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初入戰國第六十二章 觸動(三)
趙雍伸長了耳朵,屏氣凝神,等待他的答案。孫臏眼看著他這副模樣,知其終究是少兒心性,雖然近乎是被放逐到了鬼谷門中,卻依舊是心繫故國。只可惜自己心目中的人選,與他所願相去甚遠,孫臏又不打算騙他,只能在心中嘆了口氣,開口道:「若是非要選一個,那我倒覺得西方秦公嬴渠梁隱有文侯遺風,聽聞其即位之初便廣施恩德,救濟孤寡,重修穆公政令,為人宵衣旰食,勤政愛民,又兼剛毅果決,卻是戰國以來聞所未聞之國君,我聞其久有變革之心,廣發求賢令,邀天下士子入秦...」
果然只見趙雍眼底一黯,緩緩低下頭去,孫臏搖了搖頭,接著道:「只可惜秦國地處西陲,向來為中原各國所輕慢,所謂『六國卑秦,不與之盟』,連帶著諸國士子也對秦國多有蔑視,少有願意入秦者。所以這嬴渠梁即位數年,秦國依舊是凋敝如斯,但即便是如此,我覺得這秦國有此明君,必定是大有可為!」
見自己的師兄如此讚譽一個西陲之國,少年趙雍忍不住撇著嘴,問道:「師兄既是如此看好這秦公,如何不西行入秦,助他一臂之力,反而卻往東入齊呢?」
「那秦國民風彪悍,秦人皆爭強好勝。若是能有一大才輔以秦公居中調度,開展變法,因勢力驅,善加引導,這秦國必定能大出天下。」孫臏斜乜趙雍一眼,眼見他仍舊是半信半疑,知其對這在偏遠西部、原本與那戎狄部族邦國無異的秦國的偏見已是根深蒂固,便不再和他在這個問題上繼續糾結,「至於為何我不入秦?」
孫臏頓了頓,沉吟了片刻,緩緩道:「我乃是齊人,如今救我出囹圄的也是齊國,難不成我不該回歸故國麼?」
「這...」趙雍一時語塞,他雖然能感覺到這孫臏隱隱有些東西沒有說出口,然而卻又不知到底是什麼,不過看孫臏的樣子顯然是不準備再進行多餘的解釋。
「而師弟你呢?」未想,孫臏眼底掠過一抹精芒,嘴角悄悄上揚,開口反問道,「難不成師弟就甘心一輩子呆在門內?」
「我...」趙雍似乎沒有想到他會有此一問,微微有些發愣,半晌才回過神來,稚嫩的臉上卻是掛著一絲苦色,喃喃道,「不甘心又如何?師兄你亦知道,我本就是一枚棄子而已,何敢還奢望能回歸故國。」
孫臏看著他那一臉與年齡不相符的凝重,心知因為出身的關係,眼前這個少年過早的要開始為自己的未來謀劃,因而自己在他身上並不能感受到本應有的天真,反而更多的是老練與成熟。
對於趙雍的來歷,孫臏自然是瞭如指掌,他倒也明白這趙雍說的並不是虛掩,只是不知為何,孫臏嘴角的那抹笑意竟是愈發的濃厚起來,望著低頭不語的趙雍,他緩緩道:「所謂事在人為,有些事情不去試試,怎麼會知道結果?何況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身為男兒,若是連自己的前途命運都不能做主,那麼來這人世間又有何意義呢?」
聞言,趙雍驀地抬起頭來,剛才還是頗為黯淡的眸子裡似乎多出了一些其他的東西。他努了努嘴,似乎還想說什麼,卻看見孫臏擺擺手示意:自己該說的都已經說了,之後的路就只能由趙雍自己來走了。
「天色不早了,我要啟程前往齊國了,師弟你也早些回轉門內吧。」孫臏假意抬頭看了看天,有些意興闌珊的說道,「你回去若是師父問起我這個不肖徒兒,就將剛才我所言回稟與他吧,想來師父也能夠明白我的意思的。」
「諾,師兄。」趙雍點點頭,朝孫臏行了一禮,轉身便欲離去。
「對了,雍師弟稍等。」不過他還沒走出兩步,身後卻又傳來孫臏的聲音,止住腳步扭頭看向土丘上的孫臏,有些不解的問道,「師兄還有何事吩咐?」
孫臏並未立刻答話,而是緩緩褪去右半邊的衣衫,趙雍這才發現他右手手臂上竟是綁著一面巴掌大的黝黑令牌。
孫臏將那令牌輕輕取下,雙手在它上面輕輕摩挲著,神情頗為專注,彷彿自己手中這面令牌便是這世上最珍貴的珍寶一般。良久,他才緩緩將令牌遞給眼前的少年,輕聲道:「還請師弟將此物交還給師父,就說...」
他不自覺的停頓了一下,趙雍能夠很明顯的看到孫臏眼中那抹黯淡和失落,不過這股黯淡和失落也是轉瞬即逝,孫臏便急促的開口道:「就說逆徒孫臏有負師父厚望,如今無顏回轉門內,唯有將這本門至寶歸還。」
「本門至寶?」趙雍聞言,忽然白皙的雙手竟是微微開始顫抖起來。無比慎重的結果那面令牌,入手後發現,這令牌頗為沉重,然而材質卻是非金非玉,更不是什麼鐵塊青銅製成。握在手中隱隱能感覺到一股溫潤的氣息沿著手掌的脈絡,浸入肌膚中。
「師兄,這...這難不成就是...」趙雍嘴唇也跟著顫抖起來,顯然是無法抑制內心的激動。
「沒錯,這便是本門號令眾門下的信物——鬼谷令!」孫臏仿似沒看到他臉上的異樣,兀自開口道,一字一句都深深的鐫刻在趙雍的心頭,「這鬼谷令並非只有一枚,而是分為陰陽兩玦。相傳製成這鬼谷令的材料原本是天外隕石,為我門先輩在深山中偶得交予時任門主,那門主見此材質特別,特地前往楚國,延邀干將莫邪兩位鑄劍大家鍛鍊而成。你手中持著的這一面鬼谷令乃是陰玦,而師父手中還有一面,便是陽玦...」
孫臏將這鬼谷令的來龍去脈詳盡的與趙雍說了一遍,只見眼前這少年臉上忽暗忽明,默然不語,顯然是在思量著什麼,眼睛裡不由閃過一絲異色,接著道:「而且我鬼谷門中門規中便有一條,但凡執鬼谷令者,若非是當代門主,那必定是...」
「那必定是什麼?」趙雍本側耳傾聽孫臏所言,如今見他忽然拉長了聲音,不禁急道。
孫臏眼底閃耀著一股異樣的神彩,淡淡的說:「若非當代門主,那必定是我鬼谷門下任門主!」
**************
目送著趙雍背影緩緩遠去,孫臏臉上慢慢升起一股複雜的神色,從剛才趙雍的反應來看,自己對他所說的話必定有所觸動,雖然這位小師弟是被作為棄子送入鬼谷門的,然而誰又能保證這粒棄子不會死而復生、鹹魚翻生呢?
畢竟這戰國之世,不要說國與國之間關係複雜,連這些大小諸侯國自身王族與眾大家族之間也是盤根錯節,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畢竟不管在哪裡永遠都是一個利字當頭,若是不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那麼這廟堂的權力往往很容易就能發生傾覆,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意料不到的巨大變化。
遠的不說,就拿如今的秦國來講。本來秦國從被周平王封為西部諸侯三百多年來,是極少發生內亂。但是在秦靈公逝世之後,因為嫡子嬴師隰只有五歲。靈公的叔父嬴悼子倚仗兵權,藉口國君嫡子年幼,便奪位自立為國君。本該繼位的嬴師隰被他放逐到隴西河谷去了。
嬴悼子就是秦簡公,他在位十五年就死去了。簡公的兒子繼承了國君,稱為秦惠公。秦惠公做了十三年國君,又死了。他的兒子繼位,就是秦出公。而出公對內荒淫無道,對外則是妥協退讓,因為懼怕魏國大軍,竟是想要放棄關中,率領眾老秦人退回隴西重新做半農半牧的邊陲部族!此舉大失人心,出公即位第二年,秦國左庶長嬴改便發動政變,將出公和太后沉到渭水溺死,並從隴西河谷迎接回被放逐近三十年的嬴師隰回國都雍城做了國君。
此時的嬴師隰已經從一個年幼的孩子成長為年過而立的壯年,長期遠離權力中樞,在雍城的根基已經很是薄弱。但嬴師隰卻在邊陲遊牧的粗礪生活中磨練出堅韌的意志和深沉的性格。因而他甫一即位便做出了幾件驚動全國的大事,其一便是將國都從偏遠雍城東遷到了櫟陽,而櫟陽靠近河西之地,魏國大軍的鋒芒隨時可以直到這新都,此舉看似將秦國置於險地,本為秦國諸多老世族所反對。然而嬴師隰力排眾議,親自祭奠宗廟,慷慨立誓:東遷櫟陽,就是要奪回秦國在三十年中失去的河西之地,將魏國趕回黃河東岸,趕出函谷關,讓大秦重現穆公之榮光!
而在東遷櫟陽以後,嬴師隰也果然不負誓言,親自率領秦國軍隊和魏國大軍展開了長期惡戰。二十年中打了大大小小三十多仗,竟然沒有一次敗績。最大的一次勝利便要當屬黃河西岸的石門之戰,秦軍大敗魏軍,斬首六萬,一舉將魏國人趕出了函谷關,收復了秦國東部門戶。而若不是趙國出兵救援魏軍,秦軍完全有可能一舉收復河西全部土地。 |