”應愈回憶起自己操作過的130加農炮上的射表。

“沒錯,現代火炮上的射表概念就是這么來的,不過當年和我一起打炮那美國佬說過,這個東西發源很早,16世紀就出現了。”

“打炮”這個詞在個別人的面容上露出了猥褻的笑容。

“有了射表,炮手們只要能估算出距離,就能知道該把火炮上調整到什么角度了。”林深河又拿起了一塊帶著線的銅制方板。

“這個就是規度,是當時的炮兵測距儀。”他介紹了下測距原理和使用方法。這是一個采用相似三角形原理推算距離的簡易數學工具,對受過完整現代教育的穿越者來說當然不值一提。

“不過,這玩意有意義么?”張柏林疑惑者問,“我們都有望遠鏡,用望遠鏡就能大概的測距吧?還有專門的儀器。”

“要搞土著炮兵部隊的話這個給他們用正好,制造簡單,用起來也不算難。丟了不心疼。”

“這個是銃尺,其實是一把特殊的比例尺,是測算火藥量用。”林深河拿出了另外一把銅尺。

作為火炮的發射藥,西方的炮術家們認為最理想的裝藥值是當火藥完全燃燒完畢之時,炮彈正好射出炮口,早了,浪費火藥,遲了,則身管壁與炮彈的摩擦會使得炮彈出膛的初速降低。

這個理想值當然很難達到,但是鑄炮家們一直通過試驗來測試最佳的藥彈比,從16世紀開始,歐洲的鑄炮師們就在每一批出廠的炮上附贈銃尺。供炮手們在使用不同彈藥的時候計算裝藥量。

有了銃尺,炮手可以通過簡單的計算就能大致推算出不同重量的彈丸大概裝藥量。不僅可以節約火藥,增強火炮射擊的安全性,對射程的精確標定也有極大的益處。這一技術在17世紀由西方傳教士傳入國內。中國雖然號稱火器發明最早,但在炮術學方面基本沒有研究,藥彈比的概念比較模糊,火藥裝填隨意性很大,戰斗激烈的時候就會大量裝填火藥,往往造成火炮炸膛。所以銃尺一傳入很快被視為“秘法”,以至于當時出版的許多火藥武器書籍里要么根本不提此事物,要么一筆帶過。

中國發明了火藥和大炮,卻沒發明出炮術。這種怪異的反差讓大家都有點不得勁。

“開始射擊吧。”

因為沒有射表可用,穿越者就從身管0度開始進行射擊。

首先試用的是傳統的鑄鐵技術造出來的火炮。幾個人挪動著炮架,用身管上那簡陋的準星瞄準了四百米外的一個土堆。

“這精確度――”應愈覺得自己有點象是成年人卻在幼兒園和兒童一起做游戲。

滑膛炮射擊分為11個步驟,因為是冷射,第一、二個步驟就免去了,火藥是化工組用繳獲黑火藥造粒處理出來的細粒火藥,用粗紙包著,每包250克。

“裝二包吧?”

“好,二包。”

6磅的鐵圓彈從炮口滾了進去,聽聲音沒有任何阻滯。這個游隙把握的還不錯,張柏林小心的用裝填桿把彈藥壓結實了――這個算是技術活,不能壓得太緊,否則會形成悶燒現象,不爆發。

林深河隨即用長鐵錐從點火口伸進去,錐破藥包,然后往點火口里灌滿火藥。

“準備射擊!”隨著他的喊聲,旁邊的人趕緊豎起紅旗來。提醒就要開炮了。

“洋奴!”海軍有人評論。

隨著林深河的一聲吼叫,擔任點火工作的應愈把纏繞在短鐵槍上火繩吹了一下,湊到了點火口――心跳得厲害,當年新兵連出來下部隊第一次實彈射擊都沒這么緊張。

點火口上的黑火藥嗤得一聲著了,點火口象焰火一樣噴出半尺長的火花來,嘶嘶亂響。頃刻,大炮猛得往后一座,噴射出濃密的白煙和火光,伴隨著轟鳴的炮聲,一顆黑乎乎的炮彈飛了出去。

“班載!”海軍歡呼起來。

“漢奸!絕對的漢奸。”張柏林嘀咕著。

鐵彈拖著青煙飛出了四百米之外,結結實實的砸在了地上,泥土夾雜著火藥的余燼一起飛濺起來。

“好猛。”張柏林面如土色。這位大炮兵主義者顯然從沒有真正見識過大炮的發射。劇烈的爆炸,大炮后座的震動,辛辣的火藥味讓人感到這東西的威力之大。比起過去試放各種雜式火炮大號爆竹一樣的感覺完全不同。

大炮往后移動了幾米,但是身管、車架都完好無損。林深河顧不上火炮的熱量和嗆人的硝煙味,在身管上仔細的察看起來。

“怎么樣?”季無聲有些擔心,畢竟鑄炮也是人生頭一回的事情。

“一切正常。”

“別大意,再看看有沒有裂紋什么的――”展無涯提醒著,鑄鐵炮不比現代兵工廠出來的大炮,“對了,我那還有臺探傷儀呢,要不要拉回去看看?”

“這沒必要了吧。”林深河想這太奢侈了,“探傷儀還是以后鑄鋼炮的時候用好了。”

應愈也跑了過來,他的臉上沾染了火藥的黑煙:“大炮沒問題吧?”

“沒事,堅固的很。”

“走,一起去看看炮彈的情況。”
slayeroc 發表於 2014-5-25 11:57
臨高啟明  第一百零六節 Armstrong大炮

炮彈飛過了400米處的土堆,在地上砸出了一個足有30cm深的坑。坑底的鐵球還在冒著青煙。

“這里的地面還是比較松軟的。”林深河看了下,“如果地面夠硬,就能產生跳射效應,威力就更大了。”

張柏林開始拉皮尺,從400米標桿到彈坑,實際測出的距離有460米。

“射程合格。”林深河覺得滿意,“精度還算滿意。”

“這就算滿意了?啥也沒打著啊!”應喻覺得實在難以置信,就這個精度?這可是門加農炮,還是直瞄射擊的。

“沒錯,滑膛炮就這點水平。敵人是密集隊形,這一炮下去起碼也能干掉十多個了。”

接著又換用不同的角度和裝藥打了十多發,射程從400米一直打到了1200米之外。當仰角達到最大的45度的時候,炮彈飛出了1500米之遠。不過射程超過400米之后,準頭就完全沒有了,基本上只能看大方向,整個過程中一共打中了的4個土堆。火炮變得又紅又燙,但是炮身很穩定沒出現裂紋。為了安全起見,在射擊了十五次之后,林深河宣布停火,換一門炮來打。

“還打啊?我都快累垮了。”炮兵們個個都累得喘不過氣來了。其他倒還好,每次發射之后的火炮復位才是費力活。而且復位之后方向角度總有些問題,又要重新進行調整。體力消耗特別大。

“還是要上管退炮,這樣非斷氣不可。”張柏林氣喘如牛,幾乎要癱倒在地。

“管退炮得工業部門出彈簧之后吧,”林深河也累得夠嗆,“在此之前就別想了。”

休息過后又對采用泥模鑄造的大炮進行了試射,射程略短于硬模法鑄造的大炮。表現也還不錯。

隨后,炮兵小組又用鐵模加羅德曼法鑄造了包括12磅榴彈炮、12磅山地榴彈炮、12磅加農炮等多種口徑的火炮,在取得了鑄造輕型火炮的經驗基礎上,開始鑄造海軍用的32磅加農炮和32磅艦炮(注:這是一種直射的短炮,為英國海軍發明并使用)。這些林林總總的火炮在試射中都取得了成功,臨高角附近整日里炮聲隆隆,煙霧彌漫。

在積累了足夠的鑄造經驗之后,炮兵小組根據資料庫里的Armstrong大炮的圖紙和說明,自行設計了采用螺紋炮栓的改進版Armstrong大炮。

線膛炮不比滑膛炮,雖然炮兵小組在鑄造32磅大炮的時候,長炮(加農炮)的口徑已經達到了120mm,炮兵小組的設計人員還是謹慎的把第一門Armstrong大炮的口徑定為70mm。

火炮的材質采用鑄鋼。鑄造對已經駕輕就熟的炮兵小組已經沒有難度了。主要的問題是膛線的加工。在兵工廠里這需要專門機器的,至少也要有專門的工裝。馬上造是來不及了,好在穿越者有可以效法的前輩――八路軍、新四軍的軍工戰士。他們在最簡單的機械設備和手工條件下,一樣造出了步槍和火炮。通過翻閱資料,展無涯決定模仿當年吳運鐸制造平射炮時采用的一種土法擠膛線技術。即用一個橄欖形的鋼柱,圓周的刻上凹凸斜線,再把鋼柱硬楔入身管。

這個鋼柱如何制造,吳運鐸只是說了一下大概,沒有具體的圖樣。炮兵小組召集全部懂機械和制圖方面的人才,連夜進行會商研究,把設計圖畫了出來,由姜野負責,先用翻砂鑄造,再用車床把鋼模車制出來。

最后,這個擠壓法被證明是有效的,幾天之后,第一門Armstrong大炮的身管已經加工完成了,炮栓稍有難度,但是在姜野和蕭白朗兩人的共同努力下,螺紋炮栓終于完工,并且順利的安裝成功。組裝完畢打磨好的大炮看起來溜光水滑的,眾人又看又摸,一臉淫蕩之色。

炮彈采用的是鑄鐵的長尖實心彈,但是線膛炮的炮彈引信很不好解決。

引信不管有沒有保險裝置,基本結構都是彈簧擊針式。這就需要兩種東西:和彈簧。相比里用的雷汞,彈簧反倒是他們面臨的一個大問題。彈簧制造本身沒什么難度,難得是材料――現代的彈簧一般是采用合金鋼制造的,這不是用個小轉爐就能生產的,機械組的手里有彈簧鋼的儲備,但是炮彈信管屬于消耗品,不能靠用儲備的材料做。

“化學引信怎么樣?”張柏林突發奇想。

“怎么說?”

“用化學反應來引爆炮彈啊,”張柏林的想法很簡單:用一個玻璃或者瓷器之類的小瓶,里面裝上一種化學藥品,周圍是一種可以和其發生劇烈反應的另外一種化學藥品,當炮彈被撞擊的時候,玻璃瓶碎裂,兩種藥品混合起來發生劇烈反應,把炮彈里的zha藥引爆。

“不太安全。”蕭白朗說,“炮彈要不斷的搬動運輸的,玻璃瓶萬一碎了怎么辦?”

“分開運輸。引信和炮彈分開運,要用的時候再裝上去。”

王洛賓連連搖頭:“這個思路是不錯,但是你忘記了一點:后裝線膛炮的膛壓比滑膛炮大得多,引信要有足夠的強度才行,玻璃管肯定會在發射的瞬間破裂,結果就是――炸膛。”

張柏林目瞪口呆,他根本沒想過這個問題。

“怎么樣?大炮沒想象中那么容易玩吧?”應喻拍了拍他的肩膀。

“這個引信用在其他爆炸品上面倒也不是不可以,”林深河說,“但是炮彈絕對不行。”

“看來光有先進的大炮還不行啊。”王洛賓苦笑著。滑膛炮的開花彈倒是毫無技術難度,但是這種技術沒法用在線膛炮上。

“碳素鋼也能做彈簧的。”姜野想了半天,回憶起自己似乎是看到過碳素鋼的彈簧。

“是可以,用0.6%的碳素鋼就可以。就是性能不知道夠不夠用。”季無聲說,“可以試試看,我查查書看看熱處理是怎么做得。”

“熱處理的活你干得了不?”展無涯自己也沒什么把握,他就用熱處理爐做過一些簡單的活計。

“我也沒把握,只能靠查書和試驗了。”

“這事估計不簡單,不是一天二天就能搞出來的。”

幾個人苦思冥想了半天沒有結果,最后還是林深河提議:既然第一批裝備Armstrong大炮是海軍用,反艦還是以穿甲彈為主。有實心的鑄鐵彈也就可以了。

“執行岸轟擊任務怎么辦?”

“用臼炮。”林深河說。

臼炮是迫擊炮的前身,制造技術可比迫擊炮要簡單的多,配用的榴彈也很容易制造。缺點是榴彈的不炸率比較高,只能說是謂聊勝于無。

“鍍鉛的問題怎么解決?”王洛賓問。歷史上Armstrong大炮就是因為炮彈出膛的瞬間,彈體上的鉛片飛濺造成傷亡而被英國海軍踢出戰艦的。

“我看資料說當時有人提議用電鍍法鍍鉛就不會出現這個問題――”王洛賓把自己所掌握的解決思路說了出來。

早期的線膛炮炮彈是類似米尼步槍彈的技術,利用爆炸氣體使彈底擴張鑲入膛線。所以彈體外部必須有一種軟質的金屬包裹,鉛就是一種最合適的金屬。問題隨即而來――鑄鐵彈體和鉛外皮之間的結合很難,特別是在沒有水壓機的情況下,勉強結合起來的結果就是英國皇家海軍的Armstrong炮一樣,鉛皮飛落。

“電鍍眼下太奢侈了,技術上也不大夠。”展無涯說。

“有一種思路,不知道是不是可行,當年美國人的3英寸Shenkl炮的炮彈上用過。”

既然鉛皮掉下來容易傷人,他們又沒有辦法阻止它掉下來,最好的辦法就是換一種飛濺出來也不會傷人的東西。

Shenkl的炮彈就是在炮彈的下半部圍上papier-mache,這是一種用混凝紙漿制成的彈帶,即有足夠的強度和韌性鑲入膛線,又不會因為出膛時候的碎裂飛落而傷人。

“這種混凝紙漿有難度嗎?”

“1860年科技,應該不難吧,無非是紙漿和膠水,這沒現成的配方工藝好用,只能靠實驗黨人了。”

“這個任務可以交給化工組,他們對這個有心得。”

正說著話,軍事組的何鳴忽然闖了進來,一臉嚴肅。

“出什么事情了?”王洛賓感覺有點不妙。

“根據俘虜口供,海盜很可能會在最近向我們發動攻擊!”他說著遞過來一份文件,“這是治安組發出的審俘通報。”
slayeroc 發表於 2014-5-25 12:01
臨高啟明  第一百零七節 諸彩老

抓獲的海盜經過治安組的審問,沒用多久就什么都招供了。出乎意外的是他們并非大名鼎鼎的劉香屬下,而是屬于諸綵老的人馬。諸綵老的活動地界就是在廣東洋面,這個集團在當時的海上諸雄中沒有鄭家、劉香、李魁奇、鐘凌秀那么有名,起家卻比鄭芝龍早得多。萬歷四十八年,鄭芝龍還在顏思齊手下的時候,諸綵老已經有南北兩個船隊,并且在這年的二月、四月、七月連續三次進攻揭陽,九月攻打澄海。天啟元年再次進攻揭陽,是天啟年間非常活躍的海上集團。

從俘虜們口中,穿越者們了解到了東南沿海這些亦商亦盜的海上集團的組織形式。雖然他們有統一的組織和領袖,但是在實際活動中基本上是以“股”來活動的,作為上層和各單個艦船之間的中層單位,“股”的頭目“掌柜”在指揮環節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各船的船老大由他任命,向船老大傳達幫主的指令以及對其下屬的行為負責。每一股的船只數目不同,少得只有2~3艘船,大股的船可能達到40艘。根據他們與幫主之間的親疏關系,各股與幫主之間的責任和義務是不一致的,不是幫主的嫡系的各股,平時可以自由活動,但是必須服從集團內部的規矩,并向幫主繳納一定比例的盈利――不管是來自擄掠還是貿易活動。幫主一旦召集各股集合行動,各股都要無條件的參與。(注:條件有限,未能查詢到明代各大海上集團的組織形式,這一組織形式是19世紀初期廣東海盜的。)

這三艘船就屬于諸綵老手下的一個“掌柜”,這個掌柜是諸綵老集團的核心成員。他們被派到臨高的目的,和茍家有著莫大的關系。

被穿越者們殺了豬的茍家就是諸綵老集團的大窩主,諸綵老集團的許多贓物都是運到臨高暫存,然后再通過茍家在瓊山的線路分批銷售到廣東地界去的。

茍家的滅亡,差不多過了半個月才傳到諸綵老的耳中,臨高縣城的茍二在茍家莊被破的第二天就全家從縣城里消失了,甚至都沒有去向諸綵老通報――茍二心思清明:這種大海寇豈是肯吃虧的人。自己去通報,不大大的放血賠償是肯定過不了關的,搞不好會傾家蕩產。這還在次,諸綵老丟了東西會對短毛進行報復行動,作為臨高的土著,他不還得去當先鋒?這兩家,他一個也招惹不起,干脆來個深藏不露,暫時不摻合。至于報大哥的仇,諸綵老得了消息自然會去找短毛的麻煩,假手于大海盜總比自己這樣失了勢的土霸來得有把握的多。

就這樣諸綵老完全被蒙在鼓里,直到不久前派去聯系的人發現茍家莊已經成了一片廢墟,廢墟之上又建起了一個新的堡寨,才知道茍家完蛋了,派人去縣城找茍二,也影蹤全無。在隨后的打探他們也大致了解到了事情的經過。

窩家被毀,贓物完蛋,這個消息對諸綵老來說簡直是當頭一棒。他得到消息,剛剛被朝廷招撫的鄭芝龍正準備對他下手,本來正是需要造船募兵備戰的時候,卻遭到了如此重擊,多年的蓄積毀于一旦,不僅損財,而且嚴重動搖了手下的信心――海盜集團是利益共同體,當大頭目的資源被毀滅,無法保證眾人的利益的時候,各路加盟者自然就變得心思活絡起來。原本對他虎視眈眈的各路人馬也乘機拉攏其手下的“掌柜”們。一時間,手下不告而別的,招之不來的船只有幾十股,上百艘之多。

穿越者自己也沒料到,純屬是為了“改善伙食”而干掉了茍家,卻在東南沿海掀起了連鎖反應。而最大的受益者,居然是他們一直視為未來最大敵人的鄭家集團。焦頭爛額,怒發沖冠的諸綵老立刻派出多股船只來臨高打聽消息――誰這么大膽在太歲頭上動土。

很快,短毛的情況就先后到了他的耳中。這伙人他早有耳聞――那艘奇怪的大鐵船是最近幾個月廣東漁民們經常提及的逸聞。茍大在信里提及過這些古怪的短毛――自稱澳洲海商。他還知道短毛們的火器十分厲害,臨高的鄉勇全部敗在他們手下。

諸綵老曾經對這些“澳洲海盜”――這個時代海商和海盜就是一碼事――出現在他的勢力范圍有所擔心,但是這伙人自從登陸到臨高之后就窩在那里不動了,即沒有開展貿易的意思,也沒派人四處搶劫擄掠。在臨高也是抱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態度曖mei的存在著。他有鄭家要對付,所以一直以來對短毛們的存在抱著默認的態度。

諸綵老現在有兩個選擇,一是馬上點起人馬去討伐短毛,奪回失去的錢財物資,重振聲望。如果是過去他會毫不猶豫的這么做。但是如今鄭芝龍虎視眈眈,短毛也不是善類,萬一鬧個兩敗俱傷,反倒讓鄭芝龍占了便宜。二是不聞不問,先集中力量備戰,應對鄭芝龍。問題是失去了在茍家積存的大量物資,他一時間沒辦法再籌集到這么多的財貨。

正在猶豫中,探子回報說短毛有一些行駛如飛的快船。這種船和大號的廣船尺寸上不相上下。速度之快,超出了他們見識過的任何船只,包括在這附近洋面上流竄的各種西洋帆船。快船沒有風帆,在海戰中不需要擔心被敵人火燒。有了這么一艘船,自己的船隊在海上就大大的占據了上風。

諸綵老就這樣下定了攻打短毛的決心。為此,他派出了好些探子去臨高偵查,又從臨高的漁民那里知道對方霸占了漁場,那些快船每天都在海灣里兜圈子,查私捕。諸綵老從探子們口中知道了如下情況:

1、短毛們的鳥銃最為犀利,射程遠,殺傷力大,而且可以連發。

2、與他們犀利的鳥銃相比,短毛們卻沒有大炮。連那些快船上裝得也是奇形怪狀的大號弩機。

3、快船一共有四艘,平時只有一艘在漁場巡邏,其他船都躲在海灣里,看起來他們也很寶貴這些船。那艘巨大無比的大鐵船則一直都停泊著不動。

4、短毛的人不多,探子們估計大概有千把人。有真髡和假髡二種,但是他們分不清具體各是多少。他們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在百仞灘,一部分在博鋪港。兩地都有設防,博鋪的人少一些,防御的也比較弱。另外,前茍家莊和一個叫鹽場村的地方也是他們的勢力范圍。

諸綵老從沒讀過兵書,也不懂什么戰略戰術之類的東西,但是他有足夠的智慧來判斷采取哪種方式才能取得最大的收益――他本質上是個商人,取得最佳性價比這個道理是懂得。

綜合的判斷下來,諸綵老做出了個明智的決定:不發動全面的對短毛的戰爭,戰斗的規模只限于奪取短毛的“快船”來增加自己艦隊的戰斗力,如果有可能,再奪取部分他們的鳥銃。

短毛們雖然鳥銃厲害,但他們一沒有足夠的人力,二缺少大炮。這兩點恰好諸綵老都很充足。在和他手下的主要頭目商量之后,他派出了自己的得力干將去執行奪船任務。

計策是夠高明的,在充當探子的漁民的長期觀察下,他們發現了穿越者的活動規律和行動方式,采取了針對性的措施:用私自捕魚來誘“快船”主動靠幫檢查,然后用火炮和白刃戰斗來清掃船上的“短毛”,為此所有的大炮都裝了霰彈丸,免得彈丸太大了對“快船”造成破壞。甚至船上還準備了兩種繩子,一種粗的是用來拖帶“快船”的,一種細的則準備捆綁被俘的短毛們――諸老大有令:對被俘的短毛要優待,畢竟快船和鳥銃只有他們才能知道怎么用。

這一切都計劃得井井有條,如果換成了任何一艘船只,諸綵老的計劃就會成功。幸而漁輪的過于超越這個時代的科技水平和穿越者幾個月來形成的戰斗組織意識破壞了這個完美的計劃,負責的本股掌柜也在戰斗中送了命。

勝利固然值得慶賀,隱患卻依然存在――誰也不知道諸綵老還有沒有后續的計劃。如果有,他又準備發動多大的規模的戰斗。不管治安組怎么拷問這些人,他們也說不出所以然了。被活捉的頭目又發誓又賭咒的說自己就知道奪船的計劃,其他一概不知。

“這么一來,大家又有得忙了。”何鳴若有所思的拿出香煙,正要點,又頓住了,“對不起,這是兵工廠,我真糊涂。”他拍了下自己的腦袋。

“沒關系,你抽好了,我們這又不是zha藥廠,那些大炮也就是個鐵疙瘩,出不了事。”

“還是不要壞了規矩。”何鳴說,“明天執委會要召開應對會議,各專業組的組長都要參加。你們炮兵小組多去幾個人吧。最近抓得重點就是博鋪的設防工程和海軍船只的武裝了。”

“出炮問題不大,就是原料供應比較匱乏,”展無涯說,“煤很缺。”
slayeroc 發表於 2014-5-25 12:12
臨高啟明  第一百零八節 新軍的構想

“我不是說了么,缺煤就派駁船去運。”馬千矚在會議上很不耐煩的說,“1500噸的運載量,就算是從越南拉回來也夠燒幾個月了吧?”

“你說得容易,越南也有個朝廷。”

“后黎朝吧。”

“沐猴而冠――”席亞洲對此表示輕蔑,“干脆派個遠征軍去滅了它丫的。”

“可別這么說,猴子這時候還是還夠狠的。我們這點人馬去干它有點累。”于鄂水說,“對于已經建立起穩定政權機構的地方,我們沒法象歐洲人在黑非洲那么亂搞,只有和他們去貿易了。”

“那也得是不平等貿易――”席亞洲忽然變得滿懷民族主義的激情,“有大炮就有貿易。”

“好了好了,先別扯太遠,”馬千矚打斷了席亞洲的抒情,“下面我談下關于軍隊的問題。”

穿越者在第一次反圍剿勝利,繼而剿滅了茍家之后,在臨高打開了局面,贏得了一個和平的建設時期。但是應該清醒的認識到,隨著他們登陸的日子越來越長,舉動越來越大,各方面的目光也終將會注意到穿越者們身上。無論是海盜還是大明,預計都會在最近一段時期對穿越者采取行動。因此,他向委員會和全體穿越者要求:盡快建立新軍。并形成完善的訓練-作戰體制。

從中長期來看,穿越者的作戰骨干力量必然是以這個時空的原住民為主的新式軍隊,無論叫它“新軍”、“土著軍隊”都好,其核心思想是一樣的。穿越者在人力資源上的極端弱勢,即使全部充任行政官員和技術人員都顯得力不從心,更不要說去當兵打仗了。

以穿越者為主要力量的現有軍隊必須解散從新組建成新軍。目前在軍事組內長期服役的人員,已經超過了全體穿越者人數的10%以上。這些掌握了現代技術和思想的人在擔任著大量的巡邏、警戒和小規模作戰,這是對人力資源的嚴重浪費。

預計中新組建的軍隊――馬千矚提議叫“新軍”,而不是什么“土著軍隊”,以示和未來等級更低的軍隊作為區別――士兵、士官都是明朝人。隨著軍隊規模的擴大,未來的軍官團也將以明朝人為主

新軍的兵員將主要來自農民和舊軍隊,尤其是衛所制度下的一般軍戶。他們在訓練后將充當主要的士官。新軍軍官初期以穿越者為主,逐步補充軍校學員,因此應盡快建立義軍軍校。軍校初期學員以本地童生、有文化的士兵為主。早期軍校可以考慮和行政官員學校、技師學校合編辦學。如果沒有這個條件,也可以考慮采用教導隊的形式進行軍官養成。

新軍實行一長負責制,但在各個級別都組織士兵委員會,士兵委員會有權反對軍官關于作戰以外的命令,如主官堅持意見應服從,但士兵委員會有權力向上級主官乃至穿越者的軍事部門提出上訴。士兵委員不得在軍事部門復核以前被處決,即便在火線上。虐待士兵將受嚴懲。

新軍實行職業兵制度。軍官和士兵都享受職工待遇,擁有優惠分房和自留地,并免費使用新品種農作物(其他使用新品種農作物的農戶第二年有額外稅)。事實上,新軍的人力來源就是新作物節約的人力。

“這個,我提下意見。”何鳴說,“明軍的情況我不了解。但是軍隊長期不打仗,往往會有許多不良風氣,79年我們打越南前部隊也有很多問題。明朝軍隊這種典型的舊式軍隊里的士兵素質到底行不行,不會招來很多兵油子么?”

“你還是解放軍出身呢,”張柏林插話,“你就忘記了戰無不勝的政治工作?當年的解放戰士不都是GMD那樣的舊軍隊里來的,一樣被改造了。”

“你會搞政工么?”何鳴對張柏林的話表示懷疑。

“放心吧,我一定搞定。”張柏林信心滿滿。

馬千矚說:“何鳴說得有道理。我們時間不多,沒多少時間給他們轉變思想。對舊軍隊的人員要多做一些甄別。”

“我們自己派人擔任基層軍官,把頭開好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這個緊箍咒一上,風氣自然就正了。”席亞洲回憶了他在鹽場村訓練民兵的過程,“……主官自己行得正,樣樣做表率,下面的小頭目就不敢亂來,老話怎么說來著?一正壓百邪。”

“關于兵員從軍戶中招募恐怕是靠不住的。”于鄂水說,“明末的軍戶和老百姓也差不到哪去,基本就是軍官的佃戶,而且老弱病殘居多。”

“但是他們苦大仇深么。”馬千矚說,“就臨高來說,軍戶比老百姓苦多了。這里的老百姓當佃戶長工的都比他們日子要好過的多。”

“從黎人那里招募士兵。他們都在山地,可以組建山地步兵。”魏愛文又開始鼓吹他的黎人部隊的想法――最近他經常跑黎區貿易,已經和當地人建立起了一定的感情基礎,為此他私帶的打火機消耗了不少。

“與其招募黎人不如招募苗人。”于鄂水提醒道,“黎人和這里的漢族有很深的民族矛盾,我們只能徐徐化解,不能輕易的給予武裝,手里有了好家伙,膽氣就壯了。萬一這支黎族武裝出了點什么事情,我們就是豬八戒照鏡子。”

海南的苗族是黎人大暴動的時候,從廣西隨明軍來海南作戰的苗軍就地解散后留下的。因為來得晚了,只能落戶在高山上,多半給黎人的峒主和漢人地主當長工或者佃戶,也有純粹打獵為生的。生活較之黎人更艱苦。在海南歷史上,苗人與漢人的關系比較好。

“本地有苗族嗎?”

“有,有,”魏愛文趕緊說,“那南峒的朱峒主說離他們那里不遠就有個苗寨。有百來戶人家。如果有需要我們可以去一次,探探路。”

“招募黎人和苗人的事情可以考慮。”馬千矚想了想,只招募幾十個人組建個偵查隊什么的還是可以控制的。

“下面我說下軍隊的控制問題。”馬千矚繼續道。

軍隊是穿越者的工具,工具不可以反噬主人,因此必須改變目前軍事部門獨立運行的方式。一旦新軍建立,新的軍事體制必須提上日程。而當新軍超過500人多于穿越者之后,也必須用有效的方式控制新軍。因此,他做如下建議。

新軍建立之初,軍事組的原班人馬要保存。作為新軍的訓練者和監視者。建立新軍需要軍官,所以采取規模減半的辦法,保留為20人作為內衛部隊,裝備現代化武器,另30人進入新軍當軍官,建立一個教導營。

一旦新軍體制完善,軍事部直接掌握的武裝力量的使命就告結束,除了內衛部隊之外,其他人全部歸入新軍的序列。此后的一切軍事行動全部由新軍執行。

新軍主要采用19世紀武器和冷兵器。初期決定使用的是米尼彈的前裝線膛步槍和長矛。槍矛比例暫定為1:1。第一批新軍的規模為500人,編一個營,另編炮兵連一個,配9門滑膛炮。如戰斗中需要新式武器,可向委員會申請,由內衛部隊發放。

軍事委員會屬下將成立總參謀部,其下分別設陸軍和海軍兩個體系。總參謀部有權指揮海陸軍。但是總參謀部無權指揮內衛部隊。軍委會負責內衛部隊的訓練、補給,但是無管轄指揮權,由執委會直接控制。

軍隊不可用于內部沖突。內衛部隊主要任務是維護秩序,保護政府機關和保管重要物資。同時負責現代化武器控制。

總參謀部屬下成立獨立的軍事情報部門,負責軍事情報搜集和偵查活動。

軍事后勤,暫時不建立獨立的部門,由執委會委托各專業部門供應,具體調撥由計委控制。

已經在大美村和鹽場村實施的民兵方案要繼續推行,不僅在這兩個村落,在百仞公社也要進行推廣。早期采用基干民兵制度,三丁抽一,由穿越者下到各村對基干民兵進行輪訓。民兵的武器目前以繳獲的冷兵器、舊式火銃、抬槍和制式的6磅滑膛炮(用以村落設防)為主,待到有一定的工業能力之后可給基干民兵裝備米尼步槍。

穿越集團沒有正式的海上作戰力量,只有漁輪用于巡邏――受限于燃料和配件,這些現代化的漁輪的使用必須盡量控制。鑒于這個時代的海盜是東南地區最強大的作戰力量,而且目前看來很難與之合作,短期內應在博鋪建設海軍基地完成要塞化。陸軍應支援建設海軍要塞炮兵,并在海軍基地駐扎一支防御部隊。海軍在臨高角扼海口建立炮臺,掩護港口和船塢建設。

張柏林聽到這里眨了眨眼,意思就是你們拽什么,還不得低聲下氣的到老子這里來要大炮。

成立海軍之后,原漁業生產組撤銷,并入海軍。漁業生產依然是現階段海軍的主要任務之一。因此海軍受總參和農委會的雙重領導,博鋪魚品加工廠繼續屬農委會所有。海軍的兵員,由陸軍負責招募和訓練,以后再獨立成系統。

為了在初期統一海上力量,避免多頭管理,實行“凡是海上飄得都歸海軍”的體制,無論是從另一個時空帶來的船只還是從在本地繳獲購買的,也不論其目前的用途,全部歸口海軍管理。
slayeroc 發表於 2014-5-25 12:14
臨高啟明  第一百零九節 招兵買馬

“正式成立陸海軍之后,不但武器需求激增,還涉及到訓練和儲備彈藥的問題。”馬千矚說,“我在這里有二點看法。”

工業部門要盡快建立起彈藥供應體系,供應新軍和海岸要塞的訓練。

黑火藥的供應,可以說充分,庫存足有2.5噸之多,經過造粒處理后威力提高許多。足以應付訓練和戰斗,但是炮彈、米尼彈是零庫存,需要趕制。

武器制造,以一二種為好,不要貪多貪全。如果因為缺少焦炭造成鋼材不夠用,則現階段集中力量制造鑄鐵火炮。貿易部門將全力解決煤炭供應問題。

要盡快設法制造原動機,包括蒸汽機和小型柴油機。以為海軍自建、改造船只提供足夠的動力機械。

“海軍的船只,”陳海陽提醒道,“現在只有二艘帆船,要承擔的任務卻實在有點多。海軍需要擴充船只。”

為了達到現階段的捕魚、警戒和運輸任務,海軍至少需要8~10艘帆船,排水量不宜低于50噸,最好能超過100噸。現階段工業對海運需求愈來愈大,噸位太小的船只不適用。

穿越者在臨高已經發現了規模頗大的造船作坊。這里的漁船最大的俗稱“臨高拖風”,排水量超過70噸。用來捕魚和運貨都無問題,但是穿越者還是嫌船略小,而且速度也不夠快。

如果要自己造船,工業部門和海軍能提出的船型可謂一抓一大把,連把光榮號鐵甲艦線圖和結構圖畫出來的牛人都有。但是沒一個人有實際造船的經驗,最有經驗算是文總和王洛賓,兩人是資深船模愛好者,模型船造過無數的。算是對木結構造船了解最深刻的人了

陳海陽提出可以利用臨高本地的造船資源。根據遠程偵查隊的報告,臨高百圖港一帶有好幾家造船作坊,不僅可造一般的漁船,就是四百料的大船也無問題――四百料船已經是明政府允許民間合法制造的最大船只了。

百圖港不僅有造船師傅,還蓄積了大量對造船用的木材,有的已經存放了三四年,干燥度合適,穿越者可以很方便的利用。

“我建議我們占領百圖港,將那里的造船匠、造船資材全部遷徙到博鋪來。”由穿越者負責設計,同時教授現代的造船工藝,相信很快就能把這些造船匠改造成現代造船工人。

“同意!”張柏林馬上贊成,他對打仗的事情尤其熱心。

“我也贊成奪取百圖港,這樣就把臨高的造船業完全控制在手里了,臨高的漁民和沿海貨運的船家就得完全聽命于我們。”馬千矚也表示支持。

占領百圖的動議就這樣通過了。這個行動準備在陸軍教導營成軍之后馬上展開。

“最后是海軍的人員招募和訓練,”海軍的李海平說,“剛才馬委員說了,海軍的招募和訓練暫由陸軍負責,這點我不敢茍同。我們是海軍,不是陸軍海戰隊,海軍兵種有其特殊性,陸軍很難真正理解海軍的需求――”

以魏愛文、張柏林為代表的陸軍少壯派們的臉色立馬就很不好看起來:這話里明顯有把陸軍當土包子的意思。

“我解釋一下。”馬千矚趕緊說,“所謂由陸軍負責其實是新兵階段――陸軍有教導營。下部隊之后就由海軍自己負責訓練了。致于士兵的招募,以后將會直屬軍委會管理,和陸海軍都無關。”

“首長。”又一個社員畏畏縮縮的走進了鄔德的百仞公社辦公室。

“什么事?”鄔德一怔,不會又要當兵來開證明的吧?

“小人,小人,想開個文書。”來人似乎很怕和這樣的大首長說話。

“是準備去當兵?”

“對、對――”

鄔德嘆了口氣,今天一天,來社部開條子去應征的人已經不下二十個了。加上最近被機械廠和各個系統招走的人,他的男全勞力已經少了五十個,再這么下去,公社就成女人村了。

這當兵的待遇給得要太好了吧。鄔德想,安家費就是200公斤大米,每人每月餉銀一兩,吃穿全包,難怪這群社員都要去當兵了。

“初雨,給他開證明吧。”鄔德有氣無力的說。再怎么說還得服從大局。眼下擴軍備戰是主旋律。

“是,老爺。”初雨如今已經非正式的成為公社秘書。在經過政審和試用階段之后,根據其本人的堅決要求,分到了鄔德這里。到了公社之后,她就當仁不讓的照顧起了鄔德的生活起居。嫌食堂的飯不好,還自己起火,每天幫他做飯洗衣。還屢屢暗示自己可以為他做更多。鄔德沒料到到自己在21世紀屬于過氣中年男,到了這個時空卻有少女愛慕。難怪隊伍里混進這么多宅男。

其實初雨并不認字,投奔穿越者之后也上了掃盲夜校,現在也不過是半文盲的水平,所謂開文書就是拿著鄔德事先印好、填寫好的文件蓋章而已,所以又人稱蓋章秘書。

他的手機忽然響了起來,是李海平打來的:

“老鄔啊,最近我們海軍的征兵情況不大好啊,陸軍把體能最好的都給截留了。你看是不是給我們想想辦法。您也是海軍老兵么--”

“行,有人來申請我就宣傳宣傳。”

“承你幫忙了!給開介紹信的時候一定要注明是向海軍報到的。”

全從公社征兵的話會嚴重削弱勞動力,負責征兵事務的席亞洲在熱鬧的東門市設立了招募點。

招募的名義自然不是穿越軍之類的名號,而是順耳的多“百仞民團”。縣里完全裝聾作啞,中國的傳統官場術有一點就是該做鴕鳥的時候一定要把腦袋埋得深――不知道比知道了不處理要好。穿越者毫不擔心已經近乎裸體的臨高縣衙對他們會有什么舉動。

“奶奶的,這個待遇是不是給得高了?”東門吹雨在東門市的現場負責維持招兵秩序。看著剛剛在照壁上掛出來的招募鄉勇的大幅告示:每個士兵安家糧二公石(200公斤),包吃住(月口糧20公斤),每月白銀一兩。

不過席亞洲說這個待遇不算高。天啟年間遼東各鎮軍餉就是二兩每月了,到崇禎中期新募士兵的月餉漲到了三兩二錢。要不是明軍上下克扣成風,士兵基本拿不到手,穿越者想招人不出到二兩一個月也不行。

張柏林在照壁下面四處拉當地人當兵,他現在已經略懂臨高話了。

“老哥,到我們這里當鄉勇吧,月餉一兩,官軍都沒這點餉銀呢。我們這還包吃穿。”

“當兵不干,要掉腦袋的事。”

“您別走啊,我們這里每天飯管飽,還有錢拿,考慮考慮?”

“我家還有老婆孩子,首長你就放過我吧。”

“老婆孩子接來好了,我們負責安家糧。”

根據軍委會制定的征兵計劃,陸軍招募士兵400人,學兵100人。海軍招募士兵100人,學兵100人。士兵是17~25周歲,學兵則是13~16周歲。學兵是作為未來軍隊中的技術骨干來培養的,除了參加軍事訓練之外,還將接受一系列的專門技能培養。

但是在招募的時候發覺大多數應募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年齡,只能說個大概年份。個別人連有過天啟年都不清楚。還以為現在是“萬歷皇爺”的天下。從外表看都是黑黑瘦瘦的,很難正確判斷到底是多大,雖然后來衛生組搞了個看牙齒的流程,但也只是尋摸個大概。計劃中的少年學兵,最后只招到了十幾個。

臨高本地人并不太踴躍,他們若非小自耕農就是稍有產業的佃戶,雖然困苦,混個肚圓還是沒有問題的,自然對當兵沒興趣。倒是“福佬”之類外地來海南海南墾荒當長工的貧苦百姓應募的多一些,這些人基本都是光棍漢,沒牽掛。

也有一些一看就超齡的,衣食無著的來投奔當兵的。最后也都收下了,年齡大就當后勤吧,現在穿越者是急著暴人口的階段。有人什么都好辦。

但是這樣的兵源普遍都身材瘦小,長期的營養不良和勞作損害了他們的健康,雖然吃苦耐勞,在舉重測試上更是超出了他們身體條件。

“人矮了點,也不夠壯實。”魏愛文有點失落,這些小個子的土人顯然不符合他對軍人儀表的審美趣味。公社來應征的因為伙食好,體格條件都不錯,看起來精氣神都是一流的,魏愛文毫不客氣的都給填上陸軍的兵籍表。

“矮點就矮點,人力氣大,吃苦耐勞。”席亞洲沒這么多講究。但是身高標準降到了155cm這也實在夠低了。而且看起來還多半瘦骨嶙峋的,20公斤口糧夠不夠他們吃……席亞洲心里直犯嘀咕。

海軍發現陸軍在入伍者當中截留人員之后,便要求在博鋪開設另一個招募點。向來捕魚的漁民宣傳加入海軍的好處。漁民顯然比農民要有冒險精神的多,加上海軍的大鐵船、“快船”的名聲在外,海軍很容易的就招募到了100多名漁民。有的人居然還是從臨近各縣來投奔的。陳海陽開始還樂得合不攏嘴,后來才發現,這并非海軍更有感召力,而是對見多識廣的漁民來說,去投奔某個海上集團當幾個月海盜已經是他們生計的一部分。如果混得不錯,就會一直呆下去――投奔“澳洲髡匪”和投奔鄭家沒什么不一樣。陳海陽看著這群剛招募來的半漁半匪的新兵――以后的政治工作還真得花點心思了。
slayeroc 發表於 2014-5-25 12:15
臨高啟明  第一百一十節 某男人

深夜。

馬千矚在燈下起草著文件:

計劃委員會1628第三十一號文件:關于組建軍隊需求、軍工生產和物資調配。

秘級:機密

一、責成軍工部門立刻對以下工程的物資、人力需求量進行估算

1、一周內開始訓練500名新軍。其中30名穿越者。因此立刻將既有的米尼步槍的零件拼裝成成品武器,預計第一批350支槍。另軍工部門提供6磅滑膛炮5門,12磅榴彈炮4門。

訓練期間,每門炮每天開火2次,每支火槍射擊10次.估算其彈藥消耗,為6個月的訓練生產彈藥。

2、6個月后擴軍到1000人,訓練強度不變,全部槍炮裝備完畢并生產彈藥。在役槍1000支炮100門(包括海軍艦船和各海陸要塞火炮),另有100%的后備量在倉庫里替換。安排人手修理槍炮。

3、預計一次戰斗消耗,每炮炮彈60發,每槍彈藥50發。除訓練外,至少存儲2次戰斗所需彈藥,列入生產計劃。

4、需要1000套軍裝(含內衣)和裝具,布料、皮革動用庫存,需在穿越者尋找有打版師或有服裝制作經驗者。批量加工可交于公社服裝廠。

5、估算1000名新軍作戰所需糧食。

二、籌建軍政干部學校

1、分甲乙兩班,甲班為有一定文化基礎的當地成年人,乙班則為少年班。人員為完成隔離檢疫的少年兒童和。伙食按穿越者水平供給。后勤部門給出需要增加的糧食、肉類、食鹽供給。

2、建筑部門考慮建校地址和工程物資、勞動力估算。

三、化工部門的進度

1、化工部門要提出三個主要化工廠:煤焦油廠、800噸合成氨廠和食鹽電解廠的完工進度。

2、在工廠化制造法不能使用的前提下,有無代用工藝可以制造酸堿,需要的原材料、設備和能源的清單。

3、提出可規模化制造哪些zha藥和火工品的匯報。重點在黑火藥、硝化棉、雷汞和。

四、貿易

1、以玻璃器為主,工業委員會最好專設輕工業部門來負責此事。第一批產品以玻璃鏡、酒瓶(廣州訂貨)為主。

2、已經在廣州購得轉手煙草,可制煙,工業部門盡快開發煙紙。

3、廣州先遣站多次提出運力不足,采購的各種物資大量積壓。原計劃在廣州當地購買2~3艘船只用來運輸,水手從當地雇用,但是最近官府不斷釘封洋船,準備海戰,所以各處船廠都不造新船。希望執委會能迅速購入船只1~2艘。

馬千矚的報告寫到深夜才寫完,各個部門千頭萬緒最后都匯總到了計委。最后由計委負責協調運轉。隨著攤子越來越大,各種設想、計劃也愈來愈多,原本非常精簡的機構現在看來必須做一些調整來適應這個局面了。

他想了又想,首先情報部門和治安部門要做一些整合,現在的情報部門基本上是翻故紙堆來查詢資料,現實情報搜集不夠。遠程偵查隊限于條件,至今也只將偵查范圍擴展到臨縣,府城的情況還不清楚,而且遠程偵查隊更象是資源調查隊,為了了解資源情況,往往得混編各種專業人員,限制了發揮,軍政情況反而搜集不夠。現在總參設立了軍事情報部,算是一個好的開始。以后偵查隊和勘測隊要分開。隨著廣州的局面慢慢打開,雷州的情報商業系統也要逐漸建立,然后是滲透到瓊州府城。其他各縣馬千矚認為無關緊要,一旦和大明撕破了臉皮,直接拿下就是,不需要事先搞什么情報組滲透。

他給自己泡了杯茶,這茶是從茍家莊繳獲的東西――臨高可不產茶葉,在一個沒有汽水的時空,大家對茶葉的需求大為增加。其實汽水也沒什么難得,馬千矚的童年是一家大型國企的家屬區度過的,那種國企基本就是從生到死,除了不包墓地之外什么都管的企業,就是汽水也是廠里自己造的,馬千矚小時候對那個神奇的機器極其崇拜,后來長大了自己一研究才發覺此物并無多少技術含量。

“我連可樂的都造得出來。”他想到了南海農莊里的幾棵古柯樹不由得喃喃自語。可樂這東西不就是焦糖、古柯提取液和汽水的混合物么,

“可樂?你沒和人賭這個吧?”門外傳來了一個男人的聲音。

“有慘痛的教訓在前,誰還敢賭可樂?坐坐,喝茶?”馬千矚起身給他去倒水――作為干部的一個好處就是辦公室里能有個熱水瓶,雖然那鋁殼熱水瓶的歲數大約和馬千矚差不多大,上面還用紅油漆涂了豐城輪三個字。

來人三十出頭,四十不到,身寬體胖,行動看起來遲緩,實則動作靈活,相貌毫不出奇,屬于一面之交是絕不會記得的人物。

“你可是我這里的稀客,D日之后就沒見你來過。”

來人不動聲色:“你是執委,我老來找你做什么,要避嫌。”

“拉倒吧,老實說:你這么避嫌有什么企圖?”

“聽說你們準備和諸綵老開戰?”男人轉了話題。

“不是開戰,是備戰。得防著他來打,現在攤子大了,沒軍隊也不行。”

“諸綵老,不過是日暮西山的一股沒落勢力,穿越集團目前最大的威脅――”男人說,“一是大明,現在已經是立冬過后,秋糧征收完畢,廣東的明軍不說,天啟年已經把藩庫里的銀子折騰光了,但是瓊州的駐軍守土有責,十有八九會來一次。二是鄭芝龍,他現在已經受了招安,成了游擊,正準備把他以前的伙伴都干掉,獨霸東南海貿。”

“你的意思?”

“諸綵老是可以聯合的力量。”

“聯合海盜?”

“不錯,”男人慢條斯理的說,“穿越集團的海上力量這么弱,漁輪再猛也只有四艘而已。在海上沒一個當地勢力作為盟友,沒多久你們就要面臨一個選擇:要么乖乖得繳保護費,要么和各路海上的好漢大干一場。你不是一直想和劉老香聯系上么,其實諸綵老的勢力也不算差,他又比劉香弱,鄭芝龍還想收拾他,此人四面楚歌,會比較容易合作。對了,在正史里,他在明年八月在閩安會給鄭芝龍KO。”

“執委會也想過,但是我們干掉了他的窩家,又奪走了他十多萬兩銀子的貨物,恐怕合作起來有難度。”

男人胸有成竹的一笑,“諸綵老現在的狀況只怕開價高不到哪里去。你們不是有奇貨么,給他個代銷權,他自然就肯了。”

馬千矚沉吟著,這個提案他也想過,但是實在覺得有些沒把握。搶了人的錢,殺了人的人,現在說聯合就聯合?諸綵老不會這么好說話吧?

“他再不好說話也得解燃眉之急。”

“好,我試試看吧。反正談不下來也不損失什么。”

“有了波蘭。斯大林和希特勒也能握手言歡。”說著,男人慢慢的站起身來,緩緩朝外面走去。

“你真得不愿意在執委會任職嗎?”馬千矚覺得十分可惜,“情報部門很缺人手。”

“還沒到時候。”男人出門的時候仰望了一下臨高的星空。

馬千矚當夜無話,第二天將執委們召集起來。將這個設想說了一遍,執委會對此眾說紛紜,多數人倒不反對和諸綵老和談,畢竟刀兵見陣,誰掛了都不好――而是懷疑這樣的和談有沒有可能性,也有人深怕和談中做過多的讓步,損害穿越集團的威信和利益。在經過反復磋商之后,最后決定試試看。不管能否和談成功,建軍備戰要繼續進行下去――“說話和氣,手握大棒”。

馬千矚讓獨孤求婚去將目前在東門市鋪路現場勞動改造的海盜頭目帶來。不多時,獨孤求婚帶了兩名俘虜回來。這二人見到短毛頭領十分驚慌,以為是要拿他們開刀,馬千矚讓忙安撫一番。

內中一個頭目名號是黑面蛟施十四,是其中一艘船的頭目,相當于船長,他被俘之后倒也爽快,干凈利落的把自己知道的都說得一干二凈。馬千矚從審問記錄里知道此人頗講義氣,在這股群盜中有些聲望。

馬千矚道:“我等為大宋海外遺民,此次回歸大明。在臨高歇息休養。與貴部兩不相犯,爾等為何襲我部屬。殺我部眾,是何道理?”

施十四聽馬千矚話中似乎并不想取其性命,不由得暗喜,忙道:“原來是一場誤會,我等素與茍家有些生意上的交情。前些日茍家的親信來我處哭訴,說他家主人無端被你等殺害,又說你等擄掠無惡不做。我聽得義憤,才強出的頭,與我家大當家的無干。現在看來全是那無恥匪類造謠生事,待我回到營中將其千刀萬刮,方能出得了胸中的惡氣。”

這所謂茍家親信來哭訴云云自然是胡說,不過此時黑面蛟只求順著馬千矚的話,把自己的責任推個干凈才好。

馬千矚聽到“擄掠無惡不做”這八個字,不由得暗笑:就憑你也又資格說我們。口中卻道:“原來是誤會一場,待我略備薄禮以表歉意,然后送兄臺回去。只是貴方三船全沉,不如等我們購艘小船相送?”

施十四聽得可以回去,只覺得度日如年――符有地折磨起人來還真是不含糊,這幾天他們就沒吃飽過,藤條更是吃了無數。哪肯再耽誤行程。連忙道:“即是誤會,我也對貴部有虧,這賠禮還是大家都免了吧。我身強體壯,沒有船,走路也使得,搭漁船也使得,家中又有急事,耽誤不得。”

馬千矚微微一笑,道:“老兄不必著急,我等久聞諸大當家的為人豪爽,義薄云天,常常尋思得機便去拜會。待我為大當家的準備一份厚禮,請老兄為我引見,萬萬不可推辭。請稍坐片刻,我去去就來。”說罷,馬千矚示意獨孤求婚看住此人,自己轉到辦公室去面向委員會匯報去了。

執委會準備送些禮給諸綵老以示善意,進而和談獲得海上貿易合作。一開始準備了些塑料花及玻璃工藝品,旁邊站崗的胡候見了勸道:“有道財不露白,我等顯驟富于盜匪,無疑于引狼入室,永不得安寧。”眾人聽得他說得有理,只準備了已屬于常見物品的玻璃鏡子二面、綢緞十匹,又送了十兩銀子給施十四壓驚。

馬千矚又想起賣玻璃的事,忙叫工業部準備樣品。展無涯雙手一攤:“我報告打上去好幾天了,熔爐到現在也沒給我造,我到哪里去造樣品。不如從圣船上隨便拆一塊給他算了。”

馬千矚不得已讓人從圣船上撿了塊大的碎玻璃,拿給施十四說:“我等善做此物,還請老兄轉告諸大當家,看是否可以代我方外銷,一切好說。”施十四此時但求早一刻上船,直接顧著連聲答應。;
slayeroc 發表於 2014-5-25 12:17
臨高啟明  第一百一十一節 失敗的硝化棉

呼……終于完成了一樣有里程碑意義的東西,蕭白朗彈了彈新制成的陶缸,那清脆的當當聲比天堂的鐘聲更響亮。十幾天來吃住都在窯場的工業部門的兄弟都流下了眼淚――不容易啊,連著經歷了制胎,陰干,上釉、燒制溫度控制的多次失敗,終于修成正果。下面大規模腌制海產、做醬油、生產輕化工品有起碼的成套家什了,將來的抽水馬桶也有了指望。

“我穿越國不能自制陶缸,完全依賴明朝人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蕭白朗在陶缸邊發出鏗鏘有力的聲音。擺了個POSE,可惜丁丁不在,沒給攝入鏡頭。

陶缸原理雖然簡單,但是這種大直徑相對薄胎的陶器最難制作,穿越者過去造過小口徑的陶瓷管道和缸,這么大尺寸的沒有經驗。最后工業部門查了無數資料,還將臨高所有會燒陶的工匠全給找來,這才完成了陶缸的燒制。這可不是個簡單的活,據幫忙的陶匠說,整個瓊州府也只有瓊山縣附近的陶窯有這樣的能力。能夠試制出來,他們也覺得很吃驚。

工業化的基礎陶器作坊初步具備生產能力。磚瓦場本身就具備一切制作和燒窯的條件,溫度只要能夠達到800攝氏度就夠了。

有了這樣的大大小小的缸鍋,化工組終于可以開始他們偉大的土法化工進程了。在所有的穿越者最急需的化工品當中,硫酸和硝酸的用處最為廣泛,特別是硝酸,絕大多數的zha藥、火工品的制造里都要用到,從穿越神器硝化棉到最危險的。

制造硝酸,就必須有硝酸鹽。在沒有合成氨工業之前,硝酸必須有硝酸鹽才能制造。中國的天然硝酸鹽礦石分布在四川和西北,南方完全沒有,靠得是收集硝土來煉硝。這是件即臟又沒效率的活。要不是廣州先遣站及時的運來了許多硝石,化工部門這會就淪為倒出挖廁所豬圈的角色了。

有了足夠多的的硝石――都是廣東那邊走私出口用的,質量很好。手里的黑火藥庫存又很多,所以這硝石就可以全部用來制取硝酸了。

硝酸如何做呢?穿越愛好者們幾乎人人都看過神秘島,知道硝酸是可以用硫酸做出來的,要有硝酸,就得有硫酸。

季思退想了想,現代的工業化硫酸生產,大體有三種不同的來源,一是煤焦化工業中的副產品,二是硫磺加硝石制取,三是硫鐵礦制取。三種方法各有優劣,也有各自的土法工藝流程,但是對穿越者來說目前階段都沒得玩――沒原料。幸而廣州已經采購來了皂礬,雖然這種工藝產量很小,好在工藝簡單之極,用他們手頭的實驗室設備就能制取。

用皂礬提煉綠礬油這算是最傳統最簡單的硫酸制造法了。綠礬油古人也有小規模的使用,多半是在金屬加工領域,明末受益于西方傳教士的科技傳入,已經有人制造出了硝酸和王水,但是制造的人顯然沒意識到這些東西有什么具體作用,如果再假以時日,說不定會開創個中國化學的新紀元。不過急于要“建立大一統國家”的奴隸主政權很快就終結了這個可能性。

皂礬干餾法的制取效率極低,制取出來的硫酸大約僅有原料的10%,只是有勝于無,純屬臨時代用。這種蒸餾法污染極大,而且還有點危險性,化工組在博鋪重工業區里選了塊風向合適的地方蓋起廠房。用干餾法開始蒸餾,所有參與人員都發了化工廠的勞保工作服和口罩,幾天之后,就有20公斤濃硫酸。

有了濃硫酸,就可以做硝酸。再一次使用蒸餾法,在硫酸中加入硝石,然后慢慢加熱,利用硝酸的揮發性得到濃硝酸。這個過程會大量放熱,豐城輪的冷庫制作的冰塊第一次派上了正經用處――冰水混合物用來混合冷凝硝酸的曲頸甑。

有了硝酸,火棉這個穿越神器馬上就被人提了出來。火棉不僅爆炸威力比黑火藥大,還是很好的發射藥。

經批準試驗計劃后李迪開始為軍隊試制造無煙zha藥――火棉。按理說這是化工組的事情,但是化工組對能制造硝化棉持懷疑態度。海軍的李迪忽然不搞蒸汽機了,自告奮勇的把造硝化棉的事情接了下來--條件是硝化棉批量投產后必須優先供應海軍。

先搞來幾個陶缸罐和一次生產所需要的酸堿,外帶15公斤棉花。燒堿靠得是存貨,得找計委批,好在zha藥屬于軍國大事,計委很痛快就批準了。

因為燒堿和硝酸都有腐蝕性,李迪穿上了向季思退借來的化工用的手套和圍身。

火棉需要非常純凈的脫脂棉,一般zha藥廠都是購買現成的制品,穿越者就只能靠自己手工制作了。

首先是處理棉花,撕開,挑掉可以看見的雜質,如小石子、枯葉等。用水洗棉花至流出液清澈為止。把棉花裝于陶瓷鍋中,加入水至剛好能被淹沒,然后向鍋中加入相當于其中水重的2%~5%的燒堿,加蓋煮沸后小火煮10分鐘。冷卻,用大量水沖洗,約需邊洗邊搓10分鐘。把洗好的棉花置干凈的紙上在外面的太陽底下晾曬。然后將剩余的堿水倒入廢堿桶里。開始按:的比例將濃硝酸和濃硫酸配置成酯化用的混合酸。現在臨高雖然是旱季,空氣濕度還是大了點,混合酸已經涼了,棉花還沒有晾干,看來以后得有烘干機。八路軍的軍工是用火炕烘干的,這個可以學習。

李迪將晾好的一多半棉花放入混合酸中,壓了壓,攪了一下,蓋上蓋子,看表,過了10分鐘,撈出來,放在一邊,又將剩下的棉花放進去,弄完后兩次的混在一起。

把廢酸到進廢酸桶里,繼續安定處理。整整花了6個小時,終于第一批的火棉制出來了,可還是濕的,只敢陰干,還要盡量分散開,不然可就麻煩了。

直到晚上,終于有了干燥的火棉,有16公斤,拿去給炮兵小組去試驗吧!他們現在差不多就是武器研究所了。

這些天,博鋪的靶場每天傳出爆炸聲,還經常可以看到渾身冒著青煙,滿臉烏黑地的林深河、白羽等人呆在河邊喘氣。

李迪拿著新制的火棉來到靶場,突聽到一聲巨響,只見一門大炮的半截身管在空中飛舞,嚇得他一大跳。過了好一回,才看到林深河從壕溝里渾身烏黑爬了出來,還連連點頭的沖著后面鉆出來的幾個人說:

“我們的火炮身管壽命比想象的還要好。”

李迪趕緊跑過去,將火棉遞給他,說道:“這是我新制造的火棉,請炮兵小組試驗下。小心點用,這玩藝威力可不是黑火藥能比得!!!”

但見林深河一臉疑惑,問道:“你這是強棉還是弱棉?”

“強棉?”李迪一臉懵懂。

“我汗,大哥啊,你連這個也不知道就造火棉?”林深河吃了一驚,“含氮量不一樣的火棉性能是完全不一樣的。”

“我想應該是弱棉。”白羽雖然是兵器制造專業,火工學也稍微懂一點,“土法的硝酸,土法酯化,很難搞出來高含氮量的火棉的。”

“試試看吧。”李迪這下也有點沒底氣了。

過了半個小時,林深河一臉烏黑帶著濃烈的硝煙味道找到李迪,沒好氣地說:“你做的那個火棉,拿去做油漆或者膠水還行。”

“我這是完全按書上說得做的!”李迪大聲喊道,“標準實驗室流程。”

“問題是這個根本不能起爆。”

“大概氮含量不夠。”白羽說。

“又是中凡爾納的毒的人。”

凡爾納把火綿的制造工藝說得非常簡單,實際火棉制造在簡易環境下是不容易做出來的。特別是在酯化過程中,要相當準確的通過控制硝化劑成份、反應溫度、反應時間等諸多因素來控制含氮量、粘度等重要指標。

到底有多難,穿越者的技術資料庫里有許多土法zha藥制造法的小冊子和書籍,連、黑索今的土法制造都有,卻唯獨沒有火棉。可見火棉并不是一樣容易制造的東西。

工業上以含氮量的多少把火棉分為1號強棉,2號強棉,3號弱棉,爆膠棉,火膠棉,清漆用棉,賽璐珞棉等幾個等級,土法制造的硝化棉,最多能達到賽璐珞棉的水平。

“白浪費那么多的硝酸和燒堿了。”李迪懊惱的很。化工產品本來就很緊張。

“如果能有賽璐珞棉的水平用來做發射藥好了。雖然有點差勁。”林深河想了下,“吳運鐸在回憶錄里說過,當時他們復裝子彈,一是黑火藥,二是去買報廢的電影膠片,用賽璐珞做發射藥。”

“要不當發射藥試試看?”

“這樣沒法用,要加工成粉再壓結實。”白羽搖搖頭,“先儲存著吧,以后有了設備再上批量。我們還是請化工部門盡快出雷汞吧。那些步槍沒雷汞不好辦。”

(注:用李迪的方法是無法做出能合格硝化棉的。如果在實驗室環境下,有各種分析純的藥劑,那么做出賽璐珞棉還不成問題。但是正式的硝化棉生產要復雜的多,除了含氮量難以控制之外,去除棉中的酸的工藝也非簡單的用水洗就行。硝化棉在早期因為游離酸去除不徹底,屢次發生事故,完全被軍隊所摒棄。)
slayeroc 發表於 2014-5-25 12:18
臨高啟明  第一百一十二節 炸藥工廠

在李迪折騰他的火棉的時候,化工組在文瀾何畔一處遠離建筑群和居住區的地方設計建造一座大型院落。

以院落為中心直徑200米內的空地上被清理的寸草不生,地面是用黃土加石灰、細沙反復碾壓過得,連石子都被全部挑了出去,道路用磚塊鋪設。周圍架設了二道鐵絲網,上面掛著一塊塊繪有猙獰的黑骷髏頭和大大的防火標記木板。

這里就是化工組的zha藥工廠。建筑組為了貫徹防火防碰撞費盡了心思全部采用水泥和磚瓦結構,屋頂不用木梁柱,全用磚拱結構。整個屋子不用鐵、不用木,連石頭都不用,防止任何的火花和燃燒。

根據幾個zha藥愛好者的建議,在生產車間的地面上沒有鋪磚,而是鋪上了一層河沙,用來吸附任何可能掉落的酸堿和藥品。

房子的結構也是非常特別的,中間的生產車間不但南北面開窗便于通風透氣,而且還是東西開門的,出門旁邊便是一人深的壕溝,里面鋪面細沙。這玩意是逃生溝,萬一發生什么不可控的化學反應的時候可以借這個逃命――前提是大家的反應夠快,腿腳也夠靈活。

這兩條逃生溝給化工組帶來了凝重的氣氛。正如機械組許多人的夢想是造槍炮一樣,搞化學的很少不對zha藥心向往之的。不少人在實驗室的時候也偷偷的做過各式各樣的zha藥,但是換到這簡陋的環境下,到底有多少把握,豪情萬丈的化學組的zha藥狂人們都啞巴了。

一群人坐在掛骷髏頭的鐵絲網中間,討論著到zha藥的走向問題。

“你們知道我們要干什么?”季思退望著眼前的這批人。

“造zha藥啊,俺們等這天等都好幾個月了。”

“大家要有送命和殘廢的思想準備!”季思退惡狠狠的說,“現在不是搗弄黑火藥加點面糊的把戲了。”

“你這個烏鴉嘴!”季思退被人狠砸了一堆泥巴土塊,灰溜溜的溜到了一邊。

除了化工組的人馬,機械組的人,還有慘遭硝化棉失敗的李迪也參加了這次zha藥會議――他對自己的硝化棉失敗心有不甘。

“我就鬧不明白,為什么硝化棉就是搞不成呢!”他懊惱萬分,原以為這是手到擒來的事情。

“化學是很精細的活,哪那么簡單。”季思退說,“你的工藝是有問題的,而且還缺一些最基本的設備。”

“如果我們把設備湊齊的話,硝化棉是小意思。”葉雨茗說。他是個小公務員,但學得是化學,對礦山和爆破挺有研究。

“嗯,能造出大一點的離心機的話。”季思退想這事情誰都知道,問題是除了實驗室有臺小離心機之外哪來這個東西。

沒有離心機,硝化棉就很難徹底清除棉纖中的游離酸。在實際使用中硝化棉會變得極不穩定,奧地利軍隊在19世紀就很吃了這方面的苦頭。

“還得工業部門幫忙。”徐營捷說,他對化工產品是非常癡迷的一個人,特別愛好調制各種化學藥劑,屬于那種特別愛動手的實驗狂人。

“有難度,”王洛賓搖搖頭,“我們的原動機還不行。”

“怎么樣?”李運興提出了建議,他最近也從軍事組轉進了炮兵組。

手里有硝酸、制取甘油也非難事,而且還有豐城輪冷庫里可以源源不斷的提供冰塊降溫,制造起來應該是比較有把握的。

“我有個方子。”葉雨茗興致勃勃,“我在實驗室自己做過――”

眾人倒吸一口涼氣,這世界上還是真是有膽大包天的人物。雖然以其制造簡單著稱,因此經常被19~20世紀早期各類恐怖分子和革命黨人制造使用,但是死于制造過程的中的烈士比警察打死得都多。

葉雨茗的配方是:

(1)、在mL燒杯中加入mL蒸餾水;

(2)、制備大量冰鹽混合物置于水槽中。

(3)、把mL燒杯放入水槽,注入mL濃硝酸,冷卻到低于度。

(4)、慢慢加入mL濃硫酸,混合均勻,并把混合物冷卻到度。

(5)、用滴管慢慢加入甘油,約秒鐘一滴,并密切注意溫度,控制在度以下;直至混合酸液表面有明顯的甘油層時停止(約加入甘油mL)。

(6)、緩慢攪拌分鐘左右,并始終保持在度低溫。

(7)、將混合液注入步驟一的燒杯中,此時會沉淀至杯底。

(8)、用石蕊試紙檢測,直到不顯酸性。

如果有碳酸鈉,還可以加入碳酸鈉使得的穩定性增強。

“我愿意做一點試試看,”葉雨茗很有把握,“我做過一二次吧,算是比較有經驗的。這些東西也不難得,設備也有。可行就規模化的制造。”

“這個辦法你會被炸上天去的。”徐營捷連連搖頭,“在實驗室里用的甘油是分析純的。我們現在能造的甘油只能是皂化法,里面有飽和脂肪酸鹽,會先和混酸反應放出熱量,你拿冰鹽混合物也未必能及時遏制。最后就是――轟隆!”

“唉,這個問題我沒想到。”

徐營捷說:“我認為化工發展方向按高到低分別是:1、硝化棉,槍炮威力倍增器,其他火藥做不到。2、合成氨,這個只要我們的合成氨工廠完工就能搞定。3、苦味酸,耐沖擊的,可以用硝化棉發射的強力zha藥。是個廢柴,只能裝個zha藥包、手榴彈什么的,威力也并不明顯優于苦味酸,穩定性太差了。”

“合成氨沒什么問題的,工廠一落成就可以,苦味酸太難了。”季思退斷然否定,“苯酚制取的工藝,過10年也許可以。光13個大氣壓的條件就沒戲。”

“用煤焦油可以提煉苯酚的,不一定非要用苯啊。苯酚本來就是煤焦化的產品。”

“這個工藝效率不怎么樣。一定要造苦味酸的話,我們的煤焦化工廠一投產就能出苯酚。不嫌產量低的話到時候就行。問題是軍事組現在等不了。”季思退無奈的攤開手。

“那就只有黑火藥了。”徐營捷說,“如果有人不怕死的話也可以試試看。”

最后看來,不管是還是苦味酸,都得等化工廠投產。眼下確定一定以及肯定能造出來的還是黑火藥,他們有足夠的把握制造出質量遠超過這個時代的細粒黑火藥,包括發射藥和爆zha藥。甚至硝石的供應問題也不算太難,即使從廣州得不到硝石供應,采用堆硝法也能獲得一定量的硝。根據查詢到的資料,1959年某縣為了采石,自行建造了一個黑火藥制造廠,不依靠外來硝石運入,僅僅靠全縣的土硝收集和堆硝法,就可達到年產黑zha藥50噸的水平。如果掌控了臨高的縣政,一年搞20~30噸黑火藥還是能做到的。

林深河說:“最要緊的還是安全穩定。黑火藥頂替一下問題也沒關系,不過我們還缺火帽,沒有火帽的話工業部門就只能造滑膛槍了。”

制造火帽就得有雷汞。雷汞是起爆藥。黑火藥的炮彈和手榴彈還好湊合,穿越者的米尼步槍就非得有火帽不可,

雷汞的工藝不復雜:簡單的說是把汞溶解在硝酸內,混合以酒精,最后反應出來的產物。

汞并不是很容易得的東西,廣州先遣站連買水銀帶買朱砂,前前后后也不過搞回來了十來公斤的水銀,這已經把全廣州的藥鋪都給買空了。化工組也曾經考慮過做雷銀,至少白銀比汞多得多,而且白銀無毒,但是雷銀比雷汞更靈敏。還是雷汞比較安全。

造雷汞需要高純度的酒精,制造酒精沒什么技術難度,但是現在薯類作物還沒下來,拿大米去做酒精有點浪費,商貿部門通過采購商林全安從瓊山縣買了一批最烈的燒酒回來,化工組自己設計制造了一個木、錫結構的蒸餾器,用來做二次蒸餾,第一次將白酒蒸餾成粗制酒精,再將其蒸餾一次,這樣就得到了濃度96%的酒精,剩下大概3%的殘液是雜醇油,這個東西可以用來做青霉素的原料。當然現在談青霉素還為時過早。

試制工作由徐營捷負責。這個喜歡調弄各種惡心的化學品的人把自己的化工手冊翻看了無數遍,又把從資料庫里抄寫下來的工藝流程看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自己完全記得全部流程。

火工產品制造是整個軍事化工體系里最危險的部分,即使在現代化的工廠環境里,危險也時常伴隨著生產者,更不用說此這些準備用簡陋設備土法制造的人了。

雷汞本身雖然靈敏,危險甚大,但是在潮濕環境內反應,相對比較安全。不過對第一次玩火工品的穿越者來說,不害怕那是吹牛。為了安全起見,所有人都退出了反應用的實驗室。只留他一個人在里面。軍事組本來想友情贊助防爆服一套的,但是穿了那東西就不大好干活了,只好放棄。

徐營捷首先把純凈的水銀份放進陶瓷罐里,再加入公斤的硝酸,然后用熱水水浴法加熱到~℃,在加熱的過程中要時而振蕩,汞慢慢的溶解,經過大概40分鐘之后,徐營捷得到了一罐子綠色的硝酸汞溶液。

硝酸汞制成之后,將%純度的酒精公斤,預熱到~℃,這時候往酒精里加入硝酸汞。這里面的溫度掌握十分重要。徐營捷時時刻刻都注意著溫度計的顯示。

酒精一倒進去之后反應就開始了,硝酸汞溶液開始沸騰起來,酒精全部倒入之后,稍微振蕩一下,這個時候他看到溫度計的溫度已經上升到了℃了。說明反應是成功的。溫度慢慢到了℃之后,反應罐上彌漫著白色的濃煙,徐營捷知道制取已經基本成功了,沒有冒出紅煙的話,他可以直接退出去休息坐等反應完成了。他看了下手表,記下了反應開始的時間。

他檢查了一下罐子上方玻璃冷凝器,確認它在正常的工作。這個東西是用來收集反應時的煙。反應時產生的濃煙不僅有毒易燃,而且一旦凝結在反應器里,會影響雷汞的產量和質量。

化工組的人都做的遠遠的盯著院子門,看到他出來大伙都鼓起了掌,徐營捷十分配合的擺了幾個POSE。

一個半小時之后,他們再走進去的時候,反應已經完全停止,反應器底部凝結著一層灰色的顆粒狀物品,有點象灰色的沙子。

徐營捷小心翼翼的把濕雷汞收集起來,用棉布包好,再用一個手動的壓縮器榨去水分,使得含水率低于5%。正常情況下雷汞要在專用的烘干室內進行暖風干燥10~15小時才算完成。現在沒這個條件,只能自然晾干了。
slayeroc 發表於 2014-5-25 12:18
臨高啟明  第一百一十三節 槍與炮

最后1公斤水銀制造出來了大約1.2公斤的雷汞,這個成績化工組已經非常滿意了。畢竟每個火帽的雷汞的用量很小。

用在米尼槍上的火帽最好是銅制的,穿越者沒有帶銅,廣州先遣站收購了大量日本紅銅條。這種銅在市場上非常槍手,原因是里面含有有不少白銀。把白銀提煉出來就能抵償買銅的成本了。

冶金小組從新提煉了銅條,得到了純度很高的銅錠和少量的白銀。原料解決之后,機械組自行設計制造了一臺專門沖壓火帽的機器,制造了模具,用電力驅動,一次可壓制10個火帽。

確認火帽批量制造沒有問題直呼,火槍的組裝工作就開始了。這些使用米尼彈藥的前裝線膛槍都是利用出發前買的高壓鍋爐用14毫米合金鋼無縫管組裝的。鋼管買到以后,就在在展無涯開的機械加工廠里偷偷拉上纏踞48厘米的5條“內螺紋”。其它的擊槌、扳機、簧片之類也是在他的廠里用4~5毫米厚的合金鋼板沖壓出來。假如當時沒有這一手,要是他們自己加工膛線,恐怕到現在也沒有幾支線膛槍,新軍估計就得用褐貝絲了――這種滑膛槍也獲得了一批排隊槍斃黨人的狂人吹捧,王洛賓雖然也是排隊槍斃黨人,但是還不夠原教旨。真正的排隊槍斃黨是絕對謝絕線膛步槍的。

線膛槍不算一種很新的武器,有燧發滑膛槍的時代就有了燧發的線膛槍,與滑膛槍相比,線膛槍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射程大、精度高,比起有效射程不到50米的燧發滑膛槍,前裝線膛槍在射擊精度和射程方面在當時完全可以充當狙擊槍來是用。

它沒能普及的最大問題,一是工藝復雜造價過大,二是裝彈困難。膛線槍之所以能射得遠,射得準,子彈在出膛前必須沿著膛線旋轉,這就必須把子彈鑲入膛線才行。在沒有米尼彈之前,子彈必須比膛線直徑略大,用蠻力打擊子彈使其變形鑲入膛線。夸張的說法要用錘子錘進去,雖然多數情況下不止于此,但是它比滑膛槍裝彈慢卻是個事實。因此雖然被許多國家小規模的裝備過精銳步兵,但是使用不廣泛。

米尼彈的出現才改變了前裝線膛槍的命運。米尼彈,錐形彈頭的直徑略小于槍膛直徑,這樣裝彈就很方便。彈頭的底部有個圓錐形的空洞,一個木塞堵住洞底,發射時燃氣壓迫木塞擠進空洞,迫使彈底膨脹,緊貼膛線,封閉住彈頭和槍膛之間的空隙,使燃氣無法外泄,又可以使彈頭在膛線壓迫下高速旋轉。米尼彈解決了前裝線膛槍裝彈困難,滑膛槍射程精度太低的問題,使得步槍超過火炮,成為當時戰場上的決定性武器。

扣下扳機,“砰”的一聲巨響,槍身猛的向后沖,王洛賓撞得肩膀發痛。一股淡淡的硝煙慢慢的從槍口散出。100米外的城墻下,姜野從掩蔽部跑出來,看了下靶子,把剛打的洞用白紙貼上然后湊到竹筒的制得土電話上大聲叫喊,王洛賓拿下右耳的耳塞,湊近這急這一邊的竹筒,聽到他在說:“9環,偏7點鐘方向。”于是舉手示意聽到。

這個結果相當不錯!第一槍就非常接近靶心,看來這支槍用不了兩個小時就能校好了。拿起小銼刀,把黃銅缺口座的左邊矬掉薄薄一層。然后松開固定槍身的虎鉗,裝上火藥和彈頭。重新開始慢慢瞄準100米外的半身靶靶心,再來一次100米的校準。運氣實在是很好,一切正常得不能再正常。100米的距離校完了以后,還要用不同高度的幾塊靶子來模擬測試200米和300米、400米的遠距離。更遠的距離只好看士兵的RP了。

這支槍只用了40分鐘就完成了,而且精度頗高,簡直是完美的杰作。估計300米外能一槍放到單個騎兵。最后用烙鐵把自己的名字縮寫燙到槍托后緣的正上方,在下邊加個“J+”表明這是一支可以當狙擊槍用的好槍就算大功告成。畢竟就算是米尼式線膛步槍,也只要求對400碼外的20英尺寬,8英尺高的靶子達到60的命中率。

看看木板上用碳條寫的4個正字,王洛賓在第4個正字的旁邊重重的加上一橫。旁邊展無涯的小組也寫完了第4個正字。看來今天這一班的50支槍生產計劃沒什么問題了。估計可以超額完成多幾只。

3000條鋼管和配件可以造3000支步槍。另外還有大約1000份的備用配件。不過前兩個星期,工業部決定把20條槍管截斷成2寸左右的短管,供制造德林杰手槍使用。雖然少了20條步槍,但是卻能給海軍、情報局這樣的需要短家伙的部門配備自衛火器,GLOCK手槍他們可沒打算發給土著用。

槍支雖然組裝得很快,每天能完成80多支,但是沒有經過嚴格校準的步槍,交給沒放過兩槍實彈的菜鳥步兵,比滑膛燒火棍真的強不了多少。外強中干,這大概可以描述穿越者目前的窘態。

直到已經擁有600多支槍,工業組才有把每天的組槍定額減掉一點,然后花時間仔細校準并挑選精度槍。火帽被小心的儲備起來,準備打仗用。這個與總參謀部的作戰方針有關。鑒于未來敵人一旦到來人數會非常可觀,無論明軍還是海盜,出動上千人是毫無問題的。穿越者現在不比從前,攤子已經鋪得很大,再搞設防營地的烏龜流就會造成處處設防處處被動的窘境。軍方的方針是打出去,在外圍派出滲透部隊,打冷槍、埋地雷、騷擾敵人大隊的行動和后勤輸送。這樣的戰術需要給一線部隊配備足夠的精度槍。畢竟能從遠一點的地方開槍對于滲透部隊的生存很有利。能一槍撂倒個騎兵或者軍官,顯然對于減輕正面對陣時的壓力也很有用。

前幾天,總結會上情報部指出一個月內必有一場大戰,不管來犯者是海盜還是明軍,穿越者將面臨多達二三千人的敵軍前來圍剿。如果是明軍的話,在大陸方面還可能會持續增援。估計如果不能一仗對明軍施以重大打擊,圍殲其一部分的話,圍剿會持續一二個月之久。如此以來,工業部的負擔一下加重了。不但要每天裝50支槍,還需要為即將來臨的惡戰儲備彈藥。冶金部門不僅要煉鋼、還要大規模的提煉銅和鉛,已經在開始用鑄模大規模的生產米尼彈和圓形鐵炮彈。每天可以產3000多發米尼彈和250發圓彈。加上已經儲備的彈藥,應付一場持續數天,每天發射30~40發子彈的惡戰不成問題。

火炮方面。鑄造廠已經已經交付了9門8磅滑膛炮,在熟悉工藝之后鑄造這樣的滑膛炮已經不算什么。制造后膛炮則在剛開始的時候加工炮尾栓的時候不太熟練,一個合格的炮栓要花3天時間。最后1個星期只完成了2門炮。不過經過集體分析研究,機械組改進了工藝。鋼板切割出來以后不急于馬上焊接。要先放到腳踏砂輪機上面打磨端面和焊接梯口。然后用本地花崗巖石板做的型架支撐焊接。現在已經完成了6門70mmArmstrong炮。12磅山地榴要簡單的多,只有有足夠的生鐵可以以每天一門的速度出廠交付使用。現在已經交了12磅山地榴14門。

隨著制造大炮的數量增多,機械組已經基本摸透了每種火炮的制造工藝、需要工時和各種零件的尺寸,為生產火炮設計制造了各種專用模具和工裝,借助于帶來的大量測量工具,機械部門很快就把公差減小到最低限度,制定了各種類型火炮的制造標準,開始了標準化制造。這樣將使得每門炮的參數結構都和同類火炮完全一樣。

有了標準化制造,也就意味著每一門同類火炮的性能都是接近的。穿越者制造的每一批次的火炮都由炮兵小組進行專門的試射,以獲得其射擊參數――根據使用彈種、目標距離,決定裝藥量以及炮口高度。必要的時候,炮兵小組還會嘗試危險性很大的最大安全射速、身管壽命和最大裝藥的試驗。以測定其火炮的潛在能力。

火炮測試和計算所得出的結果再制作成炮表。炮表上只要有上面那四個參數。制造成書本的方式,讓炮兵可以迅速查閱。甚至可以不用文字。只需要圖形(彈種)與數字。

這些內容如果完全由炮手去做,那么炮手不僅需要熟悉火炮本身,還得熟悉數學、幾何甚至代數,所以早期的炮手除了是炮匠還得是半個數學家。這就是所謂“炮兵需要高科技人才”的由來。但這并非是必然的,不過是理念落后的結果。有了這樣標準化制造的火炮和炮表,炮兵跟本不需要什么高素質,只要認得數字圖形,頂多識幾百字幾就可以了。大大的減少了炮兵的訓練難度。理論上,文盲也可以――這對穿越者所面對的社會環境來說倒是十分合適。

身為穿越者,掌握的不僅是后世的現代科技,還擁有幾百年來人類社會所凝聚起來的先進理念。有時候這樣的理念比至于科技更能發揮出作用。
slayeroc 發表於 2014-5-25 12:20
臨高啟明  第一百一十四節 訓練

限于資源和人力問題,軍隊能同時運作的大炮就那么多了。12磅山地榴倒是可以繼續考慮一下多造些用于防守。它打霰彈的時候,比起訓練不足的新軍手上的步槍效果更好。威力可觀,射速高,還不太重(炮重不過250GK)。一匹驢子或者3-4個人可以拖著跑。放在營地和文瀾河邊的防御陣地正好。

新軍在百仞城外列隊。

馬千矚穿著他的87式作訓服裝,站在他們面前。挺胸抬頭,一臉傲氣,努力讓自己看起來象電影里的軍人模樣。

這些前大明良民,現在為了銀子和口糧,義無反顧的投身到這支誰也鬧不清來歷的武裝里來了,既沒有什么背叛朝廷當“明奸”的內疚,也看不出揭竿而起鬧革命的激情,真正體現了中國傳統舊軍隊的“當兵吃糧”的光榮傳統。

600多個剃得青光锃亮的腦袋,彼此看起來還有點不適應。新軍裝還沒做出來,穿得是百仞公社的婦女們手工縫制的棉布作訓服。自然看起來毫無威武之感。除了一支用來示范的10人小隊配備了制式火槍,其他人都以同等重量的木棍捆石頭代替。

沒辦法,后勤都在叫苦連天,軍裝的紙樣沒做出來,裝具更是八字沒一撇。軍工部門的槍造了不少,校槍卻慢得很。紙包定裝彈也需要人手――至少一個月內看不到100十九世紀火器化的新軍。按理說,席亞洲作為未來的新軍教導營營長應該親自該來主持培訓,但他再次生病休息,估計在躺倒在農場休養了――比起海軍的豐城旅館,陸軍選擇了南海農場作為腐敗場所,此地環境好,伙食充分,還常有一些食堂不供應的好東西可以試吃――軍事組的多數人馬現在不是在執勤點上放哨就是四處去察看民工的設防情況,最后馬千矚只好以代理總參謀長的身份召集新軍教導營開始了訓練。

這多少和上次的建軍會議上的分歧有關。在新軍組織和人事安排上,執委會和軍事組產生了第一次比較大分歧。執委會希望由文官擔任總參謀長的職務,以便執委會加強對軍事力量的控制――如果說土著軍人暫時很難信任的話,穿越者的軍人也未必能夠永遠信任。軍事組則希望由何鳴或者席亞洲擔任。這兩個一個資格最老,一個則是軍事組的核心人物。這兩人當然很自覺的謝絕了提名――在執委會和軍委會的少壯派之間當協調者不是件容易差使。

少壯派們缺少軍委會的重量級人物的支持,在總參謀長的爭奪中敗北。最后決定由計委委員長馬千矚擔任代理總參謀長――新軍建立百廢待興,事事都需要各部門協調,由計委人員擔任比較方便。這樣雙方都能接受。

馬千矚對19世紀的部隊了解不多,也不知道排隊槍斃黨是如何訓練軍隊的。但他起碼知道:不管什么年代的精銳軍隊,總有一些特征是不變的--有紀律的戰士是敵人的噩夢。在展開熱兵器分隊訓練以前,體能、隊列和紀律訓練恐怕要持續一個月。對于這些幾天前還是混吃等死的大明P民,他唯一的權威是一個“首長”。馬千矚的全部軍事經驗就是大學的時候的三個月軍訓。

好在軍事組還是留給他幾個退伍兵當教員,又把鹽場村的民兵調了一些過來――他們的隊列訓練是在北煒等人的親自調教下完成的,屬于目前最高水平。

體能訓練沒什么訣竅,乃是穿越鍛煉神法:越野跑。不過幾個退伍軍人都敬謝不敏,說這光榮的任務就交給你馬總參謀長了。

馬千矚知道自己這個總參謀長還不服眾,幾個兵油子存心要看他的笑話。

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毛主席的話在馬千矚的心頭回蕩,為了保證黨對軍隊,不對,執委會對軍隊的絕對領導,自己一定要堅持下來給這伙人瞧瞧――知識分子也不是好惹的。

懷著這樣壯志,馬千矚中氣十足的扛起自己的空火槍,背上被宣稱裝滿彈藥實際上只有石頭的背囊,宣布:全體保持隊型,帶好武器,到后勤部領一雙草鞋,越野5公里!

越野5公里是單程的,換句話說,你還得自己回來,不過不限速度。一個月后,全體都得整隊跑回來。他堅信,對于一支新生的軍隊,有序逃跑比有序進攻重要的多。當然,大運動量就必須有足夠的體力。馬千矚利用自己是計委頭頭的優勢,讓農業部門多拿出了一些肉干和咸魚來供應新軍,糧食管夠。

三天過后馬千矚的腳已經磨破了一處,而且他認識到如果自己再穿襪子跑步的話很快就會沒有襪子穿了,于是他趕快換成了包腳布――他現在只希望繭子快長起來。

休息的時候,他命令所有人躺成一排,他躺在隊頭。

很多人奇怪為什么休息還要這么整齊,但也勉強服從了命令。

前裝甲兵指揮員白羽走了過來:

“馬委員,你真要這么干?”

“開吧!”馬千矚一臉革命烈士上刑場的悲壯之色。

“這個,我可得說明啊,我退伍可有年頭了――”

“我信任你。”馬千矚閉起眼睛,一臉躺倒挨捶,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模樣。

“其實馬委員你不用這么搞的,俺們PLA從來就不搞這個,米國大兵也沒這花活。”

“你的話太多了,我是總參謀長,服從命令!”馬千矚一臉堅毅無比的神情。

“好好,我怕了你了。”白羽聳聳肩。想這算啥事情,難怪人說知識分子彎彎繞多,還愛摳書本。

“我可聲明啊,出了事可別怪我。”白羽說著爬上了拖拉機,發動了起來,一直開向人群。不,不是來軋人的。就差那么一點點,貼著所有人的腦袋,小心掛一擋開了過來。

這咆哮著的鋼鐵怪物吱吱嘎嘎的碾過地面的氣勢馬上就讓躺在地上的人騷動起來。有人連滾帶爬的跑開了。

“都躺好!”他大聲命令著,“誰也不許動。”

雖然喊得很大聲,咯吱作響還直往腦袋上掉土的履帶在自己腦袋不遠處碾過時得震動還是夠嚇人的。渾身冒汗――馬千矚自己也對白羽不是絕對放心,但是事到臨頭不得不搏一下。自己顯不出膽氣以后還怎么去駕馭這群人?

等到拖拉機的陰影轉庫,他立刻命令剛才違規起身的人出列。他們需要在太陽下多站一小時,還得扛上自己的火槍背著全副裝備。看著他們的眼神,他很慶幸還未曾開始射擊訓練。

馬千矚的拖拉機訓練法幾小時后就傳遍了各處,有人很不客氣的就給他取了個綽號叫馬黨衛,杜雯更是痛心疾首,專門打電話來質問馬委員為什么要采用納粹法西斯的訓練法?還連聲說“你太讓我失望了”。據丁丁的報紙報道,杜雯女士還當場流下了眼淚……第二天馬千矚一起來就發覺自己成了小報上的花邊人物。

花邊也好不花邊也好,已經走上不歸路的馬千矚只好咬著牙堅持下去了。好在具體的隊列、設計、軍語、投彈之類的訓練還是由原來退伍軍人負責的,否責光靠一本《民兵訓練手冊還真是有些難以為繼。

軍事訓練開始幾天就和馬千矚過去的大學軍訓一般無二,以班為單位進行隊列訓練。雖然軍事組達成的部隊訓練方向是以19世紀連-營級別的縱隊、橫隊為主的戰術模式,但是19世紀的歐洲軍隊是如何訓練的他們即無經驗又沒有資料。因此基本隊列訓練還是按照PLA的操典進行。

由于有了在鹽場村的隊列訓練經驗,加上鹽場村民兵的現場示范,訓練要比預想簡單一些。馬千矚堅持在訓練中所有人都用普通話喊口令,而不是配什么翻譯。

“明朝官軍也是用官話指揮的吧,不見得四川兵來了就得用四川話指揮。”

教官們自然就用棍子來讓新兵盡快體會普通話的精髓,每天教練場上都充斥著吼叫聲。這些迫于生計來投軍的農民,一早5點就被人用喇叭吵醒,被趕上教練場。負責訓練的副爺“首長”們個個兇神惡煞,手持棍棒。他們說得話大家都聽不懂,但是他非要人們懂他的話。誰要對他的口令沒反應或者反應錯了就會挨藤條。漸漸得這些從來也沒鬧明白過什么叫左右的人明白了口令的意思。然后他們就被強迫著9人一排的學走路。每邁出一步腳要抬得多高,跨出去的步幅要多大,胳膊要怎么揮……這么走路真是要多別扭有多別扭。官軍他們也見識過:除了校場上操練會排著隊進退轉圈之外,也沒見過鬧這個的。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 11

    主題

  • 1594

    回文

  • 1

    粉絲

200 字節以內<br /> 不支持自定義 Discuz! 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